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聲樂授課計劃范文

時間:2023-10-26 17:55: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學聲樂授課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學聲樂授課計劃

篇1

一、缺乏科學的、系統的聲樂理論教材

在我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面對聲樂教學的集體課教學改革,學院未經過重新制定明確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制定與修改相適應的聲樂教學大綱、教學計劃,也未重新整理和改編相應的聲樂教材,只是在上課形式上進行了調整,教材也是各取所需。

二、聲樂考試形式、評價方式沒有得到相應的改變

教學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由于音樂教育的普及化,招生數擴大,原有的“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已經嚴重影響了正常的音樂教育,因此聲樂教學在原來單一的“一對一”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增加了集體課的教學模式,雖然改變了授課方式,但學生聲樂考試形式、評價方式沒有得到相應的改變,應試教育導致了教師授課方式的局限性,沒有看到集體課中學生接受知識的多方位性,課堂效果不理想,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質量明顯下降。從期中、期末檢查中可以看出,集體課學生的獨唱能力明顯不足,集體課學生歌唱的曲目重復率較大。原因很簡單,集體課聲樂演唱技巧的個別指導時間不夠,大課形式小課上,曲目量相對減少,這種情況是教師無法改變的,因此大大影響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三、缺乏固定的聲樂集體課師資隊伍

學院擔任聲樂集體課的教師不固定,每一學期根據課時臨時調整,課時量少的教師擔任集體課。許多教師對于集體課只是抱著應付的態度,在課堂上很少講解理論,有的甚至大課形式小課上,逐個輔導,聲樂集體課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課堂教學經驗,具有較高的聲樂歌唱示范能力。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發聲理論、訓練聲音,還要傳授聲樂教學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聲樂教學理論實踐。因此必須建立固定的聲樂集體課教師隊伍,成立教研室。固定的聲樂集體課教師隊伍,可以不斷地進行教學交流和研討,不斷地改進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材,使聲樂集體課教學逐漸步入正軌。

為了更好地進行聲樂教學改革,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針對以上問題,集體課聲樂教師經過教研室討論,提出問題:聲樂集體課應該以什么理論為指導?以什么理論為依據?如何進行聲樂集體課教學的課程安排以及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考試形式、教學評價等一系列的工作?這是聲樂教學亟待解決和研究的問題。充分吸取教師的合理意見,最后確定對聲樂教學課程模式改革進行試點,在學校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積極創造教學條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確保改革模式的完善和順利進行。結合聲樂集體課的特點,在聲樂教學中合理運用教學規律,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手段,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定相應的教材。

將個別教學形式變成集體教學形式,在教材上進行了相應的選擇,采用自編教材,其內容重點分為三大部分:聲樂基本理論指導、聲樂基礎訓練法、聲樂教學法。在一、二年級的聲樂集體課教學中,采取以聲樂基礎理論為重點,結合聲樂演唱實踐與聲樂教育教學實踐。聲樂教學過程中遵循科學化、理論化、概念化,扎實地打好聲樂理論基礎,保障聲樂集體課的教學質量,對三、四年級的聲樂個別課起著積極的指導作用。

第二,成立聲樂集體課教研室。

由于集體課教學是新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經驗不足,學院的聲樂集體課由指定的幾位聲樂教師擔任,沒有固定的集體課教師隊伍,集體課的教學、教研活動受到很大的影響。固定的聲樂集體課教師隊伍的成立即聲樂集體課教研室,對一、二年級聲樂輔修學生開設集體聲樂基礎理論與知識課試點,重新確定培養目標和要求,制定教學大綱非常必要。教師集體選編教材,并制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

第三,改變集體課考試、評價方式。

教師授課有學期教學計劃和授課教案,同時建立聲樂集體課教學習題庫、試題庫。隨著聲樂集體課教學特點的形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發生了變化,考試形式、評價方法也應從簡單的聲樂演唱改變為理論筆試和聲樂演唱相結合的形式,學生期中考試以聲樂演唱的形式由任課教師隨堂進行,期末以筆試的形式參加聲樂基礎理論考試,學年成績的分數比例由教研室討論確定。

經過兩年的課程教學模式試點的實行,聲樂集體課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隨著提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聲樂理論研究水平,用科學的聲樂理論指導學生的聲樂實踐,使歌曲歌唱技巧的內容逐步由理論上升到具體實踐,學生的技能得到了充分體現。

參考文獻:

[1]易秀華.從《音樂課程標準》論高師聲樂教學改革[J].黃河之聲,2008(15).

篇2

(一)課程體系、課程設置以及課程內容方面存在問題

1.聲樂教學課程安排不科學,內容形式呈現單一性聲樂學科與我國其他新興學科一樣,缺乏更豐富的實踐活動,聲樂學科的教師在課堂上依舊照本宣科,死板地將書本上的內容灌輸給學生,內容晦澀難懂,枯燥乏味,違背了開設這一學科的初衷。

2.課程設置隨意且單一,缺乏材由于缺乏一本被普遍認可的使用教材,因此,聲樂教學沒有一個規范的教材指導,各個學校也是自選教材或者由教師自編教材,這就使得聲樂教學不能在某種意義上得到統一和同步,而是成為相對較為隨意的一個學科,這不利于各個高校間教學經驗的分享,不利于聲樂教學的發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上,由于授課教師沒有實踐經驗,只能讓學生“照葫蘆畫瓢”,模仿一些在聲樂方面取得一定成績的名人,這樣的教學使得學生們“同類化”和“外在化”,只能學到名人的表象,不能得其精髓。

(二)聲樂教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聲樂課程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內容廣泛、所涉獵的范圍大等,對聲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聲樂教師除了要掌握教學所必需的歌唱技能,還要有豐富的聲樂實踐經驗,不能總是紙上談兵,要具有扎實的聲樂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現階段,我國聲樂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不乏優秀的專業教師,也有一部分人只是敷衍了事,毫無責任心。

(三)不能因材施教

目前的聲樂教學不能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聲樂基礎不同,對聲樂也有著各自獨特的見解,所以,在進行聲樂教學時不能“一刀切”,不能對每個學生都采用同一套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要對學生有全方面的了解,包括其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實踐能力、個性特征等,進而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層次的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避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因跟不上課程節奏而喪失學習興趣。

二、改進高校聲樂教學的對策

(一)完善高校聲樂教學體系

要想更好地實現高校聲樂教學的目的,建立和完善一個完整的聲樂教學體系非常重要。有了明確的教育體系,才能明確聲樂教學的目標,實現培養優秀聲樂人才的計劃,達到促進聲樂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有可能走彎路,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認真對待,及早發現錯誤并及時糾正錯誤,可以借鑒他國聲樂教學的優秀方法和手段,為我所用,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我國傳統聲樂教學一路向前,走出自己的特色。

(二)合理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

任何科目的教學都與教學內容的選擇息息相關,只有科學的、先進的聲樂教學內容才能培養學生的聲樂素養。作為授課教師,首先,應該確保學生掌握基本的聲樂常識,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聲音類型和聲部的定位。其次,還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聲樂理論知識,并結合聲樂歌唱實際,要求學生按時練習,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最后,要培養學生對于好的、美的聲樂作品的鑒賞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聲樂的主動性。

(三)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優化教師隊伍教師

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教師具備較好的職業素質和綜合素質是完成聲樂教學的重要前提。從事聲樂教學的教師需要提升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具備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并能將這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指導實踐活動。二是要能夠對學生進行聲樂技能、技巧的培訓,引導學生投入到聲樂課程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教師要有創新精神,可以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也能進行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進而推動聲樂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所以,要加強自身的學習與深造,堅持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掌握前沿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聲樂教育的整體水平。

三、結語

篇3

學前教育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為開發學前兒童的智力,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唱歌課是幼兒園的主要課程之一,通過教學不僅要教會幼兒演唱歌曲,而且可以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促進智力的發育。幼兒教師實施唱歌課教學,需要在了解幼兒心理特點和嗓音特點的基礎上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其中聲樂演唱是幼兒教師必備的專業技能。但是,高職院校很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歌唱技能的過程卻不輕松愉快,跑調、唱不出聲、聲樂的技能技巧不易掌握等現象,給學前專業的學生帶來許多困難和壓力。

