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經濟范文

時間:2023-11-01 17:42: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與經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會與經濟

篇1

(一)大力推進和諧社會的進程

當代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發展我國公路運輸經濟,其不僅是現階段社會主義交通體系的主體部分,也是進程發展的前提基礎。其經濟運輸的整體質量深深影響著和諧社會的構建,只有大力發展公路的經濟建設,才能真正實現構建交通共同體系。因此,這兩者的聯系日益密切,缺一不可。同時,如果片面的看待當代公路交通體系對構建和諧社會、功能以及人類這個新的理念,則不利于發展公路運輸,需要加強人文精神理念作為發展公路運輸的出發點,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發揮實質性的意義。

(二)擴大當代公路運輸的規模,加強與和諧社會的聯系

當代公路經濟運輸無疑使其網絡市場范圍大幅度的擴散各個地區,不僅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場經濟的輻射力以及深刻的影響力,還提高了市場經濟交換和流動的頻率,也加快了多個新興產業的發展進程,例如旅游貿易經濟、商貿流通、房地產開發等產業。無疑大幅度提升了各個區域的結構以及一定范圍內的經濟效益,從而也促進新農村建設,為發展和諧社會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改善當代公路基礎的設施,也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例如緩解車流增多的現象,提高行車的速度、提倡節約及降低運輸成本、提升有效時間的工作效益等,無疑不和居民生活的指標聯系緊密,只有完善這些指標,才能緩解當代運輸的壓力,提升人們的整體質量水平。

二、和諧社會與當代公路的經濟運輸之間的發展探究

(一)和諧社會與公路運輸

一方面,實現社會主義和諧一直以來是人類追求的社會理想。構建和諧社會是當前主要的戰略思想,主要是以從全方面的建設小康社會出發,進一步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積極建設和諧社會也適應了國內發展逐步進入重要時期的需要。也真正體現了我國研究人員重視及解決現實存有問題的智慧和勇氣。另一方面,公路交通運輸主要以其快捷、覆蓋面廣、通達度深、通達性好、靈活、機動等多方面的特點,漸漸成為了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主要的構成部分。其也是我國經濟主要的經濟增長點以及基礎產業,能有效加快經濟與社會和諧、持續發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一個國家或者某個地區的國民經濟發展階段。

(二)均衡發展當代公路的經濟運輸

近幾年以來,國內經濟狀態長期不協調,尤其是解決城鄉之間貧富差距是目前主要的任務,其也間接抑制了當代公路經濟運輸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一些鄉鎮地區,由于經濟落后,同時,當地的交通也發展不完善,不僅給當地居民的生活帶來不便,也正因為這種不協調的狀態也阻礙了和諧社會發展的進程。因此,加強構建和諧社會,有利當代公路經濟運輸的發展。所以相關研究人員,應該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針對那些不和諧的現象,政府也應該大力支持公路經濟運輸行業,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交通的通暢性,修建凹凸不平的路面,不僅一定程度上解決的居民出行的難題,也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促使和諧社會主義早日建成,以緩解人們群眾的壓力。因此,大力構建和諧社會,才能完善當代公路的經濟運輸。

(三)加強多方面的融合,構建和諧社會

如何構架和諧社會,其最主要的前提是將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等多方面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以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為前提基礎,重點突出當代公路經濟運輸方面的建設。例如,只有縮短了城鄉之間的距離,才能有效避免堵車、現象,只有將交通體制建設的更為完美,逐步確立現階段發展的目標,及時糾正物流方面的缺陷,節約成本、避免浪費,提高工作效率等多種現狀,同時,在運輸方面進行一個優化、整合、提升的過程,才能實現和諧社會的綜合發展。

(四)當代公路經濟運輸與和諧社會的聯系

加強公路經濟運輸與和諧社會的聯系,是滿足當代人們對“衣食住行”的需求,壯大國家的前提基礎。在運輸方面,應該注重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完善他們的生活水平。其也帶動了旅游行業的發展,進一步完善了公路運輸的網絡,逐步跟上這個全球化信息時代的軌道。例如,實行的網絡股票,無疑有效解決了購票緊缺的問題。只有深刻的理解這兩者的之間的聯系,才能推動經濟建設,完善當代公路運輸的體系。

三、結束語

篇2

【論文關鍵詞】廟會 神社 社會意義 經濟意義

【論文摘 要】在傳統中國,民間信仰始終與民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這些活動對社會民生又有怎樣的影響等問題似乎還有進一步探討的空間。本文即打算以清末民初的蘇州地區部分廟會和神社分析,闡述它的積極意義。

一、廟會神社的組織者多為巫婆神道

民間信仰從本質上而言是體現了民眾的一種心理需求,一個神靈越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自然也就越能得到人們的崇奉。那么,神靈如何取得人們的信任呢?這就必然涉及到巫婆神道(這里的道,不定指道士,泛稱作法事的人)的群體作用。

在清末民初的時代,蘇州地區有著許多巫婆神道。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不僅是神靈的創造者,更是不斷強化著人們對神靈的心理認同。早在明初曾任蘇州知府的著名文人高啟便有《里巫行》一詩,描寫本地民眾信巫之風:“里人有病不飲藥,神君一來疫鬼卻,走迎老巫夜降神,白羊赤鯉縱橫陳,兒女殷勤案前拜,家貧無肴神勿怪,老巫擊鼓舞且歌,紙錢索索陰風多,巫言汝壽當止此,神念汝虔賒汝死,送神上馬巫出門,家人登屋啼招魂。”

巫婆神道之作法,其程序一般是去他們指定的某一廟宇,安放筵席、排列神碼之后,開始請神、接神、唱書等程序,最后以送神結尾。

再如,《清詩鐸》里有清代吳江人袁棠的一首詩,詩里他為我們生動地描繪了地方廟會期間一個女巫的形象及其作法的過程: 男和女,雜沓來。焚香各就座,老巫語瑣瑣。言未絕,倏僵蹶,面死灰,口流沫,陰風颯然來,燈火翳欲滅。鬼聲隱隱人聲寂,滿堂兀立森毛發,有婦長跪哀老巫,狂夫無知望憫恤,儂愿享神連夜宰豬羊。月米香金不敢缺。

老巫一笑回陽春,我且不愛錢,神豈貪華筵,止因善男子善女人,借此神前結善緣,慈悲安忍相棄捐。

廟會神社之風至清代為最盛,如張紫琳在《紅蘭逸乘》中介紹嘉道年間的情形時說道: 吳俗敬鬼神而尚巫覡,故廟宇無不崇煥。

蘇州城有城隍正神,一年有三出,為清明、中元、及燒衣節。舊規至虎丘祭孤魂,府縣官必來成禮。開始僅有府城隍出,后各縣城隍也出。未幾,各鄉土地盡出。

清顧祿《清嘉錄》有記載,說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為二郎神生日,患瘍者拜禱于葑門內之廟,祀之必以白雄雞。”

有讀明人錢希言《獪園》第十二“祀”《二郎廟》一則,記述蘇州葑門內二郎廟的風俗:“傳六月二十四日是神誕生之辰。先一夕,便往祝厘,行者晝夜不絕,尤多。明日即醵錢為荷蕩之游矣。吳城輕薄少年,相挈伴侶,宣言同往二郎廟里結親。一進廟門,便闌入珠翠叢中,雙拜雙起,日以為常,神亦不以為異。”也有祖師可拜,真是開了眼界了。

昆山、太倉地區有東岳會、楊老爺、方老爺等廟會,并有男女自愿服務此事。家有紅白喜事,亦有請講“宣卷”的習俗。

二、廟會神社對民生的積極意義

民間賽會活動的舉行,不僅僅關乎信仰,其實在另一面更關乎一些人的生計。如此類活動中的轎役、樂工等,他們實際上正是通過賽會活動來謀求其生計。

如常熟的“周孝子出會”,由女乞丐扮裝忤逆媳婦,梳牡丹頭,穿桃紅布高底鞋,插旗背梆,男乞丐出力抬轎喝道。

蘇州東山,每年農歷六月廿四有“出猛將”廟會。來自新潦、潦里等村的數萬民眾,分別從陸路及水路進行了“出猛將”等祈福的民俗文化活動,有打船拳、蕩荷船、舞龍、扭秧歌。最后,集中于龍頭山葑山寺進香,并舉辦廟會活動。這些“出猛將”活動,一般都有地方富裕大戶出錢,由各行工匠打制活動需要之器物,以收取工錢。而廟會活動的差役,也可從中獲利。這也許既是他們為求自身福祉,或更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是與其低下的社會經濟地位是相適應的。

