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文化管理范文

時間:2023-10-18 17:38: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藝術與文化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藝術與文化管理

篇1

摘要:藝術,是一種文化現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也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藝術管理就是以現代的管理觀念與管理理論為基礎,以文化市場需要為根據設計的新型管理專業。藝術的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顯現,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集中體現了國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體制的改革,是將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團結起來,積極的推動民族文化的發展。關鍵字:藝術管理 藝術與文化 文化體制改革 兩者結合

藝術管理專業是一門新生的管理專業,有著極佳的就業機會和前景。要想學會管理藝術,就要對藝術本身有一個很深的認識,大部分的人對于藝術本身的認識還是很淺的,只是很單純的認為藝術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很強,因此很難能夠把握住藝術本身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因此就更不能夠理解藝術要怎么管理,還會提出疑問,就是藝術也是需要管理的?什么樣的人才適合去學習藝術管理?我們要知道萬事萬物都是有一定的生存法則,藝術無一例外,這也是這個專業在各大院校越來越被學生認可的原因。

我們在藝術管理專業所設立的教學課程除了基本的專業課和文化課的同時還要加大對于藝術營銷、知識產權、文化法規等多個方面的課程教學。既然要學會管理藝術,就要對藝術有著全方面的了解和認知。我們知道單純的拿管理來說,它就是一門涉及面很廣的專業,往大了說作為一名管理者,你不僅要對于所涉及的行業一定要有很清楚的了解,還要具備作為一名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所以管理學是不可少,那么公關學和廣告學等的基本常識也是需要了解的。因此在教學的課程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的知識面廣,同時還要加大實踐的力度,多參加藝術類的策劃與執行工作和市場調研的活動,增加自己的實戰能力。這樣才能在不斷的實踐中發現和改革教學上的不足,積極的進行創新,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藝術文化。

說到藝術文化,我們前面說到藝術,是一種文化現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也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它是一種文化顯現,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集中體現了國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產業的突起,顯示了經濟發展的運動規律,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國內外的藝術市場全面的升溫,但由于在我國文化市場還處在一個發展初期的一個階段,其產業體系也沒有完全的形成,因此,在我國有著很大的潛力市場。文化體制的改革,是將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團結起來,積極的推動民族文化的發展。

這里延伸出一個文化體制的問題,所謂的文化體制就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中文化產品的生產、管理和傳播的具體形式和運行方式。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文化體制,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體制的變革相應進行。按照指示我們當前的文化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已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發展文學藝術堅持以人為本,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文化氛圍,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的、健康的、繁榮的快速發展。要深入的加強文化體制改革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的文化強國,在文化體制改革的試點期間,我們取得很大的成效,首先在認識和思想上得了統一,認識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其次在對文化單位進行的結構調整,是民族文化藝術和優秀的高雅藝術的了政府的支持,從而蓬勃發展起來,再就是各個文化管理部門開始認真的貫徹行政執行法,進一步的完善了政府的職能。

在不斷的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一些問題,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靠的是經濟,這是一個國家的硬實力,但是整個民族的文化水平則代表了整個國家的軟實力,民族文化特別是民族文學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沒有國家的支持一味盲目進取是不可行的。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價值之一就是豐富了文化學理論,對于我們國家的文化建設而言,是很不理想的,首先體現在教育上,各大院校雖然把它列為文化課,但在的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只是單純的講出理論,并未從理論真正的延續到實踐應用上來。我們之前說文化是藝術的顯現形式,因此這對于在教學上我們所設立的藝術管理專業,不僅是要培養學生的獨立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不能只注重藝術文化的分類和發展,我們還要重視我們的藝術文化環境和市場,這樣才能整整的用理論的角度來解決實際的問題。

理解了文化環境的重要之后我們更要明確的目標是如何將我們所設立的藝術管理專業與現在的文化體制相結合,使我們的學生能夠更清楚的看到未來的發展前景。

首先,從藝術管理的專業來說,對于它的定位和設計一直存在著爭議,各大院校的做法也是不同,因此我們說這個專業設在什么樣的學校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發現這個專業的特點和優勢。藝術管理分開說,設在教育管理學院它的側重點在于管理的學習和應用,設在藝術類院校,則偏重的藝術方面的專業知識。根據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在教育管理方面要緊隨社會的發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用理論去武裝的頭腦,用實踐去推動公估宗發展,是文化的改革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在藝術文化方面要以人為本,貼近生活和群眾,發揮廣大群眾的力量去創造藝術,發展藝術。藝術來源以生活,只有一開廣大的群眾,才能是藝術文化得到更好的發揮。

篇2

在全球化進一步深化推進的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模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學科與學科之間,專業與專業之間的界限日益淡化,雙方之間的交叉與融合性愈加突出和明顯。在該背景下,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要求就越發嚴格,由此藝術教育也越發得到重視和關注。藝術教育對于發展學生思維、情感、創造力和培養學生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通過豐富對學生美和藝術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極為突出和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中,藝術社團一直是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接受藝術教育和熏陶的重要載體。藝術社團的發展狀況也直接影響對大學生的受教育情況,同時也關系到高校人才培養成效以及對大學生長遠的發展也將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在高校內關注藝術類社團的發展,對其進行合理地規劃,科學的管理,將具有深刻的意義和影響。

隨著國家素質教育目標的全面推進以及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和《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精神,藝術教育在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發揮著越發重要的作用。藝術社團作為高校學生自發性藝術素養培養的重要載體,可以較好地彌補高校藝術教育的天然弱性,可以更好地走近每個學生群體中,更深入地對學生進行藝術文化素質的培養。農科院校作為以傳統農林牧副漁等專業為核心的綜合性院校,學生大多從事自然科學類專業,因此人文藝術類的素養培養存在一定的短板。因此,重視在農科院校中的管理和建設,有利于更好地發揮藝術社團的作用,更好地推動農科院校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1完善大學生藝術社團建設的重要性

1.1 大學生藝術社團建設是農科院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載體

從高等教育發展改革趨勢看,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高校里的藝術類社團為大學生提供了發展藝術興趣,提升文化修養和素質,展現自我的平臺,同時還滿足了來自不同學科專業背景、不同?喲蔚拇笱?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因此,在農科院校內加強對大學生藝術社團的管理和建設,是提升人才培養素質的重要載體。一方面,可以減輕當前大學校園藝術、精神文化缺失的問題,還會帶給學生自我展示和興趣培養的舞臺,彌補以往應試教育階段帶來的一些藝術素質薄弱和缺失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從社團的有效管理和建設出發,為全方位育人提供一個堅實有效的平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2加強大學生藝術社團的管理和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有力抓手

由具有相同藝術興趣愛好的學生自發組建的學生團隊即藝術社團,以其獨特的藝術特質以及活動形式的開放性,已成為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通過藝術社團舉辦的各類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團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課余生活,而且還營造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在高校學生社團組織建設中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此外,藝術社團由學生自主管理、自我發展、自我服務構成,因此可以很好地提升和增加學生個人能力,促進校園文化育人功能。

2 農科院校大學生藝術社團建設現存問題

雖然大學生藝術社團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多數院校都給予了高度重視。但是,農科院校由于缺乏長期積累的經驗,以及軟硬件配套設施不足等因素,導致大學生藝術社團在農科院校建設面臨著“制度―硬件―隊伍”三大困境。

2.1制度困境:社團管理制度缺失,有待健全

在調研了解的五所農科院校中均發現藝術社團沒有系統化、規范化的規章制度,因此大多數藝術社團均處于“自由發揮”的狀態。這主要體現在,沒有明確的社團成員招募的規則明細、成員的管理制度,以及社團活動的整體規劃運行等。

此外,從社團成員的管理從屬關系來看,仍存在分工合作不明確的問題。在社團中包括社團干部和普通會員兩類學生,但由于學生們對自己的身份和定位不明確,因此經常會有部分社團干部未能按照要求完成相應的工作。同時,社團內劃分為多個部門,部門之間的聯系以及合作也較為松散,缺乏整體的核心力。

2.2 硬件困境:活動場所,配套設施不足

與其他興趣類社團不同的是,藝術社團各類活動的開展需要有相對固定的場所,而且很多藝術社團還需要有相配套的器樂設施。但是從目前了解的現狀看,絕大多數的社團都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即便有也僅能滿足基本開會需要,無法進行日常訓練或者排練節目。

同時,由于經費有限,很多社團沒有固定的配套器樂設備,大多數都為學生自行攜帶,因此也給社團學生在某種藝術特長方面的培養帶來了局限性。在訪談中也了解到,有不少同學中途退出就是因為自己沒有樂器或無法支付高昂的樂器租用費。

