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傳播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12:39: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音樂傳播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音樂傳播論文

篇1

關鍵詞:傳播大眾傳播音樂傳播

人類的社會音樂實踐,其本質就是音樂的傳播實踐。音樂的傳播既是音樂得以產生和生存的動力,又是推動音樂藝術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當代大眾傳播環境中,音樂的傳播已呈現出諸多新的特點和狀態,并正在深刻地改變著音樂藝術的方方面面。弄清音樂傳播的新特點和新狀態,對于理解和探究當代音樂藝術的現實狀況,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所謂傳播,從廣義上說,就是“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中的移動和變化”;人類的傳播活動則是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實現信息共享的過程,它一般包括傳播者、傳播內容、受傳者、反饋信息四個基本要素。作為音樂文化傳承原動力的音樂傳播,是指“樂音音響符號所負載的音樂藝術意圖、音樂思想等音樂信息為人們所分享或共享的過程,是音樂現象得以存在、音樂作品得以實現其功能的人的一種社會行為”(曾遂今《音樂社會學概論》)。由于音樂藝術的本質特征,音樂傳播與其他信息傳播有著較大的差異性。比如在音樂傳播中,傳播的信息即樂音音響符號,是一種在時間中展開的、具有非語義性特征的聽覺性符號。由此使得音樂傳播的各過程凸顯其特有的品質。但與此同時,作為傳播子系統的音樂傳播,注定會受到社會整體傳播環境的巨大影響,而這種影響力又是持久的、革命性的。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中,人類的傳播活動也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原始形態到現代數字多媒體時代的歷史演進過程。而且傳播的發展和進步總是受到傳播媒介的制約,一部傳播史就是一部媒介發展的歷史。從媒介技術的發展來看,人類的傳播可大致劃分為五個時期,即口語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電子傳播和網絡數字化傳播時期。從傳播類型和功能來劃分,又可分為人內傳播與人際傳播、群體傳播與組織傳播以及大眾傳播等幾種模式。在不同的傳播媒介和傳播模式中,傳播活動具有不同的狀態和特點,并直接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以及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

毫無疑問,隨著電子技術和網絡數字化技術的廣泛運用,當代社會已經進入由廣播、電影、報刊,尤其是電視、互聯網及攝錄音像制品等大眾傳播媒介強力控制的文化時代,即所謂的大眾傳播時代。作為“由一些機構和技術所構成,專業化群體憑借這些機構和技術,通過技術手段向為數眾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廣泛的受眾傳播符號內容”的大眾傳播,正在經常而全面地誘導和制約今天人類的日常生活;各種政治的、經濟的和思想的信息,包括藝術活動的多樣現象,紛紛隨同大眾傳播的巨大輻射力及其快捷、直接、形象具體的方式而漂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漸形成為一種新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如上所述,我們已進入一個傳播媒介豐富多彩、大眾傳播強力控制的文化時代。與其他傳播類型相比,大眾傳播模式更加成熟,其功能更加突出,使得它已成為當代社會中最重要的傳播形態和信息系統。其一,大眾傳播的傳播者是包括報刊、電臺、電視、網絡、音像公司等在內的專業化媒介組織;其二,大眾傳播是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大量生產、復制和傳播信息的活動;其三,大眾傳播的對象是社會上的一般大眾,即傳播學術語中的“受眾”;其四,大眾傳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屬性,又具有文化屬性;其五,大眾傳播屬于單向性很強的傳播;其六,大眾傳播是一種制度化的社會傳播。在這樣強勢的大眾傳播環境下,當代音樂藝術傳播又具有哪些新的特點和狀態呢?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探究。

第一,傳播者和受傳者(受眾)。在大眾傳播環境下,盡管仍然存在“口傳心授”“口頭接力”等個體式的、人際式的音樂傳播方式,但傳播的主體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電臺、電視臺、網絡、音像公司、唱片公司等專業化媒介組織完全掌握了傳播的主導權,成為了社會音樂藝術的傳播主體。在當代音樂傳播活動中,創作者與表演者所共同闡釋的音樂作品,或被記錄、還原、復制的音樂音響信息,都不是直接呈現給受眾,而是通過電臺、電視臺、網絡、音像公司等專業化媒介組織進行傳送和傳播。也正因為大眾傳媒的強大復制功能和傳播效應,昔日籠罩在“藝術”之上的神秘光彩開始褪色,藝術成為當代大眾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對象而非少部分人的純粹精神領地。其受傳對象也從精英分子、專業人士走向了一般大眾和普通平民,從而使音樂受眾成為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的音樂接受群體,真正開創音樂藝術傳播的“大眾化”時代。第二,傳播方式和傳播形態。“藝術作為審美體驗的一種結構性活動,總是同人的活動及其技術聯系在一起的。”(杜夫海納《當代藝術科學主潮》)從最早的“留聲機”到今天的各種攝錄設備,從磁帶、唱片到光盤,從廣播電視到MP3及互聯網,當代音樂藝術傳播的技術性質變得日益突出,甚至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技術的成功運用使得音樂傳播能夠有組織、大規模、專業化地進行,但同時也加深了人們對技術的依賴性和技術的控制力。在當代音樂傳播活動中,雖然口語傳播(現場傳播)和樂譜媒介傳播仍然發揮著其獨特的傳承作用,但傳播的主要形態卻是以電子媒介和網絡數字化媒介為主體的大眾傳播,由此給當代音樂文化的傳承、發展帶來深遠影響。比如,一次音樂會或歌會的傳播,既有演奏者(演唱者)與聽眾(觀眾)之間的現場傳播和共同參與,又有電臺、電視臺或網絡進行的同步直播,還有廣播電臺、電視臺采錄編輯的專題節目以及音像公司加工復制的音響音像制品。從這個意義上說,當代音樂傳播也呈現出一種綜合性、市場化、產業化的特點。

第三,傳播過程和時空。由于唱片、光盤、互聯網、電視等攝錄技術和傳播技術的使用,從音樂傳播源到接受者的傳播過程更加快捷,音樂符號的記錄時間更為持久,當代音樂傳播已經突破“面對面、近距離”的“在場性”和“即時性”限制,從而完全實現了長時間、遠距離、跨地域的傳播。正是電子及網絡數字化媒介的記錄和傳播功能,使我們今天既能欣賞到20世紀初的著名京劇唱段,又對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等著名歌唱家的歌聲耳熟能詳,并能引起那些“不在場”地域居民的“共鳴”,實現如麥克盧漢所說的“地球村”或是“跨地域”傳播。比如,在傳播媒介的“遠距作用”下,搖滾樂從美國傳到歐洲和全球的大多數城市,中國的“西北風”以及當下的流行網絡歌曲,也成為不同地域人群的共有文化。另外,在音樂的網絡傳播中,作曲家只要把音樂文件推上互聯網,音樂的社會傳播和交流活動就已開始。當然,由于技術的使用以及大眾傳播的“影響(制約)——接受”(認同)過程,也使當代音樂傳播在一定程度上更為復雜化了。

第四,傳播內容和功能。傳播的本質在于信息的流通,即一種符號化的傳播內容的移動、變化和共享。在大眾傳播環境中,“作為意義的生產和流通”的音樂信息(內容),人們通過傳播市場來接受和消費,都要支付一定的費用,說明傳播的音樂信息產品本身就是一種商品;另一方面,音樂藝術作為文化系統中最活躍的因素,人們對它的消費主要是精神內容,即意義的消費。意義是一定的社會文化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文化屬性。其內容是一種“神性與物性的雙重變奏”。但是,隨著音樂商品價值的挖掘和膨脹,以及藝術復制技術的廣泛運用,導致“文化的生產被驅回到一種精神空間之內,但這種空間不再是舊的單個主體的空間,而是某種被降低了的集體的‘客觀精神’的空間”(弗·杰姆遜《后現代主義,或后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又如阿多諾所批判的“標準化和偽個性化”。當代音樂藝術的審美價值、個性特征、情感深度等“經典”標準被逐漸“削平”,而大眾娛樂功能和商品消費功能得到加強,音樂傳播的內容、功能及其整體模式都正在發生顯著的變化,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我們認真探究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戴元光,金冠軍主編.傳播學通論.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篇2

[關鍵詞] 流行音樂;歌手;傳播

【中圖分類號】 J6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2-227-2

對文藝戰線來說,以新的思路推動文藝的繁榮,以貼近群眾的方式進一步服務好群眾,這是體現科學發展要求的重要方面,也是包括流行音樂創作在內的所有的文藝工作者的重要職責。對于從事文化傳播工作來說,應用廣泛的視角和各種傳播方法對我國流行音樂創作、歌手品牌的創立進行宣傳。

一、流行音樂的現場表現形式

現場音樂發展到現在為止有三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所謂的俱樂部文化,Club Culture,在酒吧,現場的這種小型的表演場所,非常典型的北京有一個星光現場。第二種表現音樂的形式就是歌手的巡回演唱會。所謂的巡回演唱會就是這個歌手到處去表演,我們叫做鐵打的歌手,流水的地盤。最后一種表現形式就是音樂節,我們叫做鐵打的地方,流水的藝人。現在有雪山音樂節,北京有朝陽公園音樂節,有摩登天空音樂節等等很多的音樂節,這些都是現場音樂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

二、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

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及流行文化的建立大致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質疑與爭議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認可與探究的階段,第三個階段是深化與超越的階段。

