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23:27: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幸福心理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創新是復雜系統的基本特征。正因為復雜系統總是充滿著新異性,所以人類總是對此充滿吸引力。由于復雜系統常常出現其部分不常具有的整體性質,因此在演變和發展過程中,復雜系統經常出現一些新穎的狀態和特征。如元胞自動機,雖然生命規則不復雜,但是只要用3-5個規則進行不同組合,會出現令人驚異的現象和變化;還如螞蟻群行,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行動方式;又如計算機中模擬現象,會制造出成千上萬種奇異的現象,所以有人說這是“組合爆炸”。這些現象都反映了復雜系統創新性的重要方面。大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由于其主體多元、影響因素多樣、文化選擇和適應的多樣性等,使得大學本身是充滿創新的地方。從大學誕生的那一天起,大學就是創新的重要舞臺。有學者對中世紀大學的評價就具有非常積極性的一面,認為大學是黑暗的中世紀留下的唯一被后人稱道的光芒。正如涂爾干所說“:很少能找到這樣一種機構,既是那么統一,又是那么多樣,無論選用什么偽裝都可以認出。但是,沒有一個地方,它和其他機構完全相同。這種統一性和多樣性構成大學是中世紀生活的自發產物的程度的最后證明。因為只有活的東西才能這樣盡量充分保持它們的個性,同時使他們自己服從和適應形勢和環境的全部變化。”后來,洪堡對大學發展有著非常大的貢獻,最大的貢獻在于將科學研究引入大學教育和發展過程中,使大學的職能進一步擴大。他認為大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還是研究和發展知識的場所。或者說,大學生存的目的不僅僅是知識的輸出和傳遞,而且還要創造知識。當時德國大學所建立的實驗室成為大學內部科學研究的中心,這些實驗室在19世紀成為世界性的研究中心,從那里畢業出來的學生遍及世界許多國家,使德國大學的模式得以廣泛的傳播。因而,19世紀后半期,德國大學贏得了世界大學模式的榮譽。
二戰后美國社會的高速發展,跟美國大學的創新也有密切的關系。美國大學在開創初期原本是承襲英國殖民地大學的傳統,組織結構簡單,規模不大。但是,在美國大學發展史上,最具有歷史意義的是1862年的《莫里爾贈地法案》,使得美國公立大學體系正式形成,并且極大地促進美國大學的發展,尤其在課程創新、社會服務創新等方面獲得大力發展。“這些贈地學院將美國人的“求實精神”注入高校的辦學思想與實踐之中,形成了美國高校獨特的風格,……康乃爾大學提出“適于所有目的”的課程思想,開出眾多的學科課程。威斯康星大學則建立了推廣教學中心、實驗室社會服務,成了“州的智囊”,大學成為政治、社會和工業立法以及科學與高等教育民主化的試驗站”。
美國大學規模、學生人數、課程等不斷增加,美國大學的復雜性和創新性也在不斷增強。20世紀60年代美國“巨型大學”的產生,更加促使大學復雜性和創新性的發展。這種大學是通過聯合、合并的形成產生的,規模非常巨大。這種巨型大學的產生使得美國大學的復雜性日益增強,甚至有些大學校長都明顯感覺到管理的難度。1963年哈佛大學校長克拉克•科爾就談到了這一困境“大學已經成為了一種巨型大學,校長的特性隨之發生變化。……在任何巨型的大學中,創新和權力的途徑多種多樣,學校存在一種‘無法狀態’,而且校長的任務就是將這種‘無法狀態’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另外美國大學復雜性和創新性還體現在組織結構的創新方面,具體表現為在大學里出現了大量的研究機構、研究中心等,而且大學的類型也非常多,包括專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還有遠程教育、留學生教育等等。巨型大學的產生也使得大學的創新范疇和創新力度得到進一步拓展。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大學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充滿創新的組織,對這種組織的管理我們應該要用創新的管理理念來指導。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們國家對大學的管理是過分保守的,過度行政化導致大學管理體制僵化,使得大學缺乏應有的活力和發展動力。
二、基于復雜性理論的大學管理創新
創新的概念是熊彼特在1912年提出的,他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先提出了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指開發一種新的產品、實施一種新的生產方法、開辟一個新的市場、獲得一種新的原材料供應來源以及實現一種新的組織。后來,沿著熊彼特的創新理論,逐漸形成了兩大研究分支和研究取向,一種傾向于技術變革領域的技術創新研究;一種傾向于制度形成和制度變革的制度創新研究,也有學者稱之為管理創新研究。大學管理如何創新?從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對策。從復雜性理論的角度來看,創新一般發生在系統的混沌邊緣,創新需要遠離平衡條件,創新需要一個創新的奇異吸引子的激發等。基于復雜性理論視角的思考,我們認為大學管理的創新主要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大學管理創新與系統的混沌邊緣
復雜系統理論認為創新常常發生在系統的混沌邊緣,這種邊緣往往具有非常大的創新可能性和創新能力,這種邊緣狀態容易產生創新的空間。那么,混沌邊緣到底是怎樣一個空間領域,具有什么樣的特征,混沌邊緣又如何形成?復雜性理論引入了影子系統和合法系統兩個概念,認為在組織中影子系統就是受隱性符號系統驅動,這些隱性符號系統由組織中一些個體所擁有的模式獲得,并不是全體人員共同遵守的顯性規則或者共享范式。隱性系統所表現的是潛在的行動,未外露的想法和創意等。而合法系統是組織中的一種很明顯的控制系統,通常效率非常高,處理問題也比較有效,通常起到維持組織的秩序和平衡狀態的作用,并消除組織的不穩定性和沖突機制。影子系統和合法系統常常發生互動作用,有些時候出現相互沖突,甚至起到破壞的作用。影子系統常常渴望創新,渴望表現出個性,而合法系統卻用共同形成的外在規則進行壓制。這種相互牽制往往就產生創造性空間,這種空間就是在混沌的邊緣。
大學管理系統中同樣存在著影子系統和合法系統,合法系統就是大學明文規定的一些制度和規定,以及明文成立的機構等,這些制度和規定就是為了大學的穩定發展而制定的,維持穩定是它們的基本目的。而影子系統則是存在教師中間和學生中間充滿個性的潛在的思想觀念和文化,這些影子系統渴望突破體制但又受到阻礙。從復雜性理論的角度來看,要促使大學管理的創新,我們不能過分打壓影子系統,不要一發現與眾不同的看法和建議,就強摁下去,聽不進不同的聲音和建議。恰恰相反,這些影子系統是大學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創造性的源泉。在影子系統與合法系統發生碰撞的時候,創新的空間才會慢慢顯露出來。如果單純的只有合法系統,整個大學管理系統將過分穩定,沒有創新的空間,最后可能合法系統也難以繼續存在下去。以課程管理創新為例,首先應該既要加強顯性課程的建設,也要加強隱性課程的建設,使大學里面這兩種課程相互影響和相互碰撞。其次就是要促使課程與學科的交叉性,使得他們在交叉處出現混沌的邊緣,這種邊緣就是充滿創造性的領域。現代新興的學科和新興的創新發明就是多種學科交叉的融合,美國圣菲研究所所研究的復雜性問題,就是生命科學、計算機、數學等多種學科的交叉。最后,從課程制度層面來看,要保持寬容的心態,對于新興的不太成熟的課程應采取鼓勵和積極推動的態度。
(二)大學管理創新與系統的漲落
漲落是復雜性理論里面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復雜性理論看來,漲落是使系統遠離平衡態,達到新的平衡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說,通過漲落達到有序。在這種有序與無序之間,就是創新的重要領域和空間。有序是傾向于維持穩定,穩定有它的價值,系統通常趨向于穩定,如果沒有外在的干擾或內在的刺激,系統基本上是在穩定的狀態下運行的。但是,過分穩定卻是創新的阻礙,因為過分穩定意味著保守,系統甚至會走向崩潰。無序雖然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要走向更高級別的有序,必須要經過無序的階段。當然,無序也是有一個臨界值的,有一個度的范圍,如果漲落小于臨界值,系統將繼續保持穩定性,如果超過臨界值,系統可能整體就要取代原有狀態,形成新的有序狀態。所以我們說,遠離平衡條件的建立是創新的前提。對于組織來說,要學會利用發展過程中的漲落信息,來促使組織系統的創新。
那么,怎么才能促使系統出現漲落情況?或者說如果我們想讓組織通過漲落保持創造性,一般應經歷怎樣的路徑?一般情況下,漲落的原因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外部環境的擾動,這些擾動使得組織內部結構發生變化,進而帶動組織的變革和創新;二是內部系統或者構成要素的隨機運動,使得組織產生內部變革。如何能夠保持環境對組織產生漲落的影響?首先要保持組織對環境的開放性,保持信息的交換;其次組織本身也應該有較強的敏銳性,保持對環境發生變化的識別能力。對于組織內部隨機運動導致組織創新性的問題,關鍵是要有寬松的環境,自由的生存狀態,組織內部的要素或者構成部分能夠自主的活動,這些自主性活動是促使系統內在漲落的重要動力。從大學面臨的環境和發展路徑來看,大學管理和戰略發展要保持創造性,大學必須要對社會保持開放性,不斷與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系統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系,通過與社會系統的相互作用來促使大學保持適當的漲落范圍,通過漲落達到大學發展更高的有序狀態。大學內部管理也是促使管理創新的重要來源,關鍵是要提倡自主管理和自主發展策略,通過各個院系等系統組成部分或者教師學生等的創造性來推動整個大學的創造性發展。
(三)大學管理創新與系統開放
復雜性理論認為,開放是系統演化的重要前提條件。如果一個系統過于封閉,不與外界進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換,那么這個封閉的系統就會自動走向熵增,最后可能就會趨于混亂甚至崩潰。一個系統只有保持開放的狀態,并且與外界環境不斷的進行信息、能量和物質的交換,這個系統才可以從無序走向有序,才可以不斷地朝著更高級的有序層面發展。大學也是這樣,大學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大學的是更大范圍的開放的社會系統,大學的內部看上去和外部沒有發生多少關系,實際上它也時時都在與社會的政治系統、經濟系統和自然系統等保持開放的姿態。也只有這種開放,保持信息流、物質流和能量流的暢通交換,大學才能保持活力。
大學是社會復雜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與社會大系統發生各種各樣的關系。可以說,社會的變化對大學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比如經濟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現在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其需要的規格和素質對大學培養目標產生重要的影響。還有科技發展對大學的影響,計算機技術不僅改變了大學教育手段和方式,而且根本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出現了現代網絡教育等新型的教育方式與學習方式。更不要說政權的更替、社會變遷對大學的影響,那幾乎是脫胎換骨的改變。大學從一誕生開始就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在當前,大學的地位日益凸顯,已經從社會的邊緣逐漸走向社會的中心。為什么大學能夠走向社會的中心?主要由三個因素決定的:一是以知識經濟為特征的現代社會、經濟及科技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求,這是現代高等教育走向“社會的中心”的主要原因;二是經濟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相聯系,是促使現代高等教育走向“社會的中心”的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的因素;三是以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為主導的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對現代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促使現代高等教育走向“社會的中心”的一個因素。高等教育地位的提升對社會發展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大學為社會提供大量的高等人才,大學所創造的新知識和新技術也為社會技術進步和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大學組織文化也反作用于社會文化,高校不僅是社會經濟再生產的工具,也是文化再生產的手段。
三、總結
篇2
