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范文

時間:2023-11-17 17:19: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篇1

摘要:創新精神的基礎是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方式。如何利用教學內容和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是筆者研究之重點。為此本人從借助知識生成、分析錯題成因、利用多項選擇題目、利用多余型開放題目、倡導質疑教師“偶然”的錯誤及堅持“訂正作業”等六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的途徑,并付之實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維的批評性、數學思維的批評性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思維活動中善于嚴格地估計思維材料和精細地檢查過程的思維品質。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批判性指的是對已有的數學表述和論證提出的見解,能獨立思考,不盲從,不輕信?!熬哂羞@種思維品質的人在解決問題時能不斷地驗證所擬定的假設,獲得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它和創造性思維存在著高相關”。由此不難發現,要具有創新精神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方式。思維的批判性來自學生對思維活動各環節,各方面的調整、校正,即自我意識。這種自我意識的“調整”“校正”又來自學生對問題本質的認識。只有深刻的認識、周密的思考,才能全面正確地作出判斷。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呢?

一、借助知識生成,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批判性。

學生只有牢固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才能批判性地看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批判性應首先落實在概念、公式、法則和定理的教學中,要認識它們的產生過程以及它們的發展,明確它們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及所適用的條件,理解它們的實在含義,掌握它們的各種表達形式。

-a(a<0) a(a≥0)例:學生在學習算術根的性質時,往往忽略了對公式=|a|=

中的a條件限制,出現了=2.5-的錯誤判斷,反映了學生對公式的實質沒有深刻理解,缺乏思維批判性。我在教學中,著重引導學生抓住以下三個方面: 1、弄清公式中包含了哪幾步,剛開始一定要嚴格按如下進行:=|-5|

=-(-5)=5

2、 -a(a<0) a(a≥0)明白a的條件,應簡化步驟。如:=

3、加強逆向思維的訓練。如: a=(a≥0)

通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對公式理解深入,從而使學生抓住可公式的實質,并且有助于學生提高對公式的批判應用能力。然后,再回頭重新判斷是非:=2.5-,學生便有了如下的解題過程: 解:2.5==<

2.5-<0 =-(2.5-)=-2.5 =2.5-是錯的。 由此,學生的數學思維批判性得到了培養和發展。

二、分析錯題成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批判性。

數學思維批判性的特征在于有能力評價解題思路選擇是否正確,以及對這種思路可能導致的結果加以判斷。用批判性的態度去分析解題過程,發現其中的不足,不斷加以改正和完善,這正是思維批判性的體現。

我在多年的教學中,經常出示題目的解題過程,讓學生像批改“作文”似的進行評價,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批判性。下面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的解題過程使人感到困惑,它的結論又使人感到不可思議。我讓學生評價其解題過程到底錯在哪里?其解題過程如下:

x=y且x≠0,將等號的兩邊各乘上x,得 x=xy……………………………………………………………………………………① 然后再各減y,得x-y=xy-y…………………………………………………② 將上式因式分解得到:(x-y)(x+y)=y(x-y)…………………………………③ 再在等號兩邊同時除以公因式得:x+y=y………………………………………… ④ 已知x=y, 所以 ,2x=y …………………………………………………………………⑤ 因為x為非零的數字,因此可推導出 2=1 ……………………………………………⑥ 學生通過認真閱讀,積極討論,檢查出解題過程中的第4步是錯誤的,并指出了錯誤的原因在于方程兩邊不能除以為零的因式。由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不盲從、不輕信,獨立思考,推翻了荒唐的結論:2=1,這樣的思維過程就體現了思維具有批判性。數學思維的批判性在這風趣的氛圍中得到了培養。

三、利用多項選擇題目,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批判性。

學生往往受思維定勢的影響,或者受到別人提示的影響,解題盲目附和,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這不利于發展思維批判性。只有鼓勵學生積極地獨立思考,對題目解法發表自己的見解,才能發展思維的批判性,從而培養創造性思維。 例、已知關于x的方程(a-2)x-(2a-1)x+a有實數根,那a的值是( )

A、a≥-且a≠2; B、a>-;

C、a≥-; D、非上述答案。

絕大部分學生采取如下解法:

解:原方程有實數根

a-2≠0

=[-(2a-1)]-4·(a-2)·a≥0

解得:a≥-且a≠2

當a≥-且a≠2時,原方程有實數根,故選A

出現上述的錯誤究其原因,便是學生缺乏思維批判性。數學思維的批判性表現在學生對面臨的數學問題能積極獨立思考,善于考慮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從而不斷驗證自己的解題方案,使問題獲得解決。由于學生不善于思考,沒有充分利用題目所給的已知條件,才導致錯誤。經過閱讀、啟發、討論,學生很快就發現了題目在措詞上有兩處值得注意:一是僅僅提“關于的方程”,未點明方程批判性發展的體現。于是,學生明白了正確的解法:

解:①當a-2≠0時,原方程為二次方程,它有兩個實數根,則必須滿足條件,下同上述解法。

②當a=2時,原方程變為:-3x+2=0, 它是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顯然有一個實數根。

綜上,當a≥-時,原方程有實數根,故選C。

多項選擇題題目雖然不大,但涉及內容卻很廣,有很多隱蔽的陷阱,要想選出正確答案,必須用批判性態度去思考,因而,它是發展思維批判性的一條有效途徑。

四、利用多余型開放題目,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

多余型開放題,將題目中的有用條件和無用條件混在一起,產生干擾因素,這就需要在解題時,認真分析條件與問題的關系,充分利用有用條件,舍棄無用條件,學會排除干擾因素,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例:一根繩子長25米,第一次用去8米,第二次用去12米,這根繩子比原來短了多少米?

由于受封閉式解題習慣的影響,學生往往會產生一種凡是題中出現的條件都要用上的思維定勢,不對題目進行認真分析,錯誤地列式為:25-8-12或25-(8+12)。

做題時引導學生畫圖分析,使學生明白:要求這根繩子比原來短了多少米,實際上就是求兩次一共用去多少米,這里25米是與解決問題無關的條件,正確的列式是:8+12。

通過引導分析這類題,可以防止學生濫用題中的條件,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提高學生明辨是非、去偽存真的簽別能力。

五、倡導質疑教師“偶然”的錯誤,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

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表自己的見解,形成“自由爭辯”的學風。學生往往受思維定勢的影響,盲目隨從,這不利于增強思維的批判性。為克服學生的盲從心理,教師有時可故意制造一些錯誤,讓學生去質疑、評價。這種做法對教師來說也許是可笑的想法,但對認知活動過程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自然和寶貴的。由于不盲從、不迷信、有主見、不固執,是一個人良好的自信心的體現。這種獨立人格的形成與思維的批判性的成熟是同步的。正確的質疑是思維的批判性的外在表現。應鼓勵學生多生疑,有疑必質,大膽提出不同的見解,從挑戰教師的“偶然”錯誤開始。因此質疑應作為教學的重要活動形式。使學生在質疑中完善認知結構;在質疑中“學問”,并逐步形成學習能力和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在質疑中學會批評與自我批評,增強糾錯意識,提高糾錯能力;從而使學生逐漸形成既謙虛謹慎,又勇于創新的個性品質。

六、堅持“訂正作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批判性。

數學思維的批判性也表現為具有一種趨向和能力,即自覺地運用各種方法檢驗得到的初步結果,以及對歸納、分析和直接的推理過程進行檢驗后作出適當的調整。因此,堅持“訂正作業”的常規教學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批判性的又一種有效途徑。我在多年數學教學中總結了三種訂正作業的方法:

1、集中訂正。學生作業中若有大面積的錯誤,挑選典型的例子,在課堂上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集體討論,弄明錯誤所在的地方,然后要求訂正在專用的本子里。

2、輔導訂正。學生作業中若個別出現的錯誤,我當堂面輔學生訂正作業,或要求優秀生輔導指定困難生進行作業訂正,這種困難生容易接受,優秀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培養。

