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年度控煙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17 06:06: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鄉鎮年度控煙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鄉鎮年度控煙工作計劃

篇1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eds1201”為你整理了這篇2020年創建健康單位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按照《蘆山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關于申報國家衛生鄉鎮、省級衛生村、無煙單位、省級衛生城市、健康家庭、健康單位、健康社區、健康學校和健康醫院的通知》(蘆愛衛辦〔2020〕15號)文件要求,蘆山縣醫保局積極開展健康單位創建工作,現將創建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完善管理機制

為確保創建工作順利完成,我局成立以黨組書記為組長的健康促進機關領導小組和以局長為組長的控煙領導小組,分工細化,明確工作職責。召開職工大會,對全體干部職工發出倡議,簽訂創建健康單位承諾書。將健康單位創建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制定創建健康單位實施方案和控煙獎懲制度,有力推動了健康單位創建工作。

二、強化宣傳,營造健康環境

一是積極開展控煙工作,建立無煙環境。在辦公區域、電梯口、衛生間張貼了禁煙標志,嚴禁在室內吸煙,清理煙草廣告,控煙巡查員定期對所有辦公室開展巡查,目前控煙效果良好。二是加強衛生清理,抓好環境衛生的基礎工作,形成良好的自然環境。我局每周五組織干部職工開展大掃除,做到辦公垃圾袋裝化、廁所衛生間無異味、下水道無遺漏現象、室外環境無蚊蠅滋生地。堅持整治易被忽視的衛生死角,落實長效管理措施,衛生水平顯著提高。三是設立圖書角,及時更新書籍、刊物,為干部職工提供閱讀環境,鼓勵干部職工在工作之余開展讀書活動,目前組織開展“姜城悅讀家”朗誦比賽。

三、積極開展健康活動

我局落實專人負責健康工作,按照創建健康單位實施方案組織干部職工開展學習。一是組織健康知識學習,強化健康意識。目前我局已組織干部職工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膳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等學習4次,邀請疾控中心專家來我局開展“健康素養66條”講座。開展戒煙知識競賽、健知識競賽2次。二是組織開展戶外運動,提高職工身體素質。目前已組織開展爬山活動2次。8月已向全體職工發放體檢卡,組織干部職工體檢。

篇2

一、過去一年工作的回顧

(一)加強領導,落實任務,確保創建工作有序開展。

繼市、區雙創工作會召開后,我鎮及時召開了鎮、村干部參加的雙創工作大會,進一步明確雙創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時間安排、方法步驟,成立了由鎮主要領導任指揮,相關站所、村、駐鎮單位負責人組成的雙創工作指揮部及其辦公室,配齊配強雙創辦日常辦公工作人員,落實雙創工作各項經費。為了確保創建工作有序開展,我們制定下發了《##鎮二00九年雙創工作實施方案》、《##鎮二00九年雙創工作安排意見》,簽定了二00九年創建單位(村)目標責任書,表彰二00八年度先進單位。同時,鎮委、鎮政府每周召開例會,專題研究和安排雙創工作,實行雙創工作進展情況定期匯報制度,強化制度約束,推動雙創工作步入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鎮雙創辦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對集鎮周邊主要街道進行督促檢查,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創建工作按期達標。

(二)廣泛宣傳,全民參與,營造創建工作的濃厚氛圍。

今年我鎮從提高居民素質和雙創知識知曉率出發,利用發放宣傳資料、懸掛宣傳標語、出動宣傳車、編發雙創簡報、邀請媒體監督采訪等形式全方位宣傳開展雙創的目的意義及工作進展情況。針對不同行業、不同人群,鎮上還以“雙創大講堂”活動為載體,組織宣講團進村組、進校園、進企業、進商戶、分行業、分系統、分層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以文明禮儀教育、“三德”教育、雙創知識、法紀法規、健康知識宣講為主。同時,我鎮還積極利用新聞媒體多角度、全方位報道和宣傳雙創工作開展情況,大力宣傳創建活動中的先進典型事例,并對阻礙創建活動的事件和負面典型及時進行曝光,努力形成強大的“雙創”輿論聲勢。據統計,今年共在市級各類新聞媒體刊發稿件16篇,工作動態被市、區雙創簡報采用6篇。全鎮各單位懸掛和刷寫標語120條、固定宣傳欄40余期、宣傳車8臺次、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舉辦雙創知識講座6期,專項活動培訓10余次。通過大力宣傳,廣大居民的環境衛生保護意識和創建優秀旅游城市的責任意識明顯增強,逐步營造了全民動手、齊抓共管的工作環境。

