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傳承非遺文化范文

時間:2023-12-06 17:52: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如何傳承非遺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如何傳承非遺文化

篇1

【關鍵詞】生態 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 開發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化生態,是人類文化與其產生、發展的自然環境、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科學技術以及經濟體制等環境因素綜合作用、共同組成的生態系統。相比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外在進行保護和開發,從生態重建的角度著重保護其賴以生存的社會人文環境更為重要。用發展的眼光重構適合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展的文化生態系統,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方針政策,維護其穩定、平衡,是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中尤需解決的重點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面臨的生態危機

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田野考察可以發現,古老技藝的傳承十分艱難。以河南朱仙鎮木板年畫為例,開封木版年畫藝術館館長任鶴林先生曾說,一些年畫作坊為了追求商業利潤,盲目進行翻刻印刷、粗制濫造。藝術的傳承絕不是對形式的模擬,而是要認真挖掘傳統藝術中最本真的價值,尋找能夠承載現代文明的藝術能量。目前來看,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和傳承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是內耗性傳承。傳承人為了追求更多經濟利潤,往往會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資本極力轉化為經濟資本。為了經濟利益,各家老店甚至各持一家,互相詆毀,爭搶“老字號”,導致內耗嚴重。

二是變異性傳承。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者、利益者、守護者,既是被保護的對象,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者。我們應該尊重傳承人的基本現實訴求,保障他們的現實利益,避免傳承變異的情況發生。

三是破壞性傳承。破壞性傳承往往表現為被動的破壞,例如由于過度開挖導致原材料供應不足,或者是因為城市化發展導致原材料難尋。原材料的運用決定了文化遺產的形態面貌和質地品格,也決定了其藝術形式的特性、價值、地位,在漫長的傳承和發展的過程中,文化遺產的藝術形式與原材料之間建立了休戚與共、唇齒相依的聯系。失去了相應的天然原材料,也就意味著確立自身、表現自身、延續自身的客觀本質的喪失。所以說,天然原材料一旦枯竭,任何代替品都無法逆轉和挽救相關傳統手工藝的消亡。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態重構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承要求我們必須從本源出發,在生態重構的視角下進行科學保護,將非物質文化放到整個文化環境中去考量,并力求在不傷及藝術精髓的基礎上,融合現代審美觀、喚起文化認同感,并使之成為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建設。

第一,要培養和細化專業人才團隊。專業人才應該由專業學者、專業藝術創作者、傳承人組成,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導者。專業學科的建立,專業人才的培養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系架構的細化,區域文化課題的周密分工,文化遺產的調查、認定和搶救,國際平臺的平等交流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大部分傳承人已經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必須與時俱進、有所變革。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專業素養,他們的努力往往無法獲得理想效果。因此,在高校藝術教育中設立民俗藝術學研究專業,對于傳統文化傳承和高校專業改革都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要完善保護規制。政策法規的制定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傳承的保障。2011年6月1日,我國正式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隨后各省市也出臺了相關條例。但是保護條例仍比較籠統,缺乏對具體門類詳實的保護措施和實施辦法。近年來,我國對非物質文化的宣傳力度有所增加,不少傳承人甚至一年都有半年的時間外出表演、宣傳。但更長遠、實質性的扶持卻微乎其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關法規的制定是一個持續系統的過程,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在實踐運行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調整。相關部門應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不同類型、不同地域習俗、不同歷史文化背景等特征,制定更為細致可行的地方政策,將保護落到實處。

第三,要搞好區域文化建設。區域文化建設不是狹隘的維護或者保持鄉土文化的原樣,而是要發掘那些被遮蔽的鄉土文化生存智慧,以構建體現“天人和諧,文明共生”的生態文明。我們應該借助人類學等學科的方法,將我國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放到國內和國際環境中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從細微之處挖掘民間鄉土文化中蘊含的現代價值。

第四,要完善生態博物館、民俗資料館、民俗文化生態區等設施。生態博物館是各國文化遺產研究、人類學研究學者不斷探索總結出的一個有效、合理的文化傳承的辦法,這種方式也逐漸被各國接受和推廣。生態博物館有傳統博物館所不具備的傳播優勢,對于傳播生動的、變化的、多層次的非物質文化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已經陸續在貴州省、廣西省、云南省、等省份建立了16個民族生態博物館,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大輿論支持和政策傾斜,同時,聯合國內外專家學者,經過嚴謹的組織、考察、策劃,推動建成有地域特色的生態博物館、民俗文化生態區等設施、場所,拓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空間。

第五,建立或者鼓勵發展專業的決策咨詢機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在保護與開發的過程中,任何違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規律的操作都將帶來嚴重的損害。建立專業咨詢機制,減少政府干預,避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限制性、破壞性的保護。

第六,制訂創意文化產業與傳統文化結合的品牌戰略計劃。培育創意文化品牌可以在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達到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制訂創意文化產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的品牌戰略目標,應該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為指導思想,堅持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創意文化產業開發并重,著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高品質、高品位的藝術品牌,發揮產業聯動和區域經濟的互動作用,拓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鏈,打開多渠道經營模式,逐步實現規?;洜I,并促進非物質文化相關文化產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

同時,還要結合當代人的審美觀念制訂品牌戰略方針。從現代人的主體立場出發,關注當下,結合當代人的審美心理感受,創作出既有較高藝術價值、符合人類總體價值取向的審美趣味與價值內涵,又能體現文化異質性的,真正具有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的作品。

第七,要強化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國際間的非物質文化交流對保護世界人類文化生態的完整以及我國文化安全,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推廣中華文化,開展雙邊文化合作,在國際舞臺上樹立文化大國的形象,獲得國際社會的贊賞與肯定。然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我們與國外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廣度都遠遠不夠。我們應該積極爭取有深度的國際間合作,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藝術理論家和文化遺產研究學者幾方面共同展開國際間交流,推廣中國非物質文化。借國際學者先進的研究理念和專業技術,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更深入、更廣泛的研究、創新、傳習、推廣做努力。

生態重構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需要我們不斷審視傳統藝術在新語境下的變化。結合產業化的發展方式,尋求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環境下的傳播方式,在堅守傳統藝術本質的基礎上,運用國際化語言進一步展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跨文化的藝術魅力。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①周若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手工藝資源保護》,《美術觀察》,2007年第11期。

篇2

一、研究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被譽為“人類精神的家園”,是一種容易隨時代變遷而被湮沒的文化記憶。非遺的無形性使得它的傳播需要借助于物化的載體,即空間載體、物質載體、人員載體。尋求合適平臺,激發大眾參與,對非遺的傳播十分重要。城市游憩商業區(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縮寫為RBD)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空間形態之一,在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快速發展的今天,RBD面臨著文化特色不突出,滿足不了游憩者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困境。那么將非遺文化引入游憩商業區,實現二者的互動發展,就有可能促進文化與經濟的雙贏,保護與開發的共生。

民眾既是非遺的創造者,又是非遺文化的傳承者,所以在非遺的保護中應該居于主體地位。民眾的文化自省、自覺并主動地參與到保護行動中,對于非遺保護效果影響極大。所以,在將非遺引入游憩商業區中,需要調動所涉及的利益相關者的作用,維護他們的利益,并激發游憩者和非遺傳承人共同的作用,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推動RBD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

二、理論基礎

“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一詞最早由斯坦福大學的學者提出,該理論最初應用于公司治理。1984年Freeman給“利益相關者”下的定義為人們廣泛接受:“利益相關者是指那些能影響企業目標的實現或被企業目標的實現所影響的個人或群體”。在這個定義中Freeman強調企業與個體或群體間“影響”的雙向性。利益相關者理論是對傳統企業“股東至上”邏輯的反叛。

利益相關者包括企業的股東、債權人、雇員、消費者、供應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門、本地居民、本地社區、媒體、環保主義等的壓力集團,這些利益相關者與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密切相關,他們有的分擔了企業的經營風險,有的為企業的經營活動付出了代價,有的對企業進行監督和制約,企業的經營決策必須要考慮他們的利益或接受他們的約束。利益相關者理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引入旅游研究領域。

在本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游憩商業區活動發展中,涉及的利益相關者既包括商業經營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還包括游憩者。因而為了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在RBD更好的傳播,需要照顧到相關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并發揮他們的主體參與作用.

