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的技巧與方法范文
時間:2023-06-16 17:39: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辯論的技巧與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罪犯;態度;改變;方法與技巧
中圖分類號:D9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5-0140-02
態度是主體對對象反應時具有的心理準備狀態,它由認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圖因素組成。態度對人的行為具有指導性和動力性影響,決定著人們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向和行為效率,所以,監獄人民警察應從改變罪犯的態度入手,實現改造罪犯的目的。
一、研究改變罪犯態度的基礎
(一)研究改變罪犯態度方法的重要性
態度是人們行為的基礎,如果改變了罪犯的錯誤態度,罪犯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就可以推動改造工作向前健康發展,監管單位的生產、經濟也會不斷上升。如果消極地讓罪犯的態度自由運動,將會嚴重影響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只有積極地推動和促進罪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監獄人民警察的正確引導迅速有效地改變態度,才會有利于監獄秩序的穩定,有利于罪犯的改造和新生。
人是復雜的社會人,讓犯了罪的人改變其已有的錯誤態度,是一件復雜而艱巨的工作。所以,只有理論聯系實際地研究改變罪犯態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推動改造工作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二)影響罪犯態度的基本因素
要把握影響罪犯態度的各種因素,首先得全面地了解罪犯態度改變的基本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發生作用的各個方面。改變罪犯態度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溝通、勸導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監獄人民警察的可靠性、權威性所形成的可信程度,信息傳遞過程中內容的組織、方法的選擇,罪犯原有的態度,以及人格因素等,都會影響改變罪犯態度的效果。所以,監獄人民警察必須認識到改變罪犯態度的復雜性,要學會從不同角度有效地從事改變罪犯態度的工作。
二、改變罪犯態度的具體方法和技巧
(一)提高監獄人民警察的可信度
所謂“可信度”是指監獄人民警察所具有的影響罪犯改變態度的特征。可信度與很多東西有關,通常信息傳達者的工作履歷與當時狀況的聯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信息力度。具體來說它決定于兩個主要方面,即干警的專業性(或權威性)和可靠性。
1.監獄人民警察的專業性。它是指監獄人民警察的身份具有使罪犯信服的權威性,包括干警的受教育程度、專業水平、社會經驗、年齡、社會背景、社會地位等。這些因素,能使監獄人民警察在罪犯心目中成為某方面的權威形象。據社會心理學家哈弗蘭德的實驗,在接受同樣內容宣傳的情況下,權威人物宣傳的態度改變率為23%,而普通人宣傳的態度改變率僅為7%[1]308。所以,我們在改造教育罪犯,改變罪犯態度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提高監獄人民警察自身的素質。在提高其政治素質的同時,進行崗位培訓、專業訓練等。同時,也應該請一些有權威身份的人,如有名的社會心理學家、教育家、名律師、有影響力的司法實踐工作者等參加改造罪犯的工作;另外,監獄人民警察也應該走出去,更新自己的知識,擴大知識面。
2.監獄人民警察的可靠性,即使罪犯相信監獄人民警察的言論真偽的程度。具體來說,監獄人民警察的人格特征、外表儀態以及講話的信心、態度等特征,都與監獄人民警察的可靠性直接有關。在改造實際中不乏這樣的實例。如果一個干警講話鏗鏘有力、理直氣壯、信心十足,且衣著整潔、外貌端莊、舉止文雅,就容易贏得罪犯的喜歡和敬重,因而他的教育效果就好得多。這是由于人們試圖認同、愿意接近一位很喜歡很敬愛的人,進而往往采取那個人的態度、愛好、行為方式和服飾樣式,故喜歡能引起態度的改變,成為改變態度的因素之一。正因為如此,每一個從事管教工作的干警都應該加倍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和外表儀態,特別要注意通過學習和摸索,掌握一套能吸引人,改變人的宣傳、說服、溝通的方法和技巧,諸如怎樣對不同年齡、不同性質、不同刑期的罪犯進行個別教育等。
(二)有效地傳遞信息
改變罪犯態度的過程實際上是通過傳遞信息作用于罪犯,以引起其態度變化的過程。要使傳遞的信息有效,必須做到。
1.合理地安排信息材料。首先,正確利用恐懼喚醒。所謂恐懼喚醒即通過傳遞恐怖的信息作用于目標對象,使其內心感到有壓力和威脅,從而聽從勸導者的勸告,改變態度。社會心理學家利文撒爾等人通過實驗證明,在充分說明的基礎上,注意發揮恐懼喚醒的作用,充分利用恐懼的引發力量能達到態度改變的目的[1]316-317。因此,監獄干警在教育改造罪犯的工作中,應正確利用恐懼喚醒,充分說明違法犯罪的危害,并舉例說明抗拒改造的后果,促使罪犯聽從干警的勸告,改變態度,進而認罪伏法,自覺改造。
其次,正確運用單方面論據傳遞或雙方面論據傳遞。所謂單方面論據傳遞,是指勸導者在傳遞信息內容時,只敘述有利于自己的立場的言論,而對不同立場的觀點絕口不談;或在談不同立場觀點時只講對立立場的毛病和缺點而不談其他。而雙方面論據傳遞則是勸導者安排包含有正反兩種立場的信息內容,甚至承認對立言論也有可取之處,但巧妙而婉轉地表示缺點超過優點,從而表明傳遞者所主張的立場是有道理的[1]313。這兩種傳遞方式各有優、缺點,在實踐中選擇何種傳遞方式,要看具體情況。例如,對慣竊犯,就應使用單方面論據傳遞,強調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并采取相應的教育改造措施;而對初犯,則在強調其社會危害性和行為的方式、方法錯誤的同時,也對他的處境表示同情,并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有關工作。這樣,就會收到預期的效果。當然,不同的傳遞方式對改變罪犯態度的效果如何,還要看罪犯的教育程度及信息與原態度的方向是否一致。
2.正確使用傳遞信息的方法。改變罪犯態度,是監獄人民警察把設計好的信息傳遞給罪犯,使其態度得到改變。但再好的信息,如果沒有一套科學的方法,沒有選擇正確的途徑傳遞給罪犯,也不會產生好的效果。實踐中,常用的途徑和方法主要有宣傳改變、說服改變和規范改變等。一是宣傳改變,即監獄人民警察借助一定的手段,面對一定的罪犯,傳遞特定的信息,藉以改變他們的態度。宣傳之所以能起到改變罪犯態度的作用,是因為宣傳可以使罪犯在同一時間接受同一信息的影響,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當然,宣傳時必須了解罪犯的需要、動機、愛好等心理狀態,以便使宣傳有的放矢;宣傳還應做到生動活潑、形式多樣,以吸引罪犯。在宣傳中,內容和觀點要清楚明了,避免罪犯的錯誤理解。二是說服改變。說服教育是罪犯教育改造中最常見、最熟悉的一種改變態度的方法和傳遞信息的途徑。在這種說服教育中,不一定要借助工具,而且目標對象又往往是特定的個人,因此,它是一種通過直接接觸、交換意見,從而改變態度的方式。這種方法最明顯的特征是雙向溝通。一方面,監獄人民警察作為溝通的主體發出信息,罪犯接受信息;另一方面,罪犯也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對監獄人民警察發出的信息作出反饋。這樣,經過不斷地信息傳遞和思想溝通,罪犯就可能會對教育改造、勞動改造,以及有關的政策、法律等作出積極反應,從而達到改變罪犯態度的目的。三是規范改變,即利用群體規范的強制力、約束力,或采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和立法手段,迫使罪犯去了解監獄人民警察發出的信息,促使其改變態度的方法。只要這種外力能夠使罪犯經常接觸符合監獄人民警察要求的信息,就可以使罪犯逐漸地改變態度。
(三)正確把握罪犯的特點