清代蘇州人袁學瀾便認為,民間賽會雖然“繁費無度,作為無益,固非敦本崇模之道。”“顧吳俗華靡,而貧民謀食獨易。彼其揮霍縱恣,凡執纖悉之業,待以舉炊,而終身無凍餒者比比也。此亦貧富相資之一端,為政者殆不可執迂遠之見,以反古而戾俗也”。

顧公燮也說:“蘇郡五方雜處,如寺院、戲館、游船、蟋蟀、鵪鶉等局,皆窮人大養濟院,一旦令其改業,則必至失業,且流為游棍,為乞丐,為盜賊,害無底止也。”事實證明了他們的看法是正確的,如乾隆年間,蘇撫陳宏謀曾禁婦女入寺燒香,但在實行不久之后,卻因“三春游屐寥寥,輿夫、舟子、肩挑之輩無以謀生”而導致“物議嘩然,由是弛禁”。

農歷六月廿四既是二郎神的生日,又是蘇州人的民俗節日——“觀荷節”。蘇州人愛花,對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更是情有獨鐘。農歷六月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是日上午,城東鄉人必于二郎廟中賣螢燈(細篾為架再糊白綿紙或用牛角薄片相膠內貯螢蟲)、荷花、泥嬰,游人甚伙。可見,扎燈匠、捏泥人等手工業者都能從中獲得生計。

再如,蘇州虎丘山塘每年三次的城隍出會。每屆出會,山塘一帶觀者如云。并由此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山塘街上茶樓酒肆林立,而山塘街的舟船業的發展,尤其引人注意。據說每當諸神賽會之前,畫船歌舫便已“不可復得,蓋一月前多已預訂,雖倍許其價,亦不能致至,此外小舟亦皆以受雇辭”。

再又如,昆山勝浦宣卷執業者。“宣卷”起源于唐代僧侶們的“俗講”。它是采用民間說唱的方式,讓聽的人為故事里的人物而悲、而喜、而愛、而恨。在蘇州的農村廟會和農家的紅白喜事、壽誕、新居的落成、嬰兒剃頭活動當中,一般都喜歡請宣卷人來熱鬧一下,以求祈福禳災。宣卷執業者之多,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力的生計。其實也可以講,廟會神社的活動穩定了社會。

廟會神社的興旺還帶動了其他的商業活動,如蘇州城里的紙馬香燭鋪、錫箔手工業(據統計,剛解放時僅我市區仍有錫箔業者近千人)的發展、鄉村的喜樂班,甚至也影響到了民族樂器制造業的發展。

總之,清末民初的廟會、神社活動,在客觀上解決了許多人的生計、就業問題,也有利于穩定社會統治,其積極的社會意義是非常明顯的。

參考文獻:

[1] 袁學瀾:《吳郡歲華紀麗》[ M ] 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 .

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

篇3

這里的“欠發展”是發展不夠或發展滯后的意思,不同于“欠發達”,欠發達是不夠發達,但含有發達的成分,而“欠發展”是一個更普遍而沉重的現實。這里的“區域”更多是指縣域或縣域毗鄰區,因此,“欠發展區域”的定義是指發展不夠或發展滯后的縣域或縣域毗鄰區,即一個以上的欠發展縣或欠發展地區,是以發展地區作為參照物。“欠發展”區域教育的不適應主要表現在:

1.區域教育的方向性偏離

在欠發展區域,基礎教育是教育的主體。由于基礎教育的特征是應試教育,忽視職業技能培養,嚴格與高考對接,為高等教育輸送人才,也幾乎是在為城市培養人才,城市有更強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較低,教育對區域社會經濟的貢獻率很低。二元的社會經濟結構導致了二元的教育與人才結構,欠發展地區人才嚴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約了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觀念的落后與經濟發展的滯后形成了貧困的惡性循環。

2.區域教育結構和教育體系的嚴重缺失

目前區域教育體系基本以基礎教育為主,區域發展所需的職業技能教育發展很慢,而且很不規范。職教的目標也是為了勞務輸出,為地區培養技能型勞動者;農民科普與素質教育幾乎被荒廢;區域黨政決策者及各層次干部的管理與決策教育沒有列入區域教育體系,而他們擔負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決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于繼續教育的程度與有效性;企業家隊伍和企業家精神是影響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業家的培養與教育完全被忽視,依賴土生土長。應按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要求,以區域發展為目標,建立完整的區域教育結構和教育體系,特別重視決策者教育、企業家教育、職業教育和農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和二元教育投資結構

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導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資結構。目前,國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農村和農民。為什么農村的義務教育問題長期解決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現有的義務教育經費分配格局嚴重不利于農民和農村。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現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中央只負擔2%,省地兩級負擔11%,縣級負擔9%,78%的經費要由鄉鎮這一級來負擔。既然是實行義務教育,就應該是城鄉一體的,都應該由國家來承擔,或主要由省級財政來承擔,不能往下壓。國家每年的衛生經費支出是幾千個億,但是85%給城市,只有15%給農村。這種文教衛生的二元投資結構,嚴重地制約了教育的發展,區域的財力只能勉強支撐基礎教育的發展,根本無力發展區域所需的教育,無法完善區域教育體系。

二、

教育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的根本要求。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科學發展觀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教育與區域社會經濟的協調問題,但是已經隱含或涵蓋了這一點,這是區域內部第二層次的協調問題。區域協調發展就是區域社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在這一層次的協調中,教育作為一個重要角色,不僅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也影響區域社會發展,還影響區域社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教育影響觀念的形成和轉變,影響人力資源的形成,從而影響區域的制度變遷。實踐證明,教育發達和適應的地方,相應地是社會和經濟較發達;相反,社會經濟欠發展的區域,凸顯教育的落后與不協調,并嚴重制約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與區域社會經濟不協調的問題,已經成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但并沒有引起區域的足夠認識。目前,區域教育結構和教育體系已經不能適應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也不能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必須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重新定義區域教育的發展方向、結構和體系。區域教育的首要目標是促進和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三、欠發展區域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協調的措施

1.調整教育方向

從區域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高度,重新認識教育的功能與作用,把握區域教育發展的方向,教育的結構、質量和數量必須滿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以區域的發展為依歸和出發點。

2.完善教育的結構與體系

按學習型社會和學習型組織的要求,逐步完善區域教育的結構和體系,以基礎教育為重點發展,完善各層次教育,尤其是決策者教育和企業家培養。在為城市和發展地區培養人才的同時,立足區域,培養人才。

3.改變二元教育投資結構

在改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的同時,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對區域教育的投資,有效改變二元的教育投資結構。

4.建立區域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

人力資源是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區域黨政應建立這一共識,從區域長遠發展出發,建立區域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在經濟改善的同時,改善人才就業環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業家和投資者。

5.改革區域教育體制

把教育看作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工作,加強黨和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重視;致力于改善區域教育體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質量與活力。促進教育的多元化、市場化,充分引進市場競爭機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會資本,擴大教育的投入

完全靠中央政府來辦好區域教育是不現實的,只能在充分挖掘現有投入渠道潛力的同時,使教育投入結構多元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引入社會資本,而要完成社會資本與區域教育的多元化,就必須改革辦學體制和產權制度,促進辦學模式的多元化。

四、結論

教育如果適應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教育形成的人力資本將促進經濟增長,并使其它發展目標得以實現,否則,將導致人力資本投資浪費,阻礙整個發展過程的展開;教育也將對收入分配和消除貧困產生影響。應改善教育內部結構和二元教育投資結構,使教育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大力發展區域所需的職業教育和農民業余科普教育,培養學習型社會的氛圍。通過產業發展,改善就業環境,引進發展所需人才,抑制人才流失,遏制落后與人才流失的惡性循環。政府應從區域發展的戰略高度重新認識教育與人力資本。

篇4

【關鍵詞】 制度 有序 經濟社會

1. 信任與制度

我們為什么需要信任?這是我們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而這本書一開始就強調了信任的重要性,人類的相互交往基于信任。我很贊同這一觀點。信任是人類行為的基礎,就如合作。書中說“囚徒困境”告訴了我們合作的優勢,只有合作才能夠獲取最好的選擇。但是合作必須給予一定的基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來源于合作雙方間的信任。那么信任與制度有什么關系呢?我總結了一個推導過程:信任+秩序+規則=制度。信任需要一個有序的外在環境,而這種秩序的維持就需要規則,通過這種規則禁止不可預見性和機會主義的行為,從而使社會成員能夠產生信任。而這樣的規則就是“制度”。人的認知產生于他對事物信息的獲取,在一個有“制度”維持的秩序當中,我們可以公平、公正、公開地獲取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我們會對自己所處的秩序產生信任,從而決定行為。由于在制度之下的社會擁有系統性、非隨機性的特點,一切的行為就會變得可預期,我們對其他人的行為就會感覺到信任。

