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急救知識培訓范文

時間:2023-10-25 17:33: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護人員急救知識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醫護人員急救知識培訓

篇1

2.體檢醫護人員急救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調查顯示,急救知識考核中,我院從事體檢工作的醫護人員急救藥品、器材、應急預案、心肺復蘇、止血包扎、轉運傷員6個方面問卷正答人數分別為62%、48%、48%、66%、54%、72%。其中,醫生在急救藥品、心肺復蘇、止血包扎、轉運傷員方面正答人數超過60%;技士在以上6個方面正答人數均低于60%、護士在應急預案、心肺復蘇、止血包扎、轉運傷員方面問卷正答人數超過60%;在急救技能操作考核中,醫護人員在心肺復蘇術、氣管插管、除顫儀、止血包扎、轉運傷員方面正答人數分別為62%、48%、40%、48%、62%。其中,醫生在心肺復蘇、止血包扎、轉運傷員3個方面正答人數超過60%;技士在以上5個方面正答人數均低于60%,護士在心肺復蘇、止血包扎、轉運傷員3個方面問卷正答人數超過60%。在急救知識及技能考核中,醫生組的得分均高于護士組和技士組,護士組得分亦均高于技士組,且三組人員得分之間兩兩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需改變體檢醫護人員的急救觀念,重視知識和技能的提升:本次調查發現,多數體檢醫護人員認為急救是急診科和臨床醫護人員涉及的工作,而體檢工作的重點和重心應是日常的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這種觀念首先忽視了健康體檢作為公共醫療區域存在的醫療風險和發生意外事件的可能,其次也忽視了意外事件發生時“第一目擊者”的重要作用。由于體檢者對體檢流程不了解、環境不熟悉,體檢過程較長、勞累、饑餓、焦急等,體檢過程中出現意外事件是比較常見的。體檢醫護人員需要在第一時間快速反應,采取及時、有效的急救措施,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搶救時機。從表1發現,體檢醫護人員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職稱及學歷均較低。

以中級和初級職稱人員為主,高級職稱人員僅3人。中專學歷有9人,本科及大專學歷人員占82%,無研究生學歷。職稱和學歷的滯后以及急救觀念的淡薄,導致了醫護人員在急救相關知識獲取途徑中顯得落后和不足。調查顯示,68%的醫護人員表示急救知識來源于學校教育,有26%的人員通過自學途徑獲取新知識,只有6%的醫護人員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更新知識。由此可見,體檢醫護人員不但不重視急救知識和相關技能的學習,在從業過程中大部分人員還在啃老本,沒有通過有效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拓寬學習途徑,做到更新知識提高技能。因此,改變體檢醫護人員的急救觀念,更新急救知識,提高急救技能,加強培訓與學習是當務之急。

需建立有效的培訓機制,分專業分層次進行急救知識及技能訓練:本次調查顯示,醫護人員的急救知識及技能掌握普遍欠佳,醫生、技士、護士的平均得分為(78.78±1.013),(53.27±1.655),(68.83±1.441)分,且三者之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中,醫生在急救知識和技能得分上與技士和護士相比占有一定優勢,具體來講,醫生在急救藥品相關知識及氣管插管得分上有明顯優勢,這可能與臨床工作中藥品使用及氣管插管多數由醫生操作有關。而心肺復蘇及其他急救知識與技能成績比較,醫生和護士之間無統計學差異,推測為醫生與護士在校均學習過《急診醫學》,加之平常工作中接觸搶救患者的機會都較多,對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能較熟悉,因而得分接近。通過統計還發現,醫生與護士急救器材及除顫儀的使用正確率均較低,提示體檢醫護人員在某些急救技能中有相對薄弱環節,其原因可能與臨床操作較少有關。但前兩者所有急救知識與技能的考核成績均高于技士,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可能與醫技人員參與臨床急救機會少,且參加工作后未經過急救相關知識的再培訓而得分不如醫護高,這表明職業分工的不同導致知識體系的差異。但事實上,作為大型醫療機構的體檢中心,隨時可能接觸到需要接受急救服務的體檢者,而急救又是一項強調團體合作的工作,因此,作為體檢中心的各類醫護人員均應全面掌握各項急救知識與技能。

篇2

關鍵詞:溝通;院前急救;技巧;醫患糾紛

院前急救多見于嚴重創傷,如車禍、高處墜落等事故現場,或急性發作的某些危重疾病,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跳驟停,急性腦血管意外、急性腦梗塞等。需要院前急救的疾病共同的特點是病情嚴重、復雜多變、發展快、預后差、死亡率高[1]。由于起病突然,患者及家屬缺乏任何心理準備,一旦出現死亡等不可挽回的情況,家屬很難接受,由此引發醫患糾紛[2]。因此,在院前急救護理中,應積極進行搶救,同時和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讓家屬保持合理的心理預期,減少醫患糾紛。本文以本救援中心收治的75例嚴重創傷患者家屬為調查對象,分析溝通技巧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特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本救援中心收治的75例嚴重創傷患者的家屬。按1∶1的比率,選取75名家屬進行調查,其中男家屬52名,女家屬13例。年齡26~74歲,平均年齡(35.7±1.38歲);文化程度:小學學歷6名,初中學歷12名,高中學歷26名,大學及以上學歷31名。選取同期參與急救的18名醫護人員進行對照調查。

1.2排除對象 選取家屬對象,排除情緒容易激動、暴躁、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及合并精神障礙性疾病者。

1.3方法

1.3.1溝通技巧培訓 自2012年6月其,對本單位急救中心急救人員進行內部溝通與外部溝通的專業溝通技巧強化培訓。內部溝通是加強急救人員之間的理解、配合溝通,外部溝通是指加強急救人員與合作及其家屬的有效溝通。

1.3.2滿意度調查 提前設計好問卷調查表,將表格發放給受調查對象,請調查對象根據自己的真實感受和實際操作認真填寫。調查問卷包括患者或家屬對院前急救服務行為的滿意度調查表、醫生、護士配合滿意度調查表。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分析是采用SPSS15.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P

2結果

2.1溝通技巧培訓后患者滿意度調查 進行溝通技巧培訓后,患者對醫護人員服務態度滿意度為94.67%、現場處理能力97.33%、疾病診斷與觀察97.33%、急救用藥98.67%、與院內銜接的滿意度為96.00%,見表1。

2.2醫生、護士之間滿意度調查 強化溝通技巧培訓后,醫、護之間在相互對對方的服務態度、專業理論知識、急救技術、應變協調能力、醫護間配合與尊重的滿意度都非常高,見表2。

