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階段的主要特征范文

時間:2023-06-06 17:58: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經濟危機階段的主要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經濟危機階段的主要特征

篇1

世界資本主義自2008年開始爆發全球性金融一經濟危機,至今沒有完全復蘇。要說明這次危機的原因和性質,必須首先了解當代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征。

資本主義經歷了一個長時間的發展和演變過程。特別是在20世紀的最后二三十年,資本主義經濟的變化尤為巨大,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特征。第一,經濟的信息化。信息技術是在電訊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到20世紀70年代后,以微電子技術、個人電腦和網絡為標志,推動了整個經濟的信息化。信息技術不僅改變了商品和勞務的生產方式,使更多的物質產品的生產實現了自動化,大大加快了商品的流轉過程,而且使勞務的遠程即時利用成為可能,極大地擴展了生產要素的配置空間。信息技術還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包括交流、交易、教育、娛樂等各個方面。第二,經濟的服務業化。這表現為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末,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第三產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平均已達到68%,美、法等國甚至超過70%。服務業已取代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部門。正是這一特征,使許多西方學者認為現代資本主義已經進入后工業化階段。第三,經濟的虛擬化。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貨幣、證券、外匯、金融衍生品等非實物的虛擬資產急劇膨脹,其增長速度大大高于GDP的增長率,虛擬資產的交易額與實際商品和勞務的交易額相比已大得不成比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僅國際匯兌市場每天的交易額就高達14000億美元,而與之相對應的實際的國際貿易只占5%-8%。虛擬經濟在資產存量和交易數量方面都已大大超過了實體經濟。第四,經濟的全球化。雖然經濟全球化是伴隨著資本主義興起和發展的一種長期和固有的現象,但這一過程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發生了重要變化,不但商品和資本的國際流動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而且貨幣與信息的國際流動得到空前的發展。世界經濟正在商品、生產要素、資本、貨幣、信息的全面跨國流動基礎上聯成一體。

然而,在這些直觀和表面的特征后面,還可以觀察到資本關系的更深層次的變化。這包括以下幾個重要方面。第一,在資本形態上,資本的社會化達到空前高度。這種高度的社會化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說明。一方面,是資本的終極所有權的高度分散化。在股份制發展和股票持有人日益增多的基礎上,20世紀后期年金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擴大更加分散了資本的終極持有,而法人資本和機構投資者的興起則進一步提高了資本的社會化程度。但另一方面,高度分散化和社會化的資本卻是集中在少數大公司和大金融機構手中由其支配,結果是強化了掌握著資本直接所有權的能動的資產階級管理階層的資本權力。第二,在資本結構上,金融業資本相對于非金融業資本占有主要地位。在今天的資本主義世界,銀行資本、證券資本、風險資本、投機資本等金融業資本不僅對于實體經濟中資本的運轉和積累產生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而且對于一國甚至世界經濟的穩定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金融業資本相對獨立的過度膨脹大大加強了資本主義經濟的不穩定性。第三,在資本占有剩余的方式上,資本通過實體經濟創造剩余相對于資本通過非實體經濟再分配剩余的重要性在下降。大量資本在虛擬經濟領域的逐利活動實際上是再分配和占有實體經濟中已創造的物質財富,這構成了過剩資本積累的新方式,也反映了現代資本主義腐朽性的一面。在資本家看來:“生產過程只是為了賺錢而不可缺少的中間環節,只是為了賺錢而必須干的倒霉事。因此,一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國家,都周期地患一種狂想病,企圖不用生產過程作媒介而賺到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周期性的狂想病,已演變為現代資產階級的一種經常性的病態。第四,在資本的實現條件上,發達資本主義經濟的外部市場相對于其內部市場的重要性在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的迅速積累和資本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有效需求的相對飽和,在20世紀70年代后已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產過剩和積累過剩。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創造的價值和剩余價值,已越來越難以在其內部充分實現,而不得不更加依賴于發展中國家現實的和潛在的市場。幾百年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從未達到現在這樣高的程度。

以上的特點表明,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對這個新階段,左派學者有各種不同的概括,如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階段等等。我傾向于把當代資本主義稱為金融化全球化的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劃分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發展階段,應以和資本結構變化相聯系的資本主義制度結構演變的主導特征為標準。當代資本主義經濟作為金融化全球化的壟斷資本主義,正是突出了這個階段資本主義經濟的主導性的制度特征。它意味著:當代資本主義依然具有壟斷資本主義的性質,因為作為壟斷資本的巨型企業在資本主義的主導產業中仍然占有支配地位,盡管在一般部門中資本的競爭性有所加強;當代資本主義的壟斷資本又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它們已經在生產要素空前自由國際流動的基礎上進行全球化的資源配置,并通過跨國投資與并購來爭奪、瓜分和控制主導產業的世界市場;當代資本主義的壟斷資本更具有金融化的特征,不僅金融業資本及其交易已發展到在資本總量中占有壓倒優勢,而且非金融企業也大量從事金融交易,金融業和非金融業的壟斷資本已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中起支配作用的資本力量和獲取高額金融利潤的主體。因此可以說,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已不同于19世紀末期以前的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或20世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一般壟斷資本主義,或二次大戰后到20世紀90年代前的國家調節的壟斷資本主義,而是進入到一個新的金融化全球化的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從以上關于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演變和當代資本主義發展階段主要特征的簡要論述中,可以初步得出幾點基本判斷。第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資本主義經濟在資本積累內在矛盾的推動下,會不斷地發生演變。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生產技術的發展,資本主義的具體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不斷得到調整。這表明,資本主義還具有適應生產社會化而不斷調整自身的能力。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演變也還將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第二,盡管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的面貌與古典資本主義已經完全不同,但資本主義最本質的東西并沒有變。資本主義生產仍然以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為基礎,追逐利潤仍然是資本主義經營的根本目的,資本之間仍然存在著競爭關系。只要資產階級還掌握著政治統治,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演變就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制度的資本主義性質。第三,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演變既然沒有改變占主導地位的資本主義經

濟制度的性質,當然也不可能消除資本主義生產和資本積累過程中的內在矛盾。現實的和潛在的各種深刻矛盾通過變化了的經濟條件以新的形式表現出來,仍然困擾著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并進一步加強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腐朽性和不穩定性。這種腐朽性和不穩定性的最新最嚴重的表現,就是當前這場全球性金融一經濟危機。

此次全球性金融一經濟危機的特殊性

這場世界金融一經濟危機的特殊性究竟在哪里,應該如何概括?我傾向于以下觀點:這場發端于美國的世界經濟危機不同于傳統的工業主導型經濟危機,而是一場金融主導型經濟危機。這或許可以被看作是資本主義經濟虛擬化全球化條件下經濟危機的新的表現形式。

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的經濟周期和危機基本上是工業主導型的,是由工業部門特別是制造業部門中的投資波動所直接支配的。在工業主導型的經濟周期和經濟危機發展過程中,金融因素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周期上升階段較低的利率、充裕的貨幣供給、急劇的信用擴張和漸趨狂熱的證券市場,適應了并大大促進了由利潤上升預期所驅動的工業投資高漲;而危機時期的高利率、貨幣緊缺、信用斷裂和股市暴跌,則成為引致和大大加劇工業生產及投資下降的推動力量。然而盡管如此,在工業主導型的經濟周期和危機過程中,貨幣信用關系的劇烈波動和金融危機的發生仍是派生的現象,原動力還是來自工業部門。

此次經濟危機則有所不同。美、英等資本主義國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經濟虛擬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使大資本日益依靠金融業的過度發展和“創新”來驅動實體經濟的投資和消費。如果說90年代美國IT金融狂熱與泡沫對推動當時的超長周期起了巨大作用,但在相當程度上還有實體經濟中信息技術設備投資的實際支撐;那么在世紀交替時期IT泡沫破裂以后,美國大資本就更加依靠金融因素來刺激消費與投資,以保持經濟的表面繁榮,攫取大量金融利潤與實際利潤。其中,住房抵押貸款特別是次級住房抵押貸款起了關鍵作用,這反映了居民住房的金融化,美聯儲從2000年到2004年連續多次降息(聯邦基金利率從年均6.24%一直降到1.35%),也配合并推動了房屋抵押貸款的擴張。結果,房地產金融的狂熱不僅刺激了住宅投資和固定資本投資的迅速增長,日益上漲的房價、股價則借助財富效應擴大了居民以債務為基礎的個人消費,并帶動了來自全球的巨大的商品進口與供給。可見,這一輪周期的驅動力顯然不是植根于工業部門,而是首先來自金融領域。而以房地產泡沫破滅和次貸危機為基礎的金融危機的爆發,也必然導致美國和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覺得用“金融主導型經濟危機”來概括這場全球性危機的總的特征或特殊性是合適的。

由此還可進一步探討此次引發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的類型。關于金融危機的一般性界定,金德爾伯格曾引用戈德史密斯的定義:“所有金融指標或某一組金融指標――包括短期利率、資產(股票、不動產和土地)價格、商業清償能力等指標都產生了不同尋常的、短暫的急劇惡化,以及金融機構倒閉。”由此可以把金融資產價格急劇下降和金融機構大規模破產看作金融危機的基本表現。但金融危機的具體類型可能有所不同。就其與實際經濟危機的關系,學術界通常將其區分為獨立(于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和(與經濟危機)共生的金融危機兩種基本類型。這種區分對于認識金融危機的具體性質無疑很重要。但我認為,共生性金融危機似乎還可以進一步分為兩類:派生性金融危機和先導性金融危機。派生性金融危機主要與工業主導型經濟危機相適應,它們是由工業危機支配和派生出來的;先導性金融危機主要與金融主導型經濟危機相適應,它們雖然離不開實體經濟中的矛盾這個基礎,但對實體經濟中矛盾的加劇和危機的爆發起著更為先導性的作用。這里的“先導性”,主要不是從時間序列的意義上說的,而是從邏輯關系的意義上說的。如果這個觀點能夠成立,那么這場開始于2007年的美國金融危機似乎就可以界定為先導性金融危機。

學術界有一種觀點,認為在資本主義經濟虛擬化條件下,經濟危機已經日益轉變為金融危機形式,工商業危機很少或不再發生了。我一向不同意這種看法。但在新的條件下,危機的形式的確有變化,獨立的金融危機確實更為頻繁,經濟危機也可能具有更強烈的金融色彩。

此次金融一經濟危機的根本性質

此次全球性經濟危機是不是一次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在學術界也存在著不同看法。有些學者認為,這次危機爆發前,美國的制造業規模一直在相對縮小,生產并未超過需求,而個人消費卻極其興旺,并不存在生產過剩問題。所以這次危機的直接原因與往常不同,它不在實體經濟領域而在金融系統。

對這種相當流行的觀點我也不太認同。我的基本認識是,盡管這場世界經濟危機中金融因素起了主導性或先導性的作用,但它的深層基礎仍在實體經濟領域,根本原因仍在于實體經濟中的生產過剩和需求不足。這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分析,即經濟全球化虛擬化的經濟背景,經濟全球化虛擬化條件下美國特殊的資本積累模式,以及美國實體經濟中供給與需求的深刻矛盾。

首先,看經濟虛擬化全球化的大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歷了一個經濟上的“黃金時代”,在大約20多年時間里實現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空前的高速積累和經濟增長,使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能力迅速擴大,數量空前的制造業產品被提供給世界市場。其結果便是生產成本的急劇上升和市場容量的相對不足,導致全球性生產能力過剩與資本過剩,最終不能不使資本利潤被擠壓。這種現象從1965年開始顯現,到70年代更為加劇。面對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的嚴重生產能力過剩和利潤率下降,資本開始尋求兩條出路。一條出路是,把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投資轉向勞動成本低廉的發展中國家,主要是亞洲和拉丁美洲某些具有一定基礎并實行外向型經濟的國家或地區。這促進了一批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資本積累和逐漸興起。但這種發展只會使全球制造業生產能力進一步擴大,全球性積累過剩與生產過剩的基本形勢在總體上并未緩和。資本選擇的第二條出路,就是向金融部門轉移。當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的利潤率低下時,資本會自然涌向金融部門,通過對虛擬資產的全球性經營來獲取高額利潤。資本向金融部門轉移并進行全球性經營的強烈沖動,得到了以美國為主導的發達國家強大的政治響應和政策支持。美、英等國的宏觀政策開始發生巨大轉變,從凱恩斯式的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節,轉向經濟自由主義,實行私有化、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并以此來拯救深陷“滯脹”困境的國內經濟。這正是資本主義經濟虛擬化全球化的深刻的經濟根源。早在1987年,斯威齊和馬格多夫就已經敏銳地指出經濟金融化與生產能力過剩之間的基本聯系。法國左翼學者沙奈也指出:

