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管理專業范文
時間:2023-10-25 17:36: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智慧城市管理專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調查目的
社會服務與高職院校、企業及政府是密不可分的,如何高效地開展和利用社會服務促進經濟及社會發展,這是教育界、企業界、政界高度關注的課題。高職院校社會服務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為了掌握武漢城市圈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供求平衡情況以及供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效推動《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服務社會模式的實證研究——以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課題的深入開展,并為該課題的研究提供客觀依據,特制作武漢城市圈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供給情況調查問卷,通過問卷、走訪、電話及網絡等形式分別對武漢城市圈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結果統計、反映的問題以及以后改進的方向簡單加以說明,形成調查報告,為以后工作提供詳實的依據。
二、調查方法
(一)問卷調查法。本課題組制作了武漢城市圈物流社會服務供給情況調查問卷,向高職院校調查物流管理專業提供社會服務的意愿強烈程度、提供社會服供給能力的大小、提供社會服務的內容、提供社會服務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舉措等方面的情況。
(二)座談會及個案調查法。
本課題組在整個調查中,課題組分別對武漢城市圈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召開座談會1次,走訪學校20人次,教師生50人次。這次座談會和訪談,既為課題組提供了大量具有研究價值的材料,又為進一步開展本課題研究創造了條件。
(三)其他調查法:課題組還運用了訪談、電話采訪、網絡調查、以及查閱資料等幾種調查法,詳細了解了社會服務中的具體情況。
三、武漢城市圈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情況分析
(一)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意愿強烈,呈上升趨勢。
調查顯示,不愿意提供社會服務的高職院校占20%,主要是民辦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下屬的高職院校;愿意提供社會服務的高職院校占68%;非常愿意提供社會服務的高職院校占12%,主要是示范高職院校和地市州高職院校,其中以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的意愿最為強烈。具體如下圖1所示。這表明武漢城市圈內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80%以上都愿意提供社會服務,進一步調查得知,這種意愿也在逐年增強。
圖1 武漢城市圈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意愿情況圖
分析發現,物流管理專業提供社會意愿強烈且不斷增強的原因主要,一是高職院校辦學中更加突出社會服務的功能;二是物流管理專業屬于服務朝陽產業的新興專業,需要通過對外提供社會服務提高專業的影響力;三是物流業態的快速發展拉動了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活動的開展。不同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提供社會服務的意愿強烈程度不相同,其原因是各個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服務能力和相關社會服務政策差別較大。示范和骨干院校專業實力較強,學校出臺社會服務相關政策,鼓勵社會服務活動的開展,院系及專業社會服務意愿較強;民辦高職師資力量相對缺乏,教師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學上,學校也沒有開展社會服務的氛圍,所以開展社會服務的意愿不夠強烈,甚至不愿意開展社會服務。
(二)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供給能力強,但差別很大。
調查顯示,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供給能力非常大,而且還有上升的空間,但不同學校之間的供給能力相差比較大。我們把社會服務供給能量折算成經濟價值指標,其中以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為代表的國家示范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年供給能力為52萬元;以武漢交通職業學院為代表的省示范或省骨干院高職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年供給能力為35萬元;其他公辦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年供給能力為22萬元;民辦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年供給能力為10萬元,具體如下圖2所示。
圖2 武漢城市圈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年供給能力圖
武漢城市圈內的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幾乎都是在2000年——2005年之間開設的,至今已經積累了10多年的辦學經驗,都建立了一支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能較強的專兼職教師團隊,而且隨著學校招生規模的穩定或下滑,很多教師的教學任務也基本穩定并有所減少,越來越多的教師有精力也愿意花精力去從事社會服務,從事社會服務的教師團隊的能力也在逐年提高,這種趨勢在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最為明顯,如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每所學校供給能力差別大是因各自的師資力量懸殊而導致的,同時也是與每所學校對社會服務的認識和努力不同是分不開的。
(三)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的內容形式多樣,各有側重點。
調查發現,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每年都要向社會提供社會服務,提供社會服務的內容包括物流相關培訓、物流技術研發、物流流程優化、物流項目策劃、物流項目論證、物流行業規劃及物流政策法規制定,但不同學校及每個學校每年所提供的社會服務內容也不太相同,各有千秋。處在武漢市的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提供的社會服務內容比較單一 ,主要表現為較低服務檔次的物流培訓,相反處在地市州的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提供的社會服務內容形式還比較多元化,既有較低層次的物流培訓,也要層次較高的物流流程優化、物流流程優化、物流項目策劃、物流項目論證以及物流行業規劃等等內容形式。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武漢市內的高校較多,武漢市的企業不太信任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能力,把高層次的社會服務交付給本科院校來完成,處在地市州的高職院校比較少,學校在社會服務上也比較主動,地市州的企業基本上把所有的社會服務都交給地市州僅有的一所或二所高職院校來完成。
四、武漢城市圈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社會服務存在的問題
1、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的內生動力不強,社會服務意愿不夠強烈。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盡管都意識到社會服務的重要性,但很多學校僅停留在口頭或想法上,缺乏主動性,內生動力不強。調查中發現,有20%以上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不愿意提供社會服務,80%的高職院校盡管表示愿意提供社會服務,但他們沒有主動與企業對接,主動提供社會服務,等著企業找上門來。
2、社會服務內容單一,服務能力參差不齊,不能滿足企業個性化的需求。
經過近10年的發展,高職物流管理專業都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服務能力,但學校把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教學和科研上,真正把社會服務放在同等乃至突出地位的還很少。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僅停留在社會培訓上,服務內容很單一,也不能滿足企業多形式的個性需求,最終出現學校有勁使不上、企業有病求不到醫的局面,打消了雙方的積極性。
3、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缺乏長效運行機制。
調查中發現,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中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高校、企業、政府等都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和路徑,但基本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來解決問題,這些方法和措施最終無法形成合力,激活所有參與的相關利益體,導致方法和措施只能從短期或表面上發揮作用。要想正在使社會服務健康、持續的發展,必須建立社會服務的長效運行機制。
(二)社會服務優化建議
1、提供認識,提供社會服務的內生動力。學校除了考核專業的招生、教學、科研以外,還應該把專業社會服務作為專業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專業社會服務創收多少應該與專業團隊的收入分配及職稱晉升掛鉤;政府也應該把學校社會服務創收作為辦學實力和對經濟貢獻大小的重要指標,與政府對學校的財政撥款掛鉤。這樣一來,學校各個層面都重視了社會服務,就會主動與企業對接,想盡辦法提高社會服務的創收能力,從而激活了社會服務的活力。
2、整合資源,提高社會服務能力。調查中發現,高職院校的物流管理專業盡管已經有10多年的辦學歷史,積累了一定的師資,但該專業基本都不是各個學校的主打專業,專業相對比較薄弱,社會服務能力不強,提供的社會服務內容也比較單一。但這些學校之間應該加強合作,建立校校社會服務合作聯盟,師資進行共享,形成合力,這樣解決單個學校實力薄弱的問題,集中優勢資源解決企業所需要的所有物流問題。
3、建立社會服務長效體制機制。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社會服務的模式都比較傳統和落后,缺乏長效的體制機制,應該建立一種有效的體制機制,把政府、企業、學校三者有機結合起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通過體制機制來約束他們的行為,最終使社會服務規范化、制度化。
篇2
一、智慧城管的發展基礎
數字城管,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簡稱數字城管,是綜合運用“3S”(GIS、GPS、RS)和”2C“(Computer、Communication)等現代信息技術,量化管理行為,再造管理流程,從而實現管理效率提升的一種城市管理新模式。數字城管于本世紀初發端于北京東城區,之后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推廣下,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全面鋪開。
智慧城管,是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信息融合、網絡通訊、數據分析與挖掘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強化信息獲取自動化、監督管理精細化,業務職能協同化,服務手段多樣化,輔助決策智能化、執法手段人性化,通過信息資源整合實現城市管理要素、城市管理過程、城市管理決策等全方位的智慧化。[1]