3、自身訂正。這里指的是作業中的錯誤,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批判性。

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培養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需要我們在數學中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批判、獨立思考能力。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對學生在數學的表述、論證和計算等方面進行科學訓練,這樣,才能培養和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批判性。

參考資料:

1、《思維發展心理學》朱智賢、林崇德著

2、《中學數學教學縱橫談》胡炯濤、張著

3、《數學樂園——舉一反三》Brian Bolt 著 王榮輝 譯 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4、《教育發展研究》2005第3期

5、《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出版社

篇2

一、明確目的,讓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成為師生雙方的自覺活動

明確目的,對于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都是極為重要的。教師必須在教學活動一開始就告訴學生必須學會批判,學會否定。

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每一屆新生入學后,我的第一堂課的課題就是“懷疑一切”。在第一堂課上我就告訴學生:懷疑、否定與批判是科學進步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是他們自己在今后學習、生活中不斷進步的動力;沒有懷疑,伽利略不可能亞里士多的錯誤;沒有懷疑,馬克思不可能創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體系;沒有懷疑,人們永遠都只見蘋果落地而不知萬有引力;沒有懷疑,也不會誕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只要敢于質疑,大膽探索,人們就可能在前人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明確目的之后,學習就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枯燥乏味的過程,學生的主動性一旦調動起來,思想政治課教學便變得生動起來。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讓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貫穿教學活動始終

從學生實際出發,就是要適應學生認識水平和能力的特點,從學生學習、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人手,結合教材知識,采用靈活、生動的教學手段,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在教學實踐中,我根據學生實際著重在三種情境中加強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與訓練。

一種是對那些公認的已成定論的觀點進行分析。我努力引導學生看到定論之外的更多東西,比如,定論之外這一問題還有哪些觀點,它們的錯誤或缺陷在哪里,定論是否就是真理,它有沒有缺陷或錯誤。

利用已有的定論進行批判性思維的練習,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是隨時可以進行的。教材上講的那些理論、觀點,教師都可以讓學生換個角度想一想:別的觀點為什么不對?對教材上的觀點可不可以有新的理解和解釋?教材上的觀點是不是一定正確?

學生們思想活躍,對新事物很關心,于是,我便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在第二種情境中對未有定論的新事物進行分析、討論。

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訓練應該貫穿于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始終。不管是新課還是復習課教學,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活動,教師都應始終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與訓練滲透進去。

三、讓學生學會兼收并蓄,在寬容的基礎上懷疑與批判

對同一事物,由于觀察者觀察的角度不同、知識結構不同、觀察時所憑借的物質條件不同等多種原因的影響,不同的觀察者觀察和了解到的往往是事物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內容。對事物的觀察和理解越深入,往往伴隨著意見的分歧和思想沖突越明顯,這就是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它要求我們對不同的觀點要有寬容的態度。

篇3

一、重塑語文學習目標,培養學生批判思維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基礎的語言知識,還應對文章主題有個人的觀點,通過多種方式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因此,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備課環節應重塑教學目標,將批判性思維融入其中,結合課文內容和學習目標,明確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具體要求。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多從批判性的角度出發,對學習內容進行重新審視,通過重塑教學目標使其逐步掌握自我構建和自我審視的能力,并借助文章主旨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

比如,在進行《陳太丘與友期》的閱讀教學時,本篇文言文淺顯易懂,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需明確學習重點和難點,告訴學生要學習什么,要注意什么?指導他們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會品味本文簡潔、雋永的語言,以及學會以理解為基礎,用自己的語言對人物進行評論。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掌握文章主題之后,在批判性思維教育方面,教師可引導他們對“陳太丘的朋友在約定時間未到,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沒有禮貌”等問題進行批判性思考,分析“陳太丘朋友”的不講信用和沒有禮貌。之后,教師可讓學生著重分析“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對這一問題也作批判性思考,突出學習內容的開放性,從其它角度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

二、創設良好批判情境,加強質疑心態引導

初中生往往具有較強的向師性和好奇心,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認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為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可通過創設良好的批評情境來實現,加強對他們質疑心理的引導,使其敢于質疑問難和大膽創新。要想讓學生主動質疑,語文教師在閱讀課堂上需“激疑”,通過可以吸引學生的現象或問題調動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產生聯想,在思維認知上產生疑點,他們自然會想辦法主動解決?!凹ひ伞辈粌H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還能夠讓他們在良好的批判情境中學習語文知識,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本篇課文具有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征,主要內容是講解羅布泊消逝的原因,雖然文章語言富有哲理、結構清晰,但是與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關聯不大,難以吸引他們的關注,更是無法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此時,教師為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進一步理解課文深意,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系列環境問題的圖片,諸如: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洞庭湖面積的日益縮小、西北內陸沙漠化現象日益嚴重以及河流污染等,使其批判性地看待環境問題。同時,教師應引領學生質疑:破壞環境會產生什么嚴重后果?人們該怎么做才能避免類似悲劇的出現,在以后的開發中應吸取哪些教訓?通過質疑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三、精心選擇閱讀內容,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應選擇一些具有批評空間的閱讀內容,帶領他們深入研究文本的含義,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究,使其在思維發生碰撞的過程中掌握批判性看待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為此,教師需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和他們一起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表達的思想情感,拓展文章的廣度與深度,不僅可渲染課堂氣氛,還能夠使其充分表達個人見解與看法,最終實現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教學目的,而且還能夠加強對課文主旨的認識,從中獲得感悟和收獲。

篇4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醫學生;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17-0114-03

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與教育理念,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環,成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日益受重視的研究熱點之一。盡管理論界對于批判性思維的內涵有不同的理解,但批判性思維在塑造大學生良好的思維特質與科學精神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還是有著一致的共識。

一、批判性思維的內容與特征

杜威的反省性思維為批判性思維的發展與研究奠定了科學基礎,大量學者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批判性思維的概念與內涵。如批判性思維是“做出自我調節性判斷的思維過程”,[1] “是積極地、成熟地解析、應用、分析、綜合、評估支配信念和行為的那些信息的過程”。[2]這些解釋,主要集中于“比較、分析、反思、評估、判斷、綜合”等詞匯上。因而,可以將批判性思維理解為以質疑為起點的基于有效事實的、合理的分析判斷、綜合評論與反思。批判性思維是人們為決定做什么或相信什么而做出的合理性決策的有效思維活動,它是一種獨立的、創新的思維形式。近年來,我國對于批判性思維的理解逐步成熟化,逐步從偏重批判性思維的知識與技能訓練上,轉移到對批判性思維精神的養成,其中,也內在地包含了心理、態度等情感。

批判性思維的邏輯特征符合“否定之否定”的辯證法規律。首先是合乎理性的質疑。通過對事物的比較分析,提出質疑。事物的發展態勢是呈螺旋式上升趨勢的,在一定的歷史階段上有其合理性和現實性,通過對其合理性存在的分析,找出事物的發展空間,往往需要從提出疑問開始。好的設問可以為批判性思維的發展開啟大門。其次,是辯證的分析與推論。以事實為基礎,對事物加以考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做出合理的推理與論證。最后,是必要的反思。對于理清提出的疑惑,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解釋與論證,達成一種怎樣的結果,之后必須對這一過程、方法與結論進行有效反思,即自我校準,以推動事物進一步向前發展。在擁有批判性思維技巧與技能時,還需要有強烈的敏感性,捕捉可以進行批判性思維活動的敏感點,保持對應用批判性思維的熱情與積極性,反復、長期第將批判性思維內化為一種自然而然的思維品質。醫學生應以充分的熱情、高度的自信以及堅定的獨立自主性來提高自己的醫學知識與技能,用批判反思的態度對待醫學的發展,從而推動醫學生合理的審視醫學理論水平,正確處理醫患關系,成為適用醫學未來發展方向的合格人才。

