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的建議和措施范文

時間:2023-10-10 17:42: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口老齡化的建議和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人口老齡化的建議和措施

篇1

[關鍵詞]杭州地區;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現狀;對策探究;探索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3)48-0067-02

1 杭州地區的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現狀及分析

1.1 杭州地區人口老齡化趨勢發展情況與全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發展情況基本一致 杭州地區在浙江省乃至于長三角地區的人口老齡化趨勢發展情況中處于“領先”地位,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13年年初,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占總人口一成左右,而六十五歲以上則占總人口不到一成。由相關數據不難推斷:老年人口很可能在2015年左右達到總人口數的一成半——由此可見,杭州地區人口老齡化趨勢發展情況與全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發展情況基本一致,即“未富先老”情況已經顯現。

如此情況的產生和發展,此情況必將引發眾多有目共睹的社會問題,如家庭規模和家庭應有的養老資源以及其供養能力同步減小等。具體表現為“421”和“821”結構家庭(夫妻二人上各有父母甚至祖父母,下有后代)數量增長,由此形成贍養比例失調的情況,以及經濟負擔、工作地點差異等一系列以“空巢”家庭為代表的一系列難以回避的社會現實問題也接踵而至。

1.2 杭州地區現有的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情況及其模式剖析

根據省市乃至國家一系列會議和文件中關于建設老年宜居環境的精神,杭州地區結合自身情況,以城鄉不同特點為基礎,力求形成層次、形式、規模同步多元化的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努力建設分布均衡、覆蓋面廣泛的街道(村鎮)級別基層養老機構(現已完成40%左右),同時盡可能以高級行政機構設立指揮中心的方式代替集中養老機構的傳統做法,以此力爭達到依托社區服務體系,令絕大多數老人實現居家養老的目標(現僅處于設計和初步實施階段)。與此同時,一方面通過加強各個層面上的人員培訓以加強護理人員、工作人員的后備力量;另一方面力爭將市縣級養老服務中心和街道(村鎮)級基層養老機構即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模式加以推廣和普及,并力求將老年宜居環境建設與市政假設等一系列政府舉措“掛鉤”,形成完善的全社會養老網絡,但目前僅限于設計和理論研究階段。

由此可見,盡管杭州地區作為中國大陸的富庶地區,已經在養老機構建設方面率先完成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措施的基本覆蓋,然而在養老需求方面,目前工作卻僅限于“空巢”、“三無”、“五?!钡取爸麊栴}”老人的一些養老需求,且集中在低層次角度上,與國家和社會要求的老年人養、醫、教、學、樂諸方面措施相結合的老年宜居環境的建設要求和目標卻有著較大距離。

1.3 外省市在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方面成功例子對杭州地區的啟示 據上文所述,中國大陸人口老齡化趨勢所展現出來的“未富先老”狀況,決定了整個國家范圍內都應采取廣泛利用社會資金補充政府投入的方式來建設老年宜居環境。在此指導思想之下,外省市的成功經驗給杭州地區的啟示共有四個方面:

其一,將本地區自身特點與國內外先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理念相結合。在國際視野上融入本土化運作,形成小單位之內型的養老服務綜合體,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形式,將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項目分散在各個基層單位之中。

其二,通過一系列公益事業的興辦來帶動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先從小的公益項目入手,進行整體規劃預案之后,用“先皮毛后內臟,先內臟后大腦”的順序來逐步形成體系的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項目。

其三,在人文關懷的背景下完善設計,力求精細。將整個城市中與老年宜居環境有關的各個角度城市空間的業態在整體規劃下組合為一種能夠彼此之間相互為對方價值鏈條中的一環的“互利互助”關系,并以此將整個城市中各個“部件”結合起來,形成功能覆蓋面大、效率突出的綜合體。以老年人在活動空間方面的特別需求為抓手,逐步擴展到物質到精神一系列細節的實施,對其進行科學設計,在其間力求體現人文關懷。

其四,將老年人“分門別類”,依據本區域內“門類”特點設計服務。將老年人分作健康、半失能、失智、失能等“門類”,按照本區內調查結果,做到對本區域內人數最多的類型老人重點考慮,人數最少的老人“個性”照顧,并兼顧其他老人的情況,以形成全方位的老年宜居環境建設與配套服務體系。

2 杭州地區的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研究

2.1 杭州地區的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杭州地區在先前(一般指改革開放前)的一系列建設舉措并未考慮到人口老齡化問題,面對人口老齡化趨勢這一“突如其來”的問題又在很長時間內認識與關注同步存在滯后現象,以至于對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顯得“難有抓手,無所適從”。第二,杭州地區一系列黨委、政府機關對本應大力宣傳和落實的優惠政策的宣傳和落實一段時間內有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的敷衍了事情況,致使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呈現半停滯狀態。第三,在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貫徹實行過程中,各個地區的發展狀況和發展水準良莠不齊,一些成功經驗和先進理念推廣與學習交流同步不到位,導致整體發展和共同提高都受到限制。第四,雖然各種措施和相應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項目應運而生,但大多處于“各自為戰”狀況,未形成系統化模式,更難提開產業鏈和品牌。致使數量和質量均難以滿足需求。

2.2 根據現狀提出的建議和措施

第一,市縣級政府部門加強整體上的組織領導,敦促下屬有關部門通力合作。將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計劃和實施上升到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問題這一高度,從而對社會各部門(不僅行政部門)的關注度起到一個本質上的提升作用。未達到這一目的,黨委、政府部門應將此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并列為杭州地區總體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將實踐工作中產生的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在第一時間消滅,建立健全以政府和黨委作為主導,委托主抓部門作為協調,各個參與部門盡責,社會機構積極參與,全民熱切關心的工作格局。第二,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參與熱情,形成建設老年宜居環境的、活的工作體系。深入貫徹“投資者最終受益”的工作理念,從而建立健全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項目準入制度,并且從土地、稅收、資金等方向予以政策的傾斜,從而吸引國內外各個方面的資金,形成“上有國家政府公辦,中有民間組織私辦,下有保險公司參辦”的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格局,從各個角度推進杭州地區老年宜居環境建設事業的發展。第三,利用一切辦法將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在此方面,各級黨政機關應充分學習、宣傳、落實各級政府制定的扶持政策和精神。尤其在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土地使用、服務項目立項等工作環節予以優先對待,甚至可以通過劃撥方式落實。同時對一些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項目的建設、運營等方面的稅費予以相應的減免,按照居民收費標準或服務價格執行其中項目運營中產生的一系列資費甚至予以優惠,對“空巢”、“三無”、“五?!钡壤先藨械母鞣矫嬗烧Y金補助及時落到實處。對社會組織自辦的一些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項目提供補助費及運營補貼等可以做到的一些傾斜政策和優惠政策。與此同時,新聞界也應加大對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及其各項優惠政策落實的宣傳力度,從各個角度來引領積極的社會輿論,創設相應良好氛圍。第四,在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過程中有一個整體且持久的規劃并按照步驟實施。應責成城建部門嚴格依據國家出臺的有關規定,在整體的城鄉公共設施建設規劃中融入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項目,將兩者在統一的規劃中實現同步實施。通過科學選址,形成適應中國國情的多元化開發。將各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予以綜合考慮,盡最大可能為老年人提供應有的便利。第五,在精細化設計的基礎上,力求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項目功能齊全、環境優美。應充分貫徹設計理念中“以人為本”這一中心思想,將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項目的規模、面積、位置、設施等因素加以充分和科學的考慮,力求其科學合理。比如其中老年公寓、社區服務中心、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老年人應享受的娛樂場所等,甚至可以細化到日托室、配餐室、醫務室、閱覽室、乒乓球室、書畫室、健身室、歌舞室、工作室等具體功能科室均應在位置、環境等因素的綜合考慮的基礎上設置,即盡可能使得功能不妄求齊全而力求配套,軟硬件力求達標的同時兼顧實用性。在舊式住宅區改造時,尤其要注重到老年宜居環境的許多值得關注的細節情況。例如在房間的戶型設計中,有必要考慮到對老年人在各空間內視線的廣闊和聲音的通暢性能達到有效溝通等;臥室空間的面積和老年人分床而睡的習慣是否相結合;乃至于一些諸如開關、插座等用具的高度是否能夠和老年人的平均身高相符合;以及諸如安全報警、醫療保證等裝置是否齊全且適用等。通過對每個細節進行精細化設計,形成令人(不僅是老年人)安心、安全的老年宜居環境。

參考文獻:

[1]曹文明,韓玉芳.城鎮老年宜居環境研究初探[J].東方論壇,2010(4).

[2]王鳳鳴.我國人口老齡化與老年宜居社區開發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1.

