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11-16 17:28: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淺談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淺談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

篇1

一、調整學生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種情緒狀態,它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然而許多的教學內容通常本身較為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每位教師善于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小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在教學“長方形的面積”時,老是運用公式計算面積,學生感覺比較厭倦,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思路,運用多媒體出示了一道“智慧爺爺”出的思考題:把一個正方形裁成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裁成的兩個長方形周長之和與正方形周長有何變化?把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它們的周長又有何變化?先讓學生根據題意想象,然后再電腦演示。演示過程中,畫面不斷閃爍,使學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周長的變化。同學們一看,興趣來了。最后讓學生互相討論,就這樣讓學生在開放自由的情況下解決了該題,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

二、形象導入新課,創設學習情景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的起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究,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如低年級學生,他們的定向能力尚處在較低的層次,他們的注意狀態仍然取決于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異的刺激活動而興奮起來。針對這些情況,運用多媒體,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鋤禾》這課,在導入新課時,可以用一組“動畫”:“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辛勤的農民手拿鋤頭用力地耕種,大顆大顆的汗珠從額頭滾落下來,滴入稻田里。”此情此景,學生已有深刻的感性認識,隨后,我又在圖畫上方出示古詩,詩句和圖相對照,激起學生思維的層層漣漪。對于剛才“明于心而不明于口”的心理狀態,立刻解決帶點字鋤、汗、粒等的解釋已是一觸即發了。

三、突出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

傳統的教學往往在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問題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如此,學生仍然感觸不深,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有效方法是變革教學手段。由于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推導這一重點,電腦演示把一個圓柱體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后把圓柱切開,通過動畫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就越接近于長方體)。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并最后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體的體積與原來的圓柱的體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么?通過動畫演示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體的底面積、高與圓柱的底面積、高的關系,從而推導出求圓柱的體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四、增強訓練密度,提高教學效果

篇2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目前教育資源多元化的今天,它仍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因此,多媒體應用于課堂教學,是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多媒體網絡教育是把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和現代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實踐證明,多媒體網絡教育在語文、數學、物理、生物、藝術等學科教學中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點我校做的特好,我校有兩個多媒體教室專門用于音樂與美術的課堂教學,而且現在每個教室都裝了多媒體,越來越多的老師使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因此,在各學科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教學中,總會遇到一些比較難做的實驗或演示,利用計算機就可以把這些設計出來,讓學生能清晰地觀察判斷。例如,在教學《種子的萌發》一課,只從展示文字和靜態的圖片,學生是無法理解種子從萌發到成長的過程,而用實驗演示的話,需要很長時間,又不容易觀察其生長的過程。但使用多媒體后,將種子萌發的各個時期用flas的形式播放,種子從萌芽到生長栩栩如生,使學生易于理解能詳細描述其變化過程。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

根據信息的儲存時間及編碼方式的不同,記憶分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由于多媒體的音、像、動畫能刺激多個感官,引起很強的注意,所以感覺記憶和短時記憶較好。而畫面形象生動,必要的內容又能停留與分解,因此,更容易形成較好的形象記憶和理解記憶,即長時記憶。如教學《化石》“琥珀”化石的形成,我們都知道,琥珀比較罕見,其形成比較復雜、難于理解、更不易記憶。利用計算機巧妙地將蜘蛛向蒼蠅撲去和樹上落下一滴松脂油將這兩個小昆蟲裹住這兩個過程,進行串連、疊加,以形象生動的動畫,把抽象難于理解的琥珀形成過程,變得清晰易懂。在形象基礎上達到理解,在理解基礎上,就能長時間記憶了。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智力結構的核心。它表現為認識事物本質特征和內部規律過程中的概括、判斷和推理水平。在教學《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首先借多媒體展示“日出”的動畫圖片從而展現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其次再借多媒體展示“鋸子切鋼管”的動畫圖片從而展現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這種動畫的輔助,使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變得比較形象易懂,有助于培養推理能力。

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學生比較天真,他們的想象力豐富,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點展開。如《日食和月食》一課,課件先導入一幅生動的動畫:夏夜的星空下,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坐在小凳上看月食,配上輕松、柔和的音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進入了學習狀態,喚起了觀察、求解的欲望,展開了想象。究竟什么情況下會發生月食呢?為什么會發生月食?能不能避免月食?老師提出一連串的假設,學生對不同的假設進行交流爭論,最后通過月球、地球、太陽三球的運動演示,驗證或糾正學生的認識,得出了結論。這無疑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同時也有助于鍛煉思維能力和加深記憶。

