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政策目的范文

時間:2023-10-30 17:30: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經濟政策目的,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經濟政策目的

篇1

閱讀材料、弄清題意、明確中心是解答題目的前提。因此,掌握恰當的閱讀方法和正確的閱讀技巧,對解答題目會起到事半而功倍的作用。材料的閱讀方法可分為:(1)泛讀。即了解材料的大致意思。(2)精讀。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每一個重要信息。如材料的出處、時間等。在閱讀中,還需要根據材料的特點掌握一些閱讀技巧。如古文(文言文)不必字斟句酌,一字一句翻譯,只要了解全文大意,能提煉出有效信息即可。現代文材料的閱讀重要的是弄清材料的立場、思想、觀點等。

二、審

讀完材料后,一般會產生亦難亦易的感覺。易是因為這些材料似曾相識,難是因為材料就好像是一個棘手的“刺猬”無從下手。針對這個問題,我總結出審題時的兩個關鍵。

一是找關鍵詞為突破口。例如在解答“結合美德兩國的政治經濟狀況,分析兩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沖擊下為什么各自走上不同道路?”一題中,我們先突破“經濟危機”這個關鍵詞,在世界史上共講了四次危機:1825年、1857年、1929年~1933年和1973年石油危機,前兩次發生在德國統一前,第四次發生在德國分裂后,所以只有1929年~1933年才有可能,然后,再根據這個時代背景進行回答。

二是找有效信息為切入點。例如,(2009年梅州)《災星圖》要求判斷這幅漫畫作于什么時期。根據這一問題,我們就要以漫畫對聯中的字句“賣國內戰,蔣宋孔陳 、壟斷獨占”等有效信息為切入點,從而斷定這幅漫畫主要是反映四大家族壟斷資本,再聯系我們所學的課本內容,就不難確定這幅漫畫應該是時期。

三、結合

題目中所給的材料一般都是在平時學習當中很難接觸到的,但應該相信沒有見過的材料背后必然至少有一個學過的知識點。因此,解答時必須判明所給出材料和教材哪些章、節、框的內容相關,從而實現知識遷移。這就是所謂“材料在書外,答案在書內”。

例如,(2010·江蘇卷)宣傳海報是一種特殊的政治藝術品。下面是前蘇聯20世紀前期的一組海報。

請回答:圖①為新經濟政策時期的海報,指出圖①和圖②所含信息之間的聯系。比較這一時期的工業政策與以后的斯大林工業化政策有何不同?

從考查內容來看,應重視以下考點內容——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模式的改革。新經濟政策使前蘇聯找到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但是斯大林時期由于面臨嚴重的國際、國內背景,為了改變落后的農業國和增強國防力量,以維護民族獨立,為社會主義建立強大的物質基礎,由此提出優先發展重工業的主張,所以由圖①聯系到圖②。對于第二問的解答,可聯系新經濟政策內容、斯大林工業化政策的內容及在當時所起的作用比較得出其不同。

四、確定

篇2

1.1使經濟管理與市場經濟相互促進

市場是實現經濟資源優化配給的重要途徑,但當前市場上頻頻出現不正當競爭事件,干擾了經濟市場的有序運轉,阻礙市場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在全球化經濟趨勢的帶動下,我國的市場經濟格局長期處于變化發展中,這就導致了矛盾的產生,即經濟干預調節策略無法與日趨變化的市場經濟格局協調一致,為了調解這一矛盾,政府必須對宏觀經濟管理進行改良創新,使經濟管理工作與市場經濟發展步調相互配合,通過公共傳播媒介對市場經濟進行優化,可以修正市場固有的問題和不足。在對宏觀經濟管理工作進行改良創新時,不能脫離固有的經濟政策、經濟干預手段和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情況,應立足于實情進行改良創新,創設與我國經濟政策和市場格局相符的宏觀經濟管理。

1.2革新經濟干預促進市場資源合理配給

經濟市場是實現社會生產資源優化分配的關鍵途徑,因此要實現資源合理分配,必須依托市場。但由于當前市場經濟發展并不完善,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這些問題都會對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造成干擾和影響。要想提升市場資源分配的科學性,應立足實際對我國的宏觀經濟管理體系進行改良創新,并選擇適宜的策略調整市場中的資源配給模式,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讓經濟資源創造出最大的價值。政府宏觀干預市場資源配給的手段主要是,調整公有財產與私有財產在市場中的比例,并對這兩種財產進行合理分配,防止因分配不均擴大社會的貧富差距。

2.對宏觀經濟管理進行改良創新的措施

2.1調整宏觀經濟干預管理的方向

政府采取何種手段對經濟市場進行管理和干預主要取決于宏觀經濟管理具有怎樣的目標和方向。當前我國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我國社會的基本矛盾,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與落后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因此,政府在制定宏觀經濟管理方向時,要按照我國市場經濟格局及發展趨勢來決定,并且調控方向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應該伴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在市場出現通貨膨脹時,政府應采取適當的干預措施,控制經濟局勢,使市場逐漸收縮冷卻。當市場出現通貨收縮時,國家應采取一些刺激市場運轉的措施。宏觀調控的目的不僅要確保市場經濟整體穩定均衡,還要控制經濟結構穩定,各個行業均衡發展,防止某一行業單獨膨脹。

2.2革新宏觀經濟調控的執行機構

在市場經濟中,宏觀調控執行者并不是唯一的,而國家是最主要的執行者。在對宏觀經濟調控的執行機構進行革新時,主要應拓展以下兩個方向,一是構建全新的經濟調控機構,二要革新經濟管理職權。為了實現經濟調控執行機構的革新,政府應組織創建一個擁有宏觀干預調控職權的專屬機構,將干預經濟的職權集中交給某一機構可以有效杜絕目前多頭管理、職能分散的混亂情況。而在革新職權方面,擁有宏觀干預市場職權的執行機構在對市場進行調控時,應多采取市場調控策略,少采取行政措施。

2.3革新經濟干預的方法和手段

當前,政府在對市場經濟進行干預管理時,主要采取的措施是調整銀行利率、調整貨幣價值等,很少采用行政方式對市場進行干預。在革新市場經濟干預措施時,應逐漸減少行政方式對市場的過度干預,盡可能以市場干預手法為主。雖然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經濟風險評估和應急方面也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但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起步較晚,當前我國市場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房價虛高、行業結構不平衡、內部市場狹窄等。因此,政府必須結合實際,積極革新市場干預方式,為我國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3.結束語

篇3

關鍵詞:新經濟時代;管理人才培養;教育改革

一、經濟形態演變與管理學科發展的理論分析:歷史的觀點

管理學科與經濟發展之間有著內在的互生規律與聯系。管理學的發展,不僅與經濟水平的提高有關,而且與經濟形態的更替有關。從管理學發展的歷史主線看,每一次新舊經濟形態的更替,都能促進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并進而帶動管理學科向前發展。但與此同時,新經濟形態本身也往往對管理學提出特殊要求,成為引導管理學發展的另一動因。

迄今,人類社會已經歷了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兩個階段,目前正處于向新經濟過渡的時期(又稱為后工業社會時期)。在農業經濟社會,莊園經濟對管理學發展的影響雖說是初期的但卻具有重要意義。這時的管理主要是為莊園主服務的,是莊園主的“管家”。其管理的重心在于財產物質本身的保管,以及各種往來款項的收取等。由于經濟活動比較簡單,不涉及投資、融資等業務內容,因此對管理者的素質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些文化,會書寫和做事精細即可。這時的管理只是雕蟲小技而已,并非現代意義上的科學管理。當然,管理科學也不會在這種經濟環境下產生。

現代的管理科學是以產權管理和管理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特征的。這是資本主義經濟充分發展之后的產物。資本主義經濟大體上有兩個發展階段:產業革命之前以貿易經濟為主的時期和產業革命后以工業經濟為主的時期。在資本主義經濟社會中,財產物質及其交換只是一種形式,其根本的目的是要通過交換而實現增值和賺錢。因此,人們不僅關注財產本身,而且更加關注財產的歸屬關系,即財產交換所反映的產權關系或權益。權益思想的出現和其概念(資本)上的普及化對管理學科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它使得管理工作由對財產本身的管理而轉向對企業產權結構、管理組織形式的管理。自此,產權結構的調整、組織結構優化成為企業管理的中心之一。而同期發展起來的經濟學,以及嗣后產生的制度經濟學則為這種管理提供了理論和思想基礎。

與產權管理相對應,側重于生產過程的管理技術也在迅速發展。在資本主義初期的貿易經濟階段,管理技術是不重要的,也缺乏完整的方法體系。工業革命后,在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經濟占據了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紡織、冶金、煤炭等工業由于大量采用先進的機器設備而使生產規模和生產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工業經濟的發展也給管理學科帶來了一系列新問題:如何合理地組織生產過程;如何科學地使用各種設備;如何對費用和成本進行有效地控制等。面對這些新問題,靠傳統的管理方法是無法完成管理工作的。現實的需要促進了管理科學的發展。于是,工程師與管理者聯袂努力,共同創造了一系列旨在解決生產過程控制和成本控制的管理方法。

