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社會功能范文
時間:2023-06-21 09:43: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德育的社會功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字:知識性 激勵性 趣味性 實踐性 示范性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2)08-100-01
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高年級的小學生。要使他們接受教育,就要研究他們的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研究他們的認識規律,從他們接受水平的實際出發,才能切實收到教育實效。
首先在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要注意知識性。因為小學生年齡小,對一些規范和觀念基本上是無知的。他們在小學階段中直接的認知實踐總是有限的,必須給他們必要的知識。這里所說的知識是指前人或他人總結的知識技能及經驗積累,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還要引導小學生用自己有限的直接經驗去感受和理解這些知識,使這些知識具體化為學生的直接經驗去感受和理解這些知識,使這些知識具體化為學生的直接感受,又使學生將親身經驗加深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給小學生這些知識,不是讓他們背一些概念、定義,而是要緊密結合前人或他人道德實踐的具體形象來進行。例如,要使學生知道“謙讓”這一道德規范,可以通過講孔融讓梨的故事,使學生知道“助人為樂”這一道德規范,可以通過講雷鋒的故事。
其次,品德與社會課教學還要注意激勵性。以高尚的偉岸的形象,激勵學生產生高尚的情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們對某個道德規范的認識,往往是通過榜樣的道德形象。榜樣的教育作用對于小學生尤為突出。一是由于他們天真,對榜樣的欽佩尤為真摯,這會使他們更加堅信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的正確性;二是由于他們善于模仿,善于按照榜樣的首先行為來確定自己的行為,這會有力地推動他們實踐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道德形象,可以選成年人、古今中外一切道德高尚的人物,但在選擇這些人物中,是小學生能夠理解的事跡;最好是選小學生的同齡人,因為他們與小學生年齡相仿,心相通,這樣更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第三,品德與社會課教學還必須注意示范性。教育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者的示范作用。教育者是道德楷模,受教育者就會對他十分信服,教育效果就會很好。反之,教育者如果不能成為道德楷模,甚至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受教育者聽到的是一套,看到的是另一套,他們就不會信服,肯定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是正確的道德認識,提倡的是高尚的道德風尚,肯定的是正確的道德行為。對這些教師首先應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應當做到。如,有的教師要求學生遵守紀律,自己每節課都不遲到,總是在上課之前在門口站好,迎接學生;有的教師教育學生有錯要勇于承認,自己在教學中出錯,就敢于在學生面前承認,勇于自我批評。
第四,在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更要注意趣味性。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和從事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人的心理活動往往是從興趣出發的。小學生活潑好動,控制自己的能力差,心理活動更是從興趣出發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一定要采取他們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中接受教育。
要引起小學生的興趣,一定要研究他們的心理特點。小學生思維的基本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雖然在小學階段,他們的思維已開始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但他們的抽象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仍然有很大成份的具體形象性。
愛聽故事是兒童的天性,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情節, 對他們富有吸引力。評述含有深刻意義的故事,可以使兒童產生興趣,又受到激勵和鼓舞。
直觀教具的使用也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學掛圖畫面上的形象,幻燈、電視、電影中活動的形象、電腦課件,都對他們富有吸引力。通過這些完成教學,效果也是很好的。
說歌謠、唱歌、表演等都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如果我們將道德教育寓于其中,也能使他們產生興趣,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興趣的口味不斷提高。在低年級他們常常對外在的活動形式感興趣,到了高年級他們就不滿足于此,而要求內在心理活動的生動活躍。因此我們要注意運用形象引起他們思維的活躍和思考的興趣,在思考中辨明是非,探索真理這是較高層次趣味的體現。
篇2
關鍵詞:體育 ;文化 ;社會功能
體育活動、體育鍛煉及體育競技,應該是伴隨人類社會的形成就已經出現的,因為沒有任何一個群體或者社會不重視自身的發展與強大。“體育文化”一詞最早直譯為身體文化。早在19世紀末,人們對“體育文化”有了較為廣泛的解釋和使用,到了20世紀,對身體文化的解釋和使用更為多樣化。我國學者把體育文化概括為“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過程中創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質和精神的財富,包括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組織及規范體育活動的各種思想、制度、倫理道德、審美觀念以及各種改革舉措及相應的成果。”
關于體育文化的研究對象和范疇,一種觀點認為,體育文化主要包括體育觀、體育價值觀、體育行為準則、體育道德等在內的社會意識形態及反映這一形態的體育方式、民族風俗、心理特征以及審美情趣等。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體育文化研究包括體育科學和體育的價值、觀念、意識、心理等社會因素。體育文化著重研究體育的社會現象,不研究體育的生物現象。
盡管人們對體育文化的認識還沒有完全統一,對于概念使用范圍還有爭議,但體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已經表明:作為映射著人類智慧之光的一種實踐活動,它所產生的意識形態和知識體育,所創造的方法、手段、技術、器械、設施以及記錄和傳播所必需的組織、宣傳機構等,已經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構成了一種獨特的不可缺少的文化現象。
實踐證明,人們通過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就能發展有機體的力量、速度、靈敏、柔韌、耐力等身體素質,提高有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造就能力,從而促進身心健康,增強體質。體育還是一種娛樂性和休閑性很強的文化。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體育運動日益成為人們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它為人們提供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消遣,給人們帶來無窮樂趣。體育娛樂性,按參加者在活動中的方式可分為觀賞性娛樂活動和運動性娛樂
活動。
體育是一種競爭鮮明的文化。體育的競爭,是指在運動場上,兩個以上的個人或集體在同一規則下,爭奪同一目標的活動。體育的競爭,不僅僅反映在競技體育上,還反映在群眾體育上,現代體育比賽,不僅比身體、比技術、比經驗,而且比思想意志品質和頑強拼搏精神,是一種全面的競爭。教育性也是體育文化固有的特征和功能。體育的教育性有兩層含義:一是從它產生之日起,就是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德育、智育、美育等結合,是全面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手段。二是寓教育于體育之中,在體育運動中培養人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以及培養人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的優良品質。
體育當然更是一種藝術性很強的文化,尤其以競技體育最為典型。高水平的比賽,既是比技術水平,又是一種藝術的表演。高超、完美動作以及運動員矯健身姿給人以藝術的欣賞和美的享受,令人回味無窮。
體育是民族產物,具有民族特征。由于民族區域的生存環境、文化底蘊、社會和經濟生活、歷史和發展原因的不同,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傳統的體育項目。如中國武術、印度瑜加,西班牙的斗牛等。當代體育和今后發展,雖然民族間差異繼續存在,但這種差異又受到世界性的統一規律的嚴格限定,其共同點越來越多,滲透和融合不斷加強。體育的全民性表現為全民的積極參與。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從繁重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利用更多閑暇,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愉悅身心;通過電視、網絡、報刊、雜志等新聞媒體關心體育賽事;或親自到體育現場觀看比賽。總之,體育已日益成為人們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內容。
競爭是體育運動的核心,體育的競爭包含著廣泛而深刻的對人類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挑戰,這種挑戰意識可以明顯地遷移到廣泛的社會生活中。通過體育教育能夠培養出社會人才所需的努力拼搏、不斷創新、百折不撓、公平競爭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通過艱苦卓絕的訓練和比賽,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和勝不驕、敗不餒的頑強韌性;比賽中勝負得失涉及到集體、地區甚至國家的榮辱,從而培養人的責任心、使命感和愛國心;面對強勁對手,要不斷地超越自我,超越對手,促使人們增強危機感和競爭意識,不斷地向更高目標奮斗;嚴格的比賽規則和無私執法,可以誘導人們養成維護道德規范,遵紀守法的美德。
體育文化是人類社會文化的特殊組成部分,它的興衰直接反映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它的榮辱直接反映著國家、民族的精神,體現民族自尊。人類追求公平競爭,表現民族自尊的精神,在體育運動中得到完美的體現。
篇3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育;社會功能;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3-0365-01
黑格爾曾說:"音樂是精神,是靈魂,它直接為自身發出聲音,引起自身注意,從中感到滿足……"[1]音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與人們生活不能分割。中學音樂作為一門非應試科目,在過去的傳統教學中并不被重視,但隨著素質教育與進一步推進,中學音樂教育的社會功能及價值越來越受到關注,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
