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感悟范文
時間:2023-04-01 13:54: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靈感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成長的心靈,無須告誡,有自然的真心,自然的召喚,在心底出聲。
2、每顆種子有共同的成長,生出根長出莖,脫掉舊枝長出新條,但成長卻是內在一樣的經程。
3、成長的心靈,它也能看透善與惡的虛假,轉眼一切成空,唯有無私的愛永恒。
4、用心靈選擇,給人一片綠陰,用意志選擇撐出一道晴空。對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需要我們選擇永恒。滾滾洪水中,勇士選擇自身的離去卻給了別人的生;浩瀚沙漠里,戰士選擇自身的苦辛卻給了別人幸福。面對歹徒毫不畏懼,面對苦難迎難而上,生命的選擇賦予人活力追求與成功,靈魂的選擇產生永恒。
5、也許你我皆是那剛剛成長的心靈,尤如稚子不知什么是前程。但只有一顆無所謂的心,就能保持那寶貴的童稚與真誠。
6、也許你我皆是那剛剛成長的心靈,不求成長,也不知道什么是成長,只是在一天天中,越來成熟越來懵懂。
7、成長的心靈,它知道,是個奇跡,只需綻放自己,無需再去哪里。
8、成長的心靈,它未,也不求,只是自然。
9、成長的心靈,一無所求,只求一份有求無求了無分別的寧靜。
10、成長的心靈,它無所求,也不刻意舍棄,亦無此兩條紅線,因為只是隨緣。
11、成長的心靈,它能接納一切善,而不自劃門庭。游遍千山萬水,何處皆是風景。
12、也許你我皆是那剛剛成長的心靈,孩童不可能不犯錯誤,管束的正確也許并不比自然的錯誤聰明,也知道原諒任何的反面,包括尚不成長的心靈。
13、不成長并不比成長低賤,也不必刻意去成長,但成長,卻是一個不可阻止的自然過程。
14、成長的心靈,它懂得感恩,感謝已經存在的一切,也能寬恕罪惡。
15、成長的心靈,沒有目的,有的只是處處笑聲。
16、成長的心靈,心中有愛,卻又對所有的人平等。不知有恩不知有怨,好似無情,又時時心存,將心滿呈。
17、成長的心靈,沒有師從,只有孩童般的好奇和傾聽,卻什么也記不得心中。
18、成長的心靈,沒有上帝,但不狂妄,沒有,只有熱情。
19、也許你我皆是那剛剛成長的心靈,告別因循的過往,()每一天都是新的觀光旅程,每一刻都只看到眼前的風景。
20、每顆種子有自己的成長,蒼松木葡萄藤,只應不擋別人的陽光,不必比較誰更茂盛。
21、也許你我皆是那剛剛成長的心靈,尤如破土的種子剛看到森林的茂盛。但有一顆無畏的心,就能增添綠色蔥蔥。
22、成長的心靈,它知道包容,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而我們也尊重每個人的,有所追求的神圣也許并不比自然的世俗更接近心靈。
23、成長的心靈,不回避存在的豐盛,可能演出百千場戲,自己卻不屬其中。
24、成長的心靈,是空中的鳥跡,千言萬語卻述不到它真形。
25、成長的心靈,只是隨波逐流,而不艱辛的游泳。如果它是幻誰能轉成真,如果它是夢,就總會醒。它是那夢中游戲的頑童,只顧著玩耍的喜悅,不知道明早就難免要醒。
篇2
的確,心存快樂,就會看山山秀,看水水清,看天天藍,看花花艷;心存悲哀,就會看云云幻,看雨雨寒,看天天暗,看花花殘。古人云:境由心生。心境不同,所見自是不同,所悟亦有不同。
面對波濤洶涌的江水,有人抒發“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豪情壯志,也有人發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哀嘆。面對煙波浩淼的大海,有人高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為大海的浩瀚無邊而贊嘆不已;也有人會低吟“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因大海的遼闊而嗟嘆自己的渺小。夜空中劃過一顆流星,有人會說:“唉,美麗只有一瞬。”有人說:“呀,雖一瞬卻很美麗。”一朵花凋謝了,有人悲嘆:“一個美麗的生命消逝了!”有人卻欣喜地說:“我仿佛聞到了果實的芬芳!”
