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范文
時間:2023-03-15 15:13: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自媒體時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強化新聞的選擇解讀
隨著數字技術、寬帶技術、云技術等技術的普及推廣,信息傳播變得越來越簡單快捷,海量的資訊既為傳統媒體提供了豐富的原料,也使得傳統媒體應接不暇,甚至造成被淹沒之勢。“自媒體”打破了時間地理的局限,原本傳統媒體的受眾成為了新聞源頭。2011年“7.23”動車事故最快的信息就是列車上的當事人通過微博發出的,繼而各種信息鋪天蓋地,有被撞車內的乘客親屬,有附近的村民百姓,有緊急趕去救援的各路人馬,每個人都只看到自己所在點上的情況,許多信息帶有強烈的主觀判斷與個人情緒,匯聚起來可能是一堆難以互相印證的信息碎片,真假難辨,無法呈現事物的真實全貌,這就是“自媒體”最大的弱點,也是傳統媒體優勢所在及必須繼續加強的主要方面。
仍以“7.23”為例。我們看到,電視記者雖然不是第一個發出消息的人,但隨后中央電視臺、上海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所做的大量直播報道仍牢牢占據了輿論主陣地,因為只有從主流媒體上獲取的信息才被公認為是可信的、權威的。也許電視上播出的信息,觀眾已經從其他渠道獲知了,但他們仍然需要從電視等傳統媒體中得到確認、證實。傳統主流媒體因此起到了輿論標桿的作用。
當然“自媒體”的興起也給傳統的新聞理念帶來了巨大沖擊。以往發生事件,傳統媒體可能派出記者到事件的核心現場采訪,通過采集核查確認然后進行報道,還原事件,但現在的新聞報道不可能等到所有信息確認無誤之后再進行報道,而必須與事件發展同步,做到速報事實,慎報原因,再報進展,邊做邊說。比如“遇難人數”就不可能一次準確報出,這在世界范圍內突發事故報道中都是通行的。另外,必須同時派出多路記者分兵把守各事故現場、醫院、殯儀館、指揮部等能集中反映事件的新聞點,進行選擇報道,特別是重點關注事件當中“人”的命運、個體的命運,使新聞報道更加具有人文關懷意識。
除了從海量信息中選擇、索引之外,傳統媒體更應擔負起解讀信息、引導輿論的責任。在信息的采集和一般加工已不再是職業記者專利的情況下,傳統主流媒體應迅速轉向對信息的深度加工以及正面解讀,抓新聞的第二落點。一條新聞出來,它意味著什么?會怎么發展?它與我有何關?這些新聞背后潛藏的問號有很多,它需要解讀需要說明。這也是為什么電視新聞評論廣受歡迎的原因所在。央視設立新聞評論員以來,地方媒體也紛紛跟進,江西電視臺最主要的地面頻道都市頻道也在其主打節目《都市現場》中加入了評論員的角色,就其報道的政策資訊、社會新聞等發表觀點,評論是非、引導輿論,很好地改變了民生資訊頻道給人的淺、小、輕、碎,一地雞毛的印象,增加了新聞的深度和力度。
強化新聞的聯動融合
新媒體時代,新聞的聯動融合成為必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不可能超然事外,節目聯動,形態交融。這種聯動融合包括傳統媒體之間的資源共享,也包括傳統媒體與自媒體之間的滲透互利。
首先是傳統媒體之間,如何更好地加強央視與省臺、省臺與省臺之間的合作,尤其是新聞節目的資源共享方面還是大有可為的。包括突發事件、公共事件還有各地面頻道大量緊貼地皮、生動鮮活的社會新聞,都可以納入共享平臺。
此外,電視與紙質媒體之間也有加強共享的空間,尤其是評論方面,電視媒體可以利用平面媒體的優勢。江西電視臺2007年開辦的一檔午間節目《雜志天下》經過4年多的培養,目前走勢甚好,收視率排在同時段省級衛視前列。它的創辦理念就是將雜志的優勢轉化為電視節目,雜志內容雖然在時效快捷方面不如電視報紙,更不如網絡、微博,但它重在深度解讀、獨家評說。雜志讀者層次相對高端,辦雜志的人自然也有不少學界精英,素養深厚,所以說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辦節目,有雜志觀點作依托,這檔節目其實就是一檔社會熱點社會事件評論節目。加上主持人富有個性的語言特點,評說風格,一兩句話的評論精到犀利,點到為止。筆者認為這也是傳統媒體之間成功融合的一個事例。
最后是傳統媒體與自媒體之間的融合。這一點其實從新媒體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發生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現在越來越多的電視節目采用網絡文字、視頻、博客觀點和微博信息、短信投票、網民聯線等手段豐富節目形態,拉近了電視與觀眾的距離,變單向傳輸為雙向互動,多點互動,有利于電視節目形態發展。因此我們不應視“自媒體”為洪水猛獸,除了積極應對更要主動融合。
強化電視品牌建設
面對“自媒體”時代的競爭,傳統媒體最重要的還是打造自身專業性,樹立權威性,強化品牌節目建設,培養觀眾忠誠度。無論如何,做強自我才是競爭王道。
江西電視臺近幾年一直是按這個思路在做,根據江西的特點資源,依據臺情實力,穩扎穩打。首先是以新聞立臺,把新聞作為龍頭來辦,江西衛視一直保持100分鐘左右的自辦新聞播出量,且五檔新聞各有側重,各有分工。《江西新聞聯播》以時政為主,重點宣傳好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新聞夜航》以社會新聞見長;《雜志天下》點評為優;《社會傳真》側重以新聞專題反映社會熱點;早間以資訊服務為主打,目前看結構數量都比較合理。此外,重點打造品牌節目,除已有的《中國紅歌會》《傳奇故事》外,2011年3月21日江西衛視推出的《金牌調解》廣受好評,收視連創新高。《金牌調解》創意源自對當前社會的深入了解與研究。當前,社會正處于轉型期和各種矛盾的高發期,很多群眾通過人民調解,省時、省力,不花錢,就能解決矛盾和糾紛。《金牌調解》利用電視調解這一新形式,搭建起溝通交流的平臺,既針對個體矛盾進行調解,又面向廣大觀眾傳遞法律知識、傳播主流價值觀,在實現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同時,倡導文明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因此,《金牌調解》的創辦,以精準的眼光、創新的精神、專業的態度服務于廣大群眾,順應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新需求,也為江西電視臺成功打造了又一叫好又叫座的品牌節目。
篇2
關鍵詞:自媒體;視覺傳播;虛擬實景;互文性;虛擬社會交往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23X(2012)02-0140-03
一、自媒體時代的來臨與視覺傳播
“個人日報(The Daily Me)”的理念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1995年在《數字化生存》中提出。“個人日報”應該是自媒體的最早形態。在名為“We-Media”的研究報告中,學者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提出“We-Media”的定義可以理解為“通過數字科技的應用,在連接了全球知識體系后,普通的大眾為提供分享自身的事物以及自身新聞的途徑”[1]這一概念強調了一個關鍵信息:媒介的主體由自媒體大眾構成,這些大眾完成了由單純的媒體受眾向媒介主體的轉變。自媒體大眾通過BBS、BLOG、QQ、SNS、WIKI等傳播方式面向大多數人傳輸公開性質或即使是私人性質的信息,這些傳播方式統稱為自媒體。[2]自媒體傳播的介質是比特(bit),它不受印刷、運輸、發行等因素的限制,瞬間便可同步發送到所有用戶手中,具有更新速度快,時效性強的特點:自媒體傳播既可以同步傳播也可以異步傳播。也就是說自媒體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實現自我經營、信息的傳播反饋。
一個大大的“YOU”和一臺電腦以傲然的姿態出現在美國《時代周刊》2006年年度人物評選封面上,這一年的年度封面人物并不像以往那樣采用任何實體名人的照片。作為互聯網的所有者和信息內容的創作者,每一個“你”都是《時代周刊》所要評出的年度人物,每個“你”都正在成為新數字時代社會的公民,即作為每一個“你”的我們正身處人人即媒體的“自媒體”時代 !