篇2

【關鍵詞】老年人,立法,權益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非常嚴峻。在這種背景下,老年問題日漸成為一個需要引起全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為了真正切實保護老年人權益,應重視老年立法的研究,不斷完善老年立法。筆者擬就有關問題進行粗淺的思考,以拋磚引玉。

一、國外老年立法概況

國外的老年立法內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經濟保障、老年人的醫療保健、老年人護理保險、老年人福利、禁止歧視、虐待老人等方面。目前主要存在著兩種模式:

第一種可稱之為單獨立法模式。即用專門的立法來保障老年人的特殊權益,如美國、日本、韓國等。該種立法模式的特點是針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立法,特事特辦,在某一基本法保護下形成保護圈。例如,美國在1935年通過了以養老保險為主體的《社會保障法案》,之后又在20世紀60年代頒布了《美國老年人法》和《禁止就業中的年齡歧視法案》。并對原有相關法律、條例不斷完善和提升,在諸多方面加強已有法律的執行力度,支持相關法律對老年人的保護,使得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有力和直接的保障。

第二種可稱之為分散立法模式。即涉及老年人權益保護的相關條款分散在相關法律中,不予專門規定,如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挪威等國家。該種立法模式的特點是不予專門規定針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的法案,只在其他法律的相關條款中予以規定,通常是出現在人權保障法案、社會保障法案、社會福利法案中。這些國家一般都是經濟和人權意識較為發達的國家。以加拿大為例, 1986年6月通過了《就業平等法》,目標是使任何人都不會因為能力以外的其他原因而被拒絕在工作崗位之外。1977年制定了《加拿大人權法》,它保護所有居住在加拿大境內的個人免受雇主的包括年齡在內的歧視。1982年通過的《人權與自由》具有憲法的作用,其中規定,不得給予包括年齡在內的各種歧視。

二、我國老年立法的現狀

我國當前老年立法形成了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專門法,以憲法為根本法,包括其他法律、法規和規章乃至政策規范等在內的規范體系。一是憲法中有關老年人的立法。《憲法》第45條第1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钡?9條第3款規定:“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痹摋l第4款規定:“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倍恰独夏耆藱嘁姹U戏ā芬苑傻男问綄Ⅻh和政府有關老年人權利保護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穩定下來,明確了保護老年人權益的基本原則、主要措施及侵犯老年人權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并且把負有保護老年人權益不受侵犯義務的主體從家庭成員擴大到政府和全社會,是我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方面的基本法律保障。三是其他法律法規中老年人權益保護方面的立法,如:婚姻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社會保險法等都對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做出了具體的規定和要求。除此之外,近年來,我國還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保障老年人權益的法規政策,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關于加快實現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意見》等行政法規和政策。各涉老職能部門先后頒布了《關于加快養老保險社會化發放的通知》、《贍養協議公正細則》、《關于加強老年衛生工作的意見》、《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強老年人文化工作的意見》、《關于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關于對老年服務機構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等一批規章和政策性文件。2003年2月,我國老齡委辦公室、司法部、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工作的意見》。另外有29個?。ㄗ灾螀^、直轄市)出臺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或《實施辦法》等地方性法規。

三、我國老年立法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老年立法尚處于由行政法規向國家立法過度的初始階段和由國家分散立法向集中立法的過渡時期。國家法律及地方法規的制定有一定的局限性:

1、不能完全適應人口老齡化的需要。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退休職工越來越多,大多數人領取退休金的時間越來越長,而國家的負擔也越來越重。我國現行的老年保障立法內容的基本特征是由國家包攬下來,這在退休人員并不太多的人口年輕型、成年型時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退休人員激增,并且養老時間由于平均壽命延長而大幅度增加,于是養老問題日漸突出。比如,由于老年立法滯后于老齡化的發展,在處理涉老的民事糾紛方面,缺乏專項法律和法規依據。

2、對老年社會保障覆蓋面狹窄。在我國,養老保障與就業是聯系的,由于城鄉就業方式不同,養老保障的城鄉差別很大。社會保障一般只限于城鎮的機關以及國有、集體的企業事業單位職工。而占老年人口多數農村老年人,基本上與老年社會保障無緣。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靠家庭子女贍養,其中一部分孤寡老人,靠民政部門救濟。同時,隨著多種經濟形式的日益發展,一些中外合資、外商獨資、私營企業、個體勞動者也尚未納入老年社會保障的范圍。老年社會保障立法,沒有做到對老年人的全覆蓋。

3、老年立法缺乏科學性。老年立法是一種嚴肅的法律行為。一般而言,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由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規章三大部分組成。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基本依據,而行政法規、地方性規章的制定必須以憲法和相關的法律為依據。在我國,雖然憲法對老年保障做了原則規定,但多年來老年立法實踐,基本上是通過行政法規、地方性規章加以規范的。許多法規、規章都帶有明顯的應急性、臨時性的色彩,權威性不高、科學性不強。法規、規章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制定,但在老年保障法律中至今沒有《社會救助法》等法律,有關法規、規章和政策不統一,甚至互相矛盾,以至于出現執法不力、執法不嚴等問題。

篇3

關鍵詞:社會保障制度;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國情;經驗借鑒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2-0202-02

中國目前正處在社會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妥善處理大量舊體制遺留問題和新體制下逐漸顯現的社會貧困群體的保障問題,以及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已日益受到社會和政府的重視。因此,研究世界各國社會保障制度及其改革的經驗將對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正確實施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可以說,中國為了建立適合自己境況的社會保障制度,就必須對世界上已有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理論及主要發達國家在社會保障制度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深入地研究,從而尋覓到適合中國國情的新型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

一、社會保障制度的國際境況比較

社會保障制度是伴隨生產社會化和市場經濟的形成建立起來并已經存在和發展了一百多年。由于它對發展經濟、穩定社會的重要作用,當今世界上所有現代化國家皆把實施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自己的一項基本國策。“社會保障”一詞最早出現在美國的《1935年社會保障法》中。英國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對社會保障做出具體概念的界定:社會保障是一種公共福利計劃,是在保護個人及其家庭免除因失業、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到的損失,并通過公益服務(如免費醫療)和家庭生活補助,以提高其福利。這項計劃包括保險計劃、保健、福利事業和各種維護收益計劃。為此,英國把社會保障視為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手段,在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時,強調遵循普遍性原則[1]。

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漫長進程中對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均作了各具特色的有效探索。雖說西方過度發達的社會福利制度存在諸多弊病,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證社會穩定、縮小貧富差別和彌補市場缺陷所必不可少的條件,它是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國家對國民收入分配實行宏觀調節的一種重要形式。加之世界各國由于社會制度的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等,文化歷史各異,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時間先后不一等,因而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社會保障制度[2]。但依據社會保障的實施范圍、享受條件、保障水平、基金來源、管理機構等內容的不同又可分為四種典型的實施模式。

1.“傳統型”社會保障制度。美國、日本等許多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實行該類制度。這類制度堅持“選擇性”的保障原則,即對不同的社會成員適用不同的保障標準,社會保障費用由國家、雇主和勞動者三方負擔,社會保障的待遇給付標準與勞動者的收入和社會保障繳費相聯系,強調勞動者個人在社會保障方面應承擔的責任。

2.“福利型”社會保障制度。英國、瑞典、挪威等西北歐國家實行該類制度。這類制度堅持“普遍性”的保障原則,社會保障基金主要來源于國家稅收,社會保障的范圍包括“從搖籃到墳墓”的各種生活需要,給付的待遇標準是統一的。

3.“國家型”社會保障制度。前蘇聯以及東歐等國家都曾實行該類制度。這類制度堅持“國家統包”的保障原則,社會保障費用由國家和用人單位負擔,職工個人不必繳納保障費用,社會保障的范圍包括了職工的基本生活需要,社會保障事務由國家統一設立的保險組織經辦,職工參加管理。

4.“儲蓄型”社會保障制度。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大都實行該類制度,這類制度實行“個人賬戶積累”的原則,社會保障費由勞資雙方按法定比例交納,以職工個人名義存入個人賬戶,在職工退休或有其他生活需要時,將該費用連本帶息發給職工個人。

總之,社會保障是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必然產物,是人類社會逐步走向文明的重要標志。所謂“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人類自古以來夢寐以求的理想社會。

二、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外經驗啟示

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從形成到發展都經歷了漫長的階段。世界各國在這一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起步較晚,而西方國家卻積累了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許多經驗,其中有不少值得中國借鑒。

篇4

【關鍵詞】養老 社會服務 體系與機制

0.引言

我國社會就養老服務體系目前投入的資金、設備等各方面在不斷加大,從而不斷提升我國老齡人口的生活質量,從而達到穩定社會,促進社會進一步發展的目的。在我國養老社會服務體系當中,具體內容包括了醫療服務、緊急救助、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務。從大的角度看,則包括養老服務中發熱各類機構,例如醫院、養老院等,在這些機構中,老齡人口可以享受到相應的服務。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目前形成了四種模式,每種模式各具特點,在社會中產生的效應也非常明顯,老人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高。本文以下現分析目前我國養老社會服務體系和機制的現狀,再談談對此的看法和建議。

1. 養老社會服務體系現狀分析

就我國養老社會服務體系的現狀,本文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一個是從當前我國的養老服務機構的現狀進行分析,另一個則是從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

1.1養老社會服務機構看體系現狀

首先,當前我國的養老社會服務機構現狀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1)地域分布:根據相關研究報告,目前我國的養老社會服務機構的地域分布是由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遞減分布,并且養老社會服務機構的條件也是也是由東到西遞減分布,并且養老機構有76%是分布在城市當中;(2)養老社會服務機構創辦水平:目前養老社會服務機構仍以公辦為主,民辦相對較少;(3)在醫療配置方面: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擁有醫療設施或康復設施的均集中在高端民辦養老院,公辦的機構醫療資源、設備等相對來說還不全面;(4)機構設施設備:根據調查我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中,截止2014年底養老床位551.4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26張。

此外,根據以上我國的養老社會服務機構現狀,再與國外養老服務機構相比,還仍然處在需要完善的階段。由此可見,我國養老社會服務體系的建設目前還存在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當然,我們也應當看到,我國的養老服務體系中的機構建設是有值得令人認可的地方。例如,雖然服務機構、資源等分布不均,但是仍然能夠為我國老年人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務,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以及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幫助。

1.2從養老服務業發展看體系現狀

其次,從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看,其發展非常迅速,甚至在很多方面可以帶動我國內需發展。在養老服務業中,目前居家養老型的服務設施基本上覆蓋了城鎮社區,并且也有50%的農村社區也已經配備了這類設施。此外,在養老服務行業,“醫養護”形式的養老服務項目、保險公司提供的養老社區服務、大型的養老服務項目、連鎖化護理院等等也都在發展起來。由此可見,我國的養老服務業呈現積極的發展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我國的養老服務需求主要由公辦養老或醫療衛生機構來滿足、養老服務業市場化程度嚴重不足等。由此,我國的養老社會服務體系目前還存在服務不全面、服務水平低等方面的問題。

2. 養老社會服務體系與機制的完善

根據以上分析,我國的養老社會服務體系和機制可以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完善,對此本文有以下幾點完善建議和措施:

