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學位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13:00: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音樂學院學位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音樂學院學位論文

篇1

一、獨立音樂學院的本科畢業管理體系特點

我國的獨立音樂學院數量相對較少,九大音樂學院主要包括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和天津音樂學院。這些學院所在地域幾乎代表了中國大部分地區,根據他們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管理規定或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實施辦法,獨立音樂學院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一)采用學院教務處和教學系二級管理模式。獨立音樂學院在對待教務處和教學系分工時,責任非常明確:前者(教務處)“負責制訂全院畢業設計(論文)的管理規定,統籌協調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檢查各系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實施情況并進行質量評價”;后者(各教學系系)“根據培養方案及學院畢業設計(論文)管理規定,制定本系《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實施細則》,并成立以系主任為組長的系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實施畢業設計(論文)具體工作”。也就是說,教務處主要負責在于監督和協調,教學系則享有相對獨立的實施和操作權限。

(二)學院教務處直接規定不同專業的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有效地類型。獨立音樂學院由于專精于本專業,因此采用由學院直接規定不同專業和研究方向的學生的畢業論文類型。例如,中國音樂學院明確規定:“(一)音樂學專業包括論文等;(二)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包括作品和論文等;(三)音樂表演專業包括畢業音樂會及其設計報告。”

(三)工作程序明確具體。獨立音樂學院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工作程序上非常嚴格,在時間安排上它們一般都精確到周,對每周應該完成的工作進行了細化,還指定了主要責任人和負責單位(科室)。獨立音樂學院的本科論文的開題工作是作為本科論文寫作的最重要環節進行。

(四)注意學院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四川音樂學院等獨立音樂學院的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實施辦法都明文規定:“畢業論文(設計)和知識產權歸學院所有,未經指導教師同意,學生不得將論文(設計)涉及的技術內容向外擴散,也不得將論文(設計)寄出發表。畢業論文(設計)結束后,所有的論文(設計)資料,應交回系(院)作為教學資料保存,學生不得自行帶走”。

二、獨立藝術學院中音樂院(系)的本科畢業管理體系特點

在我國獨立的藝術學院中一般都設有音樂院(系),它們相較于純專業院校(獨立音樂學院)在本科畢業管理上有注意兼顧藝術學科的總體特點。

(一)二級管理和三級管理并存。這些藝術學院里的音樂院系在各方面努力向獨立音樂學院學習和靠攏,但模仿獨立音樂學院的管理模式同時又有創新,表現為以二級管理模式為主有意識延伸第三級管理機構。例如南京藝術學院在管理上采用二級管理模式,但是《南京藝術學院關于本科生畢業論文、創作(設計、演出)的若干規定》中指出學院教務處和教學單位的職責的同時還明確規定了本科論文管理過程中“教學秘書日常教務工作”。而《吉林藝術學院本科學生畢業論文(學士學位論文)撰寫及評審管理細則》和《吉林藝術學院本科學生畢業論文(學士學位論文)補充管理規定》則規定該學院執行三級管理模式,在學院和分院之下,指定系(實驗室)作為最基礎的管理和負責單位。

(二)二級院系決定對論文(設計)類型。由于藝術學院的相對綜合性,下設二級學院的藝術特色區別較大,藝術學院的教務處往往不指定各專業的論文(設計)類型,而是由二級學院作為本科論文(設計)的主要制定單位。這是與獨立音樂學院在二級管理模式上的最大區別。也就是說,在藝術學院的管理模式中,后者(二級學院)工作的具體性上更加擁有自主性,而前者(學院教務處)的監督和協調作用相對邊緣化。

(三)工作程序相對明確。藝術學院中的音樂院系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工作程序上相對嚴格,在時間安排上參考時限相對寬松,但對每階段應該完成的工作任然有明確的分工和進度要求,也指定了主要責任人和負責單位(科室)。但是本科論文的開題工作有的學院沒有象獨立音樂學院那樣重視并專門安排,而是有二級學院自行安排處理。

(四)在知識產權方面,要求相對寬松并且非常注意學生論文(設計)的宣傳。可能是藝術學院中音樂院系辦學的目標更注重音樂表演,它們對學生作品的知識版權問題并沒有過多明確的要求,也更注重這些作品的宣傳和推介。吉林藝術學院規定:學生必須上交畢業論文復印件,畢業創作(設計、演出)文字說明材料兩份,一份送教務處,一份由所在教學單位存檔,其中被選為“優秀畢業論文”、“優秀畢業創作”、“優秀畢業演出者”還需另交一份給校檔案室歸檔。對于特別優秀的畢業論文,各部門要積極向有關專業刊物推薦發表;特別優秀的創作(設計、演出)作品也要積極向外界宣傳、推廣。

三、綜合類高校中的音樂院系本科畢業管理體系特點

自21世紀初本科擴招以來,各種綜合類高校紛紛建立了音樂院系,由于這類音樂院系辦學時間短,教學、教輔和管理都不到位,因此在制定音樂專業本科畢業管理體系和制度時表現為兩個極端的特點。

(一)特點一——盲目模仿,死搬硬套。這類綜合性高校中的音樂院系有的大興拿來主義,把獨立音樂學院或者獨立藝術學院的管理模式照搬或者簡單刪減之后使用,這種現象在剛升格為本科的綜合類高校中的音樂院系最為普遍。筆者走訪了西南部分高校,了解了他們音樂院系本科畢業管理辦法和規定的來源,發現它們大部分都抄襲、模仿或借鑒周邊獨立音樂學院或者獨立藝術學院中的音樂院系的成熟做法。例如,四川部分綜合類高校中的音樂院系的畢業管理辦法和規定都以四川音樂學院的本科畢業管理體系為范本;云南的則以云南藝術學院的為基礎。這些模仿專業音樂院校的現象,在有的高校是經過了再加工已逐漸顯示出本學院的某些特色;有的高校則幾乎沒有什么改進,照搬痕跡極為明顯。筆者收集到某新辦高校的本科論文管理文件的電子版,點擊它的屬性,在該文檔的屬性摘要里赫然顯示著東南某高校教務處的信息。由此可見,綜合類高校特別是新辦綜合類高校中的音樂院系的本科畢業管理的盲目和缺乏思考。

(二)特點二——沿襲舊制,不加變通。在綜合類高校中,有一些學校具有相對悠久的大學辦學經歷,積累了很好的本科論文管理傳統,但是這類高校中的音樂院系或者其藝術學院中的音樂系尚處于剛起步階段,于是就出現了該類高校中的音樂院系沿襲該校既有的本科論文管理體系的現象。由于這類高校原來可能是致力于理科、農業、科技等專業領域,在音樂學科并沒能積累較為成熟的管理經驗,而這些高校又不屑抄襲照搬其他學校的本科畢業管理模式,因此,此類高校中的音樂院系執行的本科畢業管理體系實際上是一個并不完全適用的體系。筆者在此類高校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這類高校的音樂院系自建院以來從沒有專門進行過本專業本科畢業管理體系的探究,完全依照該高校原有的畢業管理辦法和制度進行管理。

綜合類高校中音樂院系本科畢業管理體系在制定方面具有以上兩個共性特點之外,它們的本科畢業管理體系有一個相對顯著的特色——管理權和責任下放。例如《武漢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管理辦法(修訂)》第三章畢業論文工作的組織第三條規定:“學院(系)是畢業論文工作組織和實施的主體,提倡各學院(系)分專業成立由系主任牽頭的畢業論文課程組,開展畢業論文教學工作。畢業論文課程組主要負責提出本專業畢業論文課程的基本要求,落實畢業論文課程計劃,指導教師的配備,畢業論文題目篩選,畢業論文指導,評閱,論文答辯,成績評定,質量分析,推薦優秀論文等具體工作。”

篇2

卞萌出生于音樂世家,自幼隨父習琴。6歲因會彈琴被市立著名的紅旗路小學文藝班提前錄取為一年級學生,并參加了接待阿爾巴尼亞外賓的演出活動。1978-1984年,卞萌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附中,1988年取得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文學學士,并被學院推薦免試攻讀鋼琴專業碩士學位。期間先后師從劉愛賢、尤大淳、林恩蓓、李名強等教授,并曾在國內、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

1990年初,卞萌被公派赴俄羅斯圣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師從“人民藝術家”葉卡捷里娜?穆里娜和鋼琴藝術理論家索菲亞?亨托娃教授。1994年5月,被圣彼得堡音樂學院授予音樂藝術(鋼琴)博士學位。同年11月,又被俄羅斯最高學位授證委員會授予哲學(藝術學)博士學位。1996年初,學成歸國的卞萌分別在上海和北京舉辦了兩場獨奏音樂會,琴鍵上跳動的音符充滿靈性,而音樂風格把握的精準到位更讓老師們看到了她的變化與進步。求才若渴、廣納賢能的中央音樂學院千方百計地把她留在了北京。這件事在當時國內音樂學院頗為轟動。

1996年,由卞萌所著的《中國鋼琴文化之形成與發展》在北京出版。這本書被國內專家高度評價為“具有歷史意義和學術價值”,“將中國鋼琴藝術的研究推進到了一個新的深度與廣度”的專著,卞萌也成為中國鋼琴界少有的集演奏、教學和科研于一身的優秀人才。

此外,卞萌還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過多篇論文、譯文,著有《鋼琴全面訓練基礎教程》,并出版了個人鋼琴獨奏CD《中國鋼琴音樂精選》、VCD《鋼琴名家教名曲――卞萌專輯》等作品。在學術專研之余,她還經常舉辦鋼琴音樂會,演奏曲目包括從巴羅克到近現代不同風格的作品。

留學生: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練習鋼琴的?

卞萌:因為我父親是鋼琴教師,所以家里有鋼琴。我從5歲開始學彈琴,起初只是彈著玩而已,總是邊唱邊彈。當時我家住在南方(安徽安慶),同一個院子里的一位小學音樂老師聽說我會彈琴,就說他們學校(當時的紅旗路小學,現在叫雙蓮寺小學)正好有一架鋼琴,需要我這樣的學生,因而我也就提前上了小學。我第一次上臺是6歲多,參加的是當時學校在市政禮堂舉辦的演出。

留學生:鋼琴于你而言的意義是什么?

卞萌:受父親的影響,學習鋼琴于我而言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每天都要堅持彈一彈,它就像我生活的一部分。小學的時候,我經常會去參加市里的一些音樂活動或者是演出。后來,我又上了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大學,再公派留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回來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20年,一直生活在音樂學院的氛圍中,始終沒有離開過鋼琴。

鋼琴很像一個“魔術盒”,能夠發出各種奇妙的音響:大自然中流水、風聲,教堂的鐘聲,鐘樓上的銀鈴,還有,不同人發出的歌唱的聲音,或男聲,或女聲,或合唱……鋼琴就像是我的一個好朋友,每天都要見面。

留學生:俄羅斯的鋼琴專業在教學上和國內有什么區別?

卞萌:俄羅斯的鋼琴學派可以說是自成一派。雖然與歐洲最早的發源地意大利、法國、德國相比,俄羅斯的鋼琴學派起步要晚一些,但是后來者居上。在很多重要國際性的鋼琴比賽中俄肴碩加姓季萸凹該大獎。另外,俄羅斯學派的作品非常吸引人,很多獲獎者最后一輪與樂隊的協奏曲都愿意選用像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普羅科菲耶夫等人的作品。我記得前兩年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了一次全國性的鋼琴大賽,其中前六名獲獎者最后一輪選擇的都是俄羅斯作曲家的協奏曲。

俄羅斯鋼琴學派有它別具一格的特點,尤其是在演奏方面。安東?魯賓斯坦是19世紀俄國最杰出的鋼琴家,當時被稱為“俄國的李斯特”,因為他的演奏同李斯特的鋼琴演奏藝術是一脈相承的,吸收了李斯特感情鮮明、熱情奔放、以創造性的態度對待所演奏的作品等浪漫主義演奏風格特點。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音色特別渾厚,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充滿了激情豪放,極具藝術感染力。安東?魯賓斯坦非常善于把握作品的整體,他的演奏就像是在圣壇上演講一樣,不光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場下的觀眾。

我在俄羅斯學習了六年,我的老師葉卡捷里娜?穆里娜是前蘇聯尼古拉耶夫鋼琴學派傳人。這個學派倡導“深觸鍵”,重視八度與和弦彈奏技巧,整體上力度變化鮮明、具有激情豪放、大氣磅礴的演奏特征。同時,它也非常強調如歌(即歌唱性),提倡非常深沉的連奏音響。這個學派的鋼琴演奏觸鍵和音色非常干凈利落,音色豐滿、真摯感人、充滿共鳴。2001年10月,我的老師葉卡捷里娜?穆里娜首次訪問中國,在中央音樂學院演奏廳舉辦了一場盛況空前的獨奏音樂會,在當時很是轟動。尼古拉耶夫學派,甚至是整個俄羅斯鋼琴學派的特點都是“用音樂帶動技術”,就是演奏者首先要內心里充滿了音樂,再用音樂來帶動演奏技巧的展現。

我當時主要跟葉卡捷里娜?穆里娜教授學習演奏,我個人覺得她在教學上還是跟國內有所不同的。在國內,一般采用的都是“師生一對一”封閉式的傳統鋼琴教學模式。而在圣彼得堡音樂學院上課的時候,葉卡捷里娜?穆里娜教授借鑒自己在國內外講學時常用的“專家課”形式,實行一種“用大課形式進行的個別教學課”方式上課。她每周來三天,只要是她班上的學生都可以來,這樣,老師主要針對演奏的學生講課,現場的其他學生也可以一起旁聽觀摩,通過老師的講解熟悉曲目、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指法規則。真是“一人上課眾人受益”。這種上課方式的另一個優點,就是學生能在不同觀眾或演奏環境(不同的教室)中進行演奏訓練,更有利于他們適應在大演奏廳的表演。有過這樣多次舞臺環境感體驗的學生,一般都不會出現怯場、恐慌等現像。

另外,在上課的時候,葉卡捷里娜?穆里娜老師會親自示范,因為她有著長期的舞臺演奏經驗,所以每次上課學生不僅能感受到她的那種演奏家的氣場,而且還能夠從中獲得有效的藝術熏陶。有時候,說一個小時或講一萬句,都比不上一次直觀的示范演奏,鋼琴課就是這樣。

留學生:赴俄羅斯圣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的這段經歷對你今后的藝術生涯有哪些影響呢?

卞萌:俄羅斯的這段學習經歷可以說是對我的人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我當時是1990年公派赴俄留學的,1991年的時候我回國在母校上海音樂學院演出,當時我在附中的一些老師也都到了現場,她們對我這一年鋼琴演奏的變化很是驚訝,說:“大不一樣了!” 比如我彈的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三鋼琴奏鳴曲》,這首曲子我在國內也曾彈過,但是后來在俄羅斯又學習了一番以后,對它的理解又更深入了一些。

因為我當時赴俄主要是學習,所以和學校的老師接觸蠻深的。我在俄羅斯留學的第二年,我又學習了一門鋼琴理論,當時的老師是索菲亞?亨托娃。她負責輔導我的博士論文寫作,主要是有關中國鋼琴文化的論文,后來被編成了一本中文書,名叫《中國鋼琴文化之形成與發展》。葉卡捷里娜?穆里娜和索菲亞?亨托娃這兩位老師,她們對藝術的熱愛,以及專業的精神都深深地影響和感染了我:在我回國的20年間,葉卡捷里娜?穆里娜老師一直都在彈琴和開各種演奏會,今年3月底又將在中國演出,我覺得她一直都生活在藝術當中;索菲亞?亨托娃老師一生寫了40多本書,她這種孜孜不倦的專研精神令我很是折服。

留學生:在眾多的俄羅斯鋼琴曲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首?

