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方面的知識范文
時間:2023-10-19 16:06: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經濟學方面的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獨立學院 青年大學 英語教師 職業生涯規劃 解決方法
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院校的英語教師與其他的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師職業規劃不同,他們既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又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受到相應的制約,作為青年教師來說也充滿了挑戰和機遇,最關鍵的還是在于教師本身。
1 獨立學院青年英語教師職業生涯面臨的問題
1.1 學校的性質產生的職業問題
獨立學院是非國家財政經費創辦的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院校,近年來,民辦高校在我國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而且很多獨立學院已經得到國家相關教育部門的認可,但是人們對于獨立學院的性質還是存在質疑。學校的發展前景和教師的相關待遇和穩定保障存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教師的職業相對于其他的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具有不穩定的問題存在。
1.2 教師的經驗產生的職業問題
作為青年大學英語教師而言,職業發展的生涯中也受到經驗不足的影響。在大學中很多資歷較深的教師都能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原因就在于他們豐富的教學經驗和人生閱歷。對于青年英語教師而言一切都是空白,一切都剛剛開始。
2 獨立院校的英語教師怎樣解決困境
2.1 正視現狀
對于獨立院校的教師而言既然選擇了自己的職業道路就應該正視現實,一方面,要肯定獨立院校對于教師發展不利的一面,只有承認現實才能消除心理障礙。另一方面,作為青年教師來說要看到自己經驗不足的現狀,特別是對英語教學而言,英語教師應當面對如何提高教學水平,怎樣進行有效教學的現實。正視現狀并不是簡單地看到對職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的一面,而是從現實出發解決困難。
2.2 分析矛盾
教師的職業生涯和現實問題之間儼然是一對顯而易見的矛盾,在矛盾產生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冷靜客觀的分析矛盾。看到矛盾性的一面也要看到它的相對性,例如在許多獨立院校的教師的待遇都略高于普通院校的教師水平,僅管獨立學院教師的工作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略遜與普通高等院校,但就好比投資而言風險與利益并存。另外,青年教師也是一種天然的優勢,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通過對新手型與專家型教師的研究,發現新手型與專家型教師在知識、效率和洞察力等三個方面都略具優勢,特別是對于英語教學來說課堂的活躍性是教學有效進行的手段,年輕的教師具有活力和創造力,有比老教師更多的時間的精力,因此,這也不失為一種優勢。
2.3 客觀比較
對于教師自身而言,客觀的比較職業的發展前景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教師在職業規劃過程中除了縱向的比較,還可以進行橫向的分析,首先結合教師職業本身對比其他職業的優缺點進行比較從而做出理性的選擇,其次要結合自己的職業興趣和理想進行選擇,畢竟只有自己喜歡的職業才能投入其中,再次,要根據自己的專業所學以及能力高低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總之,通過客觀的比較,教師會對自己的選擇多了一份安全感安定感。
3 如何有效的進行職業規劃
3.1 明確目標
俞敏洪說“人生的奮斗目標不要太大,認準了一件事情,投入興趣與熱情堅持去做,你就會成功”。在高校英語教學方面俞敏洪有比其他人更深刻的體會,無獨有偶,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專家彼得,德拉克(PeterF·Drycker)也對職業規劃生涯中目標的確立有精辟的闡述,他認為目標應該明確且層層推進。對于獨立學院的青年教師而言確定一個目標之后就要努力的去實現,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應該確立職業理想,按照目標循序漸進的發展。
3.2 擬定職業目標計劃
確定職業理想的目標之后就應該擬定相應的職業理想計劃,對于獨立學院的青年英語教師而言職業理想的實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別是對較高的職業理想。職業理想尚未實現之前良好的職業規劃既是對職業現狀的分析也是對規范自我發展的必經過程,擬定職業目標首先在于估算職業理想實現的時間,明確相應時間段應該完成的任務。其次,教師要把理想的實現分為若干的過程和階段,明確各個階段相應的任務和責任。再次,在擬定計劃的時候靠考慮到特殊的情況,預測職業理想實現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還要具備應對困難的心理素質和抵抗能力。
3.3 完善自我,待時而發
現階段我國各大高校的英語課程貫穿了學習的始終,于英語教師而言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以適應教學發展的需要是職業規劃的重點,也是前提和關鍵。對于獨立學院的青年英語教師而言,機遇并不是都會降臨到每個人身上,但是機遇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
篇2
關鍵詞:經濟學專業課程;“課題”模式;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2)20013002
1 問題的提出
在近幾年的日常的教學和管理過程中,有很多教師反映,經濟學專業學生在上課和作調查報告、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時候,論文質量、論文提交時間、論文所體現出來的理論功底和查閱書籍和文獻的數量和質量、學生寫作的時間和速度以及寫作態度等往往與教師預期的效果不一致,并不令人滿意。學生對經濟學理論基礎知識點已經很好地掌握,只是在平時的經濟現象分析時應用的很少,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當然這是缺乏訓練,很少有學生對該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通過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的測驗,絕大多數并沒有掌握。主要是通過學生的研究興趣來消化教學內容。
本文結合《農業經濟學》課程教學來探討基于“課題”模式的教學方式的創新問題。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農業經濟學》教學探討一下如何將理論經濟學很好地應用到現實的經濟學分析中去,進一步培養經濟學專業學生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研究怎么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門課程的知識點,在吸收和綜合案例教學方法、課程討論法的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以“課題”模式在應用經濟學中的應用。
2 現行本科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農業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教學過程中仍然以教師講授為主;其次,講授的內容仍然是按照教科書中的內容體系,包括理論分析和政策解讀,同時,在講授過程中穿插一些實際案例以及教師的調研案例等;最后,考核內容是基于教學大綱規定內容,仍然以期末考試的筆試為主。這樣的教學方式,在現在的教學環境下從多個方面體現出該教學方法的一些缺陷,當然,這里總結的一些缺陷的根本原因可能并不是因為教學方式,或許是學生的學習方法或者學習態度和興趣愛好等,但是,本文認為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知識點的掌握以及對現行農業政策的回歸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這種思路,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現行本科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一是學生仍然遵循的是書本知識,對書本知識一味追求,當然追求的目的多樣化,有些學生是習慣性對教科書的學習方式,擬將教科書中的內容一字不落的全部掌握,有些學生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等。二是絕大多數學生能夠通過課堂學習和課后的復習,可以很好地掌握農業經濟學理論知識,但是,如果將一些實際案例或者調研實際問題交給學生分析,給出的理解千奇百怪,而且與農業經濟學等相關經濟學知識的解釋根本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就現象論現象。三是學生的動手能力非常弱,一些教師帶隊外出調研通常會反映此問題,很多學生在實踐中將理論知識學的十分熟練的知識點能夠忘記,比如,有幾位大四的經濟學本科生與本校教師在農村開展調研,即便老師將每一個調研問題講的非常透徹,他們仍然不理解“非農活動”的含義,因為農戶給他們的種種答案根本不可能在書本中找到準確對應的滿意答案。
3 “課題”模式教學內涵及實施意義
本文所講的“課題”并不是指我們的國家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或者自治區規劃辦、教育廳等縱向和橫向課題,而是相當于案例教學,但與案例教學有些微小的差別,很多案例教學都是在任課教師已經早已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安排活生生的案例,里面的知識點、問題的討論也是教師或者案例教學的教材中早已經設定好的,而這里的“課題”指的是教師事先并未給定案例,而是學生根據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框架,根據學生小組的研究興趣愛好來選擇。學生所要選擇的案例不僅僅是活生生的現實經濟現狀本身,而且更重要的是就所研究案例的某一個知識點和理論框架的應用,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理論分析,這種方法對于問題的研究要比案例研究深刻一些。這種方式即鍛煉了學生收集國內外文獻的能力,又比較全面的能夠掌握理論知識。對產業經濟學某一個理論框架下的“課題”,需要學生提出對于此問題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義,理論基礎、理論知識在所研究問題中的應用。
