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經典素材范文
時間:2023-03-25 08:01: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考作文經典素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成功的人生是努力的人生,是無任何遺憾的人生,是目標明確并為之奮斗的人生,是會把握機遇的人生。哈佛大學對于人生成功曾做過科學的系統的調查和驗證,認為人生成功必須具有三大因素:一是宏觀管理能力,二是實際操作能力,三是處理人際關系能力。其中,前兩者僅占15-20%,后者占80-85%。這與我國清華大學曾經做過的調查試驗公式驚人的相似:成功=15%的知識技能+85%的人際關系。這里的人際關系不是指通常的庸俗的人情世態,而是指駕馭人生、調節人生、解決矛盾的能力。
人人都希望成功,但往往把成功看得高不可攀,其實成功的人生是從每一點每一滴做起的,成功離我們很近。要想一步步邁向成功,必須從現在做起,從做到"五會"做起,即會笑、會聽、會說、會做、會想。只要你想成功,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每一天都成功一點點,成功的人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
2、鐵環的寓言
一個鐵環,不小心弄丟了自己的一部分。于是便拼命地尋找失去的那一部分。但由于自己不圓,所以滾得很慢。但正因為如此,它觀賞到了平日里很少注意的花草,并和它們交了朋友。
工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它找到了丟失的那一部分。有了它,雖然完美了,但是會跑得很快,再也無法和花草說話……
3、邱吉爾的弱點
邱吉爾的演講功力令世人折服,其演講的措辭、語調和手勢中透出非凡的勇氣和力量。二戰中最困難的時期,英國軍民的精神支柱,幾乎就是邱吉爾每天的廣播講話??墒怯姓l知道,邱吉爾青年時期特別害羞,一講話就臉紅,期期艾艾。當他確定了自己的遠大目標和抱負后,決心克服這個缺點。幾年后,他便風度翩翩、語驚四座。
4、華盛頓的牙齒
1784年,也就是華盛頓成為美國總統前五年,剛剛52歲的他,一口牙幾乎掉光。他請牙醫往自己口腔里植入了九顆牙,而這九顆牙居然都是活生生地從他的黑奴的嘴里現的。這是歷史學家剛剛考古發現的,那個曾經解放黑奴的英雄華盛頓就這樣在我們心里突然滑落,我們仿佛看到了圣袍上的污點。但是仔細一想,設身處地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也就不足為奇了。是的,把某人看作圣人是因為我們對他缺乏足夠的了解,只能遠遠地看著他,從而在心里為他涂抹各種色彩,然后低下自己的頭顱,來增加他的高度。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要感謝華盛頓的不完美。
5、不可救藥
西周的厲王生活奢侈,殘酷地欺壓人民。當時有位忠臣叫凡伯,常常冒死勸諫,希望厲王能改邪歸正,但是他不但得不到厲王的重視,反而被奸臣嘲笑。
凡伯看著漸漸衰弱的國勢,內心格外焦急,于是就寫了一首詩警告這幫小人。詩的大意是說:不是我老了,才說這些不該說的話,而是你們把憂患的事情當作兒戲。憂患還沒有到來的時候,能夠防止;但是,一旦憂患越來越多,那就像火焰熊熊燃燒一樣,沒有辦法補救了。
果然,不久老百姓把周厲王趕到了很遠的地方,再也沒讓他回來過。
6、海爾的啟發
在許多國人眼里,海爾這個成功企業已經很強大、很了不起了。然而,一位跟蹤報道海爾多年的記者卻說,在他接觸到的諸多企業中,海爾的"憂患意識"是最強的。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一個16年平均年增長速度達81.6%、年銷售收入已突破400億元、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外都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能有這樣的意識,很值得我們深思。按照張瑞敏的說法,他們進軍中國的戰略非常簡單:贏家通吃。他們的目標就是不給你留任何一點市場和地盤。毋庸諱言,我們的許多企業,不要說弱勢企業,就是像海爾這樣的佼佼者,與世界500強相比也還有一段差距,也不敢有絲毫放松和懈怠。實事求是地正視挑戰的嚴峻性,充分估計到競爭對手的力量和困難的一面,向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這樣較為有益,而較少有害。
7、了不起的中國小朋友
某國一位女士來到中國一所小學,找了五位小朋友,要求他們配合做一件事情。這位女士拿出一只瓶子,里面有五個小球,每個小球有一根線牽著。女士對五位小朋友說:"你們每人拽住一只小球,在7秒鐘內必須全部從瓶中拽出,否則就會被瓶中的水淹死。記住,頗愫泌只容得下一只小球,誰的小球出得慢,誰就有被淹死的危險。"五個小朋友中最大的一位想了想,然后和其他四個小朋友耳語了幾句,之后示意女誓愫蒙以下令了。女士說:"開始!"只見年齡最小的小朋友最先將小球拽出,第二、三、四個小球隨后出來,最后拽出來的是那位年齡最大的小朋友。7秒鐘內5只小球全部拽出。這位女士被眼前中國小朋友的舉動驚呆了,接著便流出感動的淚水。她說:"這個試驗我在其他國家做過好幾次了,那些小朋友都爭著往外拽,結果擠在頗愫泌誰也出不來,全淹死在里面了。中國的小朋友了不起!"