三、實現路徑

(一)提升傳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對非遺的解說能力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就明確強調:“要努力確保創造、保養和承傳這種遺產的群體、團體,有時是個人的最大限度的參與,并吸收他們積極地參與有關的管理”。在游憩商業區內的傳承者,既包括國家認定的傳承人,還包括RBD內專業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手工藝品體驗館的工藝師,非遺商品店的商戶,非遺飲食的制作者等。文化自信是指我們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對自身文化發展的堅定信心。傳承者只有對自己的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才會更好的將他所傳承的文化向大眾進行傳播。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傳承者是否熱愛自己所傳承,傳播的文化,以及是否具備將這種文化解讀,傳播,甚至營銷給游憩商業區內的游憩者的能力,對于非遺的傳播效果影響很大。

所以,應該提升傳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對非遺的解說能力。其實,對于非遺文化產品開發的過程,就是提升傳承者文化自信的過程。在傳統生存環境中,許多非遺文化傳承者無法靠非遺維持生存,非遺文化面臨無人問津的局面,而通過對非遺文化產品的開發,非遺得到了市場認可和許多游憩者的喜歡與認同,傳承者的文化自信也就得到了提升。所以,提升傳承者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合理和深入開發非遺文化產品。

(二)深化游憩者的文化體驗與文化自覺

游憩者既是非遺文化傳播的接受者,同時也可能轉化為非遺文化的傳播者,甚至是傳承者,他們是非遺保護的主體。對于外地旅游者而言,他們可能首先是非遺文化傳播的受眾,但通過參與非遺活動項目,可以增強他們對非遺文化的了解,認知,進而發展為主動進行傳播,如果興趣足夠濃厚,也有可能成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者。對于本地游憩者而言,非遺文化的生存土壤本身就在他們中間,非遺與他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本地游憩者通過非遺游憩活動項目的參與,可以深化他們最自身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更有可能進行傳播,傳承非遺文化。

然而一個問題的關鍵在于,游憩者是否會傳播,傳承,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游憩者在多大程度上參與了非遺活動項目,他們獲得的體驗感受如何。如果感知深刻,感受美好,那么就極有可能推動其對非遺的傳播,傳承。如果體驗膚淺,那么就不會增強對非遺文化的認同。就目前游憩商業區內游憩者的活動而言,根據游憩者融入程度的不同,我們可以將他們的體驗分為三種,也就是表層體驗、中度體驗和深度體驗。表層體驗主要存在于傳統的觀光中。游憩者往往是走馬觀花地觀光,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沒有真正近距離地參與到游憩項目去,也就難以獲得獨特而難忘的體驗感受。

其中,加強對非遺的媒體的宣傳,學校教育,社會輿論的引導,對提升游憩者的文化自覺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同時,對游憩環境等客觀因素來講,游憩項目是否具有參與性,游憩項目是否注重創新,滿足游憩者的需求,是游憩者能否更好融入到游憩環境的重要外部影響因子。就游憩商業區內的非物質文化游憩項目而言,主要包括飲食,商品,手工藝體驗,節慶活動,游樂項目等。對飲食項目,游客通過聞香、品嘗等方式來體驗,其體驗度還是比較高的。但如果讓游客感知其背后的精深的非遺文化,就需要通過讓服務人員介紹,演示等方式來將非遺呈現給客人。有些飲食環節的制作,可以在客人中間來進行,邊做邊講,有可能的話,讓客人自己去嘗試一下制作方法。比如花生糕制作的捶打環節。一定會給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3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類;高職教育;創新;改革;研究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述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民間性、民族性、傳承性、地域性等特點,已有不少項目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1]。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的整理,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永久性的傳承下去,需要獲得更多人的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并且,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因此,藝術類院校針對本地非遺特意組織了挖掘、創新、傳承等活動。將優秀的民俗文化發揚下去,能夠促進國家的向前發展,將生活智慧、人文精神集中起來繼續流傳,其價值難以預估。

二、非遺傳承與創新中藝術類高職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一)地域特質相互契合

藝術類高職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讓他們更好的就業,成就自己的輝煌人生。學校除了培養學生就業能力以外,還要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社會責任感,指引他們更好的突破自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一般情況下,藝術類高職院校會利用自身優勢,強調文化差異以及地域特色,組織個性化的實踐活動,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與地域特質相互契合,因此,不斷穿插在藝術類高職教育教學體系中、團體活動中,就能被學生接受,使其成為實力最強的傳承者。學生們了解了非遺文化,找到了與自己專業基本一致的特色元素,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可以進一步的促進非遺傳承與創新。

(二)融合先天教學條件

以前,藝術類高職教育中的課程設計偏專業化,新課程背景下,第二課堂、選修課程的開設,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疾煺n程是否具有地域特色,然后,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發揚,這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的最好途徑之一[2]。與專業課程、必修課程相比較,非遺傳承與創新中,應該針對教學的內容進行補充,評價的方式進行轉變,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要比一味灌輸的效果好得多。學生們掌握了非遺技藝,通過實踐活動收集非遺素材,在不斷的考察中,就能提升審美水平,擁有藝術氣質,確保今后的發展更加順利。啟發了學生的自學意識,用非遺文化促進了教學效果的優化,專業教師不妨利用自身優勢,給予學生創作靈感,同時安排好教學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在文化繼承中求得發展,在努力創新中走向成功。

(三)獲得地方政府支持

非遺傳承屬于一種特殊的藝術表達形式,而非遺文化則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流傳下來的稱為藝術技能的東西。保護區域性非遺,地方政府必須發揮重要作用。藝術類高職院校推廣非遺文化的過程中,可以加入工藝類非遺的教學內容,或者說,建立專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體系,確立創新的目標,促進學生廣泛就業。風土人情類的非遺文化,還能帶動地區經濟的平穩增長,地方政府足夠重視它,并且起到關鍵性作用,那么,藝術類高職教育中非遺傳承與創新就會變得更加簡單,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繼而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計劃。

三、非遺傳承與創新中藝術類高職教育改革的建議

(一)充分發揮創新作用

藝術類高職教育階段,是傳播文化、傳授技能的關鍵時期,教師們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學術造詣,在實踐中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可以滿足他們更多的學習需求,從而開拓創新空間,體現創新教育的存在價值。

(二)培養大批人物主體

高職學生就是非遺文化絕佳的傳承主體。這是因為,高職學生思想非?;顫?,基本都是擁有創新意識的杰出青少年,他們對傳統文化、民間藝術、手工工藝有很濃郁的學習興趣,所以,只要教師提供機會,學生就敢自主創新[3]。另外,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都接受過好的專業化教育,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他們本身具備較強的領悟能力,會持續引導他們創新,并且收到意外驚喜。教師可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場所,讓學生參與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不受利益約束,他們能將全部精力都投放在非遺文化的保護中。傾向于區域性非遺文化的交流學習,促進了非遺文化研究工作的有序推進,在深入中,學生發揮創新作用,主動承擔歷史使命,在不久的將來,藝術類高職教育一定可以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篇4

關鍵詞:檔案機構;非遺保護;邊緣化;重要參與力量

一、新《檔案法》實施給非遺保護帶來的機遇

2004年的《關于加強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未提及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中沒有明確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的主體地位,也無非遺檔案必須向各級檔案機構移交的相關條款。新《檔案法》在第四章的第三十四條提出“鼓勵檔案機構開發利用館藏檔案,通過開展專題展覽、公益講座、媒體宣傳等活動,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此可見,新《檔案法》是鼓勵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的。1.參與非遺保護有法可依。非遺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檔案法》由以前的“只字未提”到“鼓勵”,肯定了檔案機構在非遺保護中做出的重大貢獻。雖然“鼓勵”看起來變化不大,但是對檔案機構能夠積極借助檔案館藏資源參與到非遺保護意義重大,是有法可依的。2.有利于提升檔案機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新時代檔案機構尤其是檔案館利用館藏和現有的平臺來實現宣傳非遺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遺的檔案式保護讓非遺的文獻資源保存得更久,且檔案機構利用參與非遺保護,來重塑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形象,提升檔案機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二、我國檔案部門參與非遺保護的現狀

(一)調查概述

1.調研方式。為明確檔案部門參與非遺保護的現狀,采取直接訪問省市級檔案機構網站的形式,具體調研中是采取對省級檔案網站和百度以“非遺”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對檢索結果的文獻進行統計。2.調研內容。明確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的形式。趙躍博士在公開發表的論文中表示:截至2019年8月,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的主要形式為收集、征集、采集建檔、建數據庫、展覽傳播、申報支持、業務指導共7種。結合檔案機構實際工作,在結合趙躍博士的分類基礎上,稍做調整,保留征集、采集建檔、建數據庫、展覽傳播、申報支持5種,將收集更改為接收(含捐贈),增加移交、修志2種形式,共計9種參與形式(見表1)。