“金融全球化是15年來私人資本(產業資本和銀行資本)加強自身地位的運動與政府原有的越來越行不通的政策之間矛盾沖突的結果,這一切發生在‘黃金時代’結束的大背景之下。雖然金融全球化早在60年代末就已經開始,但是脫離……者所描述的世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經典矛盾(這一矛盾從1950年到1974年衰退以前長期受到抑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重新出現,就不能理解金融全球化這一現象。逐漸積累起來的大量資本,作為借貸資本力圖以金融的方式增值,也只能從投資于生產的資本日益增長的增值困難(統計數字清楚地說明了這種情況)中得到解釋。”這種觀點,已成為西方多數左翼學者的共識。

其次,考察當今以金融化全球化為特征的美國資本積累模式。在上述大背景下,美國力推金融化全球化趨勢以試圖建立一種新的資本積累模式。其特征是:第一,在將一般制造業轉移到新興發展中國家的同時,通過金融資本的積累和經營來刺激消費需求,以拉動投資和大規模商品進口,維持美國和世界經濟一定程度的增長,并從中獲取高額金融利潤與工業利潤。第二,一般制造業向國外轉移,不僅在國外特別是新興發展中國家獲得高額投資回報;在國內也加劇了對工人階級的壓力而有利于壓低實際工資;同時通過大量進口廉價工業品而保持了國內較低的通貨膨脹率。第三,對于國內制造業萎縮和大量進口工業品所造成的巨額國際收支逆差和財政赤字,借助美元不受黃金約束的準國際儲備貨幣的特殊霸權地位,通過發行美元紙幣來支付,再依靠大量出售國庫券向國外借入美元來平衡收支。長時期的美元貶值趨勢則使美國可以在實際上賴掉一部分債務。這就在美國“形成了新自由主義時期一種新型的經濟結構,一方面是實業生產大規模地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造成國內生產疲軟,居民消費充當了拉動經濟的主要動力;另一方面是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和寬松的金融政策環境吸引著國際資本的流入,助長了金融市場的膨脹”。美國借助這種新型積累模式,實際上占有和利用了全球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原材料資源乃至資本資源,從中攫取高額利潤。不可否認,經濟金融化全球化的發展,確實幫助美國走出了“滯脹”困境,在80年代中期開始了利潤率回升,并在90年代實現了所謂“新經濟”繁榮,進入新世紀后也維持了一定的經濟增長。然而問題在于,美國的新型積累模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產與消費的深層矛盾,反而加劇了全球性的生產過剩和積累過剩。這種生產過剩從此次危機中美國、歐洲和日本工業生產與實體經濟曾經發生的全面下降中已反映出來。美國左翼學者布倫納是主張這種論點的突出代表。他特別批評了那種認為此次危機是一場典型的“明斯基危機”、金融投機泡沫破裂在危機中起了核心作用的觀點,強調指出“這是一場馬克思式的危機”,雖然為了理解當下的危機“你還必須證明實體經濟的虛弱和金融崩潰之間的聯系”。

第三,再看美國實體經濟中供給與需求的深刻矛盾。實際上,近幾十年來美國國內供給與需求的矛盾是很深的。這從美國實際GDP增長與雇員實際工資增長的對比中可一目了然。1972年到1995年,美國實際GDP增長了96%;雇員的平均每小時實際收入卻下降了16%,平均每周實際收入下降了22%。1995年至2007年,美國實際GDP增長了43%;雇員的平均每小時實際收入僅提高了10%,平均每周實際收入僅提高了9%。事實上,2007年美國雇員實際每小時平均收入仍比1972年低7%,實際每周平均收入仍比1972年低15%;盡管同期美國實際GDP已增長到280%,將近兩倍。這還僅僅是根據官方的平均數據,考慮到近幾十年收入不平等的迅速加劇,消費傾向更高的普通雇員其收入下降程度必然更大,實際的有效需求不足會嚴重得多。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美國從上世紀80年代后能保持經濟正常增長,1991年和2001年的兩次衰退似乎也不嚴重,甚至出現個人消費十分興旺的現象呢?這除了工人家庭不得不提高勞動力參加率(主要是婦女)和延長勞動時間(如做兼職工作)以增加收入外,原因正在于美國經濟的金融化和全球化。其中,通過金融運作擴展債務經濟,對于推動消費需求的表面繁榮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隨著金融化的發展,大企業日益依靠資本市場籌措資本,商業銀行作為企業信用中介的功能下降,便轉而將個人收入作為利潤源泉,大力推行個人收入的金融化,首先是住房的金融化,包括對那些工人階級中較貧窮的一部分人發放次級房屋抵押貸款。政府的低利率政策和金融業的證券化發展則大大助長了個人收入的金融化趨勢,形成日趨膨脹的房地產泡沫。這種金融膨脹不但刺激了居民的住房消費,還通過房屋價格的不斷上漲,使居民可以依靠房屋市場價格超過房屋按揭金額的凈值來申請貸款用于消費或投資。房地產價格上升與證券市場價格上升一樣,它所形成的財富效應使居民敢于大規模舉債以擴大個人消費。所以與金融化相伴而行的,必然是居民儲蓄率的下降和債務的急劇增長。這種現象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所謂“新經濟”繁榮時期已經出現,在當時股市異常飆升的刺激下,儲蓄率從1992年的8.7%狂落到2000年第一季度的0.3%;同時家庭借貸則急劇上升,在1993-1999年期間家庭債務占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高達94.2%。2001年信息技術泡沫破滅以后,房地產泡沫開始膨脹,債務消費的狂熱再起。美國個人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從2002年的2.4%下降到2007年的0.4%。在2000-2007年的短短8年中,非農業不動產抵押貸款債務余額猛增116%,其中1-4口之家的房屋抵押貸款債務占到3/4以上;同時期消費信貸債務余額也增長了47%。而這8年間,實際GDP的增長不過區區的17%;雇員平均每周實際收入的增長更只有微不足道的2.1%。

所以實際情況是,美國通過金融化全球化所推動的債務擴張,刺激了表面旺盛的個人消費支出,進而帶動了商品進口和國內供給的增長。由于美國的經濟規模和進口規模十分巨大,結果必然加劇美國乃至全球性的生產過剩,使供給與需求的矛盾更趨尖銳化。由金融債務驅動的消費過度掩蓋了實際的生產過剩和需求不足。在金融化全球化條件下,看美國的生產過剩不能僅看其國內的工業產出,還應該包括巨額的產品進口;同樣,看美國的需求不足也不能僅看由債務支撐的個人消費支出。這種缺乏實際收入增長作后盾而單純由金融泡沫刺激起來的債務消費是極端虛弱的,一旦金融泡沫破滅,債務消費銳減,供給與需求的尖銳矛盾立即顯現,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爆發便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篇2

時至2012年的春天,歐洲債務危機依舊愁云慘淡,全球經濟復蘇的失速更使愁緒四處蔓延,唯有美國經濟不斷呈現出凌寒獨自開的相對強勢。

IMF于1月24日公布了《世界經濟展望(更新)》,最新預測數字顯示,2011年末至2012年初美國經濟出現的相對強勢特征,有望延續并貫穿2012年全年,進而形成2012年“金融風險局部性高企,全球經濟普遍性放緩,美國經濟周期性領跑”的整體趨勢和經濟格局。根據IMF的最新預測,2012年美國經濟有望實現1.8%的增長,雖然僅略高于2011年的1.7%,但卻是全球范圍內極少數呈現出增長率上升趨勢的經濟體。受債務危機造成的風險上升,金融動蕩,貿易萎縮,內需不振等因素影響,2012年全球經濟整體以及主要區域大多呈現增長率下降的頹勢。2012年增長預估值與2011年增長率的比較,顯示出美國經濟趨勢方向上的“相對強勢”;而2012年增長預估值前后兩個版本的比較,則顯示出美國經濟于債務危機升級背景中的“相對穩定性和相對優勢”。較之2011年9月的前一次報告,在2012年1月公布的最新報告中,IMF基于2011年第四季度國際金融風險積聚并爆發的最新情況,下調了絕大部分經濟體的增長預期。2012年,全球、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經濟的增長估值均較此前預期下調了0.7個百分點,而對美國經濟的增長預期卻未發生任何調整。但是,2012年美國經濟的相對強勢卻很難長期維持。周期性領跑是美國經濟周期領先于全球周期的客觀表現,是周期錯位的“階段性結果”,而一旦全球經濟隨后進入復蘇力度增強的上升周期,周期錯位帶來的美國經濟相對強勢將逐步減弱以致最終消失,全球經濟多元化的功效則將帶來新的發展格局。根據IMF的預測,2013年,美國經濟有望增長2.2%,雖然繼續呈現出復蘇動力增強的趨勢,但增幅恐將弱于滯后進入U形周期拐點的全球經濟。2013年,全球、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經濟體有望實現3.9%、1.9%和5.9%的經濟增長,較2012年增長預估值上升0.6、0.7和0.5個百分點,均高于美國經濟周期0.4個百分點的提升幅度。

分析可知,2012年之后,美國經濟的強勢將減弱,其原因有四:一是經濟強勢將不可避免地引致美元階段性強勢,進而引致更大的貿易逆差,削弱貿易引擎在復蘇階段對經濟的助力;二是全球經濟周期緊跟美國經濟周期進入上升階段后,多元化的力量將沖抵美國的投資吸引力;三是無論2012年美國大選的結果如何,進一步降低失業率依舊是美國十分困難的任務,美國消費增長的物質基礎依舊不穩固,長期看,消費信心的維系和消費偏好的回歸也將取決于就業市場的持續表現;四是美國房市一直在觸底,卻從未真正有效反彈,次貸危機源頭市場依舊撲朔迷離,不確定性始終沒有消退。

對于歐美經濟而言,“新常態”并非魔咒,而是經濟發展的規律使然。事實上,不僅是歐美經濟,中國經濟在經歷了30年尤其是加入WTO十年的高增長之后,在經歷全球經濟危機尤其是經歷2008年危機后三年的財政貨幣再擴張之后,經由2011年的醞釀,自2012年開始也將迎來“新常態”。

中國經濟“新常態”大致含義包括以下內容:一是GDP增長率和M2增長率是經濟與金融的兩個最關鍵數據,這兩個數據都將面臨下降和增長中樞回落。中國經濟將從加入WTO之后十年的GDP平均增速10.5%、M2年均增長率18.2%,回落到GDP增長8%左右,M2年均增長12%甚至更低水平。“十二•五”規劃下調經濟增長目標至7%,此次“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2012年GDP增長目標近八年來首次調至7.5%,標志著中國政府已經明確了這一“新常態”。二是中國經常賬戶順差規模與水平將迎來臺階式下降。比較優勢所支撐的加工貿易仍將持續為中國貢獻貿易順差,但自2009年一般貿易出現20億美元凈逆差之后,2010年、2011年一般貿易已經各實現貿易逆差460億美元、876億美元。2012年前兩個月即已經實現逆差373億美元。一般貿易逆差的持續累積,將拉低中國貿易順差規模。不僅如此,隨著高達1.6萬億美元FDI存量余額在中國所獲得收益的漸次匯出,收益項下的凈逆差將持續拉低中國經常賬戶的總順差水平。三是人民幣匯率將從過去10年的單邊持續升值和升值預期,轉為進入彈性調整階段。經常賬戶總水平及比例的下降,是人民幣匯率邏輯性變化的基礎原因。美元匯率是否走2002~2008年的貶值周期,則是人民幣升值是否會出現轉折變化的外因。四是外匯占款總規模將從過去年度2萬億元、3萬億元的高增長,回歸到年度約1萬億元的水平,這將改變中國貨幣供應增長機制,并拉低M2增長中樞。2011年第四季度,中國國際收支出現資本與金融項目的凈逆差,中國未來經常項目總順差水平的降低,以及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的改變,是外匯占款總流入規模將出現臺階式下降的原因。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征非常明顯,就是經濟增速放緩。

中國經濟迎來“新常態”,經濟增速放緩也是經濟發展規律的作用,有其內在和外在的深刻原因。從內因講,最重要的是經濟發展的質量,經濟發展的可持續能力以及社會分配的公平性需要大幅度提升。從外因看,最重要的是世界經濟進入了“新常態”,中國經濟必然會受到影響,與其被動被影響,不如主動適應應對為好。顯然,這些都需要放緩增長率,予以調整是為可行。至本世紀20年代初,中國經濟總量將接近15萬億美元,且會一路趕超美國。對于世界其它國家來說,中國7.5%的經濟增速,實際上就相當于美國實現大約4%的經濟增長率。當前中國每11.5周所創造的經濟規模就相當一個希臘經濟。就此看來,GDP增長放緩并不會阻礙改革,而是實現改革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與此同時,要實現速度有所趨緩但更均衡,更具可持續性,更高質量的經濟增長也需要堅持改革。