8、友誼與合作
希爾頓集團在當今世界旅店業中可稱是揚名五洲,200多幢巍峨壯觀的高樓大廈遍布世界各都市,希爾頓集團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其原因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希爾頓集團上下團結一致,唐拉德·希爾頓曾這樣說過:"我可能是得克薩斯州最幸運的,是福中之人,這種福來自于友誼,來自于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希望我的一生能永遠與同僚相處愉快,合作無間,因為我的福來自于他們。"
9、家庭主婦
電影演員陳沖是這樣描述她的生活狀態的:"生活中的事情很瑣碎,其實我在生活中就是個家庭主婦,我有我的丈夫,兩個孩子……年輕時可能在事業上在乎很多,但現在的心態真的坦然了許多。我現在最在意的就是身邊的這幾個人,只要他們都健在、安康,也還愛我,我就幸福了。"
篇2
【關鍵詞】高考作文史學文學積累改編
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作文命題最成功的要點是,遠離當年的緊貼政治熱點的工作,以避免考題被猜中。為此,高考作文試題的“內容領域”不得不斷拓展:有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關系的,人生類的,文藝評論的等等,不一而足。雖然題目千變萬化,形式也各有千秋,但至少可以發現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人文氣息愈見濃厚,思辨色彩愈加明顯。這與現今我們正在實施的新課程標準極為吻合,新頒布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十分明確指出:要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增強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批判性”并具有“審美與探究能力”。2010、2011年的高考作文題最能體現新課改的方向,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由阮元的《吳興雜詩》蘊含的哲理引發感悟來出題,目的突出人文素養,著重審美能力考查。
一、準確把握高考作文發展的動向
高考作文題目的發展方向大致可以得出這些規律:
1、注重新課標理念的滲透、新課標目標的解讀,在寫作領域預先演練新課標,營造新課標實施的氛圍。如2010年安徽高考作文題,以阮元的《吳興雜詩》,以詩引發的感悟,營造濃厚的詩意、文學氛圍,給人啟示。
2、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以滿足高校對人才的選拔。如湖南高考作文:以“早”為題和重慶的《難題》,除考查考生的思維縱深發展,還考查了學生創新能力。
二、思考后應采取的策略
縱觀2010-2011年全國各地高考的作文話題呈現出的特點,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和充分的心理準備:(1)幫助學生通過生活積累、知識積累、思想積累,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2)充分利用教材讀本,挖掘文學資源,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學的情商,增強文學的直覺、感悟的能力。(3)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浸潤藝術,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審美趣味?,F今的中學生因缺乏充分接觸社會現實的機會,胸中缺少一種豐富、深刻的文化底蘊,寫出的作文往往呈現出一種“淺、薄、小”的特點。這樣的作文難以讓人認可,更無從談起有擊節拍案的感動。
如何才能寫出“深、厚、大”的以及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深邃的思辨性的作文呢?就目前學生存在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如果能夠遨游在浩瀚歷史與文學海洋之中,汲取精華,煉就大氣,豐富素材,增強思辨力、提高文學素養,就能在寫作之路上暢行無阻。
1、以史學素材作論據,增加厚重感
許多中學生的作文,也常有新穎深刻的立意觀點,但往往因缺少些權威的的論據而使文章的質量大打折扣。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發展等級中第二條是“材料豐富、形象豐滿、意境深遠”。這就突出強調了寫作內容的豐富性。內容的豐富與否,能夠反映考生的語文閱讀積累、生活積累和文化底蘊。要想自己的文章材料豐富、內容充實,不妨找找閱讀過的文章。如果能將精耕細作學過的課內外讀過的精彩事例、人物材料、歷史事件巧妙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再加上深刻、新穎的立意,既可快速解決材料私有制的燃眉之急。2011年北京高考滿分作文《留給自己一個對手》將秦始皇一掃天下,無戰可戰的寂寞與蒼涼,他失去了奮斗的目標,同時也迷失了自己,最終秦朝二世而亡。劉邦雖然喜錢財,好美姬。但是項羽的存在,卻使他由一個街頭混混,成長為一個帝王之才,用正反兩個例子的結局告訴我們,對手的重要性,增加了文章的文學性和深厚感。
2、從史學角度立意,提升思辨性
回顧歷史,能使思想更為深刻,“以史為鑒,可以知古今”這是與“發展地看待問題”相對的思維方略。把一個現時的問題放到特定的歷史時空去思考,我們往往能發現新東西或歸納出深刻結論。2010年河南高考作文題一出,嚇倒了一大批考生,現有些考生從歷史、文學中尋找立意角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擦亮眼睛,聽賢人意見》讓人眼前一亮,跨越歷史的真實,將夫差、李隆基、唐太宗放在同一個空間,進行對話,讓許多學者定格在歷史長河中,去尋找歷史源泉。
3、故事新編,針砭時弊,引發思考
如果一味囿于史學中直接發揮,也許又會走入另一個死胡同,正如魯迅所說的“鉆故紙堆”。但利用歷史、文學人物進行重編,選擇歷史上的經典人物(或真實,或虛構)為依托,虛構或改編故事,以表現新的精神,新的主題或選取一段經典故事(或真實、或虛構),在原有人物、情節的基礎上依中心需要改編,并添加新內容給舊故事以新的靈魂。當原有的舊人物的身影走進現代社會,融入現代生活,與現代人交往,他們必定要與現實相沖突,在沖突中或針砭時弊,或教人警戒,從而達到“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的效果。如《相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以愚公移山的故事為藍本,進行改編,通過愚公和智叟的對話,體現現代人的觀點“只看到自己的人,遺臭萬年;總想著別人的人,流芳百世“。
4、腹有詩書氣自華
篇3
所謂“揚長”,就是要選寫自己擅長的的體裁,熟悉的內容,喜愛的材料,感興趣的人或事。所謂“避短”,就是不選寫自己不擅長的文體,不采用不熟悉的材料。
現在的高考作文一般要求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假如選擇得當,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特別是將自己擅長的運用上,那么作文就容易寫出新意,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在材料的選擇上要懂得揚長。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紙鲎魑碾m是臨場發揮,但和平日的準備密切相關。假如學生平時只關注課本知識,對社會生活、時事熱點知之甚少的話,那么在平時寫作特別是練習議論文時就應盡量從課本里尋找素材,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挖掘。課本里往往會有許多經典素材。而經典素材之所以經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并不僅僅只可以從一個角度來解讀。如果我們善于變換角度進行審視,避開最常見的角度,選擇大家容易忽視的角度去看問題,就能寫出新意。要做到這一點,平時就應該做個有心人,對每一課涉及到的文史方面的知識及時加以整理、歸納,如果作者本人的事跡有特殊的地方,也可以按不同的專題加以整理。
同時,在選擇文體上也要懂得揚長。高考作文的文體總體上要求愈來愈寬松,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推動了個性化作文的發展。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三大傳統體裁已經遠遠滿足不了考生的需求。考生可以依據個人的喜好或特點,合理選擇,精心組織,盡量展現個性風采。如果喜歡讀童話、寓言故事,可以采用童話、寓言的形式,把握描寫對象的特點,融入大膽新奇的想象,通過輕快、活潑的故事傳達心聲;如果愛看小說,對小說有獨到的見解,可以嘗試著寫小說,根據主題表達的需要,虛構一些合理的情節和典型的人物,采用自己比較熟悉的方式來表達主題;如果古文讀得多、讀得精,也可采用文言的形式行文;當然,依據實際的需要我們還可采用診斷報告、實驗報告、網絡論壇等形式來行文。這樣既能發揮所長,也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芍^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呢!
