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行業研究報告范文

時間:2023-10-20 17:25: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智慧農業行業研究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智慧農業行業研究報告

篇1

2015年3月31日,云計算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座談會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次座談會得到了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國家信息中心、北京市經信委、呼和浩特市政府等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參加座談會的有來自云體系產業戰略聯盟、中央電視臺總編和新聞組的組長,以及微軟等機構和企業代表等。與會嘉賓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也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和看法。

云計算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發展智慧城市與城鎮規劃、保護城市歷史文化提升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報告明確支持,提升城鎮規劃建設水平,發展智慧城市,保護和傳承歷史地域文化,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需要新的技術,需要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管理模式的支撐和推動,特別是要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化既可以擴大信息消費,又能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學化和智能化水平。由此可見,智慧城市是信息化與城鎮化的最佳結合點。云計算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突出代表,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八部委聯合的《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促進云計算和大數據健康發展,鼓勵電子政務系統向云計算模式遷移,在教育、醫療衛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重點民生領域推廣低成本、高質量、廣覆蓋的云服務,支持各類企業充分利用公共云計算服務資源。按照這一要求,在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時,我們將以云計算產業發展作為重要抓手,并為現代服務業提供一切需要的計算服務的支持。總的來講,云計算將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推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又將延伸更多的需求,反過來促進云計算產業的發展與進步。

據統計,自2013年起智慧城市的試點啟動,目前已經有超過200個城市開展了智慧城市的建設,多個省份在全省范圍內統籌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此外,工信部公布的首批68個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的名單中,包括京津滬在內的大部分省會省市都榜上有名。由于政策紅利的到來,智慧城市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會,并輻射整個智慧城市的產業鏈。

與此同時,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表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模式發展路徑還有待正確的定位,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舉辦的這次座談會非常的必要,非常的及時,特別是在云計算的新模式下,進一步理清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路徑,發展的切入點以及創新投融資的機制,充分發揮好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導作用,促進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更好更快的發展。

“互聯網+”行動

為城市和社區發展另辟新徑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寧家駿在會上發言道:有一個笑話,說“互聯網+”是馬化騰做的飯,讓馬云先吃,“互聯網+”的研究報告首先是阿里研究院正式公布的。

所以這個計劃體現了“互聯網+”不僅僅是代表一個新的經濟形態,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種新的思維。也就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形成更廣泛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所以互聯網從過去的一個工具一個媒體變成了一個新的業態。

正是由于有“互聯網+”行動計劃將促進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與傳統產業傳統服務業的融合創新。這是新的業態,也是新的增長點。“互聯網+”的行動也為城市和社區的發展另辟新徑。新的基礎設施,云加網加端,這種新的生產要素,大數據,新的分工網絡,為“互聯網+”的能量釋放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生產力躍升的強勁力量。

當前創新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仍然是“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核心。目前,由于在中國創造的兩大元素方面有重大的積累,而且有巨大的需求,一批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成為研發的主力。現在從中關村到深圳,到杭州,形成了三大創業的熱點。

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將推動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與現代傳統企業的融合,“互聯網+”不是算數上的加法,而是化學方程式的加法,所以它是化學反應的深度融合。按照現在的初步框架,就是做優存量,推動現有的傳統行業提質增效,包括加快“互聯網+”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發展“互聯網+”農業 ,促進農業現代化等等。

智慧城市的發展前景可觀

云時代的智慧城市本質是改善和提升公共服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設必須利用云計算搭建好公共服務平臺,為廣大的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現在全國有幾百個城市都在抓緊落實智慧城市工作,創新改進智慧城市發展模式,構建智慧城市現代化綜合治理生態,加快制定智慧城市急需的法律法規與技術標準,通過這個培育我國的消費水平和加快人才培養。

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也要實現幾個關鍵轉變 ,從重建設輕應用向注重 深化應用轉變。從分散建設向資源整合利用轉變 ,從縱向系統獨立運行向統一服務平臺并實現安全互聯互通和資源依權共享轉變 。從偏重自我服務向注重平臺建設轉變等等。在面對新的技術時,智慧城市也面臨著新的轉變,今后智慧城市的發展趨勢要進一步聚焦需求導向,同時要更加注重條塊的結合,把縱向系統與各地特色應用做好分工做好協同,同時要和各地的改革深度融合,推動各部門的業務協同,避免信息孤島。

篇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AI)是一門研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人類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能早在1956年就已被提及。隨著近幾十年來計算方法的革新、硬件水平的提高和云計算大數據的共同驅動,人工智能得到了各行業的廣泛關注和研究。尤其是在2016年Google的Alpha Go戰勝李世石,隨后Alpha Go升級版Master持續挑戰人類頂尖圍棋高手,保持了60場不敗的紀錄,使得人工智能名噪一時。

根據艾媒咨詢的《2017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以43.3%的增長率達到100.6億元,預計2017年將達到152.1億元,并于2019年增至344.3億元。

二、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變革情況

一直以來,金融行業差別化的服務都是基于“人”的服務。然而,近年來,機器人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模擬了人的功能,批量而且更個性化的服務正嘗試取代人的位置。依托互聯網金融的興起,計算機視覺、自然語音處理、機器人、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中,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指出金融是人工智能最好的落地場景,因為它的核心就在于數據和數據處理。

(一)人工智能在銀行服務領域中的應用

第一,征信助手。從傳統金融到“互聯網+金融”,無論是傳統的信貸審批還是互聯網產品,如P2P、現金貸等征信的搜集,風險防控一直是銀行類金融機構的重要課題。在過去,對貸款人貸前識別、貸中監控、貸后反饋,一般會單純地依靠大量的信貸工作人員的實地考察,這就極大地增加了信用風險評估的片面性和失誤性。目前,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搜集和認證客戶信息。通過多渠道、多維度地獲取客戶信息數據,實現智能化征信和審批,可極大地加快銀行信貸速度和限制增量風險,減少信息不對稱。傳統銀行信貸風控模型中,變量覆蓋只有20~30個,而基于用戶數據累計和人工智能技術建立的智能化風險控制體系模型可超過萬級單位。澳大利亞證券及投資委員會(ASIC)、新加坡貨幣當局(MAS)、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等多家機構已將AI引入風險管理。

第二,客戶服務。在銀行客戶服務中,用戶的咨詢問題具有重復性特征。人工智能利用深度學習系統,通過前端客戶數據搜集,如用戶信息、行為動態等方面進行捕捉,而后結合客戶性別、年齡、愛好等進行多維度、標準化營銷。首先,各大銀行通過推出可互動的高科技機器人代替大堂經理,提升客戶體驗,降低成本。例如,交通銀行的“嬌嬌”、民生銀行的“ONE”、農業銀行的“智慧小達人”。其次,近年來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銀行先后建立“智慧銀行”,顛覆了傳統的銀行模式。客戶將在智能機器人的引導下辦理各項業務,增強銀行的科技感和服務的體驗感。

(二)人工智能在投資顧問中的應用

相比傳統的投資顧問,智能顧問通過機器學習與神經網絡技術,能夠通過數據分析處理、構建和完善模型,利用采集的經濟數據提供更加快速、可信、客觀、可靠的投資方案。同時,人工智能還可以通過搜集資料,進行數據分析,自動撰寫各類報告。比如,招股說明書、行業研究報告、盡調報告和投資意向書等。投資顧問先行者Ken-sho能夠在兩分鐘內基于歷史數據判斷歷年來美聯儲加息前,標準普爾和道瓊斯指數的趨勢,判斷利好行業和潛力公司,而過去依靠人類分析師幾天幾夜都是很難達到的。花旗銀行數據顯示2012―2015年年底,智能顧問管理資產規模從0發展到290億美元,未來將高達5萬億美元。北京資配易投資顧問公司人工智能系統(SIAI)可根據市場信號判斷買賣時機和倉位規模。除此之外,國內外還有京東金融推出的智投、小金所的機器人投資顧問。2016年下半年,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萊德基金(Black Rock)花費1.5億~2億美元收購理財初創公司“未來顧問”(Future Advisor)、德意志銀行推出的機器人投顧“Anlage Finder”等。

(三)人工智能在保險行業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保險業進入了一個更高效、更快捷的時代。首先,一直以來在傳統保險行業中,如何存儲大量的紙質或者影像的保單、證照、票據等數據是保險公司的一大難題。據統計,一個100人的數據錄入團隊一年的人力成本在200萬元~600萬元。然而,人工智能通過參與大數據和深度算法,數據構造后,存儲空間可節約90%。其次,如何對存儲數據進行傳輸、搜索和剖析的問題也日益突出。而人工智能通過數據積累和算法迭代,就可以為保險公司的產品定價提供精確數據。同時,通過機器識別參與保險理賠,可降低風險。目前,國內外多家保險公司已經開始布局人工智能。例如,泰康人壽保險智能機器人“TKer”、平安人壽“智能機器人”、合眾人壽人工智能“小Ai”、太平洋保險智能運維機器人、弘康人壽引入“人臉識別技術”、日本富國生命保險人工智能平臺“Watson Explorer”、臺灣國泰人壽的“Pepper”等。

(四)人工智能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應用

互聯網金融作為傳統金融的補充,通過依托互聯網技術和工具提供資金融通和支付結算等業務行為。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最初階段,互聯網金融僅僅只是為傳統金融業務提供網絡化服務,即把保險、理財、基金、信托等金融產品搬到網絡進行營銷。現在,互聯網金融則覆蓋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大數據金融、眾籌和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等多種模式。首先,人工智能提高了互聯網金融的效率。通過自動問答機器人實現智能客服,在過去兩年的“雙十一”期間,螞蟻金服95%的客服均由智能機器人通過語音識別完成了遠程客戶服務、業務咨詢和辦理。其次,隨著《關于促進互聯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不難發現,互聯網金融在理財顧問、征信助手、智能風控和防范金融系統風險等方面被逐步規范化和法制化。例如,長期以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信息安全、風險控制、資金調節等問題日益突出。根據《2016年全國P2P網貸行業快報》,僅2016年12月,“跑路”的平臺就有69家。人工智能的出現可有效地進行監管,規避風險。根據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的數據顯示,網上銀行在花唄和微貸業務中,將虛假信貸交易降低了10倍。利用OCR系統,支付寶證件審批由1天降低到1秒。百度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實現教育信貸秒批。

篇3

一、時代背景

2015年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3月25日,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又一次強調,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等10大領域。由此,互聯網在國民經濟社會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的地位已經得到國家層面高度認可。

二、互聯網+帶來的時代變化

“變革”和“創新”是“互聯網+”的重點,而這種變革和創新的對象,是產業、是經濟,目標是推動產業和經濟發展走出創新驅動的新道路。在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將從四個方面變革現有的經濟發展方式。

(一)鑄造新業態,開啟新一輪創業浪潮

“互聯網+”的核心在于“+”,即與各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近年來,互聯網在與不同行業融合后已經形成多種新的行業形態,產生了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未來,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我國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意味著將互聯網創新效果融合于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未來,隨著互聯網與工業、農業等行業的結合更加緊密,將鑄造出更多新興業態,推動各傳統行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打造出更具活力和影響力的新興業態。“互聯網+”在每一個傳統經濟社會領域,都會擦出新的火花,營造濃厚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引發創業浪潮。目前,國家已經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國務院頒布的《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也在功能上和創新平臺上形成良性互動,有利于推動人才、資本、技術、知識的自由流動。

(二)催生新消費,有力激發市場潛能

我國經濟正進入消費為驅動的發展階段,互聯網在催生和培育新的消費需求方面的潛力與影響力越來越明顯。2014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其中,網絡購物用戶3.61億,滲透率達26.67%。龐大的網民數量為“互聯網+”的實現提供了巨大的消費市場。此外,移動終端設備價格更低廉、接入互聯網更方便等現實條件,為互聯網推廣工作提供了契機。 隨著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個行業領域的關系日益密切, “互聯網+”必將在個人數字娛樂生活、工業智能化生產、現代農業升級、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催生出巨大的消費市場,產生新的消費服務方式,進一步擴大有效需求,激發市場活力和潛能,為我國經濟的持續、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三)孵化新模式,持續助推產業升級

互聯網與制造業的融合,將引發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以及“無工廠制造”,極大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同時讓現代制造業管理更加柔性化,更加精益制造,以滿足市場需求。互聯網與傳統農業跨界融合,將推進我國農業生產向精確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現代農業發展,由此產生的新的投資方向和投資布局會更加有效合理,將助推整個產業的提質增效。助推產業升級是“互聯網+”帶來的最大紅利。一方面,產業升級能夠帶來產業結構改善和產業素質與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互聯網+”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產業壁壘,進而推動產業鏈不斷向高端發展,使中國從產業大國變身為產業強國。

(四)跨界融合,變革經濟發展方式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推進,以信息、生物、新材料為代表的新技術突破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就業創業的源泉。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的新常態,也是“互聯網+”的新常態,要切實發動起這一引擎,還需要努力消除互聯網跨界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入推動“寬帶中國”戰略、加大基于互聯網的創新技術研發力度,切實保障網絡空間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三、互聯網+改寫旅游行業格局

篇4

Abstract:Our country Real estate Enterprise is striding in the brand competitive stage gradually. Regarding the majority middle and small scal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under the macroscopic policy which and the intense market competition condition reforms unceasingly, how to carry on the enterprise brand construction well, is not only the enterprise does makes road of greatly the strong basis, is the enterprise long-term development key is. The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real estate enterprise brand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nd has provided the referential opinion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rand construction.

