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影響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5 10:22: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音樂影響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音樂是一種聲音的藝術。它運用旋律、節奏、和聲、音色等各種音響來塑造形象,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它是諸多藝術種類中最具感染力的一種藝術形式,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而其本身也具有高效的美育價值。欣賞音樂,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具有讓人們認識精神和內心世界的功能。音樂可以培養學生認識美、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對美育教育影響深遠。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音樂教育和美育對培養全面發展的跨世紀接班人的作用愈來愈被人們重視。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美育價值,利用藝術作品特有的形象性、感染性、愉悅性等特點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美育在育,它以美的形象培養青年一代成為社會上理想的人,發揮教育的作用。不管音樂以何種形式呈現,它的內容歸根到底是感情,音樂作為感情載體,也是美育的教育方法和途徑,在音樂的世界中,體會美的多姿多彩的。
1音樂及其價值
廣義的講,音樂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但是目前音樂的概念仍存在著激烈的爭議,通??梢越忉尀橐幌盗袑τ谟新暋o聲具有時間性的組織,并含有不同音階的節奏、旋律及和聲。而《詞典》上的定義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在所有的藝術類型中,比較而言,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雖然大多數音樂是依靠聽覺,但是音樂實質是依靠感官,甚至耳聾的人也能夠通過感覺自己身體的震動來體驗音樂,最著名聾音樂家的例子便是貝多芬,其絕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后創作的。春節晚會上的千手觀音,是一群聾啞人的最美麗的杰作,他們依靠感官,體會音樂的韻律。音樂是人們思想情感的載體之一。音樂創造是有目的的,有其豐富的內涵,其中隱含了作者的生活體驗,思想情懷。從效果上講它可以帶給人美的享受和表達人的情感。
音樂是社會行為的一種形式,通過音樂人們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體驗。這在歌曲中這種作用表現得最為突出。音樂在鼓舞人們認識時代精神和內心世界的各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在幫助人們認識某些具體的生活現象方面是能夠發揮它應有作用的。人們通過音樂藝術所表達的情感,產生相應的聯想,從而可以從中看到完美真實的生活畫面,認識到社會發展的具體歷史階段生活的某些方面。此外,因為它體現了創作者的正確觀點,具有教育作用。這種教育作用是通過音樂激起人們的感情而達到的,音樂藝術最容易使人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2美育及其價值
什么是美育,它有什么特點,在人的全面發展過程中它起什么作用,通過什么途徑來進行的,這些問題,都在我們心中纏繞,想進一步的了解。所謂美育即審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人們的心理活動的特殊范疇,如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來培養人類正確的審美觀念,健康的審美趣味和穩固的審美情操,并激發其豐富多彩的審美創造力。它雖也以藝術為主要手段來反映審美理想,但它更強調自然美和社會美特殊的作用和強烈的效果。它是通過美的各個領域,各種形態而實現的。所以,它不同于藝術教育。它也不是美學,因為美學除了研究人對客觀世界審美認識和審美創造的規律以外,還研究客觀現實中美好的事物。但是美育卻遵循美學原理,根據教育學的客面規律,研究怎樣培養人們對于自然美、社會美、形式美和藝術美的感受、鑒賞、評價、創造的能力,怎樣培養人們具有健康的審美情感和審美情趣。所以美育包括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四個層次。美育的目的在于促進社會成員,特別是青少年在智能,道德和體格上的全面發展,也使得病人早日恢復健康。美育強調的是育,要通過日常生活,社會自然和音樂,美術,舞蹈,文學,電視等各種教育手段來提高。
美育可以通過音樂這種途徑來提高,音樂可以通過其實踐過程,滲透美育價值。用音樂特有的藝術魅力,美的神韻震撼心靈,在促進學生形成完美個性方面產生影響。因此音樂對美育影響巨大。
3音樂與美育的關系及其對美育的影響
音樂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其本身無疑具有某種潛在的教育價值。這種教育因素的社會影響,是無法估計的。要通過音樂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美育能力,就必須使學生通過音樂形象,把握其表現的美的思想感情和美的現實生活。要達到這一目標通過音樂直接向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具有美感的音樂藝術形象能夠為學生提供了情感體驗的意境,學生在情感體驗中能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感受音樂藝術形象中的崇高思想,形成高尚的、美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很多音樂正是借助有組織的音響運動,通過塑造藝術形象,在潛移默化中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動人們的心靈,傳達作品的內容美、形式美和旋律美。如若讓學生長期不斷地參與音樂審美活動,他們就能在長期的藝術形式熏陶下,形成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我們就具體音樂對美育的影響從幾個方面來做簡單的闡述:3.1音樂在精神上的審美愉悅感。音樂帶來的美不僅表現在快樂的氣氛,而且也可以給參與者雙方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高校開設音樂課程,鼓勵學生高業余音樂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愉悅學生的心情,使得學生的整個心靈世界將處于一種和諧自由的境界。在心情舒暢的前提下去主動參與學習和生活,達到美的融合。所以,音樂滲透著審美愉悅。
3.2音樂以其感染力滲透美感。音樂作為藝術審美的感性形式,其感覺、知覺、表象集中在感官上。音樂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離不開音,作為音響傳達出和諧美妙的感覺,對于審個體來說具有極強的知覺滲透力。如有一段音樂給人以沉悶、壓抑之感,欣賞后,會覺得如同天陰了,烏云密布,山雨欲來的感覺。聽久了,就會讓人們的心情沉重。而我們聽小提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即使那些并不了解梁祝愛傳說的人也會為樂曲組成的美妙樂章所感動。輕柔美的音響,波瀾起伏的協奏,向人們展示出愛情的美樂章。一曲交響樂的音響滲透出一種氣勢磅礴、催人振奮的美感。這就是音響之美作用于審美個體的感知,久而久之使審美感知得以強化,從而提高審美能力。音樂這種美的感染力對于審美個體來說,既是審美的享受,同時在審美享受中強化了審美感知。
一曲《我的中國心》,每每起來都令人心潮澎湃,啟發愛國主義情懷。音樂正是借助著這樣的旋律和思想塑造藝術形象,在潛移默化中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動人們的心靈,傳達作品的內容美!形式美和旋律美。如若讓學生長期不斷地參與音樂審美活動,他們就能在長期的藝術形式熏陶下,去感受美。
3.3音樂激發美的創造力。音樂除了美的感受和愉悅之外,還會激發人的創造力——創造美。作曲作詞者,首先能夠深刻感受生活中的音樂,然后通過感知去創造,創造者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挖掘,創造出美麗的音樂作品,從而強烈地感染著審美主體。在音樂創作過程中,創造者本人是他所創造的音樂的第一個鑒賞者,因為創作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審美過程。創作過程作為一個能動的審美過程,能比單純欣賞和表演活動更強烈,更深刻地體會到美的真諦。因此創造美的過程本身就是提高審美能力的更有效途徑。因此對于教育者而言,可以通過作曲課來加深學生對音樂美的理解,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激發他們對美的敏銳感受,喚起他們對理想生活的向往,鼓勵學生多注意身邊的事物,深入體驗生活,收集音樂素材,注意從優秀作品中汲取藝術營養,選擇適合自己的題材去進行創作。
綜上所述,音樂是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美育有其深刻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段晉中.《略論音樂與高校美育》《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6.6
篇2
20世紀末誕生的“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多方面地滲透到傳統的音樂教育學及音樂活動中,并且在教學與活動中表現出色。本文主要立足于小學音樂教育,從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教學及課外開展的文藝活動(以演出為主)出發,闡述電腦音樂制作技術給其帶來“恩惠”。1、音樂教學中的直觀性與音響化——文字、畫面與音響的結合;2、音樂活動中音樂的質量有保障;3、縮短教師的準備工作的時間,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 電腦音樂制作技術 小學音樂教學 課外活動
說起“電腦音樂制作”或“MIDI”,在當今社會上,對于從事音樂藝術工作的人來講,已不是什么陌生的事。自20世紀末“電腦音樂制作技術”誕生以來,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就多方面地滲透到音樂藝術領域中,比如音樂表演藝術中,聲樂歌曲的MIDI伴奏,音樂教育中利用軟件進行視唱教學……等等,這些方面都有其身影。它的業績如何?實事求是的說,優點多于缺點。本文闡述就是其在音樂教育方面的業績——“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對小學音樂教學及活動的積極影響。