(一)質疑與爭議

從1979年到80年代中期,大陸的流行歌曲應該是還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但是音樂批評與理論研究界沒有趁機積極介入,他們與人民音樂研究、北京音樂周報以及中央音樂學報等這樣的全國核心的音樂刊物、報紙為平臺,就當時的音樂文化的思想意識和音樂實踐的新動態展開了一系列的爭論,他們質疑與政論的焦點話題之一,就是對新興流行音樂所持有的觀念、態度以及流行音樂性質問題。

(二)認可與探究

第二個階段是認可與探究的階段。認可與探究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研討會的舉辦,1986-1997年這十年當中,全國各地和各文化部門舉辦了很多有關流行音樂的研討會,我在這地舉了幾個代表性的,比如說1986年的通俗音樂理論研討會、1987年11月河南鄭州全國通俗音樂研討會等等,這些音樂會的舉辦反映出理論批評與研究從第一個階段,民間自發性的研討上升到一個有組織的研討,他們廣泛地就過去的流行音樂的發展成敗、得失、流行音樂所面臨的局勢問題進行討論,對流行音樂的發展是起到的積極的推動作用的。

(三)深化與超越

第三個階段是深化與超越的階段。深化與超越體現在專注專題性的研究非常的豐富,他們主要有史料的梳理。比如剛才付林老師的中國流行音樂20年,還有金兆鈞老師的光天化日之下的流行,這些書籍都給我們研究者們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史料資源。還有實踐理論的研究,主要是歌詞、歌曲的創作,還有演唱的方法等研究。這個階段的特點可以說它比前面兩個階段來說,它的音樂批評與理論探討不再只是現象的附屬或者回應,而是更多的獨立性,而且更加理性,廣度和深度都在拓展,并且與其他學科廣泛地接觸。研究人員也相對的豐富起來,體系性的研究在開始逐步形成。

三、流行音樂的傳播和發展

(一)我國流行音樂的傳播形式變遷

傳播的本質,就是一種復制。復制的本質就是一種藝術形態,經過技術手段,產生出一種新的、和原來藝術形態相同的形態。

過去,流行音樂的傳播靠電視、廣播、圖書、唱片或者是盜版唱片等。但是,今天的音樂作品經過了數字化的技術處理,已經充滿于全國的英特網管道之中,音樂網民的音樂復制已經形成了傳統的音樂復制不可能具備的一些特質。這就是復制的海量性、自主性、多重性、和廉價性。相對于廣播、報紙之外的新的媒體形態,對于新媒體的定義,學者們眾說紛紜,目前對流行的定義是新媒體是一種較為寬泛的概念,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新媒體條件下,對于流行音樂及其文化傳播有三方面的改變:

第一,傳播載體的改變。音樂需要載體進行傳播,而新媒體給流行音樂帶來最初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改變了過去傳播音樂的載體,在口口相傳的年代,空氣是音樂進行傳播的介質。后來的唱片、盒帶、音樂錄音帶等都是音樂傳播發展過程中陸續出現的重要的媒介。而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和以手機為代表的互聯網終端成為最具代表的載體。

第二,傳播主體的改變。現在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創作的歌曲上傳到互聯網上供人下載,或用手機通過無線通訊系統發給別人,每個人都可以創作自己的歌曲,每個人都是音樂家。近年來迅速走紅的一批《那一夜》、《單車戀人》、《香水有毒》、《老鼠愛大米》等。

第三、傳播效果的改變。中國流行音樂的主要傳播形式是一點對多點,廣播對聽眾,電視對觀眾,音樂生產商對音樂購買者,使得音樂產品的生產缺乏針對性。而在新媒體時代,沒有豐厚的宣傳資源的獨立音樂像獲得了新生一樣,在新媒體的點擊下迅速地蔓延開來。同時,音樂用戶對音樂的各種意見也可以反饋到網絡上,促進歌手改進自己的作品。我們知道流行音樂是一種大眾文化,新媒體給了流行音樂一個機會,讓音樂更加貼近大眾,讓潮流更加符合用戶的需求和情感需要。同時,對于音樂生產者來說,可以無拘無束。歌手只需讓聽眾挑選檢驗,對音樂發行者來說,用戶互動能夠記錄下所有用戶的全部行為軌跡,可以分析歌手總紅的規律,降低音樂投資的成本,使投資收益最大化。

最后,傳統的廣電媒體面臨新媒體的嚴峻挑戰。新媒體的傳播手段的便捷性、快速性形成了音樂消費群體的廣泛性。新媒體的收費模式增加了音樂生產者的經濟收入,新媒體信息的海量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可供選擇的菜單。受眾接觸的音樂不再單一化,新媒體的出現雖然帶來了沖擊,但并不能徹底取代傳統的媒體。所以總體而言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的流行音樂市場上仍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

由此,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有一個著名的傳播學家叫做馬謝爾說會出現任何一種全國都逃脫不過的電子傳播形式。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通過了光纖傳輸信息的全球性的英特爾網就產生了,英特網覆蓋了全球。我們流行音樂的傳播也搭上了這條網絡信息的高速公路。

(二)流行音樂的傳播對大眾生活的影響

我國流行音樂在爭議中崛起,在探索中前進,涌現了一批膾炙人口的佳作,至今還發揮著很大的影響。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中國流行音樂以獨特的方式記錄了中國社會所有宏大和細微的變化。改革開放30年,每一個重大的歷史階段,每一次重大的社會事件,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進入到我們的流行音樂的詞曲當中。比如2008年,也就是今年,無論是年初的抗擊冰凍災害,還是5?12之后的抗震救災,以及剛剛結束的北京奧運會。中國流行音樂都迅速地在我們耳邊唱響,并因其具有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巨大力量因其反映社會現實的公民心態而廣為傳播。

(三)流行音樂傳播對文化生活的影響

我國流行音樂的傳播對文化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國流行音樂的創作很多歌曲都和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感恩;我國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回報社會;幸福生活在這個美好國家以及對家人對朋友的美好生活相聯系。我國的流行音樂自身的傳播同時,也建立了流行音樂的交流平臺,更緊密地將社會生活、大眾文化緊緊的聯系在一起。30年來,在每一個重大的歷史階段和社會生活的重大事件中,中國的流行音樂以其獨特的魅力奉獻于社會。特別是今年,無論是年初的抗擊冰雪災害,還是四川的抗震救災以及剛剛結束的奧運盛典,我們都真切地感到、看到、聽到了流行音樂界的積極行動和有力聲音。因此,展望中國流行音樂的創新發展,我們音樂人是充滿信心的。我們將以飽滿的熱情、創新的理念投入到音樂創作中,譜寫出更多更有特色、更有深度、更有藝術感染力的優秀作品。

四、結論

流行音樂以及文化的傳播在新媒體時代對大眾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媒體融合的趨勢里,傳統媒體獲得了建設新媒體平臺的空間,從而使得為用戶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成為可能。所以,我們要在遵循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同時,利用新媒體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文化觀念的價值體系。在音樂作品當中,融鑄于人民,與大眾共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真摯情感,弘揚共同的理想,培育和諧的精神,暢想時代的主旋律。

參考文獻:

[1]付林著.歌星成功之路[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3 .

[2]金兆均.光天化日之下的流行:親歷中國流行音樂[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2002.

[3]余明陽,梁錦瑞.名牌:在傳播中誕生[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

[4]翟群,應妮,任姍姍.演出、推廣、交流一個也不能少[J].中國演出,2010,(10).

篇3

課題名稱: 淺論音樂表演中的情感體驗

學生姓名:

系 別: 音 樂 系

專 業: 音 樂 學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音樂表演是音樂存在的活化機制,無論在任何音樂行為方式中,音樂表演都使整個音樂活動處于激活狀態。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紹、傳播、完善、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音樂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聲調聲覺的聲波運動,而是通過內在的情感動態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層心理體驗,賦予無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給人以人性的體驗。音樂表演的二度創造,就是通過表演者對音樂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賦予音響的動態結構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滿著豐富情態意味的音樂運動。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主要內容:

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在表現方式上與非表演藝術很不相同。而音樂表演藝術則不同,他必須通過表演這個環節,才能把藝術作品傳達給欣賞者,實現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而音樂表演中根據藝術表現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對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揮之即去,達到揮灑自如、變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為音樂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實情感作為種子,同時它又是經過提煉,升華了的與音樂中的情感內涵融為一體的。應該說,只有這種藝術化了的情感,才是音樂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問題:

1、什么是音樂表演藝術及意義。

2、音樂的表現與精神性內涵。

3、音樂表演的二度創造本質——情感體驗。

4、音樂表演的情感體驗——投情。

5、音樂表演—賦予情感以生命。

6、音樂表演中審美情感的體驗。

7、對于音樂表演者的技巧與表現統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步驟:

1﹑大量閱讀古箏方面的文獻和著作;

2﹑找出有價值的課題;

3﹑依據論題精確尋找相關資料;

4﹑論文撰寫;

5﹑在老師的知道下進行修改;

6﹑定稿并準備論文答辯。

措施:

1﹑在圖書館和上網查閱相關資料文獻;

2﹑真理原有資料;

3﹑請教知道老師,與同學交流探討本論題。

進度安排:

1﹑2005年11月-12月初:查閱相關的資料;

2﹑2005年12月中旬:確定選題;

3﹑2005年12月底:寫開題報告并準備開題答辯;

4﹑2006年1月-3月:開始正文協作,完成初稿;

5﹑2006年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2006年5月:論文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 王次沼著:《音樂美學通論》人民音樂出版社

[2] 修海平 羅小平著:《音樂美學基礎》上海音樂出版社

[3] 蘇珊•郎格:《情感與形式》中國社會出版社

五、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六、教研室意見:

簽名:

注:此表由學生本人填寫,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檔,指導教師和學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篇4

1.地方師范院校音樂藝術碩士培養模式的探索與研究——以重慶師范大學為例

2.回憶我“音樂碩士”的學業歷程

3.音樂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培養研究 

4.山東省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現狀調查

5.我院首次頒發音樂碩士、學士學位

6.中美音樂教育方向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比較 

7.有關高師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育問題的若干思考

8.音樂教育碩士研究生教學模式初探

9.綜合性大學藝術碩士(音樂)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之研究

10.音樂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的現狀與思考 

11.上海音樂學院第一個音樂碩士誕生 

12.日本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部的研究生教育情況 

13.關于高師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育規模及質量的探討與思考

14.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師范大學音樂教育碩士培養解析 

15.中美德音樂表演專業碩士教育的并置比較

16.臺灣師范大學在職音樂教學碩士培養模式探究

17.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學現狀之反思

18.我國音樂學碩士學位論文使用調查研究方法的分析與反思

19.積極探索 勇于實踐 積聚能量 服務社會——記流行音樂作曲與理論碩士研究生論壇

20.從NBPTS音樂教師專業標準談我國高師音樂教育碩士的培養

21.談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學實踐的創新

22.淺議英國的音樂表演碩士教育

23.音樂教育研究的社會調查方法應用探索——基于108篇碩士學位論文的調查分析

24.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學改革研究

25.音樂專業藝術碩士課程設置量化分析的可行性 

26.回憶我“音樂碩士”的學業歷程(上) 

27.關于藝術碩士(音樂)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思考

28.談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學實踐的創新

29.2000-2010年中國近現代音樂史方向碩士畢業論文綜述

30.音樂學碩士學位論文的假劣之風當遏止

31.新疆音樂學碩士點建設的回顧與展望

32.中美藝術管理碩士研究生入學要求比較之思考——以中國音樂學院藝術管理專業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藝術管理專業為例

33.兒童鋼琴音樂在碩士研究生論文中的研究狀況綜述

34.中美音樂學科專業學位碩士培養之比較及思考

35.社會現實下的分享與抗爭——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入學、教學與畢業要求

36.音樂碩士研究生擴招現狀與分析

37.音樂教育社會調查研究的方法學探索——基于108篇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

38.留美碩士座談音樂治療學 

39.論音樂學碩士創新能力的培養機制

40.高師“音樂藝術碩士”(MFA)培養的若干思考 

41.民族音樂學方向碩士論文的社會調查方法審視

42.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碩士點介紹 

43.簡論加強音樂碩士導師隊伍建設

44.學術的探討 人生的啟迪——王耀華老師一堂普通音樂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的記錄與感想

45.音樂專業藝術碩士教育教師調查問卷簡析

46.音樂學系92屆碩士研究生通過論文答辯

47.音樂專業藝術碩士教育學生調查問卷簡析

48.普通高校音樂藝術碩士[MFA]培養的定位思考

49.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習態度調查研究——以音樂舞蹈生為例

50.我國音樂教育碩士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51.我國應當設立音樂表演類碩士專業學位

52.音樂治療的臨床操作規律  

53.音樂藝術碩士教育研究中的標志性參數 

54.論藝術碩士研究生學術活動平臺構建的學科價值與意義——以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學術活動周為例

55.音樂專業藝術碩士課程設置的動態致變因素分析

56.音樂專業藝術碩士舞臺表演實踐的教學保證

57.音樂專業藝術碩士課程設置問卷的調查分析

58.《民族樂器演奏》選修課程在高校音樂學碩士研究生課程中設置的必要性及其意義

59.音樂專業藝術碩士課程設置研究的數學實證

60.音樂學碩士“聲樂教學與研究”方向專業課程改革探析

61.赴美留學生馬淑慧獲音樂教育學碩士學位回國

62.武漢音樂學院2003屆碩士研究生畢業

63.音樂學碩士“聲樂類研究方向”名稱需準確和規范 

64.中國音樂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獲準開展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工作

65.吉林藝術學院喜獲音樂學、繪畫藝術(油畫版畫)兩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66.高師音樂學碩士研究生教育課程體系的建構

67.長江師范學院藝術碩士(音樂)學科簡介

68.來自汾河畔的歌聲——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碩士研究生杜兵印象

69.藝術碩士(音樂)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現狀調查與思考

70.音樂教育學科研究方法現狀分析——基于五所高校碩士學位論文的定量研究

71.音樂類碩士學位論文的定量評估

72.音樂節奏與英語節奏的共性研究  

73.聚焦多元選題理念 彰顯傳媒音樂特色——中國傳媒大學2011年音樂學碩士學位論文綜述

74.中西音樂專業藝術碩士教育現狀比較及啟示

75.音樂藝術碩士需提高文學修養

76.思考與實踐——表演方向碩士研究生的西方音樂史教育

77.技巧·修養·境界——音樂“專業碩士”學位教學的三個基本追求

78.對吉林大學音樂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思考

79.從博碩士論文看流行音樂傳播的研究

80.皖西鑼鼓——中國傳統音樂的一支奇葩——讀田耀農先生的碩士論文《皖西鑼鼓研究》

81.高師“音樂藝術碩士”(MFA)培養在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82.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中引入“社會導師”的可行性研究

83.音樂殿堂里解譯密碼的行者——記徐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楊健

84.中央音樂學院一九八七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試題

85.《西安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序言

86.大陸電視音樂傳播的價值觀調整  

87.音樂和語言神經基礎的重合與分離——基于腦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較  

88.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改革  

89.音樂訓練對認知能力的影響  

90.四川音樂學院表演專業首屆碩士研究生舉行畢業音樂會

91.民族音樂學:學術前沿與教學研究——訪中央音樂學院楊民康教授

92.民族器樂演奏專業的就業形勢

93.“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師資培養模式與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報告 

94.國際關系中的音樂與權力 

95.關于歌劇《黨的女兒》中音響運用的實踐與探索

96.春花秋實 繼往開來——武漢音樂學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發展 

97.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導師談研究生教育 

98.為了一個承諾,呈一片赤子之心——高佳佳教授 

99.聚焦區域音樂文化研究 促進音樂地理理論建設

100.開啟心靈 共筑前沿——訪著名音樂心理學教授周世斌  

101.面向移動終端的普通高校音樂教學云平臺構建研究 

102.論儀式音樂的系統結構及在傳統音樂中的核心地位 

103.音樂與情緒誘發的機制模型 

104.中國傳統音樂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 

105.北京市音樂旅游資源分布規律研究

106.音樂療法配合長強穴按壓對初產婦產程及分娩結局的影響 

107.音樂療法在失語癥康復中的應用 

108.美國音樂版權制度轉型經驗的梳解與借鑒 

109.音樂干預在癡呆癥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110.高師音樂學碩士生課程結構失衡的審視

111.民族音樂學:學術前沿與教學研究——訪中央音樂學院楊民康教授 

112.中國當代音樂學家  

113.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概況 

114.“學生喜歡音樂,不喜歡音樂課”現象之探究 

篇5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音樂傳播與文化發展”。10月27日國內相關專家作了大會主旨發言,28日上午進行了分組討論,分會場的議題分別是:音樂傳播教育與區域文化產業發展;音樂傳播學的理論與文化發展策略;民族音樂文化與國際交流。其內容涉及音樂傳播學的學科性質、研究方法,音樂傳播教育,民族音樂的文化變遷,商業環境下的音樂傳播,音樂傳播與藝術管理,音樂著作權,大型音樂演唱會的策劃,文化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網絡音樂傳播,音樂傳播聲學、音樂治療學等多個領域。

一、學科建設深化與教育體系建立

與前兩屆研討會相比,本次會議音樂傳播的學科建設與教育依然是代表們所關注、討論的主要議題之一。學者們認為,學科的屬性、定位問題應從學理的層面繼續深化;學科的研究方法應多樣,其基本方法應采用人文類研究方法(即定性研究的方法)、實證類研究方法(即定量研究方法)相結合;學科的發展應與自然學科相結合,如傳播聲學、治療學等;音樂傳播與產業化之間的關系等。

《音樂傳播的時空關系研究》(曾遂今)基于“對音樂傳播現象是怎樣依賴于時空的?人類音樂傳播活動的發展演變,又是怎樣影響著音樂傳播活動賴以生存的時空環境?在今天音樂傳播時空變化的條件下,我們的音樂文化面臨著什么樣的挑戰與機遇”等問題的思考,將音樂傳播方式歸納為音樂的“零信道”傳播、“信道”傳播、“盲信道”傳播、“網絡信道”傳播四種模式,由此產生兩種效應:時空同向效應和時空反向效應。也是因為這兩種時空效應觀念,從而對音樂文化中的一些美學問題有了新的認識。通過對音樂美學、文化人類學、民族音樂學在研究音樂本質問題上的探究,為今天的音樂傳播學研究奠定了一個重要的方法論基礎:在音樂傳播現象的研究中,把握時空觀念,以時空作為該學科的切入點之一,是音樂傳播學對音樂傳播現象考察的關鍵環節。