就內在關聯和發展邏輯上來看,智慧城管與數字城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智慧城管雖然是較數字城管更為高級的城市管理模式,但它的發育、成長和全面鋪開,離不開數字城管的充分發展和經驗積累。就杭州而言,數字城管的充分發展為智慧城管的新探索做了充分的技術和應用層面的準備。
(一)建成了統籌城鄉的市轄城域統一平臺
依托市級主平臺,建設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城鄉”的市轄城域數字城管統一平臺。
一是依托政府信息資源,建好市級數字城管主平臺。借助政務外網,整合管理資源,搭建起覆蓋“市、區、街、社”的城市管理協同工作網絡,實現與867家城市管理網絡單位和468個社區的互聯互通,實現與公安和交警的視頻監控系統的對接共享。
二是依托市級主平臺,建設統籌城鄉的大平臺。堅持“統一流程、統一標準、統一評價”,依托杭州市主平臺,利用同一套硬件、軟件和網絡體系,全面建成覆蓋十三個區、縣(市)和兩個市級管委會的市轄城域數字城管統一平臺,實現城市化管理區域的全覆蓋,并探索建立了對應的運行模式,即:在主城區建立“一級監督,分級指揮”的“主城模式”,在副城區建立“一級監督、自行指揮、市級保障”的“副城模式”,同時,還堅持“城市化發展到哪里,數字城管就推進到哪里”,依托區平臺,建立了“兩級監督、一級指揮、按責處置、區鎮聯動”的數字城管“街鎮模式”,實現了數字城管由主城向副城、中心鎮的“三級跨越”。
(二)建立了四項運行機制
一是市場化信息采集機制。采取政府“花錢買服務、養事不養人”的做法,率先在全國實施數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場化的新路子,向社會公開招聘采集專業部門,引入第三方的監管,以市民的眼光、專業的標準,發現城市管理問題,核實處置質量。
二是目標考核機制。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通過目標考核來“倒逼”工作效能提升。對數字城管及時解決率實行月排名公示,對年度不達標的進行問責,調動了工作積極性。日常處置中,對責任不明確的問題,采取“問題處置在先、責任追究在后”,實施“代整治、備貨制”,確保問題第一時間解決。
三是“平急”轉換機制。日常圍繞城市“四化”長效管理做好各項工作,一旦遇到臺風等自然災害或其他特殊保障要求時,數字城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第一時間切換到城市應急管理狀態。
四是市民互動服務機制。建立城管社區服務室、開通12319城管服務熱線、開展進社區、進廣場等多項活動,踐行“數字城管在您身邊、為您服務”。
(三)信息技術的廣泛采用
以數字城管系統平臺為基礎,推進行業信息和監管資源的整合共享,建成了地下管線、橋隧監管、節水監管、環衛作業GPS監管、綜合統計等子系統,初步建成了統一的城市管理綜合信息平臺,為強化專業監管提供了有力支撐。建立起從規劃、審批、監管、處罰的全過程管理的信息化,通過數字城管業務協作,強化權力陽光運行,實現各類行政許可、案件網上審批、辦理,為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事件快速發現、執行協作、監督管理、科學決策的閉環管理體系奠定基礎。
(四)強有力的基礎架構支撐
數據融合、信息共享、業務協作的基礎架構支撐優勢明顯。不斷優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總體技術架構,加強了基礎平臺建設。在安全、標準的規范體系之上,有效確保了基礎支撐平臺的業務連續性、數據安全性。同時以實現快速發現、依法解決、決策分析、改善民生四項服務為目標,重點實現了服務器整合和網絡管理平臺、數據資源整合平臺、應用系統支撐平臺、統一GIS平臺、基礎視頻服務平臺等五大基礎平臺,為城市管理信息化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二、“五型”城管:杭州智慧城管的發展目標
建設“智慧城管”,需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城市管理要素、城市管理過程、城市管理決策等全方位的數字化與智能化,推動城市管理公共服務能力的提升。杭州智慧城管建設將圍繞“五型城管”進行積極探索,努力實現標準創新、技術創新、管理模式創新、服務模式創新。
一是打造服務型城市管理。通過智能化手段,為城市政府、普通市民、行業主管部門等提供長效服務和應急保障服務等,打造服務型城市管理。
二是打造開放型城市管理。通過開放型的系統架構,實現跨系統的信息互通共享;通過開放型的市民互動平臺,引入更多市民的參與和監督。為統籌智慧城管城鄉發展,將重點加強街道社區的社會綜合管理、資源共享平臺建設,推進智慧城管市轄城域統一平臺向中心鎮發展。
三是打造效能型城市管理。通過整合城市管理資源,建立多元發現機制,提高綜合協調能力,優化考核評價制度,穩步推進市場化,推進協同平臺建設,通過強化“三個第一”,全面系統地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四是打造智能型城市管理。通過強化數字城管輔助決策,引入物聯技術全面管理,運用智能感知、智能協同、智能分析技術,打造智能型城市管理。
五是打造和諧型城市管理。通過采用人性化的執法手段、發掘多渠道的宣傳口徑、建設實實在在的便民服務平臺等方式,打造和諧型城市管理。
三、杭州智慧城管發展愿景
無論從技術構成方面,還是管理理念上,智慧城管都是對數字城管的突破和超越。
一是覆蓋范圍更為廣泛。充分借助物聯網、傳感網、視頻識別等技術,對涉及到城市事部件管理、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城市生命線管理等與城市管理職能相關的諸多領域進行更全面的感知、更智慧的識別,實現管理對象與管理服務的高度整合,從而為城市提供更全面地智慧化公共管理。
二是技術應用更為先進。充分運用物聯網技術、傳感網技術、云計算技術、信息融合技術、通訊網絡技術、數據倉庫技術、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等現代技術手段,強化信息獲取自動化和精細化、管理決策智慧化,立足科技創新、資源整合、協作共享,推動智能系統的應用。
三是交換共享更為有效。通過管理體制創新和身份認證、目錄交換等技術平臺建設,確立信息系統之間的層次性,促進分布在不同管理部門間的海量數據的流轉、交換、共享、比對,為應用提供良好的協同工作環境。城市管理各職能部門不再是信息孤島,將更高效地協同運作,從而極大推動城市綜合治理和運營的良性循環。
四是關聯應用更為協同。在互聯互通網絡,數據交換與共享基礎上,以政府、城鄉居民、企業的互動為核心構建公共管理與服務平臺,可為用戶提供整合式的協同服務——政府協同辦公、城市協同治理、面向城鄉居民的協同式服務、面向區域的協同式管理等,從而為城市管理與運營提供更智能、高效,響應更靈活、及時的決策支持系統、管理服務手段、創新應用模式。
五是為民服務更為優化。如何最大限度服務好廣大市民,是智慧城管的重要出發點和立足點。智慧城管將開創各類在線服務,打造全方位的服務交互平臺,在城市網格管理、公共服務、靜態交通管理、城市環境治理等領域進行積極拓展,實現更多的服務渠道,更豐富的服務內容,更好的服務互動。智慧城管將涉及城市管理的各類民生信息全部引入智慧管理的服務交互平臺。在事關民生的突出社會問題中為廣大群眾提供一個隨時、隨地、隨身的信息化溝通渠道。提高信息查詢效率,降低市民生活成本,全面提升廣大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六是決策輔助更為強化。為城市治理與運營提供更簡捷、高效、靈活的決策支持與行動工具,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過濾處理的、具有介入式、互動式功能的智能化城市管理決策模型,通過科學的決策分析,更好地把握城市系統的運動狀態和規律,為城市公共管理與服務提供更便捷、高效、靈活的創新應用與服務模式,從而實現現代城市運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和諧的目標。
篇3
一、創新2.0與城市形態的演變
信息通信技術的融合與發展,推動了信息共享與知識擴散,帶動了創新民主化進程和知識社會的形成。以生產者為中心的創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模式轉變,城市也正在成為一個開放的創新空間。如果說創新1.0是工業時代沿襲的面向生產、以生產者為中心、以技術為出發點的相對封閉的創新形態,創新2.0則是與信息時代、知識社會相適應的面向服務、以用戶為中心、以人為本的開放創新形態。
知識社會環境下的科學2.0、技術2.0、管理2.0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2.0,重新定義了創新中用戶的角色、應用的價值、協同的內涵和大眾的力量。創新形態的演進也影響了互聯網形態的演化。蒂姆?奧萊利(Tim O?Reilly)充分認識到了這個趨勢并將這種新的強調開放互動、以用戶為中心的互聯網形態命名為Web2.0。創新形態演變進一步推動了企業形態、政府形態的演變。當創新2.0在商業領域重新定義了生產和消費的關系,創新2.0在公共領域則重新定義了管理和服務的關系,創新2.0視野下的企業2.0(Enterprise 2.0)、政府2.0(Government 2.0)被相繼提出。如果說企業1.0、政府1.0是以企業、政府為核心為用戶生產市場產品以及公共產品,創新2.0視野下的企業2.0、政府2.0則強調以用戶為中心,用戶參與共同創造獨特價值、塑造公共價值。
總之,從技術發展的視角,我們早已跨入信息時代,但我們的產業形態、城市形態、政府形態、企業運行模式、城市管理模式等等仍然是繼承和沿襲了工業時代的形態,直到工業時代以生產為中心的創新1.0模式演變到知識時代以服務為導向的創新2.0模式,我們才逐步做好了心理、社會、文化上的準備,社會形態才完成從工業文明向信息文明的嬗變,從工業社會邁入知識社會。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互聯網形態、企業形態、政府形態等也才從工業時代延續的web1.0、企業1.0、政府1.0等真正邁入信息時代的web2.0、企業2.0、政府2.0等形態,服務導向、以人為本的城市2.0,即智慧城市形態才成為現實。
二、從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數字城市是數字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城市的數字化形態。數字城市是應用計算機、互聯網、3S、多媒體等技術將城市地理信息和城市其他信息相結合,數字化并存儲于計算機網絡上所形成的城市虛擬空間,因此可以認為數字城市是在第二代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數字城市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基礎和運行數據,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城市級海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存儲、利用等處理問題,多系統融合中的各種復雜問題,以及技術發展帶來的城市發展異化問題。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城市形態在數字化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智能化成為現實。依托物聯網可實現智能化感知、識別、定位、跟蹤和監管;借助云計算及智能分析技術可實現海量信息的處理和決策支持。同時,伴隨知識社會環境下創新2.0形態的逐步展現,現代信息技術在對工業時代各類產業完成面向效率提升的數字化改造之后,逐步衍生出一些新的產業形態、組織形態,使人們對信息技術引領的創新形態演變、社會變革有了更真切的體會,對科技創新“以人為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現代科技發展下的城市形態演化也有了新的認識,智慧城市的建設熱潮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
各國在智慧城市方面的探索與實踐,都注重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從市民需求出發,以各種基礎網絡為支撐建設感知設施,通過信息的融合分析提供智能服務。我們關注到,國際上智慧城市的先行者還特別強調以市民為中心,強調用戶參與、社會參與的開放創新空間構建。歐盟啟動了面向知識社會創新2.0的Living Lab計劃,致力于將城市打造成為開放創新空間,營造有利于創新涌現的城市生態。在歐盟對中小城市開展的智慧城市評價中,梳理了智慧經濟、智慧公眾、智慧管理、智慧移動性、智慧環境、智慧生活6大維度31個方面74項指標,體現了智慧城市建設中以人為本、強化服務、強化價值創造的創新2.0理念。
三、從數字城管到智慧城管
