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自我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1 10:13: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課堂自我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本期共有64名教師積極參與自我課堂展示活動,共展示114節,涉及11個科目。我們采取由教研組長組織,每位展示教師精心備課,制作課件,自覺展示的形式。這次展示課活動,基本上反映了各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情況,同時也體現了骨干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效果,使我們比較全面地掌握了全校教師學習實施新課改精神的教研教學現狀。具體總結如下:
成績方面:
1、展示活動體現了可貴的教學精神。
無論是教研組成員還是展示教師從思想上對這次活動都十分重視,每個人都積極認真地準備,注意發揮集體備課小組的智慧,在備課時體現了虛心的精神;認真參與展示活動,在自己的課堂中展示了勇于摒棄、大膽實踐新理念的精神;積極地聽課,發揚好學的精神;認真地評課,表現了真誠的態度。在這次展示課活動中,有許多骨干教師積極指導被培養教師,合作備課、聽試講、集思廣益,這樣不僅對教師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同時也培育了新課改中最需要的合作研討精神。
2、大膽落實《課程標準》中的新理念。
新課程改革給每位教師提供了很大的探索空間。在這次活動中,許多教師都自覺轉換角色,努力將新課程新理念落實在自己的教學當中。具體體現在:
一是注意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積極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老師們在上課時十分注重用自然親切的教態和具有感染力和激勵性的語言潛移默化地使師生關系更加密切,更有利于激發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二是課堂上更注重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從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到師生共同制定教學目標,再有多種多樣的學習形式,如語文課的互相評讀、興趣閱讀,數學課的玩中學、學中玩,算法多樣化,以及其他的游戲促學等,把學生納入雙向、互動的學習活動之中,激發了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課堂氣氛活躍;不斷肯定與鼓勵學生的學習效果,給各個層次的同學更多地創設體驗成功的機會,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而且培養了學生互助合作、勇于探究的人文素養。
三是教與學形式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不僅出現了個人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的教與學方式,而且出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課堂上積極創設自主學習的氛圍,給足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注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注意學生讀有所悟意識的強化和能力的培養,關注個性體驗,使得教師的精講與學生的自主相得益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學生樂學、會學,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是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前布置學生圍繞學習內容自己動手搜集資料,注意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實驗發現、讀書討論、交流辯論、剪拼畫組,有的教師還積極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親身觀察、測量、比較,在實實在在的生活體驗中學習知識,品嘗到學習的快樂。課外作業設置注重形式多樣,自主選擇,實踐性強,讓作業成為快樂。
五是注意拓展延伸,體現了開放的大教學觀。一是注意課內外的相關知識鏈接與拓展,既豐富了教材內容,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將學生的學習興趣無限延伸;二是注意溝通課堂與生活,緊密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習和生活融為一體,增加了趣味性,也體現了課改精神。
六是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語文的讀書寫字習慣,數學的計算解答習慣,都成了課堂關注的基點。
3、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手段輔助課堂教學。
絕大多數教師都利用了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活動,使抽象的文字、概念、知識變得直觀、易懂、具有趣味性,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有的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特點,積極準備了教具,制作了形象的頭飾圖片及實物等輔助教學,增強了教學效果。
