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部的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3-10-17 17:23: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綜合部的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綜合部的管理制度

篇1

一、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

1.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是指企業匯編的所有制度及辦法中,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實際使用的數量與總數量的比率。企業眾多的管理制度或辦法中,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有些是在實際使用,有些則沒用使用,那些沒有被使用的制度及辦法盡管在企業中存在,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如領導不重視,存在重大漏洞或矛盾、沖突而沒有辦法彌補、修改等等原因導致其難以被使用或執行。這些難以被使用或執行的制度、辦法有可能是某一整套制度或辦法,也可能是在某一制度、辦法中的某些部分。使用率是觀察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存在的有效性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制度及辦法執行力中執行程度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可以體現企業自上而下對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推行力度。

2.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對企業的全部管理制度及辦法進行梳理、分析,并計算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以此做為觀察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存在的有效性及存在的作用能力,是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修訂的依據,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計算方法如公式一。在企業實際管理過程中,其中一個管理辦法完全沒有使用,而另3個管理制度及辦法中,第一個管理制度總共有8項內容需要使用,但實際管理當中只應用了其中5項;第二個管理辦法總共有4條內容需要應用,但實際管理當中只應用了其中3條;第三個管理辦法中總共有9條內容需要應用,實際管理中全部應用,如下表1-1。該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為:(3/4×(5/8+3/4+9/9)/3)×100%≈60%一般情況下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如果低于95%,說明該企業的管理制度及辦法存在的有效性非常差,存在的作用能力嚴重不足,應該考慮加強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推行力度。

二、量化分析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及作用率

1.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是指企業正在使用著的管理制度及辦法解決相關問題的有效能力,是這些已使用著的管理制度及辦法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所發揮的功能大小,能否有效的解決企業相關問題,并保證企業運營的正常秩序。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是反映企業的管理制度及辦法的功能強弱,設計的是否合理、有效的重要指標之一,是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力強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企業對管理制度及辦法修訂的重要依據。

2.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需要通過作用率來反映該指標屬性及合理性。企業管理制度企業管理者需要將企業中每項制度及辦法進行排列,并找出每項管理制度及辦法中解決問題的無效率部分內容,其中解決問題的無效率部分是指,不能夠系統、全面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或者解決問題的同時帶來其它負面問題的,且這些負面問題又反過來影響著該問題的實際解決效果的,或者解決問題的功能已不適應企業發展需求,或者存在重大漏洞,難以較好執行的等等情況。該企業已使用的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作用率為:((1-20%)+(1-40%)+(1-25%)+(1-20%))/4)×100%≈74%一般情況下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作用率如果低于90%,說明該企業的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差,功能發揮程度不高,應該考慮重新修訂。3.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還有一個解釋,就是企業能夠利用管理制度及辦法解決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多少問題,或者說,企業通過制度及辦法解各種實際問題所占比重。假如一個某企業一年中需要規范的秩序及要解決的問題為X個,通過管理制度及辦法可以解決其中Y個問題,那么Y/X×100%就是該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解決問題所占的比重。

三、量化分析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執行力

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執行力是指企業推行制度及辦法的意愿、能力和程度,是將企業的制度及辦法轉化成效益的能力。日本著名的“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一個企業的成功,20%在策略,80%在執行。企業所有的管理制度及辦法都要通過人的行為活動來體現和完成,而每個人性格特質不同,能力不同、對制度及辦法的理解、認可程度是不一樣的,由于匯編的制度及辦法來源于不同的專業、部門,其擬定環節具有分散性,匯編環節才具有集中性,企業中員工,甚至包括一些中、高層管理者,對不同專業、部門擬定的制度及辦法的執行力必然會有所差異,所以分析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執行力時,除了制度及辦法本身的有效性外,重點分析這些管理制度及辦法的行為載體,也就是企業員工。

1.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力的計算方法(1)影響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力強弱的主要有兩大因素,一個是企業制度及辦法本身的有效性,另外是管理制度及辦法的行為載體,也就是制度及辦法使用人,企業員工(包括高、中層管理人員)。分析企業員工時,主要分析其綜合能力及對制度及辦法的執行程度。例如,某企業的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為82%,企業員工綜合能力非常強,則系數M取值3,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執行程度一般,則系數S取值2,那么該企業的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力為:F=(3×30%+2×70%)×82%=1.886通過查“F值與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力的情況對應標準表”,該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執行力一般。

2.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力各系數的取值方法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力的系數包括企業員工的綜合能力“M”和企業員工對制度及辦法的執行程度“S”。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員工的界定范圍為企業的全部人員。(1)每個企業都會進行人力資源情況分析,其中企業員工的綜合能力分析是人力資源分析的一部分。人力資源的綜合能力指標包括人力資源效率、人力資源的學歷結構、員工的綜合素質測評(知識、能力、品格)等等,企業人力資源分析的結果可以直接做為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力中系數“M”的取值依據,并在“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力計算的系數取值范圍表”中取值。(2)企業員工對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程度“S”的分析方法①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是企業員工對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也可以體現企業自上而下對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推行力度。②企業員工對使用著的管理制度及辦法違制概率。違制概率是指企業員工有意違反或主觀變更使用著的制度及辦法的原意愿,造成該制度及辦法的效用降低或無效的概率。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管理者違制情況主要表現在管理者的決策中與制度及辦法相抵觸部分、管理者違反標準業務操作流程情況等。其中,企業管理者(中、高層管理者)的違制結果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要大于一般員工。例如某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為84%,管理者違制概率為0.15,企業一般員工違制概率是0.3,則該企業員工對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程度“S”為:S=(1-(0.15×0.6+0.3×0.4))×84%=66%通過查“企業員工對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程度系數據取值對應標準表”,該企業員工對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程度系數據取值為1.5。

篇2

近幾年高等學校不斷崛起,使得高校的范圍和規模都不斷擴大,給很多高等學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競爭。所以管理好高校的財務問題,提高學校的經濟效益對一個學校的發展和進步尤為重要。目前的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已經不能滿足當今高校的發展需求,所以需要從資金管理制度、部門自身建設制度、人員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根本制度進行研究和探討,制定合理的措施。

一、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職能和管理目標模糊不清

財務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較低,不能適應于改革后的高校財務工作制度;另外財務管理人員忽視了內部的控制和管理,只注重使用和分配資金,沒有做好記賬、算賬和報賬工作;

