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治理專業范文

時間:2023-09-28 17:37: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環境治理專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環境治理專業

篇1

1.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管理理念。電力企業管理層對企業進行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就是管理理念,它是始終貫穿于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過程的一個核心價值觀。因此,企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就顯得十分關鍵,它在企業完成各項生產經營目標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電力企業要想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盡快建立健全管理科學、分工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與服務理念,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服務質量,從而使得電力企業更好地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以及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切實發揮人力資源管理服務的效果。

2.建立健全以水準服務為宗旨的管理機制。第一,應當盡快建立并不斷優化電力企業的人力資源競爭機制。電力企業利用競爭從而實現優化人才結構、優化資源配置以及調整報酬分配的目標,不斷提升電力企業的管理水平。員工之間通過相互競爭,使得電力企業各崗位人員能得到科學調配,實現人盡其才,進一步提升員工工作效率與工作成績,同時能有效拓寬員工的發展空間。由于中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源的地位日益提高,電力企業必須結合企業自身的具體實際以及未來的發展要求,建立以任職資格為前提、以競爭上崗為手段的人才培養機制,實現用人制度化,通過各項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長期為企業服務。

崗位競爭機制對于電力企業培養各種類型的優秀人才十分有利,并有效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以及創造力。同時,還要建立并完善電力企業的激勵機制,即通過建立科學可行的績效考核機制,從而對員工的工作業績加以評價,而員工也可以及時掌握他們的工作業績,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此外,績效考核不能片面注重業務績效,而應當全面考慮,以免打擊員工的積極性,使得企業與員工能夠實現雙贏。

3.建立以高質量服務為核心的企業文化。第一,建立基于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的企業文化。電力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以及工作核心,始終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建立科學先進的企業文化。第二,強化企業文化的宣傳工作,并注重貫徹與落實。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必須與企業的文化理念相符合,通過制度的執行來確保企業文化理念的貫徹與落實,強化企業文化的宣傳工作,讓企業員工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企業文化的精髓。第三,建立各種有效的溝通、交流平臺,讓更多的員工能夠關注企業的生產經營與管理,在企業營造出一種公開、民主、和諧的文化氛圍,使得員工對于企業有更多的認同感,從而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

篇2

知識經濟下,人才引進和發展的要求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企業要邁向高端、科學、高效的發展和人才管理,必須依據知識經濟的要求和特點實現管理模式的轉變。

1.人才管理。企業要發展就必須引進先進的專業性人才,現代社會中,工作機會更多,人才獲得工作需要的途徑更加便利,企業的人才引進之間也呈現出越加激烈的形式。知識型人才與傳統的工作人員不同,在注重物質追求的同時更加注重自身的發展和精神需要,企業依靠單純的物質基礎保障對人才的誘惑力并不大,相較之下,知識型人才更加愿意進入發展前景廣闊,企業文化先進的企業。同時,中小型企業在與大型企業競爭時,經濟基礎薄弱,在人才競爭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企業要依靠先進人文的企業文化,為員工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來實現人才的引進。人才引進后,對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和擴展,提高員工的知識素養和專業水平,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實現能者上的管理模式看,為優秀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保證人才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才能,使員工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員工的賞罰制度也要完善,對表現優秀的員工進行物質獎勵的同時,注重員工的精神需求,對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難的員工提供及時的幫助,培養員工的忠實感,堅持以人為本,善待人才,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知識經濟下企業文化、人才發展的要求的關聯。企業經營模式的轉變和社會發展需求的轉變使得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轉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傳統的產品的競爭,更重要的是企業軟實力的競爭。企業要發展軟實力就需要樹立先進的企業文化,實現對人才的吸引和為消費者留下的印象,企業文化的確立,員工對企業的認知更加明確,人才在對企業進行選擇時,會依據企業的文化對企業的發展方向和自身的發展要求進行綜合的考慮從而選擇合適的企業,對企業員工進行企業文化思想的灌輸和吸收,有助于員工在工作中以身作則,以企業的利益和形象為自身的工作準則,對員工形成一種非強制性的約束,實現對員工的管理。企業文化是企業根據自身發展的特點,對商品和企業發展中的主導思想的總結,是實現員工對管理層意向的明確了解的有效途徑,企業文化的確立和宣傳有助實現員工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增加企業員工的主人翁地位。知識經濟中,員工的生產方式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轉變,知識型員工采用互聯網進行工作,員工通過知識的分享獲得便利,獲得知識的積累,自身水平的提高和利益的實現,這就要求企業實現員工的優化分配,實現辦公室人才的合理分配,保證人員分配之間的平衡,培養積極向上、敢于創新的工作團隊,同時對人才進行適當的培訓和幫助。員工的自我水平和素養的提高也有助于實現企業文化的實現,有著現實意義。通過企業文化,員工之間進行必要的交流和共同,實現人生觀、價值觀的統一有助于增加企業的向心力和發展。

二、企業知識管理模對人才和經營模式的積極意義

1.知識經濟背景下,市場和企業以知識為依托實現發展,企業人資管理的職能也發生了重要的轉變,不再是單純的對員工的引進、培訓和辭退等基本職能,而是在以上基礎上實現企業員工的知識獲取、發展和積累,需要實現人才與企業的共同進步。新的背景下對人資對人才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實現對人才的科學管理和運用。傳統的管理模式中,更加注重企業對員工的單方面管理,員工與企業的關聯性并不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淡薄,這種現象易出現人才流失量大和流動性高的問題。知識背景下,員工的基本訴求已經發生轉變,員工對于企業的觀念也不同,員工更加期望在企業中實現自身的人身價值。人力管理資源通過管理模式的轉變達成企業的發展與企業員工發展訴求的結合,塑造了全新的企業文化和形象,增加了企業的號召力和向心力,有助于企業的發展和對人才的充分發掘。

2.知識經濟下實現企業管理模式有著積極意義,知識經濟是社會發展下的必然產物,它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不同,知識經濟下,信息革命迅速發展,市場需求與市場經濟的迅速轉變,導致企業的經營環境和經營模式產生巨大的轉變,知識型企業發展迅速,眾多依靠科技知識為主要產品的企業的出現和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人才成為企業競爭的有力保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的同時也改變了人才構成和人才引進使用的方式。

三、結語

篇3

關鍵詞:信息化;教師專業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普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與機遇。教師要把信息技術熟練地運用于教學之中,要把信息技術更加有效地與教學研究結合起來。進而要求教師教育觀念和手段的變革,為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廣闊的舞臺。

一、信息化環境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

在信息化環境下,由于教育設施、教育資源、教育空間的變化,通過信息資源支持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從而對信息化時代的教師提出了新要求。

(一)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在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應該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這就對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教師要及時轉變觀念,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知識的引導者。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和多種媒體資源開展學習活動。

(二)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知識內容的設計者

在信息化環境中,教師要由知識的講授者轉變為知識內容的設計者。這既要求教師具有一般文化知識,學科知識,教育科學知識,也要求教師學會將傳統的能力素養與信息素養、現代教育理念方法融合。所以,教師要分析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從多種媒體的優化組合、多種教學手段的綜合使用等方面進行教學一體化設計,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做好教學設計,做好教學課件,準備好教學資源。

(三)教師應該成為終身學習的學習者

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師應該是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提高的學習者。由于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打破了人們交往的時空界限,人網、天網、地網與其它教育資源的整合,為教師的學習創造了無限的空間。學校可以聘請專家進行網上培訓、指導、診斷、評價。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校本教研相整合,提高信息素養和教學水平,可以利用網絡技術進行交流,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能力,獲得專業發展的動力。

二、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途徑

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工作。教師要有一定的信息技能,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掌握常用軟件工具的基本操作;掌握信息技術檢索的主要策略與技巧,能夠合法地檢索并獲取信息。首先,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讓教師從觀念上更新,理解整合的內涵:不是簡單地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學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其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求信息化時代的教師應該同時具備專業能力和信息技術能力;最后,提供展示平臺讓教師通過"設計--實踐--反思--再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師運用計算機進行教學活動的能力。

