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23:36: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型城鎮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黨的十提出了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其在人口集聚、非農產業擴大、城鎮空間擴張和城鎮觀念意識轉化四個方面與“傳統的”城鎮化概念并無顯著差異,但在實現這種過程的內涵、目標、內容與方式上卻有所區別。“新型城鎮化”的戰略重點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同時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因此,“新型城鎮化”的“新”,涵蓋了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等內容,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過程,實現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的協調發展,實現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城鎮化。推行“新型城鎮化”,一是順應世界各國實現現代化的普遍規律,加快我國的現代化進程;二是推動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是解決高速城鎮化帶來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將改革開放成果惠及廣大人民;四是建設包容性、和諧式城鎮,實現中國城鄉的可持續發展。
(二)城市生態安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分業的擴大,人類逐步創建了城市并建立起現代城市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在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對交通、能源、建筑、信息等方面的需求迅速擴張的同時,城市對大氣環境、水環境影響凸顯,城市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著日益嚴峻的風險,人類在享受現代城市為自己帶來幸福生活的同時,也伴生出越來越多的生態安全問題,日趨嚴重的城市生態安全已經極大地妨礙了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生態安全,是指城市環境和生態條件(如食物、居室、大氣、水環境、交通及生物環境)對市民的身心健康、生命支持系統的繁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威脅程度和風險大小。典型的環境問題為城市的“五色效應”,即紅色的熱島效應、綠色的水華效應、灰色的霧霾效應、黃色的沙塵效應、白色的禿斑效應。此外,大多數城市的“生命線”缺乏自我保障能力,遇到自然災害,抗災、減災能力差的公共設施往往無能為力。更有人口疏導布局缺失、產業布局不當造成交通擁堵引發額外化石能源消耗,停車困難出現的“人與車爭地”現象,由此而來的焦慮進一步造成公眾的身心傷害。城市生態安全受到的影響不僅表現在經濟方面,在社會發展發面也表現突出。如盲目的城市人口擴展使城市中的中低產階級迅速壯大,中低端的醫療教育服務建設難以跟上。城鎮人口存在生態健康危機,包括環境病加劇、適應能力降低、心態脆弱與心理亞健康。城市生態風險和生態危機加劇,城市生態安全維護的形勢極其嚴峻。為改善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生態質量,維護城市生態安全刻不容緩。
二、生態安全格局構建的必要性
“生態安全格局構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十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應該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以明顯改善人居環境為核心目標;以構建國土生態安全格局為主要途徑,并強調生態保護應該“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和“順應自然”。因此,構建生態安全格局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傳統的城市用地布局規劃對生態安全極為不利
我國傳統的城市用地布局規劃方法主要是:在“預測城市人口規模并根據人均用地指標確定用地規模”的基礎上,編制土地利用規劃以及空間功能布局。經過多年的城市化發展,實踐證明,這種傳統的規劃方法不能有效地解決城市生態問題,而且逐漸暴露出了諸多弊端。
(1)傳統規劃用明確的規劃界限人為地劃分出城市、各個功能區塊的用地界線,對生態綠地景觀系統的整體性與有機聯系性考慮欠缺,造成了區域、城市及單元地塊間的聯系不足。
(2)城市是復雜的人工生態系統,確定城市用地規模和功能布局的自變量(如人口等)通常較難預測,從而導致規劃的滯后和被動,或因“超前”規劃而造成大量土地閑置。不管是“滯后”還是“超前”,這都會造成城市擴張的無序和土地資源的閑置浪費等問題。
(3)綠地系統、環境保護等規劃在我國傳統的城市規劃中僅僅是后續的“點綴”,傳統規劃的本質其實是城市建設用地配置。這樣的規劃方法與理念下,自然環境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保障,也忽略了它的區域特性、功能連通性、空間易達性等生態功能。
(二)生態安全格局構建是城鎮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城鎮建設在經濟發展的利益驅動下不斷向無序擴張。各種形式蔓延的土地開發和建設,不考慮環境與道路體系,不僅帶來了許多城市問題,還造成了城市以及周邊生態環境嚴重受損,生物多樣性面臨危機。城市的生態安全格局正由于城市的無序發展而遭到嚴重破壞。如今,人們逐漸意識生態環境對于社會、經濟以及人類自身的重要意義,“變粗放為集約式經濟、變掠奪為調控式資源開發”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成為現今乃至未來指導城市發展的重要原則之一。過去“以經濟優先原則的城鎮建設”和“以交通優先原則的城鎮建設”兩種規劃模式存在的共同問題是“缺乏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和尊重,忽視了人居環境的建設”。未來城鎮的發展,決策者和規劃師必須注重人與自然的生態和諧,制定正確的、生態化的城市化發展戰略,發揮人為因素在城市人工復合生態系統中的正面效應,加強城市生態安全的建設,以減少“切碎斑塊、異化廊道、蠶食基質”等破壞原有生態格局的開發行為,加強城市各層次、各系統和各要素之間的建設和聯系,改變以往城市的無序蔓延,這才是今后城鎮發展的必由之路。
三、成都市天府新區生態安全格局構建的思考
(一)天府新區概述
建設天府新區是實施《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落實成渝經濟區發展國家戰略的關鍵內容之一,按照“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目標,新區建設確定了“以現代制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集聚、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的總體定位。新區位于成都市主城區東南,規劃范圍1578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65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600萬~650萬人,屆時成都市主城區總人口將超過1100萬人。
(二)天府新區生態基礎與城市格局
成都平原地處我國青藏高原———中部丘陵區的大生態過渡帶,而天府新區處于山地———成都平原的生態過渡區,具有典型的生態過渡帶環境,生態要素豐富多樣,相互融合。成都天府新區范圍內擁有森林、湖泊、河流、平原農耕等多種生態系統,生態資源豐富,囊括了龍泉山、牧馬山、彭祖山、龍泉湖、錦江、鹿溪河等多種生態要素,各要素交錯聯通,山水相融。《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總體規劃(2010~2030)》確定的城市空間拓展方式為“中心集聚,走廊拓展”。城市空間格局以成都“一核、兩區、雙中心”的整體結構為前提,按照組合型城市理念,構建“一帶兩翼、一城六區”的新區空間結構。這樣的空間結構體現了以資源約束和生態保護為前提,防止城市粘連發展的組團式布局理念。
(三)城市生態安全構建模式和實現
1.帶———楔式格局。
《成都市生態系統控制規劃(2011~2030)》確定的市域生態系統格局為“兩帶五楔、雙環多廊、九園十湖”,其中涉及天府新區的重要要素有龍泉山生態屏障帶和三圣鄉———龍泉山綠楔。《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總體規劃(2010~2030)》提出建設“一區兩楔八帶”的生態綠地系統,其中一區指龍泉山生態服務區,兩楔指三圣鄉———龍泉山綠楔與彭祖山綠楔。上述兩個規劃把握了天府新區內的核心生態要素和資源,將龍泉山生態屏障、三圣鄉———龍泉山綠楔與彭祖山綠楔等大型生態空間確定下來,但是缺乏對綠隔地區與城市之間關系的考慮,帶和楔之間缺乏聯系和協調。
2.掌———指式格局。
1947年哥本哈根提出了手指形態規劃,城市新區開發沿著幾條狹窄的放射狀走廊,走廊間被森林、農田和開發綠地組成的綠楔所分隔。這種間隔式的布局,使城市的人工生態系統與鄉村的自然生態系統交錯而臨,蜿蜒曲折的空間肌理與自然開敞的生態環境協調共存。通過對成都天府新區生態本底和核心資源的梳理,可以發現存在兩只“手掌”,龍泉山現狀自然資源豐富、植被茂密,具有突出的空氣凈化和氣候調節作用,可以作為綠色生態源。龍泉山近年來存在生態環境的逆向發展趨勢,長期的人為活動導致自然原始森林植被被破壞,代之而起的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培的喬木林、果樹林和竹林,因此更應該進行生態修復和生態保護,發揮其生態涵養區的功能。彭祖山具有稀有的原生態之美,彭祖山風景區是國內獨有、世界唯一以長壽養生為特色的文化旅游風景名勝區,有“成都南后長壽宮”之稱,是天府新區周邊重要的生態資源,是天府新區的綠色生態“后花園”。分別以龍泉山和彭祖山作為生態源,可以構建生態廊道手指狀深入城市組團,形成掌———指式生態格局。成都市生態系統控制規劃將龍泉山生態源和彭祖山生態源組織多條生態綠楔和生態廊道,并在生態源之間以及廊道之間構建有機的聯系,將生態環境引入了城市組團,構建一個有機、穩定的生態系統網絡,形成“雙屏藏源,多廊融城”宏觀生態格局。
四、結論與建議
(一)基本結論
生態安全格局構建中的生態系統,不是一個單純的量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質的問題。為構建高品質的生態安全格局,在“新型城鎮化”和宏觀城市空間結構下,成都天府新區的生態建設主要包含兩大舉措:一是對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塊、水面等發揮物種生存和水源涵養功能的區域進行保護和建設,促進區域生態系統穩定發展;二是通過生態綠楔、生態廊道和生態節點的建設,以水平方向的鏈接強化城鎮發展空間與生態源的有機聯系,拓展生態源的服務功能,緩解經濟開發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和破壞,增加城鎮發展空間內部的景觀異質性。基于此,生態建設主要考慮從水系和林地兩個方面加以推進,生態保護則通過劃定生態控制線和控制生態綠隔地區內的建設用地來實現。在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引導下,成都天府新區未來城鎮發展將應注重生態規劃的運用,考慮將生態安全格局構建引入傳統土地利用規劃中,共同促進新型城鎮生態基礎設施用地和城市發展用地布局的合理性和生態性。在基于生態安全格局的城市發展框架基礎上,從功能布局、產業、交通等多個方面著手構建生態安全格局。城鎮建設和轉型將脫離原本功能單一、服務滯后的發展模式,著力構建“產業集聚化、功能多元化、環境生態化、區域協調化”的新型城鎮。
(二)對策建議
1.建設城市生態安全下的生產方式、產業結構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調整是成都天府新區城市建設的重點。國際經驗表明,保護環境不會必然減緩經濟發展,而快速的經濟發展并非一定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最有效的節能減排是結構性節能減排,即對城市的經濟結構實行戰略性調整,把城市生態安全要求貫穿到生產活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對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對傳統產業中落后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工藝進行淘汰、鼓勵企業采用更為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手段,把傳統產業對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由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轉變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推進天府新區區域經濟增長與高能耗、高污染“脫鉤”發展。
2.倡導城市生態安全下的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
生態安全下的城市既包括了城市的生產方式的轉變,也包括了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必須把生態安全要求貫穿到城市生活、消費的各個環節。消費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性活動,是社會再生產過程的重要環節,是市場經濟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消費需求決定社會生產,消費模式的變化將引導社會生產方式的改變。一方面“居民消費結構優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斷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務明顯增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另一方面盲目消費、揮霍浪費卻讓我國城市消費觀念、生活方式偏離了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導致經濟發展與能源資源供應矛盾尖銳,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城市人居的生活質量下降。因此,喚起市民的生態安全意識,轉變城市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代之以節約能源、適度消費、降低污染的觀念。促進城市居民從自己做起,從生活細節做起,推廣“低碳生活方式”,使“理性消費、綠色消費、低碳消費”由概念變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3.樹立生態文明的新觀念,追求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成都天府新區建設應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觀念,由只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轉變為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再上升為“綠水青山”也可以轉化為“金山銀山”。用生態經濟化推動成都天府新區城市建設,不僅包括了生態環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軟實力,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城市的市場競爭力,還包括了生態建設、生態產品的供給為新興產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4.強化和改善政府對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職能
篇2
1.1新型城鎮化對房地產投資的影響作用
1.1.1對城鎮新區進行建設以及舊區改造促進了房地產投資的增加
由于新區建設需要房地產的直接相關投資,房地產資金會直接注入,從而帶動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另外,城鎮舊區的搬遷改造也會帶動當地房地產市場發展,以及房地產投資的增加。同時,搬遷戶對住房的需求也會增加,供求效應促使房地產投資增加。
1.1.2新型城鎮化中人口的增加相應推動了對住房需求的增加
據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化每年以約1%的速度推進,城鎮人口年均增長4%~5%,從而帶動新增住房需求快速增長。由于新型城鎮化的速度不斷增快,大量的人口向城鎮涌入,他們對住房的消費需求也不斷擴大,對住房面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房地產投資也會相應地增加。
1.1.3新型城鎮化帶來的生活水平提升帶動了房地產投資的增加
由于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房地產有著更高的需求。如房屋置換、休閑旅游、娛樂消費等,這些都對房地產消費投資提出了新的要求,帶動了房地產投資的增加。
1.2房地產投資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作用
房地產業是城鎮化的重要物質載體,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人口和城市面積都高速膨脹,必然會帶動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相應地房地產投資在一定時期內的快速增長會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1.2.1房地產投資的增加解決了城鎮化中一部分人口的就業
由于房地產資金的增加,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工人來參與到房地產建設中來,因而解決了部分人口和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問題。另外,房地產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會使得相關行業人員的需求增加,解決了城鎮化中部分人口的就業問題。
1.2.2房地產投資的增加擴大了新型城鎮化的建設資金
