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的特征范文
時間:2023-08-09 17:40: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經濟發展的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n the full study on the ba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de City refining, and put out a feasi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problem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 Changde;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F120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 常德市概況
1.1 地理位置與自然條件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北與湖北省毗鄰,西與張家界市相連,西南與懷化市接壤,東南與益陽市相依。地理座標為東經110°29′~112°18′,北緯28°24′~30°07′。
常德市交通區位良好。319國道與207國道橫貫全市,長常高速公路、湘北公路干線全線建成。沅江、澧水流域航道溝通常德市與長江沿岸城市之間的聯系。另外有枝柳、石長兩條鐵路經過境內,其中石長鐵路貫穿常德七個區縣,聯系京廣、枝柳兩大交通動脈。常德桃花源機場已開通至北京、廣州、深圳等七條航線。
常德市是湖南省的重要農業基地,盛產稻谷、棉花、油菜籽、柑橘等。礦產資源品種繁多,儲量大。目前發現的礦藏近百種,探明儲量的有45種,其中金剛石礦、雄黃礦、石煤礦儲藏量居全國首位。常德境內風光優美,名勝古跡眾多,著名旅游資源有桃花源景區、九龍山、獅子巖、白龍井、龍鳳湖、闖王陵、古風民宅等。
1.2 行政區劃與歷史沿革
常德市全市面積18177平方公里,下轄武陵區、鼎城區、津市市以及漢壽縣、安鄉縣、澧縣、臨澧縣、桃源縣、石門縣等兩區一市六縣,市政府駐武陵區,全市有街道10個,鎮106個,鄉106個。市域范圍內設有漢壽開發區、德山開發區、鼎城開發區、澧縣開發區、臨澧開發區、石門開發區等開發區與工業園區。
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區城東建筑城池,迄今2200多年歷史。史稱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軍府、七代藩封之地,轄區遠及湘西北、鄂西南、黔東北、桂東北地區,素有 “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1988年元月,國務院批準,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實行市領導縣體制。同年4月18日,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批復,通知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從此揭開常德發展新的歷史篇章。
2 經濟發展特征及存在的問題
2.1 經濟總量具一定規模,但人均水平不高
常德市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九五”時期以來,常德市經濟實現了由平緩發展到高速發展的跨越。從常德市歷年生產總值變動情況可以看出,常德市經濟增長從1995年到1999年發展平緩,2000年開始有所起色,2003年起經濟開始高速發展。2008年GDP增長率為建市以來最快的增長速度。
歷年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值比較表格
20世紀90年代以來,常德經濟總量多年居全省第二,但是近年來被岳陽超越降至全省第三。雖然經濟總量具有一定的規模,但常德市人均GDP相對偏低,在全省排名較靠后,2008年人均GDP仍比全國水平低3497元。
2.2現有優勢工業產業發展質量不高
現有優勢工業產業發展質量不高表現在:煙草制品業作為支柱產業,缺乏對其他產業的帶動,與其他產業的關聯度較小,對就業的吸納能力和對服務業的帶動能力較弱;農副產品加工業、紡織業規模偏小、結構初級,產業鏈延伸不夠;產品方面,主要表現在深加工不夠,產業鏈中的關鍵節點脫節;非金屬礦產業增長方式粗放,對資源依賴度高,常德市工業結構中,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雖然與現代化標準接近,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傳統產業主導經濟發展,對能源、原材料依存度較高,競爭能力較弱。
2.3 服務業結構傳統,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
常德市的服務業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發展歷程,相比周邊地區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但目前總體水平不高,結構傳統。一方面,傳統服務業如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貿易、住宿和餐飲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另一方面,金融、信息傳輸、技術服務等為生產服務的現代服務業則發展滯后。
2.4 經濟外向度不高
目前常德市進出易中以出口為主,出口產品以食品及活動物、非食用原料、化學成品及有關產品三大類為主,總體而言產品多為原材料或初級產品,附加值較低,大米、蛋、禽、水產品等具有相當生產規模的農產品由于加工能力弱、產品質量低等原因出口規模不大。工業出口更少,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微弱。雖然發展勢頭良好,但受制于地理區位、基礎設施等因素,常德市目前的引資項目在質量和規模上有明顯不足。
3 發展策略
3.1 融入長株潭,提升在“3+5”城市群中地位
長株潭地區是湖南社會經濟水平最高的地區,2007年被國家確定為“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進入發展快車道。常德要抓住機遇,發揮距該地區較近的優勢,積極融入以長株潭為核心的區域發展格局,利用國家賦予長株潭的多項優惠政策,加強與長株潭的產業聯系,協調產業分工協作關系,充分發揮常德產業的比較優勢,將自身優勢產業做大做強,發展配套產業,吸引長株潭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提升自身在湖南省“3+5”城市群中的地位。
3.2 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鞏固優勢產業群,提升城市整體經濟實力
常德市應注重鞏固優勢產業,重點打造煙草、裝備制造、食品、先進材料、電子信息五大支柱產業,提升紡織、電力、建材、醫藥、林紙、鹽化工六大傳統產業,促進支柱產業集群化和傳統產業高端化。以鞏固優勢產業為基礎,提升城市整體經濟實力。
對紡織、電力、建材、醫藥、林紙、鹽化工等傳統產業,要加快結構調整,推動技術改造,推進節能減排,延伸產業鏈條,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水平,走集團化、科技化、品牌化、高端化發展的路子。通過擴大存量,引進增量,實現跨越發展。
3.3 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提高城市競爭力
常德市場繁榮,商貿業發達,橋南市場、火車站市場等商貿市場的建設使常德成為湖南、湖北地區重要的商貿流通中心。湖南、湖北人口眾多,存在大量的消費群體,常德應大力發展商貿業,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成為湘鄂交界地區的商貿服務中心。同時,常德應提供面向廣大農村的基礎服務。建立多層次、多功能、多專業的強大的中心服務基地。
常德區位優勢顯著,要以此為基礎打造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常德作為湘西北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具備發展成物流中心的有利條件。利用區域效能運輸條件的優勢,根據產業和城市定位,建成全省的農產品、輕工業產品、非金屬礦產品物流中心。按照“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企業(門店)”的基礎模式,推動工業、商業、運輸、聯運、物資、倉儲等行業物流資源整合,構建布局結構合理、技術設施先進、運轉高效有序的現代物流體系。
3.4 發揮常德農業優勢,打造綠色食品基地
要充分發揮常德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農業循環體系為載體,實現農、林、牧、漁等產業的循環生態鏈;開發高附加值的“特色、綠色”產品,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降低農業污染;分區建設適合本地的農業循環體系;要扶植農業加工龍頭企業,推廣“企業+農戶”模式,提高農產品的商業化率和質量;要創建自身綠色食品品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3.5 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資源,建成文化休閑旅游名城
常德有豐厚的旅游文化資源,全市有旅游資源點246個,有國家名勝風景區1 處,國家自然保護區2處,國家城市濕地公園1處,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5處。近年來已建成了一批融自然風光、人文風情、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在省內外有著重要影響的旅游地,如人間仙境———桃花源、湖南屋脊———壺瓶山、中國城市第一湖———柳葉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西洞庭湖青山湖、中國最早的古城遺址———城頭山等等。并且常德市先后獲得了“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創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國家園林城市”、“中華詩詞之市”和“中國魅力城市”等榮譽稱號,城市的文化品位已大幅度地提升。充分挖掘常德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合規規劃、精心設計文化資源項目,提高服務質量,將常德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文化休閑名城。
參考文獻
[1]、《常德市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2011.01.15)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2]、《湖南統計年鑒2009》
篇2
關鍵詞:服務經濟; 經濟轉型; 總體特征; 制度障礙
一、我國服務經濟發展的總體特征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及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經濟社會中服務活動及相關服務業的加快發展。
雖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距離服務經濟形成還有一定差距,但經濟發展中已經出現一些與服務經濟發展特征一致的發展趨勢,東部地區和一些大型經濟中心城市出現了加快向服務經濟轉型的勢頭,為我國服務經濟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一)經濟發展水平與服務經濟形成的起點要求尚有差距
1.經濟發展水平依然滯后服務經濟形成的基本要求。服務經濟形成是以現代經濟充分發展為基礎,是工業化高度發展和經濟發展達到相當水平的產物。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從工業化中期向工業化后期轉變的發展階段,工業化進程加快及制造業加速發展仍然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另一方面,按現價美元計算,我國目前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剛剛突破3000美元大關,仍屬于中等偏下水平。根據服務經濟形成和發展的國際經驗,即進入工業化后期和人均國民收入達到2000~4000美元(1970年美元)的標準,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與服務經濟初步形成的起點要求之間,尚有一定的距離。
2.服務業發展尚未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2008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和就業比重分別為40%和33%,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達到41%,均低于50%這一服務經濟初步形成的基本水平。說明我國向服務經濟轉型還有相當距離(見圖1)。
(二)向服務經濟轉型發展的勢頭初步顯現
1.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趨勢顯現。一是服務業規模持續快速擴大。服務業增加值從1978年的872. 5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73432. 9億元,增長了84倍, 30年來平均增長速度為10. 8%,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9. 8%的增長速度。
二是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穩步提升, 2008年達到40. 1%,比1978年的23. 7%提高了16. 2個百分點,表明30年來我國服務業發展取得長足的進步(見圖2)。
三是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提高。我國服務業增長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從1990年的17. 3%提高到2008年的42. 9%,提高了25個百分點。盡管低于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但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差距在逐漸縮小(見圖2),這表明長期以來我國僅僅依靠第二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正在改變,由制造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的新格局已經形成。
四是服務業逐漸成為我國吸納就業的主渠道。服務業從業人員比重由1978年的12. 2%上升至2008年的33%, 30年間上升21個百分點。從1994年開始,服務業已超越工業成為國內第二大吸納勞動力就業的產業,同農業從業人數的差距也在逐年縮小。在解決新增勞動力就業方面,服務業優勢更為明顯。1978~2008年間,我國新增勞動力3. 73億,其中第一產業就業0. 23億,第二產業就業1. 42億,而第三產業吸納新增就業人員達到2. 08億,占全部新增勞動力的55. 8%。這表明服務業在解決就業方面發揮著第一、二產業難以替代的作用。
2.服務業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伴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服務業加快發展,且在結構調整升級方面也出現了許多積極的變化。
首先,代表服務經濟發展方向的現代服務業迅速發展。從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來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服務業增加值上升幅度最大的三個行業是房地產業、郵電通信業和教育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業,分別上升了6. 7、3. 84和2. 2個百分點;增加值下降幅度最大的三個行業是批發零售餐飲業、金融保險業和交通運輸倉儲業,分別下降了5. 4、5和3. 19個百分點,其他行業的變動幅度不大(見表1)。這說明,代表服務經濟發展方向的現代服務業已出現快速發展勢頭,有利地促進了服務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表120世紀90年代以來服務業各行業增加值比重變化單位:%其次,現代服務業成為帶動服務業發展的動力。從服務業內部各行業的增長速度來看, 1991~2007年間,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批發零售業及住宿和餐飲業等傳統部門增長較為平緩,增速基本上介于5% ~12%之間;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特別是以金融、房地產等為代表的生產業,近年來出現了增速加快的趨勢,尤其是金融業, 2004年至2006年的平均增速超過20%,遠高于其他服務行業(見圖3)。
三是新興服務業大量涌現,特別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服務業呈現高速發展態勢。如圖4所示, 2007年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等新興服務業在內的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的比重已超過三分之一。其中, 1992~2007年期間,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產業就業人員年均增長達到19. 5%;房地產業達到15. 3%;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達到17. 4%;科技交流推廣服務業達到19. 5%,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的年均增長速度。
四是傳統服務業現代化程度快速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滲透發展與延伸,大量現代化管理方式、經營組織、服務業態、技術手段被廣泛應用,商貿、餐飲、運輸、倉儲等傳統服務部門逐漸發生更新與產業創新,形成具有新型管理方式和營運業態的服務業。這極大地提升了傳統服務行業的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保證了傳統服務行業的持續性發展。
3.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加快推進。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服務貿易發展迅速,服務業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額逐年增加,我國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的步伐也在加快。
一是服務貿易快速增長。我國服務貿易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1982年以來,中國服務貿易的進出口總額基本上逐年增加,在1982~2008年26年間增長了68倍,年均增速為17. 7%,為同期世界服務貿易平均增速的兩倍左右。
二是服務領域吸引外國資本的能力不斷提高。2008年我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約為380億美元,是2000年的3. 6倍, 2001~2008年年均增長達19. 3%;占全部利用外資的比例從2001年的21. 6%提高到41. 1%。
三是服務外包規模迅速擴大。2008年我國服務外包收入已接近80億美元, 2001~2008年間年均增長達到20%以上。隨著國際服務外包產業轉移浪潮的來臨,國內和離岸服務外包需求的增加,以及政府對20個試點城市發展進程的進一步推動,未來幾年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將進入高速增長階段。