(三)和諧創建,突出重點,全面推動“創衛”工作有序開展。

一是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了徹底改變集鎮垃圾瀑布嚴重,街道公共設施陳舊,機關大院雜草叢生的現狀,鎮黨委、政府以創建省級衛生集鎮為契機,在財力十分拮據的情況下,多方協調和籌集資金,投入14萬元硬化機關地面,改造和新建職工食堂和健身場所,使鎮機關大院環境干凈明亮,同時鎮上還投資5萬元,在集鎮繁華地段和人口密集區新修垃圾池6座,對集鎮內三座大橋護欄進行刷白,組織學生及勞力5500余人次,大型工程車輛100臺次,對轄區內的垃圾山、垃圾瀑布進行清理,疏通泄洪渠3000米。同時鎮上與信立建筑公司達成山體改造廣告墻開發協議,投資近30萬元,采取鎮財政補貼一部分資金,信立公司作為主要投資方對集鎮主要街道山體進行改造,通過改造后,集鎮主要街道旁山體、垃圾和污水傾倒現象徹底改觀。創衛工作據不完全統計,轄區內派出所、供電所等駐鎮單位也先后投入20萬元對單位圍墻進行了拆墻透綠,改造美化。

二是加大集鎮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力度。在原有保潔人員不足、報酬低,路面保潔及垃圾清運無法達到日掃日清的狀況下,鎮上財政擠出資金提高環衛工報酬,由原來200元增加到500元,增加環衛人員,由2人增加到4人,嚴格清掃保潔制度,目前集鎮街道衛生已實行全天保潔,街道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同時,還對各路段包抓單位進行垃圾箱投放任務分解,從而達到生活垃圾有序收集和定點投放。

三是臨街商鋪門頭牌匾統一樣式,規范懸掛。針對集鎮內商鋪廣告牌匾破舊和懸掛不規范影響景區和集鎮對外形象,鎮上通過積極聯系和協商,在統一風格和樣式的基礎上,采用無償為商戶制作廣告牌匾,規范了集鎮主要路段商戶門頭牌匾40余塊,

四是扎實開展“六小”行業治理和城鄉結合部環境綜合整治。利用六小行業治理和城鄉結合部環境綜合整治契機,對全鎮個體工商戶進行了摸底調查,嚴格按照標準規范“六小“行業,對不符合條件的督促其整改,拒不整改的由鎮工商所吊銷其營業執照。城鄉結合部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我鎮在集鎮要道、省道公路沿線、規范汽車修理場所3所、廢舊回收市場1所、建材市場1所,實現出入口道路寬敞平坦,交通暢通的要求。集中整治集鎮繁華地段亂搭亂建、亂堆亂擺、亂拉亂掛、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扔亂倒等”六亂“現象,組織拆除違章建筑物10處,拆除明鍋亮灶3處,取締馬路市場4處。有效治理了集鎮臟、亂、差現象。

五是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是推進衛生創建工作和提高居民素質的有力抓手。為此,鎮上專門成立了由一名副職領導掛帥的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在衛生單位、衛生村組建主要領導負責的三級健康教育網絡,通過調研和摸底,結合實際,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和長遠規劃,經過一年的工作開展,鎮機關及各駐鎮單位先后投入經費3萬元用于固定宣傳欄設置,購買健康教育音響資料及健康教育檔案配套設施;為了進一步擴大健康教育覆蓋面及影響力,鎮機關及各創建單位、村都在街道繁華地段、單位的顯著位置、村委會村務公開欄等位置合理布局健康教育宣傳陣地,并圍繞衛生防病工作和群眾健康需求及時更換宣傳內容,據統計,截止目前,全鎮共設立固定宣傳欄22處,張貼和書寫健康教育宣傳內容100余期;同時鎮上還邀請市、區健康衛生教育專家以“健康教育知識大講堂”形式開展健康教育進校園、進企業、進村組、進社區“四進”活動7次,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4000余冊,編寫和印發健康教育傳單5000余份發放到轄區廣大群眾手中,同時鎮上還利用“5.31”世界無煙日,在鎮機關開展戒煙控煙活動,通過設立禁煙會議室、無煙站辦所引導煙民自覺戒煙和控煙。經過一年的扎實工作,各衛生創建單位、村、社區、學校健康教育基本做到了有陣地、有計劃、有內容、有資料、有宣傳、有活動,集鎮群眾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形為形成率進一步提高。

