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內容范文

時間:2023-08-08 17:19: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治理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會治理內容

篇1

一、完善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核心模式的依據

高中生成長過程中所存在的相關問題,有一些屬于是自己個性的問題,基本情況如下。首先高中生缺乏吃苦耐勞的人生態度。良好的家庭環境以及家人的寵愛,讓一些高中生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遇到事情就怕困難怕苦。上述特點不只體現在高中階段,且對他們未來在社會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影響。其次高中生不重視誠信,不守信用的行為很常見。據不完全統計,36%的學生對于考試中的作弊行為表示可以理解,29%的學生對此問題沒有什么想法,僅有26%的學生感覺此種行為問題很嚴重。抄襲作業、制作虛假假條、考試作弊等沒有誠信行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高中生對于誠信原則的冷漠為其以后的發展埋下隱患。

所以,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內容的方向一定要從高中生的培養方向以及他們的客觀條件出發,以確保社會實踐教育的可實施性。

二、社會實踐核心體制的基礎框架

1.對學生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

我們對人生和世界有什么樣的認知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準則以及生活模式,人的行為模式根本核心是三觀問題,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經過社會實踐,學生能接觸到不同層次的人,可以直接感受價值觀、人生觀對行為的導引價值,從內在剖析人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及作用。因此,要把三觀教育當成高中生社會實踐的主要項目,指引學生利用多種實踐活動細細感受及研究。

2.培養韌性的教育實踐

堅韌不拔的品質是學生發展的核心保障,是鍛煉學生自強、奉獻、堅持奮斗等品質的根本需求。針對高中生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的現狀,就要增加吃苦耐勞的鍛煉。而堅韌的品質一定要在社會實踐里去磨煉,不管是生存訓練或者是軍訓,還是獨立進行社會調查,學生都會遭受到不同情況的挑戰。在處理困難以及面對挑戰的時候,學生就會感受到擁有堅韌品質對自己未來發展的意義。因此社會實踐的核心里不可以沒有培養吃苦耐勞精神、磨煉堅韌意志的教育。

3.要適當地實施挫折教育

面對挫折是學生在未來適應社會生活要求必不可少的一關。針對以前學生實施社會實踐的過程去分析,學校和教師進行干涉的比較多,學生自主面對難題的機會很少,磨煉的程度層次較淺。為了使學生在實踐里有更多的磨煉機會,學校和教師以及學生都要進行觀念上的改變,真正地讓學生做實踐的核心,讓學生將迎接挑戰以及感受挫折當成必須進行的項目去對待,要讓學生獨立面對一些困難,實現社會實踐中挫折教育的目的。

高中生社會實踐的核心內容無非是進行教育。所以需要實施的教育目標及內容十分明確,要構建相關內容體系。推動學生社會實踐模式化的構建,提高對學生社會實踐導向,增強學生社會實踐的可實施性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三、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處理的一些關系

1.實踐教學和課堂教學之間的關聯

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目的相同,二者是相輔相成且又相互推動的。課堂教學要實施理論上的傳授,從而為實踐教學鋪墊基礎知識,而實踐教學要利用好主題,拿捏好核心點,進行實踐結論,從而達到強化認識的目標。

2.學校內實踐和學校外實踐的關聯

校內的活動其實同樣是社會活動的一個環節,學生的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等都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實踐項目。一些實踐項目,比如挫折、誠信、堅韌和價值觀教育,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結合在校內的實踐活動里。與此同時,還要激勵學生走出學校,讓學生感受社會,磨煉意志,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3.教師引導和教材構建的聯系

篇2

管理是指政治統治者的地位保護盒階級壓迫功能逐漸淡化,代之以將行政權力主要運用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利等方面的政治意志執行過程。政治是國家意志的體現,而管理則是這一意志的執行。對于什么是治理,許多機構和學者都作出了自己的界定。比較典型的是全球治理協會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定義。全球治理協會的定義是:治理是個人與機構、官方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物的總和,多種多樣互相沖突的利益集團可以借此走到一起,找到合法的辦法。它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可以是對立的或各異的利益彼此時應,也可以是人們同意或接受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安排。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定義是:治理是運用政治權威管理和控制國家資源,以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體而言,治理是有許多不具備明確的等級關系的個人和組織進行合作以解決沖突的工作方式,它靈活的反映著多樣活的規章制度甚至個人態度,以上定義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治理理論的主要特征,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自我調節的協作方式。即國家、組織、個人之間通過談判實現自動協調目的的方式。

2 多樣化的行動者。國家責任范圍逐漸縮小而公民享受更多的責任,包括政府部門、私營部門、第三部門以及廣大公眾都可以參與治理。

3 互動過程。致力于集體行動的組織依靠互相依賴的權利和資源關系實現互相促進和支持,形成協作性的合伙伙伴關系。

4 國家的主導角色。國家在制度設計和戰略制定方面具有根本性作用,這是其他機構不能代替的,國家的作用充分體現在其宏觀調控和組織協作上。

二、善治的內容

! 善治是指一種良好的治理。這是治理理念和相關機制建立并運用到實踐中所導致的良好的績效。它應該是社會治理發展的目標。善治只要是指治理能夠收獲到良好的技校,這種績效表現在治理的政治效果、管理效果、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方面。整治效果主要是通過治理達到了公民與公共機構之間的良性互動,公民的責任精神得到提升,公民對公共事務有著廣泛的參與,社區團結性達到非常高的水平。管理效果是通過多元角度的參與和互動,社區和組織的治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形成了共同治理的機制,提供了最大效率的公共服務。經濟效果主要是指通過治理直線了社區和組織資源最大化的利用,并確定了良好的經濟收益,給社區居民帶來了更好地福利。而社會效果則包括文化觀念、環境保護、社區安全、鄰里照顧等方面都產生良好的小郭,社區成為安全、幸福和文明的居住地。就一個國家而言,職責意味著國家實現有效的制度構建、公民創造力得到激活、政治文明程度高,意味著國家不僅在經濟上去的穩定而快捷的增長,而且在綜合效益上公民生活質量得到了不斷提升,社會和自然都實現了和諧共進的目標。

三、公共治理的內容

篇3

論文摘要:文章論述了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的特性,即社會性、創造性、審美性、二重性以及社會文化環境的制約性;論述了治理道德價值的導向作用。

圖書館治理道德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但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它回結為兩大部分:一是治理道德的價值理論;二是治理道德的實踐結果。前者是圖書館治理活動中的思維準則,它指導治理活動的實踐;后者是治理活動的行為結果。治理道德的價值蘊躲在治理活動的過程中,并通過治理活動表現出來。圖書館治理道德的價值,從作為價值學和哲學的一般范疇來看,是人們在圖書館的治理活動中,將各種普遍現象和內容進行了本質的概括,將各種具體的、特殊的價值形態進行了全面的抽象和總結。說到底,圖書館治理道德的價值在于滿足讀者對知識、信息無窮追求的需要,滿足館員自我存在和治理活動的需要。當然,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有其自身的特點,并有巨大的導向作用。

1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的特點

1.1受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

治理道德的價值和特定的文化氛圍相聯系,任何一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都生活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因此,他們的活動行為總是帶有時代文化的烙印。每一個治理者的思想理念都深深受到他們所生活的社會環境影響。治理作為人的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整個治理過程,從決策到組織職員配備、計劃、控制、信息溝通直至各個具體的治理環節,每一項職能無不受到文化的影響。特別是社會意識形態,直接影響和制約圖書館治理道德的價值和實踐。我們這里所說的“意識形態”,不僅指一般政治意義上的“意識形態”,更主要的是指民族、階級、專業、職業、教派、政治團體等群體的觀念、信仰、思維方式等。這些意識形態是受其各自群體的地理環境、天氣、生活習俗、文化活動等環境所制約和決定的。因此,圖書館的治理者有必要了解價值觀的演變,以便理解治理道德價值發展的基本氣力,從而有效地控制治理道德的實踐活動。而我們治理者的動機和行為都受到自己所處的社會價值系統的影響。所以,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服務于不同的社會階層。

1.2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具有社會性

在現代社會中,人總是屬于一定的治理系統。現代化治理實踐中的主客體關系,在一個確定的治理系統中,都具有交互主體性。一個人或一個組織,它既是治理者,又是被治理者。在圖書館,館長、館員、讀者這三者之間是交互主體。治理道德的交互主體性要求把對方看作與自己同等地位,有著相同作用的主體或客體。尊重對方、尊重他人,從而互相承認,互相協作,形成一個理性的、***的公共生活秩序。圖書館治理活動的主體和客體交互作用的過程是:館員治理讀者,讀者以館員工作條例或職業道德規范來監視館員;館長治理館員,館員以行政治理規范監視館長;館長同樣也要抽時間治理讀者,讀者以人性化治理和治理條例不完善、不公道為由,要求修改治理條例,改善服務環境等,同樣也督促著館長改變工作作風,改善服務環境。圖書館的這種主客體交互作用的過程,本身就是社會群體的活動。可見,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盡非某一主體或個人所能創造的,而需要館長、館員、讀者乃至社會的共同努力、參與。這就是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的社會性。