(二)調查結果統計分析

1.參與數量少且比率低。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共有國家綜合檔案館3337個。調查中發現僅有107家不同級別檔案機構參與到非遺保護,占比3.2%,比例低;參與的107家機構中,按照檔案機構的級別劃分,有13家省級(直轄市)檔案機構,36家地市級檔案機構,58家縣區級檔案機構??梢姡瑱n案機構整體參與的數量較少,參與比例低(見圖1)。2.參與形式呈現被動性。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的9種形式中,征集、編史修志、建數據庫、采集建檔被歸入主動參與形式,而接收、展覽傳播、業務指導、申報支持、移交則歸入被動參與形式。調查發現,對107家檔案機構涉及的9種形式統計后共得到總參與數為145次,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接收34家、采集建檔29家、展覽傳播28家,后三名的依次是移交3家、修志4家和建數據庫5家;主動和被動形式分別占比為40.69%和59.31%。對接收非遺保護中心移交的非遺檔案的檔案機構僅有3家統計,分別為湖北省武漢市、江蘇省常州市和河北省固安縣的檔案機構。調查發現,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還以接收、展覽傳播等淺層次的被動參與形式為主,而編史修志、建數據庫的主動參與形式占比不高。3.參與類型單一。為掌握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形式的豐富度,對檔案機構參與類型進行統計。統計發現,有81家檔案機構僅有1種參與形式,占比高達75.7%;而參與形式在3種、4種和5種的檔案機構分別有1家(云南省)、2家(湖北省和張家港市)、2家(武漢市和揚州市),占比均不足2%。由此可見,檔案機構參與類型單一、不豐富。

三、我國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現狀原因分析

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實踐存在數量不多、參與形式單一等問題,這與學界期望存在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身份未得到“官方確認”

目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主管機構是文化部門。自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后,國家層面就非遺保護已出臺《非遺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標識管理辦法》等9部政策法規文件,其中《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列舉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機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認定、保存和傳播的主體機構;文化部牽頭的非遺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的9個成員單位,也沒有國家檔案局身影。官方確認的非遺保護主體機構中并沒有提及檔案機構。《檔案法》規定,檔案館具有接收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定期移交檔案的職能。但早在全國部署非遺普查工作時,文化部就指出:“在普查中搜集的非遺實物資料所有權歸國家,由各級政府授權的有關保護機構保管?!薄斗沁z法》中也未有非遺檔案必須移交到檔案機構保管的相關條款。新修訂《檔案法》特別規定“博物館、圖書館、紀念館等單位保存的文物、文獻信息同時是檔案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由上述單位自行管理”,這意味著非遺保護中心等主體機構產生的非遺檔案不一定得向檔案館進行移交。文化界和檔案界相關法規政策均未將檔案機構列入非遺保護的主體機構,這意味著檔案機構在非遺保護中只能充當“社會參與”力量,參與非遺保護的地位也很難得到其他相關主體的認可,這也是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數量少的原因。

(二)檔案機構工作機制不適應非遺保護

檔案機構改革后,檔案館屬于文化事業機構。一直以來,檔案機構保管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移交的檔案,是一種基于傳統檔案形式的服務官方機構的工作機制;而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具有公開性和廣泛的包容性,兩類型機構存在本質區別。具體到參與非遺保護工作中,由于很多非遺項目是植根于民間,屬于非官方機構的工作,檔案的官方機構身份與非遺植根民間存在天然的不適應。檔案具有保密性,檔案應當自形成之日起滿25年向社會開放;經濟、教育、科技、文化等類檔案,可以少于25年向社會開放;而非遺傳承在保障非遺傳承人的知識產權和利益的前提下,是以傳播和傳承、振興為目的,需要更多人了解非遺、使用非遺,甚至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活態傳承。檔案的保密性與非遺的社會參與性存在矛盾。

(三)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主動性不高

在官方身份沒有得到明確的情況下,檔案機構主動參與非遺保護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一定的魄力。但很多地方檔案機構對檔案館職能的理解十分狹隘,認為只需做好本職工作即可,不愿主動介入,也不愿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競爭,更不愿“越位”參與非遺保護。目前,僅有江蘇省、云南省、湖北省的檔案機構主動與文化部門聯系洽談非遺檔案移交事宜并付諸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社會各方的積極參與,不主動參與非遺保護勢必會造成檔案機構在非遺保護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弱。

(四)保存類措施相較保護類措施處于“弱勢地位”

《意見》明確非遺建檔是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各種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的記錄,建立檔案和數據庫。由此可見,非遺建檔僅被窄化理解為“收集、整理”,和檔案界界定的建檔是“收集、整理并保存下來”相比,唯獨少了“保存”??赡軓恼Z義上理解,非遺的建檔“保存”本身就是一種“保護”。但是無論是《公約》《“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都將非遺保護措施分為保存類措施和保護類措施,其中認定、記錄、建檔保存類措施針對所有非遺項目,而特別優秀的且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采取傳承、傳播等措施予以保護,容易造成保護優于保存的印象。而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多為認定、記錄、建檔的保存類工作,保存類措施的“弱勢地位”可能導致檔案部門在參與非遺保護工作中被邊緣化。

四、新《檔案法》實施背景下我國檔案部門參與非遺保護的檔案特色化出路

(一)充分發揮檔案機構專業優勢,筑牢非遺檔案式保護

1.保持“前端”業務指導優勢。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應主動與文化部門加強聯系,協助完成非遺保護規章制度的制定,介入并指導非遺中心對非遺檔案進行分類整理,確保對非遺檔案規范完整等方面的“前端”業務的指導,利用業務優勢積極參與非遺保護。2.利用檔案技術延長非遺檔案保存時間。檔案修復技術是檔案保護技術的一項重要內容,能提高檔案耐久性。在開展非遺保護過程中,會重點關注傳承人的實物檔案、紙質檔案以及聲像檔案,而在保護過程中又形成不少的紙質檔案,利用先進的檔案修復技術進行殺蟲、除菌、脫酸等服務,延長非遺檔案的保存時間;還可以主動向采用家庭式保管非遺的傳承人提供免費的檔案修復、加固、裝裱等修復服務,以解決非遺家庭式保護條件局限造成非遺檔案保管不規范的問題。3.通過編史修志來開展非遺保護。檔案機構利用編史修志的優勢,聯合地方志主管部門、文化旅游部門,編寫全面反映地區非遺項目規模及非遺保護工作的志書,如《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志》,用檔案機構獨有的編史修志方式,記錄非遺保護的脈絡的形式來開展非遺保護。4.檔案記憶工程延續非遺傳承脈絡。國家檔案局于2000年正式啟動“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工程”,“鄉村記憶工程”是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建立具有本土地域特色、完善的鄉村記憶檔案信息資源庫,有效提升檔案部門的公眾文化形象。檔案機構在開展鄉村傳統村落檔案建設工作時,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地方文化特色資源的搶救性保護結合起來,在搶救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民風民俗等過程中,尤其重點收集含有非遺項目的資料,創編成文字、視頻資料形式,并按照故事、技藝、習俗等分類整理成專項檔案數據庫。通過鄉村傳統村落檔案的建檔工作,將檔案資源數字化,建設資源庫,在保障傳統村落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的同時,保障非遺等傳統文化的延續,保護各個時期的歷史記憶。

(二)借助特殊檔案建檔契機,豐富非遺保護的多元化形式

1.將家庭建檔和非遺建檔相結合。檔案機構抓住為非遺傳承人建立家庭檔案和非遺傳承人個人檔案契機,全面、客觀、真實記錄非遺傳承人表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元的藝術內涵,并借助文字、聲像、實物及口述等載體形式實施非遺保護。例如張家港市已經為48位非遺項目傳承人全部建立家庭檔案,并完成檔案的數字化。2.口述檔案建檔和非遺建檔相結合。口述檔案將歷史“原音再現”,可以很好記錄那些瀕臨失傳的老記憶、老手藝。檔案機構合理籌劃、多方聯系,積極開展非遺傳承人口述檔案建檔工作,逐一對非遺傳承人口述對象實地走訪,并進行口述檔案視頻采集、現場錄制,待后期加工制作完成后,將資料存檔于檔案館永久保存。3.方言建檔和非遺建檔相結合。地方方言承載著鄉愁、鄉情,其中不乏許多優秀的非遺項目,如南京的吆喝、南京白話和南京白局。檔案機構在開展方言建檔工作中,要善于抓住方言中的優秀非遺項目,比如傳統方言戲曲、方言童謠、方言故事、方言說唱等,通過方言建檔的形式更好地保存方言、留住鄉愁,并傳承優秀非遺文化。如陜西省檔案局的《傳承非遺文明,紀錄方言文化》就是以方言建檔的形式開展非遺保護。4.精準扶貧建檔和非遺建檔相結合。2018年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辦法》就對精準扶貧檔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和開發利用做出明確規定?!胺沁z+扶貧”過程中必然會形成很多精準扶貧檔案,檔案部門要注意收集非遺扶貧過程中這部分特色形態的檔案,將其歸入“精準施策類、精準脫貧類”兩類中,真實、完整、準確、全面地記錄和保存精準扶貧工作的全過程,同時也是對非遺的保護。