六是大力開展防病除害活動。除害防病工作是創衛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改善環境衛生質量的重要措施。為此,我鎮高度重視,在創衛工作中組建鎮、村、轄區單位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組織和網絡,并明確一名分管領導和專兼職人員負責,各單位結合自身實際制訂了組織機構臺帳,制訂了除四害年度工作計劃,進一步明確目標、夯實責任。為了使防病除害活動取得實效,我們還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在今年4月和10月先后開展了春秋兩季滅鼠活動和夏季滅蚊蠅活動,全年共購藥500余斤,藥具40余個,投放毒餌3200余個。通過采取統一購藥、統一投放、統一滅殺,使鼠害和蚊蠅得到有效防治。

回顧一年來的創建工作,雖然我們在創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上級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還存在一些困難和不足。一是受資金制約,硬件投入有限,集鎮基礎設施建設還很薄弱;二是衛生單位、衛生村創建力度和創建隊伍相對薄弱,壓力依然很大;三是居民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健康知曉率和行為形成率不盡滿意。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創衛創優結合,以專項整治為抓手,以提高群眾文明素質為目標,以衛生村、衛生單位創建為載體,對照創建目標和驗收標準穩步推進,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全力攻堅,確保完成總體創建目標各項工作任務。

二、二0一0年工作思路

(一)加快集鎮基礎設施建設。一要強化規劃指導。按照統一格調、統一風格的總體要求對新建房屋進行先規劃、后開工,強化規范建設意識,彰顯旅游集鎮特色。當前要重點抓好##干道、207省道##境內沿線新建房屋規劃和舊房改造工程。二要完善配套設施。加快環衛設施建設,盡快落實垃圾填埋場、垃圾中轉站、垃圾池、停車場等建設。加快農村民居、旱廁改造建設,改水工程;三要統一建筑風格,規劃建設上檔次的商場、賓館、飯店,加快集鎮旅游服務體系建設,同步規劃增加綠地空間,確保綠化覆蓋率達標。

(二)深化各類專項整治活動。2010年雙創工作首要任務是抓好各類專項整治,并以此為切入點,把創建工作不斷推向深入。一是深入推進“四亂”綜合整治。交警、工商、環衛等執法部門整合力量,加強協作配合,對“四亂”行為嚴管重罰,確保綜合整治成果不反彈。進一步夯實門前“四包”責任制,抓好環境衛生日常管理,繼續規范車輛停放,不斷提高鎮容環境衛生水平。二是全面開展“六小”行業綜合整治。工商、衛生、環衛、規劃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分工,強化衛生監督,嚴把衛生許可準入關,加強行業自律,規范經營行為,建立“六小”行業監督量化分級制,完成集鎮范圍內整治工作,確保檢查覆蓋率達100%,達標率達95%以上。三要扎實推進城鄉結合部、公路沿線環境衛生整治。加快衛生集鎮和衛生村創建步伐,提高鎮村公共衛生水平。四是開展農家樂專項整治,對現有的農家樂進行資源整合發展壯大,加強農家樂的衛生環境管理、服務質量管理,打造特色餐飲,強化食品衛生,加快星級農家樂評定和特色農家樂創建活動。對符合星級農家樂標準,幫助和引導其創星晉級和提級上檔工作。五是保持和擴大廣告牌匾整治成果。以集鎮廣告牌匾整治示范街為樣板,將整治范圍延伸到轄區農家樂及永久橋北頭至八中個體經營戶,設置一批在規格、色調、字體、背景、款式上相統一的廣告牌匾。

(三)著力提升廣大居民文明素質。集城環境衛生的好轉根本在于提高居民素質。要繼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把宣傳教育融入到創建工作全過程,使廣大群眾了解更多創建內容,積極參與各項創建活動,形成全民參與雙創的良好局面。要加強輿論引導,各部門、各單位、各學校要充分利用黑板報、專欄等載體,采取演講、競賽、知識問答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使創建工作深入家庭,深入人心。要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要把雙創與各類群眾性創建活動相結合,全方位推動市民文明素質的提高。雙創工作教育培訓活動要以文明禮儀教育、“三德”教育、雙創知識、法紀法規、健康知識宣講為主要內容,不斷增強市民公德意識、守法觀念、禮儀修養,為雙創工作順利實施夯實基礎。

