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規風險防范措施范文
時間:2023-05-24 17:50: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合規風險防范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稅務風險;風險控制;防范效益
稅務風險是指納稅人在稅務管理、計算和繳納稅款等方面因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等原因遭受利益損失的可能性。公司稅務風險是指公司涉稅行為因未能正確有效遵守稅收法規而導致公司未來利益的可能損失。
雖然稅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對于公司而言只是可能承擔這種風險,并不一定必然承擔這種風險。公司需對自身的稅務風險水平有一個客觀理性的認識, 樹立依法納稅理念,做好風險防范與控制工作,切實有效地分析影響公司稅務風險的因素,以防范和控制公司稅務風險。
1 創建稅務風險防范機制
在防范稅務風險的過程中應合理有效地運用現有的稅法,以及相關的經濟、財會政策,結合自身的特點建立一套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稅務風險防范機制,以提高稅務風險防范的效益。
1.1 適應宏觀環境,積極應對稅務風險
宏觀環境的要求與變化是造成企業面臨稅務風險的重要原因。因此,企業應努力做到
1.1.1 研究宏觀環境。外部宏觀環境雖然存在于企業之外,企業無法改變,但企業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經營行為,適應環境的變化。
1.1.2 采取應對措施。針對企業面臨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在熟練把握有關涉稅法律法規、了解納稅人財務狀況與要求的前提下,及時制定各種應變措施,并對其生產經營行為的發展形式、狀態進行監控,及時進行信息反饋。
1.2 健全制度基礎,防范控制稅務風險
企業稅務風險的防范程度與企業的各項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有著密切的聯系,制度是一切風險防范行為措施的保障與基礎。必須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各項管理制度,規范企業經營管理行為,以提高企業駕馭稅務風險的能力。
一是完善制度。制定規范企業理財行為、處理協調企業內部各種關系的具體規章制度,制定相應的稅務風險防范與管理辦法,實施稅務風險的防范與監督管理。二是明確責任。將稅務風險防范機制引入企業內部管理,使企業、管理者、員工都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意識與風險意識,使責、權、利三者相結合,共同承擔企業的稅務風險責任。
1.3 建立預測系統,評估監控稅務風險
1.3.1 正確評價稅務風險。在企業日常經營運作之事前,應對企業未來的稅務風險進行識別與評價,綜合運用各種分析方法與手段,對企業內部經營、外部環境各種資料,以及財務數據進行系統、全面、前瞻性的預測,重視資金的時間價值,重點考慮生產運營、投融資過程中資金收付的風險。通過稅務風險的評估預測,為采取相應措施,化解企業稅務風險的負面影響打好基礎。
1.3.2 適時監控稅務風險。稅務風險的監控是在對企業未來稅務風險做出正確評價的基礎上,在納稅義務發生前,有系統地對企業的經營全過程進行審閱,尋找最易引起稅務部門關注的理財事項,并對其進行事先的合理策劃,以實現稅務的零風險。
2 規范稅務風險防范策略
2.1 制定防范稅務風險規程
2.1.1 制定防范稅務風險的具體步驟、方法、注意事項。稅務風險防范與企業的具體業務、最終目標密切相關,并由企業內部的各部門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全方位的進行風險防范。需要在明確防范目標、充分了解企業生產運營的前提下,合法地謀求稅收損失的最小化;了解引起企業稅務風險的關鍵因素與指標,努力排除稅務風險防范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根據所從事的業務及收入、費用的情況確定防范稅務風險的各種渠道方法,以及防范稅務風險應注意的意外事項。
2.1.2 明確防范稅務風險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在制定稅務風險防范方案的同時,匯集納稅人涉稅活動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政策,并對其進行可行性的研究,避免陷入法律的糾紛。當出現對政策的理解把握有偏差時,及時向稅務機關咨詢。
2.1.3 預測防范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制定出不同的防范稅務風險的方案后,除了準確地計算各方案的應納稅額,準確進行會計賬務處理外,還要對影響稅務防范效益的各因素將來可能發生的變動進行分析,對影響稅務計劃實施的外部環境變化及敏感程度進行分析,防止企業內外因素的變化產生的不必要的風險。
2.1.4 及時評價總結防范措施。稅務風險防范措施實施后,經常、定期地進行信息的反饋,及時了解納稅方案的執行情況。對稅務風險防范策略,進行正確評估總結,并保留資料存檔,為以后制定稅務風險防范措施提供參考和借鑒。
2.2 提高全員防范稅務風險的素質
2.2.1 增強管理層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在競爭開放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作為獨立的法人參與市場競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其最終的根本目標。大多數企業的管理層都具備了一定的風險防范意識,尤其是稅務風險的防范意識增強,但隨著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發展,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也越來越多,稍有不慎,便會使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只有管理層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增強了,才能減少經營決策中的失誤,正確引導企業員工積極參與防范稅務風險,形成特有的企業文化。
2.2.2 選擇專門的稅務風險防范人員。防范稅務風險是一項具有高度科學性、綜合性、技術性的經濟活動,因此對具體操作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大多要由專業人員和專門部門進行,納稅人無論是根據自身情況組建專門機構,或者聘請稅務顧問,或者直接委托中介機構進行。稅務風險防范人員都必須具備以下素質:一是通曉稅法。二是熟悉財會制度。三是適時的靈活應變能力。
2.2.3 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稅務風險的防范。企業稅務風險不僅僅局限于企業的理財過程,其他部門對企業的理財、運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納稅方案的選擇。因此,企業稅務風險的防范需要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間的相互配合與協作,形成一種相互牽制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只有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才能使稅務風險的防范形成一種風尚。
參考文獻
[1] 趙珊花. 企業稅務籌劃風險與控制[J]. 財會月刊, 2005, (14) .