1.審美功能及價值
"審美包括健康的審美意識、良好的審美情趣、正確的審美準則和敏銳的辨美能力。"[2]音樂教育的審美價值是將音樂列入中小學課程的一個重要的理由。所以,中學音樂教育的重要社會價值之一應該是審美教育,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體驗,使其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人類變得文雅和充滿愛心。
音樂是高雅的藝術,美的音樂能陶冶身心,喚起學生們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從而創造美好人生,成為具有高尚情操的人,在培養人的審美情趣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作用。例如,教育中學生們欣賞中國優秀的音樂作品《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優秀器樂作品,能使他們親身體驗到祖國民族音樂的獨特韻味,從而喚起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熱愛,增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又再如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可使學生聯想到平靜的江水、皎潔的明月等鮮明如畫的音樂形象;欣賞名曲《二泉映月》可學生產生愉快、興奮、痛苦、哀傷等不同的情緒變化,體會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舊社會里追求光明、樂觀向上的可貴精神;欣賞中國少兒廣播合唱團演唱的《搖籃曲》、《鱒魚》等名曲可使學生產生一種"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愉悅心情,使音樂之美陶冶他們的性情,樹立健康的情趣。
2.社會交際功能及價值
人們需要盡可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現自己。許多觀點可以通過語言表達,然而語言有其一定的局限,人類的許多經歷和情感還可以通過其他的媒介得到更充分的表達,如舞蹈和音樂等。對于學生來說,自我表現的機會越多,自我發展的潛力也就越大。因此,中學音樂教育為中學生提供了創造性表達個人情感的可能性,是為數不多的需要個人當眾表現的學科,這種表現的價值對人格的發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學生需要通過各種活動的成功經歷發展自信,中學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教學形式常常是以集體的方式進行的,它需要學生們牢牢樹立群體的和諧意識,雖然在音樂中常常發展個人的技能,然而大量音樂活動在小組內產生,成就靠集體力量獲得,這種相互配合的群體音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以音樂為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于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有助于人的社會交往能力,這種社會交往價值的體現在日后人的發展中是至關重要的。
3.音樂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及價值
音樂是人的精神創造物,也是人的精神塑造物。這種特殊的精神塑造物在實現其審美價值、思想價值、認知價值等過程中,必然與道德價值緊密相連。這在我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中有不同角度的論述。孔子說音樂應"盡善矣,又盡美也","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荀子認為音樂可以"廣教化,美風俗","感動人之善"。代表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之精粹的《樂記》對音樂與道德的問題有更為具體的論述:"德音之為樂","樂者,德之華也","德成而上,藝成而下",音樂"可以善人心","通倫理者也"。在這些音樂美學思想中,雖然所強調的道德內容與現在所提倡的道德內容有本質的區別,但是它注重音樂對人的道德影響,把音樂的審美體驗、審美過程及審美創作同道德的凈化與完善結合起來,使音樂成為道德的美的感化者,毫無疑問是客觀、正確的。音樂教育把那些高度發展的社會理性轉化為生動、直觀的感性形式。其蘊含的政治思想內容、倫理道德內涵可以使學生在提高音樂審美感受、表現力的同時,心靈得以凈化,道德情操得以升華,人格得以完善,達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在古希臘,也有類似的音樂美學思想。由于地域、人文環境和民族背景的不同,他們在表達方式上和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表達有所不同,但在強調音樂對道德的作用上其表現是一致的。首先是畢達哥拉斯確定了音樂首要的凈化作用:"用音樂,用某些旋律和節奏可以教育人;用音樂,用某些旋律節奏治療人的脾氣和,并恢復內心能力的和諧……"他還認為適當地享用音樂,可以大有助于人的健康。柏拉圖說:"就音樂的好處應當由他所引起的快樂這一點來說,我也同意大多數人的意見。但是,這快樂并不是隨便什么人的快樂。最好的音樂是這種音樂,它能夠使最優秀,最有教養的人快樂,特別是使那個在道德和修養上最為卓越的人快樂。""我們把教育和引導精神向善的音響作用稱為摩西藝術,即音樂。"他認為音樂能使人們的心靈凈化,使性格變得高尚。被恩格斯稱為"古代黑格爾"的亞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師柏拉圖持有相同的觀點,認為音樂是"為了心靈的凈化"。在他看來,音樂首先作為對人的"音調感"和"節奏感"的模仿而出現,這已經在音樂的音調、節奏與人的行為乃至心理之間產生了聯系。他接著提出節奏、樂調表現人的道德品質的問題。他在其《問題》篇中提出問題:"節奏與樂調不過是些聲音,為什么他們能表現道德品質而色香味卻不能呢?"
綜上所述,中學音樂教育因其有著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殊的教學方式與多維的教學內容而很大程度上對人的成長和發展起著全面深刻的影響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及價值,因此中學音樂教育應努力做到以樂輔德、促智、怡性,從而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國有企業 公共性 社會功能 公共管理 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
1 研究意義
近年來,對國有企業的負面報道時有見諸媒體,對國有企業因逐利需求而弱化了社會功能的現象增多。因此,對國有企業的公共性與社會功能展開探析具有現實意義,有助于促進國企對整體性履行社會功能的回歸。
2 國有企業的公共性
在公共管理實踐中,公共與社會各有所表,并存在淵源關聯。研究國有企業的社會功能,首先要探析國有企業的公共性。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建設和完善,是當代中國一個具有公眾意義的命題。公共管理立體架構中,政府一企業,社會三個維度所具有的公共性不是等同的,作為公共管理最大主體的政府公共性最鮮明,當然,要從建設型政府轉變為公共服務型政府,更多地去行使社會管理職能,政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里著重對國有企業的公共性進行分析。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特殊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其本質屬性是全民所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下,國有資本是屬于全體國民共同占有的資本。具有營利性和公益性雙重特點。其營利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在強調和國民經濟各方面協調發展的作用。國有企業分為幾類:①特殊法人企業(政府全額出資),這類國有企業被賦予強制性社會公共目標,沒有經濟性目標,它們的作用是直接提供公共服務。②國有獨資公司(由政府全額出資)o這類企業以社會公共目標為主,經濟目標居次。③國有控股公司(由政府出資控股)。這類企業兼具社會公共目標和經濟目標,以經濟目標支撐社會公共目標。從這三類國有企業兼具的經濟目標和社會公共目標來看,除了經濟營利性外,國有企業作為一種全民所有制組織,本身就具有內生的公共性。國有企業公共性內涵的建設和完善,還必然依附于我國國情的變化、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的演進、經濟與社會轉型的特點等等。
盡管國有企業公益性的體現是要以實現社會公眾的公共利益為導向,但在實際的企業經營中,行使社會功能是要付出成本的,當將利潤最大化放在首位時,企業的行為有可能同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發生偏差。在企業營利性與公共性的矛盾面前,這些原本應當為全體公民謀福利的企業行為,不再符合公共利益的公共性,致使國有企業公益性嚴重不足,公共性發生偏差,甚至造成公共性流失。目前,污染環境、破壞資源、忽視生產與食品安全、坑害顧客、偷稅漏稅、財務欺詐等侵害公眾利益逃避社會責任的行為大量存在。這些行為不但影響了我,國經濟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同時也影響了國企品牌力提升,甚至于制約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2008年三鹿集團因三聚氰胺毒奶粉導致破產的事件,就是企業公共性嚴重異化,罔顧公眾安全的典型案例。因此,對國有企業的公共性流失問題要警鐘長鳴高度重視。
3 國有企業的社會功能
國有企業公共性本質與社會功能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存在內在統一的特性,公共性的存在基礎是社會性,而社會功能是社會性的實際體現。國企社會功能的內涵:是企業追求利益相關者利潤的同時對社會整體福利做出可持續發展貢獻的一種社會義務。國企的社會功能外延大致細分為幾個方面。①推動社會經濟運行與發展。②促進社會分配和消費。③維護社會秩序與穩定。④傳播社會文化。⑤解決社會成員就業。我們不能把企業社會功能僅僅理解為向社會捐贈和辦公益事業。從宏觀層面來看,國企的社會功能體現在組織生產凝聚社會的作用方面。從社會結構來看,國企的社會功能體現在充當國家與國民之間的橋梁作用方面。國企的社會功能是企業追求有利于社會長遠目標的一種義務承擔。它超越了法律和經濟所要求的義務,是企業在當今社會經濟環境下獲得長遠發展的關鍵點。越是社會功能強大的國有企業,得到的社會認同度就越高,就越有利于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反之亦然。強化企業社會功能將有助于國有企業長遠經濟目標的實現。
篇5
關鍵詞:現代社會 藝術設計 慰藉功能
就藝術設計這一創造性的活動而非名稱來說,它是伴隨著人類物質生產活動和器物文化的出現而出現的。它實際上就是“人類為生存而進行的造物活動,是人為實現實用功能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物化勞動形態。這種造物具有一定的審美屬性和精神價值,因而是一種藝術質的造物。”⑴ 所以,雖然藝術設計在20世紀以前沒有能成為一門系統的學科,沒能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出現,但是其上述的一些特點卻能在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被體現和發揮得淋漓盡致。按照以往的社會發展來看,人們擁有關于衣、食、住、行、樂的各種造物所包含的形式及功能基本能達到相互統一。然而,隨著社會化大生產地到來,隨著科技進步引發的又一次工業革命地出現,藝術設計所應囊括的各種價值及功能或多或少地產生了某些偏差和遺漏。至少就現階段而言,藝術設計所要體現的慰藉功能沒有完全得以實現。這是始料未及的。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到現在,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新階段,物質領域和精神領域的各類產品都得到極大地豐富,而作為弱小個體的“人”由于被分布在一個節奏飛快、人造物充斥周圍的環境中,其心理及生理則難免會出現種種不適。這時,屬于上層建筑文化領域的藝術設計應該分擔起緩減這一壓力的重責。而本文試圖將現代社會發展的影響與藝術設計相聯系,談點有關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