在這樣的一個自媒體時代,科技的進步帶來了信息交流的便捷,“日常生活”正是當今發生在全世界的一場深刻的“文化革命”(也有人稱之為“文化轉向”、“圖像轉向”、“視覺中心主義”),即景觀社會取代商品社會;圖像、空間、日常生活概念取代生產方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等政體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跨文化的視覺經驗構成了視覺傳播的領域,因此,當代社會的主導性本身主要表現為一種被展現的圖景性。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將那些并非視覺性的事物予以“視覺化”(visualizing),對它的詮釋結構焦點集中在視覺傳播上。對于視覺傳播行為的理解,在視覺研究中,有著廣義和狹義之分。人們把由視聽媒介或者視聽媒介傳播信息而形成的社會文化的傳播看做是一種廣義的視覺傳播行為,這種視覺傳播行為不是由單純紙質文字媒介和單純的視覺媒介來傳播信息的。那些只限于純視覺媒介傳播信息的所形成的社會文化傳播現象則屬于狹義的視覺傳播行為的范疇。本文采用的是廣義的視覺傳播行為概念。
二、自媒體時代視覺傳播的真實與虛擬
在自媒體時代,視覺傳播中的有形的圖像,即圖畫、雕塑、設計以及光學影像,通過先進的傳播技術,更為便捷地被人們所感知,復制和傳播,營造出一個由于科技的進步而帶來的虛擬實景(從技術層面上來講,這個時代對客觀世界的模擬和再現,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清晰、完善。),然而我們卻深陷這樣的虛擬實景中無力辯解真假卻無法自拔。
人們從子彈論的靶型目標受眾轉變成為主動的“編輯”“導演”“參與人”,每個人都可以設計、創辦一份屬于自己的及時上報身邊新聞照片、稿件的“網絡報紙”(博客)、張揚個性及擁有獨立興趣領域的個人電子雜志、或以從草根故事到精英文化全接納為背景的“網絡廣播”或“網絡電視”(播客),人們自由隨性地在自己的“媒體”上通過有形的視覺信息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話語,傳遞他們生活的悲歡離合,構建自己的交友網絡,通過自媒體,人們創作、復制、傳播的有形視覺形象來表現內心景象的陰晴圓缺,日常的生活,個人的評論及關注,然而這些有形的圖像在人們心中引發的力量,并非圖像或者符號本身,人們將自己的觀念、價值與之相關聯。人們給視覺傳播的對象及內容賦予了“真實與虛假”的特性,經常把視覺傳播中的對象及內容與人們認為的對象及內容混淆起來。
從自媒體的特性來研究,我們可以發現至少有以下的疑問需要解答:視覺傳播主體身份的真實與虛擬的問題,以及自媒體中產生的角色的真實與虛擬的問題。視覺傳播主體的身份例如傳播主體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等等,均無法確認其真實性,使我們徘徊在似是而非的邊緣。身份角色的虛擬性(同一個人以不同馬甲的形式出現,“張冠李戴”的形象照片),往往能使人聯想“我非我,花非花”的命題。
三、自媒體時代視覺傳播的互文性增強
互文性指文本的創作者“借用”先前文本之意。有時,這種借用是有意而為,但在多數情況之下,它是一種無意識過程,發生在有意借用行為的下層。俄羅斯媒體理論家M.M.巴赫金將文本借用過程描述:“每一個超藝術散文語篇――無論采用何種形式,或樸素或辭藻華麗或精深學術――都必須基于”“已表述過的”、“已知的”和“共識的”等條件。[3](P10)互文在賦予圖像心理共鳴和影響上也起著重要作用。圖像發揮作用的方式很多,通過與已知的信息聯系,激發大腦反應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傳播理論,有稱為反映弦理論,認為交流過程從很大程度上依賴人們已知的信息。正如托尼•施瓦茨在他的著作《反映弦》一書中所論述的那樣:“許多與電子媒體相關的體驗是按照被感知到的方式編碼儲存的。由于它們并沒有經過符號轉換,最初的體驗在被回憶起時以較直接的方式發揮作用。當然,由于體驗并非以符號的形式儲存,符號線索是無法使之被回憶起來的。它必須以與儲存信息編碼相同的方式被激活。”
大腦的重要任務是設計刺激組合,這樣它就可與腦中儲存的已知信息產生共鳴,以產生預想的學習行為和行為效果。當聽眾或觀眾理解交流中輸入的刺激時,共鳴就產生了。[3](P12)托尼•施瓦茨的理論認為,交流沒有改編由發送者傳遞給接受者的信息,而是利用接收者腦中已儲存的信息觸動了其反映弦,確認大腦中的信息在發揮交流與產生共鳴上起著重要作用。
四、自媒體時代視覺傳播的虛擬社會交往
人們以相互的或交換的方式對別人采取行動,或者對別人的行動做出回應,這種過程構成了人類存在的主要部分,社會學將這樣一種過程稱為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4](p116-129)網絡的興起、媒體終端廣泛應用的自媒體時代,產生了一種新的社會互動方式――虛擬社會交往。正如,佐治亞大學教授帕特里克•麥基翁所說:“網絡使我們進入了一種能和我們無法辨認的人進行社會交往的時代。”這里的社會交往是一種不同以往存在于物理空間進行社會互動的社會交往,這里的社會交往是虛擬的,是存在于網絡虛擬世界的社會互動。
互動性是自媒體最具魅力的特征。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互動性建構新型的傳受關系。受眾通過自媒體進行評論、留言等互動交流形式參與到各項“事件”當中,同時瀏覽者的評論或者留言以及點擊量等都將使原有的事件“增值”,從而成為其他人的“事件”。第二、自媒體與自媒體以及其他媒體的互動、聯動。例如手機博客所發出的文章可能被其他人鏈接或者其他媒體轉載。這樣自媒體與其他媒體就處于互動的“場域”之中。特別是SNS社會網絡技術在自媒體上的運用使其互動性的特點更加顯著,互動方式多樣化,效果更加顯著。例如新浪空間中整合了博客、即時通訊等使互動交流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美國網絡預言家約翰•佩里•巴絡(John Perry Barlow)說:“我們目前正在創造一個空間 ,讓全球民眾可以有一種‘新的’溝通關系:我希望能夠與試圖和我溝通的心靈完全互動。”[5](P442)“自媒體們”正在通過網絡所構建的“賽伯空間”(Cyberspace)――一個近似于“現實”的空間來實現這一個主觀希望。在這個空間,自由交往的人們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翱翔在“這里”或者“那里”,穿越于“此時”與“彼時”,將傳統的時空界限遠遠地拋于身后。這樣的“翱翔”與“穿越”挑戰著傳統的“空間場”理論。例如,由人類學家愛德華•T•赫爾( Edward. T. Hall)所提出的“空間場”理論,認為在個人空間里親密距離(intimate distance)是限定在實際接觸到彼此相距 18 英寸(大約 45 厘米)的范圍內的。但在虛擬社會交往對這一理論進行了顛覆性的重構。自媒體時代的各種視覺形象適時地滿足了人們的心理,塑造了一個五彩斑斕但是又簡單快捷的交流環境,使得“在線上 ,大家有說有笑的,相談甚歡”,“自媒體們”這樣的虛擬交往給人們帶來一種“天涯共此時”和“比鄰若天涯”的感覺。
這一現象,我們能找到印證的例子很多。例如,在Facebook上,注冊用戶可以在自己的頁面上發表博客、照片,上傳頭像、音樂、視頻等,并可對頁面進行個性化編輯,大量的視覺形象構成了虛擬的網絡交往環境,同時Facebook社交平臺上與好友聯網的互動游戲和實用性應用程序也由各種頗有特色的視覺形象構成(如特別好友設置、給好友送校內虛擬禮物、成為名人用戶的支持者等),極大地增強了社交網站的互動性和娛樂性。又如《開心農場》,這是一款以種植為主的社交游戲。用戶可以扮演一個農場的農場主,在自己農場里開墾土地、種植各種蔬菜和水果。各種瓜菜水果、鮮花植物的視覺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各種動物形象也化身為活潑可愛的數碼造型,而人們在裝扮經營自己的農場的同時,以“偷菜”“施肥”“動一動對方”的方式與自己的好友進行著虛擬的社會交往,而這一切的過程也都是視覺化的,例如聯網的手機這一類的自媒體們則很好地滿足了人們隨時隨地進行交往的愿望。由網絡構成的人們的虛擬社會交往在自媒體時代的視覺傳播推動下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五、結語
自媒體時代的視覺傳播是一種數字化的傳播,具有門檻低、運作簡單、平民化、個性化的特點,人們更方便、迅速地理解視覺形象以及對視覺形象的再創作,作為“海面下的冰山”的視覺傳播中的真實與虛擬,應得到我們的關注和研究;人們處于視覺圖像構建的環境當中,大量的視覺信息在改寫了當代人的生存體驗和交往方式,互文在賦予圖像心理共鳴和影響上起著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通過浸蘊技術(翟振明語),自媒體時代的視覺傳播推動了虛擬的世界和實存的世界同在、同構、交融、互動。
[參考文獻]
[1]Shayne Bowman & Chris Willis.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DB/OL].省略/wemedia/download/we_media.pdf.
[2]肖玉琴.自媒體環境下廣告教師知識結構優化路徑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09,(140).