二、批判性思維在醫學生培養中的重要意義

1.批判性思維培養是創新醫學生教育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

當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科學精神,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恰恰是創新思維培養的必要基礎和重要內涵。醫學教育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應遵循教育的發展規律。醫學教育事業的發展本身就需要有新的活力注入,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醫學教育的發展,不僅有助于沖破傳統醫學教育模式所遭遇的問題瓶頸,也有助于開闊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視野及研究領域。因而,將批判性思維培養納入到各類醫學課程教學之中,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增強醫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有益于為醫學生教育與培養模式提供新的發展平臺。因而,在教育教學改革上突出學生為中心,突出自主學習與研討,實質上創新了醫學教學模式與教育方法。

2.批判性思維培養是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的現實需要

批判性思維可促使學生敢于對所學知識提出疑問,進而由疑問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最終演變成學生創新與發展的動力之源。批判性思維強調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哲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真正關注了學生的思維、情緒變化以及體驗,充分重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自身價值,使學生成為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批判者、研究者和創新者。醫學事業的發展需要源源不斷的新鮮活力,新的醫學理論、醫療技術、醫療方法是推動醫學發展的重要動力,這些都有賴于創新型醫學人才的培養。培養醫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將有助于醫學生形成綜合性的知識思維能力、變傳統的被動學習為分析、判斷、思考,形成醫學生敏銳的洞察力、大膽的想象力、突出的創造力。使其善于發現問題、挑戰傳統醫學權威,反思醫學發展。而且,養成批判性思考的良好習慣和思維技巧,能使醫學生畢生收益。[3]醫學生在學習研討過程中真正發揮自己思維的力量,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也適用了醫學事業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的需要。

3.批判性思維培養是推動醫學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方式

醫學事業的發展需要有外部環境的支持、需要有硬件條件的保障,但最主要的起核心作用的因素在于人。醫學生作為醫學事業發展的基礎隊伍之一,不僅要具備高超的醫療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在學醫的過程中學會如何思考、如何創造、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醫學才能。目前,醫學模式正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化,新醫學模式不僅重視生物因素,也高度重視社會、心理因素對疾病與健康的影響。[4]醫學生本身要養成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而且要關注醫學中各方的相互關系,應具有全局觀念,善于發現推動醫學發展的關鍵因素,也就是說,擁有和應用批判性思維是一種雙向的推動醫學人才全面發展的基本條件。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往往會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的精神狀態,這也將有助于解決醫患矛盾,從關注人的層面適用新的醫學模式要求,從而為醫學事業的健康發展做出努力。

三、醫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實施路徑

我國醫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已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多個醫學院校也在進行教育教學的改革。但是,總體上醫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仍不夠強,依然是醫學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因而,從教學理念與模式、教學評價與教學氛圍等方面進行醫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緊迫性。

1.構建平等的教學文化

培養醫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要秉承“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科學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建批判性思維的學習環境,[5]恰當處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以促進醫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教師在醫學教育中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解惑者,更應當成為幫助醫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指導者與幫助者。教師應當根據批判性思維的要求來開展教學,注重啟發與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自我思考與自我探討,激勵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動質疑、系統分析、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提倡懷疑精神,培養問題意識,形成平等互動交流的教學氛圍。這樣,學生才會有興趣、有信心去獨立分析,大膽假設,最終促成批判性思維的養成。

2.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改變簡單以分數來衡量學生素質和體現教學水平的教學評價體系。更多地將學生的批判思維、創新意識、科研水平納入到教學評價體系中,而且要加大其在整個教學評價體系中的權威比重。應重點關注如何發揮醫學生的醫學潛能,尊重醫學生個體差異,激發醫學生自我學習、評價、判斷與反思能力。與此同時,關注醫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知識、情感態度與心理健康,要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上建立科學的組織體系。醫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僅要停留在專業知識技能領域,在人文素養、精神品質上也應著重關注。醫學生將來不僅要在生理上治療病人,也應當關注社會與心理因素對疾病的作用。因而醫學生本身的情感態度、心理健康品質等,理應成為教學評價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3.創新醫學教育教學模式

醫學教育教學模式是以醫學生為中心、以促進醫學生積極能動創造性的學習模式。醫學生由于其專業屬性,在生理與心理上已經趨于成熟,因而在教學中,教師只要恰當地發揮其指導作用,便可推動醫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養成。有助于培養醫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教學模式主要有:討論式教學方法、PBL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自主探究法,等等。這些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激發醫學生的學習潛能,促使醫學生通過理論探討、實際操作、相互交流,最終成長成才。而且,醫學教育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學生學習醫學的積極性與興趣、提高學生批判質疑、創新能力的培養。

4.重視隱形批判性思維教育

應形成課堂上與課堂外良性互動的良好機制。如前所述,批判性思維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發展的,因而在醫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中要注重無形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在醫學生臨床實踐的過程中,學校以外的社會環境應形成鼓勵學生養成批判性精神的氛圍,著力創造有利于批判性精神形成的良好環境。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應當貫穿于學生學習與生活實踐的各個方面,于點滴中培養醫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與精神。

參考文獻:

[1]朱新枰.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意義與策略[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06,(3).

[2]羅清旭.論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探討[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4).

[3]王小榮等.中醫學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意義及模式探討[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9,(26).

篇5

關鍵詞: 批判性思維 教師 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0-0156-02

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是人類文化素質的載體。而批判性思維已經被列為未來公民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是就我國目前的語文教育發展狀況來看,高中生語文的批判性思維仍然得不到長期的重視。批判性思維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而高中生的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其批判性思維的最佳時期。所以為了迎接時代的考驗,抓緊抓準發展的機遇,積極推進批判性思維早期培養的實踐與理論研究勢在必行。對于從事高中語文教學的教師來說,他們應該自告奮勇地作為探索批判性思維的先鋒人,主動承擔起早期培養中國化模式的歷史使命,但目前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得到廣大人民教師對批判性思維教育的集體響應與支持,促進他們在日常語文教學中適當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

1.批判性思維的意義和內涵

在21世紀的今天,人們往往關注的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智力發展,比如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合作意識等。但是,仍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常常被人們忽略,那就是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眾所周知,信息是當今社會的首要資源,而學好語文是獲得信息的基礎。但隨著信息的不斷增長,我們面對的是龐大的信息體系,若想從眾多的信息中找到對我們有價值的并且在有限的時間中利用上,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有選擇性的獲取信息。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所以我們必須要具有獨立的批判性思維,這樣才有可能不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沒或者被其他人誤導。批判性思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理應貫穿于學生心智發展的各個時期,其中,中小學的語文教育更是激發學生批判性思維意識和培育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當然這離不開教育部門的重視,更需要科研單位、專家學者的不懈探索,同時也離不開學校全體師生的一致關注和協同努力。

語文在教育界中承擔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它不僅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適當的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度,同時使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發揮自己獨特的鑒賞力和感受力。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是語言的內容,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想清楚了的事情才能寫出來,要想將寫的內容有條理就要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所以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礎應該放在培養學生思維上。雖然,批判性思維在國內還未被重視,但是其重要性已經在日常生活中逐漸的顯現出來。而學校、教師也開始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培養。在高中期間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為學生將來進入高等學校乃至更高學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就為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提供了良好的書面材料。

2.培養學生語文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策略

2.1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一直以來,我國高中教育所用的教材都是專家編制后在全國統一投入使用的模本,老師又都是照本宣科地講述教材內容,學生們只可以墨守成規,不可以質疑出新。而學會質疑則正是學會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基礎。教師一定要啟發學生大膽質疑。譬如,在學習《師說》一文時,老師帶領學生讀完文章以后,不要講述教材的固定內容,而應就本文中的觀點,讓同學們去思考"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作者對"師"的定義是否合理,以及在當今社會該如何定位老師的作用。或許剛開始的時候,學生會不敢說,會提不出問題,這沒關系,老師應該誠懇地鼓勵學生,或者先由教師來發問,然后向學生請教,需要時可以與學生一起去收集分析資料、調查、訪問等,與學生共同解決問題,但要重點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老師只起引導的作用。把主動探究的權利還給學生,因為只有自己親身體會,他們才會印象更深刻,他們才可以主動探究中有更多的收獲。