篇3

*年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一年,也是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關鍵一年。按照“維護省城穩定、發展省會經濟、建設美麗泉城”的總體思路,我市切實加強土地宏觀調控,加快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一)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工作扎實推進

以改善環境質量、保護群眾健康為出發點,緊緊圍繞污染減排這一中心任務,積極倡導循環經濟、生態文明、綠色GDP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環保工作成效顯著。

1、污染物減排工作進展順利。一是全面落實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責任。在《*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考核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分年度總量減排計劃,明確了各年度目標任務、應采取的具體措施及各減排項目責任人。二是積極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步伐。目前光大水務(*)有限公司一廠、二廠經初步改造,污水處理量從*年的27萬噸/日增加到37萬噸/日。章丘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工商河中水站、東濼河中水站已開始試運行,高新區中心區污水處理廠基本完成。三是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清理力度。對轄區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所有新建項目和涉及鋼鐵、水泥、電力、焦炭、造紙、燒堿等6個行業的88家企業達標排放情況進行逐一清查、核實,檢查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執行情況99個。對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工業企業集中區內所有項目及國家、省重點監管的企業進行拉網檢查,并及時對違法項目進行處理。四是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繼續把清潔生產標準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健全環保準入制度,從源頭上防止新污染源產生。預計*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9.25萬噸,同比下降2.5%;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5.53萬噸,同比下降4.2%,完成全年計劃目標。

2、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建立了空氣質量月通報制度。針對全市揚塵污染防治的嚴峻形勢,深入細致清查源頭,加大整治和監督力度。對市內河道綜合整治、垃圾無害化處理、污水集中處理、飲用水源地保護、集中供熱等采取重點督辦或不定期調度等方式,協調解決一批關系民生的環境綜合整治問題,消除創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全市環境質量有所好轉。全年空氣良好率可達到85.2%。地下水水質良好,地表飲用水源地水質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大明湖、小清河、徒駭河水質較上年同期有所好轉。聲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良好。

3、生態保護建設取得新進展。利用生態系列創建平臺,積極開展以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為重點的生態保護工作。濟陽、商河完成了生態示范區驗收準備工作,建成2個國家級和12個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組織2個村申報國家級文明生態村。開展了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創建工作,組織申報了2個國家有機食品基地。開展了山東省生態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上報歷城區紅葉谷生態文化旅游區。對全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防治情況進行檢查。認真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完成夏季秸稈禁燒執法監察工作。

4、環境安全工作初顯成效。一是認真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段沿線化工、造紙、釀造等重點行業排污情況進行復核,部署加強汛期污染防治,嚴防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二是加強輻射環境管理工作。嚴格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輻射事故分級處理和報告制度,全面排查電磁輻射污染源并進行申報登記,每季度對19家市管涉源使用單位的169枚在用放射源和66枚閑置廢放射源進行安全大檢查。三是嚴格危險廢物管理工作。督促拓寬鉻渣處置利用途徑,鉻渣濕法還原項目和濟鋼第4條燒結處置線分別投入試運行。開展感光材料廢物申報登記,完成全市402家單位固體廢物申報登記工作。

(二)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力度不斷加大

從加大水環境整治、加強水資源節約利用和綜合整治、健全水環境整治法制體系、完善水環境建設信息化管理系統等四個方面入手,采取得力措施,積極推動水資源管理和保護等各項工作的落實,全市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1、水土保持工作進展順利。大力實施“生態水保”工程,加強地下水涵養。按照“南控”戰略規劃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南部山區水土保持工作力度,以大流域為骨干,小流域為單元,扎實推進泉域補給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作。*年重點進行了歷城老泉、長清龍泉官莊、市中區石匣、章丘九頂山、平陰錦水河等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平方公里。

2、水資源管理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嚴格實行了取水許可制度,對全市取水單位全面實施取水許可、計劃用水;新上項目嚴格實施水資源、水保論證,不具條件的項目不得立項。加大泉域地下水的保護力度,對二環路內具備條件的單位實施了自備井封閉,可減少地下水開采8000萬立方米,折合每日減少地下水開采21.9萬立方米。不斷完善水環境建設的信息化管理,新建了18個自動遙測點、120多個人工觀測點,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地下水位監測網絡,提高了泉域地下水的即時監測和動態管理水平,逐步實現了數據采集信息化。按照省里的部署,初步完成了全市地表水功能區劃工作,為我市地表水開發、利用、保護提供了基礎性技術決策依據。啟動了地下水資源綜合評價工作,對全市地下水資源進行一次全面、深入、系統的調查評價,為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技術支持。