城鎮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也要求建設資金的不斷投入,房地產投資的逐年增加、配套建設的不斷增大,促使新型城鎮化朝著環境更和諧、配套更完善、服務更全面的方向發展。房地產投資為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加快了步伐,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的。房地產投資要和城鎮化發展相適應,與產業發展相協調。投資滯后會影響房地產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投資超前則會造成資源和能源的浪費。
2結論與建議
2.1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城鎮化發展水平與房地產投資存在正相關協整關系,二者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系。在短時期內,我國城鎮化水平的變化對房地產投資增加影響不大,不是其增加的原因,而房地產投資的變化則會使城鎮化水平發生一定的變動,即城鎮化水平對于房地產投資的影響不顯著,而房地產投資對于新型城鎮化的影響顯著。在長時期內,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對于房地產投資具有一定的影響拉動作用,而且這種作用力大于房地產投資對于新型城鎮化的影響推動作用。
2.2建議
從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發展經驗來看,房地產本身的逐利性會給城鎮化的發展帶來一定的難題,會導致城鎮化的片面發展,房地產的健康發展才能有效促進新型城鎮化。鑒于此,我國在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應合理引導房地產投資的方向,使兩者協調健康發展。
2.2.1城鎮化方面
首先,根據城鎮自身特點,科學規劃其長遠的發展,引導房地產在城鎮化發展中的合理投資,避免盲目的開發投資或者是滯后的房屋建設。其次,重點做好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工作,在保障性住房的規劃、容量、地址、分配和管理等方面合理設計,加大過程控制與服務管理。再次,完善城鎮的基礎配套建設,建立生態宜居、宜業的城鎮,提升城鎮居民生活質量水平。最后,根據住房市場的供需合理供應房地產市場的土地,做好舊城改造和征地安置補償工作,保障人民的正當利益。
篇3
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質量,就必須把握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核心任務及其發展的重點,把握新型城鎮化建設對金融發展的具體需求。
(一)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的核心及其重點
黨的十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賦予了城鎮化新的內涵和定位,所謂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產城互動、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其內涵在于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著眼農民,涵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因此,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的核心在于使城鎮化轉型發展,就是要改變過去大規模造城、粗放的城市化發展模式,把重心從“城”轉移到“人”上來,實現人的城鎮化。重點任務則是有序推進農民的市民化和農業的現代化。就是要把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與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相結合,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促進城鎮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城鎮功能完善,提升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適應城鎮人口快速增加的需要,完善基礎設施,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創新管理手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城鎮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促進資源循環有效利用,優化城鎮生態環境等。
(二)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對金融發展的新需求
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的任務繁重,對金融資本的需求量更加龐大,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集聚、服務業發展、保障房及商品房建設、居民消費等多個重要領域,再加上產業轉型與消費升級,其中蘊含著大量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第一,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不斷增大。提升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質量,需要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發展的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因此,新型城鎮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更注重城鎮的生態基礎設施,而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對資金需求將大幅增加,尤其是供水、供電、供氣、污水垃圾處理、公共綠地以及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設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需要更多可靠而有力的資金保障。第二,農民市民化的社會公共服務需求。提升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質量,更加強調以人為本為核心,因而更注重實現人口的城鎮化。而人口的城鎮化包括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問題和城鎮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根據2013年7月3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社科文獻出版社在北京聯合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的預測,未來中國需要市民化的農業轉移人口,到2020年前和2030年前全國需要市民化的農業轉移人口總量將分別達到3.0億和3.9億。若按人均15萬元計算,至少需要資金60萬億元,因而資金籌集方面的壓力很大。因此,解決農民市民化問題,金融既需要加大農業產業化支持,以便有更多的農民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也要加大農民到城市就業、創業的支持,促進農民向城市有序轉移;同時,還要解決農民“融入”城市后,要享受到城鎮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問題,在保障房建設、教育、娛樂文化、生態保護等方面,從而對金融創新服務則提出了更高和更多需求。第三,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轉型發展對金融需求不斷增大。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工業化與城鎮化發展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新型城鎮化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機制,而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更有賴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的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加速發展和產業集聚不斷加強,對金融的支持與創新發展提出了新的需求。目前,我國正進入工業化中后期加速發展階段,主導產業由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變,產業區域分布由沿海向內陸轉移、產業布局由分散向集聚化發展,產業驅動由簡單加工、技術模仿向以自主創新為主轉變。在這種狀況下,一方面,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園區建設、國內產業梯度轉移以及技術創新等領域,對金融的需求明顯增加;另一方面,在新型工業化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更多的成長型企業,產業轉移集聚不斷加速等新特點,從而對金融創新發展,提供更多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新產品與新服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總之,要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的資金需求來自許多個不同領域,需求量也是非常龐大的。
二、金融對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推動作用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尤其是“九五”以來,我國城鎮化速度不斷加快,我國城鎮化率在2005年達到42.99%,而截至2013年底,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3.7%,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金融的支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不同性質和類型的金融機構,一方面,通過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動中小企業發展以及促進人口規模擴張和素質提高等渠道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在推進農村地區優化軟硬件發展條件,為農村向城鎮演進以及培育農村工業產業、積累未來城鎮化發展動力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一)金融對新型城鎮化的動力機制的推進
城鎮化的動力機制一般根據工業化的推動力量不同而區分為“市場拉動型”和“政府推動型”兩種。在建國初期,計劃經濟體制使得城鎮化和初期工業化基本依靠政府強力推動;改革開放之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工業化與城鎮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市場在城鎮化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提升,金融對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來看,2004年至2013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一致,呈現不斷擴大趨勢,而且,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2004年為59028.19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83.75%,到2013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為436527.70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97.64%。從2000—2012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構成(%)來分析,可以反映金融在城鎮化建設所需資金方面的巨大作用從2000年開始,預算內資金、國內貸款、利用外資和其他資金來源均處于下降趨勢,只有自籌資金數額不斷增加,2000占42.5%,到2011年達到65.56%,說明金融體系已成為中國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外部資金的主要來源。
(二)金融對農業產業化的推進作用
農業產業化是農村新型城鎮化的直接動力。發達國家關于金融對農業產業化進程的支持,是整個農業產業化過程的重要部分,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由農業政策性支持、合作性組織和商業銀行體系為主的農業金融體系。我國的金融機構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的金融服務,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資金投入量不斷增加。信貸方面,各大商業銀行制訂了城鎮化及新農村建設信貸投向指引,統籌安排信貸資源,加大資金投入,重點關注城鎮化進程中城鎮功能提升、民生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涉及城市水務、燃氣、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提升領域,醫療、教育、城市內部升級改造等民生領域,積極支持商業化運作能力較強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支持農業產業化中農業養殖、農產品加工和農業機械等細分行業優質企業,創新產品和服務方式,支持新型城鎮化發展。二是在網點建設方面。各金融機構,尤其是農業銀行,農商行,不斷強化機構建設,把物理網點向地市和縣域延伸。近年來,先后成立了區域分行和縣域支行,多數省市金融機構出臺制訂了《關于推進縣域支行發展的意見》,經營觸角將進一步向縣域延伸,使縣域支行的布局更加完善,以增強縣域支行市場競爭力,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三是不斷推出新的金融產品。隨著金融機構建設的展開,各金融機構不斷推出相關產品和服務,向城鎮和縣域地區延伸。根據農村城鎮小微企業融資“短、小、頻、急”的需求特點,各金融機構不斷推出適合城鎮經濟發展的系列服務產品,優化審批流程,對不同類型的小企業,提供相對應產品組合包,以服務包的形式提供結算、貸款等相關服務,降低融資成本。農村信用社也以城鎮化發展為契機,積極發展消費金融、社區金融,不斷加大對農戶聯盟貸款、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貸款推廣力度;加大對農村二、三產業的支持力度,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升級。
三、提升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面臨的金融困境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命脈,應在城鎮化發展中發揮輸血和造血的重要功能,充分滿足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資金需求。但是,在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中,金融對城鎮化建設的支撐力度遠未達到應有水平,要提升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質量,仍面臨如下金融困境。
(一)金融制度不完善的制約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從金融業發展來看,我國金融制度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金融自由化的發展,從而制約了新型城鎮化的建設。首先,是利率制度。我國利率水平的決定權雖然正逐步放開,但還未完全交付市場。利率水平被長期壓低,使債權方不斷地補貼債務方,導致經濟社會的兩極分化,也就是金融抑制理論里所謂的“低利率分割經濟”,從而成為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的一個主要誘因。其次,是商業銀行的信貸審批制度。就新型城鎮化建設來說,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是金融業的龍頭,它的縣域支行不具備信貸發放的審批權,向上報批的程序降低了縣域經濟融資效率。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前期資金需求量較大,但由于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的運營主體(企業)缺乏明確的行業分類,導致城鎮化項目在推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房地產市場調控和金融市場管制的約束。當項目運營主體在為城鎮化項目尋求金融支持時,往往會受金融體制的約束,一方面,金融機構很難突破與房地產開發有關的條條框框來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另一方面,項目運營主體由于無法提供金融機構要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四證),最終導致金融機構無法為城鎮化建設項目提供全方位的融資服務。再次,是民營金融機構市場準入制度及其相關的法律制度。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來看,民營中小金融機構將是國有金融機構的重要補充,民營金融機構應該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扮演更重要的核心角色。而我國現有城鎮化建設的投融資體制,長期忽視民間資本的重要作用,對民間資本進入城鎮化建設領域設置了許多障礙與歧視性條款,抑制了民間資本投資新型化建設的熱情,導致政府財政壓力在城鎮化建設中不斷加大的同時,大量的民間資本卻游離于城鎮化建設之外,形成了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成為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提升的制約因素。與此相關的法律制度,如對農村地區和城鎮地區存在的金融抑制、金融排斥、《物權法》規定集體所有土地不得抵押等制度問題,同樣制約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資金需求。
