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經濟危機的根本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28 17:38: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解決經濟危機的根本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解決經濟危機的根本方法

篇1

新自由主義與國家干預主義之爭由來已久。自凱恩斯大戰哈耶克以來,這兩種主張截然相反的思潮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大辯論。兩大陣營紛紛涌現出了大量優秀的學者和專家,兩種主義也交替上位,成為一時的主流。本文試圖通過對新自由主義和國家干預主義的宗旨進行闡述分析,再聯系進幾次西方世界的經濟危機,進而得出結論:新經濟自由主義和國家干預主義都是資本主義世界的“救市藥方”,它們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改良了或發展了資本主義,但是都無法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私有制與社會化生產之間的矛盾。因此雖然資本主義社會不斷對這兩種經濟思想進行實踐,但是經濟危機依然不斷發生。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是由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所引發的,只有對資本主義基本制度進行改革,才能徹底解決資本主義世界存在的諸多問題。

【關鍵詞】

新經濟自由主義;國家干預主義;分配

一、國家干預主義和新經濟自由主義的發展歷程及主要觀點

(一)國家干預主義國家干預主義是西方國家公共管理職能發展的一個階段,主要是指反對自由放任的經濟狀態,主張政府介入經濟,由國家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干預和控制,并直接從事大量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思想和政策。其在當代則集中表現為凱恩斯主義。凱恩斯于1936年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系統提出了國家干預經濟的理論和政策,并立即在西方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凱恩斯革命”。

(二)新經濟自由主義新經濟自由主義是從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自由主義思想繼承發展而來,強調自由放任理論與政策的經濟學體系。20世紀70年代之后,凱恩斯的需求管理和宏觀總量經濟學無法解釋“滯漲”現象而遭到越來越激烈的攻擊,代表新自由主義的各種學派應運而生,新經濟自由主義走上了歷史的舞臺,并對之后乃至今天的世界經濟思想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以哈耶克為代表人物的新經濟自由主義信奉自由放任的原教旨主義市場經濟,反對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之后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通過對哈耶克的哲學觀、經濟觀的發展和繼承演化出諸多學派,觀點各異,但核心都是對自由市場的推崇,在此不進行贅述。

二、兩種主義對于再分配制度的觀點

新經濟自由主義反對政府對國民收入再分配的干預和各種“不合理的”稅收,支持削減社會福利支出和社會保障支出,認為政府對再分配領域的干預侵犯了人們的自由,違背了自由市場,降低了社會的經濟效率。哈耶克抨擊了政府通過累進稅制進行再分配以改變社會不公的做法。他認為,經由累進稅制進行收入再分配,不公是產生不負責任的民主行動的主要根源,而且還涉及未來社會之政體特性所依賴以為基礎的至關重要的問題。累進稅制的問題,最終是一個倫理問題,而且在民主制度中,真正的問題在于,如果人們充分理解了累進稅制原則的運作方式,那么它在當下所獲得的支持是否還能繼續。如果要確立一種合理的稅收制度,人們就必須將下述觀念作為一種原則予以承認,即決定稅收總量為多少的多數人,也必須按照最高的稅率來承擔稅負;如果該多數決定以一種在比例上較低的稅率形式給予經濟貧困的少數以某種救濟,則當然無可反對。為了防止濫用累進稅制,社會必須構建防御性的屏障。而國家干預主義則支持國家干預國民收入再分配,通過國家調節和干預經濟生活,以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為核心,通過財政赤字和舉債的方法可以達到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凱恩斯認為收入分配不公是產生有效需求不足的一個原因,所以要實現充分就業均衡必須解決收入分配不公問題。他認為解決收入分配不公的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提高富人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加強對富人直接稅的征收。第二,消滅食利者階層。第三,凱恩斯認為只要國家立法,甚至通過赤字財政政策,大幅度提高社會福利,提高工資標準,即采取“普通福利”政策,就可以抑制經濟危機。

三、結論

從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西方世界經歷了幾次嚴重的經濟危機。通過之前闡述的西方資本主義政府的國民收入再分配政策可以看出,隨著經濟危機的爆發,新自由主義和國家干預主義交替“上位”,成為西方世界走出經濟危機的“藥方”。在經濟進行調整,經濟運行重歸穩定狀態的時期,西方政府也曾選擇相機抉擇的經濟政策,力圖使經濟長期穩定增長,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無論西方資本主義政府采取什么樣的政策,經濟危機依然周期性的爆發,最近幾年更是危機頻發,各國政府黔驢技窮。

回顧西方世界幾次經濟危機,不難看出:如果我們真正“回到馬克思”,資本主義經濟、金融危機的深刻根源將暴露無遺。馬克思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在于由私有制導致的貧富階層財產性收入差距過大。美國金融危機的深刻根源在于它的經濟結構和制度結構,其形成資本性收入和勞動性收入在分配比例上的長期失衡。這種分配結構長期積累的問題是公平缺失、貧富懸殊、消費萎靡等經濟現象,導致了社會性動蕩。這些問題反過來又會沖擊總需求并使經濟長期偏離均衡狀態,集中爆發的表現就是有效需求不足進而導致經濟危機或金融危機。

要想從根本上認識當代西方世界的“經濟新常態”,需要我們對資本主義制度及市場經濟的運行有更深刻的理解、認識。西方主流經濟學在解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矛盾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論是信奉經濟自由主義還是強調政府干預,二者的理論都不能解決資本主義私有制所決定的財產權按資分配和由此而來的社會兩極分化問題。而西方政府施行的再分配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這種貧富分化有所緩解,但是財產和財產權利問題是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核心,行使私人財產權利的自由,是資本主義經濟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前提和基礎,這種根本性問題不能由再分配的方法解決,徹底擯棄資本主義私有制,才能找到這個困局的出路。對資本主義制度最激進的批判來自馬克思和恩格斯,他們批判的焦點正是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制度。馬克思揭示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和由此產生的周期性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經濟具有內在的不穩定性,這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缺陷,并概括出“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為人們認識資本主義經濟規律提供了正確地理論方法。

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了數次經濟危機。但是事實證明,即使資本主義國家對它的自由市場制度加以重新調整,他們也不會從根本上觸動私有制這個基礎,而只會力爭在政府與市場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這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自身的基本矛盾。除非從基本制度上進行改革,否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只會陷入“爆發經濟危機———政府救市———爆發經濟危機”的死循環之中,無法自拔。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危機與經濟學理論反思”課題組;楊春學;謝志剛.國際金融危機與凱恩斯主義.經濟研究.2009年第十一期.

[2]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危機與經濟學理論反思”課題組;劉迎春.國際金融危機與新自由主義的理論反思.經濟研究.2009年第十一期.

篇2

關鍵詞:經濟危機;可持續發展;宏觀調控

中圖分類號:F29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10)07-0092-05

2010年4月27―28日“第十二屆全國政治經濟學研討會”在江西財經大學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河北經貿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研究》、《經濟學家》、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等新聞出版機構共61家單位的92位專家學者就“經濟危機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展開討論。

一、經濟危機的成因研究

(一)馬克思經濟學的解釋

西南財經大學蔣少龍認為,金融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生產的危機,雖然表現形式新,但其本質未變:生產過剩源于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源于消費下降,消費下降源于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

東北財經大學鄧春玲通過對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的解讀,認為馬克思強調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這是由資本主義制度基因決定的。危機是資本主義一切矛盾的爆發,而整個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的破壞和停滯只不過是其具體表現而已。

江西財經大學羅雄飛基于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解釋世界經濟危機。他認為經濟全球化、自由化在一定意義上是傳統的典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復歸,從根本上看這次經濟危機是全球化經濟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國際資本的逐利本性、全球化經濟的無序競爭和發展中國家社會保障缺失是其深層根源。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劉曉華認為,當前金融危機的根源仍然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另外,資本主義的貧富分化也是導致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最后,資本主義制度會加劇虛擬經濟的發展,使之與實體經濟相脫節。

臺州大學張明龍從對競爭和無政府狀態的依存條件和固有要求的分析入手,得出結論:經濟危機不是競爭作用的結果,而是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結果。在兩者與經濟危機關系上他認為競爭加劇經濟危機,而生產無政府狀態引起經濟危機。

(二)西方經濟學的解釋

與前者不同,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樊明認為,馬克思的危機理論主要解釋早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因此這一理論對2008年經濟危機成因的針對性較弱,除此之外,他還提出幾點猜想:(1)經濟危機直接成因在于生產與消費互為前提從而均衡脆弱;(2)經濟危機成因是多因素的;(3)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商業周期理論有嚴重的理論缺陷及與經驗脫離;(4)金融市場的波動是導致經濟危機的重要成因。基于以上分析,他認為政府面對經濟危機應同時采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收入政策,在利用金融市場時注意防范風險。

清華大學趙準從危機后“效率市場假說”之爭入手,引出對該假說及其相關模型的理論內涵、政策寓意、經驗驗證和預測功能,揭示了它們給宏觀經濟調控及金融業帶來的危害。通過剖析該假說所期望的金融市場穩定過程,指出它所假設的市場穩定因素其實并不存在,所謂“精明的投資者”實際上正是泡沫的“助推者”而非“戳破者”,因此金融市場出現危機是難免的。

二、經濟危機的影響研究

(一)經濟危機與經濟增長

西南財經大學丁任重等首先分析金融危機對于我國經濟增長路徑的影響即先境外后境內、先沿海后內地、先外資企業后內資企業、先競爭性企業后壟斷企業,指出政府應當著眼于“后危機時代”的發展,著力發展新興產業、抑制落后產能過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技術進步和創新;面對金融危機政府應當從五個方面實現中國經濟增長即繼續深化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大政府投資力度、提高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二)經濟危機與產業結構調整

河北經貿大學母愛英等結合京津冀現實情況和今后一段時期世界經濟的走向,分析京津冀區域產業結構現狀,在經濟危機背景下提出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思路。

陜西師范大學許軍等指出,中國加工貿易對外依存度高、勞動密集型產業高于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業、低附加值產品多于高附加值產品;外部環境不利于我國加工業持續增長。受經濟周期規律等因素的影響,金融危機期間我國加工貿易完成了一波陡降陡升的反轉,這一方面證明了我國加工業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對產業調整形成了倒逼機制,我國加工業應該利用這次調整完成轉型升級。

江西財經大學萬道琴分析了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導向型產業、周期性敏感產業以及耐用消費類產業的不良影響,以及金融危機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指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應制定明確的產業政策、需要得到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優化外資利用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產業結構調整應伴隨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孫宇暉認為,在金融危機期間,由于我國市場化、開放度的加深,尤其對美國貿易依存度的增強,必然深受其害。面對金融危機,政府應當遵循“應對目前危機與圖謀長遠發展兼顧;促進內部增長與擴大外部市場并舉;社會財富生產與居民消費水平同增;實體經濟與貨幣經濟雙贏”的原則,實施宏觀調控,以達到既將危機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又實現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調整好內部積累與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及進出口市場結構,為經濟起飛打下基礎。

(三)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

中央民族大學張春敏認為,國際金融危機是資本形態發展到國際金融資本時代,以虛擬資本為存在方式的經濟危機的表現形式。國際金融資本通過在貨幣領域和生產領域的制度設計構建了世界經濟秩序的基礎。金融自由化成為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流動的紐帶,使得全世界的經濟循環流成為以美國為首的國際金融資本為主導的循環圈,國際金融危機不過是這一體系出現問題的必然結果。

上海財經大學包亞鈞從分析虛擬資本到虛擬經濟,進而指出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從而在理論上對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關系進行探究。

西南財經大學朱博從關于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論述入手,指出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之母,虛擬經濟發源于實體經濟,兩者既有聯系又相互獨立。他通過進一步分析指出,金融危機根源在于虛擬經濟發展超過實體經濟承受限度,因此我國應當科學把握兩者關系,在充分發揮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促進作用的同時,將虛擬經濟過度膨脹的可能及其對實體經濟的危害降到最低。