關鍵詞:中小型房地產企業 品牌建設 參考性意見

key word:Middle and small scale real estate enterprise Brand construction Referential opinion

作者簡介:朱丹彤(1990-),女,內蒙古包頭市人,就讀于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建筑企業管理

一、我國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建設現狀分析

1.1 大型企業的品牌價值不斷攀升

2010年4月“新國十條”出臺后,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品牌作為房地產企業的信譽保證書,將成為企業抓住市場機遇、提高市場份額的有力武器,不僅可以推動實力強的企業更快發展,而且還有助于提升顧客對企業的忠誠度、聚集社會資源、擴大市場優勢。加強品牌建設已成為企業贏得市場先機、提升競爭優勢的制勝法寶。

2010年9月18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和中國指數研究院三家研究機構共同組成的“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在京了《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2010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保利地產品牌價值達136.89億元,較09年增長51%,與中海、萬科共同獲得“2010年中國房地產行業領導公司品牌”,三家公司的品牌價值達到了448.5億元。

研究組表示,今年(2010)品牌企業呈現品牌價值持續增長,品牌份額不斷擴大和品牌擴張布局加速,二三線城市漸漸成為主要戰場等特點。中海地產、萬科、保利地產在價值創造、規模效益、成長速度方面引領中國房地產業發展,居行業領導地位。其中,保利地產以51%的增長速度吸引了更多目光,同時也值得更多中小型房地產企業研究和學習。

1.2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品牌建設存在誤區

與幾個主要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不斷攀升的良好勢頭相比,占房地產市場主體的中小型房地產企業的品牌意識和品牌建設顯得較為薄弱。其主要表現在:

1.2.1 品牌意識淡薄

房地產市場近幾年處于一種高速發展的狀態,即使房價一路飆升,商品房的交易量仍然穩步增長。所以很多中小型房地產商在不注重品牌建設的情況下,仍然有較大市場。因此,很多房地產商更多的關注眼前利益,不愿意將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不能立竿見影的房地產品牌建設中。最終,形成了品牌意識淡薄的經營理念。

1.2.2對品牌理解存在誤區

房地產品牌不是簡單的商標、口號、廣告,更不能等同于建設幾項明星樓盤、高檔樓盤。說到底,房地產品牌是社會公眾通過對房地產組織以及其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和價值認知而產生的內心感受,它是房地產公司的一種無形資產,是由眾多因素長時間作用的結果。

二、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品牌建設的必然性

2.1 品牌建設是企業擴大知名度的基礎

房地產是價值昂貴的商品,人們購買房子都是傾其所有,大多數消費者做出的購買決定往往都會影響到其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一生的生活狀況。所以,也就產生了消費者對于房地產商品的高關心度和參與度。在競爭激烈的當今房地產市場中,沒有特色的房子難以吸引顧客的眼球,高銷售額和廣知名度更是無從談起。所以,中小型房地產企業要想在不斷變革的宏觀政策和競爭激烈的房地產市場中獲得滿意的市場份額,就要加強企業品牌建設,不斷與消費者達成互動的溝通,將自己的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念和房產的核心優勢充分展現在顧客面前。這樣,不僅可以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為企業的下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品牌建設是加強顧客忠誠度的良機

房地產銷售中較少出現重復購買現象,使得房地產領域的品牌忠誠度作用減弱。由于房地產商品的個別性,較難出現一般商品那樣,重復生產同一品牌的同質或者同類商品,這就使得房地產商品較難被消費者重復購買。面對這種情況,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增強消費者的忠誠度,應該是每一個房地產企業都值得深思的問題。筆者認為,主要在于企業怎樣對顧客開展一種持續的優質的服務,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項目的核心理念展現在服務工作的每一處,讓顧客無時無刻不感覺到企業品牌的力量、文化的底蘊。這時,企業的品牌便漸漸由抽象變具體化,品牌的力量也慢慢得到展現。

三、對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品牌建設的幾點建議

在此,筆者以江蘇省知名企業――南京澳林商貿集團為例,提供幾點關于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品牌建設的意見。南京澳林集團是在市場經濟大潮和南京市“跨江發展”戰略推動下,迅速崛起的民營企業。集團經歷了6年的發展,從房地產項目起步,至今已經形成“一業為主、多業態經營”的集團公司格局,除業主房地產外,經營范圍已經拓展至商業貿易、裝飾裝修、物業管理、品牌潔具等多個領域,集團發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規模優勢、品牌優勢和潛力優勢。

3.1 將房地產項目做好。

3.1.1項目質量過關。

房屋質量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也是顧客最看重的因素。房屋的結構是否合理、強度是否達標都是顧客的基本衡量標準,只有好的品質才能創造好的產品品牌,才能給顧客帶來深刻的印象。南京澳林集團將“做有責任的城市運營商”作為自己企業文化內涵的一部分,當然就要在基本功上多下功夫。

3.1.2物業服務到家。

隨著中國房地產業逐漸實現以品牌和產品為核心的產業化,物業服務成為房地產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重要因素。高品質物業服務為業主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和良好的居住氛圍,將直接提升業主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美譽度與忠誠度水平;業主對其滿意的物業服務進行“口碑傳播”,將有效提升房地產企業的品牌認知度水平。2010年中國房地產品牌調查結果顯示,萬科物業、中海物業、金地物業等物業服務企業對品牌開發企業的品牌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3.2 將房地產項目做深。

3.2.1將項目深層意境由抽象變具體。

對于企業來說,房地產項目體現的居住理念和深層意境是吸引消費者的手段。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卻是一種精神層面的享受。如何突出每個項目品牌的特色,讓每一個消費者都能切身體會,重點就在于要讓這些抽象的理念、意境變得具體化。比如說,澳林集團的“非常6+1”項目主打小戶型的概念,那么就要從房屋的平面尺寸、結構設計和價位上面充分展現“小戶型”,讓消費者覺得雖然是“小戶型”,但是卻可以承載他們的“大未來”,這樣才能讓其覺得物有所值。那么,他們也將毫不猶豫地進行自己人生中的這筆不小投資。也只有將每一個項目的品牌完善建立,才能逐步實現企業品牌建設。

3.2.2關注消費者深層次的情感需求。

房地產企業在進行品牌塑造的時候,尤其是在品牌定位的時候,不要把普通的消費者想得過于專業和理性,把自身的品牌價值賦予更多理性的東西。房地產企業拼命想讓消費者知道自己的品牌如何專業、如何富有責任感,但是消費者卻主要關注建筑施工質量、物業管理、社區環境等等。這樣的品牌定位就很難打動消費者,讓消費者產生共鳴。房地產企業在做品牌定位的時候,一定要多關注消費者樸實的情感需求。比如說,想要消費者憶起溫馨的傳統四合院,是“山水云房”的構思。企業可以通過很多形式的活動來達成這一目標,讓消費者在情感層面上時時刻刻有種溫馨的感覺。比如:在社區中不斷更新硬件設施:古老的樹木、假山流水等等,充分營造意境。這樣,才能不斷地將產品品牌的核心滲透給消費者,不斷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滿意度,從而讓更多的消費者信任和依賴企業品牌。

3.3 將房地產項目做廣

將房地產品牌做廣,會使得企業走向另一個更高的境界,同時也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來統籌品牌的建設。

3.3.1采取品牌延伸策略

對于房地產企業的品牌延伸,根據資料顯示,一般有以下幾個表現形式:(1)由住宅地產向商業地產、復合地產的延伸,如萬達商業廣場、中體奧園、澳林購物廣場等;(2)項目品牌的跨區域復制,如萬科地產將其在深圳享有較高市場美譽度的萬科城市花園復制到了其他11個城市,而保利地產也將其在廣州市場上取得成功的保利花園推向全國其他5個城市;(3)從最終產品向房地產產品的整個價值鏈的延伸,如富力地產成功地實現了品牌向產品設計、建筑工程及監理、物業管理、會所及酒店管理、住宅信息化等相關環節的延伸,在節約房地產開發成本的同時,營造了良好的品牌聯動效果,大大加強了品牌對消費者的整體影響力。

3.3.2整合企業資源

關于外部資源整合,房地產企業可以通過資本運作、項目拓展及與相關企業結成戰略合作伙伴,以品牌為紐帶將整個房地產價值實現的不同環節整合在一起,從而解決成本,提升產品品質和強化產品的差異性,實現強強聯合。

關于內部流程整合,在品牌理念的指導下,以顧客為中心設計內部業務流程、產品生產流程和客戶服務流程,這是目前房地產企業對內進行品牌管理的主要著眼點。例如萬科地產、保利地產和富力集團等房地產企業根據客戶服務流程成立售后服務大廳,實現簽約、交款、辦理按揭等業務環節集中辦公,為業主提供一站式服務,大大方便了客戶,也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

四、結語

近兩年來,隨著國外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大量涌入,房地產業的競爭日益激烈,而接連出臺的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又使房地產企業在經營管理層面面臨嚴峻的挑戰。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房地產企業急需采用有效的經營戰略來應付挑戰,保持和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而隨著品牌效用的日益顯現,房地產企業日益關注品牌經營管理,加大品牌經營的力度。我們看到,優勢的品牌有利于增強房地產商的抗風險能力;優勢品牌有利于建立客戶信任,影響客戶購買決策;優勢品牌有利于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企業利潤率;優勢品牌有利于房地產企業實施擴張戰略。對于品牌建設不是很完善的中小型房地產企業來說,品牌建設和品牌戰略顯得更加重要。總之,可以說,品牌戰略決定了房地產企業的前途與命運。

參考文獻:

[1]齊文娥,胡在新,田金梅.中國房地產企業品牌經營管理的發展現狀分析[J].建筑經濟,2010,(4)

[2]胡東興,韓立芳.中小房地產企業品牌經營研究――濱州華升房地產品牌經營探析[J].當代經理人,2006(11)

[3]南京澳林商貿集團.集團簡介[EB/OL].(2010-1-11) baike.省略/view/31660989.htm

[4]中國房地產TOP研究組.2007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TOP10研究報告[R]

[5]中國房地產TOP研究組.2008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TOP10研究報告[R]

篇5

智能客服:語音識別與自然語言處理應用

語音識別與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為金融機構提供在線智能客服的功能,這種功能一方面代替了人工客服,另外,在很多模式下,如電話、網頁在線、微信、短信及APP中都可使用,所以推廣得非常快。

金融機構通過具備人工智能的智能客服,不僅可以與客戶進行語音或文本的互動交流,理解客戶業務需求,語音回復客戶提出的業務咨詢,還能夠根據客戶語音導航至指定業務模塊。另外,金融機構還可以對傳統按鍵式菜單進行改造,讓用戶使用自然語音與系統交互功能實現菜單扁平化,提升用戶滿意度,減輕人工服務壓力,降低運營成本。

比如交通銀行推出智能網點機器人“交交”,由于電話客服不再受限于菜單,可開展全業務的語音導航服務,所以引發了銀行界的廣泛關注。“交交”為實體機器人,采用語音識別和人臉識別技術,人機可以進行語音交流,還可以識別熟悉客戶,在網點進行客戶指引、介紹銀行的各類業務等。在語言交流過程中,“交交”能回答客戶的各種問題,緩解等待辦理業務的銀行客戶潛在情緒,分擔大堂經理的工作,分流客戶,節省客戶辦理時間。