其實,在人們認知中常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制度限制了人類的行為。我并不這么認為,制度是一種導向,明確我們的行為。倘若我們需要在社會當中獲得自由,只有依靠制度維護人的自由權利,才能提供一個“人人自由”外在環境。當然,這樣的制度也會警示我們,哪些是我們的自由,在我們獲取自由的同時不可以侵犯他人的自由,以實現制度中“各人平等”的優勢。而最為明顯的誤解就存在于“法治”。人們在提及法治與德治的時候,總會把“制約性太強”歸為法治的缺陷。然而理性的公民應該清楚,沒有法治的維護,社會不可能井然有序。

2. 制度經濟學的特點

制度經濟學首先從分析人類的行為入手,基于人類追求的價值角度告訴我們制度的重要性。然后再分析這些制度對系統和社會秩序影響,尤其是經濟社會。看了本書對“制度經濟學”的界定,我嘗試地歸納了這一概念的優勢,總結了在制度運行下經濟社會特點的三個關鍵詞:有序、雙向、黏合。

“有序”上述在說明“信任與制度”的時候已經有所提及,而下面我想說說這個“有序”帶來的好處。這本書強調的是新的制度經濟學,而“交易費用”是新制度經濟學最基本的概念。本書第七章提到:“交易費用是由信息搜索和成本構成,其中包括談判、締約、監督履約情況、處理違約行為等活動所費的成本。” 我們說過信息的獲取會決定人的行為,交易也是如此。我們在進行一次交易的時候,雙方擁有的信息會決定這一次交易費用的多少,因為這些信息會影響交易中的各項行為。由于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交易也是冒風險的,因而交易也有代價。而在制度經營下的經濟社會,降低了這種市場的不確定性,在“有序”的情況下會更好地促進交易,減少交易費用的支出。

“雙向”是另外的一個重要特點,經濟學與制度的關系不是單向的,它既關心制度對經濟的影響,也關心制度在經驗影響下的發展。 很多的理論在研究的時候只會側重一個方向的發展,或者說只側重這一因素對經濟的影響。而事實上,事物是相互作用的,不是單一的。要全面理解或者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必須探討出雙方的相互作用。我們在分析制度對經濟影響的同時,必須注意到經濟的發展與變化也會影響制度的設置,因而存在著制度的變遷。

“黏合”亦是一個重要的特點。制度構成了造就和界定一個社會的“社會黏結劑”。 一個共同體基于相似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擁有凝聚的能力,并使我們在制度的框架下行動。我們時常會問自己:“我們需要什么?這些東西會帶來什么?”制度經濟學給予的答案是:我們需要自由、公正和平等,而它們會帶來安全、和平和繁榮,但這需要制度的維持。由于我們擁有相似的需求與期望,倘若制度會帶來我們所需要的,成員就會黏結在一起。同時,由于價值觀的交叉,個人可以跨越多個共同體,制度亦會跨越多個共同體,這樣就會帶來共同體的開放與流動。

3. 制度經濟學的啟示

在現今社會,貿易摩擦和紛爭是主要的國家間矛盾之一,在全球化影響如此深遠的今天,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就WTO的設置及其規定的原則與制度而言,我覺得是制度經濟學踐行的典范。拋開這些制度的具體執行而言,其制度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借鑒及參考依據。WTO的六大原則是:互惠、透明度、市場準入、促進公平競爭、經濟發展、非歧視原則,這很好地體現了制度經濟學所要求的規范。在WTO的模式下運作,商品、資本、勞務等因素能夠在一個既定的公平框架下自由流動,各行為體的投資、輸入輸出行為都是可預期的,不存在傾銷,不存在貿易保護,有具體的制度禁止此類的機會主義行為。如果我們可以在世界貿易組織的制度下,經營國際經濟秩序,必定能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帶動國家間的信任,造就我們期望的安全、和平和繁榮。但倘若存在干預主義的行為體,這樣的制度權威性就會不足,而且執行力度也會不夠強硬,即不能體現這種制度的優勢。而現今的WTO框架中,就是存在著這樣的行為傾向,此外其框架涉及范圍不夠廣,所以不能充分體現其價值。

因此,制度經濟學的啟示告訴我們不是要有制度,而是要有完善的制度維持市場機制的運作,而且要有足夠的執行力度確保制度的運行。經濟社會的良好發展依靠制度的保障,而經濟社會亦會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備現有的制度。因此制度經濟學的啟示其實很重要,書中經常提及“硬件”與“軟件”,人們時常忽視“軟件”的建設,但我認為這兩者同樣的重要。

總結

在本書當中,制度可以說是一種基礎,在經濟社會當中更是良好運行的最理想保證。降低交易費用、明確產權、公共政策制定等各種行為,無不體現制度的價值。在這種共同體內所有成員的共同契約下,必定會對共同體的進一步發展帶來裨益。、在經濟社會當中,機會主義的行為罔顧制度,僭越制度的框架。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行為者需要制度的維持,那么自身就必須遵守這一制度。在經濟社會當中,存在很多復雜的情況,如果我們把每一次交易都當作一場博弈,那么必定會消耗更多的交易成本。如果雙方都可以在透明、公正的制度下進行交易,所得到的必定比相互猜忌的要多。就是說制度的遵守不只是一方的努力,而是各方的參與,才能實現制度真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濟學:社會制度與公共政策》[M].商務印書館,2003.

篇5

一、循環經濟與節約型社會密不可分

相對于循環經濟而言,節約型社會是更大更宏觀的目標,而循環經濟則是節約型社會最基礎和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循環經濟開展得好,就有利于節約型社會的形成;節約型社會形成了,又能為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氛圍和保障。

(一)共同目的。發展循環經濟的目的是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這也正是構建節約型社會的目的所在。

(二)共同途徑。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是在源頭上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資源,在生產中實施清潔生產,在消費后全面回收利用廢棄物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這同樣是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基本途徑。

(三)共同推動力。科技進步是循環經濟發展的最主要推動力,同樣是節約型社會構建的最主要推動力。節約型社會通過科技進步實現資源利用的效率提高,資源消耗降低,并尋找替代資源,以可再生資源替代自然資源,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資源節約的整體技術水平,從而實現GDP增長。

二、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有力保障

走循環經濟之路,推行循環經濟模式,是解決資源和環境領域的突出問題,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循環經濟是一種關于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不能獨立存在,需要整個社會系統的支持及協同。只有全社會形成循環經濟的理念,建立有利于推動循環經濟的文化、社會道德、倫理規范、社會價值觀等社會氛圍,并投入實施循環經濟發展的物質技術等,才能保障循環經濟良性發展和建立節約型社會。

(二)循環經濟需要以生態規律作為經濟活動的框架基礎,同時也要受到經濟規律的支配。建設節約型社會在于資源的有效利用,任何資源都要受生態規律的制約,只有遵守生態規律,同時按經濟規律來發展循環經濟,才能保證節約型社會的建立。

(三)循環經濟必須通過社會實踐來檢驗。由于國情不同,各國、各地方的認識也不同,其實踐效果也就不盡相同。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和充實。

三、節約型社會需要構建節約型經濟體系,其實質是循環經濟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行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是節約資源的根本辦法,也是防治污染的有效途徑。

(一)生產領域――改變經濟發展模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建國以來,遼寧作為我國的工業基地,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生產模式的轉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轉變。其主要表現是:高資本投入、高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效率產出。因此,建設和諧遼寧,建設節約型社會,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要著力構建節約型的增長方式,實現由“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向“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轉變。產業結構要實現由主要依靠工業帶動增長向工業、服務業和農業共同帶動增長的轉變;要素資源投入要實現由主要依靠資金和自然資源支撐增長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支撐的轉變;資源利用方式要實現由“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單向式直線過程,向“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反饋式循環過程轉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經濟增長方式。

(二)消費領域――改變傳統的消費模式為可持續消費模式和綠色消費模式。消費模式表現為在一定消費理念指導下的社會消費系統的整體狀態。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和實現經濟體制創新,必須有消費模式轉變的配合。沒有消費模式的根本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的根本轉變是不可能的。

在這里必須強調政府的作用。政府應當推動環境成本和利益內在化綠色核算體系,通過政府的綠色采購行為,引導公眾采取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和綠色消費模式。同時,政府應該加強有關環境保護的法規和環境質量標準等的建設,加強污染者付費和使用者付費原則,以指導和約束人們實行可持續消費和綠色消費。

篇6

1.法律功能

法律功能說是指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在內部結構和社會中出現的,可以在進行一些行為時產生一些后果,來使自己在社會里有了不一樣的地位的情況,它表現出了社會與法的關系。從法律的基本功能上分析,能分成社會功能與規范功能這兩個各類。