關鍵詞:詩歌療法 研究現狀 核心概念的界定 理論依據與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02
當代大學生成長環境是一個日新月異、信息爆炸的社會,各種思想相互碰撞,給他們巨大沖擊。他們思維活躍,思想開放包容并存。但他們處于思想容易裂變、情緒不穩定的時期。在校大學生逐漸形成自我價值體系,用自己的眼光打量世界與自我。用不太成熟的標準評價社會與自我,努力尋求個體的社會定位。另一方面,學業、就業等壓力又容易引起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心理問題。據研究數據表明,大學生在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偏執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0.05);敵對、偏執因子水平上男生高于女生(P0.05),其他因子水平男女無顯著差異(P0.05);在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偏執、精神病性六個因子水平上,大學生的得分結果高于全國青年常模(P0.05)。[1]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必須引起各級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在不同年級和性別中,部分心理問題較突出,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的健康教育,正確引導使其健康發展。高職院校學生相對于本科院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更為突出:自卑、惰性、厭學等等。[2]所以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問題更值得關注。但是,隨著積極心理學在我國研究的興起,研究者意識到心理學不僅要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研究,同時也應探索高職院校學生積極人格培養問題,從而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繁榮。
故此,作者提出“應用詩歌心理療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積極人格的研究”這一課題,本課題將旨在通過詩歌心理療法來培養高職學生的積極人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認知模式、體驗積極情緒、建構積極人生。
1 研究現狀
目前同類研究主要集中在二個方面:積極心理學以及積極人格的研究、詩歌心理療法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心理學的主要任務是治愈心理疾病。心理研究的重點在于抑郁、焦慮、恐懼等人類缺陷,屬于“消極心理學”。20世紀末,美國心理學家Seligman創立的“積極心理學”鼓勵心理學工作者對人類的優秀品質進行研究,促進健康人提高幸福指數,從而增強人的心理免疫力,Seligman和Sikszentmihalyi提出了積極心理學的三大研究主題:積極主觀體驗、積極人格特質和積極社會系統[3]。積極的主觀體驗,主要是讓個體多從事自己擅長的工作,讓其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得到快樂的主觀體驗。積極的社會系統包括民主政治大環境和溫馨團結的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積極的人格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點。
他倆在整合人類各種優點的基礎上,把積極人格分為美德和積極品格兩大類:第一,智慧和知識(能夠獲得和運用知識的認知品質)創造力、好奇心、開放性思維、好學、洞察力;第二,勇氣(面對內部、外部兩種不同立場誓達目標的意志的情緒品質)正直、勇敢、毅力、熱情;第三,仁慈(有關“照料他人與他人成為朋友的人”的人際交往品質)善良、愛、社會智力義(構成健康的社會生活基礎的文明品質);第四,正義(構成健康的社會生活基礎的文明品質)公正、領導力、合作、原諒;第五,節制(謹慎處事的品質)謙遜、謹慎、自我調節;第六,卓越(個體與整個人類相聯系的品質)對美和卓越的欣賞、感激、希望、幽默、信仰。[3]
國內對積極心理學進行研究主要有兩類論文:介紹積極心理學以及積極人格、總結積極心理學在中國的應用情況。第一類的論文有:高強的《積極心理學淵源初探》介紹了積極心理學與繼承了古近代西方哲學中的積極人性論思想,在研究對象和心理治療等方面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理念的淵源。[4]吳晶的《積極心理學: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融合》論證了積極心理學對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包容并蓄。[5]孟維杰的《積極心理學思潮興起:心理學研究視域轉換與當代價值》[6]、張秋穎的《積極心理學下性格品質研究概述》、[7]陳虹的《美國積極心理學倡導的“優秀品質和美德”》[8]三篇論文介紹了積極心理學對積極人格的研究。第二類論文介紹積極心理學在中國的應用,這類論文有:王倩的《對積極心理學在中國發展的幾點思考》、[9]施利承的《海員積極心理養成的思考》、[10]劉孝群的《積極心理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的舵手》[11]劉桂芬的《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作用》[12]翟媛媛的《積極心理學與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3]方雙虎的《我國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14]等一系列論文介紹了積極心理學應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積極品格的培養。此類論文主要論證的是積極心理學應用的作用,對應用理論進行實踐的具體方法則沒有提及。
現代意義上的詩歌療法(Poetry Therapy),是閱讀療法與寫作療法的一種,即在治療師的選擇下,針對不同的治療目的向患者推薦一些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詩與歌(通俗歌曲),讓個體或團體閱讀、誦讀,或直接讓病人參與寫詩,幫助治療師發現問題。并通過宣泄、領悟、凈化、升華等作用,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或心理障礙,是一種提高心身健康質量的心理治療方法。 理論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應用與方法兩方面:詩歌療法的具體應用:段揚的《詩歌療法》簡介了西方詩歌療法的應用。[15]陳敏的《詩歌療法》介紹了古代中國應用詩歌療法的情況。[16]王萬昌的《詩歌療法:按摩學生的心靈》介紹詩歌療法應用的案例。[17]但是這類論文數量少,并且顯示我國對詩歌療法應用還很少,研究不夠深入。
2 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課題有兩個核心概念需要界定:詩歌心理療法、高職院校學生積極人格。本課題的詩歌療法中的詩歌包括了詩與歌,具體做法是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上與個體、團體咨詢中,向學生推薦一些有具有不同療效的詩歌與歌曲,讓學生在咨詢師的指導下,對作品內容做出反應。可以是對整首詩歌作出評價,也可以對其中一句話做出評價,咨詢師可以提出諸如“這首詩對于你有何意義?”、“是否哪句詩讓你特別感動或喚起了自我的覺醒?”最后,可以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詩或歌。從這些詩與歌中,治療師可以發現許多學生的信息,從而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問題以及促進患者的自我理解。學生也可以通過寫詩宣泄壓抑情緒,從而提高心理健康質量,建立積極人格。根據人格心理學中的社會學習流派、認知流派、人本主義流派的理論,盡管人格是源自個體身上穩定的行為方式與內部過程。但是后天的學習可以對人的消極人格進行糾正,對積極人格進行強化。高職院校學生相對于本科生比較突出的問題是:自卑、自控力差、厭學、惰性。所以他們需要建立的積極人格是:自信、好學、勤奮、自控力強。
3 課題理論依據與內容
在本課題中的詩歌包括:詩與歌。詩,通過簡潔優美的語言把情緒具體化,是人類強烈情緒的投射,詩人則是人類情感的代言人,人們在詩歌作品里與詩人共鳴。歌,特別是優美流行歌曲,歌詞就是優美的詩。流傳廣,易于理解。而大學生處在生命的青春期,思想活躍、情感豐富。屬于“詩歌”的年紀。同時作為受高等教育者,具有接受詩歌傳播知識基礎。所以利用詩歌心理療法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品格是可行的。
本課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詩歌心理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上的應用、利用詩歌療法進行大學生個體、團體心理咨詢、編寫詩歌心理治療手冊。具體內容與方法是:第一,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上設立不同的積極品格主題,如自信、夢想、堅持等。要求學生參與收集與主題相關的詩歌,在進行心理課程講授中插入老師推薦詩歌或學生收集的作品,讓學生通過對這些詩歌作品的解讀,找出自我心理問題,發現解決方法。同時感受人性美德,在接受美學教育的同時培養積極品格。第二,本課題將采用“詩歌個體心理咨詢”方法,針對求助者不同的心理問題,對求助者進行有特定治療目標與要求的詩歌寫作、解讀的培訓,讓求助者通過誦讀、寫作詩歌,宣泄壓抑的心理問題,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困擾,升華學生精神境界,塑造學生的積極品格。
綜合上述,中國目前對積極心理療法的具體應用方法研究不夠,應用詩歌療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積極品格的研究更是缺乏。本課題將結合文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進行實驗、調查、文獻檢索、實地觀察和比較研究法等方法,力圖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相結合,綜合研究與專題研究相結合,確保課題的科學性并實現既定的研究目標。故此“應用詩歌心理療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積極人格的研究”這一課題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王玉萍.健康研究[J].2011,(4).
[2]熊建圩,姚才來,任春亮.高職生心理問題探析[J].職業時空,2009,(3).
[3](美)馬丁?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福[M].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卷出版公司,2010:139-163.
[4]高強.積極心理學淵源初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0,(3).
[5]吳晶.積極心理學: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融合[J].社會心理科學,2010,(11-12).
[6]孟維杰.積極心理學思潮興起:心理學研究視域轉換與當代價值[J].哲學動態,2010,(11).
[7]張秋穎.積極心理學下性格品質研究概述[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8]陳虹.美國積極心理學倡導的“優秀品質和美德”[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5).
[9]王倩,李輝.對積極心理學在中國發展的幾點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2).
[10]施利承.海員積極心理養成的思考[J].交通醫學,2010,(6).
[11]劉孝群.積極心理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的舵手[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0).
[12]劉桂芬.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的作用[J].教育與職業.
[13]翟媛媛.積極心理學與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2).
[14]方雙虎.我國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國特殊教育,2010,(7).
[15]段揚.詩歌療法[J].心理世界,2002,(10).
[16]陳敏.詩歌療法[J].科普天地,2009,(9).