目前的管理思想、理論和方法體系是在工業經濟時代產生、發展起來的。當知識經濟這種全新的經濟形式開始出現并迅速發展壯大時,其對管理學及管理者素質所帶來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這意味著新經濟對管理學科的教育和管理者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管理者應掌握最新的管理工具和技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現代的管理技術已非常豐富,已有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被應用于管理領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信息技術和工業科技向管理學方面的滲透。如ERP和電子商務就是這方面的典范。

(2)管理者必須具有深厚的經濟學基礎。管理是以經濟學為基礎的。如果離開經濟理論的支持,管理就會走入歧途。這就要求,管理者必須掌握經濟學尤其是新經濟的一些理論,并以此為基礎來研究和分析管理中所遇到的間題。

(3)管理者需要具備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新經濟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企業的網絡化和業務的國際化。尤其是我國加人WTO之后,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會進一步加快。因此要求企業管理者必須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以便與世界各國的企業開展業務。

(4)管理者要有深厚的人文社科素養。企業管理有信息管理、資金管理、物流管理等之分。

二、管理學科教育的變革之途

(一)加強“雙語”教育

在語言教育方面,目前有兩個值得重新認識和反思的間題:一是重視英語教育,強調四、六級的過關率,而對漢語教育重視不夠。尤其是一些大學的管理類專業至今沒有開(大學語文)或(漢語寫作)課程。現在看來,這種教育指導思想是有偏頗的,因為這會影響學生表達自我思想和與人溝通能力的培養。二是在英語教育上,重視大學英語而對專業英語重視不夠。主要表現是,與大學英語相比,專業英語的課時少,而且多是選修課。

(二)重點培養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

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是學生的基本素質,尤其對有些管理類專業如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必須具備的。目前的問題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對此間題尚無良策。現在很多學校側重于到企業生產經營實踐中去培養學生的動手和應用能力,但根據我們掌握的資料判斷,效果并不理想。

(三)突出專長,兼顧全能

全才與專才是一對矛盾。在學校教學課時既定情況下,如何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恰當地配置課時資源,是各校制定教學計劃時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要問題。目前,比較通行的做法是強調全才、通才培養,課程按照寬口徑、淡化專業的精神設置,增加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課時,壓縮專業課的課時。通過近幾年的實踐,現在有必要對這種做法進行反思。因為有一個現象已經出現,而且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這就是專業之間界限模糊,學生專業不精,沒有特長。該掌握的看家本領學而不精,其他相關知識似懂非懂。表面看來,好像學生的知識面廣,適應性強,其實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

我們認為,在目前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必須學有所長,學有所專,“一手仙,吃遍天”的信條在當前社會仍然適用。基于這種理念,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該加大各專業課程的比重,尤其在必修課中要體現這種思想。

篇4

關鍵詞:國民經濟核算 發展 啟示

引言

美國的國民經濟核算賬戶歷經50年發展,已經比較完善,但是面臨著新的經濟現象的出現,也做了相應的調整。美國哈佛大學Jorgenson教授和BEA局長Landefeld通過長時間的研究,在他人共同研究的基礎上,于2006年建立了美國國民核算體系的新框架(NEW ARCHITECTURE FOR THE U.S.NATIONAL ACCOUNTS,本文中簡稱NA)。NA作為BEA的國民收入與生產賬戶(NIPAs)2003基準化的一個調整。新框架的范圍被嚴格限定在現存的市場賬戶,并專注于提供一個整合的、完整的和一致的賬戶體系。Jorgenson(2009)在《收入與財富評論》雜志上對NA又進行了一次完整修訂,使之更能夠適應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等新的經濟形勢,同時也和2008SNA取得一致。美國經濟分析局在2013年7月已經部分推行NA,比如把研發、電影版稅等納入GDP核算體系。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施新的核算標準的國家。

NA的主要貢獻

(一)舊體系的修訂起因

美國經濟核算賬戶體系由于不需要像SNA那樣考慮國際通用性,因此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擁有了一些世界上較完善的經濟核算賬戶。這些賬戶被定期更新,為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很好的服務,在美國戰后快速發展,以及應對各種危機的過程中,表現良好。但是,美國國民核算賬戶體系是為了解決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各種問題而產生的,更多關注經濟運行狀態和維持經濟的增長。尤其是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加劇,新經濟、創新經濟的涌現,外部經濟的不確定性的陡然增加,美國的經濟也不能夠有效地抵抗外部和內部經濟環境突變帶來的沖擊。與此相適應的是,美國貨幣和財政政策也已經從維持經濟穩定到增強經濟增長的潛力方向進行轉變。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研究新的理論模型,定義新概念、發展新的統計或指數方法、擴大數據采集范圍、提高數據采集的質量和時效等。因此,美國的經濟學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很多數據使用者紛紛建議對這些賬戶進行修訂。

(二)舊體系存在的問題

1.缺少整合。為了滿足不同的政策和分析需要,這些賬戶的某些組成部分是獨立編制的。比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編制資金流量和資產負債賬戶;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編制生產力統計賬戶和美國經濟分析局(BEA)編制其它國民經濟核算賬戶。他們彼此之間并不是完全包容的。美國賬戶的不完整、不一致和缺口的存在降低了其用于分析的價值。尤其是在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矛盾更加突出。

2.范圍和結構。從一開始,就有人建議擴展這些賬戶的范圍來包括非市場活動。美國賬戶的創始人之一Kuznets認識到了只專注于市場活動,而把住戶生產、研發、知識產權等和其它更廣泛的非市場活動,以及有生產價值和產生回報的資產排除在外的局限性。為了更好地理解戰后經濟增長的源泉,廣大學者開發了多種補充序列。

3.概念和方法。美國賬戶在核算美國經濟時所采用的概念和方法更新太快,以至于與更新較慢的國家間的可比性受到了影響。同時美國的賬戶系統和SNA也存在很多不一致。

(三)新賬戶體系(NA)與經濟發展的適應性設計

NA的建立主要是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從總體上講,主要為了適應經濟的全球化,以IT為標志的“新經濟”,研發、創意和知識產權為標志的創新經濟、從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到增強經濟增長的潛力、提高以生活水平評價的經濟增長的質量五個方面進行了頂層設計。以期實現為政策制定者的決策提供最好的核算服務。

NA最重要的擴展包含對分析經濟增長和生產率重要的無形資產,例如研發支出和住戶生產一類的非市場活動,以及以所有權方式對國際交易或與微觀賬戶相聯系的宏觀賬戶進行記錄等。NA同時擁有現價和不變價的投入產出數據的一系列生產、收入和積累賬戶和高度一致的各個分行業的數據和匯總數據。

1.全球化的適應。經濟的全球化對統計部門提出更多的要求,需要為政策制定者提供該國地區之間依存度越來越高的世界經濟的準確數據。全球化主要表現在金融市場的相互依賴,跨國公司的激增,技術的國際間轉移,國內市場對國際貿易的與日俱增的依賴,貨幣、財政和監管政策之間的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政策上的相互依賴導致對統計標準一致性的迫切要求。這些工作包括協調、規范、修訂現有的國民核算賬戶體系(SNA)和國際收支平衡手冊(BPM),國際間數據傳播標準以及一系列對國際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核算等的指導手冊。

NA的優勢在于彌補使用傳統的數據收集方法和現有的國民賬戶體系之間的差距,從而滿足經濟變化需求。比如,為了提供跨國公司對經濟影響評價所需要的數據,通常要求統計部門直接對公司的外國子公司的海外活動數據調查,同時開發可供選擇的核算賬戶體系。

NA是在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NIPAs)的基礎上進行修訂的,主要是因為美國經濟的全球化直接發映在BEA的國際賬戶體系中。該體系包括記錄進口、出口和來自國外收入交易記錄等國外交易經常性賬戶。NA中涉及到核算經濟全球化對美國經濟影響的賬戶包括:國外交易經常賬戶、國外交易資本賬戶和美國國際狀況賬戶。

2.新經濟的適應。軟件和硬件對于信息技術而言都是比較重要的,這點反映在巨額的軟件支出上。NA采用BEA的核算方法,對三類軟件進行區分——預裝的、定制的和自主化的軟件。預裝軟件是以標準化的形式銷售或認證的,以包裝的形式配送或是從互聯網下載的電子文件。定制軟件是按照特定用戶的需要設計的,并輔之以分析,設計和編程等所需的定制服務。1998年以來,BEA對來自BLS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的所有預裝軟件采用匹配模型價格指數。BEA采用編程人員的工資數據來核算自主化軟件和定制軟件的價格。定制軟件和自主化軟件的價格采用預裝軟件的價格和編程人員工資的加權平均來核算,并人為地設定編程人員工資占75%的權重,預裝軟件的價格占25%的權重。

NA中整合的行業數據和匯總數據對于美國經濟增長源泉核算作用明顯,而且容易進一步分解分析。比如,可以揭示美國1995年后,有多少產出的增加和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是來自信息技術、設備和軟件等IT投資品的生產效用的提升而引致的。

3.創新經濟的適應。NA將研究與開發支出、創意投入等認為是投資,而不是消費,主要是因為它們在將來會產生預期收益,而不是僅僅產生當期收益;而且研發等的收益可由其所有者來分配,這就使得研發支出具有經濟資產的屬性。長期以來,經濟學者力圖將研究開發視為創新、增長和經濟福利的源泉,并因此將研發驅動的經濟稱為技術驅動型經濟或者創新經濟。