《流動的聲音景觀――音樂傳播與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薛藝兵)通過對“聲音景觀”概念的界定和其理論引申的闡發,探討了這一概念在音樂地域分布研究和地方音樂歷史流變研究中值得思考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文中還提出“流動的聲音景觀”概念,并對其學術含義進行了理論闡述,指出音樂分布和傳播研究應突破以往靜態研究的局限,以時間和空間雙維度動態變化的新視角去審視在歷史過程和地理分布中流動變化著的“聲音景觀”。作者認為西方民族音樂學近年來常用的“聲音景觀”一詞是一個值得肯定和推廣的學術新概念,這一概念對于擴展我們有關音樂空間理念的認識具有理論價值,對于深化我國音樂傳播學和音樂地理學的研究具有方法論啟示意義。在發言時,作者就音樂的時空語境做了進一步的闡釋,提出了空間概念、時間概念、傳播方式、音樂聲音手段分類。

《再談音樂傳播學的學科建設》(汪森)用圖表分析的方式,從我國現行的學科設置、體系出發,通過與藝術學、傳播學、音樂學的比較,并就美國該專業的發展狀況提出:(1)音樂傳播學科的學科屬性與學科地位。認為音樂傳播學不屬于橫向交叉學科、綜合交叉學科,而應圍繞音樂與傳播的本質構建其學科體系的內容和框架。(2)音樂傳播學的研究對象與學科關系,在音樂傳播的研究對象與范圍方面,可分為作為音樂美學的音樂傳播和作為音樂社會學的音樂傳播學兩個層次。學科關系借助傳播學的視角、觀念、方法,結合音樂史學、民族音樂學、音樂美學進行研究,至于哲學、美學、心理學、社會學就更是傳播學直接的理論來源。

《音樂傳播導論》(趙志安)運用傳播學的研究視角,指出所謂音樂傳播,是指“信息化的音樂文化在社會環境中被交流與共享的系統活動過程”,進而提煉出作為學科范疇的音樂傳播所具有的特征:(1)音樂傳播是一種特殊的信息傳播活動,其內容就是“信息化了的音樂文化”。(2)音樂傳播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傳播活動,主題是社會關系中的人,其活動的展開受到多重社會環境的影響。(3)音樂傳播是一種動態的系統傳播活動,其中包括多種傳播行為和系統活動過程。(4)音樂傳播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傳播活動,其本質是依托音樂藝術符號和共同的藝術經驗,音樂信息在音樂傳播的傳播、接受主題雙方之間引起心靈共鳴的一種精神交流行為。

有關學科建設的論文還有:《實踐是音樂傳播學的永恒話題》(陳荃有),認為音樂傳播的實踐性很強,應密切聯系具體研究對象和實踐活動,充分挖掘音樂傳播活動的特殊性。《流氓學視野中的音樂傳播》(陳鎮華),運用跨越了社會學、政治學、文化學和美學等多重論域,解析音樂傳播過程。《“施之予魚”不如“授之予漁”》(佟雪娜),論述了音樂傳播調查方法的分類及步驟的重要性等。

音樂傳播學的研究剛剛起步,建設具有科學體系的理論條件還不成熟,學科建設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音樂傳播學學科理論是建立在傳播學基礎之上,“對于音樂信息及其傳播活動規律的深入認識,不僅要音樂學的知識素養,還需要依托一般傳播學中的理論和方法,并且廣泛吸收藝術審美、人文社會科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乃至相關法學等多方面的學科知識”。盡管傳播學是音樂傳播學的學科基礎、知識基礎、觀念基礎,但音樂傳播學畢竟還是音樂學領域的一個分支學科,其研究更多地表現為“音樂學領域的傳播學研究”,偏重于從音樂學的角度來研究音樂的傳承、交流、傳播。所以,從音樂美學、民族音樂學、音樂社會學、音樂治療學等諸多學科中汲取營養,從而豐富本學科的理論來源,對于構建音樂傳播學的哲學基礎和理論源泉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

王建元從我國音樂傳播學科的歷史與現狀出發,介紹了南京藝術學院流行音樂學院音樂傳播專業的定位,即以音樂學、傳播學、管理學為基礎,整合現代傳媒、音樂文化事業 和產業等多種組合方式和管理手段,著力培養適應現代傳媒和音樂事業、產業的應用操作型、復合研究型的高級應用性音樂人才。對于音樂傳播學科建設的設想,他提出四個方向:一是培養音樂傳播(音樂編導與策劃)人才;二是拓寬音樂商務渠道;三是加強音樂傳播研究;四是盡早開設音樂療法專業方向。

宗曉軍則從中央音樂學院藝術管理學科的成長歷程,堅持認為實踐是一個學科核心理論成長過程中的必走之路,新興學科的理論形成與總結應該建立在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理念基礎之上,而人才的培養必須和實踐、就業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形成有中國特色的藝術管理學科。

曾原紀則主要對中國傳媒大學音樂傳播專業的發展和建設做了簡單回顧,就該校在廣播、電視、因特網等媒介教育領域的優勢和培養人才的體系和模式做了簡單分析。

《由南廣模式引發的思考》(周燁)通過對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近幾年的辦學經驗和自己教學的分析,尤其注重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創新教育的特色,認為面對音樂產業化的發展趨勢,努力為學生尋求可持續多元發展的道路,走實用性和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模式是一條必由之路。

由于音樂傳播所具有的跨學科性質,因此對于該學科人才的培養尤顯重要。在我國現階段,藝術管理與音樂傳播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表述,實質基本上是一致的。有的專家認為,音樂傳播人才要有全面的知識結構,在立足于傳播學研究的視角上,把對音樂傳播這一特殊信息傳播的研究,與多學科的知識理論聯系起來。然而,當面對藝術管理專業或音樂傳播專業學生時,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認識仍然很模糊。所以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怎樣培養這種人才,如何建立合理的教育體系、就業體系,也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傳播現象分析與民族音樂傳播

音樂傳播是一種社會現象,是在人與人之間所形成的社會關系之間實現的。音樂傳播現象也是一個漫長的歷史現象,因此,在對現實關注的同時(媒體新技術),離不開歷史與傳統(民族音樂),只有在音樂歷史和音樂現實中充分地研究音樂傳播問題,通過歷史與當代的比較,才能發現音樂傳播的規律,揭示音樂現象的本質。

《江南絲竹的傳播》(伍國棟)通過江南絲竹歷史的、現實的傳播事實,尤其是對“天下彝家第一寨”迤沙拉的實地調查和對近現代江南絲竹的外傳事實的梳理,運用個案分析與史料研究相結合的方法,認為在音樂傳播學的研究視野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操縱音樂之主題成員流動,應當是音樂傳播方向、途徑、范圍、影響諸多內容判斷之根本的或核心的依據。根據這一樂種的傳播現狀而言,在現當代音樂傳播學的研究視野中,物質的、人文的、精神的諸多因素,共同組成了音樂傳播、流動、擴散的綜合條件。現代音樂傳播學作為一個獨立化的人文學科,也就成為了一個藝術、傳媒與教育結緣的綜合性學科。

《音樂傳播視野中的曲牌考釋研究》(馮光鈺)在特別強調實地調查與地域文化相結合的作用下,對音樂傳播中的“傳者”與接受者的“受眾”的研討,運用定性、定量結合的方法,將眾多的曲牌放在傳播視野中進行考釋研究,通過追流溯源,力求找出各種曲牌及其變體的血緣關系及變化規律。

《音樂傳播媒介與原生態文化保護》(吳非)通過參與中央電視臺“中國民族民間歌舞盛典”欄目編導工作的體會,對原生態文化傳播理念、特點等進行了分析與梳理,并對原生態文化的保護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作曲包攬制”、非繁衍性傳播與中國戲曲聲腔的“太監化”》(周來達),通過對目前戲曲音樂中出現的不良現象的分析認為,只要強大的戲曲音樂自身的繁衍能力能繼續存在,戲曲和戲曲音樂的生存就大有希望,當務之急是要抓住戲曲音樂“創作”、“傳播”兩個根本環節,改變策略,恢復民間戲曲的主體意識和音樂創作機制等,努力改變戲曲音樂的生存環境。

《南高洛古樂本土受眾的觀演及聽聞狀況之田野觀察》(鄧志勇、史東寧)通過田野個案的描述,以南高洛音樂會的本土受眾為重點,考察當下古樂的觀演和聽聞狀況,強調本土受眾在民間音樂活動所顯示出來的流動性和行為的多元性,并初步討論了本土受眾對民間音樂傳承和發展的重要影響。

《大眾傳播的多元化音樂傳播》(曾田力)就作者自己在北京搭建的傳統文化傳播平臺為例談了體會,進而從文化身份、文化認同、文化重建的角度提出了應加強對中西文化的深入了解。在此基礎之上,運用多元化的傳播交流手段,最終建立文化生態平衡,改變中國傳統文化弱勢的不利局面。

《試論數字時代新技術媒體對音樂傳播的影響》(莊元),嘗試用傳播學的視角就數字時代新技術媒體(主要是指以數字技術平臺發展的與音樂傳播直接相關的數字音視頻、計算機與MIDI、廣播電視、互聯網、移動通訊等個人媒體和大眾媒體)對音樂傳播的影響做較為深入的分析。

《當中國音樂家遇到傳媒革命的挑戰》(馮效剛)從以數字化為代表的傳媒革命對社會的影響出發提出:中國音樂家必須面對大眾流行音樂文化的挑戰;中國音樂家必須爭奪大眾傳媒的“話語權”。

《論音樂傳播中的現場互動行為――多重音樂語境中的比較視野》(張謙)力圖將音樂傳播中的現場互動行為還原到具體的音樂文化語境中,以多重語境的視野比較了西方藝術音樂、北印度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語境中典型的互動行為,關注互動行為產生的原因和結果。

