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核心素養范文
時間:2023-08-15 17:30: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考歷史核心素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地理核心素養”已成為中學地理教育工作者聚焦點之一。地理課程標準修訂組將“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確定為地理核心素養。其中,人地協調觀是地理課程內容蘊含的最為核心的價值觀,它包含正確的自然觀、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發展觀等。綜合性和區域性是地理學研究的兩個突出特點,由此形成的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是學生分析、理解地理過程、地理規律、人地關系系統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觀察、感悟、理解地理環境和人地關系狀況,是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體現。回看2016年全國文綜Ⅰ、Ⅱ、Ⅲ卷中的地理試題,不難發現“地理核心素養”已在試題中閃耀著光芒(表1),指引著中學地理教育的“課改”方向。
核心素養是學生的內在品質,難以直接觀測。上述高考試題的設計,總體上以“素養立意”,以“學科內容為載體”,借助相對復雜的“現實情境”,向學生呈現空間格局的觀察、概括、歸納,地理特征的分析、綜合比較,空間動態過程的觀察、規律概括與趨勢預測,地理因果聯系與依存關系的分析、推理,以及繪圖與圖解等具體任務。通過考生應對復雜現實情境中的各種外在表現,考量考生“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等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狀況。試題設計以“情境、學科內容和任務”為基本路徑,考查考生發現問題、辨析概念、建立關系和驗證假設的能力,以及考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應用地理學科方法的正確性。
毋庸置疑,高考試題的價值取向必然會深刻地影響中學地理課改態勢。地理核心素養考查將成為高考試題命制價值取向的必然選擇:從“能力立意”轉向“素養立意”,重點測試與考查考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形成狀況。
(湯國榮/浙江省紹興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二、 試題詳析
一道閃耀著人地協調觀考查的好題
【全國Ⅲ卷37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為建設生態文明,我國大力開發風能等清潔能源。風電建設成本高于煤電、水電。2009年5月,甘肅酒泉有“陸上三峽”之稱的1000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項目獲國家批準,其中的80%集中在被稱為“世界風庫”的瓜州縣。圖2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風(≥ 8級)日數。
(1) 分別與煤炭、水能相比,指出開發風能的優勢。
(2)說明瓜州建設大型風電場有利的自然條件。
(3)分析瓜州建設大型風電場的不利區位條件。
(4)為保障電網的穩定性,還規劃在瓜州建設規模較大的熱電站作為調節電站。試解釋為大型風電場配建調節電站的原因。
答案:(1)與煤炭相比,風能為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與水能相比,開發風能不產生庫區淹沒等問題。(2)有風:風能資源豐富(有“世界風庫”之稱),年大風日數多(近70天)。有地:可供建設風電場的土地廣闊(充足)或戈壁(難利用土地)廣布,地形平坦。(3)當地(經濟落后,人口稀少)電能需求少;離東部(用戶)較遠(需長距離輸電);當地基礎設施(如電網等)不足;建設成本高(投資大),當地資金不足。(4)風電極不穩定,配建熱電站等可以調節、控制,以使電網輸電平穩(當風力減弱時以熱電站補充電量,當風力強勁時減少熱電站發電量)。
【評析】本題以甘肅瓜州風能資源開發利用為情境,考查考生以人地協調觀為主線,分析和評判區域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
試題基于能源結構優化的大背景,借助甘肅瓜州區域背景,取材當地風電熱電開發,以“風電利用特點解讀-瓜州風電開發區位分析-瓜州能源利用可持續策略”為線索,給出圖文材料(瓜州生態文明建設和甘肅酒泉1000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項目情況,年大風日數分布示意圖),設問檢測學生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形成協調關系的必要性與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程度,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地協調觀。第(1)題的問題設置中,要求學生借助對比的方法,從不同能源自身特點及開發中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兩個維度展開分析,幫助學生理解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要因地制宜推進區域能源開發。第(2)、(3)問的分析,需要考生借助區域認知和綜合思維,深入挖掘圖文信息,通過小尺度區域內部差異的對比,從能源分布差異,社會經濟發展差異等視角進行分析,著力于考查學生是否能夠正確認識地理環境的空間特征,并辯證地看待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各種影響。第(4)題設問中,依據“電網穩定性”的實際能源利用情境,在區域背景中將熱電配建問題提出,考查學生是否能夠結合現實中出現的人地矛盾實例分析原因。整個題組設置線索清晰,通過圖文信息結合的方式,將對“人地協調觀”這一核心素養的考查通過有梯度的問題設置展開。試題情境緊密聯系我國的新能源開發建設和政策,展現地理學科知識在國家建設發展中的作用,引導學生要用發展的眼光動態看待地理事物變遷,不同的歷史階段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及開發條件對人類活動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學生要具備國家情懷和世界眼光,關注地方、國家、全球的地理問題及可持續發展問題。這不僅落實了課標中“學習有用的地理知識”的理念,也彰顯了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
【解題思路】風能資源近年來以其可再生性和清潔環保的特點被追捧,但是風能資源開發又受其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限制。甘肅瓜州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以其自身區域特點獲批建設大量風電基地,為區域能源結構優化做出貢獻,但是其開發受到很多限制并規劃實施可持續發展策略,為許多新能源開發和區域發展提供了經驗。
第(1)題,本題考查分析比較地理事物的能力。即風能資源對比于煤炭有清潔可再生的特點,環境效益更理想,而風能資源對比于水能,同樣清潔可再生,但是水能開發對巖石圈、水圈產生破壞性影響。無論何種資源開發,必須站在“資源”和“開發”的維度,從人地協調發展的高度思考問題,人類對資源開發的活動對地理環境的不同圈層會產生積極和消極影響,不同的能源特點不同,其開發中對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也有差異,運用對比方法,從不同視角展開分析是解這類題的關鍵。
第(2)、(3)題分別從瓜州大型風電場建設的自然區位優勢和區位限制角度設問。第(2)題,大型風電場建設的自然區位主要從風電場建設的需求與自然環境關系的角度考慮,風電基地建設需當地風能資源豐富的區域,同時風電基地本省對土地資源占用較少。基于圖文信息,區域特征和學科知識的思考,該區域為西北區,近冬季風源地,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摩擦力小,又加上地形平坦,山口狹管效益,故多大風天氣;西北地區荒地多,地面沙漠、戈壁廣布,地形平坦,建設風電場土地資源利用好。第(3)題,風電場建設主要的限制因素,即包括風電場自身建設劣勢也包括區域特點對其建設的限制。不同的時期,人類對能源資源的開發力度和開發能力不同,同時不同的能源資源開發對人類的要求和影響也有差異。聯系區域特征主要從社會經因素分析,可從電能市場需求,輸電距離、基礎設施、資金等方面分析。
第(4)題,本題考查比較風電和熱電的特點之一穩定性。瓜州受冬季風影響顯著,季風的不穩定性造成了風力發電的不穩定,自然資源和地理環境滿足人類需要的潛力有限,只有建設熱電站進行電力調節,當風力減弱時以熱電形式補充電量,才能保障電網的穩定性。分析此題需要學生理解人地協調的重要性,具備良好的資源觀,環境觀,自然觀,能夠結合人地矛盾,分析和提出改進建議。
【教學導向】人地協調觀是指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秉持的正確的價值觀。這一核心素養重在培養學生正確認識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作用的方式、強度和后果均有差異。綜觀2016年全國文綜卷的地理試題,“人地協調觀”是試題設計的主線,絕大部試題滲透考生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形成協調關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程度的考查要求。試題設計將地理概念或者地理事象置于學生熟悉的或者時事性的情境中,利用情境化任務蘊含的線索,設置問題,考查學生多維度辨析地理事項的能力,綜合思考、判斷、評價、理解分析人地關系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區域主題探究的教學模式,將情境問題的探究任務蘊含到課堂學習活動設計線索中,學生借助任務驅動主動建構學習力,提升核心素養。在相關的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應以問題為導向,選擇區域中獨特的人類活動,設置具有一定梯度和思維深度的“問題鏈”,以引導學生運用要素綜合、時空綜合等思維模式,對比、綜合等探究方法,從區域環境特征入手對“問題鏈”進行有效探究,從而科學認識人地關系,樹立人地協調觀念。
(虞文君/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泰河中學)
一道閃耀著綜合思維考查的好題
【全國Ⅲ卷36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熱帶雨林風光吸引的游客從馬瑙斯出發,乘船沿內格羅河(圖3)溯源而上,見兩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橋。行至內格羅河與布朗庫河交匯處,發現兩條河流的河水因顏色迥異,呈一黑黃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繼續前行,岸邊的沼澤漸漸映入眼簾……當晚他查閱資料,得知內格羅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質,顏色烏黑,而布朗庫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黃色。
(1)分析內格羅河河水富含腐殖質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試對“河上很少有橋”這一現象作出合理解釋。
(3)你是否贊同在該地區拓展旅游觀光業?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
答案:(1)氣溫高,濕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澤形成大量腐殖質。地處平原,地勢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澤,泥沙沉積。(2)人口稀少,跨河運輸需求小;水網稠密,水運便利;河面寬,水量大,修路搭橋成本高,技術難度大;對雨林環境破壞大。(3)贊同理由:熱帶雨林旅游資源獨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開發與運營成本低,經濟效益好;增加當地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不贊同理由:對熱帶雨林環境造成破壞,產生污染;對當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帶來沖擊;來自自然的威脅(疾病、野生動物襲擊等)較大。
【評析】本題為綜合性試題,在給定圖文資料基礎上,分別從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區域地理、環境地理等角度,綜合考查考生的地理信息閱讀、分析、提取的能力,同時考查考生綜合運用地理知識與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內容全面,涉及面廣,對考生的地理綜合能力有一定要求,也涉及了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環境效應等問題。
本題以瑪瑙斯西北部亞馬孫河支流內格羅河熱帶雨林風光旅行記錄為載體,考查分析內格羅河河水水質特點、河流上橋梁少的原因、評價人類活動(旅游觀光業)對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等地理核心知識,考查全面、系統、動態地認識地理事物與現象的思維品質和能力。內格羅河意思為“黑河”,是南美洲亞馬孫河左岸最大支流。發源于哥倫比亞東部山地的爪伊尼亞河在圣卡洛斯附近匯合卡西基亞雷河后被稱為內格羅河,河流流經巴西西北部,向東南流,接納布朗庫河等支流,在馬瑙斯以下17千米處注入亞馬孫河,全長約2 000千米。流域內炎熱多雨,人煙稀少,因流域沿岸沼澤多腐殖質,河水黝黑,稱之為“黑河”,譯為內格羅河。
試題借助圖文信息,向考生展現平時陌生的熱帶雨林環境及內格羅河流域現實場景,要求考生認識各自然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第一步考查自然環境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腐殖質、泥沙);第二步考查自然環境下的人類文化景觀(橋梁);第三步考查人類對熱帶雨林開發的可能性,并以開發性的設問出現,再次考查人地關系、自然環境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對地理行為的綜合思維。三個設問層層遞進,從熱帶雨林的現實情景出發,多角度、多層次、全面且系統的考查自然地理要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區域自然、人文要素與人地關系發展的綜合性問題。
首先,能從多個維度解釋內格羅河為“黑河”的原因;分析該區域的氣溫、降水、地形、植被、沼澤等自然要素對生物、河流泥沙含量的綜合影響,體現了“能夠從地理要素綜合的角度認識地理事物的整體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的綜合思維目標要求。其次,通過 “含沙量少”、“河上很少有橋”的設問,突破“含沙量大”、“修建橋梁的區位因素”、“橋梁(交通運輸線路)建設的意義”等傳統的思維路徑,對考生的逆向思維品質和能力有很好的考查。再次,熱帶雨林旅游產品對游客有強大的吸引力,旅游業的發展能帶動相關產業及就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在此背景下,是否拓展該地的旅游業成為環保人士和產業開發人士爭論的話題。區域可持續發展既要有經濟的發展,又要有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作為保障,熱帶雨林的保護不僅是所在國的責任,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對該問題進行辯證的思考,需要考生從正反兩方面提供支持所持觀點的充足證據;該思維過程的考查,再次體現了“系統、全面、辯證的看待地理問題”的綜合思維這一核心素養。該試題也具有引導考生認識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滲透人類應因地制宜、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謀求人地和諧價值取向的地理學科綜合教育目標的功能。
