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哲學的基本問題范文
時間:2023-10-20 17:32: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哲學與哲學的基本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知何理解和解釋哲學的基本學問題,關系到對哲學的研究對象、理論性質和社會功能等全部問題的理解和解釋,而哲學思維方式的不同,其所對相關哲學問題的提問方式、理解方式、評價方式就不同。馬克思正是創立了新哲學的實踐思維方式,開創了人類哲學思維把握存在的斷時代、新境界,實現了對以往哲學的超越。
一、哲學三大思維方式
從古希臘到整個中世紀的西方哲學,可以稱為本體論哲學;馬克思之前的整個近代哲學,可以稱為認識論哲學。但是,從哲學方法論,亦即從哲學思維方式說,馬克思之前的西方哲學思維方式的變化,則體現為以亞里士多德哲學為代表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到以黑格爾哲學為代表的思辨思維方式的轉變。而哲學之所以成為馬克思“主義”,正是在于馬克思所創立的新哲學的實踐思維方式。所謂“實踐思維方式”所理解的“實踐”和所強調的“實踐”是作為一種“思維方式”來理解人、理解人與世界的關系的。正因為是把實踐的哲學意義理解為“實踐思維方式”,所以這里的“實踐”既不是一種“實體”范疇,也不是客體意義上的“關系”范疇,而是一種哲學意義上的解釋原則。這種解釋原則,就是從人的內在矛盾以及由此構成的人與世界之間的矛盾出發,去理解和解釋全部哲學問題的。正因為“實踐思維方式”是一種具有革命意義的解釋原則,從實質上說,就是確立了 科學 的實踐觀點,找到了實踐這一解決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現實基礎,用以實踐為基礎說明世界的思維方式代替單純從存在或思維出發說明世界的思維方式。因而才構成了哲學史上的哲學的革命。
二、哲學三大思維方式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解讀
關于哲學的全部和基本問題,恩格斯的論斷非常明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從哲學的 發展 史來看,“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對“精神和物質”關系的再抽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兩者具有密不可分的 歷史 聯系。恩格斯說,作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思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在遠古時代就以“靈魂對外部世界的關系”而萌發了。對于認識問題,古代哲學即本體論哲學把認識直接指向外界對象—客體,僅從客體提出向題,他們根本沒意識到認識過程中主觀與客觀、思維與存在的矛盾,本能地把二者的直接統一作為認識的前提,認為凡在思維中的無不是現實中的。他們把一切存在都歸結、還原為本體,甚至拋開“思維”直接面對“存在”,確信意識就是意識到的存在,并對自己思想、意識的可靠性毫不懷疑。在中世紀的經院哲學中,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則表現為“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還是 自然 界?”“世界是神造的還是從來就有的?”必須說明的是,這種形而上學的提問方式和思維方式必然面臨以下的困境:第一,它需要面對一個無限的過去,需要尋其本原性的存在,就會出現困難:用有限思考無限。第二,它所走的路徑說明他們說的存在具有合理性,按其問題本質和人的實際證明能力,都需要科學和實踐的長期發展才能證明。而我們當時的哲學界自認為是智者,可以通過理性思維去把握這個絕對。這就必然面臨直觀猜測的局限,很難找到根據。第三,他們這種提問的方式注定了哲學家為自己設定了一個自己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
而在近代哲學中,恩格斯不僅“十分清楚”地提出了“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而且使之獲得了“完全的意義”。這種“完全的意義”是與近代哲學的“認識論轉向”相對應的。也就是說,近代哲學所實現的哲學基本問題的“完全意義”,主要是在認識論的意義上實現的。具體而言,整個近代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思想的客觀性問題”,也就是人的思想是否具有客觀內容的問題,即人的思維何以把握客觀存在?它的必然性、普遍性、客觀有效性問題,這可以歸納為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
圍繞思維與存在如何達到同一,唯理論試圖論證只有通過理性從天賦的觀念原則或從真理出發,按照一定的演繹規則進行演繹推理,才能得到真理性知識。這預示著“精神實體”的膨脹,為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埋下伏筆。經驗論者則試圖論證只有感性從感覺經驗出發,按照一定的歸納規則進行歸納推理,才能獲得真理性知識。康德在唯理論和經驗論陷人僵局的時候,在休漠的徹底經驗論和懷疑論的啟發下,重新尋求思維與存在統一的途徑。康德首先考查了人的認識能力,提出了“自在之物”與“現象”之說。他把人的認識圈定在現象界,想求得主觀范圍內的同一,但把真正的客體或客觀存在“自在之物”卻排除在這個同一之外,將其宣稱為認識所永遠達不到的彼岸。實際上,康德仍是割裂了真正的思維與存在的同一,陷人不可知的泥潭。黑格爾則以思辨思維方式和思維邏輯從思維的矛盾運動中去論證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力圖在辯證法的“本體論”、“認識論”、“邏輯學”的統一中去解決“思維與存在的問題”。他把自己的哲學建立在“絕對精神”基礎之上,以此為出發點,將其作為純存在的“存在”概念,在內部矛盾的推動下,經過自我否定的辯證運動,把自己外化為自然、人類社會和自我意識,最終絕對精神通過自我意識達到自我認識而回復自身。在黑格爾哲學中,絕對精神就是作為所謂客觀的思維或理性的絕對的精神實體。可見,黑格爾的體系就是從思維出發,由思維派生出存在—而存在又必須符合思維,通過精神實體的自我辯證運動,從而實現思維與存在的同一。這里,黑格爾是以思維和存在的自在同一性或“邏輯先在性”的本體論承諾為前提去論證思想的客觀性,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要證明的東西已經默默地包含在前提里面了”。舒由此,黑格爾打通了現象與本質(物自體)之間的聯系。事物要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就是本質,因為現象沒有也不可能有康德所認為的鴻溝。這就是用思辨思維方式和思維邏輯來打通的。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說,哲學基本問題在近代哲學中的困境,黑格爾以思辨思維方式和思維邏輯使其得到了合理地解決。
當然,在馬克思看來,黑格爾解決 哲學 基本問題,即思想的客觀性問題所存在的問題,問題不在于主觀性與客觀性的關系上的辯證思考,而在于怎么樣的辯證思考。他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
當我們將其看成一個實踐與理論的外在問題時,是沒法說明思想的客觀性。按照馬克思的實踐思維方式思考思想的客觀性問題,新哲學在重大問題上,就不再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了,而是從實踐的思維方式和實踐的思維邏輯去思考相關哲學問題的問題了。這何以成為馬克思的重大哲學問題?因為他首先解決了思維方式的創新,這是其一;第二,只有解決了思維方式和思維邏輯的創新,才能夠在關于 自然 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與理論中實現突破飛躍,從而去引出新的唯物主義即實踐的唯物主義的結論來。具體說,在馬克思的新哲學看來,思維與存在的關系不是先前哲學那種設定的關系,而是以一種要從實踐去理解和解決的問題。人的思維所反映的存在,就是實踐的存在,是一種動態過程的存在,以這種存在對應人的思維,也就是在人如何學會改變人、自然界、人類社會等過程中 歷史 的 發展 的思維。因而所謂思想的客觀性問題,即真理的問題,從其生成看,不是自在世界中存在的問題,而是人類世界中相對于自然、社會、人所有機組合的人類外部世界和人類內部世界,二者的統一的問題。因而沒有人的實踐把握外部世界的本然,按照本然改造世界,就沒有真的問題的生成。從發展來看,真理的客觀性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真理是隨著人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增強而不斷發展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思想的客觀性即真理的問題,不是指稱物自體的本質和 規律 ,而是指稱我們對對象性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作為這個正確反映的思想,它無疑具有主觀性,可是這種主觀性應該理解為客觀性的主觀性,它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反映對象性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哲學揭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確立的,是由于人的實踐活動,才有人與世界、思維與存在的對立,同時又只有通過人的實踐活動才使人與世界、思維與存在達到統一。思維與存在的矛盾是人類實踐活動中的根本矛盾,這一矛盾也只有通過人類實踐活動才能解決。
三、馬克思新哲學的“實踐”超越
在馬克思之前,一些哲學家還是意識到了實踐的,但他們都不了解實踐的真正意義。黑格爾作為集大成的思想家,以他特有的方式,意識到了實踐問題。他說:“理性出現在世界上,具有絕對信心去建立主觀性和客觀世界的統一。這里的理性,不僅指理念的理論活動,而且指理念的實踐活動,后者由于具備普遍性和現實性雙重品格,故能調解思維與存在的對立。但黑格爾所理解的實踐,只是理念的創造活動,是理念發展中的一個環節。他并不理解實踐的客觀意義,以及作為哲學的現實開端和歸宿的概念的意義。當然,費爾巴哈也反對黑格爾抽象的思辨,推崇感性直觀,反映在哲學基本問題中也就是強調思維要通過“直觀”的方式認識存在,但“在對感性世界的直觀中,他不可避免的碰到與他的意識和他的感覺相矛盾的東西,這些東西擾亂了他所假定的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諧,特別是人與自然界的和諧。
篇2
一、恩格斯的哲學基本問題
為了深入探究恩格斯的哲學基本問題的含義,我們必須了解恩格斯提出問題時的背景和立場。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論是針對馬克思之前的西方傳統哲學而言的,所謂“全部哲學”主要指的是在西方傳統哲學史上占主導地位的知識論哲學。由此可見,恩格斯的話是在具有特定背景的情況下產生作用的,如果忽略理論背景,以偏概全,則可能導致理論與實際不符的情況。
二、全部和單個類型的哲學基本問題
如果從一門學科的角度看待哲學,那么哲學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哲學內部有不同的模式、流派、類型。如果說一個問題能夠成為哲學的基本問題,那么這個問題必須在所有類型的哲學中具有普遍性。恩格斯的哲學基本問題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作為整個哲學的基本問題十分勉強,因為很多類型的哲學派別不討論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比如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中國傳統哲學等,并不探究這個問題。所以準確地說,恩格斯的哲學基本問題是知識論哲學的基本問題,而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至于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俞吾金先生提出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觀點:“什么是哲學?”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決定了回答者抱有什么樣的哲學觀,從而判斷出他從屬于什么哲學類型。這個問題在哲學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所以這個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有其基本問題,單個哲學類型也有其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就是知識論哲學的基本問題。中國傳統哲學也有其特有的基本哲學問題。首先,關于中國傳統哲學,必須被肯定為一種哲學類型的存在。中國以前是沒有哲學這一說法的,哲學一詞是近代由日本傳入。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歷史上不存在哲學。且不論爭論已久的“中國哲學合法性”的問題,單從哲學一詞的來源上分析。哲學譯自單詞“philosophia”,由“philein”(愛和追求)和sophia(智慧)組成,愿意為愛智慧。從這個角度定義哲學的話,中國古代是有哲學的。由于中國和西方多個世紀沒有交流,文明的發展必然會因為各種因素而產生一些差異。假如因為這個原因而嚴格按照西方哲學的模式來生搬硬套,那么不僅違背了哲學的初衷,更是犧牲了中國千百年來的寶貴精神財富。而從單個哲學類型的角度看時,中國傳統哲學就是一種非常有價值并且極具特色的哲學類型,所以也應具有其相應的哲學基本問題。
三、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問題
中國傳統哲學長久以來留下了許多深刻且富有內涵的問題,例如天人關系、義利之辯、知行觀、人性論等。這些問題雖然都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都還不具備足以作為中國傳統哲學基本問題的普遍性。
(一)天人關系