一
丹納很早就在《藝術哲學》一書中闡述過藝術作品須臾不可與環境分離這一觀點。同樣的道理,在談及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之前,我們應該先分析藝術設計正處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中以及這種環境對藝術設計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畢竟,藝術設計是屬于上層建筑范疇的,它應該對社會生活作出反映,同時還要反作用于社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人類社會步入了一個科學技術跳躍發展的時期。所謂“跳躍發展”是因為當今人類進步呈現出連鎖式的階段性飛躍。由于人們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可能始終獲取直接經驗,只能借助于紛繁復雜的各類知識、信息及技術等間接經驗,才能進行再加工再創造。所以,當一件新的造物出現以后,以該造物為基礎的其他產品會應運而生,從而使這個世界以比以往快幾十甚至幾百倍的速度迅猛發展。人們最熟悉的例子便是建立在大科學和大科技基礎之上的計算機的發明及應用。它標志了又一輪科技革命地到來,并始終以其獨特地生產方式不斷地為現代社會注入發展的活力。而設計的本質是“為人造物的藝術”⑵,它在這種“跳躍發展”中更能體現自己的優越性,不僅可以借助科技成果豐富自己的素材及制作手段,而且還反作用于科技,為其提供具有藝術特征的產品。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科學和技術對生產方式的改變在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日益與藝術設計相聯系,與其共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dolcn.com
同時,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研制開發及應用為藝術在形式及內容的多樣性上提供了可能因素。“僅以現代家具為例,就有單元系統家具、塑膠吹氣家具、紙板家具、聚脂家具和超高堆積家具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⑶此外,科學技術對思維方式的改變產生了新的設計理念及思維,使藝術設計呈現多元趨勢。特別是后工業時代的波普藝術、歐普藝術、幻覺藝術、偶發藝術等等都對現代生活觀念及設計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因為如此,藝術設計在這個時代更能體現風格化創作傾向,同時其系統化和專業化的程度也伴隨著科技進步而更為加深。
二
但是,科學技術一直被譽為一把“雙刃劍”,它既造福了人類,變革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全球性問題、社會問題、心理問題……布熱津斯基說過:“世界正在形成一個‘技術電子’的社會:一個在文化、心理、社會和經濟多方面都按照技術和電子學,特別是計算機和通訊來塑造的社會。”⑷所以,如果科技的負面影響波及到整個社會的時候,其產生的破壞力是相當驚人的。一直困擾人類的能源短缺、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口膨脹、糧食匱乏等問題就是最好的證明。
藝術設計在這種環境中所受到的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就現狀而言,很多藝術設計作品給人的印象多是局促、不安、焦躁、機器味過重、多種類設計間缺乏必要的聯系和溝通。尤其是電腦藝術興起以來,人們更加依賴計算機這種工具,想方設法擺脫傳統思維方式和傳統手工工藝的設計,制作。盡管在一定時期內計算機與網絡藝術創造出了巨大的價值,開拓了多種新的設計領域,但是機器痕跡過于明顯的問題一直是電腦與網絡藝術揮之不去的陰影。
與藝術設計領域一樣,其他藝術創造領域也在不同程度上被這個尖銳的問題困擾著。就拿音樂創作來說,計算機技術賦予其自身主題和風格以過分的焦灼和狂亂。使人與人之間好像產生了機器零件相互摩擦碰撞的特殊感受。例如,西方社會在80~90年代的時候,出現了一種電子舞曲--Techno,它的誕生使一種動作狂亂、奔放不羈的新舞蹈“銳舞”(Rave)變成人們發泄焦慮不安的渠道。“Techno音樂、晝夜狂舞的Rave舞蹈以及舞場上廣泛使用的,給人帶來的,是被一些英國作家稱為‘集體腦休克’和‘借助化學手段對黑夜無感知’。”⑸但是,無論在哪種形式下的藝術創造領域,這種發泄終歸不是一種健康的方式,它那種特有的畸形的性格可能會最終沒落社會文化藝術。人類自身已在這個社會下承受了太多的壓力,社會進步的步伐邁得越大,走得越快,人們內心的局促、不安、恐慌及壓抑的感覺就越強烈。如果再對其精神世界給予缺乏人情味的沖擊和刺激的話,人類心理和生理狀態必然會相應地產生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變化。
雖然,20世紀人類社會的經濟基礎在科技的影響下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變革,但是文化上層建筑的反作用卻表現為時不時地利用可能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甚至落后的意識形態阻礙著經濟基礎的長遠發展。因此,縮小到藝術設計領域中看,人們正需要一種全新的觀念來尋求一種解放自己心靈使身心壓力得以緩減的有效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將健康的思維方式投入到正常的物質生產實踐中去。這時,設計藝術慰藉功能就應該被立即提上議事日程。
dolcn.com
三
就字面理解,慰藉有撫慰,安慰的含義。功能則是指事物應發揮的作用。但是,要想在較深層面上去了解其含義,先從藝術設計的目的性方面著手分析則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藝術設計發展到今天,大概不會有很多人否認其明確的目的性。“不過,這種目的有雙重本質:既是具體功利的,又是社會的”。⑹根據設計的本質可以推導出藝術設計是一種按照美的規律為人造物的活動,是一種具有藝術質的造物行為。因此,它所具有的社會目的性是通過作為“人類與世界調解的工具”⑺這一面貌展現的,它具有多種的復合價值。既然是調解工具,藝術設計在滿足功利目的的同時應更多地關注如何實現社會價值。換句話說,藝術設計不僅是通過造物和實現物品的實用性來服務于人類群體,還必須給人以審美的享受,在某種程度上表達一類人的情感,并非只就是設計者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途徑。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則是體現社會價值的一種載體,肩負起就設計領域來說應該具有的撫慰、安慰作用。一方面,人們在享受藝術設計成果時凈化解放了心靈;減輕了身心壓力;撫慰了焦躁的情緒;舒緩了疲憊的感、知覺。另一方面,藝術設計為達到這一目的(內容)而采用了適應人類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外在手段(形式)。因此,慰藉功能實際上是內容與形式在為達到統一過程中而努力具備的一種合目的性的理性因素,它的任務是在快節奏的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各環節中調節人際關系,引導豎立較為正確的生活消費觀念,舒展和升華人類靈魂,使人們在體驗物質生產發展成果的同時更加重視精神文化領域的同步發展,逐漸達到人類全面發展,從而既體現人的自我價值,又服務于社會,改善社會發展所具備的綜合素質。
藝術設計的目的性決定著其功能性,但這些目的歸根結底還源于人類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多層次的,既有物質的又有精神的,所以功能的概念也應該是多層次的。設計者的職責便是將人們朦朧的需求轉化為具體的產品功能目標。在當今時展中,人類物質需求雖然復雜并且繁多,但對這種要求的功能性滿足相對容易實現,且較直觀,甚至具有可視性,易于衡量。然而那種在局促焦躁環境中不斷增長的精神需求卻不是很直觀的,可具體操作的。滿足這種需求就要以一種包含在設計作品中的氣質或魅力為載體的慰藉功能來實現。誠如李澤厚先生曾經說過:“……吃、穿、用等物質需要都有一定限度,比較起來容易滿足。但精神的追求卻不是這樣,它常常是無限的,不好解決,難以滿足。”⑻所以,藝術設計才必須在造物的同時考慮到其產品的精神含量。當藝術設計所體現的精神氣質或魅力在目標市場的精神追求中尋求到共鳴時,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就得到了實現。這其實遵循了格式塔心理學派所提出的“異質同構”原則。也就是說,當藝術設計作品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環節中所定位的目標群體的心理感受能在該或該類藝術設計作品中得到肯定的釋放的時候,或者說,藝術設計作品使目標群體在心理和情感上獲得一種最簡單,最規范和最對稱結構的時候,藝術設計才慰藉了目標市場,從而使其在精神上感到滿足。說到底,這是一種心理平衡。人類由于前述的各種原因,在現代社會發展中或多或少失去了一種內心的平衡機制,而藝術設計則可借助多種手段來平衡人們的內心機制,使其在精神上感到舒適。如果從這個角度上講,藝術設計慰藉功能還是從屬于功能實用性的,是其實用功能在精神方面的體現,即因為它可以滿足人類精神需求,所以應該是有用的。
不過,藝術設計的這種慰藉功能最終還必須通過物質手段表現出來。這里就涉及到表現方式的多元化。正如李澤厚先生認為的那樣:“真理是一個由許多方面構成的整體。因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不同的問題、不同的要求去接近它……”⑼從這層意義上說,慰藉功能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這也進一步豐滿了藝術設計作品,從多種角度改善其質量提高數量,滿足人們精神和物質的需求。此外,馬斯洛曾經把人的基本需求分為五種:生理的,安全的,愛的,尊重的和自我實現的需求。設計的慰藉功能則可通過各種物質手段,根據這五種需求由淺入深地逐一實現,體現不同階段功能目標。而在這層意義上,慰藉的對象不同,被要求的內容不同,最終導致其表現方式的不同,這也從某種意義上規定了慰藉功能的多樣形式。
然而,強調多樣性不等于孤立統一性。在保證表達方式由多種語匯構成的同時,還應該將設計作品的品格統一到對目標人群進行心靈安慰及教化這一主旨上來。任何設計都不能以犧牲這一原則為代價來獲得諂媚于多樣性的途徑。如果舍本逐末,脫離其慰藉功能宗旨抽象地談論多樣性,那么結果只能使設計作品得不到共鳴,實現不了其社會價值,而僅僅成為設計者孤芳自賞的個性表現品。
綜上所述,藝術設計在現代社會中應該找到合理解決科技發展與文化心理之間矛盾的方法,實現自己多種價值結構,服務社會。然而,目前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還未能得以充分體現,這不能不說是藝術設計要發展所面臨的困境之一。因為,為了實現慰藉功能就必須先了解社會問題,研究造型心理、色彩心理、人體工學等等各類復雜學科。只有從這些方面入手才有可能在一般意義上體現藝術設計對目標市場的撫慰效用。如果要更深地把握慰藉功能的實質的話,還應該研究歷史、哲學、民族民俗學等等。這些學科從某種意義上更能讓人們在作品中得到共鳴,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性研究活動,而是幾代人共同努力,不斷摸索的長期過程。所以,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所牽涉的問題是很廣泛的,它不是單靠一兩句話就能完全解釋清楚的。但是有一條原則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藝術設計的慰藉功能應該注重“以人為本”,而此處說的“人”并非指單個的人,而是整個人類群體。只有堅持這一理念,藝術設計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就能起到調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作用,在社會實踐中創造更大的價值,從真正意義上體現“天人合一”的思想。
-----------------------------
參考文獻
⑴李硯祖.工藝美術概論[M],13頁.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1999.