(二)財務核算和財務信息不透明

對于學生的學費應用問題較為模糊,很多高校主要通過教代會進行校務公開,內容主要是預算和執行情況,由于暗箱操作,沒有明確的賬目公開,對于是否偷稅漏稅等問題沒有公開,導致賬目混亂。

(三)財務估算效果不理想、不實際

財政部門編制的預算和學校內部綜合預算編制情況不一致,導致在預算結果上產生矛盾,最終落實后發現內部的預算小于財政部門的預算效果,使得很多項目都沒有執行上級的決策,導致很多費用不翼而飛。

(四)重投入、輕考核

在學校建設和管理工作上,很多高校只注重了科研、教學,資金投入和項目投入,忽視了投入的經濟效益,忽視了對資產的管理和充分利用,導致資產流失嚴重。

(五)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沒有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目前很多高校出現財政混亂、收支不實、管理欠規范等問題,審計中也出現了收入不入賬、私設小金庫、出借賬戶等現象。其主要原因就是財務制度在管理和設計方面不夠嚴格。

二、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的創新

(一)建立統一、完善的財務管理體制

目前的高校由單一的事業型管理向多元化管理轉變,逐步成為獨立法人的實體單位。財務管理內容有所改變,經濟活動相對復雜,所以需要建立統一領導、集中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財務管理制度,對學校財務工作統一領導和部署,實行分級管理。

(二)合理編制預算計劃

學校改變了原有的預算管理體制,逐漸采用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在此狀況下,需要從學校整體狀況出發,考慮學校的建設和未來發展,注重效益,保證重點,制定合理的財務編制計劃。

(三)明確高校財務基本原則

1)依法管理原則;2)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的原則

三、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創新措施

要想做好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的創新工作,需要做好會計核算,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其中主要的措施有:

(一)資金制度創新

1、樹立開放的效益意識,多渠道籌措資金

高校需要大膽融資,實行多渠道、多方位的資金籌措方式,要求學校在辦公中實行勤儉辦學的方針。

2、嚴格控制經費支出,做好成本核算

高校需要樹立效益觀念,因為在長期投入不足的情況下,勢必會影響學校的經濟效益,支出結構混亂。所以在學校財務管理上,需要嚴格控制經費的支出,合理使用,保證每筆費用用在刀刃上,創造最高價值,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加強財產物資管理

建立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嚴格控制資產的流失。對于通入經營用和創收用的固定資產,需要建立有償使用和折舊基金等,保證國有資產的穩定使用,防止資產流失。

(二)財務部門人員管理制度創新

1、職業道德的改良和素質的提高

優秀的財務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作責任感,需要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另外需要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改變工作作風,完善工作技能。

2、服務意識改良

目前高校財務工作“門難進、事難辦”的現象嚴重,導致工作效率也逐漸降低。所以需要對財務人員的服務意識進行改良,實行微笑服務,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創造良好的財務環境。

3、崗位制度的調整委派制的建立

高校財務管理制度需要實行會計人員崗位輪崗制和人員委派制,高校需要設置二級財務管理制度,統一管理學校的會計人員,建立相應的委派會計人員管理制度,包括考核制度和權利制度。會計崗位實行定期輪崗制度,擴大財會的知識范圍,提高綜合業務能力和水平。

(三)財務部門自身建設管理制度創新

1、跟國際接軌,面向全球經濟發展

高校的教育必須實行國際化,在科研的交流和合作方面需要加強,通過國際結算、經濟往來和業務交流等,改變管理環境,豐富會計核算的內容,提高管理水平,以更好的適應學校未來的發展。

2、建立總會計師制

高校實行總會計師制度,該制度需要由校長統一領導。有利于加強學校對財務的宏觀調控,統一使用和管理資金,平衡各種收益,綜合評定和管理財務工作。

四、結束語

篇3

一、規范財政管理,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根據現階段鄉街財政管理的現狀,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完善和制訂各項財政規章制度,即:鄉街財政預決算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票據管理制度、財政(內部)監督檢查制度、財政專項資金跟蹤監督檢查制度、現金管理制度、印章(簽)管理制度、廉政建設制度、銀行帳戶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二是明確崗位職責,合理設置鄉街財政人員崗位,根據現階段鄉街財政體制改革的工作實際,鄉街財政所一般可設如下工作崗位,即:財政所長兼總預算工作崗位、綜合預算會計(預算機關會計和站、所、辦總會計)崗位、總出納(含機關出納和站、所、辦總出納),同時設置計算機管理員崗位、票證專管員崗位。

二、健全監督機制、加強財政監督管理

1、加強鄉街預算監督。鄉街財政所要嚴格按照批準的財政預算執行,堅持量入為出,確保收支平衡。

2、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監督和管理。鄉街各所屬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外資金要全額上繳鄉街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3、加強專項檢查。每年要組織2-3項財政資金專項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工作意見,提高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

財政監督必須有一支過硬的鄉街財政隊伍來履行日常的財政監督管理工作。各鄉街財政所首先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其次要有計劃的開展業務培訓活動,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再次,要增強法紀意識,嚴格按財經紀律和規章制度辦事。

四、強化非稅收入征管體制改革,推行綜合財政預算管理

1、統一票據管理。各單位收費或罰款必須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票據(在鄉街財政所領?。?,并嚴格按財政、物價部門核定的項目和標準收取。

篇4

一、現今醫院財務制度的現狀

相較于過去而言,現今醫院的財務管理制度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仍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1.財務管理意識淡薄

醫院和企業相較而言,醫院沒有設置專門的財務領導崗位,在企業,多數規模企業設置了財務總監這一崗位,以領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這些部門以及崗位對于人才的專業性要求很高,而且企業通常會將財務總監列于企業高管的職務,以實現企業財務的統籌和協調管理。但是在現今的醫院中,仍然有很多的醫院沒有設置專門的財務總會計師制度,很多財務主管領導并非財務管理專業出身,而是從醫生隊伍里面逐步成長起來的。有的甚至不僅主管財務,還要帶學生,參加會議,發表學術文章。這樣就使得醫院的財務管理人才隊伍相對薄弱,這也充滿體現了醫院對于財務管理制度意識的淡薄。有的醫院聘請外面的財務統籌財務工作,這樣就無法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現金很多醫院不僅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甚至有的醫院根本就沒有起碼的預算制度。有的醫院即使制定了預算管理制度,也存在執行性差的問題。例如,醫院的預算和實際的執行存在很大的偏差,或者預算過程中未將一些會計科目列入到預算過程中來,導致預算不科學、不完善,也因此就不存在預算的科學執行的問題了。醫院預算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僅容易導致資產的流失,也極容易產生腐敗問題,嚴重影響到了醫院的正常發展。

