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的困惑范文

時間:2023-07-14 18:10: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自媒體時代的困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自媒體時代的困惑

篇1

然而,當整個戲劇季塵埃落定之際,卻席卷起了筆者心頭陣陣疑惑:當困惑困住人們之際,當代戲劇是否也被困住了呢?

困惑一:返古還是新潮

《空手》是一出韓國啞劇,是以韓國傳統儀式和薩滿教為基礎的視覺表演。如此這般“返古”,著實讓人無法承受。雖說戲劇始于祭祀,但活在當代的我們是來看戲的啊。

香港進念•二十面體《路易•康的時代和生活》,用文字、錄像、音樂、語言構建出了一個建筑講堂。雖說多媒體、電子音樂、光影交錯間拓展了舞臺空間,讓這出戲看起來很是新潮,但卻新潮得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我們究竟是在看戲,還是在聽講座?

困惑二:戲劇與文學

以色列話劇《艾維雅的夏天》、愛爾蘭獨角戲《白鯨記》,都改編自同名小說。當前,小說改編戲劇之風盛行,但像她和他那樣在戲劇舞臺上極致地去表現文學性,而將戲劇性擱置一邊的,倒是鮮見。如此“閱讀式”的舞臺呈現,看上去似乎是讓整個劇場靜止了,甚至靜得可以讓你專心看他背書。但讓人疑惑的是,缺乏更多的解讀與更多的動作,那還不如回家自個兒看得了,又何必進劇場看你讀?或者說劇本朗讀會還更有戲一些呢。

困惑三:說還是不說

本屆戲劇季最顯著的特點便是,要不說個不停,要不就一字不說。有一個人說滿整場的《艾維雅的夏天》、《白鯨記》,也有整場不說一句的《空手》、《箱》、《蟲洞》,還有說一半不說一半的《路易•康的時代和生活》。

一個人的戲劇難免絮叨,以往的那些是盡量要做得戲劇一些的,沒有動作也至少要讓敘述更戲劇化。而肢體劇也難免讓人無語,以往都是盡量努力讓肢體與劇掛上鉤,沒有語言也至少讓動作更有意義,但這次似乎不然。其實一個人的敘述也可以很精彩,肢體劇也可以充滿戲劇張力,但他們的基礎不都首先應該是戲嗎?

困惑四:戲劇怎么了

以上困惑,歸結到底,總免不了對于戲劇性的探討。于是筆者產生了更大的困惑,當代戲劇還是不是戲?

篇2

關鍵詞 傳統心理健康教育 自媒體 改進

Abstract High school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life, psychologists call this stage "psychological crisis period". In this special st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 encounter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confusion, if not timel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ill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sound personalit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since the media has become a tool of communi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people's daily life, so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n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s needs and the needs of times developm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from the media to be improved.

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壓力都在不斷增大,這使得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然而,由于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限制頗多,致使其發展緩慢且效果不佳。近些年來,由于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讓移動終端得到了普及,以微信、微博、網站論壇為代表的自媒體應用簡化了公眾的信息傳播渠道,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中數億用戶實行信息傳播活動的新興寵兒。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充分發揮自媒體的優勢,與心理健康教育適當結合,希望以此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1 自媒體的涵義

關于自媒體的定義,至今還仍有許多爭議,“自媒體”最早由美國著名硅谷IT專欄作家丹?吉爾默提出,可分為三個階段:web 1.0即傳統媒體或舊媒體,例如電視、廣播等;web 2.0指新媒體包含傳統媒體的網絡版和新聞門戶網站等;web 3.0指現在的自媒體,即以微博、微信、網絡論壇為代表的可以實現用戶貢獻內容的媒介。

2 初中生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2.1國家素質教育的需要

2012年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曾明確提出:“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或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2.2 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要

中學階段正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心理學家把這一階段叫做“心理危機時期”。處在這個特殊階段的初中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所以在這一階段的初中學生很容易產生某些心理問題,影響到其今后的健康發展。通過對錦州市多所學校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可以了解到,雖然有的學校對于新入學的學生進行心理測驗并存紙質檔案,卻不能很好地進行跟蹤再調查;部分學校每個月都會舉辦相應的心理講座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卻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n程,由于多種因素的限制,使得學校并沒有充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了更好地響應國家素質教育的需要,應該找到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2.3 時展的需要

目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發展還不平衡,大部分學校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學校中心理健康咨詢室設施配置不足,心理健康教師能力不足,不能給予學生及時的心理疏導和咨詢。甚至有一些學校根本沒有設置心理咨詢室,沒有配備心理健康教師。尋求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和方法,加強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亟需解決的課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自媒體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溝通工具。針對自媒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通過一個預調查進行了初步了解。調查方式是對錦州市幾所中學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發放問卷共130份,收回115份,回收問卷有效率為98%。問卷共涉及三個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二是學生使用自媒體的現況;三是對開展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的態度與建議。通過調查,在被試的初中生中73%的學生存在著各自的困擾,有的同學會選擇通過跑步或者聽音樂等方式進行排解,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選擇不排解壓力,順其自然。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用智能設備上網的同學更是達到了測試人數的98%。對于開展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的態度,僅有0.8%的同學表示不是很支持開展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而78%的同學表示不同程度的支持,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達到匿名咨詢的效果。因此,應當充分發揮自媒體的優勢,與心理健康教育適當結合,希望以此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實效。