2.3隊伍困境:社團干部及專業教師隊伍力量薄弱

當前農科院校的社團管理面臨的另一個巨大挑戰是,社團內的學生干部以及專業師資指導力量的不足。

2.3.1 社團學生干部方面 藝術社團的管理中普遍存在一個現象,大一剛加入的時候,學生興趣最濃、積極性最高。但是到了大二,選擇是否留任的時候,很多人對社團失去了新鮮感,甚至覺得該體驗的都體驗過了,因此就會放棄留任,有些即便留任了,也沒有太大的興致將社團進行更好的管理創新。這種“留人荒”的現象,基本成了最困擾農科類院校藝術社團建設的問題。

2.3.2 缺乏專業教師隊伍指導 與其他社團組織不同,藝術類社團各類活動的開展需要有一定藝術類專業老師的指導和幫助。現在不少學校的藝術類社團雖然都有一個指導老師,但大多數都是“掛名”,并沒有在實際活動開展或者社團管理方面給予專業的指導。很多藝術社團都是因為缺乏專業老師的指導,最終導致很多活動缺乏專業性而最終變成了學生自娛自樂的活動。

3完善農科院校大學生藝術社團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3.1端正高校藝術教育態度

由于我國高等教育在早期以專業性教育作為主要的培養目標,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方案不可避免地受專業教育思想的影響。農科院校是以傳統農林牧副漁等專業為核心的綜合性院校,在人文藝術類的素養培養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甚至部分高校持有“藝術無用”的觀念,從而導致“重農輕文”的教育局面,這不利于綜合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因此,農科院校應當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改革的政策,端正輕視藝術教育的守舊思想,重視藝術社團建設和管理,從而為培養高素質綜合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滿足社會人才需求。一方面,高校針對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學生需求開展不同類型的學生藝術社團,與時俱進,并結合農科院校的特色專業優勢豐富藝術活動的內容與形式;另一方面,提供充足的引導、政策和資源方面的支持,不斷完善高校人才培養方案,逐漸提升藝術教育在課程教學中的比例。

3.2健全藝術社團管理制度體系

實現藝術社團的有效管理,需要建立一套針對藝術社團日常運行的規章制度,將人、資金等社團資源的使用規范到具體的條文里,切實做到有章可循。另外,還需配有一系列的獎懲機制、考評機制以及監督機制,從而為藝術社團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以高校領導、專家和社團負責部門組成藝術社團管理小組,對藝術社團成立嚴格把關,注重建團目的和社團發展計劃;完善評價體系,綜合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社內自評,把藝術社團建設納入學校學生工作評估體系,定期考核社團日常事務管理和活動成效;以考評結果和實際工作中的具體表現為基準,定期對表現優秀的藝術社團和學生給予表彰和獎勵,制訂對考評不及格的藝術社團和學生的考核機制。加強對藝術社團的監督力度,鼓勵學生參與監督,避免活動敷衍、社團人員隊伍懶散等現象。

3.3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指導與投入力度

強化對高校藝術社團的指導,依據藝術社團類型配備一位專業能力強、富有責任心的指導老師,專門負責思想指導、知識指導、活動指導以及相關事務管理。其中,指導老師需嚴格審核社團活?櫻?保證社團活動質量,避免華而不實、虛有其表的社團活動;協助活動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建議以農業優勢學科為依托,發展具有特色的藝術社團活動;加強與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從而實現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各類藝術社團指導老師組成一支專業的指導隊伍,對社團整體進行宏觀調控,確保藝術社團朝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

對藝術社團的運作資金作出合理計劃,根據社團的年度發展計劃發放相應的補助資金額度。豐富資金來源渠道,除了校內補助,還可以通過吸納社會贊助、出席一些企業公演以及提供有償的演出來籌集活動資金,從而為開展各類社團活動提供充足的發展資金。另外,根據社團的實際情況,對藝術社團活動配備必要的器具、設備和培訓場地等。因此,為實現藝術社團的成效和影響力的最大化,高校應積極給社團提供有力的人才、物質和經濟方面的保障。

篇3

論文關鍵詞:美術教育;地域文化;開發與利用

地域文化是一種典型的民族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域特色。它的產生和發展,不僅見證了各個地域的歷史,而且還直接反映出該地域的民俗內涵和民間審美意識,成為鄉土文化的重要標志。

一、在小學美術教育中運用地域文化資源的價值意義

地域文化是一門研究人類文化空間組合的人文學科,在某種意義上大同于文化地理學。所謂地域文化資源,是指師生和學校所處的某一個具體的行政區域內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眾文化心理并且帶有積極教育意義的系列內容。首先,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具有民間美術特質的地域美術,作為地域文化的一個重要形式,它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文明結晶,從洪荒時代的石器、陶器,到現代的民間繪畫、民間工藝美術,地域美術的傳承與發展,始終保持著相對的傳承性,它不僅具有群族文化本體根性揭示價值,而且它又再現了各個地域的族群文化的藝術價值。而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地域美術是最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地域美術體現了人文學科的特征。其次,從應用的角度講,地域美術造型變化萬千,異彩紛呈。它來源于中國農村特定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結構所形成的集體審美意識,也來源于民間藝術家們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和造型意識。通過藝術課堂的引入與應用,不僅有利于引領和強化青年學生的民族意識,同時也可以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而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地域美術作為地域文化的重要形式,肩負著美術教育現代化的神圣使命。近年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新的科技手段和信息傳播方式,使各種新思想、新思潮、新理念與我國傳統文化觀念發生激烈的碰撞。這種碰撞所引發的負面效應,一方面表現在少年兒童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表現出的冷淡與漠視,另一方面,在當前以倡導多元文化傾向為主流的環境下,少年兒童對以娛樂性、刺激性和商業性為特征的外國大眾文化和流行文化趨之若騖,而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敬而遠之,甚至于視而不見。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我國悠久的文化遺產難以傳承,而且也加劇了小學生對民族和國家感情的衰減。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挖掘和剖析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藝術遺存,以中國各地區的地域文化為依托,在小學開展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富有針對性地開展以實踐為主導的美術教育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切實將其拓展為可利用的文化教育資源,是當前小學開展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二、運用地域文化資源的方法與途徑

針對地域文化資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各地的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系統地分析、整合、把握與運用。在中小學教學過程中,地域文化資源在發揮其開展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中的資源優勢還沒有充分體現出來。

以中原地區的文化資源為例,從我們現行的中國美術教材中很難找到較為全面而系統的材料,如河南地域的豫劇藝術、朱仙鎮的木版年畫、商丘地區虞城縣的“泥人李”、河南民權的畫虎村、河南省虞城縣的木蘭文化等文化資源。這些既有傳統文化資源,又體現了新時代的典型的地域文化,以美術學科為例,這種豐富而悠久的美術資源,在中國美術史上既沒有應有的陳述,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有效保護。中國地域美術文化的傳統優勢,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地分析、探究、梳理與傳承,中國地域美術文化的價值還需努力發揚和彰顯。在當代社會普遍提倡全球化、接軌論的當下,積極探討地域文化資源的價值,探索運用地域文化資源的方法和途徑,對于構建中國族群本土美術核心的價值,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整合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最大特點,在于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不同的地區體現著不同的風格與特征。以美術學科為例,研究地域美術,需要我們依據地域特色的不同,通過不同的美術中心區的籌建,依托分析、探討、整合、繼承和發揚等必要環節,切實構建中華美術的多地域研究體系。而在中國廣袤的國土上,依靠各地的高校師資力量,整合地域文化資源,建立起各有美術特色的、具有較強地域性、專題性的美術文化中心區,不僅可以引領當地的美術文化建設,還可以積極有效地引領全國美術的良性競爭化發展。而在中小學中,通過體現著地域美術資源的相關課程的開設,將會對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教育有著不無裨益的作用。

(二)加大科研力度,積極研究和傳承地域文化

各地相關教育機構,應充分依托當地文化資源,由教育主管部門牽頭,根據地域文化資源情況,組織相關專家、當地師范院校教師,配備相關經費,形成一個集行政領導、財務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能力為一體的科研小組。

以專家團隊為中心的科研團隊,通過具有品牌效應的活動的設計與打造,將相關教師散兵游勇式的研究隊伍有效集結起來,逐步形成一個集探索、研究與最終應用為一體的涵蓋專家隊伍、師范教師和一線教師等不同梯隊層次的科研團隊,切實營造人人重研究、人人重實踐的良好氛圍。

品牌活動的打造,不僅可以加強彼此間的互相交流,建立一種“參與式”和“互動式”的交流機制,而且還可以將相關的研究成果對相關地區的美術專業教師分階段輪訓。科研團隊的學術成果,不能只保持在理論研究的層次上,而應將相關的課題研究真正化為有可操作性的實踐環節上來。這需要以專題的形式,將當地的相關資源加以整合、梳理,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字,充分運用本地文化資源,使學術理論充分應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去。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報請有關部門,將最新的學術成果以地域文化教材的形式,作為全國統編教材的配套教材進行有益補充。