【解題思路】第(1)題,先確認腐殖質是指已死的生物體在環境中經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機物質,呈黑褐色。其形成主要受氣候、地形、水文、生物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氣溫、降水條件對生物生長的影響,生物在氣溫條件下的分解作用,地形條件和水文條件對腐殖質沉積作用的影響,自然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綜合作用,可以形成 “黑河”。在熱帶雨林環境下,氣溫高,降水豐富,空氣濕度大,利于植物生長,生態系統復雜,動物繁多;沼澤水體內物種豐富,生物殘體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微生物分解迅速,留下眾多的腐殖質;沼澤及河流地勢低,利于眾多腐殖質沉積。河流含沙量大小受流域植被、降水量和降水強度、地形坡度、流速、人類活動的綜合影響。熱帶雨林環境植被繁茂,對地表泥沙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平坦的地形,降水對土壤的侵蝕弱,水土流失少;河流地處平原加上寬闊的河道,流速慢,搬運能力弱;沼澤和寬闊的河道地勢低,流速慢,泥沙沉積;多種因素疊加,河流含沙量很小。
第(2)題,橋梁作為文化景觀,是交通運輸線的一部分,起到連接河流兩岸陸路交通的作用。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氣候濕熱,人類開發較晚,人煙稀少,人類經濟活動的密度小,現代陸路交通線路極少;該流域降水極為豐富,河流水量大,水流穩定且平穩,水運能力強;河流支流四通八達,水網稠密,自然組成了稠密的內河運輸網,能基本滿足區內各個方向上有限的交通運輸需求。圖中信息顯示,河面寬闊,修建橋梁成本高,技術難度大;人類交通建設活動會破壞熱帶雨林環境。
第(3)題,從文字情景的“熱帶雨林風光”、“景色令人震撼”的視角,進行了開放性試題的設計,要求考生明確表明態度,并論證自己的觀點。當然,考生在作答時只需要就一種觀點進行闡述就可以。為了實現人地關系的協調發展,需要科學地分析人類生產、生活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挖掘其作用機理及其內涵,更好地指導生產、生活實踐。旅游開發條件評價主要從旅游業發展利弊、旅游資源價值、地理位置與交通、客源市場、基礎設施、對旅游資源環境影響等角度加以思考。考生如果選擇贊同拓展旅游業的這種觀點,則通過圖文信息資料和前面的分析歸納,很容易看出,該地獨特熱帶雨林風光和充滿魅力的印第安文化,其游覽價值的獨特性異常突出;旅游對經濟環境的有利影響最為顯著,還能增長當地的就業機會,增加收入,加強文化交流等。考生如果選擇不贊同拓展旅游業的這種觀點,則主要從旅游產業發展會帶來環境污染、基礎設施的建設會造成生態破壞、對原始文化的沖擊、旅游活動受自然威脅大等角度進行論證。
【教學導向】綜合性是地理學的基本特征之一,綜合思維是地理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2016全國三套試卷,都突顯了“多視角重內涵,多層次重邏輯”的測試特點,為考生創建了學以致用的地理綜合思維展示平臺,引導考生運用地理學科獨特的視角,關注時代、分析現象、思考現實、明辨事理。試卷具有考核目標全面、綜合性強的特點,幾乎所有地理試題的解答都需要運用綜合思維。因此,地理教師在地理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將地理現象分解成若干要素、方面、類型,分析與比較它們的屬性、特點;從要素綜合、時空綜合、地方綜合的角度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之間的聯系。二是在區域地理教學中,利用區域綜合的特點,引導學生分析區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對區域特征形成的影響,判斷與評價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正確與否,預測地理事象或區域特征的發展演化。三是通過特殊現實問題情境的設置,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和逆向思維訓練。四是盡可能搭建學生主動學習的活動平臺,給學生展示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和最終結果的機會。
(季鳳軍/浙江省紹興市魯迅高級中學)
一道閃耀著區域認知考查的好題
【全國Ⅰ卷36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溫,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開放的最適溫度。喜光、根系發達。生長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過濕不利于其根系發育。開花季節,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開放吐香時間從20時左右至次日10時左右,是將茶葉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時間。
廣西橫縣種植茉莉花歷史悠久。改革開放后,茉莉花茶市場需求旺,橫縣開始擴大茉莉種植規模。1983年,在廣西首次舉辦的茉莉花茶評比中,橫縣茉莉花茶一舉奪魁。至20世紀90年代,我國茉莉花茶生產重心開始從東南沿海地區向橫縣轉移。2000年,橫縣獲“中國茉莉之鄉”的稱號。目前,橫縣的茉莉鮮花和茉莉花茶產量占全國總產量80%以上,占世界總產量60%以上。圖4示意橫縣在廣西的位置和范圍。
(1)與江蘇、浙江相比,說明橫縣有利于茉莉生長的氣候條件。
(2)橫縣地形以河流沖積平原為主,茉莉主要種植在平原地勢較高的旱地上。試解釋沖積平原地勢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種植的原因。
(3)目前橫縣縣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廠。分析橫縣縣城集聚眾多茉莉花茶廠的原因。
(4)請在下列兩個問題中,選擇其中一個問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個問題計分。
問題①:說明橫縣茉莉花茶產業的發展經驗對我國一些貧困縣脫貧致富的啟示。
問題②:為以茉莉種植為基礎的橫縣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出建議。
答案:(1)橫縣位于北回歸線以南,高溫期較長;高溫期濕度較高(降水較多)。(而江浙一帶或梅雨期過濕,或伏旱期過旱且時有超過37℃的高溫);冬季受寒潮影響較小,氣溫較高 (2)(沖積平原地勢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種植;排水良好,土壤不會過濕;離河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襲;土層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發育;沖積平原土壤肥沃 (3)(茉莉花茶生產應接近茉莉花產地)橫縣茉莉花生產規模大,花源供應充足且品質佳;縣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縣城基礎設施較好,便于生產組織(離南寧市較近,便于產品銷售)(4)問題①:因地制宜,發揮特色農產品優勢;擴大生產規模以達到規模效益和影響(實行專業化生產);推進農產品的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問題②:加強茉莉種植和茉莉花茶生產的科研投入,確保茉莉花茶的品牌優勢;加大茉莉花其它產業化應用的研發;開發新產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場;實現經營多元化。
【評析】本組試題以茉莉生長特性、橫縣茉莉花產業發展現狀為情景,考查學生借助區域認知方法,運用綜合思維解釋、分析地理事象以及落實人地協調發展觀的核心素養。
試題借助廣西橫縣茉莉花茶特色產業的背景材料,要求學生比較說明茉莉生長氣候條件、解讀小區域種植優勢、分析花茶廠區位布局、闡明橫縣茉莉花產業發展經驗的借鑒作用以及指明茉莉花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試題涉及的考點雖為常規的農業區位、產業布局、區域可持續發展,但試題對區域認知提出了極高的能力要求。區域認知注重差異比較法的運用,說明茉莉生長氣候條件涉及區域間氣候特征的差異性比較,沖積平原地勢較高的旱地利于茉莉種植涉及區域內小范圍地形特征的差異性比較,學生不僅需要調用蘇浙區域相關氣候的儲備知識,更需要深入挖掘“河流沖積平原、地勢較高、旱地”的隱性信息,試題要求學生綜合考慮生長特性、氣候角度、地形與排灌、土壤等相互關系,考查學生從區域和地方兩個不同空間尺度綜合分析區域和地方自然要素對區域農業生產的影響。區域認知除注重差異比較法以外,對區域聯系也提出了考查要求,解讀花茶廠集聚橫縣首先需建立縣城與橫縣兩者的內部聯系,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原料地距離、交通、基礎設施、市場等因素才能得以全面解答。橫縣茉莉花產業的經驗對其它貧困縣的啟示和茉莉花種植為基礎的橫縣經濟的發展建議屬于開放性試題,均以橫縣茉莉花產業發展現狀為區域背景,客觀評價區域發展值得借鑒的經驗及探討區域開發的可持續對策。本組試題選材源自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通過創設茉莉花相關的情景,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并解決區域發展問題的能力,試題設計滲透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等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
【解題思路】獨特的地理氣候賦予橫縣種植茉莉花的優越條件,橫縣人致力于培育和壯大茉莉花(茶)產業,推進茉莉花(茶)產業核心示范區建設,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茉莉花生產和茉莉花茶加工基地,先后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橫縣依托茉莉花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旅游等于一體的產業集群效益,為特色資源優勢明顯但特色品牌尚未做強的區域發展提供了些許借鑒。
第(1)題,區域氣候對農作物生長的作用,是通過影響熱量、水分、光照等要素實現的,材料明確指出茉莉具有喜高溫、抗寒性差、花蕾孕育及開放對溫度要求較高(25℃~37℃)、喜光、生長旺季水分需求大、土壤過濕不利根系發育的生長習性,廣西橫縣和蘇浙均位于季風氣候區,具有雨熱同期的共同特征,但蘇浙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且緯度更高,冬季受北方強冷氣流影響發生低溫凍害、寒潮機率更大,這不利于抗寒性差的茉莉生長,且茉莉生長旺季剛好處于長江中下游流域的梅雨期和伏旱期,梅雨期土壤過濕、伏旱期水分缺乏及極端高溫天氣多發的特征將危害茉莉的根系發育和花蕾孕育開放,而橫縣緯度更低,加上北部地形影響,氣候條件中氣溫和降水組合更適合茉莉生長需求。調用相關區域知識儲備,運用區域間差異比較的方法加以綜合處理材料信息和設問要求,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所在。
第(2)題,該小題需要運用區域內部比較的方法,分析地勢高處、低處對茉莉種植產生的差異性影響,整合出地勢高處種植茉莉的優勢條件。設問中“地勢較高利于茉莉種植”隱含了與較低處相比的設問要求。與較低處相比,地勢較高處具有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不易積水的獨特優勢,同時兼備了河流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的共同優勢。
第(3)題,材料信息“開花季節,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開放吐香時間從20時左右至次日10時左右,是將茶葉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時間”提示了茉莉花保鮮期短的信息,設問“橫縣縣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廠”提示了當地花茶加工產業生產規模大,這就對茉莉花的產量和品質提出了高要求,綜合上述信息分析得出茉莉花茶廠的區域布局應接近茉莉花產地,滿足花源供應充足且品質佳的要求。解答本題還需挖掘圖4提供的信息,運用區域聯系的方法,綜合考慮橫縣與南寧的空間關系,考慮縣城作為橫縣的核心城鎮,具有橫縣內部諸如基礎設施、交通方面等獨特優勢,綜合上述即可。
第(4)題,橫縣茉莉花產業的發展經驗對其它貧困縣的啟示,只需深入解讀“1983年,在廣西首次舉辦的茉莉花茶評比中,橫縣茉莉花茶一舉奪魁……占世界總產量60%以上。”的文字信息,即可整理得出“發揮區域特色農產品優勢、擴大規模化種植增強規模效益和影響、實行茉莉花茶專業化生產”的答案,此問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整合材料的能力;為以茉莉種植為基礎的橫縣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出建議,需從“加強科技投入保持特色產業競爭優勢,致力研發新產品延長產業鏈和開發相關第三產業”的角度入手,促進當地產業可持續發展,此問重點考查人地協調發展觀的核心素養。
【教學導向】區域認知是指人們對區域的特征、問題進行分析、解釋、預測的意識和能力。區域認知這一核心素養旨在培養學生形成從區域視角認識地理現象的意識和習慣,正確采用認識區域的方法與工具認識區域的能力,正確評價區域發展方向和評析區域開發利用決策得失的能力。學業評價對區域認識的測量,主要是檢測考生運用區域認識的方法與工具對具體區域分析的熟練程度。依據區域認知的水平劃分,相應試題設計體現層次性考查的特點,如根據提示將地理事象置于區域中加以認識、歸納區域特征、從區域視角收集區域信息認知地理事象、能夠在特定復雜的地理事象中整理并列舉評析區域決策的相關論據、全面正確評析區域開發利用決策的得失等。
區域認知是學生理解地理過程、地理規律、人地關系的重要方法,是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考試題命制秉承的價值取向。因此,中學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落實區域認知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從認識區域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開始,幫助學生構建區域相關的知識結構,強化區域綜合分析、區域比較、區域聯系等方法的應用,促使區域認知通過感覺、感知、想象、思維等形式內化成學生頭腦中區域認知的思維過程。
(袁含沙/浙江省紹興市越州中學)
一組閃耀著地理實踐力考查的好題
【全國Ⅰ卷7~9題】貝殼堤由死亡的貝類生物在海岸帶堆積而成,在沿海地區經常分布著多條貝殼堤,標志著海岸線位置的變化,圖5示意渤海灣沿岸某地區貝殼堤的分布。據此完成7~9題。
7.在任一條貝殼堤的形成過程中,海岸線
A.向陸地方向推進 B.向海洋方向推進
C.位置穩定 D.反復進退
8.沿岸流動的海水搬運河流入海口處的泥沙,并在貝殼堤外堆積。由此
A.形成新的貝殼堤 B.加大貝殼堤距海岸線的距離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沖積物是該地海岸線變動的物質來源。多條貝殼堤的形成說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穩定,泥沙沉積量小
B.位置穩定,泥沙沉積量大
C.位置多次變動,泥沙沉積量小
D.位置多次變動,泥沙沉積量大
答案:7.C 8.B 9.D
【評析】本組題以天津貝殼堤的形成、分布、變化為情境,考查學生運用外力作用的相關知識和野外考察信息的表達與分析應用的技能以及運用綜合思維分析地理事象動態形成過程的核心素養。
