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急救知識范文

時間:2023-10-23 17:34: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護人員急救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醫護人員急救知識

篇1

[關鍵詞] 醫護人員;醫院感染;知識;意識;調查

[中圖分類號] R18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6(c)-0161-02

Investigation on hospital infection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medical workers

LUO Tong CAO Shengsheng

Depar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ichu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Yichun 33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related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medical workers. Methods 78 medical worker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whose hospital infection related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were evaluated, assessment result of medical workers with different working years and jobs were compared. Results Hospital infection related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medical workers with longer working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medical workers with shorter working,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octors and nurses (P > 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rences on hospotal infection related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medical workers with different working years and jobs,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rence between doctors and nurses.

[Key words] Medical workers; Hospital infection; Knowledge; Awareness; Investigation

醫院感染是對到醫院就診及住院治療患者原發病造成不良影響較為突出的一類感染,另外,其還可對患者的治療心理及信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對于醫院感染的控制一直是臨床醫務工作的重點。另外,臨床對于醫院感染的控制重視程度也不斷提升,而研究普遍顯示,要做到有效的醫院感染控制,醫護人員自身對于感染知識的掌握及意識程度是極為重要的方面[1-2],只有醫護人員首先提升對醫院感染知識掌握的程度及重視程度,才能從根本上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本研究就醫護人員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及意識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本院的78名醫護人員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1名,女性37名,年齡22~48歲,平均年齡(34.3±4.5)歲,其中醫生42名,護理人員36名;工作年限:10年者26名。

1.2方法

將78名醫護人員的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及意識情況根據相關標準進行評估,然后將其中不同工作年限(10年者)與工作崗位(醫生、護士)人員的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及意識情況進行比較。

1.3評價標準

①醫護人員的醫院感染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采用知識問卷的形式評估,問卷中的內容均為醫護人員工作中涉及的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問卷所有知識點的總評估分值范圍為0~100分,以分值達到95分及以上為優秀,以評估分值在90~94分為良好,以評估分值在80~89分為一般,以評估分值在80分以下為較差。②醫護人員的醫院感染意識程度則由院感染辦工作人員采用不定期抽查的形式進行評估,以抽查過程中發現醫護人員在工作中能夠完全按照相關感染控制標準進行操作為意識較高,以抽查過程中僅見1次未按照感染控制標準進行操作的情況為一般,未達到上述標準為較低。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AS 8.0數據處理軟件,計數資料均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不同工作年限與工作崗位人員的醫院感染相關知識掌握情況

工作年限>10年者的醫院感染相關知識掌握優秀率高于

表1 不同工作年限與工作崗位人員的醫院感染相關知識掌握情況[n(%)]

與工作年限

2.2 不同工作年限與工作崗位人員的醫院感染意識情況比較

工作年限>10年者的醫醫院感染意識較高率高于

表2 不同工作年限與工作崗位人員的醫院感染意識情況比較[n(%)]

與工作年限

3討論

醫院感染的防控一直是臨床工作的重點,主要與醫院感染對患者造成的巨大不良影響有關,其不僅僅可造成患者原發病治療相對困難[3],甚至可導致病情加重及患者的死亡等[4-5],因此對于醫院感染發生率的控制一直是醫院工作中的重點。而要達到有效的防控,工作人員自身對于醫院感染知識的掌握是必要基礎[6-8],而其對于醫院感染控制的意識則是重要前提,故認為對其醫院感染知識及意識的改善是干預的重點。而要做到有效干預,對其現狀的細致全面了解則是重要依據。

本研究就醫護人員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及意識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工作年限較長者其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及意識情況均優于工作年限較短者[9],而醫生與護理人員的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及意識情況則無顯著性差異,故應對其加強干預。

[參考文獻]

[1] 熊艷君.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知識掌握程度的調查分析[J]. 西部醫學,2013,25(1):77-78.

[2] 俞珠.醫護人員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及意識的調查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5):48-49.

[3] 尹維佳,喬甫,宋錦平,等.護士對醫院感染控制知識掌握程度的調查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0):4267-4269.

[4] 謝美.民營醫院護士醫院感染知識問卷調查分析[J]. 現代醫藥衛生,2009,25(19):3022-3023.

[5] 杜宇玲,楊莉.增加防控意識 預防醫院感染[J]. 中國民康醫學,2012,24(24):3050,3079.

[6] Casari S,Suligoi B,Camoni L,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urs of individuals with newly diagnosed HIV infection: a multicentre study in north Italy[J]. J Prev Med Hyg,2012,53(4):190-194.

[7] 趙冬秀.多形式化培訓在提高醫院工作人員感染預防意識中的效果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7):4639-4640,4642.

[8] 李春華.護士在控制醫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 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2011,40(5):510-511.

篇2

【關鍵詞】院前急救;家屬行為;老年人

【中圖分類號】R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2-0097-01

院前急救是急救過程中的首要環節,也是院內急救的基礎。及時有效的院前急救,能維持老年患者生命,減輕痛苦,為院后的進一步診治,提高搶救的成功率、痊愈率,減少致殘率。但院前急救幾乎發生在家庭,因此家屬行為對院前急救成功率影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探討家屬行為對老年患者院前急救效果的影響,我們對院前急救的225例老年患者的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其影響因素并制定相應對策提供科。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間院前急救的老年患者225例,其中男124例,女10l例。年齡75—96歲,平均88.9歲。

1.2 方法 對225例院前急救病歷及其住院病歷進行分析。由急救醫生和經管醫生認真填寫自行編制的表格,內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發病情況、急救現場情況、搶救過程、病情轉歸和愈后情況等,以

及對院前急救有影響的正性和負性因素各8項。正性因素:呼救及時、病史敘述準確、搶救現場有序、尊重和信任醫護人員、積極協助搶救、心理準備充分、能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急救知識知曉率高。負性因素:急救知識知曉率低、呼救不及時、病史敘述不清、搶救現場擁擠混亂、自行進行錯誤處理、不信任醫護人員、、無心理準備情緒激動、家庭成員意見不一致。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0.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老年人院前急救的出診原因及疾病 前15位出診病因為:心絞痛43例(19.11%)、嚴重心律失常35例(15.56%)、意外跌倒25例(11.11%)、急性呼吸系統感染23例(10.22%)、高血壓急癥20例(8.89%)、腦血管意外18例(8.00%)、暈厥14例(6.22%)、急性心肌梗死9例(4.00%)、急性心力衰竭8例(3.56%)、急性膽道系統感染6例(2.67%)、哮喘持續狀態5例(2.22%)、上消化道出血2例(0.89%)、猝死1例(0.44%)。其他:16例(7.11%)。

2.2 院前急救現場 院前急救現場:居住場所198例(88.00%)、公共場所12例(5.33%)、戶外運動場所9例(4.00%)、其他場所6例(2.67%)。呼救人員:家庭成員175例(77.78%)、家中護理人員30例(13.33%)、本人5例(2.22%)、非家庭成員15例(6.67%)。