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操作動手能力

操作力是通過練習鞏固下來的,操作能力也被看成是動手能力或實踐能力。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操作能力主要通過做習題來形成。多媒體可提供或設計密度大、層次多、不同類型的練習題,供不同需要和不同層次的學生自主選作,能促進知識向技能轉化,以及技能的不斷提高。另外,通過回答問題、提出質疑和建議、制作相關課件等更助于操作力的培養。

總之,利用多媒體網絡教育,能大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并有助于學生各方面智力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語文教學 多媒體信息技術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070-02

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上應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來不斷優化語文課堂,把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讓多媒體信息技術來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一、優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有了學習的興趣才能有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利用投影、錄像、音樂、動畫等,為不同年齡的對象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將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熱情。如我在上法布爾的《綠色蟈蟈》一課時,先利用多媒體展現出生動、逼真的畫面,同時還配上音樂,這時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學習熱情也被調動了,這時我就引導學生進入新課文的學習,他們就會有很大的興趣。通過對整篇文章閱讀之后,我向學生提問:1.綠色蟈蟈外表有哪些特征?2.作者主要寫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習性?這時學生就活躍起來,爭先恐后地發言:“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這樣,通過多媒體技術設置情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它能夠將學生很難想象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強烈的學習欲望的驅使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與質量自然得到提高。

二、激活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

傳統的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一本書,一支粉筆。講解一些較復雜、抽象的內容時,既費時費力又難以講清楚。而運用多媒體則正好彌補這種缺陷。它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靜為動,化遠為近,化繁為簡,圖文并茂,形聲結合,提高學生能力。

1.化抽象為形象,激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力和想象力

傳統的教學只注重書本內容,學生主要是根據書本上的文字來學習的,由于年齡、閱歷、或其他條件的限制,僅僅只看抽象的文字,則往往會影響學生對內容的理解、知識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領會。運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化抽象為形象,并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課文《濟南的冬天》中,作者對景色變化描寫得極其細致入微,富有層次感。借助于多媒體將文字描寫得景色逐次展示出來,不但豐富了課堂所學內容,而且使從未到過濟南的學生對濟南的冬天有了形象化的認識,并進而促使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去想象更為豐富的景色。在學習《山市》時,通過課件展示海市蜃樓的迷人風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學習《三峽》一文時,三峽錯落有致的自然風貌在多媒體畫面中展示出來,使大家獲得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在學習《安塞腰鼓》這類具有震撼的聽覺、生動的視覺的課文時,我通過播放預先準備好的視頻――西北漢子表演安塞腰鼓的壯觀場面,給學生展示了視覺、聽覺盛宴,那場面的壯闊、那鼓聲的渾厚、那漢子的豪放、那激情的熱烈,無不震撼著學生的心靈,他們通過多媒體視頻氛圍融入教材描寫的情境之中,走進教材;接著,我引導學生有表情地朗讀全文;然后將視頻與課文內容結合,選擇課文的精彩句段,讓學生暢所欲言;最后選擇學生代表發言:通過聽覺、視覺之后的感想表達對課文的理解。這樣,在我的引導下,多媒體融入、師生參與,通過各種訓練,品味內容、理解內涵、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2.可以化繁為簡,有利于啟迪思維訓練

例如,魯迅先生的小說《社戲》,不但篇幅較長,思想感情豐富,而且還涉及到很多其他內容。運用多媒體,就可以精簡課堂教學內容,突出課文學習重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課堂教學的優化。

3.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計算機多媒體可以通過屏幕呈現教學內容、展示學習目標、提出思考與討論的問題,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思考、討論并做出回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還便于課堂的及時反饋、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拓展,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通過計算機多媒體向學生提出藝術思想等方面的思考問題,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悉心體會和充分討論,然后回答解決以上問題;再通過計算機多媒體及時反饋學生對作品的背誦、理解、欣賞以及對內容的聯系,最后對學生的知識、能力進行遷移和拓展的測驗和訓練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達到課堂教學的優化。

三、激發閱讀情趣,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地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從而克服傳統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氣氛沉悶等不足,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例如,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時,運用多媒體在播放優美和諧的背景音樂的同時,展現生動形象的描寫春天的四幅美麗圖畫的動畫畫面,并且及時穿插聲情并茂的課文朗讀,這就活躍了課堂氣氛,更將學生帶入了美好無比的春天,使學生具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生在美的享受之中,讀通了課文,讀懂了課文,讀透了課文,其教學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四、增強直觀性和形象性。

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教材,巧設情境,讓學生邊聽聲情并茂的錄音,邊看栩栩如生的畫面,邊欣賞形象化的詞句,在聲像俱集、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下,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蘇州園林》時,我與學生共同制作一個課件,鼓勵學生們進一步結合課文制作解說詞,配合課件以小導游的身份介紹蘇州園林。學生站在大屏幕前煞有介事地介紹,受到觀眾的矚目,頗有新鮮感、成就感,同時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自己的綜合能力,真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理想境界,增強了直觀性與形象性。