(三)遵循非遺保護趨勢,加強非遺文化傳播

1.關注非遺傳播工程,加強非遺文化知識傳播。檔案機構作為我國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應積極關注文化傳播工作的新動態,加強非遺文化知識的傳播。首先,利用檔案館建成的檔案網站開展非遺知識傳播,可以在檔案展覽下設立非遺文化傳播專欄,開展非遺文化的圖片、視頻形式的傳播。其次,利用檔案機構已經建成的官微官博進行非遺文化的傳播,通過撰寫推送非遺小知識等相關推文的方式傳播非遺文化。再者,可以借助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通過制作非遺短視頻等方式來推進非遺文化的傳播,促進社會共享。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活態傳承的文化服務、文化教育、文化傳承等方面繼續把握新機遇。第四,拍攝專題片進行非遺傳播。檔案機構可以拍攝以“傳承地方優秀文化”為主題的宣傳片開展非遺保護。如浙江省檔案館面向全省檔案館啟動電視系列節目“跟著檔案去旅行”,傳承以浙江歷史為依托的優秀傳統文化,主要包括傳統古城古鎮古村文化,運河、錢塘江等世界文化遺產,地方傳統曲藝、傳統手工藝、飲食等非遺文化,鄉賢文化、浙商文化等鄉土文化,詩書畫文化等。2.重視文化傳承服務,開展檔案非遺知識服務。非遺傳承是非遺保護永恒的話題,尤其是教育、培訓是非遺傳承的重要方式。因此,檔案機構除了提供非遺檔案借閱等服務外,還可利用現有的非遺檔案資源,與其他部門合作,通過引入傳統編研的成品、VR等先進技術的視頻形式來構建非遺教育資源庫,為教育和培訓的傳承提供知識服務。3.尋求多方互動合作,集中優勢資源保護非遺。檔案機構利用現有的非遺檔案資源,并積極與文化部門、文化產業等主體機構合作,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推廣社會化合作模式來打造檔案特色的非遺文化產品。利用新媒體形式加強非遺檔案資源宣傳,如采取舉辦展覽、編輯書籍、錄制聲像作品等形式進行傳播,助推非遺走出國門,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非遺。檔案機構應把握非遺保護的前沿趨勢,提升參與非遺保護的主動性,發揮專業優勢,“有為才有位”,做歷史的守護者、記憶的傳承者和文化的傳播者,成為非遺保護的重要參與力量。

參考文獻:

[1]倪永寧,徐擁軍.檔案機構如何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北京檔案,2011(08):37-38.

[2]陸國強.為新時代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N].人民日報,2020-06-24:10.

[3]趙躍.新時期檔案機構參與非遺保護的反思與再定位[J].檔案學通訊,2020(02):40-48.

[4]王巧玲,辛文琪.我國國家層面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正式制度研究[J].浙江檔案,2020(12):29-31.

[5]國家檔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DB/OL].

[6]趙昌彥.世界記憶工程與中國地方檔案事業發展[J].檔案與建設,2017(01):4-7.

篇5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米寶,我近日卻被一條消息掌臉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一個紀錄片中,過橋米線中的那個鵪鶉蛋,竟然擁有了另一種“正確吃法”。

和我一般的大多數人,在吃米線時大都不會腦洞大開,想到把生肉放到攪拌過的鵪鶉蛋液中滾過再放煮,以此保留肉質的鮮嫩。

在聽說鵪鶉蛋的“正確用法”后,我和大多數網友一樣,腦里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鵪鶉蛋是用來給肉片保鮮,不是用來給湯提鮮的呀。

這幾年,云南過橋米線的發源地蒙自,連續兩三年都在搞米線節。節會期間一個重要的會程,就是頒布米線生產的標準。這些標準包括生產流程、米線的粗細和軟硬度、米線拼盤內容、選用標準和湯料制作過程等。只有達到標準的店家才能被蒙自米線協會認可,掛牌“云南蒙自過橋米線”。

這其中,米線拼盤的內容和選用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是米線等級劃分的指標。一般的過橋米線,四五個菜式組成拼盤。稍微高檔一點的過橋米線,有可能配上十幾樣菜式。近些年,隨著業內人士的改良,過橋米線的拼盤也越來越講究,肉片必須包括雞肉、魚肉、海鮮、火腿、排骨,蔬菜多配有蘑菇、草芽、韭菜、白菜心、豌豆尖、豆坨等,有時候一餐過橋米線,裝生菜肉的拼盤有一大桌子。從品味的角度看,拼盤越多,說明這碗過橋米線越高檔,越營養,越能夠滿足人的味蕾需求。所以,過橋米線的拼盤中出現鵪鶉蛋時,大多人見怪不怪,把它直接倒湯里,像豆坨一樣讓湯味更鮮不是理所應當嗎?

從這個角度看,網貼中所謂鵪鶉蛋的“正確吃法”,更像是被標題黨的作者自作主張加上“正確”二字的誤導文字,米線拼盤本來就有兩種吃法,把鵪鶉蛋裹肉片吃不過是兩種吃法中的一個罷了。不管是直接入湯還是蛋裹肉片,其實都可以讓米線和湯料味美十足。真的要去分辨誰是正確誰是錯誤,這就似乎有點無聊了。我反而覺得,米線美味貴在吃法多樣,只要好吃,這米線隨便怎么吃都是可以的。

近些年來,云南認證了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蒙自米線早在2015年就已經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對于如何保護和傳承這些遺產文化,大家眾說紛紜。但大多數人都贊同一點,就是對非遺文化的傳承和改良要建立在適應現代社會的審美變化上。比如,云南原生態的音樂、歌曲、服飾、美食、工藝品等就做得不錯,它們通過改良做寬了市場,也打造了云南原生態的金字招牌。

因此,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口味的變化,米線作為云南的文化遺產,要傳承,要擴大影響力,不可置疑的會在拼盤和湯料上做文章。增加菜品的數量或提高湯味的鮮香,甚至于如何將米線文化發揚光大,都是創新的突破口。鵪鶉蛋的出現就是一個創新。

篇6

在過去的時間,我們杭州市非物質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做了三大研究任務與課題。一是進行開展了古都歷史文化的學術研究,重點研究了吳越與南宋文化,學術研究,是我市傳承文化的基礎;二是努力普及古文化知識;三是為保護古都與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多做非物質文化的收集與傳承。

我們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有如下幾點進行開展:

一、重視非遺,列入工作重中之重

我們一直是一方面開展物質文化、歷史文化等的研究與宣傳,另一方面,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列入古都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務。如何保護,如何傳承、如何合理利用、如何持續發展、如何提升品質等一系列問題。我們引導和組織全市人民參加宣傳與研究,形成一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力量。

二、重視宣傳、加強研究與推廣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文化、一種無形文化,以傳承人開展學習繼承活動為特征。過去的歷史中,主要是靠繼承人的形體、語言相傳,以師徒形勢相傳,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知識面廣,但嚴重缺少文字題材的記載和傳承。如今隨著現代化、城市化、工業化的推進,社會結構、價值理念、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農村文化的漸漸消弱和消失,許多非物質文化都在瀕臨消亡,極其遺憾。因此,我們開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系統、全面整理相關資料和研究,并在社會中推進宣傳工作,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民眾積極響應保護和傳承的非物質文化結晶,向非遺工作者、非遺傳承人員學習。

三、加強實踐,組織志愿者

多年來,我們非遺工作人員做了一系列的保護、研究、傳承工作,基本完成確定預期目標,在各大院校開展了學習實踐工作,在全市非物質文化的成果收集工作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社組織和人民群眾都積極的加入非遺文化保護工作中來,讓更多群眾也享受到了非遺的成果。

四、加強認知,開展生產性保護

生產性保護是我們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社會生產、生活實踐的最直接和現實的途徑,建立民間藝術的保護搖籃。

五、民俗運動,促進文化遺產保護

我市在過去工作中積極建立民俗團體,形成規模性的調查、整理、研究民間文學和民俗活動,同時在院校中培養民俗學研究人員,進行民俗活動調查研究。

六、專業劇團,促進文化產傳承

我市專業劇團是針對有保護和傳承價值的地方特色民間藝術劇種而成立的專業演出團體,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加大了投入,保障專業劇團的演出經費,使我市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在這些傳統藝術演出團體的自身發展中得到保護和傳承。

七、鼓勵傳承,充分發揮民間自身力量

我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其豐富,限于財力,完全依賴政府出資保護是不現實的,積極開拓其他保護渠道顯得尤為重要。既然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民間,那么最好的保護和傳承方法就是還原于民間,通過民間藝人和民間組織世代相傳。政府應加強宣傳,采取相應措施鼓勵民間通過自身力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傳承,充分調動民間藝人和相關民間組織的積極性。同時文化部門應及時對民間組織的工作提供具體指導和支持,幫助整理、記錄。如果民間能夠自發自覺地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傳承,就能減輕政府壓力,更有利于突出重點,搶救瀕危,保護有價值的文化遺產,而不至于一哄而上。