智慧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智慧政府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方面。智慧城管是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為支撐、基于知識社會創新2.0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從數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將不僅僅是技術手段的變化,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管理對象、參與主體、管理方式的變化。智慧城管與數字城管存在以下八方面的差異:
第一,數字城管通過城市地理空間信息與城市管理各方面信息的數字化在虛擬空間再現傳統城市,智慧城管則注重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利用傳感技術、智能技術實現對城市管理與運行狀態的自動、實時、全面透徹的感知。
第二,數字城管通過城市管理各行業領域的信息化及初步整合提高各行業管理效率、服務質量,并實現了初步協同,智慧城管則更強調通過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進一步實現城市管理信息化的集約化和智能化,發揮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整體效能。
第三,數字城管基于互聯網形成初步的業務協同,智慧城管則更注重通過泛在網絡、移動技術,依托執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載體實現無所不在的互聯和隨時隨地隨身的智能融合服務。
第四,數字城管的管理對象聚焦在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部件”和“事件”管理,即圍繞“物”(城市公共設施及環境)及與“物”相關的“事”的管理,智慧城管則更加重視人的主體地位及社會服務管理,將管理對象拓展到“人、地、物、事、組織”的全方位管理。
第五,數字城管通過專業隊伍參與網格劃分、數據普查等方式關注數據資源的生產、積累和應用,智慧城管則更加關注社會各方參與的開放數據建設與共享應用。
第六,數字城管通過建立監督指揮中心、聘用監督員等方式實現指揮和監督的協同互動,智慧城管則更注重通過社會資源的廣泛發動,通過市民城管通、城管政務維基的方式匯聚大眾的力量和群眾的智慧解決城市管理難題。
第七,數字城管更多注重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城市各領域的信息化以提升社會生產和管理效率,智慧城管則更強調人的主體地位,更關注用戶視角的服務設計和提供,更強調開放創新空間的塑造及其間的市民參與、用戶體驗,即“以人為本”實現可持續創新。
第八,數字城管致力于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城市運行與發展各方面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服務城市建設與發展,智慧城管則更強調通過政府、市場、社會各方力量的參與和協同實現城市公共價值塑造和獨特價值創造。
總之,智慧城管基于數字城管建設,是創新2.0時代面向“以人為本”可持續創新的城市管理再創新。
四、智慧城管的特征與內涵
(一)智慧城管的特征
智慧城管的四大特征體現為: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
第一,全面透徹的感知。通過傳感技術,實現對城市管理各方面監測和全面感知。智慧城管利用各類隨時隨地的感知設備和智能化系統,智能識別、立體感知城市環境、狀態、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變化,對感知數據進行融合、分析和處理,并能與業務流程智能化集成,繼而主動做出響應,促進城市各個關鍵系統和諧高效的管理。
第二,寬帶泛在的互聯。各類寬帶有線、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城市中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的全面互聯、互通、互動,為城市各類隨時、隨地、隨需、隨意應用提供了基礎條件。寬帶泛在網絡作為智慧城管的“神經網絡”,極大的增強了智慧城管作為自適應系統的信息獲取、實時反饋、隨時隨地智能服務的能力。
第三,智能融合的應用?,F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類開放的復雜巨系統,新一代全面感知技術的應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數據。集大成,成智慧?;谠朴嬎悖ㄟ^智能融合技術的應用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存儲、計算與分析,并引入綜合集成法,通過人的“智慧”參與,提升決策支持和應急指揮的能力?;谠朴嬎闫脚_的大成智慧工程將構成智慧城管的“大腦”。技術的融合與發展還將進一步推動“云”與“端”的結合,推動從個人通訊、個人計算到個人制造的發展,推動實現智能融合、隨時、隨地、隨需、隨意的應用,進一步彰顯個人的參與和群眾的力量。
第四,“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重塑了現代科技“以人為本”的內涵,也重新定義了創新中用戶的角色、應用的價值、協同的內涵和大眾的力量。智慧城管的建設尤其注重“以人為本”、市民參與、社會協同的開放創新空間的塑造以及公共價值與獨特價值的創造。注重從市民需求出發,并通過維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強化用戶的參與,匯聚公眾智慧,不斷推動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二)智慧城管的內涵
智慧城管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實現全面透徹感知、寬帶泛在互聯、智能融合應用,推動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
智慧城管在理念上強調以用戶創新、大眾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征的知識社會環境下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在制度上注重營造全社會參與塑造城市公共價值的開放創新生態;在技術上注重通過移動技術、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維基、社交媒體、Fab Lab、Living Lab、綜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人為本的可持續創新。智慧城管突出城市管理的智能化、人本化服務轉型,強調通過協同共治、公共價值與獨特價值塑造,“以人為本”實現創新2.0時代的城市管理再創新。
五、基于“五位一體”物聯網平臺的智慧城管實踐
北京市城管執法部門借鑒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的先進經驗,以集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城管物聯網平臺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積極探索維基、社交媒體等社會工具以及綜合集成研討廳、Living Lab等方法論應用,大力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智能化、社會化,全力打造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2.0模式,推動從數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跨越。
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大功能“五位一體”的物聯網平臺是北京城管對于構建智慧城管的基本要求。其中,感知,即通過各類智能感知設備、輿情分析、部門聯動、專業執法巡查等及時了解城市管理問題、輿論社情和百姓需求;分析,則是對各類感知數據和業務信息進行實時智能的分析和處理,建立基于常量體系、預案體系的三色態勢分析和預警,提供決策研判;服務,通過搭建基于創新2.0的城管地圖公共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社會參與的作用,為市民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務,同時推進社區自治、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多方參與社會管理服務體系;指揮則基于對感知數據的智能分析,通過執法部門協同聯動和執法力量勤務調度指揮體系建設,實行科學的高峰勤務調度和部署,實現科學部署、智能指揮、敏捷調度,提升快速回應單眾訴求的能力,強化對違法行為及城市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監察即通過與社會管理服務網格對接,基于執法巡查強化問題反饋與監察,協調相關部門共同解決城市管理中產生的各類痼疾頑癥,形成城市綜合管理合力?;谖逦灰惑w,將有利于推動城管執法的公共服務、指揮決策、巡查監察三大職能,最終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智能化、社會化的總體目標。
基于物聯網的智慧城管總體架構(見圖1)自底向上分為“感、傳、知、用”四個層,即感知層、傳輸層、支撐層、應用層,同時建設安全保障體系、標準規范體系作為支撐。
感知層通過無線射頻、衛星定位、視頻監控、噪音監測、狀態監測、執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多元傳感設備,實現身份識別、位置感知、圖像感知、狀態感知等多方面感知,全面增強城市管理感知能力。傳輸層依托全市共建的有線、無線寬帶等網絡,實現城市管理對象與機構、人員及廣大市民之間的泛在互聯。支撐層將保障城管物聯網平臺所需要的IT基礎設施,構建北京城管云,提供各類數據和業務的存儲、運算、分析與服務功能。應用層以城管地圖公共服務系統建設為牽引,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工具及政務維基、政務微博等社會工具應用構筑基于創新2.0的公共服務新模式,打造感知數據驅動的高峰助務模式,形成“巡查即錄入”,“巡查即監察”的工作模式,并以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方法為指導,在巡查監察、指揮調度、公共服務等系統基礎上構建基于大成智慧工程的綜合集成研討廳,形成智能融合的應用,強化科學化決策、智能化指揮和人性化服務能力。
北京在城管信息化建設中重視用戶體驗和參與,重視市民及社會的參與,借鑒Living Lab、Fab Lab等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2.0方法論,致力于將基于物聯網的智慧城管構建作為開放創新空間建設的載體,匯聚群眾智慧和社會力量,形成為城市及生活其間的市民塑造公共價值、創造獨特價值。依托標準規范體系及標準化等制度建設,智慧城市將強化開放數據標準、開放平臺接口規范、用戶參與及用戶體驗設計規范等標準規范的建設,推動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做到智慧城市的共建、共享、共治。
伴隨信息通信技術的演進、知識社會的發展以及創新的民主化進程,新一代信息技術及其催生的創新2.0正重塑著當代社會,為城市發展與社會管理帶來嶄新的機遇。當創新2.0與新公共服務的浪潮匯聚推動了政府2.0,創新2.0與信息化城市建設的浪潮匯聚則推動了智慧城市。政府2.0與智慧城市的潮流進一步匯聚,共同塑造了智慧城管。智慧城管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知識社會創新2.0環境下的城市管理再創新,它以物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全面透徹感知、寬帶泛在互聯、智能融合應用,形成以市民為中心、城市社會為舞臺的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將“以人為本”的價值實現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實現城市管理者、市場、社會多方協同的公共價值塑造和獨特價值創造,實現城市管理從生產范式向服務范式的轉變。北京城管正積極借鑒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的先進經驗,以“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的物聯網平臺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基于面向知識社會的創新2.0全面推動從數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跨越。
參考文獻
[1] 宋剛,鄔倫. 創新2.0視野下的智慧城市[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4): 1-8.