總之,由于多媒體特點的多樣性,用它作為教學手段具有非常大的優越性。它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可以促進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更新,也形成師生角色的新轉化。它不僅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更能提高教師的教學綜合水平。我認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善于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實現教懂、教準、教活、教精,使學生達到樂學、善學、勤學、活學,從而使教學進入最佳狀態。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

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會給語文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巧用多媒體,可調動學生情緒,使其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走進課堂

每次上課前,利用課間休息的時間提前幾分鐘打開多媒體,播放從網上精心挑選的歌曲flash,學生的情緒很快便會被調動起來,為上課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特別是在學生已上了一二節課后或是上下午的課時,身心已略感疲憊,此時音樂與畫面的刺激會很快讓其放松下來,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情緒激昂地投入到將要開始的課堂上來。

二、巧用多媒體,點歌互動,溝通心靈

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有很多方式,有了多媒體后,交流的方式便多了更多的靈活性。課前播放歌曲不僅可以調動學生情緒,而且有時還可采用點歌的形式,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與溝通。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比較喜歡的歌曲,有的學生往往在下課時問我明天能不能放某一首歌。課后我便按他的要求搜索所要的歌曲,第二天播放的時候,他的感覺自是不同一般,老師滿足了他的愿望,他對老師多了一份親近,師生間以這種獨特的方式溝通了心靈。這樣,再上起課來,自然會非常輕松,效果也會非常好。

三、拓展課堂空間,加大課堂容量

以上兩點還只是為上課營造良好的氣氛作準備,這不是多媒體的主要功能。其主要功能應是成為課堂教學的有力手段。利用多媒體,可以適時地補充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聲音、圖象可以隨時插入,隨時展示,避免了平時只靠口說手寫的容量小的弊端。這樣學生雖是坐在教室里,但其視野卻可以隨著多媒體的展示擴展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而且其對文字的感受又可以隨著畫面、聲音不斷的延伸,這樣就大大拓展了課堂教學的空間,加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45分鐘的上課時間便被充分利用起來,發揮了他的最大價值。如在教《故鄉》一課時,在啟發學生思考回答中年閏土與少年閏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對“我”和對生活態度等方面有何變化以及變化原因的基礎上,教師投影顯示出完整的板書設計。這樣做,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快了好幾倍,再利用節省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運用對比手法描寫一個熟悉的人的外貌,寫出其變化。寫完后,指名學生讀一讀、評一評。使學生能多方面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增加了學生學習、思考的機會和訓練密度,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提高了課堂效率,還能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四、巧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采用了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而多媒體手段應用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獲取能力的一種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會,并進而創造。而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特別是多媒體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巧設情境,讓學生聽聽聲情并茂的錄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畫面,欣賞品味形象化的詞句,通過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產生激動人心的情境效果,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教《春》一文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精心設計了一個課前導入和朗讀環節:在講授新課前,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風景圖,讓學生觀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圖,口頭簡要描述畫面,并背出表現春天的詩句,然后在聲畫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讀錄像。那美不勝收的佳景和配音員絲絲入扣的朗讀,讓學生在有如親臨其境之中感受到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生機勃發,花草樹木競相爭榮的景象和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從而達到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巧用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多媒體軟件集圖、文、聲、像、動畫等手段于一體,能夠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飛翔。在教綜合性學習《漫步地球村》時,先讓學生說說電腦屏幕上打出的兩幅圖的內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畫面,同時放出一段輕松愉快的音樂,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想象。有了前面兩幅說話的內容作基礎,又創設了情境,學生在充分發揮想象的同時,激活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六、巧用多媒體,豐富作文素材,優化作文教學

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視覺、聽覺形象,能使學生簡便、快捷地直觀現象,感覺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臨其境,進入由形象、色彩、聲音等混合構成的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誘發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這為豐富學生的表象,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提供了物質基礎。這樣在作文教學時,可突破時空的限制,將人、事、物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既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又為他們提供了作文的素材,開辟了多向立體的思維通道,促進學生觀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聯想、想像力的增強、審美能力的提高。