天人關系一直都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熱門問題,甚至長時間以來有不少學者就把天人關系問題當作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問題。這與恩格斯提出的哲學基本問題不無關系。當研究中國傳統哲學的學者將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思維模式帶入到中國傳統哲學的思考中時,就會很自然地尋找與思維和存在相似的對立概念。在此基礎上,天人關系就能很自然地被解釋成了自然(思維的客體)和人(思維的主體)關系,顯然,這一關系的對立與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雖然直接生搬硬套顯得十分勉強,但是由于該問題在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所以有些人寧愿選擇拋棄思維與存在關系的影響,而堅持將天人關系作為中國傳統哲學的基本問題。
將天人關系問題的實質簡單地解釋成人與自然的關系肯定是十分不妥當的。現在的自然科學角度的天與當時所謂的天幾乎不是一個概念。與西方的畢達哥拉斯、亞里士多德等人相比,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們在自然科學方面幾乎毫無建樹,因為中國的先哲根本就沒有朝自然科學方面研究。荀子很明確地表達出了當時的一種思想傾向:“圣人為不求知天。”《左傳?昭公十八年》中,子產也說:“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因為自從產生了人類社會之后,自然對人的壓迫感已經減少很多,人民最大的壓迫感來自于統治者。《禮記?檀弓下》中孔子曾經說過一句具有代表意義的話:“苛政猛于虎也。”因此人們的關注點從自然轉向社會是當時人的自身需求,權衡之下,自然科學的研究就不是主要任務了。所以所謂的天人關系根本就不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在講到天人關系的時候經常提到天人合一,但是天人合一絕對是不指客觀意義上的人與自然合而為一。孟子在一句話中曾經表達過天人合一的思想:“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所謂的天人合一并不是客觀意義上的,而是主觀意義上的。天人合一所追求的是自身的修養和完善,而不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改造。無論是孔子提出的“求仁”還是孟子提出的“四端”及“浩然之氣”,都是由內而外的;其它的先哲比如老子,雖然提出了物質意義上的天道,但是出發點和歸宿都是人自身對天道的效仿,而不是對天道本身的探究;莊子的“坐忘”,實質上是一種無欲無求的精神狀態,是通過自身修養而非對世界的改變而達到的,促使莊子提出這種修養的原因也非自然,而是社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我覺得就是上述的價值觀的轉向。人們關注的焦點不再是自然本身,而是人和人類社會。天只是延續著作為一種權威的象征而存在,比如天子、天命等詞,都是在借天的權威。所以所謂的天人關系,重點不是人與自然的關系,而是人與社會的關系。人們借著天人合一的口號,按照社會的需要來改善自身,使自身更有利于立足社會。這才是天人合一的實質內容。
(二)義利之辯
義利之辯則是中國傳統哲學史上關于仁義和功利的爭辯。義利的對立首先由孔子提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這表明了儒家對義利的基本立場,認為義與利是相互對立的,并且重義輕利。與此相對,墨家的觀點認為“義,利也”(《墨子?經說上》)。首先從義和利的含義進行分析。義代表了一種利于社會的價值取向,是按照社會的需要對人提出的一種統一的規范,行事合乎義,從宏觀上看,一定是有利于社會的,但是有可能損害個人利益。利則代表了一種利于個人或小團體的價值取向,是按照個人或小團體的需要表現出的一種自發的追求,單純地逐利,從微觀上看,目的一定是滿足小部分人的需求,但是有可能危害社會。這么看來,其實義和利都是一種積極的價值取向,只是立足點不同。一般情況下,無節制、不理性的逐利都會危害社會,所以儒家提出的觀點是重義輕利,以社會需要為重。但是如果在適當的范圍里理性地求利,也能達到義、利兩全的結局。由此看來,真正被排斥的不是利,而是超出社會需要的范圍,也就是義的范圍的利。所以作為是非評判標準的義,實際上體現的就是社會的需要。
(三)知行觀
知行關系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特殊問題,在其它哲學體系中沒有被明確地作為一對范疇所提出。知與行是相統一的,有什么樣的知才會作出什么樣的行。從“格物致知”的角度上看,如果格的是客觀事物,知的是客觀規律,那么這樣的知行觀無疑具有一般認識論的意義。但是從中國傳統哲學的角度上來看,我們一直以來致的知并不是事物的客觀規律。雖然在宋明時期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在知行觀上有過分歧,但是那只是過程上的差異,而不是實質上的差異,中國哲學史上在知行觀上一直保持著“致良知”的本質觀念。所謂“良知”,實質就是符合當前社會需要的道德觀念。
(四)人性論
人性的問題在中國哲學史上喋喋不休地爭論了很長時間,早在孔子時就將人分為三等,其后董仲舒等人便建立了性三品說;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張載、朱熹等人提出性情分立等等不一而足。雖然理論很多,但是劃分的原則都是相同的――是否符合社會需要的道德觀念;提出這些理論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驅使人們具備社會需要的道德。性三品說中,雖然有圣人之性和斗筲之性,但是些兩類人為極少數,故不是理論的重點。理論的重點在中人之性,也就是絕大多數人具有的性。這絕大多數人雖然沒有圣人之性,但是可以通過自身的修養來獲得圣人之性。雖然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看似矛盾對立,實則殊途同歸:孟子把符合社會需要的道德觀念當作天賦人性,所以提出性善;荀子把人的基本生理欲望當作天賦人性,所以提出性惡。由些可見,他們兩人提出看似相悖的理論,并非由于對道德的態度相左,而是由于對人性的定義不同。在不同的理論基礎上,他們都提出要培養道德觀念,雖然孟子的方式是由內而外擴,荀子的方式是后天習得,但是兩人的結論分別是“人皆可以為堯舜”、“涂之人可以為禹”。所以兩人對人性的價值取向是完全相同的。張載、朱熹等人將性與情分立,基本相當于將孟子的善性與荀子的惡性分立,目的還是要以性來統御情,將人的欲望控制在道德范圍之內。
由此可見,雖然中國哲學史上關于人性的理論有很多,但是價值取向和最終歸宿都是一致的,即修養品性以獲得符合社會需要的道德。
篇3
關鍵詞:學為主導;學案設計;學什么;怎么學;如何評價
一、基于學標“四步走”明確學習目標:告訴學生學什么
“學為主導”始于學有目標。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貫穿學習活動的一條主線,是課堂學習的“核心”。實施以“學為主導”的學案設計,首要的是告訴學生學什么,這就要求教師具體準確、科學可行地敘寫學習目標。在《哲學的基本問題》(《思想政治》必修四,2013年4月4版)的教學設計中,筆者以“四步走”來完成學習目標敘寫:
第一步:依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確定學習方向。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對《哲學的基本問題》框題的內容標準表述:
■
(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2004年3月第1版,第21頁)
顯然,課程標準對本框內容目標的規定具有方向性,是教學的總任務和總目標,但因表述過于籠統和含糊,因而可操作性不強,需要進一步具體化。
第二步:依據學標定位學習具體目標。學標對本框三維目標的具體表述如下:
必修四1.2.1 解釋哲學的基本問題
■
(注:《高中思想政治學業質量評價標準》,2012年6月第1版)
很明顯,學標以課程標準為基礎,對課程標準的內容目標進行了目標分析,分解出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知識目標敘寫層次分明,分別從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什么”和“為什么”兩個層次明確學習認知目標,而情感態度價值觀敘寫則是從“怎么樣”的角度提出學習認知目標,能力目標的敘寫用了“動賓”結構,清晰明了表達了學習能力的要求。三維目標的敘寫相輔相成,三面一體,內在統一,具備具體地指導教學實踐的
功能。
第三步:依據《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認知過程維度的類別,選擇更精準的“動詞”來精確定位學習能力目標。學習目標要讓學生“一見便知”,方可有的放矢,增強學習的信心,提高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認知過程維度可為我們敘寫學習目標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嚴謹規范的表述。
第四步:基于“生情與學情”,敘寫“個性化”的學習目標。課標與學標的目標要求都是面向大眾學生,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但每位教師面對的“生情與學情”都具有特殊性,因此需要在依據學標的基礎上,結合特殊的“生情與學情”敘寫“個性化”的學習目標,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學生自主學習的隨意性,從而保證“學為主導”課堂的有效性。以下是對《哲學的基本問題》學案的目標敘寫:
學習目標 (明確目標,心中有數)
目標1.在積極參與學習討論后,能說出哲學的基本問題。
目標2.能運用哲學的基本問題所包含的兩方面內容,評論哲學家的觀點。
目標3.能結合個人生活與實踐及哲學發展歷程,說明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的原因。
目標4.能依據哲學的基本問題,嘗試制訂(設計)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以上學習目標的敘寫,筆者結合學標進行了“個性化”處理:
首先,學習目標的敘寫并沒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這是因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評價方式,主要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的表現情況來進行質性評價,是學習的過程性評價,不是學習的具體對象,不需要直接呈現給學生。
其次,為了使學習目標具有完整性,增加了“學習目標4.這是基于學標對學習與能力目標的表現是從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什么”和“為什么”兩個維度來表征的,缺少了“怎么樣”的維度。增加“學習目標4”可以彌補這一不足,而且可以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有利于更好地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生活和實踐中自覺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目標要求。
再次,把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有機結合起來敘寫,使學習目標“問題化”。如“目標2:能運用哲學的基本問題所包含的兩方面內容,評論哲學家的觀點。”問題化的學習目標具有更強的指向性和操作性,可測評,更加符合本校學生的認知水平,也符合常見的命題思路,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要求,提高自主學習的效能。
總之,基于學標“四步走”敘寫學習目標,在教學實踐中可大大提高目標敘寫的速度、準度和效度,明確告訴學生學什么,這是實施“學為主導”課堂的前提條件。
二、基于學標確定學習路徑:告訴學生怎么學
學習目標確定后,學生通過怎么樣的路徑才能實現目標,這是“學為主導”學案設計的中心環節。這一環節的有效設計,主要處理好了三個關鍵點:素材的選擇、有效的設問、科學的方法。
1.基于學標的素材選擇――激活學生求知的“興奮點”
哲學觀點的抽象性與思辨性對素材的選擇有其特殊的要求,從知識目標看,要蘊含豐富的哲理,可達成知識目標;從能力目標看,對學生的思維有一定挑戰性,要有利于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看,哲學素材貼近學生的空間,貼近學生的時間,貼近學生的情感,能激發學生深厚的學習興趣。
基于“學標”的建議:“從生活實踐中理解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在《哲學的基本問題》學案設計中,筆者選擇六祖慧能與其“風動與幡動”的佛家經典故事作為情境素材為切入點。選擇這一人物故事是因為,六祖慧能是具有濃重傳奇色彩的廣東本土人士,2010年12月《六祖慧能》被評為嶺南文化十大名片之一,在時空上貼近學生;又因他目不識丁,而能成為中國佛教真正始祖,與代表東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并列為“東方三圣人,如此巨大的反差,能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礎上,引出其有代表性“風動與幡動”的佛家經典故事,能夠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求知的“興奮點”。
2.基于學標的連環追問――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焰”
學標強調“以能力為重”。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哲學課堂尤其要注重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如果說優質的素材,成功激活了學生求知的興奮點。那么蘇格拉底式的追問,則是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焰”的火種。
例如,借助“風動與幡動”的故事進行情節“再生”,引進了蘇格拉底式的追問:
……
老師:……如果是風吹幡動,那么又是誰引起了風動?
學生:氣壓變化。
老師:有的同學說是氣壓變化,又是誰引起了氣壓的變化?
學生:是溫度的變化。
老師:又是誰引起溫度的變化?
學生:太陽輻射。
老師:太陽輻射,無限追問下去,那大家想想,那誰才是世界的第一推動者呢?