3.風險管理意識差

很多醫院風險管理意識極差,不僅不進行資金進行集中的管理,統一的領導,也不對會計財務報表進行統一的管理?,F如今,很多醫院都開設了外地分支機構。這些分支機構,大多獨立進行,單獨設立會計賬目,醫院的財務管理部門無法對這些分支機構進行統一的管理。還有的醫院由于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導致醫院的授權審批制度無法執行,內部控制瀕于失靈的狀態,風險處于極度不確定當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長足的發展,就應當樹立良好的風險管理意識,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醫院如果經營管理不善,很容易收不抵支,醫院的正常運營工作都無法有效地開展,因此,醫院有必要加強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意識。

4.醫院財務隊伍素質普遍不高

現如今,醫院財務隊伍素質存在普遍不高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這些財務人員大多未能適應新時代的財務管理要求,不能跟上現在財務管理的節奏。特別是有一些財務管理人員思想觀念較為落后,創新意識不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也普遍不高。而且由于醫院的財務隊伍編制很不科學,到時有能力的人才的流失,促使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始終提不上來,影響到了醫院的管理質量和效率,也進一步影響到了醫院的經營和管理。

二、新醫院財務制度下加強醫院財務管理的策略

1.健全醫院財務會計核算制度

在新的醫院財務管理制度中,明確提出了醫院的會計核算應當全面、客觀和真實,以反映出醫院財務現狀。因此,醫院有必要健全財務會計核算制度。第一,應當加強醫院收支管理,加強對醫院經營成本的控制和會計核算。對醫院收支進行準確的分類,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醫院還應當嚴格遵守新的財務管理制度,按照新的會計核算方法,優化成本管理效率,大力促進醫院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制度的健全化和完善化。

2.健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

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是醫院實現預算管理科學化和規范化的重要舉措,在新的醫院財務管理制度中,明確了醫院應當建立預算的編制、審核、執行及評價考核為體系的預算管理機制。健全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首先應當制定并實施標準化的預算管理編制和審核制度,將醫院所有收入和開支的情況全部并入到醫院的預算管理體系中去,并且嚴格遵從會計學原理,對醫院的各項會計活動進行監督管理,以確保醫院預算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再次是加強預算的執行力度。如果只有好的預算而沒有好的執行,預算制度也無法得到有效地落實,因而有必要設立專門的預算執行監督小組,對預算的執行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針對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問題。最后,良好的預算執行考核評價體系是確保預算制度得以貫徹的根本。對預算執行的效果進行打分評價,并落實的預算執行的個人,對預算執行的效果的好壞予以必要的獎懲,確??己嗽u價體系的有用性,提高預算執行的效益。

3.切實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財務管理是醫院管理制度的核心,也是醫院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的關鍵。醫院的財務隊伍直接決定了醫院財務管理的水平,財務人員的管理素質和專業能力也會直接影響到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因而,有必要提高醫院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一是提高財務人員的思想品德素質,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是醫院財務人員不可懈怠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新形勢下,醫院財務人員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誘惑,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樹立敬業愛崗的精神,才能進一步提高專業能力。二是提高專業素質,專業素質是醫院財務人員立足本職崗位的根本。一方面需要財務人員主動自發地適應新世代財務管理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醫院應當加大培訓力度,提供培訓機會,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以便在新形勢下,能夠勝任財務管理的工作。

三、結語

篇5

供電局在發展過程中會面臨各種關鍵性決策,因此決策制度建設變得異常重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面臨各種選擇性問題,在進行方案選擇的過程中決策制度會發揮關鍵性作用。因此決策制度需要進行制度模式轉換,不斷提升制度的綜合運行能力,為制度創新營造良好的氛圍。制度決策實施過程中需要把科學和藝術緊密結合在一起,管理者需要發揮決策作用,才能更好的完成管理制度方案優化的工作,為管理制度更好的實施營造良好的氛圍。管理是系統性工程,需要從管理制度和管理質量方面入手,積極穩妥的推進管理制度創新,為管理產生效益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決策制度建設對供電局全面發展會產生重要的作用,供電局在全面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從多方面加強決策制度建設,讓決策能夠產生積極的效果,為其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4]。決策實施過程中需要主動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按照多元化的運行模式積極穩妥的推進制度建設,為制度優化營造良好的氛圍。決策制度建設過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風險決策機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供電局在運行過程中面臨各種風險考驗,因此要從風險決策機制角度出發,積極穩妥的推進制度體系建設,為更好的決策創造良好的條件,為其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供電局信息管理制度創新優化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供電局信息制度優化異常重要,需要從每個環節開展積極有效的工作,讓信息能夠在各個領域發揮關鍵性作用[5]。信息環境的復雜性決定了供電局需要通過制度創新完成各項任務,才能有效防范各種風險,為其科學發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證。供電局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在信息與信息之間建立通道,保證信息的暢通性,為信息優化和信息方案選擇創造良好的平臺,在新的市場環境下供電局需要把信息和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建立完善的信息保障制度,并且不斷的對信息進行優化,提高信息的研判能力,為信息的優化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新的制度體系下,知識可以轉化成為價值,信息能夠轉化為知識,因此要從信息知識價值角度完成供電局信息制度,為其更好的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供電局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供電局管理模式創新需要從知識產權制度角度出發,把核心技術發展做為一項重要的戰略,積極穩妥的推進知識創新工程,為供電局贏取市場,產生核心競爭力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供電局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面臨各種考驗,必須要從制度創新角度出發,發揮知識產權的作用,讓知識更加豐富,對提升供電局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識產權制度建設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從知識產權制度設計出發,另一方面是從獎勵制度出發。通過完善的獎勵制度不斷提升研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各項事業的優化和發展營造良好的條件。供電局技術創新發展與專利制度之間存在內在的關系,因此在制度建設和優化的過程中需要實施新的發展戰略,積極穩妥的推進制度創新工程,為制度創新和優化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其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四)供電局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供電局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創新發展是個系統性工程,需要融入多方面的元素才能更好的實現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創新,為人力資源管理優化創造有利的條件。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讓管理制度能夠符合內部組織管理的具體要求,積極穩妥的推進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設,從多方面發揮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制度優化營造良好的條件。通過管理制度創新不斷激發員工的潛能,讓員工能夠更好的發揮團隊合作的作用,為其全面發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薪酬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薪酬制度需要和供電局的實際發展情況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能夠有效的優化方案,為薪酬設置更加科學有效提供了重要平臺。供電局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設過程中需要全面提出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的價值,讓資本投資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和優勢,提升供電局的資本效益水平,通過開發員工的創造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發展能力,為供電局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供電局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設過程中需要突破部門界限,從多角度出發提高人才的競爭力,同時能夠在選人用人過程中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積極穩妥的推進制度創新,提升制度的創新管理水平。