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各不相同,心和心也不盡相同,以至看待同一事物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有人能從這個事物中感悟快樂,獲得啟示;而有人卻從中得到煩惱,產生苦悶。所以,要想使自己的一生過得快樂,活得精彩,就必須變換我們的心態,美化我們的心境。那么,就讓我們迎著陽光,敞開自己的心扉,讓內心永遠光明,永遠樂觀,永遠豁達。
讓我們心存感激,你就會看到,在我們周圍,有許多好心人,互相幫助,互相關愛,人與人和睦相處,世界是如此和諧溫暖。
讓我們心存希望,你就會看到,白天有太陽,夜晚有星星,任何美好的夢想都有可能成為現實,你的心中就會充滿無限光明。
讓我們心存陽光,你就會看到,眼前永遠都是一派明媚的春光,草兒好綠,花兒好香,風兒好柔,你的心情一定會愉快而舒暢。
篇3
一、心靈在自然中釋放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只有將心融入其中才能聆聽體會人世間蘊藏的天籟。散文最大的特點在于,它不是油畫卻能勾勒出色彩斑斕,它不是音樂,卻能讓人們感悟聲像。郁達夫的文字妙處就在于讓人猶如身臨其境般的欣賞江南美景,感悟生命中的渴求,體會最自然最淳樸的夢想,可以說這就是心靈的最自然釋放。
江南的范圍很大,如果用游記的方式來寫或許更為理想,但對于江南人的郁達夫來說江南已經融入進了他的靈魂,于是,幾個經典的畫面在郁達夫的手中就已經變成了溫馨的情境。如,冬天的太陽剛冒出頭鳥兒就叫了,老人孩子們都可以無憂無慮的到戶外享受時光。這樣樂趣橫生的人間暖情也變成了一種情趣。讀的時候讓心靈不知不覺間得到伸展放松且怦然心動。這種恰似休閑的情調不光是江南人喜歡,所以作者才會說:“也可愛的很呢。”自然景觀也是人與景的結合,郁達夫筆下的江南都是充滿生氣靈動的。在沒有看見美景之前首先體會到了休閑的自在。如,午后的散步被作者說成是江南給予人們最大的恩惠。為什么作者會這么說呢?這就引出了景。冬日的郊外植被展現著各自旺盛的生命力。人在散步的時候能感受到這些生命都在吟唱著天籟。大自然本身就是有生命的個體,有興趣橫生的勁頭兒,這怎么能不讓人歡喜呢?令人著迷的還有雨下的村落、河邊的人家。微雨中若隱若現的長橋,這就是江南,小橋流水人家儼然就勾畫出了一副令人神往的水墨畫,讀到這里怎么能不讓人沉醉呢?但作者對這些依舊不滿足,他又在這幅水墨畫中添加進了一艘燈光月暈、酒客喧嘩的烏篷船。如果說小橋流水人家是人間仙境的話,那么這艘烏篷船就帶來了凡塵的味道。這樣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美景是最溫暖人心的了,也能觸碰到人的心靈。
二、心靈與天地碰撞
對于江南的夜雪,作者借用了大量的經典詩詞,讓夜雪變得更加引人入勝。值得注意的是,郁達夫將借用的詩詞組合成了一個小故事:日暮微雪,友人邀酒,酒醉夜歸家,翌日雪停梅開。這赫然就是一幅經典的鄉村休閑圖畫。它帶給人的不僅僅是溫馨也有梅花開后的喜悅。既是人生的休閑也是人心的向往。這樣的描寫給人一種“圖中圖”、“畫中畫”的明朗,讓每一幅圖畫都有其關聯有其延伸,這就是對大自然的熱愛,心靈與天地的碰撞,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不再有煩惱,有的只是詩情畫意中所展現出來的優美內蘊。人的心靈想不得到釋放都難。
如文中的畫面對比,江南的冬景與北國風光以及閩粵風情的比較,都表現出作者對江南的情有獨鐘。像在與德國冬天的對比中郁達夫這樣寫道:“和我們江南也差不多嘛!”江南的冬日是江南賦予人們最大的恩惠,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江南美景已經融進了作者的靈魂。但作者并沒有因為對江南的情有獨鐘而貶低其他風景,如文中的“敵得過”、“差不多”等都能看到作者的廣闊胸懷。雖然作者一生游遍祖國各地,但驀然回首,依舊是江南最為留戀。唯獨不同的是,不一樣的景色能夠點染不一樣的心情。而借助素描的手法,看似將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獨特美景分開,但在細細的品讀當中,我們能發現這些景物都是相關聯的,它是情感世界的無限延伸,景色不是眼中的景色而是心中的景色,作者追求的也不是對景色的欣賞而是心靈上理想景色。
三、心靈的至高境界
篇4
【關鍵詞】心靈感悟;小學音樂;教學策略
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其教育的目的不是為培養專業的音樂人才,而是為了促使全體小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使學生在音樂欣賞中陶冶情操,心曠神怡。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學習音樂的時候,能夠真正學會享受音樂的樂趣,并且能用心靈真實的感悟音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進而激發小學生體內的藝術細胞,并積極的幫助引導學生欣賞音樂、喜愛音樂、享受音樂。好的音樂常常能夠觸發學生的心靈深處,打動學生的真情實感,給予他們美好的想象空間,激發學生們內心的潛能。如何通過現有的小學音樂課堂進行創新教學,讓學生發自內心去感悟音樂,是當今小學音樂創新教學的核心。
一、小學傳統音樂教學存在的不足
1.沒有突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傳統上的教育觀念出發,認為教育就該是教師替學生授業解惑和普及經驗和知識的,在小學音樂教學上,教師能夠教授的越多,小學生就會學到更多更快。這種教學理念方式迫使小學生往往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上,因而在講臺上老師講課,學生坐在下面聽課成為了固定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學生能夠聽到什么風格的音樂,如何理解該音樂作品,都取決于教授的音樂教師。所以客觀上造成小學生很少有機會主動參與到音樂中,導致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缺失。
2.教學方式過多地關注智育性和政治性。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把目標過多投入在音樂教育的智育性和政治性上,往往忽視培養小學生身上的藝術細胞。音樂教學原本最本質的目的是進行審美教育,應當把審美教育放在第一位,但是傳統中的音樂教學偏離了審美教育,其將審美教育擺到次要的地位。例如,傳統的音樂教學只重視學生對音樂技能與音樂知識的掌握,所以給小學生灌輸各種樂理知識,對發聲和視聽進行訓練,反而不夠重視小學生在音樂欣賞、鑒賞和審美能力上的培養。在小學音樂的教育上應著重全面培養他們的能力,使他們真正的感悟音樂的魅力,但是傳統的教學目的卻不能突顯出,進而激發不起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3.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長期以來小學音樂的教學評價體系都不夠完善,過分重視在小學生音樂技能與音樂知識上的評價,往往忽略了在小學生綜合品質、德育情感上的提升以及教學效果等,對教學的評價方式也十分單一。大多數教師認為,考核是教學評價的重中之重,所以教師只對學生的成績負責,無暇顧及學生的整個評價過程。例如,不夠重視評價語言的應用和合理找到切入點等。小學音樂教學改革未能深入,力度也不夠,因此,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評價體系有待改善和加強。
二、小學音樂創新教學策略