(四)經濟危機與金融監管

清華大學陸銘利用海曼?明斯基金融不穩定假說解讀“次貸危機”。與馬克思關注消費與經濟危機、凱恩斯關注投資與經濟蕭條不同,海曼?明斯基則基于三種融資方式的安全性角度,提出金融不穩定假說,其核心思想是:資本主義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是內生的、固有的。在典型的經濟周期中,金融市場的脆弱性與投機性融資泡沫內生于金融市場自身。金融不穩定性觀點非常重視資本資產所有權或者控制權的融資方式,如果投機―龐氏融資所占比重越大,經濟將無法維持均衡的系統,很有可能成為畸形放大的體系。對此,我們應該在金融自由化過程中保持適度審慎,正確把握創新金融工具的特點,在發揮其積極作用的同時,采取必要的風險防范措施,防治創新金融工具被誤用、濫用,重蹈覆轍。

(五)經濟危機與就業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陸夢龍通過對深圳市工商登記數據的經驗研究,解釋投入要素組合與金融危機的就業沖擊效應關系。他認為企業對投入要素組合方式的選擇會通過信貸條件的變動放大金融危機對就業的沖擊,通過研究深圳市工商數據和宏觀數據,從而得出結論:金融危機通過影響企業的信貸條件而引發就業沖擊效應,即由于企業偏好選擇高資本密集度的生產要素組合,一旦信貸條件惡化,企業正常經營將難以為繼,隨之會帶來顯著的就業沖擊效應。

三、經濟危機與宏觀調控

河北經貿大學武建奇就我國目前為解決經濟危機實行的宏觀調控政策提出三點反思:(1)投資的工具化:投資作為增加社會需求、調控宏觀經濟的工具,在規模安排上是否有限度?過去計劃經濟講三大平衡,現在市場經濟講需求管理,那么在使用社會需求這一宏觀調控的稀缺資源時就應當小心珍惜:在不同發展階段(較高和較低)宏觀調控對社會資源(社會需求)的利用也不同。(2)消費工具化:消費是經濟目的還是經濟手段?(3)GDP為什么要高增長?收入是流量,財富是存量,從長期看人民富裕在于財富(存量)多少而非收入(流量)單純的增加,破壞舊財富,創造新財富,只求流量不求存量,為增長而增長,無益于人民福利的實際增加。

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樹青從七種市場經濟國家面對危機作出共同的選擇――政府救市入手,認為政府救市對穩定金融市場、恢復經濟增長發揮重要作用,是現代市場經濟國家的常態現象。在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政府的作用更多地體現在政府本身作為市場的主體,直接參與到經濟活動之中:政府掌握、調配資源,要求其在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的基礎上發揮不可或缺的統領作用,這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

江蘇省委黨校李炳炎指出,從表面看美國消費不足是暫時的,而我國現狀是消費不足,經濟增長靠投資拉動,長久看來解決金融危機還是要以消費為主,宏觀政策應避免南轅北轍。

浙江師范大學曹榮慶在研究了危機視角下的房市調控政策后指出,由于政府職能定位的混亂(職能越位――干預銀行)切斷甚至打擊房地產開發商為社會做貢獻的途徑,所以要職能歸位:以計劃經濟方式來實現對低收入群體住房的保障功能,其他人依靠市場體系解決之,在兩者之間建立一種法定的資金轉移供給體制,從而實現兩者良性循環。

四、經濟危機的治理思路

清華大學張珂從分析馬克思經濟學和凱恩斯經濟學關于消費的重要性入手,指出居民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所在。而我國內需以投資為主,消費需求低迷,經濟增長缺乏持久動力,對此一方面應該縮小居民內部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應該實現合理稅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優化財政支出,增強居民消費信心。

首都師范大學韓學麗認為,消費需求作為社會總需求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提供了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是目前擺脫金融危機困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而我國消費需求長期低迷,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不強,對此,應當充分利用財政政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快稅制改革步伐,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推進新農村建設,以擴大內需改善民生、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江西財經大學康靜萍從集體談判制度角度提出治理經濟危機的思路: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在于社會財富分配扭曲,而治理危機途徑則是變革收入分配制度,她認為集體談判制度的缺失是我國勞動者收入偏低的重要原因。由于新舊機制的交替,集體談判和集體合同制度從認識到實踐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集體談判主體資格不到位,集體談判機制欠完善,集體談判缺乏相應的法律保障,所以完善我國集體談判制度,才能更大程度地保證勞動者在初次分配過程中得到更大的份額,使社會財富分配趨于合理,防止經濟危機爆發。

五、應對危機的經驗研究

江西財經大學熊俊以收入分配為切入點,分析美國收入分配格局的演變及其對經濟危機的作用機理,認為從功能收入分配格局(利于資本)到規模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差距)這一格局變化引發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導致金融危機,投資銀行、貸款公司、兩房次貸危機反復相互作用導致危機越來越大,危機到來時消費和投資下降,在全球化背景下引發全球經濟危機,所以資本主義制度和新自由主義體制下美國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斷擴大和惡化是導致經濟危機的深層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對中國的啟示是政府應加強對收入分配的合理干預、大力改善收入分配格局,這對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而言十分重要。

浙江工商大學楊文進基于經濟長波、貨幣供給與國際競爭的視角探析美國經濟危機原因及其影響:他認為美國經濟危機是其新長波運行到頂后以朱格拉周期形式表現的一次調整,為滿足長波擴張對巨額貨幣供給的需要,美國進行了金融創新,但隨著長波的演進,實體經濟對新增貨幣的吸納能力減弱,由此金融創新深化所創造的巨大貨幣供給就只能轉向“次貸”和高杠桿的金融衍生產品。當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背離達到一定程度時,經濟危機不可避免,又因為各主要國家之間經濟周期出現了高度的同步性,美國經濟危機最終轉化為世界經濟危機。

華南師范大學范方志對美國次貸危機不斷惡化的原因進行了反思,認為注資會產生嚴重的道德風險,而降息因為貨幣政策存在時滯而效果不佳,因此,應該讓那些資不抵債、問題極其嚴重的銀行盡快破產,同時,剝離不良資產,進行資產重組,更換管理層。

上海市委黨校鞠立新通過對拉美國家近60多年經濟增長過程中貧富懸殊問題的研究,得出若干啟示:發展經濟不能本末倒置,不能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更不能陶醉于經濟快速增長的成就之中;應該大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問題,避免貧富懸殊和社會群體的嚴重分化;在大力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社會建設;積極有序地推進城鎮化,高度重視農村發展。

六、可持續發展

天津商業大學王樹春等基于全球化視野思考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制度約束。當前國際社會主流制度約束條件造成的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沖突,過分強調行為決策過程中的利己原則,而忽視利他原則,導致利他原則稀缺,使眾多世界性問題因陷入囚徒困境而難以解決,只有從根本上改造主流制度約束條件,使利他行為得到普遍培養,才能解決人類所面臨的一系列難題,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首都師范大學程世勇認為,我國經濟發展已經從“資本制約型”轉變為“土地制約型”。土地價格的扭曲是目前我國宏觀經濟內外失衡的基礎性因素。由于地價的傳導效應比資本利率和工資率更強,地方政府主要通過對土地差異化的壟斷低價和壟斷高價實現實體資本投資和虛擬資本投資的雙重擴張。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通過完善土地制度及價格機制實現土地的供需均衡和合理的財富分配機制。

江西財經大學肖文海指出,隨著工業化推進,資源和環境質量成為日益稀缺的自然資本,打破資源環境無價的傳統觀念,建立反映其稀缺程度的價格制度,是循環經濟長效發展的關鍵。他基于一般均衡理論,在資源開采、產品制造、資源回收、污染物排放等環節分析資源環境價格的實現,構建“政府調控(創設)市場,價格促進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機制,結合我國國情,以前端減量化優先為原則,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1)以建立生態修復和補償為核心,推進開采環節的環境定價;(2)以能源稅制改革為核心,促進節能減排;(3)多管齊下,建立清潔生產的價格激勵。

信陽師范學院蔣國平、徐永新認為,構建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機制,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構建農民務農收入可持續增長機制;二是加快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構建農民務工收入可持續增長機制;三是深化農村改革,完善有利于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體制保障機制;四是加大強農惠農力度,構建有利于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政策保障機制;五是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完善有利于農民收入可持續增長的社會保障機制。

七、其他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錢津指出,經濟危機源于經濟學的危機:后危機時代到來,要求現代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在認識上從以下幾方面實現創新:(1)市場價格:維護剛性原則是經濟運行穩定的需要;(2)金融監管:重點在于控制金融衍生品市場的規模;(3)政府干預需要理性化、全面化、規范化和常態化;(4)宏觀調控必須實現虛實一體化的轉折與創新。

清華大學蔡繼明等認為,2009年中國的GDP雖然保持了8.7%的增長,但是由于貨幣流動性過剩,社會公眾對物價上漲的心理預期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通貨膨脹的全面形成,國際市場上一些主要商品價格上漲也會促使國內發生通貨膨脹,房地產泡沫有可能破裂,從而導致經濟衰退。政府應下決心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國內消費。為此,建議國家釋放1萬億美元甚至更多的外匯儲備,將之轉化為國內消費資金。同時,要高度重視金融不良資產問題,有效控制新增不良資產并采取有效措施實現房地產市場去泡沫化。

江西財經大學伍世安從探討市場經濟和綠色經濟關系入手,指出綠色經濟能否與市場經濟接軌且統一起來,取決于綠色經濟的產業鏈與其價值鏈的匹配和耦合,而綠色經濟價值鏈的形成,取決于通過廣義價格形式及其機制將外部性內在化。所謂廣義價格即物品產權的貨幣表現和交易過程所需支付的代價條件,而不是狹義的“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在綠色經濟背景下,通過對初始投入環節、生產環節、銷售環節和消費回收環節等四個環節的價格安排的分析,細化出十幾種具體的價格形式,并提出運用“試錯”方法和市場方法來形成這些價格。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朱巧玲通過對資本主義積累的結構性矛盾、產品創新理論以及產業生命循環理論的分析,探究影響和制約資本主義長期波動的原因,分析主導其發展演化的根本矛盾,從而找出資本主義長期波動的規律:周期性發揮作用的產品創新導致以蜂聚形式出現的新興產業部門的生命循環,從而進入長波的上升期;隨著這些部門生命循環由成長進入成熟,宏觀經濟增長就會放慢,從而進入長波的下降期。目前,國際范圍內初始產品的創新往往集中于發達國家,而擴散到我國的技術大多來源于生命循環后期的部門,對我國經濟長期發展不利。對此,我們應當發揮我國經濟制度的優越性,改變現有的發展模式,提高基礎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能力,逐漸改變世界范圍內基礎技術的創新格局。

Economic Crisi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ang Runfeng

(Business School,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篇3

關鍵詞:生態學;雙重矛盾;雙重危機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0)19-0068-01

奧康納從生態學視角出發,明確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存在著雙重矛盾和危機。他在傳統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的基礎上,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與生產條件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了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的形成。

一、資本主義雙重矛盾

奧康納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著雙重矛盾和雙重危機,生態學與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是不同的,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更加注重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二者矛盾導致了經濟危機,最終尋找解決危機和如何實現社會主義的途徑。而奧康納的生態學理論提出了資本主義的“第二重矛盾”,就是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與生產條件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生產的無限性與資本主義生產條件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導致了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和經濟危機的形成。也就是說,奧康納把理論的重點轉到對資本主義的生態批判上,他指出資本主義第一重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和第二重矛盾要相互作用,共同存在,最終形成了資本主義的雙重危機理論: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

奧康納認為資本主義雙重矛盾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結合和辯證的,而第二重矛盾是根本的東西。第一重矛盾對第二重矛盾起促進和加劇的作用,相反,第二重矛盾也加劇了第一重矛盾,這兩重矛盾之間可以說成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

二、資本主義的雙重危機

奧康納認為資本主義的雙重矛盾必然導致資本主義雙重危機(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的出現,是雙重矛盾的必然產物。