(五)總結

篇6

1.1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概念/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0理念由于提出的時間比較短,還未形成統一的概念和定義。當前較為合理的定義為: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是一種行政管理制度,它是指根據區域水資源潛力,按照水資源利用的底限,制訂水資源開發、利用、排放標準,并用最嚴格的行政行為進行管理的制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由開發、利用、保護、監管四項制度來構成,再往下面則貫穿了整個水資源工作領域的評價、論證、取水工程管理、計劃用水、保護治理、規劃配置、監測、績效考核等若干小制度。1.2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內涵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是以水循環規律為基礎的科學管理制度,是在遵守水循環規律的基礎上面向水循環全過程、全要素的管理制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是對水資源的依法管理、可持續管理,其最終目標是實現有限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旨在提高水資源配置效率的管理,水功能區達標率的提高是水資源優化配置的必要條件,而用水效率的提高是水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外在體現。

2實現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需要的科技支撐

2.1完善的水文工作基礎水文工作在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工作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對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其主要表現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主要目標的考核需要依靠水文行業扎實的基礎工作;地表水、地下水的水量、水質監測,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條紅線0的重要基礎工作;突發水污染、水生態事件水文應急監測,是健全水資源監控體系,全面提高監控、預警和管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防汛抗旱的水文及相關信息監視與預警,是提高防汛抗旱應急能力的重要基礎;水文及水利信息化建設,是現代水利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部分,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礎;同時,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關鍵科學問題的解決,需要水文科學的支持和廣泛參與[3]。2.2高效的水資源調度能力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核心之一是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這意味著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要從取水源頭出發,從取水總量上進行第一步的/最嚴格0控制。而我國國情和水情共同決定了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嚴重影響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居民的生產生活,這也是出現地下水超采以及局部水資源供應緊缺的根本原因。水資源調度作為改變水資源天然時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徑,能夠起到實現流域水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是落實用水總量控制方案的重要抓手,也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基礎性工作。因此提升水資源調度能力是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快速和有效實施的重要支撐。2.3準確的用水總量控制模型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提出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相結合的制度,但是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的研究還未形成體系,不同層次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在具體指標的編制、實施、核算、優化、調控等過程缺乏科學依據,所以難以保證制度實施的科學性和合理性[4]。目前水資源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確定方法存在大量主觀因素的干擾,缺乏系統性、科學性[5]。不過實踐證明,基于/自然)社會0二元水循環理論的用水總量模型能很好地協調各方面限制因素,達到科學控制用水問題的目的。它在科學評價流域(區域)水資源量、水資源可利用量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用水需求以及公平、高效與可持續原則,通過多目標決策分析將水資源合理分配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部門,確定流域(區域)各發展階段的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從而為取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高效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促進[627]。2.4精確的用水效率控制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條紅線0分別控制的是取水、用水和排水環節。用水環節作為中間過程,用水效率控制目標的實現直接關系到用水總量控制目標的實現,并且與廢污水排放量、水功能區水質達標情況有很大的相關性。用水效率控制是與具體用水行為關系最緊密、效果最直接的管理手段,因此,嚴格控制用水效率是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關鍵環節?;诜旨壙刂频挠盟士刂颇軌蚋毣毓芾硭Y源,在用水效率控制紅線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為/紅0/黃0/藍0三條線,加強對用水效率的控制力度。對用水效率進行/紅0/黃0/藍0三條線的分級控制,可以將原有的單一控制指標進一步細化,一方面為用水效率的監控提供明確的劃分標準;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用水單位提高用水效率的積極性,還能促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有效實施[8]。2.5合理的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指標體系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是以水體功能相適應的保護目標為依據,根據水功能區水環境容量,嚴格控制水功能區受納污染物總量,并以此作為水資源管理及水污染防治管理不可逾越的限制。紅線要求按照水功能區劃對水質的要求和水體的自凈能力,核定水域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合理的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總量體系建立所要求的關鍵部分就是水功能區納污能力與限制排污總量的準確核算以及水功能區限制排污總量時空分配的確定。合理的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指標體系能為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的落實提供前期的基礎,也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有效實施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持[9]。2.6先進的數字流域建設數字流域是對流域的數字化表述,是在現有的流域數字化體現形式的基礎上,運用數字化的手段來處理、分析和管理整個流域,實現流域的再現、優化和預測,對宏觀與微觀信息都能夠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從而有效彌補現有流域的運行缺陷,幫助解決流域現有問題,優化流域的建設、管理和運行,促進流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10]。數字流域不僅能在計算機上建立虛擬流域,再現流域的水資源的分布狀態,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通過各種信息的交流、融合和挖掘,綜合氣象、水文、國土、交通等信息,通過數字化模擬現代化手段,提高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水平。同時也可以為最嚴格水資源制度的有效落實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11]。

3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理論體系框架

基于對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理念的認識,以及其內涵的理解,總結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基本理論并構建了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理論體系框架,見圖1。同時,對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理論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主要內容、理論方法和保障措施進行探討,以指導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實踐、支撐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戰略的規劃和實施。