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展培訓,采用集中培訓與自主學習相結合,并通過公開課、課件制作競賽活動等展現教師的學習效果與信息技術能力。使教師學以致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積極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優化教學過程,并努力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達到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要求。

三、信息化環境下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的策略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教育帶來了生機,更帶來了沖擊和挑戰,社會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學習化的社會中,教師應成為終身學習的典范。

(一)更新觀念,提高教師對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

信息時代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并能夠在教學中恰當、熟練地應用信息技術。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離不開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具備與自己專業發展相適應的知識結構,這個知識結構包括:一般的教育專業知識、與教材有關的專業性知識、教學推理能力和信息資源設計應用能力。例如,教師要確定某個教學主題所需要的信息資源以及明確每種資源在學習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教師不僅要掌握信息技術以及與此相關的網絡通訊技術,能夠設計開發教學資源,并將它們融于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設必要的、最佳的學習環境。此外,教師還必須幫助學生學會如何獲取信息資源、從哪里獲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完成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意義的建構。因此,教師要有正確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態度,能認識到信息時代有效獲取及利用信息的重要性;確立有效利用信息進行終身學習的新觀念;具有利用信息為個人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愿望。因此我們組織教師開展現代化教育理論的學習,使大家明白現代化教育改革的趨勢、現代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的關系,從全新的視角出發,掙脫傳統教學的羈絆,提高教師教育信息化觀念。

(二)加強實踐,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理論水平

教師在教學中應融人鮮活的教學實例,使理論課教學從"抽象"走向"生動",并把教學設計、試講、試教、說課、評課等教學活動整合起來,讓學生親歷和體驗教學實踐,真正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與教學理念。還可引入先進的教學模式加強培訓,在提高教學能力的同時提升對教學理論的理解和認識,比如對教師進行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培訓就是一個很有好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項目。通過培訓,提高專業水平和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加強對現代教學理論的理解和認識的能力。

(三)加強反思,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

教育實踐能力是衡量教師專業能力與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是教師專業能力中的核心內容;研究能力和水平體現著教育實踐與教育理論的密切結合,是教育教學創新對教師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保證。信息技術教育實踐是教師將所學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轉化為實際教學活動的重要方式,也是獲得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學會將自己置于研究之中,把教學活動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如撰寫論文、教學案例、教學反思,開展教學研討和學術交流會等。我們認為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它是通過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總結其收獲和成功,存在的問題和失敗原因等,以改進教學實踐為目的研究。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對后繼行為產生影響。所以,教師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特別是教學反思使教學經驗理論化,更好地加速其專業能力的提升。

四、結語

信息化教育為我們展示了未來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個適應性社會過程,它的發展取決于它是否能很好地適應教育環境及如何為教育服務。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回顧過去,反思有哪些成績值得發揚,有哪些教訓需要吸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培訓學習、不斷實踐、展望未來,為實現學校教育現代化繼續邁進。我們將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提高、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為學校全方位工作實現教育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ERP 職業崗位 高職會計 課程體系

一、ERP環境對高職會計教育的影響

ERP的最大特點是財務與業務信息集成,實行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管理,企業會計工作過程中常規化的、可程序化的任務將由各業務功能模塊自動進行處理。ERP環境下,會計工作不僅涉及財務部門,還涉及其他業務部門,ERP系統促使企業會計由事后“單一核算型”向全方位“綜合管理型”發展,拓寬了企業會計的工作領域和職能范圍。這就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會計業務的處理與分析能力,更要掌握會計信息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的協同運作關系,認識到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一個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和業務流協調統一的過程。ERP環境下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管理的實施,對會計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崗位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職會計教育應當主動適應這一重大變革,適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倡導“大財務觀”的教育理念,重構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

二、ERP環境下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目標

(一)ERP環境下高職會計教育的培養目標

根據高職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面向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總體目標,高職會計教育的培養目標應定位為地方中小企業、非營利組織、記賬、稅務等中介機構的出納崗位、會計核算崗位、稅費申報崗位、會計管理崗位、會計監督崗位及相關聯崗位,培養適應ERP時代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扎實的專業知識、熟練的職業技能、良好的團隊精神,并且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遷移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終生學習能力并服務地方經濟的高技能高素質型復合人才。

(二)ERP環境下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目標

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服從高職會計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應突出以就業為導向的社會需求、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職業需求和終身發展的個性需求。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目標應以ERP環境下的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建立起“職業學歷教育、職業資格認證、職業崗位技能、職業技能競賽、創新創業教育”學、教、做合一的課程體系,進而實現ERP時代大學生與社會的無縫對接,從而實現零距離頂崗就業,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三、ERP環境下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原則

(一)校企聯合開發課程原則

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打破學校和行業、企業之間的界限,通過校企聯合開發課程,將行業、企業對會計人才的實際崗位內容和職業崗位能力要求融入到整個課程體系和教學中,才能培養出適銷對路的高技能高素質型會計人才。校企聯合開發課程突破了會計學科體系的束縛,學生在完成項目實訓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會計崗位內容及職業技能,而且可以讓學生在項目實境中學會與他人相處,增強團隊協作能力。

(二)以職業能力為核心原則

在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中應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會計職業能力是從事會計工作應該具備的綜合能力,一般包括會計專業職業能力和關聯拓展職業能力兩個方面。會計專業職業能力指學生在會計崗位上進行會計操作處理的能力,即填制審核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財務分析、審計及電算化操作的能力,學生可通過對專業課程的學習獲得此能力。關聯拓展職業能力指為了更好適應會計職業崗位而應具備的能力,例如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遷移能力、終生學習能力等。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應將會計專業職業能力與關聯拓展職業能力相結合,增強職業適應性,更好地滿足社會需要。

(三)體現“厚基礎”原則

“厚基礎”即重視高職會計專業課程的基礎性地位。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中應注重引導學生入門的專業課程改革,例如開設《會計專業導論》課程,讓學生在接觸會計專業初始,就能較好地對會計專業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引發其學習的興趣,做好大學時代的職業生涯規劃。

四、ERP環境下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本文根據最新高職會計教育人才培養目標、ERP環境下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目標以及構建原則,遵循“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依托與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軟件青島分公司、青島市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中教景程青島分公司、青島嵩德會計師事務所等的合作,對教學資源和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新整合。課程整合體現工作過程化、學習情境工作崗位化、職業技能訓練及創新創業教育實境化,通過會計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職業能力分析、行動領域歸納、學習領域的轉換、“競賽、實踐、創業”零距離就業五個環節,分析解構形成了ERP環境下基于職業崗位能力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具體如圖1所示。

(一)ERP環境下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有效整合相關課程

為適應ERP環境下高職會計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應注重基于ERP環境下的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有效整合會計專業課程,進而改變計算機課程、會計專業課程與電算化課程教學脫節現象。首先,整合會計基礎課程和信息技術課程,會計基礎課程一般包括企業會計制度設計、基礎會計、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本技能,例如珠算、點鈔、傳票翻打和會計書法等課程,信息技術課程一般包括計算機基礎應用、數據庫應用、網絡技術和Power point等課程。會計基礎課程通常應先于信息技術課程,結合會計基礎課程重要知識點,將其應用到信息技術課程中,例如利用Word編制憑證、賬簿和報表,利用PPT進行課程的學習交流匯報等。其次,加強會計專業課程和電算化課程的聯系,實現會計專業課程系列電算化。ERP環境下,電算化課程包括會計電算化、計算機審計、計算機財務管理和ERP綜合實訓。軟件選擇上除了用友、金蝶等主流軟件的學習外,還應該有針對性地選擇其他軟件學習。在教會學生掌握第一種軟件后,第二種軟件的運用主要采取學生自學教師答疑方式,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ERP系統。加強計算機對電算化的支撐力度,按層次開展電算化教學,先夯實計算機和會計基礎知識,再實施電算化教學。最后,將信息技術引入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例如企業會計實務、成本核算實務、Excel在財務中應用、管理會計、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經營ERP沙盤中學習運用計算機輔助預測、決策和內部管理表格的設計和生成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各專業課程與ERP系統中各功能模塊的對接,將ERP管理思想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始終。

