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教育功能范文

時間:2023-10-18 17:37: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審美教育功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審美教育功能

篇1

一、審美教育能有效促進個體的身心發展

審美教育著重培養人的審美態度、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對人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具有極大地促進作用。具體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審美教育是陶冶情感的重要途徑。情感的培養和產生主要靠內心體驗來實現,靠情來陶冶,審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它具有非常強的形象性,能夠促使人通過聯想或想象體會情感。梁啟超曾說:“情感是人類一切活動的源泉,情感最有力量推動人們的行動”。例如,德國著名版畫家、雕塑家柯勒惠支的黑白版畫《面包》。這幅畫描繪了“一戰”后德國平民生活的疾苦。畫面上兩個孩子牽拉著母親的手臂和衣服,母親聳著肩膀、背著身子低聲地哭泣;而其中最吸引我們注意的就是左邊孩子的那一雙悲傷而熱烈的、充滿希望的眼睛;這是兩個黑點,卻像是兩個看不見底的深洞,從里面溢出了饑餓的痛苦,以及對面包的渴望。簡潔的畫面卻能讓我們身臨其境地體會到戰后人民生活的艱辛,以及作者給予他們的深切同情,進而讓我們更加熱愛和平、珍愛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審美教育正是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使人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凈化,使高尚、健康的情感得以發揚。(二)審美教育是人類認知世界的重要途徑。審美教育能夠培養人的審美能力,而審美又是人類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審美活動可以讓人們通過對美和丑的鑒別,去發現美、欣賞美,在獲得精神的滿足與享受的同時,認知客觀世界的規律。誠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我們看見那些圖像所以感到,就因為我們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例如,當我們在觀賞“樂山大佛”時,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它的雄壯之美。大佛通高71米,依山開鑿而成,形體雍容、面相端莊,雙肩壯實、胸脯飽滿,雙足自然下垂,給人以平穩、安定之感。在得到美的享受后,我們不由地會問,是什么力量能讓人們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一尊如此巨大的佛像?原來,佛像腳下的這段江域山勢曲折、水流湍急,常有船只在江水的沖擊下觸山沉沒。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海通禪師為普渡眾生,于是廣招民力,始建大佛,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鑿成,歷時90年。充分表現出勞動人民戰勝激流險灘的勇氣和決心,給我們極大的精神鼓舞。大佛鑿成后,這里就再也不像原來那樣駭浪滔天了,也少有船只觸山沉沒了,難道是佛像顯靈?當然不是,而是開鑿佛像時大量的石塊滑落江中,使這一帶的河床變得更為平緩,水勢得以大大減弱罷了。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審美教育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美的欣賞,還有精神的啟迪和對科學與真理的追求與探索。(三)審美教育有助于德育的實現。審美教育以美的形象打動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寄于美的教育之中,以美育德、以美引善。席勒曾說:“道德的人只能從審美的人發展而來”。審美活動,能夠引導受教育者在自然美、社會美的陶冶下,培養起健康而高尚的審美情趣,形成符合整個社會利益的價值取向,自覺的向“善”,從而不斷促進人格的完善。例如,我們在讀周敦頤的《愛蓮說》時,會因作者“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去認同他的這種雖處俗世,但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從而端正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念。(四)審美教育有助于智育的實現。審美教育可以調動人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為充分發揮智力創造條件,對智力的發展具有直接的功用。愛因斯坦就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就是說想象力是人獲得知識的動力和武器,是智力的根源。例如,我們在欣賞俄國著名畫家列賓的代表作《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時,能直接感受到的是:在被烈日炙烤的漫長而荒蕪的河灘上,一隊面容憔悴、衣衫襤褸的纖夫,拖著沉重的腳步拉著貨船,精疲力竭的向前掙扎。隨著對畫面的仔細觀察便能聯想或想象出許多的事情。比如我們可以從他們艱難的腳步中,想象到那低沉的號子聲和貨船的沉重;可以從作者對他們的容貌和衣著的刻畫,想象到他們的年齡、身份、經歷和生活的艱辛;還可以從他們的表情和動作中,想象到他們的性格和心理活動;我們還能想象到貨船上紅衣男人嚴厲的叱喝聲;還能想象到作者給予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民的深切同情。(五)審美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人生的境界分為三個層面,即生活層面、事業層面及審美層面。生活層面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迎來送往等俗務,雖然常常顯得有些乏味,但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事業層面,就是人要有一份工作,有一個職業,應該做一番事業,要有所作為,要對社會有所貢獻。這也是人生的一個核心的層面。審美層面,是一種超功利的層面,是精神的愉悅和滿足,是對生活的一種樂觀態度,也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層面。人生的這三個層面在我們的人生中互相滲透著,缺一不可,我們既不能把自己拘囿在個人生活的俗務里,也不能把自己束縛在事業和工作中,同時沒有審美的人生更是有缺憾的。《論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著孔子聊天,孔子問他們各自的志向。子路希望能夠治理一個內憂外患的千乘大國,并用三年時間讓國家富強、社會安定;冉有希望能夠治理一個方圓五六十或六七十的小國,并用三年時間讓百姓豐衣足食;公西華希望做一名禮儀官,在主持一些祭祀活動時,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孔子的追問下,曾皙說出了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意思是說,在暮春時節,穿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河里沐浴,在舞雩臺上吹吹風,然后唱著歌回家。孔子聽后,對曾皙的觀點大為贊賞,“喟然嘆曰:‘吾與點也。’”。在這段對話中,四位學生所談的志向,反映出他們不同的人生境界和追求。孔子的話則說明,盡管他十分重視一個人要為社會作貢獻,但是在他心目中,人應該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種審美的境界,是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審美教育能有效推動社會的良性發展

在當今世界上存在的眾多問題中,有三個問題十分突出:一是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失衡。如今社會上有一個共同的傾向:重物質、輕精神;重經濟、輕文化。人們的物質生活雖然越來越豐富,但精神生活卻似乎越來越空虛。人文教育薄弱、價值評價顛倒、價值觀念混亂,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傾向。因此,拯救精神就成了時代的要求、時代的呼聲。二是人的內心生活失衡。科學技術的進步,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財富和利益,同時也給人類帶來深刻的危機和隱患。人的全面發展受到肢解和扼制,個體和諧人格的發育成長受到嚴重的挑戰。人們在功利的驅使下,生活得極度緊張,單調而乏味,內心充滿了危機感,沒有了閑情逸志,失去了本應該擁有的生活樂趣。三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失衡。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標和物質享受,利用科技無限度地向自然榨取而不計后果。自然環境被破壞、資源的大量浪費、珍稀動植物瀕臨滅絕,自然景觀和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人與自然的分裂越來越嚴重。面對這種情勢,人文教育包括審美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就顯得十分突出。雖然審美教育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以上問題,但是審美教育能引導受教育者追求人性的完滿,追求精神的自由、精神的享受,因而對于重建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對于重建人的內心生活的平衡,對于重建人與自然的關系的平衡,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以上幾種功能均是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美的魅力充斥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審美需求貫穿于生命的始終,人們在這種潛移默化的熏陶中調節身心、修養性情,進而影響周圍的人和事,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即是我們追求的完滿結果。

作者:梁英 沈克旻 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程新康.審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渝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9).