(1)科學發展觀??茖W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一種方法論。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本質就是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以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為重點,強化用水需求和用水過程管理,通過健全制度、落實責任、提高能力、強化監管,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2)人水和諧思想。人水和諧是指/人文系統與水系統相互協調的良性循環狀態,即在不斷改善水系統自我維持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使水資源能為人類生存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久遠的支撐和保障0[12213]。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的根本目標就是解決當前緊缺的水資源形勢,控制水資源開發總量、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限制污水排放總量,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最終達到人與水的和諧相處。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資源問題,保障飲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態安全;堅持人水和諧,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處理好水資源開發與保護關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堅持統籌兼顧,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協調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關系;堅持改革創新,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和機制,改進管理方式和方法;堅持因地制宜,實行分類指導,注重制度實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三條紅線。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確立/三條紅線0,實際上是在客觀分析和綜合考慮我國水資源稟賦情況、開發利用狀況、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需求等方面的基礎上,提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在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方面的管理目標,實現水資源的有序、高效和清潔利用。/三條紅線0是國家為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各個環節劃定的管理控制紅線。(2)四項制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四項制度0是一個整體,其中用水總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制度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具體內容,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是落實前三項制度的基礎保障。只有在明晰責任、嚴格考核的基礎上,才能有效發揮/三條紅線0的約束力,實現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目標。用水總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制度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具有聯動效應。任何一項制度缺失,都難以有效應對和解決我國目前面臨的復雜水問題,難以實現水資源有效管理和可持續利用。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理論基礎包括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理論、水循環理論、水量平衡原理、水資源優化配置理論、水資源高效利用理論和水體排污總量控制理論。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基礎理論是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的基本支撐,也是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理論體系的基礎。(1)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理論。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指在維持水的持續性和生態系統整體性的條件下,支持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和滿足代內和代際人用水需要的全部過程[14215]。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一種在不超過水資源再生能力、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或者保持以前的發展速度的前提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模式。地球上的水資源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是由于水循環的存在,才使得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成為可能。由于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水資源緊缺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基于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理論,實現最嚴格水資源制度本質上就是要在取水、用水、排水三個方面嚴格控制,減少水資源開發量、提高用水效率、減少水體排污總量,以實現水資源與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協調的可承載、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2)水循環理論。水循環是聯系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紐帶,是水資源形成的基礎。也正是由于水循環的作用,使水處在永無止境的循環之中,也使得水資源成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因此,水循環的存在是水資源可再生性的基礎,也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前提。水循環理論的研究是開展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理論研究的基礎。水循環的機理和特點決定了水循環是永無止境的,但是可再生并不意味著無限可取。因此開發利用水資源過程中,一定要轉變觀念,實施最嚴格的管理,以保證水資源的可再生性,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3)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原理是研究一切水文現象和水資源轉化關系的基本原理。水量平衡原理的提出從根本上說明了水資源是有限的,不是無限可取的。水量平衡原理是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的基礎理論。從本質上表明了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控制紅線的根本意義以及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紅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水量平衡原理的存在,決定了宏觀和微觀上的/開源0措施均不是解決水資源嚴重短缺的根本措施。只有嚴格的/節流0措施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4)水資源優化配置理論。水資源優化配置泛指通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改變水資源的天然時空分布;開源與節流并重,兼顧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利用系統科學方法、決策理論和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統一調配水資源;注重興利與除弊相結合,協調好各地區以及各用水部門之間的利益和矛盾,盡可能地提高區域整體的用水效率,以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和區域的可持續發展[16217]。水資源優化配置的實質就是提高水資源的配置效率,一方面提高水的分配效率,合理解決各部門和各行業(包括環境和生態用水)之間的競爭用水問題;另一方面則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促使各部門或各行業內部節約高效用水。(5)水資源高效利用理論。水資源高效利用的目的就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維系的需水要求,以提高水資源的單位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人水和諧相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理論和流域或區域內的水循環轉化機理是水資源高效利用的理論基礎[18]。加大推進工、農業節水技術和居民生活節水器具、合理有效的水價體系、流域或區域內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水資源的統一管理都是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水資源高效利用的直接效用就是提高用水效率,杜絕各種用水浪費,更進一步的減少取用水總量,實現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控制,最終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6)水體排污總量控制理論。水體排污總量控制是指根據一個流域、地區或區域的自然環境及其自凈能力,根據水環境質量標準,通過控制污染源的排污總量和相應的污染物處理措施,把污染物負荷總量控制在自然水體環境承載能力范圍之內[19]。水體排污總量控制的基本思路是根據流域或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通過行政與經濟干預以及各種技術措施,逐步將污染物排污總量控制在水環境容量范圍之內的過程。(1)科技支撐保障的建設。先進技術和制度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實施提供科技保障,是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有效實施的前提。目前其研究和建設情況還很薄弱,現有的技術條件還不足以支撐最嚴格水資源制度的實現。因此,要加快基礎水文信息數據的采集和觀測,健全全國水文觀測站點和水文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加快對于/自然)社會0二元水循環理論的用水總量模型的研究,系統提出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加快節水型生產工藝、節水灌溉技術和節水器具的推廣和實施,建立精確的用水效率控制指標體系;加快水功能區納污能力與限制排污總量核算和水功能區限制排污總量時空分配的研究,確定合理的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指標體系;加快數字流域建設,實現對全國河湖水系的數字控制和管理。(2)/三條紅線0指標選擇和控制指標的分解的研究。/三條紅線0是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進行管理的一個明確的界限。同時,/三條紅線0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水資源管理體系。當前反映取水、用水、排水過程的指標很多,但是缺乏將其作為統一整體考慮的指標體系,因此,要加快完整控制指標體系的研究。還要迅速著手于對國家層面的宏觀控制指標進行分解的工作,建立省、市、縣三級行政區域水資源管理紅線指標體系。(3)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的建立。要將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的主要指標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行政區域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負總責。國務院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主要指標落實情況進行考核,水利部會同有關部門具體組織實施,考核結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門,作為地方人民政府相關領導干部和相關企業負責人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具體考核辦法由水利部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準后實施。(4)水資源監控體系的建設。全面提高水資源監管能力,是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必要手段。加快建立與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管理、水功能區管理要求相適應的監控體系是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加強省界等重要控制斷面、水功能區和地下水的水質水量監測能力建設;加強對重點取用水戶取水、主要入河排污口等的適時監控;加快水資源信息化建設,實現水資源管理向動態、精細、定量和科學管理轉變。(5)水資源管理體制和投入機制的完善。進一步完善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切實加強流域水資源的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和統一調度。強化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對城鄉供水、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環境治理和防洪排澇等實行統籌規劃、協調實施,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拓寬投資渠道,建立長效、穩定的水資源管理投入機制,保障水資源節約、保護和管理工作經費,對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節水技術推廣與應用、地下水超采區治理、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等給予重點支持。(6)政策法規和社會監督機制的健全。抓緊完善水資源配置、節約、保護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規體系。廣泛深入開展基本水情宣傳教育,強化社會輿論監督,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水憂患意識和水資源節約保護意識。大力推進水資源管理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完善公眾參與機制,采取多種方式聽取各方面意見,進一步提高決策透明度。

篇7

會計業務在企業發展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夠有效推進財務各項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還能夠使企業經營管理者能較為快速地掌握企業資金狀況,更有利于保證企業經營管理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從而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企業要格外重視會計核算發展。