除此之外,還有學者從音樂編輯學、新技術媒體、音樂心理認知等的角度,分析、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是當代的一個重大命題,運用音樂傳播學的視角,或者立足于以民族音樂的土壤為資料源泉,針對歷史的、當代的音樂傳播現象和行為,來探討千百年來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變遷和發展。或者把研究的視野聚焦于當代的音樂生活,結合現代高科技,諸如媒體、網絡、電視等來研究音樂傳播現象的新發展。盡管上述每位專家、學者觀察問題的角度和層面不盡相同,但無論怎樣,殊途同歸,都會促進民族音樂傳統和現實的研究與發展,深化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在當代意義的認知。同時也充分說明了在研究文化變遷過程中,從音樂傳播學的角度切入必將大有可為。

三、音樂傳播事業與文化產業

“音樂除了擁有文化產品的特質之外,還有商品特質,音樂產品尤其是大眾流行音樂產品更多地成為以商業利益為主而產制與分銷的商品。”但是,盜版、侵權的發生不僅因為暴利的驅使,其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大眾媒介的傳播方式。大眾媒介,尤其是廣播、電視、網絡提供了極為便利的音樂傳播環境,使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音樂發生關系。在我國,由于科技的高速發展和法制建設的相對滯后,音樂著作權的保護受到了嚴重的挑戰。

《科技與版權夾縫中的音樂產業――從P2P技術所帶來的音樂侵權問題談起》(姚 杰),以P2P網絡傳輸技術為例,認為音樂產業的前提在于傳播科技的發展,而版權問題又是傳播科技中音樂產業遇到的根本問題。作者從音樂傳播科技發展的歷史趨勢、音樂藝術功能的社會共享性、音樂版權產業的利益博弈行為等綜合角度出發,提出國家應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加強版權法的建設,積極引導傳統唱片業與新生技術之間相互整合,構建一種和諧的利益分配關系。

《盜之道,非常道――對中國音樂傳播活動中侵權現象的思考》(馮玲),以“音樂傳播產生權利”為基點,運用音樂社會學、音樂傳播學的視域,試圖在音樂傳播活動背景下,來探尋音樂作品使用中的各種侵權現象及其原因,從而提出了在傳播中加強音樂著作權保護的意義。

文化傳播從業人員張正軍從文化產業的角度出發,結合自己公司在運營方面的困境,建議音樂傳播要與商業緊密地結合,希望各位專家把好的理論導人到市場中來,以便規范文化市場運營,建立健全的市場法律保護機制;建立良好的音樂傳播教育體系,在培養學生知識養成的同時,也要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講誠信、不浮躁。

《音樂出版界的思考》(杜曉十)認為,中國是一個文化資源大國,但在文化產業上是一個弱國,究其原因是我國的文化產業體系還未完全建立,相關的體系保障還不健全。通過介紹人民音樂出版社近幾年的發展,比較了國外專業音樂出版社的出版與經營狀況,結合這幾年和國外出版界的橫向合作情況,提出了加強數字化出版的設想。

《文化產業與音樂的著作權》(謝濤)通過案例分析,就日本文化產業的運行、音樂著作權的保護做了詳細介紹。認為日本的文化產業模式值得我們借鑒,在政府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下,他們不僅從藝術創作到所屬公司再到所屬的行業協會形成的一系列相對完整的文化產業鏈條,還有健全的法律保障體系支撐著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的良性循環保障了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

《我國流行音樂產業環境分析及其發展》(黃德俊)從流行音樂產業的概念及特征出發,利用產業理論對流行音樂產業的一般環境和行業環境進行梳理,嘗試運用SWOT方法分析其所具有的優勢與弱勢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對我國流行音樂產業未來發展的途徑提出了幾點建議。

另外,還有一些學者、文化產業職業經紀人就文化事業和產業間的關系,原創音樂在網絡交易中遇到的一些困境,尤其是涉及到著作權的問題,唱片公司的經營理念、運作模式和成功經驗,中國演藝業宏觀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等有關問題做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會議期間代表各抒己見,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首先,積極推動了音樂傳播和音樂傳播學的縱深發展。本次會議對于學科屬性及定位的探討,盡管個別問題(學科屬性)還不統一,但是增強了大家對本學科整體的認識。針對諸多的音樂傳播現象,觀察問題的方法、思考問題的角度有所提高。關注現實生活,關注文化事業,關注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等內容得到與會代表的共識。其次,會議代表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其中碩士生、博士生、年輕教師所占比重較大,對一些新的音樂傳播現象,如“粉絲經濟”、“3G音樂手機”等給予了積極的關注,表現出這門新興學科的發展潛力和蘊含的活力。縱觀此次會議,筆者以為還有幾個亟待解決的問題:(1)作為一個全國性的學術組織,參與的廣泛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雖然出席本次會議有部分文化產業的職業經紀人,有利于音樂傳播與實踐的密切結合。但是,對于一個學科來講,參會單位比較集中,缺少師范性或綜合性大學的參與,缺少政府文化部門的參與,缺少全國性的參與,不利于該學科的全面建設。(2)音樂傳播學的學科建設需要進一步深化。音樂傳播學既然是一門人文學科、自然學科結緣的交叉學科,那么音樂傳播的一些基本問題就必須清楚。如音樂與傳播的關系,音樂傳播的目的、本質、社會功能,音樂為什么會傳播,傳播的特性,音樂傳播與音樂傳播學之間的關系,建立音樂傳播學的學科理論與學科體系,音樂傳播學的學科方法論,音樂傳播事業與傳承民族文化的關系等等。(3)盡快建立完善的音樂傳播教育體系。近幾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建立起藝術管理本科專業,藝術管理與音樂傳播之間的關系究竟怎樣?各地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認識卻不盡相同。學生認識模糊,社會認可率不高,似乎藝術管理的人才什么都會,但什么都不懂。從培養目標、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課程設置、課程結構、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等都不盡相同,更缺乏專業教材。要汲取好的經驗,構建招生――教學――就業一體化的良性循環機制,建立合理的音樂傳播教育體系,是學科建設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呼喚。

篇6

參考文獻:

[1]陳建勤:《中國民俗》,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2]曾田力:《大眾傳播媒介中的中國音樂文化》,《第二屆全國音樂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5月。

[3]陸小玲:《原生態民歌與大學生人文教育》,《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4]劉嶸:《原生態民族音樂與當代音樂發展研討會側記》,《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5]查子明:《中國原生態民歌生存發展之我見》,《音樂探索》2006年7月。

[6]俞人豪:《“原生態”的音樂與音樂的原生態》,《人民音樂》2006年第1期。

[7]米永盈:《我看“原生態”民歌——兼談傳統音樂的保存與發展》,《社會縱橫》2006年第12期。

[8]喬建中:《“原生態”民歌瑣議》,《人民音樂》2006年第1期。

[9]郭聲健:《藝術教育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頁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1]薛雷:《“原生態民間音樂”的再認識》,《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12]尹萍:《探索高校聲樂教育中的民間傳統文化資源》,《高校探索》2005年第5期。

[13]喬建中:《傳統能給我們什么?-關于中國專業音樂教育教學改革的再思考》,《中國音樂》2004年第4期。

[14]金兆鈞:《關于“原生態”與“學院派”之爭的觀察與思考》,《人民音樂》2005年第4期。

[15]夏滟洲:《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簡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16]徐士家:《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綱》,南海出版公司1997年版。

[17]王敏:《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亟待加強》,

參考文獻

[1]安麗.在“民族”的土壤里發展”民族唱法”——對中國戲曲和湘西原生態音樂的思考[J].大家,2010(11).

[2]張敬忠.中國民歌在現代環境中的生存與發展——從原生態民歌的傳承與保護說起[J].四川戲劇,2012(4):82-83.

[3]李震.湘西原生態音樂的藝術價值及素質教育功能[J].音樂天地,2012(5):4-6.

[4]陳業秀.地方民族民間音樂資源的藝術教育價值與實現——以臺州特色民間音樂課程資源建設為例[J].教學研究,2009,06:62-65.

[5]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

[6]趙國宏.少數民族文化網絡傳承的教育人類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

[7]張麗華.網絡音樂教育資源開發與整合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

[8]李芝.論互聯網時代少數民族文藝生存空間的拓展[D].廣西民族大學,2014.

[10]吳小麗.原生態音樂文化分析——從自然科學的角度看待原生態音樂文化的發展[J].戲劇之家,2009,(04).

[11]施王偉.從鄰近地區的同類曲藝中尋找“已成絕響”的杭州南詞[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3,(01).

