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建設的要素范文
時間:2023-10-19 16:07: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課程建設的要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要素主義;社會功利;課程觀
要素主義教育理論是美國教育史上比較有影響的一派教育理論,產生于20世紀30年代。要素主義的基本觀點是文化的價值具有永恒性和客觀性,在人類文化遺產中有著共同不變的文化要素,學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社會文化遺產傳遞給下一代,要素主義注重維護社會文化遺產的主張深深印在其課程理論中。
一、要素主義課程論的具體思想
(一)課程目標:傳授文化遺產和進行理智及道德訓練
課程目標是教育目的具體化,要素主義者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社會的“進步”,因此要素主義課程目標也帶有比較明顯的社會功利化傾向。這種傾向使得要素主義的課程目標主要有傳遞人類文化遺產的要素和實施個人理智及道德的訓練兩個方面。巴格萊在《教育與新人》中寫道:“從最廣闊的含義上看教育,把教育看作是社會進化的基本因素,有組織的正規的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將人類學會的最重要的知識編織到每一代人的生活經歷中去。”[1]由此可見,教育就是要傳遞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的文化價值與文化標準,強調道德方面的訓練和智慧方面的訓練,注重教育的社會功能,強調社會與個人的統一,利用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增強青年人的社會責任感與社會意識。
(二) 課程內容:選擇共同的不變的文化要素
要素主義在其課程目標的指導下,在課程內容的選擇與設置上主張以“共同的不變的文化要素”為基本原則?;趯嵲谡?,要素主義承認世界本身有絕對價值,人能通過理智活動達到真理,而真理表現為文化遺產。“全部課程是人類與世界的相互作用的結果,是社會的成果已成為社會遺產的東西”。[2]根據要素主義者的課程標準,要素主義課程內容的選擇堅持以下三個原則:第一,課程內容必須有利于國家和民族;第二,課程內容要具有長期目標;第三,課程內容要包含價值標準。
(三)課程實施:教師主導的接受式教育
在課程實施上巴格萊認為,學生應接受心智訓練。要素主義者認為教師是理智和傳統社會價值的模范,學生要服從教師的指導。教育的主動權操在教師手中,只有教師才能把人類歷史遺產、民族文化的共同要素以及成年人的世界介紹和引導給兒童,兒童的智慧及能力的發展也需要教師引導。教師是有“權威”的人物,在使兒童掌握知識、發展能力以及情感、道德、人格的成長諸方面,教師都要直接負責對兒童的教育、指導與管束。
(四) 課程評價:高標準、嚴要求
在課程評價上,要素主義課程范式提出了嚴格的考核制度。要素主義認為對學生缺乏嚴格學業標準,不僅不能造就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缺乏嚴格的學業標準“對于學習者和民主集體都是嚴格的不公道”,威脅著學校,也威脅著自由本身。要素主義課程范式主張刻苦嚴肅的學習,學校要有統一嚴格的紀律,教學要有統一的進度和要求,學生應該接受嚴格的考核。
二、我國課程建設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從當前我國現實的課程建設過程與實效來看,我國的課程建遭遇到的種種困境值得反思,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應試教育”文化傳統,個人功利主義心理嚴重
在我國,“應試教育”具有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根源,這是今日存在的阻礙新課程改革的根本性因素。學校只注重學生的分數,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師普遍存在教師的絕對權威和分數的至高無上的傳統思想。為了保證分數只升不降,似乎一切手段都是必要的。顯然,這種“應試教育”的怪圈,絕不僅僅是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形式與教材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關于教育的意識形態與文化心理的問題。
(二) 重視學科知識,忽視傳統價值作用
受唯分數論的影響,課程內容方面,我國偏重學科知識的學習,忽視很多傳統價值的作用。教師傳授給學生最多的是書本上的知識,對一些具有價值判斷的傳統文化知識不重視,學生每天接觸最多的書本上的知識,儼然書呆子形象。不得不說,很多學生的素質有待提高,很多中國的傳統美德在現在許多人身上看不到。
(三)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積極性受挫
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明顯存在兩種消極的態度與行為:應付性態度與行為、排斥性態度與行為。教師超負荷的工作量使其處于一種高壓、無助的狀態下工作,形成一種挫敗感、無力感,進而喪失前進的動力。這一系列問題使教師的絕對領導地位發生了微妙變化,許多教師不愿意積極主動的去傳授學生知識,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從而影響教學與學習效果。
(四)課程理論評價與實踐評價的矛盾沖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過程中課程評價遭遇到了一個兩難困境:理論的課程評價與實踐評價矛盾沖突,以選拔為宗旨的考試,考試與理論的課程評價產生巨大偏差。[3]以往的教學評價的理論標準就是促進教學,甄別與選拔只是它的附屬功能。但是實踐工作者卻不這么區分,他們不關注理論中的教學評價,而是把它直接異化成選拔意義上的概念了,以選拔為宗旨的考試,是教學實踐者以至于學生家長們解釋教學評價的依據。
三、要素主義課程觀對我國課程建設的啟示
(一)教育目的上,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
要素主義強調社會功利主義的教育目的,倡導社會效益的課程與教學目的觀。人才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服務的,只有適合社會發展的人才是國家真正需要的。針對于高考擴招產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我國確定將全國六百多所(包括三本)本科院校轉型為職業技術學院,將會注重所學知識的應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讓教育社會功能的更好發揮。
(二)教育內容要重視傳統文化思想與道德教育
要素主義者主張傳授“共同的不變的文化要素”,這些要素是經受了歷史考驗,是傳統文化的精華,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并對整個社會有重要的意義。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是現在教育的一個顯著缺陷。在我國的課程建設中,應改進德育方法,聯系實際,有的放矢。結合各科教學和各種活動進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同時也要注意潛在課程和隱形課程的潛移默化作用。
(三)重視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素主義極力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認為學生就是接受式的學習。教師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教師擁有豐富的知識和教學經驗,對學生能夠有效的把握。要素主義對教師的肯定是對其很大的支持,人只有感覺自身價值時才會認真去做一些事情。同時,也不能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具有一定思想的學習者,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與看法,尤其是受思維定勢的影響,一些先前形成的思想很難發生改變,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的努力。
(四) 正確看待學生的成績,完善課程評價標準
要素主義課程范式主張刻苦嚴肅的學習,學校要有統一嚴格的紀律,主張對學生嚴格要求?,F階段課程評價的主要依據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對其他方面的重視很少,這嚴重打擊了一部分同學積極性。課程評價標準必須嚴格,課程理論評價與實踐評價要綜合在一起,同時,也要堅持評價標準的多元化,不能單純的看分數,學生的其他天賦也應該予以肯定,正確引導學生看待自己。評價的標準不是固定不變的,在評價學生時一定要堅持多方面綜合考慮,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優勢,評價時要客觀,不能主觀臆斷。(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陸有銓.現代西方教育哲學[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篇2
精品課程建設是教育部啟動的推進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經過7年來的申報、建設與應用,精品課程建設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同時也暴露出精品課程建設中的一些問題,特別是對精品課程過程建設的動態化監管不力等。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現正處在提高品質、加強應用、改革創新的關鍵時期,認真總結精品課程建設的成績與經驗,分析動態過程建設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不斷創新精品課程建設與管理模式,應成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高校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性和常規性的工作。
一、精品課程建設取得的明顯成績
1 理論研究成果豐富,實時指導精品課程建設實踐。精品課程建設工程的啟動,引發了高校教學人員和管理者對其多方位的探討,理論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實時地指導了精品課程建設實踐。一方面,對精品課程含義進行了全面解讀。顧玉林認為,精品課程是高水平的、前沿的、特色化課程體系,“五個一流”要素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張胤等認為,精品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是以“問題為中心”的綜合活動;趙楊群則從精品課程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的內涵層面進行釋義。另一方面,對精品課程建設要素著眼點進行了深入研究。黃存華認為,課程建設包含“觀念、師資、內容、教法和手段、評價、制度”等課程要素,其中課程資源網上后的共享及教學應用是項目重點和落腳點;宋生瑛認為,建設精品課程重心是師資隊伍,核心問題是課程內容建設,關鍵環節是教材建設,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是重要途徑。
2 網絡課程百花齊放,彰顯課程個性特色。網絡課程建設是精品課程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的實體與表征。每年度的校、省、國家三級精品課程的申報,使網絡課程從形式裝幀到內容潤色上百花齊放、各具特色。如清華大學實現教務部門統一規劃、多部門充分合作的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管理模式,其課程網站具有為教師提供自主管理、自主維護功能的特點
篇3
[關鍵詞] 和諧課程;教學改革;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2011)06-0022-06
追求效益是新世紀的主要特征,注重課程效益已經成為當代課程建設的不懈追求。課程建設是教學改革的重點,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性環節。學校的課程是由多個要素組成的系統,實踐證明,只有課程包含的各個要素處于和諧狀態,才能有高效的教學。因此,和諧課程理念的提出與和諧課程建設的實踐探索對深化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和諧課程的意義
和諧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論中源遠流長,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歷代關于和諧教育的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在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教育領域的和諧問題研究吸引了更多學者的興趣,表現出強勁的生命力。但是已有的研究對和諧課堂、和諧教學、和諧師生關系等局部問題研究的比較多,對和諧課程作整體性研究的比較少,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和諧現象,也不利于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學者們大多認為古希臘是和諧教育思想的發祥地,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對和諧教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們那時就把教育目的確定為人的和諧發展(calocagatia),即學生健康體魄和高尚道德的結合,也就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特別是柏拉圖在他的《理想國》中比較全面地論述了和諧教育思想,他認為“教育就是用體操來訓練身體,用音樂來陶冶心靈”[1],強調體育和音樂是最基本的教育,這兩門課程相結合,就能夠實現塑造心靈與增進健康相協調,“愛智和激情這兩部分張弛得宜配合適當,達到和諧”[1],學生就能夠成為“身心既美且善”的人。古希臘“三哲”的教育思想成為和諧教育思想的源頭,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也成為提出和諧課程的理論淵源。
我國是孕育和諧教育思想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執兩用中”、“和而不同”的“中庸”理論,并通過自己的和諧教育實踐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儒家的“中和”思想逐漸“形成了自己較為完善的辯證理論體系:以和平、調和之手段追求事物存在與發展終極之和諧,實現天地萬物各得其所、各盡其性、各遂其主之功能”[2]。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為當今課程建設指明了方向。
課程是一個多因素組成的開放系統,和諧原理指出:如果其它條件相同,系統的諸要素之間協調程度越高,系統的效能越高[3]。根據和諧原理,筆者把和諧課程界定為: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以學生的和諧發展為目標,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通過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共同努力,課程諸要素始終處于動態協調平衡,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發揮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狀態。
