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概念范文

時間:2023-11-20 17:27: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概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概念

篇1

關鍵詞:信息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1-0195-02

我國當前已經進入到信息化的大時代,在農業生產中產生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些經營主體對于生產信息的獲得和技術提升的要求,特別在當前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對于市場信息及時、準確獲得的呼聲日益高漲。就當下而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還是用傳統方式獲取信息如報紙、廣播、電話、電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得市場信息的把握能力還是很低下,原因就是獲取信息的手段非常落后,對于所掌握的信息分析能力不足?;ヂ摼W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用還不是主要手段。

雖然農村信息服務基礎設施得到了改善,信息資源被利用率得以提高,應用高科技的技術已經深入到農業的生產生活之中,但是農業的管理水平還還需要很大的提升,特別是建立多渠道的服務模式。

綜上所述,目前農業信息被利用的能力無法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需要,對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來說,信息獲取技術需要真正革新,搭建一個真正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信息化服務模式勢在必行。

1 涉及相關概念

1.1信息化定義

1.1.1一般性定義

日本是“信息化”一詞最早發明的國家,該詞被日本學者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來,并被傳播到西方世界。在20世紀70年代西方社會主要信息技術相關詞匯為“信息化”和“信息社會”。然而對于信息化的發展這只是一個簡單的開始。對于“信息化”這一概念在中國政府和學術界用更長間進行辯論。其中有些人把信息化理解成為應用計算機、通信和網絡技術現代化技術;另外一部分人把信息化理解成為,信息化是把從物質制造的社會轉變成為以信息產業制造為主的社會過程。

我國第一次召開全國信息技術工作會議在1997年,對于信息化提出了較為詳細的定義:“信息化是應用智能工具進行應用,成為新興生產力的代表,推動社會歷史進程的前進。國家對于該產業的發展進行合理規劃與布局,以此推動社會快速發展。

1.1. 2通信經濟學中的定義

所謂信息化是指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從物質和傾心專注于經濟結構為重心,轉變到信息化下的經濟結構重心。

信息化對于信息所應用高科技手段,使信息共享,應用人工智能等手段發揮物質社會的資源潛力,從而使個人行為、社會組織和決策趨于合理化了的狀態下運行。

1.1.3農業領域對于信息化的定義

農業領域里的信息化定義,指農業生產活動基本資源和動力來源于信息的獲得,信息技術發展對于農業產業處于基礎性應用領域。從信息技術發展而來的信息服務產業成為農業結構中的基礎產業,農業生產增長離不開信息所做的貢獻。總之,農業信息化的概念是集成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光電技術、遙感技術和其他技術形成農業信息系統性的應用,推動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1.2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概念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指一個規模比較大的、更好的條件技術裝備和管理經營水平,勞動生產和資源利用和土地生產力都較高,以商業化生產為主要目標的農業企業組織。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類型包括: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經營型服務組織。

1.3信息化與新型農業主體之間的關系

信息化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時有效載體,同時是獲取經營信息所依托的工具。由于在新的農業經營主體的經營過程中離不開提取信息的及時、準確,并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就可以使新的農業經營主體獲得適當和及時的市場信息,引導經營主體對市場信息的準確把握。在農業的應用,如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農業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現場相同的信息可以從產前,產中,產后新的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指導生產和銷售渠道,信息化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2 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息化服務模式的創新

以目前遼寧農業生產產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運用物聯網和農業信息化現已成熟的技術,依托“12316金農熱線”服務云平臺,擬設計出基于物聯網的農業信息傳播服務模式,如上圖1所示。

建立這樣的信息化服務模式,其特點是通過傳統傳輸網絡與加入如GPS、傳感器互聯網等現代網絡相結合實現充分互動,從而開放接口實現互聯互通,依托信息化手段搭建信息服務模式,準確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所需信息通過網絡迅速傳播到經營主體手中,使新型農業主體足不出戶便可以遼解到對自己有益處的農業信息、價格行情、市場供需信息等。

該模式具體運行方式包括如下幾點:一是利用物聯網技術特別傳感器技術對信息源的信息進行采集,收集的數據信息進行分類后存儲在農業數據庫中;二是通過農業專家系統,利用電信運營商提供網絡電話12316服務平臺,通過12316平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進行必要的指導,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品質;三是通過傳統的信息渠道如電視、廣播、互聯網,還可以通過報刊、雜志等紙介質的渠道,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生產和經營中所出現的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在12316熱線電話中反映,并及時反饋和解答;四是通過MASS機發送報價和市場供求關系和其他類型的養殖的短信消息。該模型利用VPN技術、云計算、傳感器和其他類型的技術,獲取農業信息為農民建立新的途徑,農業信息與技術服務之間的差距,為有效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信息服務“最后一百米”的問題,做出新的嘗試和積極的探索。

3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息化服務模式創新的對策建議

3.1 營造良好的宏觀環境

政府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理者,要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應充分尊重市場的選擇,建立有利于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對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增收政策扶持。

政府對新型農業經營實體日常管理要對其基本信息核查、分類,建立檔案管理制度。

政府應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強對農產品質量的安全監管力度,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很好的環境,提供切實需要的市場服務信息。

政府應該研究規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模式,要用市場準則進行判斷,信息農業經營主體獨立市場化經營,而政府對于發展模式進行監管,同時兼顧人才和技術上的服務,建立有利于新模式的發展環境。

3.2政府提供優惠的金融政策

政府對涉農金融政策制定中,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更加優惠的金融政策,同時政府要建立渠道,鼓勵與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參與新經營模式之中,謀求協同發展。

3.3提升農業信息化技術發展

農業信息化技術是新模式建立的基礎,隨著“互聯網+”思想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的研發是永無止境的,新模式的內部依托網絡和信息化手段的相應技術的更新換代逐步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琳.青島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戰略聯盟構建研究[D]. 中國海洋大學,2012:40-44.

[2] 張輝,孫素芬,譚翠萍.2004~2014 年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及趨勢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35):12582-12584.

[3] 薛莉,徐婷.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J].群眾,2015(2).

篇2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模式創新;保障機制

2010年以來,互聯網金融業在我國爆發式增長,網絡融資規模快速擴張。艾瑞咨詢2015年1月28日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P2P網絡借貸市場交易規模和權益類眾籌融資規模分別達2514.7億元和4.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7.8%和123.5%?;ヂ摼W金融可以使得個性化、碎片化金融需求得到充分釋放和滿足,實現了金融服務從富人金融和大企業金融到普惠金融的轉型。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挖掘工具與金融業務不斷深度融合,互聯網金融相對傳統金融的“兩低兩高”優勢(低門檻、低交易成本、風險高可控性、資金高配置效率)將進一步彰顯??梢灶A見,未來較長時間內,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將依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近些年來,在農村農業生產關系不斷變遷的內生力量推動下和國家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經營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我國蓬勃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適度規模化、專業化和集約化的生產經營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在化解我國“誰來務農”和“如何務農”困境、推動農業轉型發展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但因其與生俱來的行業高風險、有效擔保物稀少、管理運作能力局限以及傳統金融機構貸款審批嚴、手續繁復、隱易費用高等原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很難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信貸支持,其發展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非常嚴峻。在資本逐漸替代勞動的現代農業中,要保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其融資困境須盡快破題,而互聯網金融衍生的諸多新融資模式為此提供了新的可選路徑。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

(一)關于互聯網金融提供融資的研究

“互聯網金融”是國內一個本土化的命名,國外一般稱之為在線金融(Online-Finance)、電子金融(E-Finance)等。1971年,美國創立Nasdap印系統,標志著網絡金融正式運營,國外對互聯網金融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摸索自此快速展開。Merton等認為,以信息集合及處理能力為基礎的融資、信息分解及風險監管等功能的正常運轉,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空間得以拓展的主要原因。Mishkin等提出,互聯網等新技術部分地解決了銀行和貸款者之間信息不對稱,促進了銀行間的信息共享,使得貸款者特別是中小企業和個人更容易獲得貸款。Berger等則深入探討了中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的內涵。

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放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聯網金融”自此被國內人們熟悉,理論界對其提供融資問題的相關研究也迅速跟上。謝平等認為,互聯網金融模式具有支付便捷、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低、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能大幅度減少交易成本等特點。李文啟的研究認為,互聯網金融公平、公正地的“進入機制”和高效運轉的運行機制可使中小企業便捷地進入網絡融資平臺并得到融資需求滿足。徐細雄等則探討了小微企業如何利用P2P網絡信貸、大數據金融和眾籌平臺等三種主要的互聯網金融進行融資模式的創新。

(二)關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的研究

國外沒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提法,類似融資問題的研究主要是關于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的融資。合作社理論者們一直認為融資問題是合作社發展中面臨的具有共性的難題,因此國外許多相關研究相應聚焦在合作社融資的重要性、制約因素、融資行為的影響因素等方面。Aghion等的研究顯示,貸款能顯著提高低收入階層的生活水平,這里的低收入階層實際上也包括合作社社員和家庭農場主。Hart等指出,合作社產權結構的模糊和剩余索取權的限制,使其在獲得外部渠道的資金特別是公共債務時變得困難重重。Bao等在運用托賓回歸模型分析農戶融資行為時發現,教育水平、年齡、借款用途和所處區域等因素對農戶融資渠道的選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自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概念在我國提出以來,國內理論界就對其融資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楊大蓉認為,相對傳統農戶而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需求層次多、個性化明顯,除了資金之外,對信息、財務政策、金融服務的需求力度也較大。朱文勝等在探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的原因時指出,因資格認定、管理運作、信用評價等方面存在缺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難以獲得傳統金融的有力支持。江維國等則認為,要通過開展金融專項服務、健全金融支農補貼機制、完善擔保體系、建立財政金融支農聯動機制來化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困境。

綜觀上述,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互聯網金融提供融資”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探索都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少專門針對“互聯網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的專題探討,尚未將互聯網金融接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的“地氣”。所以,理論界對互聯網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的理論基礎、內在關聯、操作模式、運行與保障機制等基礎性問題,尚未做出清晰界定和明確回答,當然對其建構性的研究亦顯匱乏。

二、互聯網金融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模式創新的理論基礎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理論基礎:信息不對稱理論與交易成本理論

信息不對稱是指交易雙方中一方擁有比另一方更多有關契約或產品質量的信息。信息不對稱理論認為,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掌握充足方通常在經濟活動中處于有利地位,而信息相對匱乏方則處于不利地位;信息不對稱容易導致交易完成前后分別產生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進而導致市場失靈或市場坍塌。交易成本是指市場參與者之間協商、訂立與執行交易契約過程中產生的成本,如信息搜尋成本、談判成本、締約成本、監督履約成本、處理違約成本等。交易成本理論最初由Coase在分析企業的存在及界限問題時所提出,后經Williamson等人傳承與拓展,目前廣泛應用于企業管理、戰略管理、組織行為等領域的研究。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有:企業和市場是兩種可以相互替代的資源配置機制;有限理性、機會主義、不確定性與小數目條件的存在使得市場交易費用高昂;為節約交易費用,企業作為替代市場的新型交易形式應運而生。

在傳統金融活動中,金融機構為避免信息不對稱下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并確保風險溢價的兌現,通常會設置抵押、擔保、征信等程序,如果交易數額較小,這些繁雜的程序會使分攤在單位交易上的成本相對較高。因為單位成本過高,缺乏合理利潤預期的金融機構就會對交易數額較小的資金需求者“惜貸”“慎貸”甚至“拒貸”,需求方也因高昂的交易成本而對貸款“望而卻步”,最終結果是此類資金需求者被排斥在傳統金融市場大門之外,金融領域的市場失靈由此而產生。根據交易成本理論的邏輯,在金融業演進發展中,如果已有的金融機構無法在某些市場領域降低交易成本或者缺乏降低交易成本的激勵,市場自矯正機制將會誘導新的金融中介產生并有效彌補這些領域金融服務的空缺或不足。

建立在云計算、社交網絡、交易平臺等基礎上的互聯網金融增強了信息透明度,資金提供方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及時、準確、全面地了解資金需求方的交易記錄、經營狀況、信用評價等資料,并利用云計算對相關數據進行深入分析與深度挖掘,資金需求方同樣可以通過開放的網絡平臺搜集所需信息并加以甄別、利用,資金供需雙方原有信息壁壘被徹底打破。信息壁壘的打破降低了信息搜尋成本并使為防止信息不對稱后果而產生的預防成本接近于零,因此,在傳統金融難以改善信息不對稱狀況、降低交易成本的市場區間(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所在市場),互聯網金融組織就可能彌補和替代傳統金融機構。

