職業教育培訓心得范文
時間:2023-11-21 18:14: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職業教育培訓心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企業在員工培訓中發現的問題
1.1師資問題
企業員工培訓,對老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想要選出高水平的老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部分老師從教于各大高校,雖有理論教學能力,卻缺少實踐能力;部分老師來自企業本身,具有豐富的實踐能力,但知識的歸納總結和提煉的水平欠佳,缺乏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有的老師甚至欠缺表達能力,師資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2培訓的效果不顯著
員工受完教育后重返工作崗位,需要及時把教育成果轉化為生產能力,但大多數時候企業工作必須按部就班,員工可能缺少發揮才干的平臺,導致培訓效果不顯著。另外,現階段對于培訓效果的評價沒有明確的量化指標,同時缺少培訓后員工在企業中行為改善的評估和企業因此獲得收益的有效性跟蹤評估手段,這些都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而且培訓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錯誤的方法在所難免,因此現階段對培訓效果的考核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企業中培訓考核規定及監督機制不完善的話,很難保證受教育的人是否真正在工作中用到所學知識。
2培訓變革
2.1變革員工培訓方式
變革員工培訓的方式,營造激勵氛圍。讓企業充滿培訓氛圍,就要將職工培訓效果與其薪水、升職、生涯結合,提高員工參加教育的積極性,推動培訓成果的有效性。
2.1.1企業工作為導向的員工教育制度一是有效建立員工教育培訓制度,與相關院校之間開展培訓。二是為員工保障培訓期間薪水照發的福利。員工培訓無法保障時間,國外一些企業解決的辦法是培訓休假制度。員工培訓假分為帶薪和停薪,員工培訓假時的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寶鋼集團教育培訓體系納入監管,與一線生產同步,給年輕員工每月兩天的“培訓假”。三是完善員工培訓學習檔案的建立,實時把握學習的機會。
2.1.2企業員工工學結合制度員工靠自己的資歷、工作成就在相關院校提升學歷,推倒員工培訓與高校間的阻礙,利用工學結合的方法,解決受教育期間與生產一線之間的問題。
2.1.3企業員工獎懲制度企業應該對員工的綜合素質進行評估,實時微調職工的薪資,讓其薪資與其綜合素質和創造的價值同步發展,參與教育培訓取得高收入。
2.2建立指標考核機制
培訓教育要納入企業正常的日常管理中,不定期考核相關內容,對考核合格的員工頒發證書和相關福利政策(升職和加薪時優先)。與相關行業協會合作,對培訓教育機構的培訓方法效果進行嚴密考核,保證培訓質量。
2.3企業創新的職業教育機制
將職業教育培訓埋置在員工的心中,就必須統籌安排全面考慮,嚴控做好流程:知道哪些人需要培訓(Whom)、為何要培訓(Why)、培訓的知識(What)、誰來做這個培訓(Who),培訓的目標和目的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通過活動組織員工培訓的方式,把培訓研究的重點放在目標、對象、方式、目的、指標。員工職業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極其全面的員工職業教育機制,來提高培訓的成果轉化。
2.4建立質量管控體系
通過建立質量管控體系,來規范化管理培訓機構對企業的培訓。內容是培訓的重要傳播形式,其不僅要合理,還要做到有針對性、全面性。培訓方法和方式的改變也是提升培訓效果的重要形式,從而實現培訓效果的提升。培訓模式應該以職業相關問題為核心,以典型的案例為模板,表現出時代與行業氣息。整合職業教育中心+典型案例辯論+效果回報書+考核驗收教育成果。建立員工職業教育標準化評價機制,指導其對員工量化控制指標,改正培訓中存在的一些偏差,讓培訓達到想要的效果。
2.5實施企業培訓評價與反饋機制
為了培訓的辦學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進而成為職業培訓質量的有力保障,另外還需要建立行業培訓教育協會,由行業培訓教育協會組織相關專家對培訓教育的主體和客體完善的評價,并把結果對外公布,各個企業的主體根據其得分有對其員工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培訓,從而促進了行業的健康穩定的發展。對員工的整體和個體的評價應該有一定的原則,讓企業以標榜、領導性、實用性等手段來綜合評價。樹立企業綜合評價體系,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評價方法。建立評價反饋的有效手段,有效評價反饋手段不僅是一種手段,更是提高企業培訓效率、創新培訓方式、強化培訓針對性的必要手段;以合理的有效評價內容為核心,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企業評價的方式為:有效時間上的評價、有效能力上的評價、有效動力上的評價。有針對性的老師評價方法、職業教育者評價和評價信息反饋機制。聯系起由單位、培訓機構和受教育者結合為綜合評價指標,展開相關主客體的全面考核。聯合相關行業主管領導、工程師、專家,對受教育者進行評價,并且形成反饋機制,創新職業教育體系。結合多方面綜合評價,多指標、多目標的綜合考核。
2.6建立相互競爭的學習機制
建立相互競爭的學習機制。企業職工素質教育包括自身認識學習、集體協作默契學習、組織團隊配合學習,員工自己的學習是企業整體學習的基礎。企業應該給予員工學習的機會,倡導員工相互競爭,在競爭中學習,在學習中競爭,不停地增加受教育者的積極參與能力,進而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和技能。培訓應有針對性的進行,充分知曉員工的愛好、品行和追求特點,從企業實際為出發點,有效的設計合理的流程,以提高企業員工的受教育的積極性為核心,重點開發一種有利于煥發受教育者的活力與自我學習效率的學習機制。學習效率的設計,要充分考慮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以結果的轉化率為評價指標。做到人盡其用,激發其接受教育的積極性、學習效率的主動轉化性,盡力發揮每一位員工最大的潛能。
3保障策略指導員工培訓
職員教育培訓是一項漫長而沉重的擔子,要有洞察未知的能力,要以發展教育培訓的新方針、新計劃為指導,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
3.1落實國家規定
確保企業一線職工教育培訓機會,保證教育的質量,國家在《成人教育培訓工作者服務能力評價》中規定“從事成人教育培訓工作的專職教師和管理工作者應當取得相應的教師等職業資格”的要求,而且還頒發“成人教育培訓師資格”和“成人教育培訓管理師資格”兩個職業資格。發展職業教育培訓行業的標準化發展和有效管理,這樣可以提升職業教育培訓的質量和水準,有助于我們的成人職業教育的持續綠色發展。
3.2強化高素質師資保障
只有高素質師資才能保證指導職業教育職業化發展,是我國培訓教育的新規劃,要逐步組建高素質師資庫。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化,保障企業的活力與競爭力。我們要在師資培訓教育和教師進修等方面提供多一些的機會,并在經費上傾斜一些。通過職業教育提升、外出考察學習、到企業基層學習等方式,提升整體的師資水平,讓其能夠接觸到國內外最先進的生產和管理技術。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發揮高等院校高素質師資的科研與實踐能力,提高行業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實現人才類型專業化發展。
4結束語
篇2
(遼寧教育研究院職業教育研究所遼寧沈陽110034)
摘要:德國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在全世界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為德國培養了各級各類的高質量技能型人才,為德國的繁榮和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做出了巨大貢獻。德國職業教育與培訓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是不斷改革與創新。近年來,德國政府通過與企業簽訂協定、實施支持計劃、開展推廣活動、推行改革與創新以及加強課程認證,促進了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發展,為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 :德國;職業教育與培訓;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727(2015)08-0084-05
德國的職業教育與培訓主要是“雙元制”模式,以企業內部培訓為主,輔之以職業學校的每周1~2天的課堂教學。“雙元制”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主要招收15~16歲的初中畢業生,以及18~19歲已經取得大學錄取通知書并在未來有可能成為“白領”的青年人,超過60%的德國年輕人參與其中,每年的培訓人數可達57萬左右。實施“雙元制”模式的企業不受國家直接控制,不享受政府補貼或減稅,主要與德國商會進行合作,在自愿的基礎上接受第三方評估,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德國政府共制定了約三百五十項法律法規,用以保護和規范企業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活動。實施“雙元制”模式的職業學校,或是單獨成立的專門機構,或是從屬于職業學校或類似的綜合性大學,主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開設不同方向、不同等級的課程。但近年來,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與培訓面臨著“進口”和“出口”的雙重問題: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經過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青年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成績優異的中學畢業生選擇進入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之外的大學或專科學校學習。因此,為吸引更多的青年人選擇職業教育,德國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主動實施了改革創新。
一、聯邦政府與企業簽訂“職業教育與培訓協定”
在德國,主要由私營部門提供職業教育與培訓,但聯邦政府認為,國家有責任為年輕人提供充足的培訓和資格認證的機會。2004年6月,德國聯邦政府與德國私營企業協會簽訂了《德國職業培訓與技能型人才資源開發協定》(NationalPactforCareerTrainingandSkilledManpowerDevelopmentinGermany),共同開展職業教育與培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變化,職業教育與培訓面臨新的挑戰:一方面,選擇職業教育與培訓的人數不斷下降;另一方面,那些潛在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申請者沒有選擇職業教育與培訓而是進入了大學。因此,2010年12月,《德國職業培訓與技能型人才資源開發協定》的指導委員會在第17屆立法會期間,同意將“培訓協定”延長至2014年,并同教育與文化事務部常委會,聯邦移民、難民和民族事務高級專員合作,為初級中學和實科中學的學生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并為其中的創業者提供持續支持;與企業簽署專門針對年輕人的職業培訓協議,為那些有興趣且有能力的年輕人提供培訓和資格認證,以滿足社會對于高級技術工人的需求;為各層次年輕人提供職業培訓的機會,幫助具有移民背景的年輕人更好地融入社會。此外,聯邦政府還提供3.6億歐元的預算,用于發展“雙元制”職業培訓,企業承諾每年為年輕人提供1萬個培訓崗位,以促進“學校教育與資格認證相結合”,幫助年輕人成功地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二、實施“就業起步支持計劃”(JOBSTAR-
TER)
自2006年以來,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通過“JOBSTARTER”支持德國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發展。“JOBSTARTER”利用項目資助那些缺乏培訓經驗或培訓負擔過重的企業,幫助他們創造實習機會,招收合適的學員。截至2013年1月,“JOBSTARTER”累計資助項目超過280個,進行崗位培訓43400人次。BMBF將繼續為“JOBSTARTER”提供價值約125萬歐元的資金。“JOBSTARTER”的總部設在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所(BIBB)。同時,在漢堡、紐倫堡、柏林、杜塞爾多夫4個區域設置辦事處,發展區域職業教育與培訓,并與德國周邊國家開展跨國的職業教育與培訓。
“JOBSTARTER”通過公司內部培訓、歐洲層面的合作、增加“雙元制”職業培訓的吸引力等措施促進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可持續發展。資助的范圍包括:在特定領域開展職業教育與培訓;針對特定群體開展公司內部培訓;促進區域職業培訓的發展與穩定;增加職業資格認證的機會,提高“雙元制”的適用性和靈活性;與歐盟國家開展交流與合作。資助的重點包括:確保受訓人員在新的職業或領域順利開展工作,為具有移民背景的創業者設立專項并開展在職培訓。該計劃的實施為青少年提供了接受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機會,為企業和受訓者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可操作的培訓措施,推動了在職培訓的發展,并得到了貿易和工業商會、地方和區域機構、教育機構以及企業的大力支持。
三、開展“無與倫比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活動
