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辯論實踐
時間:2022-11-19 04:10:47
導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辯論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課堂辯論對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等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辯論的程序與步驟以及開展課堂辯論時應注意的問題兩個方面進行論述,為小學心育工作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課堂辯論;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小學生
不少研究表明,當辯論作為一種教學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時,它具有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的作用,而且還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穆湘蘭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辯論模式研究》一文中指出,課堂辯論模式為學生展現學習的自主性提供了舞臺,同時課堂辯論模式的應用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養成平等、開放、進取等優秀的心理品質。但這樣一種對于學生思維等方面能力要求較高的課堂活動要如何應用到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呢?就此,筆者做了一系列的嘗試和探索。
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辯論的程序與步驟
(一)選擇辯題
選擇合適的辯題是成功開展課堂辯論活動的首要條件。首先,辯題要有可辯性。不是所有的主題都能拿來作為辯題,只有學生對于這一問題確實存在爭議才具有辯論的意義。其次,辯題要趕得上“流行”。相比之下,關于網絡和追星的辯題比道德兩難的經典辯題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可以嘗試從他們感興趣的問題或者從具體的情景案例出發,尋找可辯的主題。比如,手機是現代小學生必備的“助手”,我在個別咨詢中發現,不少五六年級的學生對于家長經常干涉自己使用手機不滿。我在“惱人的家規”一課中設計了“使用手機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一辯題。由于這是學生們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因此他們都積極投入到辯論中,他們通過辯論發現,問題的關鍵在于掌控手機的人的自我控制力以及使用手機的方式,課堂辯論取得預期的效果。
(二)準備階段
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課堂辯論的精彩程度與賽前的準備情況密切相關。準備階段主要包括賽前的規則熟悉、小組分工以及資料的收集整理三個部分。考慮到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程度,在辯論賽的規則上我們需要做一定的改變。規則要易懂,且講解規則時最好能現場簡單模擬。筆者經過幾次實踐調整,發現目前較常用的規則為:全班分為兩個陣營,分別為正反兩方,每個陣營再分為四個小組,分別擔任一、二、三、四辯,全班共有八個小組。比賽的第一階段八個小組都要派一名成員來發言;第二階段可以自由起立進行辯論,但前提是一定要等別人發言結束才能站起來繼續發言;第三階段是由學生們自由談談這次辯論帶給自己的收獲。這個規則不僅保證了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課堂辯論活動,而且考慮到小學生的總結發言能力有限,用依次發言取代了總結發言。在小組分工這部分,教師的指導不可缺少。在兩個陣營的八個小組里,教師需要羅列出完成賽前準備任務的各種人員以及他們負責的工作,比如組長(負責小組人員具體分工,督促組員按期完成任務)、資料整理員(負責整理找到的資料)、資料收集員(負責找一些例子來鞏固本小組的論點)、主辯手(在第一階段代表本小組發言)等等,來幫助學生進行具體分工。資料的收集整理是整個小組都應該參與的工作,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步進行:首先,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先確定論點,接著找例子;或者各自去找資料,然后集中起來整理論點。這一階段對于剛接觸辯論的小學生來說可能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我在實踐過程中嘗試讓學生來觀看辯論賽的視頻,以幫助他們對此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實施階段
這個階段是課堂辯論階段。參照調整過的辯論規則,我一般將這個階段分為三個環節,即依次發言、自由辯論和反思深化。一般的流程為:依次發言(每組1分鐘,共8分鐘)—自由辯論(共14分鐘)—反思深化(共8分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雖然不是課堂的主角,卻擔任著重要的角色。教師是主持人,需要設計好簡明而精彩的開場詞,激起學生辯論的激情;教師是評委,需要認真傾聽每一人的發言,用心觀察每一位辯手的表現;教師是計時員,需要把控辯論的時間,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是最佳辯手,需要在賽前了解兩方的準備情況,在某一方處于明顯劣勢時,機智協調,推進辯論順利開展……
二、開展課堂辯論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博采眾長
課堂辯論不應成為心理課堂的唯一活動,滿滿占據課堂的45分鐘。在心理課中,有些活動必不可少,有些活動相輔相成。例如,暖身操活動可以活躍課堂,拉近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必要的暖身活動在催化團體動力和營造良好的班級團體氣氛方面起到了不可取代的效果。情景案例分析中,不管是對語言創設的情境的分析,還是對視頻提供的情境的探討都比課堂辯論具體生動得多,因此如果能與課堂辯論一起使用,兩者相輔相成,帶給學生的心理體驗也將更加深刻。在“網絡是把雙刃劍”一課,我曾經在課堂辯論后的反思環節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小學生見網友的具體案例,讓學生結合辯論去分析這個案例,效果較好。
(二)循序漸進
課堂辯論對于學生思維、合作等各方面能力有著較高要求,我們常希冀他們能奉獻一場精彩的辯論,并為學生在辯論的各個階段出現的問題憂慮不已,而忽略了其實幫助他們很好地參與課堂辯論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在培養他們的這些能力。課堂辯論的組織開展需要循序漸進。一方面,可以嘗試簡化課堂辯論的賽程,例如,一方面,只讓學生寫出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并進行自由辯論,然后在點評時指出辯論過程中的最佳表現者,以此引領學生熟悉辯論過程,了解如何進行辯論;另一方面,可以在平時進行相關能力的訓練,如在課堂中訓練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三)適時適度
課堂辯論雖然對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等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代表它適合用在所有的主題中,也不表示它可以在所有的學段開展。中年級可以嘗試自由辯論,高年段可以進行完整辯論,此為適時;精選課題,小學的心理課一般兩周一次,一學期九次課左右,課堂辯論的次數建議控制在三次以內,此為適度。
(四)重視反思
課堂辯論,最精彩的部分自然為辯論。但如果止步在辯論,那么這場辯論便失去深度。反思,能讓“辯論”余音繞梁,讓好的論點更加深入人心,讓學生們對于辯題有更好的理解;反思,能讓“辯手”精益求精,讓他們學習別人好的辯論技巧,反思自己的缺點,取長補短,不斷成長。重視反思,就要給反思留出充足的時間;重視反思,就要重視實踐,可以給學生布置相應的拓展作業。例如,在“追星行為要理性”一課中,在學生進行“追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的論辯后,筆者先讓學生分享自己在辯論過程中的收獲,然后給學生留了拓展作業,讓他們寫一寫自己的追星計劃或者為自己的偶像寫代言詞,將在課堂中學到的理論化成具體的行動計劃。如何利用課堂辯論來提升教學效果,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如何改進辯論的規則使它更適用于小學課堂,如何組織課堂辯論,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辯論,這些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優化。
參考文獻
[1]沈曉敏.提升課堂辯論深度的教學策略——以社會學科課堂教學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99-104.
[2]劉亞丁.辯論式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J].當代教育科學,2008(15):25-27.
[3]穆湘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辯論模式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9):168-169.
作者:邵倩雯 單位:福建省廈門市瑞景小學
- 上一篇:淺析小學教育中創新培養
- 下一篇:鎮精準扶貧工作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