3 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與存在的問題

3.1 授課范圍與內容的局限性

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主要是通過學校所開設的專門課程、活動課程或者融合課程來接受有關心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是在固定的時空內以書本為載體,教師通過口頭講述的方式來使學生接受心理健康知識,所以授課范圍有限且傳授知識的速度緩慢,教學內容單一。學生是以集體的形式參與到課堂當中去,故無法根據自身心理情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致使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授課范圍與授課內容受到局限。

3.2 師資方面的匱乏

以我國目前的狀況來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依然處于匱乏階段,許多中小學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學校設有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咨詢教師。而設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某些學校教師專業水平也令人堪憂,甚至不乏是兼職教師。不僅如此,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一個教師往往要負責一個年級甚至是一個學校的學生。在傳統的心理咨詢中,一個咨詢師每次只能接待一個來訪者,以此來看,要想滿足全體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就變得極其困難。

3.3 社會偏見

很多學校都設有一間布置得非常溫馨的學校心理咨詢室,暖色的墻壁,舒服的座椅或者沙發,專業書籍、鮮花一應俱全。一些學校還專門購置了沙盤等測試的工具,與教室相比較,更顯安靜舒適。然而,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利用率卻不盡如人意。很多學生認為,心里有秘密,但是沒法說。老師不能懂,也怕老師對自己產生偏見。社會對心理問題的探索是有一定偏見的,這就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無論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堂上,還是在社會心理咨詢室中,都不敢或者不愿意暴露自己,害怕受到他人的排擠與質疑。學生們如果不能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那么一旦出現問題將無法得到排解,如此往復便會使問題擴大化。

4 結合自媒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特點

4.1 方便靈活,形式新穎

現如今,網絡是青少年接觸、認識、了解并參與社會生活的一個必要途徑,而自媒體更使得青少年能夠方便快捷地融入信息社會。通過自媒體平臺,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與能動性,使學生突破原有的時空限制,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學習內容,掌控學習進度。這樣的變通,不僅可以讓那些由于某些原因而沒能參加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學生方便快捷地接受教育,也可以使教育更具靈活性。

4.2 形象溫暖,立場中立

青少年時期正是邁向成人的過渡時期,如今的青少年擁有更多,同時也背負更多,繁雜的世界,快節奏的步伐,高速流動的信息,充滿壓力的競爭,使得青少年時期既充滿生機又充滿困惑與彷徨,然而這許多心理困擾,不少學生既不愿意讓身邊的同學知曉,也沒有勇氣向家長傾訴,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可以傾訴煩惱的角色。利用現在的移動自媒體平臺,學校可以設立一個QQ群,群內有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咨詢師,讓同學們可以在QQ群中通過匿名的方式向老師求得幫助;也可建立QQ群小組,組內成員互幫互助;或者學校可以事先申請幾個公用QQ賬號,如果學生產生情緒問題可以自行登錄此QQ賬號向老師尋求幫助。由于學生拿著自己的手機或者獨自坐在電腦前,與他人產生了距離,會產生安全感,從而愿意敞開心扉,可以真實地傾訴自己的真實想法,這也減少了傳統心理咨詢中的阻抗問題的發生幾率,使心理咨詢得以順利進行。

4.3 順應時展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也就是說通過現在的網絡自媒體可以適當緩解當下師資貧乏的問題,現有許多專業化水平高的微信公眾號和心理輔導網站可以供大家學習。微信公眾號有:北京大學心理中心,簡里里,你好媽,NLP青少年兒童心理教育第一人,時代心理TIMESMIND,心里有術,心理測試,壹心理等等。這些公眾號會定期推送關于心理教育方面的文章或心理測試,其中還有許多關于家長、學校應該如何教育孩子的小文章。有的還提供在線咨詢、電話傾訴等服務。然而經過調查得知,除了一些心理相關工作者會關注這一類的公眾號之外,少有家長會關注這類消息。這說明自媒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是有了,卻未形成良好的體系,難以使每個學生都受益。所以,要想使自媒體心理健康教育發揮作用,還需要建立一套具體可行的學校系統,才可以切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實效。

參考文獻

[1] 聶智.論虛擬社會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D].中南大學,2013.

[2] 楊賢芳.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安徽大學,2014.

[3] 姜巧玲.高校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D].長沙:中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4] 叢立新.中學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31-34.

[5] 郭靜靜.自媒體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創新[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7).

[6] 張茜.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調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中學為例[D].山西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篇3

其實,小雪的煩惱就是現在自媒體社交平臺興起后,越來越多人的焦慮新表現。

資訊太多讓人難以應對

越來越多的自媒體社交平臺的出現,為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也給人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如小雪這樣出現了焦慮不安便是一個典型的問題。

作為信息時代新的咨詢傳遞手段,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社交平臺讓人們幾乎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來自外界的信息,同時也可以迅速將自我表現傳遞給外界,極大地提高了交流效率,滿足了人們精神上和現實中的各種需求。但因為資訊交流的范圍越來越廣,內容越來越復雜,每個人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限制下,自然會覺得越來越力不從心,以致疲憊不堪。

自媒體交流平臺給人帶來的最大困惑就是資訊太多,以致應接不暇。比如微信,現已成為中國人廣泛使用的社交平臺,它讓我們的朋友群擴展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但當微信的朋友圈過大,加入的朋友群過多之后,各類資訊必然每時每刻不斷地涌進人的大腦中。

那些對每條信息都不愿或者不敢放過的人,必然會不由自主地陷入無法自拔的焦慮之中,甚至發展成為焦慮癥。

應對:將朋友圈分級分類

那么如何有效地控制對自媒體交流平臺的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影響呢?