2011年11月8月,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聯邦經濟和技術部(BMWI)在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下發起了“無與倫比的職業教育與培訓”主題活動,該項活動至2013年底,旨在增加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吸引力,并為普通民眾提供多樣化的職業培訓機會。為增強此項活動的影響力,聯邦教育與研究部設立了專門網站,大力宣傳初級和高級職業培訓,為青年人、學校、家長、雇員和雇主提供相關信息,并通過網站在線咨詢的形式解答有關初級和高級職業培訓的問題。此外,還通過有針對性地選擇媒體,如海報、印刷品廣告、出版物和活動通知等形式進行大力宣傳。本次活動的最大亮點是由聯邦教育與研究部資助的“世界技能大賽”,屆時將會產生職業教育與培訓領域的世界冠軍。
四、實施“IMOVE”計劃應對國際職業教育與培訓競爭
“培訓—德國制造”是國際上對德國職業教育質量的高度評價。為應對全球教育市場對國際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需求,保持德國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國際競爭力,鞏固其在國際繼續教育市場的地位,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于2001年發起了職業教育國際營銷計劃“IMOVE—培訓—德國制造”,該計劃由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所(BIBB)負責實施。該計劃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舉辦學術會議。“IMOVE”通過舉辦學術會議、專題研討會等活動,幫助國內的職業教育機構制定針對國外市場的戰略計劃,并對潛在的目標市場進行深入分析。目標市場研討會主要聚焦于該地區是否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為國內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提供潛在市場以及國外合作者的詳細情況。戰略研討會主要是提供一些實際的支持,如企業要求、市場準入和營銷策略等。
二是派遣代表團參加國外教育展覽會。“IMOVE”通過向對資格認證具有巨大需求的國家派遣代表團,為國內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提供與國外公共機構的決策者、企業、地方行業協會和教育機構直接對話的機會。代表團主要通過會議展示、職業培訓研討會、合作洽談會等形式,為德國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開展市場調研、市場監測和合作洽談提供機會和平臺。
三是提供在線服務。“IMOVE”開通了專門網站(HTTP://WWW.IMOVE-GERMANY.DE),為德國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提供教育出口的最新信息。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國際繼續教育行業和職業教育國際營銷網絡的相關新聞;對職業培訓的需求持續增長的國家的最新市場信息和相關研究;有關職業教育國際營銷活動的報告;合作洽談會的相關鏈接等。同時,為方便國際游客獲取相關信息,提供了阿拉伯語、漢語、英語、法語、俄語和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并為積極拓展國際業務的德國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建立了專門的檔案和數據庫,定期用德語和英語向這些機構提供“IMOVE”的計劃和服務的最新信息。
四是提供免費的數據資料。“IMOVE”通過監測市場和行業動態,分析預測其發展態勢,并確保這些資料和數據可以隨時訪問。同時,還為德國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提供免費的下載資料,包括:國外職業教育與培訓市場的研究報告、開展國外職業教育與培訓活動的指南、職業教育國際化的相關鏈接、德國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在海外的成功案例和“IMOVE”的年度報告等。
五、改革職業教育與培訓
為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新變化,德國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主動進行變革,依據《職業教育改革法》和修訂后的《職業教育培訓法》為所有青年人提供接受高質量職業培訓的機會,同時給聯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地區決策者在職業教育與培訓方面更多的可操作的空間,以鼓勵競爭和創新。具體的改革措施包括以下內容。
其一,為年輕人提供更好的培訓機會。對于年輕人而言,獲得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是至關重要的。通常情況下,學生畢業后,參加聯邦就業局或其他的培訓計劃,有機會獲得初級職業資格。而根據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在取得初級職業資格過程中所獲得的學分可以累積,用以通過更高級的職業資格認證。在過去,全日制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率要低于接受“雙元制”培訓的學生。為此,接受全日制培訓的學生不得不通過職業資格認證來提高其競爭力,對這些學生的時間、資源和技能是一種浪費。因此,新的《職業教育法》授予地方政府對學校的課程進行改革,職業資格證書可與中等學校或高等學校的畢業證書掛鉤。
其二,促進校企合作。德國政府鼓勵企業內部培訓與職業學校開展廣泛合作。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職業培訓的質量,更好地利用培訓資源,更好地適應行業的結構性變化。同時,培訓學校和商業企業雙方共同實施管理,通過企業與職業學校之間的合作可以保證企業內部培訓的生源,幫助那些未開展過培訓的企業開展內部培訓,滿足來自新的工業部門和職業領域對于培訓的需求,滿足那些需要更多理論知識的專業培訓。同時,修訂后的《職業教育法》規定,各州的職業學校培訓與企業內部培訓之間要實現學分互認。
其三,及時更新專業目錄并提供相關培訓。在2000—2013年間,德國聯邦政府共推出新職業51種,更新職業147種。這是自1969年《職業培訓法》實施以來范圍最大的一次調整。同時,德國政府加快了調整的速度,通常從建議開設新的職業到提供相關的職業培訓只需要一年的時間。而根據修訂后的《職業教育法》,政府通過減少法定咨詢機構的數量以加快職業培訓的更新速度:各州的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委員會將被取消;與各州協商成立合作委員會以討論和商定新的職業訓練法規;未來的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的成員將由行業協會、工會和地方政府代表組成。此外,根據不同的職業制定了不同的培訓期限,并明確規定了模塊化培訓和以往培訓學分的認證方式。
其四,創新職業培訓網絡。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首次承認境外職業培訓,并通過建立職業資格的信用制度以改進德國與歐盟之間的職業資格互認。同時,消除了不同區域教育之間嚴格的界限,鼓勵職業學校參與“雙軌制”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也鼓勵州政府將職業教育與培訓和普通教育的畢業證書相結合。此外,還增加了新的職業資格認證。這些資格認證采取新的考試形式和證書,以使這些新的職業培訓將初級培訓與高級培訓相結合。國家培訓與國際培訓接軌、普通教育與職業培訓貫通、初級培訓與繼續教育結合,為年輕人開辟新的就業機會。
其五,增加考試的透明度。《職業教育法》自1969年實施以來,為德國職業培訓、進修和再培訓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新的《職業教育法》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借鑒了超過30年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研究成果,監管的框架已基本適應現代職業培訓,并對職業講師的資格以及各機構的職責進行了明確說明。現在,職業資格的最終考試由職業學校的畢業考試和職業資格證書的認證考試構成,考試的全過程由考試督導組成員實施監督。
六、加強對職業教育與培訓課程的認證
德國政府對職業教育與培訓課程認證的目的是為年輕人提供永久性的就業機會,為企業長期提供熟練的雇員和工人。18歲以下的年輕人也可以參與其中,在德國,大約60%的年輕人在離開學校后選擇接受國家承認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接受職業教育與培訓不頒發特定的證書,但可以得到培訓補助。聯邦政府依據《職業教育法》的第四條、第五條,以及《手工藝和貿易代碼》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對面向企業及類似的公共管理機構的高級工人或雇員的培訓課程進行管理。這些培訓仍采用“雙元制”,在企業和職業學校同時進行。
此外,為應對不斷產生的新職業、職業教育與培訓自身發展的新需要以及新技術領域對資格認證的新需求,跨公司的培訓中心應運而生。所有滿足BMBF和BIBB資助原則和條件的依法成立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都可以申請成立跨公司的培訓中心。BMBF通過無償贈與的方式資助跨公司的職業培訓中心,幫助單個中小型企業開展職業教育與培訓,促進公司之間職業培訓的交流與合作。培訓中心主要是作為公司內部培訓的補充,包括針對熟練工種的4~6周的培訓或針對建筑部門的26周的培訓。此外,培訓中心還幫助員工升級職業資格證書。培訓中心可以發展成為提升公司競爭力的中心(CompetenceCenters),BMBF為培訓中心向能力中心的轉型提供補貼,通常情況下補貼50%,而對于機構薄弱的地區補貼可達到65%。這些補貼資金的目的是改善當地的經濟結構,被資助的培訓中心或能力中心對于地區經濟的貢獻力至少應達到25%,而在經濟落后地區,培訓中心的貢獻率至少應達到10%。
七、對我國的啟示
(一)政府應切實轉變職能,為職業教育發展服務
從世界范圍來看,集權制國家的中央政府不斷向地方政府和社會放權,而分權制國家的中央政府則不斷加強對地方和市場的控制。從本屆中央政府來看,簡政放權和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是主旋律,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激發了活力。首先,中央政府應向地方政府放權,給予地方政府發展所屬地區職業教育的充分權力;同時,政府應向各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放權,給予職業學校在專業設置、招生人數、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自主權。其次,政府應把企業作為合作伙伴,將企業視為職業教育與培訓的辦學主體之一,制定優惠政策并綜合運用法律、財政、稅收和評估等手段鼓勵企業辦學,將企業辦學與公辦職業學校同等對待,維護企業辦學的自主權,保護企業的利益,激發企業辦學的積極性,規范企業的辦學行為。再次,政府應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搭建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網絡平臺,為我國職業教育與培訓提供最新的消息和準確的數據資料,幫助我國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了解國外職業教育的發展動態,在學習國外職業教育先進經驗的同時,抓住周邊國家對于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需求,走出國門,推進我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化。
(二)企業應成為職業教育的辦學主體,開展職業教育與培訓
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要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在各類教育中,企業與職業教育的關系最為密切,未來企業將成為職業學校以外的另一個辦學主體。企業可以效仿德國的“雙元制”,成立以企業為主的非學歷的培訓機構,企業負責學生的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合作學校只負責學生的文化課。企業也可采取“股份制”的形式舉辦以學歷教育為主的職業學校,根據各方所擁有的股權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并分配各方在最高權力機構股東大會中的代表席位。通過股份制辦學,不僅可以維護企業的利益,激發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積極性,而且可以使企業介入職業學校教學和管理的全過程,將自身的管理理念和企業文化融入職業學校的管理中,有助于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也有助于提高職業學校的管理效率和辦學效益。
(三)職業學校應深化與企業合作,發展非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
從我國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的情況來看,仍處于相對較淺的層面,企業為職業學校提供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獎助學金和實習崗位,出資在校內建立教學樓、圖書館和實驗室。雖然企業和職業學校采取“訂單式”聯合培養學生,但整個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仍由職業學校掌控。因此,為實現真正的校企融合,企業應參與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即從制定招生計劃、設計培養方案、設置課程、選用教材、聘任教師、安排實習實訓到學生評價與考核全過程參與。從德國的職業教育發展來看,既包括學歷教育,也包括職業培訓,兩者同等重要,并行發展。而我國的職業學校主要開展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的功能較弱。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及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工作崗位對于員工的技術要求不斷提升,城市和農村勞動力對于技術培訓的需求將逐漸增大。因此,我國的職業學校應根據市場和所在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結合自身的學科和專業優勢,與行業協會和企業合作,大力開展非學歷的職業培訓。
參考文獻:
[1]劉瑞新.德國職業教育“雙元制”及職業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J].教育與職業,2013(20):96-98.
