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的構成要素范文

時間:2023-08-03 17:29: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會治理的構成要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會治理的構成要素

篇1

一、領導力及其構成要素

領導活動是在一定客觀環境制約下,為實現組織某一特定的共同目標而采取行動的一個創造性實踐過程。領導者作為領導活動的主體,在一個組織內可以對個人和集體施加影響力,這個影響力就是現代管理學上的“領導力”。

(一)領導力的涵義。領導力是作用于領導資源配置過程的力量,是指組織的領導者在確立的組織目標與發展方向下,引導和管理組織全體成員及其相關方,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所發揮的能力和影響力。不難理解,組織的領導作用就是其“領導力”所產生的效率和結果。

(二)領導力的構成要素。研究者過去常把領導力作為領導者的自身能力內容來看,認為作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應該包含創造力、容納力、智源力、影響力、心健力、學研力、團隊力、溝通力這八項個人特質,但都還沒有將其上升到“領導力”概念上來。

王革非在研究企業決策者時,站在了領導力的角度,對決策者的領導力加以解構。將領導力拆分為思維力、決策力、想像力、創新力、執行力、變革力、預測力、評估力、結構力、控制力、溝通力、學習力等十二個構成部分。

本文認為領導力發展至今,深受領導力的作用特征影響,因此在上述對領導力研究的基礎上,將領導力的構成要素歸納為戰略決策力、權威力、評估力、溝通力、學習力和創新力六個要素。同時,對比傳統組織,現代組織領導力的作用特征的內涵有所擴大。本文認為,在現代組織中,以上六個要素還不足夠,還應引入社會責任力這一新要素。

二、現代組織領導力的作用特征

組織中領導力的作用特征包括內部作用和外部作用,內部作用包括配置領導資源、治理組織、評審改進創新,外部作用則包括公共責任和公益支持。

過去的傳統組織忽略了領導力的外部作用特征,認為領導力有配置領導資源、治理組織和評審改進創新的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管理體制的健全,本文認為現代組織(包括公共組織)面臨的環境發生改變,其作用特征不僅限于內部作用,更多的是體現在可決定組織形象的外部作用特征上。現代組織的領導力對內起著傳統組織領導力的作用,對外則起著公共責任和公益支持的作用。

公共責任是指組織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和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組織在產品、服務和運營中產生的社會影響,包括對環境保護、能源消耗、資源綜合利用、安全生產、產品安全、公共衛生的影響和風險。組織的這一影響使領導力要擔負起公共責任,發揮公共作用。因此要履行公共責任、恪守誠信經營等道德規范和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分析產品、服務和運營中當前和未來對環境保護、能源消耗、資源綜合利用、安全生產、產品安全、公共衛生等方面已經或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和公眾隱憂,為此采取積極措施。

同時,現代組織要求領導力發揮公益支持的外部作用,引導組織為社會做貢獻,關注回報社會。組織積極關心社會公益事業,可使組織員工在這樣的氛圍中有很強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激發員工的主動性,提高效率。

現代組織通過外部作用的發揮,一方面可以贏得聲譽和組織的認同;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體現自己的文化取向和價值觀念,為組織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幫助組織保持生命力,獲得長期可持續發展。

三、現代組織領導力構成要素新組合

受作用特征的影響,現代組織的領導力構成要素也發生了變化。根據上述分析,本文提出領導力新的構成要素組合,認為領導力由傳統的領導權威力、戰略決策力、溝通力、評估力、學習力、創新力這六個要素和社會責任力這一新要素構成。

(一)傳統組織領導力構成要素。傳統組織強調領導力的內部作用,本文將受配置領導資源、治理組織、評審改進創新影響的傳統組織領導力構成要素歸納為領導權威力、戰略決策力、溝通力、評估力、學習力和創新力六個要素。領導者借助建立在領導者品格、才能、知識等因素上形成的權威力來配置領導資源;戰略決策力和溝通力是治理組織所必須具備的領導力構成要素。戰略決策力分析環境、制定目標;溝通力有利于良好的組織內、外環境的形成,有利于決策的實施;領導評估力、學習力、溝通力、創新力是實現評審、改進創新作用的領導力構成要素。評估力包括領導者對員工、組織事務的正確評估;學習力是領導力的保障,促使領導者建立學習型組織,培養組織的學習氣氛;包括技術、思想意識、文化精神上的創新力,是使組織持續發展的最根本推動力。

(二)新領導力構成要素――社會責任力。隨著現代組織的發展,其關注點已不同于傳統組織。傳統組織重視領導力對內部的作用,現代組織更加注重領導力對外部的輻射作用。在外部生存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組織要獲得持續競爭力,就必須以推動社會進步和提升人類生存質量為目標,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所以,本文在傳統領導力構成要素的基礎上加入了社會責任力這一新要素,認為現代組織的領導力由七個要素構成。

社會責任力使現代組織的領導力,對社會承擔起了應當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包括公益責任、道德責任、教育責任和環境責任。它會促使領導者自覺維護組織信譽,要求組織誠實守信,并關注回報社會。同時,還會引導組織為社會做貢獻,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

篇2

內容摘要:產業集群品牌的形成發展是其與外部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這一過程集中表現為彼此之間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進而形成一個具有結構體系并表現特定功能形態的生態系統,即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深入了解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的運作規律需要認真分析其概念和內涵。本文在前人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對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的概念和內涵進行分析,以期為產業集群后續研究和實踐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產業集群品牌 生態系統 概念 內涵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不斷優化創新,以減少高碳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為內核的低碳經濟逐漸成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形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運作既離不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快速提高,也離不開企業之間動態網絡關系的有效構建,由此便產生企業集聚現象。相比較而言,國外學術界對于產業集群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國內多數學者主要是在借鑒國外學術文獻成果的基礎上展開研究,取得了明顯績效。近年來,國內關于產業集群研究的學術論文和論著大量涌現,研究視角逐漸趨于多元化,研究主題開始呈現靜態維度和動態維度相結合的特征,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產業集群概念內涵、本質特征、形成機制、運作機理、演化創新和治理方略等方面。本文試圖在總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的概念和內涵進行分析,以期為產業集群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提供有益借鑒和參考。

產業集群生態系統概念及構成

(一)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概念

按照學術界已有的觀點,產業集群生態系統是以與產業集群發展演化存在關聯性的要素為基礎,以這些要素之間的生態關系及其適應互動為運作方式,能夠對集群內外環境產生影響力和作用力,給集群及群內企業帶來發展績效的系統功能體。

(二)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構成

1.要素層。主要指構成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要素,大致可分為內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內部要素是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關鍵要素,由于它們是以人為核心,因此具有更強的意識性和主體選擇能力,使得產業集群生態系統呈現出能動性和適應性。外部要素是指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外部環境因子,可分為經濟生態因子、社會生態因子和自然生態因子,經濟生態因子包括消費市場因子、物資市場因子、資金市場因子、勞動力市場因子、產業與產業結構因子、交通因子、通信因子和國際經濟因子等,社會生態因子包括政治因子、法律環境因子、社會文化因子、教育水平因子、科學技術因子等,自然生態因子包括產業集群所處的地域地緣與自然資源(梁嘉驊等,2005)。

2.資源層。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構成要素及系統整體運作都離不開一定的物能和信息支撐,盡管每一種構成要素自身都具備特定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但都有著相對性和局限性,需要通過與外部環境的互動聯系來形成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以實現要素的正常運作和整個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有效發展。不同的構成要素需要不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支持,不同發展時期的產業集群生態系統對物能和信息的需求也具有差異性,往往需要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構成主體通過合理構建、調整與外部環境交流互動的生態鏈,來保證系統及構成要素運作發展的物能和信息需求。同時也需要廣辟環境空間,不斷發現和探索新的環境因子,進而促進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

3.結構層。產業集群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有機功能體,包括構成這一系統整體的各個要素,各要素的數量不足、質量殘次和功能錯位,都會影響到系統的穩定及有效發展。這些要素也被稱為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限制性因子。實際上,產業集群生態系統內部構成要素都有屬于自己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角色,都會與系統內外環境要素發生直接或者間接性的關系,這些生態關系更多表現為要素之間的競爭合作、協同發展和相互依存關系,它會隨著產業集群生態系統運作實踐的不斷發展而發展。結構層既影響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有序穩定,也決定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功能運作。只有規范和保持結構層的合理穩定,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

4.功能層。功能層是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存在依據和發展基礎。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功能層既可分為內指向型功能和外指向型功能,也可分為競爭導向型功能和共生導向型功能。內指向型功能是指保持產業集群生態系統內部環境有序、穩定和高效運作的功能;外指向型功能是指保持產業集群生態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正常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關系的功能。競爭導向型功能是指產業集群生態系統具有合理組織和催化內部構成要素之間有效競爭的功能;共生導向型功能是指產業集群生態系統具有合理調整和維持內部構成要素之間協同發展的功能。

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的概念

關于品牌生態系統,國內學者王興元最早開始研究并取得了豐富成果。參照王興元先生的理解,結合產業集群理論和實踐要求,可以將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定義為:產業集群品牌與其所依存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態系統,它既表現為某個或幾個特定產業集群品牌,也表現為以某個或幾個特定產業集群品牌為內核的品牌共同體。與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相類似,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的形成發展也離不開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和服務、供應商、目標顧客、終端市場、金融機構、政府、網絡媒體、競爭者以及集群所在區域環境要素之間的多元互動和有效連接,這些要素之間關系的發展變化演繹著產業集群品牌價值的發展變化。