(二)互聯網金融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模式創新的理論基礎:長尾理論

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是由Chris Anderson所提出的。他認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過去人們只能關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態分布曲線來描繪這些人或事,人們只能關注曲線的“頭部”而將處于曲線“尾部”需要更多精力和成本才能關注到的大多數人或事忽略。長尾理論認為,市場中每個利基產品雖然銷量微小,但產品的數字特征使其儲存、分發的經營成本微乎其微,因此主流市場外異質化的潛在需求可匯聚成與主流大市場相匹敵的市場需求。傳統金融遵循帕累托“二八定律”,關注的是“頭部”市場,依靠20%的高端客戶帶來80%的利潤。但互聯網金融則以低門檻、個性化服務和良好的用戶體驗以爭取80%的“長尾”小微客戶為目標。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遵循長尾理論,顛覆了傳統金融機構經營管理中視為“金科玉律”的“二八定律”。

因規模相對較小、經營風險高、收益低等原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傳統金融機構的“長尾”客戶,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近些年來在我國的蓬勃發展、數量日益增多則代表了我國農業微觀生產經營組織的未來發展趨勢,其金融需求潛力不容小覷,也不應長期被忽略?;ヂ摼W金融充分利用網絡經濟平臺,積聚相關資金并設計具有個性化和創意性的產品來滿足或激發包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內的“長尾”客戶的現實或隱性需求,開發和培育利基市場,在滿足“長尾”客戶資金需求、助推其發展的同時,也構建了自身的增長極。

三、互聯網金融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模式創新的實踐意蘊

(一)融資模式創新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內在需求

從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來看。西方經典理論認為,經濟決定金融,金融對經濟具有促進和支撐作用,金融與經濟的發展程度相協調和適應。因此,經濟轉型和金融創新也是緊密聯系、互相促進的兩個進程,經濟轉型是金融創新的重要依據,金融創新是經濟轉型的有力推手。目前我國經濟正步入以提質增效、結構優化為主題的發展新常態,經濟轉型日益緊迫和重要。經濟轉型發展需要金融鼎力支持,因而加快發展互聯網金融,推動金融改革及其融資模式創新是對經濟轉型發展的積極響應和有力支撐。

從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公共財政支出來看。公共財政理論認為,財政支出的規模和結構反映政府介入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范圍、領域和力度。國民經濟進入發展新常態,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甚至中低速增長,必然使政府財政收入增速放緩。2014年我國財政收入為14.0萬億元,8.6%的增速創下了1992年以來的新低。瓦爾納法則表明,隨著社會發展、政府職能擴張,政府財政支出具有剛性增長的趨勢。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將使政府公共財政支出的范圍、領域和力度相對變小,而經濟實體的融資需求將反向相對更加旺盛。作為經濟實體發展重要推手的金融業要在新的財政環境下履行好為經濟實體服務的職能就必然要加快行業改革步伐,創新融資模式。

從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農業發展來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自立的根本保障。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農業所面臨的價格“天花板”封頂、成本“地板”不斷抬升而形成的雙板擠壓以及資源環境“紅燈”與WTO規則“黃線”形成的雙重約束將更加嚴重,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推進結構深度調整將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不二選擇。農業轉型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我國長期以來的農村金融抑制必然對農業轉型發展形成嚴重制約,因此,要促進農業轉型發展必然要加快金融改革及其融資模式創新,以改變我國長期以來的農村金融抑制局面,助推農業經濟轉型發展。

從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來看。農業生產經營微觀組織是農業的微觀基礎,是農業生產活動的核心力量,也是農業轉型發展的主力軍。在經濟發展新常態和農業轉型發展大背景下,創新農業生產經營微觀組織,培育承載著化解“誰來務農”和“如何務農”以及推動農業轉型發展厚望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尤為重要。因此,通過發展互聯網金融,創新融資模式,彌補傳統金融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的不足,是保障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農業生產微觀組織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這無疑也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內在要求。

從金融業自身發展來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內外需求相對低迷,金融收益風險急劇上升,管理壓力不斷增大,防線管控機制倒逼金融工具創新和金融業務優化。與此同時,隨著市場經濟改革不斷深入,我國金融市場將更趨開放,許多傳統金融壟斷將會被打破,金融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創新壓力。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新一代搜索引擎、社區網絡等一系列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為互聯網金融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國家明確支持發展互聯網金融的態度打開了互聯網金融的“政策之窗”,主動適應新形勢,積極融入和推動互聯網金融革命,促進融資模式創新是金融行業謀求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互聯網金融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的協同合作優勢

從信息不對稱的改善來看。大數據的獲取、處理與應用能力方面的差異是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主要區別。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供給方可以通過電子商務、社區網絡等平臺獲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銷售額、資金回籠以及消費者對其產品、服務和售后等方面的大量數據,然后通過云存儲技術與云計算能力在任何時空條件下對大數據進行挖掘和利用,從而較為準確地評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還款能力、還款意愿和持續經營能力等指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樣可以通過相關平臺獲取資金供給方有關貸款的利率、期限、金額等信息,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困擾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從交易成本角度看?;ヂ摼W金融交易平臺運用信息化技術,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資金用途、征信狀況和風險定價等指標進行自動化的綜合處理,使傳統金融模式下極為復雜的信息收集、信用等級評價、風險管理等流程變得簡單化。如阿里巴巴的小額貸款公司對會員實行的100萬元為限額的訂單貸款和信用貸款無需抵押和免擔保的政策,直接免除了傳統金融模式下必不可少的抵押或擔保等流程。而且因為微乎其微的儲存、分發成本,互聯網金融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高頻小額貸款并不會帶來相應管理成本的提高。因此,憑借著流程的簡化或免除以及互聯網金融特有的低儲存成本與低分發成本優勢,互聯網金融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協同合作無疑具有低交易成本的優勢。

從便利性的角度看。傳統融資模式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正規渠道融資時必須到金融機構的物理網點辦理相關手續,費時費力,且往往錯過最佳用資時間。社會公眾即使有閑置資金,也無法通過有效途徑聚集并找到合適的投資標的,資金需求與供給無法精準對接,整個社會資金的配置處于低效率狀態。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任何公眾都可以通過相關互聯網金融平臺參與金融交易,大大方便了交易雙方,這不僅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來了融資便利,也因便利性而吸引了大量社會投資者,進而為互聯網金融業通過滿足傳統金融“長尾”客戶的金融需求以促進自身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四、互聯網金融視角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模式創新

目前我國傳統正規的融資主要有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方式,除個別農業龍頭企業外,絕大多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自身實力局限,幾乎不可能進入證券市場和債券市場進行融資。同時,因大多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符合金融機構標準的有效擔保物稀少、經營中風險系數高、借款雙方信息不對稱、自身商業價值尚不成熟、農業保險體系不健全等原因,傳統金融機構也缺乏對其放貸的激勵。因此,無論是通過間接融資渠道還是直接融資渠道進行融資,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來說都是困難重重,許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發展中事實上面臨著所謂的“麥克米倫缺口”。

隨著我國提出要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鼓勵互聯網金融向“三農”提供規范服務,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代表的被傳統金融長期忽略的農村“長尾”市場可能成為互聯網金融的市場藍海,互聯網金融融資也將可能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的新渠道。目前互聯網金融的主要融資模式有P2P信貸融資、基于大數據小額貸款融資、眾籌融資、供應鏈融資以及電子金融機構――門戶融資等,其中前四種模式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模式創新具有較高的契合性。

(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P2P網絡信貸融資模式

P2P信貸是指有借款需求及出借意愿的群體,通過P2P網絡借貸平臺的中介而實現的小額信貸融資,如:我國大陸的拍拍貸、陸金所、人人貸等;歐美的Pros-per、Lending Club、Zopa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P2P信貸融資是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金融服務專業網絡平臺尋找有貸款能力和貸款意愿并能滿足其融資需求的一個或多個貸款方,借貸雙方所需的資料、合同以及資金等全部通過網絡實現的一種融資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交易便利、金額較小、頻率較高,有效彌補了傳統金融模式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取小額貸款時手續繁雜、費時費力、溝通和業務對接成本較高的不足,能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日常生產經營中的臨時性、應急性資金需求。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P2P網絡信貸融資流程如圖1所示。第一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金融服務專業網絡平臺自主選擇符合自己意愿的貸款方,然后雙方通過平臺進行借貸合作溝通,初步達成合作意向;第二步,貸款方通過該平臺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營業執照、線上資格、信用、還款能力等進行詳細審核;第三步,借貸雙方實現借貸匹配并對貸款防控風險進行量化。

(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基于大數據小額貸款融資模式

大數據是指難以在可接受的時間內,用傳統數據庫系統或常規應用軟件處理的、巨量而復雜的數據集。大數據小額貸款融資是指以大數據技術作為技術支撐,由電商發起成立小額貸款公司并以資金需求者在其平臺累積的信用和交易等大數據作為借貸依據而對資金需求者進行的授信放貸,如我國的阿里小貸、京東商城,美國的Amazon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數據小額貸款融資是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憑借自身在電子商務平臺所留下的大數據向電商平臺發起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申請貸款的融資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通過大數據的挖掘和利用改善了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狀況,消除了借方顧慮,彌補了傳統金融模式下因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使金融機構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惜貸”“慎貸”的不足,有利于信譽好、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管理機制成熟、網絡營銷運用較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得金額較小、短平快性質的融資。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數據小額貸款融資流程如圖2所示。第一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電商平臺提出融資申請,小額貸款公司用信貸數據風控模型交叉檢驗其歷史經營、信用數據并評估其還貸能力,然后根據分析結果決定是否向其開放信貸服務;第二步,電商平臺實時監控已獲得貸款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交易狀況與財務情況,并將這些數據轉換為信用評價,以控制貸款風險并保證信貸資源能最優配置。

(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眾籌平臺融資模式

眾籌是指資金需求方通過利用互聯網或社會性網絡服務傳播的特性,尋求眾多意向投資者,并將這些投資者的每份小額投資匯總以達到資金需求總量進而完成特定目的的融資方式。目前主要有股權眾籌和創新項目眾籌兩種眾籌融資模式,前者如“創投圈”,后者如“眾籌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眾籌平臺融資是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自身的創立或準備投建的新項目,以股權眾籌或創新項目眾籌形式利用互聯網或SNS發動公眾力量,集中公眾資金的一種融資模式。該模式的最大特點在于,不以是否擁有成熟商業價值作為發放貸款的唯一判斷標準,彌補了傳統金融模式下大多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經營風險系數高而難以獲得數額較大、時限較長的項目啟動性融資的不足,適合創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辟新項目時的融資。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眾籌平臺融資流程如圖3所示。第一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策劃方案和融資需求上傳到眾籌融資平臺,該平臺組織相關專業機構進行審核;第二步,項目獲得通過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該平臺項目及其融資信息吸引有投資意愿的個人和機構;第三步,投資者在募資期限內將資金轉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資金賬戶或第三方金融機構賬戶,眾籌融資平臺對所籌資金進行相應監督;第四步,項目執行完畢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股權憑證、紅利、現金、債權憑證等一種或多種形式兌現對投資者的承諾回報。

(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供應鏈融資模式

供應鏈是指圍繞著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等的控制,把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消費者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供應鏈融資是金融機構依賴核心企業的良好信用和強大履約能力,向整個供應鏈提供金融解決方案的一種融資模式。如:我國建設銀行推出的訂單融資;中國銀行推出的融信達;美國的UPS(United Parcel Service)基于庫存的供應鏈融資;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供應鏈融資是指與金融機構合作的供應鏈核心企業利用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業務往來累積的大數據,向金融機構提供信息和技術支持,并為戰略協同伙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信用擔保的一種融資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供應鏈核心企業形成了利益風險共同體,前者的高信用惠及后者,化解了傳統金融模式下后者因有效擔保物稀少而難以獲得融資的困境,適合業務吞吐量較大、成熟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取循環性融資。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供應鏈融資流程如圖4所示。第一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業務往來與供應鏈核心企業形成緊密的供應鏈聯盟;第二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供應鏈核心企業和相關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第三步,供應鏈核心企業基于大數據下的信用評估向金融機構提供信用擔保,承諾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能如期還款付息時為其代為履行;第四步,金融機構自動化地向符合條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貸款,供應鏈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協同進行自動化的風險控制。