一、當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素質及教學現狀

(一)音樂基礎薄弱

高職高專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進入大學前未經過音樂術科的考試,音樂基礎薄弱,對音樂知識了解甚少,很少經過專業訓練。大部分學生沒有摸過鋼琴,不懂樂理知識,不認識五線譜及簡譜,沒經歷過聲樂演唱的訓練,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聲樂。這都給聲樂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還有一部分學生不了解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對幼兒教師的職業沒有正確的認知,簡單的認為幼兒園的教師只是負責看護幼兒,不了解音樂理論素養及聲樂演唱、器樂演奏等知識技能的重要性,有的甚至不具備有學習音樂的素質,表現在學習唱歌時跑調,節奏掌握不好等。

(二)音樂興趣缺失

雖然中小學音樂教育是義務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作用和學生升學的壓力影響,使得音樂教育常常被忽視和弱化。而在一些初高中學校,往往停開音樂課或只限于某個年級開課,因此,抹殺了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唱歌的欲望。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地區的學生更是因為所在地區中小學缺少音樂師資而接受音樂教育甚少,有的只在小學時接觸音樂,生對音樂只處于膚淺的認識階段。

(三)授課方式單一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聲樂課大部分采用的是大課的形式,這決定了教師不可能一

個個的給每個學生進行細致的指導,在有限的時間里教師既要教唱歌曲還要對學生的技能進行指導,只能是對共性的問題加以解決。很多學生習慣了被動地接受,不能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教師教唱,學生學唱,單一的授課形式使學生對聲樂學習失去興趣,就連授課的教師也覺得學生沒有什么進步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對上課失去了激情。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學習困難原因分析

根據調查研究得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聲樂課程的困難成因既有共性,又有差異,這是對音樂基礎知識的理解、非智力因素、學校教育因素,以及社會、家庭環境的影響等方面進行的分析結果,造成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學習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自身的因素

進入大學后由于學生處于對音樂的零基礎階段,需要惡補最基礎的音樂知識,學前教育學生在學習音樂課程的同時還要學習學前專業的理論知識,在僅有的時間里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識譜唱歌成為學生學習聲樂的難題。

1.理論基礎薄弱影響教學進度

學生沒有音樂基礎導致不認識樂譜,更談不上自學歌曲,給聲樂課程帶來不必要的困難,教師要先教會學生歌曲,才能對歌曲的演唱方法進行技能技巧的訓練,耽誤很多寶貴的時間,而學生也因不知道自己唱的是否準確,不能唱,不敢唱。

2.嗓音條件不好制約教學效果

具備良好的嗓音是學習聲樂的優勢條件,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往往是因為文化課成績不理想而臨時報考此專業,本身并不具有較好的音樂素養和嗓音條件,有的嗓音條件很不好,聲音沙啞,音域很窄,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3.音準能力差限制學生發展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良好的音準和對聲音色彩的感知力是學習聲樂的必備條件。

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中能把歌曲完整準確地唱出來的很少,總結下來有幾種情況:1.覺得歌曲的調有些高唱不上去,于是降低音高唱;2.聽不出自己唱的音高與伴奏的音高不一致;3.五音不全。由于入學前沒經過專業測試,學生五音不全的大有人在,這些給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和學前教育學生帶來不少困難,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集體授課中總有某些學生發出的聲音與實際音高不一致,而又很難解決。

4.膽怯自卑心理影響學生自信

因為性格內向或中學階段缺少參與課外活動的經歷,有很多學生唱歌不跑調,但是在教師個別提問時,不是唱不好就是唱不出來,還有的學生不能夠控制自己的聲音,這都是自卑和膽怯的心理在作怪,加之教師在課堂中不注意教學語言的運用,常用否定學生的話進行教學而缺少對學生的鼓勵,造成學生上課時緊張心理而不能正常演唱,久而久之使學生對學習聲樂失去信心。

(二)教育教學的因素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我國很多的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弊端,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很多的學生對聲樂學習興趣的缺乏。

1.教授方式方法不夠科學

教師按照傳統的授課方式,對歌曲進行教唱,學生學會后再進行整體的技術指導,學生靠模仿教師聲音和自己的領??學習,有的學生只追求大的聲音用白嗓子唱歌,到了高音處唱不出來,要么降調唱,要么唱破音,學生在課堂上很難解決聲樂技術上問題,導致聲樂課成了普通的唱歌課。嗓音條件好的還好,對于自身嗓音條件不好的學生來說,僅僅是把一首歌完整的場下來都有困難,更不用說是用科學的方法來演唱了。還有的學生存在自卑心理,教師在聲樂課中的話語會使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受到影響,有的學生因為教師的一句不適合學聲樂而對聲樂課避而遠之,甚至不去上聲樂課。

2.教材選用缺乏針對性

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材里很多選用的歌曲音域跨度很大,對于基礎差嗓音條件不好的學生來說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選用合適的歌曲是解決學前教育學生聲樂學習困難的途徑。在教材的選擇上盡量選擇一些歌曲難度不大,易于演唱和學生接受的歌曲,還可以選一些優秀的兒童歌曲讓學生進行演唱,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從教能力,簡單的歌曲易于演唱,使學生增強自信心,認為不是所有的歌曲不能唱好,而是有很多更適合學生唱好的歌曲。

三、解決策略

當我們分析了學生聲樂學習的困難原因之后,重點就是如何找到適合的解決策略,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聲樂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一)明確教學目標

我們培養的是幼兒園的師資力量,首先要明確培養什么?擁娜耍?我們培養的是幼兒園的教師,不是歌唱家,也不是中小學的音樂教師。幼兒教師具備什么樣的歌唱教學能力,不是演唱高難度的美聲民族作品,而是能夠聲情并茂的教唱兒童歌曲,在歌唱方法上,有準確的音準、節奏感、富有美感的聲音,在音樂素養上,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帶領幼兒學唱歌,感受美,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對音樂的感知力。

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程可以為學生將來從事幼兒園音樂活動提供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很多學校沒有明確認識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培養目標,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仍然與高校音樂專業聲樂教學相類似,使學前教育的學生對于幼兒歌曲演唱處于模糊不清的狀態,上學期間過多地學習演唱美聲歌曲、藝術歌曲,到了幼兒園,使得很少接觸幼兒歌曲的他們不得不重新學習。

(二)調整授課形式

可以采用單獨授課與小組授課相結合的授課形式。通過單獨授課幫助學生掌握初步的歌唱方法,包括正確的呼吸、清晰的咬字、聲音的運用等。通過小組課教學,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讓他們能夠看到自己以外的聲樂課,激發學習興趣,便于互相學習,發現自身不足,促進演唱水平的提高。

(三)合理選用教材

在對學生進行聲樂技巧訓練的曲目學習基礎上,結合幼兒園的教學曲目,使學生學會用科學合理的聲音進行幼兒唱歌課的教學。這樣不僅學會了演唱,還學會了幼兒歌唱教學的方法。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習聲樂的教材各學校選用不一,即使有教材也不能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來上,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一些適合所授學生的歌曲。學生所聽的歌曲是一些流行歌曲,對經典歌曲和聲樂課常唱歌曲幾乎沒聽過,聲樂課成了學唱歌曲課,教師大部分的時間用于歌曲的教唱和對歌曲音準節奏的糾正。在歌曲的選擇上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首先要選擇音域不大,旋律簡單,易于演唱的歌曲,如《送別》、《花非花》、《紅河谷》等歌曲使學生先掌握歌曲的基本技能技巧,再選擇稍難,有一定音高跨度的曲子,如《大海啊,故鄉》《月之故鄉》《牧羊姑娘》等,再結合幼兒園選擇一些幼兒歌曲《小燕子》《小紅帽》《勞動最光榮》等。

(四)優化教學方法

在高職高專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中,課堂上的主導地位不是學生而是教師,教師范唱,學生進行模仿,學生仍然是被動地去唱,而不是主動的學習。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部分學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聲樂訓練,需要通過在校學習期間學會演唱歌曲的基本技能,很多學生在小學時很愛唱歌,但是到了大學便不再唱了這主要是有的學生認為自己唱歌跑調,而其實不跑調,還有的是害羞,不好意思唱。很多學生在唱歌時遇到稍高的音就會降低八度進行演唱,這是很不好的歌唱習慣,要在課堂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引導他們識別音樂的好的和不好的聲音,使學生掌握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基本發聲方法,運用正確的歌唱方法,準確地演唱幼兒歌曲。而這還有別于音樂專業的學生的美聲唱法,學前教育專業面對的是兒童,如果一味地準求專業的美聲唱法,是不能夠被兒童所接受的,因此,我們所訓練的是用科學的發聲方法使歌曲能夠被幼兒接受,被兒童喜愛,而不是用純美聲在唱催眠曲時把孩子嚇哭,怎么唱歌讓孩子喜歡,讓孩子感受到音樂的美。