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的內涵

(一)構成角度

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具有豐富的內涵,從構成上看,是由產業集群品牌以及與集群品牌存在關聯性的要素組成。集群品牌企業、產品、服務、員工、經理人、高校、社會組織、中介機構、銀行和政府等都是構成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的要素,這些要素之間并不是彼此毫無聯系的,而是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生態關系。這些關系一方面形成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運作的基本條件,另一方面構成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發展的重要載體,它們會隨著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運作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從根本上保證了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

(二)關系角度

從關系上看,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主要存在正式和非正式關系。正式關系是構成要素主體在經營和管理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過程中,與系統內部其他構成要素形成的較為穩定的關系,這種關系通過一些內在規則連接而成并借助多樣化的存在形式表現出來,其主要內容通常表現為要素之間的信息交流、溝通和傳遞;非正式關系主要是基于產業集群文化、制度和規則形成的要素關系,特別是系統主體在情感、心理和非工作活動中形成的關系,這種關系更具有隱匿性,更能有效傳遞和擴散知識信息。非正式關系是正式關系的有益補充,在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運作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過程角度

從過程上看,特定時空條件和背景環境下形成的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更多表現為一定關系結構基礎上的運作整體。這種功能系統一旦形成就會以其輻射和聚合效應來不斷整合系統內部結構關系,吸收外部環境要素,使之與系統已有結構、功能發生作用,進而促進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的發展演化。系統內外新舊要素之間關系達到一定程度時,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就會發生形態轉型。但是,如果系統內部構成要素及相互關系結構不能夠適應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發展要求,則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就很有可能面臨發展風險,系統原有的功能機制易出現衰退現象。此時,應及時整合優化要素關系結構,提升系統功能,促進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步入新的發展軌跡。

(四)功能角度

從功能上看,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是一個與產業集群品牌存在關聯性的內外環境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形成的具有多維度結構關系和多層次功能形態的生態系統。影響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生存發展的環境因素較為復雜,既有來自系統內部的發展理念、價值目標、經營管理能力以及組織關系結構,也有來自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內部構成要素之間交流互動、關聯溝通和競爭合作的生態關系,還有來自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所依存的外部環境,例如區域社會環境、經濟環境、自然環境等。現實中,這三個層面的環境因素交織疊加、催化作用,共同影響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的運作發展,使得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呈現出動態適應性。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作為一個特殊的生態系統,是商業生態系統發展的新形態和新模式;作為一個特有的構成層面,是產業集群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的價值意義,不僅在于它能夠保證產業集群品牌的持續生存和健康發展,還在于它將影響產業集群品牌生存發展的環境因素都置于生態系統運作模式中加以協調和整合,有利于經營管理者充分把握產業集群品牌發展規律及其變化狀態;不僅在于它可以優化產業集群品牌與外部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和溝通模式,還在于其構建了一個產業集群品牌價值保持、提升和發展的環境系統。

(五)形態角度

從形態上看,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是一個特殊且包含多重關系結構的復雜系統,其包括的各類環境要素通過彼此之間的關聯互補性形成特有的功能機體,在某種意義上已經突破個別或者幾個構成要素的能力,而更多體現為以核心構成要素功能為核心的要素功能組合與價值組合。在內部層面上,表現為能夠協調系統內部構成要素之間關系并使之處于不斷運作發展狀態的功能體;在外部層面上,表現為能夠協調系統與外部環境之間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的功能體。正是內外兩個層面的功能結合,使得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不僅是一個具有要素、結構和功能的生態系統模式,還在于它的運作過程蘊含著不同結構、功能和價值形態的交替演化。

(六)演化角度

從演化上看,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各構成要素、層面和環節在功能地位與角色作用方面彼此存有差異,并通過相互之間的有機聯系實現物質、能量和信息溝通。這一動態過程的實現邏輯是建立在明確各要素、層面和環節生態位基礎上,通過發揮系統主體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和適應能力的有機過程。具體而言,系統主體按照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運作績效最優化的原則,通過合理協調與整合各要素、層面和環節之間的內在關系,使得各要素、層面和環節之間能夠形成協調一致的行為。正是借助構成要素、層面和環節之間關系的協調穩定,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不斷適應了外部環境的動態變化,同時也提高了競爭優勢與核心能力,取得了長期、持續的發展演化。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之所以能夠保持有序穩定并實現快速發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要素、層面和環節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適應的協同共生關系。這種協同共生關系既不是天然形成的,也不是人為強加的,而是要素之間、層面之間和環節之間,通過長期適應和結合自我組織生成的,由于各構成要素具有一定的主體性、適應性和自主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的運作及績效取得,使得產業集群品牌生態系統實現實體形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擴展,內部結構從簡單到復雜、從松散到緊密的變化,功能機制從無序到有序、從或缺到完善的深化(康勝,2004)。

參考文獻:

1.梁嘉驊等.企業生態與企業發展:企業競爭對策[M].科學出版社,2005

篇3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經濟發展模式、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本文在擴展價值工程中價值構成要素的基礎上,分別分析政府和企業應用價值工程原理發展低碳經濟的重點或側重點,并提出政府誘導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建議。

[關鍵詞]

價值工程;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基礎,以低碳發展為發展方向,以節能減排為發展方式,以碳中和技術為發展方法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經濟發展模式、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價值工程理論是以功能分析為核心,以可靠地實現產品或服務的必要功能為基本前提,以降低產品或服務的壽命周期成本,實現產品或服務功能與成本的最佳匹配為目的的理論。價值工程原理對于企業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實現其生產經營活動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實現價值工程與低碳經濟的對接,發揮價值工程原理在發展低碳經濟中的作用,是一個頗具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本文將在擴展價值工程中價值構成要素內涵的基礎上,分析價值工程原理在低碳經濟發展中的實際應用問題。

1價值工程中價值構成要素的內涵擴展

雖然價值工程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產生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該理論主要是從企業的角度研究產品(服務)功能與壽命周期成本的最佳匹配,進而實現產品(服務)價值最大化目標問題。價值工程中的價值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功能和成本。其中,功能是指產品(服務)能給顧客帶來的效用或效益,成本指顧客從購買到消費整個過程中為享用產品(服務)功能所帶來的效用而支付的費用。從現有研究角度看,價值工程理論對發展低碳經濟的意義十分有限。事實上,現代企業經營必須要處理好企業、顧客和社會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兼顧三者利益的平衡,否則企業將很難實現持續發展。因此,從廣義上講,企業有兩類顧客,一類是直接使用產品(服務),通過產品(服務)的功能滿足其需求,但很少為企業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付出代價的顧客;另一類是既為企業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付出代價,又從企業經營活動中獲取效益的社會。由于社會代表國家的宏觀利益,所以,分析企業經營活動對社會的價值時不能簡單地套用價值工程分析的一般公式,需將價值構成要素的內涵加以擴展。從社會的角度看,價值工程分析中,功能就是效益,成本就是費用。其中效益包括產品(服務)生產的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費用也應包括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效益是企業直接增加銷售量或勞務量所獲得的收益,或為社會節約的開支、減少的損失和節省的資源;間接效益是由企業經營活動引起的,由于投入產出關系而產生的,對整個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或其他企業有影響,但是在企業的直接經濟效益中沒有得到反映的經濟效益。直接費用是企業投入的各種物料、人工、資金、技術及自然資源而引起的社會資源的消耗;間接費用是指由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引起而在其直接費用中沒有得到反映的那部分費用,如社會為治理“三廢”污染付出的代價。內涵擴展以后的價值構成要素中,功能和成本分別類似于項目國民經濟評估中的效益和費用。因此,基于內涵擴展以后價值構成要素的價值工程分析,對其中效益和費用的估算都要用能體現資源稀缺程度和價值的國家參數來確定。如運用貨物的影子價格、勞動力的影子工資等。

2政府應用價值工程原理發展低碳經濟的重點

發展低碳經濟的目的是實現經濟發展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而政府是國民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利益的調控主體。因此,政府在發展低碳經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發揮政府在發展低碳經濟中的作用,政府應運用價值構成要素內涵擴展后的價值工程原理,對企業投資活動進行項目前價值工程分析、項目跟蹤價值工程分析和項目后價值工程分析。

2.1組織好項目前價值工程分析,強化事前把關功能由于我國企業投資項目實行政府審批制,項目前價值工程分析的結論是政府審批項目的重要依據。從政府的角度看,項目前價值工程分析就是政府或政府委托的第三方,從國民經濟和整個社會的角度分析項目的經濟和社會成本效益,以及項目對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影響,即分析項目的社會效益和宏觀可行性。因此,項目前價值工程分析是確保國家利益的一種有效手段。政府組織項目前價值工程分析是提高項目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做好項目投資的事前把關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價值工程分析中,對價值小于1,即社會效益小于國民經濟和社會費用的項目進行“封殺”。

2.2組織好項目跟蹤價值工程分析,強化政府對項目的事中控制職能項目前價值工程分析前提的假定性和結果的預測性特征,使得其分析結果可能與實踐存在偏差,為保證項目實施過程中各項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及項目按低碳發展要求建設的現實性,政府要對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跟蹤價值工程分析。政府組織項目跟蹤價值工程分析的著力點應該是做好項目的環境保護和環境影響方面的價值工程分析工作。在環境影響價值工程分析過程中,要應用價值工程原理,采用效益—費用評估方法,即一方面分析項目在改善環境質量方面的效益,另一方面分析項目對環境質量造成污染后社會對其進行治理需要支出的費用。政府進行項目跟蹤價值工程分析至少要得出以下幾方面的結論:一是從項目所在地的環境現狀和環境容量出發,闡明擬建項目排放總量及濃度可否接受;二是對項目環境保護措施落實“三同時”(即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和同時投產)的狀況作出結論性意見;三是對項目在上述兩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和措施。