1.教師更新音樂教學理念加強引導為主。在學習音樂的時候,鑒賞和感受音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更是一條提高學生音樂審美水平的途徑。所以,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上,教師要幫助學生用心靈去體驗音樂、感受音樂以及欣賞音樂。音樂教師在教學時應重視培養學生對聽賞音樂上的興趣,使學生逐漸習慣聆聽音樂,慢慢積累他們在鑒賞音樂上的經驗。因此,在創新教學上教師要用多種方法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感受音樂,鼓舞學生闡述自己對音樂的見解,讓學生把音樂與生活融為一體。
2.培養小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小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小學生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只有在學習觀念上發生轉變,牢固樹立“我想學,我要學”的學習思想,才能在本質上掌握理解音樂知識,才能有利于教師開展音樂教學工作。有意識的去培養小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音樂學習,變被動的聽取為主動聆聽音樂,讓學生充分享受學習音樂的樂趣。而對未知的好奇心恰恰是小學生的求知學習動力,好奇心這個敲門磚是小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在學習音樂上的求知欲與探索精神,是好奇心內在的具體表現。小學音樂教學是保證學生以后能自主學習,積極引導他們通過自主學習掌握知識。
3.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要培養小學生創造力和創新能力,首先應當要給他們營造寬松的環境讓他們心理充分放松自由,創新創造就是與平常傳統的不一樣,要使小學生從內心深處感覺到民主、安全、自由、和諧的教學環境,這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只有民主自由的教學氛圍,才能促進小學生的思維發散。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課堂上要盡力營造生動、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激發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用親切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多用歌聲與學生進行交流,教師要逐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這種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下,學生才會大膽地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想法,音樂教學才能夠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盧廣瑞.中外歌劇?舞劇?音樂劇鑒賞[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篇5
一上課,周老師說要玩一個游戲,一聽玩游戲,我便來勁了。
這個游戲的名字叫“心有靈犀”。規則也很簡單,就是十人寫一句話,聽起來不難,于是,我滿懷信心的舉了手。
第一個人寫下了個“我”字,我心想:“太簡單了,這句話肯定好接。”第二個人一定會寫“是”字。果然不出我所料,第二個人飛快的寫下了“是”字。為什么他會如此飛快的寫下這個“是”字?這可要歸功于第一個人。俗話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真是一點也不假。今天,我才明白這句話真正的含意。第三個人毫不猶豫的寫下了“一”字。看來今天會成功的,真是為后人著想。
可是,后來就不太樂觀了。誰會料到第四個人會寫“只”,這句話似乎有了很大的轉變。這個一點也沒有給后人思考的余地,就象前面走在大街上,后面卻走在一條小巷里,情形一點也不樂觀。可是,第五個人竟然錯上加錯,寫了個“大”字。我想:“后面一定不好接了,這全要看第六個人寫得如何了。”第六個人走了上去,我摒住了呼吸,兄弟,生死在你手中,加油呀!“象”,這個字似乎把生命垂危的句子救了過來。后面只要打一個頓號就可以了。頓號,好,下面看我的了。
篇6
步入考場的那一刻,陽光溢滿天地間。
五個文題,我一眼就選中了“陽光地帶”,也許是因為本身就喜歡陽光,所以見到這個題目就倍感親切吧。
當溫暖柔和的陽光在城市自由舞蹈時,山區的孩子卻只能在霧靄迷漫的山間小路上摸索前行,他們幼小的心靈在空守著寂寞。于是,我想到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孩子的明眸時,貧苦的孩子們會有怎樣驚喜的神情。也許,終有一天,那片土地會遍灑陽光,孩子們也會沐浴著陽光茁壯成長,山區的陽光將格外美麗而安詳。再者,我想到了青藏高原,這個距太陽最近的神秘土地,這里熱情的人們為遠方客人獻上潔白的哈達,這里的陽光純潔而美好;第三,我還想到了四分之一人類的相思淚傾注的臺灣,一個多雨的寶島,更渴望有陽光普照。于是,我便把更深沉的寄托給了一位臺北女子,寫她孤苦的一生,守望心中的陽光地帶――兒時的故鄉,那里的陽光崇高而神圣。
文字,由心而生;情感,從筆尖傾瀉。我覺得,只有將內心的真情實感融匯于字里行間,才能真正打動讀者;只有寄托一定的思想,才能讓文章閃耀出理性的光輝。
還記得,古典詩詞品讀鑒賞課上,老師說:在愛的引導下,每個人都能成為詩人。他所指的是愛情,而我要說的是博愛:愛生活,愛自然,愛上一個眼神、一微笑,愛上一池小魚、一片藍天。
其實,寫作是件快樂的事。我喜歡,在微風拂面的清晨,看初升的太陽微微泛紅的臉,然后被震懾;我喜歡,在云淡風清的午后,看細碎的陽光涌入亮色調的橙汁中,輕輕流動;我喜歡,在寧靜的夜晚,抬頭仰望,一顆星,抑或是一彎新月……我喜歡自然的一呼一吸。我喜歡,離家前,看母親關切的眼神,悄悄蘊蓄溫暖;我喜歡,聽父親在某個突然降霜的早晨告訴我“要添衣”;我喜歡,在遠行的前一刻,看到好友鼓勵的眼神,讓心變得澄澈明亮……我喜歡生活的一點一滴。
篇7
專家們的演講贏得了在場二百多名一線班主任老師的陣陣掌聲,這掌聲中包含著真誠、佩服和贊揚,他們以聲情并茂的經驗之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智慧而富有活力的班主任的形象,離我們是那么的近,好像觸手可及……我在敬佩之余,更多的是對自己工作的反思,也使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班主任,特別是作為一名新時期的班主任,肩上的擔子很重,要成為一名真正地學生喜歡、家長接受的班主任,需要我們學習的東西還很多,現把自己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作為新時期班主任一定要依法執教,言行要適當。說話不要滿,不要絕。這是我在聽了兵團教研室主任阮疆躍對《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解讀》時感觸最深的一點。其實在班主任平時的工作中,時不時的就會忘了這一點,在處理學生的問題時,有時過于急躁,就會說話過頭,甚至做過頭事,總以為是為了學生好,做一名班主任必須意識到,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深深地銘刻在學生心中,可以給學生帶來永留心中的溫馨,也可以給學生帶來深藏心底的傷痕。有些老師誤認為樹立自身的無尚權威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從而不惜傷害學生的身心,以求得學生的盲從,也有些老師放任自己浮躁的心態、粗暴的舉止,卻把這一切用“為了學生好”的動機來掩蓋。我想,我們應當比任何人都更重視教育的過程,某些不良的教育后果正是潛藏在教育過程的細節失誤之中。因此,作為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一定要冷靜,要依法執教。