(二)融資模式限制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城鎮化與工業化同步快速發展,所依靠的主要是投資,而投資依靠信貸、信貸依靠貨幣擴張。20世紀80年代主要依靠政府撥款與國企投資;90年代主要依靠銀行貸款和國企投資;21世紀之后,雖然投融資體制和渠道迅速多元化,但主流渠道仍是上述融資模式。結果是我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依然過度依賴銀行信貸和政府投資。事實上,我國很多地方政府由于沒有建立適應城鎮化資金需求的多元化投融資市場機制,融資方式仍以銀行貸款為主,很難滿足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所需資金需求。由于金融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擔保補償機制缺失以及內在發展動力不足等問題以及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導致金融對醫療、教育、文化、社會保障等民生方面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服務水平不高,從而影響了城鎮化的推進和協調發展。
(三)金融市場體系不完善制約新型城鎮化質量的提升
健全的金融市場包含的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應該能充分發揮配置金融資源的作用,從而為城鎮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然而,由于我國目前的金融業市場化程度不高,我國金融市場以銀行業為主導,包括其他類型金融市場,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衍生品市場等,相對于銀行來說無論是規模上還是制度上都尚未發展成熟,權益性投融資市場長期無法發展壯大,貨幣和資本市場間又長期缺乏聯動機制等問題,造成金融市場結構效率過低,不利于城鎮化建設中各種融資形式配置金融資源效用的充分發揮。金融市場體系不完善,一方面造成金融市場運行的低效率,從而影響要素資源的聚集,導致經濟運行效率低下,抑制了欠發達地區的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和農民市民化的進程;另一方面,不利于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借助市場的力量籌措資金,致使資金的缺口由政府負責,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
四、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的金融創新重點
金融支持中國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的提升,應致力于在金融制度的創新、投融資模式創新、資本市場體系等方面取得重大創新。
(一)以利率市場化改革為核心的金融制度創新
完善的金融制度必須以利率市場化改革為核心,同時推進其他相關制度的改革,為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的提供制度保障。第一,通過利率市場化改革與貼息政策并舉,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利率由市場決定,是提高資源優化配置、開放金融市場、實現金融深化的一個前提。發揮利率市場化矯正金融的市場功能,在合理的利率水平下對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實施貼息政策,真正地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進而提升新型城鎮化對建設質量。第二,根據具體情況下放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信貸審批權。要針對不同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的不同發展狀況,區別對待,根據貸款規模和不良貸款比率,下放貸款審批權。第三,適度開放民營金融市場,使民營資本參與到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中來。中央和地方兩級政府應該盡快在公共服務等領域明確建設標準、降低準入門檻,形成多元投資主體,從根本上解決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資金不足問題。此外,要完善與金融相關的法律制度。通過法律的完善來保護和開發城鎮經濟的潛在抵押擔保資源,增加企業和農戶的合法抵押、擔保、信用增進等資源。通過金融制度的創新,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即可找準定位、各司其職、協同發展。政策性銀行在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中發揮先導作用,專門滿足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需求;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以及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揮主導作用,重點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以及農產品結構調整等,并對確有需求潛力以及就業容量較大的城鎮第三產業加大信貸投入;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商行應發揮補充作用,在健全城鎮功能和發展城鎮社會服務中尋找商機。至于那些具備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可升格為村鎮銀行,充分發揮它們貼近城鎮和快速靈活等優勢,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市場化機制下的投融資模式創新
在市場化機制主導下,創新城鎮化建設投融資模式,就是要實施政府主導、各級政府合理分工、合理負擔的公共財政體制。各級政府應重點引導大型企業投資,一些縣域或新區建設可以直接交給大型企業,在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同時,為企業轉型提供新的出路。應重視股本融資,帶動“金融招商”,利用資本杠桿撬動社會投資。政府還應發揮財稅政策和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以部分機動財力做引導,面向社會募集組建“城鎮化建設基金”、“農業產業化發展基金”等,用私募基金等方式引導資金抱團投資,解決資本金問題。根據城鎮的整體建設與產業發展規劃形成“項目包”,以基金為依托,開展金融招商,聯合社會各類金融機構組成金融要素包,建立聯合投融資機制,以滿足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所需的資金要求。民營資本應該成為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營利性基礎設施的重要力量,在一定時期內,外資也可以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靈活采用BOT、PPP等不同的項目融資方式,盤活社會資本。BOT即建設-經營-轉讓,是指政府通過契約授予私營企業,包括外國企業,以一定期限的特許專營權,許可其融資建設和經營特定的公用基礎設施,并準許其通過向用戶收取費用或出售產品以清償貸款,回收投資并賺取利潤;特許權期限屆滿時,該基礎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除了BOT以外,還有BOO(建設-擁有-經營)、BTO(建設-轉讓-經營)、BOOT(建設-擁有-經營-轉讓)等類似項目融資方式。此類融資方式能減少政府的財政投入,通過盤活社會資本來建設基礎設施,尤其是在污水處理、公路建設等方面,可以為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的資金需求提供良好的途徑。
(三)以債券市場為主導的資本市場體系創新
相對于銀行貸款,債券到期時間長,與基礎設施建設周期和回報期長的特點相吻合,是更加適合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融資方式。所以,要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就必需推動以債券市場為主導的資本市場體系創新。債券市場的創新,就是要根據支持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不同產業特點,進一步創新債券品種,包括國債、市政債、公司債、信用債、資產證券化等,應全力發展多層次、多品種、多主體、具備高度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債券市場,通過債券市場創新來盤活經濟體系已經累積的巨大資產,提升資產收益和運用效率。通過發行30年、50年的長期國債或特別國債,以國債去購買或補償農民土地,每年有固定收益,改變過于依賴征用土地推進城市建設的方式,讓農民以土地參與城鎮化建設,分享城鎮化發展的收益。通過具有財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機構發行的市政債,用于交通、通訊、住宅、教育、醫院和污水處理系統等地方性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建設,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投資提供規范、穩定、可持續的資金支持。推行市政債券后,政府就要主動接受債權人的約束與監督,一方面,可以迫使地方政府的行為更加理性化;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創建市政債券市場是城鎮化過程中必需的金融基礎要素,也是今后資本市場發展的主要方向。通過資產證券化解決資產的流動性問題,分散風險。通過施行基礎設施的資產證券化,一方面,可以利用這種新型融資方式從更多的籌資渠道中籌集到大量的資金,以有效解決城鎮化建設中的資金短缺問題;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建設者加快資金周轉速度,縮短投資項目的回收期,通過調整資本市場結構把投資項目的風險降到最低。此外,還應該加大中小企業融資工具創新力度。土地成功流轉之后,農民進入城鎮,就需要創造能夠吸納大量低水平勞動力的中小企業。政府需要改革監管政策,鼓勵大型金融機構服務中小企業,鼓勵發展多元化和多層次的金融服務機構,鼓勵多層次金融創新產品和融資工具為中小企業服務。
五、結語
篇4
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是指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在發展規劃、基礎設施、空間布局、體制機制、推進工作等領域統籌謀劃、整體推進,破除新型城鎮化建設與智慧城市建設相互脫節的“兩張皮”現象,達到城市格局與智慧產業布局有效對接,城鎮服務體系與智慧應用體系優化匹配,城市基礎設施與智慧設施網絡有機結合,使新型城鎮化建設與智慧城建設緊密融合,城市化與信息化互為動力,促進兩者互動協調發展。具體而言,其內涵要求包括四個層面:其一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國土規劃等要與智慧城市建設規劃相匹配、相對接;其二是智慧產業發展與城市產業的規劃、布局、特色等相互協調;其三是智慧城市建設基礎設施與城市空間、功能、發展結構等相融合,兩者相互支撐;其四是智慧城市應用系統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統籌謀劃與推進。
二、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城鎮化發展水平
寧波深化實施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必須從完善功能體系、優化空間格局、暢通交通網絡、提升品質特色、創新體制機制、推進城鄉一體等方面全面統籌整體推進。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就是要在城市建設中融入智慧產業、管理、應用、文化等因子,從而提升城鎮化發展水平。一方面,依托主城區邊緣設立智慧產業園區或在遠郊打造獨立智慧新城,是拉開城市框架的有效路徑;另一方面,強化在城市建設、管理中智慧基礎設施、智慧應用系統的融合,是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質的重要路徑。
(二)有利于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無論是構建智慧產業園區,還是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著力提升智慧元素,對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都具有重要意義。智慧產業園區作為智慧產業的集聚區,為智慧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為園區內中小企業、創新企業提供場地、技術、資金、孵化等專業支持和服務,從而有利于智慧產業快速發展及相關企業做大做強。在城市建設和管理過程中提升智慧化水平,為智慧產品、服務、應用系統等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商機,對于加快智慧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也十分重要。
(三)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是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客觀需要。在城鎮化建設中,著力加強智慧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資源的整合共享,可以讓居民更方便地使用信息網絡及相關資源;強化交通、醫療、教育、文化和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智慧應用體系建設,可以讓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在城市管理中推進社會治安監控體系、災難預警體系、應急體系等系統建設,可以大大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三、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的模式借鑒
(一)智慧新城建設型
案例:廣東省惠州市是科技部和標準委批準的首批20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近年來著力打造的潼湖新城是一個典型的智慧新城。新城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規劃了留學人員創業園、高校創新園、國際科技合作園、工業設計園、大企業研發中心和科技與金融服務中心,以及相配套的商務區、智慧生活示范區、三網融合智能化小區,突出強化“產、城、人”的深度融合,目標是打造成為智慧產城融合、智慧技術集成、智慧產業發展、智慧服務惠民的美麗城市。
(二)舊城智慧改造型
案例:近年來,四川省南充市投入巨資啟動了規模最大的舊城改造,在此過程中把智慧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融合放在突出位置。從無線網的覆蓋面來看,經過改造后的南充老城智慧基礎設施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時大力推進智慧政務、智慧產業、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建設,加快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一批成熟的智慧應用項目,城區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三)智慧城鎮建設型
案例:上海浦東新區周浦鎮是中國智慧城鎮創新示范單位,將“智慧城市、智慧產業、智慧科學”的概念引入城鎮建設管理,目前已實現百兆家庭寬帶接入和無線網絡全覆蓋,大力推進物聯網、云計算、智能電網等高新技術在節能降耗、清潔能源、城市安防、智能交通、醫療服務和智慧社區等方面的示范應用,基本建成了百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智慧商務區和智慧產業區,以“數字惠民”大大提升了周浦居民智能生活環境的水平。
(四)智慧社區創建型
案例: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社區的智慧社區建設始于2012年,組建了智慧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專項規劃,建立了“智慧社區信息發展中心”和“智慧社區市民體驗館”,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列為市、區兩級智慧社區首批試點單位。建設重點包括社區管理、公共服務、智慧商圈、人文精神等四大板塊,具體可以概括為“一庫(民情檔案綜合信息庫)、一卡(智能炫卡)、兩平臺(社區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和社區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多系統(以平臺為基礎開發的各類具體的應用系統)”。
(五)智慧產業園區拓展型
案例:目前我國有30多個國家級高新區正在有序推進智慧園區建設,其中江蘇省無錫市的T-Park是智慧產業發展與園區城市建設共同發展的典范。與傳統工業園、開發區不同,T-Park是一個智慧產業和生活融合區域,園區規劃時就不僅包括了智慧產業發展內容,還包括了園區開發建設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內容,不僅有發達、完善的智慧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更有便捷、優化的創業服務鏈,是一個不僅宜業而且宜居的大“社區”。
(六)重點開發區智慧提升型
案例:2012年,武漢開發區啟動智慧產城一體化戰略,委托北京泛華集團對“智慧城”、“生態城”進行總體規劃并對重點核心區進行城市設計,規劃面積84.7平方公里,重點打造11大功能片區,其中最核心的是“智慧城公共服務片區”,重點建設企業服務中心、智慧展示中心、綜合數據中心、特色商區、川江池智慧公園、專家公寓和智慧社區等項目,著力創建國際化智慧城示范區和慢生活休閑體驗區,打造智慧產業與公共服務完美融合的城市名片。
(七)都市功能區整體智慧化開發型
案例:南京將建鄴區江心洲整體智慧化開發,成為智慧功能區建設的經典案例。江心洲是長江沿線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圍、區位優越、環境優美的江中洲島,面積15平方公里。南京市政府與戰略合作者對該島進行整體開發,突出以生態、低碳、智慧產業為主導,著力建設科技研發、創意智慧和高端總部高度聚集的國際化智慧產業園區,以及生態旅游、文化創意、商務休閑、生態居住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國際化低碳智慧島。
(八)智慧城市綜合體帶動型