五、互聯網金融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模式創新的保障機制

(一)完善互聯網金融軟件基礎設施,保障融資模式依法、有序創新

互聯網金融軟件基礎設施是指互聯網金融交易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除硬件設備外的基礎環境要素,包括法律法規、監管標準、行業規范、信用體系、擔保體系和會計準則等。作為影子銀行的新型重要組成部分的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尚屬新興產業,傳統金融業的軟件基礎設施并不能滿足這一領域的監管要求,要保障互聯網金融業健康發展及其融資模式的依法、有序創新,必須加快其軟件基礎設施建設。國家立法部門要統一梳理現行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修訂不適合其發展的有關條款,并根據其商業特征和發展趨勢為其產品創新留足法律法規空間。要從國家層面組建專門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機構,專職履行監管職責,擺脫當前分業監管模式難以對跨越行業界限、地域界限的互聯網金融進行有效監管的困境。要從交易者的準入機制、責權利、退出機制和失范懲罰機制等角度加強互聯網金融的行業規范建設,促進行業自律。要支持民間征信企業發展,鼓勵行業自律組織牽頭建立平臺,共同加強互聯網金融信用系統建設。要加強P2P平臺自擔、網絡聯保、網絡第三方擔保等多元化擔保模式的建設與監管,確保不產生系統性金融風險。要建立互聯網金融會計準則,確保會計信息能客觀反映互聯網金融各參與企業財務狀況,避免因核算方法不同而產生不必要的風險與監管障礙。

(二)完善農村互聯網金融硬件基礎設施,奠定融資模式創新的物質基礎

互聯網金融硬件基礎設施是指開展互聯網金融活動所需的相關硬件設備,如結算系統、支付系統等。我國農村地域廣袤,農業生產經營組織高度分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面臨非常高的組織成本和運行成本,因而農村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一直落后于農村、農業發展水平。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僅為27.5%,這意味著我國絕大部分農村地區尚未開通互聯網。根據新公共管理理論“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體,但社會組織與公眾的參與同樣不可或缺”的觀點,各級地方政府不僅要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加快農村互聯網金融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同時也要按照“誰投資誰受益”準則并通過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手段鼓勵網絡運營商、互聯網金融機構以及其他社會組織投資建設農村互聯網金融硬件基礎設施。

(三)提高經營者金融資本意識和誠信意識,優化融資模式創新的軟環境

我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多內生于農村土壤,其經營者多是由傳統農民演變而來的。這些經營者也許是農業生產技能出眾的種養能手,但他們難免也會附有我國農民幾千年來特有的傳統保守和風險厭惡思想并耳濡目染了近些年不斷惡化的農村信用環境。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者要解放思想,培育適度的風險偏好和金融資本意識,根據生產經營需要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借助外部力量提高自身發展能力和發展水平。要改變“關系本位”歷史傳統,突圍人緣、地緣、親緣關系網絡,努力擴展與外界的聯系,擴大社會接觸面,突破特殊信任達到一般信任,進而提高自身誠信意識。

篇3

多年來,任丘市始終突出農業的基礎地位,大力實施‘三化’互動,在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同時,積極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用城鎮化理念建設農村,強力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緊抓機遇,先行先試,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力量,積極探索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新機制新模式。

2014年的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對農村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深化農村改革、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重大舉措,、那么先讓我們來說說什么是新型農民呢?新型職業農民”是個與時俱進的概念,它不僅要有農業生產技術,還要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政治素質、科技素質和身體素質諸方面,能夠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經濟發展而使自身內涵不斷豐富和發展。它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律、講文明、綜合素質高,具有現代特征農民的總稱。自2014年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以來,我句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890人,其中生產經營型640人、專業技能型150人、社會服務型100人。通過培訓,全市涌現了一大批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等致富帶頭人,輻射帶動了周邊農民,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1 開展新型農民培訓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農民是建設現代農業和新農村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的成敗。只有培養造就千千萬萬高素質的新型農民,才能形成持續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力量源泉,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

1.2 由于歷史的原因,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較短,整體素質不高。

1.3 培育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1.4 通過對農民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并引導和教育農民遵紀守法、提高修養、崇尚科學、移風易俗,使之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 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意義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迫切需要。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要提高我國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讓十幾億中國人吃飽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還得依靠農民,特別是要依靠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只有加快培養一代新型職業農民,調動其生產積極性,農民隊伍的整體素質才能得到提升,農業問題才能得到很好解決,糧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推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迫切需要。我國正處于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時期。作為基層的一名農業技術員,在深入走訪農村、農戶的過程中,發現農業生經營方式正從單一農戶、種養為主、手工勞動為主,向主體多元、領域拓寬、廣泛采用農業機械和現代科技轉變,現代農業已發展成為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產業體系。只有培養一大批具有較強市場意識,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現代農業發展才有人才支撐。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大農業勞動力數量不斷減少、素質結構性下降的問題日益突出。以婦女和中老年為主,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過50%。60%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不愿意回鄉務農。今后“誰來種地”成為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確保農業發展“后繼有人”,關鍵是要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把新型職業農民培養作為關系長遠、關系根本的大事來抓,通過技術培訓、政策扶持等措施,留住一批擁有較高素質的青壯年農民從事農業,不斷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3 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存在的一些問題

3.1 拿我市舉例來說農業人口58萬,農業從業人員46萬,目前全市培育新型職業農民890人,認定目標309人,遠遠不能滿足全市農業適度發展經營需求。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資金支持力度,適當增加認定數量,擴大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總量,盡快形成一支現代農業生產發展主力軍,助推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3.2 允許學員連年培訓,提高農民職業技能水平。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具有發展意識、自身素質較高的青壯年農村勞動力已轉移出去,而留守本地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年齡普遍偏大或文化素質較低,對職業技能的接受能力較差,由于項目要求,同一學員三年內不能重復培訓,造成部分學員職業技能水平提升不明顯。建議根據農民的生產、生活、文化水平等特點,按照產業發展需求設置課程,允許有適度經營規模的學員連續進行培訓,適當延長受訓時間,切實提高農民的從業水平和整體文化素質。

篇4

關鍵詞:TFP;農業投資;現代特色農業

一、榆林現代特色農業基本情況

(一)現代特色農業概念和發展情況

現代特色農業是指依托區域資源比較優勢,將區域內特有的農業資源轉化為現代特色商品的農業經營方式。榆林市位于陜西省最北部,地處黃土高原和毛烏素大沙漠的交界區和陜甘寧蒙晉五省(區)接壤地帶,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光熱資源豐富,是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和陜西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目前共有各類農作物46種,其中23項優勢農業資源占據陜西省第一位。隨著榆林特色林果區、旱作農業區、特色種植業區、特色草畜區和農副產品加工帶等“四區一帶”產業布局的逐步形成,現代特色農業已呈現出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良好發展勢頭。然而,僅僅擁有良好的農業資源稟賦,而沒有配套政策措施和金融資金的大力支持,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僅僅是一句空話。近年來,中省市各級政府和金融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加快西部地區特色農業發展的意見》、《關于扶持農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支持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性文件和專題規劃等政策保障措施促進榆林特色農業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和農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此外,在發展間接融資的同時榆林市鼓勵和協助本土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債券市場、資本市場的發展,目前榆林已扶持三家特色農業企業在上海股交所掛牌。

(二)榆林現代特色農業的現狀和特征

榆林地處毛烏素沙漠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屬于典型農牧交錯區域,不僅有廣袤的黃土地,而且有豐富的沙地資源,非常適合現代農業的多樣化規模經營,正在成為繼八百里秦川之后陜西第二大糧倉,農業產能和農民人均收入穩居全省前列。2014年榆林糧食播種面積476.40公頃,其色產業規模覆蓋面積達到80%;2014年榆林實現農業總產值134.78億元,特色農業產值占到農業總產值的70%;2014年榆林農民人均純收入9730元,其色農業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達50%以上。

1.現代農業主體不斷壯大,農業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作為現代特色農業主體的主力軍,榆林市已形成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31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923個,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570個,農業經營主體居全省第一。此外,榆林還是全國唯一實行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整市推進的地級市,目前納入追溯系統管理的企業或合作社達到123家,占全省總數的80%。從最初的示范帶動到集中推廣,榆林現代特色農業園區在農業經營主體不斷發展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壯大,截至2014年末共建成現代農業園區188個,其中省、市、縣級分別為40個、56個和91個,基本實現了縣區全覆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榆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也于2013年成功晉升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定位于打造中國西部最大的現代特色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目前,各類園區入駐企業達到135家,形成基地45萬畝,實現總產值23.9億元。

2.現代農業產業項目勢頭強勁,特色農產品品牌效應凸顯

依托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優勢,榆林已打造出了一批國家級、省級名優農副產品,初步形成了榆林山地蘋果、榆林羊肉、榆林紅棗、大漠蔬菜、榆林馬鈴薯、榆林小雜糧等六大公共區域品牌,27個省級名牌產品或著名(馳名)商標,有力促進了農業產業升級晉檔。特色農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份額明顯,品牌影響力不斷加大,其中紅棗占國內市場份額的1/5,羊絨初加工產品占全省市場份額的4/5,羊肉占全省市場份額的3/4,“大明綠豆”占日本綠豆市場份額的1/3,現代特色農業逐步展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3.農業投融資體系逐步完善,由單一化的政府投入向多元化社會融資轉變

在“三農”投入方面,榆林政府每年將新增財力的30%用于“三農”發展,從2009年開始,省市共籌集3億元設立了現代農業專項資金,促進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和產業集群的建設。2014年與郵政儲蓄銀行簽訂了“深化金融合作,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框架協議,授信6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榆林市現代農業發展。此外,隨著國際能源經濟疲軟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榆林工商資本和民間資本開始從煤炭、房地產等行業轉向投資現代農業,由于工商資本和民間資本在非農領域積累了一定資金和市場經驗,在推動農業產業園建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規?;l展上敢于大手筆投入,多元化社會資本的注入有效助推榆林現代農產業發展。

二、支持榆林現代特色農業的路徑選擇

(一)加強金融支持力度,推動現代特色農業發展

一是繼續強化以農商行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支持。以農商行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作為本土金融機構,一直是“三農”信貸投入的主力軍,截至2014年末,榆林涉農貸款余額1001.72億元,其中以農商行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涉農貸款達444.45億元,占全部涉農貸款的44.36%,主要投向農林牧漁、農用物資和農副產品流通貸款、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農產品加工貸款等,有力支持地方特色農業發展。二是加強以小額貸款公司為代表的準金融機構支持。自2008年榆林成立首家服務“三農”和支持“小微”的民間信用中介平臺-神木惠民小額貸款公司以來,全市已經陸續成立65家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達64.52億元,其中支農、支小貸款約占全部貸款的2/3,有力滿足了“三農”和“小微”的貸款需求。

(二)逐步完善農業投融資體系,助力現代特色農業發展

隨著近期國際能源經濟疲軟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在經濟新常態下,榆林積極轉變原有能源經濟一枝獨秀的發展方式,引導工商資本和民間資本開始從煤炭、房地產等行業撤出,轉向投資現代特色農業,建立了以各級財政為主導,社會各界參與的多元化、多層次、全方位投入機制。例如:府谷煤炭行業巨頭高乃則投資興建了高莊則現代農業園區,靖邊縣石油老板投資建設了10萬頭生豬場,知名企業羊老大公司也開始投資農業園區建設和農業產業發展。在多元化社會融資發展的同時,積極鼓勵和協助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債券市場、資本市場融資,逐步設立園區中小企業特殊聯保貸款體系和小額貸款擔保公司等融資平臺,解決由于農業企業弱質性面臨的資金難題。

(三)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帶動現代特色農業發展

1998年,米脂縣的“孟岔模式”開啟了榆林市農村土地流轉的序幕。通過多年發展,涌現出一批各具特點、可供借鑒的典型模式,例如定邊縣西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經營模式”、“榆陽土地細碎化整合模式”、神木縣爾林兔鎮農戶耕地互換規模經營模式等等,使“條條地”變成“整裝田”,土地產出率和農業機械化水平明顯提升。目前榆林市農村土地流轉從最初的互換和轉包逐步發展為轉讓、出租以及股份合作等形式,累計流轉土地面積192萬畝,占全省流轉面積的32%,占據土地流轉面積全省第一,主要流向種養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現代農業園區和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經營主體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后,通過建立農業生產基地,開展標準化、規?;?、產業化經營,進一步推動了現代特色農業化發展。

(四)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園區建設,引領現代特色農業發展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園區是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通過著力打造現代農業“500強”———重點建設“百強現代農業園區”、“百強龍頭企業”、“百強家庭農場”、“百強專業合作社”和“百強一村一品示范村”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園區引領、推動和示范效應,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通過農業產業化來實現農業現代化。

三、加強金融支持現代特色農業的政策和建議

(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信用體系建設,增強區域資金集聚力

一是充分利用資源型經濟的資金積累優勢,引導政府財政和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改造、品種開發等用途的投入,拓寬對農業產業投資的渠道,提高對農業產業的投資比例,為引導其他資金進入農業樹立導向。二是以涉農金融機構為主體,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為平臺,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將涉農信貸業務信息納入征信系統進行專項監測。此外,還要大力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創建活動,加大對信用優良農村經濟主體的授信額度和支持力度,通過改善當地金融生態和信用環境,解除金融機構信貸的后顧之憂,增強區域信貸資金集聚力。

(二)加強融資渠道建設,增強融資選擇的多樣性

首先,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以農商行為代表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要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的作用,在信貸、擔保、審批、防控等環節,加大對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支持。其次,要引導、規范和管理工商業資本和民間借貸行為,通過正確引導工商業資本和民間資本向現代特色農業投資,開展產前、產中、產后的科技推廣、生產加工、經營銷售等服務。最后,增加中小金融機構數量,推進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建立,同時鼓勵和支持民營資本設立中小金融機構,為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提供更多的融資選擇。

(三)財政金融合力設立專營機構,提升投資現代農業的信心

農村金融投資公司是立足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將金融融資和產業投資相結合,實現農村金融與農業產業一體化的新型金融組織。通過農村金融投資公司的平臺,既能夠引領社會資本、金融資金投向現代特色農業,又可將財政支農資金集中運作,通過資本投資和運營平臺提高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率,借助“杠桿效應”,實現財政資金、金融融資和產業投資的良性互動,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

(四)健全保險體系,解除現代農業的后顧之憂

設立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區別于傳統的商業保險,政策性農業保險機構以政府財政補貼和農村產業主體支付小額保費為基礎,實行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和市場化運作的模式,一方面能及時分散農業風險,補償農村產業主體損失;另一方面有效解決商業保險趨利性強、覆蓋面窄的問題。此外,以農村關聯主體間互擔保機構和民營商業性擔保機構為基礎,建立農業擔保基金,并向上逐級建立再擔保機構,通過開展一般再擔保和強制再擔保業務,為區域內以鄉鎮龍頭企業為主的農村產業主體提供信用擔保,解決農業融資中無擔保和擔保不力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銳,楊鵬亮,盛瑞.榆林市農業產出增長動力來源尋找[J].榆林學院學報,2015(5):66—70.