篇3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仁愛品質;積極心理學
一、研究目標
(一)認識性目標
1.培養農村初中生仁愛品質需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學生仁愛品質的養成需要仁愛動力系統的良性循環。
(二)實效性目標
1.有效提升了學生的仁愛品質和能力。
2.有效構建了學生的仁愛動力系統。
二、研究內容
(一)進行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仁愛能力的研究。
(二)開展構建學生仁愛動力系統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隨機分層抽樣法、整群抽樣法、圖表法、文獻法。
四、研究措施和活動
我校把該課題工作列為學校的特色工作,圍繞課題研究,課題組開展了培養學生仁愛品質的大量活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課題前期準備階段的主要活動有組建課題團隊、制度建設。課題成功立項后,研究措施和活動按普及―實踐―提煉的指導思路劃分,主要有三大類。即學習提升、實踐提煉和總結梳理。具體介紹如下:
(一)課題主研團隊建設。
(二)制度建設。
(三)學習提升。
近兩年來,為了提升課題主研成員和參研人員的心理援助專業能力和教育科研理論水平,同時也為了提升大眾對心理援助的常態接納度。學校多次以“請進來,走出去”和購買專業書籍的方式進行師資培訓。
1.市教科所呂安所長、彭曉明主任蒞臨學校調研指導課題研究工作。
2.聘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李萍教授對全校師生、家長作關于學習效能和家長效能的心理講座。
3.課題組購買書籍供全體老師傳閱。
4.課題負責人、執筆主研、主研、班主任先后外出培訓、考察,返回后在課題推進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四)實踐提煉
本課題屬于應用型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構建仁愛動力系統,培養學生的仁愛品質。為此,課題組開展了豐富的以心理援助為主題的實踐活動。
1.優化學生社會支持系統。
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成員主要為同學、教職員工和家長。在本課題中,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成員也是學生的仁愛動力系統成員。學生接受仁愛,擁有仁愛能力后自然會傳遞仁愛,傳遞仁愛的積極體驗形成積極情緒條件反射后,自然會回報仁愛。介于此,課題組全面推進了擬發的提升仁愛能力的措施:主題講座、宣傳欄宣傳、 “心理暗示語”、“自制心靈雞湯”、“心理游戲”等。
2.提煉后策略的試點推廣。
課題擬發的措施經過實踐檢驗,有效性得到了有力證明,為了擴大課題的輻射范圍,更廣泛地優化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課題組試點推進了實踐提煉后的課題策略:QQ群設“今日分享”欄目、舉辦以“普及、推廣心理援助策略”為主題的講座。
3.建立援助網絡,提升仁愛的意識。
課題研發策略的有效性得到了教育局領導的關注和重視,為了讓縣域內的學生能更身心健康地成長,我縣教學研究室于2016年3月設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崗位,于縣域內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網絡。我縣的心育網絡詮釋為心育互聯網和心育師生網。
(五)總結梳理
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都是開放的。我們對部分擬發策略進行了必要的修正。課題組對研究成果進行總結梳理后,形成了3本課題校刊,參加了十多次項目申報和成果展評活動。
五、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認識性成果。
1.培養農村初中生仁愛品質需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 學生仁愛品質的養成需要仁愛動力系統的良性循環。
(二)操作性成果。
自課題立項以來,課題組針對我校實際情況,從提高學生的仁愛能力和構建仁愛動力系統兩個方面入手,開展了扎實有效的自助和助人的仁愛實踐活動,形成了具體的分項實施措施。
自助的策略針對的群體是未出現心理問題的正常學生;助人的策略針對的群體是經歷了重大負性事件的心理問題易感型學生和已出現心理問題需要心理學專業援助的學生群體;自助助人的策略針對的群體是所有的學生。課題研發的三類策略既相對獨立,又相互滲透、融合。自助產生的仁愛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助人,助人獲得的仁愛幸福感讓學生更好地自助,助人自助的條件性積極情緒反射讓學生付出與獲得的仁愛能量得到了守恒,讓學生仁愛品質的動力系統得到了良性的循環。下面就本課題研發策略作具體闡述。
1.自助的策略。
此策略存在的價值:農村初中生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既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又缺乏多子女家庭孩子間的互助意識。這些特殊性導致了,農村初中生對支持系統中同W的依賴雖高,但卻沒能得到需要的幫助,因此提升學生的自助意識和能力就尤為重要了。自助的策略實施以來,學生通過多渠道的自助,心理素質得到提高,潛能得到開發,仁愛能力得到提升。自助的策略具體分類如下:
(1)提升心理素質,增強仁愛能力。
①培養學生正面解讀消極事件的能力和習慣。我們每個人都有把事情想到自己可以接受的權力和能力。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做情緒的主人,課題組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征文、工作坊等方式引導學生做正面解讀。
②編輯課題組校刊《心靈港灣》、《主研文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③優化心靈談話法。優化學生心靈的目的是為了構建學生的精神庇佑所,在學生的精神庇佑所里,仁愛了會寬容,寬容了會感恩,感恩了會奮進,奮進了又會更好地仁愛……在仁愛的循環里,仁愛、寬容、感恩、奮進四種積極心理品質是互相融合,互相促進的。
(2)潛能開發。
①舉辦心靈港灣工作坊。工作坊的理論建構是:阿德勒團輔;中科院劉善循教授的6S超級學習策略;社科院許金聲教授的全人心理學理論;遼寧金洪源的元認識理論。三年多來,課題組在校內對學生提供的工作坊主題有“提升逆商AQ”、“元認知學習法”、“優化親子關系”、“遇見未知的自己”、“發散思維訓練”等。團輔后,學生的潛能得到了開發,仁愛能力得到了提高。
②構建心靈花園。此策略的主要研發理論:冥想放松、自我催眠、劉善循學習理論(高效學習狀態:一份好心情;身心放松;頭腦寧靜而清醒)。研發此策略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身心疲倦時,有退避的心靈空間。
③積極心理暗示。我校運用積極心理暗示的措施形式多樣。學校的笑臉墻是圖片暗示;班級文化欄“心靈港灣”中的心理暗示語是自我語言暗示;班級文化牌中的班級口號是集體語言暗示;班主任寄語是他人語言暗示。
2.助人的策略。
該策略存在的價值:農村縣城、鄉鎮缺少專業的心理咨詢中心,就是縣級醫院也很少有由專職醫生坐診的心理咨詢科,農村初中生求助心理學專業幫助至少得到市里,路途遠,諸有不便;社會專業心理咨詢機構所收咨詢費用高,一般農村家庭較難接受,導致陷入心理問題的學生諱疾忌醫,不能及時得到心理學的專業幫助。在助人策略中,付出愛、接受愛、傳遞愛、回報愛的循環有力地增強了學生的仁愛能量。助人策略具體如下:
(1)關注心理問題易感群體,助其恢復身心狀態。
①運用心理測評專業軟件篩查、預防。定期對學生進行常規性的心理狀態測評,可以及時準確發揮社會支持系統的力量。
②房樹人測試。房樹人測試能透過被試的房樹人作品投射出個人的心理狀態,可以作為測試學生心理狀態的普查篩選工具。被試只需用鉛筆在一張A4紙上任意畫一幅包括房子、樹、人物在內的畫就可以了。
③舉辦以調適考試狀態、管理情緒等為主題的講座。課題組常規提供的主題講座有《中考,我來了》、《快樂地做情緒的主人》、《正面解讀,快樂成長》、《實現心中的夢想》等。
④編導演心理劇。心理劇通過特殊的戲劇形式宣泄情緒、消除內心壓力和自卑感,增強學生適應環境和克服危機的能力。
(2)專業心理學干預,助其體驗被助的幸福。
①篩查報送。心理問題像身理疾病一樣,發現得越早越容易高效干預,篩查報送主要是由同學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完成的。
②預后支持。在學生接受心理干預后的心理成長過程中,同學需要為學生提供輕松的成長環境。
③心理咨詢室提供個案咨詢。三年多來,來訪學生發給咨詢室老師的感恩短信達幾百條。
3.自助助人的策略。
此策略的存在價值。農村初中生中,絕大部分人沒看過一本心理類書籍,超過一半的學生在家里沒有用利用網絡查資料的條件,他們的上網率平均達不到1周1次。自助助人的策略實施以恚各類信息的相互分享使學生獲得了大量的運用類心理學知識、心靈成長故事、成長中的心靈感悟、修心格言等精神食糧。精神食糧的補給使學生的仁愛品質和仁愛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自助助人的策略具體分類如下:
(1)校園廣播站設心靈成長故事欄目。該措施的研發理論為,寬容、仁愛、感恩、奮進是人類精神的庇佑所。促進學生精神成長的核心力量是愛!感受到愛的人會真正去愛,愛了會有寬容,愛了會有感恩,愛了會有奮進。愛會傳遞,恨會感染,充滿愛的心靈,恨無處藏身;充滿恨的心靈,愛無處藏身。
(2)學生自制心靈雞湯。心靈雞湯筆記本是學生用以記錄能給自己心靈滋養的正能量信息的筆記本。
(3)心靈的港灣。設計該文化欄目的目的有:一是讓同學們在暗示語的幫助下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斷完善自己;二是讓同學們擁有美好的天使般的心靈,擁有發現真、善、美的天使般的眼睛。心靈的港灣很好地體現了積極心理學的理念。
六、研究取得的效益
(一)我校學生行為習慣得到很好的改善。
學校實施培養學生仁愛品質的策略以來,學生的行為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德育處違規違紀的學生人數逐年降低。
(二)各級各類獎項。
1. 2015年李琴老師獨著論文《考試焦慮學生的心理咨詢個案報告》獲本課題總課題組征文賽一等獎。
2. 李琴、黃光兵合著論文《培養農村初中生仁愛品質的策略》獲總課題組征文賽一等獎。
3. 李琴老師獲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和國家級總課題組頒發的“課題研究先進工作者”稱號。
4. 邱凱霞老師獨著論文《農村中學師生仁愛關系與英語課堂教育效果》獲總課題組征文賽一等獎。
5. 陳四新老師獨著論文《德育工作中仁愛品質的培養》獲總課題組征文賽二等獎。
6. 羅雪梅老師獨著論文《讓仁愛之光照耀語文課堂》獲總課題組征文賽二等獎。
7. 黃輝老師獨著論文《班主任工作中的仁愛教育》獲總課題組征文賽二等獎。
8. 2016年李琴、周玲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積極心理學引領 課題策略實施―優化學生心靈的心理咨詢個案報告》在2016年四川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9. 2016年心育課題《對農村初中生實施心理援助的策略研究》的課題階段成果榮獲2016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資助金項目課題研究階段成果二等獎。(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很好地彌補了省級課題研究中關于優化學生社會支持系統的薄弱環節)
(三)各級部門、單位肯定。
2015年團縣委部署課題組承擔仁愛類講座:《正面解讀,快樂成長》、《關注孩子,傳遞愛心》。
2015年我校心育課題組為公安局設計心理咨詢室并在需要時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2015年我縣迎教育均衡發展的國檢時,丹棱縣教育局領導讓本課題執筆主研參加座談會并向教育部領導介紹我校的課題工作。
2015年丹棱縣教育體育局微信公眾號以《丹棱二中國家級子課題“農村初中生仁愛品質培養的策略研究”獲獎》為頌夥⒉嘉倚?翁獾難芯啃Ч。
2016年課題組提交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材料《秉承積極心理學理念,提升學生精神核心素養》被選送參加眉山市教育局組織的素質教育座談會。
2016年我校的促進學生心理成長的課題策略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模式形成的論文《心系全體 關注個體》被縣委宣傳部作為德育典型案例報送至眉山市委組織部評獎。2016年縣教研室設心理教研員崗位,課題執筆主研李琴老師為我縣兼職心理教研員。2016年團縣委部署課題組撰寫: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經驗文章《實施心理指導策略 ,提升積極心理品質》;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示范點工作介紹及總結。
2016年課題執筆主研李琴老師被丹棱縣婦聯選派至眉山參加 “幸福使者,母親課堂”骨干講師培訓班的培訓。主辦單位是市婦聯和市教育體育局。
2016年縣精神文明辦、縣教育體育局決定把全縣唯一的“未成年人心理成長指導中心”建于我校。建成后的指導中心功能室完備,設備齊全,建設方案的資金預算為45萬,全部由政府出資。
七、參考文獻
《愛的五種語言》 (美)(Dr?Gary Chapman)蓋瑞?查普曼著,王云良譯;出版社 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60年。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文件印發單位 教育部;頒布時間 2012年。
《積極心理學》(愛爾蘭)Alan Carr著,丁丹等譯;出版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 2013年09月。
【1】萬.美國中小學校園欺侮現象之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14.
【2】張海燕,劉麗.學校欺侮行為干預研究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5).
【3】張文新,紀林芹.關注學校中的欺負問題[J].教育科學研究,2005,(1).
【4】徐本華,李新旺.關于兒童欺負行為研究的思考[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2002,(24).
【5】武建芬.中小學生的欺負行為及其心理分析[J].山教育學院學報,1999,(1).