在進入主題前,首先讓我簡單介紹“電腦音樂”。電腦音樂是指利用多媒體電腦及與音樂相關的軟件為工具制作并播放出來的音樂(如:wav文件、mp3文件、midi文件等)。而后,我們就知道“電腦音樂制作技術”是生產“電腦音樂”的一種方法、手段。
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包容MIDI技術與數字音頻技術,這兩項是它的核心。在PC電腦沒有介入音樂前,MIDI就是音樂制作的代名詞。隨著數字音頻技術的出現與MIDI技術的融合,就形成了電腦音樂制作系統,對于這一系統的操作就是電腦音樂制作技術。本文主要闡述在電腦音樂制作技術誕生之后,它給音樂教育事業(小學音樂教育)帶來的恩惠(至于具體的電腦音樂制作技術這里就不再詳述了)。
我國的小學音樂教育包括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主要是文藝活動,特指演出)兩個方面。前者是實施音樂教育的主要途徑,后者則是前者的延續與拓展。抓好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是對青少年進行美育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在小學音樂教育活動中,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是頻繁的,而且內容相當豐富多彩。這無形當中就加大老師的工作量,要求教師要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如果此時您是為小學音樂教師,會使用電腦音樂制作技術,應該說工作起來會相對輕松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原因在于電腦音樂制作技術給予我們的工作帶來了許多方便。
電腦音樂制作技術與課堂教學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利用音樂軟件(如Cakewalk音序軟件)進行視唱教學。我們可以預先把將要學習的視唱曲或節奏練習曲制作在電腦中,上課時利用電腦音樂軟件將其用各種樂器的音色播放它,這樣既可以節約我們的備課時間,也可以使視唱教學變得稍微活躍些(演奏樂器音色的變化);另外,利用電腦音樂制作技術進行音樂教學可以大大提高上課效率(與傳統音樂教育手段相比,如:課前或上課中抄譜……等)。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利用音樂軟件(如Encore制譜/音序軟件)進行音樂知識(樂理)教學,可以使音樂理論與實際音響聯系在一起,可使音樂理論知識更為直觀,同時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我們講滑音。傳統音樂教學中更多的是用語言進行描述(因為鋼琴無法演奏滑音);如今有了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可不一樣了。通過電腦音樂制作技術,預先在電腦中利用軟件中Wheel控制器制作出滑音,在上課時將其播放,讓學生對滑音這個概念有個從文字到音響的統一認識。
在小學中高年級音樂課堂教學中,利用音序軟件對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創造性培養更是體現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優勢。除此而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電腦音樂制作技術還可應用在唱歌教學中的范唱、教材歌曲伴奏的制作;在欣賞教學中進行總譜瀏覽、簡單的曲式分析、認識樂器及其音色特點等等。
電腦音樂制作技術與課外活動
小學音樂教育的另一方面是課外活動,通常我們小學音樂教師所涉及的課外活動大部分是文藝演出。說起文藝演出,音樂教師都不陌生,甚至是好手。但大家都知道演出少不了音樂,什么舞蹈音樂、歌曲聯唱伴奏呀……等等。這些都需要去準備。為了避免重復或與別的單位相似,力求創新。這可就有事做了。怎么辦?電腦音樂制作技術的應用可以為您排憂解難。
利用音樂軟件(如Cakewalk音序軟件)進行簡單的獨唱歌曲、合唱伴奏制作,或者進行聯唱伴奏音樂、舞蹈音樂的剪輯。如果學校有自己的電化教育教室還可以利用音樂錄音軟件進行簡單的音頻制作,這樣有助于聲樂節目排練。如果演出經費比較充裕,可以考慮部分聲樂節目的音頻先期制作——進錄音棚(為避免臨時突發事件,如聲樂演員嗓子啞或不能上場……等問題)——做兩手準備。這樣一來,通過電腦音樂制作技術的介入可大大提高演出質量,保證演出能順利進行。
篇3
關鍵詞: 科爾沁蒙古族 漢文化 音樂文化 影響
科爾沁蒙古族的形成是從蒙古帝國建立后,成吉思汗分封領地伊始的,科爾沁蒙古族在將近八百年的歷史中幾經變遷,形成了現在的科爾沁蒙古族,也締造了獨具特色的多元化的科爾沁文化。在成吉思汗攻無不克、戰無不取的遠征過程中,他的二弟哈布圖哈薩爾英勇善戰,“彎弓射雕”百發百中,軍中綽號“科爾沁”(意為弓箭手)。他與成吉思汗并肩作戰,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作為獎賞,成吉思汗把現在大興安嶺兩側的大片領土分封給哈布圖哈薩爾。后其十四世孫東遷至嫩江東岸,東、西遼河兩岸。這片美麗富饒的地方以哈布圖哈薩爾的綽號而得名。
滿清統治之前的科爾沁蒙古族仍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其內部,以及與周邊民族的交流是自由而廣泛的。清朝統一蒙古后,蒙古族傳統的部族式社會單位被取締,取而代之的是清朝的盟旗制度。清朝中葉以前實行嚴格的封禁政策。清朝中葉以后,內地的土地兼并激烈,農民生活極端艱難。為了謀生,廣大農民只好遠離故土,來到東北地區,漸漸進入蒙古地方。以后,朝廷允許“借地安民”,各王公先后奏請“招民墾荒”,從此漢民大量進入科爾沁草原。蒙地大量開墾,使過去單一的游牧經濟變成既有牧業又有農業的復合經濟結構。以蒙古族為主體,蒙漢滿等各族人民緊密相連或融合,共同創造了科爾沁歷史,也共同打造了光輝燦爛的科爾沁文化。在流動的歷史長河中,科爾沁文化不僅源遠流長,而且新流涌匯、波瀾壯闊,相繼產生“胡仁烏力格爾”、“安代舞”、“好來寶”、“敘事民歌”等蒙漢相互融合的科爾沁蒙古族文化。
胡仁烏力格爾和科爾沁敘事民歌是在蒙、漢民族之間的廣泛交流中產生和發展的,有著很多農耕文化的印跡。但其文化主體是蒙古族文化,它是漢文化影響下的蒙古族文化的變異。
一、漢文化對胡仁烏力格爾的影響
科爾沁說書文化――胡仁烏力格爾是蒙古族古老的“朝爾”故事文化和漢族歷史演義文化有機結合的產物。說書文化的曲調、唱法、表演、樂器等是來源于蒙古族文化藝術傳統,而說書故事的題材內容除蒙古族歷史以外,絕大多數來源于漢族的歷史演義。如《春秋列國》、《隋唐演義》、《西漢演義》、《東漢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七俠五義》、《鐘國母》、《封神演義》、《楊門七將》、《瑪公案》、《包公案》和《唐五傳》等。
漢文小說蒙語譯本的普及給胡仁烏力格爾的產生提供了豐富的題材。清政府為了各民族書面語言的規范,組織各族學者進行翻譯工作,推動了蒙漢互譯的展開。翻譯的內容很廣泛,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語言、地理等,尤其是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學作品翻譯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哈斯寶是一位杰出的蒙古族文學家、評論家,是清代卓索圖盟土默特右旗(遼寧省北票人)。在哈斯寶翻譯、點評創作以前,蒙古族作家的翻譯活動主要局限在歷史和經典著作等方面。自從哈斯寶翻譯了《今古奇觀》之后,蒙古文人對漢族小說的翻譯活躍起來,形成了蒙古文化、漢族文化大交流的局面。從18世紀到20世紀,漢族文學中的小說與話本被翻譯成蒙古文就有80余種(阿拉善文化網),《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封神演義》、《紅樓夢》、《隋唐演義》等百余部文學作品被譯成了蒙古文。
北移漢文化中、漢族長篇小說細膩的情節、感人的故事,吸引了蒙古族民間說唱藝術家和群眾。
說唱胡仁烏力格爾時,除運用古老的英雄史詩音樂和科爾沁民歌、好來寶曲調外還用漢族音樂曲調。如:
《花和尚魯智深火燒瓦罐寺》選段
據演唱者講,此唱段是漢族小調《送情郎》的譯唱,故事中是由惡道丘小乙哼唱的。通過它巧妙地表現了惡道的心匿行。[1]
二、漢文化對科爾沁蒙古族敘事民歌的影響
人類社會文化環境的改變必然會引起語言的改變,科爾沁敘事民歌中的漢文化首先體現在語言方面。科爾沁地區經濟轉型為半農半牧,科爾沁蒙古人長年與漢民雜居生活,語言產生了很大的漢化改變。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下產生的科爾沁敘事民歌歌詞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大量的漢語詞匯。敘事民歌中有大量的漢語詞匯,蒙漢混合運用已成為區域特色風格,生動體現了詞匯結構產生變異的近現代科爾沁土語。
科爾沁蒙古人深受漢文化影響,取漢語名字的人很多。科爾沁敘事民歌中,很多主人公的名字是漢語名字。比如孟青山(嘎達梅林的漢名)、八月玲(民歌《八月玲》中的主人公)、洛陽(民歌《洛陽》中的主人公)、王喜勝(民歌《王喜勝》中的主人公)等。
科爾沁蒙古人給孩子取漢語名字的時候,并非因其意義而取,只是在長年與漢人交流過程中習慣了漢人的名字,便用漢人的名字來給孩子命名,不怎么追究所取名字的意義。同樣,科爾沁敘事民歌中出現的這些漢語人名也一樣,本身不具備多少文化含義,但因為是生活的真實現象在藝術中的反映,所以也應該視為漢文化的影響。
另外大量漢族長篇小說被文人翻譯、又經過說書藝術的加工演義,已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說書藝術――“胡仁烏力格爾”。由此很多漢族歷史故事已融進科爾沁地域“集體知識結構”中,這種文化重構在敘事民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漢族歷史人物故事情節也頻頻出現在敘事民歌中。如敘事民歌《剛萊瑪》中,拉布金巴大老爺和妻子揚吉瑪的對歌中出現了周王、蘇妲己、羅成、西楚霸王、關公、比干丞相、貂禪、呂布、趙子龍、薛丁山、樊梨花、秦瓊、李世民等眾多歷史人物的名字和事跡。又如《文章隋玲》、《高小姐》、《陶克套胡》等眾多敘事民歌中都有眾多歷史人物的名字和事跡。如敘事民歌《陶克套胡》:
唐王太宗東征的時候,
筑下了有名的塔虎城;
伴著塔虎城的風水,
金色的寶龍降到人間。
唐王軍師徐茂公胸有妙算,
五節的高塔壓在城前;
五百年后塔身坍塌,
英雄的陶克套胡在此誕生。
有些敘事歌中直接描述了漢族人到蒙古地區謀生的故事。如,敘事民歌《張玉璽》[2]:
(道白)從前,內第一個生意人到內蒙古草原做生意。他落腳的那家有個女兒叫張玉璽。生意人看中了張玉璽,他一邊做生意一邊唱道:
我從山東出來的時候,
赤足光腳襤褸衣。
自從遇見白凈的張玉璽,
(啊,怎么樣?)
我的灰毛驢下了小駒。
街坊鄰居聽了,議論道:“這是個什么東西?人家可憐他,讓他住在家里,他卻說出這樣的話!”人們搶下他的毛驢車,趕走了他。生意人訴說心里的苦悶,唱道:
在沙梁的漫坡上,
一叢叢狼尾草長得旺。
生活在坨子里的人們可真怪,
硬把一對戀人拆散了!