NA對創新經濟的重要擴展包括人力資本(Jorgenson,1996),研究與開發支出(Christensen和Jorgenson,1996),和自然資源(Wright,1990)。更近期的研究成果還對管理革新的價值和其它無形資本的重要性給予了關注(Corrado,2005)。所有這些資產對于增長的重要性是明確的,然而在這些資產上的投資通常是由個人或是公司使用資本完成的,這些形成的資產很少被買賣。其結果是盡管這些都是用于生產的經濟資產,但是通常被作為非市場資產對待,其原因是這些資產不存在顯著的第三方市場和附屬的市場價格。NA如同針對耐用消費品和政府資本的處理一樣,通過研究改進賬戶體系使其包括研發支出和其它無形資本,以改進這些賬戶的估價基礎。在原則上,NA將未給研發所有者帶來經濟效益的研發不歸為固定資產,而是記作中間消耗。除非直接計算出研發的市場價值,否則NA就按照包括失敗研發的成本在內的成本總額確定其價值。

研究與開發支出是1993SNA沒能解決的問題之一。該問題在聯合國統計委員會“1993SNA增補修訂問題清單”44項議題中位列第9號,屬于“非金融資產”類別。2009年12月的2008年SNA中已經將研究和開發支出歸為非金融類投資。2008SNA在這點上和NA是一致的。

4.經濟增長的來源。經濟增長的來源對估計經濟增長的潛力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分析經濟增長的投資和勞動服務,以及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可以估計經濟增長的潛力。NA中對不變價國內收入和生產賬戶的基本革新是,引入用戶成本公式來虛擬資本服務的租金。SNA傳統上以市場租金來做此虛擬,但是市場租金的數據在范圍上受到限制,不能滿足一個整合的和一致的美國國民經濟賬戶對資本服務的需求。Jorgenson(2008)通過分析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來源也就是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率,解析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強勁增長的原因。

NA將GDP分為消費品和投資品產出等。為了構建GDP的數量指數,NA首先將產出在消費品和投資品之間進行分配。投資品包括耐用品和建筑物,消費品包括非耐用品和服務。NA構建消費者,機構和政府的耐用品服務,以及機構和政府不動產的價格和數量指數,作為虛擬的資本服務價值的一部分。對消費品和投資品的價格和數量采用環比的Fisher理想指數,來構建GDP的價格和數量指數。NA將GDI定義為包括勞動收入和資產收入等項目。GDI中勞動收入的數量指數構建是根據工作時間和每小時勞動報酬的數據。同樣使用環比的Fisher理想數量指數構建勞動收入的價格和數量指數。核算不變價的資本收入、財產報酬、折舊和資本資產需要資本品的價格和數量數據。通過聯合勞動和資本收入指數來構建GDI的價格數量指數。勞動和資本的權重是勞動和資本收入在GDI中的相應比例。

全要素生產率TFP是不變價GDP與不變價GDI的比率。多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可以被解釋為使用投入去生產產出的效用增加,或是生產一定數量產出所需投入成本的下降。它是預測經濟增長預期的最重要指標。NA中整合的行業數據和匯總數據對于美國全要素生產率作用明顯,而且容易在行業層面進一步分解,得到各個行業的生產率。

5.經濟增長的質量。NA中凈支出的數量指數是關于社會福利的一個核算;Weitzman(1976,2003)建議,其包括當期消費的數量和未來消費的凈增量。相似的,凈收入的數量指數是關于經濟創造的勞動和財產收入的一個核算。不變價支出與不變價收入的比率稱作生活水平(Level of Living),一個產生于當期和未來消費的福利數量指數,其與勞動和資本服務的供應形式相對應。生活水平的高低就是經濟增長的目的,從而衡量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四)NA的創新

NA探討了國家匯總層面和基于市場交易的賬戶。針對國民經濟賬戶的主要創新有:

1.虛擬租金價格。基于Jorgenson(1963)提出的用戶成本公式,系統化地利用了資本和資產的虛擬租金價格,這是NA整合BEA的NIPAs和BLS生產率賬戶的關鍵所在。為了在投資品生產和資本收入間獲得一致性,NA虛擬了住戶、機構和政府的資本收入,以及法人企業和非法人企業的資本收入。對于居住用房,NA采取BEA根據出租用房的租金價值來虛擬自有住房租金價值的方法來處理。這一推算是基于市場租金價格。NA根據市場價格來推算耐用消費品,以及非營利機構擁有的耐用品和不動產的價值。

NA將耐用消費品的投資從住戶消費中扣除,但是將其與相應資產服務的虛擬租金價值一道納入GDP核算。NA對于非營利機構和政府部門持有的資產采取相似的處理。由于對等地處理住戶、政府和企業部門的投資品生產和資本收入,NA中核算的GDP比NIPAs中核算的GDP高10%左右,其中美國這次的調整主要涉及研發、知識產權等,高出3%左右。

2.NA的所有賬戶都以現價和不變價來體現。NIPAs提供現價和不變價GDP,以及現價GDI,而國內收入和生產賬戶提供現價和不變價GDI,以及定義為不變價GDP和GDI比率的多要素生產率。國內收入和生產賬戶提供了Jorgenson(2001)提出的美國經濟增長來源分析所需的數據。經濟增長的來源是勞動和資本投入的貢獻率,以及生產率的增長。

NA還包括一個整合的收入和支出賬戶。收入包括要素服務銷售獲得的收益,加上來自國外的收支凈額,以及來自國外的凈稅收和轉移支付。支出包括以市場計價的個人和政府支出,加上來自國內資本賬戶的凈儲蓄。NA中的這一整合賬戶的優勢是部門間的付款互相抵消了,較大程度地簡化了賬戶結構。為了將收入分解為支出和凈儲蓄的數據,NA提供了現價和不變價的收入和支出賬戶。經濟增長的使用包括個人消費支出、政府支出、凈儲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凈儲蓄來自國內資本賬戶和國外交易資本賬戶,其等于總儲蓄減去折舊。NA將生活水平定義為凈支出與凈收入的比率。這就是當前消費和當期累積的未來消費與資本和勞動服務創造的收入之間的比例關系。

NA的國內資本賬戶中投資包括私人國內投資、政府投資,以及住戶和非盈利機構購買耐用品的支出,其都以市場價來估價。國內資本賬戶提供財富變化的數據,其等于凈儲蓄和資產重估價值之和。這為反映在國內收入和生產賬戶以及收入和支出賬戶中的當期經濟活動,和反映在財富賬戶中的財富累積提供了一個必要的內在聯系。這些賬戶的邊界在NA的整個國民經濟核算模型賬戶中保持一致。

(五)NA的應用

NA的建立更多地是為了經濟政策的制定,為了將政策從維持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向增強經濟增長的潛力進行轉變。

第一,比較明顯的是NA能夠對經濟長期運行的趨勢進行準確和一致的估計,尤其是對真實的GDP、生產率、通貨膨脹,以及能夠更加準確地分析經濟在不同時期的增長的源泉。

第二,財政政策的制定高度依賴諸如潛在GDP、物價指數和生產率等宏觀經濟指標的預測,這些預測通常和它們近期的趨勢密切相關。因此,明確這些指標的歷史數據尤為重要。NA引進研發、創意、IT等時大幅提升了真實GDP的增長速度,當然也使很多研究者和政府工作人員對生產率和潛在GDP增長的估計提高。幾乎所有的財政決策流程是基于和服從于收入和產出的預測。因此,NA的改進提升了政策制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第三,NA也為貨幣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新架構中的不變價和現價數據是價格指數、通貨膨脹等的測算基礎。這直接影響到很多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判斷。比如,計算機、軟件和通訊設備價格快速下降使預測的通貨膨脹率降低,但是使預測的潛在的真實GDP提高,這樣就引導美國政府制定通貨緊縮的政策。

第四,NA增進了對賬戶之間的關鍵關系的理解。這種關鍵關系能夠影響政策制定者,或者通過影響研究這些問題的經濟學家進而影響政策制定者,這樣能夠產生不同的改進且更加有希望的經濟政策。當然,貨幣、財政和日常政策的制定者還需要考慮很多其他的信息,但是NA提供的更寬更深入的數據能夠在制定更加精確的政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NA對中國國民核算體系修訂的啟示

中國于2002年《中國經濟核算體系》,期間國民核算制度方法也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和發展。隨著國際最新的2008SNA的,以及美國近年采取的各種核算方法的調整,中國的核算方法也需要進行修訂,形成新的文本。美國的上述實踐對中國的啟示如下:

首先,中國執行“人才興國”、“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和“創新經濟”等重大發展戰略,無疑是符合世界發展潮流的。這些戰略不僅要落實在具體的政策上,更要反映在統計監測和各級政府的統計工作中。即,中國的國民核算體系也應該相應進行調整,不僅僅要符合2008SNA的規范,也應該效仿美國的NA,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的特點,制定適合決策者需要的核算方法和體系。

其次,增長必須保證質量。信息技術、創意產業等研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僅在于其數量擴張,更在于其自身質量和對其他行業質量的提升。中國目前新產品層出不窮,產品質量沒有實質性進展,這種變相的數量型擴張通常導致產能過剩,同時這種增長模式不可持續。中國現有的核算方法沒能體現出這方面的數據,也無法進行預測,更談不上為政策的調整做出提前的研判。應該效仿NA中的不變價和現價的賬戶結構以及分行業分質量等級的核算數據模式。