“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并不是讓硬逼著學生嚴格要求學生能夠做到刻苦專研某一個經濟學,搞科研,而是,讓學生能夠在本科教學的經濟學基礎上對現實經濟問題的一個分析和認識能力,或者對本科教學中經濟學知識的一個很好的理解與應用,對所學知識的檢驗。“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包括,能夠培養學生經濟學分析能力,突出團隊能力。能夠將相關知識融會貫通,能夠利用大一、大二的經濟學知識來解釋現實經濟問題;能夠充分發揮本系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以“課題”形式培養學生經濟學分析、應用能力;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師教學科研能力。
4 以“課題”形式培養學生經濟學分析能力的實施環節的設想
本文強調的一點是“課題”具有系統性,能夠將理論知識框架學生自己綜合起來。而且這種“課題”具有延續性的特點,因為每一個同學對于《農業經濟學》中的某一個問題就其文獻綜述,所要研究經濟問題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以后的走勢都很好地掌握了,這樣仍然可以作為畢業論文來研究。
下面介紹“課題”模式在《農業經濟學》中的應用的基本原理。
首先按照教學計劃農業經濟學分為幾大教學內容板塊,采取每一個教學板塊作為一個“課題”單元。然后,在授課過程中,按照自然班級將每一個班級分為若干研究小組,每一個研究小組需要在幾個理論框架的每一個理論體系中選擇一個“課題”,這個“課題”的核心內容是圍繞本模塊的理論體系,選擇其中一個農業經濟問題進行研究,周期是本模塊的教學計劃執行完畢。
“課題”模式的教學實施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講授基本知識。這一階段的教學主體是教師。將知識點的重要概念和理論體系給出。教師在這一個基本作用是在于將每個部分的理論框架和目前仍然可能存在的爭議講授給學生,例如,農產品市場理論中,只給學生講授理論框架和基本知識點。第二階段:學生研究階段。這一階段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小組在教師講授的知識框架下就某一個農業經濟問題時自己查閱大量的文獻和所研究的現實問題的現狀、本質以及存在的問題等基礎上自己對其中的一些知識的理解。例如就某一個題目“市場不完善背景下我國馬鈴薯產業發展問題”,這樣小組將會對中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存在的問題用市場環境、市場結構、行為和績效的各種指標來分析,并且,在分析中會分析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等各種衡量指標的計算、理論含義及其如何應用。第三階段:課堂討論。這一階段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每一個小組均需要將自己所研究的問題在課堂中進行討論,學生與教師共同討論問題,教師在研究問題討論過程中,對于學生理解不到位、或者不透徹的知識點、或者不全面的需要加以重新解釋,當然,有些知識對于年輕教師來說也并不是很好地能夠掌握,其實,教師也是在學習的過程、提高自己專業知識的過程。然后,與學生進行就某一現實產業經濟現象進行探討,先聽一聽學生對此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看一看學生在以前面的經濟學知識的基礎上如何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然后,針對學生的思考和分析,教師就此問題展開對該知識體系進行詳細講解,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對此問題得到更好的理解。第四階段:鞏固和繼續完善、跟蹤研究。這一階段主體仍然是學生本人,或者小組研究。主要是在第三階段的討論的結果中尋找對某一問題的研究的深化,或者改進或者延續。
關于本方案的考核問題。成績分為五個階段。前四個階段是以小組的“課題”的成績為標準,記團體成績。最后一次是個人對本科程某一個知識點的全面認識,就某一個產業經濟學理論知識點作理論綜述的課程論文。
5 “課題”模式教學方法實施的保障措施
5.1 學生與授課教師相結合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在這里繼續強調這個問題,主要是用來說明,“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更加重視學生與授課教師的緊密結合,不僅學生從理論體系的掌握、重點和難點的理解等,而且學生需要將自己融入到課程中,學生主動將自己置身于一個主動參與學習和交流的角色,同樣,老師也是課程學習中的一員,與學生共同探討某些理論框架在實踐中的應用和分析。
5.2 與導師制(導師教學科研活動)密切結合
導師制是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應用專業知識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機制。“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不僅取決于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方法以及授課內容,而且學生的指導教師日常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指導也是密不可分。這就要求導師從專業的系統性學習的目的出發,引導學生將專業課程的學習常規化、系統化和創新化。
5.3 與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密切結合
本科生的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是本科專業在理論和實際研究的一種具體應用,是考驗學生專業學習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要求與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相結合,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學生都按照某一門專業課程某一部分的理論體系或者知識點展開研究和應用,而是通過“課題”模式的教學方法為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寫作創造一種思維模式。
參考文獻
[1]鄔滋,論專題教學與案例教學在國際貿易課程中的應用[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11,(3).
[2]汪冠群.高校教學方法創新的支持體系建設芻議[J].當代經濟,2009,(14).
[3]張春鳳.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實現能力培養[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8).
篇3
培育學生的商業意識。《投資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聯系極為緊密的學科,應該在培育學生商業意識方面發揮作用。從理論上看,商業意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分別是市場洞察力、對市場的反應力和執行力。市場洞察力指的是學生主動發現商機,積極面對商機的能力。《投資經濟學》課程中項目可行性分析方面的教學,可以為學生市場洞察力的培育夯實理論基礎,學好了并充分掌握這一部分的內容,學生的市場洞察力應該會較之以前有所提高。對市場的反應能力,指的是學生發現商機后能夠立即制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投資經濟學》教材中籌資方式、籌資決策等方面知識的講授,會增強學生對市場反應能力的信心,有利于發現商機后能夠立即付諸行動、采取措施、搶抓商機。
執行力指的是學生投資策略制定后,為全面貫徹落實相應策略所應當具有的強大的后期可持續發展的執行能力。《投資經濟學》教材中關于項目管理方面的知識,可以為學生強化執行力提供理論基礎。通過《投資經濟學》的學習,能夠為學生商業意識的強化提供理論支撐,這也是學生應當學習并學好《投資經濟學》這門課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培育學生的風險意識。作為投資的重要特征之一,風險(意識)是《投資經濟學》課程應該傳授給學生的重要意識之一。《投資經濟學》課程中的風險,一般指的是風險自身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損失的不確定性。前者包括風險產生的后果可能是損失、可能是獲利也可能是無損失也無獲利,后者則僅僅指損失。從《投資經濟學》課程的內容來看,無論是對內投資還是對外投資,無論是籌資還是投資,無論是做項目決策還是規避項目所可能帶來的損失,這些都與風險緊密相關。任何一項投資活動都必然會伴隨著風險的存在,這是因為對于投資者來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對于產業發展方面的政策、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及其他無法避免的不可抗力因素等,有一定程度的預測能力,也有一定的規避風險的意識,但對一些實實在在發生的損失在很多時候是無能為力的。面對損失,只能是盡量采取措施減輕程度,而不是徹底規避損失。以對外投資為例,東道國(地區)政局變動的情況是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等也是不可以控制的,投資在可能帶來收益的同時,也極有可能會帶來風險。風險不可怕,可怕的是學習了《投資經濟學》以后卻不能對風險采取有效的規避措施。
顯而易見,風險意識是在《投資經濟學》教學中應該重點傳授給學生并要求靈活掌握、運用的意識。培育學生的開拓意識。開拓意識是建立在商業意識和風險意識基礎上的,其對于學習過《投資經濟學》的未來投資者綜合素質的培育極為重要。商業意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商業機會不會失去,風險意識可以進一步強化商業意識,為搶抓投資機會夯實基礎。但是,僅有這兩方面意識,即使是商業機會被抓住了,有效規避風險、確保項目收益的目標仍然難以有效達成。從各種投資活動的實際過程來看,即便是抓住了商業機會,制定了極為縝密的投資策略,在紛繁復雜的多種內外因素的影響下,投資活動的收益情況在某種程度上是難以一直保持不變的。這就要求投資者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針對現實困境克難奮進、排除萬難、以不變應萬變,隨時隨地監控投資活動的進展,分析投資活動所可能帶來的風險。在出現風險的情況下,要求投資者不僅要沉著鎮定,還要求投資者根據形勢發生的變化,及時采取措施控制風險,盡量減少損失。雖然在《投資經濟學》教材中沒有明確提出要培育學生的開拓意識,但是基于投資活動的特殊性,開拓意識應該始終貫穿于《投資經濟學》教學之中。
二