通過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被動轉為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并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演唱。優化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程的設置,在聲樂課聲中往往是強調發聲技能技巧卻忽略了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所要從事的教學工作。

(五)開展實踐活動

高職院校的學生教育專業學生的學制一般為三年,通常第三年就要到幼兒園進行頂崗實習,所以真正在校學習的時間只有兩年,即在校兩年的學習時間里,學生必須要完成彈、唱、跳、歌曲創編以及其它文化學科的知識與技能的相關學習,掌握全面的學前教師所必須的職業能力。所以,為了在有限的時間里鞏固學生的專業技能,把學生培養成能夠適應學前教育工作的合格的幼兒教師,增強她們在畢業后的市場競爭能力,要積極的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藝術實踐活動,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提供舞臺實踐機會

通過舞臺藝術實踐活動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專業技能技巧,使學生發現自身不足,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利用節慶的機會組織學生開展歌曲演唱比賽,使學生所學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示,還能夠豐富舞臺經驗,使學生能夠在舞臺實踐中開拓視野,聲樂技能技巧的到提高,有利于學生今后能夠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

2.開展創新實踐活動

鼓勵學生自主編排節目,鼓勵學生之間的合作。藝術實踐過程主要是對以往所學知識的應用與創造的過程,在藝術實踐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打破學科界線,對知識進行重新組合。鼓勵學生把從影視傳媒、網絡、社會上的大型文藝演出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大膽應用到藝術實踐中來,這樣,即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又能對實踐的結果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獲得成功的體驗,會使學生在創編能力上的培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搭建教學實踐平臺

篇4

近年來,從事聲樂教育的教師隊伍逐漸壯大,人才輩出,國家對聲樂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聲樂學科也從無足輕重的副科變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聲樂的發展和表現形式日趨多元化,但同時,傳統聲樂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一)對聲樂教學理論研究不足

眾所周知,理論知識指導社會實踐,同樣,聲樂教學的實踐活動也離不開聲樂教育理論的指導。但我國現階段關于聲樂教育的專業書籍還比較少,沒有系統的、科學的、深入的研究課題,沒有形成新的、完整的理論體系,這就不利于更好地指導聲樂教學的實踐活動。因此,只有先形成先進的、科學的聲樂學習理論,才能更好地實現聲樂教育的目標,再運用具體的實踐活動檢驗和豐富理論知識,使理論繼續為實踐活動服務。這是檢驗真理,也是指導實踐的理想狀態,久而久之,理論會更完善,實踐也能得到更好的指導。

(二)課程體系、課程設置以及課程內容方面存在問題

1.聲樂教學課程安排不科學,內容形式呈現單一性聲樂學科與我國其他新興學科一樣,缺乏更豐富的實踐活動,聲樂學科的教師在課堂上依舊照本宣科,死板地將書本上的內容灌輸給學生,內容晦澀難懂,枯燥乏味,違背了開設這一學科的初衷。

2.課程設置隨意且單一,缺乏材由于缺乏一本被普遍認可的使用教材,因此,聲樂教學沒有一個規范的教材指導,各個學校也是自選教材或者由教師自編教材,這就使得聲樂教學不能在某種意義上得到統一和同步,而是成為相對較為隨意的一個學科,這不利于各個高校間教學經驗的分享,不利于聲樂教學的發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上,由于授課教師沒有實踐經驗,只能讓學生“照葫蘆畫瓢”,模仿一些在聲樂方面取得一定成績的名人,這樣的教學使得學生們“同類化”和“外在化”,只能學到名人的表象,不能得其精髓。

(三)聲樂教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聲樂課程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內容廣泛、所涉獵的范圍大等,對聲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聲樂教師除了要掌握教學所必需的歌唱技能,還要有豐富的聲樂實踐經驗,不能總是紙上談兵,要具有扎實的聲樂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現階段,我國聲樂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不乏優秀的專業教師,也有一部分人只是敷衍了事,毫無責任心。

(四)不能因材施教

目前的聲樂教學不能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聲樂基礎不同,對聲樂也有著各自獨特的見解,所以,在進行聲樂教學時不能“一刀切”,不能對每個學生都采用同一套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要對學生有全方面的了解,包括其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實踐能力、個性特征等,進而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層次的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避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因跟不上課程節奏而喪失學習興趣。

二、改進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的對策

(一)完善我國高校聲樂教學體系

要想更好地實現高校聲樂教學的目的,建立和完善一個完整的聲樂教學體系非常重要。有了明確的教育體系,才能明確聲樂教學的目標,實現培養優秀聲樂人才的計劃,達到促進聲樂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有可能走彎路,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認真對待,及早發現錯誤并及時糾正錯誤,可以借鑒他國聲樂教學的優秀方法和手段,為我所用,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我國傳統聲樂教學一路向前,走出自己的特色。

(二)合理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

任何科目的教學都與教學內容的選擇息息相關,只有科學的、先進的聲樂教學內容才能培養學生的聲樂素養。作為授課教師,首先,應該確保學生掌握基本的聲樂常識,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聲音類型和聲部的定位。其次,還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聲樂理論知識,并結合聲樂歌唱實際,要求學生按時練習,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最后,要培養學生對于好的、美的聲樂作品的鑒賞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聲樂的主動性。

(三)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優化教師隊伍

教師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教師具備較好的職業素質和綜合素質是完成聲樂教學的重要前提。從事聲樂教學的教師需要提升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具備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并能將這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指導實踐活動。二是要能夠對學生進行聲樂技能、技巧的培訓,引導學生投入到聲樂課程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教師要有創新精神,可以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也能進行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進而推動聲樂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所以,要加強自身的學習與深造,堅持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掌握前沿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聲樂教育的整體水平。

三、結語

篇5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1 — 0162 — 02

“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理論早在 20 世紀 60 年代在國外開始實施,意為“能夠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之后一直是教育學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提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觀點:“教是為了不教”。但是,目前在部分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重聲樂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而忽視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養形成。筆者在多年的聲樂教學中,嘗試探索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一、了解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

興趣是學生學習聲樂知識,也是提升聲樂技能和技巧的推動力量。因此,要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聲樂學習興趣。

(一)了解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學習的基礎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生源的音樂基礎良莠不齊,有的學生為了應對高考藝術特長的需要,高考前臨時突擊學習了幾個月音樂知識與技能;有的學生較為系統地學習了半年至一年多時間的音樂知識與技能;但是更多是學生是音樂零基礎。學生的素質現狀導致了一些必須要引起聲樂教師高度重視的問題:學生缺乏強烈的聲樂學習動機,對聲樂學習的重要性不夠明晰,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因此,高校學前教育聲樂教師要提高聲樂教學質量,就必須要思考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使他們愿意去掌握和提高聲樂演唱技能與技巧?人腦研究的最新成果證明:人類大腦中的神經腱只有在人們主動用腦時才會得到鍛煉,也就是說人們只有在自覺自愿的情況下才能接受所學的內容,任何被動式的說教和灌輸式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教師必須要在新生入學開始,就要注重培養他們的聲樂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自覺、主動的學習聲樂。譬如:可以采用入學的新生歡迎會,請高年級的學長為他們舉辦聲樂獨唱音樂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請幼兒園骨干教師來校與新生交流,使新生明確聲樂學習在幼兒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采用學前教育專業每月一臺的技能匯報演出活動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聲樂的內驅力等。

(二)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明確學習聲樂的重要性

了解聲樂學習的重要性可以激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聲樂的動力。應該讓學生深刻的意識到歌唱技能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各項技能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掌握扎實的歌唱技能,不僅可以提高聲樂演唱水平,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邊彈邊唱技能。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講故事和即興演講技能,幫助他們運用各種不同的聲音位置、音色、音量、節奏、語速、語調、氣息等來完美的表現作品。另外,我校還把歌唱技能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技能考核的基本內容,考核不合格的學生不予頒發畢業證書。同時,通過每個學期的教育見習,也是學生認識到聲樂技能在幼兒園課程和幼兒身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知道掌握好聲樂技能、技巧不僅僅是一種興趣,更是一種責任和任務。當學生認識了聲樂學習的重要性時,他們聲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然也會有顯著提高。

(三)營造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學習的良好氛圍

教學實踐證明,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是提高學生興趣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創造一種友好的、寬松和諧的氣氛,師生互相尊重,以積極合作的態度,真實坦率的傾聽和反饋,可以讓學生放松身心,提高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和學習效率。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我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朋友。正如《學記》所指出的“親其師,而信其道。”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演唱能力和表現力,而且還應具備高超的溝通能力,善于運用情感信息,把自己的情感滲透于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神態、語言、動作,在課堂教學中應始終傳遞著一種正能量。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任何時候在課堂上都不要把消極的情緒感染給學生,以免影響正常的聲樂教學情緒狀態。同時,教師要對學生傾注自己滿腔的熱情和真摯的愛,煥發學生聲樂學習的激情。教師要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因此,營造良好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學習氛圍,是提高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因素。

(四)通過教師專業的演唱魅力吸引學生對聲樂學習的興趣

在聲樂教學中的教師范唱是最吸引學生的教學環節,教師要在范唱的過程中淋漓盡致地演繹作品,讓聽者動容、聞者動情,完美的傳達出作品的信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此時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環節在學生面前進行專業的演唱,通過教師優秀的范唱和富有個人魅力的展示來激起學生的演唱熱情。同時,還可以舉辦教師個人獨唱音樂會來激發學生聲樂學習的熱情。

二、掌握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是在長期的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的。如何更好的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呢?

