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原理調研報告范文
時間:2023-09-19 16:51: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城市規劃原理調研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建筑學 城鄉規劃 教學研究
[作者簡介]程興國(1980- ),男,山東聊城人,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城市規劃設計及理論研究;高華麗(1980- ),女,河南周口人,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建筑歷史及理論研究;李慧勇(1977- ),男,山東聊城人,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建筑設計及理論研究。(山東 聊城 252000)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33-0152-02
一、引言
當前中國處于城鎮化高速發展時期,城鄉建設中的土地集約利用、環境保護、住宅建設、文化遺產保護等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尖銳,城鄉建設變得高度復雜化與綜合化,城鄉建設急需從粗放的規模擴張向精細的內涵質量提升轉變,這就要求建筑設計從城鄉的發展趨勢、城市的整體性、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等方面的分析入手,在更高的視角、更大的空間范圍內定義建筑在城鄉中的角色,使之和周圍環境和諧共生。然而,一些工作內容和建設任務遠非建筑學專業所能包容和解決,于是,2011年,城鄉規劃學從建筑學分離出來,成為與建筑學并列的一級學科,其研究領域不斷擴展,研究內容越來越龐雜,因而,建筑學本科城鄉規劃教學內容有待優化。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正式施行,意味著傳統城鄉規劃工作理念、方法和思路將不斷更新,2012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意味著建筑學本科城鄉規劃教學內容要有所更新,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對傳統的建筑學專業城鄉規劃課程進行變革。
二、建筑學本科城鄉規劃課程教學現狀
1.學生學習城鄉規劃課程積極性不高。首先,建筑學本科學生大都認為建筑學專業應重點把建筑設計學好,城鄉規劃知識對做建筑設計影響不大,學習積極性較差。其次,城鄉規劃是城鄉建設與管理的依據,具有極強的政策性、規范性和實踐性,因此,理性思考、系統解決城鄉建設中的問題是城鄉規劃類課程教學重點強調的,當學生做設計時,就會感到約束條件太多,自己發揮的余地太小,無法體會在遵守剛性約束下進行創新設計、巧妙解決建設問題的樂趣。最后,在教學目標設置上,對知識目標要求較高,對能力目標要求較低。如“城市規劃原理”,當前大多數學校對該課程檢驗知識目標的方式是閉卷考試,而學生對考試要背誦的枯燥理論不感興趣,甚至把它當作建筑學課程里“最乏味的課”。
2.思維模式跨度大,學生產生困惑與迷茫。目前多數院校建筑學本科教學是以建筑設計系列課程為核心展開的,其主線基本是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從建筑單體設計到群體組合,因此,建筑設計教學一般從一年級的構成角度的一個方盒子開始空間設計,然后到二年級的工作室、幼兒園、別墅等小型建筑,再到三年級的展覽館、圖書館、體育館、辦公樓等復雜的建筑,最后到四年級,建筑設計課程轉向以城鄉規劃課程為主的住區規劃設計和城市設計。在這個過程中,一到三年級的建筑設計課程教學十分強調從構成角度進行建筑設計,設計題目的基地條件十分簡化,對設計限定條件沒有明確要求,甚至可以根據構思的需要假想基地條件。這就造成建筑設計中對建設環境的綜合分析與利用方面的訓練比較薄弱,一些學生形成了把配景當環境、就建筑論建筑的建筑觀,沒有建立起建筑設計應從建設環境分析開始的環境觀、城市觀。而四年級的城鄉規劃類課程強調系統分析、理性、科學決策,其設計過程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往復循環優化的過程,與建筑單體設計理論偏重藝術差別巨大,學生在進入城鄉規劃理論課程的學習時,由于學習時間相對較短,內容較粗,理解規劃理論較淺,很難在理論知識與設計實踐之間快速建構起聯系。當設計題目需要考慮的設計要素從單一的建筑要素發展到政策性、綜合性極強的城市空間、建筑群體及其他各種相關要素時,學生往往理不出頭緒,設計思路很不清晰。
3.知識銜接不順暢,教學標準無據可循。建筑學本科城鄉規劃系列主干課程有城市規劃原理、住區規劃設計、城市設計、中國古典園林分析等。這些課多安排在四年級,各課程之間時間間隔較短,或者知識教授次序顛倒,造成理論學習與設計實踐的嚴重脫節,一些重要理論還沒有來得及消化理解和運用到設計課的訓練當中,建筑學四年級的設計課業就已結束,造成學生的理論基礎匱乏,設計實踐能力不高,大大削弱了城鄉規劃課程教學的意義。如“城市規劃原理”課既要講授城市規劃基本知識,又要重點講授住區規劃設計原理,作為后續的“住區規劃設計”課的理論基礎,理論和實踐結合不緊密。
目前各院校按“專指委”的導向性要求都基本上制定了一套有關城鄉規劃教學的課程體系,但“專指委”對具體課程無具體的要求,“培養目標”“畢業生基本規格”和“培養方案”都是指導意見,這就造成了各校在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材選用、教學重點、培養方式以及師資配備等方面的差異。目前,除“城市規劃原理”課有材外,其他課程沒有統一的教材,不同院校、不同教師的授課內容和側重點差別很大,最終,很難衡量畢業生的實際城鄉規劃方面的知識構成是否達到“專指委”的“培養目標”要求。
三、建筑學本科城鄉規劃課程教學探索