4、加強展示課評估,落實展示活動的實效性。無論是一節失敗的還是成功的展示課,應該說對我們都是有益的,成功處見經驗,失敗處看偏差,因此我們都開展了以教研組為主的研究活動。個人說課、大家評課和進行個人教學反思是本學期展示課的主要評估方式。這樣就避免了以往草草收兵和展完了事的不利做法,促進了展示教師備課能力、評課能力、上課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初步構建了“實踐——反思——再實踐——提高”的良性循環機制。
存在問題:
這次活動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一是個別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欠準確,沒有把握住教材的重、難點;二是部分教師對《課程標準》中新理念的理解還不夠準確、不夠透徹,僅停留在表面,以至于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或是對新理念的認識有偏差,有些課目標盲目追求全面,內容過于龐雜,上成了“大雜燴”,反而效果不好;三是教師素質有待提高,有些教師語言不夠生動,缺乏感染力,駕馭課堂的能力還需提高。四是有的教師學了新理念,丟掉了原來非常優秀的教學機智、教學方法、教學風格。
針對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這些老問題和
新困惑要引起注意,以下幾點非常需要我們進一步商討和改進:
1、忽視了板書的直觀演示和提綱挈領的作用。出現這一問題的根源是運用課件代替板書,其實這是不對的。大家一定注意到你在課件里的板書設計根本無法代替真正的板書設計,真正的板書設計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當堂知識的學習思路,強化知識點,總結學習內容等,尤其是低年級的教學和語文課,更需要美觀而實用的板書。
2、急躁心理導致的形式教學:在現在的課堂中,我們常常看到“滿堂問”“滿堂說”的現象,學生往往還正在自學、正在讀書或正在討論,老師就指名“你問”“他問”“大家問”“你說”“他說”“大家說”,學生起來發言不理想,老師又開始引導重新從頭學習。這樣流于形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不僅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浪費了時間。倘若這樣循環下去,后果可想而知。
3、開放整合和學科特征。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現在的課堂上,教師們都非常注意充分體現這一點:課外資料、圖片等大量的資料走進課堂,拓寬了學生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也是自主發現、探究的過程。但忽略了學科的專業主體,一節課大量的時間游離于課本之外,有筆墨倒置的嫌疑。新課程教學中提倡學科的整合,仍要以學科學習目標為依據,為提高學生的學科基本素養服務。
4、多元解讀與解答和價值引導。課標指出: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不等于教師要放棄價值引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體驗可能出現偏差,這是真實的,正常的,關鍵是我們教師不能因為要尊重學生而無視這種偏差,很隨意地對發表見解的同學都加以肯定,而應該把這種差異及時地轉化成新的教學資源加以運用,在交流、對話中形成正確的認識和情感。也就是說,學生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和見解,但還要讓他們明白誰的做法最好、誰的認識正確,哪種做法簡便而有價值,不能把尊重和鼓勵之間畫上等號,更不能認為這樣全盤肯定就是鼓勵,就是尊重。
幾點建議:
1、我們個人的基本業務素養提高要從鉆研教材做起。
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要把枯燥無味的知識上成使學生樂學的趣味、生動課,需要鉆研教材。要想上好每一節課的前提是能駕馭教材,靈活使用教材。有的課為什么思路不清晰?為什么重難點不突出?為什么容量不恰當?為什么既定目標達不到?反思一下,我們會發現根本原因是對小學階段的1—10冊教材沒有融會貫通,不能準確把握知識的重、難點,更談不上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所以我們還是要從鉆研教材入手,從整體上把握小學階段的知識能力結構,從而不斷提高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要求開展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逐漸讓個人業務成熟,專業精通;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2、加強理性反思,準確領悟新課改理念的實質,積極投身新課改大潮錘煉自己。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舞臺,也對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工作不再固定于一兩種現成的模式。因此,我們必須一方面在課程改革實驗中大膽探索,嘗試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的新方法,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掌握合理的教學策略。另一方面在教學工作中隨時進行反思和研究,加強對《課程標準》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對新課程、新教材的理解,用新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總結經驗,在實踐中學習和創造,多想想我們原來的方法哪些是值得發揚的“經驗”,已經被證明了是先進的、符合新課改精神的;哪些是必須革除的“弊端”,避免盲目地認識和實踐,踏踏實實糾正自己認識和實踐中的偏差,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藝術風格。不要人云亦云,特級教師孫建峰說得好“仿我者死,學我者生”應該引起大家的注意。更不要“課改一來,原來的全改”,把原來那些優秀的方法都徹底拋棄了。我們應該成為一個具有自己思想的人,做一個充滿智慧的教師!