(一)讓學生學會合理安排聲樂練習的時間和地點

由于聲樂學習活動自身的復雜性 ,決定了良好的聲樂學習習慣必須在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中形成。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不能夠科學規劃聲樂學習時間,導致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聲樂習慣。因此,有計劃、有目的地合理安排時間對于聲樂學習至關重要。

1.聲樂練習的時間最好放在每天的一早一晚。清晨的空氣比較新鮮,人的發聲器官經過一整夜的休息要重新恢復發聲技能,要多練一些氣息練習、單母音和一些復合母音的練習;晚上則以練習聲樂作品為主。

2.選擇適合聲樂練習的場所。目前,有許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喜歡在宿舍練習,還有的學生喜歡走路時歌唱,這種訓練方法是存在誤區的。其實正確的練習地點應該在琴房,因為在琴房不會影響別人的休息和生活,同時琴房的鋼琴伴奏也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音準。

(二)自我監控與教師監控相結合

每一種習慣在形成的過程中都是一個長期的堅持過程。習慣的養成需要學生具有克服困難、挫折的堅韌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學生可以通過日記、學習記錄或者考后總結的方式評價自己在聲樂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并確定以后的努力方向。但是,學生聲樂技能的提高也需要教師在某種程度上進行“監控”,這里所謂的“監控學習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要有規律地檢查學生們在運用何種策略進行的聲樂學習,以及他們學習聲樂的進展情況如何。如果學生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進步,此時教師要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幫助他們走出訓練的誤區,幫助重建學習的信心。

三、掌握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

教師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想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能力。

(一)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組織形式

由于自主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我采用了增設“聲樂課代表”職務,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自主學習給他們帶來快樂。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都是采用小組課、集體課、或者小組課和集體課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授課。鑒于我校學生在課前和課余時間學習聲樂都是以自由和分散形式進行,我在聲樂課程教學中設置“聲樂課代表”的這一職務就顯得尤為重要,“聲樂課代表”由小組中的每一位成員輪流擔任,主要負責利用每天課余時間,召集同學到指定地點,集體發聲、集體練習、集體學習新歌曲。“聲樂課代表”還要把聲樂作品按照原調彈奏出來,而授課中教師在課堂最后五分鐘時間把與作業相關的各項具體要求交代給“聲樂課代表”,課余時間就交由“聲樂課代表”來負責監督全體同學來完成課后作業。實踐證明,這個辦法既提高了課堂教學內容含量,也充分調動了學生聲樂學習的積極性。由于是集體統一聯系活動也可以保證每一位同學都不掉隊。另外,在實施過程中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以前大部分學生除了C調、F調、G調以外,對其他調識別都比較困難,經過輪流擔任“聲樂課代表”以后,這部分學生對鋼琴鍵盤的辨識度普遍提高了。

(二)教師要轉變課堂教學角色

在聲樂教學授課過程中,為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扮演的六大角色:學習引導者(guide)、目標確定者(goal setter)、資源提供者(resource provider)、學習促進者(promoter)、困難幫助者(facilitator)、成效評估者 (evaluator)。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聲樂自主學習的計劃,因為自主學習活動的設計與內容直接影響著學生能否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還需要向學生介紹相關的學習技巧和策略并對其進行一定的訓練;教師還要為學生介紹自主學習聲樂的教材、課外參考書和網上學習資源,譬如為學生提供優秀的音頻資料和視頻資料,推薦優秀的歌劇劇目、優秀的藝術歌曲,專業的演唱會網址鏈接等;還要針對具體教學內容推薦相關的優秀聲樂理論書籍,再此基礎上還應該為學生提供一些優秀的兒童歌曲演唱。

(三)運用多元的評價方法

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后的評價應該是客觀、公正而富有藝術性。課堂還課的過程中可以經常使用“好”、“很好”、“非常好”、“做的不錯”這樣的評語,然后再根據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這樣對于學生的演唱信心、歌唱欲望都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評價內容上,可以評價平時的課下練習情況、課上的還課質量,以及期中、期末的考試情況;也要評價學生參加校內外歌唱比賽情況,并把學生在歌唱比賽中的獲獎情況作為成績評定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項持久性的工作。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尋找更科學的培養策略,以此來提高準幼兒教師的音樂素養,從而進一步提高幼兒園音樂教育質量。

〔參 考 文 獻〕

〔1〕胡俊賢.如何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09).

篇6

關 鍵 詞 :舞臺藝術實踐 聲樂課堂教學

一、高師聲樂課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的相互關系

(一)聲樂課堂教學是舞臺表演實踐的指導

舞臺上表演的好壞直接反映這個學生學習的情況和能力。大家都知道什么是舞臺表演:舞臺表演就是表演者在舞臺上的一招一式,是和生活中真實感情的體驗和平時學習積累分不開的。它是生活體驗之后經過藝術加工、創作的感情再現。在舞臺上演唱時,既不能一動不動地唱,也不能毫無目的地胡亂表現。要做到“神形兼備”,通過恰到好處的表演來使歌聲和形象完美地結合,營造出歌曲表現應有的氛圍。要有良好的臺風,從一走上舞臺就要融入到音樂里,落落大方、舉止得體,在有修養的藝術均衡中去表現音樂,注意在平時訓練的一點一滴中培養歌唱的表演能力。聲樂的課堂教學是規范學生的專業系統技術問題,是提高學生表演演唱的水平,沒有正規科學系統的聲樂課堂教學,就沒有成功的舞臺表演實踐。

(二)舞臺表演實踐是聲樂課堂教學的體現

沒有藝術實踐的聲樂教學是不完整的教學。高等師范院校的聲樂課程有其特殊的內涵,它既要科學系統的課程教學,又強調合理的藝術實踐,理論與實踐要相結合。藝術實踐是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與手段,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藝術實踐的實際效果。兩者相輔相成。聲樂的藝術表現是依靠豐厚的理論知識與聲樂基礎技巧的,而藝術實踐恰恰是聲樂課堂上理論與技巧的表現形式。同時通過藝術實踐可以補充聲樂理論與技巧,兩者相輔相成,既豐富了理論知識又熟練了學生的聲樂技能技巧,使學生綜合素質逐步走向完善,增強語言能力。學生在學校所學到的聲樂技能以及相對應的理論知識,通過藝術實踐來達到感性與理論的統一,然后又從新的高度上進行理論修整與再學習,以加深感性實踐,循環反復,交叉融合使聲樂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加大了實踐環節,總結豐富的實踐經驗,為以后教學提供一筆寶貴的財富。

二、高師聲樂課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現狀透視

歌唱是一門表演的藝術,它既體現著演唱者運用音樂手段與技術能力來表現作品的美感,同時也體現著演唱者的個性化創造意識,以展示其獨特的心理悟性與精神境界。聲樂課教學包括聲樂基礎理論、聲樂技能訓練和聲樂舞臺實踐三大部分,其內容涉及聲學、生理解剖學、音響學、美學、語言學、心理學、表演學等學科領域,是一門既有理論又注重實踐的專業課程。雖然學生專業水平的高低在絕大程度上取決于聲樂課的學習優劣,但是舞臺表演實踐的學習也是必要的。