(二)“課證融合”

高職教育應積極落實“雙證書”甚至“多證書”制度,把企業職業崗位能力融入課程體系中,使學歷教育課程與會計專業各類證書相銜接,突出課程體系目標的職業化方向,增強學生的職業崗位適應性。把職業考證技能、專業知識融合在各專業課程中,學生通過學習后,可以實現“職業資格、職業能力”的雙目標,為就業奠定基礎。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推行“四證書”制度,會計專業學生在大學期間必須取得基本能力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工作經歷證書,只有拿到3種類型的證書才有資格領取畢業證書,同時鼓勵獲取技能競賽證書,詳見表1。因此,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除了按照ERP環境下高職會計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來設置外,還應兼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未來發展遠景,參照會計從業資格證、助理會計師、ERP工程師等相關職業資格認證來設置課程,并將設置的職業資格認證課程嵌入到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在課程安排上,應盡量使學生能在大一通過計算機、普通話、高職英語三級、珠算五級考試,大二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和ERP工程師認證考試,大三爭取通過助理會計師考試,為畢業生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課崗融合”

“課崗融合”主要指會計綜合實踐課程和工作崗位的深度融合,因企業和政策的需要設置課程,基于職業崗位能力分析工作過程,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再現真實工作過程。由于一個單位的采購業務會涉及銷售方、物流、銀行、保險等單位,如果僅以購貨單位為主體,在課堂上學生只完成一種類型企業的會計業務處理,而對其他類型企業的會計業務不熟悉,那么就很難實現畢業生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在實踐教學中開設VBSE綜合實訓。VBSE是用友新道公司自主研發的虛擬商業社會環境平臺,可以實現一筆經濟業務在整個流轉過程中涉及所有單位的會計業務處理并可以實現跨專業實訓。按企業實際工作流程設計整個實踐教學環節,模擬企業內外部財務業務相關崗位的工作情景。同時運用ERP軟件以角色扮演法通過分崗、輪崗進行崗位角色輪換,循環模擬整個會計信息業務處理流程。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承擔責任和風險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和熟悉企業崗位交接程序和內部管理控制。“課崗融合”充分體現了“課中融崗,崗中融課”的互融動態過程。

(四)搭建“技能競賽、綜合實踐、創新創業”三位一體的高職會計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體系

2012年教育部首次將“高職會計技能大賽”列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比賽項目,一方面為引導會計教育與行業企業、會計教學過程與行業企業的會計工作過程、會計教學內容與行業企業的會計職業規范深度對接,從而促使學校更好的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另一方面通過比賽提高高職學生的會計核心技能操作水平,強化核心職業能力,檢驗團隊協作能力,增強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以用友8.72為平臺,全國高職會計技能競賽包括會計業務手工處理和會計業務信息化處理兩個環節,主要考察學生對會計核心技能的掌握程度。作為實踐性很強的會計技能賽項在仿真會計、財務、銀行、稅務、供應商等職場氛圍中進行,由企業財務高管、會計人員、行業專家和高職院校會計師生共同參與、體驗、分享,是一項開放式分崗位會計技能競賽。各省高職會計技能競賽選拔賽除了手工和電算化會計實務競賽外,還增加了企業經營ERP沙盤大賽、創業大賽、會計知識競賽、會計基本技能競賽等項目。結合高職會計專業技能競賽的項目、特點及要求,將競賽融入到高職會計專業技能訓練中,深入挖掘會計專業核心技能的職業崗位要求、會計人員的關鍵拓展能力以及創新創業能力,搭建“技能競賽、綜合實踐、創新創業”三位一體的高職會計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財務管理;政府行為

一、問題提出

在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堅持農戶合作者為行為主體,與此充分發揮各級政府部門輔助效用,及采用政府適度干預下以農戶合作者為主體的農業產業組織模式。經過該組織運行30年可以看出,其在改進單個農戶參與市場活動中呈現高交易成本及實現收益較少現象方面起到積極作用,但由于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自身缺陷性,造成組織運行過程中財務管理混亂現象。

一財務收支無計劃,預決算管理不規范;二貨幣資金管理較混亂,資金籌集渠道單一,資金短缺嚴重,收支失衡,支大于收,非生產性開支過大;三債權及債務化解迫在眉睫;四財務審批不規范及收支結報管理問題多;五財務會計制度運行混亂。六內控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到位;七財務預測機制不健全,對外投資論證不充分等。這些種種都造成農業專業合作組織運行效率降低,阻礙農民收益的最大價值實現。

二、農業產業組織中政府行為邊界

1.政府對行為主體的干預以不侵犯其要素資源的產權為限。企業家是農業產業組織創新的決策主體、投資主體,又是利益主體和風險承擔主體。在組織運行過程中,政府除了保障市場健康運作外,還可以多種方式影響主體的行為:一是宣傳引導。二是政策扶持。

2.政府對組織過程的干預以不介入組織行為主體的經營決策為限。政府官員為追求政績,鼓勵政府部門興辦龍頭企業或農民合作組織,并將其管理人員的人事任命和業績考核集中在自己手里,從而形成新的政企不分,官辦和官民合辦的農民合作組織在決策上依賴于政府,將直接影響到合作組織發展的獨立性。同時由于政府官員并不一定能夠準確把握市場需求,因而直接參與行為主體的決策,不僅侵犯行為主體的經營權,而且容易造成決策失誤。

3.政府對組織環境的干預以不打破交易市場化機制為限。市場環境是組織環境的最重要內容。農業市場運行中需要政府的適度干預,這是由農產品的特性決定的。糧食、棉花等大宗農產品的生產與儲備具有保障國家安全的公共服務性,流通過程中產品供給彈性大、需求彈性小,農業生產者通過市場交換所能得到的收入只是農產品生產與儲備這種活動所帶來的利益的一部分,因而單純依靠市場機制無法確保農民利益和食品安全,政府適度干預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彌補市場缺陷,如實行最低的價格保護制度、農業生產直接補貼制度等,都有利于穩定糧食價格和生產者的積極性,但同時政府干預也可能引發“政府失效”。

三、政府營造良好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財務管理環境可行性措施

1.政府應為一個新農業專業合作組織成立或項目選擇進行產業業環境、資源稟賦等分析,避免農戶盲目投資,降低其風險,即瞄準目標,一擊即中。

2.政府應加強資金支持,保證其充足資金流。如可以對綠色低碳產業因其社會收益大于企業效益而進行直接補貼,鼓勵其發展;建立農業專業合作組織運行專項基金;建立農業企業信息服務體系,采取財政貼息、中介組織擔保等手段,引導金融機構適度擴大授信額度和貸款額度等;組建政策性中小金融機構等,構建多元化的農村間接融資體系,為組織良好運行提供多渠道的融資體系。

3.政府提供財務過程服務。職能定位主要在于實時監督與審計。對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財務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提供實時服務,查看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其資金運用是否合理、利益分配是否兼備相關利益主體權益等,提出相應解決辦法及建議供行為主體采納,彌補其自身在財務管理標準化運作過程中知識的缺陷,幫助其營造規范化財務管理作業習慣。

4.政府提供后臺服務。各鄉鎮部門根據自身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情況建立一個專業服務部門為行為主體提供財務服務。對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已非常成熟的行為主體,可為其會計工作人員給予專業知識培訓,了解會計準則及法律規范的變動等,防止出現操作性失誤;對正處于剛成立期的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由于其專業會計人員的缺失,為其提供全程財務管理專業服務,包括專業財務報表編寫、行為主體運營表現分析等,防止其出現理事長擔任多職,職責混亂現象,使其財務管理更能清晰準確體現行為主體發展現狀。

5.政府為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及操作規范化標準化說明,規范產權關系,其是進行盈利分配及權責界定基礎。這就有利于規范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財務管理環境,保證整個財務管理過程公平、公正、公開,切實保護各方利益,真正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四、結論

農業專業合作組織這一專業模式正處于不斷探索階段,對其在財務管理運作方面出現的問題,本文在明確政府行為邊界基礎上,提出政府營造良好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財務管理環境措施具有切實可行之處,有利于組織內部財務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提升;有利于避免組織內部一人獨大、職能混亂現象發生;有利于實現組織財務管理規范化標準化。

參考文獻:

[1]龐曉鵬:中國農村民間合作服務組織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3,(9):28.