(三)以分門別類的方式,切實建立地方藝術課程資源數據庫

在以往的日常教學活動中,藝術學科的教師教學活動,大多數依靠教師個人力量來解決教學實踐環節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教育行政部門,在開發課例、編寫鄉土教材的同時,要逐步以圖書、課件和媒體等多種形式,建立地方性藝術課程資源管理數據庫。該數據庫的建立,可以通過網絡公共平臺,通過一定的激勵措施,針對體現著地域文化資源特點的優秀課件或是理論探索文字,將一線教師的個人成果整合在網絡資源管理庫中,使廣大藝術教師之間,利用更大的資源空間,以更加平等、合作的方式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而對于各個地域的歷年有關研究課題,需要及時組織相關專家進行梳理、整合與公布,此舉不僅可以促進美術資源共享,拓寬校內外課程資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同時也可以提高地域文化資源的使用率,并有利于可持續開發和利用。

(四)通過文體活動,彰顯地域文化的魅力

篇4

【關鍵詞】 手術室;供應室;一體化;問題;對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34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332-02

為了提高供應室與手術室的規范化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設備資源,充分發揮中心供應室的作用,發揮手術室護士的專業護理作用,做好圍手術期護理。同時規范手術器械的清潔流程,使可變性手術器械清潔達到質量標準,提高無菌物的質量。為之,我院是小型醫院,雖起步晚,于2009年8月運行。供應室與手術室一體化管理,全院可變性手術器械由中心供應室供應,順應了國內供應室發展的新趨勢和要求。但在運行期間仍發現存在諸多問題,通過不斷的溝通、改進。現已形成了一定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存在問題

11 手術器械方面 供應室接受手術器械時,發現器械數量有誤,有缺少或多余,有時

還有2個點的器械混淆的現象。器械帶有血漬,甚至已有干結,造成清洗困難。

12 人員及知識方面 以往從事供應室的工作人員,基本素質較差,工作能力不強,知識更新較慢,缺乏創新的潛力和動力,缺乏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對手術器械的認知就更缺乏,造成接收區的護士清點費時費力,包裝區的護士覺得無從下手,工作效率低。

13 運送、儲存方面 我院供應室與手術室不在同一幢樓,而手術室為單行通道,縱使對器械的運送造成諸多不便。收送器械時間與次數不好掌握,途中可能造成混淆和污染。運送時間的問題造成器械的周轉時長,手術器械包的數量增加,以收租借器械的管理相應造成儲存的要求提交及管理的困難。

2 對 策

21 清洗 物品進行清洗是保證滅菌徹底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一些醫療器械使用時間長了就會有灰塵、銹跡、污跡等情況出現,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清洗工作,以確保其在后續的滅菌過程中達到滅菌的效果。對于一些銹跡嚴重、出現掉瓷的陶瓷器械,本單位已進行全部的更新。為了提高清洗工作的效率,本單位引進了美國最新款的多功能清洗機及酶類清洗液、高效除銹劑等產品。對于清洗人員統一配發清洗衣服和鞋帽,清洗人員進行消毒室時統一換上配發的衣服和鞋帽,清洗人員工作時需帶上頭套,防止毛發掉到物品中。清洗人員對每件物品清洗過程中,應確保物品清洗干凈,對于已清洗好的物品,應用干凈的毛巾檫干物品上的水珠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物品清潔程度的判斷標準為:物品表面是否光潔;物品表面是否存在污跡;物品表面是否有異物;物品是否有異味。每天對清潔好的物品進行抽查,對物品的清潔率進行統計,抽查按批次計算。

22 檢查包裝 器械的配備前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查,確保質量。嚴格執行檢查步驟,使器材能充分發揮使用功能,檢查器械的關節是否靈活,咬合而是否緊密,溝槽是否平行,銳器是否鋒利,持針器持針是否牢固等。手術過程中發現器械有問題,可在器械上作相應的標記,手術室配備一定數量的器械。在供應室,功能失靈的器械可以及時進行更換,將檢查好的器械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分類包裝,包裝外層應粘滅菌指示帶或標簽、說明名稱編號、滅菌日期、失效期、包裝者、滅菌批次鍋次等。

22 建立健全的監測制度 本單位成立了供應室質量監測小組,由護士長、監測員、消毒人員共同組成。監測小組于每周五下午對供應室的環境、消毒程序、消毒人員的著裝、操作方法等進行評分,每月評出一名優秀工作者,并給予一定的獎勵。質量檢測小組對每次檢測發現的問題做好記錄,并對問題進行分析,開會討論解決問題的途徑及方法,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跟蹤,直至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在科室里加強對標準的學習,操作過程中努力落實標準,從而形成有章可循的工作氛圍。

24 滅菌 滅菌工作是供應室重點工作之一,醫院里的病原菌種類繁多,如果病人使用過的物品在滅菌過程中,工作做得不徹底,很可能導致醫源性事件的發生,從而影響醫務人員及病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供應室應加強對滅菌工作的監測力度。消毒人員需持證上崗,對于沒有上崗證的人員統一進行上崗培訓。消毒人員應嚴格按照消毒滅菌的程序操作,對每天滅菌的要求做好記錄。每天應對消毒的鍋具進行檢測,確保鍋具滅菌的溫度達到要求。對物品的滅菌日期、滅菌鍋具的編號、滅菌溫度、滅菌時間以及操作者進行登記,以便可以對滅菌的物品進行追溯。鍋具每天需進行化學監測,每周對鍋具的生化指標進行檢查。物品進行滅菌時應按規定擺放,保證鍋內的物品能滅菌完全。每次的消毒物品均進行工藝、化學、生物等指標的監測,確保物品進行100%的滅菌。消毒鍋使用一段時間后,應對其進行維護和檢修,確保其消毒性能達到相關的指標。

25 運送儲存,根據手術室與供應室的工作特點,建筑方面的缺陷,制定運送流程。每天收、送二次,分別8AM、230PM、830AM、3PM夜間不送,急需器械時,與供應室聯系。有應急機制,隨時供應。這樣既保證了器械能夠得到及時的清洗,以維持正常工作,有減少了工人來回運送次數。滅菌完畢的物品運至手術室儲存:運送時采用專用的不銹鋼密閉運輸車,潔污分開專用車,既避免器械丟失混淆,又減少二次污染,手術室另外配備快速的高溫滅菌器,以備急用和急需。手術室每天將第二天的手術安排清單送至供應室,以便準備敷料包和其他配合。

3 效果評價

31 提高了工作效率,一體化管理,使得手術室護士從繁忙的清洗打包中脫出來,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把主要精力放在手術配合上,提高專業水平。

32 控制醫院感染,保證醫療安全,器械的集中處理減少了污染,器械對手術室的二次污染,正確規范清洗為消毒消除障礙,是醫療用品再處理的必要過程。

33 提高手術安全性,規范化的工作流程,使得手術器械從接受到清洗、打包,都會層層把關,責任到個人,杜絕了器械丟失和殘缺不合格現象,保證了手術順利進行,進而增加了醫生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56-165

篇5

[論文關鍵詞]中文圖書采購;招標;圖書館

高校圖書館圖書的采購,是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首要環節,對館藏質量、館藏結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是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的重要保障之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圖書的發行與供應格局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以前新華書店一統天下變為新華書店、出版社、書商、民營書店、網絡書店互相競爭的多元化局面,使得中文圖書采購招標成為一種可行的模式。本文以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2007年度的中文圖書招標采購工作為例,就這一方式的可行性、意義及操作步驟進行探討。

1高校圖書館中文圖書實行招標采購的背景

1.1市場經濟的發展已孕育了較為成熟的圖書發行市場

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計劃經濟模式下新華書店主渠道的地位大大下降,民營書店、個體書商、網絡書店大量出現并迅速發展,圖書發行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加入WTO后,隨著我國出版發行體制的變化與完善,以及在2004年放開省會城市圖書零售市場承諾的兌現,境內外各種經濟形態的圖書發行商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日益成熟的圖書發行市場為高校圖書館進行招標采購選擇提供了條件。

1.2國家招標法的制定和實施給高校圖書館中文圖書采購招標提供了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的制定與實施,為高校書館中文圖書采購招標工作提供了操作程序以及法律保障,對發行商及高校圖書館本身提供法律保護。在法律規范下,在當事各方的有效監督下,高校圖書采購工作得以公開、公平和公正地開展。

1.3通訊業和運輸業迅速發展,有力支持高校圖書館進行中文圖書采購招標工作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絡在高校圖書館和圖書發行業廣泛應用。網絡費用的大幅下降,使得高校圖書館與圖書供應商之間可以借助網絡進行遠程數據傳輸和業務洽談。同時,我國貨物運輸市場迅速發展與繁榮的現狀使得圖書運輸速度顯著提高。兩個產業的發展,使高校圖書館在進行中文圖書采購招標工作時可以不受地區范圍的限制,擴大選擇范圍。