首先,分類分級管理應該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辦法。比如朋友圈里,家人、親戚、同學、同事、親密朋友、一般朋友等,不同類型的人群與我們接觸的密切程度和重要性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建立的交流緊密度也需要分級對待,才能合理控制人際交流量。

同樣,知識資訊也要進行篩選。通過合理的分類分級,使資訊平臺控制在合理程度,減少無關緊要信息的干擾。

篇4

“現在,我們因為一味相信那只看不見的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我們曾以為人類永遠會做出正確的決定,也以為整體來說,市場與組織會健全地自我調節,結果卻痛苦地發現標準經濟理論的謬誤。”這是曾有“史上最偉大銀行家”美譽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對此次金融危機的反思。

超級金融危機面前,精英們不得不重回學子時代,為的是重新尋找“世界觀”。其實長久以來,就沒有哪一天商界精英們可以不沉淪在現實的焦慮和困惑中,只是現在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渴望“知識伙伴”的存在。

創刊80年的《哈佛商業評論》因此被奉為商界“圣經”。5年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推出了《21世紀商業評論》,中國經營報推出了《商學院》;4年前《商界》推出了《中國商業評論》;今年湖南也推出了一本《湘江商業評論》。區別于以往的商業新聞周刊,商業評論正在以更純粹的“商業知識伙伴”的方式出現在商界精英們的面前。

本文以《21世紀商業評論》為例,試圖找出“商業評論”文體興盛的路徑,以及金融危機下可供借鑒的經濟類媒體的創新思辨。

一個引人注目且匪夷所思的事實

金融危機爆發十多個月以來,新聞業也感受到了嚴重危機。有人甚至想像,有朝一日,一些大城市可能不再有報紙,雜志和網絡新聞機構雇傭的記者寥寥可數。不過這場危機也凸顯了一個引人注目且匪夷所思的事實。報紙、雜志的讀者人數多于以往任何時候,報紙、雜志內容的受歡迎程度也超過以往任何時候。

美國《時代》周刊前任執行主編沃爾特?艾薩克森在《如何拯救報紙》中提到,盡管2008年的經濟非常不景氣,但《華爾街日報》網絡版的收費訂閱數增加了7%以上。

當年默多克收購《華爾街日報》的時候,差點也想順應“免費”潮流,表示要降低收費。但是默多克不愧為一個精明的商人,當他了解到這份報紙的經營狀況后,覺得放棄這部分收入是愚蠢的。

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許多媒體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改版,試圖在“改版式創新”中,不被擠出讀者視野。在預測消費能力降低的情況下,降價和隱性降價(比如贈送促銷商品)也成為競爭手段。當然這些措施除開影響財務報表外,還產生了一個負效應,即讀者增加了對促銷品的權衡而減少了對媒體內容物本身的權衡。

此外,讀者逐漸變得更愿意向服務提供商付費,而不是內容提供商付費,比如說他寧愿每月花上10多元瀏覽手機報,也不想每月花上10元錢訂一份報紙。這里面有服務體驗的原因,暫不贅述。

但是毫無疑問,這些現象均是向內容本身提出了挑戰。什么樣的內容才具有消費剛性,替代性減少?

事實上,“商業評論”正在占據某種高端。《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零售價為70元;《中國商業評論》的零售價為20元;《21世紀商業評論》的零售價為28元;《商學院》的零售價為10元。雖然他們也有一定的價格差距,但是對于他們各自的消費者來說,因為這個差距而改變消費習慣的恐怕寥寥。

據一位業內朋友介紹,雖然金融危機,讓“美國思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哈佛商業評論》2009年的龍頭地位依然牢固;《21世紀商業評論》不僅新增加了戰略合作伙伴,2009年上半年的銷量還逆勢增長了20%。“知識型媒體”顯然比“知訊類媒體”受到的金融危機和互聯網沖擊要小很多。

從一種文體變為一種角色

熱詞3G在我那些跑通訊行業的朋友看來,實在是如鯁在喉。這個被過度預告和渲染的產業題材終于出臺的時候,消費者表現出了意料之中的冷漠。連朋友們自己都覺得好似扁桃體發炎般懶得再說什么,于是新的炒作淡而無味,連思辨也變得痛苦。換了昂貴的3G手機,卻還要用原來的手機撥電話。問題出在哪里呢?

《21世紀商業評論》借用了杰弗里?摩爾的一個比方“一語中的”。把少數不計成本和收益,只對技術新奇性感興趣的狂熱消費者支持的早期市場比喻為一盒火柴,把潛在的大眾市場比喻為一堆冷漠的原木。“商業評論”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的問題出在,中國3G公司的舉措乏善可陳。很多企業天真地以為創新就是一根接一根地劃燃火柴,而實際是,讓原木“著火”才是真的創新和突破。

從這個實例來看,顯然我們很難僅僅以一種文體創新來看待商業評論了。那么商業評論是什么?