2.3組織好項目后價值工程分析,確保項目的低碳運行項目后價值工程分析是指在項目實施完成并已投入運營一段時間后所進行的價值工程分析。從發展低碳經濟的角度看,政府組織項目后價值工程分析的重點是對項目最終的實際情況做出客觀評價,并為項目的后續運營提出改進建議和可持續發展的方案,以確保項目的低碳運行。

3企業應用價值工程原理發展低碳經濟的側重點擴展

企業應用價值工程原理主要是為了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投入一定,產出最大化;二是產出一定,投入最小化。從傳統意義上講,這里所說的投入是指企業的財務成本,產出是指企業的財務效益。由于低碳經濟追求的是“三低三高”,而依靠傳統的價值工程分析很難實現上述目標。為此,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企業應用價值工程原理的側重點應有所擴展。具體來講,企業在進行傳統價值工程分析活動外,還要增加以下內容的分析。

3.1增加對污染和排放產出的分析增加對污染和排放產出的分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投入一定的情況上,追求污染和排放產出的最小化;二是在污染和排放產出一定的前提下,追求投入最小化。為此,企業在應用價值工程分析法時,應將污染和排放產品指標加以量化,并將它們作為功能對待。

3.2增加對能源投入的分析增加能源投入分析主要體現為:一是在能源投入一定的前提下,實現財務效益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產出的最小化;二是在財務效益和污染、排放產出一定的情況下,實現能源投入的最小化。為此,企業應將能源投入作為成本,而將財務效益和污染、排放產出作為功能,進行價值工程分析。

4政府誘導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建議

企業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核心的經濟主體。當企業用于降低生產活動中污染和排放產出方面的投資得不到補償,而其生產活動中污染和排放產出造成的負面影響由社會承擔,企業自身不需做出任何補償時,企業不會將污染和排放產出作為功能進行價值工程分析,從而制約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的落實。作為宏觀調控主體,政府應采取相應措施,誘導企業低碳經營。為保證企業的低碳運行,政府對擬建企業、在建企業和建成運營企業分別采取不同的措施。對于擬建企業和在建企業,分別采取措施加強它們的項目前價值工程分析和項目跟蹤價值工程分析。對于建成運營企業,應采取以下措施。

4.1關停一部分高碳運行的企業政府應運用價值工程分析方法,站在宏觀的角度,對現有企業進行效益—成本分析,對價值小于1,又無法通過技術改造實現低碳經營的企業,應采用行政強制手段,使其關閉;對價值小于1,但能夠通過技術改造,實現低碳經營而且能夠盈利的企業,政府應責令其停產整改;當企業整改后實現低碳經營時,政府應給予適當補貼,以提高其盈利水平,并對其他類似企業產生示范效益。

4.2補貼一部分高碳運行的企業對高碳經營,又可以通過技術改造實現低碳經營,但進行技術改造的成本過高,導致其無法盈利的企業,政府應該對其進行補貼,以降低其經營成本,使其能夠正常盈利。除此以外,政府應采取措施,重獎一部分低碳技術創新成果供給企業和率先采用企業。低碳技術有效供給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約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的主要因素。為此,政府應將獎勵低碳技術創新主體和采用主體并重,一方面,通過重獎低碳技術創新主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低碳技術的有效供給;另一方面,重獎率先采用低碳技術的主體,使其產生示范效應,從而帶動其他企業采用相應技術,進而促進低碳技術的擴散過程。重獎低碳技術創新主體的前提是該技術應用前景廣闊,而且能產生很好的國民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獎勵的力度應根據該技術的擴散給社會帶來綜合效益的高低來確定,以技術采用的預期社會效益的一定百分比作為獎勵標準實施重獎;對于率先采用低碳技術的企業,應根據其模仿追隨者的數量以及由此帶來的國民經濟和生態效益的一定百分比進行重獎,以刺激企業采用低碳技術,加快低碳技術的擴散進程。

主要參考文獻

[1]付允,馬永歡,劉怡君,等.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3).

[2]劉振云,郭曉峰,梁彩華.航空企業基于價值工程的成本管理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0(1).

[3]周惠珍.投資項目評估[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4]張海良.低碳經濟模式、機制及其當代構建[J].求索,2013(9).

[5]盧現祥,柯贊賢.論發展低碳經濟中的利益集團與制度安排[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3(2).

[6]崔連標,朱磊,范英.碳關稅背景下中國主動減排策略可行性分析[J].管理科學,2013(1).

[7]王素立,張振鵬.發達國家低碳經濟戰略選擇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3(2).

[8]陳柳欽.金融支持低碳經濟發展問題探討[J].當代經濟研究,2013(2).

[9]鄭佳佳.低碳經濟視角下中國發展模式轉型研究[J].經濟問題,2013(2).

篇4

關鍵詞: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機制構建

中圖分類號:F5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02

一、新形勢下高速公路企業面臨著若干風險

1.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等原因導致實際車流量相對減少而帶來的企業經營風險。就具體而言,社會對交通運力的需求受經濟周期及區域經濟發展狀況、汽車保有量、交通方式的變化、新建或改造交通設施、現有平行道路分流、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競賽因素等的影響,都有可能對高速公路企業產生新的壓力。

2.財務風險。高速公路企業在財務風險上與普通企業一樣。為滿足企業持續發展的要求,必須正確有效地識別和防范財務風險(盈利能力、變現能力、負債比率和發展能力)。這是企業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資金使用成本,保證資金安全,已成為高速公路企業關心的問題。

3.安全風險。無論是在高速公路建設期或是運營期,安全風險無處無時不在。由于安全設施完備狀況、收費、監控及通訊設施的運行狀況等掌握不及時、安全措施不到位,以及員工安全意識薄弱或崗位技能差,都可能對安全運營造成一定的影響或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4.政策風險。政策風險主要是指收費標準和收費期限給高速公路企業所帶來的風險。從產權角度來看,高速公路經營企業擁有的產權實質上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一定期限的高速公路收費權,由于高速公路收費權受時間限制(不超過3O年),收費期限屆滿而企業如果沒有其他新建或收購的經營性高速公路項目時,將對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能力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的不利影響。

二、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機制的構成要素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企業還沒有形成一套成熟、規范、高效的風險管理運作模式,要想持續高效的運營下去就必須要深入分析當前存在的各方面風險,并積極采取各方面措施進行控制與防范,只有這樣才能在企業運營過程中保持一個健康良好的狀態。

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機制的構成要素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件識別、評估風險、規避風險、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以及監督。在這八個方面中,內部環境是高速公路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基礎,為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機制的所有其他組成部分的良好運行提供了平臺以及結構。目標制定是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的起點,是其他步驟得以實施的推動力量。在目標制定的前提下,高速公路企業需對影響目標的風險進行事件識別,然后再對識別的事項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驅動風險反應,影響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督貫穿于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的全過程,并對前面的各個組成要素進行修正。這八個組成要素之間需要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的動態管理循環。一個高速公路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否“有效”實施,主要是看這八個構成要素是否存在以及能否對有效運行進行科學的判斷。構成要素如果存在并且能夠正常的運行,那么就可能沒有重大缺陷,而風險就可能已經被控制在主體的風險容量范圍之內。

三、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風險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就我國目前的具體情況而言,我國大多數高速公路企業沒有對風險管理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理解與認識。筆者認為,在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企業法人治理機構及其組織結構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高速公路企業絕大部分是國有企業性質的,雖然部分企業已經或逐步建立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但與之相適應的自我約束以及自我發展機制也還需要更進一步完善。與此同時,高速公路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暢,職責以及管理存在盲點,降低了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尤其是對風險的敏感性。

2.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不強。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企業在當前社會中所面臨的環境變化以及生存風險較以前更大了,高速公路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也是來自于多個方面的。但是目前我國高速公路企業還沒有建立起規范的風險評估標準以及相應的程序,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的跟蹤評估機制也尚未建立,在識別以及評估風險的技術手段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由于上述幾個方面的原因,使得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過程中的后續風險管理以及內控措施都不能進行及時地跟進,只能被動地承受風險。

3.缺乏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內部控制制度,沒有把企業的風險管理以及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我國高速公路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尚不健全,缺乏比較完善的規章制度,或者雖然有比較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卻由于執行不力而成為一紙空文,從而導致企業的內部控制流于形式,形同虛設。

4.高速公路企業現有的信息管理系統難以為企業的風險。管理提供足夠的支持。高速公路企業日常運營過程,一般會有若干套專業獨立的信息系統支撐,如收費系統、監控系統、通訊系統等,數據信息共享平臺以及進行反饋的渠道不暢通,這就導致高速公路企業風險管理信息的獲取、歸集以及分析等多個環節都存在著較大的操作難度。

四、高速公路企業加強風險管理機制構建的幾點對策

篇5

1虛擬企業實踐構成要素的理論研究

1.1虛擬企業的概念界定至今為止,有關虛擬企業的概念并未有一致的認可。如Davidowetal(1992)認為,虛擬企業是由一些獨立的廠商、顧客、甚至競爭對手,通過信息技術聯成的臨時網絡組織,以達到共享技術、分攤費用及滿足市場需求的目的[2]。陳劍等(2002)將虛擬企業視為一些相互獨立的業務過程或實體企業等多個成員組成的暫時性聯盟,每一個成員貢獻出核心能力,并相互聯合起來實現技能和成本分擔,以把握快速變化的市場機遇[3]。虛擬企業是由核心企業快速、靈活地選擇最具實力的價值增值環節作為合作伙伴,組成“供應鏈聯盟”或“虛擬供應鏈”共同響應市場某一機遇[5]。由此可見,學者大都認同虛擬企業是響應市場機遇的動態聯盟體,突出核心能力組合作用,但并沒有闡述具體如何響應市場需求,常忽視實施主體及客戶主體,并沒有明確企業通過組建虛擬企業的最終目標是什么。本文從核心企業實現價值創造角度分析認為:虛擬企業是指為響應市場機遇,核心企業依靠自身的核心優勢,迅速選擇各價值增值環節最具效率的企業作為合作伙伴,借助信息技術將不同地域的伙伴企業與客戶聯合起來,通過協調控制實現伙伴成員間基于資源與能力互補、信息共享以及異質性關系聯結的協同價值創造,以快速滿足市場機遇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及伙伴企業價值最大化。