篇4
長久以來,心理學作為一門臨床醫學,更多的是用于診斷和治療,它更關注人們的消極行為和負面情緒。統計顯示,過去的心理學論文更多的涉及焦慮、抑郁、壓力、恐懼等生活不幸的方面,而忽視了要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不僅僅是幫助有心理問題的人,更多心理健康的人也需要心理學的關懷與指導。20世紀末期,美國興起了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的心理學思潮,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MartinE.P.Seligman倡導了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的科學。積極心理學顯示平常人也有興趣去發現有價值的、正確的和使人進步的事物。反映了人類最有效的本能,誰能成功地適應環境并學習技能。雖然有困難,但心理學仍然能解釋這類事實,而絕大多數人也過著有目標有尊嚴的生活”。“積極心理學試圖敦促心理學家采用一個更開放更欣賞的角度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Seligman先生在積極心理學導論中提出“積極心理學是一門關于積極主觀體驗、積極的個體特征、積極的制度體系的科學,當人們感到生活缺乏價值和意義時,積極心理學促使人們提高生活質量,免于異常狀態。”對這些“異常狀態”的高度關注過多占據著心理學研究,其結果導致心理學研究陷入了一種缺乏積極特征的模式。希望、智慧、創造、面向未來、勇氣、靈性、責任和毅力被忽略了。Seligman先生從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實驗基礎上,研究狗對電擊的反應,發現了習得無助現象,進而提出了習得無助和習得樂觀。這種現象不僅存在于動物身上,在人身上也普遍存在。當人面臨不可控制的情境時,如果發現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改變,就會放棄努力,產生消極情緒和行為,這就是習得無助。而習得樂觀也如此,這兩個理論的運用對抑郁癥的治療取得了有效成果。關于積極情緒的研究很多,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的是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和樂觀(happiness)。研究人員發現,影響人們獲得主觀幸福感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穩定原因(如人格特征、社會關系等),另一個是易變化的原因(如社會環境、突發事件等)。也有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獲得主觀幸福感的途徑、方式和持久性方面存在差異。另一個重要研究是樂觀,可以通過Seligman的測量樂觀問卷、歸因風格(ASQ)問卷、兒童歸因風格(CASQ)問卷測量人的樂觀程度。樂觀讓人們看到更多的是事件好的方面,讓人產生快樂的情緒,有效地抵御抑郁、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
二、心理健康教育新視角
近些年來,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學校和教育工作者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然而,大量事實表明職業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當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采用“消極心理學”的方法。學校和老師更多的是關注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出現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出現心理異常的學生畢竟只是少數,對絕大多數的學生教師關注度較低。職業院校的學生年齡普遍偏小,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即使沒有出現明顯的心理異常狀態,他們就真的不需要老師的關注了嗎?事實上是大量職業院校的學生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他們缺乏學習的動力、對未來感到迷茫、很少感到幸福。學生表現出來的狀態是玩手機、上網、看電視劇、打游戲,學習不積極,衛生習慣差,紀律渙散。心理方面表現出了不夠自信、失落感強、偏執、叛逆心理嚴重等現象。針對當前職業院校學生的現狀,積極心理學為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打開了新視角,提出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對心理問題的預防加入教學目標中,注重學生潛力的開發和心理素質的培養。把提高積極心理情緒的內容加入教學內容中,培養具有良好心理品質的人才。從價值取向上培養正能量并具有積極價值觀的學生。形式上,職業院校不再充當“救火員”的角色,轉而將重心放在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防患于未然。這就需要構建職業教育的積極模式,既要對異常狀態的學生進行治療,又要對正常狀態的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二者平衡,雙管齊下。在職業教育中引入系統的心理健康課程,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去選擇課程內容,提供積極的教學環境,注重讓學生體會到幸福感,關注未來,養成學生樂觀的生活態度,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快樂。同時,還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和工作中,運用積極的心態提高教育的效果,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開展積極的班級文化建設,增加課外輔導活動。
三、心理健康教育實例分析
將積極心理學的思想運用到職業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打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視角,凸顯出職業教育的人文關懷。本文通過七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實例分析。第一課:心理學無處不在。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課程的第一次課,課程的目的是進行心理健康課程團隊建設。教學是針對職業院校一年級學生開展的,他們剛剛跨入校門,來到全新的環境,對周圍的同學和校園仍然感到陌生。通過課堂活動促進同伴之間的關系,引導班級同學相互認識,增加團體凝聚力,增強集體意識。課程的開展從學生的現狀入手,讓他們把對自己的了解寫下來,主動和不認識的同學打招呼,并寫下同學的名字,通過bingo、通關游戲讓原本不熟悉的學生快速熟悉起來。課程增強了學生的適應性,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了基礎。第二課:生命的意義——追尋生命的意義。這是積極心理學中的重要一課,我們的學生也許從來也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課程首先從書本的選擇題開始,再轉到生命中的選擇題,激發學生的動機。接下來,在一段舒緩的音樂背景下,讓學生進入回憶,從外在世界逐漸轉向內在的體驗。最后,讓學生寫下生命中最珍貴的五樣東西,再逐次割舍,從內引發思考,思考自己內在真正的需要及其意義。課程促使學生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重建,為自己主導自己的人生做好鋪墊。第三課:我的目標我的夢想———目標是夢想的航向。課程的用意是教導學生要面向未來,讓學生推動自己的理想和實現理想的過程。用“幸福”作為課程的引入,讓學生期許“心想事成”帶來的幸福感。通過一場虛擬的“價值拍賣會”和各式各樣的拍賣品,讓學生感受到這就是一場人生的拍賣會。拍賣結束時,有人心想事成,有人滿是遺憾,就如同當生命結束時一樣。課程引發學生思考如何把握機會過好自己的人生。第四課:我們的小家——寢室關系。職業院校中重要的人際關系之一的同伴關系,也就是寢室關系。生活中良好的人際關系、穩固的親情和友情是人們戰勝壓力、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法寶。課程的目的是增強同伴之間的信任感與協作感。通過“盲人”游戲,讓扮演盲人的學生明白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渴望得到幫助的時候,讓扮演啞者的學生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而同伴關系中最重要的是信任,在這個信任之旅的過程中體驗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性。第五課:學會傾聽———傾聽的藝術。傾聽是人際溝通中最有效的方式,如何有效地傾聽,是學生需要掌握的。課程通過“我說你聽”的游戲,讓學生明白傾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效地傾聽不僅要聽見,還要聽清、聽懂。傾聽有五心,誠心、專心、用心、耐心和應心。第六課:時間管理———管理好時間就管理好了生命。職業院校的學生從未將時間當回事,他們總是在游戲、電視劇、網絡中荒廢度日。課程將時間比喻為銀行賬戶,突出時間無法積蓄也無法失而復得。將生命比喻為格子,過完一年就拿掉一個格子,突出時間的有限性、生命的短暫。教導學生使用時間管理優先矩陣,合理安排時間,從而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時間管理。第七課:生涯規劃———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認識你的生命的彩虹。課程通過霍蘭德測試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到和自己興趣、能力、素質更匹配的職業方向,從而更有效地學習。
四、心理健康教育展望
積極心理學的思想,開拓了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視野,讓教育者可以站在一個更開放、更廣闊的高度來開展心理教育。規避了心理健康教育只關注“消極”情緒和心理異常的誤區,在心理問題的治療和預防上做到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文章中的心理教育課程實例的開展,收到了良好的初期效果。再次印證了在職業教育的管理中引入積極因素的重要性。營造積極的氛圍、創造積極的文化、關注學生的優勢、發掘學生的潛能、和諧交流等積極管理模式的應用將會使我們的職業教育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杜小溪 單位:成都鐵路衛生學校
參考文獻:
[1]江雪華,申荷永.積極心理學在心理評估與干預中的運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2007,1(15):99-101.
[2]曹新美,劉翔平.從習得無助、習得樂觀到積極心理學:Seligman對心理學發展的貢獻[J].心理科學進展,2008,16(4):562-566.
[3]陳紅,宋穎惠,顧凡.積極心理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視角[J].中國健康心理學,2007,15(12):1113-1114.
[4]張倩,鄭涌.美國積極心理學介評[J].心理學探新,2003,23(87):6-10.
篇5
論文摘要: 針對學前兒童的心理特征,游戲對兒童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游戲自身的特點與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方法和要達到的目的有著相似性和統一性,使游戲成為開展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學前期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不僅是人的認知、語言、動作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的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學前期兒童的身體和思維都還處于人發展的初級階段,其認知思維和語言能力都還處于一種不完善的狀態,以怎樣的方式來開展學前兒童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呢?筆者認為游戲能有效開展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既給學前兒童提供了一個自由、開放、寬松的心理環境,讓他們學會表達和控制情緒,學會處理焦慮和內心沖突,又能讓他們體驗到自主快樂,激發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潛移默化地形成了積極健康的心理。
1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理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賽里格曼引發的心理學研究的新視角、新領域,它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對心理問題作出新的解讀,并以此來激發人自身所固有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并運用這些積極因素來增進人類的健康、幸福,促進社會的繁榮。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是孟萬金教授整合借鑒西方積極心理學及積極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認為人人都有積極的心理潛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消極、被動、補救向積極、主動、預防和發展的方向轉型,應該重視全體學生,并全面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個別學生及其心理問題。除了以積極視角、主動態度之外,還要用積極的途徑、思想來培養受教育者的積極心靈,最終實現積極健康心理教育目標。
2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給學前兒童播下了積極心理的種子
學前期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不僅是人的思維、語言、動作、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的心理發展的關鍵期。我們在重視兒童智力和身體發展的同時也應該重視兒童的心理發展,不能忽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兒童其實也是有煩惱、有憂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問題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問題也同樣會影響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積極、主動、預防,所以對學前兒童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樣重要。知識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同樣心理健康教育也應在學前期得到重視,如果在學前期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預防理念的指導下給學前兒童播下積極心理的種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將會對個體的整個人生的心理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戲中開展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3.1 學前兒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雖然幼兒神經系統在學前末期已經發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腦皮質機能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與發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們的皮質抑制機能還是較弱,因而是不宜對幼兒提出過高的抑制要求的。認知方面,學前兒童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性占主導地位,抽象邏輯性只是初步發展。兒童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使得兒童在認識和把握事物時主要是以事物的具體形象即表象來進行的,很少憑借對事物的內在本質和關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兒憑借概念、判斷或推理來認識、把握事物是很有難度的。學前兒童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認知思維是具體形象性占主導。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決定了對幼兒進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積極心理健康知識去簡單傳授。能有效開展幼兒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戲,幼兒好奇、充滿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圍環境去實現某種意愿的沖動等等都讓幼兒對游戲特別青睞,而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體驗又能幫助他們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從而形成積極、主動的健康人格。
3.2 學前兒童青睞的游戲
作為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游戲對于兒童身心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可以促進他們的身體、智力、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許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戲對兒童發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紐斯指出游戲可以使兒童自尋其樂,并可鍛煉身體的健康、精神的活潑和各種肢體的敏捷;羅素也曾經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須為他提供玩耍和裝扮的機會;陳鶴琴認為小孩子是好游戲的,幼兒是以游戲為第二生命的。
學前期幼兒的運動和言語能力發展迅速,他們已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能做各種運動,還能說一些連貫的較準確的言語。但他們的發育還不夠成熟和完善,雖然渴望參加一些成人活動,卻又受到身心發展水平的束縛,而游戲恰好為幼兒的這種渴望創造出一個不受約束的可以供其體驗的世界。體驗成為他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成為他們對待世界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幼兒正是在游戲中用體驗來認識、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戲中,幼兒體驗著自由性、體驗著愉悅性、體驗著創造性,感受到興奮、幸福、無拘無束。
3.3 游戲與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游戲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認為游戲是幼兒發泄情感,避免損傷的出口。游戲能使幼兒擺脫現實環境及自身發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滿足,愿望不能實現時,緩解他們的心理緊張,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沖突,并幫助他們在主觀上實現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從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戲的作用,也認為游戲是幼兒情感發泄和思想表現的健康方式。在游戲中,兒童可以“復活”他們的快樂經驗,也能修復他們的精神創傷。學前兒童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選用游戲的方式符合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具體方法的選擇要求,孟萬金教授在《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在具體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上,更加強調情景性、參與性、互動性和體驗性。”游戲正是一種有著情景性、參與性、互動性和體驗性的活動,它不是教師的知識灌輸,而是兒童的自我參與,是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間的互動,其中的喜、怒、哀、樂幼兒都是以一種愉快、樂意的心態去體驗、去感受的。