1.3治理道德價值的二重性

現代社會的治理活動要求將倫理道德作為一種擴展意義上的治理秩序,并形成為調整治理行為規范體系。治理道德價值是治理實踐活動指導思想的準則,而治理活動作為社會實踐是治理主體,即圖書館治理者的工作內容。治理的目的是為社會服務、為讀者服務。也就是說,為滿足社會的需要、讀者的需要而獲得社會效益。否則就沒有什么價值可言。這種為滿足社會客體的需要,也就是對社會、對讀者具有價值性。可見,治理道德的價值是以對社會、對他人有價值的價值。只有實現了價值的社會性,進而才能實現館員的自身價值。這就是圖書館治理道德的二重性。沒有第一個對他人(讀者)、對社會有價值,也就沒有第二個對自身有價值。實在,在圖書館的治理活動中,治理道德價值的社會性與館員的自身價值是同時實現的,二者不分先后,不能分離。

1.4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的創造性

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是一種創新活動,它既不是現成的東西,也不能立即見效,而是通過治理活動過程中人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對館內各種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條件進行變革、調整、重新組合,獲得新的治理績效,實踐治理道德的新價值。可見,只有經過一系列的過程,治理活動才能創造出新的價值,滿足讀者和社會的需求,達到社會效益。所謂創造性,是對過往的改變和超越,即改變過往的原貌原樣,使治理活動出現新的氣象、新的局面,從而創造出新的價值。在治理活動中,館員的個人奮斗目標和愛好,決定了治理道德發展的內容和方向。假如館員對電腦及其自動化等方面很感愛好,那么,他在工作中就會自覺地利用網絡、多媒體等工具進行治理活動的改革與創新,為讀者服務。從而實現了治理活動的目標:在服務治理中創造了治理道德的價值。也就是說,在治理活動中實現了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的創造。

1.5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的審美性

我們知道,現代社會的治理活動,無非是管人、管物這兩大類。圖書館的治理活動包含著這兩大類,既管人,又管物。所以,就需要有高超的治理藝術。既然是藝術,就存在著“美”的治理道德價值。“美”作為一種道德價值的評判標準,是指主體運用內在標準在觀念上往評判客體,它既有物質的價值,也有精神的價值,是物質和精神的綜合境界。“美”的對立面是“丑”,而美的東西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美好的,為人們共同欣賞和贊美。

圖書館的治理活動與一般的治理活動一樣,它不僅是一種單純地追求績效的活動,而且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多個層面的意義。無論是治理的主體——館員,還是被治理的客體——讀者,都受到特定社會的浸染和熏陶。圖書館的治理活動是一種社會的集體行為,這種行為是要用審美的道德價值觀來衡量的。館員在治理活動中,既創造了物質財富,也創造了精神財富。更重要的是,治理活動本身也有助于進步館員和讀者的思想文化修養,陶冶著人們的情操。我們以為,文化心理是治理活動的靈魂,人才是治理活動的主體,因此,決定圖書館治理效率和發展趨向的是具有各種各樣的感情、欲看、思想所支配的無數個館員的協力,只有激發和調動他們的各種潛能才是發揮了圖書館治理活動的藝術精華。這也是圖書館治理道德美的所在之處。

2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的導向作用

圖書館治理道德的價值觀要求館員在日常治理活動中,樹立起服務觀念,做好本職工作,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進步工作效率,使館員的服務得到讀者的認可,從而在服務中實現館員的自身價值。可見,治理道德的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它可以引導館員不斷地努力工作,在治理中實現其自身價值,從而得到社會的認可。

治理道德價值的導向作用不是用行政手段強制實行的,而是靠社會***和傳統習慣的作用,通過內心信念的轉變、調整來實現的。所以,我們要加強宣傳引導,借助于社會***的氣力,在讀者和館員中形成強大的***壓力,用良好的道德習慣來約束、調整、引導每一位館員的職業治理行為,在服務中實現其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

2.1引導館員成為知識信息的導航員

館員不僅要充分了解館躲,還要充分了解讀者的心理、思維、閱讀需求與傾向,并針對讀者的實際需求進行知識、信息、情報資源的收集和整理,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讀者提供相對應的服務。館員要對館躲、信息資源進行搜集、加工、整理、排序,使雜亂無章的信息變成有序的知識體系,并使信息資源在館員的加工、整理下不斷地增值。館員要方便讀者,并引導讀者進進知識的殿堂,利用各種形式為讀者咨詢,宣傳網絡資源及各種類型數據庫的檢索,開展課題查全、查新業務,編制二、三次文獻等,以此來引導并服務于讀者。

2.2引導館員進行創新服務

2.2.1服務技術及其設備的創造與更新

服務技術與設備的創新是其他方面創新的條件與基礎。治理道德的價值導向性引導館員利用圖書館的上風及資源進行設備的開發研究與技術的創新。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技術手段對信息資料、館躲載體、借閱設備、場所設施等進行優化、更新、改造。

2.2.2服務觀念的創造與更新

服務要創新,觀念必須先行。現代社會人們對知識、信息質量本身和與此相對應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現代圖書館治理道德的價值導向作用使得館員必須改變傳統辦館觀念和服務觀念,改變傳統的“借借還還”、“重躲輕用”的老觀念、老意識。樹立起“開放辦館”的新意識,以及“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新觀念。

2.2.3服務方式及其手段的創新與更新

服務方式及其服務手段的創新是進步服務水平的重要標志。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的導向作用要求館員的服務方式必須多樣性,服務手段必須現代化。除了傳統的借還、復印方式之外,還要利用數字、網絡技術為讀者服務,實現服務手段、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2.2.4服務內容的創造與更新

現代社會是知識、信息爆炸式時代。知識更新飛快,信息瞬息萬變。這樣,治理道德的價值就要求館員進行“快”、“新”、“準”的服務。于是,館員必須深化服務內容,充分挖掘館躲資源和虛擬網絡資源的內在價值,充分實現服務內容的創新。

2.3引導館員作為教育者

圖書館是沒有圍墻的大學,是讀者終身學習的場所。無論什么樣的圖書館,其教育功能都非常突出。因此,館員不僅僅是服務者,而且是一個教育者。在解答讀者的提問過程中;在服務讀者、引導讀者閱讀過程中,都默默地體現了服務育人、治理育人這一社會理念。館員對知識信息具有批評、審美、凈化、整理的責任。在有聲有色的導讀活動中,能夠促進讀者文化素養的進步,接受健康思想的熏陶。館員良好的治理道德形象、豐富的治理知識、有效的治理手段,都在潛移默化地引導讀者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不斷探索、進步。因此,館員在讀者中的教育作用是圖書館道德的價值觀所決定的。

圖書館治理道德的價值指導圖書館各種具體的治理活動,使圖書館的治理活動具有公道性、科學性和人本性。圖書館治理道德價值指導讀者的治理思維是一種看不見的隱性網絡,它把讀者聯系起來,把館員同一起來,以一種共性的思維指導圖書館的治理活動。現代社會中的倫理觀念是多元化的。因此,作為現代化圖書館的治理者盡對不能用一元化的治理道德價值觀來指導自己的治理活動,而應該自覺主動地應用多元化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來指導圖書館的治理活動,并把這種多元化的治理道德價值作為圖書館治理活動的總指導原則。

參考文獻:

萬君寶等.治理倫理.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阿馬蒂亞·森.倫理學與經濟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篇4

論文摘要:“思想性”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學各個環節的個性化特征,但由于各種原因而并未充分彰顯,明確并落實思想性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深化和實效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之“思想性”界定及表現

“思想”一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其含義有所不同。如,哲學論域中的“思想”是指相對于感覺、印象的一種認識成果,屬于理性認識,有時也可指一種理論體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學中的“思想”則指的是思想意識,涵蓋了意識中全部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但側重理性形式[1],是指支配人的行為、態度的主觀觀念、主觀意識、主觀精神,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學特點的范疇[2]。“思想性”是指以思想、觀念為涵載,強調思辨而非經驗,價值主導而非價值中立,承載著價值判斷、倫理追求、道德呼吁的特征和屬性。思想性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有著充分的表現。

1.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認識水平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目標

在學科特性上,思想政治教育學明顯不同,其目標是直接而明確的培育某種觀念、思想取向,意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人格及行為實踐等方面達到預想結果。而其他學科的取向是知識性或稱做學術性的,不直接涉及與知識相關的觀念和思想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學盡管作為一個學科也有自己的學術性特征,但其最終取向卻不是傳承和增進知識形態的思想政治理論體系,而是培養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觀念水平。