七、巧用多媒體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篇5

【關鍵詞】通用技術多媒體作用創新

面對信息社會高速發展,奮戰在一線的通用技術教師將面臨著更多的機遇與挑戰。為了適應時展的需要,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必須在教育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革,才能符合當今時代的要求。而多媒體教學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師和學生的普遍歡迎。在進行通用技術教學時,通過多媒體可以非常形象直觀的講述清楚過去很難描述的課程內容,而且學生可以更形象的去理解和掌握相應教學內容。所以多媒體技術在通用技術新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是教育實現現代化的必然趨勢。我通過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就多媒體在通用技術教學中的運用淺談一些個人的認識: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下面談談多媒體教學的幾項優點: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多媒體技術和通用技術學科特點的結合,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更加多樣化、視覺化和形象化。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多媒體課件內容豐富,圖文聲像并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這些都有助于引起學生產生興奮、愉悅的感受,有利于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是刺激學生主動學習的最有力的因素。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特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把握好教材中重點、突破教學上的難點,才能掃清學生學習上的障礙,消除學生學習心理上的困惑,達到課程的目標。而在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重難點不夠突出,教學過程泛泛而談的現象比比皆是。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跟學生的經歷以及知識的模糊性等原因有關;另一方面,有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用傳統的教學媒體及教學方法較難表現或難以表達清晰,如果沒有運用適當的教學手段來突出重難點,教學目標將無法達成。而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象的豐富表現力,能把知識內容由靜態變為動態,變抽象為具體,變虛幻為現實,有利于反映概念及過程,可以將教學的內容化難為易,增加了教材理論知識的形象性與直觀性從而優化了課堂,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三)多媒體教學的長期性、實用性和共享性。

教師自己平時可根據教材的特點因地制宜選擇制作多媒體制作軟件來制作課件,但建議最好以教研組或備課組為單位來制作課件,這樣能夠能凝聚集體的智慧,博采眾長。教學活動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過程,制作出來的課件不但自己可以用,還可以進行資源共享。盡管多媒體課件教學有著眾多的優勢,但我們也要清楚的認識到課件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手段,而不應忽視傳統教學法和教師在課堂中所起的主導作用。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的不足

教師在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時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利用多媒體教學是立足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而不是為了去迎合潮流。在通用技術教學中不可過份依賴多媒體技術,通用技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就目前我省的通用技術教學現狀來看,教學條件還是比較差,很多學校沒有通用技術課程的專用教室來給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于是很多老師就將多媒體教學當成救命稻草,認為只要有多媒體展示,實踐活動無需開展了,教具也不用制作了。然而實際上多媒體教學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用多媒體進行技術試驗演示也代替不了技術實踐活動。學生幾乎沒有技術制作的基礎,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通過多媒體來展示理論知識和圖片和視頻資料,而沒有進行技術實踐,空談理論和演示,如同紙上談兵、空言無補。

三、多媒體教學的革新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學手段也在不斷的更新和現代化,制作高質量實用新型的多媒體課件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方式要求教師的課件制作技術應該向多樣化方向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件的制作時,應該能夠根據課程內容特點來采用合適的制作工具將其更好的展現出來給學生。相對于用實物模型展示來說,多媒體展示更加方便和靈活,成本更低。但同時對教師的能力要求也會更高。

在教學中,要使多媒體課件更加有利于學生獲取知識,將教師的教學構想以及創意充分的進行展示出來,拓寬教材增加信息量,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只有將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有效地利用,才能達到目的。只有培養教師擁有較強的多媒體意識,在教學中才能針對多媒體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摸索出新的教學方法,開發出新的教學模式,啟發思維,開闊思路,強化多媒體意識。

四、結束語

如何在通用技術教學中更好利用好多媒體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就要求廣大一線的通用技術教師要不斷地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不斷摸索總結教學經驗。但在實際教學中切不可盲目地依賴多媒體技術,多媒體課件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并非主體教學方法,必須將它與有效的傳統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才能使它更好地服務于學科教學,從而突破傳統的教學理念,總結出最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篇6

一,運用電教手段,營造優美的學習氛圍

語言是一種交流工具,優美的語言環境,輕松活潑的語調,可以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促進學生主動融入交流情境中。運用多媒體可以為英語教學營造優美的環境。

1、播放英文歌曲,營造溫馨氛圍。英文歌曲旋律優美,抑揚頓挫,配上名家演繹,不僅給學生帶來美輪美奐的藝術享受,更能讓學生體驗別樣的風情,在吐字換詞間感受英語口語的隨性。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經常選擇一些經典的英文歌曲,讓學生品味欣賞,自由傳唱。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更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如在教學一般過去時,給學生播放了Karen Carpenter演唱的《Yesterday Once More》,學生在舒緩感傷的樂曲聲中完全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再如在教學“themore…themore ”時,我給學生播放《The More We Get Together》,通過歌曲中反復出現的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ill be .強化了句型結構的教學。

2、運用英語電影和動畫片,迎合學生興趣。動畫片是學生的最愛,特別是剛剛進入初中的初一學生,他們對動畫片可謂情有獨鐘。因此,我在教學中,適時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英語動畫片和電影,讓他們在精彩的故事情節中感受英語,更培養了他們聽力本領。如《泰坦尼克》、《貓和老鼠》、《獅子王》等影片,不僅內容精彩,語言純正,幽默,更兼趣味性與故事性于一體,學生看的投入,既培養了他們的欣賞水平,又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能力。