3討論

今年來,患者家屬對醫生的不信任程度越來越深,最重要的原因是醫患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家屬對疾病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導致對急救、治療結果缺乏心理預期,直接引發醫患矛盾。院前急救過程中,無論是患者家屬,還是急救醫生,都最希望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急救醫生忙于救人的同時,沒有時間向家屬解釋病情,沒有時間和患者做有效的溝通,一旦急救失敗,患者家屬很難接受,因而遷怒于醫生,使患者滿意度下降,認為醫生不可信任、急救中沒有及時交代病情,造成醫患糾紛。醫生所從事的工作具有特殊性,無條件地為患者著想、千方百計進行搶救,是醫生的天職,但醫生在急救過程中,還受自身業務水平、醫護間配合、應變協調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導致急救結果的不同[3]。

本救援中心在溝通技巧培訓中強化外部溝通,即醫患間的溝通。醫生在急救的同時,重視和患者家屬的交流,及時向家屬說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使家屬保持一個合理的心理預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調查顯示,80%的醫患糾紛都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醫患溝通,而醫療技術原因只是患者家屬的一個糾紛理由[4]。本研究中,加強外部醫患溝通后,患者家屬對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現場處理能力、疾病診斷與觀察、急救用藥、與院內銜接的滿意度非常高。因此,應重視醫患溝通,提高溝通技巧,建立良好的醫患糾紛[5]。

本救援中心同時強化院內溝通技巧培訓,即急救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在急救過程中,醫生及時診斷、正確急救;護士提供護理措施,協助醫生采取急救處理,遵醫囑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醫生在急救中占主體地位,護士加強配合,醫護間互相尊重,共同完成急救任務[6]。

綜上所述,強化溝通技巧培訓,積極進行外部與內部溝通,加強醫護間配合,提高急救水平,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可有效降低院前急救中的醫患糾紛,對提高醫務人員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左月燃.對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認識和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2009,39(3):191-192.

[2]張巖,魏來臨,趙延英.談醫護人員的非語言流技巧對醫患溝通的影響[J].醫學與哲學,2010,2(1):48-49.

[3]孫益琴.嚴重復合傷患者的院外急救與護理[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07,2(5):319-320.

[4]張忠森.急性左心衰竭43例院前急救與轉運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04):54-55.

篇3

一、加強對急診醫護人員三基三嚴強化培訓的認識。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擔任科室培訓、考核小組長,具體負責科室培訓考核工作。經常利用科室會議,晨會交班時間對全科人員進行三基三嚴培訓意義、目的、重要性的宣講教育,提高對培訓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和自覺性。開展“三基三嚴訓練,培訓覆蓋率%26gt;100%,三基考核合格率≥90%。

二、培訓及考核內容:

(1)基礎理論:包括與疾病診斷、治療有關的醫學基礎理論。如:人體解剖、生理、

病理、藥理學、輸液、輸血、水電解平衡的基本理論,休克、感染、發熱等病因及

發病機理,常見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和處理原則,危重病人營養、熱量供應以及護

理基礎理論。

(2)基本知識:包括為疾病診斷、治療直接提供科學依據的臨床醫療知識。如:醫療

護理診療規范、各種疾病的陽性體征、各種檢驗檢查的標本采取方法及臨床意義

。各種藥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適應癥等。

(3)基本技能:包括醫護人員應具備的診斷、治療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種注節、

穿刺技術、心肺復蘇技術。手術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脫手術衣、手術器

械的正確使用、打結、基本縫合方法等)和能根據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

病人的病情,擬定出診斷治療計劃等的思維判斷能力(如病歷、醫囑、處方的書寫能

力、體格檢查能力、診斷與鑒別診斷能力、門急診處理能力、閱讀輔助檢查報告能

力等)。

(4)醫療衛生相關法律法規:《執業醫師法》、《輸血法》、《傳染病防治法》、《醫

療事故防范及處理條例》、《病歷管理規定》等。

(5)技能培訓與考核內容:

徒手心肺復蘇技術;

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技術;

電除顫儀器的使用技術;

呼吸機的使用與維護技術;

三、培訓方式方法:

采用職工自學與科室集中學習、訓練兩結合的方式方法。要求醫護人員利用一切工體,班余及空閑時間學習醫學及急診急救基礎知識及新技術、新理論知識。并定期進行考核記錄在案。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會交班及每周業務學習時進行新理論知識講解講座,并對急救常用技術采用現場操作演練考核,定期舉行急救模擬演練。

四、具體培訓考核計劃:

一月份:

內容:針對冬季呼吸系統疾病,呼吸衰竭增多及一氧化碳中毒高發季節特點,安排醫護人員對呼吸機及CO中毒知識進行學習培訓。

方法:由科主任主辦講座1次,然后選高年資醫師一名講座一次。每名醫護人員在ICU室操作呼吸機并進行現場考核。

二月份:

春節前配合急救換服裝后的嶄新面貌舉行一次較大規模的院外急救演練,演練前先進行心肺復蘇強化訓練,并復習相關知識,最后考核打分記錄在案。

三月份:

安排全科醫護人員積極參加醫院醫療文書規范書寫專題講座。同時結合本科特點及醫院要求,對各種申請單、知情同意書、急危重癥患者搶救記錄等醫療文書規范書寫進行強化學習。由科主任或高年資醫師舉辦講座一次,并在3月底由科室質控小組對本季度醫療文書進行檢查,進行綜合評分并記錄在案。

四月份:

主要是血液凈化技術培訓。科主任主持,復習灌流相關知識及適應癥、禁忌證。必要時采用幻燈教學進行講座。然后由每位醫護人員上機操作。進行考核。

五月份:

學習培訓各種農藥中毒治療基礎知識及相關進展專題學習。參加全院性徒手心肺復蘇操作強化訓練。

六月份:

主要是衛生法規,法律學習月。由科主任主持在晨會交班及科行政會議上系統學習相關衛生法律法規,依法行醫。

七月份:

組織全科參加醫院臨床醫師基本技能操作的理論輔導培訓。科內舉辦醫生查體訓練,使所有醫生過關,并進行考核記分。

八月份:

結合夏季游泳者增多特點,組織醫務人員學習淹溺、中毒及電擊傷的專題學習。

九月份:

主要是意外傷害常見處理技術的培訓。包括創傷的包扎、止血、固定、搬運。要人人動手,個個過關。嚴格考核。

十月份:

進行醫療安全及醫療法規,法律知識學習。除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活動外。科室要舉辦相關學習2~3次,并安排考核記錄。

十一月份:

呼吸道急救管理技術培訓。重要放在氣管插管方面。利用模具或尸體進行訓練,人人過關。

十二月份:

