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十二五范文
時間:2023-07-03 17:56: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醫基礎理論十二五,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課程組中具有博士學位5人,碩士學位2人。學校131人才工程中青年名師2人,天津市131人,創新型人才培養第三層次入選1名。雙師型的教師(具有教師資格、醫師資格)為100%。為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課程組采取有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的方式,以提高教師素質,同時也保證了課程的可持續發展。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合理的師資隊伍結構和優秀的青年骨干教師隊伍是保證課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源泉[1]。
2注重基礎教學突出教材建設
本課程組承擔本科生、本科七年制及碩士、博士研究生的《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學基礎》《中醫藥學概論》《中醫藥膳學》《中醫基礎理論雙語(中英)》《中醫基礎理論雙語(中日)》《中醫自然療法》《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醫學心理學思想》《醫學初級日語》《中醫臨床日語會話》等課程講授。其中《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學基礎》和《中醫藥學概論》作為中醫學的主干課程,授課對象覆蓋面廣,涉及中醫學院、針灸學院、中藥學院、護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等部門。本學科組中四名教師可流利全程用英文、日文講授《中醫基礎理論雙語(中英)》《中醫基礎理論雙語(中日)》及相關雙語選修課程。課程組成員積極參與各種專業教材及參考資料的編寫工作。作為副主編、編委參加了普通高等中醫藥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學基礎》及相關習題集的編寫工作。先后有6人參加20余部全國統編教材編寫工作。通過教材編寫促進了與兄弟院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開闊了眼界,提高了水平。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嚴格的教材選用制度,所選用的教材能體現實際需要及教學大綱的要求。自2003年起采用的七版教材為新世紀全國中醫院校規劃教材,是目前國內高水平的中醫藥學精品教材,可滿足課堂理論教學的需要。針對學科發展及教學實踐,在更新教材的同時,也及時充實和引入了教學參考資料,對所使用的教材進行適時地補充,使教學內容與時俱進,能夠反映本學科的發展概貌。特別是在本科七年制和研究生教學中已被廣泛應用。
3深化課程體系與內容改革
本課程組立足改革,更新觀念,以厚基礎、重實踐為原則,突出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注重課程體系和內容的改革。3.1實施PBL教學改革通過課題立項,本課程組設計并實施啟發式、整體互動式教學方法,選取相關章節,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方式,推行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倡導小班教學、小班討論。老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完善以能力為導向的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評定體系。加速了由灌注填鴨式教學向能動性教育方式轉變的過程。3.2積極開展雙語教學為了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及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能力人才的需要,本課程組多年來在七年制必修課中,開設《中醫基礎理論》的英語和日語雙語教學。同時鼓勵五年制本科生繼續雙語學習,并設置《初級日語》《中醫臨床日語會話》《中醫基礎理論雙語》等選修課為我校專業雙語(日語、英語)的教學奠定了基礎,使學生們初步掌握了專業英語、日語技能,提升學生臨床即時翻譯訓練及參加中醫藥國際學術會議專業翻譯水平。3.3建立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為了更好地支持和推進教學模式改革,學校通過引進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師生互動式自主學習。教師可自主結合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學生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主動訪問教學資源,自由發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并逐漸體驗到基于教學平臺的混合式教學的樂趣。
4注重各層次人才培養
課程組針對不同層次的人才特點,進行適宜性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對本科生培養強化基礎教育,注重中醫思維模式的建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從教學方法,教學改革等方式入手,改變中醫基礎理論、內經等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利用實驗室、多媒體等方式方法輔助教學,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對碩士研究生培養在明確研究方向的同時,注重夯實基礎理論知識,提高中醫臨床技能和基礎實驗科學能力的培養。從研究生招生復試、課程教育考核、課題設計實施、資料搜集整理、論文撰寫修正、畢業答辯等方面嚴格要求把關,突出基礎理論對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的指導意義。對于博士研究生培養,注重基礎理論的深化研究,以及在臨床疑難病的基礎研究。強調創新意識和嚴謹求實作風的培養,對博士學位論文要求既要有鮮明的創新點,同時又要有充分豐富的論據,以提高博士畢業生的整體水平。
篇2
關鍵詞:中醫特色 預防醫學 教學改革
一、加強教學基本建設
1.加強專業建設
專業建設是每一學科基本的教學條件之一。尤其是中醫院校開設的預防醫學專業,在專業方向上存在著很大的優勢,因為深厚的中醫學理論與預防醫學專業存在著天然的結合點,中醫在早期就提出中醫治未病的成熟理論,這就使中醫院校的預防醫學專業就業方向更靈活,專業口徑更寬闊。因此,探索建立交叉學科專業,實施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是中醫院校預防醫學發展的重要方向。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高等學校教學活動的主導,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高校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保證。針對中醫院校預防醫學專業屬于初期發展階段,師資隊伍比較薄弱的特征,教師隊伍建設應以引進和培養有資歷、有經驗、有科研能力的學科帶頭人為首要,以培養、穩定骨干教師隊伍為重點,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建立一支數量夠、素質高,結構合理、業務優良、治學嚴謹、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同時,根據自身實際,制定向預防醫學專業教師傾斜的分配制度和管理機制,確保專業教師隊伍的數量和質量。
3.加強課程和教材建設
隨著國家對社區建設的逐步重視,投入的進一步加大,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更多的將走向社區工作,因此,為突出中醫院校預防醫學專業的特色,修訂適于中醫院校該專業發展的教學培養方案,如將中醫基礎理論、針灸、推拿等中醫特色學科融入預防專業的學習中,讓學生畢業后在社區工作中技能更多,能力更強。同時,為了宣傳、突出預防醫學的特點,開展優質課程、精品課程建設是推動課程建設的有效形式。建立中醫特色的預防醫學“五大衛生”的教學梯隊,嚴格主講教師崗位資格,嚴把教學質量關。
教材的質量直接體現著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發展水平,也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教材建設。要突出中醫院校的預防醫學特點,可能在教材建設上還存在著學生無教材或無材可參考的現實,因此,組織教學團隊,編寫適用于預防醫學中醫特色學科的教材是主要任務之一。同時,我們應吸收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不能滯后于現代預防醫學的發展,應緊跟全國西醫院校預防醫學的大發展,并突出中醫特色。
4.加強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建立和完善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多功能實驗室和校內外實習基地,充實專業課實驗室設備,改善實驗教學條件,積極開展學科具代表性的實踐教學內容。同時,探索中醫、中藥與預防醫學結合的實驗教學內容,多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
5.加強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建設
畢業論文是預防醫學專業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學生綜合素質和科研能力的一項主要表現形式。論文寫作的好與壞,直接反映了學生在學校、醫院、疾控和監督所所學基本功是否扎實及科研能力的強弱,也是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要形式,必須加強管理,確保質量。從實驗的選題、開題、實施及統計分析都應嚴格按照專業要求來做,不能與臨床醫學生要求一樣,因為,我們著眼的是整個人群的監控和環境,并最好能突出中醫特色。
二、加強專業教風與學風建設
篇3
[關鍵詞]本科教學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創新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02-0101-02
一、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的建設歷程