案例:綠地集團以紐約曼哈頓的全智能建筑為模板,在合肥全力建設一個智慧城市綜合體示范點。該綜合體將立足城市建設的最前沿,把最先進的規劃理念、智能技術運用到項目中,打造面向未來的科技智能建筑,搭建智慧城市綜合服務增值平臺。在這個智慧綜合體中,每一個建筑及信息、設施、設備都是有機融合相互促進的生態鏈條,建成之后,智慧辦公、智慧商貿、智慧物業管理等都將成為現實。
四、寧波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一)主要成效
近年來,寧波按照國家和浙江省的總體戰略部署,大力實施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及智慧城市建設綜合試點,并在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方面作了積極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城市建設中智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大力實施“光網城市”和“無線城市”等工程,加強基礎資源數據庫和政務云計算中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中的“智慧因子”不斷增強。二是城市管理運營中智慧應用系統效用發揮更加明顯。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試點項目進展順利,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三是智慧產業園區的城市功能不斷拓展。著力發展軟件、信息、智慧制造等智慧產業,重點推進寧波杭州灣新區的智慧裝備和產品研發與制造基地、寧波國家高新區的軟件研發推廣產業基地兩大試點區域建設。四是智慧功能區塊開發積極探索。比如鄞州下應區塊“智慧城”完成規劃設計,海曙、江北等地“智慧社區”建設成效明顯。
(二)存在問題
總體來看寧波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尚處于自發性的初級發展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一是在思想理念上認識不夠。比如新近出臺的《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市化提升城鄉治理水平的決定》中盡管提到了要“堅持智慧管理”、“加快智慧基礎設施建設”等,但是沒有明確提出深化兩者融合問題。二是在規劃制定上缺乏溝通銜接。城市產業規劃、國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與智慧城市建設規劃銜接程度不夠高,規劃制定過程中缺乏溝通對接,規劃之間“兩張皮”現象突出。三是在工作推進上缺少協調融合。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分別由不同的部門主管,分管市領導也不同,這也導致在工作中難以做到深度融合、互動協調。
五、推進寧波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發展的對策思路
(一)加強對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工作融合
一是要深化認識。通過理論宣傳、政策引導,進一步加深全市上下對提升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水平必要性、重要性的認識,把融合理念貫穿到各地各部門推進城鎮化和智慧城市建設的實際工作中。二是要加強組織領導體系的對接。目前寧波新型城鎮化和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領導機構分別是市城鎮化建設領導小組和市智慧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要強化這兩個領導機構尤其是牽頭單位的對接,建立協商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兩者融合的重大事項和重點問題。三是要加強工作推進對接。比如在推動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中,要與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相一致;在推動衛星城、中心鎮建設時,要與智慧城鎮建設相融合;在推動老城改造、新城建設過程中,要與智慧社區、智慧綜合體建設等相匹配,等等。
(二)加強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的規劃融合
一是要促進規劃對接。積極探索“多規合一”,建立開放式的規劃編制程序,由規劃部門召集發改、經信、建設、國土等部門共同修訂和完善相關規劃,促進城鎮化規劃、智慧城市建設規劃與國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有機對接。二是要適時制定出臺專項規劃。制定出臺提升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水平的專項規劃,建立規劃評估和動態調整機制、規劃監管和協調機制。三是要制定出臺行動綱要。研究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行動綱要,明確階段性實施目標、重點任務、重點項目、實施主體和各項保障措施。
(三)強化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產業融合
一是要加快發展智慧制造業。結合寧波實際,著重發展智能家電、智能電表、數控設備、智能交通、智能環保等智慧裝備產業,以及移動通信數據中心、金融數據處理中心、國際物流數據處理中心、重點產品和資源數據中心等網絡數據產業。二是要加快發展智慧服務業。重點發展軟件研發、智慧物流、智慧貿易、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文化創業、工業設計、科技服務等高端智慧服務業,大力引進和發展智慧總部經濟。三是要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農業,依托各類現代農業綜合開發區、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加快建設“精準農業”信息系統,著力打造智慧農業示范推廣基地。
(四)強化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設施融合
一是要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大力推進光纖到戶、下一代互聯網、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和第三代、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的建設,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全面推進無線城市建設。二是要加快建設智慧市政基礎設施體系。近期要重點加快推進城市智慧交通體系、水務管理、污染治理、能源管理、園林旅游等市政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感知化建設。三是要加快建設智慧公共服務設施。推進智慧技術在教育、醫療、文化、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方面的應用,加快開展智慧學校、智慧醫院、智慧圖書館、智慧政務等試點。
(五)強化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體制融合
一是要強化管理融合。進一步推進智慧城管建設,加快建設社會治安監控、災難預警、應急處置、安全生產監管、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環境監測、口岸疫情預警等信息系統,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二是要強化體制機制統籌。在開發建設方面,理順新型城鎮化和智慧城市建設體制,統籌確定開發時序、重點,強化重點項目、重點區塊建設的統籌協調力度。在投融資方面,著力于建立完善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資金綜合平衡機制、資源資產盤活機制、投入產出與回報機制、重大項目共建共享機制等。在督查考核機制方面,統籌構建兩項工作的評價指標體系和目標責任考核辦法,協同開展目標進度監測評估等。三是要強化政策法規統籌。加強智慧城市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相關技術標準、制度規則、實施細則等方面的銜接,強化財政投入政策、土地保障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統籌協調。
(六)加快新型城鎮化與智慧城市建設融合的平臺建設
篇5
內容摘要:我國《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的出臺,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新型城鎮化對商貿流通服務發展,存在著直接與間接性的作用機理,有助于商貿流通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通過分析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新型城鎮化發展與商貿流通服務體系構建二者間的關聯,并提出構建商貿流通服務體系的策略,將有助于在經濟新常態發展路徑下,加快我國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商貿流通 服務體系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面臨著經濟轉型發展需求,新型城鎮化發展所帶動的刺激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作為服務業的主要部分,商貿流通服務體系構建,能夠涵蓋餐飲業、倉儲業以及交通運輸等與商品流通相關的活動,營造更好的消費環境,充分釋放消費需求。近年來,在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下,我國商貿流通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農村與城鎮的融合性發展,導致城鄉差距逐漸減小,促進了城鄉消費的提升。201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達30萬億元,同比增長十分之一。基于新型城鎮化背景研究商貿流通服務體系構建,有助于促進我國流通市場的現代化轉型與發展,通過協調城鄉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進而推動我國商貿流通產業的優化與結構升級,最終實現我國擴大內需的經濟發展戰略,促進我國市場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商貿流通服務發展進程及現狀
(一)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
隨著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正式出臺,我國首批新型城鎮化試點城市名單公布,我國正式步入新型城鎮化發展階段。如圖1所示,在國家發展政策以及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雙重推動下,我國城鎮化比例從36.22%上升到56.10%,年均增長率為1.24%。但從我國城鎮化的內部發展狀況來看,則存在較大的不均衡性。在我國東部地區以及一些省會城市,其城鎮化的發展水平整體較高。一些中西部小城鎮的城鎮化發展水平則較為滯后。城鎮化發展的差異性一方面與城鎮發展的必然規律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中小城市的基礎流通業不發達有關。
根據《2015-2020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大陸人口總量已經超過13億人,與2013年相比,增加了710多萬人,其中常住城鎮人口將近75000萬人,約為總人口的55%。1978-2014年間我國城鎮常住居民數量從最初的1.7億上升到7.5億,城鎮化比率從18%上升到55%。2015年11月國家發改委再次公布第二批新型城鎮化試點,具體包括59個城市地區,并主要致力于中小城市的培育與綠色智能城鎮發展,以及農民融入城市和產城融合等方面。加快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建設,一方面符合我國產業升級轉型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穩定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商貿流通服務發展現狀
如表1、圖2所示,我國GDP總量和商貿流通服務產業總額均不斷攀升,2015年GDP總量是2004年的4.23倍,商貿流通服務產業總額增長接近八倍。從行業發展角度而言,規模以上流通企業數量也在不斷提升,增加了66家之多。從增長比例來看,全社會商貿流通服務產業總額的增長比,明顯優于GDP總量。我國商貿流通業的迅速發展,主要受益于宏觀經濟的發展以及全社會對流通業的需求量和需求層次。
如表2所示,在城鄉商貿流通額方面,農村商貿流通業總額與城市商貿流通業總額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雖然近年來農村商貿流通業總額不斷攀升,但是與城市商貿流通業總額的差距巨大。根據調查了解與文獻資料的整理發展,我國農村商貿流通服務體系的發展,也明顯落后于城市地區,需要通過不斷構建雙向協調發展的城鄉商貿流通服務體系,才更有助于推動我國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
新型城鎮化發展對商貿流通服務發展的作用機理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將有助于改變居民消費習慣與消費結構,進而為商貿流通業的組織結構帶來本質改變,帶動商貿流通服務體系的現代化發展與構建。當前居民消費需求呈現個性化與多樣化發展需求,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力將在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中得到釋放,進而促使農村商貿流通市場得到轉型升級發展機遇。
(一)新型城鎮化發展對商貿流通業的直接性作用
在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中,透過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消費需求也將不斷提升,對產品的品質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用電器與耐用品等產品消費環節,城鎮居民更加注重產品的售后服務品質,這將有助于推動商貿流通服務體系的構建。與此同時,城鄉雙向商貿流通的互動發展,將有助于整合商貿流通系統的供應鏈資源,為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商貿流通產業鏈條及相關產業帶來發展動力,有助于推動商貿流通體系的現代化發展。隨著人口數量與消費規模的不斷增加,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商貿流通的經營模式將獲得創新發展,通過流通業態模式的市場化發展,才更有利于加快城鎮經濟的發展。居民消費方式與消費結構的轉變,將帶動商貿流通服務體系的信息化、多樣化發展,迎合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
(二)新型城鎮化發展對商貿流通業的間接性作用
篇6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皖北城一體化建設研究
――以宿州市為例
歐曉倩章夢雪
(宿州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摘要】首先,在了解城鄉一體化建設和新型城鎮化的內涵與建設意義的基礎上,以宿州市為例,運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調研方法對宿州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其次,從社會層面、政府層面、城鎮居民層面分析了宿州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現狀,得出了有關于城鄉一體化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最后,城鄉居民層面、政府層面以及社會層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二元結構;城鄉差距
緒論
在城鎮化進程中,社會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在城鎮化發展中隱藏了愈多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但這并不能阻礙城鎮化的步伐,在面對這些問題時,皖北地區給自身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即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還兼具和諧發展的目標,另外堅持在發展中體現綠色、低碳、可持續、可發展等。
同時城鎮化進程中,它至少涵蓋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人口城鎮,二是經濟城鎮化,三是社會城鎮化,在這三個層次發展中,社會的矛盾也尤為突出,例如人口不斷的增多,但土地的使用率卻低,這也是現在政府采取土地集中使用的原因,在面對這些潛在的風險和問題時,皖北地區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發展模式,即與周邊地區一起聯合探索出適合皖北地區城鄉發展的道路,以實現皖北地區城鄉間的共同發展與富裕。
一、研究現狀描述
(一)宿州市與安徽省其他直轄市的城鎮化率情況
根據2014年安徽省統計局調查數據顯示安徽省各個市的城鎮化覆蓋率中,合肥為69.10%,增福為1.31;淮南市為67.90%,增福為1.25;蚌埠市為50.91%,增福為1.24;淮北市為59.76%,增福為1.23;阜陽市為37.50 %,增福為1.27;宿州市為37.43%,增福為1.27。
單從城鎮化率角度來看宿州城鎮化率在不斷的增長但城鎮化水平還是相對較低的,增長幅度與其他城市相比并不突出。這樣單一發展會使得宿州等一些城市城鄉一體化建設無法持續發展,也無法從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多個角度來實現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皖北城鄉一體化建設。
(二)宿州市近幾年城鎮化率情況
數據顯示,宿州市近幾年的城鎮化覆蓋率非別為:11年33.1%、2012年34.8%、2013年36.2%、2014年37.4%。可見城鎮化率一直在提高,但增速卻在減緩,增長幅度也十分微小。
(三)宿州各地區的城鎮化覆蓋率
數據顯示,宿州市各區的城鎮化率分別為:橋區為45.1%、碭山縣為35.9%、靈璧縣為25.3%、蕭縣為21.9%、泗縣為18.5%。可以的初步得出:橋區的城鎮化率最高,泗縣的城鎮化率最低;橋區的城鎮化率比泗縣高22.2%,各地區發展不均衡。