篇4

【關鍵詞】急診 職業安全危險因素 職業危害 防護措施

近年來,隨著醫學診斷及治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醫院的工作環境存在許多威脅醫務人員身體健康的潛在職業危險,醫護人員常暴露于這些危險因素中。這些危險因素的長期作用,給醫護人員身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嚴重影響了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尤其在醫患矛盾突出的今天,病人和家屬對治療效果的期望值較高,如果事先沒有有效溝通,達成共識。一旦治療效果較差,就會引發矛盾,甚至發生過激行為造成意外傷害。

1、急診工作環境中常見的職業安全危險因素

1.1生物因素

接觸感染:急診工作環境下,接觸病人的體液、血液對于醫護人員來說猶如家常便飯,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急診急救過程中病人突然大出血、病人的唾沫、痰液等都很容易引起感染。特別是攜帶乙肝、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病人,這些病人的病毒是通過血液來傳播的,很容易感染,極具威脅性[1]。乙肝、丙肝在醫務人員中的感染率是普通人群的3-6倍[2]。其它傳染性疾病,如水痘、結核、流感、麻診等,對醫護人員具有極大的威脅。

1.2 物理因素

1.2.1銳器傷:急診急救過程中,特別在救護現場,如果遇到嚴重的傷病患者,很多情況下都需要馬上進行止血、包扎、固定、縫合,而手術過程中使用的手術器械,比如手術刀、手術剪、手術鑷、血管鉗、縫線針等等,很容易損傷到自己。有數據調查顯示,醫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由于針刺傷而受感染的高達80%。更有資料顯示,注射0.4μl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感染率超過50%。

1.2.2電離輻射

CT、核磁共振儀、放療設備、X光:急診急救過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到CT、核磁共振、X光等為病人檢查身體,這些醫療設備輻射特別強。其他的則具有電磁輻射,還有微波、激光、超聲等也有一定的輻射。這些具有輻射性的醫療器械無疑對醫護人員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1.2.3 燃爆因素

急診室若有易燃、易爆的氣體和化學制劑,而且醫療設備如果質量不過關,還容易發生漏電、電擊事件。這些都是不容易被發現的隱患。

1.2.4 噪音

急診工作環境下,病人會由于傷病疼痛而,而醫護人員在實施急救時使用的一些醫療器械也大多會發出很大的噪音。已有證據證明,長時間處于噪音環境中會使人出現頭痛、失眠癥狀[3],同時也會對人的聽力造成影響。

1.3 化學因素

升汞、甲醛、氧化乙烯、戊二醛、過氧乙酸等化學制劑是急診急救手術過程中常用的消毒藥劑,揮發性極強,毒性較大,而且有的還易燃易爆。容易對醫護人員造成不適甚至存在安全隱患。像戊二醛、甲醛、含氯消毒劑,都可引起頭暈、頭痛、咽喉干痛、咳嗽等。

1.4疲勞工作:急診科的傷病患者較之其它科室、診室的傷病患者要多些,這就意味著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增加。醫護人員長期處于超負荷的狀態下,精神疲累,吃飯時間也不定點,睡眠時間也不規律,使得醫護人員普遍產生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等不良心理反映,同時易患有胃下垂、膽囊炎、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

1.5 病人因素

急診科室會經常接診一些酒醉病人、頭部受到重創的病人、精神病患者等,這類病人情緒極不穩定,有時候還不愿意配合甚至反抗醫護人員的治療。因此,存在潛在的危險因素。另外,由于在急診急救、手術過程中,病人很有可能出現突發狀況(比如:心臟病突發、腦溢血、抽筋等),有的也因為醫生專業素質有待提高,而患者及家屬對醫療的期望值又過高,導致醫療糾紛頻頻發生,醫患關系十分緊張,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受到不少外在因素的影響。

2.分析

既然在急診工作環境下存在這么多有可能對醫護人員的身心安全造成威脅的因素,那么醫護人員就應該增強自身的安全防護意識,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防護措施,防患于未然。

2.1定期組織培訓

要使醫護人員增強防護意識,醫院可以輪流組織各個科室進行增強自身安全防護意識的講座、培訓,請專家、經驗豐富的老醫生到訪,給他們講解在急診急救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以及鞏固醫學醫療常識、知識,給他們講解應怎樣進行自我保護。

2.2進行模擬訓練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組織醫護人員進行模擬訓練,模擬有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讓導師從一旁親自指導處理辦法。這樣就能使醫護人員印象深刻,在遇到突發狀況時,他們的應變能力就能得到增強。

除此之外,在急診急救的過程中,必須的防護措施必須做到位。比如面帶口罩,手帶手套,穿防護服,每年注射一次防乙肝病毒的疫苗等。

2.3與患者及家屬及時溝通

急診急救過程中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不僅受到工作環境中的潛在因素的威脅,也受到來自外界因素的影響。急診情況緊急,如果醫護人員不能及時的與患者和病人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很容易發生糾紛,不僅有可能惹上醫療官司,而且一些不夠理智的病人家屬還有可能會有一些過激的行為,甚至對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傷害。所以,醫護人員不僅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還要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

結論:

醫護人員所從事的工作既崇高又面臨著不少危險突發狀況,作為醫療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一定要認真、仔細,切不可馬虎,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理論素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嫻熟的掌握一些必須的職業安全危險因素防護措施,既尊重傷病患者的生命也珍惜自己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 李春紅.婦科門診手術室的職業危害與防護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3)

篇5

1我院急救工作的現狀分析

1)我院地處鼓浪嶼景區,四面環海,距輪渡碼頭約1.5 km。島嶼與廈門陸地相連的唯一工具為輪渡船只,夜間輪渡航班間隔延長,急診后送存在不便。院內療養用房依山而建、座落分散,有的療養房遠離護士站,不利于病情觀察,療養區的這種布局給突發事件的發現和處置帶來了一定困難。

2)療養員多為老年慢性病患者,常患有多種疾病,甚至有的療養員集多種疾病于一身,急癥的發生具有意外突發性和不可預見性。病情一旦發生變化,往往多變復雜,給搶救帶來困難。療養期間,可能因為環境變化、長途旅行、景觀游覽等因素誘發多種疾病。

3)由于多數療養員病情相對穩定,醫生實踐動手機會少,綜合搶救水平相對不高。因為服務對象的特殊性,一旦發生急重癥,需要及時向上級醫生和主管部門匯報,也使得年輕醫生心理上有依賴性,對自己的急救水平缺乏信心,怕擔風險,希望盡快轉院。加之療養院與治療醫院不同,缺乏先進的監護與搶救設備、藥品不全,也給就地救治帶來困難。