卞萌:俄羅斯著名的鋼琴曲實在是太多了,包括眾所周知的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等等。這些作品極具俄羅斯音樂特色,但在演奏上也有一定的難度。蘇俄作曲家還有很多很好聽的中、小型樂曲,像巴拉基列夫的云雀,格林卡的夜鶯等。

留學生:你認為俄羅斯音樂文化對中國近現代音樂的影響有哪些?

卞萌:中國和俄羅斯是相鄰的兩個國家,所以在各個方面影響都很深遠。因為我主要研究的是鋼琴領域,那我就講一下俄羅斯對中國鋼琴方面的影響吧。其實,中國的鋼琴與俄羅斯的鋼琴文化還是淵源已久的。十月革命時期,一些俄國難民后來流落到中國上海,其中有一位畢業于圣彼得堡音樂學院的扎哈羅夫,他是最早對中國的鋼琴藝術發展產生影響的音樂家之一。20世紀30年代,上海國立音樂院(后改名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的創辦人蕭友梅邀請他到該校任鋼琴系主任。由于扎哈羅夫在當時的中國上海培養了一批出色的音樂家,提高了中國在鋼琴演奏和教育方面的水平,尤其是在鋼琴教育上,使之可以與當時的世界并排,故他被我們稱為中國鋼琴文化的“一代宗師”。當時還有一位作曲家齊爾品于1934年11月在上海發起了一個“征求有中國風味的鋼琴曲”的創作比賽,無疑是中國現代音樂史上的一件大事,激發了東方作曲家發揚民族音樂的信心。

留學生:俄羅斯鋼琴學派無疑是眾多鋼琴學派中最為耀眼、人才最多的鋼琴學派,涌現了許多世界級的鋼琴家和教育家。其中你比較欣賞的大師有哪些?怎么評價他們的演奏風格?

卞萌:俄羅斯的鋼琴大師有很多,其中一些已經過世了,像涅高茲、索弗羅尼茨基、里赫特爾、吉列爾斯等,只能聽傳下來的錄音或錄像了。就在世的鋼琴大師而言,我個人比較喜歡格里哥利?索格羅夫,他今年年底(12月份)將在北京的國家大劇院舉辦個人獨奏會。整體上來說,俄羅斯的鋼琴演奏風格給我的印像都是很宏偉的、氣勢磅礴的,而且在彈奏歌唱性旋律的時候會給人一種很高貴、很憂郁的、高山仰止的感覺。

留學生:除了圣彼得堡音樂學院以外,俄羅斯還有哪些在鋼琴教育方面比較好的學校?

卞萌:俄羅斯在這方面比較有影響力院校有兩所:一個是建立于1862年的圣彼得堡音樂學院,它是俄羅斯最為古老的音樂學府;另一個是繼圣彼得堡音樂學院之后于1866年建立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原名為莫斯科音樂學院)。這兩所院校都是俄羅斯、也是世界一流的音樂學府,涌現了不少杰出的鋼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等。當然除此之外,俄羅斯還有許多其他比較優秀的音樂學院,諸如格林卡國立音樂學院等。

留學生:你認為中國的鋼琴學派怎么樣才能更好地發展下去?

卞萌:我記得1994年在彼得堡論文答辯的時候,學校的教授肯定地說:顯而易見,有一個中國的鋼琴學派了,已經正在形成。20年多年過去了,這些年來,在中國又出現了新一代鋼琴家,如郎朗、李云迪、陳薩、王羽佳、張昊晨等,這成為了中國人的自豪,體現了中國人在鋼琴事業上的成績,讓人看到了中國鋼琴演奏和教學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景。根據鋼琴音樂發展的一般規律,一個學派的形成除了有一批技藝高強的演奏家,還要有高深度藝術境界的作品支撐。首先,是要學習前人演奏和創作的經驗,取其精華所在,然后,是挖掘創造出中國人自己有價值的東西。可以對西方作品進行再創造,在保持其原有精神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做到有說服力并使聽眾能夠接受,也要把中國作品彈好,這個就有很多課題要做了,而且是很值得去做的。

留學生:你覺得鋼琴對初學者而言最難的地方在于哪里?

卞萌:對于現在的家庭來說,鋼琴也不再是什么特別的奢侈品了。一般經濟還可以的家庭都能夠買一架鋼琴。鋼琴的音準是被調好的,手按下去就有聲兒了,看起來似乎沒什么難學的。但,它的難度在鋼琴是多聲部樂器,要掌管多個線條層次,音域最大,最為復雜,鋼琴用得好可以代替一個大樂隊(當然你也可以彈單旋律)。

在學習彈鋼琴的過程中還有一個比較難的問題就是擬人化,彈起來要很有韻律。怎么彈得吸引人、有韻味這是鋼琴學習中的一大難點。你要學會讓鋼琴聽你的話,但這并不意味著你要完全地控制它,你還要和它交朋友,讓它發出自身最美的聲音。

留學生:對于快速提高鋼琴水平,你有何好的建議?

篇3

關鍵詞:音響體驗;音樂美學;民族音樂學

當下的音樂美學學科發展受到了來自于民族音樂學、后現代主義和語言學的挑戰,其所被質疑的就是:音樂美學學科究竟是一種什么“音樂”的“美學”?①學界普遍的共識:認為目前的音樂美學學科是西方大小調體系音樂的美學,只是適用于西方專業音樂和中國新音樂的美學,不是普遍性和真理體系。并且,不同文化的音樂往往具有不可通約的特制,因此西方專業音樂的美學理論并不適用于去解釋世界上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例如英國民族音樂學者布萊金(John Blacking)就認為,“系統音樂學的發現只適用于西方音樂學家的音樂傳統,或者只適用于在他們自己的文化中所發展起來的感知能力”,“只有承認不同音樂體系的特殊性,音樂學才能夠成功解釋有關音樂的一般問題。”②對于上述質疑音樂美學界也有爭議,宋瑾教授的觀點認為,根據不可知論,的確無法預知針對西方藝術音樂的這套音樂美學理論體系是否能夠被用于去研究、闡釋其他民族的傳統音樂。③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民族音樂學學科的研究受到眾多來自于語言學、符號學、釋義學、現象學、結構人類學等學科新興思潮的影響,同時其學科自身的研究領域也在不斷地擴展,筆者就民族音樂學自此時期研究中出現的新趨勢和不斷擴大的研究范圍問題展開探討,希望從中找到能夠支持音樂美學學科適于民族音樂研究的可行性論據。

20世紀五十年代之后,西方的民族音樂學發展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研究趨向:相對于美國民族音樂學界在研究中注重探討音樂在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人類更廣泛的社會、文化聯系中的功能等特征,歐洲的民族音樂學界則更加側重于對音樂自身形式結構的分析和研究。例如當今德國最有影響的民族音樂學家約瑟夫·庫克爾茨(J.Kuvjertz)就繼承了柏林學派注重分析音樂內部結構的傳統,奧地利比較音樂學領域的代表人物瓦爾特· 格拉夫(W.Graf)將推動文化發展的主導因素區分為生物因素和文化因素,并于1962年首次提出使用聲譜儀去分析音樂的現象,后在其多篇論文中反復探討了將這種音響分析用于研究一些特殊音樂現象和美學問題的可能性。另外,多伊奇(Deuysch)博士的研究中還更多地關注了心理學問題(包音響分析與心理分析相結合),研究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④

在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結合的研究中,弗蘭茨·福德邁爾(F.Foedermayr)采用了當時尚不先進的聲譜儀對非歐洲音樂中的歌唱發聲進行分析探討,⑤用現代自然科學的技術手段和實證的方法將直觀考察中難以從音樂中獲得的某些聲音特征進行量化呈現和數值統計,這也為在音樂分析中如何建構音樂的形態特征與音樂的體驗感受,以及音樂的意義理解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一個更加科學實證的理論支點。

可以說,上述歐洲民族音樂學者研究中所采納的實證主義方法和感知心理學分析理論均為音樂美學學科研究民族音樂提供了了一個可行的切入點。就音樂美學學科而言,無論是對西方專業音樂還是民族音樂的研究,均要以“聽覺感性體驗”作為本學科研究的理論基點,而借助類似聲譜儀這種聲學研究的數值分析和感知心理學的理論,可以對自然音響的性質、心理感知覺、聽覺感性體驗等不同層面進行相應的描述和理論闡釋,就如瓦爾特· 格拉夫所言:“音樂的音響體驗是可以從聲學和文化特征方面加以評定的,其整個過程可以用客觀上能夠確定的聲學特點去把握這種體驗的主要特征,以便盡可能深入和可靠地揭示其音樂方面的種種關系。”⑥由此可見,歐洲民族音樂學派在研究中所強調“音響體驗”,也為音樂美學進入民族音樂研究領域打開了一個突破口。

事實上,注重音響體驗本就是民族音樂學與音樂美學學科所共同關注的問題,只不過體驗的對象各有側重。前者強調的體驗是全面的,是包括審美感受和所有音樂文化相關的親歷;后者強調的體驗則相對單純,重在審美感受,其他均置于理解之中。當然,正如宋瑾教授所言,審美是理解基礎上的深刻感受,其中的“理解”就是文化理解,而“文化理解”應包含文化體驗,因此這兩個學科之間存在著可以連通的地方。⑦

就音樂美學學科自身發展而言,20世紀后半葉在西方曾一度占據主流位置的重要美學流派“分析美學”在此領域也有相關理論成果。分析美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現代英國著名的分析哲學美學家羅杰·斯克魯頓( Roger Scrudon)在他的著作《音樂美學》(1996)一書中闡述了他一系列最富有哲思的理論觀點,其中之一即為音樂的“第三物性”。⑧限于篇幅,筆者在此通過表格1-1簡要介紹一下音樂的三重物性問題:

表格1-1

由上表可見,格拉夫和福德邁爾等人用聲譜儀所測量的正是音樂音響的“第一物性”,它是“聲波”在空氣中的振動屬性,是能夠通過科學儀器顯示并進行物理測量的音樂的一種物理屬性。而格拉夫所指出的“可以從文化特征方面”對其進行描述和闡釋的“音響體驗”,即涵蓋了“聲音”在人聽覺中的感知屬性,也包括了“樂音”(即音樂中的聲音)在審美主體音樂體驗中的審美屬性。可見民族音樂學者在利用科學儀器對其研究對象進行測量分析和理論闡釋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涉及到了音樂美學所關注的同一課題。

上述相關理論在國內一些民族音樂學者的理論研究中也有相應體現:例如呂鈺秀、陳子平的論文《論低音審美——以藏族同欽聲響為例》⑨和徐欣的博士學位論文《內蒙古地區“潮爾”的聲音民族志》⑩。呂文既從音樂心理學角度對同欽低音引發的情感認知進行理論闡述,同時又運用自然科學的技術手段和實證方法對同欽音響的不同面相進行考察,涉及了同欽音響在頻譜圖中所顯示的雙音拍頻現象,音響的振動頻率、音區、音強、力度、音色、裝飾性等各個聲音維度,最終通過對藏人音響感知體驗的描述概括出同欽這種獨特的藏族宗教樂器其聲響的文化象征意義,以及藏人對低音的審美偏好。徐文則是將研究對象主要設定為內蒙古“科爾沁地區的弓弦潮爾”和“錫林郭勒地區的潮林道”,其研究思路是以作者本人作為音響聽覺感性體驗的主體,圍繞潮爾的音響形式展開論述,以其聲音所帶來的感性經驗為研究切入點,從蒙古人以及研究者自身對潮爾的聽覺體驗中,揭示出潮爾的聲音觀念與審美意義。該文也同樣借助了聲學軟件的技術分析來印證作者的理論觀點。

上述學者的研究思路既反映了目前國內民族音樂學界研究中的一些傾向性,也為音樂美學學者研究少數民族音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

20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民族音樂學研究中的另一個突出特征就是其研究范圍的不斷拓展。首先,在美國民族音樂學家布魯諾· 涅特爾(Bruno Nettle)的學術活動中(例如1957年發表的《底特律城市民間音樂的初步考察》),其研究視野便轉向了民族音樂學的傳統研究范圍之外。涅特爾研究方向的轉變,導致民族音樂學這門學科基本性質的變革,即由原來以“非我”傳統音樂研究為對象,變為對人類各種類型音樂及其相應文化行為的研究。

當下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對象既有西方專業音樂,也有都市音樂;既關注與社會學相關的文化工業和大眾媒體,也關注某些人類特定群體的音樂文化,例如女性主義音樂或移民的音樂文化,等等。到目前為止,學者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無論是對西方的還是非西方的音樂,是對專業音樂還是民族民間音樂的研究,其音樂中所蘊含的精神性現象都應該被納入并對其進行綜合性考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音樂的發展已經把民族音樂學、歷史音樂學和音樂表演者、音樂教育家和心理學家聯系在一起,人們力圖解釋音樂對于人腦以及精神的影響。而民族音樂學家也正是通過對不同文化、不同審美習慣的比較,繼承了柏林學派跨民族的心理—文化研究,由此,曾經一度被多數美國民族音樂學家拋棄了的“比較研究方法”又重新引起學者們的興趣。

文化觀念和社會行為是現代文化人類學關注的兩大主題,文化觀念被認為是控制和指導種種文化行為的基礎要素。在具有認知人類學思維特點的“概念—行為—音聲”三重認知模式中,梅里亞姆(Alan Merriam)本人就非常重視對“概念”層面的研究,他多次強調“概念”對“行為”、“音聲”層面的調控。梅里亞姆認為“沒有與音樂相關的概念,行為就無從發生;沒有行為,音樂聲音也就不可能產生”。在人類的音樂文化觀念范疇中,既有理性認知的因素也有感性體驗的因素存在,因此審美觀念也必然成為民族音樂學的一個研究對象,相應地,音樂美學同樣也以文化中的人的音樂審美觀念作為其考察的原點,對相同的民族音樂事項進行描述和闡釋。

在民族音樂學甚至其他音樂學科的研究中,必然都要關注本學科自身研究對象所蘊含的“意義”問題,有關音樂意義的發掘和闡釋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宋瑾在《音樂美學基礎》一書中將“音樂的意義”劃分為“音樂本身的意義”和“音樂與其他相關事物聯結的意義”。這些音樂意義的生成和實現均依賴于在審美主客體所構成的審美關系中主體的感性體驗與理解領悟。《音樂美學基礎》一書中具體有關音樂意義的六個不同劃分層面,見表格2-1:

由上表可見音樂本身的意義就是音樂形式結構自身所蘊涵的內容。由音樂聲音特征所提供的外觀信息本身就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或文化性、歷史性或時代性,通過感性體驗欣賞者在直觀中就能夠對其進行判斷和把握。結構信息涉及音高、節奏、音色等各類音樂結構材料以及這些材料的組織關系,而對于音關系的體驗和感受與不同文化持有者的文化慣例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樣,作為音樂“語義”的內部信息的生成除了可以憑借自然聽覺體驗的感知規律外,更多則是要依賴于某一社會歷史語境中的人們后天習得性的聽覺感知規律。除此之外,音樂的聯結信息更是與社會歷史語境密切相關。如果從民族音樂學的學科立場看,上述有關“音樂意義”的劃分問題也可以運用美學學者雷斯(Timothy Rice)所提出的“音樂體驗中的三維空間”理論進行闡釋,無論是音樂自身的意義還是音樂的聯結意義均要在“時間維”、“場域維”和“隱喻維”三個維度所構成的人類社會—歷史語境中生成并存在。

表格2-1

作為當代最新的一股美學思潮,美國本土的實用主義美學更是強調審美經驗與日常生活經驗的連續性,并站在生活的立場看待藝術。其最新理論的代表人物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提出將生活與藝術結成一體的觀念,并從東方古老的哲學傳統中汲取相關思想,強調身體的實踐性并通過訓練來重新構造人自身的感受態度和習慣。由此可見,美學所關注的研究對象的領域也在隨著學科理論的發展而不斷擴大,原來僅局限于西方專業音樂研究的音樂美學理論體系,到目前為止也已經深入到了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從某種程度上說,音樂美學所關注的研究對象與民族音樂學所關注的研究對象已經沒有明確的學科分界了。

結語

自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民族音樂學學科正式創立以來,其研究對象的涵蓋領域隨著學者們研究理念的不斷更新、完善,日益拓展,“這一轉變使得民族音樂學與其他學科的區別已不再是對象的不同,而僅僅是立場和方法上的差異”了。就如前文所陳述的有關“音響體驗”和“音樂意義”等相關問題的研究,筆者分別從民族音樂學和音樂美學的學科視角來進行探討,其意就在于要說明:在人類創造的音樂文化中,與美的規律和審美規律相關聯的諸多問題是各個音樂學科所要共同關注的,差異點僅在于各學科立足于不同的學術立場和研究視角,以及運用不同的方法論去對其進行闡釋。

音樂美學學科雖然一貫以來主要以西方藝術音樂以及西方哲學、美學家的著作和思想作為其重點研究對象,其學科盡管具有“形而上”的性質,但就是因為音樂美學學科強調“聽覺感性體驗”這一學科的核心理論基點,聯通了“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路徑,因此,音樂美學學科的相關理論也是可以被用于去分析和研究民族民間音樂中有關審美的問題的。

[注釋]

①參見宋瑾:《什么“音樂”的“美學”》,《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第1—7頁;宋瑾:《從后現代視角看音樂人類學的“音樂”觀》,《音樂藝術》2006年1期,第74—80頁;宋瑾:《站在哪里說音樂》,《藝術評論》2004年第3期,第3—8頁。

②[英]布萊金,約翰:《人的音樂性》,馬英珺譯,陳銘道校,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年版,第87—88頁。

③梅里亞姆(Alan.P.Merriam)在探討“美學及各種藝術間的相互關系”問題時,認為“對于西方審美觀念的適用性以及藝術間相互關系的概念,我們都無法明確地證實,因而我們不能假定它們是人類社會中的普遍現象。”[美]梅里亞姆,愛倫·帕:《音樂人類學》,穆謙譯,陳銘道校,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年版,第286頁。

④參見周青青、俞人豪等著:《音樂學的歷史與現狀》,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頁。

⑤同上,第251頁。

⑥轉引自周青青、俞人豪等著:《音樂學的歷史與現狀》,第249—250頁。

⑦參見宋瑾:《我與音樂人類學:當下最關注的論題(七)——宋瑾教授訪談錄》,《音樂藝術》2008年第四期,第109頁。

⑧參見宋瑾:《斯克魯頓的音樂美學思想》,《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第6—12、27頁。

⑨呂鈺秀、陳子平:《論低音審美——以藏族同欽的聲響為例》,《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第18—26頁。

⑩徐欣:《內蒙古地區“潮爾”的聲音民族志》,上海音樂學院2010界博士學位論文。中國知網中國博士學位論文數據庫,http:///kns50.

兩個音響同時發聲將產生結合音,結合音的頻率即為此兩個音的頻率差,如結合音的頻率在6—30赫茲范圍之內,人耳的聽覺感受就會產生擾動感,被稱之為“拍頻”現象。此即物理聲學中的“差頻原理”。

參見周青青、俞人豪等著:《音樂學的歷史與現狀》,第245頁。

參見周青青、鄭祖襄等著:《音樂學的歷史與現狀》,第253頁。

轉引自楊民康:《音樂民族志方法導論——以中國傳統音樂為實例》,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頁。

參見宋瑾:《音樂美學基礎》,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年版,第69—93頁。

參見楊民康《音樂民族志方法導論——以中國傳統音樂為實例》,第207—210頁。

參見[美]舒斯特曼,理查德:《生活即審美——審美經驗和生活藝術》,彭峰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周青青、鄭祖襄等著:《音樂學的歷史與現狀》,第245頁。

嚴格地說,由德國美學家鮑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于1750年所提出的“Aesthetica”(美學)這一概念,其研究對象和范圍是比“審美”廣泛得多的“感性認識”。參見葉朗:《美在意象》,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頁。

[參考文獻]

[1]葉朗:《美在意象》,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楊民康《音樂民族志方法導論——以中國傳統音樂為實例》,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年版。

[3][英]布萊金,約翰:《人的音樂性》,馬英珺譯,陳銘道校,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年版。

[4][美]梅里亞姆,愛倫·帕:《音樂人類學》,穆謙譯,陳銘道校,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年版

[5][美]舒斯特曼,理查德:《生活即審美——審美經驗和生活藝術》,彭峰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6]周青青、俞人豪等著:《音樂學的歷史與現狀》,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版。

[7]呂鈺秀、陳子平:《論低音審美——以藏族同欽的聲響為例》,《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第18—26頁。

[8]宋瑾:《斯克魯頓的音樂美學思想》,《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第6—12、27頁。

[9]宋瑾:《我與音樂人類學:當下最關注的論題(七)——宋瑾教授訪談錄》,《音樂藝術》2008年第四期,第109—111頁。

[10]宋瑾:《什么“音樂”的“美學”》,《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第1—7頁。

[11]宋瑾:《從后現代視角看音樂人類學的“音樂”觀》,《音樂藝術》2006年1期,第74—80頁。

篇4

音樂美學學科于1920年由歐洲傳人中國,最初來自和蕭友梅等人的介紹。筆者曾發表過20世紀中國音樂美學研究綜述,涉及源流,在此不贅述。中國音樂美學學科與教學現狀是:基本上沿用從西方引介來的“音樂美學”,而“中國”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中國古代音樂美學史”相關研究成果,以及各教材中的章節和舉例,只占小比例。現有的音樂美學教材(包括本人的《音樂美學基礎》,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年版)中國音樂美學方面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中國音樂美學思想史概要”一節中。、顯然,西方和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音樂美學思想和實踐的歷史完全空缺。據陳自明教授介紹,印度的音樂美學思想很豐富,但混雜在其舞論中。筆者曾經打算和印度駐華教師高興(中國名)一道翻譯相關文獻,但是至今未能付諸行動。幾次參加世界民族音樂研討會或學院的世界音樂周活動,獲取了一些音樂信息,但其中的音樂美學內容尚需揣摩。從研究人員看,中國音樂美學研究者不占多數,其他東方國家和地區的音樂美學研究者幾乎沒有。就現有綜合情況或條件而言,我們首先應該加強本土音樂美學研究。蔡仲德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從音樂實踐中研究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是因為他本人的研究主要以文字史料為對象。這樣,一方面中國音樂美學內容少,另一方面這些內容又多為文字史料的梳理和闡釋。從音樂實踐人手的研究,目前雖然尚未取得像從理論人手的研究那樣豐富甚至系統化的成果,但是也出現了重要進展,例如對古琴“表演美學”的研究等。從實踐角度對既有核心概念的研究,也有重要進展,例如對“大音希聲”、“天人合一”等的體悟結果(今人關于這些體悟結果的表述很少)。也許這些成果還不足以構建出“中國音樂美學”,但是它們已經與西方的感性論、人本主義的“審美主體一對象”有所區別(這些成效放在后文再述)。顯而易見,音樂美學研究與教學跟音樂實踐密切相關,因此應該將它們聯系起來看。

從整個學界和教育界看,西方音樂理論無論新舊都是我國音樂創作、研究和教學的基礎。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訓練的是適應西方大小調體系的耳朵;“音樂”以西方藝術音樂中的純音樂作為典型,因此才出現“自律”“他律”、“存在方式”等的種種爭論和話題;歐洲作曲“四大件”成了創作和分析的幾乎唯一的工具。總之音樂技術體系和話語體系都是西方的,離開了西方技術和理論,國人幾乎無法作曲和分析音樂,甚至無法言說音樂。郭文景曾經立誓創作一首不受西方影響的作品,經過努力終于放棄;陳其鋼也曾呼吁“走出西方現代傳統”,但是至今似乎沒有產生足夠廣泛的影響。整個社會仍然處于后殖民狀態:音樂廳上演的曲目、出版社出版的書籍、教育采用的學科知識,多數還是西方的內容,盡管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一些學者呼吁建構“中華樂派”(有些地區也提出以區域命名的樂派,如“草原樂派”、“福建樂派”等),但是從寥寥無幾的理論成果看,仍然以西方音樂理論為參照;這些難得的努力,不僅沒有得到廣泛認可,反而惹來不少微詞。當然,其做法確實存在可以商榷之處,例如“學派”究竟應該在出現矚目成果之后被社會“賜封”,還是先打出旗號再下功夫出成果?中國音樂體系是否要參照西方技術和理論體系來建構?等等。在現代思潮中,還有一股強大力量,即“科學派”。科學派強調客觀認識方法和客觀知識的獲取,典型者如音樂的實驗心理學研究。借助現代設備來測量音樂影響下的人體反應,獲取這種反應的數據,如腦電波、心律、呼吸、皮膚電的數據等。但是同一套數據可能對應兩種甚至更多種心理現象,這樣一來實驗采集的數據有何意義便成了問題。這就引發了相關的思考:精神領域或藝術領域的“科學”應該怎樣定義,其尺度應該如何確立?在全球認同的“多元文化”價值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呼吁的“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的語境中,人文科學的尺度或音樂文化的科學尺度為何、何以成立?這些問題都需要深入探討。

從學術活動看,近年來“多元音樂美學”和中國傳統音樂美學研討逐漸升溫。2009年10月17―19日,由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和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主辦的音樂美學筆會就以“多元文化語境中的音樂審美價值”為主題。2012年12月2日由華南師大音樂學院承辦的音樂美學筆會,議題包括中國音樂美學理論和實踐領域的資源發掘和個案研究。中國音樂美學學會的年會,至少從第7屆(2005)開始,每屆都設了“中國音樂美學研究”專題。2008年11月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的第8屆年會,第3個議題為“20世紀中國音樂美學研究及相關學科建設問題”。2011年11月25―27日在西安音樂學院舉行了第9屆年會,以“現代性進程,多元化語境,跨學科策略與當代中國音樂美學”、“音樂美學基本問題與相關實踐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音樂美學學科的發展及于潤洋、趙宋光、蔡仲德、茅原、王寧一、張前等著名音樂美學家學術思想”為主題。僅2014年,就有三次中國傳統音樂美學專題的全國會議。2014年5月10―11日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了“中國傳統音樂美學研究暨蔡仲德十年祭”學術研討會,主題有四方面:中國傳統音樂文獻的美學研究;中國傳統音樂實踐的美學研究;中國傳統音樂美學學科建設研究;蔡仲德學術思想研討。2014年3月30日由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北京民族音樂研究與傳播基地、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中國音樂美學學會和居庸書苑主辦的“《溪山琴況》的當代闡釋研討會”在京舉行。2014年9月27日在西安音樂學院舉行“可思的聲音世界――羅藝峰教授中國音樂思想史研究高端論壇”。這些會議都集中探討了中國音樂美學問題。

中國音樂美學史教學,其內容有賴于該領域的科研成果。如上所述,蔡仲德在文獻梳理和注釋上做了大量基礎、體系化的工作,還有很多個人研究成果。蔡仲德身后,學者們繼續前行。在理論方面,大家盡力拓展蔡先生未及或未選擇的范疇,例如“佛家音樂美學”、“天”“氣(牛”等核心概念,以及新文獻史料的研究,如《文子》、帛書《老子》等。羅藝峰近期出版的《中國音樂思想史》(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年版)中就有許多新文獻史料的發掘,還開掘了新范疇如“音樂占候術”等。蔡仲德先生曾經跟筆者交談,指出《樂記》“樂本篇”的邏輯鏈條“物―心―聲―音―樂”之前還有一個帶括號的“天”,意指“天”在古人那里是第一位的。筆者因此撰文《從知聲、知音到知樂》(《福建藝術》2005年第2期),在這個鏈條前加上了括號的“天”。羅藝峰的專著對“天”進行了全面的梳理……。這些成果都逐步進入課堂教學。還有一些學者、出版社的科研項目與此相關。如王耀華、方寶川主編的《中國古代音樂文獻集成》由國家圖書館陸續出版(第一輯14冊出版于2011年6月);葉明春負責的《蔡仲德文論全集》基本完成,《音樂美學通識教材》和《中國音樂美學史簡明教程》的編寫也已初見成效;上海音樂學院洛秦主持立項、王小盾擔任主編的《中國樂論》分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兩宋、元明、清代及現代8卷,其整理和集注工程浩大,正在完成中;新近王次葜鞒值墓家科研項目“中國古代音樂美學研究”正在進行中;人民音樂出版社等也有新的相關出版計劃。這些成果將陸續被納入教學,成為教學和科研中的重要文獻資料。

在人才培養上,迄今已有多所高校設立了音樂美學專業,每年都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并都有畢業生走向社會,在各地各單位發揮教學和科研的骨干作用,這些都有目共睹無須贅言。中央音樂學院本科音樂美學課程有3門,即音樂美學基礎、西方音樂美學史和中國音樂美學史,至少各上1個學期,音樂美學基礎曾要求上1個學年。研究生有一門“音樂學歷史與現狀”,其中有“音樂美學的歷史與現狀”,上4周課。這些大課之外,由導師指導學生學習。筆者本人在一對一專業課中,按照學院要求和每位新生一道確定閱讀書目,除了音樂美學經典之外,還要求學生研讀新出版的文獻。在中國音樂美學教學方面,繼蔡仲德之后,李起敏、苗建華等接力從事大課和專業課教學,招收碩士、博士生,現在又有新博士留校擔任這方面的教學;王次熠身為院長,除了擔任本科音樂美學基礎課教學之外,也招收傳統音樂美學研究專業的碩士生、博士生,有的畢業分配到其他院校或研究機構工作。外校擔任或兼任中國音樂美學教學和導師工作的有羅藝峰、修海林、葉明春、劉承華等,不一而足。有些不是中國古代音樂美學專業的研究生導師,在指導學位論文時,也鼓勵學生做傳統音樂美學方面的選題,這些學位論文將不斷出現在學術界,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二、幾個重要問題的分析與思考

前文已經涉及音樂美學研究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進一步集中概括和分析幾個重要問題。