平安集團則整合旗下保險、基金、銀行、證券等客服渠道為95511熱線,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用戶撥打熱線后直接說出服務需求,系統識別客戶語音內容后,即可轉接相應模塊,大幅節省了客戶選擇菜單的時間。智能客服還可以進行簡單問題回復,復雜問題則轉人工進行支持,人機結合有效地解決了客戶問題。

此外,在語音數據挖掘方面,金融公司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軟件可自動將海量通話和各種用戶單據內容結構化,打上各類標簽,挖掘分析有價值信息,為服務與營銷等提供數據與決策支持。語音語義分析還可以自動給出重點信息聚類,聯想數據集合關聯性,檢索關鍵詞,并匯總熱詞,發現最新的市場機遇和客戶關注熱點。同時,根據金融行業客服與客戶的通話情況,可進行業務咨詢熱點問題梳理統計,由機器進行自動學習,梳理生成知識問答庫,并作為后續機器自動回復客戶問題的參考依據。

近幾年來,包括工、農、建、中在內的多家銀行已經通過各種措施進行網點智能化改造升級,打造注重客戶體驗創新型服務。讓銀行普通的金融終端產品有了視頻互動、語音識別等智能應用。通過語音識別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形成的智慧服務模式,緊密地圍繞著客戶的需求,整合數據、流程以及相關系統,加快了金融與科技的快速融合,也為金融機構開展新的服務提供了新機遇。計算機可以實時語義理解,掌握客戶需求,自動推送客戶特征、知識庫等內容,打造了完美的個人金融助理形象。

服務機器人技術:機房巡檢與智慧服務

在金融機構的機房以及運營機構的大廳等核心區域,通過投放服務機器人,不僅可以及時發現處理潛在風險,替代或輔助人工進行監控,還能提升設備運營效率,并提升銀行業務離柜轉化率。

金融機構的機房巡檢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夏天40多攝氏度的高溫現場,值班人員經常因此中暑。另外,如果人力檢測,值班人員得拿手持設備對接頭逐一檢查,但這種測量有可能因距x不同造成結果不同。智能巡檢機器人就可以發揮出無與倫比的優勢。它的兩只“眼睛”結合了普通的光相機和紅外熱成像相機。其中可見光相機可以實現遠程實時監控及圖像采集;紅外熱成像相機可實現設備紅外熱分析及熱圖采集,采集的圖像數據通過云臺實時傳輸到后臺電腦,后臺電腦通過人工智能計算分析出相關設備是否運轉正常。

在我國銀行服務過程中,柜臺服務排隊時間長、人工服務態度與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長時間無法解決。由于很多銀行顧客并不熟悉業務流程、也不清楚哪個自助設備能辦理哪類業務,面對各種各樣的自助設備有時幾乎無從下手,因而不少顧客寧可在營業廳排隊等上一兩個小時等待柜臺服務。

為了給顧客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務,提升銀行營業廳的業務離柜率,很多銀行開始運用機器人技術,在網點或機房投放智慧機器人,實現指定區域自動巡航功能,對客戶進行迎賓分流,進行語音互動交流,根據客戶知識庫內容進行標準業務咨詢和問答,減少大堂經理的重復性工作。同時通過前端采集客戶數據,可開展精準營銷工作。

如中國郵儲銀行最近開始在很多網店使用銀行機器人“儲儲”,該機器人具有擬人化的的形象和相應感情和動作,其搭載了智能語音技術,有著擬人化外型,可自由移動,極富親和力。有些顧客為了體驗其功能,還成為了銀行機器人的“鐵桿粉絲”,每月光臨網點數次。而機器人也正是把握好了這些與顧客良性互動的時機,在解答顧客咨詢、與顧客友好溝通的過程中充分了解顧客需求,再據此挖掘顧客的營銷價值,適時向他們推介信用卡、理財產品等金融商品或服務,為銀行拓展營銷空間與場景,創造新的營銷價值。

銀行網店的服務機器人還能夠讓無紙化金融和無紙化應用成為可能。服務機器人一般帶有“手寫電子簽名系統”,顧客通過服務機器人就可以辦理一些初級業務。顧客只需在機器人“面部”選擇好相應的服務,并在電子觸摸屏簽上自己的姓名即可。未來,銀行可以在機器人基礎上上建立電子憑證管理系統,提供電子憑證取代紙質憑證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解決方案,利用人工智能的技術進一步推動無紙化應用。

另外,以智能服務機器人為基礎的智慧銀行也開始在中國的一線城市建立起來。比如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的一家智慧銀行,行內分為業務辦理區、自助服務區、客戶體驗區,設置了智能服務機器人、自助填單機、智能叫號預處理機、智能導覽臺、互動營銷桌、微信照片打印機等各類智能設備。其中,智能服務機器人能幫助大堂經理識別引導客戶,具備解答客戶業務問題、引導、人臉識別功能。可根據客戶語音語義,在知識庫中檢索相關信息,進行語音應答,帶領有業務需要的客戶前往相關區域通過智能終端進行業務辦理。智能服務機器人在采集客戶數據,開展大數據營銷工作,完成查詢、開卡、銷卡等業務的輔助辦理上已經越來越頻繁。

計算機視覺與生物特征識別:人像監控與交易安全

計算機視覺與生物特征識別在金融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多。計算機視覺的直接應用是人臉識別,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金融商業化應用也浮出水面。尤其是銀行領域,包括民生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在內的各大銀行都紛紛布局人臉識別技術。

“人臉識別”自助終端是當前銀行應用最為普遍的方向,比如交通銀行的自助發卡機、民生銀行的VTM、農業銀行的超級柜臺等都是將人臉識別系統引入到自助設備中,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將現場采集的照片與已存照片、身份證照片進行比對并提供人臉相似值,工作人員即可根據相似值的高低判斷是否直接通過或進行人工審核。目前,用戶可以在自助終端上實現自助開卡、業務變更、密碼重置等個人業務,全流程電子化不僅節約時間和成本,也更加環保。不僅如此,銀行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人臉識別自助終端實現一對多服務,通過客戶自助辦理+現場審核授權,原本只能服務一個客戶的工作人員可以同時服務6-8人。

人臉識別技術在互聯網金融P2P平臺以及相關的APP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比如在騰訊與公安部所屬的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達成人像比對服務的戰略合作后,微眾銀行的APP在工作中就可以利用人臉識別技術接入公安部查詢服務中心的數據庫進行對比。在微眾銀行開戶過程中,當用戶綁定兩張銀行卡以上時,手機應用會提醒為保證賬戶安全,出現通過人臉識別驗證環節。而驗證時,用戶需要在光線合適的環境下,將臉部對準鏡頭后,同時跟讀數字才可能通過驗證。

利用人臉識別功能還能提前監控可疑人員、提示可疑行為動作,識別VIP客戶。比如利用人臉識別系統,可以識別網點區域內可疑人員特征,如:是否人臉上有面罩、手持可疑物品、行動速度異常、人員倒地、人員脅迫等,還可以對客戶身份進行識別。

人臉識別功能,還能起到監督和跟蹤員工行為的作用,并判斷員工行為是否合規及是否安全等。通過識別并標記視頻監控中發現的員工可疑行為錄像片段,提示后臺人員進行查看,可以對一線操作人員起到心理震懾作用。通過紙文本讀取技術,排查所有交易單據,建立關鍵字提示技術。人臉識別與語音識別相互結合,通過回訪客服問答、柜臺對話記錄,建立風險模型,可以及時發現可疑交易。

生物特征識別則主要是通過高科技手段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人臉、虹膜等以及行為特征包括筆跡、聲音、步態等進行身份鑒定。這些生物特征信息的收集主要是為了身份識別,提高風險控制水平。例如傳統的辦貸款流程:用戶提交申請貸款機構審批貸款機構放款用戶還款(機構貸后管理),用戶需要在貸款機構的網點現場填寫申請貸款信息,提交相關材料;貸款機構一般有信審專員人工審核貸款請求。在引入人工智能后,在申請貸款階段用戶可以利用互聯網通過活體檢測、人臉識別、聲紋識別、OCR(光學字符識別)、指紋識別等技術錄入、驗證與個人相關的材料,以保證是用戶本人的申請(避免欺詐行為)。對于貸款機構而言,可以利用互聯網實現用戶的線上申請,快速提高申請效率,拓展用戶群。在信用審核階段,機構可引入人工智能的大數據風控算法來進行自動化審批。

在生物識別技術中,人臉識別的精準度并非最高,例如指紋和虹膜就可以達到更高的精準度。在一些非常機密的區域,比如集中運營中心、數據中心機房、保險柜、金庫等重要場所,金融機構可采用人臉門禁配合指紋和虹膜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對進入人員進行驗證,實現銀行內部安全管理,有效地防范不法分子的非法入侵,達到安全防范的目標。

大數據:投資決策與融資授信決策

在投資決策方面,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催生行業的變革,并給投資顧問領域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從而也催生了一個新的名詞――智能投資顧問。花旗銀行在2016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從2012年到2015年底,依賴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投資顧問管理的資產規模從0上升至290億美元,而且其管理的財產規模還將在未來十年中呈現出幾何級數的增長,預計總規模將會高達5萬億美元。目前,在發達國家中,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投資公司越來越受青睞,一些可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的互聯網公司已頗具規模,Wealthfront、Betterment、PersonalCapital、FutureAdvisor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些依賴人工智能技術的投資公司提供的主要是在線財富管理服務。其服務特點主要體現在可以根據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結合個人投資者的具體風險偏好與理財目標,通過后臺算法與用戶友好型界面相結合,利用交易所上市股票基金組建投資證券組合,并持續跟蹤市場變化,在這些資產偏離目標配置的時候進行再平衡。

比如美國的Betterment設立了兩個投資項,其中一個是股票組合,另一個是超安全債券組合。用戶的個人銀行賬戶與Betterment網站捆綁之后,用戶可通過調整指針來調整兩個投資項間的資金分配比例,調險的高低。

美國的另外一家公司Wealthfront則以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用戶的風險偏好,然后根據評估結果為用戶量身定制投資計劃。如果用戶接受該計劃,平臺則隨時監控該投資組合的動態,并定期對計劃進行更新,以便合理控制風險,使之始終落在用戶的容忍范圍之內。目前Betterment的投資組合基于13種指數基金(ETF),其中包含了6種股票基金和7種債券基金。相比Betterment,Wealthfront的投資組合類型更加全面,包括了硬資產項目――房地產和自然資源。目前WealthFront和Betterment各自掌控著超過30億美元的資產,是行業中規模最大的兩家公司。

除了這些公司,智能投資顧問的重要性也被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機構所意識到。不久前,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貝萊德協議收購了FutureAdvisor,根據收購協議,這家智能投顧公司的估值達到了2億美元。此外,美國最大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的美林證券準備引入機器人做財務顧問。據了解,該銀行已經投入了部分員工使用自動化模型工具進行投資顧問服務,主要是針對25萬美元以下的投資項目。

由于智能投資顧問具有速度快、精度高以及執行交易敏捷的優勢,且一個智能交易程序具有同時跟蹤上百只證券的能力,能實時盯盤,根據盤中申報單以及高頻交易數據的狀況,即時擬訂最優的交易指令,并精確執行,所以各種跨金融市場、跨交易品種的交易均可以輕松地實現。如紐約公司RebellionRe-search推出首只人工智能投資基金。該公司的交易系統主要基于貝葉斯機器學習,并結合預測算法,通過響應新的外部信息和過去經驗而不斷自我演化,有效完成了自學習,在全球44個國家成功進行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和外匯等方面的交易。

篇6

[摘要]:首次闡明我國應再次申辦奧運會及世博會的必要性。并從我國戰略發展角度出發,探討未來我國10-20年對奧運會及世博會的需求。并通過多角度分析我國存在再次申辦奧運會和世博會的可行性。