我們先來看看這一切是怎么發生的。

當焦慮、困惑、迷茫俯拾即是的時候,商業評論來了。它在做什么?首先它幫這些精英們把他們的焦慮、困惑“命名”,然后幫助他們“提問”,當這些都完成以后,充當“體系建設者”的任務才會登場。《21世紀商業評論》在它的創刊號中便將“洞見”、“創見”、“遠見”進行了排序。

商業評論均以思想見長,屬于《21世紀商業評論》的獨特性在于,它不僅努力將我們熟悉卻又難以說清楚的概念表達出來,更會列舉其中包含的一系列要素及這些要素產生關系的概念性工具。這樣我們身處紛繁復雜的商業氣象中時,就會找到可以信守的東西,而不是一個建議。

誠如西奧多?H?懷特在《美國的觀念》中寫道:“美國是一個由觀念產生的國家,不是這個地方,而是這種觀念,締造了美國。”《21世紀商業評論》因而主張:“世界一流企業與二流企業的分野,不僅在于資源,從長遠來看,更在于價值觀的高下和對這種價值觀的信守。”

于是,“商業評論”就從一種文體,變為一種角色。從一本平平的紙載體變成一個對應的、會呼吸、會思考,還樂于交流、及時登門拜訪的角色。

這個角色介于傳統咨詢公司與一般媒體之間,不同于“醫生”也不同于“吹捧者”。

一種新的內容生產方式

2006年《英特爾從偉大到平庸》在《21世紀商業評論》的刊發就令英特爾市場部負責人很惱火,誰愿意承認自己是一個正在趨于平庸的公司?然而更令人惱火的是,2006年7月初該文寫出來時,他們正好于20號財報,宣布營業收入下降60%;9月,該文上市后不久,英特爾宣布大裁員。

這就是典型的《21世紀商業評論》的風格。它不是出現一個新聞以后去報道,而是事先觀察和發現商業問題所在。

將研究引入媒體,同時強調閱讀體驗,是“商業評論”者找到的一種新的內容生產方式。

這種生產方式決定了“商業評論”更趨向研究商業問題,而不是新聞取向。

以戰略為例,按照一般媒體的新聞取向,戰略是規劃所得,報道的要么是“從何而來”,要么是“往何處去”。

但在“商業評論”者看來,真正好的戰略不是規劃所得,而是創作、拿捏出來的。

在新的內容生產方式下,“商業評論”首要的就是戒除單向思維以及高歌猛進式的輕浮,而將視野更多地植入管理者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的精微取舍。

著名的管理哲學家查爾斯?漢迪曾說,商業問題的答案不是非此即彼的,他們常常具有悖論性和兩難性。面對某一個商業難題,我們選擇一種解決方案,很可能也是在引發另一種(或許是更大的難題);我們在規避一種危險時也是在趨進另一種危險。而且,我們還不得不在這兩種甚至更多危險之間穿行。

顯然,真正的商業問題比一場球賽更扣人心弦和不分勝負。

除在“深度”上孜孜以求,商業評論者還十分注重“界面友好”。

就像用過windows,就不習慣了純DOS的界面一樣。商業評論者往往從采訪提綱開始,就力求成為辦公桌上5份采訪提綱中最令人眼睛一亮的那一份。

“界面友好”的第一要著是不吹捧,因為對于吹捧和被吹捧者而言,都沒有尊嚴。

“界面友好”的第二要著是更專業,讓讀者不斷發現作者的洞察力、發現歸類的方法以及具備“開處方的能力”。

為什么波士頓從前門走到后門,就知道企業出了什么問題?因為“好醫生不依賴化驗”,好醫生有通過長期形成的敏感,看出隱性問題的洞察力。

翻開眾多商業評論的封面,商業評論的英文譯文“BUSINESS REVIEW”,REVIEW就是重新看、回頭看的意思,也就是“我們要發現的其實是早已發生的未來”。

關于天花板的爭論

《21世紀商業評論》孜孜以求地將德魯克、查爾斯?漢迪、明茨伯格等管理大師的思想細細介紹給讀者。作為一個博學多才的“知識伙伴”,它能惹人喜愛,但并不能因此而回避商業世界里的困惑。

首先就是天花板問題。

在中國要辦一份《哈佛商業評論》這樣的高端雜志是困難的。據2006年的數據,國內商業雜志中全部免費贈送的雜志的印量最高不過10萬份,銷量上8萬份的商業雜志則已屬鳳毛,按3倍閱讀系數來算,一份商業雜志的受眾天花板就是20多萬人。

當然還有更多的商業人群游離在商業雜志讀者群之外,但要在兩個群體之間開上直通車,尚需時日。

另一方面,就是產能天花板。

《哈佛商業評論》的選稿率是200:1,而在中國還遠遠無法做到這一點。《21世紀商業評論》主編吳伯凡曾感嘆,國內一些商學院撰稿人寫的稿件幾乎不能用,他們對企業太不了解,有的甚至還在研究10年前的案例。中國暫時不會有哈佛商學院那樣與企業適時互動的撰稿隊伍。

這兩個天花板,讓“商業評論”的發展具有“有限性”,決定了它不會像一般媒體一樣遍地生根。

當然,近年來“商業評論”媒體的興盛,一方面可以說是圈子再細化的結果,一方面或意味著當初造成天花板的計算工具面臨修正。

毫無疑問,新涌現的商業評論媒體,無論是僅僅關注初創企業、還是關注中小企業、規模企業、大企業、偉大的企業,還是勇敢地直面整個商業界,它所帶來的后果,是大量面臨現實焦慮和困惑的人正在通過某種途徑集中,他們可能放棄某個圈子進入另一個圈子,但是他們一定是在促成中國形成“尋找知識伙伴的習慣”。