1.把握罪犯原來態度的特點。要改變罪犯的態度,就必須了解他原來的態度,并且估計我們發出的信息會落到罪犯的什么立場范圍(拒絕、中立、接受)之中。如果我們發出的信息與罪犯原來態度差距太大,落在罪犯拒絕立場范圍,我們就應冷靜思考,不要急于求成,應該分階段逐步向罪犯提出要求,使信息的落點逐步從罪犯的拒絕立場移向中立立場,再移向接受立場。這樣,改變罪犯態度的工作才會收到真正效果。
2.把握罪犯的人格特征。在教育改造罪犯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即使是同一個監獄人民警察,同一個信息,同一個情境,有的罪犯轉變了態度,而有的罪犯卻不易轉變態度。為什么?這與罪犯的人格特征有關。人格特征包括需要動機方面的人格傾向性特點和人格特征方面的特點。
就需要動機方面的特征來看,每個罪犯都有各種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動機;在關押改造的不同時間中,罪犯總會有一種需要處于優勢地位,進而形成一種主導動機。正因為改造實踐中存在這種動機差異性,也就決定了罪犯對同一信息的接受程度與方向會有不同。因此,我們在改造教育罪犯時,必須了解罪犯需要狀況,因人而異,因人施教,有針對性地安排信息的內容和改變態度的方法和技巧。
就個性特征而言,氣質、性格、能力等都會影響罪犯對監獄人民警察發出的信息的感受性。就改造工作實際來看,智力高的罪犯不是不易接受說服,而是不易接受意義淺顯、簡單的說服。因此,要使智力高的罪犯改變態度,就有必要進行意義復雜、深奧的說服,要進行雙方面論據傳遞,要強調罪犯行為的性質和社會危害性,分析其犯罪的原因,說清楚為什么要這樣做而不那樣做。而對于智力低的罪犯,則強調應該這樣做而不應該那樣做。
同樣,自尊心的強弱在一定強度上也決定著改變罪犯態度的難易程度。自尊心強的罪犯比較相信自己,自我防范能力強。因此,對他們一定要注意改造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既要改變原來的態度,又要注意不要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
總之,改變罪犯態度需要我們掌握一整套的方法和技巧,從勸導者(監獄人民警察)、信息傳遞、目標對象(罪犯)等因素入手做好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提高改變態度的效率和改造工作的質量。
篇2
新刑訴法實施以來,在新的庭審模式下,公訴人的控訴職能,控辯雙方的對抗性進一步增強。作為公訴人,掌握好的辯論技巧和方法對法庭辯論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在法庭上取得成功,應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明確重點,充分準備
法庭辯論不是瓜棚下的聊大天,也不是一般的爭執,它是一種有目的的訴訟權益的爭辯。在這種論爭中,所爭辯的問題紛紜復雜,有的是主要的爭辯焦點。有的是次要的分歧意見,有的直接關系案件的裁判,有的關系甚微。對此,只有明確法庭辯論的重點,進而集中兵力,畢力辯論,達到最佳效果。
公訴人在參與法庭辯論之前,應該廣泛思考有關案件的所有問題,吃透案情,簡明實用、有的放矢地準備辯論提綱。預防辯護人可能提出反駁的情節或問題,并事先設想和回答一些問題的要點。具體地說必須針對不同的案件,在開庭之前設置眾多的與本案有關的問題(閱卷時分析案件時,案件事實、證據薄弱環節,一般就是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能提出辯論的問題;公安司法機關認識有分歧的地方:社會有關方面認識不一致之處;特別是與犯罪事實的認定和法律適用定罪量刑有關的問題),并擬出回答的簡短提綱,使法庭辯論胸有成竹。作為公訴人必須使辯論提綱做到有備無患、預見深廣、預備充分。
二、掌握主動,條理清晰
掌握辯論的主動,就是要有效地控制辨論場面。辯護人以及被告人力求在辯護階段就案件的事實、性質、量刑等方面提出許多不同的觀點,來爭取法庭和旁觀者的理解。對此,公訴人既不必一一反擊,也不能漠視不理,而是要以有力的答辯來控制辯題的方向,爭取主動。公訴人要根據庭審情況及時調整答辯提綱,選擇有利時機,靈活選擇答辯方式進行答辯。二是有選擇地對辯護人提出的數個辯題中的一個或數個關系到定罪量刑的辯題進行答辯,對辯護人提出的細枝末節的問題不糾纏,以免影響合議庭的注意力,影響對案件關鍵問題的判斷。
三、邏輯嚴密,環環緊扣
司法實踐中很多案件千頭萬緒,情節復雜,在分析和認定有一定的難度,公訴人為維護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必須借助于推理這種表達方式,就被告人犯罪的事實,從事理、法理上緊緊扣住犯罪構成要件,一步一步地加以推論。從而順理成章的得出被告人構成犯罪,使辯護人無言可辯。同時被告人構成犯罪的事實與公訴人所指出的適用法律條款十分恰當、準確,讓事實與法條緊緊銜接,因此公訴人應當熟知相關法律條文。并熟記于心。嚴密的論證推理,可有效防止辯護人抓住把柄或打開缺口。公訴人在論辯時,總論點與各分論點、論點與材料之間、論點與論據之間,應該一環扣一環。
四、培養素質,創造型像
在整個法庭辯論過程中,優秀公訴人應當培養不斷培養自身素質,把持良好形態。一是態度沉著冷靜。在辯論時思想要特別活躍,注意聽取對方的發言,區分出對方發言的合理部分與謬誤之處,有針對性地進行反駁,使雙方的意見漸趨一致。只有批駁了對方的謬誤,自己正確的見解才得以成立。但是應該切記辯論中要從容不迫,以理服人,不不使用過激語言,不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容易失去理性控制,使頭腦不冷靜,從而降低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降低辯論水平。二是學會自控。善于情感自控的公訴人,往往能夠根據辯論內容需要以及辯論參與者的相互關系和諸多心理因素,正確決定辯論過程中的情感基調,把握情感表達的時機和方式。一般地說,公訴人辯論的感情基調,應該以說服為主,語氣要莊重平和,用語要準確得當,情感不宜過分外露,不要刺激對方,有意造成情感上的對立。事實證明,誠懇、冷靜、沉著、穩健的情緒是公訴人辯論必須的。公訴人駕馭好自己的情緒,對于提高辯論質量是有很大好處的。三是培養良好的個人人格素質。對于公訴人來講,一個很好的個人人格素質很重要。法庭辯論總是帶有濃烈的感彩。盡管法庭上要求公訴人保持高度的客觀和冷靜,但在語言交鋒的同時總是伴隨著強烈的感情交鋒。一個正直、高尚、維護公正的公訴人,應該自覺地做到外表印象與內在本質(思想、品德、情操)的良好統一。學會尊重對方辯護人(合議庭),讓人覺得公訴人有層次、有涵養和深度。力戒人身攻擊,堅決杜絕用惡劣的語言攻擊對方,不能為了一時痛快而有失公訴人身份。
五、語言講究,注重策略
篇3
1.“頭腦風暴”小組活動。即指在一段時間內讓大腦毫無拘束地就某一個主題進行密集的想象和思考。該活動員有價值的地方在于能夠激發高層次的創造意念,包括“原創性”和“補充性”創意,以及格個人的意見和想法清楚明確地表述出來,能夠幫助學生將大家零散的、不成邏輯的思想火花匯集整理成完整的有價值的思想、方案、行動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法。“頭腦風暴”小組活動最佳規模在5一1o人之間,活動的組織者首先必須交給小組明確、并有激發學生開動腦筋的主題。它應與其它活動聯系起來進行。
2.“同伴互助”小組活動。該活動的最大價值在于能夠使學生通過少年兒童特有的交流、解釋和答疑方式,使未能從教師的講解中完全掌握知識和技巧的學生能夠掌握知識和技巧,還能夠增加學生的復習和操練機會。該活動是教師運用最多的小組活動,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這種小組的組織應該是小范圍的,三、四個人最佳。其次,小組討論的問題要集中、明確,每次最好只有一個很小、很具體的主題,以便于學生相互解釋、演示和說明。再次,必須挑選適合的組長,組長的職能是提出適當的問題,鼓勵同學問問題、解決問題、講解和演示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巧,辨別同學的見解,給同學及時的反饋。
3.“角色扮演”小組活動。這種小組活動能夠通過參與者扮演活動的過程,他們從所承擔角色的角度和立場去學習、理解和表達。活動規模應按活動內容決定,但是三至七人更為適宜。活動包含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的重點是學習討論和嘗試練習,即由小組成員集體探討扮演活動主題和角色意義以及練習角色表現方法;第二個部分的重點是表演,將小組成員的理解和表現能力展現出來。
