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院物聯網解決方案范文
時間:2023-10-13 17:36: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智慧醫院物聯網解決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銀江智慧醫院建設是銀江醫療五大業務的核心領域之一。銀江智慧醫院將依托物聯網基礎技術,致力研究物聯網的新應用與新技術,將智能識別、物聯網化導入醫院日常業務之中,持續改善醫療作業流程、醫療品質與保障患者的安全。
銀江智慧醫院的發展策略
銀江智慧醫院的產品開發和解決方案推出大致可劃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基于傳感器網絡、WIFI、RFID、條形碼以及其他傳感技術為基礎的部分簡單應用。在此階段,銀江智慧醫院將推出“銀江室內位置服務”、“銀江RFID數字簽名技術”以及“銀江輸液過程智能監視系統”等一系列產品。
2.第二階段:在醫院范圍內,實現“物―物”聯網及整體應用。在此階段,銀江將致力于“人―物”、“物―物”統一交互平臺的建設,以及醫院其他基于物聯網的一體化應用。
3.第三階段:無范圍、無縫隙的醫療機構及機構間“物―物”聯網及應用。物聯網化將是醫院信息化發展的一個最優狀態,也是未來努力的一個方向。
銀江RTLS系統解決方案
在醫院內部運行室內位置服務系統RTLS(Real Time Locating System)是醫院物聯網建設的一個基礎性平臺,通過RTLS可延伸很多與“人”、“設備”等相關的醫院物聯網應用,實現醫院資源與流程管理的優化。
銀江RTLS系統采用ZigBee組網技術,構建醫院無線傳感器網絡,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實現定位,系統采用了一種分布式定位計算方法。定位引擎根據無線網絡中臨近射頻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計算所需定位的位置,可實現2~3米的定位精度和0.5米的定位分辨率。
銀江基于RFID的數字簽名
醫療信息化、數字化向縱深發展,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如果不解決數字簽名的問題,那么所有數字化醫療記錄最終需要紙張打印、手工簽名。這樣的操作流程既給醫院帶來了額外的辦公成本,也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我國電子簽名法的實施和衛生系統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的及時推出,為醫院的數字簽名提供了相關法律依據。
銀江醫療數字簽名解決方案是以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為基礎的公開密鑰技術來提供和實施安全服務。系統通過PKI體系的核心CA系統(Certificate Authority)實現數字證書的發放和密鑰管理等功能,并創新地采用了RFID為用戶存儲數字證書的存儲媒介。
適合智慧醫院傳感器的相關產品
物聯網的本質是指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植入各種物品,實現物品的智能化,并將這些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在物品與人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和互聯。因此,通過尋找適合智慧醫院的傳感器及相關技術,開發智慧醫院產品也是目前發展智慧醫院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
當前,銀江醫療正在著手推出一款智能靜脈輸液監控系統。通常靜脈輸液是臨床最為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必須有人護理,以防鼓包和輸液結束時血液倒流等事故發生。尤其對術后幾乎需要24小時不間斷輸液的患者監護,更是讓護理者身心憔悴,當護理者發生困倦時,極易發生事故。因此,現在醫院內出現了有輸液患者就必須有陪護人員的現象,費時費力。
銀江智能靜脈輸液監控系統可對靜脈輸液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并利用ZigBee組網技術,形成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控信息可適時傳輸至護士PDA端,達到對輸液過程智能監視、及時響應的目的,大大提高了醫院護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篇2
“簡約智慧醫療”是醫惠的企業理念,即簡化醫療流程,實現全過程標準化醫療流程、醫療對象管理,以此提高病人安全、醫療質量和臨床效率。“2010年的收入在3千萬左右,利潤大概不到1千萬;2011年的收入是9千萬左右,利潤將近2千萬;2012年預計收入在1.5個億,利潤可能接近3千萬。”在采訪之初,章笠中拋出的這組數字表明,在目前有限的醫療物聯網市場空間里,創立短短數年便實現了幾何級增長的市場業績,以“簡約智慧醫療”為理念的醫惠,著實不簡單。
結緣醫療信息化
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計算機碩士、美國斯坦福大學智能化研究室訪問學者,章笠中作為一位技術專家,經歷過多個行業,包括家電、紡織、交通等行業。但最終章笠中選擇了既有寬闊的商業發展空間又能有益于人的健康的醫療信息化行業。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彌足珍貴。但同樣一種病,去不同的醫院,結果完全不一樣,我看到過太多這樣的案例。如果一個患者生病了,不管去哪家醫院就診,不管是哪個醫生看,都能享受基本類似的服務――同質化服務,這樣才不至于出現患者因為一定要找名醫院、找名醫而耽誤病情。因此我覺得做醫療行業不僅是對這個行業的貢獻,更是對人的貢獻。”談到如何與醫療信息化結緣,章笠中如是說。
“國家重視醫療行業,但是國內醫改之路卻很艱難,醫療信息化發展滯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醫療現實和患者需求差距非常大,醫療信息化這個領域前景比較寬闊,而當時這塊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早在2003年,章笠中便開始做前期準備,2005年起正式進入醫療領域,并率先在國內提出了數字醫院整體解決方案,引領了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發展。直到2011年,入主醫惠,開創了基于物聯網為核心技術的智慧醫院整體解決方案,率先提出了“簡約智慧醫療”和可及連貫的服務理念。
堅守簡約智慧醫療
“IT本身是一個復雜的東西,希望我們呈現給用戶的都是簡單易操作的產品。如果系統太過復雜,即便完美無缺,也沒有推廣的價值,就像傻瓜相機,如果沒有傻瓜相機,我想相機不可能像如今這樣普及。醫護人員的職責是行醫救人,沒有必要花費時間去研究復雜的系統。”章笠中向記者闡釋了把“簡約智慧醫療”作為企業理念的初衷。
依據“簡約智慧醫療”的理念,醫惠提出簡約的信息交互、簡約的醫護流程、簡約的資產管理、簡約的門戶體現、簡約的信息資源管理以及簡約的運營決策管理等。其中,“簡約”之處體現在:對象管理的簡約,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實現全對象的感知;基礎架構的簡約,實現了有線網、無線網、物聯網設備上的“三網合一”;系統操作的簡約,實現數據交換的便捷;醫護流程的簡約,實現移動護理等系統流程的人性化處理。
但簡約不是全部,符合標準、可靠且實用也是醫惠所遵守的。章笠中說:“第一,我們開發產品不是按照醫院所需求的標準,而是按照最高的國際標準,這樣不管是什么機構去醫院檢查,都能符合標準,對于醫院來說,也會更加放心;第二,產品所用的材料都是可靠的,路遙知馬力,只有采用可靠的設備、可靠的生產方法,才能使醫院引進產品以后長時間內不出問題;第三,必須實用,我們不希望搭花架子,比如與HIS相比,門診輸液是很小的部分,但是我們也能將其轉化成產品,把它全部信息化,做到極致,杜絕一切差錯,保證既簡約又實用。”
章笠中賦予了醫惠獨到的企業理念,此外,他對醫療信息化的見解也獨樹一幟。章笠中把醫院的信息化比作一個人,大腦是臨床數據中心;五官是醫院所有信息的感知系統;神經系統是信息的集成平臺;血液就是傳輸這些信息的網絡基礎;內臟是各種各樣的業務系統;四肢是執行機構,譬如說包藥機,取單、自助機器等。“現在醫院的情況是內臟都很發達,通常血液系統都有了,網絡基本上是通了,而實際上缺的是臨床數據中心、智能感知系統以及信息的集成平臺,而這些也正是醫惠所要做的。”章笠中說。
引領醫療物聯網
醫惠的產品操作簡單、符合標準、可靠且實用,這些特點可能并非醫惠獨一無二之處,但從公司創辦至今,醫惠便堅持這四點并將其做到極致。同時,“鼓勵創新”也是醫惠一直堅持的。醫惠所有的解決方案與同行相比都有很大的差異性和顛覆性,“我們一開始并沒有從醫療業務上去切入,而是將切入點鎖定醫療對象和流程。”
章笠中所說的醫療對象指的是,患者、醫護人員、醫療器械、醫療耗材、醫療標本以及醫療信息;醫療流程指的是,護理流程、檢驗流程、檢查流程、診斷流程、追溯流程、質控和管理流程以及臨床流程。正因為醫惠獨特的切入點,從醫療物聯網的角度來講,醫惠是國內移動醫療和醫療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引領者。
“在物聯網方面,我們有幾個非常核心的技術:第一,醫惠在全球第一個推出了三網合一的物聯網基礎架構平臺;第二,醫惠建立了信息交互平臺,只有擁有良好的交換平臺,才可以與業務系統做很好的對接。”章笠中所說的“三網合一的物聯網基礎架構平臺”是以一種簡約的方式解決當前有線網、物聯網和無線網之間的通訊和數據融合應用。平臺的核心是物聯網AP和物聯網AC,其中物聯網AP整合了無限AP和RFID閱讀器功能,可以實現信息雙頻四通道的發送和接受,物聯網AP既可以接受RFID標簽返回的信息,也可以接受支持WIFI的移動終端返回的信息,實現前段感知的融合;物聯網AC除了能夠對物聯網AP,還可以通過融合物聯網中間件模塊實現前端感知信息和后端應用系統之間的轉化、封裝、解析和集成;通過融合通信網關模塊,實現RFID信號轉換成TCP/IP信號并進行傳輸;通過融合統一管理平臺模塊實現對物聯網AP的無線網應用和RFID應用進行統一有效的配置和管理。