再次,研究與開發支出等進行資本化。將研究和開發支出計作固定資本形成,并鼓勵各級政府開展重點工作。美國在NA的研究基礎上率先采納并踐行這一舉措。美國BEA已把研發支出納入2012年投入產出表和2013年國民收入與支出賬戶的核算與編制工作。將研究與開發支出納入GDP統計,盡管面臨著各種技術困難,但符合當代世界經濟由傳統的要素投入推動增長向創新主導增長轉型的趨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許憲春.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建立、改革和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09(6)

2.Corrado Carol,John Haltiwanger, and Daniel Sichel, eds. Measuring capital in the new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3.Jorgenson,Dale W., Mun S. Ho, and Kevin J. Stiroh .A Retrospective Look at the U.S. Productivity Growth Resurg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ume 22, Number 1 Winter 2008

4.Jorgenson,D. W..Empirical Studies of Depreciation.Economic Inquiry,1996,34

5.Jorgenson,D.W..The Embodiment Hypothesi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6,74

6.Jorgenson,D.W..The Economic Theory of Replacement and Depreciation, in W.Sellykaerts,Econometrics and Economic Theory,1973

7.Jorgenson,D.W..A New Architecture for the U.S. National Accounts.Richard and Nancy Ruggles Memorial Lecture.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Series 55,No. 1,March 2009

篇5

[關鍵詞]市場營銷品牌營銷綠色營銷

一、市場營銷發展的背景分析

營銷的產生和發展都是現實條件變化的產物。中國自從加入WTO后,我國市場營銷環境發生了如下變化,促使我國的營銷方式也產生了變化。

1.市場環境

國內市場國際化趨勢會更加明顯,市場競爭多極化,產品趨向高新化,營銷方式現代化。

2.政策環境

(1)政府職能的轉變。政企職責分開后,企業與政府的隸屬關系被切斷,企業進入法人治理結構階段。

(2)法制管理加強。政府對企業的行政干預轉變為政策上的宏觀調控,為保證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加強各種立法和執法力度,以完善的法制體系規范制約企業行為。

(3)新的制約。加入WTO后,我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將會發生各種變化,并且今后各級政府部門所制定的影響涉外經濟政策的法規和措施,都要在指定刊物上予以公布,并到國家外經貿主管部門備案。各地區涉外經濟管理政策、法規必須和中央有關政策相統一。

二、我國營銷發展的新趨勢和變化

1.綠色營銷

所謂綠色營銷是指企業在營銷過程中充分體現環保意識和社會意識,從產品的設計、生產、制造、廢棄物的處理方式,直至產品消費過程中制定的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市場營銷組合策略。首先,在工業化過程中,由于對環境和發展的問題處理,其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消費目標不再只是生存,而是健康、安全、舒適和和諧發展。再次,從企業對外的行為來看,把企業自身利益目標融入消費者和社會利益中,消除企業有損消費者及社會利益的“營銷近視癥”,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事實上,一個關心環保事業的企業更能與消費者和政府保持良好關系,贏得政府的支持和消費者的偏愛。

2.文化營銷

文化營銷是在分析市場和消費者心理的基礎上,更多地賦予企業和產品以文化內涵,以增加企業和產品的吸引力,達到增加銷售的目的。主要包括以消費者的差異性文化需求為導向的市場營銷觀念,具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品格的營銷策略組合與以文化觀念為前提的營銷手段和營銷服務。傳統的市場營銷是以產品或服務為中心,側重于顧客對產品本身一些屬性的認同,如經濟實惠、方便性、耐用性等。現代化的技術力量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同類產品的性能十分接近,消費者對其性能上的區分意義越來越小,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占領市場只有靠自己的品牌,靠品牌所包含的文化差異。

sd

3.品牌營銷

當今時代,己從實體營銷到觀念營銷。從產品營銷到品牌營銷。企業營銷不再只限于一種形體上的產品,重要的在于推銷一個品牌、一種形象和一種價值觀念。在關系市場條件下,企業砸掉一兩項產品不要緊,但決不能砸掉一個牌子,品牌的塑造重于產品銷售,領先品牌將進一步贏得市場。首先,由于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企業通過創造產品和產品價值上的領先來保持競爭優勢越來越困難。另外,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多的追求更高層次的消費,追求個性化消費,單純的產品功能在購買因素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少,消費者追求的更多是心理上的需求,追求的是一種感覺、自我價值的體現,一種自身的價值和重要性得到認同后的心理滿足。當然,品牌的創建并非一勞永逸的。一個知名品牌的創立常常需要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但一個品牌的摧毀則往往系于一念之間。因此,當今企業不僅要樹立創建品牌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品牌戰略的管理,細心呵護自己的品牌。

14.服務營銷

所謂服務營銷是指依靠服務質量獲得顧客的良好評價,以口碑的方式吸引顧客,維護和增進與顧客的關系,從而達到營銷的目的。服務營銷是現代市場營銷的一個新領域,服務是市場營銷的基本范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國市場的供求格局出現了根本性的轉變,由短缺轉變為總量基本平衡且相對過剩局面。因此,服務產品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對于企業而言,能夠增加“讓渡價值”的只能是周到、實在、方便的服務。在這種情況下,各生產廠商之間的競爭就不僅是產品形體本身的競爭,而是產品形體所能提供的附加利益的競爭。所以,企業必須采取與傳統營銷方式不同的,更加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才能占領和保住市場,從而產生了“以市場為中心”和以“顧客為導向”的市場營銷觀念,它以充分滿足顧客的需求為中心,已采取具有競爭力的策略為重點,成為當今最受關注,最多采用的營銷觀念,這種營銷觀念即為“服務營銷”。

5.營銷管理

(1)從硬式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轉變。傳統營銷管理的特點主要體現為集中管理和硬性管理,通過大量硬性指標和規章制度來強化對營銷人員的管理,且營銷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雙向溝通缺乏。但是在新經濟時代,知識型員工更需要與管理者的溝通,過去你說我聽的指令型管理模式需要改變為雙向溝通。

篇6

一、經濟增長理論與財政政策發展的階段性特點

經濟增長理論是經濟理論發展的產物,其自身的發展及其與財政政策理論的相互關系,都與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經濟理論特點緊密聯系,呈現出一定的階段性。目前,一般認為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一)經典經濟理論。

經典的經濟學理論總體上看沒有明確涉及經濟增長的論述,也沒有涉及相關財政政策的論述。經典經濟理論在供給與需求關系方面采用薩伊的供給創造需求理論,認為市場會自動均衡,強調市場自由,發揮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但若深入分析,可以注意到經典經濟學對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問題作了許多分析。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生產資本積累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時提出:“生產逐年擴大是由于兩個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產的資本不斷增長;第二,由于資本使用的效率不斷提高,在再生產和積累期內,小的改良日積月累,最終就是生產的整個規模完全改觀。這是進行著改良的積累,生產力日積月累地發展。”強調了生產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動力作用。他還分析了公共資本對經濟增長的動力作用,提出公共基礎設施是“為資本提供資本的資本”。亞當。斯密在他所著《國富論》中分析了一國財富增加的途徑,認為只有通過經濟增長才能實現財富的增加。亞當·斯密提出,社會財富的增加意味著人均國民產值的提高表現出來的個人財富的增加。在如何實現國民財富增加的途徑問題上,他強調了資本積累和資本的正確配置,這實際上強調了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關于資本的內涵,亞當·斯密認為不僅包括機器和工具、建筑物、改良的土地,而且還包括“社會上一切人所學到的有用才能,這種才能對個人和個人所屬的社會都是財產的一部分。”這實際上隱含著現代經濟增長理論關于人力資本的思想。大衛·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著述中,也包含了如何實現經濟增長的思想,并強調了資本積累在經濟增長中的動力作用,認為如果沒有投資產生的資本積累,經濟就不可能增長,增長過程就會停止。總之,經典經濟理論對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已經有重要論述,但沒有形成經濟增長理論,也沒有提出財政政策問題,因此沒有經濟增長與財政政策關系的論述。這時對財政收支的分析主要是從利益和政治的角度進行。

(二)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

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在宏觀經濟分析和財政政策理論方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被認為是使宏觀經濟理論成為了系統性的理論,并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一套財政政策理論。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是應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的背景而產生的,強調市場失靈,主張發揮政府在經濟總量調控中的作用,認為政府主要是通過財政政策干預經濟。該經濟理論從總量分析入手,以有效需求管理為核心,構建投資儲蓄曲線(1S曲線)和貨幣供求曲線(LM曲線)分析模型(IS-LM模型),進行了一系列總量分析。在財政政策方面,提出了財政政策和宏觀調控的目標主要是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保持物價穩定等:分析了財政收支規模變化對國民收入的影響,從而對財政支出、稅收等財政政策工具的作用、條件進行了分析,形成了相機抉擇等應用理論,其中許多結論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仍在運用。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凱恩斯經濟理論進行財政政策分析時,必須考慮政策產生作用的條件。比如投資(政府支出)的乘數原理成立的條件就包括了5個方面:一是在投資中沒有引進進口的產品和服務;二是經濟中有足夠的閑置生產能力、勞動力和尚未充分利用的資源;三是總產值中增加值比例保持不變;四是增加值中用于消費的比例不變;五是居民消費構成沒有變化。當這些條件不能同時滿足時,投資的乘數原理就不能成立,這些條件實際上是短期性的具體表現。總體看,凱思斯經濟理論是從流量的角度分析了短期經濟波動問題,沒有對經濟保持長期、持續增長的動力機制進行分析,所提出的財政政策也都是只能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短期效果的政策。