2.1 進一步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在體系的構建與完善當中,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可以進一步推進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在這一項目中,不僅以公辦的形式進行,同時也可以鼓勵民辦。此外,對設施建設方面,主要以社區為單位開展設施建設。具體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如下:(1)合理布局、規劃養老設施(用房、基本老年運動設備等);(2)制定相關的社區老年人照料建設標準,建立托老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年康復中心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3)在相應的養老服務中心,增添養老服務床位、增設醫療機構等。

2.2 完善養老補貼制度。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給予老年人生活保障,在養老社會服務體系中可以相應的調整養老補貼制度。為此,相關部門則應當加強對我國老年人現狀、養老服務設施現狀等方面的調研,依據調研結果和分析,大致分析出我國老年人的經濟狀況以及服務方面的需求分類實施養老服務補貼,推動老年社會福利服務由補缺向普惠型轉變。此外,為加強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國家、相關政府部門還應當注重養老金制度的相關改革,將目前養老金虧損的部分盡力補回來,從而彌補養老服務資金方面的不足。

2.3 調整養老服務體系和機制中的結構。據分析,我國養老服務體系中的結構存在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例如養老社會服務機構主要以公辦為主民辦為輔、養老服務業的市場化程度不高等等。為此,政府相關部門則需要調整養老服務體系中各方面的結構。尤其是針對養老服務業,重視養老中端服務市場的支持與建設,從而推動老年人的服務消費意識,不斷促進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從而改變公辦為主民辦為輔的養老服務機構發展形式,不斷完善養老社會服務體系。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養老社會服務和機制的完善,實際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從全局的角度完善各方面的工作內容。本文提到的關于我國養老社會服務體系和機制現狀只是從兩個方面看,因此本文依據文中提到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措施也存在不足之處。但是,就我國養老社會服務體系未來的發展看,必然會不斷完善和改進,并真正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潘屹.優化整合城鄉資源,完善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

系――上海、甘肅、云南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研究[J].

山東社會科學,2014,03:30-39.

[2]汪國華,張登國. 健全養老社會服務體系與機制――基于

中外比較視角[J]. 現代經濟探討,2014,09:83-87.

[3]鐘春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完善路徑探討――基于老年

人服務短缺視角的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2015,02:140-146.

[4]許佃兵,孫其昂. 完善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深層思

篇5

關鍵詞:國際地理奧賽;筆試題;地理技能;地理綜合

國際中學生地理奧賽旨在激發中學生對地理和環境研究的興趣,促進中學生在地理知識、技能和興趣上的提升,增進不同國家地區之間中學生的交流與溝通。其中筆試題以主題形式進行組織,考查學生地理技能。根據國際地理奧賽測試指南,筆試涉及12個主題和3項技能。12個主題有氣候與氣候變化、災害與災害管理、資源和資源管理、環境地理與可持續發展、地貌、景觀和土地利用、農業地理與糧食問題、人口和人口變化、經濟地理與全球變化、發展地理與空間不平等、城市地理、城市更新與城市規劃,旅游和旅游管理,文化地理與區域認同。3項技能為地圖技能(讀圖、析圖、釋圖和繪圖等能力)、探究與問題解決技能、描述判斷技能(閱讀、分析、解釋圖像及照片、統計資料和圖表等技能)。

筆試題由資源冊和問題冊組成,資源冊為問題冊服務,通常有6個主題,每一主題內容以文字描述和系列圖(景觀圖、地圖及示意圖等)結合方式呈現。答題時間為2.5小時,每主題約為25分鐘,約占地理奧賽總分數的40%,其目的側重考查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地理技能掌握狀況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

一、命題形式和內容分析

1.筆試主題和數量統計分析

國際地理奧賽筆試題從12個主題中挑選6個,多為當前重要、熱點的地理議題??疾橹黝}集中于氣候與氣候變化、災害與災害管理、地貌景觀和土地利用、城市地理、城市更新和城市規劃,尤其是氣候與氣候變化,涉及風速、熱帶風暴、寒冷環境和區域變化;災害與災害管理涉及滑坡、海嘯、火山、構造運動等;人口與人口變化考查的有人口增長、人口老齡化和人類健康;資源與資源管理涉及水資源、森林資源、頁氣巖等;城市地理、城市更新和城市規劃涉及城市人口遷移、人口增長和城市管理等;地貌、景觀和土地利用涉及河流、湖泊、風化、海岸地貌等。同時,國際地理奧賽與國際地理聯合會區域會議和國際地理大會同時舉行,命題與當年國際地理會議主題高度呼應。

國際地理奧賽筆試題以問答題為主,每一主題下分布數目不等小題,大致有5~6個。

2.材料類型分析

筆試題資料有資源冊與問題冊。資源冊提供景觀圖、地圖、數據圖表、示意圖和資料來源以及相關注釋。問題冊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現,配以圖表等資料。本文僅對圖表資料進行統計,圖表形式有景觀圖(照片、遙感影像圖、航空照片)、地圖、數據圖表、示意圖、漫畫等形式。統計時將漫畫計入示意圖,其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知,每屆圖表數量約為20張,集中分布于景觀圖、地圖和數據圖表,三者間比例每年有所不同,所占比例約為85%。

3.筆試題內容分析

通過統計近五年筆試分析發現,筆試題考試內容大致有以下幾類:計算類、繪圖類、描述概括類、比較類、解釋說明類、評價類、提案類和預測類等。計算涉及地理坐標、地方時、海拔、湖面周長、城市化水平等。如2013年第1大題第4小題:計算自然保護區面積多少?繪圖類主要有過程示意圖、添加等值線、人口金字塔等。2014年為繪制帶有注釋的三角洲形成過程示意圖。描述概括類主要是對地理事物特征及變化、地理現象的影響因素、地理現象間的相互關系、空間分布、地理問題的影響及措施等進行描述。如2012年第1大題第1小題:描述城市化與城市增長間的差異。解釋說明類主要是對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發生、發展、結果、影響及解決方案和預測結果等進行分析與說明。如2015年第3大題第5小題:解釋氣候促使冰川的形成。評價類主要是對地理事物產生的利弊影響評價。如2016年第3大題第6小題:評價消遣娛樂業的發展對費瓦湖湖區的影響。

二、試題基本特點

1.注重考查地理技能

國際地理奧賽重視地圖技能、探究和問題解決技能以及描述判斷技能的考查,可從筆試題中關鍵詞出現頻次得以印證(如表2)。

其中解釋(explain)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別達10次之多。除此之外,還出現預測(predict)、證明(justify)、說明(account for)、詳細描述(elaborate)等關鍵詞。這些行為動詞側面反映了對3項技能的考查,確定了技能考查的方向。筆試題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在不同結構情境下,進行有效遷移、學以致用的能力,分析和解決現實情境下地理問題的能力。

2.彰顯地理學科能力

學科能力即學生智力、能力與特定學科的有機結合,是學生智力、能力在特定學科中的具體體現[1]。地理學科能力包括學習理解、分析應用和遷移創造。地理學科能力在國際地理奧賽筆試中得到不同程度反映,集中于分析應用和遷移創造。

例1 :2015年國際地理奧賽筆試題第1題(節選)。

(1)解釋風化與侵蝕的不同之處。

(2)指出圖1中a和b的風化類型,并分別說明其過程。

(3)說明兩種生物風化方式。

(4)讀Peltier風化圖(如圖2),在4個選項中,圈出化學風化作用增強的選項。

(a)氣溫降低,降水減少

(b)氣溫降低,降水增加

(c)氣溫增加,降水減少

(d)氣溫增加,降水增加

3.體現地理學綜合性

對學生綜合分析地理問題能力的考查,通常以特定區域為背景和圖文并茂形式呈現材料的方式,不僅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也涉及跨學科知識。問題設置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循序漸進,涉及時空綜合、要素綜合和區域綜合。要素分析由單要素向多要素過渡,試題難度和復雜性逐漸增加。例如,2016年北京國際地理奧賽筆試題第1題,通過提供滑坡的景觀圖及氣候資料圖,設置滑坡發生的位置、時間、觸發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設問對人和地理環境產生的危害及相應的治理措施。

4.反映地理核心素養

學科核心素養即在課程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是跨學科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不是簡單學科知識與技能。地理核心素養包括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綜合分析和地理實踐力。國際地理奧賽筆試題反映了人地協調觀、綜合分析、區域認知的地理核心素養。

例2:2016年國際地理奧賽筆試題第3題。

(1)研究資源冊1988―2012年費瓦湖的變化圖(如圖3),描述1988―2012年費瓦湖的面積變化。(區域認知)

(2)研究資源冊費瓦湖流域的土地利用圖(如圖4),解釋費瓦湖周邊土地利用對費瓦湖的兩種影響方式。(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

(3)評價休閑娛樂業發展對費瓦湖的影響。(人地協調觀、綜合分析)

5.選取材料新穎

國際地理奧賽筆試題一般會選用一些地理學科前沿概念或模型,以考查學生在陌生情境下,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學習新知識,進行知識遷移、學以致用的能力。這類題通常提供一些學生理解新知識的文字和圖像等資料。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次均費用 控制 藥品分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11.023

政府多次對藥品降價,但患者并未感覺到藥品降價所帶來的實惠。原因是什么呢,除了藥品價格外,如何讓醫務人員積極參與其中是降低不合理藥品費用的治本之策。

數據采集

以某醫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5年來藥品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為統計依據。

數據處理

所涉及的概念:①次均費用:連續相鄰2月藥品總銷售金額(元)/藥品處方人次;②藥品分布:單張處方金額以每40元分段,平均每月在各段內的處方數量;③階段劃分:根據表1數值變化確定4個階段,第1階段:2006年1月~2007年4月;第2階段:2007年5月~2008年5月;第3階段:2008年6月~2009年12月;第4階段:2010年1月~2010年10月。為了使4個階段的數據更具有可比性,對表2數據做如下處理:以第1階段的數據為基礎,第2階段數據擴大1.47倍,第3階段的數據擴大0.97倍,第4階段的數據擴大1.5倍。