2.思想、觀念性教育主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和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但無一例外都是觀念教育,觀念教育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腳點,也決定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要素和結構。思想政治理論課以觀念教育為內容取向,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這當然不等于說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進行觀念上的說教,但卻明確了一點,即要圍繞觀念教育選擇有效的載體和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觀念培育的目標。而知識性的內容則必須突出其思想性,而不作簡單的知識和學術傳承。另外,與課程緊密相關的多種靈活多樣的載體和形式,如社會實踐活動,都是有效的教育形式,但必須注意,這些載體和形式的運用必須以思想觀念的培養為主導,做到為思想教育所用。

3.受教育者的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評價標準

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評價標準是思想性的,強調課程對受教育者主觀思想觀念的改進和提升,具體來說就是在促進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以為理論指導和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主導方面所達到的效果。這迥異于常見的學術性標準,后者注重對某學科領域的知識的掌握以及增進和積累。政治學和倫理學傳承和發展政治和倫理道德的知識體系,可能培養出政治學和倫理學學者,卻未必能培養出政治家和道德高尚的人。思想政治理論課從根本上說不是在傳播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培養系統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的學者,而是要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心理素質有所提升。

二、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性實現的認識誤區

1.泛政治性使思政課無法觸動并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

所謂泛政治性,是指在教學中過度強調課程的政治性,把教學簡化為政治說教的傾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即通常所說的階級性、意識形態性,其含義是說沒有超越階級和非階級的思想體系,其目標是要完成統治階級的“思想的生產和分配”[3]。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特征,但思想政治教育卻不可以簡單地在本質層面展開,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政治性”的誤讀反倒會制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實現。表現之一是把所有的教學內容都上升到意識形態的高度,即通常所說的“上綱上線”,并且為了做到這一點,不惜牽強附會,甚至肆意歪曲。表現之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在教學內容的構建中過度突出政治教育方面的內容,對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內容輕描淡寫。表現之三是在教學手段上進行輿論宣傳和政治說教,以宣傳口號代替理論的邏輯展開,把思想和理論教育演變成政治蠱惑和行動動員。這種“泛政治性”傾向最致命的缺點是沒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思想層面上,無法通過理論的透徹解讀來觸動并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觀念,使受教育者堅定理論的指導地位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相反,過度的政治渲染還會拉大思想和理論與受教育者的距離,阻滯甚至降低受教育者的思想理論水平。

2.學術依附性使思政課囿于知識積累而非思想水平的提升

所謂學術依附性,主要是指弱化思想觀念培育而強化知識性、學術性積累的傾向。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學術性還相當孱弱,學術地位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但學術性的追求必須是在對本學科的學術特性充分認識和把握的條件下來展開,且不可簡單套用其他學科的學術軌道。有的教師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當做專業課進行教學,認為這樣的教學才有深度和力度,但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效果來看,這種所謂學術化風格恰恰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上的一個誤區。從理論上說,追求教學的學術性恰好用知識性掩蓋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特有的思想性特征;從實踐上說,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對象大都是非該專業甚至都不是人文社會科學類的學生,從課程的數量和學生的學習時間和能力等方面考慮,學生不可能完成對課程知識體系的充分把握和學術積累,遑論基于這一知識性積累而提升思想和觀念水平。

3.重理論環節而輕實踐環節使思想教育與現實脫節而缺乏實效

社會實踐和課堂教學一樣,都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論和西方的教育理論都明確了社會實踐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地位。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相對成熟,自我意識強,情緒、情感豐富,并且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樂于獨立思考,具備了一定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通過社會實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時期。由于在社會實踐中接觸到的都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而非書本上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學生們無法通過簡單的背誦、記憶完成任務,必須迫使自己作出認識和思考,這無疑是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性的一種再好不過的途徑。但長期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環節或者被忽視乃至名存實亡,或者雖有嚴格的社會實踐安排但卻缺失思想性的主導,甚至淪為變相的旅游。

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性的對策

1.貫徹針對性、形象性、層遞性原則,突出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上的思想性

針對性是指課程內容的選擇要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每個人即便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也都會形成對某些問題的觀點和看法,都會有自己的“原初思想”。當然,由于理論素養的缺乏,這種“原初思想”和我們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還有或大或小的差距。從這種差距出發,遴選并構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體系,就很容易與學生的思想產生呼應,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致。形象性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體系不可以太抽象和理論化,而要盡可能地形象生動,有感染力。這不只是要求運用視聽資料,更重要的是應盡可能地從現實生活中尋找、選取那些學生日常經歷的,有深刻寓意的鮮活素材,結合這些素材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想境界。思想教育會因為與現實生活的結合而不再產生距離感,在潤物細無聲中達成目標。層遞性是指在課程內容的構建中遵循思想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使教學內容呈現出不同的層次并在時間上依次遞進,例如要把課程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在內容上作出調整和整合,以符合學生思想發生發展的實際,有利于學生思想上的接受和提升。

2.明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有學術取向

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術支撐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深厚基礎,但必須凸顯自身的特色。首先,“合思想教育性”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學術研究的獨有視角,是學術個性所在,它所展示的是以思想教育為目的的研究而非單純的理論研究。“合思想教育性”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學學術研究的一個基本方向和獨特研究領域,能否在這一領域有所作為,關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價值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學術地位。其次,賦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研究以學術地位并加強其學術性研究。長期以來,教學方法的研究不被視為學術研究,在論文的分類上就有學術論文和教學論文之別,后者顯然沒有得到學術承認。這種觀念的形成與各專業學術研究在整個學術領域的強勢地位有關,它所強調的是學術積累而不是思想和觀念的教化。以觀念和思想教化為宗旨的思想政治教育應比任何其他學術領域都更重視教學方法研究,否定方法研究的學術性是十分荒唐的。再次,建立具有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自身特色的,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效果為核心的學術評價標準。這對于本學科確立獨特的學術領域,凝聚和培育學術人才,提升在整個學術界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3.突出思想性在整個社會實踐過程中的主導地位

在社會實踐的準備階段,要使選題富有思想意義,與課堂理論教學有銜接,作出詳細、可行的實踐計劃并作必要的技術準備,以保證社會實踐的深度;在行動階段,要進行全時段的導引和監督,保證社會實踐的方向和力度;在最關鍵的總結階段,除了嚴格要求,更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創新社會實踐成果的形式,使學生的思想和觀念以最便捷的途徑、最大的容量表現出來,同時還要挖掘學生最深刻的內心感受。總之,思想性主導的社會實踐既要有“量”——使學生廣泛思考,又要有“度”——使學生的思想觀念獲得深度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1-102.

篇5

[關鍵詞]治理;善治;公共治理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8-020-01

一、治理的內容

管理是指政治統治者的地位保護盒階級壓迫功能逐漸淡化,代之以將行政權力主要運用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利等方面的政治意志執行過程。政治是國家意志的體現,而管理則是這一意志的執行。對于什么是治理,許多機構和學者都作出了自己的界定。比較典型的是全球治理協會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定義。全球治理協會的定義是:治理是個人與機構、官方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物的總和,多種多樣互相沖突的利益集團可以借此走到一起,找到合法的辦法。它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可以是對立的或各異的利益彼此時應,也可以是人們同意或接受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安排。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定義是:治理是運用政治權威管理和控制國家資源,以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體而言,治理是有許多不具備明確的等級關系的個人和組織進行合作以解決沖突的工作方式,它靈活的反映著多樣活的規章制度甚至個人態度,以上定義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治理理論的主要特征,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自我調節的協作方式。即國家、組織、個人之間通過談判實現自動協調目的的方式。

2 多樣化的行動者。國家責任范圍逐漸縮小而公民享受更多的責任,包括政府部門、私營部門、第三部門以及廣大公眾都可以參與治理。

3 互動過程。致力于集體行動的組織依靠互相依賴的權利和資源關系實現互相促進和支持,形成協作性的合伙伙伴關系。

4 國家的主導角色。國家在制度設計和戰略制定方面具有根本性作用,這是其他機構不能代替的,國家的作用充分體現在其宏觀調控和組織協作上。

二、善治的內容

善治是指一種良好的治理。這是治理理念和相關機制建立并運用到實踐中所導致的良好的績效。它應該是社會治理發展的目標。善治只要是指治理能夠收獲到良好的技校,這種績效表現在治理的政治效果、管理效果、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方面。整治效果主要是通過治理達到了公民與公共機構之間的良性互動,公民的責任精神得到提升,公民對公共事務有著廣泛的參與,社區團結性達到非常高的水平。管理效果是通過多元角度的參與和互動,社區和組織的治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形成了共同治理的機制,提供了最大效率的公共服務。經濟效果主要是指通過治理直線了社區和組織資源最大化的利用,并確定了良好的經濟收益,給社區居民帶來了更好地福利。而社會效果則包括文化觀念、環境保護、社區安全、鄰里照顧等方面都產生良好的小郭,社區成為安全、幸福和文明的居住地。就一個國家而言,職責意味著國家實現有效的制度構建、公民創造力得到激活、政治文明程度高,意味著國家不僅在經濟上去的穩定而快捷的增長,而且在綜合效益上公民生活質量得到了不斷提升,社會和自然都實現了和諧共進的目標。