其一,關于感性學。1750年鮑姆嘉通提出“感性論”,在西方理性中心主義時期是難得的,盡管他把感性論定為“低級認識論”。從實踐上看,理性處于中心地位的時期,感性活動尤其是包括音樂在內的藝術活動一直很繁榮,客觀上滿足了西方人的感性需要,也平衡著理性統治的世界。但是自1920年傳入中國以來,在被翻譯成“美學”、“音樂美學”的同時,“感性”被削弱甚至丟棄。這一方面跟幾千年樂教傳統有關,另一方面跟戰亂時期政治家推行文藝“工具論”有關。

至今,在中國音樂美學研究和教學領域,感性論依然未得到充分的認識,以認識方式來討論審美和進行審美教育的現象依然很普遍。其原因依然跟國家意識形態、東歐美學思想有關。后者堅持音樂反映現實的“反映論”美學思想;從音樂特殊性出發,提出“間接反映論”,即音樂通過表現社會人的情感來反映現實(需要注意的是,同其他文論一樣,作者的論述往往被“中國化”,突出了其中的某些“可用”的東西)。因此,他律論的“情感論”美學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當然,情感論并非僅中國音樂學界和音樂教育界強調,西方音樂哲學美學界也如此。即便是20世紀現代西方音樂哲學美學重要流派如符號學、分析美學等,也從不同角度竭力探討音樂和情感的關系。符號學將音樂視為抽象情感的符號,分析美學中某些學者如戴維斯,認為音樂表現了情感外觀。事實上很多音樂確實是表現思想情感的,很多作曲家的創作意圖也如此。問題是,那些自律論的作曲家和作品在中國不被正視,只在音樂史和作曲技術教學、學術論文中出現,其成果占很小比例。

從歐洲到中國,從感性論到美學,從工具論到反映論和情感論,這些轉變背后,有很深的歷史、社會原因,到了今天,原來社會語境中的話語,變成了學術話語。“民族性”如此,情感論也如此。問題在于,情感論將聆聽音樂導向了音樂認知,也即用認識方式代替審美方式――聽音樂是為了把握其中表現的情感,而把握情感則需要了解歷史背景、作曲家生平和創作意圖等等。在中國音樂學術領域,“感性”往往被等同于“感官”。因此,強調感性往往被當作追求“感官愉悅”,被視為“膚淺”。在感性問題上,第二代音樂美學家如韓鍾恩、邢維凱、周海宏等,都從學理上作過很多辨析和維護。在筆者的研究和教學中,也把感性作為美學的門檻,指出只有抓住感性才能抓住美學要旨。筆者認為,感性和理性一樣屬于精神范疇;感性活動和理性活動一樣屬于精神活動;感性活動的特點在于感官參與,但卻不是感官活動;從藝術創造看,感性更能反映人性(動物也有理性,只不過沒有人類發達,但性質一樣)。心理學研究成果完全支持這些論斷,例如最基礎的刺激一反應模式,心理學指出刺激需要經過大腦的作用才使人產生反應,不贅述。因此,音樂美學要真正在中國建立,首先要還原它的感性論性質。

進一步需要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即作為感性學分支的音樂美學的任務。在筆者看來,過去是有美無學,現在則是有學無美。中國歷史上并沒有美學學科,卻有關于音樂美的論述。引進了美學之后,特別是近三十年來,音樂美學真正開始學術研究,重心卻不在美與審美規律的探討上,而是糾纏在音樂與情感、音樂與社會的關系上。筆者在音樂美學課堂上經常提出一個問題:音樂是否表現情感與是否美之間有什么必然關系?是否表現思想情感的音樂一定是美的?為了表現思想情感,音樂一定要美嗎?反過來,美的音樂一定是表現思想情感的嗎?諸如此類。在審美的感性與理性關系的問題上,一直以來困擾著學界。以往的審美理論大都按照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認識規律來論述,強調聆聽音樂的最終任務是在情感體驗之后的哲理反思,獲得某種認識。多年前筆者就將這種“審美”目的論比作讓音樂不在審美領域當巨人而在哲學領域作矮子的“餿主意”。情感論加認識論,而不是感性論加愉悅論,目前這樣的情況還很普遍。審美愉悅,生命的一種高峰體驗,是人類長期身心進化結果的表現,卻被當作低級感官享受受到貶斥,至今如此。

其二,感性學的范圍。筆者在《音樂美學基礎》教材的“序論”最后部分指出,音樂美學學科發展問題集中在“音樂”和“美學”兩個方面。前者即什么“音樂”的美學,問題在于自音樂美學從西方傳人至今,“音樂”指的是西方概念的“純音樂”或“絕對音樂”,即器樂。正因如此才有“自律”、“他律”及各種相關問題。而“美學”中概括的各種“規律”,也是這種以純音樂為對象的靜態聆聽方式的“美與審美”規律。在這樣的審美關系中,音樂是審美對象,人是審美主體。作為審美主體的人,是西方人本主義語境和范疇的“囊中之物”。顯然,音樂美學中的“音樂”尚未涵蓋全球范圍(這本來就一直如此);我們的“音樂美學”一直處于中西關系的思維格局之中。這意味著迄今為止的音樂美學,其中概括的“基本規律”是否具有全球的普適性,肯定和否定的回答都無法證明。因為這種判斷必須由全知者來進行,但是沒有人通曉世界上所有文化中的音樂。按照英國分析美學家斯克魯頓的看法,音樂是“第三物性”的事物,即文化屬性的事物,而不是第一物性(物理屬性)和第二物性(感知屬性)的事物,文化差異造成多元音樂現象,要了解一種文化中的音樂,就必須深入其中。筆者認為對某種音樂的“知”,包括親歷的“知”和學理的“知”,前者尤為重要。顯然,對每種音樂文化的了解,需要耗費相當時間。例如印度人所承認的了解他們的傳統音樂的西方音樂家,都曾在印度生活十幾二十年。即便是印度本土的孩子,也需要這么長的時間練習才能為人表演。人個體壽命有限,無法做到對世界所有音樂文化的全知。西方人概括的是西方器樂審美規律,我們似乎也這樣做過。筆者認為,現在我們的音樂美學可以解釋西方概念的三種藝術音樂,即美的、不美的和反美的。其中,美與反美是國際學界通用詞,而“不美”則是筆者的命名,指理性設計有序而無法感受到的類型,例如序列主義特別是整體序列主義的音樂。但是,我們的美學沒有研究西方民間傳統音樂,也沒有研究中國傳統音樂,更沒有研究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民族傳統音樂。這里有個問題,有學者指出民族傳統音樂并非以審美為主要功能。但是據了解,所有民族的傳統音樂中,都有專供審美的音樂,或者說有專事音樂審美的活動;幾乎所有音樂都不同程度具有審美性質,即便是完全屬于實用的音樂。康德式的審美與實用的劃分,對今天依然有影響。此外,藝術學關于“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原始藝術”只有經過加工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以此尺度來衡量,原生態民族傳統音樂便比不上藝術音樂,審美含量不高。當然,目前這種看法正在改變,民族傳統音樂越來越多地被搬上音樂審美的餐桌。

其三,關于音樂美學課程標準。迄今,各級音樂美學教學尚未嚴格論證課程標準。2l世紀教育部開始了包括音樂在內的普通學校教育改革,設置課程標準,從實驗稿到定稿,從實驗基地到全國中小學校,可謂轟轟烈烈。在這樣的形勢下,由主次熘主持的“專業音樂院校教育改革”重大項目也已順利結項。由于目前該成果尚未正式發表,因此筆者在此只談個人看法。據了解,迄今各院校的音樂美學教學,大都限于現有的音樂美學教材,而各位導師布置的閱讀書目,各有不同。在各校音樂美學專業的學生,與其他專業學生一樣,被要求修滿學分,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音樂類和非音樂類等課程。就中央音樂學院而言,音樂美學學生的專業課由導師教授,內容自定;必修課和選修課都是公共課。必修和選修課的設定,通常是“有多少米煮多少飯”,即根據既有教師開課。記得十年前,在一次音樂美學教研室開會時,新老院長和書記都在場,筆者曾經“捅婁子”說了上述那些話,現場突然鴉雀無聲,后來還是書記打破靜默,問身邊的張前教授是否如此,張老師點頭。事隔多年,情況并沒有變化。當然,筆者相信各位導師的能力,因為大家都是過來人,能有今天的成就,說明多年積累具備了良好知識結構;這些成長的經驗,加上后來的日積月累,必然給學生提供一個樣板。不過,從教育學角度看,課程標準的設置具有基礎意義,也是學校教育的規范性的要求。當然,從全然實用角度看,課程標準提供方向、思路和具體教學做法,對學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具體說來,音樂美學學士、碩士、博士應該具有什么知識結構,具備哪些能力,是需要論證的;根據論證結果,該開設哪些課程就開設哪些課程,而不是能開什么課就開什么課或只開什么課。

三、關于研究與培養人才的思路

2007年11月,第7屆全國音樂美學年會在星海音樂學院召開。會議期間的一個夜晚,星海音樂學院研究生處安排了一個研究生導師與研究生的見面會,議題是導師想向研究生們說的話。筆者在那里提出了音樂學治學和學習的“四大件”――體驗、閱讀、思考、寫作。從此我經常向學生提這個“四大件”。現在,筆者想在此用書寫正式闡述它們,作為包括音樂美學學科在內的音樂學各學科的建設、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的思路。以下僅圍繞音樂美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話題來闡述這四個方面。重要的是,這些方面直接涉及于潤洋教授音樂學治學精神的“六關系”,即歷史與邏輯、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思想、本門知識與相關知識、經典知識與前沿知識、感性體驗與理性表達。前三者是于潤洋教授一貫奉行的,后二三者是后來加上的。我做了一些概括。

其一,體驗。包括音樂創作、表演、欣賞、田野等所有跟音樂有關的實踐活動的體驗。只有深入實踐體驗,獲得盡可能豐富的感受經驗,才能搞好包括音樂美學在內的音樂學研究。這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題中之意。在《實踐論》里談到這一點。目前我們的學生從小是琴童,有單項樂器的表演實踐,個別有兩項樂器的實踐,很少有多樣樂器的實踐。聽賞方面多接觸西方古典浪漫的作品,很少接觸早期和現代作品,這跟音樂的音像出版物少有關;本國音樂中,多接觸的是新音樂,少接觸傳統音樂和新潮音樂;全球音樂中,多接觸的是流行音樂,少接觸世界民族音樂。出于個人審美需要,當然只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但是作為音樂美學的學生,好聽不好聽都應該聽。就前者而言,筆者特別關心沉醉的體驗。中央音樂學院入學考試筆者時常愛問考生:有你最喜歡聽的音樂嗎?如果一生都在搞音樂美學,卻從沒有或很少音樂沉醉的體驗,只記住了書本上的東西,或者只具有高超的作品分析課和視唱練耳課訓練出來的音樂結構分辨能力,那么能期待這樣的“研究者”寫出怎樣的論文呢?此外,筆者認為他們最缺音樂創作實踐,因此寫出來的文章,不同程度存在著“沒有音樂的音樂學”現象。作曲家反映不愛看這樣的文章,是有道理的。其實,學者們受限于條件,也很少接觸世界民族音樂。就本土傳統音樂而言,除了民族音樂學學者,音樂美學學者也接觸不多,更少有對其做深入研究。筆者曾提出“自身田野”的命名,指研究者對自身經歷的研究。即便如此,多數音樂美學學者也沒有多少傳統音樂方面的經歷。學生們絕大多數從學校到學校,更沒有這方面的經歷。如果要研究多元音樂的美學問題,就需要深入田野去獲得各種相關體驗。目前有一種體驗很難獲得卻又不得不去體驗的,那就是“天人合一”。研究中國古代音樂美學,特別是文人音樂美學、“佛教音樂美學”之類,如果沒有這種體驗,恐怕難以有效闡釋古人的相關言論。

其二,閱讀。很多學者特別是海歸學者都指出,中國學生閱讀量太小了。這里除了數量之外,還涉及閱讀范圍。通常音樂學者和學子多讀本學科的文論,少讀大文化類的文論。為此于潤洋教授提出兩個關系的處理,一是本門知識和相關知識,一是既有知識和新知識。前者關系到一位學者或學子的知識結構,后者關系到他們的知識更新。旅澳學者楊沐幾乎每次回國都要談到知識更新問題,并且不斷給國內音樂界帶來新的國際學術信息。留學西方或者香港回來的學者或學子都對學習期間大量閱讀深有感觸。大量閱讀至少有兩個意義:一個是學習知識、擴大知識面,產生寬闊而深厚的知識結構;一個是了解學術動態,從而把握學術創新方向。在于潤洋教授的鼓勵和指導下,筆者通過主編“十一五”規劃的國家級教材《西方現代音樂美學》,聯合幾位年輕學者一道工作,梳理了一些新出現的西方音樂美學思想,包括分析美學、實用主義美學、后現代主義美學、美學方法論(達爾豪斯)、音樂教育哲學中的美學、音樂批評中的美學、現代音樂表演美學等。還有環境美學、生態美學等,暫時沒有充足的音樂方面的內容,未納入新教材中。但是,筆者指導的一位博士研究生正在做“音樂審美環境”研究,相信今后環境美學等也能納入音樂美學領域。近年來新音樂學引入國門,受到較為普遍的關注。女性主義、后女性主義音樂美學、社會性別或酷兒理論視角的音樂美學研究等,已經成為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畢業論文的選題。這些新知識都已納入專業課教學中,當然,也許尚未普遍如此。筆者對學生提倡讀書采取“同心圓”模式,即以本門知識為核心,按照疏密關系選擇閱讀資料來研究。以音樂美學為核心,可以這樣建立同心圓閱讀資料,依次為音樂學相關學科、普通美學和藝術學、文化學/社會學/心理學/聲學等、哲學/自然科學哲學。如果再擴展,還可以納入更多的自然科學相關學科。在確定學位論文選題的時候,開始了具體的有目的的同繞選題的研讀。這時候尤其要注意最新學術成果的信息。

其三,思考。沒有思考,閱讀的信息就不能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沒有思考,就不會有學術創新。思考不能“無米之炊”。以往所有體驗和閱讀的積累,都是思考的材料。最令導師們傷腦筋的是學生不具有獨立研究的能力,表現在不會選題。筆者本人就經常遇到這個問題。從許多答辯情況看,筆者往往能從學生的論文選題中看到導師的影子,即被時間所迫,導師不得不從提醒、啟發到直接提供選題。這也許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問題就在于學生缺乏思考,缺乏長期關注學術動向,缺乏獨立科研的能力。筆者建議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要積極思考:首先要真正了解作者文論所表達的東西,同時要具有批判意識,隨時提出疑問,然后及時把問題記在本子上。筆者本人學習期間一直習慣作讀書筆記,并因此受益良多。有些閱讀的時候腦子里閃現的東西,如果沒有及時記錄下來,很快就會忘記。這是很多學者都有的經驗。關于批判意識,許多導師都有這樣的要求。例如蔡仲德教授,他寄語年輕學子的三句話是:要有獨立人格、要有批判意識、要有創造能力。周海宏教授也經常對學生提出要保持批判意識的要求:無論作者多有名氣,閱讀他們的文論始終要有批判意識;他人的觀點需要審察,不能直接用來作為自己觀點的論據。重要的是,思考要遵循歷史與邏輯結合的原則。應該避免從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如果不顧歷史,只從邏輯上思考問題,往往會陷入邏輯游戲或語言游戲之中,難以提出有真知灼見的觀點或看法。而如果不顧邏輯,只在歷史的海洋中“撈”細節,往往會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境地,難以跳出來抓住實質問題。在一些學位論文中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知識梳理很細致,但是缺乏思想。蔡仲德先生曾經語重心長地對筆者說:現在培養的主要是掌握知識的學生,而不是能產生思想的學者。要改變這一點,就要培養勤思考的習慣。

