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民營企業融資范文

時間:2023-08-29 17:18: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解決民營企業融資

篇1

關鍵詞:民營企業融資;自身對策;政府支持

一、民營企業融資誤區

(一)缺乏長期規劃,把融資看成“一錘子買賣”

多數民營企業都是在企業面臨資金困難時才想到去融資,不了解資本的本性。資本的本性是逐利,不是救急,更不是慈善。企業在正常經營時就應該考慮融資策略,和資金方建立廣泛聯系。

(二)急于融資,忽視企業自身發展

民營企業融資時只想到要錢,一些基本的工作也沒有及時去做。民營企業融資前,應該先將企業梳理一遍,理清企業的產權關系、資產權屬關系、關聯企業間的關系,把企業及公司業務清晰地層示在投資者面前,讓投資者放心。有的民營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只顧企業擴張,沒有去塑造企業文化,最終導致企業規模做大了,但企業卻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企業集團內部或各部門之間缺乏共同的價值觀,沒有協同能力。還有很多民營企業通過融資不斷擴張,但企業管理卻越來越粗放、松散。隨著企業擴張,企業應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使公司決策走上規范、科學的道路,通過規范化的決策和管理來規避企業擴張過程中的經營風險。以上種種,只能造成惡性循環,對企業下一次的融資帶來更多困難。

(三)沒有專業的融資顧問

民營企業都有很強的融資意愿,但真正理解融資的人很少,總希望打個電話投資人就把資金投入企業,把融資簡單化,不愿意花錢聘請專業的融資顧問。也有不少人認為融資只需寫個商業計劃書,圖便宜隨便找個機構或個人、甚至學生來寫,也不管他是否有融資的經驗和融資的渠道,只要價格低就行。企業融資是非常專業的,融資顧問要有豐富的融資經驗,廣泛的融資渠道,對資本市場和投資人要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要有很強的專業策劃能力,要考慮企業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民營企業加強融資的自身對策

(一)加強管理,提高自身的信譽與抗風險能力

企業在做大做強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引進科學的管理理念。否則,規模再大,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同時企業的納稅情況、信貸記錄、合同履約率、遵守法律等情況都對企業的信譽造成影響,在平時的經營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信譽記錄。民營企業由于自身底子薄,抗風險能力較弱,這在民營企業融資過程中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企業應從加強產品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規范財務與綜合管理等等方面予以提高。

(二)民間融資

如果個人或企業把自己的錢借給別人,就應該受合同法與高利貸法的制約。只要在利率上遵守不放高利貸,在借貸行為上能夠按照合同法約束彼此的行為,就應該是被允許的。民營企業民間融資大概有四種類型:一是低利率的互助式借貸。二是利率水平較高的信用借貸。三是不規范的中介借貸。四是變相的企業內部集資。06、07兩年股市的火爆,使城鎮居民儲蓄存款下降了一半左右,如果民營企業能提供較好的信譽和高于銀行存款的利率,民間融資仍可以為民營企業帶來大量的資金。

(三)國外銀行貸款

目前外資銀行都加快了進人中國的步伐,他們將利用其熟悉國際金融業務、較豐富的現代管理經驗、資產質量較高、較強的操縱金融和控制風險能力等優勢,與我國的金融機構在市場和人才方面展開激烈的競爭。這對于普遍存在融資困難問題的中小企業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

具體來說,國外商業銀行貸款具有以下的特點:國外商業銀行貸款是非限制性貸款,其決定和使用靈活簡便,沒有什么限制條件,不指定貸款用途,不限制貸款數額,借款人可以自由選擇幣種:國外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一般都按國際金融市場的平均利率計算,所以較高;外資金融機構基本上不承擔“政策性”服務功能,所以國外商業銀行貸款比較看重借款人的信譽;與中資銀行的貸款服務相比,國外銀行的貸款期限較長。中小企業要解放思想,放開眼光,善于把握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機遇,利用充足的國外資本來做好自己的事情。

三、政府宏觀支持措施

(一)成立專門的中小商業銀行或對現有的商業銀進行引導

從一些國家的經驗來看。即使存在一些法律障礙與監管困難,微小貸款也能很好地開展。但是如果長期、穩定、大規模地開展商業可持續的微小貸款,則需要良好的法律與制度環境,需要政府宏觀政策支持,建立有益的監管框架。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中小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更為合適,但是,由于金融壓抑的結果,企業對低利率貸款的需求旺盛,資本稀缺,規模較大的企業也會向中小金融機構申請貸款,中小金融機構也樂意將價格較低的信貸資金貸給規模較大的企業。現實的情況是,國內現有的中小金融機構也不愿意過多地向中小企業傾斜。可以盡快建立專門服務于民營企業的小型商業銀行,或者對現有的商業銀行進行引導,使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積極調整戰略,尤其是那些較小的以社區為服務對象的城市商業銀行和新成立的農村商業銀行,會由盲目地在大城市里與大銀行爭奪市場份額,轉向更有盈利前景和廣泛市場空間的微小企業貸款。

民營企業貸款的風險較高,商業銀行覆蓋風險的方法有:

一是實行浮動利率,所有的風險和成本完全靠利率高低來覆蓋。

二是要求借款人給一定的抵押和質押,出現風險時,以此覆蓋部分風險,如果抵押物或者質押物比較合適的話,貸款利率水平會下降。

三是引人中介機構,讓第三者做擔保。這時候,銀行把信息處理的成本交給擔保機構,擔保機構付出勞動應該得到回報,同時,擔保機構承擔的風險也要在其手續費中得到覆蓋。

(二)銀行開辦個人委托貸款業務

所謂個人委托貸款,即銀行做中介,為民間借貸的雙方牽線搭橋,由個人委托人提供資金,銀行作為受委托人,根據委托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代為發放、監督使用并協助收回貸款的業務。

個人委托貸款作為一種成熟的金融產品在國內剛剛起來,2002年1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民生銀行成為首家開展個人委托貸款業務的內資銀行。個人委托貸款業務的引入之處在于銀行這一專業金融機構的信譽一表面看來,人們是通過銀行將資金貸給企業,實際上,是將資金投向了銀行的信用。這個信譽包含:銀行能夠幫助委托人選擇到好的投資對象,控制風險;無論是委托人,還是貸款人,能夠在銀行獲得專業的金融服務;當貸款發生風險時,銀行有能力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降低風險。

(三)政府加大資金支持

近年來,政府的資金支持是中小企業資金來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各國的情況來看,政府的資金支持一般能占到中小企業外來資金的10%左右,具體多少則取決于各國對中小企業的相對重視程度以及各國企業文化的傳統。目前我國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主要表現為專項資金投資與產業政策投資。

專項資金是指國家專門投資于中小企業專向用途的資金。這些資金的特點是利息低,甚至免利息,償還期限長,甚至不用償還。但是要獲得這些基金必須符合一定的政策條件,產業政策投資是指政府為了優化產業結構,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而提供的政策性支持投資。我國產業政策投資的種類主要包括財政補貼、貼息貸款、優惠貸款、稅收優惠和政府采購等,從財政支出、貸款援助、稅收等各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國中小企業資金扶持政策體系。中小企業要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充分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

篇2

(一)政府的因素。由于政府沒有一套完整的監督制約機制去規范民營企業。使多數企業還停留在傳統的經營管理層面,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生產經營偶然性、隨意性大,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報表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經營和財務收支狀況。致使很多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管理不規范,信用等級不高,銀企之間信息不透明,企業拖欠、逃廢、懸空銀行債務經常發生,抑制了銀行貸款的發放。據資料顯示,某省一縣20多億元貸款有80%左右被壓死,可周轉資金不到20%。如:如某亞麻原料廠和某造紙公司分別欠原工行、建行貸款12896萬元(剔除新企業承擔的貸款2700萬元),1800萬元,分別占工行、建行貸款總額的41%、50%。因兩家企業經營管理不善,銀行資金形成呆壞賬,使兩家銀行無法生存,撤出了該縣。銀行營業網點也由過去的78個減少到43個。