篇2
一、當前國際貿易結算中普遍存在的風險
1.國際貿易結算中信用證的風險
信用證(LetterofCredit,L/C)是指銀行根據貿易進口商所提出的申請,在符合信用證條款的情況下向貿易出口商開具的在一定時期內支付一定金額的書面付款文件,隨后出口商憑相關的單據向銀行申請款項的支付。信用證的結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風險:(1)出口商在信用證面臨單證不一致的風險由于信用證是由銀行開具的,銀行基于保障自身以及進口商的利益,在信用證中做出大量的硬性條款,如議付行、交單期、裝運期、有效期等,一旦條款中任何一項發生變化或者與銀行開具的信用證不符,那么將會導致出口商帶來很大的麻煩,甚至是被拒付的風險。(2)進口商面臨的單據風險由于信用證只是銀行應進口商的申請而開具的單據業務,屬于一種典型的單據買賣。銀行在審核出口商提交的單證時只是重點看單據是否與信用證上的條款一致,而不會去核查貿易貨物是否符合進口商的要求,一旦出口商所提交的單證均符合信用證的條款,銀行就會將款項支付給出口商。這就極易導致進口商在給付款銀行贖單后,提到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貨物或根本提不到貨。
2.國際貿易結算中匯付的風險
匯付(Remittance)指的是進出口雙方通過銀行作為中間人,進口商預先將款項支付給銀行,隨后銀行把進口商支付的款項付給出口商的一種國際貿易結算方式,被廣泛的應用于國際貿易結算中。匯付根據付款先后的不同可以分為貨到付款與預付貨款等方式,因而匯付的風險主要有這兩種:
(1)貨到付款的風險
貨到付款的方式是出口商按照進口商的貨物要求把貨物先行運輸到進口商所在國家、地區,其后進口商驗收無誤后方將貨款匯付給出口商。這樣的匯付方式風險全都由出口商一方承擔,通常出口商需要承擔因進口商拒付而導致的貨物資金、運輸費、倉儲費等巨大的經濟損失風險。
(2)預付貨款的風險
與貨到付款相反,預付貨款是進口商在收到貨物前預付部分款項給出口商,隨后在出口商收到貨款后發貨給進口商。此時,該匯付方式的風險對進出口雙方都存在的,因為出口商將貨物發出或者進口商預付了部分款項后,出口商面臨著貨物拒付的風險,而進口商則承擔著出口商騙預付款的風險。
3.國際貿易結算中托收的風險
托收主要是指在貨物裝運后,由出口方開具商業單據或金融票據或是二者兼有的票據,來委托銀行(托收方)通過國外的行或聯行想進口方收取貨款的一種結算方式。在國際貿易結算中采用托收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風險:①出現進口方拒付的現象。②出口方處于被動狀態。③受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社會因素影響較大。
二、國際貿易結算的風險防范措施
1.國際貿易結算的信用證風險防范措施
(1)出口商的單證風險防范措施
鑒于單證是出口商確保款項得以支付的重要憑證,因此出口商必須加強對于單證的審核,通過對銀行所開具的信用證的條款逐一進行嚴格的審查,一旦發現有陷阱條款或附加條款等不利的條款,出口商必須立即與銀行、進口商協商進行修改并及時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2)進口商的單據風險防范措施
為了有效防范進口商因單據的風險而造成的損失,進口商在進行國際貿易前應當詳細的對出口商的實力通過實地考察進行調查,同時也可以委托專業機構來調查進口商的資信。其次,進口商應當盡量通過正規的渠道尋找貿易機會或者伙伴,例如通過大型的貿易展現會。最后,進口商在付款贖單前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確保出口商所發出的貨物符合自己的要求,一旦覺得存在貨不對板的可能,進口商應當與銀行、出口商進行交涉,爭取開箱驗貨,從而有效的保障資金的經濟利益。
2.國際貿易結算的匯付風險防范措施
(1)貨到付款的風險防范措施
出口商采取貨到付款的方式前,首先應當對進口商的資信進行詳細的調查,在全面評估風險后采取售定方式與進口商進行貿易,一旦進口商驗收貨物無誤后,必須第一時間將全部款項匯付給出口商。
(2)預付貨款的風險防范措施
若進出口雙方采取預付貨款的方式時,雙方首先都應當調查對方的實力、資信等情況,隨后在確定可以合作后,進口商就預付貨款的比例與出口商進行協商,以此降低自身的風險,并且進口商還可以通過采取憑單付匯的方式確保貨物在發出后,銀行才會將預付款給出口商;而對于出口商來說,可以要求對方提供履約保函,以此避免進口商不提貨時能夠通過保函進行索賠。
3.國際貿易結算中托收風險防范
(1)出口方的風險防范
首先,應嚴格控制出口單據,以達到有效控制貨物的目的。其次,熟悉外匯管制條例、進口國家的貿易管制條例、相應的海關規定,避免由于貨物不能進口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再次,盡可能讓進口方預付貨款,以減少出口方的經營風險。
(2)進口方的風險防范
篇3
【關鍵詞】手機銀行;業務風險;防范;安全保障
隨著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我國銀行業也面臨著重要的轉型發展機遇與挑戰,傳統的銀行業務向電子銀行業務轉軌。在未來一段較長的時間內,我國銀行業將圍繞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而展開更多的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活動。其中,手機銀行業務就是一種虛擬環境下的新興電子銀行業務,是未來銀行業務新的發展趨勢和利潤增長點。但是,由于手機銀行畢竟處于一種虛擬環境下,面臨著更多的業務風險。我們認為,我們應該盡快采取措施來防范各種手機銀行業務風險,為銀行業的成功轉型提供安全保障。
一、手機銀行業務發展現狀分析
手機銀行又被稱作為移動銀行,是商業銀行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借助于網絡通信平臺將客戶的手機連接至銀行,向客戶提供信息和金融交易服務的新型金融服務方式。應該來說,手機銀行是一種全新的業務模式,是當代金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將對傳統銀行業務模式產生巨大的沖擊力。當前,手機銀行主要采用的是SMS接入方式。手機銀行業務最早在捷克出現,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在歐洲、美國以及以日韓為代表的亞洲形成了一種三足鼎力的局面。但是,畢竟歐洲是手機銀行業務的發源地,其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手機銀行體系,已經憑借自身的便捷性成為電子商務的重要支付手段,也成為了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而我國手機銀行業務真正開展僅僅是上世紀90年代末,直到最近,手機銀行業務的擴展和潛在發展遠沒有達到目標,但是,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根據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手機用戶數量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龐大的手機用戶群體和廣闊的市場資源為手機銀行業務在我國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顯然,我國手機銀行業務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將進入到一個規模化發展的快速時期。
二、我國手機銀行業務中存在的風險