2.3 家屬對急救醫學知識的知曉率 比較知曉l9例(8.44%)、一般知曉89例(39.56%)、少量知曉107例(47.56%)、完全不知曉10例(4.44%)。

2.4 家屬行為的影響因素 分別對8個家屬行為的影響因素的正性及負性進行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正性和負性因素與老年人的院前急救均相關(P

2.5 患者的轉歸情況 迅速住院170例(75.56%),經搶救好轉后在家治療53例(23.56%),搶救無效死亡2例(0.89%)。住院后情況:病情好轉167例(74.22%),進一步加重52例(23.11%),死亡6例(2.67%)。170例好轉病例中有5項以上正性影響因素的患者104例(61.18%),有5項以上負性影響因素的患者29例(17.06%)。加重或死亡的病例中有5項以上正性影響因素的患者5例(8.33%),有5項以上負性影響因素的患者30例(61.00%),兩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P

3 討論

準確、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措施,對挽救老年患者的生命,減少傷殘率和死亡率密切相關,但家屬行為對院前急救成功率更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研究表明,多數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現場在居住場所占88.00% ;呼救人員中家庭成員占77.78% ;這主要與老年人的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時間以凌晨及夜晚發病特點有關。發病時家庭成員和家庭護理人員在場的幾率較高,因此,他們的行為對老年人的院前急救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家屬對急救知識掌握程度多數為少量知曉和一般知曉,比較知曉占8.44% ,完全不知曉占4.44%。知曉率高的家屬平時注意觀察病情,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迅速呼救,甚至能在醫護人員未到達之前進行有效的處理,并能正確敘述病情,積極協助搶救,從而提高搶救成功率。而知曉率低的家屬則相反,因此延誤搶救時機,導致病情加重或惡化。好轉的病例中存在5項以上正性影響因素的為61.18%,存在5項以上負性影響因素的為17.06% ,加重或死亡的病例中存在5項以上正性影響因素的為8.33% ,存在5項以上負性影響因素的為61.00%,兩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家屬行為對院前急救成功率起著重要作用,由此應采取以下對策:(1)良好的職業形象: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強化醫護人員院前急救專業理論知識和急救操作技術[1]。同時配備好院前急救藥品、器械和救護車等設備,做到早期、迅速、準確、有效,急救技術的嫻熟是取得家屬尊重和信任的重要基礎[2] ;(2)基本的心理素質:強醫護人員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在急救中態度和藹,嚴肅認真,迅速準確,緊張有序地參與院前急救,這是消除患者和家屬負性情緒的重要方法[3];(3)普及急救知識:提高家屬及家庭護理人員的急救知識知曉率,使他們掌握初步的急救技術,在醫護人員未到達前能進行正確的處理,從而為搶救的成功贏得寶貴的時間;(4)穩定家屬情緒:家屬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往往難以接受,容易產生心情急躁、情緒波動大等不良心理反應[4],因此在緊急救護的同時,重視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及時緩解其緊張恐懼心理顯得十分重要;(5) 尊重家屬的知情權:真誠地向家屬解釋病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給家屬選擇治療方案的機會,以維系患者及家屬和醫護人員之間互相信賴關系的基礎;(6)預防家屬發生意外:醫護人員除積極救治患者外,還應預見在場的家屬及其他人員發生意外的可能性,防患于未然。尤其對高齡、情緒過于激動以及出現異常癥狀者應積極勸阻控制情緒,幫助脫離搶救現場,給予必要的支持療法等措施,防上發生意外。總之,要提高老年人院前急救的成功率,除醫護人員爭分奪秒,全力以赴的進行搶救外,還要增加家屬行為的正性影響因素,減少負性影響因素,以促進院前搶救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高林豫,袁建軍,張湘莉.我門診部開展急救技能培養的做法[J].人民軍醫,2010,53(11):889—890 .

[2] 王建慧,院前急救護理工作中常見的隱患及對策,中國醫藥指南,2009,23:124—125.

篇3

【關鍵詞】應急狀態;醫學護理;護理救援;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2..02

1應急狀態下的醫學護理要求和模式

1.1應急狀態之下醫護工作者需要具備的心態

在一些較為緊急的情況之下,作為醫護工作者首先不應該驚慌,心中時刻記住自己的工作職責。在遇到特殊情況應急事件下,首先應該在第一時間對病人進行搶救,以挽救病人的生命為最終目的。盡自己最大的力度去救死扶傷,在拯救病人的同時要保證危險不會擴散到其它的人群之中,醫護工作人員應該具有神圣的使命感。

1.2應急狀態之下對醫護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由于醫護工作者也是普通人,所以在一些突發的緊急情況之下,我們不能以高標準去要求醫護工作人員,但是也要為醫護工作者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在危難的情況下不需要醫護工作人員具備多么崇高的使命感,但是希望工作人員可以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對病人進行救援工作。如果在緊急的狀態下,醫護工作人員長期的處于心理緊張的狀態,在這短短的一段時間內,就有可能耽誤病人的最佳治療時間。所以作為一名醫護工作人員,要去有高水平的心理素質,在危難的情況下保持冷靜。

2應急救援中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現狀分析

2.1醫療器械裝備的不足

落后護理裝備的質量和先進性是檢測護理實踐和科研水平指標之一,在應急狀態下,先進的護理設備和足夠護理設備數量能夠保證護理救援的質量和數量。我國應急救援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還不夠強大,同時醫療機械設備也存在著匱乏的現象,沒有專業的救護人員,也沒有交易先進的護理裝備。這兩方面的嚴重缺乏,導致了我國應急救援水平大幅度下降。在現場救護人員需要具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并且熟練的操作一些醫療是機械設備,兩方面相互結合才可以在短時間內拯救病人的生命。

2.2參與救援人員文憑程度偏低

在相關調查中顯示,參與應急救援的人員接受教育程度偏低,與國外存在較大差異。參與救援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的培訓,取得相關方面的一些醫學證書,證書是對工作人員工作能力的一種肯定。我國參與救援人員的文憑程度普遍偏低,救援水平一直停滯不前難以得到提高。

2.3急救專科人員的短缺

自然災害在我國時有發生,當一些自然災害突然發生事,我們很難料到病人會發生什么情況,所以作為急救專科人員,需要具備多方面的急救知識。但是我國企就專科人員非常的短缺,大部分的急救人員缺乏專業的知識,再加上也沒有較為豐富的急救經驗,急救水平遠遠要低于國外的水平。

3提高應急狀態下醫學護理效果的措施

3.1醫護人員在應急狀態下的心態

在應急狀態下,醫護人員應具備的心態是牢記自己的責任與使命,在最短時間內參與到救助中去,全力以赴的搶救傷員,保證受災的人得到盡可能多的救助,以保證更多生命的保全。醫護人員的全身心投入,給群眾的不僅是一種帶頭作用,給普通百姓以精神支柱,更是弘揚了“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人道主義宗旨,詮釋了醫護人員的基本責任和使命。