4.“仿真課題”小組活動。活動過程是:由教師向各小組布里研究課題,給予必要的說明和資料,然后由學生活動小組研究問題,制定解決的方案,最后將結果(可以是解決問題的方案、作品等)展現出來。是否需要采用“仿真課題”小組活動,取決于教學內容與目的,如教學內容涉及教學生如何決策,涉及讓學生認識人與人、社會組織與社會組織的關系,涉及學生在常規教學過程中難以獲得的經驗等,皆可采用這一活動方式。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綜合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中,都可運用“仿真課題”小組活動。該小組活動的選擇廣泛,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如“學生會年度活動及財政計劃”,社會生活課題,如“社區環境調查計劃”、“少年航天科研項目選擇與設計”等都可用作仿真課。
5.小組“辯論”活動。在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辯論活動尤其有用。課堂教學中使用辯論活動,通常把所有學生分為四組。兩個正方兩個反方,辯論兩個問題。辯論的時候兩組同學先辯,另兩組同學先聽;然后再交換。所有的學生又都有了發言、評判的機會。組織辯論活動,教師要注意以下技巧問題:(1)小組成員實力要均衡,人員性格要多樣;(2)每組選一名主辯手,其他人也必須作為副辯手發言,并促使他們結成邏輯關系,使個人的發言產生“拓展”、“強化”、“補充”等結構聯系。(3)論題必須明確、中性,以陳述句形式出現為佳。(4)教師要提供數、質量相當的資料和資料線索。(5)正方、反方抽簽決定。(6)辯論發言的時間嚴格公正地控制。(7)評價勝負結果由評判的學生投票決定,每人一票制。(8)評判的標準是:①論點、論據是否充分合理;②發言是否明確有力。(9)教師自己,或投票選一位主持人。主持人的重點應該在于肯定學生在思維、語言和智慧方面的優點,尤其是學生的精彩之舉。)。
篇4
1.通讀小古文,讀懂文意,了解通假。
2.學習有條理的辯論方法,初步學會有氣勢的辯論技巧。
3.多元拓展,了解有關太陽遠近的科學知識,感悟孔子實事求是的品質。
從以上三個目標定位來看,一方面,我們要學習古文的知識,包括停頓、節奏、通假等等;另一方面我們要學習兩個小孩辯論的藝術,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再一方面,我們還要明白關于論題的科學知識,讀懂孔子這個人。
在以往的課中,我們過多地開發了閱讀教學的閱讀功能,旨在提高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要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學習語文,這就離不開口語交際的運用。可以說,語文課大部分是要依靠口語交際的語言作為交際素材的。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教會學生說話,讓學生在敘述、提問、辯論中發展思維,提高能力。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的學習應該跟閱讀教學同步進行。本課的教學,就可以從“辯”字入手,指向口語表達。
一、初讀課文,讀得通順
先讓學生充分讀課文,初步感知古文的韻味;接著檢查朗讀,疏通讀音,讀準節奏。同時,在借助重點詞句的朗讀中理解短文的意思,了解通假,最后齊讀展示。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試圖拉近學生與小古文之間的距離,要讓學生與文本充分接觸。之后,引領學生初步領會其文意,讓學生讀通、讀好,經歷一個從陌生走向熟悉的真實過程。
二、理解文意,辯得明白
首先鎖定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理清兩小兒辯論的觀點和依據;然后呈現非連續性文本(表格),讓學生借助非連續性文本說話,感受兩小兒辯論過程的條理性;第三步借助朗讀,讀出反問的語氣,感受兩小兒辯論的氣勢;最后,補充孔子資料,以“孔子是否有智慧”為辯題,學習文中辯論的方法并嘗試運用。
這一板塊的設計努力將口語交際引入課堂,從特定的文本中發現“爭辯式語言”的交際形態,并契合文本特點進一步嘗試運用。同時,借助板塊的活動,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將連續性文本轉化為非連續性文本,再借助非連續性文本進行說話訓練,由學生自己理清辯論的觀點、依據及方法。“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隨課文情境遷移練習,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練習提升過程的展現。
三、熟讀成誦,演得形象
借助“演戲”的情境,先由學生自主背誦,巧記臺詞,再通過個別匯報,強化辯論式語言表達語氣,最后集體表演,內化積累。
學古文,積累是非常必要的環節。增加古文語言的積累,可以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借助“演戲”,嘗試將“理”與“趣”融通,一方面在表演中發現辯論展示的基本技巧,另一方面,在演中說出趣味,增加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三個板塊的構建,其實就是學習古文的三個基本步驟:讀通、讀懂、積累。三個板塊以學生的活動命名,實際上就把學生推到了教學的前沿,讓學生在真正的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內化知識,提升能力,努力體現“以學為主”的課堂。
篇5
[關鍵詞]課堂教學 辯論賽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8-0213-02
辯論賽具有辯題時代氣息濃厚、爭議性強、針鋒相對、自由開放、發人深省等特點,是思維活躍的青年學生普遍喜愛和熱衷參與的活動。每年各大媒體報道的大型辯論賽,校園里時常舉辦的各種辯論賽,都引起莘莘學子的廣泛關注。在大學本科教學,特別是專業課的課堂教學,探索多樣化和新穎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是大學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筆者在上學期的教學實踐中,結合所授課程的實際,開展了課堂教學引入辯論賽的改革探索。本文根據筆者所進行的實踐探索,總結此次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的經驗和教訓,進而提出大學本科課堂教學引入辯論賽的原則、要求與關鍵環節,為今后這一教學改革的推廣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課堂教學引入辯論賽的實踐探索
近年來筆者擔任《中國公共政策》課程的主講教師。《中國公共政策》是研究中國公共政策實踐的一門課程。該課程考察建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若干重要公共政策產生、發展、演變的軌跡,并運用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論與方法來分析這些公共政策,把握中國公共政策的發展走向,以提高政策分析的能力。該課程具有時代性、應用性較強的特點。現實中對各種政策取向經常存在著各種爭議,比較適合引入辯論賽的教學方式。因此筆者在講授這門課的過程中進行了引入辯論賽的教學改革。此次改革探索的基本內容和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辯論賽的發動
首先進行本次辯論賽的發動工作。動員和發動學生積極參加課程辯論賽,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參與熱情,是舉辦好辯論賽的前提條件。為了提高學生參加辯論賽的積極性,筆者宣布,本課程的考試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參加辯論賽是學生平時成績的重要方面,凡是參加辯論賽的學生的平時成績將獲得加分,在辯論賽中表現優秀的學生將獲得更多的加分。通過這種鼓勵措施,調動了學生參加辯論賽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辯論題目的確定
接下來的工作是選定和公布辯論題目。辯題的選擇十分重要,如同選定一個好題目等于完成了論文的一半,選擇一個好的辯題也等于辯論賽成功了一半。根據《中國公共政策》授課的內容安排,在講授的幾個領域的政策中,住房政策是社會公眾普遍關注、意見分歧爭議較大的領域,因此筆者確定在住房政策領域進行選題。通過考察近年來我國住房政策領域的熱點問題,筆者確定了“當前的房地產調控會不會達到預期目標”作為本次辯論賽的辯論題目。關于這個問題,由于當前的房地產調控正在進行之中,尚無最終結果,社會各界的意見也是針鋒相對,因此比較適合作為辯論賽的題目。而且目前正方和反方兩種意見大致旗鼓相當,不存在哪一方因為觀點而占據優勢的問題,十分適合通過隨機抽簽確定觀點的辯論賽。辯題確定之后就由筆者向全體學生公布。