2提高應急救治水平的對策

2.1防患未然根據療養用房分散的特點,療養員入院后,醫護人員及時準確地收集相關資料,初步評估其健康狀況。將年差體弱多病者確定為重點護理對象,療養床位就近安排,由責任護士實施護理措施。經治醫生每日查房,了解掌握病情變化。景觀游覽前需進行體檢,經治醫生根據療養員身體情況制定運動處方,外出活動后醫護人員及時看望。護士站電話24 h暢通,夜間護士巡視療區要進房見人。添置更新必需的急救設備、急救箱器材并由專人管理維護,保證設備性能完好,便攜式急救器材和藥品班班交接,要放置于值班室觸手可及的地方。在每期療養員中選出1名高級職稱以上、經驗豐富的專家擔任醫療顧問,一旦發生意外情況,可以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參與救治。

2.2加強訓練療養科室的醫護人員要熟悉急救預案,熟練操作常規、急救訓練貫穿于平時,突出于重點時段。每年開展1次“急救訓練月”活動,進行系統的業務學習和急救技術操作訓練,如:氣管插管、心肺復蘇及除顫儀、呼吸機的應用等技能。以《常見危重病癥搶救預案》為藍本,結合療養實際和急癥發生特點,以小教學的形式使醫護人員盡快掌握常見危重病癥的臨床特點、診斷要點、急救原則和具體實施方法,對每一例急救案例進行病例討論、總結經驗教訓,豐富臨床經驗。每年07―09月實施海水浴之前,都組織進行急救模擬訓練,要求達到搶救流程順暢,搶救技術快速準確的標準。

2.3培養人才療養院的醫生應定位于全科醫師,具備較高的應急技術水平,因此人才培養尤為重要。要注重培養醫護人員的急救意識和技能,做到觀察病情敏銳、搶救速度敏捷、搶救技能嫻熟、處置緊急情況果斷、思維能力清晰。要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對新調入人員,把加強急救理論知識的學習、熟悉急救器材的使用作為崗前培訓的重要內容。我們與駐軍醫院結對幫帶,醫生護士輪流在急診科、老干科進修學習,輪流到總院麻醉科學習氣管插管、急診醫學知識和熟練急救器材的操作,不斷提高救治能力。

軍隊療養院建設的目標是成為高中級干部的健康促進基地、特種人員的療養基地、慢性疾病的康復基地、保健人員的培訓基地。所有目標實現的前提是安全第一,將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療養院的急診工作有其特殊性,應認真研究其特點、規律,結合具體實際,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促進療養院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814-8824(2009)-09-0019-01

隨著時代的發展,交通事故直線上升,腦血管病逐年增加以及各種意外傷害、自然災害的發生,普通人群急救知識的缺乏,院前急救越來越顯示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何在現場第一時間進行及時有效的緊急處置、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及搶救成功率是很多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探討的問題。

1 建立急救中心

1.1 急救中心 急救中心是醫院相對獨立的一個科室,要求醫護人員穩定、專業[1]。上崗前必須接受專門訓練,掌握急診醫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及所有專業急救技能,并定期進行急救技能的再培訓。

1.2 選擇合適的醫護人員 急診工作不僅沒有規律性,而且面臨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情況和形形復雜的問題,面對的病人疾病種類多樣,涉及各科,因此醫生必須年富力強、愛崗敬業、技術過硬,是內、外、婦、兒多面手,且有很強的應急應變能力。

護士首先要有豐富的知識及經驗,且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能熟練配合醫生完成現場救治工作。掌握一般和高級生命體征急救的基本理論和操作,一般以7~14年高年資護士及護師為主力[2]。

1.3 加強科室的建設 要提高搶救成功率,除了醫務人員要有過硬的專業急救技能,同時急救設備、設施也要跟上,所以急救中心必須配備專業的急救車,車內設施齊全,醫務人員才有用武之地,才會發揮急救中心應有的作用,避免將院前急救成為搬運工和護運工。

2 培養120專職接聽人員

基層醫院面對的是廣大的農村,民眾的急救知識和技能非常缺乏,國內有調查顯示,面臨突發事件需要急救時,絕大部分人把救人的希望寄托在醫生身上,唯獨缺乏自身應對的急救意識和能力。為了使患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正確的救護,很多醫院培養護士專職接聽120電話。救護車出發后,接線員仍與患者或“第一目擊者”保持聯系,仔細詢問,初步判斷病情,給予正確指導,這樣可以帶給病人和家屬一定的心理安慰,以免其因為心中恐懼做出錯誤的操作,反而加重病情。

3 院前院內聯合急救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通訊網絡越來越先進,越來越發達,為了切實的做到爭分奪秒搶救病人生命,很多醫院都利用網絡實行院前院內聯合急救。

方式:醫護人員到達救護地點以后,對病人進行初步診斷或搶救,當救護車在駛往醫院的途中,車上醫護人員與醫院相關科室聯系,做好一切搶救準備,即:搶救人員、搶救設備、急救藥物及檢查的儀器,迎接救護車來院,這樣可以明顯降低死亡率。

4 工作方法的改進

4.1 注意形體語言 院前急救體現一個“急”字,院前急救過程中我們的舉手投足都在向患者及家屬傳遞著不同的信息,我們應該把對患者的關愛,對病人的重視,通過行為動作表現出來,讓病人理解,讓家屬看到,并取得患者家屬的信任,潛移默化中減少醫患矛盾。

4.2 增強防范意識以及法律意識 隨著醫療糾紛的逐年增加,院前急救人員必須增強法律意識,學習有關法律知識,加強工作責任心,在工作中應用法律知識保護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權益,提高遵照法律程序處理醫患矛盾的能力。

在醫療活動中,醫務人員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如實告知患者家屬,并實行簽字同意書格式化,特別是在進行某些有創操作時,醫護人員在操作前必須向清醒的患者及家屬解釋清楚,并征得同意簽字后方可執行。

學會換位思考,從內心去理解患者及患者家屬,爭取得到他們的配合,使醫患雙方利益一致,病人需要醫生,醫生的天職就是為人民服務。

建議:以上所有工作都是一個共同目標,為搶救病人的生命贏得每分每秒,但是要從根本上真正贏得搶救時間,必須提高民眾的健康意識和急救自救意識。現在,雖然有紅十字總會每年定向培訓救護師,但是這些在中國十幾億人口面前顯得微乎其微,望各級政府或醫院組織專業人員到最基層為民眾提供規范的系統的急救技能培訓,提高其健康知識及急救自救知識水平,使更多的人們享受到生命被拯救的最基本權力。