篇4
高考錄取分數線,是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錄取分數線,高考錄取線的劃定,一般來講,按照120%的比例進行劃定。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2021山東省高考一段分數線預測 ,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2021山東高考一段分數線預測2020年山東高考一段錄取分數線是449分,由此可以預測2021年山東一段分數線為:
如何預測高考分數線排名換算成績法簡單叫排名法,也叫排位法。這里的“位”,指的是每年由考試院公布的普通類文理科一分一段位次表,每個考生在獲知自己的高考成績時,同時可以得知自己的成績在全省所處的位次,簡稱省排位。
在平行志愿填報模式下,各高校在各省的錄取分數出現扁平化的趨勢,在各省招生時高校的最低排位也日趨穩定,也正因此,往年的錄取排位數據參考價值越來越大。
高考怎么填報高考志愿先弄清自己可以填幾個志愿
無論是批次合并還是取消批次,都會對考生填報志愿產生一定影響,而志愿設置等變化更為明顯。以河南和北京本科二批、三批合并為例。河南省之前本科二、三批次都可填報1-6所高校志愿,2019年本科二、三批合并后,二批可填報1-9所高校志愿,每個學校志愿可填1-5個專業和是否同意調劑專業。北京市本科二批志愿設置也有所增加,今年本科二批可填報10所平行志愿高校,每所志愿高校設置6個志愿專業及是否服從院校專業調劑。批次合并后,本科二批志愿院校數量增加,考生可選擇的院校、專業也相應增加。
2021年高考備考中的重點關注1.關注日常內容融合到考題中
2021年高考語文試題的一些新考題,會把日常生活中的內容融合到考題中。比如說,天問一號傳回首幅火星圖像!這個點,考察的學科就有高考語文作文,物理等學科的考題。因此,考生必須注意,因為,這個也是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給我們的啟示。
2.關注優秀的民族文化
2021年高考語文作文,肯定和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的優化,同時我也看到高考考題,更傾向于考察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文化中的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的社會關愛,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以及仁愛、民本、誠信、正義、大同等觀念,是民族融以創新和發展的基礎,要繼承并發揚光大。
3.關注熱點素材
對于2021年參加高考的考生說,做一些新型的考題,比如作文,你可以看一看最新的熱點素材,特別是關于歷史、文化的內容,這是2021年高考作文最大的熱門。
4.關注情境
要加強情景化寫作訓練?!镀胀ǜ咧姓n程標準》中強調寫作能力是“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就包含了強化寫作的實際應用導向,適應現實生活需求。演講稿等特定的實用性文體與考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也更符合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能力需求。因此,高考作文備考強化“情境性”寫作十分必要。
5.關注靈活運用
掌握好現代文閱讀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多講方法,少講套路。
語文教師參考大學教材《文學概論》和《現代漢語》知識進行教學,是很有必要的。靈活運用,是語言學科高考的靈魂所在。
6.關注多地命題方式
認真對新課程標準推薦背誦篇目進行靈活的背誦,研究全國卷、地方卷命題的方式。語言運用題命題形式將有所改變??偠灾Z言運用題將走向大融合時代,它將與閱讀題完全融合,真正測試考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學科素養。
7.提高素養,關注積累
提高政治文明素養,堅持“四個自信”,落實“一體四翼”。語文學科的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是平時必須積累和形成的。重視語文經典文本閱讀,重視熱點時評閱讀,夯實語言的積累。
8.關注新課程標準理念落地
論述類文本和實用類文將合二為一,注重新課程標準理念的落地。
9.關注多種閱讀
重視整本書籍的閱讀與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首先就是“養性”,涵養性情,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書,感受讀書之美,養成好讀書的習慣。有意識考查讀書的情況,包括課外閱讀、經典閱讀、閱讀面與閱讀品味。更加注重閱讀量及閱讀速度,題量會有所增加。復習備考中,要把精讀略泛快讀結合起來。
10.關注各種高考命題標準和相關政策
篇5
關鍵詞:內引外聯 積累遷移 素材活用
教材中的文言文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在文言文上花費大量時間。有位專家打過這樣一個比方:語文學習好比一棵樹,文言文學習是這棵大樹的根須,現代文學是茂密的樹葉。做任何事都需要打好根基,根深才會葉茂,毫無疑問,文言文學習對學生來說是多么地重要,如同魚兒離不開水,人離不開空氣。
教材中的文言文是教與學的重點,更是高考的重點。在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文言文閱讀占的比例之大,是我們與目共睹的。狹義上來講,山東卷文言文試題12分的選擇題再加上10分的翻譯題,總共是22分;廣義上來說,古詩詞鑒賞及名句默寫也會涉及文言文,這樣文言文試題占整套試題近乎三分之一的題量。更重要的是教材中所選文言文都是非常經典的、經歷歲月淘洗而愈發璀璨、文質兼美的不朽篇章,不但可以增加我們的文言文知識,為寫作提供豐富典型的素材,更能滋養我們的生命與靈魂。從某種程度上說,文言文是語文試卷中的“半壁江山”并不為過。因此,我們要巧借教材之梯,攀登高考之巔。
一.內引外聯,積累遷移,突破文言大關。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材就是個例子?!蔽难晕脑囶}最突出的特點是“考題在課外,考點在課內”。分析歷年來的高考試卷,我們就會發現文言文的考查,無論是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文句理解,還是翻譯語段,默寫名篇,無一不是源自于課內,幾乎每年的考點設置,都可以從課本中找到相關的知識點。
如:2014年山東卷選的是方孝孺的《詹鼎傳》。第9題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而舍縣之大家 舍:寄居
B.其父見其志不可奪 奪:改變
C.時吳氏家延師儒 延:迎接
D.屬鼎治,鼎論如法 屬:交付
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四個選項中所考實詞均可聯想學過課文中的詞句。A項“而舍縣之大家”之“舍”字可聯想到《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舍相如廣成傳舍”句,其中第一個“舍”字是“安排住宿”的意思,結合語境,此處引申理解為“寄居”正確。B項“其父見其志不可奪”中之“奪”字,可聯想到李密《陳情表》中“行年四歲,舅奪母志”和《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中的“奪”字就是“改變”之意。C項“時吳氏家延師儒” 可聯想初中教材《桃花源記》中“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中的“延”即為“邀請”之意。結合語境此處的“延”字應為“邀請、延請”之意,并非“迎接”之意。在《過秦論》中“秦人開關延敵”中的“延”是“迎接”之一,但并不符合語境。
山東高考第10題考查的是虛詞,更是直接和課本所學句子進行比較。如2015年山東卷第10題,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見其虛則進 置杯焉則膠
B.是故智者為之謀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C.無以知士卒之寒暑 蚓無爪牙之利
D.炊者皆熟,將乃就食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本題每一選項后一句都是課本所學,A項出自《逍遙游》B項出自《燭之武退秦師》C項出自《勸學》D項出自《鴻門宴》,所以句中的虛詞便可聯想當時所學來判斷。而每一選項前一句雖都是出自選文,但是加點虛詞的用法也都在學習教材時學過。B項中“是故智者為之謀”中“為”作介詞“替、給”的意思,可以聯想《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C項中“無以知士卒之寒暑”中“之”是結構助詞,“的”的意思,這種用法在課文中出現頻率特別高,可以聯想《師說》中“古之學者必有師”。D項“炊者皆熟,將乃就食”中“乃”是副詞,“才”的意思,可以聯想《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壁。”
因此,在高考備考中,首先,我們應該立足課內,重視積累。通過課本復習,歸納匯總常考的實詞、虛詞的意思和用法,歸納具有規律性和典型性的文言現象和文言句式。整理歸納時要善于縱向聯想和橫向聯想,聯想學過課文中所有出現該詞的例句,形成文言知識題庫。如我們復習《燭之武退秦師》時,整理“因”的用法,除了本課中“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作“依靠,憑借”講,引導學生縱向聯想同是這一意思的文中例句“我欲因之夢吳越?!薄昂饽藬M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薄八耪咭虼擞X知”“因河為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等。還要引導學生橫向聯想除此意思之外,“因”在所學課文中還有哪些意思。如“不如因而厚遇之?!敝小耙颉笔恰俺弥?、趁機”的意思,“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敝小耙颉笔恰巴ㄟ^、經由”的意思。這樣學生才能形成完整的文言知識體系。
其次,我們要放眼課外,遷移提升?!翱碱}在課外”的特點,要求我們在做題時,要善于聯想所學知識,將積累的課內知識遷移到試題中來,也就是在做題時能夠內引外聯。相信只要我們得法于課內,定能突破高考文言大關。
二.巧借教材之活水,激活寫作之靈感。
每年高考作文備考過程中,總有學生抱怨沒素材。真的沒有素材嗎?不是!只是我們身邊有座豐富的素材庫,沒有好好發掘罷了。教材中的文言文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文質兼美。從春秋戰國到近代,從語錄體到紀傳體,從說理散文到游記散文,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這些素材經經典又鮮活,我們何必舍近而求遠呢?
