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產栽培技術范文

時間:2023-09-27 16:46: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豆高產栽培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豆高產栽培技術

篇1

關鍵詞:大豆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9-0166-1

1 選擇品種

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種植習慣、消費習慣的高產優質品種。

2 選擇適宜播種期、播種密度

當耕層穩定通過5℃時即可播種。在地溫達到播種要求的前提下,搶墑適時早播,播后及時鎮壓,建立土壤水庫,在確保一播全苗的基礎上,增強大豆抗苗期干旱的能力。播種后要及時檢查出苗情況,如有芽干、壞種或缺苗斷條地塊應及時坐水補種,盡量補種早熟品種。

播種密度要根據大豆的品種及種植條件確定。植株高大、分枝多、株型展開的品種,種植密度要小;分枝少,株型收斂的品種,種植密度即可相應加大;管理好,水肥條件好,密度要小;肥水條件差,管理不好,密度則要大一些。大豆的播種深度以不超過3cm為宜。

3 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進行曬種,根據以往的實驗統計發現曬種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能夠提高13%左右,促進早出苗;藥劑拌種或者采用包衣劑也是種子處理的一種方法,能夠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例如: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相當于種子量0.5%的50%多福合劑或種子量0.3%的50%多菌靈拌種。

4 科學整地,合理輪作

大豆對土壤的要求并不嚴格,但是疏松肥沃的土壤是大豆高產的重要基礎。另外,大豆應該堅持合理輪作,可與玉米、小麥輪作,要大力提倡秸稈還田。整地以深松為原則,東北大豆主產區采用深松旋耕機進行深松耙茬、增強土壤通透性與抗旱耐澇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cm左右。壟作大豆整地要與起壟相結合,做到壟體壟溝深松。

5 合理澆水、施肥,補充微量元素

大豆是屬于喜旱怕澇的作物,因此,在必須澆水的時候才澆水,在夏季雨期則一定要注意及時排水,以免發生澇災。

肥料是大豆增產的基礎,因此,合理施肥是大豆高產的重要保證。大豆具有根瘤菌,自身能夠合成一部分氮元素,因此,大豆的氮肥需要量較小,不能過量使用氮肥,以免造成植株徒長,豆莢癟、不飽滿等減產現象。大豆應該選擇磷、鉀含量較高的復合肥料。底肥、追肥都要足量及時地使用。

微量元素在大豆生長過程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豆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鉬、錳、鋅、硼、鎂等。微量元素的使用一定要注意量的控制,不可多使用,如果過量使用,會造成植株中毒。使用微量元素的方法有:種子包衣、拌種、葉面噴肥等。

6 病蟲害防治

根據上一年病蟲害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利用種子包衣劑進行預防是有效的措施之一。如果二條葉甲、蛇根潛蠅發生較重,則可以使用35%多克福種衣劑(克百威含量必須達到10%)。進行合理的輪作也是預防大豆病蟲害的有效措施,例如:預防大豆胞囊線蟲的有效措施就是實行與非豆類作物五年以上的輪作。

7 除草

安全除草是保證大豆正常生長的必要措施。除草劑的選擇要根據當地的種植條件選擇,包括:土壤墑情、雜草的種類、雜草發生的時間。除草劑的使用量、使用時間要嚴格掌握,以避免藥害的發生。在土壤墑情較好時,可在出苗前進行封閉除草,而當土壤墑情較差時,則要在出苗后除草。為防止藥害發生,在砂壤土、白漿土、鹽堿土及土壤水分較大的田塊不建議使用2,4-D丁酯、嗪草酮或含相同成分的藥劑進行封閉除草。同時,盡量避免使用長效除草劑,以免造成殘留。

8 其他實用技術

如果在大豆的適宜播種期,由于干旱、多雨等自然環境原因不能播種時,可以選擇育苗移栽的方式,在小范圍內營造適宜大豆生長的環境,同時不影響大豆的播種、生長。

如果植株出現徒長或貪青晚熟的情況時,可以采取摘心的方式,以達到促進分枝、矮化壯秧的目的,同時也能夠有效防止植株倒伏。

如果出現倒伏的情況,可以采用化學調控的方法。主要方法有:

(1)噴施多效唑。在大豆分枝到初花期畝噴施100~200毫升/千克的多效唑溶液20~30千克,可使大豆植株矮化,葉片功能期延長,利于豆田通風透光,改善小氣候,防止倒伏,促進高產。使用濃度和次數應視大豆生長情況而定。

(2)噴施三苯碘甲酸。在大豆的開花期噴施濃度為100毫升/千克的三苯碘甲酸溶液,間隔5-7天再用200毫升/千克的三苯碘甲酸溶液,每畝每次用量為50千克。可以抑制大豆植株頂端的生長優勢、促進腋芽發育、增多分枝、矮化植株,控旺防倒,增加開花,減少落莢,促進早熟增產。

(3)噴施亞硫酸氫鈉。在初花期和盛花期畝用15%~17%的亞硫酸氫鈉溶液50千克各噴1次,可降低呼吸強度,減少落莢。在大豆花莢期用20~30毫升/千克的增產靈溶液50千克,每隔1周噴1次,連續2次。能使豆莢脫落減少10%,增產10%~15%。

參考文獻

[1]?常耀中,董麗華.大豆高產規律及栽培技術研究[J].作物學報,1982年01期.

[2]董鉆,董加耕,裘碧梧.東北地區大豆早熟品種主長發育特點和產量形成規律的探討~~Ⅰ東北地區大豆早熟品種生長發育的若干特點[J].大豆科學,990年04期.

[3]姜舉娟.大豆斷根摘芯育苗移栽高產栽培技術增產原因的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00年.

[4]許桂芳,肖立明,黃北燕.大豆大壟行間覆膜栽培技術[J].現代化農業,2005年07期.

[5]王連錚.關于大豆優質高產問題的研討[J].大豆通報,2002年01期.

篇2

一、栽培技術

1、選種

播前選種是提高種子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種子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大豆的苗齊、苗壯、苗全。“母大子肥”,粒大而整齊的種子能增產一成左右。因而,在播種前必須進行人工粒選或選種器精選種子。

2、整地技

合理耕翻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墑,并能消滅雜草和減輕病蟲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壯的基礎。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大豆根系及其根瘤在土壤結構上虛下實,土壤容重不超過1.2g/cm3,含水量在20%以上時,才能良好發育。

3、播種

(1)精量點播法

在秋翻耙地或秋翻起壟的基礎上刨凈茬子,在原壟上用精量點播機或改良耙單粒、雙粒平播或壟上點播。能做到下籽均勻,播深適宜,保墑、保苗,還可集中施肥,不需間苗。

(2)窄行密植播種法

縮壟增行、窄行密植,是國內外都在積極采用的栽培方法。改60~70厘米寬行距為40~50厘米窄行密植,一般可增產10%~20%。從播種、中耕管理到收獲,均采用機械化作業。機械耕翻地,土壤墑情較好,出苗整齊、均勻。窄行密植后,合理布置了群體,充分利用了光能和地力,并能夠有效地抑制雜草生長。

4、密植

大豆單位面積產量,取決于單位面積株數、單株莢數和單株粒數。因此在生產上,要求在保證植株個體良好發育的基礎上,盡可能增加單位面積株數,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發揮群體的增產作用。確定合理密植的原則,主要根據地力、品種特性、氣溫以及播種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5、施肥