現代課程必須體現“人本主義”教育思想,以弘揚生命為主旨,以和諧課程建設促使學生和諧發展。和諧課程雖然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課程,但是它是所有課程建設的目標,也是課程發展的理想境界。在多元世界中求和諧,在不懈創新下“致中和”已經成為現代課程改革的基本走勢。和諧課程思想的提出,涉及到課程目標、價值、內容的重新認識與課程實施、管理、評價的全面改革,在和諧的理念下構建全面、系統、開放的課程體系,使教學系統中的各要素處于和諧共生狀態,有利于優化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有效性,從而保證學生主動和諧發展。
2 和諧課程的基本特征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在西方,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最早提出課程的概念,而“課程”一詞早在我國唐朝就已經出現。唐代孔穎達在《五經正義》里注釋《詩經小雅》時,就用過“課程”一詞;宋朝朱熹的著述中經常提到課程,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功夫”等,那時課程的意思指功課及其進程[4]。課程的拉丁文意義為“跑道”,意指“學習的進程”。由于人們價值取向的不同,對現代課程的定義也不統一。有的認為“課程即教學科目”、“課程即學習經驗”,有的認為“課程即文化再生產”、“課程即社會改造過程”等等。我國學者認為,“課程是對育人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規劃和設計,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全部內容及其實施過程的總和”[5]。因此,現代課程應該包括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活動全過程。
美國學者古德萊德把課程歸納為五種類型:一是理想的課程,即課程專家的研究成果,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二是正式課程,指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課程計劃和教材等;三是領悟課程,即任課教師領會的課程,又稱為“師定課程”,它與正式課程會產生一定差距;四是實行課程,即在教學中實際實施的課程,它與師定課程也不一致;五是經驗課程,意指學生實際體驗到的、學到的東西。本文所指的和諧課程建設主要指后三類課程,即在國家正式課程框架下,教師和學生共同建構的課程。和諧是和諧課程的基本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整體性。課程系統包含的各個要素功能明確,并充分發揮了各自的作用,各因素的局部功能凝聚為整體功能,在促進學生主動和諧發展方面形成合力,達到了“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2)協調性。課程系統成為一個自適應系統,教師、學生以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課程要素隨著課程條件和環境的變化而自我調適,使課程系統始終趨于協調平衡狀態。
3)動態性。課程始終處于一種動態的平衡與協調狀態,課程各要素從不和諧到和諧,在出現新矛盾和解決新矛盾的往復中實現更高層次的和諧。
4)有序性。課程遵循教育教學客觀規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規則,相關規則相互補充、整合有序,在保護人的同時也規范了教師和學生的課程行為,“管而不死,活而不亂”,實現課程的有序和諧。
5)活力性。師生課程角色定位準確,師生關系民主平等,教師把課程作為研究對象,課程內容豐富,實施方式靈活,課程評價科學,課程環境寬松安全,學生積極體驗,師生建構課程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被激活。
6)有效性。課程目標實現,教與學的主體性發揮好,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教師的師德和專業水平不斷提升,真正實現教學相長,課程效率和效益高。
上述6個方面既是和諧課程的基本特征,也是和諧課程建設的目標和評價的標準。
3 和諧課程建設的策略
和諧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理念,也是一種新的課程建設指導思想。和諧課程建設要使課程目標與社會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相和諧、課程內容與學生的進步與需要相和諧、師生關系與教和學相和諧、教學方法與課程內容和學生個性相和諧、教學評價與學生的發展和課程改進相和諧,就必須采取有效的建設策略。
3.1 以系統的觀點指導課程設計
課程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已經成為教師的共識。因此,教師必須用系統的觀點來指導課程建設。恩格斯說:“理論自然科學把自己的自然觀盡可能地制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弊鳛檎n程建設責任人的教師也應該盡可能地把自己的課程觀制成一個和諧的整體。整體性是系統的基本屬性,也是和諧課程的本質特征,教師要學會用系統的思維方式來總攬課程建設。
1)教師要掌握系統分析方法。一般認為系統論是美籍奧地利生物學家L.V.貝塔朗菲創立的,系統論要求把事物看成一個整體或系統來研究。系統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其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整體觀念,并“強調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系統本身與外部環境之間互為依存、相互影響和制約的關系”[6]。系統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著,每個要素在系統中都處于一定的位置上,起著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間相互關聯,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任何系統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不是各個部分的簡單相加,各要素的協調運轉,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系統的整體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狀態下所沒有的性質。系統分析方法就是用系統的觀點看待問題,即把所要研究和處理的對象當作一個系統,分析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研究系統、要素、環境三者的相互關系和變動的規律性,并利用這些規律去調整系統結構和各要素的關系,使系統達到優化目標。系統論的出現,使人類的思維方式發生了深刻地變化,綜觀全局,為現代復雜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式。教師不僅要學習和認識系統的特點和規律,更重要地是要利用這些特點和規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創造課程系統,使它合乎教學的目的和學生發展的需要。
2)課程組組長要充分發揮課程組的協作功能。課程組是根據課程教學上的共同需要而建立起來的教學活動組織,課程建設是其主要任務之一。由于每門課程都要涉及教師、學生、課程資源、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具有自己獨立的功能但又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產生整體效應,各個因素充分協調才能提高課程系統的有序性和整體運行效果。為此,課程組組長要組織擔任同一門課程的教師就每門課程包括的要素進行系統分析,就各要素可能出現的矛盾和沖突進行研究,并提出解決的預案。在適當的時候,就課程建設開展經驗交流和專題研究,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該課程的目標;根據學校的基本條件和社會環境開發、整合課程資源;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情境選擇教學策略;根據課程內容和測查時間變革評價方式等等。課程教師既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又要與其他教師密切配合,才能使課程系統發揮整體功能。
3)教師要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課程建設涉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若干方面,因此,要提高課程的整體效能就必須對課程建設做宏觀思考和整體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講,國家的教育目的都要以課程為中介才能實現,教育目的要融入課程目標之中。確定課程目標,既要與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相和諧,又要與學生特點、社會要求和學科發展相協調。課程內容決定了對學生施加的影響,在選擇課程內容時要注意思想性與科學性、觀點與材料、理論與實際、知識與技能的廣度與深度、傳統知識與當代科學成就的協調。課程實施是指把官方課程轉化為運作課程的過程。課程設計得再好,如果在實踐中得不到實施,那就毫無意義。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角色、教學方法、師生關系等的和諧與否直接影響預期課程目標的實現。課程評價是課程建設的動力,課程評價觀、評價目標、評價標準、評價方法、評價實踐、評價功能等相互和諧,才能發揮課程評價的教育發展功能??傊诤椭C課程建設過程中,注重對課程作整體設計,注意發揮各個因素的自身作用又強調發揮整體功能,就能夠使課程建設達到亞里斯多德所說“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3.2 以整合的觀點開發課程資源
在課程改革中,課程設計體現了課程理想,而課程理想的實現需要相應支持系統,否則不能產生實際效果。課程資源的開放與利用是和諧課程的重要支持系統,課程意識的增強和社會的發展為課程資源的開放與利用開拓了廣闊的空間。自從斯賓塞提出“什么知識最有價值”這一經典問題,課程建設者們都在思考什么知識應該進入課程,選擇確定進入課程的知識就是課程資源整合的過程[7]。和諧課程的目標是促使每一個學生和諧發展,那么課程資源的整合就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共性,還要關照特定學生的個性和具體情況。為此,教師要以教育哲學、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把那些具有較高教育價值和課程意義、適應學生身心特點和發展需要、符合教師教育修養與現實水平的課程資源整合成課程內容,為學生的協調發展提供知識支撐。
1)對傳承性課程進行二次開發。課程是一個復合詞,其中“課”指教學的科目及其內容,它是人類對該學科的不懈探索而積累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也稱為“傳承性課程”。 傳承性課程主要體現在貫徹了教學大綱、教學標準的教材之中,由于它是明顯存在的、人類認識客觀規律的學科文本,從其表現形態看又稱為“顯性課程”。顯然,傳承性課程的主要作用在于讓學生繼承該學科人類積累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教材是課程資源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要讓學生掌握傳承性課程,既要重視教科書的作用,也要重視運用有利于學生成長與發展,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課程文本的其他課程資源。為此,教師首先要研究教材。根據自身的教育教學修養對教材進行深入研讀,把握住學生發展需要的核心內容。其次,思考篩選哪些校內校外課程資源進入課堂,以豐富、完善教材的缺陷。第三,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每個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該學科的優秀文化遺產。
2)對體驗性課程進行深入發掘。課程中的“程”指教學流程,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地探究、建構知識的過程。由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融入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親身體驗,又把它稱為“體驗性課程”。體驗性課程的作用在于強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優秀文化遺產獲得真切體驗和直接經驗,它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去發現、探索與創造,從表現形態看,又稱為“隱性課程”。正是因為隱性課程是有待挖掘、研究和創造的,是教師教學智慧和教學水平的體現,因此成為“課程開發”最重要的環節。首先,教師要增強課程開發意識,自覺地用體驗性課程協調傳承性課程的缺陷。教學不再是“忠實”實施課程文本的過程,再也不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師生親身參與的共同學習和創造課程的生動過程。第二,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去發掘課程資源,和學生一起去創造有價值的隱性課程?,F在校內校外的課程資源愈來愈豐富,可以說課程資源并不缺乏,缺少的是發現的眼睛。教師要擴大視野,提高素養,善于發現并帶領學生一起發掘、篩選有價值的課程資源。這樣一來,學生就成為學習的親歷者和知識的建構者,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第三,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一起體驗,真正實現教學相長。體驗性課程的關鍵在體驗,因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實質是對優秀文化遺產重新體驗、重新解釋、重新發現的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學生個體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運用課程資源,全身心地投入到體驗性課程的自我感悟過程中,以獨立思考為基礎,相互合作,通過同化或順應,建構起自己的認知結構,才會轉化為自身的習得態。教師在與學生的共同體驗中也可以不斷提升課程建設能力,優化知識結構,實現專業化成長。
3)以“三維目標”為方向整合課程資源。課程是學校教育的主要途徑,教師在進行課程資源整合時,必須瞄準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維課程目標”,才能落實“以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第一,教師要研究國家對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基本要求,并思考如何把這些要求落實到本門課程中去。第二,教師要把課程理念物化,即結合本課程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把目標具體化,整合傳承性課程資源和體驗性課程資源,在實現三維目標的過程中發揮各自的作用。第三,教師要通過教學藝術使“課”與“程”成為一個和諧的統一體。在課程內容上,要實現學科知識與個人知識的內在整合;在課程實施上,要超越忠實取向,走向“課程創生取向”,即正式課程只是教師與學生的選擇性課程資源,課程本質上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因此,課程內涵是在課程開發、課程整合、課程實施過程中持續生成、逐步建構、不斷提升的,優秀文化遺產的傳承、科學精神的培養、價值觀的形成就與課程水融,學生的自主和諧發展也就有了保障。