篇7

    論文摘要: 本文以學界對大理地區白族傳統音樂的研究成果為對象,通過對現有研究成果的綜述,為今后對該地區白族音樂的研究方向理清思路。 

    一、研究現狀 

    大理是以白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白族傳統音樂種類最為繁多,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歸納為白族民歌、白族曲藝音樂、白族戲曲音樂、白族器樂音樂、白族歌舞音樂、宗教音樂等六大類。①下面筆者分別對這六類音樂藝術的研究現狀進行綜述。 

    1.白族民歌 

    有關大理白族民歌的作品集、論文等,成果豐富、異彩紛呈。主要有:專著《大理白族民歌概述》②、《白族音樂志》③等,論文《白族民間敘事歌的藝術特色》④、《從文化人類學視野看白族民歌》⑤等,這些專著或學術論文⑥的出版及發表,對于白族民歌的保護與傳承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2.白族曲藝音樂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曲藝音樂是大本曲。關于白族大本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收集、整理、編寫的《大本曲音樂》(禾雨編)、《白族大本曲音樂》⑦、《學術史視界中的白族大本曲》⑧等⑨。另外,有關白族大本曲的保護和傳承⑩的課題正在研究過程中,筆者也將密切關注其階段性的富有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3.白族戲曲音樂 

    白族古典戲曲名為吹吹腔,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吹吹腔改稱白劇。白劇是在白族吹吹腔、大本曲兩種聲腔系統基礎上綜合發展而成的地方戲劇。在學術界的研究頗有成果,據筆者目前所見資料,有《白族吹吹腔音樂概述》{11}、《白族吹吹腔唱腔初探》{12}、《白劇音樂的回顧與思考》{13}、《論白族白劇音樂的形成和發展》{14}等文{15}可見。 

    4.白族器樂音樂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當數龍頭三弦和嗩吶。對于白族代表樂器的研究,目前成果還是比較豐富的,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間器樂概述》{16}、《白族嗩吶與白族民俗活動》{17}、《白族八角鼓的演變》{18}等{19},這些論文的發表,使學界對于白族樂器及器樂的了解更加深入。 

    5.白族歌舞音樂 

    對于白族歌舞音樂的保護與傳承,在學術界的關注主要有:《簡論白族霸王鞭舞》{20}、《云南白族“霸王鞭舞”傳承現狀調查及保護建議》{21}、《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透析》{22}等{23}。 

    6.宗教音樂 

    過去大多數白族人信仰佛教,同時也奉祀“本主”(即歷史人物和民間傳說故事中的英雄)。與佛教(包括道教、儒教)活動有關的音樂有“洞經音樂”,在本主節活動中主要是邀請白族民間曲藝藝人彈唱大本曲。 

    對于大理“洞經音樂”的調查與研究,主要有《大理洞經音樂》{24}、《古樂遺韻——云南大理洞經音樂文化揭秘》{25}、《劍川洞經音樂調查》{26}、《略談白族洞經音樂的繼承與發展》{27}等{28}。其它關于白族宗教音樂研究的成果還有:《白族本主祭祀活動中的音樂文化》{29}、《民間儀式中的女性角色、音樂行為及其象征意義——以中國白族“祭本主”儀式音樂為例》{30}等{31}。這些研究對于大理白族的宗教音樂的保護與傳承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二、成果綜述 

    縱觀上述的研究成果,筆者認為,存在如下特點: 

    1.對于白族傳統音樂本體研究的成果不足 

    所謂音樂本體,即指音樂的旋律、曲調、和聲、曲式等。在現有研究成果中,這方面的問題非常突出。較多的研究滿足于對白族傳統音樂中某類音樂或某地區的音樂作泛泛的介紹或基礎性的資料梳理工作,沒有典型曲例,更沒有音樂分析。如果我們對于一些正在面臨消失的傳統音樂文化的研究始終深入不到音樂本身,不研究音樂,只介紹大概情況,只滿足于音樂形態的最表層描述,那么對于該種音樂文化被保護和傳承的價值及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2.對于白族傳統音樂的史料發掘及研究的成果不足 

    黃翔鵬先生說過:“傳統是一條河流。”歷史音樂學與民族音樂學的研究在早些年就已經有了不少學術交叉后取得的豐碩成果。但是目前對白族傳統音樂的研究對于其歷史發展問題關注得非常少,或者說,有關其歷史發展的情況多數人云亦云,真正下功夫花時間研究史料的人少之又少。當然,民族音樂學有其自身的研究對象及特點,但是,如果能意識到這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完善,相信會對白族傳統音樂的研究帶來新的思路。 

    3.對于白族傳統音樂的田野調查的“體驗性”和“敘事性”研究的成果缺失 

    目前的民族音樂學對于田野調查的理解,早已不再滿足于把“田野”僅僅當作資料收集的場所,而更多的是描述研究者在田野作業中對于“共時”現狀描述的“平面史敘述模式”的反省,即追求一種跨文化的理解,希望田野調查后的研究具有更多“體驗性”和“敘事性”的表述。這種新的民族音樂學的研究方法或稱觀念,在目前的對于白族傳統音樂的研究中顯然還沒有體現出來,這就為我們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4.對于白族傳統音樂目前的發展現狀研究的成果不足 

    白族傳統音樂和其他的民族音樂一樣,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正在經歷著從音樂思維方式、傳承方式、表達方式和音樂制度、活動場合、傳播要求等的具體行為方式和文化方式的改變。那么,都發生了哪些改變,發生這些改變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些改變?筆者認為,這些問題都是值得學界關注和研究的。甚至還可以由此引申出,我們在當地的中小學及高校的音樂教育中,對白族傳統音樂的保護和傳承做了哪些具體工作,又有哪些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以上種種,都應該納入到我們的研究視野中來。 

    三、結語 

    結合白族音樂研究這二十多年的回顧來看,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是白族音樂的探索期,八十年代為白族音樂研究的起步階段,九十年代是白族音樂研究走向成熟的階段,二十一世紀以來則是白族音樂研究方法多元化的階段。這一學術研究上的特征也是與整個現代民族音樂學在中國所經歷的發展階段是一致的”。{32}二十多年來,正是有了我們許許多多前輩學者數十年如一日地為云南大理地區白族傳統音樂的挖掘、搶救及理論建設、含辛茹苦、忘我耕耘,才奠定了今日堅實的工作基礎。同時,當我們為目前已取得的成果而興高采烈時,也應關注到這樣的現狀:不少珍貴的音樂遺產正隨著其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的改變和一些老藝人的逝去而佚失,因此,我們對民族音樂包括白族音樂的考察、采集、整理、保護等工作遠未結束。筆者深信,在扎實的田野工作的基礎上,白族傳統音樂的研究工作會與中國其他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的研究一樣,將迎來碩果累累的明天。

    注釋: 

    ①楊秀,趙全勝。對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引入本土民族民間音樂教學內容的思考——以大理白族民間音樂引入高校課堂為例[J].人民音樂,2008. 

    ②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樂,1987,4. 

    ③伍國棟.白族音樂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④趙全勝.白族民間敘事歌的藝術特色[J].音樂探索,2006,3. 

    ⑤馮洋.從文化人類學視野看白族民歌[J].2008年人文社會科學專輯,第34卷. 

    ⑥關于大理白族民歌的研究成果還有: 

    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樂,1987,4. 

    段壽桃.白族打歌及其他[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張文,陳瑞鴻主編.石寶山傳統白曲集錦[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趙寬仁.白族的音樂[J].人民音樂,1961,11. 

    李晴海.西山白族風情與“西山白族調”[J].音樂初探,1985,2. 

    饒峻妮,饒峻姝.略論大理白族情歌中的白由超越性[J].大理學院學報,2009,5. 

    趙懷仁.論白族民歌曲調的憂傷色彩[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 

    楊秀.大理白族原生態民歌的音樂特性[J].民族音樂,2008,3. 

    ⑦大理市文聯等編.白族大本曲音樂[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4. 

篇8

音樂劇作為1種集歌、舞、劇為1體的新興劇種,在國外已有1百多年的發展史,但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傳入我國。雖說歷史不長卻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征服了人們,并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獲得了1大批的熱心觀眾。為了能使音樂劇在中國更好的傳播與發展,我們需要對其藝術特色進行更深入的了解。本文通過對《貓》等1系列中外音樂劇作品的分析與比較。從劇本、音樂、舞蹈、舞美與服裝4個方面總結出音樂劇的藝術特色,并對其藝術特色的重要性作些探討。

關鍵詞:藝術特色;劇本;音樂;舞蹈;舞美與服裝

ABSTRACT

篇9

甘肅音樂家協會 《人民音樂》聯合主辦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承辦

中國藝術歌曲研討會通知

中國歌唱藝術源遠流長。藝術歌曲作為音樂創作的重要體裁、院校教學的必要內容和音樂會的組成部分,已成為人們音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面。然而長期以來,藝術歌曲的地位以及其本身在創作、表演、教學上存在的問題,常被人們所忽視。為進一步從創作、表演和教學領域推動中國藝術歌曲的繁榮和發展,我們擬于明年5月在蘭州召開座談會,就如下問題進行研討:

1. 關于藝術歌曲的體裁界定;2. 中國藝術歌曲發展之歷史回顧;3. 中國藝術歌曲創作之現狀;4. 中國藝術歌曲的美學研究;5. 羅忠、尚德義、陸在易等人的藝術歌曲創作之研究;6. 中國藝術歌曲的演唱與教學問題;7. 作曲家創作體會交流;8. 如何更好地傳播、推廣中國藝術歌曲。

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參會要求:

1. 凡愿參加本研討會者,請于2007年1月31日前寄交回執單。

2. 2007年4月1日前,組委會將發出第二次通知,通報會議籌備情況,并進一步核實您的論文題目。

3. 論文全文文本請于2007年4月31日前用A4紙激光打印(手稿亦可)寄組委會,并同時以電子郵件發送,以便集印并選入會議論集正式出版。

4.省略

組委會

2006年11月1日

第十二屆全國音樂作品(民樂)

評獎近日揭曉

本刊訊由文化部主辦、中央民族樂團承辦的第十二屆全國音樂作品(民樂)評獎近日揭曉。在2006年7月16日至10月16日第十二屆全國音樂作品(民樂)評獎作品征集期間,共收到來自20個省市、46個報送單位的125部作品,本次比賽評委會由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作曲家組成,他們是:劉文金、劉錫津、吳少雄、楊立青、李黎夫、饒余燕、徐占海、唐建平(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顧冠仁、程大兆、樊祖蔭。