(一)聲樂課堂教學現狀

聲樂教學,是對學生基礎能力的訓練與藝術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相對整體而又具階段性的教學體系和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學生的完形教育,應當是兩者都不可偏廢的教育結構。學生的基礎能力是指通過正常的聽覺和發聲的訓練,運用呼吸、共鳴、發音、咬字等技術手段,加上表演方面的面部表情、身體語言等綜合因素表現作品。學生藝術創造能力是指其在具有一定程度的歌唱能力基礎上,能夠按照自己的審美理念和藝術趣味,對作品進行二度創造的能力。聲樂課堂教學現狀是,教師對學生基礎能力和藝術能力的培養并非是全面的,過多是片面、隨意的。在教學中沒有強調教學體系與過程的完整性、綜合性以及階段性布局。完整性體現在對聲樂教學過程的整體性把握,堅持把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與他們藝術創造能力進行連貫思維。沒有注意各環節間的有機聯系,即對學生進行階段性、分期性和單一性教學,使教學目標沒有明確計劃。聲樂本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教學時間長、內容多、概念抽象,不易于理解更難于掌握的學科,隨著高校的擴招,聲樂學生數量劇增,聲樂專業課也由以前的單純的一對一模式,演變為現在的專業分流,并非都是一對一,客觀上人數的增多,確實給老師的專業教學帶來一定影響。還有長期存在的問題,專業教學重技輕理是普遍的毛病,而且聲樂課老師多只針對某一學生聲音狀態上存在的不足及相關的片面問題來對癥下藥,從而忽視對學生舞臺實踐能力的培養,缺乏舞臺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

(二)舞臺表演實踐的現狀

1.舞臺表演實踐能力缺乏,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一是學生平時在臺下唱得非常好,人很放松,表情也很豐富,表演起來也很完美。可是上臺后就會出現問題,頭腦中一片空白,聲音大打折扣,這是什么原因呢?問題就在于學生上臺少、實踐少。二是心理素質稍好一點的,在臺上又缺乏表演能力,站在臺上一動不動硬邦邦的,沒有一點表現力,不能完整地表達出這首作品的意義。問題就在于學生實踐太少,經驗不足。因此,在高師聲樂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把藝術實踐作為聲樂教學的重要環節和必要內容,以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多方面技能為中心,培養合格的全面發展的音樂師資,促進我國音樂教育和音樂普及工作的深入和發展。

2.舞臺表演聲樂節目形式單一,如一般在晚會當中除合唱、獨唱外沒有其他的表演形式,導致了有些同學能力的單一。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能力呢?平時要多實踐,表演形式要多元化,不僅局限于獨唱合唱,還要重唱、對唱、小組唱、表演唱等,越多越好,這樣就能使每一個學生的能力都能得到鍛煉、提高。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表演,還應把如何上臺演唱當作授課的一部分。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爭取機會上臺演出,培養他們當眾演唱的欲望。

(三)聲樂課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失衡的原因及影響

1.聲樂教師將聲樂教學內容和形式局限化,使有些學生把聲樂看成十分難學的一門課程,而有的學生開始學的時候以為很容易,但學了一至兩年后,由于進步不顯著或者帶著失敗的情緒而變得消極,以為發聲的機能現象是一種深奧莫測的東西,被一種神秘感所困惑,頭腦里一片空白。還有的學生不敢暴露自己的想法,只是聽教師講,還有的學生只愛聽別人的夸獎,而不能聽取反面意見,連老師的意見都不愿意聽,有的還懷疑老師的水平,這樣的學生對自己沒什么好處只有害了自己。有的學生缺乏分析地到處去聽,也會造成思想混亂,一時沒了頭緒。有的學生急于求成,好高騖遠,基本功未學好,就要唱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曲目,結果令自己大大失望,喪失了學習的信心。

2.受學校舞臺表演條件的局限,高校音樂教育分師范和非師范兩類,一(轉第72頁)(接第74頁)般來說師范類的學生學習條件比不上非師范類的學生,不管從學校的硬件還是軟件都比不上專業音樂學院的。但是又在現行的高師教學改革中要求,高師聲樂教學要符合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的要求,專業目標培養計劃局限性較強。

轉貼于

3.學校師生對平衡二者關系的忽略。一個好的團隊需要一個好的領導者。如果說一個領導都不重視舞臺表演實踐的話,學生就更不會引起重視,那么就會造成課堂教學與舞臺實踐的脫節。

三、平衡高師聲樂課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的具體措施及意義

(一)平衡高師聲樂課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的具體措施

1.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充實聲樂教學內容

現在很多師范院校聲樂課程已經打破舊的模式(個別授課式),利用小組課將聲樂課程多元化。筆者認為,高師音樂專業聲樂課程的設置應該齊頭并進,以多元化的形式將小組課、個別課及聲樂基本的理論課程、表演課程融會貫通,以此進行聲樂教學。個別課旨在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通過聲樂個別課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各種發聲技巧及藝術表現,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本功。聲樂小組課使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去進行聲樂教學及舞臺實踐。

2.創造藝術實踐環境、營造學習氛圍

學校領導要重視藝術實踐,要為學生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為他們創造好的學習環境,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經常舉行藝術實踐活動,加強藝術交流。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大量的藝術實踐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演唱實踐是提高教學質量、縮短課堂與舞臺、理論與實踐、學習與工作之間的距離和促進聲樂人才成長的重要環節。上臺演唱是學生學習成績的體現,同時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聲樂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練唱,還應把如何上臺演唱當做授課的一部分。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爭取機會上臺演出,培養他們當眾演唱的欲望。在演出實踐之后,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對演出進行總結,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并以此作為下次登臺演唱的借鑒,在實踐中提高演唱水平。藝術實踐的意義在于演唱知識的實際應用,為學生日后適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平衡高師聲樂課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的意義

通過藝術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認識社會、開闊視野的機會,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和藝術觀。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工作能力和組織能力,培養了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良好意識,真正使學生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對推動高師聲樂教學改革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平衡高師聲樂課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能使教師認識到聲樂教學不僅僅是課堂教學,還必須緊密結合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其他因素。如開拓學生思想,積極促進在課堂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擴大學生視野,創造積極、上進、融洽的學習環境等因素使教師更加重視對學生藝術實踐能力的提高和心理素質的培養等問題,從而有利于高等師范聲樂教學的發展,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

[1]石惟正.聲樂教學法,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7月版.

[2]趙震民.聲樂理論與教學,上海音樂出版社.

篇7

關 鍵 詞:高師院校 教學改革 聲樂教材

教材是體現一定教學內容與思想的載體,是師生教學活動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據;是教學理論發揮功效與實踐媒介;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面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關鍵因素。教材建設是一項宏偉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涉及教育外部,又要涉及教育內部;既涉及各個學科問題,又涉及教學心理領域;既有科學求真問題,又有技術革新與美學意義;既有理論探索問題,又有實踐問題;既有教與學的問題,又有管理的問題;既包括教材的自身建設問題,又包括教材的教學工作;既有教材的研制問題,又有教材的出版發行問題。那么,如何加強高師的教材建設,編寫出適合學生身心發展,滿足教學和社會需要,突出高等師范教育特點的教材,這是高師院校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高師院校聲樂教材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高等師范教育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學校的規模更大了,數量少了,專業設置多了,辦學條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數更多了。然而,作為高師院校基本建設之一的教材建設,卻滯后于高等師范教育發展的步伐,以至于許多高師院校的學生缺乏適用的教材,這勢必影響高師院校的教育質量,也不利于高師教育的進一步發展。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設發展緩慢,教材的編寫組織管理不力,以致高師教材不能自成體系;二是有些教材內容陳舊,缺乏科學性、先進性與針對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這些教材往往與學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與實際不相符;四是有少數教師不愿選用高師教材。許多高校教材的選擇權在教師,教師使用老教材駕輕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師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選用的聲樂教材是由教師根據個人的演唱特點及欣賞習慣自選出來的,以一對一的單兵訓練方式教學;有的教材將聲樂理論、聲樂教育理論與歌曲集混合編排,有的教師對聲樂教學中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有自己的取舍與偏愛,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內容選用的隨意性。由于兩種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統性,造成有些學生只學技巧,不愛學文化的現象,這與高師音樂人才的培養規格、培養目標、知識能力的結構很不一致。這樣,必然導致教材無法貼近高等師范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規格的實際。

