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案范文
時間:2023-08-09 17:41: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連接詞尾;“■”;教育方案設計
“■”一般都是在初級階段開始學習,對于韓語還不太熟練的初學者來說,掌握其形態特征和意義具有較大難度,出現錯誤的頻率也比較高。本文以語法教育理論為基礎,運用更系統有效、更合理的教學方法,設計出“■”的課堂教育方案,希望能夠給韓語學習者和教學者一些啟發。
一、韓國語語法教育方法
1.語法教育的重要性及韓語教學模式
外語的教學與習得過程離不開語法這一概念。所謂語法,簡單來說就是語言本身所具備的結構、功能、語用等方面的規律。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溝通交流,而語法的應用能力對于運用語言溝通交流的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在外語教學中,語法教學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一部分。
為了更有效地達到語法教學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各種各樣的教材、教具及教學方法,包括圖片、表格、地圖、詞匯卡片以及一些物品的準備,還有情景對話、作文、游戲、討論等練習方式。
2.語法教學構成方案
根據教學目的的不同,教學內容的構成以及教學順序也有很多種,一般來說主要有如下五個階段:一是導入階段,本階段通過比較自然的方式有意識地誘導學生了解學習目標,預測學習內容;第二階段是認知階段,對語法的規則進行詳細的講解;第三階段是語法原理的學習階段,利用教材及教具,通過替換、應答、連接,完成句子等多種多樣的練習方式,掌握語法使用規則;第四階段是活用階段,目的是使學習者能夠在實際應用中正確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第五階段是整理階段,確認是否達成學習目的,整理所學內容,本階段可以合并到活用階段。
二、“■”的教學方案設計
1.“■”的教案設計
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更有效的教學效果,制訂教案是非常必要的,對于語法的教學設計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既定的教學內容以最有效的方式進行下去。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運用語言,因此在制訂語言教學教案時不僅要考慮到學習者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及語言知識的習得,更重要的是通過語法的訓練提升語言的運用能力。
本文“■”教案的設計以語法教學法理論為基礎,充分考慮到教學目的以及學習者已學到的知識,力求以最有效的方法達到教育及學習的目的。
【“■”的教案】
教學目標:掌握連接詞尾“■”語法特征及意義并能夠根據情況正確的運用。
教學內容:連接詞尾“■”的背景說明,對比對照。
教學對象:初級韓國語學習者。
教學資料:單詞卡片(包含動詞形容詞名詞,每種詞性的單詞都要包含開音節單詞和閉音節單詞)和練習題。
教學過程:(1)通過簡單的對話形式提出要學習的語法。(2)講解語法意義及用法。運用板書的形式根據詞性講解連接詞尾“■”的形態變化規則。板書:
■
通過例句加深對語法的認識(包括各種形態變化以及不同意義的例句);形態變化練習。(3)通過練習加深對語法的理解。練習1:運用連接詞尾“■”連接兩個句子。練習2:給出前半句或者后半句讓學生造句。練習3:展示相同的前半句分別用“■”和“■”完成句子。(4)通過活用練習加強語法的實際運用能力。
2.“■”的課堂教學實例
教師根據教案并結合初級學習者所掌握的詞匯語法難易度,對于連接詞尾“■”的課堂教學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進行。
(1)形態變化規則的講解。通過兩段比較自然的對話方式提出本課所要學習的語法。
■
重復一遍剛剛對話的內容并在黑板上寫出對話中用“■”連接起來的兩個句子:
■
重點劃出“■”部分,提出本課所要學習的語法“■”,并詳細講解語法意義及變化規則。
講解形態變化的規則并按照詞性通過板書舉例說明,然后將事先準備好的單詞展示給學生,做“■”形態變化的練習。單詞要包括各種詞性的開閉音節單詞以及“■”不規則動詞,“■”不規則動詞,還有名詞等。練習時時制詞尾的變化也要一起做。例如:■,掌握好形態變化規則之后再結合例句進行意義的講解。
(2)對“■”意義特征的講解?!啊觥币饬x特征的講解不盡相同,本文以各類語法教材以及高校教材為基礎將“■”分為狀況說明與對比對照兩個方面進行講解。
①前后文是對比對照的關系,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前后文是單純的對立關系,位置可以互換,意義上沒有任何變化。例句:
■
第二,后文出現與先行文期待相反的結果,前后文位置不可互換。例句:
■
②提出狀況背景的說明關系,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為了提議、命令提問而使先行文成為前提背景或者為了后文具體內容的展開而說明狀況。例句:
■
第二,使先行文成為后文的理由根據。例句:
■
(3)進行階段性的練習。通過以上的講解及例句展示學習者對“■”的一些語法規則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通過階段性的多樣化練習使學習者對“■”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其內在的特征,以便在會話中能夠靈活正確地運用。
練習1:用“■”把兩句話連成一句。通過這個練習使學習者達到靈活掌握”■”形態變化規則的目的。例如:
■
練習2:給出句子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完成句子。通過這個練習可以加深對“■”意義特征的理解。
■
練習3:“■”在意義上有時與連接詞尾“■”,“■”難以區分容易發生錯誤,因此可以針對這一點進行練習。
通過以上的說明講解以及練習,學習者基本能夠掌握連接詞尾■”的語法規則。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因此,還要通過一些活用練習使學習者能夠靈活地運用,活用練習可以通過看圖造句編對話等方式進行。
以上是“■”的教案設計及課堂教學實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者可以根據教材以及學習者的水平進行適當調整。
參考文獻:
■
篇2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4B-0062-02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行,人們對如何科學有效地改進課堂教學設計的關注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學實踐證明,高質量的教學設計是高質量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筆者就如何改進課堂教學設計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通過“課前對話”“課堂觀察”“課后會診” 三大步驟來改進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一、功在課前――課前采用對話策略,形成初步的教學設計方案
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在課前進行精心預設,才有可能在課堂上獲得精彩的生成。因此,在課前,教師必須精心做好教學方案,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科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加工處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規劃好教學活動。
1.與課程標準對話。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學科課程的基本綱領。準確把握課程標準,是課程實施的前提。準確理解課程標準的內涵,并將其物化到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環節之中,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在物理教學設計之初,與物理課程標準對話,旨在明確物理課堂教學的目的要求。
2.與教材對話。從以往的“教教材”發展到今天的“用教材教”,與教材對話已成為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必要環節。設計物理教學方案,要認真鉆研物理教科書,理清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要求在教科書中的具體體現,準確理解教學的重點、難點,把握教學的關鍵,制訂切實可行的課堂目標。