(四)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根據宿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2014年間,城鄉絕對收入差距從13190到18925。城鄉收入差距比高達300%,而且每年都會增長。
從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城鎮居民收入與農村居民收入存在將近3倍的差距,這也體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中的發展失衡。但從這表中也可以看書,城鄉收入差距也在不斷的減少,但總體減幅不是很大。
二、研究結果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1.城鎮化增速滯緩,縣域城鎮化水平不均衡
在城鎮化的過程當中,隨著各種問題的出現,城鎮化的發展速度開始減緩。宿州市與安徽省其他地級市的城市化覆蓋率對比也不是很突出,還是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這就說明人們應該意識到不能一味地走老城鎮化道路,而是要尋求一種新的突破。
由圖2 3可以清晰地看到,宿州市各地區的城鎮化率差別非常大,縣域城鎮化水平不均衡。各個區域都在建設,但由于每個地方建設的力度、效度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不同等等原因,導致了城鎮化水平不均衡。
2.城鄉一體化建設不徹底,鄉鎮居民思想落后
從實地調研結果顯示,在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有些地方建設的不夠完善;有的是建設完了之后,后期的工作卻沒有持續下去,導致已經建設好的成果毀于一旦;還有的是在建設途中就停滯不前。這些問題的出現與政府的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絳辛τ瀉艽蟮墓叵怠
還有就是城鄉居民對城鄉一體化概念沒有深刻的認識,導致在建設中有些居民不支持政府的工作,導致建設中出現困難。還有許多農民思想文化水平達不到,使經濟發展與人文發展脫節,有可能會導致造成只是建立了城鎮,卻沒有可此續發展的動力的局面。
3.城鄉差距明顯
城鄉之間在經濟、教育、空間上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而這些差距阻礙著城鄉一體化的推進。如在空間方面,城鄉之間存在著有形和無形的隔離,城市帶和鄉村帶之間空間差的減少速度遠跟不上近幾年的發展形勢。
通過調查研究數據顯示,現如今城鄉居民在個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近幾年的產業發展雖迅速,但從數據中可得出農村居民遠跟不上現代產業的發展。所以如何解決此類問題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成為我們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
城鄉社會發展的程度差,農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滯后性和保守性,這種文化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
從城鄉的差距可以看出宿州的城鄉一體化建設還有待提高,應該從多個角度多維的綜合發展,使宿州在迎合發展政策的同時能結合自身的情況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讓城鄉一體化建設得到理想的效果。
4.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認識不足
宿州等一些地區近幾年將改善重點放在擴大城市空間和城市數目增加方面,出現了“虛假城鎮化”、“城鎮化不徹底”的現象,在這種現象下城鎮化率雖然得以提高,但是農民并沒真正的享受到城鎮居民的待遇,并沒有從本質上得以改善從而致使城鄉一體化建設改善不突出發展緩慢。
要想使城鄉一體化建設能夠全面、可持續的發展,要對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意義進行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5.單一發展,沒有尋求新的突破
就研究結果顯示,宿州地區在皖北城鄉一體化建設方面還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發展體系不夠完善較為單一。這致使宿州的一體化建設速度較其他皖北地區相對比較緩慢。
縱觀宿州近幾年的城鄉一體化建設主要將改善重點放在擴大城市規模和城市數量增長方面,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皖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根本問題,沒有從多維角度來發展宿州在新城鎮背景下的皖北城鄉一體化建設。沒有解決阻礙城鄉一體化建設的三農問題和二元化結構等主要問題。
(二)出現問題的原因
1.城鄉二元制結構制約城鄉一體化建設
城市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由農村向城市轉變的過程,即使實行戶籍制度,可以緩解城市的就業壓力,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卻隔離了城市與農村,使得二者存在于相對封閉的空間中,這種情況對城鄉一體化建設產生不利影響。
城鄉二元制結構加劇了社會經濟增長的不均衡。近幾年城鎮人口數目增加和城鎮空間的擴張使得城鎮化率提高農村戶口轉化為城鎮戶口但只是偽城鎮化。在消費的形式方面,農村人的消費屬于沒有城市人豐富多彩,他們解決溫飽問題就可以,而城市人更懂得享受生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建設問題,使得城鄉二元結構更加制約城鄉一體化的建設。
2.三農問題突出
宿州近幾年的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皖北城鄉一體化建設并沒有解決三農問題。三農問題主要表現為農民的收入低且增收難,導致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較大,解決三農問題主要就是縮小城鄉居民貧富差距。
各部門通過采取一些措施,使三農問題在生產方式、生產結構等方面得到相應的改善,但是這個的發展速度遠遠跟不上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發展腳步。
3.政策的貫徹落實和鄉鎮居民的文化水平
由于人們對城鄉一體化的認識不夠深刻,導致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中會受到多方面的阻礙。原城鎮中的人會不接受農民,而農民也會適應不了城鎮的生活,他們還是習慣于自己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這些都是政策能否徹底落實、落實到位的關鍵約束因素。
在調查的幾個地方,我們發現雖然城鎮建設中的基本設施都是齊全的,但是后期被損壞的程度非常的嚴重,居民們根本沒有珍惜公共設施的意識。因此,在城鎮化建設當中一定要堅強居民思想道德建設。讓人們意識到建設城鄉一體化最終都是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那么才能可持續的發展、和諧的發展。
三、對策與建議
(一)貫徹新型城鎮化對城鄉一體化的指導作用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傳統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卻帶來了許多經濟、社會方面的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劇了城鄉二元分割。所以,宿州市城鎮化路徑也需要改變過去不夠科學的城市化,而是要轉向基于城鄉一體化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首先,人的城鎮化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這個層面上就要求加速推進農村居民轉化為市民的過程,比如現在對于農村居民的城市戶口問題就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問題。再者,產城的融合、城鄉的協調、工農的協調等方面的發展一直都是新型城鎮化要求。
可以看出,新型城鎮化的基本指導思想都對解決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的問題,有著很大的指導作用,告訴我們接下來的城鄉發展的新道路,那就是不但要走可持續、良性的發展道路,而且要在發展中考慮到人的重要性,建立一個經濟、人文、環境都和諧、統一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城鎮。
(二)加強小城鎮的建設
發展小城鎮,可消化農村勞動力,消除城市就業壓力。小城鎮建設是新型城鎮化一個重要的部分,同樣適用于城鄉一體化建設。小城鎮有較強的經濟、科技、人才等優勢,有利于帶動周邊鄉村經濟發展。但現實卻是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小城鎮建設的重要性,對于小城鎮的建設較弱,沒有得到徹底實施。在此層面上,小城鎮有必要作為城鄉一體化戰略的重要一步。
(三)改革戶籍政策
城鄉二元結構是造成社會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想要減少這類收入分配上的差異,就必須轉變城鄉戶籍管理制度。有很多地方的城鎮化的有戶籍人口市民率與非戶籍人口綠的差別仍舊很大,這就要求我們改變這種現狀,從而使城鄉間的勞動力可以自由流動,實現平等就業。
(四)提高鄉鎮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我國一直強調“科教興國”,并且一直努力建設為一個人才大國。因為只有有了人才,國家才能更好地發展。同樣的在經濟發達的地區,教育水平同樣很發達。由此可見,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我們必須樹立到“硬實力”重要,但“文化軟實力”更重要的觀念。在建設中大力發展教育,提高人們的受教育水平,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人才。
既然大力發展人才,那么就相應的要出臺一些政策去留住人才,為家鄉的建設做出貢獻。
四、結論
宿州雖在城鄉一體化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較其他城市發展速度還是相對比較緩慢。其主要原因是城鄉二元制和三農問題突出制約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只有在相關程度上減少二元制問題和三農問題對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影響和從根本上消除這兩個問題,才能使宿州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格局。實現城鄉共同發展,p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建設全面小康社會。
城鄉一體化發展聯系個社會的各個層面和人民的思想、認知、文化等方面。在建設城鄉一體化時要全面協調,不可突出冒進,相互之間做加減法磨除棱角,實現全面現代化科學的發展。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和一體化的要求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在目前城鄉差距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通過城鄉一體化來縮小城鄉差距已刻不容緩,而新型城鎮化立足于我國目前的大背景下,則更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其貼近經濟發展本身,創造出新的投資需求,提高農民收入,利于城市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此論文主要圍繞城鄉二元制和三農問題來探索研究,了解發展現狀、取得的相關成就和存在的相關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是國家和人們的共同愿景,是促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必要途徑。各地省市應貫徹落實總體規劃,也要在落實的同時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葉蓮松.新型工業與城鎮化[J].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3]曾賽豐.中國城市化理論專題研究[J].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6)
[4]李樹蹤.中國城市化與小城鎮發展[J].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05)
[5]馬海發.農村城鎮化發展探索[J].新華出版社,2004,(01)
[6]姜偉新.城鎮化既要積極又要穩定[J].求是,2011,(02)
[7]肖良武,張艷.城鄉一體化理論與實現模式研究[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篇7
論文關鍵詞:農村城鎮化,政府角色,政府定位,三區聯動
從2006年開始,隨著《關于規范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工作的意見》的出臺,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輪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浪潮,各地政府采用各種形式介入到農村城鎮化過程中,如“遷村并點”、“兩分兩換”、“宅基地換房”、“村改社”、“新民居工程”等。政府的積極介入破除了各種制度障礙,使得農村城鎮化的進程能夠順利進行,但是也造成諸如農民“被上樓”、土地糾紛等問題,正如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中國發展報告2010》所言,農地轉為城市建設用地的巨大收益,對于缺乏城市建設資金的城市政府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但這種土地城鎮化的負面效果也很明顯。因此,政府在農村城鎮化過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就成為研究的熱點問題。
一、政府介入農村城鎮化的意義
自從斯密提出“市場機制會促使人們在追求個人利益時使整個社會獲得最大利益,而國家應該作為“守夜人”的角色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維護市場秩序”的觀點后,市場機制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機制。伴隨經濟的不斷發展,出現了一系列諸如失業、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新古典經濟學家庇古將這些問題歸納為市場機制失靈和市場機制的外部不經濟現象,通過外部性論證了政府干預的必要性,強調通過政府干預實現收入均等化。制度主義者則不認同新古典經濟學家關于政府的最小干預產生最大社會福利,認為為了實現更加公平的收入和財富分配,政府應該在經濟和社會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從理論上論證了有效需求不足、失業和危機的不可避免,并提出國家干預經濟的必要性和措施,形成主張政府干預的凱恩斯主義。伴隨政府對市場干預增強,國家干預經濟引發的各種弊病日益顯現。公共選擇學派的保羅·薩繆爾森和威廉·諾德豪斯指出當國家干預不能提高經濟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時就產生政府失靈現象。綜上可見,雖然國家干預也存在政府失靈現象,但政府干預是解決市場失靈和外部性的必要手段。在農村城鎮化過程中,涉及大量的公共品供給問題,因此,需要政府與市場同時發揮作用,互相補充,以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介入的首要意義在于彌補市場失靈。從西方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實踐來看,市場的缺陷及市場的失靈被認為是政府干預的基本理由 [1]免費論文。用公共選擇學派的奠基者布坎南 (J. Buchanan) 的話來說: “市場可能失敗的論調廣泛地被認為是為政治和政府干預作辯護的證據”[2]。城鎮化的社會總收益大于社會總成本,因此無論城市或鄉村居民都可以從城市發展中獲得收益。但是,由于城鎮化收益的外部性和非排他性,由私人部門推進城鎮化動力不足,這就是城鎮化進程中的“市場失靈”。 農村土地流轉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交易市場,而土地交易市場建立的基礎是明晰的土地產權的確立,僅僅依靠市場機制無法解決土地產權問題,政府的介入可以克服市場外部性,提權保障機制 [3]。因此,農村城鎮化進程的推動,需要政府發揮積極的作用。
其次,政府的介入可以保障公共物品的供給 [4]。城鎮化進程本身具有一種明顯的公共物品特征。城鎮化中的許多公共物品都具有規模經濟特征,只有人口在空間上實現一定程度的聚集,這些公共產品才有可能被有效地提供。只有積極地推動城鎮化進程,使城鎮化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充分提供,才能夠實現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就業以及提高社會福利總體水平的公共目標。
第三,政府介入可以為農村城鎮化提供制度保障。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創新行政管理畢業論文,尤其是農村集體用地的制度創新和農村戶籍制度的創新。地方政府作為一定地域內的權威組織,可以利用政治力量主動地追求本地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相對于微觀主體有更強的組織集體行動和制度創新能力,從而節約了制度創新成本 [5]。
第四,政府介入可以減少交易成本。政府介入可以降低集體建設用地流轉過程和農產品交易過程中產生的交易成本。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過程會產生很大的交易成本,不僅包括信息搜集成本、談判和決策成本,還包括土地政策的創新和實施成本。政府作為人的角色介入能夠有效的減少土地流轉過程中的交易成本。
二、天津市三區聯動的模式中政府的角色分析
自2005年以來,天津市在不減少耕地的前提下,探索了一條大城市“以宅基地換房”建設示范小城鎮,統籌城鄉發展的新思路。“以宅基地換房”建設示范小城鎮是指農民以宅基地按照規?ǖ謀曜賈沒恍〕欽蛑械淖≌ㄈ胄〕欽蚓幼。ㄉ枋視ε寰煤蛻緇岱⒄埂⑹視誆導酆蛻司擁男〕欽頡T謖鼗環康幕∩希旖蚴型ü痙緞〕欽虻慕ㄉ韙納婆┟窬幼√跫蛻罨肪常煌ü┟裨械惱贗騁蛔櫓錘固錚糜詵⒄瓜執枋┡┮擔Vじ孛婊患酢⒅柿坎喚檔停煌ü謎卣硭眉褰ㄉ櫨玫刂副杲ㄉ璧南執翟扒┟裉峁┚鴕蹈諼唬鑾烤檬盜涂沙中⒄鼓芰Φ耐保迪紙ㄉ櫨玫刈芰坎輝黽櫻傭剿鞒魴〕欽蚺┟窬幼∩縝⑴┮擋翟扒褪痙豆ひ翟扒叭蓖吵锪母窬鄭叢斐鼉哂刑旖蛺厴摹叭背欽蚧⒄拐鉸浴T諶J街姓鬧饕饔糜幸韻錄傅恪?