幼兒在游戲中有著“主觀層面的積極情緒體驗,體驗著主觀幸福感、自尊自信、樂觀希望,等等”。游戲是令幼兒體驗到自由、愉悅、創造與自我力量的活動:在游戲的王國里,他們成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卻了外在的強制與壓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戲之中,在游戲中自由表現,自如發揮;他們在游戲中無論是興奮、激動還是嚴肅、憤怒,都毫無例外地感受到愉悅;擺弄游戲材料控制所處的環境,與伙伴的積極活動及相互的影響,都使幼兒體會到了自身的力量,獲得了創造的體驗。健康、積極的游戲不僅能發展兒童語言、動作、表達、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還能培養幼兒積極、樂觀、進取等優良品質,潛移默化地使幼兒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1] 孟萬金.積極心理健康教育[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篇6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積極心理學;心理彈性
中圖分類號:G4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9-0018-03
近年來輔導員隊伍建設狀況日益受到重視,但政策導向主要集中于輔導員的職業化和專家化的路徑,作為輔導員職業化應有內涵的職業幸福感卻沒有給予足夠關注,而主觀幸福感體驗不足是輔導員隊伍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輔導員的積極性和工作效果,也影響了輔導員隊伍的穩定和學生工作的成效。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是研究有助于發揮個體、群體和組織最佳狀態或功能的環境和過程的一門科學。20世紀90年代,積極心理學作為一種心理學思潮在美國興起,其研究重點是人自身的積極因素,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力量和美德為研究對象,要幫助那些處于逆境中的人們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發展。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需要自我實現,自我實現的需要會激發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積極心理學利用這些資源來幫助一般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發掘自己的潛力,提升個人的素質和生活的品質,努力獲得美好的生活。伴隨積極心理學的興起,心理彈性研究的關注點也著眼于人性的積極面,試圖用人類的天賦潛能和積極力量解釋重組心理彈性的心理能量。積極心理學重點在于個體的積極力量與優秀品質,心理彈性重點在于良好適應,而個體的積極力量與優秀品質將有效提升個體的良好適應性,兩者都強調個體的內在力量,兩者相互促進具有本質的一致性。融積極心理學理念于高校輔導員的培養體系中,就是引導和培養高校輔導員積極的心理認知,使他們以積極的心態應對學習、生活、事業中可能的困難和各種壓力,形成積極的個性品質,通過對高校輔導員的積極認知、情感體驗及建構積極的人際支持系統等引導,激發高校輔導員心理彈性潛能的實現,促進高校輔導員的總體幸福感水平。
一、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彈性的概述
1.主觀幸福感。(1)幸福感的研究進程。幸福感的概念古已有之,關于幸福的爭論,主要圍繞于對幸福感本質兩種不同的視角:快樂論(Hedonic)與實現論(Eudaimonic)。現代心理學的幸福感研究,基于這兩種哲學觀點,形成了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well.being,PwB)兩種不同的研究范式與取向。主觀幸福感建立于快樂主義哲學基礎上,其代表人物Diener認為,主觀幸福感是試圖理解人們如何評價其生活狀況的心理學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幸福感由主觀快樂構成,重視廣泛的關于生活中好的與不好的事件判斷及由此產生的愉快的而不是不愉快的體驗。與主觀幸福感的快樂體驗模型不同,心理幸福感則繼承了現實論的主要教義,強調人的潛能實現,其概念模型是人的心理機能的良好狀態,是人的潛能的充分實現。(2)主觀幸福感的界定。本研究采用主觀幸福感這一幸福感的界定,主觀幸福感是從心理學的視角來評價個體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的一種綜合性指標,它是指個體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反映了個體的社會功能與適應狀態。根據馬丁?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論,幸福有三個主要成分:愉快的生活,這是指對生活的享受,包括許多積極情感;充實的生活,包括在工作、親密關系和休閑生活中投入、卷入和入迷,伴隨著高投入的活動有一種流暢感;有意義的生活,即追求生活的意義,包括運用一個人的力量和才能從事比自我更廣泛的事業,追求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會產生滿意感和生活會更好的信念。
2.心理彈性。(1)心理彈性的概念界定。心理學界對于心理彈性(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國學者Block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ego---resilience這一術語。國內學者除了譯為“心理彈性”外,還有很多不同的譯法,如“心理韌性”、“心理承受力”、“復原力”和“抗逆力”等。美國心理學會把心理彈性定義為:“個體面對生活逆境、創傷或其他生活重大壓力時的良好適應,它意味著面對生活壓力和挫折的‘反彈能力’。”早期的研究強調個體經歷創傷后產生的適應性結果,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心理彈性本質上則是個體在壓力情境下的正常發展。具有較高心理彈性的個體,能輕松面對壓力、逆境和挫折,有效調控情緒與行為,積極實現社會適應和主動發展。(2)心理彈性的結構。心理彈性的內在結構涉及兩個關鍵性因素,即危險性因素和保護性因素。危險性因子是指阻礙個體正常發展,使個體更易受到傷害而得到不良發展結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認知的或環境方面的因素。保護性因子是指能減輕不利處境中的個體所受到的消極影響、促使個體心理彈性發展的各種因素,它與危險性因子相對立。包括內部保護性因子和外部保護性因子。內部保護性因子包括個體的天生特質、能力、技能及自我觀念等;外部保護性因子包括社會保護性因素和家庭保護性因素。
二、提升高校輔導員心理彈性水平的必要性
1.影響高校輔導員職業幸福感的主要原因分析。(1)輔導員的職業特點決定其易產生職業倦怠感:從工作范圍看:高校輔導員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內容復雜多樣,工作對象數量較大,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和壓力大,并且工作成效顯現過程較長,這影響到輔導員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體驗,進而影響輔導員個體成就感的獲得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從學校的管理層面考察:學校的多重管理帶來較大壓力,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一方面要接受高校黨委學生工作部的領導,另一方面要接受所在院系黨總支的直接領導,同時,由于工作原因還要接受學校教務、保衛、總務后勤、團委等部門的工作指導。這種多重管理的體制,勢必造成輔導員在工作中接受過多過重的工作任務,極易導致輔導員身心俱疲,無所適從,產生職業倦怠心理。(2)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路徑不夠明晰:由于當前高校的用人機制和評價體制的缺陷,學生工作者沒有穩定的發展路徑,容易對未來發展前途感到迷茫,導致很少有人愿意終生從事學生工作。受社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不少輔導員的敬業精神和風險意識開始淡化,“浮躁”的情緒有所蔓延。
2.提升高校輔導員心理彈性,促進個體幸福感水平。在內外因素的雙重作用下,輔導員的職業幸福感缺失,容易出現職業倦怠癥狀:生理方面,經常產生疲勞感、失眠、食欲不振、精力難以集中、思維的邏輯性差;心理方面,感到輔導員工作沒有意義,沒有價值,對工作失去興趣,情緒波動大,缺少職業自豪感,覺得前途黯淡,沒有希望;行為方面,對工作敷衍了事,情緒波動大,無進取心,工作主要是為了應付組織的安排,不能結合學生的身心特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因此,全面提升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彈性水平,才能有效促進高校輔導員群體的總體幸福感水平。
三、積極心理學視野下提升高校輔導員心理彈性促進幸福感途徑
輔導員職業化,是指輔導員這個崗位單獨成為一種社會職業的過程,是指輔導員有了區別于其他行業的獨立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工作職責和任職條件,有其特定的職業資質、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輔導員職業化是輔導員隊伍穩定和諧發展的保障,也是提升輔導員主觀幸福感的一個重要手段。從制度層面上通過明確輔導員的職業定位、完善輔導員考評制度、優化輔導員管理機制等多種形式積極進行輔導員職業化建設,從而保證輔導員隊伍的穩定和諧發展,從輔導員個人層面要積極提升輔導員心理彈性水平,具體而言應注意以下幾個層面:
1.培養高校輔導員積極的心理認知。積極心理學認為壓力不僅會給人帶來痛苦,而且也會使個體從中獲得積極意義,這是當代心理學界倡導人們應對壓力的基本策略。因此,在認知調整上要引導高校輔導員對事件的結果進行正確合理的歸因,能客觀地看待現實,積極地評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能自我悅納,樹立健康的自我觀。因此,輔導員要科學分析自己到底扮演著哪些角色。隨著輔導員角色內涵的豐富和發展,輔導員還應努力學習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掌握一些自我調節的技巧,通過對不同角色扮演的揣摩,清楚地認識角色的權利與義務,用角色內容來指導自己的實際行動,形成良好的角色觀念。這樣才能較好地應對出現的壓力,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2.培養高校輔導員積極的人格品質。積極心理學認為培養積極人格的最佳途徑是增強個體的積極情緒體驗。因此,在高校輔導員的培養過程中,要給予充分的信任,調動主體積極性,挖掘優點,增強自信心。培養高校輔導員樂觀積極的人格品質,引導高校輔導員關注和培養自身諸如主觀幸福感、自我決定、自尊、慷慨、樂觀、責任與希望等積極人格品質,保持一種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3.培養高校輔導員積極的情感體驗。積極的情緒體驗,要注意培養高校輔導員的積極心向。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來看,對生活的認識及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體驗,也就是一個對生存環境的認知。是個體在現實活動中運用智慧的過程。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要通過各種途徑引導高校輔導員積極的情感體驗,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事業的成就感。
4.構建高校輔導員積極的社會支持系統。社會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種資源,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質支持。社會支持作為一個重要的中介變量,能對人們心理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積極引導高校輔導員重視融洽的家庭關系、積極的工作氛圍、良好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環境的價值,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增強自身的心理彈性,更好地應對生活和事業上的挑戰。因此,應構建社會、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三位一體的社會支持系統,以點面結合的方式來維護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積極提升他們的職業幸福感。
參考文獻:
[1]馬偉娜,桑標,洪靈敏.心理彈性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述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8,(3).
[2]任俊.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李海壘,等.心理韌性研究綜述[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6,(3).
[4]劉丹,石國興,鄭新紅.論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心理韌性[J].心理學探新,2010,(4).
[5]蔚然.中國成人的心理彈性結構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1.
[6]李麗,李桂鳳,孟勇.從輔導員的職業倦怠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沒[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2):36-38.
[7]徐瑾.高校輔導員職業生涯發展目標的定位與實現[J].思想理論教育,2009,(21):82-86.
[8]趙慶典,李海鵬.努力建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和長效機制――高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2):75-82.
篇7
論文摘 要: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界的新興研究思潮,主張對人類自身擁有的正向品質加以研究。本文從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出發,分析了目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大學生職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育提出有益建議。
1 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20 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是美國心理學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導的一種全新的心理學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類的積極力量和積極品質,開發人的潛力、激發人的活力,促進人的能力與創造力,并以此獲得美好的生活。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三方面內容:一是積極的主觀體驗,如幸福、愉悅、感激、成就等;二是積極的個人特質,如個性力量、天分、興趣、價值等;三是積極的機構,如家庭、學校、商業機構、社區和社會等。
2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并根據變化而做出相應調整,達到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職業生涯規劃的有無及好壞直接影響到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質量,更直接影響到求職就業甚至未來職業生涯的成敗。
3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3.1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淡薄
我國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起步較晚,在小學、中學階段學生基本沒有接受相應的職業生涯教育和輔導,絕大部分學生到大學才剛剛接觸職業教育和輔導。當前有很多高校都提供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咨詢服務,開設了職業生涯教育課程,起到了較好的引導作用,但大部分學生對職業規劃的認知仍存在一定問題,規劃意識仍較薄弱,需要繼續加強。
3.2 大學生職業價值趨向功利化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大學生也追求快捷高效的發展模式,在職業規劃方面相對浮躁,功利化。學生普遍希望到發達地區工作,希望就業的單位名聲好、社會地位高、待遇高、福利好。以筆者所在金融類高校為例,學生都希望進入銀行、證券公司等機構上班;對于銀行等招聘信息積極回應,遞交簡歷、排隊面試者眾;對于其他類型的企業招聘則反應冷淡。雖然這種選擇也有一定的道理(專業對口),但是其強烈對比還是透視出學生在職業選擇取向上的功利化。
3.3 課程設置不合理
隨著學生們自我規劃意識的增強,學生對職業規劃知識及能力的需求愈發強烈,但是因為課程起步較晚,課程設置尚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雖然大多數高校將職規課程設置為必修課,但是課時較少,不足以幫助學生掌握完整的制定職業規劃書的技巧;課程設置的時間較早(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大一第一學期就開展職規課程,學生剛結束高中生活,對于大學生活還屬于茫然狀態),學生的自我認識尚未成熟,其規劃也必定是粗淺而不成熟的。
3.4 師資隊伍薄弱,教學手段單一
由于職業規劃課程起步較晚,教學硬件建設不足,教學手段相對單一,一般都是課堂講授,人數較多,實踐環節較少,導致課程效果不佳。講授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課的教師一般都是半路出家,實踐經驗不多,很多老師未接受過系統的職業規劃教育和培訓,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重理論灌輸,輕實際操作”的現象較為嚴重。
4 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育的啟發
積極心理學致力于研究人的發展潛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如能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引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育,便能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職業自我意識,培養積極的職業生涯發展理念,提升學生的生涯規劃能力,實現積極心理學和職業規劃生涯課程的共同目的,促進人的能力與創造力,并以此獲得美好生活。
4.1 樹立積極預防思想
積極心理學認為,人類自身存在著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預防的大部分任務是建造有關人類自身力量,探究如何在個體身上培養出這些品質。將積極心理學的“預防思想”貫穿于職業規劃課程的教育中,可以激發學生關注自身成長的積極性,把個人的成長需求轉化為教育的內在動力。職業規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個人都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實時調整,有時甚至是要進行職業的重新選擇,這就需要我們做好應對困難、及時轉變和調整的心理準備和能力儲備。
4.2 挖掘優點,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
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的功能應該在于建設而不是修補,積極心理學在對心理學的批判與繼承的基礎上,倡導研究和探索人類的美德,從而填補了心理學在正常人心理活動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復了人性的積極面。在職業規劃課程教育中,我們也應借助積極心理學的力量,有效測量個體的積極心理品質(興趣、性格、自我效能感;毅力、洞察力、勇氣、寬容等,人際交往能力、才能與智慧、創造力等),弄清它們的形成途徑,并通過恰當干預來塑造這些心理品質。通過培養學生挖掘自身優點以提高自信;并學會從自身優點出發去進行職業判斷和職業選擇。
4.3 重視培養積極主觀體驗
職業生涯規劃并不僅僅是為了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準備,而是站在自我實現、人生不朽的高度上來探索職業,規劃職業。因此,在職業選擇上,職業價值觀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在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引導下的職業選擇和從業行為,可以帶來源源不斷的積極主觀體驗。將積極心理學所注重的積極主觀體驗引入職業規劃課程的教學,能夠引領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激發學生最大的職業潛能,做一個有利于今后長遠發展的選擇,便能幫助學生在隨后的職業生涯中熱愛工作,享受工作,享受其積極主觀體驗。
4.4 互動教學,營造積極氛圍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職業能力、興趣、取向,并進行職業規劃,因此在課程教育上,學生應該是主角,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從中受益。同時,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的機構(家庭、學校等外界環境)能帶給個體積極的支持,課堂上的互動環節能讓學生感受集體的積極氛圍,在交流中事先互相協助,共同進步。筆者在課堂上曾以“興趣島”游戲貫穿“職業興趣選擇”這一主題的課程教學,學生們熱情參與游戲,積極發言,在分享中更深層次地與自己對話,在傾聽中尋找到積極的同伴力量支持,效果甚好。
參考文獻
[1] 石國興.積極心理學介紹[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6(2).