⑵諸葛鎧.圖案設計原理[M],65頁.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
⑶張夫也.外國工藝美術史[M],535頁.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⑷金元浦,王軍,邢建昌.美學與藝術鑒賞[M],505頁.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⑸金元浦,王軍,邢建昌.美學與藝術鑒賞[M],520頁.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⑹凌繼堯,徐恒醇.藝術設計學[M],35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⑺〔美〕約翰拉塞爾.現代藝術的意義[M],400頁.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
⑻李澤厚.美學四講[M],46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⑼李澤厚.美學四講[M],20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he Solaceful Function in Design Art
HAN Chao
(Art Dept., Suzhou Univ., Suzhou 232001, China)
篇6
一、社會公平與經濟法的關系
經濟法是調整在國家調節經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以保障國家調節,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穩定和發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從經濟法的產生來看,經濟法是生產社會化與壟斷出現后為了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而產生的。簡而言之,國家干預經濟產生經濟法,經濟法在個人本位到社會本位的轉變中發展。經濟法體現的不是單純的私人意志,也不是單純的國家意志,而是社會公共意志。經濟法弘揚實質正義與公平,是團體社會中每個成員共同意志的體現。因此,經濟法保護的不是純粹的私人利益,或建立在統治階級意志基礎上的國家利益,而是社會公共利益,是具有普遍的、公共性的利益。
而社會公共利益的核心正是社會公平,經濟法所維護的社會公共利益是以社會公平為核心的,并且是經濟領域內的社會公平。經濟法追求實質公平,其不僅在經濟機會上保證各主體平等,同時也具體到各主體差別中,要求結果相對公平。此外,經濟法所維護的社會公平,不是一次性可以完成的,而是必須通過不斷努力實踐,在不斷的糾偏、改正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從個別角度觀察,看起來有可能是不公平、不平等的,但從整個社會利益體的角度來看則很可能有利于整體經濟發展和社會良好秩序的形成。所以說,經濟法所要實現的這種社會公平的本質特征是為社會整體所需,最大限度地體現著社會公共利益,是社會公共利益的核心。
二、經濟法的功能――利益再分配
任何資源和產品的分配都是在一定的法律原則和規則的規范與約束下進行的,所有的社會分配關系均需法律的規范與調整。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不同的法律部門調整各自領域的特定社會關系。社會關系的本質其實就是人們的利益(包括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關系。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法律實際上就是一種利益資源分配書。
分配可以分為初級分配和再分配兩個層次。初級分配是一種平等主體之間的分配,它是權利交易的結果,其產生完全出于自愿,它追求在形式上和程序上達到對權利關系(即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再分配是不平等主體之間的分配,是公權機關憑借其強制力進行的財產和利益的轉移行為,這種分配由公權主體的強制行為而產生,不存在協商和合意,只存在財產和利益的強制性轉移,確保分配結果最終的實質合理。
民商法在調整分配關系過程中起初次分配的作用。一個國家的市場經濟主要靠民商法來規范,其對市場分配關系的調整,始終依靠市場價值規律進行。民商法所發揮的主要作用就是保障平等市場主體之間的自愿和平等,貫徹按貢獻和價值進行分配的原則,以實現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效率目標和國民收入總量增長的最大化。民商法尊重契約自由的法律理念和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但在生產社會化以后,市場機制的缺陷和民商法的局限性逐步顯露,它們的調節和調整即它們所進行的利益資源分配,已經解決不了社會效率和社會公平問題,它們所崇尚的個體效率和公平往往損害社會利益,它們注重的形式公平常常導致實質不公平。
由于調整領域的局限性和個人主義法律理念的限制,民商法對由于市場缺陷、政府缺陷以及社會體制缺陷等引起的宏觀經濟安全問題難以發揮作用。由于市場缺陷的存在,僅依靠民商法的分配不可能實現實質上的分配公平與正義,有時甚至適得其反,對個體公平過度追求有時會妨害社會公平,對形式公平的追求有時會導致實質不公平,宣揚機會公平其實并未解決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問題。為彌補和糾正民商法在分配利益時可能造成損害社會公平與正義的現象,有必要就民商法等法律調節的既存法律秩序進行適度調整,以實現利益分配的實質公平與正義。于是,經濟法就伴隨著生產社會化產生的民商法調整的缺陷與針對市場缺陷而產生的國家經濟職能的轉變產生了。經濟法是規范國家經濟調節的法律。國家調節應當是在市場調節的基礎上的一種調節機制,是對市場調節的一種再調節。其是運用“國家之手”進行的社會利益關系的調整和分配。
三、社會公平與經濟法的再分配
由上述我們可以看出,經濟法是為了保護以社會公平為核心的社會公共利益而產生的,同時經濟法本身具有的再分配功能,對社會利益關系進行調整和再分配,其價值取向必定偏重于社會總體性效率和社會公平,因為這是經濟法的題中之意。國家調節所作的分配乃是在市場調節所作的分配基礎上,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即社會總體效率和社會公平而進行的再分配。
經濟法所要實現的社會公平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1、機會公平:機會公平是指社會對行為主體在進入市場時賦予大致同等的權利和機會,其直接影響分配公平。2、分配公平:經濟法賦予公平以更豐富的含義,對公平的關懷更趨實質,使其在經濟生活中得以更有效地實現,亦使分配公平成為經濟法所追求的價值目標之一。3、發展公平:經濟法作為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新興法律現象,以這樣的理論預設為前提:單一的市場調節機制不能保障經濟運行的持續、公平、快速發展,而國家調節與市場調節可以同時作為經濟發展的內生機制。由此可見,經濟法的立足點比傳統法律更廣、更寬、更遠,其體現出來的發展理念也屬于一種新型的、代表新經濟發展趨勢的發展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
19世紀末出現的生產社會化使得市場固有的三個缺陷顯現出來,國家調節機制隨之產生,國家經濟職能也發生了轉變,國家調節針對市場的三種缺陷分別采取了不同的調節方式,所以規范國家調節的經濟法也相應地分為三個方面:在市場競爭領域,保障國家以強制干預方式排除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對于自由競爭的妨害產生了市場規制法;國家對經濟的主動直接的調節產生了國家投資經營法;國家對社會經濟活動予以指導、鼓勵、幫助,進行引導促進,產生了國家宏觀調控法。
市場規制法主要是通過國家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對市場競爭實行強制干預和管制,以排除市場障礙,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對經濟繁榮的調節作用,維護和促進社會經濟結構的運行協調、穩定和發展。
在自由市場經濟階段,投資經營活動基本上由市場主體自行決定。隨著產業革命和社會市場經濟階段的到來,市場的唯利性突顯,各經濟部門、行業、產業、地區等之間的投資和發展不平衡問題以及社會對公共產品需求的擴大與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無法解決,于是國家針對此矛盾進行經濟上的干預,其采用宏觀調控的方式,通過財政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鼓勵、引導市場主體對這些領域進行投資經營,在運用宏觀調控的方式也難奏效的時候,國家就不得不選擇直接參與投資經營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國家通過對投資經營領域的進與退對既存利益進行再調節、再分配,同時國家投資經營行為本身也是一種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活動,國家利用由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結果組成的財政收入進行投資經營時,即完成了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所以,國家投資經營行為是一種利益的再分配活動,而國家投資經營法則確認、保障這種利益的再分配關系。
篇7
[Key Words] origin; communicative function; evasion; cosmetic function; politeness
【摘 要】 委婉語是世界文化中普遍存在的語言現象,它廣泛應用于社會各階層和領域。英語委婉語作為眾多委婉語中的一種,具有其產生的深厚淵源,其中包宗教與政治的,也包括文學與歷史的。本文試圖從宗教、種族、政治、文學、歷史等方面入手來探討英語委婉語的產生淵源。語言反映生活,并且總是和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在語言交談中,由于一定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的制約,人們通常使用委婉語----這一“劑”,使刺耳,不文雅的話變得委婉愉悅。它在人們的社會交際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從其避諱功能、禮貌功能以及掩飾功能三方面闡釋了英語委婉語的社會交際功能。通過充分理解英語委婉語的起源及其社會交際功能,進一步理解英語語言文化,以避免社會交際中的各種沖突。
【關鍵詞】起源; 交際功能; 避諱; 禮貌; 掩飾
1.Introduction
Euphemism is a cultural phenomenon as well as a linguistic concept. Every language has its own euphemism, so does English. It is deeply rooted in social life a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social communication. As an indispensable and natural part of English language, English euphemism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for a long time. Since Euphemism was coined, it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communication. The communication without euphemism is unimaginable. Euphemism is used like lubrication, which makes the communication go on smoothly. This thesis will have an overview of the origin of English euphemism, and state its social communicative function.