(1)合理施用化肥

化肥的施用要做到氮磷鉀搭配,有條件的要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根據作物的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提出氮磷鉀和微肥的適宜比例,確定的肥料品種。根據我省大部分地塊長期施用二銨,土壤磷元素積累較多的特點,大豆施肥要適當增加氮肥,補充鉀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塊,每公頃施肥量按純氮18~27kg、五氧化二磷46~69kg、氧化鉀20~30kg的量,折合為所用的化肥、復合肥或復混肥的實際用量。在確定施肥品種和施肥量后,要根據土壤條件,生產條件等科學施用。根據施肥時間和位置可分為底肥、種肥、根際追肥和葉面追肥。

(2)增施農肥

施用農肥做底肥,營養元素完全,并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可改良土壤的機構,增強保肥保水的能力,同時肥效長可適合大豆生育后期吸肥多的要求。腐熟的有機肥,還可以產生有機酸,能把土壤中各種不易分解的養分溶為易吸收的營養,為大豆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3)葉面追肥:一般在大豆盛花期、結莢期進行。如噴1次以初花期為宜;噴2次時,第一次在初花期,第二次在終花期至初莢期。主要的肥料有鉬酸銨、尿素、硝酸銨,或過磷酸鈣和磷酸二氫鉀等,一般多用鉬酸銨和尿素。

二、病蟲害防治措施

1、根蛆的防治

大豆根蛆又叫大豆根潛蠅。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幼蟲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糞便,造成根部腐爛、豆株矮小,被害嚴重的豆苗枯死。此蟲一年僅發生一代。以蛹在大豆根皮腫瘤或土縫內越冬,來年5月中下旬,羽化為成蟲,在大豆根處產卵,孵化出幼蟲,危害豆苗根部。

防治方法:用藥劑拌種預防幼蟲,40%樂果乳油按種子量的0.7%拌種,對水噴霧,邊噴邊拌。如拌大豆種子100千克,用0.7千克藥,兌水4千克,用噴霧器噴霧,邊噴邊拌,攤開晾開。成蟲發生盛期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667平方米噴藥液40千克。

2、黑絨金龜子的防治

黑絨金電子俗名瞎撞子、大絨馬褂。主要以成蟲(金電子)危害大豆幼苗,咬食生長點或咬斷幼莖,嚴重發生時可將幼苗吃光造成缺苗斷條,甚至毀地。此蟲一年發生一代,以成蟲在土中越冬,豆茬地發生的多。

防治方法:可用2.5%敵百蟲粉劑噴撒,每667平方米2千克。或用2.5%敵殺死、5%來福靈、2.5%功夫等藥劑,每667平方米15-20毫升,兌水40千克左右,噴霧。

3、霜霉病的防治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葉片和子粒。當第一片真葉展開后,沿葉脈兩側出現褪綠斑塊。成株葉片表面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不清晰的黃綠色星點,后變褐色,葉背生灰白色霉層。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絲層,內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種子上和病葉里越冬,成為來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開始發病,7-8月是發病盛期,多雨年份常發病嚴重。

篇3

一、選地與選茬

要選擇地勢平坦、耕層深厚、土壤肥力較高、經過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的地塊,前茬以玉米、馬鈴薯、小麥為主,不重茬,不迎茬。

二、品種選擇及處理

1.品種選擇。根據我市生態條件,選用矮稈、半矮稈、耐密稈強抗倒伏的優質高產品種。

2.種子精選。用機選或人工選剔除病粒、蟲食粒、雜質,種子純度、凈度不低于98%,發芽率不低于85%,含水不高于12%,達到良種標準,以保證大豆苗齊、苗壯、苗全。

 

3.種子處理。

3.1種子包衣。精選后的種子播前必須搞好種子的藥劑處理,每公斤種子可用2.5%的適樂時懸浮種衣劑1-2毫升進行種子包衣,或2%的寧南霉素按種子重量的1-1.5%拌種,防治根腐病。

 

3.2微肥拌種。未包衣處理的種子,可選用鉬酸銨按種子重量的0.5%、硼砂0.04%、硫酸鋅0.5%拌種或用生根粉10ppm濃度拌種。

三、播種方法

1.播種期

大豆播種時期的早晚直接影響產量的高低。播種期早了,土壤溫度較低,不利于種子的萌發,易出現粉種、爛種導致缺苗斷條。播種晚了,雖有利于種子的萌發,幼苗和根系生長較快,出苗齊,但結英期易出現倒伏,造成減產。土壤墑情不好,會出現出苗不齊,出苗過晚,使大豆霜前不能正常成熟,降低產量和品質。

 

大豆適宜播種期受諸多因素影響,確定原則應以墑情、地溫為中心,要根據當地溫度、土壤墑情、常年無霜期來確定適宜播種期。當土壤5埋米耕層溫度達8~10℃,土壤含水量在20%~22%時,為適宜播種期。各地要根據當地溫度、土壤墑情、常年無霜期來確定適宜播種期。半干旱區應以土壤水分和倒春寒為主要因素。各地在確定播種期時,還要考慮大豆品種的熟期,晚熟品種早種,早熟品種晚種。

 

2.精量點播

為了使大豆獲得高產,最好采取等距點播,它具有下種均勻、植株分布合理的特點。松原地區應大力推廣播種機播種,主要有大豆雙行精量點播和壟上單行半精量播種。

大豆雙行精量點播采用的是垂直圓盤式精量播種機,能實現等距、單粒精量下種,雙行拐子苗。具有以下好處:笫一,提高保苗率。采用專用機具做到開溝、點籽、覆土、鎮壓等連續作業,可加快播種進度,縮短播種期,播在最佳墑情上。第二,植株分布均勻,很少斷條。雙條精播降低斷條機率,保證了植株分布的勻度。第三,化肥作種肥深施,提高化肥利用率,做到種、肥分開,避免以往種肥同位施用的燒籽燒苗現象。但對種子和整地質量要求較嚴格,才能保證播種質量。單苗眼播種機,采用型孔輪排種,也能保證播深、播量、株距一致。

 

3.播種深度及鎮壓

大豆播種深度對出苗有較人的影響,播種過深,推遲出苗,播種淺了,易落干。要做到播種深淺一致,才能保證苗齊,曲壯。一般土壤墑情較好情況下,播種深度在3—5厘米,隨播隨壓。

 

四、施 肥

施有機肥。結合整地每公頃施腐熟的有機肥(有機質含量8%以上)30噸,結合秋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施化肥。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各地可根據測土結果因地制宜確定施肥量。參考施肥量:畝產150公斤地塊每公頃化肥使用量尿素要在45-50公斤左右,64%磷酸二銨150公斤左右,50%硫酸鉀50公斤左右;畝產200公斤地塊每公頃化肥使用量尿素50公斤左右,64%磷酸二銨175公斤左右,50%硫酸鉀75公斤左右。施肥方式。種肥要做到分層側深施,上層施在種下5-6厘米處,施肥量占總施肥量的1/3,下層施在種下12-14厘米處,肥量占總施肥量的2/3。

 