(三)辯論隊的組建
辯論賽題目公布之后,就開始由學生自由組合,組建各個辯論隊。筆者宣布,本次辯論賽將就一個辯題舉行兩場辯論賽,因此將組建四支辯論隊。這樣可以吸納更多的學生參加辯論賽,讓更多的學生有參與的機會。每支辯論隊由四名學生組成,因此需要16名學生參加辯論賽。辯論隊組建的基本方式是學生們自愿報名,經過教師認可后進行自由組合,組成各支辯論隊。為了使辯論賽獲得良好效果,筆者也進行了一些調控工作。一是在課下動員有獨立見解、思維活躍、口才好的學生報名參加辯論賽;二是提出每支辯論隊至少要有一名女生。學生們組成辯論隊之后,將辯論隊成員名單上報給教師。
(四)課下的準備
四支辯論隊組成之后,在筆者的主持下,每支辯論隊均派出一名代表進行確定辯題正方和反方的抽簽工作。通過抽簽,四支辯論隊確定了自己所辯論的觀點。然后筆者留出一星期的時間,讓各支辯論隊課下進行相關資料收集、人員分工、發言稿撰寫等辯論賽舉行之前的準備工作。同時,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鍛煉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筆者安排一名組織過辯論賽的學生擬定辯論賽的規則和程序,并且確定一名具有辯論賽主持經驗的學生擔任本次辯論賽的主持人。
(五)辯論賽的舉行
辯論賽舉行時,首先由主持人宣布辯論賽的規則和程序,本次辯論賽分為兩場,每場辯論賽均由立論陳詞(每隊3分鐘時間)、自由辯論(每隊10分鐘時間)和總結發言(每隊2分鐘時間)三個階段組成。同時,為了調動未參加辯論的其他學生的積極性,每場比賽都安排了觀眾互動環節,留出10分鐘時間用于觀眾提問和回答。筆者還邀請了兩名研究生和筆者共同組成了辯論賽的評審團,在比賽的最后進行了比賽結果的評定和點評。兩場辯論賽均評出了獲勝的一方和最佳辯手,同時由筆者為獲勝方和最佳辯手發放了獎品。最后,由筆者對兩場比賽中各支辯論隊表現的優劣、辯論賽的效果等進行了整體的總結和評論。
二、關于課堂教學引入辯論賽的思考
從辯論賽的現場情況看,本次辯論賽總體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各支辯論隊準備較為充分,隊員發言有理有據、資料數據豐富、思路清晰而縝密,同時現場辯論氣氛熱烈,針鋒相對,可以說是火花四濺。此外現場觀眾也積極參與,通過提問與發言等形式與辯論隊員進行互動。當然,本次課堂教學的改革探索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對于今后如何在大學本科課堂教學推廣這種改革,使課堂教學辯論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次改革探索給我們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啟示和思考。
(一)課堂教學引入辯論賽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本科課堂教學特別是專業課課堂教學往往習慣于滿堂灌、填鴨式的單向灌輸的教學方式,教師居于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雖然教師努力講授,但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講解,不能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因而往往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學的效果并不好。通過課堂教學引入辯論賽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首先,引入辯論賽可以改變教師位于課堂教學的中心的局面,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中心,促進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辯論賽辯題公布之后,參加辯論賽的學生要主動查找和收集相關的資料,形成自己的論辯思路和文稿,這可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未直接參加辯論賽的學生也會查閱資料,思考這個問題。其次,引入辯論賽可以改變學生消極敷衍、僅為應付考試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辯論賽的辯題爭議性強、針鋒相對、自由開放、暢所欲言、發人深省的特點,使辯論賽對青年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通過辯論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再次,引入辯論賽可以促進學生全面深入地看待和思考社會問題,了解社會問題的復雜性。辯論賽就一個辯題設立正反兩方進行論辯,為了樹立自己的觀點,辯手們往往從多個視角、多個維度展開充分的論辯,這就會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看待和思考社會問題,使他們認識到社會問題以及解決社會問題的復雜性。
(二)注意課堂教學辯論賽的特殊性
課堂教學中的辯論賽,整體上采用了一般辯論賽的外在形式,包括辯論賽的基本規則和程序環節等,但同時也要注意它與一般辯論賽的區別,注意課堂教學辯論賽的特殊性。這種區別和特殊性主要表現在:第一,目的追求不同。課堂教學辯論賽的目的是為了啟迪學生對社會問題的思考,要讓辯手和觀眾聽后有恍然大悟之感,所以它并不注重輸贏,它所追求的其實是以一種辯論的形式理解一個問題。而一般的辯論賽的本質是一場比賽,它被賦予的目的是贏得比賽,從而為單位或團體爭光,順便在此過程中參加者能鍛煉一下能力。第二,后續影響不同。一般的辯論賽主要強調辯論技巧、辯論氣勢、語言風格等因素,對要探討的辯題本身卻有一定的掩蓋作用,雖然觀眾有時能猜出誰會贏,但對辯題的實質以及所揭示問題的理解仍不透徹。而課堂教學辯論賽的勝負主要看觀點的科學性和論辯的充分有力,較少受其他因素影響,觀眾聽后對辯題的實質以及所揭示的問題的理解十分透徹。第三,課堂教學辯論賽的環節程序也要進行若干調整。比如砍掉了一般辯論賽的攻辯環節,延長了自由辯論的時間,目的是為了更充分地進行辯論;給觀眾互動環節留出更多的時間,是為了促使在場但沒上場的學生積極思考和參與,促進辯手和觀眾之間的思想交流,最終也有利于透徹理解社會問題。
篇6
一、本文研究方法和路徑
本文主要采取內容比較分析法和訪談法進行研究。筆者在陽光海岸大學學習期間,通過任課教師和在校學生交談,訪問該校網站,獲取大量資料,并對其歸納、整理、分析、進行比較研究,目的是為了對兩院系在課程的開發與建設上做一個全面的理解和比較,找出各自的特點及差異。同時,本文在獲得初步分析結果的基礎上,采取訪談法,對我院相關教師、學生進行訪談,做進一步的研究。通過以上途徑,從陽光海岸大學獲得啟示,找到切合實際的改革途徑。
二、我院與陽光海岸大學《溝通技巧》課程建設與課程教學效果的比較
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對該門課程進行了比較,分別是課程性質與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材建設、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教學效果與教學評估等。
(一)課程性質與教學目標的比較
雙方在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方面的共同之處在于:第一,都將該課程作為專業必修課;第二,在教學目標上都強調培養學生的能力目標和職業目標,即注重培養學生在溝通中的應變能力和說服能力以及培養學生敬業愛崗和人性化的職業素養。
但是,陽光海岸大學旅游學院將該作為該專業的核心課,每個學生都要求學習這門課程。我院主要是旅游管理和會展管理專業學生修這門課,并且開設在第三學期。另外,兩院教學目標的側重點不同。我院在教學中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陽光海岸大學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的能力,并且強調在練好寫作基本功的基礎上提高口頭溝通和交流的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學會查找信息。即培養學生查找、識別、分析和運用有效的信息的能力。其次,撰寫論文的能力。即學生能獨立撰寫邏輯性強的論文并組織和參與辯論和作口頭匯報。第三,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的人。
(二)教學內容與教材建設方面的比較
