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數學文本如何促進傳統文化

時間:2022-10-09 10:49:24

導語:深挖數學文本如何促進傳統文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挖數學文本如何促進傳統文化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教學活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探究數學文本內隱元素,細化傳統文化滲透教學過程,讓傳統文化能夠自然滲透在課堂教學之中,以及學生的數學活動之中。基于此,教學中教師就要挖掘內容中的文化元素,做到悄然滲透;還要挖掘活動中的文化元素,做到有機融合;更要靈活地解讀故事中的文化元素,做到有機滲透等,從而讓傳統文化和風細雨般地潛入學生內心深處,烙印在他們的思想深處。

【關鍵詞】小學數學;文本內隱;傳統文化;數學素養

弘揚傳統文化教育是小學數學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不過它是內隱的,這就需要教師在這一內容實施中進行有機滲透,而不是刻意地渲染,抑或片面地進行夸張式教育。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精于文本研讀,從教材的文字、圖畫,甚至是注釋等細節中找到傳統文化的影子,并在合適的時候用恰當的方式滲透于數學教學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教育。

一、挖掘內容中的文化元素,悄然滲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深度挖掘教材知識內容中所隱含著的文化因子,并靈活地把它融合到教學之中,使之自然地浸潤學生的心田,滋養他們的靈魂,從而讓數學學習成為他們和諧發展的重要力量。例如,在“表內除法——平均分”教學中,教師既要關注教材編寫的基本特征,把握準表內除法知識學習的脈絡;又要重視除法知識的由來,特別是它在中國古代數學研究中的具體情況,從而讓學生們在學習和研究集合的過程中增強自豪感,增強學習自信,使得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扎實,更有實效性。

(一)依托傳統故事,有機融入教學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和復述早就爛熟于心的《孔融讓梨》的故事,讓學生在講故事中走進新的學習研究。教學初始階段,教師可以用中國這則古老的故事導入,讓學生們思考從《孔融讓梨》這一故事中可以聯想到數學中哪些問題。于是,學生們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相關的數學學習和理解,做出解答。有學生提出:孔融的做法是可取的,大人吃得多,應該給他大的,這樣分起來就是公平的。也有學生提出:這個故事我是知道的,就是要我們學習禮讓別人、尊重別人、關心別人等。于是,傳統文化教育就這樣滲透到學生心中。

(二)開展故事分析,感悟數學知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緊扣學生的自主思考和學習分享,讓他們再度回顧自己提出的“公平”一詞,讓他們在思維碰撞中加深對公平的認識。“請看屏幕上的內容,孔融一共拿出了6個梨子,現在畫面上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們呢?他又該如何分呢?”于是,學生們就積極地投入學習觀察和學習研究之中。不一會兒,有學生說出:現在梨子都是一樣大的,不需要讓大的了。畫中有3個小朋友,一個人2個就是公平的。也有學生補充說出:是的!每一個人都分得一樣多,那就是公平的分法。

(三)抓實信息梳理,促進學習理解

有效的教學不是告知,而是引導學生圍繞各種教學活動去思考、去探究。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駕馭課堂中生成的信息,讓學生認識到這種公平的分法就是平均分,進而讓學生們結合前面的討論,感悟到平均分的基本特質——每一份的個數都是一樣多的。接下來,教師就可以順利地引入除法的學習,寫出相應的算式等,讓他們對表內除法的學習逐步走向深入。另外,在教學臨近結束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件呈現一下中國古代關于除法的研究成果。如利用幻燈片展現《笄數書》中關于除法的知識研究,以及《孫子算經》中提到的“凡除之法,與乘正異”等。學生結合圖文的介紹進行學習,對除法的認識就會進一步得到強化。同時,也在自然狀態下給學生有機滲透了傳統文化。由此可見,深入文本之中,探尋數學知識中所蘊含著的傳統文化內容,給予學生必要的學習指導,是改進數學教學的有效舉措,是助力學生數學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教師要切實地去謀劃好,并落實好。

二、挖掘活動中的文化元素,有機融合

數學學科不是純理性的,其實它是極為神奇的,同時還是包容的,在它的身上學生能夠看到其他科學的融入。比如有藝術的、天文地理的、建筑的、自然的元素等,所以說,數學也是有文化底蘊的。為此,在“解決問題的策略——倒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話題,讓學生在耳目一新的感觸中更好地學習“倒過來想”,從而讓推理的學習記憶猶新,深植于內心。

(一)利用信息技術,構建適宜情境

把信息技術引入數學教學之中,是新課標的精神體現,是增強課堂感染力的有效實踐。為此,在教學之初教師就可以利用動畫視頻,展播一幅有趣的畫面。“一群鮮花在大聲吟誦——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小朋友們,你知道這是誰寫的詩嗎?”學生們會異常興奮地回答出:“李白,《望廬山瀑布》。”于是,教師順勢引入:“李白還有不少詩和故事是和酒有關系的,你們想知道嗎?”