與高職高專類學校相比,本科院校在辦學模式方面封閉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校企合作問題也很難落到實處。即便是部分高校與相關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有項目合作,但對于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綜合素質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難以發揮作用,學生缺乏從學校到企業的良性流通渠道。一方面,部分高校的學生很少有機會到企業實習,真正掌握企業投融資決策活動基本流程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即便是畢業實習,很多高校也是流于形式,很多學生難有真正的動手機會,接觸不到企業的一些真實的操作,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難以在實習過程中得到進一步鞏固。另一方面,與高校簽訂有合作協議的企業,往往在實習過程中將目光鎖定在要招聘的所謂的“優秀人才”身上。只有這部分學生能夠真正接觸到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而大部分人即便是待在企業實習,所從事的也都是一些瑣碎的工作,幾乎不可能接觸到企業核心層面的一些東西。比如,企業投資決策之類的材料往往被企業以保密為理由加以封鎖,學生無法接觸到,自然也就難以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從目前高校的《投資經濟學》課堂教學來看,絕大多數高校仍然以理論教學為主,無論是平時的課堂教學,還是對課程的考核(主要以閉卷考試為主),均難以切實有效地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與課程本身所要求的實踐標準相結合。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高校對教師主要以公開的數量和質量來進行考核,以至于大部分教師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撰寫并的過程中,對教學工作松懈,能夠與時俱進,及時補充自身知識并傳授給學生的教師相對少。另一方面,與高職高專類教師招聘相比,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招聘的過程中更為注重科研型教師的招聘,實踐經驗豐富、科研成果一般的教師難有機會進入到重點大學中,往往是科研成果豐富、實踐經驗缺乏的教師更有進入重點院校的優勢。與以往相比,現在的大學生主要以90后為主。90后的成長環境與80后、70后存在顯著差異,90后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成長環境較之以往明顯好轉,是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很多學生沒吃過苦,不懂得生活的艱辛,自我認知能力差,自身期望值高,對待學習也不像以往學生那樣刻苦和認真,學習效果欠佳。對某師范院校和工科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地調研發現,對農業生產的基本常識有所了解的學生極為少見,這從側面說明,吃過苦的學生很少。部分學生雖然學習努力,但“死讀書、讀死書”的多,對于自身、對于課程缺乏認識,很多人學習動機不明確,甚至仍然抱著高中時的學習態度來對待大學課程的學習,更喜歡的是教師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學習的自覺性不強,自主性不夠。在此情況下,自然不難理解《投資經濟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相背離的現實。要通過《投資經濟學》課程的學習,強化學生的商業意識、風險意識和開拓意識,必須高度重視學生自我認知能力的提升。在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有保障,教學目標難以達成。
三
要發揮《投資經濟學》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應然角色,達成《投資經濟學》的教學目標,有效地將《投資經濟學》課堂教學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結合起來,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三者共同付諸努力。學校要重視實踐教育,創新辦學模式。鑒于《投資經濟學》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方面的重要性,開設有《投資經濟學》的本科院校需要高度重視實踐教育,創新辦學模式。一方面,學校要積極主動地與相關企業加強合作,暢通學生實習的機會,為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創造條件,提供支持。在有條件的地區,學校應根據經濟管理類專業自身的特點,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讓學生切實參與到相關企業的實際工作中。同時,學校還可以有意識地嘗試改革本科生的畢業實習工作,根據學生所學課程的實際情況,將實習貫穿到不同年級的寒暑假等時間段中。另一方面,考慮到本科生的就業等諸多現實問題,不同高校可以在充分發揮自身學科優勢的前提下,主動與企業合作,嘗試新的辦學模式。比如,可以借鑒高職高專院校訂單式培養學生的辦法,在本科院校開設專門的實驗班,為特定企業培養人才。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側重學生對專業知識的運用和掌握,將上崗培訓等有關知識理念貫穿到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重視理論教學,重視動手能力。針對《投資經濟學》課程自身的特點,要切實達成該課程的實際教學目標,必須在繼續高度重視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強化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對于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要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強化自身動手能力的提升。要充分利用高校人員到企業掛職的機會,直接參與到企業的運轉過程中,穩步提升自身的動手能力,為更好地教育學生夯實基礎。
對于工作經驗豐富而理論知識較為欠缺的教師,要利用學校各種資源,強化自身的理論學習,力求能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發揮自身實際工作經驗的同時,更好地傳播理論知識,提升教學效果。高校在人才招聘的過程中也要轉變過去的做法,以論文數量的多少和質量的高低作為評價人才的標準有失偏頗,應該根據不同的課程設置不同的人才招聘標準。對于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在強調應聘者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強調應聘者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學生需要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在宏觀經濟形勢不景氣的情況下,普通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顯著增大。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找到合適的工作,對于經濟管理類畢業生來說,學好《投資經濟學》這門課程尤為重要。商業意識、風險意識和開拓意識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也是《投資經濟學》這門課程所要灌輸給學生的重要理念。學生要充分認識企業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樣的人才,自己的優勢和缺點主要表現在哪里。只有揚長避短,努力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出來,才能夠更有競爭力。這就要求學生自身端正學習態度,正確對待所學的專業課程,特別是像《投資經濟學》這樣的課程。應該在強化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重視動手能力的培育。在信息經濟時代,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尤為迅速,面對海量的新知識,學生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在抓緊學習《投資經濟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提高學習效率。在實踐中,要強化《投資經濟學》課程所灌輸的商業意識、風險意識和開拓意識,逐步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
四
篇4
引言
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生學習的好壞不僅會影響到后續課程的學習,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會有著直接影響。由于經濟管理類專業大多是以招收文科考生為主,數學基礎比較差,對經濟學有些難以理解。有時候,盡管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起來卻覺得干巴巴的、索然無味,像是過眼煙云,很難有好的教學效果。作為科任老師,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用經濟理論解釋現實生活,用現實生活說明經濟理論。現結合我自己多年來教學的經驗,談談我對應用型人才經濟學教學的一些看法。
1 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為教學案例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資源的配置與利用的科學,而生活中處處都面臨的各種各樣的選擇,這就涉及到經濟學。生活中處處都有經濟學,從起床到睡覺,從穿衣到吃飯,從睡眠到讀書、游戲、身體的鍛煉以及購物、聊天、休息,從生活起居到談情說愛,都存在著資源配置與利用,存在著經濟學問題。經濟學的問題比比皆是、俯首可拾,比方說,我們通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一個人在外面走路,會感到孤單,甚至有時候會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于是,見了陌生人他也可能會跟對方主動打招呼聊天、一起走一段路。經濟理論很容易就可以解釋這些事情,因為跟他人聊天可以增加自己的效用,兩個人走路跟一個人走路相比,兩個人走路可以打發寂寞時光、可以增加安全感,從而增加他們的效用,這也是一個帕累托改進。用這些日本文由收集整理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情,來談經濟學,學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帶著興趣與沒有興趣來學習同一門課程,其效果將是天淵之別。
2 善于用經濟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生活中雖然處處都有經濟學,但要利用經濟理論解釋它們卻需要我們經常去思考。例如,關于物質與愛情之間的關系問題,一般人認為,物質是基礎,但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之后,物質和愛情何者更加重要,他們的關系如何,這可以用經濟理論來分析。
我們可以用u表示效用,m表示物質,l表示愛情,a、b、α、β、γ為不為零的常數,它們的關系式可以表示為:u=amα+bmβlγ。這個式子就較好的描述了一般人的物質與愛情的關系的觀點。當m=0時,不管l是否為零,u都等于0,說明物質是基礎,沒有物質基礎愛情也不能當飯吃。β、γ的大小代表物質與愛情孰輕孰重,當β>γ時,更加看重物質;當β<γ時,說明他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之后,更加注重愛情。物質與愛情到底各占多大比重的問題,是一個效用最大化問題。