參 考 文 獻

篇7

急救護理學心得體會一

20XX年,是我在急診科工作的第五年,也是我們在急診小樓里摸爬滾打的最后一年了,明年,我們就要搬到專為急診科騰出的門診大樓里,屆時,我們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將會有很大的改觀,科室業務工作將會有更快的發展。

做為一名急診科護士,我們肩負著“120”院前急救、轉運、院內急救的任務,以快捷、高效、優質的急救醫療服務,充分保障了轄區內“120”院前急救及院內急診急救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了我院“120”急救站“綠色生命通道”的暢通,保證了門急診工作的正常進行。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急診科全年門急診量、累計收住院人次、急診搶救與往年同期對照均有顯著增長,為醫院各病區及輔助檢查科室輸送了大量病源,有力地促進了醫院各科室的“兩個效益”的增長,提高了全院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營造團結和諧氛圍

在20XX年上半年,急診科全體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各種醫療法律法規,自覺遵守醫院和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教育修養,力爭文明行醫,優質服務,做到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人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團結務實、和諧相處、順利圓滿的完成了醫院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加強業務技術培訓,提高應急搶救能力

急診科護士處處以“質量管理年標準”、“全國醫療萬里行”檢查標準為準繩,加強急診科的醫療護理質量建設,以醫療護理核心制度為重點,認真執行了各項操作規程和搶救工作流程,嚴防差錯、醫患糾紛等醫療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按照醫院及科室制度的培訓和考核計劃,定期對急救隊員進行業務學習及急救技術的培訓,在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認真鉆研業務,互相交流、互相促進,從而使科室人員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儀器和搶救技術,如心肺復蘇術、機械通氣、氣管插管、電除顫、電動洗胃術、心電監護等操作技術,進一步提高了急救隊員的急診急救能力,對科室醫療和護理質量進行檢查、質控、培訓、考核、督導,嚴格醫療護理文書書寫規范,嚴格按照國家衛生部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及醫療行為規范開展急診搶救工作,做到防醫療差錯、防醫療事故于未然,杜絕醫療行為過程中的麻痹大意思想。

在“120”急救工作中,我們堅決服從“120”指揮中心的調度,做到隨時出診、迅速出車、準備及時到達急救現常始終做到急救藥品,物品完好率100%,搶救設備處于應急備用功能狀態,在“120”院前急救及院內急救搶救過程中,從病情評估、預檢、分診、分流到安全正確地轉運入科。每個環節都能做到無縫銜接,有力地保障了轄區居民的生命安全。

三、加強科室護理管理,做好急診工作中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在急診搶救工作中,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工作標準,防止傳染病的傳播,做好自身防護、消毒隔離、醫療廢物管理,嚴防院內交叉感染。

四、加強科室對外宣傳,樹立醫院窗口形象

急診科是醫院面向社會的重要窗口,其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直接影響和反映出醫院的精神面貌和社會形象。“120”是救死扶傷的生命救護者,是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的“綠色通道”,在日常急救工作和院前急救的時候,做為一名急診科護士,代表著醫院的形象,我們時時刻刻注重樹形象、抓內涵,為醫院的全面和諧健康發展奉獻出了一份光和熱。

五、實踐與思考并重,上半年度工作反思

回顧20XX上半年,我們雖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也意識到在急診工作中存在著一些缺陷和不足。如何在急診工作中進一步改進,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小結如下:

1.急診科就醫環境簡陋,布局不合理,衛生條件差,患者滿意度低,急待搬遷后加以改善。

2.急診科醫護人員應急急救經驗不足,急救技能有待提高,要注意對搶救室儀器設備的熟練掌握,如呼吸機、除顫儀等,關鍵時刻及時跟進,還需要加強專科培訓、進修學習,以提高整體搶救水平。

3.急診急救工作中缺乏靈活性,要時刻注意和患者、家屬進行醫患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發病原因,有利于改善醫患關系,保障醫療安全,今后需加強溝通交流技巧的培訓。

4.要熟練掌握急診危重癥的監護和搶救流程,如急腹癥、昏迷、休克、中毒等,對昏迷患者,第一時間開放氣道、吸氧,在實施緊急救護的同時,及時通知醫生搶救,注意血糖、瞳孔及對光反射、是否頸項強直等,抓住重點,有的放矢,避免手忙腳亂。

5.掌握常用急診搶救藥品的用法和用量,嚴格執行搶救過程中的口頭醫囑制度,注意患者過敏史、血糖、心肺功能等,注意用藥安全。

6.注意動態觀察患者病情,具備整體觀和全局觀,在急診患者病情尚未穩定前,一定要加強巡視和溝通,盡量把患者安排在自己實力范圍內,以便及時觀察和急救。

7.當遇到突發公共事件或接診的患者較多時,切記及時向上級匯報,組織搶救,分解危難,做好分診分流,保障醫療護理安全。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希望醫院在新的半年加以考慮急診科醫護人員的繼續教育及待遇問題,以促進急診科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為此我們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齊心協力、真抓實干、與時俱進,共創醫院和諧美好明天。

急救護理學心得體會二

急診科是醫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醫院是省里名列前茅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不僅接診正常的急重病人,還要收治從地縣上轉的危重病人,有著急、忙、雜的特性。面對危重急癥病人的首診和搶救,急診病人又往往診斷不明、病情不清、變化迅速,若處理不當,就容易發生醫療糾紛。而病人及家屬容易產生急躁、憂慮、恐懼的情緒,急診不同于病房,醫護人員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在急診,患者及家屬在與醫護人員較短的接觸時間內,還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對醫護人員的每一個細微環節都十分敏感,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對病人心理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造成醫護人員的救治行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屬留下“不被重視”、“急診不急”的錯覺。所以我越發覺得溝通在急診是最容易忽略而最重要的東西。

南丁格爾說:護理工作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更需要藝術。首先,要學會觀察,才善于發現問題的存在,包括對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屬的觀察。例如:有些患者家屬對護士的行為百般挑剔,卻對自己患者液體輸完都渾然不知,像這樣的家屬我們就應該在每次更換液體時都耐心的提醒他液體輸至什么地方時應該叫護士,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按時巡視病房,多觀察液體的進展,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為液體沒有及時更換了與患者家屬產生矛盾。其次,要學會溝通,人與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

對于來急診就診的病人,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詢問,熱情的為其引導。例如: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我們可以予以攙扶或協助其用推車送至診室,為其測量生命體征,交予診室的護士;對于需要并可以去病房治療的患者,我們可以為其細致的指明病房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而對于患病時間長而并不危重的病人我們可以建議他去門診就醫,耐心而細致的告知其門診的位置和就醫的時間,便于患者的安排。