[2]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赴德職業教育培訓團.感受“雙元制”德國職業教育考察報告[J].職業技術教育,2013(6):66-70.
[3]洪芳.德國職業教育的特點及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J].繼續教育研究,2013(3):148-151.
[4]景琴玲,王革.德國職業教育體系透析與展望[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2):91-95.
[5]王紀安.德國教育的企業實踐及對我國高職教育的啟示[J].現代教育管理,2011(4):95-97.
篇3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基礎性戰略任務,必須系統謀化,有序推進,把握關鍵環節,整合資源辦培訓,創新方式搞培訓。激勵農業生產經營能人愿意留下來、大中專畢業生愿意到農村興業創業成為職業農民,讓更多高素質農民通過教育培訓成長為職業農民。
整合資源辦培訓。要把農民教育培訓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提高農業院校、農民教育培訓機構人均經費標準,大幅度提高農民教育培訓的財政投入,同時加強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基礎設施和農民現代遠程教育設施建設,構建農民終身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在為農民提供長效性教育培訓服務上取得新突破。要整合政府和社會各種辦學形式,以縣級農廣校為基礎,對縣職教中心和鄉鎮農民技術學校以及各類民辦培訓機構,進行資格認證,逐步構建“一主多元”培訓體系,形成專業門類齊全、辦學形式多樣、供求密切結合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網絡。一要通過農業職業教育,開展培訓。重點搞好初、高中畢業生和退伍回鄉軍人的培養提高,不斷增強新增人員的就業能力。二要通過建立農村人才培訓基地開展培訓。統籌各方面的培訓資源,打破界限,篩選建立一批有技術實力、有生產經營實踐環境、有培訓設施條件的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增強職業農民培訓的實效性。三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培訓。充分發揮低成本現代傳媒教學的優勢,利用廣播、電視、網絡、農民科技書屋、農民科技培訓直通車等培訓手段,搭建農民再學習、再培訓的平臺,進一步拓寬培訓渠道。
創新方式搞培訓。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重點在培訓,關鍵在責任。要以“農民是否需要、農民是否接受、農民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和檢驗農民教育培訓工作質量的重要標準。農口管理部門要充分發揮系統辦學貼近農業、貼近農村、貼近農民的優勢,加大統籌協調、資源整合、管理服務的力度,要把需求系統調查、教學規劃安排、教師選調管理、教學資源供應、質量評估和學員跟蹤服務等作為重點,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舉措,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向縱深推進。同時,要不斷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注重規范性,增強針對性,富于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民多層次、多樣化的培訓需求。在培訓類型上,要針對“生產經營型”、 “專業技能型” 和“社會服務型”的特點,分門別類,制定專門培訓計劃,促其成為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骨干農民。在培訓方式上,要尊重農民的學習特點和規律,以方便農民、實惠農民為出發點,堅持教育和培訓并重,大力推進“送教下鄉”模式,建立“農學結合”彈性學制,堅持“農民田間學校”和“創業培訓”模式,構建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農民培訓制度。
篇4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對職業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設想,強調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要建設50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骨干專業群。這意味著,職業教育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沒有職業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的地位。
作為一名職業院校的教師黨員,我深刻意識到了自己身上肩負著的使命。以下是我的一些學習體會:
首先,“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是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新態度,對職業教育形勢的新判斷,對職業教育地位的新定義,是我國職業教育的時代新認識,社會新導向,市場新希望,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作為一名職業院校的教師黨員,我深受鼓舞,工作起來更加有干勁。
其次,“經過5—10年左右時間,職業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三個“轉變”表達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向。第一個轉變主涉職業教育的結構;第二個轉變主涉職業教育的效益;第三個轉變主涉職業教育的模式。三個“轉變”的實質是:轉結構、提效益、改模式,在著大轉變的環境下,意味著我們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應該隨之進行改革,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要求。
最后,“雙師型”教師(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超過一半。”這是國家層面第一次告訴職業院校老師:什么叫“雙師型”教師。涉及辦學理念、辦學方向、辦學質量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的新要求問題終于有權威答案了——同時具備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叫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的難不在于理論教學,而在于不僅要具有與學生所學專業對應的用人單位的工作能力,還要擁有把這些工作能力傳授給學生的教學能力。
篇5
摘要:高職教師培訓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高職教育的發展需要一支優質的師資隊伍作保障,其素質直接關系到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從高職教師培訓現狀分析入手,借鑒了國外職業教育的經驗,結合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臺灣嵌入式暨單晶片系統發展協會合作開展的教師培訓,有效地提高教師培訓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 :高職院校;師資隊伍;教師培訓;實效性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師資隊伍職業化建設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D/2013/03/144);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課題“基于網絡平臺的虛擬實驗教學研究和應用”(項目編號:2014-R-30254)
作者簡介:卜樹坡,男,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中圖分類號:G7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15)05-0052-03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專科高等職業院校要密切產學研合作,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同時,強調“完善教師資格標準,實施教師專業標準,實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師全員培訓制度”。目前,國家日益重視職業教育,社會逐步接納職業教育,人們越來越關注職業教育。高職院校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企業崗位一線技術技能型人才上,要求學生接受高等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資格教育。這就意味著高職教師不僅要有專深的專業理論基礎,而且必須具備相應的實際操作技能。然而,目前的高職教師培訓,國家、地方和學校都采取了大量行動,但效果并不理想。[1]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臺灣嵌入式暨單晶片系統發展協會合作,開展為期兩周的教師崗位技能培訓,取得了良好的實效性。
一、高職教師培訓的現實狀況
高職教師培訓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和大多數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制定了一些教師培訓與能力提升政策。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和教育教學水平考察活動中,也將教師培訓視為重要的考核內容和指標。[2]但是,總體來講,培訓效果不明顯的問題比較突出。目前,教師培訓主要歸納為國培、省培和學校培訓等形式。面臨的主要問題是:(1)培訓方案缺乏系統性。大多數培訓方案的設計都是指向高職教師群體的,但培訓方案設計都比較籠統、空泛,缺少針對性。還有國家與地方層面教師培訓存在定位沖突,學校培訓、地方培訓、國家培訓三個層面分工不明確、定位不清晰,缺少溝通,各自為戰;(2)培訓內容缺乏專業性。從教師培訓開展的情況來看,培訓內容簡單、隨意、零散和重復,不能反映教師的實質需求,大多包括高職教育理論、教育教學能力、專業建設、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等方面。這些培訓還遠不及高職學生的培訓,缺少訂單式培訓,更少有為專業教師量身定制的個性化培訓;(3)培訓對象缺乏針對性。不論是國培還是地方培訓都是立足于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提高,忽視絕大多數專業教師的培訓;培訓內容不深入、不具體,許多培訓目標定位在了解、理解層面;培訓對象被動培訓占多數,主動學習、實踐操作占少數;(4)培訓考核缺乏公正性。高職教師培訓結果的評價、考核缺少統一和規范的機制,有的培訓缺少實質性的考核,甚至交了培訓費都能通過;不少培訓老師自行制定培訓方案、講授培訓課程、擬定考試試題、批閱試卷等狀況,根本做不到教考分離、公平公正。
二、借鑒國外教師培訓的成功經驗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對高職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師資隊伍培訓工作十分重要。職業教育發達國家都特別重視教師培訓,如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十分鼓勵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在職培訓。在美國,對高職教師的要求標準很高,不僅要有相當的學歷,還要有教育教學和實踐操作的能力。美國社區學院的專業教師要有碩士以上學位,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法等學科,專業教師必須具有3年以上的實踐工作經驗;[3]在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從聯邦政府到職業學院都有一套完善的師資培養計劃、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鼓勵教師緊跟行業企業技術發展的步伐,熟悉專業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成為終身學習者和實踐者;在德國,對職業教育教師要求十分嚴格。大學畢業生不能直接任教,必須參加國家組織的職業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者獲得實習教師資格,再進入實習學院進行兩年的實習,再考試合格者才能獲得崗位資格證書;在加拿大,針對教師的培訓有省級教育培訓和學院教師培訓,有嚴格的制度規范,尤其重視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示范性能力。[4,5]我國的教師培訓沒有那么系統和規范,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具體做法,使教師培訓達到預期目標,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出更多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三、高職教師培訓的案例分析
筆者以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臺灣嵌入式暨單晶片系統發展協會合作開展教師培訓為案例進行剖析。