四是服務業開放領域和水平接近發達國家開放度。從服務業內部行業開放范圍看,中國的服務業開放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涵蓋了《服務貿易總協定》12個服務大類中的10個,涉及總共160個小類中的100個。2006年底,包括銀行、保險、證券、電信服務、分銷等在內的100個服務貿易部門已全部向外資開放,占服務部門總數的62. 5%。
4.大型經濟中心城市出現服務經濟加快發展態勢。首先,大型城市成為我國服務經濟發展的主要承載地。2008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有287個,人口超過50萬人的大型城市占80%。
全部地級及以上城市(市轄區)的服務業增加值為72658億元,占全國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2. 6%,比2006年提高了3. 4個百分點,出現了服務業向城市,特別是大型城市聚集發展的趨勢。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型城市和全國性、區域性經濟中心,服務業加速集聚的態勢更為凸顯,出現了高端服務業和創新業蓬勃發展,形成CBD、金融街、物流園區、創意產業園區等服務業高度集聚的發展區域。
其次,大型經濟中心城市出現服務經濟加快發展態勢。200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GDP的平均比重已經達到46. 2%,高于全國40%的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國共有13個城市的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或超過50%,其中,除張家界和固原之外,其余11個城市均為直轄市和省會城市,涵蓋了我國主要的全國性及區域性經濟中心城市。其中,北京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已經超過70%,居于全國領先水平。
表22007年全國服務業發展領先城市的產業結構單位:%再次,東部沿海地區大型城市初步具備服務經濟發展條件。東部地區是我國經濟水平領先的區域,服務業發展也居于全國領先水平, 2008年東部地區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國的比重已經超過62%。隨著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服務業的加快發展,東部地區大型城市已經或接近具備服務經濟形成和加快發展的條件。如表3所示,深圳、廣州、上海、北京、大連、廈門等城市,人均GDP已經達到2000~4000美元(1970年美元)水平,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0%左右的水平(除大連外),已經進入服務經濟的初步形成階段。此外,杭州、青島、南京、沈陽等城市的人均GDP和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也已接近服務經濟形成的起點標準。說明,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大型經濟中心城市已進入服務經濟形成或加快發展階段,成為帶動我國加速向服務經濟轉型的龍頭和基礎。
表32008年東部地區部分城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及人均GDP(三)我國向服務經濟轉型發展還面臨多重約束總體來看,我國距離服務經濟的真正形成尚有相當差距,在向服務經濟轉型的發展過程中,還將面臨多種因素的制約。
1.服務業發展總體水平偏低。我國服務業發展水平偏低,突出反映在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和就業比重兩大關鍵指標上。目前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僅為40%,而全球經濟中的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的平均水平已經達到65%,其中,高收入經濟體的平均水平已經超過70%,低收入經濟體的平均水平則分別為53%和50%。可見,我國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不僅大大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顯落于發展水平相近的中、低收入經濟體。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及南非并稱金磚五國(即金磚四國Brics加上南非)。與其他四國服務業發展水平相比,中國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長期處于較低水平,比印度大約低10個百分點,而與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的差距還在持續加大(見圖5)。
(四)我國向服務經濟轉型發展面臨嚴峻的制度障礙
二、影響我國服務經濟發展的主要制度障礙和問題
(一)服務領域多元化市場主體發育和企業制度建設滯后
(二)要素和服務市場發展改革滯后,市場機制作用不強
(三)監管體制和方式亟待改革創新
(四)政府職能轉變滯后
(五)法治環境亟待完善
篇3
關鍵詞:網絡經濟;特征;發展;趨勢;應注意的問題
中圖分類號:F4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6-0143-03
當下,最具潛力、最具爆發力、最具成長性的經濟形態――網絡經濟,正深刻改變著全球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網絡經濟的直接體現,電子商務的崛起,不僅改變了一個村、一個縣、一座城,也正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互聯網具有全球化、快捷化、個性化、無邊界性、高滲透性等顯著特征,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相互補充,構成了新經濟體,順應時展趨勢,推動網絡經濟發展,是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也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轉型升級、實現追趕超越的重要途徑。
一、網絡經濟概念及特征
(一)網絡經濟的概念
網絡經濟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依托的經濟形態,它包括計算機信息技術產業、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高新技術產業及由于高新技術推廣和應用引起的傳統經濟產業部門的飛速發展,網絡經濟涉及的主要領域包括互聯網購物、在線支付、搜索引擎、網站信息招聘、旅游網站等。
(二)網絡經濟的特征
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社會環境發生變化,促進了網絡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同時網絡企業的經濟規模也不斷擴大。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商業、電子服務、網絡交流平臺、移動智能等網絡經濟形式迅速崛起和發展,受到了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重視。由于網絡經濟具有信息平行交替和資源對稱的特點,因此,傳統的社會經濟運行結構、社會的競爭狀態、生產方式、價值觀念被改變。崔雪(2010)研究提出,通過網絡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全世界范圍內的購物,享受網絡企業提供的服務,縮短了交易的時空距離,因此網絡經濟具有虛擬化、開放性、效率高、成本低、創新性五個特點。周叢根(2011)研究指出,網絡經濟具有強外部經濟性、長尾累計效應、多重疊加效應、級數擴張特性。徐璇(2014)指出,通過網絡經濟可以制造商可以和消費者直接接觸,同時網絡經濟具有無時間限制和無地理邊界限制的特性,隨著網絡購物的發展對傳統的零售企業造成威脅。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及相關政策的出臺,網絡經濟正在逐漸成熟,基本的經濟原理仍然指引著網絡經濟各項活動的開展,尤其是電子商務行業,在分析和考察其發展前景、盈利潛力及競爭環境的同時需要分析這一行業的經濟特性,這樣才能根據電子商務領域的經濟特性對電子商務的發展規律和發展現象進行分析。綜上,在數字技術、通信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的驅動下,網絡經濟的特征如下。
1.便捷性。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將經濟主體或者是企業組織聯系在一起,使整個行業形成網絡化的經濟系統,并不斷創新行業內部與行業之間連接方式,從而使整個經濟系統逐漸形成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結構。網絡經濟活動不受時間限制,呈現出便捷、即時性的特征。在網絡經濟環境下進行交易或者交流,可以突破時間和地理的限制,同時縮短了經濟活動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時間滯差,并突破了空間的約束,網上無形市場成了經濟活動開展的重要場所,市場活動空間擴展到全世界范圍內等,十分便捷。通過計算機網絡構造了大量新的資源基礎,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使信息時代下知識和信息資源的利用更加廣泛,減少了其他資源的消耗,拓寬了經濟發展面。
2.高滲透性。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滲透性較高,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使得信息服務業迅速地向第一、第二產業擴張,三大產業之間相互融合,界限越來越模糊,對于傳統的制造業、傳媒業等來說,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實現了產業內部的升級改造。此外,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還催生了醫療電子器械產業、汽車電子產業、光學電子產業等邊緣產業,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推動下,產業之間迅速融合。
3.自我膨脹性。網絡經濟的自我膨脹性突出表現在吉爾德定律、馬太效應、梅特卡夫法則、摩爾定律四大定律上。吉爾德定律是美國激進的技術理論家喬治?吉爾德的預測:在可預見的未來十年,通訊系統的總寬帶將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長,寬帶費用的價格點無限接近于零。馬太效應:在網絡經濟中,由于人們的心理反應和行為慣性,會最終出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壟斷局面。馬太效應反映了網絡經濟時代企業競爭中一個重要因素――主流化。梅特卡夫法則:按照此法則,網絡產生和帶來的效益將隨著網絡用戶的增加而呈指數形式增長。摩爾定律:1965年,摩爾預測到單片硅芯片的運算處理能力,每18個月就會翻一番,同時,價格減半。實踐證明,這一預測一直比較準確。網絡經濟的四大定律展示了網絡經濟的自我膨脹性,同時也揭示了網絡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
4.邊際效益遞增性。邊際效益遞增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網絡經濟邊際成本遞減。信息網絡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構成:網絡建設成本,信息傳遞成本,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制作成本。網j建設成本和信息傳遞成本這兩部分的邊際成本為零,平均成本明顯遞減。隨著入網人數增多,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制作成本會提高,但其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都呈下降趨勢。因此,信息網絡的平均成本隨著入網人數的增加而明顯遞減,其邊際成本則隨之緩慢遞減,但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大其邊際收益和總收益也會不斷擴大。二是網絡經濟具有累積增值性。在網絡經濟中,對信息的投資可以獲得一般的投資報酬和增值報酬,信息網絡能夠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分析形成高質量的信息源,從而增加報酬。
5.外部經濟性。一般的市場交易是買賣雙方形成的一種契約,只對買賣雙方進行約束,不涉及其他利益主體,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契約履行會影響到締約雙方以外的第三方。第三方受到的影響為外部效應。工業經濟帶來的主要是外部非經濟性,如工業“三廢”,而網絡經濟則主要表現為外部經濟性,網絡形成增加了成員,增加了價值,反過來又吸引更多的成員。
6.可持續性。網絡經濟是知識經濟的一種具體形態,在網絡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會過度消耗有形資源和能量,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等問題,它促進和實現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網絡經濟發展趨勢
(一)虛擬購物
信息技術快速迭代將為電商創造新場景,推動電商向精細化方向發展。以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將持續為電商創新發展提供支撐,創造精準匹配、交互式購物等新體驗,并構建新的商業模式。為增強消費者的體驗感,一種新型的購物方式――虛擬購物應運而生。虛擬購物借助于VR(虛擬現實)等新科技,讓消費者網購時如同身臨其境一般,產生近乎真實的感官模擬體驗。消費者進行虛擬購物,既可以足不出戶買到商品,還能享受到實體店購物帶來的樂趣。但是,當前虛擬購物還處于起步階段,體驗效果有待改進。虛擬購物平臺上架的商品都需要一個個建模,非常耗時耗力。相對于電商平臺上的商品種類來說,虛擬購物平臺上的商品只是滄海一粟,可供消費者選擇的種類有限;在虛擬試穿方面,網上模擬的身材膚色、穿衣樣式等,跟消費者的實際情況相比,有著不小的差距,總體參考性不夠強。有消費者坦言,現在虛擬購物遠不夠成熟,娛樂性大于實用性,不過這是網絡購物發展的未來趨勢之一。
(二)發展共享經濟
通俗的講共享經濟就是將個人閑置的資源共享給別人,提高資源利用率,并從中獲得回報,共享經濟的理念就是,共同擁有而不占有,這是一種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商業模式。共享經濟平臺作為移動互聯網的產物,通過移動LBS應用、動態算法與定價、雙方互評體系等一系列機制的建立,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通過共享經濟平臺進行交易。如以凹凸租車為代表的共享租車模式,一方面滿足了消費者“求而不得”的自駕需求,另一方面避免了汽車閑置資源無法被有效利用帶來的浪費。共享租車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國民用車難。凹凸租車等共享租車平臺整合和利用的是閑置的私家車資源,能夠提供更具彈性的車源供給量,適應不同時期的出行高峰需求。在我國,汽車共享行業有巨大發展前景。來自全球獨立咨詢機構羅蘭貝格的《2018年中國汽車共享出行市場分析預測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已經形成625億美元的共享經濟市場,汽車共享出行規模兩年后將達1.8萬億美元,發展前景廣闊。
三、網絡經濟發展策略及發展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網絡經濟發展策略
1.加快網信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認識網信基礎設施的公共產品屬性和支撐作用,把網信基礎設施提升到與交通、水利、電力等先導性設施同等重要位置,加快建設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為網絡經濟發展夯實基礎,蓄勢聚能。
2.大力支持企業,培育網絡經濟創新主體。引導傳統龍頭企業轉型,加大本土優勢企業培育力度,扶持小微企業創新發展,增強網信企業使命感、責任感,形成網絡經濟發展聚集效應。要鼓勵和支持企業成為研發主體、創新主體、產業主體,支持企業布局前沿技術,推動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創造和把握更多機會,參與行業乃至全球競爭,拓展發展空間。
3.發揮杠桿作用,創新投資基金融資方式。推動“互聯網+”產業發展,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和帶動社會投資,培育發展“互聯網+”領域創新領軍企業;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推進產學研用合作。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推進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向信息經濟領域聚合,明確提出強化資金引導、技術研發、創新創業、人才支撐和鼓勵跨界融合等五個方面的政策舉措,如組建網絡創新研究平臺等。
4.搭建人才梯隊引領網絡經濟發展。網絡經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要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打造一批優秀企業家隊伍、培育一批技術領軍人才。
5.政府部門優化網絡經濟發展環境。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加快構建網絡經濟生態體系,政府部門應發揮主導作用,提出加強統籌協調、簡化行政審批、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加強監測考核、建立健全法規規章、加強宣傳引導和擴大交流合作等優化發展環境的具體措施。
(二)網絡經濟發展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注重地區優勢特色和借鑒外地經驗相結合。充分考慮地區網絡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明確把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產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網絡文化、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網絡安全和網信軍民融合等十個領域作為地區網絡經濟發展的重點,突出地區的特色和優勢。同時,借鑒外地經驗,加強資源整合、政策扶持和培育龍頭企業。
2.注重宏觀指導和實際推進相結合。堅持目標導向,瞄準發展大勢,以國際國內先進水平作參照、定標桿,側重從宏觀層面提出方向性要求和任務性目標,加大網絡經濟發展基礎的設施建設,明確網絡經濟發展的要求。
3.注重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在網絡經濟發展目標、發展重點、配套政策和優化環境等方面不斷完善,注重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資金、技術、人才等生a要素向信息經濟領域聚合,又強調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引導各界樹立互聯網思維,以順應信息時展趨勢。
四、結語
由于網絡經濟具有便捷性、高滲透性、外部經濟性、可持續性等特點,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因此,網絡經濟的發展應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并結合區域優勢,加強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監管凈化網絡經濟發展環境,細化分解任務,加強指導考評,不斷擴大我國網絡經濟的發展規模。
參考文獻:
[1] 崔雪.網絡經濟環境下的金融安全問題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0.