2.2 .創設批判性思維的學習環境。要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方式去學習,首先應該有一個良好的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系。只有師生關系和諧了,課堂氣氛熱烈了,學生的頭腦才有可能被激活,批判性思維的星火才有可能被點燃,學生的見解才能更深入獨到。這就要求老師們在平時課下的時候多與學生交流,在心靈上與學生做朋友,讓學生不再害怕老師。同時也要讓出半個講臺給學生。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唱獨角戲,是"填鴨式"教學,即老師講,學生聽或記,全部課堂都是教師在那里拼命灌輸,學生毫無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更不要說發表自己的見解了。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空出時間,讓出講臺。老師可以提前分配任務給學生,讓學生課下準備,然后在課堂上講出自己的見解。學生通過思考、搜索、探討、發現、講解,自己解決問題,而無需把問題在課堂上"格式化"。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評判者,要允許不同觀點的存在,學生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篇6

1 問題提出

21世紀人才素質培養的核心之一是知識的創新,而知識創新的前提是思維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的基礎則是批判性思維.美國社會學家薩姆納也說,批判性思維是“我們反對錯覺、欺騙、迷信以及誤解我們自己和現實環境的唯一保證”,是“對付生活難題的一個方法”.因此,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完整和創造性的人,批判性思維傾向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目前國外對批判性思維傾向研究較多,國內對批判性思維傾向研究多半在醫學領域,研究對象也大多是大學生,對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研究很少.為了真正了解我國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的現狀,本文以葉玉珠編制的批判性思維傾向測量表為測量工具,采用問卷調研方法,對靖邊縣第三中學575名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調查對象與方法

2.1.1 對象

本研究對陜西省靖邊縣第三中學學生進行抽樣調查.高一、高二、高三分別選取兩個重點班和兩個普通班共計575名學生,發放調查卷575份,分布表如下表1.

2.1.2 調查的工具

批判性思維傾向測試采用由葉玉珠編制的“批判思考意向量表”.量表經由編制者采用“斜交轉軸”與“主軸因素抽取法”,共抽取系統性與分析力、心胸開放、智慧好奇心和整體與反省等4個因素,各因素間的相關系數為0.31~0.60,p

該量表為李特克式6點量表,從“不曾”、“幾乎不曾”、“很少”、“有時候”、“常常”到“總是”,共計20題,中學生完成量表時間約10分鐘.“不曾”、“幾乎不曾”、“很少”、“有時候”、“常常”、“總是”,分別賦值為1分、2分、3分、4分、5分、6分.該調查量表的20個題目,總分在20-120之間,每個題目建議目標分為4分,得分高于90分被認為在批判性思維傾向方面是比較強的,得分高于80分的被認為具有正性批判性思維傾向,高于100分的則被認為是很強的,而總分低于80分則被認為其批判性思維傾向一般.

2.1.3 調查方法

由調查者統一發放問卷至調查對象手中,答完當場收回,高一、高二、高三發放調查卷分別為193份,179份,188份,共575份,收回有效問卷560份,有效率97%.

2.1.4 數據統計方法

應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7.0進行分析.批判性思維傾向得分描述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差異性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3.1 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狀況

調查顯示:高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均分男生89.14分,女生86.90分,均分均高于80分(見表2),說明高中生總體具有正性批判性思維性格,在心胸開放、系統性與分析力、智力與反省、智慧好奇心四個維度的特質上依次減弱,可見男女生在智慧與好奇心這個維度上批判性思維傾向都較弱.

值得注意的是,由表2可見,在智慧與好奇心這個維度男女生有很大的差異,這是因為高中男生相對女生勇于接受新鮮事物,敢于新挑戰,善于改變傳統的思想,這也正是激發批判性思維在智慧與好奇心這個維度的前提.在心胸開放性這個維度上男女生沒太大的差異,說明高中學生的思想開放性是一致的.

3.2 不同性別批判性思維傾向的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在批判性思維傾向各維度上,男女生都存在著差異,尤其在智慧好奇心這個維度差異較大,為了說明高中男女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是否存在明顯的差異,筆者對男女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做了獨立樣本t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到,男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均值(89.15)比女生的(86.89)高,標準差比女生的大,說明高中男生比女生更具有批判性思維傾向.根據檢驗結果進行判斷,雙尾檢驗相伴概率Sig.(雙側)=0.012

3.3 不同班級類型批判性思維傾向的比較

從表4可以看出,普通班的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均值(89.38)比重點班(87.14)高,標準差比重點班小,說明普通班學生比重點班學生具有更強的批判性思維傾向.根據檢驗結果進行判斷,雙尾檢驗相伴概率Sig.(雙側)=0.01

3.4 比較不同年級批判性思維傾向

本研究涉及了三個不同年級組在同一個連續性因變量(批判性思維傾向)方面的比較,符合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條件,考慮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他們之間的批判性思維傾向是否有顯著差異.從表5知,批判性思維傾向均值由低到高分別是高一、高三、高二年級.同時為了研究各年級高中學生之間批判性思維傾向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筆者依次分別對高三與高二,高三與高一、高一與高二學生之間進行了批判性思維傾向獨立樣本t檢驗.從表6知,高二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均值(90.59)比高三(87.30)高,標準差比高三小,說明高二學生比高三學生具有更強的批判性思維傾向.

根據雙尾檢驗相伴概率Sig.(雙側)=0.002

根據雙尾檢驗相伴概率Sig.(雙側)=0.790 >0.05, 說明高三與高一學生之間無明顯差異;從表8知,高二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均值(90.59)比高一(87.01) 高,標準差比高一小,說明高二學生比高一學生具有更強的批判性思維傾向.根據雙尾檢驗相伴概率Sig.(雙側)=0.001

以上結果顯示情況可能與高一學生剛進入高中學習階段,對教學內容、環境等還不太適應,從而影響批判性思維傾向;高三學生由于有了升學壓力,大量的題海戰術,將學生思維囿于一種固定、不容置疑的模式中,從而導致批判性意識缺乏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下降;而高二學生經過一年高中學習,對教學內容、教學環境都很熟悉了,同時升學壓力還沒有完全影響,從而使他們具有了較高的批判性思維傾向.

3.5 不同類別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比較

按照期中考試物理成績,對本次調查對象中三個年級分別取物理成績前27%為優秀生,后27%為后進生,中間部分為中等生,同時對優秀生和后進生做了批判性思維傾向t檢驗,從表9、表10、表11知,雙尾檢驗相伴概率Sig.(雙側)=0.069>0.05、0.091>0.05,說明優秀生與后進生之間批判性思維傾向沒有明顯差異.

可見,傳統課堂教學更多影響到學生考試成績,而對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影響程度不大,這也許是在當今應試教育條件下,老師多采用是“填鴨式”教學,學生對知識只是一味的接受,這樣只會是學生成績有所提高,但批判性思維傾向得不到提高,因此要培養高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在無法改變教育制度條件下還必須從老師自身做起,將培養批判性思維傾向的意識融入自己的腦海中,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當中采取適當有效的措施,不斷加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的培養.

3.6 批判性思維傾向與物理成績的相關性

在了解了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整體情況后,帶著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傾向與物理成績的疑問,調用高中生期中考試物理成績與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總分做了皮爾遜相關性分析,以便弄清楚物理成績與批判性思維傾向之間的關系.

表12數據顯示,高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與期中物理成績之間的皮爾遜相關系數0.0360.05.根據桂詩春、寧春巖(1997)的研究可知,相關系數在0.20或低于0.20的,相關性甚微,關系甚小,可置之不顧.因此,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與期中物理成績相關性甚微,關系甚小,可置之不顧.存在這樣現象的最有可能解釋是目前物理考試題型太注重物理概念、規律的生搬硬套,忽略對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的考查.也就是說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傾向沒有在物理考試題目中得到體現.因此,物理教師需要從深層次上去思考如何考查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讓考試的反撥作用能促進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的培養.