雙方在教學內容安排方面的共同之處在于都包含了人際溝通的基本技巧,如傾聽技巧、說服技巧、如何運用體態語、如何與顧客相處、團隊協作技巧以及處理投訴的技巧等。
我院該課程總學時32學時,共16周次,在第三學期開設。選取的主要教材是《旅游人際溝通》(馬宜斐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主要參考教材有《人際關系與溝通》(曾仕強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溝通的真理》(丁凡編,九州出版社出版)。我院每周課堂的學習內容基本上按照主要教材內容來安排,例如,第一章為基本概述,占4學時,第二章是自我溝通技巧,占2學時,第三章是傾聽技巧,占4學時等。以上內容的學習主要側重于口頭語言溝通的培養。
陽光海岸大學該課程總學時合計52學時(其中26學時為大班授課,26學時為小班輔導,每周分別由一次大班授課和一次小班輔導組成),共26周,分別在第一、二學期開設。陽光海岸大學使用的主要教材有三本,即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陽光海岸大學《學生學習手冊》(Handbook for students, Nash, G, 2011, 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Ltd.);《撰寫論文指南》(A Guide to Writing Argument Essay, Nash, G, 2011, 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Ltd.);《21世紀溝通》(Communicating In the 21 Century, 2nd Edition, Baden Eunson, John Wiley & Sons Australia, Ltd.)。與我院有明顯不同。該院根據教材的選擇,通常在第一學期的入學之初讓學生學會使用《學生學習手冊》,了解本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學安排以及教學方法,知道該如何去學習這門課程。之后,再按照另外兩本教材的內容來安排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八個學習情境。第一個部分強調基本功的練習,按照教材A Guide to Writing Argument Essay的內容分為三個情境:情境一,起草、撰寫論文。包括如何運用圖書館、網絡等資源搜集有用的信息、設計論文大綱、組織框架、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參考文獻的使用等,共需12學時。情境二,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即學生學習如何與小組成員合作撰寫論文和作口頭報告,并了解提交課程論文和書面報告給教師的途徑等,共需12學時。情境三,準備考試。學生在修這門課之初就應該了解該課程的考核方式,并學習該如何作考前準備以及考試中的注意事項,共需2學時。第二個部分是主體教材內容,強調提高整體溝通能力,按照教材Communicating In the 21 Century的內容分為五個情境:情境一,搜索信息。即學習獲取信息和資源的方法和途徑,共需4學時。情境二,撰寫學術論文。能提出有邏輯、有說服力、有影響力的論據,共需8學時。情境三,溝通技巧的運用。包括人際溝通技巧、談判技巧、跨文化交流、與顧客溝通、團隊溝通技巧、會議溝通技巧等,共需8學時。情境四,口頭匯報的技巧。即將書面報告和學術論文進行展示和交流的技巧。情境五,組織和參加辯論賽,即分小組共同合作組織參加辯論賽,共需2學時。由此可見,陽光海岸大學旅游學院該課程內容體現了書面溝通和口頭溝通相結合的培養模式。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考核方式的比較
教學方法上,我院對該課程的教學以班級為單位,采用理論講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教學形式,以學生為中心,采取交流討論等教學表現形式。
陽光海岸大學旅游學院主要采取課堂講授與課后小班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同時也使用案例分析、課程論文設計、小組討論、舉辦辯論賽等教學方法。該院課堂講授主要是主講教授每周進行1-2小時的課堂授課,然后布置課后作業;然后學生在下一周的小班輔導課上就上一周大課的內容進行提問和討論,由輔導老師指導作業,解決學生關于課堂內容及課程論文設計相關問題。另外,在入學之處,該院教師會親自帶領學生到學校圖書館指導如何使用圖書館資源,并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如何訪問相關網站和搜索有用的資料。
課程考核方式方面,我院采取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隨堂測試成績占總成績的70%考核方式。平時成績主要指學生的考勤和課堂表現,隨堂測試主要是課程結束后,任課教師利用考試周在課堂上提問,學生回答問題。陽光海岸大學的考核方式是:第一次獨立撰寫約1000字的論文占總成績的20%;第二次獨立撰寫約1200-1500字的論文,占總成績的30%;組織和參加小組辯論賽占總成績的40%;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10%。
(四)教學效果與教學評估方面的比較
通過對我院該門課程任課教師和部分學生的進行訪談了解到,從整體上,學生口頭溝通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有了明顯的幫助。但是,據教師反映,在大三開始撰寫畢業論文時,很多學生搜集和篩選資料的能力比較弱,把握論文的整體框架和結構的能力有所欠缺;據在崗學生反映,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工作中對處理上下級關系和客戶關系時仍然遇到較大的溝通障礙。
筆者在陽光海岸大學學習期間了解到,該校學生由于一開始就對這門課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比較清楚,經過多次撰寫論文、參加書面和口頭匯報以及辯論,因此,學生能夠比較規范的撰寫商務文書,而公共社交禮儀和溝通能力方面都表現的十分自信。
三、陽光海岸大學旅游學院《溝通技巧》課程建設對我院該課程建設改革的啟示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內外商務交流、人際溝通越來越密切,以商務文書和人際公關為主要形式的溝通方式反映出從業人員的素質,也代表著企業甚至國家的形象。行文準確、規范、科學,舉止文明,是文化、商務交流和人際溝通的基本要求。而我院各專業學生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機場、酒店、旅行社、景點景區等場所,這些工作場所的性質更加突顯了溝通能力對本專業學生的重要性。借鑒陽光海岸大學對《溝通技巧》這門課程建設的經驗,筆者對我院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得到如下啟示。
(一)教學內容應注重書面溝通與口頭溝通想結合
《溝通技巧》課程的前置課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養、應用文寫作等,后置課程包括商務函電、涉外禮儀、跨文化交際、畢業論文設計、畢業生就業指導等。良好的口頭溝通能力離不開書面寫作的基本功練習,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借鑒陽光海岸大學的經驗,結合本專業的特點,利用至少4個以上學時指導學生書面用語的基本規則,加強基本功的練習。在此基礎之上再教授學生口頭溝通的技巧。另外,我院學生一般在大三時開始撰寫畢業論文,對很多學生而言,可能是他們第一次獨立撰寫論文,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而論文指導老師也沒有專門的課時去指導學生如何撰寫論文。因此,可將如何起草論文的大綱和搭建框架、如何正確引用參考資料等內容加入本課程的教學內容。
(二)教學方法應側重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的傳授