2高校圖書館中文圖書實行招標采購的意義

2.1招標采購有利于高校圖書館與資信優良的圖書供應商之間進行有效互動

圖書館特別是高校圖書館普遍采用了圖書館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先進的管理系統需要相應的工作模式、技術要求。通過招標采購,高校圖書館不但可以有效地保證中文圖書的采購質量,而且可以獲得相應的技術支持。比如說,中文圖書采購的電子征訂目錄必須能夠轉入圖書館采購系統,書商必須提供能被轉入的DBF、MARC、TXT、ISO等格式的數據,從而促使圖書供應商提供更多針對高校圖書館的服務。

2.2招標采購有利于發揮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益,并避免可能產生的腐敗現象

一方面,高校擴招帶來的在校生數量激增和圖書價格的不斷上漲,使得高校圖書館中文圖書的購置經費相對緊張。通過招標,可以獲得較合理的優惠,實際上降低了文獻的購價,使有限的資金購得更多的圖書,充分發揮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圖書發行業內競爭日趨激烈,許多不法商人采用非法手段推銷圖書,致使圖書館工作人員中少數意志薄弱者放棄了專業操守、吃回扣等。實行招標采購,可以增強采購工作的透明度,規范市場競爭行為,防止“暗箱操作”,從源頭上防止采購中腐敗現象的發生。

2.3降低圖書采購成本,提高效率

圖書實行公開招標采購,引入了市場競爭機制,市場上的各類圖書發行商,為了爭取圖書館這類大客戶,會在文獻價格方面讓步,并在服務方面盡量滿足圖書館的要求。圖書館可以用較少的資金購得更多的圖書,也有利于圖書館的業務外包。例如,在標書中可明確要求中標單位提供CNMARC數據、蓋館藏章、粘書標、貼防盜磁條等服務,這對于即將進行評估或升級的高校圖書館來說,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招標,圖書館業務外包,對圖書館來說,既不用為這種一次性工作專門引進人才,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又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較大的工作量,一舉兩得。

3高校圖書館中文采購招標工作的步驟

根據招投標法的規定,高校圖書館中文圖書采購招標工作應依法按操作步驟進行。招投標的步驟一般為招標、投標、開標、評標與定標等。

3.1招標

中文圖書實行采購招標,與一般設備物資的采購招標相比,有其特殊性。首先,圖書采購具有采購品種多而單個品種數量少的特點;其次,圖書采購任務不能一次完成,而是持續的、分批次進行。顯然,它與設備和大宗物資采購的單一性、大批量性以及有具體交貨期不同,其特殊性要求圖書館必須高度參與招標工作。華中師范大學從有進行圖書招標的意向開始,校領導就給予了圖書館最充分的信任和最大的自主權,支持圖書館有序地開展招標工作:首先,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下設工作小組與評標小組具體負責招標與評標的相應工作;其次,為了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招標方案,進行了充分調研。我校招標工作小組分別走訪或咨詢了武漢、浙江、廣州等地圖書招標比較成功的高校,在學習他們好的經驗的同時,針對他們招標采購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研究,從而擬定了一個較為規范合理的符合我校特色的招標方案;再次,我校根據國家及地方有關招標法規并結合圖書招標項目特點及要求編寫了招標文件。

3.2投標

投標是投標人根據招標書參與競標的行為。投標人應根據招標文件編制投標書。投標書是投標人競標的核心文件,其中投標報價是關鍵內容,投標人應認真如實地填寫。

3.3開標

開標在投標人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時間、地點和方式交送競標文件后公開進行。所有投標人及被邀參加的監督部門都是開標活動的參加者。開標時將對投標文件進行形式審查,對符合法定要求的,應當眾拆封、驗證投標資格,并宣布投標入名稱、投標價格及其它主要內容。開標后應立即組織評標,以保證公正和提高效率。

3.4評標與定標

評標應由依法組建的評標委員會負責,根據規定需要回避的人員不應擔任評委。為保持圖書評標的客觀性和結果的可參照性,可為評標設計評分表,對主要指標進行分值量化,經專家討論確認后執行。

3.4.1資金方面要求

資金不足是圖書館界共同存在的現實問題。特別是在現階段,各高校圖書館為了達到教育部的藏書標準要求,需要大量采購圖書,資金的困難尤其突出。因此,在進行圖書采購招標時,各館都會根據自身資金的情況,對書商提出適當的要求,在付款方式和折扣上爭取更多的優惠。

(1)圖書折扣

圖書折扣在招標項目中是最重要的內容。高校圖書采購招標工作,圖書館和校方的出發點和角度不同,對價格要素的要求也有區別。校方重視優惠率,圖書館重視質量和服務。圖書折扣這一評分項目應在充分調研市場行情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學校和圖書館的雙方需求,取一個合適的折扣起點和權重,給予較多的分值,爭取最大的優惠。

(2)付款方式

付款方式是圖書采購招標時根據圖書館資金的現狀和能力,向書商表明自己計劃付款或分期付款的時間、金額等。各館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提出付款條件并在合同中有所約定。書商在投標時會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圖書館提出的付款方式來確定投標的價格和服務內容。

3.4.2服務承諾

隨著信息資源生產與利用模式的演化,圖書出版發行、銷售和組織管理與利用出現了社會化再分工。圖書供應商的服務承諾日益全面具體。而圖書館利用社會的再分工,把一些基本業務(如編目、加工)實行外包后,可以將圖書館人力資源重新優化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具體的服務承諾和售后服務是書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的必備條件,也是圖書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

(1)圖書訂購

目前有實力的書商均提供網上訂購系統,功能包括多途徑書目檢索、輔助選書、在線訂購、在線輸出MARC記錄,并且每年提供15萬條采訪數據;圖書現采時,提供人員、采集器等設備服務。因此,圖書招標時應該將這些內容作為招標項目明確提出,要求具備這種能力的書商作為中標條件之一,從而保證圖書館訂購工作順利開展。

(2)到書率和到書時間

到書率是圖書館采訪工作重要的指標,它一方面體現了書商的誠信和實力,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圖書館的采訪工作水平。由于圖書銷售商實力不同,受其實力的限制和資金運作等因素的影響,書商與出版社的信譽不盡相同。有實力的書商信譽較好,到書快、比率高;相反,實力一般或較弱的書商到書慢、比率低,信譽差,使圖書館的采訪和利用率受到嚴重影響。所以,在招標項目中規定到書率的指標,對圖書到書率提出明確要求,既保證了圖書的質量,又不會影響圖書館的工作效率。為了保證圖書采購工作按時完成,圖書的到書時間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內容,圖書館可結合本館的采購計劃和任務,對到書時間提出具體要求。

(3)免費加工

在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圖書供應商的服務工作越做越好,免費提供粘磁條、蓋館藏章、貼條碼、貼書標等圖書加工已是普遍現象,并且所使用材料的質量也越來越好,圖書館完全可以把圖書加工交由書商去做,并對加工使用的材料提出具體要求,保證加工質量。如書標的款式、粘貼的位置、磁條的要求和條形碼的設計均可以具體要求書商怎樣去做(比如目前我館要求合作的書商都統一將磁條更換為科晶安全復合性磁條)。由此節約成本、解放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4)CNMARC編目數據

目前,大多數書商能提供規范的CNMARC編目數據,盡管其數據質量離圖書館的要求存在一些距離,但是書商可以努力根據每個圖書館的具體要求,提供全部、標準、規范、系統的CNMARC編目數據。

本館經過幾年的采編業務外包經驗得出,圖書館與書商經過短期的磨合后,如事先將使用的圖書集成管理系統、學校的學科和專業設置等信息傳遞給書商,書商所提供的編目數據均能符合各館的要求,由此可以緩解編目工作的壓力,解放人力資源。由于書目數據庫的質量是圖書館提供資源共享的基礎,圖書館對CNMARC編目數據質量的要求須明確具體,并在招標時作為重要的項目內容給予較多的權重或分值,以保證有實力的書商中標。

(5)無條件退貨

文獻資源是圖書館服務的基礎,質量是服務的保證。圖書館作為招標人非常重視圖書的質量,怎樣把握圖書質量是設計招標評分項目時不容忽視的問題。對圖書包括附盤所應具備的要素,如正版、最新、完好、內容健康、印裝質量等應有明確要求。另外,圖書館流通部門中的圖書經過一段時間外借后容易發生破損、遺失現象,需向書商說明補貨事宜。

3.4.3對書商的要求

(1)資信要求

書商的資質和誠信狀況是能否履行合同的前提。一般有實力的書商能夠較好地履行合同,可以形成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而一些假、大、空的書商虛夸實力,既沒有誠信也不能履行合同,由于它們拖欠出版社的書款,出版社對這樣的書商的貨源組織有顧慮,不發貨,造成圖書的到書率和速到率較低,也提供不了編目數據,只能是圖書館自己下載數據,書商付下載費用,使圖書館工作受到影響,若與這種書商合作,就會給圖書館帶來很多煩惱。因此,對書商資質和誠信的要求是招標要項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2)協作承諾