二、作為新時期班主任一定要有好的工作心態——做一名幸福、快樂有成就的班主任。在本次培訓中我還有幸聆聽全國著名班主任工作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重點課題“班主任專業化”專家組核心成員丁榕女士的精彩的講座,聽完她的講座眼前豁然開朗,要想做一名幸福、快樂有成就的班主任,要過“五觀”。第一、要解決擇業觀,既然已選擇教師這一職業,就要愛教育事業,愛學生,就須投入,就需要奉獻,就要接受改變不了的,改變能夠改變的。要有做什么能不能做到最好、極致心態。丁榕老師說的好:“我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我可以做平地上的一棵大樹,我做不了平地上的一棵大樹,我可以做一棵小樹,我做不了小樹,就做一叢灌木,我做不了一叢灌木,就做一棵小草。我要旺盛的成長,自信的生活,執著的追求,做最好自己。”這不正是我們每個班主任追求的最高境界嗎?第二、要過創業觀,先站穩講臺,在想著怎么講得好時,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失敗而找理由。既然做什么事都不容易,因此要過第三觀——樂業觀,就是要熱愛教育工作。班主任要在教書育人中享受快樂,在與學生一起成長中體味幸福,要像孟子那樣,把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作為人生至樂。一個人只有熱愛某一項工作,才能在工作中有熱情,進而讓熱情上升為激情,再進而讓激情燃燒起來,迸發巨大的創造性,出類拔萃,成為人才。教師工作的幸福感將激發學生的幸福感。如果教師有對自己職業生涯的幸福感,并且讓這種幸福感不斷提升,那么,教師的所有教育教學行為就會充滿智慧的火花,這是潛移默化的強大力量,會在無形中影響學生、感動學生、激勵學生。學生的感恩和回報、學生的進步和成功,就是教師的成功和幸福。丁榕老師指出: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忘記自己是老師,為人師表,如何以老師身份出現在學生的面前非常重要班主任在學生面前一定要扮演好六種角色:老師、慈母、大夫、姐妹、朋友、心理醫生。我們對于孩子來說要學會有涵養,要寬容,學生說什么話,都要聽,畢竟是孩子。一個老師如果只會發脾氣那是最無能的表現;第四敬業觀,就是要崇敬教育工作。人類有分工不同,職業無高下之分,這話沒錯。但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著陽光下最神圣的工作,這也是全社會送給教師的美譽。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崇敬教育工作。教師是教書育人的。“職業”只能教書,“敬業”才能既教好書又育好人。沒有敬業精神,當不了一名好班主任。班主任在進行日常工作中要學習教育理論,積累經驗資料,探索教育的規律,做一個創新型班主任,不重復別人的路,也不重復自己的路。第五就是要愛業,沒有學生就沒有老師的今天,一個好的班主任永遠是學生的朋友,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所以說老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只要你能按以上五部曲去工作、去用心、交流、你肯定會感到幸福,感受到快樂,體驗到成就。
我今后會向丁榕老師那樣真誠地關心、幫助、愛護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急學生所急,想學生所想。以心換心,將心比心,更好地塑造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幸福、快樂的成長。
三、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新時期的班主任是一種嚴峻的挑戰。在這次培訓中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楊再雄和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學碩士者紅對全體老師進行了《團體心理輔導》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疏導》的培訓,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班主任應把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點。隨著當前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增多,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時有發生的學生自殺事件引發了人們對目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擔憂。班主任作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和人生導師,自身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與運用顯得尤為重要。
心理健康指具有與年齡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認識水平、高尚的情操、積極的情緒,同客觀現實保持積極平衡的意志行動,以及良好的個性特征。初中生處于生理心理快速成長變化的青春期,是易發心理問題的時期,加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一些工作不到位,使初中生心理健康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據教育部統計:中小學生中有73.3﹪的學生有健康問題,其中90﹪是由于心理因素導致的。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王極盛教授對兩萬多名中學生進行測試發現:當今三個中學生中就有一個存在心理問題。在調查中,有的學生把媽媽、班主任列為“最討厭的人”,有的把小狗當作“唯一知心朋友”。 可見對初中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與參與。班主任在這方面具有極大優勢:接觸學生時間長,次數多,對學生了解較全面深入;帶班一般為三年,這就為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系統地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條件;在時間與空間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校內校外,課內課外,既可利用較長的時間,如入學教育和班會時間,也可利用較短的時間,如課間休息和放學之后;更加上班主任負責具體管理班級及本身的組織管理能力,在學生面前具有較大的權威性,學生的認同感、親和力好。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之一告訴我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專門關注 “健康” 與“不健康”的教育,而主要是關注人的成長的教育,是以促進人的正常發展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它教育的對象不是專指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而是全體成長中的、正常的、健康的學生。