三、公共治理的內容

篇6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界定;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1-0251-02

實踐教學是新時期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針對性、實效性的重要教學途徑。就目前各高校的情況看,盡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越來越被重視,并以多樣化的方式推廣和實施,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施者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概念、內容、問題、路徑等基本問題仍然認識模糊。這必然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效果。所以,必須進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一、正確理解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及其重要意義

解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概念問題,是對思想政治理淪課實踐教學的定位問題,這是進行實踐教學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不應僅僅停留在走出去的社會實踐方面,要將課堂教學以外,借助其他教學手段、方法并由學生自主參與的教學方式都納入進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概念是在課堂教學之外,與課程內容相聯系并由任課教師主導、學生參與的一切教學活動。思想政治理淪課的實踐教學活動是在課堂教學之外的實踐教學活動,必須與課程內容有關。若與課程無關,就不能算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以思想政治課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活動。實踐教學主題是思想政治課的主要內容之一。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必須是學習該課程學生的參加,并是實踐教學的主體。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意義主要有:

1.高校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

理想信念的形成與堅定,不是課堂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能達成的,還需要實踐教育,讓大學生走進社會,到工廠、企業、農村社區、博物館等地參觀,直接感受到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各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真實感受到祖國的巨大變化,實際認識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從思想上理解和支持黨在現階段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大學生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2.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接觸社會

大學生一般對國家繁榮與社會進步期望甚高,他們對國情、民情又缺乏了解,容易以理想的眼光看待社會與人生,以書本知識簡單地衡量復雜的社會現實,對改革開放的復雜性、艱苦性、長期性等認識不足。面對改革過程中的困難和丑惡現象,他們就容易出現急躁情緒和疑問。通過社會實踐,促進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進取精神,有利于增強民族自尊心;特別是讓大學生深入邊遠地區、貧困地區,深刻體驗我國農村的落后狀況、農民的生活現狀,有助于他們端正思想認識,自覺地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大業中,增強為國家和民族發展貢獻力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有利于培養大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當代大學生大多為“80后”“90后”,獨生子女居多,在家里受到長輩的溺愛。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在活動中相互了解,相互幫助,可以培養集體主義觀念和團結友愛精神。同時,大學生在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看到廣大人民群眾艱苦樸素、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優秀品德,會受到強烈的震撼與感染。

4.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熱愛勞動的品德

多數大學生一直學習、生活在學校,缺乏參加體力勞動的機會,有的甚至存在輕視體力勞動的傾向。社會實踐,尤其是參加體力勞動,可以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尊重勞動的思想。

二、科學界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內容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要通過實踐教學來強化和加深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培養大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教學內容是什么,必須圍繞實踐教學目的和目標來進行,這是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必須是教材的重點內容

思想政治理論課各門課程的教材內容,都是經過許多專家集體編寫的,具有權威性、系統性、理論性、科學性和完整性。在設計和組織實踐教學時,必須緊扣教材的主要內容,突出重點。比如“基礎”課程,實踐教學要重點圍繞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等,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持為人民服務,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又如“理論”課程,實踐教學要圍繞中國化進程中的兩大理論成果――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緊密聯系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引導大學生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進行評價,讓大學生在實踐中尋找熱點、難點和問題的答案,通過實踐層面認同,升華為信仰,轉化為行動,實現知、信、行的有機統一。

2.關注大學生成才的內容

大學教育的起點和終點都是要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任務是在大學生成才的過程中,塑造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情操、優良的道德品質、強烈的報國胸懷以及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這些人文精神和理想人格是學生成才的重要方面。

3.貼近生活的實踐教學內容

教師在組織實踐教學時,要以廣闊的、鮮活的社會生活為大課堂,要把課堂教學的小課堂與社會生活的大課堂結合起來,使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教學過程,更好地觀察社會、了解社會、把握社會的脈搏,為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做好知識和能力的準備。社會生活的豐富性和復雜性也可以鍛煉和培養學生,不僅看到生活的陽光面,也要看到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要看到進步,更要看到落后;不僅要看到人性美,也要看到人性丑,在改變社會的不如意中自覺成長。

三、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路徑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通過運用各種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的。但是,有的僅僅把校外的社會實踐活動算做實踐教學形式;有的把校園文化活動也劃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形式;有的把課堂內的辯論、討論、演講等教學活動也視為實踐教學形式。凡此種種,就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路徑的不明晰和不暢通。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概念和內容正確界定的基礎上,按實踐教學開展的空間時間,采取的形式、方法、手段及學生參與程度的不同,探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切實可行的路徑。

1.參觀訪問考察

這是一種感受型實踐教學。通過組織學生參觀本地的歷史博物館、各類紀念館、成就展等;訪問模范人物、杰出校友等;考察著名企業、新農村建設典型村莊等,讓學生得到具體感受。這種實踐教學,既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又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理論的理解與認同,而且活動也便于組織。但開展此類實踐教學活動,一般受到本地人文教學資源的限制,所以,注意挖掘和利用本地歷史和現實的教育資源,是設計和組織好這種主題實踐教學的基礎。

2.校內社會調研

這是一種體驗型實踐教學。通過組織大學生根據課程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進行校內校外的調研,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直接體驗。這種實踐活動,一定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調研課題和方法,合理地安排調研分工,認真撰寫調研計劃,適時進行調研成果的交流等。調研的組織實施,劃分不同層次與類型。如校內調研比較微觀、簡單,時間安排上就要相應少一些,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雙休日即可完成。校外社會調研則可以設計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用較長的時間,甚至寒暑假中進行。調研完成在要撰寫調研報告。最后組織專家對調研成果進行考核。

3.志愿者服務活動

這是一種踐行型實踐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引入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活動是日前及未來可能會逐漸推廣的一種新路徑。這一路徑特別適宜于“基礎”這門課程,并有希望成為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有效載體。作為參與人數眾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首先,要明確志愿者服務活動的范圍。應考慮先校內、后校外。校園本身就是一個小社會,志愿者可以在校園內開展各種公益性活動、獻愛心活動等,在取得一定經驗的基礎上,思想政治課教師發動學生走向社會。其次,要有組織和制度上的保證。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管單位與校團委、學生處及服務對象的所在單位組成協調工作小組,任課教師按課程要求具體指導。最后,按學生在志愿服務中的實際表現,予以考核,并計入考試成績。

4.各種專業實習、生產勞動

大學生通過到生產第一線,到工作崗位具體實踐,可以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既深化理論知識的理解,又能增強學生對未來職業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增強職業責任,充實思想都大有益處。

5.學術研究與各種競賽

這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的最好途徑。高校廣泛開展的“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一些高校仿效中央電視臺“贏在中國”節目開展的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有些高校為學生設立研究可以等,已經成為目前高校最為活躍的實踐活動。

篇7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吸引力及其構成

“吸引力”原本是一個物理學上的概念,指“一定物體把別的物體、力量等引向自己的力量”。由于“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吸引力”從被吸引的一方看,也可認為是“一定物體靠近別的物體、力量的一種傾向”。比如“萬有引力”就是一種常見的吸引力。現在,這一概念被廣泛運用于管理學、心理學、傳播學、教育學、社會學、組織行為學等不同的學科中。盡管在各自的學科中“吸引力”的含義有細微的差別,但總體上大同小異,都是從物理學這一基本含義引申出來的。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所謂“吸引力”,是指“A把B引到自己這方面來的能力”;或者稱為“B靠近A的一種傾向”。如在管理學中,它指的是“組織、團隊對個體的吸引和保障”,或者叫“個體對組織、團隊的依附與追隨”。

結合上述定義,我們可以進一步解析出“吸引力”構成的五大要素。一是吸引力的主體A,它是吸引力的構建者與發出者;二是吸引力的客體B,它是吸引力要捕獲的對象與指向;三是吸引力內容(載體),A要吸引B,總是要有所憑借,或是小說中的情節、或是管理中的報酬,或是心理上的慰藉,或是傳播中信息,諸如此等,這種憑借依據,即是吸引力的內容;四是吸引力的方式,即吸引力所憑借的依據以哪種手段呈現在吸引對象面前,就像都是面食,你是做成饅頭,還是做成面條,抑或是其它東西;五是吸引力的環境,A吸引B的行為總是在一定的時空環境中發生的,這種環境一方面是客觀存在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人力加以修正。

“教學吸引力”是屬于教育學中的一個概念。它是由“教學”與“吸引力”構成的合成詞。“教學”通常指在學校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的一切學習活動,它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從教師的角度看,“教學吸引力”是“在學校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了學習活動的能力”;從學生的角度看,“教學吸引力”是“學習中學生所感受到的渴望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與行為傾向”。在我國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的必修公共課而面向所有的學生的開設。所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吸引力”,在教師看來,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把大學生的注意力、興趣、情感、思想觀念等引導到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學習上的能力”;在學生看來,是“自己的注意力、興趣、情感、思想觀念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活動所引導,渴望參與其中的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與行為傾向”。它包括吸引力“主體”思政課教師、“客體”大學生、“內容”思想政治理論課相關理論知識、“方式”教學方法手段、“環境”教學氛圍五大構成要素。