[2]孫默旖旎.高校美育與大學生完美人格的養成[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4(4),

篇2

關鍵詞: 大學語文 審美教育 審美能力 審美品位

大學語文是面向高校各個專業開設的一門旨在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通識課程,通過對中外文學經典的閱讀、欣賞與品位,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趣味。因此,大學語文課程具備工具性、實用性和審美性,而在這其中,審美性是最重要的功能載體,是普及人文精神的第一要義。要將審美教育融入大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大學生對于美的欣賞、感悟能力,讓他們在發現文學作品內在之美的同時,也能得到人文熏陶,培育和完善健全人格,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一、審美教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審美教育,又稱之為美育,其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審美教育一種以情動人的美的教育,美育始終不脫離美的形象,而與此同時,又通過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發揮美育的功能作用;其次,審美教育是一種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是以美啟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最后,審美教育是對人的全面培養和塑造,達到美育的最終目的,是追求人的和諧、自由的發展,實現人的豐富性[1]。

第一,大學語文所選取的各個篇章,是經過歷史沉淀的經典作品,這些作品是那個時代文學家思想情感和審美趣味的再現與傳達。以《春江花月夜》這一名篇為例,張若虛將春、江、花、月、夜五種優美意象融合在一起,構筑起一個夢幻般的美的意境,讀來令人心曠神怡。這首詩從月升寫到月落,把現實景象與心中夢境結合在一起,隨著月下景物的不斷推移,詩人的感情逐漸舒展,虛實相間,情景交融。明月初升至漸高時的春江夜景,江海相連,花月相映,意境波瀾壯闊,詩人久久地站在這明月之下,不由得產生出一絲感傷,吟誦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感喟。在詩人筆下,“白云”的飄忽不定,正如游子行蹤的漂泊難駐,這一片悠悠白云,足以使人不勝其愁。“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誰家的游子乘著一葉扁舟在外飄蕩,誰家的思婦又在哪座樓上想念著遠方的情郎?游子之情,閨閣之怨,在這一唱三嘆的詩歌韻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隨著落月西沉,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流連情緒不斷增加,“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落月的余暉灑滿江樹,牽引著人的情思,月已落,夜將盡,在這花香四溢、江潮涌動的美好夜晚,只有哀怨未了、詩情未了。通過對這首詩人賞析,我們可以明顯體會到彌漫在春江花月之夜迷人景色之后的離愁別緒,詩人所創作出來的各種詩歌意象與情感體驗相互交融,營構出一個美的意境,讓讀者在如夢如癡的審美體驗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體會到其中所蘊含的詩情畫意與人生哲理,進而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

第二,大學語文的審美教育功能體現在對真與善的追求方面。美以真和善為前提和基礎,美離不開善,因為人的任何實踐創造活動,都是為實現一定的社會功利要求,或者滿足人的物質生活要求,或者滿足人的精神生活要求;美離不開真,因為人的實踐活動都是以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為前提的。大學語文課本中選取的優秀作品,往往穿越千年歷史,通過記言記行,彰顯春秋大義。以《國語》為例,其記言生動逼真,雖寥寥數語,極盡簡略,卻蘊含深刻哲理,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說服力。其中著名的“召公諫厲王弭謗”一段,記述周厲王荒無道,引發“國人”對他的強烈批評,召公勸諫其從善如流,他不僅不聽,還變本加厲,以高壓政策鎮壓民眾,結果引起“國人”的反抗,將他趕下臺,并流放于彘地。全文行文簡略,先以“虐”“怒”“喜”等字刻畫出厲王的愚蠢與殘暴,結尾僅以“流王于彘”四個字交代,簡潔深刻,形神俱現。召公的諫辭,又以比喻手法點出寓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綜合看,全文有形象的描述,有理性的論證,有哲理的反思,可謂真善美合一的典范。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大學語文課堂,重視大學語文的審美教育功能,將審美教育與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結合起來,這是開展大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應有之義。

第三,充分發揮大學語文的審美教育功能,最終目標是培養健全人格,塑造全面發展的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人格一詞來自拉丁文persona,意為“面具”,指戲劇中演員所戴的特殊面具表現了劇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把面具指義為人格,實際上說明人既有表現于外給人印象的特點,又有某些外部未必顯露的東西,這些穩定而又異于他人的特質模式,使人的行為帶有一定的傾向,表現為一個由里及表的、包括身與心在內的、真實的個人。大學語文課本中的很多名篇,都體現了主人公與眾不同的獨特個性氣質和人格精神,以《世說新語?任誕》為例,其中刻畫了眾多具有高品性的人物形象,體現了他們高于常人的人格品質、審美趣味和思想境界。王徽之雪夜訪戴的故事可謂膾炙人口,大雪紛飛的夜晚,突然想起遠方好友戴安道,即乘小船夜訪,經過一夜的長途跋涉,來到戴的門前,卻又悄然返回。“乘興而行,興盡而返”,這看似隨興所至、率意而為,實質體現了王徽之獨特的思想意識和人格氣質,呈現出的是一種超功利審美趣味。桓伊擅長吹笛,有“笛圣”之稱,王徽之偶遇桓伊,便讓其演奏一曲,“弄畢,便上車去。主客不交一言”,他們的目的在于藝術并不在于人,為藝術的目的既已達到,所以兩個人亦無須交言。《世說新語》所刻畫的人物,言行一致、個性鮮明、人格高尚,絕無虛偽造作,這種審美人格影響巨大,廣為后世稱頌。

二、加強大學語文審美教育功能的對策建議

當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學語文課程被定位為基礎性的公共課,處于邊緣化地位,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與此同時,大學語文審美教育的重要功能也被逐漸淡化和消解。如何加強大學語文的審美教育功能,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拓寬大學語文的發展路徑。

審美能力是一種在生活、自然、藝術中發現美的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與審美經驗、文化知識和藝術修養等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2]。大學生的審美能力與他們的知識水平、文學素養存在密切聯系,要通過大學語文教學,培養大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文學欣賞能力,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水平和人文素養。如戴望舒的《雨巷》一詩,借助古典詩詞“丁香空結雨中愁”幻化出一個丁香姑娘,渲染一種低沉而優美的淡淡哀愁,通過運用常用的象征藝術手法,創造出富有詩意的審美意象。學習這篇課文,不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學基礎知識,具有分析、評價文學作品的能力,更需要理解常見的文學表現手法,從而達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深層目的。要想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必須轉換思維方式,拓寬大學語文的發展路徑。首先,要重新定位大學語文的課程屬性,在承認其工具性、實用性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其中的審美價值功能,將大學語文課程作為除中文專業以外各學科的專業必修課,規定所有大學生都必須學習這門課程,引導他們感受母語魅力,提高審美水平。其次,隨著通識教育的普及推行,大學語文可以轉化為多種人文學科的普及型課程,借助通識教育發展自身,這就對大學語文教師的綜合素養提出很高的要求,他們除了具備豐富的文學知識、敏銳的審美能力、高超的教學技巧外,還要融會中西文化,貫通文史哲。最后,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實際跨學科、跨專業自由選擇,充分發展個性,博學多識,鼓勵學生從實際出發自主學習,增強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二)選取優秀文學作品,提升大學語文的審美品位。