本組題情境取自真實客觀的地理事物分布,考查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水平,但又不是照搬教學內容,而是神似形異。這種神似形異,體現在試題背景材料的設置上有一定的生活情景的遷移和知識背景的遷移,生動再現地理知識的自然狀態,體現探究活動的魅力,體現學生在新情景中對知識較高層次的理解和運用,體現理論與實際的真實聯系。從近幾年的地理高考試題看,問題情境多為距離考生很遠的學科背景,而不是解決考生面臨的實際問題,加上平時教學中長期進行這樣的測試,使得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減弱。雖然地理課程標準提出“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學習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把所學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但在高考試題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試題所占比例過小,即使有,大多數也只是提供一個背景,而不是解決現實問題。本組題與考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試題緊密聯系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核心素養,是一組閃爍著核心素養的好題。
【解題思路】貝殼堤是由海生貝殼及其碎片和細砂、粉砂、泥炭、淤泥質粘土薄層組成的,與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狀地貌堆積體,形成于線附近,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標志。地貌學家稱為“死亡的海岸洲堤”。貝殼堤是天津地區特有的地貌,它是幾千年來,由海生貝類動物在海潮推動下,逐漸堆積而成的古渤海岸線的標志。貝殼堤真實地記錄了天津滄海桑田的過程。
第7題,貝殼堤是粉砂淤泥質海岸帶在波浪的作用下,將淘洗后的生物介殼沖向岸邊形成的堆積體。波浪的沖刷使海灘坡度增大,底質粗化,底部的貝殼類介殼被海水沖到岸邊,堆積在線附近,經長期作用便形成貝殼堤。當海岸帶泥沙來源充分,海灘泥沙堆積作用旺盛時,貝殼堤停止發育。多次的沖淤變化便留下多條貝殼堤,可以作為古海岸線遷移的標志。貝殼堤的形成需要具備三個條件,即粉沙淤泥岸、相對海水侵蝕背景和豐富的貝殼物源。貝類喜生長、繁殖在海水清澈透光、營養豐富的細砂與粉砂質海底,經波浪特別是激浪的作用,在岸坡坡度適宜的條件下,貝殼及沙便堆積下來,于線附近生成貝殼堤。黃河是世界著名含沙量大河流,曾7次大改道,當擺動到山東入海時,天津沿海一帶的自然條件利于貝殼堤形成與發展;而北移到天津一帶入海時,海水濁度加大,岸坡坡度變緩,其生態環境和動力條件均不利于貝殼堤形成。因此貝殼堤不僅代表了該處某一時期的海岸線位置,也反映了當時的地理環境。
第8題,海浪潮汐運動以侵蝕為主,將貝殼搬移到海岸堆積,隨著貝殼的逐年累積,也就形成了獨特的貝殼灘脊海岸。一旦黃河改道,貝殼堤及以海水較淡而渾濁的淤泥岸不利于貝殼生長而停止。在貝殼堤外,泥沙淤積成陸,海岸線又向前伸,貝殼堤則遠離海岸,或棄與陸上或埋于地下。因此,由于黃河的來回遷徙,海岸線走走停停,淤泥與貝殼堤交互更替,在渤海灣南岸、西岸形成多條平行于海岸線的貝殼堤,也就成為渤海灣海岸線向渤海延伸的腳印。沿岸流動的海水搬運河流入海口處的泥沙,并在貝殼堤外堆積,由此加大貝殼堤距海岸線的距離。
第9題,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利用C同位素絕對年代測定法,并結合考古學方法來研究貝殼堤形成時期,一般認為:第Ⅲ堤形成約在3 500年前的殷商;第Ⅱ堤約在2 000多年前的戰國時形成;第Ⅰ堤出現于元末明初。由此可了解天津地區沿海成陸的發展過程。歷史上,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黃河攜帶大量細粒黃土物質,周而復始地在渤海灣南岸、西岸遷徙,塑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淤泥質海岸。當黃河改道,河口遷徙到別處,隨著泥沙入海量的減少,海岸不再淤積增長,海水變得清澈,種類繁多的海洋軟體動物不斷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貝殼物源。河流沖積物是該地海岸線變動的物質來源。多條貝殼堤的形成說明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變動,泥沙沉積量大。
【教學導向】地理課程含有豐富的實踐內容,包括圖表繪制、學具制作、實驗、演示、野外觀察、社會調查和鄉土地理考察等,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業評價對“地理實踐力”的測量,要求考生在考察、調查、實驗等實踐活動中,能獨立且熟練地使用地理信息技術和其它地理工具,進行系統觀察與欣賞,獲取與處理復雜信息,設計與實施復雜實驗,并表現出一定的創造性想法與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地理實踐力是學生應具備的行動能力和品質,雖然紙質測試中較難進行測試,但可通過野外考察和調查的情境設置、模擬實驗的創設等手段,考量考生是否具有設計地理實踐活動的方案和計劃的能力;是否能夠根據不同地理實踐活動設定目標,選擇并運用適當的地理工具和材料;是否能收集和處理各種地理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
為此,中學地理教師需在教學過程中,轉變學生機械模仿、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踐探究和研究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和富有個性地學習。例如,幫助學生學會自己設計和實施野外觀察、觀測、調查等實踐活動;通過在日常教學中使用探究方法幫助學生形成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研究性學習等。
(耿夫相/浙江省紹興市魯迅中學)
三、 試題商榷
1.選擇題信息呈現單一,文字閱讀量偏大
地理圖像具有空間表述直觀、學科信息獨特的優勢。信息呈現形式多樣一直是高考地理試題的顯著特色,地理試題情境信息的呈現形式有文字、統計圖表、景觀圖、遙感圖、原理示意圖等。對比全國卷近三年選擇題信息呈現方式 (表2),可以發現2016年的三套試卷選擇題信息呈現過于單一,且文字信息量偏大。
文綜考試時間漫長,地理作為第一排序科目,可以用圖像刺激考生的感官,順利進入考試興奮狀態。而本次考試在選擇題情境設計時,多采用了文字信息呈現,文字量大、信息密集,考生需要斟字斟句解讀信息,“一字不慎、離題萬里”,考生容易陷入高度緊張狀態。而文字表述的主觀性、文字解讀的多樣性,使得考生需要反復審題,方可答題。從某種程度上看,語文閱讀能力高的考生得高分機會更多,這對地理能力出眾而語文閱讀能力稍遜的考生而言略顯不公。
2.部分試題情境創設有失區域公平
核心素養是學生的內在品質,難以直接觀測,需要通過學生在應對復雜現實情境中的外在表現加以推斷。在各類“情境”中,包括聯系學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地理與生產聯系的情境以及地理學術情境。作為全國統一考試,情境創設盡可能保持公平性。
全國I卷1~3題,以景德鎮和佛山的陶瓷生產為情境素材(文字信息),考查產業布局、產業轉移等具體問題。佛山曾是我國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創下國內同行業中的4個“最”:陶瓷企業數最多、建筑陶瓷產能最大、陶瓷產業配套能力最強、建筑陶瓷出口量最大。作為典型的優勢產業,平時教學中,佛山大多教師會以案例形式呈現本地陶瓷產業發展。而本題素材中,外地考生若不清楚佛山、景德鎮的具體空間位置,區位條件對比基礎便顯得薄弱。若能添加標注廣東佛山(珠三角)和景德鎮(江西)地名、佛山陶瓷產業轉移方向及轉入地的區域地圖,則有助于考生理解兩者工業區位條件差異。
全國II卷6~8題,以長白山為情境素材(文字信息),考查了坡度與積雪、風力與積雪、積雪與地面輻射之間的關系。但是對于南方地區少雪、無雪地區考生來說,這些場景顯然過于陌生。盡管是分省劃線招生,但是某些省內(如使用全國II卷的陜西、云南)積雪地域差異非常明顯,也會多少造成信息不公。若能添加長白山高山苔原帶凍害前后同期景觀圖對比,將有助于理解積雪對相關自然要素的影響。
情景創設不能讓某區域考生因為地方性知識額外受益。當涉及具體區域情景創設時,要么避開部分區域考生熟知素材,如全國I卷第10~11題的四川西部某山地(貢嘎山),試題沒有點明具體山地名稱,且以統計圖的形式呈現試題信息,不會讓人感覺存在區域的不公平性。要么信息呈現足夠充分,削弱素材地考生獨特信息優勢。如全國II卷第37題考查陜西秦嶺地區,雖然陜西省考生參加了該卷考試,但是該題素材信息披露足夠充分,本地考生并無特殊優勢。
3.個別試題情境和設問與往年試題雷同
全國II卷第36題,以羅納河為區域背景,設計了4個具體的問題。試題的第(1)問“分別指出羅訥河上游(瑞士境內)、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9分);第(4)問“說明‘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對恢復河流生態的作用”(6分)與2015年上海高考地理卷第34~36題:“說明洪峰在羅訥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減的自然環境原因”(2分);“羅訥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會出現汛期,而河口地區夏末通常會出現枯水期,從河水補給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解釋法國拆除部分水電站的可能原因”(4分)有著相同的素材背景和相似的問題考查角度。各省往年的高考試題都會被教師和考生仔細研讀、訓練,全國性的高考地理試題,理應成為反模板、反題海、反應試的引領者,最大程度避免試題“撞車”。
(羅 瑛/浙江省云和中學)
四、教學啟示
核心素養培育將是中學地理教學的必然選擇
“地理核心素養”已在2016年全國文綜Ⅰ、Ⅱ、Ⅲ卷中的地理試題中閃耀著光芒。但地理核心素養的培育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需要通過教與學的持之以恒才能得以實現。中學地理教育活動的開展應以“人地協調觀”為核心主線設計各類教學活動,著力于地理綜合思維、區域認知方法的掌握和地理實踐力的提升。
1.引導學生多角度多要素思考地理問題
地理環境各要素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與其它要素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在特征上保持協調一致,并與總體特征相統一。教學活動中可以引導學生聚焦“關鍵詞”來建構完善的知識結構,明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并靈活運用知識發散思維,多角度地分析地理問題(如圖6)。例如,在我國西北地區的教學活動中,可運用思維導圖,以圖導思、以圖助思,完成對干旱、半干旱地區的區域特征的綜合建構。
在必修Ⅲ教學中滲透空間尺度的思想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能夠從地方或區域綜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或區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對區域特征形成的影響,以及區域人地關系問題。例如,在我國西北地區的教學活動中,可以抓住“干旱”這一核心特征,把握地理要素間聯系,形成多條思維鏈。通過知識“節點”和“鏈條”形成綜合知識網絡(圖7)。
2.幫助學生建立區域認知時空視角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在建構區域認知結構時經常會出現以下問題:認知結構單一、零散,對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只有單向認識;面對陌生的區域,學生一般只能回答熟悉的要素,不能全面分析,或熟記特殊區域結論,套用特殊結論來解答一般問題,缺乏綜合的答題思路,具體問題不能針對性分析等。正是因為學生的知識體系的建構是由碎片化趨向完善的,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是螺旋式上升和不斷內化的,因此,教學中要注意不同階段的訓練重點,根據學習程度尋求不同階段教和學的契合點。
第一階段:以自然要素為中心,利用整體性原理,強調位置對要素的影響,以及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和影響,建立區域地理認知模型。詹姆斯在《地理學思想史》中說到:“地理學所有的問題,區域的,地方的,這些地理事物的研究,它們的特點都歸結于位置。”因此,位置的教學,不應僅僅停留在“明確位置”這一層次上,教學的重點應放在位置與區域其它組成要素的關系上,放在位置對區域地理特征的影響上。
第二階段:以區域為背景,參照區域認知模型,選取區域的典型特征描述和比較差異,開展區域主題探究式地理教學。之江教學研究室在湯國榮特級教師的引領下,部分教師開展了區域主題探究式地理教學的實踐探索,取得很好的教學成效,對區域時空認知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這一教學活動的實施,關鍵是抓好區域主題遴選與探究活動有效組織兩個方面工作。一是區域探究“主題”的正確遴選。合適的區域“主題”是實施區域主題探究教學的基點,也是教學活動得以落實的關鍵所在,區域“主題”應是與區域環境特征密切相關的自然地理事象或社會發展問題。如西歐餐桌上乳畜產品;南歐的葡萄園與酒莊;美國專門化的現代農業等。二是有效組織好“選擇特定區域找準探究主題提供情境信息引導探究活動展示探究結論實施評價反饋”等區域主題探究的教學環節。
第三階段: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整理和品悟經典考題,加強反思,促進區域地理認知結構的系統化和清晰化。一是按照“同一考點不同區域的典型試題”進行歸類整理。例如,涌升流分布在秘魯沿岸、非洲西海岸以及索馬里沿岸(夏季)。根據三個典型地區,可歸納出涌升流的原理“離岸風+低緯度+沿海海區”。二是按照“同一區域不同考點的典型試題” 進行歸類整理。例如,以非洲區域地圖為載體,考查地形、氣候、整體性和差異性規律、河流的綜合開發等。
3.適度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地理實踐力
高中地理課程內容不僅包括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還包括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新題材,更多地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生活經驗、地域空間緊密聯系。地理模擬實驗、地理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等實踐性教學活動,實現了從“學科學”轉換到“用科學”,把從課堂的“教”延伸到課外的“學”。在實踐中學習,掌握知識更快、更深入,有助于學生鍛煉意志品質,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團隊合作,增強凝聚力、拓寬視野,增長見識、自主解決問題。
教師可以利用校園氣象站、地理科普園、校園天文臺、數字創新地理實驗室等開展校園氣象觀測活動(氣象數據觀測、氣象圖表繪制、校園天氣預報、校園氣象網頁制作、實時天氣信息查找)、星象觀測活動等。
教師也可以通過校本選修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增加學生野外學習的機會。例如,浙江省永康一中立足當地鄉土地理資源,建立了學校地理實踐基地。自然地理主要以戶外考察活動――永康方巖丹霞地貌;社會調查以人文地理為主――農業(永康市唐先鎮省級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工業(永康市眾泰汽車集團、王力門業集團、哈爾斯杯業集團)等。2015年8月,筆者組織地理實踐小組開展了暑期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結合高中地理必修Ⅲ中“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問題及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和途徑”這一知識點,以“唐先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為考察對象,對“禽畜養殖污染整治”、“農藥化肥減量控害”、“生態種養模式培育”、“農村清潔能源推廣”、“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五個方面進行考察。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認真撰寫調查方案、制定調查問卷,開展交流訪談,分析和整理資料等。其中,高二7班學生錢辰撰寫的小論文《“縣域大循環、區域小循環”永康市生態農業發展調查報告》獲金華市小論文比賽一等獎。
篇2
考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文科加強考查的基礎上,其他學科也要在試題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高考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作用。