2010年,我國成功舉辦了世界頂級博覽會——世博會,并在10月31日圓滿落幕。盛會的余溫未消,思考我國未來該如何發展已經開始。2007年筆者在為某大型文化機構所做的文化項目策劃中初步提出了中西部特大城市申辦世博會與奧運會的構想,由于商業機密原因未予發表,2009年9月、10月,世博會閉幕前夕,就中西部城市代表中國再次申辦世博會與奧運會的問題與有關人員進行了初步溝通,媒體公布廣州、寧波有意申辦奧運和世博后,筆者認為,中國再次申辦奧運會和世博會的學術發表的時機已經成熟。在此,拋磚引玉提出此提議,望國人重視,并認真探討,有關方面盡早準備,盡早啟動再次舉辦奧運會和世博會的申辦工作,讓世界頂級盛會再一次促進中國發展,在未來實現國家硬實力與軟實力匹配發展,并在未來新的時代高度上促進文化創新、科技創新,為人類文明作出獨特的貢獻。

一、我再次申辦奧運會和世博會的必要性

1、我國10-20年間國家政治效益需要

現階段某些媒體及政治家提出G2的想法,暨美國和中國為世界領頭羊。2010年3月22日出版的《時代》對未來十年進行了預測第二條既是“中美,不可或缺的兩大軸心”。正是基于此,“中國”在海外甚囂塵上,同時,海外媒體妖魔化中國,使世界很多地方都沒有真正了解中國。再次申辦奧運會從我國政治立場角度看從國家對外文化軟實力構建的角度講。未來中國的國家形象塑造、國家對外文化傳播都需要新的由頭,需要新的世界性媒體事件。現在我國對外文化傳播中,無論是在國外電視臺播放國家形象廣告,還是其他努力,尚缺乏長期持久的籌劃和媒介刺激。未來10-20年申辦世博會與奧運會,由于兩項盛會的重要性及國際關注度,國家軟實力可再次以此為契機,成為世界媒體焦點。同時,要進行10-20年的總體謀劃,從申辦到舉辦,再到舉辦后期,進行長時期的文化軟實力構建。而且在舉辦期間,依然要以此盛會為平臺,形成高峰狀態的國際交流及文化建設。

2、我國10-20年后國家保持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

去年在金融危機肆虐全球之時,我國GDP“保八”成功,未來10-20年世界可能依然要在金融危機中緩慢復蘇。根據經濟規律周期,到2030年剛好是世界經濟革命完成之時。在這10-20年中,我們期望我國仍能保持經濟的高速發展,但我國經濟將怎樣發展,如何保持高速發展將是嚴峻的問題。根據新華網預測,今后10年,我國GDP年均增長8%,至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將達到75.7萬億元左右,按目前匯率計算,大約相當于11萬億美元。考慮到人民幣升值因素,屆時我國經濟規模可能接近美國水平,超過日本一倍,相當于全球GDP總量的20%。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住羅伯特福格爾更預測稱,到2040年,中國經濟總量將占全球GDP的40%。

但是,查看二戰后世界經濟發展,高速增長的國家20年比較多,30年比較少,40年幾乎沒有,日本、德國、韓國這些經濟增長比較突出的國家都顯示出一個共同的規律性,“按照人均GDP1990年的美元計算,當達到1萬美元以上的時候,工業比重、投資比重和經濟增長的速度都開始下降”。現階段,我國依靠四萬億的基礎投資擺脫金融危機,那么未來,在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50周年時,除我國自身經濟按規律發展外,我國從戰略角度應該籌劃怎樣發展。

未來10-20年我們依然需要世界級盛會的到來,從申辦前期的基礎建設,到申辦啟動時的“注意力經濟”吸引、再到舉辦前夕整體的投資、建設,再到舉辦時的轉播權、贊助商投資、門票、旅游,最后到盛會結束后的旅游吸引力,投資吸引力等的延續,長達7-10年或者更長的世界焦點事件將長期刺激我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并帶動各行業整體發展,特別是我國經濟面對整體轉型時期,世博會及奧運會將整體帶動綠色農業、建筑業、通訊及電信產業、媒體、廣告業還有旅游業全面發展,帶動我國經濟發展同時,大幅度提升我國GDP質量,提高綠色GDP比重。

同時,也必須看到我國與日本、韓國等高速增長國家不同,我國目前的高速增長多半來自于我國東部地區,10-20年后,我國中西部地區仍很有潛力發展,并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的驅動力量,成為中國經濟第四極。無論從國家政治安全角度或從國家經濟安全角度,未來我國發展都要加大中西部發展力度,屆時,中西部地區需要世博會及奧運會這樣的世界頂級盛會,以政府為主導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同時,吸引投資,增強中西部地區優秀資源吸引力。

3、我國未來10-20年經濟發展轉型需要

首先,未來10年我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能源進口占總消費的比例將從目前3%提高到2020年的20%[1],到2030年中國能源對外依存度將高達75%,對能源巨大的需求將帶來能源安全風險。從戰略角度講,從現在開始規劃發展低碳經濟,追求綠色GDP就顯得十分重要。從申辦開始,直到到舉辦奧運會和世博會,將提高居民娛樂休閑消費意識,擴大娛樂休閑行業發展空間,帶來傳媒業的巨大發展,帶來數字內容產業的快速增長,并推動創意設計、影視制做、文藝演出市場發展,還有旅游業的增速。那么未來10-20年,中國的產業發展將出現新局面。

其次,利用好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契機,實現我國經濟整體轉型。未來十年我國文化產業的GDP的貢獻率將從目前的3%提高到約7%。同時,未來10年也將是我國文化消費高度發展的十年,如何利用好這十年的發展,以文化產業為核心,全面經濟文化化,實現我國經濟整體轉型,也是我國戰略發展的需要。奧運會和世博會做為文化產業的頂級盛會,是文化和創意大規模地作用于旅游業、制造業甚至農業等其他產業的鏈接點,能夠全面催生以傳統文化產業為基礎的文化創意經濟,推動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

二、再次申辦奧運會和世博會的可能性分析

1、國際已有一國在10-20年再次舉辦奧運會及世博會的先例

(1)10-20年由一國舉辦奧運會及世博會的先例

首先,從舉辦奧運會的角度講,美國舉辦過4次夏季奧運會和4次冬季奧運會,最近的兩次夏季奧運會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如果不算入1940年由于二戰停止的在日本舉辦的夏季運動會,日本在承辦了1964年的夏季奧運會后,還承辦了1972年的札幌冬奧會和1998年的長野冬奧會。

其次,10-20年內在同一國家舉辦世博會的先例較多。亞洲就有日本這樣的先例:1970年大阪世博會;1975年沖繩世博會;1985年筑波世博會;2005年愛知世博會。日本在1970-1990的二十年間,舉辦了三次世博會。韓國也將在2012年舉辦麗水世博會,從1993年韓國大田世博會算起,韓國在20年間也舉辦了兩屆世博會。歐美國家的先例更多,美國就舉辦了1962年西雅圖世博會,1964年紐約世博會,1974年斯波坎世博會,1982年諾克斯維爾世博會,1984年新奧爾良世博會,同時在此次上海世博會上,美國還表示可能會在硅谷申辦下一次世博會。

(2)10-20年內由一國再次舉辦的成功案例——美國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短短相隔12年,美國成功舉辦了兩屆奧運會,而且都獲得了很大的收益。1984年美國成功舉辦了洛杉磯奧運會,并且為南加利福尼亞地區帶來32.9億美元的收益,1988年,美國再次申辦1996年奧運會,同年競爭者還有雅典,而1996年正值奧運會百年之慶,許多人認為12年后再在同一國家舉辦奧運會過快,更加青睞雅典,但是亞特蘭大還是勝出了,并且根據亞特蘭大奧組委會提交的《1996年奧運會對佐治亞州的影響》,奧運會為亞特蘭大創造了51億的收益,對美國整體經濟影響為30億。同時根據報告“奧運會相關的州外參訪者每支出1美元就為佐治亞州居民創造64美分的收入,每支出30,833美元,就創造一個新的全職或兼職就業機會。”[9]

2、我國已有舉辦成功先例,并取得較好收益,并可以此估算再次申辦可獲得收益

首先是08年北京奧運會效益

(1)我國通過奧運會獲得的政治效益

08年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對外宣傳向公共外交轉型的里程碑。在此之前,我國對外傳播手段多為“宣傳”類,這在西方語言體系中多為出于自身利益的含有貶義的行為。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標志著我國從對外宣傳轉向公共外交。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曾經指出:公共外交的行為主體包括政府、社會精英和普通公眾三個方面,其中政府是主導,社會精英是中堅,普通公眾是基礎[2]。奧運會以其全球化的背景、政府的主導性,社會精英的關注度,公眾的參與性,以此為開端,我國以奧運為主題,積極進行國家軟實力的建構,形成外交多價值觀、多目的性及多邊的公共外交平臺。

(2)我國通過奧運會獲得的經濟效益

北京奧運會從申辦開始,已經帶來的可觀的經濟效益。奧運前期,北京市用于奧運會的投資達2800億元,64%用于基礎建設,拉動了相關行業的增長,相關產業及消費需求也不斷提升,與奧運相關的農業、工業與建筑業、及第三產業中的傳媒業、廣告業、旅游業等都擴大了發展空間。

國家體育總局信息中心信息研究部副部長林顯鵬測算出從2003年至2010年,北京奧運會產生的總體經濟影響將達到717.06億美元,其中直接影響為419.32億美元[3]。同時英國運動經濟學教授克里斯格拉頓在08年6月舉辦的“2008奧運經濟(北京)論壇”上表示,估計北京奧運會至少能夠帶來60億美元的“賽后收益”

(3)我國通過奧運會獲得的文化效益

有形的文化效益方面,以“水立方”、“鳥巢”等體育設施和以奧林匹克公園為代表的體育文化中心是北京奧運會標志性有形文化效益。無形文化效益方面核心是北京奧運提倡“人文奧運”、“綠色奧運”。具體包括:我國為中西方文化發展提供的交流平臺,增加奧運會精神內涵,加強民眾的運動精神和健康意識,特別在奧運會舉辦期間對我國民眾公民素質的教育及基本知識的宣傳,禮儀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提升了我國公民基本素質水平,特別是“綠色奧運”理念,加強了我國民眾的環保意識,環保行動同時也進一步促進民眾的低碳生活發展。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培養了我國一批優秀的管理人才、體育人才,同時也形成了我國良好的志愿者體系。

轉貼于

(4)我國通過奧運會獲得的社會效益

我國成功舉辦奧運會,國家聲望顯著提高,國民凝聚力增強,民族自豪感也顯著增加。北京奧運的口號之一“綠色奧運”,帶來了清潔能源使用率增加[4],綠化覆蓋率提高,空氣綜合污染指數明顯降低。

其次是10年上海世博會效益

(1)我國通過世博會獲得的政治效益

10年上海世博會首屈一指的政治效益暨我國提出的“世博外交”這一開創性的命題。“首腦外交、民間外交、綠色外交、經濟外交、公共人文外交等相互結合展現出一幅精彩紛呈的世博外交畫卷,全方位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友好合作,極大地豐富了新時期中國外交的時代內涵,”[5]

(2)我國通過世博會獲得的經濟效益

世博會剛剛落幕,游客人數超過7000萬人次。據官方統計,上海世博會的總投資額為286億元,其中建設投入約180億元,包括世博會永久場館、基礎設施、世博村以及交通、電力等方面的改造,運營投入約106億元。而世博會的直接收益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來自門票收益,占50%左右;第二部分為中外企業贊助,“上海世博局相關負責人稱,目前上海世博會共有13家合作伙伴、14家高級贊助商和29家項目贊助商,總贊助金額為70億元。”;第三部分為世博會特許商品銷售,“總額將達到50億”。[6]

(3)我國通過世博會獲得的文化效益

世博會是現今最大的跨文化傳播的世界級平臺。本次世博會共有2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列為世博之最。世博的有形文化效益方面以“中國館”和永不落幕的“網上世博會”為標志。無形文化效益方面,世博會強大的跨文化交流功能以及密集的跨文化場所,提供給參展者了解世界,知曉全球的機會,提升了很多國人對他國文化的了解,更是優秀的“軟實力”構建平臺。

(4)我國通過世博會獲得的社會效益

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同奧運會一樣,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增加了民族凝聚力和國民的國家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上海世博會做為世界級博覽會還有諸多其它方面的社會效益。通過上海世博會,更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始關注“智慧經濟”,通過世博會了解和學習世界智慧經濟的發展,在當前經濟環境下,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我國產業經濟的轉型。