[2]課題組.金融支持農業產業鏈發展研究[J].西部金融,2015(2)):43—46.

篇5

一、培育對象遴選確定問題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不是一種簡單的教育和培訓,是一項基礎性工程、創新性工作。要確保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卓有成效,首先必須明確并遴選好培育對象。中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目的是引導和扶持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提高其綜合素質、生產技能和經營能力,促進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快速形成,吸引和留下一批綜合素質高、生產經營能力強、主體作用發揮明顯的農業后繼者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從根本上解決 “誰來種地”、“怎樣種地”問題。這就對新型職業農民提出了較高要求。近年來,全國各地有關部門及大批專家學者對新型職業農民都進行了積極的研討,目前已形成比較統一的認識和概念,即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且達到一定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在《農業部辦公廳關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農辦科〔2013〕36號)和《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農民培訓工作的通知》(農辦財〔2014〕66號)等文件中都對新型職業農民作了具體表述。從中可以看出,新型職業農民與傳統農民、兼業農民不同,新型職業農民是職業農民中的優秀者,其基本特征:一是新型職業農民是市場主體,其充分地進入市場,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選擇使效益和報酬最大化,一般不低于外出務工收入。二是新型職業農民把務農作為終身職業,具有高度的穩定性。三是新型職業農民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現代觀念,不僅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還要求其行為對生態、環境、社會和后人承擔責任。四是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受到社會的尊重。因此,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我們應準確把握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和內涵特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新型職業農民的遴選標準,正確遴選培育對象,讓真正從事農業生產、迫切需要提升素質和生產技能、愿意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人優先接受培育。

二、教育培訓問題

新型職業農民具有高素質的鮮明特征,決定著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首先要對培育對象進行教育培訓。要達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目標,僅靠短期的一事一訓的農民培訓是不夠的,需要進行全面系統的農業職業素質教育,使受教育者不僅具有基礎、系統的農業知識技能,還要有農業方面的寬廣視野、綜合經營管理能力、優良職業道德和誠信經營意識等。因此,對新型職業農民的教育至少是農業中專學歷教育,短期培訓僅是輔助環節。應按照“教育先行、培訓常在”的理念,大力構建經常性短期技術培訓、系統農業培訓和農業職業教育互相補充的教育培訓層次,堅持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并重。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中專學歷教育,教育部、農業部在2014年4月已聯合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方案試行》,這是為新型職業農民量身打造的中職教育方案,當務之急是各級政府應大力支持積極付諸實施。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財政部已經列出專項資金進行扶持,各級政府也應配套資金努力擴大培訓規模。應加快建立包括留地務農農民教育培訓、農業后繼者培養和認定后新型職業農民經常性培訓的配套制度。為確保教育培訓質量,要創新教育培訓模式,對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分類、分產業、分工種、分崗位開展培訓,根據農業生產周期和農時季節分段安排課程,要注重實踐技能操作,推行農民田間學校的教學培訓方式,實行“分段式、重實訓、參與式”培育模式;要創新教育培訓內容,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和農民實際需求安排教學培訓內容,制定針對性強的培育計劃,課程設置要符合農民特點和學習規律,教學實踐活動要形式多樣;要創新教育培訓手段,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化手段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在線教育培訓、移動互聯服務、在線信息技術咨詢、全程跟蹤管理與考核評價等教育服務活動。

三、認定管理問題

認定管理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一個重點環節。從當前的實踐看,各地對認定管理的認識還不夠到位,認定主體不明確,職責劃分不清晰,對于認定標準如何確定、認定后怎么管理,考慮得不周密。新型職業農民只有通過有效認定,才能得到確認并據此享受優惠政策扶持;只有搞好管理,才能規范新型職業農民、建設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認定管理是對新型職業農民扶持、服務的基本依據,是構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的載體和平臺,應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的認定管理。根據農業部的意見,新型職業農民的認定主要是對生產經營型的新型職業農民,對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的新型職業農民主要開展農業職業技能鑒定并建立統計制度。

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是一項政策性很強的工作,縣級政府要制定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明確認定條件、認定標準、認定程序、認定主體、承辦機構、相關責任,建立動態管理機制。認定條件是新型職業農民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應包括思想道德、身體狀況、從業經歷和教育培訓情況等。認定標準是新型職業農民必須達到的標準。要充分考慮不同生產力水平和當地實際,分產業確定初、中、高三個等級的認定標準,重點考慮專業技能標準、生產規模標準和收入標準,確保新型職業農民的收入不低于一般外出務工收入。認定程序是新型職業農民認定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的程序,各地應因地制宜制定認定程序和操作方案,一般需要公告、個人自愿申報、村委推薦、鄉鎮審查、縣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辦公室匯總審核,然后報新型職業農民評審認定委員會評審認定,認定后應由縣級人民政府發證。新型職業農民認定主體是縣級人民政府,由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由于認定工作的復雜性和長期性,最好是委托各地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具體承辦。認定后對獲證的職業農民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和科學管理制度,實行動態管理,明確相應權益。要堅持政府統籌、農民自愿、動態管理、政策配套等原則保證認定管理制度的可持續性;要通過規范、嚴格的認定制度和工作規程來保證認定的科學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有效防止認定工作出現徇私和尋求部門利益的傾向。

四、政策扶持問題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首要目標是要培育穩定、高效、可持續的農業從業生力軍,實現未來有人務農、能人務農、職業務農。為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實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培養人才、激勵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機制。只有對新型職業農民落實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才能提高新型職業農民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促進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所以,強化扶持政策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關鍵及根本保障。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政策扶持應是全方位的,歸納起來可分為支持教育培養、扶持產業發展、提供保障服務等政策。一是要大力強化教育培養政策。各級政府應加大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投入力度,積極推動將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納入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助學和免學費政策范疇,對獲證的職業農民,要建立免費繼續教育制度,定期免費開展農技、經營、管理等培訓。應加快農業職業教育、農民培訓、農技推廣等體系的融合,建立專兼職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與新型職業農民結對幫扶制度,保證新型職業農民的知識技術更新適應產業發展要求。二是要因地制宜出臺產業扶持政策。以良好的產業政策增強農業吸引力、保障農業人才活力。新型職業農民需要以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為條件,應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加快出臺土地流轉政策,使土地適當集中;要在土地流轉、農業補貼、金融信貸、農業保險、農業項目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傾斜力度,確保種地能得實惠。三是要積極創設保障扶持政策。用以解決農民職業化發展的后顧之憂,包括社會保障、服務保障、社會地位保障等。應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參加并享受職工養老與醫療保險;改善農村金融服務與農業社會化服務,引導社會資金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直接服務于新型職業農民產業發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需要各級政府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國家層面應盡快做好頂層設計,地方政府也要積極出臺配套政策,形成穩定的制度。農業各部門以及財政、人社、發改、土地、教育等各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也應積極挖掘本部門的潛力,最大程度地支持扶持新型職業農民。

五、培育體系建設問題

篇6

(一)倡導綠色生產,實現農業資源循環利用

要將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特點、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理念納入到農業發展中,就要從農業的各個生產環節進行管理。要想進行循環型農業經濟就要找到切實可行的構建渠道,以此更好的為構建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提高有利的執行條件。具體來講就是要在前期進行廣泛的宣傳,讓人們意識到循環型農業經濟的特點和利益關系,發展循環型農業經濟所帶來的先進技術在耕種及發展使用上的便利條件和所能帶來的直接的經濟利益。除此還需要強調的是,循環型農業經濟的主要問題就是綠色生產。要保證生產過程中的科學施肥,以及如何節省資源。在農業生產方面要想充分保證順利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求我們在進行農作物施肥問題上盡量采用科學的測土施肥法進行耕種,充分利用家肥的再利用。在農作物防蟲上要避免毒性較大的農藥長期噴灑,采用一定的防治技術,是產品的質量在現有條件內達到最優。

(二)發揮政府職能作用,促進高效生產,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要發展循環型農業經濟,構建較為完善的農業經濟體系,就需要我們在生產經營方式上做好規劃。在規劃上政府要發揮其職能作用,運用政府職能權利作用進行市場渠道的開發和宣傳及資源的有效配置,在建設體系上對于資金的運轉和使用上一定要嚴格的控制及支配,以其加將循環型經濟理念同土地、技術、資金以及人才達到集中和充分利用的效果,達到生產的技術轉變,以此形成農業生產的產業鏈模式,最終實現集約化發展模式,從而有效的實現投資低、各方資源利用率高,回報率最優的目的。

二、構建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措施

(一)完善農業服務配套體系,并將其落實到位

政府需借助相關機構向大家宣傳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特點,營造良好的構建氛圍。使大家在這種氛圍下充分的了解到循環型農業經濟所能帶來的直接經濟利益及生態利益;要想保證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順利實施就需要有技術及人才的支持。因此,要加大農村服務體系及科研力量的建設,組建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技術型人才隊伍;加大農村信息網絡的建設,使耕種者思想和行為都提升到農業經濟現代化發展軌道上。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技術設備進行支持,才能更好地實施循環型經濟體系。現在比較常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有廢棄物資源化技術、二是耦合技術、減排減量化技術。如水肥藥高效利用技術等;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建設的著重點就是農藥噴灑機械等對于農藥使用上減量化;廢棄物商品有機肥生產加大化、固液分離、沼氣發酵等廢棄物資源再利用化。

(二)提高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水平,打好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基礎

要構建區域型農業經濟體系,就要利用好農業的主體地位。地區農業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體系構建的成果。因此,構建區域型農業經濟體系就要提高當地的農業發展水平,主要手段就是確保農民的主體地位,以市場為發展導向,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及高科技設備為支撐,采用現代的管理方法,達到地區農業特色和人文特色等發展最優的目的。通過規范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為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打造一個堅實的運行基礎。

(三)實行節約生產、集約化經營,明確在發展循環經濟中政府的作用

要保證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的有效運行,實現節約生產和集約化經營的目的就要求政府在各個流程上都有選擇有效的服務途徑和有一個有效的實施方案和明確的政策導向。在土地的選擇、合作及資金問題上都有明確的執行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將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的整個農業生產過程有機的聯系到一起,真正的形成一條完成的產業鏈條,從而保證農業經濟體系的發展和運行。規模化的發展還需要政府建立并健全農業的產業體系,將資源配置和技術支持落到實處,從而有效的拓擴大經營規模及產業鏈的延伸工作。只有形成一個有序的健全的產業鏈,才能保證農業經濟體系的有效運行。

(四)大力發展以循環經濟為基礎的環境產業

建立在新型循環型農業經濟理念基礎上的生態農業產業必將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并列成為當代最具發展潛力的三大領域之一。通過發展循環型的農業環境產業,加強“三廢”綜合利用,充分開發并利用再生資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延伸產業鏈,開辟新的生產領域的措施。對增加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對無法再次循環利用的污染進行無害化處理等方面都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

(五)區域循環經濟體系的制度創新

循環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是集經濟、技術、社會于一體的系統工程,其啟動和運行離不開制度的約束。因此,要發展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需要不斷的對傳統的運行制度進行創新。包括利用市場本身所具有的有效配置資源的效能,來鼓勵對環境有建設意義的活動,阻止對環境有破壞性的生產活動,建立起自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有效機制,以資源循環利用為基礎,維護生態環境良性循環,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同時依據區域循環模式,制定相應的制度并將制度進行創新,形成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內多重循環從而形成區域循環型農業經濟體系內多重循環共存共榮。

三、結語

篇7

領導文萃:我國未來最大發展潛力在城鎮化,而解決“三農”問題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您長期從事農業和農村經濟政策、農村產權制度和農業宏觀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多次參與中央1號文件起草工作。請您談談應如何看待城鎮化與“三農”的關系,推進城鎮化對“三農”有哪些影響?