五、田間管理

1.查苗補種,間苗定苗。大豆出苗后,應逐行查苗。斷壟25cm以內的,可在斷壟兩端留雙株;斷壟25cm以上者,應補苗或補種。補苗越早越好,最好將子葉展開、對生單葉尚未展開的芽苗進行帶土移栽。移栽應于下午4時后進行,移栽后及時澆水。補種也應及早進行,可浸種催芽后補種。在全苗的基礎上,實行人工間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勻,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長和根系、根瘤發育,協調地上部和地下部、個體和群體的關系,合理利用地力和光熱資源。間定苗時拔去弱苗、病苗、小苗、密集成堆的苗和雜株,留壯苗、好苗,保證苗全、苗齊、苗勻、苗壯。

 

2.肥水調控。

大豆開花結莢期酌情追施尿素75kg/hm2,同時葉面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及微量元素鉬、鋅、硼等,可起到明顯的增產效果。大豆開花鼓豆期遇旱澆水,雨多時注意防水排水。苗期如雨水較多,開花前用20%的多效唑450~600ml/hm2對水600kg,適當化控防徒長。

 

3.除草

提倡化學除草。通常播種前一天用克無蹤或播后苗期用乙草胺加2.4一滴丁酯或出苗后用高效蓋草能(或精克草能)加苯達松或殺草焚防治雜草。也可在播種前選用除草效果好,副作用小的除草劑進行土壤處理或出苗后選用除草效果好的除草劑進行苗后莖葉處理。苗后除草劑施藥時間在大豆2—3片復葉時施用,也可實行人工除草,定苗后結合1次淺中耕,10天后再結合1次深中耕,拔除株間大草。

 

六、收獲

1.收獲時期

最佳的收獲時期,大豆有10%葉片尚未脫落,豆粒歸圓時進行。

篇4

關鍵詞:大豆;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大豆是我國的主要經濟農作物之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我國人民在長期的栽培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從而使大豆產量、質量不斷提升。而且,由于大豆營養豐富,做法多樣,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為了使東北地區大豆的質量和產量更上一層樓,筆者就大豆的栽培技術要點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1 選種與播種

1.1 選擇紅豐11或紅豐12品種、消毒處理

在選種的過程中,首先觀察種子的外觀,篩除那些干癟的、缺口的、被蟲叮咬過的谷粒,保存外觀較好、谷粒飽滿的種子。優良的種子,能確保發芽率在90%以上,減少后期的補苗工作量。

選好品種之后,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操作步驟是,選擇消毒劑(多菌靈或多菌靈與福美雙的混合物),將藥物與種子的重量比設定為0.3%,之后將消毒劑與種子均勻攪拌,并放置在陰暗處,以備播種之用。

1.2 選擇播種時期

播種時期的選擇好壞,對于大豆的產量也有很大影響。因為在不同的時期,土壤溫度、氣候條件會影響大豆的發芽時間和發芽率,進而影響大豆產量。對于黑龍江省,南部和中部地區的播種時間宜選在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十日;東部和北部地區宜選在五月五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間。每公頃的播種密度維持在2.5~3萬株之間。

2 窄行密植栽培技術

2.1 精細整地、等距種植、移苗補栽

整地也是保證產量的一個重要方面。一般有四個步驟,即平翻、壟作和耙茬。通過平翻,使土壤與空氣接觸,改善土壤品質。壟作的目的是加深耕作層,提高田間的抗旱、排澇能力。耙茬能防止土壤板結。深松可以為追肥、除草等后續工作奠定基礎。

保證大豆植株之間的合理間距,是提高產量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中部、南部地區,一公頃土地的植株數應控制在23萬株左右。對于東部和北部地區,一公頃土地的植株數應控制在20萬株左右。

在栽培大豆的過程中,種子的發芽率很難保證百分之百。所以,在出苗之后,往往要進行移苗補栽工作,使土壤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時,提高大豆的產量。在移苗之后,應注意及時澆水,保證幼苗的成活率。澆水的期限是,直到移栽的幼苗長出了新的嫩葉為止。與此同時,也要做好間苗的工作。間苗的目的是使幼苗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便于日后葉子進行充足的光合作用,而且,在間苗過程中還能淘汰一些殘缺不全的幼苗,保證幼苗日后能茁壯成長。

2.2 化學除草、增施有機肥和化肥

除草可分為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在播種前,每公頃土地用1kg廣滅靈加上2kg乙草胺,兌700kg左右的水,對土壤進行封閉。第二種是在大豆幼苗長出兩層復合葉子之后,每公頃土地用苯達松2kg,兌水650kg,對幼苗進行噴霧處理。首先,應施加有機底肥。在上一季度的農作物收割完之后,可以將一些有機肥料直接灑在地表,每公頃土地可增施有機肥100kg~150kg。讓有機肥料中的細菌在土壤中活動開來,以達到軟化土壤的目的。而且,有機肥料與土壤的作用時間較長,所以,有機肥能作用于大豆的整個生長期間,保證大豆的底肥需求,為大豆的后期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其次,應施加化肥。對于中部、南部地區,每公頃土地施加硝酸二胺、硝酸銨、硫酸鉀分別為:90~125kg、50~75kg、45~60kg左右。對于東部、北部地區,每公頃土地的化肥使用量分別為:80~100kg、40~60kg、30~55kg。

最后,應注意追肥。有些土地由于肥料增施的不均勻,該塊土地上長出的幼苗出現倒伏、矮化的情況,可配置每公頃土地尿素12kg、硝酸二氫鉀1.5kg,兌水75kg,進行葉面噴灑。

2.3 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在大豆的栽培中,比較容易出現的疾病有根腐病、霜霉病,經常出現的害蟲有食心蟲、蚜蟲。因此,栽培時應特別注意防治這些病蟲害。對于根腐病,主要在播種前期,通過將種子和消毒劑均勻攪拌,而防治這類疾病。霜霉病多由于連續的雨水天氣引起,所以,栽培人員應及時掌握天氣狀況,在連續陰雨天氣之前,可噴灑一定的甲霜靈、殺毒礬等,以預防這類疾病的發生。

對于蚜蟲,應在大豆的早期進行防治,保證大豆苗的完整率,減少因為植株受到損害而造成的損失。在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之間,每公頃土地采用50%的抗蚜威可濕粉0.1kg左右,兌水400kg,進行噴霧防治。食心蟲對大豆危害最大,嚴重時可時大豆減產百分之七八十,這類蟲子主要分布在豆莢上,直接將大豆作為食物。栽培人員可選用敵敵畏加以防治。每公頃土地用敵敵畏3kg,浸泡600根~700根秫桿,進行熏蒸防治。

結束語

篇5

一、因地制宜選用優質高產高效大豆良種

良種是實現農業高產高效的基礎,因此,大面積生產上應盡可能選用優質高產高效良種。

由于四川獨特的生態特點和耕作制度,主要適宜種植夏大豆晚熟類型品種(俗稱冬大豆),冬大豆主要是與玉米間、套作種植。其次輔助選用春大豆早熟類型品種和秋大豆特早熟類型品種,供發展春大豆和秋大豆生產。在品種類型上應重點選用耐蔭性好、抗倒力強、產量高、品質優、抗性好的冬大豆品種。