3、盡快完成新課改實施中的角色轉換。一方面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首先要成為一個學習者。其次要學會當一個合作者,變孤軍奮戰為集體戰斗,積極落實集體備課制,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師準確把握新教材、駕馭新課堂的能力,增加實施新課程的效果。三是做一個研究者,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至力于改變教與學方式的改革。另一方面在課堂上我們要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主人和課堂的主體的思想觀念,實現角色轉換,從一個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從權威者向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伙伴轉變。并盡快適應這個角色的要求,熟悉角色的“業務”。建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伙伴關系,善于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創造性,依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激活課堂,變解答問題為提出問題、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讓有效的自主學習成為基礎與前提,再進一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身臨其境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感悟知識的生成與發展,從而實現基礎階段基礎學科的目標——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基本的學習方法和能力,培育熱愛學習、樂于合作、樂于探究的情感,促進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篇2
長期堅持授后教學自我總結,可以獲得如下幾個方面的益處: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教師自身教學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主導作用的發揮程度,制約著教學效果。任何教師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而教學業務素質就是在教學實踐中逐步積累和不斷提高的。其中,善做授后教學自我總結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學素質,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徑。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通過授后教學自我總結,進行自我反省,注意積累成功的教學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及時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彌補不足。這樣,日積月累,可以增強自己的教材處理能力和應變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學素質,促進自己的業務水平。
第二,有利于教學的“長善救失”,提高教學質量。一個成功的政治教師,不僅具有較高的教學藝術,更在于他的敬業精神,善于“長善救失”,遵循教學的科學性。教學實踐中,每一個教師既會有融教學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佳作,也難免出現有失水準的拙課。通過授后教學自我總結,檢查教學過程的每一環節,并加以實事求是的分析,正確對待教學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處,成功經驗繼承發揚,欠缺甚至嚴重不足方面,及時查找原因,尋求補救對策,“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同時,教師的“長善救失”的教風和敬業精神,還能啟迪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
第三,有利于復習借鑒,起到事半功倍之實效。政治學科的課程設置及考核的特點,決定了高三年級復習時間緊、知識容量大,能力考核要求高,時政性和思想性強;既要精講精練,又不能猜題押題。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借鑒平時筆錄的授后教學自我總結,從中可以判斷出哪些方面的知識、能力、覺悟平時授課中落實很好,學生掌握得扎實;哪些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欠缺,學生掌握得也不夠理想。通過對照分析,復習輔導時做到了心中有數、查漏補缺,有的放矢;同時還可以有較多的課時抓重點、搞熱點,有較多的精力從事“培優、提中、補差”,以達到提高成績之目的。所以。
借鑒授后教學自我總結,既可以節省復習時間,又可以提高復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之實效。
一個虛心好學的青年教師,應當把授后教學自我總結視為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經常性地開展此項工作,不斷地反省,不斷地總結,揚長避短,自我鞭達,盡力追求教學的完善。我在實踐中認識到,要做好授后教學自我總結,應處理好以下幾對關系:
(l)必須處理好主觀和客觀的關系。客觀決定主觀,主觀必須符合客觀。授后教學自我總結畢竟屬于主觀的東西,要使授后教學自我總結有實用價值,必須如實地反映教學的客觀性。這里所說的教學的客觀性,是指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等。授后教學自我總結必須忠實地記錄教學實踐中的成功方而和不足方面,切忌隨心所欲,隨意夸大成功經驗,或只記成功之處,不足方面竭力遮蓋;要克服露短揭丑心理。只有這樣,得出的結論才能符合教學實際,從而使授后教學自我總結具有實效和生命力。
(2)必須處理好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映內容,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般地說,授后教學自我總結內容應以公開課的評價要求為對照標準,落實知識、能力、覺悟三方面要求。從知識角度看,應檢查新授課的科學性,檢查對教材重點、難點的落實情況,總結學生理解和接受知識的程度的信息(情緒反映),核對數據、材料等;從政治課德育功能看,應檢查能力培養目標,以及學生當堂課后的分析、運用情況。此外教學原則的貫徹,教學方法的選擇也是應檢查的。標準和要求的高低一般與教師成長過程相聯系,新教師可以低一點,以后逐步提高。切忌標準和要求的過高或過低。總結的形式一般是在每一節課后進行,以書面文字進行筆錄,并依據新授課的教學內容而有所側重,或注重知識體系、或注重能力方面、或注重覺悟方面,或三者綜合。切忌流水帳式,缺乏理性分析,或每次記錄都是老面孔,單調無味,否則會失去授后教學自我總結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篇3
縱觀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教師雖然通過灌輸式、強化式的教學措施,使學生們的數學知識得到了大力的提高,但在長期的實踐中,也突顯出了一些傳統教學方法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機械、重復、長時間的數學學習,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發展。基于這種現狀,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的教育行業也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與完善,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與實踐能力,促進數學教學的合理性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進措施
1.更新小學數學的教學觀念。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條件下,人們沒有辦法掌握全部的知識,這就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應該一味地強迫學生去學習,需適當地更新教學觀念,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個體化發展。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多是以教師為中心進行教學,卻忽略了學生的自我感受,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轉變并更新小學數學的教學觀念十分重要。通過更新教學觀念,使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快樂成長的樂園。
2.合理優化數學教學課堂結構。為使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進措施中,重視對數學教學課課堂結構的優化、改進也十分重要。首先,教師要充分保證40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盡量在不拖堂、不拖班的情況下讓課堂教學時間得到合理的分配與利用;其次,在教學中科學、合理地優化課堂結構,不能只懂得給學生灌輸知識,應該多給學生思考與探索的空間和時間,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再次,還需保證學生在課堂的作業時間充分,以提高學習效果和作業效率。