雖然,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攙扶的動作解決不了患者身體上的疼痛,但是,卻能迅速縮短護患距離,有效滿足病人需要被照顧的心理需求,從而便于我們開展下面的護理工作。最后,通過觀察和溝通學會判斷,對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有一個準確地了解和判斷,有利于醫護人員救治工作的展開,也為病人爭取了時間。例如:受外傷的患者可以通過觀察和大致的詢問了解其受傷的部位和嚴重程度,第一時間為其找到接診醫生為其救治,理而掛號等手續可以稍候補齊。

以上只是我在急診短暫工作的淺談,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很多。在急診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每件事都是我的經歷,教會我很多東西,無論做人還是做事。當然,想做好一名急診科的護士,只會溝通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扎實理論基礎、豐富的搶救經驗、快速的反應、麻利的動作,這才是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禁得起考驗的保證。

急救護理學心得體會三

時光荏苒,為期四個月的急診專科護士培訓結束了,本次正規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收獲超過以往任何短期的學術活動,不僅改變了我對急診工作的認識,豐富了我的理論,同時提高了我急救技術能力,受益匪淺,體會如下:

四個月的專科培訓,總的來說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其實真正達到急診專科護士的水平,我現有的能力還是有限的。培訓的方式分為三個階段:4周理論學習、10周臨床實踐、2周總結匯報。第一個月在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進理論課程,內容都是講述急診專科知識發展的新理念、新技術,包括了護理管理、護理技術、急救配合、癥狀護理、臨床評估技術、教學培訓、護理科研等等。

這次專科護士培訓的學習方式給了我們全新的感覺,兩方面讓我們學員特別滿意。一是課程內容安排合理,所學的即是我們工作中所需要的,還可以學習到我們比較少見的蛇毒,蜂蜇傷,電擊傷等等處理。急診是個全科性較強的科室,在工作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那樣突如其來的情況不知如何處理,所以這次課程周到的培訓內容讓我們大家有了新的認識。二是充足的臨床實踐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消化所學內容。

看得出,省護理學會為我們的培訓化費了很大心血。專科培訓共有七大臨床實踐基地醫院,我被安排到xx市xxxx醫院和xxxx附屬第一醫院。在學習期間,這兩家醫院給我的感覺是:xx市xxxx醫院急診科病人不算很多,但急診病人的處理流程很優化,便民,集中,人力的分工明確,不但利于急危重癥病人的急救處理而且減少了人力資源,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而xxxx附屬第一醫院的病人很多,工作繁忙,而且患者的病情危重,經常會遇到重大或特殊病人的搶救,也讓我吸取了不少搶救經驗,還有搶救室的布局很合理,急救物品的擺放很集中,一目了然,而且中山附一的老師們非常有內涵,無論是論文或科研都做得非常出色,教學能力很強,這也是他們的亮點。最后,我們要完成護理個案和成組計劃的論文匯報,進行ppt制作和演講匯報,還要經過理論,技能操作的最后關口,綜合分數合格后才能取得廣東省急診專科護士資格證。

雖然總的歷程有苦有累,但能學到的很多知識是值得的。知識是無價的,但更重要的是我擁有了這個由廣東省各大醫院急診人才組成的溝通平臺,結交了一幫急診專業水平較強的朋友,也是一種共享資源,對以后自己的專科水平有了指導溝通作用,并能更好地為急診發展服務。

急診科是科室雖小,但體系很大,收治各種各式的急癥患者,輕到普通感冒發燒,重到休克,心跳呼吸驟停,而且來得急,來得不定時,所以我們需要更專業,更多元化的知識,才能擔任急診護士。遺憾的是,在這兩家醫院臨床實踐期間,遇到兒童及孕婦的患者比較少,沒吸取到更好的經驗,真希望今后還能有機會到其他科室去輪轉學習,以更適應我們婦兒專科醫院急診的特色。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有規劃,還要帶著思考,及時發現自己的缺點所在,其實取得資格證并不代表什么,也不代表真正的合格了,我還要繼續努力,不斷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業務水平。

急救護理學心得體會四

從前很喜歡看影視節目中關于急診科的故事,覺得故事中的醫生和護士是那么的果斷和干練,具有魅力,讓我羨慕不已。沒想到多年后長大學成的我現在也有幸成為一名急診科的護士,從開始的手忙腳亂到漸漸找到規律,這才真正體會到想做好一名急診科的護士談何容易!

急診科是醫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所在的醫院是省里名列前茅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不僅接診正常的急重病人,還要收治從地縣上轉的危重病人,有著急、忙、雜的特性。面對危重急癥病人的首診和搶救,急診病人又往往診斷不明、病情不清、變化迅速,若處理不當,就容易發生醫療糾紛。

而病人及家屬容易產生急躁、憂慮、恐懼的情緒,急診不同于病房,醫護人員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急診,患者及家屬在與醫護人員較短的接觸時間內,還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對醫護人員的每一個細微環節都十分敏感,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對病人心理都會產生很大影響。造成醫護人員的救治行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屬留下“不被重視”、“急診不急”的錯覺。所以我越發覺得溝通在急診是最容易忽略而最重要的東西。

南丁格爾說:護理工作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更需要藝術。首先,要學會觀察,才善于發現問題的存在,包括對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屬的觀察。例如:有些患者家屬對護士的行為百般挑剔,卻對自己患者液體輸完都渾然不知,像這樣的家屬我們就應該在每次更換液體時都耐心的提醒他液體輸至什么地方時應該叫護士,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按時巡視病房,多觀察液體的進展,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為液體沒有及時更換了與患者家屬產生矛盾。其次,要學會溝通,人與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

對于來急診就診的病人,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詢問,熱情的為其引導。例如: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我們可以予以攙扶或協助其用推車送至診室,為其測量生命體征,交予診室的護士;對于需要并可以去病房治療的患者,我們可以為其細致的指明病房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而對于患病時間長而并不危重的病人我們可以建議他去門診就醫,耐心而細致的告知其門診的位置和就醫的時間,便于患者的安排。

篇8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7-014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ersonalized care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chosen and divided into personality group (n=43) and routine group (n=43)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patients' admissions. Patients in the routin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emergency care, and patients in personalit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ersonalized care. The visiting time, first aid time, admission time, the diagnosis rate, and the success rates of transport and first ai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visit time (49.1±15.8) s, the first aid time (19.2±5.7) min, and the admission time (2.15±0.31) h in the personalit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94.2±21.7) s,(38.6±6.1) min and (3.03±0.37) h,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Personalized car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mergency care