一、會計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準確掌握企業資產流動狀況

一個企業的運營必然有著流動資金和固定資產,而這些資產對于企業的經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企業的財務部門是專門管理企業資產的,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在這個過程中要認真仔細的做好每一筆資產的登記管理工作,無論任何時候都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反映出企業資產流動情況的數據,使企業領導在經營管理中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2.有利于各項財務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

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必然會借助一系列的財務管理制度,想要落實好這些制度就需要財務部門人員的全力配合,只有會計人員能夠真正理解這些財務管理制度的內涵,這樣才能夠保證這些制度的順利實施。而會計工作恰恰是財務管理中的基礎工作,為各項財務管理制度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3.有利于增強企業競爭力

財務管理工作是增強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保障,而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能夠保證財務管理工作時刻處于井然有序的狀態,增強企業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進而使企業領導更多地關注企業的發展,有利于提高企業競爭力。

4.有利于提高企業內部成本控制水平

企業內部成本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運營質量,而加強會計方面的管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使會計人員明白自身工作職責,在企業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明確的管控方向,實現企業成本控制各個工作環節的順利完成,進而提高企業內部成本控制水平。

5.有利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企業要想快速的發展,就必須要求會計人員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管理素質以及道德素質,因此會計人員必須緊跟時展的步伐,不斷掌握新的會計知識,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持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會計工作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是會計工作的基礎,然而目前我國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都不夠完善,即使建立了相關制度但也存在落實不到位的現象,進而導致很多不良現象的發生如利用各種手段逃稅、上報虛假信息給相關財稅部門、利用虛假資產信息騙取銀行貸款等,這些不良現象的發生看似一時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但實際上卻大大降低了企業的信用值,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2.會計人員素質較低

目前大多數企業會計核算人員的素質較低,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會計工作人員思想覺悟低下,在工作中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職工作中;二是自身掌握的會計核算知識不足,同時不能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無法滿足當下企業發展的需求;三是職業道德素質不高,部分人員在工作中不能自覺遵守企業各項制度,導致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

3.會計工作缺乏可操作性

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大多都只關注經濟效益,而不重視經濟效益的過程,只重視財務管理中會計核算對成本費用的節約,而不具備系統管理的概念,從而使會計工作可操作性不強。

三、促進會計工作發展的幾點措施

1.建設會計管理工作制度

要充分認識到企業會計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一系列配套的工作管理制度,用會計管理制度來約束工作人員的工作,使其自覺遵紀守法,確保會計工作的科學性和及時性。通過相關財務管理制度的建立,提高企業對于財務管理的控制力度,進而不斷完善內控制度建設,保證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加強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

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要重視會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根據企業經營目標的需要,投入較為合適的資金,一方面組織培訓相關會計業務知識,使工作人員加大會計業務方面的知識儲備,從而在工作中能夠得心應手地處理相關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選出幾個業務骨干去專業學校學習,進一步增加自身知識,提高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能夠以主人翁的意識干工作。此外,企業可以適時組織相關方面的競賽,提高職工參與的積極性,有利于其將掌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

3.重視會計業務工作

隨著會計管理工作的不斷發展,企業要不斷重視會計業務,使會計業務工作具備可操作性,做到有據可依,而不僅僅只是為了控制企業成本。

篇8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02.6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02.022

農村財務管理對于農業農村的發展十分重要,我國農村人口眾多,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難度較大,因此我國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存在著許多缺陷。其主要表現在農村財務管理團隊綜合實力有待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流于形式,監督力度不強。本文將從這三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并且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總結了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二是切實推行“村財鄉管”制度;三是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把各項制度真正落實到位;四是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穩定財會隊伍。要想進一步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還需要多部門的相互配合。

1 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農村財務管理團隊綜合實力有待提高

農村財務管理需要專業人士來完成,如果沒有過硬的業務水平和能力很難高效率、高質量完成工作。但是目前我國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整體工作能力及綜合素質不強,也是制約我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問題。筆者總結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農村工作環境較差,造成高素質、高能力的財務管理人員的流失;二是農村公職人員的選舉頻繁,財務管理人員的更換頻率較快。農村財務管理人員一般都未接受過相關財務管理培訓,都是在當地居民中選舉出來的,因此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能力不足,財務管理專業相關知識也較為缺乏,且農村的工作環境較差,經過專業培訓的財務管理人員大部分都不愿在農村財務管理部門進行工作,這就進一步加深了農村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缺乏的現狀。

1.2 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體現在部分村干部對于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落實工作及監管不到位,導致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工作效率不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當中經常出現收支結算不能預期完成的現象,甚至有私自挪用資金的現象出現,這些都是制度不完善的體現。

1.3 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流于形式,監督力度不強

導致農村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農村財務監管工作力度不夠,從而導致農村財務管理虛有其表,農村財務管理成了形式主義。農村財務管理監督體制不完善,財務管理部門不注重監管制度的完善及落實,因此農村財務管理監管力度嚴重不足。

2 對策

2.1 提高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及工作人員大多是村民,因此想要提供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需要先讓村民認識到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對農村建設的重要性。從而使村民重視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此外,村民還要主動監督財務管理部門的財務管理工作,以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加速農村經濟的發展。

2.2 切實推行“村財鄉管”制度

“村財鄉管”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能夠幫助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更加有序的進行,此外還能大大減小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弊端,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因此農村財務管理部門要健全農村財務管理體系,積極推行“村財鄉管”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推動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更好的開展。

2.3 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將各項制度真正落實到位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內容較多,因此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必須要科學完善,否則農村財務管理的水平將會大大降低。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有財務的預決算、財務審計、財務收支審批、民主理財監督、現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財務公開制、財務管理工作責任制度等內容,這些財務管理制度中任意一種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都會導致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出現問題。制定科學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之后還需要積極落實各項管理制度,讓這些管理制度發揮實際作用,促進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更好的開展。

2.4 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穩定財會隊伍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內容較多,工作環境較為復雜,且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支持,這就要求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財務管理能力及較高的工作素養,因此農村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須要加強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以提高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素養,從而使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得以高效有序的完成。

3 結語

要想進一步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廣大農村經濟工作者乃至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作為農村財務工作者更應該以身作則,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把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當做自己的光榮使命。共同促進我國農村經濟再上新臺階,保證我國農村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 樊淑聞.目前農村財務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農業,2008,(04).

[2] 劉艷平.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創新模式選擇[J]. 現代農業,2007,(08).