3. 與課程資源對話。從一定的角度看,物理課程資源包括物理例題、習題,以及與物理教學有關的教育素材、媒體等。教師要充分利用課程資源設計檢測手段與鞏固強化的內容。不僅要設計檢測教學效果的基本方法與內容,而且要精心選擇和設計例題、隨堂練習題。例題、習題要緊扣物理課程標準、教科書和適合學生實際,要兼顧知識的深度、廣度,體現層次性,體現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4.與學生對話。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確立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觀,摒棄了學科為本的傳統觀念。無論是課程的設計,還是課程的實施和評價,一切都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師要深入了解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物理的基礎和思想狀況,選準本課的起點和基點,選擇恰當的教法,并指導學法,使分層教學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5.與同事對話。在集體備課中,與同事交流經驗,集思廣益,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勢。通過大家充分發表意見,吸取對形成教學設計方案有益的建議。
此外,教師還應建立“與教師自己對話”“與社會對話” “與網絡對話”的意識,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了解時事熱點,博采眾長。
通過課前對話,與時俱進,吃透教材,吃透學生,形成初步的教學設計方案。其中,應該有明確具體的三維目標要求、教學內容分析(即重點、難點、關鍵點)、教學過程(包括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方法、教學手段、教育因素的體現、教學小結等)、適當數量的練習作業、板書設計等。
二、成在課堂――課堂上采用課堂觀察策略,完善教學設計方案
有了初步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按這個設計開展教學活動。但是,教學不只是單純地按“預設”操作的過程,還更是課程創造與開發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和不斷完善的過程。近年來,我們開展了課堂觀察活動,這也是我們改進教學設計的第二步,是結合教學實際,對教材要點重新構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創作過程。
如在九年級,按照初步的教學設計方案上了一節《動能和勢能》探討課,分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概念教學”“科學探究”“遷移應用”“練習檢測”和“歸納小結”六個教學環節展開教學活動。課堂觀察小組選取了四個觀察視角,即“學生自主探究活動參與面”“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中的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活動時間”和“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效果”,圍繞課堂觀察開展研討活動。據統計,這一課45分鐘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時間為24分51秒,教師提問、講授、點撥、評價的時間為20分09秒。其中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為16分12秒,教師講授的時間為13分26秒,教師與學生對話、交流、研討的時間為18分08秒。這說明執教者注重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想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將科學探究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但是,大家仍然覺得教師講得過多,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還嫌少。究其原因還是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還不敢大膽放手。這樣的課堂觀察分析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論證,其價值在于發現問題,修正方案,改進教學。
通過課堂觀察活動,能使執教者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思考方向,了解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做出更全面的預設,及時補充一些學生所缺乏的知識,從而更新、完善教學設計方案。
三、善在課后――課后采用會診策略,更新教學設計方案
把調整后的教學設計方案再次用于教學實踐中,我們仍發現不少值得研究的問題。因此,在課后,必須對教學設計方案再進行反思和理性提升。我們采用課后會診策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即“診―斷―治”),把教學活動作為會診對象,對教學行為方式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總結在教學中的新發現、新見解、新問題、新規律,然后提升到理論高度去認識。
經過課后會診,我們發現教師們平常的教學設計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學生的學習方式安排欠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未能完全落到實處;二是忽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教師講得太多,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三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不到位。所以,物理課堂教學設計必須突出學生科學探究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篇3
數學新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師的職責在于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積極從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時,需要分析論證所存在的數學教學問題,并在此基礎上設定教學目標,然后圍繞既定目標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最后對學習的結果進行全面的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對以上的各個環節進行修改,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
一、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內容
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時,必須明確自己的教學宗旨是在于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因此,設計的內容應該包括教學目標、任務分析、教學思路及教學反思。通常情況下,在數學課堂設計時首先要對學習需求、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生現有水平等幾個要素進行分析。新課標中要求教學目標要涉及到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多方面的目標。在任務分析時應關注這幾個方面的問題,一要關注學生的起點,二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三要分析教學的重難點,四要研究達成目標的途徑及其方法。
二、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模式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模式主要有三種典型的類型,即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模式、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模式和“主導――主體”教學設計模式。新課標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要求教師要對整個數學教學活動作系統策劃,把一般的教學理論應用與數學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遵循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在規律性,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進行數學教學。因此,新課標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圍繞著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學習問題進行教學設計,在設計時要體現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主性、情感性、科學性和創造性。
三、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的幾個要點