……
從“風動與幡動”的自然現象引發一連串的追問,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把課堂的氣氛推到一個情緒的,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的思維從生活帶到哲學的高度,學科思維能力在此過程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1)由“學生的回答”歸納提升到“哲學派別學說”
對于“誰才是世界的第一推動者?”的追問,每一小組經過熱情討論后,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8個小組的答案分別是:人、能量、氣壓、神、規律、宇宙、理、經典力學。在此基礎上運用歸納法,把學生零散的、樸素的世界觀,上升于系統化、理論化的三種世界觀對接,分別是:之一“上帝第一推動”說,如神、理;之二“仁者心動”說,如經典力學、人的精神;之三“宇宙自我運動”說,如能量、規律。這一歸納,源于學生生活,而又高于學生生活,有助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
(2)由“世界本體論”與“(不)可知論”歸納出哲學的基本問題
在學生的思維上升到“世界本體論”階段,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世界的本原是思維還是存在,有不同的回答,那么何種回答是對的,我們可以知道嗎?”學生的回答,可知道或不可知道。然后進一步分析:何為可知,可知即“思維可以反映存在,這就是可知論的觀點”;何為不可知,不可知即“思維不可以反映存在,這就是不可知論的觀點”。至此,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歸納世界本體論與(不)可知論,都是圍繞什么問題作出的回答,學生可在討論的基礎上歸納出:二者都是在圍繞“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展開的,哲學的基本問題便水落石出,水到渠成了。
三、基于學標的自我評價:我學得怎么樣
“學為主導”,要求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老師的評價為輔。學生的自我評價是檢驗學習效果,診斷學習問題,修正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不斷優化學習過程的重要手段,是實施“學為主導”課堂的重要環節。在《哲學的基本問題》的學案設計中,筆者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及學標的“三維目標”設計的學生自我評價表:
評價與反饋――吾日三省吾身
■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恩格斯;古典哲學;辯證法:唯物主義思想中圖分類號:BO-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631(2010)01-0002-02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以下簡稱《終結》)是最能體現恩格斯的哲學觀點的著作之~,書中恩格斯理清了與德國古典哲學大師黑格爾、費爾巴哈之間的思想關聯,使我們深刻地理解了的理論體系是建立在這些先驅者的理論基石之上的,有著十分深厚的學理根基。反之,也使得我們從中更加理解是如何通過對他們的思想成果的進行揚棄和發展后而深刻地解答了自己時代的重要哲學課題,成為人類思想史上又一筆寶貴的理論資源。
一、恩格斯對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思想的批判
在《終結)一書中,恩格斯對辯證法思想的討論是從回顧德國1848年的革命開始的。他指出這場政治革命的前奏是德國的哲學革命,沒有這種思想上的重大變化就不會產生以后的政治變動。但是恩格斯緊接著提到了法國大革命,并將其與德國革命進行了比較,特別是反映在哲學思想上的差異。他認為在哲學上法國人要遠遠比德國人表現的激進,他們為了自己所相信的思想和主張敢于同法國當權者做激烈的斗爭,豪不畏懼各種危險,而德國人在哲學上卻表現的很保守,在行動也并不積極,但是這對于德國哲學來說卻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因為革命的因素深藏在晦澀的言辭之下,而這種對革命有所論證的觀點為事實證明對1848年的德國革命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恩格斯的《終結》就是從分析在德國出于主流地位的黑格爾哲學內在的革命因素入手的。恩格斯認為能夠最好地體現這種革命因素的思想就是黑格爾提出的“凡是現實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于理性的都是現實的”這樣一個哲學命題。對這個命題的理解可以是仁者見仁,知者見者的。對于德國當極者而言,這是關于自己合理存在的最好證明,而德國的自由派也是因為如此看待而表達了對這一哲學命題的憤怒,但是,在恩格斯看來,黑格爾德這一命題中卻包含著正好與此相反的具有革命性的思想因素,而這一點也曾經被德國詩人所指出。在這個哲學命題中,黑格爾用合乎不合乎理性來衡量現實事物的存在價值,從“凡是現實的都是合乎理性的”似乎正是證明了當時德國政權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現實的”后半句又恰恰限制了前者,隱含與前半句可能截然不同的結論。恩格斯指出,正是在這里體現了黑格爾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黑格爾哲學的辯證法的思想成分,不論現實怎樣,用理性來衡量和決定一切現實事物存在的必要性、正當性,這就必然要受到現實事物所處的特殊環境的制約,在黑格爾看來事物都是出于變動不居的發展過程的,沒有任何事物在限制自身的各種條件已經發生變化時毫不為其所動,那么此時被理性證明是合理的事物就不可能在另一時間也被理性如此證明,反而有可能向著先前相反的方向發展,所以一切事物存在的合理性都不是永恒的,而是隨著形勢的變化有所改變,由此可以引申出舊事物原先存在的合理性由于外在條件的變化而喪失后就必然會被合理性已然實現的新事物所取代,或者即恩格斯所說的“凡是現存的,都一定要滅亡”。在黑格爾的命題中蘊含的這種思想表現在哲學上就是“徹底否定了關于人的思維和行動的一切結果具有最終性質的看法”,而應該是“真理是在認識過程本身中”,在人類世界里并沒有絕對真理的存在,凡是現存事物的合理性都只是暫時,因而它們也只能暫時的合理存在,這種思想充分體現出了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的因素。
恩格斯在《終結》里雖然明確指出了黑格爾哲學作為唯心主義的缺點,但是更強調了黑格爾哲學中體現出的辯證法思想,而且積極肯定了黑格爾在哲學上的這種偉大成就。認為黑格爾“不僅是一個富于創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物,所以他在每一個領域中都起了劃時代的作用”,所以恩格斯對黑格爾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是采取批判揚棄、為我所用的基本態度的,通過對黑格爾的哲學命題的分析揭示出其辯證法的實質內容,進而充分肯定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的理論價值。
恩格斯在《終結》的第一個部分里主要是清理了黑格爾哲學中的辯證法內容,對其哲學體系與辯證法思想之間存在革命性與保守性的內在矛盾進行了透徹地分析,為后文闡述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做好鋪墊,因為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就是汲取了黑格爾辯證法思想的積極成分后創造出來的,總而言之,黑格爾哲學和哲學存在著淵源關系,要理解馬克思所提出的唯物主義辯證法思想,就必須理解他和黑格爾哲學之間的聯系。
二、恩格斯對費爾巴哈哲學思想的批判
恩格斯在《終結》的第二個部分里將討論的焦點轉移到唯物主義之上。他提出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即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他指出根據對這一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就可以在哲學上區別開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同時這個基本問題在哲學上也可轉變為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從而區分可知論者和不可知論老,他指出黑格爾哲學雖然是唯心的,但是仍然堅持人類理智能夠認識客觀世界,而以休謨、康德維代表的近代哲學家卻“否認了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
隨后,恩格斯分析了費爾巴哈哲學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唯物主義觀點實現了對黑格爾哲學突破的原因,他認為這種哲學的突破不僅受到了“純粹思想的力量”的影響,更重要的是“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強大而日益迅猛的進步”起到的推動、促進的作用。但是費爾巴哈哲學的唯物主義觀點并不徹底,只是在哲學基本問題上堅持了唯物的觀點,在進一步運用這一觀點到社會歷史領域中進行研究時就停止不前了。而且費爾巴哈沒有將唯物主義的一般世界觀與唯物主義具體的發展形式區別開來,所以在他眼里的唯物主義就只能是機械唯物主義而非其他。但是18世紀的機械唯物主義有著很大的局限,它將人簡單地看作像機器一樣,企圖像研究自然科學那樣來研究人,而且它無法“把世界理解為一種過程,理解為一種處在不斷的歷史發展中的物質”,當然這些局限和機械唯物主義所處時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水平緊緊聯系在一起,并非完全是由自身造成的。
恩格斯接著分析了施達克尋找費爾巴哈哲學中唯心主義因素上方向性的錯誤。施達克只是將一些表面現象當作了唯心主義的表現,比如認為費爾巴哈哲學中追求“理想目的”的觀點或反映在人腦中的“理想的意圖”即是唯心的表現,甚至還將費爾巴哈哲學主張人類“總的來說是沿著進步方向運動的信念”簡單的當作是唯心的。
簡而言之,在《終結》這部分的內容中,恩格斯著重分析了費爾巴哈哲學在哲學基本問題上對黑格爾哲學的突破,這是費爾巴哈最重要的哲學貢獻之一,但是也指出了費爾巴哈哲學的唯物性是有
限的,主要僅止于哲學的基本問題而已,繼續深入下去后就無法堅持這種唯物立場了,更深入的詳細分析在《終結》第三部分里得進行。
恩格斯在《終結》一書的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費爾巴哈的宗教哲學與倫理學中所體現出來的唯心主義的局限,他認為這些觀點的思想性與黑格爾的相關論述比較起來相差很遠。
三、恩格斯對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闡述及應用
《終結》的第四部分是恩格斯所寫全書的核心所在,他在這里簡要而詳盡地闡述馬克思的哲學觀點,即:辯證唯物主義,并通過運用這一觀點分析人類社會歷史與宗教發展來進一步闡明了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從這一部分我們可以清除地看出恩格斯《終結》的主旨,就是從哲學上理清馬克思的哲學觀與德國古典哲學的內在聯系,闡明后者既是對前者的繼承更是突破,是適應當時自然科學與社會發展的最高哲學成果,樹立馬克思的哲學在德國哲學史上的歷史地位。
在這一部分開始,恩格斯就比較了深受黑格爾哲學影響的德國哲學家,包括:施特勞斯、鮑威爾、施蒂納、費爾巴哈和馬克思,他認為這些人中只有費爾巴哈和馬克思在哲學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貢獻。
恩格斯緊接著分析了黑格爾哲學中的辯證法因素的內容,并進而闡明了可馬克思是怎樣對這一偉大的哲學思想進行揚棄并創造出自己新的理論成果的。在恩格斯看來,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內容主要是“我們重新唯物地把我們頭腦中的概念看作現實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現實事物看作絕對概念的某一階段的反映。這樣,辨正法就歸結為關于外部世界和人類思維的運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而且應該認識到“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其中各個似乎穩定的事物同它們在我們頭腦中的思想映像既概念一樣都處在生成和滅亡的不斷變化中,在這種變化中,盡管有種種表面的偶然性,盡管有種種暫時的倒退,前進的發展終究會實現”。
恩格斯在《終結》里批判地分析了黑格爾的哲學思想中具有的革命性的辯證法因素,而且指出這些思想觀點得到的揚棄與吸收,在理論上獲得了新的闡發。接著,恩格斯抓住”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這一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一方面肯定了費爾巴哈的哲學思想中正確的方面,另一方面又批評了其他思想家在這一問題上所持有的唯心觀點,而機械唯物主義的錯誤主張在這里也受到了恩格斯嚴厲地批判。隨后,恩格斯在進一步分析了費爾巴哈哲學思想中的積極成分后又對其在宗教哲學和倫理學上的錯誤觀點給予細致而深刻地批判,透徹地指出了費爾巴哈在哲學上的缺陷和局限性。在《終結》中,恩格斯在批判、揚棄黑格爾與費爾巴哈的哲學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簡明扼要地闡述了的哲學觀點,即辯證唯物主義,指出這一嶄新哲學思想所產生的時代條件、科學條件,并且運用這一新的哲學理論深入地探討、闡釋了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過程以及宗教的歷史演變。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06-337.