[3] 廖昌規.淺談農村財務管理[J].湖南農業科學,2006,(02).

篇9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審計工作;全面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穩定性提升,社會經濟資源管理結構逐步完善,審計工作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部分,在社會經濟綜合管理,經濟資源分配中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基于我國經濟發展中逐步實現生態化、綠色化發展理念,逐步引導社會審計工作的開展就有科學發展,發揮審計經濟規劃管理的實際管理作用,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審計工作開展的作用

審計工作是社會經濟資源分配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審計工作開展的科學規劃,科學分配,有助于大大提升現代資源的綜合率。其一,審計工作開展,實現了我國基本經濟在社會經濟發展得到穩固,優化現代經濟整體發展的分布格局,例如:企業通過內部審計,到達企業發展內部資金均衡分配,國家通過審計對社會發展各個部分的經濟實行綜合性規劃與科學管理[1];其二,審計工作的也是調節社會經濟資源綜合分配,與我國基本分配制度相互協調,實現社會經濟財富分配的相對公平,為社會整體經濟的規劃落實提供了經濟規劃發展的新空間;其三,審計工作科學管理,協調運行,是現代資源整體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與發展的必然性趨勢,保障國家經濟綜合分配中經濟資源綜合規劃的結構發展整體與部分相互協調,穩定社會主義社會經濟資源的綜合分配與科學化管理。

二、基于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下推動審計工作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我黨在社會經濟發展實際的基礎上,提出社會發發展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綜合發展布局,基于這一發展理念,實施現代社會審計工作開展綜合改革,逐步引導現代社會審計開展實現生態化、綠色化開展,側重審計管理內部結構的優化分配,提升現代經濟發展規劃的新格局,落實社會整體經濟逐步實現優化拓展與全面性完善。

(一)審計工作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科學發展觀的經濟規劃,為現代社會的整經濟規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指導理念,基于這一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我國審計工作的開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例如: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必須把握好企業經濟運行實際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之間的相互協調,為我國國家審計的開展,積極做好國家審計管理在你社會經濟整體資源分配控制中發揮的作用,并逐步拓展現代經濟規劃格局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資源結構發展之間的關系,發揮審計工作在社會發展中科學協調的經濟發展的引導規劃作用,落實科學發展觀在社會審計工作中開展的必然要求。

(二)審計工作管理制度優化

社會審計工作的開展,是均衡我國社會經濟資源協調發展的必然發管理渠道,基于可續發展觀的引導,促進現代社會審計工作的開展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社會審計工作開展靈活性發展,在社會經濟資源綜合調節中發揮作用,實現審計工作的管理制度的逐步優化。一方面,社會設計工作管理制度必須堅持經濟審計管理數據準確,審計信息真實性,審計管理制度的優化中加強對審計管理的必然性發展結構的需求。例如:國家審計信息的管理采取審計部分信息公開化,發揮人群眾對社會經濟發展管理的監督作用,充分實現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審計管理制度的靈活性實施;另一方面,社會審計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與優化應當實施獎罰參半的審計管理理念,不斷完善社會審計工作管理制度中存在不合理的管理部分,從而充分發揮審計管理制度的輔助作用[3],同時加強審計管理制度的設施與審計人員的管理相互適應,例如:我國大部分審計工作的人員管理采取績效管管理,依據下審計人員的工作情況,給予審計工作人員合理的薪資福利待遇,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體現。

(三)審計工作資源規劃科學發展

審計工作實施科學性規劃,堅持審計工作資源規劃的科學性發展下,合理分配社會審計管理中經濟整體運行,社會經濟收益,經濟支出規劃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整體運行情況,逐步推進社會經濟資源綜合拓展與應用的資源規劃發展結構優勢,實現社會審計工作開展的持續、可循環性發展。例如:國家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依據國家整體經濟規劃,經濟預算以及國家GDP的平均值等數據進行全面性數據分配格局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發揮審計在社會經濟整體規劃發展中的引導作用。

(四)審計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審計的整體運行發展必須具有完善的社會經濟管理制度作為主要的管理依舊。我國社會經濟管理法律結構隨著審計的整體發展進一步完善,例如:《經濟法》、《會計法》等多方面法律制度逐步健全,引導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下推動審計工作的全面發展。

三、結論

審計工作的科學性開展,是社會經濟資源綜合管理和優化分配的重要渠道,結合審計工作開展的社會作用分析,對基于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下推動審計工作的全面發展,實施綜合性研究,為現代社會主義經濟結構的自我完善與發展提供完善的經濟規劃。

參考文獻:

[1]張永祥.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開創審計工作新局面[J].審計月刊,2008,03:4-7.

[2]劉家義.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審計工作全面發展[J].審計研究,2008,03:3-9.

[3]本報記者顧瑜杰胡俊剛.審計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科學的審計理念[N].中國審計報,2008-04-07001.

篇10

1石油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意義

第一,石油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有助于企業制定明確管理層級責任目標。石油施工企業通常為大型企業,企業內部具有多層次的管理層級,制定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能夠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成本控制工作也可以達到預期效果,資金周轉率高,創造可觀經濟效益[1]。同時,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來幫助企業分析施工項目的潛在價值,如是否需要加大投入等。第二,推動企業建立現代化管理制度體系。當前財務管理制度已經發展成為現代化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的財務管理制度,代表著企業內部各個部門能夠承擔自身職責,快速完成工作任務[2]。第三,石油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能夠提高企業綜合實力,防范潛在風險。石油行業經營風險性較強,石油施工企業工程項目建設進程中,前期必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成本,購買材料、設備以及人力等成本,這一過程中也面臨著潛在的風險,企業是否能夠按時收回經濟效益仍然具有不穩定性,財務管理制度則通過財務信息分析,及時察覺到潛在的風險,及時采取解決問題的對策,并且提高自身實力,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第四,能夠為企業決策過程提供信息。石油施工企業的項目經理部運行過程中,需要對市場變化形勢有深入了解,同時也要掌握自身財務信息、經營狀況,從而才能夠制定發展決策,確定承建項目的具體施工計劃等,而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正是承擔了這一任務,為企業制定發展決策提供數據參考[3]。