3.2醫護人員的基本要求

在突發意外情況之下,一會兒人員一定要在短時間內平穩自己的心態,使自己迅速的進入到急救的狀態。冷靜的去思考病人的情況,發現病人受傷的部位,在第一時間對被人的患處進行處理。在急救意外的條件下,急救醫護人員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急救人員和醫院里的坐診醫生不一樣。坐診醫生是在一個非常平穩的狀態下進行整治,他有大量的時間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反復的斟酌。但是急救醫護人員不同,除了要安撫自己受驚嚇的心態之下,還要快速的去判斷病人的具體情況,結合理論知識去加以實踐,在短時間內去穩定病人的生命狀況。

另外,要做好一個優秀的醫護人員,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優秀的護理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優秀的身體素質不僅僅要求身體健康,耐受力強,且在心理方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在應急狀態下進行工作,制定出相應的應急方案,盡可能地解決應急狀態下遇到的困難。急救醫護人員需要具備較為完善的救援知識,在短時間內可以做出相應的急救措施,為患者能提供最佳的診斷方案。在現場救護人員需要具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并且熟練的操作一些醫療是機械設備。

3.2增加急救護理人員數量

提高專業急救人員素質急救護理隊伍的擴大,首先要加大急救知識的宣傳,廣泛的宣傳能夠讓人們更了解此領域的知識,提高群眾自救互救的能力。在災難頻發的今天,人們對災難的認識更多,但卻不夠全面。加大力度宣傳急救知識,不僅僅要增加急救護理人員的數量,還要普遍的曲宣傳急救知識,這樣在病人遇到危險的時候,通過掌握的急救知識可以對自己進行適當的處理。

4結論

我國正處于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高危期,醫院護理人員作為應急救援管理和護理的主要力量,要對現場急救做出準確的傷情評估、分類、轉運等。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應急救援護理能力,才能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高質量地完成救援任務,創建各類情況結合的急救護理訓練模式。

參考文獻 

[1] 李濟生,劉 紅,魯風菊.護理工作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實用醫藥雜志,2012,19(15):1987-1989. 

[2] 王小艷.淺談新時期我國醫療護理實踐中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J].北方藥學,2012.18(04):565-568. 

篇4

【關鍵詞】 基層醫院; 醫護人員; 手衛生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7-0079-02

臨床醫護人員的手是醫院感染的主要傳播媒介,直接或間接經手傳播病原菌而造成的感染占醫院感染的30%[1]。做好手衛生是醫護人員在操作中傳播疾病的最簡單、最經濟、最重要的、最有效的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的方法。但是,臨床上手衛生執行情況并不理想,據國內外資料顯示,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僅約50%[2]。2013年6-12月,筆者對本科室36名醫護人員手衛生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科室醫生11名,護士21名,急救員4名均作為觀察對象。上崗前均接受過醫院感染等相關內容。

1.2 研究方法

由科護士長、科感控專員、急救員三人組成調查小組,按照衛生部頒發的《消毒技術規范》要求,自行設計觀察記錄表。

1.3 調查時間

每周不定期抽查5次,每次抽查5名護士,3名醫生、2名急救員。

1.4 調查內容

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次數和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次數。包括:接觸患者前后;無菌操作前后;戴手套前、脫手套后;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前后;接觸患者血液、體液污染后;處理搶救傷員或成批傷員前后。同時每周不定期的由科感控專員隨機抽取3名被調查醫護人員(醫生、護士、急救員)手進行采樣,送檢驗科做細菌培養,每周五由科感控專員負責收集整理分析數據。

1.5 手細菌培養監測標準

Ⅰ類環境手部細菌≤5 cfu/cm2、Ⅱ類環境≤5 cfu/cm2、Ⅲ類環境≤10 cfu/cm2為合格,不得檢出致病菌。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醫護人員七步洗手法、使用速干手消毒劑執行情況,詳見表1。醫護人員在不同診療項目中手衛生執行情況,詳見表2。醫護人員不同消毒法手部細菌培養及手衛生合格情況比較,詳見表3。

3 急診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

3.1 急診醫護人員對手衛生的認識不足,不能嚴格執行“七步洗手法”

由表1可知,護士比醫生、急救員略注重手衛生,但均存在接觸患者之前會忘記洗手,洗手只重視在操作后、手污染后。而且洗手過程中不能嚴格執行“七步洗手法”,隨意簡化更改洗手步驟、縮短洗手時間、馬馬虎虎等現象。醫護人員自我保護意識非常強,忽略對患者保護意識不足,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醫護人員的手才是醫院感染傳播的主要途徑。

3.2 科室洗手設備欠缺

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對手衛生未引起重視,非觸摸式感應水龍頭、流動熱水、干手機、擦手紙設備的配備不完善,沒有給醫護人員提供良好的洗手設施。

3.3 急診醫護人員對快速手消毒劑的不了解

護士絕大部分是女性,注重手部皮膚的保養,覺得快速手消毒劑傷手導致排斥,不愿意使用;另一原因在于部分快速手消毒劑擦拭后不易干、擦拭后手部較滑,不利于護士進行護理操作。

3.4 工作區域內放置快速手消毒劑不足

快速消毒劑每瓶900 ml,有效期為一年,經常快過期時還有大半瓶,考慮科室經濟成本,領用物不足。

3.5 急診醫護人員配備不足

工作量大,人員配備不充足,繁忙的工作讓醫護人員洗手意識淡薄,甚至常常忘記了洗手。

3.6 科室管理者監管力度不夠

科室主任、護士長、科感控專員對手衛生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雖說科室有完整的手衛生規范文件、洗手池上均張貼“七步洗手法”圖片,但還是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宣傳力度、學習不夠。

4 對策

4.1 提高科室全體醫護人員手衛生意識

每月科主任主持召開科室院感工作會議,護士長、科感控專員、醫療組長、護理組長必須參加,總結上月存在的院感方面的問題、制定一項當月必須落實完成的院感工作和當月需培訓的院感知識和操作項目;每月組織全科醫護人員一次院感知識小講課;堅持每周三晨會組織全科學習“七步洗手法”步驟;通過半年的努力,使全科醫護人員提高對手衛生的認知水平,轉變手衛生的觀念,在醫院組織的手衛生宣傳周活動中我科獲得優異的成績。

4.2 洗手設施的改善

科室在原有的基礎上增設兩處洗手池;并將全科的水龍頭配備成感應洗手龍頭;增設快速2處電熱水器、吹手機、一次性擦手紙;洗手液與總務科協商后調換成護膚、抑菌成份的洗手液、冬天增設潤手霜等;與院感科主任協商選用不傷手、有效期在二年以上速干手消毒劑,數量配備充足,保證醫護隨處可用到。