篇8
(南京師范大學仙林校區心理學院)
摘要:隨著畢生發展心理學的出現與發展,依戀的研究從嬰幼兒延伸到了成人。再加上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顯,使得研究者們開始逐漸意識到依戀在個體晚年生活中的重要性。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有學者對老年人依戀進行了研究。老年人依戀的對象包括父母、兄弟姐妹、配偶等,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依戀——符號化依戀。在依戀類型的劃分上,國外、中國臺灣和大陸都各自有相應的研究,得出了相應的分布情況。對于老年人依戀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還有很多不足有待改善,還有很多方面可以探索,還有很多領域能夠應用。
關鍵詞 :老年人 依戀 研究
1.老年人依戀理論的提出
1.1依戀的提出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John Bowlby在1969年最先提出了依戀理論,起初主要研究的是嬰兒與照料者之間的依戀。Bowlby認為,嬰兒在出生后的兩年之內,會經歷了依戀發展的四個階段,與照料者建立起一種持久的情感聯系。他們會把這種聯系當做父母不在場時的安全基地,從而產生對依戀對象及其可能提供的支持的期望[1]。這也是形成希望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1.2畢生發展心理學與依戀
然而,Bowlby其實并沒有把依戀局限于嬰幼兒時期[2]。相反,他認為依戀存在于個體的一生當中,他稱之為是一個“從搖籃到墳墓”的過程。之后,隨著畢生發展心理學的出現與發展,依戀的研究已經從嬰幼兒延伸到了成人。
青春期的時候,孩子們會渴望擺脫曾經與父母建立的依戀,試圖尋求真正的獨立與自主。但是,依戀關系仍然沒有終止。它只是減弱了,或是轉移了對象。隨著個體的成長,會形成不同的依戀關系,其內在依戀模式也越來越復雜,依戀對象的類型也由單一變得多樣[3]。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把原本對父母的依戀轉移到親密朋友身上。婚戀以后,伴侶就成了最主要的依戀對象。這在女性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很多女性對另一半的依戀是極其強烈的[4]。孩子出生以后,不僅父母會成為子女依戀的對象。同時,父母也會對自己的子女產生依戀。特別是單親媽媽,由于缺少丈夫這一牢靠的依戀對象,很有可能會把所有的情感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她們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精神支柱,對孩子的愛往往成為溺愛[5]。
1.3老年人依戀
老年人雖然從年齡上說屬于成人,但是由于老年這一較為特殊的時期,又使得老年人依戀與中青年依戀有著很多不同,顯得更為復雜。
由于身體機能的下降、社會身份的減少以及可能出現的認知功能的衰退,老年人的安全感也逐漸降低,他們與依戀對象建立親密關系的需求重新出現甚至變得更為強烈。再加上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顯,研究者們開始逐漸意識到依戀在個體晚年生活中的重要性[6]。
因此,老年人依戀的研究也逐漸進入公眾的視野。本文將就對這些研究進行簡要的整理與歸納。
2.老年人依戀的研究進展
自從Bowlby提出依戀理論以來,陸續有很多人對兒童依戀展開了大量的研究,也產生了豐富的成果。但是,對老年人依戀的研究是從上個世紀80 年代之后才陸續開始的。
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這可能跟西方發達國家先進入老齡化社會有關。近年來臺灣在這個領域也有一些進展,比如吳文嘉、劉敏珍等人都各自做了相關的研究。但是中國大陸在這方面的探索還少之甚少,只有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的陳紆、于文勃和蔣京川共同做過一個有關老年人依戀分布模式及其與親子支持關系的研究。
2.1研究方法
2.1.1依戀的研究方法
說到依戀的研究方法,美國心理學家Mary Ainsworth及其同事首創的陌生情境法最為著名,但是這個方法只適用于8個月到2歲的孩子。而后Waters提出了適用于1至5歲兒童的依戀Q分類,通過家庭觀察來完成。
對于青少年和成人依戀的研究,Mary Main等人采用的成人依戀訪談(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簡稱AAI)是目前最主要的方法[7]。
AAI后來轉換成“成人依戀Q-分類”(Adult Attachment Q- sort),后來又相繼出現了成人依戀問卷(AAQ)和成人依戀量表(AAS),這些問卷和量表都達到了很好的信度與效度[8]。
2.1.2老年人依戀的研究方法
但是,在現有的研究中,卻缺乏信效度良好的專門用于對老年人依戀進行測量的工具。大部分研究使用的都是間接的依戀指標或是對成人依戀的測量工具進行修訂[6],可是這種做法會出現一些問題。
訪談法和自我報告法是研究成人依戀模式時較常用的方法,也常被老年依戀研究者采用。但是目前,比較成熟的訪談工具只有AAI,這個訪談要求被試描述他們的父母,用一些具體事例來解釋和支持這些描述,討論目前他們與父母的關系,通過對過去與父母依戀歷史的回顧來判斷個體的依戀質量。它主要適用于親子關系中依戀模式的測查,而不能考查同伴關系中個體的依戀模式[3]。而且,老年人往往已經失去了他們的父母,他們的依戀對象基本不再是父母。因此,AAI若用于老年人依戀的研究會顯得不那么合適。
還有些研究者會直接把適用于年輕人的量表拿來測量老年人的依戀模式,老年人也許會因為那些備選的答案并不適合他們目前的狀況,而表現出更多的冷漠傾向,而這其實并不能反映出老年人依戀模式的實際情形[9]。
另外,盡管有學者將“紙筆測驗(paper-and-pencil measures)”應用于老年依戀的研究中[10],但并沒有得到該領域的廣泛認可。
2.2老年人依戀的對象
父母、朋友、兄弟姐妹和配偶等就是成年人的依戀對象。老年人的依戀對象在年輕成人的基礎上,增加了成年子女這一類型[3]。
不過,大多數老年人的父母已經過世,所以幾乎沒有關于老年人對在世父母依戀的研究,基本都是年幼時的依戀關系對老年人產生的影響。例如Andersso調查了早期與父母建立的依戀和老年人晚年幸福感之間的關系[11],反映的主要是早年的依戀質量對一個人后來的影響。早期高質量的依戀關系是會增強一個人對他人的信任感,因此會呈現出與老年人幸福感之間的正相關。
對成年子女的依戀,在女性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Barnas,Pollin和Cummings,研究了老年女性對成年子女的依戀和社會情緒之間的關系[12]。研究發現,跟子女有不安全依戀關系的老年女性,與安全依戀關系的相比,在社會關系、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等方面都會表現得更不好。
Shemmings則從成年子女的角度,使用成人依戀理論,區分了成年子女晚年親子關系的內部工作模式[13]。
不過在老年人的依戀對象中,對配偶的依戀占據重要地位[14],因為長久的夫妻關系提供給老年人較高的安全感[15]。但是,對配偶的依戀卻在老年人依戀的研究中常常被忽視[16]。
和兄弟姐妹的聯系在個體小的時候會很緊密,隨著年齡的增長,各自成家以后這份聯系會減弱很多。但是等到老了之后,又會重新變得很重要[17]。Cicirelli調查了與兄弟姐妹的依戀關系對老年人幸福感的影響[18]。研究發現,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與姐妹有親密關系的老年人顯示出較低的抑郁程度。而與兄弟的親密關系則似乎對老年人的幸福感無太大影響。
另外,老年人還可能對孫兒、孫女乃至于寵物、物品、地點產生依戀[19]。
除此之外,老年人的生活中還有一種符號化依戀,表現為對逝去的父母、配偶或子女的依戀,還有對宗教信仰的依戀。信仰基督教的表現為對上帝的依戀[20],每個周末去教堂做禮拜,聽圣經故事,學唱贊美詩。信仰佛教的表現為對各路菩薩的依戀,和鄰里的其他老人一起念佛,去各地燒香。中國的老年人多數為后者,且主要在農村地區。
符號化依戀并不是老年人獨有的現象,但是這對老年人來說意義尤其重大,或許老年人符號化依戀的比例遠大于真實生活中的依戀[21],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支持。
信仰宗教,除了寄予一種符號化的依戀之外,其實還存在對一起活動的同齡人的依戀。剛退休的老年人,一下子結束了從前忙碌的工作,他們可能會覺得無所事事。但是通過宗教信仰的聯系,他們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找到了可以做的事情,一起參與很多活動、旅游等等。這也是很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的。
2.3老年人依戀的類型
通過Anisworth的陌生情境,可以把嬰兒的依戀類型分為四種: 安全型、冷漠型、矛盾型和混亂型。成年人依戀模式的分布與兒童的大致相當[22]。
國外對老年人的自我報告研究卻發現,老年人中冷漠型依戀是主體,大約占到50%-72%,安全型依戀占到30%-40%,而矛盾型和恐懼型所占的比例則較少[25]。
在臺灣的研究中,老年人依戀類型的命名和分布略有不同。劉敏珍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老年人的依戀模式中,安全型依戀模式最多,占69.6%,其次是恐懼型依戀,占12.5%,冷漠型依戀12.1%,占有型依戀最少,占全體的5.9%[26]。吳文嘉的研究發現,矛盾型依戀型的老年人占總樣本的44%,安全型占39%,拒絕型占17%。
以上都是國外和臺灣的研究結果,跟中國大陸的情況也許會有一些不同。而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的陳紆、于文勃和蔣京川做的研究[27]調查的是江蘇省的老年人,包括了城區和鄉鎮,因此對我們來說更具有現實意義。
他們調查了60 歲以上的住家老年人190名,年齡跨度在60-90之間。在這190位老年人中,安全型7人,占3.7%;恐懼型131人,占68.9%;專注型12人,占6.3%;冷漠型40人,占21.1%。其中,96名鄉鎮老年人中安全、恐懼、專注、冷漠分別占4.2%、67.7%、11.5%、16.7%。94名城區老年人安全、恐懼、專注、冷漠分別占3.2%、70.2%、1.1%、25.5%。城鄉之間依戀分布模式相似,其中恐懼型占主導。
3.老年人依戀理論的研究價值與應用
3.1研究價值
由于社會身份的減少以及身體的虛弱,老年人可能會覺得自己不中用了。再加上朋友、兄弟姐妹等同齡人的去世,會傳遞給他們一種生命快到盡頭的信號,很多老人會懼怕死亡。如果配偶比他們先逝世了,會帶給他們更大的痛苦。還有一些老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可想而知……
在生命的晚年,負面的情緒會更容易地侵擾老年人,并影響他們的生命質量和身心健康。這個時候,他們非常需要心靈的陪伴呵護,非常需要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帶給他們安全感與歸屬感。
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到2013年底,已有1億8千萬的老人。如何讓這些老人在晚年的時候仍然擁有健康的身心狀態,提升他們的幸福感,盡可能地讓他們安然和平地面對死亡,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個階段。這是老年人依戀理論可以研究并應用的,也是其價值所在。
3.2在護理和醫療領域的應用
有研究發現[28],拒絕型依戀的老人,會否認他們自己的問題、拒絕照料者的幫助。焦慮型的依戀的老人則會過分地要求照料,這會導致他們缺乏獨立,缺少安全感。而安全型依戀的老人會和照料者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從而使照料者對他們的需要更敏感,提供給他們充足的關心和幫助。
因此,把老年人依戀的理論應用于護理和醫療領域,這有利于提供有效的信息幫助老年人與醫護人員建立依戀關系,對老年人的身體康復和心理需要的滿足非常有益。
3.2在社會支持方面的應用
社會支持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老年人而言更是如此。研究表明,較多的家人支持和較多的安慰支持能夠顯著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29]。
提供給老年人更多的社會支持也有利于他們建立依戀關系。這從而能夠提高他們的自信,使得他們更獨立。也能提升他們對獲取別人幫助的信心[30],讓他們覺得,他們是有人能依靠的,是會有人陪伴著他們的。
4.小結與展望
對老年人依戀的研究可以說才剛剛起步,因此還有很多不足。
在研究方法上,這一領域還缺乏一致的、可信的、專門用于老年人依戀的研究工具。上文已經分析過,直接采用成年人依戀的研究方法或者間接用其他指標來考察,是有一些問題的。因此,修訂和開發有效的測量工具在目前而言十分有必要。
在被試的選擇上,由于測量工具的局限,主要采用問卷或者自我報告的方法。因此,被試基本都是認知能力比較正常,口頭表達能力也不錯的老年人。這樣,就可能導致研究的結果只適用于一部人老年人。另外,由于老年人的視力、聽力下降,常常需要主試將問卷上的問題念給他聽后讓其做出回答。這中間,老年人可能會不理解或者理解錯問題的意思或要求,從而得到一些并不符實的答案。
另外,如何將老年人依戀理論更好、更廣地應用于社會實踐當中,如果切實地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改善他們的身心健康,是未來研究最重要的方向。
對于中國大陸來說,這是一塊嶄新的領域,還很少有人涉及。因此,開展基于我國老年人現狀的依戀研究更是很有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雷靂.發展心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3]李春華,王大華,陳翠玲,劉永廣.老年人的依戀特點.心理科學進展,2008,16(1):77-83.
[4]趙蘭蘭.女性婚后心理相關研究.現代婦女,2013,12:42-43.
[5]林嵐.單親家庭母親及其子女成長之研究.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2:42-45.
[6]劉航,劉秀麗,李月.老年人的依戀特點.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12(32):5624-5626.
[7]侯靜,陳會昌.依戀研究方法述評. 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3:80-84.
[8]李培紅,劉志龍,李丹萍.成人依戀的研究綜述. 沿海企業與科技.2006,3:178-179.
[9]Shaver P R., Mikulincer M. Attachment in the later years: Acommentary.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4, 4(2):133-161
[10]Cicirelli V G. A measure of caregiving daughters´ attachment to elderly mothers. J Family Psychol, 1995, 9: 89-94.
[11]Andersson L, Stevens N. Associations between early experiences with parents and well-being in old ag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1993, 48(3): 109-116.