針對建筑學本科城鄉規劃課程教學現狀,聊城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建筑學專業城鄉規劃課教學團隊以適應新形勢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導向,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選用、考核方式選擇等方面進行了改革,主要有以下改進措施。
1.激發學習興趣――更新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設計實踐要求和社會熱點。目前除2010 年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厚達712頁的《城市規劃原理》(第四版)教材外,其他城鄉規劃類課程教材內容更新較慢,與實際聯系不緊密。如住區規劃設計教材,目前從大城市到小城鎮的住區建設以小高層、高層為主,而教材卻還以底層、多層為主來講解,理論落后于實踐,和實踐應用脫節,為此,我們在教學中著重講解高密度住區規劃設計中的設計思路與手法。另外,針對“城市規劃原理”課程教學目標重知識、輕能力,導致學生對枯燥理論不感興趣的問題,我們采用加強實踐教學的措施,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以專業角度去解決問題。為保證教學質量,城鄉規劃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內容和課時數都納入到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城市規劃原理”采用理論講授與學生調研、討論相結合的方式。在“住區規劃設計”課中,住宅類型與居住區布局、環境調研分析作為一個重要教學環節,讓學生深入了解實際需求,探尋解決之道,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拓展設計方案構思深度。在教學內容選擇上,緊密結合社會熱點,如結合國家創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將和諧社區、青少年創業住宅區、廉租房住區等納入教學。
2.培養價值觀念、培育思考理性――系列設計課中全程融入建筑價值觀、城市觀、環境觀、技術觀。城鄉規劃類課程培育的設計思維模式與工作方法是系統性分析影響要素,理性、科學判斷與設計目標的主要矛盾所在,進而在設計中巧妙地把矛盾化解,是一個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逐漸向設計目標邁進的過程,它強調系統分析、理性決策、從宏觀到微觀逐層深入的思維模式,而這恰和目前缺失明確城市、環境限定條件及建筑價值觀的建筑學前三年建筑教育中設計思維模式與工作方法相反。為了融合這兩種思維模式,縮小思維跨度,我們采取把城鄉規劃知識向前滲透和融入,積極參與到前三年的建筑設計教學中去,從建筑設計基礎階段開始,將建筑價值觀、城市與環境觀念逐步引入,建筑設計與限定條件關聯度逐步拓展。在建筑設計入門階段,主要側重于自然地理條件、四鄰建筑和景觀要素的限定;在基礎加強階段,主要側重于地域環境特征、歷史、文化要素以及既定地段環境空間對建筑的制約性;在綜合提高階段,則側重于建筑價值觀、城市群體建筑環境、基地自身地形條件以及規劃控制條件的加強。
建筑學本科到四年級已開設了十分全面的建筑技術類課程,為此,在四年級我們也十分重視對技術理性的培育,主要在城鄉規劃課程中加強了設計軟件的應用,培養學生綜合思考、科學驗證的習慣,使設計方案更加合理可行。如“住區規劃設計”教學中,要求學生結合天正、草圖大師、3DMAX等實用性設計軟件對住宅日照分析、建筑形體、外部空間及景觀豎向等進行研究。
3.形成教學體系――以實踐素質能力為導向,創新教學模式,建立有效銜接的研究型實踐教學體系。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我們建立了研究型實踐教學體系,立足實踐,而又不受限于實際,不滿足于用一般的設計原理進行教學和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而是引導學生對某一課題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尋找出有效解決問題的著力點、突破點,進行設計創新,使學生在掌握一般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擴充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強化思維邏輯,逐步建立研究型設計的一般步驟。教學目標上著重強化能力目標要求,從側重掌握知識改為提高設計實踐能力。
城鄉規劃研究型實踐教學課程包含“城市規劃原理”“住區規劃設計”“城市設計”三門課。其中,“城市規劃原理”48個學時,是建筑學專業基礎課。“住區規劃設計”56個學時、“城市設計”64個學時,都是建筑學專業必修課。三門課程均在四年級開設。“城市規劃原理”和“住區規劃設計”在第七學期開設,“城市規劃原理”在前半學期、“住區規劃設計”在后半學期,使得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城市設計”在第八學期開設,以形成較好知識銜接。每門課都包含基礎理論知識概論和設計實踐兩部分,對重要理論進行詳細講解,使學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論知識,也能將知識應用到自己的設計中,使得城鄉規劃類知識和建筑類知識有機融合,進一步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水平。