我院在教學方法上仍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更多的是側重于知識的單向傳授。對該課程的教學應采取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的傳授,包括思維的構架、思考的方法和溝通的方法;注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溝通,采取學生主導式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應以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
過程考核是基于學生課程學習的日常表現及其學習任務完成過程基礎上,對學生課程學習作出總體評價的成績考核方式。簡單的命題的考試很難全面的考核學生學習的效果。
篇7
關鍵詞:情景模擬 法律 實踐 教學
近些年,我國大力發展高職高專院校建設,其目的是為了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實用型人才,基于此種目的,我們更應勇于探索,善于創新,在改革現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持,把教學工作中的不足逐漸完善。通過筆者的長期觀察與研究,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法律專業教學中對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方面均有良好地促進作用,因此,有必要對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法律專業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深入探討。
一、情景教學法與高職法律教育
(一)情景模擬教學法的涵義
什么是情景模擬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是指通過假設模擬一種事物“真實”的發展過程,使學生通過在虛擬情景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加深教學內容和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和其它教學方法相比,情景模擬教學法具有較高的娛樂性,很容易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比如在一個模擬的法庭審判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律師、審判長、辯護人等角色扮演,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加教學趣味性,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二)情景模擬教學法與高職院校教學目標一致
由于社會對于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因此,需要的法律人才也有不同層次。高職院校的法律培養目標在于培養一些能夠從事針對性及實踐性較強工作的特殊人才。根據這一教學理念,情景模擬教學法具有教學方式靈活,趣味性強,知識理解透徹,注重實踐等優勢,從而實現了和高職院校法律教學方向和目標一致。
二、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高職法律專業教學中的運用
在高職法律專業教學中,如果要想通過情景模擬教學法充分發揮作用,據必須對教學內容和課堂設計制定出合理計劃。
(一)觀摩庭審
對于刑法學課程來說,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模擬法庭審理中的法庭辯論階段,應當先組織學生到法院觀摩刑事案件的庭審過程,讓學生親身感受刑事訴訟的整個過程,認真觀摩控辯雙方如何圍繞被告人的定罪和量刑問題展開法庭辯論,了解法庭辯論的事實和法律根據、辯論的方法技巧以及審判庭如何主持案件的審理和依法作出判決,從而使學生感受法庭審理的規范性、權威性和法律適用的嚴肅性。另外,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庭審過程,學習法庭辯論的方法技巧,教師也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的條件,組織學生觀摩法庭審理的錄像資料,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為情景模擬教學的開展做好準備。
(二)選擇案例
刑法主要研究犯罪與刑罰的問題。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什么是犯罪、犯罪的構成要件及以及構成犯罪應承擔何種刑事責任。對于一個具體的案件來說,往往會涉及被告人行為罪與非罪的判斷、此罪與彼罪的區分及對被告人的刑罰裁量。由于該教學方法強調情景的逼真、角色的互動和過程的可操作性,因此在案例的選擇和設計中應突出情景模式教學的仿真性,這是情景模擬教學法是否能實現其教學目的的關鍵所在。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設計一些在定罪和量刑方面有一定爭議性、探討性的案例,讓學生能夠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加以分析解決,形成辯論的焦點,增加對抗性。
(三)情景模擬
刑法學的情景模擬教學主要是模擬法庭辯論階段,為了取得情景模擬教學的良好效果,該階段的場地最好選擇在模擬法庭實訓場地舉行。沒有模擬法庭實訓場所的,也可以在普通教室進行,但應按照審判庭的格局布置好審判席、公訴席和辯護席、書記員席和旁聽席。模擬庭審開始,由學生擔任的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和審判員入席,其余同學在旁聽席旁聽。由于只是模擬法庭辯論,模擬庭審可以從審判長宣布開庭開始,作為法庭辯論準備階段,先簡化進行法庭調查,由審判長宣布進入法庭調查,由公訴人宣讀書。完畢后,審判長發問:辯護人對書中所指控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部分有無異議?辯護人回答:沒有異議。接著由審判長宣布庭審進入法庭辯論階段。先由公訴人一方宣讀公訴詞,再由辯護人發表辯護詞。然后在審判長的主持下由控辯雙方就案件所提供的事實材料依據法律對被告人的行為構成何罪及應受到何種刑事處罰展開辯論。
在整個法庭辯論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適時地對學生加以啟發、引導,使法庭辯論圍繞著被告人的定罪和量刑展開,將論辯進行得更為深入。同時在辯論中控辯雙方各自應進行團隊合作,協同履行相應的訴訟職能,這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學生在此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法律思維和論辯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和運用法律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是法科學生所不可缺少的職業能力。在庭審結束,旁聽的學生可以就案件的相關問題向控辯的任何一方提問,由他們進行解答。旁聽的學生也可以就案件的相關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使相關問題的討論更加深入。
(四)分析總結
情景模擬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對整個案例講評。即對被告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罪及定罪量刑的情節及被告人應承擔的刑事責任進行分析。然后指出控辯雙方在模擬庭審過程中的表現從操作程序的規范性、犯罪構成理論的運用、刑事責任的確定、法律論辯的方法、語言表達及團隊合作的情況等方面進行點評,以提升教學效果。
三、結語
在本文中,情景模擬教學法利用的資源多為校內資源,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提高實踐能力,卻無法代替社會實踐的作用,建議高職院校多和司法部門建立學生實習專門合作機制,使校內和校外的實踐功能相結合,促進學校法律專業教學的完善,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實用型法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尹子民等.情景模擬教學法的初探 [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第II卷 3):91.