當前我省冬大豆宜重點選用南充市農科所選育的優質高產抗病避蟲大豆新品種南豆12和貢選1號等冬大豆類型品種;春大豆應重點選用南充市農科所選育的全省重點推廣并通過國家審定的南豆5號、南豆8號。在我省其它地區,由于秋季光熱資源較豐富,加之具有良好的栽培秋大豆的條件和習慣,可以發展秋大豆。當前適宜我省栽培的秋大豆良種有南豆5號、南豆8號、浙春3號等。

二、選準最佳播種時期,奪取大豆高產高效

最佳播種期主要由不同大豆品種類型在特定生態區域條件下獲得優質高產高效的最佳播種時期而定。春大豆早熟類型品種的最佳播種時間為3月中旬至4月上旬,力爭確保在7月上旬即夏季的高溫、高濕、伏旱及豆莢螟高發期到來之前收獲,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春大豆優質高產高效。否則就會因不利氣候因素導致種子發芽率低、霉變、發芽,甚至被豆莢螟危害造成絕產無收。春玉米――秋大豆最佳播期7月20日左右(南豆5號、南豆8號),最遲播期7月底之前;早熟稻田――秋大豆、制種田――秋大豆最好是水稻收獲后就搶時播種,最遲不能超過8月20日(品種選用浙春3號)。

冬大豆的最佳播種時間:凈作及“雙六尺”(1尺=33.3cm,下同)麥/玉/豆模式5月下旬至6月中旬;“雙三0”、“雙二五”、“三五二五”麥/玉/豆模式6月中旬至下旬;玉米間作大豆4月上旬至中旬。春玉米盡量選用緊湊型早熟及中早熟類型品種,玉米搶在7月底之前收獲。

三、合理密植,確保豆苗正常健壯生長

春大豆凈作一般行距為0.4~0.45m,窩距0.2~0.27m,每窩定苗2株,畝植密度1.5~1.7萬株;冬大豆凈作一般行距為0.5~0.54m,窩距0.3~0.4m,每窩定苗2~3株,畝植密度7 000~

9 000株。

間套作大豆的種植密度,主要由前作預留空間大小、大豆品種類型、土壤肥力及不影響鄰作正常生長所需的生長空間而定。幼林間作大豆的種植密度:當幼林空閑帶寬2m左右時,一般間種大豆2~3行,春大豆行距0.4~0.5m、窩距0.2~0.3m,每窩定苗2~3株;冬大豆行距0.5~0.6m,窩距0.3~0.4m,每窩定苗2~3株;當幼林空閑帶寬只有1m左右時,一般間種大豆1行,窩距0.3~0.4m,每窩定苗2~3株。

玉米套冬大豆,即“麥/玉/豆”模式條件下一般應選擇小麥帶適當稍寬的“雙六尺”、“雙三0”、“三五二五”等模式種植,以盡量減少玉米對大豆嚴重陰蔽造成細弱豆苗、倒伏重、產量低等現象。同時在選用“雙三0”及“雙二五”窄行模式套種冬大豆時,應選用適宜早春播種的緊湊型玉米品種,玉米成熟期應控制在7月20日左右,以縮短玉米、大豆共生期。“雙六尺”麥/玉/豆模式玉米套種夏大豆,一般播種3~4行,行距0.5m,窩距0.3~0.4m,每窩定2~3株,畝植密度5 000~7 000株;“三五二五”、“雙三0”、“雙二五”麥/玉/豆模式小麥收后種大豆2行,行距0.53m,窩距0.33m左右,每窩播4~5粒種子,每窩留苗3株,畝植6 000~7 000株。

四、嚴把播種質量關,確保全苗。

1.精選種子,確保豆種質量播前選用粒大、飽滿、沒有病害、蟲口和雜質的種子作種,剔除爛籽、小籽、秕籽、霉籽。并選微風晴朗天氣晾種1~2天,可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

2.精細整地,或免耕播種整地質量的好壞是影響大豆苗齊、苗壯及奪取大豆高產的關鍵技術。在播種大豆前,對質地板結粘重的地塊要進行翻耕,然后欠細、整平。但對一些質地屬砂壤類的地塊及小麥收后的茬口地,只要除去雜草后,就可實行免耕種植。

3.灌足飽墑,或搶墑播種,確保豆種順利整齊出苗大豆種子顆粒大,出苗時所需吸收的水分較多,所以播種時必須灌足底水肥,以確保窩內土壤有足夠的濕度。一般以清(人、畜)糞水為佳。在沒有糞水的地方,清水灌足窩底也可以。最好是在遇大陣雨、暴雨及綿雨之后,土壤墑情很好的情況下,挖好窩即可播種,這樣可節省大量勞動力,減少投入。

4.蓋種技術蓋種時盡量用鋤頭把土塊整細后蓋種,蓋土厚度1.6cm左右,即一個大拇指的厚度就可以了,切忌不能用大塊泥土蓋種或泥土蓋得過厚,以防種子不能出苗而爛種。

五、增施肥料,培育壯苗

底肥以人畜糞和磷肥為主,在套作條件下畝施人畜糞水30~40擔,過磷酸鈣10~13kg,草木灰適量,播種前施于窩中,磷肥施于窩旁(與種子隔離,以防燒種燒根)。看苗酌施提苗肥,在一般情況下,豆苗長勢好,葉色嫩綠就不施提苗肥;若豆苗長勢弱,葉色黃淡,就必須施提苗肥,提苗肥一般畝施尿素4~5kg,3~4葉期對清糞水在施用;對土壤瘠薄豆苗長勢較差的地塊,在初花期應畝施尿素3~4kg作保花增莢肥。

六、田間管理

1.防治害蟲危害大豆的害蟲主要有土蠶、卷葉螟、蝽蟓、豆莢螟四種害蟲。土蠶危害幼苗莖的根部,把幼

苗咬掉;卷葉螟危害大豆的葉片,把大豆葉卷起來然后食掉;蝽蟓和豆莢螟危害大豆的豆莢和豆粒。防治這四種害蟲的方法,用敵殺死或有機磷農藥防治1~2次即可。

2.防治野兔野兔是當前農村發展大豆生產最大的一個難題。豆苗一旦出土就咬食干凈了,因此造成絕產無收。防治方法:采用在地里插旗桿、放白石灰等土辦法進行防治。

3.苗期除草苗期必須除草一次,否則因雜草長得快而影響大豆苗期生長,進而使得大豆產量極低。除草方法:一是可采取人工鏟除;二是用蓋草能等對大豆無傷害的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在雜草1~2葉期進行噴霧防治效果最好。

七、及時收獲,科學晾曬和脫粒,確保質量

大豆葉子基本抖落或豆莢達到8~9成熟時就可收獲,收獲時將豆稈捆成小把掛在通風遮雨處,或薄薄地靠放

篇6

[關鍵詞] 夏大豆 高產栽培 麥茬

[中圖分類號] S56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2-0160-01

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安徽省根據其自然條件和氣候條件決定種植小麥和大豆接種的模式,為小麥夏大豆為主,但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由于其使用的是機械化作業,機械化作業的不足之處是小麥的麥茬會相對比較高,這就使得種植大豆在麥茬銷毀和土地處理等環節上產生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多數的農民選擇用火燒麥茬的方式來解決麥茬高的問題。然而其存在的弊端是這樣的方式會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以及嚴重的火災隱患,同時對資源也是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費。就此現象,安徽省的農業工作者們包括安徽省當地的專家學者以及崗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運用小麥夏大豆種植的先進經驗,進入到田間做深入調查后,總結出在麥茬種植夏大豆的高產栽培技術。依據安徽省本地的實際情況,下詳細的介紹。