4.3 督促力度的加強

院感科專職人員定期下科室檢查、督導手衛生執行情況;科感控專員發現問題及時指出,次日晨會重點強調、每月將問題總結后在科院感例會上通報并提出整改措施,下月重點檢查;每季度隨意抽查醫生、護士、急救員各一名進行手衛生監測,把檢測結果如實匯報給當事人,資料科室保存;科室選拔優秀人員積極參與醫院組織的各項手衛生宣傳活動。

4.4 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

在院領導、護理部的支持下,合理調配護理人員、實行人性化排班,彈性排班、完善各班職責、落實層級管理等,緩解醫護人員工作強度及壓力,從而間接的改善洗手的依從性。

根據本研究結果,筆者總結出影響急診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因素,在整改中從多環節入手,包括管理者的重視、制定手衛生制度和規范、加強宣傳培訓、手衛生設施的改造以及持續的監測與結果反饋等這些都非常重要,整個科室營造一種重視手衛生的良好氛圍。措施積極有效、富有人性化,并且做好手衛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才能達到改善護理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目的,確保急診醫護人員在雙手清潔的情況下進行各項診療活動,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鞏玉秀,李六億,張朝陽.國內醫院感染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管理雜志,2009,19(16):522-538.

篇5

【摘要】目的:探討院前急救護理中常見的安全隱患及具體防范措施。方法:對本院近兩年的院前急救狀況進行總結,找出安全隱患,并針對這些隱患提出防治措施。結果:當前院前急救安全隱患主要存在于出診階段、急救過程及急救后期。出診時間長、設備藥品不全及醫護搶救操作不熟練為主要安全隱患。結論:通過制定嚴格院前急救規章制度、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及法律意識能夠有效防范院前急救安全隱患發生。

【關鍵詞】院前急救;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院前急救指的是醫護人員在醫院外對各種危機患者生命的創傷、急癥及災難事故等傷病患者進行現場急救、轉運及運送途中救護。在醫院急救系統中,院前急救屬于最關鍵的一個環節。盡管院前急救屬于暫行應急,但是是否能夠對患者進行切實可行的院前急救對維系病人生命,減輕病人痛苦,為病人進一步搶救創造更好診治條件,提高搶救成功率,有效減少患者病殘率,關系至關重要。此次我們根據這兩年我院院前急救的病例特點,分析院前急救護理中常見的安全隱患,并根據這些隱患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最大限度減少及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1 臨床資料

2011年2月—2013年3月急救中心接到有效急救電話9853次,我院出診4356例,急救患者接回2145例,其中有209例發現存在護理隱患,占9.74%。有56例出現院前急救糾紛,其中被投訴出診時間長22例,設備藥品不全18例,醫護搶救操作不熟練12例,同患者家屬溝通不當4例。

2 院前急救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分析

在對上述病例資料進行詳細回顧性分析基礎上,我們從這些資料中總結在院前急救護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有如下幾種:

2.1 出診階段的安全隱患:1)急救信息接收不準確:接聽人員在接聽電話過程中,對于出診的地址及聯系方式沒有詢問清楚,沒有詳細對病人性別、年齡、病情等進行詳細詢問,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病情不能進行準確判斷,不僅會在出診中準備不充分,搶救設備不完善,有時還會出現派錯車,導致救護車空跑,這樣不但會耽誤患者救治的最佳時間,延誤病情,同時還極易導致醫療糾紛發生。2)急診意識淡薄:救護車未能在規定時間出診,導致出診時間延遲,影響救治工作順利實施,使患者喪失急救最佳時機,降低救治成功率,最終導致醫療糾紛出現。

2.2 急救過程中的安全隱患:1)急診保障不足:因為種種原因,醫院不能保障車輛安全,使救護車不能進行及時保養,車輛油量不足或者零件出現故障,在轉途過程中車輛維修耽誤患者的搶救。2)責任心不足:醫護人員急診搶救技術不過硬,對急診應急能力差,急救動作慢,在轉運過程中沒有對患者進行嚴密監視,導致患者出現窒息、休克等情況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或者患者在急救途中因為車身顛簸出現了靜脈輸液外滲,急診救治儀器脫落,甚至因為急診車輛搖晃摔落病床導致脊椎及盆骨骨折。這些都是因為醫護人員對病人護理不到所致,也是最容易導致醫患糾紛的事件。3)消毒隔離的意識差:院前急救的環境復雜,醫護人員無菌觀念差,對可能傳染疾病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導致運送車發生污染,或者醫護醫院在搶救中被感染。還有些護理人員因技術不熟練,在現場復雜條件下忽視了無菌操作,使患者增加了感染風險。4)對患者病情不能準確評估:在現場醫護人員對患者病情沒有準確評估,沒有充分考慮到病人在轉運中的病情變化,與患者及家屬沒有做好溝通,沒有將患者病情及病情預后還有可能醫療費用向家屬通告。對于急危重病人沒有按照搶救原則進行救治及通知,導致咋轉運途中因人力、物力等欠缺,患者病情出現惡化或死亡。對于到現場已經死亡的患者,醫護人員沒有進行常規搶救,對死亡患者沒有仔細檢查,沒有存留詳細死亡檢查記錄。

2.3 后期安全隱患:現場急救記錄是患者入院進行進一步診治的關鍵參考依據,但是因為院前急救時間緊急,時間記錄常不及時,不準確,有時因搶救患者未能將醫師口頭醫囑及現場搶救記錄補寫完整,記錄字跡潦草,內容不詳實,遺漏關鍵陽性體征,或者在記錄中沒有使用專門醫學術語,書寫簡單,不規范。這些不規范的記錄會直接影響醫生判斷,影響患者入院后的救治。

3 院前急救護理安全隱患的防范措施

鑒于上述院前護理安全隱患分析,我們分析要消除這些隱患,提高院前急救護理質量,減少醫療糾紛出現,應當主要從下面幾點進行具體防范:

3.1 制定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要確保院前急救各項工作能夠到位,必須制定詳實的規章制度,讓醫護人員在救治過程中有章可循,這樣才能確保各項搶救措施能夠切實執行。因此醫院需要切實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規定》還有《護理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等相關文件制定適合醫院急救的各項規章管理制度及技術操作流程,保證急救過程順利實施。同時還要建立護理評價規章制度,對醫護人員護理過程進行全程質量監控。另一方面還要做好急救的各種后勤保障,確保各類急救藥品到位,沒有過期及變質,醫護人員需要對救護車物品掌握清楚,定期檢查,確保車輛物資充足。

3.2 強化護理人員職業道德

院前急救事件多緊急、突發,并且事件多變性強。所以急診的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更應該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嚴守職業道德,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不嫌臟、不怕累,對工作認真負責,時刻將患者放在首位,堅持救死扶傷,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保持良好道德風范。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主動接診,對患者做到靈活的施救措施,堅持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做100%的努力,為搶救患者節省寶貴時間。