其四,寫作。筆者個人的體會是,體驗、閱讀基礎上經過長期思考,到了不吐不快的時候再動筆,就能寫出自己真正想寫的東西。在音樂美學基礎問題和理論應用(如評論)的寫作上,涉及感性體驗與理性表達這個最大的難題。常話說,語言終止之處就是音樂的開始。事實上所有感性、超感性或非理性的體驗如審美體驗、宗教體驗、情感體驗等,都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這是常識。西方傳人的感性學,研究對象是音樂美與審美的規律,或者是以聽覺為核心的感性需要和滿足的規律;音樂實踐中的美學問題,如音樂創作、表演、美育、社會音樂生活中的美學問題;相關歷史,即音樂美學學科歷史、自古以來個民族文化中關于音樂美和審美的思想與實踐的歷史。感性學研究成果的表達,常常涉及兩個方面的文字書寫,一個是描述音樂,一個是描述音樂感受。顯然,沒有這些描述的專業術語系統。于是,人們不同程度地“無奈”地采用了隱喻方式,也就是文學方式。而“文學性描述”又受到不專業的否定和排斥,甚至嚴厲批評。其實那樣的描述是“不得已而為之”。不用“運動”、“歡快”、“哀傷”之類的隱喻,也只能用“運動感”、“歡”、“哀傷感”之類的描述,后者表明那些描述詞語的所指并非音樂本身具有的東西,而是聽者的感受,屬于“喚起理論”。這正是分析美學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戴維斯在《音樂的意義與表現》一書中提出一個問題:究竟是音樂本身是隱喻的,還是描述音樂的語言是隱喻的?作者排除了前者。就后者而言,作者認為情感術語的隱喻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他在批判了自律論、符號學、表現理論和喚起理論之后指出,音樂本身具有音樂的外觀。國內音樂學界有四種分析模式,即作品結構分析、社會歷史分析、音樂學分析(于潤洋)和音樂學寫作(韓鍾恩)。它們都用到技術術語、認知術語和情感術語,但比例不同。結構分析多用技術術語,社會歷史分析多用認知術語,音樂學分析均用各術語,音樂學寫作多用情感術語和文學描述。四者都用到隱喻。所謂“音樂學寫作”,是韓鍾恩教授提出的“音樂審美分析”。他指出,音樂美學的分析,應該有別于其他分析,應該是對感性的分析,否則就沒有學科存在的理由。由此提出了第四種分析模式,并借于潤洋《悲情肖邦》出版、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兩個音樂學系學生交流之際,帶領后者的學生亮相音樂學寫作模式。但是結果被當作回到了非學術的文學描述時代,迄今未見新的舉措。筆者并沒有新良方,但是認為感性分析是音樂美學寫作的核心任務之一;分析哲學美學成果可以借鑒。

篇5

提起交響音畫《北方森林》、歌劇《我心飛翔》、舞劇音樂《野斑馬》、歌曲《青藏高原》《嫂子頌》等作品,就會使你自然想起作曲家張千一,他在嚴肅音樂和通俗音樂的創作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的每部作品都能給人一新穎的“窗口”,讓人感受到異樣的亮麗“風情”,所以,他被譽為作曲界的“鬼才”。

無心插柳

張千一,朝鮮族,1959年9月生于沈陽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大管演奏家,哥哥張春一是雙簧管演奏能手,弟弟張宏光是音樂制作高手。

在父親的要求下,張千一6歲起開始學習小提琴,這種童年生活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是非常令人羨慕的。但和大多數同齡的男孩一樣,當時的張千一貪玩、不練琴,久而久之,家人只好無奈地放棄對他學琴的厚望。

時間很快到了七十年代,那時張千一已有十二三歲了。一天,一位學生來請父親看看剛買的大管,并試著演奏了幾曲。這件能發出憨厚樸實聲響的樂器吸引了一旁玩耍的張千一,他覺得這件樂器的音色太好聽了!于是偷偷地學了起來,三個月后,恰逢遼寧省藝校招生。可能是大管學習的人很少,學習僅三個月的張千一竟然被錄取了!

那個時候,學校的演出很多,但主要是樣板戲,由于大管經常“扮演”著反面人物的角色,且沒有多少分量,所以,張千一在排練和演出時就有空去品味其它聲部的音響。這時,他萌生了搞作曲的想法,并嘗試著編配些作品。學校沒有作曲專業,張千一只能憑著自己在樂隊中感覺而摸索著寫。1975年,沈陽音樂學院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的作曲學生,對張千一的作曲學習來說是一個轉機。

一賽成名

1979年,一心想學作曲的張千一來到北京,準備報考藝術學院。但來到北京才知道,軍藝沒有作曲專業,又恰逢當年的中央音樂學院沒有作曲專業招生,滯留于北京的張千一看上了軍藝對面的中央民族歌舞團。張千一得知團里需要寫舞蹈音樂的人,并嘗試著給他們寫作。經過反復“考察”后,張千一成為一名創作員,從此開始了他北京的音樂生活。

1980年,中國音協下達了第一屆全國交響樂比賽的通知,團里希望張千一能參賽。張千一想到父親曾接觸過的鄂倫春族的民間音樂很好聽,決定由此下筆。張千一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以及鄂倫春等地區采風45天。壯麗的北方森林和生活風情對作品的創作啟發很大,作品也由此選擇鄂倫春族一天的生活為作品表現內容。張千一持續創作了70余天,完成后的《北方森林》4月在廣播音樂廳首演,5月就送去參加比賽,錄音其實就是在排練時用三五牌卡座錄音機錄制的。

1981年的首屆中國交響樂比賽匯集了建國三十余年的作曲家的作品。決賽總共產生了六名一等獎,其中有劉敦南的鋼琴協奏曲《山林》、朱踐耳的《交響幻想曲》、李忠勇的交響音畫《云嶺寫生》、王西麟的《云南音詩》、陳培勛的第二交響曲《清明祭》等,這些作品后來都成為中國當代交響樂中的精品而常演于舞臺。張千一和團領導對《北方森林》能獲得一等獎感到非常意外!中央樂團指揮家韓中杰聽完作品后激動得連說,“好!不是一般的好,是非常好!”音樂家賀綠汀和丁善德更是急著找到張千一,除了夸贊作品的出色外,還決定破格錄取張千一到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深造。鮮花、掌聲等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涌向了這位年僅22歲的朝鮮族戰士。

1981年秋,張千一走進了他朝思夢牽的音樂學府開始接受嚴格而正規的作曲技術訓練。初來上音的張千一并沒有立即投身于實驗性作品的創作,而是在陳鋼、桑桐、施詠康等教授的指導下系統地學習傳統的作曲技法。張千一以十余部作品圓滿地結束了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習。如果說以感覺控制而創作的《北方森林》的成功帶有偶然性的話,結束上海音樂學院學習后的張千一則開始了技術控制下感性音樂創作新階段。

偶遇李娜

張千一1985年以后的創作領域開始擴大,涵蓋了純器樂作品、影視音樂、舞蹈音樂、歌曲等,而讓張千一成為大眾所熟知的作曲家是在他與李娜合作之后。有一次,張千一在朋友家唱卡拉OK,當時李娜的音色讓張千一眼睛一亮,冥冥之中他覺得李娜的聲音就是自己所要尋找的音色。張千一當場就允諾要為李娜創作一首題材的新歌,機會也很快尾隨而至――電視劇《天路》劇組找到了張千一。李娜所唱的《青藏高原》讓所有聽者激動不已!隨后與李娜的合作又產生了許多經典之作,如淳厚東北風韻的《嫂子頌》、充滿著輕松活潑的舞蹈節奏的《女人是老虎》、寬廣悠遠的《走進》等。

在影視音樂和歌曲創作方面屢獲佳績的張千一從上個世紀末開始逐漸增加大體裁作品的創作,開始其藝術上自我超越的新階段,如舞劇《野斑馬》《大夢敦煌》、交響合唱《希望》、歌劇《太陽之歌》《我心飛翔》、舞劇《霸王別姬》等。創作《野斑馬》時,張千一把自己悶在屋里寫了8個月,又枯燥又難受,精神差點崩潰。他常說,作曲家要不斷充電加油,才能使自己的藝術之樹常青。這才有了他2002年上音“回爐”的舉措。

冰城夜話

2002年秋,上海音樂學院來了六位“老學生”其中就有張千一。

在“二進宮”的學習期間,張千一抓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如饑似渴地充電。課堂上,虔誠地和本科生一起聽楊立青的“配器”、林華的“復調音樂史”、瞿小松的“藝術的生命體驗”、趙曉生的“鋼琴藝術史”等課程,就連政治、英語等課上也積極參與討論,從不缺課。課下,張千一也積極地和各位老師“海談”。記得每周一下午最后兩節是趙曉生的課,課后“老生”們總要留下趙先生繼續討論,復興路上臨近上音的一家“冰城餃子店”是他們常聚會之地,趙先生家里囤積多年的酒所剩無幾。“冰城夜話”的范圍后來逐漸擴大,上音作曲系的老師幾乎都曾被邀請到這里“海談”。

篇6

一、評獎活動

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獎”和“人音社杯”書評獎與中國音樂評論學會同根并蒂產生,一直以來都是學會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此次“人音社杯”書評獎共有28篇獲獎文章,分別為本科組一、二等獎各7名。“學會獎”共15篇文章,一等獎3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4名。

戴嘉枋代表評委會進行點評來稿問題:1.文章多為書評,對鮮活的音樂生活關注度不夠。其癥結在于“聽音樂太少”,他用“紙上得來終覺淺”來形容此類文章,倡導關注社會音樂生活才是音樂評論得以發展的長久之計;2.獲獎文章集中在幾所院校中,~方面反映出這些院校的參與帶有明顯組織性,應該鼓勵和提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文章內容雷同”的缺陷,尤其是“書評”類文章多以幾個專家的某幾本書為主。對此他建議“書評的寫作要打開眼界、拓寬思路,在書目范圍上更豐富,這樣才能有利于整個學術視野開拓。”3.文風、結構太相似,在立意和文風上缺乏新意,究其原因是“學院式”教育模式的結果。他指出“評論寫作是在對評論對象有廣泛涉獵的基礎之上,對其優、劣有所見地的評價,不是說套話”。筆者認為,指導教師應該特別關注這個問題,多反省自己的教學,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最后他呼吁“音樂批評的從業者們應投身到社會音樂生活中去”。明言結合往屆“學會獎”的情況指出:本屆評獎文章在以下幾點有所提高:1.研究深度有所深入、文化視野有所開闊;2.涉及音樂活動更為廣泛;3.作者來源廣泛。雖然仍以高校為主,但也有社會上的音樂愛好者參加。與此同時,他還指出兩個問題:1.評論文章以出版物學術評論為主,書目選擇過于狹窄;2.文章內容對社會音樂生活關注度還不夠全面。兩位老師的點評集中了評委會的意見:“音樂批評應該全面地關注社會音樂生活、反映社會音樂生活,真正成為社會音樂文化傳播、交流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音樂批評對社會音樂文化生活的引領作用。”

二、學術研討

學會研討主要圍繞著音樂評論的學風和文風問題展開。

學會會長王次熠發言認為:一、音樂評論寫作要加強學術自覺性,表現在三個方面:1.選題自覺性;2.評論態度自覺性;3.評價內容自覺性。他以《紐約時報>中音樂評論的例子作為范本,指出音樂評論不是一味的阿諛奉承或者挖苦諷刺,而是能夠發現音樂生活中的硬傷,并一針見血地指出,使其在學術高度上有所提升。二、呼吁音樂評論關注社會音樂生活。這一點與評獎環節的呼吁一致,他認為“長期以來集中在專業音樂院校中的音樂評論,習慣以一種學院式(“四大件”技術模式)的眼光來評價音樂,顯然這對于豐富的社會音樂生活來說是單一的。”解決此問題的第一要務,是吸收社會樂評人,“用多種眼光去評價音樂”。另外他還提出“專業音樂評論的意義是運用我們的專業知識來幫助、促進社會音樂生活進步,真正推動社會音樂生活發展。”三,強調批評意識在各個專業研究領域的重要作用。他說:“所有的音樂研究領域都應該重視批評意識,它是使研究取得學術提升,推動其深入的重要因素。”他還倡導音樂評論界要成為學術民主的領地,老一輩的專家學者不以“學霸”、“權威”的姿態對待莘莘學子,年輕學生更不能妄自尊大、一味批評前輩思想僵化,而是要客觀公正的評價學術問題。最后他對學會寄語:“多產生高質量的音樂評論,使音樂評論真正地推動社會音樂生活進步。”王次熠的講話觸及到了音樂評論寫作、社會作用、學風建設等多方面的問題。“三個學術自覺性論題”對音樂評論寫作具有啟示意義,關注社會音樂生活的提議開闊了音樂批評活動視野,強調批評意識建立和對學術民主的呼吁更是體現了音樂批評對社會文化所承擔的職責。

上海音樂學院楊燕迪教授以《論音樂評論寫作的文字表述>為題發言。作為活躍在當代的專業樂評人,數十年來他不僅積極投身評論寫作,發表了多篇音樂評論文章,還對音樂評論寫作的方法論和教學有深入研究。他以自己多年的寫作經驗告訴大家:音樂評論的寫作首先要好看、耐讀,其次要清楚自己的讀者是誰,這是音樂評論文風的核心問題。對于文風問題他提出兩個反對:警惕學院“八股”和避免業余“八卦”。一語中的直指當下音樂評論的通病,如何在兩者之間取舍,他講到音樂評論的最佳狀態是文字表達與技術分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由于音樂無主題性、情感文字一般性以及評論出版篇幅限制等原因,寫作中很難達到這種狀態。面對挑戰我們應該何去何從?答案是:“首先要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存在,其次應積極地尋找方法解決。”隨后他開列了三個方法:1.借鑒相關發達學科評論文章(如臺灣文學評論家王德威);2.學習同行業優秀樂評家的范文,如約瑟夫·克爾曼(Joseph Kerman)、查爾斯·羅森(Charles Rosen)、科恩(Edward T.Cone)等人。3.不犧牲音樂本質技術分析前提下,充分發揮文字的修辭功底(當然這需要長時間的磨練)。筆者在奮筆疾書做筆記時,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在依靠文字與音樂本體說話的音樂評論中,大量的閱讀和廣泛的傾聽無疑是開啟評論者寫作靈感的不二法寶。