篇5
孔子曾經曰過的:“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下面好范文小編為你帶來一些關于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1美好生活的向導
1、哲學智慧的產生與起源:
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2、哲學的本義:愛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學的任務: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展,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學: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1)世界觀、方法論的含義和關系: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關系: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
(2)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
(3)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4)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2百舸爭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它包括哪些內容?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①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②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
2、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①哲學的基本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②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
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
唯物主義: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
唯心主義:意識是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意識決定物質。
4、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理解:①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合理性——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局限性——這些觀點知識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著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合理性——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局限性: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主觀唯心、客觀唯心
6、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從屬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斗爭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3時代精神的精華
1、哲學與經濟政治的關系:哲學是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為什么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①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時代的脈搏③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時間經驗和認識成果。
3、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
①通過對社會的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4、哲學產生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直接理論來源:
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
自然科學基礎:從“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學”發展為“本質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學”
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批判地吸取)]
5、哲學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辨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辨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②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6、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①--思想及其精髓與活的靈魂
②--理論及其主題
--重要思想及其本質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識點總結4探究世界的本質
1、理解物質的概念:
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這是與意識相比而言);根本屬性是運動(這是與物質的其他屬性相比而言)。
2、運動與物質的辨證關系: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離開物質談運動,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
3、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辨證關系:
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4、理解規律的客觀性及認識規律對生活和實踐的意義:
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
把握思維的奧妙
1、理解物質與意識的辨證關系,在此基礎上,掌握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方法論。
辯證關系:物質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方法論:掌握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并不是否定發揮主觀能動性。它要求我們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求索真理的歷程
1、實踐的概念與特點
概念: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特點: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2、從認識的來源、認識發展的動力、認識正確與否的檢驗標準,認識的目的和歸宿等角度理解“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3、理解真理的客觀性及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真理是客觀的:客觀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屬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篇6
關鍵詞:生活與哲學;圖表法;復習效率
高考一輪復習伊始,有個學生問我,“唯物論”和“辯證法”的區別是什么,“認識論”和“方法論”是什么關系……(關于第二個問題,唯物辯證法與認識論、方法論的統一,是哲學的基本特點,但我們同學提問的本義應該不在這,純屬“風馬牛”),起先我以為是一個學生的笑話,稍一調查才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感到哲學不著邊際,甚至很頭疼。而以前我一直認為這部分同學考試成績“不穩定”是偶然的。
這些年高考題強調“能力立意”,其中很重要的是考查學生“理解全書”“融會貫通”的能力。也許孤立地考查某些考點,學生不感到困難,而綜合起來從整體上進行考查,學生往往感到無從下手。實踐中我發現,對于哲學的教學,要特別注意溝通概念、原理、方法論之間的內在聯結,堅持總體性原則。對于哲學的復習更不例外。在一輪復習前,我采用圖表法幫助學生首先從整體上感知教材、把握學科主線,效果頗佳。
一、關于哲學的基本問題
對于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體現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同時又交織著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說明兩點:(1)哲學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結合,既唯物又辯證;(2)同時利用1、2兩課導言,說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研究世界“是什么”的問題,而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研究世界“怎么樣”的問題,是兩個不同方面的問題。通過這樣的解釋,學生的第一個問題就破解了。
二、關于哲學與高二哲學常識的大致情況
哲學與高二哲學常識
從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哲學常識的四個部分以及與哲學兩個組成部分的對應關系。
三、關于哲學常識的四個部分的整體梳理
哲學教材的思維方式是,先提出相關概念,然后給出一個哲學原理,并分析這一哲學原理所包含的基本內容,最后從原理及內容的分析中推導出在實際工作中應遵循的工作方法這樣的三部曲的軌跡。例如,學習辯證法中的矛盾的特殊性,首先明確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然后提出矛盾特殊性原理,并分析這一原理的內容――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事物的矛盾雙方也各有其特點。最后給出方法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建立圖表,弄清哲學“對子”
“對子”是同志針對哲學概念往往是一對一對出現的概括的說法。掌握這一點對于學習哲學常識是非常必要的,可列表如下。
哲學“對子”一覽表
篇7
【關鍵詞】“西方”/馬克思哲學/
【正文】
一、對馬克思哲學的走近
“西方”具有的理論來源,并且在理解馬克思的哲學時具有新的視野。他們更注重資本主義的當展、科學技術的當展、社會主義的當代實踐,重視對馬克思著作的研究,重視對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在新的理解視野中,他們看到了、看清了傳統理解中看不到或看不清的馬克思的一些思想。
(一)社會歷史或人的問題是哲學的主題
在傳統理解中,社會歷史或人的問題至多只是哲學的主題之一,哲學的真正主題是整個世界的一般本質,本體論(一般世界觀)被看作是哲學的核心、靈魂。
“西方”者在理解馬克思的哲學時普遍強調,馬克思哲學的主題不是自然,不是整個世界,而是社會歷史問題或人的問題。盧卡奇把馬克思的哲學理解為“總體性哲學”,在他看來,“總體性”不存在于自然界,只有人類歷史有“總體性”,因此他理解的馬克思哲學是一種社會歷史理論,他特別強調:“認識到這種方法(馬克思的辯證法——引者注)被限定在歷史的和社會的范圍內,這是特別重要的。”(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柯爾施也認為,馬克思的哲學“它是一種把社會發展作為活的整體來理解和把握的理論;或者更確切地說,它是一種把社會革命作為活動的整體來把握和實踐的理論。”(注:柯爾施:《和哲學》,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頁。)施密特說:“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并不理會關于心靈的精神或物質的本性問題;……馬克思的唯物主義首先關心從這個世界上消除饑餓和痛苦的可能性問題。”(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薩特認為,“如果存在某種像辯證唯物主義那樣的東西,那它一定是歷史唯物主義,……如果這種唯物主義存在的話,也只能在我們的社會世界有限范圍內才是真理。”(注:薩特:《辯證理性批判》,陳學明主編《二十世紀哲學經典文本》,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584、573、585頁。)馬爾科維奇在介紹“實踐派”的觀點時說:“在馬克思看來,根本的問題是創造一個更加人道的世界的同時如何實現人的本質……哲學的基本任務就是對異化現象進行批判的分析,并指明走向自我實現、走向實踐的實際步驟。”(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西方”思潮在強調社會歷史問題、人的問題是哲學的主題時,其“主題”的含義并不是很清晰和確定的,但是確實有啟發意義。至少在以下幾個意義上,可以說馬克思哲學的主題是人的問題、社會歷史問題:馬克思哲學所關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的歷史發展,馬克思哲學的根本目的是實現人的解放,首先是無產階級的解放;馬克思哲學的現實對象,是人的歷史活動;馬克思哲學的基本任務,是揭示歷史運動的規律;馬克思哲學活動的重點是唯物史觀,馬克思的哲學不是本體論哲學。
(二)不能把哲學僅僅理解為是對唯心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顛倒”
在傳統的理解中,哲學被理解為是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的顛倒,即把唯心主義辯證法顛倒為唯物主義辯證法。一些“西方”者對“顛倒”說提出質疑,他們強調這種顛倒不能僅僅理解為把唯心主義辯證法轉變為唯物主義辯證法,而是在于發現現實歷史運動的辯證法。柯爾施說:“列寧把從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轉變僅僅看作一種轉變:由不再是‘唯心主義的’而是‘唯物主義的’新的哲學世界觀取代植根于黑格爾辯證法的唯心主義世界觀。……馬克思和恩格斯對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的唯物主義顛倒只不過在于把這種辯證法從它的最后的神秘外殼中解放出來,在‘觀念’辯證法的‘自我運動’下面發現了歷史的現實運動,并把這一歷史的革命運動宣布為唯一的‘絕對的’存在。”(注:柯爾施:《和哲學》,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頁。)施密特說:“在把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僅僅解釋成是與任何唯心主義相對立的、僅僅是哲學內部的甚至是世界觀上的二者擇一時,是不能理解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的”。(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柯爾施和施密特在這里透露出一種深刻的理解:僅僅從與唯心主義對立的意義上來理解馬克思的哲學,還不能深刻理解馬克思哲學變革的實質;馬克思創立的新哲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顛倒,“辯證法+唯物主義”這一公式不能深刻揭示哲學變革的實質。實際上,對黑格爾哲學的唯物主義顛倒不是由馬克思而是由費爾巴哈首先完成的,費爾巴哈在《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中說:“只要將思辨哲學顛倒過來,就能得到毫無掩飾的、純粹的顯明的真理。”(注:《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02頁。)這里所說的“思辨哲學”指的就是黑格爾哲學。作為對黑格爾哲學的顛倒的費爾巴哈唯物主義也不是機械的或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而是辯證的唯物主義。因此,如果僅僅把馬克思的哲學理解為是對黑格爾哲學的唯物主義顛倒,僅僅把馬克思的哲學理解為辯證的唯物主義,我們可能還是停留在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水平上。馬克思哲學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的顛倒的真實意義在于,馬克思發現了人的真正現實的感性活動即實踐的全部意義,用實踐出發點代替黑格爾哲學的理念出發點。馬克思對黑格爾哲學的這一顛倒,不僅超越了唯心主義,同時也超越了舊唯物主義,把唯物主義推進到實踐的或歷史的唯物主義形態。