1.2虛擬企業實踐構成要素的理論分析所謂虛擬企業實踐是指企業為促進虛擬企業有效運行和管理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動,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創造及整體績效提高,其實質就是核心企業和伙伴利用虛擬企業實現價值創造的過程。為此我們認為,以是否對實現價值創造或競爭優勢發揮作用作為提出虛擬企業實踐構成要素的主要依據。因此,本文基于虛擬企業價值創造影響要素的理論分析,結合虛擬企業運作的理論研究,探討虛擬企業實踐的構成要素。虛擬企業組建的關鍵及基礎是伙伴選擇(葉飛等,2005)與核心專長(趙春明,1999);虛擬企業成功運作的關鍵及核心在于伙伴關系管理(陳劍等,2002)。為此,不少學者對虛擬企業伙伴選擇、關系管理、利益/風險分配及風險控制等進行了系列研究[3,7]。盡管這些成果可為本文的研究提供支撐,但并不能清楚地解釋這些要素是否有助于實現企業價值創造。資源觀認為企業價值創造來源于自身資源或能力的異質性。關系學派認為,某種資源與其他資源相結合所創造的價值往往高于其獨立發揮作用所產生的價值,這種超額收益無法通過任何單方獨立生成,而必須由專屬的聯盟伙伴彼此聯合的特殊貢獻所創造[8]。事實上,企業價值創造要素并非是單一的,而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它們之間不是一個否定一個的關系,而是同時存在,只是不同時期、不同組織、主體地位不同而已。Dyeretal(1998)提出組織間合作競爭優勢來源于互補性資源/能力、知識共享慣例、關系性專屬資產和有效治理[9]。供應鏈整合價值創造的分析維度為信息整合、協調和組織聯結[10]。Jayarametal(2004)通過理論分析與事例證明結構機制與行為機制是供應鏈價值創造的兩大影響因素,結構機制反映的是如何選擇能力匹配的、可合作的伙伴;行為機制是指可以促進利益相關者合作發展的協調與激勵等機制[11]。Li(2005)根據提高績效的最終目的,從供應鏈整體角度,基于戰略供應商伙伴關系、客戶關系、信息共享水平、信息共享質量、精益系統和延遲戰術等六維度開發了供應鏈實施的測評量表[12]。廖成林等借鑒該量表基于中國西南和華南地區樣本數據進行了驗證[13]。盡管表面上看這些影響要素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本質上它們有著很大的相似性,如關系性專屬資產、關系資本、結構機制、關系質量、相互關系與伙伴關系概念相近,而有效的治理、協調與激勵機制、利益分配機制、風險控制機制等所包含的含義與聯盟控制相近。綜合以上分析,根據本文虛擬企業概念的界定,借鑒Dyeretal(1998)、Jayarametal(2004)的觀點,提出虛擬企業價值創造過程的影響要素即虛擬企業實踐的構成要素為:伙伴關系、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及聯盟控制。

2虛擬企業實踐的測度與量表開發

2.1虛擬企業實踐的維度及測度(1)伙伴關系是指在虛擬企業合作過程中,核心企業與伙伴之間一種相互信任、共擔風險、共享利益、提高雙方績效的意愿關系。良好的伙伴關系一方面使合作更加順暢,降低運作成本,提高虛擬企業運作效率;另一方面為合作提供現實和潛在的機會,獲得接近獲取相關資源的途徑,增強了資源獲取能力。對于伙伴關系的評價,多數都以信任、溝通和承諾作為衡量標準,Fynes(2005)從溝通、協作、適應和信任等方面度量[14];方世榮等(2002)則從選擇伙伴、建立和維持伙伴關系進行評價[15]。本文考慮虛擬企業伙伴關系的間續性特點,采用伙伴選擇、適應、協作、溝通和信任等七個題項度量虛擬企業實踐的伙伴關系。(2)信息共享是指在虛擬企業的合作過程中,伙伴之間信息的交流與傳遞。虛擬企業實踐中強調伙伴間的通力合作,以發揮各自的核心專長和資源整合,這種伙伴關系的基礎就是信息共享,可以降低成員獲取信息的成本,提高信息運用的效率,進而提高整個虛擬企業響應市場機遇的速度與質量。現有信息共享的度量大多是針對供應鏈的,如Li(2005)指出與供應鏈伙伴的信息共享包括:互相交換信息以建立合作計劃;共享專有或核心業務信息;及時交流溝通可能影響對方的事件或變化等[12]。Fawcett(2007)則從雙方信息共享的意愿及系統連接情況度量[16],Zhou(2007)提出信息共享支持技術、信息內容及信息質量的三維測度[17]。本文考慮以信息技術支持下的伙伴間信息共享的程度和質量共五個題項來測量虛擬企業實踐的信息共享。(3)資源整合是核心企業根據市場機遇,選擇、獲取具有互補核心資源或能力并對此進行有效、有機融合與整合。資源的整合不僅能夠削減整個網絡的運作成本,還可以形成一種獨特的異質性資源與能力優勢,這將提高虛擬企業實踐效率,為企業帶來高績效。Sirmon等(2007)提出從穩定調整、豐富細化和開拓創造等方面對資源整合進行度量[18],蔡莉等(2010)將資源整合分為資源調整和能力形成兩個維度[19]。本文借鑒以上觀點,結合虛擬企業特點,主要從行為、方法方面設計五個題項測量虛擬企業實踐的資源整合。(4)聯盟控制指核心企業從全局角度協調和監控虛擬企業的運作過程,有效管理不確定性,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一系列機制和方法。有效治理可以深化聯盟整合程度,降低經營的凈成本[20]。虛擬企業較之供應鏈擁有更多不確定性,更加需要控制和協調,使實踐活動中的程序、規則、慣例、策略等更加合理化,使伙伴相互配合、協調一致,提升合作實踐能力與效率。Min等(2004)從風險和收益共享、一致的供應鏈領導進行評價[21];Simatupang等(2005)從信息共享、同步決策、激勵聯盟進行評價[22]。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從規劃、風險/收益分配、合作過程控制與突況處理等方面設計虛擬企業實踐中聯盟控制的量表。

2.2虛擬企業實踐的測量量表虛擬企業實踐量表開發過程中,首先大量閱讀國內外供應鏈管理、戰略聯盟等有關涉及伙伴關系、信息共享、資源整合、聯盟控制的文獻,分析比較虛擬企業與聯盟、供應鏈的異同點,在虛擬企業實踐理論維度的概念基礎上自行設計題項。量表指標設計時,盡可能參考國內外較成熟量表,并在不改變原意前提下結合本研究對象的特點進行適當調整。其次,對多名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訪談,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根據量表的設計原則和注意事項,對量表進行修改完善,最終形成虛擬企業實踐的預調研量表,共23個題項如表1所示。為保證測量問卷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以本校在校MBA學員為對象進行小范圍預調研,共發放并回收問卷70份,刪除填寫不完整及企業信息技術水平低和業務合作程度低的問卷,得到有效問卷58份。運用SPSS16.0軟件對小樣本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信度分析。(1)探索性因子分析對樣本數據進行KMO測度和Bartlett’s球形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892,Bartlett’s球形檢驗(P<0.001),滿足因子分析條件。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最大分差法將因子分析結果正交旋轉,結果抽取了5個公因子。其中,聯盟控制的第三個測項(我們制定與合作伙伴遵循的規則和標準)自成一個因子。同時,伙伴關系的第二個測項(伙伴企業擁有的資源和技術與我們有互補性)和信息共享的第一個測項(我們與伙伴企業共享可以幫助對方的技術專長)因子負荷都大于0.5。刪除這三個測量項,重新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見表2。(2)信度分析運用SPSS16.0進行信度分析,見表2,CITC均大于0.5,各變量的Cronbach,sα值均大于0.7。觀測刪除測量項后Cronbach’sα值的變化情況,發現刪除伙伴關系的第三個測項(我們持續地深化和改善與合作伙伴的關系)和資源整合的第一個測項(我們可以提供市場需求預測并進行規劃)后,伙伴關系和資源整合的Cronbach’sα值有所提高,故將這兩個測量項刪除。最終形成正式調研量表(見表1),計18個測量題項。

3實證結果分析

3.1樣本及數據的收集大樣本調研以課題組主要成員的社會關系、已畢業及在讀MBA學員中就職于長三角IT、制造、服務等行業的企業管理者為調查對象,采用面訪、郵寄、電話和電子郵件等調查方法。從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共發放各類問卷380多份,回收問卷294份,刪除填寫不完整的以及企業虛擬化程度較低等不符合要求的問卷,最終得到有效問卷220份。樣本的基本統計資料如表3。

3.2信度和效度檢驗分別運用SPSS16.0、AMOS21.0軟件檢驗樣本數據信度和一階驗證性分析。從表2可見,各潛在變量的Cronbachα系數均在0.8以上,CITC均在0.5以上,說明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各測量問項的因子載荷均大于0.5,組合信度均大于0.8,平均方差抽取量AVE達到0.5的最低要求,滿足收斂效度要求。表4中各潛變量的AVE平方根均大于潛變量間的相關系數,通過了區別效度檢驗,故問卷符合結構效度要求。