經過藝術加工,優秀文學作品凝聚著人類審美意識,超越現實生活的局限性,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現實中的美事物不是人人都能隨時欣賞的,經過藝術的再現,卻使人人都能隨時欣賞了。”[3]作為人類審美意識的歷史積淀物和物化形態,優秀文學作品提升了人類情感,這種情感在改造和疏導庸俗、不健康的情感的同時,也凈化了人的心靈,化解了人在現實中的壓抑和緊張情緒。對大學生而言,大學語文課堂不是強迫性地灌輸和訓斥,而是富有情感、潤物無聲的審美感化過程,在這種審美化的情緒體驗中,大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響,塑造美好心靈和完美人格。因此,大學語文對于大學生審美教育的順利開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核心作用,一方面要選擇富有代表性、充滿正能量的優秀文學作品,所使用的大學語文課本應是被廣泛認可和好評的優秀教材,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廣大老師應時刻關注和尋找教學過程中的審美因子,創造出豐富生動的審美意象,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如白居易的《長恨歌》,這篇表現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歷史名篇,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濃的敘事詩,詩人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我國傳統詩歌擅長的抒法,將敘事、寫景和抒情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形成詩歌抒情上回環往復的特點。通過教學活動,不僅可以了解白居易詩文及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更要學習詩歌敘事、寫景和抒情相結合,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達技巧。緊扣愛情這一人類永恒的主題開展課堂教學,可以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潛在的審美需求,培養他們的審美感知力、鑒賞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利用現代教育手段,改變大學語文教學模式。

高校開展大學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通過學習欣賞優秀文學作品,強化課內外的審美實踐活動,讓大學生積累豐富的審美經驗,提升藝術修養和品味,陶冶心靈和情操,培養良好的審美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一是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徹底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應充分利用以計算機應用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先進技術成果,將現代科技運用于大學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廣泛開展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一些多媒體器材如電腦、音響、投影儀、互聯網等設備,新穎直觀,信息量大,不僅教師操作方便,學生也感興趣,有助于增強教學效果。要教會學生感知美、體驗美、欣賞美,以優秀的文學作品感染和鼓舞學生,激發他們對美的憧憬和興趣,特別是現在許多優秀文學作品被拍成電影、電視,改編成話劇、小品等,更快速便捷地傳播更多優秀、美好的審美觀念,這些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的傳播途徑和表現方式,更容易為大學生認可和接受,可以在課堂上廣泛采用。二是利用現代傳媒,改變大學語文的講授方式。一直以來,大學語文教學沿用傳統課堂講授方式,老師照本宣科,學生被動學習,不僅老師因循守舊,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而且學生失去了W習興趣和問題意識。一些現代傳媒,如QQ、微信等,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可以引入課堂教學。老師在上課前,可以通過QQ、微信告知學生上課內容,并布置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收到信息后,為解決問題必須去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充分預習,積極準備,以應對老師上課時的檢查與提問。這種教學模式的革新,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廣大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加深了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從內心深處純凈思想、升華感情,與一切美的事物產生共鳴,從被動地感知美、欣賞美轉變為主動地追求美、創造美。

參考文獻:

[1]王一川,主編.美學與美育(第二版)[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8:90.

篇3

關鍵詞 中職學校 音樂 審美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8—0078—03

匈牙利教育家柯達伊提出:“音樂是人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備這方面的修養,教育就不完整,離開了音樂就談不上是個全面發展的人。”音樂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其實在遙遠的古代,中外就已經認識到音樂的作用,中國古代儒家所提倡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的“樂”即指音樂,西方對音樂教育也非常重視,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用大量的筆墨描述了音樂教育。古今中外都強調音樂教育,不僅因為音樂能帶給人聽覺上的享受,放松心情,更因為音樂的教育作用,其中審美教育的作用尤為突出。新《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體驗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尊重個性發展,鼓勵音樂創作。”

音樂教育并不只是簡單的樂理知識的傳授,它的基礎價值就在于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從而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音樂教育是對中職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一種重要途徑。

一、通過音樂進行審美教育的優勢

音樂作為一種源遠流長的教育形式,在進行審美教育上有自己獨到的優勢,它能夠為學生提供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自主自愿的體會音樂的美和其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潛移默化地接受審美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審美是一種高級情感,它的形成靠的是學生內心的接受,外在的灌輸達不到審美教育的效果。審美教育只有在學生自愿的前提下,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才能事半功倍。音樂依靠優美動聽的旋律與瑯瑯上口的歌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音樂進行審美教育更易于學生接受。

(二)為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不僅僅指文學作品,音樂作品同樣如此。不同的學生因為自身經歷的不同,對同段音樂有自己獨到的理解。音樂具有無文字、無畫面的表現特點,主要通過旋律與歌詞,刺激學生的聽覺。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會依據自身的主觀體驗,在頭腦中形成屬于自己的畫面,對音樂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欣賞。利用音樂進行審美教育利于學生在分析聯想的狀態中產生更深刻的情感。

(三)調動欣賞者的情感

音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相比,音樂的情感表達更為突出。創作者將自己的情感用高亢熱情或低緩憂傷的曲調和歌詞表達出來,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會跟創作者產生共鳴,感受到同樣的情感。情感體驗是音樂審美活動的核心,音樂審美開始于情感體驗也終結于情感體驗。音樂作品相比文學作品和美術作品,在調動學生情感方面的效果更加顯著。

正因為音樂教育在提高學生審美水平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所以從事中等職業院校的教育者們應該注意挖掘音樂中蘊藏的美育資源,讓音樂在中職生中教育更好的發揮作用。

二、善于利用音樂課堂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音樂作為一種有效的審美教育手段,應得到教育者的重視。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修養的要點,沒有這種修養,人的感情對于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高尚的東西都會無動于衷。”音樂教育的范圍很廣,包含中國傳統音樂、新音樂、歐洲古典音樂及包括流行歌曲與“新潮音樂”等現代音樂在內的古今中外一切優秀音樂文化成果,教育者在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注重選擇優秀的作品,帶領學生感受創作者的精神美,作品的旋律美、歌詞美,以及表演過程的演唱美和演奏美,更好的利用音樂作品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一)感受創作者的精神美