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過程也是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價值和利潤的生產過程,通過對工人剩余勞動的剝削以及進行可能的技術革新來實現。資本的積累就是把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相結合(工作日延長到最大限度,并存的工作日達到最大數量,縮小必要勞動時間和工人人數),不斷的提高生產率和不斷降低再生產的成本。首先,資本家對工人階級的剝削積累了大量的剩余價值,并通過擴大商品再生產實現剩余價值的不斷積累;其次,工人階級被剝奪了自己創造的剩余價值,隨著剩余價值率的提高,工人階級逐漸失去了購買自己再生產所必需的商品,最終中斷了資本主義剩余價值的再生產,這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就出現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相對過剩造成了生產的下降和經濟的衰退,其根本原因就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與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這是第一重矛盾的集中體現,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本主義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二是資本主義生產在剩余價值規律支配下具有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工人階級的支付能力之間的矛盾。

如果資本主義要想擴大資本,實現經濟不斷增長,肯定會對原材料的需求增加,那么原材料在商品價值中的比重就會不斷的增大,資本主義就必須加大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力度,這就造成了生產成本的增加和利潤率的下降。相反,如果資本主義采取合理的方法使用原材料來進行生產,那么原材料價格將會下降,成本也會下降,平均利潤率就會有所提升;原材料價格的下降會帶來資本主義生產對資源需求的增大,導致資源的大量消耗,這樣就出現了生態危機。實際上,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一個充滿矛盾和經濟危機的過程,必然會導致生態危機。

資本主義的雙重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在生態問題上不可能可持續性發展。奧康納認為解決資本主義第一重矛盾所導致的經濟危機有兩種途徑,首先是調整生產力,其次是調整生產關系,使生產關系具有社會性。通過技術改造降低單位成本價格,從而增加生產的靈活性來調整和重構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的重組是以生產力社會化形式的多樣性為基礎的,這必然導致生產關系的變化。只有通過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調整和重構才能真正解決資本主義的第一重矛盾,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

篇4

摘要:英國經濟學家梅納德凱恩斯在1936年創立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這一經濟學的創立開辟了現代意義上的宏觀經濟分析。在20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被西方國家奉為圣經,一直是西方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候的依據,但是隨著“滯脹危機”等一系列事件的爆發,凱恩斯主義經濟很大的不適應性,但凱恩斯經濟理論也得到了發展。

關鍵詞:凱恩斯主義挑戰;理論發展;新凱恩斯學派

一、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突破以及核心理論

20世紀三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矚目的經濟危機,在這一經濟危機下,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顯的無能為力。其中新古典經濟學中有關自由市場可以調節經濟危機的論調更是得到了徹底的破產。在這種情況下,1936年《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問世。在這本書中,他拋棄了新古典經濟學所認為的自動調節理論,采用了全新的總量分析法。他通過對國民經濟活動的分析,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提供了理論的依據。

凱恩斯對于傳統經濟做出了突破性的觀點,這一突破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傳統經濟學尤其是以薩伊為代表的學派奉先“供給自動創造需求”的定律,他們認為經濟危機并不真實存在,只會出現局部的經濟失衡。而凱恩斯明確否認了這一觀點,他認為現實世界中確實存在因為生產過剩而造成的經濟危機。第二,傳統經濟學認為自由市場是萬能的,任何經濟問題都可以通過自由市場機制進行調節。而凱恩斯在其經濟理論中明確否認了這種看法。他反對自由放任,主張進行強有力的政府干預。在具體的政策主張上,凱恩斯提出擴大政策的財政支出,通過提高預算、發行公債、來應對當前的經濟危機。而在貨幣政策方面,凱恩斯對貨幣數量理論進行了革新,提出了全新的貨幣理論第三,凱恩斯認為經濟危機來源于有效需求不足。他從就業、生產的根本性因素進行考察,創立了被稱為凱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規律的有效需求原理、資本邊際效率、流動性偏好三個基本規律。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經濟學試圖從外部尋找經濟危機的方法。

二、凱恩斯理論的核心

凱恩斯經濟學的核心首先是就業理論,而就業理論的基礎或者核心則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一般理解為均衡狀態時的需求。這里的均衡狀態指商品的需求和供給相同或者在需求―供給圖中表現為兩條曲線相交叉之值。需要提醒的是,有效需求的對象并非指單個行業甚至企業,而是整個社會。一般來說,需求決定了就業量;需求不足由就業所造成。另外,從就業、收入、消費這三者的關系來看,存在著這樣的規律。消費和就業的增加會帶動收入的增加;反過來,收入增加也會引致消費的增加。進一步的分析,凱恩斯提出了針對有效需求的三個心理定律。這三個定律無疑是凱恩斯有效需求理論中的關鍵。它們從資本效率、消費傾向、流動性這三個角度闡述了影響有效需求的因素。這對于傳統經濟學無疑是很大的發展。這三個心理定律的解釋了無疑是全方面、多角度、多層次。以流動性偏好定律來說,它引出了貨幣量和利息,并解釋清楚了它們和消費的關系。因而它也成為了凱恩斯有關有效需求的三個定律中的核心。凱恩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展他的理論。

傳統經濟學認為,社會中的就業量不需要人為干預,會自動達到平衡。這一看法的基礎是就業量會隨著工資率的變動而變動。但是凱恩斯并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認為,工資的變動會影響總需求,減薪雖然對企業產生有利影響。但貨幣工資率整體降低會影響總需求,從而使按比例減少。因此,從長遠來看,更大的生產和就業能保持只有當增加總需求,因此,與減薪換取利益的做法是不好的政策。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價格在分析需求和變化,增加貨幣數量之間的價格水平的總變化之間的復雜關系是首先降低利率。由于利率降低,利潤率將提高,因此企業投資擴大和增加投資物業及在國民收入隨之增加的需求,同時也由于增加國民收入,通過乘數效應,對消費品的需求將增加。需求增加,刺激生產,供應也將增加。雖然增加的需求使價格上漲,但供應量將降低價格擴大。當需求和供給達到均衡價格,而不增加貨幣相同的比例。凱恩斯主義價格理論還包括:缺乏時,當勞動力供給,不應該增加貨幣量,否則會導致真正的通脹。當非自愿失業普遍存在,如果不增加貨幣量,降低利率,刺激有效需求,將形成失業的壓力,阻礙產量增加。由于資本主義社會里往往是失業,因此,增加的貨幣量來刺激有效需求,從而提高價格,這成為凱恩斯達到“充分就業”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挑戰

(一)理論假設遭到了挑戰

凱恩斯理論首先遭到的挑戰是其理論的假設前提。眾所周知,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模型的重要假設前提是工資和價格表現為剛性。新古典學派認為凱恩斯并沒有對這一假設前提進行很好的解釋。即凱恩斯所認為的工資剛性和價格剛性導致市場機制無法自動調節實業的原因。新古典學派的觀點中經濟社會不存在非自愿失業這一現象。同時新古典學派認為凱恩斯理論的前提假設忽略了兩大假設。首先是經濟人在市場活動中會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其次就是理性預期。它是有效利用在長期平均經濟變量的前提下,所有的信息說最準確的,但符合利用經濟理論,模型的預期。而凱恩斯理論中理性預期的缺失造成了其模型中個人行為的不一致。

(二)政策作用遭到了挑戰

凱恩斯理論產生的背景是在應對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因此其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論對于經濟危機的分析是很正確。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增加政府的財政支出和利用貨幣政策的方式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從長期來看,凱恩斯的政策并沒有發揮出應用的作用。因此可以這樣認為,凱恩斯理論只是應對短期經濟問題才有效。事實上,對于經濟危機的問題早在19世紀的時候,馬克思就進行了精辟的分析。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私有制和生產的社會相互沖突。因此提高人民的普遍收入、進而解決消費不足的問題是解決經濟危機的關鍵所在。

(三)政策的傳導機制遭遇到了挑戰

凱恩斯認為,貨幣政策發揮作用主要是通過兩條途徑,其一是貨幣與利率之間的關系,即流通性偏好的途徑;其二為利率與投資之間的關系,即投資利率彈性的途徑;財政政策主要通過乘數效應來達到目的。這一政策傳導機制是凱恩斯政策發揮作用的重要前提。正如盧卡斯所指出,凱恩斯沒有考慮到政府決策中的私人依賴性。事實上,私人的經濟決策會發生變化。這樣凱恩斯經濟學對于政策的效果就產生了高估,政府的政策不一定會達到其所要設定的宏觀調控目的。

四、凱恩斯主義經濟的發展

(一)新古典綜合派的發展

以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派在結合馬歇爾對于經濟活動的微觀分析,以及當時主流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基礎上對凱恩斯經濟學進行了發展。這一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古典綜合派對于凱恩斯在有效需求理論基礎上所建立的就業理論進行了改進,他們提出了更為具體的政策,增強來凱恩斯經濟學的政策適應性。第二新古典綜合派改進了凱恩斯經濟學對于經濟分析只注重靜態分析的方法,在經濟分析中引入了動態機制。新古典綜合派同時提出了一些政策主張,諸如在經濟衰退是擴大政府開支和貨幣供給,在經濟繁榮是通過削減政府開支、減少貨幣供給。但是新古典綜合派的主張對于經濟危機的防止上仍然顯的無能為力,因此受到了一些經濟學家的批判。

篇5

 

迄今為止,起源于2008年華爾街的全球經濟危機,已經延續了八年時間,雖然資本主義世界普遍宣稱危機的起源地—美國經濟已經明確復蘇。但是,依照的政治經濟學來看,這種復蘇是有條件的或者有限度的。因為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所先天決定的,一旦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歷史地發展到一定狀態必然會爆發,如果出現復蘇,那也是對外轉嫁或者對內拖延的結果,本文就試圖從資本主義的基本運行原理來解釋這次經濟危機復蘇的原因。

 

政治經濟學的邏輯起點—勞動價值論

 

馬克思身處的時代是一個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得到無限制發展的年代。在商品經濟中,由于商品交易成為經濟活動中主宰一切的事務與現象,于是,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的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從分析商品開始”①。亦即,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一種發達的、普遍的商品生產,商品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細胞形式,因此,馬克思認為研究資本主義經濟關系要從商品開始。商品就是交易中的產品,而要決定產品能夠在市場上得到公平合理,令買賣雙方都滿意的交換,則取決于商品的內在價值。商品的內在價值究竟如何規定,就是馬克思所創立的政治經濟學大廈的基點。

 

首先,馬克思將商品的經濟學性質劃分為使用價值與價值兩個層面。如果產品不進入貿易流通,則只有具體的使用價值,這是商品的自然屬性;一旦進入流通,則需要抽象的交換價值來決定其交換的性質,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換,就產生了商品的社會屬性。使用價值涉及的是產品的具體物質屬性,而經濟學所關注的則是抽象的價值,亦即商品的內在屬性。在馬克思來看,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得到等價交換,是因為它們之間擁有可以被通約的內在屬性。這種不同商品的內在屬性,就被馬克思抽象為統一的商品的價值。一旦經濟學只考慮價值,而舍棄具體的不同的使用價值,那么商品之間就取消了質的差異,而保留了量的差別,這就是馬克思對商品的二重性所做出的分析。②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規定商品的價值。依照以上分析,商品的價值是把具體使用價值抽象掉的產物,它必須滿足不同商品之間可以通約的要求,馬克思就遵循古典經濟學中勞動價值論的觀念,將價值抽象地規定為“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③,這就從商品的抽象發展到了勞動的抽象,具體的使用價值則來源于創造不同產品的具體勞動。從此,人類的勞動也被劃分為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具體勞動體現的是勞動的自然屬性,抽象勞動則體現的是勞動的社會屬性,這就是馬克思對勞動的二重性所做出的分析④。

 

馬克思為何選擇了勞動價值論而非效用價值論,或者干脆像均衡價格理論那樣忽視價值這個經濟學概念,作為自己政治經濟學大廈的出發點呢?原因在于馬克思所接受的學術思想傳統與西方經濟學之間大相徑庭。西方經濟學中對價值概念的理解,基本源自于經驗主義的立場,忽視其背后的抽象本質。而馬克思的學術思想來自于德國古典哲學,重視對事物本質的抽象規定。按照馬克思的社會本體論觀點,世界歷史是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在社會這一舞臺上,歷史地向前發展的過程。溝通人與自然和人與人之間的則是“實踐”這一紐帶,歷史在實踐的過程中向前發展,主體和客體也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改造與發展,世界歷史就這樣地被創造出來。所以,馬克思認為,勞動創造了世界⑤。既然如此,那么勞動在經濟學中的作用,就不僅僅是創造出具體各種各樣商品的使用價值,而且更是形成為決定商品內在抽象價值的抽象勞動。通過馬克思的抽象法,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馬克思將商品的價值定義為抽象勞動,其實就超越了西方經濟學滿足于對交易行為的表象分析,而深入到了對商品交易背后所體現的社會關系的分析。人與人之間的商品交換,體現著抽象勞動之間的交換和占有,也代表著人與人之間對世界的占有關系。⑥