“很多企業都在講信息交互平臺,但是我們的角度不一樣,他們的交互平臺是從技術的角度,我們從實際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的角度來做。我們掌握了醫院所有的醫療對象、醫療流程,因此醫惠在信息交互平臺的建設方面,富有特色。”章笠中表示:“在醫療物聯網方面,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第三代物聯網應用。第一代是發現傳感器、讀卡器階段;第二代是用讀卡器去做解決方案;第三代是我們所建的信息交互平臺,解決多樣性復雜性的問題,從物聯網的角度來講,這是獨一無二的。”
依據物聯網技術,醫惠開發的臨床應用系統有:移動護理信息系統、護理管理信息系統、門急診護理系統、移動門診輸液管理系統、嬰兒防盜系統、移動營養點配餐管理系統以及患者生命體征動態監測系統等。這些系統廣泛地應用在全國各地的大型醫院,并深受好評。
樹立良好的行業口碑
由于醫惠有良好的口碑,所以無錫市人民醫院一直在使用醫惠的產品,除了無錫市人民醫院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香港仁安醫院、浙江大學醫院附屬第一醫院等都在長期使用。除了為醫院提供質量過硬的產品外,理念上的契合、管理經驗的共享、良好的售后服務等都是醫惠所一直堅持的,這些也正是醫惠“有口皆碑”的關鍵所在。
“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把我們的系統賣給醫院,而是要更進一步與醫院建立起合作關系。除了給醫院提品外,我們與醫院能做到互相交流管理經驗。”章笠中介紹到,對于有很強的管理理念的醫院,醫惠會全力配合,用技術手段幫助實現他們的理念,而對于在管理上較欠缺的醫院,醫惠會向他們灌輸好的理念,因此,醫惠與醫院的關系是交流合作而非單純的買家與賣家的關系。
醫惠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與醫院建立起的互惠互利、交流溝通的良好合作關系。章笠中認為每個醫院其實跟每個人是一樣的,一定有他的閃光點。通過跟不同醫院深入的合作、交流,公司也能從中學到很多,進而把每一家醫院的經驗全部展現在產品里面。“在與醫院的合作中,雖然我們的投入很大,但卻贏得了更高的價值。所以到現在,我們與很多醫院的合作關系都非常好,獲得了他們的認可,特別是那些在管理理念和創新方面比較突出的醫院。在和醫院的合作過程中,雙方理念上的充分溝通和碰撞出的火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在獲得更多啟發和經驗的同時,我們會將這些經驗通過產品傳遞給其他的醫院,幫助他們完善信息化建設。與醫院保持健康、良性發展的關系是我們取得成功最大的收獲和經驗。”
從“賣產品”轉變為“賣服務”
醫惠在章笠中的帶領下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醫惠發展至今,視野已不再局于國內,而是立足于國際化。現在醫惠與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國家的一些醫院都有合作項目,醫惠所有的產品都是基于國際化的標準。
當被問及醫惠接下來的規劃時,章笠中說:“做醫療服務最重要的是實現每個人的健康,我們的理念是希望將醫療服務延伸到家庭,并且我們現在正在努力嘗試這么做,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轉向去做家庭的醫療服務,我們的重心仍舊在醫院,我們做的是以醫院為核心的延伸服務,延伸至社區、至家庭。”
據章笠中介紹,務實地解決醫療、患者的安全問題、醫療質量問題以及提高醫院的運營效率是醫惠一直堅持的,也將繼續堅持下去。如何用信息化的手段梳理醫療流程,提高效率,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提高效率是醫惠一個永遠不變的方向。在此基礎上,章笠中確立了醫惠新的發展方向。
“我們掌握了大量的醫院流程以及最精細化的信息,所以反過來,我們可以做一個很標準、與各個系統都能進行交互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幫醫院做數據的決策分析。除此之外,如果我們只停留在銷售軟件系統和終端設備上,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會被市場上的大魚吃掉,所以我們的經營模式,正從傳統的單一的業務創新轉變為基于對象、基于流程的創新,一句話,就是從‘賣產品’轉變為‘賣服務’。”章笠中說。
“我們將集成現有的研究成果,把家庭醫療植入到社區,通過與開發商合作,像寬帶、電話一樣,在每戶家庭事先都部署好醫療信息的無線接受終端。比如居民在家中量血壓、測血糖,這些有用信息會被自動采集,進入到個人健康檔案,我們根據這些信息聯合醫院、社區為居民提供健康監測服務,目前我們在香港、上海已有成功案例。” 章笠中認為,物聯網在醫院的應用是必然的,醫惠的發展方向基本上是物聯網、流程管理、醫院的信息基礎平臺以及臨床數據分析管理。
采訪側記
篇3
如今,信息化作為提升醫院管理水平,讓醫生滿意,讓病人滿意的智慧工具,已經成為了各大醫院改善醫患關系、提升綜合服務水平的重要支柱。作為智慧醫療的實踐先鋒,北京電力醫院一直以信息化為依托,以數字醫療建設為根本努力改善自身的智慧醫療環境,隨著醫療業務量的逐年遞增,電力醫院對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做了很大投入。
創新IT思路
受制于現有網絡系統
智慧醫療因高科技的發展悄然來到我們的身邊,而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IT技術也正在成為醫療改革的重要抓手。位于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交通樞紐的北京電力醫院,不但是一所診療環境優越、學科涵蓋全面的三級綜合醫院,更是利用信息化技術創建智能化、人文化發展的醫院。
“信息化不是簡單項目,而是一個長期優化和融合的過程。”林方才院長卓有遠見的視角引領了北京電力醫院的信息化創新之路。他表示:“信息化不是為建而建,不是面子工程。我們需要先明確網絡和應用平臺的服務對象,而對于醫院來說,這就是患者。如果把電子掛號、藥房自動化系統看作‘首’和‘尾’,而中間的過程好壞,離不開信息的安全集中、高效傳遞、離不開運維服務質量的提升。因此,智慧醫療落地的臺階,就是要消除技術上的瓶頸,為整個醫療過程提供無可挑剔的服務”。
據了解,定于2013年投入使用的醫院新大樓,在信息系統建設方面確實存在著“三項”技術問題亟需解決。首先,作為負責醫院內各項數據傳輸的網絡基礎設施,其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都非常高,7x24小時的高可靠網絡決定著醫院各項工作的效率;其次,移動醫護會因為病房墻體厚、病房結構復雜、AP間干擾造成信號差、系統掉線和反復驗證的問題;最后,不需要優化、沒有故障的網絡是不存在的,而各大業務系統的運維管理不但要能夠事先發現IT故障隱患,更需要為醫院信息化整體決策提供詳實的數據依據。
創新思維部署
提升全院網絡體驗
如何通過信息化提升醫院管理水平,讓員工滿意,讓病人滿意,是醫院信息化領導班子長期思考的問題。而傳統的網絡建設和管理技術很難解決目前的技術難題,基于上述背景,北京電力醫院開啟了新大樓信息系統創新思維部署之旅。
網絡系統升級
結合現有的業務需求,北京電力醫院信息中心決定,對新大樓內信息化應用可能出現的瓶頸進行有針對性的梳理。為此,北京電力醫院邀請行業專家,以及國內外知名的IT廠家進行了長時間的技術交流及產品測試。通過綜合評比,最后制定提出了創新網絡的設計思路,為基礎網絡建設、移動醫護實現、智能網絡運維開出了“三劑良方”。
基礎架構:雙核心+VSU虛擬化
雙核心+VSU虛擬化技術組建的萬兆核心網絡,為北京電力醫院6000多個信息點提供性能極強的千兆接入能力,在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環境下滿足了7x24小時無間斷運行的需求。當萬兆鏈路出現故障時,鏈路切換速度僅為1.16ms,這不會對客戶端造成任何操作上的影響。而VSU技術將多臺物理設備虛擬為一臺邏輯設備,管理員所有的操作只針對一臺交換機即可實現,全面降低了管理與維護的成本。
醫療移動應用:零漫游解決方案
按照創新網絡的設計思路部署,同時可為48個病房提供“滿格”無線接入。通過隱裝在電源面板后的天線,醫護人員可以在任意一個病床前進行調閱病歷、錄入體征、執行醫囑等工作,使醫護工作效率更高。在管理方面,無線智分技術可以將AP干擾和AP漫游切換降到最低,一次認證后就可以長期使用,最大程度保障了醫護人員工作的持續性。另外,針對嬰兒房管理,醫療智分漫游解決方案可以與物聯網標準RFID技術進行融合,確保了嬰兒房區域的安全防范。
運維管理:以業務為核心的RIIL
篇4
10月30日,IBM推出“Project CAMP-天合計劃”,該計劃將VAD(增值分銷商)合作伙伴的軟件預裝在PowerLinux服務器上,打包成為“Camp Box”解決方案,旨在幫助用戶大幅降低Power平臺的使用成本和PowerVM虛擬化技術門檻,進一步豐富Power企業入門級服務器產品線,為用戶提供更多“智慧的運算”的選擇平臺。
@程彥博:不論該男子的死因和藥物誤用是否有關系,當前被社會普遍關注的醫療衛生領域中,確實存在醫院業務流程復雜、醫護人員工作強度大而導致的差錯頻出等問題。無疑,信息化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目前很多醫院已經使用了條形碼對應患者及其藥品。如果能夠應用RFID等更為先進的物聯網技術,有望使藥物誤用這種醫療差錯發生的概率降到更低。
@李奕:在Gartner最新的2013年十大關鍵技術趨勢中,集成/整合式的生態系統赫然在列。從基于AIX的Power720、Power740到“天工計劃”再到基于PowerLinux服務器的“天合計劃”,IBM從產品、技術、服務、渠道等多個角度,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打造全面的計算平臺生態系統,合作伙伴也將改變傳統搬箱子的銷售模式,貼近行業用戶需求并為之打造整體解決方案。