[12]Barnas M V, Pollina L, Cummings E M. Life-span attachment: Relations between attachment and socioemotional functioning in adult women.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991, 117: 175-202.
[13]Shemmings D. Using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to differentiate adult children´s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later life fili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2006, 20: 177-191.
[14]Antonucci TC.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and aging. Attachment in adults: clinical an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1994: 256-272.
[15]吳文嘉,不同依附風格老人之抑郁與社會支持之關系.東吳大學心理學碩士論文.臺灣, 2006.
[16]Dickstein S, Seifer R, Andre M S, et al. Marital Attachment Interview: Adult Attachment Assessment of Marriag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1, 18(5): 651-672.
[17]Allan, G. Sibling solidari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77, 39. 177-184.
[18]Cicirelli V G. Feelings of attachment to siblings and well-being in later life. Psychology and Aging, 1989, 4(2): 211-216.
[19]Cookman, C. A. Older people and attachment to things, places, pets, and ideas.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1996, 28: 227-231.
[20]Cicirelli V G, God as the ultimate attachment figure for old adults.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4, 4(2): 371-388.
[21]Shaver P R., Mikulincer M. Attachment in the later years: A commentary.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4, 4(2):133-161.
[22]黃國紅,吳慶云.成人依戀類型研究綜述. 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08,30(6):117-119.
[23]Webster J D. Attachment style and well-being in elderly adult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 1997, 16(1): 101-111.
[24]Diehl M, Elnick A B, Bourbeasu L S, et al.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Their relations to family context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6):1656-1669.
[25]Magai C, Cohen C, Milburn N, et al. Attachment styles in older European-American and African-American Adult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B Psychol Sci Soc Sci, 2001, 56B, 1, S28-S35.
[26]劉敏珍. 老年人之人際關系、依戀風格與幸福感之關系研究. 國立高雄師范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27]陳紆,于文勃,蔣京川.老年人依戀分布模式及其與親子支持的關系研究.社會心理科學,2014,29(162):945-952.
[28]Lies Van Assche, Patrick Luyten, Ronny Bruffaerts, Philippe Persoons, Lucas van de Ven, Mathieu Vandenbulcke. Attachment in old ag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empirical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3 (2013):67-81.
篇9
說起周國清,洞口縣教育系統的領導和老師們無不豎起拇指稱贊:儒雅,有親和力,是個好校長!的確,周國清高高的個頭,戴一副金屬框架眼鏡,臉上總是帶著微笑,談吐間魅力四溢,展現出來的學者風范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于是博得了一個“儒雅校長”的美稱。但是,真正讓周國清廣為人知的還是他的“大愛”辦學理念。何為“大愛”?即愛學生,愛老師,愛學校,愛教育。“人活著就是為了愛和責任,作為校長就應該對學生、對教師、對學校、對教育承擔起這份愛和責任。”周國清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關愛貧困生,為誰辛苦為誰忙
去年8月10日,《邵陽日報》上一則題為《洞口縣一中百余貧困學子登“金榜”》的消息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原來,在當年的高考中,該校有120名得到資助的貧困生上了本科線,登上了校園內的“金榜”。朋友和領導向周國清表示祝賀,周國清卻只是淡淡一笑:“這都是學生們自己的努力。”殊不知,為了讓這些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周國清付出了多少勞動,耗費了多少心血。
2009年9月的一天中午,周國清到學生食堂查看,看到一位高三學生只打了一元錢的飯和一份小菜,他心痛不已:這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還要承擔那么繁重的學習任務,卻這么節儉,家里肯定有經濟困難。他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每一個貧困生每頓都能吃上營養餐。他進一步調查,發現一中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家庭困難學生較多。這是學校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學生選擇了洞口縣一中,就是信任我們。我們的任務就是讓他們在這里學習好、生活好,過得幸福快樂,絕不能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在校務會上,周國清的話樸實得令人感動。
為了幫助這些貧困學生,周國清倡議籌建了“師生愛心基金”,每個學期開學,他都率先捐出1000元。在他的帶領下,師生們紛紛解囊,每學期都能籌到數目不菲的一筆資金。這些資金都在開學的一周內發放到家庭困難的學生手中,幫助他們購買學習用品,送上學校的第一縷溫暖關懷。
全校5000余名學生中有500多名貧困生,師生們有限的捐助只不過是杯水車薪,周國清深深明白這一點。“思路決定出路,辦法總比困難多。”他積極和社會各界及校友聯系,籌措資金,設立各類獎(助)學金。他3次下深圳,和邵陽深圳商會聯系,爭取到了每年1.2萬元的貧困生助學金;他4次到上海,和邵陽上海商會洽談,爭取到了每年2.5萬元的助學金;他借到望城出差的機會,和望城農業銀行一職工聯系,為高一兩名貧困生爭取到了每人每年1000元的資助……周國清的執著、坦誠、愛心感動了各界人士,得到了一筆又一筆的資助款。到目前為止,洞口縣一中已經擁有“張明為獎學金”、“白莉獎學金、助學金”、“希望之星助學金”等獎學助學項目20余個。僅2010~2011年度,該校就發放各項獎(助)學金113.3萬元,532名貧困學生受益。
父親殘疾、母親改嫁的肖碩雄同學2011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西南大學,他高中三年的學費大多來自學校的獎(助)學金。為了他能順利就讀大學,周國清還寫推薦信,為他到洞口縣學生資助中心爭取到了每年6000元的無息貸款。肖碩雄在作文中寫道:“周校長,你的愛是我這一生前進的動力。我知道,你并不需要我的報答,但我會好好努力,讓自己強大起來,去回報這個社會!”到目前為止,至少有2000多貧困學子因在洞口縣一中得到扶助而考上大學,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
扶困更扶心,心理輔導灑陽光
“貧困生的生活需要扶助,但他們的心里更需要溫暖。我們要扶困,更需要扶心!”這是周國清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座談會上講的話。周國清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不擺校長的架子,而是彎下腰去和學生交流,努力走進每一個學生心里。2010年2月的一天,周國清收到了一份學生的告別信。該生說自己家庭貧困,學校為自己免去了學雜費,但自己成績不是很好,感覺壓力很大,害怕考不上大學,既對不住學校,又遭同學笑話,因此決定南下打工。周國清接到這封信后,馬上找到該生,和她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談話,終于解開了該生的心結,讓她重返校園。周國清事后還多次和這個學生進行談話,并囑咐她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多鼓勵和幫助她,給她開“小灶”。這位學生最終成為了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免費師范生。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期,很多教師不理解,甚至另眼相看。心理輔導老師在學校地位不高,報酬低,因而心里很委屈,個別老師還有了動搖的傾向,特別是文化課老師更不愿參與到心理教育工作中來。周國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辦?他決定以身作則。2010年學年度一開始,周國清親自帶頭,從百忙中抽出時間,擔負起262班和272班的心理輔導工作,并安排政教處劉建云老師直接抓全校的心理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同時分別找朱池云、向桂香、肖和平老師談話,通過做工作使他們從教學第一線中抽出來,參與到學校的心理工作中。
篇10
近年來,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發展得很快。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終極目的在于塑造學生的幸福人生,然而要成就學生的幸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以下簡稱心育教師)首先要讓自己幸福起來,只有懂得如何創造幸福的人,才能讓學生幸福起來。因此,關注心育教師的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課題。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業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總體來看,我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基礎,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區域教育戰略目標,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要求,與區域師生、家庭對心理健康的實際需要,與國內先進地區的心理健康教育發展趨勢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區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二是認識不高、普及不夠,心理工作呈表面化;三是心育教師配備不足,專業人員少,臨時兼職多;四是專兼職心育教師專業技能水平亟待提高;五是師生心理素質有待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區心育教師缺乏職業認同感,認知枯竭,缺少集體歸屬感,無成就感等,也就造成了心育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偏低。那么,如何提升心育教師的職業幸福呢?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業幸福感提升舉措
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初,我們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多方學習調研、反復思考論證,明確了以國際化視野下的積極心理學先進理念為引領,以“塑造積極心理,奠基幸福人生”為核心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為我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方向。因為積極心理學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為出發點,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并獲得良好的生活,即獲得幸福。它的三大研究領域為:積極的情緒情感,能夠促進人的積極體驗,提高幸福感;積極人格,讓人發現和建設這些性格力量和美德,并學會用這些力量去預防和治愈心理疾病,讓人生活得更有價值;積極的組織系統,為個體積極特征的培養和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資源,為人類實現完美充實的生活創造條件。
結合我區實際,同時借鑒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觀點,我區在調動心育教師內在的積極力量,引導他們積極合理的認知,增進他們的積極體驗并培養他們的積極人格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一)完善組織體系,點燃職業激情
為使我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有序、高效地開展,2015年3月18日,金州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健康服務部成立了,負責服務指導全區中小學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培訓工作。