 

對貨幣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分析

 

既然商品交易的成立,需要交易雙方明確不同商品的內在價值,并就交換價值量達成一致。那么,這種沒有質的差異,只有量的大小區分的交換價值,就需要產生一種市場上的中介來行使其交換職能。最初的人類商品交換是以物易物,交換價值的中介尚未介入商品交換之中。物易物在實際運行中受到很多具體條件的制約,很有可能某次具體的交易因為不能滿易雙方的使用價值而無法成交,所以它是商品經濟不發達的產物。隨著社會分工的擴大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日益需要一種一般等價物來充當商品交易的中介,貨幣就應運而生了。貨幣是一種具有特殊商品屬性的一般等價物,它既含有具體勞動所創造的使用價值,也含有抽象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所以它在商品交易之中,恰好滿足了商品流通手段與價值尺度的統一這個經濟要求。正是因為貨幣的出現,商品經濟告別了以物易物(W- W`)的階段,商品交換被轉換為商品—貨幣—商品(W-G-W`)的過程⑦,此時的貨幣僅僅是執行著流通手段的職能,此時的商品經濟依然是簡單商品經濟,商品交換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商品本身。

 

本來,商品交換的目的是為了交換不同的使用價值,貨幣的使用僅僅是為了合理度量不同性質的使用價值。但是,隨著貨幣的出現,它自身具有易于貯藏和便于攜帶的特性,致使這種特殊的商品給商品經濟帶來了新的可能—商品交易可以實現買與賣的時空分離,于是貨幣的貯藏功能逐漸取代流通功能而被交易者所重視。對于貨幣的貯藏功能而言,它是貨幣退出流通、以社會財富的形態被貯藏起來的職能。貨幣所有者之所以要將貨幣從現實的商品交易過程中抽出,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儲備對未來商品的購買力,之所以要儲備未來的購買力,則是因為貨幣持有者源于對未來消費欲望與購買力的不確定,而貨幣對買賣時空分離的這一功能恰好實現了貨幣持有者的上述愿望。所以時空分離之后的商品交易行為就從W-G-W`分裂為W-G和G-W`,這就造成了一種新的可能,商品交換的目的不再是使用價值的交換。商品的交換可以利用貨幣的貯藏功能而安排未來的消費,以實現未來貨幣購買力的最大化。這種新的商品交易模式,正是由第三次社會大分工所造就的商人階層所發明,在商人的眼中,商品交易應該是G-W-G`,即用貨幣購買商品,然后在另外一個時空,高于其購買價格銷售,獲取盈利,實現資本的增值。從此,商業活動有了自己主動的目的—資本積累,不再是單純地、被動地服務于社會經濟的再生產。

 

正是因為商人發明了資本積累,經濟活動的目的就從滿足消費變為追求貨幣增值,交換的最終目的不再是使用價值,而是抽象的價值,貨幣則是具體商品的抽象通約物。所以貯藏貨幣的意義就在于占有抽象勞動,只不過占有自己所創造的抽象勞動的公式是W-G,而商人階層通過交換等手段占有他人所創造的抽象勞動的公式是 G-W-G`,資本積累從社會關系的角度來理解,就是為了更多地占有他人的勞動,以實現對這個世界的權力控制和無償占有,這也就是資本主義剝削和終極目的之所在。

 

但是,要實現資本積累的持續進行,資產階級就要保證G-W-G`這個循環鏈條不能中斷,整個資本主義經濟需要的是生產、分配、交換與消費四者缺一不可,如此循環才能不中斷。資本本身也不是萬能的,它也需要其他要素的配合,才能完成其自身的積累,所以資本內部就隱藏著自身的局限性,資本的積累需要一定的外部環境才能保證其進行下去,而這種外部環境恰恰遭到了不受阻礙的資本積累破壞。正是因為不受限制的資本積累,就導致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貧富分化。貨幣愈加集中在資產階級手中,用于對未來的投資,而不是用于消費。市場上的商品則由于缺乏用于消費的貨幣而滯銷,最終造成了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失衡,從而誕生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資產階級為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采取的幾種方法

 

資產階級應對經濟危機的選擇即是在保持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前提之下,盡可能地尋找到其他新的方法,來緩和或者對外轉嫁國內的矛盾。對外轉嫁矛盾主要是通過發動對外戰爭和建立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剝削海外市場來實現的,具體操作方法本文不再贅述。本文主要關注的則是資本主義若干主要經濟體所采取的種種內部經濟調控手段,這些調控措施其目的就在于恢復受到經濟危機損壞的資本積累循環。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表象是流動性不足,但其實質并不是貨幣的稀缺,而是此時貨幣的貯藏功能超越了其流通功能,從而導致貨幣沉淀在資本所有者手中。對于資本家而言,給其制造新的消費欲望,并不會使其大規模釋放其流動性,欲使資本家所貯藏的貨幣投入到資本積累循環之中,資產階級主要使用了如下幾種手段:

 

第一種方法,叫做高稅收高福利。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在二次分配領域,對貨幣貯藏的領域征收高稅負,并通過高福利的方式投入到低收入人群手中,給社會創造資本主義初次分配所無力創造的有效需求和消費能力。這種方法就是英國《貝弗里奇報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所開創的福利國家模式,其思路是用最直接的外來力量來抹平貨幣分配的不均,強行使貨幣從貯藏狀態轉為流通狀態,重新激活資本積累循環。但是,這種方法導致了資本家對國家征稅的抵抗—資本家逐步將自己的企業從高福利地區轉移到低勞動力成本的低福利地區,畢竟資本是可以做到跨國境流動的,同時這也大大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第二種方法,叫做借貸消費。經濟危機的核心問題是整個社會具備購買意愿的購買力(一部分在資本家手里,不具備購買意愿,或只具備特定領域的購買意愿,以下“購買力”均為“具備購買意愿的購買力”),低于整個社會生產的商品總價格。那么為了把這兩者能夠實現對等,一種方法就是讓消費者能夠消費他們所沒有的錢,或是國家向資本家借錢替資本家消費,也就是向未來借錢花。由于通貨膨脹的關系,未來的錢會比現在的錢更不“值錢”,因此這個錢的差價就可以彌補購買力與總價格之間的差價。歐美各國的信用卡透支消費就是這種方法的具體體現,其本質是透支勞動者未來的勞動收入來消化當今過剩的產品,以實現資本家所擁有的具體勞動轉化為抽象勞動。但是這種方法是有極限的,它會導致層層累積的債務,甚至造成借新債還舊債,最終形成債務危機。

 

第三種方法,叫做滾動投資。滾動投資也就是讓資本家把積累的貨幣投入流通領域,彌補購買力與總價格之間的差價。只要資本家總是把貨幣投入到投資領域而非貯藏,就不會出現經濟危機。這是一種根本性解決方案。但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維持就是要靠投資—收益的循環,而非一次性的消費。然而資本家的個體投資也是很困難的,為了給剩余資本提供投資渠道,現代金融體系就應運而生了。現代金融體系能廣泛尋找可以投資的項目,把資本家所擁有的閑置貯藏貨幣用各種方式快速地投資出去,投資獲得的收益也可以迅速再投出去,形成滾動投資。貨幣一直在流通之中,就不存在購買力與總價格之間的差距了。各種票據交易和風險投資都是在這種資本投資的壓力下出現的。當然,這并不是說由于對經濟危機的恐懼而使得這些模式出現,它們只不過是資本尋求自我增值的本能和規避經濟危機的方向恰好一致罷了。

 

但是,對于任何投資而言,既有回報也有風險,任何投資都有失敗的可能。一旦投資失敗,就造成了現代金融體系的危機,最典型的例證就是始于 2008年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危機,這場金融危機造成了目前仍未走出蕭條的全球經濟衰退。欲使投資規避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投資新的科學技術,利用新的生產力開辟經濟體內新的增長點,全球資本主義在這兩百余年來的快速增長,也是伴隨著三次工業革命的歷程,但是目前能否開發出新的生產力,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不是資產階級所能一廂情愿的事情。

 

第四種方法,叫做貨幣寬松。貨幣寬松的執行方式包括降低存貸款利率、銀行準備金率和量化寬松等政策,其著眼點不是資本家因為投資前景不明而貯藏的貨幣,而是給市場注入新的流動性,以解決具體勞動向抽象勞動轉化困難的問題,但是這種方法所帶來的新的貨幣流通性,在信用貨幣手段,最有可能導致的是通貨膨脹,因為它稀釋了原先貨幣的購買力,所以亦有明顯的副作用。

 

小結與展望

 

隨著互聯網逐步滲透入人類的經濟生活和現代交通技術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與時間間隔變得愈發不那么重要,全球一體化越來越接近現實。在這種生產力大背景之下,經濟全球化成為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資本的跨國流動使得全球的生產要素和勞動力都能夠被統一配置,雖然從表面上看,資本可以操控的資源更多了,但是反過來也意味著資本距離其所能擴張的終極邊界也越來越近。一旦有朝一日,全球資本的擴張不受限制,從而囊括了全球的各種生產要素,也就表明未來的資本不再有向外擴張的可能了,此時的資本主義經濟將成為一個唯一的體系。既然是資本主義體系,這個最后的、唯一的經濟體內所積累的矛盾也必然是馬克思所描述的資本主義與生俱來,根本無法去除的資本主義總危機。這種矛盾一旦爆發,資本主義經濟就再也沒有向外輾轉騰挪轉移矛盾的空間了;而對內,無論借債還是擴大投資,都寄希望于未來不可期的勞動收入來調動當前的資本積累循環,但是未來卻是一個未知數。總之,在空間和時間的盡頭,資本主義經濟迎接的必然是資本積累循環的中斷與自身矛盾的不可解決。正如凱恩斯所言—“在長期中,我們都會死去”⑧。

篇6

“生態學”理論觀點最早見之于20世紀40年代出版的霍克海默爾與阿多諾合著的《啟蒙的辯證法》一書(1947年)。由啟蒙精神所產生的認識論意味著我們是在對自然有支配權的范圍內認識自然的,認識自然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自然,奴役自然。“由于自然被破壞了,每一種想要取消對自然奴役的企圖都更加深人地陷入被奴役之中,由此產生了歐洲文明的過程。”

“生態學”首次提出和使用這一概念的是加拿大學者本·阿格爾。阿格爾在《西方概論》一書中,將"TheEcologicalMarxism"理解為“生態學”。“生態學”的典型代表人物主要有安德烈·高茲、詹姆斯·奧康納、威廉·萊斯、本·阿格爾、約翰·貝拉米·福斯特、大衛·佩珀。他們認為,首先,生態問題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世界最為突出的問題,應強調生態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生態危機已取代經濟危機而成為資本主義的主要危機。其次,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異化消費”是人性的扭曲,是生態危機的根源,他們主張應予批判。再次,擺脫生態危機的根本出路是建立一種“穩態”的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最后,提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爭取社會主義道路的設想。

20世紀90年代以前“生態學”生態危機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馬爾庫塞對“科學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的批判;威廉·萊斯重新定位自然與社會的關系;本·阿格爾的生態危機理論的建立。

(一)關于對生態危機原因的分析

本·阿格爾在《西方概論》中提到,關于工業資本主義生產領域的危機理論已失去效用,今天危機的趨勢已轉移到消費領域,即生態危機取代了經濟危機,對西方的階級意識和危機理論給予高度重視,認為今天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危機就是生態危機。

詹姆斯·奧康納在《自然的理由——生態學》中提到,用自然改造文化觀念,用自然和文化改造傳統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