上海音樂學院韓鍾恩教授發言《描寫、表述與評價一兼談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批評教學與實踐》。他認為:1.“學院式”批評教育應以藝術音樂為主要對象,尤其是正在上演的音樂會。音樂會評論寫作要善于從作品入手去把握演出,作品整體結構、歷史背景、文化歷史價值等都是考量演出的標準;2.音樂批評的兩種極端文風(純粹感性語言描述或干冷技術分析)與音樂批評學科沒有建立自己的學科語言有直接的關系。音樂評論亟待建立屬于自己的學科語言,這種語言應該以音樂批評對象為基礎,在描寫時切中其特點,在表述時凸顯個人語言風格,在評價時深入到文化價值高度;3.關于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批評專業學生的培養,他談到前不久學校舉辦的音樂評論評獎活動及與《文匯報》合作的音樂評論活動,提出音樂評論人才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經歷術有專攻去培養,凸顯個人特色;4.音樂批評學科建設,音樂批評意識應該逐漸滲透到各個音樂學學科研究中,“批評音樂學”是未來發展的新方向。他對音樂批評教育和學科建設所做的思考表現出了開闊的學術視野和超前的學科意識,對音樂批評的教育者們具有啟示意義,對學科發展更具有指向作用。

《人民音樂》原主編張弦老師發言《熱愛音樂、尊重音樂、解讀音樂——關于音樂評論學風、文風的一些感觸》。她指出當前一些評論文章之所以不好看或者比較干澀,主要原因是評論者寫作時對評論對象沒有付出熱情,應付工作和出于功利目的寫作都是不可取的。她認為,評論者首先要對對象付出熱情,這是保證文章有血有肉、有生命氣息的基礎;其次要尊重批評對象,這體現著樂評人的職業操守。另外,她還談到音樂評論中一味充斥溢美之詞的現象,認為這是牽涉多方面利益的結果,也是音樂評論面臨的一個雷區。呼吁樂評人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尚的職業道德,以音樂藝術的品質為準則衡量作品,盡量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這是社會賦予批評家的責任。張弦的發言切實反應了讀者的心聲,指出現實問題同時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何做一個真正熱愛音樂、尊重音樂、理解音樂的樂評人?是我們每個從業者都應該思索的問題。《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編輯部編輯高拂曉發言《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從(中央音樂學院學報)審稿談音樂學論文寫作問題》。來自學報的大量的投稿是他發言的材料基礎,他把審閱稿件分為綜述、作品分析、學位論文、音樂表演評論、書評幾大類,就這些論文中的問題進行細致分析總結,并結合個人經驗一一提供了解決方案,同時提出文章寫作者應注重培養“道德、問題、語言、自省”四種意識。他的發言直面每一個投稿人,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期刊、出版社等平面媒體對文章的投稿要求,對寫作和投稿具有普遍性的指導性。

甘肅音協彭根發老師發言《音樂評論要求真務實——談音樂評論的文風問題》。他提出:音樂評論應該是音樂文化的“出入口”和“傳播平臺”,我們如何將這個平臺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這取決于音樂評論的公信力和影響力,而這兩種力來源于評論文風的求真務實。“求真務實”現在看來似乎有些過時,但恰是音樂評論文風問題的根源所在。我們礙于各種原因不敢“說真話”、“說實話”,實則是對“求真”思想的褻瀆。試想:如果所有的演出和作品都被叫好包圍,音樂評論還有何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呢?天津師范大學孫光軍教授以《科研評價體系與藝術學科規律的矛盾問題我見》為題發言。他從師范院校中科研評價體系與藝術學科規律的矛盾出發展開批評,認為:一方面藝術學科教師在學科專業上術有專攻,另一方面不同專業的教師在授課安排上有所不同,但管理者對他們的科研活動評價標準卻毫無區別。這種矛盾引發了科研文章寫作質量、可信度等一系列的問題,這與不科學的教育管理體制有直接關系。與此同時筆者還認為:這也反映出一些表演專業教師文字功底薄弱的現實,身為藝術文化的傳播者,各個專業的教師都需要有扎實的文化基礎,只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與教師文字水平提高雙管齊下才能從根本上改善這些問題。

篇7

一、意大利為培養普通學校音樂教師而設置的課程內容及分析

目前,意大利全國正在貫徹實施的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是2007年由意大利教育部門統一制定的課程體系,是為更有效地提高與加強意大利音樂教師的素質而設置的。該課程體系出臺后,教育部要求所有預備和已經成為意大利公立學校教師的人必須在音樂學院修完音樂專業本科課程以后,再進修兩年這種教師教育課程,獲得相當于中國教育碩士的文憑,否則便無法取得或保留公立學校的教師資格。并且,學業成績與選修課程都記錄在案,供用人單位參考。

意大利為培養普通學校音樂教師而設置的教師教育課程分為普通領域的基礎課程、音樂領域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四大塊。其中,專業課程學分最多,有40學分;其次為音樂領域的基礎課程,學分為35學分;選修課程和普通領域的基礎課程均為12學分。學生除上課外,還要完成所有的課下作業,分兩年修完所有學分,最后通過教育見習和實習,并通過結業考試后,獲取普通學校音樂教師資格證書。

從上表中可見,意大利普通學校音樂教師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有著如下幾個顯著特點:

1 實效性

從具體課程內容上來看,此課程體系以實際應用為主,實踐性、可操作性極強;所涉及的音樂教育理論問題也都是可以直接指導音樂教師教育實踐的最重要的問題。應該說,所有課程的設置都是做為一位音樂教師所必須掌握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技巧。

2 廣域性

從課程的整體構架上來說,此課程體系涉及的音樂領域十分寬廣。除了普通領域的基礎課程,其他課程緊緊圍繞著基礎音樂教育實踐中的各個環節,基本上囊括了音樂理論、作曲、器樂、聲樂等音樂學習的各個領域。對于意大利音樂學院本科畢業的學生來說,這種課程設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學生在本科學習的過程中,注重的是專業技能技巧的學習,其他學科雖然有所涉獵,但肯定不是系統而全面的。為了能更好地適應今后的音樂教育工作,在教師教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攻讀階段,就有必要廣泛接觸、學習全面的音樂知識,提高綜合的音樂素質。

3 綜合性

該課程體系注重培養音樂教師的多種實際能力。上表中除了有很多與基礎音樂教育直接相關的音樂專業課程和各類教學法課程以外,還有許多課程看似與音樂教育聯系不大,但卻是音樂教師的必備素質和能力。如“身體意識與表現的技巧”直接關系到音樂教師的形象、氣質和其非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另外,在選修課程中開設的“組織技巧”與“交流技巧”課也都是為了加強音樂教師與同事、與學生的合作實踐,甚至為了提升音樂教師與社會各機構和部門的溝通、聯系能力而設定的。這種注重音樂教師多種實際能力培養的課程實效性強,很受學生們的歡迎。

二、意大利音樂教師教育課程的特色

意大利普通學校音樂教師教育專業課程的教學以實踐活動為主,形式靈活多樣。在課堂上,教師主要讓學生依次走上講臺帶領其他同學做各種音樂活動,充分發展學生的課堂組織能力與協作能力。即使是枯燥的音樂教育理論問題,教師也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運用類比等方法將其轉換成學生容易理解和領會的問題,并且鼓勵學生充分展開想象與聯想,大膽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這樣。課堂上學生在參與活動與領悟知識的過程中總是能感受到和諧和快樂。

意大利普通學校音樂教師的培養并不把學生完全局限在課堂上,在必須修業完成的教育實習以外,教師還會提供學生到小學去開展各種音樂活動的機會。由于意大利的小學音樂課沒有專業性很強的音樂教師,因此各小學經常聘請音樂學院的學生去學校上音樂活動課,這樣就給了這些在讀學生們很多實踐鍛煉的機會,使學生們很快就能勝任學校教育的環境。

意大利普通學校音樂教師教育專業課程的考核分為單科課程的考核和最終的結業考核。單科課程的考核形式不一,有實踐教學考試、論文寫作考試,以及問卷測驗的傳統考試等形式。但是,最終的結業考核除了畢業論文答辯以外,所有學生還要進行樂隊指揮考試,即現場組織一個小樂隊視奏由作曲專業教師剛創作的一首小型管弦樂作品,并在規定時間內指揮小樂隊完成演奏。

三、對我國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

1 課程的構建――應以音樂專業素質與能力的培養為基礎

意大利音樂教師教育專業課程是針對意大利那些已經在音樂學院攻讀完學士學位,具備了音樂表演、作曲及音樂學理論研究能力的學生而開設的。這些學生從初中開始,就已經在音樂學院接受專門而系統的音樂訓練,本科畢業后完全可以做一位獨立的音樂人,是由于興趣愛好加上教師工作性質的需要,而進修此課程的。這與我國目前教師教育的現狀完全不同。我國的音樂教師教育課程一般在師范大學的音樂系中開設,學生人學時音樂專業能力與素養都十分有限,即使在全國九所音樂學院里,其師范系招收學生的專業水平也與其他系相距較遠。更可惜的是,這些音樂師范專業學生的本科課程設置并沒有完全注意到音樂專業能力的全面培養和提高,相反,為了凸現其師范性而簡化了音樂技能和專業學術方面的課程設置,因此導致了目前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音樂性目標的缺失,出現了“為了做活動而做活動”而不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音樂而做活動”這一嚴重問題。意大利這種專業性加教師教育培訓課程的音樂教師培養模式,確實可以讓我們借鑒和反思―下我國整體的教師教育培養模式的未來走向。

2 課程的內容――要以音樂學科知識在基礎音樂教育中的融合與應用為核心

仔細研究意大利音樂教師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可以看出其課程安排特別重視了音樂各學科領域的知識在音樂教育中的適用性問題。如在音樂領域基礎課程中所設置的“(音樂教學中所用的)作曲與作品分析基本原理”、“(音樂教學中所用的)合唱指導”“(音樂教學中所用的)音樂史”“(音樂教學中所用的)聲樂與鋼琴文獻的實踐應用”這些課程,都注意了音樂學科知識與基礎教育中的音樂教學實踐的融合。在我國的師范教育里,往往都是學科割裂式的教育方法,曲式課、合唱課、音樂史課、鋼琴課的專業教師并不在意學生所學的這些專業知識是否能應用到今后的基礎音樂教育中。這種各學科之間缺乏聯系的中國音樂教師教育現狀必須要有根本性的轉變。

3 課程的形式――可以活動和實踐為主導

課程的活動性和實踐性強是意大利從學前教育到中小學的普通音樂教育,從音樂學院的專業音樂教育到社會音樂教育的所有音樂課程的顯著特點,當然教師教育課程也不例外。我國的音樂教師教育課程歷來重視理論學習,實踐活動較少,雖然目前這個問題在少數幾所教育部直屬的師范大學中已經有所改善和好轉,但在大多數的學校中,教師講、學生聽,參與和實踐較少仍然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應當給予適當的變革。

篇8

A4紙,縱向單面打印。頁邊距要求如下:頁邊距上下各為2 厘米, 左邊距為2.7,右邊距為2厘米。

二、論文裝訂頁碼順序

1、封面(按標準格式裝訂)

2、論文摘要、關鍵詞(中、英文單獨成頁,不標頁碼)

3、目錄(要求至少有兩個層次,各層次需注明其在論文中的頁碼)

4、論文

①引言或緒論(單獨成頁。頁碼從1開始標注,連續標注頁碼,至參考文獻止)

②正文

③結論(單獨成頁)

④參考文獻(單獨成頁)

三、章節目序號

章節目序號的級序規定如下: 一、    (一)     1.   (1)     ①

四、排版格式

1、封面題目用三號楷體,居中;專業、學生姓名及指導教師姓名等用三號楷體,居中。

2、“摘要”,兩字中間空兩格,三號黑體,居中,加粗,上下各空一行。摘要內容小四號宋體,行間距為“固定值”23磅。“關鍵詞” 小四號黑體,加粗。

3、“目錄”,兩字中間空兩格,三號黑體,居中,加粗,上下各空一行。目錄下的各章節標題(前面無空格(頂格)),小四號宋體。行間距為“固定值”23磅。

4、“引言”,兩字中間空兩格,三號黑體,居中,加粗,上下不空行。內容小四號宋體,行間距為“固定值”23磅。

5、正文內容,小四號宋體,行間距為“固定值”23磅。所有段落和標題前均空兩格。第一級標題字體加粗。

6、結論,兩字中間空兩格,三號黑體,居中,加粗,上下不空行。內文小四號,宋體,行間距為“固定值”23磅。

7、“參考文獻”,三號黑體,居中,加粗,上下各空一行;內文小四號,宋體,每段前面空兩格。

沈陽音樂學院南校區關于本科畢業論文的規定

畢業論文是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畢業論文的質量也是衡量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為了加強本科學生畢業論文的組織管理,促進教學工作規范化,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本規定。

   一、畢業論文選題

(一)畢業論文選題應根據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突出專業特點,具有一定的學術性或實踐性、創新性,份量和難度要適當,要把一人一題作為選題工作的重要原則。

(二)畢業論文的選題由教研室主任組織講師以上的教師擬定提出,經系學術委員會審核,由系主任批準公布,并報教學管理工作部備案。畢業論文的選題,除少數切合培養目標要求并能使學生得到全面訓練的可作保留課題外,一般課題的選用不要超過兩屆。

(三)選題應理論聯系實際。通過畢業論文的撰寫,使學生能獨立鉆研,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學術見解,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研究方法。

(四)各系應在畢業論文寫作開始前一個月(即畢業年級開學一周內)公布論文的題目。畢業論文課題在落實到學生之前,指導教師要根據每個課題制定出更加具體、實際的課題及指導計劃。

(五)學生在本系公布的論文題目范圍內,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專長進行選定,如無適合自己選擇的題目,也可以自行擬題,但必須通過上述選題的審批程序。

二、指導教師

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是教師的教學任務。對畢業論文的指導各系應做全面、統一的安排,選派具有講師以上職稱,在教學和科研上有豐富經驗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教師應按教學計劃的要求履行相應的職責:(一)指導學生立題,并對課題中的關鍵性問題向學生講解,同時對課題制定出具體的指導計劃。

    (二)指導學生研究課題并做開題報告,向學生推薦參考資料、文獻,指導學生制定論文撰寫提綱和進度計劃。

(三)指導教師應按教書育人、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基礎和特點耐心指導,及時掌握論文撰寫情況和學生思想情緒,解決學生論文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四)進行論文中期檢查,對所指導的論文質量及撰寫進度情況寫出評語。

三、畢業論文撰寫

(一)為使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正確方法,受到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各系應開設以“怎樣撰寫畢業論文”為主題的專題講座,重點講解論文選題和制定撰寫計劃、查閱資料、論文撰寫及答辯等環節的要求和方法。

(二)各系應安排兩個月時間進行論文撰寫。學生的論文應于當年五月底完成(于六月份完成論文的審閱、答辯和評定工作)。

(三)論文寫作結構大致分為標題、摘要、目錄、引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

    1、封面:封面是論文的表面,應有學院、系、專業、學生姓名、指導教師姓名與職稱、論文完成日期。由學院統一印制發放,學生用計算機套印輸出。

2、摘要:摘要是論文的內容不加評論的簡短陳述,具有獨立性,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一般不少于300字。

    3、關鍵詞:每份畢業論文選取3-5個詞作為關鍵詞,以顯著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包括中文關鍵詞和英文關鍵詞。

    4、目錄: 由論文的章節附錄等序號、名稱和頁碼組成。章節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其組成部分的標題。

5、引言或緒論:簡要說明該論文的目的、意義、設想、方法、選題依據等。應當言簡意賅,不要與摘要雷同。

    6、正文:正文是論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各專業方向要求字數為:音樂學專業方向、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4000字以上;其他各專業方向3000字以上。內容要符合專業的要求,實事求是,合乎邏輯,層次分明,語言流暢,結構嚴謹。