3.3整體模型的驗證性因素分析利用AMOS21.0軟件對虛擬企業實踐構成整體模型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其標準化參數圖解如圖1所示。表5所示為檢驗得到的指標值以及期望標準值[23],可見本結構模型的擬合程度較好。模型的路徑系數及檢驗結果如表6所示。其中,將路徑“伙伴關系�-虛擬企業實踐”的未標準化回歸系數參數設為固定參數1,其余路徑均達到0.001的顯著性水平,且各路徑的標準化系數在0.7$1.0之間(吳明隆,2010),說明四個一階因子與虛擬企業實踐之間關系較強。由此可得,虛擬企業實踐由伙伴關系、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和聯盟控制四個維度構成,其量表共有18個測量項目(表1)組成。

4結論

篇6

【關鍵詞】鄉村社區;減災;能力建設

中圖分類號: TU98文獻標識碼: A

1、前言

全球頻發的自然災害給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自然災害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1]。社區是減災的基石,加強社區減災能力,是當前國際減災的主要趨勢之一。我國引入社區減災已有多年,并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加強城鄉社區減災能力建設是我國的減災任務之一,全面提升社區綜合減災能力已作為構筑和夯實國家防災減災實力的基礎性工作。但總體來看,國內專門從事社區減災研究的學者相對較少,關于社區減災的實踐和理論研究還都是淺嘗輒止,可借鑒的不多,特別是我國農村社區自然條件差、生態環境脆弱,潛在的危害多,其能力建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研究背景:鄉村社區災害管理實踐簡介

(1)2008年“5·12”大地震發生后,作者分兩個階段從不同的側重點開展了鄉村社區災害管理能力建設工作。2009年8月-2011年3月,在北川羌族自治縣貫嶺鄉和擂鼓鎮的10個社區開展“北川社區主導的災害管理試點項目”,社區防災減災以及應急響應能力得到提升,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責任感加強,社區在災害管理中的主導作用得以開發,當地政府應急管理規劃及政策對接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建中鄉和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老廠鄉開展“中國鄉村減災與扶貧能力建設項目”,該項工作旨在促進鄉村可持續性生計及經濟發展,提高脆弱人群應對風險的能力,轉化其生計模式以保護其所在社區,并幫助其適應不斷變化的氣候所帶來的影響。

(2)基于對鄉村社區減災能力建設的認知和理性思考,作者重點關注與鄉村社區減災密切相關的兩個群體---群眾和鄉鎮干部,分別采用基線調查、回訪、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和參與式討論等方式展開研究,具體的樣本情況見表1。

表1社區災害管理實踐樣本

樣本 樣本數 調查方式 樣本描述

社區群眾 713 基線調查 其中四川省三臺縣建中鄉369位,云南省會澤縣老廠鄉344位

45 回訪 均來自實踐社區

鄉鎮干部 88 問卷調查 來自綿陽市各鄉鎮,包括曾遭受過重災侵害的鄉鎮和受災相對較輕的鄉鎮,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分析社區災害管理,為客觀、理性思考奠定了基礎

20 深度訪談

150 參與式討論

(3)鑒于四川省綿陽市地處自然災害多發地區,其自然災害情況具有代表性,研究時做了重點關注。北川羌族自治縣作為“5·12”地震極重災區,其巨災經歷和災后重建背景下的減災能力建設實踐均具有極其特殊的啟示意義,其災害管理經驗和防災減災的本土智慧也是世界災害管理知識范疇內的寶貴財富,很有必要從實踐到理論進行深入探索和系統總結[2]。綿陽市其它縣(市、區)內的農村社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災害威脅,對生產、生活、基礎設施、發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對照分析、理性思考提供了參照。

3、減災視覺下的能力認識與分析

為了提升農村社區減災能力建設水平,作者在基本認識的基礎上,大膽假設減災能力有其內在的構成邏輯,直接影響行為方式及行為效果,因此以實踐和研究樣本為基礎,探求能力的構成要素及影響層次,以期找到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的能力建設途徑。

(1)能力構成要素探究

根據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ISDR)減輕災害風險定義[3],災害風險是危害、脆弱性(易損性)和能力的綜合反映,通常被表述為“災害風險=(危害+脆弱性)/能力”,該表述顯示能力不足是風險增高的重要因素。在5年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同時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發現,社區災害管理能力的構成要素主要有知識、態度、技能和組織四個要素。

(2)各要素對能力的影響分析

基于實踐感知和對災害管理能力構成的認知,我們假設:知識、態度、技能和組織四要素中態度對能力的影響最大,其能激發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主動性并常態化;儲備的知識技能越多越豐富,態度越積極、越主動,越能發揮能動性;有效的組織可以建立起高效的運行機制,更好地促進知識、技能的學習和儲備,達到集體態度的轉變,為能力提升營造良性的文化氛圍;態度的轉變、知識技能的提高又會進一步增強組織的有效性,提高組織的良性運轉。

分析采集的鄉鎮干部的樣本發現,影響能力結構的關鍵因素依次是態度、有效的組織、知識和技能,與假設和實踐一致。參與問卷調查的88名鄉鎮干部中58人認為態度是影響能力結構的關鍵因素,占比43%;38人認為是有效的組織,占比30%;在問及“社區減災能力建設應從哪些方面開展”時,受訪的88位鄉鎮干部中 79人認為要著重加強社區群眾的態度轉變,占比90%。受訪的20位鄉鎮干部更強調態度的影響程度,都認為態度是影響能力建設的關鍵因素。150余位鄉鎮干部在參與式專題討論中強調更多的是態度對能力建設實效性的決定作用,只有積極主動的態度,才能將能力建設變為群眾的自覺行為。

(3)對影響能力的關鍵因素態度的進一步解構

減災能力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改善能力結構、降低災害風險。為了進一步了解影響能力結構的關鍵因素態度的內在機理,繼續深入解剖,力圖發現其影響行為取向,進而激發能動性、提升能力水平的內在邏輯路徑。

研究中,對比分析不同人群、不同社區發現,曾經受過重大災害影響社區的干部和群眾的災害管理態度普遍積極、主動。深度訪談鄉鎮領導時發現,受災害威脅比較重的鄉鎮群眾的參與積極性高,而受災害威脅比較小的鄉鎮群眾參與積極性不足。可見,個人(或社區)經歷對態度的影響很大。

綜合分析采集的鄉鎮干部的樣本發現,減災態度受個人經歷、性別、社會關系、貧富差距、知識水平、宿命觀念、依賴心理、是否參與過災害管理的具體活動等因素影響,其中“個人經歷”是關鍵因素。受訪的88位鄉鎮干部認為影響減災態度因素的排序依次為知識水平、個人經歷、參與不夠、心理依賴、社會關系、貧富狀況、性別。其中72人認為知識水平對態度的影響最大,占比82%;64人認為個人經歷對態度的影響最大,占比73%。而150余位鄉鎮干部在專題參與式討論時認為,個人經歷對態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在對20位鄉鎮主要領導干部的深度訪談中,當問及“什么是影響態度的最重要因素時”,曾經受過重大災害影響社區的鄉鎮干部的答案全部為“個人經歷”。

(4)能力構成因素影響模型

綜合評估實踐和樣本數據發現,能力由組織、態度、知識、技能四大要素構成,其中態度起決定性影響作用,態度的改變決定其余三個因素的改變,進而影響整個能力水平。態度的主要影響因素有經歷、知識、觀念、組織程度,各自的影響權重不同,經歷居首,經歷可改變觀念,也可激發吸取知識的主動性,激勵參與組織與活動。由此可以根據能力的構成要素及影響層次構建圖1所示的能力構成因素影響模型。該模型可為探索能力建設提供實踐指導,包括方法的選擇、內容的設計等。

4、基于能力要素驅動的社區實踐模式

建設鄉村社區的減災能力,作者認為應從能力的構成要素著手,做到防災為先,內化于心,減災為本,外踐于行。結合5年來的實踐經驗與理性思考,嘗試提出“一劃三機制”的鄉村社區減災能力建設實踐模式,即:以減災計劃為核心,建立相應的組織機制、培訓機制和參與機制,構建社區減災能力體系。

(1)組建社區減災自組織,提升社區主體作用。

與其它的社區自治一樣,減災也需要組建自組織來實施相關的具體工作,以便充分發揮群眾的智慧,使之成為基層政府職能的有益補充。實踐中,經過群眾的反復參與式討論、投票選舉,根據社區實際情況組建了9—11的工作隊伍。評估表明減災自組織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制度缺陷,在實現基層政府管理職能向社區的有效延伸的同時,也為基層群眾參與社區管理提供了一種現實途徑。

參與討論的150位鄉鎮干部認為要實現有效的鄉村減災,社區必須到位,加強社區自組織建設和能力提升很有必要,可以有效彌補政府工作的盲點和不足,也能更好地建立起基層政府和群眾之間的有效溝通。回訪的45位實踐社區群眾認為自組織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貢獻智慧和能力的平臺,通過自組織的主動作為,搭建起了良性的訴求表達、信息整合、資源高效利用、群眾積極參與的渠道。

(2)以培訓為紐帶,驅動能力要素合理構成。

培訓是知識傳遞、技能傳遞、標準傳遞、信息傳遞、信念傳遞行為,培訓是減災能力建設的重要載體。要取得實效,應以需求為導向規劃科學合理的培訓內容,以能力要素為基礎甄選適合社區實際的培訓方式。

1)以需求為導向規劃培訓內容

為了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設計培訓內容應以需求為基礎。實踐證明,需求是分層次、分階段的,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有操作層面的內容,包括常見自然災害的識別與應對常識、安全(逃生)設施設備的使用技能、自救互救的相關知識、急救的方法和措施等;有社區層面的綜合減災內容,包括組建應急隊伍、提升社區災害管理自組織的能力、加強社區與外界的合作與交流等;有減災與減貧的需求,更愿意探索可以更好抵御風險的、適合社區實際的生計模式。這些需求不是絕對的、孤立的,除了具體到某個層面的操作細節外,很多的內容互相促進、相互補充。因此分類別、分階段地實施并跟進培訓是重要環節。