二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吸引力的主要因素

從上述我們對教學吸引力的解析可見,教學吸引力產生于教學活動中。而教學是教師是在一定的情景中,面向特定的學生,借助一定的教學方法,傳授特定的教學內容以達到教學目標的活動。因此,一切與教學有關的因素都是影響教學吸引力的潛在原因,包括教師、學生、教材、教學方法、教學設備、校風學風、教學管理、社會大環境等。從教學實踐看,主要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

1教師隊伍

教師是教學吸引力的構造主體。不同的教師講相同的課程,受歡迎的程度不一定,也就是吸引力不一樣,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師自身。其實,對教學內容的優化、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對教學氛圍的營造、吸引學生到課堂、讓學生關注授課內容、滿足學生的需要,教師無不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高素質專業化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是打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吸引力的關鍵因素。

2學生自身

學生是教學吸引力的客體,或曰對象。同樣一堂思想政治理論課,從教學吸引力的角度給出評價,有學生打99分,有學生認為不及格。這種巨大的落差,究其原因,在于學生的學是教與學這對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這對矛盾中,教師的教對于學生的學來說是外因,若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重要性上的認識不足,缺乏內在的學習動力,即使是最優秀的老師上課,也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也不會感受到有多大的吸引力存在。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吸引力的打造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其中。

3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教學吸引力的中介。教師總是憑借一定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當前正在實施的2005方案共有四門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基本原理概論。這些課程內容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內容的廣泛性,這四門課從一級學科來說,涉及到哲學、法學、政治學、中國史、理論、理論經濟等多個學科,從歷史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包羅萬象;二是內容的重復性,主要體現為與中學教材的重復比例較高;三是較強的理論性,教材內容是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抽象,沒有豐富社會閱歷者讀來有脫離社會實際的感覺。這些都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興趣。

4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吸引力的主觀因素。它是老師和學生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一定教學任務而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一整套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教學方法既包括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的方法。對于具體的一門課程的教學來說,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都具有相對穩定的特征,只有教學方法具有靈活多變性。教學方法的采用要密切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現有的環境條件,有選擇和創造性的加以應用。若教學方法運用得恰如其分,就會事倍功半,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否則,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5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是教學吸引的客觀因素。教學環境是教學活動賴以開展的全部外在因素,這些因素可從不可的角度進行分類。常見的分類是把教學環境分為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每一種環境按性質可分為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思想課教學面臨的環境異常復雜,特別是社會環境的精神層面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形成了極大的沖擊,如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往往讓正面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變成了空洞的說教,學生不真信,也就不會真學,吸引力也無從談起。

三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吸引力的策略

由上述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分析可以看出,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吸引力是一個系統工程: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學生要端正學習動機,教學內容要改革,教學方法要創新,教學氛圍要優化。只有綜合考慮教學吸引力五大構成要素,結合具體教學實際提升短板,才能引起注意、激發興趣、滿足需要、獲得認同,切實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吸引力。

1提升教師素質,以人格魅力俘獲學生心靈

教師是教學吸引力的構建主體,在增強教學吸引力中起著關鍵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要真正抓住學生注意力,吸引學生,老師的人格魅力至關重要。所謂人格魅力,是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人格魅力作為外化的吸引力,要靠內化素質來提升。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來說,要提升四大素質。一是思想素質,要有高尚的品行,做到德高為師,從教者的品行是受教者觀摩和評價的對象,也是產生人際吸引力的前提;二是文化素質,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用真理的力量說服人,而知識是通往真理之路;三是業務素質,要有教書育人的專業技能,特別是駕馭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四是心理素質,要熱愛學生,具有親和力、責任感,獲得學生的尊重。

2端正學習動機,以切實有用滿足學生需求

學生是教學吸引力的對象,但在教學吸引力的提升中并不是一個被動的因素,而是一個積極的因素。只有學習動機端正了,才有學習的主動性,也才有學習的實際效果。學習動機,即為什么而學的問題。若只為學分而學,肯定感受不到什么吸引力;相反,為成長成才而學,不那么功利性,才能真心投入其中。端正學習動機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學生的自省,明確學習的目的。《大學》中說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目標明確,有所趨赴,才有端正的態度。二是教師要加以引導,用“有用”的知識吸引學生。只有把教學目標具體化為貼近學生生活與實際的知識,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到有用,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的滿足程度越大,教學吸引力越強。

3豐富教學內容,以簡潔生動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內容作為聯系教師與學生的中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吸引力的根本,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單一、陳舊是學生不愿意聽課的主原因。因此,教師在教材內容向教學內容轉化的過程中,要做到精而有用,化抽象為具體、化空泛為詳實。具體來說,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一是要體現內容的科學性。思想政治理論具有很強的意識形態性,但不論陷入“假”、“大”、“空”的說教,內容的真理性與科學性才能說服人,吸引人。二是要體現內容的時代性。思想政治理論課要緊密結合國際國內外形勢,與時俱進,把抽象的理論化為鮮活時代內容。三是要體現內容的針對性。加強針對性就要深入了解學生,在內容選擇上做到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為學生解疑釋惑,排憂解難,讓學生覺得有用、適用。四是要體現內容的生動性。思想政治理論并不只有抽象的面孔,選取引人入勝的案例,使用富有哲理的話語,增強其生活品質,同樣也會讓其生動有趣。

4創新教學方法,以開放新穎引導學生參與

在教學目標和內容確定后,教學方法恰如其分的使用,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較少的時間、精力、物力的消耗,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方法是教師的教法與學生的學法的有機統一,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學方法的使用要突破“重教輕學”的傳統,重視學生的“學法”。為此,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學生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自己去探究問題,尋找答案。二是變封閉式課堂為開放式課堂。思想政治理論課不能僅局限于教室狹小的空間,不能局限于學校的圍墻之內,而要走向廣泛的社會空間,讓學生身處社會之中去思考和領悟。三是變傳統教學手段為現代教育手段。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要充分利用現代傳播技術,采用多媒體教學,才能在形式上得到網絡一代的認同,喚起他們的共鳴。

5優化學習環境,以輕松愉悅吸引學生注意

教學環境作為教學活動發生的時空,間接影響到教的狀態與學的狀態。端正的校風、濃厚的學風、豐富的教學資源、優美的物質環境會讓教學雙方樂教樂學。對個體來說,學習環境雖然是一種客觀存在,但卻是可以人為修正來優化的一種客觀存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優化學習環境要做以下幾點:一是要優化高校校園文化環境。要從物質上、精神上、制度上讓高校成為最吸引學生的場所,讓學生置身于優美的校園、奮發向上的群體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各類科學文化知識。二是要優化學習資源。圖書館、校園網、學術講座等,都要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資源與素材,讓學生隨時隨地沐浴在知識的海洋中。三是要優化校外環境。校外環境即社會環境,盡管社會環境不是僅憑高校一已之力就能改變與優化的,但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要充開展社會實踐,拓展實踐教學基地,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參與功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在參與中學。

參考文獻

[1]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楊德廣,謝安邦.高等教育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8

關鍵詞: 士官院校 政治理論課教學 教學改革 新思路

政治理論課教學作為士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士官學員思想政治素質的基本途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士官政治理論課教學如何不斷面對新問題、新情況,努力探索不斷提高士官政治理論課實效的新方法、新路子,成為當前亟待研究與解決的課題。

一、士官院校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士官院校政治理論課教學堅持根據實踐發展的需要,不斷規范課程建設,積極探索教學改革,進行了一系列的摸索與實踐,積累了成功的教學經驗,并在課程建設、教法改進、隊伍培養等多方面取得了成績。但是,隨著世情、國情的發展,以及教育對象本身特點的變化,士官政治理論課教學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學理念不夠先進

從現有情況來看,大多數政治理論課教學沒能體現能夠促進學員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過于突出教員的主導作用,弱化了學員的主體地位,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沒能很好地調動起來。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學員學習能力的培養。在知識傳授時,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聯系學員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不夠,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沒能很好地解決“學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的問題。

(二)課程教材未能配套

士官院校政治理論課主干課程大多嚴格按照總政治部要求,使用總政治部宣傳部統一編寫的教材。但是,這一套教材是針對學歷教育班次和生長干部班次編寫的,盡管教材理論體系完整,內容邏輯清楚,但是,并不完全適用于士官院校任職教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尤其在2008年總政治部下發了政治理論課士官班次教學大綱之后,大綱與教材之間存在較大區別,教員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課程內容多、教材與大綱不匹配等問題,使教材僅僅發揮了“讀本”的作用,從而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