篇6

一、物流發展環境下校企合作背景

隨著我國網絡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電子商務應用越來越廣泛,隨之帶動的就是物流業的人員從業人員數量大增。如何才能讓高職院校物流專業的學生上崗之后不是“紙上談兵”,而是“手到擒來”?最重要的就是真實還原日后學生要工作的環境和工作程序,使他們在學校中就熟能生巧,把崗位要求的技能熟練到最佳化,上崗之后不會耗費時間練習甚至重新學習。一個新手和一個成手的工作效率差別巨大,每一個用人單位都希望能擁有一個上崗就是成手的員工。

校企合作也同時讓學校了解到當今企業需要員工的核心職能是什么,從而在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把一些空洞的課程改變成合適物流企業的應用型課程、實踐課程,而這種課程對學生的幫助才是最大的,高職院校培養的就是應用型人才,大理論大學問并不適合高職的學生。很多高職院校由于很多原因無法和合適的企業合作,導致現有的高職物流專業很多課程還是延續大學的物流專業課程設置,很多學術性的課程還是占據學生大部分的學習時間。這種教學理念已經改變,需要改變的是合作模式和合作機制,企業給高校一個機會合作辦學,等于給自己一個機會找到合適的員工。

二、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主體之一,仍然存在著對校企合作的理論基礎和現實訴求認識不足,一些院校仍然將校企合作簡單地視為是把學生送到企業實習,對校企合作的定位也還停留在就業階段,即提高培養人才質量這一結果上,沒有認識到校企合作作為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應貫穿于學校辦學過程的始終。

(二)高職院校存在課程設置與企業需求不匹配問題

高職院校現已明確,在校企合作中,專業課設置應適應地方經濟發展、企業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學校要時刻關注企業的發展動態與社會用人單位的要求,才能準確定位培養目標。但職業院校對這一問題的調查與跟進不夠深入。由于缺乏對物流企業核心職能要求的了解,所以知識定位與企業需求存在偏差。學生學到的知識往往不符合企業需求,學生到了企業之后還要對其重新培訓,這類問題十分突出。

(三)高職院校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高職院校的教師很多都是從高校畢業直接到高職院校教課,他們的理論性知識不存在問題,但由于教師本身缺乏在工作現場實踐的經驗,在指導學生上實踐課時就可能存在對實際操作和應用能力不足的問題,這樣很難使學生具備到企業工作時需要的能力,難以達到校企合作應有的效果。

(四)企業本身不想進行校企合作工作

有很多企業怕自己的核心業務外泄,不愿意和去調研的教師說有關的專業性知識,使教師的調研經常無功而返。還有一些是認為校企合作麻煩,費精力,不想進行校企合作。還有一種擔心就是學生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員工不一定,不希望給競爭對手培養優秀的員工等問題,導致校企合作失敗。

三、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解決對策

(一)加大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建設

使高職院校重視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領導應與企業加強溝通,并輸送教師到現場實踐。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建設是校企合作建設的重要方面,機制不改變無法使校企合作成為可能。

(二)高職院校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應增加實訓課程,安排大量的職業技能課程,最好可以在物流企業真實的工作崗位上進行課程與技能的學習。這樣的教學與生產結合,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采用任務驅動的模式,讓學生在做中學,使學生很好的培養物流技能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7

 

隨著人類對環境問題的不斷重視,研究熱點不斷更新。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側重于污染治理技術研究,到目前提出的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環境科學及技術研究工作不斷豐富,并向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1]為適應這一發展,我國開設環境科學專業的250余所高校都進行了不同層次的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2]為了更好地體現辦學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畢業生的競爭力,開展高效優質的科研創新培訓已經成為各大高校環境科學專業提升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法寶。中國礦業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創辦于1993年,該專業立足于學校的煤礦研究特色,在礦山生態環境修復、礦井水害與地質災害防治、煤礦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等方向具有鮮明的特色。筆者結合中國礦業大學環境科學專業本科生科研創新培養實踐,在本專業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方法體系和長效機制上進行了探索。

 

一、環境科學專業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現狀

 

國內知名高校的環境科學專業均以培養科學理論基礎扎實、環境科學研究與管理技能熟練,能解決環境科學問題的高級專門人才為培養目標;在中高年級學生中均開設諸如科學創新方法、環境科技自助實驗等科研創新類課程或實踐環節,注重環境科學專業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和研究型人才的培養。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高校環境科學專業也十分注重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以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為例,該專業在課程體系中分別設置了Theory & Practice in Science、Analysis of Scientific Data課程和Science & the Environment項目實踐環節,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科研創新培養模式,這種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探究欲望和能力。

 

總體而言,我國高校環境科學專業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仍處于探索階段,培養機制和實踐教學體系尚未成熟[3],還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教師的教學指導積極性和學生創造性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不夠、科研興趣未能有效激發;2.科研創新培養的教學方法還略顯僵硬,當前許多高校以單一講解的理論知識傳授方法不能適應該專業科研的特點;3.開設科研創新實踐培訓的系統性與針對性不強;4.對學生創造性實驗和數值模擬能力的培訓偏弱。

 

二、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方法體系與教改實踐

 

按照2008版和2012版教學大綱要求,中國礦業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在高年級開設了16學時的專業必修課科研創新,這屬于重要的科研實踐環節。筆者結合本校環境科學專業科研創新課程教學與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實踐,在優化課程教學模式、豐富課程教學資源以及強化科研能力培訓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教改研究和實踐。

 

(一)啟發式科研創新培訓模式與訓練方法

 

啟發式科研創新的培訓貫穿于科研實踐的全過程。首先是啟發式選題。在課程中利用2學時開展科研小組頭腦風暴式研討,通過布置3分鐘圖片立意論文及其宣講活動,鍛煉學生創新選題的能力。其次,啟發式學習,提出“邊學習、邊思考、再學習、求創新”的思想,啟發學生針對選題,帶著問題開展創造性學習,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閱讀不同類別科研文獻和開展文摘的能力,對學習心得的研討。再次是啟發式方案選擇研討,根據典型案例,開展研究方法與具體方案選擇研討,指導教師進行具體方法措施的講解與培訓。最后是啟發式成果表達訓練。模擬在線成果發表和學術會議,對小組科研創新成果進行展示,課程指導教師充當專業評審員角色,點評成果并對學生的改進內容進行啟發。

 

(二)模塊式案例題庫建設

 

開展面向特定科研能力培養的模塊式教學案例題庫。案例庫兼顧本校專業特色,重點制定了礦區環境地質災害、地下水污染與修復、礦山生態修復、環境污染控制與工藝優化等方向的案例題庫。例如《大屯礦區地下水超采與地面沉降評價》鍛煉學生對現場環境地質災害調查、收據整理和分析評價的能力,《賈汪廢棄礦區地下水污染模擬》和《二氧化碳注入煤層模擬研究》鍛煉學生地下水污染模擬和多重物理場耦合數值模擬的能力,《某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污染模擬實驗研究》鍛煉學生對采樣、土柱模擬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和成果的表達能力等,每個案例制定相關的科研訓練重點說明、學習指導及作業考核與評價方法,教師也在課程作業中幫助學生組建科研小組,并跟蹤指導,進行創新培訓。

 

