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的根本特征范文

時間:2023-06-14 17:37: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學研究的根本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科學研究的根本特征

篇1

教學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科研是高校發展的重要力量。兩者正如高校發展的兩翼,只有并駕齊驅才能越飛越高。然而,現在許多高校出現了“重科研,輕教學”的情況,筆者從教學與科研協調發展的角度進行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 教學 科研 協調

《高等教育法》規定,現代大學有三大任務: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但在經濟全球化、教育大眾化、大學地位不斷提高的今天,教學與科研、教學與社會服務、科研和社會服務之間出現了不協調甚至相沖突的情況。高校自誕生之日起,就將教學視為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是學生學習的園地,是學生接受知識和掌握技能的地方。作為學校來講,順利和圓滿地完成教授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是其根本目的。然而,隨著各高校功能的擴展,科研在院校組織中占據了首要地位,高校教師作為研究者的意義與價值日漸突出,而作為教學者的角色卻不斷地被邊緣化。

一、教學是高校的根本使命

高等學校首先是一個培養人的機構或場所,根本任務就是培養人才,教學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一個最基本、最重要環節。因此,教學不僅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主體性工作?!陡叩冉逃ā返谌粭l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當以培養人才為中心,開展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保證教育教學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可見,高等學校中心工作是“培養人才”,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都應圍繞這個中心,而不是偏離這個中心。

(一)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中心工作

高校教學過程是高等教育系統最基本的活動過程,是培養專門人才的基本途徑。高校雖然倡導科學研究,但它與專門的研究院所不同,它以肩負的教育教學職能為顯著特征而區別于科研院所。高校的第一要務是育人,教育教學是高校的本質特征。高校的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表征了高校對真理的不懈的探求精神,這也是高校精神的重要內涵之一。因此,高校的科學研究,其根本上是以教育教學對創造型人才培養的影響為最高境界。

高校是以創造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組織實施高等教育教學活動,重點培養的是人才的創造能力和組織引領能力。大學生不僅要懂得自己如何開展工作,而且還要懂得如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并且還要善于有效地組織引領他人開展工作。高校人才培養的這種高質量、高端性,決定了高校教育教學必須是由高水平、高素質、創造型教授引領、帶動的高級教育教學活動。

(二)教書育人是大學教師的基本職責

教師的基本工作是教學工作,基本職責是教書育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條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崩顛骨逋驹f,“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賦予教師以更大的責任和希望。教師工作關系著教育的成敗,關系著民族的興衰。大學教師對大學生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從教50年的大學教師所說的“在大學教育中,教師的作用重要,教師的影響深遠,教師的責任重大,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應是每位教師的座右銘”。高校要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將教師的一切工作都納入教書育人活動之中。

二、科研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力量

現代大學的科學研究是與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不可分割的活動??蒲惺谴髮W教師深化認識、不斷探索和發現真理的學習過程。因此,科研不應當是大學教師游離于教學活動之外的工作,而是教師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和優勢,不斷探索真理,進行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的科學研究和學習活動。

大學教師所從事的某一領域的科學研究活動,可能與所講授的專業教育教學的某一課程相距甚遠。但是大學教師開展科學研究的探索和創新精神,卻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教育教學活動,影響到他的學生。學生從具有科學研究和創新能力的教師身上,獲取的將不僅僅是知識,而且還一定包含有探索的精神和創新的意識。一位能夠把專業理論知識講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易于讓學生充分理解掌握的教師,這對學生來講無異于講演藝術大師。而能夠以科學研究的成果打動學生的教師,那么他將一定是能夠喚起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欲望的領航人。然而,這正是大學科學研究不同于專門研究機構的本質功能所在。也就是說,大學開展科學研究的意義、功能,不僅僅是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而重要的是影響大學的人才的培養,為科學技術的再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核心科技人才競爭力資源。

三、以教學為基礎,以科研促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對于很多學校來講,為了在科研項目申報和技術攻關上能有顯著的成效,教師都分為了兩類,一類是專門從事科研工作的科研型教師,另外一類是專門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學型教師。這種看似非常合理可行的人員合理配備的分配卻存在很多問題,導致了教學與科研關系的割裂。首先,很多從事科研工作的教師,很少甚至基本上不參與學生課堂教學,在科學研究中很多新的科研成果很難在短時間內直接和學生見面,學生也很難有機會參與和了解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其次,教學型教師的教學工作任務非常的繁重,勢必造成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從事科學研究活動,那么學生學習和掌握的很多更新較快的知識可能在學生未畢業之前就已經過時甚至淘汰了,這很容易造成學生知識的陳舊,在工作中很難短時間適應工作要求。筆者認為教學與科研不應該是矛盾和沖突的。而應該是相互促進,以教學為基礎,以科研促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一)科學研究與理論教學的結合

在相關的理論課教學中適當穿插一些研究成果和研究體會,特別是介紹研究者具體的一些理論成果和學術觀點,可縮短教師、教材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獨立思維、培養學生科研分析能力與創新精神。將科研成果應用于理論教學,不僅豐富教學內容,啟發學生思維,而且通過與學生交流,形成新的靈感和論點,促進科研縱向發展,通過指導學生的課堂教學,課外實踐,形成新的科研選題??蒲信c教學相互推動,將研究成果應用于教學、教學又推動科研,教學科研相長,共同發展。

(二)科學研究與實驗教學的結合

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驗課教學有其特殊的意義,是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對所學理論知識的具體應用,在教學和科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和學校科研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學校的學術地位和所能開展的實驗課水平的高低;科研成果的水平高低也離不開實驗的具體驗證。讓學生采用主動參與而不是被動接受的實驗形式,能夠使學生充分發揮其科學思維的積極性,并具有敏銳的科學預見性。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又可提高學生對科研全過程的理解和掌握,改變以往實驗只走簡單操作過程的驗證性實驗形式,提高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深入探索的積極主動性,從而培養學生一定的科研思維能力。

(三)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結合

現代社會要求大學培養的人才變傳統的“知識型”為“智能型”、“綜合型”和“復合型”。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本專業一定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具備一定的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因此,大學教育必須擴大視野,立足科技前沿,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合到大學教學體系中,教師可根據自己的研究體會和成果,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課題研究。通過指導他們參與科研設計、文獻檢索和論文書寫等,可培養學生對科研工作的感性認識,打消他們的畏難心理;帶領大學生科研興趣小組,進行一些比較系統的專題研究,讓他們解決一些具體的研究難題,還可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需要教學與科研的結合。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是把教學與科研聯系起來的樞紐。因此,教師必須從事科學研究,站在科學前沿,加強自己創造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合格的高質量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萍, 賈天軍, 鄭文芝.科學研究在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性.管理參考.

[2]譚海玲.論高校教學與科研.實踐與探索.

篇2

〔關鍵詞〕 詮釋學,科學,實踐,科學哲學,后經驗主義

〔中圖分類號〕N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4)01-0048-04

〔收稿日期〕 2013-11-23

〔作者簡介〕 楊秀菊(1981-),女,遼寧營口人,太原科技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哲學。

亞里士多德曾經就實踐智慧和應用科學作出區分并進行了詳細論述,這種區分使我們明辨了科學技術的應用與實踐智慧。哲學也旗幟鮮明地指出,實踐是行為主體所特有的對象性活動,只有在人類繁衍和實踐同步的基礎上,人們才可以深刻與全面地把握人與人之間、人與世界之間以及世界的物質性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縱觀科學發展歷史,近、現代科學的發展特征表現出忽視實踐智慧的趨勢,以實踐智慧為本質內容的精神科學(geisteswissenschaften)幾乎喪失其科學合理性,而詮釋學作為精神科學獨立的方法論也面臨著消失殆盡的危險。于此,伽達默爾提出了重新恢復以實踐理性為核心的精神科學模式。之后,越來越多科學哲學家們認識到,從實踐的角度來看,詮釋學不僅適用于精神科學,也完全可以適用于自然科學。

一、實踐的科學詮釋學的思想溯源

德語中詮釋學Hermeneutik一詞的詞尾ik本身就含有方法與實踐的意思,而在早期的詮釋學中,特別是在神學與法學領域,詮釋學更多地是指向理解、解釋與應用,詮釋的技藝就是一項實踐的活動。

19世紀,狄爾泰的詮釋學思想著重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他將人的生存特征描述為“在生命中存在”(Darinnensein im Leben),意旨生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被動的客體,是生命意欲與生命關系的復合體。由于人類與生命之間的關系是內在的,生命是聯系人類與世界的內在紐帶。因此,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看作是一種實踐關系,〔1 〕 (P31 )狄爾泰的詮釋學觀點探討了科學與實踐生活的關系,認為理解是從人的實踐關懷中產生的。

之后,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進行的關于此在的詮釋學分析更是直接針對人類日常實踐的,他認為只有在日常實踐意義上的科學實踐才是詮釋學的。人們在世之存在的方式體現了對世界和對人類自身的解釋,在對科學進行的一系列探索中,人們從對人類日常實踐和科學研究的解釋中領悟到在世之存在的方式。因此,科學研究中解釋實際應用的意義與實踐應用本身都是詮釋學的。從本體論的角度上來看,實踐與應用具有同一性。

繼海德格爾之后,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更是對實踐的詮釋學分析做出了詳細的說明,其實踐的詮釋學觀點建立在亞里士多德的實踐哲學基礎上,但是由于亞里士多德并沒有對普遍知識和具體應用做出明顯的區分,所以造成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一種對立,這種對立使伽達默爾感到困惑,也由此催生了他對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做出詮釋學的反思。更重要的是,他從道德行為現象中的實踐智慧角度出發,分析論述了適合于科學的詮釋學之實踐智慧與實踐理性。

伽達默爾闡述到實踐哲學的對象不僅是那些永恒變化的境況以及那種因其規則性和普遍性而被上升到知識高度的行為模式,而且這種有關典型結構的可傳授的知識具有所謂的真正知識的特征,即它可以被反復運用于具體的境況之中(技術或技能的情況也如此)。因此,實踐哲學當然是一種“科學”,是一種可傳授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知識。然而,它又是一種只有當某些條件具備時才可以成其為科學的科學。它要求學習者和傳授者都與實踐有著同樣穩定的關系。就這一點而言,它與那種適用于技術領域的專門知識反而有某些相似之處。根據他的闡述,我們可以看出伽達默爾關于實踐與應用的分析也將二者處于同一層面之上,伽達默爾認為浪漫主義學派的詮釋學觀點包含的理解與解釋的內在統一忽視了應用技巧,而應用與理解和解釋一樣,同屬于詮釋學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且詮釋學就是理解、解釋與應用三種要素構成的,缺一不可,詮釋學也只有在理解和解釋及應用的統一中才具有重要意義,詮釋學中關于應用的重要問題也是由理解和解釋的互通與共融所引發的。所以,伽達默爾稱之為交往實踐技藝的詮釋學,是與古代對本質沉思的理論相互對立的,詮釋學是代表著高度技巧的實踐?!? 〕 (P4 )

伽達默爾的哲學詮釋學思想可以說是詮釋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從伽達默爾開始,詮釋學產生了一個重大轉向,即從哲學詮釋學到科學詮釋學的轉向??茖W詮釋學順延了伽達默爾實踐的詮釋學思想,并且詳細地分析了詮釋學在當代科學研究進程中的具體應用。

除了伽達默爾實踐的詮釋學思想基礎,實踐的科學詮釋學思想形成還得歸功于約瑟夫·勞斯。勞斯認為,在具體科學研究中科學概念和科學理論只有作為社會實踐和物質實踐的組成部分才是可以理解的。并且,人們經常忘卻科學研究的實質就是一種實踐活動,且這種“實踐的技能和操作對于其自身所實現的成果而言是決定性的”。〔3 〕也就是說,科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征突出表現為對科學實踐的重視,它將科學活動視作人類實踐活動,而人類實踐活動總是在一定的社會條件或環境下進行的。首先,人類日常生活實踐是科學理論的形成與進行科學實驗的基本條件,其背景預設構成科學活動的基本要素;其次,科學活動依靠科學共同體的實踐智慧從而合理地實現科學研究?!? 〕 (P169 )

由此看來,在整個科學研究中,理解是以人類實踐經驗為基礎而發生的,研究者摒除不了純粹無我的主體狀態,實踐的科學詮釋學也不是數學形式上的理論科學,為了徹底把握實踐的科學詮釋學思想,必須從與科學完全對立的語境中脫離出來,這種科學必須出自實踐本身,并且通過意義概括得到的意識再重返實踐中去。只有將詮釋學應用于整個科學研究與社會實踐中,科學才能更好地履行其社會功能。

二、實踐的科學詮釋學的表征

之所以提倡將詮釋學作為方法論基礎適用在具體的科學實踐中,是考慮到當代的科學哲學家們“將太多的注意力集中于科學狹隘的思想方面——科學理論及其所需的思維程式、引導我們去相信它的各種證據以及它所提供的思想上的滿足?!?〔5 〕 (P35 )事實上,科學哲學家們理應意識到,科學研究單純用任何一門單獨學科所做出論斷都是片面的。特別在復雜性科學興起之后,僅靠傳統理論的研究與邏輯證明是遠遠不夠的,而科學詮釋學強調的自我理解就是把科學蘊含在文化與歷史現象之中,在科學歷史與科學社會學角度對科學實踐及其過程做詮釋學的分析。