(三)實踐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人是什么?一些“西方”者認為人是實踐的存在物,實踐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對這一點表達得最明確的是南斯拉夫“實踐派”。馬爾科維奇說:“人在本質上是一種實踐的存在。”(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彼德洛維奇說:“人區別于其他任何存在是因為人是一種實踐的存在。”(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提出“人是實踐的存在物”是對馬克思哲學的走近。在傳統的理解中,關于人的本質,主要強調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這一理解不能說錯,但沒有揭示人區別于動物的本質是什么。馬克思的論斷并不是講人的共同本質是什么,而是講要理解一個人或一些人區別于其他人的具體本質,必須看他或他們所處的具體的社會關系。那么,在馬克思看來,人區別于動物的共同本質是什么呢?是勞動,或更一般地說,是實踐。馬克思說:“一當人們自己開始生產他們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25頁。)“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的論斷,是符合馬克思的上述思想的。只有理解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才能理解人的本質在現實性上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因為正是在實踐中,人們存在著具體的社會關系。
(四)實踐范疇是哲學的總體的、基本的范疇,是哲學的出發點范疇
在傳統的理解中,哲學的總體的基本范疇是物質,實踐范疇只是認識論的基本范疇。“西方”者們則普遍提出,實踐是哲學的總體的基本的范疇,是哲學的出發點范疇。盧卡奇在談到他的《歷史和階級意識》一書時說,實踐概念是“這本書的中心概念”。(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施密特說:“不是所謂物質這抽象體,而是社會實踐的具體性才是(馬克思)唯物主義理論的真正對象和出發點。”(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馬爾科維奇在介紹南斯拉夫的哲學爭論時說:“在這場辯論中,主張馬克思哲學的核心范疇是自由的人的創造性活動——實踐——的觀點占了優勢。”(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他自己認為,馬克思的哲學是“建立在實踐概念的基礎上的哲學”。(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弗蘭尼茨認為,“歷史實踐的范疇是馬克思對人和歷史的哲學解釋的根本范疇。”(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盡管許多“西方”者在肯定實踐范疇是哲學的基本范疇時常常否定物質范疇在哲學中的意義,而且對實踐的物質本性缺乏正確的認識,但是,在肯定實踐范疇是哲學的基本范疇、是哲學的出發點范疇這一點上,他們是比傳統的者更接近馬克思的。實踐范疇確實是哲學的總體的、基本的范疇。馬克思自覺意識到的自己的新唯物主義與舊唯物主義的區別,不是對物質的理解,而是對“‘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的理解。
(五)把意識的現實對象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
馬克思對“‘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的理解,首先在于他把實踐理解為意識的現實對象。傳統理解始終沒有能理解馬克思的意識對象觀,仍然把意識的現實對象理解為某種既成的、非主體存在的東西,而不是把人自身的物質活動即實踐理解為意識的現實對象,把對象理解為歷史地生成的東西。“西方”者們則大多十分重視馬克思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特別是其第一條的思想,馬克思在此清晰地表達了新唯物主義的意識對象觀。盧卡奇在講到意識的現實對象時,直接表述了馬克思《提綱》第一條的思想:“馬克思強烈地要求我們要把‘感性世界’、客體、現實理解為人的感性活動。”(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他認為馬克思在意識對象觀上堅持“創造的原則”,(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作為意識對象的“現實……無論如何它要高于那種產生于經驗世界的僵硬、物化了的事實的現實……這種現實決不同于經驗的存在,它不是固有的,而是變異的。”(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霍克海默也理解到了意識對象的歷史生成性,他說:“被判斷的對象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種活動創造出來的”。(注:霍克海默:《批判理論》,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194頁。)施密特說:“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他曾批判了以往所有唯物主義把現實片面地理解為在直觀上給予的客體,‘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的,不是主觀地去理解的。’”(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從認識論來說,自然與其是作為逐步地純粹‘給予的東西’,不如說越來越作為‘被創造的東西’出現的。”(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能被認識的東西,在嚴格要求意義上只是主體‘所創造的東西’。”(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實踐派”波什尼亞克說:“存在并非某種在(主體)以外的東西;人就是存在的組成部分。人意識到了存在,即在人自身之內,存在意識到了它自身。”(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
二、對馬克思哲學的遠離
“西方”哲學除了的源頭外,還有西方哲學的源頭,“西方”者們往往站在某一西方哲學的立場上來解讀馬克思的哲學,這一視野限制了他們對馬克思哲學的另一些方面的正確理解,在這些方面遠離了馬克思,看不到或看不清在傳統理解中已經看到和看清了的馬克思的思想。“西方”哲學對馬克思哲學的遠離,最主要的表現是這樣那樣否定馬克思哲學的唯物主義性質。其中,少數人明確提出馬克思的哲學是超越了唯物、唯心對立的“實踐哲學”,而大多數“西方”者雖然在口頭上還承認馬克思的哲學是唯物主義哲學,但是在一系列哲學問題上又背離了唯物主義。
(一)馬克思的哲學是超越唯物、唯心對立的“實踐哲學”
葛蘭西明確否定馬克思的哲學是唯物主義,他說:“大家知道,實踐哲學的創始人[馬克思]從來不曾把他自己的概念叫作唯物主義的,當他寫到法國唯物主義的時候,他總是批判它,并斷言這個批判要更加徹底和窮盡無遺。所以,他從來沒有使用過‘唯物辯證法’的公式,而是稱之為同‘神秘的’相對立的‘合理的’,這就給了‘合理的’此詞以十分精確的意義。”(注:葛蘭西:《實踐哲學》,重慶出版社,1990年,第152、58、161頁。)葛蘭西把所有哲學分為三類:“感受的哲學”、“整理的哲學”和“創造的哲學”,唯物主義屬于第一二類哲學,唯心主義和哲學屬于第三類哲學,馬克思的“創造的哲學”“它肯定不是唯心主義的一元論,也不是唯物主義的一元論”。(注:葛蘭西:《實踐哲學》,重慶出版社,1990年,第152、58、161頁。)葛蘭西在講到對“歷史唯物主義”這個術語的理解時說:“人們忘記了在一個非常普通的用語[歷史唯物主義]的場合,人們應當把重點放在第一個名詞——‘歷史的’——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具有形而上學的根源的第二個名詞上面。”(注:葛蘭西:《實踐哲學》,重慶出版社,1990年,第152、58、161頁。)葛蘭西的“超越論”對整個“西”思潮產了重要的影響,其他許多“西方”者雖然沒有像葛蘭西那樣明確否定馬克思哲學的唯物主義性質,但在許多哲學問題上,實際上是沿著葛蘭西的“超越”路線走的。
(二)否定哲學基本問題,反對“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反對所謂“二元論”思維
許多“西方”者或明或暗地批評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論斷,把堅持哲學基本問題看作是一種“二元思維”而加以否定。柯爾施在批評“庸俗社會主義”時說:“用的術語來說,庸俗社會主義的主要缺陷在于它相當‘不科學地’堅持著一種樸素的現實主義——在這種現實主義中,所謂的常識(即‘最壞的形而上學’)和資產階級社會的標準的實證主義科學二者,都在意識和它的對象之間劃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我們將證明,事實上,馬克思和恩格斯決沒有任何這樣的關于意識與現實的關系的二元論的形而上學觀”。(注:柯爾施:《和哲學》,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頁。)“然而,列寧回到了‘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絕對對立,而這種對立曾經構成了劃分17世紀和18世紀啟蒙運動兩大流派的那種哲學爭論甚至某種宗教爭論的基礎。”(注:柯爾施:《和哲學》,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頁。)薩特在批評“自然辯證法”思想時說:“這一教條主義的源頭來自‘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注:薩特:《辯證理性批判》,陳學明主編《二十世紀哲學經典文本》,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584、573、585頁。)馬爾科維奇在總結“實踐派”的觀點時說:“正統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即認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精神的關系問題,一般被認為是抽象的、與歷史無關的二元論的觀點而受到擯棄。”(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在這聲辯論中,……物質和精神、客體和主體的二元論被這些范疇是如何可能從實踐概念中推演出來的觀點所取代了。”(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哲學基本問題,以及由對這一問題的回答而區分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哲學派別,都是以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主觀和客觀的區分為前提的,沒有這種區分,就不能提出哲學基本問題,就不會有唯物主義的思維方式。誰接受唯物主義的思維方式,誰就必須承認哲學基本問題,誰就必須接受“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反過來,誰反對哲學基本問題,反對“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誰就不可能堅持唯物主義。“西方”者一方面承認馬克思的哲學是唯物主義,另一方面又否定哲學基本問題,反對“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這不能不是自相矛盾的。實際上,他們的真正傾向在于否定、弱化哲學的唯物主義性質,而對馬克思哲學的唯物主義性質的承認往往是口頭的和字面的。
(三)借口反對思維和存在關系的“二元論”,堅持非唯物主義的“現實”、“實踐”概念
不少“西方”者在反對思維和存在關系的“二元論”時,形成了他們的一種非唯物主義的“現實”、“實踐”概念,把精神活動也看作是一種現實,或是現實的一個要素。盧卡奇認為,“現實”包括精神和物質兩個基本因素:“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在于它們是同一個而且同樣真實的、歷史的、辯證過程的諸多方面。”(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柯爾施說:“對現代辯證唯物主義來說,重要的是,在理論上要把哲學和其它意識形態體系當作現實來把握,并且在實踐上這樣對它們……他們總是把意識形態——包括哲學——當作具體的現實而不是空洞的幻想來對待的。”(注:柯爾施:《和哲學》,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頁。)各種科學意識,“如果它們也是作為世界的一個‘觀念的’組成部分的話,那么它們就作為世界的真實的和客觀的組成部分而存在于這個世界之中。這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辯證法和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之間的第一個明顯區別。”(注:柯爾施:《和哲學》,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22-23、81、46-47、81-82、35、51頁。)馬爾科維奇更明確地說:“無論是社會現實問題還是自然現象問題,‘現實的本質’都包含了主觀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社會事件所以是主觀的,乃是意識存在——作為活動者的人——的參與使然。”(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西方”者很少去談實踐的構成因素,但是從他們反對“二元論”思維方式和對“現實”的理解來看,他們不是把實踐看作是人們的客觀物質活動,而是把意識、理論看作是實踐的一個有機構成因素。更有少數“西方”者把理論活動直接看作是實踐的一種方式,阿爾都塞就是這樣,他認為:“除了生產外,社會實踐還包括其他的基本實踐。這里有政治實踐……意識形態實踐;還有理論實踐……”(注: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39、140頁。)還說:“關于理論,我們指的是實踐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也屬于一定的人類社會中的‘社會實踐’的復雜統一體。”(注: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39、140頁。)阿爾都塞甚至認為馬克思的理論是馬克思的“理論實踐”的反映,檢驗馬克思理論正確與否的實踐標準也不是社會歷史實踐而是馬克思的理論實踐本身。(注:參見阿爾都塞《閱讀(資本論)》;陳學明主編《二十世紀哲學經典文本》,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706-707頁。)
無論是把理論活動看作是現實、實踐的一個要素還是把理論活動看作是現實或實踐活動的一種方式,都遠離了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的現實、實踐概念。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中的“現實”、“實踐”是相對于意識、理論的范疇,是指人們的“客觀的活動”、“人的感性活動”,人們的“實際生活”、“人們的存在”或“社會存在”。把理論看作是現實、實踐或現實、實踐的一個要素,馬克思的“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生活決定意識”、“理論反映現實”、“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等命題就失去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意義。
(四)“拒斥形而上學”,否定物質本體論,反對“自然辯證法”
許多“西方”者受西方哲學思潮的影響,把尋求現象背后的本質的思維叫作“形而上學”而加以否定,在他們看來,唯物主義的“物質本體論”就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維,是馬克思的哲學所沒有的。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思想具有本體論的意義,所以也在他們的反對之列。盧卡奇批評“恩格斯錯誤地追隨黑格爾,把這種方法(指辯證法——引者注)擴大到自然界。”(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施密特說:“和蘇聯的所有解釋相反,真正的不是自然化了的黑格爾主義,不是竭力用另一個本體論的始基即物質,去簡單地替換所謂精神這個本體論的始基。”(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而在恩格斯那里,“辯證法成為在馬克思那里所決沒有的東西,即世界觀、解釋世界的積極原則。”(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恩格斯的自然概念歸根結蒂仍然是本體論的。”(注: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21、209、31、118、111、129、209、52、52頁。)薩特說:“自然辯證法,它在任何情況下都只能是由一種形而上學假設的客體。”(注:薩特:《辯證理性批判》,陳學明主編《二十世紀哲學經典文本》,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584、573、585頁。)“拒斥形而上學”、否定物質本體論和自然辯證法,必然會否定哲學的唯物主義性質,至少會弱化哲學的唯物主義路線。否定物質本體論,否定自然辯證法,從形式來看,并不完全否定哲學的唯物主義性質,他們至少在口頭上還承認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但是,從實際來看,這種否定就是放棄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陣地,并最終會導致放棄唯物主義的所有陣地。放棄了物質本體論這個重要陣地,也就不能堅守其他陣地。不肯定世界的物質性,當然也就不能真正承認社會歷史歸根到底是一種特殊的物質運動形式,就不可能有歷史唯物主義。