[2] 宋剛,孟慶國. 政府2.0:創新2.0視野下的政府創新[J]. 電子政務,2012,(2/3): 1-9.
[3] 宋剛,劉建敏,劉志,魏雷,田禹. 面向創新2.0的城管地圖公共服務模式創新[J]. 電子政務,2011,(9): 33-41.
[4] Dames M,Robson D,Smith M,Tumilty T. Innovation 2.0: Refining boundaries between producers and consumers[J].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Telecommunications Professionals, 2007, 1(2):41-49.
[5] Song G,Zhang N, Meng Q. Innovation 2.0 as a Paradigm Shif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Innovation Modes[A].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s[C]. Beijing: IEEE. 2009.
篇4
關鍵詞:城市管理;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9-0121-02
一、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發展對于城市管理專業人才的數量和素質需求都在不斷提高。多年來,一些高校分別針圍繞理學學士、管理學學士培養目標,設置各自的課程培養體系,但因各院校背景不同,對于城市管理專業建設的認知存在差異,課程體系尚未形成統一框架。就學生就業情況而言,專業培養方案與就業并未建立有效對接,招生與就業之間不平衡,使得專業建設面臨迫切壓力;從課程體系的設計上而言,課程設置及各科目間的邏輯銜接關系尚存在諸多不足之處?;诖爽F狀,探討城建院校的城市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課題。
二、城建院校城市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調整
我校依托城市建設院校背景,于2013年建立了城市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初始目標定位為:面向我國城市建設、管理和發展需要,培養具有城建特色下的現代城市管理理念與思維,掌握現代城市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具有城市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基于此,我們進行了歷時3年的實踐嘗試。隨著教學經驗的不斷積累,我們對專業認知不斷深化。我們在認真總結過去的教學經驗與不足的基礎上,基于人才培養的科學性、前瞻性準則,結合國內外高校城市管理專業方向設置現狀剖析,集體研討并于2016年完成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調整:掌握數字化管理技術,具有生態管理理念的,能夠科學、有效地開展數字化城市基礎設施運營管理、數字化社區管理等工作,具有應用城市管理相關理論與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城市管理問題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三、課程體系建設改革路徑設計
課程的設置,必須結合城市發展需求不斷調整,且課程體系設置應始終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導論部分的課程、基礎課程、方向選修課程之間配置合理,邏輯清晰。總體而言,城市管理專業基礎課應橫跨管理學和城市科學兩大學科基礎,且專業課則應突出綜合性專業的特點。具體而言,課程設置包括導論性課、基礎性課程、選修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等,其中專業選修課的設置則應突出城市管理綜合性特點,從多個學科門類著手,設置涉及面廣泛的專業選修課,側重于專門化的知識和技能。
1.理論課程的設置。①基礎性課程設置。涵蓋英語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等通識教育課程,此外,開設經濟學原理、管理學原理、高等數學、統計學原理、計算機基礎、數據庫基礎、程序設計等。②導論性課程設置。目前城市管理人才普遍欠缺城市科學的知識素養,這是國內對《城市發展導論》課程的重視不足引起的,結果導致學生對于城市發展的諸多基礎性知識的理解深度不夠,體現到具體的實際工作中,表現為他們的視角狹窄,看待問題的深度有所欠缺,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城市管理的現實問題,并影響了其他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城市管理專業的建設,必須要補充《城市發展史》導論性課程,并確立起該課程的基礎性地位,并根據實際情況,補充《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自然地理學》、《城市社會學》等城市科學類的課程。③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城市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肩負的是組織、領導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務的工作,他們必須能夠靈活地運用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因地制宜地解決各類城市問題。因此《公共行政學》《公共政策》《公共經濟學》《公共行政法律基礎》等公共管理類的課程,是其工作必備的核心基礎知識。④專業選修課程設置。(1)專業必選類課程設置:①數字化城市管理方向課程設置。作為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管理的重要部分,城市管理正在從粗放型、被動式管理方法向精細化、主動式管理方法過渡,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正向數字化、智慧化城市管理模式發展。3S技術以其實時性、準確性、便捷性、綜合性等特點正日漸在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中發揮作用,物聯網技術也正在改變著城市管理方式,使得數字化城市管理在向著其高級階段――智慧化城市管理發展。在13版培養方案的基礎上,補充《GPS》、《GIS》、《RS》、《物聯網技術基礎》、《數據庫原理》、《管理信息系統》等課程,對于培養城市管理專業學生適應現實工作起到關鍵作用。②城市基礎設施管理方向課程設置。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日益龐大,網絡化運營的推進使得城市管理必須走向精細化、智能化,且生態城市建設成為城市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必有路徑。我校是國內具有傳統特色的城建院校之一,具有城建類雄厚的教學資源,但是我們不能止步于已有的教學優勢,而是要結合城市可持續發展態勢,在教材資源相對短缺的情況下,積極組織教學力量研討并突破《城市綠色基礎設施運營管理》新開課程的教學難題,切實培養出具有綠色基礎設施管理能力的城市管理人才,提升所培養人才的社會競爭力,同時達到高校與社會的良性供需匹配。(2)專業任選類課程設置。在高年級開設《城市環境管理》、《城市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社會調查分析方法》、《城市社區管理》等選修課程,給學生根據自己的發展和能力,自由選擇學習的空間。
2.綜合實踐環節的設置。綜合實踐環節的設置,將政策仿真、社會調研、數字化城市管理有機融合:①公共政策仿真方面:以Seminar教學法訓練學生的參與能力、獨立思考分析能力、創新能力、批判能力,引導學生使用Anylogic軟件仿真實驗,認知系統主體行為機理,直觀認識擬定公共政策所涵蓋的不確定性,對于城市管理具體工作中實現公共決策理性化和科學化打下技能基礎。②社會調研方面:城市管理中涵蓋大量的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社會調研方法及數據處理是城市管理人員必備的基礎,訓練學生選擇適當的調研命題、方法,設計科學的調研表格,訓練學生使用社會統計軟件SPSS正確處理相關數據,并提供詳實有據的調研報告。結合目前我校城市管理專業教師現承擔的地F安全運營致災因子分析及承災能力提升路徑研究(天津市建委立項),京津冀綠色基礎設施協同發展研究(天津市科委立項),天津市紅橋區智慧社區建設路徑研究(天津市房建廳立項)等多項課題,組織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自己動手設計問卷調查表,并到一線開展實際調查工作。③數字化城市管理方面:結合天津市紅橋區2016年推動的智慧社區,組織學生調研,兩個方面:第一,學生根據自己對于數字化城市管理的認知,選擇調研主題、方法、并提交調研分析報告;第二,借助我校2017年建設的數字化城市管理協同管理實驗平臺,以翻轉課堂的嶄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系統操作過程,提高其實際動手能力;第三通過和社區管理中心協調,除支持學生開展數字化社區的調研實習外,給予學生觀察和操作現有智慧社區管理系統的頂崗實習機會,對于所暴露出來的理論教學不足,返校后進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對實際操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相應分析報告。
參考文獻:
[1]王建廷.21世紀中國城市化進程與城市人才培養的戰略研究[J].城市,2003,(1):3-11.
[2]王琦.我國高校城市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研究――基于人才培養方案的文本分析[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4,21(3):113-117.
[3]康維波,張文翠,宋明爽.城市管理專業教學實習和畢業實習有效性研究[J].社科縱橫,2015,(8):159-161.
[4]錢玉英,錢振明.城市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J],中國行政管理,2011,(12):84-87.
[5]文正祥,徐建平.城市管理專業本科生培養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7):363-366.
[6]徐建平,馬春.從畢業生就業狀況探討城市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以云南大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7):33-35.