3、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效顯著。在城市節水工作中,通過節水宣傳進社區,促進了全民的節水意識。在工業節水工作中,積極提供節水技術、信息咨詢,推廣使用先進節水工藝和設施,完成了電力、化工、造紙、紡織四個行業用水定額編制,建立健全了節水控制指標體系,萬元GDP耗水量減少到64.56立方米,節水降耗指標達到全省領先水平。

(三)土地礦山管理進一步深化

1、土地開發整理取得新的成效。加強耕地保護,嚴格實施市、縣、鄉、村四級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層層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加強占補平衡、補劃備案、動態監管、目標考核等各項制度措施,開展了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全市543萬畝耕地、482萬畝基本農田得到了嚴格保護。加大對基本農田的綜合整治力度,規劃建設了3.9萬畝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繼續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今年共完成國家、省、市、縣四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62個,總規模60000畝,新增耕地31700畝,超額完成省里下達我市新增耕地計劃27000畝任務的17.4%。

2、土地調控力度不斷加強。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目標和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全力抓好用地保障和服務。在土地指標安排使用上,按照國家土地調控政策的要求和統籌謀劃、有保有壓的原則,優先保證重點工程和投資效益高、技術水平高的項目用地。在土地供應上,實行“五優先、三禁止、一嚴格”管理,把好產業政策、規劃計劃、節約集約、補償安置、占補平衡“五個關口”,確保建設項目依法科學合理用地。今年省里下達我市新增用地計劃指標2.1萬畝,扣除*年億元項目使用指標2330畝,實際可用指標18670畝,其中已上報國務院批準了6000畝,其余用地已集中報省政府審批。*年全市供應建設用地36250畝,其中劃撥供地10160畝,出讓供地26090畝,積極保障了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和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3、土地利用效益進一步顯化。加強市場運作,建立健全了土地收購儲備制度,地價管理、監控和定期更新制度,土地招拍掛出讓制度,規范了土地交易行為,積極引導各行各業依法用地、集約用地。改革工業用地供應方式,全面推行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招拍掛出讓,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土地資源的作用,公平競爭,陽光操作,進一步提升了土地市場的活力和競爭力,土地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

4、破損山體治理取得了突出進展。加強礦業整頓,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集中力量開展了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在剎風治亂、整合治散、探索治本三個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得到了國家和省的充分肯定。煤炭資源整合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大力開展破損山體治理工作,對城區及主要交通沿線重點區域的58座破損山體,逐一制定了治理方案,已開工整治52座。堅持全面布防、重點監控,全面加強地質災害監測和防治,保障了全市汛期地質安全。

5、土地利用秩序進一步好轉。按照國家和省部署要求,加強執法監察,深入開展了第七次衛片土地執法檢查、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專項行動和土地執法百日行動等重點工作,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土地執法行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案件,全市違法違規用地數量明顯減少,科學用地、依法用地、合理用地的觀念日益深入。進一步加強了工作“一崗雙責”和“兩個聯動”,*年全市共受理國土資源事項294件,處結282件,處結率達到96%,有力地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

(四)防震減災能力不斷提升

認真貫徹國家、省防震減災工作方針、政策,緊緊圍繞*年防震減災工作計劃,進一步完善防震減災三大體系,防震減災綜合能力不斷提高。

1、地震監測基礎工作不斷完善。啟動地震監測臺網建設,歷城地震臺選址、評估、設計方案編制等工作基本完成,濟陽地震臺已完成基建工作,長清地震臺確定了建設地址。加強地震監測臺站維護、管理工作,安裝了商河地震臺深井擺設備,改裝了杜廟井、明水井、郭店井等地震數據采集器,完成了珍珠泉井監測設備遷移,更換了魯09井數據傳輸模式,同時對臺網中心VPN設備進行了維護、保養,實現了與省地震局36個臺站的數據共享。加強對地震監測設施和觀測環境的保護,完成了地震監測設施和觀測環境的備案工作。定期開展震情會商,密切監視震情,按時收集、整理監測數據,分析研究地震趨勢,震情會商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開展地震科學研究,完成《*市主要隱伏斷裂研究》、《地震波分形特征及其在地震模式識別和地震預測中的研究與應用》、《*市地震監測技術服務平臺研究與應用》等多項研究成果。