2.經濟法功能的不同體現

(1)從整體上對經濟法的功能進行分析。學者對經濟法的研究成果破豐,比如,在研究經濟法利益分配的之后發現,其根本是如何分配集團的利益,分配的目標不是個體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而是集團利益;在研究了經濟法里的促進型發現,促進型經濟法不但要將功能最大可能的發揮保守性與誘致性,還要通過不同方式來規范市場活動,指引市場動向,將促進盡可能發揮的淋漓盡致。

(2)從功能配合與互補的角度分析。行政法和經濟法的區別在于,行政法的作用是保證經濟自由、行政權力,而經濟法的作用是保證秩序、控制市場競爭,它們的功能是相互作用的,不是單獨存在的;民商法和經濟法的配合進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經濟法處于社會本位,它可以對民商法進行補充。因為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經濟主體契約不是絕對自由,所有權被限制、當平等性減弱時,民法里的弱點就體現出來了;在對社會法和經濟法的配合進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社會法可以配合經濟法社會整合功能,社會法可以保證社會整合的作用,而經濟法可以發展社會整合作用。

(3)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經濟法其主要表現在三點:首先,在研究時無法做到全面性,現在針對經濟法的研究一般是經濟功能的研究,而社會功能研究的比較少,或者只注重研究經濟功能。一般會把社會功能當作一種從屬功能,而不是特別鼻祖。其次,重點研究經濟法的各種功能,不過對各種不同的功能之間的關系研究的不夠,比如怎樣平衡不同功能間的矛盾等。最后,重點研究別的部門和經濟法的配合和組合,更傾向于從外界的數據來分析經濟法的功能,而不是深入了解經濟法里的消化功能和不同功能的協同工作。

3.經濟法的經濟社會二元功能

以上研究表明,經濟法存在社會二元功能。通過其產生效果的方面可以分成文化功能、社會功能、政治功能和經濟功能。這里面的社會功能與經濟功能會對我國的發展產生明顯的作用,而且這兩種功能的聯系也相對來說更緊密,它們組成了經濟社會的二元功能的體系。總的來說,在經濟領域的功能能看作是經濟功能中的一種,而在社會領域里的功能可以看成是經濟法里的社會功能。

二、經濟法之經濟社會二元功能之沖突

1.經濟法之經濟社會功能的沖突

(1)經濟法的經濟功能。經濟法中的經濟功能可以使經濟可持續發展,平衡的發展、效率的發展。社會功能是說達到社會的穩定、和諧、安全、正義、公平的目的。這兩種功能的目的是一樣的,社會功能可以使經濟功能更好的發展,經濟功能可以幫助社會功能展開。因為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的作用核心不一樣,所以兩者的功能也有著一些矛盾,會制約彼此發揮其相應作用。社會功能主要目的是社會更好的發展,盡可能的體現社會效益,但是經濟功能的重心是經濟的提高,它們的不同的目的會產生一些矛盾,這些矛盾使得經濟法中的兩個主要功能間存在了隱患。

(2)經濟法的經濟功能與社會功能沖突的內在根源。經濟法里的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的矛盾主要是社會生活和經濟里的公平和效率的矛盾。盡管每個人對效率和公平的認識是不一樣的,不過一般來說,效率主要是人們對經濟效益和經濟功能的看法,公平是人們對社會效益和社會功能的看法。經濟法里的這兩個功能一直是一種沖突的狀態,當最大化的體現一個功能的作用時,可能就要相對來說的降低另外一功能的作用,這是現階段不可避免的。

2.經濟法之經濟社會功能在具體領域中的沖突

(1)以收入分配領域為例。收入分配對我們國家的人民的經濟、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直接影響到我國的國民經濟能否正常的運作,也會影響到在社會生活中一些人們的社會正義公平和利益能不能達到,所以其擁有非常大的社會意義。不過站在經濟法的經濟功能的角度來說,想要提高效率就要盡可能的優化收入分配,這樣可以達到持續發展的目的;不過站在社會功能的角度上來說,就要利用收入分配來促進社會穩定和社會安全。盡管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不是獨立運行的,在某些特殊的時期,它們的作用核心又是不一樣的。另外,經濟法中的這兩種功能的矛盾不是僅僅和經濟法律相關,它還和我們國家在某個時期的相關政策有一定的關系,與經濟社會產關的政策可能會激化或緩解經濟法中的這兩個功能的矛盾。現實生活中,假如站在經濟法對收入分配的影響的視角來說,我們國家目前關于工資的立法難的主要原因也可以說是社會功能與經濟功能的矛盾的更高層次的體現。

(2)以房地產市場領域為例。在房地產領域中,經濟法的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也不是一樣的,在某種意義上講,也可以說是對立的。比如,站在經濟功能的角度來說,地產行業的壯大可以促進經濟水平的提高,這點在我們國家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實例。不過由于以前的政策等限制,地產行業的社會效益受到了重視,經濟功能的強調,使得經社會能的體現不再是重點。但是如果經濟功能的作用使得我們國家的民生出現了問題,社會功能又會被重新重視。所以,事實證明,在我們國家的地產行業中,經濟法里的兩個主要功能沒能很好的協同合作。

三、經濟法之經濟社會二元功能的平衡

1.經濟法之經濟社會功能的平衡

(1)社會法對經濟法的經濟社會二元功能的平衡作用更為直接。社會二元功能的平衡受到的社會法的作用更明顯,原因是,盡管社會法與經濟法在社會功能與經濟功能中的考慮重點不一樣,不過,它們同時有著經濟社會二元功能,有著社會和經濟的兩個作用。所以,可以使用社會法來補充經濟里的社會功能的缺點,在體制里面直接產生效果,作用更明顯,效果更好。有些專家說,在經濟法中,社會功能不受重視,強調經濟作用,就是說的在市場經濟體制里面產生的效果。經濟法在某種意義上講是需要社會法來平衡其社會二元功能的,這非常有必要。這種情況可以利用社會法的規定、制度等來表現,比如,就業問題是一種社會現象,同時它也是一個經濟現象,這個問題是經濟法與社會法都要考慮的,不過社會法從外而內的作用的效果更好。也有一些專家說,想要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就業問題,社會法的作用傾向于修正和社會增效,而經濟法傾向于經濟增效與防范,它們的功能必需要配合、協同工作,才可能更的解決的問題。

(2)經濟法是為了彌補民商法的缺陷而產生。民商法中是一些不足的,經濟法可以完善這些不足,民商法在解決社會問題時會有一些缺點,而經濟社會的二元功能中的經濟法可以對其進行完善,補充;同樣,想要充分發揮經濟法的社會功能,也需要民商法的支持。所以,可以說,經濟法里的社會經濟二元功能同樣需要民商法的平衡,它們彼此需要。將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做為分析對象,民商法可以利用侵權責任制度與合同違約制度來彌補消費者的損失,這就體現了民商法中的經濟功能;經濟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消費者的權力,來維護他們的權力,這就是經濟法的社會功能。比如在土地管理和產權的領域,盡管經濟法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有著經濟作用,不過它主要表現的還是社會作用;在房屋拆遷與土地征收時,民商法能使用一些經濟補償手段來彌補相關人員的經濟損失和權力,這樣就可以對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進行一定程度的平衡。

2.經濟法之經濟社會功能在具體領域中的平衡

(1)以財稅法中的稅法為例

以財稅法里的稅法為例:我們國家的稅收里的大部分會用在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生活水平上,比如公共設施的建設與社會保障,所以站在稅收的角度來說,稅法也有一些社會功能;因為稅收不但是我們國家的財政收入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們國家調控經濟的一種方法,所以稅法也有很強的經濟功能。除了明確的制度,稅法里的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的矛盾與張力還可以在民生改善和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有所體現。首先,我們國家可以收取合理的稅務來改善民生和加快國家的發展,相反,不科學的稅收也會阻礙民生的提高和國家的經濟發展。可以稅法里進行科學的改變來盡量使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達到一定的平衡,盡可能的降低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的張力。比如,個人所得稅就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個稅里有關薪金、工資所繳納的費用是階梯式的。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每個時期的生活成本都不同,所以我們國家會有針對的對稅收進行調整。利用這種手段,可以體現稅法的社會和經濟功能,國家在通過稅收來改善民生狀態時也可以利用稅收所得來加快經濟水平的提高。