手機銀行是商業銀行與移動網絡相結合的產物,是在虛擬環境下進行交易的,加之傳輸過程基本是開放的,手機銀行容易成為非法入侵和惡意攻擊的對象,從而容易產生一定的風險,而其防御風險的能力又直接關系到我國電子銀行體系的運行安全。事實上,手機銀行具有高速度、虛擬化和即時性特點,但是,其潛在的風險卻是比傳統銀行高的多。我國手機銀行業務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技術方面的風險。手機銀行由于使用的是窄帶的無線鏈路提供信息傳輸通道,因而,其穩定性和速度都無法保障。此外,手機銀行的業務開展也需要通訊網絡平臺作為支撐,很容易受到黑客等的不法攻擊,給客戶造成損失,也給銀行帶來信譽和經濟上的損失。還有不同的技術提供商,多種技術規則和技術標準并存的局面,使得手機銀行的運行受到了較大程度的影響。一般來說,手機銀行業務的技術風險包含了:技術選擇風險,信息的泄露、丟失和被篡改,拒絕服務攻擊,病毒攻擊等。(2)信譽方面的風險。所謂信譽風險,就是由于銀行的負面輿論影響而引發的銀行客戶或資金嚴重流失的風險。這種風險引發的負面效應是較為嚴重的,其持續性有可能很長,將嚴重損害銀行建立和維持客戶關系的能力,一旦客戶喪失了信心,將引發更為嚴重的信譽危機。這是由于手機銀行的服務并沒有真正做到安全、準確和及時,加之與之合作的第三方服務質量也不能完全保證,有可能造成銀行手機業務的信譽風險。(3)法律方面的風險。由于手機銀行平臺屬于一個新興事物,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沒有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與之配套,這就造成了潛在風險的危害性較大。我國手機銀行業務的開展較晚,很多消費者對于交易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尚未知曉,也沒有配套的法律法規來指引方向,這些都給手機銀行業務的開展造成了較大的法律障礙。此外,手機銀行在客戶信息披露和隱私權保護方面也面臨著法律風險。
三、我國手機銀行業務風險的防范措施分析
(1)技術風險的防范措施。由于手機銀行的運行環境是較為特殊的,因此,銀行必須選擇特定的技術支撐方案。然而,技術方案并不可能是完美無瑕的,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潛在的缺陷或漏洞,我們必須在手機銀行實際運行過程中,采取安全防范技術方案來確保手機銀行的正常運行。具體來說,當前,銀行可用于手機銀行業務開展過程中的技術風險防范方案有系統和數據完整性、數據保密性、身份鑒別、災難恢復性、操作不可否認性等。這些技術風險防范措施將用來防止數據不完整的現象發生。此外,手機銀行系統還應該配備防火墻、侵入竊密檢測系統、監視控制系統和快速恢復機制等安全措施,來禁止未經授權的軟件和硬件被篡改。手機銀行還可以使用端對端應用層加密技術,以應對當前手機銀行安全技術較為簡單的缺點,減少手機銀行用戶受黑客攻擊的可能。手機銀行還可以讓系統需要重復身份鑒定來進行加密編碼,并實行災難恢復和系統災難恢復,保證系統的可恢復性和高系統可靠性,還要進行操作過程只有用戶私人可以使用的技術安全保證,從而為手機銀行提供數據保密性、系統和數據完整性、身份鑒別、災難恢復性、操作不可否認性等技術安全手段。(2)信用風險的防范措施。對于手機銀行來說,其信譽風險的負面效應也是難以估量的,嚴重的時候還可能引發銀行業的整體經營風險。因此,銀行必須重視對于手機銀行中的信譽風險防范。一般來說,手機銀行業務的信譽風險防范主要在于防范操作風險和利用手機銀行進行金融欺詐的行為。操作風險一般來自于銀行內部,針對這種風險,銀行應該盡快完善手機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學的操作規范和嚴格的內部制約機制,做到人權分離,責任自負。針對金融欺詐的風險,銀行應該把原先只是針對個人服務的零售業務監控重點進行適時的調整,也要加強對于手機銀行的重點客戶監控,以防范可疑資金進行操作,從而為手機銀行的信譽風險提供可靠的防范措施,讓銀行監控能夠發揮更為全面的作用。(3)法律風險的防范措施。鑒于我國手機銀行的業務開展起步較晚,經驗不足,相應的法律法規建設也較為落后,因此,我國手機銀行業務的開展過程中,必然會遭遇一定的法律風險。這主要是由于我國手機銀行相關的配套法律法規不夠健全造成的。手機銀行的法律風險主要來自于手機銀行服務開放式、虛擬經營的特殊性等特點。因此,銀行應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盡量利用現行法律、法規來切實做好對于法律風險的防范工作。應該來說,手機銀行的法律法規建設將是未來一段時期內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我國可以用于手機銀行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合同法》、《會計法》、《票據法》、《支付結算辦法》等,還有一些技術管理條例,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金融機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工作暫行規定》等。但是,這些都還不夠完善,我們要根據手機銀行業務的開展不斷的修訂或增加這些法律法規,從而為手機銀行潛在的法律風險做好防范準備工作。
總之,我國手機銀行業務將是商業銀行一個重要的利潤增長點,雖然說起步較晚,發展不夠完善,但是,這也給了商業銀行一個較大的發展空間。我國手機銀行潛在的客戶群體是非常巨大的,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這個機遇,采取技術、信譽和法律等幾個方面的風險防范措施來積極應對手機銀行業務處理過程中潛在的風險,使得這樣一個新興的金融服務工具和平臺能夠更好的發揮出為客戶提供便捷靈活服務的功能,從而為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的進一步擴大和現代化進程提供可靠的支持。
參 考 文 獻
[1]季愛東.銀行新中間業務與法律問題[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篇4
關鍵詞:企業;稅收籌劃;風險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對于企業而言,針對性的開展稅收籌劃風險防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企業所面臨的稅收籌劃風險程度。在當前市場經濟體系持續發展的影響下,企業在運作過程中所受到的客觀性因素影響也在持續發生轉變,加上企業涉稅工作者本身的主觀局限性等影響,造成了稅收籌劃風險問題。針對這一情況,企業必須給予充分重視,建設并完善相應的防范制度,并且合理的控制納稅成本。因為稅收籌劃活動屬于稅法規定性邊緣范疇,風險問題隨時都可能出現。
一、導致稅收籌劃風險問題出現的具體原因
(一)稅收籌劃專業工作人員有所欠缺
在企業內部開展稅收籌劃的時候,設計何種方案,通過哪種手段去實施,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納稅人的主觀意念。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企業內部在進行稅收籌劃工作中往往都是由會計人員去執行的,由于在專業水平上的不足,通常無法得到較為顯著的效果,并且還會導致企業稅收籌劃風險加大或者是最終不成功。
(二)稅收政策的多變性
因為當前市場經濟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因此在稅收法規上往往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同時還會面臨政策的多邊形,從而帶來風險問題。眾所周知,稅收籌劃是事前籌劃,所以如果在籌劃完成后,但是項目沒有結束之間,稅收政策發生了轉變,則會威脅到原有的稅收籌劃,導致稅收籌劃不合法或者成為了不合理方案。因此及時了解稅收政策的動態變化,建立有效的預案機制,可有效降低稅收籌劃風險。
(三)稅務行政執法不規范導致的風險