篇5

抵抗幽靈

中國報業進入市場化改革后,各地晚報都市報風起云涌,并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成長和社會轉型迅速崛起,一度成為中國媒體中最具影響力的品種。然而,在新媒體沖擊下,晚報都市報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新聞、發行、經營等各種困境交織。

這樣的生不逢時、扼腕痛惜在業內十分普遍。馬爾克斯曾在《百年孤獨》中描寫了一種可怕的失眠癥,會傳染,像幽靈一樣瘋狂蔓延整個村莊。如今,唱衰紙媒尤其是唱衰晚報都市報,也成了這樣一種無處不在的幽靈,游蕩在整個行業,近乎人人自危。

但市場環境的低迷,對于從激烈市場拼殺中崛起的晚報都市報來說,也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能力。以南方都市報為例,18年來沉淀下來的價值觀、品牌影響力、社會公信力、社會信息資源的獲得能力、對信息資源的挖掘分析處理能力、對珠三角城市群的密集覆蓋能力等等,至今仍然是行業翹楚。南都真正的優勢還在于:應對市場靈活反應的機制、追求卓越的文化、南都人身上勇于創新的基因。

《青年記者》雜志組織的這次調查結果顯示,近40%的參與調查者認為“困難是暫時的,晚報都市報還是有前景的,但與黃金時期不可同日而語”。有32.32%的認為“借力媒體轉型和融合,能實現晚報都市報突破式發展”。兩者相加,有超過70%的受訪者依然對晚報都市報的未來有信心。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晚報都市報青年記者的信心,代表著晚報都市報的未來。唯有信心,才能抵御來自外界或內部的負能量。

回歸職業、專業

人生總有起起落落,各行各業總有興衰起伏。即便當下如日中天的“BAT”,也絕不敢拍胸脯擔保江山永固。“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對于晚報都市報來說,提供優質內容和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始終是核心競爭力,不應削弱還應繼續強化。與此同時,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甚至互聯網+,是晚報都市報無法回避的宿命,也是新時代傳統媒體發展的使命。

對于晚報都市報青年記者來說,與其在轉型焦慮中深陷泥潭、不能自拔,不如腳踏實地,回歸職業和專業,與報社轉型齊頭并進,在大變局中成功完成自我提升。在新媒體刺激下,晚報都市報的新聞生產要全面革新,這也給青年記者的成長帶來廣闊空間。以南都為例,從2014年6月到今年3月底,兩次版面優化升級,核心都是以互聯網反哺報紙為理念,將互聯網思維不斷植入報紙的新聞生產,在以用戶為中心框架下,把互聯網元素融入報紙介質,主動把新聞生產、傳播納入移動互聯網生態鏈條,實現報紙與網絡的融合傳播。在產品化、平臺化、可視化、互動性方面做出探索,區分報紙和網絡兩個平臺,制定差異化的產品策略。

在上下努力轉型的過程中,青年記者得到更多施展才華的機會。南都的新媒體團隊,包括粉絲數千萬的微博、微信公眾號,核心運營人員均為80后甚至90后青年一代。以南都在深圳地區運作的微信公眾號“深圳大件事”和“閣壁”為例,成員基本都是30歲以下,包括1992年出生剛畢業的大學生。相比老一代,這些年輕人沒有更多傳統媒體的思維束縛,與新媒體的融合得心應手。他們天然習慣邊采訪邊即時用手機發稿,天然習慣用網絡語言起標題寫文字,天然習慣新的內容生產流程。

通過新舊媒體融合,要創造更多的平臺讓青年記者們去運作、去操盤。因為,他們將決定紙媒轉型的未來。

突出重圍

2014年6月17日,隨著南都深圳讀本改版,一個全新的公益眾籌板塊――“每人計”誕生。與傳統的公益報道不同的是,“每人計”定位于深圳本地的專業公益眾籌平臺,專注“小而美”的公益項目,采用“報紙+網絡+落地活動”的O2O模式。該公益眾籌平臺的執行統籌人,就是一名1992年出生的青年記者。目前,23個創新公益項目先后在“每人計”推出,涉及扶貧、助殘、教育、就業、影視等領域,基本都已完成。

多年來,南都十分注重給年輕人創造初試啼聲的機會,創造施展才華的平臺。尤其是近年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我們在報社轉型變革中,更大膽地重用青年記者。從去年開始,南都報系專門設立“蜂巢”,這是打造創新項目的孵化平臺,舉報系之力,從機制、資金上扶植員工的創新創業項目。

在南都人的血管里,從一開始就流淌著挑戰權威、不甘平庸、敢為天下先的血液。這是與生俱來的企業文化使然,這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的狼性基因決定的。

南都人也是一個善于總結、精于傳承、勇于思考、常懷夢想的團隊。內部業務探討沒有層級區分,新來的一線記者可以直接叫板老總;在推進具體項目的時候,管理日趨“扁平化”,每一個人只要有好的想法,都可以直接跟老總匯報。互聯網創新企業的平等、寬松、自由的企業文化,也是南都一直推崇和踐行的企業文化。我們深信內部氛圍的寬松,能極大激發員工尤其是青年記者的創造力。