(2)以金融法中的社會保障基金法律制度為例。將金融法里的社會保障基金法律制度做為例子來說,這種基金是想要避免特殊的社會問題而產生的,可以說是我國人民的維持基本生活的基金,所以針對這種基金所設立的制度的社會功能和社會性質比較強。不過,假如這個基金是一個靜態的基金,它是無法抵抗CPI的沖擊的,所以要使用一些方式來經營,達到保值甚至增值的目的。而且,這個基金的數目越大,在經營它的過程中也會對經濟產生一些促進作用,所以社保基金法也有著經濟功能與經濟性。怎么樣來平衡社保基金法里的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是一個關鍵問題,它是我們國家現在比較關注的問題。不過,在我們國家的現階段,是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法的,但是總的來說,可以利用經濟法中的自我調整來平衡社會保障基金法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

篇7

縣域經濟是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為基礎的區域經濟,農村信用社通過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98年按照合作制規范以來,南溪縣信用社累計投放10.4億元;截止2004年7月,各項貸款余額3.1億元,占全縣貸款總額的四分之三;各項存款3.8億元,存貸比例達78%,有力地支持了縣域經濟的發展。針對縣域經濟受到資金的嚴重制約和國有商業銀行縣及縣以上金融市場的大好發展機遇,農村信用社以比縣域其他商業銀行的較強的優勢,將逐步成為最適合服務于縣域經濟的金融主體。如網點布局優勢,農村信用社網點遍布城鄉,全縣有25個營業網點,在職職工161人,總資產6.3個億,是目前全縣第一大金融機構;服務對象優勢,除了一些重點行業、產業外,農村信用社多年來,主要為城鄉居民、民營經濟、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這些客戶與農村信用社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業務關系;傳統作風優勢,農村信用社工作人員多來自農民,有著走村串戶、背單帶據,送服務到農家的優良傳統,與農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天然聯系。但是,農村信用社總體上還存在著歷史包袱沉重、體制機制不健全、服務手段和金融產品落后,員工素質不高等問題。為此,要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自身優勢,拓展工作領域,提高服務水平,更好地支持和服務縣域經濟建設,應切實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 發揮信合優勢,深化服務內涵

農村信用社改善金融服務,既是適應新形勢下"三農"發展的現實需要,又是實現市場經濟條件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要認真分析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情況、新形勢,以及由此帶來的農民金融服務需求的新變化,探索實踐有效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一是靠機制創新增強服務活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農村信用社所固有的經營成本高、抗風險能力弱等特點,決定其更需要盡快完成向獨立市場主體的轉變,以真正達到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擔風險的要求,增強對市場的應變和反應能力。要借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東風,認真制定增資擴股和提高資本充足率計劃,通過自身努力,獲取資金扶持,以降低不良貸款額,消化歷史包袱,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要建立產權運作機制,通過設立投資股,引入股份制的合理成分,部分地改變"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辦法,強化股權責任,理順所有者與經營者的關系,逐步解決"由誰出資、由誰管理、出了問題由誰負責"的問題,還權于社員,還權于出資人。要建立人才開發機制,有計劃從社會或高校中引進一批急需的計算機、法律、市場營銷策劃等專業型人才,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真正使他們安于工作。加大投入,加強現有員工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員工素質。建立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推行各項干部競聘制,實行"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末位淘汰"制度,使大批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增強班子隊伍活力。要建立靈活的分配機制。就根據各崗位勞動強度、責任大小、貢獻大小的不同,實行工效掛鉤,拉開分配檔次,將"權、責、能、績、利"緊密結合,從而調動干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性。

二是靠業務創新提升服務質量。要在繼續大力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基礎上,從深度、廣度上結合南溪實際,探索實施有效的服務方式,滿足農民群眾日益發展的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要選擇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試點信用貸款方式,擴大抵押貸款和質押貸款的范圍,允許中小企業以適銷對路的庫存產品和可靠應收款作為保證向信用社申請貸款。針對農戶無法提供擔保抵押物獲取大額貸款的實情,貸款手續要進一步簡化,減少報批環節;制定大戶信用等級的評定標準和方法,必要時實行貸款授信管理;制定出使抵押合法又便于操作的方案,最大限度降低貸款的風險。針對貸款市場黃金客戶爭奪激烈的現狀,可在貸款利率上實行差別利率,改變客戶已經形成的"農村信用社利率高"的觀念。同時,信用社要想更好地為農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層次的服務,改善支付結算服務首當其中,應盡快加大電子化投資力度,盡快擴大省轄特約電子聯行網點覆蓋面,實現省轄信用社系統客戶24小時便可到帳使用。分步開辦通存通兌業務,逐步實行全國聯網。試行農村信用社信用卡,加快農民脫貧致富的節奏。

三是靠作風轉變提高服務水平。"三農"問題涉及千家萬戶。農村信用社干部職工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了解農民最想要的是什么,最盼望的是什么,最急需的是什么,真正把農業科技、農業信息、農業知識、農民貸款送到農戶家中;引導農民轉變觀念,主動適應市場需要,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科技農業,知識農業,切實做到農民的呼聲就是第一信息,立即研究;農民的要求就是第一責任,立即解決,農民的滿意就是第一標準,必須達到。

二、 立足縣域特點,促進城鄉發展

當前,以城鎮作平臺,以工業作動力,以農業作基礎的縣域經濟城鄉一體化趨勢已越來越明顯。農村信用社要在堅持商業化經營的原則下,結合縣域特色,注意處理與協調好政策扶持和商業化經營、重點傾斜和普遍支持、風險防范和穩健經營、近期效益和中長期利益等方面的關系,實現由支持一般農戶向支持民營大戶轉變、由支持傳統農業向支持特色農業轉變、由支持種養殖業向加工流通轉變、由支持單個企業向支持龍頭企業轉變。

一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途徑,是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一件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農村信用社要緊緊圍繞南溪優質無公害蔬菜、種草養鵝、優質水果三大農業支柱,打造全國無公害蔬菜基地生產示范縣、中國"四川白鵝"之鄉、長江上游甜橙基地縣目標,堅持走產業化道路。要支持推進標準化生產,完善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沐春"牌蔬菜、金竹西瓜等品牌知名度,建好全國標準化示范區,提高特色農業的質量和數量。要支持富民白鵝公司、華徽食品等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在市場開拓、技術創新、資金融通、信息收集、品牌建設、對基地生產和農戶經營的組織引導、實現農業結構升級等方面的作用,引導它們做大做強。要支持農民提高市場經濟意識,引導農民走專合組織的路子,強化協會與會員的經濟利益聯系,完善專業合作組織的機制和規章制度建設,提高專合組織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帶動作用。積極創新營銷方式,努力使我縣農產品進入超市場等現代流通網絡,最大限度地幫助其擴大農產品市場占有率。

二是推進農村工業化。工業是縣域經濟和財稅增長的主體。當務之急是,農村信用社必須在支持工業發展的總量和質量上取得突破。要支持和引導全縣中小企業用高新技術和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要支持文龍藥業、長興酒業、庶人坊食品等骨干企業,加快科技進步,提高產品品質,開拓產品市場,逐步做大作強,形成一批高知名度企業。要支持民營企業加大制度創新力度,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嚴格的內部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要支持中小企業圍繞農產品不斷增值,加強企業間的技術、資金、人才、品牌等合作,形成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實現規模效應。

 三是推進農村城鎮化。小城鎮是城鄉聯動的節點,村鎮建設是城市化的延伸,鄉鎮城鎮化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以城帶鄉,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的重要保證。因此,農村信用社要加大支持現有的縣城和有條件的中心城建設力度。在支持縣城建設過程中,要圍繞"濱江山水園林城市"的戰略,積極儲備、申報項目,爭取信貸資金規模,大力推進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其中信貸重點支持護城溪綜合治理工程、濱江防護堤二期工程等重點項目和北城道路框架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在支持推進小城鎮建設過程中,要以規劃為龍頭,強鎮、強村建設為重點,促進農村人口、生產要素向強鎮、強村集聚,優化農村人口、產業和基礎設施布局。重點要通過項目支持,加快羅龍、大觀、等小城鎮建設全面啟動。對以水網、路網、電網等為主要內容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及配套建設給予信貸支持,完善小城鎮的服務功能。鼓勵富裕起來的農民、私營個體業主以及已在小城鎮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戶進城建戶、購戶、經商、辦企業給予信貸支持。通過信貸政策,運用市場機制,積極支持集體、個人、私營企業等投資企業,以多種形式參與小城鎮的建設與開發,吸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鄉鎮企業向集鎮集中,促進主導產業發展,盡快建立起支持小城鎮的產業群體。