稅收籌劃是根據合法的手段來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其跟避稅存在本質上的差別,稅務籌劃需要得到稅務部門的認可,但是在確認的過程中,會因為稅務行政執法不規范而導致風險的存在,稅法沒有明確的行為,其本身都存在一定的彈性空間,稅務行政執法機關根據自身的判斷,確定出稅務籌劃的正確與否。因為有很大的主觀原因,并且稅務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這樣就可能導致稅務籌劃的失敗。稅務行政執法不規范導致的稅務籌劃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企業認為合法的稅務籌劃案例,送審到涉稅評估或稽查時,主審稅務官員往往第一感覺就是聯想到籌劃結果嫌疑偷避稅,在找不到明確的法理依據或以請示上級態度為借口,拖著個別案例不結案,示意企業將籌劃案例恢復至未籌劃前狀態,自糾補稅或者被強加上偷稅避稅的頭銜加以處罰,以使得企業跌入更大的稅收籌劃風險當中,因而喪失對稅收籌劃業務的信心。
二、針對稅收籌劃風險應采取的防范措施
因為稅收籌劃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的過程中,需要樹立風險意識同時分析風險的原因,并采取科學的措施,以降低風險的損失,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針對稅收籌劃風險應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樹立稅收籌劃的風險意識
樹立稅收籌劃的風險意識是防范稅收風險的基礎,因為導致稅收風險的因素較為復雜,同時稅收風險的存在具有不定性,這就給風險防范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樹立稅收籌劃的風險意識還不能夠達到防范風險的目的,所以企業需要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稅收籌劃預警系統,稅收籌劃預警系統就能夠發揮信息收集、風險分析、風險控制等功能,同時企業需要針對各種可能存在的風險,制定風險補救措施,以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
(二)依法實施稅收籌劃方案
稅收籌劃方案的制定受到法律環境的影響較大,同時生產經營活動也對其有一定的影響。稅收籌劃的制定要有合法的前提,這也是衡量稅收籌劃成果的標準,納稅政策的變動,稅收籌劃需要跟蹤變動,這樣才能夠保證稅收籌劃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稅收籌劃需要保證方案具有一定的彈性,同時需要全面的掌握法律法規的變動,以對稅收籌劃進行及時的調整,稅收籌劃要在稅收政策變化規定的合法范圍內,以防陷入逃稅騙稅的境地。
(三)貫徹成本收益原則
當實施某個納稅籌劃方案以后,納稅人需要在取得稅收收益的同時還會付出額外的稅收籌劃費用。所以需要以成本收益原則加之綜合評估,考慮到直接成本,對多方案進行對比分析,最終選擇成本和損失之和小于所得收益的方案貫徹成本收益的原則,能夠最大化的維護納稅人的利益,降低納稅人的風險,同時達到稅收籌劃的目地。
(四)加強稅收籌劃人員綜合素質的建設
加強稅收籌劃人員綜合素質的建設,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籌劃人員是稅收籌劃的主導者,稅收籌劃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籌劃人員,可見稅收籌劃人員在稅收籌劃目標實現中占據了不可取代的地位,所以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加強稅收籌劃人員綜合素質的建設:其一,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這是保證稅收籌劃合法性的必要條件,。其二,稅收籌劃是一項專業性強、具有復雜性、系統性的業務,所以需要對原有的稅收籌劃人員進行培訓與增強專業知識外,同時引入具有專業知識的高層次人才,增強稅收籌劃的新鮮血液。其三,定期聘用外部專家為財會人員進行涉稅業務面授、案例分析及日常業務咨詢等方式,建立一支業務過硬的高素質財會隊伍才能夠高效率的進行稅收籌劃工作.
三、結束語
企業的稅收籌劃風險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所以企業需要建立稅收籌劃風險防范措施,以降低稅收籌劃風險。稅收籌劃風險的產生原因較多,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從樹立稅收籌劃風險意識、依法建立稅收籌劃方案、貫徹成本收益原則、加強稅收籌劃人員綜合素質建設、營造良好的稅企關系等方面入手,降低稅收籌劃風險產生的幾率,以達到維護企業利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醫院供應室;風險防范;對策;護理
引言
供應室對于醫院來說非常重要,主要任務是對器械收回、清潔、消毒,工作性質獨特,從某個方面來說護理中的危險因素取決于此,間接提升了醫院危險狀況的產生[1]。所以,要從供應室護理工作危險性著手,探究預防策略,從而減少危險狀況的出現次數。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在本院供應室護理人員中選取16名,平均年齡42歲;這里面,工作三年以下的3名、工作6年的3名,工作15年以上的10名。他們的受教育程度為專科6名,另外的都為本科;并且按職稱來看,初級、中級、高級人數比例為3:2:1。
1.2方法
下發護理工作調查表讓供應室護理者對自身工作評估,進而明確護理危險元素,制定特定的對策來預防。1.2.1供應室護理風險(1)護理風險防范意識淡薄現階段,臨床供應室都存在的現狀:護理人員覺得只要不和病人打交道,就不會再醫治上有紛擾,出現這樣的錯誤認識主要是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欠缺。即使供應室護理人員不直接和病人打交道,但是病人醫治過程中的用品全部來自供應室,如果有一絲疏忽就會有嚴重后果,嚴重的會危害病人性命,產生醫治糾紛。所以,護理工作者應提升危險預防意識,借助平時零散時間來學習法律知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2]。(2)知識缺乏供應消毒護理人員上崗之前實行專業的技能、知識訓練,對缺少相應的消毒知識,消毒時段內沒有正確放置各類消毒物品、消毒不夠徹底,都能夠致使消毒失敗。假如此行為致使醫療糾紛,醫院將面臨法律的風險[3]。(3)日常工作風險①收集器材藥品。這個環節護理人員會直接觸碰污染源,細菌比較多,存在比較大的危險是收集器材都是一個人完成,將無菌器材、污染物品放一起,導致交叉感染;②清洗。對基層醫院來說,器材清潔時間內由護理人員手洗,一旦物品清洗不到位,都能夠影響滅菌效果,導致交叉感染;③物品包裝。這個過程一旦物品包裝袋內有其他東西,將會延誤臨床醫療[4];④物品存放。無菌器材放置區域不干凈以及存放物品超過使用期限,都將對環境造成污染,致使感染。1.2.2防范對策(1)工程流程的防范對策在護理工作中,實行嚴謹的考查以及對照制度,保證物品在下送時,已經消毒殺菌的完整和安全,對手術器材要按時保養,確保器材在緊急時刻能夠正常的使用。在運送的期間,加大車輛和人員的數量,適當的安排相應的車輛以及人員[5]。醫院的供應室對相應的工作操作流程進行細化,提升護理人員的效率和物品的安全。(2)工作人員的防范對策醫院對供應室工作人員實行嚴密的訓練,在操作技術與護理的理論知識進行考核,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增強工作人員的保護意識[6]。通過認真的學習相關知識和職業的常識,最終提升護理人員本身的維權意識,讓供應室的工作最終能夠安全。(3)管理工作的防范對策醫院供應室創建完整的工作管制方式,護理人員要做完整的嚴謹的監察對策。醫院供應室要創建良好的管制規定,在質量上實現監督規定,將法律法規用到管制上[7]。要對供應室管制工作定期檢驗,防止供應室工作有漏洞。除此之外,在科室設有供應室管制意見書,讓他們給予好的意見,定期回收意見書,第一時間歸納總結。醫院要對供應室做適當完善,尤其是供應室布置,讓供應室空間能充分使用,便于物品分類保存。
1.3統計學方法