這些理念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幾點: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是每一個發展中的孩子,不是我們腦子中想象的幾個心理有問題的孩子;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其根本的宗旨是要促進人的正常發展。它不是游離于學校各項教育之外的一項單獨的具體工作,是有機融合在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心理和諧是個體幸福的指標,也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教育不光是給孩子們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以積極的生存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這是我們新時期的班主任值得思考的問題。
四.構建和諧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之間的關系,要與各科老師形成團隊精神。班主任應主動關心和積極配合任科教師的教學,使各科教學有機融合,相互促進。班主任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尊重任課老師對班務工作的建議與意見。在現實工作中,希望得到別人尊重是每個人的正常心理,任課老師自然也不例外。一個班級的教學人員組成后,作為班主任老師,在擬定班級工作計劃、班規,選配班干部與科代表等工作中,如果能尊重、采納任課老師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并迅速實施,不僅能促進工作,激發他們關心班級工作的熱情,同時還能消除原有的種種顧慮,互相配合,同舟共濟。
2.嚴禁學生中不尊重任課老師的言行。作為班主任老師,如果只重視自已而忽視任課老師的地位,忽視學生對任課老師的不禮貌言行,那結果只能是前功盡棄。所以,班主任老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機會,經常對學生進行熱愛、尊重任課老師的教育;切忌道聽途說,輕率作結,長學生“志氣”而滅任課老師的“威風”。
3.主動協助任課老師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作為班主任老師,切忌不能把任課老師在教學中遇到或發生的問題簡單而又片面地以為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應由他們自己去解決,與已無關,或袖手旁觀,或有意回避;要理解和明白,協助任課老師解決教學中出現和遇到的困難,與解決班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密切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講,任課老師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班級工作中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4.主動宣傳任課老師的長處、優點和勞動成果,盡量樹立他們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作為班主任老師,切忌在學生中間或與學生的談話中抬高自己而貶低任課老師;尤其是當學生提出任課老師在教學中的不足或存在一些問題時,更要站在維護任課老師應有地位的前提下,正確引導學生一分為二地評價任課老師;同時,還應積極主動宣傳任課老師的長處、優點和勞動成果,使學生從內心世界產生對他們的敬佩之情。
篇8
關鍵詞:物理教材;師生關系;教學方法
我有幸作為一名物理教學工作者親身體驗到了新教材帶來的沖擊波。新教材在編寫體例、情景引入和圖片選擇等方面均有新意、思路清晰、有時代感,體現了“新”的特色。在知識水平把握上注意了降低知識難度,拓寬知識面,強調人文因素,重視科學方法培養,有利于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我在教學實際中深切地感受到新的教材觀念、教學觀念、學習觀念、評價觀念帶來的新理念,現在把它整理出來,供大家分享:
一、“新”之一——新的師生關系
新教材從學生的切身體會出發,密切知識與社會、科技、生活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自主地進行知識的建構。新教材從多種層次、多種途徑突出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學生對身邊的、日常的現象所蘊藏的物理道理的成功探索,使得心里感到滿足,增強了自信,在學習活動中取得身心愉悅,這有利于師生互相尊重、互相探索、真誠交往,共同獲得知識的體驗,有利于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二、“新”之二——新的教學方法
新教材要求改變傳統的單一“接受式”學習模式,而采用“探究式”與“接受式”相結合,相互借鑒、相互補充的教學方式,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探究實驗的教學中,我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從實驗室用實驗先去探究,從網絡、圖書館去查閱資料,組成文稿,上講臺展示研究的過程和成果,讓同學與自己一起分享自己的成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規定的展示時間結束了,但上臺展示的同學往往還欲罷不能,臺下的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課堂紀律比老師講課時還要好。
我們平時說要培養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學生才能學好這門學科。這興趣就是情感、態度、價值觀,興趣的產生都是依附在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之中,是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得以建立和發展的。新教材特別強調學生的體驗與過程,哪怕是簡單的現象也要去觀察,簡單的實驗也要動手做一下,其目的就是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感受、積累情感、培養態度。收獲盡在過程中,教材推動學生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新教材不是一味排斥接受學習,而是有創新、有繼承,是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學習狀態。可以想象,一個學生如果以聽講、記憶、模仿、練習等方式進行學習,就必然使其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消失、冷落和忽視,創新和發展就沒有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講,新教材提倡的學習方法創建了和諧、良好的課堂氛圍,師生可以平等、民主地進行對話。學生可以在愉悅、積極的心態中接受新知識,通過動手實踐、主動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親身體驗知識的發展過程,這種方法對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深刻的影響。