(二)國家政策因素。長期以來,政府在資金、稅收、市場開發、人才、技術、信息等方面一直給予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外資企業特殊的扶持,造成了民營企業市場競爭環境的不確定和競爭條件的不平等。據對某市民營企業調查了解,能從銀行得到貸款的民營企業僅占2%左右。結果是民營企業向社會提供了效益, 卻難以獲得必要的資金支持,融資供方市場不能使他們得到相應的回報。民營企業解決資金供給的辦法只能依靠自身解決,或來源于民間市場。而民營企業不能與外資企業共同享有“超國民待遇”。例如,外資企業不管規模大小和地位輕重,均具有 “特事特辦”,減、免稅,虧損彌補等等優惠待遇。而民營企業既沒有國家扶持,又沒有優惠待遇,只能“在夾縫中生存”,其融資困難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銀行資金因素。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和各銀行缺乏對民營企業狀況的外部信息佐證,銀行出于防范風險的目的,對民營企業所需的融資申請,只能是嚴加審查或不予受理,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滿足民營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如:近年來,某市各銀行資金十分充足, 2011年12月末存貸比例43.01%,如果把剝離和置換的不良資產計算在內,存貸比例可達60.10%,由于資金運用不出去,僅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郵政儲蓄就上存資金達9億多元,占轄區整個存款余額的28%,使大量資金不能用于本地企業的發展。

(四)抵押擔保因素。抵押和擔保是金融機構對信息不對稱不透明的民營企業提供貸款時保護自己利益的重要工具。銀行對抵押品的要求條件較為苛刻,除了土地和房地產外,銀行很少接受其他形式的抵押品。而且不少民營企業是由國有及鄉鎮企業改制而來,企業資產為租賃或劃撥而來,不能作為抵押的資產,如果能作抵押其抵押率也極低。抵押貸款涉及的中介收費有評估費、登記費、公證費、保險費、注銷抵押費等多種形式,而且企業貸款金額小,中介費占貸款利息支出的比重又很大,讓不少民營企業望而卻步。

(五)企業誠信因素。一些民營企業的管理層只看重企業的發展,忽視了內部制度建設和對污染環境的治理,很多民營企業還停留在原始的經營管理上,且沒有與政府相關部門和銀行構建良好的政、銀、企誠信關系。相當多的民營企業還簡單地認為只要項目好不管有無污染和前期的誠信如何,銀行針對我的好項目就應該給予貸款。而銀行發放貸款,不是僅僅看項目的好壞,還要通過觀察企業的長期信用和各方面的評估狀況來決定是否發放,發放的額度也是根據企業誠信和企業信用的積累逐步增加的,而不是單憑項目的好壞發放貸款。

(六)銀行授權因素。由于銀行授權授信過度集中,使各家銀行貸款權限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目前,除城鄉信用社擁有貸款自外,各銀行信貸審批權都高度集中在省一級,縣(市)級支行幾乎沒有貸款審批權,有的即使有貸款審批權,也局限在10萬、20萬元以內。如:農業銀行某市支行最高貸款審批權限為20萬元,但為了防范風險只能放給用商服樓作抵押的個人。企業如要申請貸款,銀行只能逐級上報,層層審批,時間可達幾十天或幾個月,有的還不一定審批下來,企業對此很無奈,只能是望貸興嘆,企盼國家盡快出臺良好的融資環境。

(七)融資渠道因素。由于進入資本市場的條件限制,民營企業基本無法進行直接融資。如我國滬深交易所對上市公司注冊資本金要求很高,使處于成長期的效益好但規模較小的企業很難進入證券市場融資。同時債券市場上,由于受到“規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級審批”的約束,民營企業也很難以發行債券方式進行融資,因此直接融資渠道基本被堵死。唯一的融資辦法就是靠民間融資,或去借高利貸,這樣即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同時也增加了企業債務風險,企業是有苦難言,銀行對此也是很無奈。

二、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主要問題

(一)中介機構收費高。民營企業如果要向銀行申請短期抵押貸款,銀行經過考察確認符合貸款條件,但出于資金安全考慮,要對貸款辦理抵押登記、抵押物評估、公證、辦他項權證等事項。然而辦理這些事項的中介服務機構的收費,金融機構不愿意拿,企業又難以承擔,而且這些費用只按標的額的一定比例收取,不考慮貸款期限,使期限短的貸款費用超過了貸款利息,有些算“細賬”的企業出于成本考慮只好放棄貸款打算,去尋求民間借貸等其他更簡便的方式進行融資。

(二)銀行和企業貸款“兩難”。各銀行縣(市)支行貸款權限的上收,使民營企業得到貸款的難度加大。目前,各銀行縣(市)支行貸款的審批權上收,沒有自主向民營企業發放貸款的權力,民營企業要想得到貸款必須得到層層審批,門檻過高,時間過長,使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因達不到標準或因審批時間過長錯過了投資時機,而放棄貸款。

篇3

[關鍵詞] 民營中小企業 融資 路徑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中小企業迅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擴大就業、活躍市場、社會穩定以及形成合理的國民經濟結構等方面起著難以替代的作用。然而融資困境是長期以來困擾民營中小企業的頑疾,如何解決融資難問題,加快民營中小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應引起政府、企業家和廣大理論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一、民營中小企業的特點和作用

與國有大企業比,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存在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經營管理原始化、經營行為短期化以及負債多、積累少、投資規模與市場競爭力不足、抗風險能力低等特征。由于民營中小企業自身特點,使得他們容易受經營環境的影響,變數大、風險大,難以吸引投資者的注意;民營中小企業資產少,負債能力低民營中小企業類型多,資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頻率高,加大了融資的復雜性和成本。因此,融資對民營中小企業來說,要克服的困難相對較多。

以來,民營中小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對我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第一,民營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第二,它是活躍市場的基本力量,市場機制在這些企業中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體現,對活躍市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它是大型企業發展的依托,民營中小企業通過為大型企業專業化生產提供加工、協作、配套和服務等,使其生產經營活動和大型企業的發展唇齒相依。第四,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有利于社會資源的開發利用,滿足社會多樣化需要。

二、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就是資金短缺、融資渠道狹隘,從而造成許多企業經營困難、發展缺乏后勁。形成這種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會信用擔保制度不健全,缺乏相應的服務機構和政策扶持。政府在“抓大放小”思想指導下,為國有大型企業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但在搞活民營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便利上,缺乏相應的優惠扶持政策。例如財稅支持力度不夠,沒有得到更多的稅收豁免,與享受政策優惠的外企比差距更大;政府擔保體系不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在銀行信貸與直接融資市場遭遇不公正待遇,尤其在銀行信貸上,上級擔保缺失導致所有制上的歧視更加明顯;服務體系不完善,至今在我國還沒有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由于缺乏全國范圍的中小企業信息數據庫,提高了融資的信息成本。