用SPSS18.0分析數據,計量數據以(±s)表示,t檢驗,(P<0.05)說明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執行危險管制和預防以后服務質量提升、危險事件減少,對比有明顯區別,表1是具體狀況。
3討論
醫院供應室的護理工作的危險要從程序、管理以及工作者三個層次說明,要想確保醫院供應室護理工作完好進行,就要實現對這三方面的改進[8]。最大程度減少供應室護理的危險出現概率,保證醫院醫治衛生環境的安全,提升供應室工作成效。從結果上看:危險預防沒有實行前危險事件更多。表明增強供應室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準確了解供應室危險,提升自我保護能力,依照供應室危險因素擬定特定的預防方法,從根源上防止危險事件的產生,給予科室病人更安全、可靠的護理服務,從而晉升服務質量。參考文獻[1]孔慶莉.醫院供應室護理工作的風險防范措施及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30(21):295-296.[2]林瑞云,李楚萍.供應室護理工作中的風險隱患及防范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5,24(15):31-33.[3]白海棠,劉靜存.新形勢下供應室護理工作中的風險隱患及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6,18(8):127-129.[4]于麗軍.醫院供應室護理工作中的常見風險隱患及防范對策[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6,26(11):257[5]常文梅.探討醫院供應室護理的風險防范措施及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6,2(26):5543-5546.[6]孔慶莉.醫院供應室護理工作的風險防范措施及對策[J].護理研究,2015,2(14):44.[7]余小云.醫院供應室護理工作的風險防范對策探討[J].醫藥前沿,2015,5(27):233-234.[8]陳靜.供應室護理工作中常見風險及防范措施探索[J].中國處方藥,2016,1(13):22.
參考文獻
[1]霍學佳.研究優質護理作用于中醫科慢性疼痛患者66例的體會[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6(2):209-210.
[2]張志霞.循證護理在異位妊娠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2(5):77-80.
篇6
(一)風險防控的認識不到位。
1.網點負責人防范風險的責任意識不到位。
網點負責人作為營業機構的“當家人”,日常事務非常繁忙,對外要拓展業務,對內要協調管理,在時間、精力分配不過來時,難免會產生“重業務發展,輕內控管理”的思想,在現實工作中未能真正做到將業務發展與制度執行、風險防范有機結合起來。在工作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采取積極措施嚴控風險意識不夠,對于上級行的檢查被動應付的多,進行深層次剖析、主動查找問題的少,欠缺主觀能動性,糾錯改偏的力度以及防范風險的責任意識明顯不足。
2.網點運營主管防范風險的管理意識不到位。
運營主管是風險防控的“主力軍”,對各項規章制度的傳達、防控措施的落實起到最關鍵的作用,是所在網點操作風險點的實際把控人。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運營主管對柜員操作失范管理督導不力,存在“老好人”思想,怕得罪員工,對個別營銷人員違規行為不能及時、嚴肅地制止,“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在具體操作時予以配合。對于各級檢查中下達的監管底稿,對所發現的問題不能逐條排查,切實整改,對存在問題抱有僥幸心理,甚至一味地掩蓋問題。
3.柜員防范風險的主體意識不到位。
柜面是防控各類操作風險的第一道防線,柜員是合規操作防控風險的責任主體。近年來隨著營業網點自助機具的不斷投放,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業務逐漸普及,傳統的存、取、匯款業務不斷減少,柜面人員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向客戶營銷眾多產品上,再加上基層行對柜面銷售功能的期望值越來越高,陸續開發了零售業務“日日清”、“終端精靈”等系統,不斷加大柜面營銷考核推動力度,從某種意義上講,網點柜員就是各類個人金融產品的銷售員,部分柜員受利益驅動一味圍著考核指標轉,風險防范的主體意識有所削弱,滿足于日常賬實相符,對制度要求理解不深,對違規操作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存有僥幸心理,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甚至有些柜員為了做成某項業務,在資料的填寫、收集上放松對客戶的要求,在產品的宣傳上與客戶溝通不到位,極易形成風險點,引發客戶投訴糾紛。
(二)風險防控能力不強。
1.運營主管風險管控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基層網點運營主管一方面忙于內部會計事務、日常運營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柜面營銷的組織者,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分配到日常運營管理、風險防范方面明顯不足。
2.柜員防范外部風險的能力與經驗不足。
當前針對金融機構的各類詐騙案件大幅增加,手段不斷翻新且科技含量很高,電信詐騙、電子銀行詐騙、各類假存單、假票據、假證件、假印鑒混雜在海量的正常業務中,防范的難度明顯加大。柜員在防控外部欺詐風險方面的經驗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內部監管有時流于形式。
針對基層行風險防控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各條線部門常常組織不同規模、不同層次的自查和檢查,但由于缺乏積極有效的激勵制度,一味地查找問題,只有批評,沒有表揚,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甚至引發抵觸情緒。而網點員工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也普遍關心是否扣考核分值,是否進行經濟處罰,而不是認真研究問題產生的原因,不能夠充分吸取教訓,防患于未然,相同或相似的問題屢查屢犯,得不到有效整改。
二、加強基層網點運營管理工作主要措施
(一)促進網點負責人履職盡責。
建立有效考核評價機制,促進網點負責人提高認識,認真履職盡責,正確處理好業務拓展與風險控制的關系,全面了解各項風險防范制度的具體情況,知曉業務流程中的重要風險點和防范措施,扎扎實實地推動各項操作風險防范制度的落實。從日常小事做起,以身作則做好柜員錢箱檢查工作,并在相關系統中做好登記,每季度會同運營主管按照“三化三鐵”創建標準對本網點創建情況開展一次自查,提高自身控險能力,為員工做出表率。
(二)提升運營主管履職能力。
基層行及網點負責人應充分發揮運營主管的職能作用,為運營主管認真履職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全力支持運營主管的工作,對那些堅持原則、敢于管理、嚴把風險的運營主管,及時予以鼓勵,當好他們的堅強后盾。運營主管應清楚自身的工作職責所在,正確處理好規范經營與業務發展的關系。面對千頭萬緒的日常工作,運營主管應制定周密詳細的工作計劃,分清輕重緩急,將工作重點放在柜面風險防控和規范柜員操作上。
(三)提高柜員綜合業務水平。