以《燭之武退秦師》為例,燭之武是一個智勇雙全的愛國義士。他在說秦伯之前,只是鄭國的一個圉政,小小的養馬官,有著懷才不遇的憤怨,但在鄭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只身去說秦伯,足見其義、勇。說秦伯時,他只字不提鄭國利益,而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分析亡鄭對晉有利,而存鄭對秦有利。曉之以理,動之以利,運用智慧最終解了鄭國的危難。所以說他是一個有義有勇有智謀的愛國之士。正所謂:危難之時挺身行, 寶刀未老入敵營。但憑三寸不爛舌, 說退秦師留美名。單從這個人物形象上可以提煉出很多話題如:⑴顧全大局,國家利益高于一切。⑵責已恕人,寬容待人。(3)能言善辯與成功。(4)一鳴驚人源于默默積蓄。另外,佚之狐、鄭伯、秦伯等人均可提煉出觀點來,為我寫作所用。
詳覽歷年高考優秀作文,都不乏對課本素材的巧妙運用。以2015高考為例,山東卷優秀作文《順其自然》中巧妙運用了《庖丁解?!返乃夭模骸绊樒渥匀皇前凑湛陀^規律辦事。庖丁熟悉了牛的生理結構,摸清了解牛的規律,所以解起牛來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卑不站韮炐阕魑摹跺懺斐岚?,等待陽光》中運用了《游褒禪山記》的素材:“當然,擁有強大實力卻沒有適時的機遇也無法取得真正的成功,內在的奮斗與外部條件的有機結合才是取得成功的捷徑。王安石在《游褒蟬山記》中所說的‘有志于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或許正是這個道理?!苯K卷優秀作文《走在通往智慧的路上》中運用了《勸學》《論語》中的素材等?!鞍氘€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積累課本素材,積聚源頭活水,便可書寫華美篇章。
篇6
【關鍵詞】高中寫作;表達真我;方法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高中生寫作現狀缺乏自我
近幾年來,從平時的學生作文到高考的優秀作文,經??吹酱罅渴褂霉湃斯攀碌奈恼拢瑹o限制地“拉古人說話”,司馬遷、李白、杜甫、魯迅等歷史文化名人被無數次的提及,學生寫作素材嚴重匱乏,“自我”缺席情況突出,剪裁復制佳作正成為高中生寫作追逐的共同目標,高中生群體的寫作呈現出嚴重失水缺肥的狀態。
以江蘇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命題來看,這一問題已經引起命題者的重視。從2008年的“好奇心”到2009年的“品味時尚”,再到10年的“綠色生活”都從命題上呼喚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真我。如“品味時尚”一題,就嚴格要求學生能結合“我”嘗試時尚的經歷,表達“我”對時尚或追求時尚的體驗和感悟。古人在這樣的命題下似乎就無處藏身了。
二、學生寫作“缺我”現象的成因分析
“從這些年的高考作文看,當今高中生有一個通?。合鹿P很少寫自己,很少寫自己的實際生活。我曾在許多場合呼吁:請高中作文教學回到實實在在的現實生活大地,多寫高中生自己的喜怒哀樂和酸甜苦辣!然而,應者寥寥!”這是江蘇省高考閱卷組組長何永康教授的原話。不禁會思考為什么學生們對自我如此漠不關心,如此忽視自我的存在呢?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1)學生缺乏生活的積累和體驗,沒有來自生活的鮮活材料?,F在的學生很少接觸學校以外的社會,很少閱讀課本以外的讀物,回家看電視也為大部分家長所禁止。沒有生活積累,寫作文只能擠幾句話來應付。提及“議論”只能東拉西扯,羅列一些諸如“愛因斯坦如何如何”“牛頓怎樣怎樣”之類的事來充數。因此作文中自然缺失自我,更提不上表達真我了。
(2)學生對素材的積累僅局限在死記硬背的層面。很多學生對作文輔導書上已整理好的現成的素材苦記苦背,沒有考慮到這些素材的運用是需要認真思考、加工的。一味地羅列所謂的典型素材,只能以堆砌材料、強貼標簽收場。積累的素材要真正變成“我”的,還要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通過“我”的感悟、思考形成“我”的獨特的視角,提煉出“我”的精辟的見解,這才是積累素材的關鍵。
(3)教師的某些錯誤引導遏制了學生表達真我。學生范文中常常會用自己的事例來作為文章論據之一出現,而有些論據則是名人的事跡。有些教師建議學生不要以自己的事例作為論據,因為缺乏說服力,如果此時再能選擇名人軼事作為論據,會產生錦上添花的效果。專家認為這是全文學生選的最好的一個論據,從自身出發,談自己的切身體會,最真實,最有說服力。不要熱衷于寫“小我”,不要拿“我”的生活經驗和閱歷現身說法,“我”的生活經歷不具備典型性,也沒有說服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只能舍近求遠,去搜尋記憶中所謂的“典型”論據,去找歷史文化名人幫忙,久而久之就遺忘了自己,忽略了真正的典型。
三、引導學生寫作表達真我的方法實踐
(1)樹立學生表達真我的信心。學生缺乏生活體驗,老師也引導學生關注典型,學生自然對表達真我失去信心,自視經歷無奇,沒有什么深刻感人的內容可以寫入作文中。要呼喚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真我,最重要的就是要樹立學生表達真我的信心。教師要糾正鼓勵學生寫“大我”、寫“典型”的錯誤認識,要明白只有學生親身體驗過的,學生才有真話可說,有真情可抒。“我”情至誠,“我”理至真,只有表達真我的文章才能吸引讀者、打動讀者。
(2)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和閱讀體驗。要讓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真我,一定要引導學生關注和珍惜學生生活,作文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的文化背景,表現學生生活的意義,還要關注社會生活,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多接觸社會,多閱讀各種書籍報刊,讓學生從生活中、從經典中獲得真切的體驗,這樣他們才有“我”可以表達。
(3)把日常閱讀和日常練筆結合起來。為了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要求學生堅持寫“每日思考”,記錄活動經歷、學習所得、生活感悟、讀書心得;寫“每周收獲”,摘錄閱讀內容,反思閱讀過程,以便自我督促和相互交流;收看《新聞周刊》、《焦點訪談》等新聞評論類節目;利用假日每月觀看一部經典影片,如看《美麗人生》時就布置了“美麗人生來自……”的話題作文。這樣,學生對學習生活、社會問題都有了自己的思考,也多了更多表達真我的機會,長期堅持下來,對學生來講是筆不小的財富。
(4)拓展命題的包容性。葉圣陶先生說過:“寫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脫離了生活,寫作就無從談起?!弊魑牡拿}決定了寫作的對象,命題有包容性,寫作的對象也就豐富了。教師要注意命題是否貼近學生的生活與思想,是否有利于激發他們關注社會,關注自我的成長。如2007年上海卷“必須跨過這條坎”,2008年江蘇卷“好奇心”、上海卷“他們”,2009年江蘇卷“品味時尚”、天津卷“我說90后”等命題都是引導學生關注自我、表達自我的典范。
(5)拓展學生的寫作空間。在日常的寫作訓練中,作文本并不是學生寫作的唯一生存空間,面對著一成不變的小方格子,學生會產生疲勞、厭倦感。教師不妨進行些創新,讓學生的作品有更多的生存空間,這樣也能激發學生表達真我的興趣。每次大作文后都精心挑選一些班上同學的優秀作文,或全篇或片斷,并附上評語,印成鉛字發給每位同學。這樣使學生更認真地對待寫作,用更多的寫作空間鼓勵學生表達真我。