三門課教學實踐措施如下:(1)“城市規劃原理”堅持精講基礎理論知識,然后把學生分組進行專題研究,到實地進行調研并總結,課上專題匯報交流內容,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深入研究某些問題,提高參與度,也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城市的形成、發展規律與理論,城市的用地分類與用地構成,城市的規模、功能、結構與形態,城市道路系統規劃,城市豎向規劃,居住區規劃,城市公共空間,城市歷史街區,古建筑保護和城市更新等知識。另外增加了城市綜合體、注冊城市規劃師案例分析等內容,引導學生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研究方法,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考核方式從原來的閉卷考試變為專題研究評分。(2)“住區規劃設計”緊密聯系當前房地產市場實際,選擇學校所在城市的實際案例,模擬設計院工作場景,“真題假作”。課程增設了社區調研分析、房地產項目策劃和概念構思的學習階段,培養學生系統的、綜合的詳細規劃研究能力。選擇經濟適用房社區、住區交流空間、住區道路交通系統等方向進行專題研究,使學生在掌握基本住區環境理論的基礎上,設計更具深度。教學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住宅群布局、公共設施布局、綠地布局、道路交通系統組織等基本知識,并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一套住區規劃設計圖。考核成績中設調研報告、專項研究成績,占總分數的30%。(3) “城市設計”課的題目選擇教研室實際設計項目,增加了虛擬實際設計過程環節,組織模擬方案投標評審會,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匯報方案并回答教師、同學的問題,增強學生對方案的總結歸納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評判能力。教學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城市設計的階段、城市設計分析的理論知識,并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一套城市設計圖。考核成績中設調研報告、專項研究成績,占總分數的30%。
四、結語
建筑學專業的城鄉規劃課程的教學核心目標在于使建筑學學生正確地認識和理解城鄉建設,從更多的視角、更高的視野去研究建筑。建筑學學科是一個開放的體系,隨著社會及城鄉規劃理論的不斷發展,對建筑學專業城鄉規劃教育的研究也將不斷深化。我們應積極探索不同時期的教學特點,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曹鴻雁.非城市規劃專業城市規劃原理課程教學實踐與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3).
[2]高等學校土建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建筑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主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建筑學專業[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篇2
關鍵詞 :城市 色彩設計 日本
城市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人類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城市色彩設計是將現代色彩學原理運用到城市規劃中而產生的一門新的色彩規劃研究學科。“城市色彩”(Urban colour)一語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對它的重視和研究是基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帶來的城市色彩混亂而展開的。①日本的城市化是在1869年明治維新后快速發展起來的,在“二戰”后的幾十年里,日本發展成為強國之一。筆者有幸到日本做為期一年的藝術設計考察,對日本各城市的色彩有強烈的印象,并期望能對中國的城市色彩設計有所啟示。
一、知錯就改的東京
沒有一個城市在形成的初期,就有一個完整而有效的整體規劃。城市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規劃而不得不多次調整的漫長進程。現在日本或西方的不少城市的特色感,特別是在色彩上,多是經過研究并細致調整后的結果。巴黎是較早開始城市色彩規劃的城市,80年代更是將色彩規劃作為政府條例頒布,其舊城嚴格限制現代建筑,即使是必建的新建筑也盡量在色彩、體量和式樣上與舊建筑統一,走進巴黎舊城會有置身中世紀的感覺。
東京在60年代為迎接奧運會的舉辦,到處大興土木,在建筑上大量使用飽和色甚至是極色。不少人面對艷麗的建筑立面或玻璃幕墻,五顏六色的公交車和出租車,以及色彩迷幻閃爍的霓虹燈和廣告,感到特別刺眼而頭暈目眩、心緒煩躁。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鮮艷的外墻顏色又很快褪色,城市因此變得污穢不堪。為此,不少人對東京的城市建設規劃和設計部門提出了嚴厲批評,迫使日本官方在70年代初不得不設法糾正色彩上的偏差,在有關專家的建議下做出了整頓城市色彩混亂的決定,并委托都市色彩研究中心完成了《東京色彩調研報告》,后來該報告成為了東京城市色彩規劃的藍本。現在,有人提出了按奧運五色粉刷城市的“五彩北京”設想。筆者認為,這種為奧運會造氣氛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做法一定要科學,東京就是前車之鑒。
二、留住歷史的奈良
任何一座成功進行色彩設計的城市,必定要尊重自然地理環境賦予它的基本顏色,城市建筑的色彩設計盡量要與之和諧并適當進行對比。一座被藍色海洋包圍的城市,自然要區別于內陸城市的色彩。同時,任何一個有一定歷史的城市,必定有一些歷史文化積淀。
在日本的奈良,還有京都,建筑上因為承傳了中國唐文化的特色,基本照搬了唐代的黃色琉璃大屋頂加紅墻的土木建筑形制。今天的這兩座城市,還完好地保存著擁有中國高僧鑒真像的唐招提寺、法隆寺等建筑。這些已有1000多年歷史的建筑基本保持原樣,至今還掩映在青翠的林木中間,顯得特別的古意盎然,周圍的新建筑也沒有破壞這兩座有著深厚唐文化色彩的城市,這是日本人自覺地對其精心呵護下的奇跡。在“二戰”后期,美國實施對東京等城市的大轟炸中,中國著名的古建筑專家梁思成先生為這兩座城市的完好保存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向盟軍指揮官建議:日本的京都、奈良等城市絕對不能炸,因為日本的古建筑不僅僅屬于日本,也屬于全人類,因此,這兩座城市才幸免于難。