經過評委會的評選,有10部大型管弦樂作品和10 部獨奏、重奏和多種形式組合的作品獲獎。獲獎名單如下:

管弦樂作品

一等獎:《樂隊協奏曲》(常平,中央音樂學院);二等獎:《圖騰》(李濱揚,中央音樂學院)、《樂之舞》(權吉浩,中央音樂學院);三等獎:《慶節令》(王寧,中國音樂學院)、《云山雁邈》(紅,中央音樂學院);《音詩――絲路斷想》(韓蘭魁,西安音樂學院);作品獎:《客風》(房曉敏,星海音樂學院)、《單鼓的傳說》(趙奪良,沈陽音樂學院)、《一線天》(臧恒,南京藝術學院)、《京劇印象》(權吉浩,中國音樂學院)

獨奏、重奏及多種形式組合作品

一等獎:《第三二胡狂想曲》(王建民,上海音樂學院);二等獎:《酒狂》(梁文曦,中央音樂學院)、《西夜》(楊帆,上海音樂學院);三等獎:《溯》(沈逸文,上海音樂學院)、《敘奏曲》(陸培,南京師范大學)、《情思》(于海英,沈陽音樂學院);作品獎:《碎影》(賈國平,中央音樂學院)、《婆娑》(李美佳,中國音樂學院)、《非不――半邊“悲懷”――新五架頭》(王斐南,中央音樂學院)、《天鵝的十二月協奏》(吳羿明,中央音樂學院)

(新)

喬羽80華誕暨藝術生涯60周年

研討會在京舉辦

11月16日,“老友新朋說喬羽――喬羽80華誕暨藝術生涯60周年研討會”在北京新聞大廈舉辦。中國文聯名譽主席周巍峙,文化部副部長、詞作家陳曉光及老中青詞曲名家160余人聚集一堂,為敬仰的前輩送上了真誠的祝福。

喬羽素有“詞壇泰斗”之稱,是全國第一屆金唱片獎獲得者,歷任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劇家協會、文化部劇本創作室創作員,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院長,中國劇協第四屆理事,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他的作品如:《我的祖國》《人說山西好風光》《讓我們蕩起雙槳》《心中的玫瑰》《難忘今宵》《愛我中華》等都廣為流傳,成為人們傳唱的經典之作。研討會上,大

家對喬羽60年的藝術生涯作了回顧。

香港中樂團舉行“創團總監吳大江

紀念音樂會”

2006年10月13―14日,香港中樂團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了“創團總監吳大江紀念音樂會”。吳大江(1943―2001)于1977年出任香港中樂團創團音樂總監及指揮,帶領香港的中樂活動進入職業化階段,為香港中樂團奠下了穩健發展的基礎。他的作品形式多樣,除了電影、電視音樂之外,還改編了大量的中國民歌以及創作

大型的中、西管弦樂曲及中樂獨奏曲。

音樂會由現任藝術總監閻惠昌指揮,選奏的都是吳大江的代表作品,包括為舞劇《東海奇緣》創作的序曲(1981)、《緣》(1981)、《胡笳十八拍》(1983)、改編自諾多爾江朝鮮族民謠的箏曲《諾多爾江邊》和古箏協奏曲《七仙女》(1987)等。

(寧)

沈湘誕辰85周年紀念音樂會

為紀念聲樂教育家沈湘先生誕辰85周年,近日,北京、香港兩地沈湘先生的弟子與再傳弟子舉行了隆重的紀念音樂會。北京音樂會在中央音樂學院演奏廳舉行,先生的嫡傳弟子黑海濤教授以學生音樂會的形式舉辦了此次紀念音樂會,并且邀請先生的夫人李晉瑋教授蒞臨觀聽和指導。香港紀念音樂會則由沈湘先生20世紀60年代在中央音樂學院的弟子鄒允真主持,并由鄒允真的二十多位非專業的聲樂學生登臺演唱。

方可杰專場音樂會

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省藝術研究院、省音協、鄭州日報社承辦的“故土―――方可杰交響樂作品音樂會”,于11月18日晚在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行。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蘇夏、中國音樂家協會創作委員會主任王世光、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樸東生和唐建平、郭文景、葉小綱等作曲家以及《人民音樂》副主編出席了音樂會。19日上午,有關專家參加了方可杰交響樂作品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和《人民音樂》等主辦。

方可杰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師從音樂教育家蘇夏教授,現任河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河南省藝術研究院院長。他長期以來致力于音樂創作,作品體裁廣泛,包括交響樂、室內樂、舞蹈音樂、聲樂和河南地方戲曲音樂等。1998年、2002年方可杰應北京交響樂團委約創作的《熱巴舞曲》和《江山多嬌》曾產生了普遍的反響,其中前者在2004年“金鐘獎”中獲獎。這兩部作品連同管弦樂《大起板》、第一交響曲《故土》和定音鼓協奏曲《風》組成了18日的音樂會。此次音樂會由北京交響樂團

演奏,譚利華執棒。

“中國音樂傳播文論征集”

為促使人們不斷去觀察、思考與反省自身的音樂環境,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傳播學會聯合中國輕音樂學會,邀請相關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將于2006年底和2007年初主辦首屆“中國音樂傳播文論征集”活動。此次活動的中心為“觀察與思考?評論與溝通”,旨在征集一批有質量、有分量、思想導向正確、人文含量厚重的社會音樂文論作品。征文共有8個參考選題,研究者可根據不同專題提交論文,亦可圍繞主題自擬論文方向。征文活動的獲獎者可獲得中國音樂家協會傳播學會及中國輕音樂學會頒發的證書及其

他獎勵。投稿截止日期為2007年3月5日,咨詢電話:010-65783246。

中國交響樂團成功出演日本“中國文化節”

開幕式音樂會

為加強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和理解、進一步發展中日友好關系,由中國文化部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共同主辦的2006日本“中國文化節”于11月17日在東京隆重開幕,中國交響樂團應邀為開幕式演奏。中國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及副部長孟曉駟、中國駐日本大使以及日本皇室高圓宮久子妃、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參議院議長扇千景、官房長官鹽崎恭久等中日各界人士、團體2000余人出席了開幕式音樂會。音樂會以日本作曲家團伊久磨的《慶典進行曲》開場,當樂隊演奏到關峽根據京劇唱腔創作的交響幻想曲《霸王別姬》時,在場的觀眾無不為之感動。此外,李文平創作改編的管弦樂曲《日本隨想

曲》也頗受歡迎。

(王廷瑛)

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院長、鋼琴家羅伯特-

布洛克訪問中央音樂學院

11月11日,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國際知名鋼琴家羅伯特-布洛克先生(Robert Blocker)訪問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院師生為他的來訪舉行了熱烈的歡迎儀式,王次院長向布洛克先生頒發了榮譽教授證書,并贈送了禮物。布洛克先生欣然接受了中央音樂學院榮譽教授的聘任,并高興地表示將積極推動中央音樂學院和耶魯大學音樂學院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歡迎儀式結束后,布洛克先生還為廣大師生們上了一堂精彩的大師課。當晚,布洛克先生攜手胡詠言藝術總監及樂隊學院成員共同為聽眾朋友們獻

上一場精心準備的音樂會。

(吳葉)

希臘國際指揮比賽楊洋喜摘金獎

11月12日,中國青年指揮家楊洋在希臘雅典舉行的迪米特里?米特羅普洛斯(Dimitris Mitropoulos)指揮比賽中獲得第一名。該比賽始于1996年,是希臘文化部為紀念已故希臘著名指揮家、作曲家迪米特里?米特羅普洛斯誕辰100周年設立的,指揮和作曲比賽兩年輪流舉辦一次。比賽由希臘多彩交響樂團和雅典音樂廳承辦。

今年的比賽共有44個國家的203名指揮報名參加,最終16名選手入圍決賽。經過三輪比賽,楊洋表現出色,一舉奪魁,成為該比賽舉辦十年來首次獲得此殊榮的中國指揮。

(周美芬)

楊博在西班牙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

第11屆胡里安?加亞雷國際聲樂比賽9月23日在西班牙北部城市潘普洛納市落下帷幕,男高音、我國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學生楊博取得男聲組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并獲得2000歐元的獎學金,這是中國選手在這一歐洲重要國際賽事中

取得的最好成績。

來自世界各國的80多名選手參加了本屆比賽,經過激烈角逐,楊博以超常發揮進入決賽,同時進入決賽的男選手還有一名美國男高音法比亞諾。比賽最終結果是一等獎空缺,美國選手奪得二等獎,楊博以第二名的成績獲得榮譽獎及獎學金。擔任此次國際比賽榮譽主席的是西班牙著名女中音歌唱家貝爾岡扎。

楊博是在今年4月參加了由中國音協和加拿大20世紀歌舞劇院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國際聲樂比賽中國選拔賽暨大師班”活動而入選這一國際聲樂比賽的。楊博和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學生童韜均被羅馬尼亞布拉索夫歌劇院邀請,于今年10月至12月赴羅馬尼亞參加歌劇演出。此外,德國蓋爾森基興歌劇院也已正式邀請楊博明年赴德國參加該歌劇院2007―2008演出

季的出活動。(張錫海)

四川音樂學院寧峰獲帕格尼尼

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

四川音樂學院寧峰在10月1日結束的意大利第51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上,榮獲第一名和其他兩個獎項。這是四川音樂學院小提琴專業迄今為止在世界重大國際比賽上取得的