篇8
一、邏輯思維能力及其基本要求
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有以下基本要求:
(一)靈活使用。有邏輯思維能力不等于能解決較難的問題,僅就邏輯而言,有使用技巧問題,而使用技巧則來自于熟能生巧。
(二)參與辯論。思想在辯論中產生,包括自己和自己辯論。在迷霧中導致某種正確認識的原因是有該問題辯論,否則不會去想。
(三)堅守常識。堅守常識并邏輯地得到的結論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的是,歸納得到的結論不能固守,因歸納永遠是歸納事物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它違反部分怎樣不等于全部怎樣的常識。
(四)敢于質疑。包括權威結論和個人結論,如果邏輯上明顯解釋不通時。
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一般方法
(一)歸納法就是從一系列個別的、特殊的、具體的情景材料中概括出共同本質或一般原理的思維方法。它遵循的是“個別――一般”的思維方式。一般要對現象進行概括,再透過現象看本質。高一《經濟常識》與現實經濟生活和學生日常生活聯系較強這個特點,有利于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思維能力。
(二)演繹法是運用政治、經濟、哲學的一般原理或觀點分析具體的社會現象的一種思維方法。它遵循的是“一般――個別”的思維方式。一般是先閱讀材料,抓住主旨,接著歸納觀點,然后結合材料具體分析,即先擺觀點,再用材料來論證觀點。教學中,教師要反復帶領學生由一般原理推導個別結論,或從許多特殊事物中概括出一般原則,或將關聯事物進行類比。
三、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注意的兩個問題
(一)教法與學法結合。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按照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識規律,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達到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目的。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根據新知識的特點,運用最佳教學方法和手段,讓每一位體驗新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新舊知識的轉化,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培養了學生分析綜合和辯證思維能力。
篇9
一、刑事普通程序案件適用簡化審理是一種庭審方式和技巧的運用
被告人對起訴指控的罪名和事實供認不諱的刑事普通程序案件。在適用簡化審理的案件,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被告人對起訴書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實沒有異議;(2)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3)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從訴訟程序來判斷,仍屬刑事普通程序。我國刑事訴訟法只規定了兩種訴訟程序,即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對普通程序某些環節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簡化是在保證司法公正的前提下,節約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而在庭審中運用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改變其適用程序的性質。因此,無論是法院還是檢察院,都沒有創制新的訴訟程序和權力,而且,簡化審理的方法應適用于被告人對起訴書指控的罪名及事實全部或部分承認的所有普通程序案件;既可以適用于審理全部被告人,也可以適用于審理部分被告人,而不必排除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聾啞人,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或外國人犯罪案件,其他不宜適用普通程序簡化審理的情形。
二、采用簡化審理方法并不要求被告人放棄任何訴訟權利,故也無必要事先征得被告人或其辯護人的同意
在刑事訴訟中,無論采取何種審理方法和技巧都不能剝奪限制被告人法定的訴訟權利,也不能要求被告人放棄任何訴訟權利,這是原則。普通程序簡化審理是在刑事訴訟中,由于被告人認罪而簡化某些訴訟環節,并非要求被告人放棄訴訟權利。對于被告人依法享有的申請回避權、辯護權、申請新的證人、鑒定人到庭作證權和最后陳述權,在實施簡化審理方法時,應當充分予以保障。因此,對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簡化審理,沒有必要征得被告人同意。而且,從我國刑事訴訟法來看,被告人也無選擇程序或庭審方式的權利。實踐中,被告人認罪問題較為復雜,對于起訴指控的多罪名和犯罪情節,被告人可能全部承認,也可能部分承認;即使被告人庭審前表示承認,也可能在庭審中否認,或者與此相反。因此,庭審前征得被告人同意并在庭審時宣布適用簡化審理方法既不合適,也不具操作性。簡化審理作為一種方法,應是針對具體案件而靈活運用的。例如,被告人對起訴指控的搶劫、盜竊、敲詐勒索、強迫交易罪名犯罪事實,其中搶劫、盜竊認罪的,則只對這二罪名事實簡化審理,如被告人在庭審前對起訴書指控的否定態度而在庭審中又當庭認罪的則可采用簡化審理方法;反之,則不宜采用簡化的方法。
三、簡化審理內容僅限于法庭對被告人的訊問和重復證據的出示,法庭辯論不能予以簡化
如何掌握簡化內容,是適用簡化審理方法和技巧的關鍵。筆者認為,簡化應當僅限于對被告人的訊問和重疊證據的出示。從審判實踐中,庭審時間的冗長,主要在于兩個階段。一是訊問被告人階段,如被告人否認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或罪名,法庭對被告人進行較為詳盡的訊問是必要的,在被告人對起訴指控犯罪事實和罪名沒有異議的情況下,不再要求被告人陳述。如被告人對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部分有異議,僅就有異議部分進行陳述。庭前證據交換,應在庭審五日前完成,法院應制作《證據交換筆錄》詳細記載公訴人、辯護人及被告人展示的證據內容,交換的意見,注明雙方無異議的證據及雙方有異議的證據,并由控辯雙方簽字后附卷。在證據出示上,由于被告人認罪,法庭只需傳關鍵證人出庭作證,或宣讀不出庭的關鍵證人證言,有關書證及物證即可,不必將所有證據宣讀。對證明被告人無異議的犯罪事實的證據一般不必宣讀證據的詳細內容,僅需簡要說明證據的獲得情況,主要內容及所證明的事實,對證明被告人有異議的犯罪事實或應負刑事責任的證據,應重點舉證、質證。證明同一事實或內容的多個證據可一并出示,或簡要概括總結,并在該組證據全部出示或總結后,一并對證據發表意見,進行質證,而不必一證一質。庭審小結階段,審判長應重點說明法庭對控辯雙方有異議的事實、證據、適用法律的判斷和理由,對雙方沒有異議的內容予以確認。
對普通程序簡化審理,不應當簡略法庭辯論辯護權是被告人的重要訴訟權利,法庭不能明示或暗示被告人放棄式限制辯護權,不能限制辯論時間,更不能限制被告人的最后陳述時間,當然,由于普通程序采用簡化審理方法的前提是被告人認罪,在辯論和最后陳述時,所花的時間自然要比被告人否認起訴指控的簡短,但這里是庭審中自然形成的效果,作為普通程序簡化審理,不能強制性簡略法庭辯論,如果公訴人、辯護人發表公訴辯護意見時可直接提出對被告人應認定的罪名和量刑的具體意見,公訴人對被告人或辯護人提出的不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的意見,可以不予答辯。
四、簡化審理不是訴辯交易,不能對被告人作為從輕處罰的承諾
篇10
關鍵詞: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訓練
口語表達是人們交際活動中最普遍、最簡便、最有效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中國古代有“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師”、“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之說,把口語表達的重要性提高到了關系國家興亡的高度。據資料統計,當今社會有一半以上的信息仍然是以口頭語言的形式來傳遞的,特別是隨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飛速發展,人際交往越來越頻繁,口語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培養有口才的全面發展的人才,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語文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能力提出的目標是“具有日常口頭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新課標把以前的“聽說訓練”改為“口語交際”,這是教學理念的改變。聽說訓練是以單向活動為主,而口語交際則是多向互動的,是語言交流和人文素養的統一體。口語交際不僅要訓練口語交際的技巧,還要培養學生文明禮貌的素養以及言談舉止中傳情達意的能力。