篇3

【關鍵詞】當前 世界經濟形勢 金融危機 分析

當今的世界經濟體系在現代高新科技的推動下已進入經濟全球化的歷史發展進程。世界經濟已經從以前的單獨發展逐漸演變成為現在的全球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一體化是指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跨國公司為載體, 以世界市場形成為標志,使世界經濟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不僅僅加快了各金融機構的國際化進程,而且大大的的優化了全球范圍內的資源配置,促進世界貿易的自由化發展,為世界的經濟發展帶來諸多機遇。然而美聯儲醞釀退出量化寬松政策,歐洲經濟結構性矛盾依然沒有消除,日本“安倍經濟學”負面效應突出等發達國家的的經濟政策風險,給世界經濟前景帶來諸多潛在的風險。

一、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的概況

(一)發達國家及組織的經濟特點分析

(1)美國的經濟特點分析。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它的經濟影響著全球的經濟形勢,與世界經濟息息相關,下面就美國經濟的當前形勢進行分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它就像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第一張,使世界金融市場產生了劇烈的動蕩。由于美國的金融風波在全球迅速發展,使得英國、德國、日本、歐盟等西方發達國家和組織紛紛向銀行投入大量的資金以挽救本國的金融銀行系統,使其受到的損失盡可能的減到最低。為了減少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正在制定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結構框架,主要內容有:讓金融機構持有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和美國國債相關證券自然到期,并脫離其資產負債表;在更長的一段時間內出售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充分運用其他金融手段,例如允許銀行將存款長時間放置美聯儲;對超額銀行準備金支付利息;通過逆回購協議來穩定利率。美國政府希望通過這個政策可以使經濟復蘇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大眾失業率有所降低,貨幣政策逐步回歸常態。

(2)歐洲的經濟特點分析。世界上可以與美國經濟體系抗衡的經濟體系并不多,歐盟就是其中一個。在歐洲,加入歐元區的國家一共有17個,但是這17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國家間的貧富差距太大,這就使得發展水平不同的國家使用同一種貨幣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2009年爆發的歐元危機影響持續深化。去年,歐元區的低收入國家希臘為了減少和高收入國家的收入差距,不惜向歐盟總部借債,不受約束的大量支出,為本國民眾爭取較高的收入水平和發展機遇。在這期間,雖然希臘民眾的工資上漲速度飛快,但是其消費入不敷出,使得國家經濟經常處于赤字狀態,從而令全國陷入債務危機,由于無法按時還清向歐盟的貸款,希臘也就無法繼續借貸,使得國內銀行沒有資金可供民眾消費,國內一度民怨沸騰。歐元區統一貨幣的本意是使得各個國家平等發展,逐步減小收入差距,但是出現了事與愿違的情況,不僅沒有減小這種差距,反而使得差距進一步擴大。

(3)日本的經濟特點分析。當前,由于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國內經濟也隨著出現了一些問題,但經過一系列的政策調整,有了緩和的跡象。但盡管在短期內,安倍政府的貨幣寬松政策對經濟增長有一定的作用,但從宏觀方向看,經濟結構、人口老齡化以及高額的公共債務已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主要絆腳石;從微觀方向來看,民眾消費稅上調、企業間的國際競爭力下降以及海外市場的快速發展,已經嚴重制約了國內的經濟發展。

安倍政府提出的經濟學主要是指預先創造通貨膨脹現象,當消費者預期察覺日本物價要上漲時,對于一些本來要買的商品,就會盡快的去購買,因而積極的帶動消費及投資,進而扭轉日本長年消費與投資極度低迷的狀況。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安倍經濟學”正在制造更大的金融風險,主要有兩個方面:消費稅上調將使經濟增速減緩、導致國內物價上漲;日元匯率貶值,導致進口成本上升。而且,“安倍經濟學”從實施以來,日本國內的國民儲蓄率不斷下降,企業固定投資增速出現疲軟態勢,這些現象都可能導致日本經濟的進一步惡化。

(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特點

雖然新一輪的經濟危機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但是在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呈現負增長的同時,有一些發展中國家和組織的經濟增長勢頭穩定,實現了穩步發展,這些國家和組織就被稱為新興經濟體系。世界主要的新興經濟體系包括中國、印度和東盟等。

(1)中國的經濟特點。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且這幾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日漸提升,無論是從經濟,人口,還是從科技,軍事來說,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國。國外的經濟學家們也肯定了中國經濟在全球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從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的經濟一直在飛速發展著,從過去的貧窮國家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的經濟在全球中有著重要的平衡作用。這幾年,中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時,繼續保持經濟的宏觀發展。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特征是需求衰退周期逐漸轉換為供給調整周期,并正由高速增長逐漸由中高速增長轉變。關于增速放緩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當前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是質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而不僅僅是數量的增長,所以,增速放緩是必然的事;成本要素水平明顯提高。由于勞動力、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價格持續上漲,而且國家對于環境的保護力度大大加強,使得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市場需求不足。國內生產過剩,需求不足的現象在某些方面已經凸顯出來,消費市場停滯不前,出口需求也有所減少,所以消費市場的萎縮也是導致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之一。

(2)印度的經濟特點。雖然印度的經濟形勢目前呈現一種疲軟的態勢,但是由于印度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向世界發出維持鞏固宏觀經濟的決心。并且積極的設立內閣投資委員會、對一些拖延已久的項目進行重新協商、通過網上拍賣應收款項為中小企業提供自由資本和低利率的貸款,這些措施會大大提升印度的投資潛力,繼而促進經濟快速發展,高回報的金融產品有可能阻止印度儲蓄水平下滑,從而盡可能降低這一輪經濟危機對印度的影響。

二、針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提出的對策措施

(一)加強與美國的經濟貿易

雖然美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到不小的影響,但是美國的強國地位仍然沒有改變,在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中的話語權仍有重要的地位。國際石油、黃金、糧食等交易仍然以美元為單位。這次的金融危機雖然使得美元貶值,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在世界范圍內發生,但是奧巴馬政府提出的經濟對策可以有效的阻止經濟增速的負增長。美國作為世界上的大國,有能力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到那時候,世界經濟就有可能走出低迷的態勢。

(二)加強區域間的經濟合作交流

當今的世界經濟貿易呈現多元一體化的趨勢,要想在全球化的經濟中穩定發展,就要聯合各方力量,加強區域間的經濟合作。在國際貿易中,除世界經濟貿易組織主導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外, 各區域間的經濟合作也充滿了機遇和挑戰。加強歐盟、東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的貿易協定,強化南南合作、南北合作間的交流等,對建立全球的經濟一體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加強人民幣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政府提出的量化寬松政策以及政府債務規模的不斷擴大都極大動搖了美元在國際貨幣中的地位。而唯一可以與之抗衡的就是歐元,但是歐元區也陷入了債務危機而自顧不暇。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系之一,正好可以借助這個機會擴大實行人民幣互換的范圍,進一步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從而提高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中的地位。

篇4

[關鍵詞] 銀行走出去 戰略選擇 戰略實施 路徑演變

當前,隨著我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取得階段性進展,現代化公司治理架構基本建成,資本實力得到加強,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走出去”在全球范圍內拓展業務已經成為許多中資銀行的戰略目標和實際行動。特別近兩年來,中資銀行加快了淘金海外的戰略步伐,全球性戰略布局初現雛形。比如,工行繼收購了印尼的HALIM銀行后,又成功并購了南非標準銀行,從而形成了一個覆蓋全球13個國家和地區、分支機構總數達110家、并與120個國家和地區的1322家銀行建立了行關系的全球化金融網絡服務平臺。同時,中國銀行將“走出去”與綜合經營戰略相結合,通過在香港的子公司整體收購了新加坡飛機租賃公司作為參與國際金融租賃業務的平臺;建設銀行收購美國銀行(亞洲)有限公司后,實現了港澳市場的跳躍式發展;國家開發銀行也成功入股巴克萊銀行,近日招商銀行又整體收購了香港永隆銀行。可以說,中資銀行大舉出征海外,已經成為國際金融舞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應該看到,日益開放的國際金融市場在帶來機遇的同時,其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也給商業銀行特別是缺乏國際化經驗的中資銀行帶來了巨大挑戰。面對金融國際化的浪潮,商業銀行如何才能成功地“走出去”呢?本文認為,科學的戰略制定、合理的戰略實施以及正確的發展路徑選擇,是“走出去”的三大核心要點。

一、境外擴張的戰略選擇

銀行國際化的發展可以分成至少三個階段:跨國銀行、區域銀行和全球銀行。隨著每一階段的跨越,銀行國際化的程度不斷提高,而且在業務實施和組織模式上都有不同的戰略導向。為實現這三個階段的發展,總體上可以采用以下四種戰略:穩定型戰略、增長型戰略、緊縮型戰略和混合型戰略。

1.穩定型戰略

穩定型戰略是在銀行的內外部環境約束下,銀行準備在戰略規劃期使銀行的資源分配和經營狀況基本保持在目前狀態和水平上的戰略。穩定型戰略從本質上追求的是在過去經營狀況基礎上的穩定,它具有如下特征:

(1)銀行對過去的經營業績表示滿意,決定追求既定的或與過去相似的經營目標;

(2)銀行在戰略規劃期內所追求的績效按大體的比例遞增;

(3)很少發生重大的變化,這種戰略包括持續地向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同樣的產品和服務,維持市場份額,并保持組織一貫的國際化比例。

從以上特征可以看出,穩定型戰略主要依據于前期戰略。它堅持前期戰略對產品和市場領域的選擇,并以前期戰略所達到的目標作為本期希望達到的目標。因而,實行穩定型戰略的前提條件是銀行過去的戰略是成功的。在外部環境的相對穩定、銀行內部實力比較強大的情況下,穩定型戰略是銀行的優勢選擇。

2.增長型戰略

增長型戰略是一種使銀行在現有的戰略基礎水平上向更高一級的目標發展的戰略。增長型戰略的主要特征為:

(1)追求市場占有率的增長;

(2)取得大大超過社會平均利潤率的利潤水平;

(3)采用別具一格戰略同競爭者抗衡;

(4)鼓勵創新。

增長型戰略是一種最流行、使用最多的戰略。在增長型戰略的使用中,銀行必須分析戰略規劃期內宏觀經濟景氣度和產業經濟狀況,必須符合政府管制機構的政策法規和條例等約束,必須有能力獲得充分的資源來滿足增長型戰略的要求,同時還要分析銀行的文化取向和包容能力。增長型戰略意味著銀行將提高組織的經營層次,如更高的績效、更多的雇員、更大的市場份額、更廣泛的產品線等。增長可以通過直接擴張、合并同類銀行或多元化經營的方式實現。

3.緊縮型戰略

所謂緊縮型戰略是指銀行從目前的戰略經營領域和基礎水平收縮和撤退,且偏離戰略起點較大的一種經營戰略。緊縮型戰略有以下特征:

(1)利潤和市場占有率有較為明顯的下降;

(2)伴隨著大量員工的裁減;

(3)緊縮型戰略具有短期性。

采取緊縮型戰略的銀行應是出于各種不同動機的綜合權衡。一般來說,有三類緊縮型戰略比較典型:適應性緊縮戰略、失敗性緊縮戰略和調整性緊縮戰略。適應性緊縮戰略是銀行為了適應外界環境而采取的一種戰略;失敗性緊縮戰略則是指由于銀行經營失誤造成銀行競爭地位虛弱、經營狀況惡化,只有采用緊縮戰略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保存銀行實力;調整性緊縮戰略的動機則既不是經濟衰退,也不是經營失敗,而是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使有限的資源分配到更有效的使用場合。

緊縮型戰略意味著減小經營規模或者是多元化經營的范圍。在過去20年,如何管理衰退成為管理領域最活躍的問題之一。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咄咄逼人的外國競爭、制度失調、合并和兼并,以及重大的技術突破都是明顯的原因。

4.混合型戰略

穩定型戰略、增長型戰略和緊縮型戰略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起來使用。混合型戰略的特點是:(1)一般是較大型的銀行或銀行采用較多;(2)混合型戰略并不具備確定的變化方面。