[2] 徐璇.電子商務環境下大型零售企業的商業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4.
[3] 周叢根.網絡經濟背景下的商業模式創新路徑研究[D].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
篇4
Abstract: In our daily lif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come to us quickly. In recent years, everyone has ha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ir work, life and so 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undoubtedly played a more profound change and re-positioning of the country and the individual in a series of problems, including production, operation, competition, management and so on. Starting from the abo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more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措施分析
Key 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China's economy;system reform;measures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F1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1-0241-04
0 引言
如今,在互聯網科技發展的持續影響下,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了世界潮流。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為了克服消極的后果,最為根本的途徑便是改革和創新。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為了實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目標,需要不斷創新經濟發展制度,克服當前存在的問題,擺脫被動發展的局面,以更好地應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指的是在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不斷發展的形勢下,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不在局限于某一國或者某一地區,而是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聯系、緊密結合的發展狀態。
首先,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個經濟體的聯系緊密,如同“綁在同一只船上”。因為各個不同經濟體之間的相互依賴性過于強烈,通常只要在全球化體系中的一部分經濟體發生問題,就會迅速且深遠地波及到其他相鄰的體系亦或是波及“全身”,最終波及至全球化體系下的全部成員。前一些年發生的泰國貨幣危機迅速的影響到了與其經濟有諸多相連之處的日本和韓國,除此之外也包括很多鄰近的東南亞地區國家,產生了地域性的經濟“地震”。在這之后又快速的蔓延到俄羅斯、南美國家,從而波及全世界。
其次,不同經濟體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獨立性上在全球化中受到嚴重影響。包括世貿組織減稅在的措施內,有些經濟體會主動適應全球化,除此之外,另外一些經濟體在各種條件的促使作用下改變他們的政策。聯合國貿發會議的統計表明,目前世界生產總值的1/3、世界貿易額的2/3、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的90%都是由跨國公司創造的,而它們的戰略目標卻極少同東道國長遠經濟規劃一致,從而對東道國的經濟政策產生消極作用。極多的例子可以證明,跨國企業經常進行貨幣的投機行為,尤其是在貨幣匯率不穩定的時候。除此之外,經濟全球化幫助打開經濟的國門,讓外國帶有其他目的的資金有著可乘之機,這也和經濟安全息息相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為了實現經濟水平的持續增長,不斷建立和完善發展目標和相關制度,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創新和改革,積極應對挑戰,才能從根本上擺脫經濟落后的局面,實現現代化社會的建設目標。因此,應該加強對經濟全球化特征和影響的了解,以制定更加完善的應對策略,最大限度的減少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為此,我們從經濟全球化的特征、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以及應對措施進行探討,較為科學和充分的說明應對以上諸多問題的方法及可行性。
1 經濟全球化的特征
經濟全球化在各國如今都是最關注的核心問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還有諸多可以改善、完善的空間。經濟全球化的特點主要為下面幾個特征。
1.1 經濟全球化體現于貿易自由化
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貿易自由化,但是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很多國家和地區因為國家利益和自身發展水平的限制,使得貿易自由化的發展并不十分順利。盡管關貿總協定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就對貿易自由化的相關內容進行了闡述和保護,但是直到八十年代這些措施才真正落實。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它將不同制度和發展水平的國家涵蓋在了一個體制之下[1],構建了一個適宜于貿易自由化發展的經濟發展體系,大大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交流,也實現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而穩定的發展。
1.2 經濟全球化體現于跨國公司業務全球性發展
跨國公司的大量涌現和飛速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最顯著特征,一些跨國公司借助有力的經濟發展制度,不斷擴大自己的業務范圍和業務種類,使得影響力和活動范圍不斷蔓延,它在帶動合作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跨國公司是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它促進了資源、人才和金融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能夠發揮不同國家的資源優勢,實現最佳的發展狀態。如今,跨國公司已經實現了在全球布設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經營狀態,因此對于我國來說,應該合理借助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
1.3 經濟全球化體現于跨國公司規模全球性發展
跨國的全球性公司和企業從規模的單元與企業本身和國際金融機構的經營業績,體現出規模全球化的重要特征。通常,我們認為“富可敵國”這個成語有夸張的意味在其中,但是在今日的跨國規模全球性上,有力地證明了這一說法并不夸張。例如,殼牌公司的年銷售總額基本與伊朗全國每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相當,而大型連鎖超市企業沃爾瑪在全球的業務中每年收入約為1600億美元,這甚至遠遠超越諸多非洲、南美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樣的例證比比皆是。
1.4 經濟全球化體現于信息和通訊手段的應用變化
在過去,不同國家甚至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為了實現貿易交流,只能借助鐵路、電報等手段,工作效率很低,因此國際間的貿易發展十分緩慢。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電話、傳真機等移動終端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能夠通過簡便的通訊和信息手段,使不同國家和地區緊密聯系在一起,并順利的完成生產、貿易等活動。信息和通訊手段的應用不僅跨越了時間的局限,還超越了空間距離,能夠及時傳送給人們新鮮的市場變化信息,有利于決策者改變自己的生產要求和價格定位,這對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有著積極的作用。
1.5 經濟全球化體現于跨國企業巨頭的壟斷和全球性質機構的主導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巨頭通過資本、技術、管理、規模效益等優勢對全球各個市場進行帶有優勢的占領統治,除此之外,這現象背后的受益者也同樣包括全球性金融機構,他們遍布全球的資本控制致使壟斷現象愈演愈烈。這使得他們控制了世界上大約80%的各類專利與高精尖技術,大約60%的世界貿易,大約70%的國際直接、間接投資,和30%的國際技術轉移。如微軟公司、英特爾公司和愛克森石油公司都是典型代表。[2]
2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2.1 推行經濟全球化的有利影響
①推行經濟全球化有利于推動經濟體制改革。
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國的市場經濟不在局限在某一個空間內,它需要不斷開放,并根據國際市場的變化而調整,以更好地應對他國企業提出的挑戰。經濟全球化要求設計、生產、銷售、貿易和金融的國際化,這就需要我國不斷改變經濟體制,以適應國家管理和其他合作對象提出的要求,從而提高本國企業的競爭力,發揮市場經濟的帶動作用。因此,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我國經濟改革進程的不斷加速,這對其他領域和行業來說也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我國也希望借此機會快速的加大力度推動經濟體制改革,加快經濟轉型等諸多現實問題的解決,實現經濟長期穩定、快速且可持續的發展。以2016年為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2016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包括政府職能轉變、財稅金融、國有企業、農業農村、對外開放、社會事業等十大領域50項重點改革任務。會議強調,要突出問題和目標導向,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有利于創造新供給、釋放新需求的體制創新,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
②推行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吸引外資。
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目前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是從資源占有量和人才競爭力上看,我國有著十分明顯的發展優勢。經濟全球化下,國家之間的投資環境不斷改善,資金流動速度明顯加快,一些國家為了實現更高的水平的發展,不得不借助我國的資源進行生產,使得我國外資內投和內資外投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此環境下,我國可以利用發達國家的相關技術和資本,不斷創新本國的企業的發展形態,以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更好的引進和走出,實現現代化的發展目標。以中國為例,中國的外資依存度從1985年的1.55%,自1995年起維持在在20%左右。另據數據顯示,到2001年10月底我國共批準外商投資企業384894個,合同外資7319.1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858.77億美元,這非常好的解決了我國早期經濟發展的資金短缺問題。
③推行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從上個世紀開始,很多國家為了應對經濟全球化,相繼進行了產業結構和經濟核心的調整,這給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較多的參考經驗。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雖然我國的大中小企業都在不斷轉型和創新,但是整體水平欠佳,尚存在較多的改革空間。經濟全球化下,為了更好地應對國家和國內市場的要求,企業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產業結構,以提高競爭力,贏得更多的發展資本[3],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產業結構的升級,有利于我國高新技術的改革和應用。從當前的發展形式來看,未來高新技術產業將會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
2.2 推行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①推行經濟全球化導致民族經濟受到沖擊。
當然,經濟全球化并不全是積極的影響,它還會對弱勢產業和民族經濟造成非常大的沖擊。如今,貿易范圍不斷擴大,貿易的自由度越來越高,發達國家掌握著較多的資金、人才和技術優勢,同時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它能夠通過制定相關規則,提高自己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以繼續“壓榨”發展中國家。另外,我國尚處于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健全,經濟結構相對還比較脆弱,因此容易受到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導致經濟持續波動。
②推行經濟全球化加速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是當前存在的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由于產業結構和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國環境污染情況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徹底改善。經濟全球化雖然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機遇,但是它默認的國際分工體系,使得發展中國家成為了承受污染和危機的主要場所。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只能通過“犧牲”資源和廉價勞動力換取更多的發展機會,發達國家為了促進本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將一些污染性的工廠開設在了發展中國家,導致發展中國家的負擔加重,環境和生態條件不斷惡化,這不僅不利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還造成了資源浪費情況,不利于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為此,我國現階段極其重視此類問題。以污染形勢較為嚴峻的河南為例,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年6月召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座談會,將聯合省國土資源廳、環保廳、水利廳、林業廳加強環境資源審判,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并且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咨詢專家庫。
3 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經濟發展策略分析
3.1 加快經濟體制改革
以消耗資源和人力為主的發展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要求,因此國家應該盡快實現經濟和政治體制的改革,以提高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4]。我國大中小企業應該立足于實際,明確發展中的重點和難點,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產品,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同時,大力扶持民營產業和民族產業,給予其足夠的資金支持,制定有利的發展政策,幫助民營和民族產業實現轉型[5]。長期以來,受市場變化速度的影響,我國民營資本的累積過程十分緩慢,民營產業受到的發展限制很多,因此,為了改變以上情況,我國應該重新制定經濟發展體制,加強對生產要素的保護和建設。另外,政府應加快職能轉變,建立廉潔高效、服務人民的行政管理體制,,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政治條件。
3.2 主動迎戰、積極參與
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因此,我國應該改變當前的被動地位,主動接受挑戰,通過制定積極的發展策略,參與到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從根本上改變經濟發展形態。任何企業、行業,都不能忽視了市場變化的作用,都應該通過創新管理和生產制度,減少沖擊和壓力,避免被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吞沒[6]。我國應在改變自身的同時,認真研讀全球性貿易規則,根據這些制度和內容修改自身的發展目標,尋找更有利的發展機會,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如果只是一味地躲避和被動接受,只會被世界經濟所拋棄,無法實現現代化社會的發展目標。以聯想的發展為例,在國內最初的發展情況,聯想與海爾的模式非常類似,雖然在國內建立了較高的知名度,但聯想的發展仍舊難以走向國際,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沖擊,聯想的發展被傳統模式禁錮,如果不能改變這種模式,最終勢必會走向滅亡。因此,聯想也在不斷的尋求新的發展模式,最終,在國外,聯想收購了IBM手提電腦業務,由此在國際上一舉成名,發展成為世界知名品牌。另外,豐源企業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也并非一帆風順,最終豐源通過科技創新,不斷發展壯大,最終成為可口可樂的長期供應商,實現與可口可樂的共贏,從而打出了世界知名度。由此可見,要想發展,主動迎戰、積極參與才是中國企業的持續發展之道。
3.3 增強綜合國力,維護經濟安全
要想從根本上改善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形態,克服不利影響,需要從提高綜合國力入手,在發展政治和軍事的同時,還要注意經濟和文化的發展[7]。我國應該堅持以經濟發展為核心的理念,加快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通過合理利用資源、創新產業結構等手段,改善資源利用現狀,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提高綜合國力提供物質基礎。從當期的情況來看,我國應該盡量服從大局,在維護本國利益的基礎上[8],促進和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避免沖突,營造大國形象。在經濟全球化的沖擊下,應不斷調節產業的適應能力,通過創新技術和改革制度的方式,減少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實現經濟安全[9]。另外,在資源、基礎設施和支柱型產業等方面,應掌握足夠的主動權。
3.4 建立抗風險金融監督機制
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的4年間,金融機構同業資產余額年均增長是32.7%,比同期貸款余額年均增速快了17.6%。同業往來的負債余額年均增長24.4%,比同期存款余額年均增長快了10%。截至2016年,同業業務已經成為金融機構管理流動性,整合有效資源,增加收益的一個重要渠道。但是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快速增長的同業業務對貨幣政策的實施和金融風險的防范都帶來了新的挑戰。
從過去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來看,我國經濟受全球化的影響,安全性和穩定性不高,為了改變這種狀態,需要制定一個以國家調控為主的抗風險金融監督機制,以更好地應對金融危機或者其他挑戰。首先,國家應該立足于實際,建立以計劃調控為主的銀行監管系統[10],及時而有效的傳遞市場和貨幣政策信息,以幫助其他企業掌握經濟政策的變化形式,實現金融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開放市場,注意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交流,防止金融危機和其他風險的無序蔓延。最后,應該加強對金融和經濟專業人才的管理,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開發更多的金融管理工具,提高金融行業的決策和經營能力,提高我國企業的綜合實力,降低金融風險和成本投入量[11]。
4 結束語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經濟的對外依賴度不斷提高,這樣一方面為中國企業進入世界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但另一方面也對中國經濟發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化,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深遠。因此,在國家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我國應該積極轉變產業結構,創新經濟發展體制,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縮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距離。為了克服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我國應該積極應對,以更好地姿態面對挑戰,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國安.經濟全球化下中國經濟的發展研究[J].商,2013(13):190.