三、“新”之三——新的評價體系
新教材改變了傳統的“考試是最為重要的評價方式”的評價體系,建立了定量與定性相結合、靜態與訓練相結合、互評與自評相結合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新教材帶來的作業似乎少了,但這并不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和落實。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今天的評價,關注能力的提升、科學方法的培養、價值觀的確定、個性的發展、創新的成就,但這一切并不能使我們忽視對物理學目標的認知和追求。離開了這一點,都會失去其改革的價值。
實踐初步證實,學生的口頭表達、自主設計探究方案、自主評價作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通過這些活動的鍛煉,學生與他人的交往能力,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對有多年教齡且對老教材輕車熟路的中老年教師來講,短時間內難免困惑、迷惘、舉棋不定、不知所措,但是我相信隨著新教材的實施,困惑的問題會越來越明朗化,思想也會解放許多。
四、“新”之四——創新思維遍地開花
學生在動手實踐、主動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中,主動、積極地學習,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感到自己與眾不同。老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采取鼓勵、啟發的方式展示教學。因此,各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學習,主體性也得到發展。學生在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時,形式變了,方法變了,思路廣了。通過觀察學生的作業本及學生制定的實驗探究方案,我們不得不承認,學生的能動性調動起來了,創新思維的火花越來越多,這是老教材無法比擬的。
篇9
熱播的《金陵十三釵》博得了影迷們的不少熱情,在觀看之后,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感受,在這里整理一些金陵十三釵的觀后心得體會,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金陵十三釵觀后感悟心得范文,歡迎大家參閱。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悟心得范文1一部十分有張力,看后久久回味的影片。
整部片子由很多“比較”組成。教堂里人性的溫暖關懷與教堂外橫尸遍野殘壁斷桓的比較;
假神父前面地痞流氓嘴臉與后面負職責有擔當的比較;十三釵開始自私地搶地窖與后面代替學生送死俠義柔情的比較;士兵開始有退縮情緒,到后面英勇抗敵舍生取義的比較;孟先生帶著漢奸的袖套,之后卻冒死帶來修車的工具,貢獻出通行證;教堂小男子漢小小柔弱的年紀個頭卻充滿了大男生的大義凌然有擔當負職責,為了養父的囑托保護女孩子們,最后為了湊數走進送死的隊伍;還有十三釵風塵味十足的打扮和之后短發藍袍的清純味道的比較,墨玉沉穩大氣有擔當與他的姐妹們的比較,墨玉對假神父開始的不屑厭惡與后面的相知相愛的比較。
電影里每一部分人都是主角,情節的設計,演員的演繹,使得每一部分人都那么感人,那么豐滿。關于墨玉關于假神父,評價的人太多,我這天只說說配角。
軍人以人體盾牌沖向坦克,那個鏡頭個性有沖擊力,最后的班長用智慧殺敵,與敵人同歸于盡,班長在教堂外關注著這些孩子,關鍵時候開槍救了孩子們,班長將瀕死的浦生送進教堂,讓他“在溫暖一點的地方死去”。軍人的英勇,智慧,俠骨柔情,在這一組組鏡頭間展現無遺。整部戲戰爭場面不多,但是表達得很充分,悲壯的情緒基調里,有著軍人們與日本兵斗智斗勇消滅兩幫敵人的淡淡的喜悅。
教堂里的小男子漢話不多,但是個性有男子漢的味道。拿著竹篙阻止十三釵進來,之后卻主動要求和假神父去找那兩個溜出去拿東西的姐姐。請求假神父留下來作為教堂的擋箭牌,女孩子的名額少了一個,他強烈要求自己冒名頂替走進送死的隊伍。(lz13)這一切都是為了完成神父的囑托。多么讓人敬佩的男子漢啊!那個沒有現面的逃跑的廚子老陳,作為教堂里唯一的成年男生,很好的襯托了小男子漢的高大形象。
為什么墨玉能提出舍生保護女學生?正因她13歲前也是教會學校的學生,保護學生就是保護以前的自己。假神父的女兒如果在世,也是13歲,他是在保護自己的女兒。影片的這些細節,起到了很好的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浦生送進教堂,不僅僅表現了軍人的柔情,更造成了之后拿琵琶玄的女孩子送命,姐妹的悲慘遭遇激起了墨玉的仇恨,也讓墨玉為素昧平生的女學生送命準備了感情基礎。女孩子關鍵時候從地窖邊跑開,避免了十三釵被日本人發現——這讓開始還不準學生進去的十三釵們自責,感動。墨玉大姐大氣場的渲染,為后面姐妹們為她所動同意一齊代替孩子們送死做了鋪墊。一個個小細節,為影片最后蕩氣回腸的情節打好了基礎,讓人覺得十三釵們的決定自然,不會太突兀,不做作。
在橫尸遍野的南京,這些社會下層的不夠光鮮體面讓人鄙夷的社會底層人們,以人性的光輝帶來觀眾們的溫暖和期望。
這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也許奧斯卡正因歷史背景以及對中國的固有的偏見,不會給我們頒獎。但是,在我心中,這是足以勝過任何奧斯卡電影的好作品。當然,如果音樂方面能更精致一點就更好了。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悟心得范文2昨日一個人跑去看《金陵十三釵》,看的是上午場,正因時刻原因電影開場前10分鐘進場,居然就我一個人,當然之后陸陸續續又來了一些觀眾,全場觀眾也但是10人。看來以后工作日上午看電影是不錯的選取,票價只有一半且人少,整場看下來一向都很安靜。
張藝謀是一位善于運用色彩的導演,他的電影有個特點,色彩鮮艷,舍得砸錢,還有就是商業運作都很成功。
就這部電影而言,我覺得是值得走進電影院看的。故事的背景是,可能與小說不一樣的是整個電影發生的時刻是從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南京城開始,一向到17日日軍舉行盛大入城式。與其它同類電影不一樣的是,這部電影關注的只是幾個小人物,天主教堂的女學生和青樓女子。作為觀眾的我會很關心每一個人物,正因坐在電影院里有跟她們是同呼吸共命運的感覺。那不再只是死亡的數字,而是活生生的完美生命被殘酷戕害繼而隕落的故事。在教堂之內,們還是會調情,說笑話,喝紅酒,講自己的身世,我會覺得跟她們很接近的感覺,因此當鏡頭拍到教堂以外的場景,我會有想逃走的沖動,如果是在家里看,估計我要停下來休息一下,讓自己的情緒稍微平復一下再之后看吧。無論如何,在電影院里跟著電影緊湊的節奏,更能好好地欣賞它,每一個畫面,每一個音效都是杰作。
有一個個性讓我感動的地方:佟大為扮演的李教官把傷得奄奄一息的娃娃兵送到教堂里,拜托們照顧讓他在溫暖中走過最后的時刻,臨走,他看到那些女學生在一個房間里唱圣歌,當音樂聲響起,李教官留下的眼淚,讓人想到戰火硝煙彌漫的世間,也許想要獲得心靈的平靜是一種奢求。那些如花朵一般的完美生命是李教官他們整隊弟兄的性命換來的,就更顯得珍重無比。
女主角的旗袍和化妝都是藝術,這部電影的制作團隊是多國部隊,都是行業精英。我最喜愛女主角的鏡頭是她最后上卡車時候那莞爾一笑,有鉛華洗凈,真我畢現的感覺,太美了!