[7]李文靜,俞慰剛,紀曉嵐.我國高校城市管理專業建設探索――2009年全國城市管理專業建設研討會紀要[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10-114.
篇5
隨著物聯網、下一代互聯網、云計
算、人工智能、知識管理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城市管理、政府和企業辦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還有教育和農業等各個行業,都在悄悄地向智能化、信息化邁進。
在智慧浙江科學會客廳暨“城市的明天”主題展覽會上,中國電信以智慧城市沙盤為核心,分別設置了智慧政府、智慧產業及智慧民生三大展區,采用虛擬場景、互動演示等新穎活潑的形式,將移動與固定、轉型業務與傳統項目完美結合,充分展示中國電信在打造智慧城市方面的實力和能力,以及融合創新帶來的綜合信息服務能力和聚焦客戶運營模式所創造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參觀者通過親身體驗,能夠感受到智能互聯生活已經觸手可及地來到了我們身邊。
高效服務的智慧政府
智慧政府主要包括平安城市、智慧城管、智慧環保、智慧工商、智慧稅務等服務,為老百姓提供最大便利,打造高效的服務型政府。近年來,中國電信不斷完善智慧政府各項應用與基礎建設,有效促使資源整合與優化配置,推動城市格局更加合理,城市管理更加科學、及時、有序。
在平安城市里,通過市、縣、派出所三級聯網和信息共享,對城市主要道路、重點場所和部分小區進行不間斷監控,實現指揮中心的110、119、122三臺合一,民警可以在監控中心把握現場情況,為創建“和諧社會”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礎。
在智慧城管中,通過數字技術的綜合應用而建立的智慧城市管理大平臺,集城市管理、協同處置、執法監督、應急調度、決策指揮、公眾互動為一體,核心業務涵蓋環衛、園林、路燈、公共交通等城市管理業務。
有了智慧環保,就可以實現集空氣質量、環境噪聲、煙氣排放、水污染、放射源、城市積水、城市雨量、河道湖泊水位、氣象參數、污染事故應急響應和環境綜合管理、網絡辦公為一體的綜合監測與監管協同。
智慧工商,將利用中國電信的電話網、移動網、互聯網融合優勢,整合商品監管軟件,為政府監管部門搭建商品安全監管平臺,同時提供專業的移動執法終端、定制電話終端、互動媒體終端等多種終端設備,實現重要商品信息的備案和監管查詢以及一線執法人員移動執法和綜合辦公等功能。
電子報稅,為納稅人提供及時、高效、安全的遠程納稅申報、稅款繳納、納稅情況查詢等服務。網絡發票,為個人、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提供發票的網絡開具、網絡查驗及相應的涉稅業務,加強稅務管理機構對普通發票的監管。
轉型升級的智慧產業
中國電信借助智慧產業建設為城市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極大增強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聚集效應,為投資者和經營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經營環境,對旅游者提供向全世界傳播城市形象的便捷通道。同時,催生出一大批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直接拉動作用、可持續發展的新興產業。
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情景隨處可見:農民兄弟坐在電腦前,輕點鼠標,即可查看農場現場情況,了解溫濕度等信息,實現翻地、播種、除蟲、灌溉和收獲,就如同“開心農場”一般簡單。因為基于先進技術構建的農業專家智能、農業生產物聯控制和有機農產品安全溯源等三大應用為一體的智慧農業,實現了農業信息數字化、農業生產自動化、農業管理智能化的綜合智能信息化解決方案。
智慧物流,將運用自動識別技術、移動通訊技術、GPSone定位技術等,并基于CDMA手機進行嵌入式開發實現的一套物流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為物流公司一線業務人員提供移動中的任務管理、數據采集、數據通訊等工作,為物流行業提供集語音、數據通訊、定位、拍照、掃描等5項重要功能于一身的全能終端整體解決方案。
智慧金融,包括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同時,利用信息化技術,大幅度提高辦公效率,實現數據網絡充分滿足銀行大數據量處理的需要等。
此外,智慧旅游則是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通過便攜的終端上網設備,主動感知旅游資源、旅游經濟、旅游活動、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時安排和調整工作與旅游計劃;智慧園區是通過融合應用各種技術手段形成軟實力,對于包括政務、產業和民生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創造更美好的園區生活。
幸福感知的智慧民生
為了承載全方位便捷化的智能化社區生活服務,中國電信將光纖網絡鋪設進入千家萬戶,將其與城市功能平臺相連接,形成以社區為載體的高品質城市生活。智慧民生主要包括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家居等業務。
通過社區信息化建設,從健康、居家、飲食、緊急情況等全方位給予老年人更多生活上的幫助和精神上的安慰,讓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利用無線通信、互聯網等技術,通過智能化的集中、統一的電子健康檔案平臺、電子處方、電子病歷,智慧醫療能對醫務人員、患者和醫療物品進行加強管理,實現診療信息的無紙化、語義信息的統一化,醫藥術語的標準化等。
針對目前我國教育改革與創新的實際需求,利用移動網、電話網、互聯網融合優勢,借助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開發出集協同辦公、教育管理、家?;?、應急保障、教育資源共享于一體的智慧教育。
篇6
主論壇上,NEC全球總裁遠藤信博發表了題為“為實現對人與地球友愛的信息社會――大數據創造新價值”的主題演講。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健、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分別做了演講,來自政府、機構、企業等各界嘉賓近300人出席了主論壇。
NEC是較早倡導智慧城市建設的企業之一,擁有下到海底光纜、海底地震儀,上到宇宙衛星開發的全方位業務經驗,特別是在防災、消防、交通、物流、水資源管理、能源管理、養老、醫療等領域,通過ICT技術支撐著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社會基礎設施建設。遠藤信博認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是要實現安心舒適的居民生活,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共存、共生,以及整個社會安全、高效、可持續的發展。NEC選定中國作為智慧城市業務的戰略重點區域后,將不斷投入優勢資源,依托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方面的技術實力和多年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一定能夠為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p>
NEC在參與中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一直堅持“統籌規劃、綠色環保、協同開發”的建設理念。首先,考慮到各個城市發展現狀不一,NEC認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第一步應該是因地制宜地進行總體架構的規劃設計,綜合考慮人文社會體系和經濟產業規劃,包括新興智慧產業的選擇培育和傳統產業的智慧改造,提出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管理建設、經濟發展和社會人文體系相互融合、相互支撐的建設方案,然后再分步實施。
NEC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十分重視開放性與協同性,認為要實現社會管理各要素間的整合轉型,應以信息集群為基礎,實現跨系統應用集成、跨部門信息共享、跨網絡融合互通,體現城市反應的即時性和適時性,消除信息孤島以及避免重復建設,提高城市管理的靈活性和運營效率。
在2013NEC創新解決方案展現場,“城市管理”、“企業運營”、“民生服務”三大智慧城市展區以及“支持智慧城市建設的下一代C&C技術”展區吸引了不少觀眾。
主要亮點產品有:
1.智慧教育“睿課堂”
“睿課堂”是一款基于互聯網技術和云平臺的智慧教育產品,老師和學生人手一個平板電腦,通過無線熱點連接,提前制作好的課件可以顯示在每個學生的屏幕上,課程進度由老師主導,老師在自己的平板電腦上能看到每一個學生是否在線?!邦Un堂”的智能作業系統還會自動批改學生作業,并對正確率進行統計,也可以對課堂的表現情況進行分析。目前“睿課堂”已在北京、深圳、南通、廣州等地的一些中小學落地,老師、學生反響良好,普遍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新穎有趣。北京市大興區一所學校的老師還表示,使用“睿課堂”半年時間,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
2.下一代網絡技術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OpenFlow
篇7
[關鍵詞]城市管理;專業建設;啟示
[DOI]10.13939/ki.zgsc.2017.08.198
城市管理專業首次納入2012年版的《普通高校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目錄內專業,反映了國家對城市管理專業人才未來需求的科學判斷。城市管理專業作為我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為適應城市管理專業化及對城市管理專門人才的需求而迅速興起的新興專業,如何培養“懂城市、會管理”的專門人才,這為高等院校城市管理專業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
1研究設計
1.1調研內容
主要圍繞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城市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著重了解專業定位與特色方向,了解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選修課等課程設計及開課學期;二是專業建設路徑,著重了解實驗、實訓課程體系,實踐基地建設以及學生就業途徑、渠道。
1.2調研對象
調研按照東(上海)、中(武漢)、西(昆明)、北(北京)四條調研路線,選擇代表性高校(科研型、教學型、教學科研型)進行專業建設調研,調研對象主要包括院長、教學副院長、系主任、專職教師。
1.3調研方法
主要采用調研前網上收集資料、面對面訪談以及實地參觀考察。
2調研結果及分析
2.1專業定位與方向:各校均結合各自的優勢學科,城市管理專業定位較準,但在培養方向上不清