[2]李光.論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經濟評論,2001(6):121-123.
[3]胡南.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國際傳播戰略構想[J].經濟視角(下),2011(05):100-102.
[4]趙龍躍.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管理的戰略思考――評《陳安論國際經濟法學》的主導學術理念[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2(02):127-135.
[5]陳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服務貿易發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03):180-184.
[6]李文.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經濟[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09):165-166,169.
[7]藍海林,皮圣雷.經濟全球化與市場分割性雙重條件下中國企業戰略選擇研究[J].管理學報,2011(08):1107-1114.
[8]魏崇輝.經濟全球化視域下的中國改革開放思想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1(22):5-6.
[9]李文杰.論經濟全球化之下的國家經濟原則[J].學理論,2011(35):107-108.
篇5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巨大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GDP總量由1978年的3645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萬億元,躍居世界第二位,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了18倍,年均增長9.9%。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礎上,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明顯改善,體制改革有序推進,我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發展的成就為世界矚目。
同時,進入新世紀以來,實現我國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面臨諸多障礙,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十二五”時期,我國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如果說建國六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主要圍繞經濟總量增長為核心的話,未來將是總量與結構并舉、數量與質量并重、增長與發展并行的偉大變革時期。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判斷
判斷經濟發展階段的主要依據有人均收入、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工業化水平、城鎮化水平等,總體判斷,我國處于由工業化中后期邁向工業化后期、由中等收入國家邁向中上等國家的階段。在成功實現“低成本優勢―中低端制造業―投資+生產”推動的第一次增長浪潮之后,我國面臨能否成功邁進由“創新優勢―高端制造+服務業―創新+消費”推動的第二次增長浪潮的重大機遇期,處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
我國已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經過半個多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探索和實踐,我國社會經濟發生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階段性變化。1952~2010年的59年中,我國經濟總量保持了年均8.3%的增長。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0.1萬億元,已經超過日本,經濟規模居于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國財政收入達到8.31萬億元,具備了比較雄厚的物資基礎。2010年按當年匯率計算,我國人均GDP已達到5880美元,已經邁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我國已實現經濟起飛二十多年
縱觀世界各國現代化歷史,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現代化大體上都經歷了起飛準備、起飛、走向成熟和大眾消費時代等幾個階段。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完成了起飛準備階段,已經成功實現經濟起飛二十多年。當前我國已經積累了較多的支持經濟較快增長的條件,包括消費結構變化、中間需求變化支持國內需求增長加快;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導致產業結構變動和資金、勞動力在產業間活躍重組;資金和勞動力供給增加;具備了支持供給持續增長的物質技術基礎,形成了支持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制度及社會環境;具備穩定開放的國際環境,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戰略推動外貿結構變化,促進比較優勢轉變等等。
我國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
從我國產業結構、制造業實力以及出口結構來看,可以認為我國已經由工業化初期階段進入中期階段。主要根據是:第一,在農產品總量迅速增加的前提下,第一產業的產值比重明顯下降到2010年的10.1%。第二,在人口總量增加3億的情況下,農村人口比重下降到2010年的50.05%,城鎮化率達到49.95%。第三,已經建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生產制造能力比較強大。第四,農產品等初級產品在出口量迅速增加的情況下,在出口商品構成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工業制成品所占比重則大幅度提高。第五,經濟結構的變動,呈現出由滿足基本需求為主轉向逐步適應消費升級和需求多樣化的趨勢,這是工業化加速階段的新特征。
消費和出口提速帶動產業結構快速升級
1998~2010年間,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居民住行消費升級提速,融入全球化以后世界經濟長期景氣帶動外需高速增長,資源稟賦優勢帶來全球產業轉移,經濟增長的雙輪驅動特征形成,帶動產業結構快速升級。在此期間,高速增長行業明顯增加,經濟增長熱點顯著增多,增長較快的行業主要有:房地產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冶金工業、煤炭工業、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工業、石油工業、建筑業、金融業等。
“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外部環境
“十二五”時期,世界經濟將處于金融危機及其后續的調整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將更趨復雜和不確定,同時也蘊含著重大機遇。
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經過世界各國政府努力,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影響已被初步穩定,一段時期內呈現出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雙軌恢復”的跡象。但發展模式和經濟結構方面長期累積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并未得到解決,世界經濟的復蘇進程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美國不僅沒有解決其全球競爭力下滑的問題,反而由于過度依賴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進一步侵蝕了全球對美元的信心。部分新興經濟體刺激過度,引發了房地產泡沫、地方債務風險等諸多新的問題。國際上,全球經濟和貿易失衡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危機后的全球治理格局并未體現新興經濟體不斷上升的實力和影響力。因此,不僅大震之后必有“余震”,而且如果全球不進行徹底有效改革,或許需要更大的一次危機來釋放風險。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將在新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長期來看全球化不僅不會倒退,還會在新的基礎上繼續深化。現代交通、通信技術的發展,將使跨國、跨境交易更加便利。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蘇,全球貿易和投資還會繼續增長。這將有利于我國繼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資源和要素配置,釋放增長潛力,加快發展進程;有利于我國充分吸收國際資本、國際技術和國際人才,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增強競爭優勢;也有利于我國擴大對外直接投資,獲取重要國際資源和技術。但近期看,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各種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仍會抬頭,貿易保護措施可能增加。
當前正處于康氏周期的低谷,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正處于“萌芽期”
為了重新獲得競爭力,發達國家都重新回歸再制造化,并正在新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信息技術(比如傳感網、物聯網、智慧地球、云計算)等若干重要領域醞釀新的突破。在實現技術趕超及利用新技術加快發展等方面,我國具有潛在市場規模巨大、產業體系比較完整等優勢,可以藉此在某些技術領域邁入領先行列。另一方面,新一輪技術革命時機還不成熟,目前的一些新技術尚難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依靠技術進步推動的實體經濟恢復還沒有形成。
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壓力將不斷增大
隨著全球減排責任體系和制度安排的逐步形成,以及相關領域技術進步的迅速發展,低碳經濟有可能成為今后一個時期重要的發展趨勢或發展模式。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國之一,我國面臨的減排壓力將會不斷增大。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機遇,減排將促進能源和環保領域的技術創新,有利于我們發揮后發優勢,轉變發展方式,在新技術的基礎上實現跨越式發展。
國際產業分工和貿易格局將在新的背景和條件下出現較大幅度調整
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將會改變各國的比較優勢和國家之間的競爭關系,并對全球產業分工及貿易格局產生影響。我國面臨發達國家轉移部分資金密集、技術含量高的制造業的新機遇。非洲、南美洲、中亞等地區的一些歷史上比較落后的國家工業化進程將會加快,以印度、巴西、南非和中東某些國家等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仍會繼續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這既對我國構成了競爭壓力,又為我國擴大外部市場空間創造了條件。
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必將遲早引發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我國發展的外部阻力將增加
一流國家在世界事務中的相對地位總是不斷變化,這既是軍事斗爭的結果,更是經濟發展競爭的結果。如果說21世紀全球格局正在走向多極化的話,那么這種變化首先是從經濟格局開始的。如果全球經濟大國之間實力差距日趨縮小,美國若要繼續主導全球政治格局將越來越困難。按照歷史的經驗,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隨后必將遲早引發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核時代到來以后,世界大國間相互自殺式的戰爭已不太可能,取而代之以“經濟戰”為主,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能源資源、區域組織等領域廣泛開展競爭。未來全球地緣沖突可能增多,我國發展的外部阻力增加。
“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分析
從國內條件看,“十二五”時期是我國“促改革、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時期,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條件和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不會發生根本改變。與此同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社會穩定等方面的壓力將有可能持續加大。
我國仍然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時期,內需潛力巨大,但釋放內需面臨一系列體制性制約
“十二五”及更長時期內,我國仍將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時期和居民消費結構的快速升級時期,巨大的需求潛力能夠為我國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特別是,我國發展的不平衡性,可以使龐大的需求潛力分階段釋放,從而使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持續更長時間。但另一方面,在收入分配、財稅體制、社會保障、戶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缺陷,工業化升級和城鎮化潛力的釋放還面臨諸多障礙。
“十二五”時期將是我國內外需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引擎轉換的重要轉折點
“十二五”時期將是我國內外需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在此背景下外貿增長將穩步趨緩,相應地內貿比重將穩步上升。我國的對外貿易地區結構中,北美的地位將下降,周邊陸上鄰國和各大洲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將提升。內貿結構方面,隨著國內各大經濟區間分工的細化和合作的加深,國內區域間的貿易將日益活躍。
居民消費結構將繼續較快升級,消費需求持續較快增長
預計“十二五”期間以住、行改善為主的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活動會繼續較快推進,消費需求會繼續較快增長。預計“十二五”期間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年均增長4.5%左右;年均新建住宅11億平方米左右,較2003~2008年的年均水平增加4億平方米左右。預計家庭轎車保有量年均增長25%(2003~2008年為51%),2015年全國私人轎車保有量將達到5139萬輛左右,較2008年(1938萬輛)增加1.65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左右(不包含價格因素)。
區域發展格局日益合理,區域功能定位日益明確,區域發展差異逐步縮小
“十二五”時期,中部地區將成為崛起最快的區域,占全國的GDP比重將由2009年的19.3%上升到2015年的22%。西部開發區將由18.3%上升至19%,東北振興區將由8.5%上升至9%,東部沿海地區將由53.8%下降至50%,但是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增長的質量將明顯提高。國內各大經濟區之間分工日益專業化和細化,區域功能定位日益凸顯,中部地區在承接東部制造業基地轉移的過程中將迎來高速成長期。
人力資源新優勢正在形成,但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也將逐步顯現
未來幾十年我國總人口仍然保持增長狀態。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總量將分別達到13.6億人和14.5億人。預計2015~2016年,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將達到峰值10.1億人。隨著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斷提高,我國高素質勞動者群體隊伍預計將不斷壯大。此外人口老齡化將加快到來,根據聯合國的預測,202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數將高達1.69億,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11.9%。
生態環境狀況局部改善,但對經濟發展的約束進一步增強
“十一五”以來,全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提高,治理和保護的力度明顯加大,一些地方的生態環境狀況有所改善甚至有明顯改善。但生態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控制污染物排放、環境治理任務依然艱巨。與此同時,近年來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呈現增多趨勢,造成的社會危害和經濟損失越來越大。“十二五”期間工業化與城鎮化持續快速推進的形勢,將使資源需求和環境壓力進一步加大。