10月中旬,在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供應商Bentley公司于杭州舉辦的用戶大會上,該公司用戶同時也是合作伙伴的華東勘察設計院的相關負責人格外忙碌。因為在此期間,華東勘察設計院承辦了HydroStation水電水利工程三維數字化設計平臺技術交流會。不少前來參加Bentley用戶大會的用戶都在會議舉辦期間現場報名參加了此技術交流會。
10月30日,杭州市政府與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舉辦會,宣布免費向市民開放室外Wi-Fi網絡。此次開放的范圍為城市道路、廣場、公交站臺以及行政服務等區域,用戶連接"i-hangzhou"就可以免費使用Wi-Fi網絡。據悉,此次開放的免費Wi-Fi網絡覆蓋面積約達220平方公里,初期接入終端以手機、傳感器、物聯網等為主,二期將開放平板電腦,計劃明年下半年將開放PC終端連接。
篇5
城市大管家
今年上半年,作為福建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綜合試點市,長樂市推出城市管理服務指揮中心,平臺由中國電信長樂分公司投資開發建設的“12319”城市貼心管家負責日常維護保障工作,長樂市政府以購買服務的方式租用服務,為廣大市民提供保姆式的貼心服務,形成政府部門聯動、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工作新格局。
從福建省信息化局公開的消息中獲悉:“12319”城市管理服務指揮中心共具備9大平臺:社會綜合管理、數字城管指揮、應急指揮、我心長樂、應急指揮、生態安全監管平臺、公共場所監管平臺、安全生產監管平臺、社區矯正平臺、特殊車輛監管平臺。受理中心受理市民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按照政府網格化管理的要求,將吳航、航城兩個街道16平方公里劃分為142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管理員、協管員和督導員,每天開展巡查工作并做好記錄,通過手持終端將巡查到的各類事件第一時間發送到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將事件分類到各相關部門,做出及時、有效的處理。受理員還將獲得的信息分類到各部門,同時跟蹤事件辦理情況,最后將事件辦理結果直接反饋給市民。指揮中心每周對問題處理情況進行統計匯總,特別是對各聯動單位超時問題情況進行認真審核,積極與單位進行溝通和協調。這種主動服務較之傳統的部門單一被動服務,實現了城市管理由滯后向實時、由粗放到精細、由靜態到動態、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
通過觀察發現,利用平臺和網格化推進城市管理服務工作的做法已經在很多城市運行并取得不錯的效果。城市網格化依托統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數字化的平臺,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為單元網格。其特點是,根據城市自身格局,通過加強對單元網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種監督和處置互相分離的形式。對于政府來說的主要優勢是政府能夠主動發現,及時處理,加強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能力和處理速度,將問題解決在居民投訴之前。
其優勢在于,將過去被動應對問題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管理手段數字化,這主要體現在管理對象、過程和評價的數字化上,保證管理的敏捷、精確和高效;科學封閉的管理機制,不僅具有一整套規范統一的管理標準和流程,而且發現、立案、派遣、結案四個步驟形成一個閉環,從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從個體到群體
像長樂市這樣利用平臺和網格化推進城市智慧化管理的情況在福建并不是個案,目前福建省開始醞釀在2013年至2015年間打造智慧城市群。并普及運用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的通信技術,加快推進“數字福建·智慧城市群”建設,大力實施健康、教育、就業、家政服務等便民、惠民系統工程,推動政府服務轉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物聯網應用、健康服務、教育服務和就業服務等“數字福建”五大產業集群。
福建省政府還協同中國聯通,對福建省電子政務內外網、云計算平臺進行擴容升級,規劃并實施“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建設城市智能化管理平臺,加快推進“數字福建-智慧城市群”建設和福建省電子商務產業、物聯網應用產業、教育服務產業和健康服務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加大內容資源整合力度,實施便民惠民的公共服務工程,持續完善海西家政服務和就業服務能力,推動市民一卡通、掌沃城市等一批重點民生服務項目;加快“智慧平潭”建設與閩臺一卡通等核心項目落地實施,為打造平潭綜合實驗區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尤其在智慧經濟領域重點推動智能廠區、智能電網、智能物流、智能商鋪、智能酒店、智能漁業、IEN智能節能、智慧金融、電子商務、動漫運營基地、智慧城市開放實驗室等11個“智慧經濟”類項目,助力福建創新型經濟發展。
其中智能廠區將從廠區企業尤其是制造型企業的管理、經營信息化需求出發,結合電信優勢產品為全省各類企業制定智能化解決方案,重點推進企業管理系統、生產經營系統、安防監控系統、客戶關系系統、營銷輔助系統在企業中的應用,為企業提供便捷、優質、低成本的信息化服務。智能物流將針對信息化發展不同階段的物流企業,利用射頻技術、二維碼、衛星定位、傳感設備等技術,積極推動定制化、一站式的綜合信息化解決方案,重點建設農產品溯源管理系統、冷鏈物流物聯網、物聯網企業管理系統、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車輛貨物定位、產品追溯、安全監管等功能,提升物流企業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篇6
據統計,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為53.8%:其中城市老年人為77.7%,城市高于農村。同時,不同級別城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存在顯著差異。大城市高于中等城市,中等城市高于小城市。現代城市老年人一半以上患有一種或幾種慢性疾病,而且伴隨著不同的并發癥。衛生部對我國12省(市)抽樣調查的結果表明,我國老年人主要患病為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風濕病、惡性腫瘤和其它退行性疾病。
養老服務必須依托醫療機構,有機的將養老、康復、醫療相結合。老年人慢性病多,發病率高,一些心腦血管疾病來勢兇猛,只有專業醫護人員全天候照護,才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情況。而目前我國養老機構因為各種原因在自身條件上還需要完善,居家養老成為中國人的主流養老模式。
在“家庭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的前提下,越來越多的家庭在養老功能上面臨嚴峻的挑戰,一些家庭已經沒有條件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精神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智慧養老的模式應運而生。由英國生命信托基金會最早提出的智慧養老,也被稱為智能居家養老,智能養老系統。智慧養老系統采用計算機技術、無線傳輸等手段,在居家養老設備中植入電子芯片裝置,使老年人的生活處于遠程監控的狀態。如同一個如影隨形的家庭保姆,不僅能夠悉心照料看護老人的衣食住行,也能讓無暇照顧老人的子女了解到老人的生活狀態和地理位置。
現在這一智能養老系統已經在國內登陸,并成為各地方城市智慧城市的重要示范項目。據了解,智能養老是武漢智慧城市示范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網、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建立系統服務與互動平臺,通過整合公共服務資源和社會服務資源來滿足老年客戶在安全看護、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休閑娛樂、親情關愛等方面的養老需求,從而為廣大的城市老年群體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養老解決方案。而在北京、南京、揚州等地,智慧養老也逐漸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使用物聯網技術,南京智慧養老服務率先在鼓樓區開始試點,2012年增加玄武、白下兩個試點建設區。江蘇老齡辦透露,政府將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培養一大批智慧養老服務機構,共同應對老齡化帶來的諸多問題。
當然,技術不能解決所有養老問題,相反我們更應該注意技術之外的因素。北新橋智慧養老項目負責人雷禹介紹,信息化養老不是簡單地賣產品和系統,關鍵是要通過信息化的手段,提升養老服務。目前北新橋街道與東直門第六醫院合作,專門為街道老人開通綠色通道,通過健康管理的系統,將老人血壓、血糖等數據定期匯集起來,及時發現老人的健康問題,排除了健康隱患。
篇7