2.1制定合理的區域規劃
政府作為“三區”聯動的推動者,在拆舊建新的同時,在各個項目區內均規劃建設了工業示范園區和農業產業園區,不僅實現了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順利轉移,并且實現了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
工業示范園區的建設實現了鄉村工業的轉型,并解決了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在園區化的過程中,在政府的主導下,主動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企業,實現了鄉村工業的轉型。
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加快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步伐,通過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首先解決了部分年齡偏大,就業能力較差的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其次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為傳統農業的發展起到示范作用和科技推廣作用。
2.2土地制度創新
在我國現行的法律框架下,集體建設用地不允許進入市場流轉。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必須通過國家征用的形式,把集體建設用地變性為國有建設用地,才允許在市場上流轉。這就造成我國建設用地供給的困境,一方面因為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不斷加速,對建設用地的需求不斷增加,導致城市建設用地供給量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在農村有大量的集體建設用地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但礙于政策和法律的約束,這些建設用地卻不能夠進入市場流轉。“三區聯動”模式通過“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方式,實現了集體建設用地的合法流轉,通過增減掛鉤解決建設用地的供需矛盾,實現了集體建設用地與城市建設用地同地同價免費論文。
2.3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和醫療服務體系
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任務,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在“三區聯動”模式中,政府通過各種方式保障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使當地居民成為“四金”(即股金、薪金、租金和保障金)農民。三區聯動模式發展中政府主要通過三個方面改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首先,通過財政補貼、集體補助、個人繳納相結合的方式,建立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制度。其次,為使農村生活困難人員逐步享受到與城鎮同樣的低保待遇,做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與城鎮低保接軌。最后,進一步發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通過在社區建設社區衛生所等手段不斷整合城鄉衛生資源,向農民提供安全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
三區聯動模式中,通過政府的介入促進鄉村工業的轉型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了土地制度創新并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然而這并不表明政府介入的越多越好。政府介入應該有一定的邊界,政府應該與市場機制共同發揮作用,充分發揮其順應性助推之手的作用。在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產業支撐確實達到農村城鎮化的必備條件的時候,政府應該積極地介入,推動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并能夠承擔社會“兜底”的功能。如果政府的介入程度不能合理的把握,也會產生相應的負面影響。
三、“三區聯動”中政府介入存在的問題
通過政府的積極干預,“三區聯動”模式實現了農村快速城鎮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當地居民的認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通過在已經建成的示范小城鎮中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的方式,發現這一發展模式存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3.1農民就業與收入問題
城鎮化后部分進城農民的就業成為問題。離開土地進入城鎮,進城農民基本上脫離了農業勞動,處于重新尋找工作的摩擦性失業狀態。在處于失業狀態的進城農民中,比較年輕的人員希望在正規部門實現就業,但因為其文化水平的限制,第一很難進入中心城區實現就業,第二也很難在開發區、保稅區和高新區找到正式職業。而對于政府提供的一些低收入就業崗位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特別是保潔員等在一些人眼中地位很低的崗位,年輕人又很難接受。由此造成部分進城農民的就業困難。在處于失業狀態的進城農民中,還有一部分人基于年齡和能力的限制,只能繼續從事農業勞動。但由于中低成本的提高,包括耕種農田的空間距離,以及承包設施農業的費用等問題,影響了他們繼續從事農業的可能性。城鎮化后進城農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問題。離開土地進入城鎮,進城農民不僅將中斷原來自產蔬菜、養殖等農產品出售所得,還會中斷原有住房的出租收益和庭院經濟收入,導致部分進城農民收入水平的下降。
3.2土地置換中的問題
在宅基地換房過程中,雖然制定了“堅持承包責任制不變、可耕種土地不減、尊重農民自愿和以宅基地換房”的方針,但是由于置換工作的復雜性,從征地補償、拆遷安置補償到土地復墾承包等環節,仍然出現各種土地糾紛與矛盾。通過走訪調查華明鎮居民對土地置換的意見,政府在土地置換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征地補償中沒有考慮到農地的非生產性收益,土地補償的確定僅僅考慮到了農地的生產性收益,而對于農地的非生產性收益,即農民對于農地的發展權收益和社會保障收益沒有得到考慮,政府在此過程中并沒有把農民的未來發展問題和社會保障問題作為成本來分析。其次,置換標準的確定存在一定異議,主要體現在以住房面積替代宅基地面積換房。第三,土地復墾后,由政府投資進行設施農業的建設,再進行發包,但整合之后的租金有一定程度升高,致使進行農業生產的成本提高,而且存在“尋租”的機會免費論文。
四、政府角色和定位分析
通過對“三區聯動”中政府介入的作用以及介入所產生的問題的分析,可以得出政府在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角色和定位。
首先,政府通過合理的規劃和公共物品供給,使區域內的土地實現二次升值,提高社會總福利。政府在介入農村城鎮化進程中,必須對區域內資源配置進行合理規劃,實現區域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要通過規劃形成對區域未來發展的良好預期。政府還要承擔區域內公共物品的提供,不斷提高區域內基礎設施完善程度。也就是,政府不能只依靠土地用途的轉換提高土地價格,還要通過區域規劃增加土地的級差地租Ⅰ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增加土地的級差地租Ⅱ,從而實現土地的二次升值,從而實現農村城鎮化過程中社會總福利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政府介入時,農民和企業所獲得的福利不少于只有兩方的狀態。
其次,政府介入必須能夠減少農村城鎮化過程的成本。政府能夠以農村集體人的角色參與農村城鎮化過程。在集體與每個農民進行談判時,要以農民滿意為前提,尊重農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在集體與企業之間進行交易時,政府應該以實現委托人——農村集體的收益最大化為目的,盡量減少土地交易過程中的各種成本。首先要通過土地法律體系的完善,減少土地流轉過程中的政策成本;其次政府機制和市場機制充分結合,通過建立集體建設用地招拍掛市場的方式,減少信息搜尋以及談判成本,在農村城鎮化總福利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少成本,以增加總收益。
第三,政府必須以“經濟人”的角色進行成本收益核算。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為政府介入的收益。政府介入必須能夠保證福利水平必須不低于只有農民和企業兩方時的狀態。即政府介入必須保證能夠改善其它兩個主體的福利水平,福利的改善不要求是帕累托福利改善,但必須是卡爾多福利改善——在所有受損的人都得到了充分的補償,社會上其他的人的狀況仍然比以前變得更好了。政府在進行成本核算中不應該只考慮到政府的投入,還應該考慮到社會成本,即農村居民的就業問題和社會保障問題,承擔起社會“兜底”的角色。政府的介入必須基于這樣一種認識——只有政府承擔起為社會成員提供社會福利的責任,才能最終建立一種能夠使人民的生活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更有保障的利益共享機制 [6]。
參考文獻:
[1]陳振明.非市場缺陷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公共選擇和政策分析學者的政府失敗論[J]中國社會科學,1998(6):89-105
[2]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場和國家》.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8,13
[3]譚榮,曲福田.市場與政府的邊界:土地非農化治理結構的選擇[J].管理世界,2009(12):39-47
[4]陳池波.論經濟發展中的政府農業投資職能[J].農業經濟問題,2003(9):42-44
[5]陳天寶,許惠淵,龐守林.農村土地制度變革中的地方政府行為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5(1):44-49
篇8
關鍵詞:農村;新型城鎮化
一、城鎮化建設現狀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和基本之策。觀我國近三十年的城鎮化運動,取得了很大成績。2000-2012 年間,我國城鎮化率由35.88%增長為52.27%,年均增長率為1.34%。相對于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一般在75%?D80%),我國的城鎮化率這些數據有所接近。但是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水平來說,中國的城鎮化率大概只有35%左右,是相當低的。
而數據背后,還存在諸多問題。如缺乏科學規劃,欠缺頂層設計,表現出布局不合理,區域間不協調,城鎮定位不清,職能類似;缺乏產業支撐,導致空心村現象出現;將城鎮化簡單等同于造城運動,追求政績而不顧成本后果,結果配套基礎設施欠缺,社會保障等嚴重滯后。如此,農村城鎮化后,土地資源浪費了,環境污染了,農村不像農村了,農民生活壓力增加了。
顯然,這樣的城鎮化不是我們的初衷,并不能真正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源,更有悖于和諧社會的主旨,所以,必須修正更改,于此,報告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
二、新型城鎮化內涵解讀
明確提出了“新型城鎮化”概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把“加快城鎮化建設速度”列為2013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一 。新型城鎮化之“新”,是要有別于以往的“造城運動”,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城鎮質量上來,不僅是“人的城鎮化”,更應生態的城鎮化。
當前,他具有重大的意義。一是擴大內需,有助于實現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同時要徹底地解決制約三農問題的根本因素,提高農民收入,轉變農民生活方式,改變農民生活環境,讓農民過上幸福的日子。
新型城鎮化最基礎和最核心地位就是農村的城鎮化。農村城鎮化是要使農民向不同層次的城鎮轉移,逐步降低農業人口比重,縮小城鄉差距,最終實現沒有差別;通過置換補貼補繳,將舊址變更為耕地,增加土地的面積。一方面能夠把更多的農業、農村人口轉移出去,另一方面能充分實現農業土地的集約化,提高土地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
三、農村城鎮化建設建議
新,體現在要把城鎮化本身的過程與解決過去城鎮化出現的問題的糾偏方案結合起來,推進更高質量高效率的城鎮化,而最終落腳到人和生態上,卻不能搞一刀切、搞大冒進,要有條件的先行,無條件的創造條件,逐步推進。在具體實施中,有以下建議:
1、 頂層設計,科學規劃
要搞好建設,規劃首當其沖,新型城鎮化規劃,將是每一個城鎮即將面對的核心課題。
國家層面制定出戰略規劃目標,地方政府基于區域整體發展制定區域綜合發展戰略規劃,這組規劃是區域經濟發展規劃,也是社會發展的規劃,同時還要包含城市建設規劃。規劃要以城鎮化率與城鎮化質量的雙提升作為主線,整合社會、生態、經濟、人文等重大問題,實現區域社會經濟的綜合協調發展;要著眼于整個城鎮群的協調發展,以對原有城鎮群的優化整合為主,在有條件的地方要有效地實行就地城鎮化,依據本地區特點構建特色城鎮,要以產業為中心;規劃出的各類城鎮,職能類型要明確,每個城市都要有獨特的特點,彼此之間要相輔相成,不能替代,有分工,更有合作。
2、以產業支撐為前提
產業是新型城鎮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產城(鎮)一體化,成為中國特色城鎮化建設中一種廣泛認可的模式。農民無論以哪種形式城鎮化,最終要能解決他們變為居民后的生活壓力。所以必須讓產業來牽引城鎮化。
農村城鎮化要以農業產業為基礎,構建現代化大農業。在具體產業選擇上,須因地制宜,依據本地域的資源稟賦選擇合適的產業群,招商引資要以低污染、高就業、高附加值、本地資源優化、產業集群化等作為選擇的主要標準。
3、完善土地確權
農村城鎮化中,土地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指出:“農村土地制度關乎農村的根本穩定,也關乎中國的長遠發展。”同時也強調要“始終注重保護法律賦予農民的財產權利”。進行了確權后,農民才能清楚自己的家底。才可以通過有償轉讓、流動或抵押,使這些資產流動起來。也才會使土地真正得到集約化運作,一方面農民可以脫離農業,另一方面,可行的方式是農民以自己的土地確權進行股權投資,這樣,變為居民的農民可以依托本地產業獲得生活來源,同時通過獲得分紅,實現帶資進城,這個是解決他們生活的根本依靠。
4、解決戶籍問題
戶籍成為農民工進城的重大攔路虎。戶籍體現了不同區域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的差別。更多的農民工進城了,繳納的與市民一樣,貢獻的不比市民少,但是難以真正享受到的市民福利待遇,如醫療、子女就學等。戶籍制度改革是一系統過程,包括教育制度、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福利制度的改革,所以要配套協調,而不能頭痛醫頭。同時還要進一步放開農民進城落戶的限制,更要降低農民落戶的遷移成本。最終使各地的戶籍可以隨便流通,使勞動力資源、農民工和城鎮化有機銜接起來。讓農民進城“進得來、留得下、有尊嚴”。
5、以生態化為目標
新型城鎮化是生態化的城鎮。這種生態不僅是自然環境的生態,還有人文、社區環境的生態。不僅包括硬件上面的生態,還包括軟件的生態。是由外延到內部縱深演繹的。
要依據本區域特點,因地制宜地建設生態城鎮,生態產業。要優化配置,合理利用,節約資源,提倡綠色利用。
四、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對策