4 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的教學建議

基于對陜北地區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的現狀分析,結合我國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模式,以及當前一些高中學校提出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本研究對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傾向的培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學校要將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作為一種教學策略

當前高中生總體批判性思維傾向不高,特別在智慧好奇心這個維度較弱,這與我國教育對高中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重視程度不夠有關.目前,許多高中學校提出了要重視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但在實施中卻忽視了如何真正的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高中生完全接受應試教育模式,缺少對問題進行自主、獨立的思考,不具備必要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因此,在高中階段培養和開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尤為重要,學校只有將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作為一種教學策略,才能將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落到實處.

(2)教師要將批判性思維傾向訓練融入自己的專業學科中

針對本研究現狀我們不難看到,高中生批判性思維傾向與學生的物理成績無關,這就很好地詮釋了高中教師在平時教學當中沒有很好的將批判性思維傾向訓練融入自己的學科教學中.因此,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關鍵是教師在觀念上要符合批判性思維傾向的要求,結合專業課程的教學特點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將批判性思維傾向訓練融入自己的教學之中,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實施探究式教學,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并提出問題,經過收集信息、資料提出設想、發表見解、引發爭論,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實驗驗證,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從而激發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另外,物理教師也可結合物理學史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傾向,如愛因斯坦正是敢于質疑幾千年來根植在人們頭腦中的絕對時空觀才提出了相對論;盧瑟福也是否定了導師湯姆生的原子“棗糕模型”才創造性的提出了核式結構等等,通過講述物理學史使學生體會到正是因為有了敢于懷疑和挑戰權威、樂于思考的批判精神才會有創新,從而培養學生對否定的樂觀態度和敢于質疑、不斷創新的批判精神.

篇7

關鍵詞:英語泛讀;辯論教學;批判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4-0047-02

一、批判性思維的概念

在不同的情境和文化中,不同的人對批判性思維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所以很難用一句話解釋什么是批判性思維。國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批判性思維作了定義,其代表人物“現代批判性思維傳統”之父約翰?杜威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個體對于任何信念或假設及其所依據的基礎和進一步推導出的結論所進行的積極、持久和周密的思考(Dewey 1909:9)。Robert Ennis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個體以后天的客觀經驗為基礎,為決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進行的客觀合理的、反省性的思維(Ennis 1962:81)。美國特爾斐項目組提出雙維結構理論模型,將批判性思維能力界定為認知能力和情感特質兩個維度。認知能力包括理解、分析、推論、評價、解釋和自我修正等六個部分。情感特質指尋求真理、思想開放、分析能力、系統性、自信心、追根探究和認知成熟等七種性格特征。Richard Paul把元認知模式引入批判性思維研究,他認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個體思維模式,在這個思維模式中思考者熟練地控制思維的內在結構并應用知識標準來評價它們,借此改善自己的思維(理查德 2006:17)。但是現有的對批判性思維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判斷、推理等邏輯層面,較少與語言技能或課程結合起來。20世紀90年代,批判性思維研究在外語或二語教育領域興起。Davidson認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可以定義的、可教的思維方式,雖然某些文化所支持的思考和教育的模式與批判性思維截然不同,然而正是這些文化背景不同的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能力,國家的教育體制更應當鼓勵這方面素質的培養,否則學生將在跨文化交際中很難適應,不能很好地融入國際社會。

二、大學英語泛讀課的教學現狀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課一直是主要科目。傳統的英語教學只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缺乏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較差,多數學生在閱讀中很少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對文本中的信息不加分析、質疑、鑒別和評判就被動接受。這種閱讀教學阻礙了學生批判性思維以及創造性思維的有效發揮,不利于人才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而近20年來,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對大學生思辨能力研究越來越重視,美國政府率先把批判性思維課程與高等教育及學科教學相結合,并從1993年開始將其列為大學教育目標。在國內,1999年,何其莘等在《關于外語專業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培養英語專業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何其莘等,1999:26)。在英語專業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和高等教育的目標高度一致,批判性思維對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筆者以英語專業泛讀教學課堂為例,從辯論教學模式的設計著手,對如何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進行了探索。

三、辯論教學模式設計

(一)辯論教學與批判性思維

Freely(2000)認為辯論是學習和運用批判性思維技能的絕佳方式,這種活動為語言學習者提供了發展自己聽、說、讀、寫等技能的機會。Fukuda(2003)對日本學生所做的研究結果顯示,實驗前只有30.8%的學生表示,在與別人觀點不一致時,他們敢于表達和堅持自己的觀點,而在實驗后,這樣的學生比例上升到56.7%。還有研究表明,參與辯論的學生在批判性思維測試中的得分明顯高于沒有參與辯論訓練的學生。這些對辯論教學的研究表明,辯論對批判性思維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另外,辯論的辯題通常具有較高的爭議性,否則辯論就失去意義了。在辯論過程中,我們會進行大量的交流活動,這種交流可以表現為自己內心的交流(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和與他人的交流(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自己內心的交流是指自己頭腦中正反意見的相互碰撞。而與他人的交流活動則表現為如何做出合理決策,堅持自己的觀點,如何影響別人的決策。

(二)辯論教學設計的步驟

1.介紹辯題,收集論據。Willingham(2007)指出,思維的過程與領域知識是相互交織的,所以在泛讀課中,教師可以結合所學材料選擇一些適合學生水平的、學生感興趣的辯題,然后把辯論任務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通過閱讀書籍、雜志、報紙或通過網絡收集與辯題相關的資料,并做出篩選。在此基礎上對所篩選的論據做出評價,將正反觀點列出。以《英語泛讀教程》第三冊第二單元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教育,教師可以根據這一主題提出很多辯題,比如:①文憑能夠代表知識水平/文憑不能夠代表知識水平;②在校大學生積累知識更重要/在校大學生塑造人格更重要;③送子女進名校利大于弊/送子女進名校弊大于利。這些辯論命題都是與現實環境有關的,這種基于真實情境的辯論命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機。教師也可以以頭腦風暴的方式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命題,了解學生感興趣的命題是什么,命題確定后就可以讓學生去收集相關的論據了。

2.分組討論、分析論據。在這一步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自由表達對所選辯題的觀點,然后討論和預測別人可能提出的不同觀點和論據。這一過程可以加強小組成員的相互合作,教會學生如何通過合作來提升批判性思維。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對所收集資料的理解、解釋、分析、評價和邏輯推理的能力。

3.正反方辯論。討論完后,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然后讓正方一辯介紹辯題,介紹要準確清楚,尤其是對某些概念的定義和解釋。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決定了辯論的主題是什么,可以把主題限定在一定范圍內,避免漫無邊際。接下來,辯論學生可以依次通過先前收集的論據陳述自己的觀點并反駁對方的觀點。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專注傾聽和敏捷應對的能力,在運用語言技能的同時,思維的嚴密性得到了提升,長時間的訓練可以逐步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

4.教師和學生對辯論活動的評價。辯論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對正反方辯手的觀點做出總結,并對辯手的表現做出反饋和評價,這樣學生可以清楚地知道他們哪些方面表現出色、哪些方面還有不足、需要改進和提高哪些方面。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討論分析哪方的觀點更具有說服力,并且讓學生自由表達他們對本次辯論活動的想法,并對其他辯友的表現做出客觀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之間的評價可以讓教師更深刻、準確地了解學生在哪些方面有進步、哪些方面還有欠缺,對他們的學習需求加以分析,更好地制訂以后的教學計劃。對學生來講,通過對自身和其他辯友的評價可以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更新知識的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創新能力。

5.學生寫書面總結。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書面的形式總結一下對所討論辯題的觀點,他們對這個辯題所得出的結論是什么,最后的觀點是什么。在以上幾個環節中,學生聽、讀、說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在這一環節中,通過寫作總結,他們的寫作能力也得到了培養??梢姡@種辯論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技能,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四、結語

把辯論教學模式融入英語專業泛讀課堂,使泛讀課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為學生創造了大量學習語言使用目的語的機會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機會。學生在完成辯論任務的過程中通過閱讀篩選論據不僅增加了閱讀信息的輸入量,更提高了分析、評價、運用、自我調整的能力,有利于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John Dewey.Moral Principles in Education[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09:9.