“當今客戶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5-10年之前迥然不同,互聯網為消費者賦予巨大的能力,世界迎來了數字化和高度互聯的時代。中國的政府、中國的企業都已經在確定明確的項目,為未來轉型進行創新。中國我們在進入一個“新常態”,重點不光是增長,強調的是有質量的增長。”紀秉盟說,“‘中國制造2025’是第一個十年計劃,來推動國有企業尤其是制造行業的國有企業的轉型,同時還有智能材料、智能產品、智能設備、智能流程和智能服務五個智能項目的落地。這是政府與企業共同找到的。為此,SAP將全力支持《2025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及一些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執行。”
迪普科技為遼寧省腫瘤醫院帶來全面安全防護
日前,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化醫院安全虛擬園區網解決方案成功應用于遼寧省腫瘤醫院,該項目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對遼寧省腫瘤醫院園區現有網絡進行全面的改造與升級,解決園區網絡目前存在的設備老化、性能不足、網絡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同時對醫院園區網絡的安全防范進行加固,在達到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體系對網絡安全的相關要求的同時,建立滿足未來管理和數據業務發展要求的網絡、安全及應用交付一體化平臺網絡。迪普科技安全虛擬園區網解決方案價值在于:簡化了組網結構,運維管理更加方便;電信級可靠,業務運行更穩定;持續的擴容能力,有效保護投資。據悉,迪普科技解決方案幫助遼寧省腫瘤醫院降低30%的建設成本,同時使管理效率提升50%,其模塊化結構,可通過擴展相應的業務模塊,實現整機性能與業務功能的平滑擴容,滿足遼寧省腫瘤醫院未來5~8年業務發展要求。
中科曙光以技術創新大會聚力共贏數據中國
“2015中科曙光技術創新大會”日前召開,會上中科曙光攜手眾多合作伙伴,了解讀地球計劃、全新架構的高性能計算機――硅立方(Silicon Cube)、國內首款規模化量產的液冷服務器-TC4600E-LP、龍芯系列產品、龍安聯盟首臺一體機產品、曙光公司攜手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NVIDIA公司展開深度學習戰略合作和XSystem深度學習產品、曙光高端服務器、曙光高密度存儲服務器、曙光云就緒Stack系列產品家族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創新計劃與創新產品,同時展示了曙光在云計算、大數據、高性能計算、自主可控等眾多關鍵科研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創新成果。本屆技術創新大會上最受關注的重量級,無疑是首次進入公眾視野的“解讀地球計劃”。該計劃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曙光信息產業(北京)有限公司發起,是對“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預研及原型系統建設項目建設意義和社會倡導的解讀。
卡巴斯基最新版OS X安全產品
卡巴斯基實驗室推出最新OS X系統安全解決方案――卡巴斯基安全軟件for Mac 2015。這款解決方案已集成于卡巴斯基安全軟件多設備版和卡巴斯基全方位安全軟件多設備版中,能夠高效幫助用戶抵御金融在線欺詐和網頁威脅,同時提供更多安全管理功能。對于此次的新產品,卡巴斯基實驗室首席技術官Nikita Shvetsov表示:“卡巴斯基實驗室的安全專家調查了影響常見操作系統的網絡威脅,并開發出應對這些威脅的技術。例如,卡巴斯基安全軟件for Mac就能夠守護用戶數字生活的方方面面:保護用戶個人數據和資金安全,同時不影響操作系統的性能。”據了解,卡巴斯基安全軟件for Mac 2015涵蓋反病毒保護、金融安全、家長控制上網管理、性能和可用性等四大全新和改進功能,將為Mac用戶提供更為強勁的安全保護。
國Orange下一代IaaS云服務助力企業創建混合云基礎設施
日前,Orange Business Services宣布進一步擴展其亞太地區的下一代IaaS云服務,即Flexible Computing Advanced。該服務針對大型全球性跨國企業,因為開展跨國經營,所以這些企業一般有著多個不同的數據中心與網絡需求。Flexible Computing Advanced將客戶的云基礎設施標準化,并整合為一個全球一致而可靠的虛擬私有云,這樣客戶便能夠極大地節約其總體擁有成本。各企業能夠根據實際的業務需求輕松地擴展或收縮其IT資源,并且僅須按照實際的使用情況付費。它們還能夠極大地受益于行業領先的全球網絡所支撐的企業級控制性、靈活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同時,lexible Computing Advanced使得各企業能夠創建資源(CPU、RAM、存儲、備份、網絡帶寬等)可隨意擴展的虛擬數據中心。它既可以由客戶通過自助服務門戶管理,也可以由Orange代管,Orange為整個基礎設施提供端到端的服務等級協議SLA和管理。在亞太區,Flexible Computing Advanced通過香港、新加坡和悉尼的Orange云服務數據中心節點提供交付,可覆蓋本地區及歐洲的客戶。客戶的數據和應用托管于3+級數據中心,并享有全面的備份與災難恢復服務。
2015長風論壇在浙江嘉善成功舉辦
日前,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辦,浙江省嘉善縣人民政府承辦的“長風論壇”在浙江世博大酒店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主題為“互聯網+智能制造”。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黨委副書記張曉峰在講話中表示:長風論壇是“長風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心圍繞理念更新、知識傳播、經驗交流打造的高端論壇品牌。針對“互聯網+智能制造”主題,張書記表示:無論國家層面還是社會層面,互聯網+都得到廣泛關注,為什么是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因為在工業4.0階段,互聯網不僅僅是工具和手段,它是產業變革的主體,它引領著傳統企業的升級和轉型;相反,如果是+互聯網,互聯網就成為了被動的角色,這是工業3.0階段的特征,不適合工業4.0時代。本次論壇包括中國制造2025、智慧工廠、智能制造、互聯工廠、互聯網+信息安全、3D打印和云制造等六個細分主題,演講嘉賓分別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研究機構、重點院校、行業協會和知名企業,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王喜文發表了“‘互聯網+工業’與中國制造2025”的主題演講,從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中國的智能制造以及《中國制造2025》政策的落實三個方面探討智能制造對中國工業發展的影響與顛覆。他指出:“互聯網+工業”開創了制造業的新思維,重視物理到信息、群體到個體的轉變,滿足個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并利用大數據推動制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
富士施樂啟動彩色及辦公解決方案巡展
富士施樂彩色及辦公解決方案巡展日前在古城西安正式啟動。此次巡展,富士施樂將已成功應用并可創造更多價值的解決方案帶給更多二線城市的客戶,以滿足當地企業對彩色及高效辦公快速增長的需求。巡展將歷時4個月,預計陸續登陸蘇州、南京、成都、重慶等城市。目前,富士施樂不僅在文印解決方案和彩色辦公領域位居市場領導者地位,更已率先提出為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定制化辦公解決方案,包括:針對政府機構的紅頭文件解決方案;為酒店量身定制的酒店行業解決方案;適合大型企業的移動辦公解決方案等。這也讓富士施樂真正成為業內唯一具有全行業解決方案能力的服務供應商。
博通亞洲媒體峰會打造互聯中國
近日,博通在北京召開了以芯聯新2015博通亞洲媒體峰會,此次博通看好了中國的“互聯網+”策略,并宣布與包括華三通信、浪潮和四達時代在內的多家中國企業簽署了一系列合作諒解備忘錄。作為一家有線和無線通信半導體創新解決方案提供商,博通需要通過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將自身在半導體行業的領先技術帶入到有線無線廠商的產品中。博通公司全球銷售執行副總裁MichaelHurlston表示:“中國電子市場正迎來令人激動的時代,正完成從全球制造基地向設計開發領導者的轉型。快速增長且不斷演進發展的行業不僅是我們當前戰略中推動現有市場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向多元化新領域進軍的關鍵要素。與本地區的多家領先機構合作,推動創新發展,對我們來說深感興奮。”
甲骨文中國描繪云版圖
甲骨文近日在北京召開新聞會,宣布為滿足亞太區快速增長的云計算需求而啟動的1000名專業銷售人才招募計劃已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包括中國區新招募的200多名新員工,甲骨文已在亞太地區成功招募到800多名專業銷售人員,他們擁有多樣化的職業背景和行業積累,在為公司帶來豐富資源和寶貴經驗的同時,為甲骨文向“全球最大的企業級云計算公司”邁進,增添強大的內部驅動力。甲骨文高級副總裁及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翰璋說:“當前中國政府的政策跟甲骨文的科技、戰略發展重點也是非常契合的,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在SaaS的領域,我們著手推動互聯網+相關的一些社區、方案;在PaaS層面,我們也有很多機會。在國家策略互聯網+方面應用是變化很快的,用云計算技術,利用Oracle的PaaS技術可以充分地享受擁抱變化。可以很容易地支持ISV的客戶去做這方面來回的變遷和特別方便的部署,這也是甲骨文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篇8