張紅宇:我國1996年城鎮化率達到30.48%,進入了城鎮化加速推進階段。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城鎮化率以每年一個百分點以上的速度提升,到2012年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2.57%。城鎮化是二、三產業不斷聚集和產業結構轉換的過程,是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遷移的過程,也是城鎮的各種資源向農業農村擴散和支持農村發展的過程。城鎮化與“三農”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緊密關系。黨的十明確提出要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是正確處理城鎮化與“三農”關系的重要指針。

城鎮化會對“三農”發展帶來全面的變革。對農業來講,城鎮化及與之相關的二三產業發展,將創造出對農產品的大量需求,為農業發展提供廣闊市場空間,同時又給農業發展提供技術、裝備、管理支撐,推動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資源配置效率。對農民來講,城鎮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促進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真正意義上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不僅僅表現農村人口職業的轉換,而是要讓農民變市民,享受到和城鎮居民一樣的就業、住房、教育和社保等公共服務。農民變市民既可以擴大消費的即期需求,也可以帶動住房投資等長期需求。對農村而言,健康的城鎮化應該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消除城鄉二元結構;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城鎮化對“三農”良性作用的發揮,關鍵是要選擇一條合理的城鎮化路徑,建立起城鎮帶動“三農”發展的良性機制。

農業對城鎮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要素方面。隨著農產品需求快速增長,農業的產品貢獻和市場貢獻功能需要不斷強化。而隨著農村土地、勞動力、資金等資源不斷減少,要素貢獻的功能需要逐漸弱化,特別是土地資源貢獻應當慎之又慎。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要求農業生態貢獻的功能更加凸顯,并要求得到加強。此外,農業對穩增長、控物價有重要意義,農產品供給充裕、價格穩定,對宏觀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越來越突出。

領導文萃:說到要素貢獻,提供農產品始終是農業的第一要務。推進城鎮化對糧食安全和農產品的供求有什么影響,城鎮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之后我們是否還應堅持立足國內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方針?

張紅宇:從全球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只要有農業,其發展的核心目標和首要任務都是確保農產品供給。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保障農產品供給更是重中之重。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城鎮人口增加、消費結構升級會導致糧食和農產品需求的增加。城鎮人均口糧的消費水平要低于農村人口,但間接消費的糧食和農產品水平則要遠高于農村人口。對比發達國家的食物結構和農產品人均占有水平可以發現,工業化、城鎮化導致城鄉居民食物結構發生變化,肉奶蛋消費水平提高、比重增加。比如美國人均糧食、牛奶、植物油消費量分別為1000公斤、260公斤、130公斤,分別是我國的2.5、9.3、2.2倍。據測算,僅由于膳食結構中肉蛋奶增加一項,我國每轉移一個農村人口,就增加飼料用糧75公斤。2002年以來,我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一直在35%-38%之間徘徊,表明食品消費結構升級等因素延緩了食品消費占比下降的趨勢。目前全國每年大體增加糧食需求400萬噸、肉類80萬噸、植物油50萬噸,糧食等農產品需求剛性增長的態勢不可逆轉。

但與需求持續剛性高增長不同的是,糧食等農產品的供給增長并不容易。近年來,在強農惠農政策的有力推動下,我國糧食生產戰勝多種困難和風險挑戰,2012年糧食產量達11791億斤,創歷史新高,實現了半個世紀以來首次“九連增”,主要農產品供給充足,滿足了世界上最大規模也是最快速的城鎮化對農產品供給的要求。實事求是地說,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在耕地、水等自然資源高強度利用的情況下取得的,代價不小。而且在城鎮化進程中,城鄉爭地爭水還將進一步加劇農業發展的資源約束。1996—2011年底,我國耕地面積凈減少1.25億畝。近幾年耕地數量下降的趨勢雖有所緩解,但占優補劣問題突出。農業用水比重從1997年的69.7%下降到當前的61.3%左右,降低了8.4個百分點,減少了200多億立方米。未來保供給的壓力將日趨加大,糧食供需將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長期趨勢。

城鎮化對糧食安全和農產品的供給帶來了很大壓力,但我們更要堅持和強調立足國內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基本方針。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原因很明顯,中國人的飯碗只能由自己來端,別人也端不起。2012年我國糧食產量占全世界糧食總量的25%左右,是名副其實的農業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靠國際市場是確保不了我國糧食安全的。因此,城鎮化越是快速發展,越是要強調農業的基礎支撐,越是要強調提高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自給能力和水平。

目前,我國重要農產品的人均產量均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保持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總量平衡有基礎、有條件,但結構失衡、產銷失衡和進出口失衡的風險不可忽視。近年糧食“九連增”、人均糧食占有水平提高,是以減少糧食以外的農產品種植面積和生產能力為置換代價的,是以糧食以外的農產品自給能力降低和進口量增加為置換代價的。2012年我國農產品進口額達1125億美元,進口依存度已達14%,比2006年上升了3.5個百分點;糧食凈進口1296萬噸,大豆、植物油、棉花、食糖進口量分別達5838萬噸、960萬噸、542萬噸、370萬噸。據專家統計,我國進口的農產品已相當于6億畝耕地的產出量,實現結構平衡難度越來越大。

如何滿足快速城鎮化對農產品日益增加的需求,并實現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等諸多目標?我認為,一方面,要對重要農產品進行戰略排序。根據大宗農產品需求規模、國內生產潛力和利用國際市場的可能,統籌規劃、合理確定各品種的階段性自給率目標,有保有壓有放,并相應調整產業結構。以糧食特別是水稻為首要保障對象,即使沒有比較優勢也必須保障,這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戰略問題。棉花、油料等經濟作物可適當進口,對沒有比較優勢、無關國計民生的小宗農產品,則完全可以放開進口。從而既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也為其他國家出口農產品提供空間。另一方面,要加強農產品進出口調控。思考和謀劃我國農業在全球農業中的準確定位,既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增強出口農產品競爭力,也合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在進口調劑余缺和防范進口沖擊之間找到平衡點。充分利用世貿政策空間,加大生產性補貼力度,實現財政支持總量增加、比例提高、結構優化。充分運用關稅、配額管理等措施,加強對大宗農產品的保護,做好貿易預警,及時啟動貿易救濟,加強貿易補償,強化外資監管。

領導文萃:但在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中,除了您剛才提到的耕地、水資源之外,還包括勞動力等資源也是大量從農業流出的,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拿什么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

張紅宇:各種農業資源大量外流無疑增加了保供給的難度,但這并不意味著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是一道無解方程。2004年以來,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各種資源大量流出的同時,我國農業取得了“九連增”巨大成績,做法與經驗值得總結借鑒。大體來講,基本的思路就是通過加強農業基礎設施、推進農業機械化、應用先進農業科技、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等途徑,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業資源要素的整體配置效率。2012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4.5%;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7%,農業生產正在實現從主要依靠增加資源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轉變,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轉變。2011年,我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和旱澇保收面積已分別增加到了9.25億畝和6.51億畝,比例分別達到50.7%和35.6%,“靠天吃飯”的局面有了改善。此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較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不斷健全,都為“九連增”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認為,要同步實現城鎮化快速發展與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目標,是有基礎、有條件的,也是我們必須完成的目標任務,關鍵是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提高中低產田的產出能力。按照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注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建設高標準農田;注重耕地質量建設,培肥地力;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二是大幅提高農業勞動生產效率?;镜淖龇ㄊ且揽繖C械化替代農業勞動力,重點是解決好提高農業機械裝備水平、促進農機農藝融合和培育農機服務組織三大問題。三是依靠科技提高農業單產水平。著力解決農業科技中的創新問題,大力培育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努力提升單產水平,這方面空間很大、潛力也很大。四是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完善針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政策,鼓勵新型經營主體規范發展、做大做強,增強輻射帶動能力。五是調整政府行為。下決心解決農業經營方式問題,促進小生產和大市場對接。加強政策引導,一方面要推動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另一方面為普通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更高質量的公益性生產服務。

領導文萃:剛才您提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是一個很熱門,也是比較新的提法,這一群體的出現與城鎮化之間有著什么樣的聯系,具體包括了哪些主體,對其應采取什么樣的政策取向呢?

張紅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是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凸顯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大批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之后,務農勞動力絕對數量和相對比重都大幅下降。目前,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已經從1991年最高峰時的3.91億人下降到了2.58億人,占就業人員的比重則從1978年的80.5%下降到了33.6%。與數量和比重下降相比,更為嚴重的是務農勞動力科技文化素質出現了結構性下降。目前,務農勞動力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性別結構都出現了明顯變化,老齡化、低學歷化趨勢明顯。2006年第二次農業普查的結果表明,50歲以上的農業從業人員所占比重就已經達到32.5%,比1996年第一次全國農業普查時提高了14.4個百分點,近年來這一趨勢還在不斷加劇。如何解決“誰來種地”問題,同樣是城鎮化進程中必須解決的重大命題。

解決“誰來種地”問題,關鍵要使農民“去身份化”,成為一種職業選擇而非身份象征。留鄉農民職業化與轉移農民市民化是同一硬幣的不同側面。一方面,只有轉移農民市民化,留鄉農民才有條件擴大經營規模,實現充分就業和專業化生產;另一方面,只有推動留鄉農民職業化,解決好“誰來種地”問題,城鎮化發展和轉移農民市民化才有堅實的基礎。在城鎮化進程中實現農民群體的職業分化,使農民“去身份化”,成為一種有尊嚴、有保障的職業選擇,是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問題的最終目標。從國際經驗看,很多國家都采取措施來解決城鎮化之后的農業勞動者減少和老齡化等問題。日本從1993年開始實行認定農業者制度,對從事專業化農業經營的生產者給予重點支持,在擴大農業經營規模、增加經營者收入、抑制農地的閑置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為快速城鎮化進程中的小農經營體,日本農業的今天有可能就是中國農業的明天,其經驗教訓值得參考借鑒。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與職業農民緊密相關的一個概念,是比普通農戶更為專業化、規?;霓r業經營者。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類群體。第一類是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目前,全國有經營面積達30畝以上的種植業大戶887.4萬戶,家庭農場87.7萬個。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的優勢在于兼具家庭經營和規模經營的特點,既充分發揮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能獲得較高的經營收入,應當成為未來農業生產的主要模式。面臨的問題主要是扶持政策不完善,整體力量還比較薄弱。第二類是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典型的代表是農民專業合作社。其優勢在于能將農民分散的力量集中起來,通過組織化實現規?;?、標準化、集約化,是未來提供農業生產的中堅力量。面臨的問題是運行機制普遍不夠規范,帶動農民增收的能力不強。第三類是涉農企業類組織。其優勢在于資金充足、管理先進、科技水平高,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附加值、增強農業競爭力的主導群體。問題在于逐利動機強,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存在“非農化”、“非糧化”傾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數量規模雖遠小于普通農戶,但對農業生產的作用遠大于普通農戶。以糧食生產為例,目前我國有種糧大戶68.2萬戶、糧食生產合作社5.59萬個,這兩類主體種了全國1/10多的地,產出了1/5多的糧食,已經成為糧食生產的骨干力量。

不同類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不同優勢,政策導向也有不同。一是強化對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的扶持政策。盡快研究針對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的扶持政策,幫助其解決土地流轉、設施用地、流動資金、風險保障等突出問題。同時著力培育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規模經營主體提供生產。二是加強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重點加強示范社建設,扶持政策和合作社是否規范相掛鉤,引導合作社健全運行機制。三是探索工商企業租種耕地的準入監管辦法。研究提出鼓勵和限制工商企業進入的農業領域,探索監管工商企業經營風險、土地用途的具體辦法,既要有效控制“非農化”現象,也要避免束縛企業發展活力。