四、結語
篇7
筆者2011年再次參加了江蘇高考的作文閱卷工作,閱卷中可以說是幾多歡喜幾多愁,既為優秀作文拍案叫好,更為低分作文痛首惋惜。不少考生作文失分并非考生寫作水平不高,表達能力差造成的。實際上如果有人能提前提醒考生高考作文的一些注意點,在寫作中切實針對考題作文?;蛘咴谝恍┓矫鎸ψ魑淖餍└膭樱謹当銜幸欢ㄌ岣?,可惜他們沒有能意識到這個問題,而出現很多無謂的失分。對于社會上關心高考作文的熱心人,對于廣大中學教師,尤其是將要參加高考的中學生來說,這些才應該是關注的重點。
2011年江蘇的作文題目為“拒絕平庸”,總結分析在閱卷過程中發現的考生作文中出現的一些影響考生作文分數的現象,對備戰高考的考生,是不乏啟迪意義的。如果考生能在高考中避免這些問題,對自己的作文獲得一個更好的分數無疑會有很大的幫助。現把本人閱卷中的見聞感受形諸筆墨,以期對師生有所裨益。
2011年江蘇高考中導致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主要有這樣幾點:
失分原因一:生搬硬套,似是而非。
考場作文必須要符合題意,對于這一點,考生當然是心知肚明,但很多考生對題目的含義存在認識上的錯誤,或者并沒有認真研究作文題目的含義,并且對如何才能準確表現題意缺乏深刻的思考,只是簡單地生搬硬套,最后似是而非,讓人哭笑不得。如:生長在農村,學習成績一般就是平庸,認真學習提高成績,爭取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績就是拒絕平庸;沒有特長,不會樂器是平庸,利用空余時間學習音樂就是拒絕平庸;對日本地震幸災樂禍是平庸,哀悼遇難者就是拒絕平庸;公交車上讓座是拒絕平庸,戰勝病魔是拒絕平庸等等。這些對題意的曲解和膚淺的看法顯然與題目的本意相去甚遠,直接影響了考生作文的得分。
應對策略:強化審題,準確立意。
準確審題永遠是考場作文的第一要求,今年的江蘇高考作文便是要能準確理解“拒絕平庸”的含義,尤其是對平庸這種沒有人生追求,渾渾噩噩,碌碌無為的生活狀態的理解,更要能準確地區分平庸與平凡、庸俗的含義,并能有條理清楚地表達。如有考生寫到,“拒絕平庸,是對自我的堅守,是對自我人格、自我尊嚴的捍衛。拒絕平庸,才會讓生命綻放出更加華麗的花朵,絢麗但不張揚。”就準確地揭示出“拒絕平庸”對自我人生的重要意義,并與甘于平凡、墮入庸俗“劃清界線”,觀點鮮明。
在我們的應考中,無論是我們老師,還是考生,都必須強化審題意識,注重審題訓練,從題目本身和提示語入手,通過切實可行的方法提高考生的審題能力,準確把握題目的含義,才是作文成功的基礎。
失分原因二:面面俱到,泛泛而談。
在一些議論文中,考生試圖使得自己的論述更全面,往往在文章中從不同方面來展開論述,如工人需拒絕平庸,農民需拒絕平庸,知識分子需拒絕平庸;或者學習需拒絕平庸,工作需拒絕平庸,為人需拒絕平庸等。這樣論述看起來方方面面都兼顧到,似乎論述的很全面了,而這樣的面面俱到實際上面面都不能深入地寫清楚,不能論述透徹,從而給閱卷老師貪多嚼不爛的感覺,也不能體現自己在這些方面的認識和理解,這樣的文章往往得分都不太理想。
應對策略:集中一點,深入探究。
針對這種原因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中一點,深入探究。高考作文不是政府工作報告,不需要我們面面俱到。在你想寫的幾個方面中,選擇一點來寫,其它的都丟棄。在這一點上明確自己的觀點,從不同角度挖掘深層次的表現和原因,將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充分地展現出來,往往容易得到閱卷老師的認可。
如可以寫中國文壇拒絕平庸。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文壇也越來越娛樂化,文化閱讀已變成文化“悅”讀,傳統經典變得庸俗,所以中國文壇需拒絕平庸。如何才能做到呢?作家需要自持,更需要擔當責任。中國文壇最需要具有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的闖將,而不是把大家娛樂死的庸才。
這樣筆墨集中,圍繞具體問題觀點明確,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認識水平,體現自己作文的亮點。高考作文能做到這些,就已經成功了。
失分原因三:材料虛假,矯揉造作。
有些考生的文章在選材上常常讓閱卷老師無語。如記敘類文章寫考生和老師都熟悉的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這固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在一些考生筆下,他們的老師或家長都很有先見之明,在很早之前就跟他們講過要他們不要做一個平庸的人,應該學會拒絕平庸。比諸葛亮還要料事如神。真不知道如果高考作文題不是“拒絕平庸”,而是別的什么,他們的老師或家長又會跟他們講什么道理。
議論文的論據更讓人感覺哭笑不得,總是抬出一些四肢不全身殘志堅的人來說事。有閱卷老師開玩笑說,我們還是平庸點吧,看看學生寫的這些拒絕平庸的都是些什么樣的人呀,殘廢了雙腿的史鐵生、失去了雙臂的劉偉、雙目失明的海倫?凱勒、雙耳失聰的貝?多芬,再加上遭受宮刑的司馬遷,和他們相比,健康的我們多幸福呀,平庸點有什么要緊,還是平庸好啊。這樣的材料和以前出現過的“車禍年”、“離婚年”一樣,會在心理上引起老師的負面感受,其文章的得分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應對策略:加強積累,靈活運用。
材料的運用不僅反映出考生的知識面是否廣闊,同時也是對考生對已掌握的材料能否靈活運用的考查。這不僅要求考生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注重積累自己的寫作素材,更要多思考,從多角度思考自己積累的素材,只有將自己熟知的材料想清想透,在寫作的時候才能靈活運用。其實課本就是一個巨大的材料庫,很多同學都沒有能很好地利用。如梭羅在瓦爾登湖畔思考自然的偉大,拒絕世俗的對自然的利用;魯迅寫文章喚醒鐵屋中熟睡的人們,拒絕昏昏沉沉地平庸死去。還有的考生寫到馮友蘭先生的人生四重境界,從人生哲理角度來闡述觀點;有的考生寫公安派的獨抒性靈,從文學的角度寫拒絕平庸等,這類文章直接反映寫作者閱讀廣泛且有自己的思考,材料獨特,學以致用,很容易引起閱卷老師的注意和好感。
失分原因四:簡單套用,莫名其妙。
考生作文的套用主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開頭套用一段不知從什么地方背來的文字,貌似很有文采,實際上不知他究竟想要說什么。如這樣的開頭:
從來不知道思念是什么滋味,只知道它讓我朝思暮想了好一陣;從來不知道心痛是什么滋味,只知道它讓我撕心裂肺了好一陣;從來不知道快樂是這么滋味,只知道強加在臉上的淚水讓我欣慰了好一陣;從來不知道痛苦是什么滋味,只知道這一路走來我變得身心疲憊。
完全讓人看不懂的一段話,顯然對意思的表達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
第二種情況是議論文中的分論點并不是緊扣文題設定的,而是用一些在很多題目中都能用的分論點,完全沒有題意在里面。如這樣的分論點:
拒絕平庸需要汗水的浸灌,拒絕平庸需要智慧的滋潤,拒絕平庸需要目標的專一以及拒絕平庸要學會堅守,拒絕平庸要擁有個性,拒絕平庸要樹立特色。
這樣的分論點顯然我們把“拒絕平庸”換成其他的內容一樣是成立的,這樣的“正確的廢話”顯然不能體現考生對考題的認識和理解。
應對策略:貼船下篙,緊扣題意。
無論是文章開頭,還是文章的分論點,都必須要充分體現考生對作文題目意思的理解,包含作文題目的含義。要使得這個內容只適合這個題目,不適合其他,要真正做到貼船下篙,緊扣題意。
