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監管報送合規風險分析

時間:2022-06-20 09:44:32

導語:商業銀行監管報送合規風險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監管報送合規風險分析

一、合規風險的內涵及商業銀行監管變遷

商業銀行的合規風險是指銀行因違反或未能遵循法律或監管部門的要求而遭受法律或監管處罰,從而產生財務或其他損失的可能性。合規風險在銀行全面風險管理中處于基礎性地位,而合規風險管理的能力屬于銀行的基礎性能力,是所有銀行開展經營活動必須具備的能力。但合規風險管理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外部環境特別是銀行監管的不斷變化而調整適應。商業銀行監管報送的合規風險主要包括報送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三個方面,這三方面無法滿足監管要求,從而產生合規風險。多年以來,我國商業銀行已經建立起了一整套監管報送的工作機制并有效運行,滿足了過去多年監管部門的信息報送要求。但隨著我國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以及金融科技的迅速變革,金融市場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達到了新的層次,金融產品不斷豐富,金融風險管控愈發重要。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為了更好地防范金融風險,世界各國的金融監管政策都不斷升級,傳統的監管報送機制已經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監管部門的要求,監管報送的合規性風險明顯加大。近年來我國銀行機構頻發因監管報送導致的監管處罰,說明我國銀行監管報送工作急需降低合規性風險,優化改進工作機制,更好地滿足監管部門的要求。從世界范圍看,當前銀行監管呈現出三個新的特點或變化,一是強監管、強合規成為銀行監管的新趨勢。近年來,全球受罰的金融機構越來越多,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富國銀行等全球知名的大型銀行遭受大額處罰屢見不鮮,處罰金額也屢創新高。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對商業銀行的監管處罰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商業銀行的監管合規壓力凸顯,銀行業已經進入強監管時代。二是越來越多的監管政策和原則得到世界各國廣泛認同和執行。《巴塞爾協議III》、國際財務報告和會計準則(如IFRS9)、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發布的政策指引、美國《外國賬戶稅務合規法案》(FATCA)、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共同申報準則》(CRS)等都在大多數主要國家和地區得到了應用,各國監管當局之間的合作交流和借鑒愈加頻繁,推動了各國監管政策的趨同化。三是數據穿透式的金融監管逐漸成為主流。金融行業發展速度快,主體多、跨市場風險傳染性高,具有高風險經營的特點。而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各國監管當局積極探索監管科技工具的開發應用,不斷更新監管信息平臺,直接獲取銀行客戶數據、交易數據等底層信息進行加工分析,監管的主動性和權威性大大提高,數據穿透式的金融監管逐漸成為主流。

二、商業銀行監管報送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一)商業銀行監管報送的主要內容

商業銀行監管報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向其報送的各種報表、數據等信息,人行和銀保監會等監管部門依據了解和匯總的銀行信息,出臺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監管報送的信息主要包含四大類別,一是統計類報表,主要是為國民經濟或銀行業統計目的進行報送的報表,例如資產負債明細、外債、利率統計等。二是審慎類報表,主要是從金融風險監管的角度,包括資本充足、流動性管理、信用風險、集中度、市場風險等信息。三是財務報告類報表,主要指銀行基于國際會計準則或本地會計準則而編制的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以及用以對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中的具體項目進行說明的明細報表,財務報告類報表一般需要由監管部門認可的審計公司進行審計。四是交易類報表,主要包括明細交易層級的數據,例如國際收支報表、反洗錢、關聯交易等報表。在各國監管政策趨同的大背景下,各監管當局對商業銀行的監管報送基本上都可分為上述四類。具體到我國,監管報送的主要內容包括報送人民銀行的人行大集中報表、支付統計報送、利率報備、理財與資金信托報送、征信報送、反洗錢報送、存貸款標準化報送、國債信息報送、個人銀行賬戶申報、反假幣報送等;報送給銀保監會的1104報表、EAST報表、客戶風險報送、理財信息報送、非居民金融賬戶涉稅報送;報送外匯交易中心和上海清算所的大額存單報送;報送給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交易統計、國際收支等等。