實踐中,通過基線調查發現并挖掘需求,結合需求的建設目標,開發設計了有針對性的培訓模塊,包括知識技能模塊、應急演練模塊、應急隊伍建設模塊、制定社區減災計劃(規劃)模塊、生計發展模塊。實踐評估表明這些模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例為適應北川羌族自治縣貫嶺鄉政府提出培訓其“黨員義務應急隊”的需求,根據鄉村應急隊應具備的知識、技能,規劃的培訓方案 [4]。

2)以能力要素為基礎甄選培訓方式

根據學習、借鑒和實踐總結,我們采用講授、案例分析、參與討論、情景模擬(或稱為體驗式)等方式開展或指導社區培訓。在能力要素中,針對知識,主要采用講授和參與討論方式;針對技能則主要通過講授和情景模擬方式;針對社區自組織的建設和能力培養則主要采用參與討論、情景模擬等;針對態度提升則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和參與討論增加間接的經歷。

受訪的88位鄉鎮干部認為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擬方式對社區培訓最有效,占比達到80%;深度訪談的20位鄉鎮領導更強調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擬,認為更容易被農村群眾接受;回訪的45位實踐社區群眾中51%的認為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擬效果最好,最受啟發。

(3)制定符合社區的減災計劃以凝聚共識

實踐證明,社區減災能力建設需要長期的干預,要使這種干預能夠影響并改變社區,最好能夠主流化、本土化、政策化、長期化,因此需要凝聚共識,制定減災計劃就是凝聚共識的過程。減災計劃的制定涵蓋了社區減災的各方面,包括社區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社區災害風險的分析,備災措施、應急響應機制、災后恢復重建等,因此制定社區減災計劃不僅是認識和梳理災害風險,更是理性、全面、深入地思考社區的發展的過程。制定社區減災規劃是一個動態過程,社區的減災行動可以看成是在規劃的基礎上展開并不斷完善的,因此可以通過制定該規劃凝聚共識。

制定社區減災計劃的過程,也是社區不斷認識、優化社區資源的過程。資源包含自然資源、經濟資源、基礎設施、社會資源,實踐發現,現在普遍存在對資源的認識、挖掘、整合比較欠缺。受訪的88位鄉鎮干部中80%的人認為社區減災現在過多地強調物質資源而忽視或輕視了人的能動性,77%的人認為過度依賴外部資源,而內部資源的整合不夠,68%的人認為對資源的認識還不到位,以致沒有有效挖掘。

制定社區災害管理計劃的過程就是充分調動社區群眾參與、發揮群眾能動性、挖掘群眾智慧、整合內部力量的過程。150余位鄉鎮干部的專題參與式討論中提到,群眾的參與程度直接影響到預案的實效性。實踐發現,通過社區信息的收集與整理,群眾從新的視角審視生活的社區,從中發現潛在風險和社區本土資源;參與式討論幫助社區群眾形成行動計劃和方案,從而提高了社區群眾識別災害風險、整合社區資源的能力,同時提升了社區成員參與社區災害管理的能動性。

(4)努力構建基層政府、本土社區、外來社會組織合作治理的社區減災的協同機制。

在實踐干預和社區調查中發現,農村社區減災在協同機制的建立上普遍存在兩方面的不足。一是社區缺位,公眾參與不足。受訪的88位鄉鎮干部中47%的人談到因參與不夠導致社區群眾與基層政府溝通不暢,社區動員能力不強,很難形成共識。二是社會組織缺位,社會協同不足,來自于社會的技術力量、智力資源不能有效參與進社區減災實踐。除實踐干預的4個鄉鎮、30個鄉村社區外,深度訪談中有1個社區曾經有社會組織參與減災,社區回訪中云南項目點僅有1個社區有外來人員(駐當地企業)參與。

社區減災應體現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基本原則,因此,探索基層政府、本土社區及外來社會組織合作治理的減災有效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唯其如此,才能優化配置當地資源、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共同應對社區災害風險,這也是作者將持續觀察和深入探索、思考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中國的減災行動, 新華網 ,2009.05.11

2.張建任翠華. 社區災害管理最佳實踐案例[M]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

3. 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ISDR)術語, 百度文庫 。

篇7

內部控制理論從產生到發展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歷史進程。大體上分成四個階段:1.內部牽制階段,從原始的組織誕生開始直至20世紀40年代。這一階段內部控制的著眼點在于職責的分工和業務流程及其記錄上的交叉檢查和交叉控制。內部牽制主要通過人員配置和職責劃分、業務流程、簿記系統等來完成。其目標主要是防止組織內部的錯誤和舞弊,通過保護組織財產的安全來保障組織運轉的有效性。2.內部控制制度階段,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這一階段內部控制開始有了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的劃分,主要通過形成和推行一整套內部控制制度來實施控制。內部控制的目標除了保護組織財產的安全之外,還包括增進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提高經營效率和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針。3.內部控制結構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這一階段開始把控制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與會計制度、控制程序一起納入內部控制結構之中,并且不再區分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控制環境反映組織的各個利益關系主體(管理當局、所有者和其他利益關系主體)對內部控制的態度、看法和行動;會計制度規定各項經濟業務的確認、分析、歸類、記錄和報告方法,旨在明確各項資產、負債的經營管理責任;控制程序是管理當局所確定的方針和程序,以保證達到一定的目標。4.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階段,1992年開始自今。1992年9月,美國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的主辦組織委員會(COSO)了一份報告《內部控制:整合框架》,提出了內部控制的三項目標和五大要素,標志著內部控制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內部控制的目標包括合理地確保:經營的效率和有效性;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對適用法規的遵循。內部控制要素包括:(1)控制環境,包括員工的正直、道德價值觀和能力,管理當局的理念和經營風格,管理當局確立權威性和責任、組織和開發員工的方法等;(2)風險評估,即為了達成組織目標而對相關的風險所進行的辨別和分析;(3)控制活動,是為了確保實現管理當局的目標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包括審批、授權、驗證、確認、經營業績的復核、資產的安全性等;(4)信息與溝通,是為了保證員工履行職責而必須識別、獲取的信息及其溝通, 信息系統中包括會計信息系統;(5)監控,即對內部控制實施質量的評價,包括經營過程中的持續監控(日常管理和監督員工履行職責的行動等)、個別評價或者兩者的結合。

二、內部控制的特征

一般意義的內部控制并非都是成文規定的具體制度,通常存在于企業組織規劃、管理辦法以及各種作業程序之中,管理者應該用內部控制原則、技術、方法去貫徹實施既定政策。內部控制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全面性 內部控制是對企業一切業務活動的全面考核控制,并非是局部性控制。它不僅要控制考核財務、會計、資產、人事等政策計劃的執行情況,還要進行各種工作分析與作業研究,并提出改善措施。

(二)經常性 內部控制不是階段性與突擊性的工作,它涉及各種業務的日常作業與各種管理職能的經常性檢查考核。

(三)潛在性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內部控制行為表現不十分明顯,其實它隱藏與融匯在一切作業工作之中。不論你采取何種業務事項,都潛在有控制意識和控制行為。

(四)關聯性 在企業內部各項控制工作中,彼此之間都是相互關聯的,一種控制行為成功與否均會影響到另一種控制行為,一種控制也許會導致另一種控制的加強,也許會導致另一種控制的取消,或者減弱另一種控制的效應。

三、正確理解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內部控制理論由來已久,到底該如何理解內部控制,筆者想從控制論、系統論、契約經濟學等角度來進行分析。

(一)內部控制的表象與實質 從表象上來看,企業是一個為了達到一定目的,由許多相互關聯的要素組成,依靠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有機結合在一起的復雜的、耦合運動的人造經濟體系。要對它實施有效的控制,必須從系統整體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從企業整體的角度定義和設計控制體系。我們可以把與企業聯系緊密、影響較大的因素作為企業的構成要素,把聯系不太緊密、影響較小的因素作為環境。將企業構成要素之間為了達到企業目標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定義為企業的內部控制;將環境對企業的影響稱為企業的外部控制。并把企業的內部控制進一步劃分為企業治理控制和企業管理控制。

從實質上來看,企業是一系列契約的組合,是個人之間交易產權的一種方式。就契約本身而言,企業是一個不完備的契約。當不同類型的財產所有者作為參與人組成企業時,每個參與人在什么情況下干什么,得到什么,并沒有明確的說明。這就需要在企業內部存在一個控制機制,來彌補企業契約的不完備性,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作和發展。