3.3 以后現代觀變革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特殊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實現課程目標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師生在課程建設活動中的價值、生命意義的具體體現。沒有和諧的師生關系,課程就難以順利進行。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就是師生關系的批判、調整和優化的過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靠雙方的共同努力?!昂蟋F代主義課程論強調教師與學生應不斷溝通與對話來探究未知領域,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將學生置于主動學習、主動創造的地位”,可見,在師生關系的變革中,教師處于主動地位。
1)教師要研究自己的學生。關系總是從了解開始的,如果一個教師不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那就失去了建立良好關系的基礎。因此,在和諧課程建設中,要求教師要研究自己的學生。包括學生個體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健康狀況、學習興趣、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個性特征,以及班級的群體特點,再依據社會分層理論對學生做深入研究,采用不同的對話溝通策略。
2)教師要與學生實現有效溝通。師生關系不和諧甚至產生沖突,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溝通。溝通就是信息交流,是信息由發出者到達接收者并為接收者所理解的過程。溝通存在著有效性的問題,只有雙方達成了真正的理解,溝通才是有效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傳遞思想感情和交流情報信息的過程,不能進行有效溝通的人,是絕不可能成為有效地課程管理者的[8]。因此,在課程建設中師生之間產生矛盾時,教師要主動及時與學生溝通,避免沖突的發生;要注意掌握溝通的技巧,合理選擇溝通的方式;要特別耐心地傾聽學生關于課程建設的意見和建議;要主動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增強自家人效應??傊?,溝通是建立和維系良好師生關系的有效手段。
3)教師要真正熱愛和尊重學生。在課程建設中必須轉變學生觀: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整體的人,不是裝知識的容器。教育界有句名言:用愛交換愛,用信任交換信任。人總是有感情的,教師尊重學生,學生也才會尊重教師。因此,教師在課程建設中,首先要提高師德修養,樹立健全的人格,以樂觀的態度、淵博的學識、開朗的個性、寬闊的胸懷、廣泛的興趣來吸引學生和得到學生的熱愛;其次要大力倡導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在合作中加深認識,在探究中增強理解,在體驗中增進感情;第三,教師在課程活動中處理問題要公正無私,努力踐行教育公平原則,學生心悅誠服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最后,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不尊重學生的課程是不可能成為和諧課程的。“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會使師生在課程建設中目標一致,形成合力,增強課程的效益和效率。
3.4 以發展的觀點改革課程評價
對學生的發展評價是課程評價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課程評價都是課程改革的瓶頸,問題的關鍵在于評價觀念的不同。傳統的課程評價觀念比較注重課程實施結果的評價,而現代課程評價觀更突出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從“目標取向的評價”轉向“過程取向的評價”和“主體取向的評價”是世界各國課程評價的發展趨勢,“評價即研究”、“評價即合作性意義建構”等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課程評價是根據課程標準,以科學的方法對課程計劃、活動及其結果等進行描述和價值判斷的過程。由于通過學生的學習評價可以發現課程方案的優勢與缺陷、課程實施的效果,所以學生評價是課程評價的核心。“課程評價是服務于學生發展的,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最終目的。”[9]和諧課程的評價是師生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轉變課程評價的價值取向、發揮學生在課程評價中的主體性是和諧課程評價改革的兩大亮點。
1)教師要重新確立課程評價的價值取向。課程評價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多種價值取向。目標價值取向以泰勒評價模式為代表,這種模式影響很大,但存在致命的缺陷:過于關注預設目標的達成,而忽視目標本身的科學性和對目標本身的追問;只問結果不問過程,容易導致應試教育傾向;教師成為評價的絕對主體,學生沒有成為評價的主人。課程本身是具有情景性的,在具體的課程情景中學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而這種收獲對學生而言可能具有更大的價值。因此,和諧課程注重評價過程對學生發展的促進作用,突出過程價值取向和主體價值取向。課程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課程的效益最終體現在學生的身上,要通過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真正實現了主體地位與和諧發展”來評價教師是否真正地發揮了主導作用,進而評價課程的效益。
2)要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和諧課程評價關注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與個別差異,是一種真正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的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和自我評價,讓學生更關注對自己進步的絕對評價,而不是與其他同學的進步做比較的相對評價。通過自我評價,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收獲與體驗、困難與進步,從而更加全面的發現自我、認識自我,更加理性的學習與生活,不致淪為分數的奴隸。自我評價充分體現了現代課程評價應有的教育意義,讓學生真正成為評價的主人,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
3)把學生參與評價制度化。很多老師都認為學生應該參與評價,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忘記了學生,使學生參與評價流于形式。作為學習的主體如果不能成為評價的主體,課程評價肯定是不和諧的。為此,要探索學生參與評價的方式或模式,從制度上落實學生參與評價的權利。比如課程評價方案設計就要求學生每門課程成績由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三部分組成,然后把3個分數加權求和得出學生課程最終成績+ + 。如果缺少了學生評價、,課程評價就無法進行,這樣就從機制上保障了學生參與評價的落實。
顯然,和諧課程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隅,要把一門課程建設成為和諧課程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和諧課程建設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將會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在新的形勢和新的情況下,需要不斷探索新的課程建設策略,才能使學校課程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和諧。
參考文獻
[1]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70,123.
[2]張雷.儒家“中和”思想與現代和諧課程觀的構建[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3(2):1.
[3][美]韋恩K霍伊等.教育管理學(第7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41.
[4]呂達.中國近代課程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1.
[5]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155.
[6]徐金燕.高等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71.
[7]張熊飛.用全新的課程觀觀照課堂教學[N].中國教育報,2009-03-16(8).
篇4
關鍵詞: 網絡課程網絡平臺課程資源技能培訓
一、引言
當前,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迅猛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計算機網絡以其承載的信息量大、延伸的范圍廣、傳播的速度快、交互方便等優點,逐漸成為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網絡教育的有力工具。網絡教育不僅突破了傳統教育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實現了教育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共享,而且沖破了學校與現實社會之間的藩籬,帶動教師與學生、學校與學校、學校與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它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利用網絡的資源共享和信息傳輸特性,以及多媒體技術的展示功能,實現教師、學生、媒體多向互動,體現教學的個性化和協作化;它提供學習內容的廣泛性和形式的多樣性,使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基礎、興趣、習慣來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充分體現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網絡課程的定義及要素、特征
1.網絡課程的定義
網絡教學實際上是網絡輔助教學,網絡課程是網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網絡技術發展異常迅猛,而網絡教育應用歷史太短,可資借鑒的經驗有限等客觀因素的制約,不少教育機構與個人對網絡課程的認識膚淺,一味隨著潮流,將零散的教學資料搬到網上,便認為完成了網絡課程建設,甚至實現了網絡教學,從而走進了網絡課程的誤區,使得對網絡課程的理論研究與課程建設實踐處于迷茫狀態。
我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布的《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標準體系和11項試用標準簡介V1.0版》指出,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因此可作如下定義:網絡課程是基于網絡的關于專門學科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的總和,包括按一定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兩個組成部分。網絡課程是網絡教學的基本單元,是通過綜合教學設計,以計算機互聯網絡為主要交流平臺建設的教學科目內容及實施教學活動的總和,因而它既不是一些商業網站未經教學設計所設立的吸引用戶的課程,又不是一般性的輔網絡教學資料。
2.網絡課程的要素
網絡課程是一個完整的專門的教學系統,一般意義上的要素包括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兩個方面。按照教育技術學者的觀點,網絡教學系統的具體要素有教師、管理者、學習者、信息資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評價、教學組織形式、學習環境、網絡平臺等。概括起來,網絡課程要素包括四個部分:(1)專門學科的教學內容;(2)面向學科的教學資源;(3)基于網絡的教學環境;(4)實施課程的教學管理。各具體要素均可歸結到這四個要素的功能模塊中。
3.網絡課程的特征
網絡課程具有計算機網絡的基本運行方式,即信息在后臺儲存,通過網絡中介傳送,前臺以屏幕方式呈現。結合具體的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網絡課程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征:
(1)開放性。網絡課程的開放性表現為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它不僅在技術上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而且對所有個體開放,學習者無年齡、性別、種族差異,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受網絡學習。另一方面,它的結構體系和內容安排能夠讓課程管理者(教師)方便地進行及時調整和更新。
(2)交互性。在網絡教學中,一方面,學生通過課件可以有效地獲得圖文并茂的教育信息,并可進行在線練習和測試,了解自己學習的掌握情況,即人機交互。另一方面,師生可以實現個體異步學習和同步學習,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相互之間可以通過發送E-mail或在線聊天的方式互動溝通,學生可向教師反饋教學信息,教師則可根據學生隨時發送的教學信息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促進教學,學生之間的交互也可以進行協作學習。這種雙向交互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通過視、聽手段獲取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協作性。網絡支持下的學習更能體現協作的優勢。網絡群組管理員(通常為教師)作為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人物,引導、促進、幫助小組成員的協作學習,成員之間的協作學習能加強學習者之間的合作共處能力和探索精神,不僅對問題的深入理解和知識的掌握運用大有裨益,而且能提高網絡課堂的交互能力,摒棄傳統課堂中單純的人機“刺激反應”的交互形式,并且對合作精神的培養和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4)共享性。網絡課程不但可以利用已有優秀教師資源、教學資源,而且可以通過網絡鏈接等多種方式引入國內外日益豐富的網上動態學習資源,并通過網絡傳送把課程資源傳輸給每一位網絡學習者,從而實現最大范圍內的跨時空、跨地域的資源共享,真正地做到“全球化學習”。
(5)自主性。自主性指網絡課程以教師為主導,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主張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學習的主動構建者,教師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利用網絡課程教學,可以讓教師、學生通過討論、合作、競爭和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完成一個確定的學習任務,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