[2]Ennis,Robert.A Concept of Critical Thinking[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62,(1):81-111.

[3]Freely,A.J.,&Steinberg,D.L.Argumentation and Debate:Critical Thinking for Reasoned Decision Making[M].Stamford:Wadsworth,2000.

[4]Willingham,D.T.Critical Thinking:Why Is It So Hard To Teach?American Educator,2007.

[5]何其莘,殷桐生,黃源生,劉海平.關于外語專業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24-28.

[6]韓少杰,王小英.英語專業精讀教學與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外語教學,2009.

篇8

關鍵詞:批判性閱讀;批判性思維;核心素養

2014年3月,《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 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指出: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具體到語文學科,專家討論稿中擬定其核心素養是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包括積累與語感、整合與語理、交流與語境;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包括直覺與靈感、聯想與想象、實證與推理、批判與發現;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包括體驗與感悟、欣賞與評價、表現與創新;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包括意識與態度、選擇與繼承、包容與借鑒、關注與參與。其中不管是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還是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都需要批判分析的能力。而批判性閱讀被認為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途徑,被動吸收的閱讀只能培養出“人形鶴踏”和“兩腳書櫥”,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個人見解,“思辨缺席”,不是信息社會所需要的具有思考力和批判力的公民?;诖?,筆者倡導批判性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從而實現提升核心素養的目標。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維

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1910年在《我們怎樣思考》一書中首次提出批判性思維概念。亞歷克?費舍爾和邁克爾?斯克里芬他們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對觀察、交流、信息、論證的有技巧的和主動的闡釋和評價” [1]。國內外學者不盡相同,總的來說,批判性思維體現了把一切置于理性范疇內加以檢省和評判的意識和能力,是一種通過理解、質疑、邏輯地考察論據和論證的合理性從而決定應當相信什么或不信什么的思維。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培養學生不盲從權威,不迷信書本,敢于標新立異,隨機應變,不圃于傳統思維定勢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呢?為此,平時的課堂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批判性閱讀則是批判性思維的重要發展途徑和實施媒介。

二、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

雖然新課程一直主張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中心。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閱讀課堂還是教師講得多,學生多數情況下是被教師牽著走,為了課堂的順利進展,很多教師死扣課堂的每一個環節,扼殺每一個“節外生枝”的機會,學生只能按照教師設計的思路走,沒有學生獨立閱讀與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導致課堂缺乏生機,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

蘇格拉底說過“未經審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一切知識都來自疑問”。筆者希望通過批判性閱讀教學,引導學生質疑文本,養成批判性閱讀的習慣,培養批判性思維。因為質疑是認識變得主動、思考走向深入、思維趨于嚴謹的重要前提,是鍛煉表達、凝練思想、碰撞觀點、提升認識的重要途徑。學會質疑,是批判性思維的第一步。[2]如何質疑,質疑什么,下面就三個方面來談談。

(一)借“題”發揮

標題就好比文章的題眼,從標題中不僅能揣測作者的寫作意圖,也能預測文章的主題和大致框架,還能獲得更多文本隱含的信息,如作者的情感態度等。因此,在處理閱讀文本時,教師應當巧于借題發揮,利用標題培養批判性思維。

如在教學《聽聽那冷雨》時,圍繞標題設置問題:“聽聽那冷雨”中的“那”能否換成“這”?請說說你的理解。學生議論紛紛,有如下見解:1、因為本文創作于1974年的臺灣,這時他已經離開大陸25年了,站在此岸此時,追憶彼岸彼時,自然要用“那”。該生結合了創作的背景來解讀。2、“那”指遠隔海峽的那片遙遠古老的大陸,既有地域的遙遠,又含時間的遙遠?!斑@”字無法涵蓋雙層含義。該生從地域角度去解讀。3、認為文本是在回憶一個人一生的記憶,是經歷漫長的漂泊后的生命體驗。該生結合他的人生經歷,從時間的角度去解讀。4、認為文本還包含對大陸故土的懷念,對古老文化執著的熱愛,茫然無望的惆悵。該生從文化背景的角度去解讀。雖是一字之差,但是這個“那”字卻將余光中先生一生的情愫修養都融了進去。通過更換標題,帶動學生充分閱讀文本并積極思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維。

又如在教學《最后一片常春藤葉》時,讓學生重新設計標題。有人認為文本主要圍繞瓊珊,由絕望到重新產生希望,因此取名為《瓊珊》;有人認為是因為貝爾曼這位老藝術家冒者生命危險畫了最后一片葉子,才拯救了瓊珊的生命,他才是文本的主要人物,所以取名為《貝爾曼》;有人認為貝爾曼還不足以體現他的偉大,所以取名為《偉大的藝術家》,更能體現作者的情感;有人認為用《最后一片葉子》既能起到貫穿全文的作用,又有象征意義,同時又能體現貝爾曼的偉大無私?!缓笞屗麄兣c原標題進行對比賞析。對標題的重設必然是建立在對教學內容的高度概括和提取的基礎上的。通過引導學生更換標題、對比賞析標題,有利于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深入領會與把握,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審美與創造素養。

恰當地對文本標題進行解讀與處理,有利于學生理解文本的內容與結構,讓學生參與標題的解讀能激發學生參與自主性閱讀的激情和欲望,并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二)借他山之石評人

圓形人物的性格比較豐滿、復雜、立體感強。這種人物往往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性格軸心,同時又呈現出不同的性格側面個性格層次,這些不同的性格側面和性格層次相互交錯融合,構成一個獨立自足、氣象萬千的“世界”。介于人物的這種復雜性,筆者引進他人的評價進行對比賞析。

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司馬遷贊美藺相如 “名重太山,其處智勇”。但是南開大學教授徐江先生寫道:藺相如似乎的確也不辱使命,但是藺相如的“完璧歸趙”是一種十分令人后怕的事情,是一次失敗的外交活動,你怎么看?這樣截然不同的評價,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課堂上,學生分成了兩派,雙方進行激烈的辯論,各執一辭。在辯論中,學生慢慢認識到,都在某一點上道出了藺相如的人格特質和歷史價值。以批判性思維的眼光看,他們可能都有其合理之處。只不過他們各自的立足點是不一樣的。司馬遷贊美藺相如,更多的是站在自我實現的角度,“完璧歸趙”之后他受到趙王的信任和提拔;而徐江先生的貶低,則更多的站在國家和集團利益的角度,認為藺相如的行為是一種冒險,倘若真的激怒了秦王,不僅趙有滅亡之虞,趙王也會因此而背上因小失大、喪志的千古罵名。

面對不同的甚至尖銳對立的態度和觀點,我們不能和稀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結果都沒理。批判性思維的一個追求,就是盡可能吸納各方合理的地方,在事實、邏輯和情理的相互駁難中,形成一個相對公正和合理的理解。此時,我們可以追問,為什么藺相如那么冒失,卻能僥幸脫身,而且“完璧歸趙”了呢?恐怕真正的冒失鬼是做不到的吧?顯然,藺相如敢那樣大膽走鋼絲,就是瞅準了秦王的這點心思。這就是智慧,這就是戰略眼光。這樣的理解,也糾正了徐江先生的某些偏頗。原來藺相如是個有戰略眼光的人,也是個有智謀、有情義、有原則的人。

在賞析人物方面,教師可以引進名家評析進行對比賞析,在爭辯中,雙方合理質疑,理性求證,既養成思辯的能力,又包容異端,達成共識,有利提升語言運用素養、思維提升素養、審美鑒賞素養。

(三)解讀多元主題

文學作品所反映的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謂“文章為合事而著,歌詩為合時而作”。語文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提出“注意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保?)倡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多元解讀,顛覆了一元解讀方式對師生思想的禁錮。但是,也不能走極端,為了多元解讀而割裂文本內在的有機聯系,斷章取義。