(一)學院辦學理念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人才培養“地方性”、“應用性”和“職業性”的辦學理念。學院以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和高等職業院校的使命定位辦學方向,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1)“地方性”是把人才培養工作的服務區域定位于地方,即以“立足蘇州,服務江蘇,輻射長三角”為落腳點,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緊密對接,服務蘇州產業轉型升級需求;(2)“應用性”是把人才培養的類型定位為應用型,即培養面向生產、技術、服務和管理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按照工作過程設計課程體系,基于工作任務開發課程內容;(3)“職業性”是強調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定位,即培養“職業人”,以培養學生的“職業人生觀”和“職業價值觀”為核心,在職業素養、職業品質、職業操守、職業文化和職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接受教育,力爭使其成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教師作為人才培養的引路人和指導者,就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積極參加崗位技能培訓。
(二)培訓總體目標
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建立一支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學院要求教師既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要有較強的專業實踐技能與豐富的實踐經驗。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訓,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以及后續培養學生、培訓企業員工的能力。
(三)培訓方案
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系與臺灣嵌入式暨單晶片系統發展協會共同制定培訓方案,使得培訓方案目標定位準確并切實可行。(1)培訓項目。項目1:電子元件拆與焊實用級/專業級能力認證培訓,項目2:單晶片實用級能力認證培訓,項目3:數字邏輯設計實用級/專業級能力認證培訓;(2)培訓對象。項目1針對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師,項目2針對電子信息技術專業教師,項目3針對通信工程技術專業教師。下面以項目1為具體案例。
1.培訓地點。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臺灣嵌入式暨單晶片系統發展協會聯合建設的能力認證中心。
2.培訓時間。實用級/專業級各1周,每周三下午學科考試,每周五下午術科考試。
3.培訓目標。培訓教師的實踐能力,主要培訓零件拆焊、測試、維修及設計、制作等能力。
4.培訓重點。認證說明,實務課程,癥狀排除;具體內容包括學科理論講解和理論測試,實用級術科應試說明、拆焊成品板(SCBL)練習、測試與模擬考試,專業級增加周邊圓孔板(SCBH)講解、SCBL拆焊和SCBH布線練習、測試與模擬考試。
5.培訓考核。學科理論測試認證從500題中隨機產生50題,閉卷測試;實用級術科實操測試認證包括裝配、焊接、調試SCBL板并正確顯示,然后再拆卸板上所有器件;專業級術科實操測試認證又增加了周邊圓孔板電路布線設計與制作,最后SCBL+SCBH板聯調,顯示正確并發出美妙動聽的音樂。
6.培訓證書。學科測試60分以上為及格,術科測試2小時30分鐘以內完成為及格,頒發臺灣嵌入式暨單晶片系統發展協會實用級證書;學科測試80分以上為及格,術科測試2小時30分鐘以內完成為及格,頒發臺灣嵌入式暨單晶片系統發展協會專業級證書。
(四)培訓效果
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系各專業培訓效果統計: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獲得實用級證書94.7%、專業級證書88.9%,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獲得實用級證書94.7%,通信工程技術專業獲得實用級證書93.8%、專業級證書93.3%。
據了解,臺灣嵌入式暨單晶片系統發展協會簽發的能力認證證書獲得了臺灣電腦工會所屬四千多家電子信息企業的認可。
四、高職教師培訓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
高職院校教師培訓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1)是教師能力持續發展的需要;(2)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要;(3)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2013年,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臺灣嵌入式暨單晶片系統發展協會聯合建設的能力認證中心正式掛牌成立。該中心是臺灣嵌入式暨單晶片系統發展協會與江蘇省高校創建的首家聯合認證中心,是一個集教學科研、專業培訓和考試認證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中心由電子元件拆焊能力認證中心、單晶片能力認證中心和數位邏輯設計能力認證中心組成,該能力認證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
據統計,目前在蘇州市注冊的臺資企業1萬余家,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美元,蘇州已發展成為臺商在大陸投資最密集的地區。臺資企業主要從事電子信息、精密機械、化工、醫藥及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商務等產業,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無論投資規模還是用工人數均位居第一。筆者對12家臺資電子信息類企業進行了調研,企業對畢業生要求排在前兩位的是品德修養和實操能力。教師獲得該協會頒發的能力認證證書后,一方面,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培養學生。學生實訓后通過認證考試,獲取認證證書,畢業時可直接進入相關企業就業,從而實現學校培養到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目前,已得到華碩、宏基、高創和冠捷等50多家臺資知名企業的廣泛認同,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就業;另一方面,為了培訓臺資企業員工。在蘇州從事電子信息行業的臺資三千余家,企業新員工培訓和老員工提高是個很棘手的問題。學院自能力認證中心正式掛牌以來,廣泛地與臺資企業聯系,利用學院建設的能力認證中心實訓設備和具有能力認證監評資格的教師開展對外服務,已為華碩和高創兩家公司培訓員工總計93人,正在與蘇州明基、力晶和友達等公司商談具體培訓計劃和培訓方案。
通過這次培訓,帶來了諸多啟示。培訓內容進行了系統化設計,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注重動手操作,理論講解占20%,實際操作占80%;培訓過程嚴格要求,從講解、練習、測試、模擬考試到正式認證考試,每個步驟、環節都體現出很高的職業性;培訓考核嚴謹務實,無論是學科考試,還是術科考試,嚴肅考場紀律,要求每人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考試未通過者,下次再參加培訓和考試。這為高職院校教師后續學生培養、企業員工培訓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模式。
參考文獻:
[1]郭雪利.職業教育教師培訓系統化設計研究[J].職教論壇,2013(13):49-54.
[2]余婉娜.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建設[J].中國農業教育,2012(1):40-42.
[3]王勇強.高職教師培訓實效性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2(5):77-79.
[4]王華.論高職教師培訓主體缺位與多主體參與[J].繼續教育研究,2011(2):32-34.
篇6
關鍵詞:繼續教育;專業教師;評估體系
收稿日期:2006―09―11
項目來源:海淀區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
作者簡介:張桂鳳(1979-),女,漢族,河北唐山人,碩士,北京 市海淀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專業教研室,主要從事專業學科教科研和繼續教育培訓工作。
一、背景現狀
終身教育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關鍵,建立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則是體現終身教育思想、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戰略措施。目前,海淀區已逐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中小學繼續教育制度,也開展了不同層次、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對提高教師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起到一定作用。然而,由于海淀區職教系統專業教師的繼續教育起步晚,無相關經驗可以借鑒,目前并沒有形成比較完善的評估體系,在開展繼續教育活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培訓機構多,導致重復培訓,影響質量
教育部門和非教育部門的各項培訓活動,都可作為集中培訓的登記范圍,于是,很多培訓機構都在舉辦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市里、區里、校里、信息中心、培訓中心、進修學校等等,舉辦理論學習、知識講座等常規活動,在教學內容上難免重復,而教師為了完成繼續教育學分,不得不接受重復培訓,以達到修夠學分的目的。這樣勢必影響繼續教育的質量,造成精力和財力上的浪費,同時也使教師對繼續教育產生反感和誤解。
2.學分來源范圍廣,質量難以考核
由于學分來源范圍廣,培訓部門多,可記學分的也名目繁多,這就出現了管理上的混亂,且有些培訓部門不論學習質量高低,都給予相同學分,孰優孰劣,很難定性。而作為職教中心,在匯總繼續教育學分時,對于多渠道的學分也只能統一登記,質量難以考察。
3.培訓內容多樣,質量難以評估
在很多培訓活動中,要檢測培訓質量并不容易。如聘請專家做報告,培訓部門很難檢測培訓質量和效果,現在大多只能按出勤和培訓筆記給予相應學分,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掌握多少理解多少無從考證,這樣只能用量的尺度決定分值。
二、構建繼續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的前提
由此看來,要使繼續教育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必須構建和完善繼續教育培訓質量評估體系。要建立這樣的體系必須有相應完善的基礎和前提。雖然教師繼續教育在教育行政部門下統一領導,但是由于可以登記學分的培訓部門多,這樣容易出現管理上的混亂。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可以建立“兩縱一橫”的管理體系。
“兩縱”是指市里、區里、校里分級培訓,各負其責;學前、小教、普教、職教、成教分類培訓,各盡其所。不越級培訓,充分發揮網絡的輻射作用,使繼續教育培訓靈活多樣、有針對性的安排培訓計劃,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繼續教育活動。
“一橫”是指以提高教師思想素質為主的培訓,應當由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以提高教師知識水平為主的培訓,應當由教師所在學校來承擔,提高教師教研能力的培訓,應由教科所或教研室等教研部門負責,根據培訓目的和內容進行“歸口"安排,不能越俎代庖,各部門履行各自的職責。這樣形成“兩縱一橫”為主干的管理體系,無論哪種級別、類別的繼教培訓班,其認定和登記學分由一個部門監控,這樣就給繼續教育培訓質量的評估提供了前提。
三、構建繼續教育質量評估體系
由于目前繼續教育質量的評估體系尚未完善,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學習,采用的都是相同的學分制。參加一項活動,舉辦一個培訓班、人人都是一樣學分,有的甚至花錢買學分。要激勵教師們積極參加繼續教育,構建和完善質量評估體系,是繼續教育能夠順利推進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建立自學質量檢測體系。在繼續教育培訓內容中往往由培訓部門指定一本書或是本專業的繼續教育教材,學到什么程度,取得什么效果,僅憑讀書心得是難以衡量的,應該建立自學質量檢測體系。對于不同的專業可以指定不同的專業教材來提高各專業教師的專業水平,對于自學教材內容完全可以用考試的方法進行檢測,統一考試,按考績折計學分。或是用考核的辦法,按專業特點指定一本繼續教育課本,通過自學,按教材所要求的內容進行作業,以完成作業量來評估。對于基礎性的讀物,寫讀書心得責無旁貸,但還應該通過交流提升的方法加強自學質量檢測,從學分上體現自學質量。
其次,要建立培訓質量評估體系。培訓質量的高低可以從多個方面用具體指標來檢測,比如:
1.及時反饋培訓內容
作為繼續教育培訓往往介紹先進理念和教學方法,聘請有名專家學者講學、作報告,多采取互動交流方式,不空談理論,與教師教學實踐緊密結合,注重實效,有的放矢,培訓一堂課后,可以就當堂傳授內容結合自身實際留一道作業題,當堂反饋,并記錄成績。這樣可以避免有些教師出于應付,人在心不在,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收效甚微。利用及時的信息反饋,監督繼續教育培訓的質量。
2.基本功用分值量化
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最重要的一項基本功就是課堂教學能力。區級研究課和校內研究課分別以不同的分值加以區別。而對于上區級研究課的教師其教學質量可以逐步分解,與學分掛鉤。根據不同的上課效果和質量給出相應不同的分值,折算成繼教學分,用學分高低加以區別同樣上課的教師的教學質量。這樣,精心準備的優秀教師可以獲得高分脫穎而出,打破相同學分的模式,甚至可以進行評比。對于上校內研究課教師的這部分打分工作由學校完成。這需要有統一的評分標準,按統一的標準打分,把檔次拉開。
3.細節用學分督促
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繼續教育培訓的最終目的,可以用出題考試或者撰寫論文考察,以達到提高培訓的目的。以撰寫論文為例,通過以往的經驗,很多上交論文的格式和內容都達不到要求,即便再三強調還有很多教師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這樣可以采取與繼教學分掛鉤的方法加強管理,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在格式上,如論文的題目、摘要、關鍵字、參考文獻以及字數要求等方面可以賦予相應分值,督促教師注意細節;在內容上,可以有一個及格分值,論文的分值根據內容質量以及格分值為準上下浮動,拉開距離。