高考命題要將中學教學中法治理念培養和法律知識教育的內容提煉、整合出來,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夠貫徹到有關學科的試題中去。
黨的十報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我們要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和要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
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強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育人導向
高考考試內容改革堅持立德樹人,必須緊緊抓住教育發展“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實質和核心,不僅要考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考試內容,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按照《實施意見》的要求,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促進教育公平、科學選拔人才、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必須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必須遵循“堅持正確育人導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本原則,使廣大青年學生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教育中,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確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未來,積極構筑理想和道德支撐;結合德育為先的育人方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進入頭腦,培養造就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備力量;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中實現“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和共同促進,塑造出知行合一、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建設者。
眾所周知,高考是國家選拔人才、實現社會縱向流動的重要途徑,涉及廣大群眾切身利益。高考不僅承載選拔和評價的功能,也是拓展、培育和實現立德樹人的有效途徑和重要的育人方式。人們常說高考是指揮棒,這是對高考教育功能的形象比喻。發揮好考試的引導作用,充分體現高考的育人功能,推動教育內涵式發展,形成選拔、評價、教育引導、教學反撥的一體化新格局。考試內容改革的方向不再是單純的選拔功能的優化和提升,而應是更加有意識地發揮考試在育人方面的導向功能,發揮好高考對中學教學反撥的指揮棒作用,特別推動素質教育實施,促進人才培養模式轉變,提高教育考試質量,為社會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用考試改革這根杠桿,來撬動中學教育教學改革。改革的著力點是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青年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考試引導教育教學,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當前,在我國的考試招生制度體系下,深化高考內容改革主要通過命題工作來實現。試題作為考試內容的載體和呈現形式,蘊涵并集中體現高考的育人導向。多年來,高考命題深入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發展戰略,落實教育部的具體部署,與時俱進,不斷加強能力考查和題型功能研究,通過改進命題方案、創新試題設計、豐富題型考核功能扎實推進命題改革,確保了試題的質量,在為高校科學選拔人才的同時,促進了學生健康發展,維護了社會公平。特別是近年來,在命題工作中更加注重滲透核心價值理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加強應用能力考查;不斷創設新題型,豐富題型的考核功能;創新開放性試題的評分方案,提高能力考查的準確性和公平性;合理控制試卷難度,發揮區分選拔功能等。通過多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工作有效地保證了國家教育考試的科學性、導向性和規范性。
在此基礎上,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實施意見》對考試內容改革的要求,高考命題工作要更加注重科學設計考試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和應用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找準各學科考試內容改革的突破口,細化學科考查方案,探索把學科能力考查與思想道德滲透結合起來的方式方法,通過精心設計、科學命制試題來實現考查考生能力和水平的目的,提升命題質量,實現考試內容改革在新常態下跨越式發展。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考查,指引學生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指出,核心價值觀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又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德”是規矩、“德”是精神,“德”就是真善美的一切東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倡導一種大到國家社會、小到公民個人的道德觀念。“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體現著社會評判的是非曲直標準,關乎人民幸福安康,關乎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對國家人才培養有著戰略性、基礎性和全局性的意義。
中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價值觀的培養十分重要。我們要通過教育教學,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充分展現核心價值觀的道義力量、真理力量,增強學生的價值觀自信,保持民族精神的獨立性,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高考試題中要增加反映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等領域發展進步的內容,考查學生對我國社會現狀、時事政策的了解、思考和把握,考查學生對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個人層面等價值準則的理解;要從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中選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感人事跡,考查學生對生活和社會現象所反映的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和相關行為進行分析和評價的能力,引導學生辨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西方價值觀之間的本質區別,使學生深刻理解并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考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語文和文科綜合等科目更具優勢。語文可以通過從優秀文學作品中選取能夠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試題材料,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厚的內涵,并將之內化為行為準則。政治可通過考查社會生活中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典型事跡,使試題的主題和材料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感染學生,提高他們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能力,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歷史可考查學生的唯物史觀,通過古今中外對比,指引學生感悟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增強愛國主義情感,認識世界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地理可通過反映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等諸多議題,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現代化建設以及全球發展中的重大地理問題,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全球化視野。在文科加強考查的基礎上,其他學科也要在試題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高考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作用。
加強依法治國理念的考查,引導學生樹立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強調要“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要實現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法治教育是關鍵。“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一要求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教育部明確指出教育要體現依法治國的理念,并“將憲法法律納入升學考試”,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權利和義務觀念,將廣大青少年學生培養成為真誠信仰憲法、自覺維護憲法尊嚴、具有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們各級教育部門全面貫徹黨的方針、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高考命題要圍繞法治教育的目標,將中學教學中法治理念培養和法律知識教育的內容提煉、整合出來,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夠貫徹到有關學科的試題中去。如政治可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立法、司法、執法、守法等法律實踐活動素材,結合中學教學實際和重要法律基礎知識,考查學生對憲法和法律知識、我國法治建設成就、公民權利和義務等方面內容的理解,以及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思想認識,樹立憲法意識和法治理念,做到懂法、守法、護法,做好投身到法治建設實踐的積極準備。歷史科可以從歷史和世界的角度,考查我國法律的歷史發展變化,以及法律在世界各國的重要作用、意義和影響,通過對比,凸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優越性,提升學生對我國憲法的認同感,實現對青少年熱愛憲法、保護憲法、自覺遵循憲法的法治教育作用。
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引導學生提高人文素養、傳承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指出:“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對我國傳統文化,對國外的東西,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經過科學的揚棄后使之為我所用。”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凝匯在政治、哲學、經濟、藝術以及生產生活中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代表了各民族的優秀品質。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于優秀的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在高考命題中,要高度重視傳統文化對于立德樹人的獨特功能,弘揚和考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體現高考為國選材的重大使命。各學科在試題中都要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所體現。如語文、政治等科目可以考查學生對中華民族歷史傳承中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學生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思考、體悟的能力。歷史可以考查對中華文明長期歷史進程中的事實觀點、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斷等。地理可以考查對鄉土意識、環境保護等理念的掌握。在數學和理科綜合等科目中,也可以適當增加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考查的內容,如將四大發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國古代科技文明作為試題背景材料,體現中國傳統科技文化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貢獻。
考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是不要簡簡單單地考查死記硬背的知識,而是要遵循繼承、弘揚、創新的發展路徑,注重傳統文化在現實中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而實現考試的社會意義和現實目的。
加強創新能力的考查,提升高考對創新教育與人才培養工作的促進作用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實現“中國夢”的歷史要求。黨的十報告明確,要把“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堅持立德樹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這些重要論述,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對創新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是能不能在科學技術、藝術文化上有超越他國的能力,關鍵是能否培養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學家、藝術家。
篇3
一、把握核心知識