綜上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傳統文化和民族的活性載體,她代表了人類歷史的精神高度,也是國家和民族文化的資源和寶庫。我們在還應繼續加大力度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推進,并且伴隨城市文明發展深入人心。我們非遺工作人員在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重不斷探索和研究,辛勤耕耘,已經做了不少讓人矚目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5

篇7

IT手段助力

非遺博覽園立足于對全人類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把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事業與打造特色文化產業有機結合,它既是國際級文化主題園區、國家級文化產業重點項目,也是每兩年一屆國際非遺節的永久舉辦地,同時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常態展示和生產性保護基地。

整個國際非遺博覽中心由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GBS)應用創新服務團隊參與執行設計,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據了解,這個項目實施時間緊,從進場到上線,總計不到90天;同時,博覽中心牽涉到創意、設計、軟件、硬件、裝飾、展示、多媒體、非遺內容等超過10個專業;各專業之間相互依賴,并行施工,項目管理難度大。

IBM全球企業用戶體驗中心解決方案專家李英杰表示,國際非遺博覽中心項目對系統的穩定性、展示效果、展示內容和運維保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博覽中心作為長期運營的公眾場所,需要持續穩定運營,接待大量參觀者。如何保證系統能夠長時間穩定運行,保障重大參觀日的順利接待,在軟硬件發生故障時快速恢復,都是平臺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確保展覽精彩

展示館利用多媒體技術,配合雕塑、圖文等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展示。為了更好地營造展示效果,烘托氣氛,展館需要根據展示的不同內容自動調節展示環境,如燈光的關閉、明暗,控制音頻設備和視頻設備的相互切換、配合等。對于一個長期運營的展示館,其展示的內容需要不斷更新,在如此大的展館內方便、快捷地更新多媒體展示內容,將是展示館具有長期生命力的保障。

篇8

特色小鎮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以產業為核心的社區營造,產、城、人融合,生產、生態、生活兼顧的發展理念。非遺特色小鎮的營造關鍵在于一個“特”字,而“特”指特色產業,從而首先指向非遺的商品化、市場化與產業化。

不同于國內外相對較為成熟的非遺空間表達,若以非遺嫁接特色小鎮,繼而與國內外文旅小鎮進行對話,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探討非遺存在形式的可能。

那么,當非遺遇到特色小鎮,特色小鎮的“新瓶”又將如何裝非遺的“舊酒”呢?

一、非遺產業與特色小鎮的聯姻

特色小鎮在國內緣起于浙江,浙江把建設特色小鎮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路徑,為企業搭建新平臺,為新型城鎮化提供新樣板。所以,特色小鎮是具有明確產業定位的發展空間平臺,產業是其核心要素。如此,依托于特色產業而造就的特色小鎮,關鍵在于“特色”與“產業”。

非遺作為一個區域或族群的名片,天然具備成為特色小鎮的“特”字來源,而且以非遺為核心打造一個文化產業鏈條也完全有可能。例如浙江的黃酒小鎮、貴州的茅臺小鎮,其實都是以釀酒技藝類的非遺作為核心,進而將產業鏈條延伸至旅游、文創等范。

這種以非遺為品牌,以非遺產業為主導產業的小鎮,我們便稱之為非遺特色小鎮。

事實上,非遺的空間呈現,早在特色小鎮出現之前就有了,常見的便是以非遺為主題的街區、體驗館等。其中比較出名的有成都的寬窄巷、佛山的嶺南新天地,它們都試圖將非遺植入到現代城市空間里,進而反過來為城市增加文化內涵。但這些舊有的非遺呈現空間,往往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

而非遺特色小鎮,如果試圖以非遺作為主導產業,那么就不得不思考非遺產業鏈條的打造和延伸。根據非遺特色小鎮的容量,可分為單一非遺產業的特色小鎮與多源非遺產業布局的特色小鎮。

單一型非遺特色小鎮,基于某一項非遺作為主要符號,并由此衍生出了產業鏈,同時也包括其他類型的產業,諸如服務業、金融業(如互聯網金融)以及地產業等。這種單一非遺產業的特色小鎮,其特點在于特定非遺產業的開發容量巨大,文化價值挖掘和經濟產值,這兩方面都要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

貴州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就是比較典型的例子。這個小鎮作為住建部2016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以國家級非遺茅臺酒的釀造為產業依托,開展旅游業等相關酒文化的產業。據2015年公開數據顯示,酒業對茅臺鎮GDP的貢獻達200億元,基酒約占當地財政收入的90%以上,并帶動了包裝、物流等產業的發展。

多源型非遺特色小鎮,則是指多個非遺項目的產業化開發和集聚,百花齊放,各有產值貢獻。譬如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西江鎮,以“千年古鎮,千戶苗寨”而聞名,歷來既是當地苗人的集散地和商品流通場所,也是西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苗族蘆笙、服裝、銀飾、刺繡等非遺產業在此集中呈現。

相較于單一型特色小鎮,多源型特色小鎮有著更豐富的內容與資源。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將多重非遺資源進行融合與匹配,而不是讓它們各自為陣,即不同非遺產業之間要具備內在的關聯邏輯,以在地非遺產業集群來共同支撐特色小鎮的發展。

無論是單一型還是多源型特色小鎮,都說明了非遺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個特色小鎮產業塑造中的關鍵支撐,而且非遺產業既可獨當一面,也能共同繁榮。

二、“非遺小鎮”的營造邏輯

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計劃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

特色小鎮的培育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過程。但凡空間營造,基礎或深厚,或較薄弱。非遺特色小鎮的營造也不外如是,一是在原有建制鎮或產業園區的基礎之上的升級,二為以非遺為內容的重新營造。

其一,原有小鎮的升級。在2016年住建部的第一批特色小鎮名單中,127個特色小鎮均為建制鎮。國家發改委城市與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總規劃師、規劃院院長沈遲此前表示,培育特色小鎮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有條件的鎮更好地發展。

前述貴州茅臺鎮,在原有基礎之上升級再造茅臺小鎮,除卻其管理模式與產業模式較為成熟外,最具特色的應是吸引多方多類資源的符號功能屬性。另外,同為首批特色小鎮的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丁蜀鎮,當地因紫砂壺制作而凝聚于此的工藝大師與初級、中級工藝師為數不少,該鎮計有紫砂專業合作社67個、紫砂企業400多家以及紫砂家庭作坊1200多家。2016年,實現產值78億元,帶動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14.5億元,實現旅游總收入7億多元。

在此基礎之上形成的特色小鎮,將成為某一項非遺的標桿所在,從而吸引更多人慕名前來,或樂業安居,或體驗休閑。這在日后也將是許多非遺產業在特色小鎮空間化探索發展的常見路徑。

此外,目前來說,一些作為建制鎮的旅游小鎮在某種程度而言也是“非遺小鎮”的角色。譬如,貴州雷山縣西江鎮、云南大理諾鄧鎮以及紅河州建水縣西莊鎮等,其下轄的自然村多有旅游村,或是古村落,或是民族/民俗文化村。作為建制鎮的特色小鎮,本身就具備旅游地的基礎功能以及集散功能,起到導流的作用。

其二,打造新的非遺特色小鎮。在當下的國內外文旅產業中,影視IP主題型的文旅小鎮遍地開花,依托影視拍攝地、影視人物、影視場景、動漫等IP元素,結合旅游產業,從而形成特定效應的主題小鎮。以非遺為內容的空間重新營造,依托于特色小鎮這樣的平臺,其實質是整合在地的文旅資源,從而構建一個綜合型平臺,這也是非遺空間化的中國模式。如此,就牽涉到特色小鎮選址的問題,以及如何再造的問題。

2017年1月,浙江省發改委公布了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杭州灣新區濱海歡樂假期小鎮名列其中。該小鎮目前已吸引了10個重點項目,預計總投資167億元,包括寧波方特東方神畫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文化產品產權交流中心等。再比如,浙江紹興黃酒小鎮基于當地歷史傳統經典黃酒產業的優勢、馳名中外的紹興旅游品牌以及利好政策等因素,黃酒小鎮因時因地而生。

對于特色小鎮的選址問題,需要對區位進行全面分析。特色小鎮一般集中在具有特色產業基礎,基礎設施較為完備以及與中心消費城市具有親緣關系的宜居區域,一方面起到分擔城市功能的效果,另一方面努力契合最佳旅游半徑。

因此,非遺特色小鎮也是一些基礎較好又具備特色非遺產業的市域或縣域可供參考的項目。以再造“非遺小鎮”來激活當地的文旅產業,使其獲得在文旅產業界內的影響力,比如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紫砂產業)、河北省曲陽石雕小鎮、浙江省龍泉寶劍小鎮等。值得注意的是,正在發生的互聯網與交通技術的變革對于傳統時空觀的重塑,使得非遺小鎮的營造很大程度上將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

總之,營造“非遺小鎮”既要考慮內容與體量的問題,還要解決如何融合產、城、人的問題。特色小鎮的特征是“特”而“小”,其“特”在產業,而非遺產業本身就是最主要的在地品牌,至于“小”則強調的是“非遺小鎮”的空間不宜過大,而應與所屬城市、所轄及其輻射的鄉村相匹配,但整體要契合宜居宜業的屬性。

三、“非遺小鎮”的啟示與國際化表達

特色小鎮是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有益探索,在國內屬于新的實踐,生長于中國本土市場,是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產物。以非遺為內容的特色小鎮的營造無論是在建制鎮的基礎之上,還是啟用閑置土地資產以非遺產業充實這方面,以及在特色小鎮營造中非遺產業的單一與多源,其實都沒有離開“特色”二字,這是對于非遺多重價值的信任,優質內容從來不缺市場,否則非遺的產業化無從談起。

作為“非遺小鎮”,本身的特性既包含“無產業不小鎮”的營造邏輯,這使得規?;姆沁z產業成為必然前提,又包含宜居的特性,這就要吸納非遺全產業鏈從業者的參與,包括非遺傳承人、設計人員以及各類相關機構、企業等。

作為配置全球資源的平臺,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整合、升級與對外表達,才是“非遺小鎮”的價值所在。那么,在大文旅時代,非遺作為嵌合在社會文化當中的重要符號元素,其文化價值自不待言,當其見證產業化并以特色小鎮為載體,何以與國際文旅產業對話?