每座城市,因歷史和風情的不同而對顏色偏愛有所不同,從而形成風格獨特的城市色彩。如江南水鄉的白墻黛瓦、北歐的厚重和溫暖等,這是不同城市的居民千百年來民族審美的結晶。這些城市的現代化擴展顯然應該尊重其色彩傳統,以延續其歷史文脈。但是國內城市的現代化進程中,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雖然有的還是歷史文化名城,不少有民族特色的街道、古鎮因為舊城改造而丟掉了歷史的顏色,即便有一兩處古跡留存,也基本不成群落。
三、嚴格執法的大阪
日本并不是最早為城市色彩進行規劃或立法的城市。意大利的都靈市,早在19 世紀就注重城市的色彩規劃,這一做法得到歐美很多國家的效仿。從實踐層面來看,越是發達的國家,出臺的措施就越細致,執法也越嚴格,今天人們能夠領略到歐美各具特色的城市色彩,有賴于這些法規和嚴格的執法。
在1918年,日本就出臺了《城市規劃法》,對城市的硬件環境(如交通、公共衛生、空氣保護等)進行管理,但是沒有具體涉及到城市的色彩;1968年《新城市規劃法》開始涉及到城市景觀的管理。與此同時,針對各自城市特殊狀況的相關地方法令也相繼出臺,城市色彩的研究課題也相應在70年代展開,研究成果很快在城市景觀的建設和保護中得到運用,建立了一系列地區性的色彩控制法規。上世紀后半葉的日本在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新型建筑與傳統景觀的矛盾,以及城市色彩污染嚴重的現象,1981年日本建設部提出了《城市空間色彩規劃》法案,以立法的形式對城市色彩進行規劃,并編制《城市設計導則》規范建筑活動。2004年,日本又通過了《景觀法》,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城市的建筑色彩及環境。
特別是在大阪,1995年出臺了世界知名的系統色彩規劃方案。②其主要方法就是在城市規劃審批中增加了“色彩規劃審批”專項。而這樣的規定相當于擁有對建筑等行業的一票否決權。該色彩規劃使該城市向著“水清、花香、草綠又充滿歷史、文化魅力的城市”的現代城市的面貌前進。從實際效果看應該非常不錯,每年有近100棟建筑面積大、樓層高的房屋需要經過政府部門的審批和檢查。③
結語
城市色彩系統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綜合系統,需要多個部門的聯合運作,日本這方面走在了前面。城市色彩是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的具體反映,我們應該加以重視并認真研究。
注釋 :
①張海蘭,尚磊.城市色彩設計與色彩應用[J].城市,2004,1:49.
篇3
關鍵詞:園林植物;生態園林;可持續;多樣性格局
漯河市沙澧河沿岸綠化建設項目作為漯河市首要項目之一,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全市人民也高度關注。園林綠化建設是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的合理配置和運用是美化生態環境,創造人居和諧休閑娛樂環境的重要環節。選擇適合栽植的植物,構建合理的綠化植物群落,形成植物群落穩定的生態系統,創造優美的園林植物景觀,才能夠活化休閑活動空間,構筑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的高度和諧,從而實現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和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本論文通過實地調研、調查問卷、查閱資料、拜訪相關職能部門等多重手段進行研究,旨在擬出一份合理的可以實施的可持續的改進方案[1]。
1 漯河市沙澧河沿岸簡介
漯河市沙澧河發源于南陽市東北部的伏牛山東南麓,穿城而過的沙澧河,是漯河市最寶貴的自然資源。在“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漯河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拓展新的經濟發展視角,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作出重大決策,響亮提出“沿河出特色,新區出形象,舊城換新貌”的城市發展戰略。2006年2月,漯河市四屆人大八次會議通過《加快市區段沙澧河兩岸開發、建設濱河生態宜居城市的議案》,掀開了全面整治和開發沙澧兩河的帷幕。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水為體、以河為脈、以綠為美、以文為魂,充分挖掘沙澧河彎曲多變的自然資源和漯河深厚的文化資源,采取以河串湖、以堤串珠的形式,挖坡培堤、拓寬水面、貫通道路、綠化造園,努力打造一條融自然性、生態性、親水性、人文性于一體的綠色景觀長廊,彰顯生態沙澧 ,塑造綠韻名城。
1.1 植物配置在城市生態建設中的意義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作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在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環境質量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綠化不但要求城市綠起來,而且要美觀,因而,綠化植物的配置就顯得十分重要,與環境在生態適應性上要統一,又要體現植物個體與群體的形態美、色彩美和意境美,充分利用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進行構圖,通過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變化達到預期的景觀效果。認識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保護自然,利用自然,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就是植物配置在城市生態建設中的意義所在[2]。