(三)新古典經濟理論。

新古典經濟理論是在凱恩斯經濟理論面對資本主義經濟中出現“滯脹”而束手無策的背景下,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也稱為理性預期學派,是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起點和標志。該理論有三個重要特征。一是理論的前提條件。立足于長期分析,認為在長期中在競爭性領域市場機制總體上就是完備的(即所謂市場出清),信息總是對稱的,經濟總體能夠運用對稱的信息對經濟變量做出正確的預期,即理性預期。這樣的前提假設與經典經濟理論關于市場本身是完備的觀點相同,因此也被稱為新古典經濟理論。二是該理論的前提假設導致了政府干預經濟無效,即財政政策無效甚至有害的結論,因此該理論唯一的政策建議就是政府不要干預經濟。三是該理論使經濟學研究致力于長期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分析,并且將經濟學研究方法和工具進行了重大改進,構造出許多數學邏輯嚴謹的動態經濟增長模型。因此,普遍認為雖然由于該理論認為財政經濟政策無效而在政策建議中無所作為,但卻在發展宏觀經濟研究工具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四)發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是20世紀60年代與新古典經濟理論相同時期發展的經濟理論,與新古典理論的主要不同,是針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問題進行診斷并提出政策建議。該理論的特點,一是在研究對象方面,不僅研究經濟增長(即GDP的增長率),而且注重相關的社會問題、生存環境問題等,即所謂發展問題。二是在研究方法上比較綜合,往往采取定性分析為主,用一些簡單的數學模型或圖形進行解釋,重點放在提出政策建議等方面。發展經濟學理論提出了許多有意義的觀點和建議,例如邁克爾·托達羅(MichaelP.Todaro)提出了發展的新經濟觀點,他認為,發展必須包括經濟加速增長、縮小不平等狀況和消滅絕對貧困,也包括社會結構、民眾態度和國家制度的重要變化的多方面過程。他還提出了發展的三個核心價值:生存、自尊、從奴役中解放出來。此外,他還提出了發展的三個目標,一是增加基本生活必需品數量的可得性,二是提高生活水平,三是擴大對個人和國家可得的經濟和社會選擇范圍。西蒙。庫茲涅茨(SimonSmithKuznet,1971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出了經濟增長的定義,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可以定位為給它的居民提供種類日益增多的經濟產品的能力長期上升,這種不斷增長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識之相應的調整的舉措上的”,此外,他還提出了經濟增長的六個特征。保羅·羅森斯坦-羅丹(PaulN.Resenstein-Rodan)強調了社會基礎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他指出“要想有任何成功的機會的話,用于一個發展項目的資源就必須有一個最低限度水平。啟動一個國家進入自我持續增長,頗有點像讓一架飛機起飛。在飛機起飛之前,有一個超越的地面臨界速度……”,此外,他還指出了起飛所需的基礎設施資本形態、投資所需的儲蓄等方面的不可分性。岡納·米爾達爾(GurmarMyrdal,1974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出了著名的“回波效應”和“擴散效應”。所謂的“回波效應”是指經濟活動正在擴張的地點和地區將會從其他地區吸引凈人口流入、資本流入和貿易活動,從而加快自身發展,并使其周邊地區發展速度降低;而“擴散效應”是指所有位于經濟擴張中心的周圍地區,都會隨著與擴張中心地區的基礎設施的改善等情況,從中心地區獲得資本、人才等,并被刺激促進本地區的發展,逐步趕上中心地區。

目前,發展經濟學的許多前沿問題仍然很受人們關注,如農業中的制度與技術變遷問題、食物(糧食)保障問題、外部(貿易投資、外匯)沖擊下的宏觀經濟問題、經濟發展與勞務問題、發展中國家工業成功的解釋等。

(五)新經濟增長理論。

新經濟增長理論是宏觀經濟學最前沿的理論,該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致力于長期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研究。該理論在對經濟環境的前提設定方面與新古典理論相同,包括市場出清、信息對稱和理性預期等,該理論與新古典理論的根本不同是否定了邊際收益遞減的假設,認為在特定的條件下產出和資本積累都具有正反饋效應,經濟增長率是內生于經濟系統的,因此,經濟能夠實現長期持續的增長。該理論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再次肯定了宏觀經濟政策和財政政策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并從全新的角度分析了財政政策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機制,因此受到政府部門特別是市場經濟國家政府部門的普遍重視。

二、現代經濟增長理論中的財政政策

以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和新經濟增長理論為主要內容的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對財政政策的宏觀經濟理論基礎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這里結合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主要內容,具體分析財政政策理論基礎的變化。

(一)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基本問題。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基本問題來源于對長期經濟增長的核算結果,包括對多國從1870年到1995年的100多年經濟增長核算和從1960年到1985年的25年經濟增長核算,結果發現僅有40%到70%不等的產出增長率來源于資本生產要素和勞動生產要素的投入。

(二)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基本框架。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體現了宏觀經濟理論向使用完備工具發展的趨勢,與此前的經濟理論形成明顯不同。其基本條件假設包括長期中競爭完備的市場、信息對稱以及經濟實體的理性預期等。在研究方法上的特點:一是從微觀機制入手分析宏觀經濟問題,注重宏觀經濟現象的微觀基礎。二是進行動態的數量分析,普遍采取構建數量經濟模型的方法進行研究,注重經濟分析的邏輯嚴密性和實證性。三是注重用數據檢驗理論推導結論的正確性。經濟增長理論的動態經濟增長模型普遍采用的框架是:經濟活動的目標是追求由消費(或消費為主)產生的效用最大化,但消費和生產行為受到預算約束的限制,或者說受到資本積累速度的限制,在目標和約束條件之間找到最優的消費增長規律、最優的資本積累規律以及最優的經濟增長規律;在這個框架下,通過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的不同特性,分析財政政策、生產技術、人力資本等對長期經濟增長的影響,這個框架即所謂拉姆奇(Ramsey)模型框架。

(三)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重要理論模型。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特點是對所研究的所有問題,都通過構建數量經濟模型進行分析,針對不同經濟問題,結合不同條件,構建了大量的動態經濟增長模型,以下介紹的是其典型的并與財政政策密切相關的模型及其經濟含義(各模型數學表達式略,可參見文后所列參考文獻)。

1.哈羅德一多馬模型。

這是凱恩斯經濟理論后期出現的模型,雖然嚴格地說還不屬于現代經濟增長模型,但卻是第一個出現的動態增長模型。該模型在微觀機制上假定企業的生產按照里昂惕夫生產函數進行,即資本(K)和勞動(L)不能相互替代,產出由資本或勞動中投入少的量決定(即所謂“水桶原理”,水桶容量由短邊決定),宏觀上采用凱恩斯的需求決定原理,即儲蓄全部用于投資,不考慮折舊,總產出中用于儲蓄的比例是固定的,勞動力是自然增長的。在這樣的條件下,推導出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條件是總產出、消費、生產資本存量和投資都要同比率增長,保持齊步走,其中任何一項產生波動,經濟會立即失去平衡,這樣的均衡增長被稱為“刀鋒上的均衡增長”,很難達到。為此,人們認為此模型不宜用來解釋和分析經濟增長實踐,或者說以需求分析為核心的短期波動理論無法分析解釋如何保持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問題。

2.索洛模型。

這是新古典經濟理論最典型的經濟增長模型,通常稱為新古典增長模型。該模型是在資本主義經濟出現“滯脹”的情況下,重新強調依靠市場本身的作用推動經濟增長,但與經典經濟理論相比較,對市場的環境條件作了更為全面的假設。新古典增長模型假定市場機制是競爭性的、完備的,信息是對稱的,經濟主體的行為是理性的。按此假設,市場經濟國家在國內普遍重視保持自由,競爭(防止壟斷),強調信息透明,注重政府職能主要在公共領域發揮作用。

在設定的條件下,新古典增長模型建立的微觀經濟機制是:家庭追求由人均消費產生的效用最大化目標,但受到家庭資產積累速度的預算限制;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目標,但受到人均資本積累速度的限制。無論是資產積累還是資本積累,都服從邊際遞減的規律。在宏觀經濟中,家庭向企業按特定價格提供勞動力和資本(儲蓄),獲得工資和利息向企業購買產品進行消費,企業按特定價格使用勞動力和資本,向家庭提品供家庭消費,并由此構造了人均資本積累等于人均投資減去折舊和新增人口的單位消耗的“人均資本積累方程”,并由此推導出結論,即在邊際產出遞減的情況下,宏觀經濟的穩定狀態是經濟增長率等于零,新增投資正好與折舊和新增人口消耗相等,即經濟增長率終將趨于零,停止增長,實踐中經濟之所以還在增長,是因為人們所不能控制的(即外生的,與產出、資本積累等都無關的)技術進步導致的。