第一,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啟動實施“本科教學工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26號),確定了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的建設目標、建設內容、遴選方式、申報條件、建設經費和項目推薦辦法,試點工作將在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和地方高校中分別進行。
第二,2012年1月20日,教育部印發《關于批準實施“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12年建設項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號),批準了53所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實施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建設180個專業綜合改革示范點。
第三,2013年3月20日,教育部印發《關于批準實施“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13年建設項目的通知》(教高函[2013]2號),批準46所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實施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建設90個專業綜合改革示范點。
第四,2013年6月3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公布“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56號),批準地方高校550個專業點為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二、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的建設概況
截至2013年6月,“十二五”時期,教育部分三批批準設立了820個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涉及198個本科專業。
第一,擁有10個以上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的本科專業有17個,分別為:臨床醫學49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36個、法學33個、土木工程24個、中醫學19個、化學工程與工藝18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16個、自動化14個、會計學13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3個、數學與應用數學13個、電子信息工程11個、軟件工程11個、材料科學與工程10個、車輛工程10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10個、通信工程10個。
第二,根據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經濟學門類下各專業擁有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1個,具體情況為:金融學7個、經濟學5個、財政學4個、稅收學2個、經濟統計學1個、國際經濟與貿易1個、國民經濟管理1個;金融工程、保險學、投資學、貿易經濟、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商務經濟學、能源經濟、金融數學、信用管理、經濟與金融等10個專業暫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三、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的建設方案
(一)制定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對經濟學創新型人才的需要,緊密結合專業的自身特點,追蹤學術前沿發展動態,制定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逐步建立起具有前瞻性、適用性及特色突出的課程體系,以適應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復合型人才的需要:知識――主要是加強經濟學基礎理論以及現代經濟理論的培養;能力――主要是培養學生數量分析和統計分析的能力、外文閱讀和聽寫說的能力、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創業和社會實踐的能力;素質――主要是增強學生的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從而使本專業學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逐步建立起領軍人物、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教學骨干相結合的經濟學本科教學團隊,同時為其創造充分施展和發揮作用的條件和空間,建立激勵機制促進中青年骨干教師茁壯成長。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大領軍人物在本學科領域的影響,進一步加大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教學骨干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完善校內專任教師到相關產業和領域學習交流、相關產業和領域的人員到學校兼職授課的制度和機制;建立教師培訓、交流和深造的常規機制;建立教師愛崗敬業、努力提高業務素質和教學效果的激勵機制,形成一支了解社會需求、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熱愛教學工作的高水平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三)改善教學條件
以建設國家和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契機,進一步改善專業教學條件,加強文科綜合實訓中心建設,開展實驗課程的教學,購買和更新教學軟件。普及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加強資料室和網絡資料數據庫建設。
(四)健全管理制度
一是繼續實施“三項工程”,即“名教授執教核心課”、“用外語講授專業課”和“本科生導師制”。二是完善師資培養、使用和激勵制度,包括學術梯隊選拔制度、新調入教師錄用考核制度、高端人才引進特殊支持制度、教師考取博士及申請博士科研啟動金制度、教師進修制度、優秀青年教師資助制度和教學科研優秀成果獎勵制度等。三是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包括集體備課制度、系內公開課和示范課制度、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和規范課堂教學秩序制度等。四是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包括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制度、學生優秀論文評選制度、學生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獎勵制度、學生篩選及淘汰制度和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學術比賽獎勵制度等。
(五)加強教材與課程建設
在教材建設方面,加強國家和省級精品教材、國家級和省級規劃教材建設,不斷調整充實教材內容;同時做到使用統編教材和使用自編教材的有機結合。在課程建設方面,加強國家和省級精品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堅持基礎理論教學與應用知識教學相結合,增加一些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內容,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逐步擴大用外語講授專業課范圍,加強雙語教學示范課建設;更加突出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方法課程和實踐教學內容。
(六)加強實踐教學
主要是強化學生課下閱讀環節,引導學生撰寫學術論文,支持學生社團建設和自辦學術刊物,舉辦“經濟學名家講堂”,邀請國內著名專家來校講學,實行“小學期”制度聘請校內外知名專家走上講臺,積極申報國家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建立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等。
[參考文獻]
篇4
1.1調查對象
抽取2013年10-12月接受湖南省衛生廳統一舉辦的“湖南省鄉鎮衛生院醫生培訓班”醫生206名(每家衛生院1名),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
1.2調查表設計
本課題組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在經過5位相關專家(3位教授、2位副教授)論證后,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其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①醫生基本信息,包括年齡、性別、職稱、學歷、學習背景;②中醫藥知識知曉率調查,題目為閉合式,共10個題目,內容主要涉及中醫藥基本知識,如中醫藏象、五行、八綱辨證、六、辨時給藥、中醫養生等知識,答對賦分為“1”,答錯或不答賦分為“0”,超過2個題目未回答者視為無效問卷,滿分為10分;③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的應用及需求情況,內容包括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的應用情況、迫切需要學習的中醫適宜技術等。調查均采用封閉式提問,調查前進行預調查,一般10min可完成答卷,根據預調查反饋的信息,調整問題后,Cronbach'sα系數為0.84。
1.3調查方法
調查前,統一培訓10名調查員,根據每期鄉鎮衛生院醫生培訓人數的50%隨機現場發放問卷,以無記名方式,當場填寫并檢查后回收;若發現未填寫或缺項,則當場要求補填。共調查4期,每期調查人數分別為49、51、53、53名,共發放問卷206份,回收有效問卷206份,有效回收率100%。10d后隨機抽取15位鄉鎮衛生院醫生重測,重測信度為0.86。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統計、秩和檢驗等統計方法,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中醫藥知識知曉率