當然,運用多媒體,創設優美的學習環境,方法很多,比如,一副極具異域風情的圖片、一句反映西方人文特色的名言警句用視頻隨機展現,都會給學生帶來情致,讓他們對英語學習充滿憧憬,充滿向往。

二、巧用電教媒體,優化英語教學內容

1、優化詞匯教學。牛津初中英語,詞匯量大,單詞也愈來愈長,特別是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記憶單詞的方法,很多學生將其視為英語學習之路上的攔路虎。而運用多媒體,可以將單詞賦于其獨特的含義,通過結合聲音、圖像、動畫等,調動學生的多維感官,增強記憶的效果。例如, 教cold一詞時展示北風怒號,滴水成冰的畫面;教hot時則呈現驕陽如火,汗流浹背的畫面;在教dry一詞時則展示荒蕪的隔壁荒灘等。通過這樣的情境展示,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對詞匯的音、形、義多個方面加以感知,從而增強了記憶效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優化聽說能力。聽、說能力是在學生思維對外界語言信息的綜合分析后才能實現的。缺乏必要的綜合聽說能力,必然不能從事有效的語言交流。而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聽說訓練,能全方位地刺激學生的感官,開啟學生立體化的思維空間,多方位地感知語言材料。特別是在語言交流過程中,它能輕松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引人入勝的交流材料,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氛圍中訓練聽說能力。

3、優化課堂訓練。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課堂訓練,傳統的英語課堂訓練,要么是教師課前印制大量的講義,要么是教師在課堂上板書,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效率都比較低下。利用多媒體教學,既可將教師輕松地從繁重的課堂板書中解脫出來,又能通過放大、動畫,給學生呈現即時的課堂訓練和反饋,大大節省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環節

1、設置懸念,引發思維。課堂中教師巧妙設置懸念,緊扣學生的心弦,能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欲望。而運用電教媒體可自由預設問題,在引導學生漸入佳境時,戛然而止,給學生留有思維的空間。如在教學above、below、beside、across等介詞時,可充分運用課件,將課桌、書、電視、鞋、床等這些實物設置成卡通形式,通過它們位置的不斷變化,讓學生在觀察后回答。如:Where isthebooks?學生:The books areabove the desk.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營造氛圍,促進交流。語言總是和一定的語言情境緊密聯系、互為融合的,要想提升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就必須給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情境,將學生置于自然真實的語言氛圍之中,讓學生產生用英語表達感情的欲望。而英語教學中運用集多種特點于一身的多媒體,能突破時空的界限,給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交流情境。通過這種自然逼真的情境的創設,也使學生以一種輕松愉悅的情感,饒有興趣的投入到英語語言交際活動中。

篇7

關鍵詞:多媒體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應用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多媒體、網絡通信等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于寫作教學,它們給作文教學帶來無限生機,使寫作課精彩起來。

一、促發寫作欲望

不論是命題作文,還是給定寫作素材的作文,教師在提出寫作要求后,盡管反復引導、提示、啟發,學生還是不知從何處下筆,怎樣幫學生走出這種困境呢?最有效的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手段,強烈沖擊學生的感官,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如:為了寫好一種植物,上課時,首先播放了一段“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的鏡頭,再播放了會場里的場景,大家所見的植物多得數不勝數,聽著解說,對那些植物產生好奇,喚起了學生想方設法要弄清該植物特點和把所看到的告之于眾的欲望,激發了寫作興趣。

二、拓展選材思路

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動筆的欲望,有了欲望,就能積極主動地去寫。只是許多學生腦中的“材料”不多,甚至感到頭腦空空,沒有東西可寫。因為他們觀察不細,思考不深,缺乏對生活的認識,或有寫作素材,卻不知如何去選擇,這時就需要老師的幫助。如2008奧運會在北京舉行,奧運會成了學生課間談論的熱點話題,此時,讓學生以“奧運會”為題材進行一次網上習作訓練,學生通過網絡搜集到了大量有關奧運會的報道,體壇明星故事等信息資料,開闊了視野,拓展了選材的思路,學生習作時文思飛揚。