2.民營中小企業自身體制存在缺陷。目前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整體素質不高,管理體制不規范,特別是財務會計制度不健全,經營信息缺乏透明度,因此使金融機構很難了解民營中小企業的經營情況和經濟效益。另外民營中小企業一般信用等級低,很多企業無力償還或故意拖欠銀行貸款,或利用改制、債務重組等方式懸空銀行債務,使銀行貸款難以足額償還甚至全部成為壞賬,嚴重危害了信貸安全,使得從商業銀行獲得的信貸資金減少。資金獲取來源過于單一,融資渠道少。融資渠道分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直接融資主要依靠股票和債券的發行,間接融資一般為向金融機構貸款。由于直接融資方式對資金使用者要求高、限制多,且我國資本市場還沒有專門針對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安排, 民營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障礙大,絕人多數中小企業對此無能為力而轉向間接融資。但在間接融資方面,企業獲取資金的來源都過于單一。據國家信息中心的調查顯示,有67.5%的中小企業資金來源主要依賴各種金融機構貸款。但目前隨著金融體制改革,銀行向大型化、城市化發展,適合于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必然產生。

三、解決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路徑選擇

解決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從整體策略和具體操作上不斷探索。

1.建立民營中小企業相關保護法,給予其政策扶持。 首先要著手制定一部《中小企業法》。目前的法律多按所有制性質或行業來制定,未能按一定的尺度從法律制度上規范中小企業;導致各種經濟成份和行業的中小企業往往在法律上不平等,而這一做法也有違中小企業所有制性質淡化的趨勢。因此,有必要就中小企業的法律地位、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和管理、服務等內容加以規范。其次是制定中小企業金融法規,為中小企業融資等活動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法規。特別要制定風險投資法規,規范相關投資公司和相關市場交易行為;制定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法規,統一規范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的管理辦法;制定中小企業貸款法規,從法律上為中小企業在開辦運行中獲得貸款提出保障,并就相應的貸款金額利率及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例等做出規定。只有通過系列立法來確定中小企業的地位和合法權益,用法律來明確中小企業在金融信貸、稅收負擔等方面的權益,才能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

2.建立信貸擔保和保險體系,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支持。首先要建立政府系統中小企業金融機構。設立相應的政策性銀行、或者委托現有的商業銀行開設此類業務,但要保證貸款專項使用,真正體現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目的。設立專項基金,用于中小企業的技術改造,產業結構調整等特定用途。采取由中央財政撥款、或者中央與地方共同出資,還可以通過中小企業募股、發行政府擔保的債券,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資金來源問題。以長期的信貸資金融通為主,同時考慮設立投資性機構。這樣,資金支持與資金投入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增加中小企業的活力。其次要建立信貸擔保和保險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用風險較大,銀行不愿提供貸款。為解除金融機構的后顧之憂,成立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貸款擔保機構和為貸款銀行提供貸款保險的保險機構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政府有必要成立相應的擔保和保險機構,為中小企業的資金融通提供堅強后盾。

3.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全面提升民營中小企業自身素質。民營中小企業必須加強內部管理,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經濟實力和自身素質。首先,重塑企業的信用形象。重塑誠信為本的意識,打造企業信用形象和信用品牌。其次,進行產權結構的調整。民營中小企業的一元化產權結構存在著血緣家族關系的干預問題。現代企業制度強調現代產權結構的多元化,多元化產權結構才能使企業成為公眾型企業,也才能實現人力資本同貨幣資本的結合。最后,建立自律體系,加強內部建設和管理,健全財務制度和規范成本管理,保證信息披露真實,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為利用商業信貸創造條件。同時,企業要不斷進行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要運用科學的管理立法,提高企業資金使用率,要增強自身積累意識,完善以留存收益增補企業資本金制度,逐步提高企業自有資金比例,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只有企業內部、外部共同努力,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才有望得到解決。

4.拓寬民營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完善融資服務體系。首先,拓展股權融資渠道。股份制的重要功能是集資融資,獲得外部所有權融資。此外,中小企業的股份制改造還可以明晰產權,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建立起高效的現代企業制度。其次,發展風險投資基金。高科技產業是一個風險較大,回報較高的產業。通過高科技風險基金,支持一部分有前途的中小企業提高技術等級、開發高科技產品、增強出口能力,來調整我國中小企業的產業結構。我國在發展風險投資基金時,要擴大基金參與者的來源,除鼓勵廣大群眾投資外,還應考慮放松對保險基金和各種公益基金的運用限制,允許它們投資于風險投資基金。同時,發展風險投資基金時,不僅要注意其融資功能,更要注重對中小企業的輔導和支持作用的發揮。為此,應重視基金管理人才的素質,既要充分利用銀行、信托投資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人才的優勢;更要吸引廣大的科技人才和企業管理人才參與,使風險投資基金更好地發揮作用。再次,國有銀行在信貸資金的投放中,要加強對民營中小企業的扶持。商業銀行要轉變信貸觀念,按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的經營原則來開展,沖破對企業規模大小的偏見。同時,充分利用國有銀行信息靈通的優勢,為中小企業提供政策信息、商業信息、新技術推廣應用等多種信息咨詢服務,幫助中小企業管好用活現有資金,提高使用效率。最后,建立中小銀行。中小銀行與中小企業一樣,分散在各地,對當地的中小企業經營和資信情況比較了解,信息費用低,較適合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中小銀行是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力量,金融體制改革應該圍繞著服務中小企業這個中心,重塑城市商業銀行的市場定位,將其金融支持的重點轉向城市中小企業和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中小企業也應積極參與商業銀行的改革,參與其產權改組、改造,規范農村信用社組織機構,恢復其信用合作性質,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民營企業;融資;銀行;政府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6-0-01

一、有效提高民營企業自我融資的利用率

擺正心態正確認識內源融資,提高使用效率。內源融資應是民營企業首選的融資方式,尤其是處于創業初期及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由于受到市場需求及生產規模的約束,很難承受高額負債成本,因此,必須注重自有資本的積累,避免過度負債經營,主要依靠內源融資來積累資金追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因此,民營企業必須正確認識內源融資,提高內源融資的使用效率,加強財務管理,向管理要資金,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金。通過加強財務管理,特別是現金管理和應收賬款的管理,使企業流動資本得以節減,現金流量得以增加。另外,企業要制定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分配制度,提高內源融資的利用規模,從而達到突破企業自有資金瓶頸的制約。

二、積極發展資本市場解決浙江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拓寬直接融資的渠道。比如通過創建創業板、二板等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放低企業上市門檻,或者通過開設一些小型交易所,開辟民營企業上市的特別通道,使股市為民營企業服務。目前滬、深兩地的證券交易所主要為國有大中型企業提供融資渠道,創業板、二板市場對成長型的民營企業來說是一條可供選擇的融資渠道,這樣不僅會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而且還可以規范民營企業,促其實現改制同時消除所有制歧視對于國有和民營都一視同仁,建立現代公司制度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民營企業在選擇上市交易所時還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選擇海外上市,這也是民營企業又一條好的籌資渠道。浙江民企已不乏從創業板、二板及海外上市成功融入資金的。此外,還應允許和鼓勵民營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

三、解決浙江民營企業銀行貸款難的問題

浙江民營企業難以籌到資金,對于政府和銀行都會有不利影響,所以政府和銀行金融機構共同努力解決浙江民營企業籌資難問題。作為政府應當做好兩項工作:一是要加強銀企溝通合作。現在銀行有錢不敢向中小企業貸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對稱,銀行對企業發展情況了解不多,風險難把握,當然不敢放貸。作為政府就要幫助做好信息溝通工作。二是在在金融政策上,政府要建立激勵機制,促進商業銀行主動為民營企業貸款,鼓勵商業銀行進一步進行貸款的條件、方式與品種,以適應民營企業貸需求頻率高、金額小、風險大、管理成本高等特點的要求。政府在制定面向民營企業金融政策時,應充分考慮以往政策的缺陷,并在制度等方面給商業銀行松綁,改革某些不適于民營企業信貸服務的考核指標,使商業銀行 在沒有制度壁壘的情況下將政策真正要求落到實處。商業銀行要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改革現行的貸款審批程序,進行制度創新。根據民營企業貸款的風險水平、籌資成本、管理成本、收益目標及當地利率市場水平等因素確定貸款利率,對不同借款人實行差別利率,并根據風險變化靈活地進行調整。銀行要進行金融的創新,嘗試擴大存貨抵押貸款、應收款抵押貸款等新業務,以滿足不同層次民營企業的不同金融服務需求。