移動醫療是電子醫療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被認為是醫療領域21世紀最具潛力的創新性技術。移動醫療應用主要由數據采集及展示層、傳輸層及平臺層組成。 移動醫療的應用特點
需求潛力大。我國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需求潛力大。
一是國家衛生管理,信息采集與發放需求大。隨著國家衛生信息化進程的推進,為實現醫療信息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衛生部將加快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提高對信息采集與發放的建設,進而推動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發展。
二是醫療行業發展,遠程醫療發展需求大。隨著醫療行業發展,遠程醫療作為臨床的重要補充有巨大需求,將促進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發展。
三是保健與養老,家庭醫療與救助需求大。隨著老齡化及慢性疾病的發展,老人和慢性疾病人群數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這些人群通常需要頻繁的檢查生命體征(如心率、溫度、脈搏、血壓等),以確保他們的健康狀況,而移動領域移動應用可以有效且低成本解決長期監護問題,實現隨時隨地監測、分析、指導。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的需求巨大,進而推動行業應用高速增長。
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我國醫療資源總體嚴重不足,且分布極不均衡,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突破醫療的地域約束,能有效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問題。移動醫療將信息技術、無線設備與醫療技術相結合,讓地處偏遠地區的患者接受及時診治,將疾病進行有效篩查,促進醫療資源有效分配,解決醫療資源不足、分布不均等問題。
保障醫療安全。醫療機構在對病人護理過程中,有可能出現護理人員交接環節的失誤,以及在發藥、藥品有效期管理、標本采集等執行環節的失誤。移動醫療借助無線網絡可以更好地進行醫療質量管理,終末質量管理,環節質量管理,有效監控完整的醫療過程。
提高工作效率。 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使醫院信息系統向病房、床旁的擴展和延伸成為可能,可以實現醫院信息化的科學管理,優化臨床醫療、護理任務的過程控制,使醫療資源得到合理運用,幫助解決高素質醫護人員短缺的狀況,提升醫療工作效率及醫療管理的水平。如醫護人員利用移動智能終端直接調閱患者的化驗報告和相關資料,從而掌握最新病情,并在病人床邊記錄患者動態信息,減少了在病房和工作站之間來回行走的時間,增加了診斷、治療病人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移動互聯網應用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個性化服務理念和運作模式,它所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影響了醫療信息化的多維度應用,基于移動技術與網絡技術融合的醫療信息化系統,突破了傳統的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基于單一互聯網應用的時間、空間的局限性,把鎖定在一個個固定站點中的信息釋放出來,每一個活動的個體都成了移動的網絡節點,充分發揮了無線互聯網的優勢,隨時隨地獲取所需信息,實現了醫療信息化的現代化管理和公共服務。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具有多方面優勢,有利于多層面、多專業集成,通過整合協調,發揮它們的整體效能;有利于醫療主體與客體之間雙向溝通,促成良性互動的要求。由于醫療領域移動應用的眾多優點,國際上有很多國家已經在開發移動醫療的業務,在商業模式、通信技術、生理信息采集器等方面都有相關的研究。目前,全球已有近130項移動醫療應用,覆蓋了基礎護理、公共衛生研究、急救護理、慢性疾病管理、自助醫療服務等多個領域。 我國醫療領域移動應用通常與物聯網、RFID等技術相結合部署。國內目前已有20%的醫院在移動醫療應用上有所嘗試,不同程度地使用了PDA及RFID技術,但是已有的移動醫療應用,涉及應用的范圍窄,只能在局限的方面發揮作用。
移動醫療發展現狀與趨勢
目前,我國醫療領域移動應用主要有醫療信息傳輸、疾病控制、醫生護士病區移動查房、院外移動醫療及辦公應用、醫務人員VOIP、IVPN通訊、母嬰管理、病患管理、醫院特殊重地管理、醫療設備管理等。如江蘇蘇州市推出智慧醫療市民健康管理服務系統。該系統以手機為載體,集實時掛號、預約體檢、個人健康檔案查詢、遠程治療等于一身。市民通過手機短信、WAP軟件等登錄該系統后,可點選自己欲前往的醫院,在網上掛號。各大醫院每天會將病人的病史記錄、用藥信息等作為病人的健康檔案,上傳到由蘇州市衛生部門監控的數據庫內,市民通過手機登錄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就可查到個人就診信息、體檢報告等。同時,該系統還能實現遠程治療,病人通過特制身體檢測裝置測出健康狀況數據后,可通過手機經系統傳遞給醫生,醫生就可據此進行診斷。部分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領域還未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且面臨收費困難問題。目前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僅存在硬件銷售、解決方案售賣、軟件應用下載收費、電話咨詢服務收費、網絡運營商流量收費等商業模式,其中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商業模式運營較成功,但法律規范的不健全,移動醫療運維盈利模式面向用戶收取問醫費用涉及網絡行醫執照問題不清晰。
由于我國醫療機構市場化程度較低,醫療機構開放度不夠。眾多IT廠商難以切入醫療系統,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發展受限。在應用領域方面,目前IT廠商與醫療機構展開合作還僅僅限于地方衛生局在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醫院信息系統建設等層面,將移動醫療應用于移動醫療醫護、醫療物聯網應用的較少。在應用主體方面,目前醫療領域移動應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大醫院,在中小城市、特別是縣、鄉鎮醫院應用較少。
由于移動醫療標準缺失,使得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困難。只有實行設備標準化生產才能保證醫療結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滿足醫療服務的日常醫療需要,才能實現醫療領域移動應用規范化發展。
由于我國信息技術發展起步較晚,在設計理念和發展環境上的不足,造成移動醫療領域技術研發能力較弱,移動醫療行業軟件和硬件的核心技術均被國外壟斷,以至于移動醫療產業國內廠商短期內難以與國外廠商抗衡,阻礙我國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發展。
我國醫療領域移動應用需求增長迅速。一方面我國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以移動醫療為代表的信息采集與發放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醫療行業發展,臨床醫療醫護與遠程醫療結合速度加快;最后我國老齡化及慢性疾病步伐加快,老人、慢性病患者的激增,對家庭醫療與救助需求旺盛。
我國醫療領域移動應用基礎牢固。隨著低成本的手機及全球性移動通信網絡的普及,數千萬無法接入固定電話或者計算機網絡的人們也可以使用移動設備作為日常通信與數據傳輸的工具,移動電話的普及,為使用移動技術支持醫療服務提供了關鍵的基礎。
隨著政府、醫療機構、IT廠商的通力合作,我國醫療領域移動應用的規模將不斷擴大。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預計2017年到歐洲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醫療市場,營收將達69億美元。亞太地區和北美緊隨其后,營收分別為68億美元和65億美元。中國的營收將達到25億美元。從醫療領域移動應用的主要構成來看,GSM以及慢性病管理等監控服務將占整個市場的65%,市場規模將達到150 億美元左右。診斷服務將成為第二大細分市場,占全球移動醫療市場的15%,市場規模達到34億美元,包括能使隔離區的患者與醫療專業人士溝通的移動遠距離醫學與健康呼叫中心。治療服務將成為第三大細分市場,收入將占整個市場的10%,市場規模達到23 億美元,當前的應用主要是確保患者遵守治療安排的服務,如通過短信提醒用戶吃藥時間。
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及網絡的延伸,使移動醫療的應用成為可能。在過去40年時間里,移動通信設備始終堅持小型化、快速化及低成本化發展,并在硬件、軟件、網絡訪問、標準及服務等諸多方面都有所提高。現在,大量的服務都可以通過更加統一、快速且便宜的寬帶接入實現。另外,網絡技術的無線化發展,也推動移動醫療應用的持續發展,并為雙向數據服務服務模式提供了發展條件。
目前,我國醫療領域移動應用有:移動醫療醫護,基于物聯網的身份識別、位置服務,以及基于三網融合的病房內多媒體信息自助服務。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我國醫療領域移動應用范圍將會進一步的增多。