音樂作品的基調與風格和創作者自身的經歷有很密切的關系,教育者在音樂教學前介紹創作者的概況和事跡,介紹音樂作品的背景知識,這樣既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作品,也有助于學生學習創作者的優秀品質。以貝多芬為例,貝多芬是一個著名的音樂家,他為我們創作了無數優秀的作品。他的創作歷程并不是一帆順風的,在他的創作后期,他不幸失去了聽力。眾所周知,聽力對于一個音樂家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然而貝多芬并沒有被命運打倒,他頑強向上,在失聰的低潮中依然堅持不懈的工作,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貝多芬感動我們的不僅是他的作品,更是他不向命運低頭的拼搏精神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了解了貝多芬的生平,學生在欣賞其作品時更能理解其中的內容,也愈加被貝多芬永不放棄的精神所感動,萌生向貝多芬學習的意愿。創作者的經歷與故事,是音樂教育的生動教材。

(二)感受旋律美

對任何一部音樂作品的評價都是先從旋律開始的,旋律是音樂作品的基礎,音樂作品通過旋律傳達情感。不同的音樂作品想要表達的內容和傳達的情感各有不同,但旋律中蘊含的美是共同的。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為例,曲調激昂,尤其是開始的四個音符給人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這四個音符剛勁沉重,仿佛命運在叩門,一下就奠定了整個作品的基調:不向命運低頭。又如盲人音樂家阿炳的作品《二泉映月》,作者運用二胡上五個把位的寬廣音域演奏,配合蒼勁的運弓處理,流露出如泣如訴、如悲似怒的情調及對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現了一個經歷舊中國生活坎坷和磨難的流浪藝人的感受和倔強不屈的性格,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簡單的音符構成了不同的旋律,旋律中處處體現著美,教育者在音樂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發現感悟旋律的美。

(三)感受歌詞美

歌曲也是音樂作品的一部分,歌曲由旋律和歌詞兩部分構成,一首好的歌詞應是一首好的詩,既要有詩的意境,又應有自身的美。美好的歌詞是凝凍的旋律,是優美的詩章。學生在欣賞歌曲時,往往會結合歌詞所描繪的具體內容,感受歌曲的主題和所要表達的思想,通過分析聯想,將歌曲和情感相結合。以《長江之歌》為例: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豐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短短幾句歌詞,就描繪出了雄偉的長江,讓人不由聯想到祖國壯麗的河山,產生一種自豪感。又如《我愛你中國》,詞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描繪了祖國的風景,語句雖然樸實無華,但對祖國的深刻情感卻躍然紙上。教育者在教授歌曲時,應與學生一起賞析歌詞,體會歌詞所要表達的情感,感受歌詞的美。

(四)感受表演美

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通過演唱和演奏,才能更好的被欣賞者所接受。表演又可以分為演唱和演奏,優秀的演唱者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對音樂作品還要有自己的理解,將自己的情感與音樂作品相結合,以情動人,將觀眾帶到同樣的情境中,使觀眾有同樣的情感體驗。演奏主要依靠樂器,樂器是音樂重要的構成部分,不同的樂器適合不同的音樂作品,如《搖籃曲》輕柔舒緩,多采用鋼琴進行演奏。教育者在音樂賞析教學中應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欣賞不同的樂器和演唱者在表演過程中的美。

篇4

多媒體 審美教育 引導借助 情感美

在中學語文課程的總目標中強調:“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從這里可以看出,語文課同時肩負著美育的使命。《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借助多媒體手段進行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素質教育,具有形象、直觀、方便的顯著效果。

一、充分借助多媒體,感受漢字形體美

我國的漢字是一種藝術性的創造,它結合了數千年的文化精髓,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把一個個沒有生命的漢字變得形象、生動了。讓學生在學會漢字的同時,感受到漢字的無限魅力。如教學象形字“魚”時,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使學生看到“魚”字的“魚”變成了一條魚的頭,“魚”的中間一個“田”變成了魚身,“魚”下面的“一”變成了魚的尾巴,一條小魚活靈活現地展示在同學們的面前。接著反向演示,魚慢慢演變成大篆的“魚”字,再慢慢演變成小篆的“魚”字,接著變成隸書的“魚”字,最后變成楷書的“魚”字。每一次的演變,同學們的眼里都會發出驚奇的光芒。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漢字的優美。其他的象形字如:鳥、燕、山、水……也可以進行這樣的演變。

二、合理借助多媒體,體會語言形象美

1.聲音創造美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恰當地播放配樂朗讀錄音,通過一定的節奏、旋律、渲染氣氛,創設情境,使學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情感處于最佳狀態,再通過老師充滿感情的語言的啟迪導引,學生就會展開豐富的聯想,腦海中就會再現自然和生活的美景,欣賞到教材中美的因素,既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得到道德的感化、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潤。進而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點、審美能力,甚至能激發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欲望。

2.畫面創造美

在教學《我的戰友》過程中,適時出現邱少去在烈火中一動不動的彩色圖片。將畫面形象和語言形象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想象主人公為集體潛伏成功,自己強忍被烈火焚燒的劇痛而一動不動的高度組織觀念。于是,這位嚴守作戰紀律的鋼鐵戰士形象便會自然矗立在學生的心中。學生受到了偉大崇高的靈魂美、奉獻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引導借助多媒體,抒發內在情感美

俄國藝術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形象在美的領域中占統治地位。”讓學生在賞心悅目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審美情趣以及審美的價值規念,如《纖夫》的影像資料中,青山綠水的秀美及船夫的勞動美平行交織在同一個畫面上,采用大景深的鏡頭:(遠景)兩岸峻秀的青山、藍天,(中景)一彎綠的河水和河岸雪白的鵝卵石,(推進)鄂西山區特有龍尾船和一群趕集歸來的土家少女:(特寫)水中船的影和插入水中的粗壯的船篙,(搖起)身如彎弓般用力撐船的青年船夫。在整個歡快恬靜的意境中著力表達了舶的力與美,表現出勞動創造美的鮮明主題,又如在《春天來了》的影像資料中,一條高懸藍天的高壓電線上停歇著的無數只黑色春燕,背景音樂《春天在哪里》漸起,使學生在耳聞目睹之中就達到了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

四、適當借助多媒體,注意交際語言美

語言美包括發音正確,說話文明,富有感染力。多媒體技術對培養學生的語言美能起到重要作用。

1.聽錄音,說正確

剛入學的兒童,其口頭語言普遍存在著缺陷,最明顯的是夾帶方言土語。課文的錄音發音標準,語調優美,學生通過聽錄音,跟讀,就能逐步改正自己的發音缺點。

2.看動畫,說文明

語文課程標準交際的目標中指出:“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重視口語交際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說話不僅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直接關系到口語交際的實效性。俗話說:“問路不施禮,多走二十里”。多媒體技術在引導學生文明用語方面也能發揮其特有的作用。現在的學生說話不文明,是由于現在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凡事以孩子為中心,因而也使學生養成了事事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在說話交際方面很少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多媒體課件可以制作人們的各種表情的動畫,讓學生直接看到別人的反應。如當學生說話文明里,屏幕上就出現一個笑臉;當學生說粗話時,屏幕上就出現一個生氣的表情。讓學生從中注意到自己的語言美。同時注意說話的儀態和用語,恰當使用稱謂,對別人多用敬語,對自己多用謙詞,對不便直說的事情多用委婉語,并配合恰當的體態語,做到言之有禮。