不同的銀行適用于不同的戰略選擇。而對銀行的決策者而言,必須明確識別這些戰略方案的特征和適用性,審時度勢,才能挑選出最適合本銀行發展的戰略,作出正確的戰略選擇。

二、“走出去”戰略的實施

銀行“走出去”是分階段發展、多動機推動的戰略行為。從戰略實施的角度出發,商業銀行“走出去”的行為可以分成四個階段:進入、擴張、鞏固以及再造。進入階段,銀行面臨至少面臨兩種戰略選擇:在新市場開展新業務以及在新市場開展已有的業務。業務類型的選擇,需要根據東道國金融需求的狀況和銀行業競爭的強度進行抉擇。一般來說,新進入的國際化銀行往往具有產品創新的優勢,因此其通常利用新的產品開拓出新的細分市場,以獲得差異化競爭的盈利點。而銀行的境外擴張也存在兩種選擇:多元化或專一化;這是許多銀行面臨的戰略選擇,需要根據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來決定是業務的多元化還是細分市場的專一化。鞏固指銀行對現狀發展基本滿意,并且也缺乏進一步大幅度增長的能力,所以采取均衡增長的模式,逐步調整國際化步伐。再造往往是危機發生后銀行不得不采取的應對行為。再造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調整,通過裁員、機構重組等措施,對出現的危機進行化解;二是調整和退出,即在調整的基礎上剝離部分包袱業務,使銀行能輕裝上陣;三是退出,即完全退出國際市場,將重心轉向國內市場,以圖日后的東山再起(如下表所示)。

三、“走出去”的路徑演變及國際經驗

戰略決定行為。銀行“走出去”的戰略選擇和戰略實施,共同決定了銀行國際化發展的行為路徑。我們大體上可以劃分五種類型的“走出去”路徑:加速型國際化、溫和型國際化、瘋狂型國際化、收縮型國際化和穩重型國際化。并以此考察了世界上最大的數家銀行近20年間銀行國際化歷程,發現以上歸納的路徑類型的確存在 。

1.加速型國際化的特征

銀行最初在主要的經濟和金融中心建立分支機構開展國際化業務,然后通過大型的外資銀行的收購來實現國際化的擴張,最后銀行進行重組再造,以鞏固大型外資收購并增加它們的盈利能力。加速型國際化一般在開始時國際化步伐比較平緩,在某個時期進行并購重組后,將大幅度提高國際化程度。

2.溫和型國際化的特征

溫和型國際化戰略的銀行,把國際化當成整個銀行組織的支柱性活動。它們首先在主要的外國經濟和金融中心建立分支機構和開展銀行業務;收購以及開展其它國際銀行業務,是對其它銀行的國際化活動的反應,尤其是針對加速型戰略的銀行;最后,進行重組和再造以鞏固現有的業務,并提高盈利能力。溫和型國際化的國際化步伐比較平穩,隨時間其TNI不斷增長,且短期內存在加速增長。該類型行為屬于典型的國際化戰略跟隨者行為。

3.瘋狂型國際化的特征

國際化業務的迅速增加,往往是為了支撐或者提高銀行的相對地位。因為銀行不能直接控制國際業務的大量增加,以及金融危機的不斷持續。最后,國際化業務不得不收縮以籌集資本;銀行管理層(在監管壓力下)重新將業務重心放在國內銀行市場。瘋狂型國際化一般在短期內大幅度的增加和減少國際化業務,減少的原因主要是金融危機。

4.緊縮型國際化的特征

經歷外國的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后,銀行重新評估對外業務,并將業務重心從國際業務轉移到國內業務。對外業務被剝離以籌集資本,國內銀行業務獲得極大擴展。國際化程度大大降低。

5.穩重型國際化的特征

已經具有很高國際化程度的銀行,在最初階段就明確的致力于國際業務,它們通常在很長的時間里都在搭建國際業務。因此,其國際化程度一直保持較高水平。總體來看,該類型銀行對突發事件具有很強的免疫能力,即使面對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銀行也能通過業務調整或風險管理技能,最大幅度的降低危機的負面影響,而保持國際業務的正常進行。而且,銀行的國際化程度變動的幅度一般不大,這說明銀行對國外業務的投資一直保持穩定,并且具有平衡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經營活動的優秀能力和技術。

資料來源:Slager (2005)以及各銀行的各期年報及公開資料整理。

四、對中資銀行“走出去”的啟示

經濟全球化與金融一體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銀行的國際化也成為銀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中國經濟進一步對外開放,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中國銀行業面臨著參與國際競爭的外在壓力和實現全球化的內在要求。但中國銀行業在制度環境、人員素質、資金技術實力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的著名銀行相比差距甚遠,因此,我國銀行的國際化經營不能一蹴而就,而應該是一個不懈努力的漸進過程。

風險永遠與機遇并存。國際金融市場高度的波動性、聯動性要求海外投資經驗并不豐富的中資銀行必須通盤考慮各種風險,不能不計代價,盲目投資。尤其是在當前次貸危機風高浪急的時候,境外淘金決策必須慎之又慎。鑒于此,筆者認為在當前相當一段時期內,中資銀行業“走出去”的進程還處于“萌芽”狀態,在總體上應該以穩重中求增長的戰略為主導戰略,即穩重型戰略和增長型戰略相結合的混和戰略;在國際化路徑策略上采取溫和型國際化的路徑,逐步進行區域擴張、加大內部組織調整力度、改善銀行宏觀監控體系,以更加堅實和穩重的步伐“走出去”。

參考文獻:

[1]Walter, I. (1999). Financial services strategies in the Euro-zone. Topics in corporate finance, (1), 1-38

[2]Walter, I., and Gray, H. P. (1983). Protectionism and international banking.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7, 597-609

[3]Slager (2005). Banking cross boarder, ERIM working paper

篇5

關鍵詞:經濟周期 貨幣政策 經營管理 宏觀調控 銀行業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4-200-02

經濟周期又稱商業循環或商業周期,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增長的總體趨勢而出現的有規律的擴張與收縮。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總是包括四個階段,即復蘇、繁榮、衰退和蕭條。

一、由盛轉衰到由衰轉盛的經濟周期

在經濟復蘇階段,舒緩的貨幣政策起了作用,GDP增長率加速,并處于潛能之上。然而通脹率繼續下降,因為空置的生產力還未耗盡,周期性的生產能力也變得強勁。企業盈利大幅上升,債券的收益率處于低位,但由于央行仍保持貨幣寬松政策,所以這個階段是股權投資者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買股票是最佳選擇;在經濟繁榮時期,企業生產能力增長減慢,開始面臨產能約束,同時,通脹抬頭。怎樣緩解以上情況呢?中央銀行通過加息以求將經濟拉回到可持續的增長路徑上來,此時的GDP增長仍堅定地處于潛能之上,收益率曲線上行并變得平緩,這時的債券表現卻非常糟糕,股票的投資回報率取決于強勁的利潤增長與估值評級不斷下降的權衡比較。在這個階段,大宗商品是最佳選擇。在經濟衰退階段,經濟增長停滯。超額的生產能力和下跌的大宗商品價格驅使通脹率更低,企業盈利微弱并且實際收益率下降,這時,中央銀行削減短期利率以刺激經濟恢復到可持續增長路徑,進而導致收益率曲線急劇下行。在這個階段,購買債券是最佳選擇。在經濟蕭條階段,GDP的增長率降到潛能之下,但通貨膨脹卻繼續上升。經濟學家指出:通常這種情況部分原因歸于石油危機。因為產量下滑,好多企業為了保持盈利而提高產品的價格,導致工人工資與價格螺旋上漲。這樣,只有通過失業率的大幅上升才能打破僵局,只有等通脹過了頂峰,央行才能有所作為。這就限制了債券市場的回暖步伐。企業的盈利惡化,股票表現非常糟糕,這個階段,現金是最好的選擇。

通常,經濟周期的認定源于樸素的市場經驗。人們把經濟上升階段稱為繁榮,最高點稱為頂峰。隨后,頂峰也是經濟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后經濟進入下降階段――衰退。衰退嚴重則經濟進入蕭條,衰退的最低點稱為谷底,而這時也是經濟由衰轉盛的另一個轉折點。能找到由盛轉衰到由衰轉盛的這兩個“關鍵點”確實是一道讓經濟學家們著迷的研究課題。

二、防物價過快上漲,促經濟平穩增長的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一國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采取的貨幣調控措施。通過控制貨幣供給等各項措施來影響市場上的資金流動進而起到經濟信號,起平穩經濟波動的作用。2010年底我國提出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取代持續了兩年之久的適度寬松政策。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使用由此進入到一個相對頻繁的時期。在經濟周期衰退蕭條階段釋放貨幣,采用擴張的經濟政策;在經濟復蘇繁榮階段采用收縮措施,讓貨幣條件回歸常態。這是我國央行一貫調控思路,也是我國宏觀經濟政策逆經濟周期調控的主要特征。較過去寬松的貨幣環境而言,當前穩定的貨幣環境對于穩定物價總水平,促進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我國相關部門一系列平抑物價措施作用下,2010年下半年以來形成的通脹壓力已有所遏制,但種種跡象表明,至今物價上漲過快的壓力并沒有明顯緩解。所以,穩定物價仍是當前我國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貨幣學派大師弗里德曼認為,通貨膨脹其實就是貨幣現象。在我國現階段,物價上漲的背后確實有比較明顯的貨幣因素。根據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殷劍鋒的觀察,近年來我國物價走勢與經濟周期、貨幣供應增減之間,存在著相當直接的關聯。往往在貨幣供應出現快速增長后,物價走勢亦會跟著抬頭向上,期間二者時滯大約相差半年至一年。

目前,根據經濟周期變化我國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已經見到成效,但現階段的任何松懈只會造成信貸快速反彈,進而造成通脹反彈的風險。總理2011年4月13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指出: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中央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作出的重要決策。要處理好總量與結構的關系,抑制通貨膨脹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關系,綜合運用好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匯率等多種價格和數量工具,消除通貨膨脹的貨幣因素,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加強經濟實體的支持。因為,貨幣既可以表現為經濟危機的誘發因素,也可以成為促進危機后經濟復蘇和經濟穩定發展的積極力量。

那么,作為宏觀調控重要手段的貨幣政策與經濟周期之間又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系呢?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認為:經濟是不穩定的,必須采取反周期的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來穩定經濟。眾所周知,我國經濟在2009年一季度觸底后快速上升,進入復蘇階段。但新一輪經濟周期隨之展開。這個時期,穩健的貨幣政策抑制了經濟周期的波動性。合理的貨幣政策通過對通脹的控制緩解了經濟波動性,貨幣政策又通過控制通貨膨脹減少了經濟的波動性。而且,貨幣政策又引起了信貸波動性,信貸波動性的趨勢減緩了經濟周期帶來的物價波動性。因為,信貸波動率通常會領先GDP波動率。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經濟周期的活動變化是根據GDP的增長或下降而變化的,當GDP的增長數字處于正數時,即顯示該地區處于經濟擴張階段;反之,如果處于負數,即表示該地區的經濟進入衰退期了。

既然國家貨幣政策是根據經濟周期的活動變化來進行宏觀調控的,那么,作為金融機構的主體――銀行業就要根據國家貨幣政策的不斷調控來改變自己的經營管理策略。這樣,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經濟活動變化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銀行業經營管理策略

作為銀行,怎樣制定自己的經營管理策略呢?筆者認為:銀行業應跟蹤調查金融市場的經濟活動與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特別要關注“高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環境下,寬松的流動性格局所造成的過高的杠桿率和金融工具的期限錯配。銀行業應開發更多的調控手段,加強與其它金融監管的協調,從而彌補將利率作為單一政策的不足。從宏觀審慎監管的角度,評估整體活動情況。宏觀調控更加關注資產價格,并引入相應的逆周期機制,抑制金融投機。當一般物價穩定而資產大幅上升時,加息會加大產出缺口,此時,可啟用更有針對性的調控資產部門的手段,提高資本充足率要求,降低杠桿率。只有這樣的政策組合,才能在經濟周期的變化中依據國家貨幣政策搞好銀行業的經營管理。

1.根據經濟周期波動調整經營管理。業內同行都清楚,經濟周期性是客觀存在的,只有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合理利用規律才能有效促進銀行業經營管理的創新與發展。筆者在長期做銀行經營管理工作中深深感到:經濟周期與銀行業經營管理的關系可以概括兩個方面,一是當經濟運行呈繁榮時期,企業的投資需求增長,社會資金加大,貨幣供應量增加,銀行相對放松信貸準入條件,信貸投放速度加快,持續的信貸增長會導致信貸膨脹,從而引發通貨膨脹產生的經濟泡沫。二是當經濟運行開始轉向衰退趨勢時,銀行的貸款投放速度也開始放緩,此時,企業的經營收益減少,向銀行再融資出現困難。銀行應該這樣調整自己的經營管理:(1)在經濟繁榮時期加快貸款周轉速度,提高收益率。銀行領導應加強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研究和預測,根據央行貨幣政策和各個季節的實體經濟要求,自覺控制信貸總量,謹慎安排信貸計劃,以保持信貸適度均衡增長。同時,通過盤活存量,做大流量來加快貸款周轉進度,提高資金運用效率。銀行還可以通過與一些有過剩資金,但貸款創造能力不強的銀行聯手合作,進行貸款轉讓,將有限的貸款資源進行盤活。(2)在經濟衰退時期,銀行可通過深入研究利率結構調整對存款品種和期限結構的影響,采取措施調整負債結構,以降低負債成本。例如,可以通過存款結構調整降低人民幣存款平均成本,還可以抓住資本市場發展的有力契機大量吸收低利率的保險公司活期存款,力爭在利率整體上升時期保持較低的存款付息水平。(3)銀行業還應緊密監測各行業的企業效益走勢,及時轉移資金,以優化資產的行業分布結構,規避行業系統性風險。