藥品價格對藥品費用的影響

價格分析:隨機抽取了20個藥品,2006年~2010年持平或下降的品種有8種;以降價為主個別年度價格略漲的有11個品種;以上漲為主個別年度略下降的有一種??傮w藥品價格呈下降趨勢。

次均費用:2006年1月~2007年4月,次均費用徘徊在60~66.5元;2007年5月~2008年5月,次均費用在整個統計區間最低;2008年6月后,呈上升態勢。2010年10月達峰值。見表1。

藥品分布:第2階段次均費用最低,其藥品分布特點與第1階段相比,次均費用在40元以下的處方數量都明顯高于第1階段,次均費用在40元以上的處方數量都明顯低于第1階段;與第3階段相比,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第3階段與第1階段相比,則表現為次均費用大于120元的處方數量明顯增加,而小于120元的處方數量相差不大,都略低于第1階段。第四階段則表現為大于100元的處方數量明顯增加【sup】[2]【/sup】。見表2。

藥品費用上漲的原因:造成藥品費用迅速增長的因素很多,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合理因素,如經濟發展、技術進步、人口老齡化、慢性病增加、物價指數增長等;二是不合理因素,如價格管理的漏洞,醫院補償機制不完善,管理松懈,現行的醫療制度存在弊端和不合理用藥等。①價格因素:藥品價格對藥品費用的影響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決定作用。這是因為藥品是特殊商品,加上消費者缺乏專業知識,所以消費者購買藥品時往往決定權并不在消費者,所用藥品的品種及數量完全由醫生的處方決定。②疾病譜:所患疾病的病種不同,選擇的藥品就不同,治療方案也不同。為此,對近5年該院的疾病分布狀況做了相關調查,以處方上的臨床診斷為依據。結果表明,抽取的10種疾病分布每年大體相同。這一點也可以在表2上得到佐證。四個階段藥品分布在各段內的人次都呈遞減趨勢。③人為因素:對于藥品費用這個特殊指標而言,人為因素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第一,人為地抬高價格,即常說的藥品虛高定價;第二,濫用藥品;第三選擇不合理的給藥途徑;第四,延長給藥時間,小病大治。對照表2可以看出,第2階段次均費用較低,表現為大于60元的處方數量遠遠低于其他3個階段。

建議和對策:上述問題的存在,不是僅靠醫院加強管理就能解決的,政府有關部門應有所作為,多部門聯動,從根本上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①加強價格監管: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嚴格審批程序,嚴防變相漲價;在制定藥品價格時,要充分考慮藥品的生產成本、流通成本,合理定價。②完善醫院補償機制:生存是人類的最基本的權利。醫生每天的工作時間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又是高風險行業,自己的勞動得不到相應的回報,鐵手腕也難有作為。作為醫生,你有你的管理措施,我有我的治療原則,在眾多的藥品和多種可選擇的給藥途徑中游刃有余,可以組合出多少種治療方案。哪一位管理者又能有充足的理由否定每一種治療方案。只有在有了公平合理薪酬的前提下,讓每一個醫務工作者不再為下個月的工資出路為難時,才有強有力管理措施落實的基礎。

如何控制醫療費用的迅速增長已成為大家所關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藥品費用是醫療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醫療費用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是影響醫療費用急劇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新醫改方案提出的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和四個分開的指導思想、四個堅持的原則【sup】[3]【/sup】,給解決以上問題帶來曙光。

參考文獻

1 抽樣原則.

2 數理統計.

3 新醫改方案.

篇7

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系統工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目前的初中思品課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教師教得很苦,學生學得很累,然而我們的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新課程與有效教學成為我們思品課教師的重要課題。有效教學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獲得了預期的、應有的進步與發展。

下面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一些膚淺的認識和做法。

一、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過分強調接受,冷落和貶低了發展、探究,自我封閉,不與其他學科相融,在實踐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極端處理,死記硬背。這種學習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反而成為學生發展的阻力?!缎抡n程標準》要求適應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貼近現實生活,強調學生自身的觀察、感受和體驗,教師應注重思維、感情和行為方式的培養。這就要求廣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盡快走出傳統教學的誤區,充分發揮本課吸引學生的獨特條件(如時政熱點、名人軼事等),把思想品德教學置于廣闊的社會現實中,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以科學的態度進行創造性的教學。例如,在學習活動課《可持續發展的選擇》時,我有意識結合國家現在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把本課內容進行擴展,改為“關注西部的發展”。在課前我先讓學生查找相關資料,自學課本內容,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學心得,然后推選代表在課堂發言,從而引出了在西部大開發中應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這樣就把這兩大戰略聯系起來,既達到了學習本課的目的,又把握了時政熱點,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探究學習更好地去體驗社會現實。

二、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

在以學習者的主動積極發展為目標的課堂里,教師的根本責任是讓每一個學習者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主動的發揮,讓每個學習者都能從自身的實際與需要出發,在45分鐘的課堂里真正學到東西,真正獲得益處。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者是否感到安全,能否與教師、同學和諧相處、認真討論,能否沒有顧慮或顧慮較少地自由發表意見、提出問題,真正打開思想的閘門,積極主動地實現認識或情感的碰撞與融合,就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營造民主和諧的人際關系,對教師而言,首先就是在教學中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學生作為一個社會人所應有的權利、尊嚴、思維方式和自身發展的方向。要倡導和營造師生平等交流的課堂教學環境,為每個學生創造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積極鼓勵學生在與教師、與同伴的平等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

要對學生進行積極性的評價與鼓勵,激勵既是一種教學手段又是一種教學氛圍。有效的教學首先要致力于營造一種和諧一致、支持性的學習氛圍,支持學生參與學習、體驗學習,學會與老師同學相互合作、共同探求知識,良好態度的養成離不開激勵孕育的沃土。

有研究表明,80%的學習困難與過重的壓力有關,解除這些壓力,明顯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創造潛能的開發。毫無疑問,對一個教師來說,善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成長環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重要。教師與學生交流方式恰當了,學生上課時的心理負擔減輕了,學習的效率自然就高。民主平等的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小組合作學習,既有利于培養學生互助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更有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習“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這一問題的時候,我把一言堂改成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分析:未來幾十年,老年人將占人口的1/4以上,其成因就在于現在實行計劃生育,獨生子女幾十年后將占絕大多數,每個人幾乎要贍養四個老人,社會和家庭都將面臨巨大的壓力,你認為應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學生在小組中暢所欲言他們的解決方案,討論其可行性和存在的弊端以及補救的措施。全班交流時,學生在自我否定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案并且還發現了許多新的方法。這樣學生在討論中既端正了自己的認識,又提高了自身素質,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讓學生更加樂于參與課堂教學。

三、教師要善于發現和利用課程資源。

篇8

【關鍵詞】 太極拳;功能性體適能;身體指標;衰老

The effects of tai Chi Chuan on the functional fitness and physical index of old adults

LI Yan-lei,HOU Zhe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the effect of Tai Chi Chuan on the Functional Fitness (cardiopulmonary endurance、muscle strength、muscle endurance、flexibility、balance quality)and Physical Index (BMI)of Old adults are studied.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research, proposals and further research pla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ai Chi Chuan; Functional fitness; Physical index; Aging

當今醫學科學的進步使現代人的平均壽命逐漸延長,由此導致的人口老齡化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中國也不例外。據國家統計局2005年統計,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達1.44億,占全國人口的11%,這表明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營養攝入不均衡、體力活動減少等慢性疾病危險因素的水平在持續上升。由于營養過剩,活動過少引起的超重、肥胖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重要危險因素,這些疾病也已成為威脅人類尤其是老年人的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

太極拳作為一種推廣極為普遍的中國傳統健身項目,長期以一直受到老年人的喜愛,近年來更是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關注。長期堅持太極拳運動對健康體適能各個指標的影響已經成為今天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熱點。

身體指標尤其是反映人體肥胖程度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被認為是與健康相關的體適能評價指標之一。過高的BMI將使某些特定疾病的風險大幅提高。例如:肥胖、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關節炎等。而功能性體適能(FF)作為衡量老年人健康狀況的重要判斷指標,是反映身體心肺、肌肉系統及柔韌素質和平衡素質的綜合生理機能的。身體活動量減少所致的FF低下,是影響老年人日常生活質量及引起慢性病的危險因素[1,11]。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概念是由美國體育界的健康、體育、舞蹈組織(簡稱 AAHPERD)于1987年提出的,是一項旨在建立一個能協助體育教師幫助青少年兒童理解終生體育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并養成健康行為習慣的教育計劃,即體適能健康教育計劃。這項計劃的核心內容是與健康有關的知識和方法,主要包括體育活動對改善有氧適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軟性、身體成分作用的知識和方法,以及營養與體育活動的健康知識。美國AAHPERD組織這一體適能健康計劃的出臺,很快在我國的臺灣地區和香港的社會及學校中廣泛推廣[2]。美國運動醫學學會認為體適能是“機體在不過度疲勞狀態下,能以旺盛的精力愉快地從事日常工作和休閑活動,能從容地應對不可預測的緊急情況的能力”。體適能包括“健康體適能”和“技能體適能”。健康體適能顧名思義,與健康有密切關系的體適能,它不僅是機體維護自身健康的基拙,還是機體保證愉快完成日常工作和降低慢性疾病發生的前提。其主要內容如下:①身體成分:即人體內各種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體成分保持在一個正常百分比范圍對預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有重要意義。②肌力和肌肉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肌耐力是肌肉持續收縮的能力,是機體正常工作的基礎。③心肺耐力:又稱有氧耐力,是機體持久工作的基礎,被認為是健康體適能中最重要的要素。④柔軟素質:是指在無疼痛的情況下,關節所能活動的最大范圍。它對于保持人體運動能力,防止運動損傷有重要意義[3]。