1 安徽省的種植環境與麥茬還田的作用

1.1 安徽省是我國的糧食生產大省。素有天然資源庫和名優特產省的稱號,安徽省的耕地面積有8860.6萬畝。人均耕地達到1.23畝。氣候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達到15℃。降水量非常充足。其地形主要是崗地,坡地和灣地為主。主要的農作物有大豆小麥和薯類。而小麥夏大豆是其主要種植模式。

1.2 麥茬還田的主要作用是為了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保土保墑。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機質量,以及積累營養,促進土地的更新和碳氮元素的增加。土地栽麥茬的覆蓋下還可以保持水土。通過麥茬可以提高土壤的抗雨結板能力。同時在麥茬上種植大豆也可以達到大豆苗的健壯生長。促進大豆苗出株的整齊有序。麥茬對大豆的好處還可以提高播種質量以及穩定增長,充分實現節約成本和增加效益。避免傳統的秸稈焚燒之后造成的環境污染。對于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上也有一定的幫助。

2 高產栽培技術

研究表明,麥茬的夏大豆種植可以達到高產的栽培效果。例如在每667平方米的土地上,通過麥茬種植夏大豆可以增產12到15千克。同時節約成本近60元。同時,肥料和水分的利用率也提高到10%以上,大豆增產10%。農民在麥茬土地上種植大豆,不僅提高了經濟效益,同時還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1]。

2.1 如果是對麥苗進行聯合收割機收割,一般來說,建議留茬高度不高于二十厘米。而秸稈粉碎的高度不應高于十厘米。粉碎后的秸稈可以均勻地撒在田里即可。

2.2 對于大豆種子的選擇要給予抗病害能力強高產,優質的種子,比如中黃13號,藍豆24號,和徐豆16號。這些大豆品種都是以安徽本地的條件去種植效果會很好,而且籽粒飽滿。在播種前應對種子,用根瘤菌劑,用土和水稀釋后,與種子均勻攪拌,10到12小時的處理之后才可以播種。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根瘤病的發生,以及提高種子的抗病害能力。同時對于肥料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比例,比如氮磷鉀的比例為1:1:1[2]。

2.3 依安徽省當地的播種時間來說。大豆的播種一般時間為6月初到6月15日之間,而且越早播種產量越高。為了提高播種的速度,多采用機械化播種。機械化播種的好處是可以整備種床、排場、播種施肥覆土、病蟲防控化學調控、除草、秸稈覆蓋還田等等多種農業操作手段。同時機械化作業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工作強度。還充分利用了秸稈資源。同時對于麥苗的發育成長也有一定的好處。優質高產的麥茬夏大豆栽培技術種植時間的準確性是首要標準。根據安徽省當地以往的播種經驗。6月上旬到中旬是最佳的播種時期,所以一定要把握正確。

2.4 大豆種植的田間管理是為了對其密度進行控制,以及不時的定苗補苗。建議是在大豆有2到3片復葉的時候。沖涼之后跳出田間的小苗病苗,不在烈日暴曬的天氣進行補苗以及正午時分補苗。除草工作的進行時期為豆苗在3到4片復葉時。除草的方式要根據雜草的類型而使用除草劑。為了保證大豆生長期間充足的養分。要合理地進行有機肥的給予。為了避免植株的徒長,在大豆的快速生長期可以使用多效唑進行控制。為了防止豆苗的早衰,可以適量的增加尿素,磷酸二氫鉀等。安徽地區的降水量比較大,為了避免干旱或者水澇,在大豆的開花結莢時期應充分的補充水分,這樣才能提高大豆產量。大豆的田間管理是大豆在生長期間實現高質高產的關鍵。而田間管理的重點又是在時機的把握上。所以麥茬夏大豆種植的田間管理一定要按照標準的實際進行。

2.5 對于麥茬夏大豆的種植來說,孢囊線蟲病、根腐病、霜霉病等等是最常見的病害。而害蟲包括豆稈黑潛蠅和豆莢螟以及食心蟲和造橋蟲等是最常見的害蟲。建議采用的防治方法是10%的蚜虱凈兩千倍藥液噴霧防治大豆蚜蟲。而使用BT粉五百倍溶液,或90%的晶體敵百蟲阿維菌素噴霧防治豆天蛾。而對于大豆食心蟲可以采用敵敵畏熏蒸或菊酯類農藥。同時阿維菌素噴霧也可對大豆食心蟲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另外它還可以防治豆莢螟。杜家敏還可以使用40%的進化樂果1500倍或者90%的晶體敵百蟲1000倍溶液。對于其他比較少見的病害,比如繡病、枯萎病、病毒病和葉斑病等的防治措施,多采用病毒a加50%的托布津或者代森鋅500到600倍溶液噴霧即可。

3 結束語

安徽省因其地理和自然環境的優勢,適合種麥茬夏大豆。而且可以達到高產的效果。所以只要栽培方法合理,能夠充分利用麥茬還田的優勢。這樣在種植成本降低的基礎上同時提高了糧食的產量,是非常可取的高效農業生產方式。這樣農民不僅減輕了農作物負擔。而且增加了產量,提高了經濟效益。滿足了農村經濟發展的高效,高質,高量的指標。從而實現了有限土地上的大豆高產。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夏大豆;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安徽蒙城

中圖分類號 S565.1.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3-0049-01

1 選用良種

選用高產、抗病、優質品種,如中黃13號、徐豆9號、徐豆12等。

2 適墑早播,合理密植

小麥收獲后,為了搶季節,采取趁墑免耕播種。早播種,早出苗,有利于搭好豐產架子,是大豆增產的關鍵。墑情不足時先澆水后播種,最好在6月10日前播完,最遲不晚于6月15日。采用機械條播,寬窄行播種,寬行40cm,窄行20cm,既便于施肥、除草、打藥、排灌等田間管理,又可利用邊際優勢通風透光,減輕后期濕害和病蟲害,有利于壯苗,為獲得高產創造條件。在保證發芽率和出苗數的基礎上,大粒種子播種90~105kg/hm2,中小粒種子播75~90kg/hm2,播深3~4cm,留苗21~27萬株/hm2。

3 肥水管理

據試驗,每生產100kg大豆籽粒需吸收氮5.3~7.2kg,五氧化二磷1.0~1.8kg,氧化鉀1.3~4.0kg,還需要一定的鈣、硼、錳、鉬、鋅等。大豆除了根瘤菌提供30%~50%的氮外,主要從土壤中吸取,80%以上的養分是在開花至鼓粒期吸收的。大豆苗期主要依靠前茬作物的殘肥生長,采取前茬重施磷肥、花期追施氮肥、生育后期根外噴肥的方法進行施肥。為促進根瘤菌的形成和生育期間正常生長,一般施優質農家肥45~60t/hm2或大豆復合專用肥300~375kg/hm2或磷肥375kg/hm2、氯化鉀105~120kg/hm2、硫酸鋅15~30kg/hm2。開花結莢期是大豆吸肥最多的時期,初花期一般追施尿素60~75kg/hm2,有良好的增產作用。長勢差的要多施,長勢健壯的應少施或不施。配合花期施氮肥,鼓粒期用磷酸二氫鉀1.5kg/hm2、鉬酸銨1.5kg/hm2(先用少量溫水溶解),對水750kg均勻噴霧,一般噴施2次。大豆開花結莢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需水量最多,對水分特別敏感,遇干旱易落花、落莢,嚴重減產。如發現旱情,必須及時澆水。鼓粒中期(8月20日前后)如遇干旱也應灌鼓粒水,以水攻粒,提高產量和品質,從而獲得大豆高產。