不能以馬克思哲學的主題是人的問題、社會歷史問題為根據否定物質本體論。理解人的本質、社會歷史的本質,最重要的當然是要認識人和社會歷史區別于自然運動的特殊本質,但也要認識人、社會歷史與自然運動共同的本質,對這種共同本質的認識就是物質本體論。因此,物質本體論是馬克思哲學主題的題中應有之義,并不是與解決人的問題、社會歷史問題不相關的理論。也不能因為馬克思談論物質本體論不多就認為馬克思的哲學沒有物質本體論。馬克思對物質本體論談得不多,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些問題基本上已經由先前的唯物主義特別是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解決了,馬克思的任務主要不是重復前人已經基本解決了的理論,而是把唯物主義推向前進,超越直觀唯物主義而走向實踐唯物主義,超越自然唯物主義而走向歷史唯物主義,所以其理論重點是制定科學的實踐觀和歷史唯物主義。談得不多不等于沒有,馬克思是談到世界的物質性、自然的先在性和自然的辯證運動的,馬克思是繼承了唯物主義的物質本體論思想的。物質本體論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組成部分。
(五)否定反映論,否定客觀真理
在認識論上,“西方”者普遍否定反映論,否定客觀真理。盧卡奇借口思維對象的變易性否定反映論,他說:“如果變易的真理是將要被創造出來而尚未產生出來的未來,如果它是種新的東西,存在于各種傾向之中,但這些傾向(借助于我們的意識)將會變成現實,那么,思維是為一種反映這個問題就顯得毫無意義了。”(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如果事物不存在,思維何以‘反映’?……在‘反映’論中,我們發現了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現實的理論上的具體的兩重性。這種兩重性對物化意識來說很難統一。從這樣的觀點來看,無論是事物被認為是概念的反映,還是概念反映了事物,這都無足輕重。在這兩種情況下,兩重性都依然如故。”(注:盧卡奇:《歷史和階級意識》,重慶出版社,1989年,第6頁,“新版序言”第22頁,第23、232、231、233、6、232-233、227、30頁。)盧卡奇這里所說的“兩重性”,指的就是“二元論”。馬爾科維奇在介紹南斯拉夫“實踐派”的觀點時說:“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被當作對藝術研究方法的一種諷刺普遍地受到拋棄。”“在這場生動的、時而是戲劇性的辯論中,正統的者試圖拯救‘反映論’這一由蘇聯辯證唯物主義者和保加利亞哲學家T.巴甫洛夫發展起來的認識論基石。針對這種理論提出的三個主要的反對理由是:首先,它忽視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全部經驗,又回到了一種18世紀自在的物質客體和精神主體的二元論;其次,在反映是一切意識的根本特征這一觀點中,內含了明顯的教條主義;第三,這種理論的錯誤還在于,意識實際上遠不是消極地伴隨并復制物質的過程,它常常預見和設計尚不存在的物質客體,試圖通過說明我們在這些情況中討論的是‘創造性的反映’來重新定義反映論,給人一種專門為此約定的印象,根據這種約定,反映的概念便以這種方式被夸大到使人完全不知其所云的地步。”(注:馬爾科維奇等主編《南斯拉夫“實踐派”的歷史和理論》,“導論”第23、23、13、23、13、13頁;正文第188、28、270、249、20、46、87頁。)
篇8
[關鍵詞]倫理理想;道德現實;倫理時空;道德正義;金解釋
[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372(2012)01-0072-07
一、倫理學的基本概念
倫理學根據其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哲學倫理學與實證倫理學兩大部分,哲學倫理學又可稱為理論倫理學,實證倫理學又稱為應用倫理學。本文的探討限定在哲學倫理學范圍。
把倫理學放在哲學大觀園里面非常恰當,因為倫理學離開哲學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倫理學建構的基本概念都必須從哲學的高度去研究才能辨析清楚。哲學倫理學屬于哲學,它為社會科學提供倫理導向,為社會發展提供倫理理想,為個體人生提供角色定位。哲學倫理學與哲學價值論存在一定的交叉關系,哲學價值論為哲學倫理學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
哲學倫理學最基本的概念是倫理與道德,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比較多了,但多數囿于詞源分析而沒有挖掘這兩個概念的可能意義。倫理與道德是兩個有密切關系的概念,但并不存在誰包含誰的問題。我們把倫理道德四個字拆開分析,首先存在的是“倫”這種社會現象,“倫”就是社會共同體的不同成員在社會結構中充當不同的角色。對這種社會角色分配的合理性的反思與辯護就出現了倫理。倫理就是社會之道,人們把對社會之道的認識與體悟現實化就成為道德。道德的本質就是倫理的現實化。現實化有三種形態:一是現實化為社會道德規范,二是現實化為個人道德品質,三是現實化為具體道德實踐。個人道德品質又稱為“德性”,具體道德實踐又稱為“德行”。倫理的本質就是社會共同體成員的不同角色配置的合理性。哲學倫理學通過研究這種合理性并依據這種合理性演繹最佳的角色配置模式,然后運用這種模式去評價社會現實與引導社會發展。角色在這里指不同社會成員在不同情境下應然的行為模式。
倫理總是對一定時空范圍的社會共同體而言的倫理,我們把特定倫理適用的時空范圍稱為倫理時空。隨著人類共同體的規模逐漸擴大,倫理時空的范圍也逐漸擴大,從部落到部落聯盟,再到國家、國家間組織,最后擴展到全人類。不同層次的倫理時空其倫理的合理性依據是各不相同的。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都分別作為相應情境中的角色配置依據。普世倫理存在的合理性是地球上全人類是同根同源的,我們把這種所有人都是同類的關系稱為類緣關系。如果再將倫理時空擴大到地球生態系統中的一切生物,就形成生態倫理,那么其合理性依據就是所有生物都是生命,都擁有生命權,這種同是生命的關系稱為生緣關系。如果繼續將倫理時空擴大到宇宙中所有存在者,就形成存在倫理,其合理性依據就是包括人在內的所有存在者都有存在權,這種萬物同在的關系稱為在緣關系。親權、族權、身份權、人權、生命權、存在權,形成一個權利主體范圍不斷擴大的演化序列。倫理關系的本質就是自我主體(self-subjects)與他者主體(other-subjects)之間的價值關系。自我主體是作為價值關系主體的主體,包括個體、個體組成的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社會組織:自我主體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同心圓,他者主體是作為價值關系客體的主體。之所以將價值關系客體統一作為主體是因為從存在倫理角度來看一切存在者都是主體。這樣倫理關系就成為主體間關系,角色配置原則的制定就應該遵循協商對話、達成共識的步驟。人類倫理思想發展史就是人類的認同意識不斷進步的歷史,是自我主體范圍不斷擴大的歷史,也是不斷將他者主體納入自我主體范圍的歷史。從人類視角來看,有五大類倫理關系,即天人關系、己我關系、人我關系、群己關系、群類關系。天人關系就是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己我關系就是個體不同自我之間的關系;人我關系就是自我與他者、我所在的群體與其他群體之間的關系;群己關系就是個人與群體的關系,包括個人與家庭、個人與單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等關系;群類關系就是自我所在的群體與全人類的關系。這五大倫理關系的合理狀態應當是天人互益、己我互知、人我互愛、群己互利、群類互助。
道德是倫理的實現方式。道德的三種不同現實化形態,其起源各不相同。道德規范起源于原始人群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萌芽于原始人的準德性(準德性是指原始人具有的合群性與順從性),道德實踐脫胎于原始人運用意志控制自己的動物性沖動的成功經驗。人性不是道德的前提,而道德是以塑造人性為依歸的。人的本性不同于人性,人的本性是人作為生物人具有的屬性。而人性是人已經成為人類學、社會學意義上的人所應當具有的屬性。人性包括人的物性、感性、理性、德性、靈性。是否具有人性是區別社會人與人形靈長類動物的標準。人類文明史從人形靈長類動物具有意識的那一刻開始。意識是主體感知與調控自己的心理活動的能力。高等動物無疑也有心理活動,也有類似于人類的知、情、意,但只有人類有對自己心理活動進行感知與調控的能力。意識是人類認知、情感、意志、信仰等心理特質發展的基礎。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人類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人性、不斷自我確證、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歷史。而個體的生命歷程也是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人性,不斷自我確證、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歷程。人類是未完成的X,而每個人則是未完成的x,個體的生命歷程是人類發展史的重演。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成人(becoming best-being)。成人就是努力成為自己心中最理想的那個自我的過程。生命不息,成人不已。
人的本性同一切生物的本性相同,都是趨利避害的。利是能夠滿足生物生存需要的價值對象,害是能夠威脅生物生存的對象。道德的目的就是將人的趨利避害的本性轉化為人的為善戒惡的德性。善是符合特定道德規范的動機與行為,惡是違反特定道德規范的動機與行為。行為動機與行為效果并不總是一致的,善的動機可能產生惡的效果,惡的動機也可能導致善的效果。評價行為的善與惡,應當將動機與效果分別對待。
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社會的角色配置形態,而角色配置形態作為倫理思考的對象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倫理思考的深度。倫理思考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特定共同體的道德規范設計的合理性程度。道德規范本身的合理性又決定了該道德規范約束下的社會成員的德性的健康性。不合理的道德規范本身將激發人的虛偽性或者叛逆性。一個處于劇烈轉型期的社會,不同的倫理時空交錯,不同的道德規范同在,導致人們迷失善惡的可靠標準,從而出現所謂“道德滑坡”、“倫理淪喪”等現象,這說明在轉型期盡快促成倫理共識的形成、盡快制定基本道德規范是非常必要的。
相同的倫理關系在不同時代重要性不同。不同時代的倫理關系要求個體具有與其適應的德性。當今時代的五大倫理關系要求人類個體具有五種美德,即自主、仁愛、誠信、感恩、公正。自主就是個體要自尊自強,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主體性,提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回報社會的能力。自主意識是現代社會成員必須具有的基本意識,每個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與生活的主人,每個人有自我表達意志、自我維護權利的權利。仁愛就是要熱愛祖國、敬愛師長、關愛親人、友愛他人、博愛萬物。誠信就是對自己實事求是、對他人言行一致,守承諾、守道德、守法律。誠信從根本上看是主體性強大的表現,自卑者常自欺、自欺者常欺人。感恩就是珍視自己擁有的一切并感激創造這一切的所有他者,努力回報為自己創造一切的他者。每個人在出生之前是“無”,是父母給他(她)生命,是社會撫養教育其成人,是國家保障其安全,是他人為其提供各種服務,是萬物無私地被其利用,因此,無論一個人個體能力如何強大,離開了世界將寸步難行、自身難保。感恩與仁愛相輔相成,因為仁愛而施恩于他者,因為感恩而回報于他者。感恩心理在某些動物的行為中也有表現,而人類恰恰對這種淳樸的心理有所忽視,導致感恩意識普遍淡薄。既得利益者同更大的既得利益者比較覺得自己小巫見大巫,利益相對剝奪者見到既得利益者則恨意難平。總之,加強感恩教育,普及感恩意識,對于促進人們的心理平衡、促進社會和諧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公正是指有正義感,個體待人處事不偏私、言語行動不偏激,不損公肥私、不損人利己,天下為公,正道直行。公正是比較高級的德性,公正德性的養成離不開教育,離不開公正的社會環境。而公正意識的普遍提高也有利于社會公正。
五大倫理關系與五大基本德性合稱為“五倫五德”。“五倫五德”可以作為我國新時期倫理道德建設的基本內容。
二 、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倫理學研究的基本任務是通過研究古往今來的人類倫理道德思想、倫理道德的歷史與現狀,回答倫理學的基本問題,為倫理建設與道德建設提供理論支持。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的基本問題,通過對基本問題的不斷反思、不斷批判、不斷建構,推動學科的發展。
“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是一個隨語境變遷而其答案與時俱進的問題。特定時代特定形態的倫理學必定有其特定的基本問題,基本問題是學科的生命,對基本問題的不斷設定與不斷解答是學科保持生命的脈動。因此,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是一定存在的,但究竟是什么卻是不確定的。
善與惡是倫理學的一對比較基本的范疇,但善與惡是第二性的問題,是在道德確定的情況下才有的評價,沒有確定的道德標準,善與惡將變成純粹個人的價值判斷。因此,善與惡的關系不適合作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道德與利益的關系確實是很重要的問題,在中國也用義利關系來表達道德與利益的關系。利益是特定評價主體依據特定的價值觀確認的、對特定的價值主體的生存和發展有促進作用的價值對象。價值觀不同,利益的范圍也不同。但道德歸根結底就是協調利益關系的,是利益在先,道德在后,倫理結構也是利益結構,道德要為促進利益結構的穩定和諧服務。將道德與利益的關系確定為基本問題與基本問題的開放性、創造性、多義性的基本要求不相吻合,因此,并不適合作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與此類似的主張還包括道德與經濟利益的關系、道德與社會發展水平等等,這些主張都不適合作為基本問題,基本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論述題可以一次性回答清楚的,而是一個常問常新、常思常得的問題。基本問題是一個問題域,可以衍生許許多多小問題。基本問題是學科的生長點,依托生長點,結合其他學科的成果,可以不斷創造新概念,形成新理念。
還有人主張將公與私、群與己的關系作為倫理學基本問題,這些問題本質上屬于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的問題,應當由法學、政治學、社會學來解答。這些解答可以作為我們展開倫理學研究的依據,而不需要我們把這些問題作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來研究,不能越俎代庖。
也有人主張將“什么樣的生活是值得過的”、“什么是幸福,怎樣獲得幸福”等問題作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什么樣的生活是值得過的”是一個很大很基本的問題,需要歷史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心理學、人生哲學等學科通力合作才能給出完整解答。倫理學的回答只能是“沒有德性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什么是幸福、怎樣獲得幸福”確實是倫理學應當關注的問題,但這個問題與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息息相關,倫理學只能告訴人們通過德性修養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特定主體基于某種需要的滿足感這種心理體驗的刺激而產生的興奮和滿足的心理感受。幸福是二階心理活動,是對滿足感的興奮和滿足。單純的滿足感并不意味著有幸福感產生,如果這種需要的滿足感讓人興奮并產生新的需要,這時候的心理感受就不是幸福感而是得隴望蜀的貪欲感。如果這種需要的滿足感讓人滿足而不興奮,這時候的心理感受是安寧、寧靜。如果這種需要的滿足感讓人不滿足也不興奮,這時候的心理感受就是無聊、空虛。如果需要的滿足方式與當事人的良心發生沖突,當事人會產生自責、悔恨、內疚等心理感受。因此,需要的滿足并不必然帶來幸福,幸福感的產生有其自身規律。如果用幸福指數來表示當事人的幸福感強度H,那么幸福感強度與當事人的幸福感受能力C和當事人對需要滿足程度的自我評價S成正比,與當事人對自己滿足某種需要的可能性的概率預期P成反比,即H=CS/P。幸福感受能力是主體發現讓自己幸福的事情并敏銳感受到幸福的能力。幸福感受能力的個體差異是相當大的,這種能力與先天稟賦、后天的教育、自身的閱歷都有關系。當事人對需要滿足程度的自我評價是當事人實際滿足程度與當事人用作參考系的滿足程度的比率。如果用作參考系的滿足程度高于當事人的實際滿足程度,當事人產生的是不滿足感,如果用作參考系的滿足程度低于當事人的實際滿足程度,當事人產生的是滿足感。當事人對自己滿足某種需要的可能性的概率預期是指當事人自己估計的需要被滿足的可能性的大小。如果當事人預期概率很低結果竟然是需要完全被滿足,當事人有喜出望外之感,幸福感隨之上升。如果當事人預期概率很高而結果是需要沒有完全被滿足,當事人就容易產生失望感、失落感。