首先,熟悉自身崗位的職責要求,真正理解并切實掌握各項業務操作流程和業務風險點,比如對公業務的風險點主要有:每天收取的票據的真偽,所收取票據與進賬單或者電匯單的收匯款人和金額是否一致,客戶票據印章與預留印章是否相符等;個人業務的風險點主要有替客戶代簽單據、違規查詢、泄露客戶信息等。只有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才能正確地理解掌握這些風險點,并做到時時防范。其次,對于外部風險的防范,柜員同樣不能掉以輕心,辦理業務做到多觀察多思考,特別對于年齡偏大、急于匯款又說不清匯款去向的客戶,應及時給予提醒,有效防范詐騙風險。
(四)加強員工業務培訓和風險教育。
一是強化業務培訓。運營管理條線部門可以通過培訓讓主管與柜員真正掌握不同業務的風險點。有些基層員工有很強的風險防范意識,但是業務水平有限,對某些特殊業務不知道風險點在哪里,對不熟悉的業務不知道如何操作,這些都可能造成風險隱患。因此,必須根據各崗位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進行系統培訓,逐步提升基層員工專業知識水平和綜合業務技能,使他們在面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和眾多的業務品種時能夠有效甄別,從容應對。二是強化合規教育。通過組織開展“學制度、守制度、用制度”活動,加強全員職業操守和職業紀律教育,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職業規范。對于近來頻發的外部欺詐案件,應利用運營主管例會、網點晨會、夕會,將上級行下達的《運營風險案例匯編》中相關風險案例傳達到每名主管、柜員,使“要我合規”變為“我要合規”,將合規理念滲透到日常業務操作過程中,使合規操作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逐步得以固化。
(五)建立薪酬激勵機制,加強人文關懷。
篇7
一、指導思想
實現廉能風險的前置處理和有效預防,使黨員干部廉政風險意識普遍提高,反腐倡廉機制得到深化,機關效能建設得到進一步提高,推動黨風、政風和干部作風進一步改進,最大限度降低腐敗發生的風險,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促進旅游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廉能管理工作目標、實施范圍和主要內容
(一)工作目標。以“查找崗位廉政風險,建立廉政防控機制”為重點,圍繞“人、財、物、權”等關鍵環節和重點崗位,將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使用作為監管重點,通過查找崗位廉政風險點,評估崗位風險等級,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圖,做到“風險定到崗,制度建到崗,責任落到崗”,形成以工作崗位為點、工作流程為線、監管制度為面,環環相扣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
(二)主要內容。圍繞廉政風險和機關效能建設管理開展工作的內容主要有:檔案管理風險點防范、工資管理風險點防范、專項資金風險點防范、財務管理風險點防范和綜合工作風險點防范等幾個方面。從崗位、股室、單位“三個層次”,通過自查、交叉查、領導點、群眾提的方式,認真查找、梳理易發問題的重大事項、重要崗位、關鍵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出防范措施,探索和完善風險點預警教育機制。同時,嚴格對照機關效能建設考核實施細則,以“三個滿意”(黨政部門滿意、社會各界滿意、服務對象滿意)為衡量標準,強化監督考核,建立健全機關效能建設,提高機關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
三、工作部署
一、根據《廉政風險防范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的具體要求,結合我局實際,在學習、借鑒、創新的基礎上,制定我局廉能管理《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
二、組織全局人員學習關于開展廉能風險防范管理工作的有關文件、領導講話精神,明確廉能風險防范管理工作。宣傳廉能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和主要精神,營造風險崗位廉能管理氛圍,牢固樹立黨員領導干部風險意識,加大全民參與力度,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召開工作動員大會。
三、成立我局廉能風險防范推進委員會,具體負責我局的廉能管理組織協調及日常工作。
四、對照相關法律法規和“三定”方案等規定,本著“職權法定、程序法定”的原則。
1、清理崗位職權,對本部門本單位所有崗位所涉及的權力事項進行清理,逐項審核確定權力事項的類別、行使依據、責任主體、服務承諾和工作紀律。在理清崗位職權、查找崗位風險同時,對內部各股室和崗位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流程進行優化和再造,制定職權運行流程圖和崗位說明。
2、排查崗位風險,采取自己找、群眾提、互相查、領導點、組織評等多種方法,利用舉報、投訴、等手段,排查風險崗位在權力行使、制度機制、業務能力、思想道德、外部環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能風險。重點排查機關內設機構在履行工作職責及業務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風險,認真查找在目標責任制檢查考核,要針對不履行“一崗雙責”或履職不到位、不作為、、貽誤工作或、違反廉潔自律相關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私利等方面進行查找。要將查找到的廉能風險登記匯總,填寫《查找崗位廉能風險情況表》,建立臺賬,形成廉能風險信息檔案。
3、做好風險等級評估。根據風險點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勢態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為高級、中級和低級。
4、制定廉能風險防范承諾書。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抵御廉政風險的能力,提高在勞動就業、社會保險、人事管理、財務管理、服務群眾等方面的工作效能,制定并簽訂相關責任人的風險防范承諾書和責任書,向社會公布。
5、制定本單位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提出防范措施,建立防控模式,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建立完善的以崗位為點、程序為線、制度為面環環相扣的廉能風險防控機制。設立廉能風險管理專欄,公開各項工作職責和流程,接受群眾監督。設立廉能管理工作舉報箱、舉報電話,對整改不力的,群眾仍有反映的,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追究。
四、工作要求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開展廉能管理工作,是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努力提升機關效能建設水平建設的一項有力舉措。通過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以勤政廉政先進典型為榜樣,以反腐案例為典型,開展好廉能教育主題活動。結合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黨風黨紀專題教育,增強全體人員的宗旨意識和反腐倡廉意識。