3.將生活現象與教學過程相聯系。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用科學、有效的手段,將日常生活與教學內容充分地融合,使教學更加貼近生活與實際,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4.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化發展地同時,以適當的手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或探究式學習。
篇4
關鍵詞:初中數學 學生能力 基礎學力
初中數學教學注重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對于深化初中課改進程,起到了重要的意義。在培養學生基礎學力的過程中,創新教學模式、狠抓教學要點的舉措,是落實學生基礎學力培養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初中課改正處于關鍵時期,以培養學生基礎學力為目標的數學教學模式,無疑是深化初中數學改革,落實相關改革精神的重要途徑。
1.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
1.1 創新教學模式,立足于“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原則。學生學力的培養,注重學生全面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創新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都是落實培養目標的重要方面。這就強調初中數學教學,要基于課改精神,立足“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原則,創新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啟發學生進行新知識的思考和探究,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在組織教學中,要遵循大綱要求,合理整合教學內容,進行探究性或合作式等一些類的教學模式,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創新教學模式,很大內容上是基于教學情境的創新。教師在情境的創設中,要基于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利用有效的教學情境,去調動、啟發學生思維活動,以強化學生自我學習、自我認知、自我獲取的能力。例如:證明不等式 (a,b,m為整數;a
1.2狠抓知識要點,強化“教師的講、學生的練”。初中數學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要狠抓知識要點,強化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好引導的輔助作用,精講課程內容,鞏固基礎知識的應用和拓展,并配以相應的學生練習,這種師生“精講多練”的方式,對于優化學生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精講的過程中,不是僵化的知識傳授,而是基于探究性或問題式的教學活動,以互動交流的方式,實現課程內容的講述,這種模式下的精講,突出了教學的自主性和創新性,適合于初中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同時,教師的講要利于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諸如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以明確好教學目標,這便于系統性教學方式的形成。例如:在《因式分解》的課程教學中,課程內容比較繁瑣,教師的精講非常關鍵,對于常用或特殊情形下的方式,以及創新思維下的分解方式講解,以強化學生對因式分解方式的掌握和巧妙運用。
1.3 激勵學生的自我總結,強化自我基礎學力的認識。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教學內容的接受方面。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于激勵學生自我總結和反省,以強化學生的自我能力的認識。學生要針對自我學習的表現,諸如課堂反應、活動探究情況、作業情況等,進行自我學習狀況和狀態的總結,以及時發現自己能力上的不足或缺失,這點對于落實培養學生基礎學力,具有實質性的意義。同時,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自我總結報告,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以引導學生“快樂的學、積極的學、有能力的學”,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而且強化了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這些都為初中數學教育的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2.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基礎學力的意義
初中教育改革,重在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的完善。基于培養學生基礎學力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落實了課改的精神,深化了教學改革,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和諧社會環境下,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積極的教學形態、科學的培養機制,對于深化教育意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 深化教學改革,明確教學目標。基礎學力的教學培養,依托于創新性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機制。這就強調課改的實質,需要在教學中得到落實。學生的基礎學力是多樣的,這就決定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原則,以探究性或問題式的引導式教學,組織學生的思維鍛煉、探究思考等,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基礎學力。就這點以深化了教學改革,推動了新課改的進步。
2.2 培養學生良好的素養,激發了學生的潛能。新課改下,注重多元化的培養機制。在培養學生基礎學力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式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潛能,尤其是創新能和思維能力等,都是構成學生素養的基本內容。所以,基于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素養,進而形成良性的教學體系。這點對于處于“尷尬”境地的課改而言,無疑是重要的、有意義的。
3.結語
隨著我國課改的不斷深入,基于多元化的培養模式,已成為初中課改的重要內容。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注重學生基礎學力,諸如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等,都是全面培養學生素養的重要方面。在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學力的培養,需要立足于“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原則,并基于和諧的師生關系,開展互動式的探究性教學,這些都是培養學生基礎數學學力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鐘堅紅.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力的培養[J]
[2]葛曉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學力[J]
篇5
一、學講結合的基本內涵
學講結合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經過不斷實踐得出來的。學講結合主要是使學生通過對知識的學習、理解、消化之后,運用自己的方式將所學內容講述出來,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學講結合將教師的知識內容講授、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學生對知識理解、講述等多方面融合到一起,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2]。
二、學講結合應用的有效策略
1.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改變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將學講結合的方法應用其中,能夠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將小學生傳統的“要我學”的學習狀態轉變為“我要學”的學習狀態。主要是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知識講授之前,與學生共同對學習內容進行探討,并且要求學生在語文知識預習的過程中提出問題,找出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并且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在老師講授的內容中找到答案,將自己的疑問解答。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夠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層領悟,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熱愛并重視語文知識的學習,以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