調研中發現某研究型高校城市經濟管理系的城市管理專業,依賴其區域經濟的學科背景以及原信息學院部分師資計算機學科優勢,將城市管理專業定位為區域城市經濟管理,但在人才培養方向上不清,缺少一個明確的主線,雖然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尚好,就業途徑歸納城市建設與管理部門、城市社會管理部門、城市社會團體、城市企事業單位以及考研五大類,但統計數據顯示,城市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還是依賴其輔修的雙學位。從湖南某教學型高校的城市管理專業看,該校的城市規劃設計、項目管理等是優勢學科,將城市管理專業定位城市建設管理,但又形成了“城市執法+城市社區管理+城市建設管理”三個方向,在學生的培養方向上清晰度不高。
2.2課程體系與設置:各校均形成了基礎通用課程、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選修課的模式,但專業選修課差異較大,課程體系不連貫,課程內容有重復,部分課程缺少教材
調研中發現各高校城市管理專業所修學分基本都在175分左右,形成了基礎通用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特色選修課程、實踐技能課程四大課程體系。雖然各高校城市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盡量突出專業特色,但是在實際運行中發現普遍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課程體系不連貫,如湖北某研究型高校為突出城市信息化,在課程設置上增加3門有關課程,課程相對孤立,前后無法銜接;湖南某教學型高校為體現城市規劃、項目管理的優勢,在課程設置上增加4門有關課程,同樣存在課程相對孤立,前后無法銜接的問題;二是部分課程內容有重復,如湖北某研究型高校開設《管理學》《公共管理學》《行政管理學》《城市管理概論》《社區管理》,這些課程在研究對象上有差別,在內容上有很大的重復;三是部分課程缺少教材,調研中還發現,各高校為適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智慧、綠色、人文城市發展要求,曾嘗試開設《智慧城市管理》《城市數字化管理》《城市生態與環境》《城市文化保護》《綠色城市管理》《電子政務》等課程,但在實際運行中發現缺少教材。
2.3實驗實訓課程與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各校均開設實驗實訓課程,擁有一定數量實踐教學,但多為傳統實驗實訓課程和原有的實踐教學基地,城市管理專業相關實驗課程或實踐基地拓展有待突破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人才是城市管理專業建設的當務之急,各校為此均開設實驗實訓課程,擁有一定數量實踐教學,如湖北某高校實驗實訓課程分為課內實驗和實驗(上機),但開設的課程多為《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地理信息系統》等傳統實驗實訓課程;湖南某教學型高校的實驗實訓課程僅有《建筑工程測量》和《CAD》兩門,總體來看,城市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實驗實訓有待突破;另外,城市管理專業多是利用其他專業已有的實踐教學基地,與城市管理專業高度相關的城市綜合執法局、建設局、市政局、城市社區等部門尚未建立聯系,已有的基地在接納全院學生實習的數量有限,集中實習流于形式,更多依賴學生分散實習,實習質量無法把控,城市管理專業相關的實踐基地拓展有待突破。
2.4專業認識與學生就業:開設城市管理專業高校呈井噴之勢,但學生第一志愿填報率較低,轉專業率較高,社會認同度不高,半數以上學生畢業后從事非城市管理行業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41所高校設置了城市管理專業,其中東、中、西部地區分別有32所、2所和7所高校,各高校在招生規模上存在較大差異,如湖北某高校招生40人左右,湖南某教學型高校招生100人左右,山東某教學型高校招生最多,多達225人,而北京大學則最少,僅僅15人,所有高校中,除少數知名研究型高校外,普遍存在第一志愿填報率較低、轉專業率較高問題;另外鑒于單位身份及編制(凡進必考)、招考專業和招聘人員數量的限制,城市管理專業學生只有極少數崗位能報,雖然各高校城市管理專業就業數據比較好看,但也存在一定的內部隱患:如湖北某研究型高校城市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一半還是依賴其輔修的雙學位、湖南某教學型高校城市管理專業畢業生60%從事非城市管理行業。
3城市管理專業建設啟示
3.1專業特色必須緊密結合學科優勢
由于各高校定位不同以及學科優勢差異,因此城市管理專業的特色也不盡相同,通過調研了解到,北京大學城市管理專業特色偏向經濟管理、云南大學偏向邊疆經濟、華東理工大學偏向建筑城市規劃、東北大學城市管理定位側重于智慧城市、浙江農林大學側重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山東工商學院側重于社區管理、浙江財經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側重于區域經濟管理。鑒于我校教學研究型的定位,因此我校城市管理專業建設必須依托教學研究型的定位,在公共事業管理、土地資源管理、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等本科專業辦學基礎,重點考慮學校經管特色以及我院社會學重點學科優勢,依托學科優勢發展專業特色。
3.2n程設置必須要自成體系
在基礎通用課程、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選修課的模式基礎上,按照知識、素質和能力“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融入專業特色,在課程體系強調前后連貫性,課程內容上避免重復性方面,避免走彎路。因此,我校城市管理專業可針對行業需求,按照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選修課體系,設計法律、經濟、管理、社會、技術五大課程模塊,構建基于行業需求的專業知識體系;針對城市公共部門管理服務的特性,強化職業道德與職業倫理教育,培養創新精神和團結協作的品質,構建基于職業要求的職業素質體系。
3.3實驗實訓實踐必須要有突破
原有的實驗實訓課程和現有的實踐教學基地沒有體現城市管理專業特色,調研中發現北京某高校實驗室建設很有特色,同時依托政府部門創建實踐基地優勢明顯。我校秉承開放合作的理念,多方協作,強化管理服務,充分利用市政管理委員會、市規劃展覽館、巴南區園林局、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重慶博眾房地產管理研究院、濱南城市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支持對籌辦城市管理專業的支持,實施長效合作機制,構建基于崗位技能的校政、校社、校企實踐能力體系。
3.4學生就業必須依賴寬口徑
調研中發現,“凡進必考”的限制以及社會認可度不高的現實使得城市管理的就業面比較窄,但不同的高校對學生就業的思路有所不同,北京大學城市管理專業不考慮學生就業,學生以保研或出國為主,湖北某研究型高校鼓勵學生輔修二專,另外,一年可以考取研究生8人左右,湖南某教學型高校則鼓勵學生考公務員。半數以上學生畢業后從事非城市管理行業?,F實讓我們認識到:城市管理專業學生除考取城市規劃、設計、管理等部門公務員外,必須強化學生的厚基礎,依賴寬口徑實現就業。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智慧城市 物聯網 云計算 城市發展
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不斷創新,信息化成為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特征,不斷推動時代進步與發展。目前,全球信息技術創新持續加快,以云計算、云存儲為代表的新興網絡技術正在推動下一代互聯網大潮。物聯網技術在促進各單元互聯的同時,也將帶來更加廣泛的信息量,知識經濟進一步凸顯,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信息技術正在全球范圍深入城市管理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一、從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1998年美國副總統戈爾提出了“數字地球”的概念,掀起了建設“數字地球”的空間信息革命。數字城市正是源于數字地球的戰略構想,是數字地球思想在城市范圍的延伸和具體實現。
數字城市是基于3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系統RS)技術、可視化和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綜合開發和應用空間信息資源,對城市的基礎設施、功能機制進行自動采集和動態監測管理,實現城市運行和管理的可視化、數字化、網絡化。
2008年11月, 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 這一理念,進而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智慧城市是以互聯網、物聯網、電信網、廣電網、無線寬帶網等網絡組合為基礎,通過深入推進基礎性建設和各類信息資源及其應用型信息系統的開發利用,全面靈活地實現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的相互感知和互聯互通,從而實現對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的精細化、動態化管理。
建設智慧城市,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機遇,加快向信息社會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剛剛起步,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寧波、蘇州等城市已將“智慧城市”列入“十二五”規劃并著手實施。天津濱海新區在2011年提出了“建設智慧新區”的任務。
二、智慧城市的本質與內涵
2.1 智慧城市的本質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體現形式,是數字城市建設的延續,也是城市信息化發展到更高階段的必然產物?!爸腔鄢鞘小钡睦砟钐峁┝顺鞘袆撔掳l展的新思路,開辟了認識城市、發展城市的新視角,其本質是以物聯網為重要基礎之一,以先進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和多網融合為依托,以智慧技術、智慧產業、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為重要內容的城市發展新模式和新形態。
智慧城市建設一般集合四個方面的建設與應用。一是廣泛的聯接人,廣泛的聯接物;二是依托信息網絡,全面采集、感知生產、生活、城市管理、經濟社會活動等所需的各類信息;三是依托云中心,對采集、感知的海量信息進行智能化實時分析、處理、反饋;四是依托信息網絡,為人提供及時參考、決策信息,為物提供實時控制信息,使經濟社會活動更為優化。