(三)手段方法不夠豐富

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才能讓士官學員們感到“解渴”。雖然,政治理論課教員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不斷進行改革,但是,諸如專題式、討論式等授課方式尚未全面展開,講授仍是最主要的方式。如何結合各課程的特點,進行更充分、更系統、更科學的改革,是研究的重點。

(四)考核方式不盡合理

現有的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常常是在對學員理論課結束后采用書面答卷的形式命題閉卷考試,考核的內容主要是教材上的基本內容,主要考核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查找能力,把知識點的考察作為考試和評分的主要指標。這樣的考核方式束縛了學員的思維,不利于學員素質的提高、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很難真正綜合評定學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情況。

(五)教學領域不夠寬廣

現有的政治理論課教學受教學環境、教學方法與手段等制約主要局限于課堂教學,教學領域狹窄,體現的是一種靜態的教學過程。大多數士官院校雖然開展實踐教學有一段時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實施方案,但從開展情況來看,實踐教學所涉及的地點不夠豐富,形式比較單一,與課堂教學聯系不緊密,效果不夠明顯。

二、士官院校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新思路

基于上述所提到的士官政治理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士官政治理論課要著眼適應新時期新形勢的需要,培養出政治可靠、業務精湛、勇于創新、作風過硬的高素質新型士官人才,就必須在不斷增強教學效果、教學針對性與實效性上下功夫。其中教學理念的更新是提高教學實效的前提,內容創新是提高教學實效的核心,方法改進是提高教學實效的關鍵,考核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學實效的動力,領域拓寬是提高教學實效的保障。

(一)更新教學理念

理念更新是提高士官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的前提。面對新形勢、新情況,要想把握好士官政治理論課教學,首要的就是更新教學理念,充分發揮教員的主導作用和士官學員的主體作用,把政治教育與知識能力教育結合起來,貫徹以人為本理念。

人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目的,士官政治理論課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士官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社會相互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士官學員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士官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必須以育人為根本,確立士官學員的主體地位,尊重、理解和關心學員,充分調動學員內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必須相信學員,在發揮好政治理論課引導作用的同時,培養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必須一切為了學員,將解決學員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服務于學員的學習和生活;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學員的全面發展作為政治理論課的終極關懷。

(二)創新教學內容

內容創新是提高士官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的核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和國防建設的迅猛發展,士官學員的學習內容、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新思想、新觀念、新信息層出不窮,政治理論課應積極面對、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結合社會的現實和適應士官學員發展的需要,在做到核心內容貫穿始終、基本內容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及時更新那些不相適應的內容,吸收富有時代特色的新內容,推動新形勢下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不斷完善。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使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更具時代性,在教學中教師不能也不應該完全套用理論體系和教材體系,應充分發揮教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保證基本內容完整的基礎上,形成靈活多樣的教學體系。打破原有的教材章節,注重對各章節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提煉,并及時對學員所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回答。此外,政治理論課教學應突出時效性,及時根據社會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和解決士官學員新的思想問題、實際問題的需要,增加反映社會實際、時代要求和理論發展的新內容,這也是做好“三進入”工作的必不可少的步驟。

(三)改進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改進是提高士官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的關鍵。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士官學員成長的環境已發生很大變化,如果政治理論課教學仍然沿用原有的簡單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和方法,讓學員喜歡上政治理論課有難度。思想政治教育課只有貼近學員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積極有效地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才能產生良好的預期效果,才能實現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宗旨和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運用應注重發揮學員的教育主體作用,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信息網絡資源傳媒,倡導“導學互動”的教學方法,增強其多樣性,開展對話式教學法、學導式教學法、研究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等。

(四)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改革是提高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的動力。政治理論課的考核方式,應以學員為本,理論聯系實際,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遵循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側重從認知方面(包括理論知識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的學習)、情感方面(包括對政治課的認同態度,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技能方面(包括運用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等多方面多層次考察了解學員。應該允許教員自行決定考核的模式,在成績評定上堅持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卷面成績與平時成績相結合,課堂表現與課外表現相結合。推廣開卷考試,在考試內容上增加理解、分析、運用的題目,可以讓學員對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某些熱點問題談談自己的意見、建議或看法,也可以讓學員分析某一社會現象的利與弊,等等。重視和明確學員平時考勤和表現成績或實踐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重,在對學員的平時表現進行評估時,還要結合學校開展的重大活動評估學員的實踐創新能力。

(五)拓寬教學領域

教學領域拓寬是提高士官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的保障。課堂教學是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要領域,但政治理論課教學不應局限于課堂教學,應努力拓寬教學領域,打破過去靜態的封閉型的教學過程,顯示動態性的教學過程。通過改革,課堂的涵義得以延伸,理論教育的效果更加顯著。政治理論課課堂不再只是教室、黑板、教員、多媒體,而是延伸到了資料室、圖書館、電子網絡乃至社會,從而擴大教學活動的場景,最終形成三位一體(課堂教學、第二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政治理論課教學領域,從而縮小學員與日新月異變化的社會之間的距離,縮小政治理論課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

參考文獻:

[1]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人民出版社,2001.

篇9

關鍵詞:大學章程;治理結構;現代大學制度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36-0007-03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長期以來,我國大學人才培養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有差距,國際學術地位和學術水平不高,高校辦學水平和辦學能力較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高校現行管理體制與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的要求不相適應,大學治理結構很不完善,與外部關系不協調,大學改革困難重重,內部各利益主體的利益矛盾日漸突出,大學發展舉步維艱。為此,建設現代大學制度,完善大學治理結構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成為促進我國大學改革和發展的重要舉措。

2010年國務院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了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和治理結構,其中大學章程和大學的治理結構成為重點。教育部在2011年工作要點中也明確提出要“《高等學校章程制定辦法》,保障高校辦學自,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隨后教育部以第31號令的形式頒布《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并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此后,理論界紛紛開展更加深入的研究,而全國許多高校也都在其發展規劃中提出了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的初步安排,特別是對大學章程制訂和大學治理結構設計進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大家普遍認識到,大學治理結構是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大學章程是大學治理結構的基石,開展大學章程制定、改革治理結構是大學面向社會、科學管理、提高質量、服務社會的基礎,是大學應高度重視的基礎工作之一,而目前我國在大學章程制定和大學治理結構改革的理論探討和實踐也正在不斷深化之中。但這些研究和探索大多集中在大學章程內部約束機制上,大學的治理結構也更多地關注內部治理結構,對外部治理結構重視不夠,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就大學章程和大學外部治理結構進行初步探討,以期對大學治理結構的改進有所裨益。

一、大學章程的必要性

我國《教育法》第26條規定,“設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要有組織機構和章程”。

教育部《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也指出,“在《高等教育法》施行前設立的高等學校,未制定章程的,其章程補報備案工作由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規定逐步進行。”可見,制定大學章程是大學設立的必備條件之一。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里特別提出,“各類高校應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規定管理學校。”可見,大學章程是大學實施管理的依據,而制定大學章程已經成為新時期推進大學治理結構改革的重要內容。

1.大學章程是大學發展的基礎

一般認為,現代大學傳承于中世紀的歐洲大學,大學章程脫胎于大學特許狀,后演變為大學章程,大學章程對辦學者、舉辦者、管理者都具有約束力。由于辦學不僅是高校內部的事情,還涉及學校與政府、與社會各方面的關系,因而大學章程是政府參與大學治理的機制,而大學是按照章程保證自治的機制。就發達國家而言,大學章程體現著法治精神,大學的建設與發展要按照章程的規定進行,大學依據章程處理與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同時大學章程也得到政府和社會的承認或認可,政府和社會在處理與大學的關系時同樣也不能違背大學章程的精神;就我國而言,改革開放后開展了多次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但是,由于沒有被稱之為“大學憲法”的章程的存在,學校辦學自難以真正落實,政府行政干預過多,大學自治難以落實,大學治理結構不適應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大學也難以按照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規律運作,阻礙了我國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直到《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其別提出,“各類高校應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規定管理學校”,大學章程成為大學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大學在辦學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根本問題、重大決策,大學制定的規章制度等都要以大學章程為依據,也能有效保證大學治理結構的改進和完善,可以說由此才奠定了大學章程的地位。

2.大學章程是大學治理結構的核心

大學自治是西方大學一種古老的理念,是指大學應當獨立的決定自身的目標和重點,即大學對于校內事務具有相當多的決策權、執行權和獎懲權,并將其付諸實施,[1]大學自治也是現代大學制度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大學制度的靈魂。大學自治強調的是大學的辦學自,其目的在于使大學學術活動與政治、行政分離,更好地實現大學的精神追求,這也是大學不同于其他行政機構和科研機構的特性,也是大學健康發展的基礎,而要保證這種特性,就必須要有合適的大學治理結構,要有相應的制度作為依據。“大學章程具有維護大學自主和學術自由、建構大學管理制度以及構造大學治理結構等多重功能”“當大學因外部干預和不良影響產生學術自由受限之時,大學章程可以保障和守護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2]完善大學治理結構,制定大學章程必不可少。