鄉鎮衛生院醫生中醫藥知識知曉率(答對的題數/總題數)為63.83%,其年齡、性別、學歷、職稱均對中醫藥知識知曉率的影響無差異(P>0.05),但其學習背景對中醫藥知識知曉率的影響有差異。
2.2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情況
鄉鎮衛生院醫生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應用情況不容樂觀,僅有20.39%的醫生經常采用中藥治療疾病,不足20%的醫生經常使用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疾病。
2.3迫切需要學習的中醫適宜技術
不同醫生對中醫適宜技術的需求不一,大多數醫生希望學習針灸、推拿、敷貼、拔火罐、刮痧等操作協助治療疾病,96.60%的鄉鎮衛生院醫生希望學習一種或多種中醫適宜技術來幫助診療疾病。
3問題與對策
《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強調要開展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但本調查發現,湖南省鄉鎮衛生院中醫院校畢業的醫生僅占21.84%,接受過西學中培訓的醫生為18.45%,說明中醫培訓及中醫繼續教育的范圍太窄。本次調查發現,鄉鎮衛生院醫生具有“四低”特征,即低學歷、低職稱、低中醫藥知識知曉率、低中藥和中醫適宜技術使用率。學歷和職稱是反映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的指標之一,本次調查的206名醫生中,81.55%的醫生學歷為中專和大專,90.29%的醫生職稱為助理醫師和醫師,這與同類調查的數據較為接近。另外,鄉鎮衛生院醫生中醫藥知識知曉率僅為63.83%,且具有中醫背景的醫生中醫藥知識知曉率要高,由此可見中醫院校教育及中醫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在低中醫藥知識知曉率的前提下,僅有少部分人經常采用中藥及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疾病。眾所周知,中醫適宜技術在治療疾病方面不僅能夠節省醫療費用,且不良反應小,療效顯著。臨床研究表明,中醫適宜技術不僅可以配合西藥較迅速、較長時間地控制血壓,還能明顯改善高血壓患者不適癥狀。因此,不少鄉鎮衛生院醫生希望學習一種或多種中醫適宜技術以幫助診療疾病?;卩l鎮衛生院醫生的“四低”特征及鄉鎮衛生院醫生迫切希望學習中醫適宜技術的情況,建議衛生主管部門為鄉鎮衛生院醫生提供中醫繼續教育的機會,使鄉鎮衛生院醫生提高學歷、職稱、中醫藥知識知曉率、中藥和中醫適宜技術使用率,達到提高臨床治療水平和降低基層醫療費用的目的。為此,筆者認為可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
3.1開展網絡遠程教育及對口援助,拓寬中醫藥繼續教育的渠道
目前,我國常用的中醫藥繼續教育渠道為各類研修班、學習班、學術講座、學術交流及脫產進修等,但我國鄉鎮衛生院醫生數量少、日常工作繁重,加之高昂的培訓費用等,導致大部分鄉鎮衛生院醫生無法離崗學習,進而影響中醫繼續教育的開展。而網絡遠程教育可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使鄉鎮衛生院醫生可隨時隨地學習,能有效幫助其提升學歷和職稱,提高中醫藥知識知曉率,并可節省費用。另外,衛生主管部門可指定省、市中醫院對口援助縣中醫院及鄉鎮衛生院,定期選派中醫藥專家赴基層講學,安排中醫骨干到基層歷練并指導縣中醫院及鄉鎮衛生院在中醫適宜技術開展中遇到的問題。
3.2合理選擇中醫藥繼續教育內容
根據鄉鎮衛生院醫生呈“四低”的特征和迫切希望學習中醫適宜技術的現實狀況,在進行鄉鎮衛生院中醫繼續教育時,應首先夯實鄉鎮衛生院醫生的中醫基礎理論及基本知識,再開始加強中醫適宜技術(針灸、推拿、刮痧、火罐等)的培訓,以實際滿足鄉鎮衛生院醫生的迫切需要。
3.3以農村地區疾病為導向,創新中醫藥繼續教育方式
篇5
證候的診斷標準化、客觀化是辨證論治規范化的前提和基礎。“證素辨證”體系的建立是在繼承以往辨證經驗的基礎上,約定病、證、證候、辨證等概念,凸顯 “從癥辨證”的原創思維,以病位與病性證素的獲取與辨識為基礎,遵循以象測臟、從癥辨證的原則,以病位結合病性的內涵貫穿辨證始終,以規范化原則體現出證的基本特性,確定證的診斷標準[3].筆者主要分析了證素辨證學對中醫藥標準化的有利影響,并提出抓住中醫藥標準化的契機發展證素辨證學的建議,以期能為促進證素辨證學及中醫藥標準化建設的發展發揮作用。
1 證素及證素辨證原理
朱文鋒等[4]提出證素具有如下基本特征,證素是根據證候而辨識的病變本質;證素主要指辨證所確定的病位和病性,證素是構成證名的要素,是辨證的基本單元。病性證素是對正邪相爭的本質概括;證素為具體診斷單元而非分類綱領;證素有一定的組合規則;某些證素間可有重疊涵蓋關系。朱文峰等[5]根據證素的基本特征和臨床實際,將證素分為53項左右。
其中病位證素有20項,包括:心神(腦)、心、肺、脾、肝、腎、胃、膽、小腸、大腸、膀胱、胞宮、精室、胸膈(上焦)、少腹(下焦)、表、半表半里、經絡、肌膚、皮膚、肌肉、筋骨[關節];病性證素約33項,主要有:(外)風、寒、濕、(外)燥、火、暑、痰飲、水停、蟲積、食積、膿、氣滯、氣閉、血瘀、血熱、血寒、氣虛、氣陷、氣不固、氣脫、血虛、陰虛、亡陰、陽虛、亡陽、精髓、虧津、液傷、陽浮、陽亢、動風、動血、毒[6].病性證素反映疾病的病變本質,而病位證素反映了病變部位[7].由辨證基本內容組成的證難統計,臨床各辨證要素也并非可以任意組合,因而需要有一些常用的規范證名,以適應臨床辨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共收臨床常見證800條。這些證名以臟、腑、體病位為主進行歸類。
證素辨證原理是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對證候(癥狀、體征等病理信息)進行分析,認識其病位、病性等性質,并作出證名診斷的思維認識過程,即“依據證候,辨別證素,組成證名[8]”.其中辨別證候是基礎,辨識證素是關鍵,辨定證名是目的。證素辨證在臨床使用中,對辨證要素的貢獻度進行累積相加,所得的貢獻度之和,作為該證素的積分。積分小于70分,認為該證素的診斷不成立,即說明臨床基本無病理變化;積分介于70~100分之間,認為該證素的診斷屬1 級,即說明存在輕度病理變化;積分介于100~150分之間,認為該證素的診斷屬2級,說明存在中度病理變化;積分大于150分,認為該證素的診斷屬3 級,說明存在嚴重病理變化[7].
2 中醫藥標準化及現有的中醫藥基礎標準
中醫藥標準是指對中醫藥領域需要協調統一的事項制定的各類技術規定。中醫藥標準是為在中醫藥領域內獲得最佳秩序,實現最佳共同效益,以中醫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經各有關方協商一致制定并由各相關方公認的機構批準,以一定形式的規范性文件。包括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國際交流等領域制定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9].
中醫藥標準化是指綜合運用“統一、簡化、協調、最優化”的標準化原理,對中醫藥醫療、科研等各個環節、過程和對象,通過制定標準、實施標準和實施管理,推動中醫藥學術發展,促進中醫藥成果推廣與傳播,規范中醫藥行業管理,保障中醫藥質量安全,推進中醫藥現代化,促進中醫藥國際傳播,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引領和支撐中醫藥事業全面發展為目的的一系列活動過程。
中醫藥標準化是中醫藥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得到國際認可的重要因素[10].隨著傳統醫藥醫療價值和市場潛力的日益顯現,中醫藥在世界 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了廣泛傳播和應用。其各種價值也得到了許多國家及有關國際組織的高度關注,對中醫藥標準化的呼聲和需求日益高漲。日本、韓國及歐美等國家紛紛實施了傳統醫藥標準戰略,開展了傳統醫藥標準的研究制定。尤其是近年來日本、韓國加快推進傳統醫藥國際標準化戰略,設法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取得中醫藥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權,并在標準制定中有“去中國化”的趨勢,使中醫藥標準化面臨的國際形勢更加嚴峻和復雜[11].開展中醫藥標準化發展戰略研究,明確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戰略目標、戰略任務和保障措施是促進中醫藥標準化在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中的技術支撐和基礎保障作用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國已經的中醫藥基礎標準有:《中醫基礎理論術語》、《腧穴名稱與定位》、《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中醫臨床診療術語治法部分》等中醫藥基礎標準。
3 病證標準化、規范化是證素辨證的前提
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是在原“中醫數字辨證機”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斷術語》進行修訂、完善而成的“中醫診療標準軟件”,是中醫標準化工作的重大突破[13].首次規范了中醫病、證和治療術語的概念,從而完成了中醫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極大地促進了中醫診療標準化、客觀化工作的進程。對中醫臨床有著重要指導意義[14].《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規范了證名。
臨床上通用而又比較完整、規范的證候名稱,一般是由病位與病性的53項具體內容相互組合而構成的,如肝膽濕熱證、脾腎陽虛證等。凡規范的證名,必有病性,一般應有病位。共收臨床常見證800條。這些證名以臟、腑、體病位為主進行歸類。證素辨證原理是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對診斷標準化、客觀化的證候(癥狀、體征等病理信息)進行分析,認識其病位、病性等性質,并作出證名診斷的思維認識過程。
在證素辨證的理論基礎上,朱文鋒教授的團隊根據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中所定疾病、證候、治法等內容,研制成“WF-Ⅲ中醫輔助診療系統”.該診療系統建立起了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的整體方案,使病、證、癥結合,理、法、方、藥俱備,全面反映了中醫診療的基本規律。朱教授于2003年建立了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證素辨證研究平臺,采用“雙層頻權剪叉”算法,準確提取證候辨證診斷的權值,制定出證素、常見證診斷標準,形成了完整的證素辨證體系[6].