[3][美]阿瑟•阿薩•伯杰.眼見為實――視覺傳播導論[M]. 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
[4][美]戴維•波普諾. 社會學(第十版) [M] .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5][美]曼紐爾•卡斯特. 網絡社會的崛起[M]. 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 ,2001.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in We-media Time
MO Qian1,MOU Shu2
(1. Art and Communication School,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t Zhuhai,Zhuhai,519085,Guangdong,China;2. Psychology Department, Teachers’ Colleg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11, China)
篇3
劇場看戲、影院觀影,和在家看電視最大不同,第一在于群體性,第二在于要買票。正因如此,他人評價會很大程度影響到觀眾購票意愿。以往演出方可以通過廣告宣傳、媒體報道等各種可控方式“忽悠”觀眾。但是,當每個人都能通過微博以最快速度公開個人觀點時,消費者便有了更多可參考的評價;而劇作者也可以更加直接了解到真實的觀眾態度,甚至可以直接和評論者互動交流。
就這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自媒體”。每個人的參與,都有可能產生影響巨大、甚至改變整個系統的“蝴蝶效應”。“自媒體時代”的來臨,不僅使“百家爭鳴”真正成為可能,也正在改變傳統的觀演關系。
于是,有人想對之加以利用,微博營銷、微博公關應運而生。電影、話劇作品一旦面世,便會伴隨大量“好評”、“交口”微博泛濫于網絡之上。很多主創人員,也會不停轉發網友評價來宣傳自己作品。就連跟多名導演也不能免俗,但效果卻往往讓人覺得小兒科。同時,持相反意見者也會采取各種方式“反攻”;一些自稱“電影同行馬甲”、“電影吐槽”、“圈內戲劇人吐槽馬甲”的爆料微博也是火力十足——沒有硝煙的戰爭就這樣甚囂塵上。
大多數情況下,微博還是普通觀眾即時發表自己感受的自留地。然而,卻也難以幸免被圍攻和爭議的下場。我自己便親身經歷過類似事件。在先后看了陳道明何冰主演的《喜劇的憂傷》和馮翊綱(微博)屈中恒(微博)主演的《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兩部話劇后,我在個人微博中只簡單進行了評價,并表示自己更喜歡后者的表演,沒想到就遭到不少“粉絲”圍攻,其中還有人身攻擊內容。當時很有些憤怒,但后來見到陳道明本人,他的態度卻讓我釋然。他已通過別人之口了解到了事情原委,因此一上來就對我熱情表示毫不介意媒體任何評價,并說“好的記者是我們的醫生。”后來又主動給我發來短信,對我的工作和評論都給予了鼓勵和肯定。
篇4
第一個對“自媒體”釋義的是謝因·波曼(Shayne Bowman)與克里斯·威里斯(Chris Willis)兩人,他們于 2003 年 7 月在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對自媒體下了一個相對嚴謹的定義:自媒體是普通大眾基于數字科技強化及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后,開始理解他們如何提供并分享本身的事實及新聞的途徑。”簡單而言自媒體就是利用Web2.0 技術通過微信、微博等網絡通訊工具自主信息的個體傳播主體。同時,自媒體改變了長期以來由上而下傳播新聞給受者的傳統新聞傳播模式,開始角色轉變,向點對點傳播模式改變,并稱之為“互播”。
互聯網技術的變革促進了媒體的變革,自媒體的誕生、興起、發展與互聯網的興起和發展息息相關。可以說,互聯網催生了自媒體時代。自媒體時代有以下四個方面特征:
(一)傳播技術的先進性。互聯網技術的發展、Web2.0造就了自媒體。在Web2.0 時代,微博、微信等網絡傳播工具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些工具具有成本低、傳播迅速等特點,任何用戶可以輕易成為信息的傳播者。
(二)傳播主體多樣化、平民化。自媒體時代,由于自媒體的創建門檻低、操作簡單方便,各行各業、平民階層都可以是自媒體的傳播主體,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博客、播客和微博等媒體,表達自我、分享信息、彰顯個性。
(三)可實現自發、交互、迅速傳播。依托于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傳播主體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忽視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移動媒體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管理自己的“自媒體”。
(四)傳播平臺操作簡單、應用廣泛。無論是Linux 系統、Windows 系統、Windows Phone系統,還是Android 系統、IOS 系統、MAC OS 系統,也無論是臺式計算機、筆記本電腦,還是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個人智能移動終端,傳播主體可以在這些多樣化、廣泛的應用平臺上操作,注冊申請,編寫文字、上傳音樂、編輯圖片、視頻,創建屬于自己的網絡媒體。
二、手機媒體傳播模式
手機在傳播過程中,不僅打破了傳統大眾傳播主體的機構性、權威性,又具有濃烈的人際傳播特點,進而呈現出了傳受主體的多元交互性,并在新的傳播模式中權利的分解及集中,突破了傳播媒體的泛傳播模式。
在“點對點”的傳播模式中,個體具備發送者和符號還原者雙重身份。手機用戶既可通過手機獲得內容和信息,又可建立用戶群體之間的人際傳播途徑。“把關人”權力分解出無數個人傳播主體,既是多元而矛盾的主體,也是分散的主體。個體之間的交流是互動的,并在信息接受者和發送者間沒有其他人介入,信息發送、接收、反饋過程迅速快捷,雙方的地位也是平等的。
三、自媒體下手機媒體營銷策略
自媒體時代意味著品牌不是最終控制輿論的導向的話語權所有人,受眾也可以制作傳播自己喜歡的內容。現在我們每天面臨豐富的內容,受眾可以在其中進行選擇。而要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則需要采用更為靈活的營銷策略。如今個性化、娛樂化成為了人們生活的重點。作為第五媒體,手機已經超越通訊工具成為了集娛樂、時尚用品為一身的智能移動終端。手機娛樂營銷的實質是采用娛樂為載體,在除價格之外的渠道策略、促銷策略以及產品策略上,引入各種娛樂元素,手機將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產品,而是能夠提供藝術與娛樂享受的通信消費品。
篇5
【關鍵詞】自媒體傳播方式法律制度盈利模式
麥克盧漢有一個著名的理論,那就是“媒介即訊息”。從紙介質到數字技術的變革可以看出,媒介的作用在于創造一種新的信息接收的格局,通過內容呈現方式的變化,人們對世界的感知方式也在變化著,最終影響著人們溝通交往的方式。Web2.0時代,自媒體的產生意味著信息溝通框架的改變,一個新的“人人皆媒體”的時代到來了。
一、“自媒體”的產生和發展
對自媒體概念的解釋,最早出現在2003年7月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出版的一份自媒體研究報告中,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指出:自媒體是普通公民經由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聯,一種提供與分享他們真實看法、自身新聞的途徑。
自媒體的載體有微博、微信、即時通訊工具以及播客、APP等等。談到自媒體的發展,其雛形來自于1995年微軟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時消息軟件MSN。它可以進行文字聊天、語音對話、視頻會議等即時交流;隨后,1996年以色列人維斯格、瓦迪和高德芬三人成立了Mirabilis公司,推出了一款即時通訊軟件ICQ(I Seek You),這一軟件的推出立即響應全球,在互聯網技術還不是很發達的亞洲,市場份額占據到70%左右;在此基礎上,1998年騰訊公司推出了QQ,它是迄今為止,國內使用人數最多的即時通訊工具。
在即時通訊這樣的傳播模式基礎之上,又產生出一種新的交流互動模式,那便是博客(Blog)。博客于2000年開始進入國內,漸漸被廣大網民熟悉認可,人們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記錄信息,讀者可以通過留言與作者互動。2009年8月新浪推出了“新浪微博”,這是中國第一家提出微博服務的網站,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用戶可以基于指定的客戶端組件個人圈子,以140字的文字內容加圖片、視頻、音頻等內容來實現及時分享;2011年騰訊公司推出了“微信”,集合了快速通訊功能和即時分享功能,截止到2013年11月,注冊用戶突破6億,成為亞洲最大用戶群體的即時通訊工具。
二、自媒體的分類
傳統媒體信息壟斷、獨享話語權的時代已經過去,自媒體給予人們自由表達的權利和空間。從博客、微博到微信,自媒體正在朝著更加大眾化的方向發展。總的來看,目前自媒體的分類可從人數、內容、經營模式三個角度來看。
從人數來分,自媒體可分為純粹個人化的自媒體以及以小團隊方式合作的自媒體。純粹個人化的自媒體根據媒體人自己的興趣和創作意圖,向公眾發表觀點看法,通過不斷的積累和創新,逐步被受眾認可。但是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有限,必須靠著強大的受眾支持以及自媒體人自身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奉獻精神。比起單獨奮斗的個人化自媒體,小團隊方式的自媒體則有專業的技術支持、內容策劃和市場維護,這樣的自媒體往往能提供給受眾比較具有深度的觀點和看法,專業性更強,價值更高。
從內容上看,隨著自媒體在社會發展中的認可程度的提升,有越來越多的人展示出了成為自媒體人的熱情,也有越來越多的受眾喜愛并依賴自媒體給他們帶來的樂趣。于是就導致了自媒體的內容逐漸豐富,以滿足受眾不斷變化的精神需求。總的來說,從內容的角度來看,自媒體的內容可分為時政新聞、專業技術、休閑娛樂這三個大類,從這三個大類里面又可細分出很多細小類別來,隨著公共環境和受眾心理需求,每日都會有新的自媒體人投入其中,也有其他自媒體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從經營方式上看,自媒體分為盈利性質的和非盈利性質的。盈利性質的自媒體其盈利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為企業代言,成為某企業向市場推廣的一種方式;二是植入廣告,通過廣告收入來維持自媒體的正常運作;三是向讀者收費,依靠其內容的原創性,采取付費閱讀的模式。