經濟體制具有獨特優勢,但深層體制矛盾依然突出,深化改革任務更為迫切,難度也更大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年來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們已經形成了既獨具特色和優勢、又符合市場經濟通行規則的經濟體制,有力地支持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現行的經濟體制還存在不少深層次的問題。經濟發展方式弊端的深層次原因集中于體制與機制方面,涉及收入分配、財稅體制、投融資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等各方面。
篇6
關鍵詞:蘇北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特征;變革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2)03-0019-04
近年來,伴隨著江蘇省和蘇北各地市各項綜合發展舉措的實施,蘇北地區社會經濟與文化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發展勢頭良好。教育作為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蘇北地區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其自身必然會獲得較大發展,另一方面,也會促進蘇北地區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并把握當前蘇北地區基礎教育的發展特征,進而探討其變革的可能性與可行性,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蘇北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生態:深入把握當前蘇北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特征的基礎
教育是整個社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要想把握當前蘇北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的特征,必須了解蘇北的區域經濟文化生態。
蘇北地區,主要包括淮安、連云港、鹽城、徐州、宿遷等地,是我國南北交集的區域,是處于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相對欠發達區域,區域面積5.29萬平方公里,占江蘇省面積的51.56%,人口3077萬,占江蘇省總人口的43.05%。具體說來,蘇北的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區域經濟發展整體落后,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較為突出
自改革開放以來,蘇北地區雖然在社會經濟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發展,但與此同時,蘇北地區在全省的經濟地位急劇下滑,與蘇南的差距越拉越大,逐步演變為發達省份的欠發達地區,成為沿海經濟帶中的“低谷”。近年來,隨著江蘇省支持蘇北區域發展各項政策的實施,蘇北區域經濟獲得了較快發展,但也面臨著一系列發展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1)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較低,影響著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和城鄉關系的調整;(2)產業結構失調,產業“同構化”、“低度化”現象較為突出;(3)農民低收入問題突出,增速較為緩慢。蘇北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著蘇北區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蘇北地區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的發展。
2.區域文化歷史久遠,特色鮮明,造就了蘇北獨特的文化心理特質
歷史上的蘇北區域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先民們活動的蹤跡,并留下載入史冊的江淮地區的“青蓮崗文化”,黃淮地區的“大汶口文化”。由于境跨黃淮地區,故屬于黃河流域風俗文化圈。其區域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文化起源較早,研究史料豐富;(2)區域文化風格粗獷、雄豪;(3)清朝中期以后,注重追求物質享受,糜奢之風日盛;(4)注重血緣地緣關系,宗法制的倫理規范和親情約束力強。
在上述區域文化背景下,逐漸形成了蘇北地區獨特的文化心理特質。首先,具有強烈的依附性和內向性。依附性是指傳統的基本人格結構具有他制他律等依賴色彩,內向性是指重視內心世界的完善,提倡內省、修身、克己等。由于內向性而顯得保守,滿足現狀,并且有順從意識,迷信權威。其次,強調和諧。長期企求穩定的農業型自然經濟造成了崇尚和諧、穩定的人群心理傾向,使得在人際交往中注重謙讓、委婉,在矛盾中多求相安無事、與世無爭,但同時也造成了崇尚平均、安于現狀的心理。再次,強調勤儉耐勞,安貧樂道。蘇北地區居民中節儉、封閉、悠閑等行為特征較為普遍。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重視勤儉持家;在生活方式上不求聞達,不愿過于緊張而強調生活的安逸。久而久之,這種對現狀的滿足也使得傳統人格缺乏創造性和競爭意識。最后,注重整體主義。蘇北地區的整體主義突出表現在家庭中,即重群體而輕自我,人的個性及行為在群體中受到壓抑。
植根于蘇北獨特文化心理土壤中的蘇北基礎教育,也必然會受到蘇北獨特文化心理特質的影響,并帶有蘇北獨特文化心理特質的烙印。
3.高等教育發展不足,人的現代化亟待加強
高等教育在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在某種程度上既反映著一個地區社會、經濟、文化及教育的發展水平;又從多個方面深刻影響著區域內的社會、經濟、文化及教育的發展。從蘇北地區來看,由于財政收入有限,對教育的投入嚴重不足,導致蘇北高等教育結構單一、效率低下等。高等教育存在的諸多不足,反過來又導致蘇北的經濟騰飛缺乏高層次人才的支撐和高素質人力資源的保障,影響著蘇北地區人的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政府增加蘇北地區的投入以及實施相關鼓勵政策的同時,蘇北地區要有意識地為當地人的現代化創造條件,做出正確的引導,營造社會氛圍與環境,努力消除制約蘇北經濟發展的主觀因素,為蘇北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好人力資源與社會環境的準備與保障。
蘇北基礎教育正是在上述蘇北區域經濟文化背景下生發出來并不斷得到發展的,對蘇北區域經濟、文化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當前蘇北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的特征。
二、多維矛盾性:當前蘇北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特征素描
在獨特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中發展起來的蘇北基礎教育,在現階段,表現出了多維矛盾性的特征。
1.社會發展對學校變革的要求與學校自主變革動力不足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教育變革的不斷推進,社會發展對學校變革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唯有促進學校不斷變革,才能使其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但是,通過對蘇北五市的調查,我們發現,該地區很多學校的變革與發展不僅缺少足夠的經濟支撐,更缺乏一種自主變革與發展的內在動力,社會發展對學校變革的要求與學校自主變革動力不足之間的矛盾較為突出。
學校變革與發展的關鍵并不決定于外部提供的條件和權力,而在于學校自身自主性的提高;在于學校內部的個人、集體以及學校整體的自主意識的喚醒、自主精神的張揚和自主能力的提高;在于學校主動自覺地利用外部賦予的條件、機會和資源來確立明確的目標,合理使用自己的選擇、決定的權力。只有通過不斷的自主變革與發展,學校才能不斷自我調整、協調、完善、變革學校內部的理念、關系、結構、規則和環境,使學校成為一個真正促進人的自主發展的生機勃勃的地方。也唯有如此,學校才能不斷回應社會發展對學校變革的要求。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意識強烈與實踐引領嚴重缺乏之間的矛盾表現突出
蘇北地區的義務教育階段從2003年9月開始進入新課程改革實驗區,而普通高中則從2005年9月開始進入實驗區。調查中,許多農村教師都認為本次課程改革更多的關注了發達地區、關注了城市學校,忽視了農村學校辦學條件的現實狀況,新課程的許多要求在農村學校都是遙不可及、難以操作的。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新課程的理念對每所學校、每個教師來說都已耳熟能詳,他們現在最需要幫助的不是理念的灌輸,而是實踐的引領。有接近75%的教師都認為當前最需要幫助的是“新課程到底應該怎么教”“學校應該提供機會讓他們觀摩一些成功的課改實驗課”。如何把新課程的理念轉化為學校的變革行動是他們現在最茫然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意識強烈與實踐引領嚴重缺乏之間的矛盾仍然較為突出。
3.教師付出與所得比例失衡的矛盾尤為明顯
作為在蘇北鄉鎮工作的教師,他們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工資往往是他們生存的全部資金來源,教師發展跟不上,其生存狀況亟需得到改善。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41.2%以上的教師不滿意自己的收入,他們認為自己所得的工資與他們付出的辛苦勞動不成比例,教師月平均工資也就在700多元(包括各種津貼和獎金)。
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蘇北鄉鎮教師尤其是骨干教師流失嚴重,某中學在最近四年內流失骨干教師十五人,主要流向了蘇南地區和城市民辦學校。如蘇北某市五年來累計流失1000多名中小學教師,其下轄的一個縣,三年內先后走了500多名教師。究其原因,主要是經濟待遇低造成的。在蘇北,一名高中高級教師的工資大概在1200或1300元左右,在蘇南地區則是蘇北的兩倍,甚至更多。一項針對蘇北地區教師收入滿意度的調查顯示:有41.2%以上的教師不滿意自己的收入;僅有30.03%的人認為自己的收入有所提高;其中更有多達57.49%的教師認為自己的收入不盡如人意[1]。相對于城市教師,鄉鎮教師獲得榮譽的機會少,爭取評職晉級的指標比較難,取得各種培訓合格證的門檻高。
在調查和接觸中,我們發現教師們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并不輕松。領導相對保守、與同事競爭難得的發展機會、部分家長的不理解,都讓教師感到心力憔悴。目前,在蘇北鄉鎮教師中間出現了一種職業倦怠的傾向。而教師的職業倦怠必將影響到教師的工作狀況和生活質量,亦將影響到學生的發展。
4.基礎教育對地方高師院校“參與行為”的強烈期盼與地方高師院校回應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亟待化解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中小學校長與教師普遍認為,地方高師院校的參與行為有益于本校的發展,有了高師院校的指導,學校的發展可以少走彎路,對高師院校參與學校的發展有著強烈的期盼。但現實中,高師院校的回應嚴重不足,地方高師院校對中小學校變革的支持十分不夠,不僅在態度上缺乏主動,而且存在方式單一的問題。目前地方高師院校對中小學校的支持方式,尚局限在兩種:第一,個別專家、教授受邀到中小學校開展不定期的學術講座,第二,受教育行政部門的委托,舉辦新課程改革的相關培訓。
在我們看來,滿足中小學校的需求是地方高師院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高師院校除了通過以培養后備師資力量的方式間接參與中小學校變革和發展的方式外,還可以通過提供各種服務的方式直接參與中小學校的變革和發展。高師院校應努力探索各種方式,積極參與中小學的變革與發展,回應中小學對高師院校的期盼與要求。
三、推進蘇北地區基礎教育變革的路徑
針對當前蘇北地區基礎教育發展中表現出來的多維矛盾性特征,必須形成一種多方參與、凝聚合力的模式,發揮各方面的優勢,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努力破解當前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的多重矛盾,不斷推進蘇北地區基礎教育的變革與發展。
1.政府需加大教育投入,不斷完善現代學校制度
蘇北基礎教育發展過程中的眾多矛盾是與其經濟發展水平落后、教育投入不足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因此,要促進蘇北地區基礎教育的變革,政府尤其是省級政府不斷加大對蘇北地區教育的投入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建立與完善現代學校制度是學校變革與發展的關鍵。所謂現代學校制度是指:“在知識社會初見端倪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的社會背景下,能夠適應市場經濟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基本要求,以新型的政、校關系為基礎,以現代教育觀念為指導,學校依法民主、自主管理,能夠促進學生、教職工、學校、學校所在社區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2]它能夠“從制度層面有力地推動學校形成獨特的現代學校文化,并以盡可能快的速度推動‘傳統型學校’愈來愈接近于建成‘學習型學校’”[3]。因此,教育行政部門還應積極推動現代學校制度在中小學的發展與完善,唯有如此,蘇北地區的基礎教育變革才能找到變革的方向與動力。
2.促進校長專業化發展,提升學校自主變革的意識與動力
中小學校長的自身素質對學校和學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為一校之長,如果有敏銳而清醒的變革意識,便能通過自身的專業素養與人格修養,把全校教師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凝聚學校變革的內在動力,從而積極推動學校的自主整體性地發展。“校長專業發展是教育現代化的基礎”[4]。因此,應該不斷推進校長的專業化發展,通過提升校長專業化發展的水平,提升學校自主變革的意識與動力,進而帶動整個學校的變革與發展。
3.多方面采取措施,不斷提高教師的待遇水平與業務水平
教師是教育變革與發展的主體之一,是教育變革與發展的關鍵。當前蘇北地區基礎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教師付出與回報比例嚴重失衡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教育的發展與變革。同時,教師業務水平不高也影響著教育變革與發展的推進。因此,必須采取多方面措施,不斷提高教師的待遇水平和業務水平。比如:(1)盡快采取措施,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增加經濟薄弱地區尤其是蘇北鄉鎮中小學教師的津貼補助,穩定教師隊伍,堅決杜絕“檔案工資”,切實兌現教師待遇;(2)學校應努力給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足夠的發展空間;(3)完善繼續教育體制,加大蘇北鄉鎮教師的培訓力度。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和交流活動,建立教師在教學中發展的體制,認真了解一線教師存在的普遍問題,給予現實有用的幫助。讓教師在培訓中獲得實在有用的知識去提高自己,緩解工作壓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4)教師個人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個人信念。
4.高師院校應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各種方式,參與中小學的學校變革與發展
地方高師院校作為一個區域的學術中心和科研共同體,有著人才和智力上的優勢,應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各種方式,與基礎教育結成“伙伴協作”關系,進而推動地方基礎教育的整體改進的進程。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
(1)地方高師院校不僅要回應,更要重視教育學科的引領。面對基礎教育改革,地方高師院校決不能僅限于被動式的回應,更要重視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一方面,要樹立正確的引領態度。包括引領需要有毅力、恒心;引領要真正沉下去;引領者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等。另一方面,地方高師院校包括教育學科應走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前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推進以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為核心的改革,培養精于從事素質教育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師資。
(2)構筑地方高師院校與中小學校合作研究的合作文化。大學與中小學的合作研究的溝通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徑。但是在既有的合作研究嘗試中,大學的教育學者往往看重理論的完備性和邏輯性,在追求高學術品位的同時往往遺忘了中小學實踐的需要;而中小學老師更為重視的是理論的實用性和可行性,他們更為關心的是“如何執行”“怎樣操作”等操作性范圍內的問題。事實上,在合作研究中,大學教育研究者不僅要協助教師反思教學行為,而且要剖析行為背后的思想觀念;不僅要協助教師重建教學觀念,而且要為教師重建教學行為提供具體的建議,使教師在新觀念指導下開展行動,在行動中檢驗新觀念的有效性,在行為與觀念的聯動中實現自主發展。如此方能構筑大學與中小學獨特的合作文化。
參考文獻:
[1]何杰.蘇北區域經濟文化發展與基礎教育變革[J].教育發展研究,2007(5A).