1.2 植物配置在園林及公園綠地建設中的意義與作用
按植物生態習性和園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園林中各種植物(喬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發揮它們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園林植物配置是園林規劃設計的重要環節。
2 漯河市沙澧河沿岸現有植物配置的調研
2.1 調研方法、內容及目的簡述
2.1.1 調查方式。本文主要通過實地調查、實例分析、資料收集等方式獲得園林綠地的園林植物應用的基本狀況,并初步了解園林樹木應用的現狀,系統地分析園林樹木在公園綠化中應用存在的優點和不足,全面地應用公園規劃、植物配置、園林樹木養護管理等知識,更好地把園林植物應用到公園中,充分發揮園林樹木的綜合功能,為城市居民創造宜人的休息娛樂場所。
2.1.2 調查內容。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多地注重工作之余的休閑娛樂、療養身心、親近大自然,因此,環境質量也日益得到了人們的重視。為此,本文主要調查的內容是沙澧河沿岸的園林植物應用狀況,即園林樹木的種類、布置形式、配置方式以及與水體、道路、山石的搭配等[3]。
2.1.3 調查目的。通過對沙澧河沿岸園林樹木的應用及樹木的生長狀況,樹木的搭配及成景情況的考察與分析,深入了解園林樹木的用途,掌握園林植物的應用。
2.2 漯河市沙澧河沿岸植物配置綜述
調查顯示漯河市沙澧河沿岸植物物種共有66科104屬,喬木物種有30科48屬,灌木有23科35屬,草本有13科21屬。種植形式有5種,具體為孤植、對植、列植、叢植、地被。
3 漯河市沙澧河沿岸的植物配置
3.1 漯河市沙澧河沿岸的植物配置原則
通過實地調研和查閱典籍漯河市沙澧河沿岸的植物配置特點完全遵循了美學原理,無論是對比與協調,節奏與韻律,或是比例與尺度,主從與統一以及均衡與穩定都得到很好的詮釋。而這些本就是漯河市沙澧河沿岸規劃建設之初就一直追求和保持的植物配置原則。
3.2 漯河市沙澧河沿岸的植物配置特色
(1)充分發揮地被植物的作用,綠化面積較廣。(2)大量種草,建立草坪,使園林潔凈明朗。增設疏林草地和林中草地,作為群眾戶外活動的良好場所。(3)大面積的園林植樹造林,配置人工群落,充分發揮植物群落的作用,只有在重點的地方,才精雕細琢,追求植物的個體美。(4)為了豐富園林色彩,除了開花的喬灌木外,充分發揮草花在園林中的作用,使得園林內開花不斷,五彩繽紛。(5)廣泛應用基礎栽植緩和建筑線條,豐富建筑藝術,增加風景美,并作為建筑空間向園林空間過渡的一種形式。
4 漯河市沙澧河沿岸現存在問題及解決建議
4.1 存在的問題
4.1.1 綠化形式單一。沙澧河沿岸的綠化建設目前只是從簡單的美化角度去種植植物,力求與周邊水景融為一體,過多注重了水體部分,從而忽略了樹種的多樣性,與建筑之間的搭配協調性,層次立體化的生態效果等 。
4.1.2 管理水平落后。沙澧河沿岸的綠化建設中后期保養與維護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但是后期養護動力不足,大部分工作需要人工來完成,機械化水平較低,被游人破壞的環境建設之后不能及時修復,造成面積增大,樹木死亡等后果,嚴重影響沿岸的綠化美化效果。
4.1.3 整體景觀協調性不夠。通過調查了解,沙澧河沿岸的園路以及不同的功能分區內,園林植物的配置基本上采用單一規則式的配置形式,只有極少數小片區域及部分園林小景的設計中采用自然式的種植方式。另外,植物配置與周圍環境水體之間缺乏聯系性和溝通性,看起來不是渾然一體,而是斷斷續續的幾個部分,這就使整體之間缺乏靈動性,自然性和協調性。
4.2 解決建議
4.2.1 綠化形式單一問題。不斷豐富植物種類,根據植物特性形成豐富的視覺體驗和空間體驗效果。另外要加大對周遭居民住宅的綠化和美化,使其整體劃一,如墻體的立體綠化,屋頂的美化設計等,充分利用有限空間創造無限的視覺美觀。
4.2.2 管理水平落后問題。增加鋪裝范圍內的土層透氣透水性,保持原有的自然狀態,不僅可以極大地減少水土流失,還可以增加水土的涵養能力,確保鋪裝活動地面和周圍樹木不被破壞。提升機械化管理水平,加大對養護管理的投資力度,使其它植物得到很全面的管理,聘請專業的園林護理員進行定期維護和指導,充分根據植物自身的特點加以修剪,改造美化。
4.2.3 整體景觀協調性不夠問題。進一步豐富和不斷變化植物之間配植模式,改變以單一規則式為主的配置形式,適當增加自然式種植模式,從而豐富配置的類型。注意不同環節和場景獨有的特色,避免給人以雷同感,而是讓人們覺得九曲十八彎,處處皆景不重景。同時,在與水體和其他水岸部分的銜接中多借用國外一體化的設計效果,使其整體劃一,渾然一體。
5 結 論
總體說來,漯河市沙澧河沿岸的植物配置實踐是比較成功,應用的植物種類非常豐富,遵循園林植物配置原則的同時極富地方特色且能彰顯人文價值,創造出了很多優美的景觀,并結合城市中心區的特性,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人工設計的優勢,著眼于營造最美、最適宜游人觀賞和休憩的優雅環境,整體的設計思路新穎,能夠突出綠化區獨有的特色,發揮了其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棲息地,為人們日益增長的環境訴求提供了長久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國莉.觀光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設計[J].生態環境,2005(3)
篇4