如這樣的開頭:
難道花萬元整個高鼻梁、尖下巴就可以拒絕平庸?
難道奔波于選秀舞臺,不問跑調與否地左唱右跳可以拒絕平庸?
難道奇裝異服、脂濃粉艷地穿梭于人群就可以拒絕平庸?
不,絕非如此!如果拒絕平庸只在外表上下功夫,只會讓你更加平庸,拒絕平庸需要令人欽佩的行為,需要令人景仰的品格。
這樣的開頭就緊扣題意,是非分明,鞭辟入里,啟人深思。
我們在作文時,“成文在胸”并非好事,它容易將我們引導到偏離題意的軌道上去。因此我們要摒棄頭腦中已有的現成內容,根據題目的需要重新構思組織,要做到所有內容都是針對“這一個”題目,都是緊貼題意寫出來的,這樣才能符合題目要求。
篇8
江蘇省高考語文試卷,近幾年高考作文一直是滿分70分??梢哉f語文高考中“得作文者得天下”。但是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高中學生往往面對家庭、學校,感覺沒有東西可寫,寫出來的東西無病的比較多。高中生的作文記敘文不像記敘文、議論文不像議論文,缺乏文體意識,對于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不夠準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很好地開發利用教材的資源。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從必修一到必修五、還有《史記》、《唐詩宋詞選讀》、《唐宋家散文選讀》等都是文質兼美的范文。近年來高中語文教學往往急功近利,忽視教材的示范作用,有的學校根本不重視教材,所以,本人根據筆者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經驗,以教材為本,從教材中汲取寫作素材,從教材的范文中讓學生學習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寫作教學的效果,有事半功倍之效。
筆者認為挖掘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包含的寫作資源,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素材資源、文本中的語言資源、范文中的結構藝術。并要把挖掘出來的寫作資源在寫作實踐中運用,讓學生從中學到實實在在的寫作方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引導學生整理教材中的素材資源。教材中的素材包括作者、課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背景資料介紹、情節故事、甚至典故、名句等。例如讓學生積累正能量的人物素材資源,以必修二為例,《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通過他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人應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每一個人都應該樂觀堅強地面對生命、珍愛生命。汪曾祺先生的《金岳霖先生》中老金的形象也比較突出,金岳霖先生是一個有趣的教授。真性情的金岳霖先生在現代物欲橫流的世界里很難找到,學生深入思考現在和未來,那么肯定會多多關注金岳霖先生的素材?;蛘呓處熞源藶槠鯔C,鼓勵學生研究西南聯大當時教授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學生還會發現更多的能夠運用到作文中的好的素材。課文中還有很多人物形象,可能名氣不夠大,但是有特點,依然有引用的價值。例如必修三楊絳先生在《老王》一文中描寫的“老王”形象:平凡普通的人力車夫,保持著淳樸善良的本性。這是底層的勞動人民的本色,是任何時代都值得贊揚的善良的品質?!段迦四贡洝分形逦涣x士的反抗精神、《指南錄后序》中表達的赤子之情,都會促使莘莘學子思考人生的價值。有了素材,學生寫作文時才能夠運用,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運用、善于運用教材中素材,讓寫作內容不再單薄,讓寫作內容遠離“低幼化”傾向。
引導學生揣摩、引用文本中的語言資源。2016年高考《考試大綱的說明(江蘇卷)》作文發展等級要求是:“有文采,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高考作文對學生的作文語言要求比較高,而這種語言表達能力要靠平時訓練才能夠發揮出來。筆者感覺學生首先應該學習文本中準確、貼切、有文采的語言,然后模仿學習,最終把這種技巧轉化為自己的一種寫作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讓學生反復揣摩語言。例如學習必修二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就要讓學生體悟月下的荷塘與荷塘上月色的描寫藝術。第四段寫荷塘上的月色,作者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的修辭手法,逐個描摹荷葉、荷花、荷香和流水,用詞無比貼切,生動形象,學生平時作文中寫景抒情的段落,完全可以模仿課文中的語言段落、然后再創造,學文本語言是提高寫作語言的捷徑。此外,課文中也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名言佳句,寫作文的時候建議學生直接引用或者間接引用。例如《逍遙游》中達到逍遙的最高境界: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報任安書》中激勵人們在困難中前行的語句:“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追逐夢想沒有達到的時候,可以用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中“盡吾志也而不能志者,可以無悔矣”寬慰心靈。名句的引用或者化用,使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引導學生學習范文中的結構藝術。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編排體例與人教版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蘇教版教材編排范文時淡化了文體意識,而人教版是按照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體裁樣式來安排范文的。江蘇省高中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文體不分是最嚴重的一個缺點。因此,有必要強化一下學生的文體意識,使學生寫出來的記敘文就像記敘文,議論文就像議論文。記敘文要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要有記敘的要素。議論文要有中心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記敘文和議論文都要講究結構藝術。記敘文中設置懸念、倒敘手法的運用,在《祝?!芬徽n運用得非常自然,出神入化。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一開始就把結果展現給讀者,讓讀者思考祥林嫂為何而死?接著寫她兩次來到魯鎮的經歷,一層一層寫出她死去的原因。而學生的記敘文平鋪直敘的比較多,毫無懸念,情節結構缺少波瀾。而《鴻門宴》一文,就是設置了驚心動魄的情節結構,一波三折,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議論文的論證方法很多,主要有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舉例論證等。如《拿來主義》一開始就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批判“送去主義”、“送來主義”,提出要“拿來主義”?!读鶉摗芬晃钠鋵嵤亲罱浀涞淖h論文范文,可以讓學生學習提出中心論點的技巧、提出分論點的藝術、正反對比論證的運用方法等等。記敘文和議論文的文體截然不同,可以從教材中學習范文的結構藝術,避免考試中出現文體不分的寫作毛病。