領導文萃:目前我國有1.63億在城鄉之間流動的農民工,社會各界對農民工的市民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張紅宇:城鎮化最終是要實現人的城鎮化,當前的推進城鎮化的種種政策取向,最終都要落實到具體的人。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了52.27%,但非農戶籍人口僅占總人口的35.29%,中間17.28個百分點的差額,主要就是外出農民工。同步推進農村人口的遷移與農業勞動力轉移,實現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鎮化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目前,全國外出農民工數量有1.63億人,其中在城市有著穩定就業與收入的這部分農民工及其家屬,就是市民化的重點群體。要逐步使這部分農業轉移人口完全融入城市,解決“偽城鎮化”的問題。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突破口是戶籍制度及與之相掛鉤的各項待遇。核心是就業、住房、社會保障和子女教育幾個方面。對于有遷移意愿、具備基本條件的那部分農民工而言,住房、社會保障和子女教育問題的重要性更為明顯。目前,僅有0.6%的外出農民工在務工地自購房,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基本與農民工無緣。農民工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的參保率分別僅有14.3%、24%、16.9%、8.4%和6.1%,總體水平仍然很低。特別是對于很多年紀較輕的農民工而言,為子女爭取更好的教育條件已經成為其落戶城鎮的重要動機。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戶籍的遷移固然重要,但戶籍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含金量”,與戶籍相聯系的這些待遇和服務才是關鍵。

實現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核心是要解決市民化相關成本的分攤問題。要使農民工享有與本地市民相同的各項權利和公共服務,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相關的住房、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問題,需要一定的公共投入。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典型調查,一個典型農民工(包括相應的撫養人口)市民化所需的公共支出成本總共約8萬元。這是一個總體的平均概念,在不同地區存在較大差別,總體看東部沿海地區較高、中西部地區較低,大城市、特大城市較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較低。解決農民工城鎮化的成本投入,關鍵是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攤機制。農民工本身要通過勞動積累,以及其農村土地、房屋等權利的資產化,為實現遷移創造必要條件。但更為重要的是,農民工為流入地城鎮的繁榮和企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流入地政府和企業也有投入的義務。政府主要致力于解決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方面的公共投入,企業則主要承擔繳納各種社會保險的義務。當然,從宏觀上也要對農民工市民化的地域方向上有所調控,更多鼓勵以中西部地區、中小城鎮和小城鎮等市民化成本較低的地區作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重點區域。

領導文萃: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在城鎮化進程中大量的農地被低價征用,還造成了很多失地農民和社會問題,您認為應如何看待和解決這一問題?

張紅宇:我國的城鎮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土地城鎮化明顯快于人口的城鎮化。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1990-2000年,土地城鎮化速度是人口城鎮化速度的1.71倍;2000-2010年,土地城鎮化速度是人口城鎮化速度的1.85倍。而一般認為,土地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應該有一個合理比值,國際公認的標準是在1∶1.12之間,但我國的實際情況遠遠高于這一標準。之所以存在土地城鎮化遠快于人口城鎮化的情況,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國城鎮化走的是一條以廉價消耗農民土地為代價的低成本城鎮化道路,通過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大量征收農民土地,使農民成為城鎮化的重要買單者。實際上,如果把歷史縱深拉得更長遠一些的話可以發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工業化、城鎮化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低價土地和廉價勞動力所維系的,這條路已經走了30來年,這種模式目前已經難以繼續維系下去。

改變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的局面,直接的辦法是推進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對農民的征地補償標準。黨的十報告明確提出,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但我以為,在提高征地補償標準的同時,關鍵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權利,從制度上提高土地城鎮化的成本。重點是落實中央關于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的要求,依法賦予承包期限更長、權利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之所以把實現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視為強化對農民土地承包權益保護和抑制土地城鎮化速度過快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因為更長的承包期限,必然要求在讓渡農地相關權益時獲得更高的利益補償,在土地被征用時可以獲得更高的補償,“長久不變”能夠調動農民保護土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更長的承包期限也意味著城鎮化占地成本的提高,有助于減少征占用土地的數量,推動集約節約使用土地,改變我國目前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的局面。

與城鎮化緊密相關的還有如何提高有限耕地資源的配置效率問題。在大量人口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之后,目前農村人地資源配置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有人無地種、有地無人種或粗放種的矛盾比較突出。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我的基本考慮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要保持農業轉移人口與土地的財產關系,維護其土地相關的財產權利不受侵害,但要隔離與土地的經營關系。也就是穩定承包權以創造財產收益,放活經營權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在堅持農地農用和依法自愿有償的前提下,通過健全土地流轉市場、規范流轉中介服務、強化流轉合同法律保護等措施,穩定土地經營主體預期,為擴大土地經營規模、提高農民勞動生產率創造條件。一是明晰農民土地權益。通過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穩定農民對承包權的預期,為承包土地維權和流轉奠定制度基礎。二是加強土地流轉服務和管理。建立土地流轉服務平臺,明確土地流轉政策邊界,加強項目監管和土地用途管制,遏制耕地流轉“非農化”傾向。三是完善利益分配機制。在土地流轉時切實尊重農民意愿,減少行政干預。鼓勵規模經營主體與農戶建立長期、穩定、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保護流轉雙方合法權益。

領導文萃:這些年我國城鎮化的步伐很快,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日漸拉大的趨勢未得到有效遏制。在未來城鎮化的進程中,如何避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進一步擴大?

張紅宇:近年來,我國農民收入總體保持了持續較快增長趨勢。2012年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917元,比2003年增加5295元,九年間年均名義增長13.1%。特別是2010年以來,農民收入增速連續3年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2012年的3.1∶1。盡管農民收入絕對數量增長態勢可喜,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現象值得高度關注。近年來,我國城鄉收入絕對差距一直在不斷擴大,2012年達16648元,比2003年增加10798元。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雖有所縮小,但也仍在3倍以上。我國農民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城鎮居民的狀況已經持續了30多年,這在新興發展大國中是罕見的。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倍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短板”主要在農民這里。

農民收入增長相對緩慢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擴大,在世界各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發展經濟學上的庫茲涅茨倒U曲線理論等經典理論對此早有解釋。但這個問題若解決不好,反過來可能會對一個國家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產生嚴重不利影響??v觀上世紀全球經濟發展歷程,60-70年代全世界超過中等收入標準的101個經濟體中,只有日本、韓國、新加坡等13個國家最終成功越過“中等收入陷阱”,大多數國家至今仍被阻擋在“高收入之墻”外。國際經驗表明,南美國家長時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貧富差距過大,中低收入者消費能力嚴重不足,影響了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而日韓在中等收入階段非常重視收入分配問題,努力提高農民和低收入群體收入,因而順利跨越了陷阱。能否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順利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直接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實現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目標,首先必須明確促進農民增收的戰略思路和具體目標。要把農民增收置于重中之重的排序位次,將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向農民傾斜,改善農村民生和社會事業,實現農民收入超常規增長,增速持續超過經濟增速和城鎮居民收入增速,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構建和諧穩定社會秩序奠定堅實基礎。十提出了農民收入倍增目標,在此基礎上,還應當明確城鄉收入差距縮小的目標,比如到2015年使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縮減到2.5-3以內,到2020年縮減到2-2.5,并在一個不太長的時期內實現城鄉收入無差別發展目標。圍繞這些目標,從國家層面制定農民收入增長規劃,出臺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建立起農民增收長效機制。

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的目標,必須在繼續做大蛋糕的同時,更加注重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分好蛋糕。初次分配是從根本上決定農民收入水平的環節,必須在這個環節建立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關系,使農村要素價值得到合理體現,以扭轉城鄉收入分配失衡格局。建立合理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使農產品價格保持穩定并溫和上漲。建立農產品價格和城市低收入群體生活補貼聯動機制,提高城鎮居民對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容忍度。建立農民工工資穩定增長機制,完善最低工資制度,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水平,使其與勞動生產率、國民經濟、社會平均工資、物價水平基本同步增長。完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農村土地參與市場交換的方式,充分發揮土地財產屬性。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參照經營性開發項目用地價格給予征地補償。完善留地安置政策,經營收益主要分配給村民。再次分配環節,要強化以轉移支付和社會保障為主要手段的再次分配。持續加大農業補貼力度,確保補貼增速不低于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研究實行農民收入直接補貼政策。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加大財政補助力度,使農村社保水平和物價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并實現應保盡保。推進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接軌,建立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

領導文萃:城鎮化之后大量的農村人口將向城鎮轉移,那么是否還有必要大張旗鼓地搞新農村建設,這樣會不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

張紅宇:首先應該明確的是,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之間并不矛盾,城鎮化不能替代新農村建設,也替代不了新農村建設。城市的繁榮和農村的凋敝,絕不是城鎮化的目的。即使未來我國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也還有幾億人口生活在農村,推進城鎮化的同時,絕不能放松農村的建設和發展。

篇8

關鍵詞:供給側;農業結構;農業質量效益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5月3日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相對于需求側結構性改革而言的。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諸多難題和矛盾,主要表現在供給側方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抓住了破解農業農村發展難題和矛盾的關鍵環節,這是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效途徑,是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業現代化的戰略舉措,也是今后我國農業農村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由來及概念。2015年11月10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躍升。

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的生產率,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說的通俗點:想必大家都聽過“需求側”,就是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的“需求側”,“供給側”則與“需求側”相對應,與此同時,“供給側”是勞動力、土地、資本和創新四大要素。

(二)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演進趨勢

1、需求結構的演進。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是必然。從品種結構看,水稻、小麥等糧食類產品消費比較穩定,肉類、蔬菜、水產品、水果以及奶制品等附加值高的產品需求日益旺盛,近年趨勢十分明顯。從質量水平看,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者對農產品需求表現出差異化分層態勢,但總體上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都越來越高。國際經驗表明,當恩格爾系數降至40%以下時,人們對食品營養、安全衛生水平的要求更迫切,而2013年我國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已分別達到32.5%和34.2%。

2、供給模式的演進。傳統經濟時代,農產品供給更多聚焦于一個市場、一種資源,糧棉油糖、畜牧業的若干產品以及水產品,都要求高自給率。在開放的環境下,沒有必要也沒有條件通過自給解決全部的農產品供給。堅持立足國內基本解決吃飯問題,適當擴大國內緊缺農產品進口和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農產品供給模式更多聚焦于自給加進口,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產品供給的基本格局。

3、資源配置方式的演進。過去,農業生產主要依靠資源投入,屬于粗放型增長模式,對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壓力。最近幾年,生態文明建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農業不僅要承擔產品供給功能,生產過程也要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還要釋放觀光旅游休閑等多種功能,表現出低碳化、生態化特征。這種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趨勢非常明顯。

4、經營方式的演進。近年來,新型經營主體方興未艾,與傳統承包農戶一起,共同從事農業生產與服務,商品化、規?;⒓s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程度大大提高,由“人力+畜力+精耕細作+分散經營+實體流通”轉變為“人力資本+機械化+現代科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電商與實體流通”相結合。過去從種到收、從田間到餐桌,主要表現為實物形態的流通模式,鏈條長、環節多、損耗大、效率低,生產者與銷售者、消費者距離較遠。最近幾年,冷鏈物流加快發展,各類產銷對接日趨活躍,電子商務蓬勃興起,阿里巴巴、京東等互聯網企業踴躍進入農產品營銷領域,電子商務將對農產品流通產生革命性影響。

5、政府{控方式的演進。政府調控農業以直接干預的方式為主,并在具體操作辦法上不斷演進。時期,政府按照嚴密的計劃安排農業生產經營和農產品購銷的各項活動。改革開放以后,逐步確立了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變革了統購統銷的農產品流通體制,讓農民逐漸成為獨立的生產經營主體,讓市場機制開始在農業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并加大了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推廣等方面的投入,對農民提供了直接補貼,形成了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黨的十強調,要讓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形勢的變化就要求政府對農業的調控行為作出相應調整。

二、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緊迫性

(一)農產品有效供給不足與高庫存并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消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質量、高品質的農產品日益受到青睞,而國內有效供給卻顯得比較乏力,截至2015年我國糧食已經創下了“十二連增”記錄,部分產品庫存量居高不下。有專家估計,目前我國糧食庫存總量超過萬億斤,其中玉米就超過4,000億斤??梢?,目前我國農產品面臨有效供給不足與高庫存并存的窘境,而這種困境的擺脫無疑需要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二)農產品價格“天花板”與成本“地板”兩板擠壓。所謂農產品價格“天花板”是指因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持續走弱,國內部分品種出現了國內外“價格倒掛”,這些國內生產的農產品價格上漲空間已經基本封閉的現象。農產品成本“地板”是指因土地租金和農用勞動力越來越貴,化肥、農藥、農機、農膜等投入越來越多,我國農業生產的成本處在快速上升通道的情況。價格“天花板”與成本“地板”實際上都反映了我國農業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國內外“價格倒掛”下,巨大價差裹挾誘人的利潤,洋貨入市、國貨入庫,擠出效應將使國內部分農產品被逐出市場;而成本不斷飆升,將導致比較效益持續走低,農業生產者積極性日漸喪失。