四、發展民間金融機構解決浙江民營融資難問題

政府和民間共同努力解決浙江民營企業籌資難問題。首先,與民營企業一樣同屬民營經濟范疇的多數中小金融在為民企服務時不存在所有制歧視的問題;其次,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它在為民營企業提供服務方面擁有信息優勢;再次,中小金融機構的經營機制靈活,經營成本低,能有效地降低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的交易成本。因此,發展中小金融是解決民營中小企業間接融資難的比較有效的方法。應積極鼓勵和引導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重新細分市場,把支持民營企業作為自己服務的重點。有些地方性的金融機構就比較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五、完善浙江民營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

要加強民營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信用擔保是一種信譽證明和資產責任保證結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務活動,介于商業銀行和企業之間,是商業銀行和企業的“防火墻”。擔保人對商業銀行做出承諾,對企業提供擔保,從而提高企業的資信等級。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可以適當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從2000 年開始,浙江省堅持按照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積極探索發展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目前,全省已建各類擔保機構209 家,注冊資本金達37 億多元,其中66 家列入了國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試點。在開展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活動中,擔保機構認真按照互利互惠的原則,積極加強與銀行合作,特別是地方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合作。到2004 年6 月底,全省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已累計為18 700 多家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擔保貸款總額達到254 億多元,為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總之,解決浙江民營企業籌資難問題,必須是政府、銀行金融機構、民間金融機構、企業4個主體共同努力,而且是個過程,不可能一時就能解決的。只有在多方面共同努力,相互協調下,才能為浙江省民營企業營造一個健康、有序、有效的融資環境。

參考文獻:

[1]沈嫻瑜.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研究[M].上海:民營企業經濟研究,2004.

[2]周靜.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的解決途徑[M].四川: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3]趙春琴.淺議如何解決民營企業籌資問題[M].浙江:東方企業文化,2007.

[4]李敏.民營企業多種融資渠道探討:以溫州為例[M].湖南: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

[5]楊梅.求解民營企業資融難問題[M].武漢: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

[6]李光暉.會計準則研究組.關于暢通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的探討[M].商丘:商丘師范學院報,2006.

[7]國彥兵.溫州民營企業融資的七種方式[M].溫州:區域經濟,2004.

篇5

【關鍵詞】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對策

一、民營企業和融資的概述

民營企業也叫“民有企業”,就是公民自己出資經營的企業。一般按照社會上的傳統講法,把集體、私營和國有企業轉讓私人承包的,均稱為民營企業。

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就是公司從自身的生產經營現狀及資金運用情況出發,根據公司未來經營及發展策略的要求,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采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一種經濟活動。

二、民營企業融資現狀的概述

民營企業在激活市場競爭,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緩解社會壓力;增加農民收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營企業日益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家GDP的增長、市場經濟的活躍以及稅收的增長有著巨大的貢獻。但是在民營經濟的迅速發展過程中,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影響其發展的制約因素。對于民營企業來說,目前,中國民營企業所得到正常資金總量不足銀行貸款量的2%。在直接融資市場,發行股票融資的民營企業,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也只有區區20%左右,在債券市場上占有額則幾乎為零。據統計,民營企業由于資金緊缺,54%的企業放棄了新產品的研制開發,43%的企業放棄了新的經營目標,47%的企業放棄了新市場的拓展。盡管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發展迅速,但民營企業所面臨的融資難題嚴重阻礙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因此,為了國計民生,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刻不容緩。

三、民營企業融資難得原因分析

(一)民營企業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融資困境

民營企業是一個復雜的企業群體,在短缺經濟條件下,民營企業利用市場供求缺口,獲得了引人注目的發展。買方市場形成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民營企業存在的問題日益暴露,困難逐漸加劇,結合民營企業的現狀,問題歸結起來主要有:

1、企業規模偏小。民營企業經營規模相對較小,涉及行業面大,經營風險大,多頭開戶現象嚴重,使銀行難以掌握其實際經營狀況,貸款管理難度加大,直接影響了商業銀行的貸款愿。

2、管理水平低下,設備落后,技術創新能力低。相當多的民營企業技術裝備超期超負荷運轉,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3、產業、產品結構不合理,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煤炭、石化、機械、冶金行業民營企業比例過大,盲目競爭,導致行業產品銷售不暢,效益下降。不少低技術裝備的民營企業大肆生產低劣產品,污染環境,造成大量無效、低效供給。

4、自身信用狀況不佳和擔保體系不健全。許多企業信用程度較低,加之整個地區信用擔保體系不健全,而企業自身又缺乏能夠提供抵押的有效資產,這些使得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風險加大,銀行自然不愿將款項貸給民營企業。

(二)民營企業外部原因造成的融資困境

1、我國缺乏專門為民營企業貸款服務的金融機構。由于民營企業資信狀況不均勻,為規避風險,國有商業銀行在資金借貸方面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大打折扣,而市場體系的不完善,使民營企業的融資更加困難。

2、商業銀行貸款管理的嚴格化。國有銀行商業化以后,銀行業實行的是企業化管理,由于民營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和財務管理科學化的欠缺,往往達不到銀行規定的標準,使銀行對民營企業缺乏信心,因而很難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

3、政府財力扶持困難。政府在體制改革中,重心傾向對國有大型企業進行資金、政策方面,受財政收入剛性的制約,限制了向民營企業貸款的力度,國有銀行企業化后,政府不可能再采取干擾措施讓銀行放貸,使民營企業貸款難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

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的措施

(一)從企業角度看,應著重重視以下幾點

1.深化民營企業改革,完善企業內部法人治理機構。根據企業產權結構狀況和發展趨勢,處理好所有者、經營者、企業職工利益關系:健全公司內部權力機構,完善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使企業管理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2.加強信用管理,健全企業信用體系。企業首先要有一套規范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在制約客戶的信用行為的同時,使守合同、重信用真正成為企業的經營管理的一種自覺的理性選擇。同時.要建立企業信用體系,建立健全信誠制度。

3.民營企業應拓寬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模式。要跳出單純依賴銀行融資的誤區,在充分發揮銀行融資的同時,要將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相結合。搭建起由民營企業擔保公司、民營企業互助基金、商業銀行、中介機構和相關政府部門合作的民營企業信貸融資平臺。

(二)從政府角度看,應做好以下幾方面

1.應加大民營企業融資的扶持力度。民營企業融資具有其特殊性.離不開政府的扶持,財政援助與稅收優惠是世界各國政府為扶持和保護中小企業的普遍作法。合理運用中小金融機構再貸款、支農再貸款等貨幣政策手段。提高金融機構對工業、農業、商貿等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能力。

2.完善中小企業融資的有關金融體系。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民營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二是放松市場管制,逐步推動利率市場化;三是完善資本市場結構,建立多層次的市場體系。在融資的定位和實施過程中,企業在積極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的過程中,還須應始終強調風險可控原則。

參考文獻:

[1] 吳晶晶.淺析我國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及其對策[J].時代金融,2012(24).

[2]楊學平.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0(36).

[3]徐宇穎.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2(3).