二、聲樂教學改革與教材建設探索

(一)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探索出一條符合高師音樂專業特點的教學方法

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聲樂教研室的老師經過長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符合高師音樂教學特點的聲樂教學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師音樂專業特點的教學方法。如針對學生的程度和嗓音特點的不同,課時分配和授課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用分級教學的手段來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從而達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通過聲樂四級考試的要求)的量化標準的教學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學生完成學分。教學當中采取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把聲樂技能訓練、演唱、作品講解、分析研究、理論知識、教學方法融為一體,達到了課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其突出表現在教材不夠規范、進度不夠明確、考核不夠嚴格等方面。這些問題存在,涉及傳統教學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縛了聲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對教學有著不容忽視的消極影響。隨著教學規范化要求日益廣泛地得到重視,教學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統、規范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這要求每位教師在執行教學的過程中,既要把教學大綱、教材、教學進度表、教案、授課內容保持一致,又要求老師們在教學思想上、教學方法上、教材選用上、考試形式上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從而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

聲樂教學要遵循其教學規律、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年齡等因素,突破“聲樂教學有法而無定法”的模式。聲樂教師要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聲樂教學大綱、聲樂教學計劃,教師要選擇接近學生性格的曲目,能使其很快地進入“角色”,從發聲練習中有意地從情緒上引導學生,從歌唱站姿、呼吸、打開喉嚨、共鳴、咬字、吐字、聲情并茂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意識、創造能力和舞臺表現能力,創造性地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與歌唱技巧,增強對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與情感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表達真實自然的歌唱情感。這樣,通過挖掘培養學生的歌唱情感,為學生提供富有創意的課堂設計和生動豐富的教學內容,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推出如“啟發式”“生成式”“互動式”等多種教學模式,遵循教學相長的原則,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使每位學生都能有所獲、有所得。

(二)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條符合高師音樂專業特點的考核方式

聲樂分級教學不以年級劃分教學進度,聲樂考核不以年級區分專業水平,而以學習程度劃分等級,體現循序漸進教學要求的規定曲目的程度分級教學、分級考核。該教學模式按學生的程度和聲音條件,劃分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低)音,民族女高音及民族男高音六大聲部八個級別,每個級別、各個聲部均按4首中國作品、4首外國作品的標準來制定曲目,力求教學作品在聲樂教學中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這是制定分級教學規定曲目的基本原則。作品的遴選,著重注意選擇高師音樂專業聲樂教學經常采用的優秀中外傳統民歌、藝術歌曲及歌劇選曲。這些作品經歷長期教學實踐的驗證,表現了鮮明的專業特征和突出的教學價值,較充分地顯示出藝術性與技術性的統一,是進行聲樂技巧訓練,提高歌唱能力的典型教材。考核方式可針對聲樂理論、聲樂訓練和演唱等內容進行評價。要評價對聲樂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可采用觀察、談話、討論、問卷法、小論文習作展示等方法,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形成性評價為輔。對聲樂訓練和演唱的評價,可采取觀察法、論文式測試、調查問卷法、等級量表法、會談討論法、聲樂藝術成長檔案袋的運用等。在考試中采取集體評分與主課老師評分相結合,獨唱與重唱、小合唱相結合,他人伴奏和自彈自唱相結合,課外藝術表演和實習相結合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學中結合典范作品的學習,融系統的聲樂理論于嚴格的聲樂技能訓練之中,最終通過作品演唱,表現出學生對歌唱技能的嫻熟運用程度。明確劃分聲樂作品的程度,實行科學合理的聲樂分級教學。當然,按不同程度分級教學的辦法,主要為了方便高師音樂專業聲樂教學系統規范地選擇教材,科學合理地把握進度。同時,通過學習情況和教學質量的分級考核檢測,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師的教學責任感,引導聲樂教學的激勵和制約機制,促進聲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因而能夠作為聲樂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三)反復實踐和組織,精心編寫高師聲樂教材

高師聲樂課是音樂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通過聲樂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聲樂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技巧、具備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夠較準確地理解和演唱不同類型的聲樂作品,勝任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任務和聲樂輔導工作。聲樂教學是一門授課藝術很強的專業教學,既要求把學生訓練成聲音優美、可以靈活調節、自如控制的“樂器”,又要培養他們成為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敏銳的音樂感受能力、準確的藝術處理表現的“演奏者”。聲樂教學集理論性和實踐性為一體,熔理性講解、技能訓練、情感表現和藝術創造于一爐,因而形成了獨特的因材施教的授課方式。正是基于承認客觀上個體嗓音條件、心智狀況、音樂感受和接受能力上的差異,承認學生入學時專業程度的差異,承認同一年級存在著授課要求和教學進度的差異,所以因材施教成為聲樂教學的突出特征。分級教學改革了傳統的聲樂曲目匯編的形式,制定了按程度明確分級的規定曲目,并以此作為聲樂教學的選材依據。規定曲目的制定是對二十多年來學院音樂教育專業(廣東省示范專業)教學的不斷認識、不斷提高的結果,體現了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的全新思維,有利于聲樂教材的系統化和規范化建設,從而為形成規范化的聲樂教材奠定了基礎,這對于聲樂教學的學科建設無疑具有長遠的影響。

轉貼于  在音樂藝術領域,聲樂作品以其“短、平、快”的優勢,緊扣時代的脈搏,迅速直接地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現實、精神風貌、大眾心態和民俗倫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聲樂創作的發展,聲樂分級教學規定曲目也將不斷更新,日臻完善。

三、加強聲樂教學改革,促進聲樂教材建設

一直以來,在高師院校中,培養人才是根本任務,教學工作是中心,教學改革是各項改革的核心,提高質量是教學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題。狠抓學生的專業基本功,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已成為高師院校的辦學理念。聲樂教學改革與教材建設兩者應緊密結合起來,教學才能落實在教材上,教材才能有針對性。

(一)改革傳統的聲樂教學方法

聲樂是一門復雜的藝術。在教學中應建立“教學——研究——演唱——進修”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避免教材功能與培養目標的脫節,打破教學觀念與教材選擇的局限性,協調好學生水平與教材內容,平衡教學時限與教材的使用,改變考核與教材使用的單一性。

(二)按照師范性的要求去培養

要培養高素質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加強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方面的教學,學會科學地“教”,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基礎訓練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聲樂理念,形成正確的、良好的歌唱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力,始終把情感的表達放在首位。高師聲樂教學首先要增強師范性,按“師范”的培養目標去培養。把握知識結構的合理性,循序漸進,注重教學技能、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貼近學校音樂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必須體現教學內容與師范音樂教育人才培養規格、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原則,提高中國傳統聲樂作品學習的質量,使之系統化。

(三)教材要選擇合適的曲目

選擇曲目要適合學生聲種的聲樂作品,也適合學生學習的程度,要符合大綱的要求,針對學生的條件和問題,不選擇高難度的聲樂作品;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基于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曲目,從著重于聲樂技術的基礎訓練到考慮一些音域比較寬、曲式結構較復雜的歌曲來演唱;要在聲樂技巧難度上有所區分,如對氣息的控制、聲音位置的把握、聲音音色控制、作品力度、歌曲的音域等。因此,要選擇得當合理的聲樂曲目,首先切合高師學生的實際情況,還要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

(四)增強教材的傳統文化意識

出版的聲樂教材內容應做到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特色各具。但特色、優秀的音樂教材也應體現音樂藝術的審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聲音訓練功能,應包括必唱曲目、瀏覽曲目、欣賞曲目,同時注意中西教材的合理搭配,在傳統文化中革故鼎新,把聲樂教育看成是文化知識和藝術修養課程,并將民族文化與民族唱法的特點體現并運用在教學上。

總之,教材建設的規律是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在教材編寫過程中的具體體現。聲樂教學教材內容應按著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去選編,有一定的涵蓋面,同時貫徹“少而精”的原則,認真精選內容。聲樂教材要體現高師教育特色,不偏重理論知識,不使用質量不高的成人高教教材或一些教師自行編寫的低劣教材。教材內容要新,要與實訓內容相結合,教材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相銜接。編寫教材時應重視啟發性原則,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科學性研究方法的培養,教會學生科學的思維研究方法,提高他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把教材內容體系建筑在培養學生能力為主的主旨上來。

聲樂教學改革最終應落實到教師的素質提高,聲樂教材建設最終應落實到學生技能的發展。教師要轉變觀念,要轉到高職教育的理念上來,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好、選好、用好高職教材,堅持以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實施教學,為培養新世紀創新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劉蘭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論與實踐[M].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

[2]劉大巍.高師聲樂教材編撰的設計思路[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129-133.

[3]呂環.高等師范聲樂教學改革之探討[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6(1):132.