2.加強金融品牌建設,提高銀行競爭能力。金融品牌建設是銀行挑戰競爭的利器。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發展的日益深入,經濟全球化、金融一體化的逐步加大,外資銀行紛至沓來涌入國內,他們憑借先進的技術,現代化的管理與雄厚的資金實力,對國內銀行形成強有力的沖擊,我國銀行業競爭更為激烈。所以,只有建立強勢品牌,才能增強銀行市場競爭能力,有效維護原有的市場份額。才能增強銀行拓展能力,不斷擴展市場空間的滲透力。

品牌具有挑戰性、價值性、內涵的豐富性及經營的長期性。品牌經營是通過品牌實力的積累,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從而建立顧客忠誠度形成的品牌優勢,再經過品牌優勢的維持和強化,最終實現創立名牌,高層次的品牌經營可以不斷充實銀行核心競爭力。做好金融品牌建設不僅有利于鞏固現有的客戶關系,還有助于在潛在客戶人群中樹立更加積極進取的形象。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金融品牌建設:(1)明確品牌定位,實施金融品牌差異化定位策略。品牌定位就是針對目前市場而確定建立一個獨特的品牌形象,并對品牌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的傳播。其焦點目標是掌握顧客的心理感受,其途徑是對品牌整體形象的設計,其實質是依據品牌的某種特征設計產品屬性并傳播品牌形象。銀行要立足自身能力和經營目標,積極面對市場、分析市場、研究市場、融入市場和應對市場,實施金融品牌差異化定位策略,吸引特殊顧客群體形成品牌忠誠、創造品牌的核心價值,這是品牌營銷與建設策略的精髓。(2)做好金融品牌的營銷,提高品牌市場影響力。品牌建設的一項十分重要工作就是市場營銷。這就需要銀行業利用廣告、傳媒進行多層次、多方面、多方位的宣傳,讓顧客了解、掌握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功能、特性及利益所在,讓他們認識、認知、認可,同時激發他們購買全新產品和享受消費服務的欲望和熱情。還可以通過舉辦金融產品會、展示會等公益活動達到與社會公眾溝通的目的,以提升金融產品形象。(3)做好產品的售后服務,提高產品形象。由于銀行是一個為大眾服務的企業,它主要是通過提供存款、匯款及理財等各種服務來擴大業務量,收取利息和手續費增加收入的,因此,銀行要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多款式、認真、熱情、周到的服務,做好產品售后服務,以提高品牌市場影響力。

3.完善銀行公司治理結構,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公司治理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也是現代銀行制度的核心。公司治理是一種制度安排,是在契約制度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機制,充分調動各種利益主體的積極性,對各種利益主體形成有效的約束,以達到共發展的目標。筆者擔任支行行長期間,深深感到:目前,我國股份制銀行公司治理低效的根本原因就是股權結構不合理,存在“一股獨大”的問題。我國股份制銀行的股權結構主要是法人股、法人股股東,而行使權利的只能是法人的代表,這些代表本身并不擁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權,也不是公司的最終受益人;銀行治理結構缺少有效制衡,監事會的監察流于形式,難以發揮監督作用。鑒于以上問題,筆者認為,必須完善銀行內部治理結構,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這樣才能使銀行的經營管理不斷發展創新。怎樣搞好這項工作呢?首先,銀行要建立規范的董事會制度,加強董事會的經營管理和監督作用,一是要完善董事會職能,二是要保證董事會的獨立性。銀行可以按照巴塞爾委員會的要求,建立由董事會組成的專業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風險委員會。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其次,進一步完善銀行內部的長效激勵和約束機制,突出激勵的導向和動力功能,使董事會下設的薪酬委員會真正起到激勵和約束作用。然后,借鑒國外公司的先進管理模式,解決“內部人控制”問題。與我國“內部人控制”為主要特征的銀行公司治理模式相比,英、美公司的公司治理管理模式具有高度的透明度、清晰的責任制和活躍的資本市場等特點。筆者建議,我國銀行也可以借鑒他們的經營管理模式,從根本上完善股份制銀行法人治理結構,從而形成有一定剛性的約束與激勵機制。

參考文獻:

1.顧銘德.中國經濟周期嬗變與貨幣政策選擇.銀行家,2011(1)

2.張鑫.加強金融品牌建設提高銀行實力.經濟師,2010(5)

3.令人抓狂的“經濟周期”.中國青年報,2011.2.16

篇6

金價預計分成三個階段

王瑞雷透露,目前,國際現貨黃金大幅波動仍然是其主要特征,但預計波動幅度會有所減少。他表示,預計2009年世界黃金價格會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維持購買力階段,黃金會相對于原油和銅價保持較高的比率;第二個階段為抗跌階段,具體表現為區間震蕩走勢,隨著國債收益率的提高投資人風險偏好進一步上升,基金經理會挑選一些快于經濟復蘇的產業進行投資,黃金仍會起到盾牌的作用;第三階段黃金價格會相對于眾多貨幣表現出升值,具體市場有可能表現出黃金價格與美元指數走出比翼雙飛行情,打破與歐元正關聯性和美元負關聯性預期。預計2009年黃金商品屬性會進一步弱化,金融屬性會進一步得到提升。王瑞雷表示,黃金價格運行會進一步貼近經濟周期的運行。

王瑞雷表示,預計2009年現貨黃金價格均價會較2008年均價有15%的提升。預計2009年現貨黃金高點會較2008年有30%幅度的提升。低點在每盎司750美元左右,最壞的結果我們預計應不會低于2008年的低點680美元/盎司,因全球最大的十大礦業公司生產成本正逼近或高于600美元/盎司。預計2009年現貨黃金價格均價在1000美元/盎司附近,高點在1350美元/盎司附近,低點在750美元/盎司附近。而摩根士丹利、美林、花旗、摩根大通等機構也報告,看多2009年的黃金價格,花旗甚至認為2009年金價能沖上每盎司2000美元。

2009年依然供不應求

在實物黃金方面,有專家表示,黃金消費市場在2008年成倍增長。各大金商、黃金商場的銷售狀況顯示,投資型金條等的銷量去年較前年增長近50%。今年到目前為止,北京菜百黃金銷售額已經達到19億,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億多。其中,金條的銷售增長了40%~50%。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在前期的信息顯示,世界黃金在2008年底需求為2599噸;供應方面,2008年底為止為2492噸。需求已經超越供應,并且需求與供應之間的缺口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而王瑞雷表示,預計黃金的需求將從亞洲向美國和歐洲國家轉移,黃金需求將從傳統的珠寶首飾為主的需求向投資避險需求轉移。因此珠寶首飾需求預計在2009年會略有下降,但預計下降的百分比不會太大。投資性需求可能在2009年上半年出現一定幅度的井噴,特別是金條和金幣以及ETF(交易所交易基金)黃金實物持有量會出現明顯的增幅。

一到止損價位應馬上平倉

王瑞雷表示,中國由于受經濟危機和衰退的風險較小,因此2009年黃金與中國股票的搭配將是較為成功的選擇。由于個股蘊藏著非系統化的風險因素,因此建議投資者可精選基金并搭配黃金資產的組合。

對于黃金期賃投資者來說,黃金期貨合約交易只需10%左右交易額的定金作為投資成本,具有較高的杠桿。對于黃金期貨的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設立一個止損點,一到止損價位馬上平倉。投資者要在涉足黃金期貨之前對其風險收益和交易流程都要有非常清晰的認識,并具有一定的風險承受力。

飾品金作為投資品種不適宜

對于實物黃金,西漢志黃金投資研究中心分析師張晶表示,一般的飾品金買入及賣出價的差額較大,視作投資并不適宜,金條及金幣由于不涉及其他成本,是實金投資的最佳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持有黃金并不會產生利息收益。另外普通投資性金幣和普通投資性金條,對于一些資金比較充裕,但風險偏好度比較低的穩健型投資者來說,適當購買一些投資性的金條和金幣是一種較好的投資選擇。

投資者在購買實物黃金的時候,應該綜合考慮該品種的品質、定價體系和回購渠道的流暢性等因素。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購買的是實物金條金幣,投資者要保證金條的外觀、包裝材料和金條本身不受損壞,并保留購買的單據和證明。

鏈接

2008年黃金市場十大新聞

1、國內黃金市場新聞:中國黃金產量超過南非,躍居壘球第一。2008年,老牌產金大國南非、澳大利亞、美國產量繼續下降,中國、俄羅斯、秘魯等國正在崛起。2008年中國黃金產量突破280噸,南非黃金產量考慮到電力危機的加重將進一步萎縮到250噸附近。

2、最能影響黃金價格波動的傳聞:中國等高外匯儲備國家將增加黃金儲備份額,IMF考慮拋售黃金。雖然事后如上新聞都沒有得到官方證實,但2009年各國央行、各地組織或增持黃金儲備或降低黃金儲備的新聞仍將貫穿始終。

3、黃金與關聯市場比率:黃金原油比率超過20倍,換言之,1盎司黃金可兌換超過20桶的原油,黃金價格首次超過鉑金價格。無論是原油還是鉑金工業需求都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受壘球經濟衰退的沖擊非常之大,而黃金的工業需求僅占13%左右的份額,加上黃金相對于信用資產的整體升值,因此導致了20倍的原油比率和一度貴過鉑金的價格。

4、黃金投資性需求超過1200噸,其中壘球最大4只黃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基金手持920噸黃金,如此巨大的黃金投資類需求都在暗示人們對信用貨幣信心的漸失;當美國鷹洋金幣、加拿大楓葉金幣紛紛脫銷時刻,當從澳大利亞到倫敦到美國的4大黃金ETF持有量接近1000噸規模后,我們有理由對2009年數據有更好的期盼。

5、中國黃金市場事件: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式掛牌黃金期貨,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放個人實物黃金買賣,香港期貨交易所推出黃金期貨。標志著中國黃金市場從傳統的黃金消費模式轉變到金融投資、交易范疇,也讓國內黃金市場更好的接軌國際黃金市場。

6、黃金衍格首次超過1000美元/盎司大關,2008年價格波動幅度達到34.1%,其中9月17日,雷曼兄弟的破產更是單日推升黃金價格上揚超過10%。歷史性的事件加上突發性的事件鑄就了黃金相對輝煌的2008年。

7、數據顯示,去年全球黃金的交易額高達20.2萬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8%;白銀的交易金額為2.6萬億美元,增長39%。2008年LBMA(倫敦金銀市場協會)前3季度清算量同比增加20.59%,COMEX黃金期貨前10個月交易量較去年全年增加34.75%。而在中國黃金市場上,交易量增長更為突出。最新數字顯示,上海黃金交易所前11個月共成交黃金3991.67噸。較去年全年增加118.35%。旺盛的交投突出黃金在商品貿易領域和金融交易領域所受到的重視。

8、2008年黃金成為最抗跌的品種:同期金融資產和商品資產紛紛以大跌告終。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創造黃金的新紀元,能8年連續提供正收益本身就是足以讓人興奮的新聞,特別是對于急速變奏的2008,跟隨商品走過了7年時間,2008讓人嗅到了黃金的金融氣息。

篇7

關鍵字:貨幣戰;資本;貿易政策;人民幣國際化;國際儲備管理

中圖分類號:F821.6;F822

2013年1月,日本政府和央行發表聯合聲明稱將從2014年開始實施每月定期購入資產的“無限期”貨幣寬松措施,并將通貨膨脹目標從1%提升至2%,導致日元明顯貶值。而2月的G20峰會雖針對全球貨幣戰爭爆發的擔憂發表了“堅決抵制競爭性貨幣貶值,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的聯合公報,但并未明確聲討日本干預匯市,IMF總裁拉加德甚至還對日本的寬松貨幣政策表示支持,這一情形使得日元進一步貶值。自2012年9月以來,日元累計貶值已近20%。總體上,目前出現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全球貨幣競相貶值的典型貨幣戰的可能性較小,但在發達經濟體相繼推出量化寬松的新背景下,貨幣戰爭呈現出新特點,雖不會出現“明修棧道”式的大規模貨幣戰,但新型貨幣戰正以“暗渡陳倉”的形式悄然展開。