目前自媒體的盈利模式正在探索當中,照搬傳統媒體的盈利模式或者網絡媒體的盈利模式,對自媒體來說并不是一條好的出路,和訊網副總編輯李明瑜說:“自媒體盈利與否,是觀察自媒體們發展最好的標準。在我看來,只有實現自身的盈利和可持續發展,自媒體才能真正體現存在的價值。”這正是自媒體發展目前存在的至關重要的問題。
非盈利性質的自媒體現在有很多,但存在的問題就是,無論是個人化的自媒體還是小團隊形式的自媒體,要想使自媒體長期持續地發展,數字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研發費用的出處是個問題。此外,從內容角度來看,如今媒體發展迅猛,怎樣使自己經營的媒體內容具有獨家性,怎樣給廣大受眾提供有價值的觀點和思想,集結強大的作者隊伍就至關重要,因此聘請專家、學者、業內資深人士來撰寫稿件,資金就成為一個問題。非盈利性質的自媒體只有解決好從技術層面到內容資源的問題,才可以長久發展起來。
三、自媒體的特點
以上對自媒體進行了分類,但無論怎樣形式的自媒體,與傳統媒體向比較,存在著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可就是目前的發展形式看,也必然存在著無法回避的問題。
(一)優勢
1.傳播視角廣泛
自媒體的傳播主體不再是官方機構或是專業媒體,而是組成社會的每一個個體,都可以作為自媒體傳播的主體。這就決定了自媒體的傳播具有平民化、草根化和個性化。傳播信息的主體從身份上看,可以是政府官員、藝術演員、文化學者甚至是普通公民;從年齡層次上看,老、中、青、幼各個年齡層次的人群都可利用自媒體來進行信息的傳播,這就導致了在自媒體的時代,信息的來源是多方位的,它為民眾提供了民意表達的平臺,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媒介發表意見,表達思想,這使得信息傳播的視角更加廣泛,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引導社會輿論走向的作用。
2.傳播途徑多樣
自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在于,傳統媒體的傳播是一對多的扇形傳播模式,而自媒體是多對多的網狀傳播模式。傳統媒體傳播主體固定,因此受眾接收信息的途徑單一,且沒有話語權,而自媒體時代,只要有客戶端和網絡的存在,每個個體都是信息的者,都是意見討論的參與者,在自媒體時代,有一種說法叫做“人人皆媒體”。每個人都可能是一手信息的傳播者,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文字、音頻、視頻等方式信息,記者的身份越來越模糊。
從傳播渠道的角度上看,不同載體之間可以完成交叉式的信息傳播。例如受眾在優酷看到的新聞視頻,可通過鏈接的方式到新浪微博、微信等自己的個人主頁上,看到這則消息的受眾又可進行再次的轉發,不同傳播載體之間構架起交互式結構,使信息傳播的途徑多樣且沒有障礙。
3.傳播時效增強
自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記者需要到現場進行信息的采集,然后進行把關、加工,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途徑消息。而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自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和接收基本是零距離的,自媒體可以將信息迅速地給受眾,同時受眾也能及時地進行傳播效果的反饋。
4.傳播價值提升
在傳統媒體的時代,一個新的媒體誕生需要經過層層把關審核,門檻較高,不是普通個體能夠實現的。但是在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與他人互動,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型的媒體,是信息傳播的主體,同時也是信息傳播的客體。這樣,就由傳統媒體“上情下達”的模式,轉變成了人人平等的交流互動模式。傳播的價值在于主體和客體之間所形成的關系,而自媒體正式縮短了傳播主體和傳播客體之間的距離,同時讓主體、客體之間的意見反饋變得更直接、更生動。
2011年,一位名叫劉海燕的武漢工程大學學生,因弟弟患有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入院,無力支付巨額的醫藥費,她在微博上發表了一條“請大家救救病危的弟弟吧,他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我們一家人真的不能失去他。”不到一周,劉海燕就收到了網民5萬余元的善款。可見,自媒體讓當事人變成了傳播主體,使得傳播更真實,更具體、更有說服力,讓傳播的價值得到提升。
(二)劣勢
1.內容質量無保障
由于傳播主體在年齡層次、文化知識、價值觀念等方面千差萬別,導致了傳播內容的質量高低不一,參差不齊。很多人利用自媒體輻射范圍廣、效率高的特點,求得一己之私,謀取利益,于是出現了為了迎合市場而生的低級趣味的內容,影響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毒害民眾。
同時,自媒體給人們提供了一種碎片化的閱讀休閑模式,微博、微信、微電影等這些內容多是短小精煉的,占用不了受眾很多時間,且富含信息量,這就讓每個傳播客體養成了愿意利用碎片時間來瀏覽這些內容,這本是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的好事,但是長此以往,人們忽略了傳統媒體信息的深度和廣度,疏于認真品位思考的過程,自媒體的傳播追求的是簡單快捷,但也難逃膚淺、無味的困擾。
2.信息可信度不高
自媒體由于其自身網狀的傳播方式,以及傳播迅速、平民化的特點,導致了一些不實的消息通過此種途徑迅速傳播,被廣泛的受眾接受并進行轉發,而公眾對這樣一些不實的消息的辨識能力不高,很容易被誘導和鼓動。長此以往,人們對于通過自媒體的消息,容易形成兩種極端態勢,要么盲目跟風,要么極度懷疑。無論是微博、微信還是其他的自媒體載體,信息的傳播掌控在每個個體手中,信息的傳播者和轉發者沒有義務對信息的真實度進行調查,加之網絡監管存在漏洞,導致了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可信度不高,良莠不齊等問題。
3.法律制度不健全
自媒體時代釋放了言論自由,讓每一個公民能夠表達自我,同時與他人形成互動交流的溝通形式,促進了民主意見的表達。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不良的信息,虛假的新聞也借此機會肆意傳播,造成了不良的輿論影響,擴大傳播這些信息,甚至會危害公共安全。
自媒體涉及到的侵權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知識產權,另一個是隱私權。
自媒體對于知識產權的侵犯主要體現在著作權上,在常見的微博、微信等自媒體上,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使用、抄襲、剽竊其作品的案例屢見不鮮,但是由于互聯網取證難的問題,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難以受到保護。
自媒體對公民個人隱私權的保護目前還有些欠缺。隱私權屬于一種基本的人格權,網絡隱私權,是自然人在網上享有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活動領域與個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隨意轉載、下載、傳播所知曉他人的隱私,惡意誹謗他人等)。自媒體的開放性,導致了他人在互聯網上散布謠言、“人肉搜索”他人時,警方對于事先的監控,事后調查取證方面都存在困難,對侵犯他人隱私權的人不能進行合理有效的制裁,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護。
四、自媒體的發展趨勢
2012年是全球移動互聯網增長最迅猛的一年。據統計,這一年全球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的使用者超過了15億。在中國,智能終端的使用者在3億左右。中國正在向著全球第一大智能終端使用國家的方向邁進。這樣的大環境,給自媒體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獨立的自媒體人。他們的特點是手中有穩定的資源、對數字技術的要求不高、商業需求度不高,不依靠自媒體來謀生的人群。這一類人群不會把自媒體商業化,他們擁有追捧的粉絲,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主要的目的在于分享資源,傳達理念,提升自身知名度,對于名的追求多于利。
團隊性質的自媒體平臺。自媒體的盈利與否始終是這一類自媒體發展道路上一個重要的抉擇。如果不以盈利為目的,就無法負擔起專業團隊的支出費用,如果盈利,目前又需要探尋出一條適合自媒體發展的經營之道,很多自媒體平臺都在拭目以待,可敢于試水的團隊或個人又相當有限。就自媒體未來的發展方向來看,主要問題局限在技術、內容、策劃三個方面。
要想打造一個個性化的閱讀平臺,技術手段是前提。通過技術手段收集受眾信息,分析受眾興趣偏好,經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和提煉,有針對性地將內容推送給客戶,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未來自媒體的受眾會越來越廣,盈利模式越來越清晰,受眾的閱讀需求越來越高,這時就需要聘請專業人士來寫高質量的文章,內容飽滿、觀點先明、個性化、獨家性,才能吸引讀者目光,贏得關注程度。目前市場上缺少的,是真正做內容的媒體。
光有技術和內容還不夠,需要有人來把這些資源進行整合,經過編輯加工,把一盤散沙的資源變成閱讀界的饕餮盛宴,最終的閱讀效果如何,體現在是否有人來認真策劃內容、對市場進行調查、對讀者反饋的總結等等。
與傳統媒體合作。自媒體的發展讓一些傳統媒體看到了商機,這時候,很多傳統媒體利用自媒體,再次擴大自身的輻射范圍。目前有很多報紙、期刊都紛紛推出了官方博客、微博或者微信。
總之,自媒體正在蓬勃發展當中,以上總結的三種發展趨勢,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先做無形資產,利用優秀的內容來擴大品牌效應和自身知名度,最終實現名利雙贏的局面,當然,至于利,還在于自媒體人對產品價值的定位。
參考文獻:
[1]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范式與流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社,2007.