(三)耕地摞荒與過度耕作同在。由于城鄉收入差異的客觀存在,農民跳出“農門”思想的長期影響,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大量、有效轉移,許多農村地區由留守婦女、兒童和老人構成的現象非常嚴重,耕地廣種薄收、直接摞荒的比比皆是。與此同時,從“”至今,政府主要強調了農戶的土地承包和經營權,但對其養護責任與義務卻沒有明確界定,部分地區因此而出現了過度耕作的情況。近些來,一些近效地區的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等設施農業,同樣存在過度耕作的情況。耕地摞荒和過度耕作反映了土地資源浪費與掠奪使用同時存在,其破解同樣需要從供給側入手。

(四)公共服務水平低下和農業農村短板效應明顯。由體制因素和發展階段共同決定的、明顯的城鄉二元結構仍是目前我國面臨的主要結構性問題之一。土地、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依然被過度、單向地向城市轉移,工業和城市因此而過度發展;農業農村卻難以獲得工業化和城市發展所產生的紅利。在城鄉失衡發展過程中,農村基礎設施、農田水利建設以及農村教育、醫療、衛生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務均落后于城市。農村公共服務水平低下制約了農業發展,農業發展滯后又進一步制約了國家整體經濟社會的發展。

三、臨泉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步思考

(一)優化種植結構,壯大特色產業。針對當前賣糧難、糧價低的現狀,要積極引導農民尊重和適應市場變化規律,調整種植結構,在小麥種植方面,要大力發展強筋、弱筋優質、專用小麥,壓縮普通小麥的種植面積。在玉米種植方面,要壓縮玉米種植面積,減少玉米產量,適度擴大大豆、芝麻、雜糧等作物的種植。大力發展設施蔬菜,重c發展中、高端設施蔬菜,做大做強臨泉縣的設施蔬菜產業。同時,做好做精西瓜、中藥材、生姜、大蔥、瓜簍、芥菜、馬鈴薯、三粉等特色產品,著力抓好馬鈴薯產業發展,探索發展馬鈴薯種植、貯藏、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經濟。

(二)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農業產業化不強是臨泉縣農業發展的短版。針對臨泉縣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滯后,龍頭企業少而不強的現狀,我們必須大力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工程,圍繞“強龍頭、建設基地、創品牌、拓業態、促升級”,重點發展糧油加工、牛羊肉加工、脫水蔬菜加工、中藥材加工和食品深加工等主導產業。依托現代農業園區,以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為抓手,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做強二產的基礎上,加快發展休閑農業、生態農業、體驗農業,推動農業與旅游、健康等產業深度融合。

(三)提高農產品品質,加快農業信息化發展。加強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全面建立農藥等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管理和生產經營主體監管名錄,實施農產品“身份證”計劃。實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制定主導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建立農產品追溯體系和質量安全體系。另外,把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作為推動農業市場化、倒逼標準化、促進規模化、提升品牌化的重要舉措,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工流通企業與電商企業對接融合。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和農業物聯網發展,實現“互聯網+”現代農業。

(四)推行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大力發展節水農業,以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開展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積極推廣深耕深松、地膜覆蓋保墑等技術。加強病蟲害防控能力建設,開展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促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技術有機融合,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大畜禽糞污處理利用力度,開展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加快綜合利用和收運儲體系建設,探索使用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扶持建設農用廢棄地膜回收加工企業,建立完善廢棄地膜回收再利用體系。推進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圍繞打造區域產業生態圈,推廣農牧結合循環農業模式,構建以農業企業為單元的生態小循環、以示范園為單元的生態中循環和以縣域為單元的生態大循環。

(五)加強基礎支撐能力建設和農業科技創新推廣。以千億斤增糧田間工程和農業示范園建設為抓手,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扎實推進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中低產田造,穩定提高地力。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推進安徽農業大學皖西北農業綜合試驗站建設。加強技術攻關,支持傳統技術改造升級,集成創新推廣組培育苗、水肥一體化、農業物聯網等一批現代農業發展關鍵技術。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開展公益和經營融合試點等。

主要參考文獻:

[1]孔祥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內涵與政策建議[J].改革,2016.2.

[2]江維國.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6.10.

[3]毛楊花,陳紅燕.農村經濟發展現狀[J].科技經濟市場,2016.1.

篇9

關鍵詞:新農民素質;內涵;結構特征

一、新農民特征與傳統農民比較

(一)新農民本質特征探究

新農民是相對傳統農民而言的,就其研究來看,目前總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一個統一為學術界公認的表述方式。從歷史角度看,早在《漢書》中記載,農民即“播植耕稼者”?!掇o?!分械亩x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笨梢?,在我國農民是集身份性與職業性于一體的概念,是在農村中與土地保持密切關系的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社會群體。但隨著社會歷史變遷,尤其是經濟發展,其內涵和外延也與時俱進,不斷發生漸變。遠的不說,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逐步形成、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和新農村建設,賦予了我國農民以新的時代內涵和特征。他們的思想意識、文化素質、生產方式、行為模式到生活環境等都發生了歷史性的蛻變和革新,展示出新型農民特有的精神風貌和內涵品質。今天的新農民具備良好的文化基礎,掌握必要的農業科技知識,有較強的現代科技意識和創新創業精神,具備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經營管理能力。是集農、林、牧、副、漁、工、商、運、建、貿于一體的綜合產業者,是實施農業現代化和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新農村的建設者,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二)與傳統農民比較

1 思想觀念不同

傳統意義上的中國農民是落后小農經濟文化的產物。受居住環境、生產方式、交通條件和傳統文化習俗等方面的制約影響,形成了錯綜復雜的人格心理與精神世界。人格上正直、誠實、善良、勤勞與依附、順從、保守、自私、盲從交織并存。思想上重皇權等級輕民主平等,重平均輕競爭,重人情輕規范,重個人輕集體。這些嚴重束縛了他們心靈與思想的解放;而新型農民生活在一個高度開放、高速發展的新時代,所見所聞所感是前所未有的。面對科技日新月異、經濟風云變幻和競爭日趨激烈的發展情勢,揚棄長期以來束縛影響自身發展的陳規陋習和歷史重負,與時俱進,轉變思想,更新觀念,逐步樹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時代意識、改革創新意識、競爭發展的市場經濟意識、現代的管理意識、民主法治意識和社會主體意識等,開始學會從大局長遠開放的社會視角重新打量思考足下土地與人生(現代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發展問題,顯示出新的思想境界與新的精神風貌。

2 文化素質差距

文化素質主要指人文與科技素質。由于歷史的原因,較長時期以來,我國農村文化建設薄弱,教育發展相對緩慢,農民文化素質長期處在水平線下,全國文盲和半文盲主要集中在農村特別是欠發達地區,而且惡性循環,改善遲滯,進一步擴大了城鄉差距,成為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和障礙;現代農業以知識為基礎,以科技為先導,以創新為動力,以信息為媒體,是集約型和知識型農業。知識成為現代農業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在現代農業生產中,新農民不能再是沒有文化的“大老粗”。他們必須具備良好的科技文化素質。能夠迅速地領悟國家政策、獲得市場信息、了解國際行情以及發展動態、掌握農業科技及技能,能夠及時調整和改進農業生產方式。如果不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不懂得科學技術,不能科學管理,不會市場經營,就不是合格的農業勞動者。

3 職業技能差別

農民職業技能和勞動能力是一定時期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歷史反映,并成為制約影響農業發展、農村建設和農民增收的決定性因素。改革開放前,我國農村長期受自然經濟的影響,文化相對貧困,農民科技水平較低,掌握農業適用技能能力薄弱,相當多的農民只有傳統農耕的實際經驗和技能,少部分農民所掌握的科技技能也僅僅是一些常規或單一的技術,嚴重制約影響了農業生產的提高、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以及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障礙;在傳統農業向現代集約型、知識型農業轉變進程中,單靠經驗和勤勞實現致富夢想的時代已經過去,必須實施“科教興農”發展戰略,用先進科技知識武裝新型農民,增強科技意識,提高科技素質,掌握生產和經營管理技能,成為新時代新農民。

4 生態文明差異

受傳統農耕文明的制約和影響,我國農民在精神和物質生態文明條件上長期處于貧困落后狀態。表現在心理上封建意識和小農思想影響較深重,法律意識薄弱,社會意識淡薄;健康方面醫療衛生條件落后、生活習慣不良,身體素質較脆弱;環境上投入不足,基礎設施不健全,交通不便,總體人居環境與條件較差;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與精神面貌都發生了深刻變革。時代賦予了他們先進的思想觀念、良好的道德風尚、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參政議政的民主意識、法制觀念及和諧發展的環保意識,他們賴以生產生存的家園正在發生著歷史性的變遷,呈現出現代文明和諧健康的新氣象。

二、新農民素質內涵與結構特征探析

(一)新農民素質內涵構建

1 文化素質

新農民文化素質在這里是一個狹義的概念,僅指所受的教育程度和掌握的各種文化知識以及所達到的認識水平與接受能力。主要包括基礎人文類知識,如政治、經濟、社會、歷史、文藝、語言等。同時要求加快知識的更新速度,提高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實踐、學會發展和交際等能力,從而有效增強職業的適應性和發展性。在傳統農民向新農民轉型的進程中,知識的重要性已是不爭之事實。目前,農民受教育程度相對偏低,絕大多數僅有小學或初中以下水平,顯然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對高素質人力資源的要求。提高文化素質水平,培養有文化的新農民,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2 科技素質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新農民素質的關鍵,是掌握科技知識的數量、質量及運用于農業生產實踐的熟練程度反映。具體包括科技類知識,如現代農業科學、生產技術知識等。在當代科技革命日新月異背景下,作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毙罗r村的最活躍并具有決定性力量的新農民,還須培養運用現代信息、生物等相關技術能力以及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由單一的種養技術向農工商綜合技能的方向發展,這是新型農民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性內涵。

3 經營管理素質

這里具體是指新農民參與市場和經營管理農業的意識、技能和水平。目前,我國農村經濟已融入市場并走向世界。作為農村新生產力代表的新農民,要適應農村市場經濟發展,必須在游泳中“學會游泳”,不僅會生產,而且懂經營管理?!笆袌鍪歉鞣N交換關系的總和?!毙罗r民應具有開放的市場意識與參與能力,具備信息接受與反饋能力和經營決策能力以及對人、財、物、土地等資源的經營管理素質,成為懂市場、會經

營的新型農民,做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的促進者,農業經營方式的改革者、農業產業化的實踐者。

4 思想道德素質

它屬于意識形態范疇,是指新農民應有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包括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文明禮儀與風俗習慣等,是素質構架中形而上的精神支柱,是高尚品質與人格的體現,也是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要實現“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新農村建設目標,就要求新農民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要使他們的思想觀念、精神風貌、鄉風民俗、道德修養、民主意識、法制觀念等都與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相匹配,成為講誠信、有道德、遵紀守法、顧全大局、團結友愛、熱愛集體和移風易俗的一代新農民,從而為建設新農村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5 身心素質

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質,是素質構架的物質基礎。建設新農村是一項前所未有的艱巨而繁重的系統工程。改造自然,戰勝困難,應對挑戰,需要強健的體魄與健康心理素質作條件。新農民應具有樂觀向上的態度、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諧友好的情懷和良好的健康體魄,這是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和可持續發展的堅實保障。

(二)新農民素質結構特征探析

1 主體與客體互動性

新農民素質主體與社會客體各因素之間,是一個密切聯系、友好互動、和諧發展的統一體。首先,從外部客觀環境條件來看,到21世紀中葉,我國將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其要素為投入集約化、資源配置市場化、生產方式科技化和產業經營一體化,客觀上為促進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轉變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載體與發展條件;其次,從內在主觀環境條件來看,加強新農民素質內涵建設,不斷優化結構體系不僅為農業現代化的客觀要求所驅動,最根本的還是自身內在發展需求所致。因為新農村建設是身臨其境并為此奮斗的農民這個社會群體的內在強烈訴求,它決定著農民自身命運的升沉和利益得失。因此,必須把提高新農民素質,促進和諧發展,升華到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讓新農民成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不竭動力。