篇6

【關鍵詞】自媒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分析

自媒體環境下,使得大學生接受到的各種信息更加多樣化、復雜化,這就使得大學生的生活環境更加復雜化。對于大學生來說,雖然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一定的辨別事非的能力,但是其生活閱歷還存在很大的不足。他們正處理青春發展期后期,心理還非常的不成熟,其心理狀況存在著復雜、多變的特點,自媒體在思想、道德、倫理、價值觀的形成等方面都對大學生產生著重要影響。然而,自媒體環境下也存在著一些不良信息和價值觀,這些不良信息與價值觀會導致大學生心里出現扭曲,影響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形成。其次,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畢業后面臨著就業,不論是從學習上還是從日后的就業上,都在存在一定的壓力,而自媒體就逐漸成為大學生們緩解壓力的一個重要方式,在自媒體環境中,學生的失落與不滿得到緩解,這也使得學生對自己的定位偏失,影響了學生判斷的正確性。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日益成熟,但是他們還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因此,這就使得自媒體環境下,很多大學生對自媒體的迷戀已不能進行自我控制,他們對智能手機的依賴越來越嚴重,這就嚴重地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很多大學生離開手機就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要怎么進行交際的現象比比皆是。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存在的這些心理狀況,就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尤為迫切。要如何在自媒體環境下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二、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探究

在自媒體環境下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那么就要結合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通過最適合的路徑促進自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觀念的轉變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不能很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因此,在自媒體環境下有效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那么就要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觀念的轉變,要結合現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對網絡技術的運用,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實現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素養的培養。轉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觀念,就要加強對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觀念方式的轉變,要通過大學生不斷變化的心理狀況,通過傳統與現代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要將學生放在主要地位,加強對學生特點的分析與關注,心理健康教育要適應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另外,在自媒體環境下,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要完全脫離傳統的心理輔導與教育。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很多獨特的優勢,比如交流比較深入,而且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師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這樣可以更好地發現學生心理上的一些問題,從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心理梳導。因此,在自媒體環境下,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觀念的轉變,并不是要摒棄傳統的教育方式,而是要將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多媒體環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效地結合,從而使二者之間達到統一,起到相互彌補的作用,從而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篇7

一、自媒體的含義與特征

自媒體這一概念由美國著名的IT專欄作家丹?吉爾默提出。他認為新聞媒體第一代是指傳統媒體或舊媒體,第二代是指新媒體,第三代就是自媒體(We Media)。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則首先闡釋了自媒體的概念:“自媒體是一個普通市民經過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聯,提供并分享他們的真實看法、自身新聞的途徑”,[1]這一概念隨后被廣泛采用。在我國,學者閡大洪對自媒體所下的定義更具代表性,他認為,“自媒體是指大眾利用簡便的傳播工具打造自己的傳播平臺,互動交流彼此的觀點,甚至串聯集體的力量展開集體行動”。自媒體的傳播主體是普通大眾,傳播手段是運用現代數字技術,其核心是草根生產并分享信息。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傳播主體平民化、個性化

自媒體作為草根媒體,每個個體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注冊程序后,信息,表達自我觀點,每個用戶既是信息者也是信息接受者和整合者,成為了平民大眾張揚個性、表現自我的最佳場所。

2、傳播方式上交互性強、傳播迅速

自媒體改變了傳統媒體從點到面的傳播方式,實現了點對點的傳播,實現了互播,、評論、轉發都不受時空限制,信息傳播迅速,時效性強,這是傳統媒介無法企及的。

3、傳播方式的裂變性

具有傳播內容的隨意性、傳播對象的不確定性、傳播方式的裂變性等特點,決定了自媒體已經成為高校思政工作者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需的最為便捷的信息源,與學生交流的實用平臺,成為我們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

二、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分析

大學生是自媒體應用的一個龐大群體,沖擊著當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者的話語地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嚴峻的時代挑戰。

1、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輿情監控缺失

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實現了手機與電腦的結合,用戶呈現出廣泛性和多元性,速度呈現出“裂變循環式”,社會效應迅速膨脹。作為信息共享者,某個網絡集群成員具有一定意見和行為的趨同性,受“去個性化”、從眾等多種心理的驅使,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共鳴,用傳統方法進行校園網絡輿情的監控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加之媒體信息法制化管理尚不到位、信息把關者責任意識的缺失,強化了現象分析能力、是非判斷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尚不成熟的青年大學生對所獲信息盲目依從與多向轉發的幾率。這極大地增加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

2、“網絡異化”現象嚴重,成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大障礙

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異化”現象普遍。在人際交往、學習行為、娛樂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等方面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異化,尤其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90后”用戶通過手機幾乎可以輕松玩轉衣食住行,大學生學生中六成患有嚴重的“手機依賴癥”,[2]每天手機上網時間超過3小時。長期身處這樣的虛擬環境中容易精神迷茫困惑,道德認識模糊,法律意識淡化,身心健康發展受到影響,學業荒廢。

3、工作手段滯后對大學生思想教育提出挑戰

在工作中,能否及時捕捉、科學分析信息,準確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必將影響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及時性、有效性和針對性。當前,我們對利用自媒體平臺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認識不足,對學生使用自媒體的心理與行為缺乏足夠的了解,對學生的言行缺乏必要的監控和引導,這也意味著大學生喜歡群聚的平臺幾乎成為我們工作的盲區。