一、新型貨幣戰的內涵與特征

傳統貨幣戰是指世界主要貿易國家競爭性貶值本幣,以獲得相對優勢的貿易條件,從而達到推動本國經濟增長、維持出口導向戰略、緩解就業壓力等目的。最為典型的傳統貨幣戰發生于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為應對國內經濟危機,美國、英國、法國等大國相繼出臺競爭性貶值的措施,爆發了大規模的全球匯率戰(如表1所示)。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英國、歐盟、日本等國先后采取不同手段對其匯率進行干預(如表2所示)。此后,由于歐債危機的爆發,匯率干預愈發明顯。由于美歐日等采取寬松貨幣政策,實質上造成了多國貨幣出現明顯升值,貨幣戰呈現新的特點。值得注意的是,新型貨幣戰表現為有升有貶、以貶為主、帶有技巧性的貶值,從而相關的矛盾表現較為分散且不集中,而實際上有關國家面臨的壓力很大。新型貨幣戰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目的隱蔽性

與此前采取以鄰為壑手段的典型貨幣戰不同,新型貨幣戰各政策推出的目的均聲稱與促進國內經濟密切相關,而真正目的卻是通過貨幣貶值來增加出口。這主要由于世界最發達國家已先后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彼此已無理由相互聲討與指責。在這種情勢下,國際約束日漸匱乏,各國均默認以促進經濟的“明確目標”采取措施以達到貨幣貶值的“真正目的”。

(二)參與普遍性

各國雖未明確以匯率為政策目標,但政策的最終效果確是貨幣貶值,而一國貨幣主動貶值對其出口的利好就是對其他被動升值國家出口的侵蝕。因此,發達國家(如美、歐、日等國)為促進出口增加,其它國家如澳大利亞、瑞士、韓國等為抵御出口減少,或將參與本次量化寬松風潮(如表2所示)。

(三)措施多樣性

各國由于國情差異,量化寬松政策的措施也不盡相同。歐洲央行的量化寬松政策主要是采取沖銷式的購買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債務違約、保持金融市場穩定;美聯儲四輪量化寬松政策的措施途徑雖各不相同,但目的始終是推動實體經濟復蘇;日本央行掀起新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是從防御轉為攻擊,靠主動性貶值來推動經濟復蘇。

綜觀美國四輪量化寬松政策的推出階段,美元貶值過程大致有半年的時滯,前期甚至會處于反向升值時期。近期日元跌幅有所放緩。未來英國很可能繼續啟動量化寬松政策,英鎊匯率面臨貶值。與此同時,強勢澳元和加元由于本國的通貨膨脹高企而只能采取防守措施, 新西蘭開始設置匯率上限,人民幣升值幅度明顯(見圖1)。結合上述特征及現狀可以看出,新型貨幣戰的全面爆發已然成為可能。

二、新型貨幣戰將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

發達國家的量化寬松政策短期內對相關國家及全球經濟有一定積極作用,但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負的外溢效應。未來其波及范圍將更深更廣,政策措施及實施效果會越發復雜難測,最終將對全球經濟金融產生重大影響。

(一)資本流動總量及方向發生明顯變化

量化寬松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國際間資本流動增加,同時,資本流動方向發生明顯變化。發達經濟體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后,其貨幣出現不同程度的貶值,國際資金不同程度從這些國家流出,轉向有貨幣升值預期的新興市場國家。比如每輪量化寬松后,新興亞洲股票基金資金流入均呈現不斷增加態勢(見圖2),“熱錢”不斷流入使得一國貨幣供給量難以有效控制,從而影響政策等相關方面。

(二)影響轉型改革和貨幣政策獨立性

理論上,各國政府通常不采取貨幣對外貶值作為周期性刺激措施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效果不明顯,而目前全球發達國家“東施效顰”的采用量化寬松來打壓匯率,經濟刺激效果實則不佳,且大大推遲了各國真正亟須的轉型改革。此外,資本流入也會給新興經濟體帶來通貨膨脹壓力,為削弱這一不良影響,受影響國會采取與既定政策相背離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如被迫提高利率等,這實際上影響了各國貨幣政策目標和工具的獨立性。

(三)貿易進出口格局將發生變化

量化寬松政策實施的結果是一國貨幣幣值發生變化,各國間的競爭性產品會由于相對國幣值的變化而發生結構性改變,從而改變一國的進出口成本及總額,最終影響各國貿易進出口格局及經濟水平。例如,我國出口總額一般在量化寬松政策推出后出現下降趨勢(見圖3);而對于與日本貿易相似度程度較高和人工成本差最小的韓國、臺灣、新加坡,當前日元的持續貶值最易對其貿易結構造成沖擊。

篇8

關鍵詞:內外經濟 中國經濟 經濟發展 發展失衡

前言

二十一世紀是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已不可避免,雖然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取得了優異成績,但經濟發展中的內外經濟失衡,卻給中國經濟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如不及時進行調整,必然對我國經濟增長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導致我國陷入經濟危機之中。想要保障經濟的穩定發展,我國必須正確認識內外經濟失衡,分析失衡原因,對內外經濟結構做出優化,以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中國內外經濟發展失衡成因分析

雖然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得到了空前發展,但從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和現狀來看,不得不承認我國經濟存在嚴重的內外經濟失衡問題。中國內部經濟失衡表現為:投資過熱、消費不足、貧富差異大、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外部經濟失衡表現為:進出口不平衡、進出口收支不平衡、國際貿易不平衡等。想要治理內外經濟失衡,必須探尋造成內外經濟失衡的原因。下面通過幾點來分析中國內外經濟失衡的成因:

(一)內部經濟失衡成因

中國經濟內部失衡主要表現為消費不足、投資過熱。消費的大小和收入有著直接關系,通過對我國資金流量表可以看出我國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嚴重失衡,居民收入普遍低下,城鄉貧富差異明顯,收入分配仍停留在生活自足階段。另一方面,從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配分現狀來看,企業部門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上漲三個百分點,再分配中上升四個百分點。而居民部門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卻下降了五個百分點,再分配降低了七個百分點,國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加大制約了消費增長,這也是造成國內消費率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消費率的下降直接造成了內部經濟失衡問題的發生。除了國民收入分配存在問題外,我國勞動者報酬的降低也是造成國內消費不足的主要原因,勞動者報酬下降主要是由企業支付勞動報酬下降所引起,報酬的降低也制約了消費率增長。

(二)外國經濟失衡成因

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全球化,使中國成為了世界產品加工地和區域產業分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卻造成了中國外部經濟失衡。第三次產業革命后,從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不難看出,現今美國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最強大,是高新技術聚集地,已基本完成產業調整,經濟已邁向知識經濟階段。由于中國經濟發展滯后,融入世界經濟較晚,技術相對落后產業結構調整緩慢,在世界經濟中只能發揮自身勞動力成本低優勢,這使中國成為了國際產業鏈中的主要加工國,產品加工后則多出口發達國家,這造成了中國產業結構不協調,導致中國外部經濟失衡。

二、實現中國經濟內外均衡的對策

通過前文分析不難看出,造成內外經濟失衡的原因具有一定復雜性,想要短期內改變中國經濟發展格局很難實現。為了保障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實現從根本上治理中國內外經濟失衡問題,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國民收入分配制度,增強城鄉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需求,建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減少預防性儲蓄,加強宏觀調控力度,保持內外經濟平衡發展。下面通過幾點來分析實現我國經濟內外均衡的對策: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導致我國產業不合理,出現外部經濟失衡與我國經濟發展中過于追求增長速度有直接關系,雖然在這過程中我國經濟確實實現了高速增長,卻也造成了內外經濟失衡問題的發生。想要真正解決當前我國內外經濟失衡問題,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環境,將出口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為協調經濟模式,改變我國加工國家的定位,加強與其他國家多層面合作,促進我國經濟走向知識經濟階段。

(二)擴大消費需求,調整國民收入分配

消費、投資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只有二者協調發展,才能實現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增長。有消費需求才有投資,有投資經濟才能流動,人們消費能力才會提高。因此,治理內外經濟失衡的著力點應放在擴大消費需求上。另一方面,我國應加強對市場的宏觀調控,保障工人平均工資的實現,目前我國百分之八十二的工人達不到平均工資標準,收入無法保障自然無消費能力,保障居民收入是促進消費的有效手段,加強宏觀調控勢在必行。另外,我國應盡快調整民國收入分配制度,通過國民收入的調整,改變消費不足現狀,從而逐步實現我國內外經濟均衡。

篇9

[關鍵詞]后危機時代;汽車產業;戰略

[中圖分類號]F72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19-0130-02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一場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后,世界經濟進入衰退期。金融危機席卷了歐美和日本的金融市場,對經濟的破壞性不斷蔓延,最終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并且此輪金融危機已經蔓延到包括汽車產業在內的諸多制造業、服務業等實體經濟領域。

在金融危機周期里,全球汽車產業經歷了罕見的巨大沖擊,我國汽車產業也受到一定影響。但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的汽車產業仍表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隨著全球經濟的好轉,我國汽車產業必將重新回到快速發展的軌道。因此,深入研究危機后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戰略,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1 后危機時代的主要特征

后危機時代(post-financial-crisis era)是指危機緩和后,出現的一種較為平穩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是相對而言的,由于固有的危機并沒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決,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仍然脆弱,世界經濟仍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它是一種緩和與未知的動蕩并存的狀態。自2008年9月下旬開始,世界各國政府通力合作,采取了規模和力度空前的金融救援和經濟刺激政策。在這些措施作用下,國際金融市場趨穩,世界經濟總體有所好轉,全球經濟開始顯示出脆弱的復蘇,人們開始使用“后危機時代”來表述當前的世界經濟,后危機時代的主要特征有:

(1)經濟發展重歸實體經濟,低碳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但金融永遠是和風險相聯系的,過度依賴金融,必然會有風險,經濟也存在很大的脆弱性。在這次危機中,制造業也受到了沖擊,但受沖擊最大的是金融業和高端服務業。現在各國開始認識到,要積極保持和發展實體經濟,才是經濟的基礎。因此,更多的資本將會重新重視實體經濟,特別是低碳經濟會成為未來發展的新的增長點。自英國最早提出“低碳經濟”以來,當今世界已處于新能源、新產業、新生活方式革命的前夜。以發展新能源和鼓勵科技創新為重要特征的低碳經濟,不僅符合當前油價高漲、氣候變暖等問題對節能和新能源技術的迫切要求,還將產生一輪強大的生產需求,成為經濟復蘇和重塑競爭力的主攻方向。

(2)世界的儲蓄消費結構會發生重大變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國的負債消費,而這場國際金融危機標志著美國的負債消費模式已不可持續。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打擊,美國家庭資產嚴重縮水,再加上失業率提高,收入銳減,美國人的消費率在下降,儲蓄率在提高。其他一些主要發達國家在這次危機后也會提高儲蓄,減少消費。因此,總需求的萎縮將是一個顯著特征,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總需求引擎將有所減速。由于需求萎縮導致世界消費市場萎縮,市場會變得更狹窄,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除了要繼續做好外部市場以外,如何做好國內市場,是很多中國企業轉型需要面對的。

(3)新興市場將成為世界經濟的主體。在危機之前新興市場國家本身就占到了世界經濟的40%左右,危機之后,發達國家雖然開始走出衰退,但大多數發達經濟體的復蘇仍將可能乏力。相對來說,新興市場國家受危機的沖擊比較小,發展勢頭強勁。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達到8.7%,2010年中國GDP同比增長10.3%,印度經濟2009年增長7.2%,2010年印度有望達到9%,2010年預計拉美國家GDP增長5%左右,危機之后新興市場國家要占到世界GDP的50%以上。以中國為代表的金磚國家在國際經濟市場上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需要更多地關注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市場。

2 后危機時代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的挑戰

在危機的沖擊下,世界汽車工業整體表現低迷,但我國的汽車產業經受住了考驗并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然而,在后危機時代,我國汽車產業還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

(1)產業集中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從2008年我國汽車企業市場份額和生產規模看,我國汽車企業的集中度還不高,小而分散的競爭格局并沒有改變。上汽、一汽、東風、長安、北汽五大集團產量之和僅占全國的61.7%。2009年,五大汽車生產企業(集團)共銷售汽車966.05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71%,同比提高9個百分點,汽車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但是還遠低于美國、德國90%以上的產業集中度。2008年世界前十家汽車企業,中國汽車大企業竟沒有一家能夠入圍。2009年世界前十家汽車企業,亞洲占六席,中國只有上汽一家擠入前十。相對較低的產業集中度使資源使用過于分散,阻礙我國超大型汽車集團的形成。在后危機時代,產業集中度低,不利于我國汽車企業提高自主創新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2)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在未來發展中,誰擁有技術誰就會占領市場制高點。自主技術和自主品牌一向是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短板,然而一個強大的汽車產業必須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和一系列自主品牌。長期以來,由于我國比較重視引進產品,沒有在核心技術的消化吸收上下工夫,缺乏產品研發的實踐,所以形不成產品研發的整體力量。據統計,在2009年銷售的近900萬輛乘用車中,自主品牌僅占比44%,合資企業生產的外國品牌占比近56%。而在利潤最高的中高端轎車領域,仍是跨國汽車公司的天下。2009年我國自主品牌轎車僅占整個轎車市場銷量的30%,中高檔轎車自主品牌就更少了。就目前我國汽車產業的實際情況看,由于缺乏核心技術,除了轎車產品技術水平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以外,商用車產品技術水平與歐、美、日相比同樣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這對提升我國汽車產業競爭力尤其是出口競爭力提出了嚴峻挑戰。