而對于老年人來說,功能性體適能的提法較為普遍。功能性體適能(functional ffitnss)也是由美國體育界的健康、體育、舞蹈組織(簡稱 AAHPERD)首先提出來的。是指身體心肺、肌肉系統及柔軟素質和平衡素質的綜合生理機能,除可以評價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發生障礙的程度,還可以反映老年人身體功能的衰退情況,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故將功能性體適能作為老年人的研究參數更加合理。

Lai等跟蹤報道了太極拳練習老人和同年齡段的坐位對照者在2年期間的心肺功能變化情況。發現太極拳組VO2 max下降的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證明太極拳運動可以延緩老年人心肺功能的衰退[4]。

梁永文等通過系統觀察,測試了15名長年參加太極拳練習的老年人[鍛煉年限(6.5±4.7年]和18名無訓練的老年人在功率自行車上完成定量負荷運動前后心肺功能指標變化,發現長期進行太極拳練習的老年人心臟泵血功能、心肌收縮機能、肺活量均顯著優于普通人,表明長年從事太極拳運動對促進老年人心肺功能的改善具有積極作用[5]。

Lan等將20名進行12個月太極拳訓練的老年人與18名不進行太極拳訓練的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加以對比,發現太極拳組伸/屈膝關節的肌肉力量提高了15%~20%,(以60 o/s的角速度測量等動力肌肉力量),而對照組沒有明顯的改變。此后,Lan等又進行了縱向研究。受試者進行6個月的太極拳訓練,訓練前后分別進行下列測量:以60、180、240 o/s的速度測量優勢腿和非優勢腿膝伸肌離心和向心力量,以180 o/s的速度測量膝伸肌的肌肉耐力。結果在所有的力量測量中都發現了明顯的改善,因此證明太極拳可以增強老年人膝伸肌的肌肉力量和耐力[6]。

Wu等報道了長期太極拳練習(鍛煉年限最少3年,平均21年)對老年人等動力膝伸肌力量和姿勢搖擺的影響。結果顯示:太極拳組在所有速度的實驗中膝伸肌力量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安靜站立時足心壓力的偏移程度較小,且足心壓力的偏移程度和膝伸肌的離心力量明顯相關。這些發現支持了長期的太極拳練習可以幫助保持下肢姿勢肌肉的離心力量,進而有利于維持良好的姿勢穩定性的假設[7]。

姚遠等采用CybexⅡ+等速肌力測試系統,對經過16周太極拳練習的65~70歲老人的膝關節屈、伸肌群力量進行標準化、定量化測量,結果顯示太極拳練習可以使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耐力得到提高。對照組在這16周內,各項肌力指標雖然均未出現顯著性差異,但是后測結果大都低于前測結果,說明肌肉功能的衰退很快,應當重視保持和增強老年人的下肢肌肉力量[8]。

Song等還報道了太極拳練習對老年骨關節炎患者肌肉力量的影響。受試者為22名女性患者,經過12周每周至少三次太極拳練習后,膝關節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沒有明顯的改善[9]。

王玉華等探討了不同生活習慣及肥胖對對老年女性體適能的影響。得出各年齡組中國老年女性休重和體質指數均高于日本老年女性,并且身體的肥胖程度對FF有一定的影響[10]。

王玉華等對307例老年女性進行了問卷調查和FF測試,發現FF指標可作為衡量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早期有效指標,通過定期的檢測使老年人更好地掌握自身體力衰退情況,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有效干預,以延緩老年人衰老速度,延長健康期望壽命[11]。

毛芝海等通過對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脂癥患者進行10周康復運動的訓練,并在運動干預前后進行FF測試,發現運動對受測試者的BMIWHR及脈壓幾項危險因素均有所降低;功能性體適能也相應提高。其余項目雖未達到統計學要求值,但也有一定積極效果[12]。

目前為止,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太極拳運動可增強鍛煉者的心肺機能、平衡能力等,但缺乏對健康體適能各參數的綜合考察和研究,更沒有太極拳運動對功能性體適能各個指標和身體指標的綜合研究和比較,因此從功能性體適能的角度來判斷太極拳鍛煉效果尚缺乏足夠的理論依據,而且目前尚未見到對FF和BMI的相關性進行的分析。以期希望通過后續實驗,通過對功能性體適能各指標參數(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韌素質和平衡功能等)和身體指標(包括體重和BMI等)的研究,綜合評估太極拳鍛煉對老年人體適能的實際功效,并對兩者的相關性進行比較分析,以期為太極拳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提供實際而客觀的實驗數據。此外還擬進行受試者衰老指標血漿過氧化脂質(LPO)和紅細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的后續研究,并對兩指標與FF水平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從而為論證FF可以作為早期檢測老年人身體功能的衰退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

參 考 文 獻

[1] 沈劍威,阮伯仁.體適能基礎理論.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

[2] 王健,何玉秀,等.健康體適能.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

[3] 肖夕君.體質、健康和體適能的概念及關系.中國臨床康復,2006,10(20):146-148.

[4] Lai JS,Lan C,Wong MK,et al.Two-Year Trends in Cardi-Orespiratory Function among Older Tai Chi Chuan practitioners And Sedentary Subjects.JAGS,1995,43:1222-1227.

[5] 梁永文.太極拳對中老年心肺機能的影響.體育學刊,2001,8(4):64-65,75.

[6] Lan C,LaiJ S,Chen SY,Wong MK.Tai Chi Chuan to improve muscu lar strengt handenduranceinelderlyindividuals:apilotstudy.Archivesof Physical Medicine Rehabilitation,2000,81(5):604-607.

[7] Wu G,Zhao F,Zhou X,et al.Improvement of isokin etick neeex tens or streng than dreduction of posturalswayintheelderly from long term TaiChiexercise.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Rehabilitation,2002,83(10):1364

[8] 姚遠,楊樹東.太極拳鍛煉對老年人下肌肌力影響的研究.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3;22(1):75-7.

[9] Song H,Lee EO,Lam P,et al.Effect of Tai Chi Exerise on Pain,Balance,Muscle Strength,and Perceived Difficulties in Physical Funtioningin Older Women with Osteoarthritis:A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R heumatol,2003,30:2039-2044.

[10] 王玉華,許放,王凡.中日老年女性身體指標和功能性體適能比較,2007,15(5):427-428.

[11] 王玉華,許放,劉丹.功能性體適能與老年女性日常生活能力關系的研究,2006,26(4):553-554.

[12] 毛芝海,張一兵,高寶華.十周康復運動對中老年糖尿病人功能性體適能的影響,2008,34(7):68-70.

[13] 任可欣.太極拳運動與老年人健康體適能的研究進展,2004,16(3):113-115.

[14] Rikl i,RE,Jones CJ.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functional fitness test for community-residing older adults.Journal ofAging and PhydicalActivity, 1999(7): 129-161.

[15] Chan K,Qin L,Lau M,Woo J,Au S,Choy W.Aandomized,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ai Chi Chun exercise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women.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04,85(5):717-722.

[16] Carmeli E,Orvach P,Lowethal DT,Merrick J,Coleman R.Long-term effectsof activity status in the elderly on cardiorespiratory capacity,blood lipids,and body composition:a five-year follow-up study.Scientific word journal,2003,20(3):751-767.

[17] Christou EA,Yang Y,Rosengren KS.Taiji training improves knee extensor strength and force control in older adults.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Biological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2003,58(8):763-766.

[18] Han A,Robinson V,Judd M,Taixiang W,Wells G,Tugwell P.Tai chi for treating rheumatoid arthritis.Cochrane Database System Review,2004,(3):48-49.

篇9

論文答辯自述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級社工班的學生XX,我的畢業論文題目是《社區照顧理論下的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對策研究》。我當初之所以選擇這個課題,一是因為目前我國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關注養老服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二是我個人對養老服務的興趣。我的學年論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區照顧的,題為《從“我國老年人的戀家情結”視角看老年社區照顧的開展》,而畢業論文就是對學年論文的深入,我希望通過自己的淺薄研究能夠為我國養老服務的發展提供建議和參考。

我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是肖云老師。從確定選題、擬定提綱、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師的精心細致指導,使我很快掌握了論文的寫作方法,并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了論文的寫作。不管今天答辯的結果如何,我都會由衷的感謝指導老師的辛勤勞動,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批評指正。

下面我就把論文選題背景,寫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師作如下簡要陳述: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由于家庭結構的變化,子女數量的減少,傳統的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已經不能適應我國目前快速老齡化的現狀。在我國城市社區快速蓬勃發展,社區服務功能日益擴展和凸現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區為依托和載體,使之承擔和發揮其養老服務功能,成為理論和實踐上需要研究的問題。

近年來,對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問題的研究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漸走向深入,研究視角也在不斷拓展。從研究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文獻來看,多數研究集中在社區的境況、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養老工作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優勢視角、增能理論也開始得到了初步應有。以社區照顧理論的視角來研究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運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見。雖然這些相關研究對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都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但也存在著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數研究從社會調查的角度出發,比如對我國老年人身體狀況、生活狀況的調查等;問題的分析多數也僅僅局限在淺層次的空洞層面,分析還不夠深刻細致,讓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于問題解決,太過注重養老的物質層面,而忽略內心和精神層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慮不夠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觀政策的層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體,也難以落實,同時也缺乏可行性。

因此,我在本文的寫作過程中,結合當前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現狀,全面分析其所存在的問題,在社區照顧理論的應用和深入下,重點從文化傳統、思想觀念、經濟實力等方面著手,針對我國的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初步提出建設性對策。希望能夠為我國的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工作提供建議和參考。

全文共分四個部分,分別為:社區照顧理論的分析、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現狀、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社區照顧理論下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對策。

第一部分主要闡述了社區照顧理論的來源、相關概念、內涵及特點。旨在增加對該理論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在大量文獻的查閱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概括了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總體現狀。主要有:城市社區養老服務領域不斷拓寬;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方式呈現多樣;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環境日趨優化。

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目前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所存在的問題:(1)對社區養老服務認識不足(2)社區提供的服務項目較少(3)缺乏專業的養老服務人員,服務質量不高(4)社區醫療有待加強(5)政策法制不健全(6)資金缺乏且來源渠道單一。并對其進行了原因分析。

最后一部分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策略:1、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提高社區養老的意識2、豐富社區養老服務項目3、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專業化培養,提高服務質量4、加強社區醫療水平5、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6、多渠道的籌集資金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研究法、比較分析與實證分析法,

首先本文是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和前人的研究情況下來進行寫作的。

其次,本人對重慶市部分社區進行了走訪調查,調查對象注意了地域代表性。最后,對大量的資料進行了歸納總結,分析原因,并提出幾點可行的建議。

本文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由于人力和時間有限,不能對各社區進行大范圍的調查,改進與驗證。

最后,我的論文是在肖云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完成的,他嚴謹治學的態度給了我潛移默化地影響。同時,在撰寫的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豐富了自己的知識。我的陳述完畢,希望各評委老師給予評價和指正。謝謝!