一個社會要讓更多的社會成員產生幸福感需要做以下工作:一是盡可能滿足人們的多層次需要;二是通過教育宣傳提高人們的幸福感受能力;三是教育人們學會合理比較,不要盲目攀比;四是降低人們對需要滿足的概率預期。無條件地滿足人們的基本生存需要并不合適,要無例外地滿足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需要,但要求當事人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哲學倫理學通過對現實倫理關系合理性的追問從而促進現實倫理關系合理化,哲學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應當是“倫理理想與道德現實的關系”。倫理理想就是依據人類的基本共識設想出來的最合理的社會角色配置模式。小國寡民、桃花源、理想國、烏托邦都是人們設計出來的倫理理想。社會角色配置模式包括配置權的運行方式、角色腳本的設計模式、角色的內化模式、角色擔當效果的調控模式等等。特定倫理時空生活的人類共同體的歷史就是該共同體的成員分別充當劇作者、導演、演員、觀眾而完成的歷史劇。倫理學起源于觀看歷史劇后的反思。不同時代的思想家所掌握的思想素材不同,其能夠設想出來的倫理理想也各不相同。人類歷史早期的思想家們設計出來的倫理理想在現代人看來簡直就是荒唐至極,這是歷史的局限性所致,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現代的人們也只能依據現有的思想素材設計自己的倫理理想,其合理性在我們的后輩看來也可能是漏洞百出的。
道德現實是指特定的人類共同體的道德規范、道德品質、道德實踐的實際狀態。具體包括道德規范的完備性、合倫理性,德性的真實性、普遍性,德行的自覺性、有效性等。道德現實是倫理理想的現實化產物,倫理理想本身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道德現實的合理性程度。道德現實本身又是倫理思考的對象,道德現實的不合理性會激發人們完善倫理理想,然后以完善后的倫理理想重新審視道德規范體系與美德體系。倫理理想總是要高于道德現實的,倫理理想對道德現實起一種引導、批評的作用。而道德現實又會反作用于倫理理想,促進倫理理想的合理化。
“倫理理想與道德現實的關系”作為倫理學基本問題的理由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倫理理想是倫理學的活的靈魂,不同時代、不同學派的倫理學其倫理理想也往往大相徑庭,將倫理理想的設計作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域中的基礎問題使倫理學保持了其形而上的超越品質,更好地發揮其為社會發展的倫理導向作用。
第二,道德現實是倫理學的源頭活水。對道德現實的關切是倫理學被社會接納的前提,坐而論道、引經據典、探微索隱、張皇幽眇而讓人不知所云的所謂純學術是不會有生命力的,是遲早要被社會淘汰的。
第三,倫理理想與道德現實之間的矛盾是特定倫理時空內最基本的矛盾,沒有倫理理想作為參照與尺度,道德現實就無所謂合理不合理的問題。社會上所謂的倫理沖突、道德沖突歸根結底都是倫理理想與道德現實之間的矛盾的具體表現。每個有理性的社會成員都會有自己的倫理理想圖景,當其用自己的倫理理想圖景作為尺度去衡量道德現實就會發現二者出入很大,這種差距會使其產生人心不古、道德淪喪之感。倫理學的重要任務是為現實的倫理時空設計出凝聚人類智慧與美好愿望的倫理理想圖式,并通過各種手段成為特定倫理時空的倫理共識。以倫理共識為基礎,全面審視修訂道德規范體系與美德體系,設計讓道德權利與道德義務保持必要平衡的道德正義機制。通過這些工作,充分發揮倫理學促進社會良性發展的巨大作用。
三、道德正義與金規則
正義是一個神圣的字眼,也是一個神秘莫測的概念。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思考過正義的本質并給出了各不相同的答案。時至今日,正義仍然是一個言人人殊的多義詞。正義是有其倫理時空范圍的,在一個倫理時空的正義可能在另外時空是非正義。正義是特定倫理時空范圍內最有利于該共同體總體的生存和發展的原則。在宇宙范圍內正義就是所有事物共存的秩序,在地球生態系統內正義就是所有生命共生的和諧,在全人類范圍內正義就是所有個體共享的人道,在日寇企圖亡我中華時正義就是救亡圖存的抗日,在當代中國正義就是所有國民共治的民主。在理論上,自由、平等先于民主,而在實踐上,則是先有民主然后才有自由、平等。自由、平等不可能在未實現民主的條件下得到充分的保障。正義有兩種形態:一是客觀正義,即超越特定倫理時空客觀考察該倫理時空內的共同體生存和發展最基本、最迫切的需要,這是惟一的、確定的;二是主觀正義,即人們對該需要的認識,這是多元的、多變的。每個共同體成員對正義的理解與期待往往各不相同,因此必須區別正義共識與正義觀念。古往今來的任何人類共同體內部都可以分成兩大集團,即強者集團與弱者集團。強者集團與弱者集團對該共同體的應然的正義的看法往往相互沖突,二者都把集團的利益當做共同體整體的利益來維護。如果兩種正義觀沖突過于激烈,那么主張調和、中庸、中道的聲音就會應運而生。如果兩大集團能夠形成正義共識,那么這個共識就是該共同體的正義。即正義的本質是特定的倫理時空范圍內特定的人類共同體普遍認為的可以實現該共同體價值最大化的最優價值選擇。正義共識就是被當做最優選擇的價值。正義不是一種固定的價值,而是在具體歷史條件下最能夠促進共同體的生存和發展的價值。不同的學者根據自己對某種價值的偏愛而將某種價值當做正義的本質,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如平等、公平、人權、美德、自由等等都被不同的學者各自理解為正義的本質。正義是具體條件下最能夠實現共同體價值最大化的價值。我們設想,假如有一個國家,瘟疫流行,人民健康普遍不佳,嚴重影響到該國的生存和發展,健康成為這個國家最稀缺、最緊要的價值,那么該國提出“正義就是健康”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選擇。依此類推,假如一個國家的不公平狀況已經嚴重到威脅該國生存和發展的程度,該國可能提出“正義就是公平”的口號。正義不是一種具體的價值,而是某種具體價值在具體條件下具有了最優價值選擇的資格,正義就好比一頂金光燦爛的皇冠,戴在那個具體價值的頭上。在某個倫理時空追問正義是什么等于追問什么價值是最能夠促進共同體生存和發展的價值。回顧人類發展的歷史,價值資源在成員間的分配從來沒有公平過,因此,公平這一訴求充當正義的呼聲的歷史也最悠久,在許多人心目中覺得公平就是正義,公平和正義的關系類似于金銀與貨幣的關系,“金銀天然是貨幣,而貨幣天然不是金銀”。與此類似,公平最適合作為正義原則,而正義原則并不必然是公平。
正義與公正、公平、平等、對等等概念很容易被人混淆。本文給出一個清楚的辨析。對等,是甲方對待乙方的價值行為方式與乙方對待甲方的價值行為方式相同。具體說來,就是以鮮花對鮮花,以鐵血對鐵血。平等,是在配置某種所得時,不論所得的接受方的具體情況,所有接受方的所得一律相等。所得,可以指權利、義務、獎勵、處罰、工資、職位等等一切能夠使接受方的利益總量發生改變的事物。公平,是某種所得的所有接受方其接受的所得的標志量與之所以得的標志量之比率相同(通常情況下二者正相關即可)。所得的標志量就是運用一定的方法將所得量化得到的數字。之所以得是指配置所得的那個依據,之所以得的標志量就是將依據量化后得到的數字。舉例來說,按能力授予官職,官職就是所得,能力就是之所以得,官職可以分級量化。能力則可以通過考試、測評等方式量化。公平在這里體現為能力強者授予的官職愈高。再舉個例子,按照罪行的輕重決定刑罰。刑罰就是所得,罪行就是之所以得,公平在這里就體現為罪行愈嚴重所受刑罰也愈重。公正,就是無任何例外地按照公平原則為接受所得的各方配置所得。
按照常規的理解,公正、公平、平等、對等等原則都是合理的、善的。其實這是極大的謬誤。公正、公平、平等、對等都只是一種價值配置方式,本身并不是價值,這種價值配置方式用之于配置好的善的東西,它就是好的善的,用之于配置壞的惡的東西,它就是壞的惡的。假如有個專制集權國家被一個嗜血成性的殺人魔王統治著,他每天要殺一百個人取樂,那么這一百個人怎么產生呢,魔王說按照公平原則來確定,具體辦法就是各個鄉鎮依次舉行馬拉松比賽,跑到最后面的一百人就是當天的被殺者。很顯然,沒有人愿意要這樣的公平。這說明,價值配置方式不是最根本的,而價值配置權力才是第一位的。
通過對正義以及與正義相關的概念的辨析,我們對正義的本質應當有了新的理解。以此為基礎,我們再來看道德正義。道德正義有四種涵義:一是指道德規范的正義性;二是指作為美德的正義感;三是指道德實踐領域的正義,即道德行為主體的道德權利與道德義務之間的均衡;四是可以作為一切道德規范的總原則的規范。道德權利是道德生活領域的權利,包括公民作為個體不受社會任何歧視的權利、公民作為道德評價者的意見自由表達權、公民作為道德義務履行者享有的被社會輿論肯定的權利、公民享有的其所作所為得到社會公正客觀的道德評價的權利、公民享有的不危害公序良俗的而且法律無明文禁止的事項的自由權、公民享有的無確實證據證明動機為惡的無惡推定權,等等。道德義務是法律義務、職業義務之外依照道德的基本規定由相關當事人履行的義務。道德權利與道德義務并不是嚴格的對當關系,任何一個公民都是道德權利享有者,但不是任何公民都是道德義務履行者,無行為能力的人就不是道德義務的履行者。沒有履行道德義務也具有道德權利。道德權利是不可剝奪的權利,公民從出生時即享有道德權利,死亡后道德權利并不消失,仍然享有獲得社會對其一生的所作所為進行客觀公正評價的權利。
道德正義、道德權利等概念的提出不是純粹的學術演繹,在現實生活中屢屢發生的“英雄流血又流淚”、“做好事無好報”、“見義勇為反遭誣賴”等摧毀道德長城的極端事件,引起人們的沉思,道德正義、道德權利等概念就是人們力圖改變這些極不合理的現象而運用思考的力量取得的成果。道德正義在當下最緊迫的要求就是落實各項道德權利,使道德機制繼續運行。沒有道德正義的維護,沒有公民道德權利的落實,老人摔倒無人敢扶、小孩被碾無人施救等等諸如此類悲劇將愈演愈烈。
作為道德正義的第四種涵義的最基本道德規范,有一個美稱叫“金規則”(the golden rule),又叫金律。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芝加哥世界宗教議會(來自世界各地的 120 多個宗教團體的代表參加)發表《全球倫理》宣言,認為,“道德金規則”是世界各傳統文化及宗教最易達成共識的一項古老的倫理傳統,并列舉出 13 種宗教傳統的不同表達方式,其中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一表述最流行、最通俗也最易為人接受。但各種表述形式的“金規則”所表達的倫理精神與倫理內容是一致的,即本著自律、寬容、平等的精神,遵循推己及人的原則對待他人。
國內學者趙汀陽認為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改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好些。趙先生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本文則認為,從推動倫理建設與道德建設的大戰略考慮,應當尊重金規則的權威性,而依托金規則給出“金解釋”(the golden explain)。
篇9
“當代哲學前沿”課程是哲學本科專業的一門基礎課,這門課程對學生深入地理解與掌握哲學的前沿性、現實性、時代性、基礎性等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各高校哲學院系普遍意識到了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并以不同的形式開設了這門課程。不僅對這門課程冠以不同的名稱,而且各個高校在對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理解上也存在較大差異,且在教學實踐中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這也直接決定了從理論上探索“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一、“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研究現狀
基于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重要性的認知,國內外各哲學院所在普遍開設這門課程的同時,也對這門課程在建設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但就總體而言,國外高校對這門課程建設的探討無論是就課程設置、教學模式等,還是就系統化、體系化而言,都要優于國內。
(一)國內“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研究現狀
就國內來說,近年來各高校普遍意識到“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重要性,因而紛紛以不同的形式開設了這門課程。國內許多高校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意識到通過“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學習,既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前沿意識、問題意識、時代意識,也可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哲學自身的理解。但具體來說,國內各個高校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的理解上是存在較大差異的。正是由于這種差異的存在,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實踐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各高校對這門課程的教學仍處于探索階段。
(二)國外“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研究現狀
就國外來說,歐美國家在哲學學科的教學中,長期以來都非常重視哲學課程的前沿性、時代性意識,在課程設置上一直非常重視“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可以說,在歐美國家相關哲學學科的教學中,這種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重視不僅僅表現為課時量相對較大,而且還表現為將課程的前沿性、時代性貫穿于學科教學始終。其突出地表現為在各門課程的教學中始終強調哲學的時代性、現實性,強調哲學應與當下人類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可以說,這種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重視與強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們更好地理解了哲學的內涵,特別是哲學與時代的關聯性,哲學并不是游離于時代之外的。
二、“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的內容
“當代哲學前沿”課程關注當代哲學生成的基本問題及其發展趨勢,主要包括當代哲學發展的最新趨勢、總體特征、基本問題、總體走向等。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將打破目前的二級學科劃分機制,即其教學范圍并不僅僅局限于哲學七個二級學科中的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宗教學等某一二級學科,而是通過深入的講授使學生理解當代哲學的整體景觀與總體走向。基于“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在理論建設與實踐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以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為目標,筆者認為“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建設應關注以下基本內容。
(一)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研究包括對課程內容、課程設置、課程教材等的探討。而在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教學內容的探索中,則主要探索如何進一步合理地設置教學內容,從而做到既體現課程的前沿性、時代性、導向性、基礎性,又與其他課程形成有機的聯系與互補。在課程的具體設置上,“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在強調前沿性的同時,既要兼顧“總體的格局”,又要有所側重。如在“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具體設置上,既要關注西方哲學、中國哲學、等領域,也要關注俄羅斯哲學、印度哲學、伊斯蘭哲學等相對邊緣化研究領域的前沿問題,從而使學生們對世界哲學有更為全面的認識。
(二)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人們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態度與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基于“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特殊性,我們應探索出適應這門課程的指導理念與原則,從而為這門課程的更好開展提供方法論支撐。在教學理念上,突出“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特殊性與差異性,并不是將其變成眾多哲學學科基礎課中的一門。實則,基于“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內容,也就決定了我們對這門課程教學理念的選擇應不同于其他哲學基礎課程,而目前各高校在對此門課程的教學探索中并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此外,“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在教學理念上還應進一步凸顯原著的地位,強調原著的“根基性”。“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在堅持互動性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應格外強調以“原著”和“問題”為導向、為根本,以防止教學內容流于通俗化。