筆者認為,但凡旅游項目,都面臨全球的故事表述、全球的品牌營銷以及全球的資源配置等問題。毋庸置疑,無論是非遺綜合體還是以非遺為內容的特色小鎮,都具備空間表達的獨特符號意義。這意味著非遺中國在進行全球表達以及在與世界對話時,其核心價值在于其與國外同類產品的差異化或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而以非遺為代表的在地文化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依托。非遺特色小鎮作為非遺內容的生產基地與資源平臺,為世界輸送與交流其產品與價值理念,并獲得巨大的商業價值或現金流,同時也是中國文旅全球品牌營銷的載體,走向世界,進而獲取更多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效益。

譬如,基于上海楓涇旅游、文化、商業等各方優勢,楓涇古鎮投資建設了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暨中國非遺總部基地。隨著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非遺文化產業等紛紛進駐,整合非遺產業資源,孵化非遺文化產品,建立非遺總部數據庫和OID注冊中心等動作都在不斷推進,日益形成一個規模性的“世界非遺特色小鎮”。這一方面體現出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中國在進入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巨大創造力與影響力。這就意味著中國非遺在進行國際化表達的渠道多元化與話語權的建立,因此中國非遺正被納入具備平等發聲的平臺,這也是理論上互聯網平等社會中優質內容勝出的必然輯。此外,隨著資本要素的全球分配,中國非遺與特色小鎮的融合案例無疑是具有中國特色品牌的全球表達。

篇9

【關鍵詞】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木三甌;高職院校;深入傳承;建議

The Research of Deep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Yi Mu San Ou_”as Examples

WANG Chun-hong

(Research Center of The Wenzhou Cultural Industry, Zhejiang Industry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China)

【Abstract】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cause which lay emphasis on the practical hands-on ability.“Yi Mu San Ou” is 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a typical feature of Wenzhou regional cultur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has obtained certain inheritance through the effort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writ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ajor、the innovation of craft、the resear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tc., But the deficiencies are also obvious, including less amount of class teaching、small class capacity、the limited scope of combination with original major Etc.. For this, on the basis of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new phase of deep inheritance,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Yi Mu San Ou” and which represents the typ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i Mu San O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ep Inheritance; Suggestion

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分為五個領域:①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②表演藝術;③社會風俗、禮儀、節慶;④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⑤傳統手工藝技能。①

在上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五個領域中,傳統手工藝技能類(以下簡稱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適合在高職院校進行傳承。因為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關鍵在于對傳統手工藝技能的掌握,而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高職院校的教育定位和特點恰好能夠滿足這個要求。高職院校的學生作為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知識性和技能性并重的特點使其非常適合學習、傳承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文中的“一木三甌”即指世界級急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木活字印刷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甌繡、甌塑,溫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甌窯。“一木三甌”作為溫州獨具“甌文化”特色的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傳承、保護成績。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工貿學院)作為一所地處溫州的省屬公辦高職院校,在“一木三甌”的傳承中發揮了自己獨特的作用。工貿學院先后于2005年引入了甌繡、甌塑,2014年引入了木活字印刷術和甌窯,在校內進行傳承。經過1-10年,時間不等的嘗試和努力,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傳承、保護效果,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好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別是伴隨著我們國家對文化建設的日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已經發展到從全國性普查、摸底,全社會盲目跟風、簡單傳承的初步階段向深入化傳承新階段過渡的轉折時期。在這樣的社會背景和時代需求下,工貿學院如何繼續深入地做好“一木三甌”的傳承工作,如何更好地發揮高職院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的作用,確實有必要進行認真思考。

1 工貿學院傳承“一木三甌”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問題

本文主要從課堂教學、非遺教材編寫、與工貿學院原有專業結合、技能傳承創新、非遺理論研究等方面,逐一分析“一木三甌”在工貿學院傳承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1.1 課堂教學方面

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承的關鍵,是依靠傳承人進行活態傳承。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有效傳承的關鍵亦是要培養出掌握非遺技能的傳承人才,所以工貿學院“一木三甌”的課堂教學開展情況,是關系到校園傳承效果的基礎。

工貿學院“一木三甌”的開課形式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全院同學的公共選修課。開課目的在于對“一木三甌”非遺技能的普及性教育,使同學們初步接觸、了解這幾項非遺技能。其中甌繡、甌塑引入工貿學院早,開課條件比較成熟,每學期各開設3個班,每班20人。引入晚的甌窯和木活字印刷術目前各開設1個班,每班10人。截至2015年,全院歷屆已經選修過“一木三甌”公選課課程同學的總人數超過1000人,在校內一定程度上普及、傳承了“一木三甌”非遺技能。另一類是從公選課同學中選出學習興趣高、資質好、可以進一步深入培養的苗子,組成學苗班,開課目的是培養傳承人才。通過幾年的努力,已經培養了重點學苗100多人,這些同學基本掌握“一木三甌”的整套制作技能,能夠獨立制作作品,達到了非遺傳承人的基本技能考核要求。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工貿學院雖然在“一木三甌”的非遺技能傳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不足也較為明顯。一是,選課難。隨著“一木三甌”在校內傳承時間的推移,已經逐漸在校園內培養起了非遺傳承的氛圍和觀念,同學們有了學習的熱情。但目前“一木三甌”每學期的開班量和班容量,相對于全學院同學的總人數和選課熱情來說,處于無力應對的局面,甚至在選課時出現了想選而選不上的“搶選”情況。如果不能讓同學們選到自己喜歡的非遺課程,必然會影響到大家學習的熱情,不利于工貿學院今后“一木三甌”的傳承,也與國家繼續深入傳承非遺的時代精神相違背。二是,課程開課的成本投入與教學效益產出不成正比。非遺課程開課需要一定面積的固定場所,需要用到專業的工具、原料,需要聘請傳承人進行技能指導等,所以開課成本高。但現在每個學期1-3個班的開班量和每個班10-20人的班容量,無疑在教學成本的投入與教學效益的取得之間存在不成正比的情形,這必然會影響到進一步的深入化傳承。

1.2 非遺教材編寫方面

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曾經在社會上廣泛存在,依靠這些技能生產出來的產品和當時社會大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當時會有很多人學習這些技能,并以之作為自己安身立世、養家糊口的本領,自然那時也不存在傳承人危機問題。但伴隨著歷史發展的步伐,依靠這些技能生產出來的產品已經脫離了人們現代生產、生活的需求,不能再依靠這些技能安身立命,所以原來掌握這些技能的人或者年高離世,或者迫于生計轉行,以致出現了掌握技能的傳承人數量越來越少,甚至一些項目出現了人亡藝絕的情況。如果今天再僅僅依靠過去那種口手相傳的方式已經不能保證這些非遺技能的有效傳承,所以必須以文字、影像資料等形式將非遺技能的制作要點和過程記錄下來,作為非遺技能傳承的輔助方式。

工貿學院在“一木三甌”的傳承過程中,已經意識到整理非遺技能制作過程、要點,并將之編寫為教材的重要性。其中甌塑、甌繡引入學院早,校內傳承條件成熟,已經著手編寫了相關的教材,并在工貿學院校內試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以書面的形式保留了甌繡、甌塑技藝的制作流程和要點,而且也較好地輔助了非遺課程的教學活動。但因為教材編寫的理論水平,技能制作要點梳理的客觀性、科學性、準確性,教材的適用性等問題,還沒有達到對外公開出版的程度。