[2]劉瑞霓.關于網絡名譽權的幾個問題.科技與法律季刊,2000(4).
篇6
關鍵詞:互聯網;自媒體;運營策略
1自媒體產生和發展
自媒體的英文名稱為WeMedia,又可譯為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當前學界對自媒體概念的界定尚未統一,當前對自媒體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說自媒體是指公眾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綜合自我表達的新媒體傳播形式。狹義的自媒體為個人及團隊通過有意識的制定傳播訴求后,累積了一定影響力的主流自媒體賬號。基于不同的分類方法,自媒體有著不同的分類,如以媒介形態,自媒體可分為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及公眾賬號、SNS網站及類SNS應用;按照使用模式,自媒體可分為以社交為目的的自媒體、沿“產業鏈”延伸的自媒體、小群體傳播的自媒體及自建新經濟的自媒體。同傳統媒體相比,自媒體具有傳播門檻低、傳播速度快等優勢,任何一名可以上網的網民都可以通過選擇自媒體這樣的方式和接受信息,并且沒有技術層面的要求和限制,操作層面的方便;傳播渠道在傳播對象的選擇上更加自主化,自媒體從信息的獲取源來看是通過個人的偏好篩選出來的,是將整個網絡媒體進行整合和選擇之后留下的信息內容,信息的獲取是主觀的、分眾化特點體現較為明顯。
2自媒體發展困境
2.1傳播內容良莠不齊,信息可信度不高
自媒體平臺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部分未經核實的信息通過快速傳播,很可能會誤導受眾,使受眾做出錯誤判斷,甚至信息本身就會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權益。即使信息是真實的,但它可能不全面、不具有連續性,是斷章取義的,這就會導致受眾局限性的誤判。以2016年3月19日為例,一輛裝載疑似易燃易爆物品的大貨車在京港澳高速由南往北行駛至1414公里時起火爆炸,事故發生時恰好有人從現場經過并拍下照片,進而到網上,但有些人并不是單純發照片,而是把一些猜想融合到照片中,當天部分網友在微博上消息稱“京港澳高速岳陽段油罐車爆炸,死78人,傷66人”。然而,真實情況是,事故造成5死21傷,這導致了受眾會對現場出現誤讀,結果就是傳播的信息和事實相差甚遠。另外自媒體公司往往都是非常扁平的輕團隊,信息安全管制度還不夠健全,缺乏專業的網絡安全技術人員,對于常見的盜號木馬、釣魚郵件等防御力不高。更糟糕的是,這些企業的內網往往是不設防的狀態,對專業的企業黑客來說,侵入這種企業系統是輕而易舉的,由此引發了自媒體創業公司的信息安全隱患。
2.2法律制度不健全
自媒體主要的資產是一個個網絡賬號,很多自媒體公司在早期創業往往由創始人利用個人身份或者以公司名義進行認證,賬號注冊時平臺方往往設置了不平等條款,約定這些賬號屬于平臺資產,使用權歸公司和個人所有,但無法轉讓和變更認證,當自媒體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進行股份制改造時,這些賬號的歸屬權就發生了分歧,有的觀點認為該賬號算是某個創始合伙人的賬號,還有人認為這是整個自媒體企業的賬號,對此法律并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這就導致當自媒體賬號需要進行重大操作如修改修改賬號介紹等都需要認證主體的配合時,自媒體賬號專權的法律地位不清晰。自媒體的發展往往是和平臺的崛起緊密相關,一個平臺的崛起伴隨著一堆自媒體的崛起。目前,在自媒體營銷領域,日益增長的媒介資源同落后的媒介服務之間的矛盾越發的凸顯。自媒體資源除了配合品牌、企業的公關活動外,廣告是其最重要的盈利來源,當前我國對于自媒體廣告的監管還是缺位的。
3、自媒體運營策略
3.1互聯網思維下的自媒體品牌人格化
自媒體品牌同其他產品品牌一樣,是一個有關品牌的屬性、符號體系、產品、消費者、消費者與組織關系等因素綜合而成的結合體。優質的內容是自媒體脫穎而出的法寶,在這個海量信息充斥著人們周圍的時代,用戶對于那些沒有營養的標題黨文章有著明顯的抵觸心理,覺得閱讀這些文章是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同時認為創作出這樣文章的自媒體作者是在是在這個媒體時代制造信息垃圾,為此自媒體要在滿足人們碎片化和多元化的閱讀需求時,堅持對內容進行嚴格審查輸出,為用戶提供喜聞樂見的內容,在內容建設上深入挖掘、廣泛拓展,將高品質自媒體的聚合效應與創新性的閱讀體驗結合,借助最新的技術手段,將極具特色的頻道給讀者,讓每個讀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資訊,不斷創造新的閱讀體驗,從而提高自媒體的整體質量。
3.2互聯網思維下的自媒體品牌的社群化營銷
平臺化、精準化和數據可視化成為自媒體營銷的趨勢和潮流,數據服務作為自媒體營銷的最重要的驅動工具,在這個更加透明化的自媒體時代,每個消費者都成了信息的發送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很多消費者都有微博,或多或少有一些粉絲;絕大部分消費者也都有微信,并有他們的微信好友,所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要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更好的做精細化運營監控、更準確的做用戶細分、更精確的進行個性化推薦、更合理的進行營銷推廣效果的評估,
3.3確保粉絲良好的用戶體驗
互聯網時代,口碑傳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博客、微博、微信為代表的自媒體平臺開啟了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它將多種傳播方式、傳播渠道、傳播類型、互動方式,通過信息和媒介的黏連作用相融合,在無數的網民中聚集起一群人,把這群人變成自媒體的用戶,同時自媒體要為這部分用戶提供內容、產品,滿足用戶需求。只有保證了粉絲擁有良好的用戶體驗,才能通過口碑傳播去吸引更多的人關注自媒體,從而讓自媒體品牌得以大范圍的傳播和推廣。為此可組織開展超級粉絲體驗游的活動,邀請自媒體超級粉絲與企業進行更為深度、多元的互動,這樣一方面使得自媒體企業與用戶進行零距離的交流互動,讓用戶與企業形成真正的互動,另一方面,建立專屬的粉絲社區,讓粉絲進行強關系的鏈式口碑傳播,還可采用發動粉絲投票的方式來確定自媒體新的選題,讓粉絲選擇喜歡的選題,或者通過投票的方式來確定自媒體活動地點或活動方案,這不僅滿足了粉絲強烈的參與感,同時也讓粉絲體會到了一種尊重感。
4結語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眾多行業的發展路徑,而自媒體的出現更是顛覆了以往傳統媒體只有媒體人才有話語權的模式,它賦予了草根用戶話語空間,同時創造了一批新的工作機會。人人都可以參與運營的自媒體,成了有志參與自媒體實踐的草根用戶來說意味著一種挑戰、一種鍛煉、一種獲取社會及經濟效益的沃土。
參考文獻
[1]路曉,趙迪.移動互聯網時代下視頻自媒體的發展——以優酷拍客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4,12:20-21.