1.調整產業結構,促進鄉鎮企業發展。鄉鎮企業是小城鎮發展的重要主體,是小城鎮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市場化程度的提高,鄉鎮企業傳統發展模式中固有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目前,應繼續運用積極的產業政策鼓勵和支持鄉鎮企業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挖掘出口潛力,通過制度創新,及時實施結構性調整,為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新的和更大的空間。
2.大力發展城鎮非農產業,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第二、三產業的發展與小城鎮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城市化是伴隨產業結構升級而出現的城鄉人口結構空間布局的調整過程。
3.改革城鎮的管理體制。要積極探索適合小城鎮特點的新型管理體制,小城鎮政府必須精兵簡政、裁減冗員。建成職能明確!結構合理、精干高效的政府。要轉變鎮政府的職能,鎮政府集中精力管理公共行政和公益性事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社會環境。
4.要加快城鎮教育事業的發展,全面提高小城鎮人口的文化素質。小城鎮是我國農村先進社會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推進小城鎮人口文化素質的提高,對于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促進小城鎮的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城鎮檔次品位具有重大意義。要提高城鎮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必須加快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要采取切實的措施,保障正常的教育經費。
參考文獻:
[1]魏后凱. 現代區域經濟學(修訂版),經濟管理出版社,2011-10-01.
[2]新玉言.國外城鎮化?D?D比較研究與經驗啟示,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3-02-01.
篇9
摘 要:新型城鎮化的本質是堅持走以人為核心,以不斷提高城鎮化質量內涵為特殊要求。新型城鎮化的“新”意味著不同于以往的單純追求城市人口規模與區域空間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而是在過去的基礎上,開創一種新的發展局面。新型城鎮化的本質和內涵著重強調了提高鄉鎮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的重要性。在此新形勢和新型城鎮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本文針對當前我國鄉鎮政府在公共管理的存在的問題,探討研究如何使鄉鎮政府的公共管理與新型城鎮化發展同步。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鄉鎮政府;公共管理;對策
新型城鎮化是在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下提出的,它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更強調全面提升城鎮的內涵,要求城鎮化由過去偏重人口、數量、規模的增加向更注重提升質量內涵的方向轉變,即“數量型”轉向“質量型”。要求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支撐、統籌兼顧為原則,促使城鎮向生態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①,實現人口、經濟、資源和環境相協調。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點是解決好現有的“三個1億人”問題,即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農村轉移落戶人口的就近城鎮化鄉主要是轉移到就近鄉鎮中心場鎮,這就給鄉鎮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和治理理念。探究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鄉鎮政府的公共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新型城鎮化對鄉鎮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新挑戰和新要求
鄉鎮政府公共管理是指以鄉鎮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處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以保障和增進社會公共利益的職能活動。從公共管理角度看,處理“公共”問題的核心,是如何生產和分配公共物品,處理公共事務,以滿足居民的公共性需求②。在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公共管理為城鎮化提供了關鍵的制度和實踐保障,明確了政府是“掌舵”而不是“劃槳”。同時新型城鎮化要求把基本的政府公共管理納入其內涵建設中,為鄉鎮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新挑戰和新要求。
首先,新型城鎮化要求鄉鎮政府轉變政府職能。由于政府是最主要的公共組織,具有維護公共利益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傳統的政府管理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而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要求鄉鎮政府轉變政府職能,由傳統的“管制型”向“服務型”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是當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主要任務。服務型政府的特征是治理、善治、服務三方面。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是實現政府治理的全面轉型,實現政府治理全面轉型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根本結構改革,即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與社會的關系;第二、體制的變革,即從利益化的政府轉向公共性的政府,從管制型轉向服務優先的政府;第三、機制的變革,要求政府創新治理方式。
其次,新型城鎮化要求鄉鎮政府轉變管理理念。當前部分鄉鎮政府公共管理者需要轉變管理理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職責。長期以來,在做一個好的“老百姓父母官”的口號下,農村乃至更大范圍的公共管理者以農民的恩人、主人自居,在這種定位的影響下,行為上表現為高高在上,藐視群眾、脫離群眾。新型城鎮化要求公共管理者真正擺正與農民平等的位置,要求改變傳統的行政官僚思想,要求樹立引導和服務的理念。
再次,新型城鎮化要求鄉鎮政府轉變管理方式。要求把直接管理和間接管理相結合,同時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政府的義務,也是人民權利的表達。當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公共管理存在供給總量的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共管理的方式落后。在新型城鎮化之前,鄉鎮政府主要是管制型政府,管制型政府也就意味社會中的大部分資源、活動都必須由政府的調配,按照管理者的主觀意志來設定框架體系。而當前新型城鎮化要求鄉鎮政府轉變政府職能,由傳統的管制型轉向服務型,服務型政府也就意味著鄉鎮政府把經濟決策權和資源分配權還給市場,鄉鎮政府做好監督工作。
最后,新型城鎮化要求鄉鎮政府優化公共管理產品。從供求關系的角度看,公共管理是通過提供用于滿足公共需求的特殊產品來實現公共管理的目標。公共管理的產品供給集中表現在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方面。目前我國公共產品的供給出現低效供給不平衡的現象,在政府部門的壟斷性與公共企業的產權不明確共同作用的結果下,甚至出現了水霸、路霸、氣霸等現象,同時還存在權力腐敗和權力尋租的現象。新型城鎮化要求鄉鎮政府引進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打破政府在公共物品生產供給方面的壟斷地位,在相應的領域可讓社會團體、公益組織、私人投資來參與公共產品的投資以便豐富和優化公共產品的供給。
二、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鄉鎮政府公共管理存在的問題
首先,鄉鎮政府存在一定理念偏差。鄉鎮政府官員公共管理服務意識淡薄,對公共管理服務的供給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同時在傳統行政理念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生產者、控制者、監督者。加之“官本位”的觀念根深蒂固,使得公共權力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公共管理者利益爭奪的工具,造成鄉鎮政府在實行管理時存在部門之間包庇,公共權力管理缺失監督機制落實不到位權責不明確等現象。另一方面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人是自私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為實現自身的利益,公共管理者利用職權謀權造成公共利益私用,導致了公權力私用,引發了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危機。在我國過去的國家公職人員的工作時終身制,造成國家公職人員沒有創新服務意識,兼之沒有有效的激勵監督機制同時政府機構冗雜辦事效率低下,鄉鎮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低下。鄉鎮政府重增長輕發展的績效觀。長期以來經濟增長一直是衡量各個鄉鎮政府的一個重要指標,鄉鎮政府為了完成經濟增長的任務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建設,這種重視增長忽視長期發展的績效管顯然與當前的新型城鎮化內涵不相符。
其次,公共管理物品和服務的投入不足。由于農村公共產品本身的特殊性及客觀存在的“市場機制”,我國農村公共產品的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是政府的財力有限,我國現行農村公共品的供給是中央政府和省市政府承擔很少的責任,而大部分農村公共品由縣鄉政府和農民自己籌資,由于農村經濟發展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提供大量公共產品和服務,使得農村公共產品投入嚴重不足,表現為總量短缺、總體質量不高。在基礎建設方面,農村和城市公共產品供給差距體現的尤為明顯。農村現代公共產品發展緩慢。城市現代化生活設施,如供氣、供熱、供水、農村廣播系統及路燈等設施的發展在大部分農村尚未起步。另一方面是制度層面,供給機構不合理、層次和優化度及現代化水平低,總體功能效率低。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中,因農村工業化程度低、稅收少,政府受財政的限制更愿意投資“硬”的公共產品如道路水利建設等這些可以看到業績的投資。加之供給信息的不配對造成農民較少需要的公共產品供給過剩,如在有些在人口較少的農村修建超越農民需要或生產條件大力修建公共設施浪費大量錢財。
再次,公共管理的決策機制不健全。目前,鄉鎮政府公共管理的決策機制不健全,公共管理存在失位、越位、錯位的現象,具體而言就是因為我國鄉鎮政府供給的決策機制難以形成、決策過程中缺失公眾參與及缺乏有效的評估和論證。
一是失位;近幾年來,一些鄉鎮地方經濟混亂,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屢禁不止原因很多,但鄉鎮政府和有關部門監管職能不到位是主要原因。同時由于鄉鎮政府職能的“缺失”造成社會基層的失控。二是越位;如過多的審批、權力失控造成鄉鎮、政、府管理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的問題,如審批過多導致的機構膨脹、政府控制和分配的資源過多。加之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差異導致了國家公務員工資待遇差距懸殊的現象。三是錯位;鄉鎮政府管得太多但又管得不精,本來是民間的事卻由政府做了,鄉鎮政府干涉太多經濟事務影響到了經濟的正常發展。
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提升鄉鎮政府公共管理效益的舉措
首先,樹立引導和服務的管理理念。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政府轉型首先是轉向服務型政府,而政府服務理念具體體現在教育、衛生、社會保障、民政四個方面。這四個重點領域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新型城鎮化的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新型服務理念符合了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本的核心,立足長遠的發展。鄉鎮政府應該抓住契機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在政府人員管理方面加強對政府公務員的素質和服務意識的價值觀教育,意在不斷提升公務員的整體素質和水平,同時改革有效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了,讓公務員內部形成競爭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在新型城鎮化中形成良好互動。
其次,轉變政府職能合理定位政府角色。當前基本公共物品和服務供給總量不足,其中一個首要原因就是政府供給制度保障機制不完善,政府主體責任不明確導致鄉鎮政府責任的缺失,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應該明確政府在公共供給中的主體地位,市場的輔助地位,制定確實可行的制度保障明確供給主體責任。引入市場機制的最大好處是通過競爭來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合理優化目標。通過市場機制的引進,使公共物品領域成為行政方式和競爭方式共同調節的領域。同時市場可以提供的可以讓由市場來提供,政府只要做好制度性保障和監督管理。
再次,對公共物品和服務進行合理的優化配置。一要多途徑多方面增加公共物品和服務的供給。我國新型城鎮化中公共物品和服務供給最大的阻礙是資金短缺問題。因此,要提升鄉鎮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就必須要解決資金的投入不足問題,財政部門作為公共部門的一部分,在供給中承擔最終責任。而如何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效益,是目前鄉鎮政府應努力追求的目標。當前在新型城鎮化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如何有效解決資金問題是擺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鄉鎮政府應該解決的首要問題,只有資金問題理順才能進行有效合理的建設。鄉鎮政府首先要確保基本公共物品和服務的支出隨本地區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財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確保資金充裕促進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二要完善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政府可以與私人簽訂生產合同,政府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借助于投標者把價格壓到經濟的合理水平,與民眾需求最迫切的基本公共產品政府可以授權經營,如自來水、供電、報刊雜志、醫療衛生等。地方性的交通、通信設施、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娛樂設施、部分保障可以采取政府參股的形式來進行供給。三要公共物品和服務的供給主體多元化。在相關公共領域,只要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規制度的就可以讓社會組織、公益組織或者私人投資來提供。鄉鎮政府可以改善當地的投資環境,綜合評估運用確實可行的方案鼓勵非政府對公共領域的投資供給。