“人”“時間”“空間”是歷史的三元素,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把握核心知識,包括人物知識、時間知識和空間知識。(1)人物知識。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在教授人物知識時,其最終目標不僅是讓學生記住很多中外歷史名人及其事跡,還要讓學生能從個體推廣到整體,即準確把握“人物”和“人”。“人”創造了人類的歷史,“人物”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和影響力,社會歷史的潮流中“人”決定了社會發展的方向,以人為本,所有歷史時間都以人的生命、權利和人民的利益、愿望作為衡量標準。(2)時間知識。高中階段歷史教材的安排有一定的時間順序,掌握時間知識是學生學好歷史知識的最基本要求,有助于學生自我構建知識框架。結束一個階段的教學后,教師就要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小的、系統的歷史時間框架,讓學生能從自己構建的框架中明確了解中外發展史,最終在復習階段整合各個時間框架成一個整體,對歷史知識有個明確的認識。(3)空間知識。歷史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不僅是一個時間總計,還是一個空間統計。教師在傳授給學生知識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能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進行劃片,從而讓學生對所學的歷史知識有個立體的認識。
二、提高核心能力
素養的形成離不開能力的提升,學生的能力既包括與生俱來的,也包括后天培養的。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因為學生對歷史學習方法的認識是死記硬背,教師則需要協同學生找出記憶的途徑和方法。例如,在學習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時,教師可就宗法制和分封制等對學生進行反復刺激,加深學生對基本內容的了解,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也可以讓學生在理解這些知識的內涵上進行記憶。理解能力,歷史知識的掌握不僅需要學生進行記憶,還要對已記住的知識進行理解,抓住歷史事物的實質,從本質上把握歷史知識。例如,在學習中國古代經濟的基本結構和特點時,不僅要讓學生會解釋什么是“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還要讓學生能對這些政策進行轉換和推論,知道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應用能力。學生要能把在學校所學的歷史知識在新的情景中遷移應用,否則就是做無用功,因為只有能夠運用的知識才是有用的知識,而對于高考來說,就是要求學生能根據題目的特定要求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例如,關于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秦始皇,學生不僅要知道他“華夏大一統”的豐功偉績,還要知道他的“鐵腕”手段,更要會運用唯物史觀做出全面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斷。
三、端正核心態度
篇4
為了進一步加強運河沿線各省市之間的教育交流,把教育協同發展推向新的階段,北京市教育學會、通州區教育委員會在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舉辦了“第一屆中華運河文化教育高峰論壇”。本次高峰論壇的主題是“核心素養與考試評價改革”,來自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各省市的專家、領導、校長等500余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聚焦: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
教育的三個核心問題是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人培養得怎么樣。
核心素養就是要明確培養什么樣的人,這是教育的首要任務和目標,也是教育最重要的價值取向。
在本次論壇中,國家總督學顧問陶西平、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辛濤、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楊志成等專家就核心素養的體系建構與實踐探索進行了交流和研討。
楊志成從比較邏輯、歸納邏輯、歷史邏輯、演繹邏輯和實踐邏輯層面分析了核心素養的發展及體系建構。他認為,研究制定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體系不是研究“核心素養”這四個字,而是研究核心素養體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要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或者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總要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關內容,將核心素養細化、具體化,只有先將核心素養的內容和培養目標具體化,才能回答“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要根據學段的發展趨勢,研究學生在每個學段應該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必備的品質和關鍵能力。
核心素養是教育最基本的共性要求,既要體現國家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特色,更要適合學生的發展和水平。因此,北京師范大學裴娣娜教授提出,在明確核心素養的內容后,下一步要思考學校課程結構的調整、走班制教學以及學生生涯規劃的指導。在課程方面,縱向上要把國家規定的幾大類課程進行分類整合,橫向上要分層分類地推進,將課程分為兩種適用――一種對全體學生適用,一種對中間層次的學生適用。在分類的基礎上搭建學科課程群,調整學科知識,通過目標再定位重組知識模塊。
陶西平也指出,核心素養的研究最終要貫穿到全部的教育活動中,特別是學科教學當中。因此,在教學中,要將核心素養轉化為教學的核心目標,教師在每一節課中都要明確自己的核心目標。
當前的教育改革體現了核心素養的要求。2015年,北京市出臺了課程計劃,從頂層設計的層面提出了“整體育人”的理念,鼓勵學校依據課程標準搞創新實驗,加強學科實踐活動,各學科都要拿出不低于10%的學時用于學科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合作意識。同時,很多學校的課程體系建構也指向核心素養的培育,如清華附小的“1+X”課程、北京小學的“四季課程”、北京教育學院附屬學校的“三元課程”等,都對傳統的學科知識體系進行了分類重組,全方位、多層次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
方向:考試評價要關注活生生的人
核心素養解決的是“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考試評價改革則關注人培養得怎么樣,這就涉及到考試評價的標準問題。2010年,第四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了當今中國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兩個價值取向――教育性和社會性。教育性就是以人為本,面向人的全面個性發展;社會性就是關注教育公平,尊重社會公平的價值。在考試評價改革中如何協調教育性和社會性,是本次論壇中專家關注的焦點。
陶西平認為,考試最重要的是要解決教育的社會功能和育人功能的協調。從育人功能角度來看,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都有獨特的個性,應該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都得到充分發展。因此,中高考應該是多元化的,應該用不同的標準去衡量不同的學生,這樣也有助于高等學校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來選拔人才,使更多的人才涌現出來。但是中高考還有一個重要的社會功能,就是解決社會階層的流通問題,使學生能夠通過高考改變命運,這就要求考試標準能夠更加統一,以體現這個流通的普遍性。而這兩者之間是存在矛盾的。
所以,無論如何改革,中高考改革方案都要在育人功能和社會功能之間尋找協調,使這兩方面的功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近期,北京市出臺了新的中高考方案。北京市中高考改革彰顯了選擇性和均衡性的教育理念,降低了學術難度,增加了內容寬度,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北京市中高考改革貫穿了科學選材和公平選材的理念,擴大了學生的選擇權,推進了綜合評價,弱化了中高考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符合素質教育的導向,最終有利于形成綜合考試、分類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材、監督有力的體制。
2014年,上海市也推出了中高考改革方案。其實,早在2009年,格致中學就已經開始嘗試考試評價方式的改革。格致中學校長張志敏認為,考試評價改革必須要變單一的學科知識的評價為綜合素質的評價,變橫向優劣的比較為縱向成長的比較,變結果的甄別評價為過程的發展評價,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不論何種形式的改革,考試評價改革最終要實現三個導向:一是讓學生形成一種共通性的社會品格,具有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這是教育的宗旨;二是讓學生和家長共同設計一條適合學生個性化成長的路徑;三是培養學生獨具性的創新素養。
改革是為了解決一些問題,但是改革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更多難題,因此,任何改革都很難做到完美、完善。考試評價改革,我們永遠在路上。
共識:走得再遠都不要忘記為什么出發
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教育的功能,實現育人目標。因此,在教育改革中,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本質屬性,這是學校教育實踐的文化基礎。
教育要回歸人的發展的原點。普通高中教育應該以培養每個高中生的自由個性、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為根本目的。潞河中學校長徐華認為,學校的功能是以文化人,教育的定位就是要牢牢把握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學校教育實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潞河中學在教育改革中始終抓住健全人格的培養這條主線,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特質的需求,在科學態度、人文素養、主體意識、國際視野、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等方面開展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同時,學校要為教師主動發展、個性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通過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提升教師的人格涵養、師德修養、課程意識、學科素養、教育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實現以學生和教師發展為本的學校內涵發展,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同樣,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主任任學寶也認為,教育改革不能忘記我們為什么出發,一切教育改革都是為了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這個教育的本質要求。因此,他提出讓教育回歸原點,就是讓學生有多樣化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選擇。浙江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何通海也提出,在教育改革中,學校要始終把握三個“回歸”的理念:回歸教育的原點,尊重學生的興趣,以人為本;回歸教育的本質,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差異;回歸校長的辦學,校長要更多地統籌課程、統籌師資、統籌資源。
篇5
(1)一是在高一全科體驗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優勢學科,重視語數外三科的學習,夯實基礎,提高學科核心素養,努力提升學科成績。
(2)二是確定選考科目。這需要首先是物理與歷史學科的選擇,也就是偏理與偏文兩個方向,其次是其他科目的四選二。新的高考政策改革,其實對考生一大考驗就是要將目標放的更加長遠,要考慮到自己未來的專業選擇甚至是職業選擇。
2、根據學科特點,選擇適合你的學科。
(1)物理:物理學與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來從事上述相關行業,就必須學好物理。
篇6
【導語】
據了解,新的中考方案繼續實行畢業考試和升學考試“兩考合一”,2022屆初中畢業生中考總分750分,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體育,共8門。其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6科采用閉卷筆試,英語閉卷筆試+聽力口語,體育采用現場技能測試方式進行。
考試科目的分值也有所變化。語文、數學試卷總分由現在的各130分調整為各150分。英語考試總分由110分調整為130分,其中閉卷100分、聽力30分。物理與化學分卷考試,物理總分100分、化學總分80分,道法、歷史總分各為50分。體育考試總分由30分調整為40分。
文化科目考試時間也延長,考試日期由原先的6月16日、17日兩天調整為6月16日、17日、18日三天。其中,語文(150分鐘)、數學(120分鐘)、英語(100分鐘)、物理(100分鐘)、化學(100分鐘)各安排半天,道德與法治和歷史兩門科目安排半天同場分卷進行(共120分鐘)。
無錫及時跟進調整、制定中考改革新方案,有國家、省、市相關文件精神要求,也與今年上半年我省出臺并實施的高考改革方案有關,旨在發展素質教育、提升學科核心素養、適應新高考等,除了繼續開展物理、化學、生物等實驗操作考查和初二階段信息技術、生物、地理等學科考查外,明確自2020年起實施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該測評成績合格作為初中畢業的標準和升學的依據。新方案要求中考命題強化對學生知識掌握、綜合分析、創新思維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篇7
關鍵詞: 高考歷史史料題 中學歷史教學 啟示
史料題型在高考歷史試題中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及需要出現的。1989年的歷史高考卷中首次出現“史料分析題”(后更名為“材料解釋題”),當年的分值僅占全卷的5%,到1995年已發展到20%,后基本穩定在22%―24.7%。新課程改革后,材料題在全卷中的分值大大增加,以廣東2007―2009年的高考卷為例,三年來高考卷的非選擇題部分都是以史料題形式出現,共75分,盡管每年各小題的分值有所變動,但占全卷的50%保持不變,也就是說史料題型已成為歷史高考試題命制的主要題型。本文以2003―2009年的廣東高考歷史試卷作為研究對像,闡析高考歷史史料題命制的思路旨在更好地認識和了解史料的重要性,指導更多的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更好地進行史料教學,發揮高考對中學歷史教學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一、注重知識理解,凸顯能力立意