再者,要建立實踐質量評估體系。職業學校專業教師要求定期到用人單位或生產第一線參加社會實踐,而專業教師繼續教育也把社會實踐作為一項重要的培訓和考察內容,這就要求用人單位和培訓中心通力合作,共同監督繼續教育培訓的質量。由用人單位僅僅出示實踐證明遠遠不夠,可以要求撰寫實踐體會,提煉優秀文章共同交流提升,而優秀者應在繼教學分中加以體現。
最后,要建立培訓質量反饋體系。質量反饋是繼續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通過調查,才能了解到培訓的實效,才能從反饋的信息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為今后的培訓工作提供借鑒。我們在培訓的過程中經常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海淀區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各學科的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等129人調查表明:幾乎所有的教師都認為培訓很有必要。經過培訓的教師開闊了眼界,充實了自己,在教學理念的掌握和教育技巧的運用上都有所提高。這些反饋回來的信息說明,我們的培訓是有成效的。當然,有些教師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對繼續教育培訓的內容和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下一步制定繼續教育培訓方案有很好的借鑒作用。通過跟蹤調查不斷的修正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高了繼續教育的質量,使繼續教育培訓納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中。
四、小結
師資隊伍建設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和基礎,而繼續教育工程則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法寶。繼續教育培訓的成功不僅取決于前期的規劃,中期的管理,后期的評估也相當重要,它保證繼教工作能持續健康的發展。總之,構建教師繼續教育評估體系是一項綜合復雜的系統工程,只要繼續教育管理者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總結,一定能夠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信息化社會;警察職業教育;法律課程;網絡輔教平臺
作者簡介:曹慧麗(1972-),女,江西南昌人,武漢大學博士生、江西警察學院教授、南昌大學法律碩士導師,研究方向為教育學。
課題項目:2010年江西省高校省級教改課題“構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輔教網絡平臺”(編號:JXJG-10-21-5),主持人:曹慧麗。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2)33-0070-04
當今已進入信息化社會,其中教育信息技術的大范圍的運用已成必然趨勢,主要是指以教育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教育信息產業為支柱,以教育信息價值的生產為中心,以教育信息產品為標志的社會。教育信息成為了重要教學資源,教育信息和知識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知識以“加速度”方式積累(知識爆炸),多種形式的提供給多種感官的教育信息,為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推上高速運行的列車。而法學教育是其中一節極為重要的車廂。法律教育無論是在法律人才的法律知識與相關知識基礎上,還是在其實踐能力與主動性、創造性品質的塑造上,都受到現代科技發展速度與水平的強烈影響[1]。警察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人民警察法》)的專職人員,警察職業化已經具備基本要素。既有各級警察院校“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進行職業指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也有“包括從業前培訓、轉業培訓、學徒培訓、在崗培訓、轉崗培訓及其他職業性培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為初級、中級、高級職業培訓”(《職業教育法》)所要求的不同級別、不同階段的培訓要求。2010年8月公安部制定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公安機關執法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全面推行“執法信息網上錄入、執法流程網上管理、執法活動網上監督、執法質量網上考核”的執法辦案新模式,執法信息化已經成為警察執法規范化不可或缺的工具支撐和保障。而信息化社會大背景下的警察職業教育法律課程教學模式突破傳統單一灌輸式教育模式,勢在必行。多方位、多層面、多功能效用的充分運用網絡輔教平臺的,擴大網絡教學的功能,為提升學生信息化運用能力,培養新時代技術型、專業型、職業型的人民警察發揮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視野下警察職業教育法律課程網絡輔教平臺運用的現實需要
世界各國在不斷探索多種形式警察高等教育模式的背景下,警察正規化、職業化、專業化逐漸成為我國警察教育的基本目標。具體體現在警察職業教育順應社會需要為警察職業化(the police professional)實現規范性、約束性、保障性、專業性[2]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國省級以上的警察院校34所,已有60%升格為本科,經歷了從單一的公安政法干警培訓教育,到本科學歷公安教育和實戰民警培訓相結合的辦學歷程的過渡,均已發展為集普通公安高等本科教育、成人高等專科教育、函授本科教育、在職民警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教育訓練基地。無論從教學硬件的充實,還是從師資軟件的培養,多種規模、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的運用,為我國人民警察教育體制的完善拓展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在許多國家日益重視警察的正規化系統培養,要求把以職業為中心,把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充分結合,將警察教育培訓與警察實踐工作緊密結合,教學內容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的世界警察教育的要求下,世界各國越來越注重教學手段現代化和模式教學。而日益更新、高度發達的信息化教育技術在現代警察教育模式、教育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無法替代的作用。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在警察職業教育法律課程教學中廣泛作用,其主要為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具有核心競爭力。因此,警察職業教育法律課程網絡平臺運用也成為教育技術實踐運用的突出表現。其必要性體現在:
第一,警察職業教育理念的創新。21世紀以來,世界教育改革的創新不斷超越,學會生存、寬專業教育、博雅教育、高素質教育、應用型教育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被提出。而警察教育理念在理論化、專業化、職業化之間不斷轉換,其教育理念的創新根本點在于適應高科技信息社會下社會治安穩定與和諧社會的創建。
第二,警察職業教育模式多樣性的改革。由于法學教育的理論教育的特點,在傳統警察法學教育的過,程中往往以灌輸式的理論教育為主,而這種單一的教育模式遠遠落后于高度發達的信息化社會,其最直接滯后效應就是培養出來的警察職業人才不能適應社會的信息化應用能力要求,因此突破傳統教育模式,多領域拓展警察法學職業教育的模式已勢在必行。
第三,警察職業教育中法律課程精品化的最佳途徑。自2003年以來,我國教育部一直在實施著“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又稱為質量工程,其著力點在于提高高等學校的教學質量。通過推進精品課程建設,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重點改革和建設,力爭在教學效果等方面有較大突破和改善,全面帶動我國高等學校的課程建設水平和教學質量。其中一項最有力的舉措是積極推進精品課程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共享平臺建設。法律課程輔教網絡平臺的運用主要針對公安院校的專科生、本科生以及體改培訓班的學員,對其學習法律課程單獨設計一個個性化的網站,將其全部教學內容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學習和測試輔教網絡系統,將法律課程教學隊伍、教學方法、教學資料、教學體系、教學管理優質資源整合,實現在警察職業教育法律課程網絡精品化,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在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給特別是優質教育供給不足的矛盾,是現階段教育發展面臨的基本矛盾。教育投入嚴重不足,教育基礎設施和教師隊伍的水平都遠遠不能適應教育現代化的要求[3]。
然而,在我國的警察職業教育實踐中,從使用范圍看,教育技術的運用往往局限為計算機課程的使用,或者成為學校評估、升本所宣傳使用的一個口號,而真正在所有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過程也只是反映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甚至有的課程都沒有形成完整的多媒體課件,教學形式只是簡單的文字或者電影、視頻、錄像,甚至有的老師還停留在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原始教學狀態。從使用狀態看,如果說有網絡教學平臺的課程,也只是在該課程申報精品課程時臨時建立的課程網站,其完全處于一個弱化的狀態。法律課程屬于精品課程的比例在各個公安院校所占全校精品課程比率較之公安專業課程不到五分之一,甚至其網站三分之二無法進入,或者進入后根本無法打開,形同虛設。而有的在初期網站完成后普遍存在“一旦搭建,永不更新”的狀態。在上述全國部分公安院校精品課程法律課程使用網絡輔教平臺的數據統計中反映出整體情況并不樂觀,總體法律精品課程占公安院校所有精品課程平均總數不到15%,讓人感覺捉襟見肘。因此,很多院校根本不是站在輔助教學的需要角度去用心建設課程網絡平臺,對學生而言,大多數在學完課堂教學后根本不知道該課程有教輔平臺。當然,這既有教師主觀上懶惰心理,也有客觀上教學經費的不足,教學技術人員的嚴重匱乏等。其導致的直接后果是教學形式的落后,教學手段的單一,學生獲得教學資源的陳舊性與其他高等院校相比相差甚遠。對于那些非精品課程的法律課程從來沒有任何建設計劃,使得法律課程85%以上在教育技術更新,網絡輔教方面完全處于空白階段,導致警察職業教育中法律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體系和教學效果的嚴重缺失,其最直接后果是在當今警務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用傳統、閉塞、灌輸式教育模式培養出來警察根本無法適應并融入迅速發達的信息化時代,因此加強警察職業教育法律課程網絡輔教平臺的運用范圍和力度研究勢在必行。
二、信息化視野下警察職業教育法律課程輔教網絡平臺建設內容
面對當今信息社會時代與網絡技術迅猛發展的現狀,現代教育技術所搭建的法律課程輔教平臺,在為警察法學教育開拓廣闊的空間,優化教與學信息的供應量與傳遞過程,實現著我國警察職業教育與教學模式在進行著深刻的變革。其建設面向警察法學課程的精品課程和立體化教材的數字化資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務功能的數字化學習中心,實現精品課程的教案、大綱、習題、實驗、教學文件以及參考資料等教學資源上網開放,為廣大教師和學生提供免費享用的優質教育資源,完善服務終身學習的支持服務體系。因此,開發網上學習和考試系統,利用網絡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傳遞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簡單的學會上網,不是為技術學習,而是為能力學習。法律課程輔教網絡平臺的運用將會在警察院校各層次、各專業法律課程中全面使用。通過該課程網站的運行,為其提供該課程的全方位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的信息資源的服務,豐富了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改進了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使警察職業教育法律課程網絡化、精品化,讓學生學習法律課程更加自主、靈活、自由。以江西警察學院一門既是專業課又是專業基礎課的省級精品課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輔教平臺建設為例,其內容包括:
平臺首頁:課程簡介、具有個性化設計,以吸引學生;
課程內容:課程教學大綱(理論、實訓)、電子教案(理論、實訓)、網絡課件、案例庫、參考文獻;
教學團隊:課程負責人、主講教師、輔導人員、教學團隊綜合情況、教學改革與研究、教師培養計劃及實施效果、自我評價、教學成果、課程榮譽;
教學資源庫:教學錄像、實訓錄像、授課視頻、國家精品課程、公安院校精品課程、其他院校精品課(均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
雙語教學:教學大綱、電子教案、網絡課件、授課視頻;
客服中心:教學提示、課程作業、試卷庫(自動評分)、習題庫、行政法律文書、司法考試仿真試題與解析、司法考試真題解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缺課補習;
教學博客:名師之說、教學心得、推薦文章、教研動態、我評論;
社會熱點:法治人物、新聞事件、我發言;
互動交流:教學論壇、課堂留言(教師回復)、學術交流、司考心得、考研之路、我評論;