書商的合作態度、服務效率尤為重要,雙方合作的項目內容越是具體,需要磨合的工作也就越多,面對存在的問題,需要書商有良好的服務態度,講究誠信。因此,協作方式也需給予一定的分值去約束書商履行合約。要求書商履行合同,售后服務細致到位,能夠積極配合圖書館協調處理合作中產生的矛盾,也是對書商管理水平的考驗。

(3)其它優惠

書商為了中標,會根據自己的實力和圖書館的現狀提出招標要項以外的優惠,如定期發送紙本新書目錄、贈書、會員待遇、贊助等,這些優惠也應給予加分,以體現招標采購的公正和公平。

3.5后續工作

篇6

關鍵詞:《手稿》;異化理論;綜述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9-0035-02

異化理論是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基礎內容。理論角度上,研究異化理論對于研究哲學深遠意義;現實角度上,它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也有著導向作用。我國學術界針對馬克思的異化內涵、異化理論的現實意義等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針對我國學界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筆者從異化的內涵、異化理論的現實意義這兩方面做如下綜述。

一、國內學者對異化概念的理解

黃楠森在《人的本質的異化不是一個科學的概念》中提出,歷史上異化概念有三個用法,即“(1)黑格爾的用法指矛盾的轉化, 或矛盾。(2)費爾巴哈的用法, 指由于認識上的錯誤而產生出與主體對擾的結果。(3)馬克思的用法, 指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勞動, 即剝削剩余價值。”他認為,異化概念不能濫用,就如黃楠森提到的:“馬克思講的異化就是勞動異化,就是剝削剩余價值,他講的異化勞動就是雇傭勞動。這一點是很明顯的。”[1]

孫英在《異化概念新議》中從兩個角度論述異化概念,即作為一般科學術語的異化和作為人道主義基本概念的異化。他認為作為后者是前者在人的行為上的具體推演。他通過對國內國內學界異化的流行定義進行辨析,最后得到的結論是,“異化也就相應地分為兩類: 一類是被自己活動及其結果所奴役的異化, 如工人的異化勞動, 另一類則是被自己的活動及其結果之外的力量所奴役的異化。”[2]

侯才在《有關“異化”概念的幾點辨析》中提到,“馬克思對異化概念的使用和對異化現象的研究大體經歷了由自然的異化到政治的異化再到經濟的異化的這一過程。”[3]文中從博士論文的“對自然的任何關系本身同時也就是自然的異化”,到《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政治國家的彼岸存在無非就是要確定它們這些特殊領域的異化”,再到《論猶太人問題》的“金錢是從人異化出來的人的勞動和存在的本質”進行了論述,充分展現了馬克思異化概念的變化過程。

葉汝賢在《剖析“社會主義異化論”》一文中,反對“社會主義異化論”對馬克思異化觀的曲解,認為它“故意舍去了‘異化’的條件性、暫時性, 把它變成了超社會、超歷史的永恒的范疇。”[4]他認為,對待異化概念要從的基本觀點出發去評價分析。

二、馬克思異化理論的現實意義

(一)對當代資本主義異化現象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出現的異化現象的認識

沙光學在《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及當代意義探析》中提到:“新的異化現象在當代西方社會有繼續深化的趨勢,這與統治階級的推波助瀾是分不開的。他們更善于借助科學技術的‘中介’,將異化當作一種統治人民、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手段。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工人要獲得真正的解放,就不能僅僅滿足于勞動條件的改善,生活的富裕,而必須認清異化現象的危害及其深刻的根源,要尋找解放自己的途徑。”[5]資本主義制度的局限性決定了它的異化現象是不可能被消滅的,新的時代會以新的形式出現。正如沙光學所說的,工人要想“獲得”真正的解放,必須從根源上認清異化現象本身及其危害,尋找到科學的途徑“解放自己”。

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也出現了一些異化現象,但是與資本主義的異化現象是有著本質差別的。

葉汝賢在《剖析“社會主義異化論”》中提出,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是有著本質區別的,資本主義社會是私有制的本質,而社會主義社會正是要廢除了私有制。他提到:“這種本質區別的基本表現恰恰在于社會主義廢除了私有制, 廢除了剝削和消滅勞動的異化性質。”[4]

楊建華在《發展的異化與異化的反思》中指出:“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就是要消滅異化,社會主義本身也具有克服異化的力量,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使命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為消滅異化創造條件,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這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和主流”[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出現的異化現象和資本主義出現的異化現象是有本質差別的。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必然會導致人的異化,而社會制度的本質就是消滅異化。

“有的是由于缺乏經驗,或由于不認識客觀規律而造成的工作上的失誤;有的則是主觀主義大發作,根本違反自然規律和社會主義的經濟規律所致。這些問題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有的雖然難以避免,但隨著人們的經驗的積累和對客觀規律認識的深入,又可以逐步得到解決。”葉汝賢在《剖析“社會主義異化論”》中這樣提道,“這些問題并不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本身的產物,它的性質也根本不同于資本主義經濟異化的對抗性質。用經濟異化的觀點來對這些問題加以概括,就會混淆社會主義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界限。”[7]

(二)馬克思異化理論對我國現階段發展的指導作用

1.社會發展方面

楊建華在《發展的異化與異化的反思》中指出:“我們周遭的現實, 我們驚異地發現, 這些在國際社會已被批評、拋棄的‘發展異化’問題仍在劇烈地困擾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所謂發展異化就是將發展的主體與客體對立起來,將發展的目的與手段顛倒過來,割裂發展的本意并扭曲發展的本質,致使發展的重心錯位,發展的價值失衡,最后將發展變成‘無發展的增長’或‘惡性發展’。”[6]我國現階段出現的地區貧富差距、權力濫用、道德滑坡等問題,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異化現象的某些特點。由于我國現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外加國外資本主義制度的存在,對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變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異化現象在我國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存在的。

“我們必須消除‘發展異化’現象及其產生的思想根源,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發展觀”,楊建華接著提到。我國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完善正是解決異化問題的途徑。劉柱海也堅持這一觀點,他在《論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及現實導向意義》中提出:“我們既不能聽任異化現象在我國各個地方蔓延,也不能過于保守,我們應該大膽充分利用其積極的作用來建設我們社會主義。同時,我們也應該把經濟發展與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必須全面理解和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涵和基本要求,認真加以貫徹落實。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持續、穩定、快速、健康發展,避免走資本主義老路。”[8]由此看來,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人的發展。

2.人的發展方面

馬克思在《手稿》中解決異化問題的途徑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正如馬克思所說:“不應當僅僅被理解為占有、擁有。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9]。這樣看來,人只有全面發展才能擺脫異化。

楊建華在《發展的異化與異化的反思》中指出:“人是一切發展的最終目標, 其他發展都是為人的發展創造條件或機會。而人的發展反過來能積極促進社會的自我完善和更新, 只有依靠人才能獲得發展;人是發展的動力, 沒有人的參與, 發展是不可能的。社會的發展與否, 完全取決于人的素質和人的發展;人的發展程度成為衡量社會發展的根本標志。”[6]

從上述的總結梳理中可以看出,目前學術界對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異化勞動理論研究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階段性成果,涉及的面較廣,有許多獨特的思想觀點。筆者認為,《手稿》歷久彌新,雖然經過百年的洗禮,但并沒有失去其價值,對現代社會發展的指導意義越加強大。尤其是其中深刻的人本學思想。衣俊卿教授曾經說過,哲學以人的解放為核心的批判性實踐哲學。對于《手稿》的研究,我們也更應該注重馬克思對異化理論的分析,通過揚棄異化,實現人的解放、全面發展。

因此,筆者認為,對于《手稿》的研究,無論從理論還是從實踐上,我們都應該重視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對于這方面的研究經歷了一個發現異化、揚棄異化、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樣一個過程。

首先,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國民經濟學時,通過分析勞動者同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本身的異化、勞動者同他的人的類本質的異化、人與人的異化,認識到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生產無法成為實現人的自由自覺的勞動本質,由此結果導致了人的發展的歪曲和喪失,人的全面發展無從談起。

提出問題后,需要解決問題。馬克思解決異化問題的方式就是揚棄異化,恢復人的主體意識,使人得到真正的解放,實現人得到全面發展。換句話說,揚棄異化的過程也就是人全面發展的過程。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一定程度上,人的發展也是存在異化現象的。

市場經濟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盡管由于我們的商品經濟還不很發達,但仍然是存在異化現象的。商品經濟中的人們容易產生商品意識,用物的價值去衡量人的價值,但是卻失去了人的主體意識以及其存在的意義。人的本質應該是從事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但是現在的很多人往往為了經濟利益、金錢的誘惑,在物質方面不知足地追求。這樣,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成了追求物質享受,而不是通追求。這樣,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成了追求物質享受,而不是通過發揚個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自身的價值以及為社會做出貢獻。個人應該將社會發展的目標和理想視為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積極地以自己的本質力量投入到社會主義實踐中,在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同時促進社會和人類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楠森.關于人道主義和異化的幾個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1984, (1).

[2]孫英.異化概念新議[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2).