在作文教學中,應強調以“說”為突破口,以此推動作文教學改革的全面發展。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作文課就是寫作課,一張紙加一支筆足矣,口頭作文向來不受語文教師重視一是口頭作文訓練課的訓練目標和方式較難以把握,二是教學手段的落后也使口頭語文課過程很難控制,且形式單一,很難激起同學們說的熱情,網絡的應用,前面的兩個難點得到很好的解決。當讓學生寫“我喜愛的一種自然現象”時,先讓學生積極思考。回憶想象并及時用多媒體出示一些學生未曾看到想到的事物特征。直觀、新穎的畫面,刺激了學生的感觀,學生頓時思維文訓練,也可以讓學生把看到的畫面,人物和事情,通過聯想,概括地說幾句話或按順序說一段話,主要包括看圖說話,觀察實物描說,也可以事先剪輯一些帶有社會焦點性質的事件,讓學生據此進行評說或進行辯論。總之,口頭作文的形式可以多樣,可視訓練目標和具體的情況采用不同的形式。

三、自主交流,不斷提高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里明確指出,要讓學生“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更要“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可見,作文的評改是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作文評改更是學生作文素養的體現。所以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交給學生評改作文的權利,讓學生成為評改的主人。

1、實物投景,示范修改

將作文評改方式由紙上轉到電教媒體中,評改方式由針對個人轉向面對集體,師生共改,集思廣益,具體做法是:學生初成作文后,教師瀏覽,并按訓練重點和作文要求,選擇反映共屬問題的好、中、差作文數篇,投影在屏幕上。集中全班學生的注意力,或教師示范改,或師生評析作者改,或學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靈活,通過示范修改,將批改的過程完整地展示給學生,教給學生修改的方式和要領,讓學生在示范中發現問題,領悟該怎么寫,要怎么改,將修改前后的文章進行對比,引發自改興趣,讓學生明確修改的重要性。提高自改作文的自覺性。這樣,即使培養學生積極的思維能力和流暢的口頭表面能力,又為教師節省了大量的批改時間。

2、網絡互評,取長補短如今,高速發展的網絡技術,為教學提供各種互動平臺,比如多用戶博客系統、bbs技術,這讓“評改”更快捷,更方便,更安全,更高效。

然而,事物總有它的正反兩方面。即使再好的東西也有其缺點。網絡作文教學也并不例外,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因此,在實施網絡作文教學的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切忌讓電腦為中心

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常有一些教師為圖方便,怕操作失誤,就讓計算機將課件設計成順序或結構,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這樣上出的課便是“流水課”,教師總要想方設法將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此類現象實在是多媒體教學的悲哀。究其根源,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演變成了“電腦+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它只不過更強化教師的主動性和學生的被動性。

(2)切忌搞形式

目前各類公開課、觀摩課的評比中,許多人認為“要在評比中要獲得好成績,一定得用上多媒體”,只有這樣,教學才能體現出現代和新穎的氣息,才是眼下“in”的教學方式。而且,很多公開課課件表現形式花哨,過分追求動畫、聲音與版面背景,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感知規律,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教育目標的實現。其實考察一堂課的好壞、新穎與否,主要看有沒有先進的教育思想作指導,效果怎樣,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程度,以及學生智能的培養等,而不能僅看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應用。

(3)切忌讓學生放任自流

在網上作文學習活動中,教師要起到組織、指導和監督的作用,不能讓學生圖一時之痛快,而隨意沖浪,這樣就違背了我們利用擁有海量的教學資源的網絡來學習作文的初衷。

三、總結

多媒體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一個技術手段,這個手段的特點在于豐富多彩的圖片、音頻和視頻內容,網絡化可交互的傳播手段。筆者認為它的這些特點運用在小學寫作教學中,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寫作成績。根據筆者的實踐經驗,它的效果得到了很好的印證,希望大家能夠將這種手段推廣開來。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N].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8.

篇8

一、創設良好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學習的內在動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習。思想品德課講述的概念、原理比較抽象、枯燥,學生往往對教師在理論上的講解不感興趣。因此,教師在理論講解時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環境能創設圖文音像并茂,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創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激發并提高學習興趣,為其實現探究式學習創造有利條件,保持強大的內在學習動力,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

(一)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播放時尚素材

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中注入時尚素材。如:導入《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一課時,我播放了歌曲《走進新時代》的Flash,剛開始教室里安靜極了,隨后有的同學開始小聲地跟著吟唱,緊接著是全班同學一起唱。歌曲播放完之后,我不失時機地提問"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三句歌詞各有什么含義。這種視聽結合一下子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興趣盎然地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靈活運用多媒體展示案例、漫畫,激活課堂教學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具有理論性和呆板性的特征,如果空洞說教,教學將枯燥無味。而采用電教媒體,能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地將抽象的知識原理以具體化、形象化、動感化展現給學生,將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教學《尊重和維護隱私權》一課時,幻燈片展示案例"榮榮的困惑"。主人公榮榮的媽媽總想看她的聊天記錄還要密碼,她覺得很苦惱,想請她的同學幫忙出主意。這時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同學們一起幫他想辦法。通過討論總結出:尊重他人隱私,要樹立隱私意識。在教學中恰當運用案例會使學生情趣盎然,學習興趣倍增,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更好。