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由此項理論推導的結果得出了一系列經濟分析結論并解釋了人們觀察到的絕大部分經濟現象。主要結論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絕對收斂。即不同的經濟體人均資本(產出、消費)越低的,增長率應當越高,最終人均實際GDP將趨于一致。按此結論,窮國的人均實際GDP增長應當比富國更快,并最終趕上富國,即實現趕超。但通過對118個國家從1960年到1985年的數據檢驗表明,不僅沒有實現趕超,差距反而有拉大的趨勢。因此不同質的經濟實際上否定了絕對收斂結論。但是,對最初的20個OECD國家從1980年到1985年的數據檢驗發現,窮國的人均實際GDP確實增長的更快,明顯存在趨于一致的趨勢,因此比較同質的經濟集團,存在一定程度的絕對收斂趨勢,趕超較為容易。對美國各州從1880年到1990年的數據檢驗發現,較窮的州的長期人均實際GDP趨勢高于較富的州,實現了趕超,并趨于一致,表明同質的經濟確實存在絕對收斂。

二是相對收斂。即一個經濟體(一國)距離其自身經濟的穩定狀態越遠,其增長就越快,也就是從長期來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個經濟體存在一個自身的穩定狀態,經濟如果離此穩定狀態較遠,就會以較快的速度增長,但隨著趨近此穩定狀態,增長速度也會逐漸變慢。同時,不同的經濟體具有人均實際GDP不同的穩定狀態,因此在一定的條件下,窮國可能永遠趕不上富國。

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似乎解釋了經濟增長方面的絕大部分現象,但卻不能解釋為什么發達國家的經濟并未停止增長,而且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發達國家經濟還實現了新的較快增長。此外,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認為技術進步是外生的,財政政策是無效的等結論,也明顯與經濟增長的實踐不符,因此產生了新經濟增長理論,作出新的分析和解釋。

3.區域經濟模型。

這是一個分析存在貧富差距的兩個地區如何實現公平與效率平衡的模型,構建于20世紀60年代。此模型雖然是一個靜態模型,并不屬于現代經濟增長理論模型,但卻有利于分析不同發達程度地區的均衡增長問題。該模型通過推導得出的結論,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如果兩個地區的生產是由資本和勞動不能互相替代的生產函數(里昂惕夫生產函數,表明生產力很低)確定的,則兩地區收入平等的唯一途徑是使富裕地區的人均收入降至貧窮地區的人均收入水平,即只能通過共同貧窮來實現公平。

二是如果兩個地區的生產是由資本和勞動能夠相互替代的生產函數(如柯布一道格拉斯生產函數,表明生產力水平較高)確定的,則兩個地區實現總體收入最大化(效率),并使兩個地區人均收入水平相等(公平)的途徑,既可以通過勞動力的轉移實現,也可以通過資本的移動實現。并且認為從短期看,移動勞動力比移動資本的總體成本更低。

4.線性生產技術模型。

此模型是新經濟增長理論最基本、典型的模型,由巴羅等人1990年構建。該模型與整個新經濟增長理論體系一樣是在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最重要的突破是從宏觀經濟的微觀生產機制上否定了邊際產出遞減的假設,認為產出的增長帶來知識、技術等方面的提高,并將這些內容作為資本積累的內容構建模型(即內生化構建內生增長模型,也稱AK模型),以此為基礎分析宏觀經濟問題。線性生產技術模型的結論是,人均資本的積累如果包含人力資本積累,則產出就與資本積累成正比例關系,按此關系,只要將產出用于保持人均資本積累和人均消費的合適比例,宏觀經濟就能實現長期穩定增長。政府可以通過財政政策將用于資本積累的一部分用于教育等人力資本投資,就能促進經濟長期穩定增長。

5.生產型知識資本模型。

此模型也稱為邊干邊學模型,由羅默于1986年構建,屬于新增長理論模型。該模型的基本思路是認為社會總資本(K)在積累增加的同時,由于專利等封閉手段不可能對技術長期封鎖或保密,因此在長期中會增加全社會生產經驗,所有的單個勞動力(11)在不斷的生產投入中,通過教育、培訓等都具備了新的知識和經驗,從而提高了勞動者的整體效率,使得單個企業的邊際產出不僅不遞減,而且會保持穩定增長,從而在宏觀經濟上使人均實際GDP增長率保持穩定或不斷提高。該模型比較具體地分析了生產知識和經驗對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機制,因此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一是政府和企業都要重視生產經驗和知識對長期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注重加強研發、不斷創新,獲得社會整體技術進步的外溢效應,提高社會生產的知識和經驗;二是發展中國家在引進資本的同時,要特別注重引進相關技術和消化吸收相關技術(有關分析認為,當年亞洲四小龍的高增長率與其在引進資本投資過程中消化吸收先進生產技術密切相關,而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由于這方面的不足并未實現同樣的增長);三是政府應當通過制定行業技術標準等手段進行干預,提高相關行業乃至全社會生產技術標準,推動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

6.生產性公共資本模型。

此模型由阿羅和巴羅在1990年構建,屬于新增長理論模型。模型提出了政府提供的生產性公共資本對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動力作用機制,是新經濟增長理論對財政政策在經濟增長能夠發揮何種作用以及如何運用財政政策的一個理論分析。該模型在分析生產性公共資本(如交通、通訊、城市公共設施、教育等能夠直接服務于生產的公共服務)性質的基礎上,將生產性公共資本的外溢性納入微觀生產機制,通過理論推導得出的結論是,政府通過征稅用于生產性公共資本投資,并將公共資本無償或低價格提供于社會生產,就能夠提高企業的邊際產出和邊際利潤,防止邊際產出遞減,從而提高長期人均實際GDP增長率。該模型還推導出了最優經濟增長率與最優稅率的關系。該模型的實踐意義十分重要:一是生產性公共資本的適當規模對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是必不可少的;二是稅收的比重應當適當,過低或過高都不能使長期經濟增長率達到最優,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最優稅收比重(稅率)應當與勞動力的產出彈性相等;三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勞動力的投入就能夠提高經濟增長率,因此勞動力充裕的國家應當更加重視生產性公共資本投資。

7.一般擁擠性基礎設施模型。

此模型在生產性公共資本模型基礎上(該模型假定生產性公共資本是純公共性的)進一步考慮了生產性公共資本具有一般擁擠性(如道路擁擠會提高運輸的時間成本等)的情況下,對長期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通過推導得出的結論是:一般擁擠性的生產性公共資本能夠阻緩增長率的降低,從而提高長期增長率;生產資本的積累終將導致生產性公共資本的擁擠,擁擠度越大,長期經濟增長率的衰減速度越快,生產性公共資本為純公共性時,存在一個穩定的經濟增長率;存在一個與擁擠度相適應的最優稅率,并認為由于環境、資源具有公共使用性,因此具有提高長期經濟增長率的作用。模型的經濟意義除與前一模型類似的外,還包括:生產性公共資本的投資建設應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政府征稅融資應當保持最優比率,應當保護性地開發和利用具有公共性的資源,注重環境保護,特別是要重視國家總體的環境保護。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特別是新經濟增長理論還對財政管理體制、各類稅收制度、政府債務、社會保障政策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構建了其他大量的增長模型,如貧困陷阱模型、小國開放經濟模型、多級政府轉移支付模型、技術變遷模型、人口遷移模型、生育選擇模型、勞動閑暇選擇模型、具有政府債務約束的經濟增長模型等,上述模型也有大量的變種,在此僅介紹了經濟增長理論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典型分析。

三、現代經濟增長理論與財政政策的新特點

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對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機制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并在許多國家的宏觀經濟管理中得到運用。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為更加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增長,努力完成新時期財稅改革的主要任務和措施,應當重視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及其對財政政策影響的參考和借鑒價值。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影響下的財政政策新特點值得關注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財政政策實施范圍的綜合性。在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的影響下,財政政策由過去調節經濟總量為重點轉為涵蓋涉及社會和經濟領域的所有公共性問題,主要是推動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和保障社會的安全穩定這兩大方面。在保障社會安全穩定方面包括國防與安全、社會公平、社會保障、教育等方面政策;在推動經濟長期穩定增長方面包括與貨幣政策的配合、財政本身的可持續性、提供公共品與公共支出、環境保護等方面政策。受現代經濟增長理論研究方法的影響,財政政策內容也往往是綜合性的,一項具體政策往往是將政策涉及的社會與經濟問題綜合分析,如財政體制、稅收問題、社會保障、勞動力經濟學、教育經濟與人力資本等。同時將國內問題與國際問題聯系起來分析,甚至專門研究全球問題,也是重要特征。

2.財政政策促進經濟增長的長期性。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強調有效的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因此在社會生產領域注重技術創新和新增生產資本的技術水平,注重產業結構調整,在社會經濟領域則強調外溢性強的公共資本積累。在此背景下,財政政策作為宏觀經濟政策丁具,從注重總量短期平衡為重點,轉為促進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為重點。財政政策更加注重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注重在加強教育促進人力資本積累、促進技術創新和提高行業技術水平、改善經濟結構、保護環境資源等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動力因素方面運用財政政策。對于短期波動問題,只是在十分必要時才運用財政政策進行總量調控。即使有些國家(如美國)在評價赤字政策時,著眼點已非調節短期波動,而是通過促進有效資本積累推動經濟長期增長。因此,總量上穩健的中性的財政政策往往是常態的財政政策。