篇8

關鍵詞:因材施教;聲樂教學;教學原則;教學策略

因材施教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教育觀念,這一觀念是教育家孔子提出的,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本身的認知水平、綜合素質以及學習能力的不同,使用符合學生特征的教學方法,對每一個學生都進行有針對的教學,使學生的長處都可以發揮出來,彌補學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就高校聲樂教學來講,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既能夠掌握聲樂知識,又能夠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的人才,而要想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就必須將因材施教這一教學方法作為基本的教學理念,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針對性的提高和進步,培養出更多聲樂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人才。

一、因材施教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必要性

相比于其他專業來說,聲樂專業是一門具有特殊性的專業學科,聲樂教學不僅能夠讓師生之間增進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同時還能夠更好的傳播藝術文化,聲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遞聲樂相關專業知識,同時還會受到心理學、審美學等的影響,這直接決定了聲樂不僅具有藝術性,同時還具有理論性、技術性,聲樂教師要想更好的提升聲樂教學的質量,就必須考慮到學生在興趣、基礎以及自身性格上的差異,因材施教,找到符合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聲樂教師必須要注重對于教學細節的處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提升對于聲樂的學習興趣。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高校一般都會采用小班制的教學模式展開聲樂教學,這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得到針對性的教學,而由于近些年來專業擴招、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的影響,聲樂教師還無法實現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的建立,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高校正努力朝著這一教學方向發展。

二、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一)尊重不同學生的差異性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聲樂教師必須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給予充分的尊重,注重使用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教學手段,就藝術學科來講,有個性的學生更具潛力和培養價值。因此,在教學中發掘學生的特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具備獨特性,充分展現出個人的風采。

(二)應面向所有學生

有一部分聲樂教師將因材施教四個字中的“材”字片面的認為是具有初中能力與才華的人,認為只有某個方面特別出眾的學生才具有可塑性,認為只有這一類學生才能夠學好知識,而對于那些不夠出眾的學生則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這種教育思想不僅不符合教育大眾化的要求,同時也不能夠讓不同類型學生得到充分的尊重,難以調動全體學生對于聲樂學習的興趣,無法建立起學生學習聲樂的自信心,課堂教學質量自然無法得到提升。所以說,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方式應該是面向所有學生的,聲樂教師不應該片面解釋因材施教的內涵,只重視才華較為出眾的學生培養,而忽視普通學生。因材施教中的“材”指的是不同學生的特點個性以及音樂感覺,只要學生能夠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方案,設置培養計劃,讓學生的潛力充分被挖掘出來。

(三)改革考核方式

就目前情況來看,高校聲樂專業主要的考核方式是由學生進行獨唱,聲樂教師進行評價,以此來決定學生的成績。這種考核方式往往會讓學生將教師考核的曲目變為自身學習的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只針對考核曲目進行反復練習,直接導致“萬人一腔”“萬人一調”現象的出現。如果教師只重視運用因材施教的理念,忽略了應用方式,就會出現這種問題。所以,在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的時候,應該注重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出這種教學方式的有效性,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實施因材施教教學方法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教學理念的更新

就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說,教師一般都是課堂的主體,學生需要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這種灌輸式的方法并不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題,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應該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性格特點等充分的了解,再制定出符合每一個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夠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和長處,唱出自己的個性特點,建立自信心,激發對于聲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的培養對于聲樂的學習興趣。

(二)創新授課模式和授課方法

聲樂教學一般需要教師采取一對一的教學方法,發現每個學生存在的優勢和不足之處,根據學生的實際對學生進行指導,這種教學方法非常適合聲樂教學,但是,在解決一些學生遇到的相同的問題的時候,教師一遍又一遍的講解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在應用因材施教教學方法的時候也應該靈活變通,對于學生的集中問題可以集中的解決。比如,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分組解決問題,創新授課模式,提升課堂效率。

(三)對學生特點準確分析

要想更加合理的應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首先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出準確的分析和判斷,在聲樂學習過程中,學生在發聲、嗓音等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差異性,教師必須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注和了解,制定出更加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案。首先,要確定學生發聲的特點,進行聲部鑒定。其次,把握適合學生的風格和路線,進行定向指導。最后,要關注學生心理,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克服困難,建立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出因材施教的效果和優勢性。

四、結語

對于聲樂教學來說,因材施教是一種非常適合的教學方法,聲樂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遵循因材施教教學法的原則,并根據教學實際不斷完善因材施教教學法,才能夠培養出更出色的聲樂專業學生,使我國的聲樂教學得到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單宏健.論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煤炭高等教育,2014,(03).

[2]張弛.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運用和實施[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2).

[3]井艷紅.新型教學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藝術教育,2015,(03).

[4]王琛媛.論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音樂時空,2015,(22).

[5]曾皓.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戲劇之家,2015,(24).

[6]劉躍華.因材施教,彰顯不同的歌唱風格———聲樂教學筆記[J].中國音樂,2010,(01).

篇9

[關鍵詞]高專師范 聲樂課 教學形式

招擴使學生數量激增 ,2+1模式又使高專學生減縮了1/3的在校學習時間,加之學生基礎較差 ,教師教學任務空前加大 ,高專學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在這種嚴峻的前提下,要做到按質按量地完成高專師范音樂教學任務 ,提高和規范高專師范音樂教育的聲樂教學模式就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對此,筆者認為,高專音樂教育中聲樂課的授課形式應采取集體課 、小組課 、個別小課相輔相成的教學模式。

、第一 學期以集體理論課 為教學方式集體課也稱為聲樂大課 ,指以班級為單位在一起學習聲樂的基礎課程。學習內容主要是聲樂基礎理論知識 ,不直接涉及歌唱訓練內容,涉及的內容有 :歌唱理論、歌唱基本語音訓練 、嗓音保健 、聲樂鑒賞 、中學生變聲期常識、觀摩和實踐。

1.教師的角度。高專學生多數來 自鄉村小鎮,他們在音樂基礎知識理論、歌唱理論、聲樂理論、聲樂作品的賞析理論 、歌唱語言理論等方面基本是空白。通過集體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集體的氛圍里統一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樣一來不僅教學內容有統一 的規定和要求 ,而且還能保證有組織 、有計劃 、按質按量完成教學任務,節約時間,節約教學成本,避免重復教學 ,提高教學效率 、工作效率 ,減輕教師的負擔 ,緩解師資的緊缺 。

2.學生的角度。第一,學生在初、高中時接觸音樂不多,音樂各方面的知識結構點弱 ,如此完整地學習聲樂理論能讓他們對聲樂 、嗓音 、歌唱語音、嗓音保健等各方面都有比較系統的了解,完善他們的知識能力結構,培養、發展他們的潛在歌唱能力 ,幫助他們后續的聲樂技能訓練、聲樂演唱以及藝術實踐的順利完成 ,同時也為他們將來的教學積累知識。通過集體課教學還可以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了解,對出現的共性問題統一想辦法答疑解惑,對個性問題能各顯神通 、各抒己見。第二 ,學生來 自四面八方 ,帶有濃濃的鄉音,在語言發音上有各式各樣的習慣。

語言是歌唱的基礎 ,一切歌唱技法都要圍繞語言這個中心來訓練和運用,語言是聲樂學生必修課之一,在語言尚未達到一定程度前 ,不忙學習聲樂技巧。通過語言集體學習與訓練 ,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 、研究、討論 、督促 、糾正不正確的發音習慣,聽析、分辨地方特色音并加以改正。第三,通過完整、統一的聲樂作品圈 蘭:里!賞析及專題實踐理論學習,學生可以了解一定的欣賞環節 、步驟、要求 、方法與技巧,提高歌唱審美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暢所欲言發表見解,開拓他們的思維與視野 ,在將來的歌唱藝術表現及教學中發揮重要的輔助作用。

二 、第二、三學期 以聲樂小組課為教學方式聲樂小組課在教學上是一個小集體 ,把程度相同、聲部相同、音色相同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 ,一般是4~6人為一組 ,針對同一進度的學生教授相同的內容,重點是解決共性技術方法問題。在教學上的基本方式是 :基礎發聲一初級練習曲一初級中外歌曲的練唱。在歌曲技術 、技巧教學上只強調歌曲的整體感和完整性,要求音量均衡、音色統一、表情 自然 、感情表達正確,不追求擴展音域、擴大音量,無需加大技巧難度 ,不唱超越小組整體歌唱水平的歌曲。其主要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小組課能夠積極發揮師生的能動性、互動性。首先,為同學之間的學習和交流提供了機會。在聽其他同學練唱的同時,學生不僅有機會發現 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及時向其他同學學習對歌曲處理的思維及方法 ,而且可以激勵 自己的學習積極性 、能動性 ,提高上進心、進取心,增強競爭意識。其次,通過小組課教學 ,開發學生的思維 ,教會學生處理歌曲中最基本問題的方法 ,對他們將來工作崗位上的教學有一定借鑒作用。學生在學 習過程 中出現的毛病及問題并不一致 ,在處理共性 問題 時 ,教師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 ,開拓學生思維 ,使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不僅有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處理個性問題時 ,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 ,通過觀摩 、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聲 ,在有針對性的對 比中進行自我改正 。最后 ,讓學生在小組課教 學課 堂上進行相互 間的演 唱 ,鍛煉學生的膽量,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為今后他們的歌唱表演打下一個 良好的心理基礎。