3.3 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

護理人員素質高低與院前急救中搶救效果息息相關,當前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差,綜合素質不過關屬于院前急救中的主要安全隱患,因此要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必須加強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首先需要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要對醫院的接線員及護理急救新成員進行崗前培訓,提高人員業務素質及責任素質,要求接線員按照程序進行電話詢問,問清病人詳細病情及地址,這樣才能夠方便病情評估,節省救治時間。第二,加強護理人員操作技能培訓,讓護理人員了解急救重要性,對于常見的各類急救患者搶救流程都有熟練掌握,能夠準確進行心肺復蘇、人工呼吸、靜脈留置針、氣管插管、現場搬運這些搶救措施。第三,培養護理人員沉著冷靜性格,要求其在具備熟練急救護理操作外能夠沉著冷靜、機智靈活地處理現場問題,做好同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取得患者配合。

3.4 提高法律意識

當前人們法律維權意識越來越強,醫療糾紛也越來越多。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要具備法律意識,在工作中恩你個狗懂得運用法律條文來保護患者及自我,加強對法律知識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按照法律程序去解決醫療糾紛及護患糾紛的能力。

當然院前急救過程中還要講究團隊精神,日常工作人員還要做好急救常識的普及工作,這樣在院前急救中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安全醫患出現,提高院前急救質量,為挽救患者生命保駕護航,避免醫療糾紛發生。

參考文獻

[1]劉丹,陳紅. 院前急救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應用效果分析[J]. 吉林醫學, 2011,(22).

[2]董慧珍,汪小紅,陳娜. 探討護患溝通在院前急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 吉林醫學, 2011,(22).

[3]伏清華,沈雪梅,肖艷. 院前急救影響因素及護理體會[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1,(13).

[4]安今善,李美玉. 不穩定性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護理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1,(18).

篇6

【摘要】探討護理人員出診120急救的常見問題,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繼而提高急救水平。

【關鍵詞】出診;問題;方案

120急救即院前急救,它對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20又是醫院的窗口科室,所肩負的責任也相對重大。120急救包括對急救病人的現場搶救、途中監護和安全轉運。由于院外呼救病人具有突發性、病情的復雜性和病情變化的不可預測性,病人及家屬往往渴望立即得到救治、希望被關注、導致易產生恐懼和易怒等心理[1]。因此,出診護士在出診工作中遇到常見的問題時該如何處置,成為出診工作的重點。下面就出診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進行逐一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1 常見問題

1.1 出診前的問題

1.1.1 呼救電話接聽問題 接線員接聽急救呼叫電話時,沒有掌握呼救病人的詳細信息:如呼救地點、聯系電話、病人病情,導致出診地點錯誤或延時到達,錯過救治病人的最佳時間。甚至由于個別急救電話接線員工作責任心不強、缺乏急救意識、私自換班、連續工作24小時甚至48小時,導致身體太疲倦,以致于夜間急救電話接后沒通知相關人員出診便睡覺;或者聽錯呼救地點;或者調錯出診醫護人員。以上種種原因都延誤了院外呼救病人的搶救時機,易引起醫患糾紛。

1.1.2 出診搶救物資準備不齊全 出診護士未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未認真檢查急救箱內的物品,使用后未及時補充,導致急救箱內藥品、急救器材準備不充分或缺失,如無口咽通氣管、無氧氣,無頸托,無注射器等。急救車內設備簡陋,缺乏心電監護儀、除顫儀等高端急救設備。

1.1.3 急救反應遲緩 按衛生部的要求,急救反應的時間為5-10min內做好準備迅速出診[1]。但個別出診護士工作懶散,急救意識不強,沒有時間緊迫感;同時多人次呼救,二線、三線班護士出診不及時,致出診遲緩;急救車輛車況差,地處山區,路途遙遠且路況顛簸,未能在短時間內或規定的時間內到達,導致病人延時救治。

1.2 出診后的問題

1.2.1 護士急救能力欠佳 表現在急救技術不熟練,專業技術不過硬,急救藥品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導致急救動作遲緩,直接影響“120”急救的水平。

1.2.2 護士專科護理知識欠缺 出診護士在臨床工作時間短,未進行規范化專業培訓,無臨床經驗,對病人的病情危重程度不能正確識別,預后、轉歸及可能出現的危險毫無預見性,未能對病人及家屬交代詳細;未能正確指導某些危、重癥病人的搬運,如:不能正確指導家屬搬運脊椎骨折的病人,導致脊柱損傷,病情進一步加重。

1.2.3 護士溝通、交流能力欠缺 表現在主動關心病人不夠,不注意說話方式、語氣,對病人及家屬提出的問題回答得過于簡單、態度生硬;或缺乏耐心,未把疾病可能出現的風險告知病人及家屬;或護士超越職責范圍告知病人病情,與醫生所述病情不相符。

1.2.4 忽視病例的書寫和相關簽字 病人的病例是具有法律效應的醫患之間的憑證,病例無論對病人還是對醫護人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1]。但個別醫護人員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搶救后的病人沒有病情變化及用藥的詳細記錄;或記錄不準確,醫生與護士記錄時間不一致;或者因搶救病人未及時書寫記錄:記錄不詳細,關鍵體征遺漏,語言描述不確切,搶救記錄書寫不規范,過于簡單等;對有生命危險的病人及執行各項侵襲性操作沒履行相關簽字手續,為以后的醫療糾紛埋下了隱患。

1.2.5 出診人員責任心不強 表現在醫生忽視對病人行體格檢查,導致病情判斷失誤,錯失搶救良機;出診返回途中,醫護人員坐駕駛室,對病人的痛苦視而不見,忽視生命體征監測、病情觀察,一旦病人的病情加重,就不能及時發現,也不能及時處理,容易引發糾紛。

1.2.6 轉運途中的問題 出診返回途中未對病人妥善固定,途中顛簸導致病人摔出擔架,造成繼發性損傷,加重病情。

1.2.7 救護車輛途中出故障,滯留院外,延誤病人的搶救時機。

1.2.8 醫護人員暈車,對病人的病情觀察不仔細,病情變化時不能及時處理或處理動作緩慢,導致病情惡化。

2 針對以上出診工作中的常見問題,本文作者根據自身體驗,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2.1 加強呼救電話接線員的管理

增強接線員的急救意識,樹立時間就是生命的觀念;嚴禁接線員私自調班連續值班48小時或以上;接聽電話要詳細詢問,記錄好呼救地點,仔細到門牌號或村、組,以及所在地附近有無明顯的建筑或自然標志性特征,呼救人的聯系電話、病人病情;建立“120”急救登記本、做好醫護人員未到現場前的救護指導,并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出診。

2.2 增強法律意識,加強醫德建設 加強醫療衛生法律法規的學習,如急診工作制度、危重病人搶救制度、崗位職責以及醫療事故處理條列等,以加強醫護人員的法制觀念,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從而使服務態度得到改善[1]。履行疾病風險告知義務、簽字手續,認真書寫醫療文書,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以減少醫療事故及糾紛的發生。