證素辨證是基于國家標準化的基礎之上,建立起的標準化、規范化的中醫辨證論治新體系,對中醫藥標準化有著非常重要的開創性意義。
4 證素辨證學對中醫藥標準化的影響
中醫辨證方法較多,是學習中醫入門的最大障礙之一,也是中醫臨床診療疾病難以形成統一、規范體系的重要原因。中醫也因此被很多人詬病為玄學。
中醫要發展,要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可,那么中醫藥標準化就不可回避。無論如何,一門醫學要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關鍵在于好的療效。要取得好的療效,必須要正確運用中醫的理法方藥。這其中,準確辨證又是選方用藥的前提,證素辨證學正是基于此而創立的。證素辨證所設計的以“病位”和“病性”為核心證素因子的全新辨證方法對中醫辨證論治的規范化、標準化、數字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15],也為中醫診斷標準化開辟了一個很好的方向。
4.1證素辨證學的發展能夠有力推進中醫藥標準化的進程 證素辨證體系是通過全面收集內、外、婦、兒科等臨床常見證候,并使之規范化和數量化,明確了病位證素和病性證素兩大基本辨證要素。證素辨證思想體系是發展數字中醫藥的基礎,數字中醫藥具有的前所未有的精確性與通用性推動了中醫的診斷技術和標準化研究進程。
4.2證素辨證系統是中醫藥標準化的具體實踐 通過對證素辨證學的理論體系、技術方法等進行梳理,運用現代標準化的形式,將其已有的理論成果系統、完整地保持下來,制訂證素辨證標準,可以系統總結中醫臨床安全有效的診療經驗和方法,形成最佳診療方案,能更好地促進證素辨證學推廣應用到實踐中去,能夠更好地促進中醫臨床療效的提高。證素辨證的應用推廣體現了中醫藥標準化的實踐成果。
4.3證素辨證學的發展能提高中醫診斷學的國際競爭力 辨證論治中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可檢測的定量性參數較少,因而具有一定的不清晰性和隨機性,易受假象干擾,易受主觀因素的影響。此外,辨證論治中的一些名詞概念尚不統一或不規范,在法律診斷、勞動力鑒定等方面缺乏明確標準。這些因素使辨證論治的運用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很好地適應當代醫療的需要。證素辨證如果能夠在臨床得到驗證和推廣,必將使這個狀況得到改觀。
中醫藥標準化是在對中醫藥的實踐經驗、科研成果進行系統整理的基礎上,用標準化規范形式呈現的技術規定,是中醫藥技術積累、創新與傳播的平臺。標準化具有權威性、共識性、制度性,一旦,易被廣泛傳播和應用。通過中醫藥標準化推動證素辨證的廣泛傳播,能夠更好地增強中醫診斷學的國際競爭力。
5 中醫藥標準化是證素辨證學發展的一個良好契機
5.1抓住機遇 標準化戰略是我國科技發展三大戰略之一,“十二五”時期,是中醫藥標準化發展的戰略機遇期[16].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證素辨證工作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建議抓住中醫藥標準化建設的機遇,在對前期所做的工作進行系統梳理的基礎上,集中力量,找準突破口,制定標準,實現以標準化推動證素辨證學現代化的目的。
5.2明確目的 制定標準的目的是實施推廣,指導實踐。中醫藥標準是用標準規范的形式將證素辨證的實踐經驗、成果等系統整理結果呈現出來。通過標準的實施使其成為積累、創新與傳播的平臺,從而擴大證素辨證成果的推廣和重復利用。因此,要努力探尋學科與標準之間的結合點,以需求為原則,注重可行性,統籌規劃,重點突出。
5.3制定措施 匯集一批具有深厚的證素辨證學功底、熟悉中醫藥標準整體情況的專家進行研究討論,通過研討會等形式為證素辨證體系實現標準化發展,提出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在制度、機制、技術和人才隊伍培養等方面應采取的具體措施。
5.4培養人才 人才缺乏是制約證素辨證標準化工作的瓶頸問題。懂證素辨證學的不懂標準,懂標準的不懂中醫藥技術,兩者兼備者甚少[17].在當前,中醫藥標準化工作對各種學術造成“倒逼”機制的形勢下,需要盡快地培養一批既懂中醫、計算機技術,又懂中醫藥標準化的專業隊伍和后備人才隊伍??沙醪介_設證素辨證學及中醫藥標準化的相關課程,培養一批復合型、實踐能力強的人才,完善人才隊伍建設。
5.5構建平臺 建立并完善證素辨證體系及標準化的網絡信息平臺,充分進行證素辨證體系、中醫藥標準化在醫、教、產、學、研等多類機構,特別是在基層醫療單位的普及,最大限度地擴大證素辨證體系的推廣和利用;同時加強國內證素辨證學相關的資料收集、分析,形成證素辨證體系積累、創新與傳播的平臺[18].
6 結 語
證素辨證體系是一種新的辨證體系,它不同于傳統中醫通過直觀的望、聞、問、切四診搜集病情資料,然后按照中醫理論結合實踐經驗作出病證的判斷,加用“量”的客觀指標和現代研究技術為中醫辨證服務,體現了中醫辨證的客觀、規范、標準、科學。
總之,證素辨證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及數理統計方法的結合,有利于辨證論治向規范化、標準化、數字化發展,逐步實現中醫診斷標準化進程[19].
證素辨證學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也需要通過中醫藥標準化的發展來吸納現代文明的成果、吸納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醫學等相關學科的經驗來豐富和完善自己[20].證素辨證體系亦可以通過走向標準化的過程,來完善自己。因此中醫藥標準化引領和支撐著證素辨證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宗明。中醫認識中的不確定性原因分析[J].醫學與哲學,2000,21(11):45-47.
[2] 王志偉,趙麗娟,趙瓊姝,等。中醫藥標準化建設中存在問題主要原因的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8,16(9):676-677.
[3] 吳承玉。研讀《證素辨證學》,探析朱文鋒老師的學術成就[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3(1):18-20.
[4] 朱文鋒,張華敏“.證素”的基本特征[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5,11(1):17-18.
[5] 朱文鋒,黃碧群,陳新宇。病性證素辨別的意義與方法[J].中醫藥學刊,2006,24(2):204-205.
[6] 朱文鋒。證素辨證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3,90.
[7] 朱文鋒。證素辨證鉤玄[J].河南中醫,2009,29(1):1-4.
篇6
關鍵詞:西南民族地區;制藥工程專業;天然藥物化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3-0104-02
制藥工程是國家教育部對高等院校本科專業進行調減時新設立的專業,是運用化學、生物技術、藥學與工程技術的基本理論與技能,解決醫藥制造過程的一門工程技術學科。制藥工程專業不同于藥學專業,后者偏重藥學基礎理論,而制藥工程專業強調醫藥制造的工程過程,重點在“制”字,旨在培養具有扎實化學化工基礎,掌握化學制藥、中藥制藥、生物制藥的基本理論知識、實驗技能和工程實踐能力,在醫藥、農藥、生物化工、精細化工等部門從事生產、科技開發、工程設計、產品質量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1,2]。天然藥物化學以有機化學為基礎,運用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的結構類型、理化性質、提取分離、結構鑒定及生物活性等的一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工科特點[3]。該課程涉及的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結構類型復雜,理化性質多樣,結構鑒定相對困難,是制藥工程專業中比較難學的一門主干課程。我國西南地區的天然藥物在傳統醫藥中極具民族特色、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如何將專業特色、課程特色與西南地域特色相結合,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突出制藥工程背景下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的特色,成為當務之急。
一、優化師資隊伍,突出工程背景
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為大多數醫藥院校制藥工程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與多門課程均有緊密聯系,包括有機化學、中藥制藥工藝學、制藥設備與藥廠設計、藥理學等多個學科的基礎知識,因此綜合性和邏輯性均較高。然而,目前本課程的授課方式主要由一位教師負責全部內容的講解,但由于制藥工程專業起步較晚,主講教師的專業背景大多偏重于理科,缺少擁有中藥制藥企業項目實踐經驗的教師,因此存在中藥、天然藥物研發所用設備講解不到位和制藥工藝設計能力不足等問題。優化師資隊伍,對天然藥物化學這門課程,甚至整個制藥工程專業,顯得尤為重要。我校于2008年在化學化工學院(今化學與藥學學院)新建制藥工程本科專業,由于起步較晚,該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仍存在許多不足。近幾年,學院大力引進藥學方面的人才,總體而言,同樣偏重理科背景,但與一般醫藥院校相比,學院的工科背景相對較為深厚。因此,可以根據各教師的專業學術背景,以天然藥物化學專業教師為主導,制藥設備與工藝設計、現代儀器分析、藥理學等專業的教師為輔,重新組合教師隊伍。不同專業教師之間,隨時交流協調,利于天然藥物化學課程培養方案的順利實施。