2石油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困境

2.1缺少健全內部監管機制,風險防范意識不足

就目前來看,國內石油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正面臨著嚴峻的發展困境,其中缺少健全的內部監管機制、風險防范意識缺乏的問題尤為嚴重,使企業資金運作不穩定。一方面,由于石油施工企業的層級制度較為繁雜,項目工程的財務管理權力被下放到基層單位,而基層單位內部尚未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導致預算資金被分割使用,財務管理工作難以展開[4]。另一方面,項目經理部缺少風險防范意識,沒有意識到資金運作過程中潛在的風險,更加之以不同管理層級之間的職責界定較為模糊,各個部門需要承擔的工作內容、職責沒有清晰劃分,造成主觀認識不到位、客觀監管約束力度不足的現象,在此作用下,石油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無法落實到基層。

2.2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發展滯后

石油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發展滯后、與現代化社會整體環境不符是其面臨的難題之一。市場經濟環境下,石油施工企業面臨著來自外部的競爭壓力,尤其是石油行業受到國際石油市場的重大影響,在這一情況下,石油施工企業必須要建立更加完整的財務管理系統,并不斷自我調整,適應外部環境變化。但目前石油施工企業的財務工作與會計工作的內容重合,財務工作的重點也往往集中在會計核算方面,財務管理制度主要是面向這一方面而制定。但實際上在市場經濟環境內,石油施工企業的財務工作需要處理的內容包括財務預算、戰略規劃、資源配置,顯而易見的是,石油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已經與市場經濟環境脫節[5]。

2.3財務管理人員綜合能力弱

財務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相對較弱是當前石油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所面臨的重要問題。首先,石油施工企業通常為大型企業,工作崗位的穩定性相對較強,而這也導致財務管理相關工作崗位的員工缺乏危機意識與競爭意識,沒有主動學習先進的財務管理理論,更新財務管理理念,在市場經濟背景下,石油施工企業的發展變幻速度極快,如果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長期保持這一狀態,則必然無法滿足企業現代化經營管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會致使企業面臨潛的財務風險,造成經濟損失[6]。例如,石油施工企業項目經理部門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過程,能夠及時察覺施工項目的潛在風險,進而及時實施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但由于目前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差,專業素養不足,無法精準把握正確的投資、資金使用時機。

2.4資本運營效率不高

石油施工企業面臨著資本運作不合理,資金運營效率不高的困境。石油施工企業項目工程往往規模較大,前期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設備、原材料等成本,涉及資金運作規模大,為了保證工程項目順利竣工,要求必須為其提供穩定的外部環境,而實際上石油施工企業的資本運作方式科學性不足,資金運行效率較低,對工程施工階段的資金使用造成不利影響[7]。此外,有一部分石油施工企業將資金下放給各個項目部門,從全局上對資金運行的整體情況進行掌控,但對于各個項目部門資金運作的具體情況卻缺少詳細的了解以及具體規劃,資金運作率不高。

3石油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出路

3.1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樹立科學財務管理理念

為了解決先前石油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難題,走出發展困境,企業必須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樹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首先,企業需要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對石油企業而言,傳統的以審計作為出發點的內部控制制度并不能滿足實際發展需求,因此需要以自身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對內部控制體系適當進行調整。石油施工企業的基層單位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并且能夠創造出較為可觀的經濟效益,為此財務決策權力被下放至基層單位,而針對這一情況應當進行相應的調整,增強財務控制制度上的薄弱環節,同時優化財務操作流程,在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管理下,使財務管理工作能夠落到基層部門。其次,石油施工企業要改變傳統思想,樹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增強風險意識。尤其對石油行業而言受到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較大,因此必須要時刻保持注意,關注市場經濟環境變化,并且要認識到通過財務管理制度能夠防范潛在的經營風險[8]。

3.2完善財務管理系統

石油施工企業應當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如果石油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過于單一,則必然無法滿足實際經營管理需求,因此必須要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形成完整的財務管理系統,為企業營造良好的財務管理內部環境。首先企業要跟隨市場經濟環境變化展開內部財務制度改革,使財務管理、財務組織體系能夠順應市場經濟變化趨勢。其次,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應當貫穿項目工程施工全程,不僅僅包括會計核算內容,而是要將項目預算、資金使用、結算等全部工程內容納入到管理系統中,接受財務制度的監督與管理[9]。

3.3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養

石油施工企業應當要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財務管理制度是否能夠落實到實處、是否能夠在企業基層得到執行,都與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業務能力有直接關系,因此企業需要財務多種措施來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首先,為在職員工提供進修、定期培訓的機會,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開拓員工眼界,累積專業知識,更新財務管理理念。其次,積極引進外界人才,吸收更多優秀人才到企業就職,提升財務部門整體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此外,加大對員工的宣傳力度,提高員工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增強競爭、風險意識,主動學習財務管理領域內最先進的理念,使員工具備財務管理風險防范能力以及高度敏銳的風險洞察力,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3.4提高資金運作效率

石油施工企業應當要不斷完善資金運作模式,提高資本運作效率。石油行業風險系數高,技術性與專業性強,但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回報率相對較高,基于這一特點,資金運作過程必須要具有高度規范性,資金使用過程必須要接受嚴格監督,并且按照流程有序展開,保證施工過程中的資金使用符合財務預算,同時要具備時效性,在工程項目進展過程中,及時滿足資金使用需求,保證施工進度。項目施工前應當展開充分、全面的財務分析,從財務管理的視角出發進行可行性分析,及時察覺潛在的財務風險,降低資金使用風險,使資金投入能按時回收經濟效益,避免企業遭受資金鏈條中斷、資金運轉不及時的風險。

4結語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制度不僅僅是現代化企業經營發展的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財務管理制度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的管理水平。對石油施工企業而言,由于行業具有一定特殊性,企業項目資金規模大,對財務管理的要求相對較高,但就現階段來看,石油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甚至在發展過程中遭遇了困境,不利于企業長久穩定發展,基于這一情況,石油施工企業應當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健全財務管理體系,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資金運作效率,從而才能推動石油施工企業創造經濟效益,獲取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朝定 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朱君.探析我國石油企業財務集中管理與控制的新模式構建[J].時代金融,2017,04(11).

[2]劉國慶,李唯濱.石油企業財務管理相關問題對策和建議[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11(10).

[3]葛敏超.石油工程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時代金融,2017,14(2).

[4]戴芳.石油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及其處理措施探析[J].財會學習,2016,06(4).

[5]吳珊珊.大型礦產資源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實踐與經驗——以石油企業為例[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6,12(2).

[6]胡廣垠.基于風險管理的石油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分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6,10(7).

[7]白丹.基于石油企業會計集中核算和財務管理嬗變分析[J].山西農經,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