[2][3]李繼星.基礎教育階段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論綱[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02).
[4]張群.校長專業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礎[J].教育發展研究,2006(8B).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Basic Education in North Jiangsu and Its Innovation
GU Shu-ming
(Huaiyin Normal College, Huaiyin 223300, China)
Abstract: Basic education in North Jiangsu province is gradually progressing with the backgrounds of the local society, economy, and cultural ecology. To innovate and improve education in this area, we should make a deep study on its diverse features of contradiction. Participation and integration from various parts are indispensable in solving the issues.
Key words: North Jiangsu; basic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innovation
本文為2006年江蘇省教育廳指導項目“蘇北經濟文化生態與基礎教育變革發展特征及問題研究”(課題批準號:06SJD880014)和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績效工資實施與教師流動關系及政策研究: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視角”(課題批準號:10YJA880035)階段性研究成果。
篇7
關鍵詞:新經濟;企業文化;特征與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1)12-0296-01
一、企業文化的概念
企業文化這個名詞,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是指在特定時期內企業員工所普遍認同并自覺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通常表現為企業的價值觀、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和沿襲的傳統與習慣等。
企業文化被稱作第二只“看不見的手”,自問世以來,在短短的20多年時間里,就風靡全世界,成為許多企業走向成功的強大動力和制勝法寶。現在,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人類社會發展的三大主題。伴隨著人類觀念、時代背景的變化和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新經濟的產生,企業文化也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無論是基本的價值觀念,還是具體的行為準則,新經濟時代企業文化都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工業經濟中傳統企業文化模式。
二、新經濟時代企業文化的基本特征
1.新經濟是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在美國興起并廣為傳播和使用的一個概念,從經濟表現來看,是指在高科技產業的帶動下,美國已經出現的經濟高速增長,同時又與低通脹和低失業率并存的一種經濟現象,即:“一高兩低”現象。而從更深層次上講,新經濟是指在信息技術突飛猛進和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聯合推動下,經濟發展過程產生的一系列質和量上的變革并導致世界經濟的系統關聯結構、功能和所遵循的規則發生了質的變化。具體表現為經濟已經由生產實體產品轉變成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和運用。知識和技術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和動力,知識、擁有知識的勞動力已經成為最主要的生產要素,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新經濟的支柱產業。可以說,新經濟是指建立在網絡經濟和知識、信息經濟基礎上的,以知識為主要生產要素、以規模收益遞增為主要特征、以享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外部性為條件、以電子商務為主要交換手段的新型經濟形態。
2.由于現代通訊傳輸工具的廣泛應用和互聯網的普及,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時間上的競爭。美國思科系統公司信奉的企業信條是:“在未來的商場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因此,培育起一種重視速度的企業文化已成為現代企業的當務之急。
3.市場充滿著機遇也同樣充滿著挑戰,一個企業的成敗取決于其快速適應變化的能力,企業采取的應對措施除了要具有針對性,更要具有時效性,其制定和實施的速度決定著企業的成敗。在當今信息時代,慢一步,機會就會一閃而過;快一拍,成功就會如期而至。
首先,企業速度文化要求在最快的時間里發現并滿足消費者的當前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現代市場競爭的焦點不僅看誰的技術更優良,誰的規模更強大,誰的資本最雄厚,更要看誰最先發現并滿足消費者的當前需求,搶先占領市場。其次,企業速度文化要求企業每個員工更新觀念,樹立時問觀念,增強危機意識。企業要營造出能夠充分發揮員工知識和才智的企業文化氛圍,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建立起最快速的反應機制,讓員工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在各自工作崗位上都講求效率,不斷增強企業的合力,牢牢把握稍縱即逝的商機。
4.新經濟時代的企業文化是一種虛擬文化。新經濟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無形資產在企業的各種資產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于有形資產。虛擬文化可理解為通過專利局、互聯網和其它媒體使無形資產增值的人文環境,例如企業的知識產權、專利、網頁和廣告宣傳等,以及由于電子商務的產生和迅速發展,引起的市場全球化,營銷觀念、交易和支付手段的變化所帶來的思想和觀念上的轉變。
企業虛擬文化的要旨在于具有靈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應、高效輸出等素質。耐克、可口可樂等美國公司就是虛擬經營的典范,它們不斷地制造概念,通過概念來進行市場擴張。此外,在新經濟中,企業大小的重要性在減少,因為進入虛擬市場的門檻很低,所以任何個人都能夠通過網絡象大企業一樣向全球市場提供非物質產品,既不需要自己擁有生產設備,也不需要擁有銷售網絡。虛擬的另外一個含義是創造消費、購買消費。在全球生產普遍供大于求的形勢下,人們的消費越來越超市化,傳統的消費概念已經過時,發現消費、創造消費,從有限消費轉變為無限消費,就成為虛擬經營的重要內容。
5.新經濟時代的企業文化是一種學習文化。崇尚知識將成為新時代的基本素質和要求。有專家認為,近十年來,人類的知識大約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識總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劇增長,老知識很快過時,知識就像產品一樣頻繁更新換代,使企業持續運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嚴厲的挑戰。
6.一個完善的企業文化的形成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過程。企業的文化建設不能是一勞永逸的,在內外條件發生變化時,企業文化也應相應地進行調整、更新、豐富、發展,保持企業文化的時代性,以符合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目標和員工個人發展的需求。成功的企業不僅需要認識目前的市場環境,而且還要了解其發展方向,能夠有意識地加以調整,選擇合適的企業文化,使之能夠成為持續地激發員工工作動力的潛在力量,做到與時俱進以適應未來的挑戰。
7.更注重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形象直接與企業的興衰、優劣相聯系,企業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有機結合構成了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是企業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如果聲譽卓著,企業就能招攬到更多的優秀人才和顧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資,能得到所在社區機構的支持和幫助。經濟全球化使得競爭尤為激烈,企業要脫穎而出,形象戰略尤顯必要,它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中運作的實力、地位的體現。2l世紀,企業間的競爭除去人才與科技的競爭以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一誰最先發現消費空檔,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據消費之心,誰就能領先占據市場而獲得超額利潤并不斷擴大企業經營效益。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新經濟;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戰略特征
1引言
人力資源開發一詞流行于20世紀80年代,其一出現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青睞,“人事”一詞也逐漸被“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所取代。自此,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成為新時代的標志,開始了它的之路,在這個過程中也體現了它獨具特色的管理理念。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快速傳播,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靜態的人力資源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戰略制勝”的時代要求,需要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提高戰略高度,來完成企業發展戰略賦予的重任。
2新經濟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重點
2.1創新人才的需求量加大
新經濟時代講究的就是創新,只有創新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才能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創新又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因此,企業需要培養大量的創新人才才能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創造力,才能提高企業的知識含量,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使企業在競爭中獨占鰲頭。另外,企業的生產、銷售、技術、管理等也都需要創新型的人才來進行創新。
2.2人力資源管理需要不斷完善
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人力資源方面的競爭已經逐漸取代企業競爭成為最主要的競爭力量。面對當前社會激烈的人才競爭形勢,企業要不斷地創新人力資源管理理念,采取新型的管理方式來引入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優化企業的人才團隊[1]。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最重要的組成機構,在人才培養和選擇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要培養人才的業務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方面的能力,還要使人才的力量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另外,企業還要為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優秀的企業文化等,在以人才為目標的前提下不斷地完善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
3新經濟時代背景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戰略地位
新經濟時代是在改變了傳統的以貨幣和設備等為主導資源的時代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種以知識經濟作為主導資源的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滿足了當前人們的需求,因此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知識逐漸成為引領社會不斷發展的主要組成力量。由于新經濟時代是以知識經濟為主的,因此其具有信息化、系統化、全球化以及可持續發展等特點。首先,信息化指的是企業要掌握充足的市場信息、行業信息等對企業有利的決策信息。企業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只有決策正確才能為企業的未來指明發展方向,從而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其次,系統化指的是企業協調發展的需求,現代企業管理中已經不再提倡單打獨斗,而是強調協調發展,只有保證企業的生產、銷售、經營、管理等各方面實現協同發展才能推進企業的全方位戰略發展[2]。然后,全球化指的是現代企業的發展要朝著全球化的方向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新惠普公司的成立、海爾品牌的快速發展以及各種兼并企業的發展等都說明當今社會正朝著全球化的趨勢發展。最后,可持續發展指的是企業要有遠見卓識,要對企業的未來敢于預測,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由此可見,新經濟時代要求企業必須具備較強的戰略思維,而戰略思維又對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具有較高的要求,在新經濟的要求下如果想完成企業的經營戰略目標,就需要有創新型的人才來發揮作用。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在新經濟時代下的企業中已不再是服務者,而是戰略指導者,是為企業指明發展方向的指導者。
4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在新經濟中的戰略特征
4.1由服務者逐漸轉變為戰略引導者
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需要轉變以往的服務功能才能滿足戰略制勝時代提出的新要求。還未進入新經濟時代時,人力資源是以服務為主的工作性質,它只需要按照各部門提出的人才要求進行人才招聘即可。這種服務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力資源部門的人才組織功能的發揮,企業中的各個部門只重視自身的利益,無法使人才發揮最大的作用,使企業的整體人才實力無法提升,企業的人才戰略攻勢也無法發揮效用。而進入新經濟時代以后,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如果人力資源部門還不能轉變服務職能將無法保證企業的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甚至造成企業人才流失的后果,不利于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面對以人才競爭為主的新經濟戰略發展,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應肩負起履行戰略規劃和組織功能的重任,必須將戰略思維有效應用到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中。
4.2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的功能
新經濟中的信息化指的是對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所有人才信息的搜集、分析和預測,是幫助企業實現人力資源戰略目標的重要環節。人才的合理組織和協調對決定企業經營成敗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在戰略思維的指導下要重視人才信息化。信息在這里不僅指企業內外部的人才信息,還指企業內部與外部的相關經營、技術、管理方面的信息[3]。只有掌握了人才和與之有關的所有信息的情況,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人才發展戰略。新經濟時代的信息化特征要求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對人才的全面信息都要了解并掌握,以便為實現人力資源戰略目標提供基礎保障。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有的企業已經使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借助信息化的功能實現了戰略發展,并借助信息化的功能建立了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的管理軟件系統。
4.3全球化人才戰略的觀念