1.3 與工貿學院原有專業結合方面

要想實現“一木三甌”在工貿學院的有效傳承,除了開設直接傳承非遺技能的相關課程外,與學院原有專業進行結合,是非常可行,也是非常必要的方式。工貿學院在“一木三甌”的傳承過程中,已經注意與學院原有專業的結合,比如甌塑與輕工系藝術設計專業的眼鏡設計的結合。為此該專業專門開設了36學時的《甌塑藝術技法》作為專業必修課程,目的是使同學們能夠系統了解、學習甌塑的傳統制作技能,了解甌塑蘊含的非遺文化特征,然后運用到自己的眼鏡設計中去。因為該專業的學生本就具有工藝美術功底,設計創作能力強,現在通過甌塑技能的學習,將專業的藝術創作理念與甌塑蘊含的溫州地域文化特色結合起來,設計出的眼鏡產品不僅外觀時尚,而且富有地域文化氣息,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工貿學院“一木三甌”在與學院原有專業結合方面,藝術設計專業雖然已經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但與甌繡、甌塑引入學院近10年的時間相比,結合廣度和力度遠遠不夠,還只是處于初步嘗試階段,沒有達到真正批量投入規?;a、應用的程度,對于甌塑非遺的傳承作用十分有限。而且除了與藝術設計專業的結合外,與其他專業的結合還沒有。

1.4 非遺技能創新方面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先祖留給我們子孫后代的寶貴文化財富,在自身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并非一成不變,而是伴隨著歷史發展進程的演變也在不斷的變化著。所以與時俱進進行創新,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發展過程中的原有特點。今天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已經陷入需要人為刻意保護、傳承的境地,但保護、傳承與發展、創新并不矛盾。

工貿學院在“一木三甌”的傳承過程中,也在不斷嘗試著進行創新。比如甌窯在制作中,結合溫州本地水土特性,自己嘗試進行陶土配置、釉料調制等;甌繡在針法上采用透視繡的繡法;甌塑改變了過去只能以大幅壁畫呈現的形式,現在改為創作在自己設計的小型瓷盤上;木活字印刷術除了印刷傳統的古書、宗譜外,創意出木活字掛件、書簽、明信片、桌牌等產品。這些創新包括了使用的材料、創作的技藝、呈現的形式等多個方面,可以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這些創新的不足,是僅停留在學院內課堂創新層面,直接進行生產性鏈接的比較少,未能產生比較實際的生產效益,在生產性傳承方面發揮的作用有限。

1.5 非遺文化內涵講授方面

高校作為教書育人的陣地,一方面要向同學們傳授知識、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對于文化的傳承。工貿學院在“一木三甌”非遺傳承方面,除了要向同學們傳承非遺制作技能外,也要注重對這些非遺技能蘊含的文化內涵的講授。只有兼顧這兩者,才是做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意義上的傳承。學院在過去的傳承過程中,由于過于注重技能的傳授,出現了很多同學雖然知道“一木三甌”,也學習了相關的非遺制作技能,但并不知道“一木三甌”自身的發展傳承歷史、其與溫州地域文化的關系、今天在校內傳承的價值、對于溫州地域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的意義和重要性等,這與今天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精神實質是相違背的,因為只有做到文化的傳承才是一個民族精神永續的根本所在。

1.6 非遺理論研究方面

黨的十以來,國家將文化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軟實力對于地方政府、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逐漸受到重視。溫州僻居浙南一隅,自漢朝以來就逐步孕育了地方文化色彩濃厚的“甌文化”。要想發揮“甌文化”對于溫州地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充分利用好“一木三甌”等非遺資源,無疑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但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是需要先進理論的指導。工貿學院在長期非遺傳承實踐的基礎上,已進行了相關理論研究,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導了本校的非遺傳承工作。但因為工貿學院屬于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尤其是重點大學的科研實力和水平相比,差距還是存在的,這是必須要正面對待的問題,所以工貿學院的非遺理論研究需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大。

1.7 社會宣傳和普及方面

工貿學院作為一所地處溫州的高職院校,非常注重服務地方社會,在“一木三甌”的非遺傳承方面亦是如此。從2005年至今,學院通過在校內開設暑期青少年、老年體驗班等方式,向社會開班授學、宣傳普及“一木三甌”非遺技能和文化。還通過派老師去溫州市的一些學校上課的方式,將“一木三甌”帶出校園,帶入溫州市的中小學。截至2014年,學院進行過“一木三甌”非遺技能和文化宣傳、傳承的學校達到20多所,受教學生達到8000多人,得到了受教學校師生的認可和好評,也從另外一個角度推動了“一木三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隨著工貿學院在社會上宣傳、普及“一木三甌”工作的持續開展,在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方面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學校、單位會慕名而來,要求去傳授非遺技能。但因為工貿學院能夠掌握“一木三甌”非遺技能的師資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現在對外傳承服務的任務變得越來越重,逐漸陷入無力應對的局面。

2 關于工貿學院深入傳承“一木三甌”的建議

2.1 豐富校內傳承方式,讓更多同學有機會了解“一木三甌”

工貿學院要想解決上文中分析的目前在課堂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要想擴大“一木三甌”的校內傳承范圍,想讓更多同學選到自己喜歡的非遺課程,除了根據學院可以提供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木三甌”的開班量,及每個教學班的班容量外,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讓同學們接觸、了解“一木三甌”。

在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過程中,要想掌握某一項非遺技藝的整套技能,必然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但如果只是要初步的、淺顯的了解,則不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所以可以通過開設非遺短期體驗班的方式解決同學們選課難的問題。比如開班類型中,可以增加以月為單位的班次。一個月四個教學周,每周上一次課兩個學時,一個月共計8個學時,作為接受、領悟能力較強的大學生,是能夠做到對“一木三甌”非遺技能和文化內涵有一個初步了解和認識的。這樣不但老師可以發現一些真正喜歡、而且有天賦適合繼續學習的學生,同學們也可以通過一個月的學習,發現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些非遺技能,是否想繼續學下去。對于那些確實喜歡、也有資質繼續學的同學,以后可以選修一學期的公選課,如果公選課學完,還想繼續學的,再參加學苗班的深入化培養。這樣循序漸進的選課、開班教學形式,無論對于開課的學院一方,還是對于選課的同學們,都是比較靈活、合理、有效地傳承方式。此外,也可以通過講座、專題展覽、校園非遺專題周等活動向全院同學宣傳“一木三甌”。

2.2 增加對“一木三甌”非遺文化內涵的講解,使同學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文化是一個民族血脈的延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今天世界各國,尤其是經濟發達國家,如歐洲的法國、意大利,亞洲的日本、韓國等都非常重視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今天國內的在校大學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對于外來的西方文化、韓流文化等津津樂道、盲目追崇,卻喪失了對于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代表,所以在向同學們傳授“一木三甌”等非遺技能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向大家講解它們代表的傳統文化內涵,從而培養同學們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熱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2.3 增加與學院原有專業的結合,擴大在校園傳承的范圍

工貿學院在“一木三甌”今后的傳承過程中,除了可以繼續與設計專業結合,直接應用到產品的外觀設計中,還可以與其他專業結合,擴大校內傳承的輻射面。比如可以與信息傳媒學院結合,在同學們進行網頁設計時加入帶有“甌文化”色彩的非遺元素;可以與材料系結合,用現代化的新型材料表現傳統的非遺技能和文化等。

2.4 注重與非遺企業合作,在訂單式培養中推動非遺傳承

學院培養人才的關鍵,在于能夠使同學們學有所成,更要學有所用,能夠用學到的知識、技能在畢業后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今天,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市場需求和發展前景,但因為傳承人數量不足,沒有足夠的專業從業人員,沒有辦法生產出足夠的商品。工貿學院既然已經開設了“一木三甌”的非遺技能傳承課程,就可以通過與社會上的非遺企業合作,使愿意從事非遺技能學習的同學將來可以直接到非遺企業中去工學結合,去畢業實習,將來畢業后可以留在這些非遺企業工作,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嗎?