總之,科爾沁敘事民歌是在蒙、漢民族之間的廣泛交流中產生和發展的,以蒙古族為主體,蒙漢滿等各族人民緊密相連或融合,共同創造了科爾沁歷史,也共同打造了光輝燦爛的科爾沁文化。
綜上所述,因為胡仁烏力格爾的主要題材來源于漢族古典小說故事,并且它形成于最早受漢文化影響的卓索圖盟土默特左旗一帶,所以胡仁烏力格爾受漢文化影響更直接,更深一些;相比之下,因為敘事民歌的故事內容都是在科爾沁地區發生的真人真事,主要通過胡爾奇的編創和說唱而流傳的,所以它間接受到了漢族文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篇4
論文摘要:本文在闡述音樂研究對音樂表演的意義、寫作音樂論文對音樂表演與教學的作用以及音樂表演論文思考與寫作的基礎上,重點論述了音樂論文寫作對音樂表演的意義和幫助問題,以期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在社會大環境和培養機制的雙重影響下,多數音樂專業院校中存在著注重音樂表演(演奏、演唱)技能和技巧的訓練,而輕視理論學習、科學研究的現象和問題,加之在音樂論文寫作方面缺乏自覺的文字功力訓練,從而限制了我們在音樂研究和音樂表演中前進的步伐,使我們的音樂表演難以具有深刻的內涵,而缺乏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音樂研究對音樂表演有什么樣的意義、音樂論文寫作對音樂表演起到什么作用、音樂表演論文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思考與寫作等,都是筆者認為值得思考與探討的問題。
一、音樂研究對音樂表演的意義
音樂研究與音樂表演均表現為一種以音樂為對象的創造性勞動;區別主要體現在創作材料的不同以及由此帶來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的不同;音樂表演以形象思維為基礎,其表達方式為演奏或演唱;音樂研究以邏輯思維為基礎,其表達方式為語言和文字。兩者之間相互推動和補充。因此,音樂研究能夠促進音樂表演,對表演專業具體化的細節研究能夠直接指導表演實踐。
音樂研究從學科意義上講,即音樂學,它是研究音樂的所有理論學科的總稱。音樂學的總任務是透過與音樂有關的各種現象來闡明它們的本質及其規律。其研究對象正是音樂及有關音樂的一切事物【sup】[1]【/sup】。
音樂表演則既是一種再現的藝術,即它忠實地傳達和再現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又是一種富有創造性使命的藝術,即它要參與音樂意義的生成,填充和豐富音樂的內涵,并由此富于音樂新的生命。因此,音樂表演者不僅要具備音樂表演的技能,完滿地表演與再現音樂作品,而且還要具備對音樂作品進行創造性解釋和表現的能力;不僅要對音樂作品的歷史意義和內涵有深刻的認識和體驗,而且還要站在當今時代的立場上,運用當代的審美眼光,對音樂作品的意義做出新的理解和解釋,填充和豐富它的內涵【sup】[2]【/sup】。
鋼琴演奏家、理論家尤金烏德在《思考與演奏-對表演藝術的理論研究》一書中談到:“對于音樂學理論,今天的表演藝術家不是需要得更少,而是更多”。由此可見,當今的表演藝術家對于音樂學研究的需要是迫切的。原因之一是20世紀演奏觀念的改變。20世紀的演奏觀念受到同一時期音樂學研究大發展的影響,崇尚二度創作忠于原作,而忠于原作的基礎是種種歷史的、結構的和風格的音樂學研究成果。這些對于種種音樂學研究成果的認知、理解以及在表演過程中的運用,被稱為樂智(music intelligence),它是20世紀后半葉興起的新名詞,與樂感(music feeling)和樂技(music technique)一起,合稱表演藝術家的三大必要能力;原因之二是20世紀教學觀念的改變。20世紀講究表演詮釋必須基于對音樂文本的分析,而音樂文本的分析需要基于樂智。這是使得教學由口傳心授向樂智的培養轉變。教學逐漸從模仿過程變為揭秘的過程,即從謎面(譜面)通過樂智(音樂理論)走向謎底(音樂復原)的過程。
二、音樂論文寫作對音樂表演與教學的作用
音樂論文是對音樂某一領域中的某些現象和問題進行探討、研究,表述音樂科研成果的論文,也可把表達音樂研究成果的論文稱為音樂科研論文、音樂研究論文等等【sup】[3]【/sup】。作為音樂研究成果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它既是對音樂研究成果的描述與記錄,又是人們進行音樂學術交流的工具。
音樂表演專業寫作類別,主要為音樂表演研究論文和音樂教研論文。音樂表演論文是指表達聲樂或器樂表演研究成果的學術論文。一般來說更重科學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它既是研究對演唱、演奏技能和技巧的全面總結,又是對表演科學的理性認識與深層把握。音樂教研論文是教師對音樂教育領域中的理論與實際問題所進行的探討和研究,表達音樂教研成果的文章。它是從生動的音樂教學實踐中總結、提煉出來的。
筆者從事小提琴專業教學已有九年,結合自己寫作專業論文的經歷,我深刻感受到論文寫作對自己演奏與教學的幫助與作用。
首先,在寫作論文的過程中,可以調動自己所學到的各種知識來探討某些音樂現象和問題。同時,我們還會查閱大量的書籍和文獻,了解所寫題目的研究現狀,掌握最新研究動向,從而對論題有更成熟的思考和更深刻的認識,使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體系化、系統化。這樣就能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認識力、思考力、分析力和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寫作學術論文能培養和增強文字表達能力,有助于提高學術語言的口頭表達能力,使我們的教學予演奏示范與科學表述為一體,提高教學效率,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重視理論修養和學術修養。 轉貼于
再次,音樂論文是進行音樂學術交流和傳播的工具。音樂學術交流、傳播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音樂會、研討會、錄音、錄像等,然而音樂學術論文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因為它是傳遞、儲存信息的良好載體,是國內、國際間進行學術交流的有力工具。這種交流與傳播不僅能提高音樂研究的水平,而且還可以廣泛的普及已有的音樂研究成果。
最后,音樂論文寫作的過程,能使我們主動建立學術意識,培養科學鉆研的態度,并且逐漸形成創新性的思維。
三、音樂表演論文思考與寫作的角度
音樂表演論文思考與寫作的角度應是多方面的。
首先,可以運用已有的音樂學研究成果,對作曲家開展縱向、橫向、原點比較。縱向比較即對不同風格、不同時代、不同國籍的作曲家進行比較研究,旨在尋找出他們間的影響、聯系與傳承;橫向比較即對同時代、同國籍、同流派作曲家進行比較,尋找差異;原點比較即對一個作曲家不同時期、不同題材作品的比較,既尋找聯系,也尋究差異,從而使我們在把握作品音樂風格方面有所建樹。
其次,對音樂文本進行研究分析,從曲式結構、和聲、調式調性、速度力度等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并以手稿為基礎,對作品進行不同版本的研究與分析,并將不同演奏家的演奏錄音進行比較研究。從而在演奏方法與風格詮釋上闡明自己的觀點。
再次,從事音樂表演教學的工作者,必然要求將教學與科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蒲杏杞虒W創新支持,教學反饋科研以靈感驅動,二者互相推動,相輔相成。因此,對已有的專業論著及同行發表的論文進行搜集、閱讀和整理。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通過主觀的思考與探索,不斷將教學方法的積累升華為教學理論的形成,才可逐步建立自己的學術思想和學術理論。
綜上,音樂論文是儲存、傳遞信息的良好載體,它不僅能廣泛傳播和普及已有的音樂研究成果,而且便于人們從中汲取知識,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因此,筆者認為在音樂院校的表演專業中,進行音樂論文寫作訓練是極為必要的。
音樂不是技術,而是文化。我們只有在音樂研究中不斷前進,才能使我們超越自己,進入一個全新的、更高的音樂表演與學術境界,從而讓自己的音樂表演更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注釋
[1] 廖乃雄、羅傳開.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音樂學”詞條.
[2] 張 前.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1.
[3] 傅利民.音樂論文寫作基礎.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9.1.
參考文獻
篇5
選題不僅是論文寫作的前提與基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論文的成敗,因此,重視音樂教育論文的選題,了解論文選題的一般方法,對于論文作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客觀上標志著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一、選題是論文寫作的前提與基礎
選題是任何一項科學研究的起點,課題不選定,研究工作就無從開始。對于音樂教育研究來說,選題不僅是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同時也是最重要、最關鍵的工作。因為選題標志著音樂教育研究的方向,意味著音樂教育研究的目標,決定著音樂教育研究的價值。選好了題就有了明確的研究方向,確定了合適的研究目標,具有了理論上或應用上的研究價值。一個好的音樂教育論文選題,一個方向正確、目標適宜、基礎扎實的前期準備工作,會給音樂教育論文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選題正確、適宜與否,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論文寫作的過程是否順利。
音樂教育科研成果的價值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一是理論深度;二是實踐效果;三是音樂教育界的反響和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樂教育實踐效果,而音樂教育科研活動的實踐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選題。選題如果游離于音樂教育實踐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之外,那么其研究成果就很難得到音樂教育界的認同,獲得滿意的社會效果。相反,在音樂教育科研中有些重要問題的提出和理論上的成功解決,往往可以啟發、影響很多音樂教育工作者,為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做出貢獻。
二、選題關系論文寫作的成敗
論文選題不僅是論文寫作的必要前提,而且往往決定論文的成敗。常寫文章的人都知道,一個好的選題等于論文成功了一半,即“題好一半文”之說。而相反,如果選題不好,則會導致寫作過程中的困難重重,甚至造成論文中途夭折或研究成果甚微,由此足見選題對論文的成功關系重大。音樂教育研究的歷史證明,凡有成就的音樂教育學者、專家,之所以能獲得卓越的音樂教育科研成就,首要的因素就在于選題良好,從而為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做出了貢獻。對于大多數撰寫過音樂教育論文的作者來說,凡屬能夠發表或獲獎的成功之作,亦往往具有一個令人關注的良好選題。選題如果草率,必然會埋下論文失敗的種子,所謂研究就難以獲得成果。
選題的成敗,主要取決于論題的價值和解決問題的條件。這就要求,所選論題必須具有真實、客觀的屬性,而不是虛假的、虛構的、純主觀設想的所謂問題。那種異想天開、無的放矢、杞人憂天式的問題,因為毫無價值,自然也就不會有好的結果。此外,選題的同時必須考慮時代條件與環境因素,不然,盡管所選問題具有一定價值,但解決問題的條件不具備,選這樣的論題來寫文章,那么也必然會無功而返。
三、選題標志著科研能力的高低
選擇和確定論題,作為開展音樂教育研究和論文寫作的第一步,并不是一件簡單和容易的事。尤其是對于第一次寫作音樂教育論文的人來說,都會不同程度地感到選題的困難。論文選題困難是客觀存在的,這正如科學學創立者貝爾納所說:“課題的形成和選擇,無論作為經濟技術要求,抑或作為科學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復雜的一個階段?!币话阏f來,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困難。要在浩如煙海、博大精深的音樂教育領域中選擇一個具有價值又適合自己研究的課題,不僅需要作者具備一定的學識水平和理論素養,還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問題和良好的分析問題的能力??梢哉f,音樂教育選題本身就是一種音樂教育科研行為,是關于音樂教育的一種學問。一個好的音樂教育選題所以稱之為好,是因為它彌補了音樂教育之缺,糾正了音樂教育之偏。而作者怎樣才能發現這種“缺”和“偏”呢?是否可以說,音樂教育選題是音樂教育領域中具有特定心理狀態的人對音樂教育現實中待解命題的一種認識和感悟。我們說,好的音樂教育選題雖然離不開時勢和環境因素,但作者本人的積累和準備亦相當重要。積累不夠,準備不足,都會在機會面前失去機遇。所以,成為一個在音樂教育領域中具有特定心理狀態的人應是所有音樂教育論文作者努力的方向。