2.2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全面感知。智能傳感設備將城市公共設施物聯成網,對城市運行的核心系統實時感測,具有更全面靈活的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的互聯互通和相互感知能力。
充分整合。物聯網與互聯網系統完全連接和融合,將數據整合為城市核心系統的運行全圖,借助于發達的智慧基礎設施,提升信息處理和信息資源整合能力。
協同運作?;谥腔鄣幕A設施,城市里的各個關鍵系統和參與者進行和諧高效地協作,提高跨部門、多層級、異地的合作能力,實現城市運行的最佳狀態。
激勵創新。鼓勵政府、企業和個人在智慧基礎設施之上進行科技和業務的創新應用,為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實現城市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2.3 智慧城市的體系架構
1. 橫向架構
從橫向上看,智慧城市建設包括感知層、網絡層、數據層和應用層四個層面。
感知層,具有超強的環境感知能力和智能性,通過RFID、智能終端、傳感器等泛在網技術實現信息識別、采集、監測和控制。
通信層,是智慧城市的信息高速公路,包括大容量、高帶寬、高可靠的光網絡,全城覆蓋的無線寬帶網絡,以及電信網、互聯網、廣播電視網三網融合的網絡。
數據層,是實現數據資源融合的層面,按照智慧性、廣域性進行加工和關聯。數據層包含各行業、各部門和各企業的數據中心以及為實現數據共享、數據活化建立的市一級的動態數據中心、數據倉庫等。
應用層,是在感知提取層、通信互聯層、數據資源層基礎上建立的各種智慧應用和應用整合。
2. 縱向架構
從縱向上看,智慧城市建設涉及智慧城市標準體系和智慧城市安全體系。
為了推進智慧城市相關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必須有統一的技術和接口標準。智慧城市的標準體系分為技術基礎標準體系和應用標準體系兩個部分。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體系是在安全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為智慧城市提供安全保障。
圖 智慧城市的體系架構
綜上,智慧化是繼工業化、電氣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術,建設智慧城市,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趨勢和特征。
三、濱海新區智慧城市建設現狀
“十二五”期間,濱海新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新區發展戰略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建設智慧新區”的任務,廣泛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務實推進政務、民生、城市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信息化,提升信息產業整體水平,建設以“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濱海”。
3.1 智慧濱海的架構體系
智慧濱海體系概括為“4211”架構體系。四項智慧工程,即智慧政府工程、智慧城管工程、智慧經濟工程和智慧民生工程;二個高地,即信息基礎設施高地、新興信息產業高地;一套保障體系;一張“智慧濱?!泵?。
1. 智慧政府工程
建設高效電子政務系統,提高政府信息的利用水平和政策科學制訂水平,促進城市信息資源的共享和開發利用。智慧政府工程包括:建設電子政務專網、電子政務云中心與云計算平臺、公用基礎地理信息系統、信息資源支撐平臺等13個子項目。
2. 智慧城管工程
在城市管理領域建設一批信息系統,以信息化為支撐,推行物聯網應用,創新管理模式,改善新區整體發展環境。智慧城管工程包括:公安視頻指揮調度與技防網、數字城管、智能交通及環境監測、安監、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等7個子項目。
3. 智慧經濟工程
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支持、引導作用,支持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等領域的深入應用,推進“智造云”和“超算云”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智慧經濟工程包括:兩化融合示范試點、企業信息化平臺、電子政務、現代物流與農業信息化、超算云等6個子項目。
4. 智慧民生工程
深化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公共服務事業向社區延伸,豐富服務內容,努力實現公共信息服務的普遍、優質和高效。智慧民生工程包括:街鎮信息化、數字醫療、數字教育、數字文化及智能小區試點5個子項。
3.2 建設智慧濱海
濱海新區按照“三個一”進行統籌布局,即一張覆蓋新區的電子政務專網,一個統一的電子政務云中心和一個基于GIS的人口、法人、地理和經濟等基礎信息庫公共共享平臺,穩步推進兩化融合,加快建設“智慧濱?!?。2012年以來,濱海新區投入近15.5億元全面升級信息基礎設施,電子政務專網、電子政務云中心和地理信息共享服務系統“三個一”基本建成并實現試運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預計到2013年底,濱海新區將基本完成智慧濱?!?211”架構體系建設,為基本形成電子政務高效便民、城區管理精細智能、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新興信息產業集聚發展、綜合水平全國領先的發展格局奠定扎實基礎。
四、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近年來,濱海新區在智慧城市建設的探索和實踐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智慧城市理念為城市未來發展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但智慧濱海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還面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具體表現為:
第一,缺少統一標準和規范。智慧城市建設覆蓋諸多領域,目前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建設標準和評估標準等來約束和指導,不同系統之間接口復雜,不易實現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的共享協同,有形成“智能孤島”的可能。
第二,亟待制定合理的產業規劃和良性循環的商業模式。對涉及的物聯網、云計算等產業缺乏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和有效支持。商業模式單一,主要依靠政府的投資和管理,未能有效引入社會力量的參與,不利于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
第三,缺少核心技術及產品,技術支撐體系不健全。大部分核心技術、產品依賴國外;基礎技術研究、產品研發、成果轉化等技術支撐能力不強。缺乏技術創新帶動,發展后勁不足。
五、濱海新區智慧城市建設的對策建議
5.1 加強制度機制建設,制定和完善標準體系
結合濱海新區建設實際情況,各級政府加快電子政務網絡、信息系統、信息資源建設標準規范制定工作;各相關部門建立相應制度規范,加快新區在物聯網、云計算、通信與網絡等領域相關技術、應用和管理標準的完善和實行;學習借鑒先進地區智慧城市指標體系,結合新區經濟社會和信息化發展實際,研究智慧濱海指標體系,量化發展目標和任務,明確智慧濱海建設內容和發展方向,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建設。
5.2 加強隊伍建設,形成人才培養體系
加強信息化隊伍建設,充實新區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門、重點行業管理部門、功能區信息化人員力量,確保工作正常有序開展;成立機關事業單位,統籌新區信息化技術服務工作。加快智慧城市建設人才開發,引進高層次和復合型信息化人才,建立智慧城市專業人才培養機構。
5.3 強化自主創新,掌握核心關鍵技術
對新區范圍內技術優勢明顯、綜合實力雄厚的國內企業進行重點支持,鼓勵和引導其承擔起智慧城市規劃和建設任務。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突破高端芯片、關鍵組件、基礎軟件等核心技術,強化技術支撐體系,占領科技制高點,減少對國外技術和產品的依賴;著力夯實信息安全基礎,確保城市信息安全總體可控。
5.4 做好產業規劃布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將智慧城市相關產業發展列入區域重點發展規劃,科學規劃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培養一批核心骨干企業,實現規模效益。創新商業模式,引入市場機制,擴大投資渠道。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的支持和引導作用,支持、引導公共性、基礎性、效益好的重大項目建設。鼓勵企業加大對信息化投入,支持、吸引IT企業提供云計算服務,推動物聯網等產業迅速發展,帶動整體產業的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智慧的城市在中國(EB/OL)2009.02.http:///cn/severices/bes.iibv
2. 曼紐爾?卡斯泰爾著,崔保國譯.信息化城市[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1-10
3. 高玲玲,盧杰民,胡劍瑛.智慧驅動城市變革[J].上海信息化,2009(12):33-35
4. 張公忠.智慧城市與智能建筑物聯網應用[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2(2):14-18
篇9
“圈外人”圈地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杰里米?里夫金預言:基于石化、能源的不可持續,會帶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終結,而新經濟時代將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
制造業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與互聯網的融合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特征。傳統的工業自動化生產要轉向智能化生產,信息和數據是核心驅動力。同樣,信息科技引擎作用于傳統產業,也成為城市管理者開展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社會“雙轉型”工作的核心抓手。
而其過程即是城市的逐步智慧化。在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周俠眼中,智慧城市的實現,技術不是瓶頸,觀念是首要問題。
“城市要有‘智慧’的內在驅動,我們只是提供相應的方法和手段。”在搶灘智慧城市的眾兵家中,同方的競爭砝碼是什么?