篇6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on increasing revenues, improving employment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but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s limited, the financing problem is the important bottleneck which restricts private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inancing status quo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the paper innovates financing mod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aim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關鍵詞: 民營企業;融資現狀;信用共同體;金融創新

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current financing state;credit community;financial 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F27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2-0190-02

0 引言

隨著中小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其融資狀況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盡管我國政府和人民銀行擴大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增加信貸規模,陸續出臺中小民營企業金融支持的各項政策和實施意見,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緊張的局面。然而,抵押物不足、信用信息不透明、信用記錄不清楚等諸多因素,導致民營企業融通資金仍然十分困難。因此,加強對中小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建立相應的信用體系是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的關鍵。

1 中小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中小民營企業在增加財政收入、解決社會就業、發展地方經濟和聚攏一些特色優勢產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融資問題卻成為了制約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主要是自有的資金、銀行信貸和民間資本等渠道,資金來源比較單一,中小民營企業對資金的需求主要有“急、頻、小、險、高”的特點。由于負債較多、經營業績惡化、信用急劇下降,使得大多數中小民營企業抵押物不足、信譽偏低,在借貸方面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面臨著資金可獲性難度大、資金需求彈性大和資金回籠慢的困難,民間資本利率高、風險大,也給中小民營企業帶來了困難,往往形成“資金缺乏——業績惡化——信用差——資金缺乏”的惡性循環。當前很多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和加強信貸資金管理,進而加劇了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困難,往往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規模大、資產雄厚的企業中。

2 中小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中小民營企業自身因素 企業信用機制缺乏,導致融資渠道不暢。我國中小民營企業大多數停留在傳統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上,缺乏高水平的技術人員和專業管理人才,缺乏有效的約束和監督機制。表現為對失信行為懲罰不嚴,對守信者激勵不夠。使失信者的獲益大于失信成本,造成對企業行為的不良誘導。甚至出現了違規操作,更有甚者通過轉移企業資產,擾亂金融秩序,惡化了融資環境。由于企業信用制度缺少和滯后,導致信用危機頻頻發生,乃至銀行惜貸,投資者惜貸。很多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大量破產、兼并等活動,導致大量的債務問題,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債務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的解決,由于信用意識缺乏,很多即使有能力按期償還債務,卻不及時償還,如故意拖、賴、逃,甚至貸款一到手,馬上人間蒸發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營企業的信譽和形象。

2.2 銀行方面因素 商業銀行服務的重心為大企業對民營企業存在“惜貸”現象。我國金融政策和融資體系實施對象傾向于國有企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也將貸款的75%-80%分配給了國有企業。銀行將給大型企業貸款視為“批發”,風險小,效益高,成本低,規模效益明顯;而將給民營企業貸款視為“零售”,認為風險大、成本高、效益低,且缺乏規模效益。

調查顯示,民營企業信用識別是銀行最為困惑的問題。按照現代金融理論,信用貸款是商業銀行貸款的高級形式。但是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民營企業信用很難準確區分,只能采用擔保貸款,以保證貸款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導致民營企業從商業銀行融資數量非常有限。

2.3 信用擔保服務不到位,民營中小商業銀行數量嚴重不足 當前,我國信用擔保機構少、資金缺、風險大,僅有的也只是一些地方性信用擔保機構。社會征信系統建設滯后,現有征信機制權威性不足,以致雙方互不信任,導致民營企業融資效率較低。中小商業銀行機制靈活、能夠提供適應中小企業需要的優質服務,也非常適合民營企業特點。但是,目前還沒有形成適合民營企業融資的中小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

3 基于信用體系的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創新

近幾年來,為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問題,我國產生了很多的金融創新,如基于信用共同體的的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創新,有效解決了中小民營企業高風險特點和商業銀行低風險偏好之間的風險收益匹配問題。這一金融創新將融資關系由原來“單一銀行與單一企業”發展為“單一銀行與一個由眾多中小民營企業組成的共同體”,即中小民營企業信用共同體融資,主要包括互助擔保、互助聯保、風險金信用共同體、網絡聯保、傘式/箱式信用共同體等。但從組織管理的復雜程度來看,信用共同體融資有兩種最基本的模式,即互助聯保(圖1)和互助擔保(圖2)。其基本要素包括成員企業是否繳納擔保費、是否繳納風險基金、是否存在管理機構和管理機構的組建形式、成員企業的規模實力、團體的抗風險能力、成員企業的違約責任分擔方式、成員企業的數量構成、與銀行的議價能力、如何設置反擔保措施等。

實踐表明,根據各利益相關方(銀行、企業、行業協會或商會、政府部門等)所處的特定環境,圍繞會員企業的互和非盈利性,通過對互助聯保、互助擔保提供的基本要素的不同組合,可以創新出若干種信用共同體融資模式。一般來說,互助聯保形式(圖1)的共同體具有企業規模小、無固定的組織形式、團體內成員數量較少、團體運作費用低、與銀行的談判能力較低、抗風險能力較低等特點,主要適應于小型、微小型企業、聚集區的商戶等。互助擔保形式(圖2)的信用共同體偏重于企業資金實力較強、抗風險能力較強、有固定的管理機構、團體內成員較多、與銀行有較強的談判能力能獲得優惠利率、有一定的運作費用、可通過有效的反擔保措施對違約成員施加懲罰等特點,主要適應于產業集群內的中小民營企業。

為實現中小民營企業信用共同體融資的高還款率,應在中小民營企業信用共同體融資的金融創新產品設置相應的條款,具體應包括為會員企業提供足夠吸引力的融資條款、懲罰會員企業的能力和措施、會員企業如何實現橫向監督的措施、搜集會員企業的私有信息、識別風險低和收益高的優質投資項目的專有技術和管理程序等。

4 中小民營企業信用共同體融資的政策建議

①中小民營企業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信譽積累,切實履行橫向成員間的監督責任和繳納風險金的義務,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產品盈利能力,按期歸還銀行借款,積極嘗試信用共同體金融創新以緩解融資難問題,通過與相同類型或業務有關聯的成員企業組成信用共同體,獲得銀行很多方面的優惠條件,同時,提高貸款可獲得性、降低融資成本。②中小民營企業信用共同體融資創新應根據相應的特定環境進行金融產品創新,爭取得到利益相關者(銀行、企業、行業協會或商會、政府)的高度關注。③商業銀行應建立有針對性的獨立風險管理、借款審批等良好的機制,積極開展中小民營企業信用共同體金融創新,擴大中小民營企業的貸款規模,并分擔一定比例信貸風險,提高金融服務效率。④行業協會(商會)組織要利用信用共同體融資的社會監督職能、低成本信息優勢,充分發揮聯系企業、銀行和政府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提供良好地運作和服務平臺。⑤政府應該強有力地行使“支持之手”之職,讓行業協會(商會)發揮更大的“媒介”或者“當事人”的作用。為提高信用共同體融資的抗風險能力,政府可以拿出一部分專項扶持基金充當風險基金,為中小民營企業分擔一定比例的的信貸風險,避免風險擴散。總之,積極開展基于信用體系建設的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創新對解決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中小民營企業信用共同體融資,一方面要具備識別風險低和收益高的質投資項目的專有技術,另一方面也要能利用這一組織形式本身具有獲得會員企業各種信息成本較低的優勢,增大借款企業的造假成本的能力、低成本橫向監督的能力、懲罰借款企業的能力、為借款企業提供足夠吸引力的融資條款的能力,這也正是信用共同體融資運作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彭宏超.關于完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的思考[J].商業會計,2011(9).

[2]劉倩薇,楊惟舒.淺析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及相應對策[J].中國商貿,2011(05).

[3]鄒高峰,熊熊,馮緒.試論以互助擔保為基礎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之重建[J].現代財經,2009,29(6).

[4]王蕊.民營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分析與制度環境構建[J].財經政法資訊,2010(04).

[5]楊鵬.國內中小企業融資現狀以及新型融資模式的分析[J].西南財經大學學報,2012(5).