四、選題可利用課題指南和參考資料索引
音樂教育論文選題的方法很多,不同領域、不同目的音樂教育科研,選題的途徑會有所不同??偟膩碚f,利用課題指南和參考資料索引的方法進行選題是最常見的方式。
課題指南是有關方面開展音樂教育研究時編寫設計的課題題目集成,提供給相關研究者選題過程中參考。如高校的音樂教育專業本科生在做畢業論文以前,為了方便學生選題,所在系科往往分專業編有《課題指南》,把本專業開展學術研究的問題羅列出來,引發學生選題的思路。這種《課題指南》一般由任課教師根據所教課程中的重點問題擬出,再由系里進行綜合而成。又如某一地區的音樂教研組織在開展音樂教育科研活動時,會根據音樂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本地區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概括和提出一系列研究課題,以方便該地區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育研究和論文寫作時參考。
需要說明的是,《課題指南》一般只是擬定了一個題目,它只是提供了選題的范圍,指明了一定的研究方向,目的是為了開闊選題者的思路。因此在選擇時,應避免對《選題指南》中的題目原封不動地照搬,而應根據自己的主客觀具體情況,對論題做進一步的思考、變動后再確定。
利用音樂教育資料索引進行選題是一種便捷而有效的方法,要善于從他人論題中受到啟發,發現問題,引發靈感,獲得思路。能夠在報刊上發表的音樂教育論文都是作者一定研究成果的體現,選題者應該認真地學習和借鑒。從中可以了解別人在研究什么問題,想想還有什么問題值得研究。有的問題雖然別人發表了意見,但是否深入?是否正確?有沒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有沒有不足和錯誤之處?因此,選題過程中大量翻閱資料和參考索引,能有效地打開選題者的思路。
查閱資料索引,有許多具體的方式方法,如可以查閱全國報刊音樂教育研究文章索引、全國音樂教育研討會論文目錄、全國音樂教育優秀論文評選獲獎目錄,以及音樂教育報刊的全年總目錄等等。
五、選題要在積累中思考,繼承中創新
對于論文作者來說,平時的積累和思考非常重要,而善于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更是音樂教育論文選題的主要方法之一。一個研究型教師,平時就要注意收集所任學科的資料,以及自己感興趣的材料,只要自己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確立論題和論點也就不難了。
篇6
我國音樂界及相對有限的聽眾群是近30年才真正接觸西方20世紀“新音樂”的。這個曾一度被視作“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便觸發了我國專業音樂創作技法、形態、風格的多樣化變革,并引動了作曲教學、音樂美學、音樂史學及音樂批評學等一系列相關領域的變化。伴隨這種變革和變化的,同樣是對“新音樂”作品及其美學理論持續不斷的激烈爭議。從1981年5月全國第一屆交響音樂創作評獎(其中譚盾的交響樂《離騷》、羅京京的《鋼琴與樂隊》在稍有爭議后獲鼓勵獎),到2008年5月上海之春“海上新夢”新作品音樂會,在這整整27年間,多次全國性的音樂作品評獎,難以計數的創作研討會及現代音樂節,無不貫穿同一個爭議的主題――20世紀“新音樂”的價值評判。盡管其間有不少中外學者及作曲家本人從不同角度對這一問題的各種論述可作參考,但卻缺少能在“要害”問題上(“新音樂”創新的局限性)作出全面、系統、深入剖析和研究的著作。
葉松榮的博士論文《斷裂與失衡:中西視野下的西方20世紀“新音樂”創新的局限性分析》①,觀點鮮明而又單刀直入地直指“新音樂”創新的局限性,針對這一“癥結”,透過大多數“新音樂”作品背離傳統、失去聽眾的表象,從音樂文化發展、哲學-藝術思潮嬗變、音樂風格流派轉型、音樂結構與技法變異、音樂創作與聽眾需求錯位等方面,進行了歷史的、文化的和表現技術層面的全面觀照和深入剖析。通讀全書,我認為作者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對“新音樂”的歷史成因和與生俱來的弱點(局限性),作出了有相當說服力的解讀:
首先是論文主導思想上凸顯客觀性。為避免兩種對待西方20世紀兩次重大轉折時期的“新音樂”的極端態度(或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作者則以辯證的雙重立場評判“新音樂”的創新活動,認為,“新音樂”創新異化是一個本質事實(因此失去可聽性,絕大部分作品失去民族特色賴以存在的基礎),“新音樂”創新異化又不可避免,它雖然與受眾面的矛盾日益突出,但“新音樂”創新是受當時文化思潮驅動,也是藝術創作必然經歷的過程,因此,有必要從“新音樂”的創新觀念和作曲新技法運用層面上揚棄它,二者是辯證統一的。
由此決定了“新音樂”研究的一個基本原則,一方面,作者全方位分析了20世紀兩次重大轉折時期“新音樂”形成的社會因素和藝術因素,清晰地勾勒出“新音樂”形成的歷史軌跡。論文對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社會生活及精神世界帶來巨大傷痛的覆蓋性論述,為“新音樂”首先在德國(兩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者和戰敗國)崛起,提出了推論的依據;從音樂最易于與文學、戲劇、繪畫等藝術相結合的美學特征出發,闡明了源于文學(詩歌)與姊妹藝術的表現主義、未來主義、意識流、超現實主義等現代藝術思潮和流派,不可避免地對“新音樂”藝術觀念形成的影響;將西方19世紀主流音樂(浪漫樂派)中的非主流因素,從美學觀念(以“數理邏輯”和漢斯立克的“自律論”美學觀為代表)和表現技法(以瓦格納、、理查?施特勞斯、斯克里亞賓、德彪西等人的某些作品為代表)兩個方面作了梳理,論述了非主流因素向主流因素轉向的內外動因,特別指出20世紀初、中期一大批作曲家“強勢群體”的存在,主導了“新音樂”的走向。另一方面,作者又對西方20世紀兩次重大轉折時期的“新音樂”創新的局限性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分析。深刻剖析了“新音樂”構建的理論基礎、技法運用、音樂語言和審美效應的誤區。其中對“新音樂”代表人物勛伯格“不諧和音的解放”及約翰?凱奇“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音樂”的核心論點,作了多維度的分辨,從而追尋“新音樂”音響效果近似雷同、形式怪異的理論根基。指出作曲技法頻繁更替、極端個性化以及音樂語言弱化民族特性,造成音樂文化生態的紊亂和毀壞,最終導致創新效果與受眾審美需求的失衡,作曲家與聽眾之間的鏈接斷裂。
其次,論文通篇貫穿著理論思辨的思維范式并直面具體的“新音樂”作品研究。我們認為,一部成熟的音樂學博士論文,一定是理論研究與音樂本體分析之和諧的融合,特別是涉及西方20世紀兩次重大轉折時期的“新音樂”創新的局限性分析,僅僅有理論研究是抽象的、空洞的,也是不全面的。僅僅有作曲技術分析是盲目的,也是無意義的。因此,作者一方面對西方20世紀兩次重大轉折時期的“新音樂”創新過程中,“新音樂”作曲家們在其觀念與創作實踐中,將現代與傳統、理性與感性、外延與內涵、作品與聽眾、有序與無序、無序與有序、刺耳與悅耳、破碎與連貫簡單地對立,而造成的斷裂與失衡進行了深刻的理論思辨闡釋。另一方面,又從音樂形態學的角度,具體總結出大多數“新音樂”代表作技法創新“失度”的四種表現:①有序有余,無序不足(如音高序列、整體序列);②無序有余,有序不足(如音樂的不確定性、偶然性);③刺耳有余,悅耳不足(奇異音響、喧囂音響);④破碎有余,連貫不足(指旋律形態)。在這里,作者對音樂本體的分析,主要是以“新音樂”作品表現出的審美情感與作曲新技法是否運用適度、得當這一標準來評判“新音樂”作品創作的得與失。并深刻地揭示了“新音樂”大多作品中的對立統一規律被消解、作品中的情感張力和內在活力被削弱的現象,指出“新音樂”大多作品背離了“萬物之存在皆由‘對偶’而生”的辯證法之規律,顯然是造成“新音樂”創新的局限性之癥結。從而有助于人們去真正觸摸“新音樂”的質地。也正是在這點上,我們以為,這篇博士論文才蘊涵了它獨特的價值。
第三,論文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貫穿全書的“中國人的視野”。以中國人的視野研究西方音樂,是作者十幾年前在音樂學界首先提出的,也是作者首先加以實踐嘗試的。我們以為,這一視角的創新,是中國學者研究西方音樂能否出原創性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為中國人研究西方音樂提供了新的理論源泉,具有重要的開拓意義。論文從中國當代音樂學研究者的立場出發――包括作者自身的文化傳統、歷史觀、價值觀及無形負載的學術研究使命,去觀察、分析與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文化認知及音樂文化建設有各種不同關系的西方20世紀“新音樂”。其中,與之關系最為直接的,是當代音樂創作觀念與技法創新所引發的一系列理論與實踐問題。諸如告別調性、無調性之后,音樂極端個性化之后,音樂創新是否應有前提,音樂創新是否必然失去“可聽性”等等。面對這些爭議不休、難以統一作曲家與聽眾立場的問題,作者并不滿足于所謂的片面的深刻,而是更滿足于對“音樂創新本質內涵”問題作深刻的揭示,強調指出“意義”與“價值”是音樂創新本質內涵的出發點與歸宿,進而提出音樂創新的最終目的:即在音樂創新實踐過程中,“優化”是它的最高范疇。這一觀點的提出,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成為該文衡量或評判“新音樂”創新局限性的核心基點。由此也產生了對某些現代作曲家中已成為創新標準的所謂“無中生有”的反思。在完成了對西方20世紀“新音樂”創新局限性分析的基礎上,作者用專門的篇幅對這些問題作了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并就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音樂創作的發展問題,提出了要處理好四個方面對立與統一的關系,即:民族性與國際性,可聽性與創新性,傳統性與現代性,控制性與自由性。這為中國作曲家吸取西方20世紀“新音樂”創新的精華,免食其極端化帶來的“苦果”,辟出了極為廣闊的探索空間。作者以“中國人的視野”所取的立場,充滿了藝術辯證法,無疑增強了這篇博士論文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上述三個方面的內容和論點,盡管此前的不少相關論著中也多有涉及,但視角如此獨特、思維如此敏銳、論述如此全面、剖析如此深入、重點如此突出、語言如此清晰,實難與葉著比肩。
20世紀西方“新音樂”的實踐已成為歷史,定格在人類音樂文明的創造進程中,它對世界各國專業音樂創作的影響是廣泛、深遠而持久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這部論著在緊扣“新音樂”創新局限性分析這條主線的同時,能夠有一定的篇幅關注20世紀經過時間篩選留存下來的經典作品(主要著眼于作品持久的社會影響力)及“新維也納學派”與五六十年代左右形形的先鋒派音樂之外的另一批代表性作曲家(如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肖斯塔科維奇、普羅柯菲耶夫、魯托斯拉夫斯基、施尼特凱等),以他們“適度”的創新獲得的成功,反襯“失度”的誤區,從而正面肯定“新音樂”創新隨時代變遷、促進藝術進步的歷史價值,也許有助于這一研究課題論述內容及觀點的全面和深化。
這部著作題獻給作者的兩位導師:于潤洋教授和王耀華教授。兩位導師在西方音樂史學、音樂美學及民族音樂學領域的高深造詣,在給作者以深刻教益和影響的同時,其相關的學術思想和睿見也融進這篇論文中。相信作者能在此高起點上,繼續深化和拓展這一具有重要價值的課題研究,取得更大的學術成就。
篇7
關鍵詞:傳統音樂 校本教材 研究綜述
20世紀60年代,英、美兩國興起“新課程運動”。以此為開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逐步開始了課程改革運動。90年代初,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和思想傳入我國臺灣與香港。進入90年代中期,校本課程及教材開發的理念逐步引起了我國大陸少數課程研究學者的關注。