三、網絡課程建設
1.網絡平臺建設
加強網絡平臺建設是網絡課程建設的基礎。網絡課程是基于網絡技術的教學環境,需要一個運行在互聯網環境下的網絡教學支持系統(教學平臺),包括支持網絡教學的硬件設施和網絡教學的軟件系統。隨著人們對網絡教學特點的認識不斷深入,網絡教學系統的開發也日臻完善,一些頂級教育機構紛紛開發了各具特色的教學系統,如美國的WebCT系統和TopClass系統,Arizona大學的Polis系統,清華大學的網絡學堂(網絡備課系統和網絡輔助教學系統)等。在開展信息化、數字化校園的今天,要開展全校性的網絡教學,學校就要重視校園網絡服務器和和網絡教學支持系統等硬、軟件設施建設,并加大投入力度,研制或引進支撐網絡課程所需要的硬、軟件環境,創造網絡課程建設條件,推進網絡平臺建設。網絡平臺一定要上升到全校統一的高度,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對網絡平臺建設,要各校根據實際需要及發展來選擇自主研發或引進,要堅持平臺運行穩定、功能強大、操作方便、快捷原則,堅持易于更新、升級和維護原則。
2.網絡課程資源建設
網絡課程資源建設是網絡課程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現代教學理念下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網絡課程資源是指基于計算機網絡支持課程教學的相關資源,廣義上講,可以將其范圍擴大到一切有助于教學活動的任何事物,是由教育者、學習者、教學資源、支持系統等四個部分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從網絡課程的結構上看,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學習指導、實驗指導、電子教案、電子課件、視頻動畫庫、圖形圖像庫、習題試題庫、教學討論、疑難解答、心得體會、網絡資源鏈接等。網絡課程資源不是簡單零碎地搬到網上,而是按照學科知識體系和網絡教學的特點,對各種優質課程資源的綜合集成和共享。另外,課程資源建設還應包括課程資源管理建設,即各項資源以數據庫形式進行網絡存儲,具有完善的資源分類、檢索、上傳、下載等功能。
網絡課程資源建設的目的是為學習者提供所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樂于接受的學習方法,為教學者提供一種更優化的教學途徑,因而網絡課程資源建設要符合課程教學的需求,也要體現網絡的時代特征,大力開發立體化教材和數字化學習資源,體現先進性和高效性;要堅持自我開發與引進外援相結合,體現個性,鼓勵多樣化發展,但又要避免重復性建設??傊?課程資源建設應做到開放、共享和提高。
3.教師隊伍的技能培訓
高質量網絡課程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但需要便捷的網絡平臺和豐富的網絡資源,而且需要課程的建設者依照學習模式和課程特點精心制作課件、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優雅的界面、生動的課件、豐富的內容無疑會增加學習者的愉悅感和吸引力,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大有幫助,這就要求課程的建設者能熟練掌握網絡平臺的各項功能,并具備制作多媒體課件的一般能力。提高教師隊伍的課程建設水平,必須從三方面做起: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自覺將注意力投入到這方面來。其次,學校要重視加強對教師多媒體技術培訓和考核,使之掌握常用圖形、圖像、聲音等數字化文件獲取和制作技術。最后,學校要注重對網絡平臺軟件系統功能的展示和推廣。高質量的網絡課程不是簡單地將豐富生動的課程資料的上網,而是依據網絡平臺系統功能和結構,科學地組織和編排教學內容,形成連貫的、系統的學習單元。教師隊伍的技能培訓是網絡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必須始終堅持下去才能取得成效。
四、結語
網絡課程的內涵隨著網絡技術、教育理論的不斷發展而不斷豐富,課程建設始終應堅持樹立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從平臺選擇、課程設計、資源建設到課程管理都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加強網絡環境下新教學模式的研究及網絡課程的進一步開發,努力探索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多樣化網絡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馬紅亮.網絡課程的概念及特征[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1,(6).
[2]楊曉丹.淺談網絡課程的特點及設計原則[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9).
篇5
【關鍵詞】高中政治;校本選修;課程建設;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06-0016-02
浙江省江山市第五中學(簡稱“我?!保挛耐╅_展校本選修課程建設工作已有多年時間,隨著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的強力推進,學校加強了四大類校本選修課程建設,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截至2015年,我校開發、實施了80余門課程,至少在數量上體現了一種明顯的進步,但如果細細考察,不難發現不少倉促上陣的選修課程還是比較粗放的,在開發、實施、管理、評價以及課程的總體設置上都存在質量不高、水平低下、隨意失范等問題,需要我們加以重視并采取針對性措施。結合我校及政治學科在該項工作上的經驗得失,筆者認為提高選修課程建設質量可以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課程設置要體現課程改革的目的
開設校本選修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國家必修課程、地方課程等的不足,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個性化、本土化課程需要。因此,選修課課程設置要與必修課課程緊密結合,“必修知識為共同基礎,選修內容為拓展提高”。高中政治“必修課程著力于建構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選修課程則偏重于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體驗中去,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相關知識去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p>
例如,我校開設的選修課程:“經濟生活”中紙幣真偽的辨認問題、電子貨幣的正確使用問題、市場經濟部分的誠信問題、“政治生活”中的中國能否實行西方的政黨制度問題、現代國際政治中的大國關系、“文化生活”中江山傳統文化的繼承問題等都是貼近學生生活的選修課程,體現了“運用必修為提高認知,探索選修為實際應用”的課程改革目的。
同時,選修課課程設置要與學生的需求相結合,既體現個性的需要,又增強學生知識儲備的實用性,增強課程的生命力;要與傳統文化的繼承相結合,體現課程的實踐性和探究性。所以學校把校本選修課程的設置與學校獨特的教育哲學、價值追求、資源稟賦等緊密結合起來,將選修課程的設置納入到學校整個課程體系建設和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綜合分析學校的培養目標、學生的課程需求、教師的個性專長以及學校擁有的資源優勢,進而確定課程內容、教學數量和實施方案,而不是“想開什么就開什么、能開什么就開什么、想怎么開就怎么開、今天開這個明天開那個、只管開設不問效果”,甚至變成“一盤散沙,毫無章法?!?/p>
二、課程開發要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和實施能力
我校在課程開發方面存在如下問題:第一,備課組定位不準確,導致課程設置缺乏針對性;第二,教師合作能力不強,導致課程開發缺乏系統性;第三,教師專業素質不高,導致課程開發簡單;第四,教師師德淡化,導致課程開發隨意。教育改革,理念先行,只有認識到位才能執行有力。提高校本選修課程建設質量關鍵在于提升廣大教師對于選修課程的認識、理解和實施水平,即強化其校本選修課程意識。
1. 提高教師的課程開發意識
我校積極引導教師深刻認識選修課程對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刻認識參與選修課程開發實施是教師的應盡職責和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的重要途徑,要全面、深入理解和把握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理論與實踐。
例如,“時事政治”這一選修課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總結歸納、分析說明等能力,對于擴大其知識面、完善其認知結構、培養其綜合能力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本課程學習時數相對較短,涉及面廣,資料容易查找和獲取,所運用的教學設備少,與政治學科有密切聯系,與學習史地知識也有著緊密聯系,只要學生能關心和有興趣,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本組教師特別是政治組教師積極、主動提供各種課程資源,政史地老師爭相主持或參與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教研等各個環節。藉此將自己的知識能力積累、專業旨趣、個性特長整合起來,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系統化地梳理、拓展和完善,進一步放大自己的專長和特長。
2. 提高課程開發的規范性和系統性
選修課程建設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專業領域,當下不少學校教師實施選修課程基本上是“趕鴨子上架”“摸著石子過河”“走一步算一步”,這實際上是違背規律的不負責任的行為,效果低下也就可想而知。所以,學校加強了校本拓訓,創造各種條件邀請校外專家對有關教師進行課程理念、操作等方面的培訓引領,組建校本課程備課組或教研組之類的教研機構,充分發掘其在師訓、教研、教科等方面的作用,創設學習研討的組織空間,建立起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的長效機制,提高課程開發的規范性和系統性。
例如,本備課組在學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規定了開發校本課程的操作流程:制定的課程綱要中應包括課程目標(包括知識能力價值觀目標)、課程性質、課程特點、課程內容、課程開設要求、課時計劃、課程評價(包括評價方式評價目標)。
三、課程實施要健全選修課的過程管理和考核評價
1. 健全校本選修課程實施的過程管理
篇6
【關鍵詞】中小學 藝術 課堂教學 評價
在世紀之交啟動的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綜合課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小學低年級設置了品德與生活、藝術兩門綜合課程;小學中、高年級設置了品德與社會、科學、綜合實踐活動、藝術四門綜合課程;初中設置了科學、歷史與社會、體育與健康、藝術、綜合實踐活動五門綜合課程;高中則設置了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藝術三門綜合課程。在這些綜合課程中,惟有藝術是各學段都要開設的課程。
本文將在分析藝術課程特性基礎上,重點討論中小學藝術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問題。所謂課堂教學評價,指根據一定的教育理念與特定課程的教學目標,對某位老師或數位老師的一節課或數節課所進行的評價。它既是特定學段的全面性教育評價的重要組織部分,又可以獨立地用作特定課程日常教學的經常性、隨機性評價。藝術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對于樹立正確的藝術教育理念、優化藝術教學資源、改進藝術教學方法、提高藝術教學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導意義。
一、藝術課程的特性
正確認識藝術課程的性質,是科學評價藝術課堂教學的必要條件。《全日制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用“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愉悅性”、“經典性”五個關鍵詞來概括藝術課程的特性,認為藝術課程具有“創造美、鑒賞美的價值”、“情感價值”、“智能價值”、“文化價值”和“應用價值”。我們認為,從課程哲學的角度看,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新開設的藝術課程具有三大特性:一是嘗試性,二是綜合性,三是實踐性。從課程改革實踐的角度看,這門新課程的獨特價值也主要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1.嘗試性。在基礎教育發展史上,取消傳統的音樂、美術等課程,設置綜合性的藝術課程,是一種改革嘗試。最早進行這一嘗試的是俄羅斯。俄羅斯聯邦1993年公布的基礎教育課程計劃規定,三年制、四年制小學以新設的藝術課程取代傳統的音樂、美術課程。不久后,美國一些中小學也嘗試開設綜合性的藝術課程。據新華社報道,2006年7月28日美國紐約市古根海姆美術館了一份研究報告,稱學校開設藝術課程能提高學生的讀寫、思辨等能力。2006年7月30日,多家平面媒體、網絡媒體報道了這一研究結果。在我國,2001年6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通知》,并隨文頒發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綱要》規定:基礎教育各學段取消音樂、美術課程,新設藝術課程。由于在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設置藝術課程是一種具有挑戰意味的嘗試,為了穩妥起見,《綱要》還規定:目前不具備開設藝術課程的條件的地區或學校,可暫時保留傳統做法,暫不開設藝術課程。
中俄等國為什么要取消傳統的做法,新設藝術課程呢?顯然,這一改革源于時代的需要、社會的需要。 當今社會,這一傾向空前明顯:一方面在當今的電子時代、信息時代,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頻繁地整合為一個又一個藝術整體,通過電視、電腦、網絡等媒體,大量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另一方面為數眾多的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商家和各式各樣的社會生活美化者,不斷地從耳濡目染的藝術表現中吸取靈感,推進自身的價值追求。此外從藝術品種數量的角度看,現代生活中除了傳統的音樂與美術外,舞蹈的普及率空前提高,戲劇、影視廣泛地進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傳統的書法、篆刻、剪紙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品種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揚光大,藝術形式的多樣化、普及化,呼喚著綜合性的藝術教育平臺。總之,開設綜合性的藝術課程,是時代的需要、社會生活的需要。