篇7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教育;健康成才
“思想修養”是課改以后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一門課程,對于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加強思想政治修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網絡作為信息傳播新的媒體,對大學生的“三觀”形成以及心理和行為都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特別是近年來,以微博、微信、移動通信技術為基礎的自媒體、新媒體迅速發展,在改變大學生生活習慣和學習方式的同時,更給學校思想教育工作不斷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科學分析和正確對待自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影響
區別于中小學生,大學生思想受大眾傳媒影響非常密切。在自媒體產生之前,大眾傳媒的主要傳播方式是單向的,對大學生思想教育也主要是單向的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傳播。自媒體時代到來之后,大眾傳播就隨即實現了雙向的和散布型的傳播,大學生既可以通過網絡獲得各種信息,又可以自由發帖、寫微博闡述自己對社會現象的認識和觀點,還可以與他人進行充分的交流與討論。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受自媒體的影響越來越深遠和迅捷。在自媒體的影響下,傳統灌輸式思想教育模式必然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大學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須主動從教學方式、教學平臺、教學內容等多個方面著手,科學分析自媒體時代的傳播特點和網絡傳播對“思想修養”教學的影響,積極探索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路徑,以增強“思想修養”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宗旨,推陳出新,創新教育理念。
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為開展思想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先進手段,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思想教育的空間和渠道。這就迫使我們必須主動加強校園論壇、校園網的建設,構建可管可控的互動平臺,為大學生創建充分交流和平等討論的空間,通過網絡進一步掌控大學生日常關注的熱點以及思想動態,從而自主地凈化和利用網絡陣地,并通過網絡陣地逐步擴大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同時,我們思想教育工作者還可通過新媒體上的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溝通交流加強與大學生的良性互動,對大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和思想引導,促使大學生對生命的價值和自己的使命與責任進一步思考。
自媒體時代,正是熱點增多、矛盾多發的社會轉型期,若仍堅守傳統的單向傳播方式進行填鴨式思想灌輸,勢必會引發大學生的逆反心理,教育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思想修養”課需要認真研究自媒體所帶來的新問題,主動以思想引導代替信息控制,既對教材基本原理進行闡述,又對典型案例進行深入解剖,既講清楚取得的成績,也不回避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要深入分析發展過程和歷史背景,讓大學生學會運用科學的觀點和立場,正確認識和對待各類熱點話題,學會理性地、辯證地思考和處理遇到的各種問題。
二、拓展思想道德教育
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引導其正確認識各類政治制度并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很重要,但“思想修養”課程不能等同于政治理論教育,特別是針對自媒體時代的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更不能動輒將“思想修養”課程理解為單純的愛黨愛國教育,必須認識到,在將理想和信念教育作為思想教育的重點的同時,教育工作者還要拓展思想道德教育領域。
當前,以信息網絡為核心技術的新技術革命正在深入持久地改變著世界的面貌 ,網絡化已經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當今時代的一大突出特征。全社會對就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職業作風和職業紀律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要成為各類用人單位歡迎的人才,不但要有專業理論和實際動手能力,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必須將職業道德教育與專業技能教育一起抓,有效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和從業意識,力求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畢業學生積極參加社會競爭奠定良好的基礎。
受自媒體的影響,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缺乏公德意識,因此,在高職高專院校通過“思想修養”課程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增強大學生的公德意識尤顯重要。加強社會公德教育,要求包括我們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內的每一個社會成員都積極樹立起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意識,樹立個人對他人、對家庭、對單位、對社會的義務觀念和責任觀念,樹立起個人作為公民應有的良好修養。
自媒體時代,思想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加強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正確婚戀觀教育。愛情本是美好的,但充斥各類媒體的交友、征婚、速配和充滿自媒體時代特點的QQ、微信等等都對大學生樹立正確婚戀觀念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部分大學生甚至沉溺于此不能自拔,影響了學業,個別嚴重的甚至被網絡所欺騙和傷害,給美好人生留下陰影。“思想修養”課就是要指導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掌握科學的擇偶標準和原則,正確認識愛情的本質,我們思想教育工作者就是要重點指導大學生們正確處理愛情與人生、愛情與事業的辯證關系,著力培養他們科學的婚戀道德觀,明確婚姻的本質中所包含的倫理關系,明確婚姻必然以愛情與義務的統一為根本點。網絡時代的大學生性觀念呈現多元化和開放態勢,但我們必須明確,網絡時代不是性開放時代,要加強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性倫理教育、觀教育和性衛生教育,要讓大學生理解和認識到不能把作為追求愛情的手段,正確認識和理解和性關系,自覺樹立正確的婚戀和性價值觀。
自媒體時代,網絡道德教育凸顯重要和急迫。“思想修養”課一定要把正面引導作為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以啟發道德思維和自主構建網絡道德理念,形成被全社會認可和接受的網絡道德行為。在“思想修養”課中進行網絡道德教育可以有效地培養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自覺遵循網絡溝通、游戲規則,有效規避網絡犯罪,使大學生對網絡虛擬世界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延伸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從而自覺形成網絡自律,最大限度地減少網絡不道德行為,杜絕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三、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8
【關鍵詞】 輿論 自媒體 誤讀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微信公眾號、微博、新聞客戶端、個人社交賬號以及各種自媒體聯盟正在成為信息流動的主要力量。” 自媒體的飛速成長對相關理論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戰:某些傳統的新聞理論能否依然適用?如何發掘新興媒介的傳播規律?怎樣準確解讀當下的媒介信息?這些問題都亟待研究者給出答案。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盡管學者們能夠對傳媒發展的新變化予以關注,但是真正有影響力的理論著作還不多。此外,“讀者發現作者作為研究對象的概念,像游蛇般地走動,時而指這,時而指那。這樣就不可能有說服人的邏輯力量。”這其中就涉及“輿論”一詞。“輿論”作為新聞學理論中的重要概念一直是學者們關注的熱詞,然而關于“輿論”的概念在業內卻一直沒有非常統一的說法,但整體來看,這些關于“輿論”的定義中,幾乎都涉及“公眾”“共同”“意見”這三個關鍵詞,這與其英文說法“public opinion”基本一致。
為了更清晰詮釋出“輿論”一詞的內涵,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陳力丹教授給出了較為全面的定義:“輿論是公眾關于現實社會以及社會中的各種現象、問題所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表現的總和,具有相對的一致性、強烈程度和持續性,對社會發展及有關事態的進程產生影響。其中混雜著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只有以清晰嚴格的定義作為研究前提,觀點的表述才能夠明確、易懂。遺憾的是,很多學者對于“輿論”的概念似乎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自媒體時代,“輿論”的界定似乎變得更加模糊,隨意亂扣的“輿論”之帽甚至可能會干擾政府做出正確的決策。當下,為輿論“正名”已經刻不容緩。
一、自媒體時代呼喚“輿論”一詞的規范解讀