在新課標下,進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初中數學不同領域關注點的變化。教學設計時要按照知識技能、過程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不同方面要求設計教學目標,考慮短期目標、長期目標;要將新的數學觀體現在具體的內容之中;要按照知識體系編排的特點設計數學知識;要充分利用生活經驗、教學情境精心設計問題,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關注自主實踐、合作探究與傳統學習方式的融合與優化。在設計問題時,要以趣味性、靈活性、促思性為原則精心設計各種類型的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思維和創新品質的目的。
1.設計實用性問題
利用問題來誘導學生思考,發掘學生的創造力。結合生活的實例,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從多個不同的側面思考,拓展思維空間。同時要鼓勵學生多動腦思考,大膽質疑,敢于向教材挑戰,使課堂充滿生命氣息。
2.設計開放性問題
數學課堂教學中,在培養學生求同思維的同時,不可忽視學生求異思維能力,因為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源泉,而開放性問題是培養學生求異思維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所以,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時,除了有計劃、有目的地采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形式培養學生全方位、多層次探索問題能力之外,還應設計開放題,發展學生求異思維,為培養創造能力打下基礎。
3.設計創新型問題
篇4
關于什么是教學設計,當代教學設計大師加涅在年出版的《教學設計原理》中說道“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教學?!币簿褪钦f教學設計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全面系統的分析我國當前的教育現狀,得出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從而更好的利用教學資源、發揮教學媒體的作用,以實現教學目標。作為影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最為重要的因素,教學設計一直是落實課程中高中地理教學理念最為基本的條件之。高中地理教學設計高中地理教學設計主要是對教學媒體、地理學、傳播學、以及現代學等相關技術和理論進行綜合運用,來對地理教學中的需要和問題進行分析,對解決方法進行設計,從而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對解決辦法進行試行以后,對試行結果進行評價,并且在進行評價這一重要的基礎上對課程中高中地理教學設計進行改進的一個系統過程。
2.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老師課堂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2.1地理教師課堂設計難以達到新課程理念的要求
新課改以來,雖然高中地理教師都盡自己所能的踐行新課程理念,努力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但是大多數教師都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所以在設計教學方案中難免會有傳統教學方式占絕大多數的現象,從而使其地理課堂教學設計方案與地理課堂教學設計實踐難以適應的問題。例如:在講地球的運動規律一節時,地理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方案可能僅僅是解讀一下課本內容,或利用PPT模糊的解讀一下課本內容;在黑板上畫下一個地球在南北回歸線以及赤道的運動軌跡圖和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軌跡圖,雖然這種教學方式也可能會使其教學任務得以完成,但是卻沒有充分利用“三維教學”的教學方式、沒有完全的利用多媒體的教學資源,以至于使學生在學習地球運動中沒能在腦海中形成清晰地地球運動軌跡,從而使新課程理念下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教學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就是高中地理教師的新課程理念下的理論知識不充分,運用新課改教學資源的手段不健全。
2.2地理教師課堂設計內容很難引起學生的參與
大多數的學生已經習慣了老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喜歡把老師講的內容記錄在筆記本上,而不愿意去參與到老師教學活動中。和老師一起去尋找地理事物形成、發展、分布的規律。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產生這樣三種學生:努力記筆記的“學習派”、得過且過的“中間派”以及從不學習的“搗亂派”,他們大多數都有一個特點:不太愿意參與到老師的教學活動中,以至于很難達到預想的教學目標,從而影響教學效率和教學進度。
3.如何解決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老師課堂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3.1如何使地理教師課堂設計達到新課程理念的要求
新課改以來,學校為了使教師更好的按照新課程理念設計教學方案,就需要重視對地理教師進行關于新課程改革后地理教學知識理論的有效培訓,進行知識更新,以使其形成完善的地理學科內容體系,達到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努力改變地理教學設計理論與教學設計實踐相脫節的問題。在進行高中地理教師理論知識的培訓更新時,還要注重對地理教師運用新的教學資源的培訓,使地理老師能夠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媒體資源,充分利用投影、幻燈、錄像以及多媒體計算機等現代化電教手段。力求使教學內容圖像化,例如:利用“地球公轉演示儀”或自制活動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講解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將黃赤交角的變化用共面直線來表示等,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清晰地地理圖像,明確地球運動規律,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2地理教師課堂設計如何引起學生的參與
高中地理涵蓋了自然、人文、區域等的大量的專業知識,具有高度的復雜性,使學生在學習之初就可能會產生恐懼意識,更有甚者會喪失對地理的學習興趣,更不要說對地理教師課堂設計的響應了。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應該充分的考慮到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動力。研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隨機抽取了幾個學生,很慎重地告訴老師,他們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八個月后發現,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真的比其他學生進步快,而且他們比其他學生具有“更顯得幸?!?、“求知欲更強”等傾向。所以,地理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該盡可能的去夸獎和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并且試圖去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伙伴,尊重學生的不同觀點,和學生一起討論或者用地理實驗來論證這些觀點的正確性,寬容學生的錯誤并且委婉的給與正確的指導或糾正,這樣就會使學生感覺到自己并不是處在被動的地位,而是一個和老師相互平等的位置,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增加和老師的交流和互動,積極思考、回應老師的提問。
4.結論
篇5
【關鍵詞】高中數學 優化 教學設計
數學教學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解決教與學的問題,為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而設計的一套系統過程。它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是落實教學理念和指導教學行為的方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和保證。高中數學教學設計是一門科學,必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依據課程內容、學生特征和環境條件,運用教與學的原理,策劃師生學習互動活動;它也是一門藝術,必須融人設計者的豐富經驗,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生成的可能,設計出有效解決數學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在具體實施教學設計時應該注意的問題是:教學設計不能是對相關教科書的簡單復制,必須以幫助每個學生的學習、有利于學生的發展為目的;必須基于學生如何學習知識;必須具有反饋和調節的環節;教學設計本身應是一個指導性的動態方案。建議新課程課堂教學設計應具有如下程序:
一、要合理分析與組織教學要素
1、分析學生情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進行學情分析,應著重分析學習者的起始能力、已經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技能及學習者是怎樣進行思維的。
2、組織教學內容。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解決“教什么、學什么”的問題。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編寫特點,領會編者的意圖;其次要把握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應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并通過合適的內容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選擇教學方法。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方法的選擇。不但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個人特點、學生年齡特征選擇教學方法,還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要做好課堂教學策略的設計。
篇6
關鍵詞:高中;人教版;英語;備課;教案
一、新課標下高中英語的教學特點
原有的高中英語課程教學標準在總體上更注重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系統掌握,強調記憶和機械的訓練,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缺乏重視。常出現學生英語成績很好,但無法開口的尷尬現象。另外,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需求與自主學習能力關注程度不夠,使得課堂教學效率較低,教學目標的完成度也不高。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老師對高中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又有了新的教學定位,更加注重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學科之間的交流也有所加強,教學重心逐漸由注重語言知識的培養向注重語言能力培養轉移。這些都促進了更為完善的新課程標準的誕生。
經過改良的新課程標準具有以下特點:(1)新的教學設計思
路。新課標采用國際通用的分級方式,從小學、初中、高中進行綜合考量,將英語課程目標按照難度和能力水平分為九個等級,保證各階段課程的有機銜接。(2)新的教學課程目標。新課標以讓21世紀的每一位高中畢業生都具備基本的英語語言素養為目標。即讓每一名學生都具有終身學習必備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等,為學生今后的升學,就業終身服務。(3)新的教學模式。新課標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提倡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民主性和開放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多種方式實現任務目標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4)新的教學評價機制。新評價體系以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為目的,更公平、公正、全面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進行評價。(5)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新課標對高中階段英語詞匯量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目標,從而促進了閱讀量與閱讀內容的豐富,給我們增添了教學任務。
課程標準給高中英語帶來的這些新變化,推動了教學目標定位的變化,給我們的課程準備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
二、教學目標定位與英語備課的重要性
我們的課堂教學是有目標的行為,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或課堂評價的標準。教學目標定位是否合理,直接決定教學成效。要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質量和水平,教師就必須對我們的教學目標進行準確的定位。對教學目標進行準確定位,要求教師必須熟悉教材內容,明確課程標準的要求,從教學的整體功能出發,考慮教學目標的合理性。
要對高中英語課程目標進行準確定位,首先要依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描述,即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提出的教學要求,設置每個學習單元的總目標。其次,合理分配課時后,根據單個課時內的教學容量設置每個課時的目標。最后,按照教學流程設計,再將單個課時目標分解成具體的教學活動目標。這些內容都需要通過教師的備課來實現。
備課過程不只是簡單的教學內容準備,還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特點等多種因素對教學方法、學習方法進行準備設計,讓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有其特有的教學設計目的,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中,更注重學生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準備旅行單元的課程時,就可以以訓練學生實際應用能力,設計一些模擬實際情境的教學訓練。
三、教案教學設計要與課堂和實際緊密結合
我們所說的教學準備設計就是備課的重要工作之一,課程教案的編寫。教案編寫必須包含:教學目標、教學分析、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板書設計、課外作業布置和教學后記等。其中整個教學過程的流程、教學方法、板書設計和課外作業布置,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學設計。
編寫教案時,除了要注重基礎內容的完整外,更應該注意的是教學設計目的的細節補充,每一個教學步驟都應該寫出它的教學設計目的。這樣詳盡的教案,能夠幫助老師很好地把握課堂教學節奏,讓教學與練習時間得到合理的分配。另外,教案的編寫一定要與課堂實際緊密結合,充分考慮課時、課堂環境、學生人數等實際因素,這樣能夠保證我們的課堂教學設計順利進行,同時也讓預期的教學設計目的發揮應有的課堂效用。
教案的重要內容就是老師對課堂的教學設計,除了要與課堂教學實際緊密結合外,站在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角度而言,更應該注重教學設計與實際生活的緊密結合。例如:在講到奧運會的主題單元時,不同地域的教學應該結合當地的重點體育項目為學生設計合理的實際語言訓練或者布置相應的課外作業。像少數民族地區就可以以射箭為小的學習專題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搜集這項運動的奧運歷史,有哪些項目,哪些人獲得了奧運獎牌等資料,積累相關詞匯內容,在課上組織學生進行交流競賽等。
備課過程與教案編寫是老師進行課堂指導的重要準備工作,對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有著重要影響,需要我們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學習。
參考文獻:
篇7
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
一、課堂教學設計的“三大矛盾”
1.傾向于教育技術與傾向于教育教學理念和思想的矛盾
在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明顯觀察到兩種傾向:一種傾向認為“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因此,極其關注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來提高課堂效益;另一種傾向認為“思維決定行動”,因此只要關注教學是否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和思想,不用在乎到底利用了什么教育技術。所以,我們應在實踐中思考: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中能否將技術思維和理念思維融合起來呢?