可行性分析: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問題的分析多是以文獻研究為主,參考我國現行的養老模式,及各模式存在的弊端,再根據老年人生命階段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此來為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探索合適的方式,以改善現狀,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而很少從社區照顧理論的觀點和意識來進行深入思考。因此,本文把社區作為養老服務的一個平臺,采用了文獻查閱法、比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等方法,分析了我國現階段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現狀和所存在的問題,在社區照顧理論的應用和深入下,從文化傳統、思想觀念、經濟實力等方面著手,針對我國的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初步提出建設性對策。既考慮到了物質層面也兼顧了精神層面,策略涉及宏觀政策也兼有微觀工作,從而更具全面性,也具可行性。

在查找文獻和收集數據方面,能夠通過適當的查找文獻方法可以較快獲得各種所需資料,相信能夠如期完成論文。在修改論文的過程中,本人一定會較多聽取督導老師建議,在文章結構上、論點論據的充分性上、文章邏輯等方面對文章進行修改完善??傊?,考慮到四年社會學、社會工作方法的學習積淀和本人對研究問題的興趣,相信自己一定能如期完成任務要求,實現預期目標。

本課題需要重點研究的、關鍵的問題是:以社區為養老服務的一個平臺,采用文獻查閱法、比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等方法,在社區照顧理論的應用和深入下,從文化傳統、思想觀念、經濟實力等方面著手,針對我國的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初步提出建設性對策。既考慮到了物質層面也兼顧了精神層面,策略涉及宏觀政策也兼有微觀工作,從而更具全面性。

解決的思路是:(1)采用文獻查閱法、比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等方法,首先,在綜述了國內外相關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強調了在現階段,研究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模式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2)其次,分析了我國現階段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現狀和所存在的問題,在社區照顧理論的應用和深入下,從文化傳統、思想觀念、經濟實力等方面著手,針對我國的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初步提出建設性對策。

論文答辯自述范文(二)

各位老師:

下午好!我是金融學專業***,非常感謝各位老師不辭辛苦參加我的論文答辯。我的畢業論文題目是《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策略分析》,我的指導老師是***老師。下面我就論文的相關情況向各位老師作一下匯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這篇文章的寫作意義。

近年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在國家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支持下,農民收入連續幾年獲得穩定增長,農村的消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與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當前,農村是擴大內需的突破口,經濟增長的潛力在農村,而農村資金短缺,農民貸款難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礙了農村市場的發展。這與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是相違背的。

本課題通過分析農村消費信貸的現狀,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提出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策略,可為開拓農村消費信貸市場提供政策建議和理論依據,使我國農村需求潛力得到進一步的開發,農民生活質量得到提高,農村金融市場實現繁榮。其次,我想談談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寫作思路。

研究方法:

1.文獻綜述法。在前人的基礎上,全面分析農村消費信貸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相應策略。

2.定性分析法。以當前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狀況為切入點,定性的研究阻礙農村消費信貸發展的多方面原因。

思路:

從調研農村消費市場和消費信貸情況入手,深入分析新時期我國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狀況,針對制約我國農村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因素和農村消費需求和消費信貸需求的特點,并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研究,進而提出開拓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策略。

最后,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分析農村消費市場的需求狀況,指出目前農村消費市場缺少足夠的信貸支持,從側面說明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部分通過分析我國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現狀,提出目前農村消費信貸市場還存在著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村金融服務機構信貸資金投放不足、農村信貸產品創新落后于經濟的變化發展以及農村消費信貸相配套的政策和法律體系不完善等問題;

第三部分針對我國農村消費信貸市場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結合,資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務完善,運行安全的農村金融體系;同時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要不斷加強信貸風險管理,開拓創新,推出多樣化的信貸產品;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改善農村金融的外部環境等若干對策。

與其他文章相比,本文創新的之處是對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消費信貸業務的風險管理問題和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本論文經過一二三稿并最終定稿,在這期間,我的論文指導老師——***老師對我的論文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和指正,并給予我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這里,我對她表示我最真摯的感謝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畢業論文答辯自述,希望各評委老師給予評價和指正。謝謝!

論文答辯自述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上午好!

我是**專升本**班的***,我的論文題目是《企業保持持續盈利能力研究》。這篇論文是在我的指導老師***老師的悉心指點下完成的,在這段時間里,*老師對我的論文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和指正,并給予我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這里,我對她表示我最真摯的感謝和敬意!下面我將這篇論文的寫作研究意義、結構及主要內容、存在的不足向各位老師作簡要的陳述,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首先,我想談談為什么選這個題目及這篇文章的研究意義。

我當時之所以選擇《企業保持持續盈利能力研究》這個題目是因為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中國很多企業都因為不能適應這種變化而走向衰退。如何使企業既能保持目前的發展,又能在未來依然取得良好的發展勢頭等持續發展問題,引起各界越來越多的重視。因此,我們無論從社會財富創造、國民經濟發展、國家財政收入、充裕就業機會、提升市場競爭力等哪一個方面去進行考察,都需要對其不斷地進行研究,以不斷提升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能力,從而促進我國經濟更快的發展。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文章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我的論文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的涵義,之后又從企業的生命周期角度闡述了企業一旦失去持續盈利的能力,根本就無法維持生命,突出了持續盈利能力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持續發展已成為企業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我們應在企業消亡和終結前,盡可能地延長企業的壽命,使其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內實現其最大的價值。這既是對企業的盈利能力概念的補充和完善,也為下文進行深入論述打下了基礎。

第二部分,著重分析了哪些因素影響了企業保持持續盈利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惡心競爭;二、戰略規劃缺失;三、缺乏現代企業制度和科學管理體系;四、企業家浮躁的心態。

第三部分,主要從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分析了我國企業保持持續盈利能力的現狀,并對企業中存在的問題做了原因分析,指出外因只是對企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并不是制約企業發展的決定因素。而真正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還是在于企業內部,并且具有普遍性。

第四部分,主要是針對前文所提到的影響企業保持持續盈利能力的因素和現存企業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1.不斷創新,回避惡性競爭;2.加強企業的戰略規劃,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3.建立完善的核心制度和科學管理體系;4.企業家要具有企業家精神和良好的心態;5.塑造優秀企業文化;6.高瞻遠矚,樹立遠大發展意識。同時,也將論文的結構作了最后的收尾和完善,使論文整體結構完整,論述合理。

最后,我想談談這篇文章存在的不足。

在這篇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我盡可能多的收集資料,雖然從中學到了許多有用的東西,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但由于自己學識淺薄,認識能力不足,在理解上有諸多偏頗和淺薄的地方;也由于理論功底的薄弱,存有不少邏輯不暢和辭不達意的問題;加之時間緊迫和自己的粗心,與老師的期望相差甚遠,許多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辯機會,萬分懇切的希望各位老師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多指出這篇論文的錯誤和不足之處,我將虛心接受,從而進一步深入學習研究,使該論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的論文答辯自述,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謝謝!

論文答辯自述范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級人力資源管理班的xxx,我的畢業論文題目是《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指導老師是xxx。在我的論文寫作期間,老師給予了悉心的指導,這才使得我的論文能夠如期順利完成,在此,我謹向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將論文的選題背景、寫作基本思路以及文章中我個人的一些新的觀點與理解向各位老師做以匯報:

我當初之所以選擇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這一課題進行研究,很大程度上同我對自身所選專業的濃厚興趣是分不開的,但更重要的是對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進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中小企業在許多行業和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第二,中小企業已成為大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中小企業在解決勞動就業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第四,中小企業在推動市場經濟發展中越來越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具體來說,我的論文通過對當今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地分析,找出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所面臨的問題,并找出影響高科技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進行比較充分地分析,提出一些切實有用的對策建議,以對解決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產生積極的作用。整篇文章是我在查閱有關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權威學者著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所學知識和個人的理解,最終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的。在全文寫作過程中形成以下新的理解與突破:

對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分析

較深入的挖掘了影響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因素

針對目前我國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提出了意見

通過本次論文寫作,一方面使我掌握了論文寫作方面相關的技巧,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在高科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這一課題上有了新的認識與理解。但由于我自身所存在的知識儲備方面的缺陷,使得文章中的相關觀點還不夠成熟,甚至可能存在錯誤觀點的情形。對此,我熱切希望能夠得到各位老師的指導。

謝謝!