只要我們用心的去思考,就可以發現日常生活中存在太多的現象可以用經濟理論來解釋。甚至我們所說的一些在理的話,都包含了經濟學原理。例如,在電視連續劇《喬省長和他的女兒們》的大結局中喬省長有一句臺詞:“如果一個人有了害人之心就不可救藥了。”用經濟理論如何解釋這句話呢?經濟學有一個經濟人假設,人總是在謀求自己的利益,有害人之心的人總是把別人情況變好當作是件使自己效用減少的事情,為了增加自己的效用水平,在自己情況不能變好的情況下,他只能通過損害別人利益來提高自己的效用水平。
3 善于用經濟學知識解釋社會現象
經濟理論不僅應該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而且要解釋社會現象。幾乎所有的社會現象都可以用經濟理論來解釋。最常見的社會現象如失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房產問題、三農問題、人民幣匯率問題、經濟危機、歐洲債券危機等等,這些典型的經濟現象無一不是經濟問題,都可以用經濟理論來分析。有些社會現象,看起來不是經濟問題,但也可以用經濟理論來解釋,如很多人在感嘆物質文明取得長足進展的同時,驚呼道德淪喪問題。著名的經濟學家加利·s·貝克爾(gary s·becker)就因把經濟分析方法推廣到人口增長、家庭、教育、犯罪和處罰、歧視等社會問題研究領域,在1992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同樣地,經濟理論還可以解釋我國的文憑熱、證件熱、國考熱、宰客門,甚至可以解釋考生的作弊現象;也可以解釋日本因地震而造成核泄露后中國出現的“搶鹽風波”,甚至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國反腐倡廉將是一件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有人對城鄉居民的幸福因子做過調查,結果顯示:生活條件差得多與收入低得多的農村居民比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數更高。這種結果讓常人難以理解,但在經濟學里面,解釋這種現象卻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正如常人所說的“幸福不是你擁有的多,而是你計較得少”。
轉貼于
4 善于用經濟學理論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經濟理論不僅可以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社會現象,而且,還可以用于指導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經濟理論不僅來源于實際,而且自產生之日起,就是用來指導并解決“經濟”問題的。因此,經濟理論也可以用于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比方說,有的同學不能正確處理好戀愛與讀書、打工與讀書、游戲與讀書、鍛煉與讀書等關系問題。有的同學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這部分人來到學校忘記了讀書就是自己的天職。對他們可以用機會成本理論、消費理論來教育他們好好讀書,讓他們算一算自己來到學校讀書的機會成本,不要以高昂的代價借入明天的錢用于今天的消費。
大學生中還存在著另一類極端的觀點: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只要讀書讀好了,其它方面都可以不必考慮。這部分人是學習至上主義者,他們可以忘我的讀書,而不顧自己的身體承受能力。還有一種人,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是損害他人利益,甚至傷天害理也在所不惜。這種情況可以用產出函數來說明。我們知道有個這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y=alαkβ。y表示產出;a表示技術,在這里可以具體化為所學的知識或者本事。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a與普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稍有不同,a的符號可正可負,當它是用來造福人類的時候,a>0;當它是用來破壞他人幸福、損害他人利益的時候,a<0;l表示勞動;k表示資本;指數α、β為常數。這個式子說明,如果不好好鍛煉身體,身體搞垮了,使得l=0,產出y也將等于0;如果思想道德品質敗壞,盡做一些損害他人利益的事情,他的產出將是負數,也就是危害社會的“產出”。因此,我們不僅要學習好,而且要鍛煉好身體,尤其是要保證思想道德品質不要出現問題。
5 善于應用經濟理論正確引導學生為人處世
經濟理論不僅可以解釋日常現象和社會現象,而且還可以引導學生為好人、處好事。前面的產出函數就是一個引導學生做人的非常好的例子。其實,經濟理論中有很多知識可以與為人處世聯系在一起。比如生產與消費的外部性問題教導學生不要做那些對社會、對他人有不利影響的事情,要多做一些好事情,至少不要做對他人造成不好的影響的事情。如某人生日party,寢室幾個人一起在寢室里唱歌跳舞猜拳飲酒,徹夜狂歡、好不快樂。可是,他們的行為卻具有很強的外部性,他們影響了別人正常的生活與休息。為了減少甚至消除他們的行為的外部性,他的生日party可以不要開得太晚,以免影響他人的正常休息,或者找一個不會影響他人的地方做他的生日party,如在酒店或娛樂場所。另外,可以用博弈論中囚徒困境的知識來分析為什么要構建和諧社會、為什么要與人為善、為什么要懂得尊老愛幼尊師重教、為什么要懂得感恩等等。福利經濟學的社會效用函數知識告訴我們,公交車上把座位讓給老弱病殘孕的乘客可以增進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洛倫茲曲線與基尼系數的知識告訴我們應該關心弱勢群體,以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凱恩斯的邊際消費傾向理論從經濟學的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社會經濟平等也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
6 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涉及到經濟學
知識是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要提高學生素質,就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包括經濟學在內的知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問題也可以歸結為一個經濟學問題,可以看作是固定成本下的產出最大化問題,但這個問題與普通的投入產出問題有所區別。首先,人的綜合素質是有很多方面決定的,我們不妨把每一個方面也稱為一種素質;其次,每一種素質的培養又需要一定量各種“要素”的投入,同時,在培養這種素質的同時,其它素質也會發生變化。如果用z表示綜合素質,yi表示n個素質中的第i方面的素質,xj表示m個要素投入中的第j種要素的投入,假設第j種要素的價格為pj,總成本c為常數,用f和g表示某種函數關系。我們同樣可以將它們的關系用函數表示:
z=f(y1,y2,y3,…,yn)=g(x1,x2,x3,…,xm) x1p1+x2p2+x3p3+…+xmpm=c
(1)式有兩個方程,后面的等號表示m種要素的投入,有n個方面素質的產出,這是一個投入產出方程;前面的等號表示人的綜合素質是由y1、y2、y3……yn幾個方面的素質決定的,z為綜合素質,可以看作是由于獲得y1、y2、y3……yn所得的好處或者效用,因此,前面的等號可以看成是效用函數。(2)式為約束函數,表示資源的有限性。因此,如何使得學生綜合素質最大化,就可以歸結為有限資源如何配置的問題,這就是典型的經濟學問題。
7 經濟理論來源于生活,也可以且應該回歸于生活
篇5
由于計量經濟學課程非常重要,并且學習難度大,因此很多文獻對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改進辦法等進行了積極探討。李均立、許海平歸納了該門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從教學內容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教研教改建議。馬成文、金露、魏文華強調案例教學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作用,并指出了案例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張檸認為在教學中應該加大實驗教學力度,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提高學習效果。項后軍、隗力從模仿性案例和綜合性案例教學兩個角度對計量經濟學案例教學進行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劉曉平結合教學實踐,闡述計量經濟學探索性實驗教學模式設計教學改革。董美雙認為應該從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實驗課教學及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改革。柯健提出了“寫作前引導學生重視、寫作中精心指導、寫作后嚴格驗收”的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教學模式。范曉男、戴明華,孫曉程探討了計量經濟學課程引入PBL教學方法的必要性、PBL教學方法的組織與實施及效果。已有文獻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但是通過對有關文獻仔細地梳理后發現,現有文獻存在如下特點:其一,關于計量經濟學的教研論文大部分將實驗教學、案例教學作為提高計量經濟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強調弱化甚至取消課程中公式的證明推導過程。其二,將焦點聚焦在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困難上。其三,雖然沒有指出,但是已有研究主要探討如何搞好課堂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上述文獻既存在合理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偏見,為此,本文將首先介紹計量經濟學的本科教學目的,然后從教學目的出發,引出教學中的困難、如何合理進行課堂教學、布置課外作業以及考核。
2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目的
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目的一般包含:學習并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研究方法,并能運用計量經濟學這一工具,針對實際經濟問題,建立簡單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對經濟現象進行定量分析。例如斯坦福大學指出,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計劃的目標之一是教會學生將數學作為經濟分析的一個基本工具去思考和描述經濟問題和政策。但是計量經濟學發展很快,大量新理論的出現使得所建立的模型更能反映實際情況,因此本科計量經濟學的另一個目的是夯實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使學生具有進一步學習與應用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與模型的基礎與能力。