篇8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根據《縣民政局推行效能政府四項制度工作方案》確定的實施步驟,我局于6月4日召開干部職工大會,及時傳達了省推行效能政府四項制度電視電話會議和視頻培訓會議精神和要求,通過學習培訓,大家認識到這是我縣在提高法制政府四項制度落實水平、強化責任政府四項制度貫徹落實、鞏固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實施成效基礎上,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向深度和廣度推進的又一次實踐。
二、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為全面推進效能政府四項制度工作,我局及時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各科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民政局推行效能政府四項制度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日常工作,明確局長段玉才為第一責任人,對執行各項制度負總責,副局長是其所分管科室的第一責任人。局支部把效能政府四項制度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并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與全局中心工作一同安排部署,堅持把效能政府四項制度與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工作相結合,把機關效能建設和行風建設相結合,有力促進全縣民政工作健康發展。
三、加強宣傳,要求到位
根據《縣人民政府關于在全縣行政機關推行效能政府四項制度的實施意見》(元政發[]84號)和文件要求,我局及時將效能政府四項制度相關文件精神向全局干部職工進行了動員和傳達,要求各科室做好貫徹實施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相關工作。在全局干部職工會議上,段玉才局長多次就省、市相關貫徹落實實施行政績效管理、實施行政成本控制、實施行政行為監督、實施行政能力升等效能政府四項制度的重要精神作了傳達和部署,并對我局貫徹行政行為監督制度工作做了具體要求。
四、統一安排,做好工作
根據省、市、縣有關精神和要求,結合縣民政局工作實際,及時制定了縣民政局推行行政行為監督制度實施方案、并按方案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一)根據《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政府工作報告主要任務分解的通知》的相關要求,對民政主要工作進行責任分解,并按照工作任務的特點和業務科室的職能分工,確定每一項工作的牽頭領導、責任人、責任科室。并將四項制度涉及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措施落實到每個季度和月份,明確了時間進度表和目標責任,局機關各科室結合實際,遵循行政高效、優質服務、群眾滿意的原則,把職能職責細化到每一個崗位,推動效能政府四項制度的全面貫徹實施。
(二)積極推行行政行為監督制度,切實加強對行政權力運行的監督。一是確定辦公室、財務室作為主管人、財、物的關鍵崗位;開展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社會團體登記工作的社會事務科作為重點環節;救災救濟科、低保科、優撫安置科等科室作為民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的主管科室;優撫安置科作為群眾極為關注、反映較為強烈且問題易發多發的環節,實行重點監督。二是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實施痕跡管理和動態管理,除事項外,通過民政信息公開網站向社會公示或通報有關行政情況,1-11月主動在民政信息公開網站上各類信息57條,及時在“陽光政府”四項制度信息系統上對抗旱救災款物管理使用情況、殯儀館建設工程進展情況等15項重點工作進行了通報,將縣度城鎮退役士兵“雙考”安置工作、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年檢情況等4項工作進行了網上公示。三是及時制定了各科室的風險防范措施,局機關領導干部及各科室長都根據各自工作情況認真填寫了《個人行政行為監督承諾表》,自愿接受監督,并在承諾書上簽字,承諾不做出違紀違規的工作行為。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部分干部職工對推行行政行為監督工作的認識不高,不能從自身本職工作中找到切入點,促進自身工作的發展。二是隨著新形勢的發展,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已有的監督管理制度及風險防范措施不能適應工作的要求,存在潛在的風險,有待進一步完善監督制度及風險防范措施。三是相關法律法規學習教育在深度和廣度上還不夠,有待進一步加強。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是深入清理分析各項監督制度及風險防范措施,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監督制度及風險防范措施。
二是認真落實定期檢查制度,加強督促監督。
篇9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我局黨組和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防控措施制定階段的各項工作,緊緊圍繞第二階段排查確定的各類風險點和風險等級,有針對性地制定并執行防控措施,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機制,規范管理流程。著力形成以崗位為點、以程序為線、以制度為面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達到權利運行過程中的精致化管理。同時,局領導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帶頭制定出操作性強的防范措施。嚴格執行各項廉政制度、自覺維護各項制度。
二、加強監管,務求實效
在本階段的措施和制度的制定中,我們以排查出的廉政風險為基本依據,以加強制度建設為重點,以從嚴管控廉政風險為目標,按照“崗位定措施,部門定流程,單位定制度”的要求,從加強教育,明晰職責,優化流程,完善制度,強化監督等方面入手制定防控措施。我局工作人員立足于自身崗位,圍繞權力運行的各個環節,切實加強對重點事項、重點環節、重點崗位的監督管理。對照排查出的廉政風險點,制定防范措施和機制。針對崗位風險,由職工本人對照與業務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職責,提出防范措施,經科室負責人審核備查。針對科室風險,召開班子會議,由領導班子圍繞決策、執行過程和監督、檢查、考核等關鍵環節,突出重點部位和重點崗位,在認真查找思想道德、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制度機制和外部環境等方面可能發生腐敗行為的風險的基礎上,采取前期預防、中期監控、后期處置等防控措施,對預防腐敗工作進行科學化、系統化循環管理,研究制定了具體防控措施和相關工作程序,并在單位公開欄進行公示。
我局在制定防控措施中注重運用現代管理學的理念和方法,重點圍繞制約監督和規范權力運行,結合局機關工作實際,進一步健全規章制度,與加強隊伍建設相結合,以查找風險點為契機,檢查機關在黨風廉政、業務工作、內部管理、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問題,推動全面發展。
三、建立健全制度規定,構建防控廉政風險的制度體系