2015年4月21日,金州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組織召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進會。會上宣布印發了《大連金州新區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大連金州新區幸福學校聯盟建設項目計劃》。把我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標定位為:以國際化視野下的積極心理學理念為引領,以“塑造積極心理,奠基幸福人生”為核心理念,融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借鑒國內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經驗,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基礎上,著力關注培養師生優良美德、積極心理品質和積極心理力量。此后又成立了金普新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指導、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各中小學校建立相應的領導和組織機構,完善在校長領導下、以專兼職心育教師和班主任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務體系和管理制度,并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督導考核中。隨后又陸續出臺了《金州新區關于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推進“創新驅動幸福教育先導新區”建設工作方案》《金州新區心理健康教育“十三五”規劃綱要》等政策文件。這一系列的舉措使得心育教師明確了工作的目標和方向,認識到了自身的價值和意義,也燃起了激情與希望。
(二)建立幸福聯盟,搭建支持平臺
組織支持是指來自于組織內部對組織成員的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持,包括對成員的關懷照顧,在他們遇到問題時給予幫助,并且公平地對待他們。它是影響教師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有研究發現中小學教師的組織支持感與幸福感各維度均有顯著的正相關,而且能對教師幸福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因此,為了促進學校的交流與合作,搭建組織支持平臺,我區依托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在理論研究、實踐指導和專業資源方面的優勢,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系統的頂層設計,結合區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際,建立了幸福學校聯盟,并審核確定了首批幸福聯盟基地校(園)40所,全面助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現專業化科學化。幸福聯盟建立了幸福學校聯盟組委會,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兼職教研員隊伍,定期召開幸福聯盟工作會議,開展教研,舉辦活動,研發幸福課,開展課題研究等等,這就形成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互動多維的交叉網絡,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由單一走向多元、整合,也為心育教師搭建了一個積極支持的系統,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和行動都不是孤立的,有聯盟做自己強大的后盾,從而提高信心和力量。
(三)創辦幸福心校,喚醒積極情緒體驗
積極情緒對人的心理健康影響深遠,它能夠提升人的主觀幸福感,對心理認知有擴建作用,有利于緩解心理緊張,提升創造力,塑造人的健康人格。鑒于此,我們創辦了幸福心校,幸福心校校長由幸福聯盟發起人、大連金普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健康服務部么洪福主任擔任,負責幸福心校的全面工作。幸福心校下設學習部、宣傳部、紀檢部,采用閱讀療法結合《積極情緒的力量》、《真實的幸福》和《幸福的方法》三本書的理論和方法對教師的積極情緒進行培養,大家自愿報名參加。幸福心校負責布置每周、每月的學習、練習、分享內容,并給予及時的反饋,一周一小結,一本書一大結。經過一階段的干預,參與者的積極性有所提升。大家表示,參與學習后能多多關注和品味積極的事物,同時對出現的情緒問題進行自我認知調整;閱讀之后的分享交流,在提高對自我及他人經驗意識的同時,還能引起情感的共鳴,從大家的分享中獲得鼓勵和啟發,使情感得到“凈化”;大家將習得的方法和經驗運用到現實情境中來,體驗到了較多的積極情緒,也表達了更多的積極情感,傳遞了更多的積極心態,心態也更加和諧。
(四)拓寬成長渠道,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通常被認為是指一個人在某一方面有較高的自信心。這種較高的自信心會使個體產生積極情感,從而增強他們的幸福感。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與主觀幸福感相關顯著,并且對主觀幸福感有預測作用,通過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可以增強主觀幸福感。因此,我們不斷地整合資源,拓寬心育的成長渠道,提升他們的自我效能感,讓他們在心育活動中體驗到幸福感。
1.加強專業培訓,提高專業技能
心育教師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職業,學識越廣,專業技能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就越高,工作就越輕松,也就越有成就感,體會到的幸福也越多。我們針對各中小學教師,有計劃分期分批地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培訓,實施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雙軌制,強化培訓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1)擴大區域中小學教師心理咨詢師培訓的覆蓋面
為了提高當前學校心育教師的專業素質,保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業發展,我們擴大了區域中小學教師心理咨詢師培訓的覆蓋面。2012年9月開始委托大連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和匯成心理咨詢職業培訓學校分三批對轄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進行心理咨詢師培訓,截至2016年6月,共培訓二、三級心理咨詢師300余名。我們還擬定了“千人培訓計劃”,希望通過對教師進行心理咨詢師培訓,打造一支積極、陽光、訓練有素的專、兼職心育教師隊伍。
(2)“百名心理健康幸福種子教師培育計劃”
對獲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的專兼職心育教師側重進行實踐應用技能的高端強化培訓,著力建立一支由100名懂理論、能操作、科學化、專業化的中小學心育教師組成的穩定隊伍。
①幸福種子教師心靈成長“學習的秘密”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應用工作坊
幸福種子教師心靈成長“學習的秘密”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應用工作坊是金普新區教科院心理健康服務部么洪福主任組織的幸福聯盟幸福心校系列工作坊之一。此工作坊由大連開發區十中心理教育中心主任,中國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何竟軒主講。何老師通過每周一次的現場教研和網絡互動兩種形式給心育教師講解了“教育教學的心理學秘密”“幸福成長 正念生活”“學生積極情緒的元認知培養”“學習分心、厭學偏科和考試緊張等學習障礙的元認知技術干預”“三類知識與題型中心圖示的教學應用”“知識的表征、同化和頓悟”等知識。參加工作坊的老師收獲滿滿,為我區專兼職心育教師的自身成長,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②幸福教師心靈成長沙盤游戲療法工作坊
“沙盤游戲療法工作坊”也是幸福聯盟幸福心校系列工作坊之一,由么洪福主任領導,甄選各校優秀的專兼職心育教師組成。工作坊由東居小學的崔艷老師主持,孫郡、陳慧、劉曉輝、姜娜、崔艷老師(此六位教師均具有沙盤游戲療法高級證)主講。帶領大家由理論延伸到實踐,真切體驗團體和個體沙盤游戲,感受沙盤實操的全過程。沙盤游戲使每位教師都得到了心靈的成長和專業素養的提升。
(3)走出去,請進來
為了拓寬視野,我區先后派專兼職心育老師走出去參加高端學術交流、培訓會議(如第三屆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東北師大積極心理學實踐應用工作坊、全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創新應用研修班、大連理工大學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遼寧省督導點培訓、精神文明辦未成年心理健康輔導員訓練營等),及時觀摩學習國內外專業領域的先進成果經驗,并結合自身實際,站在更高的歷史起點上,以高標準定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思路和目標。
同時,邀請名師為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快速成長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如中國教科院孟萬金教授,做了《積極心理開啟幸福教育》專題講座;遼寧師范大學金洪源教授,對我區教師分享指導元認知技術的應用;大連教育學院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李玉榮,對全區中小學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進行專業的心理健康課培訓等)。教師們表示,通過與專家、教授、名師等的交流學習,將理念和思路請了進來,將方法和經驗請了進來,既開闊了視野,又啟迪了思維,可以更好地推進我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
2.提供展示平臺,收獲成就自信
為了提升心育教師的職業認同感,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工作有干勁、干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我們積極整合資源,發掘教師特長,并為其提供發展平臺,如支持擅長元認知技術的何竟軒主任開辦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應用工作坊,組織擅長沙盤游戲療法的教師開展沙盤游戲療法工作坊等。我區還組織參加、開展了各種競賽評比活動,如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大賽、校園心理劇大賽、征集沙盤游戲療法、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優秀應用案例、優秀論文等。心育教師通過積極的準備參與這類活動,在不斷的學習、研究過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專業技能,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激發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五)開展幸福工作坊,提升幸福能力
為了提高心育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我們整合校內外專家資源,組織開展了系列幸福工作坊,普及推廣心理學特別是積極心理學智慧,增強心理調節能力,提升職業幸福感。
1.“幸福教師”心理成長系列主題團訓活動
幸福心校的創辦人么洪福主任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從提升教師的幸福感入手,利用團訓這種覆蓋面廣、效率高、后續效果好且適應范圍廣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干預,提供了幸福心校線下工作坊系列活動之教師心靈成長訓練營“從今天起,做個幸福的人”主題團訓活動,主要以活動為載體,以自身體驗與感悟為生長點,從“微笑、擁抱、愛要說出來”“ 正念、專注、心安幸福根”“感恩、善良、傳遞正能量”三個方面向與會老師闡釋幸福基本功。教師的心靈在一次次活動中被喚醒,發自肺腑的笑聲透著極強的感染力,流自靈魂深處的熱淚蘊含著所有的溫情和感動,激勵著每一名教師,用真誠的愛提升儒雅之師的專業素養。
2.金普新區幸福聯盟戶外運動隊
戶外運動有別于傳統體育運動、都市休閑或旅游活動,融合了親近自然、運動、休閑三種特質。首先運動能生成快樂因子――內啡肽,運動可直接或間接影響幸福感;其次休閑能提高身心健康,降低消極情感誘因,獲得積極心理,提升幸福感;最后,人類與自然的聯系本身就能提升幸福感。因此,從事戶外活動能明顯提高主觀幸福感,其效果之顯著甚至可將其作為一種重要的身心疾病治療方式。
鑒于此,我們組織成立了金普新區幸福聯盟戶外運動隊,并定期參加戶外活動。如組織參加了“綠色金普 追逐夢想”金普新區首屆職工徒步大會,大家迎著明媚的陽光,和著輕快的音樂,相親相愛,一路同行;還組織了幸福聯盟大黑山一行,體味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感受到了人生的色彩斑斕和生命的活力四射。
3.二十四節氣心理養生瑜伽工作坊
瑜伽來自梵文,意為自我和原始動因的結合,是心靈、肉體、精神結合到最和諧的狀態。它是通過身體操練、身心調節及心理意念三種方式的引導而達到身心的整合及自我約束的一種完美的健身方式。有研究表明瑜伽鍛煉對幸福感提升有促進作用。
因此,我們開設了二十四節氣養生瑜伽工作坊,它是金普新區教科院心理健康服務部組織的幸福聯盟幸福心校系列工作坊之一,授課教師是大連開發區十中孫娜老師,每周進行一次。二十四節氣養生瑜伽根據古老印度瑜伽與傳統中醫養生的結合,順應四季的變化達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調節身體的作用,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剛柔相濟,陰陽互補,從內而外,對身體進行調整和改善,從而收獲身心寧靜,提高幸福指數。
積極心理學理論對我區心育教師職業幸福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啟示和借鑒意義。盡管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心育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提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我們會繼續努力探索,增加實證研究,使每一位心育教師都能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到職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