4、資訊來源便捷化,價值觀多元化,導致思想引領的難度加大

我國社會的價值觀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全球化的態勢,新時期思政工作者在傳遞主流價值觀問題上面臨更多考驗。在自媒體時代,學生十分便捷地獲得海量資訊,通過網絡公開課程可收看世界各國知名教師的授課視頻。正如知名主持人崔永元所說:“只有你知道,學生不知道”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建立在教育雙方知識信息不對稱基礎上的優勢格局被打破,教育者的權威性大打折扣,教師必須通過個人的學識、個性與人格魅力等真正內在的修煉,贏得學生的尊敬。

三、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自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充分了解和利用自媒體,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創新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制。

1、建設好大學生自媒體教育平臺,開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自媒體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高校應對自媒體平臺保持高度敏感,積極建設校方自媒體平臺,需要黨、政、團的緊密配合,需要全員參與,共同建設和維護好校方自媒體平臺的運營與日常管理,與學生加強互動,了解學生動態,將主流價值觀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出去,發揮輿論的導向作用。

2、加強大學生媒介素養,提高面對海量信息的篩選能力

良好的媒介素養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媒介素養,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與審美觀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擁有良好的辨別能力,才能自主處理信息,能夠對網絡信息自覺整理、篩選和重組,提煉有價值的信息,抵制不良資訊的侵蝕。

3、提升思想政治教師的素質,應對新時代的挑戰

加強思政工作者自身的科技素養和人文修養,自覺靈活運用自媒體技術,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塑造個人獨特的魅力。應積極建立自己的微信、微博、網絡公開課等自媒體平臺,積極信息,與學生隨時互動,了解學生狀態,通過言傳身教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當發生重大事件時,站在維護學校安全穩定的高度,發揮自媒體的傳播作用,盡量避免爆發更大的網絡危情;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自媒體的特點,多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式,以平等、開放的態度與學生研討問題。

篇8

關鍵詞:“微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隨著社會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微博、微信、微小說等一系列微事物的興起引領了“微時代”的到來,“微時代”的產物已經滲透到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微時代”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與挑戰。

一、“微時代”的主要特征

1.指尖傳播突破空間限制。目前,基本上每個大學生都擁有一個微信、微博等網絡社交賬號。大學生可以將隨手拍下的照片配上簡短的文字等上傳網絡,分享見聞。指尖一點,整個世界盡收眼下。

2.信息傳播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現,使信息傳播擁有強大的交互性,微博的“關注”功能和微信的朋友圈“轉發”功能,極大提高了大學生的參與度。

3.信息傳播碎片化。進入“微時代”,信息獲取渠道繁多,傳播快速便捷。面對這樣一個海量信息的世界,傳播內容的“迷你化”導致大多數人在零散的時間里只對“快餐式”文化、“碎片化”知識有渴求,沒有更多的精力進行深度學習。

二、“微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挑戰

“微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發現了變化。

一是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產生沖擊,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由傳統的課堂校園空間模式轉向了全方位突破的發展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不再像以前一樣,在固定的環境學習固定的傳播內容。“微時代”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信息的轉發、評論,接受教育。高校之間的朋輩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面臨“隱性失陪”,越來越多的“低頭族”使面對面的交流越來越少。學生的世界限制在眼前幾寸大小的屏幕,他們忙著各類點贊、刷屏、求關注,卻忽略了與身邊人的溝通,同學之間雖處一室卻常無交流。

二是校園輿情監控難度加大。“微時代”多種傳播方式的出現,使學校輿情監控工作難度大大增加,給校園輿論引導帶來了新的挑戰。“微時代”信息傳播的自由性賦予學生高度的話語權,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行走的自媒體。高校學生的輿論信息無法保證真實性,沒有明確的價值導向,多數沒有得到證實的信息一經就在“朋友圈”不斷復制粘貼得到大肆傳播,這很容易將一些虛假新聞帶入校園,造成學生群體的盲目跟從。如果高校教育信息與微博中的信息不對稱,甚至截然相反,就容易引起大學生的思想困惑、混亂乃至背叛。

三、“微時代”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面對“微時代”的激流,教育工作者不能后退,要迎接挑戰,抓住機遇。

1.加強“微時代”高校微網絡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如建立學校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微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內容和形式是否能吸引學生,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優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在建設微網絡過程中一是增強真實性,抓住學生生活中的熱點,以生為本。目前,各地高校已建立起代表本校特色的微信公眾號以及微博號,為學生提供了訴求的平臺,并通過這些平臺有正確導向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二要增強互動性,要特別注重師生互動平臺的建設,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看法,使師生能在平等的環境下交流探討。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樹立起利用微媒體對學生開展教育工作的意識。“微時代”已經滲透到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今天,你微信了嗎?”甚至一度成為大學生流行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微媒體,加強正向的輿論宣傳力度,一是通過微信、微博等微媒體傳播榜樣精神,宣傳先進事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二是教育工作者要與時俱進,積極了解學生需求,從中找出教育工作的突破口,順應時展潮流,轉變“灌輸式”的教育模式,改變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刻板印象。

3.要加強高校微網絡隊伍建設,為長效持久地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打下良好堅實的基礎。這支微網絡隊伍能準確抓住“微時代”的特點,熟悉“微時代”下的各種微事物,具備信息處理和信息傳遞能力,具備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可以對校園微網絡進行監督把關。

此外,注重學生骨干隊伍的建設,鼓勵學生骨干利用微媒體對朋輩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利用微信,以淺顯俏皮的語言發送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等。

參考文獻:

[1]楊立淮,徐百成.“微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J].青年教育,2011(3).