(二)數據質量成為監管報送的核心關切

由于監管部門越來越傾向于實施數據穿透式的監管,各國的交易類報表增加速度很快,該類報表強調對逐筆交易的合規性監控,避免積聚系統性風險。例如對于反洗錢類報表、外匯交易國際收支類的報表各國監管近年來都陸續升級了自身系統并要求商業銀行與其進行系統對接,要求報送的數據范圍進一步擴大,時限要求進一步提高,并要求按照規定的格式直接傳送交易層面的基礎數據給監管部門。數據穿透式的監管方式決定了商業銀行數據質量上升為監管部門的核心關切。以我國為例,我國銀保監會2008年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檢查分析系統EAST(ExaminationandAnalysisSystemTechnology),是我國監管實施數據穿透式監管的典型代表,目前EAST報送已進入了4.0時代,其中的監管主題域、報表、數據項等方面的設計規劃更加完善和具體,并新增了多條監控規則,可以看出監管部門要求報送的數據范圍、報送規則和維度進一步精細化,意味著監管數據體系逐步邁向成熟,正在往更標準化、效率化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我國銀保監會近年來多次下發關于銀行業數據治理的指引和工作要求,對商業銀行提高數據質量和加強監管報送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要求銀行主要負責人對監管數據質量承擔最終責任,同時也輔之以嚴厲的監管手段。例如2020年5月初我國銀保監會就EAST開具罰單,涉及8家銀行,共計1770萬元,體現出監管部門對于商業銀行改進監管報送質量要求的迫切性。

三、產生商業銀行監管報送合規風險的主要根源

商業銀行監管報送產生合規性風險的主要原因是其監管報送工作不能適應當前監管的新要求新趨勢,問題產生的根源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專業隊伍建設極為薄弱

監管報送工作在商業銀行內部長期被認為是“苦差事”,加班多責任大薪酬待遇低,長期默默無聞,只有在工作出現差錯時才會出現在領導面前,職業發展空間有限,激勵約束機制缺失,因此難以留住優秀人才,轉崗頻繁,難以建立起優秀的專業隊伍和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這主要是對新形勢下監管報送面臨的合規性風險認識不到位,對于監管報送的復雜性和自身存在的差距還存在著認識不足的局限。這些認識上的局限導致有的銀行在監管報送工作的專業隊伍建設、人才培養以及相關的知識管理等方面儲備不足,缺乏對系統、數據、報表的深入認識,導致對差錯的發生不敏感,專業性不足導致難以適應當前和未來監管報送的要求。另外,監管報送頂層機制設計方面不夠完善,職責分工不明確,往往會出現監管報表出現差錯時無人承擔責任的現象,有的銀行則仍習慣于層層編制、逐級匯總的傳統,難以適應未來愈發細化、愈發高頻的監管報送要求,從而影響監管數據質量。而在基層機構遇到問題需要改進時,有的部門或人員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精神,提供的解決方案以“繞行”為主,導致不能及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數據質量問題層層疊加,難以扭轉被動局面,這體現出專業隊伍建設中職責分工不清、配套激勵約束機制薄弱的問題。

(二)系統開發設計跟不上監管要求

商業銀行系統開發設計工作難度大、投入資源多,后期修改調整困難,一些銀行自身的系統比較陳舊,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復雜的金融市場和監管新形勢的要求,手工統計多導致合規性風險加大。有的銀行則系統架構過于復雜,數據來源于多個業務系統,一方面會由于多個系統加工處理時限匹配等因素的限制而影響取得數據的及時性,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系統和數據的割裂,形成系統豎井,對數據關聯關系的構建和還原需要耗費大量手工工作。另外,由于眾多系統的開發管理單位隸屬不同的部門,需求設計和開發時缺乏全局意識,系統之間數據流存在斷流現象,例如前臺系統的交易信息,傳到后臺系統后由于改為合筆處理而無法找到完整的單筆數據流。在取數、用數環節中也存在較多壁壘,造成數據使用申請周期長、效率低,難以適應監管報送的要求。