首先,實踐的科學詮釋學應用最先體現在科學研究的基礎環節——科學觀察與科學發現階段中。因為實踐性的知識通常被認為是原初經驗的獲得方式,以知覺為主的實踐性經驗的獲得與積累更是在整個科學進程,特別是科學觀察與發現的階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科學詮釋學的角度來看,知覺本身就具有詮釋學的特征,通過知覺等實踐方式逐步積累起來的“客觀性知識”荷載著文化與實踐的雙重因素。從研究者自身的感官限制、教育背景、認識旨趣、科學素養、心理結構等個體性因素到政治、經濟因素等社會性因素,無一不對研究者的研究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而科學詮釋學基于上述因素的思考正好能夠補充以往人們對非客觀性因素的忽視,基于科學整體基礎上的詮釋學的分析可以很好地幫助人們理解科學及其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為人們提供了更寬闊的思考領域。

其次,實踐的科學詮釋學應用體現在科學理論的生成中。例如幾何學的觀念化和形式化就是通過古埃及人的測量實踐積累而最終形成的。古埃及人懂得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應用簡單的幾何原理,他們運用一些樸素的手段來測量土地及金字塔與神廟等建筑,正是這種看似日常的重復性的測量活動構成了幾何學的實踐過程。在遠古時代,從這種實用的經驗中衍生出來的科學活動雖然沒有呈現精密化的形態,卻也不同程度地顯現出實踐的科學詮釋學特征。因為科學研究通過數學的計量與幾何證明等方式與觀察實驗、分析的方法及實踐的具體操作同樣重要,特別是帶有猜想性質的對客觀規律的把握具有思想的純粹性特征。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仔細考察實踐性知識與客觀性知識這兩種知識形態的話,實踐性知識必優于客觀性知識,因為不僅由于客觀性知識大多都是從實踐中得來的,而且科學的客觀性知識僅以客觀性為研究主旨和前提,而實踐性知識則加入了主觀能動性作為考量的因素??茖W的客觀性知識本質特征是主客體之間的對立,把研究主體人為地劃歸在所考察的客體的對立面,從而避免其對所考察客體產生的影響而使其失去客觀性;而實踐性知識則重視主客體之間的關聯,因為它不以靜態知識獲得為目的,而將知識置于歷史條件下動態的、變化的環境中,以此來考察主、客體之間的關聯。特別是有關自然與生命世界的體系愈發完善,科學進步的無限制與無終止性勢必產生更加精確、完善的新科學體系,這樣,自然科學便不能囿于對傳統科學研究中觀察與理論之間關系的經驗性的描述,而應該將科學研究的重中之重放到日趨嚴密、科學的與合理的解釋及隨之而來的科學實踐的具體應用上來。

除此之外,實踐的科學詮釋學應用還體現在語言的分析上。脫離了科學詮釋學的語言分析角度,人們也無法嚴格甄別日常生活實踐與科學研究實踐二者在推動科學進步中所起到的作用,特別是在具體的科學實踐中“難以把其意義來自經驗的觀察術語與猜測性的理論術語區分開來。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些術語不是作為孤立的單位(如觀察術語可與自然實體相對應),而是作為更大的語言學框架中的要素而具有意義的。既然觀察脫離它所從屬的更大的概念和命題框架就沒有實踐意義,那么就根本不可能去分析構成科學知識得以建立的根本基礎的不同類型的事實陳述?!?〔6 〕

所以,無論是科學研究的基礎階段,還是科學理論的形成、發展與應用的階段,我們都可以從科學詮釋學的角度來審視整個科學發展的歷程??茖W詮釋學就是在歷史和社會等多重角度對科學主義絕對真理的批駁,從而把科學認識置于人類活動的基礎之上,以此來“努力恢復至今被忽略了的科學哲學的‘規范’功能”。〔7 〕

三、實踐的科學詮釋學的特征

我們知道,早期的詮釋學是作為一門關于文本理解和解釋的技藝,以一種學科的形式出現的,之后詮釋學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直到海德格爾本體論分析與伽達默爾基于詮釋學應用基礎的哲學詮釋學的思考,詮釋學進入了實踐哲學的發展階段。而建立在科學與詮釋學雙重基礎上的科學詮釋學的建立,就是要表明科學詮釋學不僅僅是科學研究中關于理解與解釋的論述,更多地是強調科學詮釋學在科學實踐的基礎上關于理解與解釋的辯證統一。即科學詮釋學的實踐界域同哲學詮釋學一樣,都將人類的全部生活世界作為整個研究對象,擺脫了早期詮釋學發展忽視實踐基礎這樣一種缺陷。

首先,關于科學詮釋學對綜合理論與實踐認識做出的雙重分析,是分別建立在科學實踐的基礎上和詮釋學的實踐基礎上的。也就是說,科學真理的獲得既不是邏輯上前后相關的系統,也不是作為因果關系線性發展的結果,而是一組物質與認識的實踐,科學的實踐也表現出了理性與非理性相統一的特性,并且,理性的科學分析只有從科學理論的邏輯結構轉向一種實踐結構,才能在協調理性與非理性因素關系的基礎上,獲得知識的進步與飛躍?!? 〕 (P35 ) 從這個角度來講,科學詮釋學具有科學、詮釋學的雙重實踐基礎。

其次,從科學詮釋學的角度出發來反思科學實踐,科學實踐具有開放性、社會性特征。這是由于科學實踐是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科學共同體之間的協作與交流,人類所處的外在環境、社會制度、信仰等因素都會影響或干預科學實踐活動;另外,科學實驗的產物具有社會性,即科學研究不是獨立的、抽象的邏輯推理與演算,而是科學團體之間關于科學的相關因素的協同一致;再者,科學研究者實踐活動的主觀意旨具有社會性,即科學研究者從事的科學活動不是盲目的,而是由認知旨趣與個人興趣所導向;最后,科學實踐的主體具有社會性。綜上所述,科學詮釋學不僅具有實踐性的理論特征,甚至可以這樣說,實踐性就是科學詮釋學的基礎特征。

第三,實踐的科學詮釋學有著廣泛的理論支撐。越來越多的學派論點與學者思想中都蘊含了科學詮釋學的關于實踐性特征的因素,盡管他們對科學研究中關于實踐的重要性的表述方式不盡相同。例如,新實驗主義者對實踐的肯定將研究重點從理論轉移到具體的科學操作之中。伊恩·哈金(Ian Hacking)就曾經在《表征與干預》一書中強調了實驗的基礎性地位,并通過對隱含在實驗結構中的實踐性特征的論述,呼吁從表征走向介入、從理論走向實驗。與此同時,富蘭克林(A.Franklin)、伽利森(P.Cratison)、古?。―.Gooding)以及梅奧(D.Mayo)、巴滕斯(N.Batens)、范·本德格姆(Vdal Bendegem)、羅伯特·阿克曼(R.Ackermann)等人,也都深入科學實踐的具體形態,進一步推進了新實驗主義的研究?!? 〕可以說,新實驗主義者對實驗實踐的關注,反映出科學實踐本身就是一項復雜的人類參與的活動,特別是哈金批判了傳統邏輯經驗主義將實驗數據完全獨立于科學理論、科學理論的構成以實驗表象為基礎的經驗主義實驗觀、以及漢森提出的“觀察滲透理論”觀點。哈金認為實驗不只是局限在觀察的范圍內通過實驗操作得出數據,而是涉及操作過程中各種技能。另外,由于很多實驗先于理論,所以,觀察滲透理論在一定程度上也沒有很好地概括理論和實驗之間的本質關系。也就是說,傳統的理論與實驗的截然二分是片面的,人們應該著眼于尋找特殊的實驗實踐,使其能夠促生觀察報告獲得合法性與可靠性。

如果立足于科學詮釋學的觀點來分析,科學是作為一個整體將科學使之可知的事物帶入人類生存的背景之中,實踐的科學詮釋學任務不僅要解釋適用科學的程序,還要在科學應用之前提供一種合理的說明。〔9 〕 (P93,137 )不僅如此,科學的詮釋學反思也是從對科學進行操作的具體實踐中歸結出來的,并且依靠實踐的幫助,人們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與把握近代科學關于概念、技術等因素在自我理解過程中產生的諸多困擾。

總體來講,在科學詮釋學的視野下,“科學研究是一種尋視性的活動,它發生在技能、實踐和工具(包括理論模型)的實踐性背景下,而不是發生在系統化的理論背景下?!?〔5 〕 (P101 )科學詮釋學的主張是科學哲學前進的方向,它對科學所做的一切發生在他控性的網絡互涉中。所以,對科學進行詮釋學的解讀除了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之外,也必須全力避免詮釋學作為方法論的普遍使用而過于寬泛。就像勞斯對其進行的科學的文化研究一樣,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涵蓋有關實踐的種種探索——通過這種探索使我們對科學的理解具體化,使之維系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并向新的文化情境轉譯和擴展”, 〔5 〕 (P320 )正是由于詮釋學與實踐的交織使科學、詮釋學及其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明朗化,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反思已經表現出詮釋學維度的恢復與傳統詮釋學的匯合。〔10 〕 (P40 )

總之,無論科學家們如何避免,科學及科學研究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多種因素的制約,科學亟待得到一個源自文化的、社會的、倫理道德的功能性的規訓。這種規訓得以實現的角度,即從實踐的科學詮釋學角度去審視科學。同時,科學詮釋學的觀點也理應避免對科學進行研究分析中的過分自負,務必要意識到在實踐的——經驗的事實基礎上上升到科學理論是一個循環往復的系統,盡管像興趣、直觀性、社會因素等非客觀性因素在整個科學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也無法捍動各學科客觀知識的本體論預設在整個科學研究系統中的核心地位,過分追求科學研究中的非邏輯性與主觀因素的作用,人類繁衍千百年來所形成的科學體系將成為空談。

參考文獻:

〔1〕張汝倫.二十世紀德國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洪漢鼎.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美〕約瑟夫·勞斯.知識與權利——走向科學的政治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施雁飛.科學解釋學〔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

〔5〕殷 杰.哲學對話的新平臺——科學語用學的元理論研究〔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6〕李醒民.科學事實和實驗檢驗〔J〕.社會科學戰線,2009(11).

〔7〕〔日〕野家啟一.試論“科學的解釋學” ——科學哲學〔J〕.國外社會科學,1984(8).

〔8〕吳 彤.鄭金連.新實驗主義:觀點、問題與發展〔J〕.學術月刊,2007(12).

篇3

[關鍵詞]學科建設;學科特征;學科發展;科研平臺;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9 ― 0073 ― 02

學科建設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個具有鮮明針對性和實踐性的獨特話語及行動方式,深刻地影響著高校的辦學形態與發展走向。高校在同步推進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活動的進程中,有必要基于學科與高校之間的內在聯系審視學科及學科體系的基本特征,以便在具體的實踐情境中更好地促進學科建設對學校整體發展所具有的積極影響。

1 學科溯源

1.1 學科的來源

學科是科學知識分類的基本概念,用來特指某個相對獨立的、專門化的科學知識體系。隨著近代科技發展浪潮,各種專門化的知識體系,如力學、天文學、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化學等科學理論體系逐漸形成并迅速發展,學科(discipline)概念在知識生產和傳播領域出現。學科既是一個知識性范疇,也是一個社會性范疇,某一科學領域的知識體系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并符合一定的條件才被認可為某一“學科”。

1.2 學科的涵義

隨著科學的社會建制不斷發展,學科概念的內涵也得到不斷擴展。由于觀察分析的角度不同,人們對學科定義及特征的認識也有所不同。人們從經驗、事實、形式、結構、功能等眾多角度去分析學科的涵義及其特征,歸納出不同的學科觀。

在高等教育領域,學科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涉及到學科方向、科研、人才培養、實驗設施以等方面。學科“已不僅僅是一個知識門類或者教學科目, 而是一個組織系統?!备鶕癲iscipline”的英文譯義,結合知識生產及科學創新的實際情境,國內學者對學科一詞的含義作了進一步的凝煉:學科本指一定歷史時期形成的規范化、專門化的知識體系;延指圍繞規范化、專門化的知識體系聯結而成的,為專門化知識的生產與再生產提供平臺的學術組織;隱指為實現知識的專門化、規范化而對研究對象予以控制和對學者予以訓練、塑造的一種權力技術的組合。這是“學科”概念內涵的一個較為全面的概括,兼顧了經驗、事實、形式、結構、功能等多個角度。

1.3學科作為高校的基本組成單元

隨著科學研究成為高等學校的重要職能,學科因素也就進入了現代高等教育的邏輯起點,已發展成為高等教育機構的一個理念。高水平的學科成就高水平的大學,世界一流大學之所以有卓越的成就,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它有一批高水準、高質量的學科。高水平的學科需要有高水平的科技支撐,因而自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學科建設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的政策導向,這是基于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實際以及面臨的任務而形成的具有鮮明針對性和實踐性的特別行動方式,深刻地影響著我國高等教育機構的辦學形態和發展走向。

2學科的實質

2.1 發展而非靜止的學科觀

一種基于經驗和事實分析的學科觀點認為,學科對同類問題展開專門研究進而將新舊知識進行更替,所有學科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 學科總是處于過渡狀態,其發展除了受內在因素的影響外, 同時還受許多變化的外在因素影響,如:政治思想、經濟狀況、社會傳統等。