二、拓寬師生互動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新課標下,思想品德課采用多媒體教學,使師生之間有了更多的學習和思想交流。在多媒體運用于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時走到學生中間,對多媒體展示的材料不斷加以指點、評價,針對問題,師生共同討論,甚至爭論,對學生的所提出的問題并作出回答和簡要評述,師生之間變為"零距離",教學交流變成了情感交流、心靈交流,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一)巧妙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在課前要認真研究教材,精心設計問題,才能在課堂上提出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來,所提問題應與生活實踐相聯系,令人深思,給人啟迪,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大膽創新、巧妙設計問題,不拘泥于常規。多應用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素材的新聞媒體材料加以實踐。例如,在講到有關"一國兩制"知識點時,我播放了香港和澳門政權交接儀式的電視實況錄像片段,雄偉壯觀的場面,意氣風發的駐港、駐澳部隊,雄壯的國歌,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使學生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偉大祖國的神圣與莊嚴,并在心靈深處認真體會與思考"一國兩制"這一偉大構想的現實意義,促進了他們創新思維的提高。 從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因此,應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使學生在課堂中有了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從而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二)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恰當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為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拓展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老師必須給學生創設最大的自由思維空間和表現機會,把教學內容轉變為學生自主探究,把原來的教學行為轉變為優化學習行為和交流、探討思辨問題的過程。老師在指導學生發現問題的基礎上,要及時組織學生圍繞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思辨,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篇9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只要能夠喚起他們對學習對象的興趣,他們自然會被吸引到學習的氛圍中,進行自覺自主的學習。一直以來,傳統教學只是停留在“說教”這一層次上,手段單一,教具不多,很難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多媒體教學改變了這一現狀。計算機動靜結合、圖文并茂,創設了逼真的教學情境,創設了活潑的教學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并且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度,從而迅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其能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戰爭的尾聲――日本無條件投降是學生關注的熱點,也是教學的一個重點。但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對過程的了解僅限于閱讀教材與教師的語言描述,使得學生只是跟著聽覺走,并沒有真正深入地了解那段歷史。而且,整個教學枯燥無味,學生學習動力不強,學習效果低下。為此,我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為學生播放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片斷。這樣不僅以直觀的畫面、精彩的視頻與動聽的音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刺激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還帶領學生走進了那段歷史,獲得了身臨其境的感覺,真正了解了日本無條件投降這段歷史,從而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學習動機。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在某一章節中處于重要地位的知識,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而教學難點是基于學生實際情況,理解起來具有一定難度的知識點。重點是客觀存在的,而難點則因面向的學生不同而有所差異。某些知識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激發學生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加強學生理解這一直是歷史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由于歷史記錄的是已經發生的人與事,具有不可再現性,而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社會背景與所要探求的歷史事件之間有一個時空差,使得學生很難置身于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去思考問題,而且學生也會感到陌生、枯燥而抽象,很難與自己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并且,傳統的教學手段也很難突出這些重點,突破難點。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突破教學時空的限制,化抽象為形象,化遠為近,化無聲為有聲,將那些難以再現的歷史事件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得學生如臨其境,如觀其形,如感其神,這樣就能增強學生對歷史史實的理解與感受,在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歷史史實間建立直接聯系,從而能強化學生的感知與理解,更能讓學生銘記歷史,更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規律性聯系。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現代各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歷史學科同樣肩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任務。但思維并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建立在形象感知的基礎之上的。在傳統教學中,教學手段單一,學生只能從教材上獲取單一靜止的文字信息。雖然,教師也試圖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來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信息,但限于教學手段的局限性,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一直處于低效甚至是無效之中。采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多媒體擁有更為強大的表現力,所提供了的信息渠道更為多樣,種類更為豐富。學生身處教室,便可以接觸到圖片、文字、古畫、視頻等多種教學資源。這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見聞,學生可以直觀感知畫面、視頻等,刺激了學生的多種感官,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形象直觀的感性材料,可使學生展開主動思考、積極思維與豐富想象,從而由感性認知上升為理性認知,促進學生思維向橫向與縱向發展,同時讓學生學會了歷史思維。

四、利用多媒體創設德育情境,陶冶學生情操

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同樣是歷史學科的重要教學任務。歷史學科在滲透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教學優勢。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深入挖掘歷史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因素,將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找準最佳切入點,以加強基本觀點教育、四項基本原則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國情教育等。傳統教學以教師語言描述和學生的聽覺為信息的主要傳遞方法,缺乏情景的渲染,很難使學生與歷史史實產生共鳴,并不能很好地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也無法起到陶冶學生性情,提升道德品質的目的。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史實與特定的情境結合起來,這樣學生便可以多方位、全角度地思考問題,同時更能滲透德育教育于無形。如在講中國近現代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探索中前進》中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模范人物”時,我們可以制作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介紹王進喜、雷鋒、焦裕祿等人先進事跡的影片片斷。在學生觀看后,我們可讓學生思考:“我們要向這些先進人物學習什么?”這樣的一個個片斷時間雖然不長,但卻能起到強烈的情感效應,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這樣的課堂與其說是一堂歷史知識的教學課,不如說是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課,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道德修養與品質,還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提取信息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10