威廉·萊斯在《自然的控制》中指出,資本主義倡導的生產和消費模式雖延緩了經濟危機但卻加劇了生態危機,他鮮明地提出“控制自然的觀念”才是生態問題最深刻的根源。此外,萊斯還對“控制自然的觀念”有著重要影響的培根的思想和馬克思的自然觀進行了分析。

大衛·佩珀在《生態社會主義——從深層生態學到社會主義》中指出,生態危機的原因不在于生產力和人的需求的增長,而在于資本主義獲利本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

貝拉米·福斯特在《馬克思的生態學:唯物主義與自然》中認為,生態危機與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方式有關,技術的資本主義使用方式使得環境持續性地惡化。

(二)關于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詹姆斯·奧康納在《自然的理由——生態學研究》中深刻、尖銳地指出,資本主義社會除存在歷史唯物主義所講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外,還存在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與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的雙重危機理論。兩種矛盾相互作用,加深、加劇了資本主義制度框架內的經濟危機和生態危機。

安德烈·高茲在《經濟理性批判》中認為,資本主義的利潤動機必然破壞生態環境、資本主義的危機本質上是生態危機。資本家不愿意在環境保護上投資,即便投資,腦子里想的也是賺錢。在《勞動分工的批判》一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資本主義的勞動分工是一切異化的根源”。

貝拉米·福斯特《馬克思的生態學:唯物主義與自然》指出,以經濟增長為目的的當代資本主義是不可能克服日趨嚴重的生態危機的。福斯特指出,部分廠主在環境保護上或許作過一些努力,但這種努力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二、國內文獻研究現狀

王雨辰、郭劍仁對以貝拉米·福斯特、詹姆斯·奧康納為代表的北美生態學進行了全面地考察,指出“貝拉米·福斯特理論的特點是力圖通過對馬克思理論文本的解讀,挖掘其中的生態哲學思想,從而建構出他自己的生態唯物主義哲學和物質變換裂縫理論”。在此基礎上,貝拉米·福斯特分析了資本主義制度同生態危機的關聯,其理論側重點是環境社會學研究。詹姆斯·奧康納則是通過建構歷史唯物主義的文化和自然緯度,揭示資本主義二重矛盾同生態危機的關系,提出生態社會主義構想,其理論側重點在于生態政治學。

曾文婷在《“生態學”研究》一書的第二章,從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層面對“生態學”的生態危機理論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她分析了科學技術的錯誤利用方式與生態危機的關系;生態危機不在科學本身,而是在于意識形態,控制自然的觀念才是生態危機的最深刻的根源;生態危機不是一個純粹自然的和科學的問題,它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的政治危機、經經濟危機和人的本能結構危機的集中表現,其主要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

郭劍仁在《生態地批判》第三章研究和探討了北美生態學者貝拉米·福斯特的生態危機思想。他指出,福斯特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的不可改變性和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可持續性,揭示了生態危機的根源、生態和資本主義的對立關系及解決生態危機的出路,即社會正義運動和環境運動的聯合是解決之道。

葛恒云的《“生態學”及其啟示》認為,生態學理論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或在于其認識上的問題,或在于其理論自身的局限性。首先,作為理論核心的異化消費概念,是從異化勞動概念中派生出來的,沒有以對人的物質需求的深入分析為理論前提,影響了對壟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變革分析的邏輯力量。其次,是對科學技術的片面評價。

曾文婷在《“生態學”評析》一文中,對生態學理論的評價總體偏重于其可借鑒性。她在文中指出,“生態學”努力運用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當代生態環境及其危機問題,致力于生態理論與的結合,豐富和發展了的生態思想,為在當代的發展與完善注入了新的元素。

劉光明的《生態社會主義產生的科學文化背景探源》認為,“生態學”作為有影響的一種社會思潮是特定的科學研究發展和文化環境的產物。生命與環境科學的發展是它的自然科學前提:關于自然——人——社會未來的論述和西方對進一步探索中的有關生態、環境問題的認識為它的產生和發展客觀上起了指導、借鑒作用。

解寶軍《對“控制自然”觀念的重新理解》一文中論述了20世紀中期以來,由于科學技術在運用不當和失控狀態下造成了一系列極其復雜的社會問題,引發了資本主義國家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惡性污染,破壞生態平衡的生態危機。

陳紅兵《奧康納生態學與生態文化建設》一文分析了奧康納繼承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立足于生產勞動范疇,將生態問題作為時代主題,把自然生態因素與政治、經濟、文化因素相聯系研究生態危機的根源及其現實解決途徑。

三、研究現狀評析

總體而言,盡管國內外學術界對“生態學”理論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研究現狀還有不盡人意之處,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國外學者對“生態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生態危機的產生根源上,并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發展,而對“生態學”的綠色社會主義構想及其實現手段研究較少。國內學者的研究雖較系統和完善地評析了“生態學”各學派的思想,但僅停留在介紹其思想的階段,缺乏把“生態學”與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聯系起來研究,提出具體的方案;缺乏從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的角度出發把“生態學”生態危機與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聯系起來的可實施的措施。

篇7

關鍵詞:并軌;實證;點評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20-0003-05

在馬克思《資本論》中,有再生產理論的兩大部類公式。經過我們長期的研究,找到了實證法。用馬克思兩大部類公式實證法,對現代經濟發展成果和未來發展趨勢,應用科學數據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對社會產生的經濟問題,私有制經濟的經濟和金融危機,公有制計劃經濟的萎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都能追溯出原因。為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尋找社會再生產高速增長的正確辦法,讓不同世界觀和不同社會制度的人們,形成共識,推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現將實證法簡要介紹如下。

一、 兩大部類分類與統計核算數據(簡稱SNA)并軌

1.社會總產品W = GDP(SNA支出法的GDP)

2.Ⅰ部類商品ⅠW = 資本形成總額(SNA支出法的資本形成總額,含進出口凈額)

3.Ⅱ部類商品ⅡW = 最終消費(SNA支出法的最終消費)

二、用兩大部類公式平衡條件,推導出實證法的消費公式

1.兩大部類公式

(1)ⅠW+ⅡW=C+V+M=W 總產品公式

(2)ⅠC+ⅠV+ⅠM=ⅠW Ⅰ部類公式

(3)ⅡC+ⅡV+ⅡM=Ⅱw Ⅱ部類公式

(4)ⅠV+ⅠM≥ⅡC 兩大部類平衡條件

其中,ⅠW一部類產品,ⅡW二部類產品,C不變資本,V可變資本,M剩余價值或利潤,W社會總產品,ⅠC、ⅠV、ⅠM、ⅡC、ⅡV、ⅡM分別為一、二部類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剩余價值或利潤。

2.推導出消費公式V+M≥ⅡW

將兩大部類平衡條件(4)ⅠV+ⅠM≥ⅡC,代入Ⅱ部類公式(3)ⅡC+ⅡV+ⅡM=Ⅱw中,得到ⅠV+ⅠM+ⅡV+ⅡM≥ⅡW,整理后(V+ⅡV)+(ⅠM+ⅡM)≥ⅡW,因為ⅠV+ⅡV=V,ⅠM+ⅡM=M

所以V+M≥ⅡW,我們把這個推導出來的公式,稱之為消費公式。

V+M≥ⅡW和ⅠV+ⅠM≥ⅡC,兩個公式都是兩大部類實現的平衡條件,從不同角度產生的兩種表達方式。

三、兩大部類公式的正確使用

1.兩大部類同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總額并軌,統一分類和分界

兩大部類公式之所以不能得到實證的應用,原因之一,在于馬克思定義的兩大部類究竟在生產、分配和消費,三個過程哪一點做出分類和分界。

列昂惕夫在20世紀50年代創立投入產出表,將再生產過程,抽象出三法統一的等值原理,從支出法的商品銷售,商品和貨幣相互轉化的結果,作出涇渭分明的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總額的分類和分界,成為世界SNA國民賬戶體系的理論依據。

我們經過研究和論證,終于在投入產出表中找到了馬克思經濟理論和西方經濟理論的交匯點。把SNA支出法GDP的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總額的分類和分界,與一、二部類對應并軌,準確的定位到,當年完成三法等值統計核算的經濟指標成果,是唯一準確、完全對接的分類和分界的交匯點,兩者在此并軌是科學正確的。使不同世界觀和理論,形成了統一共識的分類和分界基礎,不影響各自對經濟的分析和判斷。

2.V + M ≥ⅡW消費公式是實證法的入口

兩大部類公式之所以不能得到實證應用,原因有二,與SNA并軌后的統計核算數據,依然無法直接運用到ⅠV +ⅠM ≥ ⅡC兩個部類平衡條件中。而我們用其推導出來的另一種平衡條件的表達方式,V + M ≥ⅡW消費公式,則成為兩大部類公式實證法的入口。

ⅠV +ⅠM ≥ ⅡC兩個部類平衡條件,清晰的表達了兩個部類資本有機構成的關系,是兩個部類各個因素之間,在生產、分配和交換環節中和環節之間,實現完全平衡條件的準確表達。

V + M ≥ⅡW之所以稱之為消費公式,因為社會再生產的動因和目的是不斷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物質文化需要,ⅡW是動因和目標的具體標的物。這個標的物,一是人類本能生存的必需品,“不斷滿足”即生命永不停止;二是人類本能生存的欲望,“日益增長”即質量總在提高。

消費公式的出現,讓我們認識到,馬克思的最高境界是從人類的本性、本能、生存的基本需要出發,創造發明了剩余價值和再生產理論,就是圍繞ⅡW這個核心標的物,用最優化的方法,最大限度滿足人類需要。

3.V + M ≥ⅡW消費公式表達了什么

從消費公式的研究中,對馬克思兩大部類公式實證法有了深刻的認識,但總覺得不透徹。由于其意義的重大,本研究只能是拋磚引玉。那么,V + M ≥ⅡW消費公式表達了什么?

(1)消費公式表達出,無論是簡單和擴大再生產,共同的基礎條件V + M = ⅡW,即ⅡW最終消費品必須實現等值的生產和消費。等值生產和消費,一是滿足人們的需要,二是轉化出再投入的貨幣,三是消費后騰出生產和市場空間,這三個條件是再生產循環缺一不可的基礎條件。V + M 大于ⅡW部分,是追加下一年擴大再生產投入資本。

(2)兩大部類公式與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總額的并軌,在共同的交匯點上,兩大部類公式和西方經濟理論,對經濟成果的分析和判斷是一致的。

在這個交匯點,V + M 是當年創造全部的新價值,已經在社會主體手中,其中V + M = ⅡW部分,是商品和貨幣已經完成轉化,最重要的ⅡW是一次性耗盡的消費品,就像人吃飯被消化掉一樣,至少不再進入生產領域,滿足再生產循環缺一不可的三個條件。

4.交匯點具有重要意義

兩大部類公式與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總額并軌,形成的交匯點,找到了實證法起點。兩大部類公式的分類,是生產、分配和消費,三個過程中的分類,而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總額的分類,是在三個過程全部結束后,或者說是最終消費完成后,僅是其中消費過程結束后,結果的分類和分界。這對于兩大部類,在其中消費過程結束后的分類和分界是完全共同的。這個共同點早已經客觀存在,直到今天才被挖掘出來。如果找不到這個共同的分類和分界點,兩大部類公式依然無法在實證中應用。正是這個明確的交匯點,讓我們研究兩大部類公式實證法,有了一個很大的突破。用兩大部類公式實證法,從這個交匯點出發,揭示生產過程中和分配過程中兩大部類是否平衡,找到產生經濟問題的根源。

四、實證和點評世界經濟

(一)運用兩大部類公式和SNA數據并軌實證中、美經濟

見文后附圖1“中國2009―2011年再生產循環圖”,附圖2“美國2009―2011年再生產循環圖”

從中、美再生產循環圖中V+M ≥ⅡW 計算的結果數據,可以直接看到中、美經濟發展成果狀況。而兩大部類公式實證法,不單純在于交匯點的蓋棺定論,而更重要的是用消費公式,觀察交匯點運行成果以外經濟運轉的實際狀況:

1.觀察隱含在生產和分配過程中,消費公式的平衡狀況。生產的最終消費品及其生產能力,與分配給消費主體的最終消費收入,能否實現最終消費品的等值生產和消費。如果兩大部類實體經濟在生產和分配領域就失去了平衡,長期積累的結果就會產生經濟危機。