3、再辦奧運會和世博會我國已有成熟的風險規避措施

奧運會時世博會的風險主要是為了舉辦世博會和奧運會政府方面出現的過量修建場館,改造基礎設施,并針對奧運和世博周期進行過量放貸等,短時期內經濟數據上升,但從長遠來講,卻虧損巨大。如1976年加拿大為舉辦奧運會修建場館設施、后期保養費用加上拆除費用造成加拿大政府大量負債。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政府花費190億美元建設高速火車和滑雪跑道,會后高額的維護費和較低的利用率導致了長野二戰以來最高的經濟衰退記錄。

相比我國,08年奧運會前期投資中有64%投入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我國奧運場館在賽后也得到充分的利用: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五棵松體育館、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這些綜合性功能的場館除發揮本身的運動場館功能外,也積極進行了多角度開發。如特色旅游開發、承辦賽事以及舉辦商業演出,而且已逐步的步入正軌,國家射擊館和國家自行車館賽后單一性功能的場館設為國家隊訓練基地,為我國實施奧運戰略提供支持,同時承辦高等體育賽事,比免場館重復建設,同時,由于奧運場館的質量較高,所以承辦了多次主題活動及會展項目。建在大學校園內的奧運場館一方面用于滿足高水平賽事的需要,另一方面為大學生及周邊居民的運動健身提供服務。

同時,應該看到我國10-20年后,大部分城市、地區基礎設施已修建完畢,政府投資可更大比重的投入于具有長遠意義的基礎設施和公益設施建設。而且08,我國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營銷措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以此為基點,我國再次舉辦奧運會,企業可加入短期內可獲得經濟效益的項目投資,減少政府的投入。如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政府投入95%,而相比之下,洛杉磯奧運會政府撥款只占了2%。

三、由我國再次舉辦奧運會及世博會的地點選擇

我國地域遼闊,但現今形成北上廣的重點發展模式,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同年,廣州將舉辦亞運會。我國中西部地區現今也在增速發展,中西部地區也希望通過世界級盛會拓展發展空間,吸引投資,加快發展。如昆明的園藝博覽會,西安的花博會等。中西部地區在發展戰略上也存在發展瓶頸問題和需求世博、奧運這樣的有“催化綜合效應的”世界頂級盛會加速發展。成都、重慶、武漢、長沙、昆明、西安都有都潛力申辦世博會與奧運會,同時也都有望成功申辦。

今年,《福布斯》公布的未來10年發展最快城市研究報告,成都高居全球第一。同時,國家提出建設成渝改革實驗區。所以,成都可以和重慶聯手成功申辦奧運會和世博會。成都與重慶之間相接區域,資源豐富,地價便宜,如果成功舉辦,可以不像寸土寸金的上海,將很多有價值的場館化為無形,在這里,可直接設為永久世博園區或永久奧運園區,直接成為聯通成渝兩地發展的核心,并以此為圓心,輻射整個中西部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協調快速發展。

[注釋]

[1]:網易,《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十大發展趨勢》[EB/OL],money.163.com/09/1004/08/5KP24BUB00253B0H.html

[2]:張桂珍,《對外宣傳向公共外交的轉型》,《當代世界》[J],2010年9月,第39頁

[3]:華商網,《專家稱我國2008北京奧運直接收益超過20億美元》[EB/OL] hsw.cn/sports/2008-09/08/content_10274765_2.htm

[4]:王科峰等,《舉辦北京奧運會的社會效應評價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8月,第28頁)

[5]楊潔篪,《世博外交:中國外交的新起點》,《求是》2010年17期,第40頁

[6]:網易,《世博會經濟效益遠超北京奧運會》[EB/OL] news.163.com/10/0514/08/66KOMIRQ00014AED.html

[7]:付磊,《奧運會影響研究:經濟和旅游》[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3月1日

[參考文獻]

奧運文獻:

《北京奧運會對我國發展進程的影響》,張振華,《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7月,第402頁

《舉辦北京奧運會的社會效應評價研究》,王科峰等,《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8月,第28頁

《后奧運時期北京奧運旅游資源發展趨勢探析》,李少龍,《體育與科學》,2010年5月,第47頁

《北京奧運會中國贊助企業及其營銷特征分析》,李生民,《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8月,第31頁

《政府在北京奧運會時常開發中的作用研究》,楊旸,首都體育學院2008屆

《北京奧運會對國民幸福指數的影響及評價體系的構建》,王智慧等,《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5月,第10頁

《北京奧運會增強國人凝聚力的研究》,章建成等,《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7月,第41頁

《奧運會影響研究:經濟和旅游》,付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3月1日

《北京奧運資源及后續利用戰略研究》,顏炳峰,《體育與科學》,2008年7月,第17頁

《北京奧運遺產價值內涵詮釋及開發與利用》,杜文等,《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4月,第29頁

《北京奧運場館賽后運營研究》,陳瑞等,《體育文化導刊》,2010年9月,第60頁

《上海市民對北京奧運會舉辦成功標準諸因子認知狀況分析》,《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4年5期,第12頁

《美澳潛在游客對2008奧運會的興趣和旅行意向的研究》,楊萍等,《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3月,第23頁

世博文獻

《世博外交:中國外交的新起點》,楊潔篪,《求是》2010年17期,第40頁

《上海世博會和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構建》,蔡建國,《紅旗文稿》,2010年9月,第28頁

《海外報紙上的上海世博會》,郭建良,《新聞與記者》,2010年7期,第48頁

《全球媒介事件對國家軟力量的影響》,王云,2010年9月下,第57頁

《世博會:上海走向創意之都的華麗亮相》,金元浦,《電視研究》,2010年6期,第16頁

《上海世博會低碳效應研究》,湯偉,《上海經濟研究》,2010年7期,第86頁

《2010年上海世博會跨文化傳播的價值與策略》,周小祥等,《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3月,第67頁

《中國與世界文明交匯的新篇章》,金鑫,《當代世界》,2010年5期

《舉全國之力 集世界智慧 辦世界博覽》,王安琪,《求是》,2009年10期,第7頁

《上海世博與我國物流發展》,孟曉翠等,《中國商貿》,2009年14期,第90頁

《上海世博會正外部性經濟與風險規避》,楊麗霞,《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8月,第81頁

《復雜網絡思想在上海世博會旅游產業集群中的應用》,劉建平等,《經濟地理》,2009年12月,第23頁

《應對上海世博會 加快發展蘇州現代服務業》,周東梅,《特區經濟》,2009年12月,第52頁

篇7

這一年,伴隨著超過8.7億的中國移動互聯網網民的涌現,我們來到了一個名叫移動互聯網的新時代。

這一年,移動端連接了一切,又介入了一切;

這一年,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微信,幾乎動搖了所有行業的入口;

這一年,金融業、廣告業、制造業紛紛與移動互聯網掛鉤,活力迸發;

還是這一年,再談互聯網思維已經不再時髦,移動互聯網思想之于傳統制造思想,更無異于一場席卷式的重構。

移動互聯網,轉瞬從一個創新趨勢變成了現實的生活環境。

進入11月,盛大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舉行,與會的大佬,言必稱移動互聯網,后悔沒早做者有之,對前途滿懷信心者有之。

于是,在即將進入2014年的最后一個月時,讓我們一起來觀察,一起來追問:來得太快的移動互聯網,挾井噴之勢,對行業帶來了哪些顛覆與重構?創造了哪些嶄新法則?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創新背后,哪些具有引領價值的趨勢正在呈現……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時下,這風口非移動互聯網莫屬。

在剛過去的“雙十一”大戰中,天貓當日交易額達571億元,其中移動交易額達到243億元,是去年移動交易額的4.54倍,占到今年總成交額的42.6%。

根據騰訊的數據,截至目前,手機QQ有5.42億月活躍用戶,微信的月活躍用戶則為4.68億。

艾瑞咨詢數據則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515.6億元,同比增長93.4%。

從零售業到電信業,從金融業到醫療健康,從餐飲到家政,從教育到農業……移動互聯網在各個傳統行業跑馬圈地,改變著原有行業的運行方式,并如一條進入業態的鯰魚,引發了該行業所在的生態圈中其他行業的變化跟進,顛覆著原有的運行軌跡。但移動互聯網的力量或許才剛剛顯現,作為一種方興未艾的技術,它必將如蒸汽機的發明、電的廣泛使用一樣,帶來一場生產力的革命。

垂直改無行業不移動

打車軟件在年初的“燒錢”大戰,成就了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名聲,也成就了如今的江湖地位。

這輪死磕,砸出20多億元,如果不是有錢,這場游戲誰玩得起?1月,嘀嘀打車獲得1億美元的融資,背后的金主才是硬實力,要不,拿什么來任性?

隨著補貼的降低,這場游戲不再華麗麗,但租車用車市場仍是資本的偏好。管家式服務的私人用車、拼車等細分領域融資案例不少。2014年8月,哈哈拼車獲千萬美元融資。今年9月,友友租車獲1000萬美元融資,AA租車獲得千萬美元融資,易到用車獲得1億美元融資,專注于二手車的優信拍獲得2.6億美元融資。

移動互聯網醫療在今年的迅速崛起,是資本對“下一個金礦”釋放出的嗅覺。2014年5月,美柚獲5000萬美元融資;8月,春雨醫生獲得5000萬美元融資;9月,趣醫網獲千萬美元融資,iHealth獲2500萬美元融資;10月,掛號網獲得1億美元融資。數據顯示,預計到2017年底,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125.3億元。

國內移動醫療App已達2000多款,范圍涵蓋尋醫問診、預約掛號、購買醫藥產品、查詢專業信息等領域,像“春雨掌上醫生”、“用藥助手”等。

比如春雨醫生,產品定位在“輕問診”,用戶通過語音、文字、圖片等形式可以直接向4萬名全國公立二甲醫院以上、主治級別以上的醫生咨詢相關問題。

APP的運用一方面可以讓醫生通過診前咨詢篩選真正需要去醫院的病人;另一方面則讓醫療資源比較差的地區的人群和低收入群體有機會以最低的成本接觸到好醫生。

今年9月底,“春雨醫生”與“好藥師”達成戰略合作,將直接向用戶提供藥品推薦和購藥服務,將春雨的導診、基于地理位置的好藥師線下藥店、網店在線配送連接起來,尋求更好的線上線下結合式服務體驗。

平均每天產生3家左右的在線教育公司,這是2014年中國在線教育的現實。2014年初期,中國創業者開始向教育行業伸出觸角,模式不錯的公司已進入B輪、C輪融資。例如VIPABC獲得1億美元融資,猿題庫獲得1500萬美元融資,傳課網、智課網、極客學院、51talk也獲得資本的追捧。

互聯網教育研究院最近的《2014年在線職業教育產業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在線職業教育規模呈逐年上升趨勢,并且占全國市場規模的比例也在增加。到2018年,在線職業教育市場將達134億元。

與這些壁壘強的行業相比,家政、洗衣、美甲、美妝等更加細分的領域更成為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小鮮肉。在家通過APP,就有人上門做保潔,衣服有人上門取送洗,美甲師上門做護理,還有星級大廚提供私享菜肴烹飪。從打車、代駕、家政到如今大廚上門,生活服務類O2O對百姓生活的垂直細分領域滲透不斷加速。

縱深變再造一個生態圈

淘寶網曾像一條鯰魚激活了鏈條上的快遞、支付等行業,而這些被激活的行業在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大勢下又發生了新的轉向,如今順豐不是單一的配送公司,而是涉及了電商、生鮮、便利店等多元服務,公司創始人曾表示,以后大家提到順豐的時候想到的不僅是一家速運公司。

移動互聯網憑借移動終端本身的移動性、便捷性快速融入諸多實體產業,帶動實體產業的發展。

以移動支付為例,當前移動支付通過各類應用與生活服務業廣泛結合,在公共交通、零售、餐飲等行業都得到了普及,為這些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未來,移動互聯網將進一步拓寬應用范圍與深度,改變小商品制造、汽車生產等更多傳統企業。

11月,支付寶宣布可以在廣州華僑醫院實現首個醫保門診實時結算,支付寶錢包已經把移動支付的觸角,從電商領域延伸到了線下的醫院、公交、院線、商超、餐飲等各個方面。

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坦言,阿里在做一個生態系統,所有現在的投資,都是為這個生態系統的需要而建立。