English euphemism as a linguistic concept, it has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it truly reflects the life and values of English people and their history. Euphemism is a particularly good medium for access to the force of language that has provided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mind. The study of English euphemism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because euphemism is widely used i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So there is a great need for us to study English euphemism, including: its origin, its social function, etc.
2. The defini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
Euphemism is a universal linguistic phenomenon. Nearly in every language, there are some disgusting words, which make people feel embarrassed.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the unsuitable or too direct words will make people feel uncomfortable, even angry. Then there is a great need for us to use a tactful way to express emo
tion, exchange ideas. That is to say, to use a pleasant, mild or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take the place of tabooed words.
It is known that euphemism is a form of language intentionally created in social relation to achieve ideal communication. Without them any language would seem to be vulgar and rude, void of politeness and vividness to some extent. As a common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eople using language, euphemism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coordinate the social relationships. Like a kind of lubrication, euphemism enables people to express what cannot be uttered directly and ensures communication to be carried smoothly. It is a language strategy in civilized society for avoiding taboo. It is unimaginable if the communication is without euphemism.
The word “euphemism” was derived from the Greek word “euphemismos”, which means “fair speech”. The prefix “eu” means “good, sound well” and “pheme” means “saying” or “speech”. And thus the literal meaning of “euphemism” is “to speak with good words or in a pleasant manner”. That is to say, euphemism is used as an alternative to unpleasant expression, in order to avoid possible lose of face, either one’s own face or through going offense, that of the audience, or some of third of party. This unpleasant expression may be tabooed, fearsome, or for some other reasons that speakers can’t or intend not to use some certain expression directly on some occasion. “In 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the substitution of a mild, indirect, or vague expression for one thought substituted’. Rawson Blunt, a British writer, defined euphemism as ‘a good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1]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994) also defines euphemism as ‘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something of an unpleasant, distressing or indelicate nature is described in less offensive terms’”[2]
From the above mentioned, we could clearly see that euphemism is characterized by avoidance language and evasive expression. The speakers use words or expressions as a protective shield against the anger or disapproval of natural or supernatural things. It is one form of language and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3.The origins of English euphemism
3.1 The religious origin of English euphemism
The earliest English euphemisms come from “taboo”. The word “taboo” comes from Togan, a kind of Polynesian. It indicates evasive language or action.[3] The emergence of English euphemism is to meet the need of avoiding taboos. In primitive society, people can’t explain such things as ailment and some supernatural phenomena. “People have confusion between the name of the things and things themselves. The name is viewed as an extension of things. Just as the idiom says ‘Speak of devil and he appears’. Naturally the words or phrases related to such things become taboos.”[4] In the ancient times, people had blind faith in ghosts and Gods they respected. They whispered and even feared them so they did not dare to address their names directly. They think it profane to name God. Therefore the names of gods become the earliest taboos. To speak name of gods was to evoke the divinity whose power then had to be confronted. Such dangerous practices were reserved for priests skilled in negotiating with the supernatural. So the usual way to avoid is to employ euphemisms. Therefore, for the religious need, a lot of euphemisms about religion emerged. For example, in order not to desecrate God, people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always use some other name for God instead of calling directly, such as “Adonai, the Almighty, Caesar’s Cruth, the Creater, Dod, Gad, Land, Lawks, Lawd.”[5] The opposite side of god is devil, which is more terrible for people. When people refer to them, they tend to use such euphemisms to replace: D, the Big D, the Evil one, the Black one, the Goodman, Jesse, Old boy, Our father, Lord of lords, King of kings, the Light of the world, etc.[6]
From the above mentioned, we can find that religion brings many euphemistic terms in the religious matter, especially the naming and addressing of God to the language.
3.2 The racial and national origins of English euphemism
It is known to all, the phenomenon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is deeply rooted in America in which “equal opportunity” is flattered by American white people as an equal right enjoyed by everyone. Due to the pressure of social public opinion, although some whites discriminate the black from their heart, they will not expose this kind of prejudice in public. Meanwhile, few people dare to humiliate and persecute blacks publicly for no reason at all. In other words, the way of discrimination becomes tactful. There are many euphemisms emerging for this reason. In the 1930s, ‘nigger’ is still a neutral noun in England, and has no meaning of humiliating blacks. But since this word has the obvious meaning of discriminating the blacks, most of people in England and Americans use some other euphemistic words, such as “colored black” instead. When talking about some other races, it does not often use the direct words that are related to color. People often use some euphemistic expression, such as the geographic name.
3.3 Historical, literary and political origins of English euphemism
From the time the Normans conquered England in 1066, English has emerged many euphemisms. At that time, the main reason to use euphemism is that the language used by the conquered is often disparaged, and is thought as gross language. The upper class surely doesn’t want to lower their status to use such words. In order to avoid using such gross words, they tend to use “the elegant words”, which originated from Latin. And these words were mixed into English gradually.
There are also many euphemisms in literary works. For example, in Hamlet, Shakespeare use the expression “The undiscovered country from whose bourn no traveler returns”(從來不曾有一個旅人回來過的神秘之國) to express his great sympathy for Hamlet.[7] The famous American writer Mark Twain use “release” to express “die” in his work 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 Besides, politics is a fertile area for the appearance and growth of English euphemism, which is cosmetic in expression but deceptive in nature. Euphemisms of this kind are always consciously and deliberately. The cosmetic euphemism can be easily found in American English. Government’s discussion of the Vietnam War was saturated with euphemisms. Villages burned and inhabitants imprisoned were ‘Pacifications”; the war itself was not a war but a “conflict”, the “bombing” becomes “logistical strike” or “close air support”, and “killing” becomes “wasting the enemy”. These euphemisms are used to deceive and to hide the dirty business of war. [8] The use of such political euphemisms helps government to beautify the action and prevent people from taking any anti-government action. So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political needs, many euphemisms come to exist.
4.The social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euphemism functions to avoid taboos, to show politeness and conceal feelings. Thanks to euphemism, it is easy for people to accept the things that are likely to make others feel embarrassed or unhappy. It is people’s general character to express their ideas as mildly and tactfully as possible. Euphemism helps people to reach this goal. From the moment euphemism came into existence, it 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communication, and help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even strengthen the social stability. Euphemism are motivated by the desire not to be offensive. People use them to show their politeness, to avoid being offensive and to meet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neficial needs of both speakers and hearers in communication. But sometimes they are used to conceal or cover something. Accordingly, euphemism serves three basic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evasive function, polite function and cosmetic function.
4.1 The evasive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The evasive function of euphemism is to evade using taboos, enabling the speaker to talk about tabooed things freely. These tabooed things are believed to be dangerous to certain individuals, or to the society as a whole, or to be disgusting and unpleasant, and cause fear. Such tabooed things include: disease, disabilities, death, sex, body excretion and body elimination process, etc. People can use euphemisms to talk about what cannot be talked directly.
4.1.1 In terms of disease and disabilities
People yearn for health, and fear for specific disease and every sort of disability. So people always use tactful way to express them. For example, sexual or venereal disease such as syphilis, gonorrhoea, ADIS, etc. are called “social disease”, ‘communicative disease”, etc. in English. Besides, disabilities are very sensitive area in every culture. In English, “the disabled, the handicapped, the inconvenienced, the invalid, auditory impaired, hard of hearing, talk with one’s fingers”, etc. are put into service.[9] So euphemis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in our social communication. Without it, we sometimes cannot continue our talk.