2、震災預防措施進一步強化。將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要求納入我市基本建設審批程序,對重要設施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嚴格把關,同時加大執法監察力度,提高我市建設工程的防震抗震能力。繼續推進地震安全農居試點工程建設,組織各縣(市)區把農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與小城鎮建設、舊村改造、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有機結合起來,歷城區車川村作為省級試點已基本完成了地震安全農居建設;章丘市20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和60個村把農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納入到建設規劃中,確定了“十個示范村”和“百個建設村”為重點,對不符合抗震保安標準的農居進行了新建、修繕;平陰縣確定東阿鎮蘇橋等四村莊黃河灘區整體搬遷工程作為民居防震保安示范區。

3、地震應急反應能力不斷提高。按照省地震應急協作聯動區劃分,組織召開首次魯西地區地震應急協作聯動區會議,加快整合魯西各市地震應急資源,建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統一指揮、分工協作的區域地震應急協作聯動工作機制。啟動實施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建設完成了泉城廣場和泉城公園、槐蔭廣場3處應急避難場所試點工程。認真做好應急基礎信息收集工作,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縣(市)區防震減災工作信息和基礎數據。組織開展了全市地震系統應急模擬實戰演練,進一步提高隊伍的應急反應能力。

4、防震減災宣傳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知識宣傳“五進”活動深入開展,選取*煉油廠作為示范企業、槐蔭區青年公園社區作為示范社區,進行重點宣傳。繼續推廣地震科普示范學校活動,我市又有9所學校被評為省級地震科普示范學校,15所學校被評為市級地震科普示范學校。利用三下鄉、科技宣傳周等重要節假日期間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面向全社會宣傳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及地震科普知識,增強公眾防震減災意識。

(五)基礎測繪取得新進展

為滿足城市規劃、建設發展,建設“數字*”,提高城市經營管理水平的需要,積極開展建設*市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該系統共建設基準點7個,數據中心子系統1個,數據通信子系統1套。為滿足規劃放驗線、竣工測量和其他城市建設的需要,進一步完善高程測量控制系統,在已有二、三等水準網點間布設四等水準線路,在西部新城、臘山新區、黨家片區布設四等水準線路300公里。為盡快實現中心城1:500地形圖全覆蓋和滿足東部地區規劃、建設的需要,填補*市東部地區1:500地形圖空白,在孫村、新火車東站地區,采用野外地形圖數據采集成圖法測繪1:500比例尺地形圖77平方公里。完成對孫村、濟鋼、漢峪測區系1:2000地形圖300平方公里修測工作。

二、*年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工作安排

*年是“十一五”規劃實施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護土地和水資源;加大節能環保投入,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同時,我們還應看到我市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工作還面臨許多制約因素:一是受地形地貌的影響,我市的環境容量較小。經濟發展與人口增加,給環境帶來的壓力加大。二是重化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短時間內不會改變,高消耗、高排放的問題仍較嚴重。三是我市污染物排放總量基數小,環境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減排任務十分艱巨。四是環境空氣質量處于較低水平。按照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考核要求,良好以上天數屬于低水平達標。五是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約化水平不高。

*年,我市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省、市九次黨代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承辦十一屆全運會為契機,緊緊圍繞“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這一目標,認真落實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和土地保護三大國策,加大資金投入,突出重點領域,抓好污染防治、節能降耗和土地集約利用,推動我市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工作邁出新的步伐,促進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主要指標安排:

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計劃控制在9.03萬噸之內,同比下降2.38%;COD排放總量計劃控制在5.33萬噸之內,同比下降3.62%。

環境質量目標:環境空氣質量,市區環境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的比例達到85%以上;聲環境質量,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低于70dB(A);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值低于60dB(A);水環境質量,地下水水質達到地下水環境質量三類標準;地表水其它水體分別達到或接近相應的環境功能標準,市區無劣五類水體;地表水飲用水源地臥虎山水庫、錦繡川水庫、狼貓山水庫、垛莊水庫、黃河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8%以上。

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指標:耕地542.6萬畝、基本農田482.1萬畝。

水資源節約利用和保護指標:萬元生產總值水耗61噸,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平方公里。