2.認可學生的天賦
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絕對主導者,學生屬于被動接受者,僅僅對教師教授的知識進行接受,并不需要參與互動,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學講結合的方式,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而學生是語文知識學習的主體,通過雙方的配合共同完成語文知識的講授。學講結合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制訂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和計劃,給予學生一定的決定權和主動權,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其主動性。教師要認可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天賦,要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誘導引發,并且不斷采用語言鼓勵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講自信心。
3.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愛好是任何學科學習的關鍵前提,只有學生好奇,才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自我探索進行求知。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其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課堂紀律難以保證,學習效率必然受到影響。教師可以運用學講結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狐假虎威》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進行語文知識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進行語文知識的學講,根據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角色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戴上符合自己角色的面具進行表演,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夠調動參與的積極性,在游戲表演的過程中將語文知識理解、消化。
4.加強教學反思
篇6
數學 教學 銜接
初中數學教學與小學數學教學是義務教育階段中一脈相承的兩個教學階段。因此,搞好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促使小學數學知識向初中數學知識過渡,是擺在我們中學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那么,如何做好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呢?
一、分析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的差異
1、教材的直觀與抽象 、
學生在小學數學中接觸的都是較為直觀、簡單的基礎知識,而升入中學后,要學的知識在抽象性、嚴密性上都有一個飛躍。
(1)由算術數到有理數。
學生在小學里只學過算術數(整數、分數、小數),這些數都是從客觀現實中得出來的,進入初中后,引進了新的數――負數,把數的范圍擴充到有理數域,數的運算也相應地由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引進了乘方、開方運算,實現了由局部到全局的飛躍。
(2)由數到式。
就是從特殊的數到一般的抽象的含字母的代數式的過渡,是數學上的一個大的轉折點,實現了由具體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飛躍,意義十分重大。
(3)由用列式計算解應用題到列方程解應用題。
小學里的應用題大部分是用算術法去求解,是把未知量放在特殊的位置,用已知量求出未知量。進入初中后,用列方程解應用題,把未知量用字母來表示,并且和已知量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設法找出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求出未知量。
2、思維的單向與多維
我們小學數學的第一思維是算術方法,講究的是因果關系,邏輯推理非常縝密。所以在應用題的教學中強調先分析再綜合,求得這個未知量才能求另一個未知量。初中數學的第一思維是方程,解決應用題的關鍵是找出數量間的等量關系。所以一道應用題,用算術方法往往只有一種或兩種方法,而采用方程則方法要多的多。這或許可以說明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最大的差異。
3、課時的寬余與緊張
在小學,由于內容少,題型簡單,課時比較充足。因此,課容量小,進度慢,對重難點內容均有充足時間反復強調,反復練習,對各類習題的解法,教師有時間進行舉例示范,學生也有足夠時間進行鞏固。而到初中,由于知識點增多,靈活性加大,課容量增大,進度加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各類型題也不可能全部都講和鞏固強化。
4、學法的單一與靈活
在小學,教師講得細,類型歸納得全,練得熟,大多數考試時,學生只要熟記概念、公式及教師所講例題類型,一般均可對號入座取得好成績。然而,許多剛入學的初一新生,往往繼續沿用小學的學習方法,致使學習困難較多,完成當天作業都很困難,更沒有預習、復習及總結等自我消化、自我調整的時間。這顯然不利于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做好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策略
1、優化課堂教學環節
(1)立足于新課標和教材,尊重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次教學。
在教學中,應從學生實際出發,采用“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適度加快教學節奏,以適應初中數學的快節奏教學;在知識導入上,多由實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識落實上,先落實“死”課本,后變通延伸用活課本;在難點知識講解上,從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實際出發,對教材作必要層次處理和知識鋪墊,并對知識的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作必要總結及舉例說明。
(2)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網絡。
中小學數學有很多銜接知識點,如有理數、三角形等,到初中,它們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有些在小學成立的結論到初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講授新知識時,我們小學教師不要把內容講得太死,可以適度說明這些內容到初中學習時是有所變化的。
(3) 重視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小學數學的概括性不如初中數學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上聽懂是不夠的。所以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認真總結歸納,要求學生應具備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能力。在單元結束時,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章節小結;在解題后,積極引導學生反思:思解題思路和步驟,思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特別是用方程來解。由此培養學生善于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習慣,擴大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習效率。
(4)重視專題教學。
利用專題教學,集中精力攻克難點,強化重點和彌補弱點,系統歸納總結某一類問題的前后知識、應用形式、解決方法和解題規律。并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有意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初中數學的重要因素。初一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①課前預習,指導自學: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教師可布置一些思考題和預習作業,保證學生聽課時有針對性.