2.先進的教育技術與陳舊的教學設計方式和內容的矛盾
我區每一位教師都配備了筆記本電腦,每一所學校的每層樓都配置了多媒體移動平臺,去年又為每校配置了交互式電子白板。而現實中大多數教師的電腦備課都是“虛架子”,是為應付教導處檢查而準備的,課堂教學還是憑以往的經驗在組織教學。因此我們必須面對這樣的問題:如何應用先進的教育技術提高教學設計的有效性呢?
3.數學教學設計的個性化與教學團隊合作共享的矛盾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越是名師的教學我們越難模仿,越是名師的教學設計我們越難實施。然而,教師發展必定需要更好地分享名師們的“財富”。同時,教師發展還應得益于真正意義上的教師教學共同體的產生,為了促進教學交流,促進教學效益的提高,我們更需要思考:如何讓個性化的教學設計以更直觀的方式,更利于分享的方式來表現呢?
二、解決“三大矛盾”的有益思路
1.面向對象的教學設計讓學案和教案合為一體
如果教學設計不能在一個小時左右完成,那么大部分教師在平時就會放棄這種教學設計。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以面向對象的方式將教案、學案一體化,也就是說教師完成教學設計時同時,也完成了學生學習課件的制作。這比原有教師先完成教學設計,再制作教學用的課件,更現實,更對師生有吸引力,更具有創新意義。
2.數字化教學設計既保證個性又促進交流共享
數字化教學設計至少有以下兩大優勢:一是便于將圖文聲像結合起來,使教師用多媒體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思想;二是便于其他教師理解和分享教學設計,易于開展團隊合作,不斷完善教學設計。因此,數字化教學設計既能保證教師自身的獨特的個性化思維,又能促進溝通和理解,是教師教學共同體開展活動的有益資源。
實現“有益思路”的具體方法:
1.數字化教學資源
數字化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第一步是擁有數字化資源。
(1)網上搜索下載。如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就可以到小學數學教學網下載,在利用Adobe Acrobat軟件做成電子書。
(2)掃描。比如補充習題、練習冊等。建議用連續掃描儀,半小時就能將500多頁掃完。
(3)轉化。將原有的配套光盤中的flas導出,可以用于情境創設。
(4)整合。將以上這些資源整合成一個資源包,便于使用。
(5)分析。對整合的資源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因為是數字化的,所以這種分析不僅是可以不斷完善的,而且是宜于合作和分享的。
有了這些數字化資源,就可以在教學設計時如魚得水。至少在教學材料的借鑒、選擇、調用上有很大的便利。
2.數字化設計軟件
第二步就是選擇數字化數學課堂教學的軟件,首先要排除PowerPoint,因為其互動功能極差。其次因為普通的數學教師不可能精通Flash、Autoware、Photoshop等,即使精通,平常也沒有大量的時間可供研究制作,因此這些軟件也只能成為“配角”。最有可能滿足數字化教學設計的軟件必須符合以下四個條件:直接面對師生教學開發的;便于人機、師生、生生互動的;技術入門要求相對較低;能提供廣泛而又有效功能的軟件。
現今,可能只有交互式電子白板軟件才能滿足這些要求。如“普羅米修斯”交互白板軟件“ActivInspire”,就是脫離白板來運行也是極其優秀的教學軟件。
3.教學設計模塊化
要提高設計效益,就要將課堂教學設計模塊化。因此,盡量要提前設計好標題頁、目標頁、板書頁、例題頁、練習頁、反饋頁……等模塊。
4.數字化設計過程
(1)教學內容分析。在“標題頁”上利用“注釋工具”對本節數學教學任務進行簡要的分析,主要包括:確定教學內容的性質;明確教學內容的意義;了解學生認知的準備水平。
(2)教學目標定位。在“目標頁”上利用“注釋工具”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來進行教學目標定位,明確教學重難點。然后,還應在“目標頁”上用問題的形式填入面向學生的目標。
(3)教學情境創設。利用數字化資源再現學生的現實生活場景,或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呈現學習資源,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習更有意義。
(4)教學材料調用。在整體情境創設完成后,只要將所需的數字化資源直接拖拉到所需位置即可。也可以借鑒資源包中的資源,自己進行題目設計,讓其更符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狀況。
(5)教學彈性預設。這是數字化課堂教學設計的精華部分,對于教學重點和難點應該進行如下四種彈性預設。
①子目標預設
對重要環節的教學內容應進行“子目標”預設。如在每一“例題頁”和“練習頁”模塊中都應預設有簡練的子目標。
②大問題預設
對教學的關鍵內容進行“核心問題域”的設計。所謂“核心問題域”是針對學生學習的重難點而設計的系列問題。預設時要求問題間應有內在聯系,問題的思考應有遞進和提升。
③學生面對問題的可能狀態預設。
教師站在學生的位置,分析學生對每個大問題思考與解決的多種可能,分析學生可能產生的困難和障礙,同時還要思考應對的策略和方案,為教學實施過程中動態地調整方案提供可能。
篇8
關鍵詞:維度;有效;反思;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3)05-0115-4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3.02.031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反思”(reflection)一詞在西方發達國家被人們越來越多地加以引用,并很快影響到世界各國的教學。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引入“反思性教學”以來,也進行了一系列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各國的教育改革的大量實踐證明:教育改革的成功必須有教師的積極參與擁護,必須使教師在教學與課程方面擁有更多的自與責任,而反思性教學認為教師“能提出并解決與他們教育教學實踐有關的問題”。有效的英語課堂需要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體現新的教學理念,是否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1 . 當前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 . 1 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舊
先進的教學理念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方向盤和營養劑。很多成功的課例告訴我們:一堂成功的課不在于教師為學生播種了多少種子,而在于教師能成全了學生多少學習的愿望以及能夠引發學生產生多少思考。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應通過廣泛的理念學習,不斷探索反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師獨占課堂,學生被動接受單一的教學信息;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互動的教學模式。
1 . 2 教學媒體運用失當
教師在課堂上大量地運用多媒體,忽視了課堂教學最重要的媒介——學生。這使多媒體贏得了天空,卻失去了大地:表面精彩的課卻顯得內容貧乏,學生的注意力放在了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效果上,而忽視了知識點的記憶與思考。