重慶大學建筑系的建筑教育具體分為三個階段,即“2+2+1”階段教學模式。具體規劃為:第一階段為大學一年級、二年級基礎階段,通過“建筑學”、“城市規劃”、“景觀建筑學”等課程教學,打好職業建筑師培養的基礎,并增加設計方法論等方面的基礎專業系列課程。第二階段為大學三年級、四年級提高階段,課程教學以建筑專業設計課程為核心,提高整個建筑學專業課程體系對社會需求變化的適應能力。第三階段為五年級知識綜合階段,教學內容主要是實踐教學,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開展以設計工作室為教學單元的開放教學模式。
我國五年制建筑學專業教學一般安排第五學年為生產實踐時間。國內生產實習的方式有以下三種:一是由學校聯系單位,選擇一些有意義的單項工程或城鎮規劃、農村住宅設計,由指導教師帶隊進行;二是由學校與建筑設計院所合作,學生參與建筑設計院所的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工作,由建筑設計院所的建筑師指導;三是由學生自己聯系建筑設計單位進行實習。從近幾年建筑學專業生產實習的情況來看,上述三種實習方式的實際效果并沒有達到預先設想的效果,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一是有些實習單位并沒有按照制訂的教學計劃安排實習,如施工圖環節、設計方案投標環節沒有安排,實習的重點只是建筑設計方案環節、表現圖等繪圖。二是實習時間也沒有按照制訂的教學計劃安排。生產實習時間正好與學生考研、擇業時間段相重合,有的學生考研復習、找工作占用了實習時間。三是實習單位對于實習的管理缺失,一方面實習生人數、實習時間長短給實習單位造成了一些不便;另一方面實習單位的建筑工程項目安排針對學生實習考慮不周全,使建筑學專業學生實習效果受到了一定影響。
二、建筑學專業“一心兩翼”人才培養模式
我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了《建筑學專業本科教育五年制培養方案》,在該方案中建筑學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獲得建筑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其中,學生畢業后獲得建筑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是對全國同類院校統一的要求。當前,畢業生到設計院從事設計工作并最終成為職業建筑師的人數比率已開始下降,而從事城建管理、房地產開發、營銷、監理工作的非職業建筑師不斷增多。現在培養的學生規格過于專門化和單一化,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需要多種多樣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要求。為了使地方院校建筑學專業的人才培養能夠符合社會需要,符合當今社會對這類人才的期望,地方院校建筑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應著重突出重技術和強適應性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加強工程背景的建筑職業訓練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使學生得到較全面的專業素質教育,畢業后能直接從事中小型工程的建筑設計;另一方面應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實行“強適應性”建筑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已是市場發展的客觀需要。
構建“一心兩翼”的課程體系就是將建筑設計系列課程作為編織課程體系的主軸線,通過它將相關課程結合成為整體,總體上形成以“建筑設計”為核心、以歷史人文類課程群和建筑技術類課程群為兩翼的課程體系。
1.課程設置建筑學專業課程設置,除了傳統的本科教育培養計劃中的功能空間、繪圖基本功、美學教育等基本素質訓練外,還要安排生態學、心理學、行為學、節能、房地產管理等輔助課程,作為選修課程。而在必修課程教學中,應將以功能空間組合訓練為主線的單一教學體系,拓展到以建造、建筑技術、建筑環境為主線的復合型教學體系。“一心兩翼”的課程體系探討將建筑技術、建筑經濟、建筑管理、建筑法規與規范等多方面的工程技術知識切入設計課程教學之中的課程設置方法;調整人文素質、美學修養課程平臺和建筑技術類課程平臺的關系;加強工程背景的建筑職業訓練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專業素質教育,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課程體系將四年制建筑學專業課程分為四大塊:一是由數學、哲學、計算機技術、畫法幾何及外語等課程構成的通識教育基礎課程群;二是由建筑設計原理、建筑構造、類型化的建筑設計系列課程構成的核心課程群;三是由中外建筑歷史、美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外文化比較學、美術等人文學科構成的人文素質與美學修養課程群;四是由建筑力學、建筑物理、建筑設備、建筑結構、建筑環境行為學、建筑節能技術等課程構成的建筑技術類課程群。這樣就形成了以通識教育為基礎、“建筑設計”為核心、以歷史人文類課程群和建筑技術類課程群為兩翼的課程體系。
3.教學模式考慮到低年級階段學生尚未形成建筑設計理論知識體系,普遍側重于對學生進行單一的建筑形體基礎訓練,也就是人們通常稱的建筑設計基礎,這為學生以后的深化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在中、高年級(三至五年級),學生通過低年級的學習積累,相應的教學目標也逐步提升,應偏重于技術型職業建筑師的訓練模式,強調設計的完整性。改革一個學期兩個設計的傳統教學模式,使部分設計的深度要求達到可實施的施工圖設計層面。在五年級期間,如何有效地構建教授、建筑師等為主的工作室,是達到培養技術型職業建筑師的關鍵手段。
4.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校內實踐教學中,強調多選用模擬建筑設計現場的設計課題,這樣能使學生有機會在每個設計項目之前先進行建筑場地環境的調研與分析等前期工作,例如查閱有關的各種技術文件資料,接觸建筑項目附近的居民與各相關政府管理人員,做出調研報告,這些都是建筑設計的基本依據。然后邀請建筑項目開發商、建設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和使用者的代表,分別給學生介紹和說明項目的某些原則與需求,從而使建筑設計更符合實際。