通過對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及萬方數據庫的模糊檢索,截止到2016年5月31號,以“校本課程開發”為關鍵詞能夠檢索到10000余篇研究文章,碩博論文2000余篇。以“校本教材開發”為關鍵詞能夠模糊檢索到1900余篇期刊文章,600余篇碩博論文。以“音樂校本教材”為關鍵詞能搜索到的的相關文獻僅70余篇期刊文章,碩博論文3篇。由此可見,雖然國內音樂校本教材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我國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的實施,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校本課程以及校本教材開發與建設工作已有了長足的發展。
以下就“新課程運動”以來國內外傳統音樂校本教材開發研究文獻做詳細梳理及闡述。
一、國外研究現狀
校本教材開發始于20世紀50、60年代西方的“校本課程運動”[1]。校本課程開發一詞最早由菲呂馬克和麥克萊倫在1973年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的國際課程研討會上提出[2]。到20世紀90年代,才在日本、美、英等國家有所發展,很多國家鼓勵各地區、各學校設計具有特色的課程[3]。國內外很多學者將校本課程與校本教材合并在一起進行研究,而針對校本教材,沒有完整獨立的研究,故相關少數民族音樂校本教材的研究可謂是鳳毛麟角。
(一)校本教材研究
世界上多數國家并沒有像我國一樣實行統一的教材制度,而是由各個學校甚至是教師自行選擇、選編適合學校、學生發展的教材,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校本教材[4]。例如:經歷了“新課程運動”挫折后的美國教育采取分權制,全國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材。大多數學校都有自己所屬的學校董事會負責學校教科書的選購以及教學策略的決定,政府不能干預各州的教育事務。教師作為課程實施者,有著諸多選擇、改編教材的機會[5]。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只能通過立法、調研、協調等手段對教育施加影響。出版商有權自己編寫教材,學校有權選擇教材,教師有權增刪教材內容。美國的音樂教材具有既注重本土化和民族性,又十分尊重多元文化的特點[6]。而英國一直都有尊重教師專業自的傳統,自“新課程運動”后采用學校普遍享有課程決策權和教材選擇權,教師可主動參與課程開發,選擇或改變教材,也可以決定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英國采用的是教材自由制度,即教材的出版發行是完全自由的,學校和教師可以自由選擇教材,也可以根據需要自編教材,教育部也沒有指定教材開發編寫的固定或審定的法規。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頒行以來,各學科的課程標準和“普通中等教育證書”的考試標準,就成為了全國統一課程教科書的編寫依據[7]。
(二)傳統音樂教育研究
國外傳統音樂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向:
1.少數民族音樂教育政策
該研究方向的文章僅僅將視野停留在教育政策文本本身,關注的內容由少數民族音樂生存狀態到課程實踐不等,在理解層面都能深入探究教育政策與教學現狀的矛盾與問題。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Neryl 和 David (2008)特教授在《澳大利亞當代音樂教育中的傳統音樂》[8]一文中探討了澳大利亞傳統音樂在澳大利亞學校課程中的生存狀態。文章指出,澳大利亞的學校音樂教育對本土音樂(或藝術)的學習是匱乏的。文章通過對各州音樂教育政策的實例分析提出了在學校課程中加入更多澳大利亞本土音樂教學的愿景。
較早意識到利用政策的實施來深化傳統文化環境的是香港教育學院的Yip和Scott(2010)博士,她在論文《保護本土傳統音樂:一個在音樂教育的政策和實踐兩難的局面》[9]提出:在香港,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的保護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F代化的城市適應不斷增長的人口,而隨之產生的問題是:傳統音樂環境逐漸被惡化,傳統音樂有消亡的危險。論文通過香港傳統音樂生存現狀的分析,提出音樂教育實踐政策的漏洞和困境,最后提出一系列政策性的建議。如:允許教學實踐的創新,支持學生在傳統音樂相關領域工作的研究等。這些建議對香港當地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十分有益的。
此外,研究者Han 和 Leung(2015)對不同地區傳統音樂在音樂課程中地位進行比較研究,還有研究者提出傳播平臺和模式的改良是保護傳統音樂文化一種有效途徑等等[10]??傮w來說,該研究方向的文章不僅沒有關注到音樂政策在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和解決途徑,也鮮有文章關注政策對于傳統音樂教材的影響與作用。僅有的研究難以概括整個文化多樣性影響音樂教育政策的全部內容。
2.少數民族音樂教材研究
芬蘭西貝柳斯學院的Heidi(2000)教授論文《不斷發展的實踐:本土音樂教材的新視野》關注的是芬蘭的本土音樂教材的生存狀態[11],以及教材在互聯網教育上(尤其是音樂教育上)的應用。文章批判性地回顧了本土音樂教材的發展,并探討其在音樂教育中的潛力與局限性。然而,該研究并無特別涉及教材文本的部分,資源仍十分有限。文章分析了對本土音樂教材對于芬蘭音樂教育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系列基本情況,對未來的少數民族音樂教材編寫提出了一些建議。
日本的Ritsuko (2009)博士在《“音景”的“肌理”:日本音樂課程的重新審視》[12]一文中提出,日本普通音樂教育中的教材只是簡單的將傳統和民間視為某種音樂流派,很少有人考慮為什么要用“傳統”或“民間”這樣的詞匯對音樂加以界定。
此外,有研究者關注于傳統音樂教材的設計中如何更好體現語言包容性的問題;更有研究者集中關注于傳統音樂教材編寫中認知偏好的適應性策略,以及學生對于傳統音樂態度的實證性研究[13]。但是該方向的研究沒有涉及到教材編寫的具體設計和實踐問題,對于教材運用到實際音樂課堂和教學中的反饋情況也鮮有提及。因此,少數民族音樂教材研究無疑處在一個初級階段,對于少數民族音樂教材編寫這一新領域的研究將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
3.少數民族音樂實踐研究
國外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教學研究主要關注教學風格、模式、實踐三個角度。研究者提出的觀點有較強的針對性,一些建議和理念視角獨特新穎、引領研究前沿。
Wang(2006)的研究認為:民族音樂課程在教學理念上應是多元的和功能性的世界音樂。這是由該課程的教學內容、世界音樂文化發展的實際狀況以及培養音樂教師的需要和責任所共同決定的,其本質是要將它與西方音樂語法的不同規律分離開來,進行自身語言智力結構、文化結構的探索,打破以西方音樂本體結構為標準的認識框架的制約,進行自己較獨立的系統建構[14]。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非常關注音樂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傳承問題,在近現代音樂教育歷史上就有以柯達伊(Kodály Zoltan,1882-1967)、奧爾夫(Carl Orff,1895-1982)和卡巴列夫斯基(Db.kbalefuskuu,1904-1987)為代表的民族音樂教育體系。他們各自所創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始終與其國家歷史、文化傳統、民族特性密切相關,他們的音樂教材不僅在本國學校音樂教育中廣泛使用,還被世界上很多國家音樂教育學者、教師們作為參考教材。
柯達伊曾說“如果每一代人不能夠很好的繼承傳統的話,我們祖先的文化不久就將會消失,文化是不能自動永存的,我們正是為此而工作[15]”??逻_伊認為“兒童的心靈純凈如水,只有真正的藝術、經得起推敲的音樂才能夠拿來教給孩子們[16]”?!叭绻覀儾辉敢獍押⒆优囵B成外國人的話,我們就只能用民族的音調培養他們學會音樂的讀寫[17]”。柯達伊把音樂的感受變成身體的律動,音樂的音律變成節奏、變成了力量。他在教學手段和內容上突出民族音樂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強調了音樂教學中民歌的演唱,以歌唱教學作為音樂教育的主要手段。他重視學校音樂教材內容的選擇,強調學校的教育作用。
奧爾夫曾在“奧爾夫音樂學院”成立典禮上的演講中說過:我所有的觀念,關于一種原本性教育觀念,并不是什么新的東西[18]。而只是一個把古老的精華繼續傳遞下去的人。奧爾夫體系的突出特點是,把“原始的”、“基礎的”、“初級的”、“自然的”、“元素性的”的貫穿到課程設計、教學方法上,通過肢體的活動讓人們感受音樂元素,并常常把音樂訓練與民族音樂教學聯系在一起。
卡巴列夫斯基的新音樂教學大綱,以“三根支柱”――歌曲、舞蹈、器樂為主要教育形式,以民族音樂為主要教育內容,樹立音樂價值觀和人生價值觀。達到學生能通過學校俄羅斯傳統樂曲而理解俄羅斯民族精神,了解俄羅斯傳統文化的目的。大綱規定:一至三年級主要以民族音樂內容為主,以“熟悉民間風俗、家鄉民歌傳統旋律;了解俄羅斯傳統樂器、民間歌曲及傳統音樂表現形式”[19]為教學目標實施民族音樂教學。
綜上所述,國外相關研究主要聚焦于音樂政策與教材研究及傳統音樂教育傳承的實踐研究。研究整體上更加強調理論與實證研究的有效結合,但從整個宏觀背景下校本教材的研究情況來看,少數民族音樂教材研究還未得到應有的關注,少數民族音樂教材的理論和實證研究視野仍需要進一步擴展。
二、國內研究現狀
在我國現階段的學校教育中,教材仍然是基礎教育的核心環節。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國學者在研究校本課程的同時,也關注到了校本教材的開發,從教科書的“一綱一本”到“一綱多本”再發展到目前的“多綱多本”來看,校本教材研究在適應著教育改革發展的同時也在推進課程改革。綜合目前研究文獻來看,我國對校本教材開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兩個層面。
(一)校本教材研究
目前,國內校本教材開發的理論研究主要是在校本教材建設的思考、校本教材資源開發、校本教材編制、策略等方面。如蔡偉等(2006)在《校本教材建設的思考》中提出,校本教材與統編教材應該相互借鑒補充,各具特色,并在融合中揚長避短、盡顯其能,校本教材的編寫目標應該是在適應現實的基礎上促進發展,編寫內容應看重科學性和求趣味性取得平衡[20]。劉學(2012)在《從“以何為本”到“何以為本”―關于少數民族地區校本教材建設的思考》中對少數民族校本教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四種解決方法:1.適應社會發展狀況;2.充分利用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資源;3.充分體現學校特色;4.要促進學生的終極發展。就校本教材的資源問題。孫嬌(2011)在碩士論文《校本教材應用的困境及策略研究》中,分析校本教材的應用現狀,指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境,并分析出導致這些困境的原因;通過調查校本課程在實施中的問題,提出校本教材使用的原則。凌美鳳(2010)等學者認為,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領域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被提上重要位置。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沒有課程資源的合理開發與有效利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宏偉目標就很難實現[21]。