2.2學科標準

這種基于經驗和事實分析的學科觀認為,某一學科形成并區別干其他學科的標準主要有:

(1)學科材料域。即學科的研究客體,包括根據常識可以理解的一組研究對象,如人、動物、空氣等。

(2)學科題材。即是從一個材料域所提供的可以觀察現象的一切可能集合中將其中的某一部分劃分出來,以此來構成學科的研究對象。

(3)學科的理論一體化水平。這是衡量一個學科最為重要的標準。所有的實證性學科都試圖在理論上揭示某題材的真實面目,解釋或預測與題材相關的現象或事件。

(4)學科方法。學科一旦有了自己的方法,也就意味著建立了一個理論體系的獨立性。方法的進步能夠促進理論的發展,同樣反過來說,一個新的理論又同時促進了學科方法的進一步發展。不同學科采用的分析工具或方法會有所不同。

(5)學科的應用。學科知識在實踐中一般都可以有所應用,但具體到某一學科在實踐中可以應用的程度和已經付諸于實際應用的程度往往會有所不同。

2.3 學科的實質

從學科的內涵及外延可見,學科既是某種知識體系的指稱, 又是其實體組織的指稱,有其自身的形式、結構和功能,其實質是具有一定邏輯關系的專門化、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有學者根據學科中的科學研究、知識的傳授與習得等活動,認為學科是由知識形態、活動形態、組織形態組成的統一體,其中,知識形態是學科的核心,活動形態是學科的基礎,組織形態是學科的表現形式。無論從形式、結構、功能任一角度,知識要素始終是學科的核心構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學科與科學有所區別,科學研究是學科活動的一個部分。因為學科活動除了開展科學研究,它還包含有其他方面活動。

3學科及其體系的特征

3.1學科的基本特征

基于有關學科的定義、實質、標準的分析,結合當前高校學科建設實踐,可將學科的特征概括為:

(1)專門性。不同學科具有各自的研究領域、研究對象和專門的研究方法、分析工具、知識體系、學科傳統等學科特質。

(2)系統性。即學科知識理論的體系化。理論體系表達著學科主體對特定研究領域的系統性的主體性認識,學科本質上反映的是關于客觀世界諸如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運動規律。

(3)高深性?;诟咝B毮艿亩ㄎ?,學科是高校傳授知識、發展知識的基本單元,其內核是高深的、系統化的科學知識,高等學校的學科既要開展科學研究,也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因而有學者認為教育階梯的高等教育與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別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所關注的是深奧的知識,研究前沿性高深的學問。

(4)組織性。學科總是把相同領域的專家匯集在一起,研究同一學科領域的各種問題,形成某種形式的共同體。學科專家的匯集往往是跨區域性的,有無形組織形式的共同體,也有實體組織形式的共同體。

(5)發展性。學科發展是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深入,學科知識的增加意味著學科知識的分化、整合和重組。學科發展主要呈現出三種發展模式:單一學科多極延伸的縱向發展模式、多學科相互交叉滲透的橫向發展模式、多學科的學科基本要素向同一目標延伸而匯聚的綜合集群發展模式。

3.2學科體系的特征

(1)層次性。通常高校在學科建設實踐中根據實際需求按照國家的學科目錄設置學科門類,在某一學科門類中一級學科下面設置二級學科或專業,開展學科建設和專業課程建設,實施人才培養活動。而且,高校的學科組織在申報科研項目,開展科學研究時同樣需要在一定的學科目錄框架內實施。

(2)結構性。學科結構是指學科組成及其相互關聯方式。盡管各門學科特質各異,但它們的知識結構體系通常存在著一定的互補性,它們的研究方法也具有一定的互通性,這使得學科組織與學科組織之間的協作成為可能。因此,基于學校外部的實際需求和學校自身學科發展要求,高校依據學科的各種關聯方式建立起了自身獨特的學科結構。

(3)集群性。由于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高校的學科大都以集群的形式存在?!皩W科群”通常用來指稱圍繞一個具體的目標和任務,由若干個相同門類或不同門類的學科集合而成的學科集群。學科群是高校在社會需求、學科發展和學科管理三維取向下形成的一種常態化的知識體系組合樣態,其中的各學科之間相互滲透、融合和相互促進,而不是隨意組合或拼湊。

(4)約束性。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高校需要多個學科之間的互相協作,在彼此協作的過程中每個學科或者學科群都會受到其他學科或學科群的影響。學科或學科群之間的相互制約現象類似于資源投入的“外部性”表現,圍繞著特定目標從而表現出了一定程度的跨學科的約束性。

4小結

學科作為高等學校的基本組織單元,圍繞著知識要素,每一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組織、結構和功能,體現著各自的諸多特征。高校在推進學科建設和科技創新活動的具體進程中,有必要在學科及學科體系共性特征的基礎上梳理自身學科及學科體系的個性特征。學科建設需要基于學科與學校、學科與科研活動之間的內在關聯來審視學科和學科體系的特征,以及學科對學校發展所具有的特殊意義,才能更好地推動學科發展,促進學校更好地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以及傳承創新文化等活動。

〔參 考 文 獻〕

〔1〕賀國慶,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國高等教育史(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胡建華,王建華,王全林等.大學制度改革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孫綿濤,朱曉黎.關于學科本質的再認識〔J〕.教育研究,2007, (12):31.

篇4

Abstract:Until now, the management science the research technique to be possible to divide into the speculation research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wo kinds. This article will carry on the comparison to these two kind of research technique's characteristic, and unifies Professor Qian a Ying's article "Understanding Modern Economic" chats own understanding and the ponder.

關鍵詞:思辨研究 科學研究

Key words:Speculation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中圖分類號】F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6-0082-01

一、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管理科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它主要研究組織中以人為中心的協調活動。從泰勒開始,管理科學經過上百年的發展,眾多管理學派紛紛涌現,形成一片紛繁錯雜的管理的叢林。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各管理學派是將不同學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管理科學中,它們的根本差別就在于管理科學研究方法的差異。那么,管理科學究竟有哪些研究方法呢?總體上區分,一類是思辯研究方法,一類是科學研究方法。所謂科學研究,是指運用科學方法來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以客觀、實證和規范為特征的科學研究方法是獲取新知識最為精確的方法;而所謂思辯研究,靠思辯即直觀的研究方法,與科學研究相抗衡的新知識探索方法。

眾所周知,管理科學是一門科學性與藝術性兼具的學科。經過近百年的探索、總結, 管理學已成為一門科學, 并逐漸形成了一套不含主觀價值判斷, 較為精確, 能夠反映管理過程客觀規律性的理論知識體系。美國管理學家泰勒是最早把管理帶入科學的人。他在管理生涯中, 通過不斷實地試驗, 研究、分析, 采用科學的方法計算勞動生產率, 逐漸形成其科學管理體系。可見, 卓越的管理必然是科學的管理。在管理的科學性方面, 人們可以通過書籍、網絡等載體或實踐活動去學習。而學習他人成功的經驗、總結自己的管理理論也同等重要。管理者若不掌握科學的知識, 就只能靠運氣、靠直觀、靠經驗進行管理。而有了系統化的管理知識, 他們就可以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有人說, 管理像運轉的機器, 遵循著一定的運作模式。當機器陳舊時就需要改進和維護, 從而更好的為企業服務, 這時便產生了藝術。然而管理中的細節, 如果模式不能解決, 那么就必須有新的方法、手段去解決, 并根據不同的環境和問題做出結論, 這也是藝術。所以, 管理又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管理者管人手段的高低, 在于能否充分發揮個人潛能, 能否被信任和支持, 而管理的創新程度, 則取決于對藝術火候的把握。正是管理學科本身的雙重特性,客觀上要求了管理科學研究方法的思辯性與科學性并存。

二、科學研究方法

對比思辨研究方法和科學研究方法,我們不難發現:科學研究方法是通過系統觀察而獲取知識的方法。科學方法并非完美無缺,也不能應用在各個領域,但它是對人類知識庫更新和拓展做出過最大貢獻的一種求知方式。它具有客觀性、實證性、規范性和概括性。它以事實為依據,依靠可以由實踐檢驗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點和不同的時間運用同樣的方法可得出一樣的結論。它使得研究成果能用規范化的語言、結構來表達,以獲得更廣泛的認同和應用。

科學研究方法中,數學模型或統計資料是必需的。錢穎一教授在《理解現代經濟學》中談到:“從理論研究角度看,借助數學模型至少有三個優勢:其一是前提假定用數學語言描述得一清二楚。其二是邏輯推理嚴密精確,可以防止漏洞和謬誤。其三是可以應用已有的數學模型或數學定理推導新的結果,得到僅憑直覺無法或不易得出的結論。運用數學模型討論經濟問題,學術爭議便可以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或不同意對方前提假設;或找出對方論證錯誤;或是發現修改原模型假設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因此,運用數學模型做經濟學的理論研究可以減少無用爭論,并且讓后人較容易在已有的研究工作上繼續開拓,也使得在深層次上發現似乎不相關的結構之間的關聯變成可能?!痹诠芾砜茖W中也是如此。

三、思辨研究方法

思辨研究方法則是涉及人的價值觀和偏好的領域以及發現新知識的過程,有時候只能依仗于運用直覺判斷和個人洞察力獲取知識。思辯方法的特征和科學方法恰好相反,不強調客觀性和實證性,所得到的結論不必建立在直接觀測和經驗得基礎之上,也不用服從所謂的權威,對結果和實際事實之間的許多中間層次,研究者自己也說不清楚,無法清晰表達思考的過程和步驟。這些特點帶來思辯結果的歧義性和不可檢測性。比如我們看到的許多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論文,如科斯的《企業的性質》就是用思辨的方法完成的。可以看到,科學的研究方法運用嚴密的邏輯推理和數學公式把作者的思考最清晰的反映出來,而且也便于后來的研究者推敲改進。相比之下,思辨的研究方法則需要較強的創造思維和跳躍性思維,但它通常是人類偉大靈感的產物,最有可能創造新知識。

四、結論

現在一方面要多閱讀經典文獻,在與管理大師的思辨對話中,激蕩智慧和靈感的火花,探索未知的知識領域;另一方面,應著力培養自己的科學研究能力,用好現代數學工具和信息技術,把其他領域的優秀研究成果應用到管理學的研究中來,建立一套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理論工具。另外,不論是運用哪種研究方法,管理中最不能忽視的就是情境因素,管理學中研究的人不同于自然科學中的生理人或社會科學中的人群,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人,而且管理的外界情境也在不斷變化,這不僅要求研究者擁有一套科學的方法,也要求研究者善于思辨,善于捕捉直覺和靈感。

參考文獻:

[1]錢穎一. 理解現代經濟學. 財經科學,2002年增刊.

[2]馬成,王國進. 當代管理科學研究方法評述. 現代管理科學,2004,(3).

篇5

根據英語素質教育的特點和內容,筆者從以下幾方面探索新時期英語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旨在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滿足學生在未來職業中既懂英語又具備綜合素質的需求。

一、英語素質教育的特點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自身的特點就決定了它不能被機械地教,機械地學?,F代英語教學理論已經充分證明,語言雖然可以學得,但更主要的是習得的。因此,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與其綜合素質息息相關。學生如果要想學得好,首先要學得活,就要博覽群書,獲得豐富的背景知識,建構豐富的圖式框架。

二、英語素質教育的內容

英語學科素質教育的內容,就語言本身來講,主要是聽、說、讀、寫、譯這幾方面的素質。這也是學校教育中所要解決的主要內容。

三、適應新形勢對英語教師的新要求

筆者認為,新形勢下對教師的新要求,除了愛崗敬業以外,英語教師還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質:

1.具備既教書又育人的素質

教書育人為社會育出有用之才是教師的遠大理想。為收獲理想之果,英語教師還要將創新教育理論與本學科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提高既教書又育人的素質。

2.具備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的素質

新形勢下,許多教師采取自學或參加繼續教育的措施,拓寬知識的廣度,特別是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及素質,以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現代技術教育手段將廣泛用于英語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去。

3.具備不斷更新教學方法的素質

眾所周知,“一言堂”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機器、考試的機器,這些嚴重阻礙了教育的發展。新課程給教師指明了教學方法更新的方向。首先,還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其次,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會學習。再次,教學要體現“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4.具備科學研究的素質

篇6

以科教融合的觀點來重構高等教育學體系就是要將科學研究與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協同創新研究,既要從教育學科視角關注高等教育學科地位、屬性問題,又要重視科學研究對高等教育學體系建構的支撐性作用。同時,要真正建構一個系統全面的高等教育學體系我們還要弄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這種新的高等教育學包括哪些要素;其次,這些要素間有著怎樣的內在邏輯關聯;再次,它們的各自功能又是什么。因此,科教融合視角下的高等教育學體系應包括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兩大基本活動范疇,二者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從教師層面來講,教師既要做好科研工作,又應積極參加教育教學活動;從學生層面來講學生既要學好課堂教學知識,又要培養自己的科研能力;從課程設置層面來講,既應涵蓋一般知識,也應啟發學生去探究知識。高等教育學體系的構建區別于一般普通教育學的根本特征在于它關注高等教育的科學研究活動。需要指出的是脫離教育教學,單方面強調科學研究也會使得高等教育學體系的構建喪失掉“高等教育”的旨趣。