自媒體時代給大眾創造了更多的公共話語空間。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大眾基本上都是生活在傳統媒體“你傳我受”的單向傳播模式中,直到網絡的出現,媒體才真正給了人們雙向交流的可能。隨著網絡產品的多元開發,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自媒體受到了大眾的歡迎,相對于傳統的網絡應用,自媒體尤其是微博、微信其使用之方便、操作之簡單以及人性化的客戶端,讓人們可以輕松地發表個人看法、討論公共話題。當人們對公共話題的關注度積累到一定程度形成輿論時,人們在公共空間中留下的觀點或態度常常會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甚至影響政府的決策,所謂“圍觀改變中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公共話語空間中,“輿論”聲音之高、“輿情”之熱使相關部門無法視而不見,輿論的影響力得到了發揮。
既然輿論的作用在提升,當下有關“輿論”一詞的使用就應更加規范,如果經常將言論與輿論混為一談,則可能造成政府的決策失誤。
自媒體時代,大眾的社會知覺增強。自媒體時代“人人裝上了一個麥克風”不僅表現為大眾對媒體參與度提高,更為重要的是,在參與的過程中人們也在接觸和了解其他人的觀點、情緒與態度,極大地縮短了信息與大眾的距離。個人微信公眾賬號的開通,不能不說得益于個人社會意識的增強。增強的社會知覺讓大眾獲得了更多的智慧,媒介素養明顯提高,他們對獲得的信息有了更強的辨識力。因此,傳統的大眾媒介隨意使用“輿論認為”這類說法來代表民意傾向,只會招致民眾更多的網絡聲討,從而削弱大眾傳媒的公信力。
自媒體時代開創了輿論研究的新天地。在傳統的輿論研究中,輿論的產生空間、形成速度、影響范圍都遠遠小于自媒體時代。博客、微博等的出現為“輿論”提供了更為開闊的場地,即使是身處不同地域的博友也可能實現信息的互動,信息之間不存在地域的隔閡;同時,微博通過話題參與、熱門轉發等途徑讓人們能夠隨時參與熱門討論和了解網絡觀點,促進輿論的形成。“微博輿論聚合是意見聚合的獨特方式,在對社會問題的討論過程中通過意見的分離消解遷移重組等活動消解了公眾意見的個別性、分散性,不斷匯聚融合最后聚合成相對一致的意見。”從研究角度來看,自媒體時代為輿論的研究開創了新的天地,但模糊的輿論概念將會影響研究的效果,甚至得出錯誤的結論。
二、“輿論”的錯用亂象
1.“公共輿論”與“輿論”的混用
在查閱關于輿論研究的相關文獻中,不時會看到“公共輿論”的說法,然而從當下較為普遍的“輿論”定義出發,“輿論”本身已包含“公共”之意,何苦還要在前面補充一個“公共”進行重復限定呢?在沒有英文翻譯的文獻中,我們看到作者完全將“公共輿論”與“輿論”對等使用,無從查證這樣的使用是出于習慣還是概念理解的偏頗,不排除以訛傳訛的使用。
2003年李峻登、田新華發表在《同濟大學學報》上的論文《大眾媒介影響公共輿論的主要理論研究述評》中較早使用了“公共輿論”這一說法,并且在其相應的英文題目翻譯中直接將“公共輿論”翻譯成“public opinion”。與此同時,筆者關注到李普曼(Lippmann)的《Public Opinion》也有不同的翻譯版本,其在1989年被譯為《輿論學》,而在2002年卻由另一位翻譯者譯為《公共輿論》。據了解,“臺灣、香港、澳門的新聞傳播學專著一般譯為民意, 并且對所有的西方文獻中的public opinion一詞以‘民意’對譯。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對這一社會( 心理) 現象的內涵的不同理解。”④從翻譯的角度來看,這只不過是翻譯的“措辭”不同,但是從新聞理論研究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不規范的理論現象,這種翻譯的不統一與當下的“輿論”內涵相左。
2.“宣傳”與“輿論”的混用
“宣傳”一詞在百度百科的解釋為:“是一種專門為了服務特定議題(議事日程,agenda)的訊息表現手法”。宣傳的主體可以是人、媒體,也可以是企業,如“廣告宣傳”。但是“輿論”的主體是唯一的,只能是公眾,且“輿論”中包含公眾的情緒、態度,并不是每一個廣告都能引起公眾的關注,進而產生態度,因此,“廣告輿論”⑤的說法是欠妥的。此外,“宣傳”是帶有明確的主觀目的,重在“傳達”“灌輸”,這一過程是否能夠引起公眾認同,形成一致意見,還要看宣傳的效果如何。如果宣傳能夠通過議程設置影響輿論,則可以說創造了輿論場,反之,如果僅是上傳下達,公眾被動地接受信息且沒有反饋,則不能直接把宣傳說成“輿論場”,而只能說是“宣傳場”。
3.“網絡調查”與“網絡輿論”的混用
網絡調查手段方便、快捷,獲得了很多機構的青睞,但是很多公眾對部分網絡調查的結果表示懷疑,有些人認為網絡調查的結果與自己的態度相差甚遠。而一些機構卻直接用“網絡輿論”的說法描述網絡調查結果,毫不考慮調查數據的科學性,這種替代是不能成立的。從形式上看,網絡調查的確是直接面向網絡大眾的,但抽樣群體的選擇應注意有代表性,即抽樣的科學性。從內容上看,網絡調查的問題缺少針對性是造成結果爭議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你對汽車限購怎么看?有人認為,目前網絡的受眾主要是以年輕一代為主,他們或者還屬于青少年,或者剛開始工作,并非有充足儲蓄層,購買汽車的需求對他們來說并不強烈,甚至沒有被提到議事日程,即使他們參與了網絡調查,結果也很難是理性的和讓人信服的。另一方面,網絡調查問卷的設計本身是否科學也直接影響調查結論。調查問卷的設計是需要運用到量化研究方法的,要有其內在的邏輯和規則,很多大型復雜的調查問卷是需要專業團隊進行設計的,目前來看,很多網站的調查問卷還沒有達到這一專業化程度。
4.“網上意見”與“網上輿論”的混用
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交流平臺,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充斥其中。自媒體時代,人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在網上發表個人意見,這些意見中有對政府、媒體的評價,也有對突發新聞的討論,還可能是一種自我的情緒發泄。當這些網絡意見并未在一定范圍內達成一致性時,是不能將其歸為“網上輿論”的。“一般地說,當在整體‘1’中達到0.618,才能夠產生對整體的決定性、全面的影響。”⑤由此看來,網上意見只有占總數約2/3以上才能夠稱之為“網上輿論”,當前媒體或文獻中常用“網上輿論”替代“網上意見”的說法,有時是不準確的。
三、規范使用“輿論”一詞的問題與對策
樹立嚴謹的科研態度,克服思想惰性。首先,部分“輿論”詞匯的亂用與不求甚解的思想惰性相關,一些論文或討論文章是在泛讀幾篇他人論文后“照葫蘆畫瓢”攢出來的,對于論文中的措辭并未進行仔細推敲,便盲目引用,有些錯誤就這樣被強化了。其次,由于當下對“輿論”的定義并未有統一的論述,在完成“輿論”為核心詞匯的科研論文時,有必要明確給出研究者理解的“輿論”的定義,這樣的論文研究邏輯起點才夠清晰。最后,關于“公共輿論”與“輿論”的混淆現象,十分有必要在學術界做一些客觀的解釋說明,并選定其中一詞作為“通用”的說法,提升科研的嚴謹性。
理性看待輿論,克服主觀臆斷。國內主流媒體向來重視輿論的引導,并且關注輿論動態。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倡導下,這些媒體努力弱化社會矛盾,希望政府推出的政策能夠得到公眾的認可,在這種強烈的動機驅使下,他們常常會主觀放大有利于政策推行的公眾意見,甚至將網絡中非主流的公眾的正面評價直接扣上“輿論”的帽子,從營造和諧之美。然而,理論的研究不能帶上功利的色彩,只有確保研究的客觀公正性,才能最終發揮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即使在傳統媒體出于宣傳目的誤用“輿論”的說法時,研究者也應始終保持敏銳的洞察力,不盲目跟從。作為政府相關機構或部門,更應理性看待輿論的作用,輿論是民意的晴雨表,通過它能夠把握公眾思想的現狀,這一信息對于國家的執政建設是大有裨益的。
引入量化機制,進行輿論測量。只有達到一定數量的公眾意見才能被稱作輿論,然而網絡由于其系統的開放性與人數的不確定性等因素限制,使得輿論的測量不易進行。事實上,網絡傳播經常會主動發掘出備受關注的信息、觀點等內容,進行整合重新在網絡上推出,例如微博中經常會對每天群體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更新,并將“熱門轉發”的微博進行排序推出,輿論常常在這里生成。當然,這種測量還是停留在經驗層面,要想更為準確地測量公眾的意見,則需引入量化機制。《中國社會輿情年度報告2011》一書中,通過時間維度、數量維度、顯著維度、集中維度與意見維度五個方面進行輿論熱點衡量,其參考數據則直接來源于發帖量、瀏覽量、回復數、博文數量這些可直觀找到的數字。⑥有了客觀數字做支撐,網絡輿論的說法就可以得到量化的驗證,從而使“輿論”一詞的使用更加準確、規范。此外,量化方法研究中的“數據挖掘”還能通過網絡相關的數字信息發掘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這也為日后網絡輿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支持。
在2015年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講話時談道,“目前,中國有6.7億網民、413萬多家網站,網絡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融入人民生活。”由此可見,在我國已經有近半數人口正在融入網絡這個虛擬空間,未來網絡社會形成的輿論場將不可小覷。對于“輿論”一詞的規范解讀,將有助于學界內外在輿論研究方面的互聯互通, 也為傳媒界對“輿論”的運用與引導提供有益的幫助。
注釋
張書樂 《自媒體的喧嘩年代》,《法人》,2015年第4期。
孫旭培 《學術規范與新聞學研究的深化――兼與喻權域先生商榷》,《新聞大學》1999年(春季號),第 13 頁。
⑤陳力丹 《輿論學――輿論導向研究》,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8頁。
④劉金順 《李普曼Public Opinion一書譯本的七個翻譯問題》,《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第 60 頁。
篇9
自媒體時代的來臨,改變了包括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傳統四大公共傳媒主宰的傳播形態。在傳統的公共傳媒傳播形態中,新聞的采編與主要遵循以下特點:
雖然受眾也可以在傳播鏈條中將自身的少量感悟、情緒、評論和涉及事件的遞進信息等反向回饋給傳媒,但這種“逆傳播”的信息量極為有限,且傳播的主動權極大限度掌控在傳媒平臺的手中,形成了媒體與受眾在信息話語權上的極端不對稱(不平等)。
自媒體時代的傳播特點,從理論上打破了原有信息傳播的不對稱性。其特點表現為:
通過圖示可以發現,在自媒體時代,首先,“采訪權”從職業新聞記者手中轉交到――起碼是部分轉交到公眾手中。每一個微博用戶、微信用戶,都可通過手機、DV拍下具有傳播價值的事件或片段,再上傳到平臺無條件地對全體非特定訪問者開放,實現對“采訪權”的掌控。
其次,微博、視頻平臺、公共微信提供了信息的載體,這讓每一個用戶實際上擁有了更大自由度,更低門檻的“新聞發表權”。