最后,完善管理決策機制。為進一步提高政府決策的能力和水平,實現鄉鎮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應該進一步完善政府決策機制。一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決策理念,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只有鄉鎮政府在進行決策時堅持以人為本的決策理念,始終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度決策開展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收集群眾各方面的需求信息在決策時協調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做出符合廣大群眾利益的決策。二要完善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多渠道集中民眾的智慧,使鄉鎮政府的決策真正以科學、民主、法治為基礎。同時根據事項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決策規則和程序,對專業性強的要邀請專家論證、技術咨詢、決策評估,對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要通過公示、聽證等制度擴大民眾的參與度。三要建立決策失誤問責制。在決策時要充分體現“權為民所授”的思想,要求有權必有責,用權受制約。建立健全決策者及主體的責任,明確規定身為決策者的法律責任和義務,使之對其決策行為負責任進行責任追究,有助于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完善鄉鎮政府的管理決策能力,真正為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提供合理健全的決策機制。
指導老師:田華銀
參考文獻
[1] 黎民.公共管理學[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王曉曉.鄉鎮政府機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
[3] 張緊根.鄉鎮政府管理的困境分析[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2.
[4] 金太軍.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的對策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04.
[5] 張旭東.關于新形勢下完善政府決策機制的思考[J].河北學刊,2009.
[6] 許耀桐.改革和完善政府決策機制研究[J].理論探討,2008.
注解
篇10
[關鍵詞] 城鎮化;區域經濟發展;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 F29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are highly correlated. Sustained and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will form a strong push for economic growth: population transition provides sufficient labo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scale effect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s economic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the urbanization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quality.
Key words: urban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study
從全球來看,城鎮化率越高的國家更富裕,經濟發展水平更高。并且綜合各國發展看,社會經濟的發展都伴隨著快速的城鎮化,所以經濟發展與城鎮化存在著高度相關的關系。城鎮化的表象和本質是鄉村人口向城市聚集或鄉村形成城市。筆者認為研究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最好的入手點是研究城鎮化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以山東為例,對城鎮化進程概念和經濟發展條件進行分析,再闡述山東城鎮化進程概況,最后通過對《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的解讀,得出山東推動城鎮化建設能夠達成區域經濟發展目標的結論。
一、城鎮化與經濟發展的概念闡述
在分析城鎮化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時,有必要對城鎮化進程的表現與經濟發展的概念做一個簡要的解讀,以更好的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
(一)城鎮化
城鎮化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概念,是指大量的農村人口向鄉鎮聚集形成城市,其間伴隨著產業的優化與升級,即農業(第一產業)向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產業(第四產業)轉變。城鎮化概念的核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讀:
1.人口轉化。城鎮化往往伴隨著大量的人口轉化。從“量”上講,即大量的農村人口從農村聚集到城市轉化為非農村人口;從“質”上講,即轉移人口由農業轉而成為擁有新的適合城市發展需求的經濟觀念、價值觀、職業技能等。
2.產業調整。正如概念所述,城市化過程是一個產業結構由低級到高級的一個調整的過程。現代化城市擁有更加完整的產業體系,包括工業、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產業。城鎮化進程,正是勞動力由農業解放出來,聚集到城鎮,大量的投入第二、三、四產業中去,進而形成完整的產業結構,形成新的城市體系
3.資本聚集。城鎮化是一個多元化概念,還表現在隨著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土地、勞動力、金融資本等生產要素也被聚集在一起。
4.科技進步。大城市擁有更廣闊的信息資源和更充足的人才儲備,因此城鎮化相對于原有的鄉土社會來說還表現為生產技術的進步、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信息化的推進,形成科技創新和信息交流的中心。
5.區域性。城鎮化還是一個空間概念,往往在一個地區內進行。其成因有兩種,一種是外力推動,如政策等,將一個地區的人力、物力聚集到一起形成城市;另一種是,區域內某一地區擁有更好的資源優勢、就業優勢等,自發的拉動周邊的勞動力向此地聚攏,形成城市。
(二)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既是一個量的概念,也是一個質的概念,其包括經濟總量的增加(經濟增長)、產業結構的優化與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經濟發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解讀:
1.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是指物質財富或者物質產出的增加。美國經濟學家丹尼森通過對經濟增長的分析,認為其決定因素可以分為兩類:生產要素投入量(勞動、土地和資本)和生產要素生產率(資源配置狀況、規模經濟和知識進展決定要素生產率)。
2.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優化是經濟發展的另一個表現。英國經濟學家配第―克拉克,在其產業結構理論中表述道:“隨著經濟的發展,第一次產業國民收入和勞動力的相對比重逐漸下降;第二次產業國民收入和勞動力的相對比重上升,經濟進一步發展,第三次產業國民收入和勞動力的相對比重也開始上升。”
3.經濟質量改善。經濟發展還表現在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即區域經濟體經濟效益的提高、穩定程度的增加、制度的進步等。
二、山東城鎮化進程概況
據統計,2005年以來,山東省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09個百分點,城鎮化率從2005年的45%提升到2013年的53.75%,戶籍城鎮化率達到42.97%。“山東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山東半島城市群為主體,7個大城市、9個中等城市、89個小城市、1086個小城鎮組成的城鎮格局。”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宋軍繼在接受中國日報網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根據2014年10月9日山東省省政府頒布《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山東將繼續擴大其城市化規模。規劃提出:“到2020年,山東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2%,努力實現700萬農業轉移人口和1000萬城中村居民市民化。形成以城市群為主體,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協同發展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
三、山東城鎮化對于山東經濟發展的推動分析
(一)人口轉化為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
按照規劃內容,推進改革戶籍制度,從2015年起山東每年實現轉移農業人口100萬,到2020年實現700萬農業人口與1000萬城中村居民市民化。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巡視員姜清海表示:“為促進農民進城就業創業,我們依托職業院校、技工學校和定點培訓機構,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轉崗培訓以及創業培訓,以解決農民工城鎮化后的基本訴求。2015-2017年,全省每年培訓180.7萬名農民工。”可見,山東省城鎮化能為城市建設,社會生產提供大量的、適合各崗位需求的新增勞動力。
丹尼森在1985年出版的《1929-1982年美國經濟增長趨勢》一書中,對經濟增長的各生產要素進行考察分析得出下表結果。
總國民收入增長的源泉表(1929-1982年)
資料來源: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五版,554頁。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勞動力的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1.34%,是其各決定因素占比最大的。由此可見,山東在城市化進程中,將大量的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會由于勞動力增長的因素,推動山東城市的經濟增長。
(二)規模效應推動經濟增長
按照規劃:“到2020年,濟南、青島兩市城區人口達到500萬左右;淄博、煙臺、濟寧、臨沂4市達到200萬以上;棗莊、濰坊等10個設區市達到100萬以上;50-100萬人的中等城市15個;20-50萬人的小城市50個;10-20萬人的城鎮35個;5-10萬人的小城鎮50個。”
在上述表中,規模經濟占經濟增長權重的0.26%,表明增加規模能夠產生規模效應,推動經濟增長。Henderson將美國城市按人口分為5-50萬,和50萬以上兩個規模,研究人口規模與城市化經濟、專門經濟之間的關系,發現城市人口規模與城市職能有著很高的正相關性。而資源配置,吸納資本與勞動力正是城市職能的一部分。根據表1的數據顯示,山東城鎮化規劃中提出的擴大城市規模的目標,能夠帶動山東省的區域經濟增長。
(三)產業結構升級推動經濟發展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副巡視員趙鋒,在發言中提到:“加快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出口加工區等園區的轉型升級,推動符合條件的省級園區升格為國家級園區,加快由單一產業功能向綜合功能轉型。”山東城鎮化市化規劃中,提出依托園區建設,統籌規劃、協調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優化城市產業結構正是經濟發展的具體表現和要求。
(四)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
規劃中提出:“建設城鄉統一的人才、資金、技術、土地等要素市場,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生產要素的統一規劃有利于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從上表中可以看出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占總經濟增長率的權重為0.23%,說明,城鎮化水平的提高,通過優化資源配置體系能夠對總體經濟增長起到推動作用。
(五)城鎮化建設促進經濟質量的提高
再次分析山東省城鎮化建設規劃,可以發現城鎮化建設對與經濟質量的提高具有推動作用。首先,由上述分析城鎮化建設能夠優化資源配置狀況、形成規模經濟和知識、技術進步,從而提高要素生產率,即要素產出率,從而提升整體經濟效益。再次,隨著城鎮化的進行城鎮的土地流轉制度、城鎮社會保障體系以及城市的基本功能等能夠得到不斷的完善,促進制度、文化的不斷進步,提高城鎮居民生活質量。最后,城鎮化建設是伴隨著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而逐漸進行的,多元化的經濟體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從而增加經濟的穩定性。
四、結語
總觀世界各國發展歷史,城鎮化是其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是落后的農業國向現代化經濟強國轉變的必由之路。通過對城鎮化化具體表現出來的特點,以及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進行分析,并通過借助分析《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的規劃內容所表現出來的城鎮化進程所形成的勞動力轉移、產業結構調整、資源優化配置、技術進步等經濟要素變動,得出城鎮化過程能夠推動經濟的發展的結論。
[參 考 文 獻]
[1]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R].魯發[2014]16號文件
[2]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五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01
[3]楊金鳳.關于加速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建設教育,2006(5)
[4]羅建玲.我國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5]徐雪梅,王燕.城市化對經濟增長推動作用的經濟學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04(2)
[6]謝守紅.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探析[C].黑龍江省生產力學會年會論文集下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