4.1.2 In terms of death
Death is an inevitable stage at the end of life’s journey. It is common experience of human beings. Yet it has been the source of fear—fear of the loss of loved ones; fear of the end of one’s life; fear of the actual process of dying. Therefore, all these fears, worries, and unpleasant feelings combined lead to verbal taboo of death. Euphemisms concerning death are extremely rich. In English, there are more than seventy euphemisms for “death”, including “to be gone, to be gone to a better world, to be with God, to breath one’s last, to close one’s day, to depart from the world forever, to depart to God, to fall asleep, join the great majority, pass away, etc.[10] No matter why this word is used in a certain language, people always tend to use less harsh words
4.1.3 In terms of sex, body excretion and body elimination process
Words relating to sex, procreation and excretion are highly restricted to mention because they may evoke disgusting responses of people. Verbal taboo on them is probably motivated by the intuitive disaster, shame. People all have certain feelings of which they are so ashamed that they don’t like to admit even to themselves. In people’s daily life or in some formal occasion, if the talk or discussion refers to something about drainage, people will try to avoid using vulgar language. They tend to use some implied or neutral words to make conversation comfortable. For ordinary people, the safest way to avoid mentioning these things that they have to mention in many circumstances is to use another expression—euphemism to replace the true name of such a thing. For example, in English there are many elegant expressions for “going to WC”, such as: to wash one’s hand, to spend a penny, to go and see one’s aunt, to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 because nature calls, etc. [11]
“The topic concerning being pregnant is touchy because it tends to arouse the association with sexual behaviors. ‘To beat round bushes’ is very necessary, such as “with child”, “anticipating”, “excepting” for “pregnant”, etc.[12] Talking about sexual intercourse is taboo. Expressions relating to sex have heavily been veiled for the purpose of avoiding awkwardness and offense. So people use euphemistic words to talk about it. For example, people evade saying “hip” directly which is replaced with “buttock”, “bottom”, “one’s thing”, and “secret parts” donates sex organs of both males and females.[13]
4.1.4 In terms of old age
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different feelings about “old age”. A Chinese is proud of being old, whereas a westerner will feel irritated and even insulted at mentioning his oldness. In English culture, people do not describe others as or to be described as “old” because the old, who no longer work, are ignored by society. Therefore, people create “the second childhood golden years, senior citizen, gray hair, mature golden age” when they refer to “old age” in which it attempts to conceal the fact of becoming old and avoid arousing old people’s sad feeling of aging. [14]
4.2 The polite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Politeness is another important function that euphemisms serve in the social life. Politeness is the symbol of human’s civilization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guiding people’s activities. As a kind of significant social activity, language activity must observe this principle, too. When we have to talk something unpleasant, we should choose euphemistic way to express in order not to hurt others. Being polite is a reasonable action that anyone who is keen on face-saving will take. The polite function of euphemism is tried to avoid being harsh or impolite in the communication. In other words, euphemisms are to minimize impolite expressions and maximize polite expressions. For instance, when a teacher comments on a student’s moral conducts and school work in front of the student or his or her parent, he or she should report the fact on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hand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endurance and the parent’s face. So the euphemistic way to express might be “The student is a bit slow for his or her age” instead of “The student is stupid”. [15]
The polite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is embodied in every occupational language. Occupational discrimination gives people pressure and emotional irritation. Although euphemisms cannot uproot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at least, they can give them some psychological comfort by upgrading of career name. Therefore, “engineer, manager, etc.”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fashionable. “Dustman” is changed to “sanitary engineer”; “mechanic” to “automobile engineer”, “gardener” to “landscape architect”, “shoemaker” to “shoe rebuilder”[16] In English, there are many adjectives about people’s appearance, such as “good looking, handsome, pretty, charming, attractive”, etc. They are all commendatory words. When talking about someone who is not pretty, we cannot use “ugly” or ‘awfully’. W e had better use some euphemisms such as “plain, ordinary, not particularly looking”, etc. instead of them. So euphemism’s polite function can save people’s face in their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t is so important that we cannot neglect it.
4.3 The cosmetic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Besides the evasive and polite function, euphemism has the cosmetic function. This kind of euphemism is usually used in the government, military, politics and commerce. It refers to using good words to beautify things, which are not beautiful in reality and make the thing be more persuaded and acceptable. Because euphemism has the nature of vagueness, to some extent, it is deceptive. Traditionally speaking, euphemism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social life. Using it, people can avoid some embarrassed and ungracious occasion. But just as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euphemism has no exception. Using it suitably can coordinate social relationships, but abusing it will mislead the public, will cover up the essence of things. For example, in modern Western society, the poor is called as “the needy”, later it was changed to “the culturally deprived”, then to “the underprivileged”, at last to “the disadvantaged”. So it will confuse people that this country is so rich that there is no poor people at all.
Firstl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ilitary often use them to disguise the reality from truth. They describe “economic crisis” as “recession” or “depression”; “attack” as “active defense”.[17]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become strained, and the agitation of striking became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In order to hide the fact, politicians call the strained labor-capital relationship as “industrial climate”, striking as “industrial action”. If the negotiation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is successful, it will be claimed as “productive”, on the contrary, it is “counter-productive”. [18]
Secondly, this kind of euphemism is widely used in commerce. It is often used to play tricks and to deceive the customers. The commercial exaggerates the product’s function and quality. In the same way, the English euphemism is also used to make customers feel pleased. For example, in order to meet the passengers’ sense of dignity, some Airlines call First Class Deluxe Class or Premium Class; Second Class First Class; and Third Class become Business Class, Economic Class, or Tourist Class. [19] Doing like these, it seems that all passengers’ position are promoted. Their purpose is to attract more passengers and gain more profits by using euphemisms in the communication, meanwhile, the customers feel more decent, and it helps customers save face.
In short, euphemism of this kind may make an idea more palatable, but they inflate language, reduce precision and often tamper with truth. Some people condemn euphemism as demoralizing because of its hypocrisy, which other consider them useful in the aspect of coordinat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However, the fact remains that euphemisms are very much a part of the language, and what’s more important for us is not to debate their merits or demerits, but rather to be able to realize that English euphemism can serve for the special social activities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
5. Conclusion
English euphemism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English language, is observed everywhere and widely used in people’s daily communication.
On the issue of the origin and social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this thesis has a tentative exploration. B ut this kind of exploration is in a state of development because euphemism is developed all the time. Euphemism roots in every aspect of social life, and is developed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ociety. English euphemism is a mirror of Western culture in the form of English language. From the moment it was born, it has distinct culture color. Euphemism undoubtedly reflects the inner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ultural tradition, social values and the form of language.
In speech interaction, sometimes, out of politeness or tact, one uses a pleasant, less direct word instead of something unpleasant. Using euphemism is speaker’s active pragmatic strategy in a certain time and a certain situation. English euphemism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enriches the vocabularies of English language, giving people a feeling of warm and fresh. 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y social problems rise, too. People crave for the gentle, warm and easy understood words. Euphemism emerges ceaselessly just right for meeting this psychological need. As a common communication medium and a rhetoric method, English euphemism will be used wider and wider. Some scholars hold the opinion that it is unreasonable to use euphemism because they have the nature of deceit, especially in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But we cannot deny the fact that euphemism is very helpful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Twenty-first century is a period when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 have even more touches with each other. So it is vital for us to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euphemism. It is unimaginable if the diplomatic negotiation is without euphemism. Using euphemism is a kind of language skill that each of us should master.
Bibliography
[1] 李青.A Tentative Study of English Euphemism—From Pragmatic Perspective.山東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 碩士學位論文. 2003 2.24 P2
[2] 吳長旗 An Analysis of Diplomatic Euphem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重慶大學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碩士學位論文. 2004.5 P7
[3] 韓銀燕,劉蕾.從心理因素看委婉語的社會交際功能[J]. 沈陽師范大學學 (社會科學版). 2005.3 P146
[4] 同[1] P4
[5] 吳祥云.委婉語的社會功用[J]. 昭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4.2 P30
[6] 同[5] P30
[7] 毛新耕.論英漢委婉語的生成基礎[J]. 云夢學刊. 2004.3 P3
[8] 李勝娟.淺析英語委婉語的掩飾功能[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12 P94
[9] 胡春梅.論委婉語的構成及功能[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5.1P32
[10] 孔一峰, 王彥君.英語委婉語的交際功能及其應用領域[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4.P59
[11] 同[10] P59
[12] 畢秀英 A Study on English Euphemism.鄭州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 碩士學位論文 2003.11 P34
[13] 范麗群 A Study of Culture Connotat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湖南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 碩士學位論文 2005.5 P43
[14] 王亞平, 萬雪琴.解讀英語委婉語之交際功能[J]. 江西教育. 2004.6 P37
[15] 牟宜武.論英語委婉語極其構造[J]. 甘肅科技縱橫. 2005.2 P133
[16] 陶三琴.芻議英語委婉語的起源及其社會功能[J]. A南京衛生學報. 2003.1 P157
[17] 王平.英語委婉語的交際功能及其構造方式探微[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4.4 P62
篇8
關鍵詞:語碼轉換;標記理論;順應理論;語用功能
【中圖分類號】G642
一、引言
語碼是指人們在生活中使用的具體的語言形式,是社會語言學家用于代替任何語言交際的
系統。Verschueren(1999)認為,語碼是一種語言的任何可以區分出來的變體。交際雙方有必要根據不同的場合、交際者、話題內容及交際目的來選擇使用哪種語碼,以及轉換成何種語碼,或若干種語碼混用。
語碼轉換是在同一次對話或交談中使用兩種甚至更多的語言變體。當人們在進行社會交往的時候,必須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選擇相應的語言,并同時進行語碼轉換。因此,在語言交際中語碼轉換是很普遍的現象, 是多種語言文化社區中常見的言語交際行為。本文旨在從語用學角度,在標記理論模式和順應論模式下探討語碼轉換的社會語用功能。
二、標記理論模式下的語碼轉換研究
在言語交際行為中,交際雙方所選用的語碼,在與自身的角色、權利義務相符合的情況下,就是正常的選擇,也叫做無標記的選擇。反之,做出與自身的角色、權利和義務相悖的語碼選擇,就是異常的選擇,即有標記的選擇。正常的語碼選擇顯示說話人想保持原有的角色和權利義務;而有標記的選擇(語碼轉換)即顯示了說話人出于某種動機需求想改變原有的角色和權利義務。當說話人放棄使用自身原有的復雜語碼,而使用聽話人的限制語碼,這就是語言偏離,表明說話人有意降低自己身份,增加共聚量,與聽話人建立平等友善的關系。反之就是語言變體靠攏, 說明說話人的社會地位和權勢較低,需要提高自身的地位以達到與地位和權勢較高一方成功交際的目的。語碼轉換體現了言語交際方的社會心理動機,以實現各種社會語用功能。
例(1)“What’s your name, boy?”The policeman asked
“Dr.Poussaint, Je suis un docteur.”(in French)
“Your first name, boy?...”