能力立意是由考試的性質和歷史知識本身的特點決定的。這些反映在高考題的命制上不但是題型的改變,而且是命題思路的改變,即由知識考查轉變為能力考查。也就是說,新高考的考查更注重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更多的是考查學生能背下多少歷史知識。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多是以“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及其影響”的形式出現,而在廣東2008年的高考卷第31題里,它以材料題的形式出現,不但考查了學生對孝文帝改革內容的了解及其影響,而且考查了學生的對比分析能力,這和從“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轉變的理念相一致。由此可見,我們在進行歷史教學時不能僅僅把重點集中在讓學生記住歷史本身發生了什么上,而要集中在如何使學生具有對歷史的認識,懂得運用歷史知識在新情景、新材料中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的學習走向“思維中的具體”。
二、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凸顯情感價值觀
本次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歷史課程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人類文明的積淀并不在于我們能夠記下多少知識,具備多少解讀歷史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價值觀的形成,因為歷史留給后世可以借鑒的往往是一些價值觀。在這種思想觀念的指導下,高考的史料題在這方面的導向是非常清晰的。如,其最核心的價值追求是中國在民族危機深重的情況下建立起了一個民主共和國,而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這就是在歷史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明白的價值觀。如2005年第27題,它是以材料題的形式對這一內容進行了考查,從頭到末,它沒有像以往的命題那樣問的意義或影響,若是這樣的話,學生寫下的答案也只是腦袋里背下的意義和影響,遠談不上情感價值觀的形成。而是以沒有出現“意義”的字眼,對它的意義進行了考查,同時也對于民主這一價值觀進行了考查。有人會問這是教材的知識嗎?肯定地說它恰恰就是教師利用教材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它既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這體現了新的教材處理觀念:教材只是給師生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師生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這些資源,而不是被這些資源牽著走。
三、關注新學術觀,科學指導教學
高考歷史試題的命題人員大多為高等學校歷史領域的研究專家,他們對歷史學科體系和學科知識的某些領域具有深入的研究。在命題的過程中,必然滲透他們關于歷史學科體系和學科知識的學術觀點。當前新的歷史學術觀點包括近代化史觀、文明史觀、全球史觀。對于新學術觀關注的材料題在新高考中也大量出現,比如2009第28題(2)對文明史觀的考查,2007年第29題(2)對近代化史觀的考查。要更好地適應高考命題的這些變化,首先教師要注重對新學術觀點的學習,進一步拓寬自己的專業領域知識。比如可以多閱讀關于這方面的著作。其次教師要有意識地將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發展有機地整合起來,幫助學生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客觀規律,讓學生認識到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人類文明總是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互動中發展,從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從文明史、近代化史、全球史來看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
四、熱點問題的隱性介入
歷史科屬于社會科學范疇,其學科屬性決定其必然與當今社會熱點、焦點和人們關心的問題相聯系,突出其“學以致用,資政教化”的社會功用。新高考歷史材料試題的命制也多以當今社會和世界上發生的重大熱點、焦點問題為切入點,架起歷史與現實之間的橋梁,以新問題、新情境深化拓展對歷史問題的認識與評價,目的是要“實現對考生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與考查”。如2009年第28題(2),通過對中國在不時期不同背景下兩次成功發射衛星帶來的不同意義的變化的考查,引導學生樹立“和平與安全”、“建立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意識,同時也是對“建立和諧社會”熱點問題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關注社會現實和熱點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在對學科知識鞏固的過程中,增強實戰能力。
篇8
2013年浙江卷高考語文卷――房福建 浙江省寧波濱海國際合作學校
今年命題保留了去年的試題類型和卷面結構,整體難度與去年基本持平。試卷在彰顯人文內涵和能力立意的基礎上,嘗試自主多元的思維探究,打通了知識和能力的通道,把命題的點落在“應用”上,尤其是能更多地從學生的視角命意,讓高考回到了以學為本的正道。
一、平穩而不凝固,變動而不唐突
今年試卷依舊分為語言文字運用、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和寫作四部分,依然是較為熟悉的26個小題,乍看“似曾相識”,然而細細推究,便不難發現一些試題的考查取向在悄然發生變化。
如第2題錯別字,需聯系語境仔細辨別,“登陸”的“陸”是否應該寫為“錄”,僅僅盯著“登陸電子郵箱”很可能產生莫衷一是的感覺,結合“使用銀行卡、會員卡時都需輸入密碼”來辨析,正確答案才能水落石出。倘若只會死記硬背,不會具體分析體味詞語語境意義,就難以做出正確選擇。所以看似平穩的考點卻不凝固,而在悄無聲息處衡量著語文能力的高低優劣。
但這些變動并不唐突,如第7題要求做詩句仿寫,仿照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葉,月亮是一滴露珠。手指,輕輕一點,它就落了。”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結構與示例相似,但不得選擇“青天”“月亮”“芭蕉葉”“露珠”作為描述對象。示例中青天、芭蕉葉、露珠等意象構成了一個有詩意的整體,這為形象思維能力強、語言表現力豐富的考生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臺。語言運用中的三個命題也傳遞了一個信息,就是一味“模擬”或者說機械模仿無益,命題者意在讓考生在均等機會面前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
二、切合學生生活實際,體現能力遷移
與往年試卷一樣,命題語料選擇與生活、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等社會熱點緊密相關,但今年選取的切入點更多地考慮了學生實情。如“三句話看青春”,以三位中外作家的話語為命題材料,相應引出“童真純潔”“童真早泯”和“拯救童真”等思考,這與學生當下的生活“零距離”,更能抒發真情實感,有效避免假大空的套話作文出現。
今年變化較大、設題靈活的要數古詩鑒賞和《論語》解讀,均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內容理解和知識遷移能力。盡管這種“填空”的結果呈現出來的仍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惡衣惡食”等樣式,但命題著重點并非識記,而是理解和遷移,跟通常的“背誦默寫”形似實非。激活語文知識,實現了能力“互通”,考查方向更趨向綜合。
三、突顯思辨色彩,比較之中細心甄別
浙江卷一貫注重思辨,充滿哲學色彩,善于在分歧處啟發學生異中求同洞悉本質的思維。這既給了學生自主解讀分析的空間,又在比較之中切中肯綮找到問題的關鍵。
比如古代詩歌鑒賞,雖然沒有像去年那樣兩首詩歌并舉,但是依然考到兩首詩歌的內容和情感的相同點;既要理解教材中《論語》所學的內容,又要能正確解讀真德秀《西山讀書記》語句的內容和旨意,從而對照語境進行填空,進而全面準確地把握孔子的觀點。
“文化味”還是浙江卷致力追求的,今年論述類文本閱讀選擇了傳統建筑一類,思考在當下怎樣傳承文明;文學類文本閱讀則是表達了對淳樸、詩意鄉村的眷戀,以及對田園牧歌圖景消逝的悵惘。但并不是為追求人文而選文,而是為立意而命題,如第15題“并談談你的感悟”,在人文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探究,注重內涵與學生自我人生的結合,可謂細致入微,入情入理。
2013年浙江卷高考數學卷――金建軍 浙江省金華第一中學
2013年的浙江高考數學試題仍貫徹“堅持穩定為主,注重基礎考查,突出能力立意,著力內容創新”的命題指導思想,依然保持了“起點低、坡度緩、層次多、區分好”的鮮明特色,內容滲透著新課程倡導的理念,彰顯著數學學科魅力,并貼近學生實際。難度較去年有所提高,體現出如下特點:
一、風格依舊,穩重厚實
文、理試題風格依舊,穩重厚實,延續了以往的結構和長度、題型、題量和分值。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三類題型分工明確,考點全面、清晰,保持了以往多角度、多層次的考查方式:選擇和填空題由易到難編排;解答題分步設問、分散難點,采取“低起點、寬入口、多層次、高落點”的方式。各類試題呈現“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階梯遞進、拾級而上”的特點,充分體現人文關懷。
文科試題在文字表述、符號表示及圖形設置上清晰流暢、簡明規范,兼顧了數學學科的要求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未在讀題與題意理解上增加難度;而理科試題第15題、第19題(I)則有所疏忽。
二、立足基礎,突出主干
全面考查基礎知識,突出主干知識的考核。試題源于課本,高于課本,凸現數學本質,如理科第18題(文科19題);試卷立足通性通法的考查,并在知識網絡的交匯處命題,注重對概念的理解。代數試題蘊含幾何背景,幾何試題滲透代數思想,如文科第7題、第8題、第10題、第15題,理科第8題、第13題、第16題,文科第21(Ⅱ)題,理科第22(Ⅱ)題;解析幾何題返璞歸真,緊緊圍繞核心思想、常規方法設計常規問題,不在解題技巧上作文章。引導高中數學教學充分利用好教材,減輕學生負擔。
三、文理有別,體現差異
隨著新課程實施的深入,今年數學試題充分考慮文理考生在數學學習內容、學習能力、學習遷移上的差異。文理完全相同的題僅3題,姐妹題有6題,完全不同的題有13題。理科側重理性思維和抽象概括,文科側重形象思維和定量處理。文科試題比理科試題起點低,但文科卷第9題、第17題、第22題難度與理科相應題目難度相當,這有利于區分文科尖子生。
試卷設計了較多內蘊豐富、入口寬、方法多的試題,如理科第7題,不同解法體現了考生不同的思維品質,以此來甄別學生的數學素養。
四、適度創新,挖掘潛能
今年試題還有一些背景公平、題目新穎、運算量不大、思維靈活的好題,如理科第7題、第10題,文、理科的第17題等。這些題目的設置為尖子生提供了展示創新思維的平臺,也成了試卷區分度的保障。解決此類題的關鍵是對新定義的理解,及推理論證;文科題需讀懂題目,熟悉不等式的性質及推理論證。
另外,今年理科試卷中三角函數不作為單獨的解答題考查,但三角函數的要求并未弱化,如第4題、第6題、第16題,而第20(Ⅱ)題考查了三角函數的工具作用。這種輪轉有助于保證主干知識的核心地位和重點考查。
總之,今年的數學試卷體現了新課標下的高考要求,傳遞了一個信息:高中數學教學應重視概念,回歸教材,克服“輕概念、重訓練 ”的現象,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教學的自然回歸,引導高中數學教學從“題型+技巧+訓練”走向“概念+構建+思維”。
2013年浙江卷高考英語卷――萬蒙芳 浙江省金華第一中學
2013年浙江省高考英語試題總體上延續了2009年浙江省新高考以來的風格――突出語境、強調語篇、注重人文,難度較去年穩中有降,詞匯量嚴格控制在《考試說明》所要求的范圍內。具體地說,試卷體現三大命題特點:
第一,注重對學生語言基礎知識的考查,難度適中,考點明確。這主要體現在單項選擇和短文改錯兩個大題上。其中單項選擇題題干通俗易懂,語義清晰;短文改錯的錯誤典型常見,一目了然,考生答題容易下手,得分比較輕松。
第二,重點考查學生在真實語境中詞義辨析的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主要體現于完形填空和一部分單項選擇題上(第2、4、6、9、12、14、17、18等題目)。此類題目在選項設計時,各選項中的詞性完全相同或屬于對等范疇,并且與空前、空后文字都能形成某種搭配,起到了極強的干擾迷惑作用,提高了理解和答題的難度。考生答題時必須仔細推敲所學語言知識運用到真實語境中的習慣性、貼切性和純正性。完形填空則還需要考生把握句子間的關聯性、上下文的邏輯性和整體語篇的合理性,配合故事情節發展及對主題思想的理解方可確定答案。這對考生在真實語境中語言運用能力和語篇理解能力的要求可見一斑。此類題目一直是英語考查的難點,考生失分也最多。
第三,整份試題語料豐富,體裁多樣。素材均選自英文原版書籍、英文主流媒體以及英國中學生的閱讀材料,話題涉及出國留學、廣告起源、健康知識、動物試驗、新教師成長經歷等。內容體現英語國家文化,貼近現代人生活、符合學生年齡特征、認知水平及興趣愛好,充分體現出“以生為本”的人文特點,容易引起考生思想、情感和態度的共鳴,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教育性,較好地體現了當今主流社會的價值取向。
另外,今年的英語試題一改2009年以來詞匯量、閱讀量一路飆升的態勢,2013年趨于穩定,其中詞匯量近五年來首度“漲停”,維持2012年的2800個,閱讀量更是不但沒有提高反而要求略有下降。下表是浙江省新高考以來詞匯量、閱讀量的變化情況:
表中數據說明今年的閱讀要求較去年有所下降(與2011年基本持平),選項的設計也不令考生糾結,干擾選項沒有多少干擾性,這是今年英語得分高于去年的主要原因。就我校來看,今年的平均得分比去年提高了5分,達到125.1分。
另一個得分提高的原因是書面表達。今年的書面表達以“One Thing I’m Proud Of”為題,敘述一件考生得意之事,并闡述原因和啟示。這樣的話題給考生生活感、愉悅感,寫自己的學習生活經歷,考生覺得有話可說,容易打開思路并成文。正因如此,今年全省書面表達的得分較去年提高了3分左右。
總體而言,今年的浙江英語卷尊重課改,重視基礎,關注人文,兼顧語言知識在真實語言情景中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是一份釋放正能量、增進社會和諧的良卷。
2013年浙江卷高考物理卷――徐華兵 浙江省金華第一中學
2013年高考已塵埃落定,各科平均分和各題得分率已相繼揭曉。今年的物理試題遵循新課改理念,試題難度不大;但題目與生活實際接觸相當緊密,靈活度高。物理學科平均分67分,難度系數0.55;相對于去年略有提升。下面筆者分題型分析今年浙江理綜物理試題,以期對新一屆高三學生的復習有所幫助和指導意義。
一、選擇題部分
今年浙江物理選擇題仍然沿用往年的試卷模式,四個單項選擇題,三個多項選擇題,總共七個選擇題。整體選擇題題型常規,較為平穩。選擇題分別考查了電磁波、電磁感應、光學、摩擦力、萬有引力與航天、力與運動和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偏轉等知識,涉及內容都為高中核心內容。
單項選擇題部分,第14題考查了電磁波相關知識,四個選項基本上都是書本上的知識,學生只要熟記電磁波相關知識,即可立即作答。第15題考查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磁通量變化率有關。第16題考查了學生對光的折射知識的理解,難度不大,如果學生熟悉書本上的內容,也可快速求解。第17題已知兩個力隨時間的變化圖像,考查了學生的識圖能力,如果學生具有一定的識圖能力,知道最大靜摩擦力大于滑動摩擦力,也可快速求解。
多項選擇題部分,第18題考查了萬有引力及力的合成相關知識,學生要解決此題,必須要牢記萬有引力定律公式和力的合成規律。第19題考查了力與運動相關知識,解決此題的關鍵是學生要知道熱氣球受到的空氣阻力與熱氣球的運動速度有關,速度越大,阻力越大。第20題考查了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雖然是一個壓軸題,但是如果學生了解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規律,此題也會迎刃而解。總之,今年的選擇題涉及的內容與去年的差不多,學生在冷靜分析的基礎上,都會感覺到得心應手。
二、實驗題部分
實驗題沿用了一力一電的模式,歷年來,實驗題的得分率不高,但今年實驗題的得分情況較好。第21題為力學實驗題,沒有考查學生實驗操作和實驗設計,而是更側重考查學生的實驗原理及與實驗原理相關的知識;學生如果在考試前熟練掌握實驗原理,那么解決好此力學實驗試題應該問題不大。