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的戰略意義就是通過創新型人才來為企業提供創造力。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中,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促使知識的傳播速度不斷加快,區域人才的力量已經不能滿足新經濟時代的需求。在知識全球化的發展浪潮中,知識量的多少和知識質的引領性才是定義人才的標準[4]。在經濟全球化的沖擊下,如果企業人才的知識掌握情況缺乏全球性、領先性,這樣的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將被企業人才知識具備全球性、領先性的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所打敗。企業要想擁有具有全球范圍內領先性的人才,就必須制定全球化的人才戰略目標,時刻關注全球人才的最新狀況。
4.4以學習型企業為建設目標來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新經濟時代背景下,以學習型企業為建設目標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長期戰略規劃,這樣有利于企業人力資本的保值和增值。可持續發展要求企業要有遠見卓識,在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中既要保證人才的增值作用,又要保證人才在動態市場中的供求平衡,保證人才發展始終與企業的發展保持在一個高度上,形成對企業發展有利的人才生態系統。在新經濟時代,企業為了保證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早日實現,將人力資源定位放到了企業戰略規劃的首要位置,不僅制定了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的對策,還提出了保證人才增值的有效路徑,同時還樹立了人才戰略思想,來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實現。一般情況下,企業為了促進人才相互學習,加快信息傳遞速度,通常會構建靈活的管理體系,為企業員工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豐富了企業文化,增添了企業的創造精神,也創新了管理者的思維觀念。
5結語
篇9
【關鍵詞】學校文化;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特征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學校文化是教師專業發展的生態環境,有怎樣的文化環境就會造就怎樣的教師,學校文化建設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和諧”,和諧的學校文化是教師的專業發展的深層次條件,對教師專業發展具有導向、規范、激勵和熏陶作用。因此,在和諧學校文化背景下,教師的專業發展有其特定的內涵與特征。
一、和諧學校文化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
在和諧學校文化背景下,作為學校文化建設重要內容之一的教師專業發展必然有其新的內涵。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定向――價值觀引領下的教育理念與專業精神的不斷重構與塑造
和諧的學校文化價值觀源于社會進步和教育發展的獨特理解,是學校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導向和期望。它影響著教師教育理念與專業精神的不斷重構與塑造,豐富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體系:一是科學價值。給予學生科學系統的知識和基本技能,以滿足學生基本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二是人文價值。高度關注學生的精神發展,關注學生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把每一個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一個發展中的獨特個體來看待;三是個性價值。體現學校獨特的培養觀,同時充分發揮專業自主,對普遍認可的教育存在進行卓有成效的突破。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根基――基于廣泛學習的專業和非專業知識的不斷拓展
基于“和諧”的學校文化建設,就是要使每一個教師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個高品位的文化人,而這正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根基。如果沒有文化的深層次支持,教師的專業發展將是沒有生命力。因此,教師的專業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專業知識的廣泛學習上,還要不斷拓展非專業知識,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專業發展。
(三)教師專業發展的催化劑――反思日常教學行為能力的不斷提升
反思文化是構建和諧學校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催化劑。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標志就是教師的教學工作達到圓潤貫通、自由和諧的狀態和境界,也就是教育智慧的形成。它的形成離不開教師對教育實踐的自覺感悟與反思。教師正是在學校和諧文化的浸潤中,在理論學習和教學工作的不斷感悟和反思中,生成對教育教學規律性把握、靈活應對以至創造性駕馭的綜合能力。
二、和諧學校文化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特征
教師專業發展離不開自己的專業自主,更離不開學校的文化環境。在和諧學校文化建設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具有時代的文化特征。
(一)專業發展的人文化
以人為中心,尊重教師心理發展需要和專業發展需求是學校和諧人文文化建設的重要價值取向。受其影響,教師的專業發展呈現出人文化的特征:注重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以及實現個人與社會價值的專業人格;崇尚和諧、維護和諧、誠實守信、樂于助人的專業倫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追求創新與超越的專業個性。
(二)專業發展的科學化
科學有序是和諧學校文化的特征之一。在制度文化建設中,學校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制定目標,提出教師專業發展的層級,如將教師的發展階段按“3、6、9”來劃分, 即3年內成為一名合格教師階段,3-6年具有一定教學風格階段,9年跨入成熟期。或從教師創造的角度,把教師發展劃分為“合格教師、教育教學能手、專家型教師或學者型教師、教育家型教師”等幾個階段。或對教師工作能力進行肯定,如骨干教師、名師、學科帶頭人等,并凸顯每一階段的教師專業發展的特定條件和要求,使教師專業發展走上科學理性的軌道。
(三)專業發展的合作化
營造一種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合作文化,是學校和諧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學校常通過集體備課、校本教研、聽課評課、教師幫扶和專家引領等方式,幫助教師超越個人局限,在合作中互相學習,共享資源,發展專業技能。在和諧學校文化背景下,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合作發展下的自主發展,教師隊伍應該成為一個文化共同體:關注每個教師的精神發展,使教師在精神上成為一個相互承認、相互關愛的統一體,使每一個教師精神的健康發展都以其他教師的發展為前提和基礎。
(四)專業發展的情境化
學校是教師專業實踐的情境,制約著教師專業發展的熱情、目標與途徑。教師專業素養中最為核心的實踐經驗和個人化的教育理想正是教師依存于特定的環境,以特定的教室、特定的教材、甚至特定的學生為對象,在真實的教育教學場景中形成的。在和諧學校文化建設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的情境化得到突出與強調,呈現出特有的文化內涵。在“文化情境”中,教師的專業發展得以規范、確認與呈現,在建構中生成,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
(五)專業發展的多元化
文明多樣性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培養師生的多元文化素養和文化批判力,是時代要求,也是學校構建和諧多元文化的需要。因此,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呈現多元化特征。擁有多元文化意識、會用多元文化視角看待教育現象和不同文化傳統中吸收豐富的課程資源,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應有之義。
三、結語
長期以來,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教師的主體精神沒能在觀念改革上得到發展和提升。實現教師專業發展,需要學校文化的參與。換言之,教師專業化發展應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中心,以文化的意義理解教師專業發展是學校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以教師的發展達成學生的最大化發展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沒有和諧文化的重建,教師專業發展必將走向形式化,最終無功而返。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4.
[2]宋廣文,魏淑華.論教師專業發展[J].教育研究,2005(7):71-74.
[3]史根林.學校制度文化的現時缺失和建設取向[J].中國教育學刊,2007(11):32-34.
[4]邱偉光.科學把握和諧學校文化的精神內核[J].思想理論教育,2007(5):42.
[5]楊叔子.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交融――兼論全面素質教育[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10):11.
[6]王雯姝.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與內涵[N].光明日報,2007-4-25:11.
篇10
關鍵詞:典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方式;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F112
從理論上說,經濟發展方式的本質是對各國經濟發展戰略在現實經濟運行中具體體現的抽象,它一般包含了發展動力、發展機制及發展特征等三方面的內容,核心是經濟的基本增長方式。由此,要對經濟發展方式進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就必須從經濟發展源泉、經濟發展體制和經濟發展特征等方面對已有典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基準模式”進行分析,并著重歸納和分析其中實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較為成功國家的經驗,通過比較探尋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總體方向和具體路徑,從而為我國經濟選擇健康的發展方式和實現快速增長提供有益的經驗啟示。
對于我國而言,有三類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式最有借鑒意義:一是先發國家和地區;二是曾經與我國經歷類似經濟發展過程的后發國家和地區;三是與我國采取不同發展方式的后發國家和地區。其中,第一類包括美國等歐美發達國家;第二類是以東亞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第三類主要包括拉美和印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由此,本文將從經濟發展源泉、經濟發展體制和經濟發展特征等三個方面,根據經濟發展方式本身具有典型特征和對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借鑒意義的原則,重點總結東亞、拉美、印度、歐洲和美國等四種基本經濟發展方式。
一、東亞經濟發展模式:出口導向模式
主流經濟學界認為,“東亞模式”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主要亞洲國家采取的經濟發展方式。世界銀行(2003)以及Gill、Kharas和Bhattasali(2007)認為,這種模式的開拓者是日本,該國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了這種經濟發展方式的開拓;其后的上世紀80年代,作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成功地復制了這一模式;而東盟10國和中國大陸也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踐行了與之類似的經濟發展方式。“東亞模式”是一種典型的經濟趕超模式,其核心是“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
(一)經濟發展源泉
作為趕超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為了解決包括資金、市場和技術在內的“經濟增長約束瓶頸”,“東亞模式”主要依靠外部資本引入和產品出口導向實現工業化,其增長本質是要素投入和市場規模驅動的增長。具體而言,實施“東亞模式”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入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和過度引進資金,普遍走的是一條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的工業化道路,而不是走依靠科技進步以及由科技進步提高經濟效益的道路。相關研究顯示(World Bank,2003),1970-1990年的20年間,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為10%,而同期美國為53%,相去甚遠。從理論上來說,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運用了傳統的“哈羅德一多馬”增長模式,即通過資本快速形成促進經濟增長。同時,從外部市場驅動來看,其經濟增長也屬于依靠勞動分工和市場規模擴大所推動的“斯密型增長”,而并非由必要的技術創新所引發的“熊彼特型增長”或“庫茲涅茨型增長”。
(二)經濟發展體制
作為后發國家,亞洲國家普遍存在市場結構殘缺、市場主體發育不全、生產要素缺乏流動、經濟發展滯后等特點。與西方自發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經濟發展機制不同,亞洲國家從經濟起飛的一開始就特別重視國家的職能,同時尊重市場規律,通過政府干預提高市場的效率。“東亞模式”經濟發展體制的核心是“政府主導”。政府主導作用的涵義即政府以較高的“政府強度”及政府能力,實現有利于推動經濟增長和緩解隨之而產生的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壓力的制度創新、制度供給,并且以較高的“政府質量”,有效地確保了各種制度安排的順利實施,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增長和工業化進程。與此同時,東亞經濟異乎尋常的高速增長,不僅來自政府主導機制下實現的資金和人力資源的高速積累,而且還得益于市場化改革和有效的政策干預。“東亞奇跡”的形成和發展,2/3的功勞應歸于投資水平提高和人力資本積累等要素投入,另外1/3應歸功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由此,“東亞模式”的經濟發展機制是市場經濟與政府干預有機結合,也可稱為“政府主導下的市場經濟”。
(三)經濟發展特征
“東亞模式”的經濟發展路徑主要有三條:一是秉承“哈羅德一多馬”增長模式,通過加快資本形成和增加資本投入促進經濟增長;二是通過加快工業化進程,提升現代經濟部門的總體水平;三是利用國外市場助推國內現代化和工業化的進程。
由此,踐行“東亞模式”的國家,其經濟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首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出口增長之間形成了良性循環,帶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1995年,韓國的儲蓄率為36%,臺灣地區27%,香港地區32%,新加坡高達50.8%。在上世紀80年代,亞洲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曾經出現了高速經濟增長,其儲蓄率也相當高,如,在1992年,泰國36.2%,馬來西亞37.2%(Gill、Kharas和Bhattasali,2007))。其次,通過外部資源和市場推進國內工業化進程是“東亞模式”的一個核心戰略,這導致各國內部產業部門的結構轉換具有跨越性特點。具體表現為,第一產業在GDP中的比重快速下降,第二產業中的新興制造業在GDP中的比重陡然上升,產品高度面向出口,第三產業超前性跨越性發展,并向國際化、信息化迅速邁進。與此同時,東亞國家由于共同采取了“出口導向型”的戰略,踐行“東亞模式”的國家長期保持了對外貿易的迅速擴展、較大的貿易順差和較為充足的外匯儲備。上世紀60年代末以來,“亞洲四小龍”出口急劇擴張,臺灣1970年出口總值是1960年的9倍,1980年為1970年的13倍;韓國1980年出口總值是1960年的534倍;新加坡1980年出口總值是1965年的20多倍。出口擴張導致了各國順差規模不斷擴大,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和新加坡的貿易順差較之上世紀70年代初有了很大的提高。與此同時,在順差擴張的影響下,各國的外匯儲備也普遍增加,如臺灣的外匯儲備由上世紀70年代初的22億美元增至1990年的784億美元,增加了近35倍。
二、拉美經濟發展模式:進口替代模式
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30年代,拉美國家的經濟發展基本遵循了“出口導向型”的模式,但與“東亞模式”不同,拉美國家的“出口導向”的顯著特征是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然而,上世紀30年代的
世界經濟危機讓以出口初級產品為增長動力的拉美國家陷入了經濟困境,同時在發展經濟學結構主義理論的影響下,拉美國家開始長期實行“進口替代”的經濟發展模式。可以說,上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拉美模式”其戰略核心是進口替代。
(一)經濟發展源泉
“進口替代”仍然是一種以“趕超”為目的的經濟發展方式,而后發國家普遍存在資本短缺的困境。在這種情形下,拉美國家依靠政府力量,在資金配置的過程中有意傾向于制造業部門,并以此推動工業化進程,從而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工業化過程。由此,從經濟發展源泉的角度分析,“拉美模式”的實質是通過要素積累和要素投入的擴展實現工業化進程,并以此推進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拉美模式”仍然具有比較典型的“要素投入驅動型”的特點,依靠要素投入數量的增加,而不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升,來實現經濟的擴張。