篇9
關鍵詞:語言材料積累 課內積累 課外積累
葉圣陶先生說過:“我們知道有了優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見空恃技巧卻造出好的器物來。”高考作文時,許多同學的文章內容空洞、虛假矯情,其根本原因就是強為無米之炊的結果?;A等級中要求“內容充實”就是對文章材料的要求。
所謂“內容充實”是指寫進文章里的材料對表現中心來說是必要的、足夠的、而不是單薄的。筆者熟讀歷年的高考優秀作文,深切體會到,真正的內容充實不是把文章寫長幾行,而是讓作文提供給讀者的信息密度盡可能大,從而增加文章的可讀性。這就需要平時對語言材料有豐富的積累。
一、積累從課內入手
從教材中積累是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徑。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形成能力的根本,它是經專家選編的,具有規范性、典范性。
1.積累古詩文中的經典名句
實際上積累的過程就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過程。對優美的語句段落、句式或古詩文中的經典名句出自哪個名篇應作到心中有數。比如《勸學》荀子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鼻f子說:“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惫茏诱f:“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短歌行》中還有“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學生在學習中完全可將同話題內容歸納疏理后記憶。
2.積累名人名家具有感召力的生平經歷
收錄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均是名家之作,知人論世、走進作者、了解背景是賞析文章之前必要的擴展,在講《我與地壇》時筆者用大量時間向學生介紹史鐵生人生的幸運與不幸,讓學生了解作者勇敢挑戰命運的力量和精神。這樣學生在對張海迪、海倫?凱特等人物的認知基礎上,對生命的意義與生存的價值開始進行深入思考,同時也讓學生明白:苦難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賦予生命凝重悲壯的色彩,人,就應當在這冰冷而又燃燒著的有限世界中帶有傷痛地生活。痛苦,有時是證明我們活著的唯一方式。痛,并快樂地活著。這樣學生就把相似人物的命運聯系到一起,擴展了思考的空間,加大了積累的內容。
3.積累經典文段中的哲思,尤其是要記憶文章中心、觀點及最能體現主旨的語句
例如王安石《游褒禪山記》最能體現作者觀點的句子是“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和“深思慎取”?!蹲砦掏び洝分畜w現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樂”,這些語句精當、凝練,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貼切和恰當引用相關的文段和觀點作為論據,充實作文內容,使文章具有更高文化底蘊且極強的說服力。
二、積累由外界豐富
1.利用讀本、網絡等有效的閱讀資源
語文老師在注重作文課內積累的同時,也對作文課外積累提出一些要求。在中學生的在閱讀讀本網絡等載體上的文本時,做摘錄卡片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閱讀時,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重要的材料、重要的論點、自己欣賞的段落和精彩的詞匯語句,將這些摘錄下來既可以鍛煉自己的書寫能力,又可以在抄寫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摘抄文字的優缺點。
2.課堂交流,讓學生獲得的信息量擴大
學生的作文材料要注意與社會的同步,要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熱點問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又與高考的命題方向相吻合,因此我要求學生每天收看《新聞聯播》,指導學生收看《科技博覽》、《正大綜藝》、《人與自然》、《軍事天地》、《大寫真》等一些充滿時事性、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的節目。
我在指導學生收看電視節目的同時,還要求學生把看到的揀重要的記下來從中汲取寫作材料,把印象最深的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在交流中互通信息,真正做到看、聽、說、寫結為一體。通過電視這個信息媒體,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寫作材料,擴大了知識面。
3.寫日記記周記,讓學生關注生活,體驗生活
現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是寫作的語言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但并非有了生活,就能寫作。這些材料在現實生活中是自然存在的,我們稱這些材料為寫作的素材。要把它們寫到文章中去,必須經過作者的觀察、體驗、分析,挑選取舍,整理加工,我們把這種被作者處理過的材料稱為寫作的題材。
篇10
一、摘錄積累
語文教材里的選文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名篇,無論從語言表達、寫作技巧、素材運用、思想立意哪一方面看,都是作文的范例,歷來被大家推崇和模仿。模仿是創新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開始求“與古人合”,其后必須“與古人離”,所以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正如畫家齊白石所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藝術離不開一個借鑒模仿的過程,但不能生吞活剝、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