學習網站鏈接;
實踐中構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輔教網絡平臺運用需解決的關鍵問題是:第一,完善公安院校《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目前的教學體系;第二,推進《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增加了學生學習《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的自主性和互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第三,符合公安院校學歷教育、培訓教育雙重教育模式的發展需求。其具有的特色是通過精品課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共享平臺建設,建設精品課程和立體化教材的數字化資源中心,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利用網絡技術,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學習,發展新的教學模式,順應我國高校教學改革大趨勢。其創新點是精品課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輔教網絡平臺的建設,不僅使教學資源最大化的使用,而且開發《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網上學習和考試系統,利用網絡輔助教學,強化了教與學的互動,為學生自主學習《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高效的、全面的、更自由的學習平臺。其應用價值及推廣途徑表現在精品課程《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輔教網絡平臺的建設,旨在通過設置個性化網站面向全校師生和基層公安機關以及民警提供行政法律教學和咨詢服務,可以使教學活動不再受時空條件的限制,ONE TO ONE解決學生在學習《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中遇到的問題,更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針對性強,可以最大效率地使用校園教學資源配置,提供師生自由、自主的教與學的交流平臺,這種形式具有推廣的價值。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手段,通過設置課程個性化網站實現教與學之間的最佳溝通與交流。
三、信息化視野下警察職業教育法律課程網絡輔教平臺運用拓展的意義
(一)發揮動態警察職業教育模式的互動效果,拓展其法學教育層次和水平
現代社會素質教育理念的推進,為改變傳統警察職業教育模式提供了先決條件,而警察職業教育中法學精品課程輔教平臺的不僅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拓展了豐富多彩的教學空間,以及其個性化的教學形象化促進了靈活多樣動態教學模式的出現,其所帶來的教學互動效果的普及性遠遠大于單一的理論課堂教學、案例教學、實訓教學。現代教育技術所提供的法學精品課程輔教平臺旨在創設一個幫助學生在理論教學的同時運用的平臺空間和學習環境。其不僅有助于擴大學生學習的視野,更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并為拓展警察職業教育法學教育層次和教育水平發揮決定性作用。
(二)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靈活性的更大發揮,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信息化視野下警察職業教育輔教平臺運用應采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模式,在法律課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帶著問題上網,有目的的進行“網上沖浪”,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學習,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逐步實現網絡教育,創造安全、便捷、高效的輔教網絡平臺,為促進警察法學教育教學工作,提升法律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基礎平臺發揮重要作用。在警察法學教育中法律課程輔教網絡平臺的構建與推廣,進而使學生通過該平臺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法律課程的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充分的靈活性,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方便的時間和地點上網學習,并且可以自由安排上課的內容,告知網絡教師,隨時隨地進行教學,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自主性。一個內容全面的法律課程輔教網絡平臺的構建,可以使學生輕松享受內容豐富,趣味盎然的互動式多媒體課程材料,學生可以隨時通過教學博客與教師互動交流,還可以在網上BBS站(電子公告)上提出疑問,征求解答。這種模式的特點可以24小時進行,學習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隨時在網上下載學習的內容或向教師請教,從問題的不同時間、角度來學習,這正是建構主義提倡的隨機訪問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習者掌握非良構領域知識,實現遠距離ONE TO ONE的師生協同式學習模式,網絡教師可以及時給學生解答,改變以往大學老師“滿堂灌、灌完即消失”的現狀,利于增加教與學的互動性。通過對法律精品課程輔教網絡平臺的構建,以使學生和網絡教師之間,通過網上聊天進行交流,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交流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使性格內向的學生敞開心扉,同網絡教師交流,從而使網絡教師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思想,進一步改變教學模式,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和學習的方法,以尋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從而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完善警察職業教育教學體系的建設,提升警察法學教育質量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正式批準設立“公安學”、“公安技術”兩個一級學科,公安類一級學科的設立,填補了公安高等教育一級學科的空白,為公安學科建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是公安高等教育的一項突破。2010年底,經公安部和中國法學會共同批準,中國法學會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正式成立。意味著警察法學基礎理論研究和警察法學教育研究正式列入規范序列。 長久以來,警察法學教育作為公安高等院校的重要教學內容,為傳授警察法律知識、訓練法律思維、培養合格法律專業和公安專業人才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目標是培養警察熟練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規則,了解我國現行法律體系框架,準確運用法律推理,依循法律邏輯,解決實際問題,正確分析案件事實,把握法律關系,作出法律解釋,適用法律規則。然而,實踐中,大多數警察院校由于過于強調公安業務知識和公務員考試科目的需要,無論從教學課程設置還是從培養應用型教學目標都越來越忽視法律課程的規范全面,不僅課時大量縮減,而且課程門類也被取消,使得法學課程在公安專業課程體系中被邊緣化,甚至不如體育課程的數量和種類。這完全忽視了警察職業作為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職能部門的基本要求,即他們不僅是未來社會公共安全的保衛者,更是公平正義的執法者對法律專業知識所必備的知識面和知識量的需求。因此,為了適應信息化社會警察專業素質的培養需求,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上跨越式創新發展,在加強警察法學教育網絡輔教平臺的拓展運用,強化警察法律院校法律課程精品化,充分完善警察法學職業教育課程教學體系的建設,提升了警察職業法學教育質量,為警察職業專業化、職業化教育提供更全方位的教育空間和平臺。
參考文獻:
[1]汪習根.論21世紀中國法學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機遇[J].政治與法律,2001(01).
篇8
光陰荏苒,為期三個月的全國中職會計專業骨干教師培訓已經結束了。我有幸參加了東北財經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的組織培訓,也滿載著回憶與收獲回到了工作崗位。首先非常感謝培訓學校給我這次培訓的機會,使我開拓了眼界,提升了教師素養,強化了專業技能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我也深深地被學校各位教學領域的精英對教育教學中的許多精辟見解所折服,更被班級學員們參加培訓的熱情所感染,雖然苦點,累點,但我要說:“累,并快樂著。”同時也感謝教育部和基地學校給我們搭建的這一學習平臺,讓我有機會再次來充實和完善自己。
這次培訓自3月至6月共三個月,主要在東北財經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進行理論學習,并到大連市方圓會計師事務所參觀、實習。學院為我們安排了豐富的培訓內容,包括先進的會計電算化軟件,會計理論,會計專業教學改革課程開發以及現代職業教育課程、教師專業發展、稅收知識、審計實務等三十多個專題的專家講座和專業研討、以及教學演練和企業參觀實習活動,雖然培訓已經結束,卻給我留下了人生中一筆永恒的財富。
現將我個人在教學理論與教學方法方面的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聆聽名師講座,更新職教理念
來到這里,就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氣息。東北財經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附屬于東北財經大學,成立于1999年11月。是教育部批準的具有碩士研究生、本、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院校,是教育部確定的國家級重點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和遼寧省教育廳確定的省級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點建設,是大連市財政系統干部教育培訓基地,是以培養經濟、管理專業高技能人才為主的高等職業教育單位。學院位于濱城大連,擁有獨立的校區。占地面積6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2000平方米。本次的培訓教師有高水平的專家、有高等學府的教授、有會計行業中的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以及大型國有企業的總會計師,更有我們中等職業學校的特級教師。他們全新的專業理論和創新思想,高超的專業技能和授課水平,給我們帶來了一次精神上的盛宴。在本次培訓中,東北財經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王覺教授從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關系和會計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兩個專題講座中為我們闡述了其高層次的獨到見解,胡燕鴻教授在用友U8軟件課程中為我們講解了工資、固定資產和存貨購銷存的核算,彌補了以前教學中的不足,并解決了一些在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趙合喜教授的指導下,我們還分組進行了沙盤模擬實訓。老師將全班分成6個組代表6個企業,每組5個人,每個人分別扮演CEO、財務經理、采購經理、生產經理、銷售經理不同角色。然后模擬企業開始生產經營。當我們組完成第三年的生產經營時,企業達到了發展的鼎盛時期在市場上占有明顯優勢。這時每個學員都具有相當的成就感。這樣的學習非常充實讓我們深入體會到一個企業在銷、人財物等各個方面的管理。沙盤模擬對抗是一種體驗式的互動學習,它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專家診斷于一體,經過兩天虛擬的經營模式來進行商業運作,讓我切實的感受了市場競爭的精彩和殘酷。培訓基地還邀請了大連市方圓會計師事務所齊圓圓總經理,為我們講解了國有企業會計改革的進程與發展,邀請了東北財大兩位特級教師張桂春和于江,讓我有機會向先進同行單位學習了中等職業學校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的先進經驗,同時也在中等職業學校怎樣做個好老師專題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標與方向,緊張的學習中,所開設的課程在我頭腦中已形成較清晰的知識體系輪廓,實實在在學到最新的專業知識,并拓寬了專業視野。在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我們被楊潔、陳巖、趙恒群、劉雪清、董紀陽、韓霜等老師淵博的專業知識所折服,對他們高深的專業素養和高度的教書育人敬業精神贊嘆不已。尤其是楊潔教授講解的管理會計前沿理論給我的印象最深,她大方的教態,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好的教學方法都是值得我學習的。在他們身上,治學的嚴謹和誨人不倦的精神竟然結合得那么完美,我真切感受到了名師的風采,這些都會成為今后我學習的楷模。