2.3 加強急救車中急救藥品、器材的管理 急救車中各類搶救藥品及器材要準備完善,位置固定,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消毒、更新,確保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并由專人管理登記在冊,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保障院外急救工作的順利進行。

2.4 提高、強化服務意識,加強護患溝通,增強護理人員責任心

醫護人員應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現代服務理念,加強護患溝通,及時履行告知義務,交待病情做到實事求是。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醫療急救活動中,護士要善于觀察和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掌握溝通交流的技巧,多了解病人的需求,遇事能換位思考;在病人產生疑問或有過激言行時,應心平氣和地解釋并予以諒解;不屬于護士解釋的范圍不要隨意解釋;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嚴守“時間就是生命”的理念。急救用藥過程中,應復述醫囑一遍,無誤后方可執行,盡可能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

2.5 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專業水平,培養護士綜合處理問題能力

對急救人員定期進行急救技能培訓,演練,對常用的急救儀器操作每月進行抽查[1]。出診護士必須在臨床工作5年以上,經規范化專業培訓并持續不斷地學習、掌握與急救護理相關的業務技術知識、操作規程及護理技能,掌握急救藥品的用藥途徑,藥理作用、藥物療效及副作用。醫院應定期組織護士學習,并激發每個護理人員學習的積極性和責任心。通過一系列的在職培訓,提高護士的急救能力、對病情的判斷能力以及與病人、家屬的溝通能力和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1]。

2.6 加強急救車輛管理 醫院管理者應重視車輛管理,專人專車,定時保養,出現故障及時維修,隨時保持車輛處于良好備用狀態;更新車輛及設備。

2.7 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醫院應重視院前急救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執行,實行崗位責任制。

2.8 出診返回途中,醫護人員與病人同行并妥善固定病人,仔細檢查,確保安全。

2.9 護士長彈性排班 護士長掌握彈性排班方法,除保證正常出診班次外,設置二、三線出診人員,通訊工具保持24h聯絡,以便同時多人次呼救時,能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出診。

篇7

一、加強對急診醫護人員三基三嚴強化培訓的認識。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擔任科室培訓、考核小組長,具體負責科室培訓考核工作。經常利用科室會議,晨會交班時間對全科人員進行三基三嚴培訓意義、目的、重要性的宣講教育,提高對培訓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和自覺性。開展“三基三嚴訓練,培訓覆蓋率100%,三基考核合格率≥90%。

二、培訓及考核內容:

(1)基礎理論:包括與疾病診斷、治療有關的醫學基礎理論。如:人體解剖、生理、病理、藥理學、輸液、輸血、水電解平衡的基本理論,休克、感染、發熱等病因及發病機理,常見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危重病人營養、熱量供應以及護理基礎理論。

(2)基本知識:包括為疾病診斷、治療直接提供科學依據的臨床醫療知識。如:醫療護理診療規范、各種疾病的陽性體征、各種檢驗檢查的標本采取方法及臨床意義。各種藥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適應癥等。

(3)基本技能:包括醫護人員應具備的診斷、治療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種注節、穿刺技術、心肺復蘇技術。手術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脫手術衣、手術器械的正確使用、打結、基本縫合方法等)和能根據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病人的病情,擬定出診斷治療計劃等的思維判斷能力(如病歷、醫囑、處方的書寫能力、體格檢查能力、診斷與鑒別診斷能力、門急診處理能力、閱讀輔助檢查報告能力等)。

(4)醫療衛生相關法律法規:《執業醫師法》、《輸血法》、《傳染病防治法》、《醫療事故防范及處理條例》、《病歷管理規定》等。

(5)技能培訓與考核內容:

徒手心肺復蘇技術;

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技術;

電除顫儀器的使用技術;

呼吸機的使用與維護技術;

三、培訓方式方法:

采用職工自學與科室集中學習、訓練兩結合的方式方法。要求醫護人員利用一切工體,班余及空閑時間學習醫學及急診急救基礎知識及新技術、新理論知識。并定期進行考核記錄在案。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會交班及每周業務學習時進行新理論知識講解講座,并對急救常用技術采用現場操作演練考核,定期舉行急救模擬演練。

四、具體培訓考核計劃:

一月份:

內容:針對冬季呼吸系統疾病,呼吸衰竭增多及一氧化碳中毒高發季節特點,安排醫護人員對呼吸機及CO中毒知識進行學習培訓。

方法:由科主任主辦講座1次,然后選高年資醫師一名講座一次。每名醫護人員在ICU室操作呼吸機并進行現場考核。

二月份:

春節前配合急救換服裝后的嶄新面貌舉行一次較大規模的院外急救演練,演練前先進行心肺復蘇強化訓練,并復習相關知識,最后考核打分記錄在案。

三月份:

安排全科醫護人員積極參加醫院醫療文書規范書寫專題講座。同時結合本科特點及醫院要求,對各種申請單、知情同意書、急危重癥患者搶救記錄等醫療文書規范書寫進行強化學習。由科主任或高年資醫師舉辦講座一次,并在3月底由科室質控小組對本季度醫療文書進行檢查,進行綜合評分并記錄在案。

四月份:

主要是血液凈化技術培訓。科主任主持,復習灌流相關知識及適應癥、禁忌證。必要時采用幻燈教學進行講座。然后由每位醫護人員上機操作。進行考核。

五月份:

學習培訓各種農藥中毒治療基礎知識及相關進展專題學習。參加全院性徒手心肺復蘇操作強化訓練。

六月份:

主要是衛生法規,法律學習月。由科主任主持在晨會交班及科行政會議上系統學習相關衛生法律法規,依法行醫。

七月份:

組織全科參加醫院臨床醫師基本技能操作的理論輔導培訓。科內舉辦醫生查體訓練,使所有醫生過關,并進行考核記分。

八月份:

結合夏季游泳者增多特點,組織醫務人員學習淹溺、中毒及電擊傷的專題學習。

九月份:

主要是意外傷害常見處理技術的培訓。包括創傷的包扎、止血、固定、搬運。要人人動手,個個過關。嚴格考核。

十月份:

進行醫療安全及醫療法規,法律知識學習。除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活動外。科室要舉辦相關學習2~3次,并安排考核記錄。

十一月份:

呼吸道急救管理技術培訓。重要放在氣管插管方面。利用模具或尸體進行訓練,人人過關。

篇8

【關鍵詞】 基層醫院; 主動脈夾層; 心理學; 醫護人員; 對策

主動脈夾層又稱主動脈剝離癥,主動脈內膜撕裂后血液進入主動脈壁間,剝離內膜而形成雙腔主動脈或主動脈瘤樣擴張。此病多發生于40歲以上的高血壓、馬凡氏綜合征患者及孕婦,男性多于女性,常有劇痛、休克和多器官多系統的壓迫癥狀等[1]。本病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多數有并發癥的患者常死于院外或住院早期,基層醫院由于條件限制,對確診的患者往往難以進行手術或介入治療,病死率高,醫療糾紛多,醫護人員心理壓力大。因此,了解救治主動脈夾層患者的醫護人員工作情況,明確引起自身壓力的因素,探討有效的緩解壓力的措施,對于提高主動脈夾層患者的成活率,減少醫療糾紛,緩解醫護人員心理壓力有積極作用。本著這一目的,筆者于2010年12月對兩所二級醫院心內科的醫護人員進行了相關調查,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10年12月調查上饒兩家二級醫院心內科平素身體健康的醫護人員共52人,其中男19人,女33人,年齡22~46歲,平均31歲。學歷:中專23人(44.2%),大專8人(15.4%),本科20人(38%),研究生1人(1.8%),其中護理人員33人,護師以下28人,主管護師5人。醫生19人,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醫師6名,主治醫師8名,住院醫師2名。調查用問卷為參考有關資料設計而成,包括一般資料、救治主動脈夾層患者期間工作情況的描述及壓力源3個部分。

2 結果

2.1 救治主動脈夾層患者期間醫務人員工作自評見表1。

2.2 救治主動脈夾層患者期間醫務人員心理壓力源見表2。

3 討論

3.1 應重視醫務人員的心理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當人們面臨某種壓力源時,會對其產生適應或應付的需要,當自身的應付能力不能滿足這種需要,即可產生應激反應,引起生理、心理及行為的改變。由于主動脈夾層發病突然、癥狀沒有特異性、基層醫院檢查設備有限、突發死亡率高

等壓力源,使醫護人員遇到不明原因的全身疼痛患者就高度緊張、焦慮。調查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10名主動脈夾層患者,死亡4例(其中1例在外院做磁共振期間突然發病就地搶救無效死亡,其余3例確診后在轉院前突發死亡),醫療糾紛4例,成功轉院6例。從調查的病例和問卷中得知在救治主動脈夾層患者時,醫務人員確實處在緊張、焦慮之中,管理工作者應充分重視醫護人員面對應激事件的反應,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3.2 對策

3.2.1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忍受劇痛,加上對周圍環境變化較為陌生及絕對臥床,使其情緒不穩,可使夾層血腫伸延,病情加重。護理人員應及時關心安慰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向患者介紹現階段醫學對此病的治療進展及成功例子以及本院先進的醫療護理水平,使患者產生安全感及信任感,從而減輕心理緊張和情緒波動。告之患者家屬病危的同時,重視家屬的心理護理。本調查中有2例醫療糾紛就是因為解釋溝通不到位,家屬不理解造成的,故重視家屬的心理也非常重要。充分理解患者家屬心情及時溝通病情變化,注重細節管理,提高急救工作透明度,消除患者家屬的揣測和雜念,使其以積極的心態信任和配和搶救工作,支持醫護人員的醫療活動。

3.2.2 在患者入院24 h內要啟動急救程序 本調查中1例醫療糾紛由于臨床醫生處理主動脈夾層病例經驗有限,雖然告之家屬此病的嚴重性,但沒有完全啟動搶救程序。故加強急救管理、嚴密監護、動態觀察病情變化至關重要。一旦確診送患者入監護室,嚴密監測患者血壓、心率、心律、尿量,要求絕對臥床休息。疼痛為本病發病時最常見癥狀,要給予鎮痛劑,觀察疼痛變化有無偏癱、失語、意識喪失、雙側頸動脈、橈動脈搏動情況等伴隨癥狀及時報告醫生。控制好高血壓是基層醫院治療主動脈夾層患者的關鍵因素,血壓控制好可減輕主動脈負擔避免動脈瘤破裂[2],為搶救、轉院贏得時間。

3.2.3 平安轉院 基層醫院由于條件限制,多數尚未開展夾層的外科或介入治療,故在患者情緒平穩,病情緩解,征得患者家屬的理解和支持后,應積極聯系轉院進一步治療改善預后。在轉院過程中派有經驗的醫生和護士,帶好搶救所需的藥品及器械,充分估計可能出現的風險,完善應對措施是保證患者安全轉院的必備條件,有利于防止患者病情惡化,降低死亡率,有助于防范醫療糾紛。

3.2.4 加強專業知識的培訓及交流 本調查發現醫療糾紛都是剛開始時經驗不足時發生的。制定主動脈夾層患者的搶救流程,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年輕醫生護士遇到特殊問題要及時向有經驗的醫護人員請教,及時開展會診,善于總結經驗積極應對。

3.2.5 合理安排人力,營造良好環境,擴大支持范圍 有專家認為,管理者的支持是影響個人工作滿意感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方式[3]。在表2中發現,50%的醫務人員認為任務重、強度大、時間緊迫,主動脈夾層患者入院時往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醫生要展開系統檢查會診,確診后要組織搶救又要做家屬的思想工作,接著又要聯系轉院工作,這期間的工作量大。科室要做好人力的安排,把以上工作分工,科室除搶救工作之外,會診、轉院工作由醫務科、護理部安排。出現醫療糾紛時醫院要及時處理,保護醫護人員的安全,有關領導要關心醫務人員的生活,要經常慰問,營造出良好大家庭氣氛。平時聘請心理專家和醫務工作者座談,增加工作之外的茶話會、卡拉0K、登山等活動,來緩解醫務人員的心理壓力。

盡管基層醫院對主動脈夾層已經有了一定的診治及急救經驗,但主動脈夾層這種疾病有發病突然、發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點,基層醫院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救治成功率低,一旦患者死亡,家屬很難接受,易出現醫療糾紛。故基層醫院除加強硬件建設和醫護人員新技術的學習外,還要注重醫護人員的心理狀態的調整,提高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不懼怕接待這種特殊的患者。

參 考 文 獻

[1] 吳清玉.心臟外科學.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721.

[2] 吳淑文.夾層動脈瘤.實用護理雜志,1998,14(2):89-90.