如:小組合作探究《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主旨。有人說是消極逃避和反抗,有人說是對獨立人格的堅持,有人說是基于江南情結的思鄉主題,有人說是渴望倫理范疇上的自由,有人說是強調了個體的欲望。各種解讀如花綻放,各組同學都能找出相關的文本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思維慢慢擴散,由政治角度到文化背景。但是最后一組同學強調文中用女性美如“剛出浴的美人”來比喻荷塘月色就隱含了作者的內心,蓮花或者采蓮就是對美人、愛情以及男歡女愛的隱喻。這組同學的解讀立刻引來他組同學的反駁,認為蓮花意象在傳統文化中不僅象征著美人、愛情,還象征高潔人格、佛心佛性、祥瑞等等,更何況采蓮意象也只不過是在對歷史文化的回顧中出現,因此,不能據此就判斷是個體欲望說。這組觀點明顯是割裂文本本身,也是對歷史文化選擇性的斷章取義,不利于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培養。

這類主題型問題的設置,既要求學生整和文本,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素養,又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在傾聽中學會對同伴的觀點適時提出自己的異議,增強批判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依據學科核心素養打造批判式閱讀課堂,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擅于突破原有的思維定式,在教學實踐中融入一系列可操作性較強的新教育手段,使學生在思維方面具備一定的創新性、批判性,敢于對那些不自覺的假設和理所當然的定論說不,使學生具備學科核心素養,最終發展成創新能力極強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曾令團.橫看成嶺側成峰――文本多元解讀的探索[J].中學語文教學,2006,(5)

[2]徐 飛.會質疑 有理由 講邏輯* ―――略論語文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5(5)

篇9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經濟學教學;教學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78 文章編號:1672-3309(2013)08-173-03

一、批判性思維的涵義及特征

在我國批判性思維教學的探討能引起全社會廣泛的關注,主要源于“錢學森之問”(2005年總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時),錢學森談到中國教育時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么中國教育培養不出杰出的人才”。據說溫總理帶著這個問題請教了國內六所最著名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為此,中國教育模式引起全社會的熱議。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教育模式,美國批判性思維教學模式自然值得關注。這是因為美國對批判性思維教學模式進行了長期的探討,并且有比較系統的理論。其次,美國教育實踐也培養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美國的人才具有多元化,不僅科技人才輩出,這導致美國的科技創新和科技水平居全世界前列,美國還能培養出像比爾·蓋茨、喬布斯和扎克伯格企業精英。

批判性思維最初源于蘇格拉底的探究性質疑,而現代批判性思維則來自杜威的反省性思維。目前的批判性思維主要來自90年代的美國。在1991年,Huffman提出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框架。在這一框架中,包含情感、認知和行為三個要素。其中情感是基礎,認知是條件,行動是關鍵。只有對不同見解持歡迎態度,才有可能對不同見解進一步進行批判性的分析,然后才可能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批判性的思維不同于逆反思維,它是包括所有的對原有結論的質疑,可以同意,也可以反對,可以部分同意,即便是同意也可以不同的理由,或者是補充完善。逆反思維只是批判性思維其中一種情形。批判性思維當然也不同于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只強調思維的緯度具有多維性,至于思維廣度和深度就不考慮。發散性思維比起逆反性思維要先進一些,逆反性思維只具有一維性,顯得比較單薄,而發散性思維具有多維性,自然更加豐滿和成熟。

但這都不是批判性思維,按照90年代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將批判性思維人格傾向分為尋求真理性、思想開放性、分析性、系統性、自信性、好奇性和成熟性7個維度。逆反思維只能體現這7個維度的一至兩個方面。如逆反思維可能只是體現思想的開放性,發散思維可能既體現思想的開放性,又能一定程度體現成熟性,但很難體現其它屬性和維度,如系統性和分析性,這多元的思維之間是否能形成完整的思維體系,彼此之間是否具有邏輯性,理論證據之間是否能夠互相印證和說明。

為此,Ruggiero則更直觀地指出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人能夠質疑權威,拒絕縱,并且能夠不欺騙自己,并且克服困惑提出問題,最后能夠花時間想出很多主意,把結論建立在證據上和學術上保持獨立的特征。

二、合作學習法和案例教學法批判性思維教學方法

要確定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學方法,首先必須弄清楚在批判性思維教學中主要解決哪些問題。一般來說批判性思維教學中主要解決事情是怎樣的,事情為什么是這樣,事情怎么就這樣,事情會變成怎樣,事情為什么由這樣變成那樣,事情怎樣能從這樣變成那樣,把這些事情和別的事情聯合起來看會怎么樣,我們應該怎么做等八類問題。根據這些問題我們可以設計出一些相應的教學方法。Curtis Jay Bonk和.Stevenson Smith提出了匿名小組法、總結法、基于案例的推理法等11種具體教學方法。下面主要介紹合作學習法和案例教學法兩種主要的教學方法,然后分析實施效果。

(一)合作學習法

合作式學習模式是批判性思維教學主要方法。合作式學習模式是讓學生以小組方式完成任務。小組成員分工獨立完成各自的任務,小組在分工之前、布置任務之時,小組成員之間必須討論,任務應該怎么分配,各成員任務之間能夠互相銜接,形成一個主題,這體現任務之間的系統性。小組內部必須進行辯論,通過辯論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在辯論的過程中各小組成員的思想進行了相互的批判,通過批判正確的觀點得到保留,錯誤的思想得到了糾正。這些都能體現出批判性思維的特點和不同緯度。

畢竟一個人的思維有限,能考慮到的問題也有限,如果能在小組成員之間討論,大家可以群策群力,拾遺補漏,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的緯度把問題補充完善,這樣能夠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使得答案更具有系統性和分析性。在一個比較和平友好的環境下,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辯論,更有助于激發思維,特別是對于非結構性問題的討論。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是要體現分工合作的精神,防止只分工不合作,或只合作不分工的情形出現。只分工不合作,就是小組成員之間領到的任務之后,各自獨立完成,彼此之間不溝通,這樣思想沒有對抗,達不到批判的目的,也就無法形成系統的思想。最后小組的報告變成各個成員思想的拼接,無法形成整體。

另一種情況是只合作不分工,所有的事情只讓組長、或者某個學習好的學生,或者所謂的“學霸”完成,其余的同學不參與,只是在小組活動里面搭便車,吃大鍋飯,這樣自然也達不到合作的目的,合作學習變成一家學習,這樣即便是最優秀的人才,其思維也難免單一,缺乏更多的緯度,更主要是沒有對抗、沒有辯論,思想很難出現火花,也自然達不到批判性思維形成的效果。

為了做到這點,老師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加強組織,要制定規則,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避免搭便車的現象出現。在小組演示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安排更多的時間讓每位成員都能夠展示自己,通過展示讓老師了解到每個學生的努力和貢獻程度。對于合作學習成績的評定,老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貢獻度打分,一定要有明確的區分度,要能夠獎優罰劣,通過制度設計凸顯合作學習的優勢。

此外,要確保過程控制,通過小組討論提綱和小組討論會議記錄,以及小組內部答辯等方式了解小組成員的參與情況,只有這樣合作學習的好處才能夠落到實處。

(二)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目前成為經濟學尤其是商科類學科主要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目前也逐漸成為培養批判性思維主要的教學方法。這是因為案例教學沒有標準的答案,有助于思想的開放性,只要你言之有理,能夠自圓其說就行。案例分析過程非常注重分析性和系統性。這些都符合批判性思維的特征。所以案例教學天然就成為批判性思維教學主要的方法之一。