3.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中的穩定性。宏觀經濟的短期總量調控更多是運用貨幣政策,在此過程中注重財政政策(國債發行、赤字規模等)的穩定性,為貨幣政策提供穩定的運行環境,增加可控性,減少不可控性和風險。比如魯賓(美國財長)在2005年8月在美聯儲舉辦的“格林斯潘時代:對未來的啟示”經濟論壇年會上就說,債券市場走勢在很大程度上受包括財政政策走勢和未來財政狀況的影響,認為務必奉行穩健的財政政策,這有利于利率政策能夠發揮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他還強調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必須密切配合。

篇7

一、“澆鑄成功的基石”――構建系統知識框架,掌握基礎知識考點

學生在復習歷史時總有千頭萬緒、無處著手之感。例如,掌握一個歷史事件,不僅要記憶該事件的基本史實,理解其本質內涵,還要把握其時代背景,這就對學生有了很高的要求。尤其近年來新課程標準的廣泛普及,高考文綜的綜合性能力要求更是日益凸現。例如中國古代政治史專題里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這一考點,除了涉及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政治措施的沿革及其影響,還會觸及美蘇加強中央權力的措施等內容。面對如此繁雜的知識點和知識線索,學生大都存在記憶不全、不能由歷史現象歸納出本質規律、未形成系統的知識架構等問題,答題過程中也總會出現漏寫知識點、答案組織不完整、語言歸納不恰當和概念運用不熟等錯誤。面對這一問題,關鍵重在夯基礎、抓落實。在復習之始就要根據學生實際制定詳細計劃,讓學生自己總結、自查自糾,教師一定要緊扣落實,日查月總,使學生一開始就從源頭上彌補自身的不足。同時對于階段特征和基本概念要反復檢查,務求記憶準確、表述規范。

二、“把握成功的命脈”――深入解讀歷史史料,準確審清題目要義

在解題訓練中,經常會出現有些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扎實,可答案卻總是答非所問、得分偏低的現象。高考歷史中的考點統統出自課本,可不會有一道題是原原本本選自課本。這就對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歸納分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試卷上的陌生考題轉化為熟悉的知識點,就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解題思維和解題能力的訓練。最好讓學生從自己的答題模式中不斷總結經驗,適時鞏固。試舉下例:

請回答:(1)材料一說明了蘇聯的經濟政策發生了什么變化?依據所學知識指出開始變化的標志性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給美國帶來了20年代的經濟繁榮,但也潛伏著深刻的危機。簡述這種危機的表現。

(3)材料三中“大膽、持久”的“實驗”是指什么歷史事件?它的本質特點是什么?它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模式有什么重大意義?

學生答題實錄:

(1) ①直接的辦法進行社會主義生產和分配原則到國家資本主義上去。 ②新經濟政策。(2)模式:自由資本主義模式。表現:①工人失業 ②生產停滯③市場萎縮 ④造成嚴重的社會動蕩。(3)事件:國家干預經濟。本質特點:國家干預經濟。意義:緩解了經濟危機,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模式。

從該生答題內容來看,失誤原因主要是審題不清, 因此得分偏低。如第一問未緊扣“經濟政策”和“標志性措施”;第二問未抓住“20年代潛伏的危機”,沒有突出時代背景;第三問則混淆了事件和本質的區別。由此可見,學生能否準確審題是提升得分的關鍵。

審題的過程就是分析題目的過程,如何分析得到位、準確,關鍵在于掌握方法與步驟。審題要先從分析問題入手,分析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答題范圍(如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答題要求(如概括、分析、歸納、比較等),答題角度(如原因、背景、評價、影響等),以及反映時代背景的限定詞語(如時間、人物、地點等),針對這些關鍵詞都要明確標注,細化到每一個字,同時要聯系到所考察的時代背景、專題考點,務求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分析材料時一定要帶著問題讀材料,從材料中找出相應史實,并做好標記。而材料如何讀全,就要做到分層、分句概括,關鍵詞以抽象性或概念性強的詞語為主,表現時間、背景的詞語也不可忽視。當然,審題時還要注意分值要求,如果分值較低,答題時就無需長篇大論,以免浪費時間。

三、“架起理想的橋梁”――規范答題格式,內容緊扣考點

篇8

1.含義:重農抑商政策是古代中國統治者倡導的重視農業、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發展的重要經濟政策。

2.原因:(1)古代農業是決定性的、基礎性的生產部門,它提供給人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更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農民還是國家最重要的而且相對有保障的兵源,因此農業生產的狀況直接關系到國家的興衰存亡。

(2)由于工商業的發展會加劇勞動力從土地上流失,造成種種社會問題,間接危害封建國家的統治,統治者有必要通過控制農業,抑制工商業,將農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穩定地主階級統治。重農抑商、以農立國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治國主張。

(3)傳統的“重義輕利”觀念的影響。

3.過程:(1)春秋戰國時期,針對社會上出現的商業與農業爭奪勞動力、影響農業生產甚至危及封建專制統治等嚴重問題,商鞅變法首倡“重農抑商”,國家鼓勵男耕女織的農業生產,限制工商業的發展。

(2)西漢初年,經濟凋敝,富商大賈乘機囤積居奇,操縱物價,影響民生和封建專制,對此漢武帝推行了一系列經濟政策:貨幣官鑄、鹽鐵酒專賣、官營販運、物價管理、向工商業者加重征稅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賈的勢力。

(3)唐宋時期,政府曾一度放松對商業的限制。

(4)明清時期,工商業空前興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農抑商政策,繼續實行專賣制度,壟斷鹽、茶等重要商品的經營,對民營商業不斷加稅。

4.影響:(1)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古代農業的持續穩定的發展。

(2)地主官僚不斷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農民破產流亡。

(3)到了明清時期,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而統治階級依然堅持“重農抑商”的政策,社會經濟活力受到壓抑,代表新經濟因素和新生產方式的資本主義萌芽長期得不到充分的發展。

二、重農抑商與閉關鎖國政策的比較

1.從原因來看,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的實行,都與當時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和專制政治的需要息息相關。

2.從措施來看,重農抑商的重心在對內,重視農業、以農為本,大力限制國內工商業的發展。閉關鎖國政策則是指明清封建政府實行的嚴格限制對外交往和對外貿易的政策,重心在對外。

3.從實行時間來看,重農抑商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長期的經濟指導思想,從商鞅變法開始,除個別朝代曾經放松對工商業的壓制外,重農抑商一直是封建統治者的“傳家寶”。閉關鎖國政策則主要實行于明清時期。

4.從后果來看,兩者的目標都沒有能夠真正實現。“重農抑商”沒能限制工商業的發展,“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中國古代工商業依然取得了很大進步。“閉關鎖國”也沒能抵御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的隆隆炮聲擊潰了封建統治者苦心經營的工事,中國開始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

5.從影響來看,兩者都曾對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是導致近代中國落后的重要政策因素。但是重農抑商政策在其實行的早期,其積極作用要遠遠大于消極作用,對當時農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維護社會穩定、鞏固新興地主階級政權起過積極作用。例如商鞅變法,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鼓勵發展農業生產,促進了秦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后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而閉關鎖國政策則幾乎沒有產生積極作用。

三、商鞅“重農抑商”與黃宗羲“工商皆本”的比較

1.相同點:商鞅“重農抑商”與黃宗羲“工商皆本”都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都有利于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

2.不同點:商鞅“重農抑商”強調農商的對立,而黃宗羲“工商皆本”肯定了工商業在社會財富的增值過程中具有與農業同樣重要的作用。“重農抑商”后來成為封建統治者長期堅持的經濟政策,而“工商皆本”并沒有成為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潮,也沒有動搖“重農抑商”的統治地位。

[創新訓練]

1.《漢書》中記載:“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

①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②商人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③農民的政治地位處在社會最底層④政府商人歧視壓制的現象開始轉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據資料統計:新航路開辟后,從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200余年間,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國,擁有一流城市和最為密集、完善的市場網絡體系的中國,成為當時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區域。然而當時它卻沒有形成強大的日后能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其中內在的直接原因在于( )

A.“重農抑商”和“閉關禁海”政策的壓制

B.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不適于工商業發展

C.由于鴉片大量流入導致白銀的大量外流

D.英國工業革命后對中國進行的商品輸出

3.宋人陳亮說:“商藉農而立,農賴商而行,求以相補,而非求以相病。”其主要觀點是( )

A.重農抑商 B.重商抑農

C.農商互補 D.農商皆本

4.“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農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商人的逐利投機行為

B.男耕女織方式的瓦解

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D.作者的重農抑商思想

5.《禮記》有“天子為籍千畝”、“天子親耕于南郊,以供齋祀”的記載,《禮記》有“仲春,后率內外命婦始蠶于北郊”的記載。漢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種國家禮儀,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舉行“籍田禮”和“親蠶禮”,這主要表明( )

A.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

B.統治者關心百姓疾苦

C.統治者常能與民同樂

D.統治者確能“以民為本”

6.研究華商歷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關從商致富的記載,但……(在)引發人們經商致富的動機中,實際包含了否定或摧毀商業企業發展的因素。”以下能夠為這一論斷提供依據的是( )

A.商人經商積累的財富主要用來買田置地

B.政府實行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

C.農民極端貧困,無力從市場上購買商品

D.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

7.漢武帝時規定:“商人財產每2000錢,抽稅一算(120錢);經營手工業者的財產,凡4000錢抽一算……商人之車,則征收二算;船5丈以上者,每船抽稅一算。”這個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打擊富商大賈

B.降低商人的經濟地位

C.打擊地方割據勢力

D.強化國家對經濟的控制

8.1651年英國政府頒布《航海條例》時,清政府依然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這兩者都( )

A.以貿易保護主義為目的

B.取決于其經濟基礎

C.禁止國民進行海外貿易

D.增強了本國的經濟實力

[參考答案]

篇9

區域經濟報道起著播報區域化經濟狀況、宣傳經濟發展、分析預測經濟形勢、監督經濟環境的重要作用。黑龍江是全國農業大省、資源大省、國家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我省電視新聞工作者該如何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做好龍江的經濟報道呢?