    7、結論:畢業論文的結論應準確、完整、明確、精煉,也可以提出建議、設想等。

8、參考文獻:按引用文獻的順序,列于文末。文獻如是期刊,書寫格式為: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頁,期數,頁碼;文獻如是圖書,書寫格式為:(編號),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份,頁碼。

(四)畢業論文須打印輸出,運用Word格式打字、排版。具體要求為:

1、頁面設置要求:紙型:A4;上、下、右頁邊距2厘米,左頁邊距2.7厘米。

2、字體:宋體;字型:小四;字間距:標準;行間距:23磅。

3、段落標題編號順序:一、(一)、1、(1)、①;段落標題部分的設計可酌情調整。

四、畢業論文中期檢查

   (一)先由指導教師檢查學生畢業論文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包括查看學生的開題報告、論文撰寫進展情況、文獻參考查閱情況、對態度不認真或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學生要提出指導建議,并幫助其采取改進措施,并與學生共同完成畢業論文中期檢查表的填寫任務。

(二)教務管理工作部在各系隨機抽取若干名學生撰寫論文的有關資料,重點查閱學生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表,了解學生論文的完成情況、指導教師對學生論文的指導情況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向有關系(教學單位)反饋學生和指導教師的意見和建議。

(三)各系需要向指導教師和學生傳達有關意見和建議,以便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完成論文的繼續寫作或修改。

五、畢業論文答辯

(一)普通四年制本科學生畢業論文完成后須答辯;其他層次學生畢業論文完成后須宣講。

(二)各系要成立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在系主任主持下由學術造詣較高、有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組成,再根據研究方向的特點和學生人數下分若干小組。

(三)參加答辯的學生應事先做好準備。答辯是在宣講的基礎上,根據評委對論文內容和相關知識的提問進行回答。宣講的內容主要包括:選題的目的和意義、論文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分析的主要依據和結論、論文的特點和新意、對論文的自我評價及改進意見等。

(四)各系要掌握學生答辯的具體情況,填寫《沈陽音樂學院南校區本科畢業論文答辯記錄》。

六、畢業論文審閱與成績評定

(一)學生畢業論文完成后,指導教師結合開題報告,針對選題的意義及寫作難度、內容的質量評價、形式的規范性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等,在《沈陽音樂學院南校區本科畢業論文評審表》中寫出評語及初評成績。

(二)指導教師負責在學生答辯前,將所指導的論文及評審表提交有關評委審閱,評委對學生答辯著重考核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等,在評委共同評定后由評審小組組長寫出評語及最終成績。

(三)對畢業論文的最終評定,主要看論文質量,并結合寫作態度、專業基礎和答辯的表現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定(指導教師不參加自己學生畢業論文的最終評定)。對論文質量要從選題價值(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科學性(觀點正確,論證嚴密),創新性(論文的特點和新意)和邏輯性(層次清楚,結果說明、書寫規范)等四個方面進行考核。

(四)畢業論文成績應按等級制(90分以上為優,80—89分為良好,70—79分為中等, 60—69分為及格,60分以下為不及格)計算。一般情況下優(90分以上)占該屆畢業生總數的20%、良(80-89分)占45%、中(70-79分)占25%、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共占10%。

(五)學院成立專家組,對各系畢業生論文按一定比例進行抽查,如出現不合格論文,須重新撰寫。

七、其他

(一)畢業論文成績不及格的學生,按照有關規定,不能授予學士學位,不予畢業。重新撰寫寫作計劃在以后應屆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工作中進行,也可經系主管領導批準后結合工作實際完成畢業論文,在規定年限內成績合格者換發畢業證書。

(二)學生畢業論文要按照“論文封面、開題報告、評審表和畢業論文”的順序裝訂、存檔。

篇9

鄭慧博士,這位曾經在練琴時也開過小差、偷過懶的六歲小女孩;這位曾經是香港演藝學院的首屆畢業生,以過硬扎實的基礎功底打敗過許多參賽選手的佼佼者;這位曾經在16歲時獲得美國著名音樂學府――寇蒂斯音樂學院錄取的幸運兒,也曾在求學過程中遭遇彷徨、孤獨、無助……如今,她擁有深厚的音樂素養,擅長融會貫通眾學派之長,及對樂曲的個性演繹,善于營造出成熟高雅的音樂氛圍,已成長為香港著名鋼琴家、世界鋼琴界一顆閃亮奪目的明星。

國內國際譽紛呈

初識鄭慧博士的人,易被她身上所攜帶的音樂人特有的氣質所吸引:恍似一灣清澈明凈、溫柔安靜的泉水,水中有蜿蜿蜒蜒、百折千回;又恰如一段明媚流暢、婉轉悠揚的鋼琴曲,曲中有靜好的時光、燦爛的風霜……而她在音樂之路上所取得的獎項和榮譽,更加使人驚嘆、欽佩。

1999年,鄭慧在紐約州立大學獲得音樂藝術專業博士學位,返港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她在鋼琴演奏方面擁有超凡的天斌,指間的才華展示出她融會貫通眾學派之長的實力,且善于個性化演繹音樂,其深厚的音樂素養,擅長營造出成熟高雅的音樂氛圍。享譽中外的著名鋼琴家、迄今中國和世界所有華人鋼琴家中,在世界最高國際鋼琴比賽獲獎級別最高的人之一――劉詩昆曾這樣評價鄭慧,“她的鋼琴演奏手指靈敏,技術嫻熟,音樂通透,表現細膩,情感充沛充滿靈氣。”《信報》樂評也給予了她很高的評價,“鄭慧的精彩演出令人拍手稱贊,歡欣鼓舞,彈出香港人的志氣和光彩。相對樂隊的威力,鄭慧可以彈得更輝煌,不僅力度雄渾躍宕有致,更加得心應手展現出俄羅斯風范的恢宏渾厚。”而華人作曲家里交響曲創作的佼佼者之一陳永華則認為,“鄭慧細致而富音樂感的琴音,重拾鋼琴優美的傳統。鄭慧這位鋼琴詩人,堪作青年鋼琴家的典范。”

2009年5月,鄭慧博士獲邀參加于塞爾維亞共和國舉辦的“世界鋼琴會議”,是唯一一位代表香港參加是次世界鋼琴會議的博士;2009年4月,她與中央音樂學院EOS交響樂團,于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穿越古典-貝多芬與舒伯特•偉人的腳步”系列交響音樂會,成為首位香港鋼琴家于北京國家大劇院獻技……類似的盛事,對于她來說,不勝枚舉。

憑藉著精湛的琴技以及個性演繹,鄭慧博士在國內外各大鋼琴賽事上頻頻獲獎,是香港杰出青年演奏家大獎的獲得者,亦在多個國際音樂比賽中不讓須眉,包括美國京士維爾國際鋼琴大賽、美國真娜•巴侯雅亞洲區選拔賽和紐約奧加•卡素維斯基鋼琴大賽……

在不斷地學習與探索當中,鄭慧博士的樂蹤遍及世界各地,成功地舉辦了多次鋼琴獨奏會和協奏曲演奏會,曾于林肯中心、卡奈基音樂廳、甘乃迪中心、丹麥蒂沃利演奏廳、加拿大班夫藝術中心、北京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廣州星海音樂廳、香港大會堂及香港文化中心演出;曾與莫斯科管弦樂團、紐約石溪管弦樂團、丹麥奧登斯交響樂團、耶魯管弦樂團、中國廈門愛樂樂團、四川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中樂團及澳門中樂團合作過;也曾與古斯塔夫•邁耶、羅倫史密夫、黃大德、葉詠詩、鄭小瑛、麥家樂、胡詠言、閻惠昌等國內外著名指揮家合作;還曾與杜美、呂思清、李傳韻及王健等多名國際音樂好手合作表演;她更在多個亞洲及國際音樂賽上擔任評判……

每一個足跡,都是鄭慧博士在音樂路上拾級而上的見證;每一次演奏,都是她生命中最開心而舒暢的時光;每一個掌聲,都是她最樂于接受的和最渴望得到的贊賞。然而,就是在這些來之不易的贊賞和榮譽當中,人們都深深地體會到她在音樂追求路上的堅持與付出,這些更使人耐人尋味!

精雕細刻玉始成

俗話說,“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每一個想成為珍珠的人,每一個希望有所成就的人,都應具備面對困難挫折的勇氣和執著,一顆持之以恒的信心和決心,敢于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從而達到另一高峰!

在面對難關時,鄭慧博士想到的是智慧與毅力。初生牛犢不怕虎,她16歲報考了極負盛名的費城寇蒂斯音樂學院,與9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鋼琴優才生競爭僅有的三個錄取名額。“到那一看,哇,大家都非常優秀,而錄取的名額也太少了。看到這個情況之后,我就告訴自己‘不要想那么多,既然是控制不了的問題就不用去想了,專心準備考試’。”

在一番心理暗示之下,她心無旁騖地用心備考,并順利地進入第二輪的考試,當她考完第二輪考試回到酒店時,非常意外地收到了來自寇蒂斯音樂學院的電話,“你被錄取了。”“哇,當時我簡直不敢相信,以前很少有這樣的破例,都是需要經過一個審定的過程。”原來,鄭慧身上所攜帶的那份音樂靈氣和才氣,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同時也正是寇蒂斯音樂學院所尋找的。

帶著極度的興奮和喜悅,鄭慧進入了寇蒂斯音樂學院學習,然而在開學不久,她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以前在國內就讀時,我只需要把曲譜背好,準確無誤地演繹就可以了。但是在寇蒂斯音樂學院,老師聽完我的演奏以后,很惆悵地說,‘為什么?我在你的音樂里聽不到情節和故事?’”老師這樣一問,把她給問蒙了。被這樣疑問之后,老師叫她回去思考,這樣一來,鄭慧更加迷惑了。按照寇蒂斯音樂學院的規定,如果學生的表現達不到學院的要求,任何時候都有可能被退學,而另一方面,由于天氣的不適應以及環境的陌生,時值16歲的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無助當中,“那是我在學習鋼琴當中,度過的最艱難的一段時間。”不過,她從未想過放棄。

最初,鄭慧按照在國內的學習方法,不停地練習,直到受到了樓上樓下室友的投訴才作罷,由此她也開始去尋找其它的解決辦法。“光練看來是行不通的,我就去找同學探討,慶幸的是同學們都抱以一個非常開放的心態,毫無保留地與我分析和交流。”在與朋友同學們的苦苦研究之下,鄭慧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理解音樂里所述說的故事,帶感情地演繹作曲者所想要表達的情緒和情節。“那段時間,我整個人都變了,在音樂上表現得更有靈性了,看東西的視野也擴闊了許多。”

攻克難關過后的欣喜是不言而喻的,到如今,鄭慧博士回首當年在寇蒂斯音樂學院剛開始的磨合期,仍由衷地感嘆道,“那段時光是非常值得記憶的,不僅在學習上懂得了獨立思考,在生活上也學會了照顧自己,這是克服了許多困難所取得的成長。但人就是需要有這種毅力、鉆研和學習精神。”

當然,能在以后取得如此輝煌耀眼的成績,鄭慧非常感激自己父母親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特別是父親對她的鼓勵、支持以及堅持。“六歲時,爸爸帶我去聽音樂會,之后問我喜歡什么樂器。當鋼琴一出來時,我便被它的優雅氣質所吸引了,而且它還是樂器之王,可以演奏出其它所有樂器演奏出來的聲音。”同時,鄭慧的父親在心里也暗暗地為她畫下了未來的模樣:他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琴家,坐在神圣的音樂舞臺上優雅地獨奏……

為使鄭慧學好鋼琴,父親為她找到中央音樂學院的老師,“當時老師對我的要求非常嚴,一堂課兩個小時,主要以教技術為準,留下半個小時彈一些歌曲,如果讓現在的小孩坐在那里就受不了,但就是那時,才打好了我扎實的功底。”但是,對于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講,坐在那里學兩個小時的課程確實有些為難,因此當時鄭慧也會給自己偷懶,“小孩子時天天練琴也會覺得枯燥,當爸媽不在家時,我們就偷懶,一聽到父親快要進家門時,便馬上打開琴彈起來,弟弟就趕緊畫畫。”至今當提起這些時,她忍不住爽朗地大笑起來,“但是,這樣的騙局不會堅持太久,一上課就露餡了,于是爸爸經常在周六時陪我練琴,練得好就會帶我去外面吃飯,那個時候能出去吃一頓是非常難得的,我知道,雖然父親不說什么,但那就是一個很大的獎勵。”由此而來,領會到父親那種深深的期望,她也不敢松懈,奠定了非常過硬的琴技基礎,并在以后的音樂路上走得步步穩實。

許多年以后的今天,鄭慧早已實現了父親當年的愿望,成為了香港著名的鋼琴家,還以一顆回饋感恩的心,以音樂感化人、幫助人、教育人、培養人……

感恩回饋愛滿城

近年來,鄭慧除了任教之外,一直不遺余力地活躍在各種慈善音樂活動當中,其無私的付出,眾人有目共睹。

2009年12月10日晚,鄭慧站到了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香港十大杰出青年選舉2009”領獎臺上,成為了八位杰青中的唯一一名女性。她在獲獎時表示,自己當年也是靠優異成績拿到獎學金,才能爭取到受最好教育的機會,她更希望,可能為下一代音樂愛好者做些事情,為他們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原來在一路的求學過程中,她的成績為自己獲得了為數可觀的獎學金,特別是有一次,她贏得了兩萬元的獎學金。“那時候,兩萬元對于我來說是非常大一筆錢,有了這些獎學金,我才得以獲取很好的教育,包括在寇蒂斯音樂學院學習時,也是用獎學金度過的。”

在求學的過程,鄭慧接受著來自社會的援助,心中自是非常感激,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感激在心中生根發芽,慢慢地使她擁有了一顆感恩之心。“當年,我非常開心能獲得別人的饋贈,但施比受更有福。今天,就是我回饋社會的時候了。”目前,她擔任著中央音樂學院香港基金主席,專門支持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她認為,香港擁有地理和制度方面的優勢,很適合做音樂開放的窗口。她表示,以后希望舉辦更多的工作坊、音樂會和夏令營,讓外界了解中國的古典音樂。為此,她盡可能地創造機會,使國內優秀的音樂學子走出國門或爭取國際交流機會,得以全面提高學子的水平;并邀請世界知名音樂家,與國內音樂家切磋技藝……

另外,從事音樂教育多年以來,鄭慧博士非常享受老師這個角色,“老師和學生講究緣分,兩者雙方相扶相持,學生踩在老師的肩膀上踏上一級,老師再扶學生一把,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她也常提議孩子們多走出戶外,豐實幻想力。“因為每一個曲子都有作曲家想講的東西,演奏者就需要有這樣一個幻想力,能夠把作者想要述說的東西很好地表達出來,使聽眾在曲中能聽到其中的故事情節。這種情景重現需要極為豐富的幻想力,這種幻想力是從生活當中來的,孩子們多看一些卡通片,多接觸大自然,可以得到很好的提示。”

鄭慧博士在教育方面一邊做,一邊發現,一邊摸索,找到自己更明確的前進方向:普及音樂教育。“學習音樂,可以使人得到熏陶,提高素質,懂得感恩。不過遺憾的是,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為考級而學鋼琴的現象,而我認為,考級是一個鞭策而不是一個目標,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改變這一狀況。雖然這種觀念若想得到轉變不容易,但卻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一件事。”在未來,鄭慧博士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去聽一場洗滌心靈的音樂會,陶冶情操。

抱著“珍惜時間、精益求精”的人生觀念,她從不計較花費時間去學東西,“知識是自己的,學到了總會有用得著的一天。比如我以前所學的德文,起初并未有太多作用,但最后竟然是用德文通過博士的論文答辯。”由此,她更加堅定自己的初衷,抓緊所有的時間,盡可能地學習,提升自己。

鄭慧博士,這位極富音樂天賦的著名鋼琴家,在音樂中享受生活、體會人生,以音樂演繹出了生命精彩,以音樂不斷地回饋著社會和國家,展現了一位音樂人的真正模樣,譜寫了一位音樂人的美好贊歌!