[3]侯才.有關“異化”概念的幾點辨析[J].哲學研究,2001,(10).

[4]葉汝賢.剖析“社會主義異化論”[J].學術研究,1984,(1).

[5]沙光學.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及當代意義探析[J].傳承,2009,(3).

[6]楊建華.發展的異化與異化的反思[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2,(1).

[7]葉汝賢.剖析“社會主義異化論” [J].學術研究,1984,(1).

篇7

隨著文化產業興盛時代的即將到來,文化管理和文化產業管理的成敗得失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顯得迫在眉睫。同時,因為藝術是文化的杰出代表,所以我們能否做好藝術管理的研究對文化管理和文化產業管理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前瞻作用和開拓意義。當然,要想清晰地搞懂和弄透藝術管理并非易事,藝術管理是一個龐雜的系統,能否準確地構建出藝術管理的理論框架是我們探究藝術管理之謎的第一步。

 

一、有關藝術的諸種管理

 

藝術管理作為一個龐雜的體系包含很多種管理,其中藝術行政管理、藝術經濟管理、藝術產業管理、藝術中介管理的概念是掌握和理解藝術管理所必須定義和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深入和全面探討藝術管理之前,我們先來對藝術行政管理、藝術產業管理、藝術經濟管理、藝術中介管理的概念做一個簡單的論述。

 

1、藝術行政管理。要理解藝術行政管理首先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文化行政或文化行政管理的概念。文化行政或文化行政管理就是文化行政機構(在我國當前,有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廣播影視部等)依據所屬國家和地方的方針政策、法律規章,對各項文化事業(廣義的事業)實行規劃、組織、調控等行政職能。如果把藝術作為廣義文化的一部分,藝術行政管理當然可以并入文化行政管理,如果藝術有必要從廣義文化中獨立出來,那么藝術行政管理借用文化行政管理來幫助理解基本還是可靠的,即把上面定義中的“文化”字樣換成“藝術”字樣就可以了。藝術行政管理的主體是政府或政府的代表,客體是發生在本政府管轄范圍內的一切藝術性活動,管理的依據就是法律規章。事實上,西方對藝術演出團體已形成非常嚴密、科學的管理機制,對這些藝術演出團體的管理推動了一門新興學科——“藝術行政管理學”的蒸蒸日上。

 

2、藝術經濟管理。與藝術行政管理一樣,藝術經濟管理也是一個交叉理論:藝術學、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的交叉組合。早先,已有人提出建立藝術經濟學,他們認為藝術經濟學研究的重點是藝術經濟和市場的問題,為的是尋求出藝術商品經濟活動的一般規律,從而做出哲學上的思考和認識。藝術經濟管理雖然與藝術經濟無論在稱謂還是實踐上都有一定區別,但藝術經濟管理無疑也應該是以藝術市場為中心陣地來研究一切藝術經濟活動的管理行為。藝術經濟管理是一種多主體管理行為(后面詳論),藝術經濟管理的客體是一切藝術經濟活動(包括經濟政策、藝術生產、廣告宣傳、藝術商業、藝術消費、工商稅收等)。

 

3、藝術產業管理。何為藝術產業,這里我們可以借用趙玉忠先生對文化產業所做的表述:所謂文化產業,是指以企業組織方式從事文化商品生產和文化服務經營活動的行業。文化產業在本質上屬于非物質生產部門,因而它隸屬于第三產業即服務業。至此,我們可以認為藝術產業即指以企業組織方式從事藝術商品生產和藝術服務經營活動的行業,首先它屬于第三產業中的文化娛樂生產業,其次它還應該屬于商業,是一種從事藝術精神生產品買賣和流通的密集式商業經營活動,這里的“密集式”表示活動之多、參與者之眾、方式之繁榮。單體與單個之行為不能稱之為產業。對這種密集式生產和商業經營活動的管理就是藝術產業管理,它與藝術經濟管理的區別就在于它強調對群體性產業活動的管理,而藝術經濟管理的客體既包括群體經濟活動也包括個體經濟活動。

 

藝術中介管理。從經濟角度來講,藝術中介就是居于藝術生產方和藝術消費方之間的藝術介紹和傳播者,即在藝術市場上專門從事藝術流通和買賣的中間機構。藝術中介應該包括藝術經紀人(art broker)、藝術人(art dealer)和藝術信托人(art trustee)。簡而言之,藝術中介就是藝術商人,包括個人和組織。藝術中介作為商業企業對自身的經營行為進行的管理活動就稱為藝術中介管理,其管理主體特指藝術中介本身的管理層,其管理客體是指中介企業本身的經營活動。準確地講,藝術中介管理與藝術行政管理相去甚遠,因為管理主體截然不同,管理客體也差別較大;藝術中介管理從屬于藝術經濟管理,并且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微型化;雖然藝術中介管理是藝術產業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支,但又與藝術產業管理在層次上分道揚鑣,因為藝術中介管理強調單個企業的微觀管理,藝術產業管理強調企業群的行業性管理活動。藝術管理。包括上述四種管理的復合式管理,是由上述四種管理建構的龐雜的管理體系,是一切涉及藝術活動的管理的總稱。

 

二、藝術經濟管理的深入釋疑

 

對于藝術管理的分類問題,孫儀先曾有這樣的描述:“藝術管理可分為藝術經濟管理和藝術行政管理兩大類,都屬于研究社會精神文化的管理學范疇。”這一認識在目前的學術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實這個結論頗有令人生疑的地方。問題的關鍵就出在對藝術經濟管理的定位研究上。

 

上面已經談到,藝術經濟管理是以藝術市場為中心陣地來研究一切藝術經濟行為的管理活動。筆者認為,在藝術市場中,藝術經濟管理可以有三種分類:宏觀藝術經濟管理、中觀藝術經濟管理、微觀藝術經濟管理。即政府對藝術市場和藝術經濟活動的管理就是宏觀藝術經濟管理(主體最大,范圍最廣,是產業與事業的結合,等級最高);藝術行業協會、藝術產業機構、民間藝術組織、藝術企業群對藝術市場和藝術經濟活動的管理活動就是中觀藝術經濟管理(主體龐雜但位居中游,比政府小又比單個企業大,范圍的中心主要放在產業性操作上,等級其次);藝術企業即藝術中介對自身的市場和經濟活動進行的企業化管理就是微觀藝術經濟管理(主體最小,為單個的藝術企業,管理范圍最窄,局限于單個藝術企業的生產運營活動,等級也最低)。藝術經濟管理的分類情況用下圖表示就是:

 

從上面的圖示可以看出宏觀藝術經濟管理同時又屬于藝術行政管理(政府性管理),中觀藝術經濟管理同時又屬于藝術產業管理(行業性管理),微觀藝術經濟管理屬于同時又藝術中介管理(企業管理),這就是說藝術經濟管理與藝術行政管理的關系息息相關,根本無法截然分開,而把它們作為藝術管理截然分開的兩個類別看來是不合適也不客觀的。

 

三、藝術產業管理的重新建模

 

在2002年第四屆中國藝術產業論壇上,文化部文化產業司明確提出文化產業包括七個部分:文藝演出業、影視業、音像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游業、藝術培訓和藝術品業,這一劃

 

分已寫進了十五期間文化部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劃。文化產業司還指出藝術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門類之一,其地位是十分重要的。這種文化產業的分類法現在也帶有一定的普遍性,筆者卻有不同的看法。藝術產業作為一個重要的門類在文化產業規劃中已經縮減至藝術培訓業、藝術品業了,這樣的界定值得重新商討。事實上,藝術包括美術、音樂、舞蹈、文學等諸多形式,這樣的認識是建立在人類幾千年藝術史和藝術理論研究的基礎之上才流傳至今的,藝術產業也應該遵循這樣的共識而謹慎確立。綜上所述,藝術產業應該是包括美術品業、文藝演出業、影視業、文學出版業的復合型產業,而不應該是它們中的平等一員,否則就會犯“鳥和麻雀”對等的語義混亂的錯誤。我們可以用下圖來表示藝術產業的內容:

 