2 多維與層級整合性

縱向層次性與橫向多維性的有機整合,融會貫通,形成一體,是素質結構的重要特征。首先,從橫向緯度來看,新農民素質是一個由多元因素集成的綜合體,具有空間廣泛性與內容多樣性。不僅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和生態等領域,而且包括公民的身心、道德、價值和文化素質,還應具備強健的體魄、堅忍的意志、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勞動技能和職業能力、一定的經營管理能力以及和諧的人際及生態關系等。其中,思想政治道德文明是核心,科技文化知識是基礎,職業技術技能是關鍵,健康身心體魄是條件。關鍵是要樹立素質、全人、終身教育觀,堅持“多教”并舉,統籌協調,鞏固義務教育,加強職業教育,完善繼續教育,“再造中國農民?!逼浯危瑥目v向結構形態來看,新農民素質又可分為物質(智能)和精神兩個層級:物質(智能)層面,即新農民的人文科技知識、職業能力和身心體魄。這是整個素質構建的基礎平臺,是農民從事生產經營的必需專門技術和特殊智力,是安身立命之本;精神層面,即全部的思想政治道德文明素質,包括價值觀念、人生觀、道德品質、人格修養和法紀觀念等。同物質(智能)相比,它更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人文色彩、意識形態特征和鄉土風情,是精神與心靈的所在。由脫貧而逐步走向致富的新農民已不再是傳統的“工具人”,而是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心靈美、人格新、情操高、關系和,已成為新農民素質構建與成長發展的重要目標與內容。

3 傳統與現代融通性

傳統與現代屬于不同的歷史范疇。“在人類文明進程中,農業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古代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彼^傳統,是指在傳統農業歷史條件下形成的農民文化、心理、勞動和身體素質,帶有特定的歷史印記。就其內容而言,有積極的一面,但也有因時事的變遷發展逐步走向消退或將被歷史淘汰的一面,所謂現代,是指在現代科技發展與建設社會主義農村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現代農民新素質,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具體表現為適應知識經濟的現代科技文化知識、應對市場經濟的競爭意識和經營管理能力、符合精神文明建設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識以及順應網絡化社會發展的現代信息技術等。在歷史辯證法視野下,傳統與現代有著不可隔斷的聯系,是一個彼此交替交融演化發展的過程。首先,從二者區別來看,彼此擁有不同的價值緯度與結構形態,表現出明顯的歷史斷代性與區別性。傳統農民素質已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生產與發展,必須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進行改革與重構。但需要指出的是,強調二者區別,并不意味著排斥與否定傳統中蘊涵的積極優秀的遺產,相反,則更能增強文化自覺性,促進新農民素質建設;其次,從二者聯系來看,彼此又是相互依存、制約和融通發展的。現代新農民素質決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傳統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農民素質建設,是一個跨越歷史、面向未來、構建新質的過程。必須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根基,以現代先進文化為根本,一方面,加強與歷史傳統的聯系,深化強化素質結構的歷史文化底蘊,為傳統文化釋放積極因子能量提供載體和條件,為現代新農民素質構建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源泉,另一方面,推進現代先進文化建設,賦予新農民素質以時代的新蘊涵與新活力。

篇10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網絡貸款 家庭農場融資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互聯網金融和家庭農場的內涵

互聯網金融是指金融機構依托于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聯網工具,可以實現投資、支付、信息中介和資金融通等業務的新型金融服務模式。網銀、寶寶軍團,后續P2P、移動支付等也都是互聯網金融的產物。P2P是英文“Peer-to-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又稱互聯網金融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借助互聯網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和網絡借貸平臺,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并借貸給有資金需求的人群,而P2P平臺從中賺取一定利息差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P2P還有一種更廣泛的概念,泛指互聯網金融,即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的相關理財行為、金融服務。簡單說互聯網金融是大概念,而P2P是其中的組成部分。這里的P2P網絡借貸平臺是為不易從銀行取得融資的部分小微企業主或者個人等提供一條民間的渠道進行融資,也可以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投資門檻低、風險較低,然而收益比銀行存款高的投資渠道。

家庭農場,這里是指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農業經營單位的家庭成員的勞動力。在研究中,家庭農場一般具有四個特征:第一個特征是以家庭勞動力為主。為他人勞動的農業和自己勞動的農業具有不同的結果,家庭農場區別于工商資本農場的雇工農業。第二個特征是要具有一定規模,而規模上限為在現有基礎下,家庭成員生產能力所產生的最大經營規模,而規模下限是保障農戶生活消費的最低規模,以區別于小農戶。第三個特征是家庭農場注冊,家庭農場型的農業企業要進行工商注冊,便于識別和設立專門的政策支持,同時方便政府的管理。第四個特征是具有穩定性。穩定性決定農地的可持續利用和農業經驗與技術的積累。家庭農場穩定性是必然要求的,要包括生產、規劃、融資、農場繼承和品牌建設等一系列問題,以區別于兼業農民和各種承包的短期行為。

家庭農場最大特點就在于可以促進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和現代農業組織的發展,不僅僅保存著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要求和農戶經營農業的優勢,還戰勝了小農戶生產的弊端,而這特點也是家庭農場的優勢所在。除此之外,家庭農場新模式的優勢還體現在: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減少耕地閑置,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吸收部分勞動力,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穩定性和農業發展可持續性等。

當前,對P2P網絡借貸與家庭農場融資難問題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互聯網金融(或P2P網絡借貸)和家庭農場融資兩個領域的單獨研究,將二者結合起來的問題研究還尚少。

傳統信貸制度與家庭農場的融資需求不相適應

由于家庭農場模式的發展尚處于探索階段,有顯著優勢的同時,仍存在限制性因素。如土地規模細碎化導致家庭農場土地流轉集聚難、農業技術支持不足和農業技術成果轉化率低等,其中較為顯著的障礙是資金不足、融資困難。從傳統信貸的角度看,現存信貸制度對家庭農場融資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第一,傳統信貸不適應家庭農場的融資需求。一是傳統信貸不能滿足家庭農場的經營特性對資金需求比較高的要求。家庭農場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不同于以往的普通農戶,在生產經營環節上對資金的需求更高。但是,家庭農場企業不得不面對農業先天劣勢、有效抵押資產不足、抗風險能力差等問題,因傳統信貸準入門檻高,家庭農場的經營特性難以滿足銀行信貸資質認證的較高要求,這些困難都成為家庭農場在融資環節面臨困境的直接原因。二是傳統信貸不能滿足家庭農場較大規模的融資需求和較長時間的融資期限。家庭農場一般屬于集約化經營,需要一定規模的土地流轉,具有較大的經營規模,同時需要先進設備的購置費、承擔較多土地流轉費,因此具有一定規模的金融需求,以及需要較長的融資期限。另外,家庭農場農業季節性劣勢、農產品銷售劣勢等因素,都使得家庭農場融資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是高風險項目,并不符合傳統信貸業務嚴格的風險控制要求,家庭農場融資也因此被排斥。而對于有足夠資質完成銀行信貸資質認證的家庭農場而言,能夠緩解其自有資金不足的問題。但就現有融資配套體系而言,并不能很好地適應其需求。這體現為融資渠道過于狹窄,金融產品匹配度低,農業保險制度不夠完善等,這就需要一條適應家庭農場的民間融資渠道。

第二,現存信貸不適合家庭農場,需要找到沒有抵押物的信貸。根據貸款用途進行劃分,我國現在的傳統信貸業務主要有: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工業貸款、農業貸款、商業貸款和消費貸款等種類?,F主要介紹兩種常用的現存信貸:第一種是流動資金貸款,這是一種為了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可以正常進行,滿足需求者在經營過程中的短期資金需求而發放的貸款。由于流動資金貸款具有貸款期限短、周轉性較強的特點,并不適合家庭農場這種以農業生產為主的企業申貸。第二種是固定資產貸款,主要用于固定資產項目的建設、購置、改造及其相應配套設施建設的中長期本外幣貸款,是銀行為解決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活動的資金需求而發放的貸款。固定資產貸款這種業務看起來符合家庭農場融資的需求,但是,固定資產貸款的申請條件要求是比較高的。而家庭農場企業,由于從事的是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約束、市場變動影響較大。所以對于銀行來說,給家庭農場貸款風險是很高的,而且家庭農場企業并沒有高價值的抵押。目前現匯貸款和票據貼現可以滿足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需求,比如,滿足客戶外匯資金融資需求,企業流動資金方面的需求等,但對于家庭農場企業來說并不太適合,家庭農場的經濟活動主要是在國內進行,所以一般不考慮這種貸款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傳統信貸不適應家庭農場的融資需求,需要尋找一種適應家庭農場的民間融資渠道;現存信貸不適合家庭農場,需要找到沒有抵押物的信貸。而P2P網絡信貸模式因與家庭農場的經營較為契合,能夠較大程度滿足家庭農場的融資需求,從而為家庭農場的融資難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途徑。

P2P互聯網金融融資模式具有靈活、便捷、借貸門檻低等特點,能夠解決家庭農場短期融資問題和實現無抵押借貸

P2P網絡借貸的特點較大程度滿足家庭農場融資需求,能夠緩解家庭農場無抵押貸款和自有資金不足的問題。P2P指在網上實現借貸,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這個網絡平臺實現借貸的“在線交易”。這是一種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將小額度的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的人群或小微企業的一種商業模型。它能很好地體現提高社會閑散資金利用率、發展個人信用體系或發展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和滿足個人或小微企業資金需求這三方面的社會價值。P2P網絡借貸雙方可以借助互聯網金融平臺實現借貸,而且一般額度都不高,無抵押,完全是一種信用借貸,這與家庭農場的融資需求達成共識。同時,由于家庭農場經營一般是由零散農戶集合而成,它在組織結構上具有集合性的同時又具有零散性,這種家庭農場的模式正與P2P網絡借貸的便利性、靈活性的特點較為契合,因此,P2P網絡借貸可以較大程度滿足家庭農場融資需求。

家庭農場可以通過P2P網絡借貸來滿足融資需求,實現無抵押的舉措,但是家庭農場要想更好地融入P2P網絡借貸模式,還需要依靠以下措施來解決無抵押貸款和網絡貸款融資的問題:首先,網絡借貸存在較高風險,網絡金融平臺很多,企業必須要客觀考察,多方比較,選擇實力雄厚,安全保障較多的網絡借貸平臺;其次,家庭農場具有集合性,規模不一,所以要根據企業自身的規模和具體情況來整體規劃融資方案;再次,通過對借款人的信用評估來進行借款額度的限制。國內主流的網絡借貸平臺大都采用這樣的操作模式,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比如利用房子、車子等物品進行評估;最后,網絡交易的虛擬性容易產生欠款不還和欺詐的違約糾紛,導致借貸雙方無法認證彼此的資信狀況,作為合作家庭農場企業來說,必須制定好以便規范管理的一套完備規則。

互聯網金融模式需要進一步完善,家庭農場經營者也需提高對P2P平臺的識別力

一方面,需要考慮P2P網絡借貸在家庭農場中應用時存在的風險,確保家庭農場無抵押貸款和融資正常進行。農業生產容易受外界影響,容易產生季節性波動。所以,作為家庭農場要考慮風險保障,對企業自身的資金鏈運作,要盡量降低風險,做好財政預算和應對策略。一方面,對于家庭農場企業來說,如果還沒有完全償付到期的還款,要對借款人產生逾期罰息以及逾期管理費。然而違約后違約金額還是有一定的收回率,并不等于完全損失,同時還要承擔信用降低的風險。另一方面,網絡平臺的大量放貸人信息中可能存在擅自從事金融活動者,會因為“非法集資”、“非法吸引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管理秩序而被追究法律責任,可能出現捏造借款信息而非法集資的情形。這些情況都會間接或直接給借款人造成不好的影響,甚至無端對家庭農場的運作造成較大的打擊。

另一方面,需要找到適合家庭農場自身的P2P網絡借貸模式,確保家庭農場融資到位和減小無抵押貸款的風險。作為借款人的家庭農場經營者自身應該主動應對現在P2P網絡借貸的風險,把風險降到最低。首先,一定要學習相關法律法規,避免在融資過程中陷入違法的圈套之中。其次,要多方考察了解借貸的P2P平臺,如今的網絡借貸平臺多如牛毛,選擇實力雄厚、可靠的平臺。再次,必須具備理財知識、鑒別能力與社會常識,在選擇了好的平臺之后,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服務。最后,壯大自身發展,實行有效的生產營銷策略,最大效用地使用貸款,并做好還款計劃,避免逾期還款、信用受損等風險。

(作者單位:華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①MertonR.C.,Bodie Z.:《Deposit Insurance Reform: A Functional Approach》,《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993.

②和毅:《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供應鏈融資發展思考》,《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年第12期。

③江維國,李立清:《互聯網金融下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模式創新》,《財經科學》,2015年第8期。

④Phillp Strallan,Jamesp Weston:《Small Business Lending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he Banking Industry》,《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1998.

⑤嚴谷軍:《社區銀行與小型家庭農場金融支持》,《農村經濟》,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