三、健全互動機制,優化信用環境

目前,農村投入的主渠道是農村信用社,從某種意義上說,要增加農民收入,搞活縣域經濟,必須首先搞活農村信用社。農村信用社的大發展,對于政府、企業、農民以及信用社自身都是一個共贏的良好局面。為此,必須建立健全良性互動機制,努力為農村信用社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是搭建互動工作平臺。各級各部門要把農村信用社工作當作縣域經濟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廣泛宣傳農村信用社的地位和作用,讓廣大農民真正認真到信用社是農民自己的銀行。要經常關心、過問信用社工作,幫助信用社解決一些具體問題。要多提供機會,增加農村信用社對重大信息、重大項目的了解,促進項目與資金的銜接。積極推動建立專門的中小企業貸款基金及擔保機構,按照"政策引導,多方出資,市場運行"的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堅持制止各級有各部門隨意到信用社檢查、罰款或拉贊助。

篇8

【關鍵詞】企業文化 設路徑 會學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在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而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動力源泉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所在地區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生態建設具有深刻而重大的影響。特別是在當前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日益頻繁、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員工思想空前活躍的情況下,企業文化的這種影響和作用將更加重大和緊迫,其建設和發展已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重視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已成為企業實現突破性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也成為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升文化軟實力,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

一、特區企業文化的特質界定

1、時代性

企業文化是時代的產物。因此,它的生成與發展、內容與形式,都必然會受到一定時代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社會結構、文化、風尚等的制約,從而顯現其時代特征。一方面,不同時代有不同的企業文化;另一方面,同一個企業在不同時代,其文化又有不同特點。寶安地區的企業普遍形成歷史雖不長,但其企業文化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產物,是深圳特區探索和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結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其中,以人為本,提升服務品質,倡導開拓進取、平等競爭、提高效率等觀念始終是寶安企業文化的主旋律。

2、地域性

寶安企業文化是在深圳特區創建這個大環境下、地處香港邊界這個特有的地理區位中孕育并成長的。而香港是亞太區乃至國際的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地區貿易中心,擁有鄰近國家和地區不可替代的優越地位。這些優越地位無疑對寶安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也對其企業文化的形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優越的環境。這就使得寶安企業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區的地域特征。

3、多元性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組織一貫的、完整的個性表現,反映了一個組織的形象。從理論上來說,任何企業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殊品質,具有自己的個性。從管理風格到經營品種,從服務品質到經營規模,從規章制度到企業價值觀,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同時,任何企業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說,都必定是某一民族文化的微觀表現形式。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企業,其文化往往都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作為根源。而寶安企業的組成十分豐富,既有國外獨資企業,又有港臺企業;既有民營企業,又有國有企業。這些企業的性質不同、經營方式不同,來自國家和地區不同,規模大小不同,因此,形成的企業文化既有歐美模式、日韓風格,又有港臺風味、潮汕風情等,呈現出異彩紛呈的景象。寶安企業來自于不同國家和地區,其企業文化無不帶有其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多元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特質。盡管它要吸收世界各國文化,用各國企業文化來豐富和發展自己,但是,寶安企業文化的根還是本民族的。

4、差異性

由于寶安區各企業的規模不同、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因而其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訴求和需要也不同,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同時,由于其文化根源的不同,企業管理理念和核心價值觀的差異也較大。即使規模較大、發展較為成熟的企業,也由于其產品的專業程序不同,服務的對象不同,大眾化的訴求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企業文化建設理念、要求、目標和措施。一般而言,具有大眾化消費訴求的企業比較熱衷于公益性企業文化建設,如艾美特電器有限公司,是一個生產日用電器的企業,因而對公益性文化建設表現出較高的積極性。因為公益性文化活動對其提升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和美譽度能起到有力的支撐。而專業化程度較高的企業,非大眾化消費訴求的企業比較關注于內在員工需求的企業文化建設。如泰科電器有限公司,是一個生產繼電器的專業廠家,專業性很強,客戶群也十分專業,因而偏向于關注自身企業內部員工的文化需求。這就要求政府在指導企業文化建設時,必須區別對待,分類指導,鼓勵企業在文化建設方面進行創新。

二、特區企業文化建設的困境

1、企業經營理念缺乏戰略性和持續性

部分規模小或處于成長期的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缺乏具有戰略性、穩定性的經營理念,因而對企業文化的重視和投入不夠。企業要追求當下的經濟利益,更要關注永久性經營。而在當前的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寶安的一些規模較小企業或處于成長期的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卻只注意短期效益,無視企業的戰略發展,不能構造一種統領企業全局且又相對穩定的經營理念。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國有企業的所有權被分解為各種孤立的權力,實際上架空了所有權,形成了國企的“無老板”現象。在所有者缺位或者所有者功能缺位的情況下,很難建立起一種具有戰略性的經營理念,并用這種理念去整合企業的經營行為與管理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所構筑起的企業文化體系就只不過是一種抽象的裝飾品,無法形成真正的凝聚力。二是部分規模較小的或處于成長期的企業,考慮較多的仍是眼前的生存問題,擔憂企業的命運較多,而從長遠考慮企業的經營發展較少,僅僅處于滿足如何完成訂單的狀態。三是有少數企業主只是注重效益和效率,忽視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沒有把企業文化建設當作是生死攸關、極為重要的事情來抓,尚未真正認識到企業文化對企業長足發展的重要性。四是企業負擔重,對于企業文化建設往往是有心無力。由于宏觀經濟環境的惡化,如員工基本工資的上調,原材料價格、水費、電費、各項管理費的上漲,使企業的贏利空間大大縮水,企業負擔過重,即使公司的決策者已經意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經費短缺,致使很多活動不能開展,在缺乏企業文化建設的各種形式、載體的情況下,也使得領導對員工的精神關懷不能深入人心。

2、人性化管理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存在偏差

雖然企業強調了人性化管理和不同文化的交融,但由于理解性差異和真正管理實踐中重視研究不夠,而使得這種人性化管理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出現了較大的偏差,直接影響了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效。一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沖突顯著。二是鄉土意識、地緣關系對企業文化建設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三是外來務工人員大多是80后、90后,他們的價值觀多元化、復雜化,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提高,而大多數企業所提供的文化資源往往是稀少、單一,企業文化的貧乏、缺位與員工不斷增加的精神需求相矛盾。四是企業員工大多來自農村,學歷不高,素質普遍低下。五是企業員工的“短期意識”嚴重,企業雖然花巨資投在企業文化建設上,為員工提供了不錯的生活空間和發展平臺,但卻收效甚微,公司的投入和效益相差甚遠,打擊了管理者搞企業文化的熱情和信心。六是管理者在企業文化形式創新上頗感頭痛。在往日備受歡迎的生日晚會、逢年過節的娛樂活動以及舞會、卡拉OK、籃球羽毛球比賽等,現在只是流于形式,員工們由于經常參加,也沒了往日的激情,很多活動對他們已失去了吸引力。

3、企業文化內涵的認知和認同有待進一步厘清

部分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著對企業文化內涵的認知和認同的誤區。主要表現在:一是有的企業把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畫等號,認為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建立了好的企業文化。在實際操作中表現片面強調政治學習而忽視企業價值的塑造,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黨委或黨支部的事。二是有的企業從走廊、辦公室到車間的墻上四處貼有標語口號,這些口號雖無可非議,但它不一定真能反映本企業的價值取向、經營哲學、行為方式、管理風格,難以在全體員工中產生共鳴,難以形成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沒有本企業的特色,顯得比較空泛。三是有的企業的管理者認為,所謂企業文化就是多為員工搞些娛樂活動、提供體育場所以及購買體育設備等。正是由于有的企業沒有厘清企業文化的個中含義,從而導致有的企業內部尚未建立專門的機構負責企業文化建設,使企業文化建設組織、人員、經費、時間落空,形同虛擬。

4、企業文化建設成果和優質資源聯動共享欠缺

一是企業員工中不乏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唱歌、跳舞、寫作),但企業和政府并沒有給他們提供施展才能的平臺而被閑置、浪費,無休止的加班更是讓他們筋疲力盡,無暇去讀書學習,發展自己。二是寶安區內有不少公司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能不斷地進行大膽探索,銳意革新,積累了一些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形成了較完善的發展模式,并收到了良好效果。對于一些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剛剛起步的公司來說,這些經驗彌足珍貴,有很大的借鑒作用。但據了解,企業之間因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甚少,而且進行信息封鎖,閉門造車,因此好的企業文化建設經驗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同和推廣。三是尚未形成獨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和文化品位。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政府對企業文化建設重視不夠,上級政府在考核下級政府業績時,對文化考評的分值偏低。因而,使得部分政府官員對文化特別企業文化建設重視不夠。第二,由于重視不夠,因而也就不可能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開展有關的調查研究,了解和把握對本區域、本街道的文化資源和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好典型,以及勞務工最迫切的精神需求。這就導致了政府不能很好地引導企業文化的發展,滿足勞務工的文化需求,也就使得街道和社區文化資源不能實現有效利用和共享,也使得政府對本地區文化事業的發展缺乏長遠規劃和合理布局。第三,政府對公共文化資源的宣傳力度不夠。很多員工表示,由于信息閉塞,他們并不知道政府為他們的精神需求提供了哪些“文化大餐”,也不知道哪里有文娛場所,哪里會有政府舉辦的文藝表演和比賽。第四,政府在為企業提供文化資源時,存在著收費過高的問題。第五,政府與企業的溝通少,企業對政府的信任感差。