還是很感謝導演,沒有把暴行拍得太嚇人。豆蔻被那場戲只拍了背影跟臉部特寫,這場戲很重要,讓人聯想到那些淪落風塵的女性最后的悲慘命運,也正因如此,她們舍己救人的行為也就更加可貴。因此個人覺得整部電影顯示的是在人類最丑陋暴行的背景下,生命依然是如此完美。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悟心得范文3故事類似于回憶錄,是由書娟回憶作為旁白,我以為當貝爾飾演的“神父”開車將女學生們送走后,會描述一段這些秦淮河女人如何反抗小日本的劇情,很遺憾,電影在貝爾驅車護送女學生們離開后便結束了,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部電影和國產的其他影片不同在于貝爾,因為他的出現使這部影片多了些國際化色彩,影片全程85%以上都是英文,就連渡邊篤郎飾演的日本軍官也都是用英語交談。可以這么說吧,我之所以去看這部影片也是由于貝爾,他詮釋的蝙蝠俠深入人心,第一次在中國拍戲,很想去看一下他的精彩表現,真的沒有令人失望,不愧是好萊塢一線巨星,他可以瞬間變成一個放蕩不羈的playboy令人捧腹,也可以瞬間變成莊重的神父,義正言辭令人崇敬。
金陵十三釵,聽到這名字肯定是講女人的。十三個“女人”(電影其實是十四個),只有看過電影的才知道內涵。但是一部戲只能有一個女主角,故焦點落在了玉墨身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玉墨轉身走路的妖嬈姿勢,這絕對是這個角色的招牌動作。每個人都有精彩,但是相比之下玉墨更出彩,倪妮演繹的入木三分。雖說是青樓女子,這些女人身上良知的一面或許就是影片的亮點。豆蔻為了給浦生談好聽的琵琶曲,返回滿目瘡痍的妓院遇到日本鬼子,不甘凌辱咬破日本鬼子的耳朵,被殘忍的刺死了;香蘭僅僅為了漂亮的玉耳環返回妓院無疑說明這個女人貪財愛慕虛榮的,而在她只剩最后一口氣的時候拽著日本鬼子的腿幫助豆蔻逃脫時,她的善良倔強令人生敬。這些女人們替學生們去赴日本人的“生死宴”,更是人性光環的最大亮筆。
在這一座破舊的教堂里,真正的神父死了,當女學生們把貝爾作為唯一的依靠時,他做的只能是朝著日本人怒哄或用人道主義去感化求情,用善意的謊言去安撫孩子們受傷的心靈,手無寸鐵他做得已經夠多了。貝爾驅車送女學生們離開時的熱淚盈眶令人回味,那時的腦海里他想的是什么。是玉墨的安危,是戰爭殘酷的無奈,還是自己身臨其境的凄涼?這部電影總體氣氛是很凝重的,尤其是佟大為領導的軍隊和鬼子負隅反抗的時候確實是情緒的最低點,但是沒有淚眼朦朧。反正看了這部戲更加痛恨日本人了,這些上輩子一定沒見過女人。
個人感覺這部電影是導演心血的結晶,比三槍拍案好幾千倍甚至幾萬倍,可以當做導演最有代表的作品,沖奧的機率那就看專業人士的評定了。
其實一部好的電影作品不一定票房高就是佳作,口碑更加重要吧。周星馳的電影作品在當年不一定就是票房冠軍吧,但是時隔多年你在電視或是網上再看到它的時候,還是愿意去回味一下,百看不厭;而有的電影你花錢看過一遍,等有機會免費看的時候卻不想看第二遍。好的作品是能夠經得住時間的推敲。
俗語說得好,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上純屬個人觀點,牢騷這么多主要是為了對得起偶的60元大鈔。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悟心得范文4我和媳婦走出電影院,坐上104快車回家。車上媳婦讓我說說觀后感。我說:“好!”我又問媳婦電影怎么樣?媳婦也干脆地說:“好!”