周俠的回應是:“同方不是做項目,而是與城市、城市管理者去達成戰略合作?!?/p>
2014年,同方提出了“百城計劃”,同時提出 “泛集成”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的理念,也即外界所言的“圈地運動”。
而做出如此重磅舉措,帶領同方軟件核心團隊的周俠最初卻是不折不扣的“圈外人”?!斑M入同方前的十幾年里,我做過導游、當過記者、拉過廣告,甚至還從事過進口板材行業,基本都是跨行業工作?!敝軅b笑談。“而同方本身由于隸屬教育部,給人感覺是高科技企業,外人很難將其與信息化,與安全自主可控相聯劃等。”
而正是這個“圈外人”,在同方一扎根就是十五年。從政務信息化到教育信息化,再到物聯網應用業務推廣,乃至同方“百城計劃”推出,周俠“涉獵”廣泛?!皬淖霎a品到現在做軟件,其實也是跨專業、跨領域?!敝軅b表示:“關鍵是我愿意忙活新東西,也樂于接受挑戰。”
“當時也是邊走邊學。我只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科技一定會改變社會,我想要做改變社會的人,就只有努力跟上這個步伐?!?/p>
談到做信息化的辛苦,周俠調侃道:“我老跟他們開玩笑,我說早知道IT這么辛苦,我就不來了。”其中的苦楚與艱辛,無法一一言表。
而從目前來看,“百城計劃”的成績還算不錯。同方公司已經與多地達成了合作共識――北到新疆克拉瑪依整合教育資源,南到廣西鐘山解決民生問題,東到杭州寧波解決醫療問題,西到重慶解決交通問題。
周俠表示,“泛集成”智慧城市建設理念是一種戰略合作模式,是與政府、城市管理者以及優秀伙伴在規劃層、技術層以及資金層的廣泛合作,從而形成一個完整體系,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
周俠舉例說:“某個旅游景點的售票系統,包括監管、監控,還有監察人流,只是傳統意義上的升級,而智慧旅游是把這個城市跟旅游相關的,包括交通、銀行、餐飲、酒店以及相關的服務業融合在一起,通過大數據技術,形成一個能夠為任何一個旅游者提供所有方案的一個機制,實現城市泛行業管理需求。”
遵循這種長效發展機制,在未來三到五年,同方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是貼近三、四線城市發展需求,全部參與一百個城市的頂層規劃設計,全方位創新智慧城市的路線圖。
“找魂”與落地
同方的“百城計劃”正穩步推進。“目前,達成戰略合作的城市有三四十個,相對集中在信息化發展較慢、落后一點的區域,如中西部地區。”周俠解釋:“因為他們原來的基礎較弱,相對整合起來還容易。而信息化發達地區的每一個子系統甚至都很龐大,整合起來周期長、難度也大?!?/p>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現階段沒有所謂的樣本?!敝軅b認為:“因為每個城市特色不一樣,很難去做嚴格意義上的復制和推廣?!敝腔鄢鞘械慕ㄔO過程更大程度是“找魂”的過程。所謂“找魂”,關鍵是要去挖掘不一樣的城市特征,再去針對性地從這個城市未來的智慧構想去做整體規劃。
“每個城市特征不一樣,很難拿一個模式去套。所以同方的方式是從頂層設計、從規劃入手,再考慮項目或者業務的延續?!?/p>
有人評價說同方在“圈地”。周俠回應:“圈地盤是圈了以后,我可以挑肥揀瘦地干,我有錢了干干,沒錢我不干。但我們圈的概念并不是說圈完以后就不做了,我是為了做而圈,而不是為了圈去想別的問題?!?/p>
在“百城計劃”推進過程中,同方始終秉持的是包容開放的心態和思想?!伴_放的市場面前,不能太狹隘,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這中間我們需要和大量廠商合作?!?/p>
因此,同方“百合計劃”應運而生。“我們希望聯合眾家――友商也好,上下游合作伙伴也好,共同參與這個市場的建設。”
其目的是實現一個以互聯網、物聯網、電信網、廣電網、無線寬帶網等網絡組合為基礎,以智慧技術高度集成、智慧產業高端發展、智慧服務高效便民為主要特征的城市發展新模式。其核心宗旨是――“善政、興業、惠民”,周俠如此概括。“智慧城市建設首先需要政府轉變智能,樹立服務意識,其次是通過信息化社會建設,便民惠民,讓百姓受益,再次是考慮拉動傳統產業――醫療、交通、旅游等,由點及面地形成一個大的智慧概念?!?/p>
智慧城市建設并非一蹴而就,也不能單打獨斗?!俺鞘械闹腔劢ㄔO目標在每個階段不盡相同,會沿著符合城市發展規律的方向階梯式邁進?!敝軅b堅信,“這個過程可能三年、五年,甚至更長,但它絕不單是政府的事,企業的事,而是很多合作伙伴共同參與的一個城市智慧化過程。”
百城計劃的推進,周俠奉行切合實際、腳踏實地、真正的智慧,“而不是追求多大和投入多少億”。
篇10
關鍵詞:智慧園區;智慧城市;產業園區
中圖分類號:F2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4-0113-02
引言
國家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在1984年開始設立經濟開發區作為促進區域快速發展的主要形式,其后相繼設立了高新技術園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由此全國各地出現了大批由民營和政府合辦的產業園區。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各地積極建設智慧城市,吸取對方經驗,產業園區作為產業集聚、產業轉型發展的平臺,成為建設智慧城市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研究我國智慧園區概念、發展要素是十分必要的,對我國建設智慧城市有積極引導作用。
一、智慧園區的概念
“智慧園區”是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提出的,智慧園區的建立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先行者,智慧園區的發展有其歷史過程,也有其發展方向,更具有現實意義。國內學者對智慧園區的概念主要有以下觀點。百度百科上對智慧園區的定義為:一般由政府規劃建設,供水、供電、道路、倉儲及其他配套設施齊全、布局合理且能夠滿足從事某種特定行業生產和科學實驗需要的標準性建筑物或建筑群體,主要包括工業園區、產業園區、物流園區、科技園等。張擎[1]、張凱書[2]都認為,智慧園區是借助新一代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通過監測、分析、整合及智慧響應的方式,改變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的交互方式,將園中分散的信息基礎設施、社會基礎設施和商業基礎設施有效連接起來。吳君[3]則認為,智慧園區是一個涉及多個領域、應用多種技術,服務于多個對象的多維立體的復雜系統,強調“公共管理、基礎配套、經濟發展、生態保護、安全保障、社會服務”相結合的六位一體的整體布局模式。太極總經理洪勁飛對智慧園區的理解是以園區為平臺,由政府或企業規劃建設的,通過對園區內人與物及其行為的全部感知和互通互聯,提高園區的運行效率[4]。綜上所述,智慧園區是以智慧城市為背景發展起來的,其核心也應該體現“智慧”,即智能化,主要通過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手段,合理配置園區內的資源,時刻感知園區動態,提高園區運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是建立在數字化園區基礎上的智能化園區。
二、智慧園區發展是轉變發展方式的動力和基礎
(一)傳統園區存在的問題
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但目前,我國產業園區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產業集聚效應不明顯。我國產業園區建設總體處于初級階段,很多園區的建立是為了落實國家政府,增加政府業績,沒有將園區的建設落到實處,僅僅是照搬照抄國外園區建設的模式,沒有體現中國特色[5]。
2.信息化建設不完善。園區整體建設缺乏統一的、規范的、整體的網絡基礎設施,目前我國園區內的網絡設施存在多網并存,造成資源的浪費,也降低了園區的企業效率。雖然大多數園區積累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但缺乏整體信息資源分類、采集、管理、共享機制,導致信息資源共享與開發資源利用困難[1]。
3.園區服務功能薄弱。傳統園區強調簡單的物業服務,注重公共領域的管理與服務,對企業、政府及入駐企業的多樣化需求難以滿足,而且其服務形式、服務內容也單一落后。
(二)智慧園區助推傳統園區轉型升級
智慧園區建設更加強調“智慧”,是在數字化園區基礎上,全面實現網絡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人性化、經營管理協同化和產業結構集約化。
1.智慧園區是以泛在網為支撐平臺。園區內以基礎通信網絡的建設為主,實行三網融合,通過信息管道網絡、無限網絡覆蓋、光纖寬帶網絡接入網等基礎設施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園區的智能化,使得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的結合更加密切,更加智慧化。這種網絡設施一體化的建設,為企業、政府和公眾的聯合創造了便捷條件。
2.園區智慧化實現資源共享,提高企業效率。智慧園區通過建立完整統一的網絡系統,采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技術對園區進行智能管理,實現園區內信息互通互聯、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從而提高信息交換、信息、信息綜合利用、信息應用與服務等智能。園區智慧化建設將更有利于集中管理,避免重復設置,節約成本。
3.智慧園區服務更加人性化、智慧化。智慧園區是一個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的產業園區,以實現人的發展來促進社會的進步。智慧園區的服務方式以需求為根本出發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公眾及社會的需求,能夠提供個性化服務和增值服務,而且可以實現政府、企業和公眾的互動。
三、智慧園區建設的意義
智慧園區的建設是國家實施信息化戰略的具體表現,對促進信息化發展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是建設智慧城市的關鍵,智慧園區統一、協調的建設將利于傳統園區改造升級,轉變傳統園區管理和服務上的發展方式。
第一,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園區經濟牽引智慧場所建設,為區域經濟發展創造內動力,提升產業層次,支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園區作為生產要素的集聚區,有效改變了傳統產業“單兵作戰”的發展方式。通過特色園區、專業園區建設打破傳統的發展模式,依托資源優勢、傳統優勢、市場需求逐步形成“特色產業化”“產業特色化”的經濟發展布局[6]。
第二,智慧園區的建設有助于智慧產業的發展,也有助于推進城市向智能化、網絡化發展。產業園區通過產業發展核心要素集、整體產業鏈協同發展,實現產業規模效應。智慧城市建設可以以智慧園區建設作為牽引,拉動智慧城市建設,將智慧園區的管理方式融入到城市管理體系中,真正實現城市管理模式的“智慧化”。
參考文獻:
[1] 張擎.智慧園區:源于數字化 高于數字化[J].中國高新區,2011,(9):128-129.
[2] 張凱書,張怡,嚴杰.智慧園區信息化建設解決方案[J].信息通信,2012,(6):118-119.
[3] 吳君.關于智慧園區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5,(34):141-142.
[4] 洪勁飛.智慧園區建設解決方案――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5,(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