移動醫療重點環節分析
產業鏈環節。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主要由軟件環節、硬件環節、網絡傳輸環節及終端應用環節組成。
軟件環節主要由應用軟件開發商及系統方案商組成。應用軟件開發商主要開發移動醫療的應用軟件,系統方案商主要進行醫療信息系統開發。目前眾多軟件廠商開展了移動醫療軟
件及醫療信息系統開發工作,提供了基于移動通信的解決方案來擴大他們為醫院和消費者提供的現有產品組合,并加大對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的部署力度。Intel2005年成立“數字醫療保健事業部”部署醫療移動軟件開發。微軟開發了醫院信息系統集成加速器Accelerator for HL7,Oracle開發基于HL7的醫學信息化平臺工具HTB,IBM提出智慧醫療方案。除知名跨國IT企業在移動醫療應用方面投入大力進行軟件開發外,我國本土軟件廠商也積極部署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現有獨立軟件商(ISV)300多家進行移動醫療軟件開發,其中有10多家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如東軟、天健、東華合創、創業等。
醫療設備廠商也在積極部署移動醫療應用,醫療器械生產廠商制造了具有移動通信功能的家用醫療設備,實現設備向中心信息系統平臺發送信息以供監護。邁瑞在2011年宣布與中國聯通合作,從而使邁瑞的測試和診斷設備通過中國聯通的3G網絡來實現社區護理。
移動網絡運營商將移動醫療作為其為醫療機構服務產品的重要部分。我國三大運營商分別與醫院合作,建立了一個基于電子病例系統和醫療信息系統的醫患溝通平臺,推出相關移動醫療相關項目。同時,運營商把基于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醫療領域移動各行業運用,如基于云計算以私有云和公有云形式向大型和中小醫院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基于物聯網為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提供身份識別、位置服務。
全球重要電信運營商紛紛成立了專門的部門以負責醫療信息化的運營。其中Vodafone在該公司的全球事業部下建立了醫療衛生專門團隊,2009年又組建了新的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部門。法國電信旗下Orange 集團以及Verizon無線也已組建了專門的醫療健康部門,負責醫療健康相關的研發及合作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一些運營商還聘請外部專家組成咨詢委員會,咨詢委員的成員主要是來自各大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的高級管理人才,其中很多是首席信息官或首席技術官,組成強大的智囊團隊開發醫療領域移動行業應用產品。在我國,中國移動已與劍橋大學聯合開展移動醫療信息化應用研究,其通信研究院成立了專注移動醫療的項目小組,目前在超過20 省通過12580、手機WAP、無限城市門戶等開展預約掛號。中國聯通建立了“云存儲”服務平臺,用于醫療健康數據采集、傳輸和檢索,以及移動醫療救護定位、生命體征信號實時傳遞;中國電信則在國內200 多個醫院展開移動醫療試點,并得到大中型醫院高度肯定。
醫療領域移動應用主要有移動醫護應用、基于物聯網的身份識別、位置服務、基于三網融合的病房內多媒體應用。這三類通過運用移動智能終端采集信息后通過無線網絡傳輸到醫院信息系統進行分析,分析完畢后再通過無線網絡傳輸最終顯示在移動智能終端上。
應用環節。移動醫療醫護利用移動智能終端隨時隨地進行生命體征數據、醫護數據的查詢與錄入,醫生查房、床邊護理、呼叫通信、護理監控、藥物配送和病人標識碼識別、WLAN手機應用等等。
通過智能移動終端的短信服務功能,將測試與治療方法、醫療服務和疾病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發送到用戶端。在我國,SMS對于那些偏遠地區,缺乏醫院、缺少醫療工作者、對醫療相關信息了解較少的人們而言,尤其有效。另外,SMS不僅可以作為單向的通知工具,還能夠成為雙向的交流工具。
傳染病通常是在小范圍內爆發,但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則可能會發展為流行病。運用移動智能終端,將疾病信息進行跟蹤及反饋,實現對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目前,很多國家已經建立了基于移動通信技術的疾病報告機制。
通過無線網絡的覆蓋,醫生通過移動智能終端,實行病人床邊醫療服務,包括病歷查看、書寫、查看檢驗檢查報告、醫囑錄入等。
護士進行床邊醫囑執行時,運用移動終端掃描病人RFID 腕帶確認病人身份,然后再掃描病人藥物條碼,核對醫囑,給藥流程結束,所有流程信息均被記錄在HIS 中,便于醫院管理查詢以及事后的追蹤。護士也可通過移動終端直接在患者床邊采集和錄入病人體征數據等關鍵信息,提高醫護工作效率。
院外移動醫療及辦公應用包括遠程醫療、危機值協同管理、計劃任務管理、會診管理、危重病人管理、藥品使用管理、醫療業務查詢等。遠程醫療應用中,醫生可使用移動智能終端進行遠程醫療會診,使病人在原地、原醫院即可接受遠地專家的會診并在其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護理,可以節約醫生和病人大量時間和金錢。
篇9
城市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社會物質和精神財富生產、積聚和傳播的中心。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而城市化發展的水平又直接關系到人類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歷了資源經濟、資本經濟和知識經濟三個階段。在當前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進步使我們這個時代的經濟社會生活發生了新的巨大變化,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城市發展綜合實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指標,信息化正在成為城市一切領域進步和發展的根本動力[1]。在城市信息化進程中,數字城市成了推進城市信息化的標志性工程,這是有著深刻背景的。就社會背景而言,國家的信息化催生數字城市,解決城市面臨的全球性問題呼喚數字城市,這是需求牽引;就技術背景而言,地球空間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促進城市數字化,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市數字化,這是技術推動。數字城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2]。實踐表明,數字城市在推動政府管理創新和提高政府科學決策水平、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和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開拓地理信息產業新領域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全社會的文明進步和改變公眾工作學習生活方式等方面,確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數字城市”建設還存在許多制約城市信息化進一步發展的問題。其一,信息獲取手段的自動化程度低,實時性差,更新慢,導致“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脫節;其二,缺乏統一規劃,整體推動力量薄弱,信息不能共享,系統之間不能互連互通互操作,導致重復建設,造成浪費;其三,智能化程度差,數據多但用不上,有數據但用不好,有信息但找不著,有系統但不好用,影響整體效能的發揮。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體制和機制方面的問題,也有技術方面的問題。物聯網、云計算和網格技術的出現,為解決“數字城市”面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機遇。怎樣利用物聯網技術解決對城市的實時感知和實現“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無縫連接的問題,怎樣利用云計算技術來解決多源異構海量數據處理的問題和增強智能服務的能力,怎樣利用網格技術解決信息資源共享的問題和實現協同工作,這些都是學界和業界思考的問題。“數字城市”往何處去?由“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呼之欲出的。智慧讓城市更美好,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是全社會的心聲。
2智慧城市與數字城市的關系目前,全國有一百多個城市都在建設“數字城市”基礎地理空間信息共享平臺,許多城市依托數字城市基礎地理空間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的電子政務已投入使用,東部沿海城市啟動了數字城市的全面建設。與此同時,智慧城市的理念和規劃也紛紛推出,這就涉及到智慧城市的理念、特點及其與數字城市的關系。