3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差,不僅體現在教師不知道怎么教、教什么方面,而且體現在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學生應該怎么學、計量經濟學怎么考核等問題。一是學生的學習基礎差。計量經濟學覆蓋三門學科:統計學、數學、經濟學,而其基礎理論為統計學和數學,其研究對象主要涉及經濟學知識,當然現在其研究對象已經推廣到其他各門學科。一般而言,本科生尤其是文科類本科生的數學基礎薄弱,并且在概率論的教學中,受課時限制,教師通常側重于概率論的講授,而對數理統計學的相關知識,特別是在計量經濟學學習中大量遇到的假設檢查和區間估計等知識點則一帶而過,課程安排在第五、六學期,而相當一部分學習差的學生對大一、大二學過的數學知識已經遺忘,這使得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基礎更差,加大了學習的難度。而對于理科生,由于經濟學知識的缺乏,使得學生缺乏對計量經濟學研究的了解,學生不知道學習計量經濟學是為了什么,進而缺乏學習熱情。二是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毫無疑問,明確的學習目標有助于學生認識到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動力。但是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缺乏長遠眼光,急功近利,不斷詢問老師計量經濟學中公式的推導有什么用、是不是考試內容。而且一些學生自學能力差,繼續沿襲過去依賴老師的學習模式,存在惰性,不能獨立完成作業。三是教師授課內容設置不合理。在教學中存在兩種極端。一種是純粹按照西方高等院校教授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從具體經濟、金融案例出發,強調利用計量經濟學工具去解決實際經濟、金融問題,較少涉及數學和數理統計學的知識,而對數學公式更少進行推導,一些老師甚至不講公式的推導,只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從表面上看,經濟、金融案例方面的教學有助于改善計量經濟學的枯燥性,使得學生入門比較容易,大量的案例分析應該能夠提高學生運用計量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支撐,不少學生根本不知道為什么采用這樣一些統計量進行檢驗、為什么模型的建立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等等。同時,在沒有理清數學邏輯的前提下,對公式死記硬背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運用計量經濟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且本科是最佳的學習階段,在思維可塑性最強的本科階段跳過數理推導,而將其推遲到思維模式基本固定的研究生階段,根本是一種逃避行為,其教學效果不可能很好。事實上,中國研究生在學術論文中存在計量工具濫用、錯用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和本科階段計量經濟學理論基礎差有關。這種教學模式更不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與應用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與模型的基礎與能力。另一種極端是僅僅關注計量公式的推導,而對如何利用計量經濟學知識、設定模型、改進模型等方面的內容關注不夠,盡管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增強計量經濟學教學的邏輯性,但是大量枯燥的計量公式的推導不足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提高利用計量經濟學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四是考核與教學脫節。從培養目標來看,本科計量經濟學教育應該從理論學習與運用計量經濟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兩個角度進行考核,但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學校這門課程的考核重點放在一些計量經濟學理論結果方面,而對教學中這些結果是如何得到的、怎么運用這些結論去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很少涉及。這使得學生認為,即使不學習,靠投機也可得到較高分數,這使得考核成為學生學習的推動力這一效果未能實現。
4教學方法改革
基于該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認為,要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很有必要從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兩個角度入手改革課程教學。
4.1課堂教學改革
計量經濟學是數理統計學的一個分支,其理論部分仍然沿襲數理統計的數理理論邏輯。從相當大程度上講,計量經濟學原理的講授就是向學生傳授經濟變量之間的非確定性關系思想以及如何建立、估計它們之間的非確定性關系,幫助學生從以前的確定性關系分析、定性分析向非確定性關系分析、定量分析轉型,進而初步建立現實和理論之間的聯系。因此,計量經濟學課程主要是為學生打下定性分析、非確定性分析基礎,幫助學生建立起非確定性分析思維,而不是要學生精通計量經濟學理論,并能熟練、正確運用復雜的計量經濟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要達到后面的效果,需要長期的實踐訓練,而不是短短的課堂講授能達得到的。計量經濟學的講授,主要基于計量經濟學原理的講授,盡可能讓學生知道諸如t統計量、OLS估計量是怎么構造出來的、起什么作用,只有當學生掌握了基本原理,才能夠正確使用這一工具,準確地分析經濟現象,避免計量工具的濫用、錯用現象。盡管計量經濟學是數理統計學的一個分支,但又和數理統計存在較大區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注重點不同。數理統計更多的是涉及變量的非確定性關系———如概率分布,較少涉及變量與變量之間的非確定性關系;計量經濟學注重在一定假定條件下精確估計解釋變量和被解釋之間非確定性關系,以及一些假定條件不滿足時如何進行修正。其二,數理統計應更注重理論傳授,計量經濟學教學更應該注重變量之間不確定性關系思想的傳授。其三,數理統計課后一般有一些與理論配套的習題可供學生訓練,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計量經濟學理論具有一定的封閉性、連貫性,其課后習題基本上是如何運用計量經濟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與計量經濟學原理論證、推導聯系不大。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工具,其最終目的是用來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因此,在課堂授課過程中很有必要引入一些與學生專業知識相符的經濟案例。一方面通過計量經濟學工具,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建立起所學理論知識和實際問題之間的聯系橋梁,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課程的興趣,另一方面為學生利用計量經濟學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做示范,起到“師傅領進門”的目的。由于授課時間的限制,案例教學不可能占較大的比例,應該壓縮在合理的范圍內。
4.2課外教學改革
篇6
在全球化趨勢的帶動下,各行各業的經濟發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有效開展經濟學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要,在教學中適時滲透經濟思想也非常必要,這是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1.1適應市場需求的必然途徑教學的實質是幫助學生盡快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因而加強教學的實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前提。電子商務及國際貿易不斷發展,極大地增加了各大企業的經營風險,在這種復雜的經濟環境下,要及時融入新思想,以更好地幫助企業適應當前的經濟環境。傳統的經濟學教學理念無法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加強經濟思想的滲透可改善教學現狀,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
1.2經濟學教學質量提升的有效方法經濟學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培養專業性人才,幫助人們客觀分析當前的經濟環境,為下階段的經濟活動做準備。雖然當前的高校教學中現代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實際教學質量仍然存在較大不足,教學內容滯后、教學方法單一等弊端,導致經濟學教學的優勢無法有效發揮出來。經濟思想的滲透可以很好地改善經濟學的教學現狀,突破傳統的經濟學教學。
2經濟學教學中的不足
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配合才能實現,教師個人的專業素養、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能力、教學設備及教材等都會對教學質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2.1教師自身不足這種不足不僅表現在專業能力上,同時也表現在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上。教師自身的專業經驗對教學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高效的經濟學教學需要教師依據自身經驗,全面理解并合理安排教材內容。這就對專業教師提出較高要求。
2.2學生個人意識的影響經濟學在高校中比較普遍,其作為一門基礎性較強的學科往往無法得到學生的重視,學生僅出于對學分的需求,側重于對考試技巧的掌握,而在系統性知識與思維的培養中存在較大。
2.3經濟學自身教學特點的影響經濟學對師生的要求比較高,且涉及的知識面也非常廣,在實際教學中,部分理論知識過于抽象,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受教師個人教學習慣的影響,無法充分發揮當前先進教學設備的優勢,在營造課堂氛圍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不利于學生個人興趣的培養。
3經濟學教學中經濟思想滲透的措施