“Carl”
警察反復對醫生使用了boy這一略帶輕蔑的稱呼,降低了對方的身份和地位,醫生由此感到很不滿,故意選擇有標記的語碼轉換,用法語表明自身是個有社會地位的人,希望警察能轉換語碼,給予自己應有的尊重。而警察并不買帳,拒絕在語言上向他靠攏。
例(2)在《日出》中:
張喬治(對顧八奶奶):“哦, Miss Gu!”,“你真是越來越漂亮了!...”
張喬治(轉過身對福升)“By the way,oh boy!”
這里張喬治明明知道像顧八奶奶、福升這樣的人都不懂英文,卻故意穿插英文詞匯,刻意違反當時語言場景中的交際準則,降低共聚量,是有標記的語碼選擇,以突出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教育背景。
例(3)Mum: “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Final exam is coming! Bring it on!”
Son: “Yes Mum!”
這是一個英漢雙語家庭中母親催促正在玩電腦的兒子學習的對話。在這個環境中漢語是非標記語言;而英語是標記語言。日常的語言交際是以漢語為主,而兒子比較喜歡用英語交流。這里母親沒有用漢語,而是用孩子喜歡的英語,這樣就通過語碼轉換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意圖,同時放低了自己的家長身份使孩子心悅誠服地遵從自己的意愿去做功課。這里的語碼轉換就增加了共聚量,孩子對家長的從屬關系就轉化為更親密平等的關系。
三、順應論下的語碼轉換研究
Verschueren(l999)提出了順應理論,他認為語言使用者是出于語言內部和外部的原因并在不同的意識水平基礎上進行語言選擇和語碼轉換。語碼轉換主要是為了順應語言現實、社會規約和心理動機這三個方面。
(一)對語言現實的順應
語言現實是指參與語碼轉換的語言或變體的語言成分和結構以及它們各自的特征。詞匯的可及性程度決定了語碼轉換過程中必須順應語言現實。不同語碼同時使用,就會出現詞匯相互借用的現象,通過語碼轉換彼此彌補各自詞匯、文化的空缺。例如中文詞匯往往承載著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但在英語中缺乏對應的文化內涵,在翻譯中就直接用音譯的方式來保留原有的意義。在小說《喜福會》中,對于反映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詞匯,作者就采用了音譯的策略,如,yi taitai(姨太),yinyang(陰陽),yuanqi(元氣),tounau(湯藥),houlu(火爐)等。大量反映西方科技文化的外來詞涌入漢語中,如:IP、IT、CPU、Hacker,E―mail,DNA等,在漢語中找不到對應的詞匯,為了實現適應語言規約和語義特征的交際意圖而直接借用,則顯得言簡意賅簡單明了。近年來,一些口語化的中文詞匯也直接被英語收錄,如dama(大媽)、chengguan(城管)等。英漢間無對應表達或表達的語義覆蓋面存在差異,運用語碼轉換對于語言準確性是一種有效策略。
(二)對社會規約的順應
會話者在處在具體的社會交往環境中,其行為舉止受到社會習俗規約的影響和制約。因此,語碼的選擇轉換必須順應特定社會環境的風俗習慣、行為方式等。會話者順應遵守或刻意違背社會規約,以達到交際的最佳效果。具體如下:
1、強調說話人的社會地位
不同的語碼間存在著高低變體的現象。有些語碼(如漢語中的普通話、英語中的中產階級用語)就屬于高變體,而其他方言就是低變體。例如《圍城》中,張吉民在和女傭和其他不懂英語的人物的對話中夾雜了大量的英文詞匯,也不管對方是否聽得懂。在和方鴻漸談論瓷器時,故意賣弄自己的留學背景,說“Sure!值不少錢呢,Plenty of dough...書畫假的…只等于waste paper”、“請外國friends吃飯,就用那個康熙窯大盤做salad dish”等等,進行刻意的語碼轉換,賣弄才學,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2、婉轉表達、避免尷尬
語言反應了不同的文化內涵和風俗習慣。在具體的交際場合,有些話題處于面子考慮不宜直接說出或難以啟齒,會話者往往用語碼轉換這一策略來避免尷尬。如在《圍城》中, “褚慎明心里裝滿女人, 研究數理邏輯的時候, 看見a posteriori那個名詞會聯想到posterior(臀部) , 看見x 記號會聯想到kiss”。有關死亡、暴力以及與性有關的詞語被認為是粗俗、不雅的,有悖于中國傳統文化,屬于禁忌語。如在加拿大的中國人談論2012年的分尸案:“那個dismembering的事情你聽說了嗎?嫌疑犯是個porn star,好像這兩個人還和SM有關”;說到媒體上報道的案:“好像是那個男的先破門而入然后rape那個女的”。 恰當運用語碼轉換,在婉轉向傳達信息的同時,也能巧妙避免違背社會禁忌引起的不快。
(三)對心理動機的順應
在言語交際過程中會話者往往帶有某些特定的交際目的和動機,這會影響到對語碼和交際策略的選擇,因而語碼轉換同時也順應了心理狀態和心理動機,以達到交際效果。
1、拉近心理距離、調節氣氛
低變體(如口語、俚語和方言等)能營造輕松、幽默和諧的氣氛,拉近和對方的心理距離。例如布什在1992年競選總統的時候,回到他的政治基地德州拉選票。布什在演講時一改平時使用的普通英語,立刻改口講包含大量地方詞匯的德州話,拉近了和民眾的距離,增加了心理認同感和親和力。
2、委婉表達、強化語言效果
在語用原則中,言語行為必須符合禮貌原則,滿足照顧到對方的面子。在某些特定的語境中,語碼轉換可以使語氣顯得委婉,減輕母語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如《圍城》中,趙辛楣批評方鴻漸“你太weak了”,孫柔嘉抱怨方鴻漸“你那么nasty”等等,這樣的語碼轉換既達到批評的目的,又照顧了對方的面子,不至于使他人太難堪。《傅雷家書》中父親批評兒子“你寫信為什么老是這么不neat?”中文的“老是”、“那么”強化了批評這一語氣,而語碼轉換“neat”則含蓄表達了批評、強化了建議這一口吻,使在國外生活多年的傅聰更能接受父親的意見。
四、結語
作為一種有效的交際手段,語碼轉換同時履行語言的交際功能和社會功能,其研究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以標記理論和順應論為框架探討語碼轉換的功能,有助于我們從更現實的視角去考察使用中的語言,對于研究雙語環境中的言語行為及其社會語用功能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Verschueren, J.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 Arnold.