現在的職校學生,畢業后將直接進入競爭激烈的社會,他們將面臨求職、應聘、公關等各個方面的挑戰。而一些學生說話時常常有頭無尾、任意粘連、啰嗦、重復、沒有重點且語病和口頭禪較多,什么中心、條理、語法、邏輯全然不顧,根本無法談及語言的嚴密、準確、活潑、言簡意賅。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差,畢業后就很難適應社會對人才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培養學生敏捷的口語交際能力是職校語文教學的當務之急。
當前職校口語教學的現狀
教師的認識誤區長期的應試教育使有些教師認為,語文教學只需教好課文,指導好學生的閱讀和寫作就行了,因此,“讀”和“寫”成了語文教學的中心內容。他們認為教學生“說話”太簡單,或者沒有必要,從而忽略了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
職校學生口語能力現狀職校學生大多在考取普通高中無望時才不得不選擇了職校。他們在語文方面見識少、閱讀量小、詞匯積累少,因而口語表達也受阻礙。另外,在一些地方受方言影響,學生普通話說得不好,直接影響了表達效果。同時職校學生的年齡大多在15~20歲之間,在心理和生理上正趨于成熟,在情感上出現了內向性和表現性共存的現象,因而普遍存在公眾場合“羞于啟齒”的心理障礙。以上兩方面的原因使得職校學生在需要表達自己意見的場合,較為普遍地表現為“口訥”,甚至被人認為是“木訥”,從而影響了他們走入社會后的發展。因而,職校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筆者認為,應以教材為依據,加強如下幾個方面的訓練:
普通話訓練以《漢語拼音方案》《普通話口語教程》為依據,為學生設計訓練作業,讓學生逐字逐詞標聲調,個別字還要加拼音,此后重點放在讀上,或默讀,或自由讀,或齊讀,或分角色讀,或教師范讀;然后,讓2~3名學生面向全班同學逐個讀自己的作業,要求聲音洪亮,音準、調準、不錯字、不多字、不少字、不倒字。讀后,讓其他學生進行評議,肯定優點,糾正錯誤,從而使全班學生共同提高。同時還要求學生在一切公共場合用普通話進行交流表達,以提高普通話表達能力,鍛煉自己的膽量。
朗讀訓練朗讀是練習口語的有效形式,既可以練習說普通話,也可以加強口語與書面語的聯系,使口語更加規范化。同時,朗讀還可以增加詞匯和句式的儲備,培養敏銳的語感。葉圣陶先生說過:“至于文學語言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學。”可見朗讀的重要作用。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多范讀、多評讀,將朗讀作為課堂教學的必備環節。同時,可開展課外朗讀活動(如舉行詩歌朗誦比賽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擴大訓練的范圍。
復述訓練復述有利于培養系統而連貫的說話能力。在復述過程中,可以從文章中學習詞匯、語句,以及作者的語言風格。復述時,要求學生做到內容基本正確,不歪曲原意,不遺漏關鍵,恰當取舍,詳略得當。還應鼓勵學生在復述時根據復述的內容適當地注入情感。轉貼于
對話訓練對話是直接進行說話練習的方法之一,不僅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才,而且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它要求快速分析理解問題,快速提取和組織材料,準確地解決問題。在教學中,可通過教材進行訓練,要求學生掌握多種對話技巧,同時要求學生在選擇語氣時必須顧及語境和談話對象。
傾聽訓練傾聽也是口語交際中的一項必要活動,因為在人際交往中不可能總是你說給別人聽,也需要你聽取別人的話語,這就有必要學會傾聽。學會傾聽,首先要解決態度問題。一個謙虛好學的人,一個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個善于反省、自強不息的人,永遠懂得傾聽。只有學會傾聽,才能打開一扇扇心靈的窗戶,走進一座座知識的殿堂。傾聽要注意掌握以下方法:(1)精神專注。一要聽,即從說話人話語中掌握關鍵信息;二要看,察言觀色,捕捉有用的非語言信息。(2)勤于思考。不斷分析說話人的觀點和意圖,調整自己的預測,善于聽出說話人通過話語、表情等暗示的隱性信息。(3)積極反饋。對說話人的講話做出適當的反應,要和說話人交流目光,恰當地調動相關的背景知識,在頭腦中形成判斷、認識與評價。
演講訓練演講是最能反映人的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語言實踐活動,它要求在運用口語的同時輔以適當的情感、動作,以表達比較系統的看法和認識。演講是一種宣傳鼓動的有效形式,也是每位職校學生應具備的一種表達能力。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演講的主要特點:目的性、鼓動性和藝術性;要使學生掌握演講的基本要求:內容充實、觀點正確、語言曉暢生動、感情濃烈真摯、態勢自然得體等。待學生有了一定的演講知識儲備后,教師可布置作業,讓學生做好參與演講的準備,然后在語文課上讓學生作5分鐘演講。演講要求可由易到難:第一步,允許學生預先寫出演講搞,上臺后照本宣科,但要求發音準確,聲音洪亮,表達清楚;第二步,學生可預先準備好稿子,但必須脫稿講述,力求做到聲音和姿態相結合;第三步是即興演講,這要求就比較高了,演講者必須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扎實的語文基本功。音調既要抑揚頓挫,內容又要有真實感,題材更要符合當時的要求。在這三步中,第一步、第二步容易做到,而要做到第三步,則需要平時不斷積累知識和鍛煉口才。在學生演講的過程中,教師可作些適當的輔導,還可以結合學校的文藝匯演舉行演講比賽,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辯論訓練辯論集道德涵養、文化積累、知識結構、邏輯思辨、心理素質、語言藝術、整體協作、儀表儀態為一體,是高水平、綜合性的口語交際活動,極富魅力和欣賞價值。辯論是檢驗人的口才,也是檢驗人的思維能力的一項實踐活動,它是站在對立立場就同一問題闡述自己的看法、批駁對方觀點的一種論爭。它既要有立論,又要有駁論,比一般的演講要求更高。教師在指導辯論訓練時要做到以下幾點:(1)結合課文對學生講深講透辯論的有關知識。如辯論的特點:立場尖銳對立、思維活躍敏捷、用語嚴謹激烈;辯論的基本要求:論點鮮明、論據真實、聽辯認真、應對靈活、邏輯嚴密;辯論的準備和辯論的技巧等,以便讓學生深入領會。(2)讓學生分別扮演正反兩方,對課文內容進行論辯演示,以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的印象,使理論知識轉化為技能。教師在辯論后對學生的優缺點進行對比分析,這樣往往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3)以課后思考練習的形式布置學生準備辯詞。辯論的題目可選擇如“青春需要偶像/青春不需要偶像”、“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等有意義的題目,可以安排八人一組,正反方各四人,進行辯論練習。通過這種練習,可達到促使學生自覺豐富知識、拓寬視野、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當然,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并不止以上幾種方法,其他如應答、勸說、討論等也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良好措施。就這些訓練方式來說,都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表達技巧和心理素質有較大程度的提高。
在信息時代,無論是誰,如果沒有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就不可能有全面的發展。因此,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書面寫作能力,更要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林瓊.中專生的口語交際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05,(2).
[2]江幼華.口語交際的教學方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教師版),2004,(8).
[3]呂仙嬌.口語交際課的誤區與對策[A].全國語文教師四項全能競賽獲獎作品精選[C].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