由此可知,藝術產業管理實際有兩種理解:①政府對美術品業、音像業、影視業、文學出版業、舞臺表演業的政策性管理;②藝術產業內部企業化的管理。由政府擔當管理主體從事的管理行為實際上是一種行政管理或政策行為,我們大可以稱之為藝術產業政策管理,因為政府對產業進行的管理行為在國外早就有比較合理的稱謂:產業政策。日本經濟學家貝冢啟明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出版一本書叫《經濟政策之課題》,在該書中,他把產業政策定義為:“產業政策為通產省執行的政策。”其實就是通產省的政府部門對該區各種經濟產業從事的行政干預與調控。后來美國學者布萊昂·辛特利說得比較明確:“產業政策是裝有政府直接影響產業結構的措施的皮包。”美國社會經濟學家埃利斯·霍利的說法更為犀利:“產業政策是(國家)為了實現國家的經濟目標而發展或抑制某些產業的政策。”這一認識基本已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同。當然,這里的藝術產業政策同樣屬于藝術行政管理,畢竟它是一種政府行為。而各類藝術產業自身自為的管理就像經濟管理、企業管理、工業管理一樣更容易確定為經濟組織自身的經濟行為管理、企業內部的產銷行為管理、工業化組織機構的經濟、生產性活動管理,類似于藝術企業管理或藝術中介管理的集束性組合。事實上,藝術企業管理或藝術中介管理已越來越成為藝術產業管理的重頭戲,我國在計劃經濟時代曾經風光一時的文化藝術產業政策管理如今已風光難再,其在產業管理中實質性、操作性的干預地位也越來越為淡化。雖然藝術產業政策管理尚不能完全退出藝術產業管理的歷史舞臺,但它只能在文化藝術行政管理領域更能大顯身手,在藝術產業管理領域已屬強弩之末,這是政府放權后、市場高度自由發展的必然結果。就像如今人們觀看電影、電視、閱讀文學作品可以跟隨市場宣傳、社會名聲、自己的欣賞口味而趨之若鶩,對政府為弘揚革命精神、宣揚政治主旋律、倡導同一價值觀的做法不再興趣昂然甚至有些反感一樣。在藝術生產、藝術消費呈現個性化、多元化大發展的現實背景下,藝術產業管理的理論模式應該如下圖所示:

 

藝術中介管理在藝術產業管理中的定位在上面的藝術產業管理模式圖中其實已經大致明曉了。藝術產業管理通過對藝術產業內不同行業運營活動的管理(包括行業協會、行業組織、企業群系對內對外的企業化管理)繼而傳達至具體的、單個的藝術中介機構、藝術企業的管理,再進而總結為藝術中介管理。藝術產業管理像大類管理,藝術中介管理頗似個體管理;藝術產業管理是宏觀認知,藝術中介管理即微觀分析;藝術產業管理是上位概念,藝術中介管理自然就是下位概念。但藝術產業管理的主體部分和藝術中介管理都是對藝術產業經濟、藝術商業行為進行的企業化管理,這一點是確定的。所以兩者有時才有了互換重疊的可能。如中國在清代時,藝術產業化的管理就比較普遍了,其中名叫“老郎廟”的戲曲藝人組織就是這樣一個行業組織——“老郎廟”是一種藝人行業組織,其基本職能是:對內管理藝人的日常事務,調和各個戲班之間的關系,維護當地演出秩序;對外則作為藝人的代言人參加社會事務,維護藝人的共同利益。老郎廟與明清時期的商人行業組織——公所、會館相似,具有壟斷和調節演出市場的權力。顯然,老郎廟的管理就是對某地區戲曲行業的管理,我們稱之為戲曲產業管理;而該地區每一個戲班自己對自己的管理就屬于個體行為的藝術中介管理。

 

當然,藝術產業管理與藝術中介管理雖然都重企業化的管理,但藝術產業管理是對整個企業界的管理做出的宏觀性研究,包含政府的產業政策指導,也重視某類藝術產業界自身自為的管理;藝術中介管理卻是追尋藝術產業界中單個藝術企業實體的企業化管理,它并不具體考慮政府的任何宏觀干預,它就是狹義上的、純凈的企業管理。如畫廊是美術品業中的一支,唱片公司是音像業的具類,電影制片廠是影視業的個例,美術館是藝術展館業的單體等等,藝術中介管理就是這種“一支”、“具類”、“個例”、“單體”自身自為的企業化管理。藝術中介管理之于藝術產業管理就像獨木與叢林、水滴與大海、石塊與高山、星粒與星空,而恰恰是這樣的獨木、水滴、石塊、星粒卻構成了藝術產業管理最為重要的部分。五、藝術管理的理論框架

 

本文的第一幅圖向我們揭示了藝術經濟管理宏觀上屬于藝術行政管理,中觀上屬于藝術產業管理,微觀上屬于藝術中介管理,這對傳統認為的藝術管理分為藝術行政管理、藝術經濟管理的結論產生了強大的沖擊,而藝術經濟管理的這種分類與消解把藝術管理實際分成了藝術行政管理、藝術產業管理、藝術中介管理。因為藝術中介管理實際上是藝術產業管理中具類、單體的管理,所以,筆者認為藝術管理分為藝術行政管理和藝術產業管理更加合適。這樣,藝術管理的理論框架也就形成了,我們可以稱之為“風鈴式”理論框架:

 

通過風鈴式框架結構圖,我們可以發現,雖然藝術經濟管理被分解消融了,但這種分解消融并不是要把它排除出藝術管理,而恰恰是還復了它應該具備的較高的理論地位,也就是說藝術經濟管理實際貫穿著整個的藝術管理。藝術行政管理、藝術產業管理、藝術中介管理最直接的目標都是要推進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促進文化藝術市場的繁榮、拉動文化藝術經濟甚至整個國民經濟的騰飛,可能推進產業、促進市場、拉動經濟不是唯一目標,但絕對是整個藝術管理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因此,藝術經濟管理應該是藝術管理中散布最廣的管理內容之一,它融入到了藝術管理所有的領域,已經不可能與其他藝術管理類型割裂分離了。傳統的藝術經濟管理與藝術行政管理并列分類的觀點,實際上人為割裂了經濟與行政脈脈相通的學理關系,而主觀、想象性地讓藝術經濟與藝術行政產生了對立意識。

 

四、結語

 

通過對藝術管理理論框架的構建,我們發現對文化藝術產業、文化藝術活動的管理應該采取藝術行政(政府管理)、藝術產業(政府或行業管理)、藝術中介(企業管理)相結合的三位一體式或三級交錯式的綜合管理方式。法律規章與政策引導相結合、行業規范與市場競爭相結合、適應時代與傳統承襲相結合,這是政府、行業、企業各自發展而又協調合作,共建和諧性文化藝術社會宏偉大廈的必由之路。通過政府、行業、企業共同的努力,文化藝術產業將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8

1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特性

(1)內容豐富廣泛。與其他一些社會性的活動有著本質的區別,群眾文化來源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是經過不斷的積累形成的,這種群眾文化經歷歲月的沉淀,蘊含著多方面的內容,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1]因此,群眾文化藝術檔案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內容豐富,涉及面較為廣闊,既可以是人們生產活動中凝聚的文化,也可以是民間慶祝、祭祀等習俗,是多種文化綜合作用的結果,檔案載體也各種各樣。在管理群眾文化藝術檔案時,就要求廣泛搜集檔案資料,不能僅限制在某一方面,而是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全面化管理。

(2)個體性與整體性相結合。在對群眾文化藝術檔案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群眾文化管理單位發揮著關鍵作用,需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文化活動,來保障群眾文化的延續。而外部業務和內部業務共同構成了管理單位的兩大業務體系,需要進行個體化的檔案管理。但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管理本身就是一項相對復雜的工作,實施難度較大,在進行個體性管理的同時,還要從檔案管理工作的特點出發,對檔案管理工作進行整合,制定規范化的管理體制,實施整體性的管理對策,這樣才可以提高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質量。

(3)形象性與多樣性。形象性及多樣性也是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一大特點,在體現形式方面也各不相同。針對一些綜合性較強,且規模較大的群眾文化活動,其藝術檔案管理工作就要求在收集和整理活動基本資料的同時,還應存儲一些影像資料,即搜集到錄像、劇本、音樂、曲譜、照片等多種形式的資料,這些大型綜合活動包括音樂會、文藝演出等。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要求盡量做到資料在聲音、圖像和文字三方面的統一,這種管理特點取決于群眾文化的本質,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地體現出文化活動的開展狀況。

2檔案管理的特殊措施

(1)搜集民間資源。正因為群眾文化藝術檔案具有內容復雜、形式多樣的特點,雖然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整理和存儲了大量的檔案信息,但仍然還有一些文化檔案資料散落在民間,影響了藝術檔案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在實施檔案管理工作時,就需要利用社區的力量,讓廣大人民群眾主動、積極地投入搜集檔案資料工作中,為群眾文化的完善和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文化事業管理機構要將檔案資料的搜集理念灌輸到居民心中,給予居民相應的獎勵對策和優惠措施,讓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對這些藝術資料的搜集,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將民間遺留的文化藝術檔案整合起來,從藝術品收藏者手中采購和換取這些有價值的文化資料,完善群眾文化藝術檔案。

(2)重視檔案建設。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提升廣大人民對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意識到開展檔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廣大人民樹立正確的檔案管理意識,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檔案管理人員作為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要具備較高的管理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意識,能夠認真、負責地對群眾文化檔案進行搜集、整理、分析和歸檔,為后期檔案信息的高效利用提供保障。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檔案管理人員也要對自身的管理理念進行更新,應用一些先進的檔案管理技術,使群眾文化檔案管理工作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能夠與時俱進。