篇5
>> 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建筑學專業中的效果保障研究 BIM技術在建筑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建筑學專業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必要性 “超整理術”在建筑學專業實踐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案例分析法在建筑學專業《城市規劃原理》教學中的應用 在建筑學專業結構選型課中運用模型教學的思考 現代技術在建筑學教育改革中的應用 小議圖底關系理論在建筑學教學中的應用 房屋建筑學多媒體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 多媒體技術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建筑學專業教學中藝術素養的培養 PBL教學模式在“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景觀建筑學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淺析 景觀建筑學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項目教學法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項目教學法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的應用 流體力學在建筑學中的應用 多媒體技術在地質學專業學科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的應用 德國實踐教學模式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的應用與思考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或“.html”保存文件;而具有交互式的功能頁面,可以應用Vbscript、javascript、DHTML進行動態網頁的制作,用JSP、ASP、PHP動態編程技術,數據庫可以使用SQL、Microsoft Access完成,形成動態網頁文件,完成動態連接。
(二)網絡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式
網絡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在網絡環境下,建立起較為通暢的教學氛圍。 “利用基于各種數字特性的功能特性和資源,結合利用能適應開放、靈活的分布性學習環境的其他形式學習材料,面向處于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任何人,實現精心設計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交互性、促進性的學習”方式。
(三)應用定位
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主要應用于建筑學專業中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建筑攝影、建筑設計原理課程等強調“體驗性”的專業課堂情景教學。課程針對性和相對封閉性是該系統與傳統的理論課程教學、專業教室輔導的最大區別。為課堂教學提供情景體驗以及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體驗性評價是該系統的主要職能。
二、網絡多媒體技術在專業項目學習中的實踐
(一)項目學習
項目學習是指學生通過完成與真實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進行學習,是一種充分選擇和利用最優化的學習資源,在實踐體驗、內化吸收、探索創新中獲得較為完整而具體的知識,形成專門的技能并獲得發展的實踐活動。
(二)教學分析
1.課程分析
“居住建筑設計”為建筑學專業教學主干課程之一,通過對居住建筑設計原理的講述,使學生了解住宅設計的基本知識、設計特點和設計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設計構思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參加創建虛擬的建筑情景體驗項目學習的學生主要是來自寧波工程學院建筑學專業的大二學生,這些學生具備一定建筑設計基礎和計算機輔助設計基礎,對于虛擬空間情景體驗學習充滿興趣。
2.應用軟件
我們主要應用中國·數字大學城基于云計算技術設計的開放式、社交化網絡教學平臺,為教師準備了最先進的網絡輔助教學工具,并無縫的與SNS、微博、百科等Web 2.0應用進行了融合,讓教師可以輕松愉悅的享受到網絡帶來的全新教學樂趣。居住建筑設計網絡多媒體課件能夠方便地與多款媒體設計軟件相互支持,營造出真實的空間和建筑場景,引導學生進入教學內容中的空間情景體驗環境。在3D MAX建模中,直接將圖形文件導入到場景中,應用準確的建模方法,制作體量模型。
3.教學目的
為課堂教學營造真實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為完成逼真的各類項目任務,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搜集、整理、分析資料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三)教學實施
1.實施步驟