篇9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7-014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ersonalized care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chosen and divided into personality group (n=43) and routine group (n=43)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patients' admissions. Patients in the routin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emergency care, and patients in personalit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ersonalized care. The visiting time, first aid time, admission time, the diagnosis rate, and the success rates of transport and first ai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visit time (49.1±15.8) s, the first aid time (19.2±5.7) min, and the admission time (2.15±0.31) h in the personalit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94.2±21.7) s,(38.6±6.1) min and (3.03±0.37) h,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Personalized car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mergency care

心肌梗死是常?的一種心血管危重病,多種因素均會致使急性冠狀動脈出現血液供給障礙,心肌在長時間缺血的狀態下會導致心肌部分壞死,且由于急性心梗發作機制較為復雜,病情急,極易出現壞死,進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1-2]。我院擇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86例急性心梗患者,研究院前急診護理中實施個性化院前護理的臨床效果,并將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86例急性心梗患者,根據患者接診時間的先后順序劃分為個性組和常規組,每組各43例,其中個性組男29例,女14例,年齡44~71歲,平均(54.1±5.7)歲,常規組中男30例,女13例,年齡45~71歲,平均(54.2±5.6)歲。所有患者的接診癥狀均為腹部不適、呼吸困難、大汗以及胸痛,且滿足WHO(世界衛生組織)的急性心梗相關診斷標準[3]。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o理方法

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院前急診護理,醫護人員在接到電話了解情況后前往現場,詳細檢查患者全身,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關注,行18導聯心電圖,對患者的發病病情進行準確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與患者表征施以常規搶救措施,主要的措施為吸氧、鎮痛、建立靜脈通路、抗血凝以及擴張血管,部分患者伴有心房顫動、心律失常和心搏驟停,應對癥處理。

個性組患者接受個性化護理。①及時出診:制定妥善的出診規范制度,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工作,提升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當接到急救電話時應簡明詢問相關情況,及時派車前往,到達現場后查看患者病情,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基礎急救。②急救護理:在進行急救時,醫護人員應當保證環境安靜,嚴禁患者劇烈活動,部分患者胸部存在壓榨性疼痛,因此在給藥時要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幫助患者平緩情緒。在急救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幫助醫師快速建立靜脈通路,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建立額外的通路,奠定后期藥物治療的基礎。對患者的體征進行密切關注和檢測,預防并發癥,針對已經出現的并發癥應對癥處理,將急救護理的整個過程詳細記錄在案。③心理護理:急性心梗患者的病情較急,且疼痛劇烈,患者在發病時會產生焦慮、消極等負性情緒,不利于急救和病情。所以護理人員應用言語和動作來幫助患者平復情緒,此外護理人員還應保證急救動作快速準確,消除患者的不安心理,充分信任醫護人員。④轉運護理:患者的病情被穩定且得到一定緩解后,應將患者轉運至醫院中進行深入治療,在正式轉運到醫院前,應與患者的監護人或家屬進行適當溝通,如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方法等,在患者家屬和監護人的同意下才能夠轉運,且應在達成一致的第一時間轉運。在轉運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通知院方進行接待患者的相關準備,指導患者平臥,不要移動,保證靜脈通路的通暢性,對患者的呼吸情況保持密切關注,抵達醫院后,院前搶救人員應該將患者的詳細情況介紹給交接醫生,如患者病情、體征和癥狀等,保證患者得到有效、準確的后續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出診時間、急救時間、入院時間以及診斷率、轉運和急救的成功率[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出診時間、急救時間、入院時間比較

個性組患者的出診時間、急救時間、入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組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

2.2 兩組患者的診斷率、轉運和急救成功率比較

個性組患者的診斷率、轉運和急救成功率均優于常規組,組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

3討論

相關文獻表明[5-7],急性心梗的臨床死亡率較高,且預后不佳,此類情況與院前急救有緊密的關系。有數據顯示[8],急性心梗患者在未入院的情況下死亡概率高達45%,因此必須做好院前急救工作,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傳統的院前急救更多的關注點在急救措施方面,如預防并發癥、抗凝、鎮痛、建立靜脈通路和血管擴張劑等,而忽視了院前急救護理[9-11]。本研究個性組患者在原有的院前急救基礎上,強化了護理措施,加入個性化護理措施。

篇10

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310-01

基礎理論

1 對干休所院前急救對策的認識

1.1 提高全所急救意識。普及急救知識加強宣傳教育, 使全所人員明白院前急救工作,既是醫務工作者的本職工作,也是包括病人家屬或發病現場的目擊者以及所有民眾都應參與的醫療救助行為,是心腦血管危急重病人獲救的重要手段,對患者的后續治療和降低死亡率至關重要。普及心肺復蘇術,是病人家屬或發病現場的目擊者在緊急情況下,在專業救助人員到來之前為搶救患者的生命爭取第一時間,為進一步救治奠定基礎,提高搶救成功率。

1.2 強化醫護急救技能,提高救治能力 加強專業素質培養,提高醫護人員技術水平是院前急救成功的根本,認真組織搶救演練及急救知識考核,不斷提高搶救水平。醫務人員不僅需要掌握常見危、急、重癥疾病急救處置原則,還要了解全科的知識和技能,重視疾病早期癥狀,防治診斷片面性;掌握學科前沿的急救知識,規范急救技能,使院前急癥搶救流程化,各種搶救預案要點化,確保院前搶救工作的有效性。

1.3 注重患者心理需求,展現急救藝術 院前急救是服務也是藝術,急救人員應充分理解患者與家屬的心情,在積極搶救的同時,應及時交代、解釋病情,提供一些疾病相關的治療信息,對患者和家屬給予適當的心理安慰,在最短的時間內及時與患者和家屬進行心靈溝通。注重形體語言,院前急救體現一個“急”字,急救的過程中醫護的舉手投足都在傳遞著不同的信息,應當把對患者的關愛、對病情的重視,通過行為動作表現出來,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與信任。

1.4 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踐行以人為本 強化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質水平。挽救生命是一種責任,需要醫護人員恪盡職守,遵守醫療規章制度,踐行以人為本全新理念,站在患者的立場做好救治服務,多從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讓病人體會到急救價值

實踐技能

2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應注重的重點問題

2.1 藥物治療: 不管是先兆癥狀還是心梗的出現,都必須立即停止活動,就地安靜休息,并迅速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如果血壓不低,應用硝酸甘油保護缺血心肌,滴速不超過10滴/分鐘,或應用腸溶阿司匹林0.3g嚼服,還可用肝素納皮下注射,可以減少冠狀動脈在閉塞再發生缺血,發揮迅速的臨床抗凝及抗血栓作用,同時為進一步溶栓治療贏得寶貴時間。

2.2 鎮痛:緩解疼痛,解除焦慮及對癥治療。讓病人平臥,安慰病人,解除焦慮心情。如果患者心前區疼痛劇烈,用硝酸甘油不能緩解的,可給予哌替啶75mg肌肉注射;如果呼吸平穩,也可以給予嗎啡5mg皮下肌注或靜注。

2.3 給氧: 持續吸氧,應用鼻塞法,胸痛較明顯的病人給氧流量為4~6升/分,疼痛減輕或消失后將氧流量減少到2~4升/分。

2.4 建立靜脈通道: 常規給予靜脈注射利多卡因50mg~100mg或150mg~200mg,預防室顫,心率

2.5 采取正確: 如有呼吸困難及紫紺等急性左心衰時,應取端坐位,雙下肢下垂或半臥位,也可輪流結扎雙下肢,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心衰程度。如有休克應取平臥位,頭稍低,及時清除口腔內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如發現心跳、呼吸驟停,立即施以心肺復蘇術(CPR)步驟。

前沿知識

3 根據應用體會,家庭急救呼叫系統如何保證患者在醫院急診中的進一步緊急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