篇7

關鍵詞:民營企業融資;現狀;對策

造成民營企業融資難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因此,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應采取突出重點,在制度建立和創新方面采取綜合對策。

創新對民營企業的觀念。深化經濟改革首先在觀念上要有創新,要承認私有產權與國有產權具有平等的地位,讓他們在市場上平等參與競爭,以競爭促發展。要認識到私有制與公有制在我國現階段都有存在的必然性,不能搞所有制歧視與偏愛。只有實現我國所有制理論的根本性改變,才能推進我國經濟改革的深入,為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必須改變國有商業銀行主要支持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指導思想,把貸款投到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效益好的企業上來;增加對高新技術民營企業的信貸投入,重點支持科技含量高和有市場潛力的民營企業發展;鼓勵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為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資金上的保障。

推進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升民營企業融資能力。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也是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得到根本解決的前提。社會信用體系能有效降低道德風險和監督成本,防止逆向選擇、順利完成生產要素的結合。培育信用需求、規范信用市場、完善信用制度、營造信用環境,對于提升民營企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抵御信用風險,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外部的民營企業征信系統和評價系統,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企業信用信息,表彰守信用的民營企業,樹立信用典型,大力宣傳和推廣信用管理先進模式和經驗;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企業內部的信用制度建設和普及工作,加強企業內部的合約管理、營銷預警、商賬催收、財會管理和雇前調查等,對企業經營、管理、檢測等人員開展信用和專業技能的培訓,培養信用調查分析、評價和監督等專業人才,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融資能力。

完善民營企業融資的社會扶植體系。“麥克米倫缺陷”引起的市場不靈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世界各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都遇到過這個難題并采取了許多措施,其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大多數國家都建立了中小企業融資的社會扶植體系,包括金融扶植政策的法律化,并嚴格執行;建立各種專門發展中小企業的政府機構;促進融資中介機構的發展與規范管理,;給予政策優惠貸款以及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信用擔保體系等。

拓寬融資渠道,全面實施金融創新。要加大銀行、信用社等對個體的信貸投入,建立完善專門為民營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同時繼續鼓勵民間投資主體向國有企業投資參股和控股,對民間投資社會公益性和基礎設施項目給予必要的信貸資金支持。尤其是高新技術開發的民間投資者,實行稅收優惠政策。結合我國金融機構實際全面實施金融創新,鼓勵創辦風險投資公司或風險投資基金,首先,要鼓勵境內外風險投資公司落戶我國,有關部門要盡量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營運環境。其次,各級政府通過投資公司等投資機構帶頭設立風險投資基金;政府出面建立創業輔導體系;創新委托投資制度;政府出資或提供其他優惠,支持委托擔保;鼓勵租賃、保險、非正式股權和非正式貸款的發展。

強化企業管理,提高企業效益。改良產品,樹立良好人企業形象,提高其信譽度。企業應根據市場變化,引進先進技術及生產設備,進行技改造,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對產品進行改良和革新,對市場前景較好的產品,應不斷加強對新產品的開發,增加銷售收入,加強質量管理,培育名牌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健全財務管理,合理安排資金,提高資金利用率。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而資金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公司的運行績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治理結構的有效性。公司治理結構規范與否不僅影響投資決策和資金籌措,而且還影響到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內部凝聚力。加強民營企業投融資管理。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完善發展民營企業的相關法規,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管理職能,營造民營企業在投融資方面更加寬松的環境。在政策上引導民營企業加大高科技項目的投資和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

工作單位:新疆石河子大學經貿學院會計系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民營企業融資渠道信用制度

自1978年以來,民營企業作為新生事務得到了長足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促進社會生產力發戰的重要力量和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是新增就業機會的主渠道,也是推動經濟變革的主要力量。目前,民營企業出現數量加速擴張和自量的漸進提升趨勢,民營企業不斷的做大做強,隨著WTO規則的生效民營企業將與國有企業享有同等待遇,但是民營企業發展卻面臨金融方面的約束,呈現出融資困境。

一、民營企業融資現狀

社會各界對民營企業的關注提高,貸款難問題有所緩解,但是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

1.民營企業主要依靠內源資金,資金量有限。民營企業在創業階段主要依靠創業團隊及其家庭成員提供資金,在創業后,規模擴大需要追加投資是主要依靠自身的資金積累,即內源資金。

2.民營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等間接融資難。

3.民營企業通過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渠道不暢。

二、民營企業金融困境的簡要分析

民營企業自身的資金有限,在其不斷的發展壯大中需要持續的資金支持,但是民營企業通過銀行貸款以及直接融資渠道又不暢通,形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

1.民營企業自身管理缺陷,無法獲得銀行貸款支持。民營企業一般規模多較小,主要有原來的鄉鎮企業演變而來,內部控制等管理機制不健全,家族式管理體制;民營企業缺乏財務公開和公司信用,由于財務不透明,就很難吸引外來資金;民營企業的信用意識比較淡薄,缺乏相應的信用擔保體系,銀行貸款逾期的現象比較嚴重。

2.現有金融管理體制,形成民營企業貸款難。長期以來,大力提倡建設國有經濟,形成了大批國有企業,與此相適應建立了國有商業銀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主要為國有企業服務,貸款審批條件等一系列制度建設也是針對國有企業,形成了大企業與大銀行的對應關系,民營企業難以獲得貸款。民營企業缺乏銀行認可的抵押品及健全的信用擔保。商業銀行中缺乏中小銀行,針對提供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信用經濟不成熟,對民營企業貸款獲得資金后監控不完善。民營企業具有結構復雜,種類繁多、經營靈活等特點,急需提供敏捷高效、快速準確的金融服務。然而現階段的金融部門的服務水平很難滿足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

3.資本市場結構缺陷,造成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不暢。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的缺陷主要表現在:證券市場只有證交所一個層次,缺少適應企業融資需求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私人權益資本市場聯接資本供給和需求方的渠道堵塞;長期票據市場發育程度很低。在此情況下,民營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的機制不具備。

三、解決民營企業融資困境的對策

1.民營企業要合理選擇融資渠道,比較各種渠道的籌資成本,按照市場游戲規則提高規范意識,培養誠信理念,充分認識企業發展中的風險,以嚴謹的態度,科學的方法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圍繞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進行業務拓展,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籌集資金,解決生產上的資金困境。民營企業適應資本市場融資,采用資本運作的資金運作方式,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要加強公司治理,增加財務信息透明度,力爭在股票市場進行直接融資;民營企業可以利用好中小企業板塊進行融資。

2.從短期來看,在國有商業銀行中成立專門機構負責民營企業貸款。為了彌補國有商業銀行建立了較為嚴格的貸款審批、信用評價體系,民營企業難以獲得其貸款支持,在國有商業銀行成立專門的部門建立民營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為民營企業提供貸款支持。減少銀行貸款風險,加快民營中小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發展抵押品處置市場。

3.發展中小民營銀行等各種形式的民間金融機構。發展中小民營銀行可以彌補現階段民營企業難以獲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貸款支持的缺陷,在我國民間的金融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民營企業融資渠道不暢通,應改革銀行管理制度,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銀行領域,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由國有控股的城市商業銀行,以便更好地為民營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4.建立民營企業信用制度,改善民營企業信用融資基礎。建立民營企業及其經營者的信用信息征集評價體系和信用檔案庫,實現信用查詢的社會化,提高民營企業的信用透明度,對民營企業信貸產生激勵作用。加快建立信用登記、信用評估、風險預警、風險管理等企業信用評價機構,提供信息服務和管理咨詢服務,加強對民營企業的信用甄別和監督。