2.小組課能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及教學方法多樣化,學生練唱的曲目及歌 曲表現方式豐富化,同學間的相互實踐性得到加強。小組課的教學 ,可由原來的獨唱教學形式變為重唱、對唱 、小齊唱,不僅大大豐富了教學模式,而且學生通過不同的練唱方式還能得到更多的學習心得。獨唱只能直接體現個人的技能水平,重唱等方式還能體現音準 、節奏水平,對歌曲感情處理的水平,更能體現出團結協作意識。不同形式的練唱方式豐富了學生角 色轉化 的可能性 ,讓學生 在實踐 中的練唱身份得 到多樣性變化,使得實踐性得到進一步加強與完善。

三、第四學期以個別小課為教學方式聲樂小課又稱聲樂個別課 ,是專門針對學生個體的技能教學。通過前面一年的小組集體課教學基本掌握了學生聲樂學習的情況 ,所以在此段時間里應是針對性的個別教學。每個人的嗓音條件 、學 習反映 、學 習能力 、學 習進度 以及學 習問題都存 在差 異 ,小組集體課 只能解 決一些歌唱 中的共性技術 問題 ,而個別課更重視聲樂個別技能的特別訓練,努力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個別聲樂課是針對條件好、學習能力較強、在聲樂上有發展潛力的學生進行的專門性技iff~i.JII練。訓練內容應有:針對性的發聲練習 、中級練聲曲;中等難度的中外聲樂作品;較深度的分析聲樂作品內容 ,并能較完整地表現出來 ;不定期地進行聲樂教學觀摩 ,聲樂教學匯報 ,參加不同層次類型的比賽 ,豐富 自己的舞臺經驗。其優勢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擴寬學生的就業渠道。高專師范培養教育的 目標是中小學的音樂教育者,但如果對部分聲樂條件較好,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學生進行個別聲樂訓練,就可能使其在將來擇業時獲得多種就業渠道。因為有聲樂方面的特長,除了選擇學校,還能選擇各種企事業單位或選擇演出團隊。現在很多企事業單位對文藝方面都比較重視 ,單位要人時除了要相應專業人才外還會有特殊人才的需求,

所以聲樂小課的開設為學生多渠道就業提供了一定 的可能性 。

2.為學生進一步的聲樂學習提供可能性。聲樂條件、音樂感覺好的學生在高專畢業后 ,也許還有進一步繼續深造的可能性。經過兩年 的聲樂學 習 ,特別是后面聲樂小課 的技能 、技術學習,如果聲樂基礎知識 、聲樂基本技術 、技巧掌握得比較扎實,就為繼續深造高一層次的音樂院校提供了可能。事實證明許多在聲樂方面有所建樹的歌唱家都是從高專師范甚至是中專師范開始培養,一步步學習,最后走向成功的。

3.教 學方式靈活,針對性強,處理問題客觀。因為是“一對一”的授課 方式 ,所 以教師能 因人 而異開展靈 活教學 。例如 ,針對學生嗓音條件,選擇適當的練聲歌曲;針對學生的音樂感悟力、理解力、文化素質及音樂素質,運用舉例子、打比方等形式進行教學,簡明扼要 、深入淺出地闡述聲樂的相關理論和技巧,使學生明白歌曲所傳達的情緒情感;根據學生對肢體動作的悟性,開設相應的動作行為輔助教學,代替某些深奧的理論表達;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個別指導和專\'iq-~JUl練等,非常有利于學生聲樂水平的提高 。

篇10

課堂教學是學生與老師最頻繁、最密切、最集中、最具體的教學活動,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使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有所收獲。

教學方法有許多,首先,我們可以采用講授法——教師口頭向學生講解音樂作品產生的背景,創作與演奏風格,技術難點,樂曲重點。要求教師掌握準確的知識結構,較強的表達能力和較高的講演藝術,做到語言精練準確、親切生動、通俗易懂、邏輯性強。講授法好的方面是,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授課時的感染力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系統地講解,有利于學生系統地接受知識;有利于學生抽象思維和想象能力的發展。不足的一面是,學生只能從課堂上獲得理論性的知識,而不能通過實際操作掌握技巧;教師授課時如果不能啟發式地調動學生,必將造成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學習情緒不高,學習效果降低;學生由于種種原因為教師組織教學增加了難度。講授法是教學中普遍而有效的教學方法,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不是唯一的辦法。要注意科學應用,才會收到好效果。

其次,我們可以采用談話法。也就是問答式的教學法,是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方法之一。談話法能夠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整學習情緒,使學生緊跟教學。通過隨時隨地的提問,可以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中突出學習中的難點、重點、要點,提高教學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能否較好地應用這一方法。首先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實際的學習水平,靈活地提出恰當的啟發性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使教與學在良好的互動中順利進行。

再次采取邊講邊做法。這是表演專業教學中最基本的教學方法。顯而易見,聲樂演唱是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動作來完成的。在教學中只是泛泛地講一些理論,而不實際演練,等于紙上談兵。因此,這一方法是針對聲樂教學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學辦法。教師要做到,有嫻熟的演唱功底,掌握一定數量的曲目演唱。對曲目的演唱風格、演唱方法、技術難點、重點要把握準確;要邊講邊示范,這一點很關鍵。對于怎樣唱,達到什么標準,風格定位等問題,決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完的。教師一邊唱,學生馬上聽到音響效果,同時看到了教師的具體動作,學生就能嘗試模仿。這比任何文字性的說明都來得直接,最具有說服力。學生這時就要邊聽邊看邊做,聽——教師的講解,看——教師的動作,做——對于講解的內容馬上實踐。對問題理解得準確透徹與否,唱一唱就知道了。學生通過當堂練習能夠反饋知識掌握的程度,教師通過檢驗學生演唱能夠及時地對學生的優缺點給予評定。

二、備課

備課可以采用自己備和集體備兩種形式。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學計劃的進度、聲樂文獻及相關的音響和影像資料,獨自準備上課的內容。一方面做筆頭工作,書寫教學計劃和教案;另一方面就是一定要將大量的曲目熟練于手,熟練于心,積累豐富的舞臺經驗,為給學生做示范和答疑解惑做好準備。為了避免單獨備課產生的片面性,還需要集體備課,或兩三個人,或一個教研組,集體根據相關資料進行討論,提出不同的想法,集思廣益,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備課時一定要符合教學大綱在教學目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考試辦法等幾方面作出詳盡而明確的要求。

備課的具體內容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備課內容不僅要求教師積極地進行舞臺實踐,還要閱讀書報,研究學術動態,觀摩音樂會及參加專家講座,利用多媒體查閱信息,或與其他院校做學術交流。狹義的備課是需要教師針對每一節課做好準備,根據學生的實際練習情況,確定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并寫出課時計劃,按計劃進行。

三、要注意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教師的素質決定教育水平,也決定受教育者的素質。因此,教師必須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確立正確的教育方向,把思想教育自然地滲透到知識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政治思想教育。教師的道德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教育因素和教育手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言談舉止,行為規范,思想活動直接影響著受教育者的人生觀、道德觀和世界觀。所以,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要做到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為人師表,嚴于律己,公正無私,誠實可信,遵紀守法,舉止得體,禮貌待人,衣著端莊。從一點一滴做起,由里及表,言行一致,做一名合格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要具有較高的人格魅力,在行動中樹立威信,對每一位同學都要給予愛心。通過師生間互相了解,拉近師生距離,密切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起積極作用。每一位學生都會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麻煩,教師鼓勵學生勇敢面對難題,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性格,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否則會使學生的情緒一落千丈,自暴自棄。

提高高師聲樂課的教學質量是提高高師音樂教育整體水平的一項重要的工作,需要從不同側面,多個角度,廣泛地研究和分析。

參考文獻:

[1]沈湘著.沈湘聲樂教學藝術.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2]劉愛書主編.學校心理學教程.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4.

[3]王佐書主編.向課堂教學要質量.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4.

[4]王鳳秋主編.教師職業能力.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