從已有研究視角來看,我國基礎教育中的地方音樂校本教材資源建設和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已逐步得到重視。如:英(2007)的《苗侗民族山歌走進校本教材》和劉小蘭(2009)的《民歌校本教材開發的價值及教學范式》兩篇文章中都是將地方民歌融入到校本教材的建設與實踐中,尋找民歌中育人的文化內涵,來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愛國愛鄉情感的目的。呂志明(2011)的《本土母語音樂校本課程可行性分析》中也提到,在我國,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多民族環境下,本土母語音樂進校園的必要性。在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校本教材資源研究中,魚彬的碩士論文《本土音樂資源開發在西寧市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中對青海西寧市本土音樂資源開發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并進行問題分析,根據現狀為青海省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開發應用本土音樂教材給出了相應的途徑措施與建議。博雅杰、楊麗容(2010)《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課程開發探究》,博雅杰、張波、尹愛青(2012)《影響民族音樂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因素分析》與夏敏(2012)《地方課程開發與校本課程實施》《新疆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對策之我見》等文章,在研究方法及觀點上都主要集中在理論綜述、討論分析等方面。缺乏對具體的開發策略、實踐的可操作性以及個案研究的描述。
(二)傳統音樂教育研究
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音樂教育學者們認識到學校教育在音樂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將研究的觸角伸向了傳統音樂教育研究領域。1994年《音樂研究》第二期刊登了《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之得失》《關于當代中國音樂教育的文化思考》兩篇文章,拉開中國音樂教育體系理論研究的序幕。1996年《音樂研究》第四期刊登的《傳統音樂與學校音樂教育》中提出了“傳承民族文化,是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的觀點。1999年,在呼和浩特召開的“全國民族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上,謝嘉幸教授提出“讓每個學生都會唱家鄉的歌”、趙宋光教授提出“扎根辦學”的呼聲得到倡導。2001年11月在南寧召開的“全國21世紀面向基礎教育的高師音樂課程改革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們深入討論了“學校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傳承”問題。隨著各種學術會議對民族音樂與學校音樂教育的關注,很多專家學者開始關注教學實踐層面的學校教育傳承[22]。如由謝嘉幸、楊立梅負責的國家“九五”課題“學校教育藝術實踐研究”的子課題――“民族音樂傳承與學校藝術教育”項目,先后調查了“福建泉州中小學南音比賽”、“內蒙古呼倫貝爾學院開辦蒙古長調大專班”、“貴州省榕江縣的多聲部侗族大歌進課堂”等各地鄉土教材的開發與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傳承活動;湖南吉首市民族中學音樂組開發的《湘西民族音樂》校本教材,教材內容由當地主體民族土家族的歌、舞、樂三個單元組成;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秦嶺路小學《戲劇音樂校本課程》,教材內容由河南豫劇的演唱與演奏組成;上海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東昌中學開發的《微型音樂劇實踐與音樂劇鑒賞》音樂校本教材,內容由國內外優秀的音樂劇組成;廈門市第二實驗小學的劉瑛老師主持開發的《閩南民間音樂校本音樂課程》,結合閩南民間音樂特點設計編寫了《閩南民間音樂》校本教材等。
我國多民族的獨特自然環境、社會風俗、語言文化孕育了豐富多彩、輝煌燦爛的民族音樂資源。在經濟全球化的語境下,在現代多元文化的沖擊下,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特別是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面臨傳承危機。近年來,傳統音樂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承問題得到了國內音樂教育專家們的關注。如王耀華(1997)在《福建南音繼承發展的歷史及其啟示》中梳理了福建南音的發展歷史,并對繼承這一傳統音樂文化提出了建設性的啟示;孫麗偉(2000)《福建南音進課堂的實踐與思考》一文從教學實踐層面提出了很多我們可以借鑒的方法與策略;楊殿斛(2003)《論侗族大歌音樂傳承》中就我們如何把握好基礎教育改革的良好機遇、如何把當地少數民族傳統音樂引入基礎教育課堂和高等院校殿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劉澤梅(2008)在《客家傳統音樂保護與傳承之策略研究》中對客家傳統樂種、劇種-漢樂、漢劇的歷史發展及生存狀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對客家傳統音樂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提出了建設性的策略方案;伍國棟在《當代中學音樂教育的守土職責-關于民族音樂的基礎教育理念及其認知討論》中指出:“中學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的本土化進程和民族音樂的青少年傳承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23];岳圣東等(2014)在《自貢市部分中小學開展傳統音樂課程教育現狀調研報告》中對四川傳統音樂課程教育狀況進行調研、探討,分析了當下省內學?;A教育階段中音樂課堂開設四川傳統音樂課程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意見與建議。國內更有不少碩博論文也在關注傳統音樂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承問題。如張亞利(2008)在《本土音樂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傳承的可行性――對鄭州十所中學豫劇教學狀況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和總結了豫劇教學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為本土音樂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承提出可行的建議;樂康(2008)在《南京本土音樂在初中音樂課程中實踐的可行性研究――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為例》一文中采用教育行動研究方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這兩種音樂形式設計了符合學生水平的教學課案進行課堂實地教學,通過多種方法手段讓學生參與、實踐、創編音樂活動,并邀請老藝人進課堂表演等形式來進行學習,目的是使學生從小受到本土音樂的熏陶,培養對本土音樂文化的認同感。與此同時,跟蹤、調查、測量以探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學習態度與音樂成就的變化,從而提出可行性建議;石瑩(2015)在《中學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研究――以西安五所初中調查為例》中分析了目前西安民族音樂教育在中學開展現狀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法。
在學校傳統音樂教育案例方面,目前最值得我們學習的要數福建南音進校園活動。從1990年開始,泉州市教委、文化局聯合發文,正式將福建南音列為學生課堂的教學內容[24]。市政府還推出一系列的獎勵措施,每年舉辦中小學南音演唱比賽,獲獎者可作為音樂特長加分。市教育局、文化局成立南音教材編撰委員會,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和南音演唱的難易程度,編撰和修訂中小學南音教材[25]。2009年9月,“福建南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泉州文化的標志[26]。
綜上可見,目前很多國家的學者都將校本課程開發與校本教材的開發研究融合在一起,從實踐操作層面來看,國外校本課程開發較早的一些國家,校本教材的開發研究更加深入。但整體而言,國內外關于校本教材研究仍處在探索發展階段,仍缺乏獨立完整的研究體系。
管建華先生曾說:“鄉土音樂體現了民族靈魂的本質,每個民族、國家都將立足于自身的音樂文化的歷史與世界交流,并面向未來[27]”。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音樂校本課程及音樂校本教材的開發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如何有效地開發利用好地方民族音樂課程資源,使其能夠與學校音樂課程結合使用,更好地為基礎音樂教育發展服務,將是新時期音樂教育工作者無法回避的責任和使命。
注釋:
[1]鐘啟泉:《現代課程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頁。
[2]龐健:《初中彈性教學管理實踐探索》,碩士學位論文,西南大學,2012年。
[3]王秋菊:《語文校本教材開發的理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4]王秋菊:《語文校本教材開發的理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5]王秋菊:《語文校本教材開發的理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6]王秋菊:《語文校本教材開發的理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7]王秋菊:《語文校本教材開發的理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8] Neryl,J, & David, D. (2008). Commission for Policy: Culture, Education, Mass Media. Bologna: [1] Melbourn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2008.
[9]Yip,L.C,&Scott,G.J. (2010). Music Education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Culture and Technology[C].Zhengzhou: Henan University press.
[10] Han,R.C,& Leung,B.W.(2015). A survey on Weifang pupil attitudes toward teaching Chinese folk mu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J],December 17.
[11]Heidi,P.(2000).Participatory assess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folk and popular music programs in Finnish music universities. 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 [J],196.
[12]Ritsuko,K.(2009). New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ldrens songs:“Warabe-uta” in the Japanese School Music Curriculum. Journal of Artistic and Creative Education, 2, 166-174.
[13]Han,R.C.,& Leung,B.W.(2015).A survey on Weifang pupil attitudes toward teaching Chinese folk mu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J],December 17.
[14]Wang,J.C.(2006).Multicultural and popular music content in an American music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 196 out of 224.