5.建立風險基金,解決民營企業創業資金不足。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區差別較大,各地在鼓勵扶持民營企業發展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在西部,民營企業發展比較晚,無法與沿海等經濟發達城市相比,政府可以籌集部分資金建立民營企業發展的風險基金。

參考文獻:

[1]陳高林:《成長期民營中小企業擴張戰略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

[2]劉彤 王林:《四川民營企業融資結構優化》,經濟與管理,2005.1

[3]劉運國等:《管理會計前沿》,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12

篇9

[論文摘要]分析民營企業融資難,探討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對策,旨在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從而更好地發揮民營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難問題,需要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共同努力,為民營企業融資開辟更多渠道,從而使其發揮在國民經濟中應有的作用。

一、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難產生的原因

(一)民營企業自身難以滿足市場融資的盈利性等基本需求

1.民營企業融資成本較高、效益低,難以滿足銀行和投資者的盈利性需求。由于民營企業大多規模小,對貸款需求有“急、頻、少、高”的特點,貸款一般要的急,多為流動資金貸款,貸款需求頻率高、數量少,管理成本高,客觀上增大了銀行貸款的管理成本,造成了民營企業的融資困難。部分民營企業經營管理差,經濟效益相對低下。民營企業易受經營環境的影響,變數大,風險大,無法準確預測,難以吸收投資者注意,并且民企的生命周期短使得投資者投資的風險過大而不愿意投資。

2.民營企業資產結構狀況存在較大缺陷,難以滿足銀行貸款的擔保需求。從金融機構對抵押物的偏好來看,雖然沒有規定流動資產不可用作抵押,但金融機構在實際操作中往往要求企業用固定資產來抵押,同時對抵押物的選擇一般僅限于土地、機器、設備、房地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而民營企業普遍具有經營規模小,固定資產少,土地、房產等抵押物不足的特點,提供一定數量和質量實物用于貸款抵押難度較大,有的企業甚至只是租賃經營,更沒有有效的資產可用于貸款抵押。

3.民營企業融資風險相對較大,難以滿足銀行和投資者的安全性需求。由于大多數民營企業局限于對農副產品的粗加工,趨同性嚴重,造成企業抗市場風險能力差,盈利能力低;同時由于民營企業貸款比較困難,只要能借到錢,不考慮籌資成本的高低,有的企業甚至向民間高利借貸,借款利率遠遠高于投資報酬率,加上借款期限短,籌資風險加大,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部分民營企業信息披露意識差,為了逃避稅收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有的企業甚至沒有專門的會計人員,缺乏反映企業運行狀況的基本信息數據,甚至出現對銀行、稅務提供兩套賬的現象。

(二)民營企業融資渠道不暢,導致民營企業融資難

1.間接融資方面,金融機構體系不健全導致民營企業融資難。一是國有商業銀行貸款管理體制的制約。現行的金融體系中,國有商業銀行主要貸款給國有大中型企業,而面對民營企業的貸款請求,往往不予支持,基層的銀行貸款權限受到嚴格的限制,信貸條件讓民營企業望而止步,貸款審批程序煩瑣。二是中小金融機構發展不規范。我國中小金融機構在自身發展和對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有些中小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比例較高,財務虧損嚴重;中小金融機構業務趨同、市場趨同,真正面向民營企業的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緩慢;中小銀行和城市信用社加大了基礎設施及消費性貸款比重,也增加了國債等非貸款資產,對民營企業的貸款相對減少;中小金融機構社會信任度不如國有大銀行,結算支付手段落后以及受其他諸多因素制約,其資金來源受到明顯影響,對民營企業信貸支持力度減弱。三是金融中介服務機構不健全,民營企業擔保難、抵押難。抵押貸款一直是我國商業銀行普遍采取的一種貸款制度,由于民營企業規模小,固定資產價值低,特別是高風險、高科技的民營企業,無形資產占的比重很大,能夠作抵押的資產價值不足。擔保機構制定的貸款擔保條件比較嚴格,與銀行貸款的條件基本相當,民營企業一般缺少足夠的抵押資產,尋求擔保非常困難,大多數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

2.直接融資方面,我國資本市場存在層次缺陷,民間金融發展受到抑制。一是主板、二板市場的融資門檻過高。二是債券市場融資條件苛刻。我國目前實行“規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級審批”的規模管理,債券發行的年度規模管理、債券發行的年度規模及各項指標均由國務院統一確定,并且發行時優先考慮農業能源交通及城市公共措施項目,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營企業進入債券市場并通過債券方式融資。三是國家對民間金融的管制限制了民營企業的直接融資。由于缺乏面向民營企業融資的資本市場,民間股權融資等其他民間融資方式無疑成為民營企業解決融資問題的融資渠道。但民間金融雖然適應民營企業融資需求,但民間借貸在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內是不受法律保護的融資行為,甚至有可能被認定為“非法集資”而受到法律的懲罰。(三)政府配套服務不到位,使民營企業難以擺脫融資難

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的支持保障。一是立法不規范。目前按行業和所有制性質分別制定政策法規,缺乏一部統一規范的企業立法,造成各種所有制性質企業法律地位和權利的不平等;二是法律執行環境差。

2.政府管理不規范,政策落實不到位。扶持、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不到位,許多政策法規沒落到實處,或者在落實上打了折扣;政府對民營企業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稅務、物價、城建、環保、衛生、計量、質量監督等多個部門,在對民營企業管理中,往往出現相互交叉、缺乏協調的現象,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在對經濟機構協調方面,由于政府調控不力,致使企業重復生產,處于粗放經營狀態;在監督方面,有的政府部門未能很好的履行監督職能,致使企業本身行動不規范。

篇10

關鍵詞: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民營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推動科技進步等,這一切決定了我們必須對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近幾年來,國家為改善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先后采取了許多措施,但從實踐上看,仍然存在某些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其中融資難問題成為制約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只有切實解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才能把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潛在能量發揮出來,使其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企業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壯大。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民營企業產值在經濟總量中的占有率已達到一半以上,甚至更高,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和財政收入的頂梁柱。據不完全統計,在廣東省,私營企業已有十四五萬戶,占全國私營企業總數的1/10還多。綜觀全國,凡是經濟發展快的地方,民營經濟尤其是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也比較快;凡是民營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的地方,經濟發展也較遲緩。目前,眾多學者普遍認為,從改革開放后民營企業的發展軌跡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78年至1991年,主要是以勞動密集型民營企業為特點。由于我國早期改革政策對非國有經濟的產業進入設置諸多限制,特別是這時是民營企業從消亡走向復興的初期,極度缺乏其自身發展所必須的資金,所以勞動密集型方式作為進入產業的選擇,是其唯一的可能。

第二階段是1992年至今,民營企業進入空前的高速發展時期。由于我國經濟從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方式的轉變逐步開始,此時期以溫州企業為代表提出民營企業要在數量發展的同時進行“二次創業”的觀念,這在全國民營企業界迅速得到響應。與早期傳統的民營企業不同,20世紀90年代后,民營企業的發展表現出兩個特點:一是由家族式管理向制度化、科學化管理的轉變,注重建立有效的治理結構,即“二次創業”概念;二是民營科技企業與巨資的結合。

然而,同民營企業發展不協調的是,它只占用了我國金融資源的極小部分。據有關資料引用的數據表明:我國民營企業的資金來源中自我積累約占56%,向親友籌資約占13%,有近80%的經營者幾乎無法獲得穩定的追加資金;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比例雖有逐年遞增的趨勢,但與國有企業的貸款份額相比仍然較低,和民營企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極不相稱。

二、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一)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各方面管理不規范