三、特區企業文化建設的出路

1、發揮政府導控作用

在我國現有社會制度下,任何一個地方政府都對推動其所管轄地區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和生態的整體發展負有一種特殊的責任。而企業是社會的基本構件和主要的經濟增長點。因此,政府與企業有著一種天然的深層關聯。這種深層關聯,決定在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意義日益凸顯的今天,政府必須從戰略的高度出發,調動各種社會資源和因素支持來推動本地區企業文化建設。當前,許多企業還未成長為自主自為的市場主體,是因為企業經營管理者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還缺乏充分的認知,從而導致企業文化建設遲遲不能納入其經營管理范疇。在這種形勢下,政府更應該主動承擔責任,發揮引導和推動作用。各級政府部門都要自覺從實踐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必要性,主動從思想上、組織上、行動上重視和支持企業文化建設,既要將企業文化建設納入政府考核評價體系之中,并增加其分額,強化政府導控的責任意識,又要進一步明確政府對企業文化建設導控的職能,充實和加強政府對企業文化建設導控的人員,使其導控責任落到實處。

2、發揮企業的自主作用

各類企業都要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文化建設方案,借助必要的載體和抓手,系統思考,重點突破,著力抓好企業文化觀念、制度和物質三個層面的建設。圍繞企業深化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鼓勵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增強企業活力,提高基層實力。注重把文化理念融入到具體的規章制度中,滲透到相關管理環節,建立科學、規范的內部管理體系。并采取相應的獎懲措施,在激勵約束中實現價值導向,引導和規范員工行為。要從企業特定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出發,把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有機地結合起來,總結出本企業的優良傳統和經營風格,在企業精神提煉、理念概括、實踐方式上體現出鮮明的特色,形成既具有時代特征又獨具魅力的企業文化。

3、發揮老板的主導作用

企業老板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決策者,是企業文化的倡導者和培育者,更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人格化代表。企業老板處在企業的最高領導層,因而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居于核心地位,發揮著主導作用。就企業文化建設的主導作用而言,企業文化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企業老板文化。因此,發揮企業老板的主導作用至關重要。首先要教育老板,擔當責任。要通過理論學習與案例教學,讓他們從發展快速企業的成功經驗中,認清形勢,轉變觀念,與時俱進,順勢而為,主動站在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擔起推進企業文化的第一責任人,系統思考企業文化建設,著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4、發揮員工的主體作用

企業員工是企業中最積極、最活躍、最核心的因素。雖然企業文化被稱之為“老板文化”,但成功的企業文化建設決不是企業老板一個人的“戰爭”,更不是企業老板一個人的功績。成功的企業文化必須發揮員工的主體作用,讓員工自己量身定做適合自己需求和品位的文化。要堅持把企業老板的主導作用與全體員工的主體作用緊密結合,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在統一領導下,有步驟地發動員工廣泛參與,從基層文化抓起,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全員共建,努力使廣大員工在主動參與中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認同企業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偉的事業凝聚人,用科學的機制激勵人,用優美的環境熏陶人,積極為員工搭建發展平臺,提供發展機會,開發人力資源,挖掘員工潛能,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團隊精神,達到員工價值體現與企業蓬勃發展的有機統一。要在了解企業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下功夫,在參觀學習和引進借鑒吸收國內外知名企業好的企業管理經驗和文化建設經驗上下功夫,不斷精煉企業理念和核心價值觀,不斷創新活動形式,挖掘和發現本企業優秀的文化人才,組織他們廣泛創作反映企業文化建設新風、富有時代鮮明特色的各種文學藝術作品,定期進行巡回表演和展覽,從而不斷提高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5、發揮社會的協同作用

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社會受眾群體的支持與關懷。為此,社會媒介應當發揮自身的輿論導向作用,開展各類主題鮮明的政策宣傳和教育活動,加大社會動員和社會參與力度,讓廣大公眾深刻理解企業文化建設,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充分調動各部門、各企業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和個人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升企業文化建設的公眾參與度,逐步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企業文化建設、把規劃化為社會各方面的意愿,把政府行為變為公眾自覺,確保企業文化建設健康地發展下去。

企業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員工的參與與支持。而由于歷史的原因和寶安企業發展的實際,企業員工始終存在著流離心理、不安心理、浮萍心理,反映最為強烈的是治安問題和子女就學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則必須實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大力加強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完善社會事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社會發展和管理水平,促進資源共享,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充分保障區域內全體人民學有所教、才有所用、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更高層次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全面提高公民素質,實現社會與經濟、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

要充分利用和發揮高校、學術研究機構的智囊和參謀作用,成立特區企業文化建設研究會,加大對特區企業文化建設的研究力度,創辦企業文化交流刊物,定期編制企業文化建設通訊,定期組織企業文化專題講座,開展企業文化專題研討,加強企業之間文化建設的交流與溝通,不斷提升寶安區企業文化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社會資本;經濟發展;資源配置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7)09-0031-03

一、社會資本的研究現狀

社會資本在傳統意義上被理解為一個純粹的經濟學概念,但在近些年的研究中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學和政治學內涵,使它成為一個具有較強解釋力的跨學科分析框架。

從目前西方社會資本理論研究的狀況看,不同的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和研究對象出發,給予了不同的界定,這里列舉幾個得到較廣泛認同的定義:(1)布迪厄認為:“社會資本是實際的或潛在的資源集合體,這些資源或多或少與制度化的相互默認與承認的持久關系網絡有關。”布迪厄定義的社會資本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指社會關系本身,它使個人能夠涉取被群體擁有的資源;二是指這些資源的數量與質量。(2)科爾曼認為:“社會資本是個人擁有的表現為社會結構資源的資本資產,由構成社會結構的要素組成,主要存在于人際關系和社會結構之中,并為結構內部的個人行動提供便利。”科爾曼將社會資本的表現形式概括為:義務與期望、信息網絡、規范與有效懲罰、權威關系等。(3)林南的社會資本概念最為綜合,在吸收了馬克思的資本概念以及布迪厄和科爾曼的社會資本概念基礎上,強調“社會資本是嵌入于社會關系網絡中的可以帶來回報的資源投資”。林南的社會資本界定包含了三方面的內容:第一,社會資本植根于社會網或社會關系之中,不能離開社會關系談論社會資本;第二,社會資本是一種可以帶來增值的資源,這種增值功能不僅體現在貨幣、財產等物質資本,也可以體現在人力資本以及聲望、信任、規范等社會資本上;第三,社會資本不僅是嵌入在社會關系中的資源,而且也是人們為了獲取各種效益的投資活動。

國內的社會資本理論研究從總體上來看還處于起步階段,國內學者關于社會資本及社會資本有關的研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從經濟與文化的角度比較寬泛的研究。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國內的一些學者就普遍地注意到文化、信任、規范和制度對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這方面的著作有《經濟文化導論》、《華夏文明振興之路――經濟與文化協同發展論》、《文化力――橫店的啟示》、《地區形象論》等。所有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了:文化以及信任、規范、制度、傳統文化、網絡及形象等諸多因素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大家一致稱其為“文化力”,雖然沒有直接使用“社會資本”這個概念,但研究的內容與社會資本理論是基本一致的。(2)從制度經濟學角度的研究。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等則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展開研究,他們主要研究制度、規范及網絡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其中,《中華文化、理性化制度與經濟發展》是一個有代表性的研究文本。作者認為,制度無論是正式制度還是非正式制度,對于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文化傳統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重視非正式的社會關系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而不重視“理性化”的正式制度的建立與實施。這種傳統有利于在某些情況下節省交易成本,但長期來看,不利于形成現代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穩定的制度結構和穩定的行為預期,不利于現代化市場經濟的發展。作者斷言中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中華文化優勢的發揮,定將得益于“對外開放”和遵守“國際通用的規則”,更將取決于自己逐步走向制度理性化的道路。(3)直接以社會關系網絡和社會資本為對象的研究。中國學者對于社會資本的直接介紹、研究和應用,大致是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應用的主要領域是鄉鎮企業、私營企業發展原因和農民工流動的方式。真正在中國提出并具體研究社會資本概念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張其仔博士。他的研究主要圍繞社會資本中的社會網絡范疇進行,他把社會資本簡單地定義為社會網絡,試圖探討社會資本對廠商行為、經濟增長、勞動力、轉移以及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影響。張博士的貢獻在于第一次比較系統地研究了社會資本,并在社會資本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社會資本的含義不限于社會網絡,社會資本不僅與經濟發展有關,對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他無疑是忽略了制度、規范、信任以及社會道德等因素在社會資本概念中的重要地位。