②專心聽講,勤于思考:引導學生學會聽課,要求做到“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到”,即仔細看清老師每一步板書演算;“手到”,即適當做好課堂筆記;“口到”,即隨時回答老師的提問,以提高聽課效率.
③及時復習,溫故知新:引導學生養成及時復習的習慣,復習時要以課本與課堂筆記為主,回顧課堂上老師所講內容,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應與本組同學討論,以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和記憶.
④獨立作業,解決疑難:引導學生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要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切忌有點小問題,或習題不會做,就不假思索地請教本組同學。
篇7
一、課前預習――讓學生提前參與到新課中
課前預習,是指學生在上課之前自學有關新知識的過程。課前預習是學習成功的關鍵一步,學生參與到這一環節中,提前感知新課內容,才能更好地進行新課的學習。傳統的預習方法是讓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通讀一遍,能夠完成課后的練習就算完成預習任務了。通過對《數學課程標準》的學習,我覺得,從兩個方面適當改變預習方法,才能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1.鼓勵學生帶著疑問去預習。
學生在預習新知識時不應該只是抱著讀一遍完成任務的心態去進行,而應該帶著疑惑去鉆研,當問題得到解決時,才說明書上的內容真正理解透了。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這一課時,學生可以帶著“長方形有什么特點?”這個疑問去預習,從而初步感知長方形的特點是,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學生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那么印象才會更深刻。
2.組織多樣的形式進行預習。
我覺得預習的形式并不僅限于學生去完成讀書、完成課后練習,我們還可以以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家長等組合來完成預習任務。當然,在預習時我也提倡學生除了閱讀教材之外,還可以通過實驗、觀察、調查、收集材料、制作學具等方式獲取知識。比如,在學習《認識角》時,課前我就讓學生自己在家里找一些角,并根據自己對角的理解,試著做一個角。通過這些預習工作,學生就可以更輕松地掌握新知識。
二、課堂教學――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新課中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新授應該處于最主要的位置,那么,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應該在這一環節中得到充分體現。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談一談我是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的。
1.趣味導入――讓學生在有趣的氛圍中進入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因此,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老師很有必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那么,精彩的課前導入就必不可少了。我也極力支持這一觀點。因此,在講解《剪一剪》這節活動課時,我在課前引入部分設計了兩個內容,一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課前嘗試剪出自己喜歡的作品,帶到課堂上與大家分享;二是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各類漂亮的剪紙作品。正是抓住了低年級學生對剪紙有著濃烈的興趣這一心理特征,我很好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有效地完成了教學內容。
2.趣味問答――讓學生在問與答的過程中擦出智慧火花。
在課堂上,老師的提問與學生的回答也是一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枯燥的一問一答形式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厭煩,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厭學情緒,相對而言,激烈的、多樣的師生互動更有助于學生專心地汲取知識的養分。
3.交流總結――讓學生在自我小結中將知識升華。
課堂小結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教學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適時、恰當的課堂小結對學生整理知識結構,掌握內在聯系,查漏補缺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教師能夠正確地把握學生自我總結的時機,不但能夠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而且對他們的知識體系構建能力以及語言的組織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都有顯著效果。因此,我提倡在數學課堂上盡可能讓學生學會自我總結。當然,交流小結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樣的。在我的數學課堂上,我會根據不同的情況給出不同的小結形式。如果新課內容較復雜,我會以師生問答的形式進行;如果內容較簡單,我提倡學生看著板書自我小結。多樣的小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知識,而且在自我的總結中也能夠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
三、課后練習――讓學生及時鞏固新課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后練習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適當的作業是學生獲取、鞏固、應用知識的一種手段,也是教師延續課堂教學、考察教學成果的重要方式。下面我就從課堂練習和課外練習兩方面談一談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1.課堂練習――立足新授知識,穩抓學生基礎。
課堂作業是為了及時反饋學生對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以及幫助教師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充分考慮學情,讓學生在練習中穩抓基礎知識。因此,在設計課堂練習時,我要求所選練習必須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精挑細選,將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的題目匯總起來構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以一當百,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除此之外,我認為還得考慮到學生的情感需求,太過枯燥的練習題不能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態度去應對,因此,可以以現實生活為依托,設計生活化的練習內容。