篇8

關鍵詞:城市環境保護;具體措施;環境污染治理;噪聲污染

1空氣污染治理方案的應用

(1)在城市環境污染的治理過程中,一系列的生態基本要素構成了環境污染的源環境。這些元素包括了噪聲因素、水源因素、空氣因素等。這幾個要素共同構成了環境污染的處理體系。為了切實提升城市環境保護的效益,需要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協調。只有具備充足的客觀物質基礎,才能為保護環境創造良好的客觀條件。在日常生態環境維護過程中,做好噪聲處理方案、水源處理方案、空氣污染處理方案等的協調是必要的。針對不同城市、不同環節的污染問題展開相關防護計劃的開展,要確保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目標貫穿全程。根據相關空氣監測單位的權威數據來看,我國諸多城市的空氣質量污染狀況不容樂觀,并且呈現出日趨嚴重的趨勢。北上廣等超大城市的PM指數已經超過安全的空氣質量指數。一些城市的霧霾污染狀況非常嚴重,北京就是一個霧霾污染嚴重的城市。為了解決客觀存在的環境問題,我們必須要強化城市環境的防護工作,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好協調。如果任由環境污染持續下去,我們生活的環境將不利于自身健康的維持,對社會經濟的穩定運行也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2)為了實現對城市污染問題的良好控制,我們必須要明確相關的環境安全方案。首先要進行空氣污染狀況的處理。空氣污染的構成狀況比較復雜,其成分包括了化工廠排除的廢氣、汽車尾氣、發電廠廢氣等。在這些空氣污染成分中,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是主要的構成要素。為了滿足現階段空氣污染處理工作的要求,進行工業廢氣排放限制方案的應用是必要的。相關的發電廠及其工廠,需要做好自身的環保技術應用工作,確保自身工藝的升級及其改造,保證工作效率的提升,實現對資源的循環使用、節約使用及其高效使用。針對汽車尾氣狀況,需要落實好城市公共交通建設,提倡自行車代步,減少普通汽車的使用量。相關單位需要進行城市環境管理體系的健全。在城市空氣污染的治理過程中,落實好相關的環境保護制度是必要的,強有力的法律條規能夠為環境保護創造一個健康的法律環境。國家的相關環境部門需要進行空氣污染治理體系的健全,做好城市空氣污染的防護及其處理工作。

(3)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進行新能源的應用是必要的,資源的應用狀況是產生環境污染的源頭。這就需要實現新型清潔能源的應用,提升能源的應用效率,降低工業及其民眾的資源依賴率,通過對新型清潔能源的應用,取代傳統的能源,從而滿足城市空氣污染的治理要求。

2水源污染處理方案的應用

(1)在城市環境污染的處理應用中,水污染狀況是常見的環境問題。一個城市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水資源的應用,不論是社會經濟發展還是社會民眾的生活,都離不開水資源的應用,這就進一步說明水源污染問題治理的必要性。水源污染的處理,需要根據不同城市的污染狀況,進行水源污染處理模式的應用。為了控制好城市水源環境的污染源頭,城市相關環境管理部門需要進行污水源頭的控制,強化對水污染源頭的治理。需要根據實際污染情況進行污染源頭的找出,進行水污染情況監測點的建立,要有計劃、有規律的進行水污染情況的檢測。這一環節的開展,需要國家給予相關的政策支持,針對那些污染排放的釘子戶,需要給予相應的經濟懲罰,從而避免水污染問題治標不治本的問題。在公司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需要給予一定的環境保護優惠政策,確保污水處理工作的良好運作。

(2)城市的相關部門需要進行水資源污染檢測方案的優化。針對城市水資源污染的原因,展開不同防治措施的開展。從水資源污染狀況上來看,水資源污染狀況分布廣且地區分散。在水資源污染處理過程中,首先要處理好較大的水污染問題,再去處理其他的水污染問題。城市的相關環境管理部門,需要針對不同的水污染區域展開持續性的監控及其管理。

(3)生活污水及其工業廢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構成要素。在城市水污染的處理過程中,要做好水污染原因的分析工作,為了有效提升城市的水污染處理效益,城市的相關部門需要落實水污染公司的處理工作。重點監控那些較大污水排放的公司,針對不同的水污染登記,進行污染處理等級制度的應用,切實提升水源處理的處理效益。在生活污水的處理過程中,要強化生活污水的循環利用性,保證生活污水的循環使用,降低生活污水的污染狀況。無論是生活污水還是工業廢水,城市環境管理部門都需要積極做好相關的監測及其管理工作,扼殺導致水源污染的源頭,確保城市水源污染的積極處理。

3噪聲污染處理方案的應用

(1)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有賴于噪聲污染處理方案的應用。在城市生活中,噪聲污染是隨處可見的,這些噪聲污染的來源廣泛,比如交通街道、施工場地、音樂廳等。這些噪聲污染都是非常常見的。為了解決好城市噪聲污染問題,我們需要明確噪聲污染的特點,噪聲污染具備多源性、復雜性等的特點。噪聲污染處理方案的應用,必須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不能用傳統的噪聲處理方案進行相關問題的處理。需要及時更新噪聲污染的處理理念,進行噪聲污染治理體系的健全,找出城市噪聲污染的源頭,采取相關措施,切實解決噪聲污染問題。在城市噪聲污染處理過程中,做好噪聲污染源的控制是必要的。噪聲污染源是形成噪聲的直接因素。在實際治理過程中,要做好不同方面噪聲污染源的監控及其處理工作。針對噪聲污染狀況做好相關處理級別的劃分,進行噪聲污染危害程度的等級化,強化每一步的噪音處理步驟,提升噪聲污染的處理效益。這需要進行噪聲污染等級的確定,控制好噪聲污染的源頭,切斷噪聲污染的傳播途徑。確保噪聲污染源監控工作的良好開展,提升噪聲污染源的監控力度,保證城市噪聲污染整體效益的提升。

(2)這需要國家進行相關噪聲污染處理體系的健全,以滿足城市噪聲污染工作的處理需要。針對城市噪聲污染的實際情況,實現噪聲污染處理方案的改進,提升城市噪聲污染的處理效益。城市噪聲污染的處理工作體現在多個細節上,比如街道噪聲阻擋板的應用,減少汽車的使用,限制禁鳴區域等。城市噪聲污染的處理工作是涉及到社會民生的大事,國家有必要進行噪聲處理體系的健全,保證不同噪聲處理制度的確立,保證這些制度的科學性及其可執行性。

4結束語

城市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實現社會的穩定進步,有必要實現城市環境保護體系的健全,做好噪聲污染、水污染、空氣污染等的處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平.東昌湖水質變化及水環境管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

[2]蔡昌鳳,徐建平.景觀水微污染控制[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

[3]盧少勇,金相燦,余剛.人工濕地的磷去除機理[J].生態環境,2014(2).

[4]武琳慧,吳林林,黃民生,等.人工浮床及其在污染水體治理中應用進展[J].凈水技術,2014(4).

篇9

關鍵詞:小城市;景觀提升;城市文脈;景觀特色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3-0102-02

1 引言

在如今的新疆,人們在感嘆小城市的大量涌現為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也發現它們的景觀建設處于模仿復制的階段,沒有自己明顯的特色,但是小城市的景觀要素的單一雷同,又使其呈現出可塑性極強的一面。小城市景觀處在大城市與鄉村景觀的相鄰結合部,比起大型城市具有先期建設的前瞻性。而城市文脈是城市發展過程中流淌在人們心中記憶的呼喚,是城市特色重要體現點,利用文脈來烘托城市特色是現階段城市景觀提升的大方向。

2 研究現狀與方法

一直以來,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大環境下,新疆在全國經濟發展當中處于劣勢。當前,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新疆大力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小城市景觀的提升不僅有利于人民幸福感的提升還可以緩解人們對大城市的不斷涌入造成的環境危機和生活壓力,而且對于外來的投資以及社會的穩定都有著支撐作用。而單純的提高城市綠地率,濫用文化的標簽來追求景觀的特色,對于城市生態環境的提升明顯是盲目而不科學的。

本文從城市文脈發展分析入手,根據新疆實際的發展狀況,結合筆者的實際調查與項目經驗,從城市文脈構成要素的角度的探究新疆小城市景觀提升的方向。

3 新疆小城市文}分析

3.1 新疆小城市文脈

城市文脈被廣泛認同是城市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城市整體與文化背景的關系[1]。新疆小城市文脈不僅指新疆本身的自然環境,還指伴隨著城市發展長河中積淀出的多民族特色的人文環境,包括人、建筑、經濟文化背景,政治、民俗文化等。小城市文脈不同于大城市文脈清晰的發展與沿革,是受到聚居人群的變化、小城市擴張與發展機遇的變化而變化的。

3.2 新疆小城市文脈發展

新疆有13個世居民族,現有53個民族,文化燦爛,資源稟賦,是一個歷史文化不斷沖擊和融合的地方。加上本身氣候干燥,降雨稀少,也形成了獨特的自然地貌和人居環境。目前新疆需要穩定發展的局勢,在要求文化同化、民族相互理解和認同的前提下,把與眾不同的城市文脈作為城市發展的生命線,不僅可以作為景觀設計的基礎,還能為新疆的和諧穩定、文化輸出貢獻力量。為贏得政績,道路修建呈現“領導特色”,一修再修,頻繁的道路更改導致生態環境遭到更大的破壞,新疆的小城市必須改變以往“領導一動、規劃重弄”的思想。想要走出一條特色化景觀提升的道路,就必須深刻的挖掘當地的城市文脈作為景觀創作的要素,而不是隨意的給園林綠地加上的文化的標簽,這不是特色的表現,是對文化符號的濫用。

3.3 新疆小城市文脈構成要素

新疆小城市的文脈大致可以分為自然環境、建筑人居環境、地域文化、科技創新等[2]。隨著城市的發展,周圍環境機遇的變化,城市文脈也在與時俱進的發生改變,例如政治文化沿革、新發掘的動植物資源,古墓遺跡等。

4 基于新疆小城市文脈角度的景觀提升方向

4.1 新疆小城市自然環境的控制與優化

新疆地廣人稀,大片的沙漠抑制了許多人類生存活動,而治理沙漠修復生態有利于促進小城市的擴張與發展,也是為了更好的適應人類活動。例如克拉瑪依市一直致力于荒漠治理,周邊鹽堿化嚴重,開始只能種植地被,將沙土固定,再進一步的種植耐鹽堿耐干旱的樹種,在種植樹木的時還需鋪設稻草以提高土壤鎖水性,以達到對自然的控制與優化。