但由于案例復雜程度不一,對于培養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主要教學方法來說,選擇合適的案例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Kurfiss的觀點,重點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中哪一要素應根據學生目前所處的智力發展階段來選擇(Paul Kimmel,1995)。前面根據huffman的觀點,批判性思維框架包括三個不同的思維能力,較低級的情感能力,相對高級的認知能力和最高級的行為能力。有根據Kurfiss的觀點,當學生的智力發展還處于較低水平時,應重點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中的情感能力。在學生進入較高智力發展階段時再重點培養較為復雜的認知及行為方面的能力。因此,對于低年級大學生,我們應該選取相對簡單、具有相對明確的信息和要求的案例。這一階段的案例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觀點,應放在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

對于高年級學生所使用的案例相對復雜,最好使用綜合案例。即一個案例里面包含著多種不同的方案和觀點,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在復雜的環境和背景下,分辨是非,進行合理的決策,并且對自己的方案進行評估和選擇,并能夠用充足的證據來支撐自己的決策。這有助于發展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

為了讓案例教學更加鮮活和生動形象,可以采用“六領思考帽”角色思維方法,讓學生在案例討論過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六領思考帽”代表六個不同情緒的角色,藍色為總控制,紅色為直覺,白色為客觀,綠色為創造,黃色為正面思想,黑色為負面思想?!傲I思考帽”對于低年級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比較一致,因為“六領思考帽”代表六種不同的情感,實際上是六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對于培養多維思維是有好處的。六個不同的人,六個不同的顏色,同學們都比較容易接受,所以有助于培養容納不同的觀點和建議的情感基礎。

對于高年級同學來說光有平行的思維還是不夠的,光有情感還不行,還必須要有認知和行動。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再在案例中引入角色仿真實驗。根據現實需要,或者結論的需要,可以設計各種仿真情節,讓高年級學生參與其中并扮演各種角色,相互討論分析,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當學生融入這個仿真實驗,自然會形成學生批判思維能力。

案例成績評定應該和批判性思維的發展階段相一致,要根據發展階段的需要,制定不同的評分標準,低年級注重評價觀點的多元性和差異性,高年級則需評價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決策能力。

三、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的主要教學方法的實施和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選取了合作學習和案例教學兩個主要的教學方法進行試驗。我們在教研室選取兩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分別選取微觀經濟學第七章市場特征和第八章寡頭壟斷市場兩章內容,前者使用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后者使用案例教學方法。在市場特征部分,全班分成四個大組,每組代表一個市場模型,每個大組至少又分成四個小組代表一個市場特征。這樣組內有分工和合作,組與組之間也有對抗和合作,四個小組比較的都是市場特征的四個方面,廠商的數量、對價格的控制程度、產品的差異程度和進入和退出的難易程度。但不同市場細微的差別是如何體現的,如完全競爭市場和壟斷競爭市場的廠商數量都是很多,這個多如何區別,小組和小組之間必然出現爭論,通過爭論組與組之間獲得共識,實現組與組之間的合作。組內的合作是通過競爭性和壟斷性是如何體現的進行的,競爭性怎么向壟斷性過渡和演變,或者相反,這可以通過組與組之間的合作來完成。此外,關于價格的差異性,在壟斷競爭廠商、寡頭壟斷廠商和完全壟斷廠商之間有何不同,他們各自通過什么方式去控制價格的,這些問題的解決也可以通過組與組之間的合作來完成。

通過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參與度,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講解少了,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開心,效果還比較明顯。

再看案例教學方法,我們選取了90年代的我們彩電業的三寡頭創維、康佳和TCL的價格戰,事先讓學生自己去了解90年代彩電價格戰的背景和價格戰的幾個主要案例,通過分析三大寡頭的價格策略,實際上是可以用占優策略均衡的囚徒困境博弈得到解釋,價格戰實際上是個人的理性導致的集體的非理性。由于各小組成員在案例中充當了不同的角色,所有能夠切身體會決策的短暫合作的必要性和長期對抗的必然性。這樣對于寡頭市場和博弈論知識有較感性的認識和理性的理解。學習氛圍比較熱烈,達到了批判性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鐘啟權.批判性思維及其教學[J].全球教育展望,2002,(01).

[2]何志波.高校專業教學中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航海教育研究,2011,(04) .

[3]劉國武、陳少華、賈銀芳.會計教學中批判性思維教學法運用策略分析[J].會計研究,2005,(12) .

[4]楊麗萍.基于批判性思維能力案例教學方法研究[J].財會通訊,2012,(01) .

篇10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 初中英語閱讀 技能

一、批判性思維概述

批判性思維最早起源于哲學,歷史上哲學家們并沒有提出批判性思維這一術語,在20世紀80年代,國外的學者們對批判性思維進行了界定,其中最著名的有Paul和Elder提出的三元結構模型,以及Facione提出的雙維結構模型,這些定義的提出對后來我國研究批判性思維提供了導向。我國對批判性思維的研究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對國外著作的議介,進入21世紀,國內的批判性思維研究學者增加,到現在已逐步形成了正式的研究隊伍和機構,例如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的文秋芳團隊等。但是我國對批判性思維的研究僅限于理論的階段,缺乏實踐的探索和檢驗,目前在批判性思維的研究領域中,對大學和高中的研究較多,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卻缺乏相關的研究和探索。

二、英語閱讀的重要性

國家教育部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 的教學目的強調:義務教育結束時,學生應能從口頭和書面材料中獲取所需信息。并且能夠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見,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必要性日益突出。在我國當下的教育現狀中,傳統教育模式仍然鉗制著當下學生的思維模式――被動的吸收和接受老師及課本所傳授的知識,鮮有學生能夠真正的運用自己的思維對知識進行創造性的吸收和學習。因此尋求高效的,辯證的,綜合的英語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獲取有效閱讀信息的能力,成為每一個英語教師需要切實考慮的問題。

三、批判性思維的分項技能對提高英語閱讀的重要性

我國著名的邏輯學博士楊武金認為:批判性思維能力包括對各種信息的理解,識別,分析,綜合,比較,判斷等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的界定最早出現在國外――由Ennis、特爾斐和Paul為主導的,掀起了對批判性思維分項能力的界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文秋芳教授在對國外三種分項能力的分析基礎上,并借鑒國內林崇德教授三棱結構模型,提出了思辨能力層級理論模型,在該層級理論模型中界定了三項核心技能,分析、推理和評價技能,批判性思維的分項技能可以較全面的體現批判性思維在人思維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英語閱讀中的批判性思維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訓練學生的高級思維,幫助學生快速、準確的提取所需信息。筆者以文秋芳教授思辨能力層級理論模型為例(2008),來具體說明各技能對培養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介于初中生思維層次發展較低,因此筆者在此對其分項技能做了適當刪減。

1.初中階段,在批判性思維的分析技能中,歸納、識別、比較、區分等技能有助于初中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快速提取所需信息信息,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找出段落中心句,此項技能的提升可以為學生省去盲目瀏覽全文所耗費的時間,并能在類似于Open Question中整合所需信息。

2.推理技能是文秋芳闡述的另一個思辨技能,主要包括:質疑、假設、闡述、論證等。在初中英語閱讀中指運用邏輯分析,為一種結論提供支持,在英語閱讀中,常常體現在根據上下文推理猜測詞義,或則推斷主旨大意等,推理技能有助于學生敢于面對權威提出自己的觀點,也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批判性的吸收知識,不再把自己的思維局限于單純的吸收課本知識。

3.評價技能是指對假定論證過程結論等的評判技能,即回過頭審視批判性思維的過程,進一步檢查其思維的正確與否,在初中英語閱讀中主要體現在對所得信息的思維論證,檢查其正確性和科學性。

四、總結

盡管批判性思維的分項技能較全面的拆析了批判性思維的各個技能的表現方式,以及他們具體的體現,但是我們在使用時要注意,批判性思維的分項技能并不是獨立使用的,在進行閱讀時,我們可能需要同時使用若干個技能進行綜合的分析和判斷,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深入了解文章主旨,在剖析文章的基礎上,面對英語閱讀的各種題型時,才能夠使我們思維清晰,精準的找到答案,少走彎路,因此,批判性思維對英Z閱讀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

參考文獻:

[1]黃芳.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方式實踐探索[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