2.課外練習――把握學生學情,因“才”施教。
課外練習是對課堂教學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強化,它能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有效的課外練習能夠幫助學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那么,如何才算是有效的課外練習呢?有人說練得越多效果越好!我并不這樣認為。每個學生的發展以及掌握知識的能力都是不一樣的。針對不一樣的學情,當然得采取不一樣的手段,讓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練習內容中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我覺得課外練習的布置需要因“才”施教――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不同的布置。所以,我們可以將練習按從難到易分為A(發散思維)、B(能力提升)、C(基礎達標)三類,思維敏捷、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選擇A類,中等的學生選擇B類,而后進生完成C類基礎練習。這樣的設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避免學生因重復做題而出現煩躁的心理。
篇8
【關鍵詞】教學;轉化;培養;總結
著名數學家笛卡爾說,要善于把“所考察的每一個難題,都盡可能地分成細小的部分,直到可以圓滿解決的程度為止”。因此,教師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應充分運用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由特殊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來組織和講解教材。把大問題變成小問題,把新問題變成舊問題,一個接一個,步步為營。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初中數學概括性較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后進行認真消化,認真總結歸納,這就要求學生具備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能力。為此,我們在教學中,抓住時機積極培養。在單元結束時,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章節小結,在解題后,積極引導學生反思:思解題思路和步驟,思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思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的總結。由此培養學生善于進行自我反思的習慣,擴大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還應該重視專題教學。利用專題教學,集中精力攻克難點,強化重點和彌補弱點,系統歸納某一類問題的前后知識、應用形式、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并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點,有意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記得在上三角形相似時,我們會想到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它是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論,它一方面可以直接判斷線段是否成比例,另一方面,當它不能直接判斷要證的比例成立時,常用這個定理把兩條線段的比轉化為另外兩條線段的比。對于沒出現線段比的等式,利用等式的性質進行轉化。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理論在證明題中的應用。
我想,我們應該在課前認認真真備課,備學生,努力做到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不搞題海戰術。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閱讀課外書籍,讓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毛永聰.中學數學創新教法—45分鐘優化設計[M].學苑出版社出版,1999.
[2]五年中考三年模擬[M].科學教育出版社.
[3]《初中數學教與學》.
篇9
學生不會自主學習是目前中學英語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學生之所以自主學習的能力欠缺正是當前“教師包辦一切”的落后教學模式所致。這種落后的教學模式已嚴重阻礙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發展。因此,教育部頒布的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曾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一、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鼓勵學生質疑、創新和探索,不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多數學生從小就習慣了抄筆記、被動記憶和完成老師作業, 因而自主學習的意識很欠缺。因此,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是第一步。在進入高中階段的第一次月考中,許多初中英語成績非常優異的學生考試失利。因此應當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學會利用自我總結,自我反思來監控自主學習
自我總結與自我反思應長期化,規范化。
寫學習情況小結/總結是進行自我反思的最佳途徑,一般小結宜每周末一次,總結宜放在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后進行,以月考后的總結為例,總結的內容應包括:反思前一學月的學習情況,如課前預習、課堂聽課效率、作業完成效果,課外閱讀,自主學習策略經驗交流等各方面的長處與不足,并給予相應的自我評;分析本次考試的長處與不足,具體的失分原因;應考策略的運用;確定下一步目標 ,自我確立一個能不斷強化學習動機的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體系對學習者至關重要。這個目標體系應包括長期目標(如三年后高中畢業時),中期目標(高一學年度結束時)和短期目標(每一學月結束時)。在月考后的總結中,主要確定下一月的目標,即短期目標,強化學習動機,更能增強學習者的自信心和判斷力,形成良性循環。