(三)缺乏全球一體化理念

對于設有海外機構的商業銀行來說,監管報送面臨的挑戰更多,監管報送既要滿足我國的監管要求,也要滿足分支機構所在國家和地區的不同監管要求,在系統設計、人才隊伍和管理機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當前商業銀行監管報送工作普遍缺乏全球一體化理念,習慣與“以我為主”,在全球統一使用同一版本的系統的同時,系統標準化的數據結構與海外監管的特色要求往往難以完全匹配,導致各海外機構各自為戰,大多以被動應付為主、手工為主,缺乏總部強有力的資源支持,難以應對全球金融監管的“強監管”態勢,海外監管報送的合規性風險正在上升。

四、改進商業銀行監管報送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人才隊伍建設勢在必行

強監管、強合規的大環境下,監管報送工作將日趨復雜和精細,各商業銀行的報送水平差異將直接影響到監管評價。商業銀行需要加快培養熟悉國際國內監管規則,熟悉業務和數據的復合型人才。監管報送人才隊伍建設可以按照前述監管報送的類別細化進行,例如財務報告類、統計類、交易類、審慎類,對于每個類別需要可以進一步細化,例如審慎類中還可繼續分為資本類、流動性類、信用風險等等細項,以及繼續細分,按類別管理和培養該方向的專業人才并貫穿總部至基層。對于各細項類別的監管報送人才,應當建立縱向和橫向發展機制,與對應的風險管理部門、資產負債部門、財務管理部門、前臺業務部門進行職業交流,拓寬其職業發展空間。人才是最具創造力的資源,商業銀行需要投入足夠的人力資源,加強監管報送合規管理,在大數據時代,培養和挖掘人才,著力加強監管報送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起激勵約束機制,拓展職業發展空間,激發專業人才隊伍活力,適應面向未來的監管報送工作要求。

(二)生產系統設計需要持續優化

生產系統是商業銀行開展經營的基礎,大量的基礎數據來源于系統,在金融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系統的開發設計需要持續優化,既要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需求,也要能夠跟上監管的腳步。系統開發設計的持續優化需要投入大量資源,更要建立起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如果對于前臺發現的差錯或需要優化的需求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盡量采取“繞行”的方式來解決,不從根本上解決系統問題,不從長遠上解決問題,則系統的開發設計就無法滿足數據質量的要求,會產生監管報送合規的風險,大量的手工報送同樣會產生合規風險。系統的優化沒有終點,商業銀行需要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優化自身系統,才能取得市場競爭優勢,推動業務發展并降低合規風險。

(三)提升全球一體化理念優化監管報送機制

首先,商業銀行需要建立起基層直達總部的監管報送責任人制度,統籌監管報送的需求發起、數據梳理和技術實現等環節,確保監管報送工作全流程的監控管理。其次,需要建立糾錯機制,對于錯誤案例采用跨部門工作機制,在解決差錯的基礎上下達流程或系統優化指令。最后,在全球銀行監管政策的趨同化趨勢的背景下,商業銀行海外監管報送與國內監管報送雖然計算口徑等方面存在差異,但底層數據需求基本一致,商業銀行應當立足于總部,在監管報送中注重全球化理念,完善和豐富系統數據結構,自上而下分門別類統籌設計監管報送,統籌國際國內類似監管報送的規則,實行參數化設計并嵌入到監管報送工作機制和系統設計開發中來,集中于總部或區域總部來集中處理,整合類似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逐漸建立起熟悉國際監管規則的比較競爭優勢。

五、結束語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國銀行業監管報送工作已經形成一整套相對完善的工作機制,而且也發揮出了應有的成效,但隨著金融科技迅猛發展,商業銀行全球化發展不斷深入,銀行監管趨于更加精細化和數據化。我國銀行業監管報送工作需要面向未來,深入分析自身監管報送的合規性風險,查找合規性風險的產生根源,制定解決方案和長期策略,注重培養建立熟悉國際國內監管規則的專家型人才隊伍,真正提升合規風險管理的基礎能力,從而使我國銀行業監管報送工作邁上新臺階。

作者:楊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