2.綜合性。藝術課程并不是傳統音樂課程與美術課程的簡單相加或機械合并。事實上傳統的音樂、美術學科,只是藝術課程中的重要學科要素。關于藝術課程所涉及的學科要素,《全日制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給出“4+3”模式:藝術課程包括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四大核心要素和影視、書法、篆刻三大次要素。我們認為,不妨在次要素中增加手工(包括剪紙、泥塑、藝術粘貼、簡單的雕塑等)、設計(如玩具設計、桌椅設計、居室布局設計、裝潢設計等)兩大工藝色彩較濃的要素,由此形成“4+5”模式。當然,就藝術表現形式而言,藝術教育應當兼容所有含有藝術性的各種表現形式。在進行藝術課堂教學評價時,我們要重點觀察有關學校、有關教師是否注意兼容不同形式的藝術要素,重點觀察各種藝術要素是如何綜合為一個整體的。
3.實踐性。藝術來源于生活實踐;開設藝術課程的宗旨,正在于適應社會生活實踐的需要。因此藝術課堂教學必須切合社會生活實踐的需要(尤其是當時當地的社會生活實踐需要)。上文我們之所以提出在藝術課程中增加手工、設計兩大較為實用的藝術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考慮到藝術的實踐特征。除了藝術教育的內容必須具有實踐
性特征外,藝術教育的方法也應當具有實踐性特征:在藝術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引導學生參與藝術訓練、藝術表現、藝術創作實踐上。當然這種實踐應當與欣賞與交流結合起來。在進行藝術課堂教學評價時,我們要重點觀察所要評價的藝術課堂教學是否具有明顯的實踐特征。
二、藝術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理念
要科學而有效地評價新的藝術課程,必須在正確認識藝術課程特性基礎上,建立新的科學的評價理念。我們認為,要特別注意建立以下藝術課程評價理念:
1.“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理念?!耙詫W生的發展為中心”有兩層意思:一是教師的組織與引導應“以學生為中心”;二是教學活動應“以發展為中心”。傳統的藝術類課程的教學及其評價,過分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與主導作用,相對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主體作用。在當前的藝術課程教學與評價中,要特別強調以生為本。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愿與個性,要想方設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藝術欣賞與表現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育價值觀層面,應特別強調以學生基本素質的發展為本,努力發展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從教師職責的角度看,建立“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理念,則意味著必須變教師的組織指揮、權威訓育為啟發、誘導、協調和促進。在教學評價工作中,要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必須強化形成性評價,淡化終結性評價。學生的發展,與教師的專業發展密切相關。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離開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就談不上學生持久而高效率的發展。在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應特別注意以教師的專業發展促學生的發展,努力提升藝術教師的專業素養,并以此優化日常教學。
2.“多元評價”理念。這里的“多元評價”,指藝術課程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在評價主體方面,應當建立教學管理專家、藝術教育專家、一線專任教師、被教育者幾方面結合的多元評價管理機制。在對藝術課堂教學進行評價時,應當讓學生參與評價。教師或教學管理者,應當注意引導學生對藝術學習活動進行自評和互評,同時也應當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教師教學活動的感覺和評價。藝術教學的效果最終要落實在學生身上,學生參與評價,對其自身的發展和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評價內容方面,應當建立指向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建設三個方面的多元評價系統。在評價方式方面,要本著發展至上的指導思想,改變過分倚重終結性評價、定量評價的傳統做法,建立以形成性評價、定性評價為主的多元化藝術課程評價模式。
3.“課程建設”理念。重視課程基本建設(簡稱“課程建設”)的評價,是當代課程評價的重要特征。新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藝術課程標準,都沒有提及課程建設評價,實是一大遺憾。我們認為對于新設的藝術課程來說,課程建設的評價尤為重要。所謂課程建設,指課程軟硬件設施的建設,包括課程制度的確立、管理機制的構建、師資的配備、教材的配置、場地與器材的配給等。顯然課程建設指向的是課程保障系統。藝術課程的課程建設理念,是十分重要的教學評價理念,它不僅指向一線藝術教師的教,更指向有關學校對藝術教學的管理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管理。在進行藝術課堂教學評價時,應當借助課程建設理念,促進藝術教育資源的優化。
三、藝術課堂教學評價的指標體系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藝術課程的目標,然后討論藝術課堂教學評價的指標體系?!度罩屏x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將藝術課程的總目標界定為“藝術能力與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這一說法只是一種原則性的概括。在課程目標的實質性內涵層面,中小學藝術課程的總目標包括藝術知識的傳授、藝術技能的訓練、藝術能力的培養、藝術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熏陶四大方面。在各學段課程目標的縱向關系層面,基礎教育階段藝術課程的目標包括小學低年級學段目標、小學中高年級學段目標、初中學段目標、高中學段目標四個層次。前面曾論述的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及影視、書法、篆刻、手工、設計等,屬于知能類型領域(簡稱“知能領域”)。在課程與教學的設計階段,還必須將學段目標、綜合領域目標、知能領域目標有選擇有重點地具體化為單元目標與課時目標。各目標的關系如圖一。
圖一:中小學藝術課堂教學的目標
在對藝術課堂教學進行評價時,應當根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和有關學校、教師、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各個領域的目標具體化。要注意的是,藝術課堂教學的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對綜合領域目標、知能領域目標的落實,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的,而是有選擇有重點的。也就是說,每一單元或每一課時,都應當既有切合教學內容特征和學生身心特征的重點目標,又有對其他目標的統籌兼顧。
應當本著藝術課程的目標,從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和課程建設三方面來評價藝術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應當從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結果三方面展開,兼顧藝術領域知識、技能、能力的評價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對教師教學的評價,應當從教學目標、教學內
容、教學結構、教學方法和教師專業素養等方面展開。而對課程建設的評價,應從課程文本(課程計劃、教材等)、師資配備、設備器材等方面展開。上述各因素的關系如圖二。
圖二:中小學藝術課堂教學評價的指標
上文我們系統地分析和論述了中小學藝術課堂教學的目標與評價指標。在藝術課堂教學評價實踐中,有關部門、有關專家和有關教師可以在上述分析和論述基礎上,根據特定的評價目的和特定學段學生的身心特征,給出各評價內容的分值,以便形成量化的評價指標體系。
在實際評價中,應當注意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結合起來,一方面分別給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建設三方面的評價分值,以便計算出總分值,另一方面要本著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管理水平的目的,對教師的教學、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課程的基本建設等,給出科學而明確的定性評價,并提出改革與發展建議。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
[2]吳莉.關于新課程理念下藝術課程教師角色轉換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10).
[3]喻芳.中美藝術教育比較[J].市場周刊.2004(11).
篇7
關鍵詞:課程建設;思考;教材建設
一、關于課程建設
1.課程建設的要素
(1)規劃設計:主要是解決設置什么課程,課程的標準以及課程的排序等問題。(2)課程的實施過程:主要是解決如何去實現培養目標等問題。
2.課程建設的任務
課程建設的任務是在現有課程建設的基礎上,開設精品課程的建設,建立以合格課程為基礎、優質課程為重點、精品課程為示范和特色的課程建設體系。
3.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1)合格課程的建設
合格課程建設是學校課程建設的基礎,因此,學校應積極加強合格課程的建設,使得各門必修課程全部達到合格課程的要求,以促進整個學校課程的建設。合格課程的建設主要包括課程梯隊的建設、課程內容的建設、教學方法及手段、實驗學習實踐條件建設、教學文件齊備、課程質量監控與效果的評價及課程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2)特色課程的建設
高中在進行特色課程的建設時,在明確什么是特色課程的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要有先進的教育思想;②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③注重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④重視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和建設;⑤不斷改革教學方法;⑥加強網絡課程資源的建設;⑦注重教材建設。
二、我校課程建設的現狀
1.課程體系缺乏科學性,可選擇性小
近幾年,我校在課程建設方面過多地注重于高考的需求,全部開設的是國家規定的普通高中的必修課,比如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歷史、體育,其他的課程如藝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幾乎不開設。并且在分科之后,學生所學的課程更少,每天都是語數外、理化生,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也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2.教師隊伍水平不高,素質欠缺
教師隊伍水平不高也是我校進行課程建設中存在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生師比是衡量一所學校的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我校的生師比已經達到了20:1,教師總量不足,教師的工作量較大,對課程的設計及建設投入的精力有限,導致課程質量低下。另外,我校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也比較欠缺,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比較少。很多教師都缺乏專業的教育素養和實踐素養,只能進行紙上談兵的教學,特別是物理、化學等課,學生的實驗課時較少,理論知識不能得到實踐的檢驗,導致課程建設的水平低下。
3.缺乏特色課程,網絡資源不完善
我校課程開設的科目較少,基本上是高考考什么,就開設什么課程,缺乏特色課程。因此,學生所學的內容比較單調、枯燥。此外,學校的網絡資源不夠完善,學生只能在課堂上去學習各門課程,學習環境和資源都比較局限,從而導致學校課程建設的整體水平都較低。
三、關于我校課程建設的幾點建議
1.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開設特色課程建設
在進行課程建設時,首先學校應樹立以課程為中心的建設理念,而不是以高考需求為中心。在課程體系的建立方面,要注意建立的科學性及合理性,既要滿足高考制度的需要,又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學校應開設一些特色課程。例如:學??梢愿鶕煌昙壍恼n程任務適當地增加一些選修課程,比如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等。高一、高二年級可以增加上述選修課程,也可增加研究性學習的課程,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個研究專題進行探究。
2.加強教師水平和職業素養的建設
教師作為課程建設的主力軍,應當具備高水平的教學素質以及高水平的專業素質,這樣才能保證課程建設的質量。在教師缺乏的問題上,學校應積極聘請教師,并且要多聘請有實踐經驗和專業性較強的教師。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學校應加強教師水平的建設,以及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例如,學??梢詫σ恍靶陆處煛边M行定期的教學培訓及考核,鼓勵教師積極學習與科目相關的知識,及時了解新知識、新技能,并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進行教學。
3.拓展學習環境,完善網絡資源
學校在進行課程建設時,應注意理論與實踐結合,尤其是物理、化學等課程,應合理安排實驗課,通過實驗,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還應拓展學生的學習環境,不僅僅是在教室進行學習。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深入人們心中,學校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完善網絡資源。
4.建立完善的課程建設的實施及管理制度
學校課程建設工作要得到良好的落實,必須要有相應的制度進行管理和監督,因此學校應針對課程建設的實施問題建立相應的制度。例如,學校可以建立《高中課程建設的實施及管理》制度,及時進行管理、監督,以保證課程建設得到落實。另外,每學期應讓學生對課程建設工作進行網上評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學校也應根據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措施改進。
篇8
(一)形態構成課程資源利用及課程質量評價有待提高