三、建立學生自主評價、教師評價,與家長評價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
在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中,學生的自主評價(self-assessment)應占主要地位;學生的自主評價是學生自主學習模式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正確、客觀的自主評價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身觀,有利于激發學生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力,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當然,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也離不開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的參與,尤其在學生尚未形成有效自我評價能力的初期,教師與家長評價顯得尤為重要。其意義主要在于在學習者/學生對自我做出消極評價,妨礙其進一步發展時,教師與家長站在另一個角度在理性地找出不足的同時,更多地找出其積極因素及閃光點。學生自主評價的方式有書面總結,小結,分析報告,口頭匯報等等。教師的評價方法有日常觀察,書面作業反饋,口頭匯報反饋,檢測等。
篇10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認為,注重學習策略指導,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由此可見,調控學習策略(Regulation of strategies)指導運用,能使得學生在計劃、實施、評價和調整學習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學習認知能力采取相應的思維方法,發現更多學習問題,形成科學合理的學習認知思維。在策略指導過程中,突出學生自我計劃和互動調整指導,能幫助學生在自我調控過程中指導表達運用,深化理解感知。
一、借助課前導學案引導學生質疑,計劃學習思維
教學實踐證明,運用課前導學案指導學生預習英語學習內容,能使得他們在自我主動思考和質疑探究的基礎上,更好計劃自己的學習思維方法。以導學案的形式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能幫助他們在主動求知的過程形成有效的學習計劃方案。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差異,注重凸顯多樣化和差異化,設計內容豐富而又具有發展性的學習案例,尤其注重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背景文化知識。拓展延伸課程學習文化知識,延伸文化背景來幫助學生豐富知識視野和思維,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綜合運用能力。以這樣的形式來活化教學,能改變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自我計劃學習過程中調整思維感知。
例如,在譯林版高中英語模塊八Unit1 The written world的“Reading B Appreciating literature”教學中,可結合“Reading A”中的閱讀思考題目,給學生設計一定的預習導學案例,可圍繞作者的表達意圖,設計“The knowledge about Charles Dickens”和“The character about Classical literature”預習思考題目,并要求學生能夠根據閱讀學習內容,圍繞“How do we appreciate literature?”和“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literature?”進行主動思考。以此為導向,可幫助學生更好計劃自己的學習思維。
二、運用課堂任務式合作深化探究,評價學習過程
深化學習過程是調控學習策略的重點和核心。以學生的主體學習發展需要為基礎,注重任務式合作探究,能使得學生在彼此交流過程中更好評價自己。通過合作探究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能更好發揮學生的自我評價內化生成作用。
通過課堂任務式合作探究,讓學生在親身實踐體驗的過程中主動評價,能更好增強他們的認知情感。按照課程教學內容要求來豐富教學思維,創設與文本相似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在輕松、自由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深化認知;設計具有多元化和層次性的思考探究題目,鼓勵學生在主動交流的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點評;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同桌交流、小組合作、角色表演等過程及運用形式,提出富有指導性的評價意見。
對任務探究過程的指導和評價,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資源和過程產生一定的認知感悟,豐富思維情感。例如,在模塊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教學中,可建議學生在同桌交流的基礎上,解決“Reading A”中的思考題目,并針對他們的交流情況予以評價。同時,運用小組互評的方式,針對學生在合作探究中“Which information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 What’s the character about the old man?”的完成情況,鼓勵學生進行相互交流評價,將自我學習過程轉化為主動探究運用,更好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方法。
三、嘗試課外反思總結性歸納修正問題,調整學習方法
英語課程認為鼓勵學生通過自我反思的方式來調節學習思維、過程,利于幫助他們更好地發現問題,探究和解決問題。課外反思總結能使得學生更好地歸納修正學習問題,便于他們將計劃、協調轉化為自我主動實踐運用。
以自我總結反思為切入點,多種注重思維總結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自我認知思維過程和學習方法進行二次提煉和升華,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引導學生運用多樣化的語言形式予以呈現總結反思過程,像情境對話、討論交流、角色模擬等方式,讓他們在自我總結過程中發現更多學習問題。學生在自我學習中不斷調整學習方法,能使得他們在學習中始終靈活運用,滿足學習發展需求。
如上所言,調控學習策略指導運用能使得學生帶著主動性和積極性深入參與課程教學,增強學習主觀能動性。指導學生學會學習英語和正確使用英語對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7).
[2]周玲.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指導方法[J].考試周刊,2012,(29).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課堂實錄