二、結合專業、課程和地域特色,確立教學目標
開設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的專業,有藥學、中藥學、制藥工程等,專業不同,培養目標也不盡相同,同一門課程的教學也應有所偏重,因此需要根據不同專業的具體培養目標,對教材內容進行詳略取舍,合理修訂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案。對制藥工程專業而言,天然藥物化學的學習目標在于介紹主要類型化學成分的結構特征、理化性質,探討主要類型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純化精制及檢識等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另外,應結合制藥工程背景,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同時,西南各省擁有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比如,廣西中草藥物種達4600多種,是壯、瑤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民族藥資源十分豐富,省內天然藥物企業亦占藥企的絕大多數。因此,在介紹主要類型化學成分時,應結合地方道地藥材和龍頭藥企,加深學生記憶,培養學習興趣,服務于地方經濟。
三、改革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反映學科內在聯系
1.天然藥物化學與波譜解析教學的整合與優化。隨著現代儀器分析方法的飛速發展,對未知或已知化合物進行結構鑒定的手段日趨豐富,波譜學手段成為結構鑒定和分析的主要方法,在有機化學和藥學研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制藥工程系的課程體系中,這兩門課的結合非常緊密。波譜解析由紫外(UV)、紅外(IR)、核磁共振(NMR)、質譜(MS)等組成,相對抽象難懂,而天然來源的化學成分種類繁多,結構復雜,不同類型化合物的波譜特征區別較大,導致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結構鑒定,成為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因此,有必要將波譜解析內容融進天然藥物化學教學中,拓展波譜解析課程學習的應用性,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天然藥物化學的過程中,加強對波譜解析內容的理解和記憶[4]。2.結合當地民族藥的特點,有特征地選擇實例,豐富天然藥物化學教學內容。廣西有壯、瑤等12個少數民族,其中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全國壯族總人口為1800多萬,90%以上聚居在廣西;瑤族總人口約260萬,60%以上聚居在廣西。而且,廣西擁有極具特色的壯、瑤等少數民族醫藥資源,蘊藏許多行之有效的獨特診療技術和方法[5]。據《廣西民族藥簡編》記載,廣西少數民族常用的中草藥資源有1021種,其中壯族應用的中草藥資源約有700種。近幾年,廣西重視發展民族醫藥產業,先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的決定》(桂政發〔2011〕60號)、《廣西壯族自治區壯瑤醫藥振興計劃(2011—2020年)》桂政發〔2011〕61號),醫藥制造業已被列入廣西“十二五”重點發展的千億元產業。運用天然藥物化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藥效實驗,對臨床上療效確切的廣西民族藥復方、組方進行化學成分的研究,闡釋藥效物質基礎,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質量標準,采用現代高新技術,如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生物酶解提取技術等,提高壯、瑤藥制品質量,把廣西來源的壯、瑤藥真正推向世界市場。在教學內容中,特征性地引入壯、瑤藥化學成分提取分離及結構鑒定實例,豐富教學內容,培養適用于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藥學人才。3.充分結合專業實踐環節。制藥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在具備扎實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同時具備良好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條件建設上,我院擁有的制藥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是由天然藥物中試提取、現代藥物制劑工程和藥物分析3個實驗室組成的制藥工程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占地面積約500m2,擁有WDT100型多功能提取濃縮機組、超臨界流體萃取等天然藥物化學相關設備,開展板藍根有效成分的提取等天然藥物實驗。同時,我院與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益佰漓江制藥有限公司等知名天然藥物企業聯合建立制藥工程專業實習基地。所以,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都有條件滿足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在天然藥物化學方向的專業實踐要求,能夠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加深和鞏固理論知識。4.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天然藥物化學是一門應用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很多理論技術來自于該學科科研的飛速發展。對教師來說,要想教好本門課,光靠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顯然不夠,必須積極參與科學研究,通過科研實踐積累的經驗,豐富和完善天然藥物化學教學內容。廣西師范大學擁有“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有布魯克500MHz超導核磁共振儀、島津高效液相色譜儀、高速逆流色譜儀、賽默飛液質聯用儀等相關高精設備。近幾年,承擔十余項省級以上與廣西民族藥相關的科研課題,帶領正在學習、將要學習或者已經學習完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的本科生去天然藥物化學實驗室參觀實習,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杯”科研能力培訓,取得豐碩成果。總之,制藥工程專業天然藥物化學教學,一定要突出專業工程背景,優化師資隊伍,不同方向的教師之間隨時交流協調。同時,利用西南特別是廣西天然藥物在我國傳統醫藥中的民族特色和區位優勢,有特征地選擇實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適合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制藥工程人才。
參考文獻:
[1]元英進,尤啟冬,于奕峰,等.制藥工程本科專業建設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6,(1):12.
[2]劉紅梅,榮杰,于奕峰.地方高校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狀況調查[J].化工高等教育,2004,(2):59.
[3]吳立軍.天然藥物化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4]史大華,劉瑋煒,宋曉凱,等.制藥工程專業波譜解析和天然藥物化學合并教學的探討[J].甘肅科技,2011,(27):149.
篇7
關鍵詞:名醫經驗;李應存;敦煌醫學;小兒內傷咳嗽;紫蘇煎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7.025
中圖分類號:R272.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7)07-0105-04