我國高校的形態構成課程,內容比較單一,都以“三大構成”課程為主加以設置?!叭髽嫵伞闭n程各自獨立,課程設置缺乏整合,存在教學方法單一、課程結構單一、教學內容單一等傾向。當前,高品質形態構成課程數量少,精品課程建設缺少質量支撐,整體上說課程資源共享程度偏低,一些“創新”課程內容不到位,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形態構成課程資源利用是以優質的課程內容為主體的,課程內容優質才可以成為資源并加以運用。許多高校在設置該課程內容時還沒有脫離固有的模式,課程內容上沒有創新,對課程質量評價一直沿用傳統的評價方式,在評價中沒有考慮教學過程階段性與整體性的關系,常把后段課程結果作為依據來進行終極評價,致使評價體系脫節,缺乏調控的有效方法和評價體系的系統性。
(二)師資隊伍建設與教科研能力較薄弱
由于工業設計學科發展較快,對本學科教師的知識結構、業務能力、施教能力、實踐能力、學術造詣、審美素養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多數本學科的教師知識結構單一,實踐經歷淺,跨學科施教等現象普遍存在,加上創新型教師及名師匱乏,導致施教水平滯后,師資隊伍建設跟不上學科的發展速度。形態構成課程長期以來沒有從舊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對其課程自身的發展研究還沒有形成體系,教師對其研究還在較低的層面上探索,遠遠跟不上學科發展要求,各個高校學科建設的重點都放在了專業課程建設上面,對專業基礎課程的研究相對較薄弱,正是由于教研不夠,本課程的開發與拓展得不到有力支撐,構成課程的地位始終不高,對專業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二、形態構成課程建設的探索與研究
(一)優化課程結構,整合課程內容,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1.構建“基礎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三位立體式互動專業課程體系專業基礎課程模塊不能單獨設計,形態構成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程模塊中課程群的課程,更不能單獨設置,所以我們可以把形態構成課程重新組合與建構。該課程主體內容在專業基礎課程模塊中學習,分散部分內容跨模塊學習,也就是說模塊不是固定的,課程是交叉設置的。特別是形態構成課程應跨越到專業課程模塊中去完成它應用構成課程內容,這種在不丟失主干課程結構的交互式的課程體系,有助于課程訓練與學習的實效性及應用性,真正起到以能力為本位的學習目的,增強學生思維方式和動手能力的訓練。
2.優化課程結構,整合課程內容,設立創新型課程模塊形態構成主干課程有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光影構成、動態構成等課程。其構成模塊應具有可變和互補性質。每個單元課程結構設置要符合整體課程模塊結構設置要求,既體現出每個單元課程特點,又要體現出每個單元課程之間的完整性、系統性。在每個單元課程中,教學內容的設定要體現出課程本質特征,同時要體現課程內容的前沿性,可以增加信息采集、調研分析、工藝結構、材料應用等相關內容。教學環節中還可以引入學生自己設定的構成單元課題,提升創新意識和動手塑造能力。課程內容還應有選擇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知識結構、認知能力、興趣愛好等因素自由選取課題來完成對應的學習任務。
(二)加強教科研能力和師資隊伍建設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著力培養專業教師業務能力由于工業設計專業建設與發展要求,加快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是當前各個院校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目前,從事形態構成課程教學的師資主要來自于美術類師資和設計類師資。在高校專業課師資不足的情況下,多數形態構成課程是由美術類師資來完成構成課程的教學任務,從設計學科建設與發展角度看,美術類師資有些是滿足不了專業基礎課程教學需要的,因為多數美術專業畢業的教師沒有學習形態構成課程,缺少對形態構成學的深入研究,施教效果不容樂觀。所以說高校真正缺少的是對形態構成學有深入研究的、具有教學經驗的、兼具設計水平和專業能力的高素質的師資。高校在引進大師、名師的同時,急需做的工作應是積極做好本校教師的培訓工作,通過各種渠道與方法拓寬師資培訓思路,嘗試建立課程研究中心、課程設計工作室、委培實訓基地等場所,確立中長期師資梯隊培養計劃,做足師資培養基礎工作,為師資隊伍建設奠定雄厚基礎,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業精品高、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篇9
關鍵詞 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模型;CIPP評價
中圖分類號 G71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6)34-0019-06
專業是職業院校的立學之本、教學之主,是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是經濟社會與學校系統對接的主陣地。專業建設要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以行業人才需求為主旨,科學、有效地做好專業開發、規劃、實施、評價等工作。目前,職業教育領域已經深刻意識到專業建設的重要性,并探索通過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來影響與引領專業建設。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的科學性與適切性決定著專業建設的科學性與適切性,更決定著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性、人才培養過程的適切性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綜觀已有研究,研究者對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研究的關注度還不夠,尤其缺乏對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嘗試以效率和效益為價值取向,基于CIPP評價模式思想建構適合職業院校專業建設的評價模型,以指導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工作的開展。
一、CIPP評價與專業建設評價的契合
CIPP評價模式由美國學者斯塔弗爾比姆(Stufflebeam,D.L.)在1967年提出,是在批判泰勒的行為目標模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被稱為決策導向或改良導向評價模式。CIPP由背景評價(Context Evaluation)、輸入評價(Input Evaluation)、過程評價(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評價(Product Evaluation)四種評價組成。本研究將CIPP評價模式思想運用于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主要基于CIPP評價與專業建設活動的內在契合性與一致性。
(一)CIPP評價要素與專業建設評價要素的契合性
CIPP由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成果評價組成,這四種評價為決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CIPP評價將專業建設的人才培養活動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評價,同時貫穿專業建設活動的整個過程與諸多環節。
背景評價旨在了解相關環境,診斷特殊問題,分析并確定需求,鑒別機會且制定目標等[1]。而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要突出人才培養的職業要求與應用特點,充分了解產業、行業、企業和職業(崗位)等對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影響,關注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規格和職業面向,確定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目標體系,明確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與障礙,評判專業建設目標及人才培養目標的適切度,評判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的適切度。
輸入評價要收集建設資源信息,評價建設資源,確定如何有效使用現有資源才能達到建設目標,確定項目規劃和設計的總體策略是否需要外部資源的協助[2]。而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要關注并評價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所需的各種資源是否給予足夠配備,對人才培養活動所需的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政策等要素是否予以充分配備,進而評判建設資源的支撐度。
過程評價要監督、記錄和評鑒方案進展中的活動。而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要對專業建設過程作連續不斷地監督、檢查和反饋,關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建設、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建設,特別體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特點,評判建設過程的有效性。
成果評價要對專業建設達到預期目標、影響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的程度作出評鑒。而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關注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培訓的數量、質量、模式等,關注專業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綜上,從評價要素與評價重心來看,CIPP評價與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二)CIPPu價主旨功能與專業建設評價的一致性
從評價主旨看,CIPP評價的目的不在于證明而在于改進。其主張評價是一項系統工具,為評價聽取人提供有用信息,使得方案更具成效。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的目的并不僅在于檢測目標的達成度,更在于明晰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明確專業建設未來的努力方向,為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學科負責人、專業教師等進行教育決策提供準確、實用、詳細的信息資料,以更好地為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進行決策指導。
從評價功能看,CIPP關注決策者的需求,提供必要的信息,重視評價反饋,使評價活動更具方向性和價值性。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強調發揮評價的激勵和發展作用,通過總結凝練專業建設的優勢和特色,診斷專業建設的問題和不足,充分發揮評價對專業建設的決策指導與改進作用,服務于專業發展的科學決策和專業建設的整體實施。因此,CIPP融入到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中,可以使人才培養活動過程中可能導致失敗的潛在原因、不利因素以及人才目標之間尚存的距離等情況變得清晰,使培養活動在執行過程中能夠據此作出適時、適當的策略、方式、方法調整,從而為教育決策與教育教學提供改進性建議。
總體來說,從評價主旨與功能看,CIPP評價與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二、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兩效四核”評價模型的構建
基于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及評價的現狀,借用CIPP評價的理念與思想,立足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和成果評價的核心與關鍵,本研究提出“兩效四核”評價模型。
(一)“兩效”的內涵
“兩效”是價值取向,即效率、效益。價值取向在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既引領著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的方向,又引導著職業院校專業建設的方向。對于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而言,效益與效率是重要價值取向。
1.效率
效率作為一個專業術語,最早應用于物理與工程領域,19世紀初,效率泛指輸出能量(功率)與輸入能量(功率)之比[3]。在經濟學領域,亞當?斯密(Adam Smith)認為,效率的提高是社會分工的結果[4]。所以,經濟學里,效率是指有用功率對驅動功率的比值,它是“效果對于時間的變量”[5]。盡管效率在各個學科中的具體內涵與外延有所不同,但是,其基本指向相當明確。據《韋伯斯特大學英語詞典》介紹,其基本含義:一是指達到有效的品質或程度;二是指有效的操作,是提供給一個動力系統的能量與這個系統所釋放的能量之間的比率[6]。按照《哲學全書》的觀點,效率是指物質運動與人的活動中有效性比率關系的范疇:一是物質運動特別是機械運動中原動機或工作機等機械在工作時輸出能量與輸入能量的比值;二是人的活動特別是生產勞動中投入與產出、所消耗的勞動量與所獲得的勞動效果的比率[7]。所以,根據這兩種解釋,教育學意義的效率自然就不言而明。
本研究所指的效率是教育學邏輯的效率,并不過分(或者說“唯速度論”)強調速度意義上的“快”和時間維度上的“短”,而是主張在符合教育學育人規律的邏輯下,關注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資源的投入與產出、所消耗的勞動量與所獲得的勞動效果的比率。本研究的效率是衡量和評價職業院校專業建設過程中,資源投入(人、財、物)以及專業建設效果比率的一個尺度。筆者不主張高速度的職業院校專業建設,但是主張資源配置優化、資源利用充分,專業建設成果顯著的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效率取向。
2.效益
到目前為止,學者們對效益尚未形成公認的解釋。效益是效率的延伸?!掇o海》將效益的解釋為“由行為產生的有效結果?!焙唵蝸碚f,某種活動總會產生某種結果,其對實踐來說就是效果。如果效果能夠為實踐主體帶來利益,便稱之為效益[8]。所以,效益強調的是結果,而且是有效的結果,或者說是能夠為主體帶來利益的成果。效益是某種活動所要產生的有益效果及其所達到的程度,是效果和利益的總稱[9]。
在本研究中,效益是對人們社會實踐活動合乎目的性和有用性實現程度的評價。因此,有的學者在解釋效益時,直截了當地提出它是價值概念的進一步發展,在某種意義上講,效益就是價值[10]。即,效益是以“質量合格”為前提。具體來講,效益是作為職業院校專業建設CIPP模式評價的價值取向,即通過對職業院校專業建設進行CIPP評價,進而實現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所培養人才應對社會需求和專業建設本身內在規律的均衡,進而實現學生、學校和社會高效、可持續性的發展與改進。