3.1加強重視,改進教學理念經濟學是一門較為實用的學科,在具體的教學中可結合實例具體分析,從而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經濟學的作用,轉變意識。經濟思想的滲透可幫助學生了更好地實現角色轉變,主動承擔相應責任,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3.2教師的自我完善由于經濟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因而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優勢,提高教學效果。定期擴充專業知識,更新教學理念,發揮先進教學設備的優勢,重視新思維的學習與分析,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從學生感興趣的地方著手,有針對性的進行經濟思想的滲透,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3教學重點轉移到經濟思想和原理方面經濟學中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在這兩門課程的教學中,應將教學重點轉移到經濟思想和原理方面。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在講授經濟學課程時應把教學重點放在經濟學經濟思想和原理方面。在經濟學課堂上多穿插一些經濟思想方面的內容,包括近來的經濟學思想與早期理論的聯系。
3.4采取融合的教學思維模式教師在講授原理之前要為學生提供各種背景材料,在解釋過去文獻的基礎上介紹最新的理論,并依據不同背景點評經濟學家的處境和思想,從而引出東西方經濟思想的差異性。結合原理揭示經濟現象的本質特征,據此講解經濟學基本原理,使學生掌握經濟學的基本定義和實質,總結經濟學研究的方法和模型,利用簡單的方法和模型解讀經濟學原理,理解其內在規律。
4結語
篇7
一、工程經濟學的教學意義
工程經濟學也是一門復合型學科,涉及到工程建設概論、現金流量管理、建設項目評價、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項目投資效果評價、建設工程的時間價值與社會價值研究等方方面面的內容,這門學科可以實現一些獨特的教學目的。
(一)可以培養土木工程類專業學生的經濟學思維
傳統的土木工程類學科的專業教學中,一般院校和教師都重在傳授建筑領域與施工環節的相關知識,學生也重在學習規劃、設計、畫圖、預算、造價等方面的知識,可以說,這些學生一旦畢業進入工作領域,都會成為建筑型人才。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人們社會價值觀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人群的審美水準也在不斷提升,而且經濟領域中投融資體制的不斷變革,這就要求我國建筑類人才在進行施工設計、項目建設規劃時,不僅僅要評估技術領域的可行性,更要分析每一個項目的經濟功能與社會價值,是否能順利實現盈利并及時收回投資、是否符合人們的審美與欣賞習慣、是否與社會文化觀念和周邊人文環境相吻合等等經濟與社會指標,這就要求我國一些院校重在培養土木類學生的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思維。
(二)可以培養學生滿足施工企業多人才多樣化需求的能力
隨著經濟管理體制的深入進行,我國一些房地產開發公司、施工經營單位、規劃設計單位和建筑企業都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主體,這些單位對畢業生的能力需求,也從單一化的技能需求演變為多樣化的復合需求。在這種社會趨勢中,我國相關院校在進行建筑類專業的學科教學時,就應及時改革與調整教學安排與教學計劃,適當增加工程經濟學的教學課時,向學生講授工程經濟學的理論內容,讓學生明白這門課程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讓學生明白他們不僅僅是在要學習相關施工技藝,更要學習經濟學學科的相關知識和理論在建筑施工領域中預算、控制、分析、評估、規劃等環節中的具體運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最終滿足房地產開發公司與建筑施工企業的人才需求,使這些學生具備提升建筑施工類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的能力。
(三)幫助學生理解工程建設領域的經濟學難關
現代房地產公司或施工類企業在開展施工之間,前期的評估、規劃與預算工作,不僅僅只考慮技術因素,更要關注經濟領域與社會領域的技術指標,對企業而言,如何照顧并對一些經濟指標準備好實施預案,就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具備一些經濟治療的操作與處理能力,這些能力都需要相關院校在教學中進行重點安排,工程經濟學學科就可以學生理解工程建設領域的經濟學難關,理解與掌握一些經濟指標的主題內容與實施要求。具體教學中,教師通過講授如何計算折舊、分析資金的時間價值原理、構建工程項目財務評價指標體系及其計算、編制財務評價基本報表、投資方案比較、不確定性分析方法、評估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的影響等相關經濟學的內容,幫助學生具備用經濟指標處理與分析建工施工領域相關問題的能力。
二、課外實踐在工程經濟學教學中的作用
工程經濟學具備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特征,這門課程的教學離不開一定的課外實踐環節,課外實踐在這門課程的教學安排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助于學生對一些理論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
工程經濟學的只是比較深奧,既涉及到建筑領域的知識,還涉及到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文化學方面的相關內容,對學生而言,有些內容相當深奧,也難以理解,教師單純的課堂講授難以實現預計中的教學效果,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課外實踐,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對一些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理解,最終掌握相關內容,為運用能力的培養打下了基礎。課堂上一些知識的講授、一些習題的解答,僅僅是學習的一部分,學生只有在課外實踐中,不僅僅到建筑工地上進行實際鍛煉,還得通過課外實踐進行一些實踐操作,尤其是用一些經濟方法來分析某個項目的施工周期、時間價值與經濟收益和社會受益等,通過具體運用來對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消化吸收。
(二)有助于學生從事一定的實訓操作
工科專業的任何一個學科,都離不開一定的教學實訓,課外實踐就是教學實訓的一部分,這個環節對工程經濟學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效果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課堂教學僅僅是教學任務的一部分,學生的課外實踐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只有通過分組或者獨立開展一定的實訓活動,才能把一些理論知識轉化為易于理解的操作方式,比如:對于一些固定資產、原有建筑、待建項目的使用價值進行折舊計算、項目資金的時間價值評估、施工進程中不確定因素的評估、名義匯率與實際匯率對項目資金和流動資產的影響,等等,這些具體內容只有通過學生在實踐中進行運算、造表、列式、分析等活動,才能加深理解并得以熟練運用,課外實踐環節就是工程經濟學課程中教學實訓的有機構成部分。
(三)有助于提升的實踐操作能力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土木建筑類的畢業生和而言,積極具備本專業方面的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文字處理能力等等,更需要具備用經濟學、管理學的相關原理來分析項目施工可行性、社會文化價值等綜合分析處理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就要求每所相關院校在開展工程經濟學學科的教學中,重視課外實踐環節,教師可以率領學生走進施工工地,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出這個項目的未來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可以結合一些實際情況,讓學生走進已建成的標準建筑,嘗試開展畫圖、價值估算、價值折舊等經濟分析活動;還可以通過實驗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制作經濟學建筑作品圖集之類的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通過持續不斷的書面寫作,提升他們的應用文處理能力,增強他們的職業競爭力。
三、工程經濟學中課外實踐環節的實施方式
根據國際具名院校相對成熟的實施方案,工程經濟學課程中,課外實踐的實踐至少需要課時總量的30-40%,時間不夠的話,達不到實踐的效果,故此,我國相關院校應合理安排課外實踐的教學時間,采取一些靈活的實施方式,確保課外實踐環節的順利實施。
(一)鼓勵學生從事獨立課外實踐
針對一些院校課程任務重、教學時間緊的客觀現狀,授課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課余時間中,獨立從事一些課外實踐活動,彌補課外實踐時間的不足。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結合一些實際情況,引導學生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描述、建立或解決一個來他們自身所學學科的工程經濟學問題(例如建筑工程或電氣工程);運用軟件計算課后習題,并給出答案;闡明每個問題都考查了哪一個知識點;收集可以闡明工程經濟學某些方面知識的數據、資料、照片或圖表,并在這些數據、資料、照片和圖上寫上標題等說明性文字;計算分析過程和列示簡要評價的可行性分析報告,等等。學生獨立開展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延長課外實踐環節的總體時間,每位學生還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重點對自己難以理解的知識要點進行反復實踐操作,直到完全理解并掌握為止。
(二)合理安排分組實踐活動
課外實踐中,最有效的操作方式就是分組實踐,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興趣愛好相似、學習成績差距不大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開展一些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布置出模擬投資項目實例,讓學生完成財務分析模型和經濟分析模型的建立;可以選擇一個社會上或校園中的工程項目或問題,引導學生對一個或多個有建議的解決方案應用工程經濟分析。分組實踐的時間安排上,教師可以允許一部分實驗在課堂上作,另一部分實訓內容由學生自己在課后獨立完成,為了培養學生的文字處理能力,實訓作業實行電子版提交,這些內容都有助于課外實踐環節的順利完成。
(三)探索課外實踐的新模式
篇8
關鍵詞 學生需求 西方經濟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1以學生為導向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1學生自身的需求