(3)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滯后。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始終落后于整車。零部件企業普遍規模較小、配套層次低、產品技術含量不高,我們國家有多少零部件企業到現在誰也說不清楚,零部件生產過度分散。大部分企業依賴整車發展,缺乏競爭力。由于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專業化程度比較低,沒有形成經濟規模以及長期以來嚴重的投資不足,造成產品開發能力薄弱,與正在形成的國際汽車產業零部件全球采購的趨勢不相稱。如果長期如此,零部件產業將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

(4)汽車出口面臨較大壓力。外部經濟環境的惡化,使得我國的汽車貿易也受到了巨大沖擊,中國近年來一直高速增長的汽車進出口市場從2008年年底開始增速明顯放緩。2009年,國際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總體表現低迷,

國內汽車出口受到更為嚴重的阻礙,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整理的由海關總署提供的汽車商品進出口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汽車商品出口總額368.12億美元,同比下降25.98%,其中整車出口更是表現低迷。盡管整車出口在2010年呈明顯恢復性增長,共出口56.62萬輛,同比增長53.17%,但總量仍低于2008年和2007年,要達到百萬目標,還需要不斷努力。德國、日本等汽車產量的40%以上用于出口,而中國國產汽車市場主要在國內,出口比例2009年只有5%。

(5)能源和氣候挑戰。我國原油資源缺乏,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當前汽車每年消耗掉國產85%左右的汽油和23%左右的柴油。這個比例隨著汽車產業的快速增長還在不斷的增長。對國際原油的依賴將制約我國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另外,隨著我國汽車使用量的快速增長,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因此,發展低碳經濟,研發新能源技術的課題擺在我們面前。

3 后危機時代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對策思考

(1)調整產業組織,提高產業集中度。目前業內普遍認為,金融危機后世界汽車產業格局將有所變化,我國要想成為汽車強國,迅速形成一家或幾家世界級規模的大集團是必要條件。《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也明確提出,積極推動產業組織結構調整,通過兼并重組,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因此,要盡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集團,形成規模優勢。在汽車行業里,規模優勢的作用體現的特別重要,在對國外的貿易中,擁有巨大規模的企業或企業集團也將得到巨大的優勢。加快我國的企業重組,組建國際一流的大集團,對于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有巨大的意義。

(2)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自主品牌。提高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的能力,發展自主品牌,這是今后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和戰略。自主創新是提高汽車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汽車行業必須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行業和企業發展的一個主線。重點就是要形成和提高產品的研發和科技創新能力,要大力的培育和發展自主品牌。要加大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投資力度,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自主創新的道路。

(3)提高零部件產業整體實力。首先,要繼續擴大零部件產業的整體規模,使之與整車規模相適應,以滿足整車產能進一步提升的要求。同時,進一步完善一級、二級、三級供貨商機制,提高零部件配套水平。其次,調整產業組織和產業結構,鼓勵大型零部件企業繼續擴大規模,抓住金融危機的機遇低成本擴張,在全球范圍內吸納優質資本,形成世界級規模的零部件企業集團;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形成產業集群,不但在空間上形成產業集聚,更要在軟環境建設上形成資金、人才、技術、產品等多個資源共享平臺,通過兼并重組、優勝劣汰、廣泛合作和良性競爭,形成一批具有良好發展潛質的中小型配套企業。最后,加強零部件企業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

篇10

關鍵詞: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亞洲貨幣金融危機;金本位制;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

作者簡介:張毅來(1977-),男,云南昆明人,日本中央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國際金融研究。

中圖分類號:F82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96(2007)04-0128-04 收稿日期:2007-03-13

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將金融危機的責任歸結于發生危機的國家或地區本身,比如提出這些國家的經濟、金融、產業等領域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宏觀經濟狀態本身存在著隱患,或者認為這些國家過于倉促地實行了金融自由化,這些內在因素導致了危機的發生。導致這些危機的原因除了發生危機的國家內在的各不相同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還與其外在的整個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存在著的巨大缺陷息息相關。

一、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變遷

從19世紀開始至20世紀前期為止在世界占有主流地位的國際貨幣體系是所謂的“金本位制”。各國通過規定各自本幣對黃金的比價而實現相互間的可兌換性。在金本位制時代,各國的貨幣問關系具有下列特征:①本幣與外幣通過金比價進行自由兌換,各國不存在管理匯市的問題,貨幣的價值體系清晰明了;②固定匯率制;③黃金是最終的國際結算手段。但在金本位體制下,各國的基礎貨幣發行量與黃金儲備量掛鉤,由此貨幣發行受到黃金產量的物理約束,具有了長期的貨幣緊縮效果,當經濟陷入不景氣階段,這種緊縮的貨幣制度會導致經濟的持續惡化。這種物理限制也被認為成為了1929年世界遲遲不能有效解決經濟大恐慌的原因之一,因此世界主要各國紛紛開始脫離金本位制,實行“管理貨幣制度”,也就是說國家能根據經濟的實際需要,自由控制貨幣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的國際實力和影響力空前高漲,美國利用這個時機,在1944年7月主導構建了優先確保美國和先進國家利益的“開放自由”的世界經濟新秩序:“布雷頓森林”體系。它確立了新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以及自由貿易體系,并組建了推動這一體系運轉的三個國際經濟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orld Bank)以及關貿總協定(GATT,現WTO)。這個體系就是現代經濟全球化體系的基礎,這個體系的最大特點就是被美國主導,優先維護美國及其先進國家利益。在這一個體系中確立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我們稱之為“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它主要規定:以美元作為世界的基礎貨幣,美元以外的各國貨幣價格都以美元比價來衡量,以美元比價進行貨幣間等價決算(可有細微波動)。同時確定美元與黃金比價,保證美元與黃金的自由兌換,規定1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由此確保美元本身的價值穩定,進而確保國際各貨幣的價值體系穩定。這樣就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固定匯率制度,確立了美元的國際基礎貨幣的地位和“美元本位制”的基礎。

在這個體系下的國際結算流程如下:①美國以外的國家:國際收支赤字持續擴大本幣貶值本國貨幣管理當局介入匯市,賣美元穩定本幣匯價本國的美元外匯儲備減少,赤字通過美元結算。②美國:國際收支赤字持續擴大美元貶值其他國際收支黑字國的貨幣當局購入美元購入美元國家的美元外匯儲備增加美元外匯儲備持有國要求美國以黃金兌換自己持有的美元美國的黃金儲備量減少,赤字通過黃金結算。

由此可見美國在這一體系下享有了不用干預和管理美元匯價的特權。但這一體系也存在著其難以調和的內在矛盾,被稱為“特里芬悖論”。由于美國有義務通過黃金進行自己的國際收支赤字結算,因此這一體系下的美國國際收支赤字仍然受到美國黃金儲備量的制約,如果美國國際收支赤字過大超過其黃金儲備量,一旦各國紛紛要求將持有的美元兌換成黃金,那么美國的黃金儲備就會耗盡,最終導致美元價值破產,嚴重威脅到整個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穩定。但相反如果美國過度壓制其國際收支赤字,又有可能造成不足以為世界提供足夠的美元清償能力的問題。最終這一內在矛盾導致了“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瓦解。

美國由于長期累積巨額國際收支赤字,造成國際對美元信用的普遍懷疑,各債權國開始要求兌換黃金,導致體系內的矛盾激化,由于美國的巨額國際收支赤字已經遠遠超出了美國的黃金儲備量,美國的黃金儲備面臨著枯竭的危險。為了阻止黃金的流失,1971年8月,美國尼克松政府單方面宣布停止美元對黃金的自由兌換,史稱“尼克松休克”(Nixonshock)。這一行動事實上意味著美國單方面宣布自己不履行對外債務。這一事件標志著“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瓦解(日富騰,2003),國際通貨體系進入了當前的“美元本位制”時代。盡管“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已經瓦解,但是其確立的美元的國際基軸貨幣地位仍然沒有動搖,美元仍然發揮著國際基礎貨幣的職能(國際結算職能、外匯媒介職能和資產的國際轉移職能),各國仍然需要用美元來進行國際結算,美元仍然是各國主要的外匯儲備貨幣,所以盡管美元放棄了黃金兌換義務,但各國仍然不能放棄美元,結果美元代替黃金成為了國際最終的清償手段,這就造成了美國可以不顧其國際收支赤字的不斷膨脹而濫發美元,造成了嚴重過剩的美元貨幣資本,使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擴張,這就是“美元本位制”的主要特征。

在這個“美元本位制”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存在一系列的重大內在缺陷,正是這些缺陷導致了近年來頻發的嚴重的國際貨幣金融危機,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看看究竟是哪些缺陷。

二、美元本位制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內在的重大缺陷

1、美國的貨幣金融霸權

美國在這一體系中能夠將經濟政策的目標集中到國內,長期實行相當寬松的貨幣財政政策,從而長期保證美國國內的經濟景氣局面。但也由此產生了美國長期的消費熱潮,進口不斷增加,再加上美國散漫的財政政策共同導致了美國長期的經常性收支的惡化,但對此美國根本不用擔心無法進行國際結算,因為美元就是最終的國際結算手段,美國只需要印刷美元鈔票就能進行國際結算,從而使美國能夠長期輕易地支配外國的商品和勞務,這就是美國貨幣金融霸權的主要體現。當然這種構造應該也是有所限度的,目前支撐著這一體系的,就是擁有大量經常性收支黑字的亞洲各國。進入20世紀90年代,亞洲地區的對外貿易的快速擴大創造了巨額美元外匯儲備,而這些外匯儲備中的相當部分,亞洲各國通過購買美國的短期國債等方式使其又還流回了美國,由此造成了美國的巨額資本收支黑字,支撐了美國的經常性收支赤字,使得美元霸權體系得以維持。但盡管如此,美國仍然改變不了其巨額的“盡債務國”身份,于是這就形成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現象,這就是債權國擁有的債權竟然要以債務國的貨幣計價,并

最終以債務國的貨幣進行清償,這種債權國與債務國的“非正常”格局進一步顯示了美國的貨幣金融霸權。同時由于美國多年累積的巨額經常性收支赤字造成了美元的過剩濫發,進而形成了當今世界的過剩貨幣金融資本構造的基礎,不斷膨脹的國際貨幣金融資本,為世界越來越猛烈的金融投機活動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2、美元過剩導致了一些國家中央銀行和民間銀行的信用過度擴張

由于美元仍然是很多國家主要的外匯儲備貨幣,特別是亞洲國家很多都大量儲備美元,美元無節制的濫發將會不斷增加這些國家中央銀行在介入匯市的同時壓制國內通貨膨脹的難度,在一些國內債券市場并不健全的國家將造成其中央銀行信用的過度膨脹引起過度通貨膨脹。此外,隨著金融市場的自由化,各國國內民間銀行也能從國際直接融資再轉而對內提供貸款,由此,國際間的過剩貨幣金融資本也就能夠直接導致各國民間銀行的信用過度擴張,造成或者擴大經濟泡沫,這也成為了導致亞洲貨幣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自由浮動匯率制存在的巨大風險

“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的世界固定匯率制崩潰以來,自由浮動匯率制成為了主流。從理論上說,自由浮動匯率制能夠自動調節國際收支平衡,但是現實完全相反,最為典型的就是自由浮動匯率制實行30多年來,美日的國際收支嚴重不平衡,世界經濟處于嚴重的不平衡狀態。事實證明,自由浮動匯率制的“自由調節國際收支”的好處沒有得到體現,而匯率波亂不穩定的壞處倒是一覽無遺。為了規避不斷擴大的匯率風險,于是產生了各種本意是用來規避外匯風險的金融衍生工具,但這些金融衍生工具同時也被大量用于投機活動,并最終形成了對沖交易(規避交易的各種金融風險)、套匯交易(無風險的利用各種金融差價獲利)和投機交易(根據自己的預測,主動承擔風險,追求各種金融利益)的三種交易形態。這些交易都只能使個體實現一定程度的風險規避或盈利,但由于風險的不斷轉嫁結果造成風險的連鎖擴大,更加強化了世界貨幣金融體系的整體風險,局部發生的貨幣金融危機很容易擴大成為區域乃至國際危機。