2.5 在高校非遺研究陣營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加強對于高職院校非遺傳承的研究

隨著國家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視,在全國大學中先后成立了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領導小組在2007年底到2008年初,先后公布了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師范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杭州師范大學和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六所高校為非遺研究基地。2014年溫州大學被批準為浙江省非遺研究基地,標志著溫州市高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工貿學院作為一所高職院校,科研實力和水平雖然不能與全國的重點大學、本科院校相比,但也要注重加強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論研究。只不過在全國高校非遺研究的陣營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充分挖掘自己的優勢,突出自己的特色,要側重、加深對于高職院校非遺傳承的研究。

2.6 將學生創作的作品,以適當的方式進行銷售,增強同學們學習的自信和熱情

工貿學院的學生在通過選修課和學苗班學習非遺技藝的過程中,會陸陸續續制作出一些作品。這些作品雖然從專業的標準看,會存在些許不足,但經過指導老師的修改,可以以適合的方式進行銷售。比如可以以比較低的價格賣給那些喜歡“一木三甌”非遺文化產品,但對產品的制作技藝要求又不是很高的消費者。因為那些真正出自傳承人之手的非遺產品,一般價格都比較高,而我國目前很多消費者對于非遺產品的價值,尤其是文化價值,還處于初步了解的階段,對于高價位的產品難以接受。相比之下,同學們的作品在價格方面反而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同學們看到自己制作的非遺作品可以轉換為實際的經濟效益,必然會增強繼續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2.7 鼓勵更多地同學以自己學到的非遺技藝進行創業,以創業的方式推動非遺傳承

鼓勵同學們進行創新創業是高職院校的一大特色,工貿學院對此也一直非常注重。以“一木三甌”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而且非常適合產品化,所以同學們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學到的非遺技藝進行創業。比如工貿學院曾經選修過甌塑課的楊忠敏同學,本專業為機電一體化,因為選修課結識甌塑后,逐步走上了利用甌塑進行創業的道路。他從最初成立甌塑工作室,到后來成立自己的甌塑公司,從一個普普通通的高職畢業生,到被評為溫州市的“年度經濟新銳人物”,以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條利用非遺創業的成功道路。

國務院總理2014年9月10日在夏季達沃斯開幕式致辭中說:“(要)打破一切體制機制的障礙,讓每個有創業愿望的人都擁有自主創業的空間,讓創新創造的血液在全社會自由流動,讓自主發展的精神在全體人民中蔚然成風。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②在總理大力鼓勵創業的號召下,希望有更多地選修、學習“一木三甌”非遺技藝的同學利用其進行創業,以創業的方式將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3 結語

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注重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所以非常適合在高職院校進行傳承?!耙荒救T”是具有典型“甌文化”色彩的屬于溫州地域的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貿學院通過課堂教學、編寫非遺教材、進行技能創新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傳承成績,但存在的不足也較明顯,如教學開班量少,班容量小,與學院原有專業結合的范圍有限等。針對于此,結合我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向深入化傳承新階段過渡的時代背景,為工貿學院“一木三甌”今后的深入傳承提出幾點建議。希望本文的研究,尤其是最后的建議,可以為全國其他高職院校的非遺傳承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楊菁,黃友金.瑞安東源:再現木活字印刷[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2]胡春生.溫州甌窯褐彩青瓷[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1.

[3]胡春生.溫州甌繡[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2.

[4]吳小紅.甌塑[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4.

[5]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編.東甌遺韻: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上、下冊)[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6]王春紅.關于傳統手工藝技能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深入產業化的思考[J].江蘇商論,2015(4):21-24.

[7]王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

[8]宋俊華,王開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3.

注釋:

篇10

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灤鎮的灃峪口老;由坊,歷經清末到民國的戰火硝煙存活至今,是我國僅存的幾處百年老油坊之一。2008年被陜西省人民政府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經營老油坊的高讓讓、高飛父子次年也被省、市兩級政府認定為陜西省非遺“老油坊榨油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然而好景不長,在成功申遺后的第四個年頭,老油坊的命運便發生了轉折。為了配合區政府新農村建設方案的實施,老油坊將被建成博物館。但在博物館的規劃里,傳承人生產榨油的場所卻沒了蹤影。百年“活化石”的院落將被拆作一堆瓦礫。申訴無果的情況下,高讓讓、高飛父子從2012年10月開始,不得不當起了“釘子戶”-……

要“遺產”不要“非遺”

釘子戶,一個聽起來格外倔強固執,甚至有種決絕意味的名詞。然而不管它給人怎樣的印象,終究掩蓋不了它弱勢群體的本質。在這個行政命令高于一切的年代,所有釘子戶的結局無一例外都是黯然離場。音樂人左小祖咒沒能改變結果,高讓讓和高飛父子更加不能,哪怕他們是非遺傳人。

拆毀文物驅趕傳承人,讓高家父子和眾多非遺保護專家痛心疾首。只是有一點讓人感到迷惑,在這一事件里,當地政府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立場?一面是強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先后認定老油坊為非遺項目,以及高家父子的傳承人地位;4年之后便一改初衷,開始拆毀文物驅趕傳承人。

據長安區文體廣電局一位工作人員透露,在傳承人和多位非遺保護專家的呼吁下,文體局曾向區政府和區城建局提出過意見。“但得到的答復是‘哪些該拆,哪些不該拆,我們心里有數’,從此,我們也不好管這事兒了。”涉及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難道不是應該由文化部門主導,其他部門配合嗎?然而現實再次讓我們意識到,在發展經濟為主的大背景下,無論文化的口號叫得多響,始終都是“虛”的,“文化”再次被迫為“經濟”讓路。

修建博物館不是不好,但因此而將傳承人“驅逐”,是否有些功利和不近人情?非遺保護專家、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傅功振說得好:“非遺保護應該講究整體原則,不能僅僅把油梁、榨油設備等個體看成了文物,它與傳承人一起構成的整體才是完整的文物。我們不能‘割裂’著保護!”

難道不能想想折中的辦法嗎?比如聘請高家父子為博物館工作,向游客介紹老油坊榨油工藝?然而,要“遺產”不要“非遺”的舉動實在讓人質疑修建博物館的真實用心——是為了保護歷史,弘揚傳統文化,還是扣著“傳統文化”的名義圈錢?

“人造文化”的聯想

從當地政府的規劃上看,博物館將是一個現代化的建筑群。它包括了“灃河樂園”、創意飾品店、老街酒吧等部分。其中的“非物質文化活態展示區”有“門架、展廳、保護展示、生活輔助”4個部分,但傳承人生產榨油的場所沒了蹤影。

讓人不由得想起了當前的“古鎮熱”。從麗江到鳳凰,從周莊到烏鎮,古鎮的熱度一年高過一年,一大批“人造古鎮”也隨之應運而生??粗妙伭瞎串嫵鰜淼摹扒啻u墻”,看著水泥澆筑的“飛檐翹角”,看著一片片嶄新的“老瓦”、復古風的地板磚、仿瓷涂料……古鎮就這樣從新變古了,古董造假,豈不也是如此?

無論博物館還是古鎮,都是為了發展旅游,都是打著“宣揚傳統文化”的旗幟,然后在規劃之后,真正的老建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整潔,漂漂亮亮的“新古典”建筑。有人笑言:要毀了一個地方,就讓它成為旅游景點。在這個經濟掛帥的年代,多少真正的古鎮老建筑經歷了數百年風雨沒有倒下,卻因為旅游開發而徹底走向末路……

無論保存得是否完好,一律推掉重建!這也許就是當今對古建筑最常見的規劃方法。理由也很充分:都快成危房了,不拆還能怎么?再說了,鋼筋水泥結構再加點復古裝飾,既漂亮又結實,更容易整體規劃。于是,那些破屋老樓自然拆得理直氣壯。

長安區規劃的博物館也沒能免俗,拆掉真文物,修個假古董。只可惜了那些傳統手工藝,就這樣被“規劃”掉。誠然,古建筑的修繕、復建都相當費錢,當然沒有新建省事兒省錢。可是,如果沒有實力修復,至少不要打著傳統文化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做著摧毀它們的事情。老百姓不是傻子,這樣的“人造文化”忽悠得了誰呢?

別讓技藝淹沒于塵埃

對于非遺文化的保護,如今學術界比較認同的方式主要有三種:搶救性呆護、整體性保護和生產性保護。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智認為,老油坊能夠活態存在100多年,生產性保護無疑是最適宜的。

然而事實已成,一句“博物館不能榨油,你們得搬走,回遷已經是不現實的了”就決定了“非遺釘子戶”再怎么折騰也無力回天。2012年的年尾,高家父子終于離開了守護多年的老油坊。在他們搬離的第二天,老油坊的院落轟然化為一片瓦礫,只留下了榨油的主屋。現在,高讓讓已在距離原址幾公里外的自家后院,重新建造油坊。他說:“畢竟不是在老院落榨油了,感覺不一樣。幾代人在灃峪口老油坊榨了120多年的油,到我這兒卻被迫離開了,想起來還是會覺得苦澀。不管怎樣,還是要把技藝傳承下去?!?/p>

在被迫與老油坊這塊“文化招牌”割裂之后,古法榨油技藝如何傳承便成為高家父子目前的最大問題。說實話,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早已有了比古法榨油更為先進、高效和衛生的榨油方法。高家父子堅持榨油為生,究竟能維持多久還是個未知數。而他們所傳承的“老油坊榨油技藝”,有何特殊之處?在當前時代,除了作為歷史的記錄之外,還有什么價值?

高家父子的堅守讓我們看到一種力量,但也從中看到了問題。不只是“老油坊榨油技藝”,還有很多別的非遺傳統技藝也都面臨這樣的問題。由于缺乏經濟價值和審美價值,只能無奈地失傳。老油坊不在了,但未來還要繼續。古老的技藝傳承至今不易,如果已不合時宜,那么只能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