三、*年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工作重點

(一)環境保護

1、完成主要污染物削減任務。為確保年度主要污染物削減目標的完成,要認真實施產業結構減排、工程治理減排、監督管理減排“三大減排體系”方案。一是不斷深化產業結構調整。通過調整現有產業結構,淘汰關停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設備,改造提升落后工藝,實現結構減排。二是加快推進環保項目建設。全面實施面源治理,加快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中水)站工程,進一步完善城市污水處理配套管網,提高污水收集接納能力;深入開展點源治理,加快推進一批重點排污企業污水治理、循環水改造、廢水處理及回用等工程項目的實施。積極推進華電章丘發電有限公司等火電廠(熱電廠)和*鋼鐵集團總公司等企業煙氣脫硫治理工程建設。三是加強減排監督管理力度。加強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完善自動監測網絡,不斷提升以科技手段為支撐的環境監控能力。嚴格執行我省新頒布執行的主要污染物地方排放標準;從嚴查處超標超總量排污和各類偷排偷放等違法行為,確保污染防治設施的正常運行,各類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率達98%以上。

2、持續推進創模工作深入開展。*年度,我市將繼續實施“六大工程”中污染治理“四大工程”。一是繼續實施以節水保泉、飲用水源地保護和水環境綜合治理為主要內容的“碧水工程”。建設南部山區重要生態功能區,提高水源涵養補給功能,加快東湖引黃水庫的建設,提高城市供水調節能力。加強水源保護區監督管理,強化飲用水源水質的污染監控,確保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在98%以上。加大對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的監管力度。全面做好南水北調沿線水質保證工作。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市區污水配套管網及新建小區配套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積極開展以小清河為重點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實施市區河道和大明湖綜合整治工作。二是繼續實施以清潔能源行動、全面治理各類污染源、改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為主要內容的“藍天保護工程”。推廣清潔燃燒技術和節能降耗技術,淘汰落后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逐步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完成年度重點大氣污染源限期治理工作,做好年度煙控區和市內五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創建與復查驗收工作。進一步加強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加大對車用油品的環境管理,從源頭控制尾氣污染。三是實施以控制擾民噪聲源和創建噪聲達標區、安靜居住小區為重點的“安靜工程”。依法強化對交通噪聲、社會生活噪聲和建筑施工噪聲的監督管理,區域環境噪聲保持在60分貝以下,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控制在70分貝以下;繼續開展環境噪聲達標區和安靜居住小區創建工作,對超標固定噪聲源實施限期治理。四是實施以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為重點的“固廢治理工程”。初步建立全市固體廢物信息交換協作體系,籌建廢物綜合利用中心和危險廢物交換中心。實現全市醫療廢物規范化管理,力爭全市一級以上醫院、門診部和部分小診所參加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全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達到100%。將重點種類危險廢物納入日常環境管理,對重點企業產生的危險廢物進行全過程監督管理。逐步規范實驗室類危險廢物的分類收集。開展全市危險化學品專項整治工作,對危險化學品進行安全處置。

3、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實施以綠化美化和生態建設為重點的“生態建設工程”。加強南部山區水源涵養生態功能保護區的保護;加快生態示范區建設,濟陽、商河縣全面開展生態示范區創建工作。做好章丘市國家級生態監察試點工作。組織環境優美鄉鎮達標單位做好驗收準備工作。協調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推行秸稈還田、秸稈氣化,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強化監督,嚴禁在主要交通干線和機場周圍焚燒秸稈。做好“兩區一園”創建工作,加強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生態功能保護區的環境管理。

4、著力解決環境安全問題。組織完成全市污染源普查,建立健全各類重點污染源檔案和各級污染源信息數據庫,全面掌握我市環境安全隱患;將存在安全隱患的污染源納入日常管理,確保環境安全。尤其要加強危險廢物和放射源的環境監管,全面開展放射源及射線裝置單位的現場安全檢查,加強放射源使用單位的安全監管,防止發生放射源丟失、被盜事件。

(二)水資源保護

1、繼續抓好“生態水保”工程。以大流域為骨干,小流域為單元,按照每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平方公里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小流域綜合治理,重點治理歷城西南峪、八里峪,章丘黒峪、圣水圈,長清浪山、劉峪,市中澇坡等8條小流域治理工程。同時,大力實施南部山區小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重點抓好興隆水庫、漿水泉水庫的除險加固,進一步提高南部山區水源涵養能力。

2、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管理。積極抓好全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編制工作。根據全省水資源綜合規劃的要求,在前期我市地表水功能區劃、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的基礎上,編制*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為我市水資源合理開發、科學保護和優化配置提供技術支撐。進一步健全完善法制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切實加強水源地保護,維護良好的水事秩序。