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必須以學生為導向進行改革。現在大部分西方經濟學教學任采取灌輸式的方法,學生只是一味的死記硬背,雖說能掌握理論知識,卻不能使學生很好地運用學到的知識。我們應該注重學生自身的需求,理論與實際之間的聯系,要求西方經濟學教學者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學生在獨立思考過程中激發出無限潛能的目的。
1.2提高西方經濟學教育水平的需要
自從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市場不斷完善,企業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前僵硬的、保守的會計方式,已經無法追上時代的步伐。我國西方經濟學教育水平繼續提高,實現西方經濟學教育水平在基礎理論、執行程序等方面的巨大改變,將企業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對其利益進行分析講解。
2以學生為導向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的策略
2.1提高高校西方經濟學教師的水平的方法
就目前而言,有許多高校西方經濟學專業會計師跟不上社會的進步,不能及時更新所學知識,西方經濟學教師之中那些取得教師資格、參與企業工作的并不多,那么要求他們培養出大批綜合性西方經濟學會計師更是難上加難。
這就需要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高校西方經濟學會計教師,才能培養出大批優秀的西方經濟學學員。那么,作為學校,應該主動聯系主管會計的當地財政部門組織西方經濟學教師參加西方經濟學專業技能培訓,依據各項新會計準則的制定背景、理論基礎、操作指南,并結合相關案例,將西方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西方經濟學教師的能力。或者招聘一些優秀的具有扎實西方經濟學基礎的企業會計師,參與到西方經濟會計教學之中。
收集模擬教學資料采用會計模擬教學思路。西方經濟學教師可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深入企業實際情況自己設計西方經濟學教學資料,或由校企合作直接從企業獲取實訓資料。可以教給西方經濟學學員基礎的知識,也可以聯系實際,使學生掌握各項操作基礎。西方經濟學教師積極組織西方經濟學課教學,學生參與其中,在模擬操作過程中教給學生各種西方經濟學有用的東西,從填制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裝訂憑證,到登記日記賬、明細分類賬等具體賬簿,再到編制報表,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許多小組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親自進行演練,經過多次的分項目練習后,再進行綜合的模擬。通過一系列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
2.2嘗試各種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
西方經濟學注重務實性,它需要我們在進行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時嘗試各種教學方法。首先,依據學生需求,結合就業需要,進行西方經濟學內容的調整,使單一靜態的期末考試變為復合動態的檢測。其次,利用現代化各種教學手段和各種現代化的裝備,從而提高西方經濟學教學效率。建立與完善多媒體電教演示教學體系,裝配會計電算化教學實驗機房,安裝適應西方經濟學教學的會計軟件。教師也可以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公司獲取實踐工作中的資料數據,獲得實訓資料,更好地教給學生。
2.3注重西方經濟學學生的職業道德能力和專業判斷能力的培養
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向學生需求傾斜,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進一步保證西方經濟學適應社會發展以及學生就業需要,然而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能力和職業判斷能力都是十分完美的,所以必須在西方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
(1)注重培養學生誠實守信、不做假賬的會計職業道德觀。這就需要會計學生不僅要不斷努力學習國家制定的政策、法規和制度以及本職業的技術,提高從業執法水平外,還要注重對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和敬業精神的培養,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注重學生的人格培養。(2)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西方經濟學教師在教西方經濟學知識時應該由理論聯系到實際,才能使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處理事情,此外西方經濟學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著重點。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傳授理論知識,并結合一定的案例,從實際出發做出正確的決策,讓會計人員明白有些東西是可以自己做主決定,但是有些事情必須按照規定辦事,不能逾越。
3總結
在國家全面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西方經濟教學必須發生相應的變化,才能滿足學生就業等需求,本文就以學生為導向的高校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進行了剖析,希望能提供一些有用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武斐婕.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的國際經濟學教學改革[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3(25):151-153.
[2] 徐敏麗,楊帆.以"學生為中心"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探討[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1,10(15):167-168.
[3] 付秀蕓. 逆向教學設計在發展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4,04(15).
[4] 李生京.談《西方經濟學》課程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改革[J].技術與教育,2004,12, 15:65-67+12.
篇9
2.法學:又稱法律學、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于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3.漢語言文學: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專門人才。
4.國際經濟與貿易:培養適應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了解現代國際經濟與貿易環境和發展現狀,了解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貿易基本理論,具有國際視野、創新和開拓精神的應用型國際經貿人才。
篇10
1水利行業基本經濟問題
1.1當代經濟學的發展狀況
當代經濟學已形成了龐大的科學群。從總體上觀察大致有三個層次。一是理論經濟學,主要研究經濟科學的原理,從全局上把握經濟活動的情況、特征及規律性。包括現代政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國民經濟學、消費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福利經濟學等。二是應用經濟學,側重于經濟理論在現實經濟活動中的應用,講究應用實效。其中又包括部門經濟學,如農業經濟學、建筑經濟學等;專門經濟學,如計劃經濟學、投資經濟學、市場學、工程經濟學等;綜合經濟學,如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環境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管理經濟學等。三是技術經濟學,側重于研究技術領域里的經濟問題及技術與經濟的關系,如工業技術經濟學、農業技術經濟學、建筑技術經濟學等。這是一個大致的經濟科學領域的框架,表明了經濟科學正處在一個興旺發達的大好時期,經濟科學的發展打破了自然科學與經濟科學各自封閉的狀態,出現了許多交叉和邊緣科學,內容廣泛、生動,揭示并研究了國民經濟中眾多的經濟過程和經濟問題。
1.2水利行業經濟特征
水利作為一個行業部門,其所有的生產經營活動都直接為國民經濟增長服務,以實際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為目標,具有下述重要特征。大中型的水利項目或經營管理,以調節地區水情為手段,一般投資大;在目前情況下,主要靠政府進行投資或多渠道集資;建設時間長(三五年或上10年)、占用資金時間長、運行時間長(一般為30年或更長),投資效果是長期的,涉及到方方面面、多種學科,特別是對地區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產生巨大影響。所以,項目的決策必須合理,一旦失誤,會產生嚴重的浪費與不良影響。水利項目或經營管理一般是多目標的,各目標之間可以是一致的,更多的是相互矛盾和不可公度的,水利項目建設與管理的效益與費用分配,直接影響到社會各部門間的利益分配,因此,水利項目的建設與管理必須有全局觀。水資源工程及運行管理中都具有風險,相對于其他一些行業,風險還很大,且在實踐中,存在風險的多元化。因而涉及到效益的合理分配與風險的合理負擔,在風險的承擔者與工程的收益者分離的情況下,會導致更為復雜的經濟問題。水利工程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以國民經濟效益為主;然而,工程的運行維護必須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水利行業所生產的產品一方面具有公益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商品性,其服務或供應價格呈現出非常復雜的形態。
1.3水利行業的經濟問題
水利行業的經濟問題,除了一般行業性質以外,還與上述水利行業經濟特征有關,表現出不同的研究方向與重點。
1.3.1基本經濟觀念與理論一
方面,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部門,水利行業應有一系列的基本經濟觀念與經濟理論為其建設和管理提供理論依據。針對目前水利行業的現狀,這些經濟觀念或經濟理論包括市場經濟理論、資源最優配置理論、國民經濟效果為主的觀念、誰受益誰支付的觀念、社會再分配觀念、效益費用的邊際增長理論、最優生產理論、生產要素最優配置理論、多目標決策理論、效益費用分攤理論、風險的度量與管理理論、動態經濟評價理論、產品成本價格理論等。在水利行業普遍建立上述經濟觀念與經濟理論思想,有利于克服水利行業長期存在的生產即經濟、效益即收入,重技術可行不重經濟合理、重建設不重管理、重管理不重服務、重規模不重效益、重效益不重風險等錯誤的或片面的觀點,以提高整個行業的正確的經濟思維方式。另一方面,水利經濟作為一門新型的學科,也有很多基本理論與方法需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如:水利建設項目的技術經濟評價理論與方法;防洪、除澇、灌溉、水電、航運、供水等工程的效益和費用的計算理論與方法;水價、電價的計算理論與方法;綜合利用水利工程項目投資與效益分攤的理論與計算方法;水利財務分析與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等。