二、科教融合對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意義

(一)對高等教育改革中教育與科學研究相分立的批判

在現實的高等教育改革政策中往往存在著教育與科學研究相分立的情況。這種分立大體上可以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從宏觀的高校內部運行管理體制上,一些高校機械的將科學研究與教育教學人為地割裂開來,造成高校科學研究與教育教學的“二元分離”,另一則是從高校微觀的教師評價體制上注重教育教學而忽視科學研究的現象,或者是教授“兩套班子”,一套專搞教學,另一套專搞科研。從高校管理的宏觀層面來看以往高校所實施的高等教育改革大多是從高等教育出發的,很少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談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即使有科學研究方面的論述也較多是從純科技的角度出發,對高等教育改革科學研究與教育教學的聯系較少有提及。另外,從當前部分高校內部微觀層次的教師評價政策來看,高校教師評價政策要么看重教學,要么注重科研,甚至把科學研究與教育教學完全對立起來。一方面,有些高校只重教育教學而輕視科學研究,將教師按照科研與教學工作重點不同進行劃分,甚至出現高校教師不搞科研,竟被評教學教授的情況。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只看教師的科研成果,看他發表了多少學術論文,教師的教學活動受到忽視。

(二)高等教育改革應將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結合起來

高等教育改革既要注重教育教學又要看到科學研究,在實施高等教育改革的始終,應將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二者有機結合起來。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只有從科學研究與教育教學兩個角度同時進行,才能真正切合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運行規律。一方面從高校內部管理體制上要實現從“科教分立”走向“科教融合”;另一方面在教師評價層面也力求構筑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評價權重設置的全面均衡。在實施教育改革中,建立一種二者相互融通的機制,為科學有效的高等教育改革推行提供政策支持與制度保障。

三、科教融合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

高等教育環境有兩大基本要素:一是教育教學,二是科學研究。從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兩條路徑出發創新我國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培養各式各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特別是有助于培養一大批科技創造型人才。

(一)對當前高等教育領域人才培養模式的批判

在當前的人才培養模式上,我們大多只是看到了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而忽略了科學研究對人才培養的積極意義。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近代學習歐美,現代照搬前蘇聯,當代既學習前蘇聯又注重向歐美學習。不管是向注重科學研究的歐美還是向前蘇聯學習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無非都是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由于我國五千年的文化傳統歷來較為注重知識的傳授,缺乏適合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文化土壤。已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對人才培養過程中科研能力的培養較為欠缺。許多高校甚至認為科學研究是研究生的專利,而對本科生參與科學研究則莫衷一是。恰恰相反,很多本科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往往能展示出較為驚人的科研能力。

(二)科教融合視野下的人才培養模式

篇7

一、治安需求背景下的理論研究與學科建構

縱觀歷史,安全與秩序作為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需求,始終是人類發展和進步的基礎,也始終是人類最難以企及的夢想。處于矛盾錯綜復雜且易于激化的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安全與秩序無疑是最普遍、最強烈和最持久的社會需求。為此,不僅需要在實踐上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治安需求,而且需要在理論上深入探討治安學理論研究與學科構建的路徑與方法,從而不斷豐富社會治安及其治理的經驗,培育新的理論觀點和學說,汲取多門學科的營養,促進治安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治安學研究和治安學科的產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治安的需求以及對解決治安問題對策理性沉思和理論探索的結果。在我國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矛盾沖突錯綜復雜;同時,西學東漸的各種理念、思想、理論、思潮風起云涌,從而使我國傳統的解決社會矛盾的方式方法以及認識問題的思路和思維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社會治安的穩定,有賴于國家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和社會和諧。同時,社會治安也有其自身特有的內容和變化規律,不僅是政治、經濟和社會變化的快速反應方式,也是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關于社會治安現象、治安問題及對策的理論研究是許多學科涉及的范疇,如犯罪學、社會學、法學、偵查學、治安管理學等。這些學科從各自獨特的視角探討研究同一類社會現象或者同一個社會子系統,而且多為具體問題的對策性研究,對人類社會的安全穩定運行進行了有益探索,很多理論成果已經產生了良好社會效益。毫無疑義,這些理論研究是對人類科學認識社會治安系統、科學推進社會治安系統安全有序運行的重要貢獻和必要積累,是后續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礎。然而,長期以來,這些學科研究也遇到了不可回避和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在目前被推崇的實證研究方面,許多研究因多種條件的制約,其結論普適性不足,難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成果,因而其說服力不強,難以普遍應用和推廣;二是許多研究成果雖然理論系統化程度比較高,也有較強說服力,但由于其研究對象和范疇的局限性,運用于以系統性、綜合性和復雜性為基本特征的人文社會,很難有一覽全局、綱舉目張的作用和效果,因而制約了其成果的應用和推廣。

多年以來,社會治安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子系統,一方面,其構成元素和結構方式是被許多學科分解開來研究的,如犯罪學、治安管理學、公安學、偵查學、相關法學等;另一方面,社會治安系統還有許多亟待研究和探索的空白點,如社會治安基本元素及其結構和功能,社會治安對政治、經濟和社會變化的反應機制,政府決策的社會治安風險與應對原則,治安決策和執法的人性化與柔性化方式等。由于這種分解、分散式的研究,使社會治安理論研究沒有自覺地形成合力,在整體上缺乏系統性。因而,造成眾多關于社會治安的理論和學科在科學理論描述、解釋和預測三大功能的實現方面無以與之相稱。其理論性、應用性和適用性難以滿足社會治安的根本需求,也畫地為牢地限制了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情勢下,亟須建構一個能夠系統而理性地認識和解釋社會治安、預測和指導社會治安治理實踐、且能夠有機地統一所有相關理論的治安科學理論體系。其最終的意義和價值在于,它是對社會治安存在和治安意識的系統理解和理性把握,是指導社會安全有序運行的說明書,是國家制定治安政策和法律規范的理論依據,是治安職權機關和人員職務活動的理論指南,是社會治安思想變革與發展的推動力量,是社會科學治安門類學科的理論綱領。就目前而言,治安學研究所顯示出的研究領域的廣闊性、層次的豐富性和理論的包容性及其發展的趨勢和方向表明:惟有治安學才能堪此重任。建構社會治安科學理論體系是社會治安需求的理性選擇,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治安學理論研究的方法與選擇

建構理論的過程必然是艱難的科學研究過程。一門科學理論的建立和成熟,往往需要許多人甚至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實現。然而,理論與科學研究的邏輯關系千百年來始終未變,永遠是從歸納到演繹、又從演繹到歸納的互動過程??茖W研究的邏輯過程,是從理論→假設→觀察→概括→理論的無限循環過程。從觀察體驗到經驗概括,上升為理論解釋后又回到觀察檢驗;從既有理論到假設論證,經觀察檢驗后又回到理論完善。在科學研究中,這兩種基本模式是相互交織運用的,是一個復合的邏輯過程:通過觀察體驗和經驗概括,根據既有理論的科學原理,嚴格推演出理論假設;根據假設觀察搜集經驗資料以檢驗和印證假設,再回到理論建構的改進與完善。但在具體研究時,總有一個以歸納過程為主還是以演繹過程為主的問題。演繹建構理論的過程邏輯體系比較嚴謹、客觀,如果研究問題得當、理論前提正確、假設科學合理、推理邏輯無誤,則結論必然可信。由于這種研究方法在形式上相對嚴密、完美,在實現途徑上相對簡便易行,所以,更多的理論和學科體系傾向于以演繹———假設方法為主來建構。盡管基于歸納邏輯的案例研究等實證形式的研究在學術界的影響日益顯露,但演繹建構理論仍然成為中西方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主流研究模式與理論范式。

眾所周知,歸納研究和演繹研究并不相斥,它們是邏輯循環過程的兩個基本階段。治安學理論體系的建構必定離不開兩種研究方法的綜合運用。但要明確的是,根據當前研究目標、條件和環境等綜合因素,治安學理論體系的建構應以演繹研究為主,以歸納研究為輔。有些學者往往用實證研究來抵制思辨研究,揚此抑彼,將二者對立起來。事實上,實證研究也并非只是事實呈現和數據分析,而是與理論的邏輯論證緊密相連并為之服務的。問題的來源、假設的提煉、命題的解析、關系的梳理和結論的檢驗等,都必須擁有深厚的理論作支撐,就像支撐摩天大廈的鋼筋鐵骨構架一樣,而不是單靠若干數據和個案分析就能夠解決的,盡管這些沙石磚瓦也是必要的??茖W研究應追求理性即真理性和普適性,不能搞形似或神似甚至迎合。

三、治安學理論的建構我們究竟要建構一個什么樣的治安學?筆者認為,至少應當包括以下三個特征:

(一)以問題研究為導向的治安學

“有問題的地方,就會有科學研究。”愛因斯坦一語道破了科學研究的根本價值。治安學建構要以問題研究為導向,要以科學解析社會治安重大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為己任,成為社會治安治理、管理的“顯微鏡”、“望遠鏡”和智囊團。以問題研究為導向,是治安學生存和發展的生命力所在。然而,現實中有人往往片面理解“以問題研究為導向”的科學內涵,把“以問題研究為導向”等同于“以問題為導向”,企望有一個具體問題就有一個對應的絕對真理,像開藥方一樣能夠“對癥治療”,否則就是“空洞的”“理論說教”,以至于因為過分關注和熱衷于求解具體問題的答案,而忽略甚至忘記了理論研究本身,忘記了問題研究所引導的主體和方向,導致一些“理論研究成果”在理論方面淺嘗輒止、似是而非,在實踐方面淺見薄識、隔靴搔癢。治安學建構如何以問題研究為導向?我們認為:一方面,要堅持從問題出發,要以科學解析社會治安重大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為己任;另一方面,要站在理性研究的基準點上,根據問題所反映出來的客觀事物紛繁復雜的變化發展狀況,運用人類已有的認識成果和方法,探求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勢和普遍規律,并利用之為人類造福。“理性”一詞源于古希臘哲學術語“logos”,意為世界的普遍規律[1]。我們可以概括理解為:相對于感性的和超經驗主義的,代表事物本質、基礎和普遍的一面,人類共同的善德、公平、正義、正當等是其基本內涵[2]。所以,以問題研究為導向最終是要通過研究得出包括問題答案在內的具有普遍意義和價值的結論。對這一觀點的理解,我們引用一段愛因斯坦的描述:“若用一個比喻,我們可以說建立一種新理論不是像毀掉一個舊倉庫,在那里建起一座摩天大樓。它倒是像在爬山一樣,越是往上越能得到新的更廣闊的視野,并且越能顯示出我們出發點與周圍廣大地域之間的出乎意料的聯系。但是我們的出發地點還在那里,還是可以看見,不過顯得更小了,只成為我們克服種種障礙后爬到山巔所能得到的廣大視野中的一個極小的部分而已。”建構治安學理論體系,就要有這樣的目標、視野和胸懷。#p#分頁標題#e#

(二)跨學科學術對話的治安學

人類社會是一個整體,雖然我們可以人為地將其分解為不同的學科進行研究,但是,科學研究的最終價值是對這一整體的探索、理解和描述,這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所有門類學科的共同本質和共同責任。現代學科發展的交叉性、互融性和邊緣性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也給治安學研究帶來了清新氣息,許多研究成果都具有多學科交叉滲透、融合升華的特性。無疑,這種交叉滲透、融合升華的趨勢將貫穿于今后治安學學科建設發展的全過程,學科間以各種形式進行相互學術對話溝通將成為必然。學科間的對話是不同思想體系、知識系統和研究方法之間的交流,其所意指的是學術思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語境。治安學理論體系構建之艱難,既有知識總量的不足,更有缺少學派爭鳴的缺陷。從思想體系到知識系統以及研究方法,缺乏豐富性和世俗關懷功能,導致許多學術研究與社會治安實踐的隔離和疏遠。在此情形下,人們自然要從其他學科中尋找思想活力和替代性元素,在交流和對話中互補,在碰撞和融合中涌現出具有多樣化和世俗關懷功能的學術成果。此外,現代人文社會科學也如自然科學一樣趨于復雜化精細分工,沒有人能成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必須依賴或多或少或近或遠的其他學科知識來彌補個人的有限性。因此,現代學者在生存方式和研究風格上都趨于溫和與寬容。學術對話成為學科內部和學科之間的交往機制,也成為當代思想創新和學術創新的重要方式。從技術層面看,學科間的學術對話很普遍,方式也很靈活。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其一,前沿對話。各個學科都有各自的前沿陣地,由于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系統性和普遍聯系性,許多時候一個學科的前沿會與許多學科相聯系或銜接,甚至互有交叉,形成學科研究前沿的對話和交流。例如,關于社會治安變化規律的研究,不僅是治安學的學科前沿,換一個角度看,也是社會學、犯罪學等學科普遍關注的前沿問題。無論哪一門學科的學者在作系統研究時,都不可能不進行學科間的對話與交流。其二,問題對話。問題對話是指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學科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問題尤其是難題,恐怕不是哪一個學科知識體系能夠完全覆蓋的。例如,如何實現治安管理以人為本理念,如何實現治安處罰教育功能,如何解決治安管理趨利傾向,如何解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法制、體制和機制等問題,必須通過多學科的有機整合才能從理論上予以系統、科學闡述。其三,創新對話。創新對話是指在創新活動中學科之間進行的交流與對話。人類的文明進步,需要綜合知識的運用和創造性的發揮,離不開多學科的交流與對話。創新是學科間整合的熔爐和催化劑,豐富的社會治安治理管理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和學科間整合的機遇。由此可見,治安學的理論建構和學科發展不可能脫離多學科對話交流、交叉整合的基本路徑。