4、“賭場資本主義”的誕生

隨著國際間過剩貨幣金融資本的不斷成熟壯大,它們開始要求擺脫國內市場的束縛和開拓國際市場,由于它們仍然感到在資本流動、市場準入等方面受到限制,于是就開始要求世界各國實行全面“自由化”,以獲取一個更加寬松和自由發展的條件便于其能夠展開世界范圍內的尋利活動。為此它們大力推動能最大程度維護壟斷金融資本利益(當然也有產業壟斷資本利益)的意識形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在全世界傳播,并以其為理論根據參與指導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改革,空前拓展了國際貨幣金融市場的廣度和自由度。這個環境同上述三個缺陷的共同作用下,國際間產生了空前規模的貨幣金融投機活動,這就是“賭場資本主義”的主要特征。但這些國際的貨幣金融投機活動往往只是所得的再分配而已,由于其本身并不直接參與實際生產活動,并不能提高實際生產力,并不能增大可用來分配的那塊“蛋糕”,所以僅僅是個“零和游戲”。這種“零和游戲”的國際化結果是世界的金融財富越來越集中到擁有龐大貨幣資本和高超貨幣金融投機技法的美國為首的先進國家,同時頻繁誘發國際貨幣金融危機,給很多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最為典型的就是1997年的亞洲貨幣金融危機。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看亞洲貨幣金融危機的發生機制。

三、亞洲貨幣金融危機的發生機制

“資本收支危機”是發展中國家(比如南美洲國家)的傳統的貨幣金融危機形態,也就是對“經常項目收支危機”而言的。所謂“經常項目收支危機”是指:由于危機國的宏觀國民經濟狀態太差,也就是說具有財政赤字巨大、通貨膨脹嚴重、國際競爭力太弱、國內儲蓄過低、經常項目收支赤字過大等問題,結果導致外資逃逸和外匯枯竭,最終形成的貨幣金融危機。而“資本收支危機”發生的原因則與上述原因不同。

首先在1997年爆發危機前夜的亞洲各國的宏觀經濟狀況都基本良好,各國都保持較快經濟增長。通貨膨脹率較低,比各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平均水平有所回落,財政赤字基本均衡甚至有結余,國內儲蓄率也相當高,平均在35%左右。這些良好宏觀經濟條件與“經常項目收支危機”誘因完全不同。當然由于發生危機的各亞洲國家處于發展中國家階段,存在超過國內儲蓄額的旺盛國內投資,并存在旺盛的國內消費,這些因素導致經常性收支存在赤字,但因為亞洲各國的宏觀經濟狀態良好,因此國際金融資本普遍看好亞洲的發展,紛紛涌入亞洲,造成各國的資本收支存在較大順差,所以這種經常收支赤字是“可持續的赤字”,或者說“良性赤字”。但是,如果這些涌入亞洲的國際資本突然逆轉大流出的話,就必將造成大混亂,而這個資本的大逆流在1997年終于發生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此資本大逆流造成的危機發生機制。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發生危機的亞洲國家根據美國極力倡導的“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先后全面開放了本國的貨幣金融市場,全面開放了資本賬戶,實現了“金融自由化”。在此環境下,由于當時亞洲各國的宏觀經濟狀態良好,國際資本普遍看好亞洲市場,再加上當時亞洲很多國家都實行對美元的“盯住”匯率制,對美元不存在匯率風險,同時各國利率又都高于美國,因此大量外國的短期資本(主要是美國)紛紛涌入亞洲尋求獲利機會,在此潮流中,大量外國銀行給各國當地銀行提供了巨額的1年滿期的美元短期貸款,如此一來通過各國民間銀行的信用過度擴張,造成和擴大了各國經濟泡沫,進而刺激了過剩的國內消費,導致了其進口額猛增,造成了各國經常收支赤字的持續擴大,也就是說大量的短期資本流入造成的資本收支順差不斷支撐并且助長了各國經常收支的赤字。但問題是經濟泡沫不會無限膨脹,總有崩潰的一天,而從1996年末開始各國的泡沫經濟就進入了自然調整期,泰國的房地產泡沫開始降溫,房價下跌,企業利潤率開始惡化,并且導致對房地產市場大量融資的當地銀行發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債權。因為當地銀行的資金大量依靠外國銀行提供的滿期1年以內的短期美元貸款,也就是說當地銀行通過向外國銀行短期借貸美元資金,然后再向國內提供本幣的長期融資,當地銀行則賺取中間利率差價,但是由于經濟泡沫開始崩潰,當地銀行開始產生不良債權,資產結構開始惡化,外國銀行看到這些情況就開始紛紛削減甚至停止對當地銀行的貸款。這直接造成該國資本收支順差開始減少。

就在此時,各國的這些經濟變化沒有逃過大量國際投機資本的眼睛。投機資本認為如此下去這些國家恐難以繼續維持現有外匯比價,于是投機的機會來了。國際投機資本紛紛開始利用各國已經自由化的金融市場,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全面拋售這些國家的貨幣買入美元。對此,各國貨幣當局進行了殊死抵抗,試圖用美元外匯儲備購入本幣,以穩定匯

價,但是各國外匯儲備額與國際大量的投機金融資本相比是非常有限的,不久儲備枯竭,導致了各國不得不放棄“盯住美元”匯率制,接受本幣暴跌的嚴重后果,形成貨幣危機。

而大量背負外國銀行短期美元債務的當地銀行由于本幣暴跌導致債務爆增。為何如此?這是因為當地銀行以美元借人海外資金,而對內以本幣提供融資,所以回收的是本幣,而本幣下跌,原有本幣融資即便能夠回收,換成美元時也已經不值那么多了,這就造成了銀行債務爆增,當地銀行紛紛資不抵債面臨破產,形成銀行危機,也就是金融危機。如果當地銀行對內也以美元提供融資,可不可以避免這種困境呢?不行。因為接受融資的大多數當地企業生產所獲利潤回報仍然是本幣,因此本幣暴跌會造成企業的債務爆增,企業就面臨資不抵債,必導致銀行不良債權爆增,結果也同樣會造成金融危機。這種當地銀行以外幣(美元)舉外債滿足國內本幣融資的形態被稱之為“貨幣失調”,這種失調是導致亞洲貨幣危機之后,又進一步造成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還存在一個“失調”也是導致危機深化的主要原因,這就是“滿期失諷”。外國銀行貸給當地銀行的是1年內滿期的短期負債,而外國銀行看到當地銀行的經營惡化,就會停止繼續新增貸款,并回收債權,這就造成惡性循環。

外國銀行提供的大量國際短期資本發生逆流所造成的該國資本收支黑字收縮乃至赤字,同國際貨幣投機活動造成的該國外匯儲備消耗過程交錯重疊,互相促進,互相強化,將加速該國貨幣暴跌,使貨幣危機更為嚴重。

由于當地銀行通過不斷地舉短期外債提供國內長期貸款,存在滿期的時差矛盾,一旦短期外資停止供給,并回收債權,將造成當地銀行資金鏈斷裂,喪失還債能力(沒有美元了,而當地銀行擁有的長期債權短期內不能收回),于是當地銀行紛紛陷入流動性危機,更加惡化了金融危機,而這種“短借長貸”產生的滿期時差矛盾就被稱為“滿期失調”。

由于亞洲各國當地銀行紛紛陷入危機,不得不劇烈收縮銀行信用并處理不良債權,結果造成企業經營更加困難而壓縮投資,大量裁員,甚至紛紛倒閉破產,這樣就更惡化了泡沫經濟崩潰后國內經濟的蕭條局面,形成經濟危機。

正是通過以上的一系列的惡性循環,最終釀成了當時亞洲各國嚴重的貨幣危機,進而發展成為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

四、亞洲貨幣金融危機與當前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深刻關系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亞洲危機發生機制中的幾個重要環節:①規模巨大的國際貨幣金融資本的存在和它們的流動;②危機國家過急的資本金融市場的自由化;③各國的“盯住美元”匯率制的風險性;④大量國際投機資本的投機活動。而這四個環節都與當前的“美元本位制”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的內在缺陷密切相關。

首先由于美元霸權的存在和其國際基軸貨幣的地位,使美元能夠長期無節制濫發從而造成大量過剩的美元貨幣資本,進而又造成了世界貨幣資本的過剩,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當今世界過剩的金融資本和貨幣金融投機資本。由于資本的“尋利”這個基本性格決定了不斷壯大的國際貨幣金融資本必然要求在包括亞洲在內的世界范圍內盡可能尋找獲利機會的行動越來越強烈,其通過各種方式推動了各國的“金融自由化”,正是在此環境下,使大量的國際資本對亞洲各國當地銀行的大量短期貸款和國際投機資本對各國貨幣的投機成為可能。大量短期海外美元貸款過度擴張了各國當地銀行的信用,制造或擴大了各國經濟泡沫,為危機埋下了隱患。同時由于在以自由浮動匯率制為主流的國際貨幣關系中,局部的“盯住美元”匯率制顯得非常不穩定,大量的國際投機資本利用自由浮動匯率制下產生的各種金融衍生工具成功地發動了大規模的對亞洲各國貨幣的投機活動,最終使大量國際短期貨幣金融資本的流向發生大逆轉。由此可見,這一系列國際貨幣金融體制內在的缺陷與亞洲貨幣金融經濟危機的發生機制環環相扣,密切相關。在認識了這些內在聯系后,我們怎樣來改革和應對呢?

首先瓦解“美元本位制”中的美元霸權尤為重要。對此歐洲通過區域經濟和貨幣金融的整合,一舉瓦解了美元在歐洲地區的霸權,提高了歐洲地區規模經濟效益,增加了歐洲地區抗擊國際貨幣金融投機的安全系數,這一成功經驗值得我們認真總結。當然亞洲地區的情況與歐洲很不一樣,不可能完全照搬歐洲的做法,但通過集結亞洲地區各國的整體力量共同創造一個更為安全高效公正的亞洲地區貨幣金融體系,應該是我們解決目前問題的主要方向。

第二,提高各國國內市場內需和促進亞洲市場整合。

美國長期累積了巨額的國際收支赤字,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純債務國,而支撐這一結構的恰恰是來自亞洲各國的巨額資本收支黑字,因此瓦解美元特權首先就是應該設法逐步減少從亞洲流向美國的巨額資本。但為何實現高速經濟發展的亞洲各國將自己的外匯資金還流美國呢?究其根源,還是由于各國本身經濟發展仍然相當程度上依靠美國市場消費的這個經濟發展構造決定的。因此亞洲地區的國家有必要適時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重視提高各自國內的市場內需和促進亞洲區域市場的整合,以逐步降低對美國市場消費的依賴。

第三,改革匯率制度并強化亞洲區域內的匯率合作。

實踐證明,在“美元本位制”體系中,“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很容易被投機,因此改革匯率制度就很重要。類似歐洲那樣的區域貨幣整合當然是比較好的方式,但是這對目前亞洲地區而言不可能立刻實現,因此對于亞洲國家來講只能循序漸進,通過長期的區域匯率合作爭取在未來能夠整合亞洲區域的貨幣。而在過渡時期,主要有這樣一些改革方案:BBC,亞洲匯率機制,亞洲日元區。作者認為當前階段參考BBC方案,采取以“一攬子貨幣”為基礎的管理浮動匯率制對于當前亞洲的很多國家而言較為現實和合理,這一制度有利于穩定各國的“有效匯率”,有利于出口主導發展模式的亞洲各國的對外出口,有利于各國逐步降低美元的外匯儲備,有利于促進亞洲區域的進一步貨幣金融合作,有利于促進亞洲區域的市場整合。

第四,構建亞洲區域內的共同債券市場。目前亞洲地區積累的豐富的貨幣資本通過購買美國短期國債等方式大量回流美國,支撐了美國的貨幣霸權,因此亞洲各國應該設法逐步斬斷這一資金流。通過構建亞洲地區的共同債券市場將亞洲地區豐富的貨幣資本留在本地區內實現循環,以亞洲的資本來開發亞洲。

第五,構建亞洲區域的“最后貸款人”體系。

在亞洲貨幣金融危機期間,IMF對各國附加各種苛刻條件的流動性援助和緩慢的對應速度遭到了廣泛的批判。正如前世界銀行副總裁斯蒂格利茨所批評的那樣,IMF事實上是被代表美國華爾街壟斷金融集團利益的少數精英所主導的國際機構,IMF更多的是在維護美國的金融利益,其結果導致更加惡化了亞洲危機。因此在亞洲地區構建一個能夠替代IMF充當本地區貨幣危機來臨時的“最后貸款人”角色的區域性體系就顯得很重要。而東亞地區目前已經擁有超過2萬億美元規模的外匯儲備,已經具備了構筑這一體系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