1.3.2水利技術經濟政策
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取決于其經濟體制,在我國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水利經濟政策與法規的研究和制定成為迫在眉睫的重大課題。宏觀方面:水利是基礎產業的理論、政策和經濟評價問題;改革和完善水利經濟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問題;實現水利經濟良性循環問題;水利投資體制與投資結構問題等。由于水利行業的特殊性及我國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的傳統觀念,要解決好上述問題決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僅要在理論上進行研究和探討,而且要研究具體實施的方法和措施并付諸實際。中微觀方面:水費制度與政策;水利設施保護的政策與措施;水利第三產業建立和發展的政策與措施;水利項目移民政策與措施;招商引資、鼓勵集體或個人投資水利的政策與措施等。
1.3.3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人類社會的進步使人類文明由工業文明轉向生態文明——控制人口、珍惜資源、優化環境、保護生態四者的共同進化和良性互動,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提出是人類對這一嶄新文明觀的具體體現。可以說,任何一項水利工程都要和自然環境發生關系,因此,一項水利項目是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還是破壞生態平衡,是有利于社會、經濟的良性循環,還是不利于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是今后水利建設項目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目前進行的水利工程項目的后評估及社會經濟評價等就是這類問題。其他理論在水利經濟中的應用多學科的相互滲透是當今科技發展的一大特點,目前,模糊理論、灰色理論、系統工程理論、計算機技術在水利建設項目中的技術經濟評價、設計、施工及管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究正蓬勃發展。
1.3.5大型水利建設項目技術經濟問題
大型水利建設項目具有投資大、周期長等特點,因而有些特殊的技術經濟問題。如:滾動開發問題,包括流域規劃問題、開發時期與工程規模關系問題等;風險評價與防范問題,包括資金籌措與資金結構、風險計算與評價、投資管理、投資風險防范等問題。總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水利行業一方面具有公益性質,同時又要按市場經濟機制實行資源的最優配置,存在多層次、多元化的系列經濟問題,需要行業人員具備基本的經濟學理論和正確的經濟學觀念,認真研究并加以解決。根據現代水利的要求,不僅在崗的行政干部與管理人員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學習新的經濟知識、掌握經濟理論與方法,對于水利專業的教育也應有新的要求,以適應新時期水利建設與管理的要求。
2水利經濟復合型人才知識結構
這里所說復合型人才是指知識面較寬、具有合理知識結構、可以在不同領域架起一座橋梁的人才。根據這個定義,結合水利行業的經濟特征與經濟問題,水利經濟復合型人才應該是既掌握一定的水利專業基本技術知識、又懂得經濟管理、能全面分析水利技術經濟問題、正確解決大量出現的水利經濟問題的專門人才。但他們要掌握哪些技術與經濟知識以及具有什么樣的知識結構,才能解決實際提出的水利技術經濟問題呢?這里,我們從上述水利行業基本技術經濟問題出發來分析該問題。
2.1知識面
根據水利經濟專業復合型人才的定義,該類人才首先要掌握較扎實的水利工程專業的基本知識,主要包括:區域水利規劃、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勘測、設計與施工基本技術知識、各種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灌溉等水利工程)興利計算基本理論方法。其次,該類人才要具備較系統的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包括市場經濟、宏微觀經濟、經濟法規、經濟統計、財務管理、項目評價與決策、工程項目管理、優化規劃與管理、涉外工程管理等基本理論知識。
2.2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一個人才是否能成為復合型人才的關鍵。實際調查結果表明,僅有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而沒有水利專業必備知識的人員基本上不能勝任水利技術經濟工作;同樣,只有水利有關專業知識而沒有必要的經濟管理方面理論的人也不能完成水利技術經濟工作。但前者再要掌握水利技術知識極為困難,而后者再來系統學習經濟管理理論則較容易。在具有兩方面知識的基礎上,外語好、計算機應用能力強、數學基礎好的人員,從事水利技術經濟工作更是得心應手。因此,水利技術經濟專業復合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應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2.2.1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同等重要
這里所說的基礎知識是指數學、外語、計算機基本知識與技能、水利類與經濟類專業基礎理論,而專業知識包括水利類專業知識與經濟管理類專業知識。應該說二者同等重要,但從發展的角度看,具有較好基礎知識的人更有發展前途。因此,在培養該類人才時,要加大基礎知識的教學力度。
2.2.2先水利專業知識后經濟管理專業知識
二者可以比作皮與毛的關系,水利專業知識是皮,經濟管理專業知識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只有在掌握好扎實的水利專業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再掌握必要的經濟管理專業的基本知識,才可能成為真正的水利技術經濟專業的復合型人才。
3水利經濟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3.1人才現狀
根據某省水利人才規劃與預測成果,該省水利行業從事經濟管理的人員占全省水利行業總人數的10%,而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員僅占1.1%,30歲以上的人員所占比例近80%,他們中絕大多數是1985年以前畢業的,很少或沒有系統學習經濟管理知識,因而不具備經濟管理復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質。從水利行業的未來分析,水利行業對經濟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據預測,到2010年,該省水利行業從事經濟管理的人員將占其整個行業人員的20%。另外,作為水利行業投資與經濟管理的決策者——各級領導也應具備水利經濟復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質。即現有的人才狀況離水利行業的發展對經濟管理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相去甚遠。因此,如何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水利經濟復合型人才是目前有關教育部門特別是高等學校必須重視的問題。
3.2培養方式
目前高校培養水利經濟復合型人才的方式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在崗人員的經濟管理知識的培訓,現行的這種方式一般時間短、深度不夠,更談不上知識系統化,因而難以達到目的;二是高等學校本科教育,90年代初期,為適應形勢的發展,一些高校在水利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增設了一些經濟學與管理理論等課程,少數學校還申辦了以水利技術為基礎的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實踐證明,前者培養的學生經濟管理知識不系統,后者培養的學生水利相關專業知識不扎實,均難以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水利經濟復合型人才;三是研究生培養,即水利技術專業本科畢業從事水利技術經濟研究的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但數量有限,不能滿足大量需求。為適應新的形式,提出以下幾種培養方式。
3.2.1設立水利類工程管理專業
根據國家教育部新的專業目錄要求,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和水利工程技術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從事水利工程建設或項目決策的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這個培養目標和前面分析的水利經濟復合型人才的規格是一致的和相近的。為了解決好該專業對水利專業技術知識和經濟管理知識要求均較高、課程多的問題,必須作出較完善的教學計劃,最好將學制延長至5年。
3.2.2加強輔修專業建設
這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非常好的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方式。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主修專業學到扎實的水利專業技術的基本知識,又可以通過學校的輔修專業學到全面而系統的經濟管理專業知識。目前,輔修專業的課程主要在雙休日進行,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學生沒有休息的時間,課程比較重,壓力比較大,很多學生不能順利完成學業。因此,在制定輔修專業的教學計劃時,不僅要考慮知識的全面性和系統性,而且要從難易程度、相關性、課時長短等方面考慮課程之間的相互銜接,使學生能順利完成主輔修課程。另外,為保證輔修專業主要課程的教學質量,應加強課程建設,并指派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主講,以達到預期目的。
3.2.3加大在崗人員經濟管理知識培訓力度
在崗人員有扎實的水利專業技術知識和豐富的實際經驗。實踐證明,在崗人員進行系統的經濟管理專業知識培訓后,能很快解決生產實際中的一系列技術經濟問題。因此,這一方式是滿足目前水利行業對復合型經濟管理人才需求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途徑。為避免以往存在的在崗人員培訓時間短、教學浮于表面等問題,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與計劃,增加培訓時間,選擇好培訓對象,培訓部門要做好市場調查、培訓計劃和教材建設。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