3、不斷完善水利基礎設施。一是積極推進“灌區提升”工程。積極爭取國家對我市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的支持,抓好邢家渡灌區、胡家岸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抓好節水灌溉示范項目的實施工作,充分發揮示范項目示范和帶動效應,推動我市高標準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確保節水灌溉面積增加10萬畝。二是大力實施“水源保障”工程。大力推進東聯供水一期工程建設。積極抓好城市供水水源地工程維修改造和商河縣清源湖平原水庫建設。

(三)土地和礦山

1、強化土地調控管理。認真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進一步嚴格土地規劃計劃管理,強化對農用地轉用的控制和引導,嚴把用地審批的“五個關口”,優先保證重點建設項目以及加強經濟和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建設項目用地。繼續深化征地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征地統一補償、農民集中安置、土地集約利用、區域持續發展的補償安置綜合機制,切實維護好被征地農民的根本利益。高標準做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開展好縣、鄉級規劃修編準備工作。按照國務院要求,積極開展好第二次土地調查。改革調整住房用地供應規模與結構,加大對普通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用地的供應量。

2、加強耕地保護。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和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建立健全耕地保護和土地管理問責制。大力推進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嚴格執行基本農田質量保護、用途管制、監督檢查和占用審批等制度,確保全市基本農田總量不減、質量不降、用途不變。嚴格落實耕地“占一補一”政策,確保全市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工作力度,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

3、深化土地市場建設。繼續深化土地市場制度建設,全面引導各行各業依法規范合理用地。完善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具體操作辦法,嚴格實施國家核定的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圍繞重點片區綜合改造,加大城區土地前期熟化、收購儲備、策劃運作、市場配置的工作力度。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加大對閑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處置力度,切實盤活存量土地,促進土地資源有效利用,緩解土地資源供求矛盾。

4、建立礦政管理新機制。按照國家和省要求,全面完成礦業秩序整頓規范的各項任務。對礦業權按照風險程度實施分級分類管理,積極推進礦業權招拍掛出讓,逐步完善科學合理、競爭有序的礦業權市場。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繼續推進礦產資源整合工作,突出抓好重點礦種和重點礦區的整合,提高規模化、集約化開采利用水平。認真開展新一輪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年底前完成市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和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認真落實地質環境保護責任,積極推行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和治理保證金制度,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補償的多元化機制。積極開展城區及主要交通沿線58座破損山體治理工作,確保*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治理工程任務。加強地質災害防范和治理,建立健全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預警體系,落實好汛期巡查和災情報告制度,確保全市地質安全。

(四)地震

1、不斷完善地震監測工作體系。根據我市地震臺網建設總體規劃,加快地震臺(站)建設,年內要完成歷城綜合地震臺基建任務,完成濟陽地震臺監測用房裝修及設備安裝工作,啟動長清地震臺建設。建立起基于信息技術、現代網絡與通訊技術的地震災害預警平臺,提高對監測數據的處理速度和分析能力。加強前兆監測臺站管理,完成部分臺站和觀測點的數字化改造,實現前兆監測站點的監測技術的全面提升。健全震情跟蹤會商體系,落實短臨跟蹤措施,努力提高震情分析處理能力。不斷完善市、縣群測群防網絡體系,積極推進地震宏觀測報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地震科普宣傳網和鄉鎮(街道)防震減災助理員“三網一員”建設。加強地震科學研究,提供科學技術支撐。

2、進一步強化震災預防措施。加強行政審批工作,從源頭上對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把好關;進一步強化抗震設防管理工作,加大地震行政執法工作力度,重大項目檢查率達到100%,努力提高安全評價率。積極推進農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開展,建立農村防震抗震技術服務體系,在每個縣市(區)及高新區建設1處示范點,帶動農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開展。在城市規劃布局、城市建設中推廣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小區劃研究成果;加強縣(市)區地震小區劃工作。

3、認真落實各項地震應急措施。進一步完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盡快完成全市地震應急預案的匯編;加強應急檢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適時開展地震應急演練,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全面啟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和疏散通道建設,在泉城廣場、泉城公園、槐蔭廣場3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基礎上,選擇符合條件的廣場、綠地、公園、大型居住小區,在各縣(市)區及高新區都建設1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和疏散通道。加快地震應急救援隊及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建設,實現平戰結合、整體聯動、社會參與、有效對接、合力應對危機的地震應急救援協作機制,每個縣市(區)及高新區都要建立一支地震應急救援隊及一支地震應急志愿者隊。積極做好十一屆全運會地震安全保障工作,完善地震安保方案,將全運會地震安保列入會議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