2 . 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的五個維度
課堂教學過程包括教師、學生、教材三個要素,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教師的教學觀、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教學反思和評價決定了課堂教學是否有效。
2 . 1 維度一:一堂好課的標準——教師的教學觀是有效課堂的思想保證
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么?對教師來說,這顯然是一個很難找到答案的問題。教師備課時的“有意設計”,與學生課堂上的“無意呈現”,教學各環節就好像一門藝術,讓人無法用單一的標準去界定它的優劣。但是,一堂有效的英語課,應該有四個要素:
教師的教學觀直接影響他能否上好一節課,它與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效果、教學反思這四個要素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形成了有效課堂教學的框架。
2 . 2 維度二:教學設計——合理的教學設計是有效課堂教學的首要條件
很多教師在這個維度有這樣的誤區:他們為了一堂公開課,用了很多高科技手段,埋頭書寫教案設計,很顯然,這是為教師本人設計的一堂課。Rick, a teacher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said, “Dear friends, please bear in mind that your teaching design is designed for your students, not for yourself.” 是的,教學設計是為學生而寫的!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經過“設計”,教師上課的教案也就是教學設計所形成的教學方案,它必須建立在學生的需求與不同的水平維度上,因為它是教學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打開成功課堂之門的門匙。課堂上可能發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備課時預測的,這需要教師反思。教師明確了目標、確定了教學內容后,再根據教學重點、難點,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通過分層設計任務、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學習需求,有效整合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學會提煉知識點,鞏固“雙基”;通過presentation—questioning—discussion—improvement等教學步驟,讓學生參與課堂,達成教學目標等。教師只要思想上真正顧及了學生多方面成長、顧及了學生活動的多面性和師生共同活動中多種組合和發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真真正正為學生設計出一堂好課。總之,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條件。
2 . 3 維度三:教學過程——檢驗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
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相互整合。有好的教學設計并不意味著有好的課堂。教師一旦進入真實的課堂,就必須根據課堂的情況調整事先設計好的教案。現在,有的課堂往往成為一種“演教案”的活動:學生根據老師課前的前置任務,大量搜索材料,到上課時先討論一下怎么演示這個材料,然后就演起來……這離有效課堂的距離相去甚遠。有效的教學過程應該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學生是課堂的學習主體,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是通過學生的學習意向與學生的參與度體現的。其次,學生根據教學要點,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合作、探究、交流。第三,小組成員根據學習任務,學會真正“合作”,而不是“合坐”,共享學習資源,主動分享觀點,提煉要點,表達己見和組見;積極思考并參與課堂學習,提升合作學習的質量,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標。
教學過程的真實推進及最終結果,更多由課的具體行進狀態以及教師當時處理問題的方式決定。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教師盡管教同一門課,面對同一批學生,但他在每節課上所處的具體情況和經歷的過程都并不相同,每一個都是唯一的、不可復制的、豐富而具體的綜合。有效的教學是依據“教案”又不完全受“教案”牽制,這種教學將不斷“生成”新的教學問題和新的教學主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傾聽起了很大作用,善于發現學生回答中的觀點成了教師能否組織好動態課堂教學的重要條件。
2 . 4 維度四:教學效果——檢驗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體現
在有效課堂里,教學效果體現在:學生掌握新的知識和語言技能,學會運用;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養成良好的思考和學習習慣;學生有成功的學習體驗。葉瀾教授說過:“好的教育不是播種希望,因為希望的種子已經在那里生根發芽;好的教育是成全希望,好的教育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薄癟ell the students, they will forget, show the students, they will remember, involve the students, they will learn.”這說的是: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參與、學會分享;這是英語有效課堂的必由之路和目標。好的課堂教學也應該是成全了學生學習的期望,延續他們學習的生命。具有良好教學效果的課堂,是教師引導學生有效地參與課堂學習、享受學習者自主的學習權利,樂于接受挑戰性的學習任務、積極思考并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提升合作學習質量、最終達到教學目標的課堂。
2 . 5 維度五:教學反思和教學評價——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
教學“反思”,一般指“回頭思考”,它指教師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動”結束后回頭思考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查看所設計的方案是否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在行動過程中發生了哪些有意義的教學事件;如果問題沒有很好地被解決,需要進一步清理究竟是由于所設計的方案本身不合理,還是因為方案的執行發生嚴重偏離,如此等等。當教師“反思”自己在教學及其研究的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時,教師的“經驗性教學”轉化為“反思性教學”(reflective teaching)或“研究性教學”,這是教師提升英語課堂效果的有效途徑。
“反思教學”的支架:
(1)學生的滿意度
①學生是否喜歡這樣的教學設計?②學生是否有學習的成就感?