(二)解讀畫面信息,探究個中緣由

在學生們興趣盎然的狀態下,教師還可以順勢而為,繼續播放李白和酒有關的故事。課件呈現李白的人物形象,拿著酒壺,并配上如此一段文字——李白提壺去買酒,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升,三遇店與花,喝光壺中酒。你知道李白的壺中原有多少酒嗎?接下來,教師讓學生閱讀畫面上的文字內容,并讓學生與同學一起學習嘗試去解讀這個內容。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積極地思考這些信息的基本要義,思考這個問題所對應的相關數學信息。接下來,教師要放手,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思考和研究的機會,讓他們盡情地釋放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三)鼓勵學習發散,探尋研究之策

隨著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推進,教師還需要結合一些數學思想方法等來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讓他們在不同的數學思考中獲得解題的啟迪,以便較好地尋覓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在上述學生自主思考的基礎之上,首先教師可以組織部分學生進行學習展示,以便給學生更多的啟發。有學生提出用列方程的方法去研究,有學生提出用畫圖的方法會方便些。也有學生提出,應該緊緊抓住“喝光壺中酒”這句話反過來思考等。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辯論與篩選合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相應的學習爭辯,學生們終于悟出從最后一句反過來思考是最合理的,也是最有效的。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全盤思考,倒過來想,進一步審視題目,把握問題的實質。這樣,學生就能夠較好地梳理信息,把握數量關系等,于是逐漸梳理出:李白—店—花—店—花—店—花—0,從中學生們能夠很直觀地領悟到第三次遇花前是1升,第三次遇店時就是1—2升;第二次遇花前是3—2升,第二次遇店時就是3—4升;第一次遇花前是7—4升,第一次遇店時就是7—8升。從中可以看出,把傳統文化與學生的數學學習有機融合,無疑能激發他們更為強烈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傳統文化的科學滲透,使得二者融合更具魅力。

三、解讀故事中的文化元素,有機滲透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數學研究是領先于世界水平的,這些研究一直對中國和世界都產生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解讀教學內容,并切合教學內容選擇那些有代表性的數學名人、數學故事等進行傳統文化滲透,讓學生們在數學學習中能夠得到較好的傳統文化熏陶,給他們一種更好的數學教育。

(一)挖掘教學內容,有機滲透

結合教學內容有機滲透,給學生以必要的文化引領,是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方式。例如,在“軸對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介紹北京的建設布局特點,讓學生明白對稱的存在。同時,也可以結合北京地域中的那些著名建筑物——天安門城樓、天壇、故宮等,讓對稱的知識逐步深入學生的內心。

(二)結合生活事例,巧妙滲透

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對稱事例,以此來驗證前面學習的感知,從而形成較為豐富的對稱學習感悟。比如,學生們能夠找出家鄉的民居房屋一般都是左右對稱的,特別是具有民族風格的四合院建筑更具代表性。又如,學生會從古代建筑寺廟、鐘樓等建筑中找到對稱,使得自身對對稱的感知愈發深刻。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一些具有民俗特點的版畫、剪紙,以及其他的年畫、燈籠等手工藝作品,從中發現對稱的存在。

(三)鼓勵學習實踐,靈活滲透

引導學生把這些感知、感悟通過自己的雙手展示出來,是實現深入學習的重要舉措,也是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之舉。比如,引導學生學習剪紙,讓學生感受剪紙中的文化意蘊。如把一張正方形紙片對折,然后沿著折痕畫出一個有趣的圖案(簡單的,只相當于原來圖形的一半),然后剪開紙片,觀察得到的作品。與此同時,教師要讓學生體會這一活動的整個過程,學生會在活動中感悟到:折痕是很重要的,它是左右兩邊能夠重合起來的根本,而且這樣的圖形一定是兩邊重合的。至此,教師可順勢提出——這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回顧前面的例子,讓學生明白前面的各種現象都是對稱現象。學生會在學習的匯總中更好地悟出對稱的意義,以及對稱圖形的畫法等,進而使得對稱知識的學習更加深入。可見,教師要善于把握教學內容,科學地引入蘊含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資源,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快樂地學習,也可以給他們以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使得整個數學學習變得智趣交融。綜上所述,教師要把滲透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使命去完成。為此,教學中教師要發掘數學文本的內隱因子,從中發掘出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把它們有機地融合到數學知識的學習探究活動之中,更好地助推學生數學素養的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高波濤.淺談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5(1).

作者:趙春玲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城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