[15]甄琦:《齊齊哈爾市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現狀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
[16]金順愛:《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7]石瑩:《中學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18]金順愛:《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9]金順愛:《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0]彭嵐:《湖南省初中英語校本教材的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21]凌美鳳:《思想政治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年第12期。
[22]張亞利:《本土音樂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傳承的可行性――對鄭州十所中學豫劇教學狀況的調查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河南大學,2008年。
[23]伍國棟:《當代中學音樂教育的守土職責-關于民族音樂的基礎教育理念及其認知討論》,《中國音樂教育》,2012年第11期。
[24]劉婷婷:《論福建南音的傳承》,《中國校外教育》,2014年第8期。
[25]博雅杰:《民族音樂校本教材開發的現狀與對策――以新疆伊犁州直縣市十五所中學為例》,碩士學位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篇8
“2004年在西班牙舉辦的國際音樂教育學會中,參會的中國代表只有3個人,然而今年這屆會議中,我們的學術團體發展得很快,中方有160多名代表和演員參會。我們可喜地看到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會議中的陣容越來越強大。”
音樂教育界的“奧林匹克盛會”――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第28屆世界大會于7月15日至25日在意大利舉行。此次會議共舉辦了400多場學術報告、240多個展板宣講,40多臺音樂會,開設了30多個音樂教育展臺。這是國際音樂教育學會歷史上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大會。來自中國、加拿大、美國、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澳大利亞、巴西等80多個國家的1500多名會員和1000多位演員參加了此次盛會。
中國陣容 歷史最強
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附屬機構,是世界上擁有廣泛影響的國際性音樂教育機構。本次大會吸引了來自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廣西藝術學院、南京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等音樂藝術院校的50余名師生的積極參與,中國大陸學者入選論文多達20多篇,舉辦宣講和報告10余場。
與往屆相比,此次中國學術團隊的參會人數多、講演精彩,備受關注。提起飛速發展的中國音樂教育學術團隊,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謝嘉幸頗有感慨,他說,“2004年在西班牙舉辦的國際音樂教育學會中,參會的中國代表只有3個人,然而這屆會議中,我們的學術團體發展得很快,這次中方有160多名代表和演員參會。我們可喜地看到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會議中的陣容越來越強大”。
先于大會召開的7個專業委員會于7月15日至19日在羅馬和博洛尼亞舉行,會議議題分別為學校音樂與教師教育、職業音樂家教育、早期兒童音樂教育、特殊音樂教育、音樂治療與音樂醫學、社區音樂活動以及文化、教育與大眾傳媒中的音樂等,體現了各國學者從教育視角出發,從音樂活動的不同視角探索和研究音樂教育的多元化發展趨向。
專家學者 講演精彩
中國專家學者周世斌、謝嘉幸、王懿穎、許卓婭、賴達富等精彩的發言獲得了諸多外國同行的贊許。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謝嘉幸在文化、教育與大眾傳媒中的音樂專業委員會中,宣講的《媽媽你在哪里?――從中國大陸母親音樂教育的興起看音樂教育基本政策存在的局限》反響強烈。外國學者對中國大陸新興的“母親音樂教育工程”倍感興趣,母親如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引起了與會人員的熱議。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周世斌在音樂治療與音樂醫學專業委員會中作了《讓音樂激發出生命的動力――音樂治療在中國汶川地震災區中的運用》的報告,也一度掀起會場討論的。與會人員高度贊嘆中國學者在抗災前線組織災后心理重建工作,充分體現了音樂的作用與價值。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孫綠怡在社區音樂活動專業委員會中介紹了中央電大在開展社區音樂活動的相關情況。當得知中央電大創建了“天地網結合、三級平臺互動”的網絡教學環境,擁有一系列質量較高、特色鮮明的多種媒體教學資源時,一些外國同行提出希望會后加強校際和區域的聯系,共享特色資源。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許卓婭在早期兒童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中,與哥倫比亞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勞瑞共同合作,講演了《教師作為研究者:以視頻分析為早期音樂教育者做準備》。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懿穎也宣講了早教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外國學者對中國在早教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過程中不僅關注兒童個體,還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深表贊許。
青年學者 收獲頗豐
在大會上,世界各國的音樂教育工作者、研究者、青年學者滿懷對音樂教育事業的熱情相聚一堂,通過座談會、工作坊、教學展示、論文報告、展板等形式參與討論。
中國大陸各地的許多青年學者作為青年學術委員會中的一員,也積極參與其中。賴達富、趙洪嘯、李小瑩、張爍、譚莉、劉姝、段海疆、崔玉揚、楊陽等在會上作了《柯達伊教法的創造性反思與實踐音樂教育透視》《系列自制樂器在音樂課堂中的運用》《德彪西鋼琴音樂在中國備受歡迎之緣由》《語境和人文――電視劇音樂對大學課堂的影響》《尋找家鄉的音樂――看國家統編教材在安徽地區的鄉土化努力》等專題論文宣講。這是歷屆ISME世界大會里,中國音樂教育工作者論文入選和宣講最多的一次。這些論文都被收入大會論文集,以書本和數據光盤形式同時出版。
很多年輕人都是第一次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學術會議。通過參與論文宣講,他們得到了寶貴的鍛煉機會,開闊了學術視野。中國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常慧孌在學校音樂與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尤其深刻地感受到濃烈的學術研究氛圍。每當一個講演結束后,與會者就會被隨機分為4個小組,進行深入討論,進而再將每一組的觀點進行匯總。這就真正實現了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討論。上海音樂學院10人學術團隊對此頗有感慨,她們認為通過觀摩、參與大會,對音樂教育事業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
篇9
的確,作曲家的藝術創造能給人們帶來極大的精神享受,體現出較高的藝術價值,但是,小學生為抒己之情、達己之意進行的音樂創作,同樣閃耀出創造的火花,同樣具有藝術的價值。作曲教學在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并非要求學生創作出“驚人的作品”,而是通過引導學生嘗試運用所學音符、節奏、節拍、記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譜等知識創造音樂旋律,來表現自己的內心情感,并在不斷的創作中使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充分提高。
一、小學生音樂作曲的一般規律和特點小學生作曲雖然不同于作曲家們的藝術創作,但同樣也符合準備醞釀時的情感調動、投入創作時的靈感捕捉、加工成型時的修改完善的音樂創作規律
同時,由于受到年齡、心理、知識水平的,小學生作曲過程往往還呈現出獨特的創作特點:
1.趣味性。趣味性是小學生作曲學習一個最重要的特征。一旦音樂創造活動沒有了吸引兒童參與的趣味性,教學生作曲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因此,教師在教小學生作曲時,千萬不要將其等同于成人的音樂創作,應尊重并順應兒童學習的這一特點,特別是在學生嘗試作曲的初級階段,應時時讓趣味性體現在作曲學習之中。
這樣,才能極大地激發學生音樂創作的熱情,調動他們參與創作。2.簡易性。由于小學生是初步嘗試創作,而且音樂知識的學習還處于基礎階段,因此,他們的旋律創作就帶有簡單化、兒童化的特點。例如:在旋律節奏的組合上,常用“菖—”、“菖”、“菖菖”組成的節奏;旋律起伏不大,創作作品簡單、短?。灰舴仓饕前硕纫詢鹊幕颈菊撐挠烧硖峁┮艏?;音樂表現的內容也都是生活化、口語化的兒童語言。
教學生作曲并不一定要讓學生創作出多么完善、優秀的作品,只要是他們樂于參與創作,能嘗試用其掌握的音樂技能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就足夠了。3.協作性。受到個體認識水平、音樂素質和心理特征的制約,兒童在進行音樂創作,特別是初步嘗試作曲時,在很大程度上會依賴教師的引導、同伴的協助。
這種師生、生生共同協作的活動,是扶持兒童走過旋律創作的啟蒙階段,并逐步完善創作,培養創作自信,直至以后能獨立創作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這種協作性在學生進行音樂創作和作品修改完善這兩個創作環節中會有突出的實用意義。
比如:通過學習、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模仿伙伴的創作技巧,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當創作思維受阻時,教師或同學的一個點撥、啟發會讓自己豁然開朗,產生創作靈感,等等。
二、培養小學生音樂作曲能力的方法與途徑那么,如何引導小學生作曲,點燃其內心的音樂火花,提升音樂創作學習的價值
這是很值得音樂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探索的新課題。筆者針對這一問題,在教學中進行了積極、大膽的嘗試和探索,努力尋找解決這一教學難題的切入口,尋求作曲教學的最佳方式?,F將點滴所得總結如下,以求指正。
(一)初步嘗試作曲,由“唱”開始1.嘗試用“唱”的方式介紹自己。由于音樂的抽象性、創作靈感的突然性,音樂創作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因此,教學生學作曲的最初階段,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破除音樂創作的神秘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音樂創作難度。我是由“唱”入手,引起學生對音樂創作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給三年級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的小朋友上課時,我提議每人創編旋律創造性地介紹自己的名字,我先帶頭介紹:“5313襔5—”。這樣新奇的自我介紹方式讓孩子們一下子興奮起來,個個躍躍欲試,經過老師簡單引導和點撥,很多學生能流暢地用旋律唱出自己:“53襔53襔2—”、“3—5襔6—5襔1——”等等。這樣的即興作曲是臨場發揮,要求不可過高,要善于發現其創作的“火花”,予以鼓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勵。2.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模仿。低年級音樂創作可以嘗試由創編歌詞入手。如: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了《動物說話》這支歌之后,教師就請學生重新編歌詞,嘗試創編其它動物的說話。當學生能模仿著歌詞“小雞說話嘰嘰嘰”創作出歌詞:“喜鵲說話喳喳喳,小羊說話咩咩咩,青蛙說話呱呱呱”之后,教師提出新要求:“你們想不想自己創作一首歌曲來唱?”教師進一步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將原旋律也進行改編,自編旋律唱一首全新的《動物說話》。
這下教室里可熱鬧了,每個人都在哼哼自己的旋律,完全都是一副小作曲家的模樣。之后,老師將一部分同學的旋律進行記譜,邀請大家一起來唱一唱、改一改,一首兒童自編自唱的全新的《動物說話》就誕生了。
(二)自編自唱,體驗創作樂趣某天,我準備上四年級的音樂課,還沒走進教室,就聽見教室里的學生在大聲地唱《千里之外》,進教室一看,學生們興高彩烈,唱得好不得意。我問同學們:“這支歌好聽嗎?”“聽!”我接著問:“你們知道這首歌是誰作的曲子嗎?”“周杰倫!”看到學生一臉崇拜的神情,我繼續問:“你們知不知道,周杰倫剛開始創作歌曲時,他寫出的歌曲并不被人看好,沒人愿意唱。可是,他還繼續寫,最后,干脆自己唱。