Abstract: Professor LI Ying-cun believes that pediatric internal injury cough is due to the weakness of lung and spleen and endogenous phlegm. The lung loses dispersing and descending to retrograde and cause cough; spleen deficiency produces phlegm to exist in the lung. The children have delicate organs need 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dispersing lung and invigorating spleen, supplementing qi and consolidating the exterior. Zisu Decoction is one of the TCM prescriptions that found from Dunhuang ancient medical prescriptions. Professor LI Ying-cun flexiblely uses this ancient prescription in modern clinic,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pediatric internal injury cough.
Key words: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 LI Ying-cun; Dunhuang medicine; pediatric internal injury cough; Zisu Decoction
敦煌t學是敦煌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內容豐富多彩,包括醫理、醫方、本草、針灸、診法等方面,其醫方類著作記載處方共計1024首[1],這些醫方為敦煌醫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甘肅中醫藥大學李應存教授為國內研究敦煌醫學的知名專家,現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敦煌醫學學科帶頭人,長期從事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李教授提倡將敦煌醫學內容與臨床緊密相連,其意義不僅在于豐富基礎理論,更在于服務廣大患者。
咳嗽是兒科常見肺系疾病之一,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其病變部位在肺,常涉及脾胃?!峨s病源流
犀燭》云:“肺不傷不咳,脾不傷不久咳。”脾與肺為母子之臟,母病及子,肺虛不固失其肅降,或子盜母氣,日久及脾,皆致咳嗽。久咳為內傷,小兒臟腑嬌弱,肺脾常不足,或脾虛生痰上貯于肺,或久咳不愈耗傷肺氣,致肺失宣肅,肺氣上逆作咳?!端貑?咳論篇》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醫學三字經?咳嗽》云:“然肺為氣之主,諸氣上逆干肺則嗆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離乎肺也?!惫世罱淌谡J為小兒內傷咳嗽的治療應以肺為主,兼顧脾胃。
筆者有幸成為李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獲益匪淺。茲將李教授運用敦煌紫蘇煎治療小兒內傷咳嗽經驗加以整理并介紹如下。
1 紫蘇煎概述
紫蘇煎是敦煌古醫方中內科醫方分類下的方劑之一,在敦煌出土的醫方著作中收錄較為完整,為治療肺病上氣咳嗽或吐膿血之證所設。其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所在的原卷子現藏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P.2662V)。原方如下:“紫蘇一升,酒研取汁,款冬花、桑根白皮、桔梗各三分,甘草四分,訶勒皮二分,杏人(仁)五分,去皮尖,熬,石蜜五兩,牦牛酥一升,貝母、通草各三分。右(上)件藥搗篩為末,和酥蜜等微火上煎,一兩沸,置器中,以生絹盛子及綿囊如彈丸大,含咽汁?!盵2]262與《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臺秘要方》等進行比對,未發現與紫蘇煎組成相同的醫方,其中含有紫蘇或紫蘇子的治咳嗽四方,即深師蘇子煎方、深師蘇子湯、《古今錄驗》蘇子湯、《近效》紫蘇子丸方,與敦煌紫蘇煎列表對比,其藥物組成不同,功用亦不盡相同[3]。
方中紫蘇即紫蘇葉為君藥,重用其宣肺降氣之功??疃?、桑根白皮即桑白皮共為臣藥,止咳瀉肺平喘。貝母潤肺化痰、益肺斂血。杏仁、桔梗宣肺化痰、止咳平喘。訶勒皮斂肺止咳、消痰下氣,《本草綱目》訶黎勒條引《經驗方》云:“氣嗽日久,生訶黎一枚,含之咽汁?!蓖ú菥咄ㄕ{水道之功。石蜜益氣補肺止咳,《本草綱目》云:“石蜜,白沙糖也,凝結作餅塊者為石蜜……潤心肺燥熱,治嗽消痰?!标笈K旨此钟停度杖A子本草》曰:“牛酥,益心肺,止渴、嗽,潤毛發,除肺痿、心熱并吐血。”甘草調和諸藥,潤肺止咳。敦煌張仲景《五臟論》云:“甘草有安和之性,故受國老之名。”[2]100《名醫別錄》謂其“主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臟,咳嗽,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
2 運用
小兒內傷咳嗽主因小兒肺脾虛弱,痰自內生。臨床上,患兒雖為內傷咳嗽,但多由外感咳嗽久延失治,邪傷肺氣,更易反復感邪,致咳嗽屢作,肺氣益傷,逐漸轉為內傷咳嗽。小兒臟腑嬌弱,易受外邪侵襲,肺為嬌臟,易受風邪而咳嗽。初時為外感,日久為內傷,肺失清肅,上逆作咳,脾失健運,釀液成痰。李教授認為,小兒內傷咳嗽與肺脾關系最為密切,《醫學三字經?咳嗽》有云:“氣上嗆,咳嗽生。肺最重,胃非輕?!狈螢榕K腑之華蓋,只受臟腑之清氣,受不得臟腑之病氣,脾失健運,水濕停滯化痰,不化水谷精微上布于肺,肺受病氣,失宣而咳。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咳嗽》提出“治嗽大法:盛即下之,久即補之,更量虛實,以意增損”。小兒內傷咳嗽多由實轉虛或虛實夾雜,小兒臟腑嬌弱,形氣未充,肺脾常不足,故治宜宣肺降氣、益氣健脾為主。若有痰熱者,應清肺化痰;痰濕者應燥濕化痰;有氣虛者,應益氣補肺、健脾化痰;陰虛者,應養陰潤肺、兼清余熱。紫蘇煎宣肺解表、降氣止咳,適用于外感邪氣,肺氣不宣,咳嗽日久不愈之證。宣肺止咳在于斂肺,小兒臟腑嬌弱,宜防病邪久留不去,故用紫蘇煎時常去訶子(原方為訶勒皮),以防收斂太過;咳嗽日久或先天不足的患兒,肺氣易虛弱,常衛外不固,宜合玉屏風散加減,以增益氣固表御風之功;伴咽痛或咽喉不利者,合敦煌喉痹方加減,利咽清熱止痛;咳喘兼咽干痛者,合自擬三葉湯加減,滋陰潤燥、止咳平喘;氣逆咳喘者,合射干麻黃湯加減,宣肺下氣止咳;內傷咳嗽常纏綿久咳,可加對藥紫菀-款冬花,敦煌張仲景《五臟論》中的對藥,“紫菀、款冬,氣嗽要須當用”[2]101;煩熱口干渴者,重用淡竹葉30~60 g以清熱除煩,敦煌張仲景《五臟論》有“壯熱不除,以加竹葉”[2]102;頭悶鼻塞者,加辛夷10~20 g以祛風通竅,所謂“腦心偏悶加木筆(即辛夷)”[2]102。另外,方中藥物常選蜜制,如蜜款冬花、蜜枇杷葉等,以增滋陰潤肺之功。
3 典型病例
案例1:患兒,男,4歲,2014年10月1日初診??人?周余,痰少、黏白??滔拢盒误w消瘦,面黃,平日易外感,食欲不振,偶有便干,舌紅,苔薄黃膩,脈細數。辨證:肺脾氣虛。治法:宣肺止咳、益氣健脾。處方:紫蘇葉12 g,蜜桑白皮12 g,炒苦杏仁6 g,桔梗6 g,蜜紫菀6 g,蜜款冬花6 g,防風6 g,黃芪12 g,焦麥芽15 g,蜜枇杷葉15 g,炙甘草12 g,半夏曲6 g,黃芩6 g,麩炒白術6 g,焦六神曲15 g,炒雞內金15 g,淡竹葉15 g,陳皮10 g,大棗6 g,干姜3 g。7劑,每日1劑,水煎,早、晚飯后1 h服用。
2014年10月8日二診:患兒咳嗽減輕,食量增加,舌紅,苔薄白膩,脈細數。守方去麩炒白術、防風、黃芪、淡竹葉、陳皮,改焦麥芽為12 g、炒雞內金12 g、蜜枇杷葉12 g、炙甘草10 g、蜜紫菀12 g,加藿香12 g、焦山楂12 g、浙貝母6 g。繼服7劑。
2014年10月19日三診:患兒咳嗽已止,舌紅,苔薄白,脈數。守方加黃芪6 g、防風6 g、麩炒白術6 g,改蜜枇杷葉15 g。繼服7劑善后。
按:本案患兒病機為肺脾氣虛,治宜宣肺止咳、降氣化痰、益氣健脾,用紫蘇煎合玉屏風散加減,以紫蘇煎潤肺止咳、疏降氣機,營衛氣虛加玉屏風散益氣固表。方中紫蘇葉宣肺降氣,蜜款冬花、蜜枇杷葉、蜜紫菀潤肺下氣止咳,蜜桑白皮瀉肺平喘,苦杏仁、桔梗宣肺化痰,淡竹葉、黃芩清肺火,半夏曲化痰,麩炒白術、焦六神曲、焦麥芽、炒雞內金、陳皮行氣健脾消食,防風解表祛風,黃芪、炙甘草補中益氣,姜棗和胃氣。二診時,癥狀減輕,精神轉佳,故減小藥量,去玉屏風散,加藿香、焦山楂以化濁開胃、健胃消食。三診時,患兒咳嗽已止,但因素體虛弱,復加玉屏風散固表御風以善后。
案例2:患兒,男,13歲,2014年10月1日初診??人浴⒙曋貪帷滋刀?、早晚甚,半年余,納可,二便常,舌紅,苔白厚膩,脈滑數。辨證:痰濕蘊肺。治法:宣肺健脾、化痰止咳。處方:紫蘇葉20 g,蜜桑白皮15 g,炒苦杏仁10 g,蜜款冬花6 g,蜜紫菀12 g,桔梗6 g,浙貝母10 g,煨訶子10 g,淡竹葉20 g,蜜枇杷葉20 g,陳皮15 g,黃芩12 g,半夏曲15 g,焦六神曲30 g,茯苓10 g,甘草12 g。3劑,每日1劑,水煎,于早、晚飯后1 h服用。
2014年10月5日二診:患兒咳嗽緩解,痰多、偶有黃痰,舌紅,苔白膩,脈滑數。守方去訶子、焦六神曲,改蜜枇杷葉30 g、黃芩15 g,加炒雞內金30 g、膽南星10 g。繼服7劑。
2014年10月13日三診:患兒咳嗽明顯減輕,痰少、色黃,舌紅,苔白膩,脈滑怠J胤礁陌胂那12 g、陳皮20 g、膽南星15 g、蜜桑白皮20 g。繼服7劑。
2014年10月19日四診:患兒咳嗽已止,偶有少量黏痰,舌紅,苔薄白膩,脈數。守方改淡竹葉30 g,加藿香12 g、魚腥草20 g。繼服7劑善后。
按:本案患兒病機為痰濕蘊肺,治宜宣肺止咳、燥濕化痰,方用紫蘇煎合二陳湯加減,以紫蘇煎宣肺平喘、斂肺止咳,二陳湯燥濕化痰、理氣和中。方中紫蘇葉宣肺降氣,蜜桑白皮瀉肺平喘,苦杏仁、桔梗宣肺化痰,浙貝母清熱化痰,蜜款冬花、蜜枇杷葉、蜜紫菀潤肺下氣止咳,淡竹葉、黃芩清肺火,煨訶子斂肺下氣,半夏曲化痰止咳,焦六神曲、陳皮健脾消食,茯苓健脾滲濕,甘草和中益脾。