2.1智慧城市的理念智慧,指對事物能認識、辨析、判斷處理和發明創造的能力,或指學習、記憶、思維、認識客觀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核心是思維能力。而這就必須具備更透徹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聯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服務等智慧的要素。智慧城市,簡單地說就是讓城市更聰明,本質上是讓作為城市主體的人更聰明。它是通過互聯網把無處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體的傳感器連接起來形成的物聯網,實現對現實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計算技術對感知信息進行智能處理和分析,實現網上“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的無縫連接,并發出指令,對包括政務、民生、環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活動等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化響應和智能化決策支持。
2.2智慧城市的特征智慧城市“智”在哪里?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關于這個問題,目前眾說紛紜,但還是可以歸納為以下六句話[3],即透徹感知、全面互聯、深度整合、協同運行、智能服務和激勵創新。這6個方面中的每個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沒有對現實城市的全面、綜合透徹感知和對城市運行的各種信息系統的實時感測,就不可能有面向現實城市的正確判斷和決策;沒有無所不在的傳感器的全面互聯并實現感知數據的智能傳輸和存儲,就不可能發揮透徹感知的后續作用;沒有對多源異構空間數據的深度整合,就不可能從海量數據中獲取知識,也不可能提供一致性數據服務,信息共享將成為一句空話;沒有基于網格環境的城市各個要素、單元和系統及其參與者的組織和高效的協同運行,就不可能達到城市運行的最佳狀態;沒有云計算這種新的智能服務模式,就不可能為人們提供各種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個性化服務;沒有激勵創新機制,就不可能為政府、企業和公眾提供科技和業務創新及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實驗平臺,也就不可能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2.3智慧城市是數字城市的演化智慧城市與數字城市兩者一脈相承。數字城市是城市的數字化,智慧城市是數字城市的智慧化,是數字城市功能的延伸、拓展和升華。這里,使用“演化”一詞是采用隱喻方法,以達爾文的“生物進化”隱喻數字城市的科學演化、技術演化和工程演化[4]。在科學層面上,數字城市可以理解為“現實城市”(存在物)的“數字空間”,而智慧城市則可視為“數字城市”的“智能空間”,其科學目標是實現由數字到信息再到知識的轉化;從技術層面看,智慧城市是數字城市的物聯化、智能化,是現實物理世界、互聯網虛擬世界與物聯網智能世界這“三個世界”的無縫連接、相互疊合構成的面向未來的全新城市形態;從工程角度看,“現實城市”建設、“數字城市”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都屬于工程活動的范疇,由“現實城市”工程到“數字城市”工程再到“智慧城市”工程,本質上是工程演化過程。城市建設的科學演化、技術演化與工程演化是相互關聯的。所以,智慧城市與數字城市既有連續性又有差異性,數字城市是數字化的城市,智慧城市是智慧化的城市,數字化是基礎,智慧化是靈魂。當然,這并不等于說只有建設好了數字城市才能建設智慧城市,正像有的學者認為的那樣,智慧城市與數字城市具有并行性,所以智慧城市也可以稱之謂智慧數字城市[5]。
3數字城市如何向智慧城市演化實現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演化,首先要有一個總體解決方案。如圖1所示,智慧城市的總體架構由智慧基礎設施層、智慧服務公共支撐層、智慧服務層和智慧服務應用層等組成。圖1 智慧城市總體架構由智慧城市的總體架構可知,實現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演化有以下3個關鍵技術。
3.1傳感器網與物聯網感知感測技術傳感器網與物聯網技術,是智慧城市實時獲取現實城市各類信息的基礎。包括天基、空基、地基、海基的傳感器網獲取的地理空間數據,連接被植入城市物體和運行信息系統的傳感器形成的物聯網獲取的感知、感測數據,通過互聯網傳輸到智慧城市云計算中心進行整合處理并存儲管理。沒有實時、動態的現實城市的海量數據,智慧城市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網絡與傳感技術把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緊密聯系在一起。
3.2云計算技術云計算是智慧城市海量數據處理的智能平臺,對上提供虛擬支撐,包括計算虛擬化和存儲虛擬化。云計算是一種新的計算模式,它通過虛擬化技術把計算資源、數據資源等管理起來,組成一個龐大的資源池,并將其作為服務通過互聯網傳輸給用戶。“云”就像是一個“發電廠”,只是它提供的不是電力,而是計算機的計算、應用和管理能力的服務。只要通過網絡進行連接,并得到授權,你就可以使用這些能力和資源。
3.3網格技術網格(Grid)指第三代Internet,或下一代web。不同于Internet和web,Grid的特點是:資源的范圍更加廣泛,具有很強的分布性、更復雜的異構性;共享更具目的性,引入了虛擬組織(Virture Origion,VO)的概念,而且具有動態性和可伸縮性;強調協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服務的有序性和可控性。對于智慧城市而言,網格技術主要解決4個問題:其一,系統集成,指已建(或歷史遺留)分布異構城市空間信息系統的網格化集成,實現已建系統的互聯互通互操作;其二,信息整合,指多源異構地理空間信息的集成、融合與同化,從而從海量數據中獲取知識,提供無縫連接的一致性城市地理信息服務;其三,資源共享,指廣義信息資源共享,即一切都是服務的理念,如DaaS(數據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KaaS(知識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等等;其四,協同工作,指網格上多個節點協同運行,共同解決城市重大而復雜的問題。這些問題正是由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必須解決的。可以肯定地說,傳感器網與物聯網感知感測、云計算和網格等技術的發展必將讓城市更加智慧。
篇10
和所有的ICT廠商一樣,華為很早就開始研究物聯網相關技術,但產品的開發是在2010年左右開始啟動。到今天,華為已經有了成熟的解決方案,實現了從“零”到“一”的跨越。與其他廠商不同的是,華為的切入點除了傳統行業之外,還在加強“工業級”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以某個核心產品為中心,結合行業需求,推出一整套解決方案。
那么,華為如何看待物聯網?怎么尋找落地的結合點?本報副社長兼計世網總經理張群英邀請華為企業網產品線總裁劉少偉,一同探討物聯網的發展趨勢以及ICT廠商的機會。
為標準努力
計世:就中國市場而言,你是怎么看待物聯網目前的進展,尤其是技術和標準的問題?
劉少偉:物聯網已經討論了很長時間,也曾經和IPv6聯系在一起討論。首先,以炒作曲線來講,物聯網應該過了炒作的高峰期。通常一項技術過了炒作曲線高點之后,有兩個發展趨勢:要么下降一段時間后開始回升,要么是死亡或者僅僅在局部應用。這兩年,物聯網開始真正落地,不再是前期的單純炒作。
其次,物聯網相關的標準和技術在一起往前走,這個很重要。標準可以推動產業鏈成熟,同時也是支撐技術前行的“引路人”。
第三,從我國國情看,物聯網發展的快慢將直接影響相關行業效率的提升,國家在“十二五”期間也提出了很多相關的政策性意見和要求。
華為成立企業業務之后,也進行了物聯網相關產品的研究探索,這個早在2011年就已開始了;在2012年,形成了初具雛形的整體方案和研發;2013年,華為已經拿出更多的產品解決方案。
華為是謹慎樂觀地做出嘗試,既然踏出這一步,接下來也會和我們的客戶一起投入,共同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計世:為了使物聯網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物聯網標準的定制已經體現在了“十二五”規劃里面,華為是否會在標準的定制過程中參與進來?
劉少偉:說到物聯網標準,這是個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為物聯網涉及的領域非常多,而這些領域已經有些比較老的或者事實上的標準。實際上,有很多組織在研究物聯網相關標準,例如在2007年,3GPP已在考慮物聯網方面的標準和框架,但這幾年下來未得到廣泛認可和推廣。2009年之后,有更多組織參與進來研究物聯網標準,比如一些歐洲的或者全球性組織。后來做大成立了one M2M標準組織,這個組織發展很迅速,有幾十家機構參與其中,最近也推出了R1的標準基線,業界還是比較認可的。在這些組織中,華為都在積極參與,并扮演了重要角色。
做標準有兩種方式,其一是先做標準,然后做產品和解決方案;其二是等整個產業興起之后,再整合所有的標準,統一成一個標準。第一種情況很容易成為學術上的討論,如果沒有實際的應用,踩不上應用熱點的話,不容易落地。第二種情況,如果統一標準的時間點晚了,很多標準已成事實標準,則需要對前面的很多事實標準進行更改或兼容妥協,這在后續標準制定中也存在問題。
所以,物聯網標準的制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目前來說,很多行業已經著手為標準“獻計獻策”,只是還沒有形成最終的框架。華為長期參與通信行業標準的制定,也有一些經驗可以與大家分享。如果是別人做標準,而企業跟著標準做產品,就一定會出現滯后,因為你對標準的理解不夠深入。
總體看,物聯網可以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在標準制定的同時,企業最好還是深入跟蹤,投入精力去研究。
從需求切入
計世:華為針對物聯網在第一季度了自己的產品方案, 在一開始的時候,華為是怎么發現物聯網領域的機會的?