在《金陵十三釵》公演前兩天(年12月14日),北京青年報c3版刊登,讀家蓮珥題為“筋骨不錯,內力銷欠”的文章。文章指出影片不足之處,現摘錄幾段:
一句話點評:小說借由戰爭這一極端環境對女性這一性別的思考和頌揚被人道主義與戰爭反思所替代,因此觀者才覺得整部影片煽情太過、壓抑太過、未留出口。
張藝謀肯花兩個小時的銀幕時間來品這故事的味道,但可惜最終也只借用了骨頭,卻將骨髓剔出,又填入新的作料去烹飪一道好萊塢菜單上常有的“人道主義+反戰”的濃湯,實屬可惜。
然而所道“可惜”者,則在于張藝謀為趕“戰爭史詩電影”這早非時髦的時髦而延展了電影的寬度,代價則是不得不犧牲和消減了本可深挖的原著所天然帶來的厚度。
中篇原著的主要篇幅集中在女學生與秦淮女子的多次短兵相接中,她們之間復雜而曖昧的關系不斷流動變化,直至。
而張藝謀的這版電影雖筋骨不錯,卻也只能說是短一口氣的戰爭史詩,沒修煉好內功的江湖把式。
我認為,《金陵十三釵》的主題是讓國人永遠記住那段血的教訓和對戰爭的反思,而不是以女學生與秦淮女子多次短兵相接為主調。
我還認為,可以對影片技巧做探討,但不要說得那么不中聽。
蓮珥是專業影評,細讀了嚴歌岺的原著,還能結合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與之對比,確實是讀家。而我和媳婦是普通觀眾,以前都沒聽說過嚴歌岺,當然也沒看過《金陵十三釵》,所以,就我們這類的觀眾來說,看到中國軍人與日軍的巷戰,熱血沸騰激情亢奮;看到滅絕人性的日軍凌辱中國女學生,五內如焚心如刀割;看到風塵女子從逃命躲到教堂,卻最終舍身相救女學生,肅然起敬淚盈眼眶。有這些就足夠了。
看完電影,我感到中國必須強大,必須走強國之路,只有強大了,才不會被別人欺負。
金陵十三釵觀后感悟心得范文5最近《金陵十三釵》的電影正在上演,有幸在散文在線的首頁上發現原作,就第一時間收藏,讀《金陵十三釵》,淚紛紛如雨下,日本鬼子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人神共憤,血流成河的南京,血的教訓,這只是南京城里小小的一隅——教堂,但戰爭中的教堂在鐵蹄和下風雨飄搖。唱詩班的女學生,從墻頭爬進來的們,還有死里逃生躲避追捕的中國傷兵,神父英格曼,阿多阿多,伙夫陳喬治,這些人物暫時被迫呆在一起,這十三個,以出賣肉體為生,說話、做事、舉手投足都表現出了她們那個圈子里的習氣,英格曼神父反感她們,怕她們影響那些稚氣未脫的女孩子,但又無法拒絕無路可逃的她們,勉強收留她們暫住教堂,豆蔻的凄慘遭遇,讓這些風塵女子開始正視現實,身邊的姐妹慘遭,救過來后已瘋瘋癲癲,而那幾個中國傷兵,下場更慘,連做了截肢手術的王蒲生也身首異處,們冷靜的埋葬他們,這些人沒有前途和將來,死亡,是遲早要面對的事情。
玉墨隨身多年的一把剪刀,該是一段預示,與其遭蹂躪慘死,不如拼死一搏。姨媽書娟幼小的心靈對玉墨充滿仇恨,這個破壞自己家庭的名妓,她恨不得去毀了她的臉。然而,為了救唱詩班的這些女孩子,這些,她們化裝成女學生的樣子,去替她們,日本兵帶走了這些如花似玉的女子,她們義無返顧的.帶著剪刀,牛排刀、發釵,帶著一切可以利用的利器走了。茍且偷安,何如轟轟烈烈的死?把生存的希望留給這些孩子們,,這些最最下層的人身上,閃現著傲人的光輝。書娟懺悔了,玉墨再也回不來了,或許,她該早一些原諒她?
篇10
感動是心靈的舞動,是靈魂的飛舞,是內心的震撼,是心中最最柔軟之出的一絲顫動。感動是美好人生的啟迪。它富于美好與幸福又富于感慨與同情。如果沒有感動,人之靈魂也將是死寂一般,沒有半點生動的感受與顫動。感動是橋梁,是通往內心深處的橋梁;是階梯,是搭起成功人生的階梯;感動就是真誠的召喚,是喚人覺醒的真誠的召喚;感動就是內心的吶喊,是生命支源和生命之終的發自內心的吶喊!
看過舞臺上那優美迷人的舞姿,《天鵝湖>》最后一幕那舒緩動人的舞姿,完全表露出對生的眷戀!那是演員對角色的深入洞悉和為之感動,才能用自己那完美的舞姿來表達人物內心,傳遞著真摯的感情。使臺下的每一位觀眾為之動容,為之感動,為之流淚!只要你能用心去看,用心去品,用心去體會,就一定會有所感動,一定能為之感動。人類是個感情充沛的動物,我們沒有理由對生命中的美好與幸福置之不理,也沒有必要板著生硬的面孔,表示你無所謂。其實生命的真諦在無時無刻地啟迪我們去感動,生活的美好又在不停的配合五們去感動!
金色的陽光中,一片羽毛悠然飄落;清幽深邃的池水中,一般羅紅回旋漂浮;黛藍色的天幕中,一顆流星一瞬而逝;青嫩新綠的草葉尖,一滴晶瑩剔透的露珠悄然滑落。千變萬化的自然,日生日落,潮汐起伏,多少美景怦然心動,悠然神往。你都一一感受過,體驗過嗎?自然就是那么簡單,那么樸實無華,那么自然生動!感動就在一瞬之間,就在一念之間,十分容易,十分簡單。最最重要的事,你要去領聽,去體會,去與自然為伍,去與人性為伴!
可愛的人啊!去感動吧!不要掩飾你的心扉,打開心扉面對世界,面對人生,面對自我,面對自然。一切美好的與善良的都應該去感動,感受生命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真諦。讓我們動起來,讓我們的心動起來,讓我們的心靈舞動起來!
襄汾二中初一:李武晨
- 上一篇: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
- 下一篇:新年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