(三)立體式實驗與數值模擬技能強化訓練

 

結合我校環境科學科研的特色,基于實驗科學的方法理論以及學生的知識背景,科研創新開設了8學時立體式實驗與數值模擬技能的強化訓練。其中包括:地下水污染的土柱模擬實驗、地下水污染與運移模擬軟件FEFLOW方法原理和應用、水文地球化學模擬軟件PHREEQC方法原理和應用、多物理場耦合模擬軟件COMSOL Multiphysics在地下水科研中運用等方法的講解,并通過作業研討和答疑環節,加強學生創造性實驗能力和數值模擬綜合能力的培訓。

 

三、科研創新能力培養長效機制探索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時期,環保工作也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環保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對高層次科研創新型環保專門人才的需求力度也逐步增加。因此,本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應僅局限于一門課程的內容。結合中國礦業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發展實際,筆者建議從以下幾方面構建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長效機制。

 

(一)全面構建科研教學管理體系

 

首先,由學院教學、科研主管領導協同學校教務部門分管專員組成領導小組,負責具體指導、審查、監督和宣傳大學生的科研創新教學培訓活動。其次,構建一套“寬厚基礎、突出特色、貼近實際,追蹤前沿”的環境科學專業課程群體系,重點完善專業基礎、專業特色以及專業前沿課程群的建設。再者,組建環境科學專業大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實現創新團隊動態管理,將一部分學生吸收到導師的實驗室參與科學研究活動,鼓勵學生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對考核優秀的學生優先推薦進入“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模式。最后,從學院層面加大資金投入,增設有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動的科研開放基金項目。

 

(二)綜合利用多層次科研實踐平臺

 

以環境科學與工程“江蘇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與發展為契機,利用課程實驗、開放性實驗、畢業設計等環節充分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鼓勵本科生參加學校“現代分析與計算中心”的培訓課程和進入導師科研實驗室,認識并學會本專業相關的高尖端測試儀器測試與分析方法;利用基于本專業成立的中國礦業大學-“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國家級實踐中心等實習實踐單位,提供本科生認識現場問題、轉化與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的實踐場所,并結合科研項目讓學生更好地深入現場的科研工作中。

 

(三)充分發揮科研創新活動導師制的作用

 

自2010年以來,學院已經為環境科學專業大三、大四的本科生配備了專業導師。導師除了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引導、專業理論學習指導、生活教導、心理疏導和就業指導等以外,更多會結合自身的科研項目和經歷,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和科研創新能力。目前,本專業已經深入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導師制分入學新生導師制和高年級專業導師制。要充分發揮導師作用,加強學生與導教師之間的溝通,積極吸納學生參加科研活動,以研促學,進一步激發和培養本科生的科學探究熱情與實際工作能力。

 

(四)科學建立激勵和評價機制

 

為了解決指導教師積極性不高、精力不集中的問題,要完善教師激勵措施,改革工作量和成果評價制度,鼓勵更多的優秀教師和科研人員主動參與本科生科研活動;在學院層面設立特定的優秀指導教師獎勵,以促進配套的師資隊伍和管理制度的建設。針對近幾年本科生科研創新活動開展熱情不足、技術含量不高、思路新穎欠缺、持久性不長、廣度和深度不夠等問題,我們在科研活動成績評價、個人綜合素質評價、學生互評等環節進行激勵,制定獎勵措施,鼓勵學生開展更多、更新、更深的科研活動。

 

四、總結

 

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高質量環境科學專業研究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是專業軟實力發展的關鍵。通過近幾年的教學改革和探索,中國礦業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在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較成熟且可行的方法體系,其中主要包括:啟發式科研創新培訓模式與訓練方法、模塊式案例題庫建設以及立體式實驗與數值模擬技能強化訓練方法等。為適應新常態經濟發展時期對高層次創新型環保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了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與教學實踐長效機制,以期為中國高校環境科學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篇8

關鍵詞:環境治理機制;環境污染;農村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8011402

1引言

近年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有了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的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但是,雖然我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規和措施,加強了對環境污染的治理,但治理效果仍不十分理想。我國農村環境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尤其突出,農村環境保護若不做好,就會阻礙我國廣大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為了保證農民的健康,加強對農村環境保護,構建一個合理、科學、系統化的環境治理機制很有必要。我國現階段的環境治理機制還不完善,對農村環境進行綜合治理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如何優化我國農村環境治理機制,扭轉農村環境污染的頹勢,是我國環保工作者仍要探討的課題之一。

2我國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所存在的問題

2.1環境資源配置不合理,治理模式有局限性

現階段我國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環境治理現狀很不理想。政府在對農村環境進行治理的時候,沒有發揮好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沒有調節好環境資源的供給和需求,沒有一個高效率的資源配置機制。我國的環境治理模式也存在著局限性,政府作為環境治理的主體,同時承擔著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保護當地環境的責任。但是,作為環境污染制造者的農村居民,大部分沒有參與環境保護的行動,除了政府宣傳力度不夠,還和部分農村居民的素質不高有關,農村居民也需要和政府聯合起來,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與義務。

2.2環境保護資金投入不足,缺乏經濟保障

我國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但環境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這與政府對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不足有關。農村環境治理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各級財政部門,但隨著新農村的建設越來越快,政府把大部分資金用于大力發展經濟,而減少了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很多農村缺乏科學的治理設施,或治理設施建成后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運行和維護,導致大部分治理設施成為沒用的擺設,發揮不出效果。另外,環境保護人員的工作經費并沒有得到切實的保證,這就導致了整個環境治理的運作無法繼續,環境污染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2.3環境保護機構建設不完善,保護機制不健全

農村環境污染的特點,是污染源小且多,并廣泛分布在農村的各個地方,如果沒有環境治理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對治理進行科學的規劃和執行,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我國政府早就開始注意要在農村建設環境保護機構,但真正愿意在農村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人并不多,雖然政府采取了很多優待政策鼓勵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到基層工作,但專業人員仍然處于嚴重缺乏的狀態,環境治理機制的優化缺乏人才資源,且保護機制不健全。

3優化我國農村環境保護機制的重要性

3.1化解我國農村資源開發與環境污染的矛盾

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增強,政府對農村資源的開發越來越重視,新農村的建設也隨之得到快速發展。但是,農村經濟的發展卻往往伴隨著環境的急劇惡化,大部分農村地區的整體環境不容樂觀。造成農村環境污染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農村本身的農業生產及生活污染外,還有來源于城市所轉移的廢水、農村工業工廠排放的廢水等,城鄉二元環境治理機制不完善,是造成農村資源與環境問題愈加嚴重的主要原因[3]。因此,構建一個更加科學合理的農村環境保護機制,是緩解我國農村資源利用和環境污染矛盾的需要。

3.2統籌城鄉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農村環境污染狀況的不斷加劇,不僅會危害農村居民及牲畜的生命安全,還會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進而影響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業的進程。目前所謂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是要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全局,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及經濟社會的發展,建設資源節約的環境友好型社會[2]。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持續加重,致使當地經濟得不到發展,城鄉的經濟及各方面差距不斷擴大,已不能滿足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因此,優化我國的環境保護機制,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也有利于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和諧相處,促使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能夠如期完成。

4如何優化我國的農村環境治理機制

4.1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對農村環境的監管

政府是目前現有治理模式的主體,必須在致力于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承擔治理環境污染的責任。目前,我國的城市環境管理體制,主要是建立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沒有一個針對農村現狀建立的農村環境管理體制,沒有一個健全的農村環境管理機構,政府部門也沒有對農村環境現狀進行及時有效地監管。因此,要優化我國的農村環境治理機制,首先要根據農村環境和治理工作的特征,組建環境保護部門,建立符合農村環境現狀的日常工作機制,發揮政府在環境治理的主導作用,履行環境公共管理職能,加強對環境污染情況的監管。