(三)擁有科學精神的治安學

篇8

關鍵詞:社會科學方法論;康德;新康德主義;韋伯

自從蘇格拉底提出探求真理的“辯證法”方法以來,方法論就一直是哲學認識論的重大問題,不過,近代以前的哲學家大都是方法論上的統一論者,他們認為人類無論研究自然、研究人、還是研究社會,其研究方法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都是方法論上的一元論者,他們無法想象針對不同的研究對象會有在原則上根本不同的研究方法。近代以后,一元論受到挑戰,這種挑戰源自兩個背景,一個是科學方面的,另一個則源自哲學。從科學方面說,近代自然科學的崛起和勝利,使得科學方法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但同時也出現了對這種科學方法的反彈,特有的社會科學方法論問題也日益凸現;從哲學方面看,近代認識論的特有論說,特別是其有關事實與價值的觀點從哲學層面催生了社會科學方法論學說的產生。當然,這兩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本文撇開了科學方面,僅從哲學方面作一些粗略的探討。從哲學方面說,始于萊布尼茨、休謨等人的知識分類說以及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相區別的觀點是為社會科學方法論之源起。

一、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源起

哲學家們很早就對各門科學知識進行過分類,比如,亞里士多德就把各門科學分為理論的、實踐的和制造的三大類,但它并未促成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誕生,這主要是因為,(1)亞里士多德以來的知識分類說大都是基于研究對象的;(2)這種分類并未觸及價值判斷的特殊性問題;(3)亞里士多德以來的哲學家都是方法論上的一元論者,即都認為各門科學的研究方法在宏觀上和根本上具有內在的一致性。而自萊布尼茨以來,近代哲學家提出了一種不同于古代的獨特的知識分類說,正是這種知識分類說以及相關的價值判斷問題成為了社會科學方法論得以成立的前提。

與古代的知識分類說不同,近代的知識分類說不是基于研究對象的不同,而是基于一種判斷、一種知識的科學性和真理性的不同,萊布尼茨率先提出了這種知識論,他說:“有兩種真理:推理的真理和事實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們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實的真理是偶然的,它們的反面是可能的?!雹偃R布尼茨的“兩種真理論”意味著存在著兩種不同類型的知識和真理,一種是推理的、必然的知識,這種知識只需要依內在的邏輯一致性即可證明為真,而且必然為真,另一種是事實的、偶然的知識,這種知識則需要借助外在的經驗觀察才能確定真假,而且這種真只具有或然性。

休謨則提出了與萊布尼茨幾乎完全一致的知識分類理論,休謨說,科學知識或者是關于觀念關系的知識,如數學和邏輯等形式科學。但與萊布尼茨不同的是,休謨知識分類說的本義是要明確科學知識的定義和范圍,以表明什么是科學,什么是非科學,從而把一切非科學的東西從科學領域中清除出去。為此,他更進一步提出了將“是”與“應當”、“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作出嚴格區分的觀點,即人們不可能從“是”推出“應當”來,“是”的判斷(事實判斷)與“應當”的判斷(價值判斷)是兩種完全不同性質的判斷,因此,必須嚴格區分作為科學研究的事實領域與作為道德研究的價值領域(相當于現在的社會科學)。這樣,休謨不僅進一步確定了基于判斷之真理性的知識分類說,而且凸現了現代社會科學方法論的一個核心問題——價值問題。

萊布尼茨和休謨的上述觀點在康德哲學中得到進一步的明確和深化,康德將知識分為先天分析知識、后天綜合知識以及康德所獨創的先天綜合知識三大類,前兩種知識分別對應于萊布尼茨和休謨的觀念關系的必然知識和事實關系的或然知識,由于康德認識論的原意是如何證成科學知識的普遍必然性,因此在這三種知識中,康德本人更重視第三種知識即先天綜合知識,整部《純粹理性批判》可以說都是對先天綜合知識的論證,然而出乎康德意料的是,他的認識論中的前兩種知識,先天分析知識和后天綜合知識卻得到了后世哲學家更多的認同和研究。

另一方面,康德的認識論有一個與休謨相同的目的,即為科學定性和劃界,他是通過對人類理性認識能力的分析來進行論證的,康德一方面論證了科學(康德把它叫做“理論理性”)的價值和意義,在經驗的范圍內,科學真理(理論理性)具有普遍必然性,但若超出了經驗的范圍則科學(理論理性)必然陷入二律背反,成為一種先驗幻象,這說明科學(理論理性)及科學真理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在科學的范圍之外還有一片廣闊的領域,這就是價值世界(康德把它叫做“實踐理性”),康德與休謨一樣,敏銳地觸及到了科學的有限性和價值問題,但與休謨排拒價值世界不同,康德認為正是因為科學(理論理性)的有限性使得價值(實踐理性)成為必要和可能,此所謂“揚棄知識,以便為信仰留下位置。”②在康德哲學中,在科學(理論理性)的范圍之外是廣闊的價值(實踐理性)的領域,而且與科學(理論理性)的經驗性、必然性相對應,人類的價值(實踐理性)領域則是超驗的、自由的王國,其重要性甚至在科學(理論理性)之上。因之,康德不只是區分了科學和價值,而且從哲學上對這兩大領域都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和研究,此舉對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意義極為重大,因為,在康德之前,人們對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的區別雖然早有認識,但這種區別 “并沒有從基礎上以哲學的方式建立起來。人們一般認為,一切知識都有共同的理論基礎和哲學基礎。由于自然科學的成就,特別是邏輯、數學和物理學知識的確定性,這些科學的規范、原則和哲學基礎似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切科學知識的準則。就認識論而言,康德并沒有超出這樣一種觀念。但是,康德的偉大之處在于為人的行為的可能性留出了一塊自由的畛域。哲學所要證明的,不僅包括人們達到對于自然的普遍必然的認識的可能性,而且還包括人們意志自由的可能性,也就是獨立于自然法則的自由法則的可能性??档碌倪@一觀點雖然尚未涉及文化科學的各種具體學科,也未涉及文化科學一般方法論問題,但是為一切主張文化科學區別于自然科學的思想提供了最基本的哲學根據,這就是人的行為的自由本性,人的行為以及由這種行為構成的社會的歷史性?!雹?/p>

綜上所述,萊布尼茨以來的認識論有兩個重要的觀點,1,基于知識的形式特征(與經驗有關還是無關)和真理性(必然真理還是或然真理)的近代特有的知識分類說,這種知識分類說將知識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與經驗無關的、具有必然性的邏輯——數學知識,另一類是與經驗有關的、只有或然性的經驗知識;2,與這種知識分類說密切相關的“價值論”,休謨和康德都區分了“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在科學領域之外劃出了一片價值的領域,“價值論”特別強調了與邏輯和事實判斷的科學性和客觀性不同,價值判斷是主體的和主觀的領域。近代認識論的第一個觀點將包含了價值判斷的社會科學排除在自然科學之外,不管作出這種分類的哲學家的主觀意圖如何,它在客觀上確認了存在著一種不同于自然科學的社會研究,導致了社會科學的獨立存在。第二個觀點以“價值”統攝社會科學,這不僅點出了社會科學的根本特征,而且對“價值判斷”的分析討論日后也成了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核心命題,因此近代認識論的這兩個觀點事實上構筑了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前提。

二、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奠基

康德等人區分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的觀點是社會科學方法論得以建立的起點,也是一個獲得今日學術界廣泛認同的觀點,但進一步而言,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事實與價值之分?特別是應該如何看待包含價值判斷的社會科學?則又是一個引發了廣泛爭議的問題,由是而形成了兩種相互對立的思潮,因而康德之后的社會科學方法論思想是沿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路徑發展的,一種是主張社會科學科學化的實證主義,另一種是主張社會科學特殊性的歷史主義,兩種思潮都建基于休謨和康德的理論之上。

廣義的實證主義包括圣西門、孔德、密爾、斯賓塞、馬赫及邏輯實證主義等一系列人物和思潮,作為一種具有強烈科學主義傾向的哲學思潮,實證主義繼承了休謨和康德哲學中有關只有邏輯和經驗研究(自然科學)才是科學,價值判斷并非科學的著名觀點,從這一基本理念出發,實證主義認為,價值判斷和社會科學或者根本就不是科學,或者必須用自然科學的方法來進行整合和分析。而自然科學之所以成為科學,除了研究對象上的原因以外,研究方法上的優越性是一個關鍵因素,這種優越性使得自然科學的原則、規范和方法應該而且事實上是一切知識的準則,因此,社會科學要成為科學,只有使用統一的自然科學方法來分析和研究,實證主義與古代哲學家一樣是方法論上的統一論者,認為只要是真正正確的、科學的方法就既可以認識自然,也可以認識人和社會。實證主義并未承認與自然科學研究相比,社會科學研究有何特殊性,但實證主義仍對社會科學方法論有以下幾項貢獻:1、實證主義專門探討了科學研究(包括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2、實證主義強烈主張社會科學應與自然科學一樣具有經驗性和科學性;3、具備了科學性的社會科學同時也應該是客觀的、價值中立的。

對社會科學方法論作出了更大貢獻的是新康德主義,這主要建基于這樣的事實,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自然事實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社會事實之間存在著重大的、甚至是本質上的差異。相對于無目的、無意識的自然事實而言,社會事實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和意向性,因為社會事實都是人類行為的結果,而人類行為的主觀性、能動性、選擇性和價值性都是客觀的自然事實所不具備的。而且由于這種區別,自然科學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如實驗法等實際上也無法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加以運用。所以,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除了運用與自然科學相同的一些方法以外,也應該存在不同于自然研究的、社會研究的特定方法,也即有一種所謂“社會科學的邏輯”,新康德主義正是從這里出發,肇始了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研究。

首先是狄爾泰,狄爾泰一生的偉大抱負是完成所謂“歷史理性批判”,他對歷史和歷史科學的獨到見解開啟了對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真正建構。他先從存在論的角度區分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在狄爾泰看來,以歷史事物和文化現象為研究對象的人文科學與以自然事物和現象為研究對象的自然科學有著原則區別,自然科學以外在的物理世界為研究對象,而人文科學則以人的內在生命、人的精神世界為研究對象,自然的物理世界本身沒有意義,或者其意義需要人去賦予,而人類生活則是有意義的,由于這種區別,因此,從研究方法上說,“在自然科學中,任何對規律性的認識只有通過可計量的東西才有可能,……在精神科學中,每一抽象原理歸根到底都是通過與精神生活的聯系獲得自己的論證,而這種聯系是在體驗和理解中獲得的。”④這就是說自然科學通過感覺、思維等外在的認識方式來進行,它是用因果關系描述和解釋的科學,而人文科學則應通過人的精神活動內在地去領會,它是用將心比心式的心靈交互來體驗的理解的科學?!吧鐣聦嵤潜蝗藗儚膬炔坷斫獾?。我們可以根據對我們自己狀態的觀察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它們在我們之中再現。我們理解它們,就可以通過愛和憎,通過我們激情的變換,而使歷史世界再現?!雹?/p>

與狄爾泰從存在論角度研究人文科學的特殊性不同,新康德主義西南學派的代表人物文德爾班和李凱爾特則主要從方法論的角度來探討自然科學和文化科學(社會科學)的區別。 文德爾班認為,由于自然“規律”是始終存在、反復出現、不斷起作用的東西,因而自然科學使用普遍化的方法,目的在于尋找自然界的“規律”、“齊一性”、“共相”、“不變的形式”, 它是“制定規律”的科學。而歷史“事件”則只有一次性、個別性和獨特性,因而社會歷史科學則使用個別化的方法,目的在于把某一過去的事件栩栩如生地再現于當前的觀念之中, 它是“描述特征”的科學。

李凱爾特進一步從質料和形式兩個方面區分了自然科學和文化科學,所謂“質料的分類原則”即從研究對象上來劃分自然科學和文化科學。李凱爾特認為自然是那些從自身中生長起來的、自生自長的東西的總和。文化則或者是人們按照預定的目的生產出來的。在這里,價值是區分自然和文化的標準,而所謂價值就是獨特性,一切自然的東西都是普遍的、重復的,因而沒有價值,都不能從價值的觀點加以考察。反之,一切文化產物之所以具有價值,在于它們的獨特性,它們的一次性發生過程。⑥

與“質料的分類原則”相比,李凱爾特更強調“形式的分類原則”, 即從研究方法上來對科學進行分類。從研究方法上說,自然科學是試圖從事物的普遍因素中形成普遍概念,因此,它必須采取“普遍化的方法”。文化科學所面對的是特殊的、一次性的研究對象,因此,它就只能采用“個別化的方法”。當我們從普遍性的觀點來觀察現實時,現實就是自然;當我們從個別性和特殊性的觀點來觀察現實時,現實就是歷史和文化。

新康德主義從康德關于自然領域和自由領域相區別的觀念出發,論證了自然科學和文化科學之相互區別在存在論(狄爾泰)和方法論(李凱爾特)上的內在根據,指出了歷史事實和文化現象與自然事實相比所具有的諸多特殊性,如價值性、個別性等,第一次明確地從學科類型上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文化科學)區分開來。同時,新康德主義還對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取得了相當的成就,比如:狄爾泰對“意義”的分析、對神入型理解的闡述,文德爾班和李凱爾特對“價值”的強調、對個別化方法的探討等等,這些成就一方面正式開啟了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研究,另一方面,其中的許多觀點后來都成為社會科學方法論的重要原則。