心肌梗死是常?的一種心血管危重病,多種因素均會致使急性冠狀動脈出現血液供給障礙,心肌在長時間缺血的狀態下會導致心肌部分壞死,且由于急性心梗發作機制較為復雜,病情急,極易出現壞死,進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1-2]。我院擇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86例急性心梗患者,研究院前急診護理中實施個性化院前護理的臨床效果,并將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86例急性心梗患者,根據患者接診時間的先后順序劃分為個性組和常規組,每組各43例,其中個性組男29例,女14例,年齡44~71歲,平均(54.1±5.7)歲,常規組中男30例,女13例,年齡45~71歲,平均(54.2±5.6)歲。所有患者的接診癥狀均為腹部不適、呼吸困難、大汗以及胸痛,且滿足WHO(世界衛生組織)的急性心梗相關診斷標準[3]。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o理方法

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院前急診護理,醫護人員在接到電話了解情況后前往現場,詳細檢查患者全身,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關注,行18導聯心電圖,對患者的發病病情進行準確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與患者表征施以常規搶救措施,主要的措施為吸氧、鎮痛、建立靜脈通路、抗血凝以及擴張血管,部分患者伴有心房顫動、心律失常和心搏驟停,應對癥處理。

個性組患者接受個性化護理。①及時出診:制定妥善的出診規范制度,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工作,提升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當接到急救電話時應簡明詢問相關情況,及時派車前往,到達現場后查看患者病情,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基礎急救。②急救護理:在進行急救時,醫護人員應當保證環境安靜,嚴禁患者劇烈活動,部分患者胸部存在壓榨性疼痛,因此在給藥時要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幫助患者平緩情緒。在急救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幫助醫師快速建立靜脈通路,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建立額外的通路,奠定后期藥物治療的基礎。對患者的體征進行密切關注和檢測,預防并發癥,針對已經出現的并發癥應對癥處理,將急救護理的整個過程詳細記錄在案。③心理護理:急性心梗患者的病情較急,且疼痛劇烈,患者在發病時會產生焦慮、消極等負性情緒,不利于急救和病情。所以護理人員應用言語和動作來幫助患者平復情緒,此外護理人員還應保證急救動作快速準確,消除患者的不安心理,充分信任醫護人員。④轉運護理:患者的病情被穩定且得到一定緩解后,應將患者轉運至醫院中進行深入治療,在正式轉運到醫院前,應與患者的監護人或家屬進行適當溝通,如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方法等,在患者家屬和監護人的同意下才能夠轉運,且應在達成一致的第一時間轉運。在轉運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通知院方進行接待患者的相關準備,指導患者平臥,不要移動,保證靜脈通路的通暢性,對患者的呼吸情況保持密切關注,抵達醫院后,院前搶救人員應該將患者的詳細情況介紹給交接醫生,如患者病情、體征和癥狀等,保證患者得到有效、準確的后續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出診時間、急救時間、入院時間以及診斷率、轉運和急救的成功率[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出診時間、急救時間、入院時間比較

個性組患者的出診時間、急救時間、入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組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

2.2 兩組患者的診斷率、轉運和急救成功率比較

個性組患者的診斷率、轉運和急救成功率均優于常規組,組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

3討論

相關文獻表明[5-7],急性心梗的臨床死亡率較高,且預后不佳,此類情況與院前急救有緊密的關系。有數據顯示[8],急性心梗患者在未入院的情況下死亡概率高達45%,因此必須做好院前急救工作,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傳統的院前急救更多的關注點在急救措施方面,如預防并發癥、抗凝、鎮痛、建立靜脈通路和血管擴張劑等,而忽視了院前急救護理[9-11]。本研究個性組患者在原有的院前急救基礎上,強化了護理措施,加入個性化護理措施。

篇9

關鍵詞:急診科; 有效組成; 管理工作; 三個層次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6-0563-01

1 引言

急診科是醫院科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對于處理快速急性疾病,解除病人痛苦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從宏觀來講,急診科并不是一個專門處理病人疾病的治療科室,它其實是一個中轉服務機構。具體而言急診科是搶救急、危、重病人的前哨,其主要任務是對危及生命的患者組織搶救,對無生命危險的急性病人進行診治,及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開展科學研究、提高急診醫療水平。所以,急診科一般設立在醫院最適中的地區,以保證急救工作的順利進行及可隨時得到有關部門、科室的支援。

2 醫院急診科的有效組成及其要求

與其他醫院科室相比,急診科無論是工作性質還是工作內容都有一定的特殊性,這就決定了其有效組成的特殊。從科室的整體系統劃分,可以從硬件、軟件以及專業技能三個方面進行劃分。

2.1 急診科的硬件組成要求:由于急診科所要面對的需要及時處理的病理情況,所以,其硬件要求較高。首先,急診科室的劃分以及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急診科應設急診室、搶救室、監護室及留觀或觀察室等部門,急診醫護人員均須已從事三年臨床實際工作。護理人員是急診科的基本力量,應相對固定。急診醫護人員均須做到能熟練掌握搶救及監測設備的性能及操作;其次,急診科要配備相應的急診儀器,例如心電圖機、心臟除顫、起搏器、氧氣、喉鏡、氣管插管、人工呼吸機、吸引器、電動洗胃機及各種急用藥品。急診科應設專線電話24h應診,并制定有關急診工作規章制度。

2.2 急診科軟件組成要求:急診科軟件主要是指急診科人員的基本義務操作技能。前文中提到,在急診科中的醫護人員必須具有三年左右的臨床工作經歷,但是這些依然是不夠的,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要加強對于人員的培訓,這也是急診科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培訓包括對急診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以及對基層人員及大眾的急救基本技術培訓兩部分。專業培訓急診專業人員的培訓內容反映急診科的工作職責及專業人員應掌握的技能;基層培訓多著眼于重大災害事故,心臟病及戰爭救護等方面,重點多為心肺復蘇、創傷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及轉送病人等。

2.3 急診科的具體技能組成及其要求:嚴格意義上說,急診科是醫院所有科室的有效綜合體,因此,在其技能的組成及要求上較高,在涉及到具體的技能要求是,應該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主要知識、技能:急診科醫護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的診斷和處理;酸堿平衡紊亂的診斷和處理;昏迷的診斷和處理;創傷、燒傷、發熱、咯血、缺氧、休克、大嘔血、急腹癥、急性中毒、心律失常、急性傳染病、急性腦卒中、中暑、溺水、電擊等物理因素,急性臟器功能衰竭的診斷和處理,以及五官科急癥的診斷和處理等。