(3)政府與社會的共同努力。要想使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就需要做好資金保障工作。首先,政府要發揮帶頭作用,加大在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方面的資金支持,適當的增大資金投入,并構建專項的資金管理部門來規劃和調配群眾文化檔案管理工作的財政支出,提高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和質量。此外,還需要調動社會力量,讓各方面的社會資源也加入到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中,提高推廣力度,廣泛搜集分布在人民群眾中的文化藝術檔案,鼓勵廣大民眾將群眾文化檔案捐獻出來,或復印相關的檔案資料,進一步充實群眾文化的內容和形式。

3檔案的開發與利用

(1)服務決策。經過多年的發展,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也擁有了豐富的經驗,存儲和保留的檔案資料能夠為決策的制定提供保障。可以基于整體的角度,統籌分析檔案資料信息,保證服務決策制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免使群眾文化管理工作的發展出現方向性的錯誤。指導群眾文化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是檔案開發和利用的根本體現,所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保證這些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共享,確保決策人員可以實時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2)為研究提供資料。從管理目的角度來看,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就是將大量可靠、準確的資料提供給研究人員,便于專業人員進行分析和探索。時間長、任務繁重是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特點,需要管理人員不斷進行修正和完善,可以為研究工作的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對實現群眾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3)豐富文藝生活。人民群眾的日常生產、生活是群眾文化的根本來源,在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也要遵循回歸本質的原則,將文化活動滲透到群眾中,實現藝術檔案管理與人們的有機融合,發揮這些檔案的真實效用。可以借助這些藝術檔案指導群眾活動的開展,對文化活動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充實和豐富,激發廣大人民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熱情,使群眾文化的價值和作用真實地體現出來。群眾文化事業管理單位應借助存儲的藝術檔案資料,開展攝影比賽、創作競賽等活動,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對這些群眾文化藝術檔案資料進行復印,重新制作成不同形式的動畫和宣傳冊,以話劇、視頻的方式展現出來,使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重新回歸到群眾中。

4結束語

篇9

關鍵詞:群眾文化單位; 藝術檔案; 管理

通常所說的群眾文化事業單位,是指以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為目的,由國家機構(各級政府)或社會團體設立的,從事與輔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專門事業機構,如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站)等。群眾性的文化藝術活動是群眾文化事業單位履行職能的基本形態,而藝術檔案則是指文化藝術單位和藝術工作者在藝術創作、藝術演出、藝術教育、藝術研究、文化交流、社會文化等工作和活動中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實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藝術檔案管理工作是文化藝術事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藝術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管理文化藝術檔案,其最終目的就是為文化藝術工作提供利用。

一、藝術檔案的基本概念

藝術檔案是指文化藝術單位和藝術工作者在藝術創作、藝術演出、藝術教育、藝術研究、文化交流、社會文化等工作和活動中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并歸檔保存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實物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藝術檔案工作是藝術機構履行法定檔案和方法,完整地保存和科學地管理藝術檔案,實現藝術檔案資源有效利用的一項專門業務。

二、藝術檔案的特點

群眾藝術檔案,也稱社會文化藝術檔案。主要是指各群眾文化藝術館、文化館(站)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形成的檔案。它具有形象化、各類多樣化、增補性、文物性這幾個特點。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樣式,決定了它在實施過程中所形成的原始檔案材料的多樣性。與社會管理相關檔案相比,群眾文化事業單位藝術檔案材料的歸檔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文學創作、藝術表演、美術、攝影、社會文化、藝術研究、藝術教育、文化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藝術材料。群眾性的器樂、聲樂、舞蹈、戲劇等的場記圖譜,錄音帶、錄像帶、照片(包括反轉片、幻燈片)、畫稿等等,舉不勝舉。離開了文字以外的其他表現形式,藝術檔案就不可能全面、真實地反映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本來面貌,也就不能真正發揮藝術檔案的作用。

藝術檔案材料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要收集大型活動及綜合性文化活動的文字、曲譜、劇本、音樂等資料外,更重要的還要收集當時的錄音、錄像。平時還應收集文化人才的個人信息及獲獎情況,創作作品的照片,形成一個資源庫,計算機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普及和提高,為檔案資源合理配置的實現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平臺,達到一個資源共享的目的,收集藝術單位的資料,了解一個藝術單位的發展史,有利于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藝術檔案材料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藝術檔案立卷方式的復合性。藝術檔案材料應按內容、種類分別組卷。戲劇材料就近劇目分類組卷,音樂歌舞演出材料應按內容、藝術科研材料應按科研專題分類組卷;藝術教育材料應按各類專業課程分別組卷,社會文化、文化交流材料應按業務活動進行組卷。

三、作好藝術檔案工作的必要保證

1.在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統一制度和監督指導下,文化部負責對全國文化系統藝術檔案工作進行指導和管理。

2.各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應把藝術檔案工作列入本部門整體發展規劃,在業務上接受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與指導。

篇10

【關鍵詞】藝術管理教育 生態系統 整體觀 “內穩態機制” 開放性

21世紀以來,全球性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已經產生了嚴重威脅。隨著人類生態意識的覺醒,一種新的世界觀——生態世界觀正在逐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①的觀念逐漸取代了長期固有的人類中心主義,成為現代以及未來人類文化發展的主流,同時也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需的基礎。

生態學者羅爾斯頓曾指出,“生態學”其實是一種“自然的信念”和“人們的義務信念”,它不只提供“生態知識”,而主要提供“生態智慧”。②作為一門新興的應用型學科,藝術管理專業教育在國內經歷了近10年的發展歷程,但如何通過學校教育培養高質量的藝術管理專業人才,如何在學科定位、課程設置、師資建設等方面建構合理的教學環境等,這些問題也一直是藝術管理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重點。盡管不同院校在教育實踐中都進行著各自不同的努力,近年來也確實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藝術管理人才,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在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同時,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求與學校教育產出,無論是數量與質量上都還存在著一定的落差。因此,從生態學的視野觀照藝術管理教育就是借助“生態智慧”優化、建構良性的教育生態環境系統,為當前的藝術管理專業教育提供一種全新的理論視角。

一、建立藝術管理教育生態的整體觀

生態學理論強調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系統之間、各生態因子之間的整體互動與平衡發展,基于這一理論,將藝術管理教育生態置于社會文化生態背景中,用系統論和整體論的觀點探討藝術管理教育,建立藝術管理教育生態的整體觀,是藝術管理教育生態健康發展的首要前提。

藝術管理專業教育是在全球文化產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出現的。在英、美、德、法、澳等發達國家藝術管理學科的歷史已長達半個多世紀。不同國家因其不同的社會架構、文化管理體系而形成的文化藝術管理模式各不相同,較為典型的如英國的“一臂之距”模式,是中央政府部門在其與接受撥款的文化藝術團體和機構之間,設立一級作為中介的非政府公共機構,負責向政府提供政策咨詢、文化撥款的具體分配、協助政府制定并具體實施政策等,幾乎每一個文化藝術領域都有各自的全國性公共文化機構,負責貫徹涉及本領域的文化政策和分配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撥款;美國的“無為而治”,即主要依靠法律和經濟手段進行管理;法國的“中央集權式”即政府文化主管機構——文化部統一對全國的文化事業實行直接管理。不同國家、地域的文化藝術管理模式不同,教育的形式、內容必然與該國的管理模式相符,學校培養的專業人才才能作為新鮮血液再補充到相關領域中。從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到具體的產業化運作,經由學校教育為產業提供人才支撐,從這個意義上看,社會文化生態不僅左右著學校教育的內容,同樣構成了藝術管理教育生態的環境。然而在國內現有的產業鏈條中,教育與政府、行業間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脫節,學校的培養過程顯得有些“自說自話”的傾向。極少的學校中有較為全面的教學模式,如北京大學的“全互動”教學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的范例:教師團隊包括40%的學者、10%的官員和50%的企業家,③這一教學模式為政府、行業、教育三者的平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利于形成生態的穩定、平衡與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社會系統是由不同子系統共同構成的復合生態系統,教育生態系統作為其中相對獨立的子系統,有著自身的特性與功能。教育的本質功能是育人,即促進人的發展。早在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把“學會生存”(learning to be)作為國際教育改革與發展追求的目標。現代教育應有“四大支柱”,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更要教學生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生存。④因此,在藝術管理專業教育中重視每一個個體,發揮“人”的主體價值,提升學生的“生存能力”,從過去強調從社會需求出發培養學生,到強調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是專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當今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社會背景下,藝術管理行業本身也在經歷巨大變化,學校教育如何適應社會文化生態環境變化,就需要我們對自身定位和改變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藝術管理教育生態的整體觀,就是從社會文化的視野看待學校教育,建立社會—學校—人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生態關系,學校教育一方面主動適應社會文化的發展變化,與社會文化系統生態需求保持一致,和諧發展;一方面重視人的培養,以培養學生“生存能力”為出發點,提升他們適應、改變環境的綜合能力,才能不斷保持藝術管理教育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

二、完善藝術管理教育生態系統的“內穩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