篇9

誠然,所有在臨摹上所下的功夫,其最終目的,還是為創作服務。但在平時的交流中,我們會經常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有人臨摹古帖,能夠做到惟妙惟肖,甚至還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當拋開古帖去進行創作時,卻任筆為體,寫得一塌糊涂,好像臨過的帖和他沒有一點關系。何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其根本原因就是:書者在臨摹和創作之間,沒能找到一個行之有效的轉換,導致了臨摹和創作脫節。

臨摹和創作之間如何轉換?兩者之間是否有架橋梁,能得以從臨摹迅速轉換到創作?這是擺在很多學書者面前的困惑。當然,答案是肯定的。其解決的辦法,就是進行集字創作。

關于“集古字”創作,最有名的莫過于“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了。米芾習書,自謂“集古字”,雖有人以此為笑柄,但米芾卻從不計較。王文治曾贊美米芾“集古字”時說:“天姿轅轢未須夸,集古終能自立家”。從米芾“集古字”到最后在書法藝術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米芾書法成功的緣由,以及“集古字”對于書法創作效果的重要性。

米芾那個時代,要見到經典碑帖都很難,別說從碑帖中集出一首詩了。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只有帝王將相、收藏名流、富豪人家才能有幸目睹的前代碑帖真跡以及仿制品,早已被普及。尤其是當印刷以及出版事業發展到當下的高度,可以實現對名帖、名拓進行高仿真的復制,不僅可以下真跡一等,甚至還可以絲毫不遜于真跡;非但如此,還能對歷代的名帖名拓進行任意的等比例放大或者縮小,以方便人們的學習、品賞和饋贈。這些都為我們學習經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加之多媒體的便捷,更為我們學習書法提供了極大的有利條件。即便如此,我們能否將歷代法帖都爛熟于心?能否在創作中做到隨手拈來?我們雖然說有可能,但是難度極大,這可能需要窮畢生之精力。

可以說,“集古字”的方法屬于半臨半創,相較于“從臨摹直接到創作”更接近了創作一大步。在專業的藝術書店,我們可以看到書架上很多種集字創作的書籍。最早是一些單個碑帖的集字聯,然后是《王羲之行書集字古詩》之類集同一人法書于一幅作品中的。如今已經到了對各個時代、不同風格作品進行集字成詩、成詞的出版物,從單一到綜合,從單一取法到各種書體,越來越豐富了。這些出版物,對于那些對書法創作還稍顯生疏的作者來說是極好的幫手,他們可以根據需要,或直接進行臨摹,或在尺幅不同的紙張上變換一下章法,而后直接參加展覽。同時,這些出版物在市場上所受到的歡迎程度表明,人們對集古字進行創作的方法越來越認同,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集古字”在從臨摹過度到創作的過程中所充當的橋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篇10

張藝謀張偉平“裂穴”(相聲界搭檔分手的術語),雖然事情本身早已不是新聞,可當事人對媒體的發言,又把公眾的注意力拉到了“市場”還是“藝術”這一困惑內地很久的偽命題上來。

把“市場”與“藝術”對立起來,怕是計劃經濟社會特有的思維。沒人敢說文藝片就不需要操心錢了,除非你回到拍樣板戲的年代。遠自伯格曼、黑澤明、山田洋次,近自伍迪?艾倫、陳英雄、金基德,沒誰敢說自己不操心投資和回報的。同樣,上自劉別謙、卓別林、希區柯克,一路經《教父》《誰殺死了兔子羅杰》《阿甘正傳》,直到《阿凡達》《盜夢空間》,哪個又能否認口碑電影必須要靠世界觀和技術的創新來支撐?所謂文藝片和票房片(準確說倒應該是動作片、武俠片、喜劇等)的分類,起初不過是院線放映時圖方便發明出來的,沒想到倒成了日后奔波在名與利兩端的半吊子影人,以及外行人糾結的借口。

所以面對媒體用作標題的張藝謀“想拍自己喜歡的電影”,我怎么都欣慰不起來。62歲的張藝謀早已不是1990年的張藝謀了。他“喜歡的電影”是更靠近《活著》式的,還是更靠近《色戒》式的?我認為毫無疑問是后者多些。但《色戒》式的影片對推動華語電影,或者說對提高觀眾理解電影、理解問題的水平會有多大幫助?張藝謀掌勺的“回鍋肉”,前景或許并不如導演本人看好的那么有信心。正如他的同代人陳凱歌,在減退了自己最擅長的歷史題材中激情的濃度后,繼續失意于現實題材,已構不成多大的吃驚。而更年輕的王全安、賈樟柯等人,不過是在以新一代的旗號,烹飪上一代賴以揚名江湖的菜肴而已,只是又少了許多思維上的原創。這沒有辦法,當你不具備超凡脫俗的開宗立派的能力和野心,你所處時代和你周圍環境的所有負面因素,都會排著隊跑步前來與你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