民營企業大多是以個體經營、合伙經營等方式發展起來的。許多民營中小企業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產權單一,規模較小,科技含量低,缺乏創新機制再加上負債多、積蓄少,市場競爭力嚴重不足,從而導致抗擊市場競爭風險能力很低,極易被市場所淘汰;此外,多數民營中小企業在財務等許多管理方面不夠規范。據調查,多數中小企業會計報表不真實,有的甚至就沒有會計報表。

(二)信息不對稱,銀行惜貸現象嚴重

銀行惜貸說到底是為了逃避風險,而風險的根源就是信息不對稱。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確定性,借款人擁有信息優勢,貸款人很難收集到有關借款人的全部信息。而且,中小企業大多處于初創期,不僅數量多、規模小,而且單個企業需要資金量少、財務管理透明度差,這就造成中小企業信用水平極低。此外,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在抵押條件上的差別,以及銀行追求規模效應等原因,大型金融機構通常更愿意為大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而不愿冒險為資金需求規模小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三)政府的扶持力度對民營企業融資難也有一定影響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30年來民營企業發展極快。但是由于存在為趕超發達國家而重點發展資本密集型工業部門的現象,導致我國大型企業尤其是國有大型企業壟斷現象較為嚴重。我國金融機構也以大銀行為主,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仍然占有70%以上的市場份額。銀行業的高度壟斷與產業中的高度壟斷相一致,大銀行與大企業之間的互生關系非常明顯,導致大銀行不愿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的貸款,這就必然造成民營企業貸款難的現象。

三、制定正確決策,打破融資僵局

(一)加強中小企業的公司自身建設

我國很多的中小企業具有明顯的家族特色,任人唯親,家族成員占據重要管理崗位,決策上獨斷專行。這種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業引進優秀的管理人才,不利于提高中小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加大了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降低了中小企業的信用水平,導致銀行和投資者不愿向其貸款和投資。鑒于此,中小企業應走產權主體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實行公司制改造,解除家族制對其發展的束縛,進行所有權結構調整,引入優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經營效率,降低經營風險。這樣才能提高信用水平,增強融資能力。

(二)選擇最佳融資機會

把握好商機是企業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同樣,企業融資過程中選擇最佳的融資機會至關重要。中小企業的最佳融資機會就是由有利于企業融資的一系列因素所構成的有利的融資環境和時機。企業選擇融資機會的過程,就是企業尋求與企業內部條件相適應的外部環境的過程。因此,中小企業要想把握住最佳融資機會,首先要對影響融資的所有因素做具體分析。雖然企業本身會對融資活動產生影響,但與最佳融資機會這種企業外部客觀環境相比較,企業本身對整個融資環境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既然不能改變環境那么企業只有主動地去適應外部融資環境,對于商家來說,誰占有主動權,誰就是贏家。這就要求中小企業要及時掌握銀行利率、匯率等金融市場的信息,了解國內外經濟形勢、國家貨幣及財政政策等各種外部因素,合理分析和預測能夠影響企業融資的各種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尋求最佳融資時機。

(三)發展地方中小型金融機構,解決大銀行對民營企業的惜貸問題

發展我國中小金融機構是從根本上解決民營企業向大銀行貸款難的問題。中小銀行和民營企業極具親和力,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地方中小型金融機構可為民營企業的融資提供擔保機制,成為市場化的擔保機構。目前,為民營企業貸款提供擔保的機構主要是在地方財政支持下,組成的擔保中心。其擔保基金可由地方政府,受益的民營企業,社會中介組織自愿者等多家出資。擔保基金可存入商業性金融機構,由商業金融機構協助管理。

盡快搭建民間金融機構平臺,例如允許開辦私人銀行或民營股份商業銀行等。最大程度為民營資本的流通與擴張提供舞臺,讓民營企業可以平等地討論貸款問題,不再看國有大銀行的臉色。但與此同時應當建立起相應的資本流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仲裁監督監管機構,以規范民間借貸行為。當然,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為民營中小企業營造出風險投資發展的良好環境。

(四)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需進一步健全

1、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制定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制度。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由于市場競爭風險大,缺乏有效的資產抵押和信用擔保,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受到嚴重制約。我們應大膽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研究制定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制度,組織成立全國性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協會,統一承擔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

2、讓中小企業信貸擔保法律化。國家應制定和出臺有關中小企業信貸擔保的法律法規,并制定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有關實施細則,使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在有關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得以完善,充分發揮其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作用。

3、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基金。(1)該項基金應具備以下特點:它是一筆政府主導性的基金。只能作為中小企業向銀行借款擔保之用。它是一筆公平性的基金;加入基金的各利益主體均享有相應的權利與義務;沒有加入基金,但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也可以申請基金擔保。它是一筆非贏利性的資金,但可存入銀行獲得利息收入以及不超出規定的擔保費收入。(2)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基金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如下運作模式:單個中小企業向擔保基金提出貸款擔保申請,由擔保基金對該企業進行評估。只有通過擔保基金評估的中小企業才可獲得擔保貸款,而且貸款機構提供的每一筆擔保貸款都需要經過擔保基金的同意,其自身沒有權力單方面擴展中小企業的擔保貸款額。

四、避開融資誤區,保證融資安全

不少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把企業融資當作一個短期行為來看待,希望搞突擊拿到銀行貸款或股權融資,而實際上成功的機會很少。民營企業要想改變融資難的局面,必須走出以下融資誤區。

(一)不注重企業包裝或過于重視企業外表

有些民營企業認為只要自己經營效益好,融資就會很簡單,因而不愿意去包裝企業,認為這是一種浪費,但卻不知道企業短期的利潤并不能吸引資金方的目光,企業的長期發展前景及企業面臨的風險才是資金方更為重視的方面。但也有些民營企業為了融資,不惜一切代價去作宣傳搞美化工程,使本來效益就不好的企業雪上加霜。

(二)目光短淺,臨陣作難

多數民營企業都是在企業面臨資金困難時才想到去融資,不了解資本的本性。資本的本性是逐利,不是救急。企業在正常經營時期就應該考慮融資策略,和資金方建立廣泛聯系。要學會放長線,釣大魚。不能鼠目寸光,臨時抱佛腳。

(三)把融資簡單化,缺乏專業的融資顧問

目前,我國民營企業中真正理解融資的人很少,不能把融資簡單化。專業的融資顧問是目前民營企業所嚴重缺乏的。企業融資是非常專業的,融資顧問有豐富的融資經驗,廣泛的融資渠道,對資本市場和投資人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有很強的專業策劃能力,能夠考慮企業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聘請專業的融資顧問對于企業的融資大有幫助。

(四)忽視企業內部整理,不注重通過讓企業走向規范化提升融資能力

民營企業融資時只想到要錢,一些基本的工作也沒有及時去做。民營企業融資前,應該先將企業梳理一遍,理清企業的產權關系、資產權屬關系、關聯企業間的關系,把企業及公司業務清晰地展示在投資者面前,讓投資者放心。企業融資是企業成長的過程,也是企業走向規范化的過程。民營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應不斷促進企業走向規范化,通過企業規范化來提升企業融資能力。

(五)不注重塑造企業文化和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

民營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只顧企業擴張,忽視了塑造企業文化,最終導致企業規模做大了,但企業卻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企業集團內部或各部門之間缺乏共同的價值觀,沒有協同能力。很多民營企業通過融資不斷擴張,但企業管理卻越來越粗放、松散。隨著企業擴張,企業應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使公司決策走上規范、科學的道路,通過規范化的決策和管理來規避企業擴張過程種的經營風險。

發展民營中小企業,對于我國十一五時期的經濟發展和實現十七大所確定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有著重要意義。而解決好目前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是發展民營中小企業的關鍵所在。希望本文的論述能對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羅國勛.二十一世紀: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2、張厚義,明立志.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