由于電學實驗能很好地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一直是各大型考試喜好的題型,幾乎每年高考都有電學實驗題。但是由于電學實驗試題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學生的得分率較低,一直是考生的軟肋。第22題考查了電學實驗“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原理、器材和數據處理,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如果動手認真做過實驗,則拿到滿分應該問題不大。
三、計算題部分
今年物理三個計算題情景都較為豐富,背景素材都來自于自然、生活和科技,這也是今年物理試卷的一大亮點。要順利解答這三個計算題需要學生將文字描述的情景轉化為物理情景,再在物理情景的基礎上建立物理模型。一旦物理模型建立起來,學生就能快速解決這些計算題。
第23題情景來自于自然生活,取材于公園中隨處可見的石頭和青藤。如果學生能夠構建出一個物理模型:大猴先經歷一個平拋運動再和小猴經歷一個圓周運動,最后速度減為零;然后利用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相應的知識去求解。第24題情景來自于現代科技,取材于科技中的“電子能量分析器”。如果學生在解題時能夠在真空管中建立一個輻向電場,電場力提供電子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模型,充分應用圓周運動的知識,會在電場中使用力與運動和能量的角度去求解。第25題即壓軸題的情景來自于科技生活,取材于科技生活中的潛艇。此題的模型是利用導電海水受到的安培力提供潛艇前進或轉彎的動力,學生只要利用電磁學的相關知識就能快速求解該題。
今年浙江理綜物理試題涉及的知識面較廣,但緊緊圍繞浙江省理科考試說明,沒有題目超過要求范圍;考題的靈活度較高,很好地考查了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是一份較好的試卷。學生在考試中要想取得高分,不能拘泥于書本知識,又不能離開書本知識。這要求學生在平時復習中穩扎穩打,拓展思維,加強訓練。
2013年浙江卷高考生物卷――徐新福 浙江省金華第一中學
2013年浙江省高考理綜生物試題與前幾年相比,結構相對穩定,延續了多年來的以能力立意。遵循考試說明,但又不拘泥于考試說明,知識點分布均衡,突出主干知識和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整份試卷能科學、公正地反映出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一、回歸教材基礎內容,突出學科主干知識
試卷主要考查高中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沒有出現較難理解的免疫學知識和減數分裂等難點知識,而是巧妙地將教材中一些容易被疏忽的基礎知識串聯起來,體現回歸教材,回歸基礎的特點。例如選擇題3,很好地將必修2教材第66頁圖3-13中的“RNA-DNA雜交區域”、第67頁中反映出來的“RNA聚合酶的解旋功能”、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先轉錄后翻譯”以及“一個信使RNA上有若干個核糖體同時進行工作”等基礎知識串聯形成。既注重了基礎,又具有較好的區分度。
同時,試卷注重考查高中生物的主干內容,如細胞周期、神經細胞的主動轉運、遺傳信息的表達、種群的出生率、植物激素的應用、動物細胞的培養、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響因素、動物激素、遺傳定律與育種等。試題體現基礎知識的組合,圖文并茂,題型豐富,機械訓練和簡單記憶無法獲得高分,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回歸教材,回歸學科的本源,對中學生物教學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緊密聯系生產生活實踐,體現新課程理念
試題十分注重學科知識與生產、生活、科技的聯系。如第30題不同鹽濃度對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根相對電導率影響的實驗,第32題玉米抗性糯性新品種的培育以及轉基因技術改良玉米抗蟲性的應用等內容密切聯系農業生產實踐,第31題探究甲狀腺的功能密切聯系健康知識。整份試卷具有濃厚的生產生活氣息,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對今后的教學工作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三、重視探究實驗思維能力的考查,重視分析推理能力
較大分值的試題以實驗為情境,多角度、多形式體現題目立意,對照在生物學研究中的實際應用,如第5題以圖形方式,第30題以數據表的方式等。第31題設置了某同學研究甲狀腺功能的實驗情境,綜合考查了分析與討論,實驗與探究等,一改以往以考核實驗設計步驟為重的方式,考了實驗目的和實驗分析與討論,引導中學實驗教學由偏重實驗過程向重視實驗思想培養,創造能力的方向發展,實現減負高質的目標。尤其是結果的表達采用了“雙坐標曲線”,突出了對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的重視。
四、圖文并茂,引導學生提高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
本卷設置各種圖文信息,考核學生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能力。如選擇題第3題從教材外的原核生物基因表達圖解和第5題在同一個坐標系中顯示多種實驗結果,考核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第30題給出了一組實驗數據表格,考核學生分析數據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2013浙江高考化學卷――浙江杭州優能中學理綜項目化學教研組
今年高考化學題目難度比較適中,較往年,純粹考查記憶的題目減少,加重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的題目,但立足點仍然不脫離教材,題型基本延續往年考查形式,7+4模式。閱讀性材料減少,選擇題出題順序是比較穩定,能夠讓考生感覺到不陌生,在填空題中有機實驗題被無機實驗題取代。
考查知識點側重考查考生應用性能力:實驗化學仍然是考點,對于實驗目的要明確、實驗原理要理解、實驗步驟要清晰、實驗操作要規范以及對實驗結論的評價要全面,這是學生在平時練習過程中需要強化的部分。其他往年考查熱度仍不減,元素周期表、酸堿中和滴定應用、焓變、化學平衡、電化學、有機推斷、官能團性質考查、反應類型判斷等都有設置相應的題目。
選擇題第10題與去年考題很相似,對于考生來說非常熟悉。在后期沖刺階段給學生做的題基本都很神似形似,酚醛樹脂的合成是學生們最熟悉的面孔,這次以聚合物為題來考查單體。第11題是2010年四川高考題的繼續,考查電化學。第26題考查金屬氫化物、氨氣還原性、銅氧化物等,學生在復習時,可有意識地將常會考查的知識點總結歸納,形成一條知識鏈條,做到觸類旁通。最后有機推斷題難度較去年大幅下降,僅僅考查苯環取代、鹵代水解、肽鍵合成等。同分異構體考查,牢記口訣3610,此知識點學生們都應很熟悉,應該不失分。總體來說,今年理綜化學部分比較簡單,但基本功也需要扎實。
下屆學生的復習,仍然應側重實驗化學,平時注重小題練習,多總結多做筆記。
2013浙江高考歷史卷――李旭青 浙江省臨安市昌化中學
今年浙江歷史試題的模式體現了浙江新課程改革穩步推進、力求實效的要求,題型和數量保持穩定。試題形式有所改變,選擇題擺脫了專題式的形式,考查的范圍更廣;難度與2012年基本持平,選擇題難度加大;強化對歷史概念、背景的理解;主干內容“濤聲依舊”。概括而言,2013年浙江卷命題主要包含以下特點:
一、基中有變
對高考而言,基礎知識應該是整個試卷衡量學生十年寒窗的一個重要尺碼,今年試卷也做到了這一點,同時對基礎知識的運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
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圖,它透露出的相關制度信息有( )
①禪讓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這里是考察基礎知識,此結構圖學生并不陌生,是按照“宗法制”形成嚴格宗法等級制度,其中“天子――諸侯”體現出了“分封制”。按照“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分封制”里受分封者享有“世襲統治權”。學習“宗法制”時,聯系“分封制”,并將這種關系表述為“互為表里”,那么“宗法制”自然也是有世襲統治權。因此答案選D。學生需把“中國古代選官制度” 形成系統的目錄。由此可見高考更多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考查基礎知識,變得更“深”了。
二、養而不拙
“養”指歷史素養,簡單說就是通過日常教化和自我積累而獲得的歷史知識、能力、意識,是情感價值觀的有機構成與綜合反映。知識和能力是素養的基石,歷史素養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并靈活運用的能力。例如:
13.司馬遷的《史記》記載了商王的世系,但長期以來并不能確定該記載是否真實。19世紀末20世紀初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證實《史記》的記載基本上是正確的。這說明( )
A.考古資料比文獻材料更真實 B.歷史記載不存在純粹客觀性
C.歷史記載必須經過考古發現證實 D.考古發現是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
解讀這個題目應具備基本的史學素養,文物雖然可以彌補文獻記載的不足,但并不是所有史實都要用文物來證實,靠近那個朝代的記載人記錄下來的文字也可以作為第一手資料。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各有價值,相互印證,則更能接近真實的歷史。由此可見考查歷史素養時不死板,學生需有靈活運用的能力。
三、問而俱進
歷史是多面的,多角度認識有助于對問題的理解。今年試卷更加有意滲透多角度認識歷史的意識,并與時代需要相結合。例如:
39.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飛猛進的重要階段。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近年來,一些學者注重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角度研究歷史。參考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用“五位一體”的思路概括這一階段西方歷史發展的特征。
問題看起來學術化,實際上規定了回答角度,降低了不少難度,很明確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對西方“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影響,就是平時要注意對一個問題要養成多角度分析問題的習慣,并與時俱進考慮問題。
四、能而有巧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是多學科的綜合體,因此歷史考試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如何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和考試要求,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解讀信息,就需要學生培養自身的“巧”解讀能力。例如:
20.“盡管羅馬法律在婦女繼承財產上做了嚴格限制,但一些聰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隨著羅馬在地中海地區的擴張,婦女們也開始占有大宗財產。……許多婦女管理著家庭的財政事務和大地產。”這段話表明( )
A.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漸與男子平等 B.羅馬法關于財產關系的規范不夠嚴密
C.婦女的財產繼承權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婦女的財產占有體現公民法的靈活性
此題最重要的是抓住幾個關鍵點:婦女繼承財產上、漏洞、婦女管理著家庭的財政事務和大地產。先從宏觀考慮是婦女“財產關系”的問題,再從細節處考慮“漏洞”這詞。綜合后,答案選B。
五、概而有精
準確理解和把握歷史教材中知識點是認識歷史問題,解讀歷史問題的基礎。凡是對歷史知識概念的片面化或者是模糊的,非全面的理解都有可能導致無法精確地對歷史問題進行解讀,更不用說在解答題目時會有堅實的依據。例如:
17.近代一有識之士曾說:“一國所得,諸國安然而享之;一國所求,諸國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驅西洋諸國,使之協以謀我。”上述言論針對的是( )
A.領事裁判權 B.片面最惠國待遇
C.居住及租地權 D.“門戶開放”政策
此題考察的是片面最惠國待遇所產生的影響。最惠國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締約雙方在平等互利原則的基礎上相互享受最惠國待遇。但清朝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往往只片面規定該締約外國可以享受最惠國待遇,中國無對等權利,是片面的。A、C兩項材料中并無反映,D項有較強的干擾。“門戶開放”政策是1899年由美國向列強提出,這一政策承認列強在華的“勢力范圍”中的既得權益,同時各列強開放其“勢力范圍”,使美國能從中“利益均沾”。材料中反映的并不是列強在華爭奪“勢力范圍”的史實,因此D項錯誤。最終答案選B。
2013浙江高考地理卷――浙江杭州優能中學文綜項目地理教研組
做完今年的高考題,感慨良多。
地理試題考查的知識點都是平常練習的常規考點,但是要想拿高分也不是那么容易,這還要看學生自己分析題目、歸納總結的能力如何。有些學生可能看到題目基本能判別考什么,但是語言組織上不知道該如何下手,總感覺想寫又不知道怎么答才算完整。所以,今年地理題目的最大亮點在于題目發源于基礎知識而又高于基礎知識,最重要的是考查學生運用基礎知識分析題目、歸納總結、上升術語的能力。總體來說考查得非常靈活,對那些死記硬背,不注重理解的學生來說,分數肯定不會太高。
今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綜合地理學科《高考大綱》與去年相比基本沒有變化,考核目標和要求均保持穩定。根據今年文綜試卷的命題類型和難易程度以及試題的內容,大致有以下特點:
1.仍以主干知識作為命題的重點。
2.題型穩定,各知識點模塊的比重穩定。參考以下表格:
3.難度比去年略大。這是意料之中的,去年簡單,今年應該略難。
4.題目和圖片更加抽象。總共11道題,出現了10幅圖表(2012年只有3幅);這10幅圖中,為我們所熟悉的圖片雖不少,但圖片的抽象度和理論度提升。
5.以區域為背景,考查學生綜合分析、表述地理現象的能力。
6.考查學生觀察生活,把地理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新的課程標準倡導老師引導學生學習對終身有用的地理知識。今年高考的特色之一就是很多題目理論聯系了實際生活,如第1題的霧霾擴散情形,第4題的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以及綜合題37題的舟山旅游和城市化問題等。不僅考察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同時考察學生理解、分析、表述地理現象的能力。
7.主觀題出現了填空題。浙江自主命題5年來,首次出現填空題。填空題恐怕是大家最頭疼的題目了:既不像選擇題那樣可以有選擇地推測答案,又不像過去主觀題那樣,即使答得不太全,也會有一些分可拿。出現大量填空題(占20分)標志著浙江高考向基礎又邁進了一大步,考查越來越基礎,越來越細。
據此,我們給2014年參加高考的同學們一些建議:
1.復習時要狠抓基礎,加強地理圖表分析訓練,強化規范訓練。
2.認真反思做過的試卷,總結經驗,將必修與選修教材的復習結合在一起。
3.關注時事地理,把握高考熱點。
4.考生應注重提升四種能力:即分析和解讀地理圖表的能力;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正確表述地理事物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希望通過以上的分析能對大家今后的學習有一些幫助。祝愿參加2014年高考的同學們找到正確的地理復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取得理想成績!