整體來看,效益與效率二者相輔相承、缺一不可。效率評價強調的是對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投入與產出之比的評價,效益評價強化的是對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是否滿足各方需要的評價。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只有以效率與效益為價值取向,才能促使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走上效率適中、效益提升的科學發展之路。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的效率與效益,與專業建設的效率和效益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旨在通過構建“效率”與“效益”兼顧的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最終引領與促進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的效率提高與效益最大化。
(二)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兩效四核”評價模型的生成
職業院校專業建設CIPP評價通過背景、輸入、過程和成果四個環節的全面考察,聚焦到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核心資源、核心課程及核心發展,建構一體化的“兩效四核”評價模型,發揮專業建設評價對于專業建設的引領性、診斷性、指導性、發展,從而使專業建設規劃、方案、策略更具成效,確保專業建設活動及評價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圖1所示的職業院校專業建設CIPP“兩效四核”評價模型,以效率、效益為價值取向,以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和成果評價為評價“四維”,以核心目標、核心資源、核心課程和核心發展為評價“四核”重心,以目標的適應度、條件的保障度、課程的有效度和發展的滿意度為評價“四度”標準。
1.背景評價的主要指向:核心目標
背景評價主要指向核心目標的定位與落實,關鍵在于人才培養目標。長期以來,我國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存在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錯位、缺少系y的人才需求調研與專業目標定位研究、專業建設缺乏科學可行的規劃等問題,導致人才培養活動的適應度不強。因此,職業院校專業建設首先需要開展系統深入的需求調研與發展預測,既需要對專業的優勢與缺陷進行分析,又需要對社會發展、行業需求進行研究。要對與專業相關的產業發展狀況及人才需求狀況進行了解,如人才需求的層次、數量、規格、標準,基于產業發展情況與人才需求現狀對未來需求進行預測,以確定專業培養規模、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方案,確保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要求與區域人才需求、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課程設置之間達到充分適應與符合程度。其次,要制定科學、系統的專業建設規劃,科學有效地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與規劃配套的執行監督機制。
因此,職業院校專業建設CIPP評價指標體系中背景評價主要指向于核心目標的定位,主要標準是人才培養目標。目標定位包括目標定位、培養方案兩個二級指標,目標定位的觀測點有兩個:一是在于培養目標、培養要求與區域人才需求、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課程設置的適應與符合程度,主要考察培養目標與相關要素的適切度;二是專業建設規劃與專業建設規劃執行,主要考察專業建設規劃的科學性、可行性,專業建設規劃執行的有效性、一致性。與經濟社會發展及行業需求之間的適應性,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適應性。
2.輸入評價的主要指向:核心資源
輸入評價是在背景評價的基礎上,對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所要達到預期目標所需的基礎條件、主要資源等所做的評價。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專業建設需要全方位、強有力的支撐,尤其需要教師和教學資源的保障。而在專業建設實踐領域中,多數專業建設活動顯現出支撐力度不夠大、保障資源不充裕等情況。其原因可能在于,沒有找準或者聚焦核心資源,把人力、物力、財力放在非關鍵環節和要素上。對于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而言,其核心支撐至少有三個方面。
一是教師資源。教師資源是決定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水平的關鍵支撐。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師隊伍狀況直接影響職業院校專業建設預定目標的實現程度,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高、能力強、技術突出的專兼職教師隊伍是專業建設活動能夠實現預期目標的關鍵保障。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所需要的師資隊伍是多樣化、系統性的,至少包括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等。專業帶頭人是專業建設的領軍人,把握著職業院校專業發展的方向,推進著專業建設的整個進程,帶領著整個教師團隊朝著既定的方向努力前行。因此,專業帶頭人的人選與培養至關重要。骨干教師是職業院校教師隊伍中起著支撐、示范和輻射作用的一支隊伍。這支隊伍是職業院校的中堅力量,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任何一所職業院校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半p師型”教師是職業院校最具特色的一支隊伍,直接關系到職業教育職能的實施和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培養一批素質高、操作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實現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教師資源主要考察教師隊伍建設規劃與執行、專業教師生師比、“雙師型”教師生師比、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等優秀教師比例、高學歷教師比例、中青年教師參加實踐教學能力培訓比例、專任教師科研和教研情況等觀測點。
二是教學資源。教學資源能夠充分滿足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活動的需求,適應產教結合、工學結合的需要,滿足學生發展與教師發展的需要。教學資源的評價考察是多維度、全過程的,既要考慮投入配備情況,又要考慮教學資源的使用情況,更要考察教學資源的使用效果。對于投入配備情況的考察標準主要在于生均值,既考察教學資源的總量生均值,又考察教學資源的最近新增量。對于教學資源使用情況的考察標準在于衡量近5年校外實訓、實習、實踐基地數量,同時衡量各基地參加學生人數、次數與專業在校生總數的比值。對于校企合作數量與效果情況的考察標準在于衡量校企合作的數量及實際效果。教學資源主要考察現有教學實訓、實驗儀器設備(含軟件)生均值,近5年新增的教學實訓、實驗儀器設備(含軟件)生均值,近5年校外訓、實習、實踐基地數量及各基地參加學生人數、次數與專業在校生總數的比值,校企合作的數量與效果情況。
三是經費資源。職業教育需要比普通教育更多的投入,充足的經費保障是實現職業院校專業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師資引進與培養,課程建設,實驗室、實習基地建設等是評價的重要內容。
3.過程評價的主要指向:核心課程
過程評價主要聚焦于對核心課程的評價,因為核心課程建設是完成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保障,也是培養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崗位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關鍵。專業建設的核心是課程,經濟社會需求、學生需求、學科發展和職業發展需要都體現在課程上,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最核心的環節。課程設計、課程組織是核心課程評價的重點內容。對課程設計的評價主要包括課程建設規劃評價、課程體系評價、課程內容評價等??茖W、適切的課程設計是確保人才培養目標有效貫徹的必要保障。對課程組織的評價主要集中在課程管理和課程實施兩個方面。系統、有效的課程管理是確保課程設計方案有效執行的重要保障。
本研究基于效率與效益取向的過程評價主要聚焦于核心課程建設,而核心課程建設又是基于核心能力的。因為核心課程建設是完成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保障,也是培養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崗位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關鍵。而核心課程又著眼于相關專業應著重培養的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
“核心課程”這個概念最早是斯賓塞(Herbert Spencer)于19世紀中期提出的。20世紀初,美國泰勒(R.Tyler)認為,課程體系由共同核心課程(Common core)和邊緣課程(Peripheral subjects)兩部分構成,共同核心課程是所有學習者都要學習的課程,邊緣課程是根據學生的差異、環境的差異及教育目標的差異所設置的針對性的、差異性的課程[11]。齊勒(T.Ziller)提出將神學、文學、世俗歷史等構成核心課程,其他課程如語言、自然科學、地理、體操、唱歌、技能等則圍繞核心課程進行統合[12]。此后,核心課程在哲學、社會學、教育學領域中成為研究主題,并形成了多種傾向的核心課程觀(社會傾向、學科傾向、經驗主義傾向及混合傾向)。這些傾向的核心課程觀都認為,核心課程具有生成力,能推動學生素質發展,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哈佛學院的核心課程是一種通識教育理念的課程,指向于非專業教育的課程類型。其為了向學生提供相同的知識背景,整合了相關學科領域重要基本問題的課程體系。本研究的核心課程是一種混合傾向,但根據職業院校的特點,主要以實踐取向為主。從核心課程的特征來看,本研究的核心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具有生成力,能推動學生素質發展。從核心課程的組成來看,主要圍繞相關專業所需的“核心能力”來組建的系列課程。
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y)有時被翻譯為核心勝任力,開始的時候主要應用于企業管理領域,且多用于衡量組織層面。最早由美國學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國學者哈默(G.Hamel)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提出,他們認為核心能力是“組織中的累積性學識,特別是關于如何協調不同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重技術流派的學識”[13]。核心能力具有三個基本特征,即能夠創造價值、具有可拓展性、不可模仿性[14]。職業院校學生在學校所習得的能力是為未來的職業工作和生活而準備,核心能力就是要準備相關專業必須要掌握的最基本、最主要的能力,能夠為未來的專業領域和職業崗位提供支持的最重要能力,并能為學生在職業生活領域中提供核心競爭優勢與可持續競爭能量的關鍵要素,賴以生存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集合。核心能力代表著職業院校相關專業學生能力的強弱和培養質量的高低,同時也是衡量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水平高低的關鍵表征。
專業建設的核心是課程,經濟社會需求、學生需求、學科發展和職業發展的需要都體現在課程上,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最核心的環節。從時間邏輯看,課程建設至少包括課程開發、課程組織和課程評價三個環節。因此,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于課程建設的關鍵環節,所以評價也將著重考察這些關鍵環節。
課程開發主要包括對課程建設、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設計,課程組織主要包括課程管理、課程實施和實踐教學,課程評價則指向檢查課程的目標、設計和實施是否實現了預期目的,實現的程度是怎樣的,從而判斷課程設計的效果如何,并以此為依據作出改進、修正課程的決策。
課程設計是指對整個課程建設的設計。首先,要對課程建設規劃進行整體設計和課程計劃進行設計。課程建設規劃是一個系統工程。其要對課程建設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課程建設總體目標及要求、課程建設實施方案、課程建設措施、課程建設的保障體系等進行系統規劃。課程計劃要對學科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生編制和學周安排等進行全面安排。其次,要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設計。
課程組織是將編制好的課程計劃、擬訂好的課程設計付諸實施的過程,是實現預期課程理想,達到預期課程目的,實現預期教育結果的必要環節。課程組織實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課程管理,課程實施,實踐教學。
課程評價是對課程設計方案、課程實施過程、學生發展情況進行檢測的重要方式,是對課程價值進行判斷的過程。學生發展情況是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中最關注的焦點。通過評價,可以了解課程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可以了解預設課程目標的達成度以及學生發展狀況。職業院校的課程評價以發展性評價為重要取向,倡導評價主體與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強調評價應貫穿于課程體系全過程。
4.成果評價的主要指向:核心發展
成果評價是對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活動實施成果的效用性進行評價。專業建設的目標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適應能力。前期的核心目標、核心資源、核心課程等所有環節的成效主要體現在學生發展、各方的滿意度和專業影響等方面。因此,學生發展、滿意度和專業影響是衡量專業建設效益與效果的主要表征。
學生質量。學生是職業院校專業建設面向社會、面向行業、面向企業所培養的最終產品。學生發展是檢驗專業建設質量的核心標準。學生的發展主要體現為學生培養質量和學生就I率與職業發展情況這兩個指標上。學生培養質量主要表現在學生所獲得的相關榮譽,或者取得的相關行業證書。學生就業率與職業發展情況主要體現在畢業生的年終就業率與靈活就業率情況。職業教育培養出的人才應適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學習能力強、有責任心的高素質勞動者與技術技能人才。職業教育培養出的人才應是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其適應能力與專業能力能夠勝任崗位需要。
滿意度。主要指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和學生對專業建設的滿意度。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所具有的素質和能力是否滿意?學生對本專業所提供的課程、教學、服務是否滿意?專業是否提供了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準備?