就我國當前狀況而言,加強章程建設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中提出的重要內容。章程制定必須放在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框架下考慮,而大學治理結構是現代大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章程涉及學校的宗旨、權力配置、主要機構設置、議事規則等學校管理中的重大問題。《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更明確規定了大學章程應當具備的核心內容,即大學辦學自、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內部組織框架、學術組織的規范與運行、民主參與監督機制和社會參與學校管理模式等方面,體現了大學與政府、社會、市場的關系,體現了大學內部決策機構、行政機構和學術機構的關系,體現了大學管理和民主參與、社會參與的關系,從而使得大學章程成為大學治理結構的核心。

盡管大學章程在大學治理結構重構和具體治理過程中具有基礎地位和核心作用,但在我國目前情況下大學章程與大學治理結構存在諸多不適應的地方,不能很好地促進大學的發展。

二、大學治理結構與模式

大學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對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但現代大學的發展與以往“象牙塔”式的大學發展又有了更多的不同,具有了更多現代特征,尤其是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有了更多的聯系,也更多地受到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的影響。現代大學制度就是與市場經濟體制和高等教育發展需要相適應的大學外部關系、內部組織結構及大學成員行為規范的體系,[3]現代大學制度中的重要內容就是大學的治理結構,而要完善大學治理結構就必須制定合適的大學章程。

1.大學治理結構

一般認為,大學治理的實質是“大學內外利益相關者參與大學重大事務決策的結構和過程”,[4]大學的治理涉及到大學與外部的關系、大學的內部關系兩大部分,涉及到外部利益和內部利益,外部利益集團和外部利益相關者與內部利益集團和內部利益相關者都在大學發展的重大問題和決策上開展博弈。而在大學治理結構的形式上則體現為對大學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體系,其實質是大學決策權力的制度安排問題,既表現為大學內部權力的分配、協調與行使的制度,也表現為大學與外部環境,如政府和社會等其他利益相關群體相互作用的規則。[5]

就現代大學的大學治理結構而言,可分為大學的外部治理結構和大學的內部治理結構。大學內部治理結構主要是指大學內部利益相關者之間各種權力的分配、制約,以及利益實現的制度規定、體制安排和機制設計,集中體現大學管理的結構、運行及其規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6]而大學的外部治理結構涉及到政府、社會、舉辦者、管理者和相關利益集團或利益相關人,他們在大學的改革與發展中通過各種措施、運用各種手段等進行干預。盡管各種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也存在相互制約,但更多的是外部利益相關者參與到大學的發展和建設中,對大學內部利益相關者施加各種影響。大學的內部治理結構是大學發展的基礎,外部治理結構式是大學發展的外部條件,它們共同對大學的發展起著保障和促進作用。

2.大學治理結構的模式

由于大學治理結構分為外部治理結構和內部治理結構,涉及到外部和內部的利益相關者,而這些利益相關者存在各種博弈,努力在大學的發展中施加各種影響,更由于各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不同,對大學治理結構起著更重大的作用,使得大學治理結構的模式并不相同。如根據各國權力的密集程度,可分為高度分散型高等教育體制、相對集中型高等教育體制和高度集中型高等教育體制等三種大學制度。與這三種大學制度安排相適應,現代大學的治理結構模式也可分為以內部人監督為主的關系型治理結構模式、以國家監督為主的行政型治理模式和以中介機構(通常代表政府意旨)監督為主的復合型治理結構模式。[7]同時依據決策權力主體、權力類型行使范圍、大小及其參與院校決策程度的不同,也可將大學治理結構分為行政權力主導型大學治理結構、學術權力主導型大學治理結構和市場權力主導型大學治理結構。[8]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建設之中,但由計劃經濟轉變到市場經濟還需要長期的努力,而正是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系尚未建立起來,行政權力在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也對我國大學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大學的治理結構模式,即以國家監督為主的行政權力主導的大學治理結構。這種模式對我國大學的發展、我國大學章程的地位與作用和我國現代大學制度的建設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3.我國大學治理結構的現狀

目前我國在大學章程制定和大學治理結構改革的理論探討和實踐也正在不斷深化之中。但由于我國以國家監督為主的行政權力主導的大學治理結構模式,因而這種探討和探索存在一個問題。從大學的內部治理結構來看,大學對政府嚴重依賴,大學獲取資源渠道相對單一,使大學內部凸現出行政本位的現象,行政系統的層級觀念和科層治理模式充斥于大學校園;而從大學的外部治理結構來看,外部行政權力過于強大,外部利益相關者對大學各項工作干預過多,使得大學在大學章程的制定上只能更多地轉向于關注大學內部、關注內部的利益相關者,難以在大學章程上對外部的行政權力提出限制。而在治理結構上,也更多地將大學治理結構改革等同于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的改革,僅僅按照主管部門推行的制定大學章程的要求,圍繞預設的學校內部權力和職權關系,來進行所謂的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民主管理、教授治學為主體的管理體制改革,脫離了對我國高等教育整體制度的理解與審視,唯獨關注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的一個“局部”推行所謂的改革,因此,大學章程難以約束外部權力、過于關注內部利益相關者而忽視外部治理結構,大學治理結構改革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制定大學章程完善大學外部治理結構

由于大學章程是大學治理結構的核心,而大學外部治理結構的優化是大學健康發展的前提,因此,必須不斷完善大學章程,理順大學與政府、社會和市場的關系,明確各自的權利、責任和義務,保證我國大學發展和改革的順利進行,不斷提升水平和質量,更好地為社會進步服務。

1.明確大學章程制定的主體

大學章程是對大學內外部教育主體利益的調整和分配,是調整政府、社會與大學之間關系的有效途徑,也是調整大學內部利益相關者的有效途徑,是各方利益的博弈,一旦大學章程制定并經有關部門核準公布后,具有法律法規的作用,學校不能違背,社會也不能違背。因此,大學章程需要有明確的制定主體。制定大學章程的主體不同,思路和傾向性也就不同。

與以往不同,此次大學章程的制定主體非常明確,就是大學,這既是大學獨立法人地位的凸顯,也是我國深化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推動高校依法自主辦學的良好契機。因此,大學應很好地把握這個機會,利用制定章程的主體地位,遵循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在制定的過程中、在章程的內容里,充分反映大學發展的訴求與大學內部各方的利益,積極調整大學與政府和社會的關系,努力規范大學的外部事宜,恰當處理大學與外部的關系,努力使舉辦者和主管教育部門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做到真正放權,減少和規范對學校的行政審批和直接干預,推進職能轉變,真正給予大學辦學自,為大學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2.通過章程制定程序優化大學外部治理結構

當前我國大學外部治理結構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外部行政權力過于強大,政府行政干預過多,而大學章程是協調政府同大學關系的有效途徑,它既避免政府權力的過分擴張,又能使大學依法處理內部事務,保證大學的自治。在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章程制定辦法》中,明確提出“高等學校的舉辦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按照政校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以章程明確界定與學校的關系,明確學校的辦學方向與發展原則,落實舉辦者權利義務,保障學校的辦學自”,這既是對大學的要求,也是對大學舉辦者、主管部門的要求,對于大學一直抱怨的外部行政權利過大、政府干預過多的問題也是一種約束。同時《高等學校章程制定辦法》中指出,章程起草組織應當有學校舉辦者或者主管部門的代表,可以邀請社會相關方面的代表、社會知名人士、校友代表等參加。為此,作為大學章程制定主體的大學,在制定過程中應和政府及相關部門進行充分協商,主動進行溝通,這既是上級的規定,更應該是大學的自覺。在溝通和協商的過程中,明確界定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完善政府與大學的管理、協調和服務機制,形成高校與政府之間的新型關系,優化大學的外部治理結構,努力保障大學的辦學自。

3.通過章程內容強化大學外部治理結構

制定大學章程,改革大學外部治理結構,最終要體現在大學章程的內容上。通過內容重新探索大學的外部治理結構,建立政府與大學的新型關系,改進政府宏觀調控,更新資源配置模式,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引進利益相關者參與大學治理,提倡社會參與,強調社會、市場的參與及監督等。

通過大學章程,讓利益相關人不僅能夠真正享有章程所規定的權利,而且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從而使章程的效力讓所有的人都心存敬畏,讓大學章程成為教育行政管理者管理與評估的“尺度”;同時大學要充分利用大學章程的制度優勢,加強社會與大學之間的溝通,明確社會參與大學事務的內容、方式、程序與渠道,同時固定下來形成制度,保障大學與社會的聯通,提高社會對大學事務的參與度,讓大學章程成為社會監督與評價的“標桿”,從而使章程真正成為包括政府、舉辦者、主管部門、章程核準的行政管理部門等在內的各相關利益人共同遵守的依據,任何人不得違章干涉高等學校依法所享有的各項權利。切實、有效地發揮大學章程的作用,真正提升各界對大學章程重要性的認知與尊重程度,從而營造出依法治校的整體社會氛圍,有效防止大學章程建設的“空心化”。[9]

大學章程是大學治理結構的核心,而大學治理結構是現代大學制度的核心,在當前過多關注大學內部治理結構而忽視大學外部治理結構的情況下,大學應通過充分利用制定章程的主體地位,在制定的過程中、在章程的內容里,不斷優化大學外部治理結構,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東平.現代大學制度的精神特質[J]. 中國高等教育,2003,

(23):15-16.