聽專家、教授們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講座,心中十分佩服他們的口才,佩服他們的自信,佩服他們的敏銳,佩服他們知識的淵博。想想如此才氣從何而來?所有人都是走著同一條道,那就是不斷的讀書學習,關注專業知識,關注國家大事,日復一日,永無止境。我雖然不是教育教學的專家,但我可以從現在起就行動起來,像專家一樣投入到讀書學習的活動中去,讓讀書學習也成為我生命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照自己的工作實際,將所學知識為我所用。 其次,我覺得這次培訓,給了我無窮的力量,主力了我的信心。它就像一根指揮棒,堅定了我前進的腳步,是我覺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勁,國培中提到的一些教學方法,也正是我屢次實驗的方法。我以前還在猶豫:我這樣教學,算不算與他人教學背道而馳呢?通過這次國培我更加堅信我的道路是對的。 再次,自己在反思中提升。 一段時間的國培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淀,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
二、教學方法與實踐經驗的學習
通過學習和反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為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倦怠。由于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大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確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標: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滲透的自覺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學事例的進行思索;在行動中研究——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案同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作為中職學校財會專業教師,不僅是要會教,還要結合會計工作實際,教學生有用的先進的專業知識技能。在培訓中胡燕鴻教授為我們講解了多種原始憑證的填制方法及賬務處理,并指導我們進行了網上模擬操作;培訓基地還邀請了大連市方圓會計師事務所齊圓圓總經理,為我們以實際案例講解了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的編制方法與流程,內容直觀、講解生動;除了學習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東北財大職業技術學院還精心為我們搭建了多種交流溝通的平臺,在課程開發研討、教學方法與備課訓練研討、研究論文的撰寫與交流、職業學校教學與管理研討和教學演練與教學研討中,學員與專家交流,學員與學員交流,在交流中互通有無,互相提高;在教學理念培訓方面,學院安排給我們作了行動導向教學的講座,講座中,給我們介紹了行動導向的基本原理、基于行動理論基礎上的教學的特征、基于行動導向的主要教學方法(包括頭腦風暴法、卡片展示法、思維導圖法、角色扮演法、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四階段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實驗教學法、考查教學法)、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條件,即創造適合的教學和學習環境,比如構建行動學習情境、實施個性化教學形式、完成教師角色轉變。給我們列舉了大量的教學實例,比如實物財產物資的清查教學設計、制作單據活動方案設計,通過這些教學設計的實際例子使我們對行動導向教學加深了理解,而且對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行動導行教學理念起到了很好的啟發作用。
作為一線教師,授課任務繁重,不能時刻深入企業實踐,這次培訓還給了我們了解深入企業學習的大好機會,為我們聯系了方圓會計師事務所,讓我們親身參與了實踐。在參觀中我們了解了企業文化,事務所構成,人員職責及基本任務,向專業人士咨詢并熟悉事務所會計、稅務、審計業務操作流程,收集相關資料。接觸到了不同行業性質單位的實際業務,了解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報告的編制方法與注意事項,收獲了很多實戰經驗。總之,這次培訓讓我提高了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并且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對我以后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在此期間齊還在總經理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為我們講了企業節稅方面的案例。比如一個大酒店,分別有茶館和歌舞廳,但屬于同一個老板,兩者都需要繳納營業稅,但是稅率不同,茶館屬于餐飲服務業,適用5%的稅率,而歌舞廳屬于娛樂業,適用20%的稅率,那么如果每月兩家沒有分別核算營業額時,要從高適用20%稅率,所以他們一定要分別核算營業額。還比如有的公司的小汽車在老板名下,不如放公司名下,這樣可以作為公司的固定資產,諸如汽油費、維修費、折舊等可以進入公司費用,如果在老板名下,則需要加入老板工資,扣繳個人所得稅。從中看出節稅對財務人員的重要性,所以學習會計一定得熟悉稅法、經濟法等法律,知道節稅和逃稅的界限,避免不慎掉入逃稅嫌疑。齊總經理熱情的招待,以及細致的講解讓我感動。孫經理以及所內的工作人員也都盡可能的為我們提供學習的資料,還有耐心的講解,讓我看到了方圓人的精神,真的是敬業、誠信、務實、團結。他們為我們提供了一筆很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資料,為我以后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多經驗和素材,知道了許多書本上所沒有的東西,通過學習,我知道了自己的差距,以后更需要學習更新知識,并且把方圓人的精神和專業運用到我的教學工作中去。
三、在合作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在這三個月培訓期間,我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優秀的會計專業教師,在相互的交流中我開闊了視野,結識了很多朋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交流和討論活動,我了解各個兄弟學校的發展狀況,也獲得了很多好的成功經驗。認識到了職業教育發展的差異,吸取了各個學校在課程設置、實訓基地建設、教師管理、學校管理等方面有效的做法。在大家庭中,每一位同學,都是我前進的伙伴也是我的師長。培訓結束后我會一直保持和各位學員的聯系,以便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為以后更好的進行會計專業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非常值得慶幸的是這次參加培訓的老師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個省市的一線骨干教師,共同的學習生活,已經使我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學校不但為我們提供了好的學習環境,也為我們學員之間交流討論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機會。通過交流和討論活動,我們了解各個兄弟學校發展的狀況,也獲得了很多好的成功經驗。三個月建立起來深厚的友誼已經沖破了地域和年齡的限制,學校也很貼心,學校微機室每晚上7-9點向學員開放,提供網絡及微機服務。在這段時間里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也寫了一些學習及生活的體會方面的文章。同時學校開放乒乓球室我們課余時間可以打比賽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這里就像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每個人會毫不保留地一起分享經驗和心得,學習中互相鼓勵和幫助,并且已經建立了長久的聯系便于日后的交流和相互學習,這也將會是一筆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展望日后的工作和學習之路,將會是曲折而永無止境的,在學院一起學習的經歷,將會像一曲催人奮進的號角,激勵著我勇于探索不斷創新,百折不回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篇9
2010年春節,當人們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中時,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教科室主任(時任德育處主任)戴智敏就接到了錢金星校長的電話,“新學期要抓學生禮儀特色教育,我們先來研討做一個禮儀教育的三年規劃吧!”電話那頭,錢校長的語氣中滿是急切與興奮。那個寒假,錢校長身未動、思已遠。
因缺乏關愛而郁郁寡歡;因自信不足而畏手畏腳;因屢遭漠視而標新立異;因方法有誤而怕學厭學……中職學生身上的這些通病讓錢金星校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改變學生必須要有能夠觸動他們心靈的抓手!在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員工思想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的今天,讓學生擁有一張“陽光、禮貌、責任感”的求職金名片,實行禮儀教育可謂不二之選。
糾陋習以正言行
還來不及享受初中畢業所帶來的輕松,就已經提前一步領略到高中學校的精細管理。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一千多名預科班新生,不但要接受包括法制安全教育、禮儀教育、陽光生命教育等在內的五大主題德育教育,還將面臨嚴格的文明禮儀規范考試。小到發型與著裝的標準,大到責任心與自信心的樹立,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安排德育處的老師將學校的德育要求告訴新生,希望他們還沒有正式入學就能先熟悉、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
盡管這些著眼于細節層面的管理看似有些嚴苛,但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努力在張揚學生個性和執行規范管理中尋找平衡點,力推人性化的管理。有了預科班的德育鋪墊,在新生入校后舉辦一場文明啟動儀式就顯得水到渠成。結合專業、參考生活,各新生班學生集思廣益,共同編創具有班級特色的宣誓口號。口號聲震天,看到學生們漲紅的臉上那嚴肅而莊重的表情,錢金星校長知道,文明禮儀的種子已經悄然播入孩子們的心靈沃土。
走在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教學區內,“勵志名言”、“名人團支部”、“優秀畢業生”等宣傳貼畫赫然在目,既豐富了墻壁文化,又能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起到感染與熏陶作用。原來,為了給文明禮儀的種子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生長環境,創設活潑而又溫馨的德育氛圍,紹興市職教中心多措并舉,就連走廊墻壁也肩負著育人重任。組織美化教室、班徽設計比賽,發揮黑板報、校園廣播的宣傳功能,出版《團學快訊》……二十條文明細則、五大類文明內容就在這樣的環境里萌芽生長,成為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學生心里最深刻的記憶。
課桌物品定點擺放、人離座凳子放進課桌下、教室內雜物統一歸置……這些讓整個教室看起來井然有序的班級規范是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七天養成一個習慣”活動的成果。之所以能做得如此到位,除了教師們平日里循循善誘的教誨,還得益于學校的嚴格檢查。分學區執行并組織專人檢查,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組建了一支由行政值周教師、學區干部和學生干部組成的管理團隊,如果發現有學生在任何行為規范方面沒做到位,就會將其記錄下來并上報學校德育處。
“發現問題以引導為主,我們要讓學生意識到他所犯錯誤的嚴重性,讓他們有擔當。”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德育處主任馮海燕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等著這些犯了小錯誤的學生來注銷他們的違規記錄。看到忘記帶校牌的學生重新掛好校牌,在自己面前站得筆直;看到頭發蓋過耳朵的男生重新理了一個精神的短發,沖著自己不好意思地微笑;看到兩個因為爭執被學生干部逮個正著的學生在自己面前拍胸脯保證他們是好哥們,馮海燕主任知道自己并不需要再老生常談,因為學生在走進辦公室之前,就已經認識到錯誤并且主動改正。“行動德育有時比說教的德育更有效!”馮海燕是這樣做的,也是這樣要求其他老師的。在每年的德育工作研討會上,她都會將這些管理心得與其他老師分享,她堅信只有教師之間達成共識,才能保證上行下效、令行到位。
紹興市公交公司寫信表揚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學生下了公交車之后,都能自覺排隊等候,有秩序地通過斑馬線;一位常坐公交車的老人用感慨的筆觸寫下他看到的情景,日復一日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學生在堅持給有需要的人讓座;26路公交車司機更是登報表揚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學生每天如一日地為老人讓座,還經常幫著司機一起清洗車廂……好評如潮水般涌向錢金星校長耳畔,接二連三的感謝信讓他感到特別欣慰,他深諳:文明禮儀素養不僅在學生們的心靈土壤中生根發芽,而且茁壯成長。
塑人格以啟新程
其實,除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文明啟動儀式,新生入學之后還會面臨一場酣暢淋漓的軍訓勵志教育。此時,忙碌的不僅有參訓的教官與學員,還有扛著攝像機為這一段青春記錄汗水與激情的校園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鏡頭下,是軍姿挺拔,是正步鏗鏘,是稍息立正的移步,從沒有半點拖沓;鏡頭下,是被汗水浸濕的軍裝、是被太陽曬紅的臉龐,是掛滿汗珠的臉上寫滿認真與頑強。一組組熟悉的畫面,一聲聲飽滿的口號,還有鏡頭不經意間掃過的那個一絲不茍的自己。《我的軍訓生活》主題紀錄片是學校送給新生的禮物,也是對他們的寄語:“希望同學們能找到自我、找到自信,發揮軍訓時那種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走出精彩的人生!”