做生態系統,當下,也只有百度、阿里、騰訊(簡稱為BAT)有這個實力。大的平臺和巨頭通過投資和并購的手法,已經壟斷了主流的應用和渠道。目前入口級應用、應用分發等領域,市場已經非常集中。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于需求的碎片化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巨頭去復制然后擠死一個創業項目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而是采取平臺開放、吸納創新項目的方式進入到某些領域。雖然在細分市場依然有誕生巨頭的機會,但已經很少,大部分的創新和服務還是需要依附在巨頭的生態系統之中,重塑生態圈。

騰訊基于用戶的優勢在打造一個移動社交帝國。今年春節的微信“搶紅包”賺了口碑也賺了平臺的入口;“雙十一”期間,騰訊又低調推出微信電話本,馬化騰笑稱只是小產品。

在這個移動生態圈里,可以看出,利用移動社交所產生的用戶黏性,聚合起包括移動支付、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電子商務等多種功能的移動生態圈,依托支付連接線上線下形成O2O生態閉環。

為此,騰訊收購了四維圖新,掌握了O2O的首要戰略入口——地理位置;推出了微信錢包和手機QQ錢包,利用移動支付將大眾點評、滴滴打車引入。同時,騰訊將易迅等電商業務并入京東,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移動電商平臺。二維碼和基于地理位置的功能將線上線下連接起來,并通過微信錢包,形成生態化的交易閉環。

生態圈的構成有一個入口的問題,現在的移動互聯網主要依賴的是手機。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覺得手機就是人的一部分,人的親密伴侶,甚至稱,也許有人會和手機結婚吧。

但是,手機絕對不是人唯一要連接的終端。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家居、智能車載設備等新智能設備的出現和發展,將拓寬移動智能終端的范圍,使網絡入口多樣化,并使未來更多移動互聯網服務的產生成為可能。

轉方向“工業4.0”拷問淘寶模式

由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工業生態圈變化,未來,會不會觸及更深的層面——生產力?

那么問題來了,淘寶還能活多久?記者不是來踢館的,圈子里這個話題的引發來自“工業4.0”這個概念。

“工業4.0”的提出源自德國,已經上升為德國的國家戰略,德國的學界和業界普遍認為“工業4.0”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旨在通過利用通信技術和網絡物理系統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通過數據交互把不同的設備連接到一起,讓工廠內部甚至工廠之間形成一個整體。這種工業設備生產數據的交互在德國正成為現實。位于德國安貝格的西門子電子制造工廠就是以德國“工業4.0”理念建立的現代工廠,該工廠擁有一套高度數字化的生產流程,生產的產品本身有16億個部件,且每年的衍生品制造數量超過5萬臺。

在美國,GE已經啟動了“工業互聯網”計劃,作為一個與“消費互聯網”對應的概念。與把手機等終端連接到汽車、家居等不同,“工業互聯網”是要把機器裝上傳感器,將收集到的數據傳輸到云計算平臺,分析之后產生的智慧數據便能實現人機交互。

在國內,中國寬帶產業基金會董事長田溯寧多次提到“產業互聯網”。他認為,過去的20年被稱為消費互聯網時代,未來的20年應該說到了產業互聯網時代,每個行業都要被這樣的一種互聯網所改變。

不管概念上有怎樣的差異,本質上都是以移動互聯網為標志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的轉移,并形成對生產力的推動。

篇8

道康寧和瓦克兩大化工集團近日在華聯合斥資12億美元建設有機硅生產基地。該基地選址于張家港市,占地一百萬平方米,計劃投產建筑業、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業、能源業以及汽車制造業專用的有機硅原料,包括硅氧烷和氣相二氧化硅,預計2010年即可達到完全產能,產量高達20萬噸/年。

除基礎原料外,基地還計劃生產各類硅制成品。中國對硅原料的需求在不斷增長,這促使了道康寧和瓦克兩大化工巨頭決定在華建設這一專業生產有機硅化合物的大型項目。就此,道康寧首席執行官Stephanie Burns博士說:“中國以及亞洲的大部分地區,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使用硅原料可以改進產品性能,因此硅的需求量與日俱增。我們此次在華投產的這個項目將極大滿足這一需求,同時幫助加速這些企業的發展。”

在個人護理用品領域,硅原料也有著極為廣泛的用途。它可以使產品具有絲般順滑的觸感,同時還能增加產品的潤濕度和延展性,從而進一步強化產品使用感和外觀。根據歐洲硅化合物研究中心(CES)在2008年初的硅原料工業對社會經濟貢獻的調查報告稱:2006年歐洲化妝品行業對有機硅的采購額就高達1億歐元,不僅如此,若以硅原料為個人護理產品帶來的附加值計算,這個數目竟然十倍于其價值,高達10億歐元。

編譯 / 星晴

伊麗莎白雅頓:利潤下滑,仍可接受

全球經濟危機導致消費者購買力受挫,各大化妝品企業紛紛了下一年度的財務預期,對2009年形勢并不看好。伊麗莎白雅頓的財報雖姍姍來遲,卻也表現出同樣的擔憂。 2008年末,雅詩蘭黛、歐萊雅、雅芳等企業紛紛下調了2009年的預期利潤,這表明化妝品行業在經濟危機的大潮中也未能幸免于難。

對2009年銷售額增幅的預期,雅頓最初估計范圍在12.5%~14%,而最新的預期銷售額增幅卻降到了6.5%~8.5%。援引報告原文說道,調低的原因來自于“全球企業對消費者和零售鏈激烈競爭的狀況”以及貨幣匯率的較大變動。

根據近日截至9月30日的報表顯示,雅頓銷售額增幅4.6%,凈利潤2.842億美元。之前收購Liz Claiborne香水雖然使雅頓的高端產品系列得到完善,但消化新品牌的過程也讓集團投入了大量財力。據估算,相比去年同期40萬美元的損失,今年本季度集團凈虧損1250萬美元。

并購Liz Claiborne公司前后花費了約1900萬美元,這使雅頓的財務狀況看起來更是雪上加霜。對這次公布的數據,雅頓首席執行官E.Scott Beattie稱:“綜合2008年全球經濟疲軟、通貨膨脹的因素,這個結果并不讓人意外。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并購計劃進行得非常順利,即將結束。同時,集團的其它新香水新品牌,包括Juicy Couture、 Usher、 Mariah Carey、 Rocawear 9IX的銷售狀況也都非常不錯。”

編譯 / 星晴

歐洲有機與天然產品認證標準即將出臺

據“天然化妝品峰會”的相關權威認證小組稱:經過長期研討,歐洲有機與天然產品認證標準有望在2009年春天出臺。 歐洲土壤協會稱,他們已將標準草案發放給協會會員評審,下月即向全歐盟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期為三個月,標準有望在2009年4月正式生效。認證小組將依據新的標準開始工作,認證期為兩年。這一標準由歐洲土壤協會、德國藥品、改革商品、副食品與美容產品工業與貿易聯合會(BDIH)以及歐盟國際生態中心(Ecocert)等相關歐盟組織機構歷時四年研究完成。

天然產品認證標識要求,產品中的化學合成成分占產品總量不得超過5%,但不需詳細標注天然植物成分所占百分比。而“有機物認證標準”的限制看起來則更加嚴格,只有嚴密符合標準中所有的指標數據才能獲得標簽。

歐盟國際生態中心專家Valerie Lamere對“有機產品認證標準”做出了更明確的解釋:第一,標準要求產品中至少95%的成分必須是有機原料。也就是說只要市場上有可供選擇的有機物原料,生產商就不能為降低成本而購買化學合成的原料。第二,所有制成品,有機成分不得低于20%。第三,與“天然產品認證標準”相同,所有制成品中的化學合成成分不得超過5%。最后,如果含有經化學處理的農產品成分,兩年內必須提供證明,保證其中至少30%是有機物,并確保生產商會繼續完善配方提高有機物比例。所謂有機的化學處理農產品成分是指:選用有機的農作物原料,使用環保處理手段而得到的工業原料。

盡管標準經過漫長的協商和研究即將公布了,但實際上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障礙。

編譯 / 星晴

美國化妝品業注重可持續發展

在美國個人護理用品協會(PCPC)最近舉辦的“化妝品科技周”上,就如何使美國化妝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研討會受到了廣泛關注。會議上,美國個人護理用品協會邀請到多位美國權威化妝品專家出席,會后專家們參觀了化妝品科技周展會。

研討會安排的議題內容相當豐富,覆蓋了從化妝品技術研發,到化妝品產品生產的各個方面,包括了微生物、質量保證、產品安全、化妝品色料乃至INCI名(國際專業命名化妝品原料)等問題。今年,會議的一大熱點圍繞著化妝品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展開。

美國個人護理用品協會下設的環保工作委員會邀請了化妝品行業以及政府的專家到會演講,探討目前各類與化妝品業息息相關的環境保護問題。現在,生物鏈解析、綠色化學、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s)等問題都已經排上了世界環境保護論壇的議事日程。而這些經驗對于化妝品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從產品的包裝、配方到生產工藝都有很大的改造空間。本次研討會以創造真正綠色產品為目的,以科技研發為核心,引入了各類與環保有關的議題,為科研工作者、法規制定者以及企業經營者搭建了一個自由交流和學習的平臺。

化妝品科技周上,除研討會外,美國個人護理用品協會環保工作委員會還向會員企業發放了關于化妝品行業可持續性發展的調查問卷。這份問卷包含了有關能源、包裝、可回收和產品開發等多方面的內容,從而使各企業在閱讀和回答的過程中形成綠色產業的意識。調查結果已于近日搜集完畢,并開始整理。

編譯 / 星晴

愛美高推出新型防曬增效劑

陶氏化學旗下“愛美高”品牌在去年11月泰國曼谷舉行的2008年度亞洲化妝品展上,率先推出全球防曬護膚領域全新產品――SolTerra™ Boost防曬增效劑。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款源自纖維素的防曬增效劑,它不但幫助配方師顯著提高防曬指數,有效應對UVA與UVB,也為亞洲麗人充分體驗“綠色”防曬新主張提供了機會。

與歐美人視古銅色皮膚為健康和地位的標志不同,亞洲人一直以皮膚白皙為美,因此防曬化妝品在亞洲市場上都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針對亞洲地區對防曬的特殊要求,愛美高研發的SolTerra™ Boost防曬增效劑,可以快速增加防曬指數,達到雙重防曬(UVB導致皮膚曬紅、曬腫,甚至灼傷;UVA導致皮膚老化以及更多皮膚疾病)的效果。

愛美高全球防曬護膚市場發展總監Jim Gall 表示SolTerra™Boost防曬增效劑能讓配方師在這場抗對UVA和UVB 的比賽中占盡先機,“在美國食品藥檢局通過審核的所有活性成分中,氧化鋅的抗UV范圍最廣,結合SolTerra™ Boost,配方師能夠實現高指標的SPF(SPF 50+), 同時避免由于使用油膩、黏著的有機防曬劑對皮膚造成的不適。”

在保持防曬指數的同時,SolTerra™ Boost防曬增效劑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添加量,從而可以減少配方成本。比如,配方師可以使用SolTerra™ Boost防曬增效劑來減少有效成分的添加量但保證SPF 15的防曬指數,也可選擇使用SolTerra™ Boost防曬增效劑將產品的 SPF 15提高至SPF 30。

防曬護理是個人護理市場中最快的增長點。根據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數據,預計至2012年其全球的銷售額將達到90億美元,與2007年相比上漲約28.5%。

CTR《2008北京奧運營銷案例研究》

作為中國最大的媒介與市場研究公司,CTR憑借多年豐富的研究經驗和洞察智慧,全力打造《2008北京奧運營銷案例研究》,助廣大企業全面解讀事件營銷的關鍵所在,洞察品牌價值,為日后的營銷之路導航。

此次研究報告主要聚焦北京奧運事件,從品牌營銷策略出發,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全面解讀知名品牌奧運營銷得與失;內容主要包括奧運營銷理論總結、奧運營銷中的體育明星代言分析、奧運營銷成功案例如可口可樂、李寧和聯想等、媒體與奧運和奧運廣告政策效果分析。360°效果評估,深度剖析知名品牌在面對北京奧運這種大事件時的營銷全歷程。