論文答辯自述范文(五)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學院中文系XX級XX班的學生XX。我的畢業論文的題目是《學術情結》,我的指導老師是宋聚軒教授。

我當初之所以選擇《學術情結》這個題目,初始原因是先生是我大學四年一直喜歡并深深羨慕的,每當我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都會盡力淘本有關的書籍,以慰藉我與世格格不入的靈魂。,作為一個名詞更多地出現在五四中,出現在資產階級唯心派的行列中,其實我們從小就接受過他的思想教育,如以前的小學課本、現在的初一課本中都德的《最后一課》便是他最早的思想拙作,這種“亡了國做了奴隸的人們,只要不忘記自己語言就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體現了在戰亂年代學生學習的目的重要性,學生不是為國捐軀的尸體,更多的是祖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者。

《學術情結》,這個題目在我的腦海中醞釀了很久,大約在大三暑假我就開始著手這方面的資料收集,但一直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可以說那個時候,我是一名的狂熱追求者,他一生獲得美國35個榮譽博士稱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他一輩子徘徊在政治與學術的夾縫中,為民主為科學奉獻了畢生的心血;在情感的痛苦煎熬中,又深刻展現了一個俗人的中庸心態,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影響著我,激勵著我。恢復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是我輩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本文寫作第一目的。

我的論文《學術情結》寫作分為三個部分:留學時期,思想和立業的定型,這是傳奇一生的基礎,我主要寫他從一名留學者到熱衷政治關心國內時事的愛國者,這里面包括他對自由主義與實驗主義接受和改造,這兩種思想是一生思想的定型;變態社會中,大力奉行鎮靜主義,這部分也是論文最有趣的部分,我參考了很多史料和前輩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把的政治與學術的臉譜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兩種臉譜的交叉又構成了典型的20世紀學人內心苦苦掙扎的心態。在這部分內容的寫作過程中,幾次讓我潸然淚下,的那種在逼與被逼的崩潰邊緣讓我觸目驚心,讓我感到要作為一名純粹的學者活在那個年代是多么地艱難!第三部分是平和時期,崇尚學術獨立、思想自由。這是一生的理想,也是當代中國學術追求的最佳狀態,是我寫本論文的第二個目的。

篇10

【關鍵詞】 普通中小學;布局規劃;均衡發展;__市中心區

圖1 __市中心區區域位置圖

基礎教育是人才培養的奠基工程,是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人力資本積累?;A教育作為人們享有的基本教育權利和個人發展的基礎條件,關涉“學生”家庭和社會的切身利益。實現基礎教育發展的效率、質量和機會公平,是現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

中小學布局的本質是對城市基礎教育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其核心是實施對基礎教育資源進行管制,城市中小學布局的合理性,關系到對城市公共資源的利用是否科學合理。

1.中小學校布局主要影響因素

城市中小學校布局應與城市居住空間布局相適應,而城市居住空間的布局又涉及到城市的發展、城市的人口及居住規模等等。因此從目前來說中小學校布局還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人口的發展趨勢、城市的發展規模、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中小學校規模大小對學校教育質量的影響、中小學校寄宿制的利弊等等。

1.1 城市的人口發展趨勢及居住空間的遷移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學生的多少關乎著學校的數量和規模。而中小學生是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的發展趨勢直接影響著中小學生的數量。因此人口的發展趨勢對中小學校未來的社會需求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人口的聚集進一步又帶動了城市的快速發展,造成城市規模的擴大,與此同時居住空間會隨著城市發展不斷轉移。城市中小學校與居住空間應保持相對應,每所學校和所服務的一定地域的居住人口之間應保持相對穩定的服務關系,從而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化發展,加大城市基礎教育資源的配置。

1.2 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

1.2.1 均衡化發展

基礎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是一個涉及到社會公平的教育敏感領域。基礎教育均衡問題的提出,實際上是教育公平原則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應用及拓展,這不僅是現實教育資源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短缺的反映,也是人們對未來教育發展的美好理想,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新境界。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核心是數量和質量同時發展,關鍵是中小學校發展均衡。它不僅關系到中小學校布局的均衡,而且還關系到學校的教學質量的均衡,因為優質的教學質量是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所遭遇到的“擇校熱”的主要動力。反之,由于“擇校”而導致城市基礎教育布局混亂,有的學校人滿為患,而有的卻招不滿生源,并因此而導致學生上學距離加大,給城市交通等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我國社會和經濟正向城市化發展,大中城市擴展,小城鎮建設,人口迅速向城鎮集中。由于受教育意識提高和就業的驅動,要求高質量的基礎教育和機會分配均等,這在城市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__市是位于山東半島中部的區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區在大規模擴展,人口積聚增加,舊城改造,新居民區建設,居民分布加速變化,使原來就欠缺的教育資源正承受著極大的沖擊。

1.2.2學校布局合情合理。

教育現代化必須提倡現代化辦學,規模辦學可以發揮城市的集聚作用,提高辦學效益。學校布局要合情合理。所謂合情就是在改制、合并、新建學校時既要考慮人民群眾接受優質教育的要求,又要方便學生入學,根據社區適齡學生人口、教育需求,合理布點,不給家長和學生帶來過多過大的困難。所謂合理就是學校規模和班級規模要保持適當的數額,不能過于龐大,也就是說既要從經濟效益出發考慮學校布局和學校規模,更要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確定學校布局、學校規模和班級規模。從國際教育發展的趨勢和中國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的情況來看,從長遠發展而言,學校規模、班級規模都不宜過大。因為學校規模、班級規模的大小是對學校教育成效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學校規模過大會減少學生的歸屬感、減少學生參與學?;顒拥钠降葯C會、不利于學校的改革等等。而同樣班級規??s小后,每個班的學生人數相應減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接觸與交往的機會隨之增加,每個學生更有可能得到教師的個別輔導和幫助,每個學生有更多的積極參與的機會。這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更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更好的學習行為,而且對教師也有積極的影響。

1.2.3 服務半徑和服務片區應動態平衡。

國家標準規定小學服務半徑不宜超過500m,中學不宜超過1000m,在這個規定范圍內,中小學生一般都能夠就近入學。這一標準對于學生的上學安全、就近入學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保障。然而這往往也造成中小學校布局規劃上的一個誤區:造成中小學校布點太多、規模太小,教育資源極大浪費。

現在國內一些發達地區的城市的建設與發達國家越來越相近,人行道被擠占,非機動車道被取消,中小學生步行或騎車到學校已越來越不現實。今后中小學生會更多地依賴機動車(公共交通),因此,中小學校的服務半徑也應做相應的調整。如在美國,為降低運營成本,公立中小學校的后勤服務全部社會化。每個城市都設有專門的汽車接送中小學生,很好地解決了中小學生上學、出行、交通安全等問題。由于有機動車接送,中小學??梢栽O在距離較遠的地方,布點減少,服務范圍擴大,能做到規模化、集約化。

為了確保中小學生能夠就近入學,采用劃分服務片區的方法,以每一個中小學校為中心,按照服務半徑及服務人口規模的要求,通過城市主干道、河流、鐵路等自然界線,劃分一定的居住區域,每所學校向各自服務片區內的學生進行服務。在既要保證學生上學安全、方便、又

要保障學校規模化發展,節約教育資源的前提下,動態平衡,合理劃分。

1.3 服務人口

每所學校的服務人口數量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該學校規模的大??;二是城市適齡入學人口比例指標。 (__市基礎教育實行的是小學五年制,中學四年制。)

學校的規模根據具體城市地域位置具體對待。__市中心區新規劃小學辦學規模為30班,班額為45人/班;新規劃中學辦學規模為32班,班額為48人/班。

適齡入學人口比例指標的高低可以反映城市中小學生源總量的大小,從而影響城市中小學校布局的空間密度。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城市人口規模的擴大,目前__市中心區的適齡入學人口比例指標基本維持在小學55-57座/千人、中學44-46座/千人的水平。

由此確定__市中心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規劃服務人口為:小學2—3萬人,中學3—4萬人。 2. __市中心區普通中小學校布局存在的主要問題

圖2 __市中心區小學現狀布點圖

2.1 中小學??臻g布局不合理,地區間就學壓力不均衡。

中心區有的區域中小學校配套過度密集,有的區域中小學校配套嚴重不足,形成中小學校服務半徑遠近不均勻的狀況,造成學生無法就近入學的問題突出。

2.2 中小學校生均用地區域分布不均衡,老城區學校生均用地不足。

從現狀來看,__市中心區88所中小學校在校生8.02萬名(包括高中生),每名學生平均用地為26.29 m2,按照國家規定標準基本達標。但是在老城區,中小學校學生平均用地僅為19 m2,特別是一些居住人口密集地段的學校班級人數高達70多人,生均用地僅為6-8 m2左右,用地極為緊張,遠遠不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2.3 部分學校為籌集辦學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利用有較高商業價值的地域優勢,將部分用地改為商業用房,造成了教學用地的緊缺。

圖3 __市中心區中學現狀布點圖

2.4 在住宅區的開發中,中小學校配套建設嚴重滯后于商品房開發,難以保證“同時建設、同時交付使用”,有的無配套學校,有的低于正常學校,成為"麻雀學校",有的學校建設散漫無序,與社區結構不吻合,有的是開發商與周邊學校達成協議,投入資金來改造學校,打亂了學校的布局,還有的建設主體不明確等等。

2.5 廠辦學校規模小、設施不配套、教學環境差。

__市中心區廠礦學校多,規模小,再加上原有的規模較小的區屬中小學校,從而造成了中小學校布局密集,但還滿足不了社會需求的局面出現。

2.6 就學的流動人口子女人數將繼續以較快的速度增長,由于其流動性強,不易管理,給各中小學校帶來了一定的就學壓力。

目前__市中心區的流動人口已達12萬人左右,已約占城區常住人口的1/5,占全市流動人口總數的2/3,人口規模持續增長。流動人口的規模增長,必然帶有大量的學齡人口,這就給中心區的基礎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目前流動人口的子女就學困難,許多學齡少年不能上學混跡于社會中并可能形成犯罪,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這已經成為全國各大中城市普遍的社會矛盾之一。