五、借助電教手段,能更好地達到小語教學中審美素質教育的目的

篇5

一、從定情、揚情到激趣的審美情感功能

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這是說作者先有了情思再發為文辭,讀者先看了文辭再了解情思,沿著波流(辭)向上追溯源頭(情),即使隱微的也一定會顯露。劉勰從寫作和閱讀兩個角度都談到“情”是文章的源頭。語文教學中,篇篇文學作品,從情感上講都有一個基本情調,也就是“源頭”。教師在備課、講授、練習等整個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討源”,要把握好“基本情調”,而且要始終如一,這就是所說的定情。情感定得準確,整個教學過程才能渾然一體,教學方法才能運用自如,即使遇到枝節問題也能迎刃而解。如《愛蓮說》《陋室銘》兩文,其意境雋永、言簡意豐、韻味深長,為散文的名篇。兩文情調看似一致,都有不愿與趨附權貴者、茍隨時俗者同流合污之情,但斟酌定情卻有差異。劉禹錫在《陋室銘》中雖然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但有隱居避世之意,從“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句中就可以看出。這種情趣正是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哀嘆的“菊,花之隱逸者也”。“菊”在《愛蓮說》中只是“蓮”這個不愿隱逸、不貪富貴、在污濁世間保持正直操守的主人公形象的陪襯,因而《愛蓮說》比《陋室銘》更有積極意義,周敦頤高出劉禹錫的地方是在于有批判之情。

情是作者因客觀現實的感發而產生的內在情志,是作品的客觀存在。這個情不是露天的珠寶,碧空的銀星,伸手可以摸得著,抬頭可以看得見,需要你“沿波討源”,教師“討源”后,需要揚情――揚起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來感染學生的主觀感受,來激發學習的情趣。這是語文教學中審美情感的第二步。揚情往往在課堂教學的起始,它能夠撥起學生情感的琴弦,催動學生情感的波瀾。如上海特級教師于漪講授《春》這一課,是這樣開始教學的:“我們一提到春啊,你們想一想看,會不會眼前就仿佛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浩蕩、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所以古往今來,很多詩人就曾經用彩筆描繪春天美麗的景色。”于漪老師用飽含感情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美麗的景色,以情動人,激起了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二、從傳情、移情到共鳴的審美情感功能

學生的情感被揚起后,需要與作品中的情感碰撞、交融相通,愛作者之所愛,恨作者之所恨,喜亦喜,憂亦憂。為了使學生情感與作品中的情感共鳴,教師要架起溝通的橋梁,把作者之情傳融為學生之情。傳情這一審美情感功能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教師要通過自己的音容笑貌,舉止神態,或誦讀,或講解,或板書……讀則如出我口,講則如出我心,把作品中的情感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學生在教師入境動情的傳遞中,把自己的有我之情轉入到無我之情,把有我之境帶入到無我之境。我們借列夫?托爾斯泰一句話來概括:“藝術是這樣的一項人類活動:一個人用某種外在的標志有意識地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而別人為這些情感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藝術論》)移情審美情感功能中,學生發揮著主體作用。教師的傳情,觸動了學生的情思,作品中的人物在學生頭腦里“活”了起來;作品中的環境、場面、景物、氣氛等等,使學生感到真切,猶如身臨其境。學生有了形象再創造之過程,對作品有了理性認識,作品的情才能移過來,才能出現共鳴現象。

如教學《背影》,教師把人們生活中的“父子”的情感體驗講給學生,啟發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教師還情不自禁地用手攀住黑板的邊緣,模仿“父親”穿越鐵道時攀越站臺的吃力動作,在特定的意境中,完成了特寫的定格鏡頭。學生在老師的情感傳遞下,有的講起媽媽半夜起來給自己加蓋被子,有的談起爸爸結滿老繭的雙手,有的說起媽媽冒著風雪背著“我”上醫院;教《最后一次講演》,教師激情噴涌,拍案而起,講臺上站著的就好像是怒斥敵人、視死如歸的“聞一多”,臺下學生掌聲四起,喊聲共振,就好像是“悼念李公樸的會場”。傳情、移情、情感的浪花和波濤在激蕩,在裂變,在沖撞,在組合――語文課堂就是一個情感的殿堂。

三、從生情、動情到引思的審美情感功能

與作品情感共鳴的學生,其情感并沒有終止,而會驅遣想象去聯想,再生發新的情感。教師要在學生新的思緒動情中,點撥引導他們去思考,去創新。一是對作品中的主題、結構,語句以及情感諸多問題分析、評論、質疑;二是將從作品中獲得的情感來充實自己的激情,以便于得心應手地駕馭構思、行文、修改等寫作技巧。

以《我的叔叔于勒》教學為例,學生從莫泊桑筆下的菲利普夫婦冷酷自私、貪財牟利的市儈形象中產生了對資本主義社會拜金主義的憎惡之情,經老師啟發,又研究了高中教材中《項鏈》一文,兩者比較鑒賞后寫了“讀后感”,又產生了新的情感。這多層次的情感正引發了學生多方位的思考。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強烈的思想情感往往能促進質疑:“《社戲》中,桂生、阿發、雙喜一群農家少年和‘我’看社戲后歸航途中偷羅漢豆吃,魯迅是不是在‘獎勵偷竊行為’?《曹劌論戰》里,魯莊公在長勺之戰中善于納賢,勇于聽諫,他的功勞應該不應該給予確切的評價?《出師表》內,忠貞不移和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為什么不能成為三國的統一者……”抑制不住熾熱情感的學生經教師的點撥也能進發靈感的火花來化解這些疑難問題。

篇6

關鍵詞:藝術教育 審美素質 審美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213-01

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藝術教育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素質教育改革全面推行以來,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顯出來,在此背景下,研究藝術教育的功能,尤其是分析藝術教育與審美素質之間的關系,對于促進藝術教育的發展和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均有著重要的意義。藝術教育對于培養學生審美素質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同時,審美素質對于擴大藝術教育的影響,是使其融入人們的行為、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媒介;此外,藝術教育與審美素質之間有著很強的一致性,這集中體現在藝術感受與審美感受的融合性上。基于以上認識,本文將對藝術教育和審美素質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探討。

1 藝術教育是養成審美素質的重要途徑

教育的根本是培養人,藝術教育也不例外,著名教育家曾經說過:“美育的范圍并不限于幾個科目,凡是學校所有的課程沒有與美育無關的”。而藝術教育作為學校教育中美育教育的重要實施途徑,對于發掘各個學科中的美育潛力,以及提升美育有效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審美素養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涉及因素也十分廣泛,個人閱歷、社會人文環境、學校教育、家庭影響等等均是影響一個人審美素養的重要因素,而校園生活作為高校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審美素養的形成有著最為深遠的影響。

作為美育的重要實現形式,高校藝術教育是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的重要途徑,通過藝術教育使學生形成形象思維能力,啟發其思想,誘發其審美創造,挖掘其藝術潛能,同時通過科學的藝術教育方法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審美原理、方法和理論,進而提升其對美的鑒賞能力,均是促進學生審美素質發展的必由之路。