從以上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狀況來看,這一理論的研究還處于很不成熟的階段,突出體現為社會資本的內涵不清晰,理論體系并不完備。另外,對社會資本的功效問題還有待研究。由于社會資本理論尚不成熟,大量的爭論和理論混亂是在所難免的,但為我們透視社會經濟現象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為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開辟了新的思路。

二、社會資本的功能及其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社會資本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關鍵資源

社會資本理論的開創者和主要鼓吹者普特南認為,社會資本是“社會組織的那些可通過促進協調行動而提高社會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規范及網絡等”,按照這一定義,社會資本包括了三個方面的意義。首先,社會資本主要是由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關的一系列態度和價值觀所構成的,關鍵是使人們傾向于相互合作、去信任、去理解、去同情的主觀的世界觀所具有的特征;其次,社會資本的主要特征體現在那些將朋友、家庭、社區、工作以及公私生活聯系起來的人格網絡;最后,社會資本是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的一種特性,它有助于推動社會行動和搞定事情。這樣通過互惠和信任,社會資本把個人從缺乏社會良心和社會責任感的、自利的和自我中心主義的算計者,轉變成為具有共同利益的、對社會關系有共同假設和共同利益感的共同體的一員而構成了將社會捆綁在一起的黏合劑。當各方都以一種信任、合作與承諾的精神將其特有的技能和財力結合起來時,就能夠得到更多的報酬,也能提高生產率。

(二)社會資本是資源配置的第三種方式

關于社會資源或者說社會稀缺資源在這里不僅是指以土地、貨幣和財產等體現的物質資源,還包括權利、地位、名望、榮譽、信息和心理滿足等各種精神資源。當這些資源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變得稀缺時,行為者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兩種途徑攝取。一種是國家權力授予的分配形式,另一種是市場的功能性分配形式,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關于社會資源配置的兩種方式。但是,現實的社會生活是非常浮躁的,人們不可能掌握市場交易、生產競爭等有關這些復雜性的全部信息,從這種意義上說,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政府的行為理性也是有限的,精確的法律規章也不可能對所有的人類活動都有精確

的規定,而社會資本所具有的全社會共有、共享的影響交易有序、有效進行的功能作為一種協調人際行為的非正規制度或非制度化的行為規范必然成為社會資源配置的第三種方式,對經濟發展起著異常重要的作用。

三、社會資本在中國經濟研究中的應用

社會資本在中國問題研究中富有價值。之所以作出這樣的結論,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中國的社會狀態與社會資本范式有不謀而合之處。中國文化強調社會的優先地位,個人對家庭、群體利益的服從,社會關系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特征使社會資本在中國能夠輕易地找到理論的原型和證明的依據。這也是西方一些學者用社會資本概念分析東亞和中國的經濟發展原因時得心應手的主要原因,甚至打麻將也被看做是積累社會資本的重要方式。把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歸結為人際關系而非正式制度幾乎成了許多研究中國的學者的共識。但同時中國傳統社會中過分依賴非正式制度的制約與調節作用,尤其是長期處于封閉的環境下,作為社會資本的非正式制度的負面作用在現代化過程中日益凸現,需要通過對非正式制度加以改造和提升,以構建新的社會資本優勢。其二,社會資本提倡的對人的社會需求和社會共同體的重視,這有助于我們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市場經濟以及市場經濟所需要的社會道德基礎和政治文明基礎,不至于盲目或別有用心地把一切自私行為都論證為合理,忽略社會的整體利益、發展的持續動力以及共同的長遠前途。

四、創新社會資本,促進經濟發展

中國社會轉型初期,傳統意義上的社會資本在實現資本積累、推動人員流動上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由于傳統社會資本的局部過密及與政治權力的過度聯系,對市場化進程的深入進行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如企業尤其是私營企業的家族化不僅不利于企業規模的擴大,而且妨礙現代信用機制的建立,更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農村中家族勢力的復蘇不僅阻礙了農村民主化進程,而且不利于培養公民意識和真正的民主參與精神等。鑒于上述情況,中國社會資本的構建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篇10

【關鍵詞】社區體育;社會經濟;關系;發展

社會經濟是社區體育發展的基礎,而社區體育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經濟建設的進一步完善,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當前社區體育的發展繁榮,逐漸成為社區居民休閑鍛煉體的最主要形式之一,這也是我國社會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新趨勢。因而本文從社會體育發展與社會經濟的協調性、制約性以及轉換性三個方面探討了二者的關系。

一、協調性

社區體育發展與社會經濟具有相互協調的關系。社區體育集社區服務與體育休閑活動兩種功能一體,不僅為社區公民提供了鍛煉身體、增加交流的平臺,同時也是促進社區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就現階段而言,社區體育已經被逐步推廣和普及為一種主要的體育活動形式,開辟了一個不同于傳統體育產業的新市場類型,社區體育不僅受到了基礎群眾的廣泛歡迎,同時其影響范圍也逐步從社區向整體社會發展。社區體育的發展能夠吸納不同群體的再就業,為下崗人員提供了新的工作機會和崗位,進而使得社區經濟得到保障和提升。社區體育的蓬勃發展,極大地刺激了體育消費,使得體育消費者市場組成更加多元化。同時,社會經濟發展,為社區體育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質保障,例如體育鍛煉場地、器材、設施等方面地投入越來越大,為社區體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因而社區體育發展與社會經濟具有相互協調的關系,二者的相互協調,使得我國資源配置得到優化,保證了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的穩定發展。

二、制約性

社區體育發展與社會經濟具有相互制約的關系。社區體育受場地和資金的限制,使得社區體育類型偏少且大多是基礎性、簡單化的體育項目。而社區體育作為一種社區服務形式,也是社區經濟的來源之一。社區體育在為社區居民提供體育活動平臺的同時,也在引導居民進行消費,而不同的體育項目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顯然是不同的。通常而言,投入越多,回報越大,這是所有經濟活動的基本規律之一。例如,社區投入大量資金修建室內籃球館,那么以籃球為基礎,首先可舉辦大型的籃球比賽,為社區帶來潛在的經濟消費,然后可以與贊助商、廣告商之間形成合作關系,吸引贊助和投資。其次,籃球館還可以用于各類文藝演出、社區活動等方面,以此促進社區和諧。此外,籃球館的修建,會持續引導社區居民的消費熱情,通過購買籃球用品及裝備,達到刺激社會體育消費的目的。社區籃球館能夠為社區經濟發展帶來諸多益處,但若只是一張乒乓球桌,那么自然完全無法與籃球館帶來的效益相比。因而,社區體育項目類型決定了經濟效益,社區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受社區體育類型的限制。

社會經濟決定了社區經濟,而社區經濟限制了社區體育的發展。社區體育建設及發展的資金取決于社區經濟的發展水平,社區經濟發展水平高,則在社區體育建設發展方面的投入就高,反之,社區經濟發展水平低,那么在社區體育方面就不會有多余的資金可以投入。而社區經濟是社會經濟的組成部分,受社會經濟的直接影響,因而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制約著社區體育的發展水平。

三、轉換性

社區體育發展與社會經濟具有相互轉換的關系。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大量的自動化機械和設備代替了傳統的人工勞動。這極大的提升了生產效率,但同時也使得現代社會的人們缺乏必要的鍛煉,使得全民身體素質呈現整體下滑趨勢,各類疾病患病率增高。社區體育為人們提供提高身體素質的平臺,通過體育活動和鍛煉有效改善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可以說社區體育為社會經濟發展轉換提供了更多的有效勞動力。

同時,社區體育的發展逐漸成為了整體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助力,社區體育的發展拉動了體育消費,例如一些常用的運動器材、服裝、工具甚至是運動飲料都隨著社區體育的發展,逐漸地開始普及。人們為更好地在社區進行體育鍛煉必然會進行相關消費。因而社區體育將體育活動轉換為了體育產業的重要發展動力,進而推動了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例如,洛杉磯奧運會首次引入商業模式,就獲取了超過2億美金的回報,體育產業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結束語

社區體育發展與社會經濟具有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相互轉換的密切關系。因而社區體育與社會經濟需要實現共同發展,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我國經濟建設的規劃目標,進一步提升我國居民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潘建華,譚宏,嚴小波.三峽庫區社區體育與經濟發展相關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