唐代的皎然把模仿的方式歸納成偷語、偷意、偷勢三種。偷語就是仿效別人語句,偷意就是襲取別人的意旨,偷勢就是模仿別人的結構布局,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借鑒的。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透徹地學過相當數量的優秀課文,有過長時間的寫作實踐,有過很多原材料積累,心中都存有許多自己喜愛的佳作,這些都是模仿的藍本。我們可以仿其開頭,力求別出心裁,先聲奪人;仿其結構,力求布局合理嚴謹;仿其結尾,力求出奇制勝,余味無窮;仿其構思,力求語言生動活潑,光彩照人;仿其立意,力求高屋建瓴,高瞻遠矚;仿其精彩片段,積極引導他們進行遷移聯想。這樣學生在模仿借鑒中就學會了寫作的竅門,撥動了情感思維的琴弦。同時,我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也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練筆。如每次學完課文之后,我都讓學生即興說上三五句,寫上一兩段話。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想象力、表達能力有了提高,而且習作興趣也濃了。
只要學生堅持模仿,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便可善于模仿,并在短時間內完成別人長時間完成不了的優秀習作。
二、變換角度
有些課文素材太熟,大多已成舊例,可能很難達到獨特、新鮮的表達效果,難以引起讀者的共鳴。高考作文如果使用了這些例,就有可能造成表達上的似曾相識和主題上的陳舊感。其實,“熟”并不可怕,相反,太“生”反倒可能給人偽用之感,關鍵是挖掘熟悉素材時,要做到不同凡響,且有新鮮感,怎么辦?關鍵是不落俗套。其實有些材料,只要經過認真分析,在原素材的內涵上加以拓展發揮,使材料既有廣泛的普遍性又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性,就會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如以司馬遷為素材,人們大多從“逆境出人才、毅力、堅持、忍辱負重、成功需要積累”等角度挖掘立意,但我們可以再改造擴展,另尋新意:(1)只有生存,才有發展——蒙受奇辱,以剛毅的意志頂住譏諷,十年著述;(2)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父臨終前要司馬遷繼承遺志;(3)要想成功,先立目標——司馬遷繼承父親遺志,立志寫一部史書;(4)實踐出真知——各地考察,收集史料。既然太熟的課文素材已成舊例,以致太“俗”,難以表達出獨特、新鮮的效果,我們不妨另辟蹊徑、變換角度挖掘文章立意。
三、多維思考
對同一個問題思維可以是多維的。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我們避開從廉頗、藺相如的角度整理,而從繆賢、趙王、秦王等角度挖掘,就會給人新穎之感:繆賢身為宦官,卻能舍命舉薦門下食客藺相如為國效力。“完璧歸趙”后,相如的地位扶搖直上,升為上卿,權位遠在繆賢之上。而繆賢卻甘居下人之下,毫無怨言。這種坦蕩胸懷、甘當“人梯”的恢宏氣量,與滿腦子庸俗的名位觀念、嫉賢妒能的廉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實際上這也是創新思維,是高考作文素材的點金法門。變換角度天地寬,懂得多角度思考,才有利于積累。
如《鴻門宴》,挖掘的角度:
1.名言——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秋毫不敢有所近……
2.人物——除項羽、劉邦、張良、樊噲、范增外,項伯知恩圖報、好心辦壞事;曹無傷利迷心竅,栽在自己手上,禍莫大于欲利……
3.情節——項羽集團,一盤散沙;劉邦集團,團結一心。
4.事件——劉邦卑詞謝罪,項羽坦率說出告密者,曹無傷被誅。從不同角度看:(1)坦誠是有條件的,對敵坦誠只能被敵利用;(2)必要的時候要有點城府和心機;(3)保守秘密,保護投誠者,才會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4)鏟除內奸,純潔內部,取勝之道。可見,同一素材,能適用于不同的話題。
四、多篇整合
多篇整合,是同時對幾篇課文鋪陳挖掘,除舊布新。概括綜合同一作家:有的作家,在整個中學時代,我們學過他的多篇文章,對他的生平耳熟能詳,那么,可以采用集束式的急火猛攻,將該作者拿來作一番總結。
如,蘇軾——初中、高中(含選修)課文:《題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記承天寺夜游》《核舟記》《江城子》《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后赤壁賦》《喜雨亭記》《水調歌頭·落日繡簾卷》《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方山子傳》《石鐘山記》等。請看2008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在自然中生活》(摘錄):烏臺詩案,徹底粉碎了他的夢……路遇貶官南下的黃庭堅,師徒二人相敘……迎風于赤壁之下……最愛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他泛游西湖,亦醉心于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一曲《水調歌頭》使其對人生處世的態度達到至高境界。
對于相近(相同)內容,我們學過多篇文章,不妨擷取精要,整合創新。自如運用,能起到以一當十之效。如下文貫穿同一主題:努力奮斗、執著追求。
孔子曰:“生無所息。”孟子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屈原《離騷》道:“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歐陽修《伶官傳序》則說:“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余秋雨說:“行者無疆。”這些名言可成為上述主題的素材或論據。
再看2008年廣東考生的滿分佳作《不要輕易說“不”》:當然,在邪惡勢力面前說“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唱;在混濁世事面前說“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潛歸隱;在挫折困難面前說“不”,如貝多芬“扼住命運咽喉”的吶喊……他們,才是真 正的勇者。
該考生從不同課文中擷取相同的內容,集中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獻身理想的豪情壯志,豐富了內容,深化了主題。
多篇整合,要善于分類歸納,以便于查找記憶。采用的標準可自定。如人物類、史事類、風俗類、見聞類、名言類等。也可分為:自然與人類、精神與物質、科教與社會、個人與國家、創新與繼承、經濟與文化、人生與對手等。
五、分析重組
分析重組就是用時代的目光審視素材,不只改造整理,還要思悟評點,并圍繞某一中心,有層次地組合成文;或變換角度,巧妙剪輯。
如,兵敗垓下的項羽對烏江亭長說“不”,放棄東山再起的機會,自刎烏江,從此霸主別姬成為一曲絕唱。而韓信,不對漂母說“不”,不拒絕她的幫助,忍辱負重,終成一代名將。究其原因,項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氣概,殊不知大丈夫應如韓信能屈能伸。假如項羽不輕易說“不”,那歷史恐怕就要改寫,項羽或許就不僅僅是一個悲劇英雄了。
六、再現情景
再現情景,就是對課文中的名言、典故以及人物事跡,用時代的目光去審視,略加改造,稍加整理;或通過豐富的想象,進行細致描寫,再現典型人物當時的情景,或創設新的環境,展示人物風格:一個冷清、幽深的囚房,墻上的窗戶里斜射幾絲慘淡的光,一個無奈,但又沉重的聲音,低低地說:“我,接受腐刑。”抬起頭來,兩行清淚從臉頰滑落。對,他就是司馬遷,他直言進諫,即惹來君主的大怒,并被賜予腐刑這種讓人恥辱的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