目前,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示了2013年國家園林城市(縣城)的名單,新疆地區榜上有名的分別是:烏魯木齊市、阿勒泰市、五家渠市、尉犁縣、澤普縣、鞏留縣、尼勒克縣。基于自然環境的角度來看,小城市的城市綠量已達到一定水平,這僅說明我們園林綠化取得一定成效,卻不能代表實際的景觀效果。新疆干旱的氣候導致植物種植單一,生態系統不穩定。因此在園林綠化的道路中仍存在植物盲目填充的現象,例如2015年哈密地區在進行街頭綠地景觀提升過程中發現仍存在樹木間距過窄,沒有復合的喬灌草植物種植形式,更別提形成一定的景觀效果了。從前的新疆小城市景觀只是一味地追求綠化覆蓋率,這是一種粗獷的景觀提升形式,當然這也跟我們大片荒漠的土壤和干旱的氣候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如果我們能對單一的生態系統進行有效地控制與優化,那我們的景觀建設就是不是盲目的拼湊而是有計劃的實施。

4.2 新疆小城市建筑人居環境的模仿與發展

從建筑人居環境的方向出發,在渴望發展的小城市建設中,避免不了模仿大城市的現代化建筑風格。當人們身處高樓之中,就相當于處在兩山的山谷之中,天空也被局限在頭頂的較小區域之中,唯一不同的是山谷斜坡經過景觀布置就能帶給人獨特的視覺感受,高樓林立帶給我們的只有局促的壓迫感。從建設城市天際線的角度出發,小城市建設應重視開敞空間景觀建設,以增加功能性和休閑活動為重點,以微觀為改造為基礎,營造豐富的、有機的、親切地城市生活空間,成為有特色的綠化核心地帶。因此在景觀建設方面應當應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將園林綠化細致化,為打造城鄉旅游休閑特色城市做鋪墊。讓景觀做城市的導游,用景觀來訴說我們的故事。

從建筑材料的選擇來說,新疆有大片的沙漠,使得靠近沙漠地區的原始民居大量采用泥土和磚塊,這一傳統也影響現今烏魯木齊、昌吉市地區建筑物主基調。由此,烏魯木齊市、昌吉市建筑顏色多采用土黃色,建筑材料的選擇使得城市的色彩和質感與周圍環境相統一,這體現了我們的建筑在模仿自然的人居環境并不斷向前發展。

4.3 新疆小城市地域文化的差異與共生

現今新疆共有5個民族自治州,6個民族自治縣。每個民族有不同的特色,在新疆還有一種特殊的文化,那就是兵團文化,是帶有軍隊文化和履行國家使命的文化,這類城市的文脈發展是經歷了本土與移民,先屯墾后現代化建設的這一多維、動態的發展過程[3,4]。景觀提升的方向不應局限在某個民族特色的范圍內,而是接受差異獲得共生。

烏魯木齊市作為首府,它的地域文化較為復雜,而多數小城市民族成分較為簡單,都是以一個民族為主,多民族共生的狀態。鑒于新疆少數民族善于用歌舞來表達幸福生活,越來越多的民族歌舞的題材也被應用于園林景觀當中。干旱沙漠環境下,沙漠駝隊等元素也被應用于設計元素中,完全展現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特質。而像五家渠市是典型的兵團屯墾戍邊性城市,這是一座被譽為軍人奠基的城市,城市文脈更多體現的是軍隊文化和以國家意識為主流的思想[5]。為紀念屯墾而命名的軍墾路,為紀念革命52位英雄的將軍街,這是其他城市所看不到的風景,體現了這個城市獨特的風骨。

4.4 新疆小城市新技術新材料的沖擊與融合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園林建設的材料方法推陳出新,為城市景觀增添了新鮮的色彩。植物栽培養護技術的提高,讓一些優良的野生植物種質資源通過引種馴化成為景觀提升的材料,如已成為新疆行道樹綠化熱門品種的新疆小葉白蠟,庭院觀賞的疣枝樺、天山花楸等都是經過引種馴化的[6]。然而對于引進外來樹種所造成的水資源、管護成本的消耗以及病蟲害都表明發展鄉土植物才是城市園林景觀提升關鍵。新疆小城市向較大城市發展的速度^為緩慢,是新的種質資源發揮應用的重要戰場。

2013年被國家評為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的庫車老城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程,讓人們再一次意識到,歷史悠久的建筑、街道、胡同、牌坊等這些能夠完整的表達城市文脈的元素,不應該在城市化的拆遷過程中被完全消滅。在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的今天,我們在景觀建設中更應該保護和發展城市的歷史文脈。

5 結語

新疆小城市正處在經濟建設的起步階段,應當借鑒國內發達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在當今中國園林崇洋熱的影響下,我們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立足當地的生態文化環境,結合現狀,重用鄉土植物,改變在綠地布置上不均衡、開發前期沒有前瞻性等情況。迎著“十三五”規劃所提倡的切實改變“規劃規劃,紙上畫畫,墻上掛掛”的思想,新疆小城市景觀提升應追求變化之中有對比,對比之中有亮點,真正做到“景為人用,人為景迷”的景觀提升。

參考文獻:

[1]李 鋼.城市文脈構成要素的分析研究[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7(4):343~346.

[2]苗 陽.我國傳統城市文脈構成要素的價值評判及傳承方法框架的建立[J].城市規劃學刊,2005(4):40~44.

[3]張宇川.兵團文化與和諧民族關系構建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4:15~19.

[4]馬 遠.新疆特色城鎮化路徑[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1:17~25.

篇10

關鍵詞:風險管理體系;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存在于任何一種類型的企業組織形式中,經濟形勢時刻變化,經濟發展日新月異,財務風險無論是在重要性還是在危險性上都相對較為突出,重視財務風險是企業必須要首先考慮的,因此如何控制財務風險被學者廣泛論述和研究。集團企業的規模大,層級體系多,財務風險管理難度也相應增大。二十世紀初,世界著名集團公司相繼破產,如香港百富勤投資集團、日本八百半公司、美國投行貝爾斯登,集團企業內部和外部因素都有放大財務風險產生的可能性。同時,美國次貸危機中雷曼兄弟及中國德隆集團的破產也足以讓我們認識到集團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

一、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的構建

健康的財務框架增加企業提高其面對風險處理的能力,財務風險框架的建設應應遵循如下原則:

(一)系統性原則

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是一個系統,財務管理強調其整體性,其組成要素共同支撐其財務系統運行,各組成要素是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影響企業財務的各組成要素互相關聯、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一個有機整體。

(二)環境分析起點原則

首先要闡明什么是環境,前面提到要構建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那么既然是框架它就存在邊界,邊界之外的因素就是環境。環境分析是每個集團企業制定其戰略目標前的必須課,戰略目標的的基礎就是環境分析。本文所談到的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服從集團企業戰略目標,兩者具有一致性。

(三)目標導向原則

目標導向原則是指我們在構建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時,以確立的目標為導向。我們應該以目標為導向確定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主體、活動和保障措施。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集團企業財務管理乃至戰略管理的一部分。

(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則

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的構成要素依據企業環境變化而變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則要求企業根據環境變化對框架構成要素進行重新評估、分析,要求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在實施目標的過程中要立足于國家現狀,依據國情,而不是照抄照搬國外的制度、實施措施或框架結構,并且有針對性的不斷完善環境保護目標中出現問題。

二、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的構建

本文的框架是具有內在一致性、按照一定邏輯組成的一系列要素的集合,是解決相關問題的參照藍圖。COSO的內部控制框架和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意義,但理論框架的落地需要實施框架來切實解決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實施問題。

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的三層結構:

(一)目標層。目標是指導實施層依靠目標層進行指導,也是其參考的的重要依據,最終也是企業實踐活動的最終歸宿。集團企業的行動方向就是既定的目標,對其行動成效的考評依據也是其目標是否實現,無具體目標的行動沒有任何實施價值,沒有目標的實施活動也不能為企業帶來任何實際效果和提升多少效率。企業按照環境分析起點原則進行分析、制定目標,選擇其中切實可行的目標,這就是目標層構成的要素。目標包括具體目標和戰略目標,不同結構層級責任主體的目標為具體目標,戰略目標則是企業層的整體、長期的目標。

(二)管理層。程序方法、責任主體以及保障體系等是管理層的組成要素,目標層進行的實踐活動具體體現在管理層。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的核心部分就是管理層。基礎層的支持和保障是管理層存在基石。目標層是管理層方向,受制于目標層,但其存在對目標層層級目標的實現起決定性作用。管理層是基礎層和目標層之間連接的橋梁,是基礎層的現實表現和目標層的具體實踐。

(三)基礎層。基礎層是整個過程的基準點,即企業所開展的所有管理活動都是為了從目標的建立到目標的完成,從實際出發所建立的基礎層,是構建整個框架的基礎,基礎層體現了企業目前面臨的顯示情況和實際狀態。管理層為基礎層提供保障和支持,同時基礎層也限制和制約管理主體、保障體系和管理活動。

三、結語

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無處不在,財務管理復雜多變,我們必須構建一個框架,完善整個系統進而通過規范的體系進行綜合治理。企業要達到有效、高效管理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的效率和效果緊緊靠責任主體落實財務風險管理流程和實施程序方法很難完成,我們通過構建目標層、管理層和基礎層三個管理層次,這其中又包括五個要素,分別是責任主體、管理目標、保障體系、程序方法和管理基礎。三個層次與五個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聯系,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統,從而預防企業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王農躍.企業全而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博士論文,2008.

[2]王洋.論我國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的構建[J].長春大學學報,2011.

[3]楊周南.論會計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J].會計研究,2003.

[3]于富生,張敏,姜付秀,任夢杰.公司治理影響公司財務風險嗎[J].會計研究,2008.

[4]張伯倫.壟斷價格理論[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5]張敏慧.新形勢下對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的若干思考[J].會計之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