二診時,患兒偶有黃痰,仍有肺熱,故加膽南星以清肺化痰、炒雞內金健脾以化濕。
三診時,患兒肺熱未除,陳皮、膽南星加量以理氣健脾、清熱化痰。
四診時,患兒咳嗽已止,痰黏難咳,仍有肺熱,故加魚腥草以清肺瀉熱、藿香以祛濕,重用淡竹葉30 g以清熱除煩。
案例3:患兒,男,10歲,2014年12月27日初診。主訴:晨起咳嗽,痰稠黃,食欲不振,消瘦面黃,二便常。查:舌淡紅,苔薄黃膩,脈細數。辨證:肺脾氣虛,兼痰熱壅肺。治法:宣肺健脾、清熱化痰、肅肺止咳。處方:紫蘇葉20 g,蜜桑白皮15 g,浙貝母6 g,桔梗6 g,蜜款冬花6 g,蜜紫菀12 g,黃芩12 g,炒苦杏仁10 g,蜜枇杷葉20 g,桑葉20 g,淡竹葉20 g,炙甘草12 g,焦六神曲20 g,炒雞內金20 g,藿香12 g,魚腥草20 g。3劑,每日1劑,水煎,于早、晚飯后1 h服用。
2014年12月30日二診:患兒食欲轉佳,晨起咳嗽已止,偶有黃痰,舌淡紅,苔薄黃,脈細數。守方改黃芩15 g,加防風10 g、白術6 g、黃芪6 g。繼服3劑善后。
按:本案患兒病機為肺脾氣虛,兼痰熱壅肺,治宜宣肺健脾、清熱化痰、肅肺止咳,方用紫蘇煎加減,二診合玉屏風散。紫蘇煎宣肺平喘、斂肺止咳;玉屏風散補脾實衛、益氣固表。方中紫蘇葉宣肺降氣,蜜桑白皮瀉肺平喘,苦杏仁、桔梗宣肺化痰,浙貝母清熱化痰,蜜款冬花、蜜枇杷葉、蜜紫菀潤肺下氣止咳,淡竹葉、黃芩清肺火,焦六神曲健脾消食,炒雞內金健脾化濕,魚腥草清瀉肺熱,藿香芳香化濕,炙甘草和中益脾。二診時,患兒偶有黃痰,故重用黃芩清熱燥濕,加玉屏風散以益氣固表,防止反復外感。
案例4:患兒,男,9歲,2014年12月29日初診。1個月前,曾因支原體感染而發熱1周。查:舌淡黯,苔白薄膩,脈細數。辨證:肺脾氣虛,兼濕熱內蘊。治法:補肺益氣、健脾化痰、清熱化濕。處方:紫蘇葉30 g,蜜桑白皮20 g,炒苦杏仁12 g,蜜款冬花10 g,蜜紫菀15 g,桔梗6 g,浙貝母10 g,桑葉20 g,淡竹葉20 g,蜜枇杷葉20 g,魚腥草20 g,黃芪15 g,麩炒白術10 g,防風10 g,黃芩20 g,半夏曲12 g,焦六神曲30 g,甘草12 g。3劑,每日1劑,水煎,于早、晚飯后1 h服用。
2015年1月4日二診:患兒咳嗽減輕,偶有黃痰,涕止,睡眠轉佳,舌淡紅、尖紅,苔白膩,脈細數。守方改黃芩15 g、黃芪12 g、半夏曲15 g、淡竹葉30 g。繼服3劑。
2015年1月7日三診。患兒咳嗽已止,黃痰,納佳,舌脈同前。守方改陳皮15 g、蜜枇杷葉30 g、桑葉30 g。繼服3劑善后。
按:本案患兒病機為肺脾氣虛,兼濕熱內蘊,然雖有濕熱但不主泄瀉,故宜扶正助肺脾氣機以化濕,治以補肺益氣、健脾化痰、清熱化濕之法,方用紫蘇煎合玉屏風散加減,以紫蘇煎潤肺止咳、疏降氣機,玉屏風散益氣固表。方中重用紫蘇葉30 g以增宣肺降氣、醒脾寬中之力,蜜款冬花、蜜枇杷葉、蜜紫菀潤肺下氣止咳,蜜桑白皮瀉肺平喘,苦杏仁、桔梗宣肺化痰,淡竹葉、黃芩清肺火,魚腥草清熱排膿,桑葉
祛風清熱,半夏曲化痰止咳,麩炒白術、焦六神曲、焦麥芽行氣健脾消食,防風解表祛風,黃芪、甘草補中益氣。二診時,咳嗽減輕,舌尖發紅,故重用淡竹葉30 g以清熱除煩,半夏曲增量化痰和胃。三診時,患兒咳嗽已止,但仍有黃痰,舌苔白膩,故加陳皮以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重用桑葉、蜜枇杷葉清肺熱和胃氣,降氣化痰。
參考文獻:
[1] 從春雨.敦煌中醫藥全書[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29.
[2] 李應存.實用敦煌醫學[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3] 李應存.敦煌紫蘇煎方源及相關醫方探析[J].西部中醫藥,2013, 26(12):26-28.
篇8
關鍵詞:音樂認知心理學 讀譜 視覺信息 聽覺信息 內心聽覺
音樂認知心理學是音樂心理學與認知心理學的交叉學科。它是研究人對音樂的感知、意識、學習、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過程的一門新興學科。作為音樂心理學的一個分支,音樂認知心理學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和解釋個體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是通過聽視覺的生理感知、信息整合并加工、信息有組織地獲得和儲存以及對知識的檢索和運用等多個步驟組合而成的,并且有利于幫助人們學會積累這種音樂認知經驗,從而提高人們的音樂學習、創作、情感和審美等多種能力。
一部鋼琴作品從了解音樂背景和音響資料、認識音樂、理解音樂、背譜到上臺演奏,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作業。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進行最有效果的學習?認真、仔細、嚴格和準確地讀譜是一項習琴過程中最為基本的能力。
把鋼琴讀譜教學和音樂認知心理學理論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時也使學生能夠以審美的態度充分聯想,促進其鋼琴演奏技能得到提升,最后在鋼琴表演時發揮極佳的成績。
一、準確讀譜的重要認知心理前提――注意力
鋼琴家吉澤金曾說:“如果連續練琴數小時,而不集中注意力去聆聽和思考,這無異于浪費時間”,①“但是,真正在課堂上積極進行精神勞動的人實在太少,對學生集中注意力聆聽這方面的教育也遠遠不足,我讓學生們為了學習集中注意力……這樣可以保持思維靈活。”②
何為“注意”?如何能夠集中“注意”?所謂“注意”,指對某事物現象或某心理內容有較之其他事項更為強烈的意識要求。③把“注意”集中在學習本領和完成任務最必要的信息上,這種能力對每個人的成功率有決定性影響。毫無疑問,在音樂活動中,“注意”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教師常常會發現,有些學生不能長時間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件事物上,他們也許會因一只叮在墻上的蚊子而分心。
把注意力持久地集中在同一件事情上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心理學家的測試,人的注意力穩定期只有11秒。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非常注重學生是否足夠勤奮,是否每天練習很多時間,忽視了學生接受信息過程中的專注程度,忽視了學生對處理視覺符號的思維練習。
教師應當時刻提醒學生,在練琴時有意將習琴時間分段,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在當前必須獲得的音樂信息上。例如,卡爾?萊墨爾認為:持續地注意大約二三十分鐘后就會感到疲倦,這時如果再繼續練琴已沒有什么意義,很難再達到預期效果。④因此,習琴者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妥善地安排好練琴時間??梢钥紤]在初學一部作品時,集中注意30分鐘左右,之后適當休息,讓大腦徹底放松,再開始練琴,并可在此時重溫剛才練習過的片段。
教師還應當提醒學生,在練琴時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學習目標上(如分段練習、多聲部音樂中的聲部進行、音色聽辨、對動作技術的分析等)。很多習琴者都希望短時間內能面面俱到,能一口氣背譜,同時又要糾正指法、改善音色、調節手腕放松以及掌握節奏等,但這是不太可能的。正如德國音樂家雷娜特?克洛佩爾所說:注意力飛快地不間斷地從一項跳到另一項以進行視覺信息的處理,而這種可能性不大。⑤因此,我們應放低要求,一個一個地解決問題,不可心急。
最后通過不斷練習,把某一組信息吸收、理解,并形成一種“自動化”之后,再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個地方。例如,在練習多聲部音樂時,通過練習把一個聲部自然地儲存進記憶中,這時,注意力才可以跳躍到其他聲部,使正在注意和記憶中的聲音同時出現,形成一種經過歸納后的有連續性的整體。因此,多聲部音樂應該分聲部練習,只有當一個聲部熟練之后,才能加上第二個聲部,繼而第三個聲部等。這樣“注意”才能合理分配。
二、準確地獲得譜面信息――視覺信息的反饋
眾所周知,樂譜是作曲家留給人類的“公開信”。作為音樂信息的載體,樂譜對演奏者來說幾乎是唯一的直接認識對象。⑥盡管從音樂賞析的角度來看,聽覺信息被認為是接受音樂信息的直接對象,但從演奏者的角度來看,由于鋼琴樂譜的立體性、復雜性和規模性特征,在演奏篇幅較大或織體復雜的鋼琴作品時,視覺符號的思維能力變得尤為重要。
人對音樂認知的心理加工過程可分為感覺、知覺、認知三個階段。感覺,涉及到將沖擊我們的感覺受體(例如,耳蝸上的毛細胞、眼睛上的視網膜等)的能量進行轉化的過程。特定的感覺(比如樂譜對視覺的刺激)是與神經活動相聯系的。它由感覺輸入的信息引起,并“顯示”在與受到刺激的感覺器官相連的皮層區域(聽覺皮層接受區、視覺皮層等)⑦。在實踐中,感覺信息(視覺信息或聽覺信息)獲得越多越準確,那么知覺這些輸入的數據以及理解并運用這些數據(即我們對信息的理解、記憶和學習思考)的準確性就越強。也就是說,我們應盡可能準確而細致地讀譜,接收、理解和思考譜面上所有的要求。
在實際的鋼琴教學中,教師經常會發現并直接指出學生認譜的錯誤,如音高、節奏、調號、表情術語等錯誤。但是,盡管教師在課堂中一再指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學生的讀譜能力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和提高,同樣類型的錯誤還會反復出現。如何能才夠讓學生形成準確地傳遞譜面信息的習慣?