4 田間管理

查苗:苗齊后順壟查苗,對斷壟在30cm以內的田地可在兩端留雙株,斷壟在30cm以上的,應及時補種或苗期帶水移栽。在2片對生真葉展開后至第1片復葉完全展開前,按照株距要求進行人工間苗,應剔除疙瘩苗、小苗、病苗和雜苗,間定苗最好一次性完成,苗株距保持10~15cm。始花期前后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750g/hm2或大豆矮豐600~750g/hm2對水600~750kg噴霧封頂,降低株高,縮短節間長度,增加粗度,以達到防止倒伏、增花保莢和增加產量的目的。

5 病蟲草害防治

大豆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銹病、灰斑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玉米螟、食心蟲、豆莢螟等,一旦發生,要及時防治。大豆初花期,易發生銹病、枯萎病、葉斑病、病毒病,可用1.5%植病靈加50%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鋅500~600倍液噴霧防治。大豆蚜蟲可用10%蚜虱凈或3%啶蟲脒2 000倍液噴霧防治。豆天娥在3齡前,用2.5%敵殺死2 000倍液或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1%阿維菌素噴霧防治。大豆食心蟲于8月20日前后用20%殺滅菊酯或48%毒絲蜱噴霧防治。豆莢螟于8月上旬幼蟲發生盛期,用40%氧化樂果1 5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 000倍液或阿維菌素噴霧防治。大豆播種后,墑情較好的田塊,用90%禾耐斯600~750mL/hm2,對水450kg,進行芽前除草,效果很好。或用50%乙草胺1 500~2 100mL/hm2加48%廣滅靈750mL/hm2對水450~600kg噴霧,對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大豆出苗后禾本科雜草多的田塊,在大豆2~4葉時,雜草2~5葉時用15%精穩殺得乳油600~1 050mL/hm2或12.5%蓋草能乳油600~900mL/hm2或10%禾草克乳油900~1 500mL/hm2噴霧防除。闊葉雜草多的田塊,在大豆1~3葉時,雜草3~4葉時,用25%虎威水劑600~750mL/hm2噴霧防除。2類雜草混生的田塊可將虎威水劑與上述藥劑任選1種混用,兼除2類雜草,對水600~750kg/hm2。

6 適時收獲

適時收獲是提高大豆的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措施之一。當莖和莢全部變黃,莢中籽粒與莢壁脫離,豆葉全部脫落,用手搖動植株有響聲時,即為最佳收獲期。當7%~10%葉片尚未落完,15%~20%的葉柄尚未脫落,此時是高蛋白大豆的最適宜收獲期。中黃13號易炸粒,機收時要掌握好時間,一般在葉片全落、植株全黃后及時機收或在上午8~11時進行機收,以減少落粒,降低爛瓣率,保證光潔度,提高收益。

7 參考文獻

[1] 何見,劉文秀.夏大豆高產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08(7):33.

篇8

一、精細整地,科學施肥

秋滅茬、秋起壟 前作收獲后,進行滅茬起壟。壟作有利于提高地溫,增加土壤透氣性,有利于大豆種子萌發、出苗和幼苗生長。頂漿打壟 在4月上旬,當土壤化凍10~15厘米時,在已清除根茬的地塊,采用將底肥施入壟底三犁成壟,同時視墑情及時進行鎮壓。“三壟栽培”耕作法 這一技術是以“壟底、壟體、壟溝”深松為基礎,分層施肥,壟上雙條精量點播為主體的系列化高產栽培體系。深松地塊比對照田多貯水41.3毫米,氮肥利用率提高21.9%,磷肥利用率提高8%~11%,5~6月份平均提高地溫0.5℃~1.2℃,總孔隙度提高。這種耕作法打破了犁底層,使地塊全面深松,提高了根系對全耕層的水分和養分的利用率,同普通耕作方法相比大豆可增產20%~30%。

大豆小壟雙行超高產栽培技術 大豆小壟雙行超高產栽培技術是農業主推技術,該項技術是在60~70厘米壟上種植兩小行大豆,小行間距10~12厘米,播種密度一般20~25株/平方米的種植方式及配套的栽培技術。此項技術可使大豆植株在壟上均勻分布,確保對水分、肥料吸收比較平衡,田間通風透光環境良好,創造一個高產的大豆田間群體結構。

科學施肥 大豆是對營養需求較多的作物。試驗證明,每收獲1000公斤大豆籽實,將從土壤中吸收N53公斤、P2O510公斤、K2O13公斤。而且大豆開花始期對氮、磷、鉀吸收量只占總吸收量的1/3~1/4;大豆莖葉中的氮、磷轉移率低;大豆莢中所含氮、磷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成熟過程中由根部從土壤中吸收的。生產中,在增施農家肥的基礎上,每公頃大豆施用磷酸二銨100~150公斤、硫酸鉀50~65公斤,或大豆專用復合肥作底肥和部分作補肥施用,最好壟側深施,防止燒種、燒苗。

二、適時清種,合理輪作

適時播種 當5厘米深耕層,日平均溫度達到10℃~12℃時為適宜播種期。適宜播種期為4月28日~5月8日。實行清種 玉米與大豆間種,玉米透光性好,植株發育快,根系侵入大豆根際,大豆出現邊行劣勢,造成大豆棵高、稈細、花少、莢稀甚至徒長倒伏。調查玉米大豆間作:大豆行數愈少,減產愈多,2行大豆減產40%~50%;4行減產20%~30%;6行減產20%左右。因此要實行大豆清種。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原則:同一品種因耕地肥力不同,適宜的密度不同。必須遵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則;繁茂性強、分枝多、稈弱的品種適當稀植;繁茂性差、分枝少、稈強的品種適當密植;晚熟品種一般具有植株高大、生長繁茂、分枝較多的特點,因此宜稀植;早熟品種,生育期短、植株繁茂性差,故應密植。東豐縣大豆合理株數為一般肥力條件下每公頃保苗18~22萬株。適宜等距點播,單株管理。播種深度(鎮壓后)一般以3厘米左右為宜。

種子處理 為確保苗全、苗齊、苗壯,播種前要認真搞好種子處理。曬種:播前將種子曬2~3天,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種衣劑拌種:選用大豆專用種衣劑。種子包衣播種后,可防御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蟲,提高出苗率和整齊度。

合理輪作 大豆高產田多出現在連年大量施用有機肥的地塊。前作施入的有機肥有相當一部分殘留在土壤中,對后作大豆有著很好的增產效果。消耗土壤養分單一,大豆所需營養失調;土壤中的毒性和酸度增加,大豆根系發育不良,根瘤菌活動能力減弱。一般重茬大豆減產20%~40%,迎茬大豆減產5%~7%。