(三)教學實踐
在教學實踐上,探索“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新教法,而不應局限于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例如在“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前沿意識與基礎意識”、“問題意識與文本意識”、“主講方式與互動方式”等之間的良性結合、良性互動,需要通過長期的理論探索與教學實踐去挖掘。
(四)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具體到“當代哲學前沿”課程而言,則主要探索該課程的授課方式、方法、手段等問題,探索采用何種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基于“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教學特點,在教學方法上應格外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這種互動性教學模式,強調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之間知識與心靈的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教”與“學”相統一的交互影響、交互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即通過調節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標。
三、“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的意義
“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建設理念,是基于當前國內哲學專業教育所面臨的現狀,即對哲學前沿性、時代性、現實性把握上的不足而提出的。哲學是從理論層面對現實世界所存在問題的反思,哲學實則并不是游離于現實之外的,哲學是“思想中的時代”,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從宏觀的哲學流派到微觀的哲學家個體,雖在對哲學的理解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卻都認知到任何哲學都是以一種時代性的內容、民族性的形式和個體性的風格表達著人類的問題,任何哲學都不是與現實無關的。基于當前哲學學科在課程設置上所存在的問題和哲學本科教學的特殊性,并依據教育部對本科教學的指導要求,我們應從理論上進一步明晰“當代哲學前沿”課程建設的研究意義與內容。
(一)深化學生對哲學自身的理解
對“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們更為清晰地了解當代哲學發展的最新趨勢、主要問題、爭論焦點等,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哲學自身。例如,通過在“當代哲學前沿”課程中設置“當代哲學家視野中的哲學觀”章節,通過對現當代哲學家對本體論、認識論、存在論、實踐論等基本問題的探討等,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理解哲學的內涵。
(二)引導學生的“前沿意識”
“當代哲學前沿”課程的系統學習,可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該學科的最新學術動態。在掌握最新學術動態與形成前沿意識的基礎上,盡早地促使學生實現從“課程的聽眾”到“研究的參與者”之間的轉變。
(三)適當“彌補”學科問題
篇10
Practical Paradigm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Internal Value
Su Zhenwu
(寶雞文理學院,寶雞 721007)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Baoji 721007,China)
摘要: 馬克思哲學是實踐唯物主義。賦予實踐以新的科學內涵,以實踐范疇為核心與靈魂,開辟了馬克思哲學的全新視域,促成了馬克思哲學的歷史超越,蘊涵著馬克思哲學追求真善美相統一的價值意境。
Abstract: Marxist philosophy is the practical materialism. To give practice the new scientific connotation, taking practical paradigm as the core and soul, this paper opens up a new horiz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promotes Marxist history overstep of philosophy, and implies the Marxists value of the pursuit of the unity of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關鍵詞: 馬克思哲學 實踐范疇 價值意蘊
Key words: Marxist philosophy; practical paradigm; internal value
中圖分類號:B2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5-0310-02
0引言
目前學界關于馬克思哲學本體論的爭論是見仁見智,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承認實踐在馬克思哲學中的核心地位,是哲學的特質所在,并因此而將馬克思哲學稱作實踐的唯物主義。這是因為,實踐范疇在馬克思哲學中獲得了新的內涵,開辟了馬克思哲學的全新視域,促成了馬克思哲學的歷史超越,蘊涵著馬克思哲學追求真善美相統一的價值意境。
1實踐內涵的科學界定與地位飆升
在馬克思哲學中,實踐范疇第一次被賦予了新的科學內涵,并被提升到哲學理論的基礎性地位。
在馬克思哲學產生以前,哲學家們對于實踐也有論述。最初是把實踐理解為與目的和知相對應的“實行”和“踐履”,看作貫徹目的的行動,實現知的行為,僅限于修身養性的德性活動。近代哲學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經過康德、費希特、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闡述,深化了對實踐的理解,特別是黑格爾已經把實踐理解為主觀改造客觀對象的創造性的精神活動,費爾巴哈則把實踐理解為與人的生活相聯系的物質性活動。當然,這兩種實踐觀是相互對立的,黑格爾按照唯心論觀點把實踐理解為富有創造性的精神活動,抽象的發展了實踐的能動性;費爾巴哈按照直觀唯物論觀點把實踐理解為同動物活動沒有區別的物質性活動,片面的發展了實踐的物質性。而離開人的勞動生產活動去理解實踐,則是唯心論者和舊唯物論者不能把實踐的能動性和物質性統一起來的根本原因。
在馬克思那里,人的勞動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既是一種感性的物質活動,具有物質性,又體現著人的能動的創造性本質,具有創造性,從而將實踐的物質性和能動性辯證統一起來,賦予了實踐以新的內涵。正是這種能動性、創造性和社會歷史性相統一的實踐活動,使人把自己從動物界區分出來,創造出了人之為人的一切本質特征。因此,實踐是人所特有的本質活動,人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性存在。在馬克思哲學看來,實踐作為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不僅是把人同動物區分開來,建立人與自然之間高度統一和聯系的基礎與紐帶,也是把人與人結合起來,建立社會聯系和形成社會統一整體的基礎與紐帶,還是實現物質與觀念相互轉化,連接和溝通主客體關系的基礎與紐帶。
在馬克思哲學看來,實踐作為一種特殊的物質運動過程,是人遵循客觀規律,按照自己的目的,通過創造性的活動去占有自然對象的過程。人的實踐活動既體現著自然界對人的制約性,具有合規律性,又體現著人改變對象世界的原有狀態,使其滿足人的需要的主觀需求,具有合目的性,是一種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一的活動。這種全新的實踐觀的提出,標志著馬克思哲學思維方式實現了根本轉變:從感性的實踐活動出發去理解對象、現實和事物。
新實踐觀使實踐從哲學的一般概念飆升為馬克思哲學的核心范疇,實踐的觀點成為哲學的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馬克思哲學的特質所在。
2實踐范疇實現了馬克思哲學的歷史超越
實踐之所以被看作馬克思哲學的核心與靈魂,是因為以實踐概念為基礎,馬克思哲學以獨特的方式科學的解決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實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自然觀與歷史觀、本體論和認識論的辯證統一,促成了馬克思哲學的歷史超越。
在解決哲學基本問題上,近代唯物論者和唯心論者也是各執一端。近代唯物主義試圖以感覺經驗為基礎去解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但由于其將人的本質歸結為肉體感受性,執于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否認人的能動性,否認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作用,否認思維與存在之間的矛盾運動,完全拋棄了辯證法,因而必然陷入認識論上的懷疑論和歷史觀中人與環境關系上的二律背反等理論困境,反而走向思維和存在的對立,樸素唯物論所包含的辯證法萌芽在這里喪失殆盡,與此相反,近代唯心論者特別是黑格爾哲學則以一種抽象的形式發展了辯證法,把辯證法理解為思維與存在之間的矛盾對立并最終走向揚棄對立即否定之否定的歷史性的運動過程,但這種辯證法又僅僅是一種局限于精神領域的思維范疇的能動作用,即“意識對它自身所實行的這種辯證運動”,最終還是解決不了思維與存在的關系。或者說,舊唯物主義的感覺經驗概念單純的是一種受動性原則,唯心主義的精神經驗概念單純的是一種抽象的能動性原則,二者站在相互對立的立場,都不理解人與外部自然界的否定性關系是一種客觀現實活動,都把經驗囿于一種主體內部狀態,都因缺乏一種溝通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的中介而不可能真正合理的解決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
馬克思哲學把實踐理解為一種集物質性和能動性于一體的客觀活動和現實存在,從而克服了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缺陷,合理的解決了思維與存在這一哲學基本問題。在實踐概念的基礎上,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就不僅僅是一種主體內部狀態,而且直接就是一種客觀存在,這樣,思維與存在就辯證的、現實的統一于物質實踐,而且,“這種統一在每一個時代都隨著工業或快或慢的發展而不斷改變”。由于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能以其本身的直接證明而令人信服的駁斥舊唯物主義的懷疑論,使所謂“人是環境的產物”和“意見支配世界”的二律背反,轉化為“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的辯證命題,人和社會環境在實踐基礎上實現了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實踐概念的基礎上,黑格爾那種抽象的精神運動的主體便被轉換成“現實的人和現實的自然界”,絕對精神的運動便被轉換成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運動,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的解決也就被理解為人與自然之間的現實的相互作用的過程,辯證法就被置于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正是以實踐觀念為現實基礎,實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這兩種世界觀的有機統一,形成了一種新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了整個馬克思哲學的邏輯前提。
由于舊唯物主義者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脫離了人的實踐活動,因而人類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就被視為純粹客觀自在的東西,人類活動本身及其所構成的社會歷史就被視為純粹主觀的東西,從而導致了自然觀上的唯物論和歷史觀上的唯心論及其分離。馬克思哲學把實踐理解為人類存在的基本形式,社會歷史就是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這就說明了人類歷史在本質上是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歷史,思維與存在的統一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作用的現實歷史過程,從而邏輯必然的將唯物主義原則貫徹到社會歷史領域,實現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有機統一,以唯物史觀的創立使唯物主義徹底化和完備化,把唯心史觀從最后的避難所趕了出去。
在馬克思哲學那里,實踐既是現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礎,具有本體論意義,又是人類認識活動的非常深刻的基礎,是一個認識論問題。人的認識不是對外部世界的靜觀和純粹理性活動,而是實踐過程的一個環節和內化。實踐是以物質工具為中介對對象世界的實際的把握,認識是以語言符號為中介對對象世界的觀念的把握,這兩種活動是互為前提彼此一致的。這樣,馬克思哲學在實踐概念的基礎上既闡述了作為本體論的自然觀和歷史觀,也建立了自己的認識論,從而使認識論與本體論達成了統一。
正是基于實踐范疇,構成了一個唯物論與辯證法、自然關于歷史觀、本體論與認識論相統一的完整嚴密的理論體系,才促成了馬克思哲學對傳統哲學的歷史超越。
3實踐功能蘊含著馬克思哲學的價值意蘊
作為馬克思哲學的核心與靈魂,實踐范疇的功能發揮又蘊含著馬克思哲學追求真善美相統一的價值意蘊,彰顯出馬克思哲學是一種強烈的終極人文關懷。
馬克思哲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就是發揮哲學的批判功能和實踐功能。哲學的創立,并不是為了構建一種哲學理論體系,而是出于工人運動的現實需要和人類解放的長遠需要。具體講,就是為了立足于當代社會實踐,從哲學層面上對人們的現實生活條件和歷史發展進程進行科學考察和反思批判,為無產階級提供變革現實的理論武器。在馬克思看來,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當然是重要的,但是認識和解釋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是應用于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在整個哲學史上,馬克思第一次理順了理論與實踐、思想與生活的關系,實現了從單純“解釋世界”到“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有機融合的根本轉向,開辟了一種全新的哲學視域。這是馬克思哲學在功能上的一種革命和超越,是馬克思哲學優于一切舊哲學的根本所在。從中可見,發揮哲學的實踐指導功能,服務于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恰恰是馬克思哲學的實踐特質所蘊含的價值指向。
追求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實質上是在追求真善美的統一,體現出馬克思哲學對人的現實存在和終極存在是一種雙重關懷。為工人運動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工人運動的健康發展,是馬克思哲學的一種現實追求。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馬克思哲學始終把現時代的發展置于人類歷史的發展之中來考察,把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包含于人類的解放事業之中,認為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基于實踐范疇,馬克思哲學把人的生存與發展看作一個過程,把對象和現實世界理解為歷史活動中的生成和發展,認為人的生活是一種具有超越性的存在方式,人的生存總是不能滿足于現狀,總是要根據自己的理想不斷地改變現狀,以滿足人不斷發展的需求,人與對象的關系始終是一種否定性關系。這就明顯地呈現出人的實踐過程事實尺度與價值尺度相統一的特征,透射出一種集真善美為一體的價值追求,這種價值追求恰恰彰顯出馬克思哲學是一種終極意義上的人文關懷。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費爾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3.
[2]高清海.馬克思對“本體論思維方式”的歷史性變革[J].現代哲學,2002,(2).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63-164.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哲學倫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