4.2加大對農村環境治理的投入,優化資源配置

要ε寤肪澄侍飧予高度重視,下一步就要加大對農村環境治理的投入。隨著農村城鎮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政府把大部分資金用于扶持當地工廠及企業而減少了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導致治理設備不完善或得不到有效利用。要優化我國農村環境治理機制,就需要政府投入足夠的資金并進行合理分配。政府可以投入一部分資金用于購買治理設備、建設重點防污染工程以及它們的運行與維護,例如建立引進新型污水處理設施、構建垃圾處理站、維護排污設備等。

政府還可以投入一部分資金用于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以及對農村居民的宣傳。例如出臺一些有效政策吸引環境治理方面的專業人員到基層工作,或者為農村居民配備一些能夠自行處理污水廢物的簡單設施,讓專業技術人員為農戶講解使用方法,并強調環境治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對農村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也相當重要。例如,政府部門可以利用市場的融資機制推廣生態旅游、綠色生態農業等一些衍生產業等,增加農村收入,填補政府對環境治理的資金投入缺口,建設生態產業和生態保護相互促進的循環機制[4]。

4.3提高農村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建立農民自主治理的新模式

政府在環境治理中處于主導地位,當然也要調動農村居民參與環境治理工作。農村居民是農村生活的主體,是環境污染的制造者和受害者,當然也是環境治理的受益者。政府在對環境進行了有效治理后,還需要農村居民來維護,因此,加強對環境治理宣傳,增強農村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也是優化我國農村環境治理機制的途徑之一。

政府部門可以采取發放宣傳單、組織知識講座等方式對農村居民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宣傳,讓農村居民了解治理環境污染的重要性,引導農戶在進行農事的時候注意環境衛生,養成正確的環境保護習慣。除此之外,政府還可以采取一系列政策來構建一個農民自主環境治理的新模式,例如推廣門前三包、農戶責任地三包,簽訂相應的環保責任書或有計劃地安排農戶學習一些科學的農事技術,引導農民環境自治,甚至可以采取一些獎懲手段來鼓勵農戶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活動。政府要為維護農民自主治理的模式提供資金、技術以及管理方面的保障,切實落實農村環境保護的措施。

5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也要加強對環境的保護。現階段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而農村的環境綜合治理又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任務,為了保證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政府及有關部門必須加大對環境治理的投入,加強對農村環境的監管,提高農村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從而優化我國農村環境治理機制,促進新興環保型農村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彭小霞. 我國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的社區參與機制探析[J]. 理論月刊,2016(11):170~176.

[2]趙蓉,梁菁華,周林. 關于農村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化的問題和對策[J].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5(1):44~46.

篇9

介紹了流域水環境及治理涵義、環境NGO的概念;探討了流域水環境治理中環境NGO作用的依據、結構、存在的現實問題及原因,進而提出促進流域水環境中環境NGO功能發揮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流域水環境;環境NGO;水環境治理

流域水環境是以流域為載體的各種環境要素的總和。流域水環境治理包括3層涵義:①工程技術和生態學意義上的治理;②公共管理學和政治學意義上的治理;③行政管理學意義上的治理[1]。筆者所說的是公共管理和政治學意義上的治理,是治理理論在流域水環境管理與保護中的運用。盡管政府在治理流域水環境的過程中不斷地取得成績和進步,但未能從流域水環境管理的體制和機制上作出某種程度的調整和變革。在傳統水環境治理上,我國治理水環境主要是政府主導的科層機制和市場導向的市場機制,但科層機制和市場機制因其自身功能性缺陷,使其未能真正實現水環境的“良治”。因此,迫切需要第3種力量來彌補其存在的缺陷。而隨著我國社會力量的成長,特別是環境NGO的發展,其在流域水環境治理中的作用逐漸顯現。所謂環境NGO,是指以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為宗旨,從事各類環境保護活動,為社會提供環境效益服務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包括環保社團、環境基金會、環保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多種類型[2]。因此,研究環境NGO在流域水環境治理中的作用,對于完善流域水環境治理體系以及實現流域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流域水環境治理中環境NGO作用的依據

1.1理論依據

1)流域水環境公共物品屬性的要求。從經濟學角度看,流域水環境是一種典型公共物品。作為公共物品,流域水環境的產權往往不明晰,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搭便車”和“機會主義”等外部性問題。流域內不同利益主體受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經濟理性驅動,盡可能地從流域中牟求最大水利益,從而引發各種水糾紛和水污染事件,出現“公地悲劇”的問題。在完全市場條件下,市場機制因其自身的缺陷并不能有效解決外部性問題;而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政府,也因其“經濟人”角色以及內部性問題使其不可能完全代表社會的整體利益,政府存在失靈的可能。因此,解決流域水環境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問題,需要整合市場、政府、社會3方面的力量,相互補充、相互協作,共同解決。相應地,作為社會力量之一的環境NGO在流域水環境治理中有其參與必要性。

2)流域水環境公共治理的要求。“治理”的基本理念是多元、合作和互動,它既能發揮政府功能,又重視社會組織群體勢力的相互合作、共同管理[3]。雖然政府是治理流域水環境的主體,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公眾對流域水環境質量的追求,越來越多水資源問題的凸顯以及對治理水環境專業知識的要求,單一的政府治理模式已無法滿足公眾需求的多樣性,迫切要求各種社會力量的參與。在此過程中,眾多的環境保護團體、環境公益組織、環保基金會等環境組織將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整合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參與到流域水環境的保護和治理過程中,有利于節約政府的治理成本,有效地保護流域水環境。

1.2現實依據

1)當前水環境管理體制現狀的要求。1988年《水法》明確規定對水資源遵循統一管理和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實行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4]。但這一管理體制僅僅是在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內部進行的職能分工,且這種權責關系在水資源管理實踐中并未能很好理順,在水環境監管中出現“弱監”、“虛監”等問題,因此流域水環境問題單靠行政管理體制本身是難以解決的。這就要求諸如環境NGO等社會力量從不同層次彌補政府在水環境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空檔,以保證水資源多元管理和可持續利用。

2)流域狀況復雜性的要求。①區域差異性。流域水資源在流域內不同區域在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地理位置、經濟技術基礎、開發條件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此外,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水資源管理與保護涉及不同的學科、技術,需要不同領域技術人才參與。而環境NGO憑借其專業優勢,能夠更有效地治理水環境。②治理對象的多樣性。流域水環境的治理對象復雜而廣泛,政府很難集中精力,而環境NGO可以發揮網絡組織優勢,即不同的環境NGO在分工負責、各司其責的基礎上對水環境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治理。

2流域水環境治理中環境NGO作用的結構

2.1作用的目標:提高流域水環境治理效率

1)環境NGO的參與可以確保政府決策的環保性。環境NGO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使得其對政府的依附關系減弱。環境NGO在流域水環境保護與治理中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增加,促使政府做出正確的環保決策,以降低環保的成本,提高水環境治理的效率。

2)環境NGO的參與可以確保政府決策的民主性。為了使政府決策能夠更好地保障公眾的環境權益,環境NGO一方面可以督促政府廣泛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從而使環境決策目標體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及時公開環境信息,使公眾隨時了解政府的決策,加強對政府的監督,確保政府決策的民主性,提高流域水環境的治理效率。

3)環境NGO的參與可以確保資源籌集的社會性。流域水環境公共治理特點要求發揮環境NGO自愿性和公益性的作用,充分利用社會上的分散資源開展環境保護活動。這不僅可以降低水環境治理的高昂成本,而且可以極大提高流域水環境的治理效率。

2.2作用的政府路徑:促進政府參與流域水環境治理

1)環境NGO是政府環境權力的監督者。政府環境權力是一種公共權力,其權力的行使是否越位、是否缺位、是否合法都要受到非政府組織以及公眾的監督。環境NGO一直發揮著重要的監督作用。

2)環境NGO是政府環境決策的影響者。環境NGO以公共利益為目標,以保護整體環境利益為宗旨,通過有組織的活動喚醒民眾的環境參與意識,監督和影響政府的公共決策,維護環境公共利益。