[2] 李元元.制定章程,建立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改革的新載體[N].中國教育報,2012-03-05.

[3]宋旭紅.“現代大學制度”概念綜述[J].江蘇高教,2005(3):11-14.

[4]Gayle,Dennis John; Tewarie, Bhecndradatt. 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Century University : Approaches to Effective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M].ERIC Digest.

[5]劉向東,陳英霞.大學治理結構剖析[J].中國軟科學,2007,(7).

[6]顧海良,完善大學治理結構的四個著力點[J].教育文化論壇,2011,(1).

[7]甘永濤.大學治理結構的三種國際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篇10

關鍵詞:地方政府 公共服務 治理 績效評估

引言

地方政府承擔著大量地方性公共事務管理和公共產品供給職能,如交通、公共安全、消防、教育、公共衛生、醫療保健、供水、供電等。地方政府的職能定位在本質上要求地方政府治理應加強公共服務職能、建立多中心的治理結構、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等。可以說,地方政府治理績效不僅影響地方公共服務的供給水平和質量,同時影響地方公眾的生活質量、地方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和諧社會建設與社會穩定。因此,加強地方政府治理績效的評估對于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改善公共服務質量,提高地方政府治理績效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到目前為止,我國在公共部門的績效評估方面,主要集中政府目標、政府網站及一些職能部門工作績效與公共服務的評價,對于地方政府治理績效評估的研究還比較少。倪星(2007)指出在我國績效評估中存在地方治理過程與績效評估脫節、對績效評估的整體設計和系統過程考察不夠、多種方法的應用尚欠整合、缺乏原創性研究等問題。

地方政府治理的內涵與基本特征

(一)地方政府治理的內涵

自從1989年世界銀行正式使用“治理危機”以來,治理一詞頻繁出現在行政學、政治學和管理學等學科領域,但是對于治理內涵的界定目前還是模糊且不統一的。例如,Kooiman(2003)認為治理旨在解釋社會問題或創造社會機會,建立一套社會規則,為管理活動建立一套標準。我國學者毛壽龍(1998)認為治理是指政府對公共事務管理過程不直接介入,掌舵而不是劃槳。俞可平(2001)認為治理是指在一個既定的范圍內運用公共權威維持秩序,滿足公眾的需要。尚虎平(2009)把政府治理界定為:“在一個既定的范圍內政府與市場、第三部門、公民社會實現合作、協調,以達到合理分配資源、適當處置各種利益、圓滿處理各種關系,從而滿足公眾需要的一種新型的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第三部門、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多重伙伴關系”。楊雪冬(2008)指出治理關注的是權力如何行使,并指出從全球到國家,再到地方以及社區都可以發生治理現象,涉及國家、私人部門以及公民社會等眾多主體。民主、法治、透明、責任、服務、公平、效率、有競爭力等被認為是治理的基本準則。

對于地方治理,鄭志龍(2009)指出地方治理意味著政府與公民社會之間的互動更為頻繁,治理關系也更為復雜。英國學者Bovaird和Loeffler(2007)對把地方治理的定義為:“為了影響公共政策的結果,地方利益相關者相互作用的方式”。地方治理已不僅僅是政府自己的事情,而是更多的征求相關利益者的意見基礎上形成的協商管理地方公共事務的民主過程。正如Bovarid(2004)所指出的地方政府治理不再僅在政府內部尋找好的管理模式,而是追求外部利益相關者認可價值的管理模式。鑒于此,本文認為地方治理是地方政府在充分尊重公眾及其它利益相關者意見的基礎上,進行地方性決策、實施地方事務管理、提供地方公共服務的過程。

(二)地方政府治理的基本特征

1.地方政府治理的主體具有多元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復雜的地方公共事務僅憑借公共機構難以解決,需要借助非政治的力量。因此,地方政府治理的主體具有多元性,除地方政府外,還包括社會公共機構、公眾、企業、第三組織等。

2.地方政府治理的內容具有復雜性。凡是與地方政府有關的事務都在其治理范圍之內,如地方公共服務供給、經濟增長、地區穩定、相鄰地區協調等。并且在不同國家的不同時期,地方政府治理的內容可能具有一些差異。

3.地方政府治理要求具有回應性。地方政府治理要達到共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在客觀上要求應具有回應性,及時了解、回應公眾多樣化的需求。一個具有回應性的政府,應具有透明性、責任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等基本特征。

4.地方政府治理的保障是法治。治理下的地方政府是法治政府,這就要求任何地方政府依法行事,其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履行公共服務職責,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

地方政府治理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構建―以公共服務為例

地方政府治理績效是指各級地方政府在管理社會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和效益。地方政府治理績效評估,就是根據治理的目標、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各級地方政府治理的績效進行測量、考核,反映其工作的實際效果,從而獎優罰劣,促進政府改進工作,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倪星,2007)。

對于地方政府治理的績效評價,目前文獻不多,并且不同的文獻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價,例如透明國際的腐敗指數,世界銀行的責任與行政執行能力指標,英國國際發展部從人事和民主方面評估治理績效。對于公眾而言,最關心的問題在于地方政府是否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質量以及是否克守透明、公平的治理規則。英國學者Bovaird(2006)以英國康沃爾(Cornwall)市Carrick區議會公共住房服務為例,從公眾生活改善與治理規則的執行兩個方面對地方政府治理的質量進行了評估,這對于我國地方政府治理績效評估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借鑒Bovaird的評價方法,本文從結果評估和過程評估兩個維度設計我國地方政府治理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一)地方政府治理績效―結果評估

從結果角度評估政府治理,是對政府治理實施一段時間后效果的評價。近年來興起的政策科學評估,即是從結果緯度評估公眾對于政策執行結果的滿意度,進而判斷政策是否合理。地方政府治理績效的結果評估,主要從公眾對公共服務與生活質量的滿意程度方面來評價。表1給出了地方政府治理結果評估的緯度及內容解釋。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本文建立的地方政府治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以公共服務為例,但是地方政府治理并不僅停留在公共服務提供層面,而是通過公共服務提供達到所想要的治理效果,如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和諧等。因此,在指標衡量時,都是從公眾感知角度,評價公眾是否對公共服務滿意,而不是對公共服務本身的質量進行評價。如健康和社會福利項中,應從公眾感知角度衡量目前的健康和福利服務是否達到滿意,而不是從健康和福利服務本身去衡量。在具體指標設計方面,可以進一步細化,如在健康與社會福利方面,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問題進行主觀評價:目前的狀況與以前相比是否有所改善?對目前的狀況是否滿意?同時,還可以用客觀性指標,如目前健康與社會福利標準是否低于國際標準或經濟發展水平相似國家標準?

(二)地方政府治理績效―過程評估

對地方政府治理績效從結果緯度進行評估,可以監督地方政府在治理過程中是否把地方公共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但怎樣才能保證良好的治理效果,則需要評估者關心在地方政府治理過程是否遵守了治理的基本準則和基本程序,因此過程緯度的評估可以通過對治理準則和程序的遵守情況的評價促進治理結果的公共利益趨向,具體評估指標及其內容解釋如表2所示。

結論與應用前景分析

地方治理在我國的發展與創新在客觀要求在理清地方治理的基本內涵、準則與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對地方治理的績效進行評價,以達到總結經驗、監督治理過程、激勵治理創新的目的。在我國,改革和創新地方政府治理過程,是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改善地方政府治理績效,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因此,對于地方政府治理績效的評價對于完成地方政府的政治與管理任務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雖然本文提出評估地方政府治理績效的基本構想,試圖從結果與過程兩個緯度來界定治理存在的領域以并評價治理績效,但眾所周知,一個好的評估指標體系需要客觀公正的評估主體采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才能達到客觀公正評價的目的。在我國,地方政府績效評價雖已引入非政府主體,但是企業、公眾、第三組織等參與的程度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因此,應鼓勵支持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政府治理過程及其評估活動。在評估主體合理、評估指標體系科學、評估方法有效、評估信息獲取成本可控等條件下,地方政府治理績效評估將成為改善地方政府治理績效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倪星.中國地方政府治理績效評估研究的發展方向[J].政治學研究,2007(4)

2.尚虎平.從治理到政府治理績效:數據挖掘視域下的政府治理績效評估[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9(3)

3.毛壽龍.西方政府的治道變革[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4.俞可平主編.全球化:全球治理[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5.楊雪冬.近30年來中國地方政府的改革與變化:治理的視角[J].社會科學,2008(12)

6.鄭志龍.走向地方治理后的政府績效評估[J].中國行政管理,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