2 審美素質促進藝術教育影響最大化

藝術教育的功能不僅僅局限于培養人的審美素質,它對促進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智力、知能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影響。然而,從本質上說,藝術教育是審美的教育,審美功能仍然是藝術教育最本質的功能,益智和輔德的功能是藝術教育的派生功能,藝術教育對人們道德、智力的積極影響是間接的也是整體的,而在這一影響的實現過程中,審美素質是一種重要的介質。

通過藝術教育,學生的感官和心理得到積極的影響,在形成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自主創造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的同時,學生還獲得了愉悅的審美體驗和優秀藝術的熏陶,可以說藝術教育并不是專門的、狹隘的藝術技巧教育和藝術理論教育,而是一種全面提升人的藝術素養和優化人的心理、思想的教育。審美素質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產物,也并不僅僅是審美理論知識和藝術技能的簡單組合,同時也包含積極的社會感知、積極的情感積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和諧而完整的心理結構。

正是因為審美素質內容的廣泛性、完整性和系統性,藝術教育中無需刻意雜糅道德教育、益智教育,便可在這些方面乃至更多領域中展示出巨大的影響力。可以說,藝術教育只需較好地完成培養學生審美素養這一任務,便可將其積極的、正面的影響滲透到德育、智育領域,實現更大的影響力。

3 藝術教育與審美素質的一致性

藝術體驗與審美體驗有融合性,藝術和審美都需要情感的介入,整體化的思維模式,藝術的審美素質需要在藝術教育中得到提升,在藝術教育中,教師引導學生以一種感性的、整體的方式,與自然景色和作品產生情感上的溝通與共鳴,共同創造一種感受美和體驗美的情境,以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獲得更豐富的體驗,達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和統一。在藝術教育的開展中,學生的創造潛力在及后天的相互作用下,教學的有效互動中,得到不斷的挖掘,藝術教育與審美素質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體驗式的融合,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探究性得到有效的發揮,在具有人性化、個性化、開放性的藝術教育課堂中,學生的聰明才智和特長才藝得到充分的培養和提升。可以說,藝術體驗與審美體驗是密不可分的,同時產生協調發展的。

3.1 情感的融合性

情感需要是一種人類特有的高級感情現象,其特點表現出內隱、穩定,并帶有先天性,代表了人類的基本的社會性的需要,也是在不同的階段、環境下所表現出來的自我價值的追求。

感情的表達要依靠藝術形式,藝術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感情的表現,這是人類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創造性的表現,所有藝術的表現都要滲透著情感與思想的元素,學生在獲得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會使情感得到升華,并逐漸如何運用藝術的形式來表達和交流自己的情感,提升藝術的表現和創造能力,審美體驗的形成要經過欣賞、描述、探究、反思等活動,對各種藝術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內在情感意蘊進行融合,從而實現整體把握的目標。

3.2 認知的融合性

認知包括三個不同的水平:感覺、知覺和思維,是復雜的心理活動。在感覺階段中,外界的信息通過感官被主體接受,這時得到的是生動、具體的印象,但也是事物個別的、表面的、非本質的特征,謂之感性意象。在知覺階段中,感覺在神經系統和大腦中的生理活動中作名詞解釋時,(意指人和動物通過感官獲取事物基本屬性(或部分屬性)信息的一種能力時),它又為人類的知覺和其他更進一步復雜化的認識活動提供了基礎。如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在思維階段中,思維和聯想在審美活動中大大擴展了心理空間,增強了審美感受和藝術感染力。

在這些不同的階段中,又有三種不同性質的認識:感性認識、知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在藝術體驗和審美體驗一起進行的過程中,學生的認知形成了一個和諧整體,使感性、知性、理性的特點得到融合。

4 結語

綜上所述,藝術教育和審美素質之間有著很強的內在聯系,藝術教育的實施與審美素質的養成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審美素質的存在對于提升藝術教育的成效又有著重要的意義。此外,藝術教育在本質上也是審美的教育,因而藝術教育和審美素質有著一定的融合性。為了提升藝術教育的成效和影響力,我們應充分利用好藝術教育和審美素質之間的關系,使其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宋迪.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藝術教育的新思考[J].神州,2012(26):100.

[2] 劉藝鋒.審美理念的提升及親歷審美能力的培養[J].福建教學研究,2012(10):19-20.

[3] 陳義華.讓藝術教育“活”起來[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2(12):49.

篇7

 

關鍵詞:思維  能力  審美教育  音樂功能

一、音樂教育的特殊意義 

(一)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音樂教育是通過培養對音響的審美因素對音響的審美因素的反應來進行的感覺教育”。大量地、廣泛地感知音樂作品,在音樂教育中,通過演唱、演奏、欣賞等形式,增進學生對音樂美的認識、理解、鑒賞、創造的能力。豐富多彩 的教學形式、內容,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對音樂的感知力,從而在主觀情感上得到審美體驗,使情感得 以升華、心靈得到凈化。如此獲得的音樂教育要比任何說教來得 自然與真實。在審美教育的同時又融入了思想品德教育。貝多芬曾說 :“音樂應當使人的精神爆發出火花”。瓦格納也言之:“音樂用理想的紐帶把人類結合在一起 ”

(二)音樂教育的教學目的是培養真、善、美的現代人

音樂教育所制定的 目標不是把學生們都培養成音樂家,而是面向全體學生 ,通過音樂教育特有的形式、手段,培養出高尚完美即追求真、善美的現代人,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達到的。我國現階段音樂教學目標明確規定為:“音樂教育是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良好態度,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 ,使學生具有感受、表現、欣賞音樂的能力;擴大文化視野,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三)音樂的功能是音樂教育的前提 

音樂的功能主要感慨為三個層面:物理、生理、心理。音樂作為一種聲音,是自然的物理現象;人在有意或無意中生理上都會受音樂的影響音樂對人的心理所產生的作用是雙重性的,使音樂教育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平衡和諧發展 。音樂教育是其他學科教育不可替代的,這是音樂自身的美所決定的。“音樂美是一種獨特 的只為音樂所特有的美。這是一種不依附、不需要外來 內容的美它存在于樂音,以及樂音的藝術組合中。優美悅耳的音響之間的巧妙關系,它們之間的協調和對抗、追逐和遇合、飛躍和消逝—— 這些東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直觀的心靈面前,并且是我們感到美的愉快”。 

二 、音樂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教育最終 目的是要培養具有創造性才 能的人 他既要有高度的抽象思維能力又要有高度的形象思維能力,而這兩種能力正是人的左、右腦所分別具有的優勢功能。在過去的教育中,由于受形象思維是低級的思維活動 ,抽象思維是高級的思維活動的片面觀點的影響,人們對形象思維的研究不夠客觀,認為形象思維活動只局限在幼兒階段,從小學階段就忽略了形象思維的訓練。其實音樂課程主要是開發右腦功能的學科,是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藝術,又具有不確定性的特著重要的作用。音樂是培養聽力的重要手段,有較強的聽覺能力對提高直覺能力有很大幫助,可以促進形象思維的發展。長期不懈的訓練就可 以逐步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因此我們通過在音樂教學中的形象思維訓練 ,可大大提高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 