不斷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看到同學們沉思的樣子,我進一步激勵他們:“我們也可以嘗試自己親自動手創作歌曲,寫我們自己想唱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的歌呀!”在我的鼓動下,這節課成了教孩子學作曲的啟蒙課,大家摩拳擦掌,都想試試自己的作曲本領。我不斷地給予學生引導、建議和提示,并將學生創作的曲子用鋼琴彈奏出來,請大家一起傾聽,參與修改和補充。經過兩節音樂課的雕琢,一首首童趣盎然、充滿稚氣的歌曲就誕生了:《我高興》、《下課鈴聲響》、《蜜蜂飛》等等。
(三)作曲與集體游戲相互融合小學三、四年級音樂課本上均有“接龍”的音樂游戲,這種音樂活動實際上就是一種簡易的作曲練習。例如,四年級音樂上冊出現的“接龍”練習:1=C2/453襔3襔襔襔襔襔襔練習要求下一小節的第一個音必須與前一小節的最后一個音相同。如果按要求直接讓學生個人完成這個作曲練習,可能會有一些學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生缺乏熱情,效果也不見得好。
我設計讓全班同學一起來一個集體“接龍”:按照座位的順序讓音樂旋律不停地進行下去。如果要想讓游戲順利進行,大家就得回去作些準備,下節課進行“接龍”。這樣一來,大家的積極性全給調動起來了,有幾個音樂感不是很好的學生也在大家的指導下認真地作音階、音準的練習,惟恐到下節課“接龍”時“梗阻”,影響游戲進行。借助集體游戲推動學生投入到音樂創作中來,不僅能讓每一個孩子都不會掉隊,而且使音樂作曲學習變得有趣、活潑,有效激發學生音樂創作學習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要讓學生明白,音樂作曲并不是一種枯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燥、單調的活動,它也是一個有意思、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四)為學生提供展示作曲成果的舞臺給學生提供音樂創作展示的舞臺,要讓學生及時從自己的音樂創作中獲得歡愉感與成就感。學生是音樂的創作者,同時,也是音樂的表演者、欣賞者和評價者。要把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例如,舉辦班級或校內的學生音樂創作作品表演;將學生優秀的音樂創作作品向有關報刊或雜志投稿;推薦學生的音樂作品給學校的廣播站或藝術比賽使用等等,努力為學生搭建展示音樂創造才能的平臺。利用一切機會展示學生音樂創作的成果,讓他們體會到創作成功的喜悅,激勵學生不斷努力。每次音樂創作活動結束后,我都讓同學們談談自己創作體會和對其他同學作品的感受,提高學生對音樂創作的認識和水平,鼓勵學生不斷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為今后的音樂創作學習作準備。超級秘書網
三、指導小學生音樂作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作曲學習應注意由易到難。
作曲教學要依據小學生年齡及認知特本論文由整理提供點,在教學中要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的原則,循序漸進,啟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
在教學方法及步驟的確定上,都要根據兒童的特點來進行。例如,在學習步驟上,從布谷鳥叫的下行小三度作為旋律學習的起點,詞的起點則是孩子們的名字和熟悉的歌謠。在方法上,通過生動、愉悅的游戲來進行作曲學習。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確定教學目標、要求和程度,使學生逐步積累音樂創作的方法和經驗。只有創作目標適當,才能最大程度地兼顧全體學生的創作熱情,并在音樂創作中使學生獲得自我實現、自我肯定的快樂。
2.標新立異,鼓勵創造。學生學習音樂創作常常從模仿入手。
模仿是音樂創作學習的必經之路。例如,按照歌曲范例填寫新詞;按照范例創編旋律等。
通過這種模仿可以學習掌握音樂創作的基本技法,應由易到難,邊學習范例邊進行作曲。然而,音樂創作學習不能只停留在模仿的階段。要避免按照某種固定的框框進行簡單的模仿,盡可能鼓勵學生的創造。要鼓勵學生“與眾不同”、“標新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立異”,并通過具體指導開闊其創新思路。
篇10
【關鍵詞】藝術碩士教育 調查問卷 課程設置 學生反饋
“音樂專業藝術碩士教育記錄與比較”項目是在教育部批準藝術碩士正式成為碩士學位教育初始時期,試圖通過對音樂專業藝術碩士教育狀況在教學、學習以及課外交流活動等方面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以得到量化分析結果的跨學科研究課題。采用數據采集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我國高等院校音樂專業藝術碩士教育體系的教學、課程設置、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和學習狀況的主觀意見反饋做第一手資料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是該課題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數據收集和分析目的是除了常規的理論研究之外,規范和改善音樂專業藝術碩士教育微觀體系,從量化的參數分析結果研究該體系是否能夠達到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對藝術碩士教育目標的要求;研究藝術碩士教育體系各個環節中的關鍵元素如何對教育成果產生影響;研究教學中的主要角色教師和學生在通過一個教學周期的學習和教學之后,對整個藝術碩士教育直觀的綜合印象產生了哪些變化。
一、調查問卷的背景
此次學生跟蹤調查問卷是接續第一次調查問卷的思路,針對第一次問卷的分析結果和傾向性結論設計而成。學生是藝術碩士教育的受體,針對教育的主觀感受能夠最直接地反映淺表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出進一步深入分析的切入點。這次調查問卷的目的是依據項目立項的研究意圖,多方面地觸及碩士研究生經過兩年多的學習之后對學校教學和學習方面相關問題的想法和態度。綜合學生問卷、教師問卷和其他數據采集的分析結果,完成一個初步的、基于實際接觸得到的數據分析報告,同時為建立進一步分析課程設置數學模型提供基礎數據。
此次調查問卷發放的時間在2014年。調查的目的是,直接了解學生經過音樂演奏專業碩士課程學習之后,對教學體系中的具體問題的直觀感受和評價。調查問卷發放的對象是2012年入學的音樂表演專業(包括鋼琴、聲樂和器樂演奏等專業)藝術碩士研究生。這種抽樣調查的方式簡單易行、問卷制作的封閉式問題對調查對象完全一致、分析歸納數據簡單準確,與項目最終的目的比較吻合。這次問卷發放的范圍覆蓋了全國范圍內的39所院校。
第二次問卷在全國范圍內選擇39所院校中的鋼琴和聲樂專業的藝術碩士學生。調查問卷共發放了600份。收回有效問卷585份,有效率占97.5%。
二、調查問卷內容
調查問卷一共分為十個問題。前五個問題涉及學習的感受和收獲。第一個問題即“藝術碩士階段學習與本科階段學習的最大差異”,從“課程深度、考試要求、學習目的性、沒有差異”等方面了解學生從本科到碩士階段對學習差異的綜合感受。這是一個多選題。問題設置的目的是試圖得到經過兩年學習的學生對藝術碩士專業課程的直觀反映。四個選題的設置也是通過一個先期階段調查之后得到具有比較典型問題的回答。再次在問卷中設置,是想進一步確認這些問題存在的普遍性。
第二個問題也是一道多選題,即“你認為表演能力的提高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A技術技巧、B作品理解、C創造發揮空間、D穩定心理素質、E音樂會項目設計”。這個問題是針對藝術碩士教育培養目標具體體現在那一個方面而設。盡管最終的考核形式會以演奏和論文的方式,學生在學習階段的收獲會有側重。這些問題能夠反映出課程設置和教學方面的質量和教學效果。
第三個問題即“畢業音樂會能否全面反映藝術碩士學習的真實收獲?A全面反映了學習成果、B需要論文的理論補充、C部分反映、D差距很大”。畢業音樂會是音樂專業表演專業藝術碩士展示自己學習成果和演奏技藝的最終呈現方式。各個院系藝術碩士教育對表演實踐和理論學習各有側重。這個問題目的是從學生的角度如何看待畢業音樂會的考核效果。
第四個問題即“專業理論課對表演的幫助在哪幾方面?A 更容易理解作品、B 使表演更趨理性、C 更容易記憶作品的演奏要點、D與提升表演水平關系不大、E 更好地把握作品整體結構”。這個多選題涉及到了目前表演專業藝術碩士課程設置與表演實踐能力提高之間的關系。先期的數據采集和分析對于理論課與實踐能力提高之間的關系做過理論上的分析。該問題是想得到學生的直觀感受。
第五個問題即“專業(實踐)課是否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尖銳直接的問題。同第一個問題類似,是一個能夠從數據上得出直接結論的問題。有的時候簡單直接的感受更能夠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直逼問題的實質。
后五個問題則側重了解課程設置的幾個特定內容。第六個問題,“選修課的必要性”。選修課是一個充分體現教學理念特點和個性化培養學生的一個衡量指標,也充分體現了各個學校在教學方面的課程設置和師資狀況的配置。第七個問題,“列出對自己能力提高影響最大的三門課程”。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范圍做比對。設置的目的是試圖證明最受學生喜愛的課程分類。是否存在理論與實踐、宏觀與微觀、教師與學生之間等各種分類關系在學生中的影響。第八個問題,“你認為畢業論文的作用:A 音樂會作品的文字闡釋、B表演技能提高的理論闡釋、C 藝術碩士學習的全面總結、D與專業表演關系不大”。畢業論文是表演藝術碩士衡量畢業學習成果考核畢業成績的另一種重要形式。相對于原來理論碩士學位的學習,畢業論文的地位可能具有了新的位置。這個問題是藝術碩士教育從嘗試到成熟過程的一個標志。特別有意義的是畢業論文與畢業音樂會之間的關系。第九個問題,“藝術碩士學習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哪幾方面?A提高音樂表演技能、B事業進步的階梯、C就業的需要、D走一步算一步”。這是一個單選題,目的是考察學生經過階段性學習之后,對自己學習的前瞻性判斷,同時,考查學生學習的功利性。第十個問題,“簡短一句話,說一說藝術碩士學習的感受”。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往往最能夠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想法,可以套用前一題的四個選項。也就是,回答問題的性質基本上可以用第九題概括藝術碩士學習必要性的具體體現來歸納。
三、調查問卷數據簡析
“學習的目的性更強”與“考試要求”占回答比例最多的兩個選項。這說明藝術碩士階段學習的方向性更強,動力更加明確。課程深度差異的比例并不占優勢。當然,這與問卷沒有做學校之間差異性區別有關系。
第二題中“創造發揮空間”和“穩定心理素質”這兩項比較少。“技術技巧”的提高占有絕對多數。這說明我們大多數被試學校的學生對課程設置和教學質量基本上給予了正面的肯定,那就是提高學生的表演實踐能力?!白髌防斫狻焙汀耙魳窌椖吭O計”這兩項的衡量標準一個是思考方式和處理方式的改變,一個是處理大型項目的籌劃能力。從這方面能夠看出,教師對學生學習素質的正面影響和學習能力的細節方面的注重是值得肯定的。第三個問題,畢業音樂會在藝術碩士學習中,既是一個學業上考查技術技巧的方式,又是一個體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時刻。同時各個培養院校對畢業音樂會的認識也存在差異。A和C項近70%的學生給予了畢業音樂會的正面肯定。B項其實是我們認為畢業音樂會在音樂表演專業藝術碩士學業中的真實功能,也就是理論與實踐之間更側重后者的地位。可以看出給予這項認可的人數只有20%,甚至還有相當部分回答認為畢業音樂會并不能如實反映學習的成果。
在涉及到作品分析、表演控制、音樂演奏記憶和作品整體結構把握等學習的四個方面?;卮鸹旧峡隙死碚撜n學習的重要性。但是,有近40%的人給予了負面的回答。理論課與表演藝術實踐課程之間的關系還有進一步密切和完善的空間。對選修課的正面肯定其實是對表演專業個性化教學的一種期待。
畢業論文的要求曾經是藝術碩士學習要求中的熱點問題。從問題的回答來看,對于畢業音樂會的認識的回答比例比較吻合。畢業論文與畢業音樂會之間的關系的確是教學和學習兩方面都非常重視的問題。回答第八題時,大約有超過50%的學生都將此作為了多選題,也就是選擇了兩個以上選項做勾選。這一方面說明當時設計問題的時候不夠嚴密,同時也說明學生畢業之后面臨的事業選擇的壓力。設計此題的意圖,是想將學習的動機進行各個層次上的剝離,試圖在新的就業和事業升級的形勢背景下,考查學生學習的動機。
最后一題的回答結果:A 項占36%的回答認為藝術碩士的學習提高了音樂表演技能;B項 87%的回答涉及了事業進一步發展;C 項80%左右的回答涉及了就業;D項幾乎沒有回復。四個方面的回答比例恰好能夠佐證上一個問題的空缺。
這個科研項目立項初期的計劃,就是對所有采集的數據做初步的歸類整理、歸納和淺層次上的分析,不做結論性的結語。這份學生調查問卷的初步數據統計,比較明確地說明了經過一個周期學習的學生對當前表演專業藝術碩士教育的直接想法。這些多樣的想法和態度已經順著問卷設計者的思路歸攏成為一組組目的性和方向性明晰的數據,為建立數學模型做系統的分析提供了一些可靠的依據。
(注:本文為北京師范大學自主科研基金重大項目“音樂專業藝術碩士教育記錄與比較”,項目編號:008-105564GK196)
參考文獻:
[1]張忠華.關于大學課程設置的三個問題[J].大學教育科學,2011(6).
[2]李占秀.藝術碩士(音樂)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現狀調查與思考[J].音樂創作,2012(6).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音樂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