教師在學生初學時就應嚴格要求他們正確看待讀譜。實際上,任何一個有意義的動作,如果不被感官印象所接受便無法掌握。⑧因此,彈琴這一動作能否做好,關鍵取決于讀譜――這一感官印象能否準確而全面。但是,大多數學生誤以為練琴只是手指運動,因而造成了還沒有看清楚樂譜上的要求,就急于動手彈琴的習慣,最終導致只看見音符卻沒看見記號的壞毛病。所以,改善學生讀譜的態度至關重要。
正確的讀譜習慣應當是教師在鋼琴教學的初期階段和學生一起視奏時就培養起來的。當拿到一首新的樂譜時,教師應當提醒并向學生提出明確要求――看清楚鋼琴樂譜中一切直觀的信息,如音高、時值、指法、調號、拍號、節奏、句法、連奏斷奏、表情記號、音色音量、速度、踏板等各種記號。這些譜面信息并不難掌握,只要細心和嚴謹就能完成。
正確的讀譜不僅需要具備相關的音樂基礎理論知識,還有賴于豐富的音樂史論背景知識和一定的和聲、曲式、復調方面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給予特別的關注與訓練。⑨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學會分析樂譜,如分析音樂家的風格、音響力度的比較、和聲色彩的變化、調性的關系以及作品結構等等。這種深層次的譜面信息并不是直觀的,而是需要我們通過思考、比較和分析來獲得的。
正確的讀譜還應做到“視覺提前”。視覺思維必須盡量提前于手指動作,使視覺信息積極加工,并向手指下達指令,縮短大腦對信息的處理時間,視覺思維提前得越多,處理樂譜信息的可靠性就越大。如果我們在練琴時,能一直保持提前準確地讀譜一兩個小節,音樂效果將更加趨于完善。
三.準確地獲得聽覺信息――聽覺信息的反饋
“大多數運動的效應可以直接為感覺器官所感受、認知,這種感受和認知是以大腦‘反饋’作用為渠道?!蓸菲餮葑嗟囊魳?,通過耳朵去感知,這是一種聽覺上的反饋?!雹膺@種聽覺反饋很重要,例如在鋼琴彈奏中有一串音符的音色不夠理想,通過聽覺信息反饋后進行修正,最終可以得到改善。
因此,耳朵的傾聽是鋼琴演奏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正確的讀譜是以視覺信息為基礎,同時良好的演奏需要敏銳的聽覺來反饋。因此,讀譜是否準確只能依靠聽覺的信息反饋。
對于演奏者來說,嚴格的自我傾聽是對讀譜能力的反饋和檢查。首先,在鋼琴的教學中,除了要求學生學會仔細地讀譜,教師還要重視聽覺的訓練。雖然許多學生可以依靠聽覺辨認出單純的錯音、明顯的節奏和錯誤,但是要達到能準確地表達譜面上所有的信息,僅僅聽到這些錯誤還是不夠的。其次,對聽覺能力的培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應當在初學鋼琴時就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分辨不同和弦色彩和不同觸鍵所帶來的音色變化以及分辨不同力度對比和音質特點。例如,巴赫的第一首C大調《二部創意曲》,教授學生在彈奏時可用柔和的觸鍵方式奏出連音,讓他們聽到連音效果,找到鋼琴“歌唱性”的感受。
如果一直堅持讓學生學習有意識地、仔細地、細致地傾聽自己的演奏和其他示范資料,并提示他們注意其中細微的差別,使他們以自我批評的態度聽自己的演奏,以自我檢驗的方式不斷地控制自己的觸鍵,并且逐步建立起對音色、音質和力度等因素的分辨能力和想象空間,學生很快會在觸鍵和音樂表現方面找到新的興趣。
四、內心聽覺的升華――想象、加工及再創作
內心聽覺既是演奏過程的深層次環節,也是讀譜過程中的最高級別。它真正體現了不同的個體對同一首作品的不同感受和體驗,既可以體現作品的所有譜面信息的同一性,又能夠詮釋演奏者對作品不同的理解。
這是一種通過讀譜,把譜面上的音符轉化為實際音響的內心聽覺想象。它讓所有的視覺信息都儲存并調動起來,并且通過個人的理解、想象進行加工和再創作,來指導鋼琴彈奏。德國演奏藝術生理心理學家雷娜特?克洛佩爾認為內心聽覺是一種預期。預期,是指在運動之前,神經系統便已做好各種各樣的準備。這里的準備是指在動作實行之前,可能存在的先入為主的意念。⑪
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對作品的音樂效果應做好預先的估計和準備,如力度、速度、音色以及其所有細節和整體。這種感覺正如鋼琴家趙曉生所述:“‘耳’的第二層功能,即運用演奏者長期積累的對音響的感覺和經驗,在演奏前事先于內心中‘聽’到整個演奏結果、自己所希望的效果的能力,可稱為‘冥聽’”⑫。
良好的內心聽覺能力需要充分地儲備大量音樂信息。習琴者應積累大量的音樂會、音響資料的欣賞和聆聽經驗以及不同的音樂家對不同作品個性的處理,并且牢記這些極具表現力的聲音。教師可在不斷的傾聽和比較中訓練學生的聽覺敏銳性和鑒賞水準,逐步提高學生的聽覺想象空間、聽覺色彩分辨能力和聽覺審美能力。
此外,習琴者在彈奏前事先想象或聽到整個音樂信息和音響效果,而且應具體感受到作品的每個細節。之后,認真仔細地聆聽自己的演奏,并將實際的音響信息與想象中的信息進行比較,力爭逐步縮短二者的距離。
總之,從音樂認知心理學的視角來看,上述的四大方面是讀譜過程中不可割裂的,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作為鋼琴彈奏過程中最基礎而又貫穿始終的練琴方式――讀譜,既是對音樂認知心理學研究領域的引申,也是對鋼琴讀譜教學的多元化開拓。筆者相信,在音樂認知心理學視閾下展開鋼琴讀譜教學研究,必將推動和促進雙方領域的發展。
(注:本文為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項目《音樂心理學視閾下的高師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實踐與改革》和江西師范大學校級課題《關于高師鋼琴專業中國鋼琴作品的理論探討與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0YB288)
注釋:
①②④卡爾?萊墨爾.現代鋼琴演奏技巧[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3,5,34.
③林華.音樂審美心理學教程[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74.
⑤⑧⑩ 雷娜特?克洛佩爾.演奏藝術的生理心理學津要[M]. 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23,14,8,11.
⑥⑨樊禾心.鋼琴教學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14.
⑦多納德?霍杰斯.音樂心理學手冊[M].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139.
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35.
參考文獻:
[1]雷娜特?克洛佩爾.演奏藝術的生理心理學津要 [M].錢泥,譯.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2]多納德?霍杰斯.音樂心理學手冊 [M].劉沛,任愷,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
[3]卡爾?萊墨爾,瓦爾特?吉澤金.現代鋼琴演奏技巧[M].姜丹,譯.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4]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5]林華.音樂審美心理學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6]樊禾心.鋼琴教學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 上一篇:中學生勞動教育
- 下一篇:村鎮銀行的發展方向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