篇9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社會教育 讀者服務
1 引言
公共圖書館作為人類知識與信息的集散地,在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在信息資源共享的當今社會,人民物質生活的提高、信息獲取渠道的豐富和對文化娛樂生活的追求不斷升級,促使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正處于一個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變革的新時期,傳統的服務理念正面臨著巨大挑戰。如何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空間的社會價值,更好地滿足公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充分發揮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社會功能,是公共圖書館必然要承擔的使命。
2 社會教育的概念
“社會教育”一詞最初是由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其著作《德國教師培養指南》(1835年)中提出:傳統的教育觀念應該擴大至國民的各個階層,必須實施對國民各個階段實際的社會幫助與教育。日本在1921年頒布的《社會教育法》中對社會教育的定義為主要是對青少年和成人進行的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并強調是以圖書館、博物館、公民館等設施所開展的活動。當前的社會教育一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社會教育是指一切影響個人身心發展的社會教育活動,狹義的社會教育是指學校教育以外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對兒童、青少年和成人開展的各種文化和生活知識的教育活動。
3 公共圖書館承擔社會教育職能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由社會教育的概念不難看出,提供社會教育服務的機構和享受社會教育服務的受眾都具有廣泛的社會屬性,公共圖書館因其館藏資源、場地、設備等優勢,成為向公眾提供社會教育服務的理想鏊。公共圖書應作為社會教育的核心載體和主導力量,在社會教育體系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3.1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可引導公眾的思想觀念
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地區重要的文化基礎設施,是文獻信息資源的集散地,一方面能向公眾提供傳統的文獻信息服務,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各類信息進行專業的遴選、加工,向公眾傳遞精神正能量,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
3.2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可補充公眾的知識結構
認為“圖書館和教育有密切的關系,想使教育發展,一定要使全國人民不論何時、何地都有研究學問的機會”,并提出要想使各種教育方針得以實現,“非依賴圖書館不可”。越來越多的社會成員學習的目的已經不再局限于應付學業和職業的要求,更多的已經轉為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公眾可以根據自身的年齡、職業、興趣需求,在公共圖書館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學習計劃,利用公共資源自學,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積累自己的知識儲備。
3.3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可豐富公眾的文化娛樂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公眾有越來越理想的休閑時間來支配,他們對文化娛樂的需求已經不僅限于傳統的“吃喝玩樂”,健康的文化娛樂是人類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公眾可以通過圖書館提供的無門檻的展覽、講座、技能培訓等活動,來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業余技能,因此,豐富公眾的文化娛樂生活也自然納入了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的工作范疇。
4公共圖書館如何開展社會教育工作
公共圖書館提供的社會教育服務必然要以公眾的文化需求為導向,以公眾滿意為目標,在實踐中不斷使公眾的需求與圖書館的服務進行“磨合”,既要適應公眾自身的需求,又要引領公眾更高的追求。
4.1調整館藏資源結構,打造地方特色。館藏資源是公共圖書館開展工作的最重要基礎,在傳統的擴充藏書量、更新暢銷書等順應讀者閱讀需求的做法之外,還要根據當地特色文化進一步挖掘館藏資源,合理布局藏書形式、宣傳特色藏書、提高藏書利用率。紹興市柯橋區是一個江南水鄉,也是聞名國際的輕紡城,柯橋區圖書館緊扣地方特色,專門打造地方文獻閱覽館和紡織文獻借閱區,有專人負責聯絡、征集、購買地方文獻資源,及時更新紡織專題文獻,并每年編印6期《紡織信息導刊》。特色文獻的集中管理,使來館讀者省去了不少檢索時間,深受當地地方文獻研究者和紡織業從業者的歡迎。
篇10
【關鍵詞】大學;社會服務功能;社區文化
一、大學藝術教育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目的
從黨的一些政策決定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參加社區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國家公共文化體系的構成,促進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實現。國家希望教育機構、文化單位都可以參與社會文化的建設,逐步建立學習型社會,提升整個社會、國民的素質,提升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最終達到建成和諧社會的最終目標。從社區的角度來看,大學藝術教育資源可以很好地參與社區文化建設,能夠豐富社區文化,可以滿足社區的居民對高層次文化生活的需求,社區群眾的文化素質因此而得到提升,同時也提升了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學校加入到社區文化建設中來,可以把相對封閉的教學和社會聯系在一起,可以更加直接集中社區和社會對藝術文化的需求,找到社會需求與學校教育的差距,從而使得學校教育更有針對性、目的性,促進學校教育良好健康發展。這也實現了學校教育向社區開放教育資源,更好地踐行大學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的目標。
二、大學教育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主體方式
可以由學校的行政部門與政府機關一起共同商討學校與社區進行合作的方式方法、合作的目標和內容,明確具體落實的項目。按照這樣的思路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由學校的系部直接和社區街道辦事處溝通,確定具體合作方向。以上海音樂學院為例,這個學校采用多種形式的方式參與學校周邊的社區文化建設,比如開展樂器展覽、星期音樂會的方式。這種方式的合作是雙方管理層面上的合作,可以很好地制定合作的規模和內容,之后再由具體部門執行。這樣的方式的優勢在于執行力很強,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的大型演出也可以組織起來。然而,這樣的合作帶有比較強的目的性,不能很好地反映社區群眾的內心需求。而社區和學院系部的合作能夠更加真實地體現社區群眾的文化需求,演出活動也可以得到社區群眾更大范圍的喜愛,這種系部和社區直接接觸的項目,一般是演出范圍較小,但是有靈活機動的特點。這兩種合作方式各有優點,雙方管理層面上的合作可以組織涉及資金金額較大、演出規模比較大、表演形式較為復雜的大型文藝活動。系部和社區的合作可以開展一些音樂理論知識的講座、小型音樂會的項目。
三、大學教育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建立藝術實踐基地
校外藝術實踐基地是一種學校面向社會,展開學校和社區共同合作的很有意義的渠道之一,通過實踐基地的建立,可以組織民族音樂會、西洋交響音樂會、歌劇音樂會、舞劇等多種表演形式,定期為社區的文藝社團提供合唱排練,合奏排練輔導,加強社區文化藝術人才培養工作,組織各種文藝比賽,無論是在校的學生,還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實習和鍛煉,實現學校教育和社區文化需求優勢互補的目標。
(二)參與社會公共文化演出
可以組織大學音樂學院通過參與社會公共文化演出活動參與社區文化建設,比如區域性的音樂節這類的音樂活動,學校學生可以參與音樂節的組織策劃和參加演出活動,比如上海國際藝術節群眾文藝活動“盛世和鳴——徐匯進球民樂節”就是上海徐匯區的社區特色文藝活動,上海音樂學院提供學生參與音樂藝術節的策劃、節目支持、排練輔導等,以全方面支持的方式投入到社區文化建設中去,普及了中國傳統音樂,提升社區居民對中國民樂的審美水平。
(三)開展藝術普及教育活動
為了滿足社區居民對于文化藝術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的熱情,大學可以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開設社會教育實踐點,這個實踐點可以安排在社區,也可以安排在學校,定期開設音樂知識普及,聲樂器樂教學,合唱合奏排練教學和觀摩活動。這種實踐教學活動可以由教師擔任主講,也可以由優秀的學生擔任主講,這樣的藝術教育教學普及活動可以滿足社區居民對學習音樂藝術的需求,一定會得到群眾的廣泛支持。
(四)利用網絡等平臺開展藝術普及教育
隨著信息和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利用網絡、自媒體等平臺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建立“社區學習網站”,選取大學音樂教育資源中適合大眾學習的音響資料,音樂論著上傳到網站供大家學習,還可以利用自媒體平臺開展線上直播課程,方便學員與線上老師直接交流。
四、完善大學教育資源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基于上述大學教育資源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主體形式、具體實施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筆者對大學藝術教育資源參與社區文化建設提出幾點參考性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對于大學教育資源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認識
筆者認為,學院應加強藝術院校對社區文化建設的全面深入的認識,全面理解大學藝術教育資源的社會服務性功能,激發從學校內部主動參加社區文化建設的動力,學校應強化終身學習以及社區文化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基于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升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參與度。
(二)打造符合社區居民需求的品牌文化產品
社區的文化也是滿足公共利益的文化,大學藝術教育資源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根據社區居民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審美取向,開展符合人民群眾需求的文化活動。高校要做好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民族藝術與現代藝術的平衡和交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區文化建設長期平穩健康的發展。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藝術院校中已經有了像上海音樂學院的“徐家匯星期音樂會”、沈陽音樂學院的“百萬市民藝術培訓工程”等在當地乃至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社區文化活動的品牌產品。
(三)參與社區規劃設計,打造社區文化藝術特色
大學藝術院校加入社區的城市規劃建設中來,是力求以藝術院校本身的專業特色為基礎,打造本地文化藝術特色區域。以四川美院和四川音樂學院為例,這兩所院校就是發揮自身的藝術特色,把社區文化藝術建設融進社區的經濟規劃當中,四川美術學院參與社區建設中的“涂鴉藝術街”的建設,把四川美術院校的突出特色運用到舊城改造的過程中,使“涂鴉藝術街”成為當地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四川音樂學院所在的社區將四川音樂學院的樂器制作、營銷、演奏培訓,和社區的經濟規劃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以音樂藝術為基礎的“產銷學”為一體的文化聚集區。以上海戲劇學院為例,上海戲劇學院利用本身專業優勢建立社區劇場,定期推出不同的話劇、音樂劇等演出活動,以這個社區劇場為中心,建立了“戲劇大道”,這個區域將周邊的文化資源聯合起來,形成了上海戲劇藝術產業聚集地,這個區域以高校藝術院團為基礎,以戲劇演出為核心,最后形成了一個具有十個以上的專業劇場、若干個藝術博物館等群體的文化產業聚集地及文化旅游聚集區。這樣的“戲劇大道”的建立,不僅促進了區域文化藝術的發展,甚至把文化藝術的魅力從周邊區域輻射到整個上海乃至全國。
- 上一篇:高校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 下一篇:互聯網金融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