三、如何運用音樂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當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樂教學。21世紀的人才觀,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出學校音樂教學的審美教育是我 國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質教育 的需要 ,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為此,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音樂課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是由它的學科特點所決定的”。音樂教育在審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獨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學科所不能 比擬 的。為了使美育落實到實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樹立以育人為 目的,加強審美教育,才能保證美育的效果。那么如何在音樂教育中突出審美教育呢?筆認為可以試從 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著手:

篇8

所謂狹義美育,極端的定義是認為美育專指“藝術教育”,其一般的定義是認為美育指“美感教育”、“審美教育”、“審美觀”和“美學素養教育”等。

所謂廣義美育,有人認為:“真正的美育是美學原則滲透于各科教學后形式的教育。”

美育定義由狹義走向廣義的過程中夾雜的另一個維度的變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實質美育。

1 美育的功能

1.1 美育的直接功能

美育的直接功能可用兩個字表示:即“美育”。我國學者認為:“美育的任務可以概括為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直接功能(審美觀及審美、創作能力的培養等)與美育概念的狹義或形式美育相關。

1.2 美育的間接功能

美育的間接功能是一種附帶功能,或者說是一種潛在功能,是為其他教育功能發揮和提供前提條件的作用。具體講,就是美育的德育教育、促智育教育、健體功能教育等。先生曾說過:“美育者與智育者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

2 美育的類型

美的基本形態是藝術美和現實美,現實美又包括自然美、社會美、教育美。因此,學校美育的實施,主要應注意以下幾種類型。

2.1 藝術美育

藝術美是一種以現實美為基礎,但是由經過加工,因而高于現實美的形態,藝術美育則是指以藝術美為內容的美育活動,藝術家的集中、概括、提煉,因而比現實“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遍性”。因此,藝術美育應當成為學校美育的核心內容。

2.2 自然美育

自然美育是指自然物體本身所呈現出來的美的形態,大自然是學生審美情感體驗的最豐富的源泉,與藝術作品所不同的是:自然美育是現實的、生動、豐富和多變的。比如:自然景致就有天然質樸,色彩豐富的特點,而且隨季節、晝夜和天氣變化而經常變換,自然美育因此具有非常大的生動性和隨機性。

自然美育主要包括:通過自然美的鑒賞,使學生了解自然的特征,增強學生的審美感知和理解能力。通過自然美的欣賞開闊視野,增加知識,陶冶性情。通過自然美的欣賞,尤其是一些人化的自然美的欣賞,增強學生熱愛自然環境、熱愛祖國美好河山的情感。

2.3 社會美育

社會美育也叫生活美,是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美的形態,它包括人格美、勞動美與生活過程美、產品以及環境美等。社會美直接體現人們改造世界的本質力量和生活理想,由美與善直接結合的特點,具有較大的美育價值。

社會美具有較為明顯的社會性、歷史性、民族性和階級性,所以社會美育應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同時社會美具有較大的實踐性,應當努力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和學校生活中發現生活之美,并努力創造社會美。社會美還應當引導學生對于人格美的追求,實現心靈美與形體美的統一。

2.4 教育美育

所謂教育美育是說要使全部教育活動成為美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教育活動本身要做的審美化。我們知道,衡量人類活動的標準主要有真、善、美三個最主要的尺度,但是教育過去在教育活動的評價尺度上主要關注的是真、假兩個尺度,而嚴重忽視了審美尺度的建立。教育活動最講言傳身教,如果教育本身忽視審美和創造美的追求,那么其教育的效率肯定是會大打折扣的。

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創造教育活動的形式美,同時能發掘教育中所有美的要素作為美育資源,這表現在:

3 美育的基本任務

美育的主要任務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3.1培養和提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

感受美是美育活動的起點,因而也是學校美育的基本任務,由于千百年來人類整體社會審美活動實踐在心里結構上的積淀,人類個體身上天然稟賦了某種美感能力,所以人天生就能夠分辨樂音和噪音,天生就對一些形體,顏色等敏感。但是,這一天然的感受能力具有原初或簡單的特征,不能使個體適應今天所需要面臨的日益豐富的審美關系和進行審美活動的需要,所以,天然的審美感受能力更多地說明的是人的審美潛能、學校美育的任務之一是以此為基礎,愛護和發展個體的審美感受力,使之更加敏感、細膩、更加豐富。為此,學校美育應當充分展示自然、藝術、社會和教育本身所蘊涵的美的因素,從而養成學生熱愛美,欣賞美進而創造美的動機

人對美的感受能力需要有良好的審美感覺器官,也需要其他感知能力和精神積累作基礎,所以,提高審美感受能力需要也有助于人的整體素養的提高,此外,感受美的活動也有益于學生感受美好的生活,產生熱愛生活,建設美好生活的積極的人生態度。

3.2培養和提高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

對美的鑒賞能力的培養,首先要求學校要培養學生有正確的審美觀。這就是說:學校美育教育,既要教會學生鑒賞分辨美的內容,也要使他們具有欣賞美的形式的能力,既要讓學生接受民族的、社會的、階級的審美標準,同時又允許他們具有個性特色的審美能力的成長和發揮,健康而有個性的審美能力是學校美育的重要目標,一些學校在美育活動中過分強調對與錯,過分糾纏道德、階級屬性等,其結果是審美活動的心理自由的喪失,反而敗壞了學生的鑒賞力和審美活動本身,這與不分高下、美丑的做法一樣是錯誤的。欣賞美還需要個體具有有關美的知識,具有理解美的形式的能力,所以,必要的審美知識傳授和藝術修養水平的培養與提高是學校美育的基本任務之一。

培養鑒賞美的能力十分重要。

3.2.1是因為只有具備鑒賞能力才能談得上創造美。

3.2.2培養鑒賞美的能力可以為主體的活動帶來情趣與活力,這也是學校美育德最大意義所在。

3.2.3培養和提高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篇9

在古代社會中,音樂的中心思想就是“和”。“和”是古代音樂審美文化意識中最為人們所崇尚的理想境界,或者說是最理想化的審美范疇。音聲之“和”,更多地建立在人的音樂聽覺審美感性、諧和的基礎上;“樂”與人“和”更多地體現為人在行樂的過程中音樂與人的審美情感體驗中達到愉悅的和諧關系,“天人合一”是指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統一。由此可見,古代的音樂審美與現代的音樂審美有共同之處。但是,不能否認,這里的“和”,其實仍是“德”與“禮”的實質基礎的情感化表象。并且,在古代兩大音樂思想流派都把音樂看作是實現其目的的一種工具。在現代社會中,音樂的審美教育功能主要地體現在通過審美體驗,提高審美能力,注重人的內心的音樂審美情感,當代國外的一些富有成效的音樂體系主張對兒童進行全面的綜合的音樂訓練,重視音樂聽覺感知能力的培養,如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通過多聲部合唱和合奏的訓練發展受教者的音樂能力。