霍夫曼對拉美8個主要國家勞動、資本和全要素生產率對整個GDP增長的貢獻情況分析發現,上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三者各占比例為22%、38%和40%;上世紀80年代分別為34%、31%和35%;上世紀90年代又變為30%、31%和39%。也就是說,上世紀40年代以后拉美的技術進步基本上是停滯不前的;甚至在“進口替代戰略”實施的過程中,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正在逐步減弱。而與之相對的,是同期發達國家的全要素生產率在GDP中所占的貢獻為60%左右。要素投入的增長是“拉美模式”經濟發展的主要源泉,經濟粗放發展的特征比較明顯。
(二)經濟發展體制
拉美國家實施以“進口替代”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模式,其主要路徑是加強對“幼稚工業”的保護,以在最短時間內建立起國內完整的工業體系。這種跨越式發展的實現必須有市場以外的制度因素引導資源要素向工業體系和“幼稚工業”集中,這就決定了實施“進口替代”戰略的拉美國家政府在國家經濟活動中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因此,“拉美模式”經濟發展機制的主要特征是國家對市場的深度干預和嚴格控制。
具體來說,拉美國家政府深度干預經濟的發展機制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的政策來理解。第一,大部分拉美國家實施了比較明顯的貿易保護政策;第二,拉美國家忽視私人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效用,強調國家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第三,拉美國家政府積極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希望通過借助本地區周邊國家的市場來擴大本國制成品的出口;第四,拉美國家政府直接為“幼稚工業”發展提供了刺激性的優惠政策;第五,各國通過政府力量努力引進外資,以外部資金彌補國內資金不足的“短板”;第六,政府加快改善基礎設施,為國家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力的基礎條件。
可見,政府在拉美經濟發展中占據了絕對強勢地位,這雖然在短期內刺激了拉美工業的大發展,但從長期來看,它使得拉美的市場體系扭曲嚴重,市場機制未能充分發揮作用。
(三)經濟發展特征
作為“趕超型”經濟發展方式,拉美國家采用的“進口替代”戰略經濟發展特征與大部分后發經濟體具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其獨特的經濟現象。總體來看,“拉美模式”的經濟發展特征可以歸結為四個方面。第一,拉美國家儲蓄率高于發達國家,卻低于一般“后發國家”。其原因在于,在“進口替代”戰略下,資本價格、勞動力價格和商品價格等諸多價格的扭曲,阻礙了儲蓄率和投資率的提高。1965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各國國內儲蓄率為19.0%,1980年略有增長,達20.4%;而投資率也從1950年的16%上升到了1980年的24.3%。第二,大部分國家工業制造產業發展極為迅速,制造業出口大幅增長。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拉美國家制造業的年增長率達到6.5%,明顯高于世界制造業的年均增長率(5.5%),拉美在世界制成品出口中的份額從1955年的0_8%提高到了1975年的1.3%。第三,利用外部儲蓄來彌補國內儲蓄不足是拉美國家實行的一大戰略,因此拉美各國對外負債率普遍較高。1982年,拉美償債率(債務償付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高達41%,負債率(債務總額與同期出口總額的比率)高達331%。第四,由于“拉美模式”使用大量的政府補貼扶持工業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該區域內多數國家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1954年以前,拉美國家平均通脹率保持在1位數之內;1955~1974年在10%~30%之間波動;1975―1979年從37%曲折上升到51%。而在1980年以后更是急劇飚升,全地區平均通脹率從1980年的54.8%上升到1990年的四位數。
三、印度經濟發展模式:非平衡模式
從1980年開始,印度實施了“親企業政策”(Pro business);而之后的1990年,印度開始了“親市場”(Pro-market)的自有化改革。這兩個“分水嶺”結束了二戰結束到上世紀70年代末實行的計劃經濟與“許可證”經濟的基本模式,確定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印度發展模式的基調。“印度模式”的本質是主要依靠市場力量,依靠市場機制和私人部門的“自然選擇”把資源配置到高生產率部門,促進經濟發展,使得社會呈現出“非平衡發展”的結果。
(一)經濟發展源泉
從要素投入層面分析,“印度模式”仍然是依靠要素投入的數量增加來拉動經濟的快速增長。1990年之后,印度進入了高速增長的階段,年均增長達到了5%以上,在2000年之后甚至超過了8%的水平。但是,在同時期,印度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速度卻一直維持在2%左右的水平,低于同時期的主要發達國家,也低于中國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
從結構上來看,“印度模式”所呈現出的“數量擴張型”發展方式與其他趕超國家相比,具有一些獨特的特征。首先,雖然印度整體全要素生產率處于偏低水平,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服務業部門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速度穩定在3.5%左右,大大超過了同時期新興市場國家1%左右的水平(其中,中國服務業部門全要素生產率為0.9%)。其次,從服務業部門增長的結構分析表明,人力資本投資對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度達到了近50%,人力資本投資是該部門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從需求結構上看,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大于投資的拉動。上世紀80年代初到2006年,居民消費對印度GDP增長影響較大,邊際產出為1.1699,即居民消費每增加1個單位,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將增加1.1699個單位。
由此可見,“印度模式”的增長源泉在于服務部門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人力資本投資是經濟內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與此同時,從增長的結構上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說明印度的國內市場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十分明顯,其經濟不同于過分依賴國外市場需求的其他趕超國家,而是內外需結合實現經濟持續增長。
(二)經濟發展體制
20世紀之前,印度的基本經濟發展體制基本上是以計劃體制為主。在這一時期,政府通過對市場的干預,為印度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但1980年之后,為了尋找新的經濟發展動力,印度開始了長達30年的“漸進式改革”,其目標是建立起以市場為主體的經濟發展機制。
從總體上看,印度經濟發展機制的特征是市場主導資源配置,其核心是分權經濟模式,本質是給予微觀企業更多的自,減少政府對市場行為的過度干預。具體來說,印度以市場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首先,印度政府積極鼓勵私營經濟的發展;其次,印度政府秉承自由市場貿易的原則,實行自由對外開放的政策;最后,印度提倡資金由市場機制進行配置,并由此不斷完善國內金融體系和法律制度。
印度的改革實踐表明,其漸進的改革進程既是政府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基礎的過程,也是政府淡出市場、減少干預、培育真正市場主體的過程。印度正是通過自由化經濟改革,極大地消除了經濟發展瓶頸,刺激了市場主體活力,提高了經濟運行效率和企業競爭力。印度經驗表明,適當和漸進的制度安排能有效地引導市場主體行為,并有助于培育自由競爭的市場。
(三)經濟發展特征
與許多后發國家一樣,印度的“非平衡”發展模式的實質是通過將資源配置到高效率的部門,提高經濟的實際產出,從而實現國內的經濟現代化進程,最終實現經濟總量的擴張。
在這一過程中,印度經濟呈現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首先,由于政府對服務業的積極引導和大力扶持,印度的服務產業發展最為迅速。1981年,印度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8.22%,1991年為32.34%,2001年為40.92%,2007年度達到54.74%。從勞動力的部門構成來看,第三產業在印度經濟中的比重從1951年的17.2%上升到1991年的20.5%;1997年之后,這一比例上升為23%以上,2002年之后上升為25%以上;近年來,這一比例維持在30%以上。
其次,由于印度擁有較為完善的金融體系,其資金使用效率相對較高,加之國內經濟需求結構中消費比重較大,因而呈現出投資和儲蓄率較低、消費率較高的特征。上世紀90年代之前,印度儲蓄率基本上長期保持在20%以下;此后,印度儲蓄率雖然有所上升,但最高也僅約為25%。與此相對,印度的消費率一直比較高。1980年,印度的消費率達70%以上,雖然之后由于國內投資的增加,消費率有所下降,但穩定維持在65%的水平,與大多數發達國家持平,大大高于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
再次,由于印度重視經濟發展中國內市場的作用,因此相對于其他后發國家而言,其對外依存度較低。1951--1991年,出口總額在印度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從10%下降到6%。目前,這一數值也僅略高于10%,大大低于新興市場國家的平均水平。與此同時,印度對外資金依存度也較低。1980年之后,外援在印度公營部門計劃支出中的比例保持在10%以下。
此外,由于印度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過分強調市場的配置功能,忽視了政府在經濟發展中實現“公平”的重要作用,印度經濟呈現出典型“非均衡”發展的特征,其具體表現便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上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最窮的邦和最富的邦人均收入的差距從1980年的2倍左右上升至近年的4倍以上。從城鄉二元化來看,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公營部門的工資年均增長為5%,而農業部門工資年均增長僅為2.5%。至今,印度國內還有將近2.7億人口生活在國家貧困線以下。
四、美國經濟發展模式:創新型模式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知識經濟成為世界發展主題以及信息技術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出現,美國進入了“新經濟”時代。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國經濟連年實現高速增長,失業率下降,通貨膨脹在大多數年份比較溫和,經濟達到了二戰之后的最好水平。從經濟發展機制上來說,美國的“新經濟”是在市場全球化的基礎上,通過提升知識要素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來消除長期資本邊際收益遞增,同時培育基于創新的競爭優勢和網絡化的企業組織結構,并通過刺激國內消費引導技術和金融創新的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一)經濟發展源泉
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源泉在于創新,通過人力資本投資以及科技創新,快速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同時,通過強大的創新和生產能力以及美元的國際權威地位,充分挖掘國內居民消費,啟動國內的有效需求,其經濟增長具有“信貸消費驅動型”的特點,消費在其經濟增長需求結構中占有主導地位。
首先,要素投入效率的全要素生產率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強勁增長,1995--2008年全要素生產率拉動經濟1.4個百分點,其對經濟增長貢獻達45%以上,遠遠高于世界其他國家。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研發投資和人力資本積累。1994~2000年的5年是美國研發投入經費增長最快的5年,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平均真實年增長率高達6%,大大超出同期真實GDP增長率。與此同時,美國的人力資本對經濟的拉動也十分有效。1990年以來,美國在人力資本上的投資,大致保持在占國民收入總值的17%~25%的水平。1973~1995年,勞動生產率平均每年的增長率僅為1.4%,而1997~2008年提高到了3.1%。人力資本投入的增加不僅推動了GDP的增長、創造了更多的工作崗位、提高了居民的真實收入、抑制了通貨膨脹,而且對政府平衡預算和股市的不斷上漲起到了正面的推動作用。
同時,從經濟需求結構上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較強。1990年以來,美國的消費率從60%左右上升到70%以上,不論從上升速度還是從絕對值來看,在世界所有國家中都排名第一。美國居民消費增速更高于政府消費,居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0%以上。可以看到,消費在美國經濟增長中處于絕對優勢地位,依靠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通過提供多樣化消費產品以及消費融資模式促使消費需求高漲,是美國經濟發展模式中較有代表性的一個特征。由此,消費是美國經濟發展的一大源泉。
(二)經濟發展體制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實行了“加強競爭和開放市場”的新經濟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基本上確定了美國“創新型”發展模式的基本經濟體制。美國經濟發展體制的特征在于’放松對產品和勞務價格、企業經營范圍和企業進出口的限制,以打破壟斷,促進生產要素流動,鼓勵企業競爭和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實行自由企業制度。美國實行的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自由企業制度。與西方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其經濟自由的特點尤為突出,自由企業制度成為美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和核心。美國所謂的經濟自由,實際上就是經濟資源私有,企業自由生產,消費者自由選擇購買,每個經濟行為
主體的利己之心,構成了市場經濟活動的基本動力,每個行為主體的決策是高度分散的,它們依靠市場價格信號進行協調。
其次,遵循平等競爭原則。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總結美國市場競爭機制,可以發現它既有資本主義市場競爭的共性,又有美國市場競爭的個性。共性表現在它具備市場競爭的三大基本內容,即爭奪內部資源、合理配置資源和跨國競爭。就市場競爭的個性而言,美國市場競爭的突出特點就是政府的干預程度很低,市場競爭的自由化程度較高。
再次,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關于美國的市場經濟模式,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闡述:一是分散決策的市場經濟;二是政府對經濟的調控與管理。這兩個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為美國市場經濟模式中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最后,政府干預程度相對較低。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政府的作用歸根結底表現在如何充分刺激和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上。美國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經營活動,對大公司和中小企業區別不同的情況實行不同的激勵機制。在壟斷產生以前,政府主要是不斷創造并完善企業自由競爭機制。當壟斷產生以后,政府則對它們加以控制,只允許它們獲得“合理的”利潤,限制它們牟取暴利。
(三)經濟發展特征
美國“創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具有典型的創新驅動、自由市場和對外開放的特點,這些特征決定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的發展路徑。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美國“創新型”經濟的內在經濟特征:
首先,美國經濟發展中具有較高的消費率,同時儲蓄率和投資率較低。上世紀80年代,美國儲蓄率維持在19%左右的水平;隨著美國“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上世紀90年代,美國儲蓄率平均下降到5.5%左右;而自2000年以來,儲蓄率持續走低,歷年平均更是降至2_8%左右的低水平。與之對應的是美國投資率的急劇下降,從上世紀80年代的25%以上的水平,下跌到2000年之后15%的水平。與此相對,美國的消費率卻是節節攀升。上世紀80年代私人消費占GDP的比重為64.3%,上世紀90年代上升到67%,而2000~2008年這一比重竟接近70%,高于歐盟27國近12個百分點,高于日本13個百分點。
- 上一篇: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議
- 下一篇:醫學影像技術的專業分析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