劉少偉: 華為可能是個比較幸運的企業,在物聯網方面產品成型都要歸功于我們的客戶,是他們給了華為“靈感”。去年年初我們的海外某電力客戶需要部署智能抄表,也正是這個機會使華為真正走上了“物聯網”的道路。
當時這家客戶需要更換系統,相關的設備太多,有各類采集器、路由器和交換機,同時對設備工作環境要求比較苛刻。客戶提出,華為能否做一個設備,將所有的設備集成在一起。其實不是簡單的集成,重要的是要節約成本,并可承載多種應用,同時還需要有可二次開發的軟件接口。我們評估后發現,投入沒有想象中的大,于是做出產品。這個產品實際上帶來了機會。
在智能交通領域,很多國家同樣要求設備工作在惡劣的環境中。為了滿足這種環境,經常要增加防塵功能、帶空調機柜等。這對客戶而言,無形中增加了成本,也帶來了安裝維護的不便。
同時一些國家也希望推進節能減排,尤其在一些樓宇空調、機房等用電上,希望華為或者同華為一起提供良好的節能方案。
我們綜合客戶需求,推出了一個“盒子”,叫做工業路由交換一體機。實際上在一些行業中也有類似的工業級的“盒子”,但支持的協議少、功能簡單,無法滿足多業務疊加和組大網的能力。華為的做法是做成一個平臺,除了擁有傳統交換、路由的功能之外,還有通信、數據采集、安全等功能。
計世:請介紹一下華為在物聯網方面具體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劉少偉:簡單地說,在工業領域,可以利用工業路由交換一體機實現數據的采集和處理,也就是涉及到數據的計算、存儲、分發、處理等技術問題。我們不但能采集數據,還能做到控制,通過平臺軟件的API,將數據通過指令傳遞下去。這個軟件平臺本身是開放的、標準化的、對第三方開放的,可應用于不同行業,如交通、電力、智能樓宇等。這個設備具有多種接口,除了傳統的以太網口以外,還有RS485、電力線傳輸PLC、ZigBee等接口。另外設備的可靠性也做了增強,如防塵、防水、耐高溫等,可以適應惡劣環境。
華為推出的產品符合IP51的標準,適應工業現場的惡劣環境,有些特殊的配件都是專門設計的。華為的硬件設計團隊來自鐵路信號產品的研究開發團隊,他們在可靠性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保障了這個產品的快速推出。
在今年4月華為召開的全球分析師大會中,對這個產品的演講獲得了最多掌聲。
我們將這個解決方案叫MSCoIP物聯網管道,MSC含義是儀表(Meter)、傳感器(Sensor)和控制器(Controller),將MSC承載到IP網絡中的解決方案稱為MSCoIP。華為MSCoIP 解決方案提供了一個IP管道,使得物聯網廣域連接變得簡單易用、經濟可靠,是一種即插即用的解決方案。
目前我們做的項目有工業電網、智能樓宇等領域。在這些領域中,有不少廠商,只靠華為一家也是做不大的。所以,華為還是集中精力做自己擅長的領域如通信,其他的上層應用軟件和底層終端交給合作伙伴。像電表,華為肯定不會做,華為會和合作伙伴共同做解決方案。在智能樓宇方面,最近有很多項目在做,如在澳大利亞,華為會先在自己園區部署方案,看效果之后再推廣,這也需要和合作伙伴一道努力。
計世: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應該同樣存在安全問題,華為在這方面是否有準備?
劉少偉: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確實存在安全問題,當越來越多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例如電梯、監控、家居等連接到網絡的時候,保證它們正常運行,不被攻擊、利用是物聯網要優先考慮的問題。我看過一個咨詢報告,在美國工業設施中,水廠受到攻擊是最多的,這個設施和我們生活以及人身安全聯系很緊密,如果被任意操控,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
華為擁有業界一流的安全研究團隊,擁有防火墻、Anti-DDOS、IPS等眾多安全產品,在安全領域也有很長時間的積累。 目前來看,物聯網的安全和互聯網的安全有很多類似。華為在安全方面采用平臺化策略,安全成果可以很快被集成到某個產品。就拿華為的AR系列工業產品來說,該系列產品集成了豐富的“安全功能”在里面,可以保障數據安全加密傳輸,保護物聯網應用安全。
帶動傳統產業
計世:在規范物聯網發展的相關批文中提到一個細節,物聯網在兩化融合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未來兩三年中,華為在推動“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方面會有何行動?
劉少偉:我們要做一個領域的時候,一方面要看行業趨勢,另一方面要看華為的積累能在其中做些什么,有些領域雖然很熱,但與華為相關性不大或積累不夠,我們就會對投入非常慎重。
就物聯網而言,華為之前實際上在網絡方面有很多積累,可以以此為出發點形成方案。首先華為在自己有一定經驗的行業做方案,比如電力、交通。華為在電力行業已介入了20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創新,形成了AMI智能抄表方案和配電自動化方案。
對于一些新的行業,華為會從自己的擅長出發,和伙伴一起形成方案。像樓宇自動化,華為對通信擅長,可以從通信角度推動技術和方案往前走,把客戶效率提升上去,同時也會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做方案。
在這些方案成熟后,華為會和一些業內供應商一起合作,把方案延伸到新的領域,最終滿足客戶需求。
計世:物聯網會提升傳統行業運營效益,但是否也存在沖擊傳統行業的可能?
劉少偉:很多年前一個外籍專家給我講了一則笑話,說為什么要IPv6,原因是有了IPv6后不會被狗咬。聽起來很奇怪。他解釋說,在美國,電表抄表都鎖在一個屋子里,而抄表員有鑰匙可以進去查看電表,而有些人家里養著狗,若是主人不在家,狗就可能出來咬人。如果說每個電表都有一個IPv6地址,就可以實現智能抄表,抄表員就可以遠程辦公,也避免了被狗咬。這雖然是個笑話,但是說明了物聯網將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便利和效率。
我們都知道物聯網能提升效率。另外,有些地方污染嚴重,有些地方高溫高壓,有些地方收集數據比較分散,有了物聯網人不必去現場,遠程即可解決。比如物聯網在醫院的一些簡單應用,以前醫生巡房,需要敲門看病人是否在病房。如果病人帶上手環之類的產品,就能遠程看到病人所在的區域,醫生巡房的時候就能知道病人的位置了。
當然,物聯網的發展或許真的使一些傳統行業消失,但是我相信同時也會興起一些新興產業,提供新的機會。在行業中看久了就會發現,本來它不是你的競爭對手,但就是突然殺出一匹黑馬搶走了你的“飯碗”。傳統行業不一定會消失,更多的是它們轉移了,就好比智能手機或多或少都影響了照相機產業。
期待產業鏈成熟
計世:現在的物聯網與幾年前相比,有哪些質的變化?
劉少偉:2002年的時候,提出了“3C合一”的概念,那時是希望將家電通過網絡整合到一起進行遠程控制,但也僅此而已。
后來的物聯網經過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物體之間的靜態相連,只是物體和物體發生聯系,叫做M2M,典型的應用如刷公司員工卡可進入公司。
第二階段不僅是物和物之間的局部連接,還需要物體和人之間,甚至和更廣泛的云側(Matrix)動態聯系起來,更加智能化,我們稱之為M3(M2M to Matrix)。在這種智能化之前,需要做許多技術的工作,支撐智能化往前走。例如在數據采集的過程中,數據有各種各樣的格式和內容,怎么收集和統一?這在早期物聯網落地的時候被提出來較多的問題,還有很多問題需要一一解決。
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大數據的處理和研究也將成為一個熱點,有了用武之地。物聯網連接了海量的事物,收集了海量的信息,這兩者結合起來,將很可能打破已有的工業領域和邊界,產生很多奇妙的事情,這是第三階段。
計世:物聯網作為話題火起來有好幾年了,但是實質性的行業落地并不是很多,原因在于技術還是其他?
劉少偉:不僅是物聯網,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出都會有這樣的過渡期。我大概總結了一下,原因有這么幾點。
第一,客戶需求是逐步產生的。對于客戶而言,如果原有的方式完全可以滿足現有需求,而且投入“新東西”也沒有立竿見影的收益,那么客戶就不會愿意為這個“新東西”付錢或者付這么多錢,但是目前有些行業的客戶需求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所以物聯網在這些領域已經開始發展起來,比如說電力領域,客戶愿意向物聯網這塊投資,所以在電力領域就開始有進展。
- 上一篇:簡述集成電路設計流程
- 下一篇:典型教學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