三、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確立

如果說新康德主義開啟了對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研究的話,那么,20世紀德國最偉大的思想家韋伯則把這種研究向縱深推進,并最終確立了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原則。

韋伯的方法論思想異常豐富,涉及社會科學方法論中幾乎所有的關鍵問題,首先是如何界定社會科學,劃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界限,在這一點上,韋伯基本上接受了新康德主義的觀點,認為社會科學應從存在論和方法論兩個方面加以界定,社會科學既有不同于自然科學的研究領域,更由于有著不同于自然科學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而有其獨特性。

其次,如何看待價值問題。自休謨、康德以來,“價值”乃是不同于“事實”的另一種判斷和另一個領域,是社會科學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新康德主義更是以價值論為中心來建構人文社會科學,無論是韋伯時代還是在現代,價值問題都是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核心問題,韋伯在價值問題上的觀點是一方面強調價值的獨特性和重要性,反對實證主義和自然主義,反對用尋找“規律”等來取代社會科學在對象和方法上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反對德國唯心主義,堅持社會科學也是一門客觀的經驗科學,不贊成用直覺等含混的方法來研究社會科學。具體而言,韋伯的基本主張是試圖將“價值關聯”與“價值中立”在方法論上統一起來。

韋伯認為社會科學首先是“價值關聯”的,這表現為價值是社會科學形成的先決條件,也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區別所在,同時,“價值關聯”也表明社會科學家必定是在一定的價值觀念的背景下去從事研究的,研究課題的選擇和目標的確定與研究者的信仰、利益和偏見等密切相關。因此,價值關聯既是建立社會科學的前提,又是解釋社會科學研究者的興趣的根據,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價值分析則是價值關聯的具體化,它具體地揭示了文化意義之所在,它們是經驗分析必不可少的前提,但還不是經驗科學本身。

如果說“價值關聯”是社會科學得以確立的基本前提的話,那么,“價值中立”則是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方法,它向社會科學提出了一個客觀性的要求,這種要求與自然科學的客觀性要求是一致的。區分事實分析和價值判斷,將價值判斷從科學認識中剔除出去,這個由休謨率先提出的原則在韋伯手上得到了明確而系統地闡述。

韋伯認為,前述價值關聯的有效性只限于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確立,它不能代替對實在所作的科學分析。韋伯一方面通過一些具體事例,如對當時流行的工團主義理論和信念的分析闡述了科學與價值的分野,另一方面,在《“價值中立”在社會學和經濟學中的意義》和《社會科學和社會政策中的客觀性》等文中進一步從理論上證明“應把純粹從邏輯上可推演的斷定和經驗事實斷定與實際的倫理價值判斷或哲學價值判斷區分開來,這種觀點是正確的?!雹咭蛑皟r值中立”作為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方法論原則表達了三種規范,(1)必須將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區分開來,(2)價值判斷無法取代科學認識,(3)科學知識也無法得出有關價值的結論?!皟r值中立”表明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一樣必須追求真理,必須滿足客觀性要求,學者不是先知,教師不是宣傳家,講臺不是布道所,韋伯反復強調的這個原則如今已成為社會科學界大多數人的共識。

韋伯“價值中立”說的另一個意蘊是社會科學的價值論域沒有事實領域那樣的客觀真理,一切價值都是相對真理,無法在終極的意義上比較高下,價值論域是“諸神彼此之間永無休止的斗爭。⑧真、善、美是無法統一的,正所謂“一事物之所以為神圣,不但不因其為不美所妨礙,而且唯其不美,方成其為神圣……一事物之所以為美,不但不因其有不善之處所妨礙,而且唯其有不善之處,方成其為美……一事物之可以為真,不但不因其為不美、不神圣、不善所妨礙,而且唯其為不美、不神圣、不善,方可成其為真……”⑨因此,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和終極信仰都是平等的,哪一個都無權宣稱具有絕對的正確性和優先性,稟持不同價值信念的人均應相互理解和寬容。

韋伯對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另一個貢獻是提出了“理解”和“理想類型”兩個研究范式。韋伯認為,“理解”或是合理性的,即邏輯的或數學的理解;或是神入的,即對他人心理和行為的重新體驗。韋伯著重分析了神入性理解。神入性理解的必要性在于人類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如價值觀念、終極目標、激情行為及所有的非理都很難用邏輯的方法來解釋,而只能作神入式的理解。神入性理解的可能性在于在大致相同的環境下,人們會產生大致相同的內心活動,因此人們可以通過分析在被理解者所處的情景中將會出現的內心活動來類推他人的內心活動。當然,由于這種神入性理解不具備合理性理解的邏輯明晰、普遍性和規范性,因而其正確性和有效性始終是有爭議的,不過,正如安德列斯基所說,盡管神入性理解有種種局限,但若無神入性理解,社會秩序在幾秒鐘內就會崩潰,因而它是無法從社會科學中排除出去的。⑩

“理想類型”是韋伯提出的社會科學研究的另一個范式,韋伯認為,由于研究者面對的社會事實紛繁復雜,要做出接近真實的研究頗為不易,因此需要建構一套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概念系統,它是從歷史事件中抽取和歸納出來的一種概念構架,是為了透視實在的因果關系而構造的非實在的因果關系,這就是社會科學研究中的“理想類型”。韋伯的“理想類型”論以及韋伯在他自己的研究中提出的幾種“理想類型”:如新教倫理、科層制、三種統治形式等在社會科學研究中顯示了巨大的力量,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一種研究方法。

因休謨和康德提出事實和價值的分野而肇其始的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到韋伯時代已完成了初步建構,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原則已經建立起來,并被廣泛地運用到社會科學的研究之中。比如,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分離在今天已是學術界的共識,也是社會科學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分類標準,經濟學據此就有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之分。又如,根據價值中立的研究原則,現代社會科學家都力求避免用價值判斷來代替科學的實證研究,以求得研究結果的客觀公正。另外,價值與事實的不同還表現在價值判斷并沒有事實判斷那樣的客觀性,各種價值具有不可公度性,而社會科學研究又無法回避價值判斷,因此在價值問題上,社會科學家要堅決反對和摒棄唯我獨尊的沙文主義,堅持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和平等對話的原則。

總括本文,從休謨到康德、從新康德主義到韋伯,現代社會科學方法論由是得以建立。

引文注釋

① 十六——十八世紀西歐各國哲學[M].商務印書館,1975:488.

② 楊祖陶,鄧曉芒編譯.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人民出版社,2001:59.

③ 韓水法.韋伯.臺灣東大圖書公司,1998:37-38.

④ 轉引自劉放桐.新編現代西方哲學[M].人民出版社,2000:125.

⑤ 轉引自韓水法.韋伯[M].臺灣東大圖書公司,1998:40.

⑥ 李凱爾特.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M].商務印書館,1986:20.

⑦ 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M].楊富斌譯.華夏出版社,1999:100.

⑧ 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M].楊富斌譯.華夏出版社,1999:28.

⑨ 轉引自蘇國勛.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55.

篇9

一、利用化學探究實驗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和技能、體驗和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創新意識、樹立科學的價值觀的活動過程。化學實驗是學生化學學習中的能動的實踐活動形式?;瘜W實驗為學生創設了親身參與實踐的情境。經常讓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欣賞感受化學美,就會消除對化學的誤解,激發探索化學的濃厚興趣,產生熱愛生活、愉悅和諧、樂觀向上等積極的情緒,具有獲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瘜W實驗的功能和探究性學習的特征決定了化學實驗必然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

1.化學的學科特征決定了化學實驗可以作為研究性學習的途徑

“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征。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發展的最現實、最生動、最有效的物質載體。學科的基本特征決定了學科的學習特點。在實驗中學習化學無疑是最有效而又最重要的化學學習方法之一。在化學實驗中,學生通過實驗研究和認識物質,掌握化學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學會化學研究的實驗方法。化學科學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特征,更有利于學生進行化學研究性學習。

2.化學實驗本身就是科學研究的過程

化學實驗是人們認識和研究物質的一種科學方法,是人們根據研究的對象和研究的目的,創造性地運用科學知識和實驗手段,有計劃地實施探究性實踐活動的過程。因此,化學實驗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創造性地探究的過程?;瘜W發展的歷史也充分證明:化學科學的任何一項重大的突破,無一例外地是經過化學實驗而取得的。正如波義耳所說:“沒有實驗,任何新的東西都不能深知?!敝袑W生化學學習中的化學實驗,雖然絕大多數是對物質及其變化的再認識,但從本質上看,這一過程與科學家進行的科學研究中的化學實驗是一致的。當化學實驗被用作探究性學習的途徑時,化學實驗的創造性和探究性便充分顯示出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積極地動腦動手,體驗科學家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獲得科學研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所以,在學生的化學學習過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實驗這個手段進行探究性學習。

3.化學實驗為探究性學習中驗證假說提供了科學方法

和科學家進行的科學探究一樣,探究性學習也具有問題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設特征、驗證特征和評價反饋特征。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針對發現的問題,在回憶總結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礎上,作出大膽假設或猜想,并通過化學實驗對提出的假設或猜想進行證實或證偽。所以,化學實驗不僅是學生探究性學習時驗證假設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為學生將來從事科學研究提供了一種方法。

二、利用化學探究實驗進行研究性學習的策略

在化學教學中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研究性學習,要充分挖掘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發揮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創設問題情境、驗證假設或猜想等環節中的作用。要研究開發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發現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實現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探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

1.利用化學實驗創設問題情境

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發現“問題”的情境下產生的一系列學習活動。問題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問題引發了學生的探究活動。在化學學習中,除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外,教師更要通過各種途徑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而化學實驗是最形象、最生動、最直觀的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之一。

以化學實驗創設問題的情境,要特別注重化學實驗中學生觀察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化學實驗現象紛繁復雜,有目的、有條理的敏銳觀察和深刻的思考,才能從復雜的化學實驗現象中發現問題。

以化學實驗創設問題情境,要注意將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聯系和學生熟悉、感興趣的內容開發成化學實驗,因為學生在其感到熟悉和認為有用的情境別能發現問題和產生解決問題的迫切欲望。例如在進行初中化學的關于“燃燒條件”的學習時,從實驗室酒精燈的熄滅、燃燒木柴要把木柴架空、液化氣灶及煤爐都留有通風口等學生非常熟悉的實驗情境出發,引導學生思考,發現問題。

以化學實驗創設問題情境,要使化學實驗呈現的問題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影響化學實驗現象的因素很多,產生的化學實驗現象也錯綜復雜。教學中要通過精心設計實驗方案、嚴格控制實驗條件等多種途徑,以最佳的實驗方式呈現化學問題,使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順利地解決化學實驗呈現的問題。如可用濃鹽酸、濃氨水、酒精等的揮發實驗來呈現構成物質的微粒是不停地運動的問題等,都能使學生順利地發現和解決問題。

2.利用化學實驗驗證假說或猜想

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針對提出的問題,經過多渠道的收集信息和深入的思考,將會提出有關問題解決的方案和問題答案的假設或猜想。通過化學實驗對提出的猜想或假設進行驗證,是學生進行化學探究性學習常用的方法。

以化學實驗驗證假說或猜想,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體驗和經歷用化學實驗驗證假說和猜想的機會。教師要指導學生,特別是要幫助和指導那些有困難的學生完成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如在初中化學中物質構成奧秘的知識教學時,對“構成物質的微小粒子之間是有空隙的”的假設的驗證,學生在設計方案時可能產生一定的困難,這時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設計“一定體積的水和酒精混合”的實驗方案和“氣態、液態和固態物質的壓縮”實驗進行驗證。

以化學實驗驗證假說或猜想,要注重引導學生設計一些與假設或猜想“相違背”的實驗方案和采用反證的實驗方案,以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演繹的思維方法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如學生在進行質量守恒定律的學習時,可能會提出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會增大、不變和減少三種不同的假設,并根據假設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驗證。在驗證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設計一些如“鎂條在空氣中燃燒質量增加”,“木炭在空氣中燃燒質量減少”等“反?!钡膶嶒灧桨?,讓學生在探究中產生新的問題,以提高研究性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以化學實驗驗證假說或猜想,實驗中要嚴格控制實驗條件。探究性學習中驗證假說或猜想的實驗方案,在不同的條件下,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實驗現象,要使實驗能夠用來驗證假說或猜想,實驗條件必須與題設條件相吻合。通過實驗驗證過程中對實驗條件的控制和選擇,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了解到實驗條件控制是實驗的靈魂,從而有效地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

3.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探究功能

在化學教學領域中,長期以來人們過分夸大了實驗所起的驗證原理、通過形象直觀的方式獲取知識和培養實驗技能的作用。以化學實驗作為研究性學習的途徑,就必須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恢復化學實驗探究性的本來面貌。

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探究功能,要不斷研究開發適合于探究性學習的化學實驗。要注意從生產、生活實際中挖掘素材設計實驗方案,因為來源于生產生活實際的實驗探究性強,能極大程度的調動學生探究的主動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如鋼鐵的銹蝕和防護、燃燒和滅火、金屬的活動順序、氣體和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等都可以設計成很好的探究性實驗。