二、音樂的德育功能在現代社會中的表現

孔子日:“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禮”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孔子認為,樂教具有和禮教并齊的作用,樂教具有強烈的道德教化功能。孔子在理論上,他強調音樂的政治作用,要求“樂”與“禮”相配合,以鞏固國家的統治。他還明確地提出了音樂批語的標準,認為合乎他的道德觀念(仁)者為善,內容則以中和為美,即音樂可以表現感情,但不宜過分激烈,所謂“樂而不,哀而不傷”。特別強調為統治階級的意志服務,有深刻的階級烙印。在現代社會中,音樂的教育功能也注重思想上的教育,但是思想教育主要是通過審美功能來起作用;注重培養人們的人格塑造和內心情感的升華,使每個人在音樂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下形成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性,而且,現代社會中的音樂教育更關注過去、現在、未來的關系,更注重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三、音樂的智育功能在現代社會中的表現

古代音樂教育很少會把智育功能發揮出來,因為古代的音樂基本上都是統治階級用來作為思想統治的重要陣地。而現代社會中的音樂教育,注重運用系統的知識和科學的手段,來挖掘和培養人的思維、聯想和創造能力,如從小學開始,就開設音樂課程,這既是美育的需要,也為智力的發育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輔助。現代的音樂教育更注重人的個性方面的發展。現代社會,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信息更新日新月異,人們生活壓力比任何時候都要大,這時候,產生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音樂的教育功能在現代社會更加顯示出它的能量。人們通過聆聽音樂,緩解內心的壓力,使心情得到舒暢,啟迪心靈。

四、現代音樂教育中產生的誤區

在現在的音樂教學中,人們往往過分強調音樂的智育功能,把音樂教育看作是開發智力的手段。這種提法片面強調了音樂在人的認知過程中的作用,導致在音樂教育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誤區。目前的實際的音樂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偏向:忽視音樂的審美性質,把音樂課歸附于一般的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忽視培養音樂活動特有的形象思維和藝術創造力。我們認為,在音樂教育與個體發展的關系上,既要通過感知、思維、想象、記憶這些認知官能去掌握音樂,并在這過程中同時發展人的認知能力,更要注意通過好的音樂影響和培養個體正面積極的情感和人格。由于現代的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音樂的內容各種各樣,不同的思想交織在一起,其中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消極的音樂內容對人也會產生消極的影響,那么,在生活里,要使人們學會分辨和選擇音樂,使音樂的積極的教育功能得到應有的發揮。

五、發揮音樂在現代社會中的教育功能

在現代社會中,音樂的教育功能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識,它的教育功能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第一,音樂的教育功能在審美教育上依然得到充分體現。審美教育是我國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的教育功能為審美的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條件。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是音樂藝術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它對學生審美一生的發展、審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當今,學生的學習、文化娛樂活動與音樂緊緊相連,審美因素在向生活的其他領域滲透和拓展,生活離不開音樂,音樂也離不開生活、學習。音樂藝術以其形式的活潑、過程的愉悅、美感的深入作用于學生的心靈深處,使其音樂匯總釋放出靈感,體驗愉悅、激發創造、發展潛能,整合人格力量。2000年我國教育部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和《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音樂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是在世紀之交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中誕生的。課程標準對實施音樂教學的若干基本理念作了較全面的歸納,總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和完善評價機制共十條理念。這既是對我國近百年音樂教育實踐的總結,也融進了這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程中一些帶有共性的教育觀念和認識。這些清晰的理念,是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保證。新標準要求把音樂課程中加強人文主義內涵,引導學生通過音樂作品和音樂活動,熟悉本民族的音樂語言和賴以生存的社會歷史環境,認識自己的文化傳統,了解并尊重世界其他國家或民族的音樂文化,擴展文化視野,逐步樹立平等交流、并存共榮的多元文化觀,這對于國際間的交流、理解與合作是有助益的。美國音樂教育的代表性組織音樂教育者大會在1993年9月刊《音樂教育者雜志》上,以首篇位置刊登了題為《為音樂教育確立更強有力的基本思想》一文,其基本思想所表述的,正是“音樂教育為什么”的問題,這個思想包括六個方面“學習音樂使學習人類交流的一種基本形式。學習音樂是學習世界上的各種民族。學習音樂是學會學習的過程。學習音樂是學習想象力和自我表現力。學習音樂是學習的基礎。學習音樂是學習藝術。”

篇10

美術館作為一種公共傳播空間與媒介,主要傳達公共審美文化。公共審美文化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形成的普及審美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藝術、提供精神和藝術食糧,滿足人民群眾審美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眾基本審美文化權益的各種公益性文化機構和服務的總和。美術館是開放性的公共空間,其根本目的在于體現一個社會的公共審美精神及公共審美利益。美術館雖然是一個專業的審美展示空間,但是它擔負的卻是普及藝術、提高大眾審美水平的美術教育任務。大眾美術教育以提高大眾審美能力、欣賞水平為宗旨,是精英美術教育和專業美術教育的有力補充。正是由于美術館的存在,才使大眾美術與精英美術之間的隔閡得以消解,從而在二者之間建起溝通的橋梁。

大眾美術教育是一個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的有效工具,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代社會,美術世界已滲透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眾美術教育可以使人們更全面、更具體地感受到現實生活的美學意義。大眾美術教育的這種意義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在當代社會,由于社會分工的專門化,人們已越來越容易被固定在一個非常有限的工作崗位上,這種情形容易片面發展人的本質力量的某些方面,而其他一些本質力量(比如對美術的審美能力)則因抑制而得不到發展。這樣,人也就容易喪失對生活全面的、具體的感受力而成為一個“單面人”、片面的人。而要提高全民的美術教育,其中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讓大眾走進美術館。美術館和其他媒介(電影、電視、互聯網、報刊、廣播)相比,它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使觀者直接面對美術原作,使他們能身臨其境地欣賞美術作品,得到美的享受,受到審美教育,從而凈化心靈,提升精神境界。

大眾美術教育是美術返回社會生活和人民大眾的必由之路。美術家們并不是單純為了反映生活而去從事美術創作,他們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通過對生活的反映來干預、參與甚至重構我們的社會生活。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通過大眾的美術接受與消費環節,美術作品才能在返回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去完成干預、建構社會生活的使命,這就要求美術家的作品通過大眾的審美接受,實現美術的社會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也就是說美術館在一定程度上擔負起使藝術家個人的美術作品成為社會文本以及實現社會審美功能的重任。依據接受美學,再好的美術作品在沒有經過大眾閱讀時只能是未成品,只有經過大眾的審美接受才能成為真正的美術作品,美術家的作品通過美術館這種獨一無二的媒介,使個體的創作通過大眾欣賞、閱讀形成強大的社會審美效應。美術館作為大眾審美接受的主要環節就是要通過它的特殊展示功能,實現美術品的教育功能、社會功能和審美功能。這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