陶氏加速實施轉型戰略

針對當前經濟形勢,陶氏化學公司于2008年12月9日在上海宣布一系列積極舉措,加速實施其轉型戰略。

自2009年1月起,陶氏將實施轉型, 以加速削減高成本資產、擺脫集中式功能結構。 轉型后的公司將由一個精簡的公司中心、一個共享的業務服務集團和三種業務運營模式構成。陶氏公司宣布的舉措還包括:裁減約5000個全職工作崗位,關閉高成本地區的20家生產設施,以及出售若干非戰略性業務。此次裁員將使陶氏的全球員工總數減少11%。這些措施完全落實后,公司有望至2010年每年節省7億美元的運營成本;此外,根據先前公布的信息,陶氏對羅門哈斯的預期收購可望在同一時間段內給公司帶來額外的協同效應,每年節省8億美元的成本。

篇9

1、報告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按照企業注冊類型劃分,在2500家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占29.8%,民營企業占37.2%,中外合資或外資占25.1%,其他類型企業占7.9%。按照企業所處行業分,現代制造業企業占11%、流通與零售業12%、煙草11%、政府公共部門8%、通訊7%、石油化工行業9%、服裝紡織8%、出版發行7%、生物制藥9%、金融證券8%、餐廳酒店服務業5%,其他5%。

2、市場增長率繼續走高,競爭呈現明朗化態勢

2.1國內國外軟件市場平行化發展

從本次全面預算管理軟件的研究報告來看,到2013年預計該軟件的市場規模將會突破300億元,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將成為僅次于ERP的第二大市場規模的管理軟件。一片繁榮之下,各大企業管理軟件商家都想在這個市場上分一杯羹。國際大型管理軟件供應商海波龍及BO等憑借其在管理軟件開發實施方面的豐富經驗在中國全面預算管理軟件方面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目標客戶主要集中在大型外資企業、大型國有企業以及大中型總外合資企業等規模較大的企業上(見圖3)。

造成國內、國外全面預算管理軟件提供商在中國市場上目標客戶平行化的原因主要源自國內外全面預算管理之間的差異。西方國家全面預算管理始于20世紀30年代,以通用汽車、杜邦、通用電器等大公司為首發展了一套能夠按照預測而得到的需求量來規劃和調整其產品流量的方法和分配資源的程序,預算管理在財務計劃基礎上向業務領域延伸,逐步發展為全面預算管理系統。至今,美國91%,日本93%,英國、荷蘭和瑞士都是100%的公司都實行預算管理。中國本土市場上的全面預算管理,早在19世紀60年代,預算管理的做法已被廣泛應用于我國的民族工業企業,但由于受到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的影響,它并沒有得到行之有效的發展。隨著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換,在與世界經濟接軌的同時,借鑒了西方國家在全面預算管理的經驗,從20世紀90年代起,某些大型企業實施了全面預算管理,出現了“全面預算熱”。2003年12月出臺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預算(征求意見稿)》無疑對我國企業建立和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起了很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目前,中國97%的企業編制預算。

對比中外全面預算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五點差距:(1)對預算目標制定和理解的差異。美國企業預算目標的制定與企業戰略規劃有著密切聯系,是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依據;我國企業在制定預算目標時,有一定的盲目性、短期性和被動性。(2)預算管理組織的差異。由于計劃經濟對我國企業形式和管理體制的長期影響,導致我國企業的全面預算組織職能普遍薄弱,有的甚至沒有專門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使預算的科學制定和組織實施都顯得困難重重;而國外一些集團公司的預算組織機構相對合理,管理手段先進,使整個企業組織機構形成有機整體,雖然并不是每個企業的效益都最優,但其整體預算管理組織形式值得借鑒。(3)人力資源配置的差異。全面預算管理系統的管理人員要求的是既懂企業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生產過程的復合型人才,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較高。國外一些企業在不能聘請到預算師時,通常是招募這兩類人員并進行綜合培訓后使用。而我國企業中,對預算方面的人員水平缺乏量化衡量標準,有較高專業技術知識和豐富管理經驗的人才往往不能聚集一身。(4)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程度的差異。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加特納公司首先提出了ERP的概念。而國內部分中小企業及中型國有企業存在預算管理所需的信息不暢通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預算管理的實施。(5)預算考核及獎懲標準和程度的差異。一般情況下,每個企業都有內部制定的考核評價和獎懲制度,但我國企業的這種考核獎懲制度有些流于形式。在以上差異存在的前提下,中國市場上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供應商一方面在加大對民營企業及國有企業提供軟件咨詢方面的力度,另一方面著重研發真正適合本土化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解決方案。國外大型管理軟件供應商則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將產品推向繼承了西方國家全面預算管理體制的跨國企業。這些客觀原因的存在造成目前國內外軟件競爭現狀。

報告指出,由于目前國內中小型民營企業以及國有企業均存在全面預算管理體制建設不健全的問題,一個有問題或者說沒有進行過合理性優化的企業運作流程,盲目上馬自動化系統,只可能起到讓一個企業“死得更快”的作用,因此如何幫助企業在預算管理機制轉型階段擺脫傳統預算中存在的預算目標單一化,預算監控力度不夠,預算目標短期化以及成本預算缺失等弊端,建立符合企業目標及運營模式,靈活易用、易維護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顯得非常重要。國內企業在全面預算上面存在的體制以及客觀條件的短板決定了軟件咨詢市場份額較大,約占整個全面預算管理市場的80%,某一位企業的老總說“如果有一座橋,只需付點過橋費就可以通過,我絕不會涉險自己‘摸著石頭過河’。”IT咨詢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風險,提高軟件實施成功率。咨詢內容主要包括全面預算管理理論與實踐、全面預算管理的策略與方法以及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建立與運行辦法等。軟件市場僅占20%。

2.2國內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市場競爭激烈,專業化和全面化企業并存

該報告公布了2009年國內排名前十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供應商名單。分別為博科資訊、用友、金蝶、諾亞舟、厚盾、復旦天翼、北京久其、浪潮通軟、廣州品高、金算盤。

表1全面預算管理軟件主要供應商及目標客戶所屬行業一覽表

排名前十主要客戶所屬行業

博科資訊制造業、石油化工、金融、煙草、流通與零售、酒店、集團企業

用友制造業、金融、煙草、流通與零售、煙草、政府公共部門

金蝶制造業、金融、煙草、流通與零售、煙草、政府公共部門

諾亞舟集團企業、制造、政府公共部門、金融、煙草、流通與零售、交通、電力、現代農業、服裝

厚盾煙草、石油石化、社會保險、教育科研、新聞媒體、制造業、國防政法

北京久其金融、政府公共部門、通訊交通、電力能源、集團企業

浪潮通軟石油化工、中國航空、集團企業

廣州品高移動通信

金算盤醫院、集團企業

復旦天翼全國各大高校

從上表可見,目前用友、金蝶、博科、浪潮集團等大型管理軟件供應商均在制造業、石油化工、金融、煙草等行業提供解決方案,競爭相對激烈;復旦天翼、金算盤、廣州品高等軟件供應商則分別在高校、醫院、移動通信等行業提供專業性的全面預算管理解決方案。

3、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市場全面打開,各行業軟件實施情況參差不齊

中國許多企業歷來不缺先進的管理理念,缺乏的往往是管理工具。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2500家企業中,已經有42.3%的企業順利上線并使用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僅有5%的企業認為自己對全面預算管理軟件了解不多,21%的企業正在準備上線全面預算管理軟件,10.7%的企業內部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全面預算體制,何時上線軟件只是時間問題,調查的整體形勢昭示著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市場全面打開。

報告具體到細分行業,可以看到(見圖5),第一,目前現代制造業、流通與零售業等行業軟件實施情況領先于煙草、出版發行、服裝紡織等行業,運用全面預算這一計劃與控制工具,加強企業日常經營業務的管理;第二,政府及公共部門下屬各企事業單位和組織在國家政策的導向和監督之下,在全面預算管理體制建設上較為健全,預算管理軟件的實施增長率較大。

下面是報告中對幾個重點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應用細分市場調查分析。

3.1國資委企業從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到全面預算信息化實現尚需時間

早在2008年國資委下發文件,對國有企業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各企業大力加強企業管理內控。報告通過對國資委下屬的121家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軟件應用情況進行調查得出:從政府文件下發至今的兩年時間里,依然有45%以上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僅僅停留在了體制建設的層面,造成企業全面預算往往是紙上談兵,對于節約企業成本,提高企業財務、管理透明度起到的作用不大。然而,隨著溫總理在兩會上進一步強調加強國有企業管理內控講話的,相信會給全面預算管理軟件打開市場。同時報告稱,全面預算管理體制的構建是自動化軟件實施的基礎,基礎打好之后,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的實施就會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科學性。由此可見,國資委企業全面預算軟件的良性需求市場將會在未來三年內全面打開。

3.2上市公司IT軟件市場活躍,需求市場巨大

在現代公司管理中,以財富500強為代表的國外大公司無一例外地將預算管理作為公司正常運轉的框架,根據不同組織機構自身的特點和責任,促使其關注預算管理的全過程,幫助上市公司形成良好的預算管理文化,達到以預算管理促使公司價值增長的根本性目標。自2006年起,滬深兩市證券交易所就相繼出臺了《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對上市公司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制度出臺了重要規定,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完備的內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均需按要求披露內控制度制訂和實施情況。政策的出臺,帶來了上市公司完善自身IT支撐系統地,紛紛考慮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自動化。報告顯示,截至到目前,98%的上市公司認為全面預算管理軟件的應用對于節約企業預算成本,提高企業預算精度起到良好的作用;其中擁有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并已經開始正常運行的上市公司占國內上市公司總數的45%;擁有較完善的企業IT支撐系統,并基本具有配合上馬全面預算管理軟件的上市公司占國內上市公司總數的37%;著手完善自身IT工具支持系統的企業占上市公司總數的11%;這些數據表明,目前針對上市公司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需求市場將達到20億人民幣。

3.3集團企業:上馬全面預算管理軟件是企業必由之路

集團企業具有規模優勢,有跨區域、跨行業、不同產權組合的特點,在經營上,集制造、流通、科研、貿易和資本運作為一體,因而在管理控制上具有復雜性。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事前控制手段,是集團企業的必然選擇。報告總結了集團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必要性:首先,預算管理的成功要求有力的信息支持,而這種信息支持已大大超出常規財務會計信息的范疇,不僅要求財務信息,而且要求非財務信息;不僅要求反饋信息,而且要求前瞻信息;不僅要求企業整體信息,而且要求分部信息,以及企業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等等,更為重要的是預算管理信息的及時性,便捷性。沒有一套規范的、制度化的信息保障體系顯然難以奏效。其次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可有力加強預算的執行和控制。雖然我們必須強調預算執行的剛性,但是在執行過程中,當企業的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如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或企業調整經營戰略的時候,必須要對預算進行一定的調整來適應變化,實際上環境的變化是永恒的,完全符合預算的情況是很少發生的。

另外,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會發現預算系統本身存在的缺陷,這時就需要對下一期的預算作一些必要的調整,特別是在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起步階段,由于經驗不足,可能會對預算進行經常性的調整,其次難免出現企業編制的原來預算人為水分過大,與實際狀況發生不符,如果仍堅持按照原預算去執行,顯然不符合預算作為管理控制系統的初衷。所以調整是必須的,但是調整必須是可控的,必須依照一定的程序進行,必須由制度來保證。目前,集團企業中有85%的企業具備了上馬全面預算管理軟件的IT系統環境,其中50%的集團企業已經是實現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目前運行效果良好。

4、全面預算管理軟件評價指標客戶關注度調查

盡管本次報告對市場預期給出了樂觀的預測,報告方上海博科資訊也為離散型制造業、連續型制造業、酒店服務業、石油化工、煙草等十幾個行業提供了全面預算解決方案,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國內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市場還存在不足,從市場的接受程度上來講,大多數企業已經意識到該類軟件的價值,但如何選型讓大部分企業開始迷茫。“作為處于發展階段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行業,軟件廠商要贏得市場,除了要專心搞產品研發外,對客戶的教育和用戶需求的把握也將成為能否分到大蛋糕的重要因素”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研究所研究主任周斌對軟件廠商給出了由衷的建議。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參差不齊的行業需求市場,需求軟件供應商一方面了解不同規模企業的軟件功能及特性訴求,另一方面需要把握好不同行業全面預算軟件需求的側重點。報告分別就以上兩點做了詳細的調查。