3)環境NGO是環境法律機制的健全者。環境NGO作為溝通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橋梁和紐帶,向政府及時反映社會企業有關環境方面的建議和要求,供政府制定政策、法律時參考,這有利于推動政府落實相關水環境治理措施,推動水環境方面的立法和提出相關治理意見,完善水環境治理的法律機制。

2.3作用的社會路徑:組織公眾參與流域水環境治理

1)環境NGO是環境保護的宣傳者。公眾環境意識淡薄是影響環境有效治理的根源之一。公眾參與意識的增強離不開非政府組織的宣傳教育。環境NGO可通過開展一些環保知識的普及、教育、宣傳活動,增強公眾保護和治理水環境的意識以及資源環境意識。

2)環境NGO是公眾參與的促進者。環境NGO的公共活動不僅有利于培養公眾正確的參與意識,改變公眾對水環境治理的疏離和冷漠,培養積極的參與態度,而且更有利于培養公眾的參與技能,引導公眾理智地參與到水環境的治理過程中,將行使公眾權利與維護自身利益聯系起來,自覺有效地參與水環境治理。

3)環境NGO是民主價值觀的培育者。在現代社會,公眾關于保護水環境的民主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在環境NGO等公共組織的自由結社、自我管理的社會生活中逐步養成的。環境NGO具有民主性和自治性的特點。成熟的民主意識有利于溝通各方,促進協調與合作,維持社會正義,解決水資源利用過程中的沖突。

3流域水環境治理中環境NGO作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3.1存在的問題

1)治理過程重中期治理、輕前期和后期治理。①在水污染發生前,環境NGO對水污染的宣傳和預警相對薄弱。雖然環境NGO中有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專家學者,但是這樣的專業人才畢竟只占一小部分,掌握的水環境信息也相對有限。因此,環境NGO應該鼓勵更多的專業人士參與到水污染的防治過程中。同時督促政府及時公開有關環境信息。②在水污染發生時,環境NGO作為聯結政府與公眾的紐帶,能夠及時捕捉水環境污染信息,積極投入到水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各項活動中。例如: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調動志愿者,減輕水污染的損失,緩解社會緊張氣氛。③在水污染治理后期,環境NGO很少建立治理信息反饋機制或參與環境治理的后期跟蹤工作,這項工作往往由政府和企業自身來承擔。

2)參與機制缺失。①管理體制制約導致的參與機制缺失。我國對非政府組織實行雙重管理體制,即“歸口登記、雙重負責、分級管理”,即每一個民間組織都要受到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的雙重管理[5]。這種雙重管理體制,使環境NGO參與水環境治理的門檻過高,程序嚴格。②環境NGO自我獨立性弱導致的參與性缺失。環境NGO參與水環境治理過分依賴政府,借助政府的力量自上而下開展活動,喪失了環境NGO原本的自主溝通功能和獨立性。

3)治理方式單一。環境NGO參與水環境治理的方式主要包括:①出版環保的書籍、資料,開展各種講座,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和教育,提高社會大眾的環保意識;②關注受到環境危害的弱勢群體,通過自身的行動維護社會公眾的環境權益;③通過組織社會力量直接參與水環境保護和治理;④參與到政府的環境決策中,為國家環境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等。但目前我國環境NGO發揮作用主要通過第1種作用方式治理流域水環境,側重于環境治理的預防的層面,方式比較單一,參與范圍相對狹窄,參與程度不高。

3.2存在問題的原因

3.2.1社會層面

所謂社會資本,是指“關于互動模式的共享知識、理解、規范、規則和期望,個人組成的群體利用這種模式來完成經常性活動”[6]。“信任是社會資本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7],信任是環境NGO社會資本的核心部分,是凝聚組織內部成員的紐帶。雖然環境NGO在流域水環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但是其社會資本卻嚴重缺乏。首先,環境NGO的建立源于社會對其價值理念、組織形式、活動方式等的認可和信任。但現實中一方面公眾的水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參與性不高;另一方面,環境NGO自身的社會影響力有限,公眾對其認知甚少。因而,環境NGO的建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認知和信任缺失問題。其次,環境NGO管理運作也要求在信任的基礎上整合各種社會資源。但實踐中,一方面,因環境NGO成員來自于不同的行政區域、專業領域,興趣、信念等參差不齊,相互間缺乏信任;另一方面,現有環境NGO在管理決策、財務管理等方面缺少相應的透明度,環境NGO之間、環境NGO與社會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方式與渠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公眾對其的認可和信任。

3.2.2制度層面

雖然環境NGO在水環境保護和治理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政府依然是水環境治理的核心主體,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政府,借助政府的力量進行管理,按政府規章辦事,缺乏獨立性和靈活性。公共治理要求水環境治理主體的多元化,要求政府與環境NGO等主體之間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但是各主體間由于責任界定模糊、溝通渠道缺乏,造成代表官方的政府與代表公眾的環境NGO之間矛盾頻發。此外,現行的雙重管理體制制約了環境NGO的發展,使很多環境NGO組織不能通過合法的途徑參與到水環境的治理中。

3.2.3自身建設層面

目前,環境NGO自身建設存在以下問題:①籌款能力有限,主要靠政府資助;②組織管理的不透明,影響其社會公信力;③組織治理結構不完善。組織規模較大的環境NGO,如“自然之友”、“綠家園”等具備相對較好的內部治理結構,而大量小規模的環境NGO的內部治理結構不完善,直接影響該組織的決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以及公眾的認可;④環境NGO的組織體系存在結構性不平衡。大量環境NGO的活動領域主要存在于城市、大江大河的保護和治理,而廣大偏遠落后的農村水環境保護和治理問題則關注較少。

4促進流域水環境中環境NGO功能發揮的對策建議

4.1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增加環境NGO參與水環境治理的社會資本

1)提高公眾對環境NGO的認知和期望。環境NGO要有效發揮水環境治理作用,首先必須獲得社會公眾對該組織的認知和了解,這是環境NGO獲得社會資本的前提。只有公眾對其組織性質、結構、功能等有基本認知后,才有可能建立起對其的認可,這可以通過環境NGO的宣傳途徑獲得。其次,基于對該組織的認知,環境NGO必須能夠實現公眾的某種期待,這往往通過環境NGO的一系列環境治理行為體現出來。

2)完善NGO組織網絡。主要從2個方面入手:①強化環境NGO組織內部網絡建設。通過進一步完善組織的治理結構,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強化內部章程和制度的執行,不斷完善人才的培養錄用機制。建立橫向協調網絡,整合組織內部資源。②拓展環境NGO組織外部網絡。建立與政府、企業、國外同行的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擴大環境NGO的社會資源,增強社會對其的認可和信任。

4.2完善法律法規體系,促進環境NGO制度建設

1)改革環境NGO的雙重管理體制。針對現行雙重管理體制制約環境NGO發展的情形,首先應加強對環境NGO的行為和財務情況進行監督。只要達到規定的標注、符合規定的條件就可以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8]。其次,取消非競爭原則和跨地域活動限制原則,讓環境NGO能良性健康發展[9]。

2)健全環境訴訟公益制度。環境訴訟公益制度的有效性在我國環保實踐中得到了較好的證明。環境訴訟制度為公眾、環境NGO合法有效地參與水環境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同時,在出現水環境問題時,公眾也可以通過合法途徑維護其環境權益。

3)建立公共信息平臺。通過信息公開平臺的構建,可以讓公眾、社會、環境NGO能夠分工協作并及時調動社會資源參與水環境治理與保護。

4.3加強環境NGO自身建設,提升組織的公信力和服務效率

1)建立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環境NGO通過公開財務、管理和活動信息,接受社會監督。這種外部監督機制可以使環境NGO內部形成自律,從而提高流域水環境的治理效率。

2)完善NGO組織的內部治理結構。環境NGO必須適應現代管理理念,建立內部治理結構,特別是規模大的環境NGO,而已建立內部治理結構的環境NGO,必須進一步完善各種制度,確保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3)培育結構合理的組織體系。政府應積極培育一些專業能力較強的環境NGO組織,尤其是加強農村地區環境NGO組織的建設,使我國環境NGO組織功能更加協調,種類更加齊全。

4)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在流域水環境的治理過程中,對環境NGO成員專業素質、組織溝通協調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環境NGO組織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吸引社會中的高素質高專業素養的人才,從而提高環境NGO在水環境治理中的影響力,擴大其服務范圍,培養NGO組織的創新能力。

作者:范倉海 駱詩霞 單位: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范倉海.中國轉型期水環境治理中的政府責任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9):1-7.