專業影響。專業影響主要通過專業獲獎、專業輻射作用與專業服務社會能力等指標來表現。專業獲獎包括但不限于示范專業、特色專業、重點支持專業、改革試點專業、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教材等。專業輻射作用是指為其他院校提供師資培訓、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等幫助。專業服務社會能力是指提供的各級各類培訓,如專業崗位培訓、職工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進城務工勞動力培訓等;提供科技咨詢、科技成果推廣等服務。
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兩效四核”評價根據社會分工、經濟和社會發展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需要以及專業發展的需要,以核心目標培養為導向,突破核心資源的制約與束縛,強化核心課程建設,將能力指向相同的課程或課程群集整合在一起,促進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有效實現學生的核心發展。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以效率、效益為價值取向,內蘊著這樣的含義:追求最大化的效益,培養出讓社會、家長、學生都非常滿意的高素質勞動者與技術技能人才;追求最適宜的效率,努力實現投入與產出的最佳比,找準適合自己的建設節奏;追求效益優先效率跟進,在確保充分實現效益的同時努力提升效率,做到效益導向下的效率最大化。對于專業建設活動而言,“兩效四核”評價思想非常明確地指出了專業建設的重心:專業建設以人才培養核心目標為龍頭,以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支撐,以課程建設為重心,以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為關鍵,以學生核心能力發展為歸宿。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價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的指導思想,通過評價實踐,構建專業建設評價體系,引領專業建設活動,進而引導并提升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水平,增強學??沙掷m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參 考 文 獻
[1][2]互動百科.CIPP評估模型[EB/OL].(2008-10-17)[2016-01-13].http:///wiki/CIPP%E8%AF%84%E4%BC%B0%E6%A8%A1%E5%9E%8B.
[3]汪思謙,等.編.物理學詞典――力學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73.
[4][美]保羅?薩繆爾森威廉?諾德豪斯.著.微觀經濟學(第16版)[M].蕭琛,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10.
[5]張人利.后“茶館式”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55.
[6]龍安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效率與公平[D].重慶:西南大學,2013:22.
[7]周孟璞.哲學全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96:769.
[8]姜炳坤.經濟效益概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7:1.
[9]于澤. 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效益效率評價及資金配置對策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14:17.
[10]楊葆j.教育經濟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301.
[11][12]張華.論核心課程[J].外國教育資料,2000(5):15-20.
[13]Prallalad C.K.,Gary H.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d Business Review,1990(66):79-91.
[14]修權,姜平,夏國平.能力模型研究[C].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2003:448.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cy & Profit and Four Cores”Evaluation Mode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CIPP Evaluation Angle
Shen Jun,Yang Hong,Zhu Dequan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unit of Vocational College carrying it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specialty which combines sociality and school system. Currently,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deep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searches through vocational college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to influence and lead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CIPP evaluation factors and vocational colleg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factors and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CIPP evaluation aim an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aiming to efficiency and profit, this paper has constructed “efficiency & profit and four cores” evaluation mode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CIPP evaluation thought: background evaluation points to the core target and input evaluation mainly points to the core resources, process evaluation mainly points to core courses and achievement evaluation mainly points to core development.
篇10
關鍵詞:高職教育;精品課程;教學質量
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決定教學質量的基本要素。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教育部制定了《2003~2007年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行動計劃》,精品課程建設是其中一項核心內容。按教育部文件精神,精品課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與手段、一流教材及一流教學管理特點的示范性課程。教育部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建設15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并免費在網上開放,以低成本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高職教育精品課程是體現高職教育特色與教學水平的示范性課程,本文擬就高職院校如何開展精品課程的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提出自己的思考。
以技術應用能力為目的建設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精品課程的內容應具備科學性、先進性與創新性。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造就技術應用型人才,技術應用型人才主要從事技術應用與實作,其主要任務是實施已完成的設計、規劃和決策,并將其轉化為產品。由于工作在生產一線,既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更需要有較強的操作技能,因此高職教育的課程教學內容應以崗位能力為著眼點,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知識與能力的綜合結構表,按照層層分解的子能力要素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與培養目標相呼應,根據崗位需求選擇、組合知識,確定基本教學內容,要明確教學應達到的目標和結果,教師不要引導學生過多地探究“為什么”,而是要使學生懂得“是什么、怎么做”,對學生的要求是能夠以正確的方式進行操作,掌握相關的理論,解決具體實踐問題。高職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在教學內容中應充分重視實驗、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我院在開展高職鐵道車輛專業精品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在分析畢業生從事鐵道車輛的檢修、運用崗位工作需求的基礎上,增加了車輛制動、車輛電氣、車輛空調實訓與中級檢車員技能等實踐性教學內容,使每門專業課程的學習都有與之相應的專業實訓,培養學生的專業實作動手能力,教學成果顯著。我院2000屆、2001屆兩位學生在2005年鐵道部舉辦的車輛檢車員競賽中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績。
以“雙師型”為要求建設教師隊伍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建設和教學改革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否具備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是評定精品課程建設成果的重要標準。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精品課程應由既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又具有較高理論水平的教師主講。學院要為主講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長環境,提高他們進行課程建設的積極性;要支持精品課程的主講教師外出學習,參與產學研結合、實驗實訓中心建設等項目,使其不斷積累工程實踐經驗,在同行與相關企業中樹立一定的知名度,從而達到“雙師型”教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重視培養青年教師的“雙師型”素質,對參與精品課程建設的青年教師,要嚴要求、高標準,要求他們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科研與實驗實訓中心的建設。精品課程的建設過程也是教師梯隊的建設過程,主講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與教學思想在精品課程建設中應對青年教師起到傳幫帶的作用,使全體教師形成團結向上的和諧梯隊,使老教師的經驗與青年教師的活力得到合理的配置,促進教師隊伍整體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
以現代化教學方法與手段為依托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方法與手段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和切入點。傳統的教學方法大多遵守以“教”為中心的模式,以課堂、教材和教師為中心,以傳授課本知識為唯一目的,忽視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片面強調知識的積累,教學手段單一,學生以通過考試為學習的主要目的……這顯然達不到高職教育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目標。高職教育的精品課程建設應貫穿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方法上,要改變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式,在教學中以啟發式、發現式、講授式等多種教學方式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自主性。在教學手段上,要改變現代化教學手段僅僅是一種輔助手段的觀念,加大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運用比例,提高精品課程建設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多媒體、遠程通信等現代技術,改變傳統教學的局限與不足,加強課程教學課件的開發,使其成為精品課程建設與課程教學的有效支撐,確保教學的高質量。要加強實驗室、模擬實訓室的建設,發揮其在課程教學中傳遞知識、培養能力的獨特作用。筆者在任教《制冷原理與設備》課程時,運用教研組開發制作的《4FS7B型壓縮機》課件,利用三維動畫對4FS7B壓縮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進行直觀、生動的講解,使抽象知識變為直觀的動畫,易于學生掌握與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課件還獲得江西省第二屆高等學校優秀課件三等獎。
以實踐技能為重點編寫教材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是教學內容,而教材是教學內容的具體體現。精品課程必須使用優秀的教材,一本優秀的高職教材應既具有高教教材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職業教育教材的鮮明特色;既要方便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又要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在閱讀時易于理解和吸收。目前高職教育中使用的教材大都存在內容陳舊、缺乏高職教育特色以及實踐教學教材不足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高職教學計劃中,實踐性教學環節往往占總教學課時的50%左右,但與實踐教學配套的教材卻嚴重缺乏。因此,高職院校在組織教材編寫時應突出技術應用能力的核心,依托行業企業,組織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主講教師和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編寫教材,制定實驗、實訓、實習教學規范統一的考核標準,教材內容應符合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要求,反映本課程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并預留“接口”,便于對教材內容的修改和補充。另外,也可以借鑒國外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適當引進一些國外出版的職業技術教材,作為補充與借鑒。
以網絡為平臺加強對各教學環節的管理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其質量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在精品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網絡提供的便利資源,構建以網絡為平臺,面向學生的教學管理系統。教師上課前,應將課程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公布在網上,使學生在學習該門課程之前明確課程要求與學習進程,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計劃性。在課后輔導與作業批改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輔導答疑”、“留言板”、“教師信箱”等欄目的設置,實現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在網絡上的互動交流。學生可以在網上提出自己在課堂學習中不明白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資料的收集和與教師共同探討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這種全新的啟發性與研究性學習方法能較好地引起學生的參與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質量監督與教學效果評價中,學生可以通過“網上評教”欄目將意見與建議及時反饋給教學管理部門和教師本人,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信息的溝通,縮短信息反饋的周期,減少教學效果評價中人為的不公正因素。總之,以網絡為平臺的教學管理新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減輕教師講授和輔導的工作量,同時對教學管理者來說也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
精品課程建設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使學校培養的人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同時也是學校本身教學改革、教學建設的需要。精品課程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和教師放眼未來,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吸收新的科技成果,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使課程始終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高水平。教學質量始終是高職院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擁有一大批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具有高職特色的精品課程是教學質量的保證。因此,高職院校應從思想上認識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作用與意義,形成良性的評價與支持的制度機制,在資金上加大投入,保證精品課程建設的順利實施,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娟.對精品課程建設的認識和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04,(4).
[2]仉志余,等.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認識[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8).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課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