2013浙江高考政治卷――浙江杭州優能中學文綜項目政治教研組
對高考試卷的分析,以考點的總結入手可以最為直觀地呈現考點分布,把握重難點,指導學生做好備考復習。
從上述考點分布分析可以看出,今年浙江文綜卷政治部分的分數分配與往年相差不多,經濟生活設題仍然是最多的,占32分;其次是哲學與生活;再次是政治生活與文化生活;最后是國家與國際組織。浙江文綜卷的12道選擇題中,3道是經濟生活的,3道是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的,哲學生活有4道,政治與文化生活各占1道。國際和國際組織常識依然沒有考查選擇題。
在考試題型上,今年的變化也不大,選擇題依然有漫畫題,簡答題中仍然有圖表分析題。但是我認為今年政治部分的難度比去年稍高。
在對經濟生活的考查中,考到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這是之前4年都沒有考過的點,這個考點是這幾年新考查到的考點。不過這道選擇題(25題)比較簡單,屬于記憶性的知識點。除此之外,24題考到的是匯率的變化,這是貨幣的本質的考點,也是之前幾年經常考到的考點,所以難度不大。26題是漫畫題,這道漫畫題的主題表現還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只要認真審題,還是比較容易能做對。40題的(1)小題是圖表分析題,也是很常見的題型,唯一需要學生注意的是,分析“材料二”的時候不能遺忘“注”的內容,否則容易丟掉踩分點。40題的(2)小題涉及到了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考點,這個考點也是之前幾年幾乎沒有涉及到的一個考點,所以顯得比較有難度。
在對政治生活的考查中,首先是選擇題32題,考查的是“公民的政治生活”這個單元,這是這5年來浙江高考第一次涉及的考點,尤其是簡答題部分,41(2)小題與往年考查政府和黨的知識點不同,今年非常新的考到了當代國際社會中我國的外交政策這個考點,考點是我國要走和平發展道路,這是出其不意的,所以今年政治生活的15分不容易獲得高分。
在對文化生活的考查中,文化生活復習的重點就是文化的作用和與文化有關的幾個動詞(傳播、交流、繼承、發展和創新),主觀題就是考的文化作用的一個方面,文化與綜合國力。例如:選擇題31題考到了文化繼承與創新中的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選項之間有一定的混淆性,容易做錯;41(2)小題考查文化與生活這個單元的考點,講的是文化對綜合國力的影響,也是屬于記憶性的知識點,這兩個考點都是之前幾年考點的延續,并沒有太多創新的考點,學生做起來會比較得心應手,所以文化生活的分數比較容易拿到。
篇9
【關鍵詞】區域認知 核心素養 區域地理 聯系
中D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42
傅伯杰院士說過:“地理學使命:解決資源、環境、發展面臨的復雜問題”,要解決資源、環境、發展面臨的復雜問題一定要具備人地協調的觀念,而這些問題往往是以區域為載體,所以必須具備區域認知的能力,要解決問題要從綜合思維的角度去分析,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去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就是地理實踐力的問題,因此,地理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念、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
一、區域認知的起點――區域位置
高考地理11個選擇題,2個綜合題,2個選做題――旅游地理和環境保護,高考試題的考察都是放在具體的區域里面進行考察。要學習對地理有用的地理,學以致用都是放在具體的區域、具體的情景中進行考察和應用。區域定位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經緯網定位、區域輪廓定位、特殊地理事物定位等等。學生通過高中前兩年的學習,對世界海陸分布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在高三的地理復習中,我會每一周布置一個區域,跟學生一起通過經緯網和特殊地理事物一起來進行區域定位,讓學生以周任務的形式下去熟悉,主要通過繪圖,反復練習鞏固熟悉。
學生記住了區域定位并不代表學生就理解了區域的位置。區域定位落實在高考的考點中就是描述、分析與評價地理位置(區位)。在高三區域地理復習中教會學生怎樣理解區域的位置,認識區域位置從不同的尺度進行認識,要結合具體的案例找準分析的尺度:小比例尺的地圖從大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著手進行分析,而大比例的地圖不僅考慮大位置,還要從小處著手,必須和一些可觀察得到的地表特征,諸如一列山脈、一行海岸、一條河流或一座城鎮來對照分析。
二、區域認知的過程――區域特征分析,強調綜合思維
把區域位置作為邏輯起點進行推理,抓住區域認知的基本線索:緯度位置――所處的熱量帶――自然環境特征、影響自然環境結構向不同的方向演化、呈現怎樣的地帶性規律;海陸位置、所處地形位置等――表現出怎樣的區域差異、產生何種非地帶性現象與特征。從上面這個框架思路入手,分析區域地理環境要素特征及成因,首先找到各要素之間的聯系。例如從區域氣候類型的判讀,主要從區域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確定(即氣候類型分布的理想模式圖),但是同樣的區域位置,地形不一樣導致特殊氣候類型的形成,例如2016年全國卷乙卷37(1)說明勘察加半島地形對氣候區域差異的影響(6分)。所以,區域特征的認知上往往應用區域對比的方法比較區域差異,而用來對比的區域往往在某些要素之間具有相似的特點。例如2016年全國甲卷的36題(1)描述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的變化。(2)分析導致該地區大熊貓棲息地范圍變化的人為原因。
三、區域認知的過程――貫穿始終的人地協調觀念
地理學研究的目標:不僅在于解釋過去,更重要的在于服務現在、預測未來。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過程,即人地關系發展變化的過程。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首先人類要利用當地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發展經濟,而人類的不同發展方式、強度對地理環境產生的后果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歷史階段,人類活動的方式也是有差別的。
區域發展的考點即區域資源開發、經濟發展、生態建設,可以考察區域發展現狀(措施、原因、意義)或者區域未來發展的方向,例如2016年全國甲卷36(2)表l列出羅訥河整治不同階段的主要措施。請在下列整治和開發目標中進行選擇,完成表l。請將選出的各整治和開發目標填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
(3)說明法國為整治和開發羅訥河而成立“國立羅訥河公司”的原因。(4分)
(4)說明“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對恢復河流生態的作用。(6分)
從“整治河道,裁彎取直,消除河道分汊――進行梯級開發,整理河谷灘地等――恢復彎曲河道及河道分汊”,人類對環境的改變到最終回到恢復原貌就是回歸人地協調的過程。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進行追問“是不是恢復了彎曲河道和河道分汊就能夠恢復到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的生態狀態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和改變是不可逆的,加深學生對人地協調觀念的理解,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四、區域認知的結果,加強地理實踐應用
地理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關系狀況,學以致用,是學生地理實踐力的體現,而這正是我們高考的要求,也是地理學習的最終目的――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把我們的理論知識用于實踐,同時也是區域認知的一個結果――學以致用。地理實踐應用的高考考點包括區域認知的遷移應用;地理事物、現象對我們的啟發以及開放性問題的解答。例如2016年全國乙卷36(4)請在下列兩個問題中,選擇其中一個問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個問題計分。(4分)問題①:說明橫縣茉莉花茶產業的發展經驗對我國一些貧困縣脫貧致富的啟示。問題②:為以茉莉種植為基礎的橫縣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出建議。這一個題是一個高考試題,更是我們地理課堂學以致用永恒的主題,學區域、學知識的最終目的。
地理核心素養不是知識,但是依靠知識來積累和培養;地理核心素養不是能力,但是可以轉化為多樣能力;讓我們一點點,一天天積累,提升我們的地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即將頒布《高中新課標準》新增學科核心素養及質量標準――節選自網絡
篇10
關鍵詞:浙江高考地理;地理實踐力;考查角度
核心素養是今年國內教育領域的熱詞。在由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構成的地理核心素養中,前三者在歷年高考中已經得到很好體現,教師也普遍重視這些素養的備考。而對于地理實踐力,無論是平時的教學還是高考備考,其關注、重視程度似乎有所欠缺。高考中如何考查地理實踐力,筆者通過2016年浙江高考地理部分兩組選擇題加以說明,以利于該項素養在平時教學、復習中的合理培養。
云杉(亞寒帶代表性針葉樹種)分布與全球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為研究北美洲氣候變化,用恢復歷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萬年(圖甲)、距今5千年(圖乙)和距今5百年(圖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區圖。完成1、2題。
1.云杉主要分布區北界的移動,反映了
A.甲到丙時期北美氣溫持續上升
B.乙到丙時期北美氣溫略有下降
C.甲到丙時期太陽輻射持續增強
D.乙到丙時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強
2.運用地理信息技術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區圖,其研究過程是
①實驗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區地理信息數據庫
②運用GPS對野外采樣點進行空間定位
③運用GIS分析和輸出云杉主要分布區地理信息數據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下圖為某河谷地質、地貌剖面圖,圖中地層年代由①到③變老。圖中階地(用T表示,數字下標表示階地的級數)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階梯狀地貌。此河段階地主要由于地殼抬升形成。完成5、6題。
5.對河谷處的地質構造類型和兩側地殼抬升幅度的判斷,正確的是
A.向斜 東側大 B.背斜 東側小
C.向斜 西側大 D.背斜 西側小
6.礦產調查發現,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種貴重金屬礦產,但由于河水深不易開采。圖中所示地點可能找到這種貴重金屬礦物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考查角度一:模擬實踐情境 分析實踐數據
基于高考與平時教學的形式區別,無法在考試時間內要求學生獲取實踐數據,故考查地理實踐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模擬試題情境、提供實踐數據。兩組題中都呈現了一系列新穎的、來源于地理實踐的圖文材料,設問情境化,著力考查學生在地理調查、實驗研究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行動能力和品質。如題1,給出北美洲氣候變化研究中的一項數據――北美云杉分布變化圖,要求學生能快速進入實踐情境,從云杉(針葉林)分布的緯度位置變化分析氣候的冷暖變化,著重考查時間尺度上的地理觀察能力和地理數據分析能力。題5引入了“階地”的地理概念,給出野外地質地貌考察時的常用素描數據之一――河谷地質地貌剖面圖,要求學生當場學習,從河谷兩側相同級別的階地高低和地層的水平新老關系,分析地質構造類型及兩側地殼抬升幅度,著重考查空間尺度上的地理觀察能力和地理數據分析能力。
考查角度二:應用實踐數據 解決實踐問題
除直接對地理實踐數據的顯性考查外,運用實踐數據來解決實際問題,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要求更高。如題6,如何將河谷地質地貌剖面素描圖和野外找礦之間建構知識點聯系是關鍵,要求學生在腦海中形成“貴重金屬礦產密度較大與大的顆粒物質一起沉積沙、卵石乙地”這條關系線,著重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來論證和探究地理事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