三、加強管理、提高產量

化學除草 豆田化學除草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播種后出苗前施用,具體方法是用25%豆黃隆每公頃60~70克,加50%乙草胺2.5~3.0升,對水600~750公斤進行噴霧。另一種是在出苗后施用的除草劑,即在大豆長出兩片復葉之后,闊葉雜草2~4葉期,每公頃用48%苯達松2.5~3升對水600公斤,進行第一次莖葉噴霧;當禾本科雜草4~6葉期時,每公頃用12.5%拿撲凈1.5升,對水600公斤進行第二次噴霧。苯達松和拿撲凈不可混合使用。

間苗 大豆間苗要根據品種、地力等因素所確定的密度進行,間去弱苗、病苗、雜苗,留大苗、壯苗和純苗,做到合理留苗、等距均勻。大豆兩個對生單葉平展時為間苗的適宜時期。

鏟趟 在大豆幼苗第一片復葉展開時,進行頭遍鏟趟,趟地做到深松不培土,以提高地溫,防旱保墑,促進大豆根系和幼苗健壯生長。在大豆封壟前進行第二遍鏟趟,深趟多培土,趟成四方頭壟,不要趟成尖壟,以便接納雨水和避免埋住底莢。

篇9

關鍵詞:大豆;高產;整地;品種;施肥;播種;管理

大豆是我國重要的油料、糧食和飼料作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也成為重要的保健食品,對大豆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但國內大豆生產發展緩慢,特別是近年受種植的比較效益的影響,大豆種植面積減少,單產提高緩慢,大豆供應缺口巨大,每年都要大量從國外進口。因此,努力提升我國大豆產業的綜合競爭力,發展大豆生產,勢在必行。黑龍江省是我國大豆的主產區,土壤肥沃,氣候適宜,所生產的非轉基因大豆深受國內外市場的喜愛。因此掌握一套科學完整的大豆高產栽培技術,對指導大豆生產、提高種植水平、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大豆的市場競爭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義。

1 輪作與整地

1.1 輪作 選正茬合理輪作,力爭做到不重不迎。

1.2 整地 (1)有深翻深松基礎的地塊,可進行秋耙茬后起壟鎮壓,耙深12-15厘米。(2)土壤墑情較差地塊,進行原壟種床深松播種,防止散墑。(3)無深翻深松基礎的地塊,最好進行秋翻起壟或耙茬深松起壟。耕翻深度為20-23厘米,耙茬深度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后起壟鎮壓達到播種狀態;秋翻秋起壟未鎮壓地塊要搶在清明前鎮壓;秋翻未起壟地塊春季耙耢頂凌起壟鎮壓。

2 種子與種子處理

常規品種:二積溫帶選綏農22、綏農26、合豐55、黑農44等;三積溫帶選合豐50、綏農17、綏農15、合豐35等。高油品種:二積溫帶選黑農41、墾農4、黑農44,搭配東農47;三積溫帶選東農47、搭配墾農18、合豐41。高蛋白品種:二積溫帶選黑農43;三積溫帶選黑農35。

種子進行人工或機械粒選,剔除蟲食粒、病粒和雜質;播前用35%多克福種衣劑1500ml加益微100-150ml包100公斤大豆種,或用2.5%適樂時150ml加益微100-150ml拌100公斤大豆種,防治地下害蟲、苗期害蟲及根部病害,有效期可達

60天。

3 播種

播期:我省第二積溫帶4月28日至5月2日播種;第三積溫帶5月3日至5月8日播種。

播法及密度:采用2BT―2壟上雙行精量點播,壟寬67厘米,每公頃下種量60公斤左右,平方米保苗數25-28株。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窄行密植栽培方式,壟寬45厘米,平方米保苗35-45株。選用窄行密植種植方式要矮稈、半矮稈的抗倒伏品種,如墾鑒豆23、合豐35、合豐42、北豐11等。

4 施肥

農肥:結合整地每公頃包夾優質農肥30立方米做底肥。種肥:每公頃施二銨150公斤、尿素60公斤,硫酸鉀75公斤;或用40%總養分含量以上的專用肥375公斤。種肥要深施,切忌種肥同位、防止燒種。追肥:在大豆初花期公頃追尿素37.5公斤或公頃用尿素3750g加磷酸二氫鉀750g對水30公斤葉面追肥。

5 管理

5.1 藥劑滅草

(1)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闊葉草,播后苗前每公頃可用72%都爾或普樂寶1500-1950ml+75%寶收15-19.5g+70%嗪草酮300-405ml;(2)防除大豆菟絲子,通常用10%草甘膦水劑400-500倍,于菟絲子纏繞豆株并開始轉株危害時噴藥,用藥后30天時防除效果可達91.7%-100%.噴藥時應避開大豆生長點,務使藥液接觸菟絲子。(3)苣荬菜、刺兒菜、大刺兒菜的化學防除:大豆出苗后,在雜草8個葉以前用藥效果最佳,配方如下:每畝用48%廣滅靈40-50ml,加48%排草丹100ml。(4)常見莖葉處理除草劑配方:(畝用量)12.5%拿撲凈100-130ml+48%苯達松130-200ml。15%精穩殺得50-65ml+48%苯達松100ml+25%虎威40-45ml。15%精穩殺得100ml+48%苯達松150ml+48%廣滅靈40-45ml每畝對水20-25ml。

5.2 中耕管理 當大豆拱土時,進行鏟前深松或趟一犁。苗期及時鏟趟,做到兩鏟三趟,具體時間:第一遍在6月1日左右,第二遍在6月20日左右,第三遍在6月末或7月初。鏟趟傷苗率要小于3%。后期在草籽尚末成熟前拔凈大草。

5.3 病蟲害防治

(1)防治地下害蟲、根腐病等最好用種衣劑包衣。即選用35%的多克福種衣劑或選用2.5%的適樂時、2%的菌克毒克等按比例包衣或拌種。(2)大豆食心蟲對大豆外觀品質和商品等級影響嚴重,必須注忌防治如大豆封壟好,可用80%DDV乳油制成的毒棒熏蒸,每畝用藥量為100-130g;如果封壟差,可用2.5%敵殺死等菌酯類農藥防治,每畝用量20-30ml,對水30kg,進行葉面噴施。

篇10

關鍵詞旱地大豆;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

近年來西北產區年降雨量呈明顯下降趨勢,而且春季第一場有效降雨也逐步向后推移。由于大豆根系不發達,對缺水比較敏感,傳統的半膜覆蓋栽培方式集雨效果差、跑墑嚴重、耐旱力弱,直接導致產量低而不穩[1-4]。為此,2007—2009年筆者在會寧縣年降水200~300 mm的北部旱塬,研究總結了旱地大豆全膜雙壟溝播高產栽培技術。經測定,應用該技術平均產量3 261.5 kg/hm2,較半膜種植增產35.6%,較露地種植增產95.8%。作為創新研究成果非常適合我國年降雨量200~300 mm的西北旱作大豆主產區大面積推廣應用,現將該技術總結如下。