第三,自媒體時代的互動性,為信息者提供了理論上的海量受眾群體,同時也提供了策動“信息爆炸”的可能。任何一個普通用戶只要通過某種開放的網絡連接,就可以第一時間有效接受新聞者提供的信息;同時,以微博為例,只要某個擁有巨量“粉絲”或“聽眾”的微博用戶,對他人的一條原始微博進行轉發,就可以瞬間形成信息爆炸式傳播。
由此可見,自媒體時代如下傳播特性:(1)短鏈條的直接傳播;(2)海量信息造成傳播內容的“把關難”;(3)“低門檻”的爆炸式二次傳播;(4)便捷反饋與互動;(5)原始信息易于修正和遞進。
在這樣的傳播特點之下,電視媒體如何把握自媒體時代的契機,實現電視新聞傳統采編手段與自媒體傳播特點的深度融合,最終推動電視新聞自身的強化和完善?筆者認為,以下四個主要方面值得電視新聞工作者認真加以探索和實踐。
一、電視融入自媒體
1.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視頻的方式,占領自媒體高地,實現傳統電視媒體、電視新聞欄目在自媒體領域的“開疆擴土”
自媒體首先是一種“媒體”,要想在這個全新領域具有影響力,必須首先擁有輿論陣地,這也構成了電視媒體深度融入自媒體的前提基礎。
2.以工作人員個人身份開設自媒體賬號,用于與受眾的互動和新聞線索搜集,并影響和推動新聞事件的進程。
電視名主播、名記者、等本身就具有海量的傳統受眾,他們開設自媒體賬號后,將產生“粉絲”群體的疊加效應,擴大自身和其所供職的電視欄目、媒體的影響力。同時,電視媒體的公信力強、親切度高,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既有優勢,有助于其在新領域開疆擴土。
3.利用自媒體平臺,打破電視欄目原有時長、播出時段的限制,與受眾實現24小時的全天候的“零距離”互動。
電視新聞利用自媒體,隨時搜集刊發、轉發忠實粉絲的可靠信息,有助于服務受眾。
二、彌補電視采編局限
以經過核實的自媒體信息為采訪素材,彌補電視采編局限。自媒體擁有海量信息源,在突發事件、公共事件和災難事件發生時,這些信息源所第一時間傳遞出的可靠信息,足以彌補電視媒體在人員、設備、路途等方面的不足和不便,彰顯“全民記者”功能。
2009年,央視《新聞聯播》主播羅京去世消息最初傳出之時,部分記者,甚至在不知道羅京最后在哪里搶救的情況下,就急于前往醫院和其家中。但是,在這場“突發”的新聞應對過程中,已經有記者意識到了微博這一信息來源,并第一時間搜羅微博中的知情用戶所提供的信息,基本還原了羅京去世前后的情況,同時挖掘出羅京生前播音“零失誤”、醫生透露生前病情、公共的評論與情緒等,使得內容更為飽滿,實效更為凸顯。此后有人總結:在前往現場的記者還在路上堵車時,利用微博搜集信息的記者已經大體完成了稿件的脈絡。
再如,2012年7月,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電視記者除前往災區一線采訪外,大量在節目中使用微博、微信等來自自媒體的信息,同時,將公眾信源提供的大量有效路況進行二次傳播,起到了絕佳的服務效果。
在遼寧,越來越多的廣電媒體也意識到了自媒體的強大作用,遼寧廣播電視臺交通頻率就較早開通了官方公共微信,聽眾可以借由此平臺,“喊路況”“送祝福”。
三、豐富新聞線索來源
電視媒體還可以把自媒體作為提供和補充新聞線索的重要來源。微博、微信、由用戶上傳的視頻等,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提供著海量的求助類、城建類、奇聞趣事類新聞題材。
與此同時,網絡反腐案件通常也由自媒體最先鳴響“第一槍”,通過對自媒體的監控即時了解這方面的新情況,有助于電視媒體在后續報道中搶占先機。目前,網絡自媒體反腐,已經成為民間反腐的重要途徑,“表叔”“房妹”“郭美美”事件等,都是最先由知情人士于自媒體,傳統媒體隨后跟進并推動事件走向調查與反思,促進了制度建設。
四、去偽存真 凈化輿論環境
自媒體包含海量信息,它們往往泥沙俱下、真假難辨。電視新聞在使用自媒體素材時,必須去偽存真,認真甄別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在具體實踐中,甚至可以開設單獨的調查欄目、委托專門記者對發酵中的尚未得到求證的自媒體事件,展開權威調查,實現凈化信息傳播環境、傳遞正能量的目標。
篇10
關鍵詞:自媒體 微博 執政能力 政府公信力
1、自媒體時代背景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已經延伸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里了,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近年來,隨著一種依賴網絡技術的新生傳播媒介――自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全球迎來了一個新的媒介時代――自媒體時代。
自媒體,世界上比較權威的定義來自于美國的兩位著名學者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2003年7月出版于美國新聞學會的媒體中心的關于“We Media”的研究報告,其中對“We Media”下了一個十分嚴謹的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1】
自媒體首先發展于美國,從傳統的博客演變而來,借助手機等移動通訊終端作為媒介,快速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媒體形式。最著名的自媒體網站就是發源于美國并迅速輻射全球的大型社交網絡平臺網站臉譜網和推特。用戶可以通過該平臺文字、圖片、視頻、音樂、游戲等信息。而其他用戶只需要點擊該用戶的首頁就可以進行瀏覽,并通過轉發、分享等方式將其分享給自己的粉絲進行再次傳播。
中國自媒體發展起步較晚。2009年8月份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網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微博正式進入中文網絡主流人群視野。截至2012年4月,新浪和騰訊兩大中文微博網站共有注冊人數已超過5億。可以說,中國的自媒體時代已經到來。
2 、自媒體時代對政府管理的新挑戰
2.1 自媒體平民化等特點對政府信息管理能力提出挑戰
自媒體是由普通大眾主導的信息傳播活動,由傳統的“點到面”的傳播轉化為一種“點到點”的對等式的傳播。在自媒體中,人們只需要一部可以上網的終端就能對新聞事件進行實時報道,不再需要等待專業的新聞記者到達現場報道新聞,真正做到了事件報道的同步性。同時,自媒體中新聞報道傳播速度也更加迅速,人們只需要一個點擊,就能迅速地將消息傳播到世界各地,而這些自媒體的新特點都對政府有關部門的社會信息傳播管理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2.2 政府重視不足使得對自媒體的監管出現法律空白。
自媒體進入中國只有短短的2年時間。因此政府對自媒體還缺乏有效和足夠的認知。但2年間5億用戶的快速擴張,使得自媒體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些都不斷地提醒政府,中國的自媒體時代已經到來。由于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政府在自媒體時代的初期未能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方面的立法,使得自媒體中謠言和虛假信息的傳播者造謠風險成本小,影響力度大。而由于缺乏足夠的法律法規方面的依據,政府面對一些惡意造謠的人只能通過封鎖其微博等方式對其進行處罰,而無法更深入、直接的進行處理。
2.3 自媒體中謠言泛濫急需政府的“權威聲音”出面“以正視聽”
自媒體時代帶來傳播主體平民化,信息傳播快捷化的同時也對政府如何在自媒體時代樹立公信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戰。自媒體的出現使得民眾的自由話語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而有些人借由這些自由話語權,為了獲取更多的關注和點擊率,故意傳播一些偏離事實或者根本無中生有的事情,混淆視聽。而這時,民眾則希望在自媒體中獲得政府方面具有公信力的聲音,以正視聽。
3、應對政府管理新挑戰的對策思考
自媒體以其快速的發展和傳播,給政府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但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矛盾也是相互轉換的。因此,自媒體在給政府工作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給政府工作發展和改革帶來了機遇。如果我們可以妥善的處理好這些挑戰,就能更好把握住機遇,提高政府的執政能力建設,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3.1 建議政府由信息管理者向信息監督者轉變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傳播將更加快速,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筆者建議要應對新時期的信息管理挑戰,政府應當轉變對信息管理的觀念態度,由信息管理者向信息監督者轉變。即從原先的對信息傳播進行管制和管理,轉變為對信息傳播進行監督,對不實、不良信息予以公開公正的處理。在尊重人民言論自由權的同時,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對那些傳播不良信息的人進行打擊,以幫助民眾能夠更快更好地接收到準確詳盡的信息。
3.2 建議加強對自媒體監管的法律體系建設
建議政府部門要重視自媒體的認識和研究,盡快建立健全和完善對自媒體的監督和管理;要主動加強對自媒體平臺的監督和管理力度,使其更好的為社會公眾服務。同時,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對自媒體平臺進行治理,做到真正的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但同時要保護人民的參政議政權和自由言論權,保證人民可以真正的參與到社會管理中,真正做到人民民主。
3.3 建議政府主動融入自媒體中樹立公信力權威聲音
自媒體時代,不是政府公信力被削弱的時代,而是政府樹立更高公信力的時代。故此,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主動的融入到自媒體平臺中,將具有公信力的“權威聲音”帶給群眾,讓群眾知道怎樣進行正確的、科學的理性思維,而不是聽信謠言中的一些偽科學和虛假消息。而積極主動的融入到自媒體平臺,并非將自媒體當做告示牌一般簡單的政府信息,而是要做到主動、主動問詢、主動傾聽的“三主動”,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法律法規知識,樹立更高的政府公信力。政府部門不應該對自媒體有所懼怕,要做到積極面對、積極學習和積極運用,融入到自媒體中,運用其傳播理性的思考方式和判斷能力,教會人們如何用理性思維去思考和分辨信息;用堅定的決心和信心權威聲音,贏得公眾信任,樹立政府公信力。
參考文獻:
[1][美]DAN GILLMOR.WE THE MEDIA[Z/OL].
http:省略/catalog/wemedia/book/index.c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