關鍵詞:學習興趣;教學情境;語言氛圍;創造意識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132-01

近年來,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不僅走進了大中專院校的課堂,同時也悄然走入了中小心學甚至幼兒園的課堂中。特別是在幼兒教育中,它不僅對幼兒園的課堂教學活動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而且對現代幼兒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那多媒體技術在幼兒教學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筆者從事幼兒教育教學工作已有多年,下面就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體技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孩子年齡小,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鮮明、新穎、具體形象的刺激是引起幼兒無意注意的主要因素。而多媒體技術以其鮮艷的色彩、多變的動態畫面、聲音的配合能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例如,中班數學《分類統計》活動中,將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變為生動有趣的教學軟件,整個活動以小動物變魔術和與小朋友們做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不僅如此,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音和圖象來實現某些知識性較強的內容,就更易于幼兒掌握知識,同時也符合低幼年齡的認知特點。每當電腦顯示小動物一邊唱著動聽的歌,一邊拍打翅膀,帶出各種色彩鮮艷的幾何圖形,拼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時,這色彩豐富、富于變化的視覺畫面,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的欲望,讓幼兒能長時間把注意力停留在課件上。多媒體教學技術綜合運用形、聲、色、光的效果,創設各種形象生動、靈活多變的學習情境和教學情境,虛擬了現實,再現生活物景,把靜態知識動態化,抽象知識形象化,枯乏知識趣味化,從而營造了輕松自然的學習氛圍,就是憑著它的這些生動性、直觀性、趣味性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誘發幼兒的情感共鳴,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這不僅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使他們能夠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正是由于多媒體教學有著濃烈的形象、生動性,使幼兒能進入自覺的學習狀態,愛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甚至連平時表現內向的幼兒也變得活躍起來,這種效果往往是其它教學手段所不能達到的。

二、多媒體技術可以創設教學情境 ,優化教學效果

多媒體所創造的美妙的教學情境,這種情境能把學習的內容在動和靜、虛和實、遠和近、快和慢、大和小之間相互轉化,打破了多種限制,尤其是動畫技術可以表現生活中某些幼兒無法親自感受的事物,如:讓幼兒認識蝸牛的各種形態,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這樣蝸牛的整體形象就在幼兒意識中形成,極大增強了教學的密度,節省了教學時間,減輕了幼兒學習時的負擔,優化了教學效果。多媒體計算機具有靈活、隨意的界面交換功能,教師可以讓顯示屏上的畫面和存貯的聲音根據教學的需要進行主動調控、快捷的交換,方便的播放功能避免了錄音、錄像機因倒回播放而中斷教學使幼兒注意力分散、影響幼兒思維等弊端的發生,這就可以使教師能更主動地控制教學過程,進而增強教學效果。在中班科學《有趣的磁鐵》一課,其難點是讓幼兒掌握正負極之間的關系。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動態、逼真的模擬,并將抽象概念形象化。使幼兒獲得了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知識經驗,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技術為幼兒的學習語言營造良好氛圍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興趣維持的時間較短。要想在較短的時間里引導幼兒去學習語言,是非常困難的事。但多媒體憑著它的生動性、直觀性、趣味性能很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的興趣達到最高點。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幼兒語言學習需要環境的支持,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幼兒語言學習不可缺少的因素。例如:大班語言活動《小蝌蚪找媽媽》,傳統教學就是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注意,然后老師講故事,接著幼兒了解故事的題目,故事中的人物,最后知道故事中發生的事。而運用了多媒體手段后,當屏幕上剛一出現小蝌蚪,小朋友的積極性就來了。在老師點擊出畫面的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他們都情不自禁的喊:“蝌蚪、蝌蚪……”這時,教師加以引導,和幼兒一起觀察小蝌蚪是誰的寶寶?它找到媽媽了嗎?并以它為導線,引導幼兒去思考小蝌蚪的媽媽是誰?是扁嘴巴的鴨媽媽嗎?是大眼睛的金魚嗎?是白肚皮的大白鵝嗎?……幼兒一看就能很快地回答。形象生動的畫面為幼兒搭建了通向語言的橋梁,促進了幼兒的語言學習。

四、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幼兒的創造思維能力、認知能力,萌發幼兒的想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