(2)讓教師說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
①教學過程總是……;②教學效果反映了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提升……。教師進行教學敘事,必須從“反思教學”的評價支架開始:
Assessment Form of Teaching(教學評價表)
(For the lecturer and observers上課者與聽課者用)
Circle or check each item in the column that most clearly represents the evaluation:
4=excellent,3=aboveaverage,2=average,1=unsatisfactory, N/A=not applicable. Comments space is below.
教學設計、教學評價既要關注學生英語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既要關注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英語教學中評價應多元化,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必須是基于學生、用于學生以及為學生服務的。
教師講述自己的教學故事,記錄在教學中碰到的問題,從中總結經驗,這使教師自身獲得了提升和發展。對教師而言,以“反思教學”的方式化解教學中發生的教學事件,這是判斷教師專業化程度的一個標志。
約翰·杜威說得好:“思考即研究,研究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是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基點,不是簡單的課后回顧;是以發展英語教師能力與學生素質提高為直接目的的教學,是不斷追求英語教學實踐合理性并最終達到“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反思、總結、寫好教學敘事、教會學生愉悅寫作,就能和學生一起創設有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蔡汀.蘇霍姆林斯基選集[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82).
劉良華.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傾聽”與“任務敘說”[J].教學與管理,2003(8).
劉良華.“行動研究”的故事[J].教育研究(大陸版),2003(9).
劉良華.做“思想型”的教師[J].人民教育,2003(15-16).
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3-223.
篇9
那么,我們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如何把握“有效性”的問題呢?我認為,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設計是系統教學設計。系統教學設計致力于設計、開發、利用與評價恰當的學習環境、學習資源和學習經驗。加涅曾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為學習設計課堂!”其體現的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精神,通過外部條件的作用,激發、支持和推動學習過程的有效發生和學習結果的達成。因此,教學強調挖掘學生的內部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提高。為了設計教學,教師不但要考慮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暢,而且要把學習與學習者作為焦點,以教導學,以教促學。
1.找準教學起點
教學設計首先要了解教學的對象,也就是學生。只有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才能確定哪些知識點應重點進行輔導,哪些知識點可以略講或不講,從而抓準教學的真實起點。學生的學習起點是影響學習新知識的重要因素,而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起點有時遠低于教師的預想,教師設計的教學起點不一定就是學生的學習起點。比如,在講三角函數知識的時候,在有些教師的印象中,學生在初中時候已經學過相關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我一開始也這么認為,但在實際教學中卻發現,學生的情況與自己的設想相差很大。職高學生的數學基礎很薄弱,很多學生對以前學過的知識根本沒有掌握,對于一些基本的特殊三角函數值沒有印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按原先的課堂教學設計,學生就難以理解,毫無興趣,這堂課的教學目的就很難實現。那么,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只能再給學生補充初中所學過的三角函數知識,爭取讓大部分學生都能理解本部分知識。除此之外,在其他章節的教學過程中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所以,找準教學的起點很重要,對于職業學校的教學更是如此,學生基礎的薄弱使得我們不能以自己的角度去設計教學環節,而必須時時從學生的基礎出發去設計教學,從而使課堂教學取得好的效果。
2.貼近學生實際
教學設計既然是為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學習而設計的,我們就要讓課堂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貼近,這是上好課的基礎。我們在設計教學情境、引發思考、引導探究、提示方法、訓練思維、調控反饋過程時都必須考慮并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盡可能與學生的實際貼近,否則會出現“果子長得太高學生摘不到,過低學生不用費力就可摘到”的現象。因此,我們要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課堂活動,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3.激發感染學生
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的活躍程度是課堂設計和上課成功與否的標志。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學習心態上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我們在課堂設計時就必須考慮怎樣以飽滿的熱情去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必須在設計中處理好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活躍氣氛和思維訓練、動與靜、冷與熱、有聲與無聲、常規要求與發展性要求的關系?!盎睢钡男问奖仨毞暮头沼诮虒W內容,做到樸實自然,著力追求新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參與活動,增加體驗來獲得知識。這就要求我們尋求學習材料的趣味性,設計多樣性的學習和探究情景,不斷變化學習的節奏,盡可能地活躍學生思維和課堂氣氛。
二、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要突出以問題為中心
教師應該帶著問題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有問題意識。沒有問題,就沒有發現,也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思考,更談不上創新。教師帶著問題進行教學設計,以探索和研究的姿態,從學生的角度去思索,就會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就會在和學生的互動中開闊自己的視野,提高教學實效。
三、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要精心預設促發生成