(1)背景教學。確定項目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居住建筑各種類型與設計方法、設計流程以及中西人文與歷史環境知識是教學重點,教師提供相關學習背景資料和網絡學習資源供學生開展課外學習。
(2)活動探研。在學習過程中,根據任務書要求學生們組成各自的興趣小組,初步了解了教學任務之后,進一步收集有關學習的信息和資源,進入各級圖書館資源網站,或者檢索項目學習內容,進行分類研究。
(3)情景體驗。學生在課堂上進入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在觀賞動畫演示的同時親身體驗任務書中描述的場地環境,通過點擊相關案例作品及三維場景內容了解大師作品,以專業建筑師角色接受的項目任務。同時教師根據項目特點在系統中設置考核指標,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效果進行評價。
(4)案例分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系統評價結果,并截取具有代表性的情景體驗的作品在課堂上進行講評和案例剖析,通過分析典型錯誤發現教學中的認知難點。
(5)教學反思。教師利用保存的模型和設計草圖電子文件對學生的失誤進行統計分析,改進授課方法和側重點并將每個學生的情景體驗中的作品上傳至校園網絡平臺供學生下載,學生通過反復觀看查找知識欠缺。
(6)歸納總結。學生將反思結果匯總,撰寫課程總結報告。總結報告應包含對大師作品分析、典型設計方法的認識以及重要設計語言的把握,通過撰寫課程總結報告深化對課程的認識。
2.實施個案
居住建筑設計運用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項目教學是一個漸進過程。下面我們以居住建筑設計中第一單元“別墅設計”為例進行說明。
(1)背景教學。“別墅設計”是居住建筑設計中的一課,掌握基本建筑與場地、自然環境的關系,居住建筑功能分析及基本的人體尺度知識。背景教學環節教師主要在課堂牢固樹立建筑為人服務的意識,對人的尺度、人的行為、人的感受高度重視。結合其他課程,初步綜合學習并運用建筑的結構、構造等知識。
(2)活動探研。學生組成學習小組,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使他們協作、商討,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系,能夠更好地建構所學的知識。讓學生通過超級鏈接進入專門制作的學習資源庫,學習資源庫里有老師準備好的大量分類學習資源,如電子教案、參考資料、多媒體資料、學習內容搜索工具軟件、優秀論文,包括超級鏈接到Internet上的相關資料等供學生使用。
(3)情景體驗
步驟一:評價設置
首先對各個因素分配具體的分值。對分值進行具體的量化要求,如選擇五分制、十分制或者百分制等;分別對不同住宅設計方案的的因素給出具體的分值,老師可以對每組方案設計的優劣給我客觀、具體的分值。
步驟二:情景學習
學生在課堂上進入居住建筑設計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了解項目任務書,通過網絡與教師進行溝通,教師對每個問題在交流平臺上進行公開的分析和解答。然后,學生在理解了任務之后,利用三維設計軟件創建虛擬的模型空間,以使用者的視角觀察空間,以親身體驗完成整個設計過程。通過網絡對話與指導教師對建筑方案進行商榷,對于每個方案給出指導意見和提供個性化的分析方案。
(4)案例分析。
教師選取因整個內部結構不嚴密緊湊、空間穿插無序、圍護體各界面要素的虛實構成關系不明確和室內陳設不符合建筑風格的整體性要求,細部裝飾沒有結合整體(天、地、墻面)考慮的原則的案例設計進行剖析。通過剖析案例重新歸納空間設計法則和通過經典案例分析的方法介紹如何合理借鑒某種設計風格的方法,并利用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中的對話工具選取學生與交互對話進行詳細講解。
(5)教學反思。教師將每個學生的電子文件在校園學習平臺,學生通過觀看自己和他人的作品鞏固所學知識。有的學生還將整個的設計過程運用Flash軟件制作成視頻在校園網站上。教師通過觀看學生情景體驗視頻并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知識接受情況,重新定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改進教學方法。
(6)歸納總結。學生根據模擬完成設計任務心得和對課程的掌握與理解,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從不同角度撰寫諸如別墅建筑設計調研報告、別墅建筑設計心得等總結性文章并到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學習平臺和其他公共網站。
3.學習成果
為了了解與掌握改革后的多媒體教學效果,對建筑學專業的2010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學生對改革后的多媒體教學滿意度較高。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04).
[2]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理論建構與實踐例說[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3]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4]高文.情境學習與情境認知[J].教育發展研究,2001(08).
[5]巴克教育研究所.項目學習教師指南[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韓建華(1978-),男,吉林舒蘭人,寧波工程學院建筑學教研室,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建筑環境藝術設計與教育技術研究。
- 上一篇:談談對作風建設的認識
- 下一篇:高考數學核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