(2)基本急救技術:除了專業知識及技能之外,還應具備基本的急救技術,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氣管插管術及氣管切開術;呼吸機的應用;心肺腦復蘇;臨時心臟心搏術及電轉復術;建立靜脈通道的技術;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電圖動態監測)的識別和處理;胃管插入術及洗胃術;各種穿刺術(包括心包穿刺術);三腔管壓迫止血術;創傷止血、包扎、清除、縫合及固定技術等。

這些具體的內容幾乎涵蓋了所有急性病理,因此,要達到急診科的工作要求,必須具備這些完整的知識技能機器基本急救技術。

3 急診科急救工作的三個基本層次

急診科工作與其他科室的工作不同點,在于其工作的層次性。一般而言,急診科急救工作分為三個基本層次。首先,基本的現場急救。現場急救多為心臟驟停或創傷患者,應做好組織工作,并要求急救人員熟練掌握心肺復蘇、止血、骨折固定等技術;其次,危重病人的轉送。 轉送途中監護及搶救目前已改變了“救護車的任務只是把病人轉運到醫院”的概念,強調運送過程中應邊監護、邊搶救、邊與急救中心或接受醫院聯系,報告病人情況及接受指導。設備完善的加強監護機動車及小型救護飛機或直升機的使用,有力地提高了搶救成功率;第三,救治及觀察職能的體現。醫院內急救醫院是急救醫療的主要實施地,包括醫院的急診科和各專科重癥監護病房。急診病人到達醫院后,首先由急診科醫護人員進行搶救,分診及觀察。其后按病人具體情況轉入相應科室、各專科重癥監護病房或綜合性危重病監護病房。

4 結語

文章內容大多是對急診科的工作及組成要求進行了分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這些內容都體現了管理的內涵。從文章分析可以看到,急診科危急重癥病人的管理涉及面相當廣泛,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拋棄憑直觀經驗的傳統方法,并逐步將安全管理工作納入系統化、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

參考文獻

[1] 陳君英.急診科護理組織管理模式調整的探索 [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15

[2] 黃正東,王光華,郭雪清.基于HIS的急診科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07,5

[3] 楊佳川.淺談縣級醫院急診科規范化管理在醫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中國保健營養,2010.8

[4] 柳琳琳.淺談急診科醫院感染管理.中外醫療,2011,15期

篇10

關鍵詞 院前急救 護理安全 管理對策

臨床資料

2000~2010年院前急救患者1262例,其中投訴出診不及時19例,護患溝通不到位8例,醫護技術不熟練7例,轉運途中觀察不仔細3例。

院前急救安全隱患的相關因素

院前急救的特點所致的安全隱患:①院前急救工作隨機性強,流動性大,如值班人員接電話不及時,未詢問清除地點及傷亡的人數,救護車空跑或少派車,延誤患者的搶救,引起家屬的不滿而引起患者的投訴。②院前急救充分體現時間就是生命,患者及其家屬心理上的焦急和恐懼,要求迅速送往醫院的心理十分迫切,出診人員出診不及時,司機對交通路況不熟悉等,必然會影響院前急救的質量。③現場急救的環境大多較差,導致醫護人員的壓力加大,在搶救過程中不能沉著冷靜,也易遭到患者的投訴。④院前急救的患者病情復雜,涉及多學科,急救人員經驗不足,急救技能掌握不熟練,都直接影響院前急救的質量。

護理行為所致的安全隱患:①護患溝通不暢導致的安全隱患:由于患者與家屬接觸時間短,多數病情急,危重,變化迅速,患者及家屬表現很不冷靜,在這種情況下,護士缺乏耐心與同情心,溝通解釋不到位,患者和家屬易將不冷靜的情緒轉移到醫務人員身上而發生糾紛。②護士應急能力差,責任心不強所致的安全隱患:急診人員年輕化,護理經驗不足,安全隱患預見性差,專業理論和基礎知識不扎實。③核心制度落實不到位:交接班制度不認真,造成在出診過程中,物品準備不齊全,不充分,不適用,如氧氣瓶無氧,晚間出診電筒電源不充足。④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護士未對患者和家屬在轉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交代清楚,也未讓家屬在風險告知書上簽字。院前急診記錄單的記錄不詳細,不規范,送達患者的科室無醫護人員的接收簽名等。

安全管理對策

加強急診護士的職業素質教育,培養其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崗敬業精神。在搶救患者時應機智、冷靜、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應對各種突變,醫護密切配合,不失時機地搶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急救成功率。

強化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教育,嚴格貫徹核心制度的落實。落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院前出診制度,對病員履行告知義務,加強安全防范意識,避免糾紛及事故。

加強業務技能培訓,提高搶救能力:對急診護士進行專業化,規范化的培訓。組織學習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和各種危重患者的搶救程序。高年資護士做好傳、幫、帶工作,護士長利用晨會提問和定期對她們進行理論、操作、應急能力的考核,每位急診護士熟練掌握各種急救技術,如除顫監護儀、呼吸機、心電圖機、吸引器、CPR等,為搶救工作贏得寶貴時間。

講究語言藝術,提高護患溝通技巧:在接待患者時,態度誠懇,語言文明。患者和家屬出現焦慮、恐懼、痛苦時,作好安慰工作,當患者或家屬表現出急躁情緒時,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避免使用生、冷、硬的語言。

詳細記錄護理病歷,提高醫療護理安全性:各項記錄應客觀準確真實,通順易懂,字跡清楚,出診記錄單上出診時間,到達現場時間要準確,在轉運途中應交代可能出現的風險,并請家屬或人在風險告知書上簽字。

加強醫護人員自身安全防護: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則是先排險,后救治。醫護人員在急救中一定要樹立自身安全意識[1]。首先確認急救環境有無危險性及危險性的大小,然后決定是否進入現場。在接觸患者體液,血液時,一定要帶好手套。與患者接觸要帶好口罩,操作中要忙而不亂,避免針頭扎傷自己,勤洗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根據臨床出診1262例的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對護士進行職業素質教育、風險意識教育、護患溝通技巧、醫療護理安全性及自身安全防護等管理對策后,出診不及時無投訴,轉運途中觀察不仔細無,院前急救護患溝通不到位無,醫護技術不熟練1例。

討 論

院前急救指對遭受各種危及生命人員的急救,包括現場緊急處理和監護轉運到醫院的過程。人們越來越渴求在發病的最短時間內得到及時高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同時患者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增強,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即可導致護理糾紛的發生。護士必須不斷學習,擴大知識面,練就過硬的急救技術,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提高院前急救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