如果說軍訓是振奮學生精神的一劑良方,那么幫助學生重塑自信、走出中考失利的陰影,就是開啟幸福人生的一把鑰匙。在對新生的細心觀察中,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老師們發現:怕遇到初中同學、親戚朋友,怕他們問起自己的學校和學習情況,不敢跟同學溝通,又不能向父母吐露心聲,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沒有人喜歡自己……這是很多中職學生,尤其是中職女生內心深處的想法。因為成績不好而自卑,又不敢主動找同學聊天玩耍。長此以往,不少學生變得形單影只,課外活動時間只能獨自坐在角落里看書或發呆。
如果不是因為班主任找她談心,還送給她一枚笑臉章,孫小雨(化名)大概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顧影自憐。可是一想到班主任老師告訴她的微笑所能產生的巨大力量,她就暗暗下定決心,要將微笑進行到底。戴上笑臉章,她主動給沒帶傘的同學撐傘,主動加入同學們的聊天圈子,主動向陌生的同學問好,主動向他人綻放微笑。漸漸地,微笑成為她下意識的表情,她的生活充滿了微笑、自信與陽光。如今,她還學著拿起手中的相機來捕捉身邊同學的微笑表情:成功的笑、自信的笑、感恩的笑、釋懷的笑……在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百張笑臉大展示的巨幅畫卷上,就有不少她的攝影作品。
開展“今天你微笑了嗎?”系列活動,評選微笑之星、微笑課堂、微笑標語等,讓學生不僅擁有一張微笑的臉,更有一顆微笑的心。用微笑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微笑活動”是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禮儀特色教育的一大亮點。而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則是以“孝親尊師”活動為抓手的感恩教育。引導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極大地豐富了禮儀特色教育的內涵。
“他學習非常刻苦,勤奮鉆研,經常抽空來實訓工廠練習,他入選學校數控競賽隊,是實至名歸,我看好他!”實訓中心張老師說起他就連豎大拇指。“有他這個衛生委員在,我們班的衛生都是最好的!他主動承擔別人不愿干的臟活、累活,很有擔當!”班主任馮海娜老師覺得什么事兒只要交給他,自己就可以放一百二十個心。“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孝敬父母、勤奮學習!”同學們都以他為榜樣。他是誰?他就是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出了名的孝順孩子——馮衛波!
自小父親就離開了人世,如今母親又不幸遭遇車禍,導致左手完全失去了活動能力,馮衛波肩上的生活重擔讓他一夜間成長為家里的頂梁柱。在菜場跟商販砍價、一個人做出一桌子飯菜、幫母親扎辮子,還要包攬家里所有洗洗涮涮的活兒。本還是愛玩的年紀,可到了周末,馮衛波總是沒有片刻停留就早早地趕回家,因為他知道還有媽媽在家里等他。馮衛波的懂事讓母親逐漸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而他的陽光與樂觀也讓這個家庭看到了新的希望。如今,技能過硬、品學兼優的馮衛波已經被一家企業相中,他的生活正在一點點好起來。
學會感恩,馮衛波是同學們身邊的榜樣;孝親尊師,錢金星校長是有力的推手。每年教師節前夕,錢金星校長都會動員學生親自動手,給初中的班主任、任課老師制作賀卡。錢校長經常聽到當地初中學校的老師對他感慨道:“收到這些學生親手制作的賀卡真是大為感動,平時這是一群被我們‘不看好’的孩子,可是畢業之后,最想著我們的卻是這批孩子!”甚至有初中老師主動邀請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的學生回母校小聚。“我們的學生受到曾經忽視自己的老師的盛情邀請,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肯定,這種被需要的幸福,能夠讓他們懂得感恩的價值與分量!”錢金星校長如是說。
強素養以謀良職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以就業為主要方向,進入高三學年,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針對這批即將下企業實習的學生,制定了嚴密的禮儀教育計劃。每年都要給高三學生開展教育培訓,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實習就業指導處主任丁文瓊的工作并不輕松:“禮儀是職場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企業最為看重的員工品質,我們的禮儀教育并不僅僅停留在學校教育階段,畢竟校園生活只是學生職業生涯中一段很短暫的光陰,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根據學生可能在職場上遇到的各種問題,從公共禮儀、旅游禮儀以及商務禮儀三個角度出發,編寫《職場禮儀》校本教材,并遴選優秀學生參與視頻拍攝,將禮儀常識與規范要求以視頻短片的方式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自此,連同《禮滿課堂》和《禮儀讀本》,形成了一套三本的禮儀特色教育校本教材。
除了以課本的形式讓學生翻閱、觀看職場禮儀需要注意哪些細節之外,學校還組建了一支專業的職業指導師隊伍,在校園招聘之前進行短期的集中培訓,從面試禮儀到簡歷撰寫,都給予學生悉心的指導。作為實習班班主任,潘麗麗老師多次組織專題講座,將禮儀教育滲透進培訓、講座、課程等各個環節。“因為兩句話而錯過一次很好的就業機會,這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們不注意與用人單位人力資源部門領導的交流用語,那么這種事情很有可能就會發生在你們身上。”專門指導學生怎么打電話、接電話,商務禮儀知識當即被活學活用起來。
篇10
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 模塊化 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10-0025-01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國際勞工組織在開展職業培訓理論與實踐中提出職業培訓模塊化教學理念,從此模塊化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得以不斷發展。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是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以及相關應用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這門學科的基礎牢不牢直接關系到專業知識的學習,也將直接影響到專業技能的掌握和提升。由于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具有較為明顯的體系性知識結構,而根據知識結構特點可以劃為較為明顯的模塊化知識塊系,因此,具有采取模塊化教學的“基礎土壤”。
1 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塊化區分
將當前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以及相關應用專業所開設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知識體系結構以模塊化的思維進行劃分,可以劃分為“計算機硬件基礎”、“Windows XP基本操作與系統設置”、“漢字輸入法學習”、“Word 2007文檔編排與處理”、“PowerPoint 2007 設計與制作”、“Excel 2007表格設計與數據處理”和“計算機圖片與美術處理”等七個模塊。
其中“計算機硬件基礎”模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硬件結構,讓他們明白計算機運行時對數據進行處理的基本流程;“Windows XP基本操作與系統設置”模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悉計算機系統的操作平臺;“Word 2007文檔編排與處理”模塊的教學目標是促使學生掌握日常文檔的電子化處理,并熟悉文件的編輯與排版;“PowerPoint 2007 設計與制作”的教學目標是促使學生掌握演示文稿的設計與制作;“Excel 2007表格設計與數據處理”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對表格化的數據進行處理,并掌握一些數據處理的基本技能;“計算機圖片與美術處理”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的PS處理技能以及一些美學知識。
2 注重在模塊化教學中滲透“合作”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實踐中,引入模塊化“合作式教學”可以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程知識學習中來,提高他們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更加有效地啟迪學生的思維。最為顯著的是,不管引領學生合作學習什么內容,都可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更加全面地接觸到所學的內容,在其中學到的東西比接受其他教育方式學到的東西要多。同時,學習的記憶深度會更深,持久性也明顯更長。
開展合作式教學,所采用的具體方式總體來說可以劃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教師為引領的“師傅帶徒弟”一起學習的方式;另一種是采取學生小組劃分的方式進行,通過對各個小組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以學習任務為牽引組建學習小組,教師的教學活動主要是針對小組展開,主要包括劃分小組、派遣小組任務、指導小組活動、評價小組學習情況等。例如,教師在引領學生做PPT時,可以事先設計好進行PPT電子相冊制作的任務,然后以小組形式完成任務,讓他們自主地進行圖片、音樂等相關素材的搜集、整理,完成的任務提交后進行學生自評與教師點評。
3 注重在模塊化教學中滲透“討論”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討論環節,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溝通,這種面對面的想法和意見的交換,有助于促進教師對學生的知識結構與思維能力的把握,從而有利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實施有的放矢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有助于學生之間加強“學習互助”,促進學生更好地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深度,促進他們感受學習體驗所帶來的鮮活感受。
例如,教師通過構建緊密圍繞課堂教學目標為主題的討論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來,促使他們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善于運用較為嚴密的知識體系進行邏輯推理,從而增強他們對計算機知識體系的科學認識。再如,對于Word文本的編輯與排版,對于字體和字號的設置、標題的設置、目錄結構的排設、版面結構的編排、文本框和圖片的插入與格式定制等內容,組織專題討論,引導學生用美學的觀點討論通用文檔格式的編排,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加快速地學習和掌握所教學內容,而且有助于幫助他們“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使其在提高學習質量和效果的同時,激起更大的學習興趣。
4 注重在模塊化教學中滲透“激勵”
相對于普通高中學生和高等院校學生,中職院校的學生具有較為鮮明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大多是學生的“淘汰兒”,在他們前期的學習生涯中常常是與“學習失敗者”緊密相隨,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讓他們很早就失去了進取心。然而,人積極向上的天性讓他們的進取心潛藏得相當深。因此,只要教師積極引導,挖掘出他們心靈深處的內在動力,那么他們便可能爆發出超級強大的動力,這就是“激勵”的力量,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靈活而巧妙的激勵手段,充分運用“贊許”與“表揚”等良性的激勵方法,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使他們的潛能得以激發。
例如,教師在教學Excel表格設計與數據處理中,激勵學生大膽引入自主通過網絡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大膽創作,讓他們充分展示各自的風采,并多給予微笑、表揚和善意的提醒等,促使他們的自信心得以回歸,學習激情得到綻放,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模塊化教學的要旨在于強調“以人為本”與“全面育人”,并緊貼全日制職業教育培訓的具體特點,以及學生職業素養具體情況,著眼于培養學生職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將專業知識進行模塊化區分,通過知識模塊間的科學、合理、靈活搭配,有助于夯實學生的職業知識基礎,從而更加有效地提升他們的職業能力。
(廣西桂林市機電工程學校,廣西 桂林 541004)
參考文獻:
- 上一篇:教室環境布置方案
- 下一篇:體育競賽的方法和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