1選用良種與種子處理

選擇株型緊湊、結莢密集、生長旺盛、耐旱、抗病性強的品種,如遼豆15、鐵豐29、中黃35及金張掖系列品種張豆1號、張豆2號、張豆3號、張豆4號、張豆5號、張豆6號等。選擇粒大、飽滿、無蟲眼和雜質的大豆,確保種子純度和凈度達到98%,發芽率達到8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2%。播前將種子曬2~3 d,可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曬種時應薄鋪、勤翻,防止中午強烈的日光曝曬造成種皮開裂而導致病菌感染。曬種后將種子攤開散熱降溫后備用。一般采用包衣種子;也可用35%多·克·福種衣劑,按藥種1∶80的比例均勻拌種,陰干備用。

2選地整地

大豆忌重茬。重茬或迎茬大豆生長緩慢,莢少、粒小、易感染病蟲害,一般減產30%~50%。最好與禾本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也不宜選擇其他豆類作物茬口。目前,旱地全膜大豆茬口主要以玉米、馬鈴薯為主,適宜輪作方式為玉米-馬鈴薯-大豆。宜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力中上的地塊種植。前茬收后,及時深耕曬垡,深耕20~25 cm,耕后耙耱收墑。

3科學施肥

大豆根瘤固氮能力弱,應增施有機農肥,配合施用氮、磷、鉀化肥和中微量元素肥,做到平衡施肥,才能獲得高產。推廣應用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技術,氮、磷、鉀搭配,施生物鉀和生物磷肥(拌種或混入化肥中施用),并根據缺素狀況增補鉬酸銨等微量元素肥料。農肥及化肥可作基肥結合整地一次施入,也可在起壟時集中施入窄行壟帶內,根據產量指標和土壤養分狀況科學配方施肥,目標產量為2 250~3 000 kg/hm2時,施肥標準應為優質農家肥45~60 t/hm2、尿素90~120 kg/hm2、過磷酸鈣195~255 kg/hm2、硫酸鉀120~150 kg/hm2;為提高化肥利用率,可施入生物鉀或生物磷7.5 kg/hm2。

4起壟覆膜

用小行40 cm、大行70 cm的劃行器劃行,首先在地邊劃一邊線,沿邊線35 cm處劃小行邊線,然后一小一大間隔劃完全田。用步犁起壟時,步犁來回沿小壟的劃線向中間翻耕起小壟,將起壟時的犁臂落土用手耙刮至大行中間形成大壟面,或機械直接起壟。地下害蟲為害嚴重的地塊,起壟前先噴施40%辛硫磷乳油7.5 kg/hm2加細沙土450 kg拌成的毒土處理土壤,然后起壟,用寬120 cm的地膜全地面覆膜。雜草危害嚴重的地塊,可在起壟后先用50%乙草胺乳油1 200~1 500倍液全地面噴霧,然后覆膜。沿邊線開深5 cm左右的淺溝,地膜展開后,靠邊線的一邊在淺溝內,用土壓實,另一邊在大壟中間,沿地膜每隔1m左右,用鐵锨從膜邊下取土原地固定,并每隔2~3 m橫壓土腰帶。覆完第1幅膜后,將第2幅膜的一邊與第1幅膜在大壟中間相接,從下一大壟壟側取土壓實,依次類推鋪完全田。

5適期播種

大豆應根據當時溫度、土壤墑情來確定播種期。一般當耕層土壤日平均溫度達8~10 ℃時,為適宜播種期。據此,甘肅省旱作大豆適宜播種期為4月中下旬。種植密度根據土壤肥力高低和年降水量確定。肥力高宜稀,肥力低宜密;降水量多宜稀,降水量少宜密;分枝多的晚熟品種宜稀,植株收斂分枝較少的早熟品種宜密。西北旱作全膜大豆10.0萬~19.5萬株/hm2為宜[5-6]。其中分枝較多的品種如金張掖系列等適宜稀植,株距15~20 cm,保苗9.15萬~12.00萬株/hm2,分枝較少的品種如中黃35大豆等適宜密植,單株種植時株距12~15 cm,保苗12萬~15萬株/hm2,雙株種植時株距18~20 cm,保苗18.0萬~19.5萬株/hm2。手播或機播進行等距精量點播,一般需種量60~90 kg/hm2。用點播器破膜播種,播種深度3~4 cm。土壤黏重、墑情好、種粒較小的淺播;墑情差、質地輕、種粒大的深播。播后用細沙或腐熟牲畜圈糞、草木灰等疏松物封住播種孔,并在地頭覆膜播備用苗,用于移栽補苗。

6田間管理

幼苗期的主攻目標是保證苗全、苗勻、苗壯,促進發根壯苗,早分枝,早開花,多開花。壯苗的特點是根系發達、莖桿粗壯,節間短,葉片肥厚濃綠。大豆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播種后遇降水時,要破除播種孔覆蓋的土進行引苗,即在大豆子葉破土前壓碎板結,把幼苗從膜孔引出[7-8]。大豆2~3片真葉展開時間苗,去掉弱苗;3~4片真葉展開時定苗,保留健壯、整齊一致的幼苗。大豆生長較弱時,開花前用點播器在2株中間打孔進行根際追肥,追施45~60 kg/hm2,或在初花期用尿素10 kg/hm2加磷酸二氫鉀1.5 kg/hm2對水500 kg葉面噴施;根據缺素情況可以噴施0.03%~0.05%的鉬酸銨水溶液。

7病蟲害防治

防治霜霉病,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5%拌種;田間發病時可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00 kg/hm2噴霧。枯萎病發病時全株枯萎,首先應拔除病株,并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保護健株不受侵染,重點噴植株根部。蚜蟲是大豆病毒的主要傳播者,防治上,可噴灑20%病毒A 500倍液或1.5%植病靈800~1 000倍液。細菌性斑點病于發病初期噴農用鏈霉素3 000~4 000倍液加0.06% DT殺菌劑防治。蚜蟲點片發生并有3%的大豆卷葉時,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0 g/hm2對水600~750 kg噴霧防治。防治食心蟲,用5%甲拌磷顆粒劑11.25~15.00 kg/hm2拌細土10 kg,于8月10日前后撒在田間,每4壟撒1壟。根蛆可用40%樂果乳油按種子量的0.7%(加水適量)拌種防治幼蟲;成蟲發生盛期可用8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量600 kg/hm2。黑絨金龜子發生時可用2.5%敵百蟲粉劑30 kg/hm2在田間噴灑防治。

8適期收獲

當大豆葉片變黃、開始脫落,豆莢變褐,籽粒變硬、有光澤時收獲。

9參考文獻

[1] 董鉆,謝甫綈.土壤水分脅迫對大豆體內酶活性的影響[J].大豆科學,1995,14(4):290-298.

[2] 劉學義.大豆抗旱性評定方法探討[J].中國油料,1986(4):23-26.

[3] 尚勛武,楊祁峰,劉廣才.甘肅發展旱作農業的思路和技術體系[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7,25(S1):194-196.

[4] 朱鵬,韓陽,阮亞男.不同大豆品種苗期抗旱性比較[J].大豆科學,2008,27(4):711-714.

[5] 辛俊豐.密度對大豆品種高產50產量及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J].甘肅農業科技,2009(5):29-30.

[6] 高彥萍,馬志軍,李強.不同種類大豆品系在蘭州市的適宜種植密度研究[J].甘肅農業科技,2006(7):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