三、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行動措施

1.營造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氛圍

貴州教育家汪廣仁教授說:“學生對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學習的進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種自然傾向的激發?!苯處煴仨氉⒁饨o學生營造寬松、民主、自由的氣氛。在通過化學實驗進行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實驗方案。即使是在對學生提出的不全面、不完善甚至錯誤的實驗方案時,也要以表揚鼓勵為主,充分肯定學生在提出實驗方案過程中的主動參與精神和創新意識。另外,教師應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允許他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方案進行研究活動,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經受挫折的磨練,并體驗研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2.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進行研究性學習

化學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但并非是惟一的途徑。有些內容用探究性學習并不一定需要通過化學實驗來進行,特別是對學生具有較多知識背景的內容和物質微觀結構的學習更是如此。如學生對原子結構模型提出質疑,我們無法通過實驗進行探究,但可以通過化學史料,沿著科學家的研究足跡去想象、去思考。有些內容的研究性學習可以通過包括化學實驗在內的多種途徑來進行。因此,在化學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學習內容和學校的教學條件等,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選擇研究性學習的途徑。

3.借助典型化學實驗,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第一,借助典型實驗恰當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炭在氧氣中燃燒,當氧氣量少時生成一氧化碳;當氧氣量充足時生成二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化學性質截然不同的兩種物質,從而樹立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和量變引起質變的辯證觀點。

第二,借助典型實驗、典型人物、增強愛國意識。例如借助張青蓮教授對準確測定相對原子質量的貢獻以及侯德榜的感人事跡和我國純堿工業的發展概況,激發學生建設祖國的使命感。

第三,借助典型實驗培養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例如結合每一個演示實驗的特點有側重地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遵規守紀、不怕挫折、保護環境的教育。介紹化學家鉆研實驗要著重加強愛護公物、尊重他人、樂于協作、注意安全、整潔有序的品德教育,大力糾正學生在實驗中浪費藥品、亂放亂倒等不良實驗習慣。

4.注意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

化學實驗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活動,可以把觀察、實驗控制、收集事實、分析和統計結果等科學方法融于一體。在實驗中應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科學研究方法。通過化學實驗還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協作的科學作風,這些是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在未來社會全面發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質。

篇10

【關鍵詞】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科學知識社會學

【正文】

傳統的科學哲學主要是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研究科學的,并且取得了累累碩果。但是,僅僅從這個角度來研究科學顯然是不夠的。科學也是一種社會系統或社會體制,并且科學知識本身同社會條件也的確存在著某種聯系,因此,還需要對科學進行社會學的研究。近些年來,隨著元科學研究的不斷進展,人們越來越發現傳統的科學哲學的定位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以致想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作深入研究,感到困難重重。而另一方面,由于科學社會學與科學哲學相比起步較晚,加上其獨特的研究視角和誘人的應用前景,使得科學社會學研究正方興未艾。尤其是隨著科學知識社會學的興起,大有從科學哲學走向科學社會學的趨勢。本文對元科學研究的這一發展趨向作了評析,認為:(1)傳統的科學哲學的定位最突出的局限性之一,在于難以將社會歷史的觀點貫徹到底;(2)科學社會學的研究不僅有助于克服科學哲學的這種局限性,從而促進其深入發展,而且也為整個元科學的研究開辟了廣闊的前景;(3)科學社會學(特別是科學知識社會學)也有其自身難以克服的局限性,并不能取代科學哲學對科學內容本身作深層的研究。

一、傳統的科學哲學的定位及其局限性

盡管關于什么是科學哲學這個問題存在著不同的意見,但是,一般說來,人們基本上還是傾向于將傳統的科學哲學定位于作為一級學科的哲學下面的一門二級學科。更確切地說,科學哲學的研究范圍基本上局限在認識論或方法論的領域內,并且把它所研究的認識論或方法論幾乎等同于“科學的邏輯”。這在約翰·洛西所寫的《科學哲學歷史導論》一書中體現得最為明顯。他將《科學哲學歷史導論》寫成了“科學方法觀點發展的歷史概要”。在他看來,科學哲學主要探索下列問題:(1)哪些特征把科學研究與其他類型的研究區分開?(2)科學家在研究自然時應遵循哪些程序?(3)正確的科學解釋必須滿足哪些條件?(4)科學定律和原理的認識地位是什么?因此,科學哲學要比科學本身的實踐站得更高:科學從事的是對事實進行解釋,而科學哲學的主題是研究各門科學的程序和結構以及科學解釋的邏輯。([1],p.2)值得注意的是,約翰·洛西將邏輯實證主義和波普學派及其以前的科學哲學看作是“正統的”科學哲學,而將庫恩、拉卡托斯、勞丹、費耶阿本德等歷史主義的科學哲學看作是“非正統的”科學哲學。

約翰·洛西所謂的“正統的”科學哲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靜態地、非歷史地研究科學。似乎科學存在著一種超歷史的結構或方法論規則,而科學哲學可以站在科學之上,運用超歷史的元科學概念,揭示科學的程序、結構或科學解釋的邏輯。二是主張對科學進行純粹的理性重建,完全排除各種非理性因素。他們將科學認識論或方法論加以高度邏輯化和形式化,從而將邏輯理性推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對各種非理性因素的考慮則到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三是純粹局限在認識論范圍內研究科學,完全忽視了社會學的因素,似乎科學只是個別科學家從事的工作,而不是一項集體的或社會的事業。

應當肯定,傳統的科學哲學關于科學理論結構的分析,關于科學方法的合理重建以及對若干元科學概念的邏輯分析等等,對于推進和深化科學認識論乃至整個哲學的研究,無疑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由于他們對于分析、還原和邏輯方法的強調和運用,使得科學哲學幾乎成了一門與科學研究相類似的相當嚴格和精密的學科。他們發起的“科學的哲學”運動盡管后來遭到失敗,但的確曾經將科學哲學帶進了最輝煌的時期,并且深刻地影響著哲學的發展。因此,從歷史的觀點看,傳統的科學哲學如此定位是有積極意義的,無論是對于推進哲學還是科學研究來說,也許都是必要的并且是不可逾越的。

然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發現傳統的科學哲學定位的局限性和偏頗性;首先,雖然科學哲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科學,但是它本身卻應當屬于人文學科。因此,它與其它人文學科一樣,若是按照傳統的科學哲學家的理想,完全排除社會、歷史和心理等因素,純粹用邏輯和理性將科學哲學建構成類似物理學那樣的精密學科,顯然是不可能的。其次,僅僅從靜態的、理性的和認識的角度來研究科學,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這種角度嚴重地忽視了科學在本質上是社會的這一重要特征:科學家在科學活動中往往并非單獨地從事研究,而是需要在某個科學共同體中從事研究;科學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社會(公共)性的事業,其中個人的行為要受到社會目標和規范的強烈影響;還有任何基礎性的科學研究往往不能脫離社會對技術上的要求等等。

如何克服傳統的科學哲學的局限性和偏頗性,將認識因素和社會因素密切地聯系起來,更進一步說,如何將科學哲學與科學社會學有機地聯系起來,在這方面,應當說,托馬斯·庫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庫恩提出的兩個著名的概念,即范式概念和科學共同體概念,可以說既是科學哲學又是科學社會學的重要概念。庫恩認為,科學哲學的主要問題是解釋科學的動態過程,并且首先要弄清楚科學究竟是怎樣發展的。在他看來,這種“解釋歸根到底必然是心理學或社會學的。就是說,必須描述一種價值體系,一種意識形態,同時也必須分析傳遞和加強這個體系的體制。知道科學家重視什么,我們才有希望了解他們將承擔些什么問題,在發生沖突的特殊條件下又將選擇什么理論?!保ǎ?],p.286)由此可見,盡管庫恩對科學進步的解釋帶有嚴重的相對主義色彩,但是,庫恩對于糾正傳統的科學哲學片面強調“科學的邏輯”的定位,溝通科學哲學與科學社會學、科學史和科學心理學的聯系,開辟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相結合的研究思路,其貢獻是巨大的。

自庫恩提出科學革命的理論以后,科學哲學逐漸經歷了從邏輯主義向歷史主義的轉變。歷史主義者們大大超越了傳統的科學哲學作為“科學的邏輯”的定位,更多地關注科學的實際發展,試圖建立歷史的模型,因而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歷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領域。他們主張一種與邏輯主義完全不同的方法論,即歷史方法論。這種方法論在本質上是辯證的,要比邏輯主義者所主張的“科學的邏輯”寬闊得多。

然而,盡管歷史主義者竭力倡導一種歷史方法論,但從整體上來說,他們的哲學仍然沒有擺脫分析哲學的基本框架,邏輯主義的色彩依然很濃。也就是說,歷史主義者最終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科學哲學的定位并克服其局限性,將社會歷史的觀點貫徹到底。于是,科學哲學依然困難重重。其中,最為典型的是關于科學進步的問題。本來,如果真正從這社會歷史的觀點看,科學進步是不言而喻的。因為首先,社會生產力在不斷提高,人們可以利用越來越先進的物質手段從事科學;其次,人們可利用的知識和信息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增長;還有,每個時代每個社會的人的智力水平和文化素質也在不斷地提高和發展。但是,要想按照原有的科學哲學的定位,在分析哲學的框架內,用純粹邏輯的觀點來解決,科學進步問題卻變得極為艱難。正是由于這個緣故,科學哲學家們至今還難以擺脫這樣一種兩難困境:要么堅持某種超越歷史的普遍有效的科學進步標準來說明科學的進步性;要么接受庫恩的觀點即范式之間是不可通約的,因而否認了科學的進步性。由此可見,要使科學哲學擺脫這種困境,就應當真正突破原有的定位和框架,進一步開拓視野,積極吸取其他元科學研究成果,特別是科學社會學的研究成果,使科學哲學與科學社會學等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推動科學哲學乃至整個元科學研究的深入發展。

二、科學社會學的新視野

科學社會學與科學哲學對科學的研究視角有所不同。它們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科學哲學主要地將科學看作是一種認識,往往使用認識論的范疇(如“理論”、“因果性”、“實驗”、“假說”等等),對科學側重于進行方法論或認識論以及科學發展的內在邏輯的研究。然而,以默頓為代表的科學社會學在本質上將科學看作是一種社會體制,將科學的發展過程看作是科學在社會中逐漸體制化的過程。于是,科學社會學往往使用社會學的范疇(如“體制”、“規范”、“分層”、“權威”等等),對科學重點進行社會關系、社會結構和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研究。具體地說,科學社會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為元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第一,與其他社會體制(例如政府、教育等)一樣,科學也是一種社會體制?!翱茖W可以被樸素地表達成由許多科學家個人組成的共同體:他們觀察自然界,互相討論他們的發現并且把結果記錄在檔案中”,“在可能達到的最廣泛的范圍里,致力于建立觀點的合理的一致性?!保ǎ?],pp.17—18)科學作為一個社會系統,它的正常運行是通過許多公共的或社會的形式來實現的。例如,“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公共機構,如大學里的科系、學術社團及科學雜志,它們致力于各種各樣的公共活動,象科學教育,發表科學論文,對有爭議的科學問題展開辯論,或者對于著名的發現授予正式的獎賞。在更抽象的形式上,我們注意到了公共性影響,如教育課程的設置、研究傳統及研究綱領。每一個科學家都被要求去扮演各種各樣的公共角色,如研究生、研究管理人員或知名科學權威,并且受到公共行為規范的制約,如‘普遍性’或‘無私利性’等。”([3],p.13)科學社會學(至少是“內部的”科學社會學)將這些公共建制、活動、影響、角色、規范等等看作是“科學的基本要素”,強調“如果不去探求科學家在他們的科學研究過程中,彼此是如何發生聯系的,那么就無法理解科學理論的地位,無法理解這些理論當初是怎樣被設想出來的?!保ǎ?],p.13)這就是所謂“內部的”科學社會學的基本思想和出發點。概括地講,“內部的”科學社會學,按照齊曼的觀點,是以科學發現為背景,研究的是科學這種社會體制的內部結構、社會關系及其運行規律。

顯然,將科學看作是一種社會體制的研究綱領大大拓展了元科學的研究:首先,拓展了科學哲學和認識論的研究。盡管歷史主義的科學哲學也已經觸及到用社會歷史的觀點來看科學,但是,科學哲學在這方面的研究僅僅是綱要性的,并且可以想象在科學哲學的定位和框架下面是很難能將社會歷史的觀點貫徹到底的,充其量只是在大量歷史案例中去尋找科學發展的邏輯。相比之下,科學社會學不僅使這方面的研究成為可能,而且切切實實地推進了這方面研究。例如,科學哲學中提到的“范式”、“科學共同體”等等概念,在科學社會學那里已經不再是一種智力抽象,而轉變成為切實的研究對象。至于科學哲學中非常突出的“客觀性”、“真理性”和“合理性”等問題,科學社會學則用社會學的術語重新加以闡述。約翰·齊曼甚至提出了“社會學的認識論”的概念。在他看來,“社會學的觀點不僅闡明了科學的‘方法’;它也說明了科學認識論的基本問題?!保ǎ?],p.159)他指出,“代替強調科學的認識方面的哲學透視,也許我們從一開始就應該采取社會學的觀點?!保ǎ?],p.149)這些話可能有些夸張,但是,對科學內部作社會學的研究對于科學哲學來說至少是一種補充和拓展。