4.1中小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關鍵訴求點在于靈活易用,價格合理

報告通過對已建全面預算信息化系統的企業調查顯示,不同規模的企業,對于物流信息化系統最為看重的指標有所差別,中小型企業較為關注產品的集成能力、產品的易用性及靈活性、產品價格適宜性等指標(見圖四),這與中小型企業在規模、經濟實力、以及企業信息化進程相關。

4.2大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追求系統安全穩定,產品集成能力強

大型企業最為關注開發商的行業應用經驗、產品集成能力以及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由于大型企業往往擁有復雜的層級結構,規模比較大,員工數量多,如果管理不到位,用再好的軟件也會事倍功半,只有將企業內部信息化與管理有效的結合,才能發揮出軟件的作用。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更是大型公司對軟件的核心要求。

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專家尹棟梁指出:“全面預算管理軟件井噴期,軟件供應商應該在充分了解客戶需求的情況下,協助企業建立真正符合企業發展方向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只有在正確的管理體系下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自動化,才能真正為企業的良性發展起到正確的推動作用。”在這一點上博科資訊努力為客戶提供靈活的預算方案、清晰的預算編制、高效的預算執行調整、智能的預算分析和完善的預算權限。軟件廠商應從企業需求著手,以需定產,研發出能夠與企業管理模式無縫對接的軟件產品,這是對客戶負責,也將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市場機會。

5、全面預算管理軟件的未來

5.1全面預算管理市場前景樂觀

從本次調研結果看來,隨著國內企業對自身資金管理和資源分配管理要求的提高,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制的日趨完善,未來五年內企業對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市場將會一直持續需求高速增長的態勢。早在2008年博科資訊做出的全面預算管理軟件行業發展報告就給出了中國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市場仍迎來一個井噴期的預測,盡管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但全面預算管理軟件在2008年到2009年的兩年內依然保持了高增長率,達到保持了91.2%,在目前全球經濟全面回暖的大背景下,預計2014年全面預算管理軟件的市場規模將突破300億元。

5.2國內全面預算管理應加速轉向基于戰略的全面預算

該報告在對國內全面預算軟件進行詳盡的調查之后,對國內企業全面預算體系共性進行總結時稱:目前國內80%的企業沒有將預算與戰略聯系起來,傳統的預算不能將企業的發展戰略很好的對接,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四點1、預算目標單一化;2、預算監控力度不夠;3、預算目標短期化;4成本預算缺少堅實基礎。然而企業的戰略與預算的結合是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的關鍵,因此給出了企業應加速向基于戰略的全面預算轉變的意見。

就我國大多數企業的情況來看,實施戰略導向全面預算需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1、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我國《公司法》從法律的角度對戰略預算管理中的權限進行了劃分:董事會和經理制訂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股東大會審議批準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監事會對董事、經理執行公司預算的行為進行監督。一個健全的企業戰略預算管理制度實際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的體現。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和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是戰略預算管理有效實施的前提條件。而戰略預算管理的實施也會促進現代企業制度和企業治理結構的優化。

篇10

關鍵詞:農村電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

農村電商近年來越來越多地受到各方面的關注,配合著城鎮化的轉型升級工作以及對單一GDP追求觀念的改變,全社會上下都在推動農村電商的發展。在建設“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主導下,“互聯網+”思維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分散式定制化生產新經濟常態的影響下,可以預計依托農村電商將會對我國農村產生一場深度的變革,為逐步消除城鄉差距,改變經濟結構做出重要貢獻。

1 農村電商的發展問題與轉型升級分析

在農村電商熱潮的推動下,可以說農村電商整體發展迅速,各項指標的增幅都是成幾何級的增長,各種創新也不斷的出現,最為關鍵的是發展農村電商已經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從政府官員、從業人員到鄉村農戶都抱有極大的熱情。但拋開熱度,仔細去分析內在,可以說現階段的農村電商還只是處于發展的初期,整個行業的許多環節不夠完善,整個電商發展的基礎還十分薄弱。最為直接的表現是,在全社會的大力投入下,產出的廣度和深度仍遠遠不夠。

1.1 區域覆蓋問題

這里以淘寶村作為農村電商聚集區的典型載體來做代表進行分析。通過阿里研究院的淘寶村研究報告可以看出,雖然這幾年整個淘寶村的分布開始由沿海發達地區向中西部內地擴展,而且增幅突出,但總體而言,最主要的四個高密度區還是長三角、珠三角、海西和環渤海區,這也和我國經濟發達區高度吻合。若再細分淘寶村的聚集區與所在經濟體中心城市的距離,則是城市近郊以及城市邊緣地段占比最高,遠郊相對較低。總的是高密度區連片發展,中低密度區離散這樣一個特征。

1.2 產業升級問題

經過分析發現現階段農村電商主要表現就是網絡貿易,銷售對象以中心城市零售為主體。簡單來說,現階段絕大多數農村電商參與主體,特別是個體農戶、合作社參與的主體,還是簡單的開設網店作為農村電商的表現。產品雷同性相當,特別是以一些地區特色的初級加工的農產品,也容易受到群體模仿,很容易產生同質化底層次的競爭。但由于門檻較低,容易快速呈現效果,受到很多地方政府的推崇和主導。這樣的農村電商過于簡單化初級化,很多地區的農村電商初見成效,但很快就由于缺乏管理運營、產品設計,而只是進行傳統的價格競賽,甚至是以次充好,使產業陷入困境,也極大打擊了參與者的熱情。

從國內一些成功的農村電商模式分析,除了最新的遂昌趕街2.0模式,其他一些基本上就是初級的以在線銷售農特產品為主的模式,不過是以政府主導或者借助電商企業來整合農戶的生產資源或者是將當地優勢的專業市場轉型到網絡銷售。遂昌趕街2.0模式是提到了借助電商服務中心來實現商品的雙向流通,解決消費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和本地生活三個環節服務。這也為構建農村電商深度發展以及促進區域經濟生態圈建設提供了探索。

農村電商的發展不僅要體現在農戶解決增收就業問題,更應該促進當地城鎮化建設,新經濟的發展。農村電商的產業升級應進一步進行體系建設,從根本上去改變縣域經濟的結構。借助農村電商去推動農村物流體系的構建,可直接帶動城鎮化的基礎建設。而農村信息體系的構建,不僅是通訊互聯網的普及,更可以帶來智慧農業、農產品安全溯源體系的構建等應用。借助農村電商帶來的大數據整合,可推動農村信用體系的構建,不僅使交易便捷,而且互聯網金融能改變農村民間借貸的困局。

2 人才缺乏嚴重制約農村電商的發展

一個產業的出現可以是依靠幾個“帶路人”,但一個產業的發展乃至產業群的聚集就離不開大量的產業人才。電子商務本身產業鏈綜合,提供了大量的崗位群。就以網店的開設為例,按流程運作需要物流倉儲、商品拍攝、圖片制作、視覺設計、客服服務、網頁編輯、網絡運營等多樣性的崗位。可以說電子商務產業群的運作也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產業。而現階段電子商務人才嚴重缺乏,所培養出來的電商人才主要聚集在沿海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這也是電子商務聚集區在這些地區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在廣大鄉村,對電商具有熱情的農戶和相關從業人員本身就缺乏電商知識的系統學習和職業技能的培養。雖然每年高校也培養了大量相應的人才群體,特別是有許多來自農村熟悉農村的學生,然而城鄉差異化的存在,人員的流動是從鄉村向中心城市,而不是普及擴散。這也使得很多農村電商低水平發展的原因。

特別是在產品設計、信息采集、網店運營等各方面都遠遠落后于同時期的城市電商企業,這也更讓學生不愿意去農村從事電商工作。電商學科本身也是綜合性學科,面向的職業崗位往往需要多學科交叉的知識體系,同時電商隨著其涉及的多學科的發展,整個知識體系和應用也在迅速的發展中。這也使得,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電商技能人才,很難通過短時間的速成培訓體系來完成,更多的需要專業教學體系來塑造。而現階段對于企業而言,大面積從新培訓適用農村電商的技能人才成本巨大,也超出很多從事農村電商企業的能力。而一直熱心主導農村電商培訓的政府部門,則往往更多的起到啟發式的電商培訓,而缺乏深入的技能型培訓。

另外農村電商的培訓也不同于普通電商培訓,往往具有明顯的區域性,需要因地制宜,這些往往是通用性培訓難以達到的。

3 四方聯動下的現代學徒制農村電商人才培養模式

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過程。這里所提出的四方聯動下的現代學徒制農村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是對原有的培養機制的一個革新。一個是四方聯動機制,這里的四方指的是校、企、農、社,從根本上理順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機制。另一個就是現代學徒制的引入,是確立人才培養的方式。

3.1 校企農社四方聯動的橋梁引導作用

在原有電商人才培養的生態環境中,主要起作用的是以政府事業機構為代表的社與農的關系圈,及以企業為主導的溝通社與農的關系圈。這兩個關系圈在人才培養中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缺乏效益以及培養主體不明確的問題。在四方聯動機制中,以培養高技能型電商人才為代表的高等職業院校作為一個有效的橋梁來引導效率、效益、信息、人才之間的有效交互傳導。高校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之間具有良好的關系,與企業之間有著豐富的校企合作的經驗,本身又有著對復合化人才培養的基礎。通過高校來理順各個層面的關系,從而協同發展創新。通過這樣一個四方聯動機制的建立,將各農村電商區域經濟體當作生態圈來構建,進一步細化整個電商生態內的服務系統,特別是在電商人才培養上內容的創建。目標是形成一個服務于區域電商環境內的人才生成機制,以學校為培養主體,其余三方協同發展,進而實現生態圈內部的自我供給、自我管理到可持續發展。

3.2 專業課程改革與現代學徒制的相適應

引入了四方聯動機制的電商人才培養,是對舊有的高校人才培養機制的革新。教育革新的核心內容還是在課程改革上。對于學生而言,對其職業技能以及職業素養的改變,還是需從課程設立、課程標準以及課程內容建設上去逐步引導的。教育改革的根本是在課程,但是起引導作用的是教學理念和指導思想的改變。這里提出的就是現代學徒制的引入,確立適合區域電商生態環境的人才培養的方式。現代學徒制是以高校,特別是高等職業院校與企業作為雙主體,來共同開展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這也是現代學徒制區別于傳統學徒制和傳統校企合作的重要體現。正是因為雙主體的確立,也就讓企業可以全面的融入到學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從源頭上實現了專業課程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崗位職責相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實踐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相對接。從入學就是上崗,這樣提高了電商人才的培養質量和針對性,伴隨著四方聯動機制,使得電商人才培養過程都是在區域電商生態圈中有序進行,而不是與產業發展脫節。通過現代學徒制,使得電商人才培養不再寬口徑培養,而是對不同崗位具有很強針對性的人才培養,使學徒培養的目標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相契合。同時人才培養也服務于區域經濟,落實校企雙主體共同確立的培養目標制定與培養任務分工。對整個課程體系進行有序的梳理,對知識體系的精細構建,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

3.3 農村電商實訓實踐基地的建立

四方聯動機制進行現代學徒制培養農村電商人才,是明確以實踐為主結合理論教育,培養模式既符合教育規律,又能滿足企業的“漸進式”需求和社會層面的區域需求。高等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必須依靠實踐教學,沒有有效的實踐教學環境,現代學徒制就是空有虛表。借助四方聯動機制,在高等職業院校內設立符合農村電商實際的實訓實踐基地是建立現代學徒制培養方式的基礎。通過校內實訓實踐場地,以及更進一步的校內生產型實訓實踐基地,使得企業對人才培養的抓手落到實處。當然校內的實訓實踐基地是一部分,培育區域電商的生態系統,離不開校外的農村電商實訓實踐基地的建立。做好四方聯動機制,不僅僅是把企業引進來,更需要讓高校走出去,將農村電商實訓實踐基地建在校外,建在農村電商的生產環境中。不僅是農村電商企業更要是到廣大新農村中去,而且要把實踐基地落實到新型城鎮化的轉型升級中去。有了實訓實踐基地,才能讓學生的培養過程和生產環境相適應,才能有更多的真實項目和資源來推動和提升師資建設和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4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