另外,在中小學校布點建設中,還存在著中小學校教學設施配套不完善,社會力量辦學比例偏低、教育投入不足等問題。

3. __市中心區普通中小學校布局規劃的基本對策

圖4 __市中心區現狀人口分布示意圖

優化中心區中小學校的布局,其關鍵在于對城市基礎教育資源進行整合。為使中小學校布局規劃成為基礎教育建設的基石、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保障、教育用地法制化的基礎,政府進行建設決策的依據,規劃首先堅持“五個”基本原則:即嚴格遵循城市規劃要求;統籌規劃、分期實施、持續發展;從客觀實際出發,合理調配現有資源;擴大辦學規模與兼顧就近入學相統一;對教育需求的科學預測,防止二次建設造成的浪費。其次規劃通過分析研究提出基本的對策,以科學合理的進行中小學校的布點。

3.1 合理預測中心區中小學適齡學生人數,確定中小學校的數量,以利于中小學校的科學布局。

學生是學校的主體,適齡學生數量決定著學校的數量和規模。合理預測中心區中小學適齡學生人數,是中小學校布局規劃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小學校布局的關鍵因素。

適齡學生數量的預測主要是依據中心區人口數量預測的基礎之上的,因此規劃首先對城市人口規模進行分析和預測。中心區人口規模預測主要通過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綜合分析了中心區近五年人口總量的變化、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等資料;然后在《__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年—20__年)、《__新區發展規劃》、《__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城市發展規劃》中人口規模的基礎上,分別確定了中心區近期和遠期的人口規模及其居住分布。通過中心區人口確定及其居住分布,并分析了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及近五年中小學生數量變化的基本特點,結合流動人口子女的數量變化趨勢,確定規劃期內中心區中小學生適齡人口規模及其城區分布,從而進一步確定規劃期內中小學校的數量、分布及其服務范圍,以作為城區規劃布點的基本依據之一。

3.2 制定中小學校規模的建設標準,為規劃實施提供依據。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由原教育部于1982年頒發實施的《城市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已不適應新形勢下城市中小學建設的需要,根據國家三部委(建設部、發展計劃委、教育部)于20__年7月1日實施的《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規定:30個教學班規模的小學,生均規劃建筑面積為7.2 m2,(以前同等規模的學校省級規范化的標準僅為3.5 m2);30個教學班規模的初中學校生均規劃建筑面積為9 m2,(以前同等規模的學校省級規范化的標準僅為4 m2);30個教學班規模的高中學校生均規劃建筑面積為9.2 m2,(以前同等規模的學校省級規范化的標準僅為4.5 m2)。建筑面積標準的提高,必然就要擴大用地面積。

據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提供的信息:目前正在編制中的《普通中小學校建設用地標準》規定的普通中學生均用地標準為28.17 m2,小學生均用地標準為27.24 m2。

因此根據目前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__市經濟發展水平、教育部門的研究報告等,本次規劃確定新規劃的中小學校班級規模、用地規模及建筑面積如下(__市實行的是五四學制):

小學:辦學規模不宜低于30個班,每班班額45人,占地面積不宜少于3.0hm2,建筑面積生均不少于7.2 m2;

中學:辦學規模不宜低于32個班,每班班額48人,占地面積不宜少于4.3hm2,建筑面積生均不少于9.0 m2。

以上規定只限于新規劃的學校,對于現狀學校及已規劃的學校根據具體情況予以調整和改善。

標準學校用地平衡推薦表

學校種類 小學 初級中學

班級規模 30 32

學生人數 1350 1536

建筑用地 面積(m2) 12250 15360

比例(%) 41 36

運動場地 面積(m2) 13253 21290

比例(%) 44 50

綠化用地 面積(m2) 3000 3600

比例(%) 10 8

勤工儉學用地 面積(m2) 1497 2750

比例(%) 5 6

合計 面積(m2) 30000 43000

比例(%) 100 100

生均占地面積(m2

/生) 22.2 28 注:計算建筑用地依據的建筑容積率:小學為0.8,中學為0.9。寄宿制學校可按照住宿生每人用地面積5m2的標準執行。

3.3 明確中小學校網點布局規劃,為中心區基礎教育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3.3.1 中小學校網點布局原則

__市中心區中小學校布局規劃結合中小學校特點,主要遵循以下原則對規劃區域內的學校進行網點布局和規模界定。

3.3.1.1 均衡發展的原則

學校的均衡布局應根據中心區的人口分布,結合學生來源、人口密度、交通等因素綜合考慮各類學校的分布。

3.3.1.2 就近入學的原則

考慮到中心區各片區的城市職能分工的不同,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中小學校規劃布局可適度擴大中小學校服務范圍,其服務半徑也應做適當的調整。

3.3.1.3 集約化原則

學校建設應貫徹集約化原則,保證一設定的規模,設置合理的服務半徑。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教育資源,又能節約社會的成本。

3.3.1.4 安全的原則

學校的位置關系到學生上學是否方便、是否安全。

3.3.1.5 環境適宜的原則

新建的普通中小學校,校址應選在交通方便、地勢平坦開闊、空氣清新、陽光充足、排水通暢、環境適宜、公用設施比較完善、遠離污染源的地段。

3.3.1.6 綜合性原則

中小學校的布局應根據城市不同片區的建設如老城區的舊城改造、新區的規劃建設、高新區的居住布局及城市邊緣鄉鎮的發展趨勢,綜合考慮、科學定位,以免造成二次建設的浪費。

圖6 __市中心區遠期小學規劃布點圖

3.3.2 中小學校網點布局規劃策略

3.3.2.1 分片區進行規劃布局,不同片區應具體對待。

完整的中小學??臻g網點布局,是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的基礎。然而受城市發展進程影響,中小學??臻g網點布局是受不同城市地域的用地發展所限。如城市新區往往用地條件較寬裕,而老城區一般用地比較緊張。

規劃結合中心區土地利用片區的劃分,將中心區規劃為老城區、新城區、高新區和城市邊緣區四大片區。

各個片區根據用地現狀、用地規劃及人口流動趨勢等實際情況,本著可操作性強的原則,對整個中心區每一個現狀存在、規劃未建的中小學校都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分析,其中包括學校規模、服務片區、主要生源、學校發展設想及學校周邊用地等,通過撤、留、遷、并、擴、建等措施,實現教育用地的整合,使每一所學校都成為規范化標準學校。因此,規劃對于老城區學校首先滿足空間布點的需求,對“麻雀”學校進行撤并改造,近期用地指標并不強求高標準,隨著老城區的舊城改造的逐步實施,來解決學校用地的不足,具體學校根據用地情況具體對待;新城區學校多是新規劃的學校,用地往往比較寬裕,考慮長遠發展,學校建設的標準可進行提高;高新區學校根據高新區居住用地比較分散、中小學校服務的范圍比較大及工業企業流動人員子女就學等因素,對新建的學??刂埔幠6急容^大,從而為高新區基礎教育長遠的發展留有余地;城市邊緣區學校往往用地較為寬裕,但是生源較少,規劃學校主要以撤并為主,并適當擴大保留學校的用地規模,提高學校等級。規劃通過定性和定量兩方面對規劃實施的主要中小學校項目進行界定,以保證規劃的順利實施。

圖7 __市中心區遠期中學規劃布點圖

3.3.2.2 近遠期結合,規劃指標剛性彈性相結合

中小學校的發展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存在過渡時期,在制定規劃指標時,既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范執行,又要考慮實際需求與可能,帶有適度的彈性。近期中小學校根據預測的人口規模及空間分布,注重對中心區中小學校布局調整和整合,規劃的基本指標做到既因地制宜,又保證適度超前。遠期中小學??紤]到長遠的發展,注重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及中小學發展趨勢,規劃具有一定的彈性,以為將來城市總體發展及基礎教育的調整留有余地。

圖8 __市中心區小學規劃服務片區示意圖

圖9 __市中心區中學規劃服務片區示意

4. 中小學校布局規劃實施建議

為提高規劃的可操作性和實施效果,規劃結合中心區內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要求,積極提出管理對策,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1)中小學校布局規劃作為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建設的法規性文件,各級教育、規劃、城建等部門應嚴格執行,共同抓好中小學校建設,以保證基礎教育的長遠發展。

(2)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必須加強對教育發展趨勢和發展目標的宣傳力度,明確基礎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在終身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地位。同時應提高人們對規劃重要性的認識,做到全民關心中小學校規劃,重視中小學校布局,完成中小學校建設。

(3)合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實行中小學校布局調整與舊城改造、新區開發相結合。

堅持適度規模辦學的原則,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把資金重點投向舊城長期保留、新區新建的中小學校,對規劃期間計劃撤并的學校,只保證沒有危房,不再增加投入,防止出現重復性投資,造成資源浪費。在布局調整過程中,注意重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布局調整后騰出的校舍,撤并的中小學?;蛴糜谵k幼兒園,或成人學校等。

劃定學校用地規劃控制線,確保中小學校布局規劃的有效實施。規劃建議將中小學校用地范圍線作為城市繼紅線、藍線、綠線和黑線之后的又一條強制性用地控制線,納入__市中心區法定圖則控制管理之中,以確保中小學校用地在今后的城市開發建設中得到有效控制。

(4)制定配套政策,保證中小學校布局調整按規劃實施。

首先,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編制、審核新建小區和舊區改建、擴建詳細規劃時應當符合中小學校布局規劃,并征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切實保證中小學校布局規劃的順利實施。其次,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配套建設的中小學校選址、校園規劃設計方案、校舍建筑設計方案時,應征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同意。配套建設的中小學校,竣工驗收必須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參加,驗收合格后,開發建設單位應在竣工驗收之日起90天以內,將所建中小學校的產權和有關建設資料交付屬市、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市、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辦理接管手續。第三,從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實施整體撤并及停止新生招生等多種形式完成布局調整任務。第四,加強協調布局調整引發的經濟關系,保證并入學校能順利接收撤銷學校的學生。第五、重點加強寄宿學校管理。

(5)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增加投入,改善條件。

首先,市、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預算撥

款制度。財政部門要嚴格按照《教育法》要求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保證教育經費做到"三個增長",不能因學校布局的調整而減少對教育的投入。

其次,通過國家、社會、個人多方投入,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加強市場化運作,以保證中小學校能夠配備現代化教學設施,保證實現__市教育現代化的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