篇10

初中畢業時,宋樹秀有緣在貴陽天主教堂跟一位外國傳教士學鋼琴,高中三年,有幸在學校的一架舊鋼琴上自學,能彈奏簡易的鋼琴曲及一些小奏鳴曲。中學時期, 她喜愛唱歌,在學外語的哥哥的影響下,能唱許多英文歌。1949年反饑餓運動時,學生們為教師開尊師音樂會,她在音樂會中表演獨唱節目。讀大學時,雖是貴大外文系的學生,鋼琴和唱歌仍然是她的愛好,從沒中斷過。1950年從外文系轉到師院藝術系,從此走上了專業的學習道路。在師院,她的主科是鋼琴,副科是聲樂和大提琴,并以優異的成績留校當了鋼琴助教。1954年通過高教部考試,進入四川音樂學院進修三年,主要課程有聲樂、鋼琴和馬列主義基礎,結業時獲全優成績,并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

在四川音樂學院進修期間,宋樹秀才真正系統的、扎實的、全面的學習了聲樂藝術。在恩師郎毓秀先生的教導下,她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無論是歌唱發聲技術還是歌唱藝術的全面修養都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恩師那兒,她接觸了不少意、德、法的藝術歌曲和歌劇詠嘆調,使之對意大利、德語和法語的歌唱語音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此后數十年,她的教與學都是在不斷實踐與學習中得到提高的,她不僅依靠文獻資料和音像資料,更珍惜任何學習機會,埋頭鉆研,努力實踐,不問收獲,只重耕耘。幾十年的努力成就了她的事業天地,在近50年的音樂教育生涯中,宋樹秀除主教聲樂外,還擔任過鋼琴、英語、正音、意大利語語音及德語口音的教學,發表了《運用漢語語音規律解決吐字問題》、《論歌唱演員的基本功及全面藝術修養》等論文。編、撰、譯了《咬字正音》、《意大利語語音》、《德語語音》等教材和專著,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聲樂人才,1996年,應文化部聘請擔任全國聲樂專業比賽美聲組評委。人們通過宋樹秀的學生知道了貴州,了解了宋樹秀老師。1991年10月30日,國際研究生與獎學金學者協會、聲樂部主席、美國堪薩斯域密蘇里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理查德?c?克諾爾先生從遙遠的大洋彼岸給貴州省文化廳副廳長錢蔭愉先生寄來了一封信,信中這樣寫道:……我很榮幸接收了一位來自中國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楊曉萍。曉萍是我工作以來的所有學生中擁有最好的基礎訓練的學生,她的老師宋樹秀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一個偉大的教師,她值得被看作是中國杰出的聲樂教授之一,你們幸運的有著這樣一位培養青年歌唱家的人才,保證了他們的成就……

了解美聲唱法的人都知道,美聲唱法的難度高于其它唱法。有著扎實外語功底、文學修養和藝術造詣的宋樹秀并不滿足于自己的個人感受,她深感作為一名聲樂教師身上的擔子有多重,既可以塑造完美的藝術珍品,也可以毀掉一塊潔白的玉石,在工作中,稍有不慎,一棵鮮嫩的幼芽就會被扼殺。在聲樂這門學科中,宋樹秀知道空談理論是行不通的。作為一名教師,凡與聲樂教學有關的學科,她都努力鉆研,一本本扎實的備課本和教案記錄著她的探索和奉獻。

1976年,宋樹秀以檢驗自己在教學上與國內先進地區的差距有多少為目的,把為女兒結婚籌集的費用作路費,帶著當時藝校畢業生夏珊到北京報考部隊歌舞團。途經上海,宋樹秀拜訪了上海歌劇團著名歌唱家施鴻鄂。當他聽完夏珊的演唱后,十分驚訝地說:這是山溝里飛出來的金鳳凰。并對宋樹秀說:你教的學生很不錯,照這個路子走下去,千萬別道聽途說,改東改西。要自信,堅定地走下去。這第一次的考驗,給了師生二人極大的鼓勵和信心。到了北京,在總政歌舞團與海政海舞團的應試中,反映很好。當夏珊在中國歌劇院應試唱完了《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時,考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是對學生的肯定和宋老師教學實踐的認可,后來,夏珊順利地被海政文工團錄取。那年,宋樹秀49歲。

1984年,宋樹秀又與自已朝夕共處了六年的學生楊曉萍話別。此行,楊曉萍到上海報考上海音樂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當兩校的錄取通知書都展現在她眼前時,宋樹秀高興得熱淚盈眶,多少年的心血在楊曉萍身上有了結果。聲樂基礎不錯的彝族學生楊曉萍有一段時間不愿學外語,宋樹秀并循循善誘對她說:學美聲唱法不學外語,就會缺少一只眼睛觀察和學習世界。于是,她每周加兩個晚上輔導楊曉萍學外語。同時在專業課上,對音樂知識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建立、發聲基礎訓練、樂曲的分句分段,節奏共鳴、外語演唱語感的培養,她都一字一句、一聲一調分別授課和示范。在深奧的浩如煙海的古典派、浪漫派和現代派的作品,她總是千方百計引導學生逐步接觸、熟悉。舒伯特的《水上吟》有三段德文歌詞,為了準確理解歌詞的單詞含義,她想方設法找英語資料,又翻譯成漢語,從中,又借助英語查德語單詞的動詞和邏輯重點,要求學生朗誦時接近語調、語感和邏輯重音,對歌詞本身深入理解,以便恰到好處地把握演唱風格。

楊曉萍成長路途上的每一個腳步都離不開宋老師的提攜,她也以自己的努力回報了她的老師。1989年,楊曉萍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1991年赴美密蘇理大學音樂學院留學深造、攻讀碩士,1992年獲德克薩斯的“瑪格麗特聲樂比賽”最美的聲音特別獎,1993年參加nats (芮茲) 比賽獲第一名。在美期間,在威爾弟歌劇《茶花女》等六部歌劇中飾演女主角,受到廣泛好評。1996年回國在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任教,每次回到貴陽,都還要到宋老師處學習。她說,在宋老師那里總有學不完的東西。殷文霞、王莉莉、張貴華、王松雪、成莉等都是宋樹秀的學生,和宋老師相處的日子里,總有許許多多讓她們難忘的成長故事。1985年,全國星海聶耳聲樂作品演唱比賽是一次由文化部、中國音協舉辦的全國性高水平的比賽,為了讓殷文霞、王莉莉賽出好成績,宋老師作了充分的準備,經過激烈的競爭,貴州隊的四名選手有兩女一男進入了復賽,殷文霞還獲得了銅牌,為我省爭得了美聲唱法專業比賽的第一次全國性獎項。當時任評委的杜矢甲和中央音樂學院的沈湘說:貴州兩個女生的演唱取得了爆炸性的勝利,此次比賽,邊遠貴州成績突出。 此后,殷文霞多次參加全國比賽獲獎,宋老師為她參賽精心輔導,鼓勵她取得優異成績為貴州爭取榮譽。王松雪、成莉連續兩屆參加全國青年電視歌手大賽日漸成熟,今年,貴州代表隊還進入團體總分第八名。在剛剛結束的全國西南片區和全國中等藝術教育委員會舉行的青年教師聲樂比賽中,學生成莉和趙青獲一等獎,譚松獲二等獎。如今,宋樹秀老師的學生柳洪林、周媛媛、孔文惠、夏珊都是中央藝術團體優秀藝術人才。我省大專青年教師和省市專業團體骨干張貴華、鄒光友、謝丹、劉玉、顏家佳、成莉、趙青、王莉莉、羅長平、王松雪、周蓉等仍然在宋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聲樂 。他們中間,有的已是國家一、二級演員,有的是副教授,但傾聽老師的指導和教誨,仍然是必需之課。身為貴大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的宋老師每天都為學生排滿了上課表,收這些學生,成了她一項長期的義務勞動。她只希望,學生們把學到的東西用到工作和藝術實踐中,為貴州的聲樂藝術發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宋老師對記者說:之所以有一個很好的工作氛圍,得益于丈夫龔克的理解和支持。龔克是我省著名小提琴藝術教育家,曾獲文化部全國少年兒童先進工作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在這個溫暖的家里,走出了一雙優秀的兒女。兒子龔漢祥是中央音樂學院聘請的室內樂客座教授,1992年應邀出任愛樂樂團的室內弦樂團的首席兼指揮,現任比利時交響樂團副首席。女兒龔妮麗是貴州大學藝術學院藝術系主任。一個藝術的家庭,使得他們的事業如添翼,前程似錦。

1986年,宋樹秀曾拿到中央音樂學院的一份聘書,為了貴州的聲樂藝術,她選擇留在貴州而且一干就是幾十年,如今,面對她的學生,宋樹秀無怨無悔,因為,她熱愛貴州,更愛她的學生。宋老師為中央音樂學院輸送了好幾個優秀學生,她們是楊曉萍、柳紅玲和周媛媛。她們分別在1984年、1993年和2001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三人在就讀的五年期間成績名列前茅,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楊曉萍畢業后赴美留學,獲碩士學位,后回到中央音樂學院工作,現在是該校的青年骨干教師,她所教的學生周曉玲在今年的中國《金鐘獎》聲樂比賽中榮獲了美聲組金獎。柳紅玲現在是中央歌劇院的國家一級著名歌劇演員,她在歌劇舞臺上扮演了《藝術家生涯》、《鄉村騎士》、《圖蘭朵》和《蝴蝶夫人》中的女主角,成了當前中國歌劇界一顆耀眼的新星,多次在國際聲樂比賽中獲大獎。周媛媛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以優異成績獲得了高等藝術家A級文憑,在國外繼續深造多年后,現回國在中央民族大學任教。看到她們今天的成長和成就,宋樹秀欣慰,她們是從貴州這個山窩里飛出去的金鳳凰,是貴州人的驕傲。此外,她的學生熊宴文于2008年也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就讀,這大概是她最后輸送給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了,宋樹秀希望她能像三位姐姐一樣,努力學習,爭取好成績。

除了為國家培養一流人才外, 宋樹秀更多的學生是在貴州服務,他們都為自己的家鄉做出了貢獻。如省歌舞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歌唱家殷文霞,1985年在全國第一屆星海、聶耳聲樂作品比賽中獲銅獎,在1996年電視大獎賽中獲美聲銀獎,1996年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專業聲樂大賽中獲美聲三等獎,1998年獲全國金龍杯專業聲樂大賽美聲銀獎。省歌舞團的國家一級演員王松雪,在2006年多彩貴州大賽中獲金黔獎,近年來代表我國頻頻出訪各國演出獲好評,為國爭光,成績卓著。貴陽市歌舞劇團的國家一級演員王莉莉,在1985年全國星海、聶耳聲樂作品比賽中獲特別獎,在貴陽市多次比賽中獲一等獎。國家一級演員周蓉多次在全國和省市比賽獲獎。還有聲樂教育界的如貴州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張貴華教授、副教授吳克蘭、成莉、趙青,及青年骨干教師青科、王珊等。貴州師范大學的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劉媛、副教授陳蘭,貴陽學院的副教授顏家佳、講師劉玉,貴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李麗亞,畢節學院的講師楊世敏,銅仁地區音協主席、銅仁學院副教授劉洪英等等,如今他們都在本職工作中努力奉獻。學生們不凡的成績,使宋樹秀感到非常的欣慰。

宋老師之所以有這么多優秀的學生,是因為她對學生傾注了足夠的用心和耐心。有許多學生是從較小的年齡開始學習聲樂的,如貴州省藝校的夏珊72年入學時才14歲半,78年入學的楊曉萍才15歲半,而殷文霞和周媛媛也都是年齡較小時入學的學生,作為啟蒙老師,她細心呵護,認真耕耘,有針對性的教學,她的教學有以下一些特點:首先,是注意保護學生的嗓音特色,建立良好的歌唱習慣,嚴格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教學,絕不利用她們自然或天然的嗓音條件“濫”唱超過她們負荷的大作品,耐心地訓練中聲區。教學的重點不是為了唱幾首“大歌”,而是細心地誘導她們打開咽腔、放下喉頭、塑造良好的聲音管道,建立發聲的良好狀態,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從音質上下功夫,追求美好的音質,誘導他們體會歌唱時呼吸支持的運動感覺,建立正確的彈性呼吸支持點。 其次,在初學階段,先使用ABT、Siber等簡短的聲樂練習曲,以學生把握較好的元音進行練習,逐漸的引進其他的元音或帶輔音的字作練習,也是循序漸進地發展嗓音,到二年級以后逐步加入其他如CONCONE op. 9等聲樂練習曲,提高學生的發聲演唱能力,同時適當的選用較簡易的樂曲,意大利歌曲或中國歌曲均可,配合訓練。第三,除了讓學生明白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和主題思想情緒外,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讀譜的習慣,對作曲家在譜面上的一切音樂術語,都要認真讀懂,對樂曲的結構、樂句的分句、氣口的安排,都要明確并做合理的安排,同時嚴格把握音準、節奏、語音的準確,不論是中文歌、意大利歌曲都一絲不茍,意在為今后的演唱建立良好的習慣和扎實的基礎。

她認為學生的啟蒙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必須為年輕的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使她們今后有廣闊的發展前程。打基礎應是我們基礎教學的重要目的,如果忽視這條原則,只顧當前的“輝煌”,即拔苗助長的假“輝煌”,必然會在學生的歌唱生涯里埋下禍根和“定時炸彈”,這種違反科學規律的做法是聲樂基礎教學的大忌。我們看見無數的聲樂人才,走到一定的時候,因為從前養成的某種不良習慣而無法前進,或因為忽視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而形成發聲、呼吸、共鳴和語言的嚴重障礙致使無法繼續提高,痛苦地離開了歌唱事業,著實令人痛心,這種事例實在是不勝枚舉。

美聲教學中會涉及許多西方的著名作品,在美聲唱法的歌唱教學中,宋樹秀常常會使用古典意大利歌曲作為基礎教材,在聲樂訓練的進程中,還會使用更多的外國藝術歌曲和歌劇詠嘆調作為教材,它們包括意大利語、德語和法語等等語種。在貴州這個邊遠地區,不像我國的幾所著名音樂院校那樣,配備有外語歌唱語音的專門師資,為了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運用意、德、法語的語音進行學習,她通過自己的力量,完成這個任務,讓學生與全國乃至世界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