從根本上說,課堂教學要精彩,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教師的經驗和智慧。課堂上的每一件非常事件,都實實在在地考驗著教師的應變能力和教學藝術。課堂以動態存在,并不斷變化,教師和學生的心態在變,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在變……教師準備得再充分,也難以預想到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形形的事件,所以教師時刻面臨著挑戰。彈性設計(即一個教學方案中的每個教學環節上有多個答案)可以為一些“可能”和“不確定性”留下足夠多的空間,可以讓教師充分應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沉著、冷靜地解決這些“可能”和“不確定性”,有條不紊地創造出精彩的教學故事。
四、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要突出對學習方式的培養
篇10
關鍵詞:說課 教案 教學設計
在中學教學領域中,說課、教案、教學設計是教育活動的重要研究領域。簡言之,這三者都是在對“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種操作方案,是為教學活動指定藍圖的過程,它們都規定了教學的方向和大致進程,是師生教學活動的依據。教案、說課、教學設計,這三者之間既存在本質的區別,又彼此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對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這三者發揮的作用是重要的。所以,弄清這三者的本質關系,找到其異同點,在隨后的教學中運用起來,是可以幫助教師達到教學最優化的關鍵一步。
一、說課含義及特點
即教師在授課之前,就本人對所授課內容的教學目標、 重點難點的確立和分解以及對教材內容的處理,包括教學程序的設計、 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手段的采用,學法指導等諸方面觀點的簡述。其顯著特點是,說課者是教師,聽課者也是教師,有利于推動教材教法的研究,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教案含義及特點
教案是指教師以教學理論為基礎,依據教學對象的特點和教師自己的教學觀念和經驗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確定教學目標,合理組合和安排各種教學要素,為優化教學效果而制定的實施方案。其特點是具有很強的計劃性和完整性,體現在教案中教學時間的分配、教學內容、步驟的安排,板書的設計等等。
三、教學設計含義及特點
教學設計也稱教學系統設計,是以傳播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其特點在于它可以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
四、說課、教案、教學設計的聯系
1.目的的一致性
總體上看來,這三者在目的上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服務的。不論是教案、說課、教學設計,它們所要完成的宗旨都是要使一堂課上的有聲有色,使教學活動高效開展,使學生在課堂中“消化”知識,對課堂不厭煩,對知識不排斥。那么這三者都是為了達到這樣一個效果,教師才努力的準備的。
2.依據標準的一致性
這三者在依據標準上都是一致的。在2001年,我國進行了第八次課程改革后,各類教學工作都開始參照新一輪的課改精神工作,教師教學也不例外,不論是從教材、方法還是課程上,處處都體現這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而說課、教案、教學設計的遵循原則也是統一的,那就是新課程標準。
3.教師要求的一致性
這三者對教師的要求是一致的,都是要求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不單是專業素質、還有人文素質、技術素質、教育素質等,這樣才能設計出更出色的教學設計、教案以及說課。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激發學生的興趣,以關注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出發點和最終目的,這樣教師才會在設計教學過程中進步與創新。
五、說課、教案、教學設計的區別
1.呈現形式不同
說課一般面對的是同行或者是教研專家。與他們交流怎么上好一堂課,分別從教材、教法、學情、教學過程等方面展開。主要是以說的形式配以課件、板書等輔助工具,大致時間控制在10分左右。而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書面材料,教案是教師在教學前對上課的準備,其大致內容主要都是對上課流程的最直接的反映與設計。而教學設計則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育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來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措施、實行解決方法,評價實行結果,并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工程。
2.內容側重點不同
說課、教學設計、教案三者都是依據新課程標準對教學活動的一次理論性的安排,它們的實踐都通過課堂教學來表現。那么在內容上,說課側重點在教學和課程的剖析上。說課要逐一的剖析教材、教法、學法、學情等教學深層的東西,重點去體現教學背后的情況,以方便相互交流。教案更側重的是教學過程中的常規記錄和教學過程的編排。有些年輕教師寫一些詳教案,把自己要在課堂上說的每一句話都寫下來,以防止在教學實踐中出現遺漏或偏差。教學設計側重的是如何把理論應用于實踐,把教學流程以更高效最優化的形式設計出來,分別聯系理論,總結能出現的結果及影響。相比教案來講,所體現的內容更詳盡,更科學,更據邏輯性。
3.出發點不同
說課是以課堂為中心,不論是從哪個方向對其研究,終歸都要回到課堂教學。說課不是上課,它與上課有本質的不同,所以說課的出發點是,說明白“上什么課”“怎么上”“為什么這么上”和引導學生“怎么學”“為什么這么學”。而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習者學習能力的培養,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突出協作學習,并以任務驅動和解決問題作為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主線,好的教學設計在實踐過程中將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案是教材意圖和教師意圖的體現,教案的教學過程就是教師怎樣講好教學內容的過程。
這樣看來,三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教師不用苦惱,對于這三者無從下手的窘境。完全可以在精心、充分的準備一堂課的情況下,分別有所側重的完成這三者的設計。當然既然是三個不同名稱的概念,一定有他們的不同側重,相對應教師也要清楚的知道三者相互之間的區別,能盡善盡美的完成這三者,以為不同的情況而做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賈榮固.教師五課功[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
[2] 李海林.言語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邁爾.怎樣上課才最棒: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征[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 上一篇:治安管理處罰法基礎知識
- 下一篇:餐飲行業的實習報告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課堂提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