在完善各項防控措施的同時,制定和完善相關的制度規定。對現有制度重新篩選分析,對時過境遷、已無實用價值的制度規定立即廢止;對因沒有制度、無法規范執行的,著手制定了相關制度;對制度設計不合理、不科學,容易引發廉政風險的,已及時修改完善。重點圍繞“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建立健全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制度體系;圍繞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談話和誡勉、詢問和質詢等黨內監督十項制度,建立健全監督權力運行的制度體系;圍繞一項權力建立一項制度的要求,把規范權力運行制度作為防控廉政風險的重要措施,進一步加大了貫徹執行的力度。
四、優化工作流程,促進權力規范、高效、公開運行
對現有崗位和單位的工作程序、業務流程、管理方式進行縝密的分析研究,重點解決權力運行缺乏制約、公開透明度不強,自由裁量權過大、行政效率低下等問題。對合理的業務流程予以保留,對有所缺失的業務流程進行完善,對不夠科學、容易誘發腐敗問題的業務流程要進行流程再造。部門和單位的流程再造工作,要按照標準嚴格、程序嚴密、運行規范、公開透明、高效快捷、配置科學的原則,重新建立權力運行的流程,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檢驗、改進、完善,成為防控廉政風險的堅強屏障。
五、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篇10
摘 要 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房地產業也隨之發展迅速,其在經營中遇到了很多風險。本文從房地產金融風險的涵義入手,分析了房地產金融風險的形成原因,并針對這些風險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關鍵詞 房地產金融風險 風險防范
我國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我國的房地產金融的產生與發展。1998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4414.94億元,2008年已達33404億元,10年增長了7.56倍。但由于房地產規模較大,投資期長,房地產金融風險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一、房地產金融風險概述
房地產金融風險,指經營房地產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由于決策失誤、管理不善或客觀環境變化等原因導致其資產、收益或信譽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就房地產資金融通業務而言,房地產金融風險主要有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系統性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和房地產金融中的其它風險。
二、我國房地產金融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土地儲備制度不完善
我國各城市開發和改造的樓盤都很大,土地資產價值往往很高,因此,土地購置的融資要求十分巨大。土地儲備屬于政府行為,這使得土地的購置和開發很容易獲得商業銀行的巨額貨款。而土地收購和開發的主要資金來源于銀行貨款,還款則主要依靠土地出讓金。影響土地出讓價格的因素很多,土地資產價格本身也波動頻繁,這些無不增加了土地購置與開發貸款的不確定性風險。
(二)房地產融資渠道單一
長期以來,我國房地產融資以銀行貸款為主渠道,證券、信托機構等涉足很少,其融資量不足房地產市場資金需求量的1%。在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上,基本上不存在二級市場,不能將異質的抵押品轉換為流動性較強的金融產品,使得房地產市場與整個金融市場無法有機結合。
(三)信息的不對稱性
我國目前信息傳遞機制的不完善和個人信用制度的缺乏,使得銀行無法對房地產投資項目的預期效益和潛在風險進行全面評估,也無法對購房者的資信情況、收入狀況、現有住房狀況、未來收入是否穩定進行詳盡了解,銀行要獨立面對開發商、建筑商與個人消費者三個方面的信貸風險,任何一方的違約或三者之間的交叉違約都會產生還貸的風險。
(四)房地產融資機構風險意識淡薄
我國房地產融資機構受眼前房地產市場“形勢大好”的迷惑,為爭奪市場份額,極易形成市場沖動,盲目擴張房地產信貸規模。
(五)房地產融資風險管理技術過于簡單
我國房地產風險度量技術尚處于起步階段,與國外先進技術差距較大,不利于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進行有效識別和處置。
(六)房地產業和房地產融資的宏觀調控政策不穩定且效率低
我國短期性宏觀調控政策,往往使處于市場最前沿的金融機構遭受重創,出現疼在房地產業卻傷在金融機構的現象。一些地方政府管理行為不規范,為搞“形象工程”,甚至為解決財政困難而盲目推動房地產業發展,使土地價格虛高,造成房地產成本大幅上升,開發商最終將高額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抑制了有效需求。
三、我國房地產金融風險防范措施
(一)完善土地制度
政府應該重新界定土地儲備中心的功能,打破地方政府對土地一級市場的壟斷。地方政府的征地動機不能被濫用,各級土地儲備中心的土地儲備重點應轉向基本建設用地和工業項目用地儲備整理。
(二)拓寬房地產金融融資渠道,實現融資結構多元化
促進房地產融資方式的多元化發展,構建房地產業多元化融資體系,具體可以考慮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債券,在資本市場上直接融資,也可以由類似于房地產投資信托機構在資本市場上發行,將分散的資金集中到房地產建設中來。積極穩妥地發展住房公積金貸款,充分利用公積金貸款利息低的特點,滿足低收人居民的購房需要。
(三)商業銀行自身應加強管理,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商業銀行要擴大房地產市場信息來源,完善房地產市場分析、預測和監測指標體系,及時關注各地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變化情況,提高對房地產市場發展形勢的分析預測能力。加強產業政策研究,制定與產業政策相互協調的房地產信貸政策,加強對房地產行業周期波動的研究,防范市場風險于未然。信貸從業人員必須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在調查環節盡職盡責,認真做好貸前調查工作,及時分析信貸業務的客戶風險和經營風險,研究信貸風險防范措施。
(四)公布房產信息,引導公眾心理預期
政府須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預警監測體系,加強數據、信息的統計、處理和公示。通過對房地產及相關產業的動態監測,信息,正確引導房地產企業的開發投資方向,促使消費群眾形成理性預期,顯露政府對炒房行為打壓的決心和規范市場的力度。
(五)健全房地產的法律、法規體系
嚴格執法,依法辦事。對于提供假資料、假資信、騙取貸款的開發商或個人,應立即停止貸款,并追討已貸款項。針對在房地產資金籌集、融通、借貸各環節的經營行為中出現的問題,修改現行的法律法規,確定房地產信貸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有關房地產信貸的法律法規。
參考文獻:
[1]袁萌萌,賈秀娥.我國房地產金融的風險及防范研究.技術與創新管理.2009(1).
[2]耿丹,邱敏芳.試論我國房地產金融未來發展趨勢.華商.2008(15).
[3]趙凱興.淺談金融危機對我國房地產業的影響及對策.決策參考.2009(2).
- 上一篇:智能化礦山建設合理建議
- 下一篇:頸椎病的治療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