由于科技進步、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在生產和分配領域的不平衡造成實體經濟危機的概率已經縮小,逐漸轉移到分配領域的不平衡,剩余價值或利潤轉化為最終消費的收入,與轉化為投資收入的比例偏小,形成用于投資的金融資本的過剩和積累,無法轉化為最終消費,經濟危機轉移為金融危機。經濟和金融危機造成市場停滯,發展緩慢,本質是一樣的,形式從實物損失,進入虛擬的金融損失。

2.觀察表外再生產循環過程中,創造的剩余價值或利潤沒有投入到表內參與循環,而是大量資本積累,不能轉化為最終消費,使社會再生產無法擴大。靠國外擴張投資,幫助了不發達國家發展,促進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平衡,大大的延緩了經濟和金融危機,過度積累造成危害時限。但是,無論是國內或國外,資本積累比例始終大于最終消費收入比例,過剩積累的資本不能轉化為最終消費,是發生金融危機的根源。世界的發展會逐漸揭示,過度積累的壟斷資本會破壞人類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

3.實證中、美經濟中,可以觀察到,美國經濟存在前兩條觀察到的,生產、分配和消費領域之間的不平衡,始終表現為生產過剩的經濟狀況,只有把過剩的資本轉化一部分為最終消費,過剩的資本讓渡為最終消費,才會問題得到解決,否則有錢的美國經濟很難逆轉。

也可以觀察到中國經濟有剩余資本的積累,同樣是過剩的經濟狀況。但是13億人占有土地原始資本,群體占有產生社會的集合效應,城市自有住房動遷改造的增值和日常虛擬租金的收益,農民承包地和宅基地的資本化收益,都使再生產創造的剩余價值或利潤,很大一部分轉化為最終消費。土地不是一次性耗盡消費資料,而是周而復始循環獲得剩余價值或利潤的資本,客觀上弱化了剩余資本過度積累的產生的條件,中國經濟和金融危機從社會制度上消除產生的根源,當然,兩大部類不平衡的經濟現象依然存在。

(二)用兩大部類公式實證法對三種經濟作點評

1.對私有制經濟的點評

在私有制經濟發展中,由于在分配過程中資本分配的比例始終大于最終消費收入的比例,滯留在Ⅰ部類中的Ⅱ部類商品及其制造能力,使生產和分配過程之間產生了不平衡,商品最終不能轉化為消費貨幣,當過剩積壓的最終消費品對經濟產生危害,應該是經濟危機的根源吧。

隨著科技和管理的進步。剩余下來不再是商品及其制造能力,而是大量的資本,無法轉化到消費者手中,而積累在生產者手中,過度的剩余資本積累變成無效的資本,以金融危機的形式表現出來。

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加大政府投入,引導社會投入,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費等,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剩余價值或利潤,通過政府的轉移支付,直接提高了最終消費水平,通過政府引導社會投入相對增加了居民V的收入,提高社會整體的消費水平,弱化了生產過剩,有效的克服了經濟危機,帶來了社會繁榮發展。

當今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本質是一樣的,由實物的過剩危機轉化為貨幣過剩的危機。凱恩斯的理論依然是有效的,問題是政府加大收入和投入轉移支付的能力,由資本的占有方式決定,能力是有限度,而引導社會投資的投入,獲得收入的比例V始終是小的,轉化為最終消費的收入,無法與生產積累資本形成平衡。當金融危機象當年經濟危機傷害到痛處,凱恩斯的經濟理論還會發揮作用,使金融危機得到緩解,這是私有制必然作出的讓渡。

2.對公有制計劃經濟的點評

在公有制的計劃經濟中很容易看到,Ⅰ部類中沒有剩余的Ⅱ部類商品及其制造能力,而居民和政府的最終消費,都是供給制的消費,實現消費后,其中勞動創造的價值工資V,由商品轉化為貨幣,進入下一期的投入,而剩余價值或利潤M 部分的商品,直接沉淀在消費中,不能通過剩余價值或利潤的貨幣形式表現出來,轉化為投入資金部分發生斷鏈,出現經濟萎縮的必然結果。

3.對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點評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由于生產資料占有方式發生了變化,勞動者和消費者一部分走向統一。實現了勞動者獲得了部分剩余價值分配的社會制度基礎,是私有制社會不具備的條件,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了公有制新的實現形式,奠定了動搖不了的基礎。中國特色集中的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9億農民無償獲得承包土地的資本,而在市場中農民獲得了勞動和土地資本的雙重收入。9億農民是中國最微觀的市場主體,獲得的雙重收入分配,他們處在兩大部類生產和消費關系配置比例的最前沿和最底層,每個人或家庭都會按著本能的生存發展需要,量力而行的遵循兩大部類平衡條件,客觀的做出決定,作出自我合理的調節,消費多少,下一年投入多少,從自我利益出發,作出最優化的選擇。這是中國經濟保持平衡,最基礎本能的合理選擇。

二是13億中國人,4億城市居民和9億農民,在自有住房私有化過程中,城市住房建設用地和農民宅基地都直接無償轉化為私有化住房用地。當自有住房私有化以后,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作用下,自有住房占用的土地作為原始資本,其產生的增值作用,惠及了13億人。一方面,農民蓋房子土地不花錢,城市居民自有住房動遷改造換新房不花錢;另一方面,13億人每年自有住房不花租賃費,虛擬房租收入和支出為2.58萬億元。一個不可小視的巨額居民收入和支出,關鍵不是來自工資V的收入,而是土地資本剩余價值或利潤的返還。

這兩個方面的表現,不能被主流經濟領域所認可,因為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現公有制新的實現形式,反過來也可以說,一種全新的“私人”所有形式。但是在社會實踐中的作用,13億人民的消費收入和支出,除了勞動V的收入外,有了相當大的部分剩余價值或利潤返還的收入和支出。通過兩大部類平衡條件數據,得到充分的認證,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

綜上,馬克思發明創造的剩余價值和再生產理論嚴密論證了剩余價值必須歸勞動者所有,通過自我量力而行的調節,生產和消費相互匹配的比例,實現再生產的最佳條件和最優化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而凱恩斯的經濟理論是在維護私有制的基礎上,用加大剩余價值或利潤的政府轉移支付,克服了經濟危機。前者從根源上解決了問題,后者是針對現實找到了解決辦法。

篇8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在批出口加工型企業陷入困境,企業倒閉,外銷困難,外向型企業開始注重內銷,企業銷售模式變成了內銷為主,外銷并重,同時借助網絡開始開展零售直銷業務,在這種形勢下,企業將面臨資金周轉、庫存壓力增大、渠道和客戶發散、經驗不足等問題,作為企業信息化從業管理人員,在當前經濟危機的背景下,應該風物長宜放眼量,因此有必要對ERP在未來發展的趨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ERP正在或已經呈現出如下發展趨勢:

一、ERP系統融合電子商務強化網絡營銷

傳統觀點認為ERP主內,電子商務系統主外,實際上,這種封閉的觀點是不對的,正如三網融合必然成為一個趨勢,ERP融合電子商務而成的全程電子商務也比如形成一種發展趨勢,企業迫切需要一種能融合電子商務和傳統ERP功能融為一體的現代開放型管理和商貿平臺。因為企業存在這樣的需求,于是全程電子商務應運而生,它透過結合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二者的功能從而為實現企業電子商務和管理一體化提供了平臺。我們看到在這種趨勢下,一方面,供應鏈管理從企業內容自然延伸到了企業外包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甚至提供了ERP、CRM、OA等在線應用系統,形成了一個全程供應鏈管理系統;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則從信息和商機撮合和搜索為主延伸到了比價搜索、電子化采購、誠信認證、在線支付、協同商務等領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全程電子商務交易系統。企業目前已經有意識地讓ERP系統延伸到更外延的商業空間,同時,開始關注網絡營銷功能,網絡商城或商店模式的熱門就是當前形勢下的必然選擇,而ERP必然有對這種營銷模式提供全程供應鏈的支持,實際上是把上下游企業和客戶和支付商和第三方物流緊密結合成企業生態鏈。

二、ERP系統具備整合BPR能力

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通過優化業務流程,內部挖潛,節約成本,從而達到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這也是為什么BPR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各類型的大中型企業ERP系統基本上都已經成功上線并且在生產、財務、物流、銷售等方面得到了較為成熟的應用,但他們目前在做什么呢?通常的答案都是BPR,即企業流程重建(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應該說目前ERP系統在BPR方面的能力薄弱制約了ERP在企業戰略層面發揮更大的價值和更多的影響力,很多人說,BPR不就是為了裁員做鋪墊而已,這樣的說法,很難說盡然,通常BPR都具有強調顧客滿意、使用業績改進的量度手段和關注于更大范圍的、根本的、全面的業務流程、強調團隊合作;和對企業的價值觀進行改造等特點,而ERP系統要想使BPR能夠在企業運轉,必須具備大范圍內的業務流程梳理、識別、設計、優化和重建功能,只有基于這些內核的ERP系統才是能夠滿足未來企業業務發展的需要,在當前經濟危機的背景下也能夠為企業決策層認識企業現在業務狀況和找到改進的根本方法。

三、ERP系統基于SOA架構治理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個組件模型,它將應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單元(稱為服務)通過這些服務之間定義良好的接口和契約聯系起來。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進行定義的,它應該獨立于實現服務的硬件平臺、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這樣一來,使得構建在各種這樣的系統中的服務可以一種統一和通用的方式進行交互。所有的業務語言已經有了服務模型的支持,業務和技術的鴻溝通過SOA技術得以有效的填充,應此更是生出面向服務方法建模學,以此來描述現實動態業務。SOA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使用SOA的ERP系統就如同博物館的舊式列車如何駛出新型軌道,隨需應變是IBM提出耳熟能詳的商業理念,SOA正是ERP對于業務隨需應變的詮釋。

四、ERP系統基于插件式行業生態鏈解決方案

ERP行業發展已經很多年了, 生態鏈一直在汽車業等傳統制造業中存在,而ERP作為新形態的軟件制造業態,過去由于對復用關注甚少,似乎經常在搞重復建設也鮮見產業聯盟在這方面的規劃和實施,因此,作為ERP產業,相關行業和協會確實有必要指定ERP標準,以倡導插件式生產設計方案,這樣一來,ERP重復建設效率低下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同時,行業協作風氣代替惡性競爭,各有專精,才能更好地培育ERP市場。對于客戶而言,越來越喜歡能夠提供一站式一體化解決方案的ERP服務商,因此,只有行業內部生態鏈完善了,才能基于平臺打造各行業的解決方案。

五、ERP系統正從1.0轉向2.0,更加注重用戶體驗

企業ERP2.0比1.0相比較,更加關注用戶體驗和互動,所謂以人為本,諸如協同工作和移動商務在新形態的ERP中將得到普及應用,這樣一來,企業溝通和協同使生產力得到釋放,企業資源平臺有化身為企業商務社區平臺的趨勢,都說今后離不開互聯網生存的企業,對于內部管理而言,增加知識管理系統和信息門戶甚至企業博客元素,同樣使企業在企業形象和生產力上得到顯著提升。

六、ERP系統轉向SaaS運營模式

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尋找一種更加節約成本的ERP應用模式,這樣一來,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在線服務)服務模式應運而生,SaaS模式由于很類似IT服務外包的形式,SaaS提供商為企業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網絡基礎設施及軟件、硬件運作平臺,并負責所有前期的實施、后期的維護等一系列服務,企業無需購買軟硬件、建設機房、招聘IT人員,即可通過互聯網使用信息系統,就像打開自來水龍頭就能用水一樣,企業根據實際需要,向SaaS提供商租賃軟件服務。讓企業可以大幅度節省前期信息化IT成本,在功能對等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ERP實施成本和實施風險,SaaS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