[2]環境保護部.關于培育引導環保社會組織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EB/OL].[2011-01-28].

[3]俞可平.治理與善治[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4]阮本清,王浩,梁瑞駒,等.流域水資源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5]王名.改革民間組織雙重管理體制的分析和建議[J].中國行政管理,2007(4):62-64.

[6]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社會資本:流行的狂熱抑或基本的概念[J].龍虎,譯.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3(2):26-34.

[7][美]羅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運轉起來[M].王列,賴海榕,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篇10

關鍵詞:城市;環境治理工作;探討

1 城市環境治理的概念

所謂城市環境治理是指的為了維護城市區域的環境秩序和環境安全,實現城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各級管理者和國家和當地的環境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和教育等各種手段,調控人類生產生活行為,協調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限制人類損害城市環境質量的活動的有關行為的總稱。在這里應突出以下兩個方面:城市環境治理的核心是對人類行為的治理;城市環境治理強調協調發展與環境的關系。

2 我國城市環境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政府及公民對城市環境治理的認識缺乏。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環保意識有了迅速提高,但是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多數地區的環境狀況還不樂觀,社員的環境意識和環境倫理道德水平不夠高,參與公共環境保護的自覺性也不夠強。相當一部分企業仍為當前經濟利益而不嚴格遵守城市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抵制環保執法、任意違規排污的現象仍較普遍。社會各界對城市環境保護的意識不高仍是制約中國城市環境治理工作開展的重要因素。

2.2 城市環境治理政策不夠完善。城市環境治理是政府部門的工作要務,為了使政府的工作有序和高效的進行,必須輔之以良好的政策作為保障和引導。中國城市環境治理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屬于政府主導型,政府行為貫穿于環境保護的各個領域和環節,企業則是環境政策的被動接受者,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方式和渠道少。為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和保證行動的正確性,首先要落實法律。環保法律對政府環境管理部門授予很大的權力,對社會各界卻分配很少權力,尤其缺乏利益激勵。這樣的不平衡狀態影響了積極性、主動性,更直接減少了本該得到的效果。環境政策中強制性政策占據了主要地位,而具有激勵作用的環境經濟政策的應用則很有限。此外,受中國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的影響,中國環境政策的某些環保機構缺乏決策與管理能力,執法監督不力不嚴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環境政策實施的效果不好也在意料之內。

2.3 城市快速的經濟發展給城市環境治理帶來巨大的壓力。中國已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往往是資源環境矛盾凸顯的時期。中國城市環境治理中還面臨著更為特殊的國情:擁有龐大的人口,其中低素質的人口和貧困人口比例很大;自然資源基礎薄弱,人均占有量十分貧乏,土地、水可供量很少,環境容量狹小;科學技術基礎薄弱和國民文化素質與環境意識不高的問題在短期內不會得到解決;全國城市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突出。

2.4 城市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產業水平較低,能源資源消耗比較高,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國家。這樣的事實扭轉的難點在于資金的匱乏,導致欠帳很多,特別是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和危險廢物處置等建設能力尤顯不足。煤炭消耗量非常高,直接導致了二氧化硫的過度污染;污水處理廠嚴重缺乏,導致幾百個城市無法正常使用污水處理工序;垃圾無害化處理緩慢,嚴重影響了空氣質量和水源質量。隨著城市化的迅速發展,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城市環境治理對環境基礎設施的需求迅速增長,城市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的現狀將使城市環境問題更加突出。

3 解決中國城市環境治理問題的措施

3.1 進一步完善城市環境治理的政策措施。主要是針對實施城市環境治理政策的重要措施。配合政策實行嚴格的城市發展規劃制度。要以城市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為依據,制定城市發展規劃。內容包括:從區域整體出發,統籌考慮城鎮與鄉村的協調發展;調整城市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統籌安排和合理布局區域基礎設施,實現基礎設施的區域共享和有效利用;把合理劃分城市功能、合理布局工業和城市交通作為首要的規劃目標。大力加強城市環境保護立法工作,把環境保護和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最具威力的制度是法律,要加快環保立法步伐,強化法規、規章的作用,將實踐中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結合新的形勢和任務,修改《環境保護法》,將其上升為國家基本法律,并在其中規定政府、企業和公眾等不同主體的基本環境權利和義務,特別是各級政府的環境責任以及相應的監督考核機制,環境管理的基本權能和執法手段等內容。

3.2 進一步加強城市環境治理的立法措施。環境立法措施是規范城市環境治理的重要保障。從制約力角度講,法律起到了有效的制約作用,能夠約束各界人士的行為,強制大家履行義務、行使權利;從環保資金建設角度講,環保立法可以通過征稅、征費等角度設立門檻,既提高了環保的標準和環境治理的效率,又能積蓄一部分環境治理資金,解決資金不充足的問題。環境立法包括中央立法與地方立法以及國際立法等,可以效仿發達國家,可分為環境行政立法、環境經濟立法與環境刑事立法等。其中,環境經濟立法中采用的較為普遍的是環境保護費的征收、排污許可證及排污權的交易制度、經濟刺激制度、稅收和抵押金制度,以及環境發展基金、環境損害保險金等經濟手段。我國要大力加強城市環境保護立法工作,把環境保護和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制度體系中,最具威力的制度是法律,要加快環保立法步伐,強化法規、規章的作用,將實踐中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結合新的形勢和任務,修改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將其上升為國家基本法律,并在其中規定政府、企業和公眾等不同主體的基本環境權利和義務,特別是各級政府的環境責任以及相應的監督考核機制,環境管理的基本權能和執法手段等內容。

3.3 城市環境治理的教育措施。環境教育措施是落實城市環境治理內容的思想保障。所謂環境教育就是使參與者認識和理解人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愛護環境,提高全社會的保護環境意識。1972 年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指出“教育是環境發展過程的核心”,提出了“發展環境教育”的口號。環境教育由此成為世界各國學科教育的重要主題。中國應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一道,積極落實環境治理的教育工作。

3.4 城市環境治理的技術措施。要加強環境治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就必須先鞏固技術,爭取找到成本低廉、效果優異的環境治理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的方法。環境技術措施是城市環境治理定量管理的重要尺度。環境技術是指防治環境污染、環境破壞和改善環境的相關技術,一般包括專門的治污技術、環境管理技術、各種綜合利用技術以及預防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技術。

3.5 城市環境治理的制度措施。落實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基層和排污單位。加強污染物排放監測和統計。綜合運用排污許可、排污收費、強制淘汰、限期治理和環境影響評價等各項環境管理制度和手段,實現總量控制目標。建立強制回收制度、代處置制度等環境治理先進制度。強制回收制度是為了防止污染發生轉移,規定強制報廢設備和對部分有毒廢舊物品由生產者和銷售者負責集中回收,再交由專門處理單位處理的制度;代處置制度是指排污企業與按照市場化模式運營的專業污染處理單位簽訂協議,委托專業單位治理產生的污染,委托方支付污染處置費的制度。

4 結束語

“解決資源枯竭城市存在的貧困、失業和環境問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小康目標的一項重要而不可忽視的任務”。可見在城市化快速發展,在和諧社會的構建過程中,城市環境治理的地位舉足輕重。

參考文獻:

[1] 姜愛林,鐘京濤,張志輝.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J].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