最佳成績。

寧峰198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4歲起

篇10

一、美籍華人對中國音樂的傳播

19世紀中葉,以廣東佛山為主的大量華人勞工因淘金熱(gold rush)涌入美國,他們聚居至一起,形成中國城(chinatown);“廣東音樂社”“粵劇社”從此登上美國舞臺,節日鑼鼓開始成為中國城內之靚麗風景線。但當時正值中國國勢衰弱之際(前后),西人對中國有嚴重偏見,華人音樂活動多為自娛,故而導致中國音樂在美國的報導如鳳毛麟角。半個世紀后,美國新移民法《1965年移民和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實施生效,來自中國各地的大批專業技術人員涌進美國,“粵劇”“廣東音樂”也失去了其在中國城的霸主地位,“京劇團”“中國樂團”“古琴社”等各種中國音樂社團在中國城內遍地開花。趙如蘭、榮鴻曾、韓國等華裔音樂學者也開始在美國各校開設中國音樂課程,組建中國樂團,如趙如蘭在哈佛大學開設戲曲課,韓國在北伊利諾伊大學組建中國樂團等等。這些形式各異的中國音樂活動對華人及美國白人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若論中國音樂在美國的發展過程,那時十分艱辛的。首先,在美的中國樂團多為業余性質,團員都有其非音樂的謀生工作,極具不穩定性,排練無法滿員是常事、演出需要拉角更是自然現象;其次,樂團之指揮需精通各種樂器,此種人才在當時的美國可謂寥若晨星;再次,在美國組織樂團所遇財力物力之困難亦是比比皆然,經費須自籌不說,樂器行頭更得從國內進口。韓國先生在文中所介紹的9個中國民間樂團,其中8個為經費自籌,只有“紐約中國民族樂團”由紐約州政府、市政府及曼哈灘儲蓄銀行共同輔助一部分,但其主要來源還是自籌。此外,在美開設中國音樂課程也是困難重重,研究學者不多,學生所功專業不同,從而導致學生在一所大學注冊,可能得去另一大學上課,再加上中國樂器種類繁多,讓其如西洋傳統音樂般從純粹研究邁入實際參與實難進行。幸運的是,即使在如此困難的背景中,又是在西方音樂文化主宰的環境下,這批教師、研究者、團員依然堅守著、傳播著自己的音樂文化,塑造著一個又一個演出奇跡。然而,我們對中國音樂傳統文化之繼承、保存是怎樣的呢?有多少人在傳統節慶中表演中國音樂?有多少人了解中國戲曲、說唱等傳統音樂?有多少學生喜歡《中國傳統音樂》《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這類課程?筆者并未對此展開詳細調查,在此提出,只因我們自己對中國傳統音樂之態度直接決定外國人對我們音樂的態度,我們自己對中國音樂之研究、傳播直接影響著外國學者對此課題的研究概率。

二、非華裔美國人對中國音樂的態度

相信每一位民族音樂學研究者都聽過“音樂是世界的語言”這句話,可這句話指的音樂范疇、世界范疇是什么呢?韓國B先生在文中提及自己的觀點“世界各地人民的音樂都是美的”,筆者亦贊成“凡是人類有組織的聲音都是音樂”這一觀點①。但韓國B先生在文中還呈示了許多美國學者對這句話的另一種理解,即西方之音樂,大家之世界。其實,民族音樂學界對音樂的概念問題一直是各持己見,分多種流派,這不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筆者在此談論這句話,一方面希望大家在引用這句話時要注意將它的含義界定清楚;另一方面,筆者欲討論這句話所引申出的另一問題――非華裔美國人對中國音樂的態度問題。

不由分說,持“西方之音樂,大家之世界”這一觀點的美國人認為中國音樂不是音樂。在當時的美國學術界,持此觀點的學者不在少數,還有一些學者雖不如其如此絕對,但也對中國音樂持抵制態度。如有人認為“中國音樂是未開化之音樂”;有人認為“中國音樂是地域之樂”;有人認為“中國唐朝以前的音樂才是音樂,那些受西方現代作曲技術影響而創造的音樂不是音樂”②等等,眾說紛紜,各持己見。當然,一部分學者對中國音樂的態度是肯定的,如俄裔美國鋼琴家、作曲家Alexander Tcherepnin對中國音樂尤感興趣,其妻子Lee Hsien Ming,兒子Ivan Tcherepnin,以及其The Tcherepnin society均為中國音樂之發展傳播作出巨大貢獻。此外Fritz Kuttner、Walter Kaufmann、Fred Lieberman、Lindy Li Mark等大量美國學者也在中國音樂之領域默默耕耘奉獻著。

三、美國學術界對中國音樂的研究

在當時,美國學術界對中國音樂之研究出發點是理智而非感情的,主要以文獻為基礎進行純學術研究,研究課題以古琴、律學、樂論p歷史、京劇、昆曲、祭祀典禮等中國正統文化傳統課題為主,且多為文史哲研究,少“樂”之研究。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呂振原對古琴的研究,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Fred Lieberman對古琴、音樂理論的研究,德裔美國音樂學家Fritz Kuttner對中國古代律學、中國音樂考古的研究,印第安那大學Walter Kaufmann對音樂歷史p樂譜的研究,匹茲堡大學Bell yung對古琴、廣東戲的研究等。其次,一些人類學家、語言學家也涉足此方面的音樂研究,如哈佛大學語言學家趙如蘭對京劇p宋代音樂史料的研究,匹茲堡大學東亞語文系主任楊富森對京劇的研究,加州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Lindy Li Mark對昆曲的研究;阿里桑那大學人文系副教授劉邦瑞對昆曲的研究等等。此外,一些漢學家雖不以音樂研究為主,但因其研究內容與音樂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故其也展開對音樂的研究,如達慕斯大學宗教學教授Robert G.Henricks在其哲學博士學位論文《嵇康的生平、思想與詩歌》一文中對嵇康及其“聲無哀樂論”的研究,以及其著作《三世紀中國之哲學與辯論:嵇康的論文》是僅有的一本嵇康13篇論文英文譯注本等等。此類研究多為紙上論樂,具有精密專研之特點,而少中國傳統民間音樂之實踐;此外,其語言研究、社會研究、歷史研究之成分遠多于“樂”之成分。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之一當然與美國各大學、各研究機構所擁有的中國文獻資料有關。在當時厄美國學術界,漢學研究活躍,中文書籍館藏豐富,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等館藏中文書籍均達二十萬冊以上,館藏的中國音樂書籍、戲曲書籍與其館藏中文書籍成正比,且以文史哲等理論研究居多。其次,與當時的研究學者文化背景有關。據調查統計,韓國先生在文中列出的在美國大學任教又從事中國音樂或戲曲研究的18位學者中,11位學者在音樂系任教(這11人中,有些擁有文學、歷史、語言等非音樂學士或碩士背景),其余則任教于語言系、人文系、戲劇系等;此外,呂振原、唐健垣、Fred Lieberman等還是古琴名家。因此,這些學者的研究領域以古琴、京劇、歷史、理論占多數也不足為奇。此外,若從現在的時空看,筆者認為還有兩個原因,一是當時中國尚未實行改革開放,與國外的文化交流甚少,美國學者若想進行田野調查實屬不易,因此文獻成為其主要研究方式。二是當時美國對中國文化(特別是音樂、戲劇等)極度不重視。當時美國正處冷戰時期,研究課題多為政治、經濟等戰爭性課題,少文化研究,深知在研究中國音樂時,也將音樂置于政治中研究,如西北大學Arnold Perris的《音樂的宣傳功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條藝術》( Music as Propaganda: Art at the Command of Doctrin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加利福尼亞大學Nancy Guy的《臺灣的京劇和政治》(Peking Opera and Politics in Taiwan)等。

直到中國改革開放后,民族音樂學科在中國逐步興起、發展,越來越多的音樂學者運用民族音樂學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民間音樂,美國學者對中國音樂研究的范圍也越來越廣,對“樂”的研究也與日俱增。如美國國家民俗中心亞洲項目負責人、加州大學博士Nora Yeh對南音的研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民族音樂學教授Helen Rees對云南納西古樂的研究,匹茲堡大學博士J.Lawrence Witzleben對江南絲竹的研究,夏威夷大學民族音樂學教授Frederick Lau對笛子音樂的研究,匹茲堡大學博士Li Pinghui對臺灣北管樂團的研究,布朗大學博士Chen Yanzhi 對中國樂器和器樂的研究,馬里蘭巴爾的摩大學博士John E.Myers對琵琶曲的研究,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民俗學博士葛融對陜北民歌的研究等等。此類研究均以大量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對音樂形態進行了大量的分析,涉及曲式、音樂發展手法、音樂風格、地方特色等。

那么這些研究對于美國人對中國音樂的態度之轉變會作出怎樣的貢獻呢?至少,當中國音樂在海外不斷被推廣后,不會有人因為不習慣而發出“中國音樂是地獄之樂”的誤評,不會因為不熟悉而發出“‘梁祝協奏曲’與‘青年鋼琴協奏曲’是中國垃圾”的謬論,不會因為不了解而出現“圖蘭朵”中皇帝穿白袍的滑稽場景。

注釋:

①引自[日]德丸吉彥著,王耀華、陳新鳳譯:《民族音樂

學》,P1

②轉引自韓國《自西徂東:中國音樂文集》,(臺灣)

時報文化出版社,初版,1981,西方人的中國音樂觀,

P124―P154

參考文獻:

[1]韓國.自西徂東:中國音樂文集[M].(臺灣)時報文化

出版社,初版,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