其次,開辟了許多關于元科學的新的研究課題及其研究方法。例如,關于科學共同體的研究,關于無形學院的研究,關于科學交流體系的研究,關于科學獎勵制度的研究,關于科學家行為模式的研究,關于科學中的社會分層的研究,關于社會中的科學家的角色研究和關于科學評價的體制化研究等等,所有這些課題的研究,對于理解科學內部實際的社會運作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二,更重要的是將科學這種社會體制放到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中來探討,深入研究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研究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社會對科學的控制以及科學發展的社會條件和社會后果等等。科學社會學并不僅僅局限于從“內部”考察科學,相反,它更強調科學“這種社會建制植根于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完成一定的社會功能,并且和其他體制一樣,和法律、宗教、政治權力等等聯系在一起。”([13],p.163)因此,一方面,科學能夠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茖W通過技術以巨大的力量導致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以及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等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生巨大的變化。當然,科學的發展既能強有力地推動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進步,同時也有可能由于不恰當的應用而給社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科學又受到社會的巨大影響、制約或控制。從經濟的角度看,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對技術上的需求,社會可以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影響、制約或控制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方向;從政治的角度看,國家和政府需要借助科學技術來實現其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文化的和外交的目的;從文化的角度看,任何科學技術的發展都無法脫離它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并受到這種文化環境的制約。作用于科學的巨大的社會力量,不僅可以將科學技術看作是一種工具,使它服從于各種社會需要,而且也可以從根本上改變科學的體制及其自身的活動方式。當然,社會對科學的影響、制約或控制也會有雙重效應:一是促進科學技術健康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二是也有可能破壞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從而給科學與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毫無疑問,將科學這種社會體制放到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中來考察,深入研究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之間的社會互動關系,對于元科學研究來說,帶有革命性的變化。它的意義在于:

首先,突破了傳統的元科學研究的思維框架。一般說來,傳統的元科學研究(包括科學哲學、科學心理學、科學史、甚至“內部的”科學社會學)基本上都局限在科學本身的活動范圍內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方式的缺陷在于,它忽視了十分重要的社會因素,那就是科學正在改變著整個社會,與此同時,社會也在改變著科學。用約翰·齊曼的話來說,“作用于科學的巨大的社會力量,正在使科學自身內部的活動方式變得面目全非,并且這種力量正在向著科學哲學與心理學的核心滲透:而人們常常不能認識到這種情況?!保ǎ?],p.11)也就是說,如果切斷科學與整個社會的聯系,即將社會對科學的影響忽略不計,而單純地研究科學本身,則多少帶有某種程度的盲目性。

其次,為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科學提供了可能性,傳統的元科學研究只是從“內部”研究科學,其視野顯然是極為有限的,充其量只是將科學看作一種學術活動,而科學的目的是“為科學而科學”。但是,僅僅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科學是遠遠不夠的。的確,科學是一種條理化的知識體系;它采用了獨特的方法;它具有獨特的社會結構;它是具有特殊研究才能的人們做出的發現。然而,它更是一種與整個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體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社會體制;它是一種實現各種社會目標的手段和工具;“它需要物質設備;它是教育的主題;它是文化的資源;它需要被管理;它是人類事務中重要的因素。我們的科學‘模型’,必須把這些相互差異、有時是相互矛盾的方面聯系起來,并且統一在一起?!保ǎ?],p.7)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將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聯系起來加以綜合研究,才有可能。

再次,開辟了元科學研究從理論走向現實的更廣闊的道路。由于對科學所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因素的忽視,一般說來,傳統的元科學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理論脫離現實的傾向,它們所建立的各種科學模型充其量只是科學作為學術活動的模型,離科學作為社會體制的現實情況有很大距離。相比之下,科學、技術與社會相互關系的研究更著重于關注科學的社會現實:究竟科學實際上是如何通過技術影響社會的?社會又是如何實際地影響、制約或控制科學技術的發展的?作為一種社會體制的科學在現實社會中的現狀是什么?它將如何發展?科學對于現實社會的影響又是什么?有什么正面或負面影響?應當采取什么樣的對策促進科學、技術與社會三者之間良性互動,既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又推動整個社會的全面進步?所有這些問題都是科學社會學的理論問題,也是它所應當解決的現實問題??梢哉f,科學社會學的研究為著重運作的關于科學技術的政策性研究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三、科學知識社會學能否取代科學哲學

很明顯,將科學作為一種社會體制來研究的科學社會學同將科學作為一種認識活動來研究的科學哲學兩者不僅不是沖突的,而且起著相互補充的作用。然而,本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興起的科學知識社會學卻對科學哲學提出了嚴重的挑戰。這種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學科定位同原有的科學社會學大為不同,它脫離了以默頓為代表的科學社會學的研究傳統,并不是從社會體制這個角度來研究科學,而是強調要對科學知識本身進行考察,直接研究科學知識的內容與社會因素的關系。這便形成了科學知識社會學與科學哲學兩者之間的互相競爭關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愛丁堡學派代表人物提出的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強綱領蘊含著這樣一種傾向,那就是科學知識社會學能夠而且應當取代科學哲學,來研究和解釋科學知識的內容和性質。這項“強綱領”指出,科學知識本身并不存在絕對的或超驗的特性,也不存在諸如合理性、有效性、真理性或客觀性這樣的特殊本質。所有知識,不管是經驗科學中的知識還是數學中的知識,都應當徹底地被當作社會學的研究材料來處理。([5],p.3)這無疑是在宣告以研究科學合理性、有效性、真理性或客觀性為內容的科學哲學應當終結,關于科學知識的一切應當讓位于科學知識社會學來研究。我們認為,這種見解不僅是相當偏頗的,而且也是難以經得起推敲的。

首先,科學知識社會學對科學知識所作的研究充其量只是一個側面,它根本無法代替科學哲學對科學知識本身作正面的認識論的研究。我們不妨可以看一看戴維·布盧爾在他的《知識和社會建構》一書中對“知識社會學的強綱領”的闡述。布盧爾說:“社會學家所關注的知識,包括科學知識,純粹是作為一種自然現象來看待的。”([5],p.5)他認為,科學知識社會學應當遵循以下四條原則:①知識社會學是研究原因的,即關注那些導致信念或知識狀態形成的條件。當然,除了社會原因以外,還存在著其它類型的原因,它們與社會原因一起促使信念形成;②知識社會學公平同等地對待真和假、合理或不合理、成功或失敗。這些對立的雙方都需要得到解釋;③知識社會學的解釋風格是對稱的。例如,用同樣類型的原因來解釋正確的信念和不正確的信念;④知識社會學是反身性的,從原則上說,它的解釋模式應當適用于社會學本身,否則社會學將是對它自己的理論的反駁。布盧爾將原因、公平、對稱和反身性這四條原則稱之為是知識社會學的強綱領的定義。([5],p.7)由此可見,科學知識社會學研究的是科學知識與社會環境條件以及社會結構之間的關系,并且主要研究的是產生科學知識的社會原因或社會條件。也就是說,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研究重點并不是科學知識本身。它甚至根本不關心科學知識的真或假、合理或不合理、成功或不成功等等這樣一些對科學知識來說帶有根本性的問題,而只是采取一種自然主義的立場,將所有科學知識都一味地同等地看作為“結果”;它將研究重點放到了科學知識的外部,放在社會條件或原因上面,即側重于研究是什么樣的外部的社會條件或原因導致什么樣的科學知識的產生。當然,科學知識社會學從這種角度來研究科學知識不能說沒有新意,也許是頗有意義的,但是,應當承認這種角度僅僅只是從一個側面來研究科學知識,而且過多地強調這個側面顯然是不可取的,因為其一,正如約翰·齊曼所批評指出的,“固執的社會學家可能大大地過高估計了社會利益的影響和其它科學以外的考慮”,從而“鼓勵從在科學中起片面作用的一系列因素出發的研究,并使之合法化,因而得出非常可疑的結論”;([3],p.155)其二,它大大低估甚至否定了科學知識本身發展的內在邏輯等認識因素,而事實上這也是科學知識產生的先決條件之一。毫無疑問,離開了人的認識,社會因素的作用再大,科學知識也無從產生。

其次,科學知識社會學本身也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困難和局限性。勞丹認為,“任何認識社會學的解釋至少必須給出存在于某個思想家Y的某種信念X與Y的社會狀況Z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果社會學的解釋具有‘科學的’意義的話)這就要求助于一條普遍的定律,此定律表明,處于Z類狀況之中的所有(或大多數的)信仰者都會采取X類信念”。([6],p.217)但是,在勞丹看來,盡管作了幾十年的研究工作,當代科學知識社會學其解釋還是“過于粗糙,遠遠達不到起碼的確切性要求?!保ǎ?],p.218)除了象勞丹這樣的科學哲學家以外,還有象科學社會學家默頓和對知識社會學最有建樹的社會學家之一卡爾·曼海姆都對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前景表示懷疑。默頓認為,“特定的發現和發明屬于內部科學史的范圍,并且大量地獨立于非純科學的因素?!保ǎ?],p.220)而曼海姆則斷定說:“數學和自然科學”中的歷史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內在的因素。”([6],p.220)一般說來,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困難及其局限性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社會條件對科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影響往往是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也就是說,在特定的社會條件和特定的科學發現或發明之間不一定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其二,社會條件對科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影響往往從宏觀上講比較說得通,而從微觀上分析比較困難。例如,我們可以從當時的工場手工業時期的經濟和技術上的需要來說明為什么在近代自然科學的各學科中,發展較快、成熟較早的是經典力學。但是,我們很難說明經典力學中的每一個定律的社會根源是什么。其三,科學知識社會學也許比較適合于那些原始的或經驗性很強的科學知識,但很難研究近現代那些理論性或邏輯性較強的科學知識。因為前者離社會現實比較近,或許同社會條件有某種直接的關系;而后者離社會現實比較遠并且已經高度數學化。更進一步說,科學知識社會學在科學知識可以用理性解釋的范圍內似乎沒有多大的用武之地。勞丹甚至明確指出,科學知識社會學只能限定“在不合理性假定的框架之內工作”,才有“廣闊的天地?!保ǎ?],p.222)當然,勞丹對科學知識社會學研究范圍的限定未免有些絕對,但是,他的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科學知識社會學所固有的局限性。

最后,用科學知識社會學來代替科學哲學的后果也是不可取的。顯然,用科學知識社會學代替科學哲學至少有兩個嚴重的后果:其一,使得對科學知識的研究趨于平面化和表面化。因為科學知識社會學家將科學知識僅僅看作是一種自然現象,所以,他們不希望、也不可能對科學知識作比“自然現象”更深層次的研究。他們將科學的合理性、有效性、真理性或客觀性問題擱置一邊的結果是,將科學知識等同于文學知識、道德知識、宗教知識或別的什么知識,使得科學知識完全失去其自身的有別于其它文化知識的特點。這樣一來,科學知識社會學家們在否定科學哲學研究的同時,實質上也否定了他們自己所作的研究,因為既然科學知識同其它別的文化知識沒有什么根本區別,那么,科學知識社會學本身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其二,進一步為認識論和文化的相對主義敞開大門。事實上,科學知識社會學家并不是拒斥所有的哲學觀點。確切地講,他們認為,默頓學派的局限與不足就是與實證主義哲學的聯系,而他們的目的就是在新的哲學觀點的支配下,為科學社會學轉向科學知識內容的研究作出貢獻;并且認為他們的研究可以論證這些新的哲學觀點。([7],p.228)而這些所謂的新的哲學觀點最主要的傾向之一,那就是認識論和文化的相對主義。正如布盧爾所明確承認的,“知識社會學的強綱領依賴于一種相對主義。它采取了可以稱之為‘方法論的相對主義’的立場。這種立場體現在早先提出的對稱性和反身性兩條原則之中。所有的信念(不管它們得到如何評價)都將以同樣普遍的方式予以解釋。”([5],p.158)反之,若要用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結論來論證哲學觀點,那么勢必強化相對主義的觀點:首先,科學哲學中所探討的“客觀性”和“真理性”的概念,在科學知識社會學家看來,其真實的含義只不過是“主體間性”,即“許多人的意見一致”。這就是認識論的相對主義觀點。其次,正如齊曼指出的,“知識社會學原則的嚴格應用看來必將導致這樣一個不可避免的結論:科學僅僅是在理智領域中許多相互競爭的世界圖像當中的一種,而且它并不優越于一個社會團體能夠贊同的任何其它的系統方案,例如,贊德人的著名的巫術信念。”([4],pp.119—120)這就是文化相對主義的觀點。由此可見,如果說費耶阿本德從科學史的個別案例研究中得出認識論和文化相對主義的結論,從而宣告科學哲學的終結的話,那么,這些科學知識社會學家們則試圖以更一般的經驗研究來強化費耶阿本德的觀點。可是,他們竟沒有想到,科學哲學的終結同樣也意味著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終結!

【參考文獻】

〔1〕約翰·洛西:《科學哲學歷史導論》,邱仁宗等譯,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2年。

〔2〕托馬斯·S·庫恩:《必要的張力》,紀樹立等譯,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3〕約翰·齊曼:《元科學導論》,劉@①jùn@①jùn等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4〕JohnZiman,ReliableKnowle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

〔5〕DavidBloor,KnowledgeandSocialLmagery,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