七、ERP系統融合APS系統和項目管理平臺

篇9

[關鍵詞]財務管理;應對;危機

與往年相比,2008年冬天原本不太冷,但是發端于美國的經濟危機為中國內地經濟帶來了陣陣刺骨的寒流,而且形成了“嚴冬”。這次經濟危機迅速在世界范圍內蔓延,演變成全球性的危機,國際經濟形勢異常嚴峻,同樣也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企業面對外貿市場的嚴重萎縮和國內市場的慘烈競爭,該如何度過這個無法逃避的“漫長嚴冬”呢?各國經濟界大多把問題歸結到經濟泡沫、過度消費、監管不嚴以及金融衍生產品泛濫等外部和技術因素,但從企業內部的角度來看,完善經營管理機制、提高自身防范風險的能力才是應對外部危機的根本保證。筆者認為,在這次經濟危機中,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單純追求銷量和市場份額,忽視了財務管理的風險,缺乏完善的內控制度,工作方式與組織機構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而且財務人員管理水平有限,使財務該發揮的監督職能未發揮,該通過財務管理增加的效益未能顯現,從而使企業年年捉襟見肘,當經濟危機來臨時,沒有招架之力。因此,健全和完善的財務管理是企業實現自我調節、自我約束的重要基礎,也是應對經濟危機的關鍵所在。

一、全面更新財務管理觀念

這次經濟危機主要是在投資、金融市場、實體經濟、房地產、匯率等幾個方面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較大,這也是對企業財務管理好與壞的驗證。企業需要重新審視自身財務管理的利與弊,從而對財務“管理目標”重新進行科學定位,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管理與運行機制,優化企業理財行為。

要實現上述目標,措施有:

(一)提高對新形勢下財務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認識,確立財務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這次經濟危機國出口貿易減少、生產萎縮、利潤下降等方面的影響特別明顯,企業管理者要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工作,掌握企業財務狀況,加強資金籌措、投放、使用和分配的管理,提高資金運作水平,才能緩解目前這種緊張的局面。例如,要改變傳統的由財務部牽頭負責、執行預算管理工作,改由企業管理者親自掛帥,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明確預算管理的決策機構、工作機構、執行機構的人員與職責,實現自上而下全員參與的管理模式,使一切經營活動處在可控的狀態,遇到危機時能調控自如。

(二)改變以往領導對財務管理干預過多的狀況,明確表明財務負責人的權限,使企業財務管理能夠立足企業現狀,為企業尋求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發揮有效的作用

在這次危機中,很多企業不堪一擊,瀕臨絕境。企業普遍存在監控不力甚至內部人為控制的現象,財務人員處于從屬地位,常常只能按領導的意圖處理賬務,造成“財務管理跟著會計核算走,會計核算跟著領導意志走”,使財務管理流于形式,致使80%以上的企業會計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所以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從管理層做起,明確財務負責人的權限和財務人員的職能,使其管理、監控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

(三)財務人員理財不能只盯住物質資產和金融資本,要轉變觀念,逐步確立以人為本觀念、信息觀念、風險防范觀念、知識化理財觀念、知識資本觀念及競爭與合作相統一等的觀念

觀念的轉變已經是老生常談,但是沒有幾家企業真正能夠做到。大部分企業的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和貨款,經濟危機襲來,銷售量下降、信貸緊縮,使企業普遍陷入困境。如果財務人員能夠轉變理財觀念、拓寬思路,展開多渠道的比如采取協定利率收息、辦理承兌匯票等理財方式,擴充自有資金,對于經濟危機資金周轉不足的問題,就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同時,企業提高全體員工的財務意識也是加強財務管理、度過經濟危機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國際化的財務管理目標。

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現在的財務人員不單純是對一般費用報銷的審查,而應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從企業的經營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費用開支、收入實現,一直到財務成果的產生。并且在目前經濟縮水的形勢下,較低的利潤率必須配套較高的運營效率。所以健全規章制度,是加強財務管理的依據,也是抵抗經濟危機的保障。企業應當抓好以下兩個方面:

(一)做到有章可循

根據《公司法》、《會計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并結合企業實際。建立一系列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并不斷進行補充和完善,以提高規章制度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同時,制訂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建立充滿活力的激勵機制和行之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為促進每一位財務人員的責任心,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也是做好財務基礎工作的重要環節。

(二)嚴格按章辦事

在財務管理中有法不依、有規不循,是企業死亡和倒閉的根源。如,巨人集團“突發性的休克”、“亞西亞集團”一夜間的倒閉、“德隆集團”經濟鏈條突斷而致的破產、“健力寶集團”的搖搖欲墜均是由此。這些真實的案例不斷提醒企業財務人員必須在依法理財、公正廉潔的前提下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違章必究,防止規章制度流于形式,增強其執行的剛性是十分必要的。

三、創新和調整財務管理的內容

企業明確應對經濟危機的舉措及相應的解決方案,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客戶和市場機會,還可以增強其組織和盈利能力。所以,財務管理應以綜合型、價值管理型方式存在于企業經濟活動的財務預測、決策、計劃、控制、診斷和財務關系的處理等方面,調整現有財務管理的內容迫在眉睫。

(一)確立財務管理目標多元化

必須改變單一的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明確確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多元化。

(二)把無形資產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

要重視對無形資產的投資和管理,改進和調整原有的管理指標,增設反映企業無形資產投人、使用、收益狀況的指標體系。

(三)建立反映知識資本價值的財務分析評價指標

設立知識資本考核指標,評估知識資本價值,定期編制知識資本報告,披露企業在技術創新、人力資本、顧客忠誠等方面的變化和投資收益。

(四)改進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手段

要加快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網絡財務化,并將網絡財務融入到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之中;還可以利用分析工具得到及時、準確和可操作的信息,更快地響應新出現的需求和機會。

四、加強財務管理中的風險防范

企業的日常活動環境復雜多變,通常會面臨市場風險、管理風險、財務風險、政策風險以及合作伙伴、經營者的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風險。經濟危機則成為這些風險

的綜合體,來勢兇猛、破壞力更強,所以企業必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通過對資金籌措、重大投資、營運資金、債務清償、資產損失和稅收支出等關鍵環節的控制制度,加強風險預警和識別,及時評估、預防、控制和分散財務風險,在實現經營目標的同時力求化解在經濟危機中存在的財務風險或實現損失最小化。

(一)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

及時調整財務人員適應新環境的知識結構,使他們能夠具有及時捕捉風險、衡量防范風險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信息網加強調查研究

運用科學方法對投資項目進行預測,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三)應重視和借助企業外部獨立機構的意見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財務管理和各項決策中,聽取和吸收外部專家的建議會有助于降低錯誤判斷率,減少企業運行和決策中的風險。

五、加強內部控制

目前,企業正處于非常時期,面對全球經濟衰退的不利影響,更需要快速而果斷的執行力,更需要具備靈活并富有前瞻性的眼光來為市場中隨時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做好充分的準備。加強內部控制、提高經營效率、保護財產安全,是實現經營方針和目標的有效工具,也是抵抗經濟危機的手段。

企業要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內部會計制度,明確會計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內部牽制制度和稽核制度。會計監督要由事后監督轉向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針對企業在經營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內部控制體系不夠完備和完善、內部監督不夠得力、可操作性不強、滯后性明顯等弊端,結合發展實際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充分考慮企業的性質、規模、生產工藝過程、管理模式等內容,將重點放在有效地降低成本及采購支出、精簡產品結構以及提高資金流動性等幾個方面,逐步實現零庫存、零風險運營。

六、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財務管理人員

篇10

(一)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的關鍵環節“積累就是資本以不斷擴大的規模進行的再生產。”這種積累,只有通過產業資本在“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形態上的循環運動過程來實現。產業資本不斷地將勞動力這種具有特殊使用價值的商品置于資本的支配之下,不僅源源不斷地生產出新的商品和新的剩余價值,“還要生產并再生產資本關系本身”。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則是要把上一輪產業資本循環運動中生產出來的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再投入到新一輪產業資本循環運動中去。資本支配下的擴大再生產必然帶來一種結果,即“對過去無酬勞動的所有權,成為現今以日益擴大的規模占有活的無酬勞動的唯一條件”。這種社會再生產過程越是循環反復地進行,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就不得不與勞動資料相分離,轉化為以出賣自身勞動力為生的“虛構商品”。勞動者與勞動資料的分離越是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生產與需求的同一關系就會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內轉化為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要進行下去,就必須不斷地在商品資本通過市場交換轉變為貨幣進而轉變為擴大的貨幣資本的環節上,實現“商品價值從商品體跳到金體上”,使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暫時地得以解決。不經過這一“飛躍”,則商品價值,進而剩余價值,就不能得到實現;剩余價值若不能實現,也就無從轉化為資本,社會再生產過程也就無法持續下去。因此決定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環節是剩余價值的實現環節,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論是古典危機還是當代危機)本質上都是剩余價值難以實現的外在表現。

(二)資本有機構成變化與剩余價值難以實現問題剩余價值的實現過程,特別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條件下的剩余價值實現過程,從來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商品價值由商品體到貨幣體的“驚險的跳躍”的過程,在生產與需求的對立不斷擴大的條件下并不必然會發生。這種“跳躍”發生的幾率甚至隨著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的循環反復而趨于減小。商品價值規律發揮優勝劣汰的作用,使得“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的單純的實際可能性也變成了同樣的強制性命令”。資本家擴大生產規模的努力如果單純依靠資本投入的擴張,就會因資本有機構成不變導致勞動力價格過快上升到“嚴重地危及資本關系的不斷再生產和它的規模不斷擴大的再生產”的程度。對于資本來說,率先采用可以提高勞動生產力的新生產方法,從而使所生產的每個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市場價值,就可以暫時地取得額外的剩余價值,同時淘汰其他競爭者。個別產業資本之間的競爭越是激烈,增進勞動生產力就越是成為資本家擴大生產規模的手段,實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就越有必要。當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方式成為生產剩余價值的主要方式時,資本有機構成的單向變化就成為一種常態:不變資本的相對量趨于增加,可變資本的相對量趨于減少。資本有機構成的這種變化必然使勞動者與勞動資料結合方式發生不可逆的改變:“在積累進程中形成的追加資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較起來,會越來越少地吸收工人……周期地按新的構成再生產出來的舊資本,會越來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傭的工人”。這種排斥,必定以人口相對過剩的常態化和產業后備軍的形成為結果,進而成為資本持續壓低勞動力價格的有力武器。一方面是資本驅使下不斷擴大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是無產階級日益貧困化導致的消費需求萎靡。生產與需求的這種對立積累到一定程度,剩余價值就會因為商品交換活動的停滯和萎縮而無法實現,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突然中斷,以商品過剩為特征的經濟危機也就不可避免。

二、透支消費與剩余價值難以實現問題的暫時緩解

(一)透支消費的目的與實質客觀地講,相對于封建主義生產關系下近乎停滯的社會生產來說,資本支配下的社會生產在并不算太長的歷史時期內使社會生產力實現前所未有的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日趨激化的生產與需求的矛盾,正是這種發展起來的社會生產力與資本支配的資本蓄積規則及財富分配規則相沖突的結果。如果不能依靠壓縮生產能力的辦法來解決這一沖突,就只能依靠刺激消費需求的方式來尋求緩和。突破“量入為出”的觀念,決不是某個人心血來潮的結果,而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局部調整的必然產物。“透支消費”的觀念之所以能夠被接受,恰是日趨發達的社會生產力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間的矛盾不斷發展的結果。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同時也是資本蓄積的過程,資本蓄積越快則生產與需求的對立也就越尖銳化。資本蓄積正是通過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不斷地將剩余價值轉化為產業資本,轉化為現實的生產能力,才能得到完成。在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條件下,由于剩余價值不斷地轉化為產業資本,生產能力的擴張幾乎是沒有限制的;但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卻會使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者所具有的消費購買能力相對地變弱。要緩解生產與需求之間的矛盾關系,就必須改變一部分社會勞動生產物的性質和用途,使生產與需求暫時達到耦合狀態,使新創造出來的剩余價值可以從商品交換中得到實現。作為不變資本或可變資本的物質載體的那部分勞動生產物已經補償了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掉的勞動資料或勞動力,所以其性質和用途不能再作改變。唯一還可以改變用途的勞動生產物,就是那些補償生產過程中勞動能力和勞動資料耗費之后剩余的那部分勞動生產物。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這部分剩余生產物的價值形態即是剩余價值。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透支消費(無論是微觀層面的個人消費透支,還是宏觀層面的國家財政透支)本質上都是將剩余價值的用途暫作改變,在抑制生產能力擴張的同時盡可能擴大有效需求,最大程度地讓新創造出來的剩余價值得以成功實現。