一、根據龍江經濟特點,報道特色經濟新聞

黑龍江擁有生態、黑土地、氣候等天然優勢,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是黑龍江農業的一大亮點。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都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農牧業向專業化、區域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同時以肉牛、肉羊、生豬、乳制品深加工的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為突破口,建立“以農促牧、以牧帶農、農牧結合”的區域生態農業。作為資源大省,煤炭、石油、森林等資源型城市在黑龍江較為集中。煤層氣的開發利用、與煤共伴生礦物的開發利用、煤炭副產品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石油加工及石油化工產業包括石油勘探、石油開采、石油化工等為主體的產業鏈;森林資源開發和木材的精深加工所發展的家具、紙制品、板材同時連帶著山野菜、養殖業、食用菌、蜂蜜、人參、林蛙制品等附帶產業發展,這些都是黑龍江產業發展的重點。此外黑龍江還有冰雪、森林、草原、濕地等的旅游資源。

這些極具地域特色的經濟發展項目是電視經濟新聞報道的源頭與活水。黑龍江電視臺圍繞我省項目建設和發展“十大重點產業”,推出了《項目建設進行時》、《招商引資熱龍江》、《龍江兩岸行》、《十三地市項目行》、《走讀黑龍江》、《越來越好》等多個專欄,很好地發揮了電視經濟報道對全省經濟工作的服務和引領作用。同時還應看到電視經濟新聞報道不僅是為黑龍江的經濟發展服務,更是為了把整個黑龍江經濟與全國乃至全世界相融合,在把黑龍江的經濟特色宣傳出去的同時,吸取外面發展的先進經驗再促進黑龍江的發展。

二、圍繞中心工作,經濟報道助力經濟發展

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電視經濟報道要在以下四個方面發揮引領和導向作用。

一是傳遞經濟信息,提供決策依據。經濟信息的內容非常廣泛,人們的經濟活動、經濟關系、自然經濟現象和與之相關的方面都是經濟信息或可能轉變為經濟信息。傳遞信息是新聞的基本職能,傳遞經濟信息是經濟新聞的基本職能。信息的獲得與利用是國家、企業、個人進行決策的依據。在經濟飛速發展信息過量的今天,經濟信息的傳遞更應該注意及時、準確、平衡和有效,以方便人們的經濟決策。例如 “哈大高鐵改寫東北經濟版圖”這則新聞報道了我國第一條穿越高寒地區的高速鐵路--哈大高鐵開通運營,傳遞了哈大高鐵運營把東北人們的生活形成了“一小時交通圈”的經濟信息,生活在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四城市的人生活、工作等諸多方面將發生結構性變化,東北地區的城市化和同城化進程,以及各城市功能的錯位發展都將會加速推進。

二是傳播經濟知識,解讀經濟現象。經濟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的經濟活動中所總結出來的認識和經驗,是經濟實踐基礎上的理性升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離不開經濟知識的指導與運用,從而又在新的經濟實踐中發展出新的經濟知識。經濟新聞在報道經濟現象的同時,還必須聯系其相關的背景,解說其來龍去脈、特點,它與其他經濟現象的關系,剖析其內在的規律,分析其所包含的經濟學原理,展望其發展走勢。例如黑龍江電視2013年在《冰城崛起“北義烏”》一組報道中,不但介紹當地優化投資環境、筑巢引鳳的好做法好經驗,還深入回答了為什么招得來、怎樣留得下的問題,三條報道既有對本土大項目的關注,又有遠赴浙江的調查,最后還通過名主持人專訪名專家的高端訪談,加強了對重大經濟報道的深層次解讀,闡釋龍江投資熱土的魅力所在。

三是解讀經濟政策,改善經濟環境。電視經濟新聞報道的編采人員要深入生活,增強新聞敏感,在眾多的經濟現象中發現新情況、新經驗、新問題,從而在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觀點,在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同時,發現新經濟政策,改善經濟環境。

四是監督經濟環境,引導經濟發展。市場經濟的開放性特點、各個市場主體對利潤最大化追逐的特征和人民群眾對社會環境的信息知曉權的要求,都突出了經濟新聞報道中對市場環境和人們的經濟行為進行監督的責任。經濟新聞的公開性、廣泛性、及時性使新聞的輿論監督具有明顯優勢。

三、依托新形勢,經濟電視新聞報道要實現新突破

當前電視經濟報道要更新觀念,創新報道形式,拓寬報道領域,探索并應用全媒體環境下的多種報道手段,具體來說要實現三個方面的突破:

一是經濟新聞觀念的突破。新形勢下,單純的圖文混排的形式已經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各種繽紛多樣的經濟新聞紛紛登上屏幕。傳統的經濟新聞主要是針對某一家企業的產值和利潤是多少,同比增長多少個百分點,分析創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哪些經營的模式和經驗值得我們去借鑒學習。在新觀念之下,依據受眾需要,電視經濟報道更多關注的是對經濟發展規律和經濟現象的探討,報道題材多樣化,既涉及實體經濟,又深入虛擬商圈。馬云、牛根生等經濟風云人物出現,“淘寶十一獨吞190億”等等新氣象催生電視經濟報道編采人員更新新的報道理念。

篇10

1.1淘汰落后產業結構難

我國的節能減排工作還面臨諸多困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發展還要依靠那些高耗能的產業。因此,要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對于國民生活將帶來重大影響。但是,綠色經濟發展道路還是要堅持,對那些設備工藝落后、資源利用率低的企業還是應該按規定予以制止,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到環境保護。

1.2我國經濟政策和投資落后

雖然目前我國的節能減排工作已取得很大進展,但是相關法律法規并不健全,投資體系也相對落后,使得節能減排在實際操作中面臨困境。政策實施效果并未達到生態經濟理念下的低碳經濟管理要求,政策的滯后性就決定了低碳經濟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過程是漫長的,從而影響了生態經濟發展的效率。

1.3金融危機對我國低碳經濟帶來影響

金融危機波及到了各行各業,其中受影響較大的包括化工、鋼鐵等。為了經濟的迅速崛起,我國對一些高效能產品放寬了出口限制,取消了部分關稅,給低碳經濟管理帶來了困難。金融危機使得一些企業在生存上已經面臨困難,很難再有精力在產業結構優化創新上投入,其對生態經濟理念的重視程度也大大降低。

1.4我國工業化進程還不徹底

我國正處在工業化進程中期,工業化對能源量的需求很高,發展低碳經濟就是減少能源消耗,這兩者的矛盾在短時間內很難解決。雖然這一低碳經濟發展中的阻力,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但是,阻力的存在也是我們努力創新經濟發展的方式方法的動力。

2我國低碳經濟管理策略

2.1發展低碳科技

堅持生態理念為基礎,開發新的低碳科技。以往的以經濟發展為主的科技生產體系,很難適應現代化生態理念對經濟發展得新要求。因此,我們要發展適用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新的低碳科技,并在生產生活中體現其實用價值。讓人們從衣食住行各方面充分感受到低碳經濟與生活的密不可分,同時也給低碳經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2.2重視教育

我國長期以來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低碳經濟的發展也要依托教育的進步。而低碳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創造就業機會,因為生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具有高素質人才的管理隊伍。教育的發展還能有效帶動勞動力的轉移和經濟的發展。所以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我們要加快發展教育事業,提高人員素質。

2.3推廣低碳技術

好的低碳技術就需要推廣,讓大家都意識到經濟發展存在的優化的新模式。比如電力方面,可以推廣水力發電。既推進了經濟發展,還有效利用了自然資源。還可以進一步推廣太陽能發電,生態防治病蟲害等符合生態經濟理念的生產方式。發展低碳經濟,推廣低碳技術以有效節約能源,促進環境與經濟和諧發展。

2.4循環資源和生態園規劃

資源的循環利用是指對已經使用過的仍存在使用價值的材料進行二次利用,其目的是避免浪費。能源產業結構的優化,可替代能源的發展等都是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的有效途徑。對生態園的合理規劃,堅持可持續發展觀理念的指導,都能有效地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2.5鼓勵在低碳經濟方面進行創新型開發

在生態經濟理念下,國家可以適當投入資金,建立生態經濟獎勵機制。表彰一批在生態經濟領域額表現優異的企業或個人,并加大科研資金投入,提高人們對低碳經濟管理創新的積極性。對已有的創新成果,要好好利用,以作用于低碳經濟發展。還要與國際上先進的低碳技術交流,學習先進的低碳管理理念,開拓低碳技術市場,為我國低碳經濟建設做貢獻。

3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