(二)透支消費的必然性與局限性利用透支消費來緩解剩余價值實現過程中矛盾的方法,可以歸納為:用剩余價值實現剩余價值。這種使資本可以繼續行使對勞動者的支配權和對剩余生產物的索取權的方法,在資本主義體系剛剛形成并初步發展的歷史時期,并不是必須的。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資產階級奔走于世界各地……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不斷擴大的世界市場使剩余價值可以較為容易地實現。一旦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全球范圍內取得勝利,資本主義的世界殖民體系日臻完善,絕對剩余價值生產越來越遭到全體勞動者的抵制和反抗,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導致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加快,實行這種“用剩余價值實現剩余價值”的方法就變得越來越有必要。相對于危機爆發時銷毀過剩商品并消滅生產能力的那些危機應對辦法,全社會范圍內的透支消費可以在盡可能小地破壞生產力的前提下,盡量地緩和因資本主義制度導致的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這是因為,一方面,透支消費在一段時期內將社會儲蓄基金部分轉變為社會消費基金,暫時減緩了剩余價值轉化為產業資本的速度,以破壞相對較小的方式抑制了生產能力的擴張;另一方面,透支消費在一段時期內提高了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者的消費能力。資本犧牲的是對已實現的部分剩余價值的直接支配權,換取的是資本支配下的擴大再生產過程的平穩運行,以及未來一段時期內剩余價值的順利實現。以“高福利、高消費”著稱的福利資本主義之所以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的主要特征之一,正是因為福利資本主義所依賴的全社會范圍內多層次的透支消費,為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剩余價值實現問題提供了一種毋需廢除資本對生產支配權力的應對辦法。實行透支消費的資本主義國家一直在回避一個根本的問題:即導致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剩余價值難以實現的資本蓄積規則和財富分配規則沒有發生任何實質性的改變。這就注定了透支消費只能暫時緩解社會再生產中的剩余價值實現問題,并不可能從根源上消除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

三、剩余價值難以實現問題的激化與經濟危機形態的轉變

(一)透支消費使剩余價值向金融資本轉變當資本家以“用剩余價值實現剩余價值”的辦法來緩解被資本支配下的擴大再生產激化的生產與需求的矛盾時,資本不會放棄對轉變了用途的這部分剩余價值的最終支配權。透支消費暫時轉變剩余價值用途的過程,只是通過信貸或公債的方式,將作為這部分剩余價值物質載體的剩余生產物的使用權暫時讓渡給消費者或政府。剩余價值歸資本家所有的財富分配規則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本質的改變,但資本家對已實現剩余價值的即時索取權轉變為對已實現和將要實現的剩余價值的長期索取權。用于實現剩余價值的這部分剩余價值,雖然沒有轉化為在“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形態中完整循環的產業資本,卻轉化為金融資本:通過到期還本付息的規則,不僅將過去已實現的剩余價值收回,還額外地從因這些剩余價值的墊付而得以實現的新的剩余價值中以利息的形式支取出一部分來。這些游離于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之外的金融資本,表面上看只是當作商品的貨幣,但正如馬克思指出的那樣:“它作為貨幣所完成的這個行為,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先導”(P383)。由此可以看出,當代資本主義國家長期盛行的全社會透支消費并不是資本給勞動者的無償饋贈,也不意味著勞動者依附于資本的事實發生了改變;實行透支消費的目的只是為了資本可以更好地實現剩余價值,并將資本對勞動者以及對社會生產的支配進一步深化。

(二)資本主義生產體系金融化與貨幣過剩常態化全社會范圍內的透支消費越是盛行,越來越大比例的剩余價值會轉化為金融資本,進而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金融化。這種形式的轉化非但不可能使業已存在的生產與需求的矛盾關系得到徹底解決,反倒會使這種矛盾關系以新的形式表現出來。一方面,金融資本對資本主義生產的導引作用使產業資本周轉效率提高,單位時間內生產既定剩余價值所需的產業資本預付量減少了。這一改變意味著剩余價值的絕對量會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從全社會范圍來看,資本蓄積的速度不是減慢了而是加快了。資本蓄積速度的加快推動生產過程中資本有機構成的加速變化,不變資本比重進一步上升,可變資本比重則進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加速了勞動者購買力弱化的過程,實現剩余價值的目標使社會對金融資本的需求快速放大。這表現在擴大的透支消費使得對充當支付手段的貨幣的需求快速增加,以債權關系和信用關系作杠桿,流通中的信用貨幣量成倍放大。金融資本借由透支消費取得的對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支配作用,使得生產與需求的矛盾關系不再直接表現為商品過剩,而是表現為常態化的貨幣過剩。金融資本流向哪個產業部門,哪個產業部門就會在供需兩旺的形勢下迅速膨脹;反之,金融資本一旦撤出哪個部門,哪個部門就會因需求的萎縮而迅速衰落。對商品的需求往往與商品的使用價值無關,也與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無關。在這種形勢下,不僅越來越多的剩余價值直接轉化為金融資本,甚至在實體經濟部門中循環周轉的職能資本也有向金融部門流動的趨勢。金融部門相對于實體經濟部門日益膨脹,經濟加速金融化。最近20年美國經濟發生的一些變化,就很能說明這一趨勢。從衡量貨幣發行量的廣義貨幣M2與GDP比值指標來看,1994年美國該指數為62.16%,但到2012年已達89.92%;再從衡量資產證券化的股票市場交易額與GDP比值指標來看,1988年時美國該指數僅為33.97%,在1997年達到123.73%,在2000年時則達到321.88%,2008年進一步上升到450.19%。①

(三)經濟危機形態的轉變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金融化和貨幣過剩的常態化,非但沒有消除生產與需求的對立,反倒將這種對立發展到了更深的程度,社會生產的無序性在各種金融衍生品的遮蔽下悄然生發。以引發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為例,次級抵押貸款本是面向信用程度差和還債能力弱的借款人的一種高風險貸款,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卻將這些貸款通過資產證券化打包成債券出售給投資銀行,投資銀行又利用擔保債務憑證等工具面向保險公司、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為購買這些債券融資。正如馬克思曾說過的那樣,“因為有各種方法使同一資本,甚至同一債權在各種不同的人手里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這種‘貨幣資本’的最大部分純粹是虛擬的”。以勞動者為主的消費群體購買力越是隨資本有機構成的變化而相對弱化,金融資本為實現剩余價值而鼓勵透支消費的動機就越強烈,手段就越翻新。金融資本對透支消費的支持,擾亂了價格信號反映并協調生產與需求關系的過程,使得資本主義生產體系變得更加脆弱。信用貨幣的高度不穩定性,成為頻繁引發以貨幣過剩為特征的當代經濟危機的導火索。不同于金屬貨幣,流通中的信用貨幣量具有高度的可伸縮性。當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中新創造的剩余價值較容易實現時,金融資本為參與對剩余價值的分割而極力延長信用鏈條,大量的信用貨幣被創造出來,并帶動擴大再生產過程的加速。但當擴大再生產過程中新創造的剩余價值難以實現時,金融資本為實現新的剩余價值而讓渡出去的剩余價值就表現為個人和政府債務的累積;一旦債務無法清償,信用鏈條的崩潰會使流通中的信用貨幣量急速萎縮,并加劇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剩余價值實現問題。信用貨幣的不穩定性,正是金融資本對擴大再生產過程的控制沒有消除資本蓄積規則和財富分配規則的外在表現。擴大再生產越是加速進行,勞動者購買力越是萎縮,與透支消費相聯系的信用貨幣過剩也就越嚴重。當過度擴張的信用也無法幫助資本將擴大再生產過程中新創造的剩余價值實現出來時,信用貨幣流通量的突然萎縮就引發現代經濟危機的爆發。從商品過剩向以貨幣過剩的經濟危機形態轉變,是金融資本通過透支消費取得對社會再生產過程支配權的必然結果。通過透支消費使剩余價值轉化為金融資本并成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導引,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但不可能解決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剩余價值難以實現的問題。正如馬克思所說:“一起現實的危機的最終原因,總是群眾的貧窮和他們的消費受到限制,而與此相對比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竭力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金融資本既然不能改變資本在社會生產中占支配地位的資本蓄積規則和財富分配規則,也就不可能真正消除生產與需求的對立,只能使這種對立激化導致的經濟危機以新的形態表現出來。

四、危機形態轉變的經濟后果

(一)勞動者地位的弱勢化建立在全社會范圍內透支消費基礎之上的福利資本主義,曾給人以一種幻覺:勞動者的經濟地位已經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而提高,高水平的社會福利可以保證勞動者不再依附于資本。但以新的形態表現出來的經濟危機表明,勞動者依附于資本的事實并沒有絲毫改變,并且隨著危機形態的轉變,勞動者的經濟地位有明顯的弱勢化的傾向。一方面,在金融資本引導下不斷加快的擴大再生產過程,使社會絕大多數勞動者被制造業部門所排斥,勞動者面臨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幾乎成為一種常態。上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在遭遇高通貨膨脹率的同時,還出現了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的問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數據表明,美國平民失業率自1974年1月突破5%,1982年曾一度攀升至10.8%,直到1997年5月初才首次降到5%以下水平。②另一方面,勞動者由制造業部門向服務業部門轉移的過程中,勞動者的個人生產力趨于貧乏。在美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1980年的67.23%上升到2011年的73.09%;但服務業就業人數占社會總就業人數比重從1980年的65.7%上升到2010年的81.2%。③相對于非服務業部門,服務業部門勞動者的財富創造能力增長更為緩慢。勞動者經濟地位弱勢化既是資本主義生產體系中生產與需求對立加深、經濟危機頻發的直接原因,又因新形態經濟危機的爆發而加劇。信用貨幣流通量的突然萎縮導致金融資本失去支持透支消費的能力,轉而要求政府和個人清償因透支消費而累積起來的債務,以便將墊付出去的資本回收。政府和個人債務危機的集中爆發,不僅導致福利資本主義破產,還將勞動者推至更加弱勢的地位。

(二)消費者行為的虛榮化消費者的一切消費行為,原本都應當是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服務的。勞動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前提條件,人的勞動的目的和消費的目的應當是一致的,即為了再生產出更自由全面發展的人而勞動,也為了再生產出更自由全面發展的人而消費。金融資本對社會生產的支配使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更加深化,與危機形態轉變相伴生的貨幣過剩也使消費者迷失其行為的目的,陷入消費目的虛榮化的境地。一方面,金融資本主導下的全社會透支消費將需求的范圍限定在人的衣食、生殖、居住、裝飾等動物機能上。人的需求是多層次的,透支消費提供的物質產品和服務可以滿足較低層次的人的動物機能方面的需求,卻不能滿足更高層次的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全社會透支消費培養起來的“消費至上”的觀念,無助于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的滿足,也就不能達到再生產出自由全面發展的人的目的。另一方面,金融資本主導下的全社會透支消費使消費者出現“為了消費而消費”的傾向,物質產品和服務的消費相對于動物機能方面需求的滿足也是過剩的。金融資本提供的各種透支消費的機會,使消費者可以僅僅是為了虛榮而非為了需要進行消費。名牌箱包等奢侈品在使用價值上與一般商品并無差異,但是奢侈品可以滿足消費者的虛榮心,故讓眾多消費者哪怕背上債務也要購買。消費者行為普遍虛榮化既是經濟危機形態轉變的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新形態經濟危機發生的風險。消費者出于虛榮心而做出的消費決策,使生產者誤以為商品供不應求是可以持續的狀況,從而盲目擴大生產規模,加劇生產與需求的對立。信用貨幣流通量的突然萎縮使這種虛榮消費失去財富支撐,生產與需求的對立關系就顯現出來。普遍的虛榮消費越是與透支消費緊密結合,金融資本的無序流動就越是容易造成貨幣過剩經濟危機的爆發。

五、結論及對我國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